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会制度的重要性范文

时间:2024-01-09 17:34:23

导语:如何才能写好一篇社会制度的重要性,这就需要搜集整理更多的资料和文献,欢迎阅读由公务员之家整理的十篇范文,供你借鉴。

社会制度的重要性

篇1

2007年5月29日,总理签署国务院令,公布《中华人民共和国行政复议法实施条例》(以下简称条例)。该条例将于2007年8月1日起施行。日前,国务院法制办公室负责人就条例的有关问题接受了记者的采访。

问:请介绍一下制定条例的背景及其必要性。

答:行政复议,是行政机关依法解决行政争议、化解社会矛盾、加强层级监督的一项重要法律制度平台。近几年来,按照行政复议法的规定,县级以上各级人民政府及其部门积极履行行政复议职责,全国平均每年通过行政复议这个制度平台解决行政争议8万多起,纠正了一大批违法或者不当的具体行政行为,努力将行政争议化解在基层、化解在初发阶段、化解在行政系统内部,密切了政府同人民群众的关系,维护了政府的形象。在行政复议实践中,各地积累了一些经验,也发现了一些具体制度上需要进一步完善的问题。为了在新形势下进一步发挥行政复议制度在构建和谐社会中的重要作用,根据党的十六届六中全会提出的“完善行政复议、行政赔偿制度”的要求,有必要总结行政复议实践经验,把行政复议法规定的各项制度具体化,进一步增强行政复议制度的可操作性。为此,国务院制定了《中华人民共和国行政复议法实施条例》。

问:制定条例遵循的指导原则是什么?

答:为了充分体现“以人为本、复议为民”的要求,提高行政复议质量和效率,在制定条例的过程中,主要遵循了以下五个指导原则:

一是依法完善。行政复议法对行政复议的范围、申请、受理以及行政复议决定作了规定。各级行政复议机构在工作实践中普遍反映,这些规定比较原则,建议进一步具体化,增强可操作性。为此,依照行政复议法的规定,结合各地、各部门的实践经验,条例对行政复议的有关制度作了具体规定。

二是方便申请。人民群众提出行政复议申请,是对行政机关的信任,表明愿意通过合法、正常的渠道解决行政争议。针对当前行政复议渠道不够畅通的问题,按照切实维护人民群众行政复议权的要求,条例就方便人民群众申请行政复议问题作了相应的规定。

三是积极受理。依法受理行政复议案件,是各级行政机关必须认真履行的职责。条例对依法积极主动受理行政复议案件作了相应规定。

四是改进方式。行政复议的审理方式事关行政复议的办案质量。为了充分发挥行政复议便捷高效解决问题的优势,增强行政复议的公信力和权威性,提高办案质量,有必要改进行政复议审理方式。为此,条例在改进行政复议审理方式方面作了相应的规定。

五是强化监督。加强对行政复议工作的指导监督,是行政机关全面履行职责的重要内容,也是保证行政复议工作整体推进、协调发展的迫切要求。条例对此作了相应规定,并强化了行政复议机关及行政复议机构的责任。

问:条例在畅通复议渠道,切实维护公民、法人或者其他组织的合法权益方面有哪些规定?

答:行政复议渠道是否畅通,是行政复议制度能否发挥作用的前提。加强行政复议工作,要把畅通行政复议渠道作为工作的着力点和突破口。条例在畅通复议渠道,切实维护公民、法人或者其他组织的合法权益方面作了如下规定:

一是为保障行政复议机关积极受理行政复议案件,切实维护公民、法人或者其他组织的行政复议权,规定公民、法人或者其他组织认为行政机关的具体行政行为侵犯其合法权益提出行政复议申请,除不符合行政复议法和条例规定的申请条件的,行政复议机关必须受理。

二是进一步完善了上级行政机关责令受理的程序,规定上级行政机关认为行政复议机关不予受理行政复议申请的理由不成立的,可以先行督促其受理;经督促仍不受理的,应当责令其限期受理,必要时也可以直接受理;认为行政复议申请不符合法定受理条件的,应当告知申请人。

三是为保障公民、法人或者其他组织的行政复议知情权,规定行政机关作出的具体行政行为对公民、法人或者其他组织的权利、义务可能产生不利影响的,应当告知其申请行政复议的权利、行政复议机关和行政复议申请期限。

四是为确保公民、法人或者其他组织依法申请行政复议,条例明确了行政复议申请期限的计算方法以及行政复议申请书应当载明的事项。

问:条例在改进审理方式、提高办案质量上有哪些新的规定?

答:一是健全了行政复议审查方式。条例规定行政复议机构认为必要时,可以实地调查核实证据;对重大、复杂的案件,申请人提出要求或者行政复议机构认为必要时,可以采取听证的方式审理。

二是增加了和解制度。为了有效化解行政纠纷,平衡利益,努力做到案结事了,条例规定公民、法人或者其他组织对行政机关行使法律、法规规定的自由裁量权作出的具体行政行为不服申请行政复议的,申请人与被申请人在行政复议决定作出前可以自愿达成和解。

三是增加了调解结案的方式。虽然行政复议法中没有规定调解制度,但行政复议实践中调解被大量地运用于处理行政争议的过程中,并且取得了良好的效果。为此,条例规定对行政机关行使法定裁量权作出的具体行政行为不服申请行政复议的案件或者当事人之间的行政赔偿或者行政补偿纠纷,行政复议机关可以按照自愿、合法的原则进行调解。

四是明确规定了行政复议中止和终止的适用情形,完善了行政复议审理程序。

问:条例在强化行政复议机关和行政复议机构的责任方面有何规定?

答:为了保障行政复议机关、行政复议机构切实履行行政复议法定职责,条例做了如下规定:

一是规定各级行政复议机关应当认真履行行政复议职责,支持本机关负责法制工作的机构依法办理行政复议事项,并依照有关规定配备、充实、调剂专职行政复议人员,保证行政复议机构的办案能力与工作任务相适应。

二是规定县级以上地方各级人民政府应当建立健全行政复议工作责任制,将行政复议工作纳入本级政府目标责任制。

篇2

关键词:技术创新行动环境变量

技术创新作为一种具有工具合理性的科技与经济相结合而一体化发展的结构功能连续统,乃是现代社会系统为满足其经济、科技与社会协调发展之功能需要而作出的一种系统结构功能分化的结果。技术创新不仅在微观上构成了企业为满足其生存发展所必须作出的主导性行动,而且在宏观上也逐渐显示出其巨大的社会经济效益,并构成了一种独特的社会结构功能层面。可以毫不夸张地说,技术创新“已经构成了一种至少从工业革命以来的社会转型的基础发动机”([1],p.13)。

正因为如此,自从熊彼特首次提出创新概念并建构了其作为一种经济发展理论的创新理论体系以来,技术创新就一直受到了学术界的关注,并对其进行了大量的经验研究、理论概括和统计测度,取得了丰富的研究成果和显著的社会效益。透过上述内容我们可以看到,由于技术创新主要是在经济与科技相结合的领域中得到生成和发展,故而首先主要是在经济学的理论框架下由技术经济学、科技管理学和企业管理学等学科作出了较详细的考察和研究。但是,随着对技术创新研究层次的深入及研究范围的拓展,而且也随着技术创新活动逐渐越出单纯的经济系统并在社会整体系统之中功能凸显趋势的增强,其所具备的社会行动性质和社会关系结构等非经济特征就远非纯粹的经济学理论框架所能涵括的了。而这实际上就是为对技术创新的社会学研究提供了契机,即对技术创新进行社会学研究的必要性。

从社会学的角度来看,我们可以对技术创新给出这样的解释性定义:技术创新是由创新主体(企业)所启动和实践的、以成功的市场开拓为目标导向、以新技术设想的引入为起点,经过创新决策、研究与开发、技术转化和技术扩散等环节或阶段,从而在高层次上实现技术和各种生产要素的重新组合及其社会化和社会整合,并最终达到改变技术创新主体的经济地位和社会地位的社会行动或行动系统。从这样一种定义出发,可以看到,作为一种特殊的社会行动或行动系统,技术创新无论其创新资源的获取与社会动力的提供,还是其社会运行机制的展开和社会功能满足方式的呈现,都总是离不开其社会环境的。因此,考察技术创新行动或行动系统的社会环境变量及其特征,就成为题中应有之义了。

在社会学理论中,环境是与行动相关联的。从社会学中行动或行动系统的概念来看,任何社会行动总是行动者与其环境之间的某种关系,而社会行动之所以具有区别于行为或“观念的流溢”的规定并从而具有客观的自主性正是从这一关系中得出的。一般来讲,社会行动具有主观和客观两个方面。与行动的主观方面即行动者相对应的有两个因素:①目的——行动过程所要达到的未来状态;②规范——与行动目的相一致的价值标准和行动规范。与行动的客观方面即环境相对应的也有两个因素:①条件——环境中不能为行动者所控制的因素;②手段——环境中能够为行动者所控制的因素。这四种因素的组合即构成了所谓的社会行动的“行动参照构架”。正是这种行动参照构架(又可简化为手段——目的构架或条件——规范构架)的形成,不仅从整体上规定了社会行动的基本特征,即社会行动本身是包含其环境因素的行动参照构架整体,或者说是一种行动系统,而且也规定了社会环境的性质,即环境是作为行动的客观方面而参与了行动参照构架的形成,环境是不能脱离行动而自在成立的。这也就是说,社会行动不仅是有目的的,而且它总是在一定的客观环境中进行的,这种客观环境一方面作为条件限制了行动的取向和范围,另一方面又为行动提供了手段或工具;行动者在其行动过程中不能超越于环境之外,但却能从环境中获取行动的手段或工具。同时,环境也不是自在和孤立的,而是在和行动的关联中存在着和发展着的;其对行动的条件限制和手段提供只有在和行动的目的相连接时才能成立,才有意义。更进一步地讲,环境只有在和行动的互动关系格局中才能获得自身的存在意义和价值,才能获得其与行动者相对应的独立性和外在性。行动者与环境之间的相互作用是以文化为中介的,文化的作用是为行动者提供了行动规范。

