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环境的问题范文
时间:2024-01-09 17:36:09
导语:如何才能写好一篇关于环境的问题,这就需要搜集整理更多的资料和文献,欢迎阅读由公务员之家整理的十篇范文,供你借鉴。
篇1
【论文关键词】环境权;环境的权利与人类的环境权利;公权力与私权利;权利本位、义务本位与社会本位
环境权是环境法理论的基础与核心,因此对环境权的定位的不同,必然导致环境法理论探讨的发展方向的完全不同。从《中国社会科学》1982年第3期发表蔡守秋先生的《环境权初探》时起,环境权的专题理论研究开始受到关注,法学和环境类学术杂志上发表的相关论文至今已达数百篇。各位学者专家从不同的环境权定位出发,得出了众多绝然不同甚至大相径庭的理论。这也许是百家争鸣的一种好现象,但对于全球特别是我国生态环境的实际情况,我们急需要的是一种能解决现实问题的有效方法。所以目前理论界的这种众说纷纭的状态,实际上是一种混乱的、有害的无序状态。归根究底是由于对环境权的定位问题导致的这种局面。其主要表现在如下几方面:
一、“环境的权利”与“人类的环境权利”之争
“环境权”依然是一个十分模糊的理论术语。这种模糊性首先表现在对“环境”概念的理解上。目前学界关于环境权理论争论得最为激烈的是环境权究竟是一种“环境的权利”还是“人类的环境权利”问题。对“环境”概念的理解的不同,由此问题转化而来的是人类中心主义与生态中心主义之争。
所谓人类中心主义,是指这样一种思想:认为只有人类才具有内在价值,只有人才有资格获得伦理关怀,人作为理性存在物,是唯一的道德,其道德地位优越于其他物种,其他存在物都无内在价值,只具有工具价值,它们存在于人类道德共同体范围之外。人类中心主义可分为强式人类中心主义和弱式人类中心主义。前者主张人是一种具有自在的目的的最高级的存在物,其一切需要都是合理的,都应得到满足;后者则试图对人的需要作某些限制,承认自然的精神价值,认可人对自然的责任。
与人类中心主义相反,生态中心主义认为并非只有人类才具有内在价值,动物、植物、物种,甚至河流、岩石、生态系统及自然本身都具有内在价值,它们也是道德共同体的组成部分和成员,是否具有理性和具有某些生物学特征并不能成为“有资格获得道德关怀”的必要条件。生物、物种在道德地位上是平等的,人类中心主义表现出人类这一物种的偏见,是物种歧视主义和人类沙文主义。生态中心主义主,张把人与自然环境之间的关系也纳入伦理调整的范围,人类的伦理规范应扩展到调整人与自然之间的关系,即把人与自然的关系视为一种由伦理原则来调节和制约的关系,把道德关怀的对象扩展至所有存在物,人类由自然的主人变为自然的普通成员和普通公民。
我国著名环境法学家蔡守秋先生近来主张,环境法既调整人与人之间的关系,也调整人与自然的关系。这种主张科学地拓宽了环境法的调整对象的范围,符合环境法的内在逻辑和可持续发展的要求,也显示了环境法作为一个独立的法律部门与别的法律部门不同的特征。但笔者认为,“生态中心主义”的环境权观在法律中是行不通的。因为,传统法律调整的是人与人之间的权利义务关系,始终是以人类为中心,而未将权利赋予“非人类生物”。我们无法通过某一个具体的部门法去改变整个社会的权利结构;相反,任何一种权利正好是某一种社会权利结构的具体反映。我个人也赞同环境法的调整对象包括人与人之间的社会关系和人与自然之间的物质关系。但我不认为,这种主张改换了法律所一贯坚持的人类中心主义立场,而将“非人类生物”当作法律关系的主体看待,更不认为一个部门法的调整对象的发展和理论突破,将导致一些学者所主张的整个法律制度的革命性变革,或者实现“法律的生态化”。相反,这种主张将视角扩展到人与自然和谐的物质关系,正是为了更好地维护人类中心主义立场。这种立场与传统法律的立场有所不同:除了维护人类眼前的现实利益,还要维护未来世代人类的利益;除了调整人与人之间的社会关系(包括人与人通过环境这个物质媒介发生的社会关系),还调整人与自然之间的物质关系(通过这种调整实现人与自然的和谐)。法律所一贯坚持的人类中心主义立场并没有错,错的是人类日益膨胀的自私自利和逐利动机,以及由此发生的对自然界的贪婪索取和疯狂掠夺,和对人类全体、对未来世代人类的不负责任。国外某些环境法律赋予“非人类生物”“权利”的做法,并非真的是要改变人类中心主义立场;实质上,这种做法是为了维护人类整体的利益而将“非人类生物”当作“形式主体”对待,“非人类生物”的“权利”仍然由人类来行使。将“非人类生物”作为客体或“形式主体”的做法并无本质差异。只是立法技术的不同。笔者认为,不能从这些立法中得出自然体享有权利的结论;更不能把这种主观上的结论等同于法律的真实。其实,如果我们仔细探究一下主张自然的权利的学者的初衷,我们不难发现,他们也正是为了矫枉过正才故做惊人之论。由于生态中心主义在环境保护的根本目的、人和自然、环境与发展的关系,以及正确阐释可持续发展全球战略等重大问题上,不断发出与国际环境保护运动主流不同的声音,乃至造成公众认识的?昆乱,也导致了目前关于环境权理论的混乱局面。
二、“权利本位”、“义务本位”与“社会本位”之争
权利是法律的核心性命题。法理学通常认为权利是规定或隐含于法律规范中、实现于法律关系中,主体以相对自由的作为或不作为的方式获得利益的一种手段,义务则与此相对。在权利学说的发展历程中,曾先后出现过“义务本位说”、“权利本位说”和“社会本位说”。
以义务作为法律制度设计的中心,立法皆为禁止性和义务性规定,其以身份关系为基础,强调等级身份秩序,早已为现代立法潮流所淘汰。
权利本位建立在由“身份到契约”的转变过程中。权利成为法律的中心观念,个人权利之保护成为法律的最高使命。但是这种极端的个性张扬产生了严重的社会问题。为使社会共同生活之增进,法律即强使人负担特定义务,限制或剥夺其某些权利,“契约到身份”的转化趋势加强,“私法公法化”及“所有权社会化”即是其集中体现。
关于环境权的重要争论还有权利与义务的关系,争论的焦点在于权利与义务是否具有对应性与一致性。法理学的经典命题是“没有无权利的义务。也没有无义务的权利”,但是也一直受到有些学者的批评,他们认为权利、义务并非在任何情况下都是相互依存的关系,应当由“权利——义务”的线性思维进入权利、义务、权力的几何思维空间。权利与义务的关系必须在区分权利与权力的前提下考量,即义务是为保障权利实现和权力的有效运行而受到的约束。体现在环境权中,即是根据环境权内容的不同,有时环境权主体身兼权利义务,而有时环境权主体只享有权利,义务的履行则由其他的义务主体实现。
环境权的设计必须以“社会本位说”为根基。以义务为重心来设计环境权制度,初衷虽好,但完全不符合现代社会权利勃兴的事实,也容易遭受国民感情上的抵制。而社会本位在强调权利的同时,也强调权利主体为实现权利而对社会的义务,其实质上仍是以权利为中心。正是在这个意义上,笔者赞同采用“环境权”这一概念而不是有学者提出的“公众环境保护权”。“公众环境保护”在普通国民的直觉中应是一项义务,而人们内心中对义务的履行有一种不自觉的逃避与敬畏,但任何一种制度如果不能内化为公民内心的价值信仰,其实施与实效无疑是一句空话。
三、“公权利”与“私权利”之争
学界按照权利主体将之划分为“公权利”与“私权利”,认为私权利是满足个人需要的权利,而公权利则是以维护公益为目的的公团体及其责任人在职务上的权利,也称做“权力”。这种划分是否科学,有待商榷。将权力视为权利中的一种(“公权利”),权利本位将有异化为“权力本位”的危险。权力本质上是一种职责、职权,具有不平等与不可放弃性的典型特征,与人们通常所称的权利差异极大。笔者以为,现行环境权陷入困境的一个主要原因,便是一些学者混淆“权利”与“权力”的区分,或是试图建立一个无所不包的环境权体系。虽然同一种权利对于不同权利主体来说具有相当的差别性,但保持每一权利主体属性、特征的同一却是必要的,否则便不能归为一类。在这个意义上,所谓的国家环境权实际上是一种行政法上的职责,更确切地应称为“国家环境管理权”,实难划入环境权的范畴而与公民环境权等归入一类。
环境权的产生源自传统私权利与公权利对环境保护的不完善,它源于市场机制对环境保护的功能。是典型的为弥补外部不经济性而发展起来的新兴法权,是国家运用各种手段和措施限制、禁止个人有害环境或社会公共利益的行为的法律依据,具有浓厚的公法色彩。
但承认环境权具有浓厚的公法色彩并不能抹煞其本质上的私权属性。公法介入只是因为环境是一种公共资源,环境利益是一种公共利益,但社会不同于国家或个人,它无法表现为法律上的主体,所以一种保护社会利益的规范只能以规范国家与私人或私人与私人之间的关系的形式表现出来。因而,保护社会利益的法律规范,在法律形式上只能表现为公法关系或私法关系。而不可能是其他。
因此,社会利益虽然在实质上可以受到法律保护而成为“社会性权利”,但是在形式上却只能表现为公法或私法的形式。由于其并非纯粹的私权利或公权利,表现在法律上便出现了“私法公法化”与“公法私法化”的现象,也即人们通常所称的“社会性私权”和“个体性公权”。环境权即是这样一种社会权,这种法律属性便是本文立论的根基所在。
篇2
太湖位于长江三角洲的南边,是我国仅次于鄱阳湖和洞庭湖的第三大淡水湖泊,不仅担负着为太湖地区居民提供饮水的功能,而且还担负着农业灌溉、蓄水调水和旅游养殖等职能,在太湖地区的发展和建设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但是经济的高速发展和治理管理不善等诸多因素,使得太湖流域的生态环境面临着严峻的挑战,其存在的诸多问题已经影响到居民的安居乐业。因此,加强对太湖生态环境的治理已经刻不容缓。
一、太湖生态环境面临的主要问题
1.太湖流域的水污染现象严重。经济的发展和人们生活需求的日益增加使得太湖流域的水污染情况十分严重,其水污染的主要来源为未经处理、任意排放的工业污染;化肥农药过量使用的农业污染;未经净化或精华不达标的生活污水污染和缺乏污水处理装置的船舶污染等。这些污染不仅影响了影响了太湖地区居民的安居乐业,阻碍了太湖地区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的可持续健康发展,而且影响了太湖流域的水质和生态环境,给太湖流域的生态系统造成了严重的破坏。
2.渔业资源的枯竭趋势明显。渔业资源的丰富为太湖地区的经济发展提供了先天的优势,也是维护太湖流域生态环境良性循环的重要因素。但是在经济发展的过程中,水利工程的建设、围垦造田工程的实施、过度捕捞与不合理渔具的使用和不良的引种措施使得太湖流域的渔业资源已经呈现逐渐枯竭的趋势。这既对太湖地区的渔业资源造成了严重的破坏,又影响太湖地区的生态环境,使其水污染问题进一步恶化,给有效治理太湖流域的生态环境增加了难度。
3.水生植被被破坏情况严重。太湖的水生植被可以吸收沉积物中的营养盐,提高水体对有机污染物与重金属的净化能力,抑制藻类的过度生长,维持太湖流域的营养平衡,防止太湖出现富营养化的状况。但是由于受到各种污染和营养盐的过度输入,使得太湖流域的水生植被被破坏,导致太湖的水体富营养化情况严重,以蓝藻为代表的藻类过度生长,使得太湖生态环境的平衡被打破,其水质状况、渔业资源和交通运输等各个方面收到的影响十分严重。
二、太湖流域生态环境保护的主要措施
1.加强对太湖流域的治理,减少和消除对太湖流域水污染。首先,要完善和改革太湖流域的管理体制,建立综合治理的模式。地方政府要坚持流域管理和行政管理相结合的方法,加强行政决策和治理决策的一致性和协调性,以及各治理部门行动的统一性和规划性,做到有效的经验交流沟通和资源共享,实现彼此的优势互补,提高生态环境治理决策的正确性与合理性,并搭建信息化和系统化的交流平台,加强对各项工作的监督和监管,确保各项规章制度和具体措施可以顺利的贯彻执行。
