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允价值的应用研究范文

时间:2024-01-09 17:34:26

导语:如何才能写好一篇公允价值的应用研究,这就需要搜集整理更多的资料和文献,欢迎阅读由公务员之家整理的十篇范文,供你借鉴。

公允价值的应用研究

篇1

【关键词】

公允价值应用研究;应对措施

一、公允价值的含义及特征

我国会计准则委员会对公允价值的定义是:“公允价值是指在公平交易中,熟悉情况的交易双方自愿进行资产交换或者债务清偿的金额。”从公允价值的含义看,公允价值通常具有三个主要特征:第一,交易的公平性;第二,计量对象的广泛性;第三,作为当前市场脱手价格的公允价值是以“假想的交易”为前提的。

二、公允价值在企业应用中存在的问题

新会计准则对公允价值计量模式的规定虽然具有多方面的优势作用,但它又是一把“双刃剑”,在真实反映企业资产负债状况的同时企业也在从中挖掘新的可操作空间,以增加企业利益。

以交易性金融资产和可供出售金融资产为例,交易性金融资产按公允价值计量的结果是,无论是已实现的投资收益(金融资产已出售部分),还是未实现的投资收益(期末金融资产公允价值变动损益),都会影响到当期利润。若股票或债券价格上升,公司当期利润就会增加;若股票或债券价格下降,公司当期利润就会减少。相对于交易性金融资产而言,可供出售金融资产的持有意图不甚明确。可供出售债务工具投资在持有期间确认利息收入的方法为采用实际利率法确认当期利息收入,计入投资收益。可供出售权益工具投资在持有期间公允价值的变动计入“资本公积”科目,处置可供出售权益工具投资时,应将取得的价款与该金融资产账面价值之间的差额,计入投资收益;同时,将原直接计入所有者权益的公允价值变动累计额对应处置部分的金额转出,计入投资收益。因此,可供出售金融资产相当一个巨大的利润“蓄水池”,当这些可供出售的金融资产将来被处置时,有可能释放出利润。根据雅戈尔年报显示,2008年交易性金融资产和可供出售金融资产金额分别为81.98万元和467233.84万元,可供出售金融资产是交易性金融资产的5699.36倍;2009年交易性金融资产和可供出售金融资产分别为89324.98万元和1124702.17万元,可供出售金融资产是交易性金融资产的12.59倍,有主观划分为可供出售金融资产的明显倾向。2009年度雅戈尔总资产较上年同期增长30.12%,所有者权益较上年同期增长52.62%,究其原因主要是报告期末公司持有的可供出售金融资产公允价值上升,致使资本公积增加242747.21万元。另外,2008年和2009年可供出售金融资产处置损益分别为210934.76万元和185956.88万元,根据会计准则规定应将这部分损益计入“投资收益”,分别占当年利润总额的88.81%和45.38%,扣除处置损益后利润明显下滑。可见雅戈尔公司存在利用会计政策的选择权进行盈余管理的嫌疑,以平滑利润。

三、公允价值在企业应用的应对措施

虽然公允价值在企业的应用存在一些问题,但是公允价值是一种有用的计量属性,它能为投资者、债权人等信息使用者提供更准确、更客观反映复杂经纪业务的决策信息,因此,广泛采用公允价值计量将会是一种必然。时下我们要做的就是从金融危机中吸取经验教训并得到启示,从而完善公允价值在我国的运用。

(一)尽快建立符合我国国情的公允价值计量模式操作准则

据统计,我国2006年2月15日财政部的1项基本准则和38项具体准则中,有35项,约占90%,直接或间接地运用了公允价值和现值计量。但同时,考虑到我国的具体国情,新准则对公允价值的应用还是谨慎、适度和有条件的。暂不采用不等于永不采用,暂不采用不等于暂不研究。只有理论界先弄清楚了,实务界才有可能跟上。这就要求相关部门要依据我国国情,制定一个具有可操作性的公允价值计量的具体准则或应用指南,详细地说明现值的确认、计量问题,折现率或资产报酬率的选择问题,统一公允价值定性和定量的标准,实现规范操作,减少主观的臆断。

(二)完善公允价值应用的市场条件

公允价值得以运用的一个前提条件就是存在统一而又充分竞争的活跃市场。活跃市场的存在需要发育成熟的市场经济,因此加强市场经济建设是以较低成本获得可靠的公允价值的前提条件,虽然公允价值并不一定等于市场价格,但是市场价格毕竟是最为客观的、最简便的公允价值的来源。所以当前应该加快市场经济的发展,努力培育各级市场,促进完善的生产资料市场、资本市场和商品市场的建立,才能更好地确定商品成本和市价,从而获得商品公允价值的信息。

(三)建立健全企业财务信息披露制度

建议对涉及公允价值计量的资产或负债,应按照不同的计量级次规范披露内容:对于存在活跃市场的资产或负债,需要披露的内容不多,除了将资产负债表日市场中的交易价格作为公允价值直接在表内确认外,仅需披露资产或负债存续期间(或所属会计期间)交易价格的最大值、最小值和平均值;对于资产或负债本身不存在活跃市场、但类似可比资产或负债存在活跃市场的,应当首先披露资产存续期间(或所属会计期间)存在活跃交易的类似资产的交易价格,并披露将类似资产的交易价格调整为该资产公允价值的依据;对于既不存在活跃市场又不存在类似资产或负债活跃市场的情况,需要披露所采用的估价技术、使用的估价模型、预期未来现金流量、折现率的测算依据及假设、可能出现的结果及概率。另外,无论哪个级次的公允价值都需要披露采用公允价值计量对会计主体当期损益的影响。

四、结论

综上所述,公允价值在企业的应用,既有其必要性,也包含一些问题。通过本文对公允价值存在问题的应对措施的探讨,如尽快建立符合我国国情的公允价值计量模式操作准则、完善公允价值应用的市场条件、建立健全企业财务信息披露制度等,相信通过相关部门、评估机构和企业的共同努力,公允价值将会在我国企业得到更好的应用。

参考文献:

[1]丁桦.“金融危机后我国公允价值运用研究”,《财会通讯》,2011年第3期.

[2]陈丽红.“新会计准则下公允价值运用中存在的问题及启示”,《现代商业》,2010年第36.期.

篇2

1.公允价值运用范围偏大给上市公司留下了盈余操纵的空间。

现行企业准则规定:同一企业只能用一种模式对所有投资性房地产进行后续计量,不得同时采用两种模式。这一规定没有考虑房地产持有者的持有意图对投资性房地产的影响,形成“一刀切”。例如:假设公司采用公允价值对所有房地产进行后续计量。而企业用于出租的投资性房地产,定期收入租金,租金在租赁期内不变,即租金不受公允价值变动的影响。所以,在公司投资性房地产主要是用于出租的建筑物这种情况下,对这部分房地产采用公允价值模式进行计量,不仅会造成公允价值运用范围偏大,还会加大投资性房地产受宏观经济环境的影响程度,导致公司经营业绩波动较大,增加了公司业绩的不稳定性,有可能掩盖管理层的实际经营状况和管理能力,经营风险和财务风险增大。

2.公允价值的合理性很难确定。

现行企业准则规定:采用公允价值计量的,应当同时满足下列条件:(1)投资性房地产所在地有活跃的房地产交易市场;(2)企业能够从房地产交易市场上取得同类或类似房地产的市场价格及其他相关信息,从而对投资性房地产的公允价值做出合理的估计。第十二条规定:“企业对投资性房地产的计量模式一经确定,不得随意变更。已采用公允价值模式计量的投资性房地产,不得从公允价值模式转为成本模式。”从以上规定可看出,公允价值模式虽然符合投资性房地产的计量特性,但是公允价值取得的合理性很难确定。首先要找到每一处房地产的活跃市场是相当困难的,其次同类或类似市场的判定也有很多的不确定因素。正因为所获得估值相关信息的来源不同,计算方法各异,更存在对公允价值理解与具体测算上的疏漏,导致数据之间可比性很低。

3.为节约评估成本等原因,一些上市公司没有按规定及时调整公允价值。

公允价值是动态的计量属性,是面向现在和未来的,受时间、空间变化的影响较大。公允价值的运用使得会计信息能够更加及时、全面地反映交易双方所处的经济环境及其变化状况。所以,对投资性房地产定期重新估值至关重要。通常而言,企业应在资产负债表中综合考虑投资性房地产的市场状况、折旧毁损情况、经营用途变化等因素后对其公允价值进行相应的调整。这样可以衡量企业资产真实的价值水平,有助于公司管理层和投资者做出明智的决策。但是,在实务中有些企业为节约评估成本或其他盈余管理目的,并没有至少每年一次对房地产进行评估,或者是房地产市场上升时期调整频繁,低落时期不按规定进行调整。

4.一些上市公司采用公允价值模式是为了粉饰公司业绩。

新准则的出台目的是使会计报表能够更加客观的反映这部分资产的真实价值,保证信息的客观性,为信息使用者提供决策有用的信息。但是,在实施的过程中,企业实际所遵循的选择标准更多地是考虑该模式的选择对于企业业绩及相关财务指标的影响,而不是准则的制定初衷。一些企业采用公允价值模式究其原因是为了使隐性净资产显性化,运用公允价值来调节业绩,增强投资者信心,免于退市。在防止停牌时,公允价值这根救命稻草的功能不可小觑。

二、投资性房地产公允价值模式在实务运用中的改进设想

1.按照持有意图对投资性房地产重新分类,适度缩小公允价值运用范围。

确定房地产应采用的计量模式时,所有者的持有意图是首先应当考虑的因素。而现行准则忽视了这一点,仅仅强调了公允价值的外部适用条件。鉴于此,可以按照持有意图对投资性房地产进行重新分类,并严格不同持有意图房地产间转换条件。持有意图不同,投资性房地产有以下3种分类:

(1)用于赚取资本增值的投资性房地产,其持有目的是从房产交易中获得差价,对其采用公允价值模式计量。公允价值和账面价值的差额均计入当期损益。但公允价值不能可靠持续取得的情况下应该采用成本模式计量。

