仓储安全管理的重要措施范文

时间:2024-01-09 17:35:10

导语:如何才能写好一篇仓储安全管理的重要措施,这就需要搜集整理更多的资料和文献,欢迎阅读由公务员之家整理的十篇范文,供你借鉴。

仓储安全管理的重要措施

篇1

论文关键词:发电企业;危化品;存储管理

厦门华夏国际电力发展有限公司(以下简称“我公司”)是一家燃煤发电企业,其正常生产所用的部分物资从属性上说,属于危险化学品(简称危化品)范畴。为加强危化品的安全运输及储存管理,我公司先后制定了《易燃易爆品管理规定》、《油品及化学品管理程序》、《移动式气瓶安全管理规定》、《公司燃油罐区火灾事故处置方案》、《氨站氨气泄漏事故应急预案》、《公司环境污染事故应急预案》、《化学危险品仓库火灾事故处置方案》等,通过这些安全管理条例和规定要求从制度上确保了危化品在运输、存储和使用等环节过程中的安全、健康、环保,建厂十几年来没有发生一例危化品事故。

笔者结合日常物资供应工作实践,谈谈对在用危化品的认识及储存环节如何加强危化品的管理工作。

一、燃煤发电企业的危化品

凡是具有爆炸、易燃、毒害、腐蚀、放射性等性质,在运输、装卸、储存保管过程中容易造成人身伤亡和财产损失而需要特别防护的货物均属危化品。我公司目前使用的危化品主要有:毒害物品(如液氨、丙酮等)、腐蚀性物品(如硫酸、盐酸、烧碱等)、压缩气体和液化气体(如易燃气体乙炔、氢气、助燃气体氧气等)、易燃液体(如己醇、丙酮、煤油等)。公司对危化品的危险源进行了评估,其中主要有:酸、碱、氨车的接卸,有可能发生酸碱氨的泄漏,造成伤人、水体污染、土地污染;化学试剂有害气体挥发,造成人员中毒;易燃易爆品未隔离遇火种,发生爆炸;油泄漏,造成地面污染、人员滑倒伤人、对皮肤造成伤害;氧气、乙炔使用未按规定摆放、固定、漏气,发生爆炸伤人。针对这些危险源采取相应的控制措施:制订电业安全工作规程(化学工作)、化学危险品管理规定、化学实验室管理办法、化学药品库管理规定、化学主要危险品事故处理预案、公司危险化学品概述与防范及处理措施、化验人员和仓管人员取危化品证上岗等。

二、危化品仓储管理的一般性要求

1.设计及施工

危险品仓库的建筑、设计须严格按照《建筑设计防火规范》的规定。储存室或仓库的构造必须符合有关安全防火规定,并根据物资的种类、性质设置相应的通风、防爆、防火、防雷、灭火、防护拦坝等安全设施。任何易燃和爆炸性物资的储存都必须与相关法规相适应,不得随便存放。具体实施:对于储存的易燃液体,应建立适当的拦坝,以容纳任何溢出或泄漏;评估仓储物资在正常和异常情况下的兼容性;对于小型仓库的危险物资储存应分间、分类、分堆储存;性质相抵触能引起燃烧爆炸的物资要单独储存;所有装有易燃液体的窗口都必须贴上相应的标签或标记;所有易燃、易爆压缩气体必须使用统一的标准气瓶装载,并贴有相应的标签或标记,使用中的压力气体必须做好记录(如压力、数量、存放地点等),用后的空瓶必须送回到专门地点存放,并做好标记;安装在仓库或储存室的通风、照明设备至少每月一次进行定期检查;存放易燃、易爆性物品的所有仓库都应适当加锁,以防止未经许可者进入;危险品仓库的建立必须呈报有关主管部门审批,并获得许可证;对不用的、过期或老化的危险化学品按有关规定妥善封存及处理。

2.仓库的整洁

存放危险化学品的仓库必须保持整洁,仓库内必须有统一的划线保持人行走道的畅通。所有易燃品、化学品、爆炸品必须分类,分间存放,贴有标签并在货架上排列整齐。所有装载危险物质的容器(无论是气态、液态或固态)都应处于完好的密封状态。对于有可能倾倒的气瓶、液罐等物资应采取措施妥善地安放在支架内或搁板上防止意外。如有溢出的物体应立即清除。储存危险品的仓库不得用于其他用途。装卸危险物品必须轻拿、轻放、严防震动、撞击、摩擦和重压。应在大门入口及储存室内显眼处张贴“严禁明火”和“禁止吸烟”等必要的图形标志。及时消除仓库内使用过的旧布和其他可燃物料。在适当的位置标明最大库容量。