其次,注重市场调节,建立和完善太湖流域水污染的预警机制和应对机制。地方政府可以有效利用市场机制的调节作用,拓宽太湖流域生态环境治理的融资渠道,以利于加大对其的资金投入和治理力度。例如地方政府可以通过发行债券、银行信贷、出台优惠政策和吸引投资等多种渠道进行融资,既吸引企业的资金投入,又有效的利用社会闲散资金,使太湖生态环境治理有充足的资金储备作保障,对于改善治理的设备和引进先进的治理技术与手段都大有裨益。地方政府还要做好太湖流域水污染预警机制和应对机制的建设和完善工作,利用先进的技术和科学的手段,对于太湖流域的水质状况进行实时的检测,一旦发现存在污染的问题,及时有效的采取相应的应对措施,保证将污染的情况降到最低。
最后,地方政府要建立和完善太湖流域的法律和法规体系,加大对太湖流域污染状况的执法力度,强化政府的监督监管职能,使治理工作在行动中做到有法可依、有据可查。对于有高污染风险的企业单位,要严格按照相关的标准和要求进行监控和监测,并及时的公开有排污行为的企业单位,使其接受公众和舆论的监督。
2.坚持走生态渔业的发展道路,维持渔业资源良性循环。地方政府在提高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的同时,要平衡好生态环境保护和渔业协调发展二者之间的关系,而坚持发展生态渔业是唯一的可行性道路。这样既可以促进生态环境和渔业资源的良性循环,又可以维持地区经济和社会效益的长期健康发展。
地方政府需要建立相应的质量安全管理体系,加快对养殖基地的建设。地方政府可以对水产品采取证明销售的制度,从源头上保证水质的安全管理,并由国家政府、省市地方和直管部门等不同级别检测部门对太湖流域水质实施定期检测,确保水质质量始终处于监管体系之中。同时,地方政府要严格控制药品和养殖饲料在渔业作业中的应用,建立健全合理用药的管理制度,并对养殖基地做好卫生监测登记和食品安全的检测工作,并将检测结果中的数据及时向社会公布。此外,地方政府还要促进养殖基地的发展壮大和水产品产业的升级,以利于渔业养殖的规范化、规模化和技术化管理。
地方政府要指导养殖户应用生态养殖的技术,对渔业作业采取轮养的制度。地方政府可以指导养殖户采取科学先进的养殖技术和手段,既可以有效提高水产品的产量和质量,又可以保护生态环境不受到破坏。同时,地方政府可以依据太湖流域渔业资源的实际情况,实施年度性轮养制度和季节性轮养制度相结合的策略,让太湖的生态环境始终处于良性的休养生息循环状态,在丰富渔业资源的基础上,维持其长久的发展。
3.恢复和保护太湖流域水生植被,发挥其净化水质和抑制藻类的作用。水生植被对太湖生态环境的影响不可忽略,因此地方政府要采取积极的措施恢复和保护太湖流域的水生植被,时期发挥应有的作用。
依据水生植物生长需要充足光照条件的特点,地方政府可以采取降低水位的方法,为水生植物的生长创造合适的光照条件,以利于水生植物进行正常的光合作用,减少太湖流域悬浮物的浓度。同时,地方政府可以采取制造较小风浪的措施,以去除附着在水生植物叶片与根茎上的生物,避免其对水生植物的光合作用造成不利影响,并增加水生植物的叶片和水体之间碳交换的频率,从而水生植物光合作用的效果得到强化,促进其有力生长,进而净化太湖流域水质。
地方政府要将营养盐对太湖流域的注入量控制在合理范围之内,使其既能为水生植物的生长提供必要的营养,又不使太湖流域富营养化,从而使得藻类的过度繁殖对水生植物的生长造成损害。同时,地方政府可以采取围网养殖的措施,调节太湖水底沉积物的状态,使其不再处于悬浮的状态,可以有效提高太湖水域的透明度,为水生植物的生长创造有利条件。此外,为了避免水生植物和藻类的过度生长破坏水质,地方政府可以放养适量的草鱼对水生植物的生长速率进行有效的控制,其数目以30条/公顷为宜。
三、结束语
篇3
[关键词]产业项目建设;环境;基本理论
[中图分类号]F27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9 ― 2234(2014)11 ― 0057 ― 02
[收稿日期]2014 ― 09 ― 30
[基金项目]本文是齐齐哈尔市哲学社会科学规划项目《优化我市产业项目建设环境研究》的阶段性成果,项目编号:QSX2013-01(ZD)。
[作者简介]李允光(1962―),男,黑龙江嫩江人。地方经济研究所所长、研究员,主要研究方向:应用经济。
近年来,随着城市竞争的加剧,产业项目建设日益成为城市竞争的焦点。而产业项目建设的竞争,除了一个城市的基本经济条件(硬件因素)外,很大程度上取决于各城市在推进产业项目建设方面所采取的有效战略、政策、措施这些软件因素,即各个城市的产业项目建设推进体制及运行机制。所以,准确把握这些软件因素及其与产业项目建设的关系,认真研究优化对策,是搞好产业项目建设、加快城市经济与社会发展的重中之重。
一、产业项目建设环境的基本概念
这里所说的产业项目,主要是指在商品经济条件下由投资商(企业)在某地投资某一产业形成的产业项目。包括招商引资项目、内生项目两部分。所谓“内生”项目,是指由内地企业追加投资形成的产业项目。这里着重探讨的是招商引资类产业项目。一个城市的产业项目建设都是在特定的自然与社会的软硬件因素条件下实现的,所以,那些对于产业项目建设起影响、制约作用的软硬件因素的总和就构成了一个城市的产业项目建设环境。产业项目建设环境几乎涵盖了经济发展环境的全部领域。
二、产业项目建设环境的主要内涵
产业项目建设环境主要分为硬环境和软环境两大方面。所谓“硬环境”,是指影响、制约产业项目建设的硬件因素,主要包括一个城市的基础资源(如土地、矿产、山川河流、人才人力等)、生态环境条件、区位条件、产业基础、城市建设基础特别是产业园区建设基础及其承载力等;所谓“软环境”,是指影响、制约产业项目建设的软件因素,主要包括一个城市的城市形象、政府效能及其在推进产业项目建设方面采取的战略、政策、措施。硬环境因素简单明了,有些是主观难以改变的(如基础资源、区位条件等),有些是长期积淀形成、短时期内难以改变的(如生态环境条件、产业基础、城市建设基础等)。只有产业园区建设基础及其承载力这个硬件因素是相对活跃的,因此也是各个城市近年来努力打造的重点。这正是所谓“筑巢引鸟”中的“筑巢”工作。这里着重探讨的是软环境因素。
产业项目建设是一个多环节、环环相扣的系统工程。通常,人们把产业项目建设工作分为“前期、中期、后期”三个阶段,其中,每个阶段又包括多个环节。所谓“前期”阶段,主要是指产业项目前期谋划、推介、洽谈直至签约的过程。简单说这主要是一个招商引资的过程。所谓“中期”阶段主要是指签约项目通过审批直至开工建设的过程。所谓“后期”阶段主要是指在建项目通过续建直至达产达效的过程。与上述三个阶段相对应,从产业项目建设的软环境角度看,又可将其归结为产业项目孵化生成条件与机制、产业项目实施保障机制、产业项目问效监督机制。
“前期”阶段工作是产业项目建设的基础。没有签约项目,产业项目建设就无从谈起。“前期”工作涉及的产业项目建设软环境,主要是产业项目孵化生成条件与机制。首先,城市形象与政府效能是影响、制约招商引资、产业项目孵化生成的重要前置条件。如同婚姻的选择一样,商家的投资选择一个首要的考虑因素就是一个城市的总体形象与政府效能,如同婚姻选择中看一个家族怎么样、主事人怎么样。这是一个首要的软件条件问题。对于有些经济实力较强、投资选择条件较为苛刻的投资商而言,这个前置条件如果不过关,其他软硬件因素即便再好,也可能不予问津。所以,近年来,各城市都在千方百计宣传推介自己的城市形象、政府效能。其次,是产业项目孵化生成机制问题。在这个机制问题上,一个首要的影响、制约因素,是一个城市在推进产业项目建设上制定的战略思想、战略重点及其落实的部署。这要基于一个城市的市情分析以及产业竞争形势作出明确表达。缺乏科学合理的战略思路及其可操作性落实办法,产业项目建设就会流于盲目、流于平庸,满足于表面形式。其次是一个城市的重点产业项目谋划能力。项目谋划储备,是项目推介、洽谈直至签约的基础。一个城市,如果不能根据自己的资源优势、产业优势以及发展机遇有效谋划其重点发展的大项目、好项目,那么,它就难以有针对性地搞好招商引资。当然,项目谋划必然带有一定的主观意志,也难免粗陋,但它的可贵之处在于其中有吸引力的“金点子”与愿景。所以,随着竞争的加剧,产业项目建设较好的城市都要建立完善以企业为基础、以政府相关部门为主导、以业内专家及中介机构为依托的重点项目谋划体系。再次,就是项目推介、洽谈等招商引资工作办法。近年来,随着招商引资的竞争,各个城市都普遍制定实施了招商引资优惠政策、招商引资奖励政策以及招商引资责任考核制度。但是,各个城市的具体招商引资做法还是各有千秋,成效也大不相同。其中,黑龙江省绥化市开展“招商之冬”活动的思路、做法(见《绥化市2012“产业项目招商与准备之冬”活动方案》)值得借鉴。
“中期”阶段工作是产业项目建设的实施阶段、攻坚战。签约项目再多、再好,如果不能落到实处,永远都是海市蜃楼。“中期”阶段工作涉及的产业项目建设软环境,主要是产业项目实施保障机制,包括项目审批管理体制及运行机制、项目开工推进机制。项目审批一般包括产业方向与布局合理性审批以及土地、环评、防火等技术性审批。一般说来,在一个城市开展招商引资工作的初期,项目工作都是很粗放的,似乎“剜到筐里就是菜”。但是,随着一个城市的土地、空间等资源日益稀缺,项目工作的转型、跨越日益成为亟待解决的问题。一个规模较大的项目,如果产业方向不适合、或者空间布局不合理,那么,这个项目的建设实施就会给城市造成许多积重难返的负效应,甚至会成为城市的灾难。所以,在项目建设竞争如火如荼的今天,一个城市必须建立一整套科学合理的项目工作管理体制及其运行机制。招商引资可以广泛发动,但是,一个具体项目特别是规模较大项目的具体“落地”,必须由整个城市来进行科学合理的统筹安排。此外,出于条块分割的制约,签约项目的意向布局与项目运作人特别是项目签约人所在行政板块(市、区、县、产业园区等)是不可分割的,所以,如果没有项目布局的合理性审批,就会形成项目布局的粗放状态――“谁剜的菜就进谁的筐”,比如,本来是规划的“高新技术产业园区”,却填塞了许多抵挡产业项目,造成规划园区基础资源的不合理占用,危机到项目建设的可持续发展。随着城市特别是规划园区的土地、空间等基础资源的日益稀缺,为了保证规划的科学性、合理性、严肃性以及项目建设的可持续发展,项目布局合理性审批是必须的――即便是投资规模较小的项目,所以,一个城市必须在项目建设工作领导小组之下建立完善以有关部门为主体、以业内专家及中介机构为依托的项目合理性审批体系。为了保障各行政板块招商引资、运作项目的积极性,绥化市采取利益分成办法发展“异地经济项目”的经验(见《绥化市异地经济收入分成管理办法》)值得借鉴。有了利益分成机制,各行政板块就可以“在别人的地里种田”并得到应有回报;有了利益分成机制,种子撒错“地”的意向,也可以及时纠正过来。至于“土地、环评、防火等”技术性审批,由于都是刚性要求,政府要做的只能是搞好有效的指导、协调、服务以及对有关部门办事效率、不合理收费的监督。技术性审批环节多、耗时长,为了加快签约项目开工进度,许多城市都建立了多样化的项目开工推进机制,如设立项目建设推进专职机构、主要领导包保责任制度以及采取定期现场办公集中开工等办法。更有甚者,采取了“先上车、后买票”的变通办法――让签约项目先开工建设,建设过程中再陆续办理技术性审批手续,这种“权宜之计”原则上说是不合法、不合理的,一旦出现重大技术问题,是难以挽回的。
“后期”阶段工作是产业项目建设的“果”,也可以说是“临门一脚”的阶段。在建项目如果不能达产达效、促进地方经济社会发展,项目建设的真正价值就难以实现。“后期”工作涉及的产业项目建设软环境主要是产业项目问效监督机制,包括在建项目达产达效推进机制以及问题项目纠错处理机制。签约项目终于通过审批开工建设了,那也只是项目建设实施的开始,促使其尽快达产达效才是最终目的。所以,能否踢好这“临门一脚”是很关键的。促使在建项目尽快达产达效问题,纯粹属于行政效能问题,所以,各地也都制定实施了多样化的推进工作方案及相应的保障措施。值得特别指出的是,随着形势的发展以及相关因素的变迁,有些在建项目可能遭遇了这样或那样的问题,以致投资商不再有履行签约义务的热情或不能完全履行签约义务――即出现了一些问题项目,对此,各城市都应建立相应的问题项目纠错处理机制来对其及时发现、及时处理。能解决的问题要及时解决;出现跑偏的要及时纠正;没有希望的,要及时废止,以便“腾笼换鸟”;对于恶意欺诈、以投资名义骗取不正当利益而又据不履行投资义务的项目主体及有关责任人要及时诉诸法律手段来维护地方的合法权益。在招商引资、项目建设竞争的初期阶段,项目建设都是粗放的,各城市都热衷于正面推进,而忽略了问题项目的负面效应管控,致使许多问题项目得不到及时处理。随着项目建设竞争的深入,项目建设工作亟待转型跨越,这类问题必须引起地方政府的高度重视,必须建立完善问题项目纠错处理机制。
