保护生态系统的根本措施范文

时间:2024-01-09 17:35:44

导语:如何才能写好一篇保护生态系统的根本措施,这就需要搜集整理更多的资料和文献,欢迎阅读由公务员之家整理的十篇范文,供你借鉴。

保护生态系统的根本措施

篇1

关键词:林业;有害生物;综合治理

1 林业有害生物综合治理的目的

在自然的森林生态系统中存在着种类和数量繁多的生物种、基因和它们赖以生存的生态环境。以生物多样性的理论为指导,发挥森林对有害生物的自控能力是解决林业有害生物大发生的重要途径。

林业有害生物综合治理是一种有害生物种群管理策略和管理系统,它从生态学和系统论的观点出发,针对整个森林生态系统研究生物种群动态和相联系的环境,采用尽可能相互协调的有效防治措施,并充分发挥自然抑制因素的作用,将有害生物种群控制在经济损害水平以下,并使防治措施对森林生态系统内外的不良影响减少到最低限度,以获得最佳的经济、生态和社会效益。

IPM强调要充分利用天然控制因素,诸如天敌、益菌、生物种间竞争或(抑制因素)抑制关系,以及耕作、栽培、品种抗性、遗传等作用,同时不造成环境污染。利用并充分发挥生物种群之间的自然抑制因素和规律的作用,将有害生物种群控制在经济损害水平以下,这在害虫的综合治理方面有重要意义。有害生物生态治理就是利用了寄主与有害生物、寄主与天敌、寄主与生态环境、有害生物与天敌、有害生物与环境间复杂的网络关系,来实现对有害生物的控制与管理,而并不是对有害生物直接采用广谱性化学药物的灭杀。自然抑制因素不仅能使防治措施对农林生态系统内外的不良影响减少到最低限度,以获得最佳的经济、生态和社会效益,而且能使环境友好的各种有效防治措施尽可能相互协调。森林有害生物综合治理也包含着在总体上保持生态系统稳定和较高的生产效能为目的的优化管理方案。

2 林业技术防治措施是预防性的根本措施

除了由于病虫害本身的顽固性、防治的艰巨性和复杂性外,更主要的是由于人们违反客观规律的人为因素所造成,如盲目引种、逆境造林、树种单一、重造轻管、重化学防治轻综合管理等弊病带来的严重后果。在人工林中林业有害生物防治的重点在于提高林分对有害生物的自控能力,将森林病虫等灾害控制在允许的水平之下。自然状态具有稳定性是长期选择的结果,造林后经营抚育的目的是使林分尽量发展到天然林分的状态,以充分利用森林生态系统的自我调控能力,利用生态平衡,自然抑制有害生物的大爆发。

林业技术防治措施是预防性的根本措施涵盖了林业有害生物的生态调控。在人工林培育过程中,森林保护与林业有害生物的综合治理工作要与森林经营管护密切相结合,始终贯穿着整个林业生产的全过程。要加强对人工林的经营管理,充分发挥林业技术防治措施的作用。良种壮苗、适地适树、精心栽植、营造混交林,对幼林和成林进行及时的抚育和疏伐管理等仍是抵御有害生物大爆发的有效和根本措施,也是抵御外来有害生物入侵的有效措施。林分卫生状况良好、疏密适度、通风良好、林木生长健壮,许多寄主主导病害自然没有发生或流行的条件。营林措施中及时清除病树病枝和转主寄主等以减少侵染来源,改善或避开对病原物生长、繁殖、传播和侵染有利的环境等,都能有效地防治病原物主导病害。有害生物大发生的机率低,化学药剂防治的应急措施使用率就低。

3 有害生物发生时,在发生规律研究的基础上采用无公害防治措施

篇2

一、人水和谐的历史背景和实践意义

(一)人与自然和谐相处是中国传统文化的精髓。和谐的理念是中国文化的精髓。史伯在《国语·郑语》中说:“以他平他谓之和。”《说文解字》解释“谐”:“谐,詥也。此与龠部龠皆异用,龠皆,专谓乐和。”《尔雅.释乐》:“龠,乐之竹管三孔,以和众声也。”从字源学的角度来看,“和谐”一词都是指不同的事物、元素或性质能够和谐地共处于一个统一体中,并在一定条件下相互沟通和融合,都表明了不同的事物、元素或性质既统一又转化的关系。

中国古代文化中很早就注意到人与自然的关系,形成了“天人合一”的思想观念。它认为,人与自然、人道与天道、人文与自然是相通的,即宇宙真理与人生真理是重合一致的。尽管这里的“天”有“自然之天”、“义理之天”、“神道之天”三方面的含义,以后“神道”的内涵逐渐被淡化,“义理”即道德的内涵被逐渐强化和深化,但是,“自然之天”与人类主体的和谐统一始终是中国文化的传统。可以认为,“天人合一”的理念统摄了整个中国传统文化,规定了中国人的价值取向、思维方式、审美情趣和行为模式。

(二)人与自然和谐相处是本体论、认识论、价值论的内在要求。本体论是关于世界的总体看法,表现在对人、自然和社会三者之间关系的认识上。按照的本体论观点,一方面人类在发挥能动性的同时,要充分尊重自然界的演变规律及其与相关生态系统的关系,实现主体尺度与客体尺度的统一,协调好人与自然的关系;另一方面要自觉处理好当代人之间以及当代人与后代人的关系。

认为,认识是在实践基础上的主体对客体的能动的反映,同时,又给出了主体对客体能动反映的条件,就是必须尊重客观事物的规律。恩格斯告诫,“我们不要过分陶醉于我们对自然界的胜利。对于每一次这样的胜利,自然界都报复了我们。每一次胜利,在第一步都确实取得了我们预期的结果,但是在第二步和第三步却有了完全不同的、出乎预料的影响,常常把第一个结果又取消了”。可见,人类只有在认识了、掌握了并遵循了自然规律,才能改造和利用自然,才不至于使自然混乱或瓦解,从而真正有益于人类的长远利益。

纵观古今中外,从价值的角度来认识人与自然的关系,不外乎三种观念:一是“极端的人类中心论”,即认为“人是万物之灵”,是自然的中心、主宰、征服者、统治者。二是“极端的自然中心论”,认为有独立于人类实践之外的自然价值,主张以生态为中心、一切顺应自然。三是“人与自然和谐相处论”,并不反对或否定一般意义上的“人类中心论”。认为,价值是与人相联系的范畴,离开了人,就无所谓价值。人是不同于一般生物的高级生物,人发展成熟到一定阶段具有超越自我的能力。人应该尊重、保护、合理利用自然,实现人与自然的和谐相处。

(三)人水和谐是治水实践的更高境界。人类的治水历程,大体经历了四个阶段:一是人类利用河流并听命于河流的自然阶段,大致相当于原始社会时期。虽有保护居民区的护村堤埂,但人们对水的自然状态无力加以明显的改变,不得不听命于大自然的主宰。二是人类利用河流并抗御河流的阶段,大约在奴隶社会和封建社会时期。人们有能力一定程度地控制洪水的威胁,也有条件兴建较大型的灌溉和航运工程。但抗御自然灾害的能力仍然有限,严重的旱灾或水灾还常常成为改朝换代或重大社会动荡的直接原因。三是改造河流为人类服务的阶段。随着科学技术的巨大发展和生产力的迅速提高,人类支配河流的能力远远超过历史水平,但也带来对河流健康的伤害。四是人类与河流和谐发展阶段。当主要依靠工程技术措施治水出现困境时,人们重新认识到,人类与河流的关系应该是既要改造和利用,又要主动适应和保护。人类要由河流的征服者,转变为河流的朋友和保护者。

全面建设和谐社会,把人类的治水实践推进到人与河流和谐发展的第四阶段,即人水和谐的新阶段。经过我们坚持不懈的努力,人水和谐将从抽象的哲学概念,转变为科学治水生动实践和可持续发展的新境界。

二、人水和谐的基本内涵

(一)在观念上,要牢固树立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思想。在一个更大的尺度上,人与自然都是一个复杂生态系统的组成部分。在这个系统中,人与水既有主客体的对立,更有主客体的统一。人水关系中,人是主导方面。正是因为人类不合理的活动,才加重了人水关系的紧张,激化了人水矛盾,导致人类遭受河流的报复。要改变这种对抗,必须首先牢固树立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理念。须知,自然界的基本结构单元是多种多样的生态系统,处于一定时空范围内的生态系统,都有特定的能流和物流规律。只有顺从并利用这些自然规律来改造自然,人们才能持续取得丰富而又合乎要求的资源来发展生产,从而保持洁净、优美和宁静的生活环境。

(二)在思路上,要从单纯的治水向治水与治人相结合转变。总结长期以来的治水做法,总是“头疼医头,脚疼医脚”,片面强调治水而忽视或有意回避对人类活动的治理。例如,为了经济社会的发展,我们不惜占用本来是河流行洪的滩地和低洼地带,把厂矿企业和城镇布置在洪水高风险地区,而不去主动避让洪水。一旦遇到洪水,总是水来土掩,拼命加高加固堤防,反而带来更大的风险。又如,为了满足高耗水产业的用水需求,则千方百计地开发水资源,导致河流干枯、地下水严重超采,结果是越缺水越开发,越开发越缺水,形成了恶性循环。再如,面对严重的水资源污染和水土流失,人类最先想到的是对污染进行稀释,对流失进行治理,而忘记了正是人类活动本身才是污染和流失的根本原因。总而言之,水资源问题虽然表现在水上,根子则在岸上,在人类这个方面。采取各种技术手段治理水问题固然极为重要,但终究还是治标,只有调整人与人的关系,抓住人类活动这个中心,对人类行为进行约束,才是治本之策。

