司法体制改革方向范文

时间:2024-01-09 17:35:55

导语:如何才能写好一篇司法体制改革方向,这就需要搜集整理更多的资料和文献,欢迎阅读由公务员之家整理的十篇范文,供你借鉴。

司法体制改革方向

篇1

【关键词】电力体制改革;思路;发展方向

一、前言

随着我国经济快速发展和人民生活水平的日益提高,经济和社会发展对能源、包括对电力供应的依赖程度更强,对电力的需求越大,对电力系统供电可靠性的要求也越高。另一方面,随着我国电力改革的逐步深入,电厂与电网将彻底分离,并且在日后条件成熟时,将继续剥离电网公司的配、供电资产,最终在发、配、供电领域引入自由竞争,而输电领域则仍保持国家的自然垄断性质。电厂和电网分离后,未来电源规划(新增发电容量和旧机组的退役)很可能是发电公司的内部决策,以电厂投资者的利益最大化为前提。因此,新的机组(或电厂)的类型、位置、容量、投运时间,以及旧机组和旧电厂的退役或停运等情况基本上由发电公司自行确定,并且这些信息往往不能提前在市场中公布,这对电力规划来说增加了不确定的因素。电力市场中的电网规划同样将面临很多的市场不确定因素,如电源规划、负荷变化、系统潮流变化等未知情况。

二、电力企业发展现状

电力作为现代社会一种特殊的产品已成为社会发展和人们生活一种必不可少的重要元素,电力在社会经济发展的过程中起到越来越重要的作用。电力企业在经历了一个快速发展的过程之后进入了一个急需完善的阶段,电力企业每年的安全生产事故并没有随着电力需求增长和电网的发展而有所减少,相反在有些年份电力事故还呈现增长的势头。电力事故按不同的分类方法可分为以下几种:(1)一般电网事故按技术分类情况:一般电网事故的技术分类可分为接地短路(外力破坏、对地放电)、继电保护(保护误动、保护拒动、二次回路故障等)和雷击是构成一般电网事故的主要技术原因。(2)一般电网事故按责任分类可分为:自然灾害(雷击、雾闪、覆冰舞动等)、人员责任(运行人员和其他人员责任)、外力破坏和制造质量依次是一般电网事故的主要责任原因。本文从电力技术的应用与电力技术的发展和电力安全制度建设两方面论述保证电网安全两个重要方面。

三、电力体制改革方向及趋势

根据《电力体制改革方案》和配套文件精神,我国电力体制改革要打破两个垄断,一是发、输、配一体的行业垄断,二是“一省一公司”的区域垄断;实行三个分开,一是“厂网分开、竞价上网”,二是“主辅分开、消除关联关系”,三是“输配分开、竞争供电”。在全国组建若干个独立发电公司、若干个独立输电公司和众多的独立配电公司,电网企业的“三产”和多种经营企业参加发电企业的重组或交由地方管理。构建一个公平竞争、开放有序、健康发展的社会主义电力市场体系。

今后的趋势应是:完善监管体系,健全技术支持系统,建立和完善以科学合理的电价机制为核心,统一开放、多区域、多层次、多市场主体,公平竞争,健康发展的社会主义电力市场体系,为用户提供充足可靠的电力商品和优质服务。框架模式是----调度中立;厂网分开,竞价上网;输电共管,集散服务;输配分开,竞争供电。充分发挥市场配置资源的基础性作用,激发和调动开发可再生清洁能源、使用洁净电技术、节能降耗和节约型合理用电的积极性。

加强电网技术投资,提高电网技术含量;加强对电网技术人员专业技术培训,提高电力人的专业素质

每年的电网事故中因技术原因造成的电网事故以华中电网络2001-2003年的149次电网事故统计为例,因继电保护问题造成的电网事故占电网事故将近3成:按技术分类属继电保护因素的共39次,占全部一般电网事故的26.17%,是造成或扩大为电网事故的主要因素之一。

由继电保护技术分类可以看出,保护误动、误碰误动、保护拒动和二次回路故障是造成或扩大成电网事故的重要原因之一。在39次继电保护技术分类中,保护误动共19次,占48%,居各类技术原因之首;其次是误碰误动共8次,占21%。

对39次继电保护问题进行责任分析,由于制造质量不佳共15次,占38%;继保人员6次,占15.3%;其他人员责任(运行、试验、检修、调试、管理等)共11次,占28.2%。继保人员和其他人员责任两者合计共17次,占43.59%。保护误(拒)动和人员责任是继电保护造成或扩大一般电网事故的主要原因;对70次线路故障按技术分类,由于自然灾害(恶劣天气、雷击、污闪、雾闪等)引发的线路故障共30次,占线路故障的42.86%;由于外力破坏造成的输电线路外力短路共21次,占线路故障的30%;由于维护处理不当(维护不当、处理不当、树障、巡视不到位等)造成的故障共11次,占线路故障的16%。线路故障按电压等级分布,220kV线路15次,占21.4%;110kV线路52次,占74.28%;35kV及以下线路3次,占4.28%。由上述统计数据显示要在技术和电力设备两方面去遏制电网事故的发生:1.加大电网建设和改造资金投入,优化完善电网结构,加快电网结构调整,提高电网技术装备水平。高可靠性的电气设备能有效的减少因雷击、污闪、保护误动、一次设备缺陷等原因引发的电网事故。2.加强继电保护的运行管理和技术监督:①加强继电保护装置入网管理、整定计算管理和运行维护工作,把继电保护“五查”工作作为强化继电保护管理和技术监督的常态机制。②严格执行二次设备与装置的定期检验、检测、试验标准,重点做好母差、主变、失灵等重要保护的检验工作,严格质量验收标准;重视二次回路管理;严格整组试验和带负荷检查等项目的检验,确保回路接线正确,装置动作可靠,防止一次设备故障时继电保护装置拒动和误动,扩大事故。③提高继电保护专业人员的技术素质,严防继电保护人员“三误”事故发生;加强对设备的投资力度是保证电网安全的最基础条件,设备质量的好坏直接关系到电网的安全。

参考文献:

篇2

关键词:司法体制;改革;完善路径

一、我国司法体制改革的现实迫切性

首先,是推动经济体制完善的必然要求。政治体制改革严重滞后于经济体制改革的步伐,政治体制已成为经济体制不断完善道路上的巨大瓶颈及障碍。司法体制作为政治体制的一部分,属于上层建筑的内容,如果司法体制不能够尽快的适应经济体制变化的要求尽快迎头赶上,我国经济体制改革必然难以为继,改革开放多年所取得的成果也会功亏一溃。

其次,是落实依法治国战略的客观需要。我国司法体制中目前存在的弊端已经与依法治国所倡导的公平正义要求不相匹配,与民众对于法治社会公平的期盼相脱离,很多司法体制方面弊端导致的社会公平正义受损,严重影响了公众对于司法体制信任。因此,必须要加快司法体制改革,建设公正权威的社会主义司法体制,让每一个公民都能够感受到公平正义,从而助推我国依法治国战略的全面落实。

再次,是提升政府公信力的现实选择。司法部门作为政府公权力的具体运用组织,这些年一些权势阶层凭借自身的权力资源,倾轧弱势群体,一些司法部门做不到秉公执法,严重影响到了司法部门的权威,对于政府公信力更是一个极大地损害。鉴于此我国要加快司法体制改革,针对当前司法体制中存在的深层次问题,制定有针对性的改革措施,让司法部门运用好政府的权利,能够在代表好的政府的形象,保证对各种案件审判的公开公平,增强人们对于司法体制的信任,并带来政府公信力的提升。

