服装设计阐述范文

时间:2024-01-09 17:34:25

导语:如何才能写好一篇服装设计阐述,这就需要搜集整理更多的资料和文献,欢迎阅读由公务员之家整理的十篇范文,供你借鉴。

服装设计阐述

篇1

纵观McQueen的作品,无疑是对西方服饰艺术审美观的一种反叛。在西方传统的服装艺术设计中,作为处理人和服饰关系的总纲,人和服饰的关系是对立关系,并且有着很强的功利性质。而McQueen的特立独行,可以说是颠覆了西方一直把服饰作为人体的附属物的理念,他将服饰从人体审美的附属地位推到了审美主角地位,使服装艺术设计张扬为主导视觉审美的中心。东方把艺术定义为是“自我意识的表现”,是“生命冲动的产物”,是“内心冲动的展示”。McQueen的服装设计艺术就是这样一种有实践精神的文化形态和集中的审美形态。中国的服装设计理念和审美观尤如中国的诗歌、书法艺术一样,都是贯穿了一种“语不惊人死不休”的创作理念。有如李泽厚先生称之为是“心与物”的结合,是主观与客观意识的体现。在McQueen的艺术创造中,我们看到了他在服饰这个载体中的胸中冥想。中国古代人士对服饰的观点受到“天人合一”哲学思想的影响,人和服饰之间的关系被确定为和谐统一的关系,中国古代服饰中,动物图腾的表现成为一种象征意义,使服饰成为与人的精神层面沟通的纽带。在《蓝色系列》(图片案列之1)就集中了McQueen的服装艺术设计所有艺术特征(“帽子女王”的最爱,McQueen为纪念密友伊沙贝拉.布罗的敬意)。在《富余的号》(图片案列之2)系列作品中,一系列符号不可思议的呼应,撞击了西方时尚的传统审美观。图1图2传递美好,寄托情感。中外名家对艺术都有精准的的诠释。梁启超先生1922年在上海美专演讲时曾说,艺术的美术功用,就是把人的感觉与心灵的麻木状态恢复让生活变的有趣。康德在早期也曾深刻阐述了艺术和审美具有超功利的“自由”品性。具体到现代服装艺术,造型样本在人体的表现、款式设计的夸张与抽像、层层叠叠耀眼光彩的细节等,都起到了凸显人体内在特征的作用。它以特有的艺术表现形式,传递了人的美好特质与品性;以其超越性,构筑了人类的精神生活,成为社会意识形态不可缺的要件。我们比较各个时期的服饰还会产生另一个观点,即不同时期的艺术特征是人类社会进步的表现。因为,艺术特征是一种自然的力量,是一种更强的力量比较后抵消另一种力量的结果。所以服装设计与美术的关系,是服装艺术与社会道德的关系,是自然美、艺术美和社会美的相统一。

2.绚烂的南美原始图景的审美系统

McQueen服饰设计的艺术审美系统的确立,应该是受到南美文化的启发,形式上归类为三维空间装置艺术。McQueen的设计风格不归属于任何流派,独树一帜。得出这个结论,主要基于艺术设计的功能作用。服装设计作为一个实用艺术门类,其设计艺术是通过服装艺术设计创作表达一种审美意象展示提供人们鉴赏,具有艺术共性,也有其特性。首先,McQueen服装设计艺术自成审美体系。作为一名服装设计师,他以其对绝对正确的模仿并非艺术的目的的深思,创作了具有震憾心灵惊艳之美的艺术作品。将其作品与毕加索的绘画作品加以比较,不难发现他们都属一种自我意识强烈的创作。例如让McQueen一举成名的《高地系列》(图片案列之3),被评价为,“设计师是用从其苏格兰祖先那里得来的古老隐语对时尚所做出的反叛和挑畔……它胜于任何服装的美丽,以其丑无比撞击时尚,已经超越了服装的属性。在《犰狳鞋》(图片案列之4)中表现的是南美古怪动物的迷幻模样,这双鞋在巨星LadyGaga的一首MV里依然健步如飞。图3正如亚里士多德所说“艺术是对自然超现实的模仿”;黑格尔把艺术定义为一种“理念”、“理式”或宇宙精神,这些在McQueen的设计中都有所显现。在西方服装设计界不乏称之为“鬼才”的设计师,人们使用“鬼”这个词,暗喻设计师具有超出常人的思维。但McQueen把“鬼”的符号:(如骷髅、骨头和死亡意象)深植在他一系列作品中。这不仅表现在设计师对维多利亚时期伦敦东区的或爱或憎,也表现出南美文化对死亡的敬畏。在他以蛇纹为图形的作品系列中,令人惊艳的轮廓设计和绚烂的色彩运用,都充满了南美艺术对原始图景的崇拜。

3.萨维尔街的出色剪裁

对三维空间无遮掩的追求作为一名设计师,McQueen具有超出常人的思维方式和动手能力。作品体现出原始景像与精良手工的结合。服装设计是以自然形态物质材料为主体的,即人的自然形态,服装的面料及棉毛麻丝等织物的肌理的自然属性等。McQueen作为一名服装设计师,早年就来到伦敦萨维尔街学裁剪,有着极强的剪裁和比例的意识。在McQueen所有设计中微小的变化,都体现在了剪裁技术之中,这也部分解释了他的服装中那良好的空间感。与许多服装设计师相比,他更懂得如何对面料进行裁剪,以求达到一种立体效果——他总是在试图寻找服装的物理极限。McQueen具有超出常人的思维方式,创造并形成了兼具再现、表现、特征明显的三维空间服饰之美,使观赏者的审美活动不再局限于T台空间,使服装艺术设计,服装材料的天然之美浑然天成。如T台展现的光影节奏(图片案列之5),将特殊的造型置于自然空间之中,通过服饰造型与人体共同形成一个超自然的T台动态空间,是多元性的、多样性的,有延续性的完美展示。这是一种以回归自然美为主题的综合艺术设计之美,在他所有设计中,哪怕是微小的对三维空间的孜孜追求中,在KateMoss为主角的3D全息电影中,多可以得到说明。

4结语

篇2

关键词:服装设计;艺术性;表现

一、服装设计和艺术

谈到服装设计的艺术性表达,不可避免地要界定几个概念,即服装、服装设计、艺术。服装是经过缝制,穿于人体从而起到保护和装饰作用的产品,又称衣服。远古社会,人们就以稻草、树皮等天然材料遮蔽身体,由此产生了一系列关于服装诞生的说法,包括“蔽体说”“御寒说”“图腾说”“标记说”等,并从中衍生出现代对服装用途的两大界定,即实用性用途和装饰性用途。随着社会的发展和生活水平的提高,当人们对于服装开始产生新的要求时,便出现了服装设计的概念。现代服装设计是以人的身体为依托,根据穿着者的需求,通过不同的面料、色彩、结构,借助一定的工艺手法而创造的视觉实体。关于艺术,人们可以通过三个层面界定。其一,从哲学层面看,艺术是通过审美创造活动反映社会生活和理想情感的一种价值形态;其二,从活动方式、过程层面看,艺术是艺术家的自我表现、创造活动以及对于自然社会的模仿活动;其三,从活动结果层面看,艺术可以说是一种文化品或文化现象[1]。艺术涵盖范围广泛,涉及社会、政治、科技等方面。根据内容、形式划分,艺术可以分为纯艺术和实用艺术;根据风格、流派划分,艺术可分为浪漫主义、波普主义、后现代主义等。早期社会,由于生产力水平低下,自然灾害频发,人类要不断与自然抗衡以求生存。这一时期的服装多被人类用于抵御自然侵袭,因此,其以实用性功能为主要功能。而随着现代社会发展,人们的生活水平稳定,对于服装产生了实用性之外的诸多需求。这也是服装设计与艺术建立联系的前提条件。

