临床研究方案范文
时间:2024-01-09 17:35:08
导语:如何才能写好一篇临床研究方案,这就需要搜集整理更多的资料和文献,欢迎阅读由公务员之家整理的十篇范文,供你借鉴。
篇1
【摘要】 目的 研究中医临床治疗性研究方案优化指标体系的信度。方法 以“十一五”国家科技支撑计划重大项目“重大疑难疾病中医防治研究”课题的中医临床研究方案优化专家评价资料为基础,应用概化理论的方法研究中医临床治疗性研究方案优化指标体系的信度。结果 中医临床治疗性研究方案优化指标体系的概化系数为0.89,可靠性指数为0.83。结论 中医临床治疗性研究方案优化指标体系具有较高的信度。
【关键词】 中医治疗学;概化理论;方案优化;信度
Abstract:Objective To study the reliability of index system of TCM clinical therapeutic research protocol optimization. Methods With the data of clinical therapeutic research protocol optimization from the research projects of Major Difficult Disease prevention and treatment with TCM in the “11th Five-Year” National Key Technologies R&D Programme, Generalizability theory has been used to study the reliability of index system of TCM clinical therapeutic research protocol optimization. Results The Generalizability coefficient of TCM clinical therapeutic research protocol optimization index system is 0.89, and the index of dependability of the index system is 0.83. Conclusion The reliability of index system of TCM clinical therapeutic research protocol optimization is high.
Key words:TCM therapeutics;Generalizability theory;protocol optimization;reliability
概化理论(Generalizability Theory,GT)最早是由克朗巴赫等在1963年提出的[1-2],是在经典测评理论(Classical Test Theory,CTT)基础上,通过引进实验设计和方差分析等技术而发展起来的测评理论[3]。借助方差分析技术,概化理论将被试变异与总体变异的比例界定为测验的信度,主要有两大部分——概化研究(G研究)和决策研究(D研究)。G研究是在观测全域上,研究者对所有侧面和测量目标以及它们之间的交互作用作变异分量估计的过程;D研究是研究者在概括全域上,对各测量面或各测量对象或他们之间交互作用的研究,应用概化系数或可靠性系数来衡量完成测评目的可信度。我们以“十一五”国家科技支撑计划重大项目“重大疑难疾病中医防治研究”课题的148份中医临床研究方案优化专家评价表数据资料为基础,建立了中医临床治疗性研究方案优化指标体系[4],并应用概化理论对中医临床治疗性研究方案优化指标体系的信度进行评估。
1 概化研究的基本步骤
1.1 明确测量对象及测量目标
测量对象为“十一五”国家科技支撑计划“重大疑难疾病中医防治研究”课题的研究设计方案。测量目标为中医临床研究方案优化专家评价表的一致性程度,即中医临床治疗性研究方案优化指标体系的信度。
1.2 明确测量侧面及观测全域
测量侧面为评价表侧面。观测“重大疑难疾病中医防治研究”课题的研究设计方案全域。
1.3 明确测量设计及测量模式
采用交叉设计(随机单面p×i设计,p代表项目,即项目研究设计方案;i代表评价题目,即评价表中中医临床治疗性研究方案优化指标体系的各个指标)。测量模式为随机测量模式。
1.4 依测量设计收集样本资料
在“十一五”国家科技支撑计划重大项目“重大疑难疾病中医防治研究”课题的中医临床研究方案优化过程中,收集148份专家评价表做为样本资料。
1.5 变异数分析
1.5.1 变异数的分解
①σ2(p)研究方案的变异分量;②σ2(i)评价表的变异分量;③σ2(pi)研究方案与评价表间交互效应的变异分量。
1.5.2 变异分量值的估计
由表1公式[2]计算得到的方差分量估计值。表1 变异分量值的估计公式效应SSdfMS变异分量值的估计
2 概化研究的结果及分析
在本研究中,采用了单面交叉设计p×i,根据这种设计,结合概化理论中关于变异分量的分解公式,运用SAS统计软件中的GLM模块进行计算,得到项目、评价题目两种主效应和一种交互效应的方差分量估计值。方差成分见表2。表2 方差成分 来源dfSSMSF值可见,评价表的方差最大,说明用该评价表的题目评价研究方案会造成比较大的差别,表明中医临床治疗性研究方案优化指标体系中个指标具有较好代表性,能够区别不同水平的研究方案,可以认为具有较高的信度。
经计算,研究方案变异分量σ2(p)为110.67,评价表变异分量σ2(i)为164.78,研究方案与评价表间交互效应变异分量σ2(pi)为243.46。可见,研究方案的方差及其方差分量估计值也比较大,在总方差中由于研究方案本身的不同而产生的方差也较大,而且其方差分量估计值也较大。说明本次应用中医临床治疗性研究方案优化指标体系研究的“十一五”国家科技支撑计划重大项目“重大疑难疾病中医防治研究”课题的研究方案差别比较大。
3 决策研究的基本步骤
①根据测量目的确定概括全域:测量侧面1个(评价表侧面)。评价表侧面数18个(参与结构方程模型的变量总数)。测量模式为随机测量模式。②重新估计G研究中各因素的效应或因素间的交互作用,求各因素的均方值。③在具体的一个概括全域上分别估计相对误差变异和绝对误差变异。④在特定的概括全域上估计整个测验的概化系数或可靠性指数。⑤重复上述步骤,比较各概括全域上测验结果的估计精度。
4 决策研究的结果及分析
4.1 本研究的相对误差、绝对误差、概化系数和可靠性指数
本研究共19个研究方案,18个题目。绝对误差变异为22.68,相对误差变异为13.53。概化系数0.89,表明测量目标的有效变异占有效变异与相对误差变异之和的比值为0.89。可靠性指数为0.83,表明测量目标的分数变异在全体分数编译中所占的比例为0.83。相对误差是由所有随机误差引起的测量误差,绝对误差是样本观测值与概化全域上的全域分数之差。本研究的概化系数和可靠性指数(概化系数和可靠性指数是测量信度的指标。概化系数可以理解为全域分变异与观测分期望值之比,可靠性指数是被试者观测分均值与全域分总均值之差的平方和)比较高,说明中医临床研究方案优化专家评价表设计较好,能够可靠地评价中医临床研究方案。
4.2 在特定的概括全域上估计测验的概化系数或可靠性指数
我们假定,D研究时的测量结构和模式与G研究时的结构和模式一致,现在重点考察概化全域中评价表测量层面的样本容量对测量信度的影响。考察评价表的题目数量与测量误差、测量信度等的关系。见表3、图1。表3 样本容量对测量信度的影响图1 概化系数和可靠性指数变化趋势图由图1中概化系数和可靠性指数的变化趋势可见:18题的题量比较合适,说明中医临床治疗性研究方案优化指标体系中选择的18个指标比较合适,表明其优化指标体系可以为中医临床治疗性研究方案优化工作提供可靠的依据。
5 讨论
概化理论是一种把测量误差作为模型参数来处理的测量理论。它不仅保留了经典测验理论中控制误差的标准化技术(匹配或随机化技术),而且进一步发展, 形成了把误差控制与决策需要或测量结果的概括程度相结合的理论和方法[5]。概化理论的基本原理是:先运用实验设计的思想,分析影响测评分数方差的各种来源;再应用方差分析技术,分别估计各变异来源对总方差所作的贡献;然后,根据不同测评目的需要,分别考察测评对象的方差在测评总方差中所占的比重;最后,引入概化系数或可靠性指数来衡量完成测评目的可信度[2,6]。
概化理论的一个突出特点是:对同一次测量,可以根据研究目的不同提供多个测量信度。当测量目标发生变化(如测量目标又被试水平改为评分者素质)时,或当测量结果被推论的范围不同时,测量信度都会发生变化[2]。
本研究应用“十一五”国家科技支撑计划重大项目“重大疑难疾病中医防治研究”课题的研究设计方案考察中医临床研究方案优化专家评价表的一致性程度(即中医临床治疗性研究方案优化指标体系的信度)。其影响因素有中医临床研究方案优化专家评价表题目设置方面、“重大疑难疾病中医防治研究”课题的研究设计方案水平方面和参与打分的专家方面等。在本研究中,参与打分的专家包括中医学、中西结合医学、统计学、方法学等,且同一专家对不同研究方案进行了打分,其情况较为复杂。因此,对参与打分的专家方面的影响暂不考虑,只分析评价表题目设置和研究设计方案水平两方面,重点考察评价表的题目数量与测量信度等的关系。由研究结果可知:18题的题量是比较合适的,表明本研究选择18个指标作为中医临床治疗性研究方案优化指标体系比较合适,依其对“中医药重大疑难疾病研究”课题的研究设计方案进行评价,信度较高。
本研究应用概化理论的方法研究中医临床治疗性研究方案优化指标体系的信度,结果其信度较高,说明应用中医临床治疗性研究方案优化指标体系对优化的中医临床治疗性研究方案进行评价可靠。
参考文献
[1] Brennan RL. Generalizability theory[M]. New York:Springer-Verlag, 2001:6-12.
[2] 杨志明,张雷.测评的概化理论及其应用[M].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 2003:51-131.
[3] Paul JP. Reliability:A review of psychometric basics and recent marketing practices[J]. Journal of Marketing Research,1979,(16):6-17.
[4] 谢雁鸣,白文静,支英杰,等.中医治疗重大疑难疾病临床研究方案优化指标体系的建立[J].世界科学技术-中医药现代化,2008,10(4):23-29.