3.使用接地

若有需要,仓库应按标准使用接地装置(避雷针),接地电缆和接地状况良好,并经检测符合标准要求。对接地装置应定期检查和试验,确保其安全性,并做好记录。当将易燃液体从一个容器倒换到另一个容器时,为了防止静电荷的积累,应进行适当的接地连接。接地连接用的导线或电缆、线夹应状态良好,且正确使用。连接用的设备应放在固定的位置,并妥善保管。强调倒换过程中易燃性,安全工作程序的警告标志应张贴在工作现场。

4.容器及包装

进库的所有物资都必须在包装容器或箱上清楚标注。标注必须正确无误,对于特殊的物资除注明常规参数外,还应显示其基本特征和安全注意事项。物资应存放在适合的容器内或包装箱中。入库时应详细核对品名、规格重量、容器包装等,如发现品名、包装不合规格,容器渗漏必须立即采取措施转移到安全地点处理,不得进库。除留足必需的空容器备用或换装的需要外,尽量减少容器的库存量,以降低风险。员工应有适当的培训,以便学习、了解物资标注的含义。

5.HCS大容量储罐

HCS大容量储罐必须有足够的机械强度以防爆裂。设计时应考虑在周边增设拦堵坝,以防止泄漏时污染周围环境或河流。正常运行或使用时应有一定的措施确保排放阀全关闭。应有合适的监控手段和设备并制订应急措施(预案)以满足意外危急时的需要。大容器储罐必须按要求加标签。

三、危化品仓储管理的一般工作程序

1.物资需用计划制订

选择有资质的供应商,制订危品厂区运输路线图:其中对大宗用槽车罐车装运的酸(碱、氨)的进厂应专人专车按指定路线带路监督过磅,且设有液氨(酸、碱)车辆交接记录表,包含日期、车牌号码、带车进出厂人员签字及接卸车人员签字、交接时间、车辆的毛重、净重。装卸过程中注意使用PPE防护用品,按照安全操作规程进行装卸。仓库严格按照公司《油品及化学品管理程序》进行收发料,危险品库应安装通风设施及温湿度计,仓管员应每天对通风设施进行巡查,保证通风设施的正常运行。在高温季节应每天检查危险品库室内温度,如危险品库室内温度高于30℃,应立即采取降温措施,并向部门领导汇报。每月至少进行一次危化品仓库全面检查,主要是检查库房的照明、通风、堆放、整洁状况。库内显眼处悬挂有储存危化品的MSDS(物料安全技术说明书),便于仓储人员或使用人员及时了解物资的属性及采取相对应的防范措施。

2.确定公司区域范围内危化品的存放点

每月对各工作区域的化学品使用情况进行统计,制订公司所有危化品现有的库存清单。清单内容包括:储存或使用的化学品的名称、化学品类别及危险性分类、化学品数量、存放场所。同时检查各点个人防护用品的配备情况。

3.建立仓储管理系统

将储存场所要求、储存标志、储存安排与储存量、收发储存化学品、储运条件、禁配关系、信息化管理、人员培训与管理、废弃等按要求进行有机整合,同时利用仓储管理系统制订标准的工作程序。

四、加强危化品仓储管理应采取的措施

1.基础性安全规定是保证危化品安全存储和公司员工人身安全的重要保障措施

防护用品:个人防护用品包括防护帽、防护服、防护眼镜和面罩、呼吸防护器、橡胶手套等防护用品;相关的岗位及人员必须配备、配齐个人防护用品。

安全标志:放置或使用化学危险品的部位或岗位必须有相应的安全标志或警告牌;标明危险品的名称,注明其危险性质,如“易燃气体、有毒气体、易燃液体、氧化剂、剧、有、腐蚀品”,“防止腐蚀、防止中毒、严禁烟火”等。

排气设施:由于化验或水处理工作中常常产生有毒或易燃的气体,因此凡是有药品存放或使用的地方均要有良好的通风条件。我公司的通风设施一般采用通风柜及排气扇。

冲洗设施:应在大量使用或储放酸、碱、氨等部分或岗位设置喷淋器,以便人体不慎接触药品后的冲洗;应在上述部分设置冲洗水装置(冲洗水阀、水管等),以便在发生药品泄漏或扩散的情况下有足够的冲洗用水。