二、服装设计中艺术性表达的案例

在服装设计领域中,艺术性表达不是一个新兴的概念。服装设计师伊夫・圣罗兰于1965 年设计的“蒙德里安”裙,灵感源于蒙德里安的作品《红、黄、蓝的构成》。设计师将红、绿、蓝的色彩按照精准的比例分割组合,用鲜活的色彩结合简练的线条,构成服装的内在秩序[2]。这是服装设计艺术性表达的开端。此后,越来越多的服装设计师从艺术作品中获取灵感并用于服装设计。英国设计师维维安・韦斯特伍德在街头艺术、朋克艺术的影响下,通过撕裂、挖洞、金属挂链等表现手法使反叛精神在服装设计中产生了具象、典型的视觉形象。独特的艺术性表达令她获得了“朋克之母”的称号。在英国设计师亚历山大・麦昆的设计中,服装更像是一种艺术的媒介。无论是那些无视正常穿着的低腰牛仔裤、驴蹄鞋,还是秀场上别出心裁的舞台设计,都淋漓尽致地展现了他对生命、死亡的思考。在他的设计中,人们能感受到艺术和设计的边界正在逐渐模糊。无论是将艺术作品、艺术观念引入服装设计,还是把服装视作是一种艺术的表达形式,这些设计师在艺术和服装之间建立的联系,使设计师及其作品在服装设计史上留下了浓墨重彩的一笔。

三、服装设计艺术性表达的途径和意义

1.服装设计艺术性表达的途径

服装设计的艺术性表达途径众多,虽然艺术性表达具有难以捉摸的特质,但仍可以从服装设计的几个要素具体阐述,即面料、色彩和结构。首先,面料在服装设计中占据着重要的地位,面料的特性和肌理效果会对服装设计最终呈现的效果产生很大的影响。近年来,社会工业生产水平发展迅速,推动了服装面料的生产进入流水线状态。大同小异的数码印花面料往往难以较好地满足人们对于服装设计个性化、多元化的需求。因此,寻求面料上的艺术性表达首先要避免使用常规的大批量生产的数码印花图案。设计者应根据服装设计的最终表达目标,创作符合设计氛围的图案。同时,设计者可以用手绘线条替代大量的工业印刷线条,以避免使服装设计具有冰冷感。其次,设计者在面料中使用不同工艺制作的肌理造型也能较好地体现服装设计的艺术氛围。如,日本设计师三宅一生通过模仿自然生物的肌理,在面料上做出大量褶皱,形成了独特的服装美学,这些褶皱也被人们称为“一生褶”。但要注意的是,面料的艺术性表达并非仅仅是工艺的置入。以往在生活水平低下、物资匮乏的时代,人们为达到御寒的目的,时常将零碎的布块拼合制成服装。如今,服装设计中使用的拼布工艺不再是摆脱物资短缺的窘境的手段,设计师应该根据质朴、传统、包容的内在美学,使服装设计具有装饰或传达主题的效果[3]。因此,工艺的置入需要完成从实用性向艺术性转变的过程。从色彩角度入手进行艺术性表达,主要可以通过对色度、色相、明度的不同调配体现。无彩色系包容、沉稳,荧光色系前卫、大胆,不同色彩的使用使服装呈现出不同的视觉感受和艺术效果。近年来,服装设计师时常从艺术作品的配色中获取灵感,如,电视剧《延禧攻略》中的服装设计大量使用了莫兰迪色调。莫兰迪色调源自意大利著名画家乔治・莫兰迪的作品。在画作中,莫兰迪改变了对于鲜艳色彩的运用,在色彩中加入大量白、灰色调,以降低色彩的明度、纯度和色度,使画面呈现出平静、质朴的艺术氛围。设计师根据对服装设计最终艺术效果的把握使用不同色彩,能对服装设计的艺术性表达起到很大的推动作用。结构的塑造是服装设计呈现直观效果的重要途径,其中线条又是结构塑造中重要的表达方式。无论是内部分割线还是外部轮廓线,都对服装结构和服装最终呈现的艺术效果具有较大的影响。如,设计师三宅一生通过大量的褶皱产生的服装余量代替对服装内部省道的运用。又如,在维果・罗夫2015 年秋冬系列高定时装秀上,设计师创造性地把艺术画框融入服装廓形,使模特身穿的每一件服装单品都像置于画框中的艺术品。设计师甚至在现场演示如何将挂在墙上的画作转换成立即可穿的单品。再如,荷兰新锐设计师艾里斯・范・荷本将现代建筑、自然生物等的形状线条结合3D打印技术运用于服装设计,打破常规服装对于内部结构和外部轮廓的塑造模式,从而为人们呈现出服装设计的艺术盛宴[4]。

2.服装设计艺术性表达的意义

现代服装设计发展至今已经完成了从只重视实用性到兼具实用性与审美性的转变。服装不再仅仅是人们用于保护身体、抵御自然的产物,人们在此基础上产生了对于设计个性化的诸多要求。而当前现代服装生产趋于流水线模式,难以满足人们的审美需求。服装产业应积极从其他领域吸收养分,拓展服装设计的广度、深度和创新度。而艺术以其一直以来的精神高度契合了人们对服装的审美需求。不论是从艺术领域中汲取灵感应用于服装设计使服装更具艺术感,还是将服装视为艺术的一种表达形式,无疑都能够推动服装设计的发展,并使艺术因为服装这种与人们生活息息相关的事物走入人们的日常生活。

四、未来服装设计艺术性表达的发展趋势

虽然在服装界已经有诸多设计师在艺术性表达上做出努力,但仍有一些人认为服装和艺术的结合仅仅是艺术元素在服装设计中的植入,由此也引发了近年来艺术家合作系列的潮流。一些品牌为了迎合消费市场大量使用艺术元素制造营销热点。然而,服装设计追求的艺术性表达绝不仅仅体现为艺术品、艺术图案在服装上的堆砌,也绝不应该仅仅体现为为了迎合消费者心理而形成的艺术品周边、艺术衍生品。设计师应该将服装真正视为“穿着的艺术”,将艺术思维融入服装设计过程,从内核生发,使服装设计与人建立联系。一些品牌对于艺术元素的滥用难以真正满足人们的审美需求,导致服装与艺术的结合成为一种形式主义,使消费者产生错误的认知,阻碍了服装市场的良性发展。服装中的艺术表现也不应该仅仅是服装设计师从艺术作品和艺术界中生发灵感用于服装设计,未来服装设计的艺术性表达还在于使用服装作为媒介传达人类共通的情感和人们对于情感、人性化、生态化的愿景。科学技术的发展为服装设计带来了许多新的可能性,社会发展过程中出现的生态问题,以及在审美个人化的背景下人们对于个人存在的强调等都值得设计师关注。在笔者看来,将人类共通的情感、社会状况以及对自然生态化的诉求等融入服装设计的过程,是当下和未来服装艺术性表达的重要发展趋势。此外,服装设计中的艺术性表达也不是只存在于服装和艺术领域的课题,体现服装设计的艺术性要求服装设计不断探索与新领域的融合途径。社会发展至今的一大特点就是各个领域之间的壁垒在不断被消减,设计师应从那些看上去和服装设计领域相去甚远的领域中汲取灵感,从而建立服装设计与其他领域之间的联系,增强服装设计的创新性、包容性和可能性,以满足未来服装设计艺术性表达的需求。当前,设计师应提高自己的职业素养和艺术文化水平,对不同领域的事物保持好奇心,锻炼自己的创新意识。同时,消费者应辩证地看待服装设计的艺术性表达,不盲目追随某一种现象,不助长消费市场的不良风气,从而促进服装设计良性发展,共同营造和谐的设计环境。

参考文献

[1]王受之.世界现代设计史[M].北京:中国青年出版社,2002.

[2]石玉,《艺术与设计》编辑部.改变穿着的艺术[J].艺术与设计,2017 ,1 (1 ):50-55.

