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利工程建设管理办法范文
时间:2024-01-09 17:35:34
导语:如何才能写好一篇水利工程建设管理办法,这就需要搜集整理更多的资料和文献,欢迎阅读由公务员之家整理的十篇范文,供你借鉴。
篇1
关键词:强化规划;改革管理;改变方式;质量管理;验收结算
前言:
随着改革开放的进一步进行,我国国力不断强大,基础设施投入逐步增加,尤其水利建设资金年年增长。如何搞好水利工程建设管理,以最小的投入,发挥最大的效益,这就是摆在我们水利工作者面前亟待解决的问题,要想解决好这个问题,我认为要做好以下几个方面:
1、强化政府规划职能
各级政府应加大投入力度,组建专门的《水利规划》机构,严格界定《水利规划》工作内容、规划标准和工作深度,提高质量。将《水利规划》纳入地方政府法制化建设轨道。对《水利规划》进行补充、完善、修改要与国民经济五年计划同步进行。对《水利规划》中的建设规划项目,严格区分为常规建设规划项目和非常规建设规划项目,进行分类管理并根据建设规划项目的规模进行分级管理。
根据本行政区域内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需要,对常规建设规划项目(江河整治、农田灌溉、水产养殖、农村人畜饮水、水土保持、水利发电、水环境的保护、城市供水)制定长远规划,规划应具体明确工程的建设的必要性、建设任务、建设规模、建设工期、安全标准、针对流域或区域的环境影响评价、土地征用及移民搬迁计划、土石料场粗查、投资估算、经济评价。
在建设项目设计阶段对常规建设规划项目,取消对工程建设的必要性、建设任务、环境影响评价、经济评价等内容的审查。对工程建设规模、安全标准、土地征用及移民搬迁计划、投资估算等内容,行政审批部门对照《水利规划》中相对应的建设规划项目的结论和指标对拟建的具体工程建设项目进行审核,不再真对具体工程建设项目进行审批,以提高行政审批效率。
在工程建设规划中对不确定因素较大的非常规建设规划项目(采矿加工筛选、高耗水工业等用水大户),真对其水资源开发利用的具体工程项目,按流域或区域水资源的承载能力,按现有的审批程序严格管理。
《水利规划》应由本级人大常委会批准并备案,列出《水利规划》中建设规划项目的项目清单、项目基本情况或简介并编码上网公布,对《水利工程建设规划报告》的修改、补充、及调整必须遵守一定程序,为水利工程建设项目的计划管理工作夯实基础。
2、改革水利工程建设项目的计划管理
地方水行政主管部门必须根据中央和地方政府的投资规模,按本地区近期经济社会发展实际需要,分轻重缓急安排年度投资计划并上网公示,接受社会监督。中央政府和省级政府不应再安排和审查人畜饮水安全、中小型水库除险加固、中小河流治理、商品粮基地、综合农业开发、土地整治、发改、移民等工程项目。被列入年度投资计划中的常规建设规划项目,必须是《水利规划》中上网公布的清单项目,减少水行政主管部门对水利工程建设投资决策的随意性,提高《水利规划》的权威性。
3、改变水利工程建设项目的实施方式
对《水利规划》中的建设规划项目,依据建设规划项目的规模、工程等级化分为中央项目、省级项目和地方项目,进行分级管理。
(1)对工程规模巨大、工程等级较高、建设管理复杂的水利工程建设项目应由省级以上水行政主管部门负责,维持原有的建设管理程序。
(2)对工程规模小、工程等级较低、数量众多的水利工程建设项目应由市县地方水行政主管部门负责,改变和创新工程建设的管理办法。
(3)对于由市县地方水行政主管部负责的小型水利工程建设项目,将现有的勘察设计委托模式和施工招投标模式改变为水利工程建设竟标模式,将勘察、设计、施工、材料设备供应等多个建设环节捆绑在一起,在市场需求牵引下自由组合形成建设工程项目承建单位,引入市场竟争机制,以建设工程项目总投资(含勘察、设计、施工费)的形式,采用最低报价法竟标。取消或减少政府在微观事物上管的过多、过细又难以管好的职能。真正把政府的主要精力转移到工程建设质量监管上来。
在全国范围内建立完善、统一、标准的工程建设市场。在充分的市场竟争环境下,建设工程项目承建单位在不违返法律、法规、规范和《水利规划》中对工程建设项目的建设任务、建设规模、安全标准、使用年限及水土保持、环境保护约束的前提下,建设工程项目承建单位自主设计、自主施工,充分调动建设工程项目承建单位(市场主体)采用新计术、新工艺、新材料的极积性。在激烈的竟争、严格监管环境下,使建设工程项目报价更低、设计更加合理、安全更加可靠。
强化工程建设保证金制度,建立全额或高额工程建设保证金制度,取消市场建设主体的资质、从业人员的执业资格、设备、资金、业绩、诚信、能力的审查,加大违规的惩罚力度,取消或减少人为控制的主观因素,强化制度保障的客观因素。提高工程建设质量的保障能力,
4、加强水利工程建设项目设计质量和施工质量监管
强化政府在工程勘察、设计、施工的监管职能,设立《水利工程建设项目设计审查中心》和《施工质量监督站》明确监管责任,规范审查和监督工作范围和内容。
建设工程项目承建单位根据工程建设需要自主确定勘察项目、勘察内容和工作深度,并对工程勘察成果的真实性、准确性、满足性负完全责任。《水利工程建设项目设计审查中心》根据建设工程项目承建单位提交的工程勘察成果和设计规范对工程设计的安全性、耐久性、满足性进行审查。
审核设计是否满足《水利规划》要求的设计任务、工程规模、防洪标准、设计使用年限、永久占地指标、当地建筑材料(质量、储量、位置、分布范围)。
审查水土保持、环境保护措施是否法律、法规、条例要求。
对审查后的工程设计资料和施工图纸进行盖章确认。
施工质量监督《施工质量监督站》基础隐蔽工程开挖以后,审查工程地质条件是否与施工图相符,如有出入,应作设计变更,并经《水利工程建设项目设计审查中心》审查后方可继续施工,建设工程项目承建单位应对自身的勘察成果与实际不符而造成的设计变更负责。
5、工程验收与结算的必要条件
(1)准备验收与结算的工程项目必须是《水利规划》中上网公布的清单项目,强化《水利规划》在水利工程建设过程中的地位和作用,减少地方政府在水利工程建设管理过程中决策的随意性。
(2)准备验收与结算的工程项目《水利工程建设项目设计审查中心》必须出具《水利工程建设项目设计审查合格证明》材料,强化设计审查责任。《施工质量监督站》
(3)国家应制定出台《水利工程施工质量监督管理条例》强化监督职能,落实监督程序、责任。加强各级《施工质量监督站》的标准化建设,对人员素质、必备仪器设备、交通车辆、规章制度提出明确的要求,对不符合条件的《施工质量监督站》坚决取剔。
(4)施工建设合同是结算必备的条件,详细的施工合同是结算的重要依据。
篇2
附:《安徽省水利水电工程建设征用土地及安置移民办法》
安徽省水利水电工程建设征用土地及安置移民办法
全文
第一条 为合理利用土地资源,保证水利水电工程建设用地,妥善安置移民,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土管理法》、《大中型水利水电工程建设征地补偿和移民安置条例》和《安徽省实施〈土地管理法〉办法》的规定,特制定本办法。
第二条 水利水电工程是改善农业生产条件,为农业生产服务的设施。一切水利水电工程建设,包括行蓄洪区庄台建设,都应按照节约用地、合理用地的原则,进行规划、设计和施工,并按照国家规定的程序输征地手续。严禁乱占滥用土地。