(三)在行为上,要正确处理保护与开发之间的关系。水问题看起来多种多样,但是究其根本,则是保护与开发脱节。我们必须认识到,保护与开发成为一对矛盾,乃是工业化过程中的必然。尤其是对中国这样一个发展中国家,解决经济社会发展中的诸多制约,例如能源制约、水资源制约、生态环境制约,仍然不可避免地需要开发利用水资源。同时,开发又必须是可持续的,要把在开发中落实保护,在保护中促进开发作为一条最基本的原则。围绕这一原则需要落实一些具体的行动措施。当前特别需要加强两个方面的措施:一是强化水资源承载能力和水环境承载能力的约束。按照不同区域、不同河流、不同河段的功能定位,合理有序规范经济社会行为。在水资源紧缺地区,产业结构和生产力布局要与两个承载能力相适应,严格限制高耗水、高污染项目。在洪水威胁严重的地区,城镇发展和产业布局必须符合防洪规划的要求,严禁盲目围垦、设障、侵占河滩及行洪通道,科学建设、合理运用分蓄洪区,规避洪水风险。在生态环境脆弱地区,实行保护优先、适度开发的方针,加强生态环境保护,因地制宜发展特色产业,严禁不符合功能定位的开发活动。二是建立流域共同体。流域既是一个自然单元,也是一个经济单元、文化单元。流域内各区域是以水系、流域为纽带的共同体,这种共同体不仅体现在共同保护流域的责任和义务,而且也体现在经济社会发展的互相支持和帮助上。非保护区域、非限制开发区域、经济较发达区域,应当更多地承担起保护的责任和义务。可以设想,通过政府转移支付、征收保护基金、建立补偿机制、移民等多种方式,将生态脆弱地区对河流开发的需求转化为对河流保护的需求。

三、人水和谐与维护健康长江

长江不仅是中华文明的发源地,更是当代中国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命脉。中国每三方水就有一方是长江水,每三个人就有一个是长江人,每三元gdp就有一元来自长江流域。南水北调工程东、中、西三条线路正在从这里展开,中国一半以上的可开发水力资源蕴藏在这里,长江黄金水道的运力相当于好几条复线铁路的运力,种类繁多的珍稀物种在这里栖息繁衍。但是,伴随着经济社会发展和长江治理开发,长江的水量水质状况、水沙关系、水生生物生境、河道完整性、河岸河床稳定性、蓄泄能力以及服务功能,已经或正在发生许多新的变化,河流健康状况已经或正在遭受各种各样的损害。同时,三峡建成后,长江中下游水沙关系、江湖关系与河势河床稳定将出现新的变化,这些变化将会对长江河流生态系统带来新的影响。

正确处理人类与长江的关系,保护长江、治理长江、开发长江,为子孙后代留下一条健康的长江,不仅对长江流域,而且对整个中国的经济、社会和环境协调发展都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我们必须以科学发展观为统领,坚持在开发中??维护健康长江,促进人水和谐。在具体工作中,应当抓住以下几点:

一是建立长江健康状况的评价指标体系并加强监测。人水关系的变化多数情况下是渐进的,如果超过其生态系统平衡的最低“阀值”,则会造成不可恢复的逆转,甚至导致河流生态系统的崩溃。因此,我们需要确立一个判断河流健康状况的标准体系,并且能够按照这些标准来进行监测和分析,进而有针对性地采取预防保护或恢复措施。近来我们长江水利委员会通过深入研究,从河流生态环境功能和服务功能入手,建立了由人类经济社会健康与河流生态系统健康相统一的健康长江指标体系,共有约14个特征指标,并设置了相应的监测评价方法。如果这一指标体系能够得到有关部门认可并落实到具体的政策措施之中,则长江保护与开发之间的动态变化就可以随时掌握,并进而采取相应对策。

二是修订长江流域综合利用规划。国务院批准的《长江流域综合利用规划简要报告(1990年修订)》,在长江治理开发和管理中发挥了重要作用。十多年来,长江流域和我国经济社会发展发生了巨大变化,对治江工作提出了新的要求。长江的综合治理、大型水利水电工程的兴建,使长江河流生态系统发生了新的变化,面临着新的问题。近年来已经编制或正在编制的一系列专项规划和区域规划也要求我们尽快修订长流规。要认真总结以往的规划成果和五十多年的治江经验教训,围绕长江人水关系的变化,在以往工作基础上,重点研究蓄滞洪区的建设与管理问题,三峡工程建成后长江中下游的防洪形势及对策措施,开发利用与生态保护关系问题,流域管理等问题,使之成为维护健康长江的基本依据。

三是统筹解决不同领域的水问题。长江水问题十分复杂,不仅有上游来水大与中下游河道泄洪能力不足的矛盾,局部地区水资源供需紧张的矛盾,也有水资源污染、水土流失的问题。对这些问题,都要统筹考虑解决。同时,解决这些矛盾和问题,必须按照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要求,探索新的办法,寻求新的手段。例如,在解决洪涝灾害问题时,不仅要约束洪水,更要给洪水以出路。再如,解决局部地区水资源短缺问题,修建蓄水、调水工程固然重要,调整经济结构、产业结构、种植业结构,建设节水型社会则是根本措施。又如,解决严重的水土流失问题,可以充分利用大自然的自我生态修复能力,实行封育保护,其成效往往数倍甚至数十倍于工程治理措施。还如,解决水资源污染问题,不能就污染治污染,必须找到污染源为什么屡禁不止的原因,找到污废水能够低成本循环利用的途径,从源头上减少污染,控制污染。

四是在勘测、设计和施工中注重对生态环境的保护。我们的水工技术还有许多需要改进和完善的地方。例如,在水利水电工程勘测工作中,应大力发展对生态环境影响较小的工程勘测技术,如“3s”技术以及物探勘测新技术。在水工设计中,应重视河流形态多样化,注意河流湖泊与岸上生态系统的有机联系,大力开展工程精细设计、施工及加固新技术、新材料研究,尽量减少工程建设对自然环境造成的影响。大型水利工程对生态环境的影响还表现在对鱼类的生长与繁殖,规划设计在这方面相应的研究工作还应加强。

篇3

关键词:河道;生态修复;技术措施;修复原则

中图分类号:TV85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引言

河道生态系统是流域生态系统的一部分,人类在水利方面对河流的研究和开发利用已达到相当高的水平,但从生态角度研究河道生态修复课题是近年才开始的。河道生态修复技术是一项清洁环境的低投资、高效益的技术,它可以建立一个与周围环境相互协调、协同发展,保持社会经济可持续发展的良性循环系统。

一、河道生态修复的必要性

人类在河道整治取得经济快速发展的同时,也给河道带来了致命的后果,导致河道生态环境严重恶化,现已发展到了必须尽最大可能修复河道生态环境、恢复或重建河道生态系统的境地。究其原因如下:

1.1生物多样性减少。河道整治改变了水体流动的多样性,许多生物生息地环境改变甚至消失。随着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在人们对河道环境的要求越来越高的今天,提倡河道的生物多样性具有重大的现实意义。

1.2自净能力降低。天然河道均具有一定的自净能力,水泥衬底和护衬割裂了水体与土壤的关系,使水体与土地、生物和环境相隔离,导致河道的自净能力降低。为了保证河道水体功能符合预定功能的要求,必须确保河道有较大的自净能力。

1.3生态系统的可持续性受阻。对河道生态系统的开发、处理,必须考虑河道生态系统的可持续性,协调人与河道之间的关系,维护河道生态系统的可持续性,故河道的生态修复不仅是对传统河道整治的补救措施,也是今后河道整治的良好借鉴模式。

1.4洪涝灾害的危害增加。河道被裁弯取直使河道束窄加深,硬化覆盖使河床不透水面积增加,导致河道泄洪功能减弱,给防洪带来了隐患,导致洪灾总体风险不断增加。

二、河道生态系统修复原则

2.1自然原则

使河道完全恢复受人类干扰前的原始状态几乎是不可能的。河道的生态修复趋向于运用自然材料。如使用木桩、抛石、沉石进行护坡护岸,河堤采用乔、灌、草立体防护。在河道内营造适宜的生物栖息环境,增设过鱼通道,调整河道结构,宜宽则宽,宜弯则弯,恢复浅滩与沙洲等,模拟自然状态,创造良好自然环境与景观,促进自然生态系统良性循环。

2.2生态原则

因地制宜发展稳定塘,人工湿地及生物栅,生物浮岛等处理技术,重视河岸植被建设,构建河流生态走廊,治理与控制河堤水土流失,在水域内,种植各种喜水、耐水植物,发展水生动物,提高水域生物净化功能。既可降低费用,又可实现对污水处理工程难以处理或处理费用较高的污染物的有效控制,既具有景观效应,又可改善局域气候,提高生物多样性保护等生态功能。

2.3整体景观原则

生态修复要从三维空间考虑,统筹进行上下游、左右岸,由河底至堤岸多层次立体修复,社会经济发展模式优化与河流各要素恢复相结合,统筹考虑沿岸的土地利用,水土保持,水资源利用等多方面的整体要求。河流生态修复工程设计中应考虑景观美学要求,合理规划河岸带宽度,控制污染,突出景观设计,尽显回归自然,将河道景观与周围社区环境有机地融为一体,满足居民的休闲娱乐与亲水需求,将治理、净化、修复与环境景观美化有机统一,营造人水和谐的生态空间。

三、河道生态修复技术措施

3.1先期处理技术

河流生态修复的前提是进行必要先期处理,实施污染控制和治污。如若不进行先期处理,许多以生态修复为基础的技术就无法开展。先期处理技术包括:外源性控制技术和内源性控制技术。

(1)外源性控制技术

发达国家进行河道生态修复的经验表明,要发挥河道的生态功能,控制污废水直接排放入河道是减轻河道污染的根本措施。河道水质的恶化主要是由外界输入的大量营养物质在水体中富集造成的,切实控制外源性营养物质的输入,是河道生态修复的重要前提。为此,必须加大外源性营养物质输入控制技术中的截污工程和引排污染源工程的建设力度。

(2)内源性控制技术

大型水生植物大多具有吸收河道内源性营养物质的功能,某些植物的根茎还具有抑制底泥中营养物质释放的功能,这些大型水生植物在生长后期又能较方便地去除,从而带走河道中过多的营养物质。同时,一些植物对藻类包括形成水华的微囊藻有抑制作用,因此通过种植水生植物可在一定程度上实现控制内源性营养物质污染的目的。

3.3形态修复技术

天然河道是蜿蜒弯曲、不规则的,在传统的河道整治中,为了便于进行规划建设或满足现代航运需求,许多蜿蜒曲折的河道被裁弯取直。自然蜿蜒的河道形态能降低河水流速,自然河岸可通过水体渗透和两岸植物的储水起到调蓄洪水的辅助作用,被水泥和钢筋混凝土加固了的河岸阻止了水体的自然交换,导致洪灾总体风险不断增加。同时,河道形态的直线化改变了原有河道的水流流态,水生鱼类也失去了栖息地,对生态环境产生不利影响。在河道整治的工程中,应尊重河道的天然形态,避免直线和折线型的河道设计,通过保持河道的蜿蜒性来保护河道形态的多样性。

