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信息化行业分析范文
时间:2024-01-09 17:34:28
导语:如何才能写好一篇教育信息化行业分析,这就需要搜集整理更多的资料和文献,欢迎阅读由公务员之家整理的十篇范文,供你借鉴。
篇1
关键字:教育信息化,物联网,云计算
一、我国教育信息化产业发展现状
(一)教育信息化定义
教育信息化是指在教育领域(教育管理、教育教学和教育科研)全面深入地运用现代信息技术来促进教育改革与发展的过程。其技术特点是数字化、网络化、智能化和多媒体化,基本特征是开放、共享、交互、协作。以教育信息化促进教育现代化,用信息技术改变传统模式。教育信息化的发展,带来了教育形式和学习方式的重大变革,促进教育改革。对传统的教育思想、观念、模式、内容和方法产生了巨大冲击。教育信息化是国家信息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对于转变教育思想和观念,深化教育改革,提高教育质量和效益,培养创新人才具有深远意义,是实现教育跨越式发展的必然选择。
(二)主管部门相关政策
教育信息化是一项系统工程,它既需要党和国家及教育主管部门制定一系列推进教育信息化的政策,还需要制定教育信息化的中、长期发展规划。
国家相继出台了一系列推进教育信息化的政策和措施,或在相关的文件中对教育信息化提出了明确的要求,其内容涉及现代远程教育、中小学信息技术教育、中小学“校校通”工程、教育信息化发展纲要、教育信息化技术标准、西部中小学现代远程教育项目及教育部现代远程教育扶贫示范工程、西部大学校园计算机网络建设工程、教师教育信息化建设、高校现代远程教育试点工作、高校网络教育学院管理、现代远程教育校外学习中心(点)的管理、软件学院等教育信息化的各个方面。
在教育信息化的规划方面,在21世纪头10年,中国教育信息化的总体规划将从三个层面推进:第一个层面是在中小学普及信息技术教育;第二个层面是网络的普及和应用,使学生学会充分利用网上资源;第三个层面是大力发展现代远程教育。全面实施“校校通”工程,特别要重点扶持和发展农村中小学信息化基础设施建设和人才培养。
对于教育改革的支持政策一直在推进,在十八届三中全会的决议上,明确提出了教育改革的手段和方向,提出要破解择校难题、减轻学生课业负担、社会化考试一年多考、全国统考减少客户、部分文理科;试行普通高校、高职院校、成人高校的学分转换,并拓宽终生学习通道等。这些优化教育资源、增加学习机会的改革途径都需要IT系统支撑。
二、近几年教育信息化产业市场规模及投资特点分析
教育信息化建设十二五规划开始进入收官阶段,2014年中国教育行业IT投资总规模为571.9亿元,2014年中国教育行业信息化的投入呈持续增长态势,同比增长率达到9.5%。
《国家教育事业发展第十二个五年规划》,以及《教育信息化十年发展规划(2011-2020)》等规划的出台,为教育行业的发展设立了科学的建设目标,同时也为教育行业信息化投资经费提供了稳定可持续性的保障。2014年,教育行业大型信息化项目建设发展平稳,教学点数字教育资源全覆盖、优质教育资源共建共享、教育资源公共服务平台建设、教育管理信息系统、三通工程等都取得了良好进展。
2014年中国在线教育市场规模达到824.9亿元人民币,预计2015年将达到965.2亿元人民币。其中,高等学历教育市场学生数量和需求相对稳定,未来市场份额波动较小;K-12未来增长速度明显;语言培训占比位居第三位;企业E-learning占比最小。
三、产业发展趋势展望
互联网,云计算,物联网等技术的快速发展,给高校教育的信息化建设带来了深刻的影响,学校信息化进入一个“跨越式”发展的阶段。在高校的正规教育里,信息化使以教师为中心、面对面、“黑板+粉笔”为主导的传统教学模式受到很大的冲击。
首先,信息技术进入传统的课堂,多媒体、网络等新技术手段取代了“黑板+粉笔”,使课堂教学更加生动、更加有效。除此之外,信息化还带来大量网络数字教学的新模式,这些新的教学模式与传统的模式相比,不仅形式新颖,还引进许多新的教学理念,如强调以学生为中心,更加注重发挥学生的主动性等个性化的教育方式。信息化从各个方面影响了高校的教育,无论从内容和形式上都起了巨大的变化,教育信息化建设已经开始逐渐紧密围绕“智慧”的理念,打造信息时代的“智慧校园”。通过基于智慧校园的教育信息化建设,可以提高学校的信息服务和应用的质量与水平,建立一个开放的、协作的和智能的信息服务平台。
教育行业的信息化不仅承载了教育行业自身的需求,还承载了整个社会进步对教育资源高效利用的深层次需求。因此,其整体的信息化需求一直保持在较高水平。具体到教育行业用户在数据中心的建设中,用户对先进性的、性能突出并易于管理维护的基础设施解决方案有着较为明确的需求。众所周知,无论是云计算、物联网,抑或是教育信息化建设,其中网络基础设施应用始终都是重中之重,再好的架构如果没有可靠的基础设施作为支撑,不仅难以取得预期的效果,甚至有可能事倍功半。此外,教育信息化建设中不断扩大的系统应用、不断增加的IT负载,也带来了系统复杂性以及对基础设施可用性要求的提升。
(一)无论从硬件系统、软件系统,还是从教育资源方面来看,都要从重视教,重视管理转到重视学生学。以前我们搞的教育信息管理系统或教育资源库,软件建设都大量集中在支持老师管理,支持老师教学,逐步要支持学生学习,从教师教到学生学,这是我们教育界的普遍规律;
(二)要从IT(信息技术)向教育回归。教育信息化的产业价值链还要逐步上移,而不应该只停留在倒金字塔的形式;
篇2
一、前言
在我国经济中,制造业是国家的支柱行业,占据国有经济的重要地位。随着制造业的快速发展,机械工程技术也迎来了新的发展形势。从目前机械工程技术的发展来看,在产品研发和生产制造中,机械工程技术正在缩小与国外发达国家的差距,在某些产品领域已经达到了世界领先水平。之所以取得这样的成绩,主要原因在于机械工程教育中引入了信息化的理念,不但提高了机械工程的教育效果,也促进了机械工程教育的发展,所以,我们应对机械工程教育信息化发展有全面正确的认识。
二、机械工程技术的特点分析
1、机械工程技术的先进性特点
(1)灵活(2)高效率(3)能源消耗低(4)无污染(5)产品性价比较高。
2、综合考虑设计与工艺的特点
在机械工程技术方面,设计与工艺紧密结合十分重要,在实际生产过程中,需要结合现场的工艺进行合理的设计,使设计一次性成功,这就是经常所说的并行工程。
3、全面考本文由收集整理虑工业应用的特点
对于机械工程技术来说,最终的目的就是提高制造行业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这就要求在设计之前详细了解市场,针对工业应用情况进行设计、研发、生产、销售等等,使该技术能够达到理想中的效果,这样的机械工程技术才算是成功的。
三、机械工程教育信息化发展现状
考虑到机械工程的特点,在机械工程教育开展的过程中,引入信息化手段是十分必要的。从目前机械工程教育信息化发展现状来看,主要表现为以下几个方面:
1、机械工程教育信息化手段已经得到了充分的运用
出于提高机械工程教育质量的目的,在机械工程教育开展过程中,及时的引入了教育信息化的手段,主要包括cad教学、网络化教学等,通过教育信息化手段的运用,机械工程引进了国外技术的先进理念,形成了对国外先进技术的消化吸收,保证了机械工程能够持续快速的发展。从目前机械工程教育的开展来看,信息化手段的运用范围越来越广,已经成为了机械工程教育的主要手段之一,为机械工程教育的发展提供了有力的支持。随着教育信息化手段的不断发展和提高,相信在未来机械工程教育信息化手段的应用范围更广,应用效果更加突出。
2、机械工程教育信息化采用了网络化发展的模式
计算机网络的发展,为机械工程教育提供了强有力的支持,不但提升了机械工程教育信息化发展的质量,还提高了机械工程教育的整体效果,改变了传统教育模式的束缚,为机械工程教育的发展提供了新的参考。从目前机械工程教育信息化的发展来看,网络化的发展模式为其带来了资源共享的便利,丰富了现有的教育内容,提高了教学实效性,为机械工程教育的发展注入了生机和活力。从这一角度来看,机械工程教育信息化发展成为了机械工程技术发展的必然趋势,为了机械工程技术的提高奠定了坚实的基础,保证了机械工程技术的发展质量。
3、机械工程教育信息化改变了传统教育理念
在传统教育理念中,机械工程的教育应尊重书本内容,应以现有技术为基础进行技术研发和技术教育,对先进技术的引入缺乏必要的手段。考虑到机械工程传统教育理念的缺点,以及计算机信息化的高速发展,在机械工程教育中引入信息化手段已经成为了必然的选择,对机械工程的发展产生了重要影响。基于这一判断,机械工程教育信息化改变了传统的教育理念,开始朝着新技术引入和新技术应用的方向发展,极大的提高了机械工程教育的实效性,满足了机械工程发展的现实需要,提高了机械工程发展的整体质量,为机械工程发展提供了新的参考。
4、机械工程教育信息化提高了教育效果和技术的先进性
通过采用教育信息化手段,机械工程的教育效果得到了持续的提高,为机械工程技术的发展提供了有力的支撑,保证了机械工程技术的发展质量。同时,教育信息化手段的采用,保证了机械工程技术的先进性,使机械工程技术能够及时的引入并借鉴国外的先进经验和成熟的技术,为我国机械工程技术的发展提供有力的支持。从目前机械工程教育的实际发展来看,机械工程教育信息化提高了教育效果和技术的先进性,为机械工程的发展提供了有力的支持。因此,从促进我国机械工程技术发展的角度出发,我们应对机械工程教育信息化手段有深入的了解。
篇3
一、教育信息化对终身教育的作用
(一)教育信息化改进终身教育的学习方式、教育方式
在教育信息化前提下,教育者可以通过网络、电视等教学媒体进行远距离教学,学习者也可以通过网络、电视等媒体进行学习。教育方式、学习方式发生了重大的改变,而且教育信息化条件下,学习者可以脱离教育者进行主体自我教育。
(二)教育信息化为终身教育者、终生学习者提供宝贵的学习资源
在教育信息化背景下,学习者可以选取自己感兴趣或适合自己需要的信息资源进行学习。
