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会创新研究范文
时间:2024-01-09 17:34:24
导语:如何才能写好一篇社会创新研究,这就需要搜集整理更多的资料和文献,欢迎阅读由公务员之家整理的十篇范文,供你借鉴。
篇1
Abstract: Social governance is not only limited to the government's governance function, but also includes other subjects and social governance. Innovation is an inexhaustible motive force for national prosperity, and is the soul of a nation's progress. In all aspects of national innovation, the innovation of social governance is particularly important and urgent, especially China is in the social transition period, which is not only an important period of strategic opportunities, the golden period of development, but also is a period of prominent social contradictions and social risks. Social governance is the common behavior of the whole society, which requires the government to play the leading role, encourages and supports the participation of all parties in society, in order to go from the traditional social management to the social governance which the times development requires. Therefore, social governance innovation is imperative, and the research is imminent. This article from the three dimensions of social justice, social relations and social risk, analyzes the essence of social governance, whose purpose is to find and resolve various social contradictions and unrest, maintain social stability, and achieve the effectiveness of the social governance construction.
Key words: social governance;social justice;social relations;social governance innovation
中图分类号:D630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6-4311(2017)04-0234-04
0 引言
随着社会和经济的不断发展,我国面临的公共问题越来越多,且有愈演愈烈之势,因此政府的治理压力也越来越大。当前我国正处于转型时期,过去社会治理的重点和难点在经济领域,现在开始逐渐地向社会领域转移。经过多年的发展,我国经济一直保持高速增长,市场经济秩序也在不断完善,但与此同时越来越多的复杂社会问题开始显现出来,比如发展不平衡问题、环境污染问题、社会公正问题等,国家的维稳态势日趋严峻。
社会治理创新,就是要形成政府、企业、社会组织的共同治理的局面,更好地发挥社会力量的作用。我国作为具有特色的社会主义国家,有自己的国情,虽然是社会治理,但是政府仍然起着主导的作用。
社会是系统性的人类生活共同体。构成社会系统的要素十分复杂,大体上包括物质基础、活动主体和精神生活三个方面,即物,人和思想三大类别。社会系统中的三个基本要素间的相互关系和彼此作用,构成了种种社会活动。社会有机体通过系列社会活动实现着自身的运行和发展。社会治理承载着协调社会关系、化解社会矛盾、解决社会问题、应对社会风险、促进社会公正、保持社会稳定等重要使命。而当前我国正处于社会转型期,社会结构正发生着深层次转变,这种变革带来的转型效应深入影响到社会生活的各个领域,社会治理创新显现出社会关系的复杂性以及社会转型期的特点,加强社会治理的创新将有助于推动社会的发展和进步。
1 社会治理的理论基础
1.1 社会治理的内涵
社会治理主要是政府和社会组织为促进社会系统协调运转,对社会系统的组成部分、社会生活的不同领域以及社会发展的各个环节进行组织、协调、监督和控制的过程,因此,社会治理的内容涵盖社会组织、社会事业、社会工作、社会保障、社会秩序和社会问题六大领域,对这些领域的社会治理本质上是促进公民社会的形成。
社会治理,说到底是对人的治理和服务,必须坚持以人为本,尤其需要加强和完善党和政府主导的维护群众权益机制,以社会公平、公正为前提,协调社会关系,加强社会矛盾源头治理,规避社会风险,加强以秩序为核心的制度创新,实现社会治理的高效与善治。
对社会治理的理解,应该包含这样几层含义:
第一,制度层面的社会治理,即在某种形式下所形成的统一性的规则,该规则一定程度上约束和保障具体的实施和操作过程;通过相关的程序与行为所制定出来的道德规范,能全面保障个体的自身利益。
第二,宏观的社会治理,即加强和创新社会治理,应以维系社会秩序为核心,通过政府主导、多方参与、协调社会关系、促进社会认同、解决社会问题、化解社会矛盾、维护社会治安、应对社会风险,为人类社会生存和发展创造有秩序、有活力的基础性条件和社会环境,促进社会和谐。
第三,技术层面的社会治理,即对社会影响进行评估、控制,甚至包括公众参与活动和参与决策的过程。
社会治理强调社会各方以合作协商、共建共享的方式处理复杂的社会问题和社会矛盾。正如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决定》对“创新社会治理”做出了部署,指出:“必须着眼于维护最广大人民根本利益,最大限度增加和谐因素,增强社会发展活力,提高社会治理水平。”党的十八届五中全会《建议》提出:“构建全民共建共享的社会治理格局。”
因此,随着经济的发展而不断发展,社会治理其目的就是要促进社会公平与公正,防止社会问题扩大,避免社会震荡的政策行为。
1.2 社会治理的主体
社会治理理论作为一种新型政治分析框架,是在传统理论的基础上发展而来的,从新公共管理角度出发,公共治理模式是服务型政府的理想模式,公共性是治理的灵魂和宗旨,其本质特征在于政府与社会对公共生活的共同治理,是国家权力与公民权利的持续互动过程。从治理主体角度看,强调“三部门”合作治理,即主体应具有多元化,政府作为第一部门、市场作为第二部门、社会组织作为第三部门,共同构成治理的主体。三者彼此分离又相互依赖。
①政府。
无论是传统的社会管理还是创新社会治理,政府作为依法享有行政权力的组织体系,必然是主体,是提供公共物品的公权力机构。社会治理过程中,从政府单一主体制逐步转化为多元主体制,同时社会的变迁和发展对政府提出了新的要求,部分传统职能被削弱,而新的职能不断出现。
②市场。
十八届三中全会提出“要让市场在资源配置中起决定性作用”,是提供私人物品的私权力组织。着重加强市场的社会治理能力,完善市场的社会治理责任。此时,政府必须自觉简约放权,减少对资源配置的干预,配合市场发挥应有的作用。
③社会组织。
传统社会管理中,社会组织是被动的被管理者,而在社会治理中,社会组织是治理主体之一,是提供公共物品的私营机构,在众多社会治理领域发挥作用。社会组织成为了社会治理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是政府和企业之外对资源进行配置的第三种力量。
1.3 社会治理主要的内容
社会治理主要涵盖社会组织、社会事业、社会工作、社会保障、社会秩序和社会问题六大领域,在这些领域的社会治理,其本质就是要促进公民社会的形成,说到底社会治理就是对人的治理和服务。首先,必须坚持以人为本,尤其需要加强和完善党和政府主导的维护群众权益机制;其次,要以社会公平、公正为前提,协调社会关系,加强社会矛盾源头治理;最后,要规避社会风险,加强以秩序为核心的制度创新,实现社会治理的高效与善治。
1.4 社会治理的功能
社会治理的目的是使社会有效率地运行,就是通过制定社会规则,通过一定的手段执行,促使稳定和谐的社会秩序,从而达到社会治理的有效性。对社会治理功能的理论研究,主要包括以下几点:第一,再分配功能。政府通过制定规则,通过制定政策、制度来弥补市场的不足,使社会能够良性循环,以达到目标得以完成。此时的社会治理实际上是一个提供社会公共服务的过程,是对社会财富起到一个再分配过程的功能。第二,促使社会良性运行功能。社会有机体如同生物有机体,在其运行过程中,或多或少存在这样那样的问题,不可能永远一帆风顺,当社会中的不和谐元素积累得足够多、足够大,就会产生社会问题,引发社会动荡。因此,社会治理必须从源头上避免社会动乱,保持社会稳定和良性运作,此时的社会治理起到保持社会良性运行的作用。第三,维护人类共同体的功能。人是社会的共同体,有着共同的精神生活和社会交往,这种精神生活和社会交往通常发生在自己的共同体――工作社区和生活社区中。
2 社会治理创新的本质和意义
社会治理创新,其宗旨是建设和谐社会,通过社会治理,保障社会公正,经济社会协调发展,推进依法行政等方面的社会治理。加强和创新社会治理,应以维系社会秩序为核心,以社会发展变迁为背景,以如何m应时代变革需要来改善社会治理,推进经济社会协调发展,进而扩大公众参与社会治理,以利于提高社会管理水平,建立和完善公正、和谐、充满活力的社会。
2.1 促进社会公正是社会治理创新的前提基础
