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学生个人现状分析范文

时间:2024-01-09 17:34:59

导语:如何才能写好一篇大学生个人现状分析,这就需要搜集整理更多的资料和文献,欢迎阅读由公务员之家整理的十篇范文,供你借鉴。

大学生个人现状分析

篇1

关键词:大学生 投资理财 消费 理财现状 对策

一、样本与资料

(一)样本设计

调查的样本设计考虑到不同院系以及不同年级的学生。采取网上调查方式,具体抽样过程分为两个阶段。

首先是选取校区,我们对辽东学院南北校区的在校大学生进行抽样调查,南北校区各分配调查人数为150人。其次,通过网上问卷的以及分享,按不同年级进行抽样调查。抽样结果如表1所示。

本次调研选取的是辽东学院南北校区在校大学生,将各院校归类为经管类和非经管类,抽样人数各为150人。

(二)变量测量

本次调研中将理财状况界定为大学生对消费,理财认识,理财观念等。调研中将大学生理财情况的调查分为:1、基本信息;2、消费和理财信息;3、理财产品情况;4、理财目的认知。

(三)Y料收集与分析

各个学院均由本组成员实施调查完成。资料的收集采取网上调查的方式进行。填答问卷的时间为5-10分钟,本次调查共发出问卷300份,收回问卷300份,有效回收率为100%,样本基本构成情况见表2和表3:

二、调研结果与分析

(一)收入情况分析

在接受调查的在校大学生中,9.33%受调查的学生每月可支配费用500-1000元,60%受调查的学生,每月可支配费用1000-1500元,21.67%受调查的学生每月可支配费用1500-2000元,9%受调查的学生每月可支配费用2000元以上。

(二)年级差异化分析

本次调查共有大四学生163人,大三学生60人,大二学生44人,大一学生33人。而大四的学生对理财、合理消费有着很好的处理,接触过理财方面产品的人数为47人,大三学生接触理财产品的人数相对较少只有14人,大二最少仅有5人,大一有7人。

(三)大学生记账和编制预算情况分析

从调查结果看,本校大学生中有记账习惯,并且实际支出基本与预算一致的人数较少,仅占14%。大部分人有记账的习惯,但是并没有认真地按预算执行,人数占了50.67%。没有记账和编制预算习惯的人占35.33%。数据反映出大多数本校大学生并不具有良好的理财习惯,对自己的生活支出内容并不明确,也没有相应的规划。

(四)对理财知识了解和学校是否开设理财课程的分析

此次调研,目的是为了了解大学生的理财情况,和学校对在校大学生理财方面的教育情况。在这个过程中,我们调查了本校大学生对理财产品的认识和了解情况以及对本校是否开展理财课程的认知情况,调查结果如下:

从图中可以看出,对理财知识非常了解的人较少,仅占此次调查总体的8.33%;大多数大学生对理财知识不太了解,人数占总体的66.67%;25%的大学生对理财完全不了解。

从表中可以看出,在受调查的学生中有44.67%的人知道,本校有理财类课程,但是学校不重视;有27%的被调查者认为本校没有理财类课程;19%的被调查者表示不清楚;仅有9.33%的被调查者认为,本校开设了理财类课程而且很重视。

从上述结果可以得出,在当前大学生理财过程当中,很多大学生都没有储备一定的理财知识,对什么是理财没有一定的了解。另外,虽然学校开设了一些金融类、理财类课程,在一定程度上解答了学生不少疑问,但对于注重实践操作的理财活动而言,仅靠这些是远远不够的。

在调查中还发现,在校大学生掌握理财知识的主要来源是各种媒体、银行的宣传,被调查者所占比重最多,为32.67%;通过学校专题讲座获取理财知识的比重为21%;被调查者中有14.67%的人有兴趣了解理财,但没有途径;对理财毫无兴趣的人占5.675;26%的人是通过朋友和自己看书了解理财。虽然有的学生表示“对理财有一定的了解”,但事实上学生的理解偏差很大。

(五)个人理财存在问题的分析

1.消费结构不合理

学生来到大学最主要目的是学习知识和技能,但是大多数学生每月的生活费除了花销在必要的吃穿上,剩下的生活费学生主要用来追求个人享受,对于自己学习和技能获取的投入力度明显不足,甚至本末倒置。现在的大学生喜欢标新立异,追求新事物,追求时尚,消费个性化,加上消费途径繁多等诸多因素影响了他们的消费结构。

2.经济独立意识欠缺

绝大多数同学认为大学期间父母承担学费是天经地义的事情,几乎没有自己想办法解决学费、生活费的想法。绝大多数学生过着“米虫”的生活,并同时戴着“月光族”的帽子。事实上,父母对孩子的教育观念本身存在问题。现在学生基本上都是“90后”独生子女,父母总是把最好的东西给自己的孩子,但同时往往会忽略对孩子独立意识的培养。“经济上独立才是真正的独立”,这也说明了经济独立对人的改变和能力的提升非常有帮助。

(六)对于理财态度

在理财态度方面,有60.33%的受访学生认为大学生理财应该被推广并实行,36.67%的受访学生认为大学生理财不应该被推广并实行;可见学生对这一问题的看法都是很积极正面的。但谈及对理财的目标时,产生了分歧,主要有四种看法:认为理财的首要目标是盈利的受调查者占32.3%;认为是合理花钱的有45.33%;37.33%的学生认为理财的首要目标是培养财商。10%的学生认为是其他。

了解理财知识的必要性的态度方面,有47%的受调查者认为在校大学生有必要了解理财知识、锻炼理财素质,36.47%的学生认为没有必要,18.33%的学生持无所谓的态度。受调查者各项人数分布调查结果如下:

理财技能对未来工作中的作用方面的态度,受调查者中有41%的学生认为理财对自己在未来工作的作用不大,33.33%的学生认为对自己的作用很大,有16%的学生认为理财技能是必要的技能,9.67%的学生认为理财技能对自己无所谓

(七)理财产品的选择

本次调查中,我们对本校大学生对理财产品的投资意向进行了调查,调查结果显示,更多的大学生更倾向于投资基金股票占52%;有27%的学生倾向投资保险;17%的学生倾向存入银行;有4%的学生什么都不想买。

三、加强大学生个人理财的具体对策

(一)提高大学生理财意识,从多种途径获得收入

在大学生理财过程当中,要提高大学生理财意识,制定个人理财规划。在具体的操作过程当中,家庭和学校要加强对大学生理财意识的培养。家长应抽空了解自己的孩子在校正常的消费水平,对子女不该消费的地方在经济上给予一定约束。同时,家长还应给自己孩子灌输正确的消费观念和理财意识。另外大学生可以利用课余时间在餐厅打零工,在校外进行家教、到企业兼职打工,这都是学生可以增加收入的有效途剑锻炼自己的同时获得了一些收入。

(二)做好个人理财规划,完善消费观念

在大学生个人理财过程当中首先要做好个人理财规划,只有在科学有效计划的基础上才能保证个人理财的科学进行。不应以追求盲目消费,而应在确保资产安全的前提下,争取实现阶段性理财目标。在消费观念上,要选择适合大学生群体的消费标准,而不能因为攀比而一味追求名牌和高标准、高消费。要克服这种心理,大学生们就应树立适应时代潮流的、正确的、科学的价值观,逐渐确立正确的人生准则,给自己理性的定位。在当今生活方式日趋复杂的情况下,给自己的理财目标制定一个计划是非常必要的。

(三)学习专业知识,学会记账和编制预算

大学生可以通过学校、网络书籍、身边的案例以及各种渠道学习投资理财的专业知识,树立正确的理财意识。同时,大学生可以通过平时消费记录,了解生活中不必要的开支,从而进行节流,培养勤俭节约的习惯。现阶段有许多专业的记账手机程序,只要将程序下载到手机,记账简捷方便,每月末记账程序会自动出具当月消费记录,对当月消费情况分析,提出建议,优化消费结构。学会记账和编制预算,可以有效的控制消费,同时为自己每个月的开销编制预算,从而保证资金的正确使用。

(四)学校强化大学生理财知识教育,并提供相应软硬件支持

学校应该把理财教育作为一项系统工程,纳入到学校的日常教学中。同时教学形式应灵活多变,实现多学科交叉渗透。学校可以开设专业的理财课堂,以全校公共选修或素质教育课堂的形式开设,帮助大学生树立理财观念,掌握理财的技能和方法。同时,还可以邀请相关专家、权威机构做一些学术报告,拓宽学生的视野,帮助他们树立正确的价值观和理财观。都是不错的培养大学生理财意识的方法。学校还应尽量多地为大学生提供勤工助学的机会和岗位采取理论和实践相结合、教育和引导相结合的方法,积极引导大学生参与勤工助学和社会实践,提高自强自立的能力。

(五)尝试做小风险投资,理财知识学以致用

股票、基金在大学生的投资意向中占有较大比重,是同学们意向投资的主要对象。除此之外,银行存款和保险的比例也相当可观,一部分同学选择此种投资方式的动机和理由是合理存在的。因为,银行存款和保险的风险较股票等理财产品要小得多。

大学生可以尝试着买一些保险、基金,体验一下做受险人,做债权人的滋味。把在课堂上学到的股票交易知识运用到实践中去,从而对投资与报酬之间的关系产生一些感性认识。

四、总结

大学生是一个特殊的群体,在大学时期培养正确的财富观念,养成良好的理财习惯,是大学生社会化的重要内容之一。作为未来投资理财的主体,大学生需要增强投资理财意识、参加一定的投资理财实践,为将来合理有效的投资理财打下坚实的基础。大学生财务管理与一般的家庭理财、企业理财不同,它的特点集中在一个细字上:财源细、消费项目细、出手细。针对这样的特点,在生活的点点滴滴中实行细致而缜密的理财计划,把有限的资金用在最有价值的地方,也就更有实际意义。投资不是短期的,需要长期的努力。因此,全面地了解当代大学生的投资状况,在全社会提倡健康合理的投资观,对大学生养成良好的投资习惯,树立正确的价值观有着深远的意义。

参考文献:

[1]陈刚.大学生理财现状及对策研究――以西安外事学院为例[J].时代经贸,2014.