(三)教育信息化为终身教育提供技术支持
信息技术是教育信息化的重要方面。教育信息化能够为终身教育提高支持信息的获取、传递、加工、储蓄和呈现,如电子音像技术、卫星电视、广播技术、多媒体计算机技术、人工智能、网络通信技术、仿真技术和虚拟显示技术等等。教育信息化为终身教育、终生学习提供了一个良好的技术服务平台。
二、促进终身教育的发展,推进我国的教育信息化
(一)政府部门应加大教育信息化的资金和技术支持
目前我国政府已经意识到教育信息化的重要性,并在政策上给予了支持。在未来几年内,中央政府将集中相当数量的资金,并广泛吸取地方、企业、个人的资金和力量,共同完成网络教育框架的构造。为了使教育信息化得到彻底实施,还要制定具体的建设规划,明确教学信息资源建设开发的目标、思路和步骤,确定建设标准和要求,尽快建立行业标准。只有这样才能让学习者在不同的地方能够用相同的方式使用INTERNET学习。
(二)加快落后地区教育信息化的开发进程
根据资料显示,我国政府将投入200个亿进行农村教育信息化建设。将为教育薄弱地区的人们提供优质服务以及更多地提供学习机会和条件。其次,我国政府还要偏远学校进行技术支持,要先培训,再推广。
(三)社会应积极参与、宣传教育信息化
教育的现代化亟需教育信息化的发展。要实现中国教育现代化,这不仅需要教育界的工作者的努力,更加需要全社会的力量。社会人士可以在资金上和技术上进行投资或捐献,在媒体宣传上要不断宣传教育信息化的重要意义,为教育信息化的建设而共同努力。
(四)学校要转变观念,切实加强对教育信息化的领导
教育信息化离不开学校的教育信息化。教育信息化的过程是一个教育思想、教育观念转变的过程,是以信息的观点对知识传授过程进行系统分析、认识的过程,而不是简单的机器、技术移植。学校在教育信息化过程中,应利用学校的自身的特点和优势,充分发挥主力军的作用。
(五)教育者应树立教育信息化服务的理念
教育者应积极参与培养,主动探索和学习教育技术,加强信息技术与课程的整合,把信息技术应用到教学中。教师要在教育过程中树立信息化服务的观念,完善教育观念,促进教育信息化。
篇4
关键词:军事院校;教育信息化;管理平台
中图分类号:G712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4-9324(2013)04-0241-02
互联网时代的到来为科学技术的发展带来了技术革新,军事院校利用互联网构建信息化管理平台,对军事院校的发展起到了很大的促进作用,但是就目前军事院校教育信息化管理平台的组建现状来看,仍存在很多的问题,在一定情况下阻碍了军事院校信息化的发展。为此,本文通过对军事院校信息化管理的发展现状分析入手,提出解决问题的实际意见,军事院校教育信息化平台的改革需要更多的创新设计,要顺应时展的步伐,这样才能加强军事院校内部机制的联系,提高军事院校教育信息化管理平台的安全性。
一、军事院校教育信息化建设的定义
所谓的军事院校教育信息化,是指军事院校利用信息技术提高其教育工作的一种管理手段,通过信息技术满足军事院校的发展需求,利用低成本的信息化技术手段来提高军事院校经营管理的水平,建立完善的信息化管理平台,全面整合管理军事院校内部之间、军事院校与外部之间的信息,实现各个结构的系统化管理,使军事院校中的各项信息都能得到及时的监管,确保军事院校取得更高的效益。军事院校信息管理平台可以及时地把控军事院校发展需要的各个环节,实现资源的极大共享,全面实现军事院校发展的战略目标,促进其保持可持续发展的良好态势。
二、军事院校教育信息化管理发展现状
就目前军事院校教育信息化管理现状来看,无论是在管理方式,还是在技术革新等诸多方面都存在着很多问题,阻碍了军事院校教育信息化管理的发展。首先从市场角度来看,信息化管理所需要的系统软件价格高,特别是对于这种管理模式高要求的军事院校来说,所需软件的价格会更高,这就会造成军事院校在信息化组建上投入成本过大。同时还有很多信息化管理的系统软件供应商服务不到位,只是单纯的软件供应,并没有全程的专业辅导,造成军事院校在技术开发时缺少专业的技术支持。其次从军事院校自身的角度来看,大部分军事院校的管理模式还比较传统,管理理念较为落后,对信息化管理模式的应用并没有引起高度的重视,在管理技术的革新认识上也存在不足。最后造成军事院校教育信息化管理平台组建滞后,无法实现信息化管理的全面发展。
三、军事院校教育信息化管理平台设计的整体构思
(一)军事院校教育信息化管理平台的组织结构
军事院校教育信息化管理平台设计必须具备完善的组织结构,要让军事院校的管理系统能够满足中小军事院校的需求,在平台的架构上主要包括数据库、平台、应用、系统层等,要能更好地实现军事院校信息化管理的低成本运营。另外,要在管理平台上设计各个应用型的软件,如:人力资源管理软件、资料管理软件、外部关系管理软件、财务管理软件等,确保军事院校教育信息化管理平台更具实用性。
(二)军事院校教育信息化管理平台的总体模式
军事院校教育信息化管理平台系统主要包括三个部分。一是应用开发工具,它主要是用于开发军事院校所需要的系统,便于二次开发人员或者业务管理员操作。二是应用运行平台,这项平台主要是用来管理数据和处理业务。三是应用系统模板,军事院校可以利用CRM、BPR、MRP应用系统进行对平台系统的修改,确保系统正常运行。
(三)军事院校教育信息化管理平台的模块设计方案
军事院校教育信息化管理平台的模块设计的重点在应用运行平台的设计,通常采用的是Windows应用程序,实现对CRM、SCM、MRP系统的实际应用运行,便于军事院校对数据和系统的整合管理。这类程序的设计利用的是互联网的优势,在设计模块上建立数据库表、数据库字段、数据库字段封装等,实现数据库整体功能的最大限度的发挥,其管理功能还涉及到定义用户和角色、定制主界面、定制菜单、定制数据管理页面,并通过应用软件满足军事院校教育信息化管理平台的外部需求。
(四)军事院校教育信息化管理平台的运行机制
军事院校教育信息化管理平台的建立要结合军事院校自身的特点,系统管理员应该针对军事院校的管理所需要的不同情况,把外部定制的系统模板进行一定的修改,把原来的系统模块中的CRM、SCM、MRP、MRPII等系统根据用户所需进行增加和删减,如果原系统中缺少用户需要的系统,还可利用应用开发工具,设计一个新的系统模块,组建新的目标系统。
四、结语
总之,通过以上对军事院校教育信息化现状分析来看,军事院校教育信息化平台的组建需要更为先进的创新设计,不仅要突出军事院校教育信息化平台优势,还要克服其存在的不良因素,这样才能更好的满足军事院校的发展需求,为军事院校建设一套符合自身需求的信息化管理平台,同时还要更好地迎合社会科学技术的发展步伐,及时调整平台设计,以低成本的平台设计创造高价值的信息管理平台,全面提高军事院校教育信息化方面的工作效率,进一步完善军事院校的信息化进程。
参考文献:
[1]李华琴.继续推进无线局信息化建设[J].广播电视信息,2010,(1).
[2]广南,Jack.解密天派全新车载数字信息化平台C9[J].音响改装技术,2010,(3).
[3]何海明.大连港散粮码头生产管理信息系统设计[D].南京理工大学,2010.
篇5
关键词:信息化技术; 职业教育; 创新教育模式
中图分类号:G43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6-3315(2013)04-142-001
随着信息技术的普遍应用,职业教育的不断成熟,现代化的信息技术在职业教育中扮演了越来越重要的角色。本文从改革创新的角度出发,结合已有的教学创新的认识和理解,分析了职业教育中教学创新的途径。它既有来自教学系统外部的创新途径,又有教学系统内部的创新途径。
一、构建信息化的教学创新模式
我国的职业教育强调以服务为宗旨,以就业为导向,着重培养能适应生产、建设、管理、服务第一线需要的技能型、技术型专门人才。信息化仿真教学环境和丰富的网络教学资源能够推动和促进高职教育的教学改革。
转变高职教育教学观念,大力开展信息化教学实践与研究,推进信息技术与高职课程体系的融合,利用多媒体、网络教室、仿真实训室促进学生开展自主学习、协作学习和探究学习。计算机网络技术能够模拟真实的工作情境,学生通过模拟练习可以获得在现实中不便或不能获得的真实体验。多媒体技术能够抓住瞬间发生的现象,让学生清晰地观察,增强对事物和工作的感性认识,有效训练学生的专业技能。网络环境提供了丰富的知识库、资源库,网上的资源开发和利用已成为一个现代教育工作者必备的能力。职业院校应该充分利用网络通信资源,将信息技术运用于课堂教学之中,逐渐打破传统的以“教”为中心的教学模式,建立由教师、学生和教学管理部门参与的多方互动教学模式。
总之,通过合理有效地利用信息化技术,基于网络通信的互动交流模式形式将突破原来仅局限于课堂教学的互动,成为课堂教学的有效延展和补充,实现教学空间的创新。构建信息化教学管理新模式,使得现代化的信息技术促使课堂管理方式创新和教学评价方式的创新。
二、构建以市场机制为基础的职业教育信息化建设新模式
随着科学技术的不断进步,产业结构的调整升级以及劳动力市场的需求变化,加快教育信息化建设,推进职业教育的现代化,逐步形成职业教育的办学特色,使得职业院校与社会零距离,学生与岗位零距离,完成职业院校的特殊使命。
传统的职业教育信息化建设主要采取自投、自建、自管、自维、自用的模式,这种模式资金投入大、效率低。创新和完善职业教育信息资源网,需要打破传统的观念,建立以市场机制为基础的、由各地教育行政部门、职业院校、行业企业相互协作的网络化职业教育服务体系和资源共享机制。
通过校企合作建设职业教育资源,本着主体多元、行业企业参与的建设思想,努力寻求政府、企业的支持,与企业共建教学资源,合作开发课程建设,把企业中的先进技术、经验带到课程教学中来,使得知识与市场接轨。该合作模式还使职业院校学生就业前就具备优秀的企业理念和职业素养,为学生毕业时在行业内成功就业提供了可靠的保障。
三、构建多样化的职业教育考核新模式
