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高语文教学质量的措施范文

时间:2024-01-09 17:36:14

导语:如何才能写好一篇提高语文教学质量的措施,这就需要搜集整理更多的资料和文献,欢迎阅读由公务员之家整理的十篇范文,供你借鉴。

提高语文教学质量的措施

篇1

摘要:随着国家实施新课程的改革,各个学科的教学目标和教学方法都发生了变化。同样,为了落实新课程改革的要求,对小学语文教学目标和教学方法也有了新的要求,本文通过探究新课程改革下小学语文新的教学目标和方法,提出新的教学措施和建议,希望为提高小学语文教学质量提供有效的依据。

关键词:小学语文;教学质量;措施

前言

在新课程改革的要求下,为了更好的提高小学语文教学质量,教师在教学目标和教学方法的制定上有了一定的变化,学生的学习方式也会随之改变,但不能一味的应对新课程改革的要求而忽视了小学语文教学的实质要求,还应该遵循语文教材的基本内容,注重小学语文的基础知识,在传统小学语文教学方法和方式的基础上进行改革,取长补短,既能提高教学质量,还能达到新课程改革的要求。

1改变教学方式

对于小学生来说,他们的自主能力和注意力较差,所以在整个语文课堂教学中,主要以教师为主,在教师的引导下学生进行学习。对于教师而言,每节课的教学内容不宜过多,教师应在完成教学内容的前提下注重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并改变教学方式,让学生在有限的时间内学到更多的知识,而不是填鸭式教学[1]。例如,教师在讲解课文的时候,可以用一些有趣的话语,不要一味的讲解课文的知识,显得枯燥、乏味,应该从课文的内容中引申出来一些让学生可以联系到自己的知识,从而在教学中改变学生的学习思想,让学生知道学习不是为了教师和家长,而是为了提高自己的知识和能力;教师也要根据小学语文课文的内容进行重难点的区分,并给学生提出相应的问题,时间久了,学生会主动思考教师提出的问题,并带着问题进行学习,不仅可以提高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还能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同时也提高了整个课堂的教学质量。

2联系实际,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

实际上,语文不仅仅是一门课程,它更是学生在文字、语言和沟通等方面的重要学科,它和我们的日常生活有着很密切的联系。简单的说,小学语文教学是为了提高学生的语言文字能力,通过学习有效的运用到自己的实际生活中。因此,在教学中,教师不仅要传授课本上的内容,还要结合实际的生活,让学生联系自己的实际生活进行学习,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学生的学习质量。例如,教师应该培养学生每天阅读的好习惯,根据学生的喜好,让他们自觉的去阅读自己喜爱的书籍,哪怕是漫画,让他们从阅读中寻找快乐,教师应正确的引导学生阅读,让他们在阅读中联系实际,并有效的运用到实际生活中。鼓励学生亲近大自然、体验生活,有助于学生的知识累积。总之,小学语文的教学应该联系实际的生活,让学生对语文有一个新的认识,从语文的学习中寻找到快乐,从而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

3凸显学生的学习优势

处于小学阶段的学生,他们的自觉性和自控能力较差,不可能会在一整天的学习中都保持着饱满的精神,所以,教师要结合小学生的学习特点和他们的学习方式合理的安排整节课的内容和时间。根据有关实验表明,小学生在一节课的学习中,他们的学习积极性随着时间会逐渐增长,达到最高点的时候再逐渐下降,这就要求教师在设计课堂结构的时候考虑学生什么时间接受知识最好,把握知识之间的过渡,把重点的知识放在学生积极性较高的时间段内进行讲解,让他们在有效的时间内接受教师的教学内容。同时,教师还要考虑学生之间不同的优势,有效的利用他们的优势进行教学,让他们在学习中发挥自己的优势,满足小学生的心理要求,让他们互相学习,取长补短,提高学生的学习质量和教师的教学质量。

4营造良好的课堂氛围

在小学语文教学中,虽然教师占据主导的地位,但教师不要一味的讲解,让学生觉得整个课堂特别的枯燥、乏味,教师应该运用巧妙的语言或是提问的方式引导学生,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让学生觉得在课堂上可以轻松快乐的学习,而不是一味的听讲,造成他们听觉性疲劳[2]。例如,教师可以利用多媒体进行教学,让学生更直观的感受到课本中的知识,同时也可以补充课本中没有显示的知识,也可以通过情景再现的方式,让学生以表演的形式将课文中的人物形象通过自己的理解表现出来,学生可以通过自己的表演切身的感受和理解课文的内容,在这样的学习环境中,教师应该把握整节课的时间和学生的情绪,教师应该在适当的时候鼓励和表扬学生,激发他们的积极性,调动学生的学习兴趣,教学效果也会逐渐的提升。

总结

总而言之,教师教学水平的衡量标准中最重要的就是教学质量,为了提高小学语文的教学质量,需要每一位教师在实践中不断的去探索和创新,教师的教学方式直接影响了学生的学习兴趣和教学质量,小学语文教学的好坏不仅仅影响的是一门学科,也会对学生的其他学科的学习和日常的生活有着一定的影响,所以,改变教学方式、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调动学生的积极性才能有效的提高小学语文的教学质量。

参考文献

[1]王曜文.新课改下提高小学语文教学质量的对策[J].科技资讯,2014,(14):170.

篇2

【关键词】小学语文;课堂教学;质量;措施

在学校教学过程中,教学质量是衡量学校教学实力的重要标准,而小学语文教育对于学生的成长十分重要,也是学生学好其他学科的前提保证。目前,语文课堂教学效果并不理想,忽略了对学生个人能力的培养,没有将新课改的要求落实到基层。针对这种情况,小学语文课堂教学应该做出怎样的调整,从而快速提升小学语文课堂教学质量。

一、加强指导,强化课前预习

在学习一门课程前,课前预习工作是必不可少的。在小学语文学习中,教师必须要加强学生的课前预习引导,这样不仅可以有效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还可以增强学生的自信心,有效缩短学生之间的学习差距。

1.教师制定课前预习制度,总结出正确的预习方法

教师可以在课前以布置语文作业的形式,让学生重视起课前预习,并巧妙设置几个语文问题,要求学生在课前预习过程中找出问题的答案,并且要对课文进行仔细阅读,标出课文的重点内容,做好预习记录,这样教师在讲解课文时,学生就会加深对课文的理解,有效增强学生的学习效率。

