城镇化调研方案范文

时间:2024-01-09 17:34:17

导语:如何才能写好一篇城镇化调研方案,这就需要搜集整理更多的资料和文献,欢迎阅读由公务员之家整理的十篇范文,供你借鉴。

城镇化调研方案

篇1

城镇化”和“房地产化”如何合理区隔,正是这一轮城镇化规划编制的一大难点所在。对此,国家行政学院决策咨询部研究员王小广有一个形象的比喻:城镇化是“把10套房分给10个人”,“房地产化”是“把10套房分给1个人”。城镇化注重公共资源的均等化,强调房子的社会、民生属性;房地产化则以投机、暴利为诉求,片面追求房子的经济属性。

避免“房地产化”,并不是说要从根本上否定房地产。房地产就相当于城镇化的“硬件”。它并非仅仅是在建住宅、盖商厦,同时也是在建设城市。中国的城镇化进程不仅表现在城镇人口及其所占比重的增加上,而且还表现为城市固定资产的大规模形成和基础设施的大规模建设上。

中国城乡建设经济研究所所长陈淮有一个论断:当前我国的房地产发展实际上是在为过去的城市建设失误“补课”。计划经济时代,“先生产后生活、先治坡后治窝”的城市发展理念,渐渐导致城市化滞后于工业化。

陈淮认为,近年来在房地产问题上形成的诸如拆迁、征地、房价以及“泡沫”、“暴利”等争议,很大程度上是在“补课”过程中、伴随城市化的“加速运动”叠加出现的。而要解决这一系列矛盾,别无他途,唯有“坚持推进城镇化”。

未来10到20年,中国城镇化率仍将快速增长。数亿农民的涌入,意味着城市仍旧难以避免“大拆大建”。尽管中国每两年半的住房建设总量就相当于新建一个纽约或者伦敦,但未来相当一段时间内,许多城市仍将会处于住房供应短缺的状态。

但“大拆大建”也绝不应再重蹈泡沫泛滥、投机盛行、以土地财政为核心价值取向的“房地产化”覆辙。房地产在未来的城镇化进程中,必须要走出一条纠偏、去伪的新路。

有别于昔日以“土地的城镇化”为主角的“房地产化”,新型城镇化的主角应该是“人口的城镇化”。在此进程中,房地产将更多地体现其配套价值——为农民融入城市、农民工市民化以及公共服务均等化提供硬件支持。

作为新型城镇化的配角,房地产至少要在三个“规”字上与昔日划清界限。

首先是做好规划。未来人们不能再容忍生活在睡城、卧城和鬼城,饱受大城市病对幸福指数的摧残;不能容忍城市规划和土地利用规划“两张皮”造成的资源浪费和环境破坏;也不能容忍工业转型升级、腾笼换鸟后留下的人去楼空——当下江浙一带出现的“房地产空心化”已令人堪忧。

其次是定好规则。过去人们形容房地产是中国经济增长的引擎、发动机。但遗憾的是,这个发动机只装了“油门”,却没有“刹车”。一旦上了快车道,就成了咆哮的怪兽,难以驯服。近几年来,房价每每是越调控越高涨,根源在于房地产的制度建设捉襟见肘,“规则”没有定好。比如久为诟病的“国家基本住房制度”,至今尚未立法明确。相应的配套政策,诸如房地产税制、住房金融、土地供应和住房保障等,均未形成完备体系。这些,无疑都是下一步房地产业转型升级的作业空间。

篇2

关键词:城乡规划;特色应用型人才;校企协同;培养路径

中图分类号:G642.0;TU98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5-2909(2017)03-0028-04

新型城镇化是新时期中国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核心策略。新型城镇化的关键内容是城乡统筹与一体化、产业升级与低碳转型、资源的节约与集约利用、土地的混合利用与紧凑开发等[1],因而要求城乡规划行业积极探索推行新型城镇化的新策略。作为为社会培养、输送城乡规划专业人才的高等学校,应积极进行城乡规划专业人才培养的改革与实践,使得毕业生具备前瞻预测、综合思考、专业分析、公正处理等方面的能力,能够科学应对新型城镇化过程中的规划设计与规划管理方面的难题和挑战。

2011年黑龙江省启动了特色应用型人才培养综合改革试点项目,作为特色应用型人才培养试点高校,黑龙江科技大学积极开展特色应用型人才培养的探索与实践[2-3]。黑龙江科技大学城乡规划专业在试点改革过程中,以校企协同方式不断提高学生的专业能力和综合素养,积极开展特色应用型人才培养的理论研究与教学实践,取得了较好的效果,毕业生的专业知识水平和专业实践能力不断提高,得到了社会和行业的认可和好评。

一、城乡规划特色应用型人才概念模型

城乡规划特色应用型人才,是在一般应用型人才培养的基础上,根据学校和专业自身的办学条件、办学背景以及所处的地域环境,综合地方和区域的城乡建设发展需求,进行人才培养定位,并集中学校优势教学资源,使城乡规划专业人才的知识结构和专业能力,在城乡规划编制、公共政策制定及建设实施管理等某一方面或某几方面比较突出,在省内外具有领先优势和影响力。城乡规划特色应用型人才的概念模型见图1。

二、校企协同的基本思想

城乡规划是以城乡建成环境为对象,以土地及空间利用为核心的公共政策[4]。城乡规划是政府推进新型城镇化的重要手段,要求规划师具备较高的职业能力。一方面要求规划师具备扎实的专业理论知识及较高的专业理论水平,善于应用专业理论分析解决实践中的复杂问题;另一方面,城乡规划又是一门实践性很强的学科,是通过规划设计与规划管理,对城市发展资源进行空间配置,并使之付诸实施的过程[5],因而要求规划师应具备较强的工程实践能力。

校企协同是提高城乡规划特色应用型人才职业能力的有效策略。校企协同的基本思想是指在城乡规划特色应用型人才培养过程中,学生应具备的自然科学知识和社会科学知识、专业核心知识和专业相关知识、现状调研能力、规划设计能力、协同创新能力等主要由高等学校来培养,高等学校是人才培养的主体;同时可以将规划师请进高校进行讲座和实践指导。学生规划设计与规划管理等方面的业务实践,包括教师的挂职锻炼在设计院和规划局等企事业单位完成,企业为学生业务实践及教师挂职锻炼提供实践平台和业务指导。校企协同的基本思想框架见图2。

三、校企协同的城乡规划特色应用型人才培养路径

(一)加强“双师型”队伍建设,教师应“会讲能做”“亦师亦工”

实力雄厚的师资队伍是人才培养的关键因素。城乡规划学科具有较强的实践性,要求高等学校的师资队伍除了具备深厚的理论知识和前瞻的国际视野外,还应具有较强的工程实践能力,才能胜任传授理论知识、培养具有规划设计能力与创新能力人才的教学任务,因而“双师型”队伍建设是提高特色应用型人才培养质量的关键。多年来,黑龙江科技大学城乡规划专业先后安排教师深入哈尔滨工业大学城市规划设计研究院、中国中建设计集团黑龙江省分公司、哈尔滨市方舟城市规划设计有限公司、哈尔滨市城乡规划局等单位进行挂职锻炼。通过挂职锻炼,教师“会讲能做”“亦师亦工”,教师的实践能力及社会服务能力明显提高,并且还能够将科技服务成果引入课堂教学,提高课堂教学质量。

(二)以“导引课、核心课、相关课、技术课”为主线,优化专业课程体系

现代城乡规划的复杂性、综合性及专业性要求毕业生具备前瞻的预测与分析能力、综合的思考与表达能力。因而高等学校的专业课程体系是至关重要的,不仅影响毕业生的知识结构,同时也影响其能力结构。黑龙江科技大学结合人才培养方案的修订,进一步优化了专业课程体系,形成了“导引课、核心课、相关课、技术课”的特色专业主线。主要包括:以教师系列报告形式,开设了城乡规划导引课程,及早让学生了解专业特点和职业特点,培养学生专业兴趣,引导学生有目的进行学习;开设了城乡规划原理、城乡生态与环境规划、中外城市发展与规划史、城乡基础设施规划、城乡道路与交通、城市总体规划、村镇规划、城市设计、详细规划、社会综合调查研究、城乡规划管理与法规等核心课程,有效保证了专业教育与职业实践的衔接;重视城市经济学、风景园林规划与设计概论、城市公共政策、城市社会学、城市地理学等相关课程的开设,强化了学科构成的多元化,拓宽了学生的知识面;开设了计算机辅助设计(CAD)、城市地理信息系统(GIS)、城市b感(RS)、大学语文与写作等课程,强化了规划技术类课程在城市规划中的应用,有效培养了学生的计算机信息自动化处理能力与公文写作能力。

