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资源管理重要性范文

时间:2024-01-09 17:34:18

导语:如何才能写好一篇水资源管理重要性,这就需要搜集整理更多的资料和文献,欢迎阅读由公务员之家整理的十篇范文,供你借鉴。

水资源管理重要性

篇1

关键词:人力资源开发;水利建设;工程管理重要性

一项水利工程从项目初期规划设计,到工程建设施工过程中质量控制,以及后期的工程验收和工程运行管理,在这一质量管理与过程控制全过程:没有人来制衡;没有专业人才的监督;没有机制灵活的人才资源开发和配置参与的水利工程建设和管理。很难想象水利工程建设和管理如何有序进行,更难谈及发展。

一、水利事业和工程建设管理中的人力资源开发

1.构建战略眼光树立人才强水战略来保障水利工程建设和管理提升

人才是强水之本,拥有怎样的人力资源,决定着水利工程建设管理水平落实到何种程度。科技强水、政策活水、归根到底离不开人才强水,这不仅要求我们重视人才的作用,更需要将水利人才开发提到战略层面上,真正把人力资源作为第一资源,用战略眼光审视水利人才工作。转变传统理念,把水利事业发展依靠人才、依靠人才发展作为重要关注点。把培育好、开发好、利用好人才这一第一资源,形成水利人才辈出、人尽其才的生动局面。切实有所作为投入水利工程工作关键而紧迫的任务当中去。

2.确立人力资源人本优先发展确保水利工程事业良性的发展格局

思路决定出路、格局决定结局,十年树木,百年树人,水利人力资源开发是早一天播种早一天收获,先一步布局先一天赢得主动的重要筹码,容不得半点迟疑,在人才优先发展上稍一迟疑,就容易错失水利发展机遇。水利发展绝不是“瞎子摸象”、想到哪一部分做到哪一部分,出现哪些问题解决哪些问题。而是需要主动,需要从全方位考虑,超前判断。正确决策,需要水利人才能对水的资源、环境、生态功能做出判断、提出规划。需要大批既懂力学、工程学的专门人才,也需要大批懂水环境、水生态、管理、社会、经济、法学、规划类的专门人才。针对目前水利人才实际,要落实好和推进水利工程建设和管理的科学发展观念理念。还必须全面规划人才发展格局。做到人力资源优先开发,人才结构优先调整,人才投入优先保证的人才发展格局,才能构筑起水利工程建设管理新的水平之路,实行具备战略高度的人才结构优先调整,也是水利事业提升整体管理的必备条件。

3.营造良性的人才工作环境,统筹把握好水利工程建设和管理各个环节

曹操“唯才是举”以昌魏、刘备“求贤若渴”方成蜀、孙权“得人者昌”以立吴。良好的用人环境是成就事业的基石,古代历史小说的演绎如此,今天的社会现实如此,水利工作和水利工程建设和管理要求亦如此,形成良好的人才工作环境是水利人力资源开发支撑“水利科学发展观”取向的应有之义。这要求在政策、制度、氛围上为育才引才聚才用才培育环境。

①首先要重视育才环境,开发好现有人力资源。水利人力资源开发要以终身教育为理念。大力实施人才知识更新工程。形成全员育人、全方位育人、全过程育人局面,育人要讲求方法,多增加脱产培训,使育人不落为形式主义,浪费教育资源;

②要重视引才环境,有今天不来引,明天就引不来的引才意识,提前谋划人才引进,不拘一格引进人才,用好我市“加快引进高层次人才实施办法”和“创业创新领军人才集聚工程”政策优势,立足政策引进人才;

③三要重视聚才环境,一切以需要为要,建立合理的人才储备制度,不造成人力资源浪费;最后是用才环境。科学发展以人为本,人才发展以用为本,用人当以人尽其才为要,人尽其才则百事兴。要形成德才兼备、任人唯贤的用人环境,公平公正公开、竞争择优的用人环境。真正把适当的人放在适当的位置上,坚持“生才贵适用、慎勿多苛求”,不舍长就短,最大限度的保障全才有全才的用处、偏才有偏才的用处,形成良好的用人环境。

④要辩证看待育才引才聚才用才之间的关系,做到育才引才聚才不可偏废、厚此薄彼,用才紧紧围绕“水利建设的科学发展观”取向。形成良好的引才聚才育才用才环境,是水利工程建设管理工作人力资源开发的核心任务。

二、运筹帷幄,人力资源开发导向应统筹抓好“三支”队伍建设

水利工作千头万绪,各类人才队伍建设是中心任务。管理人才、专业技术人才、技能人才是支撑水利工程建设和管理的“三支”队伍。管理人才在传统水利向水利科学战略取向转换、把握方向、落实政策起上核心作用,在统筹各类资源、放大水利系统的整体成效上起主导作用,决定着“水利科学发展观”取向的成败。必须突出抓实抓好;专业技术人才在把新科技和先进适用技术运用到水利工作中,改变水利发展方式和提高水利发展效益上发挥着关键作用,是水利战略实施的中坚力量;技能人才在实施水利设备技术攻关、推广新技术、提炼归纳先进操作方法、提高水利工程质量和效益,传绝技,带高徒,促进技术工人队伍整体提高上起示范作用,是水利工程事业发展不可或缺的组成部分,随着政策改变,技能人才引进入口收缩,而探索一种社会化的实现路径提上了日程。

三、创新和构建灵活的人才工作体制机制

用人机制活,则水利工作全盘皆活。用活人才,关键靠创新体制机制。创新是贯彻“科学发展观”取向,打开水利人才工作新局面的“总钥匙”。创新型人才是水利工程建设和管理顺利实施的“催化剂”。俗话说“千军易得、一将难求”,创新型人才是水利工程建设管理的引领者,管理创新、制度创新、科技创新,关键在创新型人才,然“千里马常有,而伯乐不常有”,创新型人才的发现培养使用离不开不断创新的人才工作机制。为此,人力资源开发要以体制机制创新为突破口,破除论资排辈、破除能上不能下、能进不能出的传统用人机制,破除传统的选人用人方式,革新用人理念,创新竞争上岗方式方法,创新干部考察考核方法,通过创新为德才兼备的人才腾位子、给实绩突出的人搭台子、给员工公认的人铺路子。形成让优秀人才脱颖而出、不断涌现的生动局面。

参考文献:

[1]李俊英;浅谈喀什噶尔河流域管理处人力资源开发;China,sFozoign Trade;2010年第16期

篇2

关键词:城市水资源 可持续利用 管理对策

1、导言

水是生命之源,生产之要,生态之基。水资源是关系到国家环境与发展的战略性资源,是综合国力的组成部分,是国民经济的基础。在社会发展中需要不断地管理、利用、保护水资源。联合国《世界水资源综合评估报告》指出:水问题将严重制约21世纪全球经济与社会发展,并可能导致国家间冲突。探讨21世纪水资源的国家战略及其相关科学问题,是世纪之交各国政府的重点议题之一。在世界水资源短缺的今天,水资源可持续开发、利用已成为重点研究的问题。

2、水资源可持续利用与水资源管理的重要性

水资源是万物生存的基础,在社会经济发展中,水是十分重要的基础能源,现阶段,我国各行各业发展迅速,但是水资源短缺的问题却日益严重。随着工业化发展步伐的不断加快,对于水资源的依赖程度越来越高,水资源危机也日益增强。对此,必须采取有效措施,促进水资源可持续利用,加强水资源管理,这样才能有效缓解我国水资源短缺问题,更好的满足社会经济发展需要,另外,加强水资源管理也是保护生态环境的关键,由此可见,加强水资源管理至关重要。为了有效实现水资源管理目标,每个公民都应该努力培养自身水资源保护意识,尽量发挥水资源功效,促进水资源可持续利用。对于水资源管理,首先需要明确的认识到水资源可持续利用和水资源管理的重要性,然后在此基础上详细分析现阶段水资源管理的问题,在此基础上实施有效的水资源可持续利用策略,只有这样才能将水资源管理放在十分重要的位置,并有效开展水资源管理工作,促进水资源的有效利用,促进社会经济可持续发展。

