草原生态恢复治理方案范文

时间:2024-01-09 17:35:47

导语:如何才能写好一篇草原生态恢复治理方案,这就需要搜集整理更多的资料和文献,欢迎阅读由公务员之家整理的十篇范文,供你借鉴。

草原生态恢复治理方案

篇1

锡林郭勒草原;矿产开发;草原生态保护

1.锡盟矿山开发现状及存在问题

截至2011年5月,全盟实有在期采矿权635个。其中石油17个,煤炭32个,黑色金属矿24个,有色金属矿22个,贵金属矿7个。目前,全国五大电力企业集团全部入驻锡盟,胜利煤田、白音华煤电、上都电厂等一批重点能源工业项目相继建成。在矿产资源开发的同时,因开矿造成的环境破坏现象日趋突出。目前,全盟已形成明显矿区生态环境破坏的有锡林浩特煤矿、西乌旗哈达图煤矿及其建材工业区、西苏旗查干淖尔碱矿及其工业区、东乌旗宝力格银矿矿区等。部分矿产企业缺乏科学发展观和循环经济意识,在开采中只追求短期利益,环境恢复治理力度不够,经费投入不足,矿产资源采、选、冶过程中“三废”数量大,治理率低,矿业开发引发的地面塌陷、废石堆放、破坏土地、污染水源等生态地质环境问题日益突出,矿山环境恢复治理保证金制度尚未健全,环境保护和治理力度仍需加强。

2.锡林郭勒草原的环境及现状

锡林郭勒草原是我国乃至世界上典型草原类型最多,保护最完整的优质天然草原之一,也是我国北方最重要的绿色生态屏障。从自然资源利用角度而言,它既是一种生产资料,是发展畜牧业的物质基础,千百年来,推动着传统畜牧业经济的发展,维系着广大草原人民的生产生活;同时,作为地带性植被,它又具有不可替代的绿色屏障功能,在调节气候、保持水土、涵养水源、防风固沙、美化环境及生物多样性保护等方面发挥着不可替代的作用。自上世纪90年代起,由于超载过牧、矿产开发等原因,使原本脆弱的典型草原出现了明显的退化趋势,荒漠化进程正在加速,草原的各项功能出现减退。目前,不断扩张的城市、露天煤矿及其它矿山和天然草场组合在一起,形成了当前的能源基地、生态屏障和边疆少数民族牧区多重身份的形象注解,矿产开发、生态保护和牧民的生产生活在这片广褒的草原上交织碰撞。

3.如何在矿产资源开发的同时,更好地保护草原生态

A.用科学发展观指导草原地区经济与环境协调发展

科学发展观的一个重要内容就是可持续发展,良好的草原生态环境是经济增长的基础和条件;同时,没有经济的快速增长就会缺乏改善草原生态环境的条件和资金支持。坚持科学的发展观,就是要重视对循环经济的认识和加快推进循环经济发展,将经济增长、社会进步和环境保护要求纳入统一的发展模式之中,实现社会、经济与环境的“共赢”发展。

B.加大投资力度,采用先进技术,恢复矿区的植被与环境,实现开发与恢复并举,经济快速发展与环境保护双赢

如采用先进的植被恢复技术,用专业的喷播设备,在被破坏植被的高陡岩石边坡上,瞬间制造出具有优异性能的“土壤培养基”,使边坡快速形成理想的植物群落。此外还可以采取“生物笆”灌草结合(灌木、草本型)人工补播、自然恢复植被技术;草藤型(草本、藤本结合)绿化技术等,快速恢复矿区植被,减少粉尘对周边草原的危害,保护草原生态环境。

C.进一步强化草原生态监理机制,为可持续发展提供有力的草原生态支持

各级政府切实把实现草原可持续发展落实到草原生态监理上来,草原监理部门定期或不定期对草原作业进行监督检查,对于相关证件齐全的单位,划定占用草原的面积,明确界线,签定保护周围草原生态环境的协议,征收草原养护费,发放草原作业许可证。对于无任何证件的单位责令停产,加收草原养护费。对于一些可占可不占或少占草原的单位和个人,尽可能不占或少占草原,从而使草原的征、占、用有序进行,为草原环境保护设置一道制度保障。

D.把开发与保护和谐统一,树立保护优先原则,实现在保护中开发,在开发中保护

首先,草原矿产资源开发利用前,考虑保护优先,并对开发利用与环境保护作评估。这里的保护优先主要是指首先考虑生态环境保护问题,明确哪些区域必须保护不能开发。另外,矿产资源开发建设项目的可行性方案,也要先期进行环境影响评价。通过环境影响评价可以明确矿产资源开发项目面临哪些生态环境风险,需要有哪些环境污染和损害的治理项目。

其次,在草原矿产资源开发时,划定禁采区、限采区、开采区。开采区要体现对生态环境破坏少,资源开发的相对利用价值高等特点,并遵循“保护、协调、治理相结合”的原则。矿产开发利用过程中,严格实施矿产生态环境治理备用金制度,落实“谁破坏,谁治理”原则,实现矿产开发与环境保护的和谐统一。最后,草原矿产资源开发后,要进行恢复。为此,矿产资源开发者应建立矿区环境治理恢复补偿保证金,用于矿区资源开发过程对环境污染和破坏的治理与恢复,保证金的建立、运转由草原环境保护行政部门进行监管,承担监管责任。

E.建立健全生态环境补偿机制

一方面补偿草原地区的政府和人民为保护草原生态环境而导致的经济收入减少,鼓励其保护草原的积极性;另一方面也规范、督促企业,爱护环境、减少排污的自觉性。

总之,在发展资源开发经济的同时,我们要充分认识到的草原环境价值和功能,认识到经济增长和草原生态保护都是人们正当的需要,我们既反对完全排斥外来经济发展的“生态原教旨主义”,也不赞成以牺牲草原生态环境换来经济的高速发展,我们主张的是经济发展与生态保护同时推进,实现双赢。

[1]锡林郭勒盟行政公署.锡林郭勒盟矿产资源总体规划(2008—2015).2008.10

[2]锡林郭勒盟国土资源局.内蒙锡林郭勒盟矿产开发秩序督查工作阶段总结.2011

[3] 王 堃.草地植被恢复与重建.北京:化学工业出版社.2004

篇2

因此,内蒙古全面推进生态建设和环境保护,有效实施重点生态保护与建设规划,大力推进重大生态工程建设,加强重点区域、流域生态建设和环境保护,实现生态环境恶化趋势得到有效遏制、治理区明显好转的目标,构筑以草原和森林为主体的生态系统良性循环、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国家生态安全屏障,是非常重要又迫切的战略任务。

一、加强草原生态保护与建设

2000年以来,国家相继实施了京津风沙源治理工程、退牧还草等工程,拉开了草原生态保护与建设的大幕。“十五”期间,全区草原建设总体规模年均达8219万亩,比“九五”期间年均增加4575万亩。“十一五”期间,草原建设总规模5亿亩,禁牧休牧面积7.8亿亩。近年来,内蒙古草原生态保护与建设取得了一定的成效,但草原退化沙化及草原生态环境总体恶化的态势仍然在延续,草原生态保护与建设任重而道远。

为此,《意见》中提出,要有效推进草原生态保护与建设,在全国退牧还草工程建设中继续把内蒙古作为重点。自2003年,国家正式启动了退牧还草工程,通过休牧育草、划区轮牧、封山禁牧、舍饲圈养等措施,保护与建设草原,恢复草原植被。如“十五”期间,退牧还草工程在内蒙古的建设总规模为11000万亩,其中禁牧面积4000万亩,休牧面积6600万亩,划区轮牧面积400万亩。目前中央批示,加大退牧还草工程实施力度,延长实施年限,适当提高补贴标准。这对草原生态的恢复、改善有重要的意义。

《意见》中强调,要全面落实草原生态保护补助奖励政策,严格执行草畜平衡、休牧轮牧制度,对严重退化、沙化草原实行禁牧。2010年10月,国务院决定2011年起,在全国8个主要草原牧区实施草原生态保护补助奖励机制,中央财政每年投入134亿元用于草原禁牧补助、草畜平衡奖励、牧草良种补助和牧户生产性补助等。按照国务院的安排,我区共有10.2亿亩草场被纳入补奖范围,每年投入40.4亿元,连续投入5年。2011年6月16日,草原生态保护补助奖励机制在自治区正式启动,按照禁牧每标准亩6元、草畜平衡每标准亩1.5元等给予补助奖励。这一广大牧民和干部期待已久的生态保护补偿制度实施后,必定会取得显著的生态效益、经济效益及社会效益。

这是对内蒙古草原生态保护与建设的新工程,其启动实施必将对内蒙古草原生态的改良、草原文化的传承、草原牧区生态经济社会的协调持续发展起到重要的作用。《意见》中明确应探索并建立基本草原保护制度,研究制定草原征用占用补偿标准,依法征收草原植被恢复费,还要推进草原牧区基础设施建设,因地制宜地发展设施畜牧业和人工草场,稳妥实施生态移民,大力培育后续产业,进一步提高草原防灾减灾能力,加大草原防火和病虫鼠害防治力度。推进草原生态保护和治理的技术研究与应用,加强草原生态监测监理体系的建设,加大草原管护力度。到2015年基本实现草畜平衡,草原植被覆盖度达到43%;到2020年草原植被覆盖度进一步提高,草原牧区总体生态环境状况明显改善。

二、强化森林生态保护与建设

通过坚持不懈的森林生态建设,目前内蒙古实现了森林面积、蓄积持续“双增长”。2010年,全区完成营造林面积65.78万公顷,其中人工造林23.02万公顷、飞播造林7.9万公顷、封山育林34.86万公顷;到2010年末,全区森林面积为2366.67万公顷,森林覆盖率达20%。但是,我区森林生态保护与建设的任务仍然艰巨。

为此《意见》中提出,要继续实施天然林保护和“三北”防护林工程,巩固退耕还林成果,支持人工造林和森林改造培育。1998年,内蒙古开始实施天然林资源保护工程,主要通过全面禁止黄河中上游地区天然林的商品性采伐和大力调整重点国有林区的木材产量等,来解决天然林资源的休养生息和恢复发展问题。自治区黄河中上游工程区7个盟(市)35个旗(县、区)全面停止了天然林商品性采伐,重点国有林区及岭南八局木材产量已于2003年如期调减到位,由工程实施前的432.3万立方米调减到现在的200万立方米左右;全区共完成公益林建设任务2000万亩左右,有效增加了灌木后备森林资源储备。2000年国家实施退耕还林工程,工程建设涉及全区12个盟市,96个旗县,830个乡镇苏木,8731个行政村,149万农户;仅2007年,国家就在自治区投入退耕还林工程建设资金22亿多元,退耕人口人均412元。“三北”防护林工程的实施,内蒙古一直是建设的重点。继续开展这些重大生态工程的建设,坚持人工造林和森林培育,进一步巩固及放大生态效益,是内蒙古生态环境持续改善的重要保障。

《意见》中提出,在林区逐步实施“代木能源”工程,实施森林草原固碳增汇技术示范工程,是新的森林生态保护与建设工程。《意见》中强调,要继续实施森林管护中央财政补助政策,将自治区符合规定的国家级公益林纳入中央财政森林生态效益补偿范围。《意见》中要求,推进大小兴安岭生态功能区的生态保护与建设,加快实施《大小兴安岭林区生态保护与经济转型规划(2010-2020年)》。还要加大重点湿地保护与恢复力度,严禁湿地开垦等破坏性活动,逐步扭转湿地萎缩趋势。加强林地管理,严禁毁林开荒,提高森林防火和有害生物防治能力,加强大兴安岭寒带生物基因库保护和建设。到2015年全区森林覆盖率达到21.5%;到2020年森林覆盖率进一步提高,生态状况明显改善,主要生态系统步入良性循环,可持续发展能力显著提升,形成生产发展、生活富裕、生态良好的现代化内蒙古新局面。

三、加大矿产开发的生态治理,加强土地复垦,加强开发过程中管理

矿产开发主要环境问题为地表沉陷、植被破坏、水土流失、地下水位变化、引发供水与下游生态用水矛盾、引发风沙。矿产开发应重点解决好大气污染防治、水环境保护、植被恢复等问题,加强废矿石、煤矸石安全处置和综合利用。目前,重点需要开展矿产资源开发的生态环境监察,落实企业生态环境保护与恢复的责任机制,规范开发建设活动,保护生态。

矿山的管理急需建立矿山地质环境恢复治理分类管理机制、土地复垦与植被恢复机制。为此,应建立完善矿山地质环境恢复治理的政策激励机制,加快矿山地质环境恢复治理进程;严格执行矿产资源开发利用的土地复垦准入管理,严格落实土地复垦方案审查制度,严格实施土地复垦方案,采取有效措施,最大限度减少土地面积、降低破坏程度,切实保护耕地特别是基本农田,努力实现边开采、边保护、边复垦,加强开采过程中的生态监管,防止环境污染。

国家实施差别化产业政策,优先在内蒙古布局建设具有比较优势的煤炭、电力、煤化工、有色金属生产加工等产业,支持呼伦贝尔、锡林郭勒和鄂尔多斯等重点煤电基地建设。对富铝煤、富锗煤、焦煤和无烟煤等资源实行保护性开发。

要求自治区强化资源开发的环境监管力度,严格矿业权审批权限,建立健全资源型企业可持续发展准备金、矿山地质环境治理恢复保证金和生态恢复保证金制度,优化兴安、赤峰、锡林郭勒等地区的水煤资源配置,有序发展煤电、煤化工、有色金属加工、装备制造、农畜产品深加工等产业,全面推进采空区、沉陷区治理、植被恢复和尾矿库安全闭库,支持矿区棚户区改造和转产转业人员安置,加强危险废物全过程规范化管理。

四、加大沙地沙漠和水土流失治理力度

近年来,自治区荒漠化及沙化加剧的势头稍有缓减,水土流失治理也开始受到重视。据监测,2004年我区荒漠化土地比1999年减少了2400万亩,2004年至2009年自治区沙化土地减少了1253平方公里。截至2010年底,全区累计治理水土流失面积11.02万平方公里,已有的水土保持措施每年可保持土壤11万吨左右。但是,相对于自治区庞大的沙地沙漠和水土流失面积,以往的治理成效可谓杯水车薪,进一步加大沙地沙漠和水土流失的治理刻不容缓。

为此《意见》中提出,要加强沙地沙漠综合治理,在京津风沙源治理工程建设中继续把内蒙古作为重点。2000年国家启动了京津风沙源治理工程,该工程在内蒙古涉及4个盟市36个旗县,以牧区及半农半牧区为主,工程实施以来,通过围栏封育、飞播牧草和人工草地、青贮窖的建设,以及禁牧舍饲料粮的补充,提高了项目区饲草料的保障程度和抵御风险的能力。进一步加大京津风沙源治理工程的建设力度,对内蒙古沙地沙漠综合治理的意义重大。

