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环境生态学的理解范文

时间:2024-01-09 17:34:29

导语:如何才能写好一篇对环境生态学的理解,这就需要搜集整理更多的资料和文献,欢迎阅读由公务员之家整理的十篇范文,供你借鉴。

对环境生态学的理解

篇1

关键词:生态学;网络课程;教学环境

随着多媒体技术和网络技术的飞速发展,面向教学的网络平台为高等教育提供了一个崭新的教学环境。网络课程的出现打破了传统的教育模式,允许学生根据自己的需要选择老师和时间来完成学习任务,以此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并且通过利用网络资源提供更加丰富的课程资料以提高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和效率[1]。

网络课程的质量是影响网络教育质量的重要因素,因此,网络课程越来越多地用于教学,其质量也逐渐受到高校网络课程执教者的广泛关注。培养优良的教学环境对提升人才培养质量、推动高等教育改革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一、生态学网络课程建设的意义

生态学是一门综合性、应用性强,内容涉及广泛的自然科学,也是资源环境与城乡规划管理、环境科学、生物科学及地理科学等专业的重要基础课之一。随着全球环境问题的日益严重,高校对生态学这门科学的关注度也越来越大[2]。

生态学的教学不仅要求学生掌握生态学的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而且还要强化学生的生态伦理观念和环境保护意识。传统的课程教学以说教式授课为主,偏离实用性原则,忽视了对学生学习、分析和解决问题能力的培养。

网络课程是利用现代教育手段建立的教学新体系,它有效提升了高校学生的参与度和临场感,是新世纪教育改革背景下的新教学方法的探索和尝试[3]。

网络课程教学因其具有信息储存量大、教学资源共享等优势,可以有效提高现有资源的利用效率,从而有助于缓解高校面临的教育资源及师资匮乏等方面的压力[4]。

生态学网络课程能够充分利用网络教学的优势,将其融入到生态学教学过程中,使之成为教学过程的有机组成部分。它所提供的教学环境使得师生之间获得更便捷、更充分的信息交流机会,极大提高了师生之间的协作性和交互性,从而加深学生对生态学课程的理解,提高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和学习效果。

二、生态学网络课程的内容

1.生态学网络课程的内容选择

笔者所建设的生态学网络课程是以淮阴师范学院资源环境与城乡规划管理专业中生态学的基本内容为框架编写的,同时,兼顾环境科学、生物科学及地理科学等专业学生的学习需要。

(1)教材选择。教材建设是本科教育改革的重要组成部分,传统的国内生态学教材强调以教师为本,且不能及时跟上时代节奏,导致学生所掌握的知识相对滞后。和国内教材相比,国外教材具有独特的逻辑结构和创新的思维方式,侧重于对问题、方法和结论的归纳、理解、比较。在引入国外原版教材时,需要根据学生的接受能力进行选择,在原有教材的基础上加以梳理改进,使之适合国内学生学习。

据此,淮阴师范学院选择了由Aulay M等主编的《生态学》作为本门课的主要教材,并以由杨持主编的面向21世纪课程教材《生态学》作为辅助教材,以补充旅游生态学和景观生态学等重点内容,这样将实现生态学教学内容的本土化,有利于提高学生综合素质,也不至于导致教学内容显得空洞乏味,从而避免学生所学理论知识与实际相脱节[5]。

(2)课件制作。目前,网络资源非常丰富,教材配套资源也很多,教师可以在参考他人成果的基础上,根据本校的实际情况并结合自身的教学经验,制作适合本校实际教学环境的课件。课件表达方式应以英文为主,但对一些重要的概念及重点、难点问题,要采用中英文对照方式,并根据自己的理解和逻辑对国外原版教材的章节次序重新进行调整来安排课件内容[6]。

为了降低语言难度,应充分利用多媒体手段帮助学生理解外国教材,包括图片说明、动画制作等,使概念和理论具体化、形象化,教学内容情景化,并在授课过程中不断更新和补充一些有关最新研究成果的内容,保证每一节课的课件都生动活泼、丰富多彩。同时对重点和难点内容适当播放相关英语视频,以促使学生加深印象,增强学习兴趣;使教师提高授课效率,增强学习效果,拓展学生视野[7]。

(3)教学方法。传统的教学方法忽视了对学生动手能力的培养,而最受用人单位青睐的是既有扎实理论功底又有较强动手能力的人才,因此,在教学过程中应注重理论和实践相结合。适当开展实验教学,组织学生参与到教师的科研课题当中,启发学生提高科研兴趣,并加强野外实习工作,从而让学生增加感性认识,验证所学的理论知识。教学策略也应倾向于向教学过程转变,教学方法上应更注重采用生动活泼的创造性教学法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鼓励学生进行深入分析与探讨,真正发挥学生学习的主动性。

在每次课前的五分钟,组织学生进行英语演讲,指出演讲过程中的一些问题。在授课过程中加入大量国内外案例分析,使得相关内容更加贴近现实生活,学生更容易理解和接受所学知识。还可以指导学生搜集和课堂内容相关的已,然后以PPT的形式来展示,以此提高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

(4)教学效果。生态学网络课程开发的目的是用来促进学生更有效地完成学习任务,所以要求界面设计简约,模块清晰,这样才能保证学生很快熟悉操作过程,并能充分利用这样一个优质而高效的学习咨询平台开展学习,同时为教师提供一种更优良的教学途径,提高了学生综合应用能力,达到教学目的。

2.生态学网络课程教学资源建设

在网络课程教学过程中,网络环境充当更为重要的角色,它为学生提供进行探索的平台。网络教学资源则是学生获取知识的重要源泉,丰富多样的网络教学资源,是发挥网络课程辅助教学功能的基础[8]。生态学教学资源采用模块化组织方法,包括课程介绍、教师信息、教学资料、网上交互和外部链接等模块。

课程介绍模块包括课程简介、教学大纲、教学日历。它使学生在上网选课之前对生态学的教学目标、课程性质、教学内容与安排等进行初步了解。在教师信息模块中,介绍任课教师的基本概况,包括主要开设课程、具体研究领域、研究项目和成果、教学经历及获奖情况等,便于学生了解教师,并就自己感兴趣的领域和教师之间进行互动交流。在教学资料模块中,上传课程教案、课程课件、教学录像、教学笔记、课程作业、在线测试等,便于学生课后开展自主学习,巩固学习成果,获取更丰富的专业知识。网上交互模块中包括课程问卷、教研探讨、答疑解惑、课程通知等。

课程问卷有利于获取学生对本门课教学过程中的一些想法和建议,教研探讨有助于提升学生教研和科研兴趣,答疑解惑专区上学生可以提交自己的问题,请其他同学或者教师在线进行解答,解决师生之间交流少的问题,还可以及时了解学生学习过程中碰到的学习难点和共性问题。课程通知用于在临时改变课程教学方式的时候提前通知大家做好准备工作。

由于生态学涉及生物、环境、地理等多个学科领域,学科交叉性特别强,所以,为了加强对生态学知识的深入理解并及时了解生态学的最新信息和发展动态,在建设网络教学资源时设置了外部链接模块。

外部链接模块提供与课程相关的国内主要生态学专业期刊网站链接,如《环境学报》 《环境科学》 《中国环境科学》 《生态学报》 《应用生态学报》《植物生态学报》《生态学杂志》《生态环境学报》等。同时,在外部链接模块中还为学生提供了国际著名生态学专业期刊网站链接,如Plant Ecology、Journal of Ecology、Ecological Research、Ecosystems、Global Ecology and Biogeography、Functional Ecology等,可以保证学生能够快速而准确地获取与生态学相关的国际信息,为实现人才培养国际化提供有力支撑。

三、小结

总而言之,为了建设优质精品的生态学网络课程,应特别注重对教学环境的培养[9]:①采用教学和科研结合的方式授课。在授课过程中,针对课程内容,老师从提高学生科学研究素养的角度来进行授课。分析各个章节的具体内容,筛选和安排合理的实验设计,让同学们亲自动手完成整个实验,这样不仅能加深学生对课堂内容的理解,还提高了实验操作和分析能力;②加强专业实习基地的建设工作。在课程讲授与指导学生进行毕业论文及设计的过程中,使实验实习与生产实践密切结合,由从事科研的教师和科研合作方建立动态实习基地 [10];③充分利用现代远程教育的办学特点开展教学设计,努力开发出丰富多样的网络教学资源,并不断加以完善和更新,为学生提供多方位的教学服务和教学引导。只有这样,才能创建出一门好的现代远程教育网络精品课程。

参考文献:

[1]王 强,宋 霞.无机化学网络课程建设与双语教学环境的培养[J].洛阳理工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2011(3).

[2]刘云超.生态学教学中的多媒体辅助教学研究[J].赤峰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2013(10).

[3]汪坤菊,易西南,吴志虹.网络课程建设在提高系统解剖学教学质量中的实践[J].海南医学院学报,2008(6).

[4]李海霞,杨 薇,宋吉善.从教育经济角度反思网络教育[J].现代教育技术,2002(1).

[5]张 璐,苏志尧.森林生态学双语教学的问题和对策[J].中国林业教育,2007(4).

[6]谈凤笑,冯远娇,曾任森,等.环境科学类专业《普通生态学》双语教学实践与问题探讨――以华南农业大学生态学课程教学为例[J].湖南科技学院学报,2012(10).

[7]庞 玮,王开勇,杨 乐,等.对生态学教学改革的思考[J]. 石河子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9(6).

[8]温玉清,尚 伟,刘长久.《理论电化学》网络课程建设存在问题及改革措施[J].高教论坛,2014(7).