二、我国司法公开的主体与对象

司法公开的主体是负责审理案件的司法机关和法官。由于司法的性质和特殊规律决定司法必须公开,司法机关公开审理案件就不仅是其权力,而且是宪法和法律规定的司法机关的义务。也就是说司法公开不是可做可不做的选择动作,而是必须进行的规定动作,是司法机关和法官职责的要求。

司法公开的对象包括案件当事人、社会公众、其他政府机构和社会组织。首先,案件当事人是司法公开的首要对象。对当事人公开是为了保证当事人能够获得全部的诉讼信息,即诉讼程序、相应权利、案件材料和证据、法庭组成、判决理由等信息。向当事人公开还能够使当事人监督司法活动的合法性和司法人员的公正性。第二个对象是社会公众。司法公开对于现代法治社会而言,具有向社会和公众普及法律和树立法治信念的作用,让公众了解如何运用法律处理社会纠纷和如何实现社会正义的作用,同时还具有鼓励公众对司法活动进行监督,从而参与司法和法治发展,确保阳光司法的作用。司法公开的第三个对象是其他政府机构和社会组织。我国现行的行政体制决定了司法权在多个方面受制于地方政府机构,甚至可能受到其他社会组织的干预。这种全过程的司法公开有助于向这些机构和组织昭示司法的独特程序和作用,使其明确国家审判权的惟一性和专属性,杜绝各种私下途径和交易对司法权和司法活动进行影响和干预。

三、目前,我国司法公开的现状

《人民法院关于司法公开的六项规定》确立了司法公开的六大内容,即立案公开、庭审公开、执行公开、听证公开、文书公开和审务公开,标志着我国的司法公开改革进入了全面公开的新境界。目前,我国司法公开的实践探索主要有两类,一是司法公开技术创新,即借助网络等现代科技,便利司法信息公开,主要包括:案件信息查询系统、庭审网络直播、裁判文书网络公开、网络对话以及网络诉讼服务等;二是司法公开形式创新,即在法律允许的范围内,通过形式创新,拓展司法信息公开范围。司法公开形式创新主要包括了以下方式:立案窗口公开、判后答疑、新闻发言人制度、新闻手册与审判白皮书和设置公众开放日等。

四、我国司法公开制度存在的问题

公开理念的权力主导性。当前的司法公开更多地体现了法律本位和主导的指导思想,未完全满足当事人的司法主体性需求以及确认和保障当事人和民众对司法工作的知情权、参与权、监督权为根本出发点和主导目标追求。导致在司法实践中,司法公开的启动条件、时间、监督等相关法律没有明确规定的事项都由法院说了算。

相关法律规定缺失。从现行的司法公开法律规定和文件看,无论是三大诉讼法抑或是最高人民法院颁布的相关规范性文件,大多只涉及关于审判公开的规定,这些法条均以宏观指导为主,严重缺乏可操作性。相关地方法院的规范性文件虽更具体、明确,但是一不具备强制性,二只能在本行政区域内产生法律效力。

公开范围十分有限。现有的司法公开其实仅是公开原本就应当公开的司法信息而已,在司法实践中公开相关信息仍存在诸多限制。此外,裁判文书公开的内容也不全。登录诸多法院的网站,仅仅写了依据某某法律,判决如下;涉及个人隐私部分公开内容严重缺失,此虽能保护当事人的个人隐私,但却直接影响了公开的效果。

司法公开的成本较高。以推行“庭审三同步”为例,同步录音录像、同步记录、同步显示庭审记录等三项工作不但需要更多的人手,更需要先进的仪器,而采购仪器的经费和专人记录的成本支出对于落后地区的法院来说,没有财政保障,无疑是一个沉重的包袱。

五、我国司法体制改革方向

一是司法机关人财物统一管理。未来我国司法体制改革的重点方向就是实现司法机关人财物的统一管理,不受制于司法地方化,实现司法机关独立,在人员编制、经费来源等方面都由财政统一解决,保证司法机关不受地方干扰独立办案,实现司法公正。

二是持续推进我国司法公开。公开是司法公正实现的重要手段,通过将司法审判置于阳光之下,可以减少各种暗箱操作以及,获得群众对于司法的信任。因此未来的我国司法体制改革的重要方向就是推进司法公开,凡是属于法律规定的应当公开的案件都应进行公开,从立案到审判,再到裁决以及执行,都要通过合适的渠道进行公开,接受社会给公众的监督,杜绝各种司法腐败。

三是改革司法工作机制。我国当前司法工作中属于典型的行政层级工作机制,很多案件的审判中往往会出现行政层面因素的干扰,法院的高层领导对于下属断案具有或多或少的影响。司法体制改革中要重点注意这一问题,推进审判权与裁判权的统一、审判的权力与责任合一、司法事务与行政事务分离,实现行政权力与司法审判的分离,确保法官不受行政干扰依据法律独立断案。

【参考文献】

[1]周功满.论司法公开之度[J],理论观察.2012(02)

篇3

一是改革开放的成功实践和伟大成就,并要在新的历史起点上全面深化改革,强调坚持和完善基本经济制度,加快完善现代化体系,加快转变政府职能,加强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制度建设;

二是改革是长期的政治任务,必须紧紧围绕坚持党的领导、人民当家作主、依法治国有机统一深化政治体制改革,进而加快推进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制度化、规范化、程序化,建设社会主义法制国家,发展更加广泛、更加充分、更加健全的人民民主体制;

三建设法制国家,必须深化司法体制改革,加快建设公正高效权威的社会主义司法制度,维护人民权益,紧紧围绕建设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社会主义文化强国深化文化体制改革,加快完善文化管理体制和文化生产经营体制,建立健全现代公共文化服务体系、现代文化市场体系,推动社会主义文化大发展、大繁荣;

四是明确了改革的总目标是完善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紧紧围绕更好保障和改善民生、促进社会公平正义深化社会体制改革,确保社会既充满活力又和谐有序;

五是明确了经济体制改革的重点,以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的基本经济制度,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的重要支柱,也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根基;

六是坚持用制度管权、管事、管人,让人民监督权力,让权力在阳光下运行,紧紧围绕提高科学执政、民主执政、依法执政水平深化党的建设制度改革,加强民主集中制建设,完善党的领导体制和执政方式,保持党的先进性和纯洁性,为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提供坚强政治保证。

篇4

设立专门法院,势必要为这些行政法官们的工资福利、行政法院的设施、法院管理的运转拨付大量的经费,必然会造成国家财政上的巨大负担,而是否能有相对应的成效回报给纳税的人民,却无法预测。而在作者看来,设立行政法院会带来诸多的弊端,而且在现有体制的前提下,其功能也未必能改观多少。

首先,我国幅员辽阔,地区发展不平衡,在农村和边远地区所设立许多基层法院,其条件和环境可以说是捉襟见肘,如果还要另外设立一套行政法院系统,其结果必然是只在一些中心城市设立。其结果,必然会使行政案件中民告官的一方,不能在像现在这样直接在一般的法院起诉,而必须得长途跋涉去少数的行政法院,这必然会增加民告官的诉讼成本,忽视对农村和边远地区的贫者弱者的权益保障,不但违背了司法便民的原则,而且会在人权保障上造成地区之间的不平衡,违背平等保障的社会主义理想。