[2]潘佳玮,林艺璇,吴娟,于佳琴.浅析90后在校大学生理财现状――以南汇大学城为例[J].经营者,2014.

[3]王淑红.高校大学生消费观调查研究――以沈阳药科大学为例[J].2014.

[4]陈希.大学生理财状况调查与研究――以南昌地区高校为例[J].鸡西大学学报,2008.

[5]吴芹.杨吉.大学生个人理财状况调查分析――以上海商学院财会学院为例[J].中国成人教育,2010.

[6]蹇蕾,龚勋.大学生投资理财分析[J].

篇2

关键词:普通高校大学生;休闲体育

1. 前言

在大学生中开展休闲体育运动,一方面可以促进学生健康、增强体质、激发学生的运动热情,另一方面还可以培养学生的终身体育意识。使大学生向着健康的、积极的、文明的、快乐的方向发展。

2.长春市普通高校休闲体育现状分析

2.1长春市普通高校大学生课余生活现状分析

休闲体育运动有利于提高学生课余生活质量,全面发展学生个人的综合素质,但根据调查显示大学生的休闲体育运动并不科学,呈现出“闲而乏味”的特征。大学生的课余生活现状具有以下特征:第一、从总体来看大学生平均每天的课余时间都比较充足,大都在一个小时以上。第二,从调查的年级来看,一年级和四年级同学的课余时间相对较多,而二、三年级同学由于课程安排相对集中,课余时间相对较少。总体来看,大学生课余生活方式的有效利用率较低;“健康度”也比较低。更重要的是很多人把它当作“无用时间”消耗掉了。

2.2对长春市普通高校大学生参与休闲体育运动时间现状分析

对学生参加体育运动的频率和每次运动持续的时间进行了调查和统计。从大学生活动的总体频率来看,有7%的人没有参加休闲体育运动,均为女同学;经常参与休闲体育运动的有85%,其中男同学占65%、女同学占20%;偶尔参加休闲体育运动的人有15%,男同学占10%、女同学占5%。这在一定程度上说明休闲体育对男生吸引力更大,而女生在思想上不能充分认识到锻炼身体的重要性,还没有真正体会到休闲体育运动的内涵和给他们带来的乐趣。仅仅是健身而已。

2.3长春市普通高校体育场地设施现状分析

近些年来,随着长春市各高校的扩招,学生人数越来越多而配套的场馆设施却没有增加,这就使得人均占有场馆的面积越来越小。有的学校挪用或占用体育场地来建学生的教室和寝室楼;有的学校正在建设中,根本没有体育馆。这直接影响了大学生参加体育活动的必要条件。根据调查显示24.3%和14%的大学生认为学校的体育场馆和设施“基本不能”或“完全不能”满足其进行休闲体育运动的需要。随着生活水平的提高,大学生对体育场地、器材、锻炼的环境氛围都有了更高的要求,因此保证场地的充足以及完备是休闲体育发展的客观条件。

3.影响大学生参加休闲体育运动的因素

3.1学习压力因素

调查显示如今的大学生学习压力大,参加各种学习班、上自习等是影响休闲体育的主要因素。当今社会学生的就业压力大,学生把大多数的精力都投入到学习中,使休闲体育时间被压缩。

3.2对体育的兴趣和爱好因素

调查显示大学生课余生活主要有三方面,一、上网;二、朋友聚会;三、体育运动。现阶段的大学生参加休闲体育运动已不单单是为了增强体质,对体育运动的兴趣和爱好是大多数学生参加休闲体育运动的重要原因,它使这部分学生对参加休闲体育活动表现出极大的热情和积极主动的态度。

3.3场馆设施因素

体育场地、器材是影响休闲体育运动开展的重要因素之一。学校体育场馆设施的大小、状况、开放程度等都直接影响学生参加体育运动的项目、组织规模、参加运动的次数等。调查显示,大多数的学生认为,学校现有的体育场馆设施不能够完全的满足他们进行休闲体育运动的需要。例如网球运动在近几年来得到了普及和推广,许多学校相继开设了网球选项或选修课,但由于网球场建设和维护费较高,所以有的学校场地不足,有的学校不对学生开放,这都直接影响学生参加休闲体育运动。

4.结论与对策

4.1结论

4.1.1普通高校大学生的课余时间较多,但没有得到合理的利用,学生参加休闲体育运动的时间和频率都相对较少,有的同学把它当做无用时间浪费掉了。学校应该加强休闲体育运动的管理。

4.1.2随着高校的扩招,大学生参加休闲体育的人数越来越多,现有的体育场馆设施不能满足同学休闲体育运动的需要,学校应该挖掘内部潜力以及开发利用社会资源。

4.2建议

4.2.1学校加大对休闲体育运动的宣传力度,营造良好的校园文化氛围,培养和激发大学生参与休闲体育运动的热情。

4.2.2学校要加大体育经费的投入和管理力度,增加相应的配套设施,提高体育馆的开放程度。

参考文献:

篇3

关键词:大学生;个人信贷;建议

中图分类号:F832.33 文献识别码:A 文章编号:1001-828X(2017)013-0-02

一、高校大学生个人信贷业务发展状况

消费信贷是指由金融机构向消费者提供资金,用以满足消费需求的一种信贷方式,它是以刺激消费、提高居民生活水平为目的,用居民未来收人作担保,由金融机构向消费者提供的以特定商品为对象的贷款。[1]自2005年以来个人消费信贷规模一直持续高速增长,截止2015年已达到约21万亿人民币。同时,个人信贷业务在校园里也进行着铺天盖地的宣传,为广大大学生所熟知,也成为大学生的选择之一。

当前大学生信贷市场的企业主要分为三大类,分别是大学生分期购物平台,综合电商平台和传统商业银行。大学生分期购物平台是面向大学生用户群,拥有专业的审核风控及征信体系但是无法保证物流及售后。综合电商平台资金成本高,校园非其主要市场,不会投入过多的资金。银行的资金成本虽小,资金来源稳定,但受监管力度较大。

二、大学生使用个人信贷业务的现状分析

(一)问卷发放

本研究通过向在校大学生发放问卷完成,问题涉及受访大学生使用个人信贷业务的基本情况,基本涵盖了研究所需的数据内容。

(二)问卷{查结果

调查中,有53.97%的使用过信贷业务,我们可以看出大学生信贷业务在大学生的传播和接受程度较高。

调查中,有60.32%的大学生使用过蚂蚁花呗,13.49%的使用京东白条,16.3%的人使用分期付、借贷宝这样的网络分期信贷业务提供商,不难看出大学生个人信贷业务在大学生中具有较高的接受度。

调查中,只有12.7%的人在使用借贷类产品之前有了解过它的相关信息,如公司背景,偿还周期,违约后果,利息是否合法。我们可以看出大学生在使用信贷业务时的安全意识并不高。

调查中,大多数人的都选择了一次性付清本息,但是也有很大一部分人选择分期还款这就为自己留下来很大的隐患。

三、大学生使用个人信贷业务存在的问题及原因

(一)大学生个人信贷风险高

大学生网贷条件较低,网贷只需要身份证以及身份证复印件、提交大学生贷款者真实的个人信息,包括个人身份信息、室友信息、家庭信息等等。并且央行一再明确:年复合利率超过银行利率4倍不受法律保护、也增加了网贷的高风险性, P2P平台提供的借款期限为3个月、6个月、12个月、18个月、24个月。36个月,借款期限越长,利率越高,借款人除了要偿还本息以外,还需要根据不同P2P平台的规定,缴纳服务费、充值费、提现费和其他费用等等。

大学生不需许多步骤就能经由互联网金融公司贷到现金。促使越来越多的大学生选择个人信贷业务,但是往往很多大学生并没有认识到这里的隐患,使自己惹上不必要的麻烦。

(二)网络信贷监管不善

大学生消费信贷风险管理不善,首先在于当前风险防范体系的不完善。我国当前的消费信贷规范性文件定位较低。并没有从法律的角度上实现对于消费信贷法律体系的构建,这使得消费信贷行为无法合规发展。显然以银行业的管理办法去进行大学生消费信贷风险管理,是难以保证其针对性的,其获取到的规范效果也是相对有限的。此外,中国目前个人征信体系没有全面建立,网络借贷公司贷款资质审查又不够严格,导致大学生比较容易接触到网络消费信贷,进而产生一系列问题。

(三)大学生安全意识薄弱

在问卷调查中,大多数大学生仅仅通过网站广告和校园传单了解到网络消费信贷,对其理解尚停留在比较浅的层次,缺乏全面准确的理解,对于网络信贷方面的安全意识淡薄,未能掌握一些关于网络信贷的基本经验和技巧,导致在遇到网络信贷时易冲动消费。

通过对于大学生消费结构的调查来看:日用品消费上,46.8%的学生会选择国际品牌,23%的学生会选择国内知名品牌;服装服饰消费上,37.2%的学生更加在乎的衣服的款式,只要能够张扬个性,符合自身的审美需求,就会选择去购买。很显然当代学生的消费观念已经不再是生存消费的低层次,其往往表现为享受生活型,这是当前大学生消费的基本理念。[2]这使得大学生更容易冲动消费,购买超过自己能力之外的产品,从而使自己陷入麻烦。

四、大学生使用个人信贷业务的建议

(一)大学生应树立健康的消费观念

大学生在平时的学习生活中应该树立正确的消费观和价值观,做到不盲从、不攀比,适当消费,选择适合自己的产品,在遇到自己喜欢的商品但是自己的能力不够时,可以通过兼职、勤工俭学、等形式增加自己的可支配收入,提升自身的消费能力,以此来满足对消费的需求,尽量不要使自己陷入消费的陷阱中

(二)加强消费心理的教育,形成良好的社会风气

高校应该要帮助学生培养良好的消费习惯,加强网络信贷安全教育,在校开展各式各样的网络信贷安全教育活动,同时,对于学生中有过度依赖信贷业务的学生进行重点关注,在校内打击不法信贷公司的宣传,成立相关部门引导学生正确消费,塑造一个良好的环境,综上几点可以帮助大学生理性消费。

(三)政府加强监管力度,信贷产品自我提升

大学生信贷业务市场发展迅速,然而这个市场政府缺乏相关的制度法规去监督管理,从而导致了这个行业的良莠不齐,由于互联网金融行业的独特性,传统银行业的监管条例并不适用,在大学生信贷业务飞速发展的情况下,政府更应该尽早出台政策,加强监督管理,保证市场良性发展。

同时,目前市面上的这些大学生信贷产品还存在许多的未解决的问题。作为企业应该更好的为自己客户群体服务。提高抗风险能力和软件设施,加强宣传力度,根据大学生的消费特征适当调整利率以及滞纳金,这样才能使自己得到市场和消费者的认可,不论是对产品还是对用户都是十分有益的。

参考文献:

篇4

关键词:挫折教育;挫折教育差距;抗挫能力;挫折教育方法

一、引言

思想政治工作与学生管理在整个学校教育工作中起着主导和保证的作用,没有思想政治工作的教育,只能是不完全的畸形的教育。目前我国素质教育中的挫折教育缺失还是存在的,年轻的一代的承受能力、受挫能力大大减弱,严重的则会出现心理疾病,不会倾诉,不会自我缓解压力等。笔者就挫折教育的缺失问题在大理学院小范围的随机学生当中进行了一次简单的问卷调查,结果发现挫折教育的好坏与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和学生管理也有一定的关联,并急需加强!

