减轻旱涝灾害的措施范文

时间:2024-01-09 17:34:34

导语:如何才能写好一篇减轻旱涝灾害的措施,这就需要搜集整理更多的资料和文献,欢迎阅读由公务员之家整理的十篇范文,供你借鉴。

减轻旱涝灾害的措施

篇1

关键词 玉米涝灾;原因;综合防御技术;河南商丘

中图分类号 S513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7-5739(2013)19-0162-02

商丘市地处北半球中纬度、亚欧大陆东部,是西北大陆冷空气和东南海洋暖湿气流的剧烈交绥地。变性大陆气团和太平洋副热带高压夏季在商丘市盘踞时间的长短及其对峙次数的多寡对商丘市旱涝影响很大。商丘市的地理纬度使得商丘市夏季接受的辐射强度大,使得上述影响更加显著。因此,商丘市玉米在生长过程中常常遭受多种气象灾害,不是久旱无雨,就是暴雨成灾;既有高温灼苗,也有低温伤禾;雷击雹砸风摧,灾情多生。要获得商丘市玉米生产的丰收,必须对各种气象灾害发生的规律及特点进行认真研究,以便采取有效的防御对策[1]。笔者根据多年的试验和查阅大量的文献资料,对商丘市玉米涝灾的成因和综合防御技术提出自己的见解,旨在为玉米生产提供服务。

1 玉米涝灾定义

由于雨水过多而造成的玉米大面积灾难性减产或绝产,称为涝灾[1]。当降雨量过多时,在平原洼地地片中,雨水聚集,排水不良,土壤透气差,作物根系较长时间缺氧,根际二氧化碳浓度增大,根系呼吸受阻,吸收水分和矿质元素的能力降低,致使作物光合速率减慢,光合产物明显减少,造成玉米大面积、大幅度减产,形成涝灾;田间较长时间渍水,根系较长时间进行无氧呼吸而产生酒精等有毒物质,导致作物中毒死亡,形成涝害绝产。

2 玉米涝灾发生频繁

1949—2012年,除1968年特大旱灾时未发生涝灾外,全市每年都有受灾面积不等的涝灾。平均每年涝灾耕地面积5万hm2;受涝耕地面积在15万hm2以上的大涝灾18年,发生机率为29.03%;受灾耕地面积在20万hm2以上的特大涝灾有7次。涝灾给商丘人民的生产和生活造成极大困难,是商丘市主要气象灾害之一。

3 商丘市玉米涝灾形成的原因

3.1 涝灾的气象原因

极地大陆气团与海洋气团交绥是造成商丘玉米涝灾的主要原因。7—8月,副热带高压北移,东南暖湿气流与极地大陆变性气团常在商丘市境内交绥。当两气团都较强大时,在商丘市境内交绥后移动缓慢,便会出现商丘市境内的连阴多雨天气。并且常在锋内形成气旋,产生暴雨。商丘市各地的旱涝,决定于两气团交绥的位置和锋面南压东移的快慢。如果两气团交绥于商丘市东部,且势力均较强,锋面移动又缓慢,则永夏虞发生涝灾;如果两气团频繁交绥于商丘市西部,且锋面移动缓慢,则西部民权、睢县等地发生涝灾。

3.2 涝灾的地势原因

商丘市只有永城的小部分丘陵地区,由于地势较高、排水快,虽暴雨多,但只能造成土壤流失,不会形成涝灾。在平原低洼地区,由于排水缓慢,暴雨积水常常滞留时间较长,伤害或致死玉米,造成玉米大面积减产或绝产,酿成涝灾。

4 涝灾的特点

商丘市涝灾出现频率大、灾情重,涝灾年际间、季节间变率大,地区间分布很不均匀。涝灾常常是由暴雨造成的。

4.1 涝灾发生频率大、灾情重

商丘市涝灾几乎年年都有,大涝灾2~3年发生1次,特大涝灾平均每9年发生1次。并且有大涝灾、特大涝灾连年发生的机率,例如1960—1964年连续5年发生大涝灾和特大涝灾。涝灾造成的灾情重,1949—2012年,平均每年受灾耕地面积占总耕地面积的13.7%,特大涝灾时受灾耕地面积占总耕地面积的29.4%~47.5%。可见商丘市涝灾发生频率之大、灾情之重。

4.2 涝灾灾情年际间变率大

虽然商丘市几乎每年都发生涝灾,但涝灾灾情变率很大。1968年全市未发生涝灾,1964年的特大涝灾使受灾耕地面积几乎占全省耕地面积的50%。1960—1964年连续5年发生大涝灾或特大涝灾,而1977—1984年连续8年都未发生大的涝灾。

4.3 降雨量和暴雨涝灾季节间变率大。商丘市春(3—5月)、夏(6—8月)、秋(9—11月)、冬(12—翌年2月)四季降雨量分别为50~120、350~600、100~200、15~50 mm,分别占全年降雨量的10%~15%、60%~70%、15%~25%、3%~5%,四季降水相对变率分别为45%~65%、35%~65%、50%~70%、70%~80%。特大暴雨(24 h降雨≥200 mm)出现次数也随季节降雨量而波动。据统计,1951—1986年,商丘市67次特大暴雨,其分布为:5月、6月各5次,7月31次,8月24次,9月7次。夏季出现特大暴雨次数占82.98%,春季、秋季分别占7.46%、10.44%。

4.4 涝灾伴随暴雨出现

暴雨骤至,使平原洼地积聚大量雨水,短时间无法排泄,田间积水,形成涝灾。1949年以来,商丘市每次严重涝灾几乎都是由暴雨造成。

4.5 商丘市旱涝灾害同年同季出现

1949—2012年,除1964年全市全年涝,1968年全市全年旱以外,其他60年商丘市旱涝灾害均同年出现,多表现为春旱、夏涝、秋旱。在夏季又常出现前涝后旱或前旱后涝的现象。

5 玉米涝灾防御技术

涝灾是对商丘市玉米生产危害最大的气象灾害。在现在的科学技术水平下,要想防止涝灾发生是不可能的,因此只能根据涝灾害发生的规律和特点,采取积极的防御对策,尽最大努力,减小涝灾对玉米造成的经济损失。

5.1 植树造林是防御涝灾的有效战略措施

植树造林,可以增加农田复种指数,增加大地绿色面积,就能减少贴地空气的温度梯度,增加空气湿度,减少地表蒸发量,也就能减少暴雨发生次数,降低涝灾的危害程度。

5.2 合理配置作物品种和播期就能减轻涝害影响

玉米生育前期和后期都可能发生涝灾,发生机率后期大于前期;播种期早生育中期适逢水涝,播种期晚苗期会受水淹。商丘市雨量主要集中在7—8月,9月明显减少。玉米需水最多的时期是花期至鼓粒期。如果玉米需水最多的生育阶段与降水量最多的季节符合较好,一般就能获得高产;如果符合不好,就会减产。由于受前茬作物小麦的限制,玉米播种期不可能很早。因此,玉米必须种植早熟高产品种,生育天数以90~95 d为宜;同时力争早播种,如果播种时间分别为6月上、中、下旬或7月上旬,那么玉米生长发育与降雨时间分布相符合的情况分别为较好、大部分符合、1/2符合、大部分不符合[2]。

5.3 采取农田管理措施降低涝灾影响

5.3.1 地势较低的洼地易涝地片,可修台田和排水沟,降低涝害影响。台田宽度和排水沟深度依洼地地势和雨涝时田间常年积水深度而定[3]。

5.3.2 增大耕层深度,实行秸秆还田,可减轻旱涝灾害影响。当前农村中土壤耕层一般在15~20 cm,由于土壤吸纳的水分少、根系浅,既不耐旱也不耐涝。如果土壤耕层加深到30 cm左右,并结合施入秸秆和其他有机肥,就能有效减轻旱涝灾害的影响。

5.3.3 玉米遭受涝害后及时追施氮、磷、钾肥或氮、磷、钾三料复合肥,能显著减轻涝灾影响。当玉米遭受涝灾时,耕层土壤中水溶性氮、磷、钾多被淋溶而随径流流失,土壤中可被玉米吸收的氮、磷、钾养分大大减少,不能满足玉米继续生长发育的需要。玉米常因涝后缺肥,叶片变黄或淡绿,光合速率显著降低,光合产物明显减少,而导致籽粒减产。涝后及时追施氮、磷、钾肥,可使叶片恢复绿色,根系由于得到足够的营养可迅速恢复生长发育,避免涝后因缺乏营养而使根系早衰[4-5]。因此,玉米受涝灾后及时追施氮、磷、钾肥是降低涝灾损失的有效措施

5.3.4 锄地或中耕松土。涝后及时中耕或锄地,可疏松土壤,增加透气性。

6 参考文献

[1] 崔彦宏,李伯航.玉米的涝害与防涝[J].农村科技开发,1997(6):27.

