社会工作需求调研范文

时间:2024-01-09 17:44:53

导语:如何才能写好一篇社会工作需求调研,这就需要搜集整理更多的资料和文献,欢迎阅读由公务员之家整理的十篇范文,供你借鉴。

社会工作需求调研

篇1

关键词:社区社会工作者;能力提升导向;培训实践

中图分类号:G726 文献标识码:A

伴随着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发展,人们居住方式和生活方式已经从“单位化”逐步过渡到“社区化”,社区和社区工作的重要性日益凸显。滕尼斯对社区的经典定义为社区是由共同习俗和价值观念的同质人口组成,出入相友、疾病相抚、富有人情味、关系密切的社会共同体。根据我国实际情况,社区指聚居在一定地域范围内的人们所组成的社会生活共同体,城市社区一般指经过社区体制改革后作了规模调整的居民委员会辖区,农村社区一般指村委会辖区。经济社会的发展,尤其是人口的频繁流动,社区日益呈现多样性、复杂性的特点,对社会工作者的需求更加旺盛。

社区社会工作者及其解决社会问题的能力引起各界广泛关注。政府在《关于加强社会工作专业人才队伍建设的意见》中强调培养和造就一支数量充足、结构合理、素质优良的社会工作专业人才队伍,大力加强社会工作专业教育培训,重点对城乡基层居(村)民自治组织、社区服务组织等直接从事社会服务的人员进行大规模、系统化的社会工作专业知识培训,切实提高其职业素养和专业水平。有学者对重庆市社区社会工作项目中的人才培训进行研究发现,职业能力导向下的社会工作人才培训模式是现实的选择。在社会工作人才队伍建设背景下,本文以北京市Z区社区社会工作者能力提升培训项目为例,探讨社区社会工作者培训的需求、培训实践及相关思考。

一、社区社会工作者能力提升培训的现实需求

(一)社会工作专业的特点

社会工作是应用型的社会科学,是从实践中逐渐成长起来的,其本质是实践的。社会工作理论和方法的应用伴随着实践的发展不断深化,需要通过教育培训的方式提升社会工作者的能力,更好地提供社会工作服务解决具体问题。在加强建设社会工作专业人才队伍的现实要求和社会问题日益复杂的形势下,社会工作从业者的数量和质量都有待于提高。

(二) 社区社会工作的需求

首先,社区日益呈现多样性和复杂性的特征,社区中的矛盾和冲突是社会问题的重要体现,对社区社会工作的需求日益增加。其次,社区层面涉及的领域相对广泛,包括社会救助、社区建设、婚姻家庭、人口计生、纠纷调解、应急处理、居家养老、医疗卫生等领域,对社区社会工作者能力的要求更为综合。

(三) 社区社会工作者队伍现状

社区社会工作者主要包括三类群体,从事社区实际工作的人员和近几年从学校、社会招聘的社区社会工作者、热心社区社会工作的志愿者。社区实际工作人员有丰富的工作经验,但在社会工作理论和专业实践方面需要继续提高;招聘的社区社会工作者,所学专业相对广泛,包括社会学、心理学、法律等专业,需要社会工作专业实践知识。Z区开展社区社会工作者能力提升培训项目主要培训对象为社区实际工作人员和招聘的社区社会工作者。

(四) 社会工作专业人才评价机制的要求

社会工作专业人才职业水平评价制度日益完善,社区将取得职业水平证书的社会工作专业人才纳入专业技术人员管理范围。持有社会工作者职业水平证书的社区社会工作者,薪酬将根据证书等级有一定的提升。从职业水平证书的考取和能力提升两个维度来看,社区社会工作者对教育培训有旺盛的需求。

二、社区社会工作者能力提升培训实践――以北京Z区社区社会工作者培训为例

(一)主办方、师资方、场地提供方三方合作开展培训

北京Z区社会工作者能力提升培训项目由Z区社会工作委员会牵头组织,由高等院校专业的社会工作教师作为培训师资开展培训,考虑到社区社会工作者的工作及实际交通问题,由Z区相关学校提供培训场地。培训由主办方、高校社会工作师资方、培训场地提供方相互配合,主办方Z区社会工作委员会负责组织协调工作。

(二) 社区社会工作者培训需求调研

在培训项目开始前,培训组织方及培训教师通过问卷调查、座谈、深入基层实地考察等形式对培训需求开展调研。结果表明,即将参加社区社会工作者培训的学员大多数未受过社会工作专业教育,通过社会工作者职业资格考试的比例很低。学员希望培训能够对职业资格考试有帮助,化社会工作专业理念和专业技巧等,将专业知识运用到实际工作中去,提升解决问题的能力。培训需求调研的开展及分析为制定针对性、实用性的培训课程安排提供参考。

(三) 培训项目师资配备

承担北京市Z区社区社会工作者能力提升培训项目的师资主要来自高校资深的社会工作专业教师。教师长期从事社会工作专业教学和科研工作,有丰富的教学经验和技巧,掌握社会工作发展的前沿,能够为社区社会工作者带来新的工作理念;教师对社会工作者职业资格考试相对熟悉,能够满足社区社会工作者对职业资格考试培训的需求。高校资深社会工作专业教师能够确保培训项目的教学质量。

(四) 培训内容及课程设置

社区社会工作者培训项目紧密围绕社区社会工作者的工作内容及社会工作职业资格考试的需求设计培训内容及课程。社区社会工作者能力提升培训项目课程设置主要包括社会工作概论、社区社会工作、社区纠纷及调解、社区残障社会工作、社区的个案工作、小组工作等。值得关注的是,小组工作以小组活动开展为主要方式并由专业培训教师聘请资深的小组活动专家一起开展,凸显实务课程特色。

(五) 培训课堂组织形式

由社区社会工作者作为学员组成的课堂,学员在年龄、知识构成、工作经验等方面都存在差异,需要采取多样化的授课方式。首先,传统课堂讲授方式是学习理论知识的重要形式,培训课堂需要将理论知识和实践相结合,更好地提升学员的专业技能。其次,小组工作是重要的课堂形式,使学员在参与活动的过程中获得小组工作的基本知识和体验,为将来在社区开展小组工作打下坚实的基础。再次,讨论交流是必不可少的形式,社区社会工作者结合所学的知识分享和交流社区工作中遇到的实际问题,在巩固所学的知识的同时提升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最后,情景模拟、现场展示也是重要的培训形式,使学员能够深刻地体验和感悟,激发积极性。

(六)培训项目效果评估

培训项目效果评估在全面了解本期培训的实际效果和满意度的同时,也为培训的继续开展提供新的需求、经验和教训,优化培训设计。培训项目效果评估一般分两个阶段开展:一是在培训项目课堂即将结束阶段,对参与培训项目的社区社会工作者开展培训效果的问卷调查;二是在培训结束后一段时间,对参与培训的学员继续进行有效的跟踪调查,了解培训内容在实践中的应用情况和学员实际能力的提升程度。

三、社区社会工作者能力提升培训项目的思考

(一)关注社区社会工作者的实际需求

培训课程设计和师资配备方面,注重社区社会工作者实际能力提升的同时也关注社会工作专业的理论知识,满足学员社会工作职业资格考试的需求;在培训场地安排方面,充分考虑社区社会工作者多数居住所在辖区的现实。以社区社会工作者为本,关注其实际需求是能力提升培训项目得以顺利开展的重要因素。

(二) 加强主办方、师资方的沟通和合作

主办方与师资方之间的沟通和合作能够使培训内容、课程安排、授课形式等方面更有针对性,提高培训效果。在培训需求和效果评估方面的及时沟通可以提高培训质量,获得更好的培训成效,优化后续培训工作。

(三) 培训项目促进教学相长

参加社区社会工作者能力提升培训项目的学员大多熟悉基层社区的真实情况,课堂中的讨论交流或是案例都体现真实和生动的特点,社区社会工作者的奋斗、工作经历也是宝贵的财富和可供学习资料。专业教师在给社区社会工作者授课的同时,能够丰富基层实践知识,促进教学相长。

参考文献

[1]民政部.关于加社会工作专业人才队伍建设的意见[EB/OL].http:// /article/zwgk/fvfg/shgz/201111/20111100197275.shtml.[2]陈仙歌.职业能力导向下的社会工作人才培训模式探讨[J].中国成人教育,2014(18).

篇2

【关键词】大陆 社会工作人才 研究综述

20世纪20年代,中国开始培养专业社会工作人才。到20世纪90年代,中国政府开始重视社会工作人才培养。2006年,党的十六届六中全会上提出建设宏大社会工作人才队伍的战略部署,并于2011了《关于加强社会工作专业人才队伍建设的意见》。自此,学术界开始较多关注中国社会工作人才培养的状况。文章梳理了中国社会工作人才培养研究文献,并对已有研究成果和缺陷做了总结,以期进一步推动中国社会工作人才培养工作的开展。

社会工作人才概念、内涵的界定

雷洁琼提出中国民政工作就是社会工作之后,王思斌对实际社会工作和专业社会工作作了区分,他指出,与专业社会工作相比较,实际社会工作包含两重含义,一是实际社会工作者并不是一个专门的职业,二是从事实际社会工作的人并没有受过社会工作系统的专业训练。在此基础上,袁光亮将社会工作人才区分为专业社会工作人才和实际社会工作人才,甑炳亮、王秀江认为社会工作人才包括从事社会工作的专业技术性的社会工作者和从事相关社会服务但没有专业性要求的社会工作人员,易钢则认为社会工作师和社会工作人员构成了社会工作人才队伍。

在界定社会工作人才相关概念之后,刘华丽对成功社会工作者所需要的素质进行了概括,认为一个成功的社会工作者对人性持关怀和乐观的态度、对自我具有合理定位且自尊自信、对他人尊重信任接纳友善以及诚实务实有活力。周宏、付尚媛、梁楠从初级、中级和高级社会工作者三个层次,与社会工作者能力素质的职业知识、技能和价值观三个维度交叉建构了中国社会工作人才需要具备的具体能力素质,朱雨欣等人还以西部农村为考察对象,也从社会工作者能力素质的职业知识、技能与价值观三个维度对社会工作人才素质指标体系进行探讨,李林凤还针对中国是一个多民族国家的社会背景,提出社会工作者向少数民族群体提供社会服务时应具备的素质除一般社会工作专业能力素质外,还应具有掌握案主族群文化和特征、挑战并改变自己对少数族群案主具有的成见以及了解中国民族政策与法规等素质。

中国社会工作人才需求现状

这方面研究主要集中在两个问题上,一是中国社会为什么需要社会工作人才,二是需要多少社会工作人才,现在已有多少社会工作人才。王思斌、仲祖文、戚欣、徐永祥等学者的研究试图回答第一个问题。王思斌认为市场化改革的后果及和谐社会建设需要建设宏大的社会工作人才队伍;仲祖文认为壮大社工人才队伍是和谐社会建设的组织保证;戚欣从以人为本和谐社会建设及社会转型的角度阐述了建立社会工作人才队伍的迫切性;徐永祥则从社会工作对和谐社会的体制建构三个方面,即社会工作是政府社会职能转移的促进者和主要承担者、是第三部门发展的促进者和示范者、是公共财政体系的催生者,论述了对社会工作人才队伍的需求。