二、大学生挫折教育现状分析

在现实生活中,我们不得不感慨的是,越来越大的现实与梦想的差距让每一个现实的个体都多少受到了来自不同方面的挫折干扰。所有选项统计看来,大学生遭遇挫折的类型主要集中在就业、经济、学业、人际交往,朋友、家庭及个人经济地位、爱情、生理健康等处于次要地位,但也不容忽略。但综合计算下来,存在的普遍问题是:

2.1经济挫折。这是一个物质的世界,不平等的家庭背景下所拥有的物质、精神等都是相差甚远的。经济社会中,更多的男性担子重了,感受到了经济的重要性,所以文凭并不是他们要首先面对的问题,这也是在调查中,多数男生会更在意经济挫折这个问题的原因。还有越来越多的人充斥人性的攀比心理,无论男生女生,在家庭或其他原因之下无法满足自己的欲望的时候,难免会有严重的经济挫折感。

2.2家庭挫折。一些学生出身贫微,一些学生出身富裕,家庭背景也给现代大学生带来不小的影响和困扰。不仅仅是挫折教育方面,家庭成员如果都毫无文化,那么家长只是很在意给孩子挑学校,知道让其受教育,但往往忽略了家庭是第一教育“基地”这一问题。这也让部分学生在遇到棘手的问题时会减少与家人的沟通,性格内向或容易钻牛角尖的人无法正确面对一些其他挫折。

2.3人际挫折。笔者认为,人际挫折是部分大学生遇到的最大困惑之一。大学生人际交往挫折主要包括一般的人际交往挫折和恋爱方面的交往挫折,主要原因表现为:由于交往的失败,一些学生容易产生自卑或自我封闭的交往心态,这种心态易使大学生产生孤独、焦虑等不良情绪,交往挫折感便开始产生。

2.4就业挫折。很多大学生不能客观正确地认识自己的综合素质及其所学的专业,当现实与理想有差异时,便产生了强烈的就业挫折心理。大部分毕业生择业眼光短浅,择业过分注重工资高低,而基层意识淡薄,片面追求工资高升迁快的热门职业,而不顾现实排斥基层普通岗位,当就业理想无法实现时便产生强烈的就业挫折感。

三、挫折教育存在的问题

在调查中,笔者发现,挫折教育主要存在的差距如下:

3.1城乡差距。从调查结果不难看出,城乡差距不仅仅是在经济和制度上的体现,在文化和教育方面也有着明显的差距。由于经济压力,农村很多家长也注重锻炼孩子的自立、自理和自强能力和意识,但和孩子的沟通相对比较少。

3.2家庭教育差距。不同素质的家庭,无论是物质还是文化还是精神上都是有差距的,此种差距会造成不同程度上的、不同方面的差距,挫折教育也不例外。其实在农村教育中虽没有明确的挫折教育概念,但农村出来的学生普遍要比城市尤其是大城市出来的学生自立、自理、自强,即抗挫能力较强。

3.3心理教育落差。心理教育的不完善和落后也是无人会在遇到挫折和情绪化的时候正确的咨询心理医师的根本原因之一。目前大部分高校的心理教育只是针对一些专业课程进行,而非一门普遍性的课程,如果连心理教育都忽略了,大学生很难在遇到挫折时有一个正确认识态度和解决方法。

3.4思想政治工作与学生管理存在的问题。思想政治工作是坚持社会主义办学方向的重要保证,且是学校一切工作的生命线。因此,挫折教育的缺失和学校思想政治工作有相当大的关系,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应加强并改进挫折教育观,让其成为一个普遍重视的问题,努力将其归纳入基本课程范围之内,让每一个在校学生都学到挫折教育的精华,才能更好地让学生在遇到挫折时以积极乐观的态度去面对。

四、加强挫折教育的思路及方法

4.1改善家庭教育环境。家庭教育是一个人从生下来咿咿呀呀便接触的最早期教育,因此,提高全民素质,改变家庭教育环境和家长观念也是首当其冲的任务!不仅仅是学生学习的时代,而是作为家长也要起模范带头的作用,对自己孩子的成长认真负责,首当应知的是,家庭教育是孩子的第一课!

4.2注重学生的心理引导。学生遇到困难和失败时,往往会产生消极情绪,表现出畏缩、退却、逃避等行为,因此作为学校和老师就应该在平时有意识地设计一些有一定难度的,做些努力就能完成的任务,让学生去完成。当然,在学生承受挫折的时候,老师还是需要给学生适当的鼓励,给他们面对挫折的勇气。

4.3加强学生的人际交往能力、生存技能、艰苦奋斗思想及受挫能力。很多学校现在只注重学生的学习成绩,却忽略了其他各个方面的培养,让社会上缺少了很多“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青少年。笔者认为,自己以前就读的经纬中学,在陶校长的带领下,全校师生相处融洽,学校也很重视我们的各方面发展。我们不仅从中学到了知识,还学到了交际能力、生存技能、艰苦奋斗优良传统思想以及一定的受挫能力。

五、结论及建议

总之,就每个大学生个体而言,他们都是战胜挫折的主体,大学生要将所遇到的困难和挫折进行仔细分析,克服困难去战胜它,不可畏惧退缩。只有在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过程中,才能树立起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提高抵御挫折的思想基础,从而提高挫折耐受力和社会适应力。

参考文献:

[1]赵志军.思想政治教育管理学[M].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9.

[2]莫税英.论对大学生进行抗挫折教育[J].学术论坛,2005(7):193-196.

[3]蒋俊梅.大学生挫折教育的途径和方法[J].商丘师范学院学报,2005(6):146-147.关于大学生挫折教育的思考

姚佳秀

(大理学院学院)

摘 要:挫折教育是一个人接触学校以至社会所必须有的。当下,挫折教育的缺失不仅仅在大学生中体现出来,很多小学、初高中都是严重存在的。挫折教育是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的重要课题,具有重要的现实指导意义。本文通过调查问卷形式综合考量其存在的问题,对大学生挫折教育进行了现状分析,并针对高校大学生面对各种挫折失败时无法顺利抵抗挫折的现实问题,提出了如何加强挫折教育,减少心理问题的观念、方法,以期让新时代的青少年多一重心理保障,能够更加从容地应对挫折。

关键词:挫折教育;挫折教育差距;抗挫能力;挫折教育方法

一、引言

思想政治工作与学生管理在整个学校教育工作中起着主导和保证的作用,没有思想政治工作的教育,只能是不完全的畸形的教育。目前我国素质教育中的挫折教育缺失还是存在的,年轻的一代的承受能力、受挫能力大大减弱,严重的则会出现心理疾病,不会倾诉,不会自我缓解压力等。笔者就挫折教育的缺失问题在大理学院小范围的随机学生当中进行了一次简单的问卷调查,结果发现挫折教育的好坏与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和学生管理也有一定的关联,并急需加强!

二、大学生挫折教育现状分析

在现实生活中,我们不得不感慨的是,越来越大的现实与梦想的差距让每一个现实的个体都多少受到了来自不同方面的挫折干扰。所有选项统计看来,大学生遭遇挫折的类型主要集中在就业、经济、学业、人际交往,朋友、家庭及个人经济地位、爱情、生理健康等处于次要地位,但也不容忽略。但综合计算下来,存在的普遍问题是:

2.1经济挫折。这是一个物质的世界,不平等的家庭背景下所拥有的物质、精神等都是相差甚远的。经济社会中,更多的男性担子重了,感受到了经济的重要性,所以文凭并不是他们要首先面对的问题,这也是在调查中,多数男生会更在意经济挫折这个问题的原因。还有越来越多的人充斥人性的攀比心理,无论男生女生,在家庭或其他原因之下无法满足自己的欲望的时候,难免会有严重的经济挫折感。

2.2家庭挫折。一些学生出身贫微,一些学生出身富裕,家庭背景也给现代大学生带来不小的影响和困扰。不仅仅是挫折教育方面,家庭成员如果都毫无文化,那么家长只是很在意给孩子挑学校,知道让其受教育,但往往忽略了家庭是第一教育“基地”这一问题。这也让部分学生在遇到棘手的问题时会减少与家人的沟通,性格内向或容易钻牛角尖的人无法正确面对一些其他挫折。

2.3人际挫折。笔者认为,人际挫折是部分大学生遇到的最大困惑之一。大学生人际交往挫折主要包括一般的人际交往挫折和恋爱方面的交往挫折,主要原因表现为:由于交往的失败,一些学生容易产生自卑或自我封闭的交往心态,这种心态易使大学生产生孤独、焦虑等不良情绪,交往挫折感便开始产生。

2.4就业挫折。很多大学生不能客观正确地认识自己的综合素质及其所学的专业,当现实与理想有差异时,便产生了强烈的就业挫折心理。大部分毕业生择业眼光短浅,择业过分注重工资高低,而基层意识淡薄,片面追求工资高升迁快的热门职业,而不顾现实排斥基层普通岗位,当就业理想无法实现时便产生强烈的就业挫折感。