(三)专业实践与专业竞赛相结合,提高学生的工程实践能力与协同创新能力

城乡规划专业实践一般包括调研、规划设计与规划管理等方面。专业实践是培养学生现状调研与分析、设计方案的构思与深化、设计概念与思想的表达及规划管理实践与创新能力的重要教学环节,也是培养学生专业技能的重要过程。黑龙江科技大学城乡规划专业重视特色应用型人才工程实践与创新能力的培养,并将专业实践与设计及调研竞赛相结合,每年均组织学生参加高等学校城乡规划学科专业指导委员会组织的规划设计和社会综合实践调研竞赛。通过参加规划设计竞赛,学生学会了以创新的视角解析设计主题的内涵,并以全面、系统的思考进行城市设计。通过参加社会综合实践调研,培养学生关注城市问题的职业素养,增强学生将专业知识与经济发展、新型城镇化、低碳城市、社会管理、公众参与等相结合的专业意识,强化学生学以致用的能力和创新解决城市问题的能力。以2014-2015年为例,黑龙江科技大学城乡规划专业24名学生,在高等学校城乡规划学科专业指导委员会组织的规划设计和社会综合实践调研竞赛中获国家级奖励,其中“小岛难载生命之重”和“足下生活圈”2份调研报告获得三等奖。

(四)采用双导师制,实现顶岗实习,提高学生工程实践能力

双导师制是指在学校教师的指导下选择合适的实习单位,在实习期间,由学校指导教师和设计院指导教师进行双重指导把关的实习方式。设计院实习是城乡规划专业学生进一步理解和掌握理论知识、提高专业实践能力的重要实践环节。由于设计院实习具有量大面广的特点,为了提高实习的质量,分散式顶岗实习是一种有效的实习方式。由学校与企业联合,建立以设计院为核心的实习实践基地。在大学第五学年,将学生组织到设计院进行为期半年的顶岗实习,学生的规划设计实习、毕业实习都在设计院完成。实习期间以项目为载体,学生通过参与设计项目,了解专业理论、专业规范和标准在实践中的应用,学会团队协作以及如何与人交流等技能。实践表明:顶岗实习,能够使学生接触社会,了解社会和职业需求,有效提高工程实践能力。

(五)毕业设计选题与设计院或教师科研项目相结合,提高毕业设计的实用价值与创新水平

设计院的实际项目及教师负责的科研项目,一般是目前需要解决的突出的城市问题,是新规划理念的具体应用,项目选题创新性强,有代表性。根据工作量的大小,组织学生单独或合作完成设计院的实际项目或教师负责的科研项目,有利于激发学生参与毕业设计的热情,有利于培养学生创造性地分析问题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以黑龙江科技大学2015届城乡规划专业毕业设计为例,毕业设计选题涵盖了城镇总体规划、概念规划、城市设计、城镇控制性详细规划、修建性详细规划、村镇规划等方向(图3)。学生结合设计院实际工程项目和教师科研项目选择毕业设计题目,毕业设计真题率为100%,有10份毕业设计方案被设计院采纳,占32.3%。学生完成的村庄规划,强调自下而上与自上而下相结合的设计思想,突出规划的可操作性。采用村民调查问卷、村委会及村民访谈等多种方法相结合的形式,强调村民对规划的参与。毕业设计选题与设计院实际项目或教师科研项目相结合,不但拓宽了毕业设计选题范围,而且有效提高了毕业设计的实用价值和创新水平。城乡规划专业的毕业设计因实用价值与创新水平高,在黑龙江科技大学毕业设计专项评估中连续多年被评估为优秀。

四、结语

城乡规划是推进中国新型城镇化的依据和蓝图,城乡规划专业人才需要具备有效解决新型城镇化建设中更为复杂化、纵深化的城乡问题的能力。特色应用型人才的培养是高等教育改革与发展的需要,亦是城乡规划专业人才职业发展的需要。因而培养能适应新常态下城乡发展的特色应用型人才,突出城乡资源配置、公共政策和公共服务,是高等学校城乡规划专业教育的重要任务之一。高等学校城乡规划专业应该不断加强与城乡规划企事业单位的合作,校企协同,探究有效的专业人才培养路径,提高城乡规划专业人才的创新意识、创新能力和工程实践能力,不断推进中国城镇化质量效益的可持续发展。

参考文献:

[1]单卓然, 黄亚平. “新型城镇化”概念内涵、目标内容、规划策略及认知误区解析[J]. 2013, 37(2): 16-22.

[2]张洪波,姜云,王宝君,等. 新时期城乡规划专业特色应用型人才培养的途径[J].高等建筑教育,2016, 25(2): 25-27.

[3]姜云, 张洪波, 王宝君,等. 城乡规划特色应用型人才基本素养评价指标体系研究[J]. 高等建筑教育,2016, 25(1): 32-35.

篇3

我们应该看到,中国的城镇化进程始终有着这样一项趋势,即,中国的人口构成正在越来越显著地由传统二元结构进一步分化为三元结构,也就是说,在按户籍划分的城、乡两类人口之间,实际另有一个进城务工的庞大群体。倘若排除因这部分人群注入的“水分”,中国的城镇户籍人口占比实际仅为35%,相较51.27%的城镇常住人口占比低逾16个百分点之多。

由于当下劳动力配置过程中普遍存在的就业政策、保障体系,以及公共服务供给等方面的制度性歧视与分割,基本以户籍所在为标识,倘若就其实质性权利而论,这种“城镇化”明显是存在争议的。事实上,也正是因为深刻洞悉以往城镇化进程中被搁置的难题无法绕过,近期由国家发改委会同国土、农业、公安、交通运输等多部委共同完成的“新型城镇化改革方案”开始进入决策程序,而其出发点,用发改委相关官员的话来说就是,“要给予所有进城农民自由的迁徙权和选择权”。

但这注定是一项艰巨的任务,甚至在现有制度框架下,基本不存在大幅改进的可能性。就城乡二元户籍划分来看,时下一个必须正视的现实是,二三线城市对于流动人口的吸引力远不如想象中那么大,例如外来务工者最为集中的广东省,除了广州、深圳等一线城市,其余城市如东莞、佛山、清远等入户条件已极为宽松,然而农民工对积分入户甚为冷淡。东莞符合条件准入类和积分管理类人数已达30万~60万之多,但是去年申请后入户的人数仅为5000多人,不足广东省给予的1.8万个名额的1/3。

但在另一方面,入户需求高度集中的一线城市基本无可能继续消化蜂拥而入的外来人口。以上海为例,根据该市政协近期进行的专题调研结果显示,按照过去十年外来人口流入速度,短短三年内,城市人口规模就将突破极限承载量。

篇4

总理在“十”报告中提出了“新四化”,即“坚持走中国特色新型工业化、信息化、城镇化、农业现代化道路”。总理强调,统筹“新四化”发展,需要平衡多方面关系。推进城镇化,核心是人的城镇化,关键是提高城镇化质量,目的是造福百姓和富裕农民。要走集约、节能、生态的新路子,着力提高内在承载力,实现产业发展和城镇建设融合,让农民工逐步融入城镇。截至2013年末,我国的城市化率为53.37%左右,与发达国家平均80%的城市化率相比,还有很大的发展空间。1999年至2011年,我国城镇人口数每年以超过4%的速度增长,2012年底达到7.12亿人。在城市化进程中,不断增加的城镇人口对城市的生态环境要求越来越高,对城市管理者来说,不断发展提升城市园林的绿化水平,是维持城市化进程可持续发展的必要条件之一。另外,随着经济发展,人民生活水平提高,住房环境也不断改善。据统计,2011年末我国城镇居民人均住房面积已达30m2。按国家发展要求,2020年人均住房面积要达到40m2。城镇居民对住房需求的提升和居住环境的改善,也将提升园林绿化行业的市场空间。从这两方面来说,都大大需求园林专业技术人才。因此,作为高校,必须研究城镇化给高校大学生就业发展带来的机遇,结合城镇化建设中的人才需求,合理调整人才培养模式和方案,真正实现与市场、行业人才需求接轨。