3、城市水资源利用中存在的问题

3.1供需矛盾日益加剧

中国城市缺水现象始于20世纪70年代,以后逐年扩大,特别是改革开放以来,城市缺水愈来愈严重。水利部汪恕诚部长曾指出,中国全国正常年份的缺水近400亿m3。由于严重缺水,“十五”期间,农田年均受旱3185万亩,年均减产350亿公斤粮食。全国600多个城市,有400余座供水不足,110座严重缺水。每年影响工业产值约2000亿元。

3.2用水效率不高

工业用水利用效率不高,目前我国工业万元产值用水量约80亿m3,是发达国家的3-7倍;水的重复利用率为40%左右,而发达国家为75%-85%。此外,城市用水浪费也十分严重。据统计,全国多数城市自来水管网仅跑、冒、滴、漏损失率为15%-20%。据不完全统计,目前城市使用的大量用水器具,其中约25%严重漏水,每年漏失水量约4亿m3,相当于7个供水能力达20万m3/d的大型水厂一年供水量的总和。与此同时,对城市污水的处理率低,再生水的利用差。2012年全国城市污水处理率为75%,其中污水处理厂主要集中在经济发达的特大型、大型城市,许多城市尚无污水处理厂。

3.3水环境恶化

每年污水排放总量约620亿m3, 80%未经任何处理的污水直接排入江、河、湖、库,90%以上的城市地表水体,97%的城市地下含水层受到污染。由于部分地区地下水开采量超过补给量,全国已出现地下水超采区164片,总面积18万km2,并引发了地面沉降、海水入侵等一系列生态问题。如我国华北地区地下水位平均每年下降12cm;北京由于多年来大规模超采地下水,水位以平均1m多的速度迅速下降,严重地区已下降40多m。地下水位下降导致地面污染下渗,还造成海水入侵,使地下水的矿化度增高,含盐量增加,水质变坏。

4、水资源可持续利用策略

4.1健全需水管理战略

现阶段,我国各行各业发展迅速,但是水资源利用效率普遍比较低,为了提高水资源利用效率,提高水资源可持续利用效率,必须将城市发展规划、重大建设项目布局等因素纳入水资源利用规划中,这样才能有效发挥水资源的导向作用,促进社会经济发展。另外,还应该合理利用产业结构调整,逐渐健全与水资源承载能力相适应的产业结构,并且将水资源节约与社会经济合理布局相结合。在工业发展中,应该加强对污水进行循环利用,提高水重复利用率;在城市用水方面,应该采用先进的技术设备对供水管网进行改造升级,尽量减少水资源浪费现象。只有从社会各行各业调整水资源利用结构,明确布局,完善配套设备,才能够有效提高水资源利用效率以及水资源可持续利用水平。

4.2提高水行政管理能力

在治水指导思想方面,必须将水资源的可持续利用作为社会经济可持续发展的重点;在水资源治理方面,应该将水资源可持续利用与生态环境保护相结合,促进水资源与社会经济的和谐发展;在水资源治理方面,应该将其与用水安全管理、水环境治理相结合,促进社会经济发展。

4.3加大水资源保护宣传力度

在水资源可持续利用方面,必须充分发挥广大民众的力量,对此,应该加大资源节约利用宣传力度,增强民众水资源可持续利用意识,这样才能切实做好水资源管理。通过各种渠道的宣传工作,可以使人们形成良好的保护水资源意识,对水资源进行重复利用,比如,洗碗水可以用于浇花;洗衣用水可以擦地板等等。

4.4实施维持粮食安全水资源保障战略

我国农业发展迅速,因此,农业用水的比重也比较高,为了保障粮食安全,必须采取适应的水资源保护策略。在农业灌溉方面,必须完善配套的节水设备,建立节水型灌溉农业,提高农田水资源利用率,尽量减少农业用水比重。另外,在水资源比较丰富的地区,还应该建设水资源调配工程,结合区域经济发展实际情况,合理调整水资源结构,加强水源置换。另外,不仅需要为农田发展提供丰富的、优质的水源,而且还应该加强水资源收集利用技术研究,合理利用再生水、雨水等水资源,对其进行净化利用,并用于新建灌区,这样不仅能够提高水资源利用率,而且还能够保障粮食安全。

4.5实施保持生态环境良性循环的用水战略

我国很多地区地表水开发过度,因此,地表水严重短缺,很多地表水也受到不同程度的污染,对此,必须通过开采地下水维持区域社会经济发展需要,因此,地下水过度开采问题比较严重。对此,应该合理利用河道水资源,对河道内外水资源供需的平衡性进行分析,在此基础上合理配置水资源,然后再合理调配水沙、水盐之间的关系,这样才能有效利用河道水资源,并且维护河流健康。

结论

在社会经济发展中,水资源发挥着十分重要的作用,为了优化水资源配置,提高水资源可持续利用水平,必须加强水资源管理。应该加强宣传工作,使得人民群众能够明确意识到水资源可持续利用的重要性,然后对各行各业水资源利用情况加强监督,并且结合区域社会经济发展需要,合理调配水资源,只有这样才能提高水资源管理水平,促进社会、经济、生态可持续发展。

参考文献

[1]吴捷.普洱市水资源可持续利用管理对策研究[J].人江,2011,01:68-69+86.

篇3

水是一切万物之本,是所有资源的重中之重,建设更好的水资源管理系统在当今社会变得尤为重要。伴随如今人口的不断增长,水资源紧缺和其他问题也随之暴露出来。人们通常把这些问题寄托在相关部门对于水资源的科学管理上,水资源的管理也变的越来越重要,也面临着更大的改革和挑战。

2水资源管理发展过程

水资源的管理是对于水资源的合理分配和合理调动的具体操作。水资源的管理是一项比较复杂且繁琐的活动。涉及的涵盖面比较广,包括加强宣传的力度,让大众更加意识到问题的严重性;对水资源的合理利用制定更好的措施;对水资源进行更为严格的监控和管理。伴随着科技的发展和进步,人类对于世界的各方面都造成了越来越大的影响。当然改造有好有坏,在资源如今紧缺的时代,水资源作为资源的一种,当然也无法幸免。面临着日益严重的水资源问题,如何进行合理的管理和开发自然成为了首要问题。所以在进行管理和持续利用的基础上,人类开始构建出一些更为符合当代生活的新思想。

3现代水资源管理新方向

3.1水资源管理存在的问题

目前我国对于水资源的开发和利用产生的问题:1)水资源管理体系太松散,水资源管理包含多个部门,各个省份之间管理的模式各不相同,没有一个统一的制度去规范。2)法律规范性较差,执法力度不够。3)水资源管理市场导向政策不成熟,水价体系不合理。4)节约方针贯彻不彻底、水资源保护意识较差,必须从现在开始加大宣传力度,让民众更加了解水资源问题的严重性,从而进行更加合理的规划,全面达到未来的节水型社会的目标。5)水资源管理者的审查体制需要更加系统和完善,最好达到管理者对于水资源的管理和开发成果直接影响相关部门的评比和考核成果。

3.2完善和规划水资源管理体系的重要性

由于我们国家水资源管理的特殊性,导致我们必须将管理和改革一个新的水资源体系提上日程,来应对日益严峻的形势。1)打造全新的现代化水资源管理体系变得尤为迫切。城市人口的增长,环境污染问题日益严重,再加上人类对于自然破坏导致的自然灾害,这些都对于水资源的安全供应产生了更高的要求。因此建立一个更为系统和安全的的新的水资源管理体系变得十分重要,这样从而可以提高水资源的合理利用性,合理开发性,加强水资源的管理,实现未来资源可持续发展的目标。2)建立全新的水资源管理体系是解决水资源日益严峻问题的最好方法。现代水资源问题就是在了解当前水资源问题的基础上,将水资源的管理更为合理化的渗入到各个社会方面。3)建立现代化水资源管理体系当然要与政府保持紧密合作的关系。水资源开发和利用的实际操作一方面需要政府的大力支持,出台更加有利的法律法规。另一方面也需要有关部门对于水的供应和价格进行更为合理的调整来达到水资源管理的更好实施。4)规划和改善水资源管理体系是走可持续发展道路、实现人水和谐的必然选择。人水和谐就是要求在水资源的开发利用中,尊重自然规律。