三、环境因素对产业项目建设的影响制约作用
篇4
于是,网络环境下著作权的保护与限制开始成为人们关注的焦点。由此引发了让不同领域的专家为之绞尽脑汁的网络侵权问题。网络侵权问题不是单一的,它是法律与经济利益的结合体。法律是利益关系的调节器和平衡器。当科技的革新使利益失衡状况成为社会的普遍现象时,法律就必须做出调整和修改,以使利益再次恢复平衡,这就是法律的发展。本文通过对网络环境下新型侵权行为的分析、作品的合理使用分析及作者、传播者与大众利益的权衡分析,希望能为立法者在网络环境下的著作权保护研究提供一些思路,更好的完善和发展已经老化的著作权法,保护网络环境下权利人的利益。
「关键词链接、P2P技术、资源共享、合理使用、利益权衡
随着网络技术的飞速发展,网络问题日益突出,严重影响着我国经济的发展。在娱乐界,网络数字技术的发展激起了唱片业利益者的极度不安,在人们的日常生活中,MP3的下载已成为人们获取音乐的最主要途径。据不完全统计,越来越多的人因为可以从互联网上复制CD和下载MP3 已不再购买正版的唱片,因此唱片公司的利益受到了新技术的严重侵蚀。为了维护自身的利益,唱片公司纷纷拿起法律的武器。于是出现了当今被受关注的“七大唱片公司状告百度非法提供MP3下载” 侵犯著作权的案件。或许对于网络产业百度的败诉只是冰山的一角,随着人们维权意识的增强,而后越来越多的网站也将面临诸如此类的侵犯著作权诉讼,而且其侵权涉及的范围也不仅局限于娱乐界,文学、科技等诸多行业的著作权者为了维护自身的权力和利益,都将对网络产业发起维权行动。数字图书馆目前就接受着作家学者们的考验,其中,一些著名的知识产权学家(郑成思、李明德等)也为自身的利益与数字图书馆进行着激烈的斗争。不仅如此,随着第一件“非法提供盗版影片的 BT种子”案件在香港的成功审理,也为网络产业的发展提出了新的挑战……
一、 网络对著作权的保护提出新的挑战
由于网络作为“第四媒介”的诞生,技术的不断更新, 人们对新的网络环境下的侵权行为知之甚少和传统法律的相对滞后,新的著作权侵权方式也随之而来。著作权人的利益正遭受着巨大的侵害。
1、侵权信息资源的链接侵权
随着百度因MP3侵权纠纷被连连告上法庭,继败诉于上海步升音乐文化传播有限公司侵犯音乐著作权一案后;百度再次败诉于环球、华纳、滚石等七大唱片公司,百度被索赔经济损失167万元。[5]百度的败诉对于网络产业中搜索引擎的发展提出了新的挑战。从某种意义上来说,百度作为网站方,不能仅仅以“无著作权音乐不是其网站所有,因而推断出无著作权音乐本非其向公众提供”为由获取法律的豁免,以无过错责任来逃避法律的定罪处罚。因为其搜索引擎对盗版音乐文件进行搜索并为用户提供下载链接,虽然其不能成为侵权行为的主谋,但其帮凶的地位却是客观事实。(正是基于此法律事实,因此百度的处罚相对较轻。)作为帮凶,百度为盗版音乐提供方和大众间构建了一个连接的平台,它使得双方的连接更加容易。虽然只是中间角色,但却为盗版的传播提供了更加便利的条件。这正如销赃者为盗窃者销售其盗窃赃物,而不同的是其获利不是直接的金钱利益,而是网站的高点击率(MP3的搜索为百度带来了25%以上的用户流量)。
百度因其链接侵权行为败诉毋庸置疑,但法院以百度非法提供MP3下载进行判决却有待商榷。因为搜索引擎只是一个建立用户与信息提供者链接的工具。链接是国际互联网上的一项重要功能,是互联网上实现快捷传递、便利获取信息的一种技术手段,如果没有链接就没有互联网的价值。当今网站经营者往往利用链接技术将网站间信息相互链接以实现信息资源共享的目的。因此,链接技术并不违法,也不构成侵权。但是这不等同于法律没有规定链接是一种侵权行为,那么掌握链接技术即设链人的行为便不会违法或不会构成侵权。科学技术本身与掌控科学技术行为是两个完全不同的概念,不可将其一概而论。那么此种侵权行为应承担什么法律责任?
侵权信息的链接侵权责任是指由于搜索引擎系统向公众提供了指向含有侵权作品的网页的链接,直接帮助社会公众寻找侵权作品,因而由于这种间接侵害版权的行为,与提供作品的主体共同承担的侵权责任[6].因此,只要网站搜索引擎的作用是提供指向特定作品的链接,其中包括了指向侵权作品的链接,就构成侵犯著作权的责任。也就是说,搜索引擎提供者的链接责任是随时随处都可能发生的。在上述案件中,百度不但明知其系统中存在着指向侵权作品的链接,可能正在被他人用来传播侵权作品,而且在收到原告方通知后没有采取任何措施以阻止侵权作品再被其他用户通过搜索引擎得到,放任用户侵权行为的继续发生,故其侵权行为成立,应当承担链接责任。
2、信息文件交换传输与资源共享的侵权
百度的再次败诉引起了网络界的巨大震动,它可能引起链接技术的巨大变革,那么未来网站的发展会因此而改变其链接的策略。即:获得授权或许可才进行链接。这将使网站的运营成本增加,信息的流转速度减慢,最重要的是这将使得互联网赖以生存的优势??资源共享随之削弱,互联网发展走向衰退,进入没有资源信息交流与共享的“次网络时代”。然而问题并没有随着时代的倒退而得到很好的解决。当百度、网易等众多网站的MP3下载链接服务宣告结束,MP3下载开始变得困难。
然而P2P文件传输软件的出现解决了 MP3下载难的问题,但也给我们带来了新的问题。许多人开始越来越多的使用这些软件(如:KUGOO、BT……)下载。通过P2P文件传输软件,可以方便、快捷、安全地实现最大的文件搜索查找,支持文件共享下载,提供Internet的即时通讯与文件交换、传输、共享等网络应用。P2P文件传输软件具有强大的搜索功能,可以在用户中快速检索所需要的资料,还可以用户间相互传输影片、游戏、音乐、软件、图片。此外,P2P文件传输软件具有快速下载功能:它拥有强大的网络连接功能,支持局域网、外网等各种网络环境,支持断点续传,实现超高速下载。最后,P2P文件传输软件具备了可以与好友共享传输文件,下载变得更加容易,文件共享让用户间共同分享自己电脑里的文件、数据、音乐等等,把互联网变为一个庞大的世界局域网。P2P技术的出现使得低成本传输大容量的影音、软件、游戏文件成为了可能,但是也为盗版在互联网上日渐猖獗提供了一条低成本的途径,许多人为了追求更高的商业利益。网络上出现了越来越多的侵权作品,严重损害了著作权人的利益,这是妨碍P2P下载继续发展的切肤之痛。然而,在香港 “BT侵权案”定罪后,为了维护自身的利益,许多著作权人开始打击P2P的侵权行动。
在影视界,面对这种新型P2P(主要是BT)下载的潜在威胁,许多电影公司纷纷要求出台新的著作权法保护其基本的权力,以弥补著作权法在P2P 下载方面的空白。在音乐界,唱片公司遭遇网站提供非法链接供用户下载侵害后,对这种P2P(主要是KUGOO)下载并没有比较好的对策。但他们不可能坐视侵权蔓延,针对P2P下载采取法律措施完全是预料之中的事情,只是时间的问题而已。无法可依是P2P等很多新技术,乃至整个中国互联网所面临的共同问题,也是迫切需要解决的问题。因此为了更好的保护著作权人的利益,且在作者、传播者与大众利益间寻找到一个最佳的平衡点,我们将对网络环境下合理使用与侵权构成进行详细分析。
二、 网络环境下著作权的合理使用
要探讨网络环境下合理使用的问题,首先要弄清的是合理使用制度富有弹性的标准。昔日作为作者权利、传播者利益和公众利益的最佳协调器,并屡屡为受到挑战的著作权化解危机的合理使用制度,而今却成为网络环境里使得公众权利、传播者利益和作者利益冲突激化的症结。
我国著作权法规定,合理使用必须构成以下四个条件:(1)被使用的作品必须已经发表;(2)使用作品的目的必须是出于非商业用途;(3)合理使用不应侵犯著作权人的著作财产权以外的其他合法权力;(4)合理使用还需尊重被使用作品著作权人的著作人身权,使用作品必须指明作者的姓名、作品名称、作品的出处等。[7]
因此,上述案件都不能构成合理使用的要件。首先,百度的链接行为属于变向的商业目的,其为了提高点击率以获取更高的广告费用,其次,其链接的大多是侵权作品,同时侵害了作者的财产权和人身权。而香港的BT侵权案,其提供侵权作品??盗版影片种子的行为本身已构成侵权,(只是环境从现实生活到了网络)更谈不上合理使用。从以上案件的分析我们可以得出二者的共同点,构成侵权的主要原因是其行为促进了侵权作品的传播。所以,无论是现实生活还是虚拟网络促进侵权作品的传播都属侵权。但随着国家打击盗版力度的加大,人们维权意识的加强,网站运营策略的变动,促使网络侵权作品的数量下降。如:音像制品(主要是MP3)的下载服务进入正版收费阶段。那么上述的链接、P2P下文件交换传输和资源共享行为是否属于合理使用不够成侵权呢?在这种作品来源合法的情况下,虽然以上条件似乎都已符合,但仍不能构成合理使用,还需具体问题具体分析。
1、 链接是否构成合理使用
链接,也称超文本链接(HTML),即在相关的图形和文本之间建立导引,使得由某一图形或文本可以直接进入另一图形或文本。在浏览网页时,能从一个网页转到另一个网页、从网页的一处转到另一处,或转到不同的站点。[8]链接可能引起的法律问题主要是属于不同主体的服务器之间的系统间的链接。链接的对象可以是某一网站或网站中的某个特定网页,它使得一个网站上的文件能被另一网站上的用户使用。因此它使得作品的传播更为便捷和广泛,降低了大众接触作品的成本。“无传播即无权利”。[9]从某种意义上说,链接技术也给著作权人带来了利益。因此,只要链接的对象是合法的,链接即构成著作权法规定的合理使用要件,属合理使用。然而我们不能因为现代传播技术(包括链接)为作者的创作提供了一定的创作条件和利益。导致创作变得相对容易就推导出著作权人对作品使用的社会回报也相应降低的结论。因为又有谁能否认机械化导致耕作的容易致使农民不应收获庄稼或应少收获庄稼。[10]因此,在链接过程中,设链者以缩小作者的利益从中获取了更多的好处是没有根据的。加之生活中存在这么一种网站(百度等搜索网站),其大部分内容都是通过链接得来的。这似乎是一种“不劳而获”的行为。其违背了劳动创造社会价值的理论根据,导致网络环境里设链者与被链者权利的相对失衡,为了体现法律的公平,此种链接的行为不能构成合理使用。
2、 P2P下文件交换传输和资源共享是否构成合理使用
P2P,全称叫做“Peer-to-peer” peer在英语里有(地位、能力等)同等者、同事和伙伴等意义。P2P也就可以理解为伙伴对伙伴的意思,或称为对等联网。对等互联网络技术(点对点网络技术),它让用户可以直接连接到其他用户的计算机,进行文件共享与交换,同时加强网络上人的交流和文件交换。[11]P2P 下文件交换传输和资源共享可能引起的法律问题则是不同人群在交换传输文件过程中行为性质的界定。我们很难区分此种行为属于商业性质还是非商业性质。日常生活中人们对于亲朋好友之间的物品和信息相互交换,共同使用欣赏的行为没有人认为这是一种商业行为,然而当其发生的环境由现实移植到互联网上,争论就开始了。对于P2P下文件的交换传输与资源共享,许多人认为只是一种个人行为,没有任何商业目的,只是网友间出于共同的爱好相互交流信息,以实现资源共享的一种非商业行为,属于合理使用的范畴。但不少人却认为这属于商业行为,只是其局限在货币没有出现时的物物交换。我们不能因为没有货币作为媒介就否认其商业的性质。这一点政治经济学原理已充分为之证明。1只羊=2把斧=1件上衣=一定量的其他商品的物物交换属于商业发展的早期形式。但此类行为又不完全等同于物物交换,因为其交换的同时并没有失去对原作品的控制,其对作品占有的性质没有发生改变,因此可以将此种行为理解为一种不完全的“盗版”。加之 P2P技术的出现使得这种“不完全盗版”更加容易、快捷和广泛,极大的伤害了著作权人的利益,其不属于合理使用。那么对于网络环境下合理使用的“合理性” 应如何判定呢?