篇3

1体系完整,将美术对服装设计影响系统阐释,具有逻辑性

多数院校中,美术基础课以素描和色彩为主,素描课程的大量时间是在利用石膏像和静物来锻炼造型能力和空间感,即使有人体课程,也是以传统概念和手法描述人体的结构、体积感和空间感。这种传统美术基础课程不仅占用大量时间,还使得真正进入服装专业基础课程时,学生仍然很难将由石膏像和静物写生锻炼出来的造型能力和空间感运用在服装画上。素描课程上又要花费大量课时讲授人体结构、比例的内容,针对时装的风格和表现则限于时间而匆匆结束,这样不仅影响学生对设计课程的学习和掌握,也导致他们很难在时装画上形成自身风格,更好地表现设计。该书第一章从概论入手,介绍服饰素描的基础知识,先是介绍传统素描艺术与服饰素描艺术的相辅相成关系和它们在目的和功能上的差异,梳理了两者发展的历史脉络,强调服饰素描是一个年轻的概念,在今后的发展中也需要总结和完善,又向读者介绍了服饰素描的训练方向,从能力训练、学习过程、必要条件方面进行阐述,又提出服饰素描针对性的要求。在第二章中,作者从不同方面介绍服饰素描的基本概念,读者可以了解到透视的概念,形体、结构的概念,影调的概念,线条的概念,达到在实际运用中这些概念能够在实践中有具体的体现。第三章又提出服饰素描基础性训练,通过对几何形体生活器物及服饰品、人体造型、人物服饰造型等训练的系统阐述,帮助读者找到方法,建立正确的观察方法和造型观,在此章中,读者还了解画好人体是服装画的基础,也是一位设计师必备的基本功。服装画人体不同于传统人体绘画,要适当拉长和美化人体,但是在绘画时不能随意拉长或者变形,在拉长的过程中还要注意形要准确,骨骼的表现要到位,结构要对。向读者讲述了服装人体美术的基础概念,使得学生了解传统人体美术和服装人体美术之间的差别,并且掌握服装画人体和传统素描人体在画法上的不同。在第四章中介绍服饰素描表现技法,通过介绍工具与技法、明暗法与勾线法、服饰素描的质感表现,人物服饰素描技法的表现让读者在具体的案例中找到学习方法。第五章作者介绍服饰素描的主要造型手段的分类,全面具体,作者可以了解到阐述性服饰素描、特质表现性服饰素描、意象表达性服饰素描的不同表现形式与技法。第六章作者将目光投向服饰素描的语言表达,强调比例与协调是两个不同系统里的概念,视觉与平衡的手段可以用轻重、虚实及形体的消失点、支撑点的处理来完成形体归纳组件的摆放,还强调用对比与反差的手法来打动受众,触动最富含情感的那根神经。最后一章作者挑选在世界艺术史发展中的优秀作品,供读者借鉴。可以说,该书具有逻辑的将美术对服装设计影响系统阐释。

2内容丰富,全面介绍服装设计中有关美术的理论,具有完整性

作者在此书内容介绍上始终以育人为目标。以提升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为出发点,把握教育模式的特点,进一步提升其分析能力,此教材内容全面,并且指导课程设置,在本章开头,重点强调本章的难点、重点和专业技能,在创新上作者也做了文章,从具体内容的背景和热点出发,增加具有学科时代的新理论和内涵,更加引人注意的是,教材内容还从应用学科入手,增加了实践环节,更加具有针对性。在介绍方法上,作者通过直观的方式、丰富的表达,通过新媒体手段和现代教育技术,表达作者的理念,表达服装人体美术的内容。绘画与服装设计两者之间虽然分属于不同的艺术门类,但它们之间渊源却很久远。众所周知,在画中可以描绘华衣美服,在服装上绘制精美的图案,在画中描绘华衣美服,两者之间存在着必然的千丝万缕的联系。该书整体内容都立足于服装发展的基础,并且结合绘画作品,进行深入浅出的研究和分析,为读者介绍素描基础知识、素描的基本技法以及服饰素描的主要造型手段,加之生动形象的作品展示,读者可以了解到服饰素描以软件物品为主要内容,与其他设计类素描最大的不同之处在于所描述的主要对象不是以硬件物品为主,而是大量软件物品,如不同质感的面料、不同纹样的面料、不同服饰配件配饰,以及它们与人物、人体的搭配表现,配合与之相适应的思维、技法和表现。服饰素描以人物造型为辅助参照,服饰素描的所有物品几乎都以人物造型为参照依据,都必须在人物造型上找到恰当的空间位置,并与之密切配合,不能出现物品与人物在空间存在上的矛盾,作为服装设计作品展示平台的人物,对此进行大量深入有针对性的研究和训练,为服装素描的造型基础提供必要参照和基本支持。服饰素描还以服装服饰为应用对象,服装设计素描具有很强的针对性和专业性,始终围绕着一个中心,即以服装服饰设计为应用对象,对其衍生出来的造型任务进行研究和训练,都必须在人物造型上找到恰当的空间位置,相对来说,准确表达服装服饰是服饰素描的第一要义,人物表达通常只是陪衬。该书论述完整全面,内容详实。

3理论深厚,生动传递美术在服装设计中的指导作用,具有实践性

篇4

根据舞蹈类型的不同,舞蹈服装也分为很多种,但其共同特点都在于为了表演而服务,为最大限度适应舞者的需要而存在,通过不同的造型、色彩搭配等烘托出不同的形象,进而升华肢体动作中所蕴含的感情。因此舞蹈服装的设计工作不仅需要具备一定的审美价值,更要从结构、用色和律动等方面入手,从而追求与舞蹈中夸张、浓缩或者抒情、优美、动感等特色的完美契合。由韩春启所著,中国纺织出版社于2013年1月出版的《舞蹈服装设计》一书紧密结合当今舞蹈服装设计专业的建设和行业发展问题,从舞蹈服装设计的内涵、特点、过程以及影响因素出发,附以大量翔实的案例,深入阐述了舞蹈设计的发展之路,旨在为高校相关舞蹈服装设计专业和行业发展提供理论指导和实践依据。综合而言,该书特点主要体现在以下几方面。

研究方法多样、内容翔实丰富是该书的首要特点。该书综合运用了文献研究法、案例分析法、比较分析法等,从舞蹈服装设计的概念、设计特征、影响因素、设计要点、知识补充等方面构建起了完善的设计内容研究体系。该书作者采用通俗易懂的论述语言,结合自己多年的教学、艺术创作实践经验,对舞蹈服装设计进行了清晰、具体的论述。在该书看来,舞蹈服装设计要从舞者自身特点和舞蹈本身内涵出发,在制定设计方案的基础上仔细研究服装面料、工艺特征,以及它们对舞蹈表现力的影响、特点等,方能让服装完美契合舞蹈动作,达到传神的艺术效果。舞蹈服装设计师作为服装设计的灵魂人物,更要从理论知识和实践经验两方面充实、完善自己,并在艺术追求上要求严苛,才能设计出既具备高超审美艺术价值,又能丰富舞蹈动作内涵的服装作品。此外该书对于舞蹈服装的设计过程进行了清晰、全面的论述,从剪裁、色彩搭配到服装成品,每个环节都需要设计师和舞者的密切合作、沟通。丰富的研究方法和翔实的内容不仅让该书变得有理有据、极具可读性,更为服装设计专业的读者提供了大量值得推敲和借鉴的设计理念、方法和素材等,体现了该书作者深厚的学术功底和实践经验。