篇2
【关键词】单纯性胃炎;治疗;效果
doi:10.3969/j.issn.1004-7484(s).2014.04.158文章编号:1004-7484(2014)-04-1944-01急性单纯性胃炎(Acute simple gastritis)是一种常见的胃黏膜急性炎性损害,临床上多是由于暴饮暴食、进食生冷过热食物以及滥用某些消炎止痛药而发病,症状主要表现为急性上腹痛、恶心呕吐或者食欲不振等,该病发病急、疼痛剧烈,严重影响患者生活质量和生命健康[1]。我院自2008年3月――2013年月共收治了80例急性单纯性胃炎患者,对其中的40例采用了针刺方法治疗,取得了较好的治疗效果,现报告如下。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以我院自2008年3月――2013年月收治的80例急性单纯性胃炎患者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每组各40例。其中治疗组男性23例,女性17例,年龄17-55岁,平均24.3±4.7岁,病程0.5h-24h;治疗组男性20例,女性20例,年龄18-60岁,平均23.1±5.4岁,病程1h-22h。两组患者均为我院确诊的急性单纯性胃炎患者,两组患者在年龄、性别、病程上均无统计学差异(P>0.05),可以进行统计学比较。
1.2方法对照组采用西药法口服治疗,每次服用法莫替丁分散片20mg,每日两次,服用时间为早晚餐后或者睡前。治疗组患者则在常规西药治疗的基础上采用针刺方法治疗:首先取穴。胃痛穴(男性取左侧,取右侧)、内关、足三里、中脘。接着进行针刺,患者采取仰卧位,实施常规消毒后取出30号2寸毫针,胃痛穴进针后应沿着患者皮下经肌层到骨膜,询问患者有局部酸麻胀感方可,内关、足三里同样刺至出现酸麻胀感为止,中脘直刺至得气。所有穴位均需留针30分钟,在留针期间应每隔10分钟继续针刺1次,每日一次,所有患者均治疗3天。
1.3疗效判定治愈:患者腹痛、恶心呕吐等急性症状消失,食欲转为正常。显效:患者的临床症状出现明显好转,食欲和治疗前相比也有所改善。无效:临床症状未出现明显好转,食欲也无任何改善。有效率=治愈率+显效率。
1.4统计学处理采用SPSS20.0软件对所有研究资料进行统计,采用t检验,P
两组患者治疗效果分析,治疗组治愈患者15例,显效患者23例,无效的患者2例,总有效率高达95.0%,治疗组治愈患者6例,显效的患者19例,无效患者15例,总有效率为62.5%,两组差异显著(P
急性单纯性胃炎是由很多种原因导致的胃黏膜慢性炎症症状,主要发病原因有:化学物质、病原体感染、微生物感染、物理因子刺激等等造成的,其主要是以胃黏膜多发性糜烂为特征的急性胃炎,常常伴有出血。危重疾病和酗酒的应激状态是临床常见的病因。急性单纯性胃炎的主要症状多为疼痛难以忍受、恶心呕吐等,也是多数患者前来医院治疗的主要原因,因而该病的首要任务是解决上覆疼痛,针灸具有的快速止痛优势在治疗此病具有明显优势[2]。患者由于饮食不节制或者饮食不洁、食物厚味粗糙或者感伤受凉,造成脾胃损失,升降失常,气机阻滞不同从而才会引起胃痛的发作。通过针刺治疗治疗组40例患者上腹痛、恶心呕吐症状均得到了明显缓解,有效率高达87.5%。
大量的临床医学实践表明[3],采用针刺疗法治疗急性单纯性胃炎,具有起效快、复发率低的优势,绝大多数患者在实行针刺治疗后,均能起到即时镇痛的作用,部分患者在针下疼痛祛除立竿见影。本研究结果表明,对治疗组在常规西药治疗的基础上实施针刺治疗的总有效率能够达到95.0%,而单纯采用西药治疗的总有效率仅仅达到了62.5%,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综上所述,针刺联合西药治疗急性单纯性胃炎起效快、操作简单、无副作用、安全可靠,是一种行之有效的手段和方法,可以在临床上推广应用。参考文献
[1]李克.针灸拔罐配合药物治疗急性单纯性胃炎临床分析[J].亚太传统医药,2013(8):104-105.
[2]龚凯.蒙脱石散剂治疗小儿急性单纯性胃炎呕吐的临床观察[J].中国现代药物应用,2013(8):79-80.
篇3
【关键词】 中枢性协调障碍;强化治疗;神经发育促技术
doi:10.3969/j.issn.1004-7484(s).2014.03.057 文章编号:1004-7484(2014)-03-1250-02
中枢性协调障碍是由德国学者Vojta博士在1976年提出的,此概念已在儿童康复中得到广泛应用,其诊断标准亦被广泛认知[1]。目前ZKS患儿的治愈率较低,很多患儿病情进展演变成了脑瘫患儿。ZKS患儿很多都存在姿势异常和肌张力异常,姿势异常未及早纠正就很难矫正,强化治疗方案治疗可以尽早纠正异常姿势,调节肌张力。已有文献记载运用强化治疗方案治疗脑瘫患儿,取得了较好的效果。本研究对2009年8月至2012年12月间100例ZKS患儿采用强化治疗方案综合疗法进行康复治疗,取得了显著的疗效。
1 资料与方法
1.1 对象 选取2002年7月至2012年12月间,在门诊经神经行为发育52项检查及Vojta姿势反射检查诊断为ZKS的350例患儿为分析对象,全部病例均符合ZKS的诊断标准[2],并有完整康复、评估、随访资料(包括照片)。病因以早产、窒息、核黄疸、缺氧缺血性脑病、脐带绕颈为主,并排除遗传代谢性疾病。将2002年7月――2009年7月的250例(0-1岁)ZKS患儿设为对照组,采用普通治疗方案;2009年8月――2012年12月的100例(0-1岁)ZKS患儿设为治疗组,采用强化治疗方案。
1.2 方法
1.2.1 普通治疗方案 包括运动疗法、作业疗法、电疗,神经营养药。≤6个月的患儿治疗时间为3-6个月,7-12个月患儿治疗时间为6个月-12个月。①运动疗法:由专业康复治疗师按照常规施行神经发育疗法,每次30min,每日1次。②作业疗法:有目的地选择作业活动,如让患儿抓不同大小、质地、形状的玩具,活动其手指功能及刺激其感觉等,每次30min,每日一次。③电疗:经络导平治疗仪:采用SMD-A型数码经络导平治疗仪头部、肢体部位的经络穴位进行电刺激治疗,每次20min,每日1次,15d为1个疗程;肌张力增高患儿应用KX-3A型痉挛肌治疗仪进行痉挛肌电刺激,每次20min,每天1次,15d为1个疗程。运动疗法、作业疗法、电疗均在周末及节假日暂停。④脑细胞激活剂:静滴神经节苷酯(每次20mg,每日1次)和复方丹参(每次4ml,每日1次),10d为1个疗程后,休息20d,行第2个疗程,共6个疗程。
1.2.2 强化治疗方案 比普通治疗的频率增加1次/天,治疗过程无中断,周末不停止治疗,将运动疗法作为重点。
1.2.2.1 运动疗法 (Bobath法+按摩手法),每次30min,每日2次,具体方法:①:患儿取仰卧位,头后伸者用枕头使头部轻度屈曲(头部屈曲者用枕头垫患儿头部下缘使头部稍后仰),头部保持中立位,双下肢外展至于治疗者胸前或腰部。②治疗者双手轻握患儿手掌,保持手掌相对,肘关节伸直,手掌张开,根据患儿的自主运动能力引导患儿肩关节前屈,频率为(20-40)次/分钟,肩关节前屈至有较大阻力时牵拉1-3分钟,以最小辅助力下引导患儿作上肢主动助力运动,两手同时进行或交替进行。③用按摩放松手法放松双上肢,尽量使患儿肩关节周围肌肉放松及肘关节伸直。④在肘关节伸直情况下,轻轻把患儿手掌打开,一手握患儿大拇指第一掌指关节,另一手握住患儿其余四指,逐渐使其最大程度伸开手掌,持续牵拉2-3分钟后慢慢松开,反复3-5次,然后用按摩放松手法放松患者手部肌肉。⑤治疗双下肢时,让头部保持中立位,如患儿过于紧张时可让其家人或助手逗其玩分散其注意力,双手伸直放于身旁,用放松手法放松其下肢肌肉,在患儿不知不觉中牵拉内收肌,牵拉至有较大阻力而不导致患儿剧痛为宜,逐渐牵拉直至内收肌角达到正常值范围,然后给予双下肢做内收外展被动运动,在被动运动时给予肌肉或关节适当刺激诱导双下肢做主动助力运动。牵拉患儿后伸肌群,左右腿先后牵拉,以牵拉左腿后伸肌群为例,让右腿伸直(轻压)、右踝稍背屈(助手或家属帮助),治疗者左手轻握膝关节,右手轻握脚掌,慢慢把左腿抬高至有较大阻力时持续牵拉3分钟左右,在牵拉过程中逐渐背伸踝关节至足背屈角小于90度。值得注意的是:在牵拉左腿抬高时感觉右腿肌肉紧张度,如右腿紧张度降低时逐渐减少右腿按压力度直至为零。当下肢抬高正常范围后,给予做被动运动,在被动运动时给关节或肌肉适当刺激引导下肢做主动助力运动。⑥如患者头后仰,治疗时给予放松颈部及肩胛带肌群后给予适当的头部前屈及中立位控制训练。最后,根据患者的实际年龄及功能状况,依照小儿运动功能发育顺序做相应的功能训练,如抬头,翻身,起坐、坐位平衡、爬行跪立、站立、行走等。
1.2.2.2 作业疗法 治疗师通过控制关键点抑制异常姿势,手法放松其肌肉,刺激相关肌肉诱发肌肉收缩引导患儿作有目的作业活动。
1.2.2.3 肌张力增高患儿应用KX-3A型痉挛肌治疗仪进行痉挛肌电刺激,每次20min,每天2次,20d为1个疗程,间隔10d。
1.2.2.4 指导及监督患儿家属正确的抱姿,睡姿,背姿,坐姿,站姿及喂养姿势。采取运动疗法bid、作业疗法bid、不间断;电疗bid,20天为1疗程,间隔10d;良姿位指导,≤6个月的患儿治疗时间为2个月,7-12个月患儿治疗时间为3个月。由专业测评人员每月的评估报告总结疗效。
1.3 疗效评估标准 采用自拟标准将运动功能恢复、Vojta姿势反射改变及肌张力情况分为3级。治愈:运动功能达同龄正常儿,Vojta姿势反射正常,肌张力正常。有效:运动功能明显改善,Vojta姿势反射异常,肌张力仍异常。无效:运动功能无改善,Vojta姿势反射异常,肌张力异常,进展成脑性瘫痪。有效率=治愈(例)+好转(例)/n×100%。
1.4 统计学处理 采用SPSS11.0软件进行统计学分析,计数治疗以百分比率表示,采用χ2检验。
2 结 果
2.1 两组患儿月龄(x2=2.589,p=0.274)、性别(x2=0.001,P=0.973)、ZKS分度(x2=2.269,P=0.519)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2.2 两组的治疗治愈率比较 差异有统计学意义。表明治疗组的治愈率显著。经强化治疗方案综合康复治疗后患儿临床症状体征明显好转,绝大部分患儿异常姿势纠正和控制,各项发育正常化,达到正常月龄儿童发育水平。见表2。治愈率(x2=74.142,P=0.000),有效率(x2=17.257,P=0.000)。
2.3 治疗组不同月龄患儿临床疗效比较提示不同月龄患儿的治愈率、有效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6个月及以下患儿治愈率更高,见表3。治愈率(x2=28.937,P=0.000),有效率(x2=4.963,P=0.026)。
3 讨 论
近年来,随着围生医学、新生儿医学的发展,使得新生儿死亡率逐年下降,但脑性瘫痪的患儿率却呈上升趋势,这与高危儿的存活率增高有直接关系。研究发现具有早产、核黄疸、围产期窒息、缺血缺氧性脑瘫、脐带绕颈、低体重儿等病史的高危儿中ZKS的发病率明显提高。中枢性协调障碍作为早期脑性瘫痪的代名词,过去一直认为是不治之症,到后来治疗方法的多种多样,直到现在早期发现、早期诊断、早期干预及治疗。但现在各医院医生采取不同治疗方案,各治疗师采取不同方法,各家长采取不同的对待态度都有很大区别,使治疗效果的参差不齐。故采用合理的治疗方案,灵活应用神经发育治疗技术,良好的沟通能力都是治疗ZKS的重要因素。小于6个月的婴儿发育速度更快,婴幼儿脑功能尚未发育完善,发育潜力很大,异常姿势刚出现或未固定,如能得到及时治疗,给予适当强度的外界刺激使异常姿势得到纠正,使肌张力恢复正常,绝大多数疗效很好。从表2可以发现治疗组的患儿治愈率更高,提示更多频次,连续不间断的治疗效果更好。而且从表3可以看到经过强化治疗后,小于或等于6个月龄患儿的治愈率明显高于7-12个月龄的患儿,患儿越早治疗效果越好。
总之,采用强化治疗方案综合疗法比普通治疗方案综合疗法,效果更佳,可以明显提高治愈率,明显提高正常化率。由于采用强化治疗方案需要家长的配合,实施前必须跟家长沟通,告知其治疗方案及注意事项,征得其同意后采用。治疗过程中要严密观察患儿反应,根据其反应调节治疗强度,调整治疗顺序。重视对家长的指导与监督,重视良姿位的应用,提高ZKS患儿的治疗效果。故早期发现,并采用强化治疗方案综合治疗是ZKS治愈的关键,同时也是预防脑瘫形成的重要措施。
参考文献
[1] 吴瑞萍.诸福棠实用儿科学[M].6版.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1998:1849.
