服装设计的构成要素范文
时间:2024-01-09 17:36:02
导语:如何才能写好一篇服装设计的构成要素,这就需要搜集整理更多的资料和文献,欢迎阅读由公务员之家整理的十篇范文,供你借鉴。
篇1
关键词:设计美的要素;中性服装;材料;造型;色彩
设计是人类意识活动到产物,它以满足人类生活需求为出发点,是一个由繁到简的过程。设计强调带给人类的精神财富和物质财富,即产品的审美性和功能实用性。设计活动创作的美与艺术美的一个最典型的区别,就是设计美还需要通过生产、制造转化为物质形态上的美。由此可见,设计美是通过设计活动创造出产品,给人提供一种视觉享受和生活便捷。设计美是人类对美的一种主观感受,通过设计产品对人类感觉器官的作用,以刺激人类内心的心理结构为目的。服装设计美就是通过设计手法将面料艺术化以此来满足人类的体验,这种体验包括:视觉、使用、反馈、精神这四个方面。
一、中性服装
服装设计早已从原始社会遮羞、避寒功能,上升到了审美、形象标识、表达功能层面。早在唐朝,女性打破传统观念的束缚,呈现出女着男装的服饰文化特征,在中国封建历史上刮起一股性别模糊化的风潮。中性传递的是一种无显著性别特征的信息。中性服装来源于人类性别特征观念的淡化,从而引起性别审美情趣的转变。中性服装设计美体现在模糊的性别特征带来了一种新的审美标准,它丰富了文化内涵,打破了传统的着装理念,从原本的非主流设计,成功演变为一种流行风格。
二、中性服装设计美的要素
中性服装设计美的审美对象是一个特定群体,这类群体由于相似的心理特征、心理需求而具有共性,并且这种共性在一定时期内不会发生大规模的变动。然而,中性服装设计美的产生与这种共性相通,是由一定因素构成,通过对设计美构成要素的分析,可以把控中性服装设计最终的美感。中性服装设计美的构成元素种类繁多,对于中性服装设计美的研究依赖于服装设计美的本质,下面将从材料、色彩、造型来分析中性服装设计美的三大要素。
1、中性服装设计美之面料篇
服装面料是构成服装设计的物质材料基础,是引导创作思路的主要因素。服装面料包括视觉感受与触觉感受,通过面料的肌理、质地从视觉和触觉的角度来展现服装面料的美感。面料的柔软、硬挺、悬垂及轻重厚薄等特性有助于设计师准确表达款式造型的风格。中性男装材料的选择可以借助于表现女性柔美气质的面料,例如:轻薄面料、弹力面料、透明面料。轻薄面料用于男性可以衬托出男性细腻的一面;弹力面料的使用可以体现男性的曲线美,展现充满肌肉线条美的男性形象;透明面料运用在男装中可以增加神秘感,流露出一股性感美。在中性女装中常采用厚重、挺括、简约的硬挺面料,表现女性刚强的一面。另外,对于男款中性服装的面料纹样可以选择柔和感性的装饰花纹,加入镶边、褶皱的运用,活泼而不花哨,细腻而不显脂粉气;在女装的表现上,采用硬性的金属装饰,带动感有力度的图案,温和恬静中透露出硬朗与锋芒。2016年春夏米兰男装周中杜嘉班纳运用了鲜明的女性图案:装饰花纹、流苏,搭配修身七分裤,让男装变得柔和、优雅。
2、中性服装设计美之造型篇
中性服装的造型是决定服装中性化的根本要素,是体现中性风格的判断标准。中性服装是以心理性别偏向中性的群体为导向,其服装的造型设计是以该群体的心理需求为支撑点,例如:女性不愿意突出胸部特点,男性不愿意衬托出其阳刚之气等等,这决定了中性服装造型设计需要去掉性别特征的符号。在男装廓形上可以借用女性的修身廓形,体现男性阴柔之美,大致有窄身形和紧身形两种轮廓线。另外,在款式设计上可以选用不同的内部结构设计元素以赋予每套服装不同的风格特色。例如将领口开低,突出脖子细长、胸部丰满。相反,在女装廓形上采用直而硬挺的线条,避免强调曲线美,极大的弱化女性传统形象。在款式上,中性化女装通常会选用男装西服、衬衫的领形,营造一种帅气逼人的阳刚感觉,加重女性中所缺乏动理性感受和独立精神。2016年TopshopUnique一款女装在透明蕾丝内衫外搭男士西装外套,夸大肩部线条,呈现经典英伦绅士风。
3、中性服装设计美之色彩篇
在服装设计中,色彩是语言和情感的象征。服装色彩明确地表达了服装风格和设计语言,并且对其视觉感受进行区分,还诠释着设计师与穿着者的文化内涵和个人气质。中性服装色彩的选定需要根据设计风格、设计定位、目标客户群的心理特征来分析,在色彩的选择中注重其自然功能的同时,还需要强调节奏感,使色彩衍生出新的视觉感受。中性男装设计中可以选择丰富艳丽的色彩,例如:高明度、高纯度的色彩,营造一种强烈的视觉冲击感;还可以选择女性的代表颜色,比如:粉色、橙色,体现男性美艳的一面。在中性女装设计中,可以选用低明度、低彩度的中性色,多采用正统、沉稳、自然的色系,较少使用鲜艳的色彩,可以体现女性沉着稳重的男性气质。中性服装设计美的构成要素是影响服装设计美的重要因素,受人类审美标准的影响。虽然服装的审美意识是自由的,但是构成设计美的因素通常都有相似之处,将科学的构成要素组合在一起,最终满足大众消费群体的审美要求。可见,把握设计美的前提就是把握设计美的构成要素。设计的过程就是设计师将自己的审美理念和设计美的构成要素融合、重塑的过程。顾客对服装产生审美感情、获得一种美感享受是证明产品的一大途径。因此,设计美的构成要素在设计美学中至关重要,与设计紧密相连。
作者:文曼妮 单位:苏州大学艺术学院
参考文献:
[1]李超德.设计美学.[M].北京:人民美术出版社,2009
[2]陈瑞林著.中国现代艺术设计简史[M].上海:上海人民美术出版社.2014.06
[3]陈望衡.艺术设计美学[M].武汉:武汉大学出版社.2000
篇2
关键词:色彩秩序 包装设计 服装设计 室内设计
当今社会步入了一个新时期,人们对审美的要求也越来越高。吃饭叫餐饮文化,人们不但要色香味俱全,也对饮食环境提出了更高要求;着装叫服装设计,居住叫环境艺术,总之,设计已经或多或少地参与到了人们的日常生活中,已经不再是设计师独有的特权,而是人们生活中一个对美的追求。生活中的每一件物质产品,都是设计者从人性化角度出发,根据人们的生活需要进行设计和生产的,我们对信息或其他资讯的获得有90%来自于眼睛,那么,所有的产品设计师在进行设计的时候,更重要的是对其色彩进行设计。色彩作为视觉传递的第一大要素,其特点表现在,人们首先是被色彩所吸引,进而引起人们对其造型和内涵的解读,所以,了解色彩在不同设计领域的应用,可以使我们更加准确地使用色彩,从而设计出更多、更好的作品。
在包装设计中,色彩作为一种表情达意的手段具有较强的视觉冲击力,能快速地传递信息。在一些包装设计中,如果采用标准用色,能够引起人的注意,形成深刻印象,起到强化信息的作用,这是视觉传达的重要手段之一。如可口可乐企业标准用色,采用高纯度的红色,显示了积极、鲜活与热情,使消费者和观者无形中受到这种精神的感染,从而可以获得心理上的刺激与满足。柯达胶卷的包装设计,选择了具视觉刺激效应的黄色为主调,用黄色树立了商品形象。与柯达相应的日本富士胶卷的包装设计,则选择了富有朝气和生命力的绿色为企业标准用色,绿色不仅传达了产品的信息,也成为富士的形象和代名词。顾客购买胶卷时,可以通过色彩对商品进行区分,如买个绿色的胶卷,买个黄色的胶卷,还有可口可乐的红色标识与百事可乐的蓝色标识,都可以运用企业标准用色加以区分。这些实例说明,色彩可以使商品建立固定的信息,强化人们对商品的印象,提高人们对商品的认知度,因此,现代包装设计十分重视包装的色彩,许多企业把企业VI的专用色延用到本企业的产品包装上,使之产生统一感,强化企业形象。如许多商家在销售商品的同时,一律使用统一的包装纸,包装袋突出了企业的标准色,使消费者带着这些标准色走出商场后,起到宣传产品的作用。在印刷技术高度发达的今天,包装色彩的巧妙运用,不但能使包装出奇制胜,并且可以有效地把握市场营销脉搏,比起广告更经济、直接。因此,我们可以概括地说,在包装设计中,色彩具有三种功能――传达企业形象,表达产品的色彩感觉,提升购买欲。