在社工人才需求量及现状方面的研究主要从两个方面展开,一是以区域为例,如孙中锋、王邦虎以安徽为例,认为欠发达地区由于经济发展、制度设计等因素的制约,其社会工作人才队伍普遍存在总量偏少、结构分散、身份尴尬、待遇偏低等问题,提出欠发达地区社会工作人才队伍建设必须探寻适合的模式,通过舆论宣传、科学规划、岗位开发、完善体制等路径来推动,进而促进本区域的社会工作发展。还有张小蕾对天津,石方军对河南,彭鑫对上海卢湾区等省市社工人才在年龄、专业化、职业化和服务领域等方面的分布及需求和存在问题的调研,研究结论大致相同。

另一是以服务领域为例,张时飞通过对广州养老院社工人才建设的调查与思考,提出建设社会工作人才队伍的三点建议,即率先在儿童、老年人、残疾人等社会福利单位开展社会工作人才队伍建设试点工作,率先从农村五保供养服务机构入手,推动农村地区社会工作人才队伍建设试点工作。把发展社会工作的“核心服务”作为建设社会工作职业权威的重要突破口。周胜和周爱萍通过厦门市救助领域社工人才调研,认为明确社会工作人才的职业身份,进行专业化、职业化、规范化的管理,发展社会工作,加强社会工作人才队伍建设是当务之急。

构建社会工作人才培养模式及经验总结

中国社会工作人才培养模式,尤其是学院式培养,建立在国际经验借鉴基础之上。20世纪90年代,王德丰、陆士桢、陈树强、孙立亚、张作俭、马凤芝等先后撰文讨论了新加坡、美国、香港、挪威、日本等国家和地区社会工作教育在教育机构、课程设置、教学方法、与政府关系等方面的经验及其对我们的启示,直接指导了20世纪末期大陆社会工作人才培养的发展。21世纪以来,周湘斌、李迎生、张朝雄等人在全面考察英国社会工作的资格教育及其专业教育过程中形成的研究导向的人才培养体系与实务导向的资格教育体系并行不悖的二元结构模式基础上,提出了大陆社会工作教育发展要坚持政府主导、社会认可、多方参与以及专业教育和资格教育相结合的思路。

在经验借鉴基础之上,中国学者也努力建构中国本土化的社会工作人才培养模式。王立红、周光亮认为应依托需求发展社工教育、实行正规教育与短期培训有机结合,并进行分层分类发展的社会工作专业人才培养模式。周林波认为社会工作人才教育培养与本土实践具有强大的“嵌套”关系,坚持价值观教育与知识技能教育并重,知识传授与能力培养并重,学历教育与职业培训并重,专业教育与社会教育并重,政府、学校、教师三位一体的培养模式。

学院社会人才培养模式经验总结代表性成果:顾海霞、罗观翠通过总结中山大学采用理论与实践互相促进的人才培养模式,认为通过尽可能地挖掘、动员、整合资源,以构建社会工作学生的社会支持系统,达到社会工作人才培养的目标;高崇慧、吕涛、姜敏以云南各高校为例,研究NGO与社会工作教育机构在课程设置、实践环节、师资培训、资料建设等方面的合作,力图总结“双赢”经验,探索适合中国社会工作教育发展的理想途径和模式。

地方社会工作人才培养经验总结代表性成果是民政部对全国有代表性的四个地区(上海市、深圳市、江西万载县和浙江宁波海曙区)以及四个试点单位(北京第一福利院、上海市第二精神病院、郑州市救助管理站和西宁市儿童福利院)在社会工作人才培养方面的经验总结。上海市以制度建设为核心,成立社会工作的行政管理机构,积极培育社会工作者的行业管理机构,注重加强社会工作教育培训机构建设;江西万载县从三个方面形成社会工作人才队伍的基本格局,一是开发一批社工岗位,二是创建与高校社工专业和社工、从工(准义工)、义工的两个联动机制,三是培养三只社工队伍,即专业化、职业化社工队伍、本土化社工从业队伍以及志愿服务的社会化社工队伍。

社会工作人才培养模式的反思和未来取向

社工人才培养模式反思和未来取向主要集中在学院式专业社工人才培养上,代表性的研究成果有:文军对中国社会工作发展面临的“专业教育与实务能力培养脱节”、“职业社工培养中价值理念与实务技巧的错位”等十个挑战分析;王思斌对非协调转型背景下中国社会工作教育发展的阶段、动因、非均衡性的分析,指出中国社会工作教育未来在数量与速度、人员与素质、专业化以及社会责任方面需要在发展中取得平衡。

史柏年总结中国社会工作教育的四个特点:后生快发、教育先行、师资滞后和拿来即用,并提出社会工作教育在教育目标、道路、管理和人才培养四方面面临的严峻选择。向德平分析中国社会工作教育面临一系列问题,如本土化理论和方法缺乏、专业价值观和理念缺乏、专业师资缺乏、培养目标模糊、教学脱离实际、就业渠道狭窄等,提出中国本土化的社会工作教育要坚持国际通则与本土经验并重、价值观教育与知识技能教育并重、知识传送与能力培养并重、学历教育与职业培训并重、专业教育与社会教育并重的取向。

总结与反思

从上述文献综述来看,学术界对中国社会工作人才培养已取得若干共识。第一,中国社会工作人才包括两部分,一是受过系统社会工作专业训练具有专业技能的专业社会工作者,一是没有受过社会工作专业训练,但实际上又从事社会工作相关服务的人员;第二,社会工作人才培养是中国转型社会建构和谐社会,维护政治稳定的重要保证;第三,中国社会工作人才培养必须走专业化、职业化、本土化道路;第四,中国社会工作人才培养必须嵌入到现有社会政治经济关系环境中,在政府主导下,通过多方参与形式开展。

此外,对于中国社会工作人才培养的研究还存在以下不足之处:第一,理论研究居多,来自于地方性实践并提升为本土性社会工作人才培养模式的研究还需要加强;第二,主要关注学院的社会工作专业人才培养,对实际社会工作人才培养的研究不足;第三,社会工作人才培养目标不明确,现有研究涉及本土化社会工作人才培养目标的还很少。

篇3

一、佛山市社会工作服务发展概况

在广东省内社会工作服务大发展的背景下,佛山作为“广佛同城”、“珠三角经济圈”的重要组成部分,在广东省经济发展中处于领先地位,其社会服务的发展在省内也紧跟步伐。早在2003年,佛山市南海区就已尝试引入专业社工来推进义工工作的开展,这是佛山地区社会工作服务的初发展。2005年,佛山市妇联提出“把社会工作手法引入妇联工作的实务过程”,在儿童和家庭领域开展的社会服务中引入了社会工作专业理念,并先后建立了一批社会服务实体和公益服务平台,是珠三角地区最早实现群团组织社会服务工作转型的;同年,佛山市政府开始每年出资150万委托团市委向社会购买公共服务,佛山地区政府购买服务自此开始,也为之后政府向机构购买社会工作服务奠定了基础。2010年2月,经佛山市南海区民政局审批,佛山市首家社会工作服务机构社会工作服务中心以“民办非企业”身份正式注册成立,之后,佛山各区的社工服务机构就如雨后春笋般蓬勃发展。2011年12月,继广东省社会工作委员会成立后,佛山市也成立了社会工作委员会,标志着佛山地区社会工作的发展有了专门机构。其主要职责有牵头研究拟定并组织实施全市社会工作规划和重大政策,协调机关部门起草社会工作方面的规章制度;督促检查社会工作规划、政策和重点任务落实情况,建立健全社会建设和管理绩效评估体系等,之后,佛山市下属各区的社会工作委员会相继成立。2012年11月,佛山市先后出台了《佛山市政府向社会组织购买服务实施办法》与《佛山市级政府向社会组织购买服务指导目录(第一批)》,不仅为佛山地区开展政府购买服务工作提供了指引,也对创新社会服务与管理,促进政府职能转变具有重要意义。2012年12月底,佛山市出台的《佛山市“十二五”时期社会建设规划纲要》(下称《纲要》)更是把社会组织及社会工作人才的发展放在重要位置。《纲要》指出至2015年,全市社会组织达到5800家,社会组织人才总量达到4.5万人,专业社会工作者达3700人,每万人中有5名持证社工。由此可见,佛山市社会工作服务从最初尝试到现在政府推动,正以稳健的步伐向前发展,并借助佛山经济发展的契机,以其强劲的活力崭露头角,为广东省社会工作行业的发展增添一道亮丽色彩。

二、佛山市社会工作服务机构发展现状

社会工作服务的开展以及服务体系的成熟、完善往往是以社工服务机构为载体,并且,要在各个领域推广社会工作服务,解决社会问题,充分发挥其社会管理和服务的作用,必须有完善坚实的组织机构作为强大后盾,因此,佛山地区社会工作服务的大发展必然催生社工服务机构的大发展。截至2013年11月底,佛山市共有社工服务机构66家,其中佛山市直属18家,禅城区10家,南海区17家,顺德区15家,三水区5家,高明区1家,并且机构数量仍在不断上升中。社工服务机构是开展社会工作服务的重要阵地,社工服务机构的发展直接关系到社会工作服务的发展。

目前,关于佛山地区社工服务机构整体情况的研究尚未有涉猎,为了了解佛山地区社工服务机构的发展现状,笔者随机从佛山市各区一共抽取了18家机构进行问卷调研,其中禅城区2家,南海区7家,顺德区6家,高明区1家,三水区2家,并走访了其中几家机构,从问卷回收统计和走访调研的结果看,佛山地区社工服务机构的发展现状主要表现在以下几方面:

(一)机构规模及专业化程度

1. 机构成立时间短,规模普遍较小。从2010年南海区成立佛山市第一家社工服务机构以来,其他各区也纷纷实现零突破,但总体来说,佛山社工服务机构成立的时间都比较短,调研中72%的机构成立年限都在三年以内,且其中还有62%的机构都在两年以内才成立。同时,这些年轻机构的规模也普遍较小,主要从在职人员数量和机构运作经费两方面来看。调研结果显示,45%的社工服务机构人数在15人以内,只有15%的机构人数在30人以上;大多数机构每年的运作经费包括机构运营和服务项目支出都只有几十万,只有少数机构能够突破百万。

2. 机构在职人员专业化程度较低。从调研结果来看,在职人员中社会工作专业毕业人员比例在30%以下的社工服务机构有40%,比例在30%-50%之间的有21%,也就是说,有六成多的社工服务机构中,其在职人员只有不到一半是有社会工作专业毕业背景的。而且,机构中持有社会工作者职业水平资格证的人员比例也不高,大多数机构的持证社工都在30%以下,有些机构甚至在10%以下。在职人员专业化程度不高,会直接影响社工服务机构提供高质量的专业化服务。

(二)经费来源及内部管理

1. 机构运作主要经费来源单一,对政府资金依赖性强,其他资金来源比例小。从调研结果看,佛山地区社工服务机构运作的经费来源有政府购买服务、基金会项目、社会筹募、个人或企业捐款、机构提供收费,还有来自于企业购买部分培训活动和公益创投大赛的资助金等。由此可见,政府购买服务并不是机构发展的唯一出路,但现实是几乎所有机构的主要经费来源都是政府购买服务,其中有38%的机构运作经费百分之百依靠政府来源,运作经费中政府来源比例最低的也占60%,约有33%的机构,即使有其他资金来源的机构,其他资金在机构经费总额中所占的比例也不高,这对机构的生存和发展是十分不利的。