第三条 大中型水利水电工程,凡涉及淹占土地、迁移居民的,都必须认真编制移民安装规划,提出占用土地、拆迁房屋和移民人口的数量,移民安置设想,移民费用框算等,作为工程设计任务书的组成部分,按照基本建设程序报批。设计任务书经批准后,有关地方的人民政府应组织工程设计等单位,核实征地、移民的实物数量,根据当地资源和经济状况,制定切实可行的移民安置方案。
第四条 安置移民应立足于利用当地资源和水、电建设优势,开展多种经营,发展乡镇企业以及各项服务事业,以保证移民群众的生活不低于搬迁前的水平,并扶持他们逐步富裕起来。
安置移民的主要办法是:
(一)后靠安置;
(二)在受益区内安置;
(三)有垦荒条件的,经过批准,开垦荒地、荒滩安置。
第五条 居民迁移、安置工作由有关地方的人民政府负责实施,工程建设单位应密切配合。移民安置数量较大的市、县,应设立必要的专管机构。
水利水电建设单位应根据批准的移民安置规划和方案,与承担移民安置任务的地方人民政府签订协议,由地方人民政府保证按期完成征地和移民安置任务,水利水电建设单位按时拨付资金和材料给移民安置主管机构包干使用。
第六条 下列水利水电工程的建设,由国家付给各项征地费用:
(一)大中型水库,大中型涵闸、机电排灌站;
(二)皖南山区和大别山区灌溉面积二万亩以上、其他地区灌溉面积五万亩以上的灌溉渠道;
(三)挖压土地比较集中的山丘区流域面积一百五十平方公里以上、其他地区流域面积三百平方公里以上的河道治理;
(四)五百千瓦以上的小水电站。
其他水利水电工程,由用地单位或受益单位负责解决或负担各项征地费用。
第七条 土地补偿费
耕地的补偿标准,为其年产值的四至五倍,茶山、桐山、桑园、果园、菜地等,为其年产值的五倍。年产值按县核定的征用前三年的平均年产量和国家规定的现行价格计算。鱼塘、藕塘、苇塘、菱塘,有砍伐任务的林山、柴山、草山、药材地等以及宅基地,参照耕地的标准补偿。
对灌溉用水塘、沟渠和水利设施,凡占用后不影响未征地灌溉、排水的,不予补偿;确实有影响的,由建设单位修建新的相应工程或给予适当经费补偿。凡属国有荒山、荒地、滩涂和其他单位使用的国有土地,以及三年以内的开荒地,无收益的荒山、池塘、河滩、空地等,不付土地补偿费。
第八条 青苗(鱼苗)补偿费
油、粮、蔬菜等作物的补偿标准;青苗期按当季作物产值的百分之四十至六十补偿,多年生作物按其年产值补偿;接近成熟期的,原则上待作物收获后施工,确需立即施工的,按该季作物实际产值补偿。烟、麻、藕、菱、茴草、药材和棉花等经济作物,能够收获的不予补偿,不能收获的按该季作物产值补偿。
鱼苗补偿:放养两年以上的,由鱼主捕捞,不另补偿,不足两年的,按鱼苗费二倍补偿。
林木补偿:用材林,由林主确伐,主干平均直径二十厘米以上的,另按实有材积价值百分之十至二十补偿,主干平均直径二十厘米以下五厘米以上的,另按实有材积价值百分之五十至八十补偿。幼树和不能砍伐的竹林,由县(市)制定补偿标准。
第九条 房屋补偿费
对征用土地上的房屋,按原质原量给予补偿。补偿标准,土墙草顶房屋每平方米三十至四十元,半砖瓦结构房屋每平方米四十至六十元,砖瓦结构房屋每平方米六十至八十元。阁楼层高一点八米以上的,按建筑面积计算,层高一点五米以上不足一点八米的,按百分之三十建筑面积折算,层高一米以上不足一点五米的,按百分之二十建筑面积折算。国家机关、学校、企事业单位的公房,按原规模和标准补偿。
房屋中的砖混二层以上结构,补偿标准可略高于砖瓦结构,但不得超过百分之三十。
第十条 其他补偿费
牛栏、猪圈、厕所、烘池、炉灶等,每个补偿二十至四十元。土井、石井、砖井,井深不足五米的,每眼补偿一百至二百元;井深五米以上的,按当地工本费标准折旧补偿。砖瓦窑,每座补偿二百至一千元。废井、废窑不补。一般坟墓,每卒补偿六十元,烈士墓可适当照顾。
对施工中临时占用的耕地,按该耕地当年产值逐季补偿。临时占用期不得超过三年。
第十一条 安置补助费
每一个农业人口的安置补助费标准,大中型水库工程征用的土地,为该耕地每亩年产值的二至四倍,灌区、排灌区、河道、闸站建筑物等工程征用的土地,为该耕地每亩产值的二倍。有条件结合施工造地的,应帮助群众造地,并按造地亩数相应扣减安置补助费。
第十二条 水利水电工程投入运行后,可以从水费、电费收入中提取一定比例,返还给移民安置区,用作安置移民的补助经费。
第十三条 各项征地补偿费和安置补助费等,必须严格按国家规定的用途使用,任何单位和个人不得占用、挪用。各级土地管理机关和财政部门要加强检查监督。
第十四条 征地涉及城镇和企事业单位以及铁路、公路、码头、桥梁、渡口、输电线、广播线、电讯线的迁建时,水利水电建设单位应与有关部门协商,并按迁建部分原有规模、等级和标准予以补偿,但应考虑旧设备、旧材料的利用。
第十五条 对违反本办法的行为,参照《中华人民共和国土地管理法》、《大中型水利水电工程建设征地补偿和移民安置条例》和《安徽省实施〈土地管理法〉办法》的有关规定处理。
篇3
[关键词]水利工程建设 问题 对策 水利信息化
一、河南省水利建设管理现状
为确保各项水利工程进展顺利以及工程质量, 为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加强我省水利工程建设行业管理,促进项目建设管理的法制化、规范化,近年来河南省水利建设管理部门也加大了管理力度,采取了一系列措施,根据国家、水利部有关政策法规,结合我省水利行业特点,厅制定了《河南省水利工程项目建设管理办法》,进行了有效管理但也存在一些问题有待解决。
二、河南省水利建设管理存在的主要问题
河南省水利建设虽然取得了一些成绩,但和其他先进地区相比,也面临不少困难和问题,特别是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不断完善,许多工程建设管理问题逐渐暴露出来。突出表现在:
(一)工程建设管理过程尚不规范。
一方面,在工程的建设招投标阶段没有认真的贯彻落实招投标工作的相关原则,在招投标工作中存在着不正当竞争。另一方面,工程建设监理阶段也存在着一些问题,如工程监理人员素质不高,缺乏相关业绩,无法保证监理工作质量[1]。另外,在水利水电工程施工合同的管理工作中也存在着管理工作不规范、合同内容不够详细、施工过程违背合同规定等行为。
(二)工程建设资金没有得到有效的落实。
当前我省水利水电工程建设资金来源,主要依靠的是政府的拨款,工程建设项目资金通过各级政府逐层下放,在下放的过程中容易被层层剥离,这就容易造成建设资金的不足,无法保证工程建设的顺利进行。
(三)政府质量监督工作未能全面开展。
我省多数县水行政主管部门没有成立水利工程质量监督项目站,以至于工程隐患时有发生,小型水利工程工程质量难以评定。
(四)个别勘察设计单位没有建立严格的质量保证体系,前期工作不够扎实,缺乏地质、水文、观测和管理等基础资料,投入经费少,工作周期短,设计深度不够,成果质量不高,审查人员把关不严,方案未能充分优化、不尽科学合理,致使一些工程设计工期滞后,设计质量难以保证,工程超概算现象严重。
三、改革建议
(一)规范水利工程建设项目决策行为。
加强水利规划管理。完善规划论证制度,提高规划专家咨询与公众参与度,强化规划的科学性、民主性;加强对规划实施的监管,开展规划后评估。严格水利项目审批。根据有关法律法规和政策规定,认真执行水利建设项目审查、审批、核准、备案管理程序;积极推行网上审批和网上监察。提高水利项目前期工作质量。加大前期工作投入,加强勘探测量工作,认真执行强制性标准和规程规范,确保勘测设计工作达到规程规范要求深度;重视前期工作中的土地移民问题。 加强设计变更和概算调整管理。[2]严格执行设计变更手续,重大设计变更须报原审批单位审批;严格资金拨付和使用程序。督促地方落实配套资金。督促检查地方落实水利建设项目配套资金,合理分摊配套投资比例,加大地方各级尤其是市级财政投入力度。强化水能资源开发管理。建立健全水能资源开发制度和规范高效、协调有序的水能资源管理工作机制;坚决遏制水能资源无序开发。