公正反映的是人们从道义上、法理上追求利益关系特别是分配关系合理性的价值理念和价值标准,其中蕴涵着人们对合理的社会秩序、社会规范和利益格局的诉求。
社会公正不仅仅是社会发展进步的一种价值取向,更是在社会不同领域有实际内容要求的具体范畴。社会公正不仅只是合理分配财富,还包括公民享有平等的政治权利、社会地位、公共服务和社会福利等。
2.2 协调社会关系是社会治理创新的本质要求
社会治理是对人的治理和服务,在治理过程中缔结起来的个人与个人、群体与群体、个人与群体之间的联动效应就是社会关系,社会关系的变动牵引着社会结构的改变。在所有构成社会治理的要素中,利益关系是社会关系的本质。所以,社会治理不仅仅是政府治理,其突出的特点是人民群众的广泛参与。仅仅依靠某一种社会力量将难以治理我国这样一个巨型社会,难以处理我国现代化转型面临的诸多社会问题,难以克服高密度人口社会潜藏的巨大风险。
2.3 社会风险的规避是社会治理创新的控制手段
社会风险具有延展性,可以超越地理边界和文化的限制,后果严重。从根源上讲,风险是内生的,是社会运行过程中各种社会制度,尤其是工业制度、法律制度、技术和应用科学等正常运行的共同结果。因此,在如何规避社会风险的方法上,需要通过提高现代性的反思能力来构建应对风险的新机制,既包括自然风险,也包括经济风险,政治风险和文化风险。
2.4 社会治理创新的主体在于民众参与
社会治理从根本上来说,就是要处理好国家与人民的关系,就是要解决人民真正当家作主的问题,充分发挥人民的主人翁作用,成为社会治理的关键主体。社会治理的过程就是公众全程参与的过程。公众参与已经成为推动社会治理高效完成的不可忽视的力量。公众公民意识逐步提高,随着改革开放的逐步深入,个体的私人空间与公共空间区分越来越清楚,人与人之间的交往越来越陷于公共空间、角色行为的来往。信息化时代加速了公民参与,各种现代化传播工具,能够满足不同阶层和喜好,可以自由选择适合自己的信息传播媒介,尤其互联网的发展,为公民参与提供了有利条件和更广阔的场域。
所以,社会治理创新意义所在,就是要全面贯彻落实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精神,充分发挥市场在资源配置中的决定性作用和更好发挥政府作用,正确处理好政府与市场、政府与社会关系,具有重要的基础性作用。“社会变化很大,如果我们不加强研究,全面深化改革的许多举措就无法真正落实。创新社会治理、加强基层建设,创新在于一切从基层实际出发,一切从群众需求出发,一切顺应社会发展的趋势。”
3 社会治理创新的包容性治理
3.1 制度创新将以稳定秩序为核心
社会秩序是指社会生活相对稳定和协调的存在状态。在错综复杂的社会制度体系中,无论是成文的方针、政策、法律、规章、条例等正式制度,或是作为文化传统存在的风俗、习惯、道德等非正式制度,再或者是不同生活层面的社会行动方式,都通过文化传承而不断延续,其核心是对社会秩序的理解和建立。促进社会公正、协调社会关系、规避社会风险的根本目的在于建立稳定和谐的社会秩序,这种合理有序的社会秩序会在实践中得到证实和反作用,具体表现为经济快速发展、文化欣欣向荣、社会人际关系其乐融融等。
3.2 社会失序的社会重建在于制度的规范
社会是一个具有特定行动准则和规范秩序的体系。社会阶层结构的急剧分化而引发的利益多元化与冲突,社会阶层由改革开放前的“两个阶级一个阶层”向多元化、复杂化的阶层结构转变,利益格局也发生巨大变化。急剧的大规模的社会流动,增加了政府治理的难度。传统的中国社会是熟人社会,在乡土场景中,非市场化社会的传统制度仍然是社会行动的重要调节机制。在城市化社会的陌生人世界中,这类非正式制度的调节功能则明显式微。同时,许多正式制度如法律、法规、章程、契约、合同等的运行也常常面对现实困境。当这种社会规则体系中的柔性与刚性无法兼容并济,就会产生社会失序。而社会价值观对社会实践具有强烈的建构功能,要遏制社会失序,就要进行社会重建,建立一个与政府、市场并列的社会。
3.3 社会治理创新需要秩序机制的整合
创新社会治理,需要建立分权的政府,这离不开秩序机制的协调和整合。一方面,完善社会治理纵向秩序机制整合。即以政府为中心的、政府内部的自上而下的秩序机制整合,当然社会治理的转型升级不是对政府作用的否定,而是在一种合理治理结构框架下,加强调政府的权威和主导作用。另一方面,完善社会治理横向秩序机制整合。即以政府为中心,多元主体参与的社会治理开放式秩序机制整合,其基础则是建立在多中心治理结构上,依赖于社会组织的培育和公众的觉醒,表现为一种开放式的协调整合。
4 提升社会治理创新的有效途径
4.1 社会治理创新主体多元化的体现
政府是实施社会治理的主要主体,但并不意味着是社会治理的唯一主体,需要鼓励和大力支持社会各方面力量的参与,进而更好地发挥社会力量的作用,实现社会治理主体多元化。因此,必须依靠市场机制、非政府组织和广大民众来共同治理社会公共事务,建立以政府牵头、社会协同、公共参与的社会治理格局。政府应当由全面治理的“全能政府”向“有限政府”的职能转变,开展多元主体协同治理的格局,通过社会各方面的治理,发挥政府部门难以替代的作用,这些组织和个人构成社会治理的精英,把他们纳入到社会治理的主体中来,将会弥补政府单一领导的不足,促进社会治理的高效运转。
4.2 加强社会治理创新,促进社会资源的有效整合
社会整合本质上是一种社会内聚力,不仅仅是直接交往的个体、群体存在着这种关联,素不相识的人也存在于这种无形的社会力量之中,所有成员无一例外的受到这种力量的牵引和控制。提升社会治理的有效性,势必需要对社会经济资源、政治资源、文化资源和社会资源进行有效结合。
4.3 培育多元化的社会组织
社会组织是非政府组织的一部分,是政府和公众之间的桥梁和纽带,也是公众参与社会治理的重要渠道之一,因而社会组织的参与不仅拓宽公众参与的渠道,提升公众自治的能力,同时还能对政府社会治理的行为进行评估和监督,从而实现三者的良性互动。在社会治理中不能过分依赖某一单一主体,应有能力应对其中任一主体失灵而带来的影响,比如当政府失灵时,其它非政府组织能够有应对措施,保证其正常运行;当社会失灵时,政府能够担负起促进社会良性发展的责任等。
总之,培育多元化的社会组织是社会治理的关键环节,必不可少。
4.4 改善民生为重点的社会体制改革
我国已进人改革发展的关键时期,改革几乎在各个方面都得到了体现,包括经济体制、社会结构、利益格局、思想观念等。随着改革的不断深入,我国在获得更多发展机遇的同时,也面临着一些前所未有的挑战和困难。因此,为实现经济社会协调发展,促进社会公平正义,应将社会体制改革的重点放在改善民生,只有这样才能加快社会事业建设。
5 结论
总之,社会治理创新是一个系统工程,渗透于社会生活的各个领域,有自身丰富的内涵和独特的运行规律。社会治理在当前转型时期更具有复杂性和特殊性,认清社会治理创新的本质、促进社会公正、协调社会关系、规避其社会风险是当前供给侧改革对社会治理创新的本|要求,以秩序稳定为核心的制度创新是实现社会治理有效性的根本保障和目标。
参考文献:
[1]王浦.国家治理、政府治理和社会治理的含义及其相互关系孰[J].国家行政学院学报,2014(3).
[2]张康之.论主体多元化条件下的社会治理[J].中国人民大学学报,2014(2).
[3]高宁泽.转型期农村社会治理创新研究[D].郑州大学,2014.
[4]陈成文,赵杏梓.社会治理:一个概念的社会学考评及其意义[J].湖南师范大学社会科学学报,2014(5).
[5]汪大海,南锐.新型城镇化背景下的社会治理转型升级[J].学术界,2013(12).
[6]李强.创新社会治理需要激发社会活力[N].人民日报,2016-2-2.
[7]江必新,李沫.论社会治理创新[J].新疆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4(4).
[8]李树林.推进国家治理体系与治理能力的现代化[N].内蒙古日报,2013-12-20.
[9]侯国凤.社会组织的社会治理功能探析[J].长沙民政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15(4).
篇2
一、社会管理创新指标发展现状
社会管理是以维系社会秩序为目标,通过政府主导,多方参与,解决社会问题,化解社会矛盾,应对社会风险,为人类社会生存和发展创造既有秩序又有活力的管理活动。
近几年随着市场经济发展迅速,各级政府努力在社会管理综合治理工作的重点领域和关键环节实现新突破。例如,在财政投入方面,以辽宁省社会保障和就业支出为例,2006 年社会保障和就业财政支出322.99亿,2006 年社会保障和就业财政支出469.97亿,2007 年社会保障和就业财政支出518.07亿,到2012年社会保障和就业财政支出达到727.71亿。财政用于社会保障和就业支出六年累计3678.92亿元。
但从社会管理创新评价来看,现行的社会管理体制仍存留有计划经济体制下的静态社会管理体制。同时政府公务人员不愿放权,减缓了新制度的建立。其次,社会管理过度重视经济而忽视社会发展。公共部门绩效评估只注重经济建设指标,忽视社会发展指标;过于追求经济指标客观上造成了各级政府及其官员对社会发展指标的忽视,并产生一系列的社会问题。最后,在社会管理的管理方式上,更多是采用行政专制和经济处罚的手段。
二、社会管理创新指标体系的建立
为了准确、客观评价社会管理创新,不能依靠主观臆想加以判定,而必须凭借客观、合理、科学的指标体系来测评。社会管理科学化指标体系将借助一定的统计指标,来反映某一特定阶段、类别的社会管理的社会价值和目标实现情况,并判断其是否处于健康发展态势。
社会管理的终极目标是秩序维护、民生改善和权利保障。加强和创新社会管理评价指标体系一级指标是依据其构成要素设定的,而社会管理构成要素与其终极目标休戚相关。依据社会管理的内涵,选择以经济社会发展指标、社会保障、社会安全、社会参与等基本框架,由23个指标组成的社会管理水平评价指标体系。通过指标体系各指标赋值,测度社会管理发展水平。加强和创新社会管理评价指标体系的建立需要反应社会管理创新发展各个方面的要素。只有利用好社会管理创新评价这一指标体系,才能真正对社会管理创新发展程度与水平进行评价。
表1社会管理创新评价指标体系
社会管理创新评价是指对一定区域内社会管理创新的实际发展状况和水平进行评估,通过指标权重认定与综合分析来判断社会管理创新评价水平。由于社会管理创新评价以及发展水平的等级分类和影响指标具有模糊性,难以严格界定各等级标准。可采用层次分析法(Analytical Hierarchy Process,简称AHP)评价社会管理创新发展水平。