2. 机构内部的组织管理有待加强。社工服务机构的发展不仅需要关注专业服务的提供,更加需要有良好的组织管理。当前佛山地区有很多机构都是在政府政策和指标的引导下催生的,有如快餐出品,还来不及好好思考如何管理运作就开始承接服务项目,更别说对机构长远发展的规划了。从机构管理的组织架构来看,78%被调研的机构认为自己有比较完善的组织架构,且层级清晰、各部门分工明确,还有22%的机构组织架构不完善或虽有一定架构但层级模糊、部门工作交叉重复。但就笔者走访以及向相关人员了解的情况看,有些机构的架构看起来比较完善,但实际上由于人员有限或机构发展不成熟并没有实质性的职能划分,存在机构管理人员身兼数职或部门虚设的情况。

3. 机构缺乏有效员工晋升机制,员工工资水平较低,加班情况普遍。这跟目前佛山市没有一个统一的社工薪酬待遇及晋升指导方案有关。晋升机制和工资水平是员工激励的两个重要因素,也是机构吸引人才的主要手段。从问卷统计的结果来看,56%的社工服务机构有明确晋升机制,只要员工达到一定要求和资历条件就可以晋升,且晋升岗位明确;28%的机构有晋升机制,但实际操作有难度,晋升方向模糊;还有17%的机构甚至没有晋升机制。但实际上,只要机构项目不拓展,岗位有限,员工即使达到条件也仍无法晋升。当前佛山地区政府购买服务的力度普遍不大,因此,社工服务机构中员工晋升的空间也是极其有限的。在员工工资方面,佛山市只有南海和顺德两个区出台了社工薪酬方案,很多机构本身也没有明确的员工薪酬制度,只是参照其他行业或地区定价,虽然各区的工资水平有所差异,但整体一般佛山地区一线社工的工资都在2500左右,明显低于周边的广州、深圳和东莞。而且,机构普遍存在加班情况,调研中,七成以上机构有加班情况,特别是举行大型活动或赶任务时,还有两成左右机构反映项目任务繁重,员工加班加点甚至是常态。

4. 机构比较重视对员工的专业培训,但仍需加强督导。在社工服务机构员工专业化程度不高的情况下,培训是提升专业水平的最重要途径。从机构调研结果看,绝大部分社工服务机构都很重视对员工的专业培训,经常邀请或聘请相关专家和经验丰富的同行对员工进行培训,多则每月一两次,少则几个月一次,一定程度上提高了一线社工的实务水平,也保障了服务质量。在督导方面,被调研的机构中60%左右既有国内专家督导,又有香港专家督导,22%左右机构只有国内专家督导,但由于资源的限制,在督导频率和效果上机构间存在一定差异性,还有个别机构表示完全没有督导,在服务开展中常常摸着石头过河。

(三)外部环境及地区差异

1. 政府支持力度与居民认同度一般。虽然佛山地区为了推动社会工作服务和机构的发展,制定了相关政策措施和配置相应的职能部门进行引导,但在实际支持力度上还是显得比较薄弱。调研中,只有部分机构认为政府支持力度非常大,主要表现在资金保障和场地提供上,50%以上机构表示政府在态度上的支持多过实际的扶持举措,还有部分机构表示政府对机构发展并没有明确态度。同时,机构所在地居民和相关组织(如居委会)对机构及服务情况了解不足,造成对机构认同度不高。调研结果显示,50%的社工服务机构表示当地居民对机构有一定程度了解,但不知道其具体服务情况,30%的机构表示居民对机构及其服务都不了解,只有20%的机构表示居民对机构和服务都有所了解。

2. 地区发展不平衡。除了以上反映的情况外,由于地域广泛,佛山市社工服务机构的发展还具有地区发展的不平衡性,主要表现在区与区之间、区内各个街镇之间的发展不平衡。首先在地区之间,由于三水和高明两区地处偏远,经济发展水平较低,其社会工作服务和机构的发展不论在时间还是机构数量上都明显落后于南海、禅城和顺德三区,在政府投入和支持资源上也远远不足。其次在区内各街镇之间,由于地域和各基层领导对社会工作服务发展认识不一致的原因,也导致机构发展的不平衡,往往是各区的中心街镇率先发展,边缘地带发展缓慢。

三、佛山市社会工作服务机构发展存在的困境

社会工作在国内及广东的发展已有一段时日,但在佛山地区的发展还处于起步阶段。近年来,社会工作服务和社工服务机构的发展,为佛山市政府创新社会管理服务注入了新的活力。但总体来说,佛山地区社工服务机构成立时间较短,大多数成立年限都在近两三年内,经验尚浅,根基不稳,虽然有周边广州、深圳等地发展经验的借鉴,但作为新生事物在发展过程中还是难免会遇到瓶颈。目前,佛山地区社工服务机构发展存在的主要困境有如下几方面:

(一)机构发展资金不足,主要经费来源渠道单一,政府依赖性强

资金是机构发展必不可少的物质支持,在社会工作服务刚起步的阶段,资金几乎是所有社工服务机构都面临的问题,佛山也不例外,经费不足成为约束机构发展的主要困境之一。目前,大多数社工服务机构的主要经费来源是依靠政府购买项目,基金会、企业捐助等其他来源比例很小,再加上政府购买力度不大,机构常因支持不足或资金拨付不及时造成运作经费紧张,以致勉强或不能维持机构日常的行政支出,且其本身也缺乏自我造血能力,一旦政府中断购买,就会威胁到机构的生存。有机构表示,迫于资金压力,为了维持机构的正常运营,不得不压缩服务经费,从而难以保证服务质量。另一方面,对政府的过于依赖,也会影响机构运作的独立性和自主性,例如在制定服务方案时,往往会从政府项目指标的角度考虑,而非依据服务对象需求,在投标和项目评估过程中要应付各种行政事务,使得机构成为政府的“伙计”而非“伙伴”。

(二)社工人才缺乏,专业化程度低,人员流动性大

一线社工人才是社工服务机构开展有效服务的中坚力量,他们的素质直接关系到机构服务的成效。目前,制约佛山市社工服务机构发展的另一个主要困境就是专业社工人才的缺乏。调研中,大多数机构表示现在招聘对口社工较难,前来应聘社工岗位的人什么专业都有,而社会工作或相关专业的应聘者甚至不超过半数,招聘有经验的持证社工更是难上加难,截至2013年底,佛山全市持证社工人员只有1740人左右,其中有一部分还是政府或事业单位人员,且这些持证社工主要集中在南海、禅城和顺德,对于三水和高明两区机构来说,人才问题更加突出,只能聘请外地持证社工,但由于语言文化不同,根本不能满足本土服务需要。还有机构表示,即使能够招聘到社工专业毕业生或持证社工,其专业实务能力与工作需求的对接也有距离,机构需要花大量时间和精力进行培养,提升其专业性和创新性。另一方面,由于晋升空间不明确、工作多薪酬低等因素,使得一线社工缺乏积极性,导致人员流动性较高,机构难以留住人才,严重限制了机构的发展。

(三)政府扶持力度不足够,缺乏相关政策配套

虽然,近年来佛山地区政府对社会工作发展表现出越来越重视的态度,也出台了一些政策制度推动社工服务机构的发展,但机构能感受到的实际支持还是略显不足。首先,在项目购买力度上,佛山各区政府对购买社会工作服务的整体性安排还比较欠缺,推出项目并不多,且以小项目为主,投入不大,政府购买服务的延续性也不是很确定。在经济欠发达的三水和高明,政府购买力度更小,以山水为例,2013年全年只有3个政府项目招标,金额都在十几万左右。这对于当前机构主要依靠政府购买服务的发展阶段来说是很不利的。另一方面,政府投入经费少,但是服务指标大,对机构的发展也是个不小的挑战。其次,在相关政策配套上,主要是佛山地区缺少对机构的税收优惠政策和对社工人才的生存保障政策。税费问题一直是机构的困扰,社工服务机构作为非营利性组织,却要缴纳跟普通企业同等的税费,在本来就资金不足的情况下,无疑会加重机构负担,佛山目前有给予机构税收减免的只有南海区。社工生存保障政策的缺乏,则造成机构人才的缺乏――招不到人或人员流动性大,佛山目前为止也还没有统一的社工薪酬制度。最后,在政策的开放度上也不足,机构反映政府对服务项目的限制较多,特别是第一年服务的开展,容易打击机构的积极性。

(四)相关部门对服务和机构整体宣传不足,社会认同度低,阻碍机构服务顺利开展

由于社会对社工服务机构的情况了解不多,且服务见效缓慢,导致大众对社工的“公益性”、“无偿性”服务存在怀疑。有机构表示,当社工下社区提供服务时,有人甚至认为他们是查户口或做传销,与居民建立关系的难度较大。大众对机构认同度低、认知不足的一个主要因素是宣传不到位。这种宣传需要服务地区政府或项目购买方等相关部门的配合,仅仅依靠机构自身力量,在经费和人手都极其有限的情况下宣传是十分不足的。如果机构在服务过程中要花费大量人力和时间进行推广宣传,就不能集中精力专注于专业服务,也不得不压缩时间完成服务指标,对服务的质量难以保障。同时,佛山地区幅员辽阔,很多机构都在街镇层面提供服务,中心覆盖面广,人手不足,宣传不到位,加大了服务提供的难度和压力。

(五)机构缺乏管理理念,综合管理水平较低

佛山地区的社会工作服务还处于起步阶段,对于机构的管理也是在摸索期,缺乏有效管理的经验。因此,大部分机构都表现出“重项目,轻管理”的倾向,或者一些在基层政府推动下成立的机构直接就采用行政化的管理手段。一方面,由于缺乏良好的政策支持和制度环境,加上社会认同度不高等因素,机构较难制定长期发展的战略规划,都抱着走一步看一步的心态,对自身的发展方向和工作优势能力定位不清晰。另一方面,机构自身能力不足,管理水平有限,缺乏切实可行的管理手册和相应规章制度,如调研中多数机构表示在员工晋升、激励等方面制度的制定和执行上存在困难,也没有建立有关服务质量的标准体系,内部管理运作亟需完善和专业化。一个机构的管理如若跟不上,也难以有大的发展。

四、针对佛山市社会工作服务机构发展困境的对策建议

国内社会工作专业发展尚处于初级发展阶段,佛山市社会工作服务的发展更是初级阶段中的起步阶段,客观上存在不少制约社会工作服务推广的因素,包括政府的法规体系、社工服务机构从业人员的专业性、公众的认同度等,使得机构的发展也遭遇困境坎坷。但是,社会的发展,社会问题的解决都离不开社会工作服务的提供,因此,要使佛山的社会工作服务发展走上一个新的台阶,就必须大力推进发展社工服务机构。针对目前佛山社工服务机构发展中存在的困境,笔者以为主要可以从营造良好外部环境和完善机构内部管理两方面提供建议。