作为一种特殊的社会行动或行动系统,技术创新也必然具备上述的行动参照构架的特征。也就是说,在技术创新行动中,它必然要以其主观方面即技术创新的目的与规范同其客观方面即技术创新的手段和条件之间的关系来建构自己的行动构架。这一方面表明,技术创新行动不仅有着自己特定的目标指向,而且也必然存在于一定的社会环境之中并与之发生关系,它或者受到环境的限制而调整自己的行动路线和范围,或是从环境中获取技术创新的手段和资源以达成自己的行动目标,并在此过程中同时也参与了对环境的重建。另一方面则表明,要考察技术创新行动的社会环境,就必然离不开技术创新行动本身,因为环境已经成为了技术创新行动构架中的有机组成部分,对技术创新之社会环境的考察应以环境和行动之间的互动关系为出发点。但是,遗憾的是,在以往的对技术创新的研究文献中,不仅对环境因素的作用强调不够,而且即或有所提及,也只是把技术创新行动和其环境当作两个无内在关联性的分离系统来处理的。而从社会学的角度以社会行动参照构架为理论出发点来考察技术创新行动的社会环境变量及其特征、技术创新行动与其环境的互动作用关系以及由此引发的环境变迁的社会过程和机制等就更是殊见。因此,在本文中笔者将主要以技术创新行动之行动参照构架为理论基点,去考察技术创新行动其特有的社会环境变量及特征,而技术创新与环境的互动作用关系和环境变迁的社会过程及特征则留待它文中再作阐述。

从一般的意义上讲,技术创新行动的社会环境就是作为创新主体的企业所赖以生存和发展的社会大系统。社会系统是由多种相互作用、相互制约的因素集合而成,其中经济的、政治的、科技的、文化的乃至自然环境的等等因素,构成了社会这一复杂的有机体。因此,广义地讲,这些因素及其关系均可作为技术创新的社会环境因素而存在。但是,由于我们在这里考察技术创新之社会环境因素的理论出发点是技术创新的行动参照构架,这种行动参照构架中的环境因素或者作为创新手段为创新主体所把握,或者作为条件因素制约着创新目标的达成。这就表明,要确定技术创新的社会环境因素就必须从其与技术创新行动的关联性特征出发,才能从广泛的社会环境因素中获得技术创新之独特的社会环境因素的恰当的定位。从环境因素与技术创新行动的关联性或技术创新之行动参照构架出发,我们可以确定出作为技术创新行动之特定社会环境因素的几个变量,即社会物质资源、社会制度模式和社会文化背景等三个环境变量。

1.社会物质资源

社会物质资源是影响和制约技术创新行动的最基本环境变量,是社会环境系统中对技术创新行动的“硬性”约束要素。如果社会物质资源出现短缺,或者其与技术创新行动系统的互动交换关系发生障碍,则势必导致技术创新之行动参照构架中手段要素的比例减少而条件要素的比例增加,其结果,是在限制了创新主体对创新资源的有效获取的基础上也阻碍了技术创新行动的正常展开和顺利实现。

如果以文化的主层次结构的标准来看待技术创新行动之社会环境系统的话,则社会物质资源这一环境变量是居于该系统结构的器物层次,其和技术创新行动的互动作用和交换关系是最直接的也是最领先的。同时我们也可以看到,这种居于技术创新行动之社会环境系统结构的器物层的社会物质资源环境变量并非纯然是一种具自然物质性的要素的集合,而是一种包含了生产要素资源、人力资源、资金投入、市场需求和信息资源等在内的广义性社会物质资源系统。

生产要素资源包含了技术创新所必须的原材料和机器设备等,它是影响技术创新的社会物质资源环境变量中的最基本的成份。如果缺乏这种最基本的环境要素的供给,技术创新行动将无从谈起。在熊彼特的创新概念中就曾指出,所谓创新就是把一种从未有过的关于生产要素和生产条件的“新组合”引入现有生产体系之中,而其中的一种新组合形式即获得原材料或半制成品的新的供应来源的实现就是一种创新。由此可见,虽然生产要素资源不能涵括技术创新之社会环境要素的全部特征,但作为一种基本的社会物质资源性环境要素却是技术创新行动所不可缺少且必须与之发生互动关系的。

人力资源主要包括企业家群体和技术创新各环节所需的专门人才,它构成了技术创新行动的人才性资源环境。技术创新作为一种包含诸多运行环节或阶段的社会行动,其全过程的顺利展开和成功实现必须通过人的活动或行动才能完成;其各个环节、各个阶段的运行质量和速度都取决于从事该环节工作的专门人才的科技水平、创造能力和管理能力等的高低。企业家群体是技术创新的启动者、协调管理者和风险承担者,而技术创新各环节所需的专门人才则是创新能否正常运行和顺利实现的技术性保证。因此,如果技术创新行动系统不能同其人力资源环境要素发生通畅的社会交换和互动,则势必导致创新所需的企业家和各类专门技术人才的匮乏和枯竭,从而也必将导致技术创新行动的瓦解。在这一点上,美国著名经济学家T·舒尔茨也曾指出,在通过科技进步提高生产力的问题上,“资本的传统概念必须加以扩大,以便容纳人力资本”([2],p.1),“从分析的角度来说,如果有可能将所有不同形态的人力资本集中在一起,其作用会大大超过全部非人力资本”([2],p.2)。这种看法实际上是以一种经济学投入产出分析框架中的资本概念阐明了人力资源的贮备以及对其进行的投资对于技术创新和科技进步的重要性。

资金投入是技术创新的社会物质资源环境变量中又一重要的约束性因子。由于技术创新行动的高风险、高投入和高效益性质,从而决定了资金投入作为一种技术创新之社会物质资源环境要素的独立性和重要性。西方的一些发展经济学家曾经指出,投资是经济增长的一个关键性因素,因为根据哈罗德-多马模型,在一定的生产技术条件下,社会资本总拥有量与总产出之间存在着由资本产出系数所表示的关系;若资本产出系数不变,增量产出则完全要依赖增量资本投资。据此,他们认为,大规模的投资和由此造成的资本累积是使一国经济实现起飞的前提条件。不管这种纯粹的经济学增长模型的假设是否恰当,单从技术创新行动本身来看,如何选择合理的资金投入方向以及降低资金投入的风险-效益比,则的确是制约技术创新成功实现的前提条件。

市场需求既是促进技术创新的外部社会动力,也是技术创新之社会物质资源环境变量中的重要组成部分。从世界范围内的技术创新实践来看,企业技术创新的动力,在很大程度上来自于国内外市场竞争的压力。市场发育不健全,市场体系不完善,则以市场需求信号为主要表征的市场机制就不能有效地起到促进企业进行技术创新并引导其创新发展方向的作用。因此,在技术创新行动中,如何准确地把握市场需求的类型及其发展趋势,如何建构良好的市场体系和市场运行机制,从而把市场需求从技术创新行动参照构架中的条件取向转化到有利于技术创新的手段取向上,并形成技术创新行动系统和市场需求之间灵敏通畅的社会互动关系,乃是技术创新能否顺利启动和成功实现的重要保证。

信息资源是技术创新之社会物质资源环境变量中的又一重要成分。从信息论的角度看,技术创新行动实际上就是技术创新行动系统内部以及该行动系统与外部社会环境之间信息的输入和输出关系的总和。就技术创新行动系统和环境之间的信息交换来看,在创新的启动和决策、R&D、生产、销售和创新扩散等诸环节或阶段上,都存在着大量的信息的流动和交换活动。如果缺乏这种从外部社会环境中获得或输入的足够的信息资源,如科技发展信息、市场需求信息、地区和行业技术改造信息、技术引进信息等,则势必导致技术创新行动由于得不到适度质量和数量的信息保证或是无法作出决策而启动,或是创新诸环节之间联系纽带中断,或是创新产出过程受阻,或是创新扩散过程失效等。因此,在阐述技术创新行动的社会物质资源这一环境变量时,就不能只定位在人力、资金、市场或生产技术要素等物质性的成分上,还必须充分认识到信息资源的重要性和制约能力,从而充分发挥信息资源在技术创新行动中的触发作用、纽带作用以及创新资源集聚作用等。这实际上就是要求在技术创新行动中,必须谋求有效的技术创新行动系统与其社会环境之间的信息沟通,并建构出有效的沟通渠道。这种信息沟通的渠道大致有以下几种:①大众新闻媒介;②学术刊物和学术会议;③政府部门的信息;④技术市场;⑤行业之间的信息网络;⑥同学、同乡、熟人等非正式的人际关系网络等。

2.社会制度模式

在社会学看来,社会制度是“被历史地加以传递的外部社会安排以及在社会化过程中加以传递的内化了的社会价值”([3],p.316)。帕森斯则更明确地指出,“制度是规范的一般模式,这些模式为人们与他们的社会及各种各样的子系统和群体的其他成员互动规定了指定的、允许的和禁止的社会关系行为的范畴。在某种意义上,它们总是有限制的模式”([4],pp.144—145)。这就表明,社会制度作为人们社会行动和社会关系的制度化规范价值体系,是随着人类社会的出现而出现、发展而发展的。它在规范人们社会行动、实现社会进步以及必要的社会秩序的维系等方面都发挥着核心的作用。

从上述界定中我们可以看到,社会制度具有以下两个方面的特征:第一,社会制度具有相对于社会行动的外在性和独立性。社会制度是在人们为满足某种社会需要并维持社会秩序的整合过程中有意识或无意识地建构出来的;但社会制度一经建构出来,由于其组织人类社会生活的形式化程序和合法化价值,从而导致了它逐渐地同具体的人类社会行动相脱离而具有了外在性和独立性的特征。正如P.布劳所指出的:“社会制度构成一种历史现实,它至少部分地存在于人类之外并独立于构成社会的人类”([3],p.316)。第二,社会制度对人们的社会行动具有限制性和规定性。由于社会制度的外在性和独立性,导致其表现为一系列形式化的规则和程序,从而为人们的社会行动提供了一种限制性和规定性。作为制度的外在安排,这种形式化的规则和程序往往是由制度建构者或提供者通过强制性的方式建立起来的,从而也使得社会制度本身具备了一种强制性的力量。

对于技术创新行动而言,社会制度的这种外在性和独立性特征必然导致其作为技术创新行动系统的外部环境变量而出现;而社会制度的强制性和规定性力量则决定了它必然成为技术创新行动系统所必须面临的最为重要的环境变量的性质。作为技术创新行动的一种特殊的社会环境变量,社会制度或制度模式不仅为作为技术创新主体的企业提供了一种共享的行动规范,从而使企业之间或企业与其环境之间的互动和交换能够按照某种稳定的或可预期的方式进行,而且在这种互动或交换活动的制度化过程之中,它也历史地塑造出了一种企业之间、企业和社会之间的利益分配格局。企业在共享这一制度安排后果的历史过程中,随着其合法化和形式化程度的提高。会自觉或不自觉地对这种制度化安排付出不断的、大量的利益投入尤其是机会成本投入,并对其抱有长期的利益收益预期。由于这种在历史过程中所付出的成本投入-利益收益行为选择模式是很难更改的,因为更改意味着企业以往的成本投入可能全部或大部分作废,因此,在这一历史过程中所形成的利益分配格局往往具有很强的刚性,从而对企业从事具“更改”性质的技术创新行动构成了强大的障碍和挑战。这就正如帕森斯所说的,社会制度模式以及其所塑造出来的利益分配格局“它们在满足处于某种典型条件下的系统功能必要条件的意义上,维持一种稳定状态的条件。它们规定的限制使经济和其他方面的约束得以生效。这种限制一旦被打破,不仅会涉及利益的得失,还会涉及权力和义务的破坏和侵犯。”([5],p.90)对于企业的技术创新行动而言,其具体表现为技术创新行动的功能目标要求与企业既定利益分配格局之间的摩擦和冲突,表现为那些在技术创新过程中利益得失不同的企业或企业成员对由技术创新行动所建构出来的新的制度安排或原有制度安排的调整其社会认同方面的严重差异和分歧,等等。而所有这一切都构成了企业从事技术创新行动并由此建构新的行动规范和组织形式以及实现其制度化过程的严重障碍。