层次分析法(Analytical Hierarchy Process,简称AHP)是美国运筹学家、萨泰(A.L.Saaty)于1977年提出的一种系统分析方法。AHP是通过专家赋权之后再进行确定具体指标的权重系数方法,是一种能将定性、定量结合的系统分析方法,也是多目标、多准则的复杂的测量社会管理创新的方法和工具。
三、社会管理创新指标体系的具体应用
首先,把要社会管理评价指标分层系列化。通过社会管理创新的性质和实现目标,将其社会管理创新的组成要素分解,按照社会管理创新各个因素之间的相互影响和隶属关系进行研究,按照其分层组合形成社会管理评价指标体系结构模型。
其次,对社会管理评价指标体系结构模型中各层次社会管理创新各因素的相对重要性予以定量表示,再利用数学方法确定各层次社会管理因素相对重要性次序的权值,利用相对重要性次序的权值进行综合性运算。
最后,通过综合计算,得到各层次社会管理因素相对重要性次序的组合权值,将其作为社会管理创新评价和选择方案的依据。按照社会管理创新发展水平评价指标体系层次结构模型,根据各地区实际情况进行实际社会管理创新评价分析。
四、实施措施
(一)完善社会管理体制
完善社会管理体制和方式建设是社会管理创新的重要内容。按照“党委领导、政府负责、社会协同、公众参与、法治保障”的要求,切实解决社会管理中多头管理、分散管理、难以形成有效合力等实际问题。积极稳妥地推进社会管理创新评价体系改革进程,推动公共事业的更好更快发展,不断满足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公共服务需求。
(二)构建社会协同管理模式
社会协同管理是以政府为主导的,注重发挥政府在社会服务管理中的主导作用,树立服务理念,充分践行所承担的公共服务义务。注重发挥各类社会组织在社会服务管理服务创新中的协同作用。
篇3
【关键词】历史与社会 创新教学 教学探讨
一、联系实际,学生要明确学科的重要性
每个人都希望自己做的每件事可以看到显著的效果,可以得到明显的回报。在学校教学中,由于《历史与社会》学科在中考中因为分值偏低,从而在学校、家长的“引导”下备受学生冷落,普遍认为不如抓住有限的时间,多做点语文、数学、英语方面的习题。但是我们也应该明白对学生素质的培养不能因为某门课程在中考总分中所占比例较少而被忽略扼杀。英国科学家培根说过“读史使人明智”;同志也曾说过:“一名领导干部不善于从历史中吸取营养,不可能成为高明的领导者;一个政党不善于从总结历史中认识和把握社会发展规律,不可能成为顺应历史潮流的自觉的政党;一个民族不善于从历史中继承和发展本民族与世界其他民族创造的优秀成果,就不可能屹立于世界民族之林。”可见,《历史与社会》学科有着不可忽略的地位。因此,在教学中一定要让学生明白“昨天是今天的历史,今天是明天的历史”,一个没有积累,没有继承的民族是谈不上发展创新的。此外更重要的是在课堂教学中要善于把学科内容与实际生活紧密结合。一门功课能否受学生重视,纯粹的说教效果是非常微小的。
二、创设情景,激发培养学生的问题意识
古人云:“学源于思,思起于疑。”“疑”是思维的动力,是培养学生创新精神的切入点。科学的发明创造往往是从质疑开始,从释疑入手。
(一)帮助学生走出误区,激活问题意识
在初中《历史与社会》课的学习中,学生普遍存在着这样误区,认为历史都是过去发生的人和事,以为是人们所熟知的,教材中的每个事实,每个结论具有无可批驳的权威性、不容置疑。为此要培养学生质疑能力的第一步就是要教会质疑。教师可以提出一系列精心设计的问题,使学生认识人类对自身历史的认识在许多地方还打着“问号”。学习时,只要认真阅读、积极思考,就可以发现许多疑问。如八年级第一单元第一课人猿相揖别,短短一课的内容能质疑的地方就有很多,中国境内已知最早的人类,有些书上说是巫山人,而在我们现今的中学教材上却是距今170多万年的元谋人,为什么?关于人类的起源,为什么说在“某种意义”上劳动创造了人本身?人类社会产生至今只不过二三百万年,而地球的历史已有50亿年,在人类产生之前地球是怎样的情景?为什么现代人的头部不再留有猿类的某些特征?山顶洞人小学时学到的是距今1.8万年,怎么到了中学就变成3万年了呢?等等。这样可以解放学生的思想,唤起学生的问题意识。
(二)营造民主教学氛围,让学生敢发问
造成学生不敢提问的最大心理障碍,一是紧张,二是自卑。因此,要培养学生的“问题意识”,就必须消除学生的这两个障碍,营造一种民主的教学氛围。在课堂教学中,教师应多给学生以微笑,多站在学生中间讲课,多用一些幽默的语言,多讲一些鼓励性的话,变“师道尊严”的师生关系为“教学相长”的朋友关系,努力为学生营造宽松、和谐、民主的学习氛围,努力培养学生“不惟上,不惟书、只惟实”,敢于大胆质疑的学风。实践证明,只有在这种民主的教学氛围中,人的思维才会不断被激活,才会产生各种各样的问题;也只有在这种民主的教学氛围中,才能使学生确立起“我要问”,“我能问”,“我善问”的信念。
三、开展探究,提高学生的实际创新能力
什么是探究式学习?我国研究者多采用美国学者施瓦布的定义,即指“儿童通过自主的参与获得知识的过程,掌握研究自然所必需的探究能力:同时,形成认识自然的基础―科学概念;进而培养探索未知世界的积极态度。”它注重学习的过程,其主旨就是倡导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创新能力,激发学生在教学过程中的主动探究精神。如在课堂教学中我们可以构建一个以问题教学模式为主,让学生自己探究,注重展示知识的发生、发展过程,重视展示学生思维进程,围绕教材而又不拘泥于教材,通过师生共同活动。总之,在《历史与社会》学科中开展探究性学习,是实施创新教学的一条重要途径。
四、运用技术,优化学科多媒体教学环境
《历史与社会》学科是一门将历史、人文地理及其他人文社会科学的相关知识有机整合的综合性较强的人文社会学科,学习内容庞博复杂。面对如此复杂纵横交错的内容,并且由于受时间和空间限制,师生往往以旁观者的态度来对付这些知识,缺乏体验,无法领略其内涵的凝重与多姿多彩。而多媒体教学手段图、文、声、画并茂,使教学变的更加生动、形象、直观,更容易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也更利于学生接受知识。同时教师还可以对教学内容进行动态地组织和修改,补充教学环节的不足,充分激发学生求知的欲望以及想象力,充分培养他们的创造性思维。
五、结论
《历史与社会》创新教学是一种“以人为本”的发展型教学,是素质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其核心是创新思维和创新能力的培养。但在现实中它的实施并不理想。而且从本文的整个研究过程来看,尚存在一些不足或者疑虑。在这里本人以最真诚的态度,希望各位专家学者给予批评指正,以利于我在此研究的进一步完善。
参考文献:
[1]杨美清,浅说历史与社会教学中的创新教育[J].科学大众(科学教育),2010,(01).
篇4
荀子认为“人生不能无群”,人之所以异于禽兽,在于“人能群,彼不能群也”,而“群”即“社会”。保险存在的基础,正是这种“群”,群是大数法则发生作用的先决条件。因此,保险是社会的产物,属于社会学的范畴,对它的认识不能偏离人类社会结构与社会活动这个总体框架。而研究保险的功能,也应将其纳入社会管理框架中。我们认为,从广义上来看,保险的社会管理功能涵盖多种表现形式,既包括分散风险、经济补偿、资金融通、资源配置、生活保障和市场监督,也包括社会保障管理、社会风险管理、社会关系管理以及社会信用管理等,它是一个功能体系、一个有机整体,我们称之为“保险的社会管理功能体系”。在这里,我们采纳广义保险社会管理功能的有关界定,借鉴理论界和保险业内专家、学者的部分研究成果,可以搭建这样一个“保险社会管理功能体系”的基本框架(见图1)。
保险在加强和创新社会管理中的现实作用
近年来,保险业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从经济补偿、资金融通、社会管理等方面,充分发挥“经济助推器”和“社会稳定器”的社会管理功能,为维护社会和谐稳定做出了积极贡献。
(一)推动经济发展,稳固社会基础
1.保险业作为金融市场不可或缺的组成部分,其稳健经营和创造盈利是国家经济稳定发展的重要基础之一,且对于金融市场的稳定与发展具有银行、证券等不可替代的作用。2011年,保险业保费收入达到1.43万亿元,行业市值位居全球前列。保险业保费收入由2000年的1609亿元到2011年的1.43万亿元,11年间增长了791.19%,保险业是我国国民经济发展最快③、最具潜力的行业之一,为国家GDP的稳步增长做出了贡献。2.保险公司作为资本市场的重要机构投资者,其稳定资本市场和优化资源配置是经济社会稳定发展的关键支撑。保险业依靠积累的巨额保险金,“可以不因市场的一时一化而改变自己的投资行为”④,弱化游资对金融体系的冲击;可以“进入债券市场,有力支持国家重点工程项目的建设;进入股票市场,可以将资本引入经营效益好的优秀企业;进入外汇市场,能有效支持国家汇率稳定等”。
(二)完善社会保障体系,促进社会和谐
1.参与社会保障经办,提高服务水平。保险业以委托管理型、共保联办型和保险合同型三种方式参与新农合、城镇居民基本医疗保险、医疗救助和各类补充医疗保险等保障项目的经办管理。2011年受托管理基金105.5亿元,保费收入82.3亿元,赔付与补偿116.6亿元,覆盖2475万人(次)①。以青海省为例,自2012年7月启动商业保险机构经办基本医保服务试点工作以来,虽运行只有4个多月,但整体运行平稳,在降低行政成本,提高医保服务工作效率、监督规范医疗服务行为,方便群众就医方面积累了一定经验,取得了一定成效,赢得了地方政府及群众的好评。以往异地住院或在定点医疗机构外住院的患者报销,按照原先的报销流程需要半月甚至更长时间,而委托保险公司经办医保后,患者只需携带完整报销凭证到经办服务中心当场审核后即可支付,大大方便了群众就医。
