气候变化对水的影响范文

时间:2024-01-09 17:34:58

导语:如何才能写好一篇气候变化对水的影响,这就需要搜集整理更多的资料和文献,欢迎阅读由公务员之家整理的十篇范文,供你借鉴。

气候变化对水的影响

篇1

吉林省的关于水文水资源系统方面的研究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第一,水流量平衡所受的影响有哪些;第二,我省的供水量和需水量有哪些变化;第三,气候变化对水质的影响有哪些;第四,干旱频繁是否源于气候的变化。下面,将进行详细分析。研究气候变化对水文水资源系统的相关影响,可以通过对相关问题的研究进行分析和评估,例如气候变化对我省降水、水流蒸发的影响有哪些等等。

此外,研究估计所达到的效果很重要。因此,我省在进行研究的时候,要注意研究结果,由于每一个省份的气候不同,水文水资源也并不一样。因此,一定要建立适合我省情况的气候变化指标体系,准确分析出气候变化对我省水资源的影响。要引进国外的先进技术,例如GIS技术和计算机模拟技术,对我省的水资源现状进行分析。此外,我省的相关部门一定要对水资源的开发提出相应的政策措施,合理开发和管理我省的水资源系统。

2吉林省水文水资源系统的研究方法

2.1水文水资源研究步骤

到目前为止,气候变化对水文水资源影响的研究方法是采用What-if方法,意思就是:(if)气候发生了一系列的变化,那么水文水资源又会发生怎么样的变化(what),这就是我们所说的影响方法。通过影响方法对我省水文水资源进行评估,可以有着很好的辩证效果。因此,应该准确的按照相关步骤进行评估,一般分为5个步骤:1)气象部门要对我省的气候变化进行相关的定义;2)要建立我省的具体的水文模型,并进行相关的验证;3)通过切入气候变化情景,结合建立的水文模型进行电脑分析,模拟分析出水文循环和水文变化的过程;4)根据分析得出水文水资源受气候变化的影响;5)根据水文水资源的影响程度,找出相关的措施实施环境的保护。

2.2水文模拟技术

我省在选择模型的时候,主要要注意以下几个方面:模型的精准度如何,评估的资料是否齐全;模型的参数变化和适用性如何。目前针对水文水资源的变化的主要评估模型有三种:1)概念性模型所谓的概念性模型是以水文变化过程为准则的模型。概念性模型可以分析气候的变化对径流的影响,以及对水资源所需要的气候条件进行研究。这种模型最先应用到美国旱地的水资源研究上;2)经验统计模型通过获取经验进行统计,我们称之为经验统计模型。这种模型主要是通过获取该地区的水流、气候、降水、气温等资料。通过资料的统计和分析,得出气候变化对水文水资源的变化影响;3)分布水文模型由于区域的每一处地形和土壤的水分都不一样。关于这方面可以运用分布式进行,在不同的区域进行划分,并在每一个单元设立参数,对该部分的水特征进行记录。

3我省水文水资源研究工作的相关建议

3.1我省要对水文水资源的研究工作高度重视我国对于水文水资源的研究工作设立明确的纲要规定,根据《国家中长期科学和技术发展规划纲要》(2006-2020)当中规定,要将能源和环境的建设作为国家科学技术发展的优先项目。在《中国对应气候变化国家方案》当中,我国明确提出了要积极应对气候的变化,要求不断发展科学技术,以适应新的环境变化。在这种氛围之下,吉林省的相关部门一定要对此高度重视,充分发挥主导作用,积极投身于气候变化对水文水资源影响的研究工作当中。政府也要不断的实施相关政策,通过政策的鼓励,激发吉林省的相关学者和研究人员参加到水文水资源的研究热情,积极投身于研究当中。同时,有关宣传部门应该加强宣传力度,与各界进行沟通,为科研工作创造更好的平台。

3.2我省的科研部门要与国外加强交流合作对于一些国外的先进技术,我们要积极的进行学习和吸收。这就要求我们要积极与国际的相关科研小组进行交流和合作,不断提高我们的科学技术水平。另一方面,我省要积极与别的气候部门相合作,例如水利部门、气象研究部门等。通过合作研究,给水文水资源的研究工作提供一定的技术保障。

3.3建立相关的体系和评价针对气候对水文水资源方面的研究,我省要建立一套完整的评价体系,准确的评价气候变化所带来的相关影响。通过GIS技术和计算机模拟,研发出符合我省对水文水资源的预测和管理模型。(上接第145页)

4结论

篇2

关键词:河南省 气候变化 水资源

中图分类号:P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7-3973(2011)006-123-02

水是维系一切生命活动的不可替代的物质,又是社会生产必不可少的物质资源,人类的一切活动都离不开水。河南省地处亚热带向暖带过渡的气候带,气候多样复杂,灾害频繁发生,地跨长江、黄河、淮河、海河四大流域,多年平均水资源总量405×108m3,但因人口密度、耕地系数、复种指数较大,人均水资源量仅为407m3,相当于全国的1/5,属缺水区。而且水资源时空分布不均,给工农业发展及城市居民生活都带来了严重影响。

1 气候变化特征

气温是重要的气象要素之一。近50年来,河南省年平均气温为14.4℃,上升了0.79℃,增温速率0.15℃/10年,但低于全国年平均气温变化速度0.25℃/10年。调查数据显示,上世纪50年代到60年代气温较高;70、80年代气温较低;90年代以后气温明显升高,直至本世纪一直处于高值期。年平均温度最高出现在1998年,最低出现在1956年。

大气降水是地表径流的主要来源,是水循环的重要环节和气象要素之一。全省年平均降水量737.3mm,自北向南逐渐增加,雨量在530~1300mm之间。从1956年到2007年全省年降水量具有弱的减少趋势,减少速率为2.14mm/10年。其中年降水最大值为1066.6mm,最小值为457.2mm。

蒸发是地表热量平衡、水量平衡的组成部分,是水循环中最直接受气候变化影响的一项。反过来,蒸发可使空气湿度增加,气温变化,起到调节气候的作用。河南省年蒸发力一般有700-1000mm,夏季蒸发力最大,占年总量的37%,春秋次之,冬季最少。年蒸发力20世纪50年代最少,60年代略有增多,70、80年代略减少,90年代增加幅度非常明显且为最高值,这与90年代气温明显增高有关。

日照时数是气象上用来表征太阳辐射强弱的气象要素之一,与太阳高度角、云量、大气透明度等要素有关。河南省处在东经110°21′~116°39′,北纬31°23′~36°22′之间,多年平均日照时数为2103h。调查结果表明,20世纪60年代开始年日照时数呈递减趋势,80年代年均日照时数比60年代减少335h,比70年代减少193 h;进入21世纪初的近6年,年日照时数更是急剧减少,比60年代减少466h,比90年代减少142h。

2 气候变化对水资源的影响

气候变化是自然和人类活动共同作用的结果。地球上有史以来经历着冷暖交替与干湿变异的自然变化,包括太阳辐射、地壳运动、火山气溶胶等。而随着经济社会的发展与人口的增长,人为活动排放的温室气体、土地覆盖植被的变化等都不同程度的影响到了气候的变化。而气候变化又通过水文循环对自然界的水文系统产生影响,进而影响到水资源在时空上的重新分布和总量的改变。河南省属于严重的资源型缺水省份,全省水资源量空间分布呈纬向分布,自北向南逐渐增加,信阳水资源量较丰富,安阳、鹤壁、三门峡水资源较匮乏。从年际变化来看,水资源量总体呈逐渐减少的趋势,变化速度为-1.09×104万m3/10年。

降水量是影响水资源量的直接因素,其变化趋势与水资源量的变化趋势相同,二者之间的相关系数高达0.91。河南省年降水量最大值为1066.6mm(2003年),最小值为457.2mm(1966年),多年平均为737.3mm,具有减小的趋势。水资源量的补给来源为大气降水,因此,降水量随时间的减少是导致全省水资源量减少的根本原因。

由多年气温的监测资料来看,河南省年平均气温呈上升趋势。大气温度越高,其持水能力越强,全球和流域降水量可能增加,但同时蒸发量也将增加,这使气候的变率增加,出现更强的降雨和更广泛的干旱。1975年8月上旬,淮河上游的洪汝河和沙颍河流域特大暴雨过程中,林庄站一天降水量达1005.4mm,致使河道漫决,大型水库垮坝失事,滞洪区先后溃溢,洪水泛滥,造成极惨重的灾害。而在刚过去的2010年冬季,全省平均气温2.1度,比常年同期偏高0.1度;平均降水量为32.4mm,比常年同期偏少2成;平均日照时数为412.2小时,比常年同期偏少12.5小时。其中12月气温偏高2.1度,降水偏少9成,日照偏多36.4小时,造成了全省冬季小麦的严重缺水。

同时,河流的水温升高和变率加大可能加快藻类、细菌和真菌繁殖,高强度的降雨将导致土壤中的污染物流入水体,使水体盐度增加,更容易造成水质性缺水。2000年,河南省水利部门对全省13个水系、64条主要河流进行的水质监测结果表明:全年期全省河流水质劣于五类标准的河流长度为2766公里,占评价河流总长度的54.3%,有超过一半的水丧失了任何供水功能。

3 应对气候变化的水资源战略对策

气候变化将增大河南省洪涝和干旱灾害发生的风险,对自然生态系统和经济社会系统产生负面影响,尤其对农牧业生产、水资源供需等的影响更为显著。随着工业化进程的加快以及居民生活水平的提高,我们在应对气候变化方面面临严峻的挑战。因此,我们要研究制定适应和减缓气候变化对水资源影响的战略措施,特别是针对极端气象事件的有效适应措施。

(1)强化水资源管理。加强水资源统一管理,以流域为单元实行水资源统一管理、规划与调度。注重水资源的节约、保护和优化配置,从传统的“以需定供”转为“以供定需”。

(2)加强水利基础设施的规划和建设。加快建设南水北调工程,通过三条调水线路与长江、黄河、淮河和海河四大江河联通:加强水资源控制工程(水库等)建设、灌区建设与改造,继续实施并开工建设一些区域性调水和蓄水工程。

(3)加大水资源配置、综合节水的推广力度。重点研究开发大气水、地表水、土壤水和地下水的转化机制和优化配置技术,突破精量灌溉技术、智能化农业用水管理技术及设备,加强生活节水技术及器具开发。