3.3现代水资源管理新方向

构建现代水资源的新方向主要从三个方面出发:1)水资源可持续发展;2)创建和谐的人类与水资源关系;3)把握严格的水资源管理制度。水资源的可持续发展也是在响应资源可持续发展的理念,最大程度的达到水的利用率,减少更多的污染。创建和谐的人类与水资源关系,现在倡导的是和谐社会,水资源和人类的生活也是息息相关,只有保持着这样一种和谐的状态,才能更好的持续人类的生产和生活。把握严格的水资源管理制度才能对水资源进行更合理的掌控,也才能实现水资源未来更好的发展方向。

4和谐论和水资源的关系

水资源现代化的管理寻求的就是人水和谐关系。国家相关规划也提出了把水资源的发展作为国家基础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倡导可持续发展的理念,严格操控把握水资源的管理。和谐论主要研究社会与其他人文关系的和谐共处,是自然与人文的联系的重要纽带。和谐论与水资源管理的关系是:1)提倡人类与水资源和谐发展。2)以和谐论作为基础,让人们更多的了解到水资源问题的解决和发展离不开人类的协调发展。3)通过和谐论的理念,制定更好的执行方案来提高水资源的管理。4)辩证的看待眼下的水资源问题,更加合理的处理在水资源管理时可能出现的各种矛盾冲突水资源现代化的管理主要还是需要科技的改革和人类和水资源保持的一种和谐关系,在更好的技术改革之前,我们需要通过和谐论的方式方法来解决一切可能出现的问题。例如不同省份,不同地区甚至于个人的用水量和收费标准引起的一些浪费。我们需要建立更正确的水资源利用理念,更好的开发和管理水资源。

5总结

篇4

关键词 水资源管理;重要性;问题;建议;山西榆社

中图分类号 TV213.4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7-5739(2014)04-0190-01

水是万物赖以生存的基础,是人类不可缺少,无法替代的重要自然资源。经济在飞速发展,社会在不断进步,各行各业都离不开水,水是农业的命脉,是工业的血液,是国民经济的基础。现如今不少省市已经发生水荒,水资源紧缺及其污染问题已成为亟须解决的问题。榆社县虽然是山区小县,经济欠发达,但水资源的配置不合理,污染和浪费问题日益突出,大量珍贵的水资源没有创造应有的价值。目前的水资源管理目标就是使当前有限的水资源,最大限度地发挥其功效。要合理开发、利用、节约和保护水资源,加强对水资源的管理,发挥水资源的综合效益[1]。

1 榆社县水资源管理存在的问题

1.1 水资源的管理部门执法松懈,管理不够严格

国家有水法存在,山西省也早颁布了相关的《山西省水资源管理条例》和《取水许可管理办法》等法规,但这些法规在榆社县形同虚设,取水户在开发和利用水资源过程中,经常不能严格按照法定程序申请、审批等,也存在没有按时足额缴纳水资源费用的现象,水资源管理部门在这种情况下并没有“执法必严、违法必究”,往往是行政命令高于法,人情大于法。榆社县水利局和水资源办公室同是水行政执法部门,是上下级关系,执法时遵循的是同一类法,本应相互联系,相互配合,相互统一,但实际情况却是各行其事,相互矛盾,导致水资源的供需矛盾突出。

1.2 对水资源的开发尤其是地下水的开采没有统一规划

人们生活所需的水大部分是淡水资源,虽然地球上大约70%的面积都是水,但淡水资源却只占总水量的2.53%,且大部分固定在两极地带的冰盖及高山冰川中,永久性积雪、冻土及深层地下含水层中,目前是不可能被利用的,可能被利用的淡水资源仅占全球水量的0.3%,而我国的人均水量约为2 500 m3,仅为全世界人均水平的1/4,榆社县人均水量比全国人均还要少,仅为768 m3,属于严重缺水地区。该县一般靠凿井提取地下水,地表水资源利用不足,受多种因素影响,人们对地下水的需求日益增加,因此对地下水的开采量也就不断增加。由于缺乏统一规划,人们对地下水的开采比较随便,造成地下水超采、水位下降,严重甚至造成地面塌陷和地下水漏失,给人民的人身安全造成威胁[2-3]。

1.3 水资源的市场配置不合理,市场上水价低

国家提倡节俭,反对浪费,但目前榆社县大多数人对水资源的认识不够,不懂得珍惜和保护水资源。国家规定的水资源价格较低,无法促使人们节约用水,造成水资源浪费严重。特别是农业灌溉水浪费严重,灌溉技术落后,且水价较低,甚至免费,农民不珍惜水资源;农村人畜饮水大多未安装水表,不收水费,即使收也是象征性地每人每月收费几角钱,榆社县约13万人,其中9万多人在农村,水资源浪费量也不小;在工业领域,政府一般只注重经济效益,而忽视水的成本,在该县几乎每个企业都存在欠缴水资源费的现象,由于政府不重视,水资源管理部门力量单薄,执法力度微弱,欠缴的水资源费也就不了了之,此外,企业只看重利润,不愿在节水方面加大投资力度,甚至没有净化水的设施,大量工业废水直接排入江河,造成下游水源污染。

2 加强水资源管理的建议

2.1 政府要建立和健全水资源的管理体制

要加强立法,政府要制定相应的管理制度,进一步完善水利执法体系,并赋予水行政主管部门更大的权力,依法强化对水资源的统一管理,统一规划,统一调度,并要求各部门管理人员严格按照法律规定的程序进行管理,杜绝干预执法、阻碍执法现象的发生[4]。

2.2 对水资源的开采和利用实行科学统一的管理

发挥水行政主管部门的重要职能,水行政主管部门要严格按照相关的法规对水资源进行管理,实行取水许可管理制度,取水要先审批,再发取水许可证,取水要有计划,要安装计量设施,水资源费要计量征收等。国家有关部门和水行政主管部门的管理人员要综合考虑居民生活和各产业的用水状况,以及县域的地表水和地下水的可利用量,本着优先使用地表水资源的原则,制定出科学合理的水资源分配和利用方案[5]。在执行过程中,要严格按照所提出的方案进行,要发挥好监督职能,监督水资源的利用情况,使水资源的利用合理化。

2.3 加大水环保宣传力度,建立合理的水资源市场价格体制

为了合理利用水资源,在水资源管理工作上要采取得力措施,应用宣传教育和经济杠杆两方面的手段加强节约用水,让人们明白水资源是有限的,水是特殊商品,来之不易,用之有价。坚持贯彻有偿用水,适当地将水资源的价格调高,用水户用水要计量,特别是针对农业用水,按量征收水费和水资源费,超计划用水要加价征收,使人们从水价上看出水资源的紧缺度,从而提高对水资源的保护意识,促使人们节约用水,提高水资源的利用率,实现水资源的合理持续利用[6]。

2.4 推行节水政策,节约水资源,开发新水源

政府要大力推行节水政策。农业灌溉用水目前是用水大户,占到全县用水总量的50%,政府可推行节水农业,多采用喷灌、滴灌和微灌等技术,可采用补贴方式鼓励农民购置节水生产设备,在保证农作物高产稳产的前提下,降低农业耗水量,提高水利用率;在工业用水方面也要采用各种节水措施,最大限度地减少用水量,采用净化水设备,将工业废水处理后重复利用,重复利用率达到85%以上,循环利用水资源,提高水资源的利用率。政府可以鼓励企业安装污水处理设施,使用净化水,废水排入河道前要通过处理,减轻河道的污染程度,在基础设施方面政府可给予一定补贴。还可以开发“第二水源”,例如雨水资源化、污水资源化等,提供城镇工业用水、生态用水和农田灌溉水。

2.5 以现代科技为基础,采用科学的方法管理水资源

随着科技的飞速发展,人类已进入了全新的信息时代,榆社县应用计算机网络对企事业单位的用水情况进行远程实时监控、对地下水位的升降情况进行远程监测,使水资源管理上了一个新台阶。但这些还远远不够,仅限于典型企业和典型水源处进行监控,还需要加大投资推广使用力度。

3 参考文献

[1] 金冬梅,王琼.水资源管理存在问题及建议[J].黑龙江水利科技,2011(2):255-256.