职业教育重视素质教育,现代化的信息技术可以完善职业院校“知识+技能”的考核办法,改革考试考核方案,突出操作技能和实践技能,加强解决实际问题,全面推进操作技能考试。学生在实践中学习,在实践中考核,教师实事求是的考察学生的能力。这样能很好的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很好的解决高分低能的问题,真正培养出具有创新能力和高质量应用型技能人才。
信息技术还可以加强职业院校“双师素质”教师的培养,积极鼓励教师和学生一起去企业中学习。职业院校可以将教师参与企业技术应用、新产品开发、社会服务等作为工作绩效考核的重要内容。支持兼职教师或合作企业牵头申报教学研究项目、教学改革成果,加强企业技术骨干参与职业院校的专业建设与人才培养。
四、创新以信息化为主体的职业教育管理机制
现代化的信息技术可以推动职业院校教育管理机制改革。建立职业院校管理与决策支持信息化平台,建设教学状态基本数据统计和监控系统,可以大大提高职业院校的管理决策水平。建立覆盖学校各项管理业务的校务管理平台,充分利用信息资源管理,通过专业建设抽查、课堂教学抽查、试题库抽查、教师培训管理等方式,创新职业院校内部治理,提高教育管理效率。职业院校还可以利用教务系统和办公网,汇总相关数据信息,将抽查的标准和抽查结果公布,增强教学管理的透明度。
此外,现代化的信息平台还可以构建职业院校良好的数据环境,为院校各级领导决策提供科学的数据支持,进而推动了职业院校办学水平评估机制改革。
新形势下教育信息化发展要以“为创新人才培养服务”为目标,职业院校通过现代化的信息手段,可以在创新多方互动的教学模式,构建以市场机制为基础的职业教育信息化建设新模式,构建多样化职业教育考核新模式和创新以信息化为主体的职业教育管理机制等方面,创新应用模式,达到应用的多元化和立体化。以上措施能够有效促进职业教育的创新化发展,能够推进教育信息化发展,为职业教育发展带来新的机遇。可以说,没有高素质、创新型的劳动者,就没有高质量、发展型的产品;而没有高水平、现代化的职业教育,就没有高素质、创新型的劳动者。职业教育的创新推动着社会经济发展,所以国家必须重视职业教育创新化的发展。
本文系保定市教育科学研究“十二五”规划2012年度立项课题《信息化技术促进职业教育创新化的分析研究》(课题号:124133)阶段性成果。
参考文献:
[1]郭健.我国职业教育创新的三维视阈[J]学术交流,2009(7)
[2]张万朋.对我国中等职业教育经费现状的分析[J]清华大学教育研究,2010(4)
篇6
云计算在教育领域中的迁移称之为“教育云”,是未来教育信息化的基础架构,包括了教育信息化所必须的一切硬件计算资源,这些资源经虚拟化之后,向教育机构、教育从业人员和学员提供一个良好的平台,该平台的作用就是为教育领域提供云服务。
“云”理念深入人心
云计算作为一种服务的交付和使用模式,宣告了低成本提供超级计算服务的可能。要追溯云计算的历史,也许我们无法真正划清时间节点。据有关业内人士分析表示,云概念其实从十几年前就逐步演进。云计算被认为是以按需、易扩展的方式获得所需的服务,这种服务可以是IT和软件、互联网相关的,也可以是其他任意的服务。随后,云计算由于能与提倡共建、共享、共赢的新一代社会网络完美组合,因而迅速成为业界的焦点。
喧嚣的背后是云计算理念的深入人心,继而成为互联网下一代的核心技术之一。云计算之所以成为新技术发展的必然趋势,是社会需求的推动(资源、成本、能源)造成的,它为以需求为导向的网络环境提供了一种全新的按需租用资源的业务模式。云计算通过虚拟化IT资源,对现有的硬件资源进行动态的分配和管理,以租赁的方式将IT资源提供给用户,在节省投入成本的同时,平台提供的虚拟机和相关应用的租用还可以节省用户的大量时间。这种节省成本、节省时间的技术模式得到用户的青睐,给平台带来巨大的应用前景。
“云”给教育带来新机遇。资源建设是教育信息化能否实现的重要保障之一,对我国教育信息化的发展具有非常深远的战略意义。云计算在教育行业的应用将推动教育信息资源共享的建设。目前,教育行业已开始实施一些云计算项目。
从优质资源整合到教育云建设,作为一种新兴的IT服务模式,云计算正在和教育教学紧密结合。同时,承载形式的不同,也在改变着人们对教育资源的重新认定,基于云计算技术,教育资源的概念和范畴不断扩大化,计算力资源、平台资源、知识与技能、数据资源、经验和分析,都已经成为教育资源更加丰富的外延。今天的教育资源不再只是单纯的数字信息资源,而是包括了计算、效能和环境的资源,从物理的存储状态,转变为泛在的服务交付。这一方式为用户提供优质教育服务的平台和方式。教育信息化建设将出现一个全新的层面,那就是教育云对多种信息资源的重组与优化,最终实现大范围、高效率的资源共享。
教育云平台的核心
教育云的本质与云计算以服务为导向的特性无缝契合,使得选择云计算作为基础架构变得顺理成章。云计算平台是一个强大的“云”网络,连接了大量并发的网络计算和服务,可利用虚拟化技术扩展每一个服务器的能力,将各自的资源通过云计算平台结合起来,提供超级计算和存储能力。
要构建一个良好的教育云,关键是“按需部署”,必须解决资源的动态可重构、监控和自动化部署等,而这些又需要以虚拟化、高性能存储、处理器、高速互联网等技术为基础。特别注意研究资源的动态可重构、自动化部署、资源监控、虚拟化、高性能存储、处理器等关键技术。
共享教育资源的价值。目前,从国家层面上看,东西部数字鸿沟巨大,教育资源流向明显差异化,对教育公平造成很大的障碍,对建设终身学习、全民学习型社会提出挑战;从学校层面看,信息化建设在成绩斐然的同时,也存在不少问题:低水平重复建设,信息系统“孤岛”现象严重,教育资源难以开放共享,投入大量的人力、物力、财力,却未获得相应的效益等。社会亟待一种实现高效、公平的资源共享方式,而高校信息化的发展也正走向以需求为引导,以用户为中心的服务之路。教育云的概念就是在这样的背景下应运而生。
教育云是实现学习型社会,促进信息化发展的技术基础。在“云”之上能够建设大规模共享教育资源库,构建新型图书馆,打造教学科研“云”环境,创建网络学习平台,教育资源通过云计算和云存储平台提供给用户,可以节省投资、提高硬件系统的利用率、降低管理成本、扩大资源的使用范围,有利于资源的聚类、共享、升级、推送,解决教育资源分布不均,更新速度慢,共享程度低等问题,促进教育资源的均衡发展。
教学可以说是教育云最重要的应用之一。教育云有希望解决“教育不平等”的问题。在高校间开展教学资源的整合,既可以应对高校扩招所形成的对教学资源需求的持续增长与教育投入增长不足、教学资源相对短缺所形成的矛盾,又可以提高优质教学资源的利用率,让更多的大学生获得优质的受教育机会。
据了解,教育云平台包括基础设施服务、平台服务以及软件服务。基础设施包括服务器、存储系统和网络系统等硬件部分,通过虚拟化技术提供基础硬件平台服务;平台服务,包括认证、授权、数据管理等平台服务系统,主要由中间件、数据库以及开发平台等组成;软件服务,是教育云的上层服务,也是教育云的核心部分,教育信息化系统部署在该层,通过统一门户提供服务,是用户获得服务的入口。基于这个教育云的平台以前很多不能共享的教育资源现在可以共享了,对于每个教育阶段都是一个有力的工具。
另外,云计算对用户端的设备要求很低,这一特点也就决定了云计算将会在学校大受欢迎。云计算能把分布在大量的分布式计算机上的内存、存储和计算能力集中起来成为一个虚拟的资源池,并通过网络为用户提供实用计算服务。为了满足越来越多的计算需求,学校不得不经常购买更新电脑设备。如果使用云计算服务,绝大部分计算任务交给云端(分布式计算机服务器)来完成,只需让电脑接入互联网即可。
云计算还可以为学校提供经济的应用软件定制服务。软件即服务是云服务的一种类型,Google Apps和Zoho Office就是这种服务。学校接入这类云计算服务后,无需再花费大量资金购买商业软件授权,云服务已经提供,收费低廉,有的甚至是免费。
总之,教育云应该抓住目前这个趋势,整合更为优势的资源放在云端,这是目前教育发展的大势。
篇7
[关键词]教育信息化技术支持理念创新
[作者简介]邹晶晶(1981- ),女,湖南长沙人,湖南大众传媒职业技术学院,讲师,硕士,研究方向为高职教育、数据挖掘技术。(湖南长沙410100)
[中图分类号]G640[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4-3985(2014)15-0190-02
一、引言
教育信息化是实现教育现代化的根本途径和重要标志。进入21世纪以来,随着《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国务院关于大力推进职业教育改革与发展的决定》等一系列战略规划的出台,以教育信息化带动教育现代化,破解制约我国教育发展的难题,促进教育的创新与变革,成为加快从教育大国向教育强国迈进的重大战略抉择。近些年的实践证明,教育信息化建设取得突破性进展。
2010年以来,湖南省部分高职院校以基于云计算的“职教新干线”为基础,通过信息技术与课程的整合,探索空间资源课程的建设与改革,兴起了一场从“传统”到“空间”的教学创新与变革,使得“黑板板书+多媒体展示”的传统教学模式向“电子白板+多媒体展示+空间资源课程”的现代教学模式转变。以实名制网络学习空间为基础的空间教学,为教育教学改革提供了新方向。
技术支持为教育信息化提供了环境、条件和保障。在教育信息化推动教育教学改革的过程中,云计算等一系列先进信息技术不断融入课堂教学中,其应用的深度和广度都在不断扩大,这给学校信息部门的技术支持工作提出了新要求。首先,信息技术应用深度的不断扩大,要求信息部门不断提高业务水平,做好先进技术的承接和传播工作,提供良好的教育信息化条件和环境;其次,信息技术应用广度的不断扩大,要求信息部门拓展服务范畴,与教务、科研等部门配合,采取一系列措施提高广大师生信息素养,不断缩小与教育信息化需求之间的差距,保障教育信息化的顺利推进。
如何建立技术支持服务体系,为教育信息化进一步推进提供环境、条件和保障,是一个值得研究的课题。
二、技术支持的理念创新
(一)技术支持工作的内涵塑造