消防器材:应根据储放或使用药品的化学性质及其危险性放置相应数量的灭火器材。

安全保卫:化验班或仓储班应将腐蚀品及易燃易爆危险化学品锁在专门的药品柜中,按《化学药品库管理规定》进行领用及双钥匙保管;建立完整的化学危险品台账。

应急药品:在储放或使用危险化学品的部位或岗位,应配设急救箱,内含急救包、云南白药、红汞、紫药水、碘酊、胶布、美宝烫伤膏、绷带、创口贴、纱布、棉花等药品或用品。

化学药品:在储放或使用危险化学品的部位或岗位,应配备洗眼装置及洗眼液;同时应根据危险化学品的类别与性质配置低溶度的碳酸氢钠或硼酸及硫代硫酸钠溶液,作为酸碱烧伤时的应急涂洗之用。

2.不断加强对企业员工进行《安全生产法》和其他相关法律、法规的宣贯讲座

增强企业员工的安全生产意识。对企业安全管理人员和从事危化品工作的员工要重点进行安全专业培训,这是提高企业安全管理人员及危化品从业人员安全技术素质、确保安全生产的有效途径和重要措施之一。

3.模拟现场突发事故的紧急救援

以此检验相应人员执行《危化品事故应急预案》的水平,提高员工的应变能力。

4.加强企业内部的检查、监督力度

篇2

关键词:公路桥梁建设;施工管理;作用

中图分类号: F540.3文献标识码:A

1公路桥梁建设中施工管理的重要作用

1.1施工管理是保证公路桥梁建设整体质量达标的重要手段在施工管理中,质量管理是重要内容。通过积极开展施工管理,公路桥梁工程建设中的质量控制目标得到了有效贯彻,质量控制点得到了加强,对公路桥梁的整体建设质量是重要的保证。为此,施工管理对提高公路桥梁建设质量具有重要作用。

1.2施工管理是提高公路桥梁建设安全性的重要措施考虑到公路桥梁的重要性,在工程施工建设过程中,不但要保证公路桥梁本身的安全性满足要求,还要保证施工建设过程中工人和设备的安全。从目前施工管理的实际开展来看,对提高公路桥梁建设安全性具有重要的推动作用。

1.3施工管理对优化公路桥梁施工进度具有重要的促进作用在公路桥梁建设中,工期是重要因素,如果不能合理控制工期,将会导致工期延误甚至增加工程投资。实行施工管理以后,公路桥梁的施工进度得到了有效控制,充分满足了工程项目建设需要,保证了整体进度达到实际需求。

2公路桥梁施工管理

2.1施工安全管理

随着我国交通建设工程的高速发展,建设施工过程中的安全是一个突出的问题,尤其是道路桥梁(含公路桥梁)建设过程中的施工,更应该注重安全管理问题。加强施工管理人员和施工工人的安全教育及培训非常重要,项目经理要定期对员工进行现场施工安全教育、班前教育,普及安全知识,增强防范意识。通过突击教育、强化教育等多样方式,把安全管理工作渗透到每个区域、每个角落、每个岗位,提高全员对施工安全管理重要性的认识。同时,企业和项目两个层次都应把安全培训纳入项目管理规划,采取不同的方法,行之有效的措施,达到安全培训的目的和要求。未经培训的人员一律不得上岗,真正解决“安全意识淡漠、安全知识缺乏”等问题。

2.2施工成本管理

成本管理是通过成本核算来计划和控制经济活动的。施工现场管理要达到的目的就是通过对工程进度、质量的控制来降低工程成本,提高经济效益。在道路桥梁建设工程施工项目管理中,其目标是要使项目达到消耗低、工期短、安全好、质量高等目标,而成本是这四项目标经济效果的总反映。因此,施工项目成本是道路桥梁建设工程施工项目管理的核心。合理制定项目目标责任成本建立一个严密的成本控制责任体系,用统一的规范和责任来约束和指导工程参建人员的工作,保证施工项目达到预期的经济指标。施工图预算管理施工企业在编制预算之前先做好前期准备工作收集工程勘查报告、地形测量图、施工设计图纸、各类标准图集等相关资料,深入现场勘察、调查施工环境并进行施工方案研究,了解现行建筑工程预算定额、取费标准、统一工程量计算规则及材料预算价格,先易后难地弄清施工项目的设计组成结构。同时要加强施工图设计变更管理。施工图经常出现工程量变化、材料代用等费用问题,为有效地控制造价必须制定设计变更现场签证管理制度。对原合同价格中的主要费用进行正常计量,严格结算程序,随时监督,保证各项费用如期、正常发生,防止超前过量支付。因此,材料费用的控制管理是道路桥梁建设项目施工管理的关键环节。材料费的控制要把握好三个环节:企业应系统关注机构公布的价格,与社会咨询机构保持联系。建立起企业自身的价格信息网络,保持信息渠道的畅通,及时准确地把握不同地区及不同规格的材料、半产品的价格信息,保证工作人员可随时随地地调用及监督,做到资源共享。工程部门要根据需要制定用料计划表,并报项目经理部审批,采购人员按计划购料,择优购料。考虑道路桥梁施工的具体地质条件和空间条件等因素的影响,采用神经网络,确定各影响因素条件的不同作业的材料消耗、人工费、机械使用费和其他制造费用等定额。推广使用降低消耗的各种新技术、新工艺、新材料。降低料耗水平。加强现场管理合理堆放。减少搬运和仓储损耗。减少资金占用,合理确定进货批量和批次,尽可能降低材料储备。