《意见》中专门安排了新的沙地沙漠治理工程,如启动重点地区防沙治沙专项治理工程和沙化土地封禁保护区建设,推广实用技术和模式,鼓励发展沙产业;实施阿拉善生态绿洲保护与治理工程。《意见》中强调要加大水土保持重点工程建设规划实施力度,启动黄土高原综合治理工程,以多沙粗沙区为重点,实施黄河沿岸十大“孔兑”综合治理;加强江河源头地区水土保持和嫩江、辽河流域黑土区及中小河流水土流失治理,提高水土流失监测能力。

五、坚持可持续发展,减轻生态压力,促进生物多样性保护

内蒙古位于京、津的上风、上游区域,是我国东北地区重要的地表水源头区,是抑制大气污染和风沙的天然屏障,是缓解酸雨的重要廊带,是黄河中上游水侵强烈区与调汛区,是重要的生态碳汇地,生态区位极为重要,维系着北方的生态安全。主要受水份条件的影响,内蒙古从东至西形成森林、草原、荒漠分布带。养护水源是内蒙古的发展主题,保护好现有的河流湖库水质安全,保证生态用水得到落实,实行“保护与建设并重、保护优先”的战略,加强对重要生态功能区的保护保育,实施生物多样性保护,才可作为保证内蒙古可持续、稳定发展的基本条件。

《意见》中要求构筑祖国北方生态屏障的生态保护战略。按照《主体功能区规划》(2009-2020年),针对国家和自治区确定的限制开发区,实施“减轻压力、休养生息”的方针,建立水源涵养型、防风固沙型、水土保持型和生物多样性保护型等重要生态功能保护区。推动地方落实生态功能区划,加强生态功能保护区管理机构、管理机制与制度建设,发挥生态功能区划对资源开发和建设活动的引导和约束作用。

内蒙古草原历史悠久,但经过多年自然与人为因素的扰动,草原生态系统植被覆盖度降低,生产力下降,物种减少;土壤结构简单,养分降低,水土流失加重;系统对外界环境的变化敏感,抗干扰能力降低。

《意见》中要求逐步建立与区域生态承载力相适应的产业结构,降低对生态环境压力,要求以草定畜,加强饲草料供给能力,实现农牧业结构由种植业主导型向养殖业主导型的转变,实行阶段性禁牧休牧制度,缓减草原压力,把生态建设与农牧业结构调整、增加农牧民收入、扶贫开发、生态移民等紧密结合起来,建立生态保护与建设的长效机制,走出一条生产发展、生活富裕、生态良好的文明发展道路。《意见》中也要求深化农牧林业改革,稳定农村土地和草原家庭承包经营责任制。按照依法自愿有偿的原则,规范引导农村土地、草牧场承包经营权有序流转,稳妥推进农牧业规模化经营。深化农垦体制机制改革,建立有利于现代农业发展的经营管理制度,将国有农牧场纳入强农惠农政策范围,逐步实现垦区与地方的资源共享,支持垦区企业集团和国有农牧场发展。以上措施对保护好草场资源,走持续发展的道路,保障社会的进步极其重要。

内蒙古拥有多样的生态环境,包括大兴安岭北部寒温带针叶林生态区、大兴安岭中南部落叶阔叶林-森林草原生态区、内蒙古高原中东部草原生态区、内蒙古高原荒漠草原生态区、内蒙古高原中部草原化荒漠生态区、内蒙古高原中西部――山北荒漠生态区、黄土高原生态区、东北平原农业生态区。生物多样性及环境敏感区域主要分布于大兴安岭山地、阴山山地、西鄂尔多斯――东阿拉善区、贺兰山山地、额济纳绿洲以及乌梁素海等较大湖泊湿地、森林、中部、西部和南部草原区。目前85%的陆地生态系统类型,85%的野生动物种群,60%的高等植物群落,30%的天然林,40%的河流、湖泊、沼泽湿地,以及国家重点保护野生动物物种的主要栖息地和珍贵树木的主要分布地都已得到有效保护,并取得了一定的成效。但由于气候干旱和经济发展的人为活动对自然生态的影响,内蒙古的生态系统和生物多样性的保护仍亟待加强。

保护大自然,保护生物多样性,就是保护人类自身。因此应继续加强湿地、野生动植物保护及自然保护区建设,有效保护生物多样性,进一步建立和完善自治区生物多样性保护体制与机制,强化生态系统、生物物种和遗传资源保护能力,实现保护和可持续利用生物多样性的目标。《意见》中提出对呼伦贝尔草原草甸、科尔沁草原、阴山北麓草原等重点生态功能区保护与建设工程的建设。

《意见》中提出坚持节约资源保护环境,树立绿色发展理念,加强生态建设和环境保护,开发利用低碳技术,推广应用低碳技术,实施森林草原固碳增汇技术示范工程,控制温室气体排放,利用市场经济有效地减轻生态压力,促进生物多样性保护,提高生态文明水平,既反映了生态系统保护的价值,也为保护与示范指明了方向。

六、加强环境综合整治

在自治区经济快速发展、环保工作基础薄弱的情况下,内蒙古以污染减排为中心,着力加强环境保护,积极推进污染防治。目前,全区环境质量明显改善,主要污染物减排成效显著,重点流域治理扎实推进,环境监管能力大幅提升。

流经内蒙古的黄河、松花江、西辽河与海滦河河段水污染防治工作得到扎实推进,断面考核全部达标;开展了城市环境综合整治,保护建设饮用水水源地,排查治理环境风险隐患,全区环境质量得到明显改善。

内蒙古国土面积广阔,开发建设用地不足国土面积的2%,在现有的污染物排放水平下,绝大多数地区的环境空气质量都优于一级水平,基本保持在清洁的背景水平内。农村牧区、自然保护区和传输出界的空气质量基本优于一级水平,区域环境重点是在城市、工矿区及规划建设的工业基地。

内蒙古水环境质量总体较好,且多位于大江大河的上游。区域的水资源主要分布在东部地区,多年来,东部区域经济发展滞后,工业化处于起步阶段,而水环境容量则东北区域有优势。目前流域的水环境问题主要是支流的污染,饮用水的安全及湖泊碱化、富营养化问题。

《意见》中针对性地提出,要加大黄河、辽河、松花江、海河等重点流域水污染防治力度,推进水污染防治项目建设,同时强化水功能区和入河排污口监测,健全监督管理体系。

乌梁素海是世界范围内半荒漠地区极为少见的具有很高生态效益的多功能湖泊,具有重要的生态功能,不仅是河套灌区的惟一受纳水体和排水通道,也是黄河枯水期主要水源补给库,在当地社会经济发展与生态环境保护中占有十分重要的地位,具有重要的科学研究价值。乌梁素海生态安全问题曾得到国务院总理的批示,要求研究解决乌梁素海的生态安全问题,近年来,由于黄河水调蓄水量的不断减少,水质开始不断恶化,大部分湖区的水质处于劣五类水平,而且2007年湖面出现大面积的黄苔,形成了严重的生态灾害。《意见》中提出开展乌梁素海综合治理,提高生态用水保障程度,严格控制污染源,关键要保证在黄河汛期的调水量,增大乌梁素海的泄洪量,提高湖泊的水文更换能力。应多部门协同努力,加大春汛、秋汛期的补给水量,严格控制污染源,清污分流。

多年来,城市的集中供热、热电联产为提高城市的文明水平,控制城市污染起到了重要的作用。为建设文明洁净的城市,《意见》要求积极推进重点城市大气污染防治工程建设,支持燃煤电厂和工业锅炉除尘脱硫脱硝,发展集中供热,防治机动车尾气污染。鼓励城市发展背压机组实现集中采暖,允许符合条件的地级城市发展大型热电联产。

七、切实做好节能减排工作

2010年万元GDP能耗比2005年下降了22%以上,达到了国家要求。2010年全区二氧化硫和化学需氧量排放水平分别为139.41万吨和27.51万吨,比2005年下降4.25%和7.47%,全面完成国务院对自治区下达的3.8%和6.7%减排目标。

内蒙古是我国的能源基地之一,要保证工业及城市持续发展,就应增大污染治理的力度,通过电厂的除尘、脱硫脱硝,通过炉窑的治理,继续节能减排,为今后的发展提供空间,为我国节能减排目标的完成贡献力量。《意见》中提出要大力实施重点节能工程,支持高载能行业节能改造和重大节水技术改造工程建设,加快淘汰落后产能,推行清洁生产,推广应用低碳技术,控制温室气体排放。《意见》中强调要积极发展循环经济,开展循环经济示范和主要污染物排污权有偿使用和交易试点工作。这将有效推动节能减排工作。

八、以环境容量为依据,加强区域性环境管理

内蒙古大部分地区土质为钙质壤性,大气中气溶胶偏碱性。随风输送的大气干沉降物及降水沉降物均呈偏碱性,这对平衡华北地区降水中的酸性物质有利,对保证生态安全起到了重要作用。近年的环境监测结果显示,内蒙古境内从未发生过酸水,这与这种典型环境地质特征有关。内蒙古目前的发展水平,环境空气质量除局部略差外,大部区域基本上保持在安全清洁的水平。

为保证内蒙古地区的正常发展,应给予合理的排放量指标;要实现内蒙古更好更快地发展,就需要在合理布置生产力的条件下,充分规划利用环境容量,为工业文明的发展提供条件。《意见》中指出,可以按照国家节能减排总体要求和环境容量,综合考虑经济发展、产业结构调整和能源供应等因素,合理确定内蒙古节能减排指标和主要污染物排放总量,这种因地制宜的政策,为进一步发展提供了契机。

经过科学测算,内蒙古大气污染物环境容量为:二氧化硫266.4万吨,氮氧化物452.7万吨,是目前排放量的2倍左右。内蒙古全流域环境安全承载力下化学需氧量允许排放量为94万吨/年、氨氮为4.25万吨/年。而这些环境容量主要集中在东北水资源丰富的地区,目前内蒙古的污染物排放量化学需氧量大约为27.4万吨。因此,只要合理划分控制单元,强化科学管理,合理布局生产力,进行区域联防与流域整体保护,落后的地区环境容量有空间,可以合理增加排放指标。

排放权也是环境权益的一种,也可以说是一种发展权,调查内蒙古各盟市的经济发展与污染物排放量的关系可以发现,地区的GDP与区域的污染物排放量基本是成正比的。要想内蒙古更好更快地发展,促进地区经济社会发展,污染物排放总量指标也应根据环境容量给予增加,尤其是对那些工业水平较低的盟市。

九、相关对策措施

(一)要按照优先保护、积极治理的原则,加大生态环境保护与建设力度,逐步提高生态自我修复能力,继续实施好京津风沙源治理、退耕还林、退牧还草、天然林保护、“三北”防护林、水土保持等生态建设重点工程,特别要有效提高工程建设的效果。在国家各大生态工程的建设中,内蒙古既要执行国家的一般要求,认真学习先进地区的典型经验,也要积极探索与当地自然地理与人文环境相适应的具体的生态工程建设模式及其实施办法和措施,使得国家生态建设项目与当地的实际相融合,大大提高国家生态建设项目实施的效果。

(二)草原牧区,要进一步完善退牧还草等生态工程的实施办法,有效贯彻执行国家、自治区对草原生态保护的奖励补助政策,对少数重度退化沙化的草原要实行封育、休草、禁牧的办法,对大多数草原要实行轻度利用、草畜平衡的办法,从而有效保护、科学恢复、合理利用草原资源,提高草原生态经济系统的生态与经济效益。工矿区域,可能因开矿、建厂引起原生植被的破坏,应选择抗逆性强的草种及树种,采取切实可行的办法,大力开展以育草为中心的植被营造与恢复活动,争取实现矿产资源开发与绿色植被建设同步进行,经济效益与生态效益及社会效益同时提高。荒漠化和水土流失区以及农田、铁路、公路等的周围,要大力开展乔、灌、草相结合,带、片、网相协调的绿色植被防护体系建设,逐步改善生态环境,有效遏制生境恶化的势头。

(三)要确立保护生态环境也是发展,生态环境保护和建设就是发展生产力这一重要理念,真正建立起矿产开发、资源税、工业碳置换交易生态补偿资金。大力推进生态建设投资的多渠道、多层次、多方位,努力建立生态环境保护与建设多元化投资体制,弥补各级政府生态环境保护与建设专项投资的不足。

(四)要确认自然资源及环境的价值,将自然资源和环境因素纳入国民经济核算体系,坚持可持续发展,增强可持续发展的能力和储备,提高环境资源承载力和价值。

(五)建立和完善农田、森林、矿产和水源等的生态补偿机制。特别要落实实施草原生态补偿制度,进一步调动广大牧民建设草原、保护草原的积极性和创造性。确定科学合理的补偿办法及补偿标准,对草原牧民给予经济补偿,从而理顺草原生态功能维护者与草原生态效益享受者以及政府等相互之间利益关系。