篇2

一、罗尔斯顿对生态学的环境伦理解读

生态学研究有机体与栖息环境之间的关系,认为只有在这种相互关系中,有机体才能生存发展,整个系统才能更加和谐稳定。罗尔斯顿称生态学为“终极的科学”,因为生态学综合了各门科学,其中不仅包括自然科学,更“甚至于艺术与人文学科”。①这显然是符合生态学精神及其现实的。著名生态学家EugeneP.奥德姆也持相似观点,他说:“(生态学)成为一门新兴的综合学科,连接物理学和生物学过程。”在这里,有机体与环境间的物质转换与能量交换成为其研究的核心内容,自然界中的物质与能量的富有或贫乏程度决定了有机体的发展状态,生态系统就是在这个过程中发展的;同时,生态学“成为自然科学和社会科学的桥梁”。他以生态足迹的概念描述了维持城市居民生活所需要的城市以外的生产性生态系统的面积,这无疑使生态学与经济学、社会学等社会科学联系起来。在奥德姆看来,生态学的研究,使得现在每个人都在关注污染、自然区域、人口增长、食物和能源消耗以及生物多样性,而且从生态系统层次上的科学研究,更能为人们提供着审美、伦理的支撑。②罗尔斯顿十分清楚生态学科的综合性质,由此引申出:“生态学的第一条规律是有机体与环境之间所必需的动态平衡。这条规律用在公众行动上,产生了废物回收利用的运动;在实用层次上,没有多少人对保持预算平衡会加以反对。但如果在哲学层次上把这条规律提出来作为人与自然关系的根本原则,就会产生重大的问题了。”③那么,这种既能产生行动力又能带来“重大的问题”的生态学能够给予我们哪些启示来理解人与自然关系呢?罗尔斯顿认为在生态学的基础上我们可以有以下两条理论延伸:首先,罗尔斯顿认为生态学证明了人与自然的连续性。罗尔斯顿认为西方文化的天才性有很大一部分在于人与自然的不连续的观念,这种观念由希伯莱人和希腊人唤醒并在近代科学中达到了极致。这也正是传统人类中心主义的根源所在,正是由于人类的这种天才性观念,人成为自然界的主宰者,自然界应无可选择地服从人类,而人类更是可以随心所欲地控制和调整自然。罗尔斯顿认为,这里“颇有点悖论的味道”,在前文字时代社会,由于人类沉迷于循环式的自然节律之中,单纯服从于自然网络,造成了社会发展的缓慢,而近代科学是利用了我们与自然相联系的知识,通过技术使我们取得了全能地位。社会的一个要求就在于发现自己之于自然的独特性,罗尔斯顿称之为“线性的历史、创造性和不断进步”,人类靠着这种史无前例的独特性而“越来越成为自然的主宰,用自然为自己服务,并根据自己的意愿改造环境”。现代生态学则描绘了与此相反的认识途径,要求我们认识到与自然之间的整体性与关联性,“认识到我们与生物共同体的固有联系,从而肯定我们的有机性本质这样一种智慧”。④应该说,在生态学范式中,有机体与周围环境间的依赖关系是一以贯之的,并且正是这种相互关系才能使有机体与环境共同进化,生态学的宗旨就在于揭示这种有机体与环境间的关系的规律。这种有机体并不具有哪些独特性,即使研究人类社会主导的生态系统亦复如是,它运用生态学的方法去研究城市、农田或是工业等人类技术生态系统,其中的人完全不具有独特性,而只是系统中的一个因子,如果把视野放在水稻上,那么人类活动则变换成了环境的一个影响因子。⑤这就可以看出,现代生态学在研究有机体与环境关系的同时,也探讨了人与自然之间的关系,证明二者之间不是割裂的,而是相互关联、连续的,从而在实证科学层次上反对了传统的人类天才性观念,驳斥了传统的人类中心主义观念,为环境伦理学的发展提供了科学基础。其次,罗尔斯顿认为生态学证明了维持人与自然间稳态与动态结合的必要性。罗尔斯顿说:“自然趋于稳态,但又从不长期保持一种稳态,而是在平衡之上叠加了进化的演变,就好像在一定的基础上形成一种旋律。”⑥自然界中的非平衡运动使物质与能量向更高结构层次发展,进而产生突变,产生生命过程中的创新性,体现出自然界物质运动方向上的前进性。生态学研究揭示了有机体遵循着在稳态中生存、在动态中进化的规律。“我们得把代表循环的圆与代表进步的矢量结合起来才能得出螺旋式的发展。在人类历史中,稳态虽然是必需的,但却只是事实的一面;事实的另一面,是人类在地球上发展了文明,并在此过程中不断增强自己驾驭自然的能力。这二者互为补充,才能代表真实的全部。”⑦显然,罗尔斯顿的生态伦理学致力于追求人与自然关系稳态与动态结合的伦理目标,一方面,必须保持人与自然关系间的稳态,极其重要的是保持自然本身的面貌,比如对已濒临灭绝的物种,同样的也要保护那些暂时还没有这种危险的物种,否则它们就会有同样的遭遇!另一方面,必须寻求人与自然协同进化,也即探索积极的动态发展路径,使人与自然关系实现真正的和谐。这也就是罗尔斯顿最后问道:“人类文明发展的过程难道不是使生态系统有着间断式的不平衡、有意识的替代和改变吗?”⑧看来是的。罗尔斯顿为长期以来自然被破坏得日益严重的事实而悲愤,在悲愤中同情这种情况下的自然,进而呼吁人们保护自然;同时,他要求寻求积极的发展路径,实现人与自然关系的和谐。罗尔斯顿的生态主义伦理学理论始于对生态学的理解,那么生态学给了罗尔斯顿生态主义哪些伦理学支撑呢?

二、罗尔斯顿对生态学的环境伦理拓展

罗尔斯顿的生态中心主义伦理学承认自然拥有客观的内在价值,这种客观价值不能还原为人类的主观偏好,因此人类具有维护和促进具有内在价值的生态系统的完整和稳定的客观义务,“人们应当保护价值———生命、创造性、生物共同体———不管它们出现在什么地方”。⑨罗尔斯顿自然的内在价值是建立在其关于生态学的理解之上,我们力图据此梳理出其理论进路。首先,罗尔斯顿认为生态学发现了自然的内在价值体系,并使我们认识到自然的价值。“从生态学的角度看,地球是有价值的;这句话的意思是:地球能够产生价值;而且作为一个进化的生态系统,它一直是这样做的……人类出现后,他发现地球常常是有价值的,能够满足他的各种偏好,能够提供有价值的体验。这种主观性的价值事件不过是发生在地球上的更大的、客观的价值生产和价值支撑事件的一个子集———尽管是一个处于顶点的子集,但仍然是一个以客观价值事件为基础的子集”。⑩显然,在罗尔斯顿看来,生态学揭示的自然价值是自然内在的,并在人利用自然的过程体验到。罗尔斯顿在《环境伦理学》中,从哲学层面全面地论述了自然具有的内在价值,其中包括生命支撑价值、经济价值、消遣价值、科学价值、审美价值、使基因多样化的价值、历史价值、文化象征的价值、塑造性格的价值、多样性与统一性的价值、稳定性和自发性的价值、辩证的价值、生命价值以及宗教价值等。罗尔斯顿在探讨上述自然价值的所有权问题时,强调这些价值并不因人的愿望而成为自私的,也不因为人体验到的而是自私的,因为人所拥有的许多价值不是以人为中心的。瑏瑡同样的,在我们体验这些价值的时候,也要尊重自然、遵循自然规律,保持生物共同体的完整稳定与美丽,“这已超越谨慎和实用主义的考虑,而认为人类对生态规律的遵循已成为一条重要的诫命。生态学成了一门伦理科学”。瑏瑢其次,罗尔斯顿认为生态学在伦理学科学的意义上显然超越了进化论。罗尔斯顿回顾了达尔文进化论被套用在伦理学领域所出现的问题,指出无论是把进化论的科学主张直接用于解释社会,还是力图从中筛选出一些具有伦理意义的论断,使其能够促进生命发展、促进和谐,都是不成功的。生态学则以其伦理学蕴涵而超越了进化论。生态学把自然中的各种冲突放在一个生命的动态网络中,在这里,即使物种间存在着各种猛烈的竞争关系,但这也是既对物种又对整个生态系统稳定有益的。“生态系统中的某种智慧,令人不单是畏服,而更多的是景仰……更精确地说,我们的一切价值都是在人类与环境的相关性中构建出来的。人类的成就无疑是超出了任何环境的规定,但这与环境并非是敌对的,而是对环境作了补充。”瑏瑣罗尔斯顿坦承这样的生态学观点容易激起哲学的批评,但他仍然坚持自己的见解,认为这有望提供我们加深认识的机会。他以利奥波德为例,后者依靠“保护生物共同体是对的”的直觉,彻底地否定了认为自然没有方向、无情和需要人来监管和修复的观点,推进了环境保护运动的发展。按照生态学范式看,自然应是人类的家园,人类所属于这个自然,那么就应把地球行星这个家看作美丽的、值得珍爱的,带着一种尊崇来面对它、保护它,起码不能破坏它。那么,生态系统的规律就成为人类必须遵循的,人类如果蔑视这种生态规律就只能是害了自己,罗尔斯顿最后说:“对于接受了生态学教诲的人来说,当今的环境的重新评价表明:服从生态规律不仅仅是关系到精明与否的问题。”瑏瑤第三,罗尔斯顿认为生态学发现了神学在对待自然中的问题。宗教对西方人无论是思想还是行动都产生了重大的影响,在面对自然的问题上,要求人征服地球的训令也在一定程度上影响着人类的观念(人类中心主义的)。罗尔斯顿说:“我们对自然的态度总在摇摆,摇摆于侵略与服从、剥夺与尊重、斗争与和谐之间。对人与自然关系的看法也摇摆不定,时而把人看作生活于孤岛上,时而又把人看作是身处大地之中;时而以人为独立的,时而又将他看作是与其它事物相联系的;时而把他看作征服自然的工程师,时而又将他看作生物圈中的普通公民。当前这场争论的新颖之处,在于它昭示了人与自然的连续性,要力量强大的西方丢掉在自然面前的狂妄自大,变得谦逊一点。”他指出,在生态学模型中,生态系统中的每个单位都是平等的,他们是互惠而对立的,而且这种互惠与对立都能刺激生命向前发展。人类也生存在这个自然系统之中,才会对此有了哲学的探讨,但即使人类在这个系统中有再多的选择,存在于这个系统之中还是决定了他们要受到来自环境的压力,“是这些压力促成了人类的独特性,并确定了人的完整性”。既然生态学发现了人类的这种特性的由来,那么就应在伦理的意义上加以限制,否则就会陷入人类中心主义,其后果就是人类会成为“自然中的一个孤儿而独自存在着,迷失于一个与他敌对的世界之中”。瑏瑥总之,生态学的研究范式提供了以往的科学所不能提供的人与自然关系的新的伦理主张,罗尔斯顿生态中心主义是把生态学视为一门极具积极意义的科学,其伦理学主张是符合生态学范式的。通过探讨罗尔斯顿对生态学范式的伦理应用,我们可以看到,罗尔斯顿的生态中心主义与生态学是十分近的。