该书的另一亮点在于实用性强、极具社会应用意义。现如今在新媒体时代背景下,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在物质生活日益得到满足的同时,精神享受逐渐成为人们的追求。进出剧院、影院等的观众络绎不绝。在此种形势下,观众对于舞台艺术的鉴赏水平和审美要求日渐提高,这对于舞蹈服装设计工作者而言既是发展机遇又是挑战。因此为了让舞台变得更加有吸引力,让舞蹈艺术变得更有魅力,设计出光彩夺目又与舞台艺术相得益彰的服装便是摆在眼前的头号任务。该书中综合分析了审美特征、舞台灯光、服装效果图等影响舞蹈服装设计的多方面因素,告诫读者在进行设计过程中不能仅凭单一因素做设计,而是应该综合考虑进舞台场景、灯光色彩等其他客观因素对舞台效果的影响,才能有效增强服装的艺术表现力。该书还对舞蹈、舞剧、综艺表演等不同舞蹈表演形式的服装设计要点进行了对比分析,并对舞蹈服装的发展史、大型舞蹈演出和服装设计现状等方面进行了知识补充,得出掌握好O计关键点、分门别类总结设计经验的重要性。此外该书的最后还呈现了丰富多彩的舞蹈服装设计作品选,如韩春启、陈晓君、吕云、张莹等名家的代表作,从不同的舞蹈风格和不同的设计风格出发给读者带来一场视觉盛宴。图文并茂的表现方法极具视觉冲击力和内容说服力。从时代的角度而言,该书对当今社会的舞蹈服装设计工作有极强的推动作用,由此也彰显了该书广泛的适用性和社会应用价值。

舞蹈服装设计的初衷是配合得体的舞蹈表演传达给观众美的视觉享受,从而烘托舞台气氛、凸显舞蹈本身主题意义。当今时代的舞蹈服装设计师更应始终铭记设计初衷,传承设计理念,并不断结合时展特色开拓创新,以满足观众日渐增长的审美追求。《舞蹈服装设计》一书无论从理论综述还是案例分析,都审时度势进行了总结与概括,为未来舞蹈服装设计的发展指明了方向,是一本兼具学术指导意义和实践应用价值的优秀著作。

篇5

关键词:拼接设计;服装设计;应用

0前言

在经济快速发展的过程中,国民的经济水平得到大幅度提升,这对其服装需求与购买能力也产生了重要的影响。拼接设计是一种新型服装设计理念,可以将现有的服装面料、款式、色彩作出改变,进而产生不同的视觉反应和服装性能。因此,为了更好地推动我国服装设计的发展,有必要加强拼接设计理念在服装设计中的应用研究。

1拼接设计理念及在服装设计中应用的意义

1.1拼接设计理念

拼接设计,顾名思义就是指通过拼接与连接的方式,将不同颜色或者不同材质的布料连接在一起,从而进行服装设计。这一设计理念其实早在古罗马时期就已经形成,但是在当时拼接技术的主要应用价值是为了提升服饰的舒适性,与艺术价值并没有直接的联系。而到了14世纪左右,拼接技术开始广泛应用于床上用品设计之中,到了18世纪,服装领域也开始尝试应用拼接技术。但是拼接设计理念在服装设计中的正式形成,还应该是在20世纪,以美国为代表,开始应用几种印花颜色进行拼接。[1]其后随着设计观念的转变,有设计者开始尝试将剩余布料拼接到服装之中,这样不但节约了服装制作成本,同时也更好地张扬了穿着者的个性。而到了21世纪,拼接设计理念在服装设计中的应用又有了新的变化,将拼接设计定义为一种艺术行为,不但可以提升服装的外观美感,同时也为服装的艺术价值提供了一定保证。

1.2拼接设计的应用意义

拼接设计在服装设计中的应用,最初只是为了填补衣服中的破洞,从而满足衣物的基本使用功能,这是传统拼接设计在服装设计中的应用意义。而随着时代的进步,拼接设计在服装设计中的应用意义也从以往的实用意义转变为艺术意义,可以为给予人全新的视觉体验与美的享受。如现下很多著名服装设计师,在拼接设计方面就有很多大胆的想法,以此来表达自身对于美的张扬与展示,同时服装面料、款式、色彩的拼接设计也为服装界增添了更多的服装款式,促使服装风格向多样化转变,同时拼接设计在服装设计中的应用,也逐渐引领了现下的服装设计潮流。这是拼接设计应用价值的意义所在。

2拼接设计在服装设计中的应用研究

2.1色彩拼接

从心理学研究领域分析,人对色彩的敏感程度要远超过对形态的敏感程度。因此色彩拼接是拼接设计中十分关键的一个要素,直接影响到服装整体风格塑造。具体而言,色彩拼接可以分为以下三种形式:首先是同类色拼接,也就是指利用一种色相面料,通过颜色深浅变化的不同进行拼接,如在现下的大衣设计中,就常使用同类色拼接设计方式,将领子、门襟、袖口、口袋等进行同类色拼接,从而使服装看上去更加温柔雅致,形成一种整体协调统一的设计效果,但是同类色拼接不免会有一些单调,因此能够少添加一些对比色系,有时会形成更好的活跃感。[2]其次是邻近色拼接,此种拼接方式主要是将色相环90°范围内的色彩进行拼接,从而给人一种温和协调之感。这种拼接方式可以打破以往单调的设计风格,更好地展现服装的韵律美,因此是一种稳重但是却不失活力的拼接设计方式。在现下的服装设计中,邻近色拼接是最常见的一种设计方式。最后对比色拼接,对比色拼接是一种混合色彩设计使用方式,可以给人形成一种强烈的视觉刺激,近些年很多国内外的设计者都开始尝试挑战应用对比色拼接设计,如利用明亮和色彩饱和度之间的拼接来凸显穿着者的肤色,从而给人一种活泼开朗的视觉。或者运用鲜明的撞色拼接,从而吸引视觉眼球,让穿着者瞬间成为焦距中心。但是由于对比色拼接设计,颜色之间的搭配难以把握,既要体现出丰富多彩,还要体现出和谐统一,同时还不能削弱颜色之间的层次感,若是做不到以上任何一点,就会给人一种俗气的感觉。因此,对比色拼接设计对设计师的设计功底具有较高的要求。

2.2非纺织材料拼接

非纺织材料拼接同样是一种常见的拼接设计方式。非纺织材料是没有经过纺织技术工艺加工的材料,如动物毛皮革、塑料、绳、线、带、贝壳、玻璃制品、塑料制品、金属制品、纸制品等,以前这些非纺织材料不经常用于服装设计中。随着人们审美意识的不断增强,非纺织材料也逐渐应用到服装设计中,并通过合理的拼接方式,设计更具特色的服装造型,也为人们带来个性的服装设计。例如,动物的皮膜是非纺织材料的一种,主要指覆盖在动物身体表面直接与外界接触的皮肤,也将其成为天然动物皮毛革,是一种较为珍贵的服装设计材料。动物皮毛革材料的拼接主要根据动物种类的不同、毛皮的色彩、光泽、长短等进行拼接。塑料制品也是非纺织材料的重要组成部分,服装造型设计中塑料材料的拼接主要原材料为塑料管、塑料株球、彩色珠片等,将其与服装造型设计融为一体,体现出一种全新的服装设计理念。在塑材料非纺织材料拼接过程中,主要根据塑料制品的防水、软硬、色彩艳丽、可塑性强等特点进行拼接设计。此外,绳、线、带等非纺织材料也被广泛应用到服装造型设计中,这些材料通过交叉拼接、编织、堆叠等不同拼接形式,形成独特的服装造型艺术。

2.3款式拼接

拼接设计在服装设计中的应用的最后一种体现就是款式设计,同样包括三种设计形式。首先是可分离式拼接,此种拼接设计特点就是对不同部位设有分离、拼接件,从而方便分离与拼接组合,如通过拉链、缝制、粘接、挂钩等作为可分离式拼接连接点,在可分离式拼接服装设计中,形式是千变万化的,不同的调节方式展现出的设计效果也各有不同,因此适用于各种人群。如在可分离式拼接中,一条裤子可以作为短裤穿,也可以作为背带裤穿,这样就满足了服装的多种功能需要。其次是不可分离式拼接,此种拼接方式主要是选择同色系的针织面料,进行不可分离式拼接,从而体现出设计风格的不同,给人一种两件套的感觉,既体现出了视觉效果,又满足了时尚与前卫的要求,因此在现下的职业装或者学生装中,常应用此种拼接设计方式。[2]最后是无规则拼接,无规则拼接是色彩、面料的多种混合拼接方式,没有任何规律可循,可以给人一种视觉上的美感,在现下的一些表演服装或者T台走秀服装中,常用这种无规则拼接方式,表现出服装的夸张与狂野。

3结语

拼接设计是现下服装设计中的一种常见的艺术设计手法,不但符合近些年的时尚流行趋势,而且可以更好地满足消费者的个性需求,是一种时尚与品位共存的艺术设计方式。今后的服装设计要注重拼接设计的应用研究。

参考文献:

[1]刘红娈.针织与梭织面料拼接在服装设计中的应用[J].针织工业,2015(10).