(2)用于出租的投资性房地产,其持有意图是获得持续稳定的租金收入,应采用成本模式,计提折旧、摊销和减值。

(3)两种意图均有的投资性房地产,采用公允价值模式,公允价值变动均计入资本公积,可计提减值准备。

三类投资性房地产的转换:因为不同模式计量下对会计报表的影响重大,应严格禁止用公允价值模式计量的用于赚取资本增值的投资性房地产和其他类别的转换,第二类和第三类的转换应有严格的限制条件:两个完整的会计期间内不得转换;转换时做为会计政策变更处理;转换时需向监管部门提交申请资料,经审核通过后方可转换。

经以上分析可知,若按此分类更符合资产带给企业的实际价值。可以提高会计信息的相关性,也符合实质重于形式原则。不过这样一来,企业就可以同时采用两种计量模式对投资性房地产进行核算,可能会给企业根据市场情况频繁转换计量模式,进行盈余管理带来可操控余地,给证券监管方面带来不利影响。但是,通过严格转换条件,加大了企业频繁转换成本,抵消了频繁转换带来的盈余诱惑,迫使企业对投资性房地产谨慎分类和转换。并且,即使在现行准则下,企业进行操作的空间还是非常大,尤其在公允价值模式还是成本模式的选择上,企业更多地是考虑该模式的选择对于企业业绩影响,而不是准则所给定的外部客观条件(有活跃的房地产交易市场及企业能够从房地产交易市场上取得同类或类似房地产的市场价格及其他相关信息,从而对投资性房地产的公允价值做出合理的估计)的符合程度。这说明现行准则操作性很低,信息相关性也不高。

按持有意图进行分类利大于弊,存在的弊端需要在长期不断摸索中,渐渐发展完善。但目前需要肯定的一项解决措施就是要加强监管与引导相结合。企业的投资性房地产属于价值大,数量相对较少这样一类资产,实务操作中,监管部门可以对公司的房地产进行详细登记,包括用途、公允价值、账面价值等,并定期进行账实核对。引导企业依靠实力,努力发展,提高竞争力来提升公司业绩,而不是靠钻准则空子,粉饰公司业绩。

2.完善公允价值取得和披露措施,提高公允价值的合理性。

在取得方面,市场比较法更适合企业的实际情况,比较有公信力。市场比较法在房地产评估中应用最广,是《国家标准房地产估价规范》中首推的方法,它是“将估价对象与在估价时点近期有过交易的类似房地产进行比较,对这些类似房地产的已知价格作适当的修正,以此估算估价对象的客观合理价格或价值的方法”。对于选择公允价值计量模式的企业,由于投资性房地产所在地有活跃房地产交易市场,则可以获得充足的市场交易资料。然后再聘请专业的资产评估人员对投资性房地产的公允价值进行估计,得出比较合理的被评估对象的公允价值。

在披露方面,现行投资性房地产准则对公允价值披露内容要求的比较粗糙,上市公司对于公允价值信息的披露处于“自作主张”的状态,公司披露与否,披露的多少及详细程度都由公司自己决定。故准则应进一步明确公允价值计量披露的相关问题,不仅包括公允价值的确定方法,还应增加公允价值的估计假设内容、已可以采用公允价值计量而未用公允价值计量的原因披露等。附注中应按不同类别,不同房地产分别披露。同时,还要确保披露的不同房地产信息是在同一时点、相同评估技术和条件下取得的,以保证信息的可比性和准确性。另外,还要加强表外披露,对影响投资性房地产使用价值的非财务数据也要详细披露。使其披露更加规范,更加科学,更有利于保护广大投资者等利益相关者的利益。

3.加强房地产信息系统建设,降低公允价值评估成本。

由于至少每年一次的评估会加大企业的费用支出,使一些资金不充沛的企业为避免这一支出,采用了不规范操作。所以,应加强相关技术的研发,建立房地产信息数据库系统,并及时客观的更新,使信息使用者能方便快捷的检索到所需数据信息。这样不仅可以保证房地产价值的客观、公开、可比性,还能减少企业每次评估的成本。可以促进企业相对规范操作。

4.强化外部监管,端正个别企业公允价值的使用意图。

良好的市场环境有利于公允价值的取得。证券市场的监管机构在很大程度上提高了公司运作的透明度,加大了对舞弊的查处力度,将逐渐形成以市场规则为主,相关政府机构监督为辅的机制。这样才会为公允价值的运用提供适宜的“土壤”,企业能够根据自身的需要取得合理的公允价值。

篇3

关键词:会计准则;公允价值计量;房地产行业;投资性房

一、房地产行业上市公司投资性房地产公允价值计量应用现状

(一)采用公允价值计量的上市公司数量统计。截至2014年4月30日,沪深两市房地产行业(CSRC行业分类标准)A股共有131家上市公司披露了年报,其中沪市有68家,深市63家。对投资性房地产项目采用公允价值模式进行后续计量的共有15家,其中沪市7家,深市8家占房地产行业A股上市公司总数的1145%,而采用成本模式后续计量的有116家,占比8855%。

(二)公允价值确定方法统计分析。统计显示,这15家上市公司主要采用相同或类似房地产的市场价格、资产评估机构提供的评估价格这两种方法确定自身拥有的投资性房地产的公允价值。其中有5家上市公司采用相同或类似房地产的市场价格,有5家采用资产评估机构提供的评估价格,还有3家上市公司公允价值的确定方法没有明确披露,2家未披露。

(三)计量模式转换引起报表数据的变化。投资性房地产后续计量由成本模式到公允价值模式的转换应作为会计政策的变更进行会计处理,企业会计准则对该项会计政策变更要求采用追溯调整法,并相应对变更前一年的比较财务报表进行追溯调整。

由以上数据分析可知,投资性房地产后续计量由成本模式转变为公允价值模式所做的追溯调整会引发财务报表中投资性房地产、递延所得税负债、所有者权益、公允价值变动收益、所得税费用、净利润等项目的巨大变动。

二、公允价值计量在房地产行业运用中存在的问题

通过对公允价值计量在投资性房地产中的应用状况分析,并对比公允价值准则的规定,发现了我国房地产行业在运用公允价值计量模式过程中存在以下几点问题:。

(一)公允价值的应用导致企业业绩不稳定。对于房地产行业上市公司而言,采用公允价值模式对投资性房地产进行后续计量,不需要对投资性房地产进行折旧和减值,资产负债表日公允价值与原账面价值的差额计入当期损益,投资性房地产也以公允价值重新入账,对于企业的资产、利润、所有者权益均有较大影响。以金融街为例,实现归属母公司所有者的净利润3.88亿元,较上年同期下降55.53%。显然,公司一季度业绩是符合预期的,导致净利润大幅下滑的主要原因是2012年同期美晟国际广场竣工带来公允价值变动收益7.7亿元,而2013年一季度公允价值变动损益为0。可见,公允价值变动损益的大幅下滑是公司净利润下降的关键所在。

(二)公允价值计量易成为操纵利润的工具。公允价值再度启用,说明我国市场环境得到明显改善,但对于投资性房地产的公允价值的确定而言,无论以相同或类似条件的市场价格还是评估价格为依据,在客观价值的基础上都存在人的主观判断,使得企业操控利润的行为有了可乘之机。

三、公允价值计量应用中存在问题的原因分析

(一)市场环境的限制。近些年,我国房地产行业发展呈上升趋势,采用公允价值计量更有利于反映企业的实际价值,但相比于发达国家而言,我国房地产市场环境仍不完善,缺少稳定性,一些企业不愿转换为公允价值模式,以避免潜在的不利影响。同时,公允价值的应用条件还不是十分完善,在我国只有核心地区才存在活跃的市场价格,大部分企业受市场条件的限制依旧延续使用成本模式。

(二)企业对自身成本效益的权衡。成本效益的配比是上市公司在选择公允价值计量模式时需要考虑的又一因素。由于我国房地产市场的条件不是很完善,许多企业不能从市场上直接获取房地产的活跃市场价格,要确定公允价值就需要聘请独立的资产评估机构进行估值。企业需要投入大量的人力、财力等,是一项重大的成本支出。然而公允价值计量模式的效用并不能在短时间内显现出来,并且需要稳定的经济环境。

四、公允价值计量应用的改进对策与建议

为促进公允价值计量的规范应用和发展,本文提出以下几点对策与建议。

(一)加强公允价值计量和信息披露的监管力度。《企业会计准则》对于投资性房地产公允价值计量和披露都有严格的规定。《企业会计准则第39号――公允价值计量》对此进一步加以强调和细化。对比上市公司在年报中披露的内容,可以发现,一些采用公允价值对投资性房地产进行后续计量的企业并没有严格执行准则的规定,许多相关信息未披露或没有明确说明。要进一步推进公允价值计量的应用,就必须加大对上市公司准则执行情况的监督与控制力度。

(二)加强对评估机构的资质审查和独立性监管。由资产评估机构提供的评估价格是上市公司确定投资性房地产公允价值的重要依据之一。因此资产评估机构在公允价值的运用中担任着重要角色。然而,目前我国评估机构的质量参差不齐,在为企业服务过程中也常常“不独立”,从而使公允价值失去了真实性、客观性。故建议相关部门提高资产评估机构的准入门槛,并定期进行资质审查和独立性监管,加大惩处力度,以加强评估机构业务执行过程中的规范性、独立性,为公允价值的运用提供良好条件。(作者单位:东北财经大学会计学院)

参考文献:

[1] 张秀丽.公允价值计量属性――基于投资性房地产应用研究[J].经营管理者.2015,2:41-42.

[2] 王向前.我国会计公允价值应用中存在的问题及对策[J].商.2014(6).

[3] 吕波.浅议公允价值在会计实务中的应用[J].经济研究刊.2013(29):193-194.

[4] 刘浩,孙铮.公允价值的实证理论分析与中国的机遇研究[J].财经研究.2005,1(1):83-93.