篇3

加强草原生态保护,促进牧民增收,对于保障国家生态安全,加快牧区经济社会发展具有重大意义。正是草原生态保护和建设的重要性,学术界很早就开始了相关的研究,取得了一些富有价值的成果,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从经济学角度进行的研究。许成安等运用“公共资源悲剧”理论讨论具有公共资源特点的草原在各个经济主体竟相使用的情况下必然导致过度利用和退化的可能性,认为当不存在集体协调机制时,每户牧民都从自身利益极大化这一目标出发而独立决定的养羊总量是大于一户牧民(或存在集体协调机制时)所决策的养羊量的。李仲广等(2001)采用草原资源的生物学模型,通过放牧活动的“成本—收益”分析,对过度放牧进行了数量界定,进一步分析了过度放牧与环境恶化的经济学原因:草原资源的产权不完善,以及产权不可以交易与转移等;草原资源没有被市场所涵盖,没有能反映牧场潜在成本和使用成本的市场价格,在普遍存在的规模偏好驱使下,放牧活动量趋于达到最大可持续放牧量。与国内学者的研究结论相反,ElliotFratkin和RobinMearns(2003)认为牲畜在草原上的灵活迁移是使草原畜牧业和牧民生存保持可持续性的基本条件。而土地产权明晰、牧民定居这些我们一贯认为是促进牧区发展的措施也被认为导致迁移性下降而受到质疑和否定。Elli-otFratkin等指出:牧区的发展政策一直受GarretHardin“公地悲剧”理论的影响。实践证明这些观点指导下的政府干预是消极的,而且经常是灾难性的。建立新的牧区发展途径的核心是,承认牲畜灵活迁移的必要性,土地产权政策、基础设施建设、购销和金融等社会化服务及其他政策都必须服从于牲畜灵活迁移这一基本要求。政策因素对草原生态环境的影响。中国草原问题的国外研究者表现了对制度和政策问题的特别关注。约翰•W•朗沃斯和格里格•J•威廉森(1994)在其合著的《中国的牧区》中提到:1949年以后,牧区人口的不断增长对草原的压力可追溯为中央政府的三项基本政策措施:在牧区扩大开垦;实行户籍制度;给予少数民族计划生育方面的特权。这三项全国性的政策已制约了牧区经济的持续性发展。世界银行《中国:空气、土地和水》(2000)报告中提出:“同中国的许多‘生态建设’一样,草原生态环境建设重点几乎完全放在投资上,却很少关注根本性的社会问题与管理问题,而这些问题才是自然资源管理问题的核心。”国内学者也提出类似的观点,在牧区城镇化进程中,由牧民定居而导致的草原退化问题仍然没有引起足够的重视。牧民定居过程中,只重视生活方式的转变和生活水平的提高,而忽视了传统草原畜牧业生产方式的转变(贺卫光,2003)。气候变化对草原生态的影响。世界银行《中国:空气、土地和水》(2000)报告中用专栏的形式提出了“非均衡模型及其同中国草地畜牧业的相关性”。指出:很多干旱草原生态系统是“非均衡”系统,植物增长和草地的生产力更多地受气候的影响而不是畜禽存栏率的影响。吕晓英,吕胜利(2003)以青海省青南地区、甘肃省甘南州、四川省甘孜和阿坝州、内蒙古锡林郭勒盟以及新疆伊犁地区为代表,在广泛调查研究的基础上,扼要叙述了牧区存在的主要问题,重点探讨了出现上述问题的自然和制度两大根本原因,特别是通过大量气候资料的统计分析,揭示了20世纪80年代以来,我国主要牧区普遍气温升高、蒸发量增多,不少地方降水量减少,导致环境恶化,草地“三化”严重,鼠害猖獗,草地生产力下降,已严重影响到牧区的生存和发展。秦海蓉、孔庆秀(2005)认为草地退化是由自然因素、人为因素共同作用的结果。仅从气象因子来分析,干旱和大风是导致草地退化的主要原因。基于草原管理与草畜平衡视角的研究。魏立男等(2003)将草原生态系统理论和系统管理理论相结合,提出了草原管理的四项基本原则:一是对草原生态系统,要立足于生产、生活和生态的统一。二是要增加物质和能量投入。三是要因地制宜与分类管理。四是要掌握草地资源开发利用的限度。许志信、陈玉琦(1997)着重强调了平衡的观点,分析了内蒙古草原出现的各种问题后提出:畜牧业可持续发展的策略和措施应走生态牧业发展道路,在牧草资源数量和家畜数量之间寻找一个合适点,在这个点左右进行牧业生产。从人口压力角度进行的分析。包玉山、周瑞(2001)的研究发现,滥垦草原、盲目移民的结果使草原生态环境遭到严重破坏而沙化退化;农耕范围和沙化退化面积的迅速扩大,使草场面积不断缩小而加剧了草畜矛盾和人畜矛盾;而草畜矛盾和人畜矛盾的加剧又造成草场的沙化退化和草场面积的进一步缩小。在草原牧区,养活一定的人口需要一定的牧畜,放养一定的牧畜需要一定的草场;在草场给定的情况下,人口越多,生活水平越高,就越需要增加牧畜头数,就越容易超载过牧导致草场退化沙化。许成安等人(2001)也提出“人口迁移或减少牧区人口数量”的对策主张。从法律制度等方面进行的分析。王补元等(2001)对草原执法的各个方面进行了阐述。提出要全面贯彻草原法律、法规;大力开展草原法律、法规的宣传教育工作;强化草原执法工作,加大执法力度;严厉打击开采矿物等草原破坏行为。其他相关研究。牧户采用草原保护的行为是一个复杂的问题,与牧民的文化和价值观、社会经济特征以及广泛的政策和政治背景的问题交织在一起。因此,不能实施单一经济激励措施影响牧户的草原保护行为(洪冬星,2011)。尽管草原生态保护补助奖励机制正在顺利实施,但各地进展并不平衡,奖补政策落实较慢。留在草原的牧民生产门路越来越窄;转移出来的牧民缺乏技能,语言不通,就业困难。禁牧减畜与促进牧民增产增收也存在矛盾。落实好草原生态保护补助奖励机制还有很多工作要做(赵鸣骥,2011)。草原生态建设治理的力度,没有破坏的力度大,原因主要是大自然因素和历史基础和国力,具体表现为认识、投入、监管、科技支撑等四个方面(李小健,2010)。

2牧区草原生态环境现状以及造成这种状况的原因

伴随着牧区资源开发利用向深度和广度的拓展、经济的快速发展,牧区的环境保护削弱,环境退化速度没有得到控制,资源正在被过度、过速地开发利用,牧区经济持续发展的环境基础遭到破坏,直接影响牧区经济的进一步发展(潘建伟,1999)。由于牧区环境的恶化,牧区的生态安全就成了最突出的问题,人地关系不协调是其中的主要原因。近50年来,不合理的制度与政策、各种人口问题、社会活动问题的作用的确非常突出,但是在各种因素中,核心因素是“人口因素”,表现为相对于牧区生态环境特性而言的人口规模不合理以及不合理的牧区居民经济行为和消费行为(于存海,宋跃飞2007)。对于牧区的环境问题的恶化,好多学者探索了造成这种状况的原因。约翰•W•朗沃斯(1994)认为1978年以后广大牧民都亲身经历了公共政策方面的诸多领域的改革。与此同时,中国牧民获得了一套全新的生物的、机械的和信息的技术。政策变革所带来的鼓励与刺激与现在有的新技术相互作用,获得了一些巨大的近期收益。但与此相矛盾的是这种政策———技术的互相作用所产生的收益对牧区的长期持续性发展构成了主要威胁。简言之,1978年以来所取得的成就是以草原为代价的,那就是,为了在近期内提高生活水平,致使主要的现有的自然资源已经遭到破坏,从长期看,这种发展战略是不会长久的。格里格•J•威廉森(1995)认为1949年以后,牧区人口的不断增长对草原的压力可追溯为中央政府的三项基本政策措施:在牧区扩大开垦;实行户籍制度;给予少数民族计划生育方面的特权。总括起来就是,这三项全国性的政策已制约了牧区经济的持续性发展,结果造成了牧区的长期贫困和环境的长期退化。秦海蓉、孔庆秀(2005)认为草地退化是由自然因素、人为因素共同作用的结果。由于生态的失调,导致气象灾害、生物灾害的频发,草地的严重退化。由于草地的退化反过来作用于生态环境,周而复始,恶性循环。仅从气象因子来分析,干旱和大风是导致草地退化的主要原因。此外,人口的过快增长、牲畜超载以及人为的不适当活动和不合理的放牧、不科学的技术措施是加速草原退化的直接原因。贺卫光(2003)指出在牧区城镇化进程中,由牧民定居而导致的草原退化问题仍然没有引起足够的重视。调查资料表明:目前所采取的一些定居模式,在一定程度上对草原生态环境造成破坏。其根本原因在于牧民定居过程中,只重视生活方式的转变和生活水平的提高,而忽视了传统草原畜牧业生产方式的转变。杨维军(2004)总结的牧区环境恶化的原因主要是:一是人口增长过快;二是资源开发过度;三是管理失控。张天华(2001)认为有些牧区薪柴极为短缺,加之地广人稀及交通不便,致使煤、石油制品等商品能源在牧区的销售水平很低,导致牧区能源严重短缺,牧民长期以来都是用畜粪和草皮作为燃料以维持最低水平的生活用能,生产用能基本没有。由于人与草争肥(畜粪),以及草地得不到灌溉,使得牧草质量下降,草地生态环境退化。

3牧区生态环境综合整治的原则和目标

可持续发展原则:正确处理当前与长远、局部与整体的关系,着眼于改善生态环境,实现可持续发展。草畜综合整治原则:从草与畜两个方面加以综合整治,同时辅以必要的行政、法律手段。科学技术领先原则:注重劳动者科学文化素质的提高和种草养畜科学技术的推广、应用(潘建伟,1999)。环境治理的目标是:建立合理的农林牧结构和畜牧业内部结构,提高草地生产能力和牲畜对草地资源的转化能力,改变超载过牧和冬春缺草现象,实现由草畜矛盾向草畜平衡的转换。制止乱挖、乱垦草地和掠夺式经营,保护现有动植物资源,重建草地良性生态循环体系,保护长江、黄河中下游人民生命财产安全。畜牧业实现由以发展牲畜头数为主的数量型向以提高经济效益为主的质量型、以消耗资源为主的外延型向科技含量较高的内涵型,以原始游牧为主的粗放型向定居、半定居放牧为主的集约型转变,促进川西北牧区社会经济全面发展(黎怀鸿,王玉蛟1999)。

4解决牧区生态环境问题的对策

篇4

一、充分认识搞好水土保持生态修复工作的重大意义

由于我国特殊的自然地理条件,以及长期以来以资源消耗为主的经济增长方式,导致许多地区植被破坏,90%的可利用草原退化,全国水土流失面积达356万平方公里。水土流失严重,带来了一系列生态环境问题,不仅影响国家生态安全,而且成为我国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的重要制约因素。建国以来,特别是改革开放以来,各级政府和广大群众投入了大量人力、物力和财力,开展水土保持和草原保护工作,取得了显著成绩,为改善水土流失地区农牧业生产条件和生态环境,发展农村经济,促进经济社会发展做出了重要贡献。但是,我国水土流失严重、草原生态恶化的趋势仍未得到根本扭转,不能适应新时期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对水土保持和草原保护工作提出的新要求。因此,各级水利和农牧部门要进一步增强搞好水土保持和草原保护工作的紧迫感和责任感,认真总结经验教训,采取切实可行的措施,加快水土流失防治步伐,全面推进我国生态建设工作。

近年来,各地的成功实践证明,采取适当的人工措施,充分发挥大自然的力量,利用生态的自我修复能力,在较短的时间内可以实现大面积水土流失的初步治理和生态系统的初步恢复,是加快水土流失防治步伐,搞好草原保护和建设的一项重大举措,对于促进农牧业生产方式转变,发展农村经济,推动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同时,草原保护对保持水土、涵养水源、改善生态具有非常重要的作用。各级水利、农牧部门要按照科学发展观的要求,在加强小流域综合治理和草原建设的同时,把生态修复作为当前水土保持和草原保护工作的一大事,列入重要议事日程,切实加强组织领导、监督检查和指导,积极推进水土保持生态修复工作的开展。

二、抓紧制定生态修复规划

各级水利、农牧部门要会同有关部门组织制定本辖区水土保持生态修复规划,明确水土保持生态修复的目标与任务。规划要与水土保持生态环境建设、草原生态保护建设和牧区水利等规划相结合,经同级人民政府批准后作为指导水土保持生态修复工作的依据。近期应以江河源区、内陆河流域下游及绿洲边缘区、草原区、重要水源区、长城沿线风沙源区等区域为重点,在降雨条件较好、人口密度相对较小、水土流失相对较轻微的地区,大力推进水土保持生态修复工作。生态修复的对象主要是覆盖度为5-50%的低中覆盖度的草原、郁闭度小于40%的灌木地等地类。

三、组织开展科研和先进适用技术的推广

各级水利、农牧部门要组织有关科研单位开展对不同区域生态修复的机理与关键技术、优质抗逆草种选育、效益监测指标体系等课题的研究,制定生态修复技术规范。要积极推广优良草种、畜种及改良、秸秆养畜过腹还田、草田轮作、植被抚育更新、节水灌溉、草产品综合利用、围栏建设、免耕种植、鼠虫害防治等技术,搞好生态修复效益监测评价工作,指导与推动水土保持生态修复工作的健康发展。

四、进一步完善政策法规

各地要依据《水土保持法》、《草原法》等有关法律法规的规定,针对开展生态修复工作的要求,对乱开乱垦、乱挖乱采、超载过牧等行为,进一步制定操作性强的相关法规规章、管理办法和乡规民约。要严格基本农田和草原保护制度,坚持保护和利用相结合的方针,建立草畜平衡制度,大力推行禁牧、休牧、划区轮牧和舍饲圈养,逐步改变依赖天然草原放牧的生产方式,严格限制不合理的生产建设活动,为生态的自我修复提供保障。同时,要推动各地出台或完善税收、信贷、投资和能源等方面的优惠>策,促进广大农牧民转变生产方式,调动社会力量参与水土保持生态修复的积极性。

五、继续加大执法监督

各级水利、农牧部门要加强水土保持和草原执法队伍建设,继续加大执法监督力度。各地要按照《草原法》和《国务院关于加强草原保护与建设的若干意见》,进一步完善草原家庭承包经营制,推行以草定畜,逐步压减牲畜头数,实现天然草原的草畜平衡,加快畜种、畜群结构调整,防止超载过牧,促进草原植被恢复:要坚决禁止开垦草原的一切违法活动,严厉打击非法占用草原的行为,加大对乱采滥挖草原野生植物行为的打击力度,加强对各类非法破坏草原行为的监督检查:要坚决禁止超采地下水,防止因不合理开发利用水资源带来新的生态破坏问题;所有实施退耕还草、退牧还草、京津风沙源治理工程以及小流域综合治理等国家重点生态建设工程区,均必须严格按有关规定实行封山禁牧、休牧或划区轮牧。要加强对风沙区、草原区、山区和丘陵区等区域开发建设项目的监督管理,所有开发建设项目必须严格执行水土保持方案编报审批制度和水土保持设施同时设计、同时施工、同时投入运行的“三同时”制度。

六、加大宣传工作力度

要大力宣传搞好水土保持和草原保护工作在我国生态建设中的重要意义,增强全社会保持水土、保护草原的意识。宣传生态修复在防治水土流失、保护草原、改善生态环境等方面的重要地位和作用,注重发挥大自然的力量,依靠生态的自我修复能力恢复植被,保护草原,防治水土流失。要切实转变生态建设中重工程建设轻保护的观念,自觉转变不合理的生产方式,促进人与自然和谐发展。

篇5

[关键词] 永胜县 畜牧业 现状 对策

[中图分类号] F326.3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3-1650 (2016)02-0274-01

1 永胜县天然林草地和畜牧业现状

1.1 天然林和草地现状

永胜县由于气候差异明显,野生牧草资源十分丰富,自然草场面积宽广,共计229.9万亩,占全县总面积和31.1%,全县有林地416.7万亩,植被覆盖率达56.4%,疏林宜牧地173.22万亩,有各类草地229.9万亩。长期以来,由于草山,草坡的管理不科学,没有专业的执法队伍,加之病虫鼠害的侵袭,再因农户毁林开荒、建房、泥石流的影响导致草场,植被严重退化,2001年底全县草场面积由原来的229.9万亩下降到134.1万亩。可利用草原面积346.68万亩。这些天然林草场分布在全县十五个乡镇,特别是在山区和半山区天然林草场面积分布广阔。

1.2 天然林草场产草量和载畜能力

我县天然草场面积为403.12万亩,可利用草原面积346.68万亩,疏林宜牧地173.22万亩,根据省、市核定的标准,天然草场产草量为138.672万吨,可载畜42.21万个羊单位。根据我县草食畜存栏量73.53万(头 、匹、头),天然林草场产草量和载畜能力严重超载。

1.3 畜牧业基本情况

到2014年末,全县存栏大小牲畜116.58万头(头、匹、只),其中:存栏牛14.6万头,猪43.03,羊49.91万只(其中绵羊3.12万只,山羊46.79万只),马属动物9.05万匹。