色彩、造型、材料是服装设计的三大要素,其中,色彩这一构成要素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如果说造型设计是服装设计的骨骼,那么色彩则是服装设计的灵魂。从色彩的角度出发,任何一种颜色都是美妙、独特的。世上没有不好看的色彩,只有不成功的搭配。服装的审美品质在很大程度上直接受到色彩的影响,在服装设计中,人们对色彩的反应则是强烈的,服装的色彩可以体现出着装的文化修养、性别特征,以及民族特色、职业特征、个人气质特征和个性风采,体现着时代感和人的精神面貌。提到服装的色彩,人们最容易想到的是流行色。在现代生活中,追求色彩美是一种时尚,而当一些色彩被赋予时代精神,并符合人们的兴趣爱好时,这种色彩就会流行起来,这可以理解为是一种时代潮流。服装领域一向崇尚流行意识,流行色在服装设计中的应用是人们对色彩时尚的追求,突出反映了现代人的审美特征,体现了人们求新、求异的心理。流行色变化的速度很快,所以,服装设计师应具有一定的前瞻性,站在设计的前沿,准确把握流行趋势,引导潮流,即把来自于消费市场的色彩记忆归纳提炼,并通过预告形成流行色。比如,一般春季会流行一些跳跃、活泼的色彩,夏季会流行一些浅透的、亮丽的色彩,秋冬季会流行色系偏重及高纯的颜色。当代服装设计的新潮款式和流行色相结合是一种必然,因此,设计师应仔细分析、研究流行色周期的规律,掌握流行周期和时间,这样才能推出符合人们更多审美要求的新潮服装,并带来经济效益。
室内环境的色彩是室内设计最亮丽的风景,人一生中在室内的时间会达到95%,那么,色彩作为一种设计要素,效果的好坏会直接影响到人的生理和心理及情感意识。在进行室内色彩设计时,首先应明确空间的使用性质;其次考虑设计空间的大小、朝向和设计形式,设计师可以根据色调对空间进行调整;再次,根据使用者的年龄、性别,以及其对色彩的要求区分设计,但室内色彩的基本要求,实际上就是按照不同的设计对象有针对性地进行色彩配置。统一组织各种色彩为色相、明度和纯度的过程就是配色过程。良好的室内环境色调,总是根据一定的秩序来组织各种色彩,总体原则应是大调和小调对比,也就是说,空间围护体的界面、地面、墙体、天花等应采用同一原则,使之和谐统一,而室内陈设,如家具、饰品,则应成为小面积对比的色彩,只有这样,才能设计出功能合理、符合人生理及心理要求的室内空间效果。
总之,在艺术设计的过程中离不开色彩学,掌握了色彩的基本知识,才能正确地驾驭色彩调配,在设计运用时准确、生动、到位,从而创造出艺术设计的精品。
参考文献:
[1]杨国林.色彩构成[M].辽宁美术出版社,2005.
[2]冯四东,朱辉球,吴天麟.色彩构成及应用[M].北京工艺美术出版社,2007.
篇3
由于少数民族地区分布、习俗和文化传统的不同,少数民族服饰作为重要的文化载体也呈现出多样化,并极具民族特色。服装设计过程离不开审美情趣、色调搭配和功能用途,这其中便蕴含着丰富的绘画艺术内涵。因此从少数民族的服饰中探索绘画艺术的运用特色,有利于当今服装设计领域的发展和设计理念的改革创新,亦有利于充分挖掘并发扬民族文化。由赵平勇、曹建中、车岩鑫所著,中国传媒大学出版社于2012年10月出版的《民族服饰绘画与色彩表现》一书结合具体少数民族的传统服饰,从形态、线条、色彩等方面对服饰的绘画语言进行了具体深入的探究,旨在为当今高校艺术设计专业提供丰富的研究素材和范式指导。
该书的首要特点在于研究思路清晰、追根溯源,布局缜密合理。该书涵盖了民族概述、民族服饰与色彩、服饰绘画语言形式、绘画基本要素、不同表现方法以及作品欣赏等 6 个层面,结构层层递进,内容丰富具体。该书首先从我国少数民族的分布、概况以及服饰特征和功用为切入点,通过对服饰所传达的文化心理、审美情趣及人文环境等进行详细描述,体现出民俗服饰与文化传统之间的密切联系。
该书指出对少数民族而言,服不仅象征着民族特色,更承载着人们对美好生活的追求,多种多样的色彩、款式适用于不同的场合,表达不同的心理状态等,也在几千年的发展和演变过程中逐渐形成了特有的设计风格和艺术特点。例如蒙古族人热情洋溢,草原地区气候特征明显,因此蒙古族服饰不仅色泽鲜艳,传达给人热情好客的心理,又注重保暖和方便。因此从民族起源和发展历程入手进行研究,对于民族服饰的绘画艺术探究过程有事半功倍的作用,可以让研究过程变得有理有据,便于分门别类总结不同民族服饰中的绘画艺术特点。
该书的另一特点在于案例丰富、图文并茂富有表现力,也正因此增强了该书的可读性并和应用价值。色彩之于民族服饰而言更像一种语言,通过不同的色彩搭配不同的图案、线条、形态等,可以有效帮助各民族传达心声。另外色彩作为绘画艺术的基本构成要素之一,对于绘画作品内涵的传达影响深远。因此该书作者在研究民族服饰与色彩之间关系时,以苗族、傣族、彝族、瑶族等民族为例,对这些民族服饰色彩的基本色谱进行了汇总、分类,分析可见不同的少数民族由于受生活习俗、信仰等因素的影响,在设计民族服饰中拥有不同的色谱。而绘画形式语言除了有色彩、线条之外,更包括节奏、韵律和肌理美感,这些都是通过不同服饰传达给观众的视觉体验。
篇4
【关键词】立体构成;点;线;面;体;服装;
一、服装中的立体构成
立体构成作为三大构成之一,是设计系学生必修的核心基础课程,它是指三维度的实体形态与空间形态按照一定的原则、规律、力学原理所进行的立体构造。对学生的立体思维训练、空间感及三维造型能力有非常重要的意义。立体构成包括四大构成要素,分别是点、线、面、体。立体构成影响所有的设计专业,与服装设计专业联系紧密。
1、点立体在服装设计中的应用
几何中的点指的是位置,而立体构成中的点是具有长度、宽度、深度的实实在在的点。在立体构成中,这些点根据一定的形式美原则“组装”在一起,这些原则包括:渐变、重复、特异、对比、比例、调和、节奏、对称、韵律等。点的立体构成在服装中有两种出现,一是在结构上出现,如扣子,西方古代的军服以及中国的唐装,扣子在其中不仅是结构,也起到非常重要的装饰重要;另外,点的立体构成作为纯装饰出现,这些点主要通过重复、渐变、对比、节奏等构成原则排列组成,在各种服装中都有出现,材料主要有珠管、亮片、珍珠等小装饰。
2、线立体在服装设计中的应用
线在立体构成中有直线曲线之分,直线包括垂直线、斜线及水平线;曲线包括有机曲线和几何曲线。线的立体构成在服装中应用十分广泛,比如我们穿的服装都是由纱线组成,再如针织毛衣,都是线通过重复的构成原则来组成的。另外服装中出现的流苏元素既可以是结构成也可以是单纯的装饰元素,这些线式的流苏元素,在服饰中很常见,可以运用在衣服上、裤子上、靴子上,也可以在女式皮包上。另外,一些装饰元素,例如刺绣、皮编等,都是线的立体构成在服装中应用。