(一)营造有利于机构发展的良好外部环境

1. 制定和完善推动社工服务机构发展的相关政策,推进制度化建设,发挥政府引导者的角色。为机构营造良好的外部环境,首先是创造良好的制度环境,制度化是机构生存和发展的基本前提和保障。针对佛山社工服务机构的发展现状,一是要建立和完善政府与机构合作制度,包括服务购买机制、项目设置及管理制度,将政府购买服务纳入财政常规预算,从而确保政府投入,保障机构资金有稳定来源。二是建立对机构的资源支持制度和社工保障制度,主要是制定对机构的税收优惠政策和佛山地区统一的社工薪酬机制,从而达到减轻机构负担和保障社工权益的目的。三是完善社工管理制度,通常国外对社工从业人员的要求都很高,在中国香港地区也有严格的社工注册制度,而国内对社工从业人员的要求较低,即使有社工资格考试,但考试门槛不高,资格审批不严格,造成持证社工素质也比较参差,建立健全持证社工注册管理和评估机制就有助于改善此问题。四是建立和完善对机构服务的监督评估机制,成立评估专家库和专业评估团队,形成以服务购买方、服务对象及社会公众为对象的评估体系,推进公众参与,加大服务透明度,督促机构保证服务质量。

2. 加强对社会工作服务和机构的整体宣传,促进社会公众认知,提升机构的社会认同度。社会认同是推动和激励机构长期发展的重要力量,而当前大众对机构的认同度普遍都较低,一方面跟机构本身和服务性质有关,另一方面跟相关部门的宣传有关,尤其是政府部门的宣传。在机构本身资源和人员精力有限的情况下,政府部门如能配合推动宣传,将极大提升宣传效力,因其拥有更多的资源和渠道,也更有力度和公信力,在政府协助下的对社工服务和机构的宣传可以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此外,机构在推进服务过程中,也需努力通过提供有效的专业服务来建立社会知名度和影响力。

(二)加强和完善机构内部管理

1. 进行规范化管理,首先要完善机构的组织架构,包括合理的部门和岗位设置,明确的职责和任务分工,清晰的层级管理和角色定位,以确保机构的稳定发展。其次是建立健全机构各项规章制度,通过制定行之有效的管理手册,对机构进行科学化管理;通过制定完善内部员工福利制度、激励晋升制度和培训制度吸引人才,减少人员流动,从而解决人才匮乏问题;通过探索建立机构自身的服务质量标准体系,确保机构的服务质量。

2. 提升机构的管理水平,明确机构自身定位。在当前机构发展外部环境不理想的情况下,必须对机构的内部管理提出较高要求,首先是要有一定能力和水平的管理者,能够带领机构进行管理模式的创新,建设良好的机构文化,并依据机构的宗旨和理念制定长远战略规划,为机构提供方向指引。其次,管理者要摆正个人角色位置,提高决策能力和管理效率,探索适合机构发展的管理理念,减少机构的行政化色彩。

篇4

一、员工的基本状况

年龄结构呈现年轻化的分布趋势。参与此次调研的人群中,20-25岁的人数几乎超过半数,占总人数的48.8%。

文化程度结构以低文化人群为主。参与此次调研的人群中,以中专或高中人群居多,占总人数的56.3%,初中文化占33.1%,小学及以下文化的占1.8%,大专及本科文化的仅占8.8%。

未婚单身青年占样本的绝大多数。通过对婚姻状况的了解,参与调研的对象中,未婚单身人数占63.4%,未婚恋爱人数占10.7%,已婚人群占22.4%,离异人数占3.1%,丧偶人数占4%。

以短期居住为主。在对本社区居住的时间的统计中,2个月以下的占总人数的27.2%;3至6个月的占24.8%;6个月至1年的占10.8%,1至2年的占13.5%,2年以上的占23.6%。

从1、6号苑员工的基本情况调查中可以看出,样本呈现极强的同质性。该群体大多数处于个体成长阶段的青年期,他们认知活动的自觉性较强,富有激情。但由于其所处的生长发育阶段,在情绪的自我掌控方面较弱,容易有情绪不稳定的情况。另一方面,由于其文化水平较低,在个体自我发展层面容易受限,需要进行积极的引导。从入住本社区的情况来看,员工入住的时间普遍较短,在一定程度上证明流动性很大。

二、员工的业余生活状况

参与此次问卷调查的员工中,休息时间主要是从事不用人际交流做的事情有唱歌、玩手机、去网吧、看电视等,而参与社区活动的只占4.7%,该项表明员工休息时间更愿意从事不和人交流的事情。

在对需要帮助的时候会找谁的调查中,18%的调查对象自己解决,23%的调查对象找家人,31%的调查对象找朋友,14%的调查对象找同事,6%的调查对象找公司领导,4%的调查对象找社区工作站,只有1%的调查对象找社工,1%的调查对象选择其他途径。

在对休息时间愿意通过哪种方式提升自己的调查中,13.53%的调查对象报考驾校,17.36%的调查对象参加讲座培训,53.93%的调查对象看书,6.82%的调查对象参加志愿活动,8.37%的调查对象选择其他途径。从此项调查结果可以看出,大部分的员工会采用看书的方式来提升自己,在以后的活动设计中,可以加入读书分享之类的活动类型。

在对通过什么方式可以引起对生活的思考调查中,30.55%的调查对象参加相关主题活动可以引起对生活的思考,34.98%的调查对象参加交流分享会可以引起对生活的思考,23.22%的调查对象与相同经历或困扰的人开展小组活动可以引起对生活的思考。该项表明年轻的企业员工通过参加相关的主题活动和交流分享会能引起对生活的思考,在以后的活动之中,可以多策划相关的活动。

三、员工参与企业社工服务活动的情况

大多数员工参与企业社工服务活动的频率不高。在针对到工青妇服务中心参加活动的频率的统计中,有22.85%的参与者是两个月一次,10.09%的参与者是一个月一次,32.94%的参与者是一周一次,仅34.12%参与者是一周三次以上。

参与调查的人员中,周末到工青妇参加活动的人数最多,占总人数的78.11,其次是法定节假日,占总人数的19.52%,最少的是周一至周五白天,占总人数的2.37%。企业社工开展服务的时间可以着重周末和法定假日。

以放松为缘由参加活动的人数最多,占总人数的41.49%,其次是是娱乐占37.31%,学习和交友的分别占总人数的10.15%和11.04%。

四、员工成长存在的问题

1.员工的工作压力大

公司组织管理与员工的压力直接相关,员工很容易抱怨企业结构死板、监督机构不健全。笔者了解到,成都富士康员一线员工是每个月轮流夜班白班轮流制,经常上夜班,黑白颠倒,夜间缺乏睡眠,体肾上腺皮质激素和生长激素分泌较少,长此以往,身体素质大大下降,免疫功能下降,衰老的速度加快,会造成严重身体负担。

调研结果显示员工的文化程度比较低,这就可能导致员工晋升困难或受挫,对以高权利为动机的个体无疑是巨大的压力。员工们通常对自己有很好的预期,希望在工作中不断获得工资对的增长及职位的提升,如果这种期望不能满足,则会产生压力。

富士康员工中未婚单身青年的绝大多数。单身男女的工作压力主要来自婚姻状态。未婚者比已婚者更容易出现强迫症、人际敏感、焦虑和恐惧。与单身的未婚女性相对而言,单身男性的婚姻状态更容易引起抑郁。显然婚姻状况也是富士康员工工作压力的来源之一。

2.员工的心理健康存在问题

笔者了解到,成都富士康员工休息时间主要是从事不用人际交流做的事情,这就限制了个人的人际关系网的扩大。在参加企业社工和工会开展的活动中,存在部分员工不遵守活动规则,缺乏自我控制力。而在日常生活工作中还普遍存在情绪化等问题,这些足以说明富士康员工的心理健康存在问题。国内外的实践表明,心理疾病是威胁个人生命健康的大敌,是破坏企业组织效率的大敌,如果员工心理健康存在问题,就会导致员工工作积极性和热情下降,以及工作效绩和工作满意度的降低,还会引起热既关系紧张,导致离职等现象。

3.员工流失严重

从入住高新区社区青年公寓的情况来看,员工入住的时间普遍较短,在一定程度上证明流动性很大。由于对薪资或职位的不满意、对新环境的感到不适应、对监督机构的抱怨、人际关系紧张以及心理承受能力差等各种原因,使得富士康员工流失严重,特别是基层员工,这就使得富士康每天都需要在全国招工。

篇5

关键词:养老地产;国内研究现状;社会工作介入

中图分类号:F293.3 文献标识码:A

原标题:国内养老地产研究现状――兼论社会工作的介入

收录日期:2016年6月8日

一、国内养老地产研究现状

西方发达国家自20世纪70年代开始就逐渐步入老龄化社会,因而其养老地产的发展也相对较早,且发展至今也已经相当成熟。而与西方发达国家不同的是,我国的养老地产却处于刚刚起步的状态。但是,国内的实际情况却是老龄化的趋势越来越严峻,面对这种严峻的人口老龄化趋势以及由此带来的一系列社会问题,国家及社会各界都开始高度重视养老问题。而作为养老产业的重要环节以及发展方向的养老地产,更是逐渐引起社会各界的广泛关注,学术界也对此展开一系列的研究。

梳理学界关于养老地产的研究可以发现,目前国内以此为主题的研究主要集中在四个方面:一是关于养老地产内涵的研究。养老地产在国内还是一个新的概念,所以很多学者首先从研究其内涵入手来深入对养老地产的了解,并且根据现有研究发现,学者们对养老地产内涵的解释基本上已经达成一致;二是关于养老地产发展问题的研究。对于养老地产发展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学界已经有很多学者进行了相关研究,并且得出了不同的结论。总体而言,他们都认为当前中国养老地产发展过程中存在很多问题,但对于具体存在哪些问题,他们都发表了一些自己独特的见解;三是对养老地产发展对策的研究。这是很多学者最为关心的一个方面,针对此问题他们都提出了自己的一些建议。而梳理这些建议可以发现,学者们主要从养老地产发展的外部环境及内部发展两个角度出发提出对养老地产发展对策的建议;四是对养老地产开发实践的研究。上述已经提到,当前国内的老龄化趋势愈加严峻,在这种趋势下,养老地产则存在着巨大的利润及发展空间。但是,在实际养老地产开发过程中,很多开发商却只注重追求利益,而忽略了养老地产为老年人服务的宗旨。随着这种态势的逐渐恶化,学界对国内养老地产实践经验总结和未来发展趋势的讨论也越来越多,因而对养老地产开发实践的研究成为第四个主要的方面。

在对这四个方面主要内容的梳理过程中,笔者还发现当前国内关于养老地产的研究大部分都集中于经济学以及管理学领域,从其他学科视角出发对养老地产的研究则非常有限。作为一个新兴产业,探索养老地产的具体发展模式无疑对整个行业的发展具有重要作用,但如果仅仅从经济学及管理学的角度来探讨养老地产的发展,则显然是不够的,无法真正应对和解决养老地产在中国遭遇的现实困境,也不利于养老地产的可持续发展。基于此,本文尝试从一个新的学科视角――社会工作专业出发,从社会工作的专业理念出发来深入理解养老地产的实际意义,并且在此基础上将社会工作与养老地产相联系,探讨社会工作介入养老地产的重要性、必要性,以及在养老地产实际运行中社会工作可以发挥的重要作用。