[2] 李晓杰.浅议玉米的涝害与防治抗涝措施[J].农村实用技术信息,2009(8):8.

[3] 高晶.玉米减轻涝灾措施[J].农村新技术,2010(17):5.

篇2

加强林业资源保护的措施:

1加强林业资源保护的工程性措施

林业资源的破坏和浪费,不仅给我们的生态系统构成严重威胁,给我们的生活和生存带来巨大灾难和损失,更严重阻碍了我国经济的快速发展。因此必须加大整治措施,尤其是采取工程性措施。首先,应该采取工程措施加大对天然林的保护,确保天然林面积和储量不再锐减,解决天然林的休养生息和恢复与发展,要切实做到保护现有资源,不断扩大林草面积,加快林业的培育步伐;其次,切实提高我们对林业资源的功能和价值的认识,切忌忽视其内在和价值,加大投入,积极倡导退耕还林,不断扩大人工林的面积和储量,使比较严重地区的水土流失、土地沙漠化等问题得到减轻直至解决;最后,建设重点防护林体系,全面系统的保护野生动植物和自然保护区,给稀有动植物更大的生存空间,使稀有物种得到保护,更保护了自然,保护了湿地,旱涝灾害等问题不再成为我们生命的威胁。

2加强林业资源保护的管理性措施

篇3

【关键词】退耕还林;改善生态环境;作用;研究

环境是人们赖以生存的基本条件,自然环境质量的好坏,直接影响着人们的生活与经济发展质量。然而,在经济快速发展的同时,向自然界索取大量的林木资源,造成对生态环境不同程度的破坏。为此,通过采取退耕还林的政策,对我国生态环境加以改善,不仅是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的必然要求,更是践行可持续发展理念的重大举措。

一、退耕还林的内涵

按照我国林业局对于退耕还林所作出的定义可以得知,退耕还林的创立与实施以多个角度为出发点。就环境保护方面而言,通过退耕还林的实施,有步骤性、计划性地改善荒漠化与水土流失严重地区。在加强对自然生态环境保护的同时,更将以各个地区的特点为出发点,适当地种植多样性的植被,对于恢复原有植被以及保护生物多样性都具有重要作用。退耕还林政策实施的过程是一个兼具科学性与系统性的过程。具体表现为以下两个方面:一方面是采取有效的措施以改善存在水土流失问题的地区,相应地增加多样性植被的种植;另一方面,通过造林方式对荒漠山地加以改造。因此,退耕还林政策的实施,既可以改善生态环境,又可以推动经济发展,兼顾好经济效益与生态效益,在满足社会发展需求的同时,加强对生态自然环境的保护,是造福人类的重大举措。

二、退耕还林的原则

在实施退耕还林的过程中,应当严格地遵循以下几点原则,从而实现对生态环境的改善。第一,在改善生态环境时,应当以综合性发展目标为指导,相应地确立合理的实施目标,在推动与促进社会经济建设发展的同时,应当有效地利用好经济变化、资源变化与环境变化;第二,退耕还林政策实施过程中应坚持因地制宜原则,根据各个地区的发展条件与变化因素等,充分地考虑各地区在改善与发展过程中所形成的环境状况的差异性,相应地找出合适的解决方案。为此,相关人员在实施退耕还林之前,应当深入地分析该地区的实际情况与变化因素,合理地实施有效的对策,既要做到因地制宜,又要达到优化生态环境质量的目标;第三,重视植被的多样性,在退耕还林政策实施之前,应当确立明确的改善目标,切实做好防风固沙以及防止水土流失等工作,实现改善生态环境的目的;第四,在实施退耕还林政策时,应当充分地考虑当地的经济发展状况,正确地处理好经济效益与生态效益两者之间的关系,实现两者的相互统一;第五,在退耕还林政策实施过程中,不仅要对生态环境变化加以改善,而且应该对该地区的农业产业结构加以完善,进一步地优化农业产业结构,推动促进经济的发展。如通过挖掘区域的景观优势,大力发展特色旅游业,提升产业结构的多样性,促进生态效益与经济效益两者相互协调发展等。

三、退耕还林对改善生态环境的作用

1加强对水土流失的控制

通常情况下,在未实施退耕还林以前,多数陡坡耕地种植条件恶劣,在雨水以及地表水的冲刷作用下,极容易引发水土流失的问题,石漠化现象严重。通过对大部分陡坡耕地进行造林绿化,生态环境不断改善。新种植的地表植被通过发达的根系固定土壤,枯落物逐年累积,降低了地表水的冲刷力度,从而实现对水土流失的有效控制。

2恢复植被多样性

在实施退耕还林政策之前,地表的植被非常稀疏,植被样式以杂草与庄稼为主,种类非常单一。通过退耕还林乔-灌-草结合的多层次立体结构种植,退耕地植物种类丰富各异,不仅科学合理地实现了地表植被的多样性发展,使群落环境相对稳定,最大程度地发挥了生态效益。

3改善空气的质量

在退耕还林政策实施之后,种植了多种植物配置模式的地表植被,成片的森林减少了沙尘天气的发生,降低了危害。种类丰富的植物能够吸收大气中的二氧化碳并释放氧气,对生态系统及大气平衡有着重要的意义。林草植被达到一定面积后,对区域内小气候的影响较为显著,森林在蒸腾作用下,能够降低气温,提高地面湿度,甚至增加降雨,逐渐改善区域生态环境。

4改善土壤的性质

退耕还林实施后,地表累积逐渐增厚的枯落物层形成了天然的保护,有效地截留降雨、减少雨水对地表的侵蚀,减弱了雨水对地表的直接作用。同时枯落物经过微生物分解作用释放有机物,土壤有机质含量增加,土壤质量得到提高、土壤结构得到优化,增强了土壤抵抗冲击、侵蚀以及自我修复的能力。

5旱涝灾害的缓解

在退耕还林政策实施之前,不仅地表植被覆盖率较低,而且存在严重的水土流失问题,甚至会造成河流阻塞以及引发旱涝灾害等。在退耕还林政策实施之后,通过增加地表植被,有效地固定土壤,减少了地表径流对土壤的侵蚀,缓解江河湖库的泥沙淤积,从而实现对洪涝灾害的有效控制。同时,通过森林植被对小气候的改善,地面附近降温增湿,降低了干旱威胁程度。因此,退耕还林政策的实施,是减轻旱涝灾害的重要方式。

6提升生物的多样性

在实施退耕还林政策之前,地表植被较少,缺乏多种生物的生存空间,耕地环境中生物物种也相对单一。退耕还林实施之后,为动物的栖息和繁衍增加了更多空间的同时,也为微生物提供了就地保护的良好场所,对于保护生物的多样性、维持生态环境稳定具有重要意义。

结语

综上所述,退耕还林政策的实施,在增加森林覆盖率的同时,减少水土流失,进一步地改善区域小气候,达到净化空气、改善环境的效果。因此,应当重视退耕还林政策实施,这为自然生态环境的质量提供了重要保障。

参考文献

[1]张海涛.浅谈退耕还林对改善生态环境的作用[J].价值工程,2014,30:312-313.