1.4 永胜县天然林和草地畜牧业牛羊马属猪禽情况

1.4.1牛羊马属情况

到2014年末羊49.91万只,存栏牛14.6万头,马属动物存栏9.05万匹,合计草食畜存栏73.56万头匹只。为进一步加快推行天然林、提高草原畜牧业生产能力,永胜县结合草原畜牧业发展实际,组织编制了《永胜县2013年实施中央草原生态补奖机制绩效考评奖励资金草原畜牧业生产方式转变项目实施方案》。云南省财政厅关于2013年中央草原生态保护补助奖励机制绩效考评奖励资金草原畜牧业发展方式转变项目实施方案的批复》(云农牧[2014]15号)下达了项目。

1.4.2 利用林下发展山地鸡饲养

养鸡业在畜牧业生产占有重要的地位,全县养鸡业除良种蛋鸡规模化养殖生产外,肉鸡生产绝大部分处于以本地土种鸡农户山地散养为主。2014年永胜县实施了中央财政支持现代农业生产发展他留乌骨鸡山地养鸡项.通过项目建设,全县建成他留乌骨鸡资源保种场一个,他留乌骨鸡山地林下放养示范场两个。目前在我县广大山区农户中发展林下山地鸡饲养达到95%以上,年林下山地鸡饲养量存栏达到80万羽。是我县广大山区农户主要的经济来源。

1.4.3 山区利用林下放养发展生猪生产

在广大山区畜牧业生产水平落后,草食畜的生产还处于原始的自然放牧状态,实行日出而牧,日落而归的旧习,特别是以我县六德乡、仁和、东山、鲁地拉、松坪、大安、顺州、羊坪等乡镇的少数民族素有生猪林下放养的习惯,在我县广大山区少数民族林下生猪放养数占全县生猪存栏的25%,达到10万头左右。

2 天然林草场退化带来的后果分析

由于毁林开荒及过度放牧造成森林面积减少,草场植被破坏,泥石流等自然灾害频繁发生,严重威胁人民生命财产的安全,据调查,全县水土流失面积1895.64平方公里,占全县国土总面积的38%,多年平均侵蚀量275.92万吨,侵蚀摸数为2239吨/平方公里,平均侵蚀深度1018毫米/年。

“八五”以来,永胜先后实施了长江中下游防护林,生物质能源林基地建设等一系列林业生态工程及综合能源建设重点县,通过生物工程农田建设,农村能源建设几种措施的综合治理,发挥了生态环境的整体效益,使永胜的生态环境有了极大的改善,但天然草原的退化仍末得到有效遏制,恢复与建设尚未起步,要全面恢复生态,发挥生态效益还需做大量工作。

3 天然林保护建设与草地畜牧业持续发展的矛盾

2014年永胜有耕地40.72万亩,比1980年的39.55万亩增加1.17万亩,林地416.7万亩比1980年的371.62万亩增加45.08万亩,以每亩产草量275公斤计算,年产草量为36877.5万公斤,2014年末全县存栏大小牲畜116.58万头。现存栏草食畜折合牛单位23.46万个黄牛单位,理论载畜量为4.04万个黄牛单位,超载19.4万个黄牛单位,由于草场严重超载,我县草食动物饲草严重不足,动物吃不饱,营养不良,是寄生虫病和其它疾病的发病高峰期,死亡率也较其它时期高。因草场不断地在退化,草食畜存栏又不断的在增加,天然林、自然草场产草量低质量不好,所以造成草食畜饲草严重不足,草场生态保护建设滞后与草食畜存栏增加,是发展畜牧业的主要矛盾。

4 实施天然林、草场的保护和建设及措施

4.1 合理开发科学利用天然林草场

针对远山草场利用率低的问题,确定以提高利用率为目标,一方面组建远山放牧点,重点指导农户夏秋季节利用草场进行牛羊育肥生产,另一方面组织劳动力利用天然林枝叶繁茂青草旺盛的夏、秋到远山草场割晒青干草,进行青贮或草粉加工,在退化严重区进行封山育草,同时,根据草场季节性产草量变化调整家畜饲养量,冬春及时出栏或淘汰老弱残畜以减轻草场负担。

4.2 实行退牧还林还草计划保护天然林草场

为保护好现有天然林草场,有效控制天然林草场减少量,必须实行退牧还草计划。今后我县在全县范围内计划退牧还草26.27万亩。其中,禁牧18.16万亩(山地草丛类),休牧7.59万亩(轮歇撩荒地),轮牧100.46万亩(山地草丛类、山地草甸类、高寒草甸类).

4.3 大力推广引草入田发展生态农业

为了解决自然草场严重超载问题,一方面要坚持保护好现有的自然草场,保护生态,实行退牧还草.另一方面严禁毁林、毁草,开垦荒山、荒坡,退耕还林还草,建立人工草场,防止水土流失,在农区实行草粮轮作,广泛实行复种、粮草套种,调整作物布局。特别是冬季农田闲置时大力推广农田种植以解决冬春饲草严重不足的问题,达到割草养畜、留茬肥田的目的。同时要推广牛羊舍饲、半舍饲技术。确保提高自然草场的植被覆盖率,减少水土流失,使草场得以自然恢复。

4.4 合理利用农作物秸秆变废为宝

目前粮食的高产稳产区集中在三川坝、城关坝、期纳坝、涛源坝等区域,粮食种植面积56.31万亩,平均亩产255.2公斤。2014年全县粮食总产量为15.07万吨,按1:1的计算农作物秸秆达15.07万吨。合理利用农作物秸秆进行青贮氨化饲料制作的推广,变废为宝。同时减少农民焚烧农作物秸秆对环境的污染,解决了我县饲草不足的问题,使其过腹还田,为农户又增加了有机肥,真正做到了行态农业的良性循环。

篇6

一、“十一五”畜牧经济开展回忆

“十一五”期间是我省极不服凡的五年。我们上下同心专心,共克时艰,打败了汶川特大地动、干旱、洪涝、低温雨雪冰冻等天然灾祸,克制了国际金融危机、三鹿牌婴幼儿奶粉事情、畜产物价钱猛烈动摇等多重压力,以科学开展观统率畜牧经济开展全局,果断贯彻落实省委、省当局各项决议计划摆设,环绕“两个加速”,以农人增收、企业增效、财产增值为目的,以机制立异、科技立异、品牌立异为动力,以现代畜牧业试点提质扩面为抓手,统筹统筹动物卫生平安、畜产物质量平安和草原生态平安,加速改变畜牧经济开展方法,推进传统畜牧业向现代畜牧业跨越。估计2005年至2010年,全省肉、蛋、奶产量和畜牧业产值辨别增进30.7%、37.6%、27.1%和35%,农人人均畜牧业现金收入增进25.9%,畜牧业占农人家庭运营现金收入的46%。总结“十一五”任务首要有五个方面的特点:

(一)“5.12”汶川特大地动发作后,全省畜牧兽医系统自动把灾区动物防疫应急任务归入灾后卫生防疫保平安的大范围,出动防疫人员近2万人,实时无害化处置灭亡畜禽3217万头(只),情况消毒16亿平方米,紧要免疫灾区1256万头(只)动物;指点灾区展开出产自救,震后7个月,灾区简略修复畜禽圈舍60%,种畜禽出产才能恢复70%,饲料加工才能恢复85%,实时补栏畜禽9172.1万(头、只),成功完成了“大灾之后无大疫,重灾之年不减产不减收”。恢复重建中,科学编制重建规划,精心组织项目施行,到2010岁尾,畜牧业灾后重建累计完成投资86.7亿元,占规划总投资的96.7%,开工项目121个,开工率100%,竣工项目112个,竣工率93%,圆满完成“三年目的义务两年根本完成”的要求。灾区畜牧业在恢复重建中完成了跨越和提拔,出产总量和开展质量均超越了灾前程度,为灾区群众安身立命供应了强有力的财产支撑。安县踏水镇联盟村经过专合组织开展林下土鸡养殖,农人人均纯收入由灾前的3100多元进步到上一年的5300多元;兴仁乡长沟村开展禽兔,由灾前的4000多元进步到11000元。

(二)出产方法加速改变,财产程度上新台阶。“十一五”时期,全省畜牧业开展方法发作明显转变,首要显示在六个方面:一是规范化规划养殖疾速开展。2010年各类畜禽规范化规划养殖小区从2005年的3158个开展到17718个,62个养殖小区(场)被农业部授牌认定为全国畜禽规范化示范场,生猪规划养殖比重到达47%,比2005年进步29.5个百分点。新增优质生猪出产才能工程发展顺畅。以建立国度优质商品猪计谋保证基地为载体,2008年到2010年新增出栏优质生猪1167万头。二是畜禽良种化率分明进步。优质种畜禽场从2005年的577个开展到1084个,生猪外三元杂交面比2005年进步20个百分点,牛、羊、兔良种面进步6个百分点以上。三是财产构造进一步优化。“一猪独大”的财产构造获得优化,非猪产值占畜牧业产值比重进步到45%。四是财产化运营措施加速。发卖收入过亿元的畜牧龙头企业开展到128家,个中国度级畜牧财产化龙头企业18家,省级重点龙头企业102家,亿元畜牧龙头企业比2005年新增60家;全省畜产物加工才能到达700万吨,精湛加工才能到达100万吨,较2005年辨别增进2.5倍、19倍,肉类加工跃升为我省食物工业仅次于白酒的第二大支柱财产。五是联系关系财产蓬勃开展。到2010年,全省工业饲料总产量到达742.5万吨,产值到达279亿元,辨别比2005年增进47%和62%,居全国前列;兽药GMP出产企业到达104家,年产值21.8亿元,比2005年增进5倍。六是专业协作组织方兴未已。全省养殖专业协作社开展到7321个,比2005年新增3326个;龙头企业、专合组织及各类畜牧财产化运营组织带动农户600万户,占全省农业财产化运营带动农户总数的56%。畜牧业开展进入产量、质量和效益偏重的新阶段。

(三)投入力度不时加大,支撑系统健全完美。“十一五”时期,争夺中心和省级财务投入畜牧业开展资金达100亿元,比“十五”增进3.5倍,在现代畜牧业试点、规范化规划养殖小区建立、畜禽种类改进、动物疫病防控、畜产物质量平安监管、草原维护与建立等方面的搀扶政策框架系统根本构成,支撑系统进一步健全。启动完成兽医治理体系体例变革,乡镇畜牧兽医站建立具体增强,树立了不变的底层防疫步队,人员经费包罗村级防疫员任务津贴和严重动物疫病的监测、预防、节制、息灭等归入了财务预算,动物疫病防控完成了被动应急向自动防备改变、春秋时节性防控向全年四时常态防控改变。“十一五”时期,全省没有发作区域性严重动物疫情。畜产物质量平安检测监管经费归入了财务预算,启动了国度级兽药平安评价实行室建立,新建31个县级畜产物质量平安检测站,在全国领先展开饲料、兽药全掩盖抽检,在146个县(市、区)展开家畜标识及疫病可追溯系统建立,全省无公害畜产物和产物基地辨别到达455、531个,辨别比2005年添加235、189个。五年来,面临全国严肃的畜产物质量平安情势,全省没有发作严重畜产物质量平安事情。上一年,农业部对我省屠宰企业、超市、农贸市场、养殖小区(场)畜产物4次随机抽检中,4次及格率和全年及格率均到达100%。畜牧科技投入继续增进,科技立异硕果累累,“十一五”时期获省部级以上科技效果奖33项。个中,中华农业科技奖3项、省当局科技提高奖30项。市场流畅系统进一步增强,树立了14个全国性畜产物定点买卖市场,领先在全国树立了生猪监测预警系统,与重庆农畜产物买卖所展开计谋协作,积极开展生猪现货和远期买卖,抗市场风险才能进一步加强。

(四)立异才能不时加强,开展机制日趋完美。“十一五”时期,在资阳、遂宁、启动并展开现代畜牧业试点,获得阶段性明显成效,经过总结推行试点经历,推进现代畜牧业提质扩面,建成了12个现代畜牧业重点县。全省以工业化的理念经营畜牧业开展,不时立异开展机制,鼎力推行“龙头企业+专合组织+适度规划养殖户”开展形式,探究总结出“六方协作+保险”、托养、寄养、订单养殖等财产开展新机制,将财产链上的各个主体无缝整合,构建了出产开展、多方共赢的财产化框架。“六方协作+保险”机制,被总理指示印发全国粹习借鉴。立异风险防备机制,施行生猪、奶牛政策性保险,进步了抵挡天然风险的才能;探究树立种畜禽、饲料、养殖、加工、贮藏、营销等环节合理的市场风险分摊机制,进步了养殖环节的市场风险防备才能。立异投融资机制,发扬财务资金的导向效果,整合涉农资金,推进畜牧业公益性根底设备和环保设备建立;注重经过财务贴息和建立投融资平台供应借款担保等方法,撬动金融本钱和社会本钱投入现代畜牧业建立,扩大财务资金的支撑效应。

(五)草原维护建立措施加速,生态情况分明改善。“十一五”时期,积极履行草原承包运营、根本草原维护、草畜均衡和禁牧休牧轮牧等根本准则,深化推进退牧还草、鼠虫害防治、草原防火系统建立等严重工程,草原维护建立成效明显。五年来,在川西北牧区33个县施行国度退牧还草5820万亩、管理退步草地7550万亩、灭鼠治虫5739万亩次、栽种推行优秀牧草56.5万亩、牧草种子基地20万亩。

展开人工种草5846万亩,全省草原生态恶化的趋向获得有用遏制,部分生态获得分明改善。建成1个省级、1个州级草原防火批示中间和1个省级、3个州级、4个县级防火物资储藏库(站),进步了草原防火才能。启动牧区现代畜牧业试点,加速畜种和草种的“两个改进”措施,履行家畜舍饲、半舍饲与轮牧、休牧相连系的科学豢养方法,鼎力开展牧区特征畜牧财产,促进了农牧民增产增收。

“十一五”的五年,中心和省委省当局高度注重畜牧业,全社会关怀支撑畜牧业,畜牧业财产位置明显提拔;“十一五”的五年,搀扶畜牧业开展的政策系统加速树立,畜牧业投入大幅添加,财产支撑明显加强;“十一五”的五年,畜牧业开展机制不时立异,开展生机明显加强,出产方法加速改变,走出了一条龙头企业做强做大、基地开展标准有序、产加销一体化的开展路子。“十一五”是变革开放以来四川畜牧业开展速度最快、质量最好、农人增收最多的五年,发明了畜牧经济继续不变开展的黄金期间。成果来之不易,这是省委、省当局准确指导和各级党委当局全力推进的后果;是各有关部分关怀支撑、通力合作的后果;是全省畜牧兽医系统干部职工、广阔农牧民辛勤奋动的后果。在此,我代表省畜牧食物局向关怀支撑畜牧经济开展的各部分、各单元和社会各界透露表现衷心的感激!向长时间奋战在畜牧阵线的干部职工、科技人员透露表现最真挚的慰劳和高尚的敬意!