根据社会需要类型的分类标准,即根据社会制度满足人类社会需要和规范协调人们社会行动与社会关系的不同维度,我们可以把社会制度模式划分成如下类型:经济制度、科技制度、教育制度、政治法律制度、文化制度、宗教制度、军事制度、婚姻家庭制度及福利保障制度等等。其中能够纳入技术创新之行动参照构架中成为技术创新之社会环境变量的主要制度类型有经济制度、科技制度、教育制度、政治法律制度和文化制度等,而其他社会制度类型虽也可作为环境因素影响技术创新行动系统的结构、过程与实现,但较之于前述几种的影响而言则仅具有一种间接性和边际性,因而在一般情况下可以对它们存而不论。

同时我们还应该看到,社会制度这个词在社会科学或社会学中的使用其涵义是十分广泛且有较大差别的。从社会学的角度来看,它不仅指“由周密制定、易于确认和相对稳定的规范、价值观和法律控制的社会行为的各个方面”([6],p.298),不仅“指日常意义上在社会中出现的各种社会组织模式”([6],p.299),而且也指控制着社会生活的某些重要方面的制度领域或社会系统中各种独立完整的结构功能层面。上述社会制度的不同层面或维度均构成了技术创新行动必须面临且不得不产生和运行于其中的一种制度环境,而不论这种环境是表现在制度建构的发生学维度上还是表现在制度转轨的结构过渡维度上。新制度学派经济学家戴维斯和诺思曾对所谓的“制度环境”和“制度安排”作了区分,在他们看来,“制度环境”是“一系列用来建立生产、交换和分配基础的基本的政治、社会和法律基础规则”([7],p.270),而“制度安排”则是“支配经济单位之间可能合作与竞争的方式的一种安排”([7],p.271),它可能是正规的、长期的,也可能是非正规的、暂时的。其实,这种区分从社会制度之作为技术创新行动的社会环境变量来看,并不是一种制度之作为技术创新行动的环境变量和内生变量的区分,而只是表明了社会制度作为技术创新行动的环境变量其作用方式的正式性与非正式性之分,表明了在社会制度模式中正规的制度安排或制度化的行为规则同非正规的制度安排或非制度化的行为规则即所谓社会潜网的区分。但是,从这种经济学家对制度所作的区分中却可以启发我们看到,在技术创新行动中,由于技术创新行动本身也体现为一种新的制度规范或创新潜网的建构过程,而这种创新潜网作为更广泛的社会潜网之一部分往往对技术创新行动发挥着更直接更具体的影响。因此,同上述新制度经济学家不同,我们在阐述技术创新行动的社会制度模式环境变量时,应当更为关注这种社会潜网及其作用,因为不仅在现实生活中大量起作用的就是这一类行为规则,而且对于具创造性、新颖性和超前性的技术创新行动来说更是如此。

3.社会文化背景

社会文化背景是影响和制约技术创新行动的又一重要环境变量。前面已经指出,社会制度模式由于其外在性、独立性、强制性和规定性的特征而对技术创新行动发挥着重要的决定性的环境影响,它构成了技术创新行动赖以发生、运行并实现其社会化和社会整合的制度性依附。但是,我们还应该看到,技术创新行动中所依循的社会规范和社会价值并不完全是由社会制度来体现和承载的,也就是说,在技术创新行动的社会环境系统中还存在着一种无所不在且强有力的社会力量来补充社会制度模式在规范现实的技术创新行动时之所不及。这种力量不是一种与社会制度模式相对立的,也不能仅仅被理解成是社会制度模式的补充力量,而是一种包含社会制度模式在内的、更广泛、更深层的影响技术创新行动的社会价值规范体系,它甚至还成为了社会制度赖以创生、演变和发展的基本依据。这就是以文化价值规范为核心内容的社会文化背景。

在对技术创新行动的规范和制约中,社会文化背景作为一种技术创新行动之特殊环境变量具有两个基本特征:第一,作用方式的非正式性。社会文化背景对技术创新行动的制约作用或者说社会文化价值规范的功能发挥并不完全以正式形式为条件,不一定具有相应的正式组织或设备作为其实体性物质基础;但正因为其不具备完整的、正式的实体形式,才显示出其对技术创新行动的无所不在的制约力量来。可以说,它不仅广泛地影响着技术创新行动的各个环节和层面,不仅涉及了技术创新行动的具体行动方向、范围和路线,而且还深刻地影响着从事技术创新行动的企业家及相关人员的心理定势、思维方式和价值取向。第二,作用层次的内在性与外在性相统一。社会文化背景对技术创新行动的制约力量具有超越于单个技术创新行动主体之上的外在性,同时又具有影响每一个技术创新行动主体的内在性。前者指的是任何技术创新行动主体在进行技术创新行动的选择或决策时,不得不依从既有的文化价值规范,从而力求为技术创新行动的开启、展开和实现谋求一种普遍的社会认同;后者则指社会文化背景具有深远而广泛的历史经验和文化累积的性质并积淀在每一个技术创新行动者的意识之中,从而自觉或不自觉地影响其在技术创新行动中的具体表现。社会文化背景的这种内在性与外在性相统一的特征,体现了其对技术创新行动制约作用的张力范围,塑造了其对技术创新行动的既促动又限制的作用性质。

最后我们可以说,作为技术创新行动的社会环境变量之一,社会文化背景对技术创新行动的影响或作用虽不如社会物质资源环境变量那样直接,也不如社会制度模式环境变量那样具有决定性,但它却通过自己作用方式的非正式性和作用层次的内外统一性的作用特征为基础,以一种文化规范潜网的方式发挥对技术创新行动的功能影响,并填补了此二种环境变量对技术创新行动影响不及的作用真空地带。

4.技术创新行动之社会环境的特征

上面我们从技术创新作为一种社会行动其行动参照构架出发,阐述了作为技术创新行动之社会环境因素的社会物质资源、社会制度模式和社会文化背景等三个环境变量。当然,这并不是说它们就已经包含了影响技术创新行动的所有社会环境因素,而只是表明在和技术创新之行动参照构架的关联中它们被确立为技术创新行动之特有的社会环境因素的恰当性和重要性。但尽管如此,通过上面对三种环境变量的阐述,我们已基本上可以把握住技术创新行动其社会环境因素的主要内容和面貌,并且进而也可归纳出以上述三种环境变量及其关系为主体的技术创新行动之社会环境系统的基本特征。

第一,关联性。这是指构成技术创新行动之社会环境的各种要素或变量之间都是相互联系和相互依赖着的。社会物质资源的交换与获取离不开社会制度模式的规范限制和社会文化背景的价值影响;社会制度模式的规范性限制离不开社会物质资源的支持和社会文化背景的认同;而社会文化背景的力量也只有通过社会制度模式和社会物质资源为载体才能具体表现出来。应当强调指出的是,正是这种社会环境诸要素或变量之间的关联性,表征了我们前面把技术创新视为一种行动系统并以其整体性的行动参照构架作为考察其社会环境的理论出发点的正当性。因为,由于环境变量之间关联性的存在,使得技术创新行动主体在和任一环境变量发生互动交换关系的时候,都必然牵连着其他环境变量乃至整个环境系统的影响,如果不从系统的角度来把握技术创新行动的特征,不以技术创新行动的整体行动参照构架为理论基点来把握技术创新行动的社会环境的内容,就势必导致技术创新行动与其环境之间互动交换关系网络的离散,并最终导致技术创新行动其社会环境系统之结构和秩序的紊乱。

第二,层级性。从社会系统论的观点看,我们可以把技术创新行动其社会环境系统的结构划分成分别以上述三种环境变量为表征的三个层次,即器物层、制度层和价值观念层。其中,器物层是以社会物质资源表现出来的社会环境,制度层是以社会制度模式表现出来的社会环境,价值观念层是以社会文化背景表现出来的社会环境。同时,如果我们从技术创新行动与其社会环境系统之互动作用的顺序考察,也可以看到环境结构的很明显的层级性,即首先是技术创新行动和社会物质资源之间发生互动交换关系,其次涉及到社会制度模式,最后是社会文化背景。而反过来,则是形成一种作用调节的信息控制等级次序结构,即在信息方面社会文化背景制约着社会制度模式与技术创新行动的互动作用并限制着其互动关系的变化范围,而社会制度模式作为对扮演技术创新主体角色的企业的期望,又限制着其在和社会物质资源之间发生互动交换关系的动机、目的和决策过程。

第三,差异性。在技术创新行动中,由于存在着不同的创新行动主体,它们有着各自不同的目标取向、收益预期、行动方式和功能要求,从而决定了技术创新行动和环境之间的互动交换关系在形式和内容上会有差异,而这实际上也就表明了社会环境的差异性特征。对于不同规模不同类型的企业来讲,其可能采取不同的创新方式,或产品创新,或工艺创新,或组织创新。而对产品创新和工艺创新而言,其所面对的社会环境因素可能主要是社会物质资源和社会制度模式,而对组织创新或制度创新而言,其所面对的社会环境因素可能主要是社会制度模式和社会文化背景,等等。社会环境的差异性一方面可以为技术创新行动提供适宜的行动契机和行动方向,但另一方面也可能导致创新主体获取创新资源和手段的机会和位置的差异,从而导致创新主体之间在技术创新行动中的不平等竞争。

第四,动态性。这是指技术创新行动之社会环境随着时间的推移和技术创新行动的展开会处在变动不定的状态之中。首先,社会环境的各种要素或变量具有较大的可变性。一方面每一环境变量都处在其他环境变量所构成的环境中,为了自身的存在和发展,每一环境变量都将在获取资源的过程中不断改变自身的形式和内容从而表现出一种动态的适应过程;另一方面,由于技术创新行动本身也参与了其周转环境的构造与重建,因此由技术创新行动所体现出来的更新取向也必然导致环境变量的动态性发展。其次,各种环境要素或变量之间的结合方式或互动作用也不是一成不变的,而是经常地具有新的内容和新的结构。

最后,利用上述的技术创新行动的环境变量及特征的分析框架来对照中国现实的技术创新状况,可以看到在中国技术创新行动的社会环境结构的三个变量层次上,明显地存在着短缺效应、转型效应和迟发效应等三种环境变量的影响和制约,并形成了中国企业技术创新行动其社会环境结构的刚性特征。在某种程度上可以说正是它们阻碍了中国企业技术创新行动的顺利启动、运行和实现。因此,从理论上讲,要消除这种环境影响的障碍和限制,就必须在对技术创新行动的目标选择和具体操作上要有一种系统的观念,即不单是把技术创新行动同其社会环境看作是两个互无内在关联的系统,而必须是把环境因素纳入到对技术创新之行动参照构架的建构过程之中,从而通过行动建构系统的过程不断地把环境因素中的条件成分转化到手段成分中去,形成一种技术创新行动与其环境的共同创新和重建过程。

参考文献

[1]G.Dosi,TechnicalChangeandIndustrialTransformation,London,theMacmillanPress,1984.