三、挫折教育存在的问题

在调查中,笔者发现,挫折教育主要存在的差距如下:

3.1城乡差距。从调查结果不难看出,城乡差距不仅仅是在经济和制度上的体现,在文化和教育方面也有着明显的差距。由于经济压力,农村很多家长也注重锻炼孩子的自立、自理和自强能力和意识,但和孩子的沟通相对比较少。

3.2家庭教育差距。不同素质的家庭,无论是物质还是文化还是精神上都是有差距的,此种差距会造成不同程度上的、不同方面的差距,挫折教育也不例外。其实在农村教育中虽没有明确的挫折教育概念,但农村出来的学生普遍要比城市尤其是大城市出来的学生自立、自理、自强,即抗挫能力较强。

3.3心理教育落差。心理教育的不完善和落后也是无人会在遇到挫折和情绪化的时候正确的咨询心理医师的根本原因之一。目前大部分高校的心理教育只是针对一些专业课程进行,而非一门普遍性的课程,如果连心理教育都忽略了,大学生很难在遇到挫折时有一个正确认识态度和解决方法。

3.4思想政治工作与学生管理存在的问题。思想政治工作是坚持社会主义办学方向的重要保证,且是学校一切工作的生命线。因此,挫折教育的缺失和学校思想政治工作有相当大的关系,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应加强并改进挫折教育观,让其成为一个普遍重视的问题,努力将其归纳入基本课程范围之内,让每一个在校学生都学到挫折教育的精华,才能更好地让学生在遇到挫折时以积极乐观的态度去面对。

四、加强挫折教育的思路及方法

4.1改善家庭教育环境。家庭教育是一个人从生下来咿咿呀呀便接触的最早期教育,因此,提高全民素质,改变家庭教育环境和家长观念也是首当其冲的任务!不仅仅是学生学习的时代,而是作为家长也要起模范带头的作用,对自己孩子的成长认真负责,首当应知的是,家庭教育是孩子的第一课!

4.2注重学生的心理引导。学生遇到困难和失败时,往往会产生消极情绪,表现出畏缩、退却、逃避等行为,因此作为学校和老师就应该在平时有意识地设计一些有一定难度的,做些努力就能完成的任务,让学生去完成。当然,在学生承受挫折的时候,老师还是需要给学生适当的鼓励,给他们面对挫折的勇气。

4.3加强学生的人际交往能力、生存技能、艰苦奋斗思想及受挫能力。很多学校现在只注重学生的学习成绩,却忽略了其他各个方面的培养,让社会上缺少了很多“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青少年。笔者认为,自己以前就读的经纬中学,在陶校长的带领下,全校师生相处融洽,学校也很重视我们的各方面发展。我们不仅从中学到了知识,还学到了交际能力、生存技能、艰苦奋斗优良传统思想以及一定的受挫能力。

五、结论及建议

总之,就每个大学生个体而言,他们都是战胜挫折的主体,大学生要将所遇到的困难和挫折进行仔细分析,克服困难去战胜它,不可畏惧退缩。只有在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过程中,才能树立起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提高抵御挫折的思想基础,从而提高挫折耐受力和社会适应力。

参考文献:

[1]赵志军.思想政治教育管理学[M].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9.

篇5

关键词: 兰州市三本院校 篮球运动 现状 对策

1.前言

高校篮球运动是高校体育教学中的重要内容之一,也是大学生在课外活动中最喜欢参与的运动项目之一。高校篮球运动的爱好者逐年增加,已经形成了篮球运动的良好氛围,但是,由于一些不确定因素的阻挠,高校体育课程虽然在以往的基础上有了很大的进步,并取得了显著的成绩,但篮球运动还是以传统教学为主,如何更好地迎合“素质教育”和“健康第一”的思想,如何培养当代大学生“终身体育”思想,如何将篮球运动的教育功能和篮球文化的内涵结合到教学实践中,实现学生终身体育意识、全面提高学生综合素质、实现篮球运动在三本院校的健康发展,是当前兰州市三本院校篮球教学改革的核心问题。

2.研究对象和方法

2.1研究对象

兰州市5所三本院校的篮球教师及篮球选项班的部分学生。

2.2研究方法

2.2.1文献资料法。

根据本研究课题的内容和要求,利用西北师范大学图书馆现有资源和网络资源,查阅有关篮球课程设置、改革、教学、队伍建设、课余篮球运动等方面的专著、论文及相关文献,结合学校体育学、体育教育训练学、体育统计学等学科的相关资料,并对收集的资料进行整理和分类。

2.2.2问卷调查法。

依据本研究的目的设计问卷,对参加甘肃省第二届大学生运动会的5所三本院校的学生和教练(100份,当面回收)进行问卷调查,并在兰州商学院陇桥学院发放问卷500份,回收476份,有效问卷468份,有效率为93.6%。样本基本能反映兰州市三本院校体育课篮球教学的现状。

2.2.3专家访谈法。

访谈相关的专家、学者、篮球课专任教师(采取当面访谈的方式)和学校体育部门主管领导,并做好记录进行总结。

2.2.4逻辑分析法。

对了解到的问题作分析,通过分析结果总结兰州市三本院校体育课篮球教学的现状,并提出相应的改进措施。

3.结果与分析

3.1兰州市三本院校篮球教学现状分析

3.1.1兰州市三本院校篮球课的设置情况。

通过调查和实地考察了解到,兰州市5所三本院校都采用一年级普修,按照统一的教学大纲及教学进度上课;二年级选修,实行专项教学,学生可以根据自己的兴趣、爱好选择运动项目,由老师集中授课;部分院校还在三年级开设篮球选修课。各院校采用选修课作为主要的课堂教学形式,是因为,一是可以根据学生的爱好和兴趣因材施教,满足学生的运动需要;二是能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培养学生的运动能力。选修课已是兰州市三本院校篮球课的主要教学形式。

3.1.2篮球课教学组织形式现状分析。

体育教学组织形式是教师把体育教学的诸要素按照一定的时间、空间流程和形态结构组织起来的,并通过一定的形式相互间发生联系的形态结构特征就是体育教学组织形式(张学忠.《学校体育教学论》.2002.4:193)。就体育课的教学特点,每种教学形式其性质和功能各有不同。从调查中了解到,目前,兰州市三本院校篮球课的教学组织形式多样,校与校间、教师个人间采用的形式各有不同。

3.1.3篮球教材使用情况。

兰州市5所三本院校都采用全国高校通用的大学体育课篮球教材《大学生体育与健康教程》(人民体育出版社),但学生对教材的使用与阅读不够,是因为,一是教材与学校实际之间存在差距;二是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和学生只注重运动技能,对理论知识重视不够;三是教材过于专业,与学生实际运动能力不符合。

3.1.4篮球课教学内容、教学方法现状分析。

体育教学内容是依据体育教学的目标选择出来、根据学生发展需要和教学条件进行加工的,在体育教学环境下传授给学生的体育知识远离运动技术和比赛方法等。调查中我们发现,学生最感兴趣的教学内容是篮球比赛和篮球游戏,对基本技术、技战术、规则和裁判法兴趣不高,对理论知识感兴趣的甚少,老师在选择内容时主要以学生的参与热情进行教学。

在教学方法的选择上,5所院校的教师基本都采用一样的模式:讲解、示范、分解动作、学生练习、巩固练习、比赛运用。这种模式能够使学生掌握一定的篮球技术,但过于笼统,没有根据学生已有的实际篮球运动能力有的放矢地进行教学,容易使篮球技能较好的学生产生厌倦感。

3.1.5篮球课的考核与评价。

篮球课的考核与评价是依据一定的标准对教学过程、教学成绩的判断,通过考核结果与分析,找出问题,提高教学质量。兰州市5所三本院校对篮球课的考核内容虽然不同,但在同一所学校,不同教学班、不同年级之间的考核却完全相同。这种考核只注重考核的内容、顾及考核的全面和形式,没有考虑学生的情况,容易使部分学生的积极性受挫。

3.2兰州市三本院校篮球师资状况分析

在兰州市民办院校中,大学体育课多以外聘教师代课为主,固定师资较少,篮球教师基本都是男性,而且没有体育专业,所以体育师资队伍建设较慢。由于近年高校不断扩招,学生的增加与相对教师的减少,造成教师工作量增加,可能导致教学质量下降。另外,从兰州市三本院校教师的年龄结构看,教师的年龄较小,平均年龄36.2岁。也就是说,这样一支队伍年龄结构不太合理,虽然年轻富有活力,但经验不足,在教学过程中,对课堂的掌控能力不足。

篇6

[关键词]教育 大学生 学习动机

[中图分类号]G64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5349(2016)12-0116-02

新的形势对大学教育提出了新的挑战,尤其是作为教育主体的大学生。近几年来,学校教育氛围越来越具有功利色彩,学生出现厌学情况,大学生的学习动力和自主积极性极大地受创。在校大学生学习的自主性将极大地影响学习效果。自主性学习受学生学习动机的推动和引导,学习动机是学习效果的重要因素之一。一般而言,动机是一切活动的动力,推动着活动的开展,学习动机是学生学习的原动力,反映着学生个人的需求。大多数情况下,学习动机表现为学生对学习的渴望、求知欲望、兴趣和好奇心,进而积极主动认真地学习。在此基础上,本文通过分析学生的学习动机动机现状,浅谈大学生学习动机缺乏的原因。

一、大学生学习动机现状分析

(一)对学习价值理解肤浅

大学生的学习价值影响着学习行为以及学习效果。学生的身份是在校大学生的主要角色,学习是学生角色的主要表现。大学生的学习价值是学习行为的主要动力之一。当前社会环境即处于知识经济时代,学生能够普遍认识到学习知识的重要性。但是随着市场经济改革的深入,市场经济逐渐改变着人们生活方式和生活观念,也影响着学生学习价值观念。因为市场经济处于发展中,许多机制并不健全,例如不公平竞争和错误的金钱观对学生的学习价值造成了严重的消极影响。在商业充斥的环境内,大学生更加注重个人名望和名利,追求个人成功。这在一方面,使得大学生学习价值扭曲。大学生学习价值理解肤浅除了社会环境影响外,还与个人选择有关,主要表现在两个方面:一方面,学习是为了就业、为了高收入,而并不是学习获得知识,丰富自身;另一方面,学习在竞争缺乏公平的情况下,关系社会对大学生的学习积极性造成了一定的挫败,部分大学生忽略学习而注重关系积累。