篇4

[论文摘要] 为了增强会计信息的有用性,公允价值取代历史成本已是大势所趋。会计计量属性的发展方向是明确的,但这又是一个渐进的过程,过程中会有很多问题出现。本文将对这些问题进行分析研究,并且得出相应的对策。

历史成本的特点是有着很强的可靠性,但随着资本市场的不断发展,仅有可靠性是远远不够的,企业的利益相关人需要的是能为他们决策提供有用信息的财务报告,公允价值计量模式由此应运而生。相对于历史成本而言,公允价值是一种新兴的会计计量属性,它的出现实质上就是对历史成本的修正。公允价值计量模式有着很多优势,然而它也不可能是完美无缺的,接下来,我们就公允价值在实际应用中存在的一些问题展开探讨。

一、公允价值在应用中存在的问题

虽然公允价值取代历史成本已经成为不可逆转的时代潮流,然而在实际应用过程中也还是存在一些问题,笔者进行了归纳,主要有以下几点:

1.缺乏完善的理论体系指导。尽管目前对公允价值计量属性的研究已有了一些理论上的研究成果,但至今尚未形成一个完整的理论体系。很多领域短时间内还很难克服人为的因素影响,也使其处于明显的阶段性的规定上。总之,缺乏必要的理论基础,势必影响其全面的推广与运用,这也是公允价值目前还不能全面取代历史成本的重要原因。

2.公允价值不易直接获取。虽然市场经济在我国已经有了长足的发展, 但很多情况下公允价值仍然是难以取得的。在公允价值难以取得的情况下,会计准则要求运用公允价值进行计量,如果没有合适的替代方法,势必将会影响会计信息的可靠性。有许多会计要素如资产和负债在市场上很难找到可供观察的交易价格, 将未来现金流量按一定的折现率折算成现在的现金价值的现值计量, 往往就成为估计相关价格即公允价值的最重要的技术手段。 但未来现金流量的金额、 时点和货币的时间价值等都是不确定的,在计量的操作上往往难度很大,因而现值计量的复杂性也成为公允价值计量模式推行应用的难点。

3.关联方交易严重影响交易价格的公允性。公允价值主要是通过市场确认的,如果两个交易主体之间除了交易事项之外没有其他利害关系,那么他们的交易价格被认为是公允的。但是在现实中企业与其关联方交易价格缺乏公允性的情况时有发生, 很多上市公司甚至利用关联方交易粉饰报表,虚增会计利润。

4.公允价值被少数企业不法操控。由于公允价值主要是市场价格,在没有市场价格的情况下,要由会计主体自己来确定,所以人的主观因素不可避免地会影响价值的公允性,影响程度不同,价值的公允性也会随之不同。在实践中,有少数企业不考虑公允与否,把公允价值作为达到目的的工具:比如通过资产减值以及以后的减值冲回等手段从而达到操控利润的目的。

5.信息质量的可靠性难以判断。选择公允价值计量模式这样一个非确定性、变动性和集合性的模糊计量概念, 作为会计计量的手段,相对于客观性、确定性和可验证性的历史成本计量模式, 虽然在财务报告中能提供更为相关性的信息,但在可靠性的质量要求上却不能保证能提高或不会减弱。

6.可能增加财务报表项目的波动性。在公允价值计量模式下,经济环境和风险状况的变化以及企业自身信用的不确定都会引起企业财务报表项目的波动。有人认为,如果波动性存在,那么财务报表就应反映这种波动,这样报表使用者才能获得更相关的财务信息。但是,反映外部环境等变化所引起的损益的变动,可能并不能提供非常相关的信息, 甚至可能误导财务报表使用者。

二、对策

对于公允价值在使用过程中存在的以上诸多问题,笔者研究了理论界和实务界各方专家的各种观点加以总结和进一步思考,得出以下几点相应对策:

1.不断完善相关理论体系和细化具体应用指南。公允价值的应用虽然是一个实务方面的问题,然而却离不开相关理论的指导。笔者认为这应该是以计量属性、产权理论、公司治理等为核心的一系列相关理论的不断完善,因为正确的理论指导是所有实务工作的方向引领。此外,还应不断细化具体应用指南,从而加强准则的操作性。

2.建立相应价值参考系统。公允价值的实质是基于公开市场的条件下交易双方对资产或负债认可的公平价格。笔者建议,由指定的部门(如财政部门)实时收集相关数据,然后进行分析整理,得出一个或几个有一定规律的较为客观、具有代表性的数据信息,然后公布于相关的官方网站并不断更新,作为公允价值计量的参考标准。

3.完善公司治理结构和企业内部控制制度。会计信息来自企业的管理当局,只有对公司治理结构和企业内部控制的不断完善,加强对管理层的监督才能从根本上解决利用公允价值操控企业财务信息的问题。具体措施包括:完善独立董事制度, 允许董事会设立专门委员会;适当调整股东大会、 董事会、 经理层以及监事会的法定权限;扩充监事会的权力, 建立名副其实的监事会制度;建立和完善企业内部控制评价与报告体系。

4.提高相关人员的职业道德水平、业务素质和执业能力。在对公允价值的应用过程中人的因素至关重要,因此笔者认为应从以下几方面着手: 一是营造会计诚信的社会环境;二是建立一套比较完善的企业及个人信用体系;三是要健全各项法规制度;四是加强对于财务人员相关业务的培训;最后是加大对有关违法违规人员和单位的惩戒力度。

5.进一步加强和完善注册会计师审计。注册会计师审计是对企业会计信息的最后一道把关,进一步加强和完善注册会计师审计无疑是非常必要的:一是确保审计的独立性和客观性;二是在审计准则中明确和细化有关公允价值的执业标准和措施;三是加强对相关领域评估专家工作成果的引用。

6.大力发展独立的评估中介机构。在大力发展独立的评估中介机构的同时还应注意不断提高评估中介机构的执业水准、独立性和公信力。

随着公允价值取代历史成本进程的不断深入,理论界和实务界对相关问题的探讨和研究也必将愈来愈热烈,这对探索会计发展规律、完善会计理论、促进会计和其他相关学科的建设有重要意义。

我们要认真学习、借鉴国际上有关公允价值的最新研究成果,不断提高对公允价值的应用水平,切实加强财务信息的可靠性和相关性,让财务报告使用人读到的是一份可以为其决策提供有力依据的“有用的”财务报告。

参考文献:

篇5

[关键词] 公允价值 公允价值计量 公允价值披露

一、公允价值在我国应用的过程

公允价值在我国的应用从1997年开始划分为三个阶段:提倡公允价值阶段,回避公允价值阶段和重新引入公允价值阶段。

1.提倡公允价值阶段。这一阶段的时间界定在1997年到2000年,在这段时间里,财政部大力提倡使用公允价值,这一期间,财政部共颁布了10项具体会计准则。涉及公允价值的会计准则有《企业会计准则―债务重组》、《企业会计准则―投资》、《企业会计准则―非货币易》。

对于提倡应用公允价值的原因,具体可归纳为以下两点:

第一,公允价值能够真实反映资产给企业带来的经济利益或企业在清偿债务时需要转移的价值。在我国会计实务中,已在一定范围内使用这种计量属性,因而具有实践基础。

第二,与国际会计惯例接轨。公允价值已被越来越多的国家的会计准则采用,国际会计准则也将其作为一个重要的计量属性运用在各项准则中。针对特殊交易或事项采用公允价值计量,是我国会计准则与国际会计惯例接轨的一个具体体现。

2.回避公允价值阶段。这一阶段从2001年起到2006年。公允价值在债务重组、非货币易及投资准则中应用以后,出现了企业利用公允价值操纵利润的现象。由于我国要素市场不成熟,缺乏活跃的市场,公允价值往往难以获得,导致企业在运用这些会计准则时随意性大。因此,2001年财政部重新修订了具体会计准则,强调了真实性和谨慎性,明确回避了公允价值计量。

3.重新引入公允价值阶段。伴随着经济全球化的趋势,会计准则的国际趋同己是势在必行。我国经济越来越广泛的融入世界经济体系,生产要素的国际间流动和产业转移的跨地区发展日益加快,我国经济与世界经济的相互联系、相互依存和相互影响日益加深,迫切需要从深化经贸合作、维护国家利益和长远发展。从大局出发,借鉴国际通行规则,不断完善会计准则,给扩大互利合作、实现共同发展提供标准趋同、可比互通的统一信息平台。

另外,公允价值与利润操纵之间并无必然联系,公允价值是利润操纵的一个手段,不是其根源,在历史成本会计模式下也存在利润操纵的情况。公允价值要想成为利润操纵的工具需要同时具备三个条件:上市公司管理层蓄意造假、会计审计人员失去职业道德与证券市场监管失灵。事实上具备了这三个条件,任何制度也不能有效发挥防护作用,再好的准则也无能为力。

因此,2005年,财政部先后了6批共22项会计准则的征求意见稿,2006年2月15日新会计准则正式,并将于2007年1月1日正式实施。在本次新的会计准则中,公允价值的应用是一大亮点。

二、公允价值在我国应用现状的原因

通过上面对公允价值和现值在我国会计准则中的应用情况的分析,我们不难看出,公允价值和现值对我国会计界来说还算是一个“新生事物”,许多人对它们还不甚了解,而且也有很多人对公允价值有些误解。而这些误解也正是造成公允价值在我国应用的现状的原因,归纳起来这些误解主要有以下几方面:

1.由于当前要素市场不成熟,缺乏活跃的市场,公允价值往往难以获得,导致企业在运用这些会计准则时存在一定的随意性,从而也给滥用公允价值留下了空子,出现人为操纵利润的情况,因此,新准则和新制度对有关经济业务的处理,尽可能地回避了按公允价值计价,而改按账面价值入账。