[2]李智宏.退耕还林对改善生态环境的作用[J].现代园艺,2015,24:172.

[3]许宁.退耕还林对改善生态环境的作用[J].江西农业,2016,03:42.

篇4

[关键词]气候变化;水资源;应对措施

中图分类号:TU993.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914X(2015)42-0236-01

一、 气候变化与水资源的关系

水资源循环系统是气候变化的一个重要环节,在水循化过程中时刻受到周围气候变化的影响。比如,随着全球气温的变暖,水资源循化系统也在不断地发生着变化,会对水资源在时间和空间上造成较大的影响,使得降雨因季节地区而存在很大的差异,同时也会影响到水资源的数量。在水资源循环过程,气候会直接影响降雨、蒸发、径流、空气湿度、土壤湿度等各环节。随着气候的变化,在某些程度上加剧了地球表面旱灾、洪灾和其他灾害发生的频率和强度,会影响到与水资源有关项目的管理和规划。此外,水资源系统的变化也会对气候变化造成较大的影响,人类活动会造成水资源的不断减少,使得周围的空气湿度发生变化,迫使当地气候也随之变化,进一步加剧了气候变暖问题。由上可知,气候变化与水资源存在着相互影响,彼此密切相连的关系。

二、 气候变化对水资源的影响

气候对水资源的影响主要体现在对地表径流的影响、对水文循环的影响、对水资源质量的影响这三个方面。

(1)对地表径流的影响

地表径流的大小,不仅仅会受到地理环境的影响,还会受到气候变化的影响,尤其是在水资源循环过程,会影响到整个地区的降雨量,使得当地的水资源系统循环难以达到平衡,降雨量与蒸发量失衡,就无法正常对地表河流进行补给,使得整个生态系统出现问题,威胁到地球上生命的生存。因此,只要一个地区的气候发生变化,那么地表径流也必定会受到影响。我国地域面积广泛,跨越了多个自然带,各地的气候差异也很大。当气候发生变化时,会对各地表径流产生不同的影响。例如:夏季,我国主要受东南季风的影响各地的降水量明显增加,其主要集中在 7、8、9 三个月,各地的河流特别是处于季风区域内的地区,河流的径流量会急剧增加,此时,我国的大部分地区会进入汛期。相反,在不受季风影响的西北地区或是在每年的冬季,由于受低压的影响,降水普遍会比较少,河流的径流量也会明显减少,甚至某些地区的河流会因降水不足而干涸。

(2)对水文循环的影响

水资源循环系统很容易受到各种因素的影响,其中最重要的是受气候变化的影响。气候变化会整个水循环系统有着显著的影响,当高纬度北半球,降水较多,然而在南部沙漠地区降雨量一般会减少得很突出,对全球水循环系统产生明显的影响。

(3)对水资源质量的影响

水是人们的生活和生产的重要资源。全球气候变暖已经对某些地区的水资源质量造成了很大的影响,最突出的是影响到了当地居民的生产和生活。气候变化会对某些地区的降水量产生很大的影响,使得在干旱和半干旱地区降雨量有显著的差异,水资源质量根本就无法相提并论。在某种意义上说全球气候变暖,会增加农业生产。但对于大部分地区,由于气候变化,容易造成旱涝灾害,严重影响当地人民群众的生产和生活。此外,由于高温造成的污染物减少的水降解,导致河水的水质下降,无法满足人类饮用水标准。

三、 减轻气候变化对水资源影响的应对措施

(1) 进行植树造林,蓄养水源

林地具有很强的蓄水能力,有关水资源管理部门要加强管理,对水源地进行植树造林,扩大森林覆盖率。通过提高森林覆盖率不仅可以很好的蓄养水源,还能有效减少洪涝灾害发生的强度和避免其他自然灾害的发生。与此同时,在地下水径流区域种植植被,增加地下水的径流量,改善当地生态环境和水文条件,提高水资源的利用率。

(2)提高对水资源的利用效率

通过兴建农田水利工程加强抗旱、节水、保水技术研究,并在全国范围内推广节水工程,不断提高水资源利用效率,并加强水资源循环系统的降水能力。此外加强对气象服务工作的管理,以提高对不利气候和自然灾害的防御能力,将影响降至最低。如,通过天气预报预测气候变化和自然灾害的发生情况,及时采取防御措施,降低气候变化和自然灾害所产生的不良影响。

(3)加大对水资源管理的资金投入

加强科研研究工作加强科研研究工作,不断加强人工降雨研究工作,提高人工降雨技术水平。同时加强南水北调研究工作,有效调节水资源空间分布不均问题。加强节水宣传和节水教育工作增强国民节水意识,进而起到保护与维护水资源循环系统的目的。同时,通过立法、行政、经济等措施形成良好的节约用水的社会氛围,构建资源节约型社会。

(4)加强水环境管理

据知,河流水质和径流流量、浑浊度之间有着因果关系。干旱区水量少的季节性河流,由于蒸发严重,河流变得浑浊,水质严重下降,加上流量减少、季节变更,更是加剧了气候变化对水生生态系统的负面影响,这种影响是无法估计的。

参考文献

[1] 曹建廷.气候变化对水资源管理的影响与适应性对策[J].中国水利,2010(01):7-11.

[2] 丁磊,唐威.气候变化对水文水资源的影响分析[J].企业改革与管理,2014,(2),136.

[2] 张吉娜.气候变化对水文水资源的影响分析[J].科技创新与运用,2015,(2),103.

篇5

【关键词】防洪抗旱;引黄调水工程;措施

水旱灾害是中华民族的心腹之患, 特别是21 世纪以来我国气候异常,洪涝、干旱、台风、山洪、泥石流等灾害频繁发生,量级大、频率高、灾情重。防汛抗旱工作关系到粮食安全、饮水安全、人民群众的生命财产的安全,因此,要做好防汛抗旱工作能够促进经济发展、维护社会的和谐稳定,意义非同寻常、责任重大。结合自己工作实际,主要叙述引黄调水工程的防洪抗旱情况。

1 引黄调水工程概况

引黄调水工程是南水北调东线工程中山东“T”字型调水大动脉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实现山东水资源优化配置,缓解胶东地区水资源供需矛盾,改善当地生态环境的重要水利基础设施。供水范围为青岛、威海、烟台3市、12个县(市、区),受水区面积1.56万平方公里,工程实现长江水、黄河水、当地水的联合调度,优化配置。引黄调水工程工程自1989年11月25日正式建成通水,运行二十年来,已累计从黄河引水27.8亿立方米,向青岛市供水13.5亿立方米,为沿线供水4.3亿立方米,补充地下水10亿立方米,为青岛市创造工业产值1300多亿元,为沿线农业带来直接经济效益15亿元,解决了71万人的吃水困难,取得了巨大的经济效益、社会效益和生态环境效益,是齐鲁大地上的“黄金之渠”。做好引黄调水工程的防洪抗旱是有着重要意义和强大责任的工作任务。

2 引黄调水工程防洪抗旱的特点

引黄调水工程沿线区域属于温度季风气候,夏季易受高空偏北气流控制影响的特点,造成局部强对流天气多发,旱涝灾害交替发生,局部河道洪水、渍涝灾害、台风暴潮、山洪灾害爆发的概率较大。

近年来受全球气候变化影响,极端天气事件明显增多。工程沿线潍坊市2015年遭遇了建国以来最严重的旱情,城市供水资源短缺,农村局部饮水困难,农作物受旱面积巨大。同时近几年,强度高、时间短的局部强降雨多发、频发。2011年7月,一场特大暴雨袭击乳山暴雨持续了两个小时左右,在这短短的两个小时,造成了数十间民房倒塌,造成严重的损失。水旱灾害的突发性、反常性、不可预见性日显突出,对防汛抗旱工作提出了严峻挑战。

