商务英语研究方向范文
时间:2024-01-09 17:35:15
导语:如何才能写好一篇商务英语研究方向,这就需要搜集整理更多的资料和文献,欢迎阅读由公务员之家整理的十篇范文,供你借鉴。
篇1
关键词:文化差异;商务英语翻译;影响研究
东西方国家由于历史进程和地理位置的不同,人们在思维方式、风俗习惯等方面都存在着一定的差异。这些文化差异会对商务英语翻译造成影响。随着世界经济一体化,国际的贸易往来逐渐增多,对商务英语翻译的要求也越来越高。准确把握东西方文化差异成为能否正确进行高质量的商务英语翻译的重要因素之一。
一、商务英语的特点
商务英语属于英语的一部分,其中包含着丰富的欧美文化内涵。这些文化与我国历史文化之间的差异性较大,会给商务英语的翻译造成很大的影响。同时,商务英语是一种专业英语,主要用于商务活动当中,因此商务英语翻译需要达到礼貌、实用的要求。这样,才能在贸易双方的商务活动中,准确地表达己方的意愿和要求,从而促成贸易成交。此外,在商务英语当中,往往包含很多的书面用语、专业用语等,这对翻译的要求很高。如果翻译错误,将可能带来重大的经济损失。因此,商务英语翻译还要做到准确无误,无论是在语法、用词,还是在语句的表达方面,都应当保证准确性。
二、东西方文化差异对商务英语翻译的影响
1.地域文化差异
在地域分布上,我国处在东半球,而欧美等国家大多处在西半球,这就带来了东西方之间的地域性差异。在商务英语翻译中,地域性差异也会产生一定的影响。例如,在东方文化中,西风往往象征着凋零、凄冷,但在西方国家,西风却代表着温暖、祥和。
2.思维方式差异
思维方式对语言输出具有决定性影响,语言正是人们思维的具体体现。在思维方式上,东西方也存在着很大的差异,主要表现在语法方面。因此,在商务英语翻译也会受到这种差异的影响。例如,在谈话时,东方人总是习惯将重要的事情留到最后谈,而西方人习惯在谈话的开始阶段首先谈及。
3.民族心理差异
在东西方民族之间,民族心理也会对商务英语翻译带来很大的影响。例如:在我国,喜鹊鸣叫代表着报喜,属于吉祥的范畴,但是在西方国家,喜鹊的英文“magpie”却代表着嗦、唠叨的含义。又如,在好莱坞有一家名为Brown Derby的饭店,生意始终非常火爆。但是在华人区有一家叫作Green Hat的饭店,却几乎没有华人去吃饭。
通过以上几个方面,我们可以看出,文化差异会对商务英语翻译产生极大的影响。因此,我们应当对东西方文化差异对商务英语翻译的影响进行细致的研究和探索,寻找正确的应对策略,使商务英语翻译尽量达标、准确,从而更好地推动国际的贸易往来和经济交流。
三、东西方文化差异对商务英语翻译产生影响的应对策略
1.加强对东西方文化差异的认识
在商务英语翻译当中,要想避免受到东西方文化差异的影响,就应当加强对东西方文化差异的了解和认识。随着世界经济一体化的深入,国际贸易往来和经济活动逐渐增多,促进了商务英语翻译的发展。然而,在商务英语翻译的过程中,翻译者往往缺乏对东西方文化差异的重视,也缺乏对跨东西文化区的实践体验,导致其在翻译工作中无法厘清东西方文化中民族心理、风俗习惯、思维方式、地理位置等方面的差异,而产生严重的错误。对此,翻译者应当改变翻译方式和思想观念,加强对东西方文化差异的认识,了解其在商务英语翻译中产生的巨大影响。同时,翻译者在进行实际翻译时,要充分考虑东西方文化差异,融入自己的理解,对商务活动己方的意愿进行准确表达。
2.提高商务英语翻译者的专业水平
提高商务英语翻译者的专业水平,是减少东西方文化差异影响的基础条件。商务英语翻译对专业性的要求主要有两个部分,一是英语专业性,二是商务专业性。商务英语是英语的一个分支,属于语言的范畴。翻译者必须要具备良好的英语知识、较高的翻译水平。在国际的商务活动中,商务英语是重要的沟通和交流的工具,其中包含着大量的商务专用词汇和经济专用词汇。这就要求翻译者在具备良好的英语能力的同时,还要具备足够的商务和经济学方面的知识。对此,翻译者可以多阅读一些商务和经济方面的书籍、报纸、杂志等,不但能够提高自己的英语水平,还能够扩宽视野,了解商务知识,掌握国际上最新的商务动态。
3.掌握商务英语翻译的技巧
在商务英语翻译的过程当中,要注重对翻译技巧的把握。尤其是东西方的文化背景,一定要加强重视。例如:在中国,龙凤的商标十分受广大消费者欢迎和喜爱,但是在有些西方国家中,龙象征邪恶,孔雀代表着祸,在翻译过程中一定要加以注意。同时,在翻译过程中,一定要注意语言简洁,尽量用简单、明了的语言,准确表达双方的意图。另外,在翻译一些国外品牌时,要注意尽量避免音译,应当保持原文中的韵味和含义。例如衬衫品牌Smart,有人直接将其翻译成“司麦脱”,这样不但读起来不顺口,同时也无法表达出原品牌想要表达的含义,而如果将其翻译成“潇洒、洒脱”,不但能够更好地体现原品牌的优点,同时也更容易受到消费者的喜爱。此外,在进行商务英语翻译时,还可以利用一些商业套句,根据实际语境,将其翻译成易于理解的内容。
4.掌握商务英语翻译的原则
要想避免东西方文化差异对商务英语翻译产生的影响,还应当熟练掌握商务英语翻译中的各项原则。在商务英语翻译的过程中,要注意多使用礼貌用语和敬语,保证对对方足够尊重,让对方能够感受到己方的诚意,从而促成交易。同时,在选择翻译用语时,要注意简洁明了、准确全面、突出重点。要避免将个人的情绪和主观判断带入到翻译当中,必须准确、忠实地对原文的意义进行翻译和传达。如果翻译当中遇到专业词汇、人名、术语等,一定要进行反复查验,做到认真严谨。在翻译过程中还要注意实际的语境,使翻译符合现实生活中的语言表达习惯和特点,保证翻译的连贯性与合理性。最后,在翻译过程中,还应当避免太过口语化的词汇和用语的出现,应当尽量做到正式、严谨,以体现出对待商务活动的认真、严谨的态度。
在世界经济一体化的不断发展和深入过程中,世界上各个国家纷纷打破国界向外发展,国际的商务活动和经济交流活动越来越频繁。而在激烈的国际市场竞争中,我国要想占据有利位置,商务英语翻译人才是必不可少的重要支持和保障。然而,由于东西方之间存在着很大的文化差异,给商务英语翻译带来了很大的影响。对此,应当掌握这些文化差异,分析其对商务英语翻译造成的影响,采取相应的策略,从而不断推动国际商务活动的发展。
参考文献:
[1]陈柳悦.东西方文化差异对商务英语翻译的影响[J].怀化学院学报,2011(3):55-57.
[2]李云.探析商务英语翻译中东西方文化差异带来的影响[J].海外英语,2013(5):115-118.
[3]平丽芳.浅谈中西文化差异对商务英语翻译的影响[J].海外英语,2012(3):155-258.
篇2
论文关键词:开放教育,商务英语,项目课程
经济发展的全球化使得我国与国际间的商务活动日益频繁,对商务英语人才的需求也越来越大,培养既会英语又通商务的涉外商务人才成为各级各类高校的当务之急。开放教育商务英语作为我国高校商务英语教育的一部分,同样面临这一问题。
笔者认为,开放教育商务英语专业项目课程的设置应遵循以下原则:
1.服务于区域经济,体现本地区行业特色的开放教育商务英语项目课程设置
开放教育商务英语项目课程的设置要服务区域经济,适应本地区行业需求,体现本地区行业特色。项目课程要体现本区域经济发展的工作岗位群所需的综合能力与相关的专业能力。通过市场调研,结合开放教育指导思想来分解目标工作岗位对就业者的能力需求,确定从事涉外业务助理,外国客户服务,商务秘书和商务文员等岗位群工作所需的综合能力与相关的专项能力,如英语语言知识,英语语言运用技能,实际经验,公关能力等属于综合能力;商务谈判,制单等属于专项能力。项目课程的设置要面向现在学生的职业生涯同时兼顾未来发展所需,既重视综合工作能力要素,也重视专项能力要素,更重视能力间的迁移。
商务英语项目课程的设置立足当前,同时要注重面向未来,体现各地区未来经济发展趋势。笔者以为,长江三角洲,珠江三角洲一带商务英语翻译方向涉外经济活动频繁,对商务翻译的需求日趋增多,单纯的英语人才和国际贸易人才都不能满足企业发展需要,而目前从事商务和外贸翻译的多为英语专业毕业生,不能满足人才市场需要。因此,商务英语翻译人才具有适应性强,就业空间广阔等优势。另外针对开放教育商务英语专业的学生多从事外贸的特点,在项目课程设置时要立足商务,向进出口贸易发展,培养进出口贸易单证员,报关员等,强化如单证英文识别,运输报验,托运,投保等英文实践操作,由于这些技能重实践,理论性不高,能适合开放教育大专层次人才培养规格,将极大调动学生学习积极性!