篇4
gemox方案即吉西他滨联合奥沙利铂治疗中晚期恶性肿瘤的化疗方案。目前已涉及三十余项ⅱ、ⅲ期临床研究,十余种肿瘤的治疗。吉西他滨(gemcitabine,gem),是一种新型人工合成嘧啶核苷类似物,主要作用于dna合成期,在细胞内代谢为有活性的二磷酸盐,竞争性掺入dna 双链,使dna 链复制终止,引发细胞凋亡。奥沙利铂(oxaliplatin ,lohp) 是继顺铂和卡铂之后的第三代铂类化合物,与dna结合的速率比顺铂快10倍以上,故抑制dna的作用更强,且无肾毒性,骨髓抑制、消化道反应均较轻,最普遍的毒性反应是神经感觉异常。gem与lohp均为广谱高活性细胞毒药物,两者机制不同,毒副反应非叠加,为两者联合治疗各种肿瘤奠定了一定的理论基础。 1 胰腺癌
胰腺癌起病隐匿、进展快、恶性度高,预后极差,只有10%~20%的患者有手术切除的机会,能行根治术者更少,术后80%左右患者1 年内死亡。胰腺癌长期以来被认为是化疗不敏感、有效率低的恶性肿瘤。gem是美国fda批准的第一个治疗胰腺癌的药物,单药gem具有良好的治疗有效率和较低的毒副反应发生率。最早一项ⅲ期随机临床研究显示,gem对局部进展期和转移性胰腺癌的有效率达23.8%,中位生存期5.65个月,1 年生存率提高到18%[1]。尽管gem单药化疗对胰腺癌有一定的疗效,但gem与其他药物的联合尚没有统一的标准方案。
联合方案中一般采用gem联合顺铂、gem联合5fu,虽然好于单药,但毒副作用不容乐观,gem联合lohp,毒性相对较低,引起人们的关注。该方案的常用给药剂量是gem 1000mg/m2 d1,lohp 100mg/m2 d2,每两周重复一次。最早的一项报道是louvet c等[2]进行的多中心ⅱ期临床研究,来自8个研究中心的64名患者中,58名可评价,中位无进展生存期(pfs)为5.3个月,转移与未转移患者的中位生存期(os)分别为8.7个月和11.5个月,一年生存率36%。在整个治疗中,11%的患者出现3/4度中性粒细胞与血小板减少,其他仅有少数患者出现恶心、呕吐、腹泻和周围神经病变,治疗效果明显好于单药。
在将gemox方案作为一线化疗的临床研究中,baize 等[3]报道,32例患者的总有效率为28.1%,其中cr12.5%,pfs和os分别为7个月和9个月,其中转移与未转移患者的os分别为7个月和25个月。airoldi等[4]将患者分为gemoxa组:gem d1、oxa d2和oxagem组:oxa d1,gem d2,结果两组疗效与毒副反应均无差别,30例患者pr 9例,sd 11例,pd 10例,pfs和os分别为5.5个月和9.5个月,一年生存率37.5%。
在将gemox方案作为二线化疗的临床研究中,demols等[5]报道:入选的33名患者为局部进展期或已发生转移者,31例可评估,pr7/31,sd12/31,pd12/31,pfs、疾病进展时间(ttp)、os分别为4.5、4.2、6个月,患者受益率17/31(54.8%),12例出现3/4度非神经毒性,出现ⅰ、ⅱ、ⅲ级神经毒性的患者数分别为17、3、4例。此外,ch′ang等[6]报道在gemox方案化疗后48小时,输注5fu/cf,毒副反应会减轻。二线治疗有效率虽不及一线治疗,但gemox方案仍可使大部分患者受益。
以上的各项ⅱ期临床研究均显示出该方案的优势性:有效率、中位生存时间、一年生存率提高,毒副反应轻,耐受性好,但由于样本量小,可信度有待提高。louvet等[7]公布了gemox方案治疗晚期不可切除胰腺癌的大型ⅲ期随机临床研究结果:gemox与gem单药对照,近期有效率(26.8% vs 17.3%)、pfs(5.8个月 vs 3.7个月)、临床获益率(38.2% vs 26.9%)和os(9.0个月 vs 7.1个月),除os外均有统计学意义。以上结果表明gemox方案明显改善晚期胰腺癌尤其是有转移病例的生存期,可以作为晚期胰腺癌的一线治疗方案。
目前gemox对治疗胰腺癌值得深入研究的是增加多中心ⅲ期临床研究的数量,分别按照一线和二线治疗、 转移与否、新辅助与辅助治疗、同期放疗等目的分层次研究探讨,此外探讨该方案联合分子靶向药物的安全性和有效性也许将成为又一热点。
2 非小细胞肺癌
近年来,nsclc的发病率持续升高,70岁以上老年患者也明显增多。晚期nsclc的生物学特征决定了化疗的目的在于延长生存期和改善生活质量。gem是治疗nsclc的新型化疗药物之一,单药有效率在20%左右,铂类化疗药物是nsclc联合化疗的重要基础药物。gemox方案对nsclc的研究,国内外报道日益增多。
在cappuzzo等[8]进行的一项ⅱ期临床研究中,60名患者为ⅲb至ⅳ期的晚期nsclc,结果1例cr,14例pr,总有效率25%,ttp和os分别为2.7和7.3个月,20%的患者出现3/4度血液学毒性,2例呈现神经毒性。在faivre等[9]的ⅰ/ⅱ期临床研究中,35例晚期nsclc 患者,总有效率为34.3%,已接受铂类化疗患者的有效率为40%,耐受性好,其中gem和lohp的推荐剂量分别为1500mg/m2、85mg/m2,双周用药。crino等[10]报告的ⅱ期临床研究,总有效率为56%,毒副作用轻,耐受性好。kakolyris等[11]的ⅱ期临床研究中,32例局部进展期nsclc 患者将该方案作为二、三线治疗,5例pr、8例sd,总有效率仍能达41%,疗效不容忽视。
国内报道该方案的有效率在38.5%~55%之间[1214],其研究主要集中在gem联合lohp或联合其他铂类的疗效与毒性反应的比较上。薛圣留等[12]以45例ⅲb至ⅳ期nsclc患者为研究对象,接受gem与铂类(顺铂、卡铂和奥沙利铂)联合化疗,每三周重复。gem与顺铂、卡铂和奥沙利铂联合的有效率分别为47.4%(9/19)、45.5%(5/11)和40.0%(6/15)。钦志泉等[13]选取50 例晚期nsclc 患者随机分成治疗组(n=26)与对照组(n=24),治疗组采用方案:gem 1000mg/m2 d1、8,lohp 130mg/m2 d1,对照组采用顺铂联合gem方案:gem 1000mg/m2 d1、8,pdd 80mg/m2,结果治疗组pr 10例,sd 13例,pd 3例,总有效率38.5%;对照组pr 8例,sd 12例,pd 4例,总有效率33.3%。经统计学分析,两组疗效及毒副反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然而孙清等[14]指出,将lohp用法改为65mg /m2, d1、8,gp组(gem联合pdd)与go组(gem联合lohp)之间疗效虽无明显差异,但gp组ⅲ+ⅳ度白细胞下降发生率、恶心呕吐、脱发和肾功能异常发生率均显著高于go 组。显示出该方案毒副反应轻,治疗耐受性好,临床应用更安全,易于被老年人所接受。
此外,bidoli等[15]在探讨nsclc患者对gemox方案化疗的耐受剂量时,采用gem 1250mg /m2,lohp以70mg/m2为最小剂量,20mg/m2逐级递增,直到130mg/m2,通过对各组的毒副反应进行比较,认为lohp采用70~130mg/m2的剂量都是比较安全的,并无不能耐受的情况。
基于以上各项研究,gemox方案疗效已基本确定,虽然与其他铂类相比,疗效并不十分突出,但其血液学以外的毒性较小,对于伴有心、肾功能不全的老年患者和对其他铂类不能耐受的患者是一个较好的选择,值得临床推广。
3 泌尿生殖系统肿瘤
lohp在体内与体外都显示出对卵巢癌的抗瘤活性,在一二线治疗失败后,以130mg/m2的剂量每三周给药,单药有效率仍能保持在16%~29%之间[16]。2004年几个欧洲国家已经批准gem用于卵巢癌的治疗。raspagliesi 等[17]将gemox方案作为卵巢癌的二线治疗,入组的20例患者中已有17例发生铂类耐药,具体给药:gem 1000mg/m2d1、8,两周重复,lohp 130mg/m2 d1,三周重复。总有效率26%,但分别有70%、40%的患者出现3/4度血小板和中性粒细胞减少。虽然显示出一定的疗效,但其严重的毒副反应给该方案的顺利实施带来了一定的困难,这就要求在治疗期间进行严密的监测,或者减少gem的用量来减少副反应的发生。
宫颈癌的治疗以手术和放疗为主,对于巨块型及晚期复发宫颈癌无论手术或放疗均难以达到理想效果。近年来新辅助化疗在临床上的应用已得到肯定。dueas等[18]将gemox方案用于宫颈癌的新辅助化疗,10例患者的分期在ⅰb2到ⅲb之间,经过lohp 130mg/m2 d1,gem 1250mg/m2 d1、8化疗后,cr3例,pr5例,7例后续手术,3例后续同步化放疗,且血液学与非血液学毒性均较轻微,疗效令人鼓舞。
大多泌尿道上皮细胞癌患者一般状况较差,常伴有慢性肾病、心脏病等,不能耐受以顺铂或卡铂为基础的化疗方案。miro等[19]对此类患者以gemox方案予以化疗,结果发现化疗后原有基础疾病并未恶化,且也只有13%的患者出现3/4度血液学毒性,ttp和os达4.2和9.5个月。culine等[20]以gem 1500mg/m2、lohp85mg/m2的双周疗法治疗20名泌尿道上皮肿瘤患者,其中的13例为一线化疗。结果9例pd,仅有2例因不能耐受而减量。theodore 等[21]将该方案作为泌尿道移行上皮细胞癌(tcc)的一线化疗,其中cr 3例,pr 11例,总有效率47%,os15个月。与其他不含铂类化疗方案相比,gemox方案在治疗tcc中疗效确切,毒性轻微,值得与其他非含铂类方案进一步评价。
目前,对于一线细胞因子治疗无效的进展期肾细胞癌尚无有效的治疗方案。porta等[22]在的ⅱ期临床研究中,采用了gemox方案。42例患者均处于免疫治疗失败后的进展期,给予gem 1000mg/m2 d1、8,lohp 90mg/m2 d1,三周重复。结果pr 6例,sd 11例,pd 25例,ttp2.5个月,os9.5个月,4级血液毒性仅有1例。该方案能够治疗细胞因子抵抗的肾细胞癌,已充分证实其在肾癌治疗中的价值。
无论是否手术,以顺铂为基础的化疗可以治愈70%~80%的精原细胞癌(gct)患者,然而20%~30%的患者在一线化疗后会复发。而对顺铂耐药的患者,长期生存率较低,对这部分人群,gem和lohp的单药都显示出一定的活性,gem治疗复发或耐药的gct单药有效率为17%和19%,那么将二药联合是否有更强的抗癌性呢。kollmannsberger等[23]将此方案用于这部分人群,35例患者中cr 3例,pr 13例,pd 1例,总有效率46%。bokemeyer等[24]报道20例患者,总有效率为38%,还包括1例cr,pfs为3个月,毒性可以耐受,主要3/4度骨髓抑制。
pectasides d等[25]对复发和顺铂耐药的非精原细胞癌(ngct)患者进行ⅱ期临床研究。28例ngct中,总有效率32%,其中cr 4例,pr 5例。但毒副反应较为严重, 62%的患者出现3/4度中性粒细胞减少,其中有3例不能耐受而终止治疗。
4 肝胆系统肿瘤
肝癌早期即有肝内播散且多合并肝硬化,就诊时60%以上已失去手术切除机会。因此,多数肝癌有赖于药物治疗,但历来对化学药物治疗肝癌的评价不高。
鉴于gemox方案已在胰腺癌的治疗中显示出高效低毒的特性,taieb等[26]将gemox方案分为两种情况用于肝癌的治疗,以评价其疗效与毒性反应。21名患者接受gemox1的治疗:gem 1000mg/m2 d1,lohp 100mg/m2 d2;10名患者接受gemox2的治疗:gem 1500mg/m2 d1,lohp 85mg/m2 d2,每两周重复一次。在这31名患者中,有效4例,包括gemox1中的3例和gemox2中的1例,sd 10例,pd 7例,pfs 5个月,os 12个月。两组的毒副作用如下:3/4度血小板减少(18% vs 40%),3/4度中性例细胞减少(0 vs 30%),非血液血毒性主要包括腹泻,1~2级神经毒性。可见, gemox1方案具有较好的耐受性。mansourbakht等[27]所报道的原发性肝癌的ⅱ期临床研究中,32例患者经gemox方案治疗后,疾病控制率达77%,特别指出有1例达到cr。