(二)加强水利工程建设实施和质量安全管理。
严把水利建设市场准入关。严格水利工程建设市场主体准入条件,建立完善市场清出机制。加强建设监理管理。强化监理行为监管,督促监理单位严格履行监理职责;加强监理人员知识更新培训,提高监理人员业务素质和实际能力。加强合同管理。督促项目主管部门、项目法人等提高依法履约意识,提高合同履行水平,防范水利工程建设转包和违法分包行为强化验收管理。大中型项目竣工验收前,应当按照国家有关规定,进行验收。[3]加强质量管理。严格质量标准和操作规程,落实质量终身负责制;完善水利工程质量监督管理制度,确保质量检测工作有序开展。加强安全生产管理。建立安全生产综合监管与专业监管相结合的管理体系,加强现场安全管理,完善安全技术措施,强化安全生产监督检查,加大事故隐患排查治理、安全生产违法违规行为处罚和安全事故查处督导力度。
(三)推进水利工程建设项目信息公开和诚信体系建设。
公开项目建设信息。认真贯彻政府信息公开条例,及时水利工程建设项目招标信息,公开项目招标过程、施工管理、合同履约、质量检查、安全检查和竣工验收等相关建设信息。拓宽信息公开渠道。利用政府门户网站和各种媒体,完善水利工程建设项目信息平台,逐步实现水利行业信息共建共享。深入宣传报道。发挥新闻媒体的作用,加强对专项治理工作的宣传报道,强化对水利工程建设领域的舆论监督和社会监督。加快信用体系建设。完善水利建设市场主体不良行为记录公告办法和水利建设市场主体信用信息管理办法,逐步建立失信惩戒和守信激励制度。
四、结语
随着经济的不断发展,水利水电工程建设管理体系也将日益的完善,通过对工程有效的管理,为水利水电行业的发展带来更多的机遇。当前,国内一些工程在建设与实施过程中总结出了各种先进的管理经验,这是值得我们学习和借鉴的,以此来推进我省水利工程建设管理工作取得更大的进步,促进水利行业的持续发展。
[参考文献]
[1]马卓.对水利建设管理问题的探讨[J].民营科技,2012(10).
[2]河南省水利工程建设领域突出问题专项治理工作方案.
篇4
关键词:水利工程;建设管理;建议
Abstract: The small water conservancy project in rural is the lifeblood of agriculture, and the basic conditions to improve the farmers’ life and ensure the agricultural production. For decades, the rural small water conservancy project construction has made a series of achievements, which provide powerful support and guarantee for building new socialist country. However, there faces with some new challenges in the construction and management of rural small water conservancy project. This article puts forward some related suggestions of how to effectively conduct the small water conservancy project construction and management.
Keywords: water conservancy projects; construction and management; suggestions
中图分类号: TV62+1 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
农村小型水利工程的建设有着非常重要的意义,小型水利工程分布于农村各地,与农民的生产、生活有着密切关系,是一项群众性事业。群众性、互助合作性是小型水利工程的重要特点之一,除农户自用工程(如水井、地间水窖)外,小型水利工程建设与运行管理一家一户办不了,靠分散农民自发的力量组织不起来,需要政府给予引导、扶持及服务,并尊重农民意愿,组织广大群众合理分工,积极参与,才能建设好、管理好。
小型水利工程既有农田灌溉、水产养殖和生活供水等兴利功能,也有防洪、除涝、降渍除害等减灾功能:既可为经济作物服务,又承担着粮食作物的灌排,保证国家粮食安全生产。以兴利为主的小型水利工程兼有经营性和公益性,但不具备经营条件。从总体上看,小型水利工程是弱势产业,投资回报率较低,不是简单的
投入与产出的经济效益关系,具有公益性强的特点。除生活用水工程外,多数小型水利工程均为季节性使用,灌溉设施半年用半年闲,有时防洪排涝一年只用几天,有的几年才使用一次。
一小型水利工程目前存在的问题和建设方向
(1)农田灌排标准应适应农业结构调整
由于目前广泛的农业结构调整,使得大部分农村小型水利工程的灌、排、降技术不能与当年农业结构调整相适应,所以为了适应当前的农业结构调整,农村小型水利工程应该加强对灌、排、降技术的深入研究,以提高供水保证率和农田排涝能力,更好地为农业生产服务。
(2)强化防洪除涝工程的建设管理
目前我国各级政府对防涝防洪工程都非常重视,因为防涝防洪工程直接关系到人民群众的生命和财产安全,也直接影响着工农业的正常发展。目加强防洪防涝工程建设主要应从以下几点做起:首先,要解决防洪除涝工程建设管理的资金来源。一是要积极争取财政支持,二是用足用好已出台的有关税费征收政策,三是对通过确权划界取得的水土资源或经营性资产,以出租、承包等形式吸收社会资金,四是通过政策措施鼓励群众参与工程建设管理。其次,要研究出台排涝收费管理办法,根据当地防洪除涝工程实际、水情、种养殖业及工业等经济特点,研究制定排涝标准,出台排涝收费管理办法。再次,防洪除涝工程是公益性工程,工程管理单位必须精简高效,经费来源要纳入政府财政预算,搞好工程管养分离,养护工作要通过企业化、市场化机制操作,切实减轻管理单位的经费负担。
(3)节水和环境治理同时进行
水是生命之源,是全世界人民共有的宝贵资源。建设农村小型水利工程要从推广节水灌溉开始做起,从小做起。推广节水灌溉可以缓解当前社会用水供需矛盾;可以增加农业产量,发展农村经济,加快农业现代化进程;可以改善生态环境,实现水资源可持续利用、农业可持续发展;可以使农田灌溉发展从粗放到集约、从外延为主到内涵为主,实现增长方式历史性转变。在推广节水灌溉的同时,应该加大环境治理的力度,推广植树造林,防止水土流失和水资源浪费。
(4)政府积极参与农村供水管理
加快农村供水安全建设是关系到农村经济社会发展、农村人口素质、稳定农村社会的大问题。目前,农村饮用水基本可以得到满足,但还没有建立起真正意义上的水价格机制。政府部门应在农村供水市场准入、投融资、水价、土地、奖励政策等方面给予明确规定,以此调动社会各界参与农村供水工程建设的积极性,并带动农民群众提高节水意识。
二、小型水利工程建设及运行管理的相关措施
1建设管理
(1)规划先行、注重实效,做好项目前期工作
充分发挥小型农田水利规划的统筹指导,结合当地实际,因地制宜地做好长远规划,把规划作为乡村两级组织农民出资出劳的必要条件和国家安排补助投资的重要依据,科学有效地开展小型水利工程建设,确保工程合理建设。
(2)深化改革、创新体制,明确工程建设管理主体