2.大力发展健康养老保险,积极构建多层次社会保障体系。近年来,我国保险业积极参与社会保障体系建设,通过市场机制提供范围更大、水平更高的保障,减轻政府的财政压力。“目前,保险业共为人民群众未来养老和健康积累准备金超过3.4万亿元。在养老保障体系建设方面,保险公司发挥精算、长期资产负债匹配管理、多样化产品和服务、养老金支付等方面的经验和优势,参与多支柱养老保障体系建设。2011年底,5家养老保险公司受托管理资产1376亿元,占企业年金法人受托业务的70%。同时,个人年金保险业务保费收入达到1077亿元”②。税延型养老保险试点工作也在部分城市加紧推进。目前,有近100家保险公司经营商业健康保险业务,涵盖疾病险、医疗险、护理险和失能收入损失险四大类2000个保险产品③。各地先后出现了一批代表性很强的经办模式。例如“湛江模式”是在居民缴费不变的情况下,将城乡居民基本医疗保险个人缴费部分进行分拆,85%用于基本医疗保险支出,15%用于购买保险公司的大额医疗补充保险。再以青海省目前正在开展的大病医疗保险为例,新农合与城镇居民医疗保险并轨运行,在城乡居民人均400元医保筹资经费中,按人均50元标准统筹建立大病医疗保险资金交由保险公司,对所有重特大疾病实行医疗保障,使大病患者个人自费负担超过5000元的,实际费用报销比例达到80%,民政救助对象再由民政予以医疗救助,使其实际费用报销比例达到90%。事实证明,保险企业参与多层次医疗保障体系建设的做法,充分体现了保险企业运行高效、保障灵活、服务全面的专业优势,对于扩大社会保障范围,满足各类保障需求,完善多层次、广覆盖的社会保障体系建设,必将带来极大的促进作用。
3.完善现代农业服务体系,分散农业经营风险,促进农民增产增收。一是保障农业生产。2007年我国启动中央财政支持的农业保险试点,到2011年末,农业保险累计保费收入超过600亿元,年均增速达到85%。我国农业保险业务规模已超过日本,仅次于美国,跃居世界第二,成为全球最重要、最活跃的农业保险市场之一。农业保险在承保品种上已经覆盖了农、林、牧、副、渔业的各个方面,在开办区域上已覆盖了全国所有省市区。5年来,农业保险共计向7000多万农户支付保险赔款超过400亿元,户均赔款近600元④。二是保障农民生活。为了更好地服务农村低收入人群,2008年启动了农村小额人身保险试点工作,为农民提供保费少、保额低的保险服务。目前,试点工作已经由11个省扩大到全国,且保障对象扩大为全国范围内的低收入人群。三是支持农村信贷。通过开办小额信贷保险,为农民提供信用担保,形成保险与信贷结合,从而有效解决贷款农户和农村金融机构两方面的风险保障问题。随着银保合作机制不断巩固和完善,商业银行和保险公司对小额贷款保证保险试点的参与意愿明显增强,保险机制破解融资难的作用逐渐显现,初步实现了“客户叫好、政府满意、多方共赢”的政策目标。
(三)应对社会风险,维护社会稳定
首先,保险通过积极主动地参与防灾防损工作,能够发挥维护社会稳定的作用。尤其在重大自然灾害如青海玉树地震、甘肃舟曲泥石流发生时,保险业全力投入抗灾救灾和灾后重建,积极履行赔付责任,得到了各级党委、政府和群众的认可,已经成为国家灾害救助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其次,保险作为重要的社会应急手段,通过参与各种社会突发事件的善后理赔工作,能有效降低事件的不良影响。如在“7.5新疆乌鲁木齐烧事件”、“7.23高铁追尾事故”等发生后,保险公司都在第一时间成立工作小组及时做好理赔服务工作、积极履行保险责任,有效地预防和减少各类突发事件的扩大,最大限度地降低突发事件产生的社会动荡,维护社会稳定。
(四)协调社会关系,化解社会矛盾
保险业通过安全生产责任、医疗责任、公众责任等保险赔付机制,特别是近年来通过重点推进旅行社责任险、环境污染、安全生产、校方责任、医疗责任等与公众利益密切相关的责任保险发展,化解民事纠纷、缓解社会矛盾、维护社会稳定,成为社会矛盾的“缓冲带”。2010年保险业赔付支出累计3200.43亿元,同比增长2.4%,其中承担各类责任风险保障金额33.1万亿元,支付赔偿金44亿元①。
保险业加强和创新社会管理存在的不足
(一)保险业发展水平与经济社会发展水平不相适应
自1980年恢复国内保险业务以来,保费收入以年均30%的速度增长。2011年我国保费收入1.43万亿元,国际排名第六位,而我国GDP国际排名第二。截至2011年底,我国保险业总资产6万亿元,而我国银行业总资产达111.5万亿元。2011年,保险密度为1062元/人,保险深度为3%②,与发达国家保险市场相去甚远。虽然目前我国已跻身保险大国行列,但还不是保险强国。与银行业相比,我国保险业的影响有待进一步加强。
(二)保险宣传力度不够大,全社会对于运用保险机制加强和创新社会管理的认识有待深化提高
我国保险业脱胎于计划经济体制,起步晚、基础差,面向公众的保险宣传还不够,全社会对保险的认识和理解还比较粗浅。各地区各政府部门在开展社会管理工作时,对运用保险等市场化手段来解决社会管理问题还缺乏经验。社会管理要真正得到加强,管理手段就必须创新。目前,一些政府部门也认识到,在加强和创新社会管理工作中充分发挥保险企业作用的重要性,也采取了一些措施,但从整体看,保险业参与社会管理的面还比较窄。
(三)保险企业参与社会管理的意识和能力有所欠缺
近年来,虽然我国保险企业在为经济社会提供全方位的风险管理服务的同时,在参与社会管理方面也做过一些工作,但是与发达国家保险企业相比,与新形势下经济社会管理的复杂形势和要求相比,我国保险企业参与社会管理的深度和广度都明显不够,参与社会管理的经验还比较缺失,参与社会管理的能力还有待进一步提高。
进一步推动保险业参与创新社会管理的对策
(一)国家从法律、法规和政策等方面加强对保险业参与创新社会管理的支持
1.转变行政管理理念。按照转变政府职能、创新公共服务管理体制的要求,树立科学开放的社会管理理念,积极通过委托或购买商业保险服务的方式实现公共服务供给,提高公共资源的配置效能。国家和地方政府在制定经济政策和行业政策时,要重视运用保险这一有效的经济手段,防范和化解各类风险,通过采取给予适当政策倾斜和税收优惠政策等手段,推进保险业在创新社会管理中作用的发挥。2.完善社保体系。将具备社会保障属性的企业年金、养老和健康保险等纳入我国社保制度发展与评价指标体系,实现统筹规划和协同发展。将保险业纳入应急处理机制和“三防”体系③。3.大力推行强制责任保险制度。推广强制性食品安全责任、环境污染责任、安全生产责任、医疗责任、校园方责任保险制度,构建公众权益保障和矛盾调处的市场化机制。针对地震等巨灾风险,研究建立由政府、保险企业、投保人共同参与的巨灾保险机制。在不断总结和完善的基础上,推动立法工作。4.深入研究政策性保险。研究保险业在公众安全和社会应急体系建设中政府财政补贴的方式和途径,进一步加大对政策性农业保险、森林保险等的财政补贴力度。在扶贫开发、公众安全和社会应急管理体系建设中,充分运用保险这一有效的金融工具。
(二)保险企业要全面发挥社会管理功能
1.切实转变观念。克服“等、靠、要”的思想,增强社会责任感,积极渗透,主动开拓业务,改变片面重视经济效益的错误认识,树立长远眼光,树立服务民生的理念。2.创新保险产品。要对市场进行细分,针对各类群体、各类风险的保障需求,制定差异化的风险管理方案。要根据社会发展的需求,开发保险产品,丰富产品体系,适应社会管理领域的要求。3.完善业务支持政策。应制定相关发展规划,业务费用适当向服务民生和社会管理领域的险种倾斜,适当提高该类险种的费用额度,提高基层保险机构的展业积极性。4.提高服务水平。针对不同的风险保障需求,量身定做风险管理计划。发挥专业优势,做好防灾减损工作。灾害和事故发生后,做好理赔服务,维护消费者权益。
篇5
据中国互联网络信息中心(CNNIC)的《中国互联网络发展状况统计报告》称,截至2014年6月,中国网民规模达6.32亿,其中,手机网民规模5.27亿,互联网普及率达到46.9%。网民上网设备中,手机使用率达83.4%,首次超越传统PC整体80.9%的使用率,手机作为第一大上网终端的地位更加巩固。
一、国内外社会网络服务概述
维基百科对SNS定义如下:用户基于共同的兴趣爱好、活动,利用软件在网络平台上建筑的一种社会关系网络。
按照功能,可将SNS网站分为如下五大类:①校园类:Facebook、人人网是校园SNS网站的典型代表。它以校园用户为主要群体,校园用户关注范围较为广泛,所以校园类SNS网站涉及信息也较为广泛。②商务类:商务类SNS利用人与人之间的关系,实现商务交往,典型代表是LinkedIn、若邻网和天际网。如LinkedIn就是面向全球各行各业商业人士,在其平台上可以招聘信息,投递个人简历等。③平台类:平台类SNS网站往往是拥有大量用户的社区,腾讯就是典型的平台类。腾讯以即时通讯为平台,在门户及游戏方面有不俗表现。④休闲娱乐类:开心网、51网、海内网是其中翘楚。它是以为用户提供休闲娱乐为中心的,目前此类网站还处在上升发展阶段。⑤地方类:明显地域化特征,用户也是集中在某一地域的群体。⑥垂直类:专注于某一方面的垂直社区,如驴友录、蜂巢网,Myspace的转型方向就是垂直音乐类SNS网站。该类网站服务于某个特定圈子的用户,如拥有共同兴趣爱好或对某类事物感兴趣的群体等。
SNS媒体特征非常鲜明:①群组化。它通过探讨及分享共同话题等方式将人与人形成一个个私人圈;②个性化。圈子中用户的参与性增强,更注重个性化;③关系网络化。SNS系统中的关系数据是其核心所在,通过对这些巨量数据进行整理和挖掘,可能搭建一个描述人们之间复杂关系的庞大无比的无向图。④便捷化。圈子之间共同成员使得沟通、互动变得更便捷。
二、我国社会网络服务发展的瓶颈
(一)对目标市场的挖掘与国外差距明显
①网站渗透率低:该数据是指服务提供商对网民的渗透程度,即全体网民中有多少比率的网民了解、访问或者使用该类型网站。
②SNS网站用户黏度不够高。基于经济收入、生活方式、价值观以及文化的差异,相比于国外用户,我国网络用户买东西喜欢货比三家,对某类商品不会有太强的忠诚度,更偏重于追求自身利益的最大化。
③PC端浏览时长逐步下降,App端则开始上升。据艾瑞咨询社区交友核心数据显示:在增长趋势上,2013年2月与2012年8月相比,月度浏览时长PC端下降39.7%,App端上升44.3%。2013年Q1,SNS服务季度浏览时长占社区交友服务浏览时长为45.2%,虽然优势继续保持,但下降明显。社区服务占比逐渐上升,独立SNS与微博占比略有下降。
(二)盈利模式过度依赖于广告收入。广告盈利和服务收费是我国SNS网站最主要的两大盈利模式,也是其核心盈利模式。植入式广告逐渐成为SNS网站的主要广告形式之一。SNS网站将这种广告模式和娱乐游戏类应用有机地结合在了一起,是一种比较行之有效的营销模式。但植入广告若大量使用,则会适得其反。