3 引黄调水工程防洪抗旱措施

结合引黄调水工程的实际情况,为做好水灾害突发事件的防范与处置工作,使水灾害处于可控状态,保证抗洪抢险工作有序高效进行,最大程度地减少人员伤亡和群众财产损失,积极采取有效措施来对抗水旱灾害。

3.1加大宣传力度,时刻紧绷防汛抗旱弦。

根据山东省实施《中华人民共和国防汛条例》办法第二十条规定,对防汛工作高度重视,牢固树立防大汛、抗大灾的思想,切实做好防汛抗旱工作。

汛期临近,加强在工程沿线村庄的防汛宣传工作,增强全民预防水灾害和自我保护的意识,做好防大汛抗大旱的思想准备。不仅树立常备不懈的思想,而且要克服麻痹侥幸心理,增强忧患意识和责任意识。反复教育广大干部职工和工程沿线群众,宁可信其有,不可信其无,时刻紧绷防汛这根弦。防汛关乎地方经济发展、社会稳定和人民群众的生命财产安全,一定要严防死守,确保一方平安。

加大抗旱工作宣传力度,充分利用各种媒体,广泛宣传水资源紧缺形势和节水重要性及节水抗旱知识。节约用水理念,知识要进学校、进课堂。广泛宣传抗旱预案、抗旱措施以及有关法律法规,进一步提高全民防旱抗旱、节约用水、珍惜水资源的意识,全面促进节水型社会建设。

3.2 开展防汛抗旱大检查,完善值班制度。

根据气象预测,对工程沿线进行防汛抗旱进行大检查,实行以查组织、查工程、查预案、查物资、查通信为主要内容的分级检查制度,发现薄弱环节,要明确责任、限时整改。对输水渠、涵闸等设施存在的隐患严格把关,险工险段进行除险加固,确保工程安全。

成立防汛抗旱应急指挥部,负责工程沿线防汛抗旱突发事件的应对处置工作。及时掌握沿线汛情、灾情并组织实施抗洪抢险及减灾措施,配合地方调控和调度水利、水电设施的水量,做好洪水预防管理工作,并做好有关协调工作。

实行24小时值班制度,全程跟踪雨情、水情、工情、灾情。当发生洪水时,应加密测验时段,及时上报测验结果,雨情、水情应在半小时内上报,为防汛应急指挥部适时指挥决策提供依据。并根据不同情况启动相关应急程序。

3.3 做好物资储备,统一协调,实现抢险救灾高效进行。

按照分级负责的原则,储备必需的防汛物料,并合理配置。在防汛重点部位应储备一定数量的抢险物料,以应急需。一旦遇到自然灾害发生,做到组织指挥、抢险人员和防汛抢险物资储备三到位,坦然处置、有序应对。

当出现水旱灾害或工程发生重大灾情后,事发地的值班队员要根据事件的性质,迅速对事件进行监控、追踪,并立即与防汛抗旱指挥部联系。防汛抗旱指挥部应根据事件具体情况,按照预案立即提出紧急处置措施,供当地政府或上一级相关部门指挥决策。

处置水旱灾害和工程重大险情时,应按照职能分工,由防汛抗旱指挥部统一指挥,各部门各司其职,团结协作,快速反应,高效处置。根据事件的性质和危害程度,报经当地政府批准,对重点地区和重点部位实施紧急控制,防止事态及其危害的进一步扩大,最大程度地减少损失。

3.4 抓好防汛、统筹抗旱,切实做到两手抓,两手硬。

在确保工程安全的前提下,加强洪水资源利用,开源节流并举,防汛蓄水共存,科学调度,合理配置,尽可能增加工程蓄水,尽量多拦、多蓄,努力增加抗旱水源。实现由控制洪水向洪水管理转变,由单一抗旱向全面抗旱转变。

抓好河道运行管理,建立河道管理制度,加强河道巡查和执法力度,做好河道险工险段治理工程,加大河道整治的投入,提高行洪能力。

在抗旱工作上,一是做好人饮用水工作。水是民生所需,安全饮水工作是水利工作的头等大事,按照“先生活、后生产”的要求,抓好抗旱应急水源工程建设。二是大力发展节水型产业。采取修建引、提等配套防渗工程措施,减少漏水损失,改进灌溉制度、灌水技术、水资源统一调控和用水经济管理,逐步形成以水利、农业、生物和经济管理等多种措施相结合的科学节水技术体系,提高水的利用率。三

是做好雨洪水的科学调度和利用,制定水源调度预案,统筹地表水、地下水、客水,对水资源实行统一调度,合理配置,常态化的利用长江水和黄河水。四是提高旱情测报和预报技术,健全抗旱信息系统;健全抗旱服务体系,加强抗旱服务队建设。及时掌握旱情的发生、发展过程、变化趋势,以便通过及时有效的实时调度,最大限度地减轻旱灾的损失,提高防旱减灾的管理水平。

参考文献

篇6

关键词:水利工程;水土保持;策略

中图分类号:TV5文献标识码: A

一、水利工程中的水土保持对于可持续发展的几项有利因素

(一)水利工程中的水土保持有利于提高抗洪抗旱能力

水土保持有利于提高抗洪抗旱能力。通过有效保证土壤对于地表水的调节能力,一旦当地表水量超过了一定范围时,土壤就能通过渗流从而起到调节作用。换而言之,其在爆发洪灾时就能起到降低洪峰的作用,以此来自然地提高抗洪灾的能力;而在爆发旱灾时又能起到自动补充径流的作用,以此来使得旱涝灾情得到有效的削弱。

(二)水利工程中的水土保持有利于提高水利工程的经济效益

水土保持有利于提高水利工程的经济效益。因其对水流中的泥沙能够起到良好的拦截作用,从而减轻江河湖泊乃至水库等的淤积速度,这既能更有效地发挥水利工程的经济效益,同时又能提高水利工程的使用年限并降低水利工程的维护费用。

(三)水利工程中的水土保持有利于避免水体生态环境的破坏

水土保持有利于避免水体生态环境的破坏。由于其避免了水土的流失,使得土壤中的泥沙以及有害物质不会影响到水流,从而将土壤对于水体的危害就降到了最低点,这显然对于提高水体质量以及保护水体生态环境有着重要的意义。

二、我国的水土流失的情况以及其对水利工程的影响

据可靠数据证明,我国的水土流失情况十分严重,从建国初期开始至今,水土流失面积已经累计达到四百万平方公里,这个数字不仅让人震惊也让人心痛。我国的水利流失种类分为风力侵蚀造成的、水力侵蚀造成的以及在风力和水利的共同侵蚀下造成的水土流失。与世界上其他国家相比,我国的可耕地面积并不多,特别是在如此大的人口基数下,人均可耕地面积更是有限,因此我们必须处理好水土流失的问题。水土流失可能发生在丘陵地带、山区地带,农村和城市都可能会发生。水土流失情况如果严重可能会引起江河湖泊河道的堵塞,甚至会导致河道改道,不仅会在汛期使河道的水位上升,还会导致旱季江河湖泊蓄水量的减少,从而引发严重的洪涝灾害。

水土流失也会严重影响水利工程的施工。因为,水土流失会导致地表土层和岩石的,在强水流的不断冲击下,岩石层被侵蚀土层被冲刷,产生的泥沙都会随着水流汇入江河湖泊中,在水势较缓的地带或者是地势较高的地带,泥沙沉积从而造成河道的堵塞以及河床的升高,进而导致水位的升高,使得水库的调节能力下降,不能有效防范旱涝灾害,不仅会造成水库寿命的缩短还会增加发生洪涝灾害的可能性。

三、加强水利工程水土保持工作的策略

为进一步提高水利工程中水土保持工作水平,在了解水土流失对水利工程危害的基础上,加强水利工程水土保持工作的策略,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下文将逐一进行分析:

(一)科学编制水土保持规划

科学编制水土保持规划是加强水利工程水土保持工作的首要环节。在加强水利工程水土保持工作中,应站在水利工程战略发展的角度,注重水利工程的可持续发展,科学编制水土保持规划。需要注意的是,水利工程的水土保持规划应与土地利用总体规划、水资源规划、城乡规划和环境保护规划相协调。在综合分析水利工程水土流失现状的基础上,根据当前治理水土流失的薄弱环节,划定并公告水土流失重点预防区和重点治理区。

(二)制定水土保持监查制度

制定水土保持监督制度对加强水利工程水土保持工作至关重要。水土保持监督检查实行属地管辖和许可机关监督检查相结合方式。县级水行政主管部门负责该行政区域内所有水利水电工程水土保持设施建设的监督检查。市以上立项的水利水电工程建设项目,邀请上级水行政主管部门进行监督检查。同时,做到开工前有水土保持方案、施工期间有水土保持监理和监测、工程竣工有水土保持专项验收。凡是没有办理水土保持竣工验收的水利水电工程项目,将不受理主体工程验收。此外,还严格执行水土保持监理、监测制度。

(三)加强重点工程流域管理

加强重点工程流域管理,也是加强水利工程水土保持工作的有效途径。重点工程流域管理是水利工程管理的重要组成部分,对水利工作具有举足轻重的作用。在水利工程水土保持工作中,加强重点工程流域管理,要把握好四个关键点,一是在域内修建公路、开采矿产资源、开办企业等,必须考虑到水土保持的重要性,并作出环境影响报告。二是涉水项目建设必须严格按照流域综合规划要求。一旦发现有违规涉水项目建设,应立即整改或叫停。三是禁止在域内坡度25°以上陡坡地开垦种植农作物。四是对水源涵养林、水土保持林、防风固沙林等的采伐,必须制定采伐区水土保持方案。

(四)突出水土保持队伍建设

突出水土保持队伍建设在加强水利工程水土保持工作中也必不可少。水土保持工作必须有一支强有力的建设队伍来完成,突出水土保持队伍建设,发挥水土保持工作中人的作用,提高队伍整体素质、树立良好水保形象使人员力量为水利工程水土保持防治工作作为坚实的后盾。具体说来,水利工程加强水土保持工作,要把握好两个关键点,一是要强化作风建设,强化水土保持意识,对深入基层调查研究、提高办事效率、狠抓落实、厉行勤俭节约和廉洁自律等方面作出符合实际的具体规定。二是要强化岗位目标责任制建设。通过制定一系列的水土保持工作责任制度,使水利工程水土保持工作人员各尽其责,有章可循。

(五)严格水土流失防治监督

严格水土流失防治监督是加强水利工程水土保持工作的重要举措。在水利工程水土保持工作中,加强对水土流失的防治监督工作,有助于水土保持工作取得更有效的进展。政府有关部门要对职能管理的在建和完建但未验收的水利建设项目进行清查,对未编报水土保持方案的进行登记,统一委托设计单位编制水土保持方案,完成所有水利建设项目的水土保持方案编制和报批。并严格按照新《水土保持法》和《水利部开发建设项目水土保持设施验收管理办法》的规定进行水土保持设施验收。

(六)加大新闻媒体宣传推介

加大新闻媒体宣传推介,促使新闻媒体参与水土保持工作,对加强水利工程水土保持工作的作用也不容忽视。在水利工程水土保持工作中,发挥新闻媒体宣传推介的作用,以新《水土保持法》宣传为重点,加大对水土保持理念的宣传力度,提高广大群众防治水土流失和保护水土资源的责任和意识,使水土保持工作理念深入人心,也有助于推进水利工程水土保持工作的开展。

结语

在我国经济飞速发展的今天,水土保持作为我国水利工程管理过程中的重要一环,其主要的目标就是在于提升水利工程的使用功能,而其主要的效益来源就是控制投资、生态节能。因此我们更加要重视水利工程水土保持管理过程中的各项工作,以此来确保其每个工作细节都可以实现科学合理、精益求精,从而让其可以顺利的度过这个发展过程中的关键时刻,使得水利工程的效益能够最大程度的发挥,为我国的经济发展做出应有的贡献。

参考文献

[1]魏瑾,鲁志峰.水电建设施工中的环境保护措施[J].三峡环境与生态.2009(05)

篇7

    1提高劳动生产率,改善劳动条件

    我国农业取得了突破性的进展。在这巨大的成效中,除了采用良种、合理施用化肥及应用科学灌溉技术外,使用农业机械替代人畜力进行农业生产,大幅度提高农业劳动生产率是又一重要原因。采用机械化作业,可大大提高作业效率。例如:耕地作业,用1个壮劳力和1头役畜,即使工作10h/d,其作业量也不足0.50hm2;若采用1台40kw拖拉机与铧式犁配套作业,可作业5.00hm2/d,生产效率提高10倍,目前比较先进的大型耕地作业机组,作业量将超过60.00hm2/d,效率是人工的100倍以上;插秧作业,对比较熟练的农民,作业量仅有0.06hm2/d,采用插秧机作业可插秧4.00~5.00hm2/d,作业效率提高60~70倍;对收获机械而言,人工用镰刀收割,充其量不过0.10hm2,其中还不包括脱粒、清选等作业项目,大型联合收获机可收获小麦100.00hm2/d以上,同时可完成全部收获作业工序,效率可提高上千倍。至2000年美国劳均年产粮食113603kg,棉花1120kg,肉类12435kg,牛奶25208kg和鸡蛋1656kg,比1910年(1910年为美国农机化初期)分别增长了12.6、5.0、25.8、10.8倍和14.0倍。由此可见,农业机械在提高劳动生产率方面具有非常巨大的作用。而且,可大幅度减轻劳动强度,改善劳动条件,彻底改变,农民”面朝黄土,背朝天”的生存状况。农业机械的使用从建国初期单纯的耕作和运输机械,发展到今天的种(播)、收、加工等各个环节的机械,农机化服务也从原来的农业产中,扩展到产前和产后,农业机械化作业贯穿于农业、农村、农民的生产生活的各个方面,为解决“三农”问题,促进农业现代化进程,提供强有力的技术支撑[1]。

    2提高土地产出率和资源利用率

    农业机械化是保护和恢复农业生态环境的重要手段。应用机械深耕能打破旧犁浅耕形成的犁底层,疏松土壤,加深耕作层,把地表的杂草、作物的残体埋到底层,腐烂后,增加土壤有机质含量,耕后可以把农家肥均匀地混合到耕层中,扩大土壤中有益微生物的活动范围,从而改善耕作层的水、肥、气、热条件。同时,还有保土保肥作用,可消灭部分在浅层土壤中越冬的害虫,减少虫害,促进农作物增产。先进国家农业机械化对农业生产的贡献率达到了70.0%,机械化作业与人工作业比较,增产幅度在5.0%~10.0%。由于生产效率的提高,可以保证农时,减少土地的空闲时间,提高土地的复种指数;先进的农业装备为保护性耕作技术、化肥深施技术、节水灌溉技术、高效施药技术等提供技术保障,可大大提高资源的利用率。例如,667m2经过大型多功能播种机种植的玉米,其产量比人工种植的产量要高出1/5。