[2]西奥多·W·舒尔茨:《人力资本投资——教育和研究的作用》,商务印书馆1990年版。

[3]P.布劳:《社会生活中的交换和权力》,华夏出版社1988年版。

[4]T.帕森斯:《现代社会的结构与过程》,光明日报出版社1988年版。

[5]T·帕森斯:《经济与社会》,华夏出版社1989年版。

篇3

关键词:道德失范;文化供给;制度公正

中图分类号:B8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3-2596(2013)08-0071-03

在当前转型时期的中国社会,道德失范是不争的事实,它表现为家庭美德、职业道德、官德和社会公德等诸方面的陷溺与危机。不过我们不能将其简单归罪于社会转型所遭遇的通则,因为自近代西学东渐和以来,中国社会的转型就不再是原系统内的自演变,而是“古”、“今”、“中”、“外”的整合运作,从而充满了复杂性和不可预期性,这无疑是对我们主观能动性的极大考验。而当代中国诸多道德问题的出现、凸显,正是衍生自这种复杂的社会转型因素。回顾以往,学界对社会转型时期道德失范的研究一度局限在伦理道德系统内部,过多强调对道德规范的研究与制定。然而道德绝不是单纯的、孤立存在的社会现象,它是整个社会生态中的有机组成部分,且与社会其他组成部分相联互动、彼此影响,因此,孤立的研究得不出真知,对解决问题亦是无济于事。只有将当代社会道德失范现象置于转型期间的社会生态中考察,才能找到造成道德失范的主因及其解决之道。可以断言,社会转型期的文化供给不足和制度公正缺失是导致当代中国社会道德失范的两大主因。

一、文化供给不足

目前有关道德失范的讨论多着眼在制度视域,而对伦理道德体系的文化供给(主要为道德形而上学的建构)重视不够,这表现为制度公正理论、规范伦理学一度为伦理学界所热捧。社会伦理道德体系的文化供给主要构成伦理道德体系的道德形而上学部分,这属于伦理道德体系自身的问题。道德形而上学作为一定社会伦理道德体系的基础部分,为整个体系中的伦理原则、道德规范等提供价值源泉,或者说合理性依据。因此,我们可以这样讲,如果一定社会出现普遍地道德失范,即道德不为人们所持守,从而失去其调节作用,那么我们就有理由怀疑其道德形而上学出现问题,或者说其合理性依据面临危机。

伦理道德作为一种社会规范体系是一定社会文化的产物,作为文化的一部分,伦理道德同文化其他子系统之间相互影响。从历史上看,哲学和宗教往往为伦理道德提供道德形而上学,以资建构伦理体系,如儒家伦理就离不开“性”、“命”之学,西方基督教国家的伦理离不开基督教神学,尤其宗教,为伦理提供了强大的支撑。据统计,即便在科学发达的今天,有的人数占全球总人口数的80%以上(无者主要在中国)。在西方社会,宗教伦理一直为维系社会稳定发挥重要的左右。即便在宗教处于弱势的中国传统社会,佛、道两教也为辅助伦理教化发挥了重要的作用。近代以来中国的文化转型仍未完成,难以为当代伦理道德系统提供强力的道德形上学支撑。近代以来,中国文化界的主流趋势是坚决与自己的民族传统文化决裂,走上了向“西”学的不归路。然而对一定国家和社会而言,其经济、政治和文化是一种相联互动的生态体系,三者间相互影响、相互供给。对异质文化的引进和学习绝非易事,首先有个文化理解问题,即须要从所引进和学习的文化的民族社会生态中来理解文化,洞悉其与所在民族社会中的政治、经济之间的关联;其次是本土化问题,即以本民族文化来转化、吸收异质文化。毋庸置疑,异质文化的理解和本土化是个艰巨的工程,而结果也往往使引进的外来文化改变了其原有的精神。而中国的状况是,一方面,传统文化遭到解构,并且这种解构未能得到现代诠释,虽然传统文化影响还在;另一方面,我们对西方文化的学习和引进也存在问题,从以往来看,多取实用主义态度,或是没有真正地进行文化理解而生搬硬套,或是利益集团根据自己需要来进行文化阐释,致使其精髓得不到彰显。以上种种说明,仍处在转型之中的中国文化难以为社会伦理道德提供道德形而上学的支撑,传统文化不能、西方文化亦不能,宗教更不可能。因此,文化的供给不足是导致我国当前社会道德困境的原因之一。

二、制度公正缺失

个体善和社会善是伦理学所探讨的重要课题,它所关注的不仅是个人的德性修养如何,以及社会制度的公正与否,更着眼于两者之间关系的探讨。社会善和个体善通俗言之,即世道人心问题,“世道”主要指社会运作体系,包括政治制度、经济制度以及意识形态等方面;人心主要是指个体的道德意识、道德修养和道德境界等诸方面,世道与人心这两者均可以善恶来评判。

社会善与个体善的统一是社会和谐的根本,二者之间相辅相成、辩证互动。但在其现实重要性上,社会善应优先于个体善,在此基础上的二者统一是实现社会和谐的前提和关键所在。社会公正的核心内容是制度公正,制度是人设计的产物,制度是否公平、正义,不仅取决于设计者和推行者的智慧,更受其个体德性的影响;制度一旦形成并发挥作用,又构成了社会伦理环境的重要部分,这对于生活于其中的社会公众而言无疑具有了先在性,它是个体德性生长的现实土壤。我们很难想象,在恶的制度下能够造就普遍的个体之善,除非宗教在这个社会有足够强大的影响力。因此,从个体德性培育和成长方面而言,社会制度公正应优先于个体的善。关于这点,马克思曾明确表达过:“必须使环境成为合乎人性的环境。”①只有在一个合乎人性的环境中,人性才能得以健康发展,毕竟人总是他所生活于其中的社会的产物。社会制度公正优先于个体善的思想在罗尔斯的《正义论》中亦得到有力论证,罗尔斯通过“无知之幕”的契约论方法得出了相同的结论。罗尔斯认为,社会的基本结构、基本制度决定着分配社会成员基本权利与义务的方式,决定着由社会合作产生的利益的分配方式,制度的正义状况直接制约乃至决定了社会成员个人的职责。不仅于此,罗尔斯还深入探究了个体道德感形成的心理机制,指出,一个人的友爱、同情、信任、正义感等道德心理的形成,都离不开“公正的制度背景”。②

由此,我们不难得出这样的认识:当我们在拷问社会成员是否普遍具备美德、相互交往是否合乎道德之前,首先应当问这个社会的基本制度是否公平、合理。因此,伦理道德在社会生活中作用的发挥有赖于制度上的有效供给,没有制度上的公正,不管这种伦理体系是如何的精致、动听,也多陷于空洞、甚至虚伪的说教,难以触动人的心灵并为人所服膺与持守。管子曰:“仓廪实而知礼节,衣食足则知荣辱。”孔子说:“不患贫而患不均,……盖均无贫。”都是有其深刻合理性的,它们均涉及到了制度公正与个体善的关系问题。孔子这句话中的“不均”,是指社会财富、利益分配制度上的不合理、不公正,其结果就是贫富差距过大,引起社会的不安定,恶化社会伦理环境。

当然,我们强调社会制度公正优先于个体善并非为个体的不道德提供合理性,毕竟所谓社会善仅仅是指社会基本制度的公正,况且制度的建构和执行还需人来进行,离开个体的善,就算再好的制度在现实操作中也有可能走向它的反面,背离了其真正的价值。社会善优先于个体善的意义在于,社会基本的公正可以为个体的生存、个体的德行健康成长创造良好的环境,毕竟环境对个体而言具有先在性,人的成长离不开环境的影响。

我国制度公正建设力度不够,我们在重视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的同时,并未对“制度文明”给以足够的关注,导致现实社会生活中制度公正的缺失。而离开制度公正建设的精神文明建设也很难有所成效,所以我们看到那些在会议和书面理论上的种种构想和愿景看上去都很美,而现实却常常具有反讽意味:精神文明建设并没有提升官德,官员腐败仍很严重;也没有提高公民道德水平,至今我们在社区看到的公民道德宣传还停留在不随地吐痰、文明排队、不讲脏话等这些最基本的道德要求上;也没有普遍提高公众的审美情趣并导之以正面积极的价值取向,庸俗、低俗、媚俗的事物受到热捧,许多大众传媒,尤其是电视传媒更是丧失了自己的社会责任,在利益驱动下,对追“俗”乐此不疲,诸如此类不胜枚举。因此,现实种种告诉我们,离开以公平正义为价值目标的制度文明建设,社会的道德建设很难取得成功。

因此,制度文明建设、制度的公平正义是实现社会道德风气纯良和社会和谐的重要条件,因此,王炼利女士所说的“全民的道德重建是中国政改的前提”③是值得商榷的。政改属于制度文明建设,确实与公民道德(精神文明)建设关系密切,但如前述,没有制度的善很难有普遍个体的善,制度善优先于个体善,因此我们甚至可以这样认为:中国政改是全民道德重建的前提。美国基督教哲学家莱茵霍尔德・尼布尔说的好:“社会不公正不可能单靠道德和理性的劝告就能够得到解决。社会冲突的真正根源在于社会权力分配不公正和由此而产生的经济分配的不公正,不消除这些不公正,就不可能消除社会不道德,仅靠教育启迪理性、行为矫正或调和冲突等是不行的。”④