2黑龙江农垦城镇化建设发展状况

黑龙江农垦辖区总面积5.76万km2,占黑龙江全省土地面积的12.6%。其下辖宝泉岭分局、红兴隆分局、建三江分局、牡丹江分局、九三分局、北安分局、齐齐哈尔分局、绥化分局和哈尔滨分局9个分局,114个农牧场。根据垦区实情和农垦区域布局特点,提出构建“四五”城镇化体系,以5个分局规划建设5个中心城,并确定城市发展产业定位。如宝泉岭分局打造成食品工业产业城;建三江分局打造成中国绿色米都;红兴隆分局打造成现代农业示范窗口;牡丹江分局打造成生态旅游城;九三分局打造成北方生态园林城。以农场级别并结合农场发展规模,建设50个重点镇、50个一般镇,以农场生产作业区建设500个规范化管理区,3个级别定位贯穿于农垦城镇化发展,分别承担起大、中、小城镇职能。小城镇建立完善基础设施和人居必要生活设施;中等城镇发展商贸服务业,为垦区小城镇的物资流通提供中转站;大城镇集聚人才与资源,发展特色产业,带动区域发展。这一发展定位已经初见成效,农垦城镇初具规模,形成独具特色、宜居、宜业、生活幸福的农垦城镇,逐步实现“耕作在广袤的田野上,居住在现代化城镇中”的梦想。黑龙江垦区是我国现代化农业的代表,是我国农业开发形成的以农为主多种行业组成的经济社会系统。近年来,垦区采取“撤并生产队,建设管理区,发展小城镇”发展思路,快速推进了垦区城镇化建设,也增加了垦区的耕地面积。由于体制、机制的优越性和农垦的经济实力做保障,黑龙江农垦城镇化走在全省前列,引领黑龙江省农村城镇化的发展方向。农垦小城镇景观已经成为黑龙江省城镇建设的靓丽风景,吸引各界人士参观学习,也为推进黑龙江省城镇化发展奠定了坚实基础。

3黑龙江农垦区对园林专业人才的需求

3.1黑龙江农垦城镇化对园林专业人才的需求

近年来,黑龙江农垦小城镇建设已经初具规模,各个农场都需要建设城镇绿化养护的专业队伍。根据黑龙江省垦区2011—2014年人才需求计划(见表1),2011—2014年垦区的园林相关人才有所增加。从园林专业相关需求方向看,主要需求园林绿化养护、园林规划设计、城镇规划、林业、旅游、园区规划管理等专业人才,其中园林绿化和养护需要的人数和旅游方向需要的人数增加较大。

3.2农垦农场对园林专业人才的需求

2012年暑期,园林专业教师组成调研小组行程6000km,对黑龙江农垦部分农场的小城镇建设情况、园林绿化队伍建设及人才需求情况进行调查。结果发现,有的农场小城镇建设已经基本完成,如嫩江农场、鹤山农场、云山农场、八五七农场、七星农场、前进农场、洪河农场、红旗岭农场、八五二农场,这些农场园林绿化已经完成,急需建设一支高水平的绿化养护队伍;一些农场小城镇建设正在进行中,如尖山农场、大西江农场、海林农场、八五三农场、浓江农场、创新农场,一些住宅小区和农场公园、广场及主干道附属绿地都需要建设,他们也急需园林专业人才。未来几年,海林农场将利用周边旅游资源开发农业休闲旅游,七星农场拟建三江绿色米业和现代化大农业开展现代农业观光旅游,八五三农场利用燕窝岛景观开展农垦文化旅游资源,这些农垦产业发展的新亮点都需要引进园林相关人才。另外,农场很重视农业园区建设,农业园区具有现代农业展示、科技示范、休闲观光的功能,如尖山农场农业园区、鹤山农场的万亩大豆田、七星农场的国家级农业园区、洪河农场的农机展示区等,这些平台也需要园林专业相关人才。

4园林专业人才培养新模式

由上文分析可知,黑龙江农垦城镇化建设中需要大量的园林专业人才。通过与黑龙江八一农垦大学2007级园林专业学生座谈发现,基本没有学生打算去农场就业,都希望留在城市发展。究其原因:一是学生对农场不了解———园林专业课程中没有与垦区建设和发展相关的内容,园林专业实践中没有到垦区调研实践,导致学生对垦区的了解少,有的学生想去垦区又有所犹豫,导致农场招不到合适的人才。二是园林专业课程设置、人才培养与垦区发展不对接———垦区城镇化进程中以小城镇建设为主,要兼顾考虑农业生产与居民生活的功能。同时垦区近年来建设各种科技园区、示范区及观光农业区,需要的人才不仅要懂得园林规划、设计、施工、养护管理,还要懂得一些农业栽培、宏观管理的相关知识。一方面企业需要园林人才,一方面毕业生工作难找。为了推动学生到垦区就业,逐步实现园林专业人才培养与垦区园林专业人才需求的良性对接,提高大学生的就业能力,我们在园林专业人才培养方面进行了改革,提出了新的人才培养模式,即结合实际进行教学改革实践,为黑龙江农垦城镇化提供合格的园林专业人才。第一,进行课程体系调整,增加有关垦区小城镇建设、新农村建设与规划、农垦科技园区规划与管理的相关课程,让学生初步了解垦区的绿化建设。第二,调整实践教学环节,组织学生到垦区进行实践锻炼,了解垦区的城镇化进展。黑龙江八一农垦大学农学院已与垦区100多个农场建立联系,先了解农场每年的人才需求计划,然后根据农场需求情况,从园林2008级、2009级、2010级的学生中选派2~3名学生到农场实习。这种做法既使学生的工作能力得到提升,又使农场根据需要选留到合适的人才。截至目前,到农场就业的大学生2007级有1人、2008级有4人、2009级和2010级各有6人。第三,培养学生到垦区、到基层就业的意识和情感。以走下去(学生主动到垦区实践锻炼)、请进来(垦区的专家领导到学校报告、交流)的模式,培养学生到垦区、到基层发展的意识。第四,建立垦区城镇化建设、新农村发展、人才需求与农垦大学园林专业教学实践信息互动平台。教师和学生积极参与垦区的城镇化建设、园林施工养护的方案,锻炼教师的专业素质,提高学生的就业能力,扩大学生的就业领域。园林专业教师积极参与农场园区规划项目、居住区景观规划等社会服务,在这一过程中,增加了相互了解,学生得到了锻炼。

5结语

篇5

关键词:新型城镇化;古村落;传统风貌保护;安义古村

新型城镇化从以往城镇化的简单扩张升华为城乡等质、集约节流、民生为本[1]。城镇化进程的推进,给村镇的今后发展带来了前所未有的机遇和挑战,许多村镇为了增加经济创收,一味地开发为旅游圣地,步入风貌形象单一、传统文化丧失的歧途。素有南昌“后花园”之称的安义古村落群在开发与保护问题中也未能幸免于难。

1 安义古村现状风貌

安义古村坐落于江西省南昌市郊,虽历经千年沧桑变化,其仍保留着布局井然的建筑群,完整的排水系统,严谨考究的里甲制度,民居院落、街道农田、选址布局都蕴藏着丰富的文化底蕴,有“山水田园环境中的千年古村群”的美称[2]。

2 古村传统风貌衰败

2.1 价值观念转变,崇洋

现代社会的飞速发展,干扰了古村原本的生活及生产节奏,人们的观念追求也随之改变。现有民居条件难以满足日益增长的人口需求,村民们迫切要求改善居住条件,一幢幢与古村风貌格格不入的现代建筑拔地而起,打破了原有古村的秩序感。