建立以政府资金为引导的多元化投融资机制,加快小型农田水利建设和产权制度改革,形成建设管理的良性运行机制,通过“一事一议”制度明确工程建设管理主体,实现由工程水利向资源水利转变,由传统水利向现代水利、可持续发展水利转变,国营水利工程由政府统一管理向民间参与管理转变,调动广大农民投资投劳开展小型水利建设的积极性。
(3)民主决策、群众自愿,规范管理
严格区分农民自愿出资出劳与加重农民负担的政策界限,进一步完善“一事一议”筹资酬劳制度,在切实加强民主决策和民主管理的前提下,以政府加大投入为契机,通过有效地组织工作,引导农民出资出劳开展直接受益的小型水利建设,并严格规范“一事一议”程序,根据实际情况控制筹资筹劳标准。①在项目管理上。
a.对工程建设项目的立项、申报、审批等手续进行规范化管理。对有招标要求的项目,严格按照招投标的有关规定进行招投标。b.坚持工程质量第一的原则,严格落实好小型水利工程质量责任制。各级水利部门要统筹调配技术力量,组织技术人员深入建设工地现场加强技术指导和施工指导工作,发现问题及时解决,做到建一处,成一处,发挥效益一处。②在资金管理上。a.严格按照小型水利工程建设资金使用管理办法加强监督管理,确保项目资金及时到位,专款专用,确保工程项目的顺利实施。b.落实好地方配套资金及群众自筹资金,确保工程质量,并如期完成。c.通过“农民用水者协会”组织发动、引导农民群众落实“一事一议”的长效机制,使群众能够积极自觉地投入水利建设,拓宽水利投资来源渠道,同时有利于群众监督,规范小型水利工程投资管理。
(4)分级负责、各尽其职,加大资金投入
按照小型水利工程建设管理工作分级负责的原则,各级政府切实承担起小型水利工程建设的主要责任,不断增加财政专项资金对小型水利建设的投入,建立小型水利建设专项资金,积极主动地组织和发动农民群众投入小型水利建设。同时,要把加大政府投入与增加农民劳动积累结合起来,利用农村丰富的劳动力资源和“一事一议”民主决策制度,充分发挥农民在小型农田水利建设中的主体作用。
(5)做好工程验收与移交工作严格进行项目验收与移交工作,认真落实建后管理工作,保证工程效益的发挥。
2管理运行
(1)实行体制改革,建立健全管理制度
通过小型水利工程管理体制改革,推行以“农业灌溉用水者协会”为主要管理形式,明晰工程产权,建立健全各项工表管理制度,促进广大受益群众和社会力量参与水利工程的建设与运行管理,形成全社会办水利与管水利的新局面。
(2)加快水价改革,发挥水价的杠杆作用
水费是各管水单位的主要收入,要搞好水费征收工作、增加水费收入,增强管水单位自主经营的实力,以便提高管理水平,更好地为小型水利工程提供服务。必须从水费制度上进行改革,其核心是水价的改革,充分发挥水价对于促进水资源开发和节约用水的杠杆作用,大力推广节水供水技术,减少浪费,提高水的利用率。①要搞好供水水价改革的宣传及推广工作。长期以来,灌溉供水一直作为一项公益事业来进行,一些领导干部及农民群众对水的价值、商品观念的认识还很模糊,人们固有的水价意识淡薄势必会对水价改革的推行带来困难。因而,水价改革首先应进行思想观念上的转变工作,做如:国家有关水费政策的宣传工作,提高大家对供水的商品属性价值观点的认识。同时通过宣传工作树立用水户对供水价值配认识,促进节约用水,爱惜水,珍惜水。②灌溉用水要积极推行用水定额管理,实行“超定额累计加价”和“基本水价加计量水价”的两部制水价制度,逐步完善供水计量设施,积极推行按量收费。③管水单位应加强自身管理建设,提高服务质量,降低供水成本,推广先进的节水技术,提高水的利用率,让用水户通过节水与高效节水综合技术得到实惠,减轻用水户负担。
(3)推行小型水利工程供水法人管理制
实行行政间接指导管理,改变以往通过行政指令供水的传统做法,推行计划用水和合同供水办法,保证小型水利工程自身良性运行,达到科学合理调度和利用水利资源,提高抗旱能力。
(4)建立完善适合市场经济体制的长效机制和用人机制
加强对小型水利工程运行管理人员的上岗技术培训工作,提高管理人员业务能力和水平,提高服务质量,更好地发挥工程的社会与经济效益。
篇5
关键词:水利工程;维修养护;
中图分类号: TV 文献标识码: A
水利工程建设项目在我国已经有了几千年的发展历程,对于传统的施工建设工艺技术以及质量控制方法都有了比较成熟的体系。随着工业革命的开始,先进生产力的不断涌现,传统的施工工艺不断地被先进的施工及生活所代替,水利工程施工建设工期大大缩短,水利工程施工的资源使用逐渐降低。相对应的,原有的施工建设质量管理方法,也发生了一些变化。原本的传统的水利工程建设项目质量管理方法,已经不能适应新时期的发展。随着我国与世界各国联系的不断加深,各种先进的水利工程施工建设质量管理办法进入我国的水利工程建设行业,为我国水利工程的质量提高起到了很关键的作用。
一、水利工程维修养护问题的概述
水利工程的维修养护是指有关部门对已建成的水利工程定期检查,并及时予以维修、保养,保障水利工程的有效运行。水利工程设施主要包括农田灌溉水利工程、漕运水利工程、防汛防旱水利工程等,主要是通过对水资源在时间和空间上的调配和控制,实现对水资源的有效利用,同时避免因水资源的不当分布带来的自然灾害。我国幅员辽阔,水资源分布相对不均,但对水资源利用的需求却十分巨大,因而对水利工程的要求也必然较大,一方面需要大规模的水利工程满足社会生活的发展要求,另一方面,也要求水利工程技术达到一定水平,保障水利工程的科学性和有效性。我国水利工程的现状是规模大、建设力度强,但也存在一些后期的维修养护问题,制约着水利工程的发展和有效应用,因而应当充分的加强调研和分析,找出问题,并及时给出对策,予以改进,从而适应我国对水利工程发展的需求。
二、我国水利工程养护现状
我国水利工程建设项目的发力发展,引起了国际上各个国家的瞩目。随着近几年国家对水利工程建设项目投入的扩大,水利工程建设行业更上层楼。由于我国水利工程建设项目起步较早,因此,一大批早期建设的水利工程在如今需要进行养护维修,以保证水利工程建设项目使用寿命的延长和工程质量的稳定。
在水利工程养护维修工作中,所面对的任务是很严峻的。由于水利工程建设项目的修建工作处于不同时期,而这些不同时期又有着不同的施工建设标准和施工质量要求,所以,造成了水利工程建设项目在现如今的维修养护工作中的复杂性。在养护维修中不仅仅要考虑到如何针对当时生产力水平所建设工程的质量,更要考虑如何运用现如今先进生产力去提高工程质量,延长这类水利工程的寿命。
我国水利工程养护维修项目在施工中管理方面也存在着一些不足之处。养护维修工作不仅仅是保证水利工程质量的关键,更是保证水利工程辐射范围内人民群众生命财产安全所在。所以,养护项目的管理工作一定要到位,从管理上协调整个维修养护工作的开展。
三、我国水利工程养护施工质量隐患
水利工程养护维修项目在开展的过程中稍有不慎,就会将质量隐患遗留在工程中。制约整体水利工程质量的提高,从侧面降低水利工程的使用寿命。水利工程养护工作虽然没有施工建设过程中的那样复杂,但是,由于养护维修主要是解决现存的工程质量问题,所以任务量也是繁重的。养护维修工作中的质量问题存在于少数项目中,这些问题主要是由管理者和施工建设人员两方面构成,下面将对这中间的问题进行分析。
1.水利工程养护项目管理人员工作不足
管理工作在水利工程养护项目中起着非常关键的作用,管理体系的稳定和职责岗位的划分可以非常有效的保证水利工程养护维修工作的顺利进行。然而,在一些养护工程项目中,一部分管理人员对于本职工作的认知度不够,导致了管理工作在养护建设项目中的缺位。此外,由于水利工程建设项目修建年代不同,管理者并没有针对各个年代的生产水平和建设标准进行分析,也没有将先进的生产技术和生产力带入到养护中去。这就为养护维修项目的质量留下了不足。