“十一五”全省畜牧业开展的艰苦理论,赐与我们良多主要启迪,经历极端珍贵。

一是坚持不懈地把优化种类、调整构造作为建立现代畜牧经济强省的主攻偏向。顺应市场对畜产物优质化和多样化的需求,提拔畜牧业开展质量、出产效益和市场竞争力,必需把优化种类、调整构造作为推进现代畜牧业提质增效的严重计谋行动,常抓不懈。要具体推进种类改进,增强动物、草种新种类选育推行及配套技能开拓与运用,不时进步畜禽良种和优质牧草比重,构成特征种类优势。在持续施行新增优质生猪出产才能工程,加速建立国度优质商品猪计谋保证基地,稳固和开展川猪财产优势的还,发扬草山草坡资本丰厚的优势,调整畜禽养殖构造,选择有比拟优势和市场潜力的节粮型草食家畜、特征小牲畜禽作为主攻偏向,加速推进“以草换肉”、“以秸秆换肉奶”工程,构成特征光鲜、优势凸起、效益优越的养殖构造。

二是坚持不懈地履行农户规范化养殖为根底、适度规划为主导、种养连系、生态轮回的畜牧业出产方法。传统涣散养殖的天然性、切割性不顺应社会化大出产的需求,无法应对市场动摇的冲击,不契合现代畜牧业的开展偏向,是不成行的。照搬兴旺国度、兴旺地域在高度工业化、城市化根底上的大规划工场化养殖方法,不契合我省省情和农人增收致富奔小康的财产定位,是不实际的。我省加速开展现代畜牧业的起劲偏向在于加大对传统畜牧业革新力度,具体履行“龙头企业+专业协作社+适度规划养殖农户”开展形式,把广阔涣散农户引入现代畜牧财产系统;生态养殖与绿色栽种相连系,以牧促农、以农养牧,履行“生态养殖+沼气+绿色栽种”的情况友爱型农牧互动出产形式。

三是坚持不懈地立异开展机制,走龙头企业做强做大、基地开展标准有序、产加销一体化的开展路子。财产化运营是完成畜牧业现代化的必经之路。四川地处西部内陆的区位劣势和畜产物特征,决议了对龙头企业的高度依靠。必需优化情况、强化效劳,鼓舞和指导龙头企业兴办种畜禽场、精湛加工、现代物流营销等农户办不了的现代企业,在进步市场中心竞争力和分散带动农户开展等方面持续赐与鼎力搀扶。必需发扬专业协作社组织、纽带、联合、载体功用,指导农户依照良种化、规范化、规划化出产的要求结合起来,进步进入财产系统的组织化水平。必需着眼市场效益和加工需求,优化种类质量构造,组织农户为龙头企业建立优质不变的原料基地。必需立异完美畜牧财产各环节分歧好处主体的联合方法,树立“对等参加,协作合作,风险共担,多方共赢”的开展机制,完成家庭出产与现代化大出产连系、千家万户出产与千变万化市场连系、培养龙头企业与农户开展致富相连系。

四是坚持不懈地把搀扶畜牧业开展作为党委、当局推进农业乡村经济开展的主要行动。“十一五”时期,我省畜牧经济开展获得的宏大成就,是多种要素综协作用的后果,是多种力气同向合力的后果,基本的一条是各级党委当局高度注重,构建了搀扶财产开展的政策系统、投入机制和一支贯穿省、市、县、乡、村不变的畜牧兽医任务力气。理论证实,省委、省当局把畜牧业现代化作为打破口推进农业现代化的决议计划摆设,契合农业现代化建立的普通规则,契合我省乡村实践,是完全准确的。在推进我省由传统畜牧业大省向现代畜牧经济强省跨越的要害期间,应该把推进现代畜牧业提质扩面作为以工促农、以城带乡的出力重点,坚持不懈地把开展现代畜牧业定位为农人增收致富奔小康的支柱财产,进一步加大对现代畜牧业开展的政策支撑和财务投入力度,进一步增强畜牧兽医机构建立和步队建立,加速改变畜牧业开展方法,提拔畜牧业开展质量和程度,促进农人继续不变增收。

二、“十二五”畜牧经济开展的情势和义务

当时,我省畜牧业出产方法正在发作深入的转变,零散涣散豢养正在向适度规划化、规范化豢养方法改变,畜牧业进入了一个出产平稳开展、质量稳步提拔、综合出产才能不时进步的新阶段。

站在新的前史起点,将来五年畜牧经济开展面对一系列主要时机。国度扩展内需的方针,深化施行新一轮西部大开拓计谋,支撑地动灾区开展复兴,搀扶民族地域跨更加展和贫穷地域加速开展。党的十七届五中全会和省委九届八次全会辨别提出了“推进农业开展方法改变和农业构造计谋性调整,开展现代农业”、“出力培养一批现代农业财产基地强县和现代畜牧业重点县,建立优质商品猪和特征畜禽财产基地,打造一批特征农产物品牌”的要求。中心、省上“十二五”规划建议确定了将来五年开展目的,在光鲜指出推进开展依然是最主要义务的还,愈加存眷民生,强调要深化收入分派准则变革,进步城乡居民收入和劳动待遇。跟着群众收入程度的进步,为扩展畜产物市场需求带来长时间的开展时机。国度对现代畜牧业开展的搀扶力度不时加大,畜禽规范化养殖小区建立、畜禽良种津贴、严重动物疫病防控和畜产物质量平安查验投入继续增进。跟着工业化、城镇化历程加速和乡村劳动力的转移,为培育职业农人开展适度规划养殖供应了更大的开展空间和市场空间,有利于持续从事养殖的农人进步劳动出产率和效益。还,疆土资本部、农业手下发的《关于完美设备农用地治理有关问题的告诉》(疆土资发〔2010〕155号),对规划养殖用地有很多新打破;本年将树立草原生态维护津贴奖励机制,启动南边草原维护建立项目,以及国度正在研讨制订促进地动灾区开展复兴的专项规划等,这些为我省加速现代畜牧业开展供应有力的政策支撑和开展时机。

还,我们也要看到畜牧业开展面对诸多应战。从开展要求看,跟着工业化、城镇化措施加速和生齿添加及生涯程度不时进步,畜产物需求刚性增进,产物质量要求越来越高,畜牧业促增收、保供应、保平安、保生态的压力越来越大。从外部情况看,国际金融危机的深条理影响仍然存在,通胀预期治理的难度加大,畜牧业开展的资本情况约束趋紧,财产动摇的诱因越来越多,市场风险和天然灾祸风险等各类影响要素日趋复杂。从财产本身看,出产方法总体还比拟掉队,规范化水平和出产效率不高;畜牧业信息监测预警伎俩和财产调控机制还不敷完美;影响平安的要素很多,畜产物质量平安隐患长时间存在;大局部自然草原分歧水平退步,牧区根底设备前提掉队,草原维护建立和牧区经济开展义务艰难。从疫景遇势看,禽流感、口蹄疫等严重动物疫情点状分发态势没有获得基本改变,天然灾祸频发和活畜禽跨区域运输使防控情势愈加严肃。

综合剖析“十二五”畜牧经济开展面对的新情势,与“十一五”比拟,畜牧业开展的根底前提更好、政策力度更大、支撑才能更强。大时机,需求谋大开展。只需我们积极应对应战,掌握时机,加速改变开展方法,“十二五”畜牧业就大有作为。

“十二五”期间畜牧经济任务的计谋义务是:在工业化、城镇化深化开展中同步推进畜牧业现代化,领先建成西部现代畜牧经济强省,建成国度优质商品猪计谋保证基地,初步树立长江、黄河上游草地生态樊篱。畜牧业综合出产才能不变提拔,畜牧业产值年均增进3.5%;农人牧业收入继续较快增进,到2015年农人人均畜牧业现金收入到达2500元;财产构造愈加合理,非猪畜禽比重到达50%左右;草原生态情况分明改善,完成草原增绿、牧民增收和牧业增效协调开展。

完成上述目的,要害在理念,成败在任务。我们必需深化贯彻落实科学开展观,以科学开展为主题,以加速改变畜牧经济开展方法为主线,把促进农人继续增收作为基本起点和落脚点,把优种类调构造作为主攻偏向,把推进规范化适度规划养殖作为出力重点,把科技提高和机制立异作为基本动力,进步畜牧业综合出产才能、抗风险才能和市场竞争才能,加速推进畜牧业良种化、规范化、规划化、集约化、财产化开展,实在保证动物卫生平安、畜产物质量平安和草原生态平安,推进畜牧大省向畜牧经济强省跨越。

三、2011年畜牧经济任务

本年是“十二五”残局之年,做好畜牧经济任务,为往后五年的开展打好根底,至关主要。全省畜牧兽医系统要深化贯彻十七届五中全会、中心乡村任务会和省委九届八次全会、省委乡村任务会精力,紧扣“高位求进,加速开展”任务基调,抢抓国度新一轮西部大开拓时机,凸起优种类调构造和规范化适度规划养殖两大重点,统筹保证动物卫生、畜产物质量和草原生态三大平安,以灾区畜牧业开展复兴、现代畜牧业重点县建立(牧区试点县)和规范化示范创立工程为载体,加速改变畜牧经济开展方法,起劲在以适度规划养殖为根底的规范化养殖小区(基地)建立、以种类改进为抓手的质量系统提拔、以专合组织为纽带的统分连系双层运营机制立异、以龙头企业加工为牵引的财产化系统构建、以种养连系为中心的农业轮回经济开展上获得新打破。

2011年畜牧经济任务首要预期目的是:具体完成畜牧业灾后恢复重建规划义务。全省肉、蛋、奶产量辨别增进3.4%、5%和3.8%,畜牧业产值增进3.5%。畜牧业完成投资50亿元,新增出栏优质生猪200万头。畜牧业为农人人均增收奉献60元以上。

环绕上述目的重点抓好以下任务:

(一)出力调整优化财产构造。一要优化财产构造。加速建立国度优质商品猪计谋保证基地,持续施行新增优质生猪出产才能工程,加大外系三元杂交猪推行力度,新增出栏优质生猪200万头。用好畜牧业构造调整项目资金,争夺启动南边草原维护建立项目;加速推进“以草换肉奶”工程,鼎力开展林下养鸡等特征光鲜、优势凸起、效益优越的小牲畜禽,进步非猪财产比重,进步养殖效益。二要优化质量构造。抓住国度推进现代种业开展的政策时机,增强动物、草种新种类选育推行及配套技能开拓与运用,推进畜禽牧草种业开展。深化施行畜禽良种工程,加速构建主导财产畜禽原种场、扩繁场、商品场互相配套的畜禽良种繁育系统,力争全省生猪外三元杂交面进步3—5个百分点,牛、羊、禽、兔良种面有分明进步。三要优化种养构造。履行粮食作物、经济作物、饲料作物三元栽种构造,与草食家畜开展规划结构相顺应,配套开展青贮玉米、人工种草,特殊是要鼎力开展饲料玉米基地,添加省内饲料粮和优质牧草供给,降低畜禽养殖本钱。

(二)深化施行畜禽养殖规范化示范工程。施行畜禽养殖规范化示范工程,是“十二五”加速改变我省畜牧出产方法的严重行动,是处理诸多矛盾的要害地点。要在上一年规范化出产推进年运动的根底上,在更高条理、更大局限内推进。连系农业部示范创立任务,本年具体启动省级规范化养殖示范创立运动,除国度施行的生猪、奶牛、肉牛、肉羊、蛋鸡、肉鸡外,我省添加肉(獭)兔、牦牛等特征畜种。各地要依照畜禽良种化、养殖设备化、出产标准化、防疫准则化、粪污无害化“五化”要求,一是依据盆地、丘区和山区等分歧地域特点,总结推行一批顺应性更强、更符合实践的畜禽规划养殖技能规范和标准,本年我省要制定出台林下养鸡出产技能规程。二是仔细总结现有规范化示范小区的经历,发扬典型引路效果,组织养殖户现场进修培训,让他们看得见、摸得着、弄得懂,不时复制推行,真正做到树立一个示范小区,带动一片养殖户,培训一批主干,提拔全体实力。三是各地要增强对畜禽养殖规范化示范小区建立的监管与指点,依法对饲料、饲料添加剂和兽药等投入品运用,畜禽养殖档案树立和畜禽标识运用施行有用监管,从泉源上提拔畜产物质量平安程度,一切规范化规划养殖小区,尤其是部、省级示范小区都应到达无公害出产基地规范,并鼎力展开“三品一标”建立。省局将制订规范化示范小区建立治理方法,树立监视审核评价机制,执行动态治理、有进有出。经过施行规范化示范工程,力争本年创立100个国度和省级示范小区,首要畜禽规范化规划养殖比重进步4个百分点以上。

(三)不时进步龙头企业的实践带动。一要出力提拔带动才能。集中培养和引进一批发卖收入财产排位靠前、好处联合机制完美的畜牧重点龙头企业,鼎力开展畜禽产物精湛加工,延长财产链条,提拔财产化带动才能。二要出力完美带念头制。要指导龙头企业进入畜牧财产化链条中农户家庭干不了的要害环节和财产开展的单薄环节,要特殊留意从机制和政策设计上搀扶龙头企业一头开展种禽畜场、精湛加工、现代物流营销,一头参加基地建立,与养殖户构成严密好处联合,推进财产一体化开展。三要出力加强带动实效。要鼎力履行“龙头企业+专业协作社+适度规划养殖农户”开展形式,把畜牧财产开展的结果真正落实到农人增收上,确保农人在财产开展中充沛受益、继续受益、长时间受益。往后评选龙头企业、布置项目资金都要把带动农人开展财产、带动农人继续增收作为一个根本前提。

(四)鼎力开展畜牧业轮回经济。一要畜牧业结构与栽种业开展相连系。依照畜禽渗出量和外部消纳量相匹配的准则,科学规划栽种业、养殖业结构和规划,执行区域内栽种业为养殖业供应饲料,养殖业为栽种业供应有机肥等资本,鼎力履行“生态养殖+沼气+绿色栽种”轮回经济形式,尽能够经过农田渠系、滴灌管网把畜禽渗出物或沼液排到农田,构建种养均衡、农牧互动、生态轮回、情况友爱的财产开展系统。二要畜牧养殖与环保财产开展相促进。加大畜禽养殖抛弃物资本化应用力度,变被动的粪污处置本钱性投入为自动的出产性投入,积极开展有机肥加工等新兴财产,鼓舞大型养殖小区应用沼气发电。三要养殖小区建立与新乡村建立相配套。在新村建立中合理结构规范化规划养殖小区,将沼气池建立与规范化养殖小区建立相配套,既处理洁净动力问题,又处理情况维护问题,美化净化乡村情况。

(五)进一步增强草原维护建立。树立草原生态维护津贴奖励机制,鼎力推进禁牧、休牧、轮牧,起劲完成草畜均衡,实在改变牧区畜牧业开展方法,促进人草畜调和开展。进一步抓好退牧还草工程建立,连系牧民久居举动、富民安康工程、阿坝州综合防治大骨节病试点,加速草地改进和家畜种类改进,鼎力开展牧区优势特征畜牧业,做到“牧民有住房、家畜有棚圈、草地有围栏、冬春有贮草”,促进农牧民增产增收。增强草原防火、鼠虫害防治、抗灾保畜等草原防灾减灾任务,维护好草原出产才能。指点红原、炉霍牧区现代畜牧业试点,提拔畜牧业出产程度和经济效益。