    3增加农民收入,提高农民生活水平

    农业机械是实施农业科技的载体,机械作业通过各个农机作业环节对各种劳动对象施加作用,就能实现精耕细作,为农民节本增效i如采用水稻旱床盘育秧技术,可节省稻种30.0%以上;采用小麦精量播种技术,1.00hm2可节约种子45妇以上j比常规播量减少i/3-i/2;使用农业机械还可以减少粮食损失,如谷物收获,采用传统的人工收获,割、堆、捆、运、脱、扬场等工序复杂,损失量大,总损失高达6.8%~10.0%,而应用联合收割机一次可完成割、脱、扬清选等工序,免去推、捆、运等环节,总损失只有1.5%~2.5%;利用机械化灌溉技术和节水设施,实施喷灌、滴灌、渗灌等,可节约农业用水50.0%,对缓解水资源紧张有着积极的意义;机械化的农产品加工、干燥、贮存等,可以减少谷物和果实腐烂变质损失,提高农产品品质。农业机械化的推广使得农民减少成本投入,增加农产品的畜力和品质,获得良好的收益;同时,拥有农业机械的农民也从农机服务获得了丰厚的报酬,2004年全国仅农机作业服务收入就达到了2096.6亿元。农业机械的应用,减少了对农业劳动力的需求,为农村劳动力向城市和二、三产业转移提供了条件,成为农民增收的又一途径。农民通过使用农业机械,改善劳动条件,增加收入,更新思想观念,促进科学技术推广普及,农民生活水平和文明素质有了显着的提高。例如,自国家对农机购买实施补贴政策以来,许多农民通过补贴购买了大型农业机械,通过生产经营,不仅增加自己的收入,而且推动农村机械化程度,增加了农民收入[2]。

    4推动农业产业化发展

    现在,在农业生产的产前、产中、产后的各个环节,都能看到农机在发挥着作用。从生产资料的准备,到农业生产出产品的全过程,产品的加工增值、贮藏、运输、销售等,都离不开农业机械。农机改变了一家一户分散种植的小农经营模式。农业规模在扩大,生产在集中,作业在统一,统一供种,统一施肥,统一作业,统一质量标准,统一订单,统一销售,增强了农业抵御市场风浪的能力。农业机械化是农业产业化的助推器和先决条件。例如,在我国一些平原地区,许多农户通过组建农村生产合作社的方式,集资购买大型农业机械,并统一,集中使用,大大提高了耕作效率,促进了农业的产业化发展。

    5保障粮食生产安全

篇8

淮河是我国第三大河流,发源于河南南部的桐柏山,全长1000公里,流域面积27万平方公里,西起伏牛山,东临黄海,北至黄河堤和沂蒙山脉,南以大别山和皖山余脉与长江流域分界,跨豫、皖、苏、鲁4省。流域西部、西南部以及东北部为山区、丘陵区,其余为广阔的平原地区。

淮河流域多年平均降雨量为2390亿立方米;平均地表水资源量621亿立方米,仅占全国地表水资源量的2.2%;浅层地下水资源量374亿立方米,占全国地下水资源量的4.5%,扣除两者重复部分,水资源总量854亿立方米,占全国水资源总量的3.0%。目前,淮河流域水资源利用率73.7%,全流域人均水资源488立方米,是全国人均水量的18%,每公顷平均水量为4935立方米,仅占全国每公顷平均水量的19%,水资源相当贫乏。

二、淮河水资源利用的现状

淮河流域是我国水资源开发较早较多的一个地区。建国后随着大量水利工程的兴建,该流域已形成蓄、引、提、抽、调等水利体系。目前,淮河流域各类水资源工程的总供水能力约为500亿立方米。其中,地表水250亿立方米,利用率40%;利用地下水90亿立方米,利用率31%;利用长江水110亿立方米,黄河水50亿立方米。在保证率50%,75%和95%的年份,可供水量仅及需水量的76%,71%和52%,平水年份缺水12亿立方米,中等干旱年份缺水40亿立方米,特枯年份缺水高达114亿立方米。流域内超过666.7万hm2的有效灌溉面积中,每年实灌面积一般只有533.3万hm2左右,只占淮河总耕地面积的40%左右。在水资源使用量中,农业用水占80%以上。该流域水资源开发利用量约占全国的1/9。

三、当前淮河水资源利用中的主要问题

1.水质污染严重,危害生产生活

20世纪80年代以来,淮河流域水污染和水环境恶化日趋严重,干流中游及淮北支流已是无河不污,有些水域甚至已失去使用价值。Ⅰ类水断面占评价断面的1.2%,Ⅱ类水占16.8%,Ⅲ类水占17.8%,Ⅳ类水占14.5%,Ⅴ类水占7.5%,超Ⅴ类水占42.2%。由于水污染而造成的饮用水荒以及人畜、鱼类中毒等事故经常发生,危害极大,影响恶劣。

2.水资源短缺,抗旱能力低

随着人口增加,水污染严重,人均可用水资源逐渐减少,水资源短缺问题日益突出。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和生态环境要求的提高,今后水资源的供需缺口将会日益扩大。再加上灌溉设施不足,供水条件差,抗旱减灾能力低。目前,流域内在中等干旱年用水总量近500亿立方米,缺水40亿立方米,特枯年在节约用水的前提下,尚缺水100亿立方米以上,其中淮河中上游及沂、沐、泗地区缺口最大。

3.水利工程老化,洪灾威胁严重

淮河流域水系分布不均,山丘面积小,平原面积大,水系集中在淮河干流,干流顶托支流,极易形成洪涝灾害。

4.水土流失严重,生态环境恶化

淮河流域面积为1314平方公里,淮河流域区内水土流失面积达900平方公里。造成农田跑水、跑土、跑肥,据不完全统计区内年流失土壤量为422万吨。水土流失导致水源涵养能力减弱,自然水源减少,河流断流,水库蓄水能力下降,井泉枯竭,人畜饮水困难。四、淮河水资源可持续利用研究

(一)加强水资源保护,治理水质污染

水体污染是制约流域社会经济持续发展的一个重要因素,为实现流域水资源的可持续利用,应采取有力措施,加大水资源保护力度。首先,要严格执行国家的有关政策法规,控制发展污染严重的乡镇企业。其次,要加大执法力度,对现有企业进行环境治理整顿。另外,还要加强饮用水源的保护,划分水源保护区,确保饮用水质量。

(二)大量兴修水库,增加水资源总量

淮河流域的工农业用水总量一般在450亿立方米左右。必须进一步开发利用流域内外水资源。开发水源的主要措施是:加强管理,充分发挥有各项蓄、引、提水源工程的供水能力;搞好灌区渠系防渗和建筑物配套,推广节水型灌溉技术;搞好工业废水的自净循环使用;加强现有机电井的恢复使用,增打部分机电井,进一步开发利用浅层地下水;增建一批大中小型水库,拦洪削峰,蓄水兴利,增加可供给水量,这样,既可防洪,又可灌溉,加固现有蓄水工程,提高拦蓄水量。

(三)建立节水型生产体系,提高水资源利用效率

1.建设节水农业。(1)进行渠道和机井垄沟防渗处理,提高农业水资源利用率。(2)推广节水灌溉技术、方式,根据作物需水量和土壤含水量,合理确定灌溉和灌水时间、次数。(3)根据作物的需水规律,制定合理的灌溉制度。(4)推广节水的技术措施,如蓄水保墒的耕作技术、覆盖保水技术、水肥调控技术等。

2.调整工业结构与布局。下决心限制耗水量大的工业项目的建设,原材料工业尽量向水资源和矿产资源都比较丰富的地区转移。做好工业节水技术的研究和推广工作,采取新的生产工艺和设备,提高工业用水的利用率,降低水耗。

(四)兴建水利工程,减轻旱涝灾害

1.兴建灌溉工程,抵御旱灾

要加强水利工程设施的建设、维修、保护,使其发挥防御灾害能力,为扩大灌溉面积,改造中低产田,搞好淮水北调工程和引黄灌溉工程,解决淮河流域北部地区的严重缺水问题。水利工程的投入要多渠道,应执行“谁受益,谁负担”的原则,坚持国家、地方、集体共同分担,社会各方共同投资,加快农田水利建设的速度,改变近几年抗旱能力下降的局面。