高校信息部门所承担的技术支持工作,其本质和根本任务是提供服务,服务于教学和办公。一般意义上的技术支持是指产品公司为其产品用户提供的售后服务的一种形式,帮助用户诊断并解决其在使用产品过程中出现的技术问题。在云计算技术背景下,世界大学城空间实际上就是学校通过互联网按需、易扩展的方式获取的一种计算和存储服务。从这个意义上来上说,负责技术支持工作的应该是计算和存储服务的供应商。但是在实际工作中存在两个问题:一是供应商不一定能了解学校的具体运行情况,因而不能提供有针对性的技术支持服务;二是对于技术应用过程中故障排除,很难保证实时性。所以,信息部门的技术支持要像“桥梁”一样,体现传承先进信息技术的效果。
(二)技术支持工作的外延扩展
高校信息部门为教育信息化提供技术支持工作,其具体内容涵盖了教育信息化实施的环境、条件以及保障的相关工作。首先,教育信息化是基于互联网和数字资源的,所以稳定的网络环境和丰富的数字资源是前提和基础;其次,在网络环境、资源环境基础上提供的保障服务是关键。除此之外,技术支持工作还需要拓展至教育信息化实施主体信息素养的培养上,因为不管是直接参与教学的教师和学生,还是从事教学管理的其他教职工,都必须掌握一定的信息知识及技能。
(三)技术支持工作的理念阐述
上述两点分析对技术支持概念进行了内涵塑造与外延扩展,以此为基础,从技术支持服务工作的任务、内容、目标等三方面确立了“传承先进技术、拓展服务范畴、提升服务水平”的工作理念。第一,传承先进技术。传递、承接适用于教学、办公的先进信息技术,并进行创新。第二,拓展服务范畴。在注重搭建高质量实施环境的基础上,着力培养教育信息化实施主体的信息素养。第三,提升服务水平。提升服务水平是技术支持工作的最终目标。
三、技术支持的实践研究
下面以湖南某高职院校为例,阐述创新的技术支持理念在该校的实践。
(一)工作思路
依据教育信息化的目标,学院明确了基本的工作思路,如下图所示。该思路是对教育信息化进程的提炼,以及依据学院现有数字资源的应用经验总结归纳形成。
(二)搭建高质量的教育信息化实施环境
1.创建“高速、稳定、便捷、安全”的校园网络环境。教育信息化特别是空间教学的全面展开,是以互联网为基础的,这对网络的速度、稳定性和安全性提出了更高的要求。(1)高速的网络带宽:该校为满足日益增长的网络应用需求,推进万兆校园主干网建设,并将出口带宽升级至800M,提升网络出口效能。(2)稳定的网络性能:优化校园骨干网结构,建立扁平化网络结构;部署iMC网络管理系统和MRTG流量监控服务器,管理和监控网络设备运行状态,为QOS的部署提供决策支持。(3)便捷的网络接入:实现了有线网络及无线网络的全覆盖,并根据教学需要建设了多个高密度无线教室;实现WEB接入方式与学校校园网络的VPN连接,使教职工访问校内资源不受地域限制。(4)安全的网络环境:集中建好核心区域的计算、存储能力,提高网络管理效能和稳定性;优化接入层交换机配置,启用DHCP SNOOPING监听与交换机DAI;通过防火墙、入侵检测系统、行为审计系统,最大程度保障校园网络安全可控。此外,加快网络故障响应速度,通过每周的例行巡检,对校园网络设备的运行情况进行全面统计分析,调整与优化网络环境,及时处理网络应用故障。
2.构建适应教育信息化发展的基础数字资源环境。数字资源是教育信息化的重要基础,而空间教学倡导的“数字资源人人建”为数字资源的建设开辟了崭新的途径,但是基于知识产权的考虑,很多基础性、权威性资源还需要引进并且着力提高利用效率,因此,该校从以下三个方面构建满足信息化发展需要的基础数字资源环境。一是现代化的数字资源硬件。学校配备了360余套多媒体设备,建成能同时容纳2000余名读者的多功能电子阅览室;同时,配备全自动触摸式检索机,提供便捷、优质的阅读服务;此外,完成服务器虚拟化、虚拟桌面的实施,整合原有硬件设备资源,节约硬件投入成本,提升了各种应用支撑系统的稳定性。二是多元化的数字资源内容。学校首先整合部门相关技术人才,筹建数字资源工作小组,负责数字资源建设的规划和建设工作;其次,引进(购买、免费开通)包括知网、万方、维普在线考试等数字资源共计15种数字资源;此外,完成了校内媒体电子版的改造。三是全方位的数字资源服务。学校构建以高清LED显示屏为基础的校园整体信息推送平台,实现校园各类信息资源的网络化、智能化推送;完善数字资源网站建设,将资源网站涵盖读者指南、馆藏资源、信息服务、资源整合平台、特色推荐、资源下载和服务热线等丰富内容。
(三)培养高素质的教育信息化实施主体
教育信息化实施主体包括三个方面:技术支持服务团队、教师以及学生。
1.“外塑形象、内修气质”,创建优质服务团队。学校制定规章制度,整合与改造多媒体、网络以及信息相关的各项业务流程;加强与其他部门的沟通与联系,塑造良好的部门形象,提高服务效率与质量。同时,制订中长期培训计划,以“紧跟信息技术发展前沿、洞悉信息行业发展方向;提高信息技术服务水平、致力于学校信息化建设”为目标,促进信息技术人员在知识、技能以及服务意识等各方面全面提高。
2.采用评价和培训相结合的方式,提高教职工信息素养。信息素养是一个人在信息社会生存的基本能力之一,在教育信息化实施的过程中,教师的信息素养尤其重要。教师的信息素养水平直接影响着信息技术在课堂教学中的应用,是教育信息化实施的关键。学校采用评价与培训相结合的方式提高教师的信息素养。
教师信息素养的评价包括以下方面:首先,改进评价方式,由阶段性改为连续性的评价方式;其次,完善评价内容,从“信息意识、信息知识、信息技能和信息道德”四个方面进行评价;最后,优化评价方法,建立科学的评价指标体系,进行量化评价。教师信息素养的培训包括知识培训、技能培训、素质培训。
3.进行“计算机应用基础”课程改革,提高学生信息素养。教育信息化的目的是为了提高教学质量水平,最大的受惠者是学生。然而,由于我国教育区域差异的影响,学生信息素养参差不齐,而且空间教学是以高职院校为试点,所以如何提高我校学生的信息素养,使之能适应空间教学的推广,也是技术支持所要完成工作的一方面。学校以“计算机应用基础”课程改革为切入点,在教学目标、教学内容、教学考核、教学评价等方面进行改革,提高学生信息素养。(1)在教学目标方面,高扬“因材施教”和“授人以渔”教育思想,回归“以学生为中心”的教学本原,以信息素养相关要素为主要内容,以项目驱动或ISAS教学为手段,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积极性和自主性,注重学习过程中的交互和协作,将培养学生计算机基本操作能力的基本目标,升华到提高学生信息素养的高层次目标。(2)在教学内容方面,在教学内容的整体设计上,一方面充分考虑教育信息化特别是空间教学的需求,另一方面考虑学生的专业需求。(3)在教学手段方面,采用项目驱动或IASA教学为手段,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包括学习的认知前提能力、学习过程的情绪体验和学习中自我实现的操作技巧等,同时体现学习过程中的交互性和协作性――交互的学习环境和协作的学习方法。(4)在课程考核方面,从2010级学生开始,摒弃计算机期末考试的方式,采用以证代考的考核模式。
[参考文献]
[1]何克抗.我国教育信息化理论研究新进展[J].中国电化教育,2011(1).
篇8
【关键词】信息化 教育信息化 学校信息化 目的 策略
一、什么是教育信息化
教育信息化是指在教育领域全面深入地运用现代化信息技术来促进教育改革和教育发展的过程,其结果必然是形成一种全新教育形态――信息化教育。
教育信息化的特征是什么?从技术上看,教育信息化的基本特点是数字化、网络化、智能化和多媒体化。从教育上看,教育信息化的基本特征是开放性、共享性、交互性与协作性。
我们把教育信息化看作是一个追求信息化教育的过程。信息化教育具有教材多媒体化、资源全球化、教学个性化、学习自主化、活动合作化、管理自动化、环境虚拟化等显著特点。但是,教育信息化是一个适应性社会过程,它意味着存在一种与传统的教育环境发生作用的活跃倾向,它的性质决定它是否能很好地适应环境以及如何适应环境。因此,我们必须清醒地认识到,信息技术的应用不会自然而然地创造教育奇迹,它可能促进教育革新,也可能更注重传统教育,因为任何技术的社会作用都取决于它的使用者。如果说信息技术是威力巨大的魔杖,那么教师就是操纵这根魔杖的魔术师。
教育设施和教学手段改变了,教学方法和教学模式也必将要革新,而教育模式的改变首先取决于教育思想和教育理念的改变。在传统的教学活动中,教师是教学活动的主体,知识是由教师传授给学生的。而新的教学观念是:教师是学生学习活动的指导者和帮助者,知识是由学生根据自己头脑里的认知结构而自主建构的。这是一种全新的教学理念,正好适合于指导信息技术环境下的教与学。因此,教育信息化除了带来教育思想、教育手段和教学方法的革新外,更主要的是带来了教育教学模式的改变。
二、学校信息化的目的
教育信息化必将涉及许多具体的技术和机器在教育中的应用,它使得一些人往往以技术论、机器论的观点来认识教育信息化的目的,认为教育信息化就是以机器代替教师讲课,代替教育写板书,就是以电子教材代替印刷教材,就是实现网上学习,实现CAI学习……,并以代替性、省力性、顺利性、效率性作为评价教育信息化的尺度。
教育信息化可以达到以上效果,但仅以技术论、机器论的观点来认识教育信息化,来理解教育信息化的目的,必将使教育信息化走向歧途。以技术论、机器论开发的教育软件、教育系统受到了广大教师、广大学生的批评和抵制。这些软件、系统,教师不用,学生也反对。以这样的软件上课,学生批评是除了老师灌以外,还用机器灌、电灌,比人灌更厉害。这样的教育信息化与传统的应试教育有什么区别?这样的教育信息化不可能培养跨世纪的创新人才,这样的教育信息化是穿信息化的新鞋,走应试教育的老路。
教育信息化的本质就是实现教育信息与知识的共享。学校教育信息化的本质是运用现代信息技术和现代教育理论把学校建成一种充满信息、方便学习者获取信息和培养创新人才的环境。
教育信息化的过程是教育思想、教育观念转变的过程,是以信息的观点对教育系统进行分析的认识过程。只有在这样的基础上指导信息技术的教育应用,才是我们所需要的教育信息化。
三、学校信息化的策略分析