三、 网络环境下关于合理使用的利益的平衡分析
要判断合理使用的“合理性”,首要难题便是对合理使用规则概括的困难。其中关于作品的使用性质,对市场、价值的影响等都未能提出可操作的尺度。于是出现了对合理使用的众多分歧。
合理使用是一个充满“公平正义的理性规则”。[12]它是指在法定条件出现的情况下,任何人可在法律规定的限度内自由使用享有著作权的作品,而不必征得作者等著作权人的同意,也不必向其支付使用报酬的法律制度。[13]因此,从合理使用制度的立法本旨来看,法律确立合理使用,目的是避免因著作权人独占发行权而阻碍商品的自由流通,并进而阻碍文化的传播。但在网络环境下,作品的传输几乎是畅通无阻的,立法者面临的问题已不是如何合理地消除作品在流通过程中的障碍,以保护社会公众利益的问题,而是作品在过于自由地流通条件下,著作权人的利益该如何得以保护的问题。因而,网络环境下合理使用问题与现实生活中的合理使用不可同日而语。若从合理使用的法理观之,合理使用在网络传输中并不完全适用,也可以看作是法律对合理使用这一著作权限制制度的一种反限制。法律是社会关系的调节器。任何部门法皆以一定的社会关系之调整为使命。[14]著作权也不例外。而所有的社会关系归根到底是一种利益关系。合理使用是著作权法对作品进行限制的一种著作权限制制度。在这种制度中,法律首先以专有权利的形式将发行权赋予作者。这样,作者就可以通过对作品原件或复制件的控制,来控制作品的传播,并从中获得经济利益,因此,作者的利益得到了应有的承认和保护。鼓励作品的创作和传播,是著作权法的基本功能和目标。[15]然而,如果权利毫无限制,作者极容易滥用这项专有权,使作品的进一步传播困难重重,社会公众将难以接触和使用作品,因此,法律必须对这项权利进行必要的限制,以保护社会公众的利益。那么,应该对这项权利限制到什么程度呢?
回到上述两种情况,对于网络环境下链接行为的合理使用判定,我们应分析其设链接者从中获取的利益是否缩小或损害了被链接者(著作权人)的利益。由上可知,在链接过程中,设链者以相对降低著作权人的利益,扩大了自己的利益,致使利益的天平发生了相对的倾斜。因此我认为,网络环境下《著作权法》应当对这种行为进行重新界定,适当扩大被链者的权利或限制设链者的权利,是否能增加网络环境下著作权人的类似“被链接许可权”和“被链接补偿权”这样的新权利,以防止作者辛勤劳动的著作权作品被其他网站擅自使用,致使自己的合法利益受到他人的过渡使用。这样既平衡了被链者和设链者的利益,同时也使公众在网络上能更容易的接触到作品,促进文化产业的发展。同时也达到了公众与著作权人的利益平衡。
同样,对于P2P下文件交换传输和资源共享合理使用的判定,我们应分析文件的交换与资源共享的行为是否损害或缩小了著作权人的利益。P2P技术的出现使得互联网变为了一个巨大的局域网,人们因此可以不用在意彼此的身份进行信息的交换与资源的共享,享受着科技带来的便利,然而著作权人们却因此而感到恐慌,因为其利益受到了前所未有的挑战。在这样大型的局域网里,著作权人的作品被人们肆意的交换使用和共享。(MP3和影视作品便是很好的例子)在这种情况下,只要网络上每个人付出相应的报酬获取了不同作品的使用权,那么所有的互联网用户即可以不用付出任何报酬而使用作品。通过不断的文件交换与资源共享,最终用户以最小的利益获取了最大的利益。而著作权人的权利却因此而一次耗尽,极大的打击了人们创作的积极性,最终导致著作权人封闭自己的作品,致使文化传播终止,严重阻碍了人类文明的进步。因此,在网络环境下著作权人的权利不能一次穷竭,而这种文件的交换与资源的共享也不属于合理使用的范畴。(与现实生活中音像制品的出租十分相似)因此我们可以借鉴现行法律对音像作品出租的规定,并根据网络自身的特点,来指导网络环境下著作权法对此类行为的立法。但如果我们一味保护著作权人的利益,缩小合理使用的范围,忽略大众对文化作品需求扩大的现实,让著作权成为作者的“摇钱树”。那么它将带来更多侵权行为的发生。如果对这些侵权行为进行严历打击,其结果必然是大量使用法律的强制力量,带来巨大的著作权保护成本,其高昂的成本也将使著作权人的利益缩水,最终也必然迫使著作权人放弃对其作品的保护来获取相应的利益。所以,我认为著作权人对于P2P下文件的交换和资源共享的作品享有“作品流通交换获利权”和“资源共享补偿权”。当然这项新权利的行使则有赖于电信部门的支持,因为电信部门拥有其用户信息文件数据传输中相关信息上传和下载的资料,著作权人可以依此来获取相应的补偿,同时付给电信部门适当的回报。但如果著作权人明确指明限制其作品流通的,则按照侵权行为定性。
结语
综上所述,合理使用原则,实际上是著作权人和社会公众就其各自利益相互妥协的产物,是著作权人部分经济权利的让与,是著作权人不得不做出的,是著作权法发展的必然结果。[16]通过本文的分析我们至少可以看出,即使是合理使用这样在过去一个很不起眼的制度,在网络环境下同样蕴涵着丰厚的法理。对这一制度的研究至少不会是无益的,而且就目前现状来看是十分必要的。随着我国加入WTO,知识产权战略成为制约国家经济发展的条件之一,利用国际公约的相关规则制定适宜的著作权战略来促进社会的科学文化发展,已成为当前我国所面临的一个极为重要的课题。提高著作权保护的标准是国际发展的必然趋势。因此,网络环境下著作权的合理使用已关系到我国文化产业的发展,同时,合理使用制度的变迁史启迪我们,著作权的限制与反限制制度应该可以成为我们认识和理解著作权法的基础理论的一条基本线索,而著作权人、传播者和大众之间的利益平衡则是这条基本线索的灵魂。网络环境下著作权法也应遵循这条基本的线索,与时俱进,为建立和谐网络发挥其指导性的作用,促进我国文化产业的繁荣发展。
「注释
[1] 华南理工大学 法学院 04级法学本科生
[2]参见厦门大学法学院。钟瑞栋:《版权穷竭制度研究》, 载中国民商法律网
[4] 参见厦门大学法学院。钟瑞栋:《版权穷竭制度研究》, 载中国民商法律网
[5] 参见《MP3版权隐患爆发 七大唱片公司向百度索赔167万》,载中国知识产权网。
[6] 参见2003年《最高人民法院关于审理涉及计算机网络著作权纠纷案件适用法律若干问题的解释》第四条规定:“网络服务提供者通过网络参与他人侵犯著作权行为,或者通过网络教唆、帮助他人实施侵犯著作权行为的,人民法院应当根据民法通则第一百三十条的规定,追究其与其他行为人或者直接实施侵权行为人的共同侵权责任。”
[7]参见黄勤南:《知识产权法学》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 2003年版, 第102页。
[8]参见候文彬:《网页设计教程》清华大学出版社,第19页。
[9]参见吴汉东:《著作权合理使用制度研究》,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1996年版,第1页。
[10]参见李杨: 《网络知识产权法》湖南大学出版社,2002年版,第111页。
[11]参见《P2P技术全攻略》
[12]参见吴汉东:《美国著作权法中合理使用的“合理性”判断标准》,
[13]参见黄勤南:《知识产权法学》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 ,2003年版,第102页。
[14]参见彭万林:《民法学》,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1994年版,第1页。
[15]我国《著作权法》第1条对此作出了明确的规定。
[16]参见任家乐:《网络环境中技术措施的版权保护与合理利用原则的冲突与对策》,载法大民商经济法律网 .