2.教师做好预习监督及检查工作

由于小学生自制能力较差,许多小学生存在畏难心理,在预习课文时只是流于形式,所以教师有必要对学生加强监督工作,要做好课上预习检查,也要加强对学生学习习惯的培养及塑造。

二、激发兴趣,使学生变苦学为乐学

俗话说:“兴趣是学习最好的老师。”小学生天性活泼好动,自制力较差,对于外界新鲜事物都十分好奇,教师就要有效地把握住这点,结合外界事物加强对学生学习兴趣和学习热情的激发。

1.创设教学情境,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教师要注重对学生心理需求的了解,要结合日常生活中的常见现象,寻找情境教学的素材,通过在小学语文课堂上开展情境教学,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培养学生的探究意识。同时,教师要加强对情境教学方式的创新,有效利用身边的一切素材开展生活情境、音乐情境、问题情境等,从而让学生在真实、生动、形象的情境中掌握语文知识。另外,多媒体作为一种新型产物,它的神秘性与多功能性是引导学生快速进入学习状态的最好“诱饵”。通过画面和视频、音频的结合,让学生能够置身语文情境之中,为阅读教学的顺利展开提供有力的前提条件。比如,在学习《龙的传人》一文时,教师可以利用多媒体播放不同时期文物古迹中龙的图案,引导学生观察,通过图案展示把学生们带入一种神秘情境之中,以此来勾起学生们对阅读的热情和欲望。

2.合理设计游戏活动,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

小学生正处于活泼好动的年纪,喜爱游戏,因此教师就可以在语文课堂上加强对游戏活动的设计,让学生在游戏中既能有效学习语文知识,又能活跃语文课堂氛围,可谓是一举两得。比如,在学习《狼和小羊》一文时,可通过“编童话”游戏与课堂进行衔接,教师可准备一些卡片,在每张卡片上写一个角色名,如小白兔、小羊、变形金刚、孙悟空等。然后将学生进行分组,并从老师那里随机抽取三张卡,看看上面写的是什么角色,思考三分钟,以这些角色为主人公,构思一则有趣的童话故事,再讲给大家听,将课堂氛围演绎的更为浓烈,此时教师在将狼和小羊的故事进行穿插引导,进而步入课堂正轨来高效展开文本学习。

三、精心设计课堂提问,激活学生的语文思维

在小学语文教学课堂上,加强对课堂提问的精心设计,可以有效激发学生的语文思维,但是教师要注意对提问形式和内容的选择与设计。

1.注意问题的深度和广度

爱因斯坦曾经说过“想象力比知识更重要”。因为想象力是孕育知识、开拓思维的最佳源泉,因而在语文阅读中要把控好问题的宽度与深度,给予孩子们充分的想象空间,放飞他们的想象力。比如,在学习《跳水》的时候,让学生在阅读的过程中试想船长逼儿子跳水的时候可能会有哪几种结果?如果换做自己又会做出什么样的决定呢?通过学生的发散性思维,将自己置身于阅读的情境中并寻求最适合自己当时的处理方法,让阅读更赋予真实感和情境感,那么学生们的思维之门也会随之打开。

篇3

关键词:农村小学;语文;教学质量;对策

语文教学是教师培养学生语言表达的基础和前提,而语文教学质量将会直接影响学生的语言表达,严重的还会影响学生的正常沟通能力。在我国的农村小学语文教学过程中还存在教师专业素质不高、教学设备不齐全、教师教学效率不高、国家资金投入较少、教学环境不理想等主要问题。

一、影响农村小学语文教学质量的主要因素

1.教师专业素质不高

农村的小学语文教师大多都是年龄较大的老教师,以及支教的年轻教师。年龄较大的教师有极为丰富的教学经验和专业素质,但教学思想和教学模式死板落后,满足不了学生发展的需求;支教的年轻教师,既没有专业的职业素养也没有丰富的教学经验,虽有较为先进、灵活的教学模式和教学理念,却不能充分运用到实际教学过程中。

2.教学软硬件设施不齐全

与城市相比,国家对农村小学的教学师资和教学资金都极为不足,许多小学的教学设备还是多年之前的,从而导致语文教学的质量和效率难以提高。

3.教学环境不理想

受自然环境和经济发展的影响,许多农村的教学环境极不理想,许多学生在面对学习问题的同时还要面对不理想的学习环境,给学生的学习带来了一定的困难。

4.教师教学效率不高

由于农村小学语文教师没有相对专业的职业素养,导致教师语文教学质量和教学效率低下,从而导致学生学习语文的效率低下,质量得不到保障。

二、提高小学语文教学质量的具体措施

1.树立以人为本的教学理念

教师是一切学习活动的引导者,而学生又是一切学习活动的主体。因此,教师应当提高自身的专业素养。提高教师的专业素养,就要求农村小学适当提高教师的入学门槛,改善教师的评价机制,从而提高教师的专业素养。学校应当定期考核小学语文教师的专业知识,鼓励教师进行二次学习,从而不断提高教师自身的语文专业素养。与此同时,教师应当多参加专业的语文学术研讨活动,多与优秀的业内人士交流,学习他们专业的、先进的教学经验,从而不断提高自身的专业素养。

树立以人为本的教学理念,要求教师应当在语文教学课堂上鼓励学生积极参与课堂互动,采取提高学生学习兴趣的活动,对学生开展语文教学。也可以适当采取奖励机制,刺激学生学习语文,进而提高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与此同时,教师应当多与学生沟通交流,了解学生的学习情况、生活情况,以及学生的学习能力,从而制订适合学生学习语文的方法和教学模式;及时帮助学生解决学习和生活问题,从而拉近与学生之间的距离,提高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并不断提高学生的学习效率和自身的教学质量。

2.加大农村教育资金的投入

国家应当用长远和平等的眼光看问题,在对小学教育的投资上面,国家对农村和城市的教育投资应当一视同仁,不可太过偏重和看轻。因此,国家应当加大对小学教学基础设施的建设力度,不断完善小学基础教学设施,从而改善农村小学的教学环境。与此同时,国家应当以集资募捐的形式吸引社会各行各业的资金投入,从而为农村小学语文教学建设提供强大的经济保障。国家应当为农村小学教学建设设立专项基金,不断改善学生的学习环境,从而为小学语文教学质量提供环境保障。