2.水利工程建设人员素质偏低
水利工程养护项目的建设人员的素质偏低也是造成水利工程养护工作开展不顺利或者成果有偏差的原因。水利工程养护工作许多时候,参与建设的人员都是一些年龄偏大且文化水平较低的人员,这一部分人员尽管有着长时间的施工经验,但是各种相关的施工工艺却并不规范,此外,对于养护工程很多人员没有引起重视,只是将表面的一些质量问题加以处理,对更深一层的工作落实不到,这就造成了养护工作的不完整。
养护公司应建立健全质量保证体系,应有专门的施工作业队伍配备专业技术骨干及一线施工管理人才。现在的施工养护单位往往是接到工程任务后临时招工来进行施工,这种做法不可取。更不可把工程分项分类转包他人,否则不但工程质量得不到有效保证,还有可能进行返工处理,造成不必要的浪费,监管更加困难。
四、针对水利工程维修养护问题的措施
如上文所述,我国水利工程的维修养护工作存在诸多的问题,已经严重影响水利工程充分发挥其积极作用,以及我国水利工程的进一步发展,因而综合以上各影响因素,笔者以为应当从立法管理机制资金人力技术等方面出发,加大对水利工程维修养护的投入力度,做好水利工程维修养护工作,保障水利工程的高效运行,促进社会经济的稳定可持续发展。
1.制定相应的行政规范和规章措施,明确责任分工,对水利工程的维修养护实施责任归责制。公共水利工程是关系到社会公共利益的基础工程设施,政府应当是工程的直接和最后负责人,因而,政府应当切实插手到工程管理中去,严禁管理部门做撒手掌柜,不负责任的管理模式。
2. 建立健全水利工程维修养护管理机制,制定具体的管理办法,分层分段管理,责任到人,定点定期检查汇报,保障水利工程维修养护的全面性和连续性。
3. 加大对水利工程维修养护的资金投入,建立专项账户,专款专用,落实对水利工程后期维护工作的资金支持。
4. 加大对维修养护人员的培训,提高其专业素质,建立专业化的施工队伍,提高专业人员所占比例,在保证水利工程保证维修养护人员充足的基础上,提高人员的专业技术水平,保障水利工程维修养护的质量。
5. 积极运用先进的水利维修养护技术,提高工作质量和效率,对一些落后的工程项目,利用现代的技术措施加以补救和改进,提高水利工程设施的运行能力。
五、小结
综上所述,水利工程建设项目的养护维修工作是保证工程质量,解决施工过程中遗留质量问题及水利工程现存质量隐患的过程。由于水利工程建设项目在各个时期建设,所以针对不同时期的水利项目要考虑不同的养护措施进行。为保证水利养护工作的顺利进行,在水利工程养护中要开展好管理工作,要针对本项水库养护项目,拿出对应的施工养护维修办法,并督促管理好现场施工工作。作为水利养护工程建设人员要加强自身职业技能,要在工程养护中采用正确的施工工艺进行作业。双管齐下,争取将水利工程养护工作圆满完成。
参考文献:
篇6
关键词:水利良性循环;水利工程;水价改革;水价管理
中图分类号:TV9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9-2374(2009)05-0081-02
长期以来,水没有被真正作为商品来看待,水利水价低于供水成本,供水管理单位长期负重经营,水利工程老化失修,工程效益日益衰减。在新疆这个干旱半干旱地区,由于水价较低,一方面水资源短缺,另一方面浪费现象严重。近年来,对健全水价制度,规范水价管理的呼声越来越高。国家在水利政策方面做了较大调整,要求进一步规范供水价格管理,深化水价改革,促进水利工程良性运行,巩固和发展水利基础设施。因此,出台了《水利工程供水价格管理办法》,对于建立符合社会主义市场经济要求的水价形成机制和管理机制,逐步理顺和规范水利供水价格,促进全社会节约用水,实施可持续发展战略具有重要意义。克服现行水价管理弊端,进一步加强水利工程供水价格管理势在必行。
一、水价偏低越来越成为阻碍和制约水利发展的因素之一
疆内现行平均农业水价低于水成本价格,水价过低难以支撑水利工程的运行。随着国家经济体制的改革,人们认识到水产品的使用价值和交换价值,如何按价值规律办事,使水产品进入市场,只有一条路,那就是以商品交换方式代替产品分配方式。而如何综合各方利益出台水价核定办法是水价制度改革的第一步。
二、水管单位的经济运行机制决定水价制度一定要进行改革
水管单位经济运行是通过资金物化、耗费、回收、再投放这一过程进行的,即通过建设水利设施形成水利固定资产,使水利工程具备防洪灌溉功能;通过固定资产折旧、直接工资及附加费用的耗费及大修、维护费用的摊销构成水利工程生产、运行的成本费用;通过兴水利工程回收水费和利用水资源形成相关产品如旅游开发、渔业创收;通过资金回收再投放到水利工程建设中来。其间若有增值,则是良性循环,反之,则为亏本经营。而现行水价政策没有按照水成本价值和市场需求的使用价值定价,无法浮动水价或分步议价。因此,在国家宏观物价政策的管理调控下,出台水价管理办法是非常必要的。
三、出台水价管理办法有利于水费计收
水费是维持水利工程运行的根本。近几年在水成本未到位情况下,农业水费实收率不高,水费计收中间环节多,层层加价现象严重。《水利工程供水价格管理办法》明确了相关方的权利和义务及相应的法律责任,能有效减少水费收取中层层加价现象,降低农民实际水费支出,提高水费实收率,保证水利工程维修养护的资金来源。
健全水利工程供水价格形成机制,规范供水价格管理是水利管理良性循环必由之路。贯彻执行《水利工程供水价格管理办法》是水管体制改革重要措施。
第一,整顿水价秩序,加强农业水价管理,彻底取消不合理的加价和收费。通过规范水价管理,逐步推行基本水价和计量水价相结合的两部制水价,实行丰枯季节性浮动水价、超定额用水累进加价,充分发挥价格杠杆作用,促进保护和利用水资源。
第二,按照合理补偿成本、合理收益、优质优价、公平负担的原则制定水价,提高供水价格,使水的商品价值逐步体现,水价达到合理水平。严格成本核算制度,在保证各级供水合理收益的前提下,努力降低农民结算水价。
第三,采用统一政策、分级管理方式改变供水管理体制,理顺水利工程价格,明确产权,建立充满活力的灌区运行机制。
第四,加大对农业水价改革的宣传力度。农业水价改革的根本目的是促进农业节水,提高全社会对水利工程供水价格管理改革的必要性和紧迫性认识,保证改革顺利进行。
第五,强化商品意识,以水管单位为基本单元,基本形成供水单位自我发展的良性运行机制,实现水利工程的可持续运行。
第六,建立科学完善的水利资产经营管理体系,加强水利固定资产管理,为水价改革提供动态管理,充分利用资产价值,加速水利工程建设。
第七,建立健全量水设施,加强供水计量,提高供水服务质量,减少中间环节,增加水费收费的透明度,减轻农民负担,促进节约用水。
第八,以水价改革为先导,推行水管体制、供水制度、节水制度的改革。
第九,健全水费计收政策和办法,加大水费计收力度,减少或杜绝行政对水费计收的干预。
第十,完善水利法制体系,加大水政执法力度,运用法律手段规范水事行为,管理水事活动,确保用水秩序稳定。
第十一,建立优质高效的服务队伍。水管单位的职能从单纯管理型转变为经营管理型。水管单位既承担着公益性职能又是水利行业进入市场经济的主力军,加强水利队伍建设,提高人员素质,调动积极性、创造性,是建设优质高效水利服务推动水管制度各项改革的关键。
第十二,吸引多渠道、多层次水利投资,鼓励农民参与水利工程投劳,并参与水成本,核定相应水价,保护其积极性,降低水价。
篇7
关键词农田水利;建设原则;管理措施;河南沈丘