2.2 建筑功能退化,人口流失

安义古村历史年代久远,同时,传统建筑多为木制构架,逐步被腐蚀破坏,失去居住功能。此外,青壮年深受城市就业机会和生活条件的吸引,或外出经商,或进城工作,古村人口在逐年流失,老龄化现象十分严重。

2.3 旅游开发不当,过大于功

安义建筑主要供生活居住和旅游参观,功能形式单一,再加上宣传不足以及交通不便,整体旅游量不大。更严重的是,因旅游开发不当,村民环境卫生意识又较为薄弱,古村承受着愈来愈严峻的环境承载压力。

3 保护体系建构策略

3.1 生态环境

新型城镇化从原有的外延式发展调整为传承型发展,以避免大面积的建设性破坏。为了更好地保证安义古村原有的“天人合一”历史格局遗存下来,应分层次开展生态环境保护工作。保护周围山体,保持原有水资源,维持现状用地性质,保存本土村落建设布局,严禁建设与环境冲突的建筑物,同时,加强村民保护意识,全方面落实环境保护工作。

3.2 风貌格局

3.2.1 建筑修复。安义古村落群布局规整,建筑制式井然,现存古民居超过80幢,是赣派建筑群的典例。为了更好地保护乡土木构架建筑群落,应采用原真性修复原则,力求保留古建最真实的历史信息。

3.2.2 格局完整性。安义古村在村落选址上严格遵循“天时、地势、风水”,在其风貌完整性保护上,重点考虑村落营建思想的延续性,从点到面分等级进行格局修复。在保证空间机理格局不被打破的前提下,疏通水系、贯通视廊,延续本土空间格局。

3.2.3 文化传承。现代城市生活深入村落空间的同时,宗祠、诗社、戏台渐渐荒落,人文内涵受到巨大威胁。在开展新型城镇化修复物质形态的进程中,强调民俗文化的必要传承性,加强村民文化传承意识,传播安义特色的民俗民风,重振安义文化。

3.3 民生为本

新型城镇化最根本的建设原则是以民为本。村民对古村活力恢复的作用不可忽视,面对安义“空心化”、“老年化”的窘境,应转换角度,以村民的生活生产为前提,妥善解决留守村民的生计问题。

3.4 产业布局

解决村民生计的根本方法是发展本土产业,打造安义独特优势。在现有旅游开发的基础上,统一安排3个建筑群的景点管理,严格依照原真性修复历史民居,更新内部空间设施,管制违规新式建筑,整合“休闲度假、商旅餐饮、耕读体验”等多元化功能。除了旅游产业,可增加农业创收,统筹村落农用地,统一种植油菜花、草莓等植被,在恢复生态的同时,打造观光农业等新型化农业,落实就地城镇化。

4 结语

风貌承载的是一种文化,需要代代传承并发扬光大。如今,新型城镇化建设已经成为社会经济文化发展的宏观背景,安义古村不再适用于原有的物质空间保护方式,而应将其纳入城乡一体化的大格局中,从整体层面提出涵盖物质空间保护、社会经济发展、历史文化发展及居民生活水平提高的综合性规划保护方案,使安义古村落的文化传统继续绽放其瑰丽的传统风貌。

参考文献

篇6

 

根据国家统计局统计资料显示,2011年-2015年城镇新增就业人数稳步增长(图1),与此同时,全国高校毕业生总人数也一直保持较高的增长速度(图2),尤其是2014年和2015年,全国高校毕业生总人数的增长速度均远大于城镇新增就业人数的增长速度。在城镇化迅速发展的今天,如何提高高校毕业生的就业竞争力,尤其是使高职院校更好地服务于城镇化建设,成为高校人才培养的重要关注点。同时,城镇化建设如何促进高校人才培养数量,提高人才培养质量,优化人才培养结构,创新人才培养策略,也成为广大城镇化建设的领导者、参与者考虑的重要问题。

 

笔者通过大量的走访调研,并基于高等职业教育与应用型本科教育多年的教学与管理经验,研究城镇化建设带来的人才需求变化的传导机制,以“人才市场供需平衡”作为基本假设,通过研究“城镇化建设进程加快-经济结构升级-人才需求结构升级-高校人才培养策略创新”的推拉链条动态发展,提出人才培养的动态体系,从而实现城镇化发展与高校教育发展的“互促”模式,为城镇化建设提供理论与实践支持。

 

 

1 研究综述

 

1.1 国外研究现状 从现有的国外文献资料来看,Brownell(1962),Marsden(1983)两位学者主要从理论上研究了城镇化建设进程与教育的互动关系,并没有建立两者的理论模型。而国外近期的一些研究也主要从城镇化建设与经济发展、大学入学率、就业率等方面进行研究。如Monika;Mayanka Singh;Priyanka Singh(2015)在《印度的城镇化与城市问题》中主要研究城镇化带来的一些列问题及对策,并没有提及与高等院校人才培养的关系。以城镇化建设拉动就业需求,探索高等职业教育人才培养、应用本科人才培养与城镇化建设的互动关系方面亦少有提及。

 

1.2 国内研究现状 通过对国内现有资料的搜集与整理,刘标胜,戈雪梅(2012)在其文章《高等职业教育在推进城镇化建设进程中的战略作用研究》中指出,技术人才不能满足现行城镇化建设的进程需要,同时指出城镇化建设进程与高等教育呈现正相关关系。阚大学,吕莲菊(2014)在其文章《职业教育对中国城镇化水平影响的实证研究》中重点论述了城镇化水平与职业教育、经济发展水平、产业结构、经济开放度、城乡收入差距等方面的协调发展关系,并构建了计量模型。研究指出,无论中国的东中西部,高等职业教育的发展与城镇化进程的加速具有正相关的关系。同时指出我国中部、东部地区,高等职业教育的发展与经济发展水平、产业结构、经济开放度、城乡收入差距均正相关。马南湘(2014)在其文章《广西城镇化建设与建设类技能型人才需求分析》中指出城镇化的加速发展对建筑类高技能型人才的数量与质量需求出现激增,并根据问卷调查、实地走访,探索出企业对毕业生技能的关注点,进而优化人才培养方案。

 

以上五位学者主要研究了区域城镇化建设进程与高等职业教育的正相关关系,同时提出了某些专业如何培养与之适应的高技能型人才。但问题的研究倾向于区域化,专业性,缺乏对城镇化建设进程到人才培养的传导机制的系统性的研究。

 

2 城镇化建设进程加快的传导机制

 

城镇化建设进程伴随着由第一产业向第二、三产业的更替,同时伴随着农村劳动力往城镇的大规模迁移。随着《国家新型城镇化规划(2014-2020年)》的出台,伴随着绿色城市、智慧城市的迅速发展,也带来了产业结构升级、经济协调发展的问题。

 

研究城镇化建设与人才需求的匹配问题,首先要明确城镇化建设与经济协调发展的问题,而此类研究可从以下四个方面:城镇化建设进程与经济发展水平的协调发展研究、城镇化建设进程与产业结构升级的协调发展研究、城镇化建设进程与农业经济市场化的协调发展研究、城镇化建设进程与城乡收入差距的协调发展研究。

 

首先,城镇化建设进程与经济的发展是一种“互促”关系。可以进一步表述为,地区的经济发展越迅速,带动城镇化建设进程也越快,城镇化建设进程的加速同时会促进地区经济的发展。其次,城镇化建设加速会导致第三产业GDP所占总GDP比重的增长,同时也会引起第三产业就业比重的增加,再次,城镇化建设发展进程与农业经济市场化程度同样表现出“互促”关系,因此,加快农产品网上交易,加快农产品城乡开放程度,对于城镇化建设进程有较大的作用。最后,“互联网+农业”使第一产业往第三产业更替的速度加快,引起产业升级也导致了第三产业产值的增加,进而引起城镇居民收入差距绝对值加大,城乡贫富差距加大。

 

城镇化建设进程带来的经济快速发展、产业结构升级、农业经济市场化加速、城乡收入差距进一步加大等诸类问题,更新了人才市场的人才需求数量与结构,因此,对于经济发展与人才需求的相关研究意义重大。