[2] 孙希光,胡建虎,任峰.试论如何加强水资源管理[J].珠江水运,2012(6):46-47.

[3] 刘云奇,张传奇.我国当前水资源管理现状思考[J].科技创新与应用,2013(24):141.

[4] 陈力.我区水资源管理存在的问题及建议[J].新疆水利,2000(1):1-2.

篇5

1.1定义

水资源管理,水资源属于国家所有,当前水资源管理面临的严峻形势,水资源的开发利用应按照相关规定,应满足社会经济发展和生态环境最大效益;开发利用水资源,一定要按照自然规律和客观规律办事,即通过法律、经济、教育、技术、行政等主要手段,对水资源进行合理的开发、分配、调度、利用、保护,进而实现水资源的可持续利用。

1.2主要手段

(1)法律:通过强制性手段,保证水资源管理能够严格执行,并且规范化水资源管理的过程,提升水资源管理工作的效率。(2)经济:水资源既是自然资源,也是经济资源。通过对水资源进行收费以及定价等手段,并制定相关的奖励和处罚措施,进而配合对水资源的管理工作。(3)教育:通过教育的手段宣传水资源的科学知识,树立水资源的可持续利用和发展的观念,并让民众了解到保护水资源的重要性。得以保证相关政策的顺利实施,以及水资源管理工作的顺利开展。(4)技术:结合先进的科学技术,提高对水资源的开发、利用率,减少对水资源的消耗,并有效地对水资源进行保护。进而实现对水资源的全面管理。(5)行政:通过对法律文件的执行,贯彻国家的基本方针,地方法规规定,为水资源管理工作提供支持。保障其顺利进行,并实现水资源管理的目标。

2目前水资源信息管理的现状

我省既属于资源型缺水,也属于水质性缺水。并且在我省的水资源管理过程中,还存在着对地下水的过度开采,以及大量的水资源浪费,和水污染严重的问题。并且缺乏对水资源的全程监控,也没有建立完善的数据系统,信息化程度较低。

3当前水资源信息管理中存在的问题

云南是中国水能资源最丰富的省份之一,全省82.5%水能资源蕴藏于金沙江、澜沧江、怒江三大水系,水资源时空分布极不均匀,雨季(5月至10月)降水量占全年总量的85%,干季(11月至次年4月)降水量仅占全年总量的15%,加之全省94%的国土面积为山区和高原,全省国土面积39万平方公里,由于横断山脉深度切割,高差悬殊,地形地貌复杂,“人在高处住,水在低处流”,水资源总量丰沛但开发利用的难度大、成本高、边际效益低。主要江河湖库建设有基本水文站156个,基本降水观测站872个,基本泥沙站60个,基本蒸发观测站120个,水质监测站点1061个,水环境监测中心15个,各级报汛报旱站2891个,固定墒情监测站53个。收集云南江河湖泊水文资料、数据。

3.1监测站点分布不均匀

水文、雨量站点主要集中于人口密集区域,高海拔和山区布点较少。站点分布极不均匀,造成水资源信息收集的局限性,不能代表整个流域。呈现出雨量站随高程的分布不协调的现象,甚至出现“盲区”。雨量站是收集雨量信息的重要水文站,也是制定雨水资源规划管理方案的主要依据。

3.2管理手段落后

在我省当前的水资源管理中,缺乏现代化的技术手段和监督机制。数据的采集、传输、接收虽部分实现自动化。但只是停留在数据的收集。数据的存档、整理等工作没有实现信息化与自动化。没有建立后续相关的开发利用系统和数据库。

3.3信息化程度低

由于信息采集的站点较少,并且缺乏现代化的专业设备。信息数据采集的过程中,设备的不完善和外部因素干扰,仍然有缺报漏报现象,不仅造成了信息采集工作的不全面,数据的准确性也不能得到提高,满足不了现代化需求。

4对我省水资源信息管理的相关建议

4.1监控指挥管理平台

监控指挥管理平台,有效地完成对各采集点传送来的数据进行自动收集的工作。并自动生成和存档电子信息化数据。并且对数据有一定的分析能力和处理能力。及时转换生成各项图表,为管理人提供不同需求。

4.2数据库

将采集的水资源信息统一整合,并建立完善的数据库,以实现对水资源信息的储存,能够有效的提高对信息的分类管理能力,以及提升查找信息的效率,存储无限量。

4.3远程监控系统、事故报警系统

在我省的水资源信息管理系统中,对离市区较远的水资源,需建立起远程的视频监控系统,以防止出现破坏水资源的行为。通过远程监控能有效的提高水资源管理的效率,并降低人力资源的成本。

4.4水资源信息的自动化采集与传输

当前水资源信息的采集与传输还存在依赖人工操作的现状,使得水资源信息的采集与传输工作不能全面、准确的进行。而通过建立自动化的水资源信息采集与传输系统,将有效的改善当前的水资源信息管理的不足。

4.5水资源监测自动化

4.5.1水位监测自动化:

对河道、水库、闸门水位进行实时监测,在水位超过上限和下限时进行报警,并将数据情况进行记录和储存并传输。

4.5.2水量监测自动化:

对河道、水渠等水资源的流量进行远程监测和实时监测,对相关信息数据进行自动化采集和传输,以及对水量和流量的计算。并且实现对信息数据的记录和储存并整编。

4.5.3降水监测自动化:

对各雨量站实现远程监测和实时监测,对相关信息数据进行自动化采集和传输,以及对水量和流量的计算。并且实现对信息数据的记录和储存并整编。

4.5.4水质监测自动化:

自动化采集地下水的水质信息,比如:(1)温度;(2)PH值;(3)氯离子;(4)溶解氧;等。实时的掌握地下水的全面状态,并在出现问题时能够及时的采取相应的措施。

5结束语

篇6

【关键字】金沟河流域;水资源;统一管理

中图分类号: TV211.1 文献标识码: A

金沟河全长160多千米,是以冰雪融水以及降雨补给为主的混合型河流,且河内多泥沙,金沟河流域地表水资源达3.5亿立方米左右,但是在时间和空间上分配不均,其中6、7、8、三个月水资源占全年水资源70%左右[1]。因此对金沟河流域的水资源进行统一的管理,提高水资源利用率,有利于实现金沟河流域农业生产用水、居民生活用水以及工业生产用水的和谐发展,从而促进金沟流域的可持续发展[2]。

1.金沟河流域水资源管理现状

新疆金沟河流域管理处是新疆维吾尔自治区政府的派出机构,授权对金沟河流域水资源实行统一管理。但是新疆金沟河流域管理处成立较晚,金沟河流域上游和地下水资源的开采以及利用主要由沙湾县政府和新疆建设兵团负责取水审批和监督,虽然经过协调,但是目前还是不能实现金沟河流域水资源统一管理,金沟河流域管理处对水资源的管理局限于河内地表水的管理[3]。金沟河流域水资源主要用于农业生产和生态水源的提供,其供水模式为管理处通过金沟河水渠引进水资源,然后经干渠将水资源提供给沙湾县和八师团场,然后由县和八师团场依据单位用水比例进行分配,由此可见,金沟河流域的水资源管理较为复杂。

2.金沟河流域水资源管理存在的问题及原因

2.1水资源管理存在的问题

2.1.1水资源管理不合理

金沟河流域水资源的管理方式是由流域管理和行政管理相结合的方式。金沟河流域管理处是新疆自治区派出单位,负责统一管理金沟河流域的水资源,同时沙湾县和八师团场对金沟河流域水资源进行行政管理[4]。在市场经济环境下,水利工程的水资源商品性越来越强,导致各部门在金沟河流域水资源的管理上出现利益分歧,使得在水资源的管理上出现了相互制约的情况。