3、面立体在服装设计中的应用
面立体服装中的应用更是多不胜数了。衣服便是通过打板,然后制作成大小不一的裁片,最后缝制而成。这些裁片便是立体构成中的面,正是通过这些面,我们的衣服才可以防寒保暖,遮羞蔽体。这些面的立体构成在服装有多种多样的体现,除了裁片一说外,一些装饰效果也是用面来达成,例如拼布、例如雕花镂空等等。面立体在服装中运用的原则有多种,例如对比、反复、比例、节奏等。面在服装中的应用,可以归为加法和减法。加法例如拼接、刺绣、镶嵌等;减法如镂空、皮雕及穿洞等。
4、体立体在服装设计中的应用
体立体在服装设计中主要是应用于高级定制,艺术个性化的服装上。一些夸张的服装例如加高加大垫肩,让肩膀更加立体,更有个性。另外多层的领子,多层的裙摆等,都是非常好的体立体。其实我们所穿着的服装,便是由裁片这些面拼接组合起来的体。体立体在服装中的表现一般根据力的原理,再结合比例、对比、节奏原则在服装中得以实现。例如帽子、哈伦裤、喇叭裤、蓬蓬裙、羊腿袖都是体立体的例子。
5、著名服装设计师对立体构成的应用
好的服装师都是优秀的立体构成运用者。例如迪奥、川久保玲、圣洛朗、三宅一生、加里亚诺、马克昆等等。迪奥先生是世界公认的时装宗师,他的“新样式”风格的服装一经推出,便立即引起轰动,给人们带来了新的时装审美标准。他不断地改良,不断地进取,不断推出各种样式,发明新的廓形,而这些样式无一不是精彩的立体构成作品,仍为今天的时装界尊崇,例如他的“Z字形”、“8字形”、“垂直形”、“圆形”、“埃菲尔塔形”、“圆屋顶形”等等,都是面立体根据比例、节奏等原则组合而的经典立体造型。
川久保玲以其“破烂式”时装闻名于世。“破烂式”上的破洞是其招牌特征,而这些破洞也正是运用到了面立体构成当中的减法。
圣洛朗也同样是一位构成大师,他除了用蒙德里安的构成形式的画为灵感制作出经典时装外,还推出诸如非洲风格的服饰:全部用非洲式的珠类和小贝壳“组装”而成的时装,这无疑正是点立体通过重复、节奏原则成功构成之作。
三宅一生的“一生褶”正是线立体的代表作。加里亚诺这位设计师,有时诡异,有时怪诞,他设计的巨大的领子让人过目不忘,而他的折纸系列则是半立体在布上的完美演绎。
与加里亚诺有些相似的马克昆,也同样是一位才华横溢的服装设计师。他甚至会将鹿角、头发、马毛直接用于服装设计当中,有时甚至替代所有的面料。马克昆有一套服装便全部用人的头发设计而成,线立体在其中的应用,让人震惊。马克昆也会将鸟的羽毛全部替代面料,制作服装,以重复、重叠、肌理的原则,将面立体在服装中发挥得淋漓尽致;另外,马克昆设计了一个巨大方形盒子式的大帽子,让人感觉离奇而又新颖,成为了时装界的经典之作,这正是体立体在服装中的巧妙应用。除线面体外,马克昆也同样将点立体运用得十分精彩,他设计的一双鞋子,鞋面便全是用珠串,珠管串连而成,该设计不仅给人大气的感觉,而且还十分精美。
二、立体构成教学与服装设计的具体结合
因各设计专业所涉及到的立体构成方面各异,因此针对不同专业,立体构成课程应当被灵活设置,以让学生获益最大。针对服装专业,根据本人教学,在此提出来立体构成与服装设计专业的几个契合点。本人认为,在服装专业学生构成课中,穿插这些服装应用类的知识,可以让学生们有的放矢,更好更快地将构成知识应用到专业中来。
1、立体构成教学与时装画的结合
立体构成中有一个半立体的内容,非常适合将其与服装设计中的时装画结合起来。半立体构成又称为二点五维构成,是介于平面构成与立体构成之间的造型,是在平面材料上对某些部位进行立体化加工,产生凹凸形状,形成视觉和触觉都有立体感的构成方法。立体构成教学中,一般都是以纸为主体材料来完成半立体的练习。主要构成方法有折式,用不破裂的折叠方法将一张平滑的纸折成几何形态千变万化又秩序井然,具有折皱阴影的二点五维形态;切式,用穿透的切法使被切纸的局部变形,将一张平滑的纸变成各种形态;切加折式,将切式和折式综合,形成更多变化的形态,通常为“一切多折” “多切多折”。
服装专业的时装画,比较强调装饰性,对服装的款式要求较少,表现方式可有多种,可以是黑白画,可以是油画,可以是国画,可以是剪纸,可以是刺绣,同样也可以是剪贴、拼接。针对半立体这个项目,教师可以安排一个拼贴时装画的主题,让大家发挥,即学习半立体构成,又学习了服装专业中的内容,可以说是一石二鸟,是非常实惠的事情。如果是单独地学习半立体构成,会有些机械,了任务式,如果结合专业来学习,便巩固了这个知识点,真正做到学以致用。效果也是非常好的。
2、立体构成教学与服装面料再造的结合
将服装面料再造结合到服装专业的立体构成课里来,不仅有趣,也给学生增加了新的知识点,让学生们学到更多内容。例如点立体可以进行的面料再造可以是珠子镶嵌,也可以是将珠子及小装饰品缝制到面料上,做出肌理或图案的效果,改成新的面料。很多服装大赛,尤其是偏向于艺术的,很大一方面比的其实是面料的创新。面料如此重要,正该在这样的基础课中,潜移默化到学生心里去。而线的面料再造,可以将一些线类的事物,如毛发、铁丝、毛线、尼龙线缝制到服装面料上去,做成肌理或其它效果,也可以运用刺绣的方式,增加刺绣的效果,这样的一块新面料便出来。当然还有其它的方面,例如刮花、火烧、漂染等。而面立体、体立体在服装再造中的体现则在“编”字上。一根线可以编,一块布通过一定的方法规律也可以编出千姿百态的肌理效果或者花纹。“编”这些面料,需要的工具仅是针、线、尺、记号笔而已。“编”出的花纹多种多样,例如金锭纹、金星纹、桂花纹、风车纹、纹、光波纹、岩石纹等等,这些花纹在服装设计中非常实用,运用便使服装丰富多变。立体构成的课程如果泛泛而教的话,便会让学生像无头苍蝇一般盲目不知所以然。有专业知识的结合,便会激发他们的学习兴趣,更早更好的从基础教学中步入到自己的专业学习中来。
3、立体构成教学与服装设计的结合
立体构成作为设计基础核心的课程,也同样可以与服装款式设计结合。我们在设计服装时,便可以通过参考立体构成课程提到的相关形式要素来设计。这些形式元素包括有比例、平衡、量感、空间感。比例在服装款式设计中的体现非常实用,例如我们设计一款连衣裙,腰带所加的部位,便可以根据比例的形式来加;平衡也是一个非常重要的原则,例如我们的服装设计虽然可以夸张,但不至于让人不稳的感觉,尤其是头重脚轻时会让人产生压力感,失去美感;量感在服装也很值得重视,比如在选择面料时,我们要表现前卫科技的感觉,便不能选择羽毛或者棉花,而要选择一些金属能彰显高科技的面料;空间感时刻在服装中体现,例如著名时装设计师加里亚诺先生便非常善于使用大廓形的服装款式设计,增加了服装的空间感,给人蓬勃大气的感受,让人过目不忘。
三、结语