「参考文献
1《版权穷竭制度研究》钟瑞栋。厦门大学法学院 中国民商法律网
2 2003年《最高人民法院关于审理涉及计算机网络著作权纠纷案件适用法律若干问题的解释》
3《知识产权法学》 黄勤南 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2003年版
4《网页设计教程》 候文彬 清华大学出版社 2002年版
5《著作权合理使用制度研究》吴汉东 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1996年版
6《网络知识产权法》李杨 湖南大学出版社 2002年版
7《民法学》 彭万林 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 1994年版
篇5
技巧1 如何确定不同地区环境问题的表现。
全球环境问题的主要表现是环境污染和生态破坏。不同地区环境问题的具体表现一般需要通过综合分析当地的自然环境和人文环境来确定。
例1 下图为黄河部分河段示意图,据图中所提供的信息,结合相关知识,完成(1)~(3)题。
(1)关于A、B两河段水文、水系特征及其原因的叙述,正确的是( )
A. A河段水量小于B河段,但水质要好于B附近河段
B. A河段附近农耕区农业用水最大,所以水量小
C. B河段径流量明显增大,因为有众多支流注入
D. B河段工农业及生活废水排入量大,所以水质更差
(2)甲、乙两地目前主要的环境问题分别是( )
A. 甲以荒漠化为主,乙以水土流失为主
B. 都以水土流失为主
C. 乙以荒漠化为主,甲以水土流失为主
D. 都以荒漠化为主
(3)土壤盐碱化是图示平原地区发展种植业的障碍,其形成的人为原因主要是( )
A.地势低平,排水不畅
B.春季气温升高快,蒸发旺盛
C.对水资源的不合理利用
D.过度放牧,水土流失严重
解析 (1)A、B河段之间有大面积的灌溉农业区,有较多的工业和城市,大量从黄河干流取水,故B处水量比A处小,同样的道理,A、B河段之间有农业、工业和城市,会排放大量的污水,故B处水质也较差。(2)确定不同地区的环境问题类型,需要先研究当地的自然和人文环境,甲地处于陕西东北部,紧邻黄河干流和支流,属于典型的黄土高原区,土质疏松,地表支离破碎,夏季多暴雨,随着大规模煤矿的开采,环境问题表现为水土流失;乙处为鄂尔多斯草原,降水少,植被稀少,为内流区,随着气候变得干旱,以及西北风沙的侵袭,环境问题主要表现为荒漠化。(3)盐碱化主要是不合理的灌溉导致的。
答案 (1)D (2)C (3)C
点拨 乡村和农业区的环境问题一般表现为生态破坏,气候干旱区一般表现为荒漠化,多雨地区一般表现为水土流失,森林等植被茂密地区往往有生物多样性减少等问题;采矿区多表现为资源短缺,以及不合理开采导致的生态破坏或环境污染;城市和工业区的环境问题一般表现为环境污染,排放污染气体的为大气污染、酸雨等,排放污水的为水污染,有噪音的为噪声污染等等。
技巧2 从环境各要素之间的相互关系和整体性规律,分析环境问题产生的原因。
例2 下图是我国历史时期森林植被遭破坏地区分布图。读图回答(1)~(3)题。(双选)
[秦代以前
西 汉
隋唐元明清
清以后][a][b][c][d][e]
(1)图中秦代以前和西汉时期相应地区森林植被遭到破坏的主要原因是( )
A.气候变化 B.兴修水利
C.毁林开荒 D.营造帝王宫殿和陵墓
(2)关于下列地区森林现状的叙述,正确的是( )
A.a地区为温带针阔叶混交林区
B.b地区以人工林、次生林为主
C.c地区森林覆盖率高于全国平均水平
D.d地区已成为我国最大的采伐林区
(3)图中e地区与森林破坏有关的常见自然灾害和生态问题有 ( )
A.沙尘暴 B.泥石流
C.水土流失 D.台风
解析 在本题中,给定的条件是森林减少,解答之前我们先搞清各条件之间的关系:秦汉森林减少与气候的变化无关,这时的水利工程量不大,不足以使森林遭受破坏而面积减少。正是在这一时期,由于人口的大量增加,大面积的毁林开荒使森林受到破坏,以及帝王大建宫阙砍伐了大量的森林,才使森林的面积减少,正是由于图示地区原始森林遭到破坏,才导致现在的植被为人工林或次生林。森林有保持水土的作用,因为森林受到破坏,才导致了水土流失与泥石流。这是一系列的问题,只有搞清楚这些条件之间的关系才不会出现失误。
答案 (1)C、D (2)A、B (3)B、C
点拨 在中学地理中,同学们要通过理解地理事物之间的联系来分析环境问题产生的原因,这是解决环境问题的关键。对于这些关系我们总结如下:
①以煤为主的能源结构及大量的汽车尾气的排放造成了大多数城市粉尘污染加重(城市的雾霾)、碳氢化合物和氮氧化物在阳光(紫外线)作用下发生光化学反应形成光化学烟雾、酸性气体的排放形成酸雨、过量排放的二氧化碳使得全球变暖等。
②水资源的短缺和污水排放量的增加, 进一步加重了江、河、湖、海的污染。(沿海的赤潮、淡水湖中的蓝藻及鱼类的大面积死亡等。)
③交通噪声成为影响城市环境的重要因素。固体废弃物的堆放不仅占用了大量土地,而且污染地下水、土壤和大气。
④酸雨、温室效应、臭氧层破坏、生物多样性减少、热带雨林消失等环境问题直接威胁着我国的环境。
技巧3 从产生的原因分析解决的措施。
在高考中,有的环境问题我们准确知道其产生的原因,对于这样的题目我们就可以通过已知的环境问题的原因推出其解决的措施。
例3 (1)观测表面,近百年来,地球表面温度上升了0.20C~1.50C。地球气候变暖,除了自然原因外,人为原因是重要的因素。全球气候变暖的主要人为原因是大气中 保温气体含量的上升。它能 ,从而引起保温作用。
(2)大气中保温气体浓度上升的主要原因:
① ,② 。
(3)全球气候变暖的主要危害:
① ,② 。
(4)当前控制气候变化及其影响的主要途径是:
① ,② ;
③ 。
解析 在本题中我们知道全球变暖的原因是温室气体,特别是CO2的增加,而CO2增多的原因主要是人类大量燃烧煤、石油、天然气等矿物燃料,从而使大气中的CO2量增加;人类大量砍伐森林,从而导致绿色植物吸收CO2量减少。我们从原因入手,就能很容易的答出解决措施。本题(4),由全球变暖的原因① CO2排放增多得到措施:通过提高能源利用技术和能源利用效率、采用新能源等方式,减少二氧化碳排放;原因②森林的破坏,吸收CO2的能力降低,得到措施:保护森林,植树造林。
答案 (1)CO2;大量吸收地面长波辐射 (2)大量燃烧矿物燃料,向大气排放CO2;森林面积减少 (3)海平面上升,沿海低地被淹;全球干湿地区和降水发生变化 (4)通过提高能源利用技术和能源利用效率、采用新能源等方式,减少二氧化碳排放;保护森林,植树造林;加强国际间的合作。
技巧4 答全球性环境问题的解决措施途径时,不要忘记答“全球合作”或“全区域合作”,这往往是得分点。
因为全球性环境问题的解决,需要全球各国共同应对才能有效治理,所以治理措施也应加强国际合作。如上例3的第(4)小题。
1. 读下图“环境问题结构图”,回答下列问题。
[发展中国家][ 海洋污染 ][有害物质迁移][资源过度消耗][森林锐减][野生物种濒危、灭绝][④][①][②][③][人口快速增长] [发达国家][经济活动][氟氯烃][化学物质利用][二氧化碳][硫氧化物
氨氧化物][滥垦过牧][滥伐][木材生产][国际贸易] [化石燃料]
(1)说出图中序号分别代表的环境问题。
① ,② ,
③ ,④ ,
(2)从图中可以看出环境问题的表现包括环境污染和 ,你认为可持续发展的内涵是 (选择填空)。
A.人口、资源、环境的可持续发展
B.公平性、持续性、共同性
C.生态、经济、社会的可持续发展
D.低消耗、低排放、高效益
(3)据图分析导致全球性环境问题的主要原因 。
(4)据图说出治理全球性环境问题的主要措施 。
2. 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石漠化是指在热带、亚热带湿润、半湿润气候条件和岩溶发育的自然背景下,受人类活动干扰,地表植被遭受破坏,导致土壤严重流失,基岩大面积或砾石堆积的土地退化现象,是岩溶地区土地退化的极端形式。
材料二 云南是全国岩溶分布最广、石漠化危害程度最深、治理难度最大的省区之一,岩溶面积达1108.76万公顷(居全国第二位),占全省土地面积的28.14%。“九分石头一分土,寸土如金水如油;耕地似碗又似盆,但闻锄头声,不见耕作人”是云南严重石漠化地区的典型写照。
(1)试分析云南石漠化严重的原因有哪些?
(2)请就云南石漠化提出防治的对策。
1. (1)①臭氧层空洞 ②酸雨 ③气候变暖 ④荒漠化(水土流失、植被破坏)
(2)生态破坏 C
(3)人口快速增长,资源过度消耗。
(4)控制人口数量,合理开发和利用资源。(清洁生产,加强环境保护和污染治理,加强国际协作。)
篇6
关键词:环境卫生管理;问题;对策
城市环境卫生管理是一项复杂而系统的社会工程,其目的是为了创造良好的生活环境、生存环境、工作环境,促进城市经济持续健康快速发展。城市环境卫生管理就是维护城市无形资产,抓城市环境卫生管理,不是搞形象工程,而是为老百姓解决实际问题的一项“民心工程”。随着城市建没的快速发展,中小城市环境卫生管理取得了可喜的成就,但是仍存在着一些问题,亟待解决。
1 城市环境卫生管理存在的问题
(1)环卫管理体制不顺。中小城市环境卫生管理大部分采用三级管理体制,环卫部门负责大街主路的环境卫生管理,街道办事处负责背街小巷的环境卫生管理,居民委员会负责小区的环境卫生管理。随着机构改革的不断深入,这种管理体制已经不能适应现代化中小城市发展的要求。
(2)市民环卫意识有待提高。当前,由于城区市民的文明程度高低不同,公共卫生意识不强,占道经营、探头经商、流动销售、乱设摊点、乱扔垃圾、乱贴乱画,楼前楼后乱搭乱挂等现象普遍存在,尤其是大型市场、偏僻巷道、车站更为突出;损坏公共环境卫生设施的事件时有发生,严重影响着居民的身心健康。
(3)环卫管理责任不明。随着城区面积的不断拓展,在管理体制和管理职能上市、区、街之间交叉重叠和管理缺失现象较为普遍,在一些公共地段的管理上,责任不明,相互推诿,直接影响城市形象和居民工作生活。城乡结合部卫生死角及野垃圾场或多或少存在,就近倾倒和乱倒问题比较突出,给城区环境卫生造成不良影响,并对地下水造成污染,与建设现代化城市的要求不适应。
(4)城市规划不合理。大部分中小城市在旧城改造后和新区建设时,环卫基础设施没有同时规划建设,造成选址难、建设难。已经建成的设施既不配套,分布又不合理。由于城市规划的不合理和利益驱动,原有的公厕改装成了门店,城区公共厕所少。露天垃圾站点由于长时间暴露在外,晴天灰尘飞扬,雨天污水遍地,影响市容观瞻。
(5)环卫队伍发展不平衡。大部分中小城市大街主路由环卫部门专业队伍管理,在管理上质量标准、要求、考核等方面比较完善规范。街道办事处、居委会清扫保洁队伍,由于受种种因素制约,人力不足,投入不足,设施不足,致使背街小巷脏、乱、差的问题比较严重,影响了城市整体形象。
2 解决对策
(1)理顺环境卫生管理体制,化多头管理为统一管理。城市环境卫生工作点多线长面广,单靠一两个部门难以收到好的效果,因此,在环卫管理中,要注重加大协调力度,充分调动各个方面的积极性,形成齐抓共管的良好格局。可由政府出面,理顺环境卫生管理体制,建立健全城市环境卫生管理和监察网络,化多头管理为统一管理,城市环境卫生行政主管部门出台和下发相关文件,按规定吸收相关单位的环卫保洁资金,统一由环境卫生管理部门实行无缝隙保洁,责任清,任务明,减少漏洞,提高保洁管理水平,力促城市清洁卫生。