1.硬件建设超前性与够用性的关系。学校信息化进程中的首要问题是硬件设备的建设。由于计算机及网络技术的前沿性,学校在硬件建设中想要保持其先进性,从一个较长的时期来说,显然力不从心,因此,硬件设备应以必需、够用为度,适当超前。这就要准确把握现阶段学校实现信息化及其应用与面向未来发展的度,这个“度”有几层含义:一是强调“必需、够用”,根据需要配备、添置设备、电脑室、电子阅览室、实验室等教学资源,大力加强网络建设;二是注重实用,切不可盲目攀新、攀高,造成不必要的闲置或浪费;三是鼓励有条件的学校超前一步,提高现代化水平,以保持领先地位。
2.资源共享:学校信息化的重要步骤就是实现多媒体教学资源的全面共享。由于多媒体教学资源的数据量很大,而且同时接受网络教学的学生数量较多,校园网中的数据流量和并发访问人数均要比一般的局域网高很多。因此,要寻求一种成本较低、易于安装、易于使用、易于管理、易于扩展、使用性能和可靠性均很高的多媒体教育资源存储与共享解决方案,能够快速有效地解决多媒体教育资源迅速增长时所面临的海量存储和网络共享问题,可用于已有的、在建的、或将来实施的各种校园网、多媒体教室、电子阅览室或数字化图书馆。
3.资源库的建设:网络需要大量数字化教育资源内容的支撑,这导致学校对教育资源库产品的需求不断升温。有些厂商为了赶时髦或搭“资源库”这班车,将相关的、不相关的产品一概称之为“教育资源库”;有些人甚至将做软件剩下的“边角料”、“陈芝麻烂谷子”都装到资源库中;还有人从互联网上随便下载一些内容,拼凑在一起也成了“资源库”。难怪人们评价说,“资源库是一个筐,什么都可以往里装。”一些学校花大本钱买了“资源库”后,却发觉可利用率不高,大呼上当。
教育资源建设仍是重中之重。从发达国家的教育信息化进程看,一般分为两个发展阶段:第一阶段是教育信息化基础设施建设阶段,其重点是建设畅通的信息渠道和丰富的信息资源,大规模地培训教师,以及通过开设信息技术课教会学生使用计算机;第二阶段则从技术应用的初始阶段转向整合阶段,目标是把信息技术与学科教学有机地结合起来,从根本上改变传统教和学的观念以及相应的学习目标、方法和评价手段。我们现阶段的课程改革,从其根源上说,也是参考了发达国家的这一进程。
经过10多年的发展,我国的学校教育信息化基础设施已获得了长足发展。校园网、多媒体教室已不再是少数人才能使用的稀缺资源,大多数城市教师和学生都有了使用信息技术的机会,大量的教育教学应用软件正不断涌现。这些为信息技术进入课堂、信息技术与其他课程的融合提供了基本条件。
当前,学校对优秀教育资源的渴望正在与日俱增,以往那些单纯的题库和管理软件,以及那些封闭的、按照开发者固定思路使用的软件,已经无法满足教师们的需要。
教育资源的开发应该体现现代教育思想与观念,其定位要从目前基于资源的教学转向基于资源的学习。现有的资源库产品都是为教师准备的,以使教师利用这些资源进行多媒体教学。但是,随着远程教育的不断发展,学生将逐步成为主体。为学生提供大量的网络学习资源,并提供一个理想的网络学习平台,将成为未来的发展重点。
因此,在学校的资源库建设中,自力更新虽然显得慢些,但在教师队伍有相当的能力时,鼓励自行开发不失为一个可行之策。
四、促进学校教育信息化教育的几条建议
1.要大力促进新工具的使用。生产工具是生产力的标志。应用水平的高低,主要表现在是否使用先进的工具来提高自己的生产效率――教学效率。要提高学校教育的信息化水平,除了鼓励大家“多用”之外,更要鼓励大家“多用新工具”。教师的信息化手段要从过去的“课件”向“课程”的转变。新工具所隐含的新的教育思想有利于促进使用者的观念更新。为此,应将新工具的推广使用与教师的培训结合起来,专人专职,常抓不懈。学校从事信息化工作的专职人员,有责任经常把一些最新工具介绍给学科老师,让他们通过追随技术进步而提高工作效果与效率。
2.对学校的教育信息化工作以3到5年为限作一个近景规划。规划时间太短没有连续性,太长难以操作,不易实现。信息化事业的初期是一个“烧钱”的过程,然而钱总不能无限期地“烧”下去,时间一长谁都受不了。因此,要找新的突破口、新的“亮点”,必须在应用上下功夫。如果以“70%的投入在资源建设,30%在硬件”的成功模式为准,参照中国IT权威研究机构计世资讯(CCWResearch)的数据看,中国历年来的教育信息化投资存在着持续不断的投资比例失调现象。
从投资结构上我们可以看到,中国教育行业IT投资从份额上看依然以硬件投资为主,从投资方向上看以网络建设为主。现在的形势是,如果不及时把这些设备有效地利用起来,建设规模就可能“过热”,也即“泡沫效应”就会出现。任何学校的财力都是有限的,也要讲究效益问题,所以设备建设不可能是学校信息化建设的“亮点”,奢华更不应是教育的门面。
3.建立学校的激励机制,鼓励教师从事教育信息化探索。随着信息化教育的发展,教学设计水平也应该从CAI设计进化到信息化教学设计。信息化教学是以教学过程的设计和学习资源的利用为特征的,其主要教学模式不同于课件的讲授/辅导、模拟演示,而是研究/探究型学习、资源型学习、合作型学习。这对教师来说是一个需要不断学习的过程,必须有一套激励机制与支撑系统。
4.坚持以学生的发展为本。发展教育信息化是要推进以素质教育为核心的教育改革,因而必须始终坚持以学生发展为本的思想。在学校的教育信息化过程中,不要过分注重学科的知识性学习,而应该关心如何应用信息技术工具来解决问题,特别是要把信息技术的学习与学科教学相结合,让学生把技术作为获取和加工信息,为解决问题服务的工具。从一般意义上说,我们通过信息技术教育来培养学生的信息能力,通过信息能力带动思维能力、解决问题能力、选择决策能力和交流协作能力的全面发展。
五、结语
学校的信息化是教育信息化的最主要阵地,学校信息化的效率与效益在一定程度上影响着整个社会信息化的进程与效度。困此,应该把学校的信息化看作是一个系统工程,在考虑教育“以人为本”的特性进行合理规划,这样的信息化才有助于当代的教育改革。
参考文献:
篇9
[关键词] 教育信息化; 试点项目; 内容分析; 融合创新; 启示
[中图分类号] G434 [文献标志码] A
[作者简介] 胡铁生(1970―),男,江西安福人。中学正高级教师,硕士,主要从事微课(程)和教育信息化资源建设应用研究。E-mail:。
一、问题的提出
《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和《教育信息化十年发展规划纲要(2011―2020年)》提出“加快教育信息化进程”,旨在突破当前我国教育信息化发展瓶颈,在循序渐进地提升教育信息化发展水平的同时,挖掘和发挥现代信息技术对教育发展和教育改革的革命性影响。2012年1月,教育部下发了《教育部关于开展教育信息化试点工作的通知》(教技函[2012]4号,以下简称“通知”),启动了教育信息化试点工作。[1]“通知”阐明了试点工作的指导思想、工作目标、实施原则及申报条件,明确了试点范围和主要内容。全国各地教育行政部门和各级各类学校积极响应,开展了教育信息化试点申报工作。教育部密切关注这次试点工作,对各个试点单位的观念认识、试点内容、条件保障等都进行了严格的要求和把关,首批试点项目的申报评审历时较长,各地申报的试点方案经逐级择优推荐、方案修改完善、试点内容充实调整和专家综合评审等多个阶段,直至2012年11月教育部才最终审定公布了第一批教育信息化试点单位/项目名单。[2]
试点工作的方向和质量,事关教育信息化本身的成败,也事关教育改革和发展大局。鉴于此,本文将对教育部公布的第一批教育信息化试点单位及试点项目进行系统的社会网络分析和内容分析,以期掌握我国教育信息化发展新阶段的研究重点、热点及其变化态势,为我国教育信息化的可持续发展提供针对性的指引和启示。
二、 研究设计
(一)研究资料来源
本研究以教育部公布的第一批教育信息化试点单位及试点项目(因为一个单位对应一个试点项目,故以下统称为试点项目)为分析对象,第一批申报获批的教育信息化试点项目共682个,其范围分布如下:区域综合试点(56个),中小学校试点(351所),职业院校试点(179所),本科院校试点(66所),专项试点(30个)。
(二)研究方法
本研究主要采用内容分析法,对682个项目主题和内容进行词频分析和共词分析,以期对不同试点类型(区域综合、中小学校、职业院校、高等院校、专项试点)的下属试点项目内容、目标等进行详细分析和比较。内容分析法是以量化的系统客观的方式,依据事先设计好的类目表格,归类统计信息内容,并在此基础上加以质的描述,进而阐释研究结果。[3]同时,结合社会网络分析法(SNS)分析教育信息化研究现状和发展趋势,对各个项目标题提取关键词之后,能够发现在同一项目中的关键词形成了共现关系,进一步统计两两关键词的共现频次,最终形成共词网络――共词网络能够反映关键词由共现而产生的学术关联,数值越大,说明两两关键词间的关系越紧密,意味着其研究主题结合越密切。[4]基于这种研究思路,本文试图从社会网络分析和共词网络的角度,对我国教育信息化第一批试点项目的关键词共词网络进行分析,以此透视我国新时期教育信息化的研究重点、热点领域和发展变化趋势,并给出相应的参考意见和发展对策。
三、调查结果与分析
(一)研究样本基本情况
“通知”规定:教育信息化试点工作将分期分批启动和部署,其目标是“用4年左右时间,总体完成100个左右区域试点和1600所左右学校试点”。2012年,第一批教育信息化试点单位及试点项目具体情况见表1。对照教育部的试点目标,可以看出:自2012年首批试点项目申报启动以来,得到全国各省区及各级各类学校的积极响应,试点工作推进力度大,进程较快,区域综合试点、本科院校、专项试点立项数均已超过相应类型总试点数的一半,中小学校试点和职业院校试点超过相应试点类型总数的1/3。