3.加强年轻教师队伍的培养力度

国家和社会各界人士应当加强对农村小学语文教学的关注,革新魍车慕萄模式,摒弃影响学生发展的教学理念和教学方式。对于年龄较大的老师,应采取退休的方式,引导他们走到语文教学活动的幕后。同时,要加强对年轻教师的培养,鼓励年轻教师向年龄较大的教师学习教学经验,从而不断提高小学语文教学的质量,为农村小学生学习语文提供更专业的师资团队。采取适当的经济手段和道德手段,吸引支教教师留在农村小学继续任教,从而为农村小学语文教学注入新鲜的血液,并不断提高农村小学语文教学的质量。

总而言之,随着我国教育事业的不断发展,义务教育的不断普及,农村小学在提高语文教学质量的过程中出现了各种各样的问题。为有效解决这些问题,教师应当树立以人为本的教学理念,不断提高自身的专业素养;在教育资金方面,国家应大力地扶持,加大其投入力度,以不断地改善教学环境和学生的学习环境,与此同时,在农村小学语文教学中,应加入新鲜的、专业的教学资源,从而不断提高教学质量和效率。

参考文献:

[1]千莎夫铁.提高农村小学语文教学质量的措施[J].才智,2013(20):89.

[2]张靖.提高农村小学语文阅读教学质量的对策[J].好家长,2015(12):26-27.

篇4

【关键词】小学语文 教学质量 有效性 措施

在我国小学语文教育教学过程中,如果我国的小学生能够对自身所学习到的语文知识进行充分利用,进而解决自身在学习过程中所遇到的诸多问题,小学生就一定会真切感受到进行语文学习所具有的快乐和乐趣,这样小学语文学习才能够真正成为我国小学生学习过程中以及日常生活过程中所不可或缺的重要的组成部分,想要将这一目标实现,要求小学语文教师必须要对当前时代不断变化和发展进行顺应,结合当今社会的不断改革和进步,对我国的小学语文教育教学实施一定的创新,本文中,笔者就探究新课程理念下如何提高小学语文教学质量。

一、新课程理念提高小学语文教学质量要培养学生积极性

近些年来,我国的小学语文教育教学一直都面临着全新的课程改革,为了对更高水平以及更高层次的小学语文教育教学品质进行追求,要求小学语文教师必须要做到解放自身思想,将自身教育教学观念转变,在小学语文教育教学过程中,如果教师能够注重培养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小学生就能够真正感受到学习语文所具有的乐趣,使得小学语文能够真正成为小学生学习过程中以及日常生活过程中不可或缺的重要组成,想要将这一目标实现,要求小学语文教师必须要对当今时展的形势进行顺应,伴随着当今社会不断改革以及进步,进而对我国的小学语文教育教学来实施严格的创新。笔者在长期教育教学过程中不断发现,如果小学语文教师在开展语文课堂过程中,只注重使学生能够对知识进行死记硬背,小学生一定会觉得十分辛苦和痛苦,从本质上降低了学生学习的效率,如果小学语文教师真正能够在自身的教育教学过程中做到适当变通,将小学知识很好地融入到教学情节之中,使得小学生能够成为语文教育教学故事中主人,这样小学生就会对语文学习十分感兴趣,与此同时,加深小学生对于小学语文教材的理解以及探索,进而实现快乐学习语文这一效果以及目标。

二、新课程理念提高小学语文教学质量要多举例

在小学语文教育教学过程中,必须要注重提升举例子的频率,这样能够使得小学生具有身临其境的感觉,这对于小学语文教育教学来说至关重要,语文知识不容易被学生理解,所以,如何才能够使小学生将语文理论知识和实际生活进行联系,就必须要举例子,在语文教师举例子过程中,必须要对当前文学热点的问题进行结合,引出其他学科的内容和知识,这样不仅仅能够对小学生思维进行激发,更加能够有效激发学生学习的热情,满足小学生自身所特有的好奇心。在小学语文教师进行举例子的过程中,要注重将语文知识和历史知识以及地理知识进行相互结合,使得小学生能够在学习语文知识和开展语文课程的过程中,拓展其自身知识面,再通过自身的知识面来促进学习语文课程,这样不仅仅能够符合当前小学语文教育教学自身所提出来的要求,更加能够使得小学生对语文课程所具有的有用性进行真正体会。

三、新课程理念提高小学语文教学质量要完善备课

近些年来,我国的小学语文教育教学一直都面临着全新基础教育教学课程改革,为了追求更高水平以及更高层次小学语文教育教学的品质,要求我国小学语文教师必须要做到解放自身的思想,将自身教育教学的观念进行转变,想要提升小学语文教育教学质量,除了要将学生学习语文的积极性进行提升以外,还要求小学语文教师必须要完善备课,做好实施小学语文课堂开始之前以及小学语文课堂结束以后的工作,小学语文教师开展教学活动最为重要的基础就是要实施有效备课的工作,备课必须要按照小学语文教师自身的课程标准以及教材这样两个基本的环节来进行实施,每一个课程标准都必须要从本质上来帮助我国小学语文教师对教材体系、教材知识以及教材深度和广度进行了解。小学语文教师备教材的目的就是要找到和语文教材各个知识点、各个单元、结构体系、教学内容以及写作意图的关系进行掌握,所以,要求小学语文教师必须要在自身实施备课的过程中,多举例子,多选时事,只有这样,才能够真正做到吸引学生注意力。在小学语文教师备课的同时还要对课后作业进行准备,小学生在学校所学习到的知识必须要和社会实践以及生活实践进行相互结合,这样能够使小学生语文学习变得更加灵活。

四、结语

本文中,笔者主要从新课程理念提高小学语文教学质量要培养学生积极性、新课程理念提高小学语文教学质量要多举例以及新课程理念提高小学语文教学质量要完善备课这三个方面对如何提高小学语文教学质量进行了探究。

参考文献:

[1]李梦.如何提高小学语文课堂教学的实效性 [J].中国信息技术教育.2010(26).

[2]袁爱军.浅谈多媒体在课本语文向生活语文转变中的作用[J].教育教学论坛.2011(12).