并且,现在已经是21世纪,由于科技的发达、政府职能的强化、新类型权利的出现,在一个案件中,所涉及的规定究竟是公权规定还是私权规定,当事人是公权受侵害还是私权受侵害,案件是行政案件还是民刑事案件,经常会很难区分。而在这种情况下,如果导入行政法院这一18世纪法国大革命时代的产物,被公权力侵害的老百姓往往会不易辨别案件性质,难免出现找错衙门的情况。而这时,行政法院和一般法院的管辖,就有可能会出现互争或者互推,使告官的当事人被推来推去。即使没有出现推诿的情况下,移送案件的程序,也必然会给当事人造成诉讼时间和费用上的损失。

司法权,不能审查监督行政,这是对于司法权的极大限制。司法监督行政,形成对权力的有效制约的希望就会落空。国外历史上,行政裁判所属于行政机关的一部分,很大程度上,是维护行政机关利益的。官官相护,行政机关的内部监督。再看似完善的制度,也是通过人来运作的,忽视对于人背后的控制因素做出的良好预期,将会证明是片面的。更何况,设立行政法院的主张,与我国的地理、经济、人文、政治基础并不适合。

我们不能把民告官的难题,归罪于现行制度本身,认为只要改革了制度,就能解决了问题。其实,毋庸讳言的是,没有进一步的政治体制改革,就没有法官独立的实现。从这一点可以说,没有改革的深化,即使多搞一个行政法院系统,也不可能摆脱掉一般法院法官所面对的问题。

实际上,法官的独立在法院行政化体制下难以充分确保,才为行政干预司法提供了管道。但是,为了解决行政干预司法,就提出模仿大陆法系的某些国家,单设行政法院(英国不存在实质意义上的行政法院)。如果这样,就能够使行政法院摆脱行政化的法院体制的话,何不让所有的法院都改革这种体制,使所有类型的案件审理都实现独立公正呢?而如果行政法院也不得不接受这种行政化法院体制的话,又如何能够期待,行政法院中的法官会比一般法院的法官更独立、更能发挥人权保障功能呢?

例如,日本在战前曾经有过行政裁判所,其在君主立宪体制下,所担当的维护天皇专制的功能取向,自不待言。战后,随着民主宪法的实施,行政法院终于被废止掉,基于权利平等原则,行政诉讼归类于民事诉讼。在最近的司法改革审议会中,个别的行政法学者提出恢复行政法院,但并没有被采纳。理由很简单,右翼政党主宰下的日本式政治结构,才是造成司法判决整体趋向保守的根源。即使是行政法院,也同样逃避不了制约司法发挥保障人权功能的政、经、文、社方面的大环境。

篇5

今年是实施“十三五”规划的重要一年。机构编制部门要深入分析面临的新形势、新任务,从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的高度,主动转变思想观念、工作重心、供给方式、监管方式和工作作风,不断创新,接力奋进,持续抓好“放管服”改革、行政管理体制改革、事业单位改革、机构编制管理等具有“四梁八柱”性质的工作任务,为全市经济社会发展提供坚实的体制机制保障。

一、对近年来机构编制部门工作任务的回顾与分析

从近几年的工作情况来看,机构编制部门已由2010年以前处于经济社会发展的“后台”,转到改革的一线和主战场,承担了很多创新性、基础性、牵头抓总的工作,发挥了“先手棋、当头炮”的重要作用。主要任务可以概括为“四大改革、一项管理”。

一是新承接了简政放权改革。2013年以来,编办新增了行政审批制度改革的职能。按照市委提出的“打造全省审批项目最少、速度最快、收费最低、市场主体和人民群众最满意”的“四最”城市目标,先后编制公布了市县行政许可事项目录清单、行政权力清单和责任清单。目前,共保留市级行政许可事项268项、行政权力事项3734项,县级行政许可事项2721项、行政权力事项35430项,市县行政权力事项分别压减34%和27%。简化优化公共服务流程,大力推进“三集中、三到位”,468项市级行政权力事项进驻市政务服务中心,平均办理时限缩短了50.2%,有效转变了政府职能,提高了政务服务水平。通过以政府权力的“减法”换取市场活力的“乘法”,为大众创业、万众创新营造了良好环境,全市各类市场主体年均增长27.5%。

二是行政管理体制改革向更深层次推进。行政管理体制改革,是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的重要内容。按照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关于深化行政体制改革的系统部署,临沂市稳步推进大部门制改革,完成了食品药品工商质监管理体制调整、卫生计生部门整合、文化市场管理执法机构调整、涉农领域执法机构组建、市政管理职责理顺等改革任务。在市级交通运输、卫生计生和沂水、费县开展综合行政执法体制改革试点,着力解决权责交叉、多头执法等问题。这表明,随着政府职能转变的深入,以及充分发挥市场决定性作用和更好发挥政府作用的要求,管理体制已进入了深层次的调整整合。

三是事业单位改革进入“啃硬骨头”的实质性阶段。事业单位承担着为社会提供多层次、多样化公益服务的职责,是推进国家治理体系的重要支撑。目前,临沂市已完成了事业单位分类,形成了分类改革“1+10”政策框架。稳步推进不同类型事业单位的改革,全市中小学取消行政级别,建立了校长职级制;选取43家事业单位开展法人治理结构建设试点,全部组建了理事会,初步建立了法人治理架构;经营类事业单位中有75家已基本完成转企改制。全面推行事业单位“双随机、一公开”监管,实现事业单位绩效考核全覆盖,提高了事业单位监管水平。事业单位改革已进入突破体制瓶颈、优化公益服务的实质性阶段。

四是重点领域改革接续不断。围绕全市发展大局,坚持问题导向,推进重点领域和关键环节的体制改革。率先完成公共资源交易管理体制调整,建立了市县统一的公共资源交易平台;调整理顺了蒙山旅游度假区的管理体制、机构设置,带动了全市旅游业的发展;率先调整加强了市扶贫开发工作体制机制,为扎实推进扶贫工作提供了有力保障;推动行政执法监督体制改革、城市管理执法体制改革等试点工作;在全市乡镇设置安全生产、建设工程质量安全、环境保护、道路交通安全监管机构624个、相关服务机构156个,提高了基层的社会治理能力。

五是机构编制管理要求越来越严。2013年,总理提出“约法三章”,要求本届政府内财政供养人员只减不增,这是机构编制管理的“红线”。中央、省将机构编制管理情况纳入巡视内容和对党政主要领导干部的责任审计内容。市委办公室、市政府办公室出台了《关于进一步严格控制机构编制加强动态管理的意见》,对管住编制总量、加强动态调整、严格督查问效等作出了具体规定。去年以来,市编办先后参与了11个市直部门主要领导的离任经济责任审计,承担了其中机构编制部分的审计任务。

二、立足“五个主动转变”深入做好机构编制工作

改革涉及权力和利益的再调整,机构编制部门要按照“四个意识”特别是核心意识和看齐意识的要求,牢牢把握改革的正确方向,做到“五个主动转变”,促进“放管服”改革、行政体制改革、事业单位改革等各项改革任务的落实,促进机构编制管理水平的提升。