这些项目中的区域分布情况见表2。从表2可知:(1)首批全国教育信息化试点立项项目共652个(不含30个“国家数字教育资源公共服务平台规模化应用专项试点”项目);参与申报立项的省区(含自治区、直辖市)有31个;(2)各省区试点项目数量分布不均,差异较大。各省区平均试点数为21.3个/省。其中上海、新疆、湖南、广东、重庆五省区试点项目数最多,试点单位/项目均在30个以上;贵州、甘肃、四川、广西、吉林、海南、内蒙古、宁夏、青海、等偏远与经济欠发达地区试点项目数较少,均在平均数(21个)之下,其余省份在20~30个之间。造成这种现象的原因之一可能是我国区域经济社会发展水平和教育发展实际的差异性较大,导致东中西部之间、学校之间教育信息化发展水平参差不齐,但更大的可能性是与申报单位的观念认识、重视程度、申报方案的科学性及保障机制等有关;(3)各省区申报试点项目类型多样,试点区域覆盖面较广。这较好体现了教育信息化试点“统筹部署,分类指导”的实施原则。从表中分析可知,此次试点项目层次分明,有较好的典型性和代表性,且综合考虑了不同经济和教育水平的地区差别、不同类型和层次的学校的层次差异,建议后续的试点进一步调整充实区域和学校的试点工作内容,重点做好中小学、职业学校和区域的试点内容充实工作。
(二)整体情况分析
21世纪全球化环境下,教育信息化面临着新的挑战和要求,以“试点先行、有序推动、科学管理”为策略,寻求有中国特色的教育信息化模式和路径是当务之急。通过对首批立项试点项目名称的标题关键词进行分析(词频统计)、聚类和比较,可发现以下几个显著特征:(1)首批申报立项的绝大部分试点项目(661个,占总数96.9%)都含有“探索”这个关键词(如图1所示),且强调“创新和改革”方面的探索(占总数16.7%)。这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国家对新时期教育信息化工作推进策略的转变――从传统的全国统一部署、专家理论主导下的建设模式转向因地制宜、注重实践探索的科研引领型教育信息化推进策略(发展路径)。同时,管理决策层对教育信息化的系统性、复杂性和区域性等特征的认识和理解也更为深刻、理性(不急于求成、不唯专家观点、强调实践与探索过程),因此,“项目试点、任务驱动、实践探索、科研引领”是这次试点的工作策略,也是我国新时期教育信息化推进的一个主要特征或标志。(2)探索的主要内容(任务)主要集中在教育信息化的有关“模式”、“机制”两大类。如对于“模式”探索(含应用模式、教学模式、模式创新、发展模式、培训模式、管理模式等)的试点项目占总数74.8%(510个)。其次是有关“机制”探索(建设机制、应用机制、共享机制、管理机制等)的试点项目占总数的33.7%(230个)。(3)试点的主要工作内容呈“高度聚焦”趋势。主要集中在“优质资源共建共享”、“数字化校园建设”、“信息技术融合应用”、“三通两平台”等几个领域。(4)此外,此次试点最明显的变化之一是工作重心下移――关注一线教师发展和课堂资源建设。如对“课堂”(名师课堂、专递课堂、网络课堂、同步课堂、名师工作室等)的试点项目达37个(5.4%),研究重心下降,关注微观具体的课堂资源的建设与共享。(5)以区域为基本单位的试点和跨区域的协作式试点项目逐渐增多。如关注区域内协作的试点项目有26个(3.8%),关注跨区域跨平台协作的试点项目有7个。这有利于整合区域力量、优势互补、联合攻关、倡导协作,并充分发挥信息技术的跨时空、易共享、成本低的特点。总之,教育部的立项项目基本覆盖了试点要求的范围,体现了国家的意志和试点工作的导向性。
(三)对各类试点项目与试点重点内容的深度分析
1. 区域综合试点项目分析
区域综合试点项目的主要目标是利用信息化促进教育公平、协调各类教育发展、保障经费分配、建设应用教育信息化评价标准体系、应用管理信息系统并建设专业队伍,由此确定以县(区)或地(市)为单位进行试点。
区域教育信息化试点关注重点在“促进教育公平与均衡”、“资源共建共享”、“发展模式”、“服务体系”、“机制建设”等的探索上。25个(44.60%)区域试点项目的工作重点在“教育信息化促进教育均衡发展模式”构建或探索上,17个(30.40%)区域试点项目涉及教育信息化各类“机制建设”(发展机制、建设机制、共建共享机制等);13个(23.20%)区域试点项目关注“教育资源”的建设与共享,缩小数字鸿沟。12个(21.40%)区域试点项目明确提到“教育公平与均衡”,9个(16.10%)试点项目关注区域教育工作者信息化的“发展模式”、“公共服务体系”的建设。7个项目(12.50%)明确提到应用“云计算”、“物联网”等新技术、新媒体。而对教育信息化的经费保障、外来务工子女和农村留守儿童的教育,“教育信息化标准”与评价体系建设、区域协作、职业教育、教师培训、各种教育信息化智能系统平台的开发等几乎没有被试点立项,说明区域教育信息化决策者不够重视这方面,导致申报方案少,这是后期试点工作中需要加强的地方。同时,试点项目还存在:机制建设多,体制改革少;容易试点的项目多,难啃的深层次改革项目少;宏观层面项目多,深入具体的项目少等问题。如关于区域内整体统筹考虑的试点项目有12个(21.40%),而“协作”类的项目却为0,这说明各区域只关注本地区、本学校内部的教育信息化建设,缺乏跨区域、跨学校的教育信息化合作与协作意识,协作能力薄弱。存在只关注区域内的“小公平”与“小均衡”,缺乏跨区域和大范围的整体考虑。这从一个侧面说明我国当前教育信息化试点项目缺乏有效协作,是后续教育信息化亟待加强之处。
2. 中小学学校试点项目分析
(1)项目焦点类目分析
首批中小学校试点项目数共有351个(占试点总数的53.8%),这些项目适应当地的教育发展水平和学校实际情况,聚焦信息技术与教育教学的深度融合――关注由师资薄弱课程建设、学生信息素养和实践能力提高、跨地区学校合作、家校互动、绿色数字化校园、新增课程的开设等构成的融合与创新议题。同时,在优质资源共建共享、教育教学模式创新等方面开展试点。
教育部在深入调研的基础上进一步凝练我国教育信息化十年发展目标,提出“十二五”时期加强三项重点目标任务(“学校宽带网络建设”、“加强优质数字教育资源建设与共享”和“实名制网络学习空间环境建设”)和二项重点工程(“教育管理信息系统建设”、“教育资源公共服务平台建设”),统称为“三通两平台”。这五大目标生动具体且易操作,避免以往教育信息化推进中空泛 “模式满天飞”的导向。在351个中小学试点项目中(如图2所示),按照数字校园网络、资源共建共享、网络学习空间、公共服务平台、管理信息系统、教学应用融合等维度进行分类,其中教学应用融合类项目有121个(占34.5%),较好体现了此次试点工作“深化应用”的导向。
从以上分析可知,中小学试点项目多为微观和中观的模式和机制措施,而对于政策体制宏观方面的项目不多。
(2)项目属性类目分析
2013年,教育部把扩大优质教育资源共享作为教育信息化的重点工作之一,并具体提出要完成教学点数字资源全覆盖、启动实施“宽带网络校校通”,加快推进“网络学习空间人人通”、“优质资源班班通”等目标。这在一定程度上引导了国家教育管理信息系统与公共服务平台的建设。
从图3可以看出,中小学试点项目分布具有以下特点:
①突出对“模式”和“机制”的研究
统计发现,大部分(76.60%)试点项目的主要内容与教育信息化的“模式”探索有关,共立项有269个。其中,信息技术环境下“教学模式”研究最多(77个),占所有“模式”试点项目28.60%,占中小学试点总数的21.90%。可见,在新的信息技术环境下中小学教学模式的探索研究仍是一项十分重要的工作。而有关优质教育资源、新技术、新媒体、新方法等“应用模式”占到75个(21.40%),与“教学模式”一样重要。而面向学生的“学习模式”试点仅有25个(9.29%),这说明对教师的教学模式探索多,以学生为中心学习模式的研究偏少。
中小学试点项目标题中“机制”二个关键字的项目有80个(22.80%),接近该类试点总数的四分之一。这些“机制”与“资源建设、共享”或“教育信息化/数字化校园”的“可持续发展”有关。其中有关“建设机制”的项目有34个(42.5%),“共建/共享机制”24个(30%),“可持续发展机制”18个(22.5%),“应用机制”仅2个。激励机制/评价机制/管理机制的试点项目则无。这说明在“机制”的研究方面,对学校系统中的激励、评价等关注不足。
②“三通两平台”中的各试点项目分布不均
“三通两平台”是我国“十二五”教育信息化的重点任务和建设目标,应作为一个整体的系统来看待和推进。但其下的各子试点项目分布不均:优质资源班班通(79个,占22.5%)、宽带网络校校通(59个,占16.8%)试点数目较多,而对“学习空间人人通”方面的试点项目仅有5个(1.4%),大家对这种基于实名制的新型网络学习与交流方式关注度不够,认识程度还有待提升;些外,对“两平台”(即“教育管理信息系统建设”和“教育资源公共服务平台建设”)的试点数分别只有17个(4.8%)和6个(1.7%),试点数量偏少。平台是跨区域、大规模共享应用的基础和保障,有利于产生集聚效应,这需要在以后的试点申报工作中加以引导。
③“数字化校园”建设继续成为热点工作
分析数据表明:“数字化校园”建设继续成为“十二五”中小学教育信息化的一个新的热点和重点工作,共有61个立项(占中小学校试点数的17.40%),但其建设内涵与发展方向发生了重大转变:从以往注重硬件设备与网络建设转向关注软件资源与应用服务,其中“绿色数字化校园”项目17个,“数字化/数字校园”项目32个,“智能校园”项目7个,其他类5个。试点重心主要集中探讨数字化校园的建设、可持续发展机制与教育教学、学习与应用模式上。
④高度关注资源建设
我国历来重视教育信息化资源的建设,但总体效果不容乐观,主要障碍在“优质”和“共享”两个方面。 “优质数字教育资源建设与共享是当前教育信息化关键环节,也是最薄弱的环节之一”。[5]优质数字教育资源建设与共享的基本目标是,到2015年,开发形成多样丰富的各级各类优质数字教育资源,同时将其推送至每一个班级教与学过程中使用。因此试点项目中普通关注资源的建设和共享。本次立项涉及“资源类”项目共有78个(以优质教育资源、名师课堂资源为主),其中优质教育资源、校本教育资源、教学资源的建设与共享项目占总数的19.4%,而“课程”资源类相关试点项目少(仅占6.8%),其中涉及“高中选修课资源开发与应用模式”的试点项目仅4个(1.1%),“双语教学资源” 4个(1.1%),校本教育资源(8个,2.3%),可见目前试点项目更多关注素材型、拓展型的教学资源研究,而对结构化、体系化、专题型的网络课程资源关注较少。