2.以能力项目模块为指引,构建“工作任务”为核心,学生,教师和企业共同参与的“三位一体”的开放教育商务英语项目课程组织体系和教材开发原则
作为项目课程开发第一个环节是设计项目课程体系,这是非常关键的一个环节。项目课程是以项目为参照点组织内容的课程模式,以工作任务为中心选择并组织课程内容,并以完成工作任务为主要学习方式,目的在于加强课程内容与工作之间的相关性,整合理论与实践,提高学生职业能力。商务英语专业教材的开发要以学校为基地,学生,教师和企业“三位一体”共同参与。为保证工作任务内容定位的准确,必须有企业专家的深度参与,因为企业专家熟悉工作过程,善于分析分解工作任务和职业能力。
项目课程教材开发要体现学生创新能力和自我发展能力的培养,突出应用性原则,即要求教材开发选择最有助于学生解决实际工作问题的课程内容,选择有应用价值的知识,要符合当今社会的现实需求。同时项目课程教材的开发要针对商务英语专业的特点,根据工作任务过程选择并组织教材内容。教材内容要精选地区经济商务领域的案例,加强教材内容与学生生活以及经济社会发展的联系。
3.建立教,学,做“一体化”,体现教学内容与工作实际和行业标准相结合的开放教育商务英语项目课程内容设计
项目课程组织体系的设计要先确定围绕任务需要设置的课程,从知识和任务的关系看,能结合任务学习的理论知识,都要尽可能地结合任务进行学习,同时尽可能地把这些知识编制到项目课程中去。只有把工作岗位的任务组织规律与学习规律、教育规律结合起来,才可能设计出能有效促进学习,可以实施的项目课程体系。在课程设置时,应依据教学组织的方便,把在工作过程中比较接近的工作领域教学合理归并。在课程内容选择时要体现行业标准,岗位证书是行业标准的重要参照,在商务英语教学时可结合外销员岗位证书,跟单员岗位证书等的内容进行组织。另外,编排项目课程要按照学生经验递进的原理进行,考虑如何使课程与学生自己的经验结合起来,使课程成为学生真正的课程,使课程有意义。
项目课程的组织设置方式要求以能力项目模块为指引重新设置课程,把项目课程内容模块化,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将知识均匀分布于各项目中,注重与相关专业课程衔接,重视商务文化意识培养。下面是商务英语课项目课程教,学,做“一体化”内容设计。
“商务英语”是一门培养学生听,说,读,写综合技能的商务英语统设必修课程,目的使学生掌握当代商务理念和国际商务惯例。项目内容的设置要结合商务活动的真实语言材料,使学生学做结合,学用结合。本课程可分成以下几个模块进行:(1)公司介绍;(2)客户服务;(3)财务管理;(4)产品开发;(5)技术培训;(6)招聘求职;(7)广告竞争;(8)销售服务。每个模块下面可分几个子项目,结合区域经济发展来进行项目课程教学。学生在学习此门课程时,可以选择当地几个著名童装品牌出口公司进行现场全真学习演练,把这八个模块渗透在一个公司的日常营运中,让学生学,用,做相结合,零距离与现实接轨,实实在在培养学生的职业意识。
参考文献
1 徐国庆. 职业教育项目课程几个关键问题[J]. 职业技术教育,2007,29.
篇3
课题来源:本文为市级课题“以‘职业岗位能力培养’为导向的‘商务英语翻译’教学改革实践及探究”[课题编号:2010148]的成果之一,该课题获政府资金资助。
作者简介:谌利华(1971―),女,副教授,硕士研究生,研究方向:英语语言文学,翻译;
谌利敏(1976―),女,本科,中教一级,研究方向:英语教学,翻译。
摘要:本文分析了传统商务英语笔译实践教学模式下教学中存在的突出问题。基于武汉城市职业学院(以下简称“我院”)商务英语笔译教学改革与创新经验,探讨了如何在ESP理念和任务型教学法的指导下,以学习者为中心,以“做”促“学”。
关键词:职业能力;高职;商务英语翻译
以发展翻译能力为中心的现代教学理念强调翻译教学应该是多种培养目标科学合理的组合。因此,在教学过程中,应把理论知识、实践技能、应用环境结合起来,培养学生的职业能力。鉴于高职课程改革的要求,高职商务英语翻译教学在培养学生职业能力,满足高职人才培养需求方面凸显出一些问题,需要加以认真探讨。
1传统高职商务英语翻译教学的现状分析
(1)传统商务英语翻译教学模式下的师生关系。传统翻译教学模式要求教师无所不知,从讲授到解答,都要求教师是“翻译之神”(贺莺,2007),处于绝对的权威地位。而商务英语涉及的领域广泛,内容繁杂,相较于通用英语(English for General Purposes),对教
表一
课时教学目标教学内容教学方法教学评价2掌握基本的
商务笔译理论商务英语翻译理论练习、总结讲授小组内互评
教师评价4学习商务名片的翻译商务名片角色扮演小组间互评4学习商标的翻译商标展示会小组间互评4学习商务广告的翻译商务广告小组讨论presentation小组间互评6学习产品说明书的翻译产品说明书网络论坛网上互评4学习商务信函的翻译商务信函角色扮演自评
教师评价4学习商务合同的翻译商务合同论坛小组间互评4综合训练各种文本实训小组间互评表二Assessment Form for letters of Business (商务信函翻译评价表)
Letters
(信函)Correctness
(事实准确)Courtesy
(礼貌得体)Conformity
(功能对等)Self-Assessment
(自我评价)Teachers Assessment
(教师评价)询盘函报价函还盘函接受函师的要求更高,被置于教学神坛之上的教师压力更大。而且,在信息技术不断发展、学生主体意识和参与意识不断强化的时代背景下,传统教学模式抑制了学生的学习热情和学习主动性。
(2)传统商务英语翻译教学模式下的教学内容。传统商务英语翻译教学模式下,教师教授的内容大多来自于教材。教师实际参与商务英语翻译活动是非常有限的。因此,商务英语翻译的研究对商务英语翻译活动的指导作用不够。在1994~2006年发表的680 篇论文中有近一半以上的文章都分布在商品商标广告方面,占商务英语翻译研究的74%,而涉外保险、运输、国际金融、WTO文献等方面的翻译研究总计只占15%,且都是2000年以后开始起步。而在国际商务活动中,广告商标的翻译所占比重极为有限。
2教学实践中运用的语言教学理念
(1)ESP教学理念。ESP全称为English for Specific Purposes,即专门用途英语,它起始于20世纪60年代,是在经济全球化、文化多元化及科技革命背景下产生的。
(2)任务型教学法。任务型教学法(Task-based Language Teaching Approach)是指教师通过引导语言学习者在课堂上完成任务来进行的教学。这是20世纪80年代兴起的一种强调在做中学(learning by doing)的语言教学方法,是交际教学法的发展,在世界语言教育界引起了人们的广泛注意。
3教学实验:基于语言教学的新理念构建商务英语翻译教学新模式
本教学实验在武汉城市职业学院推行了三年,通过实验,形成了一套完整的教学方案,实验结果表明: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得到提高,商务英语翻译水平有所增强,毕业生在商务背景下的英语语言能力得到提升。因此,本教学实验为商务英语笔译教学提供了一种可供选择的教学方法。实验中,运用ESP教学理念和任务型教学法,从教学目标、教学内容、教学方法、教学评价几方面对传统翻译教学进行改革,力图培养学生的职业能力(参见表一)。
(1)以需求分析为基础设定教学目标。我院很多同学通过努力拥有大学英语四级或六级证书,但在专业范围内的语言应用能力仍较差,主要原因是目前商务英语教学仍注重专业词汇、语法等语言知识教学,而忽视了与专业相关的语言应用能力的培养。因此,运用需求分析理论,进一步明确了商务英语翻译教学目标,并在此基础上为学生设定初级目标,接着在此基础上设定中级目标,培养和训练学生在专业领域的商务文本翻译能力,使学生具备在各种职业情景下使用英语,实现有效沟通的能力。
(2)以专业实务为依托设计教学任务。教学内容是教与学的重要资源和依托,也是教学成功与否的关键之一。借助专业论坛,设计真实的任务。通过企业调研,了解到商务沟通中涉及的必要内容主要是:商务名片、商务信函、产品说明书,因此,教学内容主要设定为这些领域。商务合同的翻译对于商务活动来说也是必需的,但是因为难度大,只能作为拓展。在翻译产品说明书的学习中,借助于网络,任务来源于e-bay,学生不仅输入了大量的语言素材,而且兴趣浓厚。
(3)以学生为中心,以多样化为原则运用教学方法。要强调运用“以学生为中心”的真实任务和活动来实施教学。在教学实验中,创设真实情景,通过角色扮演、小组讨论、图表描述等形式,培养学生在交际情景中的语言应用能力。同时,商务英语笔译实践教学中对于网络的运用也使教学方法更加灵活多样。
(4)以学生为主体进行教学形成性评价。所谓形成性评价,是“对学生日常学习过程中的表现、所取得的成绩以及所反映出的情感、态度、策略等方面的发展” 做出的评价,是基于对学生学习全过程的持续观察、记录、反思而做出的发展性评价。商务英语翻译每个教学任务都有学生评价及教师评价(参见表二),学生通过自评和互评,不仅学习和掌握了教学内容,而且在使用这些标准去评价译作时,通过对比自己的译作、同学的译作及参考译文,变被动的学习为主动的探究,提高了学习效率。
综上所述,随着我国对外交流的日益增多和英语普及程度的提高,在大学进行ESP教学逐渐成为一种趋势。建立以应用能力培养为核心、以学生为中心的商务英语翻译教学新模式是值得我们探究的问题。
参考文献:
篇4
(1.衡阳师范学院,湖南衡阳421008;2.湖南中医药高等专科学校,湖南株洲412012)
摘要:实践教学是商务英语专业人才培养中的一个重要环节。本文通过对衡阳师范学院外语系商务英语专业学生实习意向的调查,分析参与实习的真实原因、对实习时间及实习单位的要求,同时,调查并分析学生对专业实习的态度,以便地方院校制定相应的实习计划及办法。
关键词 :地方院校;商务英语专业;实习意向;实践教学
中图分类号:G640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1—1580(2014)08—0059—02