当前,学生面临的就业压力巨大,为了完成就业或者取得某项资格证学习,学习成为获得就业机会的主要途径。在这样的情况下,学习明显带有功利性,并不是满足自身精神需求。功利性的学习会使得学生学习质量和学习效果缺乏长久性。由于并不是满足自身丰富精神内容的学习,很容易使学生产生厌烦情绪。

但从另一方面来谈,一些学生虽然同样面临着就业压力,但是由于竞争机制不公平,人脉在人们就业中具有重要的作用,知识无法转化成经济,在不能满足个人生存的基本情况下,削减了部分学生的学习积极性。这也使得一些拥有人脉的学生失去学习动机,因为这部分学生有可能利用人脉解决就业问题。在这样的价值观影响下,学生缺乏学习动力。

在扭曲的价值观影响下,学生学习的精神无法到达一定的高度,无法利用意志增强学习效果和质量。

(二)学习兴趣易受波动

当前大学生普遍是“90后”和独生子女,养成了喜新厌旧的情绪,很容易对学习的新方法或新科目产生好奇,从而对学习产生兴趣,但是随着时间的延长,喜新厌旧的心理影响了学生的学习兴趣。大环境下,当今时代是互联网时代,互联网包罗万象,对学生的影响非常大,他们能够通过互联网获得不同的信息和更多的娱乐刺激,从而影响学习兴趣;小环境下,不同的班级、教师和学习方法等等都会影响学生学习兴趣。班级团结,同学与同学之间互相鼓励,自发形成学习小组,学生对学习就非常感兴趣;但是如果班级或者学校氛围不好,则会严重影响学生与学生之间的关系,从而对学习产生影响。教师讲得好,课堂氛围活跃,实践性强,学生就会普遍对该科目产生兴趣,学习该科目;反之,则会影响学生的学习效果。学习手段和方法对学生学习兴趣也会产生很大的影响,如果学生使用的学习方法不当,产生功倍事半的效果,则会大大挫伤学生的成就感,从而产生失落感和失望,对该科目失去兴趣。学习教材枯燥或者教学内容繁琐复杂,没有条理,很容易使学生失去对该科目的掌控力,学生也会逐渐对该科目失去兴趣。以此观看,影响学生兴趣因素有多种多样,学生主观认识能力和意志力以及外部环境因素的双重影响,都会造成学生学习兴趣的丧失。

(三)学习心理存在障碍

随着“90后”逐渐进入校园,“90后”新生的思想独立、追求独特,存在心理成熟和抗压能力弱的矛盾。虽然接触的新事物繁多,对外部世界的理解成熟,但是缺乏社会经验,以及家庭教育影响,导致这部分学生的心理较脆弱,抗压能力弱。离开家长保护后的当代大学生很容易产生失落和不安全感,在陌生的学校环境和纷繁复杂的社会环境下,更容易不知所措,产生迷茫。当遭遇学习或者人际关系的挫折后,有的学生消极应对,自我放弃;有的学生学习下降后或者产生厌学心理,分析原因,却把主要责任推到外部环境,忽略自己的学习态度、学习方法和技巧的错误,采取视而不见的消极态度。

二、大学生学习动机缺乏的原因分析

(一)缺乏挫折教育

当代大学生普遍是“90后”,在改革发展的影响下,这类群体大部分从小生活优越,且由于大部分是独生子女,在家庭过度的保护下,缺乏对生活的独立自主能力。在进入陌生的学校环境后,有的学生远离家乡,缺乏了父母的保护和宠爱,面对与他人的矛盾,很难独立处理,又因养成了以自我为中心的性格,缺乏包容心,很容易造成人际关系紧张和学习受挫的情况。

可见,学生的受挫教育一方面来自于家庭,一方面来自于社会。由于家庭对独生子女的过度保护,一旦有事情发生,家长都会替孩子承担,孩子在这样的情况下,很容易对父母产生依赖,不能辨别是非,从而影响了其步入大学后的生活;还有父母普遍存在为孩子事事包揽的情况,喜欢为孩子“铺路”,有时候有些父母甚至靠自己的经验阻止孩子对某件事情的创作,孩子在这样的情况下,不容易发生失败的情况,从而更无法谈起面对挫折时,应该如何解决。当这类教育下的孩子步入大学,从未受过挫折的学生在新环境下受挫折,大部分会不知道如何处理,但这时的学生早已经有了自我独立的意识,在自己无法解决也不求助于他人的情况下,很容易消极对待,从而影响自己的学习。在大的社会环境下,例如学校教育一般都是正面积极教育,从未尝试过“挫折教育”,也造成了学生对挫折正确反应的教育缺失。

(二)就业压力大

目前高校大学生面临着就业的巨大压力,对学生的积极性和热情产生了消极的影响。从就业环境来看,改革开放以来,人才的引起和人才评判标准的综合性,就业的市场竞争,考验着学生毕业后对就业问题的解决。一方面,当前我国进入大众化教育,大学生数量多,相对而言造成学生受教育质量下降,大学生数量和质量在这一方面影响着学生的就业情况。另一方面,就业市场竞争机制的不完善,造成了就业不公平现象。过重的就业压力导致了学生无心学习,把时间都用在了解决就业问题,或者采取消极对待,逃避学习。另外,虽然竞争机制有助于学生学习,但是学生缺乏对学习坚强的意志。这些因素严重影响了学生的学习动机。

学生受教育的费用升高,教育投入过高,但是就业情况不理想,家长对孩子教育的投入虽然是为了孩子能够获得知识,但更多的是希望孩子通过学习改变自身的状况,找到一份“好”工作,获得更高的收入。所以,家长在无形中也为孩子增加了一份就业压力。另外,“高投入低产出教育―就业反差”也容易使学生产生消极学习的情绪。

除了以上原因之外,当前用人单位并不是以学历来录取人才。除开部分企业采用标准化的人才引进,能够保证就业的公平外,大部分企业或用人单位更多地从关系、相貌、口才等等非学历和非成绩的因素出发,录取人才。当这样的情况普遍存在于社会当中时,很容易造成学生对社会的厌恶,从而自暴自弃,荒废学业。

(三)价值观偏差

“90后”是伴随改革开放而成长起来的新一代,市场经济和商品经济的价值观念对学生价值观有巨大的冲击。当代大学生在充满功利化、势利化和金钱至上的消极观念中生活,自然而然耳濡目染,在内心中也有极强的功利化倾向。另外,价值观和信念教育的缺失使得“90后”这类独特的群体十分容易受到不良价值观的误导。具体表现在学生个人、家庭、学校教育三方面。

首先,在互联网新时代,“90后”能够接触不同的思想意识和事物,使得这类群体十分具有接受新鲜事物的包容力和思考力。但是在日新月异的环境下,“90后”受环境的影响,思想也非常多变。他们是一类十分独特的群体,以自我为中心,追求独立,思想成熟,具有喜新厌旧的价值观,但是缺乏辨别是非的能力,很容易被人利用或者受环境影响。他们在面对社会多种多样的价值观时,虽然有自己的一套独立思考方式,但是往往会受到周边人的影响,为了与群体保持亲密,会选择群体的价值观。一个人的价值观将会影响一类群体的价值观,一类群体的价值观会影响一个人的价值观,这些都会造成部分学生价值观偏差。

其次,许多家长也非常赞成功利化的思想意识,对学生进行大量的功利化商业化教育;有些家长虽然不认同功利化思想意识,但是因为缺乏教育方法或者教育知识,无法对大学生进行有效的引导。

最后,学校虽然有思想政治教育课,但是因为教育方法和教育内容的枯燥,无法引起学生的注意,更无法谈起学生学习正确思想意识的效果质量。种种因素,使得学校的思想政治教育课起到的作用十分微小。

三、结束语

当代大学生学习动机受到多方面的影响,在改革发展的大时代背景下,最重要的影响因素是学生心理、就业压力和学生价值观。良好的心理,需要家庭、学校和社会三方协调教育,积极培养学生的受挫能力,提高学生的心理功能,有助于学生调节自身的情绪,处理好人际关系,从而为学习创造一个良好的心境。

【参考文献】

[1]张小红.当代大学生学习动机现状与原因分析[J].成都信息工程学院学报,2006,21(05):755-758.

[2]朱楠,程琳.浅析当代大学生学习动机现状与成因分析[J].卷宗,2013(09):70-70.

[3]肖海鸥,龙慧.大学生学习动机现状与原因分析――以吉首大学为例[J].教育教学论坛,2014(53):64-65.

[4]姬长全.大学生网络学习动机现状分析[D].东北师范大学,2011.