农田水利建设是农业发展最基础的条件,是实施农业可持续发展的关键。健全的农田水利建设体系和完善的管理措施,将在很大程度上缓解自然灾害给人民群众生活带来的不便,减少农业生产的损失。搞好农田水利建设和管理是增强农业抗灾能力,推行农业产业化经营,保护和提高粮食综合生产能力,增加农民收入,改善农民生产生活条件及生态环境的必然要求,是保障人民正常生产和生活的关键。
1沈丘县农田水利建设的总体原则
农田水利建设要始终围绕着“农业增效、农民增收、农村稳定”的目标,充分调动社会各种力量,多方协作,推动农田水利建设的顺利进行。论文百事通
1.1以人为本,人与自然和谐相处
把广大农民群众的根本利益作为农田水利发展和改革的出发点和落脚点。充分考虑水资源承载能力和水环境承载能力,实现水资源的可持续利用,努力建设人与自然和谐的农田水利综合体系。在建设过程中,加大农业节水力度、减少灌溉用水损失,把握好“三个有利于”原则,即有利于解决农业面污染,有利于转变农业生产方式,有利于提高农业生产力,要加大节水设施与节水技术的推广力度,扶持节水灌溉典型。农田水利基本建设要适应农业结构调整的需要,切实提高供水保证率和农田排涝能力的标准,更好地为农业生产提供高标准的灌排服务。
1.2因地制宜,统筹兼顾,建设管理与改革同步
根据沈丘县农业经济条件、经济社会发展水平,多方论证,科学规划,慎重布局,坚持走“政府组织、项目带动、政策引导、全民参与”之路;统筹考虑防洪除涝、水资源配置与供给、水环境治理和保护的需求,进一步理顺体制,健全法制,改革机制,强化管理能力,保全工程能力,扩展服务能力,促进全县农田水利全面发展。
1.3量力而行,通力协作,稳步发展
在积极争取各级政府扶持的基础上,动员社会力量的广泛参与。水利、农业、财政、发改委等部门分工明确,通力协作,稳步推进,使农田水利建设成为全县各部门的共同行动,全面实现农田水利建设目标,并建立健全监督管理机制,包括工程质量行政领导责任制、参建单位工程质量责任制以及工程质量检查监督验收管理办法等。切实保障农田水利工程建设的顺利实施,确保能按计划、按标准、按质量完成。
2加强农田水利工程管理的措施
2.1规范农田水利建设规划审批制度
规划是水利工程建设的前提,是搞好工程建设、合理利用资源、使工程发挥更大效益的基础和依据[1]。要做到工程建设规划合理、施工有质、管理有度,必须要有一套完善的工程建设管理制度,组建一个完整的质量监督体系,自上而下,齐抓共管,才能保证工程建设过程透明,质量过硬,经得起考验。论文百事通
2.2建立管理机制,完善建设程序,提高科学管理水平
沈丘县农田水利工程项目众多,实行统一管理,合理规划布局;完善建设程序,根据先申请规划审批,再建设施工,后验收交付使用的原则进行[2]。广泛宣传,科学管理,使各地农村中小型水利工程建设不断往规范有序方向发展。
2.3严格设计资质证制度和工程招投标制度
依据审批工程的规模,建立健全资质认证制度,确保聘请具有一定设计资质的、从事相应水利工程的设计单位设计。严禁无资质的单位和个人通过不正当渠道获取从事水利工程设计的权力。设计图纸必须加盖资质证章方能使用;所有审批的水利工程,必须经行政主管部门招标办招标。招投标工作过程中应该注意以下几点[3]:一是尽量采取公开招标,严格把关邀请招标,保证优秀的施工企业中标。二是加强标底编制和评标专家的保密性。三是进一步完善招标程序,制定先进的评标办法,并积极吸取其他行业及县市的先进经验,改进沈丘县现有的招标程序和评标办法,使其更加合理和科学。
2.4着力落实好项目法人责任制
项目法人责任制是我国投资建设领域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基础,是全面实行工程招投标制、建设监理制的可靠保证,是建立完善的工程项目管理体制的根本前提[4]。落实好项目法人制,一要认真贯彻执行相关法律法规,针对目前水利建设多元化、多层次的投资体制,按照项目类别不同组建项目法人。二要严格项目法人资质审查,在建设项目的项目建议书阶段就应明确项目法人,没有按规定要求组建项目法人的不进行项目的各项审批工作。三要严格项目法人单位人员配备。新晨
2.5实行工程全面监理、监督制度
建设监理的目的是提高工程建设项目管理的科学性与公开性,强调市场之间的合同关系及监督、制约与协调的机能,以提高工程建设管理水平和投资效益。逐步“实行小业主,大监理”,推行全方位监理[3]。推行“小业主,大监理”除了监理单位自身的努力外,最关键的是业主必须转变观念,充分相信和利用监理单位的工程管理优势和业务专长为工程建设服务,通过监理的有效工作,从而保证投资方投资效益的发挥,同时也通过监理的监督,保证承包商的利益不受损害,维护合同的严肃性[5]。
2.6建立竣工验收备案制度和实行严格奖惩制度
在工程竣工后,建设单位要以竣工报告形式报请上级行政主管部门进行验收。验收部门根据竣工报告和施工资料,组织有关设计、质监和相关单位的技术人员与建设单位和施工单位,对工程进行全面验收。通过听取报告、查询资料、检测实体、细查局部的程序对所建工程验收,做出该工程的综合评定意见。所有未经验收的工程不准交付使用和结算工程款项;加强农田水利工程建设管理,严格按建设程序施工,提高工程质量,还可以对新建工程项目进行评优。
3参考文献
[1]尹利海.农田水利工程建设存在问题与对策[J].科技创新导报,2010(11):85.
[2]邓彦波.小型农田水利工程存在的主要问题及解决对策[J].中国新技术新产品,2010(9):77-78.
[3]吴治蓉.对小型农田水利工程建设和管理总是探讨[J].价值工程,2010,29(8):103.
篇8
关键词:小型水利工程;维修养护;管理
引言
在进行水利工程管理体制改革前,小型水利工程管理一直存在经费来源紧缺、维修养护工作不到位而导致水利工程老化的问题。当前在水利工程管理体制改革过程中,各地相继出台的管理体制改革实施方案主要以管养分离为核心,对工程管理与维修养护关系进行了调整和规范。
1 水利工程管理现状
近年来,我国传统的水利工程建设技术和方法在逐步向着现代水利可持续发展的方向进行转变,在小型水利工程的维修养护与管理等方面也有成效。比如以前一直由水管单位承担所有的水利工程管理工作,使得水管单位的工作任务十分繁琐,现在一些小型的水利工程由水利工程管理单位与村社集体共同管理,当地群众对工程建设可以进行监督并提出建议,这样极大的提高了水利工程管理单位的管理效率和群众参与的积极性。
现阶段水利工程基础设施建设虽然日趋完善,但在小型水利工程的维修养护和管理方面还存在一些问题,很多小型水利工程都是上个世纪中期建设的,在几十年的运行过程中,很多小型水利工程出现老化失修、垮塌水毁严重的现象。这些存在病险隐患的小型水利工程不但导致水资源的利用率降低同r损失浪费情况也是惊人的。近年来维修养护经费虽然每年都有下达,但仍没能满足小型水利工程运行管理和维修养护经费的需求。而水资源供水价格的机制和国有水利资产运行体制不够完善等问题,导致了大量水利工程在现阶段仍不能进行正常的维修养护,从而使其发挥的效益严重衰减。当前小型水利工程管理和养护的基础设施不配套,管理单位的机械设备十分陈旧,不但给管护单位职工的工作造成了极大的不便,也不利于工程管理养护工作的运行。目前小型水利工程管理养护单位年龄结构相差较大,一部分职工的文化水平相对较低,他们的管理知识结构较落后,已不能适应现代化水利工程管理和维修养护的要求。
2 水管体制改革后取得的成效
我们实行水利工程管理体制改革以来,采取了水利工程管养分离的形式,把小型水利工程的维修养护工作推向了市场,缓和了以前水利工程管理和单位创收的矛盾。水管单位对水利工程进行日常运行管理、观测、检查、监测等各项目工作任务都实行定岗定责,同时建立起有效的激励和约束机制,提高单位职工的工作积极性和责任意识。小型水利工程实现管养分离后,管理和养护相辅相成,使工程管理和维修养护水平共同提高。