 

与此同时,现有的高校人才培养难以与城镇化建设对人才需求相匹配,因此,制定适应城镇化建设的人才培养策略既是城镇化快速发展的需要,也是高校人才培养的重点。

 

3 人才培养对策研究

 

3.1 前后一体化的培养思维 所谓前后一体化,即在高校人才培养模式形成的前期,包括小学、中学教育亦应培养学生的城镇化思维,树立学生城镇化建设的政治意识与参与意识。应利用第二课堂或是政治思想课的模块化设计,使学生熟知城镇化的政策、意义、目的、含义及对所有人的影响。学生进入大学以后,应重点传授城镇化建设所引起的经济增长、产业结构变化等理论与实践知识,并在人才培养的匹配度上进行控制。学生毕业以后,应对培养的结果进行检验,主要研究其技术能力是否能够与新岗位群匹配,其价格(工资)是否能够促进城镇居民收入提高,其岗位能力是否具备更替的高敏感性,其发展是否满足可持续的要求。总之,思维的长期建立有利于人才培养的稳定性。

 

3.2 能力与岗位对口,增加人才供给量 人才的供给量除了数量满足的同时,最主要的是要求专业对口、能力对口,而现阶段的劳动力市场则是岗位需求与毕业生专业、能力供给存在严重错位,即企业找不到所需的高级人才,毕业生找不到工作。

 

普通高校、高职院校承担着培养学生具备企业所需岗位的对等能力的职责,作为高等院校的教学人员、管理人员,制定能够适应城镇化发展进程的新型人才,是使高等院校高效服务于城镇化建设的重要任务之一、途径之一。在此,笔者依照所从事的高职院校和应用型本科院校的管理经验,展开人才培养的途径、模式介绍。经过试验验证,这些方式能够有效地促进岗位与专业的对口,岗位与能力的对应。

 

3.2.1 “一专多方向”与“分流培养”相结合的人才培养模式探索 笔者所提的“一专多方向”是指在教学管理实践中对一个专业的学生进行多个方向的培养,“分流培养”则是依据学生的偏好,选择适合自己的方向,将一专业数量较多的学生分方向组建专业方向小分队。

 

根据市场的调研结果,“一专多方向”的学生除了具备本专业的人才培养要求的能力之外,一个专业会衍生出多个方向,而本专业的学生同时具备各个方向所有的技能。笔者以2007-2015年所在的日照地区wgy高职院校工商企业管理专业学生为例,自2005-2014年,本专业学生招生数量逐年增长,且增长速度非常迅速(表1)。

 

本专业招生数量急剧增长,而市场对本专业学生的需求量却远远不及供给量。在此情况下,笔者及其团队的全体人员积极探索能够使学生增加对口就业机会的途径。通过对一家生产性大型韩国企业、一家生产性大型台湾企业、三家物流企业、三家五星级酒店发放问卷;通过观察城镇化发展过程中产生的新岗位;通过对实习的学生、往届毕业生进行跟踪调查,得出了适合现阶段工商企业管理高职学生的四个方向:①“城镇化-社区化”过程中所需要的大量行政管理岗位;②“大众创业,万众创新”背景下新成立的连锁门店的店长;③传统小微企业所需的人力资源管理人员;④“互联网+”迅猛发展急需的物流管理人员。并且与企业共建四个方向所具备的基本技能,进而物化于课堂教学。

 

而实行“分流培养”的学生,则不需要学习四个方向所有的课程,只需选择1-2个方向(群)进行学习,最终目标是将大量的同专业毕业生分散到各个不同方向,减轻集中的就业压力。

 

实施“一专多方向”与“分流培养”相结合的人才培养模式的毕业生同时具备行政管理、连锁管理、人力资源管理、物流管理等专业综合知识,或者根据自身的优势重点选择核心优势的方向群,具备方向群的综合知识,无论哪一种,学校均为其发放所修方向的结业证书,并对其职业能力进行严格审核,提高了学生在新形势下就业市场的竞争优势。

 

3.2.2 “专业嫁接”的人才培养模式探索 所谓专业嫁接,就是一个专业的学生在学好本专业的同时,依据其个性化发展、特色就业的需要,给与不同专业的相关知识的接续。对于这个问题的界定,并不是学生要具备多个专业的所有知识,而是在原有专业基础不变的条件下,给与市场所需不同专业能力的嫁接。笔者及团队仍旧观察wgy高职院校工商企业管理专业学生。

 

①每届学生从中选取30人组建了历届“质量管理班”,这个班的学生除了具备工商企业管理的专业知识之外,需要学习内审员、外审员职业资格的相关能力。学生的培养实行1+1+0.5+0.5的方式,在校学习一年工商企业管理的知识;后进行一年的审核员业务知识学习,其中半年培训内审员、外审员理论,并获取内审员证书,另外半年到企业进行审核员工作实践(与企业合作,企业提供审核员现场);最后一年则是在校考取外审员、人力资源管理师职业资格与生产实习的阶段。

 

②每届学生从中选取15人组建了历届“韩国留学生班”,主要的培养方式是“工商企业管理专业+外语(韩语或英语)”,而学生的就业方向是韩国及当地的韩资企业(日照韩资企业数量较多)。

 

在工商企业管理专业开展已历时5年,还会持续不断进行的以上各种教学模式,能够适应城镇化建设进程中产生的诸多岗位的综合需求,并且在已毕业的几届学生中收效显著。而这种良性发展促使wgy学院的工商企业管理专业获得了较好的社会认可度,生源日益增多。而采用这种方式在同一院校会计专业进行辐射,收效同样显著。

 

3.3 互联网思维的多维运用 综上所述,不管是人才培养的对象还是参与者,具有城镇化建设的思维是至关重要的。但在互联网高度发展的今天,“城镇化+互联网+”等的思维构建也十分必要。伴随着农产品电子商务网上交易量、交易额所占的比重越来越高,伴随着电子商务的迅猛发展,传统的企业尤其是小微企业生存的空间越来越少。不仅仅从高等教育阶段,甚至是中学阶段,就应该给学生传授互联网的思维。

 

4 结论

 

城镇化建设是当今经济发展的一个主题,是促进经济增长的关键点。笔者站在自身所处的行业,通过多年的教学、管理实践与实验,结合经济学的相关理论,通过对“城镇化建设-经济发展与结构升级-岗位结构变化-岗位能力变化-人才需求能力结构变化-人才培养的策略与模式创新”的逻辑关系进行论述,初步解决了城镇化与人才需求问题的矛盾。由于笔者所在专业的问题,以及调研时间的紧迫性,没有推广到所有高职文科专业。在以后的研究中继续深化城镇化建设进程,以期更好地解决城镇化建设与中小企业发展协调问题研究,更加丰富城镇化理论。

 

篇7

1、近年来,县社会经济快速发展,极大改善了城乡建设与环境发展的水平,城市建成区范围不断扩大,已提前实现了上一版城市总体规划建设目标,大城市骨架已基本形成。但是,目前县城建成区内的部分现有工业企业对城区居住环境的影响比较突出,城区内工业企业已无发展用地,已严重制约着县社会经济进一步快速发展与腾飞,亟待在新一轮的城乡规划编制中,科学确定未来产业发展与定位,明确城市建成区产业结构升级与调整策略,适时推进建成区产业布局结构优化与调整。

2、县社会经济发展已具有良好的产业基础,特色优势产业地位显著,文化底蕴深厚。在经济全球化竞争驱动下,特色优势产业的升级与改造的需求日益明显。亟需做大做强优势产业,夯实产业基础,延续优势产业集群,培养产业增长新的引擎。因此,统筹规划县域产业布局,调整布局环境影响大的产业是县产业园区规划建设与产业升级改造的必然需求。

3、县大城市骨架已基本形成,在新一轮新型城镇化建设大潮中,依托新一轮城市规划修编为契机,拉大城市骨架。从布局结构看,北到,南到镇,以高速环线打造城市规划区的核心骨架,夯实城市基础,做优生活环境,全面提升生态环境质量。