篇5

关键词:高中语文;教学;改革

教育的目的在于育人,在于对学生各方面素质的培养。优质的教育应当是通过对学生某方面知识的引导,帮助学生形成良好的思维、行为习惯,引领学生行成优质的价值观,并最终在学生成才道路上充当好一个引路人的角色。然而令人遗憾的是,近些年我们的高中语文教育存在很多或大或小的问题,这些问题偏负面的影响着学生对于学习,人生应有的态度。素质教育要深化,课程改革要深入,相应的也要紧抓教学内容。如何针对新课改目前存在的问题,优化我们的高中语文课程教育,是当前高中语文教师应当认真主动思考的问题。

一、当前高中语文教育存在的问题分析

传统高中语文教学存在的最大的问题是定位不明。具体说来即教师在教学中往往忽略了明确定位,即明确教师对教育的定位,对教学的定位以及对师生关系的定位。下面笔者将会从上述三个方面进行具体分析。

第一,教育最大目的在于培养人,而不在于教化人。培养和教化是截然不同的概念。培养是帮助学生认识自我、提升自我、完善自我。培养在教育中承担着翘翘板的角色,当你对学生做出足够的投入,压下学习的砝码时,相应的会收获一定的教育产出,学生会在教师实施教育的一朝一夕中改变提升。而教化是教师在付出的过程中单方面地影响学生,侧重于对学生的知识运输思想运输。在教育的环节中,我们可以把它看做教师的传声筒,教师的声音通过“教化”传播,然而不同学生的接受程度不同,听力水平不一,因此不能很好的评估教师教学的实际反响。传统高中语文教学对教育的定位偏向“教化”,忽略了对学生素质的“培养”,这是传统高中语文教育存在的一大问题。

第二,对教学的地位不明确。教育需要规矩,需要制度,但也需要变化。传统高中语文教育过于制度化,一味追求教学大纲的落实,而忽略了依据当前中国中学教育的实情对高中教学任务及时做出调整。教学大纲对教师而言应是教学实施过程中的一个教学参考,而不应被视为教师教学的单一依据。因在传统高中语文教学中教师过于依赖教学大纲,致使学生学习模式化,不能对自身学习过程中存在的不足做准确把握。

第三,师生关系定位不明确也是影响高中语文教学质量提升的一大因素。教师在传统高中语文教育中往往把自己的位置居于学生之上,以“教师”的身份教育学生,领导学生,而非以平等,自由的前提和学生进行交流。这使得教师和学生之间的距离越来越远,影响教师和学生之间的合作。然而教学本就是教师和学生之间的一项合作,当师生不默契,学生不配合时,无疑会影响教学的质量。因此,传统教学中教师对师生关系的偏移无疑制约高中语文教学质量的提升。

二、就如何提升高中语文教学质量的可行性措施分析

语文作为一门基础性的文学类学科在学生学习生涯中占据重要地位。对于高中生而言,优秀高效的语文学习不仅是提升学生文学素养的一大重要途径,同时也是学生高考的敲门砖。教师应跟上新课改的大潮,为如何提升学生的语文学习能力做贡献。

(一)重视对学生的能力培养

在教学中,不应盲目以提高学生的成绩为目标,忽略对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的思维、逻辑、习惯等方面的培养。高中生直面高考,即将步入大学,需要的不仅是一份高成绩的证明,更是一种有利于其日后生存与发展下能力。教育是一个普遍的概念,但涉及具体实践。教师应在完成教学大纲教学任务的同时,有效提升学生的各方面能力,比如写作与口语交际能力,文字表达能力。教师在教学过程,如在作文教学中,不应单纯教授学生作文模板,高分技巧,更应不同程度地锻炼提高学生的观察能力,培养学生对名师风流的欣赏力,提升学生对于时代热点的敏感度。

(二)提升课程有效性

众所周知:课堂,是教学的核心;课堂内容,是教学的灵魂。高中语文教学质量的提高离不开高质量的课堂教学。教师应不断反思自己在教学中存在的不足,更新自己的教学观念,紧跟时代潮流以提供给学生有新意,有内涵的课堂。制定合理的教学规划,并根据规划良好归置课程内容,合理分配课堂时间。在有效利用时间的前提下深化课程内容并联系及时社会大事积极拓展课外内容。通过举办各种形式的课堂活动比如记录课堂收获,分享生活趣事来锻炼学生的文笔以及口头表达能力,也可以在课堂上设置一些问题,引导学生进行思考、讨论,磨炼学生的思维。新课程标准规定教师要进一步提高学生的文学素养,因此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要引领学生积累丰富的文化知识,充分解读文本、深层开挖教学要点,在要点的基础上进行引申,比如找出文言文中的某句话,不仅分析其一般知识中的词语释义、句型句式,还可以在此基础上找出其与之前时代与后世的联系。

(三)搭建良好的师生关系

学生成为学习的主人。教师要建立师生之间的平等关系,发现学生个体差异,培养学生自主探究的思维和能力。教师要努力营造平等、活跃、轻松的课堂氛围,尽力减轻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的压迫感,搭建师生之间平等自由的对话关系,坚持独立自主、开拓创新的原则,尊重学生心理,在不断提升自身技能的基础上关注学生心理、生理特点,不仅做学生的“好老师”也要努力成为学生的“好朋友”,为学生提供施展才华、展示自我的平台,加强师生之间的互动,通过互动激发学生求知欲望,培养学生探索创新精神,促进师生之间思维与情感的碰撞。教师要努力密切师生之间的关系,及时与学生进行沟通交流,倾听学生心声,了解学生对于授课老师的想法。教师还应当尊重学生主体地位,发现不同学生学习模式差异,因材施教,并为学习方面有问题的同学家及时解疑答问。

篇6

关键词:初中藏语文;教学方法;思考

藏族是传承中国文化的重要民族,而作为藏语文老师,有责任和义务将中国文化更好的传承下去。藏语文是我国语言文字中具有代表性的古老文字之一,是我国文化瑰宝的重要组成部分。同时,藏语文的学习是提高藏族整体素质的重要途径,对教育及民族的可持续发展都极为重要。但从当前的初中藏语文教学来看,较多的老师并没有从传统的教学模式中走出来,导致语文课堂既枯燥又无趣,很难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对此,广大藏语文老师要积极探究提高教与学质量的方式,为学生将来顺利的发展奠定扎实的基础。