水管体制改革前,各级财政对水利工程管理单位运行管理和维修养护的拨款经费严重不足,使得基层水管单位不仅要承担当地的防汛抗旱、工程维修养护、日常运行管理等公益性任务,还要让单位职工进行创收才能弥补经费不足维持正常运行。而且水利工程管理单位职能职责还存在事企不分、管养不分、权责不明等问题导致水管单位的工作主次不分,影响其有效开展工作。水管体制改革后,每年通过分析测算,中央和地方财政均及时下拨小型水利工程的维修养护经费,使长期制约基层水利工程管理单位的工程养护经费得到初步解决。
水管体制改革前,由于小型水利工程的各项经费严重不足,不仅制约了每年防汛抗旱工作的开展,也影响了水利工程防洪抗旱效益的发挥,同时面对水利工程每年无法遏制的老化失修和效益减退,水管单位也束手无策。水管体制改革之后理顺了现有的管理体制,建立了新的运行管理机制,使最紧缺的维修养护经费得到了落实,近年来使小型水利工程得以进行全面、细致地维修养护,把小型水利工程的病险隐患按轻重缓急逐年进行整治,保障了工程的安全和正常运行,充分发挥了工程防汛抗旱作用,提高了工程效益,改善了工程面貌。
3 对小型水利工程维修养护和管理的建议
3.1 工程维修养护经费测算按工程实际情况编制
近几年通过实施管养分离,维修养护经费得到初步解决,但下达计划的资金与实际需求还存在差距,造成目前的维修养护工作以日常维修为主,岁修大修很少的局面。因此建议各个基层水利工程管理单位对其管辖范围内的水利工程在年底进行全面检查并对所需维修养护项目进行测算,再将测算的实际情况报上级水行政主管部门作为下一年财政划拨维修养护经费时的依据。这样能保证各个地区的水利工程不过多占用维修养护经费,同时也让一些偏远落后地区得到各级财政资金进行维修养护工作。国家在下达资金计划时也要对维修养护经费做好预算,以免因资金过多或过少而造成纷争。
3.2 针对水利工程维修养护工作规范制度体系管理
当前的水管体制改革实行了管养分离后,针对水管单位所承担的维修养护工作情况建立相匹配的管理办法和考核制度,如建立水利工程维修养护项目的日常检查制度、每月考核办法等。加强对日常维修养护工作的考核,可提高职工的工作效率,养成对工程按期检查的习惯。同时对维修养护项目的合同管理,工程现场质量监督、项目资金支付结算等情况也要建立起一系列的管理办法和制度。如制定当地的《水利工程维修养护管理办法》、《小型水利工程质量管理办法》、《水利工程专项资金管理制度》等,各项管理制度和办法的制定使各项管护工作都有章可循、有据可查,从而得以规范运行。
3.3 加强维修养护人员的培训,提高施工队伍专业化水平
当前很多小型水利工程由于处于偏远地区,当地水利工程管理单位可供选择的维修养护人员队伍普遍存在年龄结构偏大、知识水平偏低的情况,急需对他们进行的管理和建设知识更新和提高。同时基层水利工程管理单位的工程技术人员严重短缺。因此需要对现有的维修养护人员开展施工、管理、造价等内容的培训学习活动,加快优化人员结构,提高职工整体素质。而随着管养分离的实施,维修养护工作交到了水利工程施工队伍的手中,面对水利工程维修养护的技术性和专业性要求日益增强,各项工作的分工更精细。这就要求维修养护的施工队伍抓住机遇,把自身建设成为技术过硬、管理规范的专业化队伍。在维修养护施工中加强队伍自身管理,适应市场经济发展,保证工程质量,提高施工效率,把专业的维修养护施工队伍建设成为具有发展力、创新力、竞争力的新型企业。
3.4 对当地群众加强维护水利工程意识的宣传教育
小型水利工程地理位置分散,很多工程紧邻村民。因此需要当地水管单位和乡镇政府经常对村民们讲解、宣传关于保护水利工程的重要性的观念,使群众接受这种观念后便能自发的保护当地水利设施,同时也能阻挠某些不法分子对基础水利设施进行破坏。水利工程管护工作如能得到当地广大人民群众的支持和配合,将会使水利工程的维修养护和管理工作更加得心应手。水利基础设施的周边群众维护水利工程的思想观念加强,还能帮助管理人员发现一些未能注意和发现的问题,从而提高了水利工程的管护效率。
4 结束语
我们的小型水利工程维修养护和管理是一项需要系统化、体制化的长期工作,与农业生产、人畜饮水、防汛抗旱等民生工作息息相关。水管体制改革后的维修养护和管理工作取得了一些成效,对发挥工程效益有一定的促进作用。今后随着对水利工程建设技术的发展,对小型水利工程的科学管理和维修养护将提出更高的要求。水管单位应以加强工作维修养护管理、保障工程效益充分发挥作为主要任务。
篇9
关键词:水利工程 招投标现状 问题及对策
中途分类号:TV5文献标识码:A
近几年来,水利系统各级领导认真贯彻落实《招投标法》,在招投工作中,作了一定的工作,取得了一些成绩,但也存在不容忽视的问题。下面,就水利工程建设项目招投标工作的现状、问题及对策提出看法:
一、水利工程招投标的现状和问题
水利工程是公益性工程,水利工程建设项目的立项和实施是在国家计划控制下进行的。各类工程项目,特别是大中型项目都要经主管部门和计划部门审批,并接受主管部门、计划部门、纪检监察部门的管理和监督。水利工程建设的承包单位,必须具备承担招标项目的能力、资信良好、专业技术水平较强。
《招投标法》实施以来,水利系统各级领导和纪检监察干部都十分重视,把贯彻落实《招投标法》放到了重要位置,纳入了议事日程,进一步加大了对水利工程建设项目招投标工作的监督和管理。积极采取措施,规范了招投标活动程序,坚持了公开、公平、公正的原则,控制了建设成本,强化了业主责任,保证了工程质量,维护了市场秩序,从源头上预防、遏制了腐败行为。目前,水利工程建设项目招投标工作正向纵深发展。但是,尽管招投标取得了以上成效,仍然存在一些严重问题:一是行政干预太多,招标主体错位。二是编制标底不规范,评标标准不统一。三是资质审查不严,排斥潜在投标人。四是评委组成不规范,评标严重违反规定。五是制度不键全,监督不到位。
二、强化水利工程招投标监督工作的对策
为了规范招投标活动,确保国家利益、社会公共利益和招投标活动当事人的合法权益,提高经济效益,保证工程质量,针对水利行业出现的问题,特提出以下对策:
(一)改革招投标管理体制,实行“一条龙”服务。
第一、建立“水利工程建设项目管理中心”。把所有水利建设工程招投标行为都纳入这个中心来管理。在服务形式上:要有服务场所、固定地点、设施条件。在服务内容上:对工程的项目报建、招投标、合同审查、质量监督委托、开工报告实行全方位服务。在服务性质上:既是信息咨询,又是集中办公和监督管理。为承包双方提供“一条龙”服务,使工程建设招投标工作在公开、公平、公正的环境和条件下进行。
第二、实行政企分开、机构分设、职能分离。勘察设计、施工单位和工程咨询、工程监理、招标等中介服务机构,都要实行政企分开,与行政管理部门脱钩,成为自主经营、自负盈亏、自担风险的法人实体。使各级行政领导无权垄断,无法干预,彻底改变目前这种多部门管理格局和行政垄断、行政干预的现象。
第三、完善健全招投标的相关法律法规。建议修定《招投标法》和《建设工程招投标管理条例》,尽快制定《水利建设工程管理中心管理办法》,为实施招投标行为进入水利建设工程管理中心提供法律依据,真正使水利工程建设项目招投标工作从隐蔽走向公开,从无序进入有序,从无形变为有形。
(二)推广无标底招标,实行低价中标
第一、借鉴先进经验。采取走出去,引近来的办法,借鉴国外、沿海部分城市的经验以及个别地方的经验,在工程项目总承包中推行无标底招标,实行低价中标。业主在招标前做好市场调查,掌握各种工程材料、设备的市场价格,作好低价成本核算,防止报价低于成本价中标。这种评标方法,可以减少中间环节,杜绝暗箱操作,防止泄漏标底,遏制编标、评标中的违纪违规行为,有利于企业公平竞争,维护正常的市场经济秩序,加强企业内部管理。