3.4生态河堤修复技术

河堤具有廊道、缓冲带和植被护岸等功能,不仅可为防洪安全提供可靠保障,同时还是一道人水相亲的风景线。因此,不仅要高度重视加固堤防工作,而且要同步实施河堤的生态修复工作,把河堤建成防洪和生态兼顾的绿色坚固长廊。通过河堤建设,使河堤符合防洪标准;通过实施河道沿线景观综合整治工程,使河道实现水清、景美的目标,成为自然景观与人文景观相协调的河道生态景观区。

3.5人工湿地处理技术

人工湿地植物根系的输氧作用及传递特性使人工湿地生态系统呈现连续的好氧、缺氧、厌氧状态。在此过程中,60%以上的总氮通过硝化作用和反硝化作用被脱除。人工湿地对氮的去除主要依靠微生物的氨化、硝化、反硝化等作用完成。湿地植物吸收约8%~16%的总氮作为自身的营养成分,用于合成植物蛋白等有机氮,进而通过植物的收割而去除。人工湿地处理是近年来迅速发展的生态污染处理技术,可处理多种工业废水和农业污水。人工湿地利用自然生态系统中物理、化学和生物的三重作用实现对污水的净化,这种技术已经成为提高大型水体水质的有效方法。人工湿地对有机污染物有较强的降解能力,废水中的不溶性有机物通过沉淀、过滤作用,很快地被截留并被微生物利用;废水中可溶性有机物通过植物根系的吸附、吸收及代谢降解等过程被分解去除。随着处理过程的不断进行,湿地中的微生物也繁殖生长,通过对填料的定期更换及对植物的收割而将新生的有机体从湿地生态系统中去除。

3.6生态水体修复技术

河道生态修复的首要任务是水体水质的修复:一是控制污染物流入,增加水量,稀释污染物,输移污染物,提高水体的纳污能力,提高水环境容量和水环境承载能力。二是采取工程措施提高河道本身的自净能力和恢复水体水质,主要方法有:通过水利设施调控引入污染水域上游或者附近清洁水源的水进行冲刷、稀释污染河道,以改善河道水环境质量;加大河道的枯水期流量,增加河道的稀释能力。人工增氧的应急方法,对河道水环境的改善具有极其重要的作用。人工增氧能加快水体中溶解氧与污染物质之间的氧化还原反应速度,提高水体中好氧微生物的活性,加快有机污染物的降解速度。

结束语

总之,生态修复是一项复杂的系统工程,必须依靠自然的自我修复能力,并辅以适当的人工措施,才能恢复河道生态系统的功能,恢复河道的生机与活力,使河道成为水量充足、水质良好、生物多样的良性可循环生态系统。

参考文献

[1]刘小梅.现代城市河道生态修复方法与实践[J].山西水利科技,2010,(04).

[2]夏振尧,许文年,戴爱方喜,等.城市内河滨水堤岸生态修复技术探讨[J].中国水土保持,2005.

篇4

林业具有经济效益、生态效益和社会效益,其生态效益对人类的影响尤其突出。森林在调节气候和维持生态系统平衡中发挥着极为重要的作用。具体说来,林业的生态效益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

1.1涵养水源,保持水土森林具有调节径流和蓄水的功能。每当有强降水时,地表植被可以减缓水流速度,使水流浸入土壤,减少洪水等自然灾害的发生。另外,树木具有吸收水分的作用,如果森林强大的蓄水功能可以得到有效的发挥,则相当于修建了一个水库。

1.2防止水土流失植树造林是防止水土流失的根本措施。树木的根部及落叶可以有效防止土壤流失。黄土高原是我国水土流失非常严重的地区,由于水土流失,大量泥沙被带入黄河,并使之形成有名的“地上河”。近年来,黄土高原广泛开展植树造林的活动,有效改善了此地区的水土流失。1.3促进降雨自古以来,我国是一个饱受干旱摧残的国家,干旱对我国的经济造成了极大的损害。森林可以有效改善大气循环,促进云和降雨的形成。

1.4防风固沙我国是世界上土地沙漠化比较严重的国家之一。一直以来,大量的耕地和农田被沙漠所吞噬,威胁着人类的生存。发展林业是改善这种局面的有效措施。一方面,森林可以防风,减小风速,成为一道有效的绿色屏障。另一方面,植物深深根植于土壤内部,可以有效固沙,防止土壤的沙漠化。同时也可以改良土地,有利于植物的生长,形成绿洲。

1.4.1保护生物的多样性森林就犹如生物的家,各种动植物在森林中生息繁衍。在过去的几十年中,由于滥砍滥伐导致森林面积锐减,生态平衡受到破坏,野生动物失去了赖以生存的家园,甚至于很多物种已经灭绝或者濒临灭绝。因此,保护生物的多样性已经成为了世界各国发展生态林业的内在要求。这对于保持生态平衡及保护珍稀动植物具有重要意义。

1.4.2调节气温近年来,“温室效应”导致全球变暖,两极冰川慢慢开始融化,海平面上升,威胁着世界各地人民的安全和生存。在这种情况下,森林发挥的生态作用尤为重要。森林可以有效地吸收二氧化碳,释放氧气,缓解全球变暖,同时也可以起到净化空气的作用。

2建设生态林业的措施

首先,增强保护森林、建设生态林业的意识。要发展生态林业,最根本的是要培养人们的生态意识,让全社会都认识到林业资源是人类赖以生存的基础。政府有关部分应该加强此方面的立法和宣传,在社会中形成建设生态林业的共识。只有全社会广泛认同建设生态林业的理念,才可能更好、更有效地采取措施。其次,必须保护好现有的天然林。长期以来人们总是错误的认为天然林是自然生长的,不必给予特别的保护,滥砍滥伐和开矿、采矿的现象屡见不鲜,以至于我国大面积的天然林受到了破坏。这种做法是错误的,必须严加禁止。必须避免破坏天然林,并且有序的治理已经被破坏的林地。最后,加大建设生态林业的资金投入,转变发展模式。要改变农村单一的生产经营模式,发展多种经营,更加有效的利用资源。例如,可以改变传统的林业模式,种植不同的树种,可以适当的种植经济树种或果树,维护生物多样性。

3结语

篇5

现代化实际上是经济发展水平的衡量标志,体现着所要达到的经济发展阶段和发展程度。所以,现代化是一个发展方向,是对某种社会状态的反映。尽管在现阶段推动现代化进程中,出现了较“热”的经济态势,但无论怎样都无法回避这一发展方向和目标。从世界现代化发展进程来看,代表较高现代化水平的社会状态是以知识化与信息化为核心的,具有持续发展能力的现代经济社会。以这一标准衡量我们自己的发展程度,显然差距颇大。但行动起来却不能盲动,不能一哄而起搞现代化,而应在继续完善市场经济体制的进程中,在把握好宏观调控力度的基础上,持续地、渐进式地努力实现,才是明智的选择。所以,循序渐进地推进现代化进程,跟上现代化时代步伐的任务十分艰巨。一方面充分表明现代化发展战略目标已处于实施阶段,进入实质操作层面,是非实现不可的艰巨任务。另一方面,表明其实现进程的持续性,以进一步防止经济行为的短期化。因为要保持经济较长期快速运行以及社会经济的全面发展,必然要依赖于长期经济增长提供坚实的发展条件,依赖于各经济活动的蓬勃发展和不断生成的经济增长亮点来提供更多的生存和发展的机会,以不断解决和消化发展过程中的障碍因素。这就要求各主体经济行为都要围绕着现代化实现目标从长计议地设定和实施,积极投入到推动国家发展战略的实现进程中,从中挖掘和寻找自身生存和发展的契机,以支撑长期持续发展对各生产要素的需求。

我国的现代化实现步骤是2020年完成基本现代化的第一阶段实现目标,即基本实现城市化和工业化;2050年进入完全现代化社会。说明从现在起要用15年时间达到基本实现现代化,即以重化工业为主导的工业化目标和以市政建设为主的城市化目标的实现。特别是城市化过程则必然带动城市基础设施建设和城市产业要素的大规模积累和聚集。从我国目前宏观调控的领域及范围来看,显然会使这一阶段目标受到实现条件的限制和制约。因此,需要在不影响工业化和城镇化目标实现的前提下,以提升产业结构和提高城镇内在质量替代对工业和城镇化规模数量的追求,这是进行现代化目标调整的一大主题。因为从目前宏观调控进一步加强的趋势与预期结果看,实质上更需要调整目标,主要依据是:

(一)宏观调控的目的就是要求结构调整向优化方向发展

宏观调控与现代化的实现并不相悖,应该说,加强宏观调控应更有利于经济健康、持续、稳定地增长与发展,从而有利于现代化目标的顺利实现。因为宏观调控的作用,一方面有利于保持GDP相对稳定的增长,另一方面有利于缓解基础产业和基础设施建设方面的需求,使投资向制造业、信息产业等具有较高科技含量和附加价值产业倾斜。按照罗斯托的经济成长阶段论,以这些产业为主导产业,其相应的经济发展阶段是一个实现了经济起飞,并基本进入工业化了的发展阶段。这就说明引领经济高涨的这些产业部门,与我国经济发展阶段相适应,因而真正体现了经济发展过程中产业结构向高级化和优化发展的要求。因此,可下结论说以结构的进一步优化和升级为推动源的新一轮增长周期的运行轨迹,是以真正实现增长方式转变为根本标志及核心内容的结构变动型发展格局,必将呈现持续稳定上升态势,这是我国经济真正进入并符合市场经济条件下的经济运行规律的标志和体现。特别是注重产业内在质量提高的宏观调控,有利于以教育、信息业以及第三产业的大发展,完成现代化所需的结构升级目标。所以我国至少在近二十年内都将呈现主要以优化结构为主导的发展特征。