三、结语

综上所述,一定社会中的伦理道德要为广大社会公众所持守,并发挥其规范调解作用,离不开该社会的文化和制度的双重供给。文化供给是内在的,为伦理道德提供道德形上学,即合理性依据,这种文化供给有助于人们对道德规范的认可,并进一步转化为内心的道德信念,形成道德自觉;制度供给是外在的保障,为人们形成良好道德品质、持守道德规范创造社会伦理环境。

文化供给与制度供给两者之间也是相辅相成的关系。一方面,一定社会制度公正建设都离不开其文化环境,均带有相应的文化特色,没有先进合理的文化很难造就公正的制度,即便确立了先进的制度也难以持守下去;另方面,文化诸多方面的发展及其社会功能的发挥也受制于制度对其的规定。而两者的互为补充、相互配合有助于社会伦理道德规范调节作用的发挥,这其中的基本原理就是要基本实现“德”与“福”的一致,即“善有善报、恶有恶报”。对于制度的不公正或不完善所引起的善恶因果链条的断裂和“德”“福”背反,足够的文化供给却能在一定程度上起到救偏的功效。如百姓常讲“头上三尺有神灵”,道教宣讲人人身上均有“三尸神”来记录善恶,以作为将来奖惩之依据,佛教讲“六道轮回”、“三世因果”来警戒世人要行善止恶。尽管在中国古代,宗教始终处于王权的统治管理之下,远不及基督教在西方社会的强势,但在辅助社会伦理教化方面发挥了重要的作用。

总之,笔者以为,造成中国当前道德困境的原因主要就是文化和制度对道德的双重供给不足,因此道德解困之道应主要在这两个方面着力,但对转型时期的中国社会而言,这两个方面建设,都是任重而道远的。

注 释:

①[德]马克思,恩格斯.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2)[M].人民出版社,1965.166-167.

②高兆明.制度公正论[M].上海文艺出版社,2001.

篇4

关键词:公平正义;行政民主;启示

一、罗尔斯公平正义理念的内涵

1.罗尔斯正义论的提出

通过对功利主义弊端的深刻批判,罗尔斯对应当建立什么样的正义观的观点什么明确:“我所要做的就是把以洛克、卢梭、康德为代表的社会契约论加以归纳并将它提到一个更高的层次上来。”因此,罗尔斯所依据的是传统契约论的方法,同时又部分倚重于直觉主义的正义观。正义即公平这种直觉观点将把正义的原则看作一种适当规定到原初状态中达成的原初契约的目标。

2.正义原则

罗尔斯正义原则的一般表述为:所有社会价值――自由与机会、收入与财富以及自尊的基础――都应平等地分配,除非任何价值的不平等分配对每一个人都是有利的。

二、公共行政与民主

1.基本概念

关于行政的定义就应当是:政府中的机构和人员为了政府运转的有序化和条理化以及社会运行的稳定和安全而做出的程序化、制度化行为选择的总和。现代行政也就是公共行政,指的是现代政府特别是狭义的政府管理社会公共事务。

民主一词源于希腊字意为人民。其定义为:在一定的阶级范围内,按照平等和少数服从多数原则来共同管理国家事务的国家制度。民主是以多数决定、同时尊重个人与少数人的权利为原则。

2.民主行政的意义

民主行政有利于提高公共行政的合法性。行政权力的行使不只取决于行政权力的强制性、支配性惩罚性,还取决于社会公众的同意。民主行政就是政府给民众更多的参与权、知情权,使公众参与国家和社会事务的管理,以求政府获得公众的认同,政府的权威具有合法性。

民主行政是控制政府失灵的有效机制。政府作为一种组织,他们的行为具有相当大的自由,他们有意或无意地为自身的“经济人”动机所左右,有可能依据自己获得的信息和个人效用最大化原则来决策,其结果必然导致政府决策的失败即政府失灵。因此,需要通过建立民主行政模式,加强行政监督,给政府以外在的制约,通过公众参与行政,就能避免政府的暗箱操作,以民主行政的方式克服政府失灵。

民主行政是社会稳定和繁荣的减震器。民主的宗旨就在于让公众自我管理,实现社的自治或是通过代表实现对国家事务的管理与参与。个人的意愿得以表达,满足人民参与社会事务管理的心理要求,从而避免了人们采取激进的方式表达自己对政府或社会的不满情绪。在一定意义上,民主行政为人民提供了宣泄不满的渠道。

三、正义公平理念对我国民主行政建设的启示

罗尔斯曾经指出,“正义是社会制度的首要价值,正像真理是思想体系的首要价值一样。一种理论,无论它多么精致和简洁,只要它不真实,就必须加以拒绝或修正;同样,某些法律和制度,不管它们如何有效率和有条理,只要它们非正义,就必须加以改造或废除。”

1.合理的阶层结构是法制建设的前提

当前我们的社会阶层结构不甚合理。合理的结构是我国法制建设的前提。社会最适宜形成中间大、两头小的“橄榄型”的结构。而我们现在的阶层结构形态还是一个洋葱型的,社会结构不尽合理与稳定,这是当前我国诸多社会问题产生的结构性原因。我们必须调整政策,制定法规,缩小两极分化的局面――极富和极贫的人数,扩大中间阶层的比例。这既有利于增强我们的执政合法性基础,又有利于我们的法制建设。

2.正义的制度是法制建设的保障

当前我们的收入差距继续扩大,就业形势依然严峻,弱势群体表达自己利益的能力不强。构建正义的制度是我国法制建设的保障。当社会制度根本不正义时,它就侵犯了人们的基本权利。社会主要制度不仅决定着个人的生活前景,而且是个人权利的制度保障。因此,必须加强制度建设,人类的幸福将以合理的社会制度为基本条件。我们的改革从某种视觉上看实际上是一种利调整的过程,制度建设是法制建设的保障。一个好的制度往往表现在它能容纳社会矛盾和冲突,我们的社会缺少的往往正是这样一种规范体系。

3.正义的分配是法制建设的基础

当前,我们的社会不平等与经济增长之间的逻辑关系发生了变化。建设法制社会,正义的分配是基础。“所有社会价值――自由和机会、收入和财富、自尊的基础――都要平等地分配,除非对其中的一种价值或所有的价值的一种不平等分配合乎每一个人的利益。”

当前,我们的基尼系数已超过了国际社会公认的警戒线,对于贫富拉大的事实必须给予足够的重视,不仅要做好第二次分配,还要在正义的分配制度上下工夫。一种分配制度是否公平、公正,不能单从分配方式出发,一种分配制度的优劣应从这个社会体系来衡量。任何生产要素的提供者都不应当侵占其他生产要素提供者的利益,否则,就违背了公平正义原则,必然导致新矛盾的出现和激化。

四、结语

每个人都有一种平等的权利,《正义论》中的这些论述带有强烈的平均主义的倾向,有助于加深我们对社会主义的一些价值观念的理解。同时,罗尔斯强调制度安排应该保证程序正义,才能保证相对公正的结果。

这些论述对于我国法制建设具有重大的理论意义和现实意义。法制建设必须强调制度的作用,应该努力建立一种规范而公开的制度,以制度来防止市场经济中的违规现象,以制度来保证机会的公平、程序的公平,保证每个人真正的权利,为每个人充分而自由的发展创造条件。

参考文献:

[1](美)约翰・罗尔斯著.正义论[M].何怀宏等译.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88.

[2]顾肃.罗尔斯正义与自由的求索[M].沈阳:辽海出版社,1999.

[3]亚里士多德.政治学[M].北京:商务印书馆,1965:245.

[4]姚大志.论程序正义[J].天津社会科学,2000(4).

[5]张康之,李传军:《公共行政学》,北京大学出版社,2007.7,

篇5

初二政治下册知识点总结有哪些?学习了政治以后才明白每个人都是独立的个体,每个人都有自己的隐私,我们不能干涉他人的私事,不打听、不传播别人秘密,共同阅读2021年初二政治下册知识点总结,请您阅读!

初二政治下学期知识点公平是社会稳定的“天平”

1、是我们社会生活追求的一个重要主题。

体现着人们对自由的追求、对权利的尊重、对自身力量的肯定。公平是在 中产生的。以为基础的合作才是良好的合作。

公平的合作,必然是 的合作。树立公平合作的意识,有助于我们顺利地,为社会作出贡献。不同时代,不同社会,不同的个体,面对不同的问题,对公平的理解都是不同的。

公平是相对的,其判定跟选择的标准有关,其实现跟当时的历史条件有关,任何社会都会存在一些不公平的现象。

2、你认为什么是公平?(你是如何理解公平的?)

答:公平,意味着处理事情要合情合理,不偏袒哪一方,不偏袒某个人,即参与社会合作的每一个人承担它应分担的责任、得到他应得的利益。

3、为什么社会稳定和发展需要公平?(公平对于社会稳定和发展有哪些作用?)

答:社会的发展离不开人的发展。有了公平,社会才能为人的发展提供平等的权利和机会,每个社会成员的生存和发展才有保障;有了公平,我们才可能通过诚实劳动,得到自己应得的东西,满足自己合理的期望,从而充分调动自身的积极性。这样,整个社会才能人人各司其职、各尽其能、各得其所,共同推动社会持续发展。

4、社会公平主要表现是什么?

答:社会公平主要表现是:社会为每个人的全面发展提供平等的权利和机会,并使每个人都能按照自己的劳动和贡献得到应得的利益。

5、如何维护社会公平:

(1)不仅要靠政府和各种社会组织的力量,而且要靠每位社会成员的努力。(2)树立社会公平意识,积极承担社会责任,学会维护自己的合法权益而又不侵害他人、集体和国家的利益等,是对每个社会成员的基本要求。

6、公平总受到一定社会条件的制约,任何社会都存在一些不公平的现象。

公平总是相对的,无论我们如何努力,都不可能达到绝对公平。我们只能为创造一个更加公平的社会做出不懈的努力。

7、面对现实生活中的不公平现象,我们应该怎么办?

答:应增强维权意识,善于寻找解决途径,采用合法手段去解决问题,以谋求最大限度的公平;当我们遇到不公平的事情觉得委曲困惑时,我们不妨调整自己的思维方式,理性地反思自己的价值观念;当我们见到不公平行为时,应崇尚公平,主持公道,同破坏公平的行为作斗争。

8、为什么合作需要公平?

答:①公平合作,能使合作者各司其职,各得其所,有利于个人的进步与发展。②公平合作有利于创造良好的条件,促进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健康发展。③公平合作能够满足人们的合理期望,协调社会各方面的利益,形成良好的人际关系,有利于社会的和谐稳定。

9、中学生应该怎样树立公平合作意识?