基金项目:本文系衡阳师范学院2014年院级教学改革研究项目“地方院校商务英语专业实践教学改革研究——以衡阳师范学院为例”(课题号:JYKT201406)和2014年湖南省普通高等学校教学改革研究项目“地方本科院校商务英语专业实践教学体系构建研究”(湘教通[2014]247号第377项)的部分研究成果。
收稿日期:2014—03—28
作者简介:谢彩虹(1978— ),女,湖南衡阳人。衡阳师范学院外语系,讲师,研究方向:商务英语及翻译理论与实践。
文瑞英(1976— ),女,湖南益阳人。湖南中医药高等专科学校,副教授,研究方向:英语学科教学。
一、调查对象及方法
本调查的对象为衡阳师范学院外语系商务英语专业2011、2012、2013年级的在校大学生。调查方法为书面问卷调查,每份问卷包含20个问题,涵盖实习时间、实习地点、实习待遇、实习目的等等。问卷设置的选项均为多项选择题,选择一个到多个选项均可,如果有不同于选项的回答,则每个问题均设有开放式的选项“其他”。共发放调查问卷80份,收回有效问卷63份,回收率为92.7%。
二、调查问卷统计与分析
参与调查的学生年龄在19至21岁之间,在家庭来源方面,农村生源为44人,占69.8%,这与地方院校的生源情况是相符的。参与调查的学生中,独生子女为21人,非独生子女为42人,二者比例为1∶2,通过spss12.0 统计软件进行数据分析,发现独生子女与非独生子女在实习意愿调查结果上没有明显区别(p>0.05)。
(一)商务英语专业学生参与实习的原因调查及分析
关于“为什么参加实习”的问题,54人次选择了“加深对职业与行业的了解,确认喜欢或擅长的职业”,占总人数的85.7%,说明大部分学生把实习当做职前培训,或者就业前的实战演练。没有人选择“学校要求”这个选项,说明学生对实习的意愿完全来自自身需求,而非学校或者家长的强制要求。
出于这个内在原因,学生在回答“实习前考虑的首要因素”这一问题时,有58人次选择了“个人发展机会”,占总人数的92%,另有29人次选择了“专业知识的应用”,占总人数的46%,排名第二,远远超过其他选项如“经济收入”、“生活环境”、“工作稳定性”等,说明学生对实习的考虑主要是职业的发展及专业知识的实践,很少考虑其他因素,这也进一步表明了学生对实习的专业期待。
因此,学生对实习的期待以职业发展为主,并不期待赚钱或出于学校要求。
(二)商务英语专业学生实习时间调查及分析
关于实习开始的时间,34人认为大三寒暑假开始为最佳,22人认为大二寒暑假开始最好,认为大四寒暑假开始实习的人数为7人,没有人认为可以在大一寒暑假开始实习。
在被问到“你认为大学生应该实习多久”时,受访者大多选择了六个月或者一年,选择六个月的有35人,选择一年的有27人,二者相加有62人,几乎是全部的受访者,这说明学生认为半年到一年的时间是实习持续的最佳时长,这也符合人的认识规律。另外,8、9、10三个月是大部分外贸企业的订单集中期,从寒暑假开始实习,充分利用寒暑假的时间,既可以延长实习时间,又能满足企业的实际需求。
(三)商务英语专业学生实习单位调查及分析
关于商务英语专业学生最希望去的实习单位,受访者中有37人选择了“外企”,占总人数的58.7%,这与学生对实习是否应该与专业对口的回答是一致的,有46人选择了“比较重要”,占总人数的73%,另有12人选择了“非常重要”,这说明学生选择实习单位时,倾向于与自身专业一致的单位,商务英语专业学生倾向于选择外企。
在实习单位的地理位置上,有50人选择了“东部发达地区”,占总人数的79.3%,仅有两人选择了“西部发展地区”,这说明学生仍然倾向于选择已发展地区,而不是待发展地区,这可能与学生的专业有关,大多数学生都认为学习商务英语,就应该去贸易特别是国际贸易发达的东部地区实习,然后就业。
在选择实习单位时,只有3人选择了“市中心”,大多数选择“市区”(38人),而不是“郊区”(6人),占总人数的60%,其余人则没有要求,这说明学生倾向于交通更为便利的市区,但并不强制为市中心,可能是因为市中心的生活成本较高。这也可以解释为什么有38人选择了“包吃住”为“最低实习待遇”,占总人数的60%,他们大多对于薪资并无要求。
对实习单位的工作要求,有28人认为必须双休,每天8小时工作制,但也有24人选择了“服从单位任何安排”。
(四)商务英语专业学生实习态度调查及分析
学生认为“自身最欠缺的素质”为“相关工作经验和实习经验”及“专业知识和技能”,分别为51人次和46人次,占80.9%和73%,这说明学生对已学的专业知识和技能是否能让自己胜任实习工作,还抱有怀疑的态度,另一方面也说明,学校对学生的模拟实训没有做到实处。
如果在实习过程中收到虚假信息或者侵害,大多数学生选择“诉诸法律”或者“寻求学校或有关部门帮助”,占总人数的90%以上,这说明学生的法律及维权意识有所增强。
三、结语
实习是商务英语专业人才培养中非常重要的一个环节,学生们也一致认为实习对未来的就业“帮助很大”(28人)或者“有一定帮助”(34人),二者一共占总人数的98.4%。因此,希望通过上文的统计与分析,可以帮助高校,特别是地方院校制定相关的实习计划与办法,以便更好地促进商务英语专业在普通高等院校的健康发展。
[
参考文献]
[1]李柯.高师院校大学生就业意向调查分析[J].山西财经大学学报,2012(4).
[2]钱芳,谷暘.试论商务英语专业实习教学改革[J].中国成人教育,2007(10).
[3]黎清旦,曾洪鑫.珠三角地区普通高校2013届大学生就业意向调查分析[J].当代教育理论与实践,2013(5).
篇5
关键词:实践教学体系 职业能力 商务英语专业 问题 对策
中图分类号:G642.0 文献标识码:C DOI:10.3969/j.issn.1672-8181.2014.03.023
高职教育的人才培养目标是培养生产、建设、服务、管理第一线的高级应用性技术人才。高职实践教学体系作为高职教育内涵的核心,突出培养学生实践能力尤其是职业能力,是实现高职教育的人才培养目标的关键。
1 高职商务英语专业实践教学现状
近年来,随着我国职业教育的快速发展,实践教学体系在实现人才培养目标的作用日益凸显。各高职院校为构建实践教学体系做出了不同的探索,形成了独具特色的“实践教学”或“实践教学体系”。例如:广东白云学院的“开放式”实践教学模式,广东科学职业技术学院的三位一体实践教学模式(韩敏,2013)以及娄底职业技术学院和江苏城市职业学院的以就业为导向的商务英语专业实践教学体系。但部分的高职院校商务英语专业在构建实践教学体系时,还主要存在以下问题。
1.1 实践教学体系概念不清楚,未突出职业能力的培养
从国内近五年高职商务英语专业实践教学体系的研究文献来看,系统性的高职商务英语专业职业能力实践教学体系研究还处于初始阶段,研究成果多是零星的关于高职商务英语专业“实践教学”“实训教学”或“实践教学模式”实践教学体系中的某一个或几个方面的研究。这些研究主要最大的特点就在于将“实践教学”“实训教学”或“实践教学模式”等同与“实践教学体系”。而作为实践教学的承担者,部分教师也对实践教学体系的概念不清楚。因此,了解清楚实践教学体系的概念迫在眉睫。此外,高职教育重点强调对学生职业能力的培养,而职业能力才恰恰是学生能够胜任工作的关键。
1.2 实习基地建设和教师队伍建设力度不够
实习基地作为实践教学实施的场所,在对学生职业能力的培养中发挥着重要作用。实践教学体系应加强实训基地建设,包括:校内实习基地资源的开发和利用和联合企业建立校外实训基地。(赵锦,2008)同时,教师队伍建设对办好高职教育和保证实践教学有效开展发挥着重要作用。但是,目前大部分商务英语专业的实习基地建设和教师队伍建设力度不够。因而制约了其发展和人才培养质量。
2 构建高职商务职业能力实践教学体系对策
为了解决构建高职商务英语专业职业能力实践教学体系出现的问题,可采取以下对策。
2.1 提高教师实践教学体系理论水平,构建职业能力实践教学体系
实践教学体系理论学习不仅能让教师的思想更充实,更能让教师对教学实践的理解更深刻,更好地来指导实践教学。实践教学体系的概念就有广义和狭义之分。广义是指其由实践教学活动的各个要素构成的有机联系整体。包括目标体系、内容体系、管理体系和保障体系(吴建设,2004)。狭义是指实践教学内容体系,即围绕专业人才培养目标,通过合理的课程设置和各个实践教学环节(实验、实习、实训、课程设计、毕业设计等)的合理配置,建立与理论教学体系相辅相成的实践教学内容体系。不论各高职院校在采用广义或者狭义,都应清楚其概念、构成和运作方式等。而不能将实践教学体系等同于实践教学模式或方法。此外,职业能力是满足企业人才需求的关键。因此,在构建高职商务英语专业职业能力实践教学体系时,必须进行企业人才需求调查和分析,明确商务英语专业职业能力标准;结合地区经济和时代变化,按市场需求,优化实践教学内容,并随时更新实践教和提高教师水平。
2.2 加强校企合作,建立校企合作集团
校企合作一直是制约商务英语专业发展的“瓶颈”之一,如何发挥企业的作用和提高其积极性是必须解决的问题。目前,商务英语专业校企合作最大的问题是企业接受学生的量少(多小于5人),校企合作企业数量不足。如何让学生都有机会到企业进行实习或实训,构建校企合作集团是一个很好的方式。例如:商务英语专业可主要寻找使用“阿里巴巴”操作平台的企业来建立校企合作集团。这不仅解决了企业接受学生量的问题,还降低了企业未来培训员工的成本。建立校企合作集团还有利于扩大院校在该地区外贸行业的影响,进而吸引更多企业主动加入到校企合作集团中。
2.3 进行企业兼职教师认证,强化教师队伍建设
实践教师在实践教学体系中的作用不言而喻。实践教师主要由校内专任和企业兼职教师担任。为了加强教师队伍建设,校内专任教师应深入企业进行实践锻炼并通过双师认证,真正掌握相关岗位的操作技能。企业兼职教师则应发挥知悉企业人才需求,掌握实践操作技能,具备丰富的实践经验和人脉等优势;克服缺乏基本教学技能,实践经验无法提升到教育理论层面等劣势。进行企业兼职教师认证是克服其劣势的解决方法。以重庆城市管理职业学院为例,3次培训企业兼职教师认证,效果明显。这不仅帮助企业兼职教师解决教学难题,也为进一步深化校企合作,实行校企联合培养高职院校师资队伍开辟了新的渠道。
3 结语
为了更好地解决构建高职商务英语专业职业能力实践教学体系所面临的各种问题,主要对策包括:提高教师实践教学体系理论水平;加强校企合作,建立校企合作集团;进行企业兼职教师认证,强化教师队伍建设等方式。
参考文献:
[1]韩敏.高职商务英语专业实践教学体系基础研究[J].商业现代化,2010,(3).