二、社会工作介入养老地产分析

社会工作介入这一概念有广义与狭义之分。狭义的社会工作介入是指社会工作过程的其中一个阶段,也称行动阶段、执行阶段或改变阶段。这是社会工作者运用专业知识、方法和技巧,协助受助者按照前一阶段达成的社会服务计划与合约开展工作和采取行动的阶段,是助人过程的重要阶段。广义的社会工作介入,是社会工作者的旨在恢复和加强受助者整体的社会功能的有计划、有目的的行动。本文所讲的社会工作介入是广义上的社会工作介入,除此之外本文中的社会工作介入特指老年社会工作在养老地产中的专业介入,而社会工作者则特指那些受过社会工作专业教育与培训,服务对象为老年人的各类养老服务工作的社工。

由上述文献综述可知,当前国内关于养老地产的研究还处于起步阶段,大部分研究集中于经济学以及管理学领域,社会学以及社会工作对养老地产的研究则非常有限。然而,这并不意味着从社会学及社会工作角度来研究养老地产意义不大。相反,从这个角度出发来研究国内养老地产的发展有重大的理论及实际意义,这也必将成为未来社会学以及社会工作研究的一个重要方向。

(一)从社会工作角度出发来理解养老地产。养老地产在很大程度上是一个商业概念,上述文献梳理中对养老地产内涵研究的部分也已经解释了养老地产的四个经济内涵,简单而言,从经济学的角度讲养老地产就是一种“养老+地产”的复合地产开发模式。但是如果从社会学及社会工作专业视角来理解养老地产的内涵,相比于其商业价值,其内涵中的社会价值则会更受关注。

养老地产,顾名思义,就是“养老”与“地产”两个元素的集合体,因此理解养老地产的内涵应同时从这两个层面把握。“养老”在中国是一个非常常见且历史悠久的概念。根据中国社会科学院语言研究所编纂的《现代汉语词典》,“养老”有两层基本解释:一是奉养老人;二是年老闲居体养。从字面上理解,“闲居体养”自然又包含了两层含义:首先是存在某种居所设施供老人居住;其次是老年人在居所设施里调养身心。据此理解,更具国际性和学术性意味的“老年照护”一词则与“养老”的含义很相近。与“养老”相比,“地产”则是一个商业性更重的词汇,而在此处,地产则专指“闲居体养”中所提到的供老人居住的某种居所设施。

依据上述理解,从社会工作专业视角来讲,养老地产提供一种区别于居家养老和社区养老的机构养老模式。具体而言,养老地产是指为老年人提供某一特定的地点、住所,并且在这个地点及住所内设置着相应的配套设施,可以在满足老年人居住要求的同时,为其提供日常必需的生活服务、照护服务及医疗服务。

(二)社会工作介入养老地产的必要性及重要性。首先,从理论层面讲,养老地产充分考虑消费者(老年人)的感受,注重提高房地产的文化价值及居住价值的理念与社会工作“以人为本”的理念高度契合,摒弃了一般房地产业单纯追求经济利益的做法,在确保利益的同时更加注重房屋对于消费者的居住价值和文化价值,是人本主义的一种重要体现,这就使得社会工作在养老地产中的介入具有高度的可行性及意义。社会工作的介入还可以充分考虑及坚持养老地产的初衷,避免产业在发展过程中出现单纯追求经济利益的情况;其次,从现实情况来看,目前国内养老地产发展过程中出现的问题及遇到的困境决定了社工介入的必要性及重要性。由上述文献梳理可知,当前中国养老地产发展过程中确实存在很多问题,例如单纯追求经济利益、忽略服务质量,对老年人的需求考虑不足等。面对这些问题,以营利为目的的开发商并不能有效解决,而社会工作者却在此方面占有绝对优势。具体而言,本着助人理念的社会工作者了解老人的具体需求,特别是专门从事老年社会工作的工作者,他们通过具体的调研及开展服务,对老年人的问题及需求有着更深入的了解,所以老年社会工作介入养老地产可以在很大程度上解决由于对老年人需求考虑不足而导致的各种实际问题。因此,无论从理论还是实际两个角度来讲社会工作介入到养老地产中都是非常重要和必要的。

(三)社会工作在养老地产中的具体介入。在具体介入过程中,社会工作者除了借鉴社会学及社会工作的理论知识、视角外,还需要充分整合各种社会资源,具体而言可以从以下三个方面来考虑:

一是社工介入养老地产后,社会工作者可以起到培训指导与监督管理的作用。基于当前养老地产开发过程中存在的对老年人需求了解不足的问题,老年社会工作者介入后可以承担起培训指导的角色,为养老地产内部相关人员提供专业的咨询和指导,以使养老地产的开发真正满足老年人的需求,真正有利于老年人的居住生活。与此同时,社会工作者还可以在此过程中运用社会工作行政和监督的间接方法,来有效提高养老地产开发的工作效率和服务品质。

二是老年社会工作介入养老地产中可以起到政策反馈与促使改进的效果。对于在养老地产发展对策方面,部分学者倡导应该制定促进养老地产发展的政策和法规,要制定养老地产发展规划并规范养老地产市场,形成监督约束机制等。社会工作者在这一问题上可以充当政策倡导者的角色,起到桥梁的作用,一方面促进养老地产的健康发展;另一方面促进相关法律法规的制定及完善,为养老地产发展提供良好的社会环境。

三是社工介入养老地产之后可以扮演资源连接者的角色。面对养老地产发展过程中部分存在的融资渠道窄及项目参与主体少的问题,社会工作者可以充分发挥其连接社会资源的本领,在充分调动各项社会资源的基础上完善养老地产项目融资渠道并拓宽养老地产项目参与主体。

三、小结

面对越来越严峻的人口老龄化发展趋势,加快建立社会养老服务体系和发展老年服务产业也变得越来越重要,在此情形之下,养老地产也将迎来巨大发展前景。当前国内学者们已经从内涵、发展问题、发展对策以及开发实践这四个方面来对养老地产进行系统的讨论研究,但是在梳理这些研究时我们也发现现有研究存在的一些不足。针对这些不足,本文笔者尝试从社会工作专业出发来探讨养老地产的相关问题,并尝试提出社工介入养老地产的可行性和方式。

经上述论述可证明,社会工作介入养老地产的发展确实具有可行性和必要性。因而,未来养老地产的发展应该尝试着跟社会工作相结合,发挥社工的作用,以便更快地探讨出一种适合中国国情和市场需求的养老地产模式,促进我国养老地产的稳步健康发展。

主要参考文献:

[1]顾书桂.论养老地产的经济性质――兼论以房养老的局限性[J].江海学刊,2012.5.

[2]吕,李孟刚,万立军.城镇居民的养老地产开发模式研究[J].学习与探索,2013.4.

[3]聂建明.公共政策视角下的中国养老地产研究[D].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生院,2014.

[4]潘素侠.养老地产及其融资模式分析[J].经济管理者,2013.8.

[5]田冬炜.新形势下发展养老地产的几点思考[J].产业研究,2013.7.

[6]魏捷.中国养老社区中社会工作的介入方式及其前景[D].中国社会科学院,2014.

[7]王秀芸.寿险资金投资养老地产研究[D].浙江大学,2012.

[8]汪竹飞,唐晓莲.国内外养老地产发展文献综述[J].改革与战略,2014.5.

[9]吴正宇.我国养老地产开发环境分析[Jl.合作经济与科技,2011.429.

[10]闫希成.我国养老地产发展模式研究[D].重庆大学,2014.

[11]于洋.养老地产模式待解[J].商周刊,2013.4.

[12]张敬岳.我国养老地产发展的问题与建议[J].华中师范大学研究生学报,2013.1.

篇6

【关键词】 社会工作;公益创投项目;困境;实践路径

一、公益创投项目的成长困境

1、项目前期对服务对象需求调研不充分

项目前期的需求调研对于整个项目的运行与发展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在实际运行过程中,项目方很容易直接忽略了这一环节,直接进入项目正式实施阶段,项目一旦正式实施,由于社区的社工专业能力并不强,再加上服务对象需求的多元化和社区环境的复杂性,项目中途遇到的“疑难杂症”无法正确及时应对,部分项目在后期发展上将会陷入困境。

2、资源获取渠道单一,经费保障机制不够

社会组织作为公益创投项目的承接方,面临着资源困境,首先,资源获取渠道单一,我国的公益创投项目大都以政府购买服务的形式开展,政府购买服务,是“政府在社会福利的预算中拿出经费,向社会各类提供社会公共服务的社会服务机构直接拨款资助服务或公开招标购买社会服务”。[1]过度依赖政府的资金支持不利于社会组织的长远发展,最终导致社会组织在项目运行中服务水平受限,发展空间不足。其次,经费保障机制不力,尽管公益创投大赛对获奖的优秀项目进行了金额不等的资金支持,但是对公益组织的长期发展并没有形成长效的资金保障机制,项目运作周期与服务供给的持续性之间存在冲突。[2]部分项目运作周期较短,服务对象的改变并非一个项目周期就能达成的,其需求并不是在短时间就能得到满足的,而较短的周期会使服务中断,影响社工服务的持续性。

3、工作团队职责不明确

就具体的项目执行来说,公益创投项目通常设置了项目督导――社工――项目专员――志愿者,互相之间的职责又应该如何划分,社工在项目中扮演着什么样的角色,是否应该亲力亲为,还是统筹规划项目活动。在现实具体项目运行过程中,活动由专家负责主持,项目专员、志愿者协助,社工只是负责撰写活动总结,在项目运行过程中的作用并未凸显。

4、社工角色定位不清,角色认同模糊

公益创投项目通常落点于社区,在社区举办各项活动,项目宣讲会的举办、服务对象的选取、项目活动的举办都离不开社区的支持,项目工作人员与服务对象联系通常也需要通过社区相关工作人员,服务对象通常分不清自身参与项目的性质。

服务对象对于社工的角色定位也并不清晰,在青少年服务项目中,社工通常被视为老师;在老年服务项目中,社工通常被看作是大学生志愿者或是养老服务中心的工作人员;开展个案的时候,服务对象易将社工看作心理咨询师;出于活动设计需要,社工通常会到社区内开展义卖活动,这时,人们通常将其视为义工。在我国大部分地区,人们对于社工行业的认知程度低下,社工角色认同难以深入大众内心,这样的现实情况对于社工在公益项目中角色的定位带来了诸多阻碍。

5、项目评估标准体系不健全

一方面,对项目的评估机制和标准不健全,如项目服务方向涵盖老人服务、青少年服务、残障帮扶服务等,多样化的服务使得项目设计各异,所获得的成果也不一样,难以形成统一的规范与标准,这对公益创投成果的监督和评估带来困难。项目执行方对于项目评估事宜并不清晰,对于项目评估标准更是不明了,很容易在活动执行中迷失方向;另一方面,第三方评估机构有些还不够成熟,并不能起到督促项目运行,指导项目发展的作用,部分评估机构没有定期参与项目的日常监管,仅仅通过最后一次的项目终期评估来确定项目运行的质量与所产生的效果,按照 “一刀切”的验收制并不合理,没有实际参与监管与调查的评估结果信服度将会大打折扣。

6、专业人才队伍匮乏

项目的持续有效平稳运行离不开社会工作者专业人才的努力,而现实情况往往是项目运行过程中专业社工资源不足,本土社区工作者无法承担起项目执行的重任,本土社区工作者与专业社工能力无法相得益彰。