(二)宏观调控更有利于以提高农民收入水平为着眼点的“滴漏经济增长”的稳步实现以积蓄经济增长的后劲,解决经济发展问题

区域经济发展不平衡性决定了要实现和谐发展,突破口之一在于填补农村居民在拥有公共资源上的欠缺,以根本改变农村在各方面的落后状况。所以,我国经济增长水平的提高还有较大的潜力和空间。因为不但需要快速的财富积累,而且需要在财富积累基础上进行快速、全面的发展。尤其是要加快农村公共事业的发展,建立健全以农村最低保障与农村救济为主的社会保障制度,建立和完善农村基本公共卫生保障制度。同时,还应着眼于农村生活方式的改变,生活条件的改善,生活质量的提高,生活环境的优美,生态文明的建设,形成社会经济的全面良性循环。这些现状的改善需要以巨大财富增长为前提,因此说,宏观调控应继续以强化政府对社会发展的责任为目标,全面提高我国社会经济发展水平,不断提升增长效率。

二、保障具有持续发展能力的现代化得以实现的根本措施

面对新的发展局面,宏观调控作适当的调整是必然的。因为适当的调整则会使资源得到更合理有效的配置,适时的调整和正确的引导,则更有利于结构的优化、升级和可持续发展。无论是调整还是引导,其作用是一致的,都是为了保证经济能够稳定、持续不断增长。针对目前的经济态势,有利于现代化得以顺利实现的根本性措施是:

(一)推进信息产业的发展,整体提升国民经济质量

作为推动当前经济增长、加快现代化步伐的信息技术,所衍生的新技术体系和新的生产组织和管理方式,可以扩展和涵盖几乎所有领域。可见,第一、二、三产业要想谋求快速发展,将有赖于信息产业的发展,形成具有信息经济意识、信息渗透和应用的产业结构类型。通过各产业的产值构成、生产要素的组合形态、以及产业关联度等方面的由低级向高级的演化,来发挥信息产业的发展对整个国民经济和产业结构的优化和升级所起的作用。特别是根据信息产业与产业结构升级的高度关联,突出它对传统产业技术更新与改组改造的作用,保证信息产业发展与产业结构优化升级方向的统一性与协调性,真正带动起整个国民经济质量的提高和飞越发展。

(二)建立全方位的资源、能源节约利用的经济社会体系,构建符合可持续发展的循环经济社会运行机制

如果我们的能源消耗减少到日本的五倍,则能源供给能力就会在一个更宽松的区间内持续积累。从长期来看,降低能源消耗是缓解今后较长时期内由于较高经济增长而对能源供应产生巨大压力的根本途径。这就要求,一方面从生产的角度,以开发低能耗、节能型生态技术为突破口,建立资源、能源节约型的循环经济体系;另一方面从消费的角度,倡导低资源、低能源消耗消费品的生产和使用,建立低能源、资源消耗型消费体系。从生产和消费两方面共同努力建立起可持续发展的循环运行机制,以真正实现经济转型。

(三)以提高城市的可持续能力为今后城市化发展的主导性建设目标

城市化水平的提高是现代化的标志性目标之一。但一定要以提升城市质量,保障城市可持续发展能力为根本目标,建设经济、社会与环境协调统一的可持续城市。今后的城市化发展思路是:(1)对新兴城市的建设,要尊重生态规律,以反映和保护城市生态规律为宗旨,进行合理的生产和建设布局,以生态型的经济组织、社会生活,达到遵循和实现城市生态系统的良性循环,完善城市生态系统功能;(2)对原有城市应注重提高其可持续发展能力建设,协调其经济、社会、环境之间的关系,恢复和保护城市资源与环境的承载能力及其生态系统的自然净化能力与自动调节能力,维持城市生态系统的良性循环,提高城市生态系统功能,以完善的城市体系满足城市多层次发展需求。

(四)实现城乡环境保护一体化,形成全面可持续发展的新格局

篇6

关键词:网购平台系统;网购平台治理;信任;风险;利益。

从九十年代第一笔电子商务订单的交易成功至今,在短短的十几年时间里,网络购物逐渐的渗透到国民经济、社会服务和人们生活的各个方面,大到关系国民经济发展的生产资料,小到人们的衣食住行,都可以通过网购平台来进行交易,大大提高了生产效率和人们的生活水平。

据中国电子商务研究中心最新数据显示,截止到2011年6月,中国电子商务市场交易额已达2.95万亿,同比增长31%。其中,B2B电子商务交易额达到2.6万亿,同比增长26.8%。网上零售市场交易规模达3492亿元,同比增长74.6%[1]。随着电子商务在国民经济发展中的作用愈来愈重要,总理在2011年的政府工作报告中也提出要积极发展电子商务、网络购物等,抓住战略机遇期。表明了政府对网络购物发展的重视。

1、第三方网购平台的概述及存在的问题

在网购的发展过程中,第三方网购平台功不可没。所谓第三方网购平台,就是指完成业务、联系卖家、买家、供应商、银行和在线商务交易和交流的平台。第三方网购平台的主要功能包括:为所有参与者提供一个信息的公共平台,包括信息的收集、分类、整理等一系列服务;为交易参加者提供在线交流场所;提供网络公证功能,降低网络购物中可能存在的风险。

随着网购的盛行,问题也随之而来。由于网购本身虚拟性的特点,网购中售假、侵权、诈骗等现象层出不穷,导致消费者和商家之间的矛盾愈演愈烈。为了缓解消费者和商家的信任危机,第三方网购平台一直不曾放弃努力。2011年10月,淘宝商城宣布大幅度上调技术服务费和保证金,试图通过资金门槛,驱逐商城中实力较弱的中小卖家,留下优质B2C的生态资源,提高保障消费者的能力。此举受到了中小卖家的强烈抵抗,中小卖家通过围攻商城大卖家,给淘宝施压。最终淘宝决定暂缓执行此规定。此次事件目的是提高平台信任度,保障消费者的权益,这是对的,但是其方法却欠妥。那么第三方网购平台如何才能良好的发挥其平台的作用,切实保障消费者的权益,维护优质卖家的利益,进而促进自身平台的发展壮大呢?

2、第三方网购平台生态系统

根据James F Moore(1996)的商业生态系统的和电子商务生态系统的描述,结合第三方网购平台自身的特点,得到第三方网购平台生态系统模型图,见图1。

图1 第三方网购平台生态系统结构模型

在第三方网购平台生态系统结构图中,领导种群是第三方平台,处于整个生态系统中的核心地位,提供交易平台以及相关服务。关键种群,就是第三方电子商务生态体系中的交易主体,包括生产商、供应商、零售商和消费者。支持种群是物流公司、金融机构、政府机构、认证机构、电信服务商、软件公司和广告公司等,这些种群为电子商务的顺利进行提供物质流通、资金流通和安全保障上的支撑。第三方网购平台生态系统的生态关系主要包括各种群之间的信任关系、风险关系和利益关系。

在自然生态系统中,各个种群之间生态关系的正确处理,关系着所有物种的生存和持续发展。同样的道理,在第三方网购平台生态系统中,生态关系和谐,就会产生"集群效应",达到"1+1>2"的效果。然而,系统中各方存在很大的差异性,再加上资源的有限性,相互之间可能产生冲突,产生"连带负面效应",各方都会遭受不同程度的损失。因此,妥当处理生态系统中各种群的关系,是第三方网购平台治理的关键问题所在。

3、第三方网购平台治理

由于网购的虚拟性,交易双方只能是在线交流、交易,信息不对称的问题和时空的分离,大大增加了网络购物方式的风险。比起传统交易模式中的"一手交钱一手交货"的情况,网络购物确实存在着很大的不确定性和复杂性。而信任这一机制,则能够弥补这种不确定性和降低复杂性,增强网购成交的可能性。(Grabnner-Krautera, Kaluseha,2003)[2]。 Das and Teng(2004)认为信任是与风险共存的,风险是信任产生的条件,贯穿整个信任过程,只有在不确定和风险环境下人们才需要信任,信任则意味着承担风险[3]。因此,网购中争议的根源是风险和信任问题。

既然网络购物争议产生的根源是风险和信任问题,我们要探究第三方网购平台治理,就需要从这两个根本问题着手。而且作为商业系统,还要考虑到第三方网购平台系统中各成员之间的利益关系。基于此,本文认为第三方网购平台治理应主要从信任关系治理、风险治理和利益治理三个方面进行。通过网购平台的治理,增强各参与者之间的信任关系,尽量降低交易风险,逐渐形成合理的利益分配模式,实现彼此之间信息的共享和协作,共同创建信任、互惠、共赢的网购平台系统。

3.1信任关系治理

据中国互联网络信息中心的调查表明,认为网上购物最让人不放心的是商品品质(64%)和卖家诚信(34%)[4]。造成网上交易不信任的根源是网络购物的虚拟性和开放性的特点。再加上网购平台的技术安全性弱、平台的信用机制不完善和交易者信誉的缺乏,更加剧了网购平台的信任危机。然而,只有彼此之间有了信任,交易才能顺利地进行直至完成。因此,网购平台各方参与者之间的信任是网上交易的基石,解决信任问题是解决网购平台其他问题的基础[5]。

从本质上说,网购平台中各参与方之间的信任是基于利益目标建立的契约信任关系。但是由于契约的一些不完善的规定,交易方容易出现投机行为,并且由于可以顺利逃避违约的惩罚,交易方会为了各自的利益而选择不诚信的行为。这种信任关系的脆弱性导致了网购中信任危机愈演愈烈。

随着电子商务平台的发展和完善,为了降低网购平台中契约关系的投机风险,出现了一些权威的监管机构。这样信任关系就相当于多了一层保护膜,有了一定的保证。如一些第三方信用认证机构和第三方监管体制的建立等,对交易参与方进行信任评级,并且制订各项问题的奖惩规则,通过规范化监管,来降低交易成本和费用。权威监管的关键在于对违约失信者的惩罚力度,力度足够大,则失信者的违约成本高,失信率就随而降低。但是这种惩罚力度的大小很难把握,执行力也难免有欠缺,导致有些时候达不到监管的目标和作用。

由上述得出,目前的信任机制,一种是完全基于市场自身的调节,一种是借助外部力量来保证,且这两种机制都存在着某些欠缺。哲学辩证法中有这样一条原理:内因是事物发展的根据,外因是事物发展的条件。表明一切推动事物发展的根本措施都应该是从内部找。由此,网购平台系统中最牢靠的信任关系应该是,由各个参与方建立自组织网络联盟,从"无纪律"走向"他律",从"他律"走向"自律"。