(4)在保护生态基础上有序开发水电,合理开发和利用丰富的水力资源,加快水电开发步伐,因地制宜开发小水电资源。

篇3

关键词:气候变化;降水;水环境质量

自工业革命以来,大气中的二氧化碳含量不断增加,作为最要的温室气体,致使全球气候发生改变。联合国气候变化政府间专家委员会(IPCC)在报告中指出,近100年(1906~2005年)地球表面气温平均上升了0.74℃[1],未来全球气候依然以变暖为主要特征[2]。水循环系统作为气候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全球气候系统发生变化时,水循环系统也必然受到影响,最终导致全球水资源的时空分配发生变化[3, 4]。

降水形成的地表径流会对地表产生冲刷作用,从而使其污染物和营养盐进入河流或湖泊等水体,造成地表水体甚至地下水体污染,尤其会加重农田周围非点源污染[5-7]。同时,径流量的大小又会直接影响污染物和营养盐在河道和湖泊中的滞留时间,进而影响水体污染和富营养化程度[8, 9]。Park等[9]利用水质模型模拟气候变化下韩国清州湖的水质变化,降水量在未来三个时间段2020s(2010-2039年)、2050s(2040-2069年)和2080s(2070-2099年)分别增长了12.9%、23.1%和34.4%,因为全年三分之二的降水集中在1月至8月,这个时期湖水中的总氮(TN)和总磷(TP)也为全年最高,同时由于未来降水量的增高增大了对地表的冲刷,TN和TP在未来三个时期均出现了不同程度的升高。

根据IPCC报告及目前的一些研究成果究显示,未来气候变化可能会增加一些地区干旱和洪水等极端水文事件发生的频率和强度[1, 10, 11],这些会直接影响水体及水质环境。有研究表明,未来某些区域由于蒸散发的增加幅度要远远大于降水量的增加幅度,这将致使地表径流大量减少并导致干旱的发生频率的增加[4, 12, 13]。干旱范围的增大及地表径流的减少,会直接引起水体中有机物、悬浮物及氮、磷等营养物质在河流和湖泊中的停留时间,降低水体中污染物迁移转化速度和水体的稀释能力,进而影响水体的水质环境[14-17]。Mosley等利用5个水文监测站的资料分析了2007-2009年的干旱事件对澳大利亚墨累区水质的影响,研究发现由于径流量的降低,地下水对湖泊输入比例增加,造成盐度、TN及TP大量增加,浊度略有降低[15]。

参考文献:

[1]Solomon S.Climate change 2007:the physical science basis:contribution of Working Group I to the Fourth Assessment Report of the Intergovernmental Panel on Climate Change[M], Cambridge Univ Pr, 2007.

[2]Hayhoe K., Wake C., Anderson B., Liang X.Z., Maurer E., Zhu J.H., et al.Regional climate change projections for the Northeast USA[J].Mitigation and Adaptation Strategies for Global Change, 2008, 13:425-436.

[3]Wilks D.S., Wilby R.L.The weather generation game:a review of stochastic weather models[J].Progress in Physical Geography, 1999, 23:329-357.

[4]张建云, 王国庆, 贺瑞敏, 刘翠善.黄河中游水文变化趋势及其对气候变化的响应[J].水科学进展, 2009:153-158.

[5]Arheimer B., Andreasson J., Fogelberg S., Johnsson H., Pers C.B., Persson K.Climate change impact on water quality:Model results from southern Sweden[J].Ambio, 2005, 34:559-566.

[6]Whitehead P., Wilby R., Battarbee R., Kernan M., Wade A.J.A review of the potential impacts of climate change on surface water quality[J].Hydrological Sciences Journal, 2009, 54:101-123.

篇4

关键词 气候变化;水文水资源系统;影响

中图分类号P46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 1674-6708(2013)92-0011-02

当今社会,由于人类不合理的活动导致全球温度不断上升,冰山不断融化,水质变化,臭氧层出现空洞等诸如此类的后果导致人类的生活空间不断被压缩。气候的变化也走入了全球多个国家的视野,引起了各国社会、学术界、公众的注意。

1 气候变化对我国水文水资源系统的影响研究的重要性

气候的变化不仅会引起降水量、水质等方方面面的改变,而且还会导致水资源在时间和空间上重新分配。

我们都知道:水是许多污染物的载体和溶剂,随着气候的变化,会对水中的污染物扩散等方面产生影响。如,过高的温度将会加快水的营养化速度,导致存在于淤泥中的污染物再次释放;风力提高会增加溶于水中污染物的扩散速度,导致污染面积加大。因此研究气候变化对我国水文水资源的影响,对于我国在未来对有限的水资源进行开发利用,社会、经济等各方面的可持续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2中国的气候变化

中国的气候变化与世界的气候变化是相似的。近几十年来,我国的气温上升了0.4℃左右,略低于全球平均的0.6℃。近年来全球温度逐渐上升,中国的温度也在升高。中国变暖最明显的地区在西北、东北和华北地区,尤其是西北(如陕西、甘肃等)。长江以南地区趋势不显著,有些地区(如四川)出现变冷。

气候变暖给中国的气候带来了许多变化。我国海平面逐渐上升,平均上升速度在1.4~3.0mm/年左右要在珠江三角洲、长江三角洲等地区。由于气温上升的缘故,冰川融化,这导致冻土面积减少了10%左右,冬季降雪逐年减少。近几年来来,青藏高原东部,及云南的湖泊面积明显变小。入湖水量锐减,许多河流,径流量都呈下降趋势。内陆河流量明显变小,甚至出现断流的情况,土地沙漠化程度不断加深。

全球气候变化将导致我国高寒地区冰川萎缩,以冰川补给为源头的河流也将逐渐减少:气候变化可能导致我国主要流域进一步变干或变湿,我国水资源系统对气候变化的敏感度与脆弱度相一致,其中最脆弱的地区位于我国的西北干旱地区。

3 气候变化对我国水文水资源系统的影响

气候变化对我国水文水资源系统的影响有多方面,下面从降水量对水质的影响,温度对水质的影响,温度和降水量对水中离子浓度的影响这三个主要方面来看气候对我国水文水资源系统的影响。

第一,降水量对我国水文水资源系统的危害,雨水降到地面形成地表水流在地面流

过会带走地面的灰尘等对人体有害的物质,然后汇入河流或者水库,河流或者水库有一定的自我恢复能力,它们会借助此能力将对人体有害的那些物质净化掉,而一旦降水量过大,将太多的有害物质带入,超出了河流的净化能力,就会造成河流或者水库被污染,导致水质变差。相反,降水量小又会导致干旱,空气中的有害微粒会变多,对人体造成更大的危害。在夏天,由于水中的温度升高,这会造成水中的含氧量降低,细菌的有氧呼吸加剧,有机物会大量分解,消耗有限的氧气,水的自我净化能力不断降低,导致水质不断恶化。在人群集中的地区,大量降雨会导致人类产生的生活垃圾被雨水带入河流或者水库,使水质降低。

第二,温度对我国水文水资源系统的危害。近几年来,最明显的变化就是气温不断上升,气温的上升将会促使水温度的升高,而温度升高可以导致水的富营养化、改变水层的分布和加快水中化学反应的速度等多方面。水体的富营养化主要受到两个方面的影响,一是人的不合理的活动,二是气候的变化。我们可以在日常生活中看到凡是有人居住的地方,周围的水中就含有高浓度的矿物质,水中藻类植物疯长。而气候的变化对系统的影响也不可忽视,尤其是温度的变化。温度升高后会导致藻类植物提前生长,而且温度升高会导致矿物质的浓度变高,这给藻类植物的疯长提供了有利的环境条件和物质条件。当秋天来临,藻类植物会腐烂在水中,对水体造成污染。另一方面,由于气候条件的变化,温度升高会导致水温上升,在高温环境下,会将水体中厌氧环境的敏感性提高,影响水中的生物。

第三,温度和降水量对水中离子浓度的影响。全球气温升高和降水增加,直接影响到水中的离子浓度变化,从而导致水域盐化和矿化速度加快。气温变高,加速水体的增发速度,而如果此时降雨量锐减,水中的盐浓度就会升高,从而出现矿化现象。气候变化和降水量降低是导致湖水矿化现象的主要原因。近几年来,我国新疆的柴窝堡湖泊发生的重矿化现象就是气候变化造成的[1]。

4 气候变化对我国水文水资源系统的影响研究方法

气候变化对我国水文水资源系统的影响研究方法有许多,这里选取其中几个主要的方法来简要介绍。它们分别是影响评价方法、气候变化情景的生成技术、水文模拟技术。

首先是影响评价方法。影响评价方法又称“what-if”方法,即如果气候发生变化,那么我国水文水资源系统会发生哪些变化。这个方法主要有三步:

第一步,定义气候变化的情景模式,建立水文水资源系统模型。第二步,将气候变化的情景模式输入模型,模拟水资源系统循环过程。第三步,得出结论,即评价气候变化对我国水文水资源系统的影响。

这三个步骤中,建立水文水资源系统模型最为重要也最困难。

其次是,气候变化情景的生成技术。目前世界上,生成气候变化情景的方法有3种基本方法,它们分别是任意情景设置、长系列水文气象资料的统计相关法、基于GCMs输出等。常用的是基于GCMs输出。

最后是水文模拟技术。在选择水文模型是要注意三个方面:第一是模型的内在精度,第二是模型率定,第三是和参数变化。目前,用于气候变化评价对我国水文水资源系统影响的模型主要有以下三大类:

第一,经验统计模型。建立同期径流、降水与气温的观测资料三者之间的相关关系,以这个关系来预测气候变化评价对我国水文水资源系统影响的趋势。

第二是概念性水文模型。它是以水文现象的物理过程为基础的模型,利用该模型,我们可以研究气候、径流的因果关系,以及流域水资源对不同气候条件的影响。

第三是分布式水文模型。它是根据不同的地理条件,将流域划分为几个模拟单元,用一组参数反映每个单元上的特性[2]。

5 降低气候变化对水资源不利影响的对策及措施

我们只有一个地球,如今由于气候的不断变化,地球被破坏的惨不忍睹,尤其是水资源。我们人类想要在地球继续繁衍下去就必须采取措施来降低气候变化对水资源不利影响。

第一,植树造林,涵养水源。树木的好处有许多,最大的好处就是可以防止水土流失,据调查林地比农田拥有更强的蓄水能力,提高森林覆盖率可以降低洪水的强度,提高土壤的蓄水量。土壤蓄水量可以通过转换来增加枯水季节的地表径流量和水资源,同时也能改善生态环境,将水资源的利用效率大大提高。