2.1.2水资源利用缺乏科学性

灌区为了实现节水灌溉,在灌区大量打井,无序提取地下水,灌区机井的数量在不断的增加,导致金沟河流域地下水位在近几年下降了100米左右,沙湾县及八师目前以备列为自治区地下水的开采严重超采区域。金沟河每年可提供的地表水资源达2.1亿立方米左右,但是由于地下水资源由当地政府进行审批,流域机构无法干预,而实际生产中所使用的水资源只有1.4亿立方米左右,导致每年浪费大量的地表水资源[5]。

2.1.3水资源生态环境遭破坏

当地政府为了促进当地经济的发展,在河流的上游开发温泉和度假村等项目,对这些企业的污水的排放缺乏完善的管理机制,导致金沟河流域水资源污染严重。有调查显示河流地表水的大肠杆菌严重超标,对居民的用水安全造成了巨大的影响[6]。同时由于居民过度取用生态补给水资源,导致流域下游植被面积不断萎缩,沙漠化严重,破坏了流域内的生态环境平衡。

2.2管理问题存在的原因

2.2.1流域水资源管理混乱

由于金沟河利于水资源的管理是由流域管理和行政管理相互结合进行的,各部门在管理上各自为政,管理协调性差,导致流域内水资源统一管理水平低下。部分单位为了自身的利益和眼前的利益,借助自身的管理职能谋取自身利益的发展,这直接导致金沟河流域水资源管理的混乱。

2.2.2流域水资源管理不完善

针对金沟河流域内乱开、乱采和乱排等现象,流域管理机构虽然采取相应的惩罚措施进行打击,但是受到地方政府干预,和缺少流域地下水的开采管理权限,导致流域内导致机井数量增长存在随意性,出现地下水开采过量的现象。另外流域内开采和排放监督机制的缺乏,导致河流污染严重。由此可见水资源管理制度的不健全是导致这些问题出现的主要原因之一。

2.2.3缺乏配套的工程设施

近几年金沟河流域土地开发和种植面积在不断增大,使得用水矛盾越来越大,而金沟河流域内缺乏配套的水库工程和相关设施,导致用水矛盾更为尖锐。在用水高峰期和紧张期,由于水库等工程的缺失,使得用户不得不加大对地下水的开采,导致水资源利用缺乏合理性,这也是制约统一管理主要原因。因此采取各种措施实现金沟河流域内水资源的统一管理对解决流域水资源管理存在问题具有重要的作用。

3.金沟河流域水资源统一管理问题的解决对策

3.1完善管理制度

首先应该明确流域内水资源的开发与利用应该由金沟河流域管理处进行管理,明确管理处与当地政府之间的关系,明确各自在流域管理中的职责和权限,形成管理处与行政单位协调工作的机制,由管理处对水资源进行统一管理。因此在流域管理规章中要明确水资源管理原则、目的和范围,设置系统的、规范的管理章程。最后规章中应该针对水资源管理的开发、利用以及污水排放与治理和监督等事项进行明确的规定,要求各单位在水资源的管理中必须按章行事。

3.2强调管理处的权威性

金沟河流域的管理之所以出现混乱的现象,主要原因之一就是没有突出金沟河流域管理处的重要性,没有强调管理处的权威性,导致管理处在实际管理中无法完全的发挥管理处的职能。因此为了加强水资源统一管理,依据金沟河流域管理规章,应该突出管理处的地位,管理处应该积极参与金沟河流域水资源的开发和保护,逐渐改变水资源由地方政府管理的现状,树立管理处在水资源开发与利用工作中的威信。上级水管部门在金沟河流域水资源的管理中必须尊重管理处的管理意见,在流域项目的审批中必须尊重管理处的意见,以此才能更好的实现水资源的统一管理。

3.3修建水库等工程

为了解决流域内用水矛盾加剧、地下水开采过度以及流域抗洪抗旱等问题,可以在金沟河的上游修建水库等控制性的水利工程。根据金沟河上游的实际情况修建库容适当的水库,并建立发电站,这不仅可以解决用水紧张期的用水问题,更有利于减少居民和企业对地下水的过度开采,同时可以减少洪涝灾害对下游的危害、减少损失,对下游的灌溉和防洪具有重要的作用,从而实现流域内水资源的统一管理。

3.4重视宣传教育对实现统一管理的作用

管理处和当地政府应该重视当地居民肆意乱开采地下水、排放污水等现象,对居民和企业进行水资源宣传教育,提高居民和企业对水资源利用的科学性认识。在教育过程中应该采用丰富的宣传方式、生动具有感染力的内容,持续性地对居民和企业进行水资源短缺带来的严重影响的宣传,帮助企业和居民树立节约用水意识,按照管理处对水资源统一管理的办法,利用和开发水资源,做好污水排放和治理工作,减少水资源的浪费。

3.5实现河道的统一管理

要想实现对金沟河水资源的统一管理就必须改变金沟河河道分割管理的现状,对河道进行统一的管理。金沟河整个河道由流域管理处进行统一的管理,其他行政单位配合管理处进行河道的管理。管理处应该明确各单位负责的各项事宜,如防洪堤道的修建、河内取沙、河床清淤以及河道工程的建设进行具体的划分,由管理处进行统一的规划和管理,实现金沟河流域水资源的统一管理。

4.结语

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和人类文明的进步,人们对社会经济发展的要求越来越高,对人类与自然的和谐共处期望越来越高。传统的粗放的、先污染后治理、先发展后治理的发展模式已经与时代的发展不相符。因此在金沟河流域的发展中必须树立可持续发展的观念,对流域内水资源实行统一管理,提高水资源利用率,改善流域管理混乱、水资源破坏严重等问题。通过统一管理,提高流域管理水平,实现金沟河流域的可持续发展。

【参考文献】

[1]何逢标,唐德善.塔里木河流域适时水权:构架初始水权与水量调度间的桥梁[J].干旱区资源与环境,2012,11(3):11-14.

[2]李月,贾绍凤.水权制度选择理论—基于交易成本、租值消散的研究[J].自然资源学报,2012,4(5):692-699.

[3]胡军华.基于初始水权分配的阿克苏河流域适时水权管理研究[J].干旱区资源与环境,2011,6(10):79-82.

[4]王亚华.关于我国水价、水权和水市场改革的评论[J].中国人口·资源与环境,2012,16(5):153-158.

[5]夏朋,倪晋仁.流域水权初始分配机制中的节水激励[J].中国人口·资源与环境,2012,15(3):206-209.

[6]张小民.中国水权管理制度问题及政策建议[J].软科学,2010,10(8):77-90.

篇7

关键词:管理;节水;,问题;对策

中图分类号:TV213文献标识码:A

水资源是基础性的自然资源和战略性的经济资源,是生态与环境的重要控制性要素。解决日益紧缺的水资源问题,必须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积极践行可持续发展治水思路,以水资源配置、节约和保护为重点,实行最严格的水资源管理制度,全面提高水资源管理能力和水平,着力提高水资源利用效率和效益,以水资源的可持续利用支撑经济社会的可持续发展。

笔者一直从事水政水资源工作,但目前水资源管理存在的问题提出自己的一些看法。

一、水资源管理存在的问题

(一)开采地下水缺乏统一规划。近年来,随着人口的不断增加,农村人口逐步向城市转移,城市用水一年比一年增多。由于地表水污染严重,以致造成地下水开采量逐年上升,国家一些大的能源和基础设施的开工建设也使地下水的过度开采,已造成地面沉陷、水利工程防洪标准降低,严重影响人民群众生命财产安全。

(二)体制不健全。水务一体化改革进展缓慢,“多龙管水、政出多门”的问题仍然没有得到彻底解决。例如:我们水利负责水的多少,水多的时间负责排水,水少的时间负责调水,而不负责水质。

(三)未能实现水资源的市场配置、节水意识淡薄 。我国虽然已经从计划经济体制步入市场经济体制,但由于人们一直认为水资源是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资源,水资源一直被无偿或低价使用,价格背离价值,不仅造成水资源严重浪费,而且影响经济社会发展。一是水价偏低。现在对农业用水免征水资源费,水利工程供水价格偏低。水价过低直接影响水资源的有效利用,导致水资源浪费。二是农业用水浪费严重。我县大部分农田还是采用过去大水漫灌方式,每亩平均用水量在600m3左右,高的甚至接近1000m3。由于用水计量设施安装及征收费用不到位,农业水费仍然按每亩计收,用多用少一个样,造成缺水和浪费水的现象并存。