2.疏通河槽、修建蓄水工程,抵御洪灾

当前必须要清除河床行水障碍,疏浚行水河槽,恢复和提高入江入海河道的下泄能力。同时,上游继续修建蓄水工程,中游提高滞洪区的蓄洪能力,使淮河上中下游的蓄、排水系统更加完善,解决淮河流域的洪涝灾害。

(五)植树造林,治理水土流失

水土流失不仅降低土壤肥力,且会淤塞下游河道,降低河水下泄能力,导致洪涝灾害加重,减少土壤厚度,降低土壤蓄水能力,加重干旱程度。因此,淮河流域水旱灾害的加重一定程度上是植被覆盖率降低、水土流失加剧的结果。淮河流域植树造林、提高植被覆盖率是当务之急。在上游地区实施森草措施和工程措施。森草措施有:坚持乔木混交、乔灌草结合;积极发展林果林;加强用材林、薪炭林和饲料林建设;封山育林育草。工程措施有:建水平沟、鱼鳞沟、水平梯田、沟头防护、谷坊坝、淤地坝、拦沙坝等。在下游平原地区应进一步扩大农田防护林网和提高果林面积,山区应实行综合治理,修建水平梯田、坡式梯田、水平沟等,层层拦蓄,治理水土流失。对于25°以上的坡耕地,应退耕还林,使之成为水源林、薪炭林、经济林集中区域,因地制宜地发展农、林、牧、副、渔各业,建立合理的土地利用空间结构。

【摘要】水是人类社会经济发展的基础自然资源,也是人们生存、生活不可替代的生命源泉。随着淮河水资源环境的恶化,水资源危机已经成为影响淮河流域经济社会发展的制约因素。本文对淮河水资源的可持续利用进行了研究。

【关键词】淮河水资源可持续发展

参考文献:

[1]水利部淮河水利委员会.淮河水利简史[M].北京:水利电力出版社,1990.

篇9

关键词:气候变化 农业 影响 应对

Abstract: This paper describes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the Meteorological factor and The growth of crops and the effect of climate resources in agricultural production,and how to protect the climate environment, avoid and mitigate meteorological disasters.

Keywords: climate changesagricultureInfluenceanswer

中图分类号:S5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农业发展中,气候条件的变化对于农作物的种植以及生长影响作用最直接。气候变化对于农作物的种植布局以及生长情况等都有着重要的影响和作用。在我国,不同地区分布的种植农作物对于气候资源的要求也不相同,农业气候资源条件对于农作物的生长以及发展等有着不同的作用影响。在农业发展领域建立农业气候资源的适宜度模型,进行不同气候资源条件下的农作物生长情况评估对于农业的成长以及发展有着积极的作用。

1 农作物生长与外界环境

作物生长的外界环境主要指土壤、气候、地形等,它们相互依存、相互制约,但不能互相代替,辩证地对作物产生综合影响。在影响农业生产的外界自然环境的诸因子中,气象因子是十分重要的,它是植物生活所必需的基本因子,光、热、水、气等气象因子的。不同组合对农业生产会有不同的影响,不利的组合将使农作物减产,甚至绝收。有利的组合必使农业增产。

2农业生产与气象条件

2.1光照对作物的影响。光对作物的影响是从光照强度和光照时间两个方面起作用的,增加光照强度,可以获得优质高产,不同光谱成分对植物生长的影响不同,适当延长植物的光照时间,可以增加植物体内有机物的积累而提高产量。植物对光的吸收利用是个复杂的过程,不同植物对光照的要求也不尽相同,有时会需要光照强度和光照时间互相配合,两者的不同组合,其对作物的影响也是不同的。

2.2 温度对作物影响。作物生长需要在适宜的温度条件下进行,温度除直接影响植物生长发育外,环境温度对作物的影响也极其重要,我国南北温差较大,在植物的选种上要根据植物的生长习性选择合适的作物种植。耐温植物一般要求生长发育的起点温度和全生育期所需要的温度较高,适宜在南方种植,如:棉花、高粱、甘蔗等,耐寒植物要求起点温度和全生育期温度相对较低,适宜北方播种,如:麦类、油菜等。但异常的温度也是病虫害发生、发展的重要因素之一,提前预防将有效遏制病虫害的发生、发展,保证作物产量[2]。

2.3 水对农作物的意义。水是重要的农业环境因素,水分的多少影响着生物体的各个方面,水即是作物制造有机物的原料,也是植物进行光合作用过程中所需要的矿物质营养元素的传输者。其中,植物的蒸腾作用约占植物全部吸收水分的4/5还多。

2.4 风对作物的影响。作物生长需要在通风条件较好的环境下,风是植物被动吸水的原动力,能使矿物质盐分随水分运至植株上部,风还能使植物叶片变薄,减少二氧化碳进入植物体内的阻力,并改变植物叶片大小对生长量所起的作用。

3气候变化对农业生产的影响

3.1干旱、霜冻天气对农业生产的影响。近年来,我国每年因自然灾害造成的粮食损失达5 000万t左右,为粮食总产的10%,其中,因旱灾造成的损失约占全部灾害损失的60%左右。到21世纪后半叶,水稻、小麦、玉米等主要作物的产量整体上可能下降13%~24%。从2009年辽宁的干旱到2010年云南的干旱,包括2009年整个东北的低温冻害等,极端气候事件频繁发生[1]。

3.2灾害性天气频发对农业生产的影响。在人为因素的作用下,灾害性天气的发生频率正在加快、强度正在加强。气候变化增加了农业生产的不稳定性,使产量波动大[3]。

3.3霜期延长对农业生产的影响。在全球气候变暖的大背景下,界限温度的积温值在近50年明显增加,在近20年里该积温线明显向外扩张,无霜期延长,使作物品种由中早熟型向中晚熟型发展,农作物种植结构出现适应性调整,这种变化直接导致现有农业生产的地理布局发生改变[1]。

3.4气候变暖对农业生产的影响。近几年来冬季气温偏高,冬季冻土期缩短,冻土层厚度变薄,有利于病虫害的安全越冬,使越冬虫源、菌源增加,起始发育时间提前,虫害越冬界限向北扩展,危害范围扩大,病虫害危害时间延长,程度加重[3]。

4 气候环境污染对农作物的危害

4.1 水体污染。被污染了的水体,作物不能有效吸收,进而会造成作物干枯死亡,或严重减产。水体污染源分为自然污染源和人为污染源两大类。例如,几十年前DDT作为一种高效农药,曾经广泛用于防治害虫。美国某地曾经使用DDT防治湖内的孑孓,使湖水中残存有DDT,而浮游动物体内DDT的含量则达到湖水的一万多倍。据调查,中国5.5万公里河段有23.7%的水质不符合灌溉要求,4.3%的河段严重污染、鱼虾绝迹;受污染的农田面积达1亿亩。

4.2 大气污染。当烧煤的烟囱排放出的二氧化硫酸性气体,或汽车排放出来的氮氧化物烟气上升到空气中,这些酸性气体与天上的水蒸气相遇,就会形成硫酸和硝酸小滴,落到地面的雨水就成了酸雨。例如,我国西南某地区,1982年的三个月内就降了四次酸雨,雨水的pH为3.6~4.6,致使大面积的农作物受害。

4.3 土壤污染。土壤污染是指进入土壤的有害物质破坏了土壤的结构,改变土壤的物理、化学及生物性质,使土壤板结、酸化或碱化,不利于作物生长发育,造成作物的减产或死株现象。

4.4气象灾害。气象灾害对社会经济发展和社会物质财富具有很大的破坏性,特别是暴雨洪涝、风灾、冰雹、雪灾等气象灾害会造成房屋倒塌、牲畜死亡、道路中断、桥梁冲毁、直接财产损失等等。全国水土流失面积达29.1亿亩,土地沙漠化继续加剧,面积已达19.5亿亩;盐碱地1亿多亩。