第二,加强有关科研工作。我国是一个水资源分布不均的国家,有的地区水资源丰富,有的却是严重匮乏,而要想解决这个难题,有两个方法。第一是加大对人工降雨的研究,尽可能低的降低人工降雨对当地生态环境的影响,其次就是进行调水,将水资源丰富的地区调往匮乏地区。例如我国的南水北调工程,这个工程从根本上解决了部分地区的缺水状况。

第三是提高水的利用率。在诸多用水的部分中,数农业用水和工业用水最为厉害。在农业用水方面,我们有必要加强农业的水利建设,研究并推广抗旱和节水技术,从节约和高效率利用双管齐下来达到科学用水的目的。在工业用水方面,我们应该提高水的利用率,同时国家应该出台强制性政策,对那些污染水的企业进行大量的罚款,同时对那些在用水方面表现好的公司给予一些优惠措施,鼓励他们科学用水。

第四,加强节水宣传及节水教育工作。我国是一个人口大国,要想从根本上解决浪费水的现象就必须从人民大众着手,加强宣传和教育,使全国人民养成节约用水的良好风尚。

第五,加强水资源管理。河道堵塞,淤泥丛生也会造成水质的下降,我们想要提高水质就要疏通河道,清除河面上的垃圾。

6结论

“亡羊补牢,犹为未晚”,气候变化经开始了,我国的水文水资源系统也已经遭到破坏,我们不可能马上阻止,但是我们可以尽最大努力来降低气候变化对我国的水文水资源系统的影响,只要上面所提到的措施得到实施,我相信我们的天将变得更蓝,山将变得更绿,水文水资源系统将得到恢复。

参考文献

篇5

关键词:气候变化经济学;减缓;适应性

一、导论 气候变化经济学及经济政策是一个刚刚起步的研究领域,伴随着科学家们对气候变化认识加深和国际社会特别是联合国的大力推动,初步形成了自己独特的研究内容。目前气候变化经济学一般包括全球变暖、节能减排、对气候变化的适应性等内容。 气候变化经济政策的研究主要是在三个框架中进行的。一是收益一成本框架。气候变化政策成本即减少温室气体或增强对气候变化的适应性的机会成本。气候变化政策的收益指削减排放以降低气候变化风险以及在增强对气候变化的适应性方面所得收益。cline (1992)和stem (2007)认为富裕国家需支出其gdp的2%来采取行动。二是国际公共品框架。气候变暖源于跨国外部性效应的影响,但气候变化问题并不是传统外部性问题的一个简单拓展,一个国家的行为使其他国家获利或受损,无法通过市场来进行弥补( sandler&hart-ley,2001)。因此,气候变化需要国际间有效合作。“京都议定书”就是国际合作的一项成果。三是博弈论框架。该框架主要用于国与国之间气候变化责任与义务的确定,强调每一个参与主体都是自利的,只有一个有效合作博弈才是对所有参与者有利的策略( schelling,2005;carraro&siniscalco,1993)o

气候变化政策分为适应性气候政策和减缓性气候政策。前者强调用低成本政策来适应气候的变化,后者强调用低成本政策来减缓气候变化( stern,2007)。减缓性政策研究较多的是碳税和限额,限额有助于达到预定的政策目标,碳税则有利于减少碳排放价格的波动(metcalf,2009;ka-plow,2010);适应性政策主要是在改善基础设施建设,完善气候变化信息,调整产业结构和调整经济的地理分布等方面展开( stern.2007)。

近年来国内直接针对气候变化的研究有所增加,但集中在气候变化对敏感性行业的影响上(吕亚荣,2010;国家农业综合开发办公室,2010;刘恩财等,2010),经济政策方面的研究集中在财政和货币政策应对气候变化的必要性以及相应思路(刘晨阳,2010;张丽宾等,2010)。

气候变化对人类社会经济发展产生的影响越来越大,正在形成应对气候变化的新的国际经济和贸易规则。广西经济发展相对落后,农业占gdp比重较大,是气候变化的敏感地区。近50年来,年平均气温升高了0. 69℃,冬季气温上升趋势明显。1986年到2009年间,广西经历16个暖冬。极端天气气候事件发生的频率和强度不断增加。研究广西应对气候变化的经济政策,主要是希望通过制定合理有效的财政、金融、产业政策,减少排放,提高广西对气候变化的适应性,促进广西经济的可持续发展,对广西抓住机遇、实现经济和外贸的可持续发展具有重要的理论和现实意义。

一、气候变化对广西的主要影响

(一)气候变化影响广西农林业

气候变化对广西农业生产的负面影响正在显现,农业生产不稳定性增加。广西局部干旱和洪涝的频率有所增加,危害不断加大。气候变暖引起农作物发育期提前,暖冬现象加大了病虫害现象。气候变化对广西农业未来的影响虽有正面效应,但可能仍以负面为主。气候变暖以及降雨量分布变化引起的干旱和洪涝将减少甘蔗的产量、蚕桑生产的产量和使其质量下降,水稻和玉米也可能以减产为主。广西农业生产布局和结构将出现变化。土壤有机质分解加快,农作物病虫害出现的范围可能扩大,畜禽生产和繁殖能力可能受到影响,畜禽疫情发生风险加大。

随着全球变暖,亚热带、温带北界北移,物候期提前,未来广西大部分地区可能进入热带地区,部分地区林带下限上升,广西北部的林业种类将发生变化,广西动植物病虫害发生频率上升,分布变化显著。

未来气候变化将使广西生态系统脆弱性进一步增加,主要造林树种和一些珍稀树种分布区缩小,森林病虫害的爆发范围扩大,森林火灾发生频率和受灾面积增加。广西境内湖泊将进一步萎缩,湿地资源减少、功能退化,生物多样性减少。

(二)气候变化影响广西渔业和水产养殖业

广西是海洋大省,气候变暖导致海平面上升加剧,引发海水入侵、土壤盐渍化、海岸侵蚀,损害了滨海湿地、红树林和珊瑚礁等典型生态系统,降低了海岸带生态系统的服务功能和海岸带生物多样性;气候

变化引起的海温升高、海水酸化使局部海域形成贫氧区,海洋渔业资源和珍稀濒危生物资源衰退。 人类食用的水生动物绝大多数属于变温动物,水温升高能够明显地影响到动物的新陈代谢、生长速度、繁殖情况以及对于疾病和毒素的抵抗能力。气候变化使广西依托海洋的水产养殖业将受到较大影响,可用于水产养殖的海域萎缩,养殖品种减少。由于气温升高,海水蒸发速度加快,表层海水中的盐分不断增加,引起鱼类的生理发生改变,进而影响到水产养殖业的种群和数量。

(三)气候变化影响广西的水资源分布

气候变化已经引起了广西水资源分布的变化。就全国来看,近20年来,北方黄河、淮河、海河、辽河水资源总量明显减少,南方河流水资源总量略有增加。广西洪涝灾害更加频繁,但由于降水量分布不均,干旱灾害更加严重,极端气候现象明显增多。气候变化加大了水资源年内和年际变化,气候变暖使得中国西部地区的冰川融化加速,未来广西干旱的可能性进一步加大。水资源的供需矛盾将更加突出。

(四]影响广西人的健康

气候变化对广西人健康的直接威胁包括由热应力引起的疾病和死亡、传染病(疟疾和登革热)、与水有关的疾病如腹泻和营养不良。气候变化会间接造成伤害甚至死亡,如泥石流、山洪爆发和热带气旋(强风)造成的结果。因日益恶化的空气污染造成的呼吸系统疾病也可能是气候变化引起的。

三、广西应对气候变化的政策思路

(一)加大对气候变化问题科学研究的支持

科学研究是应对气候变化决策的基础和依据。现有关于气候变化经济学理论分析主要以适应和减少排放绝对量为目的,且宏观层面讨论为主,这为进一步研究应对气候变化经济政策提供了良好的视角和方法。然而,气候变化的政策措施一定要考虑本地区的实际情况,结合广西的实际情况讨论气候变化的影响及相应的对策,才更具适用性。因此,广西要积极开展有关气候变化及其影响的相关科学研究,尽快取得相应的研究成果和基础数据,为政策决策服务,并在此基础上,制定适合广西自身特点的政策措施。

(二)抓紧制定应对气候变化的政策措施

随着全球温室气体排放量的不断累积,全球气温呈缓慢上升态势,极端天气发生的概率不断加大,世界各国政府在应对气候变化方面的合作将不断加强,节能减排的政策措施将不断强化,能否降低能耗、提高资源利用效率将成为广西能否稳定发展的重要条件。目前,国际合作框架内,主要集中在减缓性行动,如发展低碳经济、减少碳排放。此外,广西应对气候变化既是国际、国内压力的体现,更是广西经济发展的一种内生要求。随着气候的不断变化,广西的发展环境正在不断变化,为了可持续发展,广西必须制定合适的政策措施,并不断地进行调整。在市场经济环境下,气候变化作为一种外部性,在时间和地域上已超出了经典经济学范围,需要用一种更大的视角进行研究。市场仍是配置应对气候变化资源的基础性方式,广西应抓紧制定应对气候变化的政策措施,影响和优化资源配置。由于气候变化的外部性特点,仅仅依靠广西自己并不能有效遏制气候变化,通过适应性政策影响资源配置,在较小的政策成本下,提高广西对气候变化的适应性尤为重要。