3. 职业院校试点项目分析
职业院校试点项目主要结合学校实际和职业教育特点,根据当地教育发展水平,尤为关注学生实践能力和实际操作能力的提高,重点放在利用技术优化教育教学、创新教育教学模式和管理模式、共建共享优质资源和提升服务社会等方面开展试点。首批立项的职业院校试点项目共有179项(占试点总数的27.5%)。对职业院校申报的试点项目进行关键词分析,发现频次排在前面的几个关键词包括模式、探索、机制、应用、建设、数字化校园等(见表3),其重心与中小学较为类似,仅在“实训”这方面的研究体现了职业院校的特色。除此之外,还有极少数的职业院校开展了对“校企培训”(6%)、“职业教育”(4%)的研究。从这方面数据可以得出:职业院校的教育信息化研究方向特色不鲜明,忽视职业教育专业课程资源体系的建设,还未发挥其作为新世纪职业人才培养的功能,建议后续研究加强对职业培训领域教育信息化研究的深入探索。
4. 本科院校试点项目分析
本科院校信息化试点的研究核心是人才培养模式的创新和教育质量的提高,重点在高校网络课程建设与应用、数字化校园建设、教育教学模式改革、校园网络与信息安全、管理与社会服务信息化、科研组织模式创新和学生网络文化生活等多方面进行研究和探索。
本科院校的试点项目一共有66个(占试点总数的10.2%),有60个(占90.9%)申报项目中采用了“探索”一词,其中47个(71.2%)试点项目是针对各类“模式”(如人才培养模式、校园网建设模式、学习模式、应用模式、服务模式、协作/合作模式等)的探索,其实现的主要途径或平台就是依托高校数字化、智慧化校园网(27个占40.9%)。可见,在新技术、新媒体和新方法不断创新的互联网时代,数字化校园的建设与应用仍然是高校教育信息化建设的重点,并期待在下一代互联网、云计算、移动学习、人工智能和运营方式、服务体系等方面突破。其核心都是围绕教育信息化时代高校核心使命和目标:对教育教学、服务模式的变革和创造性人才培养探索上,较好地体现了高校(本科院校)的试点导向。但是,高校试点项目教学模式、学习方式、课程开发、资源共享、服务机制等方面的实践不多,并且没有一个关注教学质量和信息安全的研究,这说明高等教育信息化的研究面窄且缺乏针对新型学习方式、课程资源共建共享、运行服务体系和教学质量评价的探讨,今后需加强培养创新人才为主线的教师教学模式、学生学习方式、精品特色课程体系等方面的深度研究。
5. 专项试点项目分析
专项试点项目关注各层级的特定领域(如:体制机制改革、推进教育信息化进程的政策措施、管理信息系统建设与应用、优质资源共建共享、信息化专业队伍建设、新技术的创新性应用等)。专项试点项目一共有30个(除青海、外各省区均有申报),其中在28个(93.3%)项目里面出现了“探索”关键词,并有16个关键词为“省级信息化”(以省、自治区、直辖市为区域进行整体专项试点),较好体现了专业试点项目的特色。同时,专项试点项目普遍关注公共服务体系和管理平台的建设(占1/3),其次为:区域数据中心和资源中心的建设,优质资源的共建共享机制探索、新型教育信息化应用模式构建、云计算等新技术的应用等。
(四)总体研究数据SNS分析
1. 词频分析
本文对652个全部立项的试点项目名称经过关键词词频统计,并利用三种数据清洗方法“合并、集中、舍去”[6]对关键词及其词频进行整理,共获得16个高频词,见表4。这16个高频词代表了试点项目中前16位研究主题。最后对这16 个高频词的共现频次又进一步进行了两两统计,以此形成了一个16×16 共词矩阵,再利用社会网络分析法,在Ucinet 软件中导入矩阵分析得到相关结果。
2. 高频词文字云
本文采用标签云(Tag Cloud)来表征上述关键高频词在整体上的分布。标签云最初用以表示一个网站中的内容标签,主要以不同字号和颜色依据热门程度来表征“热词”。而实际上在我们研究的特定领域中,“热词”描绘的是一种文字云――通过可视化的文档用词频率统计权重表,主要根据的是词频分析结果,以此分析研究领域;这项技术常用于具体化、形象化政治演讲的话题和内容分析中。[7]本文依托ROSTCM 中的可视化功能。本研究描述主题的文字云如图5 所示,从图中可见该文字云清晰地表明:信息技术设施环境、信息技术融合与创新、数字化校园、信息技术教学模式、教学资源、教育资源的共建共享成为研究的主要指向。
3. 建立共词矩阵与相似矩阵
在这一步骤中,我们对全部试点项目高频关键词进行了提取,形成了以16个关键词为要素的16×16的共词矩阵(见表5)。该矩阵行与列分别代表16个关键词,它是无向对称关系矩阵。在共词矩阵中两个关键词同时出现时,表明在这个课题中两者存在关系。此外,矩阵中对角线上的数值代表该关键词的词频。
在此基础上,引入了Ochiia相似系数对共词矩阵进行处理,以避免对角线词频与其他词频差距过大而影响分析效果。Ochiia相似系数是指把两个关键词各自在矩阵中出现次数的乘积开根号作分母,它们同时出现的次数作分子,经处理后得到高频词相似矩阵(见表6)。相似矩阵中的数值越大,表明两者的相似度越大,两者的关系越密切。
4. 高频词共现语义网络分析
高频词具有能够鲜明且直观地显示文献论述的主题的特点。在读学术论文之前,读者能够凭借高频词清楚地知晓论文的主题,关键词之间相互交叉,关系错综复杂,关键词内部存在的联系又可体现在某一主题的多篇论文中。[8]这种情况下,我们将构造的高频词相似矩阵导入社会网络分析软件Ucinet中。经分析,可得到高频词共现语义网络图(见图6)。从图6中我们可以直观地看出:(1)参与试点项目的广大学校研究者与实践者,紧紧围绕教育资源、资源共享、教学模式、应用模式这四个核心主题展开研究和实践;(2)区域教育、信息技术、数字化校园等研究主题位于网络的中心位置,构成了联系网络边缘与核心的桥梁。由此可见,这三个主题是目前较为新颖且具有后续动力的研究热点。(3)教育教学、信息化环境、深度融合、创新、学习模式等节点处于网络的边缘,在高频词共词网络中的边缘节点一般表示它们的联系较为松散,在此表明了它们是当前教育技术研究的关注点,但这些节点的联系比较稀疏,更多的是通过作为桥梁的中间节点与核心节点进行联系。综上所述:目前试点项目研究中以信息技术为依托的深度融合与创新、教育教学、信息化环境等层面开展了较为系统丰富的、富有成效的研究,但应用模式、教学模式、教育资源等传统研究领域仍是核心。
5. 高频词小团体分析聚类图
在社会网络中会存在某些行动者,它们彼此关系特别紧密,由它们就可结合成一个次级团体,这样的群体在社会网络分析中被称为凝聚子群,也被部分学者形象地称为小团体。[9]这些小团体是在大网络中同时存在的子网络,它的存在能加快成员间相互共享资源并能提高彼此的合作层次。[10]利用Ucinet软件对高频词共词网络进行1-派系分析,把Minimum Size 设置为14(即成员数量定为14),由此形成的聚类树状图如图7 所示。从图中可见:位于最左边的高频词共有4个,它们均在任一成员数量为14的1-派系中,说明它们属于同一派系,在两两之间存在着非常紧密的共现关系;这4个高频词是“教学资源”、“学习模式”、“教育教学”、“应用模式”,由此可知它们具有紧密的学术联系,这4个研究主题在此批试点项目研究中结合联系密切,作为骨干成员构成了我国教育信息化新阶段发展高频词共现网络的各派系,除此之外的其他各种1-派系成员数量都在13或13以下,它们都是以这4个高频词为基础形成;位于中间的9个高频词联系较为松散,表明它们跟其他高频词的联系较多,但不属于联系最密切的子群,也就是说它们还不属于相互之间研究主题相关程度最为紧密的研究领域;位于最右边的高频词不属于任何派系,这说明它们与其他高频词的联系相对较少。
四、结论与建议
参与《教育信息化十年发展规划纲要(2011―2020年)》起草的祝智庭教授认为,目前中国教育信息化的前进方向是“融合创新”,虽然仍置身于“初步应用整合”阶段,但正稳步向前发展。过去十年,我国在信息基础设施建设方面做了大规模的投入,基础层面上已初步建成,教育信息化未来的发展重点是着力于推动信息技术与教育的深度融合,在各级各类教育科研、管理、教学等方面推进信息技术的深入融合和应用,变革传统教育理念、方法与模式,促进各项流程的优化与再造,支撑和引领教育创新发展。[11]余胜泉(2012)提出既从教育看技术,同时也从技术看教育,在这种双重视角下推动技术与教育的双向融合创新;指出在教育领域中教育信息化发挥支撑作用的同时,更要发挥其引领性作用,也即革新教育的主流业务要依托于教育信息化,破解制约我国教育发展的难题要借力于教育信息化。[12]在此新形势下,面对全新的战略目标与任务,教育信息化采取“试点先行、有序推动、科学管理”的策略定位正确,以此为突破口探索并形成中国特色的教育信息化发展道路。试点工作作为教育信息化的先导性工作,各地区、各级各类学校应积极先行先试,为全面加快教育信息化进程提供有益经验。[13]对我国此次教育信息化进程中教育部首批试点项目利用社会网络分析法进行高频词共词网络分析的结果,可从以下三方面进行总结。
(一)研究热点剖析
通过试点项目的主题词分析可知,教育信息化的研究热点特征主要体现在:(1)形成了以教育资源、教育教学、教学模式、应用模式等词为核心研究簇的研究领域;(2)研究热点逐渐向创新、数字化校园、深度融合、教育公平、信息化环境建设等领域扩展。
具体来说,国内一贯的学术研究多着眼于用宏观的方式看问题,力图从规律和本质上对实践中的关键问题提出解决的理论和方法。因而,出现了大量的以“教学模式”、“应用模式”为主题词的研究和论文,这种以演绎推理为主要思路的研究,往往缺乏可靠的资料实证和数据的支撑。
同时,云平台、MOOCs、大数据等的出现,以及一般技术产品(例如搜索引擎、字处理软件、交互白板等)越来越多地在学校中得到应用,引发了教育信息化领域中对于教育创新、技术与教育实践的融合、西部与农村基础数字设施的建设等问题的探究。当今国际竞争日益激烈、科学技术飞速发展,目前我国的教育信息化应在信息化推进现代化的理念下提倡教育创新,结合一线教师的应用实践进行教育教学的研究和探索,发挥教育领域多方面教育工作者的力量而不仅仅局限于专家学者的闭门造车,把教与学的信息化研究关注点细化具体化,增强可操作性,让一线教师能够把教育信息化实践深入到课堂,沉浸到常规化教学中。教育信息化新阶段的核心使命就是融合和创新,这已体现在首批试点项目的研究主题中,也将继续成为接下来的发展趋势。