由于肝细胞癌血供丰富,预后较差,zhu等[28]采用了gemox联合贝伐单抗的gemoxb方案。30例患者均为病理确诊的不可手术或已转移的患者。方案如下,第一个双周内:贝伐单抗10mg/kg d1,在接下来的四周内:贝伐单抗10mg/kg d1、15,gem 1000mg/m2、lohp 85mg/m2 d2、16。结果有效率20%,os 9.6个月,pfs为3和6个月的患者分别占70%、48%,主要毒副反应为3/4度的白细胞、中性粒细胞减少,转氨酶一过性升高、高血压和乏力,疗效是令人鼓舞的,因而作者认为gemoxb方案在严密的监测下是安全的,可有效地抑制肿瘤的生长。
胆道肿瘤中良性肿瘤不常见,andré[29]将gemox方案用于胆道系统肿瘤的多中心ⅱ期临床研究,将来自四个中心的患者分为两组:a组作一线化疗,b组作二线化疗。两组的结果如下:总有效率(36% vs 22%),pfs(5.7 vs 3.9个月),os(15.4 vs 7.6个月)。分别有14%、9%的患者出现3/4度中性粒细胞、血小板减少,其余少量患者有恶心、呕吐和周围神经病变。
5 其他肿瘤
乳腺癌是危害妇女健康的主要恶性肿瘤,北美、北欧是乳腺癌的高发地区,而处于相对低发区的中国,发病率也呈逐年上升的趋势,全身化疗是乳腺癌得到根治的主要手段之一。caruba等[30]报道的40例转移性乳腺癌患者中,多数已呈现出不同程度的耐药,结果3例pr,11例sd,os为10.6个月,并推荐吉西他滨以1000mg/m2的剂量d1、8天给药较为合理。delphine等[31]对乳腺癌作二线化疗:gem 800~1000mg/m2 d1,lohp 80~100mg/m2 d2,两周重复,结果pr 6例,sd 7例,pd 10例,毒性可以耐受。gemox作为一种较新的化疗方案,在治疗进展期乳癌方面,呈现出较高的安全性,近一半的人可以使疾病得以控制。
lohp对胃肠道肿瘤疗效较好,因而一直是结肠癌转移和复发的标准化疗方案,然而其单药效果一直不能令人满意,gem单药治疗胃肠道肿瘤尚无经验。裘友好等[32]报道gemox方案二线治疗晚期胃肠道肿瘤有一定疗效,且对肠癌的疗效好于胃癌。ziras等[33]将gemox方案作为结直肠癌的二线化疗,有效率17.7%,pr 6例,os 9.1个月,ttp为2.7个月,一年生存率44%。因而作者认为对于一线化疗失败的结直肠癌患者,gemox方案可作为二线化疗的选择之一。
此外,schutte等[34]运用gemox方案用于恶性胸膜间皮瘤二线治疗的ⅱ期临床研究,25例患者中,pr 10例,sd 6例,pd 9例,ttp 7个月,os 13个月,一年生存率60%。毒副反应主要为骨髓抑制、腹泻、恶心、呕吐,但均可耐受。
6 结语
目前,gemox方案已用于多种肿瘤的二线治疗,广谱抗癌特点较为突出,总体疗效确切,毒性不大,值得深入研究。具体给药方法有两种:双周疗法gem 1000mg/m2 iv d1,lohp 100mg/m2 4~6 h iv d2;三周疗法 gem 1000mg/m2 iv,lohp 75mg/m2 3~5 h iv d1,8。基于各项研究资料,建议一线治疗的有胰腺癌、膀胱癌及尿路上皮癌、胆系腺癌、恶性胸膜间皮瘤中晚期病例,可试用于原发性肝细胞癌肝动脉栓塞前、宫颈癌手术或同期化放疗前的诱导化疗以及胃癌和原发性肝癌中晚期病例。二线治疗可用于非小细胞肺癌、肾细胞癌、 精原细胞癌、卵巢癌和一线治疗适用瘤种。此外,shibata[35]报道核苷酸还原酶m2表达降低可提高该方案的疗效,从而在基因水平上提出适宜人群。
【参考文献】
[1] prost p, ychou m,azria d. gemcitabine et cancer du pancreas[j]. bull cancer, 2002, 89: 9195.
[2] louvet c, andre t, lledo g,et al. gemcitabine combined with oxaliplatin in advanced pancreatic adenocarcinoma: final results of a gercor multicenter phase ⅱ study[j]. journal of clinical oncology. 2002 ,20(6):15121518.
[3] baize n, abu shalaa a, berthier f,et al. gemcitabine combined with oxaliplatin is safe and effective in patients with previously untreated advanced pancreatic adenocarcinoma[j]. gastroenterol clin biol, 2005,29(10):10061009.
[4] airoldi m, cattel l, passera r, et al. gemcitabine and oxaliplatin in patients with pancreatic adenocarcinoma: clinical and pharmacokinetic data[j]. pancreas, 2006,32(1):4450.
[5] demols a, peeters m, polus m,et al. gemcitabine and oxaliplatin (gemox) in gemcitabine refractory advanced pancreatic adenocarcinoma: a phase ⅱ study[j]. br j cancer,2006,94 (4):481485.
[6] ch'ang hj, wang cc, cheng al,et al. phase i study of biweekly gemcitabine followed by oxaliplatin and simplified 48h infusion of fluorouracil/leucovorin for advanced pancreatic cancer[j]. gastroenterol hepatol,2006,21(5):874879.
[7] louvet c, labianca r, hammel p,et al. gemcitabine in combination with oxaliplatin compared with gemcitabine alone in locally advanced or metastatic pancreatic cancer: results of a gercor and giscad phase ⅲ trial[j].clin oncol,2005,23 (15):35093516.
[8] cappuzzo f, novello s, de marinis f, et al. phase ⅱ study of gemcitabine plus oxaliplatin as firstline chemotherapy for advanced nonsmallcell lung cancer[j]. br j cancer,2005,93 (1): 2934.
[9] faivre s, le chevalier t, monnerat c, et al. phase ⅰ~ⅱ and pharmacokinetic study of gemcitabine combined with oxaliplatin in patients with advanced nonsmall cell lung cancer and ovarian carcinoma[j]. ann oncol,2002,13(9):14791489.
[10]crino l, novello s, marinis df,et al.gemcitabineoxaliplatin(gemox) chemotherapy as firstline treatment in advanced nonsmallcell lung cancer : preliminary result s of a multicenter phaseⅱstudy[j]. proc am soc clin oncol ,2003 ,22:2576.
[11]kakolyris s,ziras n,vamvakas l,et al. gemcitabine plus oxaliplatin combination (gemox regimen) in pretreated patients with advanced nonsmall cell lung cancer (nsclc): a multicenter phase ⅱ study[j]. lung cancer,2006,54(3):347352.
[12]薛圣留, 潘宏铭, 郑宇,等.gem联合铂类化疗药物治疗晚期非小细胞肺癌临床观察[j].实用肿瘤杂志,2005,20(3):257259.
[13]钦志泉,卢丽琴,袁国荣,等.奥沙利铂联合gem治疗晚期非小细胞肺癌的临床疗效[j].中国临床药学杂志,2005,14(6):336338.
[14]孙清,华军,杭晓声,等.gem联合奥沙利铂或顺铂治疗老年人晚期非小细胞肺癌的随机对照临床研究[j].中国肺癌杂志,2005,8(5):451453.
[15]bidoli p, stani sc,mariani l,et al.phase ⅰ study of escalating doses of oxaliplatin in combination with fixed dose gemcitabine in patients with nonsmall cell lung cancer[j]. lung cancer,2004,43(2):203208.
[16]dieras v, girre v, guilhaume mn, et al.oxaliplatin and ovarian cancer[j]. bull cancer,2006,93( suppl 1):3539.
[17]raspagliesi f, zanaboni f, vecchione f,et al. gemcitabine combined with oxaliplatin (gemox) as secondline chemotherapy in patients with advanced ovarian cancer refractory or resistant to platinum and taxane[j]. oncology,2004,67(5):376381.
[18]dueasgonzález a, lópezgraniel c,gonzález a,et al.induction chemotherapy with gemcitabine and oxaliplatin for locally advanced cervical carcinoma[j]. am j clin oncol, 2003,26 (1):2225.
[19]mir o, alexandre j, ropert s,et al. combination of gemcitabine and oxaliplatin in urothelial cancer patients with severe renal or cardiac comorbidities[j]. anticancer drugs,2005 ,16 (9):10171021.
[20]culine s, rebillard x, iborra f,et al. gemcitabine and oxaliplatin in advanced transitional cell carcinoma of the urothelium: a pilot study[j]. anticancer res,2003,23 (2c):19031906.