我们强调学以致用,将立体构成结合到服装专业的教学当中来,正是专业上的实践应用。如果单单是以教学立体构成而立体构成不免有些刻板,倘若能将其结合各个专业不同的需求来教学,对于学生百益而无一害。立体构成虽然是所有设计专业学生的必学核心课程,但是最好也能做到因专业而异,最好产品设计专业的学生的立体构成,便由产品专业的教师来教学,服装专业学生的立体构成课,当然是由服装专业的教师来执教。这样一来,教师便可以根据自己的经验,来选择性地重点讲学,略过一些不重要的内容,根据学生以后的专业发展,来灵活调整该课程,让学生有的放矢,并提高他们的积极性,为在专业入门做好良好的准备。如果立体构成只是简单的一扫而过,不同专业也只是同一个教师,这样不免会有局限性,无异于“大锅饭”,学生吃了不消化,没有本专业的巩固性训练,学生也很容易遗忘。学生的品质优劣,有一个非常重要的衡量标准,便是他的专业基础扎实与否,而立体构成作为设计专业的核心基础课程,乃是重中之重,就像建筑一样,倘若基础不打牢,便容易坍塌。我们在教学中应当及时总结教学经验,让学生的专业基础更加踏实,这样才能让学生的发展更加稳固。
参考文献:
[1]张桂宜,张展.艺术设计形式中的对称及复杂性.包装工程.2010.10
篇5
关键词:服装设计;戏剧服装;艺术设计;表现;审美;文化特征
中图分类号:J801文献标识码:A
戏剧艺术是以演员为中心的表演艺术。戏剧服装从属于舞台美术的范畴,在戏剧艺术中,协助与支撑演员完成表演任务的最直接的手段就是化妆和服装的人物造型。戏剧服装是塑造角色外部形象的重要手段之一,它体现角色的身份、年龄、个性、习惯等等,显示出剧定的时代、民族、国籍、地区和特定的情境。服装伴随演员在灯光、道具、音响、编排的共同支配协调下,通过服装的语言来体现戏剧过程角色人物的矛盾冲突,以装扮的形象展现剧本所规定的内容。可以说戏剧服装是以典型空间中具体服装来表现人物转换过程中的变化,随着剧情的变化服装也相应地变化,以体现和贯穿主题。一般戏剧舞台上的服装应从服饰上再现剧中的年代,以帮助观众更好地理解戏剧情节。但同时戏剧服装又要以不同的造型、款式、风格,带给观众赏心悦目的视觉美感,某些时候需要对生活进行适度的夸张和概括的设计。戏剧服装设计基本过程是设计师在反复阅读剧本后,分析剧情,收集剧本要求的那个时代的服装资料并加以艺术的提炼,与导演沟通,了解其构思,提出设计方案,包括造型、色彩、面料选材以及制作工艺等方面,最终通过演员、化妆,布景美术设计共同创造出典型环境中的典型形象。
一、任何一部戏剧的服装设计都要考虑到诸多因素
(一)戏剧情境是首要设计因素
戏剧反映现实生活人物之间、人物自身以及人与环境之间的矛盾冲突,其中主要体现为剧中人物的思想性格冲突。在戏剧表演过程中,通过一幕到另一幕的转换,完成时间和空间的转化。其中戏剧服装就成为戏剧作品的构成要素之一,戏剧情景决定了戏剧的外在形式,而戏剧服装又烘托了戏剧情景产生的氛围。一般来说,戏剧情境主要用以展示戏剧主题,主要表现为剧中人物活动的时空环境、对人物发生影响的事件以及人物之间的关系,情境作为一种客观的推动力,促进人物凝聚起具体动机并导致人物的行为方式,是戏剧冲突、发展的基础和条件。构成情节的发展并展现人物性格,同时也形成了着装场境。着装场境是指从视觉上对戏剧服装的各种功能产生影响的一切事物。人、服饰、场境之间形成相互影响,服饰呈现的整体效果依赖于与场境的或协调或对比的因素。戏剧服装设计就是把服饰与穿着环境作为一个整体对待,把个体放在一个整体中去考虑,要符合TPO原则,与环境达到和谐统一,才能产生高层次美感。戏剧情景决定了人物年龄、身份、职业、性格特征等,不同人物有不同的生活背景,不同的矛盾冲突,通过服装的转换可以表达人物情感的变化。
中国台湾导演赖声川的首部大陆原创舞台剧《陪我看电视》是一部反映中国改革开放30年来社会变化的现实主义话剧,这部戏以一台九英寸牡丹牌电视机从城市到农村、数次易主的流浪经历为主线,用喜剧的方式重现了30年来属于中国社会、中国百姓自己的集体回忆。剧中人物服装的变化,从个体而言表现了人物的年龄变化,进而反映其心理变化;从整体而言展示了30年来人们着装习惯、服装审美的变化,进而折射了时代变迁以及整个社会政治经济文化的发展。
(二)造型因素有规律可循但要适度夸张
戏剧服装造型是指服装在剧场的环境空间中所形成的立体形态。在日常生活服装的款式设计方面,一般将比例、均衡、节奏、呼应、强调等形式美法则用于服装的外在设计上,以体现不同的服装风格。戏剧服装在大方向上也是遵循这个原则,但对某些场景或角色却会对服装进行夸张、渲染甚至有反形式美原则的倾向。戏剧服装首先要配合表演者的需要,高度突出精神价值,把塑造艺术形象放在第一位,服装造型是展现戏剧人物性格和身份的一个重要外在符号特征,夸张、简化、隐喻是戏剧服装设计典型的创作手法。
由于健导演,张柏源担任服装设计的大型史诗时尚舞剧《绝代佳人》以中国古典四大美人的故事为基础,演绎了美人与战争这个亘古不变主题。其中貂蝉的服装造型线条流畅紧凑,颇具犀利感,暗指诸侯割据时代的权力之争;杨玉环的造型华贵雍容,以红色和金色为主调,饰以精美的牡丹刺绣图案,大气非凡;王昭君的服装面料有厚重感,以白色为主,配以皮草饰边和典型的蒙古服饰纹样,表现塞外边关的寂寥空旷;西施的服装造型清澈灵动,蓝绿色的薄纱层次堆叠,将其飘逸的情态表达得淋漓尽致。四位主角的服装造型既有史实可依,又创造性地融入了现代时尚元素,让在场观众无不感受到四大美人穿越时空时那种千回百转和诗情画意。《绝代佳人》在人物服装造型上,用符合现代审美的手段让观众对中国传统文化的美给予接受和认同,是一次成功的尝试。
(三)色彩因素最能体现视觉冲击效果
篇6
【关键词】服装设计与工艺专业;课程标准解读;课程理念;专业特点
【中图分类号】G714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5-6009(2016)34-0073-04
【作者简介】丛开源,江苏省南通中等专业学校(江苏南通,226011)党政办公室主任,高级讲师,主要研究方向为服装专业课程改革与课程建设。
课程是使教学达到预期目的的一种手段,课程研究在教育体系中居于中心地位。课程标准作为课程改革和课程实施的平台,其重要性越来越凸显。课程标准具备一般标准的基本特征,但是,课程标准不是硬性的规定或准则,更不是简单的限制,而是课程实践的参照与导向。
中等职业教育是我国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为国家和社会培养、输送数以亿计的初、中级技术技能型人才,制订中等职业教育核心课程标准突出了职业能力培养的课程理念和价值取向,是经济社会发展需要和服务学生发展需求的必然。为此,江苏省中等职业教育服装设计与工艺专业课程标准的编制突出了职业能力培养的课程理念和价值取向。
一、以课程观统领课程标准
(一)贯穿课程理念
课程观是对课程的各种认识和看法的总称,包括对课程的概念、课程的编制、课程的实施、课程的评价等各个方面的认识。新的课程观认为:课程是预期的学习结果,是学习者从学习活动中获得的一切经验或体验。由此可以看出,关注学生在获得经验中的体会和强调学生在参与活动中的发展是新课程观的核心理念,其实质是突出学生能力的培养。
江苏省中等职业教育服装设计与工艺专业课程标准在编制过程中以新课程观核心理念为主线,体现了为学生提供丰富的学习经验的课程价值。以“服装造型设计基础”课程为例:“课程设计思路”回答了“创设活动的依据”,“课程目标”回答了“活动效果的预设”,“课程内容与要求”回答了“获得经验的媒介”,“实施建议”回答了“获取经验的方式和手段”,系统架构了学生形成专业能力、方法能力、人格能力和社会能力的途径和方法。