2.目前我国会计信息的需求者对于会计信息并没有很高的要求,他们并不需要相关的公允价值和现值信息,而且如何获得公允价值的信息一自是一个难题,很多要素的公允价值很难自接获得,而要获得这些公允价值就需要很大的成本,因此,出于成本――效益原则的考虑,在我国目前并不提倡使用公允价值和现值。

3.公允价值在运用过程中会涉及到很多不确定的因素,而且要用到会计人员的估计,这就导致了会计造假的可能,从而使公允价值缺乏可靠性。而可靠性正是决定会计信息的决策有用性的重要指标之一,因此,在我国市场还不够活跃、各方面技术还不够完善的时候,是不适宜采用公允价值的。

三、对公允价值在我国的应用建议

通过上文对公允价值在我国应用现状和现存问题的分析,我认为,在我国现阶段是完全可以推行公允价值的。但是,毕竟公允价值对我们来说还是新生事物,人们对它的认识也是需要一个过程的,所以,对于公允价值的应用,我提出了如下建议:

1.从观念上正确对待公允价值与现值,正确认识与公允价值相关的问题,从而对公允价值采取正确的态度。目前,公允价值在我国会计准则中仍然没有得到相应的地位,而这与我们对公允价值和现值的态度不正确是分不开的。从国际上看,公允价值己经成为了会计发展的必然趋势,因此,我们应该从根本上改变对待公允价值的态度,即使现在要在我国应用公允价值还存在着很多困难与难点,我们也应该积极面对,而不是消极逃避,并认真学习国际上最新的现值和公允价值的研究成果,将其与我国特殊的市场环境相结合,从而建立起适合我国国情的应用公允价值的一套理论体系。

2.在公允价值的确认和计量方面,我们应该积极培养各级市场,认真研究现值技术,并制定相应的具体会计准则。具体来说,可以从以下四个方面入手:

(1)积极培养各级市场,为公允价值的取得提供更为客观的来源。虽然,公允价值并不就等于市场价格,但是市场价格毕竟是最为客观的,也是最简便的公允价值的来源。所以我们应该努力培育各级市场,特别是生产资料市场和二手交易市场,从而使公允价值的取得更为客观、直接。

(2)认真研究有关现值技术的问题,并制定与现值相关的具体会计准则,从而为取得不存在公平市价情况下的公允价值提供理论依据。我们上面研究过,公允价值可以分为两部分:市场价格和以公允价值为目的现值。当不存在公平市价时,我们就需要运用现值技术来计算出相应的公允价值。因此,我们应该认真研究现值技术问题,努力学习国际上在现值方面的研究成果,结合我国国情制定出与现值相关的具体会计准则,并在准则中尽可能详尽地规定有关现值的确认、计量和报告问题。总之,我们在制定现值的相关准则时,应该对于很多细节问题都进行明确详细的规定,而且准则的规定越详尽越好,因为只有这样才能为我们在市场信息不够充分的情况下运用公允价值提供必要的理论依据和指导方法。

(3)恢复公允价值在具体会计准则中的使用,并且在具体准则中对应用公允价值的细节问题尽可能详尽地予以规定和说明。例如,准则中应该明确指出何时采用公允价值,在采用公允价值后因账面价值调整而形成的差额如何处理,等等。因为只有这样详尽的会计规范,才可以减少操纵利润的可能,同时也有利于实务操作。

(4)在市场不够完善,现值技术不够成熟的情况下,可以引入一个固定的机构或组织为我们提供各种公允价值的信息。这样做主要是为了避免公允价值成为某些利益集团操纵利润的手段,我们可以在现在应用公允价值的客观条件还不成熟的情况下,将提供公允价值信息的任务授予某一个组织或机构,例如,四大会计师事务所,由他们根据我国的市场情况,为各种资产或负债提供客观可靠的公允价值信息,从而减少企业或个人操纵利润的可能性。

3.在公允价值的报告与披露方面,我们可以引入全面收益的概念,并按照公允价值的原则编制全面收益表。在这一方面我们可.以借鉴许多国家和组织的做法,例如,美国在传统的三张报表的基础上增加了第四张报表―全面收益表,英国则是增加了一个“全部己确认利得和损失表”。在我国也可以引入全面收益的概念,因为全面收益体现了公允价值的观点,对某些未实现的资本利得和损失在表内进行了确认,所以,我认为我们可以即按照历史成本的原则编制利润表,也按照公允价值的原则编制全面收益表,这样不仅能为报表使用者提供全面的信息,同时也避免了利润表中收益的波动较大的问题。而且,报表的使用者也可以通过对利润表中的期末净收益与全面收益表中的期末全面收益的比较结合现金流量,更加深入地了解公司的经营状况,从而也可以减少某些利益集团操纵利润的动机。

除了上述三个方面,要在我国应用公允价值,还有很多问题值得我们注意。例如,加强对我国的会计人员的教育和培训、建立加强相应的监督管理机制等等。总之,应用公允价值并不是一蹴而就的,我们应该首先结合我国的情况,做好理论上的准备,然后在应用公允价值的过程中具体问题具体分析,从而保证应用顺利进行。

参考文献:

[1]黄世忠:公允价值会计:面向21世纪的计量模式.会计研究,1997,(12)

篇6

关键词:公允价值;金融资产;计量;对策建议

随着我国市场经济体制的不断改革与发展,金融资产对实体经济的影响也越来越显著,金融市场的规模正在不断壮大。新会计准则规范了很多企业的各类金融资产的会计处理办法,并且突出金融资产要采用公允价值计量模式进行计量。最近几年的实践证明公允价值在金融资产计量中存在这很多不尽人意的地方,如果不对此进行解决则会影响到会计信息的可靠性,因此本文将对此问题进行探讨。

一、公允价值概述

公允价值,指在一项公平交易中,熟悉情况,自愿的双方交换一项资产或清偿一项基本债务所使用的金额。公允价值也可称为公允价格、公允市价。确定公允价值的方式有三种:(1)对于存在活跃市场的金融资产或者金融负债公允价值的确定分为三种情况,在估值日有市场报价的情况下,可以采用市场报价来进行公允价值的确定。在估值日没有市场报价同时最近交易日后经济环境没有显巨变化的情况下,可以采纳最近交易的市报价来确定公允价值。如果估值日没有市场报价,并且最近交易日后的经济环境发生了巨大变化的,可以依据重大经济环境变化因素,适当调整市场报价以确定公允价值。(2)对于不存在活跃市场的金融资产或者金融负债的公允价值的确定,可以参考相类似的其他金融工具的市场报价,或者参考买卖双方在熟悉情况的前提下进行的最近交易中所使用的价格。(3)不符合以上两种形式,并且不存在活跃市场的公允价值确定,可以采用具有可靠性的被以往交易的市场价格验证过且得到市场参与者认同的估值技术。公允价值在一定程度上体现了金融资产或金融负债的实际价值,在企业清偿债务时使用公允价值计量可以给企业带来需要转移的价值。确立公允价值的前提是公平交易,换言之,是自由的买卖双方在不受各方任何关系的影响,且熟悉情况的基础上商定形成的价格。

二、公允价值计量对会计信息的影响

(一)对企业特定日期财务状况的影响。财务报表的编制是企业会计信息的主要反映方式,而具体反映企业某一特定日期财务状况会计信息的报表为资产负债表。上述交易性金融资产、可供出售金融资产可以采用公允价值计量的前提条件是这些金融资产均具有可靠的市场价格(在活跃市场有公开报价)、或有确凿证据证明其公允价值的确定是安全可靠的。但是在我国业会计准则中并没有明确规定其市场价格的确定是以当期最后一个工作日的收盘价为准,还是以当日最高价与最低价的均价作为参考标准。因此,会导致同一项金融资产在不同企业资产负债表中揭示的价值不同,同一企业对同样的金融资产在不同时期采用不同的市场价格为依据时也会出现不同的价值,进而影响了会计信息的可比性。

(二)对企业一定时期经营成果的影响。首先,交易性金融资产无论是在取得时还是在期末时均以公允价值计量为准,它的账面价值与公允价值之间的差额借助于“公允价值变动损益”账户计入当期损益,对企业的当期利润产生影响,但是“公允价值变动损益”本身所反映的是没有实现的收益,从而导致企业利润表中所陈述的利润并不是企业的实际盈利水平。其次,可供出售金融资产按公允价值计量时,其变动的差额直接计入资本公积,这种计量对持有该类金融资产期间的利润总额没有影响,但当企业出售该项金融资产时,要将原计入资本公积的公允价值变动额转入到投资收益,则会影响到出售当期的利润及成果。同时,由于可供出售金融资产的形成完全取决于管理者的意图,在实质上随时可以出售,因而就其本身来说会对某一期间的会计利润产生影响,因此,不难得知企业为了达到操纵利润的目的普遍愿意持有大量可供出售金融资产,而不愿意持有交易性金融资产。

按照《企业会计准则第22号――金融工具确认和计量》的规定:企业将尚未到期的某项持有至到期投资在本会计年度内重分类为可供出售金融资产时,可供出售金融资产应按照公允价值计量,其与持有至到期投资账面值之间的差额计入到资本公积账户,导致所有者权益总额发生变动,影响企业的资本结构,当其出售时再从资本公积转到投资收益。尽管《企业会计准则第22号》对金融资产分类变更进行了明文规定,但是这些规定仅仅是在限制企业在重分类时所遇到的特殊情况,其并不影响企业管理者在正常情况下将持有至到期投资重分类为可供出售金融资产的事项与结果。因此,可以看出当把持有至到期投资重分类为可供出售金融资产时,也可能成为企业操纵利润的一种手段。