粗放型管理易导致工程亏损。要注意抓好以下工作。1)完善成本管理制度,使采购、库存、等每一环节在制度在约束下进行。2)根据施工定额对各分项工程进行成本控制,力求使人工、材料、机械控制在规定的范围内。3)分项或分部工程完成后,要对照施工控制预算进行成本预测,对已经出现或可能出现的超支采取应对措施。4)单位工程完成后,要及时进行成本核算,根据实际发生的工、料、机及管理费计算出该工程的实际成本,与施工控制预算比较,查找成本管理中的问题。

2.3施工进度管理

道路桥梁施工进度控制目标就是需要将建设工程进度按月、季度、年度进行分解,通过使用实物工程量和实用工程量、货币工作量及形象进度表示,这样将更有利于道路桥梁建设工程项目管理者明确对各承包单位的进度要求。首先,项目经理部应从工程开始,便在总体上做好该项目的需求预测。事先预测分析各分项生产要素的需求产量、结构及时间要求。分别绘出需求曲线进行优化。通过有效管理,合理利用各项目的施工高峰与低谷的时间差,形成较为均衡的总需求曲线。从而对管理和财物等方面采取针对性措施以保证总体上的动态平衡和各分项目之间的紧密衔接。然后,将施工进度可按月、季度、年度进行分解后通过使用实物工程量表示,以便项目管理者能明确对承包单位的进度要求,监督其实施,检查其完成情况。最后,根据实际工期和各种资源供应条件,对单位工程中的施工起止时间、各分部分项工程施工顺序

及相互的衔接关系进行合理安排的计划。如果进度目标越细,计划期越短,就越有利于采取措施纠正进度偏差,在有计划的指导下,自上而下的对长期目标和短期目标执行逐级控制,逐渐接近总目标,最终达到道路桥梁建设工程项目的竣工的既定目标。

2.4施工工艺管理

1)选择优质混凝土修补材料,修补混凝土面板。

2)严格控制混凝土施工配合比。根据混凝土强度等级和质量检验以及混凝土和易性的要求确定配合比,严格控制水和水泥用量,选择级配良好的石子,减小空隙率和砂率以减少收缩量,提高混凝土抗裂强度。同时,配合比设计人员应深入施工现场,依据施工现场的浇捣工艺、操作水平、构件截面等情况,合理选择好混凝土的设计坍落度,针对现场的砂、石原材料质量情况及时调整施工配合比,协助现场搞好构件的养护工作。

3)加强混凝土模板强度。施工过程中,通过控制混凝土入模时的温度、分层浇筑及合理的养护措施来保证工程的质量。浇注腹板混凝土时振捣要充分,不漏振、不欠振保证混凝土浇注密实度。对计划中的临时大开间材料吊装堆放区域部位的模板支撑架设前,应预先考虑采用加密立杆和搁栅增加模板支撑架刚度的加强措施、减少变形来加强该区域的抗冲击振动荷载,防止裂缝的发生。

2.5施工监督管理

在道路桥梁工程施工建设过程中,桥梁施工阶段的质量监督工作是建设施工项目监理总工程师的领导下,由现场监理工程师或质量控制工程师来具体实行的。监理工程师首先施工单位的施工现场进行审查,督促施工单位将质量管理相应的施工技术标准、健全的质量管理体系、施工质量检验制度和综合施工质量水平评定考核制度落实到位。然后,针对工程的特点和合同中签订的质量等级,建设方的要求、施工单位的资质等情况,制定监理监控目标和标准,确保监控的内容和各自的职责、权利,制定出监控的工作制度、工作程序,做到施工质量监理工作正规化。最后,仔细审查施工组织设计和施工方案,检查和审查工程材料、设备的质量,杜绝质量事故的隐患。

2.6施工质量管理

1)明确严格质量检验标准、内容和手段检验标准主要是技术规范、操作规程和质量检验评定标准。即达到规范化、规程化、标准化、管理制度化。对内部成品、各部件和结构整体进行物理、力学性能检验,使质量事故尽可能地消灭在施工中。