这种在“做中学、做中教”过程中关注学生与教师在经验中不断成长和发展的课程理念,要求教师不再仅仅是知识的传授者,而更多的是学生学习的引导者、促进者和合作者;也要求学生不再是知识的被动接受者,而更多的是知识的自主建构者。在互动、碰撞、交融过程中,教师不断反思教学方法和策略,学生不断修正思想观点和行为。[1]
(二)突出职业能力
将知识、技能和态度在特定的职业活动或情境中进行类化迁移与整合所形成的能完成一定职业任务的能力被称为职业能力。“以服务为宗旨、以就业为导向”是职业教育的办学方针,“以服务为宗旨”就是指“把服务经济社会发展作为出发点”;“以就业为导向”就是指“把服务于社会对职业性人才的现实需求和学生优质就业作为落脚点”。两者的有机结合就是强调要把培养学生职业能力作为着力点。
专业能力(知识应用)、人格能力(行为方式)和社会能力(价值观念)构成职业能力的三个维度。可以这样认为:在具体的工作情境中,引导学生以合理的行为方式和积极的情感态度,建立知识与任务(给定的任务、重组的任务、未来的任务)的联系就是职业能力的培养。
比如:中等职业教育服装设计与工艺专业“服装结构设计基础”课程标准的“课程目标”为“学生通过本课程学习,掌握结构设计的基本原理和变化规律,能依据制图规定和方法步骤进行一般式样服装结构制图,形成要素整合、观察比较、解析评判等基本职业素养”,它整体综述,高度概括了专业能力的特征和要求,以及知识与任务联系的方法。核心素养和关键能力为:1.掌握结构设计原理与规律,掌握服装结构设计的方法和步骤,树立科学、系统的结构设计理念。2.理解人体结构与服装的关系,能感知二维形态与三维形态空间转换关系,能综合运用所学知识评价和借鉴服装典型品种流行款式结构变化和板型特点。3.具备识读理解任务单和一般式样服装款式图结构特征的能力,能运用平面结构设计的原理、方法和规律进行一般式样服装结构制图和用料核算及排料。4.具有独立思考、获取资源、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及安全、节约、环保意识。5.具有良好的职业道德、职业操守和勤于观察、敏于发现的求实精神。这种分点描述指明了知识与行动的内在关系,呈现了职业能力构成要素,传递了应该以什么样的行为方式、行为规范来获取、应用并检验知识。
突出职业能力的培养是基于职业行动领域典型工作任务提出的,从分析学生基本情况、培养能力所需要的知识和技能入手,按照工作任务的逻辑关系设计学习领域,对建立知识与任务的联系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以“服装结构设计基础”课程标准“课程内容与要求”为例(如表1所示):
表1 “服装结构设计基础”课程标准“课程内容与要求”
[模块 教学
单元 内容及要求 参考
学时 衬衫结构设计 略 略 略 连衣裙结构设计 连腰型连衣裙结构设计 1.具备根据文字描述,绘制连腰型连衣裙平面款式图的能力
2.认识连腰型连衣裙构成的原理和因素
3.能运用原型法结构设计原理和方法,依据人体和款式特征,结合给定的规格和要求,完成合体连腰型连衣裙结构制图
4.掌握连腰型连衣裙的放缝、用料核算与排料的依据和方法
篇7
关键词:现代设计元素;皮草时装;设计师;运用与创新
中图分类号:TS941.2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23198(2010)01030302
1 造型元素与皮草时装的结合
服装造型即服装的形状、外轮廓。服装结构中的长短、松紧、大小、反正、错位等是服装设计中最基本的造型要素,当这些要素与设计的形式法则相结合时,则会产生多种多样的系列服装设计。在服装整体设计中造型设计尤为重要,它的主要任务是进行款式设计。服装的造型元素包括点(扣子、点状装饰)、线(缝纫线迹、线状装饰)、面(材料、面状装饰)、体(立体装饰)四个元素。在皮草设计中,线的元素运用较多,由于不同种类的毛皮,可能每一只原料的开张大小都不同,所以分割线是皮草时装必不可少的结构。在设计中,要根据原料的特点,结合时装设计的风格,将时装的结构线设计与皮草材料的分割线相结合,最大限度的利用并节约材料。因此,结构线的细节设计成为皮草时装的设计重点,同时,分割线的设计也满足了皮草时装的功能与装饰需要。肩缝、侧缝、省道等分割线可以凸显皮草时装的结构变化,使皮草时装更加适合人体的体型特征,分割线在视觉上也直接影响了皮草时装的不同造型与不同风格。皮草服饰中的分割线注重对服装本身结构的研究,其设计理论是突破传统的设计思维模式,对服装的原有造型、款式等进行大胆改造,把服装原有结构分解拆散,然后重新组合,从而形成一种新的结构。在新科技、新工艺的辅助下,皮草材质在不断否定自我的过程中得到了丰富和发展,崭新的视触觉感受诠释了皮草服饰的外观。
2 色彩元素与皮草时装的结合
色彩元素指服装的色彩设计,服装色彩是服装设计的三大构成要素之一。由于不同色彩的色相、明度、纯度有不同的性格特征,所以色彩是现代服装风格不能或缺的一个因素。在服装设计的过程中,当我们选择好了服装造型元素后,另一个要考虑的重要的元素就是色彩元素了。在皮草时装设计中,不仅要掌握色彩的流行趋势,更要考虑色彩与皮草这一材料所特有的肌理和质感之间的内在联系,皮草时装设计也非常重视时代感的体现,将色彩元素在皮草设计中运用得淋漓尽致,从广泛素材中采集色彩元素与流行色综合运用,配合单色、多色漂染、渐变漂染、喷染、印花等新的染色技术为皮草时装设计带来了更为丰富的色彩视觉效果。
3 材料元素与皮草时装的结合
从服装材料中寻找灵感,根据材料的特点进行相应的设计,这是现代服装设计的主要元素之一,是服装设计师门最喜欢突破的一大元素。只要充分发挥服装材料的特性与可塑性,创造出服装特殊的质感和细节,就可以使服装发生巨大的变化。利用材料的风格组合搭配,或者将风格迥异的面料组合设计服装则是现代服装材料设计的创新。对皮草材料的再创造设计也成为当代皮草时装设计的重要创新手段之一。设计师门运用新的制作技巧与现代设计观念相结合,着力于如何改变皮草时装的机理与质感,运用剪花、雕刻、激光、刺绣、拉伸等多种工艺处理方法来创造全新的感观效果。
服装材料的创新在于将传统材料与流行材料通过有目的的破坏、重组、堆砌、涂鸦、机理和后整理,改变材料某些属性,强调材料机理带来的视觉冲击。材料的多元组合在皮草时装设计中也被采用,如皮草与革皮、针织、梭织面料相结合的皮草时装成为皮草时装设计的一大突破。因其更具时尚性,更能适应季节变迁的特点。搭配中常用梭织材料有丝绸、蕾丝、雪纺、牛仔等。主要搭配方法有毛皮碎料与整皮的拼接;梭织材料与皮草的局部拼接;皮草编织与毛革两用材料的结合;针织饰边与皮草饰边的结合等。有些皮草利用改变毛皮材料表面机理效果的处理方法,运用精湛的缝合技术将不同的材质的面料 拼接起来。如将自然色的蓝狐、红狐、獭兔、草兔、皮革等原料混合编织,风格上的冲突和内在的联系产生了意想不到的视觉效果。将皮草与不同材料综合设计手,形成材料与图案上的强烈反差,使皮草成为年轻时尚的信号。
4 装饰元素与皮草时装的结合