[21]theodore c, bidault f, bouvetforteau n,et al. a phase ⅱ monocentric study of oxaliplatin in combination with gemcitabine (gemox) in patients with advanced/metastatic transitional cell carcinoma (tcc) of the urothelial tract[j]. annals of oncology,2006,17(6):990994.
[22]porta c, zimatore m, imarisio i, et al. gemcitabine and oxaliplatin in the treatment of patients with immunotherapyresistant advanced renal cell carcinoma: final results of a singleinstitution phase ⅱ study[j]. cancer,2004,100 (10):21322138.
[23]kollmannsberger c, beyer j, liersch r, et al. combination chemotherapy with gemcitabine plus oxaliplatin in patients with intensively pretreated or refractory germ cell cancer: a study of the german testicular cancer study group[j]. clin oncol,2004,22 (1):108114.
[24]bokemeyer c, beyer j, metzner b et al. combination chemotherapy with gemcitabine/ oxaliplatin in patients (pts) with relapsed or cisplatinrefractory germcell cancer (gct)[j]. proc am soc clin oncol,2003,22:389.
[25]pectasides d, pectasides m, farmakis d,et al. gemcitabine and oxaliplatin (gemox) in patients with cisplatinrefractory germ cell tumors: a phase ⅱ study[j]. ann oncol, 2004,15 (3):493497.
[26]taieb j, bonyhay l, golli l, et al. gemcitabine plus oxaliplatin for patients with advanced hepatocellular carcinoma using two different schedules[j].cancer,2003,98(12):26642670.
[27]mansourbakht t, boige v, louafi s, et al.gemcitabine plus oxaliplatin (gemox) in advanced hepatocellular carcinoma (hcc): results of a phase ⅱ study[j].asco annual meeting proceedings,2004,22(14):4086.
[28]zhu ax, blaszkowsky ls, ryan dp, et al. phase ⅱ study of gemcitabine and oxaliplatin in combination with bevacizumab in patients with advanced hepatocellular carcinoma[j].clin oncol,2006,24 (12):18981903.
[29]andré t, tournigand c, rosmorduc o,et al. gemcitabine combined with oxaliplatin (gemox) in advanced biliary tract adenocarcinoma: a gercor study[j]. ann oncol, 2004,15 (9):13391343.
[30]caruba t,cottu ph,madelainechambrin i,et al.gemcitabineoxaliplatin combination in heavily pretreated metastatic breast cancer: a pilot study on 43 patients[j]. breast j,2007,13 (2):165171.
[31]delphine b, frank c, ioana k, et al. gemzaroxaliplatin: a new combination in advanced breast cancer. 33rd european symposium on clinical pharmacy:risk management in pharmaco therapy[j]. pharm world sci ,2005, 27:a44.
[32]裘友好, 钟海均, 方美玉, 等. gem加奥沙利铂治疗晚期胃肠道肿瘤31例近期疗效[j]. 肿瘤学杂志,2004,10(3):175176.
篇5
关键词:重症肌无力危象; 中西医结合; 前瞻性研究
【中图分类号】R774.6【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2-3783(2012)04-0001-03
重症肌无力(myasthenia gravis,MG)是一种主要累及神经肌肉接头处突触后膜上乙酰胆碱受体(AchR)的自身免疫性疾病。当患者急骤发生呼吸肌严重无力以致不能维持换气功能时称重症肌无力危象(myasthenia gravis crisis,MGC),如不及时抢救可危及患者生命。MGC是重症肌无力死亡的主要原因。
广州中医药大学附属一院在邓铁涛老教授的带领下,治疗MGC有30年的临床经验,特别是在危象病人抢救及预防治疗方面有丰富的治疗经验,取得了很好的临床效果,并筛选优化出一套中西医结合的综合治疗方案。该论文将此方案应用于前瞻性的临床救治中,验证中西医结合救治方案的临床疗效。
1 一般资料和方法
1.1 研究对象
1.1.1 病例来源:2007年01月-2008年03月期间,在广州中医药大学第一附属医院住院部的MGC的病人。
1.1.2 诊断标准
1.1.2.1 重症肌无力诊断标准及临床分型标准
1.1.2.1.1 根据1997年全国神经免疫会制定
1.1.2.1.1.1 活动后加重,休息后减轻,晨轻暮重的随意肌无力(上睑下垂、眼球活动障碍、复视;面肌无力;咀嚼、吞咽、构音困难;上肢、下肢、颈部无力、气短)。
1.1.2.1.1.2 胆碱酯酶抑制剂试验阳性(有效)和对箭毒类药物的过度敏感。
1.1.2.1.1.3 低频重复电刺激波幅递减,微小终板电位降低,单纤维肌电图上颤抖增宽。
1.1.2.1.1.4 血清乙酰胆碱(Ach)受体抗体增高。
1.1.2.1.1.5 电镜下神经肌肉接头处突触后膜皱折减少,变平坦Ach 受体减少。
一般具备前2条临床即可作出诊断。
1.1.2.1.2 采用改良Osserman分型方法。
1.1.2.2 重症肌无力危象诊断标准
1.1.2.2.1西医诊断标准
参照《肌无力》[1]临床表现为四肢无力,吞咽困难,口腔分泌物增多,呼吸急促表浅,呼吸频率>25次/分,口唇指甲紫绀。血氧饱和度
1.1.2.2.2 中医诊断标准:采用邓铁涛老教授参考李杲的“脾胃一虚,肺气先绝”描绘的重症肌无力危象图的临床症状为诊断标准:脾胃亏虚,大气下陷,延及五脏主症:呼吸困难,吞咽困难,构音困难,颈软头倾,唇甲紫绀,躯干全身无力。
兼症:参照《中药新药临床指导原则》(2002年版及1995年版)。结合回顾性分析的五脏相关图的结论,临床以脾肾虚损型最为多见;
次症:胞睑下垂,身体困倦,朝轻暮重,纳减便溏,腰膝酸软,小便清长,怕冷,气短。
舌象:舌质淡或暗,体胖大或有齿痕,苔薄白或少苔或白腻苔。
脉象:脉沉细或沉细尺弱。
若经2个以上专家辨证确属其他证型者,排除。凡具备主症和(或)兼症2-3项兼见舌苔脉象即可。
1.2 纳入标准:凡符合诊病标准,年龄在18-65岁之间的重症肌无力患者,受试者知情,自愿签署知青同意书。
1.3 排除标准:
1.3.1 合并严重其他系统疾病者及自身免疫性疾病
1.3.2 药源性重症肌无力患者
1.3.3 先天性重症肌无力患者
1.3.4 合并恶性胸腺瘤者。
1.3.5 年龄在65岁者。
1.3.6 不愿意按照方案进行治疗或不能坚持治疗者。
1.3.7 淋巴血浆置换治疗的患者。
1.3.8 6个月内使用大剂量丙种球蛋白者。
2 救治方法
2.1 基础治疗及护理:重症肌无力危象属于急危重症,患者多处于临界呼吸衰竭状态,必须保证卧床休息和足够的睡眠,应进行心率、呼吸、血压和血氧饱和度连续监护,并注意适宜的气道管理,包括呼吸道湿化、定时拍背吸痰、更换、给氧,并做好气管插管、机械通气的准备。积极去除诱因,如积极抗感染治疗、给予足够的营养支持,维持水电解质平衡及内环境稳定,预防危象发生。
2.2 西医基本救治方案
2.2.1 危象发生首先判断患者危象类型,给予对症处理:①肌无力危象:甲基硫酸新斯的明0.5或1mg肌注或0.5或1.0mg静注。如有药物过量症状,酌情用阿托品0.5mg肌注,如心率明显加快时则可不注射阿托品。恢复吞咽后药物改为口服。②胆碱能危象:立即停用抗胆碱酯酶药物,并用:阿托品0.5或1.0mg肌注或静注,15-30分钟重复一次,至毒碱样症状减轻后减量呀间歇使用,直至恢复。③反拗性危象:本组研究病案中未出现反拗性危象:若出现此危象建议,停用一切抗胆碱脂酶类药物,至少3天,然后从原药量的半量开始给药,同时改用或并用激素。危象解除后处理:应继续使用抗胆碱酯酶类药物,并配合其它治疗。上述危象视病情,必要时静推甲强龙或地塞米松,如果患者病情未见好转,避免出现危象死亡,立即予插管机械辅助通气,定时吸痰及雾化;持续高流量吸氧;留置胃管,鼻饲药物及流质饮食。
2.2.2 胆碱酯酶抑制剂:溴吡斯的明 60mg Qid(一般为7AM,11AM,5PM,10PM)时间分配保证患者足够的睡眠。儿童15-30mg Qid服法同前。
2.2.3 积极控制感染,抗炎药物选用:通常禁用竞争突触后膜AchR的抗生素,特别是氨基糖苷类药物,主张选用对神经肌肉无阻滞作用的青霉素类、头孢菌素类、大环内酯类等。抗真菌药用氟康唑等。
2.2.4 糖皮质激素:给予静脉给地塞米松(最大剂量15mg/d),症状好转后改强的松(临床经验一般给予患者0.3~0.5mg/Kg•d,如有患者病情控制比较困难,给予1mg/Kg•d);
2.2.5 必要时进行血浆交换疗法、及丙种球蛋白静脉滴注冲击疗法等。本组两例进行血浆交换疗法;一例进行丙种球蛋白冲击疗法(20g/日),效果一般。
2.2.6 针对某些药物副作用给予对症处理如保护胃粘膜、补钙、补钾,口水分泌物多给予适量的阿托品、654-2等。
篇6
中国医科大学盛京医院集团抚顺医院妇产科,辽宁抚顺 113001