三、以生态学为基础的罗尔斯顿环境伦理学

总体上说,罗尔斯顿的环境伦理学是以生态学为基础的,集中体现在以下三个方面:首先,从基础上讲,罗尔斯顿的环境伦理学是以对生态学前提和研究事实为基础的。罗尔斯顿的环境伦理学的起点在于承认自然界拥有客观价值,这些价值并不因是人类所体验到的而成为自私的或是属人的。这一点与生态学的科学前提是吻合的,生态学认为所要研究的对象与周围环境构成一个系统,在这个生态系统中的各种生命的或非生命的因子都是相互联系、相互制约的,只有在环境中的有机体才能与外界进行物质转换与能量交换,任何一种有机体都是在这种相互联系与制约中生存与发展的。或者可以说系统中的这些物质与能量正是有机体生存与发展的“价值”,而有机体在利用这些“价值”的同时也向环境输出他们所能贡献的“价值”,其中有的是直接有益的,有的则是相对有害的,但以生态学的视角,所有的这些“价值”对整个生态系统的发展都是有益的。罗尔斯顿环境伦理学的基础与生态学是多么的相近。当罗尔斯顿说自然具有“生命支撑价值、科学价值、使基因多样化的价值、多样性与统一性的价值、稳定性和自发性的价值和生命价值”的时候,这些都是生态学直接研究的范围;当他说自然具有“经济价值、塑造性格的价值”时,这些与生态学研究的种群分布格局、物种对食物的喜爱与选择也是十分相像的。这里可能会有伦理学所探讨的价值与科学研究的事实之间差异的问题,尽管罗尔斯顿在这个问题上并没有过多的论述,但是我们只要把有机体与环境间的物质与能量变换理解为“价值”就可以理顺了。其次,从结构上讲,罗尔斯顿的环境伦理学是以生态学为基础的。罗尔斯顿《环境伦理学》从生态整体出发,赋予自然价值的客观性,这样就提供了一个论证人与自然新关系的平台,进而论证了自然价值的层次性、工具价值和生态系统价值。他认为系统中的人应遵循生态系统的规律,阐述了对系统中各种有机体应有的态度,其中包括家养动物、猎获动物、濒危物种及整个系统的义务,探讨了应该采取怎样的环境政策、拥有怎样的“商业伦理”。在其另一本代表作《哲学走向荒野》中,罗尔斯顿首先从对生态学的论述中开始,挖掘出自然界的价值,再规定人类实践中应采取怎样的伦理规则。两本著作尽管采取了不同的路径,最后不约而同地走向了合璧,即对自然的体验,应该说在罗尔斯顿那里这是一种新的、更高层次的人与自然关系的和谐,最终实现“诗意地栖息于地球”瑏瑦的目的。当我们审视生态学研究的进路,可以看到生态学把研究对象视为一个系统,在这个系统中有的是有机体与环境间物质转换与能量流动,并研究这种变换的量,从而确定这个生态系统的类型,是成熟的还是发展中的,而相对于有机体则有在这种关系中它们(一般以种群以上层次为单位)的调节策略及对环境的反作用,整个系统就是在这种协同发展过程中走向成熟的。第三,从内容上讲,罗尔斯顿的环境伦理学是以生态学认知成果为基础的。从前面的探讨中,我们可以看出罗尔斯顿环境伦理学的基础与结构都以生态学为基础,从而也就决定了他的理论在具体内容或细节上更是对生态学认知成果的伦理应用。当罗尔斯顿说“伦理需要把握实在。这个世界的实然之道承担着它的应然之道”瑏瑧的时候,我们也就更清楚地知道了这一点。比如,罗尔斯顿在《环境伦理学》一书中的“物种与生态系统”部分用较多的笔墨论述了稀有物种保护的相关问题,如稀有动物的原地保护与异地保护的比较、人为灭种与自然灭种的阐述。当然罗尔斯顿在这里并不是做生态学的研究或论述,他的旨趣是利用生态学的研究成果,进而在伦理学层面上的探索。又如,罗尔斯顿在《哲学走向荒野》中关于生态学进行了如下的阐述:“生态学模型中,说自然界中不仅存在着互惠而也存在着对立,这已成为公理性。生态系统对它自己所支撑的生命也加以阻挠;事实上,生态系统对生命的阻力能刺激生命向前发展,在这一点上它不亚于生命的助力所起的作用……完整在于捕食和共生、建构与毁灭、升成与降解的交织之中。这个生命的系统包括了人类……尽管人类有着许多选择,他们也还是处于此系统之中的,从而不能免于环境的压力。是这些压力促成了人类的独特性,并确定了人的完整性。”瑏瑨罗尔斯顿先从生态学事实出发,确立有机体与环境间的正/负相互作用,并且这两种作用都是使生命向前发展,生命就是在这种“环境压力”下进化的,进而把这一事实推广到人与自然关系中。可见,罗尔斯顿环境伦理学有些内容是对生态学认知成果的直接推广,而有些则是在伦理学上的延伸。罗尔斯顿环境伦理学与生态学存在着密切的关系:环境伦理学既是对生态学的理解,又是对生态学的超越;既把生态学看作科学基础,又在结构与内容上充分利用生态学认知成果。根据上述理解,我们似乎可以认为这种环境伦理学是一种生态学伦理学(即一种关系科学的伦理学),下一部分我们将着重讨论罗尔斯顿这种做法的合理与不足之处。

四、小结

篇3

关键词:中学化学;教育生态学;优化

中图分类号:G632.41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4-9324(2016)19-0281-02

中学化学教学大纲对化学教学的目的做了明确规定:“使学生比较系统地掌握化学基础知识和化学基本技能;初步了解它们在实际中的应用;培养和发展学生的能力。”教育生态学是研究教育与其周围生态环境之间相互作用的规律和机理的一门新兴学科[1],也是当下教育学研究中的热点。研究教育生态学的意义是把生态意识融入教育的全过程中去。运用生态学的原理解决中学化学课程教学中存在问题的研究相对较少。

一、中学化学教学课程现状

(一)教学过程缺乏人文素养教育

有研究指出,多数教师在日常的教学过程中,只是将化学中出现的客观概念和知识作为必学的内容,而对化学的科学历史或者发展史则提的少,缺乏通史教育,他们普遍认为化学史教育提高不了学生的考分[2],中学教学中没有设置专题的化学史课程,对化学家的介绍也仅局限于生平的简介,没有系统性、完整性,没有突出其与化学学科的联系以及解决各种困难和问题的过程。

(二)教学客体思想能动意识淡薄

教学过程中的客体指的是学生,而学生面临高考的压力,且应试心理过重,导致接受知识的主动性不足,存在被动灌输的思想。化学的思想主要是物质的化学组成、结构、反应这三个理论体系组成。例如在介绍氧气能燃烧这一知识点时,学生很容易被铁在燃烧时产生的光和火焰所吸引,但如果没有教师的引导,从分子反应的实质来揭示燃烧现象的原理,学生一般只会注重表象,看热闹,缺乏思考。

(三)教学内容模式设计单一

在中学化学课堂教学中,教师在教学方法和教学手段上,多数沿用的是单纯的照本宣科方式,讲授式教学法,即一人讲,众人听,纯粹的灌输理论,不分轻重缓急,平铺直述的单项传授,且在新课改的环境中,课程教学中内容广泛,课时紧张,学生缺乏时间为思考留有余地。

(四)教学过程中缺乏德育教育

德育决定着人的政治方向,是教育目的的灵魂。中学阶段是青少年从幼稚到成熟急剧变化发展的过渡时期,在此期间他们模仿性强,可塑性最大,有着奋发向上的积极进取精神,容易接受教育影响,此时的德育对他们的一生起着定向和奠基的决定性作用。而当前社会处于一个历史发展新时期,许多新思想、新问题不断出现。一些学生的人生观、价值观取向发生倾斜,拜金主义、享乐主义抬头。受教育体制影响,应试教育中重知识教育,轻思想品德教育,造成学生价值观淡薄,忽视了教育中先成人后成才的教育主导思想。

二、教育生态学的含义与课程生态学体系构成

(一)教育生态学

教育生态学是门新兴的交叉研究领域,其研究内容既可以是微观的课堂教学,也可以是教学和文化等宏观的教育生态研究。教育生态学的主要特点是应用生态学的理论和方法研究教育现象和教育问题,探索教育规律的一门新兴学科[3]。

(二)中学化学课程生态学体系构成

《中学化学课程教学要求》中明确指出“在九年义务教育的基础上,以进一步提高学生的科学素养为宗旨,激发学生学习化学的兴趣,尊重和促进学生的个性发展;帮助学生获得未来发展所必需的化学知识、技能和方法,提高学生的科学探究能力;在实践中增强学生的社会责任感,培养学生热爱祖国、热爱生活、热爱集体的情操;引导学生认识化学对促进社会进步和提高人类生活质量方面的重要影响,理解科学、技术与社会的相互作用,形成科学的价值观和实事求是的科学态度;培养学生的合作精神,激发学生的创新潜能,提高学生的实践能力。”从教育生态学角度来看,教师、学生构成中学化学生态教学的两大生态主体,而与教学相关的物质环境、精神环境构成两大教学生态环境,与生态主体共同构成的有机统一体。物质环境包括教学设施、教学时间、空间,精神环境包括师生情感、教学制度、教学内容等元素。上述各元素之间存在信息流、物质流、能力流的持续动态交换,进而为课程教学创造了一个良好的生态系统。

在实际教学过程中,教师、学生、教学环境等因子共同构成微生态系统,各种因子相互依存,相互制约,在平衡-失衡-调整-再平衡的矛盾运动中形成一个有机的生态整体。学生通过教师传授知识获得所需,学校为教师和学生提供环境,即教学环境是由此两部分相互作用而组成。中学化学教学作为这一有机整体的组成部分,通过信息的流动以及能量的传播所形成的网状关系联系起来,发挥其所特有的优势来提高和完善课程教学。以生态学的观点来说,人和环境是统一结合的,二者相互影响,相互制约。所以,中学化学教学在这一方面是借鉴和应用了生态学的观点。

三、教育生态学视角下提升中学化学课程教学实效性

当前形势下,中学化学教学需要改变固有模式,通过生态学中人本化的教育思想,创建新的教学理念,提升中学化学课程教学的实效性。

(一)以生态多样性理论丰富教育主体的资源建设

中学化学课程的教与学是在一个大的生态环境中进行的,其教学团队是作为生态群落出现,首先要提高化学教师人文素养,丰富生态主体的层次和结构,目的可以提高课程的教学质量。学校或者地方教育部门通过举办相应的专题培训班,不断提升教师的理论水平,有计划、有组织地开展就业指导课程的培训工作,积极创造条件组织参加各类校内外培训、研讨、参观、交流等活动;其次,地方教育局可以聘请社会中化工研究所、优秀化工企业等单位部门的技术专家作为指导教师,定期或者不定期地举办相关技能、知识的讲授和培训,拓展专业教师的视野,丰富教师的知识储备;再次,教师培训机构可以鼓励中学教师申请教育学、心理学相应学历的继续再教育,获得相应的资格证书,做到“一专多能”。

(二)以个体生态学理论指导教育客体的培养

个体生态学是以个体生物为研究对象,研究个体生物与环境之关系,特别是生物体对环境的适应。学生作为中学化学教学环境中的个体而存在,容易受到外界环境中各种影响因子的作用[4]。教育工作者应针对不同专业、不同年级、不同性格状况的学生,依据不同个体生态的特点,调节教学环境中的影响因子作用,建立新的教学方式来改善教学效果,使其满足学生的需求。在发展教学理念的同时,教学中把握社会对中学毕业生参加高考要求这一主导因子,建立相应咨询工作室、网站聊天室等,并结合心理健康辅导咨询,利用限制因子定律,耐度定律,调节学生心理、情绪等影响因素,满足学生对精神方面的建设需求,帮助学生改变自己的不足,避免教育过程中出现所谓的花盆效应,帮助学生适应社会需求,提升自我的知识水平和技能,从而能够全面发展自己的综合素质和能力。只有紧跟时代的步伐,才会使得学生乐于接受,才会有可持续发展的方向。

(三)以族群认同理论协调教育主体和教育客体之间生态平衡

在生态学中,族群认同则是指族群身份的确立,它表示族群成员对所属族群的认知和信赖。在中学化学指导教学中,通过利用生态学中的族群认同理论,使得中学生对教师有认同感,并通过其在知识上的更新,了解中学生的需求来发展化学教学。受教育者和教育者只有彼此之间建立良好的互相信赖的关系,才能更好地发展中学化学教学。第一,在教育之前,为使学生充分理解,先要做好准备工作,即理解和把握学生的需要,以此研究教育发展方向;第二,紧跟社会发展需求,将一些热点或者学生所关注的社会动态加入到教学内容中,吸引学生眼球,从而使学生主动配合教学,或者通过实践与理论相结合,来增强学生的实践能力;第三,增加教师和学生的合作机会,通过教师和学生的互动以及合作来完成任务,并从中获得感想或问题,通过学生的反馈,有老师帮助解决,以实现教育目的。

(四)以最适度法则完善化学教学课程生态体系

中学化学课程教学体系需要进一步完善,随着自身发展,教育生态环境的各种生态因子对于教育生态的个体、群体、系统都有自己适应范围的上限和下限,在此范围内,主体和客体都能很好发展,这就是教育、教学中应该遵守的最适度原则[5]。中学生处于青春期,其不同成绩阶段和年龄阶段的学生对于化学专业知识的掌握程度、熟悉程度都不一致,教育者应通过分析不同阶段的中学生在化学知识学习方面上的需求,改变教学单一化,机械化的模式,针对各个阶段学生群体的需求特点来精选教学的内容,以此实现教学的实效性。

参考文献:

[1]吴鼎福,诸文蔚.教育生态学[M].南京:江苏教育出版社,2000.