篇6

【关键词】粤剧;服装设计;舞台风格;协调

中图分类号:TS941.1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7-0125(2017)05-0054-01

在粤剧的表演过程中,人们所观赏到的,除了表演者深厚的戏曲艺术功底以外,还有着最为直接的戏曲服装。对于一台粤剧而言,其服装设计的好坏,能够直接影响到整体的表演效果。同时,在服装的设计上,粤剧更多的要求通过服装的不同形式直接展现出不同戏曲角色的人物性格,并给予观众深切的艺术美感。

一、现代粤剧服装设计的协调性体现

在现代的粤剧表演中,人们在第一时间接触到的粤剧观念都是从表演人员的服装开始的,不同的服装所展现出来的角色性格是最为直接的。并且,戏曲的服装设计无疑是吸引人们观赏戏曲的第一原因,由于服装设计的夸张和独特的艺术美感,给了人们不一样的视觉体验,为此,人们开始追求这种别致的美感,并渴望通过服装的设计,来形成完美的舞台特色。当代的粤剧服装,设计上的协调性体现得十分直接,并且主要集中在舞台效果上,比如生旦净末丑等角色,都会给予一定的特色,使其能够直接在舞台上呈现出戏曲的表现效果。以丑角为例,其脸谱会画得比较丑恶,在展现其内心的时候,也会配以相应的音乐以及基调,使得人们能够直接对这一形象产生了解。此外,为了配合戏曲的表演效果,舞台通常会与戏曲的进程相一致。以悲情的戏曲作品为例,通常到了转折的部分,舞台的灯光会迅速地变成较为灰淡的色彩,并将其中的悲情角色以鲜明的灯光影射出来,使得观众的目光能够紧紧跟随戏曲的表演进程,与之产生相同的情感变化。

二、现代粤剧服装设计中的舞台风格展示

(一)粤剧服装设计与舞台风格基调的联系

在观赏粤剧的时候,可以明显看出,不同的曲目,会伴随着相应的舞台背景以及角色,因而选择的舞台风格存在明显的差异。一部分粤剧整体较为酣畅淋漓,节奏感十分鲜明,因而所采取的舞台风格也较为简单明亮,能够让人在最短的时间内,迅速认识到粤剧舞台的独特魅力所在。粤剧并不是一个独立的艺术形式,其中包含了许多的艺术体现,服装设计与舞台风格便属于其中不可分割的重要组成部分。在一场粤剧的演出当中,首先要有明确的剧本以及相应的表演人员作为前提条件,其次要有良好的舞台和服装设计,最后才是完善的表演。可以看出,舞台风格和服装设计占到了十分重要的地位。对于粤剧而言,服装设计是对戏曲作品中各个角色塑造的最直接手段,能够迅速明了地体现出不同角色的性格地位等特征,还能够对应整体的戏曲基调,设定出相应的情景,凸显出不一样的戏曲艺术风格。在设计戏曲服装的时候,需要在角色本身服装的基础上,与舞台的场景结合起来,表现不一样的视觉特色,形成独特的舞台艺术表现美感,并将戏曲的艺术特征完美地呈现在其中。因而很多时候,戏曲的服装设计,也被视为舞台的又一语言,需要与舞台具有较高的协调度,相互配合,展现出最为适应的戏曲风格,从而获得人们的认可。

(二)粤剧服装设计与舞台美术的协调性体现

在观看粤剧曲目的过程中,可以发现,不同的戏曲角色,所穿戴的服装,有着十分鲜明的特征,便于区别开来,并为我们呈现出每个角色的性格特征。在塑造人物角色形象的时候,除了要对基础的服装做出科学的设计以外,还必须对舞台的美术进行科学的创新,使其中的美感能够得到多样化彰显。在舞台美术的设计过程中,人们也需要将其与服装设计较好地联系起来,根据演员所扮演的具体角色,确定适合演员形象的舞台主题以及美术风格,同时还需要采用一定的舞台道具对角色进行包装,比如对于将帅一类的角色,通常会在舞台设置一定的令旗作为包装道具,凸显将帅的威严。此外,不同的舞台美术,所对应的粤剧主题也是不同的,对于皇上一类贵族的服装,通常都会以金色作为服装设计的主流颜色,并在舞台的背景上设置大量的金色气息,使人们的心里能够迅速碰触到皇族的威仪。而对于风景的阐述,粤剧采用的舞台背景也十分鲜明,经常是以一定的舞台屏风作为背景,并设置一定的道具,使观众看得赏心悦目。

三、结束语

总而言之,现代的广东粤剧,伴随时代的迅速发展,有了很大的变化,除了其本身的表演风格,与其他的戏曲种类有了一定的接轨以外,其在服装的设计上,也进行了全方面的完善,变得更加切,能够较为深切地展现出独特的戏曲艺术美感,并且与粤剧的舞台特色相协调,凸显出不一样的艺术美感。

参考文献:

[1]欧丽坚.试论岭南舞蹈服装与粤剧服装的异同[J].大众文艺,2010(14).

[2]孔钰.粤剧戏服作用、现状及其改革[J].南国红豆,2010(04).

篇7

蔡颖颖 苏州大学艺术学院

摘要:在当今服装多元化的发展的趋势下,要求服装设计师具备更加全面的素质以及独特的创造个性。因此,从这个意义上来说,

从事服装设计专业的相关人员必须具备创新思维这一品质,在教育第一线的教师必须在服装教学中加强塑造和培养这一品质。

关键词:创造性思维;服装设计;培养

一、服装设计教学对创造性思维的认识

创造性思维是一种具有开创意义的,即开拓人类认识新领

域、新成果的思维活动。具体表现在服装设计这门学科而言:服

装设计三要素是贯穿整个服装教学的主线,那么我们也可以对服

装三要素这条主线的不断创新作为我们对服装创新思维的认识。

服装三要素包括:色彩、面料、款式,那么服装创造性思维可以

也围绕色彩、面料、款式这三个方面做新认识、新探索。

二、在服装设计教学中如何培养创造性思维

创造性思维的主体就是创新,也恰好符合服装设计的流行性

特征。服装的流行性要求服装适应不同年代的需求变化和创新,

服装设计也越来越多样化。在人们享受服装美的同时,对服装产

生了新的要求,因此,要使服装设计专业学生适应这一以创造为

本质属性的行业要求,教师必须在日常教学工作中重视培养学生

的创造力,这样才能抓住服装设计创新这一永恒主体,实现服装

设计教学的可持续发展。如何培养学生创造性思维这一品质呢?