三、公允价值在金融资产中的应用

(一)金融资产及其分类。按照我国新会计准则中的CAS22,金融资产是指:(1)现金;(2)持有的其他单位的权益工具;(3)从其他单位收取现金或其他金融资产的合同权利;(4)在潜在有利条件下,与其他单位交换金融资产或金融负债的合同权利;(5)将来须用或可用企业自身权益工具进行结算的非衍生工具的合同权利,企业根据该合同将收到非固定数量的自身权益工具;(6)将来须用或可用企业自身权益工具进行结算的衍生工具的合同权利,但企业以固定金额的现金或其他金融资产换取固定数量的自身权益工具的衍生工具合同权利除外。其中,企业自身权益工具不包括本身就是在将来收取或支付企业自身权益工具的合同。金融资产应在初始确认时划分为下列四类:(1)以公允价值计量且其变动计入当期损益的金融资产,包括交易性金融资产和指定为以公允价值计量且其变动计入当期损益的金融资产;(2)持有至到期投资;(3)贷款和应收款项;(4)可供出售金融资产。

(二)金融资产的确认。(1)以公允价值计量且其变动计入当期损益的金融资产。在新会计准则中,这类金融资产包括:交易性金融资产和直接指定为以公允价值计量且其变动计入当期损益的金融资产。其持有目的是为了近期出售,使持有者在短期内获利。该类金融资产具有以下特征:(a)持有的该金融资产是短期性的,即在初次确认时就确定可能在近期出售,从而赚取差价;(b)该金融资产具有活跃的交易市场,其公允价值能够通过活跃市场获取;(c)该类金融工具期末应按公允价值予以计量,且报告期间公允价值的变动应计入当期损益(公允价值变动损益),使得该类金融工具在会计期间的价值变动影响当期利润;(d)除新准则规定的特殊情况外的一部分衍生金融工具归为该类。由上可知, 如果企业持有的投资准备在短期内出售,并且其公允价值易于取得,即可以将其划分为交易性金融资产。(2)持有至到期投资。持有至到期投资,是指到期日固定、回收金额固定或可确定,且企业有明确意图和能力持有至到期的非衍生金融资产。应当特别注意的是,如果一项金融资产在初始确认时已经被指定其他类型的金融资产,就不能再确认为持有至到期投资。此外,企业应当在资产负债表日对持有意图和能力进行评价。发生变化的,除非是因为企业不可控制的原因导致此变化,应当将其重分类为可供出售金融资产。根据以上规定可以看出,持有至到期投资具有以下特征:(a)企业持有该项投资的目的不是为了短期出售或获利,而且企业有明确的意图和能力将该资产持有至到期日;(b)该投资到期的时间是固定的,因此持有至到期投资是非权益性投资;(c)该投资到期时收回的金额固定或可确定;(d)该投资属于非衍生金融资产的投资;(e)该类金融资产在期末需要按实际利率法计算的摊余成本进行计量和减值测试。(3)贷款和应收款项。贷款和应收账款,是指在活跃市场中没有报价、回收金额固定或可确定的非衍生金融资产。贷款和应收账款泛指一类金融资产,主要是指金融企业发放的贷款和其他债权,但不限于金融企业发放的贷款和其他债权。非金融企业持有的现金和银行存款、销售商品或提供劳务形成的应收款项、持有的其他企业的债权(不包括在活跃市场上有报价的债务工具)等,只要符合贷款和应收款项的定义,都可以划分为这一类。划分为贷款和应收款项类的金融资产与划分为持有至到期投资的金融资产,其主要差别在于前者不是在活跃市场上有报价的金融资产,并且不像持有至到期投资那样在出售或重分类方面受到较多的限制。如果某债务工具投资在活跃市场上没有报价,则企业不能将其划分为持有至到期投资。(4)可供出售金融资产。可供出售金融资产,是指初始确认时即被指定为可供出售的非衍生金融资产,以及除下列各类资产以外的金融资产:(a)贷款和应收款项;(b)持有至到期投资;(c)以公允价值计量且其变动计入当期损益的金融资产。可供出售金融资产通常是指企业没有划分为以公允价值计量且其变动计入当期损益的金融资产、持有至到期投资、贷款和应收款项的金融资产。但是不能简单的认为,除了以上三类之外的金融资产,就一定是可供出售的金融资产。该类金融资产具有以下特征:(a)该类金融资产属于非衍生金融工具;(b)该资产有活跃市场,公允价值易于取得;(c)企业持有的目的明确就是为了出售,但该资产持有限期不定,即企业在初次确认时并不能确定是否在短期内出售以获利,还是长期持有以获利,也就是其持有意图界于交易性金融资产与持有至到期投资之间;(d)该类金融资产期末应按公允价值予以计量,且报告期间公允价值变动计入“资本公积――其他资本公积”账户,即该类金融资产在会计期间的价值变动不直接影响当期利润,只有在其出售时才将资本公积转到投资收益。

(三)金融资产的计量。所谓计量,是指以选定的能够反映计量对象内在特征的尺度并将其内在特征予以数量化的过程,即入账价值。

以公允价值计量且其变动计入当期损益的金融资产的计量。以公允价值计量且其变动计入当期损益的金融资产初始计量按公允价值,且其交易费用记入当期损益;后续计量仍然采用公允价值,公允价值的变动金额计入当期损益。企业持有该金融资产期间取得的债券利息或现金股利,应当在计息日或现金股利宣告发放日确认为投资收益。

持有至到期投资的金融资产的计量。持有至到期投资的金融资产初始计量按公允价值,交易费用计入初始入账金额,构成成本组成部分;后续计量按实际利率法,以摊余成本计量。

贷款和应收款项的计量。贷款和应收款项的初始计量采用公允价值,交易费用计入初始入账金额,后续计量按实际利率法,以摊余成本计量。

可供出售金融资产的计量。可供出售金融资产初始计量按公允价值,且交易费用计入初始入账金额,构成成本组成部分,后续计量按公允价值,且公允价值变动计入所有者权益。

四、公允价值在我国金融资产应用中存在的问题

(一)公允价值的可靠性与可操作性不足。公允价值是参与交易的当事人对市场价值做出的一种判断,金融资产采用公允价值计量方法,提高了财务报表信息的可靠性。但是市场形式是复杂的、多变的,有的会计事项可以确认或寻找类似的交易价格,而有的只能估算。针对这种情况,我们把公允价值的估值分为三个层级,其中,第一、二层级要求具备公开的活跃的市场。从我国目前的国情来看,金融市场仍处于发展中阶段,只存在有限的衍生金融工具的交易市场,此外,我国的产权交易市场、证券交易市场、生产资料市场等都处于未成熟阶段,同时以上市场的监管力度有待加强,再加上信息不准确以及道德风险的影响,金融资产交易纵的情况会时常发生,从而导致市场上的公开标价不一定能代表金融资产的公允价值。有些企业同时在国内金融市场和国际金融市场上双向交易,如果缺乏高新的科技和先进的通讯设备作为技术支持,想获得其实时报价是存在一定难度的。

(二)公允价值应用于金融资产对资本市场存在助涨助跌的重大不利影响。公允价值在金融资产的确认与计量上的运用十分突出。金融工具确认和计量准则规定,对于交易性金融资产,取得时以当时的公允价值入账,资产负债表日也按照当时公允价值进行后续计量,发生的公允价值变动计入当期损益。这样的处理方式使得上市公司当期的收益在很大程度上受其持有的金融资产的市场价值的影响。当金融市场高涨时,金融资产的市价上涨会带动上市公司当期投资收益或资本公积的上涨,而当市场低迷的时候会降低上市公司的当期投资收益或资本公积,即金融资产对股市起到助涨和助跌的负面作用。

五、公允价值计量在金融资产中应用的改进建议

建议有关会计、审计准则制定部门应在推动主要市场数据库的建设方面发挥领导带头作用,积极推动建立国家级市场数据库,为企业进行公允价值计量时提供更客观的参数创造条件。企业也应当积极地建立公允价值计量模型,对各项金融资产、金融负债的公允价值获取途径、取得方式等相关内容进行规范;在日常经营活动中注重对公允价值的获取及资料的积累;随时根据市场条件的变化,适当调整自身的价值计量模型,以满足金融资产的计量需求。

将企业的可供出售金融资产采用公允价值计量时,不同时期的公允价值差额比照交易性金融资产,采用“公允价值变动损益”账户直接计入当期损益包括在利润表中,取消其直接计入所有者权益利得与损失计入“资本公积”的做法,杜绝企业人为操纵利润现象,避免由于企业资本结构的变化导致信息使用者做出错误的判断,同时取消可供出售金融资产计提减值准备的做法。

针对企业将持有至到期投资转为可供出售金融资产时,其持有至到期投资账面价值与可供出售金融资产公允价值之间形成的差额,由于金融资产尚未出售,应计入公允价值变动损益,以防止企业资本结构变化而对信息使用者产生不利影响。

参考文献:

篇7

【关键词】 磁共振动脉成像; 诊断; 后循环缺血性眩晕

doi:10.14033/ki.cfmr.2016.31.028 文献标识码 B 文章编号 1674-6805(2016)31-0054-02

椎动脉、基底动脉、大脑后动脉共同构成了后循环,又称椎基底动脉系统,其主要功能是为脑部组织供血,保证机体的正常运转[1]。后循环缺血性眩晕属于常见脑血管缺血性疾病,主要表现为眩晕、面部麻木、行走稳定性下降,老年人的发病率高于年轻人,且近年来有逐渐升高趋势[2]。有鉴于此,本研究选取笔者所在医院收治的40例后循环缺血性眩晕患者进行分析研究,旨在探讨CT、MRI及MRA检查的诊断价值,现将结果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2013年1月-2015年12月来笔者所在医院接受诊治的40例后循环缺血性眩晕患者作为研究对象,临床表现为发作性眩晕,倾倒感明显,伴有呕吐、无力、恶心、言语模糊等症状,符合后循环缺血性眩晕的诊断标准[4]。其中男22例,女18例,年龄42~67岁,平均(55.28±3.16)岁。

1.2 方法

1.2.1 CT检查方法 检查仪器为16层螺旋CT仪,参数:电压120 kV,电流250 mA,层厚10 mm,设定扫描时间5 min,安排患者取仰卧位,以听眦线作为扫描基线,从眉弓上3 cm逐步扫描至下颌骨下3 cm。

1.2.2 MRA、MRI检查方法 MRI、MRA检查在CT检查后进行,设备为GE公司提供的磁共振成像仪。采用3D-TOF法进行MRA扫描,范围为脑前后循环颅内段,TE3.2 ms、TR20 ms、层厚1.0 mm、FOV18 cm、翻转角20°、矩阵256×512,检查椎基底动脉颅内段血管,必要时结合MRI平扫图像及原始图像诊断分析。