[2]吴建设.基于建构主义理论的高职实践教学体系的整体构建[J].中国高教研究,2004,(11).
[3]赵锦.基于职业能力开发的高职实训教学体系若干问题研究[D].天津大学,2008.
篇6
【关键词】商务英语 课程设置 现状分析
自2000年教育部正式出台修订后的《高等学校英语专业英语教学大纲》,专门用途英语(ESP)教学在高校英语专业课程中出现。在社会对英语人才的需求转向应用型、复合型的趋势下,商务英语作为专门用途英语(ESP)的一个分支,发展迅猛,其研究也日渐形成一股热潮。据调查,中国目前有300多所不同层次的高校开设有与商务有关的英语专业。这些高校中包括新建的地方本科院校。在全国教育体系中,地方普通本科高校属“应用型”院校。潘懋元(2008)指出地方本科院校的共同点在于,首先其办学宗旨是为了提高学生的应用能力,其次地方本科院校立足于当地社会并服务于当地社会,其特色表现在其人才培养目标、学科专业设置、课程与教学模式和科学研究等方面。但是从目前地方院校开设的商务英语课程来看,由于各校的教学背景不同,对商务英语及课程观也有差异,课程设置随意性大,缺乏系统性。本文对地方本科院校商务英语课程设置在课程模块、开课比例和开课学时方面的现状做出分析,并提出相应的建议。
一、 商务英语课程设置现状
笔者调查了湖北省五所地方本科院校,通过比较分析各校商务英语课程模块设置和开课学时,试图回答以下问题:(1)商务英语专业课程是否模块化?如果是,所有模块中的课程是否齐全和系统?(2)所有商务英语课程的学时数是否达到要求?以及开课比例是否合理?
1.商务英语课程模块设置现状。笔者通过对商务英语教师和毕业生进行问卷和访谈调查,72%的毕业生和80%的教师都认同一种商务英语课程模块组合,即:英语语言知识与技能、商务英语技能、交际策略、商务知识和人文素养。表1.1可以明显看出这五所高校的商务英语课程大体呈现模块化结构,但是也反映出了一些问题。首先,有些课程模块被忽略。比如商务英语用人单位和学生都认为很重要的模块四(交际策略)在A大学未被开设。而E大学对交际策略模块未给予足够的重视,因为将商务沟通和跨文化交际设置成选修课程。其次,有些子模块也出现了缺失。对于商务英语技能模块,除了商务英语写作外,其他课程不同程度被忽视。根据受忽略程度,商务英语听说排第一,意味着被忽视程度最高,接着是跨文化交际,商务沟通和商务英语阅读。由此可以总结交际策略模块和商务英语听说课程在这五所地方高校出现缺失。最后,这些模块中的子模块课程不系统。例如从A、C、D、E四所高校开设的模块三(商务知识)课程可以看出,商务英语被看做是一个狭窄的范围,认为只要掌握了一至两门商务知识就能成为合格的商务英语人才。
依据《全国高等学校商务英语本科教学标准(试行)》的规定,各模块应占相应的学时比例,语言技能模块(包括模块一和模块二)占60%,商务知识模块20%,交际策略模块10%,人文素质模块10%。从表2可以看出,两所地方高校的商务英语四年的专业课总学时没有达到规定的最低标准1800;所有五所地方高校的语言知识与技能类课程的学时都超过了60%,而其他三类模块课程的学时达不到要求。这说明地方高校商务英语专业采用“英语+商务知识”模式,即在传统的英语课程里附加少量的非系统的商务知识,忽视了对学生交际能力和跨文化意识的培养。在对商务英语用人单位的调查中,用人单位普遍认为商务英语毕业生总体上好学,但是在进行商务谈判时听说技能有所欠缺,往往表现比较紧张,不善于跟外国客户沟通。并且大多数学生对目前商务英语课程设置以及设置比例都不太满 意,受访的93名商务英语方向的大四学生中有49人对现有课程的设置比例不太满意,占52.7%。
二、 课程设置现状原因分析
1.商务英语课程设计者没有经过全面的需求分析,大多数课程设置是基于学校内部分专家和教师根据以往其他专业的经验或是单纯借鉴其他学校而制定,在课程设置以前没有做实际的需求分析,忽视了学习者作为学习主体的作用,没有考虑社会环境的变化对商务英语专业的实际需求,甚至没有对各校所在地区的种种限制(如师资、教学设施等)加以考虑。例如89%的受访学生认为他们首先欠缺的是商务沟通能力;从用人单位角度,访谈的结果表明大多数毕业生不善于商务场景下的交际策略。然而从上表可以看出交际模块的课程不受重视。专门用途英语和通用英语的主要区别就在于专门用途英语教学中,需求分析是课程设置的前提,通过需求分析得出的调查结果则是课程设置的基础。高嘉Z(2012)指出,课程设计者只有通过对目标情景、教学环境、学习者知识水平等方面综合分析,才能制定有效的教学大纲,确保ESP教学顺利进行,而忽视需求分析则会导致ESP教学偏离正轨。
2.课程模块以及子模块缺失的第二个原因在于缺乏师资力量和办学条件。目前商务英语教学朝着多样化、深度和广度化发展,所以对商务英语教师的要求也不断提高。商务英语的特殊性决定从事商务英语教学的教师应具有扎实的英语语言功底、商务专业理论基础和一定的行业背景知识。然而针对地方院校商务英语教师的调查表明,大多数教师只有英语专业背景,大多数教师对商务、贸易等专业领域不熟悉,并且没有机会参加实践,不能真正符合该课程的教学要求。另外,学历水平普遍不高,讲授商务英语课程的教师硕士以上学位偏少,实力较强的学校硕士学位教师大多集中在省会大城市。有些地方院校虽然开设商务英语,但是没有建立诸如贸易类的实验实训中心,无法给学生提供实际操作的机会。这些因素造成了某些商务英语课程没有完整配套的商务英语课程体系,学科体系单薄。
3.“商务英语”的内涵从广义上讲应该涵盖贸易、管理、金融、经济等各层面的知识,但是各院校对商务英语的内涵有不同的理解。比如有的高校认为商务英语就是指外贸进出动,所以只侧重于开设国际贸易类的课程。此外,由于四年的总学时有限,商务英语方向的课程还包括通识教育类课程,这也就相应地压缩了专业课的学时。
三、 建议
1.在进行课程设置前进行需求分析。完整的需求分析应包括对商务英语学生的需求分析、对商务英语教师的需求分析,尤其是还要针对商务英语用人单位的需求分析。如现在采用较多的是Dudley-Evans&St.John提出的综合性需求分析模式,包括了语言学习需求、环境情景、有关目标情景的语言信息等七个方面。并且需求分析应该贯穿于课程实施的整个环节。课程开始前进行需求分析可以为课程设置提供依据,课程结束后的需求分析可以使课程设置更合理。
2.实行校本培训和校外培训。前文提出商务英语课程设置的不合理在一定程度上取决于师资不足。商务英语教师缺乏阻碍了商务英语学科发展。有商务知识背景的英语教师比英语语言教师更能胜任商务英语教学。新建地方本科院校应该从本校的实际出发,在教育专家的指导下,由学校组织校内培训以提高教师教学和科研能力。英语语言教师也可以通过自学、讲座、合作教学等方式向商务英语教师转变。同时,商务英语教师应深入到企业,不仅能够真正了解企业对人才的知识和技能需求,而且也有利于他们及时进行专业课程的设置与调整,这样才能把教学与实践结合起来,培养合格的商务英语人才。
3.新建本科院校需要结合各自专业特点和人才培养要求,加强实验室、实习实训基地建设。比如同声传译实验室、商务谈判模拟实验室以及国际贸易模拟实验室为学生更好的了解商务具体操作流程提供保障。校外实践则可以通过不同的方式进行,如加强学校和当地企业合作,建设实训基地。建设实训基地、组织学生校外实践的过程中,高校也能够充分了解社会的需求和发展趋势,并据此调整专业方向,改革更新教学计划与教学内容,以更好地适应当地经济发展。
四、 结语
培养高素质的商务英语专业人才反映出新建地方本科院校适应当前社会和经济发展需要的目标,而如何设置科学、合理的商务英语课程关系着能否顺利实现商务英语专业人才培养目标。地方本科院校应利用区域资源,在需求分析的基础上构建合理的、反映当地区域特征的商务英语课程体系,有助于提高地方本科院校服务区域经济社会发展的能力和水平。
参考文献:
[1]Dudley-Evans & St John,M.Developments in ESP- A multi-disciplinary approach[M].Cambridge: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1998:123.
[2]陈准民,王立非.解读《高等学校商务英语专业本科教学要求》(试行)[J].中国外语,2009(4):5-6.
[3]高嘉Z.专门用途英语需求分析评述[J].中国ESP研究.2012 (3):106-113.
[4]宁建庚.ESP理论指导下的BE目标需求分析[J].湖北广播电视大学学报.31(2):133-134.
[5]潘懋元,车如山.特色型大学在高等教育中的地位与作用[J].大学教育科学.2008(02).
[6]修志华 .新建地方本科院校商务英语课程设置研究[D].山东大学.2012.
[7]赵军峰.商务英语课程设置及教学现状调查分析[J].中国外语.2006(5):8-12.