所谓自组织网络联盟就是各参与者在利益共享的基础上形成的一种优势互补、分工协作的松散式网络化联盟[6]。在联盟中,鼓励各成员间深度合作和信息高度共享,且约束成员间的不诚信行为。由于联盟中的网络关系错综,信息高度共享,交易一方一旦违约,可以达到"坏事传千里"的效果,严重影响其信誉,违约成本比"一对一"违约成本大得多。

如在消费者方面,可以建立像eBay评论网(Reviews from Epinions)一样的分享社区,组成消费者联盟,保护消费者权益,合力打击不良信誉的卖家;卖家可以组成独立的卖家联盟,在遇到电商平台提高佣金的时候,可以以合法非暴力的方式,对电商平台进行施压;电商平台之间可以将商户、消费者的信用信息进行分享和整合,建立起"统一的信用评价体系",如此可以大大减少由交易风险而产生的交易成本。

这种自组织网络化的联盟建立起来后,网络信任关系就由"点对点"单一的契约关系转化成为"点对面"和"面对面"的信任关系,这种"多关系信任网络"的形成,夯实了信任关系的基础,增加了彼此之间的约束性,并会慢慢消除网络平台信任关系的脆弱性,建立起更加完善坚固的网络信任关系网。

3.2风险治理

美国著名经济学家大卫 弗里德曼曾指出:网上交易容易引发争议的根源有两个:一是时间差,二是匿名制。这也是网络购物风险的根源所在。

"时间差"就是指相对于传统交易中钱货同时交易,网上交易是先付钱,经过一定的时间,才能看到商品,进行评估和甄别。其中的风险主要是信息不对称。网上交易中,由于消费者在拿到商品之前,只能通过商家提供的图片和文字说明对商品质量进行判断、评估,这就出现了严重的信息不对称问题,不仅吓退了一部分消费者,而且越来越低的质量预期会导致"劣币驱逐良币"现象的出现,即消费者的质量预期低,愿意支付的价格就越低,一些高质量卖家由于利率低而退出平台,而越来越多的低质量卖家入驻平台,反过来再次降低消费者对质量的预期,从而造成恶性循环。如此风险将会愈演愈烈,威胁第三方网购平台的运营。那该如何解决信息不对称的问题呢?第一,第三方网购平台规定严格的商品准入门槛。在商家申请商品线上销售时,针对商品的规格制定详细严格质量标准,加大审核的力度,规范质量认证机制,保障上线商品的质量,尽可能地消除风险源;第二,营建多样化的信息分享平台和信息沟通渠道。网上交易的信息来源较为单一,单一就容易出现欺骗,而多样化的信息分享平台拥有更多的参与者,多方面的信息交流与沟通可以给交易方提供更多的参考信息,能使交易者从更多的角度来了解商品,从而缓解信息不对称现象发生;第三,完善网购权益保障体系。能让消费者或者商家的权益受到损害时,投诉有门,并且投诉有用。网购权益保障体系的完善,为网上交易提供了违约补救机制,在违约发生后,尽可能地减少交易损失,为交易者提供最后的保护屏障。

"匿名制"是由于网络虚拟性和开放性的特点产生的。匿名制能很好的保护交易者的隐私,并且给网上交易带来大量活跃和自由的信息,但是也产生了造假成本低、惩处难的问题。网上交易的虚拟性和参与者的匿名,使消费者对网上购物的信任雪上加霜。所以,身份认证问题不容小觑。目前大多数第三方网购平台要求卖家进行身份认证,对买家没有很大的限制,并且第三方网购平台对卖家进行的身份认证,消费者不够信任。如此并没有起到增加信任度减少风险的作用。而具有权威性的第三方认证机构的出现,可以很好地消除匿名影响,增加违约成本,保障网络交易的安全,并且可以避免隐私的泄露。通过颁发证书、认证证书和管理己颁发证书,运用加密、数字签名、数字证书等技术来确认交易双方的身份,且交易者的历史交易信息都被记录和存储下来,使交易信息具有不可抵赖性、不可否认性、不可篡改性等特征。这种严格安全的身份认证,有利于约束交易对象,促其形成诚信意识,进而维护整个网上交易秩序。

解决了"时间差"和"匿名制",就拔除了网上购物中两大风险毒瘤,为第三方网购平台交易地顺利进行保驾护航。

3.3利益治理

古语云:"天下熙熙皆为利来,天下攘攘皆为利往",而第三方网购平台作为一个商业系统,各参与方之间利益关系也是环环相扣,错综复杂的,因此对各方利益关系的处理显得尤为重要。

如果根据理性人的观念,各方都是以各自的利益最大化为前提,那么在资源有限的情况下,各成员之间利益上的争夺不可避免。在争夺的过程中,必定会产生恶性竞争和资源的浪费,进而对整个网购平台系统的良性发展带来负面的影响。所以如何在资源有限的情况下保持各方利益平衡是网购平台利益治理的关键所在。

在利益分配中,应该以整个网购平台系统的长远利益为重中之重,并且兼顾各成员的自身利益,根据其在网购平台系统中的地位及重要性,建立公平平衡的利益分配机制。首先,为了第三方网购平台的可持续发展,鼓励平台的多元化,避免垄断"一支独大"的现象。2011年淘宝网就是凭借其在电商界的垄断地位,才敢提高技术服务费和保证金幅度达3-15倍。垄断的出现,损害了第三方网购平台系统的社会利益。在利益分配极不平衡的情况下,积极鼓励中小网购平台的发展,规范较大平台的行为,以实现整个网购平台系统的利益最大化。其次,协作让利。在利益分配过程中,第三方网购平台各参与方应该本着互利互惠、协作共赢的原则。虽然第三方平台在网购平台体系中占据主要的地位,但是,商户和消费者的作用也不可或缺。第三方平台应该正确处理与商户之间利益的分配,当实际利益的分配明显倾向于第三方平台时,应该适当地让出一部分利益给商户,以退为进,在谋求共同发展的同时,更加壮大了平台自身的发展。这种利益的割舍,对于实现网购平台整体利益的最大化有着非同小可的作用。

4、总结

任何新兴经济形态在发展的过程中,都会产生或多或少的问题,第三方网购平台的发展也不例外。在问题产生时,寻求治理的方式,才是最重要的。第三方网购平台就是一个商业生态系统,要商业循环链的各个节点,整个系统交易才能顺利地循环进行下去,这里的剂就是增强信任、减少风险和平衡利益。通过自组织网络联盟、提高商品准入门槛、严格身份认证制度和多元化利益分配等治理,第三方网购平台系统,将会逐步走向规范化、高效化的道路,从而促进整个电子商务环境的稳定和持续发展。

参考文献:

[1]中国电子商务研究中心,中国诚信网络团购联盟.2011(上)中国电子商务市场数据监测报告[R].杭州:中国电子商务研究中心. 2011-08. [2]Grabnner-Krautera, Kaluseha. Empirical research in on-line trust:a review and critical assessment [J]. int.J.Human - Computer Studies. 2003.

[3]Das,T.k. and Bing-Sheng Teng. The Risk-Based View of Trust: A Conceptual Framework [J].Journal of Business and Psychology. 2004.

[4]中国互联网络信息中心. 2009年中国网络购物市场研究报告[R].北京:中国互联网络信息中心. 2009-11.

[5]吴洁倩.平台类购物网站信任和购物行为的影响因素及其作用机理实证研究[D].上海:复旦大学. 2011.

篇7

关键词:林业 可持续发展 途径 策略

一、充分利用高新科技,依靠科技发展生态林业

建设生态林业,实现林业的可持续发展的一个根本的策略是科技的发展,因为可持续发展的内涵包括经济的发展和对资源与环境的再发展能力的保护。那么既要发展经济又要保证资源与环境的发展力,最有效的解决办法就是依靠科技来发展经济,改变传统的以环境和自然资源为代价的粗放式经济发展模式:

1、建立林业科技创新体制,建立起以企业为主体、以市场为导向、以科技为核心、以效益为目的的林业科技创新体系,以促进林业生产力提高;有人提出了"数字林业"的概念,即利用现代信息科技手段,推动林业经营和管理的精确化、科学化,加快实现林业的现代化。

2、深化林业科技体制改革,坚持科研成果从实践中来,到实践中去,指导林业的发展,从根本上解决科研与生产建设脱节的问题。要鼓励科技人员通过技术承包、技术转让、技术服务、联合开发、创办经济实体等形式,加快科技成果的转化。

3、加强基础研究和应用技术研究。一要加强森林生态系统的研究,开展森林生态系统的监测;二要抓好良种壮苗和树种结构调整,充分利用先进的技术,提高良种苗培育水平;三要研究高新技术改造传统的木材加工、制造、利用技术,尽快提升木材工业总体技术水平,增加木材和林产品的经济价值,增强市场竞争力。

二、优化林业经济结构,优化林业产业链

调整优化林业经济结构,促进林业产业的发展,是建设生态林业,实现林业可持续发展物质保证。在第一产业方面,要以市场需求为导向,大力推进短周期工业原料林和其他原料林、速生丰产林、竹林和名特优新经济林建设;在第二产业方面,要加大新产品开发力度,促进以低层次原料加工向高层次综合精深加工转变的步伐;在第三产业方面,要加大森林旅游业、花卉业的发展。要采取"以二促一带三"的策略,调整生产力布局,淘汰落后产业,改造传统产业,培育新兴产业,推动产业重组,解决林业产业结构不合理的问题。调整林产工业产品结构,大力发展精深加工、发展优势产品,努力开拓木材林产品的新用途,延伸产业链,增加附加值,解决林产品结构不合理和产品缺乏竞争力的问题。

三、注重效益综合评价,实现林业最佳发展

1、林业的生态效益

林业的生态效益是指林业的发展所带来的生态方面的正面影响。人们普遍认识到,森林兼具有经济效益、社会效益与生态效益等三种效益,其生态效益价值远远大于其经济价值。林业的发展可以带来三种效益,在这三种效益中,经济效益往往最先受到关注,但我们可以看到,在目前的情况下,生态价值得到了越来越多的关注。而林业的生态效益和经济效益有着密切的联系,林业的生态效益可以创造经济效益。