有些社会组织承接了项目,却无力撑起整个项目的运行,专业社工人才稀缺,部分项目在缺乏人才的情况下不得不选择自己请“专家”或是由社区工作者来担当专业社工的角色。请专家要付出巨大的经济成本,很多社区工作者基本上没有社工的理念,更没有社工经验,虽然有些社区工作者参加过前期的能力培训,但是短期的培训无法产生明显的效果。社会工作专业人才的匮乏已经制约了公益创投项目的运行与发展。

二、社会工作介入公益创投项目的路径

1、构建社区、社会组织、社会工作者的互助合作关系

公益创投推进 “三社联动”。在基层社会服务管理发生深刻变化的新形势下,社区、社会组织和社会工作人才(简称“三社”)的基础作用日益凸显,政府开展的公益创投不仅提升了社区干部专业社会工作能力,让社工提供更加专业的服务,更加直接地服务于群众,而且孵化和培育了大量的社区社会组织,这些组织成为承接政府公共服务的重要载体。在社区公益创投模式下,社区、社会组织及专业社工能够形成较好的协作关系,不仅共同推进了公益项目的良性运作,还进一步丰富了“三社联动”工作机制的内涵。[3]在项目的参与过程中,社区居民彼此结成各种自愿的微群体和微社团,使社区出现了团结和谐的新居民。[4]

2、拓宽资源获取渠道

一方面,社工要发挥好资源链接的作用,资源类型包括:专业活动以外的师资、力量、专家,与其建立长期的、稳固的、相互信任的合作关系对于项目成长至关重要。另一方面,项目方要扩宽资源渠道,除了依靠政府的资金支持外,力求获取广泛渠道的资金支持,如:发挥基金会的力量,了解其资助意愿;借助网络的力量发起众筹,利用众筹网站对项目概况进行展示,发挥企业、个人、媒体的力量,深化项目影响力,获取更广泛的资金支持。

3、厘清社工角色,强化社工角色认同

一方面,制定完善的薪酬标准体系,完善社会工作者的考核制度与准入机制,强化社会工作者自身的职业认同;另一方面,加大对社会工作职业的宣传力度,通过社工宣传活动和媒体宣传服务开展的方式,实现对社会工作行业的有效宣传,从而获得更多公信力与社会资源,让社会工作这一职业为大众所知。

4、完善项目评估体系

制定公益创投评估办法,对评估的有关事项作出明确规定,以指导全国各地的实践。公益创投不仅要评估项目本身,而且还要评估承接项目的社会组织,实现“双效性”,达到社会价值实现与社会组织自身成长的有机统一。聚焦目标完成情况的同时,更加关注受益人群的改变程度。[5]项目评估方面,眼前效果与长远社会收益之间的冲突。一些基础性的、教导性的服务项目所产生的影响是潜在的、持续的甚至在项目结束一段时间后才会出现。[6]一方面,评估过程避免过度强调量化指标,项目执行方因为过度依赖评估指标而有选择地开展某些活动。注重项目对于服务对象所产生的持续性影响这一评估指标,另一方面,避免“一刀切”,依据材料的完整情况及描述情况来评定项目运行的质量,加强第三方监督机制,强化项目日常运行过程中的定期与不定期监管,切实抓好项目的整个运作过程。

5、重视社工专业人才队伍的建设与发展

一方面,加强社区工作者队伍建设。针对社区社工能力不足的现状,加强对社区工作者的专业培训;鼓励社区工作者继续深造学习,并逐步实行社区工作者资格认证和持证上岗制度;大力发展专业高等教育,考虑从大学毕业生中招聘人员进社区工作,实行社区工作人员的职业化和专业化管理,从整体上提高社区社工的素质和能力。另一方面,构建社工、志愿者互助合作的新局面,在培育专业社工人才的同时,注重发挥志愿者团队的力量,凝聚团队力量,培养团队核心负责人。

三、结语

公益创投项目的发展呈上升之势,其对于培育和发展大量的社会组织来承接政府公共服务转移职能,加快“强政府、大社会”且人民满意的服务型政府的构建,为有需要的社会群体提供相应的社会服务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社会工作需要在致力于促进自身茁壮成长、专业化的发展与完善的基础上,为有效缓解公益创投在发展过程中面临的困境提供更多的可行性支持。

【参考文献】

[1] 罗观翠,王军芳.政府购买的香港经验和内地发展探讨[J].学习与实践,2008(09).

[2] 崔光胜,耿静.公益创投: 政府购买社会服务的新载体[J].湖北社会科学,2015(1).

[3] 孙燕.以“三社联动”为基础大力开展社区公益创投[J].社团管理,2012(1).

[4] 李妮.社区社会资本与社区自治的关联及其发展[J].重庆社会科学,2009(10).

[5] 杨健,王永奎.街道开展政府购买服务项目的探索与实践――青岛市市北区阜新路街道开展公益创投项目纪实[J].中国社会组织,2015(1)35.

[6] 李学会.公益创投:政府购买社会组织公共服务的实践与探索[J].社会工作,2013(3).

篇7

社会工作是一种助人的活动,服务社会、解决社会问题是社会工作的一大功能,这一功能强调了其是一门应用性学科,是一门“做”的科学,是一个重实务、重操作的专业。社会工作的实务特性归根到底要靠社会工作专业教育来保障,因此社会工作专业教育有着举足轻重的作用。近年来国内众多院校纷纷开设社会工作专业教育,在一步步的摸索过程中,取得一定的成绩;但作为一个新专业,还存在诸多问题。比如,当前该专业的教育现状如何,理论教学与实践教学方面存在什么问题,该如何整合,应构建怎样的培养模式?就这些问题而言,目前鲜有文献涉及。

二、研究方法

本研究的主要采用问卷调查和深入访谈相结合的方法,从三个层面入手,一是武汉高校社会工作专业学生,二是武汉高校社会工作专业任课教师,三是深圳社会工作机构的社会工作者或负责人。因为深圳社工机构调查对象人数较少,问卷采用普查方式,通过互联网发放电子问卷20份,有效回收19份。学生问卷60份,有效回收54份,教师问卷50份,有效回收46份。总体有效回收率为91.5%。随后,调查者采用SPSS统计软件对问卷进行统计分析。调查问卷从下列三个方面对被调查高校的社会工作专业教育现状进行测量:社会工作专业理论教学情况,社会工作专业实践教学情况,武理工的项目设计大赛的情况。

三、调查结果及讨论

(一)理论教学方面

1.社会工作专业理论课程设置及安排情况

在问及“学校社会工作专业课程的设置是否完善”的问题时,不论是学生、教师,还是社工机构的社工,都没有认为很完善,只有7%的学生、41.9%的教师和21.1%的机构社工认为比较完善,其余被调查者均认为“一般”、“不太完善”或“很不完善”。接下来,调查者询问了高校社会工作专业课程在各学期的教学时间先后安排上是否合理,只有9.3%的学生认为比较合理,25.8%的教师认为“合理”或“比较合理”。可见,社会工作专业理论课程设置及教学时间安排的满意度比较低,说明虽然目前高校社会工作专业在主干课程设置上是较为规范的,但多数高校为了扩大就业面,较注重学生综合知识体系的建设,而忽略学生对特定实务领域知识的学习需求,没有进行有针对性的分方向深入学习。如从事青少年社会工作需要了解青少年的生理和心理特征、从事社区矫正社会工作需要了解关于犯罪学理论等等。特定实务领域知识的掌握是非常重要的,这关乎能否及时取得案主的信任并建立良好的社会工作关系。在此次调查中,有84.2%的机构社工认为以前在学校所学的社会工作专业知识对现在的岗位只有少部分适用或基本没用。因此,应该对社会工作专业的理论知识学习进行细化,即根据学生的兴趣,进行针对性的理论强化和实习,以增强其专业性,有利于学习和就业。从表1和表2可以看出,有81.5%的学生、61.3%的教师和63.2%机构社工赞同这一观点。

2.社会工作专业教学方式情况

在现代高等教育体系中,不同的课程采用不同的教学方式。在现代信息技术和网络资源的支持下,多媒体教学技术已经日益成为社会工作专业的教学手段。社会工作专业教学已经采用影视案例分析、模拟小组讨论等形式进行理论教学,但从图1和表3得出,仅有5.6%的学生和19.4%的教师认为这些形式的次数很多,形式丰富,能充分调动学生的热情,其余多认为“吸引力不够”、“次数少”或“效果不大”。由此可以看出,社会工作专业的理论教学方式还需进一步探索,有待进一步提高。

3.社会工作理论教学的整体态度

在问及学生“目前对社会工作课程理论教学”的整体态度时,没有学生选择“非常满意”,仅有14.8%的学生选择比较满意。但在问其“通过社会工作理论学习是否有所收获”时,有79.6%的学生认为“收获很大”或“有一定效果”。同时在对机构社工的调查中发现,有84.2%的社工认为高校社工专业的理论知识学习“很重要”或“比较重要”。可以看出虽然对社会工作专业理论教学的整体满意度不高,但大多都比较认可其效果或作用。通过对教师进一步的调查发现(图2),认为理论教学中面临的最大困难为“社会工作理论教材不成系统”的比例最高,占58.1%;其次是有35.5%的教师认为是“教师缺乏社会工作实践经验”,再者是认为“社会工作理论太晦涩”的占12.9%,同时在个案访谈中,很多教师表示由于不知道或不确定如何将社会工作理论本土化,即结合国内的实际情况进行教学。出现这种情况,可能是由于我国直接引进西方社会业已成形的一套社会工作实务体系,这种断章取义的做法,无法使社会工作真正“本土化”;另外还有一个原因,那就是社会工作专业教师的专业化问题,在调查中(图3),仅有41.9%的教师是社会工作本专业毕业,其他均为相关或相近专业。

(二)实践教学方面社会工作实习是社会工作专业人才培养中的重要环节,但社会工作教育实习却不容乐观,也可以说社会工作教育实习是社会工作教育过程中最薄弱的一环,问题也最多。

1.实践基地不足,专业的实习机构较少。充足的专业实践基地是社会工作专业实习的有力保障,但专业实习的实践基地严重不足却是现实。从图4可以看出,有78.9%的机构社工认为以前所在高校的专业实习机构较少。在访谈中发现,很多高校都是只有少数固定的实践基地,而且有很多实践基地具有独占性,即某一实践基地与某一大学结为对子而拒绝和其他学校合作,实际上可以打破这一常规,实现实践基地的共享,一方面可以为学生提供更多的实践机会,另一方面也可以为实践基地做出连续性的服务。

篇8

(一)社会认知度较低社会对残疾儿童社区康复的认知度较低,表现在对残疾儿童基本知识、致残因素、康复训练知识了解较少,有些人对残疾儿童所持的“残弱论”观念较为严重,影响着残疾儿童社会化的进程;认知度低也导致很多孩子错过了最佳的康复年龄段,病情延误,成为终身残疾。在对康复机构的注册权限上,目前,绝大多数康复机构都属于工商注册,让本属是非营利性质的单位运行艰难。