下面是笔者的教学体会:

首先课程要做改革。笔者所在服装团队顺应课改要求结合自

身学校的特点重点改革了原有的服装设计课程,重点推出了女装

技术项目、男装技术项目以及童装技术项目。这些课程的形式非

常新颖,且取得了不错的评价。上此类课程是真实模拟服装设计

工作室,前期小组分团队模式,灵感搜集、整理,设计、制版到

最后制作成衣。可以运用现有的服装设计工艺手段,使面料呈现

凹凸的立体效果,折叠或转曲成螺旋状外形,营造新奇别致的服

装效果;又或将岩石表面的斑斓的色彩与丰富的纹路应用于服装

面料图案色彩的渐变中。这样的教学模式的改变,学生才能真正

领会服装设计教学的真谛所在,灵活运用服装设计所学理论,真

正创作出带有创造性的服装设计作品。模拟真实环境,有利于学

生自己主动投入到设计中,也有利于教师在实践中更好的启迪学

生,将他们的创造性提升出来。

其次要培养学生的兴趣。兴趣是非常关键的,有了兴趣才能

对事物的认识起到积极作用,它将促使人们对事物认识的持续、

拓展、纵深以致发现新的、美的、可鉴的素材。所以培养学生善

于表达的心和对事物的兴趣是首要任务。例如:在做有关服装设

计的主题板制作时,经常强调的学生从自己感兴趣的东西切入,

历史题材、动漫游戏、或者具体到埃及艳后的着装风格等等。因

为只有感兴趣的东西才能做的更加深入和有意义;其次要敢于提

出问题,它是启动兴趣的又一要素。当学生从不同角度聚精会神

观察某种事物时,会产生与他人不同的观点和问题,对问题的提

出和讨论将有利于学习兴趣的进一步延伸,这就为培养创造型人

才提供了客观条件。注重怀疑性因子的启发和培养,将有利于学

生对未知事物产生浓厚的探索兴趣,使之发现问题勇于提出,并

形成新的思维而导致新的发现;最后要具备自变性,它是开拓创

新者最重要的思维品质。进而在服装设计教学过程中,引导学生

运用发散思维进行创意构思。在题材中创意,如自然题材、历史

题材等;在服装造型中创意,如方形轮廓、圆形轮廓等;在服装

色彩中创意,如中性色调、对比色调等;在服装面料中创意,如

印花面料、皮革面料等;在工艺手段中创意,如拼接、刺绣、编

结等。

三、在服装设计教学中培养学生创造性思维的重要意义

创造性思维的培养是素质教育最为重要的中心内容之一,是

服装设计教学中,最为重要的目标之一,也是教师在课堂上致力

于引导学生和培养学生拥有的品质。在教学中,结合各种服装创

意主题练习,可以培养学生阐述个人思想,抒发个人情感、情趣

的能力。也可以提高同学的审美意识,和时尚流行的明锐嗅觉,

从而开辟服装更新发展的新境界。 创意就是一切, 将思维的潮流、

新颖的创意和丰富的人文理念融入到时装之中,用时装来代替创

意灵性,来代替新时展的方向。例如:时装设计大师约翰加

利亚诺,被称为“灵感的发动机”,他的作品从带有朋克的内心

精神到超现实主义的立体派, 再到传统文化, 都是他灵感的来源。

他时常从前卫艺术、博物馆、戏剧、朋克、杂货摊等吸收灵感。

他说:“灵感,最初只是一颗令人兴奋地火花,是我将它变成一

种语言,经过长期的摸索和构思,就形成一系列服装。”由此可

见,创造性思维对与服装设计和教学有非常重大的意义。

结语

在服装设计教学中,要从源头上培养学生服装设计创造思

维。掌握相关的服装基本理论知识是一方面,学生自身修养的提

高也非常重要。因此,需要经常鼓励学生阅读艺术和设计相关书

籍,引导学生不断地涉猎各种艺术门类,并学会触类旁通,经常

分析美的事物,接触高雅的艺术和环境,从而提高自己的欣赏和

鉴别能力, 激发创作灵感, 以在潜移默化中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

深刻理解审美艺术以及设计原理相关理论,从而为将来在实践中

运用打下良好的基础。要充分引导学生运用创造性思维去思考服

装主题与服装造型、理解色彩搭配以及面料、工艺等的关系,创

造出最佳创意方案。

参考文献:

[1]张静.服装设计教学中创造性思维的培养.艺术美学.

篇8

近些年来,服装意象在现代服装设计中越来越受到普遍认可,而纵观中西方的现代服装设计作品可以发现,审美意象早已在服装设计中得到广泛的贯彻落实。在中国古典美学理论当中,审美意象既表现在文学作品里,又凸显在艺术设计上,人们利用“意象”来表现主观与客观的情感与物象,“象”是“意”的载体,而“意”又将“象”抽象化。于是,“意象”相融合的艺术设计作品便具有特殊的艺术审美性,而吸引人们目光的也正是那些极具艺术审美魅力的设计作品。但在西方文化中,意象属于传统哲学范畴,西方哲学家认为意象与认知活动紧密相连,意象能够帮助人们在心理上形成对外界事物的认识,然后通过反思之后在头脑中形成观念、思想与情感。西方当代哲学家萨特曾指出,意象是对客观事物形成意识的一种活动,在此基础上萨特提出了艺术意象理论,他认为设计者在创作一件艺术作品时会运用意象审美将客观物象意象化,从而创作出具有审美意象的艺术作品。虽然在对意象概念的阐释上中西方文化有着不同的解读,但在艺术设计领域当中并不会产生对美的差异性感知,中西方达到了高度的审美契合。在中西方服装审美意象中,对于现代服装设计具有两个方面的内涵阐述:一方面在形象思维下进行服装的艺术外部形象设计,另一方面则在意象审美的理性思维中进行服装设计,最终将服装转化为具体的表象。在满足了以上两点设计需求时,意象审美的艺术表现张力才能够更加鲜明地释放在服装设计上。而实际上设计师带着审美意象的视角进行设计,就是借助感性的、主观的、想象的设计思想将生活中的具体图像元素抽象化、象征化。与此同时,设计师还需将自身的主观情思融入到服装设计中,从而令所设计出来的服装艺术形象既有虚实统一、新奇个性的客观之象,又有能够引起人们情感共鸣的主观之意,这样人们更能从服装设计中感受与领略到来自设计的形态美及意象美。

二、从审美意象视角看现代服装设计

(一)现代服装设计中“象”的视觉审美

在现代服装设计中,所谓“象”的视觉审美,即指人们从服装设计中获得的视觉直观感受。一件服装需要经历多道程序才能最终呈现在人们面前,而其中最主要的第一道程序就是图像设计,设计师将头脑中的想象通过画笔与纸张的碰触变为客体物象。但值得注意的是,服装设计中的“象”并非简单意义上的形象表现,外部形象与内在形式共同构成了现代服装设计“象”的视觉审美。首先,外部形象主要指设计中的各种造型元素,包括形式要素(如点、线、色、质等),以及形式要素的物理属性(如线的粗细、色彩的明亮、质感的厚重等),这些简单的形式造型元素及物理属性在设计师巧妙的构思下被组合在一起,从而利于设计师将服装的外部形象设计出来。其次,“象”视觉审美的内在形式是指设计师在创作的过程中将所需的造型元素依据其物理属性及规律性进行重组,使得服装设计内部结构(如主次、对称、渐变等)能够符合相应的形式美准则。只有当服装设计在外部形象与内在形式两方面实现协调统一时,人们才能真正欣赏到“象”视觉审美在现代服装设计中的完美展现。现今,人们常常处于忙碌的生活状态而疏远了自然,但这种状态却越发激起人们向往自然的审美意识。于是,现代服装设计师在洞悉了人们这一审美心理之后,开始从自然形态中获取设计灵感,将已存在的自然形态进行意象化重构,进而设计出具有大自然气息的服装表象。有时设计师会直接提取自然物象中的造型、色彩、纹理等,并运用理性思维将这些元素进行有意识的重新组合,而后把重新组合的造型安置在服装外部结构上,以点缀与丰富服装的外部形象。而这种提炼与再加工恰好是为了更加鲜明地凸显服装设计“象”的视觉审美,从服装设计上让人们得到最直观的感受,从而为人们带来视觉与心理上的冲击。