2、林业的生态效益与经济效益的关系

林业的经济效益和生态效益二者之间具有互相依存、互相矛盾、互相影响、互相作用的关系。在忽视生态环境而过度追求经济增长时期,尽管当期的经济增长速度相当快,但后期的经济发展却受到了生态环境被严重破坏而增长环境恶化的巨大报复,使得经济发展停滞不前或萎缩。在既重视经济效益又注重生态效益的时期,不仅当期的经济快速发展,而且后期的经济增长也能保持着良好的增长势头。当然,我们应注意,对经济效益和生态效益的注重,并非消极的注重,而是积极的注重。如果采取消极的注重,即单纯注重生态环境而放弃必要的经济增长,那么,终究会因没有必要的经济增长而导致经济效益滑坡,缺乏强有力的经济实力支撑会使得生态环境保护失去现实意义或物质基础。有学者提出"生态效益经济"的概念,它充分反映了生态效益和经济效益之间的关系。

四、努力实现"三个转变",推进林业健康发展

积极推进由采伐天然林为主向采伐人工林为主的转变,由毁林开荒向退耕还林的转变,由无偿使用森林生态效益向有偿使用森林生态效益的转变,由部门办林业向全社会办林业的转变。这是我国实现可持续发展的必然选择,也是促进生态林业建设,走可持续发道路的必然要求。

1、木材生产向生态建设转型,就要对林业的定性定位和指导思想进行重大调整,实现林业认识上的巨大飞跃,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只有实现由以木材生产为主向生态建设为主的根本性转变,确立以生态建设为主的林业可持续发展道路,才能与时俱进,充分认识新时期林业在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中的地位和作用,进一步明确政府和市场在林业建设上不同的责任和义务,真正建立起以政府投入为主的财政支持体系,形成适应新时期林业生产力发展要求的新型管理体制、运行机制和发展模式采伐天然林为主向以采伐人工林为主的转变,就是要在尽量满足社会对木材需求的前提下,最大限度地发挥森林的生态、社会效益。天然林在调节气候、涵养水源、保持水土、保护生物多样性、维持生态平衡等方面,具有人工林所无法比拟的重要作用,是无可替代的可再生资源。

2、毁林开荒向退耕还林的转变,就是要优化国土利用结构,治理水土流失,保障国土生态安全。我国已经作出了以粮食换生态,实施退耕还林工程的重大决策,这是一个伟大的历史性转折。实施退耕还林,恢复以森林为主体的植被,从长远看,是治理水土流失和土地沙漠化的根本措施;从近期看,又是调整农村产业结构,拉动内需,增加农民收入的有效途径。这项涉及面广、政策性强、工序复杂、群众参与度高的林业生态建设工程,必将开创从生态安全出发,合理调整国土利用结构的新纪元。

3、无偿使用森林生态效益向有偿使用森林生态效益的转变,就是要建立起新时期林业发展的良性循环机制。有偿使用森林生态效益,是林业发展机制的重大创新。它使森林经营者提供的生态价值得到了社会承认和回报,有利于调动各种参与主体造林护林的积极性,解决林业发展的动力问题,同时也使森林生态效益进入更大范围的市场进行交易成为可能。

参考文献:

篇8

一、无脊椎动物主要类群的特征比较

形态结构

呼吸

取食

运动

代表生物

腔肠

动物

辐射对称,体表有刺细胞,有口无

无专门呼吸器官

通过刺细胞捕食猎物

通过固着在水草等物体上,很少运动

水母、水螅、海葵、海蜇、珊瑚虫

扁形

动物

两侧对称,背腹扁平,有口无

无专门呼吸器官,体内寄生种类无氧呼吸

涡虫咽可伸出体外进行取食,寄生种类吸食寄主的营养

涡虫常藏身于石块下面,不大运动

蜗虫、血吸虫、

绦虫、华支睾吸虫

线形

动物

身体细长,圆柱形;体表有角质层,有口有

无专门呼吸器官,体内寄生种类进行无氧呼吸

寄生种类吸食寄主的营养

只能靠身体弯曲和伸展缓慢地蠕动

蛔虫、线虫、蛲虫、钩虫、丝虫

环节

动物

身体圆筒形,由许多彼此相似体节组成

无专门呼吸器官,通过体表进行呼吸

蚯蚓以土壤中的有机物为食

靠刚毛或疣足辅助运动

蚯蚓、沙蚕、蛭(蚂蝗)

软体

动物

身体柔软,体表有外套膜,大多有贝壳

水生种类用鳃呼吸,陆生种类用肺呼吸

双壳类通过入水管和出水管获取水中的食物颗粒

大多通过足运动

蜗牛、乌贼、河蚌、钉螺、扇贝、文蛤、鲍鱼、章鱼、鱿鱼、墨鱼

节肢

动物

体表有坚韧外骨骼;身体和附肢都分节

水生用鳃呼吸,昆虫用气管呼吸

通过口器取食

昆虫大多能跳跃,也能飞行

虾、蟹、蜈蚣、蜘蛛、蝗虫、蚊、蝴蝶、蚕、蜜蜂、蟋蟀

二、脊椎动物主要类群的特征比较

形态结构

呼吸

运动

生殖

体温

代表生物

体表常有鳞片覆盖

用鳃呼吸

游泳

卵生

变温

鳝鱼、草鱼、带鱼、鲨鱼

两栖

动物

皮肤裸露,能分泌粘液

幼体用鳃呼吸;成体用肺、皮肤呼吸

游泳、跳跃、爬行

青蛙、蟾蜍、大鲵、蝾螈

爬行

动物

体表覆盖角质鳞片或甲

用肺呼吸

用四肢爬行

龟、鳖、蛇、蜥蜴、恐龙、避役

体表覆羽;前肢变成翼;有喙无齿

用肺呼吸,气囊辅助呼吸

飞行、行走

恒温

家鸽、鸡、鸭、鹅、麻雀、啄木鸟、猫头鹰等

哺乳

动物

体表被毛;胎生、哺乳;牙齿有门齿、犬齿和臼齿之分

用肺呼吸

跳跃、行走等

胎生

兔、马、猕猴、猩猩、大象、鲸、海豚、海豹、海象、蝙蝠

三、生物特征的进化趋势

1.对称:无对称辐射对称两侧对称

2.胚层:单细胞单细胞层二胚层三胚层

3.体节:不分节分节

4.骨骼:无脊柱有脊柱

5.体温:变温恒温

6.生殖:无性生殖有性生殖(卵生胎生)

7.呼吸:没有专门的呼吸器官(通过体表呼吸)具有专门的呼吸器官(如鳃、肺、气管等)

第二章

动物的行为和运动

1、先天性行为和学习行为

(1)先天性行为:凡是动物生来就有的,由遗传物质所决定的行为,就是动物的先天性行为。如幼袋鼠爬向母袋鼠的育儿袋、小鸟喂鱼,蜜蜂采蜜,蜘蛛结网、鸟类迁徙等

(2)学习行为:动物在成长过程中,通过生活经验和学习逐渐建立起来的新的行为活动。如:蚯蚓走“T”字迷宫;大山雀偷饮牛奶;成年黑猩猩取香蕉等。

2、社群行为及实例

(1)群体的组织:群体内的成员有的不同职能。如:白蚁、蜜蜂的群体、狒狒等

(2)通讯:一个群体中的动物个体向其它个体发出某种信息、接受信息的个体产生某种行为反应,这种现象叫通讯。

动物的动作、声音和气味都能够起到传递信息的作用。如:蜜蜂的圆形舞和“8”字摆尾舞,表示距离和方向;蚂蚁能够利用它的分泌物来标志路线;鸟类的鸣声起着传递信息。

3、动物的运动

(1)运动系统组成及功能

运动系统由骨骼和肌肉构成。骨骼肌由肌腱和肌腹构成。

骨一一杠杆作用

关节一一支点作用

骨骼肌一一连结和动力作用

(2)骨、关节和肌肉的协调配合完成各种动作

当骨骼肌受到神经传来的兴奋收缩时,就会牵动骨绕关节活动,于是躯体就会产生运动。

骨、关节和肌肉的正确连接屈肘和伸肘动作过程示意图

屈肘时:肱二头肌收缩,肱三头肌舒张。

伸肘时:肱三头肌收缩,肱二头肌舒张。

(3)关节

右图是哺乳动物关节模式图,请据图回答下列问题:

(1)

写出代号的名称①_关节头

②__关节囊_

③_关节腔__

④__关节窝__

⑤_关节软骨

(2)

③内有__滑液___

,作用是__减少摩擦____

⑤的作用是___缓冲震动__

(3)

在进行体育运动时,如果过于剧烈就很容易脱臼。脱臼是指结构①

关节头

结构④

关节窝

中脱出。①

共同组成关节面。

第三章

动物在生物圈中的作用

1、动物在生态平衡中的作用:

(1)生态平衡:是指在生态系统中各种生物的数量和所占的比例总是维持在相对稳定的状态。

(2)

食物链和食物网中的各种生物之间存在着相互依赖、相互制约的关系,动物是食物链和食物网中的重要组成成分,对于维持生态平衡有着重要的作用。(所以不能滥杀动物)

2、动物能促进生态系统的物质循环

3、动物能帮助植物传粉、传播种子

4、某些动物对植物有害:如蝗虫会危害禾本科植物,蚜虫会吮吸植物的汁液。

5、动物与仿生

生物防治就是利用生物来防治病虫害。如用瓢虫控制棉蚜数量。主要方法有:以虫治虫、以鸟治虫、以菌治虫。

仿生:科学家通过对动物的认真观察和研究,模仿动物的某些结构和功能来发明创造各种仪器设备,就是仿生。如:雷达与蝙蝠、长颈鹿与宇航服、萤火虫与冷光灯、龟甲与薄壳建筑。

第四章

细菌和真菌

1、菌落:一个细菌或真菌繁殖后形成的肉眼可见的集合体称为菌落。馒头上长出的一个个菌斑就是霉菌的菌落。

2、细菌菌落与真菌菌落的区别是:

大小

形态

颜色

细菌

表面或粗糙干燥或光滑粘稠

无色或黄白色

真菌

绒毛状、絮状、蜘蛛网状

红、褐、绿、黑等

3、培养细菌和真菌的方法:配制培养基

高温灭菌

冷却接种

恒温培养。

高温灭菌的目的是:杀死培养皿和培养基内原有的菌。

接种前冷却的目的是:以免高温杀死要接种的菌。

4、细菌真菌生存的基本条件是:

适宜的温度、一定的水分、充足的有机物。有的细菌并不需要氧,这样的菌叫做厌氧菌(如乳酸菌、破伤风杆菌)。

5、发现细菌的是列文虎克。“微生物学之父”是巴斯德,他通过“鹅颈瓶实验”证实了“细菌不是自然发生的,而是由原来已经存在的细菌产生的”。他还发现了乳酸菌、酵母菌,发明了巴氏消毒法和防止手术感染的方法。

6、细菌:

(1)观察工具:个体十分小,必须用高倍显微镜或者电镜观察。

(2)根据形态分为:球菌、杆菌、螺旋菌。细菌都是单细胞的。

(3)基本结构:有细胞壁、细胞膜、细胞质、DNA。特殊结构:鞭毛(运动)和荚膜(保护)。

(4)细菌与动植物细胞的主要区别是:细菌虽有DNA集中的区域,却没有成形的细胞核。这样的生物是原核生物。

(5)营养方式:其体内没有叶绿体,只能利用现成的有机物,大多数是异养。

(6)生殖:细菌的生殖方式为分裂生殖。

(7)细菌分布广泛的原因:①分裂生殖②利用芽孢度过不良时期③个体微小易扩散。细菌会形成休眠体芽孢度过不良环境。所以我们平时的杀菌应该以杀死芽孢为原则。

7、常见真菌:多细胞真菌:大型真菌(蘑菇)、霉菌;

单细胞真菌:酵母菌。

8、真菌共同特点有:①细胞都有真正的细胞核,是真核生物。②与植物细胞相比依然没有叶绿体,因而营养方式为异养。③生殖方式为孢子生殖。

9、青霉孢子是青绿色,着生在直立菌丝上,呈扫帚状。

第四节

细菌和真菌在自然界中的作用

10、细菌和真菌在自然界中的作用有:

(1)作为分解者参与物质循环。这些菌的营养方式是腐生,他们在物质循环中的作用是能将动植物的遗体和遗物中的有机物分解成二氧化碳、水和无机盐等,这些物质又能被

生产者吸收利用。

(2)引起动植物和人患病,这些菌的营养方式为寄生。如链球菌可使人患扁桃体炎;臂癣和足癣是由

真菌

引起的。棉花枯萎病、水稻稻瘟病、小麦叶锈病和玉米瘤黑粉病等也是由真菌引起的。

(3)与动植物共生。有些真菌和细菌与动物或植物共同生活在一起,

相互依赖、彼此有利,一旦分开,两者都不能独立生活,这种现象叫共生

。例如,地衣是真菌和藻类共生,根瘤是豆科植物和根瘤菌共生。

种类

发酵原理

应用

酵母菌

把葡萄糖转化为酒精和二氧化碳

酿酒、制馒头、面包

乳酸菌

把葡萄糖转化为乳酸

酸奶、泡菜

醋酸菌

把葡萄糖分解为醋酸

制醋

霉菌

把淀粉分解为葡萄糖

制酱、腐乳

11、对细菌和真菌的利用:

(1)食品的制作:

馒头或面包暄软多孔的原因是酵母菌发酵产生二氧化碳膨胀形成。

酿造甜酒的过程是洗米、淘米蒸米冷却接种保温发酵。其中将糯米蒸熟的目的是高温灭菌,用凉开水冲淋得目的是为酵母菌提供适宜的温度

很快就将容器密封因为:酵母菌在无氧的环境产生酒精,在有氧的环境中的产物是二氧化碳和水,没有酒精。所以发酵时尽量不要打开盖。

(2)食品的保存,防止食品腐败的原理是把细菌和真菌杀死

或抑制它们的生长繁殖。

常见方法和原理为:

食品

保存方法

原理

牛奶

巴氏消毒法

高温灭菌

罐头

罐藏法

袋装肉肠

真空包装法

破坏需氧菌的生存

干蘑菇

脱水法

除去食物中水分,抑制菌的生长和繁殖

腊肉

晒制与烟熏法

咸菜、咸鸭蛋

腌制法

果脯

渗透保存法

(3)疾病防治,有些真菌可以产生能杀死细菌的物质叫抗生素,如青霉菌能产生青霉,能治疗细菌性疾病。胰岛素的生产是将控制合成胰岛素的基因转移到大肠杆菌体内。

大肠杆菌是生物反应器,这种技术叫

转基因

技术。利用大肠杆菌的原因是

繁殖速度快。

(4)环境保护:细菌可以净化生活污水,因为在没有氧的环境中,一些杆菌和甲烷菌,通过发酵把有机物分解产生甲烷

;还有一些细菌在有氧的条件下,也能够将有机物分解成

二氧化碳和水

,使污水得到净化。

第五章

病毒

(1)形态

:个体十分微小,只能用纳米表示,只能用电子显微镜观

(2)种类:根据病毒寄生的细胞不同:分为动物病毒、植物病毒、细菌病毒(又叫噬菌体)三类。

(3)结构:由蛋白质外壳和内部的遗传物质组成,无细胞结构。

(4)繁殖:寄生在活细胞里靠自己遗传物质中的遗传信息,利用细胞内的物质,制造出新的病毒。(自我复制)

病毒离开了活细胞,通常会变成结晶体,当外界条件适宜时,病毒变侵入活细胞,生命活动就会重新开始。

第六单元

生物的多样性及其保护

1、生物分类主要是根据生物的

形态结构和生理功能等方面的相似程度。分类的基本单位是种。

2、在被子植物中花、果实和种子

往往作为分类的重要依据,如水稻和小麦的分类。

3、动物的分类除了要比较外部形态结构,往往还要比较动物的

内部结构

和生理功能。

4、根据真菌形态结构特征,可以将真菌分为酵母菌(单细胞)、霉菌和大型真菌等类群。

5、植物分两类种子植物、孢子植物

。种子植物分两类被子植物、裸子植物。

孢子植物分三类蕨类、苔藓、藻类。被子植物分两类单子叶植物、双子叶植物。

蕨类植物有根茎叶,苔藓植物有假根和茎叶,藻类植物无茎叶和根。

6、给生物进行分类的意义:为弄清不同类群之间的亲缘关系

进化关系

更好的认识生物的多样性和保护生物的多样性。

7、生物可以分为

植物界

、动物界

和其他的几个界,每个界又被分为六个更小的等级,它们从大到小依次是

界、门、纲、目、科、属、种

。如果增加亚门,应处于门

纲之间。

8、分类单位越大,生物种类越

,生物的共同特征越少

,亲缘关系越远

分类单位越小,生物种类越

,生物的共同特征越多

,亲缘关系越近

9、种是最小、最基本的分类单位,一种生物就是一个物种,共同特征最多的分类单位是种

10、生物的多样性包括

生物种类的多样性、基因的多样性、生态系统的多样性。

11、植物中居世界第三的苔藓、蕨类、和种子植物。动物中居世界前列的鱼类、鸟类、哺乳类。我国被称为裸子植物的故乡。相对较少的生物种类是爬行类。

12、生物种类的多样性实质是基因的多样性。基因的多样性对生物的遗传育种改良作物品种有重要意义。

13、保护生物多样性的根本措施:保护生物的栖息地,保护生态系统的多样性。

14、植物活化石:银杉、珙桐。藏羚羊是我国特有物种。

15、生物多样性面临威胁的原因:乱砍滥伐、滥捕乱杀、环境污染、外来物种入侵

16、森林下降是因为乱砍滥伐(合理利用森林资源不会破环生态平衡)。

藏羚羊数量减少是因为滥捕乱杀。生活污水的排放,导致水中营养物质增多,藻类大量繁殖,导致水中缺氧,水中生物缺氧死亡。水葫芦疯长是因为水葫芦使其他生物的生存空间和营养物质减少。

篇9

关键词:水土保持 生态建设 生态修复 启示 建议

从各地的实践来看,生态修复在局部地区初见成效,其做法和经验是宝贵的,带给我们的启示也是深刻的。

1几点启示

1.1要以“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解放思想,与时俱进,不断探索水土保持生态建设的新路子

党的十六大明确提出,我国将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加快推进社会主义的现代化。新时期对水保生态建设提出了新要求,也带来了新挑战,水保工作者必须进一步解放思想,跳出原有的旧框框,提出新思路,寻找新对策。生态修复的提出是从实际出发、大胆探索的成果,但这仅仅是个开始,试点面积还比较小,需要热量计研究的问题还很多。水土保持生态建设具有长期性、复杂性和艰巨性,我们必须以“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与时俱进,开拓创新,把生态修复引向深入。

1.2坚持人与自然和谐共处的理念,充分发挥生态自我修复能力,加快植被恢复,加强植被保护

开展生态修复大大加快了植被恢复的速度,加快了水土流失治理步伐,丰富了水土保持综合治理的内涵,是水土保持生态建设不断发展的必须结果,体现了人与自然和谐共处的理念,坚持预防为主的水土保持工作方针。实践证明实施生态修复不仅在南方,而且在黄土高原和风沙区也都是可行的,得到了广大干部群众的支持和拥护。因此,进一步开展生态修复势在必行。

1.3突出水土保持的综合性

搞好生态修复,必须注重水土保持的综合性。水土保持生态建设是一项系统工程,涉及方方面面,必须集中各方面的力量,形成合力,方能取得好的成效。一是在管理上要突出综合,在政府统一领导下,搭建水保生态建设平台,调动各方积极性,管好用好资金,发挥资金效益,提高工程质量。二是在治理措施上要突出综合,山水田林路全面规划,工程措施、生物措施和农耕措施因地制宜、科学配置。三是在效益上要突出综合,生态效益、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统筹兼顾,相得益彰。四是山川秀美的目标要突出综合,不仅要山川秀美,生态系统步入良性循环,而且还要社会安定,人民生活富裕,社会经济协调发展。