篇7
关键词:中国经济,商务英语,应用型人才
一、引言
随着中国经济的迅速腾飞,中国在国际经济事务中的地位达到了前所未有的高度,在此新的经济形势下,服务于经济的高职商务英语应用型人才相对缺乏。高职商务英语应用型人才是指能够掌握并熟练运用现代商务英语和贸易技能的高职商务英语人才。高职商务英语应用型人才的培养主要是为了满足目前日益增多的对外贸易和经济的多元化需求,它体现了经济的发展和时代的进步。
高职商务英语应用型人才的培养是基于明确专业方向,优化课程体系,合理安排课程结构,立足工学结合的基础上,对高职商务英语专业学生进行有效教学,有序实践,以求提升高职商务英语学生的就业竞争力,真正成为未来职场上的应用型人才。
二、 高职商务英语人才培养的现状和问题
1. 高职商务英语的专业定位不能与市场需求相适应。
高职商务英语的专业定位大都还在延续本科教育“系统性和学科性”的模式,即使有所改变也是在此基础上的一些微调,忽视了高职教育培养“应用型”人才的特色教育。随着市场经济日新月异的发展,显然目前这种与市场需求不适应的专业定位是过时的,无法满足社会的需求。因此,高职商务英语人才在求职中竞争力明显不足。
2. 高职商务英语人才培养目标不合理。
目前,在高职商务英语人才的培养目标的制定上出现了两极分化:一种是仍然延续传统的本科教育的培养目标,但是本科课程在高职教育中被压缩,将高职学生培养成为 “本科教育的缩小版”人才;另一种是,过分强调学科的实践性和岗位技能的培养,忽视了学科中理论部分的完整性,急于将还未有充分专业知识的高职学生推入岗位实习环节,以实现“岗位技能型”人才的培养,颇有“拔苗助长”之势。
3. 高职商务英语专业教学配套教材不能与时俱进
虽然现在商务英语专业的教材层出不穷,但是真正适合高职教育的却是为数不多。大多数教材的编写都滞后于当今国际商贸的发展,而且一旦出版便一劳永逸,这些教材很难将中国目前经济发展的最新信息传输给学生,若是从中去选择适合高职学生,体现高职特色的教材则是少之又少。
4. 教师队伍建设不完善,双师型教师缺乏
我们提倡高职商务英语教师不仅具有理论研究能力,还应具备专业实践能力,但是目前,教师队伍中困境是教师脱离了实践工作岗位,只负责教授语言理论知识,并不具备真正的商务工作的背景,没有实际的工作经验,很难胜任商务英语综合性课程的教学任务。在大多数高职院校的商务英语专业的授课教师中,双师型教师的比例比较低。因此,高职商务英语的教学质量也受到了极大的影响。
三、 在新的经济形势下,构建高职商务英语以培养应用型人才为中心的培养模式
1. 确定高职商务英语应用型人才培养目标需要市场调研
高职教育的根本目标就是为社会提供有用的人才,使学校的教育有的放矢,学生的学习学以致用。要确定高职商务英语专业定位,制定合理的高职商务英语应用型人才培养目标,就要进行市场调研,了解社会需求。商务英语是以行业需求为背景,语言理论知识为基础,商贸知识为专业,工作任务为导向,服务于社会经济。高职商务英语的培养目标是在语言方面,高职学生应具备扎实的基本功,具有较强的英语跨文化交际的能力;在知识结构方面,高职学生应具备比较系统的商务知识,比如熟悉经济学,金融学,管理学和国际商务等方面的知识;在实践能力方面,高职学生应具备用英语沟通和协调商务领域中的重要事务的能力;在人文素质方面,高职学生应具备社会责任感和团队精神。通过高职商务英语培养目标的实施,让学生在学习中不仅掌握了系统的商务知识,提高了跨文化的沟通和商务实践能力,提升了学生的个人素质,真正实现商务英语应用型人才的培养。
在高职商务英语专业的培养模式上应打破传统培养模式的束缚,针对国际贸易中出现的经济形式改变,对目前的商务英语培养模式做出相应的改变以适应中国新的经济形势的需要。高职商务英语专业应根据中国劳动力市场的需求,构建合理的课程结构,并适时地在一定时期内调整课程内容,增强毕业生的就业竞争力。新的高职商务英语专业的培养模式是以“重基础,宽口径,强实践,提素质”为中心,以提高教学质量为根本,利用先进的教学方法,教学手段和评价体系是学生掌握新理论,新知识,新方法,为学生能够在未来适应在新的经济形势做好准备,体现应用型人才的优势,能够服务社会经济,实现自身价值。
2. 优化课程体系,增加应用型课程的开设,鼓励学生参加职业资格考试
针对教材相对经济发展的滞后性的问题上,校内专业教师可以和校外企业兼职教师共同编写体现中国和世界经济发展新特点教材供学生使用。同时,高职商务英语课程应科学地将英语知识和商务知识进行有机整合,扎实理论基础,增强课程的实用性和操作性。在保留传统的英语基本技能培训的同时,还应增加应用型课程的开设:单证实务,国际贸易实务,电子商务,报关实务,国际结算等专业性较强的实务课程。通过这类实务课程的学习,要鼓励学生参加各种职业资格考试,如《全国报关员资格考试》, 《全国国际商务英语考试》,《全国国际商务单证考试》,《全国外贸跟单员考试》。在一系列职业资格考试的检验下,使高职学生能够顺利和社会接轨,成为服务于社会经济的应用型人才。
3. 加强师资队伍的建设
通过鼓励教师积极参加教师职业培训,提升教师的职业教育能力。通过高职院校之间的学术交流,改变教师保守的教育观念,正确认识中国经济新形势给商务英语专业教学所带来前所未有的变化。通过和经验丰富的企业在岗人员交流,提升教师的教学能力和课程开发的能力,并鼓励教师到企业中去参与实际工作,参加各类与商务英语专业相关的职业资格考试。教师既有过硬的理论知识,又有一线工作岗位的直接经验,既有科研能力,又有实践能力,才能对高职学生有正确的引导,保证学生向应用型方向发展。与此同时,从企业中聘请具有较高理论素养,又有较强从业能力的专业技术人员到学校担任兼职教师,增加“双师型”教师在师资队伍中的比例。在保证教师队伍结构合理,教师专业技能过硬的前提下,才能从根本上解决教学与实践相脱离的问题。
四、 结语
在中国新的经济形势下,市场需求决定了商务英语人才的培养方向,以素质教育为主,以能力培养为纲,转变教育观念,更新教育模式,在商务英语教学中体现经济新特点新趋势,努力使学生成为“应用型”人才,更好地为中国经济服务。
参考文献:
[1]蒋景东.服务经济导向下高职商务英语人才竞争力的培养[J]继续教育研究2011(7):121-123
[2]高文.现代教学模式化研究[M]济南:山东教育出版社,2000
[3]杨小东,李颖芬.对职业能力下高职商务英语专业建设的探析[J]职教论坛2010(17):47-48
[4]聂颖.高职院校商务英语课程教学研究[J]科技信息 2010(23):258-259
篇8
1.1商务语言的研究范畴
进入新世纪后经济全球化加速了人才流动与交往,扩大了商务活动领域与范围,而作为媒介的语言在其中起到了不可或缺的重要作用,人们开始对普遍运用的商务语言这个语言变体给予极大关注。针对语言的这种变体和运用领域范围,国内的语言学家对商务语言的发展及其特殊性开始展开研究,2005年黎运汉出版了《商务语言教程》,全面系统地探讨了商务语言的功用和特点,涉及内容有:商务语言表达与领会的原则,商务语言使用的规律,营销语用策略,商务谈判用语策略等,并将商务语言作为一个专门功能分语体加以整体研究。他对商务语言的定义如下:“商务语言不是一种独立的语言,而是全民语言在商业领域交际中形成的一种言语变异,具有自己特点和风格的一种言语体式”(黎运汉2005:29)。其实,商务语言是一种动态的言语表现,它包括一切语言的商务与特征。就目前我们所能接触到最常见的语言取向而言,有商务汉语、商务英语、商务日语、商务俄语、商务法语、商务德语、商务韩(朝)语、商务西班牙语等等,在现实中,这些语种的商务语言都有一个共同的特点,即除了操本族语人员使用外更多地是为那些非本族语人而言的,都把语言作为一种工具,譬如:商务汉语主要针对汉语为非母语的人群,商务英语是针对那些英语为非母语的人群,希望通过这种商务语言的学习使得那些非母语的使用者或从业者能够在商务领域中掌握专业词汇与表达,消除语言障碍,完成交际任务及目的。因此,很多学者从语言的词汇入手,对其构成方式、特征、类别属性等进行分析或对比研究,探讨其中的特征与规律。就商务汉语而言,由于汉语是我们的母语,我们对汉语词汇构成的偏正、动宾、联合等形式并不陌生,它们是主要的构成类别,但如果进一步研究就会发现一些其他方面的商务词语特征,诸如复合词比重较高、大量缩略词语、外来词主要来自日本等。
1.2商务语言对商务英语语言学建构的启示
在此之后,国内的学者为了构建商务英语学科的学理从不同的视角进行了探索,尤其对商务英语学科理论的上游学科学理,即商务语言学理论进行了探讨。张佐成(2008)认为建立商务语言学将是商务英语发展的最终目标,他是从分析商务话语的角度对商务英语发展的最终归宿画上了商务语言学的句号。林添湖2012年在“第二届全国商务英语学科理论研讨会”上提出,商务英语学科的理论体系建设可以朝着构建商务语言学的方向推进,并把商务语言学构建成应用语言学范畴内一门完整独立的交叉型应用学科。在借鉴国外学者对商务语言学所下定义(Daniushina2010)并全面分析与阐述商务语言学可行性的学理基础上,林添湖(2014)呼吁学界同仁关注并努力建立商务语言学本体理论体系。毋庸置疑,在商务语言的基础上构建商务语言学是一种行之有效的途径与垂直隶属关系,是一脉相承的。正是从这层关系和角度,商务英语学者开始寻找并构建商务英语的核心理论支撑。国内学者对商务语言学的建立构思体现了新世纪人们对商务环境跌宕起伏所带来的语言变化的重视,有利于开拓语言学发展的新领域,对商务英语语言学的构建提供了新思维、新路径。但我们也应该看到,在目前中国环境下商务语言学的构建包括两大语言方向,一个是汉语方面的,一个是外语方面的,在外语多语种方向里包含英语,也就是说,商务语言学涵盖的面非常广,商务英语语言学的构建只占商务语言学的一部分,对于我们商务英语学科的理论构建来讲,商务语言学研究的面过大过多,而作为独立的商务英语学科,构建商务英语语言学核心理论是我们面临的主要研究课题。不过,商务语言学的发展成果又会毫无疑问地促进与丰富商务英语语言学的发展,两者关系密切,有合而不同之特点。