(二)康复机构提供服务的质量有限调研中发现,由于机构普遍面临着政策、资金、技术等困境,机构与机构、机构与社区之间缺乏必要的沟通和交流,整个康复机构行业的发展也面临着严峻的考验。一方面,康复机构发展经费不足,导致员工待遇较低,专业人士招聘难、流失严重,人员稳定性差;另一方面,专业康复人才缺乏,由于薪资待遇低和高校特教人才培养不足,机构缺少心理学、特殊教育、医学等专业的专业康复师和复合型人才,有的机构只好招募高校志愿者来填充机构人力空缺,影响康复机构的服务质量和机构的可持续发展。

(三)社会支持系统不健全由于政府开办的残疾儿童康复机构不能满足该群体的需要,对残疾儿童的社区康复缺乏全面的、有针对性的指导与训练,公共服务有缺失;再加上我国的非营利性组织发展比较慢,不能对公共服务形成有利的补充,整个社会支持体系没建立起来,不能实现残疾儿童社区康复的全覆盖,对这些孩子们的成长及康复造成了一定的影响。

二、完善残疾儿童社区康复的对策

借鉴国内外有益经验,笔者试图探索通过发挥社会工作者作为服务者、协调者、倡导者等角色,整合社会资源,为有困难的家庭提供针对性的帮助,形成以家庭康复和社区康复为基础、其他康复形式相结合,社工引领义工的多方支持系统共同参与的残疾儿童社区康复模式。

(一)专业社会工作介入残疾儿童社区康复1.介入途径。一种是通过社区招聘专业社会工作者,将其纳入到自身服务系统,开展残疾儿童社区康复工作。社会工作者由于不具有专业的康复技术,需要与康复机构相结合,对残疾儿童进行筛选和分类。在社区康复的残疾儿童一般为症状恢复较好,不需要长期医疗康复的患者。另一种是依托社会上成立的民办非营利机构,通过政府购买服务形式,将有资质和有能力的机构推荐本机构社工进入到社区,开展相关工作。2.角色定位。首先,社会工作者是服务提供者。开展基本的康复训练活动和专业的个案、小组、社区工作,为残疾儿童及其家庭提供问题解决策略和精神支持服务;其次,社会工作者是政策倡导者。社会工作者通过在给残疾儿童开展社区康复服务的过程中发现政策实施中的疏漏或空白,通过总结服务经验,提炼服务过程中的问题,为政府部门献言献策,呼吁和推动社会政策的改变;再次,社会工作者是组织管理者。社会工作者需要具备一定的项目管理经验,整合社区可利用资源,开展残疾儿童的康复工作。最后,社会工作者是教育者。社会工作者在服务残疾儿童的同时,需要通过社区宣传手段提高社会大众对残疾儿童的认知度,倡导平等、尊重的理念,给残疾儿童创造一个快乐成长的社会环境。3.实务工作。长期以来,社会工作积累了三种开展工作的方法,即个案、小组及社区工作。个案工作方法是由专业的社会工作者运用有关人与社会的专业知识和技巧为个人和家庭提供物质或情感方面的支持与服务,目的在于帮助个人和家庭减低压力、解决问题,达到个人和社会的良好福利状态。残疾儿童的个案服务中,社会工作者需自我发掘或接受服务对象申请,与其建立专业的工作关系,了解真实的需求和问题,通过分析,共同制定解决问题方案,实施过程中注重服务对象重新认识自我,自我促进、自我实现的“自我力量”,与外部他人有良好和深入的人际关系,拥有一个持续和支持性的人际网络,有时,服务对象面临的问题需要社工整合政府资源或社会资源进行援助。小组工作是一种以两个或以上的个人组成的小组,它主要由社会工作者通过有目的的小组成员互动,让成员从中获得处理个人与个人之间、个人与群体之间、个人与环境之间问题的小组经验,达到行为改变,获得个人成长,恢复与发展社会功能。残疾儿童社区康复中,社会工作者将问题或需求相同儿童或其监护人组成一个小组,通过一系列活动的引导大家找到解决问题的方法,服务对象在参与活动中相互学习,彼此鼓励,帮助他人的同时实现个人成长和问题解决的双重效应。社区工作是以社区及其成员整体为对象的社会工作介入方法。通过组织成员有计划地参与集体行动,解决社区问题,满足社区需要。在参与过程中,让成员建立对社区的归属感,培养自助、互助和自决的精神,加强其社区参与及影响决策的能力和意识。具体到残疾儿童社区康复工作中,首要进行关爱残疾儿童的宣传工作,借助社区内组织,给服务对象话语权,让他们表达自身的需求,呼吁社区甚至社会能从正向认识并支持残疾儿童及其家庭,改善残疾儿童的生存环境。

篇9

摘要:失独群体的出现和迅速增长逐渐引起人们的关注,政府如何发挥具有专业技能的社会工作者作为政府和失独群体之间资源和信息的桥梁的作用,通过购买社工服务的方式帮助失独群体解决养老、心理问题直至回归社会。

关键词 :失独群体;失独困境;社工服务;政府购买

失独群体是指失独者,主要是指那些年龄一般在49岁以上因各种原因而失去家中唯一的独生子女的父母,特别是那些因年龄较大及其他原因而丧失生育能力或不愿再生育的夫妇。据穆光宗(《独生子女家庭本质上是风险家庭》,2004)根据人口普查数据的计算和推断,目前我国的失独家庭已经超过100万、涉及失独群体约200万,并且以每年7.6万户的速度增长。这个群体的出现和不断扩大引发的很多社会问题;比如养老困难、精神疾患、疾病折磨等日益突出。因此,解决失独群体的困境已然成为政府政策制定所要涉及的重要问题。

一、失独群体分类

在实际的调研中我们发现,失独群体是一个组成复杂、涉及许多社会问题的风险群体。我们以失独群体面临的困境为标准,对失独群体加以分类,这也应该是政府在制定针对不同失独群体的社会救济政策的重要考量。

1.共有困境

(1)养老困难,健康堪忧,心理创伤。这是几乎全部失独群体都面临的基本问题。山东社科院人口所所长崔树义对一定数量失独群体的长期调查发现,50%的“失独家庭”经济困难,20%的“失独家庭”靠低保生活;在失独群体中,有50%的人患有慢性疾病,15%的人患有重大疾病,60%以上的人患有不同程度的抑郁症。也就是说,政府在制定政策时首先应经济补助、养老保障、心理治愈三管齐下,解决失独群体的基本生活、养老和心理关怀。

(2)边缘化,社交圈窄化。失独家庭的社交圈有“窄化”的趋势同样也是众多失独者面临的共同困境。根据湖北省失独家庭调查显示,在失独家庭中,63.3%的人“不愿意出门”,50.2%的人“不愿意与以前认识的人打招呼”,由于失去了独生子女,自卑,抑郁,怀疑和不公的情感使失独者与外界接触日益减少,最终成为一个远离社会,被边缘化的群体。

2.雪上加霜:家庭结构断裂以及法律、经济困境

对于部分失独者来说,除了失独自身带来的心理创伤,还面临着更多由于失独强震催生的次生灾害。

(1)丧偶。50岁以上的失独者,身体状况本已不乐观,加之丧失独生子女,许多家庭因而无法承受巨大的心理创伤或原有疾病加重,夫妻一人加速离世,原有的家庭彻底分崩离析。由于年龄过大,家庭解散后又难以重组新的家庭,在世的失独者晚年生活也更加难以为继。

(2)婚姻破裂。家庭中失去子女,会使原本稳定的家庭三角结构突然失衡,而生育功能作为家庭承担的主要职责,如果不能用其他的功能将其替代,夫妻关系淡漠几乎成为必然趋势,最后离异的家庭达到整个失独家庭的20%。另一方面,由于很多男性失独者仍具有生育能力,而大部分女性丧失生育能力,因此女性所受的伤害在失独群体中更为明显。

(3)有孙代或再收养。部分失独家庭有孙代或如果年龄或经济条件合适,有人考虑再生育或再领养。这在带给他们精神慰藉的同时也造成部分失独群体对孙代的抚养负担的增加,并且由于与子代或孙代存在巨大年龄差,失独群体一般很难得到赡养,难以完全抚平失独之痛。

(4)法律遗留问题。对于部分失独者而言,失去独生子女的除了心理余震之外还有不少的经济,法律的“实在”遗留问题。

二、社工介入失独之困的必然性

长期以来,对于失独家庭的情感抚慰出现的问题,社区主要依靠行政主持,和当地热心志愿者为主力的帮扶,热心的志愿者越来越多,但是失独家庭的生活并没有有效的改善。有一个重要原因是热心志愿者大多缺乏经验,短期的接触并不能建立起良好的信任关系。志愿者找不到重点的嘘寒问暖只能是隔靴搔痒,次数多但浮于表面。

而社工一般会深入介入失独家庭,对该家庭的经济、生活状况有更细的了解,长期服务建立起稳定的信任关系,因而能够更好的针对每个失独家庭做出合理的申请规划与建议,同时其半行政身份也可以最大化的帮助他们调动公共资源,使帮扶政策落到实处,并督促修改完善上行政策。

三、政府购买社工服务介入失独之困

1.政府购买社工服务的必然性

所谓政府购买服务,指的是“政府在社会福利的预算中拿出经费,向社会各类提供社会公共服务的社会服务机构,直接拨款资助服务或公开招标购买社会服务”。如今,公民对社会服务的需求凸显多样化、多元化和个性化特征,其中失独问题便是中国特殊国情在时代变迁与社会发展中涌现的典型性问题。但是,在服务供给的制度框架中,政府是社会服务供给的单一主体,而且由于公共资金的有限性和政府自身生产公共服务的低效率、高成本以及同民营部门相比政府缺乏相应的专门性人才,使得政府无法凭一己之力满足公民对社会服务的需求,更不用说满足存在多重困境的失独群体的需求。为此,整合市场力量和社会力量来提供社会服务就成了更好地满足公民服务需求的制度选择。政府有义务通过合理高效的购买社工服务方式帮助失独群体解决养老、心理问题直至回归社会。

2.对于政府购买社工服务服务失独群体的实证研究

我们对现有的安徽、上海、河北等地的政府针对失独群体购买社工服务的实践进行了调研。其中安徽省“怡养家园-失独特殊家庭养老关怀服务项目”在2013年获得“中央财政支持社会组织参与社会服务项目”资金支持,其项目有值得借鉴的运行模式和成果,也存在典型性的问题。

(1)服务提供方主导,政府协力。“怡养家园-失独特殊家庭养老关怀服务项目”由安徽省社工协会申报、省民政厅审核推荐、经民政部评审立项。社工协会成立项目实施办公室并下设合肥和安庆两个工作组,其项目进程由社工协会全面协调掌控,民政和计生部门作为项目协助方配合项目进行。这样再在发挥社工服务提供方的积极性的同时也保证了政府公共资源的有效利用,真正实现了政府购买社工服务为向失独群体提供高质量服务的目的。

(2)服务模式全面化,服务方式多样化。项目通过“职业社工+计生专干+义工+(生活帮扶)服务人员”的1+3服务模式”针对失独群体的生理健康关怀、心理健康关怀、社会回归和能力发展四方面提供帮助,充分发挥社会工作者的特长,解决失独老人所面临的情感受伤受挫、社会交往封闭、生活照顾缺失等多种化问题。该项目在1年的实施周期内组织了多次室内外娱乐活动,慰问活动,通过设计“个案服务计划”、“友好访问计划”、“陪伴慰问计划”等多个养老关怀服务子项目满足了失独群体多样化的需求。