第二、编制依据必须符合要求。在目前没有实行无标底之前,也必须严格标底编制依据。凡是水利水电工程设计、施工标底的编制,必须按照水利厅《水利水电工程设计概(估)算编制规定》和《水利水电建筑工程预算规定》进行。任何单位和个人都不得违反规定编制标底。
第三、标底不能作为是否中标的直接依据。评招标人如编制有标底的,其标底既不能作为决定中标的直接依据,也不能作为决定废标的直接依据。只能依法作为防止串通投标、哄抬标价和分析标价是否合理等情况的参考。
(三)、强化招投标管理,严格依法招投标
第一、要增强法律意识。各级水行政主管部门和纪检监察部门,要加强对《招投标法》等法律法规的学习,努力提高整体素质,增强法律意识,增强责任感,牢固树立“百年大计,质量第一”和依法招投标的思想,以对国家、对人民、对子孙后代高度负责的精神,把招投标工作放到重要位置,真正做到:知法懂法、自觉守法、严格执法。
第二、严格依法招投标。水利工程建设基础设施项目的勘察设计、施工和主要设备、材料采购都必须按照《招投标法》实行公开招标,确需采取邀请招标和议标形式的,也必须经过项目主管部门或主管地区批准。水利工程的招标活动必须严格按照《招投标法》和水利部令14号令、30号令规定的原则、程序、范围等依法进行招标。在招标中,要充分体现公开、公平、公正的原则。对未按规定进行公开招标、未经批准擅自采取邀请招标和议标形式的,不得批准开工。工程监理单位也应通过竞争择优确定。
(四)、加大监督力度,严惩违纪违规行为
第一、建立监督网络。各级纪检监察部门要与有关部门相互配合,建立健全招投标监督机制,加强政府监督、审计监督、社会监督,形成严密的监督网络。把招投标工作置于整个监督网络之中。使违纪者不能违,不想违,不敢违。
第二,加大执法监督的力度。各级纪检监察部门要按照法律法规,坚持依法监督,依规监督,主动监督,自觉监督。根据《招投标法》和七部委第30号令等法律法规,结合水利工程建设实际,制定出切合实际的、便于操作的水利工程建设项目招标投标监督条规及实施办法,明确监察工作的基本原则、具体范围和标准、主要内容、权限、工作方式、重点环节、责任追究等,使监督人员知道怎么监督、监督什么、从什么环节入手。
参考文献:
[1]北沙.我眼中的招投标[J].建筑.2004 (8) :45-49.
[2]张芳,土晓华,卓平.构筑工程项目“双赢”平台[J].中国石油企业.2004 (5):22-23.
[3]阎磊.浅谈建设工程招标中的低价中标[J]
篇10
【关键词】 水利工程项目 档案 管理
九十年代后期,国家持续加大了水利基础设施建设投资力度,石津灌区作为水利部续建配套与节水改造、末级渠系节水改造、水管体制改革、信息化建设四大试点,灌区工程体系得到持续改善,形成了大量的工程档案,包括建设前期批文、施工过程记录、竣工验收资料及维修保养记录等。这些档案全面反映了水利工程建设情况,对工程质量评定、工程竣工后的运行管理和维护,以及对新建项目的前期筹备等,都具有重要的参考利用价值,水利工程档案管理工作显得尤为重要。
2008年水利部制定下发了《水利工程建设项目档案验收管理办法》,明确要求大中型以上和国家重点水利工程建设项目验收前,必须先对工程档案进行专项验收,档案验收不合格的,不得进行项目竣工验收。因此,如何加强水利工程档案管理,提高科学管理水平,拓展档案利用效益,成为档案管理工作的重中之重。
1.石津灌区管理局工程档案管理工作现状
石津灌区管理局综合档案室成立于1991年,1992年晋升为河北省机关团体事业单位省三级档案管理标准,1998年晋升为科技事业单位国家二级档案管理标准,工程档案的数量成倍增加,2000年成立了石津灌区续建配套项目建设局综合档案室,制定了工程档案管理制度,形成了由项目法人、建设单位、施工单位、监理单位组成的档案管理网络,配备了专、兼职档案员负责工程档案的收集、整理和归档工作,至今形成了五个类别的水利工程档案共618卷,其中,水工建筑物设计、施工等基建档案182卷,防渗配套档案69卷,日伪时期工程档案18卷,续建配套和节水改造档案349卷,末级渠系档案15卷。近年来,我局加快档案管理信息化建设步伐,实现了微机检索,显著提高了档案利用效率,档案查阅利用卷数累计突破2000卷次,在灌区续建配套与节水改造、末级渠系节水改造、信息化建设、水能梯级开发和南水北调规划论证等相关工作中,均发挥了重要作用,创造了可观效益。
2.灌区工程档案管理工作存在的问题
2.1 灌区工程档案收集不够齐全,管理不够规范
一是灌区历史久远,前期工程资料不足;二是工程档案管理工作滞后于工程建设,往往工程项目竣工后才进行档案资料的收集整理工作;三是专职档案员缺乏工程专业管理知识,而兼职档案员缺乏档案管理专业知识,使得大量的工程档案资料原件缺失,整理不规范。
2.2 灌区工程档案利用信息反馈不及时,缺乏查询的针对性
一是可检索性差,查询不便。利用者无法说出档案的具体名称和事项,使得查准率、查全率降低;二是档案管理部门对在建工程项目资讯掌握不全面,不能及时主动地提供利用;三是利用者不能及时反馈信息,造成利用效益无法统计,档案成果汇编不及时,档案的真正价值无法体现。
2.3 重要档案实体保管问题亟待解决。一些重要的年代久远的档案资料,因纸质老旧发脆且应用较多,字迹大都模糊,既不利档案实体长期保存又影响使用。
3.做好工程档案管理工作的对策和建议
3.1 做好工程档案资料的收集、整理工作
3.1.1 建立完善的适合灌区实际的工程档案管理制度
严格按照《水利工程建设项目档案验收管理办法》,结合工程项目本身,建立由项目法人负责、各参建单位组成的档案管理网络,针对具体工程项目,制定出文件材料的归档范围和保管期限表、档案分类方案和整编细则等较实用的工程项目档案管理制度,用制度约束各参建单位高质量地完成档案资料的收集工作。
3.1.2 加强岗前培训,规范工程档案的管理
在工程项目的招投标阶段,项目法人的工程档案管理部门就要求各中标单位指定一名责任心强的人员主管本单位的工程档案资料,在项目施工前对各参建单位的专职或兼职档案管理人员进行针对性培训,讲解水利工程建设过程中会形成哪些类型的文件材料,哪些是属于有保存价值需归档的,针对工程项目制定出具体的归档范围,使大家对项目档案的内容、数量做到心中有数。
坚持档案收集、整理工作和工程项目管理工作同步进行。签订工程合同时,纳入文件材料整理归档条款;检查工程质量和进度时,同时检查工程档案资料的收集、整理情况;进行项目成果评审、鉴定或项目阶段与竣工验收时,同时检查验收相关档案资料,对照归档范围详细核对收集到的档案资料是否完整,整理是否规范。
3.1.3 多措并举收集档案资料。
一是多方访查、搜集资料,完善前期工程档案;二是专职档案管理人员必须参与工程项目的建设,及时掌握工程进展情况,并指导和督促技术部门有针对性地催要档案资料;三是收取档案资料押金。即当一项水利工程报建后,施工单位先交—定金额的资料押金,直到工程完工,施工单位将完整的档案资料移交给档案部门后才可退回这笔押金。四是严把工程档案的专项验收关,把应该归档的文件材料全部收集齐全。
3.2 加强工程档案的开发利用工作。
3.2.1 制定完善的档案借阅利用制度。完备借阅、复印审批和及时归还手续,要求主动反馈利用信息,履行保密责任。
3.2.2 建立便捷的档案信息检索工具,最大限度的发挥档案的价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