1.2.3 图像分析 MRI和CT图像显示血管性眩晕脑实质有明显区别,CT若表现为脑梗死,则为阳性,且于发病7 d内首次后循环脑梗死,或既往脑梗死且无遗留神经功能缺损的患者;CT若无脑梗死表现,或与MRI表现极度不符,则为阴性。值得注意的是,若老年人伴有高血脂、高血压或糖尿病,头颅CT、MRI表现出由小动脉病变形成的小梗死灶、缺血灶属于正常现象,并不会导致脑供血不足,诊断时不应被此误导。基底动脉供血不足的类型有A型基底动脉管壁不光滑、成串珠样改变、行走僵直或管壁增粗;另有B型基底动脉走行迂曲和C型基底动脉变细、闭塞、狭窄、局限性狭窄、信号强度下降。椎动脉供血不足类型包括A型椎动脉壁不光滑、串珠样改变、行走僵直或管壁增粗,B型椎动脉行走迂曲及C型椎动脉纤细、狭窄、信号减弱、局限性狭窄,D型某一侧的椎动脉闭塞、缺如无法显影、信号减弱。

1.3 统计学处理

采用SPSS 19.0软件统计分析数据,计量资料以(x±s)表示,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以率(%)表示,采用 字2检验,P

2 结果

2.1 患者MRI和CT检查的结果比较

CT检查结果显示,40例后循环缺血性眩晕患者中,CT检查阳性患者12例,阴性患者28例;MRI检查结果显示,40例后循环缺血性眩晕患者中,MRI检查阳性者29例,阴性11例。CT及MRI的检查结果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2.2 患者MRA检查结果

MRA检查结果显示,基底动脉A型24条、B型6条、C型6条、A型合并B型2条、无异常2条;椎动脉基底动脉A型41条、B型7条、C型9条、D型9条、A型合并B型6条、B型合并C型4条、无异常2条。

3 讨论

后循环缺血是指为大脑供血的椎-基底动脉系统缺血导致的一过性或持续性症状,并可根据缺血持续时间及缺血严重程度分为脑梗死和后循环短暂性脑缺血发作[5]。在多种因素作用下后循环对脑干、内耳及小脑供血能力下降,使缺血敏感度高的前庭神经系统发生功能障碍,故患者容易伴随脑干或小脑的症状、体征[6]。后循环缺血的主要病因为动脉粥样硬化,其发病机制为栓塞,能引起迷路卒中。一般情况下,缺血导致的眩晕症状和体征恢复较易,反复发作可能性较低。林彬等[7]研究发现,椎-基底动脉系统分出的小脑前下动脉、小脑后下动脉、小脑上动脉若发生病变均可能导致眩晕;脑组织和内耳的耐缺氧力不足,前庭窝支、前庭支及窝支均为终末支,在出现阻塞时无法由其他动脉进行补偿性供血。孙云霞[8]认为,椎-基底动脉对内耳血供不足是导致眩晕的主要原因。半规管、椭圆囊、球囊对血供变化高敏感,血流轻度减少便可出现呕吐、恶心、眩晕等多种平衡障碍。此外,内耳、前庭耳蜗的神经缺血是导致听力下降的病理基础。孤立的眩晕患者多为孤立听力下降患者,这可能由于前庭投射范围广泛,容易引起其他症状,而听力下降仅局限在外周耳蜗系统,对其他系统影响较小。

MRI成像参数较多,图像无骨伪影,变化多,能提高的信息也较丰富,可比较清楚地显示出平衡感觉的完整传导路径,可为具有前庭症状的疾病提供理想的诊断依据。MRI对早期缺血性水肿及脑梗死的诊断具有优势,在动脉发生阻塞6 h内,梗死灶中的水分增加3%以上,T1、T2值延长,可显示出异常信号。与之相比,CT对不足0.15 cm的梗死灶诊断率较低,早期或较小的梗死显示度欠佳,且不能显示血管。因此可能出现MRI提示小脑脑干梗死,CT检查却无明显异常的情况。在本次研究中,MRI和CT的脑实质病变检测结果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MRA的分辨率高,无需对比剂便可清晰显示动脉血管的结构,且操作简便,便于观察,这也是MRA在提示椎-基底动脉供血情况的优势所在。杨清[10]认为,MRA可在宏观判断是否存在后循环动脉硬化,并分析其严重程度。MRA能反映血管对脑干的作用情况,MRI无法做到这点。本研究的部分患者虽然MRI表现正常,但MRA检查发现其动脉硬化情况严重。此外,MRA对耳性眩晕的诊断效果突出。内听动脉阻塞能引起耳蜗管损伤,并引发听觉减退及前庭周围型眩晕。内听动脉和小脑前下动脉可同时发生阻塞,而内听动脉阻塞能引发内耳功能损伤,进而出现前庭周围型眩晕[11]。MRA的三维稳态进动快速成像序列系统可清楚地呈现前庭窝神经的微细结构及内耳迷路动脉,并可将两者的关联表现出来,方便从微观上观察内耳道血管对相关神经的压迫情况。三维稳态进动快速成像序列系统呈现的图像可发现内外淋巴液及脑脊液表现出高信号,但骨性结构、脑组织、内耳道内部神经却明显呈现出低信号,有利于反映内耳道中血管及神经的具体情况,对耳性眩晕患者明确病因提供可靠依据。

综上所述,MRA能显示后循环动脉粥样硬化及血管对脑干的压迫情况,对明确病因、制定治疗方案积极预后均有积极的临床意义。

参考文献

[1]谭学渊,吴华超,林昌能,等.分析CT、MRI和磁共振动脉成像在临床上对后循环缺血性眩晕诊断方面的价值[J].世界最新医学信息文摘(连续型电子期刊),2015,15(69):180,183.

[2]王崇,王建明,姥.临床特征和改良MRI-PC-ASPECTS预测后循环致命性脑卒中的价值[J].实用医学杂志,2013,29(19):3172-3174.

[3]张振芳,司秋霞,黄静,等.高压氧治疗小血管病变导致的后循环缺血性眩晕的疗效观察[J].临床医药实践,2016,25(5):332-334.

[4]孙云霞,郭茜,郭香荣,等.心理干预联合音乐疗法在肝脏3T磁共振动态增强扫描中的应用[J].中国医学创新,2015,12(10):37-40.

[5]梁阳冰,黄向华,覃斌,等.F-PSA/T-PSA比值与磁共振联合直肠超声经会阴前列腺穿刺对提高早期前列腺癌检出率的意义[J].中国医学创新,2015,12(13):130-132.

[6]卡哈尔曼力提埔.研究CT,MRI和磁共振动脉成像在临床上对后循环缺血性眩晕诊断方面的价值[J].医学信息,2016,29(8):355-356.

[7]林彬,陶杨,王东宁.CT、MRI和磁共振动脉成像对后循环缺血性眩晕的诊断价值[J].中国医学创新,2015,12(18):64-65.

[8]孙云霞,郭香荣,吴林.音乐疗法在冠心病患者磁共振心肌灌注扫描护理中的初步应用[J].中国医学创新,2014,11(17):79-82.

[9]延晓勇,杨兴亮,崔胜宏.磁共振血管造影在后循环缺血性眩晕病因诊断中的应用[J].安徽医学,2013,34(9):1389-1391.

[10]杨清,高鹏,郭振鑫.天麻活血汤联合西药治疗风痰瘀阻型后循环缺血性眩晕40例[J].中医研究,2016,29(3):18-20.

篇8

关键词:公允价值;历史成本;计量属性

一、公允价值概述

会计中公允价值的应用由来已久,会计上正式提出公允价值的概念是1953年美国会计程序委员会(CAP)的第43号会计研究公报。在理论界对公允价值的定义也层出不穷,其中2006年FASB对公允价值的定义又一次做出修改,修改后的定义为:“在计量日市场参与者之间的有序交易中,销售一项资产将要收到或转让一项负债将要支付的价格”。国际会计准则委员会2003年在IAS39《金融工具的确认与计量》上对公允价值的定义为:“在独立交易中,熟悉情况的、自愿的当事人据以进行资产交换或负债清偿的金额。2006年我国新会计准则对公允价值的定义是:“在公平交易中,熟悉情况的交易双方自愿进行资产交换或者债务清偿的金额。”从以上的定义中我们可以看出公允价值具有以下几个特点:

1.公平性。公允价值是在公平交易中形成的,所谓公平的交易是指交易双方不存在特殊关系是非关联方,公允价值是由理性双方自愿而非被迫达成的交易价格,是非特定的市场参与者充分考虑了市场信息后所达成共识的市场交易价格,它本质上是一种市场而非特定主体对资产或负债真实价值的评价。

2.动态性。公允价值在会计反映观上坚持动态反映,摒弃历史成本的静态反映。它不断反映交易完成以后的各个后续报告时点上的现实价值。不同时点下的资产或负债的供求关系不同,市场对资产或负债价值的评价也不同,因此,资产或负债的公允价值将会随着时间的变化而变化,呈现动态性。

3.虚拟性。历史成本是以实际发生的交易为前提的,以可核查的原始凭据为依据,而公允价值相对于历史成本而言,本身并不是建立在己发生的交易基础之上而是建立在双方愿意交换的虚拟交易上,是在交易或事项尚未发生时,对市场上的价值进行的估计。

二、应用公允价值的优势

(一)公允价值能够提高财务信息的相关性

相关性通常由及时性、预测价值和反馈价值三个因素组成。历史成本是一个静态指标,它只反映资产或负债过去的价值,具有一定的滞后性。公允价值作为一种面向现在和未来的计量属性能及时反映各个时点资产或负债的价值变动,并以此为基础调整账面价值,保证账面价值与实际相符,从而更真实的反映企业的经营能力、偿债能力以及所承担的财务风险。因此公允价值与历史成本相比更具有及时性、预测性和反馈性,能够提高财务信息的相关性。