1.3目前面临的问题
遗憾的是,目前在中国知网上搜索商务语言学词条,除上面提到林添湖这方面的论文外几乎查不到有关该词条的相关论文,显示该研究几乎处于空白状况,而从我们商务英语目前的研究状态、研究成果、研究进展、研究目标和研究人员构成看,以我们的长项去开拓商务英语语言学理论比较适宜,可以省去大量的人力物力,直接走上一条时间短任务完成快的路径。商务语言学的构建需要大量研究人员从事相关项目的研究,需要语言学界同仁的共识,需要不同语种的研究者从各自的语言研究领域共同的参与,需要一个漫长的研究过程,更需要有大量的科研成果作为支撑,所有这一切非英语及商务英语研究者在可见的时间内所能完成及达到。当然,我们希望有此能力、有此兴趣、有此研究方向的英语老师积极进行这方面的探索与研究,不过,我们欢迎并期待着有更多的汉语语言学家的参与,对商务语言进行更深入的研究,构建起坚实的商务语言学理论体系,从而丰富商务英语语言学的本体理论内核,完善学理体系。
2商务英语学科脱胎于专门用途英语
2.1商务英语与专门用途英语的共同属性
就目前而言,商务英语之所以被人们普遍认为是专门用途英语是因为它一方面具有两者的共性特征和功能,另一方面人们是从语言教学角度上来审视商务英语。在国外商务英语的教学目的并非是要学习者学习精通某种特殊的语言规则,而只是通过语言学习获得一种交际工具,认为商务英语不是普通英语,而是专业英语,是一种具体的商务语言,因而被看作是一种专门用途语言。国外商务英语教材的编写与教学就基本按照这个思路进行(参见李朝、赵函2006:47-57)。
2.2商务英语涵盖的知识面
商务英语中的商务范围虽然很广,涵盖面宽,但从其商务活动的范围应该主要包含以下几个大方面:(1)商务专业方面的基础知识,譬如国际商务理论与实务、国际商务环境与机构、国际商务准备工作与市场准入条件、国际商务策略与运行等宏观知识,同时还要有对经济全球化、国家政策变化因素、文化差异、对外直接投资、外汇市场与全球资本市场、国际商务组织与企业战略、国际贸易进出口实务、全球营销和企业产品研发、全球人力资源管理、国际企业会计及其财务管理、商务谈判策略、国际商法、国际物流等中观知识(李朝、刘芳华2008:30-39),进而包含分散在上述中观里的微观知识项与知识点。(2)围绕商务展开的相关活动,譬如:安排工作日程、宴请、商务交流、公司介绍、订车船机票、迎来送往、社交活动,甚至包括商务人员日常生活等具体事务。那么,商务英语中的英语就应该体现描述上述内容的语言,对商务英语的学习者而言,就要达到上述商务知识的基本掌握和熟练的英语表达技能,从而达到商务知识与英语输出技能两者的统一。从商务英语本科的层次上看,上述涵盖的商务知识都应该属于该领域概括性的、基本性的,有些甚至是常识性的知识,是普通商务英语层次,根据2009年高等教育出版社推出的《高等学校商务英语专业本科教学要求》(试行),英语知识与技能的比例在该专业复合成分中占有60%,商务专业课程占30%,跨文化交际课程占10%(张武保2011:8),上述商务类内容在课程设置量上只占40%,这就必然要求开设商务英语专业的高校对教学内容的广度与深度有所选择而不是面面俱到。当然,因学校之间的师资差异、地域差异、培养人才的规格差异等,在具体的商务知识传授方面会有较大的不同。据了解,目前有的地方可能连基本的要求也未必能够达到,而有的学校则可能达到了较高要求,进入到专业商务英语层次,甚至有的学校因无法分清商务英语培养规格的上限与专门用途英语之间的差别而拐入到专门用途英语培养序列上。
2.3喻商务英语为“树林”、专门用途英语为“树”
商务英语与专门用途英语对很多人来讲是雷同的,或至少是同类,但它们的区别是显而易见的(李朝、万玲2011:132-134),其实就好比树林与树的关系一样。2013年11月在黑龙江大学召开的第三届全国商务英语学科理论高层会议上,作者针对商务英语学科的界限与专门用途英语之间的区别提出了树林与树的比喻。在我们生活环境里人们到处可以见到树,然而树与树林是不同的,树的范畴是个体,是某个树或某种树,虽然树林是由树组成的,但有可能是某一种树,也有可能是几种不同种类的树混合在一起而形成一片树林。每一颗树的形状与大小是截然不同的,但无论如何它是一个整体,是一颗独立的树,就像麻雀虽小五脏俱全一样,是完全靠自身的地理位置及生存环境来生长的,与其他的树与树种毫无关系,从这个意义上讲,每一颗树都有类似的外形特征,但同时也有与其它树差异的独特特征。树林的范畴不一样,它的构成首先是数量的众多,不是单一的一颗树,其次树林或都是由同种树或都是由杂种树构成,也就是说,能够形成树林的条件与规模是在一定范围内或区域内,无论是同种树还是异种树,这些树都能够共同生存与生长,它可以是人类种植的结果,也可以是自然条件下形成的。专门用途英语中的“英语”犹如树皮,树皮依附着树(具体某一专业)构成一个整体“树”,没有了皮树就不能称之为专门用途英语,因此,树皮(英语)对树(具体某一专业)很重要,只有将两者结成一体(树)才称其为树(专门用途英语),否则是死树或木头(即没有形成专门用途英语的某一专业),其作用与功能完全不同。商务英语学科就如同上面所指的由不同树种构成的树林(商务英语),商务英语的形成是建立在多种不同学科及专业(即具体不同种类的树)基础之上的,其中就包括专门用途英语的合理内核,但又不同于专门用途英语这棵单树的功能,就像树林与树的关系一样,有着明显的区别。商务英语借用经济学理论与方法形成了独特的理论框架,这样从研究对象到理论基础,商务英语与专门用途外语都存在区别(吕世生2013:23-24)。两者的关系既是密切的,同时又有差异,不能混为一谈,在对待两者问题上,尤其是在构建独立的商务英语学科过程中,我们对概念理解不清就会导致学科建设上的盲目与学科界限的模糊,或者雷同于专门用途英语或者将自己的研究范围无限扩大。
3语言经济学的理论视角
3.1对语言经济价值的关注
社会发展与需求促进学科交叉、产生与发展,社会需求给学科带来要解决的社会问题,从问题着手会使交叉学科构建有着明确的任务目标,以任务为牵引将不同学科的人员为解决同一个问题而集中在一起,大家有了共同努力的方向才会在学术思想和方法的交融下培育出交叉学科的知识萌芽(陈晓芳2013:77)。无论是经济学界还是语言学界的学者现在越来越关注语言与经济之间的关系,分别从各自的视角对两者的价值予以探讨,但各自的研究侧重点及服务的对象是不同的。
3.2以语言经济学理论内核构建商务英语学科
从国内外语学界和商务英语学界对语言经济学研究方面的考察,如果按照时间先后顺序切入,发现该领域的研究既有理论方面的探讨,也有将该理论用于实践方面的。语言学界较早系统介绍语言经济学的许其潮(1999:44)写道,由于其起源于上世纪六七十年代的美国,故当时语言经济学的研究主要以服务国家和以提升新移民人力资本为目的,研究范围相对集中于从经济学角度评价国家的语言政策和语言规划,而语言经济学在具体的研究方法上,则采用的是经济学里的“费用-效益分析法”,并把经济学的论证推理方法应用到语言问题上。国内商务英语学界学者较早提出语言经济学理论精髓吸收到商务英语学科的是林添湖,他将“人力资源理论”(林添湖2004:35)作为商务英语学科的六个理论支撑之一;2006年和2008年莫再树等分别发表了两篇以语言经济学视角探讨商务英语的论文,提出了以该理论来探讨与评估我国商务英语教育的模式与效用问题(莫再树2008:70);刘白玉和窦钰婷(2011)以语言经济学视角将相关理论运用于品牌翻译实践中去;吕世生(2013)论述商务英语的三个理论命题,即语言具有经济属性,制度属性和人力资本属性,其中对商务英语人力资本特性给予了详细论述;田兰(2013)从语言经济学的三个主要视角(语言作为人力资本、公共产品和制度)探讨了商务英语教学,论述了语言生态位、认知生态位、生物文化生态位对商务英语教学的启示,王立非、李琳(2013)在统计分析国内外商务英语研究状况后发现经济学期刊发表的商务英语论文约为语言学期刊的3倍,说明越来越多的非语言学家进入到商务英语的研究中来,开始重视商务英语与经济的关系,并从目前国外语言经济学研究的热点现状分析中通过实证的研究方法构建商务英语语言学的合理内核(王立非、李琳2014:8-13),提出了英语的经济价值,英语作为人力资本要素(收入、地位、企业国际化),博弈论中的语言要素等语言经济学研究的热点问题。
3.3发展趋势
2009年由国内经济学界倡议、联合语言学界共同举办了首届语言经济学论坛,经济学界和语言学界的专家学者围绕语言投资、语言经济、语言规划等议题参与了论坛讨论,语言经济学研究的兴起为商务英语学科的学理构建提供了丰富的理论内核,为我们研究商务英语学科的学理打开了一扇窗户,开拓了视野。但其发展瓶颈是同时通晓两个领域的专家太少了,导致隔行如隔山,交流起来比较麻烦,在一定时间内和一定程度上无法使其发展的速度与步伐得到提升。因此,提倡大力加强师资建设,引进或培养两者皆通型人才。
4商务英语语言学的核心理论构建
4.1商务英语学科的理论根基
构建商务英语的学科理论体系是确保商务英语学科长久可持续发展的关键所在,是语言学延伸与拓宽发展的必然。一般地讲,语言学分为理论语言学和应用语言学,理论语言学项下还可以分为一般语言学与具体语言学,应用语言学项下还可以分为一般应用语言学与具体应用语言学,而一般语言学所研究的是“人类语言的一般性质、结构与规律,语言学研究的一般方法,以及语言学内部的分类及其相互之间的关系等问题。———一般应用语言学主要研究如何将语言学的原理和研究成果运用于与语言活动有关的其他一些领域中去,特别是运用到语言教学中去。———具体应用语言学的任务是为某一类具体的应用而对某种或某些具体的语言进行研究”(许余龙2005:7)。商务英语是新兴应用交叉学科,应用性是其得天独厚的本质属性,按照上述语言学的分类,其研究的范围主要属于具体应用语言学,以商务英语语言学理论为指导对在商务领域范围内运用的英语语言进行研究,因此,商务英语的理论根基毋庸置疑是应用语言学范畴内容。