(三)积极响应国家号召,推动减缓性行动

当前,全球将主要精力集中在减缓性行动上,广西应对气候变化的政策应积极响应国家号召,调整产业结构、发展低碳经济,减少温室气体排放。随着北部湾经济区和“两区一带”建设的不断推进,我区正处于资本密集型工业化和城市化加速发展阶段,投资规模在我国乃至世界历史上都是前所未有的,特别是资源富集区经济发展的加快,大的铝、锰等有色金属的冶炼厂的建设和扩能,能源消耗总量不断增加,温室气体排放量加大。如果只按传统常规技术的建设模式,一经投入,便有一个投资回报期技术和资金的锁定效应,将来大规模的二氧化碳排放不可避免。因此,我国未来发展技术路径的选择,对国家乃至全球节能减排、减缓气候变化具有重要意义。在节能减排的历史潮流面前,不论从对全球负责的角度,还是从实现我区可持续发展的角度,都必须积极探索节约发展、低碳发展之路,从法规制度、经济结构、能源利用、技术创新等多个层面,加快推进低碳经济发展。只有这样,才能以实实在在的事实,展现广西在应对气候变化问题上的决心和魄力。

(四)把提高对气候变化的适应性放在突出位置

自气候变化问题提出来以后,在联合国的推动下,国际气候的努力主要集中在减缓,即减少温室气体的排放量,以防止危险的气候变化。广西也在外在压力下把发展低碳经济、完成减排任务作为应对气候变化问题的重中之重。实际上,由于气候变化的外部性特点,减缓性气候政策的效果取决于国际合作程度,哥本哈根、坎昆气候大会进展缓慢,“巴厘路线图”的谈判至今没有完成,“京都议定书”第二承诺期的实质性内容并未落实,国际气候谈判越来越艰难。此外,根据斯特恩报告,即使全球停止排放,由于气候变化的惯性,

十年内全球气温仍将上升0.5 -1度,减缓性行动不能根除气候变化问题。而且,减缓性行动的不断推进需要适应性的行动支持。在这样的背景下,广西应结合自己的实际情况,应对气候变化的政策要考虑提高广西对气候变化的适应性,以促进广西经济的可持续发展。

四、政策建议

(一)加快结构调整步伐,切实转变发展方式

广西应加快结构调整,减少温室气体排放。大力发展服务业,推进循环工业,改善农业效益,提高林业的固碳效果。具体来说,广西应综合利用财税、产业、金融政策,积极推进产业结构,不断提高服务业的比例,降低工业比重。工业内部,应着力发展低碳经济减少温室气体排放。具体措施包括淘汰落后设备和产能,建立健全和完善节能、清洁生产、综合利用的各项机制,落实各级政府成立节能执法机构、加强执法队伍建设、节能工作常态化、市场化等。同时,积极承接东部沿海的高技术和高附加值、低能耗的产业必将向广西转移,如技术密集型产业、劳动密集型产业、新兴产业等。大力发展林业,提高固碳效果。

(二)加大财政资金在气候变化研究领域的投入

广西应对气候变化,关键依靠技术进步,通过新的技术降低排放,通过新的技术发展清洁能源,通过技术进步提高对气候变化的适应性。有关气候变化问题的科研工作在广西还没有引起足够的重视,科研资金严重不足,研究成果较少,与气候变化相关的基础数据和资料严重缺乏,与气候变化相关的新技术创新能力不足。广西应设立专门的研究资金,通过政府委托形式进行专题研究,加快共性技术进步。通过激励和约束机制,鼓励企业发展实用技术。同时,在各类科研经费的分配中,向气候变化问题的研究倾斜,提高广西区内关于气候变化的科研能力,为制定适合广西特点的气候变化政策打下良好基础。

(三)提高广西对气候变化的适应性

广西应利用经济政策,优化气候变化的资源配置,提高广西对气候变化的适应性。一是要加快气候变化趋势和影响相关知识的研究。目前,对气候变化最大的共识就是气候变化的不确定性,即气候变化对经济所产生的影响及对未来气候变化的预测都存在很大的不确定性,使得气候变化政策的成本和收益难以确定,政策评价和选择变得非常困难。加强对气候变化趋势的研究,给公众提供更多的气候变化信息,有利于公众做好准备,提高自我适应能力。二是财政资金大力支持适应性技术的研发。如开发耐干旱的品种、推广(下转第28页)(上接第11页)适合较高温度的物种,通过新技术应用,提高应对极端天气条件的能力、提高对自然灾害的监测能力等。三是加大适应气候变化的基础设施建设。特别是对敏感地区和敏感行业,如加强农田灌溉设施、加高沿海的防水墙,激励和补贴农村建设储水设施等。四是推行有关气候变化的保险,以加强经济系统应对气候变化的稳定性。

[参考文献]

[1]国家农业综合开发办公室.农业综合开发适应气候变化的实践与探索[j].中国财政,2010,(4).

[2]刘晨阳,中国实施应对气候变化的政策内外部动因及效果初探[j].现代财经,2010,(10).

[3]刘恩财,等.关于农业应对气候变化的适应能力建设问题[j].农业经济,2010,(1).

[4]张丽宾,等.气候变化与公共财政政策的理论分析[j].环境经济学,2010,(5).

[5] cline, w.r."the econonuca of global wamung."waslungton: institute for intemational economics, 1992.

[6] kaplow,l."taxs, pemuts, and climate change"[ n].nber working paper 16268, 2010.

[7] metcalf,g.e.”cost containment in climate change poli-cy: altemativc approaches to mitis;ating price volatility [ nl. nber working paper 15125, 2009.

篇6

关键词:风险认知;气候变化;心理测量范式;双系统理论

分类号:B849:C91

1 引言

Start(1969)在《社会利益对科技风险》一文中对“How safe is safe enough?”这一经典问题进行了系统而确切的论述,标志着在心理学领域系统研究风险认知(risk perception)的开端。自此,国内外学者对交通、经济、医疗、消费以及科技等领域的风险认知都进行了深入的研究。气候变化风险由来已久,在2009年哥本哈根气候大会上得到了全世界前所未有的关注。在过去20年中,研究者已经投入了相当大的努力去探索大众如何理解气候变化风险(Vignola,Klinsky,Tam,&McDaniels,2013)。目前,基于气候变化的风险认知已成为国内外学者研究的热点。基于气候变化的风险认知是指个体对存在于生活中气候变化风险的客观认识和主观感受,包括对气候变化风险事件和风险源的认知、风险结果和风险责任的认知。

气候变化风险与其他领域的风险一样具有不确定性和不利结果的特点,但气候变化风险认知相对于其他领域的风险认知具有其独特性。第一,风险认知对象的特殊性。气候变化兼具自然风险和人为风险的特征:在气象学意义上,气候变化是一个长期气候状态变化的渐进系统,通常涉及一系列相关现象,如气候变暖、海平面升高、冰山融化、海洋酸化等;同时,气候变化又是人为造成的。例如2007年联合国政府间气候变化专门委员会(IPCC)的第四次气候变化评估报告指出,自工业化以来人类燃烧化石燃料而大量排放的二氧化碳等温室气体是造成气候变暖的主要原因。第二,风险认知范围的广泛性。气候变化是在全球范围内发生的,跨越了时间和空间。基于气候变化的风险认知从时间上来说涉及过去、现在和将来,从空间上来说囊括了全世界各个地区,甚至关系到地球上每一个人。其研究范围之广,持续时间之长,是其他许多类型的风险认知所不能比拟的。第三,风险认知主体的差异性。在气候变化风险认知中,研究者通常根据主体是否具有相关专业知识,将主体分为大众和专家,二者在气候变化产生的原因、引起的结果和采取行动等方面都有差异(Swim,Stern,et al.,2011)。第四,风险认知与行动的矛盾性。这种矛盾性普遍存在,表现为人们虽然担忧气候变化,却没有采取相应的措施(Gifford,2011)。

基于气候变化风险认知的独特性决定着研究的理论意义和应用价值。从理论上来说,第一,将风险认知研究的领域从自然风险扩大到自然风险与人为风险相结合的气候变化领域,为全面研究风险认知奠定基础;第二,从心理学的角度分析气候变化风险认知,有助于拓展国内关于气候变化风险认知心理学研究的新视野,本文围绕气候变化风险认知的主线,在心理学与气候变化风险认知的交叉领域进行研究,在国内开辟了一条关于气候变化风险认知的心理学研究路径。从实践上来说,第一,公众与专家在气候变化风险认知上存在众多差异,因此,专家面临着如何将气候变化风险认知的信息正确传达给大众的巨大挑战(Pidgeon&Fischhoff,2011),基于气候变化风险认知的研究为风险沟通和风险决策奠定了基础(Pidgeon,2012)。第二,公众既是气候变化的导致者,又是减缓气候变化的执行者(Swim,Clayton,&Howard,2011),他们的态度与行动的矛盾性很大程度上源于对风险的认知。

2 心理机制

基于气候变化的风险认知自提出之后,引起了许多学者的关注,他们开始在风险认知理论的基础上进一步结合气候变化风险的特点进行研究。气候变化风险认知既强调气候变化风险的客观存在,又重视个人或群体在认知客观风险过程中的主观感受。总的来讲,对气候变化风险认知的研究主要有两种取向,一是心理测量范式,二是双系统理论。

2.1 心理测量范式

心理测量范式(the psychometric paradigm)是阐释风险认知的主流理论。谢晓非和徐联仓(1995)认为在风险认知的研究中,最具代表意义的是Slovic提出的心理测量范式。20世纪80年代Slovie首先提出用心理测量的方法评估人们的风险认知,对预测到的、并且已经造成不良后果的危险事物的风险认知结构进行分析,形成了风险认知两维度结构——“可怕风险(dread risk)”维度与“未知风险(unknown risk)”维度(Slovic,1987),成为描述人们风险态度和感知的“认知地图(cognitive map)”。

Weber(2006)尝试运用该理论进一步分析气候变化风险在认知地图中的位置。首先,从可怕维度分析,即激发人们危机感的程度,Leiserowitz(2004)认为由于气候变化是一个渐进的过程,很多人还没有将气候变化看作可怕的,即在可怕维度上得分较低。而气候变化风险的形象性、灾难性与可控性三个客观因素都影响着个体对气候变化风险认知的主观感受。第一,从气候变化风险的形象性上来看,当人们根据数据描述对气候变化风险进行分析时,加之气候变化本身的抽象性,很难激发起人们强烈的危机感;相反,如果气候变化被形象描述为如电影《后天》中迅速变化的灾难,比如龙卷风、海啸、暴风雪等巨型灾难.就更能激发起人们的关注和强烈的危机感(Leiserowitz,2006)。第二,从气候变化风险的灾难性上来看,当面对两种死亡方式,即死于飓风或死于冰川融化,虽然这两种情况都能置人于死地,但人们对前者感到更恐惧,因为由它引起的死亡方式更可怕。在气候变化风险认知中,Page和Howard(2010)认为人们将影响身体健康的因素感知为更危险的因素。第三,从气候变化风险的可控性上来看,由于人们认为气候变化是一个简单渐进的变化,比如飓风、气温升高或龙卷风等,这些风险是众所周知的,因此人们认为气候变化风险原则上是可控的(Weber,2010)。当人们对气候变化风险有种控制感的时候,其危险感受性就会减小。