[2]邱秀华.教育生态学视角下医学教师专业化发展的现状及对策[J].中国高等医学教育,2013,(08).

[3]王凤产.试探教育生态规律[J].河南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1,(04):14-16.

篇4

关键词:土壤生态学;野外实习;全员全过程

中图分类号:G642.0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4-9324(2016)02-0021-02

土壤生态学研究土壤生物与环境的相互关系,包括土壤生态系统的结构功能、土壤生态过程和格局等。土壤生态学课程出现在大学本科生态学教学体系中,在生科类本科教学中具有重要的素质教育作用。土壤生态学教学过程中越来越强调野外实习调查的作用,强调通过野外实习和实验室实验认识土壤生态系统的结构和功能特点。通过野外实习加强对土壤生态过程和格局的理解,掌握土壤生态学学科基本内容,培养土壤生态学研究的基本技能。

一、土壤生态学野外实习的必要性

土壤生态学野外实习是通过在不同的陆地生态系统进行土壤取样,对土壤生物和环境指标监测。在野外实习中,学生们在不同生态系统类型的土壤中取样,在对陆地生态系统地上部分进行物种调查和观测过程中,进一步了解地下生态系统的结构功能,从而理解陆地生态系统地上部分和地下部分的紧密联系。土壤取样是土壤生态学野外实习的重要步骤,通过对土壤剖面的认识,结合土壤物理化学性质的调查,学生能够理解土壤生物与环境的关系,进一步认识土壤生态系统作为一个整体所发挥的重要作用。

土壤生态学野外实习使学生有机会把植被―土壤―大气各界面的生物地球化学循环联系起来考察,对生态学研究热点问题如温室气体的排放、碳循环和氮循环等有了更为深入细致的理解。生科类本科学生通过土壤生态学野外实习,能够把实验室室内实验与野外调查取样结合起来,从而树立生态系统整体认识观念,对提高综合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具有重要意义。土壤生态学野外实习逐渐成为大学本科生态学教学体系中的重要环节,在大学生生态素质教育中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

二、土壤生态学野外实习的内容与方法

土壤生态学是土壤学、生态学、地理学以及环境科学相互交叉的一门新兴学科。从土壤生态学这一学科特点出发,土壤生态学野外实习内容涉及广泛,包括土壤生物与土壤结构、土壤生物与生物地球化学循环、土壤生物与生产力、土壤生物与生物防治等。土壤生态学野外实习强调应用整体与局部结合的方法论,重视土壤生态环境与社会环境相结合的思路,通过野外实习观测土地利用管理和土壤管理对土壤生态系统结构功能的改变过程,探索从根本上改善与维持土壤生产力的方法。

土壤生态学野外实习主要包括土壤生物的调查和土壤物理化学性质的监测。土壤生物可分为土壤微生物和土壤动物两大类。土壤微生物包括细菌、放线菌、真菌等类群,利用磷脂脂肪酸检测、微生物纯培养、微生物生物量熏蒸测定等不同方法对土壤微生物进行分析。土壤动物包括环节动物、节肢动物、软体动物、线形动物和原生动物等,通过显微镜观察对土壤中肉眼看不见的原生动物和线虫等进行分类鉴定。野外实习样本的观测训练了学生的实验动手能力,使本科学生对土壤生物有了具体形象的认知。同时,实验室室内实验对土壤物理化学性质进行监测,包括土壤pH、土壤含水量、土壤有机碳、土壤总氮、土壤速效氮、土壤总磷、土壤速效磷等指标,做到较全面地观测对土壤生物影响的环境指标。野外实习和实验室室内实验的结合使学生从生态系统整体上认识生物与环境的关系,并在野外试验和室内操作过程中培养了生态感。

土壤生态学野外实习也关注人类活动对土壤生态系统的影响。人类活动会影响到土壤生物和非生物环境的组成和相互作用,改变土壤生物主导的生态过程。土壤生态学野外实习中引导学生观察人为干扰下土壤生态系统的退化机制,探索适宜的土壤管理方法以利恢复土壤生态系统的结构与功能。土壤生态学野外实习中学生有机会观测到土壤生物多样性和土壤生态系统服务功能之间的相互关系,有助于学生深入理解土壤生态过程的驱动因子和土壤生态系统中食物网的生态功能。野外实习把土壤生态过程与土壤生态系统格局联系起来,有助于学生从宏观和微观多角度理解生态过程和格局之间的关系。

土壤生态学野外实习内容紧密结合当地生态系统管理的需求,教学过程中结合当地生态系统定位研究站的科研工作开展生科类本科学生的野外实习工作。当地生态系统定位研究站属于北亚热带向暖温带的过渡区域,其植物群落具有明显的过渡特征,是许多物种分布的南北分界。当地生态系统定位研究站为本科土壤生态学野外实习提供了良好的平台保障。在土壤生态学野外实习过程中,注意引导学生理解当地生态定位研究站的科研工作,从而更好地理解土壤生态学基本知识,强化土壤生态学研究的基本技能训练。野外实习把多学科交叉知识运用到实践中,通过交流与合作学习的方法在学生的身体力行中提高大学生的整体素质。

土壤生态学研究技术的发展促进了土壤生态学科学研究的进展,使得人们对土壤生态系统的认识进入到更深入的层次。在土壤生态学野外实习中,针对现实生活中存在的土壤退化和土壤污染等现代文明病的解决提出了更多的技术方案。野外实习过程注意引导学生关注当地生态环境实际问题,指导学生从生态系统服务功能评估和土壤管理的角度综合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土壤生态学野外实习作为生态学本科教学课程体系中的重要一环,对培养学生的生态素质起着不可替代的重要作用。土壤生态学揭示的土壤生态过程和格局是自然界长期演化的结果,人类活动的干扰特别是工业革命以来的大规模土地开发威胁到土壤生态系统的健康,减少了土壤生物多样性,破坏了土壤生态环境。土壤生态学对土壤环境和土壤生态过程调控机制的深入观察是野外实习的重要内容。土壤生态学野外实习廓清了土壤生态环境的重要问题,使学生认识到土壤健康的重要性,对土壤退化和恢复的复杂性有所了解,进一步提高保护生态环境的意识。

土壤生态学野外实习中强调联系土壤生态学理论知识,在实习过程中深化理解土壤生态功能。土壤生态学的产生以土壤成土因素学说的形成为标志,生态学知识仍强调土壤作为生态系统组分、作为植物的营养基质所起的作用,但往往忽略土壤的其他功能。在土壤生态学野外实习中,通过实地考察强调了扩展土壤生态学知识范畴的重要性,突出了土壤生态学交叉学科的特色。土壤生态学野外实习把生物因素―非生物因素共存的自然存在物即土壤作为一个整体研究对象,揭示了土壤生物和周围环境介质相互作用的过程。

很多情况下,土壤生态学野外实习对土壤生态过程观察的失效往往是因为缺乏对土壤生态过程发生影响的人类活动的理解。土壤占据着地球大气圈、水圈、岩石圈和生物圈的中心地位,这个事实本身就说明了对土壤进行多学科交叉研究的必要性。土壤退化影响着地球表面的系列生态过程,对人类社会具有巨大影响。土壤生态学野外实习使学生对土壤在自然界和人类社会中的作用有机会进行全面深入的调查。野外实习调查中强调了土壤对生物提供栖息地和养分的功能,认识到土壤食物网和土壤养分循环的关系。野外实习使得学生认识到土壤生态系统和地上生态系统一样,存在着食物链和食物网,存在着生物对环境的适应,存在着生物之间不同类型的种间关系。土壤食物网中复杂的土壤生物种间和种内关系是野外实习关注的一个重要内容。野外实习中设计实验认识土壤的清洁功能,验证土壤具有的限制病原微生物生长的抗菌作用,了解土壤生物降解土壤表面有机质的过程。土壤生态学野外实习过程中,通过分析全球各种类型土壤的功能,使学生深刻理解土壤和岩石圈、水圈、大气圈、生物圈乃至各民族文化的相互作用。野外实习使学生认识到土壤在生物圈中的重要作用,初步认识土壤形成和岩石圈表面部分矿物质的关系、水循环过程和土壤对古老生命形式的保藏。虽然这些知识只是在野外实习中简单应用,但对学生以后独立从事相关方面的研究工作具有重要的启发意义。

三、土壤生态学野外实习管理

土壤生态学野外实习管理强调全员全过程的系统管理。参与野外实习的每一位教师和学生都参与到实习的管理过程中。本着提高本科生教学质量的目标,野外实习从野外采样到实验室室内实验,同一批教师和学生同时参加同一批的各项工作。从联系实习基地到学习落实实习基地管理规章制度,教师和学生合作完成实习计划的制订和实施。

土壤生态学野外实习过程中,实习指导教师每天按时填写野外工作日志,落实实习基地常规管理措施,组织当天实习计划和具体安排。野外实习过程中,实行学生选择科研题目进行实习的方式,落实野外实习科研化,野外考核常规化的奖惩制度。野外实习中实施分组合作,保证土壤生态学基本内容和基本技能训练到位。野外实习在本科教学体系中占有必要学时,结合学校三学期制落实野外实习的课时安排。按照野外实习时间和进度安排,组织实习研讨课对野外实习内容进行学术讨论和交流,引领学生进入土壤生态学科学研究的殿堂,激发学生的科研兴趣。

参考文献:

[1]刘俊华,夏江宝.生态学野外实习教学模式的改革与探索[J].安徽农学通报,2014,20(22):148-150.

篇5

关键词:语言生态学;大学英语教学;启示;改革措施

一、概念简述

语言生态学(ecology of language),又称为生态语言学(eco-linguistics),是自然生态学与语言学合并衍生出来的一门科学,从生态学的立场来讨论语言与环境的相互影响。斯坦福大学的E・Hangen(1971)率先提出和应用了“语言生态”(Language ecology)这一概念。“语言生态”是指特殊指定的语言与所在族群、社会及文化地理环境相互影响的生存发展关系。[1]宏观和微观的语言生态系统共同组成了有机统一的语言生态系统。所有能够加强或减弱某特定语言功能的环境因素是语言生态学探索的重点。

二、生态因素分析

按照生态学的原理考虑,教育领域中的各个单元的生态系统是各不相同的。[3]英语作为一门大学课程,也有其自身独特的生态系统。区别于不同的自然生态,它是一种人工构造的生态,属于生态语言学的一个子系统。大学英语教学生态可分为两个层次:宏观层次与微观层次。宏观层次因素包括英语教学的社会环境、校园文化、课程设置、教学进度等;而微观层次因素则覆盖课堂主体教师和学生、传授方式、课程教材、课堂氛围、辅助设施、授课人数等。在宏观层次因素中,社会环境占影响教学生态的主导地位。

三、改革措施

1.提高教师综合素养,增加知识的丰富度。

教师首先在思想理念上明确大学英语教学改革是必然的趋势和当务之急,在一定程度上学生的思想意识受到老师意识生态的感染。另外英语教师应该具备和完善工作能力。一言蔽之,应当将提升教师的综合素质水平放到大学英语改革的先锋地位。