4、抓住新型城镇化建设机遇,科学确定城市发展定位,全面推进生态宜居城市建设,加快经济社会发展。前瞻性规划,拥江发展。

5、产业园区,产业园区建设。

方案1:用地条件好,但作为化工,对、景观影响大;

方案2:道路等级还要改造,工程量大;用地局促;对临江用地(西侧)影响大

篇8

一、 取得的主要成绩及采取的措施

(一)积极探索方法制度创新,高质量的完成定期报表

1、探索统计方法制度改革,是适应经济发展的需要,也是提升统计服务的需要,为了更加科学,合理的完成现行就业与科技统计工作,我们积极探索城镇就业统计报表方法制度的改革,在现有报表制度基础上,经过认真调查研究,先后完成了《城镇就业统计报表制度的研究》和《浅谈对科技统计的一点认识》调研报告,该研究从统计的范围,统计指标设置,都进行了新的试探,尤其是对报表数据质量的控制提出了严密的逻辑审核关系。

2、按时保质保量的完成各项年度报表和季度报表任务是统计工作的主要任务。全省年报会议之后,我们全科认真领会年报会议精神,学习新的报表制度和新的报表程序,及时召开了城镇就业和科技年报会议,会上我们就新的报表制度进行了认真详细的讲解,并进行了实际操作培训,使年报会议达到了预期效果。为了确保县区年报质量,在正式报表之前我们多次深入到县区,尤其是有难点的县区进行检查指导,手把手的进行培训,确保了就业工资和科技年度报表按时保质保量的完成,没有出现差错。完成年度报表之后,又按照新的报表程序,完成了一季度和二季度就业工资报表任务,由于季度报表程序是今年修改的新程序,在录入汇总上都有新的技术,大部分县区统计人员难以掌握,难以操作,一季度在全省没有培训情况下,我们积极探索,认真研究,对照以往的程序,就基本操作方法印发各县区,经过县区反复的录入汇总确保了季度报表的完成。

3、按时完成高新技术统计年报。召开了高新技术统计年报会议,并对县、区负责高新技术统计人员进行了培训。通过详细讲解统计制度、指标含义、多媒体演示、实际操作指导,切实让县、区专业人员真正做到融会贯通,为做好全市高新技术统计打好基础。为了能更好更科学地搞好高新技术统计,我们认真学习了省局关于开高新技术产业增加值增长率的测算方法,联动工业科共同探讨操作的具体步骤,并就工作协作细节达成共识,为顺利准确测算打好基础。

4、按时完成2008年度社会发展综合评价和妇女、儿童发展统计监测报表任务。社会发展综合评价和妇女、儿童统计监测报表是全面衡量一个城市社会发展综合能力和对妇女、儿童重视关爱的重要报表制度,是考核各市综合实力的主要指标,由于这两个报表是综合性的,涉及的面较宽,范围广,资料难以采集,工作难度较大。多数部门对这项工作不够重视,不能积极主动的配合,搪塞、推诿,为了做好这两个报表,我们不辞辛苦,多次与有关部门解释,由于我们的耐心工作,征得有关部门理解,数据上报后,我们又进行认真的审核,变化较大的究其原因,并要求书面说明。由于我们认真的搜集核实各项数据,使这两项报表没有出现数据差错。

(二)继续强化统计职能作用,强力做好各项专题调查

1、继续完成劳动力和企业劳动力抽样调查年度和季度报表任务。劳动力调查是国家统计局布置的一项专题调查,是为了及时、准确地反映我国城乡劳动力资源、就业和失业人口的总量和结构情况,为各级政府制定和调整就业政策提供依据。为了搞好这两项调查,我们严格按照调查的方法步骤,建立了适合我市的两套调查方案,成立了领导小组和办事机构,要求各县区也要相应成立,抽调了调查员和指导员,并进行了业务培训,为了使这项工作做到家喻户晓,我们进行了广泛的宣传,将致调查户一封信发放到每家每户,选调了400多名调查员和指导员,在调查过程中,我们多次深入调查点进行督促检查指导,并挨门入户核实登记情况。为了做好四季度人口变动、劳动力抽样和安全感调查工作,根据全省人口劳动力调查和群众安全感调查工作培训会议精神,结合我市实际工作,研究制定了《Xx市2009年四季度人口变动、劳动力调查和群众安全感调查工作规定及奖惩办法》和《Xx市2009年四季度人口变动、劳动力调查和群众安全感调查工作要求》,并以文件形式下发各县区。在摸底和正式调查登记过程中,市统计局成立督导检查组多次深入县区进行检查指导,重点检查了业务培训、入户登记、小区电子地形图等工作过程。企业劳动力调查虽然调查的单位不多,但涉及的面宽,涉及全市10多县区,况且有部分企业停产或停业,为了确保每户企业都能被调查,基层统计人员,多次入户寻找企业负责人,进行核实登记,确保了企业调查的圆满准确。

2、积极推进文化产业调查各项准备工作。文化产业调查是市委市政府年初布置的一项专题调查,为了搞好这项工作,按照市文化产业办公室的统一部署,首先我们建立了组织领导机构,成立了以局长Xx为组长,主管副局长焦广福为副组长的领导协调小组,下设领导小组办公室,抽调6名同志组成办公室人员;另外办公室成立后,我们又及时的制定了各项规章制度和责任制度,并分解到人,同时我们还制定了《Xx市文化产业统计调查实施方案》,并以市政府办公室的名义下发各县区。

篇9

充分发挥投资对稳增长的关键作用

全力实施“五大工程”和“四大工程包”项目,投资和项目建设成效显著。

一是加快完善项目前期手续。实行代办制、领办制、即办制,组织各地对属地项目进行梳理和夯实,协调省直相关部门加快推进前期工作,共完成项目审批339项、核准36项、备案38项,节能审批324项。同时,加大统筹协调力度,着力解决征拆、融资等关键难题,有力保证了重大项目的顺利实施。

二是全力推进重大基础设施建设。长春至珲春城际、靖宇至松江河铁路开通运营,长春至白城等6个在建项目正在有序推进,长春至西巴彦花等4个项目已开工建设,敦化至白河等项目正在加快前期工作。白城机场已竣工,长春龙嘉机场二期扩建完成航站楼桩基础工程,松原机场完成航站区土石方工程;延吉机场迁建等3个项目正在抓紧开展前期工作。同时,加快组织推进水利、公路等重大基础设施建设项目的前期工作。

三是协调解决项目建设资金短缺难题。加强与国家发改委的沟通和衔接,争取中央预算内资金112.4亿元。积极协调国开行、农发行,已签约并已投放专项建设基金105.9亿元。清理国家存量资金5.4亿元,调整用于127个项目建设。加快推进全省政府与社会资本合作,制定了关于创新重点领域投融资机制鼓励社会投资的实施意见,建立了PPP项目库,搭建了与金融机构对接平台。

四是加大重大项目谋划力度。共谋划储备亿元以上重大项目2050个,其中10亿元以上项目456个。转化实施亿元以上项目566个。

五是加快投资项目在线审批监管平台建设。基本建成了全省投资项目在线审批监管平台,并已试运行。

推动结构调整促进产业转型

立足全省产业特点和优势,围绕调结构、促转型、增动力,精心谋划,加强引导,不断积蓄吉林省发展动能。

一是积极推动科技创新。加强重大科技基础设施建设,光电子国家重大科技创新基地和化工新材料重大科技创新基地初步具备了中试规模的科研生产能力,吉林大学与中科院物理研究所签署了“综合极端条件实验装置”共建协议。“吉林一号”卫星成功发射,印发了卫星及航天信息产业发展规划,卫星及航天信息产业起步发展。

二是加大工业结构调整力度。加快培育和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组织实施9大重点产业行动计划、20个创新发展工程,全力推进阿达木单克隆抗体、连续法玄武岩纤维、无人机等100项重大项目建设。大力推进传统产业振兴发展,一汽大众年产百万台EA211发动机项目建成投产,奥迪Q工厂项目进展顺利,DY项目正式落户吉林市。积极推进生物质经济“十大工程”。