其次,从未知维度分析,即风险的可知性程度,包括个体对气候变化风险的了解与气候变化风险影响本身的特点。一方面,个体对气候变化的了解,即熟悉性,是影响气候变化风险认知的重要因素。一般来说,人们更容易忽视经常接触到的并有一定经验的熟悉风险,对新风险表现出更高的警觉性。例如,在对比温室效应和冰川融化的风险时,个体对冰川融化新风险更为警觉(Li,Johnson,&Zaval,2011)。Weber(2010)也认为对气候变化风险的熟悉性将减少个体的危机感。此外,个体对气候变化风险的熟悉性也将影响个体的控制感(Slovic,1987),进而影响其风险认知。另一方面,由于气候变化的影响具有延迟性,人们对一些气候变化风险表现出未知性。人们长期居住于气候变化的环境中(solomon,Plattner,Kuutti,&Friedlingstein,2009),对气候变化的信号难以察觉(Moser,2010),因此对气候变化的影响具有不确定性。例如,个体生活在气候变暖的环境中,感受到的是气温升高,却对其延迟的影响如冰川融化不甚了解,因此个体对气候变化风险表现出某种程度的未知性。Weber(2010)也认为当人们认为气候变化是迅速发生时,比认为气候变化是渐变时,感觉更害怕。

心理测量范式假设公众对风险的不同反应取决于风险的维度特征,但后续研究发现影响个体风险认知结构的风险特征维度却可能并不相同,因此对风险特征维度构成的讨论成了风险认知研究的热点之一。于清源和谢晓非(2006)研究了北京公众对39个环境条目的风险认知特征,进行因素分析后,将“影响程度”、“可控性”、“了解程度”、“影响的持续性”、“发生的可能性”、“结果的严重性”六个维度归纳为“客观认识”与“主动作用”两个新的维度,即个体的风险认知机制涉及风险的客观情况以及个体与风险事件之间交互作用的过程。该模型与Slovic的两维度模型有所不同,对比二者的研究,我们认为产生不同结果的原因可能有以下两点:首先,研究对象不同,Slovic的研究对象是西方人,而于清源和谢晓非的研究对象是中国人,不同国家的个体由于文化、生活经验等方面的差异,其风险认知可能不同,因此应加强对气候变化风险认知的跨文化研究;其次,研究条目不同,Slovic的研究是对一般社会情境的研究。包含30个社会现象,于清源和谢晓非研究的是环境条目,包括生态环境类、疾病与灾害类和生活环境类,由此说明人们可能是根据不同的风险维度特征对不同类型的风险进行认知。但是二者都不是完全根据气候变化条目进行研究,因此,未来的研究可以尝试从新的角度建立气候变化风险认知的特征维度结构。

心理测量范式作为一种心理机制,其研究也存在着一些问题:第一,在许多研究中问卷条目所涉及的风险问题可能是被调查者不熟悉的,这样被调查者所做的回答就不能完全代表个体的判断;第二,谢晓非和徐联仓(1995)认为心理测量范式从数据中得到的信息也仅仅代表被试对风险事件的某些认知状况,并不能反映个体实际的行为反应。尽管心理测量范式存在着一定的局限性,但是在基于气候变化风险认知的研究中,该理论在一定程度上分析了气候变化风险认知如何定位在不同风险维度上,探索了影响气候变化风险判断的风险特征。

2.2 双系统理论

过去15年来,双系统理论受到了众多学者的关注,其中对双系统的研究主要有以下两个角度:信息加工的两种方式(经验系统、分析系统)和个体获得的两种不同类型的信息(经验信息、分析信息)。经验系统和分析系统之所以能得到重视是因为面对相同的信息,人们却可能产生不同的认知和行动(Hertwig,Barton,Weber,&Erev,2004)。在经验系统中人们将目前现状与个人自己或他人的经验相联系,知觉过程自动、迅速,人们通过联想将环境各个方面的经验转化成各种情感,比如说害怕、恐惧、焦虑,进而影响风险认知和决策(Loewenstein,Weber,Hsee,&Welch,2001);相反,在分析系统中人们运用数字对事实进行描述,通过逻辑分析来评定风险,其过程相对缓慢且需要意识的控制(Marx et al.,2007)。经验信息和分析信息的区别在于信息呈现的方式不同:经验信息是对与个体经验有关的信息进行描述,而分析信息是指运用数字等来对信息进行描述。

首先,就两种信息加工系统而言。Weber在2004年开始比较两种不同系统,关注两个系统中人们对气候变化不确定信息的理解差异。Weber(2010)认为科学家和大众对气候变化风险的不同归因是由于他们运用不同系统进行信息加工,84%的科学家认为气候变化是由于人类活动造成的,只有49%的大众同意这一观点。在对气候变化的风险认知中,科学家更多地运用分析系统,而大众则更多地运用经验系统fWeber&Stem,2011)。这可能是因为,首先,科学家在研究活动中能接触到更多关于气候变化的可信赖数据;其次,由于科学家受到的教育和专业训练,他们比其他群体更倾向于运用数据分析并建立模型。而对于大众来说,他们更容易受到个人经验的影响,会自动迅速地运用经验系统分析信息。当两个系统所得的结论不同时,经验系统往往要胜过分析系统,因为经验系统更快,更生动形象fWeber,2010)。Leiserowitz和Broad(2008)的研究显示英国民众更多的根据经验系统进行气候变化的风险认知,甚至那些经济来源与气候密切相关的个体,比如说农民和渔民,当无法从日常生活和个人经验中获得足够反馈时,他们也会运用经验系统进行气候变化的风险判断。类似的,在乌干达地区的雨养农业中,无论是雨水不足或过多都会导致农业受损,但是过去的研究表明在该地区的市民都将雨水预报根据个人经验转化为确定性信息,导致潜在的相关风险增加(Marx et al.,2007)。虽然经验系统能帮助个体迅速做出决策,但也可能会使个体决策产生偏差。

其次,从个体获得两种不同信息的角度来看,当呈现经验信息和分析信息时,个人经验信息更可能吸引人的注意,它的影响比数据信息更值得信赖(Erev&Barron,2005)。这是因为在气候变化中,个人经验信息能激发起人们更强烈的情感反应并回忆过去相关事件(Weber,2006)。其实大多数人关于气候变化的知识和经验都是间接的,是以新闻和电影中的描述为中介,比如将格陵兰岛或南极冰川融化归因于气候变化,个人经验并没有提供有力的证据(Weber,2010)。此外,当目前情境不能与过去经验相匹配时,只要能激发起个体强烈的情感,也能预测个体的行为(Weber&Johnson,2009)。Stern等人(2011)的研究显示,当个体对气候变暖将导致冰川融化感到强烈的恐惧时,即使个体没有冰川融化的体验,也会更多地参与环保行动。

但是,经验系统和分析系统并不是一个绝对的划分。Weber(2010)研究显示双系统所涉及的两种方式是相互平行又相互依存的,分析系统可以帮助个体重新分类与过去经验有关的气候变化信息,因此强烈的情感可以在分析系统中被激活。此外,两种类型的信息也可能在两种对应的系统中进行加工。Marx等人(2007)的研究显示,具体的、与个人有关的经验信息在经验系统中被加工,并且产生一种有效激励行为;相反数据信息在分析系统中被加工,除非决策者受过一定的训练,能有意识地注意数据信息及其影响,否则其结果对行为只有较小影响。

心理测量范式和双系统理论分别从不同的角度探讨了基于气候变化的风险认知。心理测量范式侧重于分析人们是如何形成风险认知的地图,探索风险认知特征在其中的作用;双系统理论从经验、分析两种认知途径和信息类型出发,侧重于分析人们如何形成气候变化风险认知中的过程。两者基于不同的角度在一定程度上都能解释基于气候变化的风险认知。

3 影响因素

基于气候变化的风险认知受到各种因素的影响和制约,很多研究者对其影响因素进行了研究,主要包括性别、年龄、知识、个体经历、情感和世界观。

3.1 性别

Lazo.Kinnell和Fisher(2000)的研究发现气候变化的风险认知受到众多人口学因素的影响,包括性别、年龄、父母地位、受教育程度、居住地等。Rowe和Wright(2001)的研究表明,人口学因素中性别对气候变化风险认知的影响最大。在基于气候变化的风险认知中女性比男性经历了更强烈的情感体验(Loewenstein et al.,2001),女性比男性更担心气候变化(Eva-Lotta,Anders,&Tommy,2007)。彭黎明(2011)进一步细化研究了性别与气候变化风险认知之间的关系,分别对性别与气候变化风险源、风险事件、风险后果与风险责任的认知进行方差分析,结果显示在对风险事件和风险源的整体认知上,男性的分值整体高于女性,但差异不显著;而在风险后果的认知上,女性的认知程度要高于男性,这在一定程度上说明女性更关注气候变化风险所带来的不利影响和后果。

3.2 年龄

年龄对个体气候变化风险认知也有重要影响。Loewenstein等人(2001)认为风险认知的年龄差异是由于人随着年龄的增长,具有了更加丰富的经验和生动的想象,所以对气候变化风险的担忧也与日俱增。此外,Lazo等人(2000)认为相比年长者,年轻人没有深刻体验到气候变化所带来的严峻后果,对气候变化过程不是很了解,所以导致年轻人对气候变化风险认知程度不高。但是,也有研究者认为年龄与个体对气候变化的知识相关,研究显示作为年轻人的大学生具有更多关于气候变化风险认知的知识,更多地认识到气候变化的起源与后果,表示愿意承担起保护环境的责任(Sundblad,Biel,&Gfirling,2007)。以上研究出现不同结果的原因可能是选取被试的差异,但是从一定程度上来说加强对大学生的气候变化风险教育可能会对缓解气候变化行为产生一定作用。