一、更新教学理念,提高藏族学生学习兴趣

提高藏族学生的学习兴趣,并非是简单的事情,需要老师从教学根源问题着手进行改变。首先,老师应树立正确的学生观,较多老师在教学中会习惯性的将学生划分等级,学生好的学生被划到优等生中,学习中等的学生会被划到中等生中,学习差的学生会被划分到差等生中。但事实上,每个学生都是不同的个体,每个学生都有自己的闪光点,并不是只用成绩来衡量的,比如,有的学生朗读能力较强,而有的学生组词能力较强,因此,老师要尊重并平等的对待每个学生,树立正确的学生观,给予每个学生发展的空间。其次,老师必须明确的意识到学生对藏语文学习不感兴趣的根源原因,这样有针对性的解决问题,才能够采取恰当的措施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对此,在实际的藏语文教学中,老师要以教材为教学的中心,设计出多元化、灵活性较强、有趣的方式来吸引学生学习的注意力。最后,对于初中生而言,他们正处于青少年时期,期待被表扬,老师要抓住学生此学习心理,当学生获得一点进步时,便要及时对其进行肯定与表扬,让学生感受成功的体验,引导学生树立坚定地学习自信。笔者坚信,只要藏语文老师从以上三点做起,学生的学习兴趣必然会呈递进式的状态发展。

二、将生活化教学融入教学中,打破教育的僵局

以往的初中藏语文教学中,之所以教学效率低下,重要问题是老师教学中理论与实`之间严重的不符合,因此,为了促进素质教育的发展,必须要彻底摈弃传统陈旧的教学模式。藏语文老师在进行藏语文教学中,可以根据地区学生生活的环境着手,将生活化的内容引导到教学中,让学生从熟悉的角度出发考虑问题,这样学生便会乐于积极的参与学习。同时,在初中藏语文教学中,老师要为学生营造良好的学习氛围,进一步提升学生学习的兴趣,引导学生依据藏语文课本知识进行联想与想象,并让学生养成在生活中运用知识的习惯,达到理论与实践的相结合。此外,老师要经常收集一些地区优美风景的图片及视频,让学生感受自己民族的美丽,从而萌生更加热爱家乡的情感,在此熏陶学生学习情感的过程中,能让学生意识到学习藏语文的价值及乐趣,提高教与学的质量。

三、充分利用多媒体教学技术,提高藏语文教学质量

藏语文教学质量想要得到有效的提高,还可以借助多媒体教学技术,这是推动我国藏语文教学质量提高的重要途径。随着现代化的发展,各行各业中都频繁的在运用网络技术,藏语文教学更应该如此,老师在具体的教学中,可以依据教材内容,合理的利用多媒体技术,为学生提供情景完美融合的课堂,冲击学生的视野,让学生的各感官都参与到教学中,陶冶学生的身心,真正的让学生喜欢上藏语文的学习。

四、重视初中藏族学校师资队伍的建设

为进一步提高藏语文教学的质量及效率,促进藏族教育事业的全面发展,则必须要重视初中藏族学校师资队伍的建设。地区与我国其他地区相比,条件会稍微差些,虽然近些年藏语文老师的数量在攀升,但教学质量却没有明显的变化,对教育的发展并没有起到实质性的作用。同时,地区藏语文教学近些年并没有得到完全的普及,导致藏语母语授课质量并没有明显提升,特别是在一些条件相对较差的牧区中,老师数量存在明显的不足状态。对此,要重视藏语文师资队伍的建设及完善,培养老师的双语教学技能,这样才能有效避免不重视藏语文教学的现象,在藏族初中教学中,如果能顺利实施双语教学模式,不仅有利于藏语教学质量,更能为学生营造良好的语言环境,提高学生的语言技能,让学生与未来接触的高等教育及时接轨,这样才能够促进藏族文化、教育及经济的全面发展。

综上所述,初中藏语文教学是当前我国教育重点关注的内容之一,藏族作为中华民族的重要组成部分,其藏语文教学既要与时俱进,又要保持民族特色。因此,在具体的教学中,藏语文老师要重视对学生学习兴趣的激发,采取多元化的教学方式,提高学生学习的积极性、能力及综合素养,将现代多媒体教学技术的运用到教学中,构建完善的师资队伍,实现藏语文的双语教学,为学生将来的发展奠定扎实的基础。

参考文献:

篇7

【关键词】西部少数民族;初中语文教育;问题;有效途径

一、西部农村少数民族地区的初中语文教育现状

随着新课程改革在全国范围内的实施,西部少数民族地区的初中语文教学模式也有所改进和发展,但是,由于农村经济发展滞后、少数民族文化差异显著、教学设备简陋等各种因素的影响,导致西部少数民族地区的初中语文教学仍然以应试教育为主,致使当地的初中学生受到传统教育模式的束缚,无法实现学习能力的进一步提升。此外,西部农村少数民族地区的教师队伍较为薄弱,而且综合素质不高,同时也缺乏进修的机会,从而导致教师的教学质量较差,无法激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由此也就严重制约了当地教育事业的发展,导致我国的教育事业发展出现严重倾斜。

二、西部农村少数民族地区初中语文教育中存在的问题

1.教学设施简陋,教学手段落后

在西部的农村少数民族地区,由于当地经济发展较为滞后,政府对于教育事业的投资较少,导致教学设备购置没有经济条件支持,使得相应的教学设施较为简陋,而且非常落后。在上课过程中,很多教室都没有配置相应的多媒体,教师只能够采用传统的黑板和粉笔进行板书教学,从而难以将抽象的知识形象化,由此也就无法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导致很多学生虽然都坐在教师里,但思想却在“神游”,严重影响到了课堂教学效果。

2.严重的地区文化差异

由于西部少数民族地区的主要交流方式是母语,而且当地人民的生活方式仍然保留着少数民族特色,与外界的沟通不甚密切,由此导致当地存在着深刻的语言文化差异,使得很多中学生的汉语基础较为浅薄。严重的地区文化差异导致少数民族地区的初中生学习语文存在着较大的困难,难以实现汉语言文化与当地文化的良好融合,从而严重制约了少数民族学生对于汉语的学习。

3.课程设置仍然以应试教育为主

由于少数民族地区较为偏远,而且经济发展有限,从而难以推动新课程改革在农村实行,由此也就导致大多数的农村少数民族仍然以应试教育为主,很多教师为了促使学生可以考上好的高中,对其实行传统的应试教学模式,使得学生无法充分发挥自身的主体性,而且扼杀了其自身的创造力,严重制约了语文教学质量的提高。