(二)公允价值更能适应金融市场的发展

随着金融市场的不断发展,出现了更多的新型金融工具、创新金融产品,如以合约形式出现的衍生金融工具,由于它们不具有实物形态和货币型态加之交易和事项大多并未实际发生,原有的历史成本显然无法对其进行会计处理。而公允价值却可以很好的解决这一问题。衍生金融工具的价值确定并不取决于业务是否发生,只要交易双方存在,交易合乎公允就可以确定资产的价值。

(三)公允价值符合会计配比的要求

收入、成本和费用在计量的单位方面是配比的,都是采用货币计量单位。但是在计量的属性方面却不配比,收入是按现行市价计量,成本费用确实按历史成本计量。相互之间的计量基础并不一致。由此所得的利润既包括日常经营产生的收益也包括物价上涨带来的资本利得。因此为了使会计核算符合配比原则,就有必要在会计核算中引入公允价值,对会计要素不但要进行初始确认还要进行后续计量。

三、应用公允价值的弊端

(一)公允价值的确定具有较强的主观性

根据国际财务报告准则规定,公允价值计量应分三个级次。第一,存在活跃市场的资产或负债,活跃市场中的报价应当用于确定其公允价值;第二,不存在活跃市场的,参考熟悉情况并自愿交易的各方最近进行的市场交易中使用的价格或参照实质上相同的其他资产或负债的当前公允价值;第三,不存在活跃市场且不满足上述两个条件的,应当采用估值技术等确定资产或负债的公允价值。

由此我们看出,第一、第二级次的公允价值采用市价法确定。公允价值本质是一种基于市场信息的评价,是市场对资产或负债的认定。各类不同职业人员可能会使用不同的参照标准,导致同一商品会出现不一样的公允价值,因此公允价值的取得存在着复杂性、不确定性等因素,公允性判断难度较大,确定的主观性较强。

(二)公允价值容易成为企业操纵利润的工具

我国上市公司和大股东之间的交易非常普遍,尤其是上市公司与其母公司,这些特定主体出于特定目的,在进行资产交换和债务重组等时,交易价格往往有失公平。2001年1月财政部对《债务重组》《投资》和《非货币易》准则进行修订,虽然保留了公允价值的定义,但明确回避了公允价值运用而改为按账面价值为入账基础。随着我国市场经济的发展,2006财政部年颁布的新准则中规定将债务重组收益作为营业外收入计入当期损益。因此又出现一些高负债无力清偿债务的公司利用这一规定,通过债务重组包装利润,粉饰财务报表现象。

(三)公允价值的引入使净收益的计量失去逻辑一致性

净利润作为一个期间计量指标,属于一个特定的时间段。而公允价值作为一个时间点的价值计量,反映资产或负债对未来各期现金流量的贴现,其中包含多项复杂因素的影响,而这些因素却并不对依靠期间概念的收益和费用计量造成影响。公允价值的变动代表未来预期收益的变化,往往缺乏相应的现金流量。将未实现损益与加到已实现的损益上,就产生了一个不匹配的缺乏逻辑统一性的结果。

四、完善公允价值应用的措施

(一)促进市场经济发展,建立良好的市场环境

公允价值得以合理运用的一个重要前提就是存在一个活跃、健全的市场,而活跃的市场的存在需要成熟的市场经济。所以我们必须深化经济体制改革,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逐步建立与完善的过程中建立于之相适应的市场体制。通过改善经济环境,建立完善的资本市场、生产要素市场和商品交易市场,充分引入竞争机制,大力推进信息资源公开化,使公允价值有一个更为客观的来源,从而会计人员能够最大限度的使用从资产或负债的有效市场得来的数据,最小限度的依赖自己的判断,增强公允价值的可靠性。

(二)建立市场信息数据库

目前我国市场价格体系尚不成熟,相关的数据信息还不能通过一个公开的平台进行披露,这样无法给公允价值提供系统、公平的标准。因此需要发挥网络技术优势加快信息化系统的建设,建立行业数据库,由固定的专业机构按期公允市价、相应行业参考价格指数、参数等,并且该报价不得人为随意调整。只有这样才能使公允价值变得及时、客观和可靠。

(三)提高会计人员的专业水平和职业道德

由于公允价值是面向现在和未来的,这就要求会计人员不仅熟悉企业自身的情况还要能够把握企业的外部信息,合理的估计现金流量并确定折现率。为此我们应加大会计人员的教育培训投入,展开公允价值评估教育,使得会计人员能够正确理解公允价值计量,从而提高会计人员对交易和事项的确认、计量和报告进行复杂判断的实际操作能力。由于公允价值的确定包含许多会计人员自身的判断,所以在运用过程中存在着恶意误用问题。(作者单位:山东财经大学会计学院)

参考文献:

[1]高宇.关于公允价值的解读[J].财会探析,2010,(1)。

[2]李清、刘洪讯、安春梅、韩明君.公允价值在我国的应用研究[J].财务与审计,2007,(3)。

[3]董必荣.关于公允价值本质的思考[J].会计研究,2010,(10)。

篇9

关键词:财务会计;公允价值;计量模式

社会经济的不断增长,各企业间的经济活动交往日益密切,这主要得益于国家经济宏观调控工作的落实到位。为扩大企业发展空间,提升发展能力,我国一直沿用着传统的成本计量方式,但随着时间的推移,该方式的局限性日益暴露,公允价值计量可全面改善公司管理能力,应用效果十分显著。

一、公允价值概述

近几年,我国财务部门提出了一些与会计工作相关的规定,其中就包括公允价值,其主要是指买卖双方在公平交易、熟悉市场且自愿的前提条件下,确定交易价格。由此可以看出公允价值的本质就在于双方交易过程中,要在遵循公允计量规则的前提下,做出保证双方信誉的交易,从而实现双方利益最大化。公允价值具有动态时点、持续经营以及公平自愿等特征。其中,公平自愿是指双方应在遵循公平的原则上进行资源交易;持续经营的特点在于确保双方不会在交易过程中,出现立刻倒闭的可能,且双方均须具备一定的持续经营能力;动态实力,即公允价值的确定,应立足于当前的经济环境和市场环境。

二、公允价值理论优势

公允价值的有效应用可有效缓和企业经营效益的波动,若企业不具备对金融波动和风险的掌控能力,便会降低自身经济效益。《企业会计准则第22号——金融工具确认和计量》中指出,上市公司必须要将所有的股票投资分成交易性金融资产或可供出售金融资金。公允价值可在公司股票转化过程中实时记录当期损益。并将损失控制在最小范围内,确保企业的经营效益。公允价值的应用是我国会计与国际趋同迈出的重要一步。在近年来的国际会计准则中,公允价值应用越来越广泛,同时也包括美国在内的一些发达国家,其逐渐成为衡量一个地区或国家国际化的标志之一。各企业在过去的发展时间里,最常使用的便是历史成本会计计量模式,其具有可靠、快捷、简单明了等优势。但随着社会环境的不断变迁以及经济体制的不断改革,计量目标价格逐渐呈现举棋不定的状态,故导致了历史成本的价值量和交易时点的价值量存在较大差别。由于上述情况的存在,难免会对各公司自我价值的分析与评估造成影响,特别是在认定真实市场价值和负债价值时,常出现严重不符的现象。公允价值计量方式的出现,可有效解决上述问题,其一般可根据市场的实际报价进行估价,并以此提升最终结果的真实性和可靠性,由此也可让各个企业能够对自己的实际价值有一个更加客观、详细的认识,并可反映当前的发展状况,为后期生产经营策略的调整提供了参考和依据。

三、公允价值在财务会计中的应用方式分析

(一)现存问题

从目前我国财务会计发展现状来看,公司财产的灵活程度常与外界市场密不可分。但在具体应用中仍需具备一定条件,故各企业的财务会计在应用公允价值的过程中,难免存在不足和缺陷。究其根本,主要是由于当前的经济体制能力有限以及计量模式不完善所造成。该计量模式下,常包括大量的会计财务数据信息,且这些数据极难获取,故导致了实际应用过程中存在大量主观成分,从而影响了价值结果的可靠性、真实性和客观性,且大部分公司财务会计水平参差不齐,综合素质堪忧,常做出一些有违职业道德的行为,进而对工作质量造成严重影响。

(二)正确应用方式

1.强化制度建设公允价值在应用的过程中常出现不确定的问题,主要原因在于未将自身背景作为参考依据,且政府部门也较为缺乏完善的制度准则。为此,强化公允价值制度建设才是当务之急,以此为其应用提供一个更好的平台。另外,从公司角度出发,财务部门也应与其他各部门建立长期、稳定的配合和联系,企业领导阶层在完善自我监督和管理的前提下,要不断提升和强化下属人员的责任意识,充分发挥人员内在的工作职能,从而为企业的稳定发展奠定基础。2.提升公允价值评估的正确性公允价值是基于交易对象自愿、公平原则下,结合市场实际价值对目标进行计算和分析的计量。该方式目前虽被认为是最普遍、最合理的方式,但却往往过于理想化。现实中,计量目标并不处于活跃期也属常见,这便需对同类交易进行参考以及综合权衡各方面的价格才能对公允价值进行完整的确认。同时,更要保证计量属性具备可操作空间,故不仅要加强完善相关制度和会计准则,更要对市场环境进行优化,以此提升公允价值评估的正确性。3.完善监督管理由于目前的细则和制度还不尽完善,加之个别企业会计人员素质不高,导致公允价值计量模式在应用时变成一种漏税、偷税的手段,更有甚者还通过其哄抬自身价值。基于上述问题,我国监管部门应加大监管力度,妥善履行自身原则,严格禁止交易中的行为。另外,还应重视起会计师对公允价值的审计,以此防止企业高层人员的利润操纵行为,为投资者自身利益提供保障。四、总结综上所述,公允价值计量已逐渐成为当今企业最常见的模式,对于公司的长久发展意义重大。但在当前的实际应用中仍存在诸多问题和局限,为此,政府部门应完善相关制度,并加强监督和管理,企业自身更要不断调整发展结构,提升人员素质,从而为该计量模式的合理应用提供保障。

参考文献:

[1]王宝云.公允价值会计计量应用研究[D].西北农林科技大学,2013.