答:①在学校生活和社会公共生活中,积极培养公平合作意识;②要正视社会生活中的不公平现象,积极创造条件,促进社会公平更好地实现。

政治八年级上册知识归纳友好交往礼为先

一、礼貌显魅力

1、礼貌的含义:是处理人与人之间关系的一种规范,是人们在日常交往中应当共同遵守的道德准则。

2、礼貌的重要性

(1)礼貌是尊重的具体表现,是友好交往的道德基础。礼貌反映我们自身的素质,展示我们的风采。如果对人不礼貌,就会对人造成伤害,妨碍我们与人交往。

(2)礼貌是文明的体现,是自尊的需要。是否文明礼貌,表明一个人是否具有道德修养,影响到人际关系的质量和社会风气的好坏,关系到国家和民族的尊严。我们有了礼貌,就有了与人交往的亲和力。

3、我们对人有礼貌的主要表现

我们对人有礼貌主要表现在语言、态度和行为等方面。语言文明、态度亲和、举止端庄是与人友好交往必备的素养。

二、礼仪展风采

1.礼仪是一个人必备的素养

礼仪不仅仅是一种形式,而且是一个人、一个集体乃至一个国家精神文明的象征。我们必须具备良好的礼貌素养,使自己的言行举止符合礼仪的要求。

2.讲礼仪的意义(或讲礼仪的重要性)

⑴如果我们不讲礼仪,就可能伤害别人,使自己难堪,甚至无法适应现代社会。

⑵自觉做到讲礼仪,不仅仅关系到我们自身的形象,而且直接关系到周围的人,关系到我们的集体,甚至关系到我们民族和国家的形象。

⑶按礼仪要求去做,有助于我们进一步提升道德水平和精神境界,会使我们变得优雅可亲,更容易被人接纳。

3.社交礼仪:包括握手、接电话等。

靠学习、观察和思考养成。

4正确.对待传统礼仪:我们也不能拘泥于传统的繁琐礼仪,而应以科学的态度对待传统礼仪习俗,继承其精华,剔除其糟粕,把传统礼仪与现代社会的要求结合起来,做到与时俱进。

初二下册政治知识点总结一、正义是人类良知的“声音”

1.走进正义

(1)我们都愿意生活在正义中。期盼正义、维护正义,是所有善良人的共同心声。实施正义行为,不做非正义的事,是做人的基本要求。

(2)在社会进程中,凡是促进人类社会进步与发展、维护公共利益和他人正当权益的行为,都是正义的行为;凡是阻碍人类社会进步与发展、损害公共利益和

他人正当

权益的行为,都是非正义的行为。正义要求我们尊重人的基本权利,尤其要尊重人的生命权,公正地对待他人和自己。

(3)公正的对待,必须有正义的制度来保证。如果没有正义制度规则的支持,就难以实现社会公平。

2.社会发展需要正义

(1)我国相关制度的规定体现了正义,正义因制度而有保证。正义保障人民的生命和财产安全,使人民得以生存和发展,推动社会的进步。

(2)没有正义的制度就没有真正的公平。正义通过制度的调节来避免严重的社会分化,使得我们的社会健康、持续地发展,最终造福每一个社会成员。正义使得人与人之间的关系更为和谐。

二、自觉维护正义

1.遵守社会规则和程序

(1)正义和正义制度是面向全体社会成员的,我们都必须遵守制度、规则和程序。作为社会成员,我们遵守社会规则和程序,就是在维护正义。我们要从小树立以自觉遵守各项社会制度和规则为荣的意识,养成自觉遵守各项社会制度和规则的良好习惯,以实际行动维护正义。

(2)非正义行为,会损害别人的权利和机会,进而危害整个社会。面对非正义行为,如果选择消极的态度,就会助长非正义行为的扩散,最终损害的不仅仅是个人的利益。

2.做有正义感的人

(1)有正义感的人,会对正义行为表现出赞赏和崇敬之情,对正义充满向往和追求,会乐于把对正义的崇尚之情付诸行动。面对非正义行为,会产生不安、不满、愤怒等情绪,采取行动维护正义。只有有正义感的人、正直的人越来越多,我们的社会才会更稳定、更和谐。

篇6

关键词:中英文学 女性形象 差异化

引言

众所周知,中国古代女子大多都是以端庄、温婉、传统的形象示人,而西方的女子都多是偏有主见、刚强、勇敢等等形象。这都是由于中西方政治体制不同、经济发展情况不均衡的差距造成的。中国和英美文学作品中塑造出来的女性形象形形,但是不论其性格本身如何,这些女性形象对待爱情对待人生却有着显著的差别。下面我们就来分析下两种社会制度下成长的女性在爱情及人生上的差异化态度。

一、中国与英美文学作品中女性形象差异对比

首先,中国女性在婚姻爱情上的态度表现得含蓄、深沉,而英国女性则会更加勇敢、直接。不同的民族性格导致了中西方女性在表达爱情的方式有差异。深沉含蓄、温柔体贴是中国女性的传统美德,相比之下,西方女性则显得大胆、热烈而又执着。例如《皆大欢喜》中的女主人公罗瑟琳。她在逃往森林寻找父亲的途中,看见了爱人奥兰多为她写的诗歌。她足智多谋,通过施计来试探出爱人对她的感情程度。罗瑟琳这一大胆追求自己爱情的可爱女孩,深深地打破了那种在封建社会中女人软弱无能、男人附属品的形象。中国女性在这一点上远不如西方女性。

其次,英美国家的女性有着较强的独立人格,而中国女性深受三从四德影响因而有较强的顺从心理。有关男女平等问题的争论从古至今都没有停止过。女性一直在争取与男人有平等的人格地位。而英国女性追求独立平等要早于中国女性。《简・爱》女主人公简・爱是一个追求平等与自主的知识女性形象,通过这个受过良好教育但社会地位卑微的女子的思索和抗争以及简・爱曲折丰富的情感经历,我们可以体会到女人必须有独立的人格,自尊自爱,不依附于其他人才可以赢得别人的尊重和热爱,才会有真正的幸福。

对中国古代女性来说,一生都要受“在家从父,出嫁从夫,夫死从子”的封建教条的束缚。对于婚姻大事,更是要按照父母之命、媒妁之言来选择她的伴侣。

第三,英美国家女性形象自我意识较强,重自身情感,而中国女性则重社会评价和信义名节。西方女性这种独立的自我意识使他们在婚姻爱情上作出正确的选择。在《仲夏夜之梦》这部戏剧中,女主人公赫米霞是对爱情非常忠贞、敢于追求爱情自由的女性。赫米霞与拉山德彼此相爱,但是女方的父亲坚决反对。他试图促成赫米霞和狄米特律斯的结合,但也同样遭到赫米霞的拒绝。盛怒之下的伊吉斯将自己的女儿带到提修斯公爵面前,提修斯公爵告之他们以如下意见:按照雅典自古相传的法律,赫米霞必须服从父亲的意志。否则,要么披上修女的服饰终身不嫁,要么违背父愿而按律处死。不过赫米霞对这种封建旧礼教弃之而不顾,她最终顺从自己的真实情感和拉山德相守一起。《西厢记》中,崔莺莺在与张生一见钟情后,若按照西方人的思想会直接地表露自己,可她以考虑到这种结合会遭到社会上的非议和父母的反对,只能私下偷着约会。她的这种不敢直接说明就是考虑到了社会评价和信义名节。她受到自我意识的束缚。因而,西方女性形象着意于“我要怎样”,而中国女性形象则更多地注意“我该怎样”。

第四,作为英美女性形象普遍有着强烈的反抗精神,而中国女性形象就表现得较为懦弱。虽然在中英两国社会都存在不合理的社会制度,但英国女性和中国女性对待不合理的制度的做法却大相径庭。当代美国杰出的非裔女作家艾丽丝・沃克的代表作《紫色》,就是一部黑人女性意识觉醒的著作。它是一本向传统男权文化进行解构的女权主义文本。在小说中,沃克以黑人女性独特的视角,以书信体形式向读者呈现了女主人公西丽悲惨的人生境遇及在女性朋友莎格和苏菲亚影响和帮助下其女性意识的逐渐觉醒,并以强烈的女权主义意识向传统男权文化进行抗争,最终通过自己的努力奋斗获得人格的完整和独立,并为其他被压迫的群体开创一片新的天地。作为中国文学作品中的女性则甘愿当玩偶,一生都受父母、丈夫等人的摆布, 当面对应该主动抗争的事情也只是消极反抗而已。《孔雀东南飞》中,焦仲卿之妻刘兰芝,本可以与丈夫相处得很美满,可迫于婆婆的意愿最后投河自尽。

通过上面对中国和英美文学作品中女性形象对待婚姻爱情及人生的不同态度的对比,我们对中西方女性形象有所了解。造成这种中国和英美国家女性的这种差异,笔者认为是文化背景的不同,以及中西方的文化传统观念和社会生活方式的差异。

二、中国与英美文学作品中女性形象差异的原因

首先,造成这种差异的原因是受到了传统思想观念、道德观念的影响。中国社会的思想一直受到封建社会正统思想的影响。儒家思想的禁锢,纲常伦理道德的束缚,使得中国女性在婚姻爱情观上没有独立性、自由选择权和强烈的反抗精神。封建的礼教道德规范束缚着中国女性的一举一动、一言一行。封建统治阶级所规范的这些规范,完全使中国女性思想封闭,逆来顺受性格由此形成。女性在婚姻爱情上所受的遭遇及悲惨的命运都归咎于当时传统道德思想观念。从而也造就了她们那种含蓄深沉,缺乏自我意识,软弱、消极反抗的形象。

其次,中国和英美国家由于有着不同的社会制度,决定了中国与英美国家女性有着不同的婚姻爱情观。中国的女性社会地位相当低,经济上和政治上都没有什么权利。这种没有独立的经济地位决定她们只能处在从属地位。同时,在婚姻制度上,中国女性对自己的婚姻没有发言权,完全是“父母之命,媒妁之言”。相反的,西方女性却不仅可以接受良好的教育,而且拥有支配自己财产的自由。作为女性具有独立的经济地位,基督教的一夫一妻制,又为英美国家女性在婚姻生活中捍卫自身人格奠定了基础。而不像中国封建社会所奉行的一夫多妻制,使得女性的地位就更低,而且受到丈夫的虐待。即使她们反抗也是无能为力的。

三、 中国与英美文学作品中女性形象差异的态度

正因为在社会制度上的政治地位、经济地位以及婚姻制度上的差异,造成了中西方女性对待婚姻爱情的不同态度。一个社会的政治经济制度及婚姻制度,在一定程度上制约着社会的婚姻爱情生活。西方受资产阶级思想影响,中国受封建思想的影响,两种不同的思想,造成了女性对待婚姻爱情的差异。