三、提高西部农村少数民族地区初中语文教学质量的有效途径

1.政府加大对农村少数民族地区的教育投资

西部农村少数民族地区的语文教学质量难以提高,关键在于缺乏有效的教学资源,对此,需要政府加大投资教育投资力度,以满足当地初中学校的教学需要。政府应当为学校购置必需的教学设备,如多媒体、新桌椅等,为学生提供良好的学习环境,并营造良好的学习氛围,从而激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实现其学习能力的提升。

2.促进汉语与西部少数民族语言文化的融合

汉语作为我国的官方语言,是每一个地区都应当掌握的语言文化,因此,对于少数民族地区,教师应当促进汉语言文化与当地语言文化的融合,将两种语言文化很好结合在一起,以使学生在学习汉语的同时也可以巩固自身的语言文化,而在学习母语的同时也可以充分学习汉语,从而实现语文学习能力的提升。

3.加强教师队伍培训,促进教师综合素养的提高

教师对于学生的影响至关重要,而且关系着教学质量,因此,学校应当较大对教师队伍的培训,鼓励教师进行自学,掌握最新的教学知识,同时为教师提供进修的机会,以使教师可以接受更高等的教育,以不断的充实新知识,在讲课过程中可以为学生讲授更具专业性的语文知识,以实现对学生的素质教育,更好的激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从而为我国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培养出优秀人才。

4.全面引进新课改教学理念,注重对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

学校应当全面引进新课程改革理念,逐步的改变传统教学模式,以实现对学生的素质教育。同时,教师应当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思考能力、创新能力,以促进学生勇于表达自己的观点,树立学习语文的信心,从而实现其自身学习能力的不断提升。创新是我国经济发展的灵魂,通过提高学生的创新能力,可以为国际提供更多的创新型人才,这对于少数民族地区的经济发展及我国的经济发展都有着不可或缺的作用。

西部农村少数民族地区的文化差异的影响,导致当地的初中语文教学质量无法提高,不利于我国教育事业的平衡发展。对此,我们要采取相应的处理措施,以促进当地教育事业的进步,从而更好的推动语文教学。相信在未来的语文教学过程中,必然能够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实现少数民族地区语文教学质量的不断提升。

参考文献:

[1]施航飞.初中语文有效教学策略谈[J]. 才智. 2010(04)

[2]戴双.通过读的训练提高阅读教学的质量[J]. 成才之路. 2011(01)

篇8

关键词:初中语文;多元化教学;教学方法

初中语文教学具有承上启下的关键作用,是对基础语文学习的深化和继续,又是开展进一步语文学习的基础和前提。所以,初中语文教学质量是非常重要的,而影响到初中语文教学质量的主要是教学方式。在教学中,只有实施有效的、多元的、丰富的教学方式才能最大限度地保障初中语文教学的有效性,增强初中语文教学质量。

1初中语文教学中多元化教学的含义及特点

所谓教学的多元化主要是指在实际教学过程中不拘泥于一种教学理念和教学方式,而是要深入分析和理解所教学的实际内容,根据语文的实际教学内容开展不同方面和不同角度的教学方式,保障教学的全面性和系统性。具体到新时期的初中语文教学中,语文知识的教学不仅仅是要求学生会背诵默写古诗词,对课文的中心思想和所表达的思想进行理解和记忆,而更多的是要通过其它教学手段和教学辅助措施的利用,在课文中挖掘情感和德育,培养学生正确的情感价值观以及正确的德育观念,培养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思维能力以及语文综合素养等等[1]。这才是初中语文教学的最终目的,也是多元化教学的最终价值体现。但是在实施多元化教学的过程中,要充分遵循多元教学的特点。通常,多元化教学方式不仅仅是表现在教学方式的使用,而且还包含了学科的基本性质以及科学思维等特点。主要就是在实际教学内容的基础上,选取正确的角度,利用不同的方式开展教学,将教学系统进行扩展,让学生能够从根本上认识到语文科目的实质,由此将语文科目的学习变得更加丰富多彩。

2初中语文教学中开展多元化教学方式的主要措施

多元化的教学方式是新时期背景下对初中语文教学提出的教学要求,更是实现新课程理念背景下初中语文教学目标的重要手段。所以,相关教学工作者在实际教学过程中要不断深入学习新课程理念,并以新课程理念为教学理论指导,积极创新和研究,不断完善和丰富语文教学方式的多元化教学。

2.1积极开展课外教学活动:

语文学科具有很强的工具性和生活性,能够为学生的生活和学习提供重要行为指导。因此,在新时期背景下,要想实现初中语文教学方式的多元化,就不应该仅仅拘泥于传统的课堂死板机械地教学,而是要充分解放学生,积极开展丰富的课外教学活动,让学生在课外和生活中感悟语文课本中的理念以及深化语文课本中的知识,增强学生的学习体验性,增强教学效果。比如在进行写作教学之前,传统的教学方式是教学生的写作的格式、应该注意的事项和作文的结构等等,这种教学方式给学生造成了很大的限制,不利于学生的发挥。这时教师就可以带领学生深入大自然和生活。比如要写作一片关于春天的文章,带领学生春游,让学生在大自然的怀抱中自由畅想,这样写出来的文章才更加真实并饱含情感,让学生的文章少了传统的套话和格式化,真正地提升了教学效果。

2.2分组合作教学:

二十一世纪是合作共赢的时代。在初中教学阶段,就应该不失适宜地向学生渗透合作的理念,逐渐培养写生的合作学习能力,实现共赢。同时,在分组学习过程中,更有利于调动学生的自主积极性以及学习兴趣。如,在进行一堂新课教学之前,教师就可以将学生分成若干个小组,给小组制定相应的教学目标,让小组中的同学进行探究和学习[2]。比如让一部分学生查询生字词,一部分学生查找和文章相关的背景资料,一部分学生对文章进行分段。通过这种分工合作,能够积极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加深学生的印象,也提高教学的有效性。

2.3督促课外阅读,丰富学生知识构建:

语文是一门厚积薄发的学科,需要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大量地接触知识,构建自身完善的知识结构,才能够更为全面和完整地开展语文学习。所以,教师要督促学生进行课外阅读,通过有效的课外阅读,丰富学生的知识,拓展学生的眼界。比如推荐学生阅读《钢铁是怎样炼成的》、《鲁滨逊漂流记》等等,都能够增加学生对人生和生活的思考和认识,对学生的学习具有重要的促进意义。

结语:

多元化的教学方式不仅对学生的语文学习具有重要作用,同时对语文本身的教学也是有益的。所以,在实际教学过程中,相关教学工作者应该不断创新和探索,积极开展多元化的教学方式,不断提高教学质量。

参考文献

[1]于淑敏.初中语文教学中多元化教学方法运用研究[J].现代交际,2015,11:213.