篇6

一、执罚机关庞杂、职能交叉的现象仍没有改变,而且还被披上一层合法的外衣。

为了表述方便,我们将具有行政处罚权的行政机关或被依法授权、委托的组织成为执罚机关。在现行《行政处罚法》中,虽然单设了专门一章对行政处罚的实施机关作了规定,但对现行的执罚机关混乱的现状并没有从根本上予以改变,一些原先从事执罚职能的不合法组织通过规章委托,又变相的取得了执罚权,从过去的不确定法律地位摇身一变又成为合法的执罚组织。据统计,我国约80%的法律、90%的地方性法规和全部行政法规、规章都设立了行政处罚权,由此产生了数量庞杂的执罚部门,具体有公安、海关、工商、税务、卫生、质量技术监督、烟草、医药、盐业、农业、林政、交通、路政、渔政、海事、教育、民政、邮政、电信等等诸多部门,执罚队伍过多过滥,造成大盖帽满天飞,老百姓形容为“几十顶大盖帽,管着一顶破草帽”。由于执罚队伍庞杂,不可避免的造成职能交叉、重叠。对某些违法行为,由于执法风险大,利益小,导致执罚部门互相推诿、踢皮球;对某些含金量高的违法行为,执罚部门又相互争权,竞相处罚。同时,由于执罚部门过多,又在某些部门形成执法人员数量不足的形象,执罚活动靠搞突击执罚、联合执法来完成执法任务,以应付上级的检查。

《行政处罚法》第十六条虽然规定国务院或者国务院授权的省、自治区、直辖市人民政府可以决定一个行政机关行使有关行政机关的行政处罚权,但因为该法律条款非强制性条款,每个执罚部门必然片面强调自身职能的重要性和专业性,肯定不愿轻易得将自己的执罚权交由其他部门行使,这样,执罚部门庞杂的现象就不可能从根本上得到改变。而且随着法律、法规和规章的不断增加,一些新的执罚部门就会不断出现,执罚队伍将更加混乱。

二、行政处罚决定权交由行政机关行使,是导致行政权力极度膨胀的重要根源之一。

行政处罚是对公民或组织人身、财产、行为的限制和剥夺,是一种惩罚权,应属司法权的范畴。而我国现行行政处罚体制是在过去计划管理体制下逐步形成的,过分强调了行政权威,而忽视了国家权力分权制衡的原则,一些行政机关借助历史机遇,获取大量的行政处罚权,通过多年的苦心经营,不进行政职权遍布公法领域,而且还将触角逐步伸向私法领域,一行政权力干预公民或组织之间的平等主体之间的私权纠纷。

行政机关千方百计争夺行政处罚权,一方面是为了表明自己部门的重要性,确保自己在历次政府机构改革中能够保住一席之地,这也是政府机构改革似乎走不出膨胀-----精简-----再膨胀-----再精简的怪圈的一个重要原因。另一方面,拥有行政处罚权也能给部门自身带来一定的经济利益。我国现有行政执法部门的经费名义上是执行收支两条线,但真正落实的仅是少数。大多数执罚部门经费短缺,必须靠上级财政部门的罚款返还来弥补。更有一些执罚部门的经费实行自收自支,靠直接坐支罚款收入来维持。这种财政保障体制就必然导致了趋利执法和自费执法的现象,一些部门不是重在纠正违法行为,而是罚款了事。有的部门甚至希望、鼓励当事人违法,因为这样才能有钱可罚,由此形成了“养违法”的现象。如某地公安派出所为罚款创收,竟然招聘女做诱饵,钓客来,创造了执罚机关执罚创收的奇闻。利益的趋势只能驱使行政机关更加愿意滥用行政处罚权,总是千方百计的保留和争取更多的行政处罚权,从而引发行政权力的再度膨胀。

三、现有行政权力不能满足行政处罚的需要,起不到真正惩罚违法,纠正违法,保护第三人合法权益的目的。

现有行政机关的大部分行政权力是与其行使宏观调控、社会管理和公共服务等职权相匹配的,劝导性、指导性较强,法定强制力相对司法权而言比较弱。目前,除公安、海关等少数行政执法机关拥有对人、对物的行政强制权外,其他机关一般不具有这种行政强制权。而现行行政处罚过程中,又不能没有上述权力的保障。诸如现行行政除案件的相对人作伪证;向行政机关提供假证;拒不提供有关材料、信息;拒绝行政机关检查;拒绝接受行政执法机关的行政调查等诸多现象,在现有行政处罚体制中运用现有行政权力都不可能合法有效的予以解决,寻求司法支持又缺乏可操作性法定程序,导致行政执法人员或采取非法手段行使行政权,或渎职、失职不作为。这两种做法都是对法治社会的一种践踏。要改变这种状况,必须对现有体制进行彻底改革。

我国现有行政处罚案件有相当多的都和第三人权益受到侵害相联系。第三人希望国家在对违法行为进行处罚的同时,能够使自己受侵犯的权利得到救济。显然,这种救济最终还需司法权来保障。而我国现有行政保护制度中,如商标权保护、消费者权益保护、治安案件人身伤害赔偿等,虽然赋予相应行政机关在进行行政处罚的同时,可以对涉及民事赔偿的部分一并做出处理,但并没有法律最终强制力。而且,一些行政机关担心引起行政诉讼,也不愿意履行这部分职权,使这类法律规定形同虚设。

而且,现行行政处罚程序所设置的一般程序,诸如立案、调查、内部法制核审、处罚告知、听证、决定处罚、强制执行、行政复议、行政诉讼等程序繁琐,虽然耗费大量政府资源,反而很难达到预期目的

我们知道,行政执法体制必须符合国家权力分工制衡与协作的原则要求,必须体现国家意志的唯一性、强制性和有效性。我国目前的政府机构改革虽然蕴含着较为深刻的制度创新思想与举措,但仍是一种过渡性的改革,其直接目的不过是在于解决目前较为突出的矛盾,具有头痛医头,脚痛医脚的性质,而缺乏前瞻性与预防性。法律体制改革必须具有前瞻性,行政处罚体制改革也同样如此。是体制改革迁就于行政处罚现状,还是行政处罚改革适应时代的发展,确实是一个值得考虑问题。我们应该借鉴包括西方法制社会在内的所有人类文明成果,结合我国实际,与世俱进,建立一套新的能够适应现代法制社会要求的行政处罚体制,而不是修修补补,应付了事。具体而言:

一、将现有执罚部门适当集中,仅赋予其当场行政处罚权和一般程序调查权、行政处罚建议权。除公安、海关、税务部门外,其他部门执法权全部合并,统一交由各级人民政府行使。根据我国宪法和各级人民政府组织法的规定,各级人民政府是国家行政机关,享有包括行政执法权在内的国家行政权力。但实际上各级政府的执法权力都分散到政府的各部门手中,造成部门林立,权力分散。行政处罚体制改革就是要还完整行政权与政府。将行政处罚案件调查权与决定权分离,是按照行政权与司法权分工原则,将行政处罚决定权从现有行政权力中剥离出来。

考虑到目前违法行为大部分属于性质轻微的状况,可以授权行政机关行使相对人没有异议的当场处罚权,但仅限于案件事实简单清楚,不需要另行调查取证,仅处以警告或一定数额以下的罚款的行政处罚。除此之外,行政机关只能依法对违法行为进行行政调查,并提出行政处罚建议。