2.变更大学英语课程设置。

现在,大部分高校大忽视听力和口语的培养。务必要提高学生的应用能力,改变传统“沉默”式的英语学习,加强对听、说、读、写等实际应用方面的培养。

3.合理运用教学方法。

教学方法和教学模式都是教学生态要素,教学效果很大程度上取决于教学的途径和方式。以此为例,语法翻译法和阅读法(Grammar translation and ReadingMethod )侧重于语句和语篇的语法讲解和翻译,目的在于培养学生的阅读和翻译能力;直接法(DirectMethod)侧重于培养学生在全英语授课的情景下学习语言,交际法(Communicative Ap-proach)视听法(AudiovisualMethod)和听说法(Au-diolingualMethod)都侧重于培养学生的听说与交际能力。

站在语言生态学的立场上,综上所述都是教学生态系统的基本因素,对于目前的多媒体网络教学也不例外。[5]失衡地偏重个别方法或模式都会打破教学生态系统。比如说,极度依赖多媒体网络在大学英语教学中的作用,出现“机器人教师“的现象。复旦大学外文学院蔡基刚教授(2005)曾说:“我们要认识到,建设基于多媒体的教学模式并不是要取代课堂教学”[6]任书梅也曾说:“在多媒体教室进行大班上课采用的电子教案,减少板书时间,讲课节奏明显加快,包含信息量大,内容更加丰富,造成学生目不暇接,只能在课件中慢游。”

4.建构良性的英语课堂规模和层次。

根据生态学领域的阿里氏原则(Allee’s Principle),种群的疏密程度随生物种类和环境条件的变化而变化,过疏或过密都会成限制因子。所以,每种生物都有自己最适密度。[8]根据这一生态理论,英语课堂作为一个小生态,也有其最佳规模(公认的最佳规模是10至20名左右)、构成以及内部组合。然而由于近年来高校的大规模招生,课堂模式难以实现这种“最佳群聚度”;另外,考虑到每个人的英语基础和天赋的差异,也应尽量避免“有教无类”的讲课方式。为此,要营造既合理又平衡的课堂生态氛围,适当地缩减班级的人数规模。

5.平衡语言输入、吸纳和输出三环节。

Krash-en(1981)的语言输入假说(Language InputHypoth-esis)认为,学习者是通过对语言输入的理解而逐步习得第二语言的,可理解的语言输入“(Compre-hensible input)”是语言习得的必要条件 [10]从Krashen和Swain的观点看,语言输入,吸纳和输出都属教学生态的要素,教师为学生提供的资料和对学生语言的培养要与学生的接受能力相互匹配;语言输入和吸纳是语言输出的根本,语言输出反过来促进语言输入和吸纳,三者彼此作用,共同发展。

以往我们关注语言的输入而忽略了吸纳和输出,因此,大学英语教学改革就应矫正来自教学生态的紊乱现象,使输入、吸纳与输出三环节彼此保持互利共存的动态平衡。教师不光要输入专业的语言知识,而且要为学生提供语言输出的平台,来更好地验收学生们的吸收理解情况。

6.改革课堂教学用语,优化语言生境。

语言生态学理论对语言的传播产生了深远的影响。W. Trampe说,语言的生态系统是由语言及其使用和它们之间的关系构成。教师应采用双语或者全英语的授课模式模拟自然的语言生态环境,营造“身临其境”的语言氛围。

7.创设和营造校园语言生态环境。

实施现代教学设备在课余时间向学生开放政策。每星期可定期给学生播放一些实景英语记录片、教育片、英语电影等;组织英语角,为学生们提供语言输出的条件;这些方法对缓解英语教学生态失衡有一定的作用。

参考文献:

[1]范俊军.生态语言学研究述评[J].外语教学与研究,2005(2): 110-115.

篇6

教育生态学对幼教管理的影响

随着社会的发展,生态理念对人们的思想观念产生了越来越大的影响。从人们生态意识逐渐加强的情况看,教育部门的幼儿管理工作也需要运用生态理念,解决长期教育发展过程中幼儿管理工作不到位的问题。幼儿管理是一项系统性工作,具体实施过程中需要从多方面进行思想教育,让幼儿在学习、生活的过程中形成正确的思想,提高自己的学习效率和学习能力。通过生态学理论和方法解决其它学科的问题,可以产生良好的效果,促使幼儿管理工作与生态学理论融合在一起,全面提升幼儿管理水平。在教育生态学背景下,需要更好地认识和解决幼儿管理中的问题,逐步建立起完善的幼儿管理制度,从根本上解决幼儿工作中的矛盾和问题,进一步推动幼儿的全面发展。

教育生态学对幼儿教育管理工作会产生重要的影响,从理论的视角看,需要把生态学理论和原理运用到幼儿教育上去。幼儿的生长与生物的进化是相近的,只有进行有序的寻求和拓展资源,才能对幼儿园的幼儿管理工作进行生态定位,全面调整需求生态位,让幼儿能够更好的适应幼儿教学,对其适应幼儿园环境产生重要的影响。幼儿园管理工作可以通过适应完成移植和生长工作。幼儿生态学是一个复杂的、有机的、统一的生态系统,在幼儿管理工作中运用教育生态系统,可以更好地解决不平衡、矛盾性问题,对整个教育系统工作会产生积极的影响。同时,教育生态学的运用也会对幼儿教育管理工作的精神环境和物质环境产生重要的影响,教师们需要在两者相互作用的过程中对幼儿管理与发展的规律进行全面把握,从根本上提高幼儿教育管理工作的效益。

转变幼儿教育管理模式

幼儿教育管理工作需要从管理理念创新出发,积极引导模式转变,让教育生态学能够在幼教管理中发挥积极理论指导作用。这是幼教管理工作的首要条件,也是幼教管理工作的客观要求。

教育生态学视角下幼教管理观念的创新 随着改革开放深入和社会经济的发展,幼儿教育管理工作的观念亟须转变。在社会上各种新观念、新思想的作用下,不仅幼儿工作拥有了更广阔的空间,而且也对当前幼儿教育产生了巨大的影响。因此,只有坚持生态学理念,让影响幼儿工作的各种因素能够处于同一生态环境下,幼儿教育管理工作才能顺利开展,产生积极而明显的教育效果。从幼儿教育管理工作的现状看,多数幼儿教师对教育生态学的观念理解还不够透彻,需要改变传统的管理模式,解决传统思维习惯问题,全面提升对教育生态学理念的理解,为幼儿管理工作步入一个新的水平创造良好条件。在教育生态学理论的指导下,幼儿管理工作需要树立对幼儿服务的思想观念,为幼儿学习生活营造良好的环境氛围,帮助幼儿养成科学的学习方法和动手能力,鼓励幼儿参与各项游戏活动和学习活动,从而有效地提高幼儿的素质。同时,在教育生态学的引导下,让幼儿的个人成才目标与国家、社会的需要结合在一起,从而能够全面实现人与社会的和谐统一,形成完善的幼儿教育生态系统。

传统的幼儿管理观念是把幼儿作为“物”来进行管理的;在教育生态学的视角下,需要改变以往命令管理模式。幼儿教育管理需要适应时展的要求,在生态学作用下变命令管理为服务管理,从根本上提高幼儿管理水平,为幼儿管理工作的优化创造良好的平台。把人的因素放在管理的重要位置,积极引导幼儿进行学习模式创新,形成动态学习生态系统。在生态学的引导下,需要认真分析幼儿个体差异性,从而能够形成教学相长、相互激励的关系。

教育生态学视角下幼教管理体制的创新 幼儿教育管理工作需要在生态学视角指引下,保证服务模式不断转变,让新的服务方式能够更好地推动幼儿管理工作的创新,为幼儿管理工作体制机制创新营造良好的氛围:幼儿的组织具有一定的章程,因此在工作实施过程中需要按照一定的程序,积极稳妥地推进幼教管理体制的创新,为教育生态学模式创新营造良好条件,只有按照一定的章程,才能形成幼儿管理工作的具体目标;同时,还要按照教育生态学的要求,积极稳妥地推进幼儿教育模式的创新,从而建立起较为规范的管理制度;此外,幼儿教育管理工作的总体任务需要在教育生态学的指引下,积极稳妥地推进理念创新,从而能够形成正确的幼儿管理观念,引导幼儿思想创新,积极完成学习活动,逐步提高学习能力。

幼儿教育管理工作的制度建设要从弹性学制、选课制、学分制等角度出发,让幼儿形成多元化的思维模式,保证其能够形成正确的思维模式,提升思维能力,为未来学习生活打下坚实的能力基础。在教育生态学的指引下,需要逐步打破传统班级体制,改变幼儿管理方法,让管理者能够采取行之有效的方法,不断创新和完善幼儿教育管理工作制度,提升教师的工作水平和工作能力。此外,在宿舍区管理过程中,需要创设良好的区域文化和宿舍文化,组织开展丰富多彩的文体活动,营造健康向上的学习生活氛围,从而形成生态化的幼儿教育管理工作环境。

教育生态学视角下幼教管理方式的创新 幼儿管理需要在教育生态学视角下,积极稳妥地推进各项工作,保证幼儿能够成为优质服务对象。把幼儿作为维护和服务的对象,就不能从制度角度去约束幼儿,需要引导幼儿向正确的学习方向迈进,让幼儿能够在日常学习过程中不断提高自身的能力。转变幼儿教育管理工作的管理模式,首先需要不断创新管理制度来提高创新服务水平,为幼儿更好地提升素质创造良好的学习生活环境。在教育生态学的指引下,幼儿管理工作者对幼儿要有强烈的爱心,对工作要有一种强烈的责任心,要充分发扬奉献精神;具体实施过程中,需要把教育人放在一切工作的首位,从根本上形成服务育人、管理育人的局面。

幼儿管理工作者要注重思想工作的科学性、实效性、趣味性,在开展丰富多彩的活动中不断实现幼儿管理的创新。幼儿教育思想政治工作,需要从班级管理工作实际出发,特别需要从辅导员、班主任角度对幼儿进行全方位的跟踪管理,确保幼儿管理工作能够形成良好的局面。幼儿管理工作需要让幼儿产生学习动力,并在实施过程中形成一种铁的纪律,保证幼儿服务管理工作能够形成一种可持续管理的局面,让教育生态学理论在幼儿管理中发挥积极的指导作用。

幼儿教学管理制度建设

随着幼儿教育的不断发展,教学环境和教育制度对其影响越来越大,只有加强幼儿教育的制度建设,才能为幼儿教育提供良好的生态环境。从源头上解决幼儿教育过程中存在的各种难题。社会需求在新的环境下发生了变化,从根本上要求幼儿教育需要转变观念,改变传统模式,才能形成良好的幼儿教育生态环境,从而对幼儿教育的各种模式优化产生积极的影响。

在新的市场环境下,幼儿教育需要和制度建设紧密结合在一起。从幼儿的能力和发展出发,形成完善的幼儿教育体系,对各项指标进行定期考核,确保幼儿教育能够符合教育发展规律的具体要求。生态环境下的幼儿教育制度建设,是一个系统性工程,需要结合时代特征,形成适合幼儿发展要求的管理制度,幼儿园的整体环境才能得到改善,整个发展教育模式才能优化。因此,幼儿教育需要建立完善的引导制度,通过科学引导,让幼儿能够真正认识事物,发现事物运行的各种轨迹,从而为其未来的学习和生活提供帮助。