篇9

[关键词] 语文教学;互动体验

一、端正思想,更新观念

观念是行动的灵魂,教学观念对教学起着指导和统率的作用,一切先进的教学改革都是从新的教学观念中引发出来的,一切教学改革的困难都来自旧的教学观念的束缚,一切教学改革的尝试都是新旧教学观念斗争结果。长期以来,部分语文教师只注重文化知识传授,教师教得僵化,学生学得死板,情文并茂的课文被分析得支离破碎,天真活泼的高中生变成了郁郁寡欢的“苦行僧”。当前语文教学的应试性质也严重损害了学生的学习热情,让他们感到语文“味同嚼蜡”、“索然无味”。这严重妨碍了教育方针的全面贯彻和学生的健康成长。为此,教师必须更新观念,发挥自己的创造能力,大胆进行创造性实践,实现教学艺术的创新,变“牧羊人”为“领头羊”,把学生看成与自己共同学习、共同探讨、共同进步的伙伴。

二、互动体验,激发兴趣

教学活动是师生的双边活动。没有学生积极参与的课堂教学,不可能有高质量和高效率。语文教育专家王崧舟曾经说过:“语文是高中生的,语文只有融入高中生的生活的精神世界才是有意义的。因此,语文必须从成人霸权中走出来,还高中以发展语文素养的自。”在语文课上,要把传统的教学方法诸如照本宣科,“师唱生随”,片面强调死记硬背等彻底改变过来。可以采用“质疑一释疑一探索一延伸”的教学模式,这样可以使老师和学生进行互动,学生接受新知识也就觉得很轻松、不吃力,情趣也高。

在语文课堂教学中,我们可以根据课文内容,结合学生实际,有时把它编成故事,有时引进网络、美术、音乐、舞蹈、游戏等等。总之,通过精心策划,创设生活情景,营造学习氛围,以鼓励为主线,让他们在学中玩,在活动中学,在轻松、活跃的情境中体验学习的过程,学会学习的方法,这样学生学到的知识也就会更为牢固,更为扎实。

三、立足课堂,着眼课外

首先,要上好每一节课。课堂教学是培养学生语文能力的主要渠道,也是实施教学计划的主要阵地,其质量的高低是决定着语文教学质量的关键,课堂教学效果如何关键是备课,备好课是语文教学的基础之基础,根本之根本。我认为,教师要备好一节课,就必须做到三个明确:明确每位学生的知识底细;明确每篇课文的训练重点;明确每节课的教学目标。只有知道学生该学什么,才能弄清楚自己该教什么。否则,闭着眼睛捉麻雀,只是无效劳动,徒劳无功。 做为老师,我们应该深深的认识到,学生语文能力的形成不是自发的,而是需要老师对其进行培养,培养学生的语文能力不仅靠传授,关键还要在课上进行训练。因此,语文课上必须让学生多听、多谈、多学、多记、多思,不断在训练中提高学生的语文能力。所以,老师一定要充分利用每一节课,巧设计、善挖掘,循循善诱,讲求每节课的质量,学生就会在不断积累语文知识的前提下,形成语文能力。

其次,要注重课外知识对课堂知识的补充作用。吕淑湘先生曾经说过:“少数语文水平较高的学生,你要问他的经验,异口同声说得益于课外。”所以要真正从本质上提高学生的语文水平、提高学生的文化素养就必须加强语文课外阅读。教材中的课文,内容丰富,充满情趣,但教材并不等于教学内容。因此,教师在教学中应树立“大语文”观念,突破课本的禁锢,突破课本的约束,强化课外阅读,立足于课堂,着眼于课外,内外结合。

四、因材施教,共同发展

常常有些老师抱怨,说什么“这些学生太笨,这么简单的课文都不懂”、“连几个成语都写不出来”、“作文也不会写”、“造句都不会,让我怎么教呀”等等,其实这就是关系到因材施教的话题。人的资质是千差万别的,是因遗传基因的不同以及生活环境和所受教育的不同造成的,因此,我们的教学就不能整齐划一,简单机械,必须根据学生的不同情况采取不同的教法,使那些被抱怨的“不是语文的料”的学生对号入座,使每个学生都有一条适合自己学习语文的有效途径。

一是做好家访,家校结合。争取家长支持,搞好校外延伸教育是非常必要的,这也是提高教育教学质量不可忽视的主要措施之一。通过家访,模清每位学生的语文“底细”,系统、科学和有目的地分析研究我们的学生,对每位学生都有一个培养计划,对每位学生老师要做到心中有数。

二是因势利导,促进成长。对资质好、对语文学习感兴趣,学习能力强的学生要因势利导,让学生进一步理解感悟,懂得知识是无穷的,再博学的人也会有所不知,体会学习是无止境的道理。对他们高标准,严要求,适当增加学习难度,尤其在语文综合性学习方面提出更高的目标要求,采取正确的引导,使其能得以顺利发展,并成为语文尖子,创造条件让他们成为语文学科的“小老师”。

三是循循善诱,激励进步。教师应该有一双善于发现的学生的“美”的眼睛,留心学生尤其是学习困难的学生某一方面的优点、亮点,引导他们参与合适的学习,发挥他们的特长优势,积极创造条件让学困生在语文课堂上获取成功,尝到成功的喜悦,从而激起他们的学习兴趣,让这一部分课堂上的“弱势群体”动起来,使课堂真真实实地活起来。如可尝试分层教学,经常让他们回答一些很浅显的、在书本上很容易找到答案的问题,做一些简单的基本题,如果答对了、做对了或者答对了、做对了其中的一部分,就立即加以表扬,给予激励性评价。然后逐步加大训练难度,让学困生在不断的训练中获取点滴的长进,体验成功的快乐。