(三)网站应用同质化问题严重。登陆国内七家主要SNS网站,可以发现其网站应用基本大同小异,例如日志、上传照片、更换心情、邀请游戏等,其同质化最严重的当属休闲娱乐类的应用。因为我国SNS的商业模式还处于初级摸索阶段,而且大多数网站同质化现象严重,故投资回报的前景难以预测,绝大多数金融机构持币观望。
三、我国社会网络服务发展的营销策略创新
(一)丰富网站内容,提高用户黏度。目前用户对社交类网站的应用主要是上传照片、更新状态、日志/评论,这两类应用主要是用来沟通、交流、互动,认识更多的朋友,维系当前的熟人关系,而对微博的使用主要是关注和参与新闻热点话题、关注感兴趣的人及与其发起互动交流,微博社交媒体的属性凸显。
内容对于社交网站而言仍然是最有价值的资产,谷歌(微博)要把最好的内容呈现给客户,Facebook要让用户产生更多的分享行为。内容营销对于SNS网站品牌而言,依然是提高网站渗透率和用户黏度的有力武器。
(二)挖掘目标市场需求及数据,开辟多渠道盈利模式。Facebook作为当今世界上分布最广、用户最多的社交网络。其盈利模式目前有三种:①广告费用,这是其最主要的盈利来源;②第三方应用分成,即来自于第三方开发商开发的付费应用的收入分成。③游戏分成。游戏虽也可算作第三方应用,但它是很特殊的第三方应用,是目前用户消费最大的应用类型。Facebook未来将要开辟的盈利模式有:①企业商城。网络用户直接在生态圈内购买商品,Facebook则可以赚取佣金、管理费等。②精准广告匹配。这是现有广告的升级版。③调查问卷服务。Facebook网站利用自身拥有的庞大用户群体,为企业提供在线投放调查问卷的服务。一方面,可以为企业节省大量的人力和物力成本。另一方面,能帮助企业在第一时间掌握市场的脉络,抢占先机。
篇6
关键词:创新能力;社会文化;原因;对策
中图分类号:G643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4-9324(2012)09-0003-02
影响人发展的因素除了人自身因素就是环境因素,社会环境又是影响人发展的关键因素,在社会环境中,社会文化对人的影响可谓是潜移默化,根深蒂固的。
一、制约我国硕士研究生创新能力的社会原因分析
1.传统文化对硕士研究生创新能力的影响。在中国历史上,鼓励创新行为和创新思想的实例比比皆是,如战国的商鞅,宋代的王安石以及近代的领导者等变革者以及他们倡导的社会变革,可谓是充满创新的智慧体现,是对创新的推行和实践。尽管如此,中国的主流思想却一直较重,中国传统文化讲求完美的人伦关系,稳定的社会秩序,高度统一的政治集权,中国传统文化压制改革求新,排斥异己思想,反对“离经叛道”的行为。张岱年曾说:“中国传统文化的突出弊端是尊古保守,重继承轻创新。”自从统一的中央集权制建立之后,中国独尊一家思想的行为在历朝历代就反复出现,广为效仿。秦朝统一之后,著名的“焚书坑儒”对文化的影响可谓深远,党同伐异,排除异己;汉武帝推行的“罢黜百家,独尊儒术”等行为也是。此后各朝也都不同程度的尊崇一家思想,限制其他思想文化的发展,这种“独崇一家”的思想渗透到人们的思维中,便形成了强调整体,忽略了个体;注重大多数,忽略了少数;注重求同,忽略了求异。阻碍了人的个性发展,压抑人的自主创新和自由发展的天性。近20年来,社会各界对个体个性的发展、创新能力的培养日益重视,社会环境不断改善和提高。然而,不受束缚、自由宽松这种适合发展独立个性的条件依然不足。如今社会上依然存在认识偏差,将个性张扬表面化、庸俗化,认为在服饰、外表、装束、娱乐等消费方面的与众不同就是个性张扬,而在教育、文化、行为等方面的个性张扬却明显不足。传统文化对高等教育发展的制约性主要体现在:培养的学生缺乏创新性,个性不足。在高校中多是创新口号响亮繁多,创新宣传多式多样,创新理念层出不穷,创新条例要求宏观多具体少,难以在具体实施中落实。因此,高等教育在这方面依然是“走在老路上”。教育只把人当作“类”来看,而不是当作一个个活生生的个体来看,忽视了每个个体之间的差异,不通的个性、知识背景、家庭背景、生活环境等。导致高等教育培养出来人的创新能力不足,进而影响到整个社会的创新水平。
2.就业压力对硕士研究生创新能力的影响。就业情况对高等教育教育的影响是最直接的,影响高等教育的招生、人才培养等方方面面,因此说教育的发展走向跟社会就业情况息息相关。就我国人才市场的需求状况来看,各项事业对高层次人才的需要不断增加,对高层次人才的要求也逐步提高,近几年,硕士研究生的就业形势不断严峻,就业压力不断增大。张国宁对陕西师范大学硕士研究生的就业心态调研显示:“认为形势好,没有压力的硕士研究生只有2%;形势较好,压力不大的有10%;形式较严峻,比较困难的占到55%;感觉就业形式严峻,非常困难的有33%;只有40.4%的硕士研究生对自己的就业前景持比较乐观的态度。”目前人才市场,以学历为重的现象较重,有学历人就业比无学历人就业状况好,高学历人就业比低学历人就业状况好,重点院校毕业学生就业率高于一般院校的毕业生,海外留学归来的就业率高于国内毕业生,“唯学历”的盛行。于是,相当一部分学生将硕士研究生当成了取得好工作的一个跳板,那么势必影响到学生、家长对学习过程中学习内容的选择,选择提高个人就业所需的素质、能力,创新能力不一定能被重视。相当一部分硕士研究生热衷于实际技能的掌握,致力于考取各种证书,以提高个人就业的机会。因此,创新能力的提高便被束之高阁了。
3.创新环境和创新氛围不足。我国对创新的理论研究与实践实施起步都较晚,发展速度也较慢,且开展的效果也尚不尽如人意,至今还没有形成与浓厚的创新氛围与创新环境,社会为硕士研究生提供的创新机会和创新氛围明显不足,高校为硕士研究生创造的创新环境多体现在促使硬件建设方面,比如图书馆、实验室、机房等硬件设施改善以促使学生创新的可能性,但创新更多的是一种思想,一种氛围。
二、弘扬适合创新的社会文化,提高硕士研究生的创新能力
对于传统文化,我们绝不能一概否定、全盘抛弃,但更不能固守其中、一成不变。对于传统文化中的优良思想要继承发扬,但对于“重中庸、守古训、循传统、排斥‘离经叛道’、压抑变革求新”等循规蹈矩、排斥新事物、因循守旧的思想必须革除,促使全社会形成创新意识,营造创新氛围。而硕士研究生作为社会的一员,创设适合创新的文化必然有其积极意义,那么应该如何构建适合创新的社会文化和氛围:首先,要引导全社会正确看到传统文化,发扬传统文化中的“创新思想”。对于传统文化中的创新思想、鼓励创新的思想、支持创新的规定,以及古代创新的伟人、轶事等创新典范,社会要重视宣传教育,在社会文化中不断渗透,在新闻、网络、报纸、电视影片、科普读物等进行普及,使人们在日常生活中逐渐接收、重视,慢慢深入人心。第二,在全社会鼓励创新,使创新成为一项习惯。除了国家大力宣传、奖励重大发明的专家之外,各地都应重视发明创造、改革创新,无论在哪一方面做出创新之举,都应该得到社会的肯定和鼓励,都应该弘扬这种精神,在各行各业也应该对创新改革有明确的激励机制。而作为培养人才的主阵地,改变人的思想的重要场所,学校更应该重视培养认得创新精神,建立促使创新的体制。使创新成为人的生活“必需品”,一项良好的生活习惯。第三,提高人们的创新意识。在全社会形成创新氛围,提高全社会的创新意识,这就需要重视创建创新理论体系,加速对创新技法的研究,加强对创新的宣传和教育。对于全社会的创新成果,尽可能以大众能够的方式,在报刊、杂志等各种普及读物上得以刊载,在网络、电视等进行宣传,使其在全社会得以传播,促使创新“平民化”,真正的让社会每一个人都认识到:人人都能创新。同时,还可以通过学校教育、企业培训、社会讲座等方式,对进行创新技法的训练和推广,提高他们的创新技能。
社会是一个大染缸,每个人都会被着色,如果全社会崇尚创新,必定会影响其中生活的每一个人,使每个个体重视创新,以创新为荣,在社会上形成了浓厚的创新氛围,提高全社会的创新能力。
参考文献:
[1]张国宁.硕士研究生就业趋势调查[J].中国硕士研究生,2007,(1):45
篇7
关键词:医疗改革;社会资本;政策+资本模式
DOI:1013939/jcnkizgsc201613065
2015年12月25日,拥有1200张病床、年收治2万名患者的海南省肿瘤医院开业接诊患者[1]。这所医院的开业,填补了海南省无肿瘤专科医院的空白,结束了海南省老百姓出岛治疗肿瘤的历史。这所医院开业还意味着,海南为全国医改创造了经验:引入社会资本与政府联手,共同解决医疗投入不足;通过实现投资模式创新、管理机制创新、赢利模式等内容的创新,在公益与市场寻找平衡中做出了有益探索。
一、基本情况
海南是一个人口不足千万人口的小省。但却是肿瘤发病逐年增高的省份。根据海南省提供的数据,按照人口比例算,海南年恶性肿瘤新发病约2万例,病人存有不低于4万例。与之形成鲜明反差的是,海南省综合医院内肿瘤专科病床仅700余张。海南作为国内仅剩的两个无肿瘤专科医院省区之一,肿瘤诊疗需求与供给之间矛盾十分突出。
为了让肿瘤患者病有所医,解决肿瘤诊疗需求与供给之间矛盾,海南省委、省政府决心建设一家肿瘤专科医院。2010年,海南省政府与天津市政府签署《琼津战略合作框架协议》,海南省与具有雄厚实力的天津市肿瘤医院(天津市肿瘤医院,也称天津医科大学肿瘤医院,是我国肿瘤学科的发祥地之一,也是我国规模最大的肿瘤防治研究基地,有150多年建院历史。)合作,天津市肿瘤医院为即将建设的肿瘤医院提供包括医生在内的技术支持。2013年10月8日,海南省肿瘤医院正式开工建设。
经过短短的两年零两个月的建设,投资22亿元人民币的海南肿瘤医院于2015年年底建设完成。海南肿瘤医院规划起点高,视野开阔,由在全球设计了数十家大型医院的美国坤龙建筑公司设计;从国内外招聘了专业领域有独特建树的权威专家,建立起拥有28个科室的完善肿瘤专业学科体系;可开展医疗技术项目1706项、以肿瘤切除为主的手术1300余项;配备了PET-CT、直线加速器、电子体层扫描机、磁共振仪、螺旋CT、医用水刀以及肿瘤实验室检测仪器等各类先进的肿瘤诊断、治疗设备1400余台套;海南地处热带亚热带,建造了在24℃左右的恒温手术室。这是做手术的最佳温度条件,也是患者感觉最舒服的温度,有利于患者术后恢复;一流的气动装置,院内使用的药物就从管道输送,避免了护士在各个楼层间穿梭取送药物,护士可以把更多时间用于陪伴照顾患者;医院充满人性化的设计,还体现在,医院开诊后,除了正常的医疗服务,还开设咖啡屋、阅览室等,尽量淡化医院给人沉闷压抑的印象,让患者轻松治病,愉快康复。