篇7

关键词:调研说明;调研方案;调研数据;调研建议

一、调研说明

本次调研所选取的样本为99个,由于覆盖面有限,故调研结果难免有局限性。

二、调研方案

1.调研设计

本调研项目采用描述性研究设计,主要采用访问法,以收集学生信息,了解高职大学生的现状。

2.调研对象

以宜宾职业技术学院的学生为调查总体,从中抽取99名作为调查的具体对象。

3.调查问卷

根据调研的目的,主要分为人生态度特点、道德观念的特点、学习现状特点、恋爱观特点、就业观特点,采用访谈并记载有效

信息。

三、调研数据统计分析

1.样本构成分析

2.高职大学生人生态度分析

上图显示,74%的被访问者对现在和未来的期望不高,持比较消极的态度;26%的被访问者对现状和将来比较乐观。

3.高职大学生道德观念特点分析

高职大学生对于考试作弊的态度:

上图显示,10%的学生在考试的时候一定会作弊,20%的学生表示一定不会,30%的学生表示要看是否为不擅长科目,40%的学生表示看别人是否作弊才决定自己的行为。

4.高职大学生学习现状分析

(1)学习目标明确程度分析

高职大学生学习目标明确程度:

上图显示22%的学生学习目标非常不明确,24%的学生学习目标有点不明确,10%的学生没想过,28%的学生学习目标比较明确,16%的学生学习目标非常明确。

(2)本专业课程满意度调查

高职大学生课程学习满意度:

上图显示,34%的学生对自己现在所学课程满意,66%的学生对现在所学课程不满意。

5.高职大学生恋爱观分析

(1)高职大学生恋爱人数分布

高职大学生恋爱情况分布:

上图显示56%的学生正在恋爱中,33%的学生从未恋爱过,11%的学生以前恋爱过,但因为各种原因现又处于单身。

(2)高职大学生恋爱动机分析

高职大学生恋爱动机分布:

上图显示,55%的学生是因为大学生活空虚无聊而愿意有人陪,而选择恋爱;14%的学生是看到别人恋爱了,自己羡慕而选择恋爱;11%的学生是为了证明自己的个人美丽,证明自己非常有吸引力而恋爱;20%的学生是遇到志同道合的人想共度一生而恋爱。

6.高职大学生就业观分析

(1)高职大学生就业意向分析

上图显示,14%的学生愿意从事文员工作,40%的学生愿意从事和专业相关的人力工作,12%的学生愿意从事市场营销类工作,14%的学生愿意去尝试考公务员,11%的学生有意去从事教师职业,3%的学生有意自主创业,还有同学有意从事其他行业的。

(2)高职大学生就业成功因素认知分析

高职大学生就业认知影响因素分布:

上图显示,高职大学生在能否成功顺利就业上的影响因素包括:外貌、专业、综合能力和人际关系等,外貌和人际关系的因素认知重要程度最高,其次为综合能力,最不重要的为专业。

四、调研建议

1.对高职大学生人生态度的建议

调查结果显示,高职大学生普遍对自身持否定和消极的人生态度,建议采用有效的方法提升学生的自信,具体可以采用团体或小组训练,使用优势轰炸、优势标签等活动。建议高职院校的教师及辅导员多采用鼓励式的方法,尽量少使用批评或打击教育。

2.对高职大学生道德观的建议

育人一直是教育的一大主要任务,坚持以人为本的道德建

设,发挥先进的感召力,引导学生培育真、善、美的道德情怀,形成健康向上的社会心理。建议全校设置的思想道德课程融入道德实践性教育,在尊重大学生个人利益的基础上,大力培养学生道德行为,从小事做起,从身边做起,比如考试不作弊、帮助身边的同学等。

3.对高职大学生学习方面的建议

高职大学生对自身的学习现状不满意,包括对自身所学内容不感兴趣,对所学本专业的课程设置保持怀疑;学生对自身的学习目标也不是很明确,不了解专业课程的理论和实践意义。建议可以将整个课程的设置资料发给学生学习,熟悉自身学习的结构设置,减少盲目性;其次,建议无需及时满足学生的需要,让学生学会忍耐和克制,任何知识积累和运用都是一个循序渐进的过程,都不能立竿见影。

4.对高职大学生恋爱观的建议

调查结果显示,过半的高职大学生正在恋爱中,由此可见恋爱在学校已是普遍现象;恋爱的动机多样,但动机不纯。建议学校进行正确的引导而非遏制,对大学生的恋爱价值观进行正确的引导,班主任可以积极了解学生的恋爱情况,也可以通过思想政治课和心理课程帮助学生认识恋爱的本质和理论,并且引导启动正确的恋爱动机。

5.对高职大学生就业观的建议

高职大学生多数表示会选择与专业相关的工作,少部分同学会选择销售营销或自主创业;对影响就业的因素,高职大学生认为外貌和人际关系是最主要的方面。通过就业指导课程,引导大学生拓宽思路,充分运用自己专业优势的同时,也要拓宽其他就业领域,不局限于自己的专业;引导新一代大学生从“打工”转向“创业”,增强创新意识,接受新的挑战;学生成功就业的信心不高,原因在于把是否能成功就业归咎于外因(外貌、人际关系),适当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就业观,素质和能力才是影响成功最主要的因素。

篇8

1.具有爱国主义精神,但缺乏政治意识

通过调研笔者发现,艺术院校大学生普遍具有爱国主义精神,他们能够从作品中反映他们观察到的社会,并通过作品中的观察与表达体现出他们内心的爱国主义精神。但是艺术教育的专业特殊性使一部分学生受西方观念影响较多,他们所追求的是表达自我,彰显自己的才华,传统的思想政治教育在艺术院校学生中很难产生认同感,他们对于集体意识、大局意识很难产生共鸣。由于艺术院校学生接触社会较早,所以一部分学生产生了实用主义、金钱至上等观念。在这样的大环境下,大部分学生的政治信仰在弱化,更有甚者把思想政治教育和道德追求与艺术创作对立起来,认为思政教育会压抑艺术创作的个性。

2.审美创新能力强,人文素养有待提高

调研发现,大部分艺术院校学生是在大学阶段逐渐形成并确立艺术观念、艺术思想的。艺术院校大学生对于新媒体以及网络文化接受能力和接受度较高,在他们专业学习和创作中常常能够得以体现。同时,艺术院校大学生对于艺术的追求以及艺术观念的表达呈多元化的发展,认同并接受新的艺术事物能力较强,比如对于行为艺术、先锋艺术等艺术形式更能够接受。在社会经济环境飞速发展的今天,社会对人才综合素质的要求越来越高,对于艺术院校大学生来说,同样需要提高个人综合素质,提升处理事务的综合能力,但艺术类大学生普遍在理论文化学习方面存在急功近利的现象。具体表现为对专业课程的兴趣较大,对人文课程和文史知识类课程缺乏学习兴趣,甚至完全是为了学分才去上课。因此,艺术院校学生的综合素质有待提高,尤其是人文素养缺乏的问题比较突出。

3.创业意识较强,存在个人主义倾向

艺术专业学生普遍个性开放,思路灵活,敢于实践,所以他们往往在大学低年级就会开始创业实践。很多艺术生从小就独自离家在外参加艺术培训班、艺术高考班,相当于提前接触社会,对于社会的经济法则了解较早,所以他们的经济意识会比普通大学学生表现得更强烈。笔者在调研中发现,艺术专业学生以自我为中心的情况突出,很少参加校园文化活动,即使参加了,也是为了奖学金加分或是有偿奖励等原因,功利性较强。艺术专业学生对个人荣誉和集体荣誉的关系存在理解上的一定偏差,集体意识淡薄,服务意识和社会责任感也较综合类院校学生有着较大的差距。

二、艺术高校学生思想道德现状成因剖析

上文分析的艺术院校中大学生思想道德观念的种种表现,并不代表艺术院校的全部学生,在个体的身上也表现出程度差别。同时,艺术专业学生个性差异明显,思想修养也存在一定差别。总体来说,艺术院校学生思想观念的变化与形成,原因是多方面的。

1.缺乏理论知识的积淀

艺术专业学生大多从小就开始进行专业培训,对基础学科的学习较为匮乏,而艺术领域由于其本身学科的特殊性,受西方文化影响较多,普遍更接受西方的道德观念,对中国传统道德美德缺乏了解。艺术专业学生往往触觉十分敏感,善于捕捉发现社会现实问题,产生疑问,但由于他们在常识、传统道德、人文素养等理论水平较低,缺乏独立分析的能力,受负面信息影响,会对一些正面教育的理论产生动摇,政治意识逐渐淡薄。

2.社会现实环境巨大变化的影响

三十年的改革开放给中国社会的经济发展和物质文化水平带来了极大的提高。在全球化和互联网时代的冲击下,艺术领域的外来文化和新兴媒体文化影响了越来越多的年轻人。随着经济的发展,艺术市场受商业化影响,在艺术市场中原本无价的艺术创作变成了具有明确目标的复制甚至抄袭行为,甚至有部分的文化产业工作者在艺术创作中重利轻义,忽视了艺术的社会责任,这些行为也会对学生的艺术价值观产生负面的影响。对于大部分将从事艺术相关行业的艺术高校学生来说,艺术价值观受到负面影响,将直接影响到他们的思想政治道德观念。

3.教育管理制度薄弱

虽然现在很多艺术院校都将思政、史论、社科类课程列为必修课,但在实际的教学、考核过程中,教学教务部门对于这些课程普遍要求较低,教学照本宣科,考试开卷测试,而且现在艺术专业学生普遍存在重专业、轻文化的现象,因此学生的思政教育成为了“走过场”“面子工程”,这些现象都造成了艺术院校大学生思想政治素质的不足。思想政治教育是高等教育中不容忽视的“必修课”,只要加强思政、史论、社科等人文相关课程的教育培养,才能切实提高艺术高校学生的思想政治道德水平。另一方面,思想政治教育在高校更应该推行全员育人的模式,尤其是艺术院校,专业教师对学生的影响潜移默化也更为有效。

三、提升艺术类高校思想政治教育质量的举措

1.注重工作方法,提高思想品德教育工作者的水平和能力

传统的思想品德教育方式对于艺术类学生显然已经不适合,所以艺术高校的思政教育需要依据学生特点,以生为本设计打造。既要符合学生的出生年代特点,关注其思考问题的角度,又要避免说教和命令。如果将道德教育和校园文化活动有机地结合起来,对于学生的德育教育影响更大。以活动为载体,把德育工作与校园文化结合起来一定比简单机械地说教有用。同时高校思政教育工作者也要积极参与培训和学习,提升自己的水平和能力,利用创新工作方法争取实效,切实提高艺术高校思政教育质量。

2.尊重学生的主体地位,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

艺术专业学生个性鲜明,表达自我的意愿强烈,所以在思想政治教育活动中要充分尊重学生的主体地位,激发他们参与活动的积极性和主动性。辅导员依据学生特性,利用多种渠道,调动每一位学生参与,让学生建立主人翁意识,扬长避短,增强学生的参与度,在潜移默化中实现“自我教育、自我管理、自我服务”,提升学生思想政治素质。

3.以志愿服务活动为载体提高大学生思想道德素质

志愿服务活动对大学生思想道德和综合素质提升具有极为重要的作用。在志愿服务的过程中,大学生提升了社会责任感,并进行了自我完善。志愿服务凝聚人、感动人、传递真善美的特性,对于大学生思想品德水平的提高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