(3)项目推进有序化,实行监督、激励机制。在项目实施的过程中,安徽省社工协会召开项目工作例会6次,志愿者经验分享会5次,项目培训会、项目实施调度会执行情况分析会、布署会议若干次,有效地保证了项目的有序推进,并有利于包括社工协会、政府和失独群体在内的各方对项目的监督。另外,在项目结束后,项目组对优秀志愿者、社工进行了评选与表彰,激励机制有利于进一步发挥社工和志愿者的服务积极性。

(4)项目运行过程中的问题。①制度化建设仍需完善。我国正处于社会工作发展和政府购买服务的初级阶段,政府从明确需求到公开招标、签订合同到项目实施再到最后评估服务这一程序建立尚不完整、规范,这使得政府在选择社工服务供给方与评估兑现资金时存在较大的随意性。安徽省社工协会就是由安徽省民政厅直属主管的专业社会团体,应政府的需要而设立。所以,在政府向“社会民间组织”购买服务时毫无竞标可言,并由此带来了服务质量和费用的合理性以及资金的透明度等一系列问题;作为最后资金落实的评估阶段,该项目的评估也并不完全科学严谨,缺少具体的量化考核指标。

②社工组织发育程度低,社工人才稀缺。要实现政府购买服务向社会提供高质量、多样化的公共服务,除了健全公共服务购买制度,还应降低社会组织注册门槛,引入多元主体,加快培育具有资质的独立性社会组织。但如今我国的社会组织发育程度还处于比较低的水平。以安徽省为例,截止到2013年上半年,省内拥有登记注册的社会组织共1.94万家,平均每万人拥有社会组织数3.24个,还达不到全国2012 年的平均值3.63 个,与世界发达国家每万人拥有社会组织数一般超过50个的标准差距更大。

专业社工人才的稀缺也是阻碍政府购买服务推进的因素之一。社工需求量大与就业率低、专业不对口、流失率高等矛盾突出。以“怡养家园”项目为例,合肥和安庆两个工作组共计7个辖区,每区仅配备一位专业社工,远远低于失独群体的需求。截至2005年底,我国民政系统大约有45.3万人员正在从事社会工作,距离占总人口0.2%的目标,还差两百多万。再加上社会工作教育还处于起步阶段,缺乏专业训练的意识以及相关条件,我国社会工作的职业化进程非常缓慢。

③政府购买服务地区差异大,资金规模小。政府购买社工服务服务失独群体的地区发展差异大,总体来看资金规模小,不利于公共服务的均等化。在实际调研中,我们发现广东、上海等经济发达地区政府购买公共服务已比较普遍,而吉林省等地区则基本上不存在政府购买公共服务的情况,更不用说购买社工服务进行对失独群体的帮扶。

在资金规模和来源上,各地也存在着较大差异。比如本文提到的安徽省“怡养家园”项目由中央财政支持,资金达到38万元,除此还有针对失独群体的湖南省长沙市圭塘街道“温心家园社会工作服务项目”,由圭塘街道出资18万元;上海市杨浦区的两个失独家庭关爱项目两个项目由上海市慈善基金会出资共16万余元。

对比来看,购买服务的政府部门层级越高,资金就越充裕,实施的效果也就越好。

失独群体面临着多种多样的危机,政府购买社工服务进行对失独群体从养老保障、心理、医疗、就业、法律等全方位的救助是解决失独问题,帮助失独群体回归社会的必经之途,也是发挥公共服务社会化进程中民间组织和政府双方的比较优势,促进政府职能转变,建设服务型政府的有益实践。

参考文献

[1]陈雯.危机介入与个案管理在失独群体中的应用探究[J].社会工作,2012(4).

[2]罗观翠,王军芳.政府购买服务的香港经验和内地发展探讲[J].学习与实践,2008(9).

篇10

关键词:社会工作;青少年社会工作;人才培养目标;人才培养模式;课程体系

在国家建设和社会发展中,青少年是最为重要的后备军和现实力量。作为一个相对独立的社会群体,青少年群体在行为方式上与成人相比有着较大的差异,他们在人生理想、价值取向、思维方式、行为习惯、生活观念等方面都具有较为鲜明的群体特征。高校如何能够培养出适应行业发展和市场需求的、高素质技能型的社会工作人才也是摆在诸多高职院校青少年工作与管理专业建设发展中的重要课题。

一、 以市场为导向,紧密联系行业,明确人才培养定位

高职教育能否主动适应社会实际需要,从改善人才结构,积极为经济发展和社会进步服务的高度出发,为生产第一线培养急需的技能型、应用型人才,理应成为高职院校办学的出发点,也是高职院校区别于普通院校,保证其办学特色、人才培养质量的根本所在。

(一)明确职业服务面向,确定主要就业岗位

根据社会需求调研了解到,青少年工作与管理专业毕业生的主要就业单位主要存在于社会管理和社会服务领域,就其工作岗位而言主要涉及社工、教员、文员三大类。在明确专业的职业服务面向和就业工作岗位的基础上,我们确定了本专业人才培养的总目标:青少年工作与管理专业培养德智体美全面发展,具有正确的价值观和良好的政治素质、思想品德修养、职业道德素质,熟练掌握青少年社会工作的专业理论知识、专业方法与技巧,具备社会工作管理与服务的基本技能,能够面向社区服务中心、少年儿童活动中心、社会服务机构和其它公益机构从事社会工作和青少年事务管理,为青少年发展性群体、弱势群体、问题群体提供专业化服务的复合型高素质技术技能人才。

(二)对接行业用人标准,明晰人才培养规格

依据社工行业的从业要求和职业岗位的需要,我们明确了青少年工作与管理专业的主要岗位、岗位群和人才培养规格:

1. 主岗――青少年岗位社工的用人标准

职业化青少年岗位社工的入职标准大体有以下六条:①具有责任心并进行理性的活动;②社会工作立足于其相应的科学知识和学识;③能运用这些知识于相应的实践领域,服务于实际的和确定的目的;④拥有通过教育所获得的专业交流的手段;⑤具有自主性;⑥含有利它的动机,可满足社会需要。概括地说,在这六条标准中包含了三大基本要素:一是价值理念。社会工作是一个以价值为本的专业,价值是社会工作专业的灵魂。社会工作者的价值是指社会工作对社会工作者在专业实践活动中所表现出来的价值倾向的要求和规定。作为一个专业的社会工作者,应具备平等、尊重、民主、接纳、诚信、助人自助、自决等专业价值理念。二是知识体系。社会工作的内涵涉及到社会、经济、政治、文化和心理等学科领域,也涉及到社会保障、社会福利、社会服务、社区建设等方方面面,如果没有专业学科的知识,没有对社工理论的深入研究,社会工作的发展无疑会受到很大的制约,其预防和解决社会问题的功能将会受到很大的影响。专业社会工作者除应具备社会工作专业知识外,还应具备心理学、社会学、政治学、管理学、教育学、法学等多学科综合知识,应熟悉与社会工作业务相关的法律、法规、政策知识。三是实务能力。专业社会工作者应熟练运用个案社会工作、小组社会工作、社区社会工作、社会工作行政等社会工作方法,协助服务对象解决问题,克服困难,挖掘潜能,恢复和发展社会功能。社会工作者在从事社会服务过程中,应能够与各类服务对象建立专业关系,对服务对象的问题做出预估,制定服务计划和服务协议,能够独立接案、结案和提供跟进服务,能够对提供的专业服务质量和效果进行评估,能够制定科学合理的工作方案和发展规划,整合、运用相关社会服务资源,拓展服务领域,影响社会政策。

2. 岗位群――教员、文员等岗位的用人标准

除了岗位社工以外,文员、教员等岗位也是毕业生就业的主要面向。而教员的主要入职标准主要包括五个方面:①具有爱岗敬业、热爱学生、严谨治学、团结协作的职业道德素质;②掌握教育学、心理学、教学法等教育科学理论知识;③具有良好的语言表达、教学实践、教育组织管理等教育实践能力;④具备运用教育机智处理突发问题的能力;⑤具有观察儿童和开展教育科学研究的能力。

文员岗位的入职标准一般涵盖六个方面:①具有良好的职业道德、诚信品质、敬业精神和责任意识;②掌握秘书学及秘书工作实务方面的知识;③了解法律法规、行政管理、企业管理等方面的知识;④具有对政府机关、业务主管部门的沟通、办事能力;⑤具备拟写公文、处理文书及档案管理能力;⑥具有公关策划及组织机构公众信息传播、关系协调与形象管理事务的能力。

对接以上就业主岗及岗位群的企业用人标准,我们从素质、知识、能力三个维度确立了青少年工作与管理专业的人才培养具体目标和规格,构建了符合行业用人标准的人才培养目标体系。

二、以社会服务为主线,推进“以服务带学习,以实践促成长”工学结合人才培养模式改革

1. 依托校内实训基地,强化专业基本技能训练

依托校内青少年社会工作综合实训室、校中厂“兰色童画――树屋画语”创意美术活动基地以及艺术活动中心等校内实训资源,采用项目导向、任务驱动等教学方法,在教学过程中学生顶岗位遵序列定任务保质控,全程参与工作过程,实现学习任务与工作任务交替,学生与员工角色交替,教室与工作环境交替,最终实现学习与工作交替。学生在真实工作环境中实际操作,在实践中构建属于自己的工作经验和知识体系,从而形成“学中做,做中学”教学做一体化的教学体系,增强学生的实践能力和专业技能,提高人才培养的岗位适应性。

2. 灵活多样的岗位实践,提升职业基本能力

在人才培养过程中,积极依托本专业校外实训基地、主管部门、行业及其广阔的社会资源,开展分散性社会服务、集中性生产实训、顶岗实习“三训”并行的专业实践,以实践促进学生的职业成长,并探索落实定期上岗、阶段轮岗、企业内训、季节性顶岗等多种岗位实践方式,锤炼学生的职业基本能力。

3. “三年服务不断线”,培养学生职业综合能力

积极打通学校、岗位、社会三环相通的育人平台,将社会服务纳入专业课程体系,引导学生利用分散的时间到社工服务中心、福利院、敬老院、社区、学校、义工联、特殊学校、青少年宫、妇联等机构参加规定时数(学分)的社会服务实践,在服务中学习,在实践中成长,通过三年不断线的社会服务使学生实现从志愿者锻炼到专业入门的转变,从社会工作认知到社会工作实务能力的逐步提升,培养职业综合能力。

三、以素质为本位,构建基于工作过程系统化的课程体系

1. 基于人的全面发展构建模块化的课程体系

促进学生全面发展的教育思想在其内容上可以归纳为知识、能力、品德三个方面,其关系是:(知识+能力)×品德=个人素质。即通过对学生全面职业素质的提高,完善其个人品格,培养新型的适应社会发展需要的具有综合职业素质的人才。基于这种教育思想,青少年工作与管理专业的课程体系可按照“基本素质能力模块、专业基础能力模块、专业拓展能力模块、综合实践训练模块”四大模块进行构建。在“基本素质能力模块”中,以思想政治素质教育为根本、以文化素质和身心素质为基础、以院校特色课程为重点,以培养职业核心能力和综合能力为主干进行的设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