[摘要]目的研究分析卡前列素氨丁三醇不同注射方式预防剖宫产产后出血的安全性和可行性。方法选择2009年3月—2013年3月该院收治的具备产后出血高危因素的孕产妇56例,按照数字随机分配原则分成对照组和试验组各28例,两组患者分娩出胎儿后均常规使用催产素,对照组患者同时使用卡前列素氨丁三醇于肌肉注射,试验组患者同时使用卡前列素氨丁三醇于子宫体注射,对两组术后2h平均出血量、术后1d平均出血量、产后出血发生率和不良反应发生率进行比较。结果试验组患者术后2h平均出血量低于对照组患者,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试验组患者术后1d平均出血量明显低于对照组患者,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对照组患者产后出血发生率为17.9%、试验组患者产后出血发生率为10.7%、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对照组患者不良反应发生率为42.8%、试验组患者不良反应发生率为17.9%、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随访1个月,患者不良反应均已消失。结论卡前列素氨丁三醇能够有效的预防高危孕妇产后出血的发生,采用子宫体注射的方法效果明显的优于肌肉注射的方法,具有术后出血量少、产后出血的发生率低、不良反应发生率低的优点,是一种安全、有效的防剖宫产产后出血的方法,值得推广。
关键词 卡前列素氨丁三醇;剖宫产;产后出血;注射
[中图分类号]R719.8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4-0742(2014)03(c)-0103-0
[作者简介]尹红宇(1976.12-),女,辽宁抚顺,本科,从事妇产科专业,擅长妇产科常见疾病治疗。
产后出血是我国目前造成孕产妇死亡的最严重并发症,其最主要的原因是产后子宫收缩乏力,其发生率约为70%~80%[1]。因此,有效的加强产后宫缩是降低产后出血的关键。近年来强效宫缩剂卡前列素氨丁三醇在临床的使用,有效的改善产后子宫的宫缩能力。2009年3月—2013年3月对该院收治的具备产后出血高危因素的患者预防应用卡前列素氨丁三醇,并对不同的注射方式所产生的临床效果进行分析评价,现报告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选择该院收治的具备产后出血高危因素的孕产妇56例作为研究对象,按照数字随机分配原则分成对照组和试验组各28例,对照组患者年龄23~38岁,平均年龄(27.4±5.1)岁;孕次1~5次,平均孕次(2.1±1.3)次;产次0~3次,平均产次(1.8±1.2)次;高危因素:巨大胎儿5例、前置胎盘12例、羊水过多6例、双胎妊娠3例、原发性宫缩乏力2例。观察组患者年龄24~36岁,平均年龄(26.6±4.8)岁;孕次1~4次,平均孕次(2.2±1.0)次;产次0~3次,平均产次(1.6±1.1)次;高危因素:巨大胎儿4例、前置胎盘11例、羊水过多8例、双胎妊娠4例、原发性宫缩乏力1例。两组患者在年龄、孕次、产次和高危因素等方面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1.2治疗方法
两组患者于分娩出胎儿后均常规使用催产素40U+5%葡萄糖静脉滴注,对照组患者同时使用卡前列素氨丁三醇0.25mg于三角肌肌肉注射,试验组患者同时使用卡前列素氨丁三醇0.25mg于子宫体注射,每间隔15min可使用卡前列素氨丁三醇1次。
1.3统计方法
用spss11.0统计软件对数据进行处理分析,χ2检验比较计数资料,t检验比较计量资料。
2结果
试验组患者术后2h平均出血量(228±43)mL,对照组患者术后2h平均出血量(253±48)mL,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试验组患者术后1d平均出血量(335±54)mL,对照组患者术后1d平均出血量(378±62)mL,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对照组患者发生产后出血5例,发生率为17.9%、试验组患者发生产后出血3例,发生率为10.7%,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对照组患者发生胃肠道反应6例、心动过速3例、血压升高2例、面色潮红1例,发生率为42.8%、试验组患者发生胃肠道反应2例、心动过速1例、血压升高1例、面色潮红1例,发生率为17.9%、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随访1个月,患者不良反应均消失。
3讨论
目前,随着医疗条件的改善和患者自身因素的影响,剖宫产率在我国呈现递增的趋势。但剖宫产术后出血等并发症仍然威胁着产妇的生命安全。传统使用缩宫素、麦角新碱等药物预防产后出血的发生,效果欠佳,不得不采取结扎子宫动脉、髂内动脉,甚至需要切除子宫。研究表明[2],产后出血超过血容量的40%,子宫肌层缺血明显、伴之凝血因子的大量丢失,人体对宫缩剂的敏感性将大大的降低。因此,我们主张在术后胎儿分娩后及早的应用高效的缩宫药物,将明显的提高药物的作用,尤其对于存在产后出血高危因素的产妇更应当及早及时的应用,才能达到有效的治疗效果。
卡前列素氨丁三醇最早于1986年在美国应用于临床,国内最早将其应用于中期流产和子宫收缩乏力引起的产后出血[3]。药理研究发现[4],其作为PGF2α-l5甲基衍生物,能够有效的对抗15-羟脱氢酶的灭活,其半衰期明显的长于传统的前列腺素类药物,生物活性明显的优于传统的前列腺素类药物。分子生物学研究表明[5],卡前列素氨丁三醇通过提高肌细胞内Ca2+的浓度、抑制腺苷环化酶,降低肌质网膜蛋白的磷酸化过程,增加胞浆Ca2+,触发收缩肌原纤维;促进缝隙连接直接形成,使子宫收缩频率、幅度增加,达到快速、有力收缩子宫,起到止血目的。
该组研究中,采用子宫体注射的效果明显的优于肌肉注射的方式,与袁力[6]等的研究结果相符合。原因在于子宫体注射药物的吸收时间和吸收浓度均明显的好于肌肉注射。该组研究显示,在应用卡前列素氨丁三醇后,两组患者均出现不良反应,其发生率在试验组患者明显的低于对照组,表明通过体循环吸收发生不良反应的几率明显的高于局部组织吸收。但是术后1个月随访,两组患者的不良反应均消失,证实卡前列素氨丁三醇在安全性方面是可靠的。
综上,卡前列素氨丁三醇能够有效的预防高危孕妇产后出血的发生,采用子宫体注射的方法效果明显的优于肌肉注射的方法,具有术后出血量少、产后出血的发生率低、不良反应发生率低的优点,是一种安全、有效的防剖宫产产后出血的方法,值得推广。
参考文献
[1]汪新妮,彭幼,朱燕虹.预防性宫体注射卡前列素氨丁三醇在产后出血高危因素孕妇剖宫产术中的效果[J].广东医学,2012,33(5):696-697.
[2]钱红琴.欣母沛治疗产后出血50例临床分析[J].江苏疾药,2011,37(22):2701-2702.
[3]李晓琼,杨洪波,吴新奇,等.应用欣母沛治疗难治性产后出血的临床观察[J].中国现代医学杂志,2007,17(2):236-237.
[4]董美娟.欣母沛防治高危剖宫产孕妇产后出血的疗效观察[J].实用药物与临床,2013,16(1):33-34.
[5]吴惠琰,屈慧敏,胡孟彩,等.卡前列素氨丁三醇注射液预防前置胎盘剖宫产产后出血临床观察[J].中国新药杂志,2013,22(5):577-579.
篇7
[关键词] 恶性脑胶质瘤;肿瘤分割照射治疗;机制;实验
[中图分类号] R739.4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674-0742(2017)04(c)-0027-03
[Abstract] Objective To study the cognition of improvement of human glioma reactive biological characteristics by the BT325 cell line tumor tessellation radiation scheme and provide experimental basis for the clinical diagnosis and treatment. Methods 100 rats were selected and divided into two groups with 50 cases in each, the BT325 cell-line nude mice transplantable tumors were given different doses of radiation, 5 times a week in 2 Gy,3 times a week in 3 Gy, 5 times a week in 3 Gy,3 times a week in 4 Gy, and the dose efficacy correlation was evaluated by the tumor growth carve, and the tumor volume doubling time was measured. Results The difference in the tumor retrogression rate between the single radiation treatment plan and fractional irradiation treatment plan was not obvious without statistical significance(4.0% vs 7.5%)(P>0.05), and the nude mice transplantable tumors obviously decreased after adding the fractional dose, and the tumor retrogression rate after the 5 tinnes a weeb in 3 Gy and 3 times a week in 4 Gy radiation treatment was respectively 40.0% and 70.0%, and the difference was obvious with statistical significance(P
[Key words] Malignant brain neurogliocytoma; Tumor tessellation radiation treatment; Mechanism; Experiment
近百年来,放射科学领域的发展产生了巨大的变化,同时也推动了有关肿瘤放射治疗的理论和研究的提出,其在肿瘤干细胞中放射治疗中的关系仍然具有十分重要的影响。近年来,放疗快速发展,已进入精确放疗阶段。目前,国内外放射生物学研究的重点大都放在了生物学特点与现代放疗技术的结合上,旨在提高肿瘤放疗的治疗效果[1]。针对脑恶性胶质瘤的治疗,手术治疗联合术后放射治疗的目前临床公认的有效的治疗方案。国内外的研究学者在放射方案设计及方案改进方面进行了许多的探索和研究[2]。为了给临床提供有价值的实验依据,该研究回顾性了不同分割照射人脑胶质瘤裸小鼠(100只)移植瘤剂量效应的关系,提高对人脑胶质瘤放射反应特点的认知,现报道如下。
1 Y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建立BT325细胞系培养及裸小鼠移植瘤模型,培养基用10%胎牛血清RPMI-1640培养,并取指数生长期细胞实验。BT325细胞裸小鼠移植瘤模型由本实验室与动物室联合建立,其稳定性传代8代以上。使用18~20 g BALB-c-nu裸小鼠;在其裸小鼠右后腿接种于肿瘤,生长长度1 cm后行照射治疗。
1.2 照射方法
用瓦里安600直加速器6 MVX射线照射治疗,剂量率为2.5 Gy/min。裸小鼠在有机玻璃容器内,在其清醒时进行照射;贴壁生长BT325细胞照射时细胞面上;源皮距离100 cm。在正常空气条件下对各组进行照射治疗。
1.3 实验方法