在新的社会环境下,幼儿教育面临新的问题,需要不断加强制度建设,把优化制度作为一项重要的教育工程,提升幼儿教育整体水平。可以在幼儿教育中设立趣味课程,让幼儿领悟课程的整体性和趣味性,对幼儿更好地接受知识具有重要的作用。比如,对幼儿的杯子和玩具进行编号,让其进行信息识别,可以锻炼幼儿的识别能力。通过跟踪调查,经常参加识别训练的幼儿能够不断获得启发和思考,其逻辑思维能力很快就会有不同程度的提高。

幼儿园在制度建设时需要突出一种爱,让每个幼儿在学习过程中能够感受到家的温暖,从而能够为生态校园建设创造良好的条件。校园生态环境对每个幼儿的发展非常重要,需要从每个指标出发,建立完善的指标体系和评价体系,确保幼儿教育能够符合教育发展规律的要求,按照制度建设的模式不断创新。

篇7

然而,我国的媒介生态理论研究起步较晚,而且由于该理论是生态学理论与方法和媒介研究的结合,因此其结合状况往往因研究宗旨的差异而各有偏重,从而出现界定模糊等问题。鉴于此,本文试图对媒介生态理论从传播理论渊源、研究进展等方面追根溯源,进行深层探讨与分析,并以此为基础对“媒介生态”予以新的范畴界定,以期能起到一定的梳理与廓清作用。

媒介生态的传播理论渊源

媒介生态理论从本质上而言是一种传播理论,传播学科史上的各种传播模式论就蕴藏着其理论萌芽。尽管这些模式论的侧重点各有异同,但都或多或少谈及媒介与社会互动的问题,这正是媒介生态理论关注的重点。因而,本研究以此作为媒介生态理论的传播理论渊源。

赖利夫妇于1959年提出的他们称之为工作模式的模式,把传播系统置于社会系统的框架之下,认为大众传播是各种社会系统之一;传播系统的传播活动与过程,既受其内部机制制约,还受其外部环境影响。其中,“传播系统包含于社会系统之中”的观点是媒介生态理论的基础。

梅尔文・德弗勒与桑德拉・鲍尔-洛基奇于1976年提出的大众传播媒介系统依赖模式,把社会看作一个有机的结构,媒介系统是一个信息系统,受众、媒介和社会体系三个组成部分通过媒介系统掌握的三种信息资源―― 收集或制作信息的资源、信息处理资源与信息传布能力形成依赖关系。该模式主要关注社会结构条件和历史环境,关注微观与宏观系统各个部分的相互关系,从而具有宏观视野。

1970年田中义久提出“大众传播过程图式”,认为传播过程即符号/信息交往过程,建立在能量与物质交往基础上,与社会的生产力、科学技术、生产关系和意识形态保持普遍联系和相互作用。这实质上是一种生态的观点,从与宏观社会结构的普遍联系上把握社会传播过程,把社会传播过程看作是人类社会总过程的一部分。

研究进展

学者崔保国在其论文《媒介是条鱼――理解媒介生态学》中对当前国内外媒介生态学的研究与发展现状进行了全面系统的回顾。目前国内现有关于媒介生态的研究,也基本是以该研究成果为基础。此外,国内目前关于媒介生态的研究著作包括译介作品甚少,在资料收集方面存在相当的难度。因此,本文关于国外媒介生态学起源与发展的文献综述主要参考该研究结论,其它研究内容则是笔者对所收集资料与文献的分析与阐述。

(一)国外媒介生态学的研究起源与进展

全球范围内的媒介生态学研究主要起源于北美,并分为加拿大的多伦多学派和美国的纽约学派。美国学者认为“媒介生态”的第一部著述是美国学者尼斯卓姆(Nystrom)的《面对媒介生态理论:人类传播系统研究理论范式集锦》。纽约学派的尼尔・波兹曼(Neil Postman)最早正式提出“媒介生态”概念并将其建设成一门大学课程。媒介生态学最初主要研究科学技术对传播的影响。

20世纪80年代,美国学者乔亚舒・梅洛维茨(Meyrowitz)开始关注大众媒介内容及其反应,重视媒介与环境的关系。认为媒介是社会环境的一部分,受众选择媒介受社会环境制约的同时,媒介对社会具有强大影响力。此外,他将受众纳入情境概念,认为传播行为受受众制约,必须根据受众类型选择合适的传播方式与信息。因此,其媒介理论 “把媒介研究纳入社会环境分析之中,从而开辟了一种社会学视角”(1)。

20世纪90年代以来,美国的媒介生态学主要研究各种媒介符号和信息本质以及传送特性,考察传播符号和传播学的物理结构如何影响文化。兰斯・斯瑞特(Lance Strate)和凯萨・曼孔卢姆(Casey Man Kong Lum)是其代表人物,曾于2002在《新泽西传播学杂志》上主编了关于媒介生态学学术渊源的专辑。大卫・阿什德的《传播生态学――控制的文化范式》则是关于媒介生态学的最新近著作,立足于信息技术和传播对社会活动的渗透与控制,关注信息技术和传播对受众的影响。

(二)国内及台湾地区关于媒介生态研究的进展与现状

崔保国认为,我国媒介生态研究在学术渊源上与国外没有直接联系。邵培仁教授发表的研究论文《传播生态规律与媒介生存策略》与《论媒介生态的五大观念》开了国内媒介生态研究的先河;其后,童兵教授在《入世一年的中国传媒市场格局》等文中明确提及“媒介生态”。之后,张国良教授关于上海市民媒介接触情况的调查研究等是对媒介生态的实证研究,表明媒介实务研究者开始涉足媒介生态研究。自此,媒介生态的研究日益趋多且多与社会现实加以结合。

笔者经过文献搜集与整理发现,国内目前关于媒介生态的研究主要集中于最近两年(2003-2005),且在所搜集文献中,其研究主题大致可分为三类:一是以媒介生态为研究视角或作为研究框架,探讨其他媒介问题。如《从媒介生态角度谈广告自律》等;二是从不同角度研究媒介生态本身,有个案与宏观研究。如《从媒体寻租行为看媒介生态的破坏》、《中国近代报纸生态环境演变轨迹》等;三是直接将生态学理论应用于媒介问题的研究,比“媒介生态”的研究更为微观、深入。如《论媒介的生态共生与信息互补》等。这三类研究主题又集中于三种研究视角:一是大众传媒自身在生存环境变化中的适应性变迁;二是大众传媒与社会生存环境的互动关系,偏重于媒介对社会的作用与影响;三是媒介生态与环境自身。

台湾对媒介生态的研究早于大陆。1987年臧国仁提出社会相对论,探讨传播生态环境中政治、经济等对传播媒介的影响。1992年苏钥机从生态共栖与杂交角度探讨大众传播媒介互相存在与影响的现象。1994年洪平峰出版的《电视生态学》则是应用媒介生态学的成果性著作,以生态科学的角度作为分析架构的理论基础,经由文献分析与实证调查,探讨台湾电视生态变迁。此外,台湾中正大学电讯传播研究所与交通大学传播科技研究所,于 1994年7月29-30日合办了“1994传播生态学术研讨会”,发表了有关传播生态理论、传播生态与公共领域等十四篇论文。

范畴界定

当前关于媒介生态的研究之所以出现对“媒介生态”的不同应用与理解,最根本的原因在于其界定尚未明确。因此,范畴界定成为媒介生态研究的必要前提,也是本研究的落脚点。

1866年德国生物学家海克尔首次提出“生态学”,认为生态学是“关于有机体与周围外部世界关系的一般学科”。(2)换言之,生态学是研究有机体及其环境之间关系的科学,所谓环境则是构成主体生存条件的各种外界物质实体或社会因素的总和。(3)

媒介生态学研究的主要问题是媒介及其环境之间的互动关系。就媒介而言,环境有两种:一是媒介赖以生存与发展的现实环境,另一种是媒介通过其传播活动介入现实环境作用后所形成的已发生改变的环境。阿什德分别称之为“物理的实在环境”和“充满符号互动的意义环境”,本文则分别称之为“媒介生存环境生态”和“媒介意义环境生态”。正由于媒介有两种环境,从而导致对媒介生态的研究也出现了两种迥然的理解与研究路径,从以下国内外的各种界定便可略见一斑。

德弗勒认为,大众媒介是社会系统的子系统,受政治、经济及社会等外在环境的影响。而受众、发行经销商、投资人等向外扩展则是外在的社会文化条件,规范整个传播的社会系统及其各个子系统而成为互动的传播生态。(4)阿什德认为,“传播生态指的是信息技术、各种论坛、媒体以及信息渠道的结构、组织和可得性。”(5)即传播形态超出它作为大众媒介的范围,深深地介入现实环境,和宗教、文化、政治、法律等产生符号互动而形成一个意义环境。

目前国内较为普遍的界定是,认为媒介生态指的是某一特定时代中媒介各构成要素之间、媒介之间、媒介与其外部环境之间相互关联制约而达到的一种相对平衡的结构,包含如政治文化氛围、经济发展水平等诸多因素。

不难看出,现有研究往往是将媒介生态限定在媒介与其生存环境生态和意义环境生态两者之一的互动。实际上,媒介系统作为社会系统的一个子系统,是一个开放性系统,在与外界的互动中保持动态的平衡。这两种环境生态,通过与媒介系统的互动而具有时间发生上的先后意义,共同构成一个完整的媒介生态:媒介赖以生存与发展的外界现实环境――媒介生存环境生态的变迁必然会引起媒介系统自身的调整与适应,从而使得媒介的传播活动对社会现实的介入与影响发生变化,并最终以“充满符号互动的意义环境”――媒介意义环境生态展现出来,而意义环境若得以扩展又会形成新的媒介生存环境。媒介生存环境生态与媒介系统及其作用之后所形成的媒介意义环境生态,三者相互关联相互影响,在动态与平衡中一起构成整体意义上的媒介生态――此时,媒介与社会环环相扣的动态过程才得以真正显现出来。

注释:

(1)宋林飞(1994):《社会传播学》,上海人民出版社,第121页

(2)、(3)海热提、王文兴(2004):《生态环境评价、规划与管理》,中国环境科学出版社,第12、20页

(4)梅尔文・德弗勒、桑德拉・鲍尔-洛基奇(1990):《大众传播学诸论》,新华出版社,第61-63页

篇8

关键词:矿业特色 环境生态学 改革研究

中图分类号:F20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4-4914(2015)08-237-02

《环境生态学》是一门新兴的渗透性很强的边缘学科,是顺应时展需要产生的,是生态学的一个分支,是一门运用生态学理论来研究环境与生物相互作用的科学,同时是一门学科渗透性很强的交叉科学课程。目前人类跨入了21世纪,面临不断恶化的生存环境,人类清醒地认识到必须走可持续发展的道路。从长远观点来说,发展环境生态教育是解决环境问题和实施可持续发展战略的根本。党的十报告明确提出“大力推进生态文明建设,优化国土空间开发格局,全面促进资源节约,加大自然生态系统和环境保护力度,加强生态文明制度建设。”环境生态学面临着重大的发展机遇,对环境和生态学教育工作者提出了新的课题,尤其在中国高等教育正在迈向大众化的进程中,通过高校来普及全民环境生态学知识、推进生态文明建设至关重要。黑龙江科技大学作为以“大矿业”为特色的高等院校,培养出的人才就应该突出“以矿业为特色”,因此对《环境生态学》的教学也应该进行改革,突出矿山环境的特色。