3.3 知识

目前研究表明关于气候变化的知识包括气候变化的现状、起因和结果(sundblad et al.,2007)。知识的横向和纵向结构对气候变化风险认知都有影响。从知识的纵向结构上来说,是否了解气候变化所带来的严重后果影响人们对气候变化的风险认知,并且是否了解气候变化所带来的消极后果是影响气候变化风险认知的决定因素(sjoberg,2000)。从知识的横向结构上来说,Bord,O’Connor和Fisher(2000)的研究显示个体关于气候变化的知识越多,越愿意去采取行动来减少气候变化带来的消极影响。此外,彭黎明(2叭1)的研究结果表明文化程度越高,对气候变化不利影响和后果的认知程度也就越高。Lazo等人(2000)的研究显示一方面个人的受教育程度能诱发出一种控制感并降低风险认知,另一方面受教育程度与气候变化后果的认知没有太大关联,因此,某种程度上来说,受教育程度对气候变化风险认知的影响主要是对风险认知判断的影响。

3.4 经历

气候变化通常涉及一系列的现象,比如说冰川融化、温室效应、洪涝灾害、干旱、飓风等,个人经历主要是指对上述现象有过亲身体验。Spence,Poortinga,Butler和Pidgeon(2011)研究发现有过洪水经历的个体对气候变化表现出更多的担忧,更多地看到气候变化的不确定性,并且更相信他们的行动将对气候变化产生影响。由此,有过洪水经历的个体更可能采取节约能源等措施去缓解气候变化。但是,Whitmarsh(2008)在关于洪水经历和空气污染经历是否影响个体气候变化态度和行为的调查中发现,在缓解气候变化方面,洪灾灾民与其他个体差异很小,但是否具有空气污染经历强烈地影响着人们对气候变化的看法和行为。出现上述结果的主要原因可能是,洪水是一个迅速发生的过程,一旦离开这个地方,人们受到洪水的影响将变小,而空气污染则是一个缓慢、渐进变化的系统,人们将更长久、深刻地体验到空气污染带来的后果。在研究过程中,Whitmarsh(2008)引入了环境价值观的概念,认为有空气污染经历的人们有更高的环境价值观,具有这种价值观的人更可能把气候变化看成显著的风险并采取行动。

3.5 情感

情感作为态度的组成因素,是影响气候变化风险认知的因素之一。Leiserowitz(2006)调查显示关于气候变暖的消极情感,比如担忧、危机感、焦虑等。比人口学变量、价值观等因素能更好的预测个体对公共风险的态度和政策偏好。Maibach,Roser-Renouf和Leiserowitz(2008)的研究结果表明对气候变化的高忧虑组比低忧虑组具有更强烈的恐惧、焦虑等相关情感反应,并有更强烈的缓解气候变化的行动动机。而Weber(2010)认为形象、具体的气候变化结果能激发起个体更强烈的危机感,因此,我们可以预测增加气候变化信息的形象性可以促进个体缓解气候变化的行动。同时,诸多研究表明增加对气候变化风险不良后果的担忧,能提高个体的风险认知(Fischhoff,Slovic,Lichtenstein,Read,&Combs,1978),并且忧虑也可以促进个体参与缓解气候变化风险行为(Weber,2010;Marx et al.,2007),因此,加强个体对气候变化风险的担忧和焦虑可能会对缓解气候变化行动产生作用。此外,当人们把气候变化看成是一个渐进、可控的过程时,人们对气候变化的风险意识就会降低;相反,当人们把气候变化看成是生活中不可逃离的危险事物时,其风险意识就会增强(Weber,2010)。总之,情感与风险认知是一个相互作用的过程,人们对气候变化风险的担忧、焦虑等情感能影响个体的风险认知意识,反之个体对气候变化风险的理解也将影响其情感强度。

3.6 世界观

文化理论起源于Douglas,强调社会文化对风险判断的重要影响,该理论认为人们的世界观、价值观等决定了风险的内涵及个体对特定风险的认知和判断。在气候变化风险认知研究中,文化理论根据人际关系模式将人分成四种具有不同世界观的人:等级主义者(hierarchists)、个人主义者(individualistic)、平等主义者(egalitarian)和宿命论者(fatalistic)(Douglas&Wildavsky,1982)。不同世界观群体对气候变化风险认知有不同的观点(Gifford,2011),具有不同世界观的人会选择性地注意一些风险,而忽略另外一些风险(Weber,2006)。比如说等级主义者更信赖专家,倾向于将科技看作机会而更少看成风险;但是大多数平等主义者都怀疑专家的知识,他们认为现在的气候变化已经非常严重,并觉得现在的新技术和对自然的污染将对后代产生更严重的影响;个人主义者更看重个人的自由和收益,面对气候变化风险,他们认为自然能够自我保护,没有必要过多关注气候变化;宿命论者对个人无力改变的气候变化问题宁愿选择视而不见(Weber&Morris,2010)。

虽然文化理论在一定程度上能解释不同世界观对人们气候变化风险认知的影响,但是由于对文化概念本身的争议,文化理论的操作化遇到了困难,大规模的实证研究仍有待实施。

4 研究展望

综合以往的研究,我们不难发现不同学科对风险认知的不同领域都有所研究,但在心理学与气候变化的交叉领域来分析其心理机制和影响因素在国内是一个开端,因此需要后续的研究者进行深入探索。通过对以往气候变化风险认知文献的梳理和总结,我们认为今后的研究应该着眼于以下几个方面。

4.1 深入探寻气候变化风险认知的独立综合理论框架

尽管风险认知的概念提出后,研究者分别从测量、认知、情感等各个角度对风险认知进行了研究,但在心理学领域迄今还没有形成气候变化风险认知研究的独立整合理论,因此,未来研究可以从气候变化风险认知研究的深度和广度上来进行探讨。首先,对相关风险认知理论在气候变化领域进行验证。过去风险认知理论主要是建立在对自然风险研究的基础上,由于气候变化风险认知具有其独特性,许多风险认知理论在气候变化领域的适用性和解释性有待进一步验证,以便全面理解气候变化风险认知的独特性。其次,对比分析不同领域的风险认知结果。比如在气候变化领域和医疗领域,人们的风险认知在诸多方面表现出差异(Weber&Stern,2011),这种差异产生的根源是风险类型的差异还是个体对不同风险有不同的心理机制,这个问题值得我们进一步研究,从而为建立专门的气候变化风险认知理论奠定基础。最后,在以上研究的基础上,根据气候变化风险认知的特殊性,进一步探索基于气候变化风险认知的独立综合理论框架。目前各个理论均从各自的角度对风险认知这一问题进行研究,有各自的优点,也不可避免地存在不足之处。心理测量范式很好地分析了风险本身的特征,却没有关注风险认知主体的特点;双系统理论研究个体内部信息加工过程,对群体分析却很少。气候变化风险认知是一个复杂的过程,影响气候变化风险认知的因素既有客观的也有主观的,既有个体的也有群体的,既有微观的也有宏观的。只有把这些因素结合起来,才能更好地理解气候变化风险认知,因此,我们应该尝试各理论之间的相互融合,并试图在气候变化风险认知的基础上建立起独立综合的理论框架。

4.2 进一步探索气候变化风险认知影响因素

对气候变化风险认知影响因素的研究一直是学者探讨的热点,目前对气候变化风险认知研究还存在以下两方面的不足。首先,虽然已有研究对气候变化风险认知的影响因素进行了探讨,找到一些变量,比如说性别、年龄、受教育程度、对气候变化的危机感等,但是还有一些变量没有得到验证,比如Feygina,Jost和Goldsmith(2010)的研究发现保守的政治态度对气候变化风险认知也有影响;Li等人(2011)认为气候变化风险认知还受到当地气候的影响;谢晓非和徐联仓(1995)认为个体的风险认知,还会受到心理、社会、文化及制度等诸多因素的影响。其次,研究者并没有对各变量之间的交互作用进行系统的研究,而且研究者发现情感与风险认知之间存在中间变量。比如Whitmarsh(2008)的调查研究发现环境价值观在气候变化经历和行动中充当着中介的作用。此外,气候变化的影响不是直接的,而是通过媒体和社会交流对气候变化风险认知产生作用(Weber&Stem,2011;Reser&Swim,2011;Doherty&Clayton,2011),个人经验也是通过媒体影响个体的气候变化风险认知,而非直接发挥作用(Reser,2010;Stokols,Misra,Runnerstrom,&Hipp,2009)。Leiserowitz(2006)的研究发现信息的形象性影响人们的情感,从而影响人们的风险认知,这些间接影响因素还没有得到进一步验证。基于此,我们认为,气候变化风险认知影响因素的研究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展开:第一,采用多元化的数据分析方法,进一步验证证据不充分的影响因素,并探索其他可能对气候变化风险认知产生影响的因素;第二,对气候变化风险认知影响因素之间的中介变量加以关注,为建构气候变化风险认知的独立综合理论奠定基础。

4.3 加强气候变化风险认知的群体研究

气候变化风险认知是一个复杂的心理现象,个体和群体对气候变化风险认知有所区别。比如Pidgeon和Butler(2009)在风险放大研究中发现:当面对具体的情感体验信息时,群体比个人有更大的动力去采取保护行动;Marx等人(2007)在气候变化风险认知的研究中也发现群体比个人更容易受到经验信息的影响。以往的研究主要是从个人层面对其心理机制和影响因素进行了研究,并未对群体气候变化风险认知作详尽研究。此外,群体中包含不同性别、年龄、受教育程度、世界观的个体,个体与群体在气候变化风险认知的上产生差异的原因也值得进一步探索。因此我们今后的研究应该注意:对个体研究结果在群体中进行验证,并对人们在个体水平和群体水平的表现进行比较,找到联系与区别,分析其原因并分别在个体和群体水平上制定相关策略。

4.4 拓展气候变化中风险认知的应用研究

篇7

[关键词] 气候变化 特点 农作物 影响

[中图分类号] P46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3-1650 (2014)07-0291-01