①将实验分为两组,单次照射剂量10、20、30、40 Gy及60 Gy;分次照射组,2 Gy 1周5次、3Gy1周3次治疗。在照射治疗期间,用游标卡尺测量肿瘤基地最大径,并绘制实验组肿瘤生长曲线。②测定BT325细胞生物学参数:取指数生长细胞实验,采用细胞生长曲线计算细胞倍增时间;绘制细胞存活曲线采用细胞克隆形成分析法,并拟合曲线,将曲线参数导出。
1.4 观察指标
比较两组肿瘤细胞、肿瘤体积倍增时间,及细胞存活曲线参数值、5 Gy照射诱导脑胶质瘤细胞DNA单链断裂半值修复时间(T1/2)[3-4]。
1.5 统计方法
该研究所得数据均采用SPSS 18.0统计学软件进行分析处理,计量资料用均数±标准差(x±s)表示,并采用 t 检验,计数资料采用[n(%)]表示,采用χ2检验,以 P
2 结果
2.1 两组BT325细胞裸小鼠移植瘤照射剂量效应关系
单次照射治疗方案肿瘤消退率仅为4.0%,与分次照射治疗方案后肿瘤消退率7.5%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种照射治疗方案均未能明显缩小肿瘤,且照射结束后肿瘤出现再生长,治疗效果不理想。单次照射方案结果具体见图1,分次治疗结果具体见图2。
增加分次剂量后,裸小鼠移植瘤明显缩小,其中,3 Gy 1周5次照射、4 Gy 1周3次照射治疗肿瘤消退率分别为40.0%、70.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2.2 BT325细胞生物学参数测定结果
根据细胞生长曲线,计算出了BT325细胞倍增时间为30.2 h。同时,按照肿瘤生长曲线计算测出,BT325细胞裸小鼠移植瘤体积倍增时间为43.2 h。
3 讨论
脑胶质瘤是临床常见病,同时也是常见的恶性脑原发肿瘤,根据其WHO分级,手术作为临床首选的治疗方法,同时以手术治疗联合术后辅助放化疗作为有效提高脑胶质瘤患者生存期的重要治疗手段。但是从临床实际来看,分级较低的脑胶质瘤患者具有较好的临床治疗效果,且具有较长的总生存期,而分级较高患者的生存期只能用月份来进行描述,其治疗的总体效果并不理想,而经分析,恶性脑胶质瘤治疗不理想的原因在于局部复发[5]。而局部复发的根源主要为在治疗结束后,患者体内的肿瘤干细胞未能被全部杀灭。而亚临床病灶中残存的肿瘤干细胞会快速发生再群体化,从而导致患者在治疗结束后的一段时间内出现复发的肿瘤。脑组织的结构及功能较为复杂,并且术后并发症具有高危性,这就给肿瘤复发后进行再次治疗带来了较高的难度和风险性。因此,术后初次的放疗方案的选择和优化是影响患者预后的关键因素。在国际方面,许多临床专家对脑胶质瘤照射野和总剂量做了多年的探索和研究,不过也并未取得完全一致的结论,单次不同剂量照射治疗、分次治疗均不能明显缩小肿瘤[6]。该研究的结果显示:单次照射治疗方案肿瘤消退率仅为4.0%,与分次照射治疗方案后肿瘤消退率7.5%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种照射治疗方案均未能明显缩小肿瘤,且照射结束后肿瘤出现再生长,治疗效果不理想,与相关研究结论具有一致性,其中盖雪等人[6]研究结果为,单次照射各剂量点均不能有效控制肿瘤,2 Gy 5次/周和3 Gy3次/周治疗方案对人脑胶质瘤实体瘤也无明显治疗效果.增加分次剂量可使脑胶质瘤实体肿瘤有较明显的消退,其中4 Gy 3次/周方案好于其他方案但仍未能达到治愈肿瘤的效果.表明对肿瘤干细胞的控制不理想.各项生物学参数的测定结果:BT325细胞倍增时间为30.16 h,裸小鼠移植瘤肿瘤倍增时间为43 d;细胞存活曲线LQ模型拟合的α=0.360 Gy-1、β=0.057 Gy-2,多靶单击模型拟合的D0=1.394 Gy、Dq=2.127 Gy、SF2=0.714;5 Gy照射DNA单链断裂的T1/2=9.999 min。
而在常规治疗模式下,总剂量虽然达到了标准剂量,但是照射治疗后肿瘤并未明显缩小,并且会短时间内快速再生长,提示常规分割照射治疗方案对肿瘤干细胞或增值态肿瘤细胞的杀灭作用并不理想[7]。而在逐步增加分次照射剂量后,分次照射剂量提高至3 Gy时,每周3次照射治疗,则肿瘤会逐渐消退;在把分割照射治疗剂量提升至4 Gy时,则肿瘤消退很明显,说明分割增加剂量照射治疗的近期效果理想,不过18周后肿瘤明显再生政。
根据该研究离体培养BT325细胞生长与放射生物参数计算结果,BT325细胞倍增时间、裸小鼠移植瘤肿瘤体积倍增时间分别为30.2、43.2 h,提示脑胶质瘤细胞的细胞、肿瘤体积倍增时间均明显长于腺癌、鳞癌。
按照相关文献研究结论,影响实体肿瘤与细胞放射敏感性的因素较多,比如单位体积肿瘤中克隆源细胞含量、放射敏感性、克隆源细胞繁殖活性及代谢状态等因素。该研究通过对裸小鼠移植瘤分割照射治疗实验,证实了脑胶质瘤属于一种放射抗拒性较高的肿瘤,与相关研究看法具有一致性[8]。同时,该研究的结果也显示,如果患者脑胶质瘤实体瘤体积较大,则不管是采用分割照射治疗方案,即便是总剂量较高,仅仅给予单纯治疗,也无法有效控制肿瘤。因此可以看出,目前对于恶性脑胶质瘤亚临床分瘤给予手术治疗、术后辅助放疗或化疗治疗的方案具有一定的科学性和合理性,属于一种综合性和延续性的治疗方案,近期治疗控制的效果理想。
综上所述,恶性脑胶质瘤为一种临床诊疗难度较大的恶性肿瘤,该研究在对其亚临床肿瘤适宜分割照射治疗方案进行对照研究的基础上,认为单次剂量照射治疗、分次剂量照射治疗的效果均不理想,而增加分次照射剂量近期疗效尚可,但无法有效控制肿瘤干细胞,尚需进一步研究讨论。
[参考文献]
[1] 陆小军,吴新光,雷风,等.替莫唑胺联合放疗与单纯放疗治疗60例术后II、IV级恶性胶质瘤的疗效比较[J].中国神经肿瘤杂志,2015,13(3):216-219.
[2] 盖雪.恶性脑胶质瘤亚临床肿瘤分割照射方案优化及机制的实验研究[D].北京:北京协和医学院,2011.
[3] 王晓彤,吕文杰.血管内介入治疗复发颅内动脉瘤的疗效观察[J].山东医药,2014,23(9):108-112.
[4] 刘丽娜,张学伟,郭子涵,等.颅前窝底骨质缺损无骨性重建的临床观察[J].中国微侵袭神经外科杂志,2015,24(12):1211-1212.
[5] 孔锋,张秋航,曲秋懿.以脑脊液鼻漏为首发症状斜坡脊索瘤的诊断及内镜外科治疗[J].中国微侵袭神经外科杂志,2015,33(5):9-10.
[6] 盖雪,杨伟志,高黎,等.脑胶质瘤不同照射方案生物效应的实验研究[J].中华放射肿瘤学杂志,2010,19(6):564-567.
[7] J.Scott,N.rewcsstle,P.Brasher,et al.Long-term glioblastoma multiforme survivours A population-based study[J].Can J Neurol Sci,2015,23(9):112-114.
篇8
【关键词】参附注射液; PCF方案;生活质量;晚期胃癌
【中图分类号】R286.1【文献标识码】B【文章编号】1008-6455(2011)08-0350-02
胃癌是最常见的严重危害人类健康的恶性肿瘤之一,我国每年新确诊的患者达30万之多,大约死亡26万/年,占所有恶性肿瘤死亡的23.24%。虽然其死亡率近年有所下降,但年发病率并未减少[1]。胃癌因缺乏特异性临床症状,许多患者就诊时已属晚期,失去手术时机,而根治术后的病人,多在2-5年内发生转移,其5年生存率不足50%[2]。化疗及辅助化疗在失去手术时机及术后复发转移病人治疗中的地位逐渐突出。如何最大程度地发挥化疗药物的治疗作用,同时又将毒性反应降到最低,是目前医务工作者探索的一个重要课题。为进一步提高患者生存时间和生存质量,探索治疗晚期胃癌的新技术,我科自2007年8月一2010年9月对晚期胃癌患者采用PCF与参附注射液治疗,对临床疗效进行观察和评定,研究证实本项新术取得了理想的效果和进展,现将结果报告如下:
1 临床资料
选择2007年8月一2010年9月在我院经内镜活检、病理学检查确诊为胃癌,因肿瘤外侵严重、已发生转移而不能手术的初治患者,男72例,女57例;年龄38~73岁,平均为(51.3±7.1)岁。其中高分化腺癌6例、中分化腺癌17例、低分化腺癌29例、腺鳞癌3例、未分化癌9例,所有患者肝肾功能及周围血象均正常,Kamofsky评分在70分以上,预计3月以上并有可观察指标的住院患者。将患者随机分成两组,其中治疗组(PCF+参附组)72例,对照组(PCF组)57例,两组患者的基本情况具有可比性(P〉0.05)。
2 治疗方法
将129例患者分为两组。参附注射液+PCF组(治疗组)72例,男41例,女31例,年龄39~62岁,平均为(52.5±6.8)岁;TNM 1I期49例,Ⅲ期22例,Ⅳ期17例;其中腺癌43例,黏液腺癌15例,状腺癌10例,印戒细胞癌4例。PCF化疗组(对照组)57例,男30例,女27例,年龄38~60岁,平均为(50.9±5.3)岁;TNM 1I期43例,Ⅲ期9例,Ⅳ期8例;其中腺癌42例,黏液腺癌8例,状腺癌6例,印戒细胞癌4例。两组的性别构成、年龄和临床分期的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值均> 0.05)。PCF化疗方案为:(紫杉醇)PTX 35~50 mg/m2,静滴3 h,第1,8,15天;5-氟尿嘧啶(5-FU) 750 mg/m2,持续静滴,第1~5天;顺铂(DDP) 20 mg/m2,静滴2 h,第1~5天。治疗组在常规每个周期化疗的同时每天静脉滴注5% 葡萄糖注射液250 mL加参附注射液(10 mL/支),主要由红参、黑附片提取物组成,每毫升含红参0.1 g、附片0.2 g,深圳三九雅安制药有限公司,批号:09201712)50 mL,1次/天,连续7天。对照组单用PCF化疗方案治疗。化疗2个周期后评价其近期疗效、生活质量、临床症状、体重。
3 观察指标
3.1 疗效评定:抗肿瘤的近期疗效按WHO制定的肿瘤客观标准[3] 进行评定,分为完全缓解(CR)、部分缓解(PR)、稳定(SD)、进展(PD),有效率为CR+PR。2个周期后评价疗效。
3.2 对外周血白细胞的影响按WHO 分度标准[4] 进行评分。
3.3 生活质量以KPS评分标准[5]进行评分,治疗后提高>10分者为提高,增加或减少10分为稳定,减少>10分者为降低;
3.4 消化反应分度标准[6] 分为O~N度;体重疗程结束后,较治疗前体重增加或减少Ikg者为增加或减轻;增加或减少未超过lkg者为稳定。
3. 5 统计学处理:应用SPSS14.0统计学软件处理,计量资料采用t检验。
4 结果
4.1 两组近期疗效比较:治疗组72例中完全缓解(CR)2例、部分缓解(PR)22例、稳定(SD)42例,恶化(PD)6例,有效率(CR+PR)33.3%;对照组57例中CR 1例、PR 17例、SD 29例,PD 10例,有效率(CR+PR)31.6% ;治疗组有效率高于对照组,但两组对比差异无显著性(P>0.05)。
4.2 两组生存质量评定:治疗组治疗后较治疗前KPS评分提高29例(40.27%),稳定37例(51.39%),下降6例(8.33%);对照组KPS评分提高5例(8.72%),稳定19例(33.33%),下降33例(57.89%)。治疗组KPS评分提高例数较对照组增多,两组生存质量差异有显著性(P
4.3 两组外周血白细胞变化比较:两组病例治疗前血白细胞均在正常范围[(4.0~10)×109/L]。治疗后治疗组白细胞下降0度38例(53.33%),I~Ⅱ度29例(33.33%),Ⅲ~ Ⅳ度5例(13.33%);对照组白细胞下降0度6例(10.52%),I~ Ⅱ度26例(45.61%),Ⅲ~ Ⅳ度25例(43.86%);对照组白细胞下降尤以Ⅲ度、Ⅳ度为主,明显高于治疗组(P
4.4 两组消化道反应情况:治疗组I~ Ⅱ度23例(31.94%);对照组I~ Ⅱ度45例(78.95%),两组相比差异有显著性(P
5 讨论