5农业生产中应气候变化的对策

5.1调整种植结构。针对未来气候变化对农业的可能影响,根据未来光、温、水资源匹配状况和农业气象灾害的新格局,改进作物、品种布局,采用防灾抗灾、稳产增产的技术措施及预防可能加重的农业病虫害[2]。

5.2选择抗逆性品种。近年来,农业生产适应气候变化,在作物和品种布局上发生了较大的变化,但这种变化使自然灾害“受体”改变,加剧了灾害风险,旱涝灾害、冻害等发生后造成的损失加大,原因就是很多作物品种的高产性上去了,抗逆性下来了。

5.3加强农田生态保护。加大科技投入,发展旱作农业、节水农业;有效利用水资源,控制水土流失,增加灌溉和施肥,防治病虫害等,以提高农作物适应能力;保护土壤环境的可持续利用;施用无公害农药控制有害杂草、害虫发生,严格控制残留;应用测土配方施肥技术控制化学肥料的施用,合理使用化肥、农药,增加农田生态承载力,同时确保粮食生产安全,使农田生产赖以存在的土壤、水源、空气等一切要素向良性方向发展。

5.4采取相应技术措施。根据对未来气候的预测调整农业结构,即要在适宜的时间、地点种植最适宜的作物;加强管理,改善农业基础设施,特别是要根据未来的气候变化预测改善灌溉和排水设施;采用新技术,提高农业生产对气候变化不利影响的抵御能力;增强农业抗灾能力,最大限度地减少损失。

6 结束语

农作物的生长发育有它自己的特定规律,而气候条件也有它发生、发展的必然规律,气候条件适宜作物生长,就有利增收,不利就减产欠收。由此可见气象与农业生产的关系极为密切。保护气候资源,减少自然灾害,让天气、气候和水为未来增添动力。

参考文献:

[1] 《农业综合开发项目适应气候变化农业措施研究》课题研究报告,扬州大学

篇10

论文关键词:水利工程 建设 生态农业 重要地位

论文摘要;水利工程建设在生态农业建设中具有极为重要的作用,搞好生态农业建设的关键就在于必须利用好水资源、加强水利工程建设、实现保肥、保土、保水的作用。本文首先分析了水利工程建设在生态农业建设中的作用,其次,就如何有效加强水利工程建设进行了深入的探讨,具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一、前言

生态农业建设是我国农业实现可持续发展的必经之路,各级政府有关部门应该加强生态农业建设,逐步改善农业生产环境,实现生态农业建设快速稳健发展之路。而水利工程建设在生态农业建设中具有极为重要的作用,搞好生态农业建设的关键就在于必须利用好水资源、加强水利工程建设、实现保肥、保土、保水的作用。

二、水利工程建设在生态农业建设中的作用

1.生态农业的可持续发展方向需要加强水利建设

生态农业是一种可持续发展农业,合理配置交通、水利等多种资源,,能够全面协调发展人口与资源、人口与环境,形成林木、果树、鱼类、畜禽、农作物和农产品加工良性循环发展的态势。水利工程建设作为生态农业建设中的重要一环,对于生态农业的作用极为重要。实现农田的有效排涝和有效灌溉,能够有效提高耕地产出率和水资源利用率。所以我们可以这样认为,生态农业建设的发展是以运转协调、功能齐全的水利工程建设为基础的。只有水利工程建设与生态农业建设协调发展,才可以有效促进生态农业的可持续性发展。

2.加强水利工程建设有利于改善农业生态环境

水利工程建设对生态农业建设的重要性还体现在水利工程建设能够有效改善农业的生态环境。如果没有健全的农村水利工程建设,那么必然就会造成旱涝现象常发,洪涝灾害会造成降低土地利用率、传染病流行、粮食绝收等问题,干旱缺水会造成水土流失加剧、土地盐碱化严重、草原退化、树木干枯等问题。因此,加强水利工程建设,加大农田水利建设的力度,能够从根本上解决洪涝灾害和干旱缺水的问题, 实现人与自然、人与环境的和谐发展,从根本上扭转我国农业生态环境不断恶化的态现状。

3.加强水利工程建设是生态农业满足人们不断提高生活需求的重要保障

水利工程建设,还能够实现农民增收、农业增效的奋斗目标,提高耕地的产出效率,不断提高粮食的产量。同时,生态农业建设是以产出绿色环保、安全高效的产品来满足人民群众的需要。所以,生态农业的标志就是通过绿色食品生产基地来体现,加强农产品加工、经济作物、粮食生产、水产、畜禽等一体化发展的绿色农业生产就极为重要。那么如果想要加强绿色农业生产,那么加强水利工程建设就显得很有必要,它能够减轻农业用水污染, 切实改善土地退化现象, 有效避免土壤盐碱化及荒漠化, 改善植被条件,有效避免水土流失,从而实现农业的可持续发展和人居生活的安全。

三、如何有效加强水利工程建设

1.强化各水利站所参与工程建设管理的责任意识

凡是在各水利站所辖区内新建的水利工程,当地水利站所要无条件的协助施工队搞好工程建设和管理工作。在水利工程建设中,一旦发展工程质量问题,要在第一时间内向水利局质监站或水利局主要领导汇报情况,及时制止和处理,减少损失,确保工程建设质量,便于今后工程移交当地站管理后少出问题,降低运行成本,提高工程效益。同时,各水利站所要全面掌握辖区水利工程的基本情况,既要向当地党委、政府,又要向县局搞好服务,提出本辖区内的水利发展思路,供当地党委、政府的决策参考。

2.严格按照合同施工

继续深化水利工程管理体制改革。严格履行监管程序,从项目立项、可研、初设到施工,严格履行项目法人制、招投标制、监理制、合同制,完善工程建设从立项到施工验收投入使用的各环节程序,确保工程高标准设计,高质量施工,高水平发挥效益。同时,水利工程施工管理中务必要按照合同中的各项条款约定,“以法律为准绳、以合同为依据”,进一步规范施工程序,本着友好协商的原则,明确甲乙双方的义务、权利和责任,确保水利工程施工项目的顺利完成。

3.加强领导,精心组织

坚持“兴水治旱,治水兴县”的方针,加大兴水治水力度,切实搞好抗旱水源工程、旱山村集雨节灌、水库灌区改造、渠系配套工程建设,增大工程蓄水,努力扩大农田有效灌溉面积。认真实施找水打井工程建设,切实加强以水池、水窖、水塘、水井“四水”工程为重点的户办抗旱水源工程建设,着力解决旱山村“饮水难”和农村饮水安全。加大病险工程整治力度,全面修复水毁水利设施,确保农业生产用水。务必做到办农民之所需,急农民之所急,想农民之所想,用民主来组织广大农民群众共同参与农村水利基础设施建设。此外,必须充分认识水利工程施工安全生产工作的重要性、复杂性和艰巨性,实行项目业主负责制,成立专项安全管理机构,认真对施工安全生产工作中每个环节存在的隐患和薄弱环节检查,发现问题及时整改,始终保持清醒头脑和忧患意识,坚决克服消极厌战情绪和轻视麻痹思想,努力探索水利工程施工安全的特点和规律,不断规范水利工程施工组织和现场管理。从安全帽、网罩、接电、现场布置、防火防雷、特殊工种、特殊施工、高空作业、机械设备、警示标志等诸多方面进行严格检查和具体的规定,在检查中整改,在整改中提高,目的是不留安全隐患。

参考文献

[1] 林宏派. 水利工程施工质量控制措施及体会[J]. 科技资讯 , 2010,(15):125-128.

[2] 廖冰, 何小洲, 白寓今. 项目经理选拔的一种模型分析[J]. 科技管理研究 , 2005,(02):133-136.

[3] 方广友, 高建华, 高立山. 浅析水利工程施工中生态工程的环境措施问题[J]. 大众科技 , 2005,(05):105-108.

[4]王爱民. 论建筑企业项目经理的规范管理[J]. 科学管理研究 , 2004,(S1):144-14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