四是以优带差,共同发展。动员成绩优秀的学生主动帮助学困生学习,是提高学困生成绩的有效措施。榜样的力量是无穷的,要立善于通过树典型,充分发挥典型学生的示范和辐射作用,要求学习困难的学生向优生看齐和学习,采用优差学生“手拉手,结对子”等形式帮助学困生。

篇10

关键词:小学语文;教学;质量;教师

【中图分类号】G623.2

一、前言

随着中小学生课程教育的不断变革和发展,小学教育增添了许多新的教学课程,但是语文始终是小学生最基础的课程之一,对小学生的综合素质教育和发展尤为重要。因此,教师必须重视小学语文的教学,不断改进语文教学的形式和内容,提高教学质量,追求更高层次的教学水平。新时期在教师和教育专家的不断努力下,小学生语文教育取得一定的效果,如教学课堂从“权威式”向“民主平等式”转变、更加注重学生对课文的“情感评价”等。但是仍存在着一些不可忽视的问题,这些小学语文教学面临的挑战和问题需要我们进行有效性的思考。

二、小学语文教学存在的主要问题

2.1课堂模式还停留在传统模式

在传统课堂模式的语文课上,教师是教学活动的主体而不是学生,学生只是单方面接受教师传递的信息,缺少思考的机会。然而语文成绩高低成为衡量学生优秀是否的唯一标准,也反映了教师教学水平高低。这种教师主讲式课堂模式长期以来以主导地位占据在我国语文教学的课堂模式中。在传统的语文教学模式下,学生被动地朗读课文,被动地听教师讲述课文大意、分析作者的情感和写作目的等。这种被动的学习方式,导致学生不喜欢思考、不爱提问、不敢提问、盲目跟随教师等不良习惯,这些不良的学习习惯束缚了学生的思维发展,尤其是对小学生而言,小学生正处于思维发展的起步阶段。如果在小学阶段没有培养好良好的学习习惯,会使学生学习的主动性慢慢丧失,对以后的学习生活造成很大的不良影响。

2.2课文解读不准确

在小学语文教学中,课文是小学生学习的最主要的内容,学生的许多语文能力(如表达能力、阅读能力、写作能力等)都是通过解读课文来实现的。一些经验不足的教师没有深层次理解课文,解读时不准确,导致学生对课文理解产生偏差,影响学生的阅读能力。在课文解读上教师存在着不少的问题,如走马观花、浮光掠影,对课文解读只停留在表层,没有深入内在层面;只注重课文的语文知识技巧,忽视文章的意境和表达的情感;脱离实际,没有把握教学目标等。

三、对提高小学语文教学质量的有效性措施

3.1教师加强备课工作、深入钻研课本

小学语文教学中,最主要最基本的教学资源就是语文课本,所以语文教师一定要熟悉课本。教师想要正确解读课文,必须要深入研究课文,不可以只停留在表面的理解。在正式语文课堂教学前,教师需要做好备课工作,首先要清楚明确备课课程的标准和目标,接着深入钻研课文,了解课文的深度和广度以及课文所分的层次,进而选择适合课文的教学方法。在备课过程中教师可以多收集一些与课文相关的人物事件例子或小学生感兴趣的小故事,这能够增加小学生的兴趣和吸引力,让小学生更易融入到课文的学习。在设计教学教案时,教师不仅要站在教师的角度设计,还需换位站在小学生的角度考虑,内容不可以太深奥难懂,小学生的语文水平还不高,形式不可以过于单一,使小学生失去兴趣。所以教师要根据小学生的语文水平学习能力,准确解读课文,加强备课工作。

3.2改变传统课堂模式,转变学生的角色

传统的课堂教学模式,一般是教师主讲模式,忽略了学生的主体地位,只是单纯地一味单向的向学生传授知识。小学生还处思维初步开发时期,还没有那种为了学好而学习的动机,大多数小学生学习动机是兴趣,兴趣对小学生学习和成长至关重要。如果在课堂上教师只是一直在不停地讲,小学生很容易就失去耐性失去兴趣。因此在语文课堂教学上,必须要重视学生的主体地位,教师可以在教学中穿插叫学生朗读课文、扮演故事的角色、小组讨论、合作学习等环节,增加学生的兴趣,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增添学生的求知欲,让学生更主动去学习语文。教师还需要在课堂上善于提问,引发学生的思考,课堂提问是提高课堂教学质量的有效方法,有利于开启小学生的思维方式,养成学生善于思考、不懂就问等学习习惯,还能提高教学效率。教师的提问也需要很多技巧,如需要把握问题的难度,既不能太简单,学生无需思考,又不能太难,学生回答不了,失去学习的兴趣;还需提问一些有想象力创新的问题(如一年级课文《乌鸦喝水》中教师可在授课完之后提问学生“如果瓶子隔壁没有放有石子,那乌鸦还有什么其他方法可以喝到水呢?”)。在课堂教学上,教师一定要时刻谨记学生才是学习活动的主体,需要激发他们学习的兴趣,需要给予他们思考的机会,这样的教学才能达到理想的教学效果,有利于小学生的全面发展。

3.3教师及时进行课后反思

在进行课堂教学结束时,教师的教学活动还未结束,还需要进行一定的教学反思。通过课后反思,教师回想在教学环节中哪个地方出错了、哪方面做得不好需要修改,改良教学方式,对教学问题进行深入的思考,提高教学质量。只教不思只会导致原有的错误一直延续下去,问题越变越严重,得不到解决;教师只有边教边反思,才能及时解决问题,改进教学方式。语文教师应该要经常思考应该给予学生一个怎样的语文课堂?如何才能激发小学生的阅读兴趣?如何发掘学生的潜能等问题。教师做好课后反思工作,更新教学观念,有利于提高教师的教学效率,优化教学方法。

四、结语

综上所述,随着新课标的实施和语文教育的不断改革,小学语文教学达到一定新高度,同时也存在着一些新问题新挑战。因此小学语文教师和相关的教育学者都需要对提高小学语文教学质量进行一定的思考,改进存在的问题,主要是改变传统课堂模式,注重学生的主体地位,不断更新教学观念,与时俱进,提升教学水平。

参考文献:

[1]崔志林.浅谈新课标下小学语文教学效益的提高[J].青少年日记(教育教学研究).2013(09)

[2]陈娟.试论提高语文课堂教学的有效途径[J].吉林教育.2010(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