2几点建议

2.1充分重视水在水土保持生态建设中的作用

水是水土保持生态建设的首要制约因素,特别是在我国西北地区,有水一片绿,无水一片荒。当前的退耕还林在8年后没有补助了怎么办?天旱了又怎么办?生态修复怎样才能持久进行?经济社会如何持续发展?西部大开发依靠什么?所有这些问题的解决根本在于搞好水利水保等基础设施建设。要吸取宁夏西吉县在20世纪80年代开展退耕还林工作中的沉痛教训,重视水利水保基础设施建设,优化配置、合理开发、有效利用水资源,协调好生产、生活和生态用水。搞好水资源的利用是实施生态修复的关键和保证,立足当前,着眼长远,把生态修复这一新思路、新举措落到实处。

2.2进一步加大水土保持生态建设的力度

水土保持生态建设是流域综合治理的重要内容,江河洪涝灾害和面源污染等殃及的是中下游,而其祸根在上游,因此要标本兼治。大江大河治理要实现堤防不决口、水质不超标、河道不断流和河床不抬高的四大目标,水土保持是至关重要的,所以要进一步加大水土保持生态建设的力度。要贯彻落实新的治水思路,实施生态修复工程,加快水土流失治理。建议在试点的基础上,进一步总结生态修复经验,扩大范围,大力推广。

2.3基于创新的生态修复要进一步创新

一要创新体制,发挥行业管理职能,构筑水保生态建设平台。近年来,多部门都在利用多种渠道的资金参与水保生态建设,如何管好用好资金,充分发挥资金的效益,提高工程质量,是各级领导和广大群众共同关心的问题。水保生态建设是一项跨部门、多学科的工作,涉及面比较广,需要一个职能部门来协调、管理。陕西省延安市实行政府统一领导,专门成立了山川秀美领导小组,设立了办公室,与水保世行贷款项目办公室一套人马、两块牌子;由水保部门协调水保生态建设,负责统一规划、统一技术标准、规程和规范的制定、质量监督、检查验收等工作;有关部门各投其资、各负其责、各记其功,保证资金用途不变、渠道不乱,共同搞好生态建设。贵州省毕节地区以"捆绑式火箭"的方式,按照水保统一规划,开展生态建设。湖北省梯归县在移民安置上,要求县水保局按照统一规划进行审批、把关。这些经验受到北京市、江西省等领导同志的高度重视。北京市市长刘澳同志批示:"只有制度创新,才可加快我市山区县的生态建设步伐。以生态来统一造林、治水、治沙、舍饲、脱贫等工作。"北京市在机构改革时,就赋予市水利局有主管生态的职责。理顺体制,明确水保主管部门在生态建设中的协调、管理地位和作用,搭建水保生态建设平台,依法行政,强化职能,加强综合协调、技术指导和归口管理,有利于更快、更好地开展水保生态建设。

二要深化改革,创新机制,调动各方积极性。水土保持生态建设是一项伟大事业,需要广大人民群众的参与,而深化改革,创新机制,调动社会各界参与水土保持生态建设的积极性,就显得非常重要。当前要抓住西部大开发的机遇,进一步加大承包、租赁、股份合作、拍卖"四荒"使用权的工作力度,总结推广陕北淤地坝产权制度改革经验,明晰所有权,拍卖使用权,搞活经营权,放开建设权。适应新形势,对实施生态修复中出现的新问题进行积极探索,及时提出对策和建议。进一步总结推广山西省黄土高原世行贷款项目实施报账制和专业队治理管护的经验,提高资金使用效益,加快治理进程。

三要科技创新,提高生态修复科技含量。开展生态修复专题研究,重视科技特别是高新技术在水保生态建设中的作用。水是生态建设的首要制约因素,因此在开展生态修复专题研究中,首先要研究水的利用。重视"3S"技术在生态修复中的应用。

篇10

【关键词】水稀缺;水污染;水治理

水危机是未来20年中国实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目标所面临的重大挑战之一, 水的短缺日益成为人和自然之间巨额“生态资源赤字”。水危机的性质不同于能源危机,能源短缺可以通过国际市场大量进口得以缓解,水的区域性、不可替代性决定了应对水危机的长期性和艰巨性。

1.中国的水资源稀缺且分布不均

1.1气候因素影响水资源造成水资源分布不均

我国降雨的季节性变化导致我国自然水资源的空间分布不均。受较强季风气候影响,中国的降雨量变化很大,时常导致旱涝两灾,而且旱灾和水灾常常在不同地区同时发生。总的来说,从东南沿海地区到西北高地,降雨量逐步减少,但不同年份、不同季节之间降雨量的差异很大。

1.2 产业结构的特征造成农业用水的比重大浪费多

我国农业用水量占总用水量的65%。由于灌溉系统广泛存在的浪费现象,以及不同作物之间、同一流域的不同地区之间水资源分配欠佳,在所有产业中,农业的水资源生产力是最低的。农业用水中,大约只有45%真正被农民用于灌溉庄稼。中国工业用水量占总用水量的24%,工业的循环用水比率平均为40%,而发达国家为75%~85%。造成中国水资源生产效率低下的一个主要原因在于水资源配置系统的效率不高。

1.3水污染是水质恶化的又一重要因素

大面积的水污染加剧了我国的水稀缺。在过去三十年里,尽管中国为控制污染作出了很大努力,但水污染依然日益加剧,从沿海向内陆地区、从地表水向地下水蔓延。水污染事件也构成严重威胁。频繁发生的水污染事件加大了对本已相当脆弱的水环境的压力,由于长期持续的污染,中国大多数水体的水质普遍恶化。可饮用的水资源正在急剧减少。

2.解决水资源紧缺的建议措施

2.1大力建设节水型城市

城市化建设是我国发展的方向,然而我国城市水资源既紧缺,又存在严重浪费现象。除市民节水意识不强外,水资源利用效率低,每万元工业产值用水量是发达国家的5~10倍,供水和用水过程中跑、冒、滴、漏的水量也很大,据不完全统计,目前我国城市用水器具和自来水管网的浪费损失率在20%以上。可见,我国城市节约用水的潜力很大。2000年9月国务院在北京召开的全国城市供水,节水与水污染防治工作会议上,同志做了重要讲话,明确指出:“坚持把节约用水放在首位,努力建设节水型城市”。

2.2 通过市场机制调节污水治理、建立群众治水网络增加信息反馈

走市场化的路子,按照用水的和污染水的数量收取治水费用,即谁污染谁治理,在收取水费的同时收取水污染治理费,专款专用建立污水治理厂,对于自行建立污水处理设施的工厂可以适当减免或加以补贴。在这个过程中充分利用了市场这个调节杠杆,让制造污染的企业参与到污水治理中从强制到自觉的进行污水自我治理,减少污水的排放。

利用媒体增强对大众的环境保护教育。加强宣传,提高全民环保意识。各个地方环保部门可以让公众参与河流环境管理,环保管理部门应建立与河流区域内居民的沟通渠道,定期访问居民,公布举报电话,让居民有机会参与对污染源的监督,及时发现问题,进行处理。也可以实行“门前三包”等措施,目的是充分发挥群众保护水环境的责任感,对水环境实行有效的监督和保护。

2.3增强水资源调控和利用措施

水污染治理过程,应当同生态环境的恢复和改善紧密结合起来。环境问题以其固有的全方位、多因子的特点区别于其它任何部门所调整的对象,这就要求在整治水环境问题的过程当中要考虑到以下几点。

首先要考虑到水污染问题的流域性。统筹生活、生产、生态用水,协调和平衡区域用水关系,加强河流湖泊沿岸省市地区之间的协调和合作。

其次,将水环境整治与水权概念的开发相结合,明确水资源使用的受益者和水环境问题的治理者,无疑具有重要意义;与此同时,对于水资源的开发利用要实行全流域统筹兼顾的方针,生产、生活和生态用水综合平衡,做到微观与宏观相结合。

另外,在城市规划中,建设污水处理厂的同时,应考虑加强处理水的应用,一方面可以使处理过的生活用水用于工业生产,提高水的再次利用率。一方面污水处理厂与输水管道应同时规划、同时设计,将处理后的洁净水引入河道,这样既节约水资源又可保护水环境,形成用水取水与净水回流的城市循环体系。

2.4 通过以市场为导向的生态补偿手段保护流域生态系统

解决水稀缺问题要求保护水源,特别是流域上游的生态系统,如森林、湿地甚至农用地。我国政府已近开始建立补偿机制,对生态环保行为进行财政补贴,利用公共财政支持来鼓励生态保护的行为。但是,目前的做法严重依赖公共财政的转移支付,在生态服务的提供者和受益者之间缺乏直接联系,这种补偿机制的建立缺乏持久性和发展性,只是单向的以补为主,效率较低。建立和完善生态有偿服务的方式提供了更具市场导向的补偿方法。可以尝试在生态有偿服务制度下,建立了一个环境服务市场,通过这个市场,可向享受环境服务的受益人收费,然后直接支付给提供这些环境服务的人。与目前我国采用的由政府提供财政支持的生态补偿机制相比,生态有偿服务提供了另一种更具市场导向、也更加强调自己融资的方法。生态有偿服务在其他国家已有实践,在我国大有潜力。其他国家已经提出并实行了生态有偿服务,并取得了良好的结果。

在此指导思想下,我国可以继续扩大实行生态补偿机制。鉴于保护流域上游生态系统的紧迫性,继续扩大实行其生态补偿机制计划,特别是在生态服务的提供者和受益者相距遥远,双方之间的联系难以明确界定的情况下,尤其应采用目前实行的这种生态补偿机制。提倡开展生态有偿服务的试点。为提高生态补偿的效率和有效性、减轻政府财政负担,我国应积极开展试点,采用像生态有偿服务之类更具市场导向的生态补偿方式。我国对这种方式有很强的要求,应进行试点并予以提倡。试点可从一些小流域开始。

水资源紧缺是有多方面引起的,有自然的因素和人为的因素。但是目前人类的活动已经成为主要的影响因素,在不能改变自然水资源的情况下,我国只有依靠人为的方式来合理利用水资源。在治理水资源的环节中,应注意城市的合理规划、净化工业污染、大力保持生态只有从这几个方面出发才能在治理中有的放矢,建立取水、用水、排放整体良性循环的利用体系,从而达到水资源的合理利用。

【参考文献】

[1]左其亭,陈曦.面向可持续发展的水资源规划与管理[M].中国水利水电出版社,2003.

[2]赵建世.基于复杂适应理论的水资源优化配置整体模型研究[D].清华大学,2003.

[3]谭崇台.发展经济学的新发展[M].武汉:武汉大学出版社,199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