[2]葛家澎.关于公允价值会计的研究——面向财务会计的本质特征[J].会计研究,2012(107).

[3]梅波.顺周期效应下公允价值计量的价值相关性研究——兼论多重计量属性[J].山西财经大学学报,2014(04).

篇10

关键词:公允价值;新会计准则;会计计量

中图分类号:F230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1-828X(2012)11-0-02

在如今社会经济飞速的发展中,我国在公允价值计量方面已经逐步跟上国际会计的发展,努力使我国的公允价值计量趋同于国际会计的计量模式,服务于我国的市场经济并使其日趋完善。那么在实际应用中,如何能够使公允价值计量发挥其应有的作用呢?下面就从以下几点进行客观的分析和探讨。

一、公允价值在实际应用中的重要性

公允价值,是指在公平交易中,熟悉情况的交易双方自愿进行资产交换或者债务清偿的金额。最近几年,国际会计准则及发达国家的会计准则均开始把公允价值作为最为重要的计量属性之一,对于公允价值是否得到真正意义上的应用,是衡量一个国家、地区会计国际化的重要标志。所以公允价值在实际应用中是非常重要的,必须给以重视,只有如此,才能对我国的会计发展起到与时俱进的作用。

二、公允价值在新会计准则中应用的变化

我国在公允价值方面的应用研究经历了漫长的发展。从1999年开始,我国就已经将公允价值引入到了我国的企业会计准则中,当时的公允价值定义表明在债务重组和非货币交易中,可以以公允价值进行计量,活跃市场则以市场成交价作为公允价值计量,但是由于当时的交易市场发展还不健全,受很多因素的影响,虽然将此引用到会计准则中,但实际上公允价值很难得以体现,那么就很难在债务重组和非货币交易过程中的进行可靠的计量和应用。所以在2001年的会计准则修订中,虽然仍有公允价值的概念,但是基本上淡化了其在会计实际操作中的应用。直到现在,我国科技和经济发生了巨大的进步,公允价值在我国管理学科中有很大的应用范围,涉及面很广泛。但是现实生活中,社会并没有对公允价值给予足够的重视,也没有进行大力度的推行规范应用,这对我国的各个领域的发展造成了极大的不良影响,造成了会计领域的混乱场面,近些年我国才在新会计准则中对其实际工作中的应用做了重点规范,使公允价值计量得到科学发展。

三、公允价值计量在应用中的优点和作用

(一)会计损益得以客观体现

公允计量不仅要计量资产和负债的公允价值,而且要计量资产和负债因公允价值变动所带来的收益变化和亏损情况,利用公允价值可以更客观地表现出企业的经营能力,盈利能力和偿债能力等等。这样真实的损益表现,可以作为客观的企业会计损益评价。

(二)维护企业资本

企业如果用历史成本进行对资产的计量,因通货膨胀及币值(汇率)变化、科技进步等因素,会导致企业不能维持此前的生产能力,使企业在低于简单再生产的状态下发展。而使用公允价值计量时,就可以按市价和现值对将公司资产进行计量,保证和维持相应的再生产能力和规模,使企业资本得以维护。

(三)能够真实地反映企业价值

虽然公允价值在反应会计信息上有一定的市场波动性,但是在公允价值可以保证在资产负债表上面具有相对可靠性,而且能够真实的反映企业自身价值。相对于历史成本,公允价值可对企业资产是否产生收益和亏损方面进行计量和确认,不仅没有否认历史成本的会计计量,并且可以对相同或类似资产的市场价值进行对比和参考,对于反映企业的本身价值有着一定的可靠性。

(四)可以对未来的交易进行预测

使用公允价值计量属性对未来的交易有着一定程度的推测,一些金融衍生品会涉及巨大的资金,那么如果不能及时看出其本质的价值变化,就会给一些非专业投资者带来不可估量的风险,利用公允价值计量可以对未来的交易进行估测,通过公允价值所带来的信息,就会对此做出全面完整的观察,及时判断出相对应的有利操作。新加坡上市公司中航油集团违规投机石油期权,出现最高达5.5亿美元的巨额亏损,也从反面说明了利用公允价值计量对未来的交易进行估测的重要。

四、公允价值在实际操作中的应用局限

虽然我国在新的企业会计准则中加大了对于公允价值计量的规范,使其得到了较大的重视,但是在新准则中对于公允价值计量的规范显得比较分散,没有得到一定的整理和集中,使其在实际操作中很难实施。

(一)由于公允价值的确定是通过市场交易价和市场类似参照物的价值来估量的,我国的活跃市场还并不完善,那么确定公允价值的实际金额是很困难的,所有信息数据来源不一定都有相关的保障,用估量值来确定公允价值,涉及到多种不确定因素的影响,如利率和折现率等等,也使公允价值的确定带来了一定程度的难度。

(二)企业会计新准则中,对于公允价值在一些项目的规范还不够清楚。由于规定的项目太过分散,导致有些规范并不具体可行,模糊不清的规范如何能够使实际操作得以实行呢?只会使有些企业为了自身利益恶意进行计量基础的操纵,成为企业进行利润粉饰的手段,从而失去了规范的意义。

(三)在我国的会计准则中,我国规定一般要采用历史成本作为在会计计量中的主要属性,也就是说公允价值并非是我国会计计量中的主要应用工具,而是在历史成本的基础上,引入公允价值,这也极大地制约了我国公允价值在实际应用中的发展。

(四)我国对公允价值的应用范围设定了极为苛刻的应用条件,一般要求能够持续获得并且可靠计量的公允价值数据才能作为公允价值进行计量,这也对公允价值的应用起到了负面的作用。

(五)虽然市场经济在我国已经有了长足的发展,但是由于我国市场环境仍不稳定,致使在公允价值的应用范围上采取了非常谨慎的态度,当然,这对于公允价值的发展有了一定的制约。可是由于市场经济的不成熟,我国目前仍以适度引入、谨慎使用和积极稳妥相结合的方式运用公允价值,因而在一定程度上限制了公允价值的运用。

(六)公允价值和其他计量属性关系具有争议性。公允价值与其他计量属性如历史成本、重置成本、可变现净值、现值等并称为会计的计量属性,但公允价值和其他几项的关系研究有了一定的争议性,我国学术界有三种不同的看法。当然如何统一判定公允价值在计量属性中的性质和应用、还有待学者进一步的研究。

四、推广公允价值在实际中运用的对策

(一)完善我国市场经济模式

前面已经说过,由于市场经济的不成熟,对于公允价值计量属性的运用,我国还采取谨慎的态度,所以为了符合国际会计的快速发展,我国必须完善市场经济体制,使市场经济成熟起来。

(二)公允价值的计量基础难以确定

由于很多因素,公允价值在应用中仍不得不用其估量值进行计量,那么如何能使公允价值的计量有一定的标准,使公允价值得以广泛应用是至关重要的一步。我国必须努力探索出使公允价值标准化的有效方法。

(三)尽量多的引用公允价值完成对利润表的编制

改变我国只在历史成本的基础上引用公允价值的现状,在实际中以全面反映公允价值变动为基础做的利润表,使公允价值得到真正的利用,逐步完成公允价值计量在应用中的主导地位。

(四)加大审计人员和证券市场的管理力度

我们应该加大对上市公司和审计人员的管理力度,努力完善此方面的管理制度,强化证券市场的有关规定,尽量使公司的相关数据透明化,才能有效使用公允价值计量属性。

(五)不可滥用公允价值计量属性

由于我国市场经济尚不成熟、市场环境尚不稳定,导致了我国不能滥用公允价值来进行计量,如果抛弃这些因素不管不顾的使用公允价值,则会失去会计信息的真实性,所以要待条件允许的前提下,逐步完成公允价值在实际生活中的运用。

(六)不盲目追求与国际标准的同步

不管是从我国企业会计准则的制定还是从公允价值在我国的实际应用中,我们都不难发现,我国的公允价值应用主要都借鉴国际财务报告准则,并实现国际趋同。但是我国在引用中,并没有完全照搬国际的会计准则,所以我国企业也不得完全照搬国际公允价值的应用,而是要结合实际,完成自身的公允价值计量应用,这样才对我国探讨公允价值起到重要的意义。

(七)提高会计操作人员的综合素质

由于我国的新会计准则的贯彻实施和逐步完善,许多新的内容得以运用到实际操作中来,这就对我们的会计操作人员的自身素质和综合能力有着更高的要求,提升自身的判断力,对公允价值有着自己的理解和实际操作能力,才能对我国会计公允价值计量的应用产生积极的影响。

五、结束语

随着我国企业会计准则体系与国际财务报告准则的逐步趋同和等效,我国也渐渐地接受了很多国际上先进可行的理念,现如今公允价值计量对会计工作有着不可忽视的重要作用,研究公允价值计量对我国会计的实际操作有着非常重大的现实意义,它会使我国会计领域得以更快,更好的发展。

参考文献:

[1]邹春舫.公允价值在我国新会计准则中的应用[J].中国乡镇企业会计,2007(02).

[2]王建成,胡振国.我国公允价值计量研究的现状及相关问题探析[J].会计研究,2007(05).

[3]苏淑艳.公允价值计量在新会计准则中的应用分析[J].中国乡镇企业会计,2007(05).

[4]黄学敏.公允价值:理论内涵与准则运用[J].会计研究,2004(06).

[5]柴屹松,李博.浅谈新会计准则中公允价值的运用[J].决策与信息:下旬,2012(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