(二)现代服装设计中“意”的情感审美

“意”的书面意思主要指人或事流露而出的情态,能够传递主体的情思。由于服装是人们日常生活中必不可少的生活所需物,不仅能够满足人们遮羞蔽体的需求,而且还能装饰与美化个人的外部形象,因而人们对于服装具有特殊的情感。有时一个人决定购买一件服装除了其极具“象”的视觉审美之外,服装设计中“意”的情感审美也是一个重要的影响因素。情感是一件服装设计作品精神与物质的表现载体,寄寓了设计师对生活的热爱与追求,同时也能够折射出设计师的人生观与价值观,而这些都能够透过服装设计作品传达给人们,容易吸引到具有相同经历与体验的消费者。于是乎,设计师在进行现代服装设计时不仅需要发挥无限的创意性,而且还要投入百分百的情感,这样才能充分体现出服装所蕴含的设计情感。人类的情感其实最难以猜透与捉摸,具有复杂多样性,但依然可以大致划分为主观感受体验与客观内涵体验两种,所谓的主观感受体验是指人们从生活事物与现象中获得的情感,如自然情感、审美情感、社会情感等;而客观内涵体验即指较为抽象化的情感,如血缘情感(亲情)、亲缘情感(友情、爱情)、地缘情感(乡情、爱国)。这些不同的情感都会影响着现代服装设计的流行趋势。如唐代是一个社会风气较为开放的朝代,因而人们的审美意识也趋向于浪漫、雅致与雍容,当时唐代仕女装打破了以往封建社会时期的严谨性,“袒胸装”成为当时的流行风潮。又如在20世纪70年代的西方国家中,年轻人向往自由、追求新奇,喜欢穿造型夸张的“朋克”装,以此来表现他们的反叛意识。由此可见,在现今这个善于表达的环境氛围中,服装也往往成为人们传达心情与情感的主要方式,服装的款式与色彩都能够反映出一个人的情感变化。因此,“意”的情感审美越来越在现代服装设计中发挥着重要的功效。

(三)“意象”相融合的现代服装设计

对比来说,“象”与“意”有着本质的区别,“象”注重外在的表现,而“意”则侧重内在的传递。但是,当“象”与“意”相互融合时,就会发挥其更大的表现张力,这对于现代服装设计非常重要。设计师深谙“意”“象”之间的密切关联,于是他们将对世界与生活的“意”蕴含在现代服装设计中,通过创意、个性、具体的“象”来表现与传达。因而,“意象”相融合的现代服装设计充分体现了设计师的审美意象设计理念,实现设计师对人类情感与寄托的传达,以具体的“象”来表明服装设计的目的与内涵。因此,现代服装设计已成为一种特殊的表现形式,并上升到更高的艺术层次,成功地从生活表象传达晋升为生活内涵探索,在“意象”融合的现代服装设计中,人们能够获得物质享受与精神情趣。在现代服装设计中,最高的艺术境界就在于“意”与“象”的高度统一与融合。而作为艺术形象范畴的一种,现代服装设计不仅讲究服装形象的视觉审美效果,同时也追求超越外在物象的情感审美效果,从而在形象与情感上满足消费者的审美追求。实际上,“意象”的融合并不是简单意义上的两者相加与结合,设计师需要协调好具体物象与艺术形象之间的影响因素,这样才有利于既设计出具有良好形象的服装,又能够在情感上感染消费者,进而勾起消费者的消费欲望。因而,设计师只需抓住与掌握消费者的消费心理,将想象、创新与情感融入到服装设计中,进而完美地展现服装的风格与气质,并在情感上感召消费者。当然,在审美意象的服装设计理念中,设计师应当始终树立创新意识,以突破传统服装的设计模式,在结构、造型与材质上进行深入挖掘及探索,从而设计与创造出全新的艺术形象与服装面貌。如此,融合了“意象”审美的现代服装设计便在一定程度上提高了档次,能够满足大众消费者的消费心理与审美追求。

三、结语

篇9

关键词:服装社设计;“意与象”;融合

所谓意象,就是客观物象经过创作主体独特的情感活动而创造出来的一种艺术形象。简单地说,意象就是寓“意”之“象”,就是用来寄托主观情思的客观物象。所谓“意象”简单说来,可以说就是主观的“意”和客观的“象”的结合,也就是融入诗人思想感情的“物象”,是赋有某种特殊含义和意味的具体形象。意象美是传统美学中的核心部分,所以在服装设计中,设计者需要将“意”融入服装中,使得服装体现出设计者内心想要展现的美,向服装使用者展示服装所体现的内在意蕴与外在神韵,增强现代服装的审美性。

1中西方服装中的“意与象”

随着经济水平不断提升,人们的生活水平不断提升,人民的审美水平也在不断的提升,对服饰的要求也在不断地提升,为了更好的满足消费者的要求,促进服装设计的进步,我们需要将“意与象”融入服装中,给消费者一种直观的美感。近几年,服装设计中的“意象”融合越来越受消费者的认可,同时也引起了设计者的重视,但是纵观服装设计的发展,我们不难发现,服装“意象”早已融入服装设计中并广泛被运用。在东方,“意”与“象”既体现在文学作品中,又体现在艺术设计上,人们认为意象是感情的体现,人们可以利用意象将自己心中的感情表达出来,通过“象”来表达意,同时“意”又将“象”抽象化,所以“意”是“象”的感情体现,“象”是“意”的载体。但是在西方的文化中,“意”与“象”实在哲学范畴中出现的,“意”是外在事物给大脑的反射形成的意识,“象”是意识在经过大脑的反映之后形成的客观事物的形象,“意象”是大脑对外界的认识,这种认识帮助我们认识整个世界,是我们对客观事物形成意识的一种活动。虽然中西方对“意象”的阐述不同,但是在艺术设计领域中对美的感知是一样的,甚至是高度契合的。中西方的美学设计中都强调两方面:一方面由形象思维到外部艺术形象设计,另一方面是由审美的理性思维中进行服装的设计,最终设计出成品,完成由意到象的转化。设计师只有完成了以上两点设计需求,才能自由的将意与象结合起来,将意象融合进服装设计中。除此之外,设计师还应当借助自身的想象,将现实生活中的具体的事物抽象化,并融入自身的感情,这样设计师设计出来的服装才能引起消费者的共鸣,才能受到消费者的喜爱。

2服装设计中的“意与象”

2.1服装设计中的“象”

服装设计中的“象”即指服装设计完成之后给人的直观感受,人们只有从服装的象中体会到意,服装设计才不会先的苍白、空洞。但是服装的象并不单单只是指服装的形象表现,他更指外部形象和内在形式的共同构成,具有更加广泛的含义。首先我们先介绍外部形象,服装设计的外部形象包括服装设计中用到的各种造型,这既包括服装设计中用到的点、线、面等形式元素,同时还包括服装设计中的的质感、线的粗细、色彩等物理属性,设计师只有将服装设计中的这些元素巧妙的融合在一起,在满足消费者保暖或者散热的基础上,增加设计作品的美感,给消费者以美感享受,消费者也才会接受这件服装设计作品。其次我们来探讨服装设计中内在形式的。服装设计中的内在形式需要根据设计师的设计灵感和设计水平,设计师需要根据服装制作中所使用的材料的物理属性和形式元素进行重组,为了使服装更加具有美感,我们可以通过对衣服材料、色彩、质感等各个元素的利用,通过设计手法,如对称、不对称、渐变、波点等,帮助服装完成转化。在服装设计中,我们只有将外在形象同内在形式相结合,我们才能真正的体会到腹胀设计的理念,才能在服装中体会到设计者所要表达的美感、感情。

2.2服装设计中的“意”

“意”的书面意思就是指含义、意义,在服装设计中,设计师通过对服装制作元素进行组合,表达出自身想要表达出的情感。由于服饰是人们生活中必不可少的生活物品,服装不仅可以帮助人们保暖,同时服装还可以起到装饰的作用,人们对服饰的喜爱是因为服饰可以是精神和物质的载体,体现人们的内心的感情。服装设计师在设计服装的过程中,也会将自身的情感融入服装中,人们通过服装设计师的作品,就可以看出服装设计师的人生观、世界观,看出服装设计师的品味和人生价值,对生活的追求。所以服装设计中的“意”的融入是很重要的。服装设计师在设计服装店的时候,可以通过色彩的浓烈来表达设计师对生活的追求,设计师通过对服装的宽窄来表达对人生的的态度,比较宽大的衣服代表设计者喜欢自由,喜欢运动,性格活泼,对人生充满希望,朝气蓬勃。比较修身的衣服代表设计者喜欢过平淡的生活,性格稳重、文静。有些年轻人喜欢穿造型夸张的衣服,这代表这些年轻人的“反叛”意识。而穿这些衣服的消费者也可以通过衣服来表达自身对人生的态度,体现自身的情感。