篇9

关键词:内蒙古师范大学 学生 课外体育活动 组织形式

中图分类号:G807 文献标识码:A 文童编号:1004-5643(2013)05-0036-04

1.前言

“高校体育的重要组成部分是课外体育活动组织,作为体育教学的进一步延伸,也是学生体悟终身体育观念的重要方式方法,是管理与组织学校体育工作不可或缺的环节,是实现学校体育目的的基本途径之一”。近年来,对高校课外体育活动组织形式的研究体现出多角度的特点。研究者较多地探讨了课外体育活动组织形式中的主要影响因素以及策略分析的现状。

相关研究表明,高校应该重视课外体育活动的组织形式的多样性可以使人获益。例如,培养学生参与的运动兴趣,激发了学生的运动动机,改善了学生的人际关系,更加有利于学生团体凝聚力意识的增强等。

但是,高校课外体育活动组织形式的研究与学生是否肯定接受各种组织形式,这些组织形式是否适合高校学生的需求呢?为了进一步探讨课外体育活动组织形式的现状与学生心理因素的联系,通过对内蒙古师范大学课外体育活动组织形式及现状的分析,找出不同的课外活动组织形式带给学生的益处,为大学生课外体育锻炼提供理论参考作用,从而整体提高内蒙古师范大学学生身体素质和德、智、体全面发展,促进和谐校园建设。

课外体育活动组织形式比常规的课堂教学形式更为灵活,内容更为丰富,具有较强的自由性和较大的选择性,参与的学生人数较课堂教学形式的学生人数多,时间长,空间大,更有利于学生与学生、学生与教师之间的交流,促进良好的师生关系和课堂氛围。另外,有利于培养学生自觉参加体育锻炼的好习惯,增强体育意识;有利于学生个性和身心的发展,丰富学生的业余生活;对巩固和提高体育教学效果,增强学生体质,实施素质教育和全民健身计划具有划时代意义。

2.研究内容及研究方法

本研究在探讨高校课外体育活动组织形式的现状分析时,按照学生在参与不同的组织形式中所表现出的心理特征两方面入手,以便更完整地考察课外体育活动组织形式存在的优势和劣势。

这一研究角度突破了传统研究,只重视研究组织形式本身的不足和优点的局限,更多地考虑从主体的角度去研究学生和课外体育组织形式,更具体地从学生的心理需求方面去研究课外组织形式的现状。

2.1被试

被试来自内蒙古师范大学、5个学院(文学院、化学院、教育学院、音乐学院、体育学院)、4个专业的学生。

2.2研究方法

2.2.1问卷调查法

本研究通过毛荣建(2003)的《锻炼态度量表》进行测量,该量表的结构效度与各分量表的内部信度有高度的一致性。本论文参考此量表稍作修改,通过查阅相关文献资料以及向教师专家咨询相关问题后,进过仔细分析,初步拟定调查问卷的框架和内容体系,并编制了问卷。

根据要研究的相关问题经老师对问卷进行效度检验:从结构效度和内容效度向老师发放了效度检验问卷7份,回收7份,回收率为100%。老师对问卷的总体效度评价达到了8.83分(10分制)。

由上述老师评价结果可知问卷的有效性较高,说明问卷具有较高的效度,问卷设计较合理。用再测法对问卷的信度进行检验,重测调查间隔15天。对两次重测数据进行统计学相关系数分析,得出重测信度相关系数R=0.87,P

2.2.2访谈法

访问内蒙古师范大学体育学院的专家学者和有丰富课外体育活动组织经验的领导者。以内蒙古师范大学学生对课外体育活动的组织形式的兴趣为切入点,并通过与学生的交流,深入了解内蒙古师范大学课外体育活动组织形式的现状,为发展内蒙古师范大学课外体育活动组织形式提供理论依据。

2.3程序

(1)发放并回收问卷。在问卷指导语上,强调不记名,以鼓励被试如实做答。

(2)本文作者同一天分别在5个课堂上对被试进行问卷施测。所有学生均在10分钟之内完成了问卷。

(3)为了检验课外体育活动组织形式的现状调查分析与大学生参与不同组织形式中表现的心理特征的联系的相对关系,本研究进行了整理统计,并在此基础上进行分析讨论。

3.研究结果与分析

通过调查研究得出,内蒙古师范大学2000-2012年已经开展的课外体育活动组织有:全校性活动、班级活动、社团活动、小团体活动和个人锻炼。学生参加过全校性活动的有65.7%,参加过班级活动的有87.7%,参加过社团活动的有45%,参加过小团体活动的有39%,坚持个人锻炼的有18.8%。

3.1全校性课外体育活动的组织形式及内容的分析

(1)全校性课外体育活动组织形式宣传广,规模大,参与人数占到65.7%。

(2)全校性的课外体育活动一般由学校相关部门在总结过去学期或学年经验,广泛听取各方面意见的基础上制定的,经学校主管领导批准后执行,全校性课外体育活动的举办以学年和学期为主要单位。据调查,内蒙古师范大学的全校性课外体育活动大致包括田径运动会、校内篮球赛以及冬季长跑等。

全校性课外体育活动组织形式的优点:宣传广、规模大、参与人数多。学生在参与其中时是极度的想为班级,为院系争的荣誉。此时,学生们有充足的更外显的运动动机,并且是积极的运动动机,很具有感染力,整个活动的氛围也是十分和谐与浓厚。学生的身体与心理可以得到足够的释放。另外,体育场地器材的的使用不受限制,使得开展这样盛大又有学校组织与管理的课外体育活动更能满足学生的运动需求和运动,即主观幸福感。

全校性活动的不足:其中田径运动会,参与人数多便不利于有效的组织和管理,每年只会组织一次;篮球与排球比赛,相比田径运动会,规模虽然要比田径运动会小,但是其内容更加符合学生的兴趣要求,而且在资金投入方面要比田径运动会小得多。

3.2班级性课外体育活动组织形式及内容的分析

(1)班级性课外体育活动组织形式以教学班为单位,学生彼此之间较为了解,参与人数占87.7%。

(2)班级性课外体育活动组织形式由班级体育委员负责组织,其他班干部协助配合,在征求全班同学意见后制定并实施的体育活动。班级活动的特点就是灵活机动,方便组织,选择余地较大,受制因素少。内蒙古师范大学班级活动的内容:如拔河、武术、长跑、滑雪、角斗士等。

班级性课外体育活动组织形式的优点:

首先,开展班级活动的优势在于不缺少同伴的参加,学生不会感觉到孤独,甚至是主动融合进大集体,参与的满足感也会油然而生;

其次,对于活动内容,学生能够各抒几见,畅所欲言。学生的主体性更明显的表现出来,有利于自身性格的良好发展,开朗活泼。

另外,也可以使学生对课外体育活动产生浓厚的运动兴趣,会觉得运动原来是很有趣的,然后逐步发展为乐趣和志趣。产生运动兴趣就是拥有强大的动力,在不知不觉中参与的次数增多,积极主动地把自己当作体育学习的主人,充分发挥自己的潜能。身体充满电,整个人就更加精神焕发,神采奕奕。

最后,班级活动组织形式的资金投入也相对较少,大多是班干部拉赞助或者将集体缴班费作为此次活动的所有经费。

班级活动的不足:学生自发组织的课外体育活动,因此会缺少专门的组织和指导人员,也会存在一些安全隐患,在活动时间和活动内容的衔接上不够科学合理。

3.3社团性课外体育活动组织形式及内容的结果分析

(1)社团性课外体育活动组织形式多样性,学生可以自由选择参加任何一个或者两个以上的社团,参与社团的人数占47%。

(2)社团活动由专门负责人根据学校体育工作的总体规划和课外体育活动计划确立自己的目标、任务,运营方式人员安排经费预算等。学校根据自己的场地设备、师资力量、体育传统优势等因素筹建校园内的社团。内蒙古师范大学已经开展的体育类社团有乒乓球协会、足球协会、体育舞蹈协会、跆拳道协会、散打协会、摔跤协会以及角斗士协会。

现状分析:社团性课外体育活动组织形式的优点:

首先,社团活动的优势是有组织有管理,秩序井井有条;

第二,社团活动在组织形式上内容丰富,多种多样,时间安排也比较合理。

第三,社团内有经验丰富的体育指导者,能够让学生有意识的根据自身的特点,选择性地学习一些体育技能,让学生在快乐中学习知识,快乐的学习环境会唤起学生更多的参与欲望。

社团活动存的问题:

首先,对于武术协会、跆拳道协会、散打协会来说,学校内的场地器材不能充分开放,因此满足不了当前社团活动的需要,限制了社团活动更好的发展;

第二,由于每个学生的家庭条件不同,对有些学生来说,参加社团在经济上会有些困难;

第三,蒙族学生和汉族学生一起活动,不得不考虑到他们的地域差异和文化背景的不同,有可能会引发一些对运动项目理解的差异,而发生不必要的误会。此处,体育指导者就需要更多地培养他们的团体凝聚力。

3.4小团体课外体育活动组织形式及内容的结果分析

(1)小团体课外体育活动组织形式因人而异,自发组织,参与人数占39%。

(2)小团体活动指有共同体育兴趣爱好和特长的学生自发组成的体育锻炼集体。小团体活动的成员可以是本班同学,也可以是其他班的同学,甚至是不同年级的不同班的同学。小团体的组织比较开放、自由,其组织形式相对不固定。

现状分析:小团体课外体育活动组织形式优点:

首先,小团体活动这种组织形式的优势在于从不缺少志趣相投的同伴参加。

第二,不需要投入太多的金钱。

第三,对于活动内容,根据自身的喜好参加即可。学生可以找到自己在体育活动中的“立足点”,不易产生较大的心理压力或出现自卑心理,并且可以合理安排自己的活动时间,扩大人际关系、交到几个志同道合的朋友。

小团体活动的不足:大部分同学认为小团体活动的活动时间松散不合理,学生的组织能力有限。因此,在组织与指导方面也是小团体活动开展所必须解决的问题。

3.5个人锻炼课外体育活动组织形式及内容的分析

(1)个人锻炼的课外体育活动组织形式自由,不便管理,参与人数占18,8%。

(2)个人锻炼的课外体育活动组织形式自由,学生根据自己的兴趣、爱好和需要,自觉、自愿、自主地选择相应的体育锻炼项目。严格来讲,由于个人锻炼相对自由度大,不容易规范管理,计划性也差一些。个人锻炼是一项极其重要的体育实践活动,是学生体育意识觉醒的表现。同时,个人锻炼需要学生个人在体育知识、运动技术技能、身体素质方面有一定的基础。因此,虽然是个人锻炼,但是同样离不开有体育经验丰富的学者的指导。