(六)完美推行财产开展新机制。各地要连系实践,完美推行“六方协作+保险”、“寄养”、“订单养殖”等财产开展机制,鼎力履行“龙头企业+专业协作社+适度规划养殖农户”集中建立规范化圈舍的养殖小区(园区)开展形式,指导涣散农户改变开展方法,进入现代畜牧业。做到但凡构成必然规划主导财产的,都要有各类方式的龙头带动;但凡开展的主导财产,都有要农人为主体的专合组织;但凡一致规划的财产基地,都要探究“大园区、小业主”形式。推行财产开展新机制,要害在于鼎力开展专业协作社,进步农人组织化水平。各地要把开展养殖专业协作社作为出力重点,积极推进各类农人协作组织向法人社偏向开展,推进农户由天然人向法人社成员改变。要从政策、项目、资金等方面加大搀扶力度,经过专业协作社把涣散农户有用组织起来,与龙头企业构成不变的联合机制和运转机制,进步农人在市场竞争中话语权和博弈权,促进农人继续不变增收。

(七)实在增强财产风险防备才能建立。一是稳固兽医治理体系体例变革效果,进一步增强底层动物防疫系统建立。抓好严重动物疫病防控的免疫、监测、检疫、消毒、应急措置和引种治理等要害办法,确保不发作区域性严重动物疫病。二是增强市、县畜产物质量平安查验检测系统建立,推进无公害畜产物和基地一体化认证,持续施行饲料、兽药“全掩盖”检测和“安心肉”工程,严厉落实产地检疫和屠宰检疫“四到位”,进步畜产物监测频次和密度,实在保证上市畜产物质量平安,确保不发作严重动物源性畜产物质量平安事情。三是实在进步养殖农户的风险防备才能。鼎力履行生猪、奶牛政策性保险,争夺扩展优势畜禽种类政策性保险掩盖局限,进步农户应对天然风险的才能。增强市场监测和信息,指导养殖户合理布置出产营销;树立风险调理金,依托企业、专业协作社、养殖农户之间构成的好处一起体,树立以峰填谷的机制;指导养殖专业合社、营销大户等市场主体积极参加生猪远期买卖,防备市场动摇风险。

(八)具体完成畜牧业灾后恢复重建义务。地动灾区要严厉依照灾后恢复建重建规划,以畜牧兽医效劳系统、种畜禽场、草地植被修复等尚未竣工的恢复重建项目为重点,加大任务力度,加速任务进度,具体完成灾后重建收尾任务。增强工程完工验收,维护好治理好运营好各类重建立施,实在发扬项目成效。全力推进灾区畜牧业开展复兴,依照《汶川地动灾区开展复兴规划》,容身特征资本优势,细化畜牧业开展复兴方案,依托恢复重建的畜牧财产基地(小区、园区),加大承接财产转移力度,培养强大财产化龙头企业,鼎力开展标准化专业协作社,推进灾区现代畜牧业提质增效,促进农人增收致富和灾区乡村经济的跨更加展。

(九)狠抓系统本身建立。面临新情势新义务,我们要实在加强责任感任务感,持续深化展开创先争优运动,具体增强系统本身建立,不时提拔推进现代畜牧经济科学开展的才能。一要增强计算监测和进修调研。计算监测是畜牧业主要的根底任务,是畜牧业落实科学开展观的根本要乞降要害切入点,也是完成畜牧业又好又快开展的前提和前提。数字不明、状况不清,行业治理无从谈起,更说不上科学开展。从本年起,乡村经济开展各项目标是由国度计算局驻川查询总队担任,为客观真实反映畜牧业开展程度,各地要留意与查询队和计算部分沟通,精确把握本地计账户散布状况,从项目布置上关怀支撑他们开展畜牧财产。还,要以进修型组织建立为抓手,增强政策理论进修,出力研讨事关现代畜牧业开展全局性严重问题和畜牧经济开展中呈现的新状况新问题。二要增强法律才能和作风建立。深化展开畜牧业“四法三条例”进修,标准部分法律行为,实在实行司法付与畜牧兽医部分的职责。要把存眷民生、解除民困、协助民富作为首要职责和最大的政治义务,持续发扬真抓实干的优越作风,做到重实践、讲实情、出实招、办实事、务实效,营建“提拔才能、真情为民、崇尚实干、据守清凉”的行业新风。三要增强协作。系统内部要讲连合、讲大局,增强上下联动,发扬全体作战才能;对外要增强沟通协调,积极争夺各方面的支撑共同,构成推进现代畜牧经济强省的任务合力。

最终,强调一下当时春防和防灾减灾任务。

本年春防任务情势严肃、义务艰难。从国外看,上一年39个国度发作口蹄疫疫情,我国周边多个国度口蹄疫疫情尚未获得有用节制,18个国度发作家禽禽流感疫情或从野鸟中检出病毒,非洲猪瘟等外来动物疫病迫近国门。从国内看,病原污染普遍、多种亚型并存、病毒变异加速,禽流感等严重动物疫病发作风险仍然存在,一些人畜共患流行症有上升趋向。当时正值禽流感、口蹄疫等严重动物疫病高发期,节后畜禽补栏、活畜禽及其产物调运买卖频频,疫情远间隔、跨区域传达风险机率上升,加之机构变革后一些当地底层防疫任务有所放松,疫情防控情势严肃复杂。

对此,全省畜牧系一致定要做好防大疫、打硬仗的预备,要依照春防任务会议摆设,强化免疫、监测、检疫、消毒、应急措置等要害办法,集中免疫做到不留空白、不留死角,确保免疫密度100%,有用抗体及格率高于农业部规则规范,起劲确保不发作区域性严重动物疫情,起劲确保不发作严重畜产物质量平安事情。春防完毕后,省局将持续接纳市(州)集中穿插抽样、省上一致检测有用免疫抗体及格率的方法,强化免疫结果评价和目的审核。

篇7

长期以来,东胜区始终将生态建设作为最大的基础建设来抓。特别是2000年以来,在退耕还林、天保、三北防护林等国家林业重点工程的实施带动下,依托政策驱动、科技推动、产业拉动等多元机制,不断加强林业生态建设与资源保护管理工作,累计完成国家林业重点工程建设76万亩,地方林业绿化工程建设12万亩,实现了森林资源稳步增长、生态状况明显改善、林业产业蓬勃发展,经济效益、社会效益、生态效益良性互动,开创了绿富同兴的多赢局面。

2010年,东胜区林业围绕“建设现代林业,打造森林城市”的目标,按照打造城市核心区,发展城市林业,增强城市生态功能的要求和建设东胜城市森林系统的初步规划方案,借助全市“两个百万亩”生态工程建设的契机,全面启动实施“东胜城市森林系统建设工程”和“农村森林草原生态系统建设工程”。一是在东胜城区、周边和重要交通干线两侧由近及远规划建设以常绿针叶树为主、其它乔灌草为辅,突出将城区与卫星镇区、与专题工业园区、与通道区的非建设用地全部纳入城市森林建设范围,形成斑状、块状、带状的林网格局,建成城区园林化、郊区森林化、道路林荫化,功能完备近自然状态的城市森林系统;1-9月份,完成吉劳庆川湿地、城乡统筹示范区、危险化学品园区、汽车博览园周边及109国道、世纪大道和秦直道两侧营造生态景观林5.2万亩,共计栽植油松、樟子松360万株(其中:13米油松樟子松4.5万亩,栽植320万株,2.5米高油松樟子松0.7万亩,栽植40万株);目前,正在组织落实远郊针叶树秋季造林5万亩,完成整地3万亩,栽植0.6-0.8米高油松樟子松4500亩。二是在农村地区本着以自然修复为主,人工措施为辅的原则着力建设相对稳定的森林草原生态系统;1-9月份完成沙棘、沙柳生态原料林种植3万亩,完成湿地保护及重点工程历年补植2.8万亩。力争到2015年,完成以樟子松、油松为主的乔术林建设46万亩,以沙棘、沙柳为主的灌木林建设16万亩。

东胜区林业局实施多措并举,全面推进林业生态保护工作。

(一)依托国家林业重点工程,推动林业生态建设快速发展。林业重点工程已经成为东胜林业生态建设的主战场,也是推动东胜林业可持续发展的根本动力。

(二)坚持全民动员、全社会办林业。从1982年开始,按照“谁造谁有谁受益”的原则,积极鼓励和支持以企业造林为主的社会造林。

(三)实行全境禁牧,保护生态建设成果。1999年4月1日,为遏制过度放牧对植被造成的破坏,有效保护生态建设成果,东胜区人民政府禁止放牧的命令,在自治区内率先实行全境禁牧、舍饲圈养的政策。成立了专门的禁牧领导小组,并将全区划分为若干个责任区,由林业、水利、农牧三个部门分别负责查处工作,并列入区对各镇、办事处和有关部门的年度实绩考核目标中,形成了一个由各级政府、有关部门、乡村护林员共同组成的禁牧大军。

(四)大力发展林沙产业,实现经济、生态、社会效益三赢局面。按照“绿起来、活起来、富起来”的基本思路,在做好林业生态建设工作的同时,围绕“调整结构、改善生态、增收增效”的发展战略,坚持一手抓生态建设不动摇,一手抓林业资源开发利用不放松,积极做大做强以沙棘、沙柳、家俱制造和生态旅游为主的林沙产业,并逐渐取得了“土地增绿、资源增值、农民增收、社会增效”的明显成效。

(五)分区施策,构建林业新格局。根据东胜区地形地貌特征,将东胜分为东部丘陵沟壑区和西部沙化区等两大治理区域,在造林安排和树种选择上根据两大区域不同特点采取了不同的治理模式。东部地区以柠条、沙棘、油松樟子松混交林造林为主,实施封山育林、人工造林相结合的模式进行了水土流失治理,重点促进植被的自然恢复;西部地区以沙柳为主,与柠条、沙棘、红柳等树种混交造林,实施锁边封沙治理。实践证明,分区治理的措施符合我区林业生态建设工作实践,治理绿化效果明显。

(六)坚持科技兴林、依法治林的路子。2000年以来,全区在所有的造林工程中全面推广应用了容器苗造林、抗旱保水剂蘸根、使用“ABT”生根粉等抗旱节水造林技术,使造林成活率提高15~20个百分点,平均节水50%左右,大大地提高了造林成活率和保存率,提升了植树造林质量和效益。我区研究开发的“毛乌素沙区沙柳造林技术推广与资源开发利用”、毛乌素沙地沙柳(冷藏苗)雨季造林试验等项目先后获原国家林业部、自治区林业厅科技进步奖、农牧业丰收奖十余项。林业科技在整个林业生态建设中发挥了重要的支撑作用。

篇8

汪民副部长强调:在和谐矿区建设方面许多好的做法和成功经验在全国都具有指导意义,因此要继续探索深化和谐矿区建设的实践,为建设美丽家园发挥出更大作用。

9月的内蒙古草原秋高气爽。国土资源部副部长汪民、国土资源部环境司巡视员柳源、财务司副司长韩和平、勘查司副司长于海峰、开发司副司长王昆、办公厅秘书庞剑波、开发司副处长王德杰等一行来到内蒙古调研和谐矿业建设情况。人民政府副主席赵双连和自治区国土资源厅厅长白盾、总工程师张宏等人陪同。

自治区政府:以“三个统一”来构建和谐矿业

在“国土资源部、和谐矿业建设工作座谈会”上,自治区政府向汪民副部长汇报说,近年来,为了构建和谐矿业和生态矿业,内蒙古提出了“三个统一”的理念,即实现矿业发展与可持续发展相统一、实现矿业发展与生态环境相统一、实现矿业发展与社会和谐相统一。按照这个思路,自治区政府采取了六大措施:

一是加强资源管理,营造良好的矿业秩序。

矿业是我区的主导产业,矿业经济和矿业税费收入占自治区工业经济总量和财政收入的比重很大。为此,内蒙古紧密结合实际,持续整顿和规范矿产资源开发秩序,严格按照矿业权管理法律法规审查矿业权登记申办要件和流程办理,新设矿业权实行会审制度。办理采矿权登记手续前,必须有经相关部门批准的环境影响评价报告、安全生产评价意见、水土保持方案、土地复垦、矿山地质环境治理方案。今年以来,针对矿业经济引发出的生态、民生、维护社会稳定等方面的矛盾和问题,持续开展整顿和规范矿业秩序工作,统筹生产发展、生活富裕、生态良好、社会稳定的关系,采取召开党委八届十五次全委会反思、下发《关于加强矿业生产管理依法保护环境保障民生的紧急通知》,全面开展排查自纠工作,制定《关于进一步规范矿业开发秩序依法保护环境保障民生的指导意见》构建和谐矿山,印发《关于批转全面整顿锡林郭勒盟矿业开发秩序工作报告的通知》形成逐矿处理意见等措施。5月份以来,自治区认真开展矿业秩序整顿和规范工作,责令停产整顿484家,关闭268家,取得了明显成效。通过盟市自查自纠、督导检查、群众举报等方式,发现处理了一批无证生产、占地补偿不到位、生产运输影响周边群众生产生活以及污染环境的行为,集中打击了一批矿产资源勘查、开发过程中无证勘查、无证开采、违规占地等违法行为,宣传了国家、自治区在矿产资源开发利用方面有关方针政策,化解了社会矛盾和纠纷,提高了矿山企业安全生产、文明施工、保障周边群众不受影响、依法履行义务的社会责任感。

二是合理利用资源,集约规模开发,加快矿业结构调整。

通过资源整合,矿业结构更加优化,全区煤矿从2005年的1378座减少到525座,淘汰落后产能3000多万吨,关闭非煤矿山1043座,关闭选矿厂335户,矿业权设置趋于合理,资源赋存条件、生产规模和资源储量进一步协调,矿山企业数量结构明显优化,全区形成了包头白云鄂博、哈达门沟、巴彦淖尔东升庙、鄂尔多斯准格尔和东胜煤田、锡盟胜利煤田和白音华煤田、赤峰拜仁达坝、白音诺尔等一批特色鲜明、布局合理、具有较强竞争力的矿业基地。全区矿产资源开采回采率大幅度提高,共生、伴生矿产得到综合利用,资源综合回收利用率明显提升,矿山“三废”的回收利用能力得到增强,废石、尾矿等矿业固体废弃物得到妥善处理和二次开发利用。通过整合和技改我区煤矿数量由2005年的1378个减少到目前的598个;平均单井产能由2005年不足14万吨提高到140万吨,30万吨以下矿井全部退出市场;矿业环境保护和生态治理初见成效,自治区六大国有煤矿沉陷治理资金共投入18亿元,治理面积122平方公里。煤田灭火已投入资金2.3亿元,治理和控制灭火点近200处,全区核定火区面积1903万平方米,已熄灭和控制火区700多万平方米。累计地质环境治理面积20万公顷,治理固体废弃物452万立方米,整治土地面积2082公顷。矿产资源开发利用水平有了大幅度提高,资源产业转化延伸加工水平取得新突破,一批规模大、技术水平领先、带动力强的资源转化和深加工项目相继建设。