很多国内外业内人士参观海南省肿瘤医院设备条件后,由衷赞叹,认为这不仅是国内,甚至世界上最好的肿瘤专科医院。海南省肿瘤医院拥有六个一流:医院设计一流、建筑质量一流、医疗设备一流、医疗水平一流、服务质量一流、医疗环境一流。
二、问题的提出
这样一所在国内,甚至在全球硬件或许最好的肿瘤专科医院,其资金投入从何处来,有无回报,有怎样的回报,能否可持续发展,这可能是人们普遍关心的问题。
医疗是一个世界性难题。医改努力的方向是,既要让病人能够享受到基本医疗,能够看得起病,同时又有很好的体制机制,提供足够的财力支持。即使在高度发达的美国,这样一种美好的设想也没有完全解决。美国医疗救助体制至今没有覆盖所有的美国人,没有保证所有的美国人医疗救治都有财力支持的医疗保障。就全球而言,一个好的医疗体制,需要健全的社会福利机制,依靠国家财政补贴医疗,同时也需要在公益性与市场性中取得平衡,需要利用保险公司完成市场平衡等。
中国改革开放37年,经济持续增长,人民生活水平持续上升,人民群众对健康、医疗需求也在快速提升。与中国改革开放几乎同步,中国医疗体制改革始终是整体改革的重要内容。但医疗体制改革,相当长的一个时间段,改革并没有取得人们期盼的那种成功,实际是跌跌撞撞走了30多年。虽然近年来取得了一些进展,但总体来说仍然不尽如人意。目前的一个突出的问题是,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医疗需求与供给不足的矛盾,即医疗投入严重不足的问题急需解决。
医疗投入属于公共服务领域的投入,仅仅靠政府的医疗投入明显不足。但公共服务领域的投入也不宜过度市场化。鼓励社会资本的投入,如果没有预期的回报,社会资本的积极性从何而来。这就形成了医疗资金投入不足的困境。一方面,国家财政无力负担所有的医疗投入;另一方面,需要社会资本参与医疗投入,但由于诸多限制,社会资本投入的积极性不高。这就造成了以下情形,社会资本办医,长期以来停留于低投入低水平的低端建设状态,医院管理粗放不规范、医德医风屡遭诟病、医疗事故与纠纷频发。为了降低成本和投资风险,社会资本通常采取租用建筑物、采购一些淘汰的医疗设备甚至租用落后医疗设备的模式建设医院。社会资本的这种办医模式,虽然从一定程度上缓解了政府对医疗投入不足,以及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医疗需求,但却引发了更多社会危机。比如由医疗事故引发的医疗纠纷和,往往会极大地造成医患关系紧张,伤害了社会资本办医的形象,伤害了病人对政府、对医改的信任。
在政府医疗投入不足,财政供给不足的情况下,要提升人民群众的健康水平,眼光仍要朝向市场,吸引社会资本进入到医疗服务,同时对社会资本投入医疗进行规范。需要在公益与市场寻找利益平衡点。防止通过提高医疗收费去追求利润最大化。政府也需要在开放社会办医后,通过依法约束、有效规范医疗市场,并适度承担基本医疗与公共卫生项目,用政策+资本的模式或许可以收到实效。
政府主导,通过政策倾斜,进而吸引社会资本进入,或许能实现这样一个医改目的。
为实现上述目标,海南省人民政府先后在2011年和2015年两次下发了关于鼓励和引导社会资本举办医疗机构实施意见的通知[2][3]。提出了放宽准入条件,改善社会办医执业环境、加强监督管理等措施,以吸引社会资本的进入。
三、模式创新
为吸引社会资本参与,吸引资本投入到无利可图或回报率低的基本医疗和公共卫生项目,在海南省肿瘤医院建设过程中,通过政府主导,采用以下一些创新措施寻求公益与市场的平衡。
(一)投资模式创新
吸引社会资本参与医疗投入,完全符合国务院推行的医疗体制改革内容。总理在2015年深化医药卫生体制改革工作会上指出:“医药卫生体制改革是维护人民群众健康福祉的重大民生、民心工程。面对艰巨繁重的改革任务,要牢牢把握保基本、强基层、建机制的基本原则,以公平可及、群众受益为出发点和立足点,坚持医保、医药、医疗‘三医联动’,用改革的办法在破除以药养医、完善医保支付制度、发展社会办医、开展分级诊疗等方面迈出更大步伐。”[4]
民间资金创办医院不是新鲜事。海南省肿瘤医院投资模式创新点在于,它将政府的土地资源、政策资源,与企业的资本资源、人力资源、管理资源大胆结合,创新社会资本办医模式。政府通过提供足够的土地参股,进而减少医院建设过程中开支过大问题,有效缓解政府医疗投入不足的问题。这种社会资本办医模式,尤其适合土地供给较为宽松、医疗卫生事业发展落后的省区。
这样一种投资模式好处还在于,由于政府参股,海南省委省政府,海口市委市政府的主要领导,都把建设海南省肿瘤医院,当作自己份的一件重要工作。海南省肿瘤医院在建设过程中,始终得到了海南省委书记、省长的关心,并多次做出批示、指示,要求有关方面协调解决问题,全力推动医院建设[5];省政府相关部门,特别是海南卫计委,积极推动社会办医,大胆改革突破,创新肿瘤医院体制机制,为医院行政审批项目等开设绿色通道,为医院融资开具资产证明,支持其向金融机构贷款,得到省农信社的大力支持;省财政厅和海口市政府将医院列为PPP项目首批试点单位,提供了贷款贴息等[1]。正是政府各部门的大力支持,为海南肿瘤医院建设增添了发展动力。
(二)管理机制的创新
为有效激活并吸引社会资本,海南省肿瘤医院在管理机制方面实现了一系列创新。
1医院定位
将海南省肿瘤医院定位为不设编制的、由海南省政府主导的公益性、非营利性事业单位。这种定位就是管理机制的一种创新[6]。
“公益性、非营利性事业单位”的牌子,既可以看作是管理机制的一种创新,也应看作社会资本进入机构――海南第一投资集团社会责任感的体现。这意味着海南省肿瘤医院在今后的营运中,不能以营利为目的,而是要承担起很多公益性的公共卫生项目。
长期以来,公立医院的编制问题成为医改难以撼动的难点,而海南省肿瘤医院取消人员编制与财政补助挂钩的核算方式,改为以事定费、购买服务、专项补助相结合的财政补助机制,内部实行“社保+职业年金”,保障不低于公立医院的养老福利。这种全新的体制机制,符合医改方向,是公立医院改革的破冰之举。不设编制的非营利性事业单位,这种定位就是一种了不起的创举。这样一种改革举措,按照现行政策,就可以对非营利性医院免除税收,同时允许拿出部分盈余用于分红。由于成本降低,即使硬件高端,其医疗服务也能普惠到群众。
上述这些做法,特别是对非营利性医院免除税收等,正是海南省在医疗体制改革方面的重要举措。海南省人民政府办公厅2015年下发的《关于进一步支持和引导社会办医的意见》(琼府办〔2015〕230号)指出,“对社会办医疗机构提供的医疗服务,免征营业税;对符合规定的社会办非营利性医疗机构自用的房产、土地,免征房产税、城镇土地使用税;对符合规定的社会办营利性医疗机构自用的房产、土地,自其取得执业登记之日起,3年内免征房产税、城镇土地使用税。社会办医疗机构按照企业所得税法规定,经认定为非营利组织的,对其提供的医疗服务等符合条件的收入免征企业所得税。企业、个人通过公益性社会团体或者县级以上人民政府及其部门对社会办非营利性医疗机构的捐赠,按照税法规定予以税前扣除”[7]。
2人才引进
管理机制创新还在于采取一系列吸引人才的措施。为夯实人才基础,海南省向全国招聘了170余名基础医护人才,其中医生均为研究生以上学历。这批人才由“娘家人”天津市肿瘤医院进行了为期1年的专业培训。正是这批基础人才,为海南肿瘤医院的开业奠定了基础。与此同时,对高端人才招聘几乎与医院基础建设同步进行,向全国发出百万元年薪招聘学科带头人的征集令,力争将国内顶尖大牌肿瘤学科专家引入海南。海南求贤若渴,为了争取到一流专家,常常“三顾茅庐”。
要引进人才,还需要有吸引人才的法宝。医院给予阳光工资,使学科带头人能够一心钻研业务,体现他们的价值。
医院用非营利性事业单位身份,实施行政无级别、全员聘用机制,灵活高效的制度设计、先进的发展理念、高端的发展平台,打动了一批专业素质精良的肿瘤防治专家。目前,海南省肿瘤医院30多名学科带头人中,2/3有欧美发达国家留学或从医经验[5]。他们的加盟,为海南省肿瘤医院注入了灵魂,强壮了体魄。
3职业团队
管理机制创新还在于用一支职业医院管理团队进行管理,采取理事会管理下的院长负责制管理海南省肿瘤医院。引入的社会资本――海南第一投资布局大健康产业,除了海南省肿瘤医院,正在建设的还包括海南省肿瘤医院成美国际医学中心、海南省骨科医院、海口市滨海国际医院等医疗机构。海南第一投资成立了第一成美医疗集团,为集团旗下医疗机构的管理组建起职业医院管理团队。
管理机制的创新,带动了医院人事、薪酬分配等机制的创新,作为新建医院吸引了数量众多的国内外肿瘤防治专家加盟。
4“互联网+”
管理机制创新还在于与阿里巴巴等大型电子商务公司、或者互联网云平台的合作,通过实体医院+虚拟医院,设立未来医院,这既符合未来医院的发展方向,也符合总理强调的“互联网+”。利用先进的互联网大数据技术,搭建起高水准、多元化、开放性的医院发展平台,即医院+科研+培训+健康产业,一个集产、医、研、学一体化、社会共享的大平台,即使互联网技术的优越性得到较大程度体现,也极大拓展了医疗市场的广度和深度。
(三)盈利模式创新
要为普罗大众提供公益,大量的投入不说获得回报,就是能够维持日常的平衡都会十分困难。因而,在提供公益服务的同时,为高收入人群提供高端化的医疗服务,即提供更多可选择的医疗服务。进而用高端医疗弥补基本医疗的不足,从而反哺基本医疗和公共卫生服务,在公益与市场中获得平衡。
1公益领先
这么好的硬件医院,普通老百姓如何看得起病?肿瘤是大病,一个肿瘤患者的治疗费用往往是一个家庭全部积蓄,负担之重可想而知。医院创造的一流的设备和技术是面向所有肿瘤患者的,如果普通消费者在这里看不起病,就和建这家医院的初衷相背离了。
作为一家社会资本医院,海南省肿瘤医院始终将患者利益放在第一位,视为最高利益。为了让普通患者能够看得起病,而不致因病返贫。海南省肿瘤医院与省内各市县合管办以及大病保险承办机构签订新农合定点医疗机构及大病保险服务三方协议,成为海南省正式签订大病保险三方协议的首家医院。医院开业后,患者可以在医院进行新农合基本医疗的即时结报,加上大病保险2016年1月1日起可实现即时结报,两项保险叠加起来,大病患者在省肿瘤医院治病可以享受37万元的最高封顶报销额度[8]。
省肿瘤医院还给患者上了多重保险。除了新农合、城镇职工保险、大病保险外,海南第一投资与省民政厅签署协议,在肿瘤医院开展城乡居民肿瘤大病医疗救助,力争让每一个患者都能看得起病。海南第一投资还捐资1000万元设立成美肿瘤防治筛查基金,对肿瘤早发现、早预防、早治疗,尽可能提高治愈率,提升健康水平[9]。