(2)强化宣传教育,提高市民的环境卫生意识。巩固环境卫生管理成果,提高环境卫生质量,关键在于市民素质的提高,因此要将环境卫生宣传教育活动深入持久地开展下去。一是要加强新闻舆论引导,利用广播电视、开辟专题宣传栏目、加强街头宣传等多种形式进行宣传,形成大范围、高频率舆论宣传声势;二是积极开展创建“红领巾义务监督岗”、“老年志愿者监督岗”、“社区文明监督员”等活动;三是坚持创建行动与宣传教育紧密联系,继续开展城市“万人保洁”活动;四是从学生抓起,在幼儿园、小学、中学开设“做文明市民”的一系列教育活动。通过公共场所和居民小区的画廊、公示板等载体,宣传城市管理的相关法律法规和规章,强化市民的环境卫生意识。
(3)明确职能职责,建立环境卫生区域管理责任制。社区环境卫生管理体系必须根据市容环境卫生管理条例的规定,严格遵循属地管理原则,划清管辖区域,明确责任,环境卫生要集中管理。一个城市主次干道、背街小巷、居民小区、城乡接合部的环境卫生,由环卫部门一家管理,责无旁贷,出现问题也应由环卫部门负责处理。只有这样,才能提高工作效率,杜绝推诿扯皮现象,才能彻底根治城市“脏、乱、差”。街道办组织社区居委会划定辖区内街小巷、社区内各部门、各单位的卫生责任区,各部门、单位与街道办签订责任书,加强监督考核,充分发挥全社会的作用,提高内街小巷、社区的环境卫生清扫保洁工作水平;环境公司负责主要道路的清扫保洁工作,改革作业方法,切实控制道路扬尘,提高保洁质量。
(4)加大协管力度。在环卫管理中,要注重加大协调力度,充分调动各个方面的积极性,形成齐抓共管的良好格局。一是建立疏堵结合机制,整顿市容市貌。对违规违章临时建设物要一律拆除;对乱贴乱挂、乱写乱画等影响市容环境的行为要及时遏制;对店前名称广告和户外广告要规范,统一制订标准。二是建立建管并用机制,整顿流动市场。对街头市场、马路市场进行全面彻底的整顿,有店的必须坐商归店,无店的个体经营户和个体摊贩必须进入市场,或按指定的地点进行交易,严禁出店经营、乱摆摊点、游散经营。三是建立封闭管理机制,整顿施工场地。所有临街的建筑工地都应加强施工现场的管理,实行封闭作业,所有的建筑材料不准堆放在临街面。各施工单位在办理建设手续前,必须签订建筑垃圾卫生的清运管理合同,并缴纳保证金。四是建立齐抓共管机制,整顿环境卫生。狠抓文明创建活动,搞好各单位机关卫生、家庭卫生的管理工作。
(5)城乡垃圾一体化收运处理,推进生活垃圾资源化工作。目前我市生活垃圾资源化利用水平不高,部分生活垃圾被直接填埋和处置,不仅生活垃圾中可利用资源得不到充分利用,而且还会对环境产生污染,基至成为疫病传播的发源地。因此,要把垃圾处理与污染防治纳入循环经济轨道,针对城乡结合部卫生死角及野垃圾场问题,实行城乡垃圾一体化收运处理,按照密度要求建设固定的垃圾收集点,摆放垃圾箱(桶),根据不同情况建设小型中转站,交由环卫部门统一运输和处理。实行城乡生活垃圾统一处置,逐步把城乡结合部农村环境卫生纳入公共服务体系,政府加大对垃圾收集点建设和垃圾容器购置投资力度,村村设置垃圾箱或小型中转站,集中收集,集中运输,集中处理。全力推进垃圾减量化、资源化、无害化,要转变垃圾末端处理为从源头抓起的全过程整治的认识,使之达到资源低消耗、高产出、低排放的目的。
总之,城市环境卫生管理关系到人民的安康乐业,要针对城市环境卫生管理存在的问题采取有效的对策,才能创建优美的城市人居环境,提升城市的形象与品位。
参考文献
[1]黄勤民;市容环境卫生管理存在的问题与对策[J].科技资讯, 2009,(02)
篇7
1.林业生态环境保护的哲学基础
1.1 体现矛盾对立统一的辩证关系
从哲学的角度分析,林业经济发展与林业生态环境保护是林业发展的两个方面,缺一不可。它们是对立统一的辩证关系,一方面,如果片面追求林业经济效益而破坏林业生态环境、就会导致林业产业陷入昏乱状态,林业生态环境被恶化,人与自然的矛盾就会更加尖锐,这显然是违背自然和社会的发展规律。另一方面,过分强调保护林业生态环境而忽视林业经济发展的重要性,就会造成林业资源的浪费,不能充分发挥林业的经济功能和作用。我国林业发展的经验表明,林业生态环境保护事业需要依靠林业经济的推动,林业经济的发展能够提高社会和经济效益,从而调动林业经营者保护林业生态环境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只有林业经济和林业生态环境的协调发展才能实现林业综合效益的最大化,在林业的发展过程中必须加强林业生态环境保护。
1.2 充分发挥人在生态环境保护的主观能动性
哲学认为,人具有主观能动性。林业生态环境建设过程中应该正确发挥人的主观能动性,深刻认识林业和生态环境建设的本质和发展规律,善于合理开发利用林业资源,努力做到以最小的资源与环境代价,创造良好的林业经济与社会效益,做到人与自然和谐相处,促进林业经济增长与林业生态环境保护的可持续发展。林业生态环境建设需要充分发挥人的主观能动性,加强林业生态科技研究,将生态环境保护的科研成果应用到林业生态环境保护中去,提高林业生态建设效益,始终坚持保护林业生态环境的意识,以坚强的意志和十足的干劲从事林业生态环境保护事业。林业经济活动必然涉及到林业生态环境,人类应该正确发挥主观能动性,遵守自然规律,如按照林木的生长规律,制定科学合理的采伐时间和方式,人类活动不能超越林业生态环境的承载能力。
1.3 注重林业生态环境保护的客观普遍联系
认为,世界是普遍联系的整体,任何事物之间以及事物内部各要素之间都存在着联系。加强林业生态建设,是构建以森林植被为主体的国土资源安全体系的必然要求,也是改善生态环境、构建和谐社会的重大举措。林业生态环境不仅与林业经济关系密切,而且与生态系统多样性、人们的居住环境、气候变化紧密联系。林业建设必须加强林业生态环境保护,才能使林业的生态价值得到充分体现。关于群众观点的观点认为,人民群众是历史的创造者。林业生态环境建设应该充分发挥林区群众的作用,天然林、公益林的养护和经济林的推广和种植都离不开林区群众。林业生态环境建设为林业经济发展提供丰富的资源,有利于提高林区群众的生活质量和水平,林业生态环境能起到防风固沙的作用保障农业生产,同时改善林区周边生态环境,为建设美丽中国,提高人们的生活的幸福指数创造了条件。
1.4 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的要求
林业生态环境建设贯彻科学发展观的要求,科学发展观的本质是发展观。因此,在发展林业过程中必须按照党的十报告的要求,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思想,加大自然生态系统和环境保护力度,正确处理好人类活动和生态环境保护之间的关系。生态文明建设与林业关系,是系统与子系统的关系,是整体与个体关系,是大厦与基础的关系。人类要提升生态伦理关怀,构建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的林业产业体系,使林业生态环境和林业经济能够共同发展,在拥有优美的林业生态环境的基础上,发挥林业在增加农民就业增收的作用,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通过科学合理的措施来推动林业服务于党的十报告提出的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生态建设“五位一体”的总体布局,促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全面发展。
1.5 蕴含继承与创新的辩证关系
林业生态环境建设蕴含继承与创新的关系。我国森林资源丰富,古代人在利用林业资源中也有关于林业生态环境保护的观念,如儒家的主张“不违农时,谷不可胜食也,数罟不入池,鱼鳖不可胜食也,斧斤以时如山林,林木不可胜用也”,其中就要求遵守林木的生长规律,在合适的时间进行林木采伐。传统文化中还有很多关于林业环境保护的生态智慧可以借鉴,在当前的林业生态环境建设中应对其进行继承和创新,结合我国的国情和林业发展状况,按照现代林业的发展要求,研究新的发展思路和对策,可以从加强林业生态环境保护的科技研究、创新林业生态环境保护制度、深化林权制度改革、加强林业产业管理等方面来完善和创新林业生态环境保护方案。
2.林业生态环境保护存在的问题
党和政府高度重视林业生态文明建设,在长期的发展林业过程中积累了丰富的林业生态环境建设经验,不断探索林业生态环境建设的对策,制定生态与经济双蠃式林业发展战略,妥善处理林业经济发展与生态环境保护之间的关系,促进林业健康持续发展。根据《2011年中国国土绿化状况公报》资料显示,我国的林业生态工程建设成效显著,天然林保护工程全年造林57.16万hm2,森林改培3.33万hm2,森林抚育175.13万hm2,1.15亿hm2森林得到有效保护。但是,目前仍然存在若干问题制约着林业生态环境建设。
2.1 未形成科学的林业生态保护意识
哲学认为,正确的意识能够促进客观事物的发展。部分地区和群众尚未形成科学的林业生态建设意识,或者没有充分认识到林业生态建设的重要作用,这就阻碍到林业生态环境的发展。一是政府对林业生态建设的重要性宣传不够,使林区群众对生态环境保护的重要性认识不足,法律意识薄弱,偷砍滥伐现象依然严重存在。林业具有商品生产的属性,部分地区为了获得林业经济效益,对在林业发展过程中‘‘重用材,轻护林”的现象没有加以引导。二是对林区的生物多样性重视不够,有些地方采用单一林木品种培育模式,缺乏林下经济意识,因此浪费很多林地空间,没有形成科学的林业生态结构,森林增长量与消耗量比例不合理,导致森林生态功能下降。三是利用林业生态环境建设的科技的意识不强,我国对林业生态保护科技成果的推广不够到位。
2.2 群众的作用未得到充分发挥
群众观点认为,人民群众是实践的主体、是历史的创造者。林业生态环境建设必须依靠群众的力量,努力使群众获得更多的生态经济效益,为人民创造良好生产生活环境,这也是科学发展观“以人为本”的体现,但实际的情况是贯彻不力。一是目前林区群众参与林业生态环境保护基本上是由政府的号召和行政力量的推动,但是按照林业的发展规律,这样的群众参与方式并不是长久之计,正确的做法应该是把林业生态环境保护转化为人民群众的自觉行动。二是部分林区的公共财政投入不足,部分林权所有者不能按规定获得国家的生态补偿,林农利益得不到保障,没有严格依法实施管理经营,导致公益林建设效果不佳。三是林业工作者的综合素质有待提高,林场职工应该既是森防工作者又是森林的保健工作者,然而对他们的生态环境保护的相关培训较少,不利于他们开展林业生态保护工作。
2.3 未实现林业生态建设质量的全面提升
结合我国林业生态环境建设的现状分析,当前林业生态环境建设还有很大发展空间。一是我国人口基数大且增长较快,对林业资源的需求量大,但是林木生长量较低。我国现阶段的人均森林面积占有量只达到世界人均森林面积占有量的21%,而人均森林蓄积量仅占世界平均水平的12%。这种供需的不平衡是人类活动造成林业生态环境恶化的重要原因,同时也是实现林业生态建设质的发展的阻碍因素。二是林业生态保护科技的研究仍须加强,林业有害生物防治率不高,科技成果转化率和贡献率较低,林业生态保护科技创新水平尚待提高。三是林业产业对林业生态环境建设的支持力度不够,林业生态环境建设的后劲不足,林业生态保护激励机制不健全。生态文化体系初步构成,但要实现党的十提出的经济建设、政治建设、社会建设、文化建设、生态建设五位一体的格局,还需要以林业产业为支撑、全社会共同努力繁荣林业生态文化。
3.林业生态环境保护的主要对策
生态文明建设在国家和社会发展中具有举足轻重的地位和作用,而森林是大陆生态系统的主要环节,所以林业生态环境建设是生态文明建设的首要任务,应该针对当前林业生态保护存在的问题,实事求是地提出相应的对策,推动林业生态环境优质、稳定地持续发展。
3.1 增强科学的林业生态保护意识