3服装设计中的意象融合

在服装设计中,“意”是表示内在美,是人的思想经过升华之后形成的产物;“象”是外在美,是人们的思想或者情感的承载物。在服装设计中,服装设计者需要经过自身的而设计通过利用“象”体现服装设计者想要体现的“意”,设计者在设计的过程中,追求美丽,在追求没敢的过程中精华了自身的灵魂,获得了精神上的满足。服装设计中,“意”与“象”的融合并不是简单意义上的相加,设计师只有将“意”与“象”完美的契合在一起,才能达到等于两者相加甚至高于两者相加的程度,但是设计者如果做不到两者的完美契合,就会使得人们对于设计作品没有好感,在作品中感受不到美感,甚至让人厌恶。如,巴黎流行奢华,伦敦喜欢奇异,米兰崇尚优雅精致。设计者将“意”与“象”完美的融合起来,既能抓住消费者的心,提升市场份额,帮助消费者实现变美的梦想,满足消费者的消费心理和审美追求,同时还能推动服装设计的进步,引领时尚潮流。

4结语

为了提升服装设计的内涵,促进时尚业的发展,同时也为了满足人们追求时尚的心情,我们需要从审美的角度出发,将“意”与“象”融合到服装的而设计中去,将“意”与“象”融合在服装设计中,使得而它们组成一个有机整体,充分的融合在一起,体现设计者的情感,表达设计者所想表达的设计理念,同时也满足消费者的内心的消费理念,使消费者获得时尚,体现内心的真实情感,张扬自身的个性。

参考文献:

[1]赵伶俐.人格特质词汇学的美学审视[J].西南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0(01):16-22.

[2]赵伶俐.改革开放30年服饰演变进程——透视中国人物质与精神进步[J].理论与改革.2009(03):116-119.

[3]郭毅,杜娟.基于社会身份视角的自我—品牌关系研究[J].管理学家:学术版.2009(02):42-53.

[4]张映伟.审美境界引导生命升华——新柏拉图主义美学的伦理学分析[J].广西社会科学.2008(10):51-54.

[5]夏淑芳.大学生服饰文化批判[J].南昌高专学报.2008(04):100-101.

[6]张海波,刘瑞璞,程文刚,等.服装情感计算初探[J].针织工业.2008(04):39-41.

[7]凌继尧.对“日常生活审美化”研究的反思[J].东南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7(06):63-66.

[8]赵伶俐.艺术意象•审美意象•科学意象——创造活动心理图像异同的理论与实证构想[J].自然辩证法研究.2007(07):104-110.

[9]高月亭.材质与服装设计的关系[J].科技信息.2010(28):296.

[10]龚湘波.服装材质创造服装美——浅谈服装材质与服装设计的关系[J].湖南包装.2003(03):41-43.

篇10

【关键词】自然生物现象 服装教学 仿生设计

【中图分类号】J52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089(2012)10-0220-01

在我们日常的教学中,课程方案经常面临诸多的调整与革新。作为服装教学也面临着新的课题。服装与生物之间的这种密切关系,为人们提供了很多深入观察和研究的课题。用仿生设计的服装造型、色彩常常蕴涵了设计师的某种理念和喜好,符合大众的欣赏心理。仿生设计一方面从形式上激起人们对于自然生物美感的呼唤,同时还满足人们精神上追求和谐与安宁的心理渴望。

一、仿生现象的进化与蜕变

人类诞生于自然,成长于自然,漫长的人类进化过程,是不断地选择与竞争过程。服装在长期演变发展的过程中,存在着许多与生物运动十分相类似的现象,具体表现在服装的进化、蜕变及仿生等方面。

仿生设计学研究范围非常广泛,内容丰富多彩,范围涉及到自然科学和社会科学的许多学科等领域。人类服装是从最原始、最简陋的装饰开始的。最早的服装用的就是运用自然界的树叶、兽皮、羽毛等来遮羞避寒。人们总是把自然界的生物形态作为首要的艺术造型形态,同样的手段用在服装设计领域。从模仿飞燕的燕尾礼服、模仿蝙蝠的蝙蝠衫,到模仿喇叭花的喇叭裙,还有模仿孔雀的孔雀舞蹈服装。仿生设计是现代服装设计教学体系一个新的课题。

二、服装仿生设计的表达形式

仿生设计在服装设计教学中主要体现在服装面料色彩、图案、服装造型等方面,服装设计师一直把与人生存在同一个空间的生物作为服装创作最生动、最直观的原型和题材。下面从四个方面阐述:

1.仿生现象对服装材料的影响

服装材料是服装设计的重要因素。其仿生设计可分为两个方面:其一是面料仿生。目前市场上的仿生面料已达到非常仿真的技术,用自然材质如动物羽毛、植物花果叶子等元素原形直接用于服装设计中。其二是组织肌理的仿生设计。服装面料设计从产生到发展一直都没有脱离过仿生设计,目前流行的印染方法和编织手法是流行时装的好面料,都可以表现各种各样不同的自然界美的肌理效果。从面料的色彩来看,自然界多样的植物色彩也给设计师带来强有力的灵感。

2.仿生现象对服装造型设计的影响

服饰造型以某种动物或植物为模仿对象,仿生设计通过对自然生物由内而外的结构特征的认知,进行设计大胆的变革创新,一般来说,整体服装造型的仿生设计大都运用在创意服装、表演服装中。 自然界的动植物都能为我们教学提供设计的源泉。法国服装设计师迪奥推出的喇叭花和郁金香花造型的裙子就是仿生服装设计最好的典范。服装造型仿生设计主要体现在服装局部造型和整体造型,植物如花生、西瓜、荷叶等。动物如鱼尾裙、蝙蝠衫、孔雀裙、蜘蛛侠等都是仿生的典型的例子。

3.仿生现象对服饰配件的影响

以植物和动物的形象作为服装的配件装饰起源很早,人类很早就会利用大自然的礼品如贝壳、象牙、兽骨。毛皮。羽毛等。现代配饰仿生设计具有极强的装饰趣味性,如:项链、挂件的仿生设计有动物、植物、水果等形象。如我们常见到的蝴蝶、菠萝、西瓜等动植物形象被运用在服饰配件的设计制作中。如鸭舌帽、瓜皮帽。大自然毫不吝啬地给人类带来了很多灵感,人类与其说是在努力从事自身的仿生设计,不如说是在努力寻找着大自然沟通的语言。

4.仿生现象对服饰图案及色彩的影响

色彩在服饰审美和设计制作中都有着举足轻重的作用。服装的仿生设计是通过色彩和图形等的仿生来表现的。动物皮毛的图案和特殊肌理纹样是服装设计爱好者热衷的主题如:仿豹皮纹、仿鸟兽纹等等经常被用在前卫服装和休闲装中。

三、现代服饰仿生设计的展望与未来

我们在教学中应努力寻找切合点运用大自然丰富的资源,以自然界中生物作为服装设计的理论原形,通过服饰特有的语言去塑造人与自然的和谐。由于自然生态环境遭到破坏,于是人们才觉醒应当重视环境保护,形成了以“环保休闲”等的生态学的热潮,并逐步已成为时尚的主流。时装界更是刮起了“生态风”,表现在服装设计中即形成了以“返璞归真”、“回归自然”、“环保休闲”等生态学的教学理念。

服装仿生教学已经成为时尚潮流的主流趋势。学生们应该并且要善于从丰富多彩的大自然中寻找灵感和创作源泉,促进人与自然的天人合一,吻合与“回归自然”、“返朴归真”的主题。

参考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