正是站在患者的角度来管理医院,医院创新之举符合患者利益,既为政府分忧,又为群众解难,因而得到政府主管部门的肯定和支持,得到患者和群众的认同。也只有这样,医院的发展也才具有可持续性。
2高端服务
肿瘤是重症,治疗有低端有高端,可分化出基本医疗和高端医疗,政府保障基本医疗供给,市场则提供高端医疗服务。这需要医疗机构的公益特征保障基本医疗供给,高端化的医疗服务又为消费者提供一种选择,进而满足高收入者的高端需求。
海南省肿瘤医院细分患者需求,病床有类似于宾馆总统套间这样的高档豪华病房,也有80元一天的普通病床。针对中国富裕阶层,东南亚一带潜在的医疗市场,开放海南的高端医疗;针对海南低收入群体和普通患者,实行基本医疗服务,这种盈利模式,就是在公益与市场中寻找到平衡,有了一个很好的切入点。
高端需求的满足,也与海南得天独厚的环境有关。海南作为一个生态岛、健康岛,拥有无法用金钱买到的得天独厚的生态环境,特别适合健康养生、大病康复和养老。海南省肿瘤医院立志将自己打造成国际一流的医疗机构,海南省肿瘤医院的医疗设备,都是国际上最新最先进的医疗设备,能最准确、最有效、最高防护地为肿瘤患者实施手术。比如,PET-CT对癌细胞检测的准确率超过95%,超声聚焦刀,可实施无创妇科肿瘤手术,这样国际一流的设备,再加上一支正在形成的专业素质精良的肿瘤防治专家队伍,在国内自然生态环境一流的海南,面朝大海,治疗肿瘤,既治病,又养生,不仅治疗效果好,更利于康复。不仅可以吸引岛外肿瘤患者来接受诊疗,还能辐射相邻的东南亚地区。拥有巨大潜力的高端需求,就为医院的可持续发展提供了条件。
而高端需求的满足,一项重要内容,是提升医疗服务价格。2015年5月5日,国家发改委宣布,自6月1日起取消绝大部分药品政府定价,未来药品价格将主要由市场竞争来形成。伴随取消药品定价的消息,国家发改委也明确了医疗服务价格即将调整的信息[10]。
价格是制约医疗体制改革的一个瓶颈,要解决以药养医的问题,就必须用医疗服务价格作为补偿,单纯靠政府补贴是不够的。此外对医务人员的收入改革,也非常重要。因而提升医疗服务价格,是通过高端市场需求平衡公益需求的关键。
(四)医养结合
2009年12月,国务院《关于推进海南国际旅游岛建设发展的若干意见》 [11],给海南国际旅游岛六大战略定位,其中前两大战略定位为:我国旅游业改革创新的试验区、世界一流的海岛休闲度假旅游目的地。要实现这两大战略定位以及建好乐城医疗旅游先行试验区:旅游地产、医疗健康产业首当其冲,不可或缺。
篇8
关键词:高职院校;教学企业;管理创新
作者简介:刘毕贝(1977-),男,江西瑞昌人,广东省科技干部学院讲师,研究方向为教学企业研究、知识产权;赵莉(1980-),女,江苏镇江人,广东省科技干部学院讲师,武汉大学信息管理学院博士研究生,研究方向为创新与社会创业,知识产权管理。
基金项目: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规划基金资助项目“社会创业组织价值创造过程的理论模式研究”(编号:09YJA2H016);广东自然科学基金项目“社会创业组织绩效评价体系研究及其在广东的实证分析”(编号:S2011010000193),主持人:严中华。
中图分类号:G71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1-7518(2012)24-0023-04
一、高职院校管理创新的内涵
何谓管理创新?国外学者朱利安·伯金肖(Julian Birkinshaw)定义管理创新为实施能明显改变管理工作开展方式的、新的管理方法、过程或结构,旨在促进组织目标的实现[1]。
借助朱利安·伯金肖对管理创新内涵的分析并结合我国高职院校管理创新的背景,我们认为高职院校管理创新就是高职院校在由传统的非营利组织向社会企业的转型过程中,为了实现高职院校的造血功能和教育功能,保障其内部各个层次目标的实现而实施的一系列的管理实践(做法)、过程、结构[2]。
高职院校的管理创新涉及高职院校这一系统的多个方面,但是根据朱利安·伯金肖的管理创新分类理论,对高职院校管理创新按其广度和深度也可以分为四种类型(图1):
一是指仅影响单一功能区的管理实践。例如兼职教师的薪酬管理创新(人事管理领域),分学段灵活式管理制度(教学管理领域)多渠道筹资策略(财务管理领域)。
二是指影响在某个单一的职能领域根深蒂固原则的管理创新。例如人事管理领域,实施“校企互聘共培”教师队伍建设机制。所谓“校企互聘共培”是指,在聘用行业企业(特别是“教学企业”合作单位)的专业人才和能工巧匠为学校兼职教师的同时,鼓励专任教师到企业实践,改造和提高专任专业教师的高职教育执教能力,打造双师结构专业教学优秀团队[3]。这种机制打破了传统高职院校教师队伍建设过程中单纯以学校为主体,以专业理论、教育理论为主要内容的模式,突破了传统的高职院校人事与分配管理制度的原则与实践。
三是指影响管理实践,并跨越许多职能领域管理创新。例如设立教学企业管委会、校企合作办公室等机构,这种管理创新的行为跨越了学校人事管理、教学管理、学生管理、后勤管理、行政管理等不同的职能领域,通过机构设立协调与解决校企合作过程中的一系列问题,保障组织目标的实现。但是需要注意的是,这种管理创新没有影响到高职院校的核心价值与内在原则。
四是指影响深层次管理原则,跨越许多职能领域的管理创新。例如教学企业的构建与管理,突破了传统高职院校完全非营利的原则,强调社会价值与经济价值双重底线的平衡原则。同时,这一创新必然跨越学校人事管理、教学管理、学生管理、财务管理、后勤管理等多个职能领域,需要这些职能领域配套改革的支撑。
通过对于高职院校管理创新类型的分析,我们不难发现,处于第四象限的微观教学组织的创新,即教学企业的构建与管理将成为高职院校管理创新的核心。因为,它集中体现了目前我国高职院校在由传统的非营利组织向社会企业转型过程中的核心目标,并将深刻影响高职院校各职能领域相应的管理创新。
二、基于“教学企业”构建与管理的高职院校管理创新背景
(一)我国高职院校本质属性正由非营利性组织向社会企业转变
20世纪80年代以来,许多国家尤其是发达国家采取了新自由主义经济政策,导致政府对非营利组织的直接资助经费逐年减少,政府对福利事业的资助也大为削减,而“市场失灵”导致人们对非营利组织提供的社会服务的需求有增无减,于是非营利性组织急剧膨胀。但是,非营利组织用以提供满足社会需求的资源十分有限,在这种情况下,部分非营利组织开始转移方向,尝试运用商业化的运作模式来解决自身发展上的财务危机。在这个过程中,出现了一种将实现社会价值和企业化运营结合在一起的新组织形式,它力图以企业的方式为立足点,实现市场资源和非市场资源、货币资源和非货币资源之间的优化整合,创造经济效益与社会效益共赢。世界经济合作与发展组织(Organisation for Economic Co-operation and Development, OECD)将其定义社会企业[4]。
虽然欧美对社会企业的定义有很大的区别,但究其本质,一言蔽之就是:运用商业手段,实现社会目的。具体来说有以下四个主要特征,第一,社会企业具有显著的社会目的与使命;第二,以解决社会问题为导向;第三,通过市场机制开展生产或经营活动;第四,保持双重底线,即实现社会价值与经济价值平衡,创造经济效益与社会效益共赢。
篇9
[关键词] 产业集群技术创新;社会资本;抛物线变化
[中图分类号] F270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1671-0037(2015)06-48-3
Research on the Technology Innovation Capability of Industrial Cluster under the Social Capital Perspective
――using the Lamp Cluster in GuzhenZhongshanas an Example
Jin Xi
( Zhejiang university of Finance and Economics, Hangzhou Zhejing 310018)
Abstract:The technology innovation of industrial cluster is an important path to accelerate industrial upgrading and heighten the competitiveness of the industry. This article is based on the perspective of the social capital, putting the social capital of the industrial cluster into two types―the inside and the outsidesocial capital, using the method of documentary analysis to review and summarize the related theory of technology innovation of industrial cluster and social capital theory, using the case studyto conduct a thorough researchon the lamp cluster in Guzhen,Zhongshan. The results show thatdifferent types of social capital have different influences ontechnology innovation of industrial cluster. If the inside capital is constant, the increase of outside capital has significant promotion to the technology innovation of industrial cluster;If the outside capital is constant, the innovationability will present a curve change concave to the origin with the increase of cluster inside social cost.