三是推动服务业发展提速增效。深入实施服务业三年行动计划,围绕现代物流、信息技术服务等十个重点领域,实施服务业十大重点工程、推动建设100个重大项目,组织服务业发展攻坚战实施方案制定相关基础工作,开展了调研、座谈和课题研究,实施方案将于近期形成。

四是农业发展基础进一步夯实。加快推进中部城市引松供水、哈达山水利枢纽、松原灌区等农林水利基础设施项目建设,继续稳步实施全省高标准农田建设总体规划,突出粮食仓储设施建设。长春市和吉林市逐步建立了冬春蔬菜储备制度,极大地丰富了吉林省冬春蔬菜市场。

五是创业创新加快推进。出台了加快构建大众创业万众创新支撑平台的实施意见,建立了部门联席会议制度,推进政策统筹。鼓励发展众创、众包、众服、众筹等新支撑平台,支持长春摆渡创业工场、长春高新区原创驿站、辽源东北袜业大学生科技园等一批众创空间建设。在此引领下,就业形势总体稳定,民营经济加快发展。

扎实推进新型城镇化建设

深入贯彻落实东中西三大板块区域发展战略,积极稳妥推进新型城镇化建设。

一是突出规划引领。编制完成东部绿色转型发展区总体规划实施方案,围绕构建“六大体系”,谋划了100个10亿元以上的“五大先导工程”重大项目,明确任务分工和推进措施;编制的中部创新转型核心区总体规划已经省政府常务会审议通过,即将下发,重点围绕实施创新驱动战略,推进农业向规模优质高效转型、制造业向高端智能绿色转型、服务业向现代集聚协同转型、城市向绿色智慧人文转型,着力构建五大高地,实现中部率先隆起;扎实推进西部生态经济区建设,规划的十大工程及50个重点项目正在加快建设。

二是积极推动城镇化改革试点。长春市、吉林市等第一批国家新型城镇化综合试点进展顺利,抚松县、梨树县、林海镇列入国家第二批新型城镇化综合试点。启动实施了奢岭镇、金珠镇等18个重点城镇扩权试点和东丰县、敦化市等5个生态城镇化试点。积极开展申报国家产城融合示范区试点工作。吉林省获批成为全国唯一地下综合管廊建设试点省,获得国家资金支持10亿元,15个城市建成廊体25.67公里。白城市被列为全国首批16个海绵城市建设试点之一,各项工程已经启动。

三是扎实推进示范城镇建设。22个示范城镇共建成农民集中居住社区29个,累计转移农业人口7.8万人,建成农业园区62个,建成工业园区24个,落户企业1384家,初步形成了“三集中、城乡双向一体化、就地城镇化、整体推进、引入战略投资者建设、产城融合发展、龙头企业带动”7种具有示范和借鉴意义的发展模式。

四是加强城区老工业区和独立工矿区搬迁改造。全面启动了10个城区老工业区和30个独立工矿区搬迁改造,已搬迁改造城区老工业区重点企业100多户。长春热电一厂、晨鸣纸业等一批重点企业完成异地迁建,并同步实现转型升级。大成集团、轨道客车装备、冀东水泥等重点企业搬迁改造工程正在加快实施。

节能减排与绿色发展并举

坚持“管住增量”与“化解存量”并举,扎实推进节能降耗,建立监管长效机制,推动节能减排工作取得了新的成效,吉林省节能目标责任和减碳目标责任落实情况受到国家通报表扬。

一是积极推进节能降耗。分解落实年度节能目标任务,开展万家企业节能低碳行动,加强重点用能单位监管,推进重点用能单位节能监察和能耗“对标”工作。严格执行节能评估和审查制度,审核能源消费总量39.7万吨。积极推行合同能源管理节能新机制,有效促进了节能服务产业发展。

二是大力发展循环经济。洮南市顺利通过国家循环经济试点城市评审,延吉市、通榆县等2个县(市)列入国家农业清洁生产示范项目试点。积极开展秸秆综合利用,在榆树市选取5个村开展“生态能源村”试点建设。

三是加快生态文明制度创新。吉林市、白城市顺利通过国家第二批生态文明先行示范区评审。印发了关于加快建立有利于生态文明建设投融资机制、推行环境污染第三方治理等方面的实施意见,编制完成了《关于加快推进生态文明建设的实施方案》,为推进生态文明建设奠定了政策基础保障。在全国率先启动实施“禁塑令”。

四是积极应对气候变化。吉林化工园区、长春经开区、延吉高新区等3个园区获得了国家低碳工业园区试点批复。全面推进了吉林省碳排放权交易市场建设工作。

五是启动实施生态移民试点。通榆县开展了向海保护区核心区边界划定,目前,正在编制核心区移民规划。

科学编制吉林省“十三五”规划

为全面做好“十三五”规划编制工作,全省发展系统深入调研,汇集各方面力量,全力做好规划编制的前期工作。

一是加强前期课题研究。按照开门编规划的要求,委托国家知名研究院所和省内相关单位,完成了产业发展、城乡建设、对外开放、社会事业等59个前期重大课题研究。完成了吉林省“十三五”规划基本思路编制工作。

二是充分与国家对接。贯彻落实中央“十三五”规划编制理念,规划纲要将“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的理念贯穿始终。在框架和篇章结构上与国家基本一致。在指标设置上,吉林省设置了27个指标,其中约束性指标全部按国家要求设置。

三是广泛征求社会各界意见。在全省范围内组织召开了部门、地区、专家学者、大企业等各层面的座谈会,通过省人大财经委和省政协经科委平台,广泛征求了省人大代表和政协委员意见,在北京组织召开了国家级专家咨询论证会。同时,利用网络开展了“十三五”规划建言献策活动。

篇10

关键词:发达地区;城镇化;银行支持策略

一、经济发达地区城镇化建设对金融新需求

(一)融资规模需求不断扩大

经济发达地区新型城镇化建设更加强调质的提升,仅依靠政府的财政投入远远不够,需要以银行为主体的金融机构提供足够的资金支持。以浙江温州为例,作为全国民营经济的先发地区与改革开放的前沿阵地,温州的农村工业化和城镇化均走在了全国的前列,“产业集群+小城镇发展”的“温州模式”实现了“村村像城镇”的就地城镇化。

实事上,温州的村村像城镇仅是产业城镇化。从产业城镇化向高度城镇化阶段过渡,改变“镇镇像农村”的进程中,城市建设资金、经济产业资金、生活消费资金需求加大。温州有35个国字号生产基地、200多个中国驰名商标和中国名牌产品,利用现有资产(权利)进行抵押融资的愿望强烈。资金的需求与运用日趋长期化、多元化,主要包括推进公共基础和服务设施建设,确保中长期贷款支持;推进工业化发展,产业集群、工业园区和产业链对融资的需求;农民在住房、文教卫生等方面的消费信贷需求。上述资金缺口大,银行贷款额度又较小。

(二)金融需求主体的多元化对金融差别化服务的需求

新型城镇化涉及多类经济主体和多种经济活动,据国家统计局公布数据,2013年中国城镇化率为53.73%,比上年提高1.16个百分点。我国城镇化率每提高一个百分点,就会有1300万左右的人口从农村转移到城镇,按每增一人投资10万元测算,则需要投入资金1.3亿元。随着农村人口的城市化带动,催生了创业贷款、消费贷款等多方面的资金需求,对金融服务的差别需求凸显。要求得到金融支持的主体呈现立体多元素趋势,由农民个体扩大到农民专业合作社、家庭农场、种养殖大户和农村中小企业等现代农业生产经营主体。农村基础设施建设、社会事业、公共服务、商业住宅等需要金融支持的项目日益增多。

银行贷款利息高、门槛高、金融工具单一的状况迫切需要调整与改进。特别是经济发达地区农民贷款除了存单、保单外,缺少与产权相应的抵押物,借贷能力不足,需要金融机构探索扩大抵押物范围,进行深入调研,提供有针对性的、操作可行的金融服务措施。