装饰元素在服装设计中运用较普遍,有些服装上面哪怕只有一个点缀性的装饰,也增添了服装的装饰内容,丰富了服装的视觉效果,装饰手段主要有配饰与辅料元素。服装配饰一直在服装上大量使用,配饰的设计占有重要的地位,一是它的实用性,使用简单; 二是它的易塑型,与服装整体和谐统一; 三是它自身具有视觉美感,有极强的装饰效果。它不但能增强整套服装的艺术表现力,更能协调和统一服装的造型、色彩、材料、风格等元素,使平淡无奇的服装顿生光彩。在现代的皮草时装设计中,辅料的衬托与搭配也是时装内部结构的重要组成部分,如纽扣、袢、带等元素尽管在皮草时装整体中所占的面积与比重都非常小,但却使皮草时装整体造型与风格特征不可缺少的重要因素。现在设计师经常将人造钻石、蕾丝、牛仔布、钉珠、绣片、铆钉等辅料元素与皮草时装的内部结构巧妙运用,使这些看似附属品的细节结构与辅料成为塑造皮草时装风格的主体。在一些皮草作品中,时装领口与袖口反复出现的搭袢,集中了视觉的焦点,也体现了设计师与众不同的创意。又如在一些作品中,长毛狐皮与蕾丝交相掩映,既轻薄又富于动感,蕾丝花边细节的加入,不规则却又自然流畅,时尚典雅又不矫揉造作,赋予了皮草更多女性化的成分,改变了皮草层次感与装饰节奏感,使皮草整体显得更简洁、更精致、更时髦。
5 工艺创新在皮草时装设计上的体现与运用
服装设计的最终效果是以成衣出现,因此设计师不仅要具备良好的艺术修养和造型基础能力,同时也要懂得如何使自己的设计构想通过结构工艺和编织工艺达到设计的最佳效果。
时装设计最后离不开工艺的表现,车缝工艺、印染工艺、刺绣工艺、编织工艺等工艺手法完美地把设计师的构思淋漓尽致的表现出来,同时也体现了服装技术的进步与科技含量。在皮草设计中,尤为重视工艺细节的创新。车缝工艺是将毛皮切割成条状,根据设计构思的需要,用缝纫机将其平缝在胚布上的工艺方法,有的设计师将短毛皮草材料切割成窄条,按照图案需要将其平缝在蕾丝、针织、梭织等面料上,形成预想的图案,或者作为局部装饰平缝在已制作好的皮草时装上,产生丰富的肌理效果与层次变化。编织工艺在皮草上的运用则体现在将毛皮切割成条,然后穿插交织,既轻巧,又彻底改变了毛皮的外貌,作品主要体现了皮草材料的随意编织所带来的质感与装饰效果。刺绣与印染工艺也被广泛运用在皮草时装的设计中,如在整件的皮草时装或者局部如袖口、领口、下摆等地方进行刺绣图案设计,可采用平面刺绣、立体刺绣、十字绣、钉珠、激光剪花等多种工艺手段相结合,使图案变得
更为立体而丰富,与皮草的本身材质形成鲜明的对比,使皮草刺绣成为时装的亮点。
传统的皮草服饰款式较为保守,色彩以自然色为主,廓型简单。现代时装设计师们将传统的皮草服装款式构成结构重新分解,组合出新的服装结构,形成与以往很不一样的样式,或是将某些部位进行非常规地改造,或者旧物再利用,重新加工,拼凑制成新的皮草服饰。总之,在现代皮草时装设计领域中,很大程度依附于现代的设计元素的采用与创新,运用流行的装饰语言配合皮草特殊的肌理和工艺制作方法,将流行的服装设计元素与皮草时装的设计完美的结合,突破传统的局限的理念与手法,为皮草时装设计观念和设计风格产生无限的空间。
参考文献
[1]史林.服装设计基础与创意[J].中国纺织出版社,2006,(3).
篇8
关键词:解构;服装设计;风格;造型
中图分类号:S611文献标识码: A
引言
服装是社会的一面镜子,它折射着社会生活的各个方面,社会现象、思想潮流、艺术流派都会或多或少的通过服装这一载体反应出来,进入20世纪之后,由于科技的发展、经济的突飞猛进,人们的物质生活越来越丰富,当然服装风格呈现更加多样化的趋势,人们对服装的要求也越来越高,而解构主义服装设计颠覆了一切传统规范,在利用传统的同时又彻底改造了传统,它可以包容人们能够想象的任何形式,能将来自不同时代、不同民族文化的各种元素折衷混合。解构主义风格服装的出现,正是设计师从后现代艺术设计中汲取精华而获益的结果。
一、解构主义的形式形象特征
解构主义设计的主要特征是把完整的现代主义、结构主义、建筑整体破碎处理进行重新组合,形成破碎的空间和形态,具有很大的个人性和随意性,是对正统的现代主义、国际主义原则和标准的否定及批评。否定任何假定的、自我相同的文化体,对以往的艺术存有疑问。具有很强的“反形式”和“反美学”特点。解构主义理论的复杂性,设计方法及视角的多义性,带来了表现语言与形式特征的多样性。它的多样性特征是:构成主义在当代条件下的发展与变体;具有共时性,可以不对环境、关联作出反应;重视隐喻随机的对立统一,强调疯狂和机会也是肯定性因素;试图恢复非理性和伦理性事物,由逻辑线索导致到非逻辑性的领域,重视异质事物,主张将封闭结构改为开放结构,通过引进异质事物创造出多层次的事物,拆散整体性、系统性,撒播差异性。认为没有决定作品终极意义的绝对真理,注释的过程是个无穷尽的过程,唯有包膜,没有内核,没有隐秘,没有不能再简约的本原。强调元素的综合、谐调、构图,把潜在着根本不同的各部分天衣无缝地重合在一起。运用并置、机遇,带有明显的反形式倾向,发现被压制的东西、现实的反抗者,去打断本文性,并使系统错位。主张在界限上工作,如哲学─非哲学,文学-非文学,建筑─非建筑。并把这种多种感觉和多种含义变成无感觉、无含义,消解、分化现实。
二、解构主义在服装设计中的应用
材料是形体的载体,那么面料便是服装的躯干,无论理念的定位、形态的表达还是款式的变化,都需要通过面料来表现。解构主义服装中材料的应用常用的方式有面料的再造,通过面料的再造,改变常规面料的形态,把新的理念和对服装的理解注入其中。除此之外,解构主义服装还把传统服装不用的材料通过新的造型以及新的制作技术加工成具有独特风格的新意识形态的服装,通过设计师的创作满足人们对美的需求。
在解构服装中,首先设计师会按照自己对美的认识和需要对不同的服装面料通过二次加工生成新的面料形态。制作常规新形态面料的技法和手段有拼接、堆砌、打散、变异和夸张等几种方式,通过这些方式的运用,让服装带有一定的风格倾向,使服装以全新的面貌展现于世人的面前,丰富了服装的内涵。以下就具体的形式进行阐述和总结。
(1)拼接
拼接是解构主义服装中最常用也是最基础的技法之一。它是用同一种或者不同的材质面料按照新的规则随意自由的组合,让不同的元素和符号进行多元并存。单一的面料如果常规的进行加工制作仅仅是一件衣服,而通过图案的重置、拼接或者位置的转移之后,这就给无生命迹象的服装增加了许多异样的色彩,从而让这件普通的“衣服”有了艺术的效果,成为艺术品。
与拼接近似的堆砌,也是一种常用的技法,堆砌是在拼接的基础之上,通过一种或多种材料的层层拼接,产生令人震惊的艺术效果。这种方式更能增加服装的层次感,利用规则或者不规则的形状,使服装具有强烈的解构主义,形成强烈的视觉冲击。
(2)打散与重组
解构主义服装以不常规、无标准为主要的特征,往往找不到明确的结构线以及没有清晰的主次之分作为它的表现方式,促成这种不分明的解构就是打散与重组这两种技法。打散是将完整的整体按照不同的审美原则和不同的比例将整体和原有的比例打碎,打散后将完整的整体相互联系构成新的整体。打散的手段有很多,经常通过抽、拉、撕等手法进行处理,打破原有传统的搭配规律,创造出另样的美的效果,形成一个新的概念。
重组是相对于打散的另一种表现手法,通过没有规律和没有秩序的方式,利用不同的材质面料重新组合和归位,或者把原有不同风格的服装重新搭配,最终形成局部冲突整体统一的视觉风格。