2)检验的组织形式。质量检验应坚持专职检验和群众自检相结合、日常检验和重点检验相结合,进行定期和不定期的自检、互检和全面检察。

3)高标准、严要求、把好质量关平时检查从关键部位到每道工序,该返工的一定返工,该停工的一定停工,不能迁就。建立科学的、严密的质量保证体系和各级管理人员严格履行职责是保证质量的首要前提。

篇3

    论文摘要:文章面对我国道路运输市场监管存在的诸多问题,指出了加强行业管理的重要性,认为规范道路运输管理行政执法,强化道路运输管理服务职能,健全高效应急指挥体系,提高从业人员整体素质和加强基拙建设和管理是提高运输市场监管的必要措施。 

    目前,交通部《关于促进道路运输业又好又快发展的若干意见》(以下简称《意见》),提出未来5到10年,道路运输要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认真落实国务院关于加快发展服务业的战略部署,充分发挥道路运输业的比较优势,着实提高市场监管能力,推进道路运输业实现运输安全高效、服务文明诚信、节能减排主导、技术装备先进、市场规范有序、站运协调发展的目标。道路运输市场监管作为道路运输业的管理部门,落实《意见》,就是要以行为规范、运转协调、公正透明、廉洁高效的管理,构建和维护统一、开放、竞争、有序的道路运输市场秩序,提供安全、便捷、可靠、经济、优质的道路运输公共服务,充分地满足道路运输服务消费者和道路运输经营者的需求,为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做出贡献。但是近年来,我国道路系统已发生多起重大运输灾害事故,这暴露出道路运输安全仍存在许多薄弱环节,应引起有关管理机构高度重视。因此,在这种形势下,对道路运输现状加以研究尤为必要,并有针对性地改善道路运输条件,提高道路运输的市场监管。 

    一、我国道路运输市场监管的必要性 

    从道路运输业的业态,尤其是我国道路运输业的现状及发展前景看,我国道路运输业基本不具备自然垄断的条件,决定其必须要在政府主导的市场监管下进行工作。某些公用事业性质的企业并不是自然垄断的,并且也不是所有的自然垄断企业都是公用事业。当前对道路运输行业进行监管主要是出于以下的考虑。第一,包括汽车运输在内的交通运输业对公众的影响是非常显着的,政府不能对与国计民生有重大关系的道路运输失去控制和主导。第二,道路运输业内存在着极其不公平的恶性竞争,严重地影响了行业内众多守法企业和行业外消费者的公共利益。所以尽管道路运输业内的自然垄断并不明显,但作为一类公用事业的道路运输业,政府对其进行监管是完全必要的。在市场监管中,政府具有以下权:政府保留控制进人的权利;政府保留管制价格的权利;政府保留为公共利益而指定质量标准和某些其他服务条件的权利;被授权者有责任向所有的消费者提供上述两条确定的合理务。总之,政府主管部门为了保证行业的服务质量和服务条件,必须对该行业的市场进人进行监管,必要时还可对价格进行管制。但是监管并不是对竞争的全然抹杀,恰恰相反,监管的主要任务就是建立或者保持一种必不可少的条件,使全社会的资源得到有效的利用,同时保持竞争的机制。 

    二、当前道路运输市场监管存在的问题 

    1、立法环节步伐缓慢 

    首先,从道路运输业在国民经济发展中的重要地位来看,客观上要求有一部效力相应的全国性法律文件引导、规范道路运输行业的健康发展。但是部门利益、地方利益分歧很难形成统一的制度安排,所以长期以来国家依靠部门规章对全国庞大的道路运输行业进行引导、规范。受效力的影响,部门规章往往起不到统一监管的作用,这种局面,客观上造成了道路运输行业管理的地方化、多元化。其次,从1985年开始起草的《道路运输条例》,历时19年才出台,立法步伐缓慢,对道路运输业的秩序要求回应迟滞,从一个侧面反映国家对道路运输行业管理重要性认识的艰难转变。还有一些地方道路运输行业立法的内容在很大程度上沦为国家立法的翻版使得地方道路运输立法对中央立法的具体化、补充性功能弱化,缺乏可操作性。在实践中往往表现为国家立法没有解决的问题,地方立法也没有解决,国家立法的空白恰巧也是地方立法的空白。 

    2、常现多头监管局面 

    《意见》对道路运输的各个环节做出了严格的规定,设置了多个运管机构,各机构均可对外执法。但相互之间协调、配合不够,人员、车辆调动不便。因此,不能形成管理合力,对运输市场监管力度不够。在一些地方几个运管机构分属多个领导分管,管理层级多、关系复杂、内部协调困难、存在各自为政的现象,管理关系不顺。比如,2007年液氯泄漏事故中肇事车本身,按现有管理体制,就涉及到3个部门,槽罐归质检部门管,车体属交通部门管,车辆上路通行又涉及公安部门。安全监管各部门之间存在着管理职能交叉的问题,进而造成了安全监管的漏洞。 