Keywords:The technology innovation of industrial cluster; social capital;concave to the origin
1 引言
近年来,中国经济持续快速发展,全国各地涌现出大大小小的产业集群。经济的腾飞和产业集群的发展有着强烈的耦合作用。产业集群虽然有着数量多、分布广的特点,但是在很多生产线乃至各种产品的零配件核心技术上,都由其他国家占据着。产业发展模式亟须依靠创新机制转型。产业集群的技术创新不同于单个企业的技术创新,单个企业的技术创新在短时间内不会显著提高集群的技术创新能力,而产业集群技术创新能力的提高会极大地影响产业发展趋势。
社会资本理论是一个跨学科的理论体系。社会资本最早由社会学引出,并且最早应用于社会学。通过对社会资本理论的社会学渊源以及其在社会活动中应用的文献梳理总结发现,社会资本理论主要有“资源”“能力”“关系”三个派系。“资源”学派把社会资本看成一种稀缺性、不可复制的资源。“能力”学派隐含着把社会资源量化的含义,认为社会单元的能力在某种程度上取决于该社会单元所拥有的社会资本的多少。“关系”学派把社会关系分为强关系和弱关系,认为强关系比弱关系重要,弱关系本身并不重要,重要的是弱关系所连接的社会资源。随着社会资本理论研究的不断深入,社会资本理论又被广泛地应用与经济学中,经济学领域学者们纷纷引入社会资本理论来解释企业、地区乃至国家的经济发展。经济学对于社会资本理论的延伸主要体现在“规范”“制度”“信任”上。社会资本通过使社会单元在网络构建的过程中形成的缄默知识在一定程度上约束着集团内部成员的行为。处于同一关系网中的社会单元在长期的交流合作之中加强信任,信任也成了社会资本在集团内部的隐化体现。
产业集群是众多的企业在空间上集聚的一种现象,一个集群产业要想在其所在领域有一定的影响力,需要有某种信念的精神力量,以及这种信念对于整个产业集群内的企业所具有的感召力。萨克森宁(2000)认为,在硅谷的产业集群中,该集群内密集的社会网络和人力资源市场弘扬了不断地探索和进取的创新精神,各公司之间在开展激烈竞争的同时,也通过非正式交流和合作,相互学习和合作[1]。清华大学的傅家骥教授在《技术创新学》一书中指出:合作创新是指企业间或企业、科研机构、高等院校之间的联合创新的行为[2]。其实,集群整体技术创新能力的提升都是各个机构合作的结果,要靠集群内、外部社会资本的协调促进。本文以中山古镇灯饰产业集群为例,将社会资本分为集群内部社会资本和集群外部社会资本,并分别讨论内外社会资本在集群发展不同阶段对集群创新能力的影响。
2.2 社会资本类型及其对技术创新能力的影响
本文将社会资本分为集群内部社会资本和集群外部社会资本。集群外部社会资本对技术创新的影响主要体现政府投资、服务机构建立和外地企业迁入三个方面。政府初期的投资会为集群未来持续创新提供保障。技术服务机构可以为集群内企业进行技术创新提供全方位指导和帮助。外地企业的入驻会使集群内原有企业的技术创新机制发生变化,从而促使整个产业集群技术创新能力提升。
集群内部社会资本对于集群技术创新能力的影响随着产业集群发展阶段的不同而不同。在集群发展初期,内部社会资本对技术创新能力的影响较弱,企业之间还没有形成互相信任,内部资本处于积累和发展阶段,对技术创新的影响甚小。到了发展期,集群内部社会资本对集群技术创新的作用逐渐增强,各种正式和非正式组织逐渐建立起来。集群发展到成熟期后,内部资本的集聚会对集群内部技术创新造成不利影响,此时要通过完善技术创新监督机制来延缓成熟期。
3 结论与展望
3.1 在集群内部社会资本不变的情况下,集群外部社会资本的增加对产业集群技术创新能力的提升有显著的促进作用,如图1。
3.2 在集群外部社会资本不变的情况下,创新能力随着集群外部社会成本的增加呈现出抛物线变化,并在某一确定的内部社会资本点处达到峰值,如图2。
3.3 在现实中,产业集群内、外社会资本往往是同时变化的。
创新能力的最大值点处于内部社会资本高于外部社会资本的某一点,如图3中A点所示。因此,集群应密切关注集群内外社会资本的发展变化,寻找最有利于集群创新发展的资本比例。
本文的研究仅仅是一个初步的探讨,还有大量的关于产业集群技术创新的问题有待于进一步的深入探讨和研究。社会资本如何进一步量化?类似这些问题都需要进一步研究和探索。
参考文献:
[1] 安纳利・萨克森宁著,曹蓬,杨宇光,等译.地区优势──硅谷和128公路地区的文化与竞争优势[M].上海:上海远东出版社,1999.
篇10
高等学校承担着培养人才、科学研究和服务社会的神圣使命。创新教育是未来社会对教育提出的时代要求,创新意识、创新情感和创新人格的培养是创新教育的核心。大学教师虽努力把新成果、新信息引入课堂,但由于受教学大纲、计划、学时和传统教育模式的限制,远远不能适应形势的需要。因而,引导大学生利用暑期深入开展社
会实践,积极探索大学生社会实践活动运行的有效途径,开展创业实践,提高创业技能,体验创新的价值和意义,已成为高校着力解决的重要问题。
一、高职学生创新能力培养的方法和途径
1.高职学生创新能力培养的方法
提高高职学生创新能力的方法很多,在具体操作中,可以采用试讲评议法、情理诱导法、案例讨论法、实践教学法、社会实践法等,我们认为实践教学法和社会实践法是培养高职学生创新能力的最有效的方法之一。其中,以团队形式组织起来的大学生社会实践服务队、课题研究小组等形式,有利于同学们的团结合作和创新意识的形成。浙江交通职业技术学院在2005和2007年暑期期间分别带领学生参加了《浙江省内河航运发展现状调查》的杭甬运河调查团队以及《打造“食品安全”屏障,服务经济社会促“和谐”》的“食品安全实践服务团”二项社会实践活动,团队成员通过参加社会实践活动服务了社会和企业,大大拓展了专业视野,丰富了自己的专业知识,分别被省委宣传部、省文明办、省委高校工委、团省委、省教育厅、省学联等部委评为“省级优秀团队”。
2.高职学生创新能力培养的途径
(1)形成适合高职教育的办学特色。形成适合高职教育的办学特色就要深入了解高职生的实际,真正落实以人为本的教育理念。对高职学生的教学,应侧重体现在实践技能上,高职教育应该尊重他们的个性、兴趣和潜能,在课程设置、教材选用、教学方式、培养目标等方面作根本性的调整。要培养学生正确的价值观、就业观。鼓励学生在工作岗位上不断摸索、发展,在变化的工作环境中培养职业应变能力和转换能力,这样才不会被社会淘汰。而解决这一问题的最好办法就是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和创新能力,让学生在职业岗位上,结合工作实践不断学习、开拓和提升。
(2)建立以就业为导向的人才培养模式。培养创新型高职人才,提高学生的职业能力和创新能力,必须建立以就业为导向的人才培养模式。科学技术的发展带来了新的生产领域,形成了很多新的职业,社会对人才的需求更加多样性。这就要求高职院校要培养适应社会发展的高素质技术人才,这也是职业教育的办学方向。
工学结合、校企合作培养人才模式是高职教育的一种发展方向。校企合作、“订单式”人才培养更是体现了高职教育对创新型人才培养的创新思路。校企双方根据企业发展、岗位需求和个体创新发展的需要,对专业设置、培养目标、人才规格、教学计划做统筹安排,共同承担相应的教育管理工作,提升教学质量。
(3)开展广泛的社会实践活动。社会实践活动是学校课堂教学的有效延伸与补充,学生通过亲身体验和感悟获得直接的、现实的知识和技能。具体包括:增加实践学时,实践教学环节一般不低于40%;不断更新教学内容,及时引进生产中的新技术、新工艺、新管理方法。建立相对独立的实践教学体系,鼓励学生运用所学理论知识设计有创新意识的实验方案,并通过实验检验创新设计方案的正确性;安排学生到企业、公司进行锻炼,运用所学的知识解决生产中的实际问题,培养学生吃苦耐劳的精神和创造能力。组织学生利用寒暑假等闲暇时间参加社会实践活动,在实践中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实践能力。
二、暑期社会实践活动对提高学生创新能力和实践能力的作用
1.高职学生暑期社会实践活动具有接受教育的功能
高职学生正处于世界观形成的关键时期,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是摆在广大高校教育工作者面前的新课题。通过社会实践活动,使高职学生走出学校这个相对狭窄的范围,接触人民群众、熟悉现实社会,从而全面了解和认识社会的政治、经济、文化的全方位的变迁和基本国情,使学生把握社会的内在联系和发展规律。正确认识国情是辨证地对待社会、对待历史的重要内容,只有在对整个社会生活理解的基础上才能树立科学的世界观和人生观,而社会实践正是正确认识国情的最好途径。
2.暑期社会实践是增长才干促进高职学生社会化的重要步骤
高职学生一般年龄在18-21岁左右,生理趋于成熟而又尚未完全成熟的阶段。一方面具备了从事复杂的、高度抽象的思维活动的最佳时期;另一方面,与上世纪70年代、80年代初期的大学生相比,年龄偏低,绝大多数是独生子女,是“未受磨难的一代”,这种“线性成长”经历,使他们对生活缺乏实际经验,对现实缺乏了解,自我为中心的意识严重;同时高职学生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正处于形成时期,思想方法片面,观察问题往往偏激。通过社会实践,可使其在丰富生动的现实生活中去了解、体验劳动的艰辛和意义,认识社会,明确自己的历史使命,找出自己业务上的差距和不足,调整和完善自己的知识结构。
3.高职学生暑期社会实践为培养高职学生创新能力提供必要的创造性思维
创造性思维是创造力的核心,创造性人才的培养必须注重创造性思维能力的培养。产生直觉和灵感需要一定的外部诱发条件,这种条件可以是外部的直接刺激,也可以是外界某一事件对其进行“原型启发”,或者是某种能使其触类旁通的联想。社会实践提供了获取更多知识的机会和丰富的外部刺激,。这一过程为高职学生直觉思维能力和灵感的培养创造了机会,提供了有利于思维聚合发散的情境,创造了思维发展的条件,从而开发和发展着他们的潜能。
三、教师在指导学生进行暑期社会实践中应起的作用
1.对教师素质及创新能力的要求
教师创新能力的提高是培养学生创新能力的关键因素。同志指出:“高素质的教师队伍,是高素质教育的一个基本条件。”创新人才的培养对教师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教师要不断学习现代教育技术,提高自身的专业技术能力,发挥自己的创造性,向“产、学、研”相结合方向发展,将自身的创造过程和教育教学相结合,给学生以灵感,激发其创新动机,推进素质教育不断发展。加强青年教师的培养和引进优秀人才,建立有利于优秀青年教师成长与招才、引才的政策和机制,造就一支高素质的教师队伍,是学校全面推进创新教育的基本保障。
2.指导教师在暑期社会实践中应起的作用
教师在暑期社会实践中的作用,就是要培养高职学生的科学精神和创新思维习惯,重视培养高职学生收集、处理信息的能力,获取知识的能力,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语言表达能力以及团结协作和社会活动能力。指导教师的具体指导,可以加快学生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过程,使学生灵活运用所学知识来分析、解决实际问题,增强创造精神。教师在暑期社会实践中应积极鼓励学生“存疑”、“求异”,创新的生命力就在于质疑和求异。它不仅是积极的思维方式,也是好奇、想象、冒险、挑战等创造人格特征的显露,是创新的必备条件。
大学生暑期社会实践活动就是将课堂上学到的知识运用于实践并在实践中得到检验和丰富的一块“实验田”,是连接大学学习和社会工作的桥梁,更是认识社会坚定创业信心地加速器。只有踏踏实实地做好暑期社会实践工作,传递好这根“接力棒”,坚持让学生在实践中“受教育、长才干、做贡献”,才能使大学生暑期社会实践活动取得越来越大的进步。
- 上一篇:法制宣传计划方案
- 下一篇:对机械设计基础的认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