二、水资源开发利用管理的对策

(一) 依法治水,实现水资源的统一管理。水资源是一种动态的多功能的自然资源,是生态与环境的重要组成部分,地表水、地下水互相转化,城乡水资源不可分割,水行政主管部门必须加强对地表水、地下水、进行统一管理,统筹安排。由水行政主管部门统一组织,拟定水长期供求计划、水量分配方案,并监督实施;组织拟定江河、湖泊的水功能区划,核定水域的纳污能力,严格控制排污口的设置。强化城市规划、重大建设项目的水资源和防洪论证工作,强化取水许可管理、取水计量设施的安装和水资源费征收工作。

(二)建立合理的水资源价格体系,优化配置水资源。目前,人们还没有完全摆脱水是“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旧观念,水污染和水浪费现象现象严重,难以实现水资源的优化配置和有效利用,其主要原因之一是水资源费和水价偏低。因此,应探索建立水资源有偿占有制度,使水资源既体现国家所有权又反映资源的稀缺程度,大力推行既体现社会效益又促进节约用水的水价政策,这不仅对合理利用和保护水资源、巩固水利设施、充分发挥水利工程效益至关重要,而且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及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的客观要求。在合理确定水资源费征收标准和水价的同时,还应同一规划、调动地表水、地下水,优化配置城乡用水、工农业用水,使有限的供水量发挥最大的经济效益。

(三)加强水资源规划计划管理 对水资源使用要做出科学合理全面的规划计划,统一考虑地表水、地下水、城市用水、农业用水、生态用水,合理调剂丰水期与枯水期用水,制定科学的年度水量分配方案和调度计划。对地下水的开采要严格限制,从严审批。严格执行“先地表后地下、效率优先”的原则,发展什么、限制什么,要讲求水资源的投入产出比,实施效率最大化选择。农业、工业、商业用水要有区别,用地表水、地下水要有区别,用优质水、劣质水要有区别,而生活用水在节约和提高用水效率的前提下,必须优先给予保证,环境生态用水也要给予一定的保障。这样,才能使有限的水资源永续使用。

(四)大力推行节水政策,建设节水型社会 我国水资源短缺,属世界13个贫水国家之一。我国人均占有水资源不足2400立方米,为世界人均值的四分之一列世界第110位,属于严重缺水。按照目前全国正常需要和不超采地下水,年缺水总量为300-400亿立方米。全国有400多个城市供水不足,其中缺水严重的有100多个。在一般年份,农业受旱面积1亿-3亿亩。与此同时,用水效率低、浪费资源的现象普遍存在。我国农业用水占水利工程供水总量的75%,但农业灌溉水的利用系数平均仅为45%,(发达国家平均为70-80%),工业生产工艺水平落后,耗水量大,水的重复利用率仅为40-50%(发达国家平均为75-85%);在生活用水方面,跑、冒、滴、漏现象严重,城市用水器具和自来水管网的浪费损失率高达20%。农业是水量消耗的大头,节水的潜力很大,在农业生产中,要根据水资源情况,合理调整农业种植结构,减少高耗水农作物的种植面积,采取衬砌水渠、管道输入、喷、滴灌等工程措施和一些非工程节水措施,最大限度降低农业用水量。对工业用水应当采用先进技术、工艺和设备,提高水的重复利用率,推广节水型生活用水器具,降低城市供水管网漏失率。对新建、扩建、改建建设项目,应当制定节水措施方案,配套建设节水措施。政府在安排农业投资上,向节水灌溉倾斜,通过政府引导和资金扶持,鼓励农民投资兴建节水灌溉工程。

篇8

伴随着近些年来社会经济的飞速发展,很多制约经济发展的因素也随之出现,其中最关键的影响因素之一就是水资源短缺问题。一直以来,我国都存在着水资源短缺这一问题,正是由于这个原因,重视水资源的管理工作则具有必要性。叙述了我国水资源的现状和水资源管理所存在的问题,并分析和探讨了相关的解决措施,以供借鉴。

关键词:

水资源管理;水污染;管理体制;综合规划

中图分类号:

F27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3198(2014)22006901

1加强水资源管理的必要性

从总量来看,按照2009年的最新统计,我国的水资源总量排名位于巴西、俄罗斯、加拿大和美国以及印度尼西亚五个国家之后,居世界第六,约为28124亿立方米。但由于我国人口众多,从人均角度来看,人均水资源为2240立方米,在世界银行统计的153个国家中,我国人均水资源占有量,排在第88位。扣除难以利用的洪水泾流和散布在偏远地区的地下水资源后,我国现实可利用的淡水资源量则少之又少,仅为11000亿立方米左右,人均可利用水资源量约为900立方米,并且其分布极不均衡。根据国际标准,我国已属于轻度缺水和中度缺水之间的水平。由于科学技术和社会的不断发展,我国工农业也随之不断发展,但另一方面也带来了很多水资源污染,并且这种污染情况还在持续的加剧。近些年来,滨海城市出现赤潮现象,水体生态环境不断的恶化。据监测,目前全国多数城市地下水受到一定程度的点状和面状污染,并且其情况日益加重。水体的使用功能随着日益严重的水污染已逐渐降低,这就使水资源短缺的矛盾进一步加剧,这不仅仅严重影响了在实施的可持续发展战略,而且还对人民群众的健康和城市居民的饮水安全产生了严重的威胁。故此,我国有必要更加重视可持续发展的因素,节约水资源,合理有效的开发水资源,从而提高水的利用率,缓解资源紧张,并且为人们的生活和社会经济的发展提供有效可靠的保障。

2水资源管理存在的问题

(1)《水法》配套法规不健全或实施不彻底。城乡分管水资源,从客观上对《水法》的贯彻产生了阻碍作用。对《水法》缺乏权威性的解释,从而很难约束与水法精神相违背的现象。甚至有些行业部门为了自身利益提出城市水资源与农村水资源,把开发利用延伸为水资源的管理;这对于《水法》的执行产生了很严重的影响。

(2)由于水价改革不到位,使人们对节约和计划用水的意识更为缺乏。当人们在使用水资源时,若其水费支出仅占其家庭总收入的一个很小的部分时,人们难免会对此不以为然。但如若水费的支出越来越增大时,人们就会对这个问题比较重视,从而逐渐做出节水行为。目前,我国的水价并不高,因此,在人们的生活中,节约用水的意识并不强。

(3)政策的不完善。由于政府相对相关部门的的管制不够严格,导致某些相关部门为了其自身的利益而胡乱开发和利用水资源,这种行为不但是对水资源利用不合理,而且还有可能对地质和自然环境等产生消极的影响。

(4)水利工程建设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建立和不断完善有了很大的发展,但在发展过程中却出现了管理体制落后和经费短缺以及管理粗放等问题,正因如此,也使得水资源的管理方面不够完善。虽然水资源价格比较低但在收费方面仍存在问题。水资源管理单位的员工数量比较多,并且机构冗杂,除此之外,其在结构方面存在着并存的特点,由于技术方面的薄弱,使得企业在管理的过程中出现了重建设轻管理的问题,从而导致企业在发展的过程中难以得到更佳的保障。

3加强水资源管理对策措施

(1)建立并修改并且实行相关的法规如:《水资源管理办法》和《取水许可制度管理办法》以及《水资源费征收使用管理办法》等,最严格水资源管理制度,既是解决当前发展问题的重要举措,也是百年大计。全面贯彻落实好《水法》和最严格水资源管理制度,加强对水资源的统一管理努力促进水资源可持续利用,利于长远发展。