4.2商务英语语言学本体研究
随着语言研究的深入与拓展,语言学也得到了很大的发展,在其项下有很多分支,既有本体分支又有跨学科分支,譬如:语义学、语用学、词汇学、音系学、社会语言学、认知语言学、法律语言学、心理语言学、语料库语言学、计算语言学,等等。王立非等(2013)认为商务英语语言学的本体理论体系包含有商务英语词汇学等13项内容,并以此展开相应研究。从语言学整体结构上讲,应该先有商务语言学上游学科,后有商务英语语言学下游学科,但到目前为止国内外的专家学者对商务语言学的研究无论是从量上还是从质上看还没有有效建立起商务语言学这个学科的迹象,面对这种状况,时不待我,我们可以先从商务英语语言学理论构建入手,然后由下游至上游发展商务语言学,当然也可以同时研究,这样两者的发展互为影响,能够更早更快地发展起来。
4.3商务英语语言学定义、研究范围和对象
那么,商务英语语言学研究的对象和定义是什么?目前学界还没有一个成形的定论,针对商务英语研究的对象与特征,我们是否可以给商务英语语言学下这样的一个定义,即商务英语语言学研究商务英语环境里的商务语言,英文表述为:ThestudyoflanguagewithreferencetobusinessinEnglish-speakingenvironmentiscalledBusinessEnglishLinguistics。商务英语语言学研究的范围与对象是旨在研究与揭示英语这种语言在商务领域或商务活动中运用的情况,特别是通过考察语言的这种变体与商务跨文化影响之间的关系,对商务语言的变异现象从不同的角度进行解释或说明,为语言学在商务语境下存在的变异现象提供强有利的理论解释。因此,商务英语语言学研究的内容自然包括:(1)把商务环境作为我们考察的特定起点,把商务语言当作一个商务问题或商务资源来研究;(2)把商务语言作为具体的研究内容,考察商务环境与商务文化对商务语言的影响,揭示商务英语的本质。这样有效解决了语言与经济、商务等研究目标的问题,避免了研究目标顾此失彼与彼此脱节的问题。对商务英语语言学进行研究同时也说明,一方面可以拓宽语言学的领域,丰富语言学的内容,适应语言学的发展,另一方面也是对传统语言学的一种反思,反思过去人们对这种商务语言现象的研究过于疏漏,没有引起语言学家足够的重视。
5结语
篇9
关键词:商务英语 应用技术 改革
《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指出:“当今世界正处在大发展大变革大调整时期,世界多极化、经济全球化深入发展,科技进步日新月异,知识经济方兴未艾,加快人才发展是在激烈的国际竞争中赢得主动的重大战略选择”。高等教育承担着培养高级专门人才,发展科学技术文化,促进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重大任务。为促进独立学院向应用技术型大学转型发展的决策部署,适应国家和地方经济社会发展对应用型、技术技能型人才的需求,提高独立学院商务英语专业毕业生的就业率,我校商务英语专业的改革发展试点方案应着手从改革内容和保障措施两大方面进行。[1]
一 、改革内容
商务英语自建校以来就是外国语学院的特色专业,现已经历近十年的发展,并逐步摸索出一套适合本校人才培养模式的方案,学生在掌握商务英语与国际经济合作的理论与实践以及对外贸易法规与政策的同时,能同外商进行有效沟通,在激烈竞争中拓展国际业务。为了进一步贯彻党的教育方针,以培养适应区域经济社会发展、产业转型升级和公共服务发展需要的具有实践能力的高层次应用技术型人才为目标,着力进行教学改革,优化人才培养方案,其具体内容如下:
1. 创新人才培养模式,建立校企合作机制
校企合作是现代职业教育人才培养模式改革的重要切入点,是培养高素质技能人才的重要手段。对外贸易方向的设置是为了培养服务于第一线、能用英语进行沟通并且掌握国际贸易知识与操作技能,具备良好的跨文化交流能力的外向型、实用型人才,而校企合作则是实现其高级技术应用型人才的必经之路。因此,建立一个可持续发展的校企合作的良性循环机制,从而实现资源的优化整合就显得尤其重要。
第一,要建立学校和企业深度合作的良好制度环境,领导加强对校企合作的重视度,多去各外贸企业参观调研,多与企业进行交流,随时掌握企业对外贸人才的最新需求。第二,采取“订单式”人才培养模式,学校和企业经过协商,由学校根据企业提出的所需人才的数量、知识水平、职业技能、职业素质等要求,在规定的时间内向企业提供相应数量与质量的技术技能型人才。外企可与学校签订合作协议,学校按照企业要求开设专业课程,企业提出培养目标、考核标准,并不定期检查教学效果,从而保质保量地获得所需人才,也提高了学生的就业率。
2. 优化商务英语课程体系与专业教材建设,完善人才培养方案
课程建设与改革是提高独立学院教学质量的核心,也是教学改革的重点和难点,主要包括课程开发、课程体系、教学内容改革、教材建设等。这些都离不开企业的合作。我校商务英语方向的教育目标定位是以就业为导向的专门用途英语,旨在培养具有扎实的英语基本功、广阔的国际视野和专门的商务英语知识与技能的复合型人才。为实现这一目标,优化课程设计和专业教材建设是首要任务,首先,邀请外贸企业参与到商务英语的课程改革,可由外贸公司分析社会职业岗位变化和人力需求,提出外贸行业人才培养的知识和能力要求。根据培养目标,校企共同制定教学计划和基本要求,从而确立以职业能力为中心的课程设计思想,使课堂教育能及时反映出职业技术技能的发展变化。如为了更好地体现课程设置的前瞻性和实用性,商务英语可以增设商品知识、报检实物、跟单验货、会展英语等课程,这样既结合岗位要求,又符合外贸岗位获得职业资格证书的需要。其次,校企共同开发基于工作过程的校本教材。企业可委派经验丰富的外贸人员参与《国际贸易实务》、《外贸单证实务》等操作性强的教材开发,包括制定教学大纲,编写教材,设计案例、练习题等。企业可充分利用进出口业务、单证等素材,在教材编写过程中体现以任务驱动引领教学过程的特点,使学生通过课程学习逐步提高职业能力。同时,企业在参与教材编写的过程中能实现企业课程和学校课程的有效整合,企业丰富的一手资料和案例能缩短理论知识与实践能力的距离,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促进培养职业能力的课程体系的改革,提高商务英语课程的教学质量。
3. 加强校企合作的实习实训基地建设,完善工学结合模式
工学结合倡导一边在企业实x践、一边在学校学习,“学中有工、工中有学”的教育模式,通过工学结合,可以充分利用校内外不同的教育环境和资源,把课堂教学和直接获取实际经验的工作有机结合起来,使学生了解与自己今后职业相关的各种信息,加深对所学专业的认识,从而明确学习目的性,提高学习积极性。鉴于此,我院拟采用“3+1”模式,即通过学校学习三年,企业顶岗实习一年的方式完善工学结合的教学模式。
由于对外贸易涉及到国内供货商、出口商、进口商、银行、海关、商检局、物流公司、保险公司、外汇管理局等多个部门,因此首先要加大对校内专业实训室建设的力度与强度,如学校可整合校内现有资源,增开两到三个实训室,购买外贸专业相关软件,鼓励学生根据软件的设置分别承担外贸业务流程中的不同角色,完成综合模拟业务。其次,学校鼓励企业参与校内实训室的建设,帮助开发外贸实训平台,如将企业项目直接拿到实训中去,提供当地的外贸政策信息、产品信息、市场需求信息乃至客户信息,使校内实训室更贴近企业实际环境,帮助学生在反复训练的仿真或全真的职业环境中进入岗位角色,在做中学、学中做,真正做到教、学、做合一。最后,学校可利用咸宁校区实践基地的资源,鼓励企业根据自身需要,加入到其建设中去。校企互相利用自己的实力和影响力,发挥优势,本着“互惠互利、优势互补”的原则,与企业共同建设校内外实践基地。[2]
4. 加强商务英语课程的师资队伍建设,促进“双师型”教学团队发展
无论是商务英语课程体系和教材改革,还是校内外实训实习基地的建设,都离不开相关教学团队,这对提高教学质量、整合教学资源、以及推进教学改革都具有重要的意义,因此,建设一支团结协作、技术精湛、结构合理的高素质、高水平的教学队伍,尤其是实践和理论有机结合的“双师型”教学团体尤其重要。首先,实行校本培训,提高商务英语教师的业务素质。学校可根据实际情况和促发,利用经济学院的现有师资对外语学院拥有英语语言文学背景的中青年教师进行培训,发挥跨学科的优势,促进外院教师的转型发展;同时,学校还可定期对外聘请公司和企业中水平较高的对外贸易从业人员来校对我院教师进行外贸知识与操作技能的集中培训,并坚持聘用兼职教师,建立社会合作教学的师资队伍,保障对外贸易的有效发展;其次,鼓励教师参加继续教育学习,更新知识结构,完善技术技能。学校可通过国际合作等方式,利用暑假分批、分期把青年骨干教师送往国外参观学习和交流,通过走出去的方式开阔视野,优化自身的知识结构。另外,提倡并鼓励教师参加有关的专业考试获取对外贸易相关的从业资格证书,切实加大自有师资队伍培训的力度,提高专职教师的综合素质。
5. 改革考试方式,做到过程性和终结性相结合
考试方式的改革能推进新教学模式的实施,而传统商务英语相关考试多集中以闭卷考试为主,且平时成绩和期末成绩的比例为3:7,单一的考核方式以及终结性评估方式不利于全面考查学生的多元化能力。鉴于此,应该建立多元化的考核方式和动静结合的考评方式,具体为闭卷考试科目的比例占总课程体系的60%,以开卷考试、论文、商务报告等开放性形式的考试科目比例占总课程体系的40%。闭卷考试的平时成绩和期末成绩的比例为4:6;开卷考试、论文、商务报告等开放性形式的考试平时成绩和期末成绩的比例为5:5。平时成绩考核由出勤率,作业和课堂表现三部分构成,比例分别是30%,30%和40%,授课教师必须严格按照要求,每周点一次名,每个月记录一次作业,以此作为平时成绩的原始记录,最大限度地突出学生出勤、作业和课堂表现的个体差异。