曾有人这样说过:没有女性便没有文学。著名女作家冰心说:“世界上若没有女人,这世界至少要失去十分之五的‘真’,十分之六的‘善’,十分之七的‘美’。”女性作者认识自己人生价值的固有思维定式得到诸多男性作者的认同,大家都热情描写女性,关切妇女的切身问题。的确,在世界文坛上,在古今中外作家的心灵和文艺作品中,女性形象占据了重要地位。在19世纪以来的英国现代小说中,女性,尤其是知识分子女性数量较多,有的人物形象非常丰满,而在现代小说中知识分子女性形象得到嬗变、演进,她们在文学史上呈现出渐变的轨迹。在这里我们以《简・爱》为例,《简・爱》是19世纪英国著名的女作家夏洛蒂・勃朗特的代表作。女主人公简・爱,男主人公罗切斯特,他们两个是互相吸引的,首先正视自己内心所向的是男主人公,但他不知道女主公有没有同样爱上自己,所以,男主人公故意在女主人公面前说他要结婚,女主人公就急了,终于说出她爱他,到了结婚当天,因为某些原因导致女主人公悄悄离开。过了不久,男主人公家失火,一段时间后,女主人公无意当中知道男主人公因救火而残废。这时,女主人公才真正正视心中所向,衡量后,她决定主动去找男主人公,说她要留在男主人公身边,那时,男主人公不想耽误女主人公而叫她离开,但女主人公当时说:“我现在已经有钱了,是一个独立的女人了,我想上哪就上哪,想在你家附近建房也是用我的钱……”后来,故事以一个美好的结局收尾。在作品中作者对英语语言的运用与她对英美两国生活的熟悉是分不开的,尤其是在当下这个社会环境下,人们已经在很大程度上摆脱了为了情“生者可以死,死可复生”的想法。作品中的简・爱是个性解放和对爱情自主追求的真正代表,并且她最终取得了胜利,唱出了当时社会女性主义反抗取得胜利的凯歌。

笔者通过英美文学中对女性形象刻画的典型形象简・爱的详细讲述,以及西方文学史中女性地位的重要性。首先说明女性在英美文学中的分量的重要,并且这种分量不只是其在文学作品中充当的角色而已。西方的文化、宗教、法律等等近代的许多改革,都是和女性密切相关的,这里面有社会形态问题,有禁欲思想的解放问题,而女性在这里面是很重要的一个角色,因为很多现实社会问题都和女息相关,用她们塑造文学中要表现的形象再合适不过了。所以很多的英美作家都会在自己的作品中来极力塑造一位女性形象,其目的是有很深用意的,在文学作品中表现的形象时可以影射到当时社会文化的。可以这么说,英美文学作品中的女性,代表的不仅仅是作品中的她,更是整个社会的折射。

结语

总而言之,要想了解英美文学,就要解读英美文学作品中的女性人物形象,而要了解这些女性形象,则要根据人物的处事方式的差异、小说中其他角色对她的评价及态度、作者对女性形象的感情偏好来综合研究,并结合当时的英美社会背景和文化背景,快速了解文学发展脉络,进而更好地掌握英美文化中女性主体意识的构建。语

参考文献

[1]孙作顶.浅析莎士比亚早期作品的女性形象[J ].聊城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6(03).

[2]解修龙.浅析《简爱》的爱情观[J].民办高等教育研究,2010(03).

[3]庄冬文.从简・奥斯汀到夏洛蒂・勃朗特――英国文学中女性主义的发展轨迹[J].电影文学,2010(04).

篇7

一、专门性和制度化建设的重要性

对某一行业来说,专门化表现在这个行业在某领域的特殊性,即专业。所谓“专业”,在社会上直接表现为具有某领域方面的专业知识和技能,而专业人士是指将自己在某方面专门的知识提供给他人以获利的人。某一行业的专业化是指行业的整个动态的发展过程,专业化的高低表现了整个行业发展的快慢,专业化的最终目的是更好地满足客户的要求,进而维护客户的利益。所以,专业化的重要性在于对整个行业水平的提高。而“制度化”在某方面指的是对某一行业的约束和规范,对某一行业的制度化指的是建立一个稳定运行的体系并保证体系在运行过程中能够切实符合计划所要求,并且没有片面性、间断性等缺点。对任何行业来说,制度化建设都尤为重要,它不仅可以对整个行业进行统筹规划,也能促进整个行业的信息对等,实现行业的全面、全部、全程发展。

二、职业教育教师专业发展的专门性

职业教育教师的专业发展的专门性体现在职业教育的专业化上,由于职业教育对专业领域方面的要求比较严格,造就了职业教育教师的发展在教育领域发展的专门性。职业教育教师专业发展的专门性也就是专业化的体现。由于现代科学技术的进步,知识的更新速度越来越快,许多专业领域对知识的要求进一步提高,为了满足社会需要,加强职业教育教师的专业性来保证输出人才的专业性刻不容缓。职业教育的专业化发展目的是培养出一线的全面复合型人才,来满足日益发展的社会的需要。为了实现职业教育教师专业发展的专门化,可以采取以下措施来促进教师专业的发展。首先要从政策方面颁布适合职业教育教师培养标准的政策来实现职业教育教师培养的基本要求;其次,要对学校实行全新的管理模式,为教师的培养提供良好的环境;最后,职业教育教师也要从自身出发,不断完善自己,来实现自身素质的提高。有了这些措施做基础,才能更好地实现职业教育教师行业的专门化发展,实现整个职业教育教师队伍的知识储备和素质水平的提高,实现符合我国当今发展现状的全方面、高层次的复合型人才的培养。

三、职业教育教师专业发展的制度化建设

职业教育教师专业发展的制度化建设指的是对所有教师能力的发展进行规范化管理,以提高整个教师群体的专业技能和素质水平。制度化建设需要很严苛的条件:要以相关政策为基础,还要具有专业的培训体系,以及独特并适合当前发展的体系模式。其中模式的选择最为关键。而我国职业教育专业所缺乏的就是适合我国现状的体系模式,其原因主要分为以下两种:一是旧有模式无法满足需求而新模式发展不够完善;二是社会对职业教育教师专业的要求有了新的高度,现如今的模式有点捉襟见肘。职业教育的制度化建设应当在符合当今社会制度的基础上具备全面发展、自主建设、系统化发展的特点,为了更好地发展,我们要做到全方位覆盖、建立与当今发展状况相符合的人才培养模式,改善不合理培养要求,从而做到职业教育教师专业发展的制度化建设,培养出更适合我国发展的职业教育教师人才。

四、结束语

篇8

要引导语文教学走出课堂,注重学生课内外知识的融会贯通。语文课堂教学打破了死扣书本、烦琐地分析课文的局面,重视学生对课文的感悟,重视学生有意识地查找资料的能力,重视学生能够有效地把已有资料运用到理解课文的过程中去,从而利用自己已有的课内外知识去理解课文。这些都是在明确地要求培养学生的信息素养,以促进学生适应信息社会。

当然。语文教学提倡学生查找资料,课内外知识有机结合起来的时间还不长。因此在实际的教学当中。特别是课堂阅读教学中,学生对于信息的收集与处理还不太熟悉。比如,一些学生不知去哪里查找资料,不知查哪些方面的资料;一些学生查到资料后,不知道哪些对自己有用,哪些对自己没有用;课堂上回答问题时,常见学生拿出自己查到的资料照本宣科地机械宣读;常见学生能够选出相应的资料,却无力针对资料谈自己的理解等等。这些都在提醒我们:系统全面地培养学生的信息素养迫在眉睫。结合我平时在语文课堂教学中的做法,我认为培养学生的信息素养可以从这几个方面来进行:

(一)、着力处理信息能力的培养

教师在教学中,向学生灌输信息资源的概念,引导学生认识利用信息资源的重要性,并对于积极查找信息资料的学生进行鼓励,经常这样,会在班级内形成主动去查找信息资料的氛围和良好的意识。当我们学会了《雨中登泰山》一文时,我对学生说:“同学们,学了这篇课文,我们知道了泰山是全国闻名的旅游圣地,但是你们知道在我们中国著名的“五岳”吗?你们想知道这五大名山其他四个叫什么名字吗?那它们为什么被称为“五岳”呢?去查查资料吧,下节课告诉我们大家好吗,看谁知道得最多。短短的几句话,明确了查找资料的内容,也极大地调动了学生的兴趣。

(二)、探究信息的获取途径

我们提出了这些问题,那学生到哪些地方去查找信息资料呢?这一步同样需要教师的引导。学生收集信息的主要途径有:(1)到图书馆查阅相关书籍资料;(2)在家庭藏书中寻找;(3)到书店查阅;(4)从报刊杂志上了解;(5)从广播电视节目中收听收看;(6)向他人咨询等等。在信息社会的今天,学生还可以去网上浏览查找信息。

(三)善于进行信息的加工和表达

篇9

关键词:区域公共管理制度;创新;问题

一、引言

区域公共管理制度的产生依托于经济的高速发展,所以该制度与经济息息相关,但是我国目前仍旧存在法律不健全、各区域政府缺乏合作精神以及评价体系不完善等诸多问题,这对区域公共管理制度的推行是非常不利的,所以政府需要结合实际情况对该制度进行创新,达到促进我国经济发展的目的。

二、对区域公共管理制度进行创新的必要性

在经济高速发展的当今社会,随着社会改革的不断深入,社矛盾开始逐渐显露了出来,其中最重要的是我国各区域间经济发展的不平衡。其一,由于我国地理环境的限制,东南沿海地区与西北内陆地区的经济发展水平差距越来越大;其二,东北等老牌重工业地区由于产业结构相对落后,开始由发达区域向问题区域转变;其三,沿海地区与山区的经济差异越来越明显[1]。为了防止由于上述情况继续发展而影响我国经济发展的进程,就需要政府通过对区域公共管理制度的创新,加强各区域间的沟通和联系,从而进行高效的区域公共管理。

三、区域公共管理过程中存在的问题

(一)行政区行政

我国特有的组织行政化体制与其他国家具有一定程度上的差异性,该体制的特点在于将行政化作为组织的目标以及权力的来源,这样做的好处在于可以促进组织的高效运行,加强各政府的沟通和合作,但是由于我国各行政区均具有极强的经济独立性,而相关的政府对于独立管理经济的权力又非常看重,所以这对于加强各区域的联系,构建和谐平等的区域关系是很不利的,久而久之,会降低政府的工作效率,最终阻碍我国经济的发展[2]。