(2)遵守客观自然规律,遵循保护环境和可持续发展的原则,将水源建设和取水许可制度相结合。新建和扩建水源工程实行取水许可制度的关键就在于控制水源工程施工,为避免其因利益而胡乱开发和利用水资源导致水资源的浪费现象,则应审查新建以及扩建的水源工程的书面申请,为许可施工的水源工程颁发建设许可证,并且对于因利而浪费水资源的行为进行严惩。另外,对于污水废水可进行再利用。随着科学技术和社会的飞速发展,工业和农业所带来的污染也越来越严重,尤其是对水资源的污染。故此,对于污水处理设施的建设和生态农业的发展要予以重视,尽可能的做到污水再利用,从而防止水资源的恶化。

(3)进行水价改革。造成浪费水资源现象有很多原因,但是,水价偏低是其中的一个非常重要原因。水价对于水资源的管理有着积极地作用。有科学实践可以证明:合理的控制水的价格,利用经济杠杆对水资源的供需平衡进行调节的做法效果十分明显。所以,对水价进行必要性的改革,从水价支出方面引起人们对水资源的关注,并加大舆论宣传力度,改变一些人对水资源有价值但是没有价格和水资源可以无限利用的错误认识,这种错误的认知对从很大程度上推动了水资源的浪费,所以必须要让公众对水的有限性和不可替代性以及水资源紧缺的严峻现实有所了解,从而触发人们的危机感和责任感增强自身的节水意识。培养自觉性,强化和实施计划取水和节约用水,推行节水设施,通过对取水户下达年度计划取水指标的方法,对有限的水资源进行科学合理地配置,从而提高水的利用率,进而促进水资源的合理利用。

(4)制约农业发展的首要因素莫属于水资源短缺问题,我国的农业用水量大,但农业灌溉水的利用率却低至百分之四十。对此,应大力发展节水农业。

节水农业是水、土、作物资源综合开发利用的系统工

程,是提高用水有效性的农业。节水农业包括节水灌溉农业(即:指合理开发利用水资源,用工程技术、农业技术及管理技术达到提高农业用水效益的目的)和旱地农业(即:指降水偏少而灌溉条件有限而从事的农业生产)。节水农业包括农艺节水和生理节水以及管理节水还有工程节水四个方面的内容,它是随着节水观念的加强和具体实践而逐渐形成的。

发展节水农业可以使农业增长方式得以转变,它可以有效地节约农业用水并且缓解水资源不足的问题,是农业可持续发展的重要体现。发展节水农业的主要思想"开源节流",其开展的中心是提高水分利用率以及自然降水利用率。其开展是必须要充分考虑当地的资源条件因素,对水资源进行合理有效的配置,有效并灵活的将现代科技与传统技术结合起来,将农艺措施和工程措施结合起来,从而达到提高节水农业水平的目的。

(5)充分发挥森林的作用。森林有:制造氧气、净化空气、过滤尘埃、杀灭细菌、削除噪声、涵养水源和保持水土以及防风固沙还有调节气候等作用。事实证明,仅仅靠水利工程设施难以阻挡泥沙的淤积,仅可达到暂时蓄水的目的而已。当水土流失时如若不重视兴林而之偏重于治水,则不但达不到缓解水资源流失的问题而且还容易造成大面积的水库淤积。由此看来,兴林治水对于实现水资源环境可持续利用有着积极的作用。

4结束语

在当今社会不断发展的过程中,水资源问题不可小觑。水资源的作用是很广泛的且具有重要性,如:水具有调节地球气候,其循环起着不同地区间能量传输作用;水摩塑着地球表面形态,是形成土壤的关键因素;水具有物质运输功能,可以输送多种多种材料和营养物质,可以把环境污染物输送、扩散到更远、更广泛的区域;水与生物以各种方式相互作用,水对于生物极为重要;对于人类来说,水是人类赖以生存的最基本的物质基础,水资源的使用状况直接对人类的生存和发展产生影响,不论是生活还是生产活动都离不开水这一宝贵的自然资源。工业生产和农田灌溉以及城市生活等都需要消耗大量的水资源。正因如此,则必须要重视水资源的管理问题,并且要做到对其管理中出现的问题进行有效地分析和探讨,从而找出行之有效的解决措施,并总结经验教训,不断完善和健全水资源的管理制度和方法,从而使水资源的得到长期利用。

参考文献

[1]杨婷,陈海涛.直觉模糊集理论在水资源管理群决策中的应用[J].安徽农业科学,2011.

[2]孔庆雨,卞艺杰.广东水资源可持续发展研究[J].广东水利水电,2000,(6):3336.

[3]刘晓俊,庄雪影.建设节水型城市绿地探讨[J].绿色中国,2005,(9).

篇9

切尔诺贝利核电站作为内陆核电站,由于排放的放射性污水是进入河流、湖泊而不是海洋,它对水资源安全造成的影响,远远大于其他两起滨海核电站事故。事故后在切尔诺贝利核电厂附近的露天水体中放射性核素的总β活度一度达到约3.7×104Bq/L,是WHO饮用水标准的37000倍;发生核电事故23年后,普里皮亚季河水体(属于核电厂周围30km范围内的水域)中137Cs、90Sr放射性活度才逐渐消退到正常水平,但仍存在一定的放射性影响;发生事故25年后,Yanovsky湖、Glubokoye湖以及Azbuchin湖水体(属于核电厂周围30km范围内的水域)中137Cs、90Sr放射性活度仍然超过了乌克兰饮用水放射性核素活度限值水平。目前,我国内陆核电选址主要集中在长江流域,长江作为我国水资源配置的战略水源地,依据全国中长期经济社会发展形势分析和预测成果,预计到2030年,长江流域总人口将达到5亿左右,供水来源中地表水占到95%以上;可实现多年平均年向黄河、淮河、海河3大流域调出水量452.5亿m3,地区生产总值58万亿元左右,长江流域的水资源安全对国家利益的重要性不言而喻。安全管理的核心问题是防范风险的发生,尽管核安全目标为“每堆年发生严重堆芯损坏事件的概率低于十万分之一,每堆年发生大量放射性物质释放事件的概率低于百万分之一”。如何开展内陆核电水资源安全管理保护工作,把安全管理“可驾驭、可控制”转到“能控制、能驾驭”,做好维系全国人民生命安全的水源保护工作,是水资源安全和核电安全管理高度关注的问题。

核电生产安全用水的保障问题

根据核电厂的设计报告,三个内陆核电厂均采用AP1000技术,建设规模4×125万kW,采用循环冷却方式,单台百万装机机组年取水总量约为4000万m3,年耗水约为3000万m3,为火电机组的1.5~2倍,用水保证率高达97%,在整个用水结构中,冷却用水比例最大,占总用水量的96%以上。此外,为确保排放的低放废水中放射性元素浓度达到有关标准要求,要求有一定的水量进行稀释。以每台AP1000机组(不考虑预期运行事件)液态年放射性排放总量除氚外为1.18×108Bq/a,液态氚的排放量为3.74×1013m3Bq/a计算,每年排放的低放射性废水约需3.74×108m3的稀释水量,4台百万千瓦核电机组稀释水量约需1.5×109m3左右。由于我国核电事业还处于发展的初级阶段,水资源综合规划并未考虑核电大规模发展的需水保障问题。我国内陆核电厂址所在河流或水库(湖)往往是一个区域经济和社会发展的重要取水水源,普遍具有饮用水水源及工业、灌溉、渔业用水功能,核电用水要充分考虑与现有用水户之间的协调关系。目前我国核电厂工程建设以群堆化发展为主,内陆核电厂址一般为4台机组,其生产用水的高保证率和低放废液的高稀释水量,对现有流域、区域水资源配置格局都将产生较大影响。近年气候变暖加剧了世界极端气候事件的发生,2003—2009年夏季,欧洲和美国出现了多年不遇的大干旱,多个内陆核电厂因缺少冷却水而被迫停运,由于核电对水的依赖性大大高于火电,水资源的短缺也成为影响核电安全运行的重要问题之一。因此在开展内陆核电建设时,欧洲、美国遇到的水资源短缺问题应引起高度关注。近年我国重特大干旱灾害发生频繁,1991—2008年间,有7年发生了特大干旱,2009年年底到2010年6月,西南5省(自治区)发生特大干旱灾害。2011年上半年,长江中下游地区湖北、湖南、江西、安徽、江苏等5省及西南部分省(自治区)发生了特大干旱,很多湖泊出现干裂,鄱阳湖经历了50年来的最大干旱,水位创历史新低。如何根据当地水资源条件,制定区域水资源配置和应急调度预案,保证核电安全运行,提高核电用水的保证率,应是核电厂可研阶段开展水资源论证工作中的一个重要问题。