    3、安全监管不到位 

    近年来,我国在道路运输安全监管方面开展了大量工作。但由于多方面的原因,针对道路运输的安全监控与事故应急处置能力仍相对较弱,难以适应道路运输迅猛发展的新形势和新要求。一是静态管理严谨,动态监管薄弱。道路运输的证书情况、运输状况等进行检查询问仍未跳出静态监管的模式,运输汽车的整个运输、装卸过程监管不够,未能在真正意义上实现从静态监管到动态监管的转变:二是全程动态监管体系尚未建立。人力、物力资源的不足制约了全程动态监管的实施,科技设备不能满足动态监管的需要;三是道路管理机构内部管理、运政等部门对危险品运输的监管行政执法效率不高:四是道路运输信息化管理十分落后,大部分部门和单位依靠经验进行管理,远远不能适应形势发展的需要。如果没有信息系统,就难以为危险货物作业人员和管理人员提供技术支持和应急处理指导,难以对道路进行有效的跟踪管理。 

    4、从业资格证的定位存在偏差 

    目前人员资质成为道路运输市场安全一作的重要一关。但是我们认为,从业资格证不具有安全管理功能,只有驾驶证才具有安全管理职能。《营业性道路运输驾驶员职业培训管理规定》提出从业资格证制度的目的是“为规范营业性道路运输驾驶员职业培训活动,提高营业性道路运输驾驶员职业素质,加强道路运输安全生产管理,提高道路运输服务质量”。这可以看出,从业资格证制度中加强道路运输安全生产管理的职能相对较弱。相比而言,安全管理职能应该是驾驶证的职能,驾驶员持有从业资格证只是要求其必须掌握关于营业生运输的知识。 

    5、道路基础设施薄弱 

    我国很多道路特别是农村道路点多、面广、战线长,大多数是农民群众自筹自建。坡陡弯急,路况差,晴通雨阻现象严重。 

    三、加强道路运输市场监管的措施 

    1、规范道路运输管理行政执法 

    加快建设法治政府,全面推进依法行政,既是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重要内容,也是实现和谐社会目标的重要措施。道路运输管理系统要坚持依法行政理念,全面推进依法行政,依法履行《道路运输条例》赋予的道路运输监督检查的职能,严格执行《行政许可法》、《行政处罚法》等法律法规,公正、规范、严格、文明执法,切实尊重和保护道路运输经营者的合法权益。要进一步强化行政执法监督,继续完善执法责任制,落实执法责任追究制度。以全面贯彻《交通行政执法检查制度》等行政执法责任制度为重点,健全完善道路运输执法监督机制,做好道路运输管理机构的层级监督,主动接受舆论监督和社会监督。要创新法律培训和普法宣传机制,提高道路运输管理人员的依法行政能力和文明执法水平,提高广大道路运输经营者的守法意识。 

    2、强化道路运输管理服务职能 

    道路运输关系国民经济持续快速发展,关乎千家万户切身利益。因此,道路运输管理系统必须坚持以人为本,强务理念,创新管理制度,推行阳光化作业,简化办事程序,真正做到公平、公正、公开和便民。比如要努力推进城乡客运一体化进程,大力开拓跨省和农村客运班线,建设“三优”、“三化”标准客运汽车站,为社会提供方便、快捷、优质的道路运输服务。同时围绕现代物流业的发展要求,积极引导货运企业利用现有场地、设备、设施,建立集仓储、包装、修车、加油、货运、停车食宿为一体的等级货运站,鼓励运输企业与生产企业、销售企业联合拓展物流配送业务,创造安全、高效、便民、和谐的道路运输环境。 

    3,健全高效应急指挥体系 

    道路运输突发事件具有突发性、快速性和严重危害性,这就要求我们首先要健全完善应急指挥体系、提高应急反应效率,最大限度地减少道路运输事故的危害。统筹规划,合理布局,形成分类管理、分级负责、条块结合、属地管理为主的道路运输应急指挥网络,以促进统一指挥、功能齐全、反应灵敏、运转高效的应急机制的形成。确保各级应急指挥机构成员的结构合理。指挥机构中,既要考虑相关部门代表的合理性,也要考虑道路运输的特殊性,确保应急人员中专业技术人员的合理比例。通过建立健全应急工作领导负责制和责任追究制,完善落实应急会议制度、演习制度和培训制度,提高应急指挥机构的指挥权威和指挥效能。 