(3)夸张
解构主义服装除了单纯的结构设计之外还使用夸张的手段。夸张是运用其原来物体的形状进行夸大或缩小本身的特征。在服装中,这种手法被使用的较为广泛,在强化服装造型的基础上使物体的形态和特征更加得到突出。这种方式往往通过体积的大小、数量的多少、材质的轻重、面料的软硬等进行设计,运用不同程度的夸张让服装给观众带来一定的视觉冲击力。
(4)新材料的运用
解构主义的材料不单一,多样性,科技的进步也为服装面料的创新提供了新的空间,通过各种技术、各种方式制造出层出不穷的新材料,为服装设计注入了十足的新元素。工业材料是其中的一种,它以坚硬的外表生冷的色彩为主要特征,通过这种材料创造出的服装形式感比较强,轮廓线相比较为清晰,功能性比较独特。设计师通过自己大胆独特的设计,不断为人们设计出日新月异的新作品,满足人们对美的不断追求。
除了工业材料以外,其他一些化学素材也成为解构服装的面料和装饰物,有设计师会使用一些废弃的包装袋、机器零部件、唱片、绳索之类的东西进行设计。增加了服装的设计感和丰富感。如图所示,设计师用白纸作为原材料,在大的造型的基础上,用层层白纸既增加了服装的丰富感,又将其飘逸、环保的一面展现的淋漓尽致,为现代人提供了现代服装的实用性和艺术性。
三、解构主义对服装造型设计的影响
解构主义的服装设计,其本身就是一种充满个性的时装风格,设计充溢着禅宗与人文的哲学思想,其造型因跳跃、断裂、分割、组合以及拼贴造成的非服装上的矛盾和冲突,使服装越发的沉厚、隐秘而富有内涵。解构主义的造型主要在外部造型、内部造型以及零部件的造型上进行分解和变化。
服装的外部造型的变化也就是服装轮廓造型的变化,不同的设计师会根据自己的风格对原有的外轮廓进行设计,或方或圆,或宽松或修身。最终造型经历过安详端正的H型、窈窕纤美的X型、活力四现的A型以及F型、Y型等不同特征的轮廓时代。三宅一生和川久保玲是这一特征的诠释者,三宅一生的服装有一种释放某种能量的特质,他的服装被称为是“东方遇到西方”的结果,他的目的是让穿他衣服的人从服装结构的束缚中解脱出来,又表现独特的形体美。尤其在二十世纪90年代以来,时尚界以多元化、个性化飞速的发展,解构主义服装正好在此期间迎合了消费者的时尚和个性需求,在造型上也诠释了不同年代不同环境人们对服装不同的理解和认可。
四、结束语
解构主义设计手法由起初的设计家的个人的、个性化的探索,逐步形成了一股影响世界的强大设计潮流。直至上世纪八十年代,解构主义作为一种设计风格得以形成。解构主义并不是设计上的无政府主义方式,或随心所欲的设计方法,而是具有重视内在结构因素和总体性考虑的高度性化特点。它打破了正统的现代主义设计原则和形式,以新的面貌占据了未来的设计空间。
参考文献
[1]汪婷婷,朱和平.川久保玲解构主义服装设计风格探析.湖南工业大学学报, 2008(6).
[2]吴卫刚.服装设计[M].化学工业出版社,2010.
篇9
关键词:对口单招;时装画技法;专业才能
2009年江苏省教育考试院确定普通高校对口单招增加纺织服装专业,同时公布了纺织服装类专业技能考试标准。如何根据中职服装专业的培养定位及中职学生绘画较弱的现状进行时装画技法课的教学,使学生更快更好地理解并把握技能考试的内容和标准,为普通高校培养优秀的服装类专业学生,是目前中职对口单招服装设计专业基础教学中面临的一个普遍性的课题。
一、中职对口单招服装专业设计课程技能考试要求与学生的现状
服装专业设计课程技能考试要求中明确提出以日常服装设计为主,要求符合20岁~35岁年龄都市年轻男女穿着。并且提供了四类题型,即女装设计、男装设计、居家休闲服设计、职业套装设计,同时还规定了考试的一些要求及考试分值分配。就笔者学校而言,学生的初升高的分数是中等偏下,不管是家长还是学生,都是心有不甘,所以选择了可以参加对口单招考试的班级。学生具有绘画基础、绘画悟性的不多。在平常文化、专业课程较紧,理论知识背诵较多的情况下,让学生最大限度地把握考试要求,掌握时装画技法是有一定难度的。
二、中职对口单招服装专业时装画技法课程的教学方法与实践
时装画是设计师对时尚的理解,是设计师构思、创意、主题、意念的表达,具有很强的功能性和实用性,不仅表现服装的造型、结构、材质及色彩,而且能表现服装的流行、风格及人体与服装带来和谐统一的美感。中职时装画技法课程针对对口高考纺织服装类专业技能考试标准,以绘制日常服装的实用效果图和款式图为主要教学目标。在教学过程中可分四个阶段进行训练。
(1)服装人体的绘制。时装画的基础是要将人体动态画好,透过优美潇洒的人体动态来烘托服装设计,满足艺术创造的需求,从而得到美的享受。人体的动态将直接影响到服装的设计思想表达,选择含蓄优雅的体态,还是活泼奔放的姿态是根据设计主题来确定的,另外,还要根据服装的款式,选择能够突出重点设计部位的姿势,从而能够更强烈地表现服装款式。当然,选择合适的发式,脸部细节刻画也极其重要。这些都是这一阶段教学的重点内容。目前,受欢迎的女性时装人体为纤细苗条、长腿、柔软的人体,男性人体则比女性人体强健,形象也要健美。时装人体为突出修长的人体,要求表达简洁概括,充分体现人体美感。此阶段的目标是能够默写男性与女性具有代表性姿态人体各3个。
(2)着装人体的绘制。服装人体着装训练,是为了解决时装画中人体、服装造型问题以及人体与服装之间的空间关系问题。该阶段的任务是表现服装结构特点和造型风格,以及服装和人体姿态的内在联系,从而达到反映特定服装款式造型效果的目的。训练过程中,仍然以线条来表现,根据不同的服装特点运用不同的线条,如:匀线、粗细线、不规则线等,有时可因表现效果需要略加明暗。应注意服装风格的分析和人体姿态的选择,要让特定的人体姿态反映服装款式的特点,明确服装造型与细节的比例和结构线,可在表现风格的基础上,强调和夸张服装上颇具特点的形、线和服饰品。与人体肩、肘、胯、膝等关节突出部位相应部位的服装会随着肢体运动形成衣褶,受地心引力影响,面料还会产生垂直于地面的褶皱,这些和服装款式固有的结构线就是我们常说的衣纹。对衣纹的表现,要求每根线条都要力求符合科学规律,不能随心所欲,不能凭空捏造。同时,要学会根据人体特征和服装形式,去除杂乱的对反映服装特点和人体结构作用不大的衣纹,保存美感衣纹,处理衣纹的疏密关系,真正符合专业技能考试标准中提出的简洁、概括。
(3)时装画色彩配置。色彩是三大构成要素之一,色彩表现是时装画的重要环节。在服装中,色彩美不能单项实现,它存在于整体的服装设计中,需要考虑人的体态、肤色、性别、年龄、职业、环境等诸多因素。时装画的色彩配置,常用的有三种:一是运用同一色系色彩配置的同类色配置,如红色系列、蓝色系列等,这些同色系列配置的方法很容易取得协调。二是颜色在色相环上90度之内的邻近色配置,如橙与红、蓝与绿、绿与黄等,邻近色的配置方法较容易构成既和谐又富于变化的色彩效果。三是在色相环上两极相对颜色的对比色配置,如红与绿、蓝与橙等,这类颜色不大容易把握,但如果运用好,则能够充分体现对色彩的把控能力。把握服装自身色彩时,还应把握服饰品的色彩,这两大色彩共同构成了服装色彩整体的“色调”,色调即色彩的整体基调,是整套服装色彩外观重要特征和总体倾向。我们将掌握服装色彩的特性及服装配色的基本方法作为本阶段训练的教学目标。