以全球变暖为标志,诸多的气候、环境变化逐渐显现出来,其中不但包括我们熟悉的水资源短缺、臭氧层破损,还包括生态系统退化、大气成分改变等。从当前的情况来看,全球气候变化幅度已经超过了自然演进的范围,长此以往势必会威胁到人类生存、经济可持续发展。笔者将气候变化于农作物生长联系在一起,对近年来气候变化体现出的特点进行了分析,在此基础上阐述了气候变化于农作物的影响。

一、近年来气候变化特点分析

如今的全球气候变化较大,生态环境日益恶劣,而我国的气候变化有着自己的特点,主要包括如下几个方面:

1.水资源稳定性差

相关调查显示,近百年来我国的年降水量呈现出下降的趋势,主要河流的流量也受到较大影响,出现旱情的几率明显增加,局部地区在一些极端气候的影响下,甚至会爆发洪水以及次生灾害。总的来看,全球气候变化对水资源的稳定性,将产生较大的影响,水资源的供需矛盾将体现得更加尖锐。

2.气温要明显增加

通过对我国近百年气温年均值比较后发现,气温增长比较明显,增长区间在0.5―0.8℃之间,这一气温均值相较于全球均值要更高。中国气温升高比较显著的是近五十年,其中上世纪80年代中期以后,伴随着工业的发展,商业活动的活跃,对外贸易的开放,气温升高趋势日益明显。从当前的情况来看,我国的冬季是增温比较明显的季节。

3.极端气候较常见

随着气候变化加剧,极端气候事件出现的越来越多,诸如台风、干旱、高温热浪等都出现得更加频繁。当前全球变暖趋势日益明显,中国的自然环境复杂性又较高,相较于其他国家,中国出现极端天气的可能性要更高。就既往的情况来看,中国受到气象灾害的影响最为严重。

二、气候变化对农作物的影响

通过上述分析,我们对我国气候变化的特点有了清晰地认识,正是这些典型的气候变化对农作物造成了很大的影响。总的来看,气候变化影响农作物,需要从积极和消极两个方面来进行分析:

1.积极影响

光、热、水对农作物的生长至关重要,这三个要素的组合直接影响着农业生产的效果。气候变化、温度上升会导致作物种植熟制北移。气温不断上升,可以使积温增加,进而延长作物的生长期,这不但会影响到作物种植的结构,还会对种植制度产生较大的影响。就既往的情况来看,北方存在严重的冻害,气候变暖将使这种状况得到很大的改善。以冬麦种植为例,上世纪50―70年代,北方冬麦区低温冻害较为常见,大大减少了冬麦的产量,而随着全球气候变暖,北方冻害得到了缓解,强度也有所减轻。

2.消极影响

虽然气候变化对农作物有积极的影响,但是其带来的消极影响也是不容忽视的,具体来说,气候变化对农作物的消极影响主要包括如下几个方面:

2.1减少农作物产量

农作物的生育期,受到气候变暖的影响会缩短,如果不采取新的农业技术,中国的水稻、玉米等作物的产量将大为减少。虽然气候变暖使作物的生长期得以延长,但是缺乏足够长的生育期,将直接导致农作物减产。

2.2导致病虫害发生

气候条件的变化会直接对农业病虫害产生影响,农业病虫害在我国的农业生产中影响甚巨,我国幅员辽阔,农业种植产量的减少在很大程度上都是因为病虫害,因此造成的粮食损失达到了总产量的9%。由于气候发生了变化,我国农业病虫害的客观条件得到加强,致使病虫害的管理和控制存在更大的难度。且在气候变暖的情况下,害虫虫卵越冬界北移,这间接提高了害虫生活率,这无疑为农作物的生长埋下了巨大的隐患。

2.3诱发了洪涝灾害

气候变化加剧,我国极端天气出现的几率大为增加,暴雨频发,这无疑对农业生产造成了巨大冲击。暴雨本身会带来大量的降水,缓解旱情,对农作物生长是有利的;但是如果雨量过分集中,山洪爆发、河堤决口、路基冲毁都灾害都有可能发生,酿成惨剧。通过上述分析,我们可以看出中国的农业生产,和这些极端天气存在着密切的联系。

2.4影响农作物品质

农作物的品质在气候变化的情况下也会受到影响,其中比较典型的就是水稻,稻米的外观、品质,在气候变暖的作用下将会大打折扣,在高温的影响下农作物度过了开花至成熟时期,水稻的成熟天数被大大缩减,这样就导致了稻米籽粒充实不良、精米率降低等品质问题。一般来说,水稻成熟期的时候,米粒透明度与有效积温负相关,大米的蒸煮食用,在很大程度上受到温度的影响,米饭香味浓郁,一般需要保证灌浆结实期间,具有较大的昼夜温差;在灌浆期间温度比较高的话,就会导致煮熟的米饭过硬。

三、总结

气候变化导致气象灾害的多发性、异常性日益突出,灾害的强度更大,诸多的气候、环境变化逐渐显现出来,其中不但包括我们熟悉的水资源短缺、臭氧层破损,还包括生态系统退化、大气成分改变等。从这个角度来看,加强对气候变化的研究,对农业生产的意义十分重大。本文对近年来气候变化体现出的特点进行了分析,在此基础上阐述了气候变化于农作物的影响。

参考文献

篇8

从去年冬天美国的桑迪飓风,到连续四年的云南等西南地区连旱。一系列反常的极端事件频繁发生,让学术界对于全球气候变化的严峻后果愈加忧虑。与此同时,这些案例警示人们,全球气候变化带来的后果不仅有渐进、缓慢的气候演化,更有灾难性极端事件发生频率的增高和灾害损失的增大;更暴露了过去二十年全球气候变化研究中对过度侧重“温室气体减排”(mitigation)而“应对气候变化问题和策略”(adaptation)的研究不足的问题。

作为能源产业,不管是电力系统还是油气和煤炭产业,不再仅是降低温室气体排放的排头兵,也是面对气候变化的脆弱行业。

因此,能源行业不仅要继续探索节能减碳的技术进步路径;也要重视能源系统适应气候变化的技术研发;更要在投资和布局时,将气候变化带来的不确定性纳入思考。

减排努力已成“鸡肋”

由京都议定书界定的现行气候变化管理和谈判框架,一直讲降低温室气体排放作为首要议题,而视应对气候变化为较为次要的话题。这是基于1990年代末,研究界普遍认为气候变化是相对较为缓慢的过程,其负面后果需要几十甚至上百年才会显著呈现。

相应而言,如果温室气体排放得不到及早控制,等到负面后果呈现后,削减大气中的温室气体含量不仅成本昂贵而且社会损失巨大。因此,当时学界普遍认为,除农业外,在短期内尚无大规模推进和研发应对气候变化技术的需要,但降低排放却迫在眉睫。

依据此判断,过去十余年,世界各国的政策焦点都集中在到了鼓励新能源发展上。京都议定书签订后,以风电、太阳能发电技术等为代表的新能源发电技术得到各国政府的青睐,被寄予厚望。相较之下,保证能源系统更好的应对全球气候变化所带来挑战的相关技术和策略却没有得到足够重视。

能源产业作为最主要的温室气体排放产业,既是现有气候变化框架管制的重点对象,也是技术研发投入的重点领域。然而随着时间推移,人们发现,由于对减排技术的认知不足,政策设计的失误使减排技术发展速度快、但减排效果不理想。

更为严峻的是,过去十余年遏制温室气体排放的努力对放缓全球气候变化进程效果极为有限。最新的研究指出,基于过去十余年的国际数据分析,不可调控的新能源——如太阳能、风电——和传统能源并非替代关系。

相反的,一些证据还显示新能源和传统能源的关系更类似于互补品。即更多的太阳能和风电补贴,激励了更多的传统能源投资而非鼓励储能等清洁技术的发展。这就导致过去十余年的大规模新能源投资,带来的减排效果远远不及预期。而中长期内,这种鼓励新能源却减排效果堪虞的局面也难以得到改善。

越来越多的证据表明,气候变化的后果已经越来越明显的呈现,气候变化后果呈现的速度远远快于人们早期的预计。从去年印度因为雨季的异常高温和干旱,造成电力供求出现了巨大不平衡,最后导致大面积停电;到美国桑迪飓风冬天袭击高纬度的纽约等地区,造成数十万居民长达数周甚至数月停电的严峻后果;再到中国西南四年降水时空分布高度不均,造成对水力发电的挑战。

这些都显示,能源系统不仅需要减排,更迫切的需要一套完整有效的应对全球气候变化策略框架。现行的国际气候管理框架亟需调整;而中国作为有大面积气候变化脆弱地区的过渡,更需及早的重视能源系统气候变化应对策略以及技术的研发和应用。

应对之道

由于能源系统不同行业特点各异,全球气候变化对不同行业的可能影响是有差异的。但是,总结起来,全球气候变化可能对能源系统带来的影响包括以下几类:

首先,极端天候(如突发性强降水)频发对能源基础设施(如输配电设备)和系统安全的威胁。

其次,气温反常频发造成的能源消费总量、地理和时间分布的异常以及由此造成的对基础设施(如输电线)的损害。

再次,反常气候频发造成的能源生产和供给能力下降(如干旱频发导致水电发电能力下降、水资源稀缺导致的煤电发电紧张和石化用水不足等)。

这些影响不仅仅会让各个能源行业面临更高的事故风险,还会造成能源系统、水资源供应系统和全社会能源、水资源消费之间的混乱。

面对这些可能的挑战,需要政策制定者设计完整和合理的政策,将气候变化导致的极端天气对电网稳定和安全性的影响、气温异常对需求的影响和因全球气候变化导致的预测误差长尾等问题纳入对能源布局、技术选择和政策框架设计中。

具体来说,政策制定者应加大对能源系统如何应对气候变化的研究和技术开发的投入;将目前的着重强调鼓励新能源等缓减气候变化技术的政策体系,转变为缓减和应对技术并重的政策体系。

例如,应当对不同地区输配电设备和系统在极端天候事件中的稳定性进行摸底和分析;对暴雨、暴雪和大风发生频率升高后,电网安全监管和应急体系设计进行研究;设计补贴,鼓励降低地下输电、分布式应急供电体系等提升电网应急能力的相关技术成本等。