二、专门成立行政法院,由其行使行政处罚决定权、行政强制措施决定权、行政处罚强制执行权。依托现有人民法院的行政庭,单独成立行政法院,由行政法院的行政法官根据行政机关的申请,针对违法行为签发行政调查令,行政执法人员持行政调查令对违法行为人或组织进行强制性的行政调查,必要时可以申请行政法官签发行政强制措施令,对涉案物证进行查封、扣押。由于一切活动都是由行政法官决定,既保证了司法权对行政权的时时监督,又赋予了行政调查行为的权威性。违法相对人的一切拒绝、阻挠调查行为都可被视为是妨碍司法行为而受到追究,从而解决了现行行政处罚手段过软的弊端。行政法院通过对行政机关收集的证据和处罚建议的审查,听取违法相对人的陈述和申辩,独立行使行政处罚决定权。对行政法院做出的处罚决定,只有违法行为人可以上诉。逾期不上诉的行政处罚决定即发生法律效力,违法行为人必须履行,拒不履行的,由行政法院强制执行。

三、行政处罚案件的权由县级以上人民政府法制机构行使。县级以上人民政府法制机构仅负责诉讼程序的操作,不参与行政调查取证,代表国家对行政处罚案件向行政法院提讼。

对现有行政处罚体制的改革,由于涉及到行政权、司法权的重新分配,牵扯到许多部门的利益,肯定会有很大的阻力。但这应是我们今后改革的方向。我们应当先从理论上、思想上掀起一场大讨论,百家争鸣、百家齐放,使之更加完善,然后以法律的形式予以确立。只有断然废除一切不合理的体制,重新确立一套完善、科学的运作制度,才会使政府在管理社会和经济事务中发挥更大的作用。

参考文献

1、胡锦光著《行政处罚研究》法律出版社

2、应松年主编《行政法学新论》中国方正出版社

3、钟明霞《我国行政处罚法的缺陷分析》(《法学》杂志1998年第4期)

篇7

每当想起这笑话,就想起我们的学术研究者。研究者好发议论,好出主意,司法改革的场合自然少不了他们。他们为改革确实贡献了不少智慧,一些改革思路和改革方案的形成,离不了他们的反复言说。例如,司法机关省级统管人财物,就是在研究者过去提出建议的基础上确定的。一些研究者有感于司法机关的地方化现象,提出司法乃国家事权,并非地方事权,法官头上有国徽,代表国家行司法之权,非由中央节制不可;同样,检察官在法庭上被称为“公诉人”,明白表明检察官非地方官员,当然应由中央统一任命与管理为宜。这一观点有相当说服力,自然深得人心。司法体制改革部分采纳了研究者的建议。说是“部分”,是因为没有能够遽然实行法官、检察官由中央统一任命、统一节制的设想,但是法院、检察院的人财物由省级统管算是确定下来了。

接下来便遇到问题――人财物由省级统管,该怎么管呢?

检索研究者的论文、专著,发现白茫茫一片,原来学者还来不及精雕细镂,便付诸阙如,根本没有提出具体的统管方案。研究者为司法改革画出一些大的轮廓,提出了一些粗线条蓝图,他们对于司法改革前瞻性的思考大体不错,提出的改革方案也符合司法改革应当具有的发展方向,但是由于这些设想在大的方向和概括的内容上还没有得到改革发动者的认可,因此研究者大概觉得还无暇估计改革方案细节部位的刻画。于是当改革大方向已定,前期的研究立即暴露了精密性不足的缺陷,许多需要解答的改革细节缺乏预备的答案。

这提示我们:研究司法改革问题,需要向精细化发展,过于粗疏的改革意见,已经不能满足改革的实际需要。

司法改革与绘画不同。绘画有工笔与写意之分,所谓“工笔”,属于工整、细致一类画法,其技法要求是“有巧密而精细者”;“写意”是一种用笔不求工细、注重神态的表现和情趣的发抒的绘画形式。司法改革需要有具体措施加以推动,写意式的改革建议在改革初议时尚可应付,一旦付诸实施,非求其精细可行不可。

观察一下近些年来法学诸学科,发现其研究精粗的程度不同,例如刑法学进行法解释学研究,精细化程度有明显提升。如今研究、探讨司法改革也是如此,一些改革的大方向、大原因还没有确立,谁有暇绘制改革设想的细节部分呢?

篇8

1.存在问题。

垄断性国有企业、大型重点国有企业的政企分开仍有许多重要方面没有完成;国有资产管理体制改革滞后于市场经济发展进程,垄断特别是行政性垄断现象仍然比较突出,国有资产监管及国有企业绩效审核监督制度机制仍不健全;部分重要工业事业单位改制进展缓慢;政府向行业协会转移职能在许多领域进展缓慢,工业行业协会独立性、权威性不够,运营机制仍不健全,影响力不大,民间的行业协会及其他中介组织发展受到一定限制;部分重要工业领域的职能交叉、重复审批仍然明显存在,有关部门仍保留了不少本应由企业完全自主的投资审批项目,政府审批效率仍然有待提高;大部制改革进展不顺利,在机构设置、职能划分、人员配备、方案选择上仍受人事权力安排等人为因素较重影响,能源工业管理与其他工业管理分开导致相关领域改革、政策与规划制定和行政监管与执行出现不小矛盾;不少部门在依法行政、科学决策方面还有较大差距。

2.面临形势。

中国工业化进程的快速推进,中国工业经济广泛与深入的市场化发展,中国工业企业的产权制度、组织形式、运营方式、商业模式的不断改革与深刻变化,中国工业经济与世界经济的深度融合与相互影响,新技术革命的发生与发展,都迫切要求我国在加快行政管理体制改革、建设服务型政府过程中,必须更加注重工业管理体制和管理方式改革,更加注重工业管理的依法行政、科学决策、政策导向、合理规划,更加注重减少行政层次、减少审批事项与环节、提高审批效率。中国工业经济是中国市场经济的最重要基础,中国工业管理体制机制改革的进展与程度是衡量中国市场经济发展的一个最主要标志,必须加快推进,否则,将严重影响工业化进程。

二、推进工业管理体制机制改革的主要方向与任务

总的方向是,加快推进政企分开、政资分开、政事分开、政府与市场中介组织分开,调整和规范政府管理的事项,深化行政审批制度改革,减少政府对微观经济活动的干预,充分激发各类工业企业的发展动力和市场活力。

1.推进工业行政管理体制改革。

继续推进政企分开与政事分开,除涉及国家安全外,所有工业领域的国有控股单位实行完全的政企分开和政事分开,取消工业领域企业事业单位行政级别,严格限制和规范管理国有企业事业单位与政府部门领导干部交流任职。坚定推进大部门制改革,将能源资源管理与工业其他行业管理统一起来,进一步解决机构重叠、职责交叉、政出多门、相互掣肘的问题。继续调整和规范政府对工业管理的事项,深化工业领域行政审批制度改革,除涉及国家安全、生态环保、生产安全等法律法规规定需要审批者外,取消对工业企业的一切行政审批,进一步减少政府对工业微观经济活动的干预。创新工业管理方式和手段。完善行业工业经济监测网络和指标体系,强化行业信息统计和信息。完善重大工业管理事项的政府民主、科学、依法决策机制,工业法规、政策、规划、标准的制定要广泛征询意见,充分协商和协调,公开透明,接受社会监督。要严格依法行政,健全行政执法体制机制,推行行政审批公开公示制度。落实企业境外投资自,支持国内优势企业开展国际化经营。完善工业园区管理体制,促进工业企业和项目向工业园区和产业集聚区集中。健全对行政权力的监督制度,推行行政问责制,健全责任追究制度和纠错改正机制,提高政府执行力和公信力。