胃癌是最常见的恶性肿瘤之一,不能手术或术后复发的晚期胃癌患者,多采用化学治疗的方法达到姑息治疗的目的,联合化疗治疗晚期胃癌与最佳的支持治疗相比能延长生存时间、提高生活质量,平均能延长生存时间3~9个月[6]。目前胃肠道恶性肿瘤还没有标准的化疗方案,最近一些新的化疗药如紫衫类、草酸铂、拓扑异构酶抑制剂等用于晚期胃肠道癌的治疗,紫杉类药物被誉为90年代抗癌药物的三大历程碑之一,已有许多采用以紫杉类药物为主的化疗方案治疗进展期胃癌。综合国内外资料,采用PCF方案治疗晚期或转移性胃癌,ORR为34.O~ 52.0%,MST为6~13.1个月[7,8]。
5一FU和DDP组合(DF)仍然是胃癌一线常用的化疗方案[9],其中氟尿嘧啶更是临床多年来常用的抗代谢类抗癌药[10],但其单药有效率仍在20%以下,与DDP联合用口腔粘膜炎及肾脏损害、消化道反应等不良反应较著,逐渐被新的化疗药物替代。
参附注射液源于古方“参附汤”,为红参和黑附片提取物,红参大补元气,黑附片振奋脾肾之阳,两药合用,先天与后天并补,能明显改善晚期胃癌化疗后出现肿瘤标实受挫,而正气愈虚之状况。本研究结果显示,治疗组治疗后生活质量评分值较治疗前升高,与对照组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说明对于晚期胃癌的治疗,PCF化疗仍起主要作用,参附注射液虽有改善临床症状、提高生活质量的作用,但近期对瘤体作用不明显。参附注射液配合PCF化疗可以改善晚期胃癌的临床症状,提高患者生活质量。另外,参附注射液无明显不良反应,是配合PCF化疗晚期展期胃癌较理想的药物。
综上所述,对胃癌患者实施PCF化疗同时加用参附注射液,可显著改善生存质量,提高患者白细胞,对化疗具有增效、减毒作用。
参考文献
[1] 孙燕,周际昌主编.临床肿瘤内科手册.第4版.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3:328―336
[2] 张天泽,徐光炜。肿瘤学。中册。天津:天津科学技术出版社,1998,1464
[3] 孙燕.内科肿瘤学[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1:994
[4] 卫生部医政司.中国常见恶性肿瘤诊治规范[M].北京:北京医科大学、中国协和大学联合出版社,1995:4
[5] 孙燕,周际昌.临床肿瘤内科手册[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1996:44―45
[6] 金懋林.抗癌新药治疗胃癌进展.抗癌药物与肿瘤化学治疗进展.北京:科学出版社,2001:55-64
[7] Im CK,Jeung HC,Rha SY,et a1.A phase II study of paclitaxelcombined with infusional 5-fluorouracil and low-dose leucovor―in for advanced gastric cancer[J].Cancer Chemother Pharma―col,2008,61(2):315―321
[8] 钟海均,张沂平,马胜林,等.紫杉醇联合顺铂及氟尿嘧啶治疗晚期胃癌[J].中国癌症杂志,2006,16(12):1052―1055
篇9
【关键词】 幽门螺杆菌;左氧氟沙星;四联方案
幽门螺杆菌胃肠疾病的淋巴瘤的主要发生原因1。现今因为抗生素的普及,其的耐药情况有所增加,临床上比较常用的克拉霉素、甲硝唑等药物均出现一定的耐药性2,3。所以如何给予患者应用有效的治疗药物成为研究人员的课题。现今众多学者都重视联合用药的治疗措施,笔者所知医院2006年至2009年治疗胃镜检查幽门螺杆菌阳性的消化性溃疡或慢性萎缩性胃炎70例患者,现将治疗体会总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2006年11月至2009年7月笔者所在医院收治70例胃镜检查幽门螺杆菌阳性的消化性溃疡或慢性萎缩性胃炎患者,所有患者的中位年龄为47岁。所有患者均根据实验室检查明显诊断,并进行快速尿素酶法检测明确诊断为幽门螺杆菌感染疾病。
1.2 方法 对入选患者进行幽门螺杆菌的治疗方案为:质子泵抑制(标准剂量)+枸橼酸铋钾(0.22g)+左旋氧氟沙星(0.2g)+阿莫西林(1.0g)b.d×10d。根除治疗4周后复查胃镜,快速尿素酶法检测,阴性者为根除成功,阳性者为治疗失败。
2 结 果
所有患者经治疗后4周之后再次进行胃镜的检查,以了解患者的治疗效果。并进行快速尿素酶法检查,进行治疗效果评定,结果显示,阴性表现为64例患者,这表明治疗疾病得到有效治疗,阳性表现6例患者,治疗有效率为91.42%。所有患者在治疗期间出现轻微不良表现的患者有5例,给予患者停止用药之后患者各项情况改善。
3 讨 论
Ling等4曾对此疾病进行研究,其对1991年—1995此疾病对甲硝唑的耐药率进行研究,结果显示,药物的耐药性明显上升,由22%到73.2%左右,上升幅度比较大。有相关文献表明我国上海人群中此疾病的耐药也出现明显的上升,1995年—2001年,从0的耐药率上升至14.93%左右,幅度也很大5。幽门螺杆菌对甲硝唑和克拉霉素双重耐药率为7.2%6。含甲硝唑或克拉霉素根除方案治疗失败的患者中,幽门螺杆菌对上述两药的耐药率分别高达75%和58%7。
左氧氟沙星是氧氟沙星的左旋体,抗菌活性2倍于后者,且抗菌谱广泛8。阿莫西林尽管应用广泛,但幽门螺杆菌耐药仍少见,故左氧氟沙星和阿莫西林可作为根除幽门螺杆菌抗生素之选。因此本研究给予以含左氧氟沙星联合质子泵抑制、枸橼酸铋钾、阿莫西林根除幽门螺杆菌,根除率为91.42%,与文献报道一致。
综上所述,含左氧氟沙星的四联方案治疗幽门螺杆菌根除率高,安全性好。不良反应轻微且可逆,因此可作为根除幽门螺杆菌的治疗方案。
参考文献
[1] European Helicobacter Study Group.Current European concepts in the management of Helicobacter pylori infections[J].The Maastricht Consensus Report.Gut,1997,41:8—13.
[2] Buckley MJ,Xia HX,Hyde DM,et al.Metronidazol eresistance reduces efficacy of triple therapy and leads to secondary clarithromycin resistance[J].Dig Dis Sci,1997,42(10):2111—2115.
[3] Tankovic J,Lamarque D,Lascols C,et al.Impact of Helicobacter pylori strains resistant to clarithromycin tn the efficacy of the omeprazoleamoxicillinclarithromycin therapy[J].Aliment Pharmacol Ther,2001,15(5):707—713.
[4] Ling TK,Cheng AF,Sung JJ,et al.Impact of Helicobacter pylori resistance to metronidazole:a five year study[J].Helicobacter,1996,1(1):57—61.
[5] 史彤,刘文忠,萧树东.上海地区HP对抗生素耐药率的变迁[J].中华内科杂志,2000,39(7):576.
[6] Wang WH,Wong BC,Mukhopadhyay AK,et al.High prevalence of Helicobacter pylori infection with dual resistance to metronidazole and clarithromycin in Hong Kong[J].Aliment Pharmacol Ther,2000,14(7):901—910.
篇10
【关键词】 病态窦房结综合征;窦安汤;心率
病态窦房结综合征简称病窦,常见病因为心肌病、冠心病、心肌炎,亦见于结结缔组织病、代谢或浸润病,不少病例病因不明,病理基础包括窦房结部分或全部破坏、窦房结-心房不连续区、窦房结周围神经节神经炎症,或退行性变和心肌壁病理改变,可有纤维化和脂肪侵润,退行性变[1]。临床可因脏器及组织供血不足而产生胸闷、心悸、气短、头晕等症状,严重者可发生阿斯综合征和猝死。近年来我院用窦安汤加减治疗病态窦房结综合征,取得满意的临床疗效,现报道如下。1 资料与方法1.1一般资料 全部资料来源于我院2008年9月~2011年7月内科门诊或住院患者,全部符合病态窦房结综合征诊断标准[2],并除外慢―快综合征患者,全部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其中试验组32例,对照组21例;男29例,女24例,年龄40~68岁;病程最短20天,最长35年;合并冠心病者22例,高血压8例,合并其他疾病6例,17例患者无合并疾病;两组患者依从性良好,均顺利完成了临床试验。试验组与对照组在性别、年龄、病程、治疗史、诱因、病情轻重及治疗前症候积分、心率、血压等情况无显著差异,均有可比性。1.2 治疗方法 对照组予常规治疗,包括休息、低盐饮食、调整血压和血脂、扩冠、抗血小板聚集等,口服心宝(广东省药物研究所 洋金花、鹿茸、附子、肉桂、麝香、田七、蟾酥、人参等)。试验组在对照组常规治疗的基础上加用中药窦安汤加减治疗,药物组成:黄芪、桂枝、三棱、莪术、川芎、红花、赤芍、土鳖虫、地龙等,水煎3次,分2次温服,日一剂。如痰湿明显,加薤白、瓜蒌、半夏;气虚明显,加人参;气阴两虚,减桂枝,加生脉饮;四肢不温,心肾阳虚者,可加用附子、肉桂;血瘀明显,加桃仁、水蛭。30天为一疗程。两组患者治疗期间不使用与抗缓慢型心律失常的药物如阿托品、异丙肾上腺素、氨茶碱及相关中药制剂。1.3 观察指标 治疗前后分别监测临床症状、心率、血压、心电图、24h动态心电图(24h总心率、平均心率、最慢心率、最快心率)、血尿便常规、肝肾功能及药物不良反应。1.4 统计方法 统计方法采用描述性统计和统计推断,有关检验给出的检验统计量及其对应的值,用双侧检验,以<0.05为有统计学意义。使用SPSS专业统计软件进行统计分析,计量资料采用均数±标准差(x±s)表示,使用检验。2 结果2.1 两组患者治疗前后静息心率变化 见表1。
表1 两组治疗前后静息心率变化比较(x±s)
由表1可以看出,两组药物均能提高患者的静息状态下的心率,治疗前后组内比较均有显著性差异(<0.05);两组治疗前后组间比较差异显著(<0.05),其中试验组静息心率增加10次/min,对照组静息心率增加5次/min。结果表明窦安汤在改善患者静息状态下的心率方面明显优于心宝。2.2两组治疗前后24小时动态心电图的心率变化 见表2。 表2 两组治疗前后24小时动态心电图的心率变化比较(x±s)
由表2可以看出,两组患者治疗后24h动态心电图的心率均有所增加,具有统计学意义(<0.05);试验组总心率增加8310次/24h,对照组增加4728次/24h;试验组平均心率增加6次/min,对照组增加3次/min;其中对24h总心率、平均心率、最快心率等的改善方面,实试验组明显优于对照组,具有显著差异(<0.05);试验组最慢心率增加4次/min,对照组增加3次/min,但两组间比较未有统计学意义(>0.05)。
结果表明窦安汤在改善病态窦房结综合征24h总心率、平均心率、最慢心率等方面优于对照组心宝。3 讨论
病态窦房结综合征是临床常见的难治性疾病,与冠心病、心肌病、心肌炎、老年性退行性病变关系密切。据报道,病态窦房结综合征发生率约为3/5000,呈30~50岁和60~80岁两个分布高峰,以老年人多见,男女发病率大致相等,随着我国进入老龄社会,发病率呈上升趋势。本病自然病程较长,1年存活率是85%~92%,5年存活率是62%~65%,7年以上是52%,栓赛发生率15.2%,严重威胁患者生命。
- 上一篇:个案护理体会的总结
- 下一篇:安全应急知识的心得体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