    4、提高从业人员整体素质 

    从业人员的业务素质,关系到道路运输的各项法律、法规、规章、技术标准和作业规范能否严格执行,各项安全管理措施能否落实到位。当前道路运输从业人员多数素质偏低,不能完全适应道路运输特别是危险品货物运输和管理工作的需要,一些环节的不安全隐患不能发现,对执行法律、法规和运输生产过程的监督到不了位,这是当前管理中的一个薄弱环节。为了迅速提高道路危险品货物运输从业人员的素质,必须通过多种渠道,采取多种形式,做好人才培训工作,使驾驶员、押运员人人技术熟练、个个职业素质好。比如装卸管理、押运人员应持相应工种的《岗位资格证》上岗作业,驾驶人员必须获得道路运输《从业资格证》。其中所有危险货物运输从业人员都要严格按照《汽车运输、装卸危险货物作业规程》进行操作。 

篇4

【关键词】物流管理 运输成本 影响因素

讨论物流管理必然涉及到成本,如果物流管理与成本管理不挂构,它就没有存在的必要。在所有的物流成本中,运输成本占了物流成本的1/3以上,所以讨论物流成本管理,应重点研究和分析运输成本。

影响运输成本的因素分析

影响运输成本的因素很多,重要有四方面因素,分别是运输产品的属性、物流市场的相关因素、运输安全因素和运输管理等四个方面。

产品属性。产品堆密度指产品质量与实际占用空间的比率。产品堆密度不同于物理学的密度概念,密度是指物体质量与本身体积的比值。前者是一个产品概念,后者是物理概念。相同的密度可能会有不同的堆密度,比如:一台机床和钢锭,二者的密度一致,材质一样,但是后者的堆密度比前者大得多,因为前者的占用空间大。堆密度把产品的质量因素和空间因素结合起来考虑,更加有利于物流管理工作。

产品的搬运活性是产品的搬运难易方便程度,难以搬运装卸的产品运输成本更高。在实际的物流管理中,通用产品和设备因为外形规范,符合国家标准,也容易找到相应的搬运工具,比较容易搬运,且成本较低。对于非标产品和特殊产品,由于尺寸和外形的特异,搬运设备不容易找,而且搬运过程费时费力,造成搬运成本居高不下。因此运输衔接不连贯,造成运输时间延长、客户不满意、运输过程超速的安全隐患等成本因素。

产品的贵重程度、腐蚀性、易燃易爆性、破碎性等特殊的性质也对运输成本产生影响,因为这些因素加大了运输管理的风险,所以运输成本与这些因素相关是很自然的。

市场因素。物流活动也存在着规模经济效益,装载量的大小也会影响运输成本。装载量增加,对运输的固定成本进行摊薄,单位重量产品的运输成本减少。

规模效益是降低企业运输成本的前提,但是,仅仅靠规模大是没有用的。运输成本的高低与物流需求的方向性和季节性密切相关,方向性要求物流客户分布合理,客户之间的产品相容,能够达成产品堆密度互补,合理利用运载工具的容量和负载;需求的季节性要求运输时间均匀,不会产生剧烈的运输波峰和低谷,均衡运输。如果运输需求的方向性和季节性过于密集,就会造成运输的不协调,运输高峰时找额外车辆运输,运输波谷时又无事可干,这都会造成运输成本据高不下。

安全因素。运输安全包括的内容比较多,包括员工的人身安全、货物的安全。货物的安全不仅涉及社会问题,而且直接关系到成本问题。安全成本表现为显性成本和机会成本,显性成本包括在停车场的被盗成本、事故中的车辆损毁成本、遇到不可抗力的产品损毁成本、交通事故中的员工人身伤害成本等;机会成本包括运输安全引起的缺货损失和商誉损失等。

运输管理。运输管理包括运输时间、运输成本、运输线路、运输工具和运输环节等五方面,这五个方面相互联系,它们之间有逻辑关系,又有各自的独立性。其中,运输成本由其他四个方面影响和决定。

运输时间与运输成本密切相关,运输时间越短,运输成本越高。按照这个逻辑,运输时间越长越好,但是又产生了其他的成本,因为运输时间的延长容易让顾客产生不满、产品在途时间过长导致产品品质的下降等,所以合理的运输时间和运输速度是必须考虑的因素,一般以客户满意为原则,把运输时间控制在合理的区间内。

理论上,运输距离越短,成本越低。但是仅仅考虑路程最短是没有用的,因为运输成本的控制不仅仅考虑运输距离,还要考虑运输线路的可行性:货车通车的时间范围、路线允许通过的车辆、过路费的高低、交通拥堵状况、路面质量等,这些不仅决定了运输时间和运输质量,也决定了客户满意度和运输成本的高低。所以在设计运输线路的时候,一定要进行实地考查,结合交通部门的交通管制,才能制定可行的运输线路。