一、《环境生态学》课程教学内容和方法改革的背景

黑龙江科技大学作为黑龙江省唯一一所以矿业工程为特色的多科性高校,在高教强省战略中,坚持把服务学生全面发展、成人成才、服务区域经济社会和行业发展作为重要使命和义不容辞的责任,自觉践行科学发展观,突出“大矿业”特色,努力在主动服务高教强省战略中实现大作为。要想突出“大矿业”特色,在实现高教强省、大力推进生态文明建设战略中大有作为,必须努力培养和造就出一代具有节约意识、环保意识、生态意识、合理消费风尚以及掌握环境和生态学基本原理的新人,这样的新人应该是面向全校和全社会的,对于非环境(生态)专业的学生普及环境生态学教育也是至关重要的。《环境生态学》课程是黑龙江科技大学环境工程专业的一门必修课,但该专业课程起步较晚,课程体系尚不够完善,在教学内容上针对性不强,没有突出学校的“大矿业”特色。因此,为了符合学校应用型人才培养目标,必须坚持“大矿业”特色,走内涵发展的道路,使课程建设与学科建设相结合。“特色”就是不可替代性,不可替代性就是水平,有水平才能做到“下得去,留得住,用得上”,具有环境和生态学思想的人才才能适应经济建设发展的需要。因此,如何把环境生态学教育与学校“大矿业”特色相结合的研究具有广泛的应用前景。

二、具有矿业特色的《环境生态学》课程教学内容优化

我校环境工程专业设置《环境生态学》课程的主要目的是为了使学生在研究、治理和评价环境问题时,特别是在对待矿山生态环境问题时能够遵循自然、从生态系统的内在变化机理和规律等方面进行展开研究,注重的是运用理论知识解决矿山实际生态环境研究。而传统的《环境生态学》课程主要是偏重于生态学理论内容的讲授,对概念、内涵、原理、原则等内容介绍较多,而联系实际生态环境问题内容的讲授较少,尤其是涉及学校所在地的实际生态环境状况很少。

作为以“大矿业”为特色的高校,课程内容也应具有“大矿业”特色,而且矿区也是环境问题比较突出的地方,因此,本研究针对学校特色对该课程内容进行了优化。根据学校培养应用型人才的定位,结合大矿业特色背景下的环境工程专业的自身特点,选择卢升高主编的《环境生态学》作为主要参考教材,同时以李博主编的《生态学》、魏志刚等主编的《恢复生态学原理与应用》和任海等编著的《恢复生态学导论》等多个教材作为辅助参考资料来设计切实可行的教学内容。将煤炭在开发、利用和转化过程中对各种生态因子产生的影响,所带来的环境问题,如何影响生态系统的结构和功能融入到环境生态学的理论教学内容中,同时增加如何预防这些环境问题的产生,实现对煤炭的绿色开采、利用和转化,以及对矿区已有生态环境问题的治理和恢复等内容。例如某露天煤矿的开采,会对原有生态系统产生破坏,那么原有生态系统的组成是什么,开采过程中破坏了哪些生态因子并且带来哪些环境问题,如何减少这些破坏,破坏后如何尽快恢复和重建生态系统等。删除“环境污染防治的生态对策”一章的内容,因为该部分内容在本专业所开设的水污染及其控制、大气污染及其控制、固体废物污染与控制等课程中均有所涉及;同时将“应用环境生态学”一章内容作为学生的自学内容,不做具体讲授。同时我们还把教师的科研成果适时地渗透到教学环节中,例如将各种采矿迹地生态修复的科研成果等融入到教学中,引导学生如何用物理、化学和生物的手段去解决环境问题。

增加矿山生态环境实践教学内容。以前由于学科梯队师资力量少,学校实习经费有限等原因,本研究方向上缺少实践教学环节。目前随着师资力量的增加,学校教学投入力度的加大,本课程也增加了实践教学内容,尤其以矿山生态环境实践教学为主。该实践教学内容主要是以黑龙江省四大矿区为对象,让学生们走进矿区,亲身感受与众不同的生态环境。具体内容主要有矿区塌陷区的影响、矸石山的危害、露天采区对生态的破坏、矿井水的抽排对地下水和周围环境的影响、井工开采过程中主扇区等对声环境的影响等。目的是使学生了解矿产资源开发、使用过程中对大气、土壤、动植物、水因子和生态环境等各种生态因子、生态系统的破坏和影响,同时掌握如何利用生态学原理对这些破坏和影响的地方和因素进行生态修复。这既完善了本科课程的教学内容,增强了学生对生态环境的责任感,又弥补了“环境污染防治的生态对策”和“应用生态学”两章内容删除的缺失,同时增加了本课程和其它相关课程的联系,为后续课程打下基础,也体现了我校的矿业特色。

三、具有矿业特色的《环境生态学》课程教学方法和手段革新

《环境生态学》是一门新兴的边缘学科,同时又是一门学科渗透性很强的交叉科学课程,其研究领域在不断地拓展,因此,就要求我们在教学方法上也应不断革新。

首先改变传统的课堂上“填鸭式”教学方法,采用“启发式”和“案例式”教学方法。托尔(Towl,A.R.)认为:“一个出色的案例, 是教师与学生就某一具体事实相互作用的工具,一个出色的案例,是以实际生活情景中肯定会出现的事实为基础展开的课堂讨论。它是进行学术探讨的支撑点;它是关于某种复杂情景的记录;它一般在让学生理解这个情景之前,首先将其分解为若干成分,然后再将其整合在一起。”在教学过程中,打破教师一言堂的教学方式,对于某些内容老师采用提出问题和给出某些现象,让学生提出想法或解决办法,学生和老师展开讨论,最后教师给出正确的见解。其中案例和问题的提出以矿区为主,涉及矿区的污水的产生、气体的排放、噪声源所在地、固体废物的堆存、土壤的破坏、采煤沉陷地复垦与生态修复、露天矿土地复垦、煤矸石山绿化、矿区重金属污染的修复等方面。这就要求教师要有广阔的视野,了解内容的前沿,及时给出恰当的点拨,提高学生的互动性、兴趣性和主动性,转变让我学为我要学的思想。

其次是采用多媒体网络教学。多媒体网络教学具有实时性、交互性和随意性,可使身处异地的教师进行实时视频插播和多媒体教学活动,变被动教学为主动,实现较好的个性化教与学,使学生可以在任何时间、任何地点进行学习,弥补了传统的面授教育的局限,突破时间和空间的限制,使教学更具灵活性,有利于对学生能力的培养。利用多媒体和网络,通过图片、动画和视频等形式来展现生态学的现象和过程,将实际生活中和教师科研成果适时的展现给学生。老师将现场拍的照片和录像进行整理,其中包括矿区开采前的原始状况、开采过程中对地形、土壤、植被等生态因子产生影响的过程、破坏后生态恢复的全程解读等,将其融入到教学中。在有机会或利用实习期间让学生亲临现场来消化理解课本理论知识。例如,利用矿区的图片和视频来展现矿区开采前后的变化,让同学们提出其存在什么样的环境问题,是哪些生态因子受到干扰和破坏所致,如何治理和恢复,最后老师给出合理的解决方案。

再次是通过鼓励学生走上讲台,自主讲授某个章节的内容。教师不是课堂的操纵者、控制者,而是学生学习的促进者、推进者和辅导者,教师由知识的输出者逐渐转变为学生自主学习的指导者,教师由独立的劳动者逐渐转变为合作者。为了促进和推进学生学习的积极性,本课程在讲授过程中将班级同学分成若干个小组,每个小组成员通过查阅资料、共同讨论,通过板书或PPT的形式以一人为主,其他成员配合进行讲授,并且进行小组间的比赛,老师和同学们可以提出问题,小组成员进行商议后回答,最后老师给出正确答案。这样极大地增加了学生的学习兴趣,同时丰富了学生的业余生活。

同时采用现代的交流手段来为学生随时解答问题。学生可以通过Email、QQ、微信等形式将问题呈现给老师,老师及时梳理并回复,将普遍存在的问题在课堂上进行渗透消化。

考核方式也进行了相应的改革。本课程的考核方式采用平时成绩40%+期末成绩60%进行评定,加大了平时考核力度,平时包括作业、课堂回答问题和出勤三个方面,期末采用开卷考试。增加平时的考核力度,目的是督促学生积极进入课堂,及时和老师进行交流;期末考试主要是为了锻炼学生独立自主工作的能力,试题中加大了综合型问题的数量,让同学们学会查资料解决问题,同时以便于对整个课程进行复习和贯穿。随着师资、教学经费和实验条件的提高,准备增加实验考核方式,以便提高学生的动手能力。

四、存在问题

本课程目前还缺少实验教学内容,这也是下一步要进行教学改革的重点。现在正在设计实验大纲,编写实验内容、步骤和方法,逐步引进实验所需仪器设备,随着我校环境实验室的不断完善,可以对矿区土壤的养分、土壤结构等理化性质进行研究,同时也可以对土壤重金属污染等环境问题进行分析。但由于受实验台套数的限制,目前有些实验只能是演示性的,达不到让每名同学都亲自动手的状态,这些内容有待进一步完善。

五、结束语

如何能够高效地学习和掌握一门新的学科知识体系是因人而异的,而且每个学科针对不同的研究方向又有不同的研究内容和方法,因此很难在有限的学时内让学生全面掌握一门学科的知识。这就要求传道授业的教学工作者们要不断探索,既要有针对性地选择教学内容,制定合理的教学计划,同时又要保证学生不把知识学死,能适应不同的研究领域。

[基金项目:黑龙江科技大学教学研究项目,项目编号:JY13-06]

参考文献:

[1] 赵国刚.突出大矿业特色实现办学大作为.中国高等教育,2009(11)

[2] 雷泽湘,谢勇.环境生态学课程教学改革探索.科教文汇,2008(2)

[3] 戈林泉,吴进才.“环境生态学”课程教学内容优化建设的探讨.中国科教创新导刊,2013(23)

[4] 杨桂英,廖周瑜,曹子林,等.高等林业院校环境生态学课程教学内容优化.安徽农业科学,2012(12)

[5] 谢毅文.环境工程专业“环境生态学”课程教学改革探讨.科教文汇,2013(4)

[6] 赵敏慧,叶长兵.环境生态学本土环境案例教学模式探讨.玉溪师范学院学报,2013(8)

[7] 赵洪.研究性教学与大学教学方法改革.高等教育研究,2006(27)

[8] 郑金洲.案例教学指南.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0

[9] 宋艳琼.现代教学方法在高校教学中的合理应用.黑龙江科技信息,2009(23)

[10] 秦娟,张震,王育鹏.环境科学专业《环境生态学》课程教学改革探索.河北农业科学,2012(9)

[11] 王小兵.环境生态学课程教学模式的构建与实践.教育教学研究,2011(11)

[12] 张云,李兆华,赵丽娅,等.面向对象的环境生态学课程教学改革.大众科技,2009(4)

(作者单位:黑龙江科技大学 黑龙江哈尔滨 150022)