(二)研究空白与薄弱点
本文针对高频词共现语义网络中所呈现的关键词间距进行分析,发现我国教育部首批教育信息化试点项目还存在一些空白处和薄弱点,并结合文献计量学进行分析,主要问题有:
1. 研究主体单一,项目团队结构科学性不足
除2个以政府名义和1个以培训中心和电教馆名义申报外,其他区域都是以教育局(教育委员会)名义申报立项的。跨区域申报的2个(河南5个单位联合申报,山东2个区联合申报),跨行业申报的1个(佛山教育局联合中国电信和高校联合申报)。参与研究的高校仅有2个(华南师范大学与河南大学)。高校与研究机构的参与力度不够,使得研究的深度和科学性不足,在这些研究项目中大多数研究成果发表于专业性很差、层次较低的刊物,较难在该领域形成研究成果的集聚效应,无法显现高层次的研究体系。
2. 表层研究居多,研究深度不够,研究主题重复出现
大多数研究集中在应用模式、教育资源、教学模式等层面,对于教学模式创新、具体课程资源、学生能力发展本身的探讨较少。其中,在创新方面的观点和研究尤其少,制约了该领域的可持续发展。同时,对于教育信息化过程中重要的师资培训(包括校际培训、校本培训、自我学习)等的探究几乎没有。教师的培训需求、培训内容的设计、培训教材的开发、培训方式方法的探寻、培训体制和培训效果的评价,都不仅仅是国家主管部门的工作任务,也亟须各地区各级学校加入研究队伍。
此外,对于教育信息化过程中的教与学的评价、教学管理系统应用效果等的评价研究不到位,未能评估绩效并作出对症下药的修正。部分研究方向空泛,研究点新但不聚焦,这类研究需要在原课题的基础上,进一步细分子课题进行深入研究。不可忽视的一点是,研究人员对系统进行开发后,没有关注后续使用的情况和持续改进,初次开发浅层研究。这就需要教育工作者提高自己的研究素养和研究意识,养成关注教育信息化研究热点的习惯,在做足文献综述的基础上提出有价值的研究问题进行研究。
3. 对新技术支持的教学、资源建设及教师专业发展关注不够
当前,微课、电子书包、颠倒课堂、Web2.0、社会性网络、混合学习、微博、移动阅读等媒体网络的教育功能不断显现,新技术、新媒体、新理念将给教育信息化注入新的活力。全国各级教育机构应调动一线教师参与新技术应用的热情,并提供较好的经济和资源支持,让教师能把新技术与新理念在教学中得以应用,提取教学信息化的模式,检验教学信息化的效果,促进学生21世纪能力的发展。新的技术(例如云技术、APP、推送技术)等为我们带来了新的“教育潜力”。
随着教育信息化的发展,如何将众多的理论和技术应用相互衔接起来也是不可回避的重要议题。教育决策者、管理者和教育从业者都需要探究如何透过技术的表象,用教学实践去理解技术,明晰技术功能的可用和限制,明确学校教育中技术支持的教学资源建设和整合应用的力度和重心。在技术不断革新的今天,教育信息化越来越需要能够理解和驾驭这些技术的教师团队。懂教学和懂技术的教师才能更好地发现问题并开展解决问题的研究,信息技术越发达,对教师的信息素养要求就越高。[14]这种情况下,对教师专业发展的研究取向显得极为重要。
(三)教育信息化研究发展趋势
通过以上分析, 我们认为我国教育信息化发展领域的研究将呈现出以下几种重要发展趋势:(1)试点项目将继续在信息技术与教育教学的融合与创新方面发展,继续探索以应用驱动为核心的模式建设和新的机制创新,并切合地区优势,因地制宜地探索体现校本特色的发展项目,同时紧密结合国家目前的教育信息化重点工作,进一步突显国家对教育信息化的意愿和导向;(2)我国教育信息化除了对原有领域的深层次挖掘之外,未来研究发展的取向还体现在:基础研究更加关注支持信息技术教学的理论与模式创新,研究目标转向学生发展的创新能力和新技术素养培养研究上,支撑性研究亦步亦趋――学习环境探究和新技术架构的学习工具;(3)创新教学设计、数字化校园建设、课程深度融合、整体课程资源开发、新技术应用、教育公平和教学设计等领域将成为新的方向和热点;(4)高等教育机构特别是师范院校研究者仍是主要研究力量,同时,不可忽视一线教师作为教育信息化研究主体力量的重要性,发挥高校专家理念先进的优势,带动一线参与科研实践,把理论与实践相结合,循序渐进改善教育信息化现状。
鉴于以上研究,总的来说,教育信息化研究视角将逐渐转向应用视角与效益视角。但无论是何种研究视角,技术与教育的融合与创新都将是教育信息化的主要趋势,其选择的根据都是研究问题,坚持问题中心的原则,最终目标是真正揭示教育信息化发展的规律。此次分析的结果也显示了当前研究的不足与薄弱环节,在研究的主体组合、研究的深度挖掘和研究的关注广度方面,仍大有可为。
本文对试点项目主题词应用共词聚类分析和聚类运算的方式进行划分,进而对教育信息化研究发展方向的分析研究。这种研究视角不可避免地也有一定的局限性,由于词的共现关系与主题词的分布并不完全成正向相关,容易导致共词聚类分析中出现聚类不完整、聚类不稳定、成员划分不合理甚至容易造成没有意义类团出现等问题。[15]因此,我们不能断定关系词词频统计中排名较低的关键词完全没有成为研究前沿的可能性。本研究的不足也为后续研究提供了其他可能性和视角,这部分的研究需要更多的教育工作者参与其中,我们下一步努力的方向也将是更为准确可靠地预测研究前沿的趋势。
[参考文献]
[1] 杜占元.在教育信息化试点工作座谈会上的讲话[Z].2012-5-28,根据录音整理.
[2] 教技函[2012]4号.教育部关于开展教育信息化试点工作的通知[Z].
[3] 李克东.教育技术学研究方法[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3:128.
[4] 刘军. 社会网络分析导论[M]. 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4:262.
[5] [13] 教育部教育信息化推进办公室教基[2012].关于进一步充实教育信息化试点工作内容的意见(征求意见稿)[Z].(2012-05-27)[2013-06-14].
[6] 魏瑞斌,王三珊. 基于共词分析的国内Web2.0 研究现状[J]. 情报探索,2011,(1):1~5.
[7] 维基百科.标签云[EB/OL].[2013-06-14].http:///zh-cn/标签云.
[8] 魏瑞斌.社会网络分析在关键词网络分析中的实证研究[J].情报杂志,2009,(9):46~49.
[9] 罗家德. 社会网分析讲义[M]. 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5:48.
[10] 袁润,王慧.基于社会网络分析的图书馆学论文合著现象研究[J]. 图书馆情报研究,2010,(3):37~40.
[11] [12] 余胜泉.推进技术与教育的双向融合――《教育信息化十年发展规划(2011―2020 年) 》解读[J].中国电化教育,2012,(5):5~14.
篇10
中国电信上海公司(下称上海电信)一直对教育行业的信息化工作很重视。早在2012年5月,上海市教育委员会、上海电信在上海市经济和信息化委员会的指导见证下,共同签署了《推进教育信息化战略合作协议》。双方围绕“智慧城市”行动计划和“十二五”教育信息化总体安排,展开全方位合作。
从本次展览会看,中国电信服务智慧教育的整体方案在以下四方面非常出彩。
实施“万千百”,夯实新一代教育信息网络
上海电信从2002年起,积极服务市教委与各区县教育局,承担了全市校校通主干网络及14个区县校校通网络的建设和运行保障,初始骨干带宽是10M。2006年签署骨干网升级协议暨教育信息化框架协议,骨干带宽从10M升级至100M。2009年起,上海电信在全国率先启动“城市光网”建设,迅速提升上海全市宽带网络速率和质量,陆续进行区县校校通网络光网改造工程。目标是,用2年时间将上海基础教育网络率先建成“万兆骨干、千兆到校、百兆教室”的新一代网络,率先实现教育部所订立的目标,继续领先全国,为各类教育信息化应用夯实网络基础。上海电信目前已经完成全市8个区县校校通网络的全光网化改造。目前已为全市2000多所学校、700多家幼儿园提供服务,90%学校已实现光缆接入。
依托教育云平台,教育资源“平民化”
教育机构充分利用中国电信教育云基础设施来建设区域数字教学资源共享平台,同时加强优质教育资源开发与应用,完善网上精品课程建设,建立广覆盖、多类型、多层次、开放便捷的教育资源体系。此举不仅使得不同地区的师生能在这个开放体系下获取优质资源,而且借助中国电信的云平台,可以将智慧校园和智慧家庭连接起来。学生在家里可随时登录个人空间复习智慧课堂的课件和资源,老师在家里可随时上传备课课件到自己的个人空间,并在智慧课堂上课时随时取用,打造处处可学习的教学环境。上海市虹口区已经采用了电信的教育云平台提供电子书包业务,目前已覆盖全区18所学校。
“平安校园”在身边,学生安全成长快
中国电信的校车信息服务为孩子撑起一片安全的天空。观众在现场看到,通过装置在车辆中的各种传感器、高清摄像头、3G通信模块,可以实时查看到车辆行进中的每个“动作”。同时,专职客服人员提供24小时在线的人工服务,校车在行车过程中,一旦发生意外情况,驾驶员只需要一键即可与服务中心取得联系,获得车辆救援、报警、实时信息查询等服务。学生家长使用手机就可以查看到孩子上下车的信息。目前上海在用2000余辆校车,中国电信携手上汽集团已率先在专用校车上搭载该服务,并将逐步为现有校车提供增值服务。
在校园安防应用领域,全球眼成功应用于上海市民办平和学校。上海电信部门在该校的校门、操场和沿街围墙上安装了摄像头,并将视频通过网络接入全球眼视频监控平台。在学校监控中心安装了智能分析设备,对异常情况进行分析和告警。
全天候实现家校互动,师生家长携手育后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