—是强化群众的林业生态意识。林业生态环境建设必须通过政府开展全方位的宣传推介,增强群众的林业生态意识。大力宣传生态林业的重要性以及内涵,改变人们的传统观念和意识,是建设好生态林业的重要措施之一。人类社会发展的实践证明,要获取长远的和宏观的经济效益,就必须从单纯地追求提高经济效益转为追求提高生态经济效益,使产业与生态相互促进,同步提高。所以,要转变传统林业片面追求经济效益而忽视林业生态保护的观念。在农村中推广新能源的应用,降低农村生产生活对于林木的需求量,减少人类活动对林业资源的破坏。二是重视林区的生物多样性。保护林区的生物多样性,维持林区的生态平衡,根据森林生态系统的整体性原理,形成以林木为主体,其他物种共同发展的森林生态系统,保护野生动植物,提高林业资源的利用率,推动近自然林业的发展。三是增强利用科学技术来促进林业生态环境建设的意识,完善林业生态环境建设科技服务体系,增加林业生态科技研究经费的投入。加强林业科技人员相关知识培训,安排林业科技人员深入林间进行技术指导与服务,从而为林业生态建设提供足够的技术支持。使林业生态科技在森林有害病虫防治、防护林信息化建设、荒漠化治理等方面发挥作用。
3.2 充分发挥林区群众的主体作用
林区群众在林业生态环境保护发挥着至关重要的作用,是林业生态环境建设的主体因素。一是保护森林资源要从保护利益主体开始。林区群众既是林业生态环境保护的主体,又是林业生态环境保护收益的主体。发展林业经济,增加林业群众的就业机会和经济收入,提高林区群众进行林业生态环境保护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二是增加公共财政对林农的生态补偿,保障林农的利益,促使他们依法进行林业经营管理。国家按照核定的退耕还林面积,向土地承包经营权人提供补助粮食、种苗造林补助费和生活补助费9。通过这些措施来实现人与自然的和谐、人与人关系的和谐、人与社会的和谐,保障公益林建设顺利开展。三是加强对林业工作者的生态保护技术专业技能培训,做好以生态伦理观和现代生态保护科技为主要内容的林业生态保护教育,壮大精干高效的林业科技保护工作队伍,为林业建设和林业生态环境保护提供人才支撑,全面推进林业生态环境建设。
3.3 推动林业生态建设质量的全面提升
实现林业生态环境建设质量的全面提升,要做到统筹林业经济与林业生态的发展,保障林区群众生产和生活所需的林业资源,利用科技来提高生态环境建设的效益,以林业产业的发展推动林业生态环境建设。一是严格做到维护生态系统整体性、多样性和稳定性,以保证森林资源总量。在当前造林绿化的中,要改变那种只求数量的造林方式,加强技术指导工作,应大力发展工程造林,确实做到“造—片,成一片,管一片”。一方面采取多种措施加强天然林养护,打造品种多样、层次复杂、结构稳定的公益林,另一方面加强经济林科学的经营管理,充分利用林业土地,提高单位面积产量,实行绿色无公害培养,林种结构和林龄结构要合理,增强森林资源的接续能力。二是加强与林业科研院所、高校、专家的交流与合作,切实保障维持林业生态工程研究经费,建立基层林业生态科技推广机构和壮大从事林业生态保护的人才队伍,充分利用科技巩固和发展林业生态环境建设成果。三是繁荣林业生态文化。林业生态文化建设要广泛地传播生态文化知识和观念,体现不同地区的生态文化特色,处理好林业生态文化体系和产业体系的关系,完善林业生态文化产业的基础设施,鼓励林业生态文化的艺术创作,推动林业生态文化蓬勃发展,促进中华民族文化大发展大繁荣。
4.结语
篇8
关键词:环境监测;环境影响评价;关系
中图分类号:X820
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49944(2016)12017003
1引言
一般来讲,判断各种环境因素可否满足环境建设项目的要求,就需要借助环境监测结果。就环境影响评价体系而言,环境监测的重要性是不言而喻的。环境监测是立足于环境保护的角度上,按照建设项目的不同特征、出现的各种环境状况,由此制定相应的环保措施,并确立环境监测计划,在这种情况下,实现环境污染控制的目的,并最大程度上提升环境质量,保障经济的可持续发展。
2环境监测与环境影响评价内容及职能
2.1环境监测的数据
通常来说,获取相应的环境监测数据途径主要是通过现阶段高科技监测技术手段来实施,即通过监测具体环境中的某物质含量来开展。从其本质上而言,环境监测工作旨在为环境执法提供服务,通过相应的监测数据信息为环境管理提供技术支持。随着监测数据信息的积累,在某一时期内,就能够按照工作的实际要求,基于监测获取的数据信息,对该区域环境实施评价。需要说明的是,在具体开展的环境影响评价中,环境监测的内容划分成两个方面。首先是环境调查阶段,在该时期,主要了解和获取环境监测数据信息;其次是项目竣工验收时了解和获取的监测与调查数据信息。
在实际的环境监测时,数据通常会呈现以下特点。首先,基于统计学理论知识,把了解和获取的数据信息实施统计学计算,在具体实施的过程中,必须考虑融合自然科学以及社会科学的相关知识。其次,立足于环境监测必须为社会服务的基础上,这就要求在实际操作过程中,获取的环境监测数据信息,通过整理分析,能够有效地为改善人们的日常生活提供服务。这主要是基于环境监测数据能够起到下述作用,也就是说,在实际操作过程中,能够充分反映出人类为之生存的大气环境、水环境等各种因素的状况。
2.2环境影响评价的内容
环境影响评价的主要作用旨在为保护环境,避免企业规划以及建设项目实施后可能造成的环境影响。在实际操作过程中,主要是专家团队实施分析、预测以及评估,环评专家制定相应的预防措施,提出降低环境影响的方案,给予相应的跟踪监测方法,通过具体制度的建立和完善,来对环境进行最大程度的保护。可以说,环境影响评价是对规划和建设项目实施可能造成的环境影响实施各种分析、预测以及评估,并制定相应的预防措施,抑或提出降低环境影响的方案。通常来说,环境影响评价重点包含三方面内容:一是现状环境影响评价,二是环境预测与评价,三是跟踪评价。
3环境监测与环境影响评价的关系
3.1环境监测是环境影响评价的基础
要评价一个国家或者一个地区的环境质量好坏,就必须有一定的评价标准,即环境评价标准。环境监测数据能够直观地体现出一个国家或者地区的环境质量好坏。所以,环境监测数据对于评价标准是非常重要的。每一个项目的建设都必须提前做好对其周围环境的评价工作,其中有众多因素需要仔细斟酌,例如:水土资源是否适合该项目,空气清洁度能否满足项目要求等。有关部门需要长时间地对当地环境进行检测,认真考量该地域环境是否满足该项目的要求,例如水体的污染程度,大气的污染程度等。只有这样,才能够防止项目建成后因为环境不符合项目要求而无法及时运行。所以,环境监测是环境评价的体现手段,也是环境评价的基础工作。
3.2环境监测在环境评价中的监督功能
项目建设过程中及建成后开始运行都需要进行可行性分析,可行性分析的依据则来自于对当地环境的科学监测。可行性分析不仅包括项目建设地的选择是否合适,还需要考虑当地的水质、大气污染程度和其他环境水平是否能够满足该项目的要求。例如,分析类型的项目对精密度和准确度要求较高,那么对当地水体和大气的要求就会相应提高;若是水泥或者矿物类项目,对精密度和准确度要求不高,但要考虑项目运行后是否会对当地环境产生不良影响。以上情况都需要通过科学的监测数据来判断。人类要充分发挥主观能动性,运用新型科学技术对环境进行实时监督,对环境问题采取早发现早解决,预防为主,治理为辅的办法。此外,要号召全民保护环境,就环境问题对人民进行思想教育,改善我国国民不重视环境问题的态度,笔者认为,有必要在中小学教育中安排环境教育的课程,从孩子抓起,从小培养他们热爱祖国,保护环境。
3.3环境监测贯穿于整个环境评价体系
无论是在项目建成之前还是在项目建成之后,都需要对环境进行监测。环境监测应存在于项目的整个时期,所以对项目可行性影响很大。项目要更好地运行,就必须基于长期的实时环境监测,所以,实时环境监测对于项目而言至关重要,必须加以重视。
4环境监测在环境影响评价中的问题
(1)环境监测在项目建设前与项目建成后都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但是,环境监测也存在不足,主要表现在以下几方面:①监测地域的局限性导致监测所得的数据具有一定的区域性,而不是普遍性。这将导致监测结果,只能代表项目所在区域的某一特定时间的监测结果,而不能代表该区域的普遍性结果,与该区域实际的污染现状有一定的差距;②监测点位的设置是根据导则的要求而定,但实际工作中,设置的点位受项目区域地理位置的限制,实际监测时不得不适当调整监测占位的位置,这样的监测结果也不能完全代表导则要求的监测点位的结果,比如我站在监测某个垃圾处理场项目时,就由于交通不方便、工作环境达不到要求,不得不适当调整了监测点位;③还存在设置的点位附近有污染影响也不得适当调整点位的情况,比如以上提到的垃圾处理场项目,有个环境空气监测点位就有一个养殖户养殖了很多羊,空气质量很差,对监测结果影响很大;另外,监测点位其他条件对监测结果也有很大影响,比如环境空气质量监测时,连续7 d,每天12 h以上监测,接通电源是否方便,监测人员的是否有落脚点等也是影响着监测点位的适当调整等等。
(2)在环境监测的过程中,除了要受到地域的限制,还会受到时间以及建设单位本身的经费支持多少的限制。在实际工作中,时常遇到有的建设单位对环境保护工作不够了解和重视,特别是政府招商引资项目,时常出现“未批先建”、“边建边批”的情况,给环评单位留的时间太少,为了节约时间,只会选择某一区段的时间进行监测,而不是全天候监测环境水平。
(3)有的环评单位为了多接业务创收,在环评收费上乱压价,这就会导致不能保证足够的建设项目环影响评价过程中的环境监测费;同时也存在利用监测数据不具代表性的问题。
(4)在环境监测的过程中,还存在环境监测站任务重、监测人员较少、监测人员素质不高等等原因。在实际监测过程中也存在一些缩短监测时间、频率的情况等。
以上这些因素就无法准确地体现建设项目环境影响评价中所涉及的环境因素水平。
5完善环境监测在环境影响评价中作用的相关建议
环境监测是环境影响评价的基础,也是环境影响评价中至关重要的一部分,必须给予足够的重视。针对环境监测工作存在的一些不足,确保环境监测体现在环境影响评价中的重要作用,提出以下几点建议。
(1)加大环境保护宣传力度,真正做到全民环保,政府官员也好,项目建设单位也好,都应足够了解、重视环境保护工作,特别认识到环境监测工作在项目建设过程中的重要性,依据环保法律法规的程序申报项目,做到不“未批先建”、“边批边建”,保障环境影响评价单位有足够的时间进行评价工作;同时,提供足够的经费并给予人力支持;保证有足够的人力、物力进行环境监测,实现全天候的监测环境。
(2)加强对环境影响评价单位的管理,加强环境影响评价队伍建设,完善环境影响评价单位考核制度,保障环境影响评价工作依法有序开展。环境影响评价单位应严格执行环保相关法律法规,在接业务时,要对建设单位提出环境影响评价的基本要求,满足环评所需资金及时间,合理布设环境监测点位,做到时间保证、经费保证、监测具有代表性。
(3)政府部门和环保部门,特别是环境监测单位,都必须高度重视环境监测工作,加大环境监测硬件投入,购买先进的环境监测仪器设备,引进专业人员,保障环境监测工作的全面开展;加强监测人员队伍建设,加强业务技能学习培训,提高业务素质;加强的环境保护意识教育,使他们深刻理会到环境监测工作的责任和意义,增强责任感和使命感,保证监测结果的代表性、准确性、精密性、可比性和完整性。
参考文献:
[1]
王燕.谈环境影响评价现状监测中常见的几点问题[J].环境科学与管理,2009,34(9):110~111.
[2]邵颖慧.刍议环境监测在环境保护工作中的作用研究[J].环境科学与管理,2013,38(12):183~187.
[3]郝大举,王世林.环境监测在环境影响评价中的作用分析[J].污染防治技术,2010,23(2):64~65.