配套的运输工具是控制运输成本的重要措施。运输工具可以选择铁路、公路、航空、水运、管道和多式联运等。在选择运输工具时把握以下原则:大材大用、小材小用、优材优用、量体裁衣。所以大宗物资运输选择海运和铁路,流体用管道运输,贵重和容易腐烂物品用航空运输,配送使用汽车等。如果运输工具选择不当就会造成极大的浪费。

运输环节是指物流过程中各个物流模块与运输的有效衔接。物流是非常琐碎的工作,运输成本的高低也要受到其他物流环节的影响。例如:搬运装卸效率低就会造成运输过程的被动,信息管理水平的高低也影响了运输效率和效果,保管工作也影响了运输的有效性,等等。所以运输作为物流的核心流程,必须与其他模块一道,只有物流管理的整体优化了,才谈得上降低运输成本。

以上四个方面如果管理不当,就会造成运输成本偏高。在运输管理中降低成本就需要从细节入手,从管理的各个角度把影响物流成本的不利因素降到最低。

降低运输成本的思路

树立“安全运输”的理念,减少事故损失。首先是司机的管理,这要从招聘开始,招聘有责任感、稳重、职业素质高的人,经常对其培训,制定“安全一票否决制”的考核体系,让职工真正意识到安全与成本密切挂钩。其次,建立汽车跟踪信息系统,动态管理司机的出车,监控车速、路线、停车时间等。第三,做好运输工具的日常维护保养工作,定期检查和修理,确保运输工具各种性能处于良好状态。第四,要考虑产品的易损坏性、易腐蚀性、易盗性、易燃性和自爆性等。

强化运输成本管理。运输成本管理就是通过分析运输成本的组成,寻找降低成本的方法,降低非必要开支,增加盈利。成本管理要求物流管理者要做好相关的基础工作,包括成本计划、成本信息记录、成本控制标准、对需要运输产品的盘点等。要对费用支出的性质进行分析,必须的支出专款专用,不必要的支出尽量减少,把有效的资金用在刀刃上。要不时进行财务审计,保障信息的真实性。

加强行业内部协作。物流行业的各个企业应当是良性和互动的竞争关系,即“合争”理念,有合作也有竞争,“合争”的基础是共同做大做强物流行业。一个第三方物流企业在一个区域有优势,另一第三方物流企业在另一个区域有优势,如果二者达成战略合作伙伴关系,就可以优势互补,让物流客户在两个区域内得到优质服务,二者可以同时降低运营成本,增加盈利。除了这种合作,也可进行物流项目的总包和分包,让不同竞争优势的物流企业参与到一个大项目来,既降低了经营风险,也提高了效率,降低了成本。可见,行业内部协作是物流企业降低运输成本的重要手段,也是培育良性竞争关系的平台。

优化人力资源管理。物流本质上是一种服务,物流企业的工作人员呈网络化分布,到处分散,这一切增加了管理的难度,所以物流企业管理的核心仍然是人力资源管理,只有不断地培训和熏陶,让员工塑造成综合素质强、业务素质硬的业务骨干,从而提高服务效率、改善客户关系、降低安全事故,把不必要的开支控制到最低限度。

先进的物流信息管理体系。由于物流运输的产品量大、种类多,客户多样、地理分布不对称,客户对产品的准确性、安全性和质量要求很高等原因,这一切使得物流管理的难度很大。如果要有效地进行物流管理,没有信息管理系统是不行的。利用先进的信息系统,例如条形码技术、射频技术、GPS技术等,可以减少差错,动态跟踪车辆的运行,提高成本管理的精确性,提高了效率,降低了事故率,降低了机会成本,使得总成本降低。

合理的运输方案。设计合理的运输线路是降低运输成本的基础,建立相关物流管理数学模型,对运输路线进行优化,最大限度减少重复运输、往返运输、迂回运输等无效运输,在满足顾客要求前提下,尽可能减少运输里程,尽量拓展直达运输,降低车辆的变动成本。

根据不同的产品搭配不同的运输方式。对于比较昂贵的产品,应当分配速度较快的运输工具,虽然运价比较昂贵,但可以降低风险,而且运输费用占产品总费用的比例也不大;大宗物资和廉价产品的运输可以采用运费低的运输方式,例如水运和铁路运输,这样使得运输成本在产品总成本的比例不大。

物流公司应当从整体上对自身的业务进行整合,使得物流模块流畅衔接,像行云流水一样进行业务运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