核电厂退水中的放射性污染问题

通过反应堆一回路排水、地面冲洗水以及化学疏水等途径,被收集处理成可以排放的含低浓度放射性物质的废液,废液中的放射性核素可分为H-3、C-14和其他放射性核素三类,废液按放射性液态流出物排放管理规定进行槽式排放,其他含中高浓度放射性物质的废液进行统一处理封存。目前核电厂低放射性液态流出物需满足《核动力厂环境辐射防护规定》(GB6249—2011)及《核电厂放射性液态流出物排放技术要求》(GB14587—2011)规定,对核电厂退水中的放射性物质实行浓度控制、总量控制及相应的管理要求。相对于滨海核电站,内陆核电站的液态流出物释放的受纳水域为河流、湖泊(水库),主要流动特征是单向流,其受纳水体的容积较小,水动力条件也不同,河流从内陆地区至出海口蜿蜒上千公里,放射性迁移途径较为复杂,同时放射性核素可通过底泥吸附、食物链传递、地下水侧渗等方式形成放射性元素的富集,照射途径网络比近岸海域更复杂。核电站所在地区往往经济较发达,用水群体大,河流、水库已经布局了很多集中饮用水水源取水口,公众对水安全问题十分敏感,内陆核电站低放废液排放是否会影响相邻水功能区的使用功能,如何开展低放射性废液排放对水功能区的影响评价,如何开展流域内核电厂低放射性废液排放的统一管理,提高受纳水体对低放废液中放射性物质的稀释和扩散能力,加强对下游水资源的水质保护,是在开展核电运行阶段日常管理应关注的问题。

加强核电建设水资源安全管理的对策与建议

篇10

关键词:水资源承载力;因素;措施

中图分类号:TV21文献标识码:A

前言

全国有很多个城市供水不足,有的甚至存在严重缺水的现象。据相关部门统计发现,我国城市淡水资源承载力不足已经很普遍。我国的水资源短缺已经成为制约经济发展的首要问题,很多固定资产投资项目论证中几乎没有节水内容,一些地区不考虑水资源的承载能力,盲目发展,造成一些地方有河皆干,有水皆污的恶果。尽管水资源缺乏越来越受到人们的关注,但长期以来我们对水资源承载能力问题却认识不足。党的十明确指出,要加强水源地保护和用水总量管理,建设节水型社会,在未来经济发展规划中,也要充分考虑影响水资源承载力的因素,从而为实现经济社会的可持续发展创造条件。

一、水资源承载力的重要性

衡量人与自然和谐有两个重要指标,即两个承载能力:一是资源承载能力,二是环境承载能力。在这两个承载能力中,水资源都是首要因素,但当前很多地区粗放的增长方式使一些高耗水行业无情地吞噬着日见“瘦弱”的水资源。“地下水越抽越深,水源地越来越远,远距离取水的城市越来越多,用水成本越来越高”,是当前我国水资源状况的真实写照。水作为自然资源,又是经济资源,更是战略资源,是综合国力的重要组成部分,因此,建立节水型社会已经刻不容缓。经济社会要想实现可持续发展,必须在水资源承载能力以内。相反,经济社会的发展就会失去关键的物质基础,必然造成对生态系统的破坏。

二、影响水资源承载力的因素

饮用水资源极度匮乏,由于对水资源的过分超采,导致了大批降落漏斗的产生。水资源的污染是影响承载能力下降的关键因素,工业生产中对水的利用和治理及生活中对于环境保护等没有给与足够的重视,致使水域污染极为严重;地表水和地下水受到粪便、垃圾、生活污水和城乡企业“三废”的重叠污染,使水质持续恶化。污染不仅使有限的淡水资源更加匮乏,同时,也导致了“介水疾病”的传播。生态破坏导致饮用水源萎缩,如水土流失,导致泥沙淤积,减少河、库容量;干旱导致饮用水资源 更加短缺;湿地萎缩、江河断流等水生态问题,破坏了饮用水源;水资源利用效率不高,浪费普遍存在,使不堪重负的饮用水资源雪上加霜,这些因素都是造成水资源承载力持续下降的原因。

三、提升水资源承载力的措施

(一)理顺水资源管理体制和机制。水资源管理体制不顺、机制不活,会严重影响水资源可持续利用并降低水资源的承载能力。因而应进一步完善流域管理与行政区域管理相结合的水资源管理体制,明确界定流域机构与地方水行政管理部门在水资源开发利用与节约保护中的职责。继续推进城乡水务一体化,建立政府主导、多部门参与的水资源工作协调机制,做好水资源保护与水污染防治的衔接,尽快建立和实施水资源保护补偿机制、水资源管理公众参与机制和水资源主要指标的刚性约束机制。

(二)加大污染处理力度实现生态协调。修建先进的污水处理厂,提高再生水利用水平,采取多种措施,建设多种形式的雨洪利用工程,力争使雨季的降雨能得到最大程度的利用。在经济发展中尽量采用那些环境友好型的技术发展经济,把水污染降到最低限度。通过保护农田、森林、绿地、清洁的空气和水等措施来实现生态协调。立足于城市所依托的自然区域,来调整城市人口,减少水资源需求。理顺城市与所依托的区域自然环境的关系,维护流域水资源的正常循环,开展生态恢复,是解决水资源承载能力的根本途径。

(三)提升水资源调控能力。加强水网体系建设,提升水资源承载能力,为打造现代经济区域提供水资源保障。对水资源的综合利用进行优化配置,通过联合调度调剂余缺,以丰补歉,最大限度地挖掘水资源潜力,加大经济结构调整力度,大力维修农田水利配套设施,使有限的水资源发挥出最大效益。经济的发展伴随着用水量的急剧增加,因而必须转变用水观念,创新水资源发展模式,实现水资源的优化配置。调整用水结构,坚持以水定供、以供定需,按照当地水资源承载力调整产业结构和工业布局。缺水地区应对新上高耗水、高污染的工业项目严格把关,避免造成当地水资源的过度开发,鼓励发展用水效率高的高新技术产业,同时加大对现有技术和工业的改造提高;水资源丰沛地区高用水行业的企业布局和生产规模要与当地水资源、水环境相协调;严格禁止淘汰的高耗水工艺和设备重新进人生产领域。农业结构调整也要适应水资源的现状,大力发展畜牧业和旱土作物,缺水严重的地区,水路不通走旱路,发展农业要因地制宜,合理布局。

(四)增强节水意识。要抓紧抓好水资源综合规划的编制工作,在科学合理评价水资源的基础上,根据水资源、水环境和水生态状况,确定各地区水资源承载力。在水资源综合规划的指导下,制定主要江河的水功能区划和水资源保护规划。从取水源头抓起,加强水资源的节约与保护,提高用水效率,改善水环境和生态环境,促进水资源的优化配置和可持续利用。实施水务一体化管理,促进用水结构调整和节约用水。建设节水型社会,这既是对传统水利观念的最大挑战,也是促进经济增长方式转变的一项根本措施。促进水资源由用水效率低向用水效率高的产业流动。对高耗水企业,进行压缩、淘汰和并转。注重节约用水,按照建设节水的理念,通过对特殊用水行业实行计划用水管理、大力宣传推广节水技术、培育推广节水典型等措施,将节水量控制在理想的范围内。

(五)对饮用水资源开发、利用与保护。合理开发地下水,必须加强管理,限制开发地下水资源;要划定地下水禁止开采区域和限制开采区域,制定地下水超采区治理规划。必须要有生态学的思考,建立生态保护体系,即利用生态技术解决饮用 水“难题”,利用生态工程技术修复水生态缺损,建立健康的水生态领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