6. 改革毕业论文模式,突出应用环节
结合校内实验实训、校外顶岗实习的实际,改革毕业论文形式和内容,删除传统的英语语言文学及教育方向,突出商务英语的实践环节,如要求学生用英文分析市场需求、撰写商务报告等。做到实习实训、毕业论文和就业一体化模式。在做好顶岗实习的基础上,鼓励学生结合实习经历,确定毕业论文的基本框架、研究方法、研究步骤等。校内指导教师要督促学生按照计划完成开题报告、初稿、修改稿和定稿,并定期与学生取得联系,了解学生在顶岗实习和毕业论文的进展情况,帮助学生解决毕业论文中遇到的问题。最后,为了准确了解学生毕业论文进展情况以及学生在企业中的工作、生活状况,校内指导老师还可以抽时间到企业中进行走访,掌握学生的实际情况,并针对出现的问题及时解决。
二、 保障措施
为配合改革的各项内容,必须从思想上、制度上乃至经费上切实加强保障,以此促进学校的根本性和实质性的改革创新和转型发展。鉴于此,应做到如下几点:
1. 完善实训管理制度,构建实训保障体系
商务英语的校内实训室由于使用频率较高,为保证其能长久顺畅的使用,须完善实训室设备的管理和维护工作,并形成切实可行的规章制度。此外,还可以建设实训室开放管理制度,满足学生的实训实习需求,发挥实训实习设施的效能;建立实训教学环节的监控制度,将实践教学与职业资格证书相结合,满足学生取得相应职业资格证书所需的实训环节。
2. 加大投入,设立专项基金,为课程体系建设和教师团队建设提供经费
学校将以自筹、争取地方财政支持以及吸收企业积极参与等方式广泛拓展融资渠道,为商务英语方向设立专业发展基金,使课程体系建设和教师团队建设过程中所需的人力、物力和财力得到充分保障,以促进学校向应用技术型大学转型发展的目标。
三、进度安排
第一阶段(2014年6月--2014年12月):进行市场调研,充分了解目前我国商务英语岗位对技术技能型人才应具备的素质的具体要求。
第二阶段(2015年1月--2015年12月):课程体系构建和教学团队建设阶段,拟根据学生的校外实习反馈和市场需求,优化以就业为导向的商务英语方向课程体系,并在相关班进行实践教学。同时,定期派送教师到外企进行调研学习交流,以此促进商务英语方向教学团队师资力量的发展。
第三阶段(2016年1月-2016年12月):校内外实训实习基地建设阶段,拟重点建设校内实训基地,为校内实践教学提供切实可行的场所,促进实践性教学模式的改革。
结语:
综上所述,我校商务英语专业只有坚持以就业为导向、坚持专业对接产业、课程对接能力的办学思路,推动人才培养模式、课程体系、校企合作实习实训基地建设、“双师型”师资队伍建设、考评方式和毕业论文六个转型发展,才能真正符合建设高水平的应用技术型型本科高校的要求。
参考文献:
[1] 现代职业教育体系建设规划[Z] Mar 26, 2013. Jun 15, 2014.
[2] 田振江. 专门用途英语教学趋势下的师资发展[J]. 内蒙古师范大学学报,2013(3): 53-60
[3] 王立非. 解读《高等学校商务英语专业本科教学要求》(试行) [J]. 中国外语,2009(6): 4-10
作者简介:
篇10
【关键词】商务英语 “教学做”一体化 模式
【基金项目】本文为湖南省教育科学十二五规划大学英语教学研究专项课题《“教、学、做”一体化教学模式在高职商务英语课程中的应用研究与实践》(课题编号:XJK12YYB044)阶段性成果。
【中图分类号】G7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089(2014)09-0025-01
在高职院校的教学体系中,大多单独设置了相对独立的实践性教学环节,随着高职教育理念的深化,它不仅仅要体现在独立设置的实践性教学环节中,也应该渗透到理论教学过程中,做到教学过程理论与实践有机融合。因此,探索课程如何进行教学模式改革,做到“教、学、做”一体化成为高职院校教学改革关注的焦点。
一、高职商务英语课程“教、学、做”一体化教学模式涵义
“教、学、做”一体化模式是指融“教、学、做”为一体,按照职业工作岗位要求,以项目驱动、工作过程为导向,寓教于做,寓学于做,理论与实践相融合的一种教学改革方式。
高职商务英语课程“教、学、做”一体化指是在高职商务英语课程教学改革中,根据外贸业务流程中典型职位(外贸业务员、单证员)的岗位要求及行业标准,设计商务业务基本工作流程中具体的实践项目作为教学内容,创设模拟商务环境,以英语为训练项目的载体,让学生掌握商务专业知识与语言技能,轻松了解职业、进入职业角色、适应职业环境,从而实现教学与社会需求的零距离接触、学生能力和岗位需要零距离接触。
二、高职商务英语课程“教、学、做”一体化教学模式实施
(一)“准职员”职业岗位能力的认知
在入学的第一学期,组织新生去校企合作的单位进行“准职员”职业岗位认知见习,让新生了解“外贸是什么”、“涉外行业岗位有哪些”、“我现在应该学什么、做什么”等问题,并且让学生针对自己的职业目标制定大学期间的学习计划,有目的地学习。
同时,聘请涉外企事业单位行业专家来校给学生进行讲座,让学生了解社会对外贸人才的需求及要求。也鼓励学生到人才招聘网站上熟悉本专业对应的岗位聘任条件及职业岗位能力需求,让学生明确自己奋斗的目标。
(二)商务英语课程“教、学、做”一体化教学内容的重构
商务英语课程内容的重构以工作过程为主线,以商务环境下工作项目为导向,以满足职业岗位能力为目标,从与客户建立贸易关系到整个商务流程的完成,教学内容任务化,技能培养目标化,构建“教、学、做”一体化的内容体系,培养学生交际能力和处理外贸实务问题的能力,同时寻求语言能力的培养和商务知识学习的最佳结合点,将语言知识、交际技能、文化背景知识和商务知识融于一体。
商务英语课程的内容根据学生职业岗位职业技能要求及商务活动、贸易流程场景,大体划分为模块:Establishing Business Relations(建立贸易关系),Business Negotiations(商务谈判),Business Contracts(商务合同),Problems Solving(解决问题),Business Meeting(商务会晤),Recruitment(招聘),Trade Fairs(商务会展),Secretarial Work(文秘工作)。各模块内容、情境选材源于企业,贴近工作实际,可操作性强。
(三)商务英语课程“教、学、做”一体化教学模式的“项目化”教学设计
在“教、学、做”一体化教学过程中,可以把项目、案例、任务等作为载体进行相关内容的教学设计。笔者在此以项目为载体,以Establishing Business Relations(建立贸易关系)为例说明“教、学、做”一体化教学模式在高职商务英语课程中的应用。
该项目教学以小组为单位,但是大部分操作在课下进行。具体操作如下:
1.教师向学生介绍建立贸易关系项目的教学目的、教学内容、教学要求及学习评估。如:在建立贸易关系项目中,可以设计任务:以进口公司(买方)身份向出口公司发出一封电子邮件,向卖方公司简单介绍公司的业务范围,明确表示与卖方公司建立业务关系的意愿并向对方索要一份商品目录。
2.根据项目内容,学生组建团队、进行角色分配、任务分工、自主操练。如:根据上述的任务,学生作为出口方的业务员,在了解进出口公司的需求后,可以通过电话、展销会、信函等方式进行商务谈判,包括公司简介撰写、介绍,商品目录单设计,询盘、报盘商务信函的书写,每组学生各自承担自己角色的任务,认真完成。
3.任务成果展示,各小组将自己完成的任务在课堂上进行仿真再现。整个展示要求每个成员都参加,以锻炼学生的商务英语口语表达能力、分工、合作能力。每组汇报完毕后,其他小组可以提问。展示汇报的学生向其他组讲解有关知识。小组汇报完毕后,教师和小组代表共同给每个小组打分。另外,教师对每个小组点评并给每个学生的表现打分。
(四)“教、学、做”一体化教学中多元化评价体系的构建
每个项目任务的形成性评估包括课外任务完成、课堂模拟表演、学习效果、团队合作、自主学习等因素组成,考核将从语音、熟练度、胆量、仪态、创新、合作、特色、出勤方面做详细记载,并由学生、老师共同打出分数。终结性评估主要体现在每个大项目完成情况方面,也是由学生、老师综合评价而得出。
同时,老师在监控项目实施的过程中,也注重职业素养评分,对每组同学的职业素养进行现场记录。每组项目结束后,由老师当着全部学生面,按照打分标准对每个小组完成结果进行公开打分,使学生对本项目中本组和其他组的不足立刻认识到,从而培养学生良好的职业素养。
三、高职商务英语课程“教、学、做”一体化教学模式的意义
1.该教学模式有利于提高商务英语课程的教学质量和效率。它突出学生在做中学,在情景中学,能够用理论指导实践、在实践中消化理论,从而使学生对知识产生亲切感,提高学习兴趣,增强了学习的主动性、积极性和创造性。
2.该教学模式有利于提高教师的业务能力和教学水平。
3.此教学模式利于商务英语专业的发展及职业教育的发展。该教学模式研究将改善商务英语课程教学质量,实现职业教育应用型专门人才培养目标,对其他课程也有借鉴作用,促使职业教育的良性发展。
总之,高职商务英语课程“教、学、做“一体化教学模式改革寓教于做,寓学于做,理论与实践相融合,同时进行多元化的综合评估体系,旨在提高学生综合素质,提高职业能力,对高职其他课程的教学改革也有一定参考作用。
参考文献:
[1]贺雪娟.以企业需求为导向的高职外语类专业课程模块建设[J].教育与职业,2009(09).
[2]张薇,刘雪梅.高职商务英语专业建设的校企合作模式探索[J].中国电子务,2009(09).
[3]周玉梅.高职商务英语专业课程体系设置探究[J].辽宁高职学报,201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