篇9
【关键词】有害物质来源;处理方式;注意的问题
随着我国经济的迅猛发展,环境污染问题日益突出,因此,作为环境保护工作耳目的环境监测成了一项必不可少的工作,它能为环境管理者提供必要的技术手段支持,当某一地区突发环境污染时,对其进行环境监测就能及时准确地在数据上掌握其污染程度和变化趋势,为下一步的管控打好坚实的基础。另一方面,环境监测所产生的实验室废液也应慎重对待,由于这一部分的废液量很少,不易引起重视,通常直接排放,这种做法是非常错误的,如果不处理好再排放将会造成环境的二次甚至更严重的污染。因此必须加强对环境监测实验室废液方面的管理,使其更加规范化,不要让环境监测实验室变成一个固定的污染源。
1、环境监测实验室里的废弃液体来源
在日常的环境监测中,需要采集一定量的污染源、环评、地表水等样品进行分析;在突发环境污染事件中,需要对被污染的环境介质进行布点评估采样,往往要设置多个点位,而且,为了掌握污染的程度和变化趋势,以及保证分析结果的稳定性,将会在不同时段分批次采样分析,这个过程将产生大量的分析废液;同时,用于检测的各种试剂量大,种类多,有害程度不尽相同,有些试剂失效或超过保存期,有些试剂使用期限很短,比如现配现用的做标准曲线的标准溶液,若试剂间发生反应,又会衍生出种类更加复杂的废弃物质;还有检测所用的移液管、显色管、玻璃杯等器皿,上面附着反应物,需要用大量洗涤剂和水冲洗,因此也会在这个过程中产生废液。
2、部分废弃物质的有害性以及其处理方式
废液中的有害物质主要通过物理或化学反应转化成无毒或者低毒的物质,下面主要介绍几种常见的实验室废弃物的有害性及其处理方法。
2.1金属溶液
铅、镉、铜、铬、汞等重金属离子,如果直接排放到下水道,最终将进入地下水,渗透到土壤中,通过农作物和动植物积累,这将给大自然和人类造成严重的损害,在这里主要介绍铬和汞。在酸性溶液中,铬一般为六价,具有强氧化性,我们可充分利用它的这一性质,在废液中加入亚铁盐或亚硫酸盐等具有强还原性的物质,将其还原为三价铬,而后加入强碱性溶液调节pH值为8~9,生成沉淀Cr(OH)3,过滤将沉淀和溶液分离。为了尽可能除尽溶液中的重金属,可以将过滤出来的上清液重复操作几次直到没有沉淀产生,那些过滤出来的沉淀可以干燥后用焙烧法处理,使其和煤渣一起进行焙烧,处理后得到铬渣填埋。
金属汞及其化合物属于剧毒物质,常温即蒸发,可通过呼吸道、皮肤接触或消化道等不同途径侵入人体,损害人体器官。如果在使用过程中不小心洒出,必须用硫磺及时清除掉。处理实验室废液中的汞可用硫化物共沉淀法:先将含汞盐的废液用碱性溶液调节到pH值为8~10,然后在调节后的溶液中加入过量的硫化钠,使其生成硫化汞沉淀,这种沉淀毒性较小,再加入硫酸亚铁作为共沉淀剂,生成的硫化亚铁沉淀可将硫化汞微粒吸附共沉淀,然后静置、分离,再经离心、过滤,滤液经检验没有汞离子即可排放,残渣可用焙烧法回收汞或制成汞盐。
2.2氰化物
含氰废液不能随便乱倒,尤其不能倒入酸性溶液中,因为在酸性介质中会产生剧毒的氰化氢,非常危险,因此要求在处理氰化物时必须在通风橱中进行。由于这种溶液低浓度不易处理,因此可以加入氢氧化钠调节pH值为10以上,再加入含量为3%的高锰酸钾粉末,分解氰化物。如果溶液本身即为高浓度的,可以使用碱性氯化法处理,首先用碱性溶液调至pH值为10以上,再加入次氯酸钠等,经过充分搅拌后,氰化物就被分解为二氧化碳和氮气等无毒气体,放置24小时待完全反应之后,再次测试,合格后排放。
2.3有机溶剂废液
随着我们站饮用水80项开发的认证完成,有机溶剂的使用量大为增加,而这些有机溶剂价格偏贵,毒性较大,且难以降解,我们可将该类废液加以回收利用。对于可水解的有机溶剂,例如有机酸酯类,可以加入强碱性物质氢氧化钠或者中等强度的氢氧化钙,然后对其加热分解,水解后如果废液无毒害时,再加入酸性物质进行中和,加水稀释后排放出去;如果还含有有害物质则可以用吸附的方法进行除毒。对于不溶于水的有机溶剂,可首先使用分液漏斗洗涤,洗涤时采用不同的洗涤剂,再用水洗涤,干燥后进行蒸馏精制、纯化,如果纯度较高可重复使用。由于有机溶剂一般具有挥发性和毒性,因此在处理时要注意安全,须在通风橱中进行。
2.4综合废水
在水污染源监督监测、总量控制等工作中,总会出现一些含有复杂成分的废水,这些废水可以选择委托给专门的污水处理厂或者具备资质的环保公司择,也有利于节约人力物力。如果自行处理的话,可以将综合废水先调节到pH值为3~4,呈强酸性,然后在这些溶液中加入铁粉,使其充分反应后,再用碱调节到pH值约为9的强碱性溶液,再加入高分子混凝剂使其降为沉淀,滤除后干燥,然后再做适当的处理即可。
3、处理废液时需要注意的问题
进行环境监测时,有时需要采集该污染地区被污染最严重的样品进行检测,比如工业原液,因此该部分废弃物的浓度就会很高,由于大部分实验都是放热反应,只有极少数是吸热反应,为了避免因为大量处理废弃物放出大量的热而造成不必要的意外发生,我们在处理废液时一定要注意以下几个方面的问题:由于不同的废液组成成分不同,因此在处理的过程中可能会有发热、毒气以及爆炸等危险发生,因此在处理之前一定要充分了解废液的性质,遵循分类放置,分类处置,一次少量,分多次进行的原则,加入适当的物质使其产生化学反应,生成无毒害物质,且要边操作边仔细观察记录反应的情况。有些只加入一种物质,比如络合离子,根本无法反应完全,还要采取合理措施,决不能让还含有有害物质的废液排放到自然中;还有些物质其反应后生成的物质也是有害的,像这种情况必须进行再处理;由于我们并不清楚两种物质的反应剧烈程度,因此应缓慢进行;在进行反应时一定要搅拌均匀,这样可有效避免因为局部剧烈反应而造成严重后果。
4、总结
进行环境监测目的就是尽量保护好我们赖以生存的环境,如果在监测实验过程中产生的废弃液处理不当给环境造成了二次污染,环境监测就失去了其固有的意义。目前我国暂时还没有关于实验室废液处理的标准。因此,作为环境保护者的我们要严格要求自己,以身作则,以建设环境友好型社会为指导,对实验废液进行有效处理,绝对不能图方便未经去污处理就将其排放到环境中,必须做到废弃液体达标排放。
参考文献
篇10
关键词:城市建设;城市污染;环境问题
中图分类号:TU984.11+1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一、城市环境和资源的压力
城市规划中的环境问题跟经济活动和人口的密度成正比,因而,巨大的资源与环境压力也接踵而来,加上日益加快的城市化进程,城市猛增的人口,人民日益提高的生活水平和升级的消费,都带给了紧张的城市环境和资源更重的压力。
(一)大气的污染和大气污染物
大气污染物目前已知的约有100多种。主要由自然因素(如森林火灾、火山爆发等)和人为因素(如工业废气、汽车尾气等)引发,后者更甚,特别是工业生产和交通运输死带来的。城市中的空气污染源大致来自于以下方面:1、工业:工业是导致大气污染的重要因素。因为工业排放到大气中的污染物性质复杂,种类繁多;2、交通运输:尤其是城市汽车,数量多又集中性强,它所排放的污染物能对人呼吸器官直接造成很大的危害,严重污染城市空气,是城市空气的重要污染源;3、各种喷雾剂,新增了空气中的有害成分,造成空气污染(如各种空气清新剂、杀虫剂等)。城市化日渐加快,相伴相生的工业、交通运输业也发展迅速,这些发展就导致了更多空气污染。当污染物:大量的废气、粉尘、硫氧化物、碳氧化物、氮氧化物、臭氧等被排入大气中后,空气的质量就受到了严重的破环。
(二)废水污染
城市水污染主要涉及如下三点:
1、工业废水;2、生活污水。生活排放污水的数量正在逐渐增加,有资料显示,有一半的废水是生活排出的;3、农业中用的化肥、农药,通过雨水进入到到河流中后,使地表水受到污染。据相关环境部门调查,我国城镇未经任何处理直接排入水中的污水每天至少有l亿吨。全国七大水系中,一半以上的河段水已受到污染,全国不适合鱼类生存水占到1/3,不能用于灌溉的占到1/4,严重污染的已达到了90%,有一半的城镇水源不符合饮用标准,40%的水已不适合饮用,甚至水体污染已经成为导致南方城市总缺水量的60%—70%的罪魁祸首。
(三)固体废物污染
固体废物主要涉及到生活垃圾、一般工业固体废物和危险废物三种。另外,也包括农业固体废弃物和建筑废物。固体废物一定要妥善处理后才能丢弃,否则就会对大气、水体和土壤带来严重污染,危害人体健康。固体污弃物具有两重性,也就是说,在不同的时间和地点,对于不同的人而言,被废弃的某物品有可能是废物,但如果转换一定条件,废弃物也能变为资源。防治固体废物污染就是利用废物的这个双重性,使固体废物减量、无害化,并且变成资源。对于不能利用和一定会产生污染的固体废物,一定要妥善处理。
(四)噪声污染
噪声一般可分为高、低两种。一般而言,低强度的噪声对人体是无害的,而且在满足一定条件的情况下可以提高工作效率。但高强度的噪声则会对人体有害,使人疲劳,情绪低落,甚至引发疾病。高强度噪声,无论是对人的听觉、视觉、智力还是神经系统、消化系统、内分泌系统、心血管系统等都有伤害。高强度噪声主要来自工业机器、现代交通工具、高音喇叭、建筑工地以及商场、文体娱乐场所所带来的喧闹声等。伴随城市化进程的加快,噪音污染已发展为城市污染的严重灾害之一。城市的噪声污染主要来源于机动车数量的猛增。
二、防治污染的举措
(一)大气污染综合整治规划
大气污染的治理应当在维持现有城市的能源与交通状况的前提下,找出危害广,影响大的最严重污染物,以便能有针对性的有效治理。城市规划的大气污染治理方法主要有:1、合理工业布局;2、减少交通废气的污染;3、绿化造林
(二)水污染综合整治规划
生活污水主要是有机物的污染,工业污水主要的污染物就没那么简单了。虽然每个城市水污染的程度各异,但仍可普遍采取如下措施加以防治:1、提倡节约用水,对废水进行循环再利用。实在不能用的废水经过处理后再排入水管道中;2、划分区域用水,在污染严重区域开办废水处理基地,尝试多种处理方法,采用新的科学方法净化水,严格杜绝未经处理的污水直接倒入江河湖海中。
(三)固体废物综合整治计划
处理城市生活垃圾一般采取两种方式:一种是填埋,另一种就是焚烧。虽说目前,我国填埋生活垃圾已经发展到稳步推进的阶段,但实施填埋时一定要妥善处理土地资源,确保最大限度的减少填埋场的污染和浪费,变填埋气体为资源。焚烧垃圾主要适用于可燃垃圾,东部沿海城市因其土地资源的宝贵性,就决定了焚烧处理会慢慢演变为这一地区生活垃圾处理的主要方式。
(四)综合整治和规划噪声污染
目前来讲,噪音污染控制技术上已经发展的较为成熟,但因为现代工业、交通运输业规模很大,要采取噪音控制的企业和场所数量较多,这就要求从技术、经济和效果等方面综合权衡来防止噪音问题。具体方法可包括:在控制室外、设计室、车间或职工长期工作的地方处理好噪音,可以采用隔声、减振、吸声、消声等技术进行城市治理,有效防治噪声污染。在一些特殊地方可适当的放宽要求(比如库房或少有人去的车间和空旷的地方),妥善减少该建设区域的绿化水平,适当减少城市噪声。
总之,城市环境是人们赖以生存的基本条件,是城市经济得以依托发展的物质基础,也是城市社会文明的发展的象征和标治。在进行城市规划时,要有针对性的对城市污染中的大气污染、水资源污染、固体污染、噪音污染等进行有效的治理和解决。目前,摆在我们面前,亟待解决的问题就是:运用科学的现代环境理论和方法,在充分利用自然资源的前提下,寻找污染和破坏环境的根源和危害,真正做到保护好环境,扼制污染,真正做到有效控制环境污染,促进人类社会与环境的统一、协调和持续发展。
参考文献:
[1]汪亮 ;黄万金;城市规划中的环境保护问题《安徽建筑工业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2006年 第6期
- 上一篇:弱电智能化项目培训方案
- 下一篇:教育信息化的基本特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