(二)法律不健全

法律作为一个国家或地区发展过程中的重要准则,其重要性不言而喻,因此,在政府对区域公共管理的制度进行创新时,必须要有与之相关的法律作为行事依据,若有创新的内容不符合法律规定的情况出现,那么该创新就是毫无意义的,同时也是无法实现的。但是由于我国在区域公共管理制度方面几乎没有颁布任何相关的法律,这就导致政府在对区域公共管理制度进行创新时,缺少法律的支持,同时,由于政府负责人的综合素质及水平参差不齐,又没有相关的法律对其进行约束,所以在负责人针对区域合作制定方案的时候,会出现过于随意,或是方向错误的情况,这对于促进我国经济的发展是非常不利的。

(三)缺乏合作精神

目前,我国各区域政府在对区域进行公共管理的问题上与其他主体缺乏最基本的合作意识,随着社会的发展,我国区域公共管理的主体由最初单一的政府逐渐向包括私域组织以及第三部门在内的多元化趋势转变,但是由于许多政府部门的理念相对落后,这就导致了其他主体无法参与到区域公共管理的过程中来,另外,各政府在区域公共管理的问题上也缺乏相应的合作意识,所以当各区域由于管理的问题产生矛盾的时候,政府间无法及时通过沟通共同制定相应的解决方案,长此以往,非常不利于各区域的共同发展。

(四)评价体系不完善

完善的评价体系对于促进各区域经济的发展有着极其重要的作用,而目前我国针对某个区域或是政府的工作绩效进行评价时,通常将该区域的GDP水平作为衡量绩效好坏的唯一标准,这种评价体系过于强调区域的GDP水平,会导致政府为了提高自己所在区域的GDP水平而浪费公共资源的情况出现,所以,制定一套完善的评价体系,可以在很大程度上加快我国各区域的经济发展[3]。

四、区域公共管理制度进行创新的方向

(一)转变政府理念

在现阶段政府应当以促进各区域的和谐发展,以及加强区域间的合作为主要的工作目标,所以政府的理念也应当向协调区域发展的方向转变。由于行政区行政对我国进行区域公共管理非常不利,这就要求政府及时的转变自身的治理理念,在最短的时间内将行政区行政带来的不利影响降到最低,这样才能够进行高效的区域公共管理。政府若想要对自身的理念进行转变,首先需要摒弃相对落后的传统理念,然后结合我国的国情进行创新。传统理念的落后性主要表现在管理主体单一和管理权力单向两个方面,针对管理主体单一的问题,随着区域经济的发展,其管理主体由最初的单一性开始向多元化转变,所以政府需要加深对于管理主体多元化这一趋势的了解,和私域组织以及第三部门的相关人员共同肩负起管理区域经济的职责,而针对管理权力单向的问题,则需要政府建立权力相对分散的多元化管理机制,通过对区域公共管理中区域的划分,明确主客体间的关系,这对于促进区域间的合作是非常有利的。

(二)完善制度建设

由于不完善的社会制度会阻碍对区域公共管理制度的大力推行,所以完善社会制度就成为了政府进行区域公共管理工作的首要条件,而想要对政府的制度进行完善,需要通过约束和激励的方式将各区域相联系。在完善制度的过程中,例如共享信息、出口外贸等公共政策是需要相关人员特别注意的,除此之外,在经济范围内,政府应当将协调区域发展作为出发点,对与之相关的规则进行修改或完善,达到将各区域之间壁垒的影响力最小化的效果,实现各区域经济和谐发展的最终目标[4]。而在社会范围内,政府应当将对各区域起到管理作用的制度进行高度统一,让各区域在实现利益共享的同时,也肩负起共同的责任,为区域公共管理制度的推行奠定良好的基础。

(三)促进区域合作

随着社会的发展,区域公共管理制度的重要性开始被越来越多的人所熟知,想要提高区域公共管理制度的可行性,就需要政府从我国的国情出发,学习各国的先进经验,并且吸取相应的教训,通过制度化的方式将中央、政府和市场这三个进行区域公共管理的主体相连接,增强三方的合作意识,通过合作的方式对区域公共实行开放式管理,加快区域公共管理工作的质量和效率,最终实现促进各区域协调发展的目标。

(四)改进评价体系

由于参与区域公共管理活动的工作人员是在对政府工作的最终绩效进行评价时的主体,所以,将对工作人员的业务成绩以及工作成果进行综合评价作为主要判定内容的政府业绩评估体系是当今社会最有效的评价体系之一,通过该体系对工作人员进行评价,可以使上级部门对工作人员的工作态度、业务成绩和工作成果有一个全面、准确的了解,同时,上级部门也可以通过该体系所提供的真实有效的数据进行干部的选拔或提升[5]。

五、结论

综上所述,随着社会的不断进步,传统的区域公共管理制度已经无法适应我国的发展,这就要求国家和政府结合我国的实际情况,对区域公共管理制度进行及时的创新和发展,通过高效的区域公共管理工作,达到促进我国经济发展的最终目的。

参考文献:

[1] 周建鹏.我国区域环境治理模式创新研究[D].兰州大学,2013.

[2] 吕翔.区域冲突与合作及制度创新研究[D].南开大学,2014.

[3] 王祺龚.关于区域公共管理的制度创新分析[J].商,2015,46:93.

篇10

关键词:农村学校 体育教学 制约因素 改变策略

素质教育的全面提高,包括思想理论的正确认识、文化水平的丰富充实和身体健康的达标程度。但是出于偏僻农村的初级中学体育教学受到诸多因素的制约而重视不足;因此,发展提高的速度受到影响;现在就农村初级中学在体育教学中普遍存在的现象,根据多年的教学经历提出一些改变策略,仅供同行参考并与同行交流。

一是对体育教学的重要作用认识不足

当代伟人曾经指出:“发展体育运动。增强人民体质。”,这就说明了体育锻炼与体育运动的重要作用;新课程改革理论也认为在运动参与、运动技能、身体健康、心理健康和社会适应五大内容中,一要以运动为主导,二要以健康为目的;社会底层的呼声更是亲身经历的经验:身体是生存的本钱!没有好的身体就不能从事更好的工作,而好的身体来自于运动、来自于锻炼,最终来自于高度重视。在全国性的全民健身活动日益高涨的今天,体育锻炼的最初意识应由学校开始;“万丈高楼平地起”!从小学到初中再到高中直至大学,体育锻炼是绝不可少的一门课程,缺少了,我们的经验和教学素质就不会提高,也就不能提高,也就不会全面提高;我们可以这样讲:体育健儿是从小开始锻炼的,是要经历十多年坚持不懈、坚忍不拔的努力得到的;学生在初中阶段,正是学知识长身体的关键年龄,也是加强体育锻炼的最佳时刻,应该得到家庭、学校和社会的高度重视。

二是课改理论的重要意义领悟不够

新课程改革理论对体育课程和体育锻炼制定专门标准和要求,是对体育课程和体育锻炼的高度重视,我们应当对这次改革理论认真学习、深刻领悟、全面掌握,明白思想、文化和身体素质相互之间的必要关系、必要作用和必要意义,三者是缺一不可的、不能偏废的,更不能置之不理;因此,只有三样并举才能够全面发展;由于体育与健康课程具有关联性,一线体育教师要在教育学生过程中以新课程改革理论为纲领,结合实际实践经验,制定符合本学校实际的教学目的、要求和所要达到的预期效果,按照初级中学学生年龄阶段探讨教学、总结经验,要改变过去那种“体育不在升学考试范围之内”、“体育不影响绩效工资”、“体育没有多大出息”等等陈旧思想、狭隘意识和单纯理念,要从培养体育人才造就体育精英的长远意识去思考,要运用多种方式方法激发学生热爱体育课程、热爱体育锻炼、从而热爱自己的身体、从而参与体育运动,要克服资金不足、器材不全、认识不明的缺陷,要对学生的健康负责、对教学的效果负责、对新课程改革的作用负责。

三是对自身职业的教学工作尽责不强

身为教师要在走进教育教学的第一步,确立终生从教、搞教育、搞好教育的坚定信念、崇高思想和宽阔境界;要热爱本职工作、要热爱学校、要热爱学生、要尽职尽责、要不断学习充实自己、要明确认识体育教学对学生身体健康的重要性;根据新课程改革理论的要求,既要做到教学的统一性又要发挥学生的自主性和特长,营造教学氛围和良好环境。

根据农村初级中学体育教学的诸多弊端,思考改变的策略,实现体育教学适应新课程改革理论的要求与社会发展变化的需要。

首先是吃透课标、熟悉教册、研究学情

新一轮基础教育改革的实施、实践和发展,给从事教育教学工作的教师提出了更高、更严的要求,是让每一个教师适应教育教学改革、促进教育教学改革和完善教育教学改革;在教册的熟悉程度上,教师必须独立思考、互相交流、取长补短,以立足本土为原则灵活多样改变教学目的、方法和思路,重视探讨、总结和研究教学以后的效果,准确把握教册、教案、参考在教育教学中的作用;教师要能够了解自己的学生,了解每一位学生的思想状态、生活习惯、文化程度、家庭环境和喜爱兴趣,有的放矢、因材施教、关注个体、提高整体、找出区别、全面发展。

其次是改变观念、明析意义、热爱职业

教育教学改革其本质就是改变过去陈旧的、不适应时展的教学方法,而核心是改变教育教学观念(观念指的是思想意识,思想意识指导工作行为),原来的观念不能改变就进入不了教育教学改革的状态和境界。其实体育教学也就不是单纯的体育锻炼和体育活动,它是世界体育强国的荣誉的来源,是一种热爱自己身体、热爱社会制度和热爱伟大祖国的政治高度——因为一个人热爱自己的身体想有一个健康的体质就能够积极参加体育锻炼、热爱社会制度就会想到以健康的体魄为社会创造财富、热爱伟大的祖国就能够想着以体育特长为国争光;作为体育职业的体育教师,热爱职业就能够做好本职工作、就能够热爱学生、热爱学校,会为培养更多合格的人才而努力工作。

最好是适时探讨、总结经验、不断学习

新一轮基础教育改革理论认为:教师要做“教育家”不要做“教书匠”,这就需要在实际的教学工作中把所学的理论付诸于实践,在实践中探讨思考、在思考中总结经验,然后上升到理论高度;经历了这一连续性的过程,每一个教师都会找到自己的不足。古人说“学然后知不足”,只有再继续学习才能补充不足,当“学习——实践——认识”后任然感到不足时“再学习——再实践——再认识”,这样不断提升不断积累,就能丰富多彩、就能成为“专家”;有人说“入门比海深”,体育教学也不例外:体育教练来自于体育明星、体育明星来自于体育人才、体育人才来自于体育锻炼、是在不断学习、锻炼中进步和不断成长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