除了新技术鼓励政策上的调整,对未来能源系统发展模式和路径的选择,也应纳入适应全球气候变化的考量。在推进相关改革进程时,不仅要考虑到更加有利于新能源的利用,还要重视气候变化背景下的能源战略布局问题。

例如,在权衡大电网模式和分布式模式的决策中,应当纳入适应气候变化的视角,将气候变化进程中发电和输配电系统的稳定和安全问题纳入对大电网的稳定和分布式的灵活的权衡中。又比如,在中国石油产业布局时,充分纳入对气候变化可能造成的区域水资源分布变化的评估。

与此同时,将一些已有的政策框架,如电力行业的节能节水鼓励和管制政策体系,加入应对气候变化的短中长期部署。

全球气候变化对中国的影响复杂,不同地区面对的气候变化后果不尽相同。中国应对气候变化对中国而言是艰巨的任务。作为对全球气候变化敏感的国家,中国已经并将遭受到因气候变化带来的各种严峻挑战。气象灾害和天候反常等发生频率的增加和更加无序,将给中国电网等能源系统设施带来威胁,也会对中国已定的能源布局带来新的变数。

篇9

孔艾琳,英国人,环境学家,中国适应气候变化项目气候变化适应顾问及项目协调员。中国适应气候变化项目,简称ACCC,旨在丰富气候变化影响和风险评估相关的国际知识,制定切实可行的适应方案,使适应气候变化与中国发展进程相结合,降低气候变化造成的影响,并与其他国家分享成果。在全国及三个试点省区(宁夏、广东、内蒙古)范围内开展工作,着眼于农业、水资源、健康和降低灾害风险四个社会经济部门。项目实施期为2009年~2012年6月。自项目启动以来,孔艾琳已数次到宁夏考察研究。

孔艾琳:在宁夏开展的工作可以追溯到2年以前,但事实上中英在宁夏之前已经开展了3~4年关于气候变化方面的一些活动。那么为什么选择宁夏作为ACCC项目的省份之一,主要基于以下几点原因:宁夏作为西北地区的省份之一,对于气候变化属于敏感和脆弱区,这种敏感和脆弱只能体现在未来有可能升高的温度引起的更多的干旱。旱灾直接对农业、水利都会产生一系列的影响。我们认为宁夏的不同领域,在未来气候变化都属于比较脆弱的地区。另外原因就是作为出资方的英国国际发展部,英国的政府部门,它主要是关注贫困地区,就是怎么去帮助贫困地区减少贫困、减少气候变化对贫困地区的影响。宁夏作为中国西部最为贫困的省区之一,符合这个要求。再一方面的原因就是从宁夏自身的配合程度来讲,尽管它是受到气候变化影响非常大的脆弱地区,但在应对气候变化和适应气候变化方面,做得却非常积极。宁夏政府非常愿意把自己在气候变化试验方面的经验更多地与国际社会分享。在整个大的格局里,尽管宁夏属于欠发达地区,但是它在尽自己的努力做一些事情,这是宁夏政府的一个态度。尤其是这一次(注:南非德班世界气候大会),包括生态移民,还有荒漠化治理引起了广泛的关注,都是因为它做出了十分有益的经验。

孔艾琳:说到国际经验共享,我觉得宁夏有三点可以跟国际社会很好地来共享。因为作为ACCC项目,主要阐述之一,就是把我们在三个试点省区所取得的一些关于气候变化试验经验和更多的发展中国家,尤其是非洲国家和东南亚国家来分享。具体到宁夏来说,首先是宁夏荒漠化治理做得非常好。在抗击荒漠化面积的扩大,还有治理方面宁夏做了很多重要的工作,总结出许多经验。另外一方面是生态移民。生态移民是宁夏人民贡献给世界的经验,它的很多措施,很好地帮助了条件恶劣地区的人民来应对气候变化带来的不利影响。虽然每个国家的发展与国情都不一样,但是对他们来说,宁夏取得的这些经验是非常重要的,是非常有帮助的。第三点是关于水权转换这个问题,这也是非常值得分享的。宁夏做的是在工业和农业之间实行水权转换,比如说有多余的水,它就能通过特别的渠道转换为工业用水。所以,我们看到宁夏有一些试点项目,实现了工业和农业的水权转换。这一点也是可以和国际社会分享的。

记者:2011年10月在宁夏举办的绿色大使活动您参加了吗?

孔艾琳:实际上我本人并没参加绿色大使的活动,但参与了前期的一些准备工作。比如说,在绿色大使组团去宁夏之前,给他们提供了一些关于在宁夏开展气候变化研究和使用方面的一些工作,以及进展方面的一些资料,作为背景的资料。我对这个绿色大使活动的看法是,非常有意义,非常重要。因为气候变化是和未来有关的事情,所以要让我们的下一代去参观宁夏的情况,让未来的一代看到气候变化对我们生活会产生什么样的影响。同时在一定的侧面会给政策决策者,带来一定影响或者压力,让他们更好地去考虑怎么去更好地应对和适应气候变化。它可以让我们年轻的一代,更好地去探讨什么是气候变化,怎么去更好地适应气候变化,然后,怎么去影响未来。

篇10

因此,对于任何公司而言,都应该未雨绸缪,提前做好应对气候变化的风险规划。而这一点对于东南亚的公司来说尤为重要,因为在那里,气候变化将会直接影响到当地的基础设施、雇员以及消费者。

挑战向来与机遇并存,在应对气候变化挑战的同时,公司自然也应该抓住气候变化所带来的机遇。总体来讲,企业所面临的风险和机遇大致可归于以下五个方面:运营方面、法律法规方面、公司声誉方面、市场和产品方面、融资方面。

运营方面:要确保供应链和需求链的安全

在公司运营方面,气候变化的风险主要体现在设施、雇员和供应链上。据皮尤全球气候变化中心调查显示,受气候变化影响最大的是那些面临长期资本投资决策的公司、生产深受天气和气候变化影响的部门、供应链和需求链严重依赖交通和其他基础设施的行业以及其他承担风险的行业。在运营过程中,它们必须要考虑可能出现的财产损失,业务中断以及电力、水力和交通运输服务的中断等。

除了商品、原材料以及保险成本上升之外,极端天气灾害和海平面的上升同样会给公司设施带来危险,而雇员也必须要做好应对各种新疾病的准备。

时下,供应链已经扩散至全球。即便地球一端出现极端天气事件,也可能会影响到地球另一端的公司,因为当地供应商的业务有可能因此中断。此外,运营风险还源于基础设施的破坏,如果公路或铁路遭到破坏或被洪水淹没,那么生产所需原料就无法到位,而生产出来的商品也无法投放市场。

同样,气候变化也可能会造成电力中断,因为电力的供应和需求都已发生变化。气温飙升可能导致高峰期用电量超过电力基础设施的运营能力,从而出现拉闸限电或断电的情况。此外,水位的下降或大面积积雪也可能会造成电力中断,从而导致生产停工。

就机遇而言,公司可以通过实施节能、节水措施降低成本并提高收益;通过帮助雇员适应气候变化的影响,提高雇员的生产效率和对公司的忠诚度;通过加强供应链的管理和配送网络的维护,建立更高效的协作伙伴关系,确保供应链和需求链的安全。

法律法规:气候变化未上升到法律层面

在法律法规方面,目前风险还很难确定,这主要是因为现在很少有国家将气候变化问题上升到法律和政策的层面上。气候变化的实质性风险主要体现在相关法律法规的变化上,如土地使用法、水资源利用法等,还有就是与气候变化相关的诉讼。

机遇则是公司将有机会与政府一起设计和制定与气候变化相关的政策,这对于公司的长期发展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

公司声誉:利用声誉扩张市场份额

在公司声誉方面,随着气候变化影响的加剧,公司所面临的风险也越来越大。如果公司的产品或运营会进一步加剧气候变化的影响,那么它可能就会面临公众(消费者、雇员以及公司所在的社区)的反对,从而导致市场份额减少或失去扩张时机。比如说,在2004-2005年间,可口可乐在印度南部的工厂就曾因水资源问题而导致公司信誉受损。

在公司声誉方面,气候变化也会为公司带来巨大机遇。那些重视气候变化问题、提供环保产品和服务的公司将会进一步提升其品牌的知名度。气候变化领域的领导者将会成为新时代的行业领导者。比如说,新加坡城市发展有限公司(CDL)实施的绿色发展战略就让其在房地产领域确立了领先地位,因为它所推崇的生态、低碳和绿色等理念已经深入人心。

此外,公司还可以通过与气候变化相关的慈善活动提升自己的声誉。比如杜邦公司在菲律宾开展的植树造林项目以及为当地居民提供的免费医疗项目。

市场和产品:提供绿色产品和服务

在市场和产品方面,存在很多风险且表现形式各异。气候变化可能会导致特定产品的需求以及消费人群发生变化。随着气温不断升高,热敏产品的性能可能会大打折扣,非节水产品的需求量可能会大大减少,政府等大型机构对所采购产品和服务的要求也可能会发生变化。

机遇同样也很多,公司可以为制冷系统、医疗保健产品、基础设施产品及新型建筑产品开拓新的市场;可以与政府和非政府组织(NGO)订立合同,为其提供适于气候变化的产品和服务;也可以直接向个人用户提供绿色产品和服务。

融资:面对责任投资

对于那些深受气候变化影响的公司来说,贷款或其他债务融资将会变得更加困难。部分投资者会更加关注公司对气候变化风险的管理。不过,目前很多投资者仍未将气候变化问题作为投资的一个考量。比如说,碳排放披露项目2008年度全球报告就表明,一些基金经理认为并没有明显证据显示气候变化对特定领域所造成的影响程度,因此,将气候变化因素包含在投资战略中是有问题的。

不过,现在的投资者已经开始关注公司在气候变化方面所采取的行动。比如说,最近JP摩根就为其公司客户和投资客户完成了一份与气候变化有关的水资源报告,指出了未来几年间可能出现的最严重的水资源挑战。

在机遇方面,包括小额信贷和小额保险在内的新型金融产品的需求将会出现并进一步扩大。那些拥有创新型产品、服务或商业模式并重视气候变化问题的公司将会得到投资者的青睐。比如说,F&C的全球气候机会基金(GCOF)就专门为那些提供气候变化解决方案的公司提供融资支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