现状分析:个人锻炼课外体育活动组织形式的优点。首先,由于是个人锻炼,因此对于活动内容的选择有一定的自由性,可根据实际情况,选择适当的活动内容,不受场地器材因素的限制。第二,在资金投入方面,可根据自身经济状况,选择个人锻炼的活动内容。

个人课外体育活动组织形式锻炼的缺点:

首先,在个人锻炼过程中,大部分同学认为这种组织形式单调,内容单一,缺少同伴同样也是个人锻炼组织活动形式的不足:

第二,由于是个人锻炼的原因,在时间安排上比较自由,但是,正是因为这种组织形式的自由度较大,这给学生是否能够坚持进行个人锻炼提出了挑战。

第三,缺少有丰富经验的体育指导者,可能导致锻炼方法的不科学性。

4.结论和建议

4.1结论

(1)内蒙古师范大学2010级学生中,课外体育活动组织形式开展最好的是班级活动,依次是个人锻炼、社团活动和个人小团体活动。

(2)内蒙古师范大学已经开展的课外体育活动中,全校性活动规模与影响力最强。然而,也会因为受到组织安排、运动场地以及学生个体差异等各种主客观的因素的限制。因此,直接导致了举办频率的降低。

(3)在已经开展的课外体育活动组织形式中,社团活动因为更多的经济因素,而影响到学生参加的积极性,学生对体育锻炼都能有一个良好的认识,参与者之中,缺乏有丰富课外体育活动组织经验的学生。

(4)在参加任何形式的课外体育活动中,学生所表现出来的心理特征有隐性和显性的特征,运动动机、运动兴趣及团体凝聚力等都相应的有所体现。

4.2建议

4.2.1丰富全校性活动内容

在不影响全校性课外体育活动规模与影响力的前提下,根据场地器材、兴趣爱好和资金投入的现实状况,积极开展全校性课外体育活动。如:我校的篮球场地比较充足,而且学生对篮球运动都有很大兴趣,这样我们可以适当的组织校内篮球赛,这样也有利于班级年级之间的相互学习相互促进,有利于加强纪律性教育和集体荣誉感的培养。

4.2.2合理安排课外体育锻炼资金投入

针对社团这种课外组织活动形式,学校应视情况给予一定的活动经费,参与学生以会费形式缴纳一部分,社会赞助一部分。在增加经费的同时也应增加人力资源的投入,体育教师、体育辅导员等师资力量。社团中的一些贵重装备,应该爱惜、延长装备的使用寿命,增加循环利用率,这样可以减少社团在购买装备上的资金浪费情况。

4.2.3建立与《普通高等学校体育场馆设施、器材配备目录》相当的条件

到目前为止,“高校中的体育场馆设施、器材设备与教育部《普通高等学校体育场馆设施、器材配备目录》的要求并不能十分契合,大多数学校应注意体育场地器材的合理规划与配套设置”。按照使用上实用方便、功能上符合学生兴趣要求的原则,积极为学生开展课外体育活动增加场地、设施,创造良好的条件与氛围,使体育器材场地发挥出应有的使用价值。

4.2.4加大课外体育活动的宣传力度

目前,大部分内蒙古师范大学学生对课外体育活动的都有正确的认识,但很难下定决心坚持参与到活动中来,不可忽略的客观因素如天气等。我们要积极做好活动内容的安排工作,因时制宜地引导工作,扬长避短,充分发挥内蒙古本地区具有民族特色的运动项目,使之得以广泛的推广和发展。

4.2.5班集体体育主干作用得以有效发挥

培养各个班级的体育主干,使整个班级在其带领下,不管是体育优生或者差生集中,当然也不可忽略体育中等生,同时,邀请体育教学教育经验丰富的老师或者专业人员进行讲授体育理论知识和传授实践操作的动作技能。

篇10

关键词:生涯成熟度;大学生;就业指导;提升策略

中图分类号:G640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4-9324(2013)35-0150-02

一、生涯成熟度理论概述

1.生涯成熟度概念。生涯成熟度是由Super D.E.于20世纪50年代提出的,是基于发展的观点来看个体职业选择而引入的“成熟”概念,用以衡量个体生涯发展的程度,用来说明发展的方向、目标和速度。

2.生涯成熟度研究意义。这几年,职业生涯规划教育促进大学生多加考虑未来工作及规划前途发展。但是,因为对大学生的生涯成熟特点不够清楚,缺少实践方面的考察,研究较笼统,所以其成效很低,这也成了深入开展大学生生涯辅导的障碍。所以,当前我们需要研究的重要课题之一就是开展大学生生涯辅导,充分结合大学生的实际情况进行调查研究。

3.大学生职业成熟度特点。第一,职业成熟度有比较明显的年龄特点:连续性、阶段性和顺序性。第二,职业成熟度具有准备性。准备性是指个体对任务的预先觉察计划和预先采取行动的程度,它强调主观上的努力和积极程度,必须有个体的主观能动意识和积极的行动才能达到的一种准备状态。这一点足以证明,只有那些对职业任务有准备的人,才能提高个体的职业成熟度。

二、我国大学生生涯成熟现状

大学生就业困难有很多原因,包括学生内部原因及外部原因。就学生个人而言,就业困难学生的生涯普遍表现为不成熟,具体表现为以下几个方面:

1.个人偏好与职业能力不一致。大学生在性格、能力、兴趣、价值观和自我认识等方面有个体差异,每个人的特点不同,因而会胜任地工作也不同。

2.职业规划能力弱。目前,我国大多数大学生还缺乏职业规划意识,他们不能运用专业理论,规划未来的工作与发展方向,这种情况严重影响了学生的自我认知,甚至影响后期对工作的适应性。

3.职业选择自立与依赖心理并存。大多数学生自身自立意识较为淡薄,对学校、教师、父母总是存在较重的依赖心理。因为学校、国家高度重视大学生就业工作,所以他们就抱着一定有人管的心态,不是等着学校提供更多的就业信息,就是依赖于从父母、朋友那里得到更多的就业机会。

4.个人偏好与职业任务维持能力不一致。在当前严峻的就业形势下,多数大学生对就业形势了解不够清楚,缺乏危机意识,另外就是对自己的认识不够透彻,期望高过自己的实际能力,盲目追求高工资、好待遇的高层次工作,在择业类型和择业区域上的选择过于集中。但事实上他们并没有明确的目标而频繁跳槽,缺乏职业选择的稳定性。

三、大学生生涯成熟度提升策略

Super生涯成熟度理论作为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教育中的重要依据,认真学学生生涯成熟度对学生以后的就业有着重大作用。根据该理论的6个维度,从以下几个方面提高大学生的生涯成熟度:

1.把握学生的兴趣,培养学生态度。Super认为,在校学生在其职业生涯发展的初期,即探索阶段,主要任务应该是充分利用各种资源去学习和提高自身的综合素质。在这一阶段,大学生一手要紧抓学习,另一手要紧抓对自我的认知,包括对自身的兴趣、目标、性格等方面。

2.提升认识水平,拓宽职业空间。Super把职业信息和规划视为生涯成熟度的一个重要标志,因此强化大学生对执业环境的理解,对职业信息的有效把握,对各种资源的广泛利用是提高大学生生涯成熟度不可或缺的条件。通过指导学生对职业环境的学习,让学生能够通过正确途径如网络信息等正确分析职业环境的来源。

3.加强自我认知。我们要为学生提供多方面、多角度的职业信息,包括家庭、学校、社会等方面和政治、经济、文化等角度,从认知的层面帮助学生剖析,更要帮助学生进行自我探索。

4.树立独立意识。大学生在职业选择过程中所反映出的生涯规划不成熟的现象为:有的没有对将来进行明确规划,盲目跟从别人行事;有的对前途表现出迷茫的状态,顺应父母的安排;有的心态急躁,急功近利,做事不能够脚踏实地。针对这些问题,我们应该在他们的大学期间有意识地进行培养,加强学生在职业规划过程中的独立性,这种独立意识将成为学生适应社会、融入社会的基础。

5.做出正确选择。以自己的能力选择职业的时候,要考虑周详可以避免选择的错误,所以职业选择是生涯成熟的重要因素之一。职业选择理论绝大多数来源于人—职匹配模式,国外现已得到很多关于职业选择理论这方面的研究成果,但这些研究成果之间存在较大差异。

6.转变指导理念,积极开展职业生涯规划。鼓励大学生尽早进行职业生涯规划,教会学生如何合理进行职业生涯规划,在学生日后的职业生涯发展中起到奠基作用,从而提高生涯成熟度,能够使他们更清楚地看到自身的优势与短板,提高学习的针对性和实效性,从而实现未来的成功就业,指导他们最大化挖掘出自身潜力。

参考文献:

[1]王婧,田晓峰,孙秀颖.职业成熟度的新进展研究综述[J].吉林省教育学院报,2010,11(26):52-54.

[2]韩娟,金威威.如何提高大学生的生涯成熟度——基于Super生涯成熟度理论的分析[J].科技信息,2011,(8):56.

[3]花楷,孙姗姗.当前大学生就业现状分析及对策研究[J].湖北经济学院学报,2011,8(5):148-149.

[4]熊红星.中国大学生职业成熟度问卷编制及其特点研究[D].江西师范大学教育学院,2006.

[5]Crites,John.O.Problem in the measurement of vocational maturity[J].Joural of Vocational Behavior,1974,(4):25-31.

[6]李亚真,叶一舵.大学生的生涯成熟度研究[J].教育评论,2007,(6):60-61.

[7]韩晶晶.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的问题与对策研究[J].学术论坛,2011,(11):213-214.

[8]黄岳辉.职业生涯教育研究及其对我国普通高中的启示[D].上海师范大学,2006.

[9]杨选峰.独立学院学生职业发展的社会学研究[D].华中农业大学,20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