三是实施生态矿业战略,发展循环经济使废料转化为有用资源。

在实施生态矿业战略,发展循环经济,使废料最大限度地转化为资源的过程中,内蒙古采取了以下具体措施:科学有序开发矿业。配套规划自治区各区域资源开发方案,科学布局自治区生态矿业建设,加快矿产普查等基础性工作,加快开发国家和自治区急需的油、气、铁及有色矿种;对煤炭根据市场需求适度开发。新配置煤炭资源全部集中在有转化项目的业主;对品位低、伴生矿种多或储量小难以实现工业化利用和机械化开采的限制性开发;对草原、森林、耕地、水源等国家和自治区自然保护区或生态破坏严重、生态脆弱地区暂时禁止开发。继续整顿和规范矿产资源开发秩序,打击非法开采、浪费资源和破坏环境的行为。坚决控制只占资源开发、只开资源不加工、只采资源不治理的短期行为,对这样的的企业建立惩罚机制,甚至要收回资源。实现矿业的产业化。按照大产业、大基地、大园区、大项目的思路,推动有条件的实施煤、电、化综合开发和矿业探、采、选、冶、加工一条龙发展,坚持原矿不出区,煤炭一半就地转化的政策,加快推进矿业升级延伸,推动矿业产业化。煤炭转化率达到50%以上,电石转化率达到60%,有色金属加工比重达80%左右。发展矿业循环经济,建立产业之间、企业之间、项目之间的循环耦合配套,使废料最大限度转化为资源,提高资源利用率。提升矿业科技水平和安全水平。总结煤矿技改和安全投入的经验,重点推进有色矿业科技和安全水平的升级。通过产学研有机结合,进行矿业科技和生态治理科研攻关,实现矿业开发的科学化、安全化。

四是建立环保补偿机制,为环境保护和生态治理奠定基础。

为解决矿业开发过程中的负面影响,内蒙古采取了一系列措施,使珍惜资源、节约资源、综合利用资源的意识深入人心,同时也为各级政府开展地质基础性工作、矿业安全基础设施建设、环境和生态治理及恢复奠定了基础。建立环保补偿机制。按照“谁开发、谁治理、谁补偿”的原则,强制建立和执行地质环境治理补偿机制、地质环境治理保障机制和责任追究制度等,确保治理规划方案和矿业开发同步实施。通过强制缴纳矿山治理保证金,确保及时开展生态环境的治理。强化政府依法监督,把好准入关。严格执行环评制度和矿业管理许可制度,从源头控制低水平、低效益和高污染、高消耗项目上马。强化环保许可关。坚持地质环境保护和治理工程与矿山主体工程同时设计、同时施工、同时投入使用的制度。加强执法监督。逐步建立全区环境保护与污染物排放监测监察体系,运用网络和遥感等现代手段对矿山企业污染源实时监测,分区域、分矿种监控,及时发现和制止生态矿业建设中的违规行为。建立对各级政府和企业的环保效绩和责任主体考评体系。建立反映资源稀缺程度和市场需求程度的价格形成体系。通过完善资源有偿使用机制,将环保成本纳入到矿业产品市场价格中。

五是积极推进民生工程,切实保护草原生态。

内蒙古党委、政府始终以惠及民生的成效作为检验科学发展观的落实程度,把保障和改善民生作为一切工作的根本出发点和落脚点,继续开展为群众办实事和实施民生工程工作,着力点主要是改善群众生活条件,重点是实施好中央和自治区确定的保障和改善民生工程。内蒙古以草原著称,保护好草原是我们的使命和责任。我们积极实施各项生态保护措施,实行禁牧休牧轮牧政策、推行“一矿一企治理一山一沟”、矿业开发注重回填和植被保护、生态移民、惠牧补贴、草原生态补奖等,在全国率先出台了惠牧补贴政策,全区各级财政安排惠牧资金15亿元。

六是继续加强地质勘查,为矿业可持续发展提供保障。按照“公益先行,基金衔接,商业跟进,整装勘查,快速突破”的地质找矿新机制要求,结合全区地质勘查“十二五”规划,不断加强地质勘查工作。

鄂尔多斯市政府:走资源开发与生态建设双赢路线

9月26日,汪民一行来到鄂尔多斯市伊泰集团大地煤矿、伊金霍洛旗煤矿治理区、神东煤炭集团上湾矿、乌兰木伦新村,实地查看了矿山整合,矿区生态环境、土地复垦绿化、矿区村民安置情况。鄂尔多斯市市长廉素向汪民副部长汇报说:“鄂尔多斯矿产资源富集,我们在加快开发利用的同时,高度重视矿业经济发展的可持续性和矿区生态环境的建设和保护。现在,我们正在走一条资源开发与生态建设双赢的道路,具体措施有四点。”

第一,推进资源整合,提升产业层次。

一是组织实施了煤炭资源整合三年攻坚战。2005年,鄂尔多斯市组织实施了以打击非法盗采专项行动和关闭环境污染、安全无保障、浪费资源的小煤窑为重点的提高煤炭资源回采率三年攻坚战,有效提升了全市煤炭产业发展层次和水平。二是全面推进小煤矿置换和矿业权整合工作。将黑岱沟矿区17座煤矿与哈尔乌苏矿区23座地方小煤矿与国有大矿进行整合,通过关小上大、提高产能,使矿区综合回收率提高到98.5%。对上海庙煤田10个矿业权进行了清理整合,确立了四大整合主体,全面完成了资源整合任务。三是推进煤炭企业兼并重组。通过并购、转让、联合、控股等形式,全面启动实施了煤炭资源二次整合,推动煤炭企业兼并重组。计划到2013年,全市煤炭企业单户产能达到300万吨以上40户,构筑一个亿吨级和一批千万吨级以上地方煤炭企业,培育营业收入超百亿的地方煤炭企业15户。四是加大非煤矿山整合力度。自2007年开始,在全市范围内开展了针对非煤矿山的专项治理整顿,加快非煤矿山资源整合步伐,非煤矿山由698座减少为448座,总数减少近30%。

第二,加强生态治理,保护矿区环境。

一是全面开展了“一矿一企治理一山一沟”活动。按照“谁开发、谁保护,谁污染、谁治理,谁破坏、谁恢复,谁受益、谁投入”的原则,通过收取矿山地质环境治理保证金等措施,要求矿山企业对开采中造成的环境破坏进行全面治理,构建起了矿山环境综合治理的长效机制。二是组织实施了企业营造节能减碳林行动。按照每生产10吨煤捐植一棵节能减碳树的标准比例,组织全市煤炭生产企业营造碳汇林10万亩,截至目前已建成5.58万亩。三是加强露天煤矿环境治理。针对露天煤矿制定了一系列治理措施,通过设置防风抑尘网、配备洒水车洒水降尘等措施,最大限度减少生产中的粉尘污染;对具备回填绿化条件不及时回填绿化的煤矿企业,采取不再审批新的建设用地、继续征收土地使用税、停产停销等措施,督促其进行复垦绿化。截至目前,全市露天煤矿完成复垦绿化255平方公里。在露天煤矿开发过程中,我们对煤田开采临时用地不进行征转,在土地所有权不变的情况下,按照征地标准对农牧民进行补偿,待临时用地具备复垦条件后,再交回农牧民使用。这种方式既保证了农牧民的长期利益,又减少了社会矛盾,缓解了建设用地指标不足的制约。四是全面推进煤田火区治理。在煤炭部门成立了专门的煤田灭火管理机构,聘请国内知名专家进行规划设计,采取煤矿火区由业主进行治理、煤田火区由专业公司统一治理“两种模式”,加快火区治理进度。目前,全市已消灭火点254个,煤田明火基本得到控制,火区治理工程完成复垦绿化23.6平方公里。五是加大重点区域治理力度。2004年以来,全市共申请获批矿山(区)地质环境治理项目15个,争取上级资金1.36亿元,完成了鄂托克旗白云乌素矿区等矿山治理面积4.84平方公里。

第三,健全监管体系,维护矿区秩序。

一是构建了国土资源执法监察长效机制。2007年,鄂尔多斯市人民政府批准市公安局专门成立了市矿业治安警察支队,下设煤炭警察大队和矿业警察大队,编制在公安部门,主要任务是协助市煤炭局和国土资源局查处违法违规案件。这是全国第一个专门的矿业治安警察支队,对维护良好的矿业秩序发挥了重要作用。二是建立了联合执法共同责任机制。由煤炭、国土部门牵头,煤监、安监、工商、公安、环保、交通、林业、税务、电力等部门共同负责、联合行动,在全市范围内进行大规模巡回检查,依法严厉打击资源开发违法行为,确保了资源开采规范有序。三是形成了四级监管网络。完善了村级协管员、乡镇国土所、旗区和市监察队伍四级国土资源管理执法巡查网络,严格实行“三定三包”(即定人员、定管区、定责任,包巡查、包制止、包处理)制度,实现了全市国土资源管理工作四级联动。为强化基层监管职能,市政府拨付4400万元,建设标准化基层国土资源所44个。四是加强技防网络建设。市政府投资5000万元,建设了数字国土工程系统,与矿产卫片执法检查相结合,运用遥感与航拍技术,构筑起了“天上看,地上管,网上查”的技防网络。建成了全市数字煤炭综合管理平台,实现了全市各煤矿井下人员、环境、设备运转的实时监控和预警。五是严查违法行为。重点围绕无证勘查开采、超层越界开采、非法转让矿业权、污染破坏矿山环境等行为,加大违法案件查处力度。2005年以来全市共查办矿产资源开发违法违纪案件273件,罚没款8.4亿多元,有效维护了矿产资源开发秩序。

第四,化解群企矛盾,维护群众利益。

篇9

【关 键 词】生态伦理 构建 青海

和谐社会是一种有生态意义的和谐,其前提是必须有一个稳定和平衡的生态环境,“生态和谐”是构建和谐社会的基石。生态伦理在科学发展观中起着十分重要的作用,我国社会经济发展的实际表明我们生态伦理建设的任务任重道远。要在全民中树立全面、协调、可持续的科学发展观,就必须加强生态伦理建设。只有以伦理信念为基础,青海经济社会发展中的环境保护才能有效的得以贯彻落实。

一、青海的生态概况

青海省位于青藏高原东北部,平均海拔3000m以上。省内地形复杂,高山、大川、冰川、雪山、湖泊和沼泽广布,区域涵养水源功能显著,是我国乃至亚洲部分地区的重要水源地,同时也是十分重要的生态敏感脆弱区,生态环境变化直接关系到国家的生态安全,对全国乃至全球的大气、水量循环具有重要影响。是长江、黄河和澜沧江的重要补给水源,号称“江河源”、“中华水塔”。青海境内黄河流域面积占全流域面积的18.7%,出省多年平均径流量占流域总径流量的49.2%。长江流域面积占全流域面积的9%,出省径流量占总径流量的25%。青海是黄河流域9省区唯一一个产流多于用水的省区,是我国主要的水源地之一,区域涵养水源功能显著,是国家生态环境建设的战略要地。保护和建设好青海的生态环境,不仅对本省的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意义重大,而且对甘肃河西走廓、内蒙古黑河流域、黄河和长江流域生态环境的改善及经济社会的可持续发展具有深刻影响。

青海省的生态环境十分脆弱。全省72万平方公里的土地上,冰川、戈壁、沙漠、风蚀残丘、石山、雪山等占30%,森林覆盖率只有2.59%,其中乔木覆盖率仅为0.35%,大大低于13%的全国平均水平,且分布不均,主要集中在黄河和长江上游的大通河、湟水河、隆务河、玛柯河、多柯河和澜沧江的扎曲河等流域,处于森林极限生长地带,一旦遭到破坏,很难恢复。全省3645万公顷的草地覆盖着大部分地区,其中荒漠草地697万公顷、黄土高原干旱草地202万公顷、高寒草原和高寒草甸2746万公顷,植被覆盖度低。全省有耕地面积59万公顷,主要分布在黄河及湟水谷地、共和盆地、柴达木盆地,其中25度以上的坡耕地面积有3.3万公顷。动物分布有陆栖脊椎动物420余种,鱼类46种,鸟类291种,占全国总类数的24.6%;兽类107种,占全国总类数的20.2%。植物分布有维管束植物2500余种,其中:蕨类植物30余种,裸子植物42种,被子植物242种;经济植物1100多种;药用植物630余种。动植物中稀有名贵种类繁多。因此,青海的生态环境对全国乃至全球生态环境有着重大影响作用。显然,保护和建设青海的生态环境,不仅对青海省的可持续发展,而且对实现全国可持续发展战略有着重大意义。

二、青海的主要生态环境问题及原因

(一)青海生态环境主要问题

在长期自然的和部分人为因素的影响下,使青海原本就很脆弱的生态环境进一步恶化,成为我国生态环境最恶劣的地区之一,人口、资源、环境与发展的矛盾日益突出,生态伦理建设刻不容缓。由于众多原因,目前造成草场退化、沙化加剧,水土流失日趋严重,土地严重荒漠化,湿地面积大幅度缩减,自然灾害频繁,生物多样性减少等严重问题。

(二)青海生态环境恶化的主要人为原因

根据有关研究资料表明,青藏高原地区生态环境恶化、天然草地植被退化原因可归结为全球气候变化,高原生态暖干化趋势发展加剧的大背景控制下,人为不合理开发资源,开发利用草地资源加剧及其生态环境问题发生、发展的共同影响所致。一是过度放牧加速了生态环境退化。由于大面积和大范围的天然草地过度利用,使草地牧草生机大大减弱,植被覆盖度降低,杂毒草孳生,地表侵蚀和鼠害大面积发生,都直接影响天然草地退化,引发出了一系列的生态环境问题。二是过度开发、开采直接对植被和草地生态环境造成严重破坏,导致区域生态环境退化和问题不断产生。多年来,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经济结构的多元化,对资源的需求日趋增大,在经济利益的驱动下,资源的不合理开发利用,尤其是以破坏生态环境为代价的开发活动,导致了生态环境问题进一步发展和扩大。三是一些地区生态环境保护意识不强,重开发、轻保护,重建设、轻维护,对资源采取掠夺式、粗放型开发利用方式,超过了生态环境承载能力。四是由于生态环境保护对策方案的技术尚不成熟,并且对保护对策方案的监督力度不够,导致一些部门和单位监管薄弱,执法不严,管理不力,致使许多本来生态保护较好的区域遭到破坏,而且屡禁不止,加剧了生态环境的退化。另外,长期以来对生态环境保护和建设的资金投入严重不足,也是造成生态环境恶化的主要因素。

概括起来,人为破坏是造成青海生态恶化最主要原因,落后的生产方式是导致生态系统失衡的直接原因,管理体制的不配套是青海生态系统失衡的制度原因,生态极度脆弱是青海生态环境恶化的自然原因。而这些原因的背后就是我们生态伦理观念的极其缺失,所以一定要加强生态伦理建设。