(4)时装画常用画法。时装画的表现技法非常丰富,设计师往往根据服装款式、材质的不同选择相适应的技法风格。根据考试要求,常用方法有以下几种。薄画法:是运用水彩色表现服装设计的各种造型,它是时装画最主要的表现方法之一。由于水彩色晶莹剔透、酣畅淋漓的特点,所以适合表现一些透明的、半透明的及轻薄、飘逸的服装,常用的技法有写意法和渲染法。厚画法:是运用水粉色来表现服装设计的构思。由于水粉色的覆盖性强,所以具有修改性,对于初学者来说更容易掌握。常用的技法有平涂勾线法,运用这种技法时要注意颜色调匀,适度留白体现光影效果,勾线用笔时流畅、自然、均匀。同时,当今时装画受到各种审美思潮影响,在越来越多的新材料不断问世的情况下,我们有了更多的尝试,如彩色铅笔、油画棒、麦克笔、色粉笔等,这些表现方法我们可以适当地掌握,在绘制过程中,学会整体运用,在把握时装画常用方法时,体现服装的形式美。
三、中职对口单招服装专业时装画技法课程教学反思
四个阶段的学习,学生基本能够进行人体、着装人体及时装画色彩配置、常用画法的临摹绘制,但对于人体、着装人体的默写及时装画的设计就难于下笔了。个人认为,这些问题不仅反映在初学学生身上,就是大学服装专业的学生身上也是普遍存在的,这个问题跟学生没有脱离传统的绘画模式及不成熟的审美眼光有关,这就需要学生加强自身的艺术修养和速写能力。
首先,提高学生的艺术修养。在学习时装画绘制过程中,加强对国内外知名设计师和时装画插图画家的著作的学习及绘画作品的欣赏,通过学习及思考不仅能提高学生的服装艺术审美修养,还能让学生欣赏到大师们娴熟的绘画技巧和不同的服装绘画风格。
篇10
关键词:民族服饰;地域文化;风格
地域的差异性是诸多文化来源的起因,从古至今中国服饰是人类不同文化背景下的思想折射,不同地域传统文化的熏陶所形成的多元化社会意识的结晶,因而也就必然形成了与众不同的服装地域风格、民族文化特色。在曲折漫长的人类社会文化产生和发展中,服饰文化的地域性、民族性得到了几千年的积累和沉淀,由于受到社会条件和自然条件的制约从而形成了不同的文化价值和审美观念。
(1)传统服装中以图形表现地域文化
所谓世界语的传播就是指人类交流活动手段的另一种方式,在有语言障碍的问题下,借助图形语言达成某种共识。图形是设计师设计思想的体现,也是设计作品的具体表现,同时进一步地影响着人们对服饰文化的感性判断力。文字可以被图形用来作为辅助以此来表达文字的具体含义及内容,在服饰上使用具有地方特点的图形可以强化服装形象的作用,这种视觉语言,表现力极强。每个民族的图案风格,都能体现出这个民族的历史,图案纹样的产生、发展和演变,都有源可溯,这是与各民族的生产和经济密切联系的。土族服饰文化纹样的主要表现形式是刺绣。土族妇女擅长刺绣,其民间刺绣种类较多,彩线的运用、颜色搭配都有着鲜明的地域特色。盘绣是土族独有的刺绣技艺,迄今尚未在其他民族出现过。最早在青海出土的新石器时代和青铜时代的大量彩陶中发现,象网文、圆点网纹、波纹、涡纹、锯齿纹、菱形纹、回纹等这些纹样在土族民间刺绣中应有尽有。
(2)传统服装中以色彩表现地域文化
色彩在传统服饰设计中是一种重要的表现手段和构成要素,能够激发人类的各种联想和情感,某些特定的颜色本身就是地域文化的体现。地域色彩的设计要点一是具有独一无二的本土识别标志,二是具有地域色彩象征色来感染人们的情绪。白衣民族是朝鲜民族的爱称,自古就喜欢白色是朝鲜民族的传统,白色象征着纯洁、善良、高尚、神圣,同时也自称“白衣同胞”。随着朝鲜纺织工业的发展,如今朝鲜女人们穿用的衣料颜色更是绚丽多彩、不拘一格,但短衣长裙这一传统民族风格久久不变,因为它符合朝鲜美女的审美心理,充分反映了朝鲜女人温顺、善良和勤劳淳朴的美德。朝鲜民族服装的结构独具一格,笔直的袖筒与下摆、袖肚的曲线形成鲜明对比,极少的装饰,体现了“白衣民族”的古老袍服的特点。这与相隔万里的傣族妇女相比之下大相径庭,傣族多用白色、嫩黄色、水红色、天蓝色、浅绿色、肉色为服饰主打色。她们的统裙却又是深颜色的,色彩为墨绿、正红、大紫、细花、大花等。二者相配十分和谐。
(3)设计者要从创新观念的角度进行思维,运用我国的文化特色进行现代服装设计、建立品牌形象
现代服饰设计的构思是一种创新性的思维活动,是融分析、研究、发现、创造的复杂过程,设计师运用自己的文化知识、经验、感觉、借鉴、综合分析等能力,最大限度地发挥自己的创造性,通过服装设计构成的元素表现主题,努力创造品牌特有的地域性文化。纵观国内的服饰品牌,文化特色类的设计占有很大的比重,如“宝黛坊”、“贝依洛沙”、“梅里裳”、“裂帛”等著名品牌,他们作为历史文化和地域性的产物,不但声名远播而且在市场上占有举足轻重的地位。他们不仅是经典名牌,而且一直致力于发扬传统文化的魅力,其设计风格长期影响着市场上的同类商品,也反映出地域文化特有的强大吸引力。在服装设计中恰当的表现地域的文化特色首先就应透过其形式之实把握其精神之真,更多的关注传统地域文化,将其文化内涵化为自我修养,在设计中自然地体现,传承超越本源,从形式上重构升华,赋予整个服装设计以更高的文化格调,使人能够在设计的美感中,体会出强烈的时代特征和深邃的传统地域文化精神。
人类对于传统审美的发展是不断变化的,从而在现代服装品牌中尊崇民族风俗习惯和生理感觉是设计与探索的主要原则,同时在崇尚个性的时代也使得地域元素得到最大化延伸。“为传达而设计”的信念对设计师而言高于一切,设计的根本的宗旨是以“人”为本,设计师的义务与责任是对传统文化的弘扬。
中国是衣冠大国,中国的民族传统服装可谓万紫千红、万古千秋,作为民族识别依据来讲它是中国地域文化的一种表象特征和直观载体,也是体现共同文化上的共同心理素质的前提之一。
服饰在民族识别中的作用和地位是毋庸置疑的。在民族研究中,民族服饰的重要性就更加明显了,有哪一位民族学工作者会忽视服饰的重要作用呢。由于服饰是人类文化的显性表征,在直观形象的服饰及其质料、形制、色彩、结构上面包含着丰富的文化内容,因而服饰的考察和研究在民族研究中是不可缺少的一环。《中国民族学概论》一书对此指出:“我国民族的服饰是极其丰富多彩的,不仅南方民族与北方民族有别,而且同一地区的民族也各不相同,甚至一个民族的不同支系亦各有特点,但又掺杂了互相影响的因素。服饰内容的丰富,形式的优美,不仅具有工艺价值,而且具有重要的历史价值。历史文化的缩影在很大程度上给与了人们创作的源泉与启发,反之,人类艺术的结晶也无不体现了中华民族灿烂的文化,所以中国服饰起源与中国原始文化是形影不离的是同步发展的。(作者单位:新疆师范大学美术学院)
参考文献
[1] 何绵山,俞晓群,八闽文化-中国地域文化丛书[M].辽宁教育出版社。1998
[2] 杨蝎国.符号与象征-中国少数民族服饰文化[M].北京出版社.2000
[3] 华梅.服饰与中国文化[M].人民出版社,2001
[4] 诸葛铠,许星.文明的轮回-中国服饰文化的历程[M].北京:中国纺织出版社,2007
[5] 苏日娜.少数民族服饰[M].中国社会出版社,2008
[6] 黄士龙、刘晓刚.现代服装文化概论[M].东华大学出版社,2009
相关期刊
精品范文
10服装设计方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