2.推进国有资产管理体制改革。

坚持政资分开,继续推进政府公共管理职能和国有资产出资人职能分开,完善经营性国有资产管理和国有企业监管体制机制。搞好垄断性和竞争性国有企业分类管理。健全覆盖全部国有企业、分级管理的国有资本经营预算和收益分享制度,合理分配和使用国有资本收益。完善国有自然资源资产和国有工业土地监管体制,推进国有土地矿产资源市场定价、有偿使用、公平竞争改革。推进国有经济战略性调整,健全国有资本有进有退、合理流动机制,促进国有资本向关系国家安全和国民经济命脉的重要行业和关键领域集中,原则上退出一般竞争性领域。国有大型工业企业要加快股权多元化改革,完善企业法人治理结构。

3.推进垄断行业改革。

推进电力、电信、石油、盐业等工业行业管理体制改革,打破行政垄断,进一步放宽市场准入,降低经济与市场垄断,提高行业竞争性,形成有效竞争的市场格局。进一步强化垄断行业国有企业投资融资、生产经营、兼并收购、海外经营、高管薪酬、员工工资、公务消费和企业福利等方面监管,严厉打击腐败行为,严格控制工资福利增长规模与幅度,缩小垄断行业与其他行业收入分配差距。推进国防科技工业投资体制改革,加快军工企业改革,促进军民融合式发展。引导和鼓励民间资本进入国防科技工业建设领域,形成面向全国、分类管理、有序竞争的开放式发展格局。

4.推进行业协会商会组织改革与发展。

充分借鉴世界先进国家工业行业协会商会发展基本经验,加快推进我国工业行业协会商会和中介组织的改革与发展。加快行业协会商会立法,尽快制定行业协会商会法。紧密结合工业行政管理体制改革与行业协会商会和中介组织的改革与发展,协调两者关系。将政府不应管、管不了、管不好的行业职能全部转移给工业行业协会商会和其他中介组织,充分发挥行业协会商会、中介组织等在加强行业管理、提出行业标准、执行行业法律、落实行业政策、落实行业规划、规范行业秩序、提高行业自律、推动企业社会责任建设等方面的主导与积极作用。将全国性行业协会管理职能从国资委中转移出来,分别由工信部和商务部管理,或从政府管理下独立出来,实行无主管方式。推进行业协会商会开展平等竞争,支持一行多会、一为多会,支持企业按细分行业、一定地域、跨区域自主组建行业协会商会和中介组织。规范行业协会商会内部管理,完全取消行政级别,健全法人治理结构,推进业内民主管理。充分发展行业协会商会组织在劳动关系“三方协调机制”中的作用,推进企业和谐劳动关系建立。推动行业协会商会向国际化方向发展,积极加入国际行业协会商会,提高国际话语权和影响力,充分发挥其在企业“走出去”开展国际化经营中的指导、协调、支持和保护作用。

5.为企业公平竞争创造平等公正的法律、政策和市场环境。

篇9

[关键词]心理切入;新闻稿;写作方法

新闻稿写作活动中,切入的关键在于“点”――其内涵包括主客体两方面――就主体而言,即记者的“点子”,也就是主意。就客体而言,则是记者认识的对象,即“切入点”。其心理切入的方式颇多,本文将之总结为以下几种切入方法。

一、“逆向思维”切入

新闻中的“逆向思维”就是记者在热门新闻素材中寻求“冷门”, 将焦点转入反面,从固定看法里的“反差”着手深度开掘,最终将事物本质内涵加以展示。如在写作“上有政策,下有对策”这一现象的新闻时,如正面抨击的话,必然难出新意。而“全国好新闻奖”得主《“对策”也可当镜子》一文则采取了逆向思维的形式,以挖掘政策的缺陷促使了对策的形成这一切入点来触及问题本质,敦促政策制定者注意研究对策,从而对政策不断完善。不仅启人深思,更加引人注目。

二、“深度思维”切入

所谓“深度思维”,实际上便是局部地、运动地剖析事物之间的联系,从而赋予新闻“震撼力”。如《昔日伐木建功今朝栽树“还债”》这一只有700字的消息,其并未仅限于表现全国林业劳模马永顺的植树造林活动,而是以“联系”思维审视马某以前所创的“全国手工伐木产量之最”这一纪录,找出其和栽树“还债”之间的有机联系,从而指出“再分配有限资源同样要要讲公平”这一具备深度震撼力和伦理学价值的意义。

三、“超前思维”切入

在此方面,包括用发展的眼光去估价、分析、观察、认定事物的发展方向,增加“新闻分量”。如《中国日报》在上世纪末以金融危机为背景的《中国拒绝金融风暴登陆》这一新闻,以超前意识和敏锐眼光将当时的金融动荡问题观照和分析于中国历史和目前所处的改革现状形势,指出中国完全有能力避开金融动荡。在第一时间成为了打消海外疑虑、增强投资者信心、宣传光明前景的“炸得响”的力作。

四、“迂回思维”切入

此种形式的新闻稿特点在于“侧面反映事实”。如《贵州商报》的《百姓算盘打得精省钱又省心――医院开处方,药店去买药》这一消息,全文无一字涉及医疗体制改革,而是直接切入生活实际,将“医药可分开”这一情景从侧面加以生动反映,对医疗改革加以“折射”,获得了正面切入难以企及的一种效果。

五、“发散思维”切入

即围绕一个中心或抓住一个问题“辐射”思路,形成多层次、多方面、多指向的思维,从而揭示“系列新闻”的事实本质意义和彼此间内部联系。如《经济日报》的“资本运营”系列报道,便是此方面的典例。其以《找到一把金钥匙》、《谁来使用这把金钥匙》、《用好这把金钥匙》、《认识上的新飞跃》等一系列关联报道,对事物本质及其彼此间相互转化关系做出了不同方面的触及和整体上的揭示,以新闻与受众二者的“心理之契合点”来体现出深刻、厚重的理性思考。

六、“共鸣点”切入

写新闻稿除了要对“一般认同”加以满足之外,还必须找出“共鸣点”,从而给读者一种共鸣共震感情与理性的“参与机会”。而其唯一生成共鸣点的途径则是新闻“深刻真实”的发掘。如《中国青年报》中《冰点》这一精品栏目,很多报道都来源于以“深刻真实”来寻求共鸣点。如《破碎的绿》中将绿化荒山的农民李绍申这一“失败的英雄”作为共鸣点,以深沉的忧患意识“找回” 弥足珍贵的感动;《好心为何没有好结果》中以拒绝街道提供帮助的特困生作为共鸣点,对自尊自卑和勤奋刻苦共存、不堪忍受“意志品质压力”和需要帮助共存的多项两难选择,都是如此。

七、“兴奋点”切入

情感因素受到兴奋点刺激作用是注意新闻的决定因素。并由此引起关注、激发兴趣,启发深思。兴奋点有着多种多样的生成途径,其中最重要者莫过于“鲜明对比”。如《定安县岭口镇副镇长邓祯亮水灾三天躲在县城――“怕水”干部激起民愤》这一获中国新闻奖的消息便是其中佳作。其以抗洪救灾英雄人物无数,而邓祯亮却临阵脱逃的鲜明对比,引起了强烈的社会反响,传播效果也随之凸显。

八、“新奇点”切入

从心理学角度而言,人的精神在新奇事物刺激下方可感到轻松愉悦,但是在写作中却不能一味猎奇,更需要以新奇之点背后是理性信息来体现出深刻思考。在此方面的典型作品为消息《法警背起生病被告》,以新奇事件彰显司法改革的进程与方向,体现出司法体制改革对人格的尊重,在宣传现状过程中有力地说明独到、准确的新闻价值判断能力,是新奇点选择的“真功夫”。

九、“最近点”切入

即以内容最贴近受众之点切入。就读者而言,其一方面有关于日常生活,另一方面则是与之利益相关的热点问题,

总之,心理切入这一层面对新闻价值有着很大程度上的左右。写新闻稿如何切入,大有讲究。

参考文献:

[1]王莉.美国文学新闻发展史考述[J].社会科学论坛.2012(02).