三、生态伦理建设在构建和谐青海中的意义

(一)生态伦理建设是青海可持续发展的内在要求和现实要求

随着人们对生态与文明关系认识的探化,以及生态可持续发展在整个社会发展中所承担的举足轻重的角色,加强生态文明和生态伦理建设已成为各国所普遍关注的问题。社会的政治、法律、道德、文化等等是否健康发展,往往直接或间接影响和制约着生态和经济是否可持续发展。因此,构建生态伦理观是实施可持续发展战略的内在要求。破坏自然环境是一种愚蠢的慢性自杀行为,身处中华水塔的青海群众的更应深切理解这一点,应坚持把发展生产与建设自然环境结合起来。这是青海持续发展的前提,也是国家和民族生存与发展的需要。

(二)生态伦理建设是构建青海和谐社会道德观念的必然要求

青海大多地方海拔高,气候恶劣,环境体系脆弱,社会经济的发展一直处于全面落后状态。近年来,由于开发程度加强,青海的生态环境问题日益突出,生态问题迫使当地部分农牧民沦为生态灾民。态伦理建设所倡导的伦理道德观念是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最重要的价值取向,它以热爱自然、保护生态、节约资源、改善环境的生态道德为原则,以社会的全面、协调和可持续发展为内容,形成以人为本,重视生态利益的社会主义生态义利观。因此,生态伦理建设是构建和谐社会道德观念的必然要求。

(三)生态伦理建设是实现中华水塔生态文明的重要途径

鉴于目前在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中出现的环境污染、人口增长、能源危机和资源短缺等问题,使我们意识到环境问题从条件恶劣、资源匮乏的外部危机已转化成为社会失范和文化失落的内部危机。通过加强生态伦理道德建设这一中心环节,从调整人们的思想意识出发,倡导群众树立生态伦理观念,强化环境保护意识,建立广大民众参与的文化,建立足以应对环境危机的生态文化,树立可持续的科学发展观,为青海社会经济的持续发展、文化繁荣提供科学依据和基本思路。生态伦理建设在发展社会主义文化的过程中,可以改变当地群众对于和谐的看法和理解,培养着良好的道德风尚和道德情操,对于建设生态文明有着重要作用。

(四)加强生态伦理建设,是青海稳定发展的需要

青海的生态与环境退化问题,直接关系着当地的社会稳定。国务院和青海省政府十分重视,近年来先后实施了多项生态保护与建设工程,强化对高原生态与环境的保护治理。在青海强化生态保护和建设,要以改善民生为核心,把生态建设、改善民生、发展经济与维护稳定更紧密地结合起来;要建立生态补偿机制,解决农牧民的长远生机,促进人与自然和谐发展。因此,强化生态伦理道德的建设,有利于解决发展与保护的矛盾,有利于牧区生产结构的调整和民生发展,是青海经济社会发展与稳定的需要。

四、在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的实践中构建生态伦理

人与自然的和谐必须通过广大群众的实践来完成。生态伦理建设,需要树立和谐、科学的生态伦理观念,并用合理的生态伦理来规范自己的行为,对自然尽到人类自己的道德义务。具体来讲就是要要遵循生态道德的要求,采取得力措施,切实改变掠夺自然的不合理的生产方式和生活消费方式,引导和组织农牧民走生态农业、生态畜牧业的路子。在维护生态平衡的状态下,尽可能的获取农、林、牧、副、渔等产品的最大产出。开发新的技术形式和能源利用形式,做到无公害、无废料的清洁生产。政府要加强组织,充分发挥村委会的组织作用,为生态技术的应用提供平台。一切靠浪费资源、污染环境、危害人民健康的“吃祖宗饭,断子孙路”的错误做法都应得到坚决遏制。青海矿藏十分丰富,是一个亟待开发的地区,但这里的生态环境十分脆弱,在开发这些资源时,应当对该地区的生态环境进行科学评估,不能盲目扩大规模,自始至终要注重开发与治理相结合,把生态环境的保护和建设放在首位;同时要确保资源的合理利用,特别是那些不可再生的资源,如能源、矿产、生物资源等的开发,要从生态条件和全局观念出发,在充分论证、规划和坚持生态保护与建设的前提下,依法合理有效开发。总的原则是:发展不能造成环境污染、生态破坏,决不能以牺牲生态环境为代价来谋得一时的经济利益。必须避免以资源消耗和环境破坏的方式来换取经济增长。

参考文献:

[1]师燕:青藏高原的生态环境保护与生态哲学[J].生态经济,2005(1).

[2]孙爱霞,:青海高原生态环境问题的成因及对策[J].水利发展研究,2001(2).

篇10

一、准确把握生态文明本质,充分认识林业在生态文明建设中的地位与作用

1、准确把握生态文明的内涵和本质。生态文明是对农耕文明、工业文明的深刻变革,是人类文明质的提升和飞跃,是人类文明史的一个新的里程碑。生态文明不只是生态、环境领域一项重大研究课题,而是人类与自然、发展与环境、经济与社会、人与人之间关系协调、发展平衡、步入良性循环的理论与实践,是人类社会跨入一个新的时代标志。就本质和含义而言,生态文明是当代知识经济、生态经济和人力资本经济相互融通构成的整体文明,是“以人为本,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的科学发展观要求的文明,即人与自然和谐、发展与环境双赢、经济社会发展成果人人共享、公众幸福指数不断上升的文明。

2、林业是生态建设的主体,在保障国家生态安全中发挥着重要作用。加强林业建设,维护生态安全,是21世纪人类面临的共同主题,是实现我国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的重要基础。森林是陆地生态系统的主体,林业是一项重要的公益事业和基础产业,承担着生态建设和林产品供给的重要任务,做好林业工作意义十分重大。

地球上的生态系统可以分为陆地生态系统和海洋生态系统两大类。在陆地生态系统中,根据各生态系统的植被分布情况,又分为森林生态系统、草原生态系统、农田生态系统、荒漠生态系统等类型。森林生态系统是陆地生态系统中面积最大、分布最广泛、最重要的自然生态系统,在地球自然生态系统中占有首要地位。地球陆地面积约为1.49亿平方公里,森林面积约为0.5亿平方公里,约占陆地面积的32.6%。森林生态系统占有巨大空间,其地上部分林冠可高达数十米至上百米;地下部分根系可深入土壤数米至数十米。无论从森林生态系统所占的面积,或是地理分布状况、群落组成和结构特点,都远远超过农田和草原,在自然界中有不可缺少及无可替代的重要作用。据国内外有关研究表明,森林生态系统具有最高的生物总量和最高的单位面积生物量,整个陆地生态系统中总生物量约为1.8万亿吨,其中森林生物总量达1.6万亿吨,约占陆地生物总量的90%,陆地表面约1/3被森林覆盖,其每公顷生物总重量干重达100—400吨,约为农田或草原的20~100倍,是陆地生态系统中最大的生产者,为人类和多种生物提供了最多的生存、生活和生产所需的物质和栖息环境,对人类和各种生态系统有着巨大的影响。

二、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充分认识甘肃生态环境的脆弱性和严峻性

甘肃是西部欠发达省份,自然条件严酷、气候恶劣,生态系统比较脆弱,森林资源十分珍贵。主要表现为荒漠化威胁有增无减、水土流失严重、水资源和水生态环境形势严峻、森林和草原植被破坏有禁不止、滑坡泥石流等灾害频繁。当前生态恶化的范围在扩大,程度在加剧,危害在加重;生态环境建设中边治理边破坏、点上治理面上破坏、治理赶不上破坏的问题仍很突出;生态环境整体功能在下降,抵御各种自然灾害的能力在减弱。总体来说,我省生态环境形势依然严峻。一是荒漠化沙化形势逼人。全省沙化土地面积为1203.46万公顷,占全省国土总面积的28.26%,范围涉及8个市州24个县区。1994年第一次沙化普查,甘肃省沙化土地总面积为10.9万km2,占土地总面积的24%,1999年甘肃省监测荒漠化土地为17.8万km2,沙化土地面积为11.1万km2,比上一个监测期增加0.2万km2,年均增长0.35%,2004年监测甘肃省监测荒漠化土地为19.4万km2,比上一个监测期增加1.6万km2,年均增长1.7%,沙化土地面积为12.0万km2,比上一个监测期增加0.9万km2,年均增长1.6%,出现“沙进人退”的现象;二是森林质量不高,覆盖率低且分布不均。全省林地面积虽然由802万公顷增长到981万公顷,净增178万公顷;森林覆盖率也由9.9%增加到13.4%,净增3.5个百分点,但增加森林面积以次生林、灌木林地为主,林分质量不高。且主要分布在白龙江、小陇山、洮河、祁连山、子午岭、关山、西秦岭、康南、大夏河、马御山10个林区,占全省有林地面积的70%。三是有害外来物种入侵,生物多样性锐减,遗传资源丧失,生物资源破坏严重。国际濒危物种贸易公约列出的740种世界性濒危物种中,我国占189种。四是生态功能继续衰退,水源涵养功能退化,调洪蓄水功能下降,防沙治沙功能减弱,沙尘暴危害严重,生态安全受到威胁。

三、按照科学发展的要求,全面掌握、正确认识甘肃生态环境监测监督工作现状

(一)、监测队伍参差不齐。目前全省林业监测资质的单位70多家,甲级单位2家,乙级21家,丙级27家、丁级20家,专业技术人员1051多人,资质级别不同,要求标准不一。监测队伍参差不齐,专业水平不高。除甲级单位外,其他单位专业技术人员结构不合理、技术水平有待提高,多数单位难以独立完成监测任务。

(二)、林业工程项目管理分散,科学指导林业建设不够,生态监测监督工作滞后。现代生态文明科学的显著特点,是集生态学、经济学、社会学和其它自然、人文学科之大成,成为一门多学科相互联结的大跨度、复合型、融为一体的交叉学科。生态环境监测是加强生态环境执法监督和环境管理,提高工作质量的重要手段。作为全省依法对生态环境监测监督的单位,要切实履行法律的职能,积极有效监测土地荒漠化、沙化和森林资源消长、变化情况,为政府保护生态环境提供依据,努力扭转生态环境恶化的趋势,推动经济社会和环境保护协调发展。但在履行工作职能过程中,因职能不明确,存在项目管理分散问题。一是全省各项林业生态工程作业设计存在部分作业设计不规范,影响工程质量。二是全省部分林业建设工程任务的下达、工程质量管理、质量的监理、完成任务的检查验收和检查验收,没有形成明确有效的互相监督的机制,不能确保林业生态建设工程质量。三是重点公益林数据库、图形库的数据管理与更新,责权利不明晰,没有发挥出数据库的作用,影响科学发展。四是森林资源、荒漠化等监测技术成果、数据在使用、和报送国家林业局和省政府前,程序不够完善,数据口径不统一。处室之间存在职能交叉,加之一些历史和现实的原因,监测职能没有落实到实处,影响我省生态工程建设和生态环境监测监督管理的质量,影响全省林业生态建设的科学发展,影响我局为政府提供决策和服务的水平。

(三)、省直职能部门各自为政,没有形成合力。全省生态环境监测目前呈现出环保、农业、水利、林业、气象、国土等部门都涉及,各自为阵,各行其是,互不勾通,监测标准不一,数据不能共享,是单一的业务性专项监测,造成监测数据单一,保存分散,没有形成技术优势,造成数据精度低,缺乏科学性、严密性和连续性。

(四)、资金投入不足,生态环境保护的研究经费不足,生态环境监测网络基础建设差。长期以来,我国环境保护投入不足,欠债过多,留下了巨额生态赤字,加之我省是经济欠发达的省份,对生态环境保护的研究和生态环境监测网络建设资金扶持投入不足,影响我省对生态环境保护的研究和生态环境监测网络的建设。

四、为服务我省林业科学发展,全面履行生态环境监测监督职能的对策和建议

(一)完善法律法规体系,加大执法力度,依法保护生态环境。加强生态环境法制建设,依法行政,是推动生态环境保护工作的重要保证。在开发建设中,必须严格执行法律法规,坚决禁止和取缔各种破坏自然资源和生态环境的非法活动,严厉打击破坏生态环境的违法犯罪行为。制定《生态环境监测监督保护条例》、《生态旅游资源开发环境管理办法》等地方法规,逐步完善地方生态环境保护法规体系,做到有法可依,依法行政,切实加强对水、土地、森林、草原和矿产等重要自然资源开发的生态环境保护和管理。要加大对资源开发生态环境保护的执法力度,加强对重点流域、区域生态环境保护与治理恢复的监督管理,努力使生态环境保护和监督管理走上法制化的轨道。

(二)、密切配合,各司其职,切实负起生态环境监管职责。按照科学发展观的要求,加强生态环境保护,在我省的开发建设中,占有非常重要的地位,严格管理和保护生态环境,是关系环境安全和生存发展的长远大计。因此,必须建立健全行之有效的生态环境保护监管体系。认真行使监督管理职能,不断完善生态环境监督管理体制,强化对生态环境保护的监督,做好生态环境保护的综合协调与监督工作。首先是各有关部门都要各负其责,各司其职,密切配合,齐心协力,共同推动全省生态环境监管保护工作。要利用全球环境基金-甘肃省综合生态管理系统信息中心设在我局,利用以GIS为平台建立的全省生态系统和土地退化数据库信息的有利条件,做好国家地方纵向互动,与计划、农业、林业、水利、畜牧、国土资源等13个部门横向联通,按照各自的职责,加强自然资源开发的规划和管理,做好生态环境保护与恢复治理工作,特别是做好生态恶化重点区域生态的治理和恢复,遏制土地荒漠化加剧的趋势;做好水资源开发利用的流域规划,保证生态用水,严禁对现有草场、植被的破坏;抓好自然保护区的建设和管理,建立一批特殊生态功能保护区;加强城市和农村生态环境保护,以及基础设施建设中生态保护工作的监督管理。其次是要细化处室和厅直各单位的职能,合理分工,相互监督,确保林业生态建设的科学发展。并借鉴兄弟省区(如宁夏、河北、江西等)的经验,由监测监督单位组织依法负责全省各项林业生态工程作业设计审核、工程监理和年度计划任务核查,对审核、监理、核查结果经计财、工程管理部门和省生态环境监测监督管理局会签后,向省厅提交工程建设验收报告,作为拨付工程建设资金和调整建设任务的依据。

(三)、加大科研支持能力,建立生态环境监测体系。生态环境保护是有着显著社会效益的公益性事业,要确保对用于生态环境保护的投入到位,建立多元化、多渠道的投资机制,加强生态环境保护的科学研究和新技术的推广应用,保障生态环境保护的科技支持能力。同时,以建立的自然保护区、重要生态功能保护区、生态脆弱保护区、生态旅游区为依托,结合森林资源监测和荒漠化监测网点,建立健全生态环境监测监督体系。要加强生态环境的监控能力建设,逐步建成全省的生态环境监测网站,确立和完善生态环境监测指标体系,采用遥感等高新技术,建立生态环境灾害预警系统和生态环境信息系统,加强生态环境变化趋势的预测预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