篇9

1微生态学与微生物学的关系

微生态学是这几年不断发展的一门学科,它的首次出现是在1977年由一名德国博士VolkerRush提出的,他认为微生态学是相对于生态学的一种较为微观的表现,并且他还对微生态下了一个定义:微生态学是停留在分子水平或者细胞水平上的生态学。因此,微生态学是一种相对于生态学的一种较为微观的更加深层次的表现形式。微生态学以微生物与微生物之间和宿主与微生物之间环境与生态之间的关系为其研究范畴的,而为生态学的涉及领域主要在微生态学的结构关系,微生态体系的平衡与失调以及微生态学的防治等领域展开科学研究与探讨。微生态学是在吸收微生物学的基础上对其生态学理论进行研究创新而发展而来的一种新型学科,而微生物学是研究微生物的形态特征、新陈代新以及遗传进化等自然界生存与繁衍的一门学科,微生物学的最直接应用就是利用自然界的微生物关系来促进社会生产需要,通过对微生物的研究从而不断将那些对人类有害的微生物进行消灭或者改造,从而不断的为人类的生存安全服务,微生物学虽然涉及到了生物关系的问题,但是其研究问题的重点是微生物活动和生存规律,而生态学研究的是生物与环境之间的相互作用关系,它所反映的是各个生命体系与自然环境之间以及与人类生命生存环境之间某种相互作用关系。生态学是在关系的问题上进行研究和探讨,从关系的角度去探索生物、生态以及人类之间的要素联系,微生态学与微生物学之间具有较为紧密的关系,其涉及到人类社会的方方面面,从而推动了人类社会认识自然提高医学认识水平都有较好的促进作用。

2微生物学与医学微生物学的关系

医学微生物学是微生物学医学领域的一个重要的分支,把病原微生物与人类的各种疾病为其研究对象,医学微生物学与传染病以及各种感染性传染病的医学实践和理论有着密切的关系,还和人类社会的卫生防预和疾病预防有着重要的关系,随着科学技术的进步,医学领域特别是分子生物学领域得到了较快的发展,开始揭示分子领域的微生物学的生命现象和特征,并且解决了许多以前不能解决的生物现象问题,微生物的生命特征在分子生物学的领域下不断地被揭示,因此在临床卫生学诊断上也进入到了分子领域,因此,分子生物学在应用上推动了临床微生物学的发展。而分子生物学在医学分类上还不能成为一个独立的学科,但是它在认识领域和技术指导上处于主导地位,分子生物学在实际应用上适合各个领域的发展,分子生物学也有效的推动了人类对生命的认识进入到了一个全新的水平,但是它还是存在一些不足的地方,人们可以通过对基因和蛋白质的研究创新,弄清疾病和微生物之间的特殊关系,但是这些研究和临床实践仍然不能解决很多疾病临床和实践的关系问题,不能较好的拿来用在临床实践当中去,而随着微生态学和微生物学的发展,对医学领域提出了新的认识和观念,对推动医学生物学的发展具有重要的意义。

3微生态学对医学生物学具有重要的启示作用

微生态的发展为医学生物学的发展注入的新的活力,为人们认识疾病本质开辟了新的道路,指出了新的方法,随着医学领域的不断完善,医学领域开始从传统单一的医学模式向多元化的医学模式转变,微生态学与医学微生物在医学领域的关系极为密切,微生态学的基本理论对微生物学疾病的预防和治疗具有重要的启示意义。

3.1微生态学对病因学的启示

在传统的医学领域中,表现为引起一种疾病的病因只有一种,著名的医学家郭霍法则是这样认为的,特殊病原菌应该在同一种疾病中进行查询,在健康者身上是查不到的,并且这种特殊的病原菌经过分离能够得到纯培养,而这种纯培养如果接触到一些容易感染的动物,在动物身上也可以得到同样的病症。这个法则一直被人们理解接受。从微生态学的角度看,地球上根本就不存在病原微生物,按照这种观点,微生态学就没有所谓的病原菌和非病原菌的概念陈述,任何的微生物都是具有独立生存能力的种群,之所以会引起疾病是因为某种微生物链在一定的环境下被打破所致,在某种情况下,疾病的发生和发展取决于微生态的某种状态,随着人类社会的不断进步,人们的饮食习惯、心理状态已经生存环境的变化在某种程度上也会引起微生态的失衡,从而引起疾病的发生,而在临床上也发生着许多正常微生物群被感染的实例。

3.2疾病预防的认知

运用微生态失调原理对微生态失调的现象进行调整是防治疾病发生的一个重要方式,而在我们身边常见的微生态制剂就是运用以感染的方法来治疗已经被感染的病原体,从而达到治疗的目的,随着医学领域技术的不断完善,我国微生态制剂领域取得了较好的发展,而随着其在医学领域的不断运用,在不久的将来会成为医药领域的一个新亮点。

4结语

篇10

1.1环境与生态

广义上讲,环境是人以外的一切事物的总和,如现代人居环境即为广义的环境概念;狭义上讲,环境是影响有机体生长、发展和生存的外界物理条件的总和。生态系统简称生态,是有生命的主体(包括人类)与无生命的客体的总和。研究有机生命体与无机环境关系的科学称为生态学,研究生命体以外的无机环境的科学称为环境学。生态修复的研究与实践离不开环境学和生态学,而后者尤为重要。

1.2生态环境与环境生态

生态包括环境,“生态环境”的说法是不科学和难以理解的,可以牵强地理解为与生命体最密切相关的环境。我国所谓的生态环境实际就是生态,准确地讲“生态环境建设”应为“生态建设”[1]。生态修复是对生态系统的修复,故不能称为生态环境修复。

环境虽然是无机的,但完全从无机角度理解环境是不完整的。特别是自然环境,本身是生物体或生物群体周围的整体状况,只有应用生态学原理研究、认识和理解环境,才能更有效地解决环境问题,这就是环境生态学。环境生态作为概念不易理解,但环境生态学无疑是科学的,他对生态修复理论和技术的形成起到了直接的推动作用。

1.3干扰与生态演替

自然界发生的大大小小的事件,如火灾、水灾、泥石流、虫害、大风、人类活动等,改变着生态系统的结构与功能,这些事件称之为干扰。干扰可分自然干扰和人为干扰。干扰促使某一相对稳定的生态系统发生变化,旧的环境和物种破坏了,新的环境和物种又会产生,并在一定时间内维持其相对稳定。在没有严重干扰的情况下,自然生态系统会定向地、有秩序地由一个阶段发展到另一个阶段,这称为生态内因演替。演替的结果,最终会出现一个相当稳定的生态系统状态,这称为顶极稳定状态。每一演替阶段有其特定生物群落特征,顶极稳定状态的群落称为顶极群落。干扰常使生态系统受损并改变,称为外因演替。生态系统正常演替总是从低级向高级发展,而干扰使演替进程发生变化,严重时,如人类大规模活动,则使生态系统向相反方向演替,这称为逆序演替。生态修复就是使扰生态系统的逆序演替转向正常演替[2]。

1.4生态稳态与生态阈值

生态系统不是绝对平衡的,而是永恒地发生着演替,旧的平衡打破了,新的平衡就会产生,当演替到顶极状态时,在很长时间内将处于相对稳定状态,即稳态。生态系统动态平衡中的稳定状态,称为生态稳态。稳态生态有相当强的自我调控能力,在干扰作用下虽不断地振荡和变化,但只是量变;当干扰严重并超过其调控能力时,系统将发生质变、崩溃,而走向逆序演替,甚至不可逆演替。稳态生态抵抗干扰的自我调节能力的限度称为生态阈值[2]。只有研究生态稳态和生态阈值,才能确定修复生态系统的类型、区域、难易程度、时间周期,并确定合理的修复指标。

1.5人与自然共生理论

人与自然共生和和谐相处,是人类对“自然改造论”深刻反思后产生的新认识。人是自然生态系统的组成部分,不是其对立面,脱离生态规律的自然改造,损害了自然生态系统,必然损害人自身。人与生物、生物与生物之间存在着互利互惠的共生现象。任何形式的自然改造必须建立在人与自然共生的基础之上。F.Vester基于共生现象的研究,总结了人类系统与生物系统之间生物控制的8条规律。据此研究,生态学家提出了以最小能量输入和最小物质消耗以保证生态系统自我调节和恢复能力的生态设计原则。这也是生态修复规划设计的指导思想。

2国外的环境生态修复与生态恢复

修复的本意是对错误和缺陷进行纠正的作用或过程,修复最早从污染环境治理角度被定义为:借助外界作用力使某个受损的特定对象部分或全部恢复到原初状态的过程。环境生态修复起源于环境修复,生态恢复又受环境生态修复的影响。

2.1环境修复与环境生物修复

环境修复是对被污染的环境采取措施使污染物浓度降低到未污染前的状态。早期的环境修复主要采用工程技术手段,以后采用物理和化学手段。1972年美国尝试采用微生物生命代谢活动降解管线泄漏造成的汽油污染,1989年对ExxonVal-dez油轮泄油造成污染的阿拉斯加海海面进行修复(阿拉斯加研究计划),从而出现了环境微生物修复技术,后来出现了环境植物修复技术,最终形成了环境生物修复技术。环境生物修复被定义为利用生物生命代谢活动降解被污染环境的污染物,并使之无毒化和无害化。

2.2环境生态修复

20世纪60年代,美国生态学家H.T.Odum提出生态工程概念,受此启发,欧洲一些国家尝试应用研究,并形成所谓“生态工程工艺技术”,实际属于清洁生产的范畴。随着生态学与环境生态学的发展,90年代美、德等国家提出通过生态系统自组织和自调节能力来修复污染环境的概念,并通过选择特殊植物和微生物,人工辅助建造生态系统来降解污染物,这一技术被称为环境生态修复技术。由于生态系统的复杂性,该技术至今还不成熟,国外的环境生态修复也只是对轻度污染陆地的环境修复,最典型的事例就是通过湿地自调节能力防治污染。这与我国的生态自我修复有很大差别。

2.3生态恢复

20世纪20年代开始,德、美、英、澳等国家对矿山开采扰动受损土地进行恢复和利用,逐渐形成土地复垦技术,包括农业、林业、建筑、自然复垦等,实际仍是土壤环境修复的范畴。70年代后,受生态工程学术思想的影响,从土壤环境修复和生产力恢复层面上升到了生态系统恢复层面,基本内涵就是在人为辅助控制下,利用生态系统演替和自我恢复能力,使被扰动和损害的生态系统(土壤、植物和野生动物等)恢复到接近于它受干扰前的自然状态,即重建该系统干扰前的结构与功能有关的物理、化学和生物学特征。1975年,“受损生态系统的恢复”国际会议在美国佛吉尼亚工学院召开,此后英美等国创刊恢复生态学的杂志,生态恢复被列为当时最受重视的生态学概念之一。

1987年,Jordan发表《生态恢复学》专著,1993年,Bradsh做更详尽的研究,生态恢复学成为生态学一个分支学科。在其指导下,生态恢复技术研究的领域进一步拓宽。目前国外恢复生态学主要研究森林、草地、灌丛、水体等生态系统在采矿、道路建设、机场建设、放牧、采伐、山地灾害、工业大气及重金属污染等干扰体系的影响下退化和自然恢复的机制和生态学过程,涉及植被、土壤、气候、微生物、动物等多方面,研究具有积累性好、综合性和连续性强的特点。目前多集中在大型矿区、大型建筑场地、森林采伐迹地、受损湿地等生态恢复方面,研究的焦点领域是土壤、野生动植物及其生物多样性恢复。这与我国开发建设项目水土保持和工矿区生态恢复与重建比较接近。

摘要:开展生态修复研究与实践,应理清环境、生态、环境生态、生态恢复、生态建设、生态工程等与之相关的一些概念及科学内涵,避免概念上的混乱。我国的生态工程与国外的环境生态修复和生态恢复有较大差别,将生态学应用于农林水等生产领域,是我国生态工程研究与实践的突出特点。流域生态修复是今后生态修复的发展方向,水土保持工程是建设项目生态修复的主体;当前亟待开展生态修复机理、生态修复潜力、生态修复指标体系等方面的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