篇10

关键词:现代化 综合 交通运输 管理体制

1、引言

交通运输业是由公路、铁路、水路、航空及管道5种运输形式构成。建国以来,尤其是改革开放以来,随着我国经济水平的飞速发展、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我国交通运输业取得了长足发展。据统计,截止2012年,我国公路总里程数达423.75 万公里;铁路营运里程达11万公里;内河航道通航里程达12.5 万公里;管道里程近10万公里。与其相比较,目前,我国交通运输管理体制相对落后,现行的交通运输管理体制制约着我国交通运输业的发展,管理体制已成为交通运输业亟待解决的问题之一。

近年来,我们党依据“社会的生产关系一定要适应生产力发展要求”的基本原理,确定了我国经济体制改革的方向,并根据国家有关经济体制改革的取向和总体部署,稳步推进交通运输管理体制改革,取得了显著成绩:一是调整了政府与市场的关系,实现了政府交通运输管理职能转变,政府交通运输管理部门已从微观管理和对企业的直接管理转变为宏观调控和行业监管;二是基本理顺中央和地方在交通运输方面的管理权限,实现了简政放权,明确了各层级的管理关系,既确保了中央政府在交通运输发展上的宏观调控职能,又充分调动了地方政府在交通运输建设和管理上的积极性;三是基本实现了政企分开,原属于交通运输主管部门直接管理的企业与主管部门脱钩,成为真正的市场主体;四是进一步放开了交通运输市场,建立了比较完善的交通运输市场体系,各种所有制企业基本实现了自由、完全、有序竞争,特别是公路运输行业经过多年的改革,非国有企业已成为主导力量;五是按照市场经济体制的要求,清理、修改、制定了一系列交通运输领域的法律法规和政策措施,基本形成了符合市场经济发展要求的交通运输政策法规体系。

通过不断深化交通运输管理体制改革,极大地调动了各级政府在推进交通运输事业发展和社会投资交通运输领域的积极性,交通运输业实现了跨越式发展,已从制约国民经济发展的瓶颈,转变为基本适应国民经济发展的需要,并逐步成为国民经济发展的助推器。改革开放30多年来交通运输发展的实践证明,交通运输管理体制是影响交通运输业发展的重要因素,好的体制促进交通运输业发展,落后的体制阻碍交通运输业发展。继续深入推进交通运输管理体制改革、努力构建现代化综合交通运输管理机制是解放交通运输生产力、推动交通运输业科学发展的根本动力。

2、当前国内交通运输管理体制面临的主要矛盾和存在的主要问题

当前我国交通运输领域面临的形势和挑战可以用“两大主要矛盾”和“五个主要问题”来概括。

2.1、两大突出矛盾

2.1.1、交通运输需求增长与交通运输供给不足之间的矛盾

随着我国新型工业化的推进、城市化的加速、市场化的延伸和全球化的拓展,人流与物流等发展要素的移动频率、移动广度必然不断加大,这就迫切需要交通运输来支撑,与之相应地表现为不断增长的交通运输需求。从目前来看,尽管我国交通运输自改革开放以来得到了跨越式发展,但目前的交通运输供给,不论是供给数量,还是供给质量,包括管理水平,显然都无法满足可预期的交通运输需求。对于整个交通运输行业来说,仍然肩负着不断加快交通运输基础设施建设、不断提高交通运输质量和管理水平、不断增加交通运输供给总量的任务。

2.1.2、加快交通运输供给与环境资源承载能力有限之间的矛盾

交通运输供给需要相应的环境资源保障。在交通运输基础设施建设环节,首先要占用大量土地,而且这些土地一般都是宜耕宜林宜牧土地。据测算,平丘地区四车道高速公路每公里占地8-10.7公顷,一般公路每公里占地1.3-2.7公顷,其中一半左右是可耕地。如果我国规划的高速公路及一般公路全部建成,占用的耕地将相当于江西省耕地面积的2倍以上。再加上铁路、机场、港口、码头、场站的占地,那是一个庞大的数字。其次,交通运输基础设施在穿山越水时,不可避免地要改变原生的自然生态环境,对江河湖水系、森林、草场、文化遗迹等带来很大的负面影响。在交通运输运营过程中,要消耗80%左右的石油和天然气,排放大量的废气废水废渣,带来城镇噪音。这些影响会随着交通运输供给总量的增加而增加。经济社会的发展要求加快交通运输供给,但是环境资源的承载能力有限,有限的环境资源承载能力对交通运输供给的制约将会越来越突出。

2.2、五个主要问题

2.2.1、计划与市场融合

在计划经济体制下,很多部门的经营、物资调配也都由政府统一管理、安排.这种计划模式迄今约束了交通行业的发展,例如我国公路、铁路、民航、港口都有各自的部门管理(我国交通运输行政管理体制构成如图1 所示),在组织方式、服务规范、技术及装备标准等方面存在着较大差距,企业往往只能利用单一的运输方式来开展物流服务.此外,在我国交通运输领域,计划和市场调配同时并存,指令计划所占比重偏大,限制和束缚了交通运输行业的可持续健康发展.

2.2.2、市场主体单一

与世界相比,我国道路运输市场主体在总体上仍呈现“多小散弱”状态,生产规模化、集约化水平低,运输组织化程度不高,国有企业所占比重过大,主体单一、空间狭小,市场秩序比较混乱,有效供给不足,资源结构性过剩,地区间发展不平衡,运输安全隐患多,运输事故发生率高.

2.2.3、管理交叉重复

现行的道路交通管理体制,原则上,其经济和技术由交通行政部门来管理,而安全问题由公安部门管理.事实上,没有凌驾于经济及技术之外的安全.由此可以看出,对于同一对象在同一领域从事同一经济活动的管理问题,出现了交叉及重复性的管理,这种管理势必产生重复发证、重复检测、重复收费及安全“真空带”等弊端,而且加重了运输经营者的负担.而且,由于管理部门繁多,各部门间难免出现各自为政,互不配合的现象,甚至出现了“好事争着办,坏事无人办,正事推着办”的相互推诿、相互扯皮等不良现象。

2.2.4、基础设施建设不平衡

我国各种运输方式没有统一管理的行政主管部门,致使在交通基础设施建设中,交通运输各部门之间竞相投资,重复建设.当然,这种缺乏统一规划的投资建设,致使城乡之间、东西部之间、陆水之间的基础设施建设发展极不平衡,路网和港站布局不合理,造成严重的资源浪费。

3、国外先进交通运输管理体制的特点

3.1、集中管理

目前,大多数经济发达国家的交通运输管理机构设置都采用集中管理模式,即中央(联邦)政府设置交通部或运输部,主管全国水、陆、空各种运输方式的运输事务.例如,日本和美国分别于1945 年和1967 年成立了运输省和运输部,使交通运输的管理集中化,以保证政府统一协调和发展各种方式的运输;英国政府对交通运输的管理采用“大交通”管理体制,全国综合交通运输网统一由交通部负责管理,交通部设有交通大臣正副4人,均为国会议员,其中3 位副职分别管理铁路与公路、民航和水运、伦敦地区的运输与道路安全.道路运输管理体制是大交通管理体制中的一部分,交通大臣负责干线公路网总体政策的制定和公路局的发展战略框架及主要资金使用计划。

3.2、健全的法律法规体系

欧美等发达国家在交通运输发展过程中,都极为重视交通运输的法制建设.无论是国家的运输政策和规划,还是管理机构的设置和变更,权力与义务的划分以及资金来源与分配,都以立法形式予以规定,以保证国家对交通运输的有效管理.多年来,日本、欧美等发达国家在交通运输的发展过程中,根据不同时期的交通运输特点和问题,制定了一系列的运输法规,逐步建立和完善各自的交通运输法规体系,把交通运输管理纳入法制的轨道,从而保证了交通运输的健康发展。

3.3、各级政府权责分明

美国交通运输管理体制中,联邦、州及地方各级政府的分工十分明确.联邦政府主要负责确定战略目标、制定联邦政策、设计中长期规划、建立法律和制度框架、向国会申报财政预算等.州及地方政府除承担各州和地方政策、规划和交通基础设施项目建设、监管州及下级县市的运输活动等职责外,还要根据本州情况执行联邦法律,落实联邦的运输政策,监管联邦资助的州际基础设施项目运行等。

4、我国现代化综合交通运输管理体制建设的重点领域

建立我国的综合交通运输管理体制,可以在立足我国国情的基础上,有针对性地借鉴西方国家的相关做法,立足实际,从以下领域深化交通运输管理体制改革:

4.1、建立与综合运输体系相适应的交通运输行政管理体制

4.1.1、组建国家综合运输行政主管部门

综合运输行政管理体制包括许多方面,但建立国家综合运输行政主管部门是其中最为重要方面。综观世界各国,目前也只有包括我国在内的极少数国家中央层面没有实行交通运输的统一管理。当前,我国交通运输部尚不是真正意义上的国家综合运输主管部门。根据交通运输管理现状和推进综合运输体系建设管理需要,深化改革的主要思路:一是交通运输部继续深化内部改革,进一步理顺和其他部门的管理关系,强化相应的管理手段,切实推进在建设规划、政策法规、标准规范、信息服务上的统一管理;二是理顺国务院部门之间在交通运输方面的管理职责,主要是理顺与国家发展改革委等国家综合部门在综合运输规划等方面的职责分工,切实落实交通运输部有关综合运输规划协调职责。

4.1.2、明确中央和地方在交通运输管理上的事权

铁路、公路、水运、民航等运输方式具有不同的特性,推进综合运输体系建设,不仅要统一中央层面的管理体制,也要科学界定中央与地方的事权。原则上,公路宜分级管理、铁路宜集中管理、交通枢纽(港口、机场、运输场站等)及城市交通宜将主要事权放在城市,铁路、海运、民航运输管理事权宜相对集中。在机构设置上,地方政府也应只设立一个管理机构,统一管理本行政区域内的交通运输事务。国家综合运输行政主管部门可根据运输方式的特点和具体管理业务的实际需要,设立区域(流域、海域)管理机构,协调和统一管理区域(流域、海域)交通运输相关事务。

4.2、深化公路管理体制改革

4.2.1、强化交通运输主管部门管理职责

要进一步强化交通运输主管部门对公路的行业管理职责,加强对公路建设、运营的日常监管。强化公路规划引领作用,进一步维护公路规划的权威和严肃性。

4.2.2、建立与“两个公路体系”相适应的管理体制

建立以高速公路为主的收费公路体系和以普通公路为主的非收费公路体系,进一步厘清中央与地方在公路管理中的事权和职责分工:一是适当上收地方对国家高速公路的管理事权,建立以国家交通运输主管部门为主的管理体制,管理国家高速公路网,有利于国家高速公路的协调发展和提高国家高速公路路网的通行效率和科学管理水平;二是省级交通运输主管部门要进一步规范对地方公路(包括普通国道)的管理行为(包括管理机构设置及与下级交通运输主管部门的关系),进一步督促落实县级政府履行农村公路的管养主体责任,改善农村公路的管理和养护。

4.2.3、继续清理公路收费和完善公路收费政策

取消除高速公路之外的所有政府还贷公路的收费,使普通公路彻底回归公益事业。现行的车购税、燃油税等公路建设专项资金,今后主要用于普通公路的建设和运营、维护。政府可从高速公路收费所得资金中,提取普通公路发展基金,支持普通公路的发展。现行经营性公路,经营期满后按规定交由交通运输部门管理。严格审批新的经营性公路。停止核准新的公路项目上市。

4.3、深化港口、航道管理体制改革

4.3.1、加强港口行政管理

进一步明确港口管理的中央事权和地方事权,严肃港口布局规划的权威性和严肃性,进一步强化岸线审批制度,充分发挥现有港口、泊位的作用。

4.3.2、加强航道行政管理

按照中央和省两级为主、相对集中管理的基本原则,改革内河、沿海主要干线航道管理体制。积极推进干线通航建筑物管理体制改革,逐步实现交通运输部门对通航建筑物设施的统一管理,保证内河航道畅通。

4.3.3、改革港口公安体制

贯彻落实中央司法体制改革有关“改革有关部门、企业管理公检法的体制”的要求,将目前由有关港口企业代管的港口公安机关从港口企业中剥离,纳入国家司法管理体系。

4.4、深化交通运输行政执法体制改革

一是按照行政许可权、行政处罚权相对集中的总体要求,推进地方交通运输行政执法体制改革。明确行政执法主体,结合事业单位分类改革,妥善解决执法机构的定位、编制、经费问题;二是推进交通运输行政执法模式改革,建立和完善交通运输行政执法部门与相关执法部门开展统一执法和联合执法的工作机制;三是积极稳妥推进交通运输综合执法改革。

目前,我国交通运输业已进入到一个高速发展的新时期,如何提高运输管理水平是一个全新的课题.本文针对我国现行的交通运输管理体制,综合分析了其主要存在的弊端,同时通过分析研究发达国家交通运输管理体制的特点,结合我国国情,提出我国交通运输管理体制改革的建议.要求我们不断分析、总结和借鉴国外的成功经验,按照社会经济可持续发展的原则和要求,形成符合我国国情的综合运输管理体制,树立科学发展、和谐发展、安全发展的理念,促进经济和社会的可持续协调发展。

参考文献:

[1]《中国交通运输统计年鉴2013》,人民交通出版社,2013年出版。

[2]阚叔愚、孟志勇.《铁路公路建设可持续发展与国土资源合理利用的研究》,《北方交通大学学报》1997 年第22 卷(总第278 期)。

[3]刘世春.《关于交通运输管理体制改革问题的几点思考》,《交通运输部管理干部学院学报》,2012年第22卷第4期。

[4]李.《“十一五”我国综合交通运输的可持续发展》,《宏观经济研究》,2004年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