(三)快捷便利的新型金融服务模式需求

对交易成本的节约需求,催生便利快捷的金融服务。金融服务产品需要不断创新。特色产品体系的创新服务需求加剧。2013年末,温州农村居民人均纯收入16194元,同比增长10%。随着农村土地资本向货币资本和商业资本的转移,土地出让金、拆迁补偿、养老基金、财政资金的保管和理财需求旺盛;以城市商圈为例,综合性购物中心、零售商场、协会商会、写字楼、展馆、宾馆等区域逐渐增多,具有白领密集、新产品接受程度高等特点,提供的商圈新兴市场,相应的移动金融、网络金融、自助金融等市场需求越来越大。银行需要更加注重以资产管理业务、个人业务为重要抓手,加大新型产品创新力度,主动满足新的金融需求。

二、经济发达地区城镇化建设的金融支持分析

(一)宏观支持政策有待到位

1.国家虽然推出相应的金融支持经济结构调整和升级指导意见,但是期待中的城镇化建设政策性金融机构尚未建立,农村城镇建设的专项贷款“直通车”、支持农村城镇建设的贷款优惠政策少之又少。

2.国有商业银行经营战略和市场定位有待调整,农业银行相继出台了相应的信贷政策指引,但是项目准入门槛依然较高,农村城镇贷款的操作制度有待建立和完善,对小城镇建设有效的信贷指导和协调不到位。

3.信息不对称,使银行难有作为。由于没有完善的信息沟通机制,银行不了解城镇政府设想,政府也没有有效引导银行信贷投向。政府层决策行为短期化,使银行与政府信息不衔接。

(二)金融服务体系有待健全,信贷管理体制有待改善

农村信用社重点支持“三农”、农发行单一发放政策性收购贷款,业务范围收缩,支农作用弱化态势。包括国有上市银行在内各家银行信贷管理实行严格的责任追究制,贷款审批权限上收,缺乏相应的信贷奖励机制,基层机构保守经营,使农村城镇建设资金缺乏支持主体,求贷无门。

(三)基于稳健经营目标,银行对城市基础设施建设项目放款有所选择

银行更愿意把信贷资金投向项目好、科技含量高、有市场的优质客户上,而对城市基础设施类支持力度较小。对存在承贷单位难以选择、担保不易落实、还款来源受限制等不利因素的项目,慎重投放。即使投放,也定位在重点支持资本金出资能力强、现金流全覆盖、担保有效、资金封闭运行、符合外部监管要求的城镇配套基础设施建设、安置房等项目。

(四)由于贷款主体缺位,银行信贷支持遇阻

各家银行在信贷产品、支持重点、客户准入上进行了严格的风险管控,城镇化项目贷款由于贷款主体缺位,难以获得银行信贷支持。按照相关规定,镇政府作为行政机关,不能作为贷款的主体,因此,贷款主体缺位,制约金融机构对农村城镇开发项目提供贷款支持,成为金融机构信贷投入农村城镇建设的重要障碍。

(五)金融产品创新动力不足与多样化需求的矛盾

从信贷产品创新上看,国有大型银行信贷品种一律由总行开发,各分支机构难以根据属地实际需求进行产品创新。从发达地区金融需求上看,发达地区的城镇化、需求多样化更为突出,“城中村”改造等新内容需要配套创新相应的信贷策略和信贷产品。城镇化建设的需求涉及银行、保险、信托、资管、证券多个领域,以及有一定资金实力的新农民的“城镇化”转型对就业、创业和消费的信贷需求旺盛。

(六)城镇化建设项目未来收益不确定,给银行带来多种风险

1.政府机构对金融支持农村城镇建设有需求,但贷款偿还保障机制还不健全,是金融支持城镇建设的难题。贷款项目中的公益性项目,如城市废水处理建设项目需要财政补贴或提供政策优惠维持运营,项目不产生现金流,还款来源较难保障,贷款能否按期收回风险较大。

2.项目贷款多为中长期贷款,偿还期跨度大,若再有政府换届和政策不连续都会加大贷款风险,加重银行不良贷款担忧。

3.项目贷款行业集中度较高,发展存在不确定性,管理贷款难度加大。这些项目金融介入的同时就已经面临项目收益的风险。

三、支持农村城镇化建设的金融对策

(一)政策性金融扶持策略

1.国家应适时推出金融体制和制度措施解决城镇化融资问题,让政策性金融普惠农村。一是可以先行在经济发达地区试点,鼓励民间富裕资本建立城镇化银行;二是成立新的政策性金融机构,如城镇化政策性银行、保险公司,专门对城镇化发展进行贷款、保险;三是以农业发展银行、四大国有银行政策性“直通车”式贷款,支持基础设施建设和发展相关产业。这种政策性银行的贷款应具有期限长、利息低和额度大的特点。

2.健全农村金融体系,倡导金融责任意识。构建以政策性银行、涉农银行、村镇银行、农村资金互助社等新型农村金融(类金融)机构为主体,国有银行、城商行、股份制商业银行为辅的扶农金融组织体系。通过财政补助等形式扶持村镇银行、贷款公司、农村资金互助社等新型金融组织的设立与升级;运用减免税等优惠政策激励中小股份制银行在城镇设

点,与小微型企业结对扶持。鼓励金融机构向县级延伸分支机构,鼓励金融服务专车巡回下乡,“接地气”般与农民面对面,实地调研金融需求,宣传金融知识,促进和提高金融产业服务城镇建设和产业发展的能力,培养新城市人口的金融素养。

3.政府金融办与央行联手搭建信息沟通平台,提高金融支持成效。央行加强与地方政府及有关部门信息收集与反馈,建立线上线下的政府、银行、企业对接的“金融平台”,形成互动机制。央行研究制定金融支持农村城镇建设有关政策,指导金融机构支持农村城镇化建设。

(二)构建城镇化建设金融支持体系策略

1.改进信贷管理体制。国有商业银行要增强“扶小助弱”的社会责任意识,结合农村城镇建设实际情况,以额度授信等方式适当下放信贷审批管理权限。建立信贷奖励机制,对盘活的存量资金,基层金融机构自主发放。

2.创建有效的信贷运作模式。金融机构可以专设城镇建设服务职能部门,制定金融支持城镇发展的实施办法,明确贷款操作程序和管理措施。可以探索发达地区产业龙头企业统贷统还、农村合作社直接承贷、农户分头承贷等多种方式,提高信贷资金投放效用。在城镇基础设施贷款上,可以尝试以事业单位为主体,以实力的企业或财政作担保,以费还贷操作模式。

3.完善征信体系,防范金融风险。积极开展信用个人、信用企业、信用乡镇建设活动,建设良好的信用环境;加大对高利贷、非法集资等打击力度,打击逃废金融债务行为,提高金融胜诉案件的执行率,维护良好的金融秩序。

(三)多元化的城镇建设资金筹集策略

1.金融机构应发放适定比例的城镇基础设施建设与发展中长期贷款,政府给予配套财政贴息和减免税等优惠。为确保贷款安全,呼吁财政与企业建立乡镇企业信用担保基金,为小城镇建设贷款提供担保,减轻银行不良贷款预期压力。经济发达地区的银行加强与产业园区的合作,搭建“贷款平台、担保平台、信用平台”建设,实现贷款投放的良性循环,促进园区内企业的发展。

2.借力资本市场,积极拓宽融资渠道。一是积极发展股票、长短债、基金、信托等市场化工具,摆脱“土地财政”弊端。大力推动经济发达地区知名企业、农业龙头企业上市,发行创投基金、产业转移投资基金等私募基金,推动中小涉农企业发行短期融资券和中期票据等债务融资工具,实现直接融资;二是借鉴境外成功经验,发行城镇化建设债券、公用事业发展债券,为城市基础设施建设和公益性项目筹措长期资金,为城镇化建设提供资金来源。中国政府提出发行城镇化建设债券四年来进展缓慢,应加大公共财政体制的透明性和监管有效性,解决城镇化建设债券发行困局;三是为避免地方政府过度负债,可以在经济较发达的城镇展开试点,总结经验逐步推广。

3.探索多种融资方式,吸引民间私人资金。一是以商养“鱼”。温州建立的海内外商人回乡创业机制,以ABS(项目融资)、BOT(建设-经营-移交)等形式吸引私人资金参与 “准公共产品”的投资;二是互联网线上融资。互联网银行线上融资,经济发达地区个人、小微型企业等群体更易接受,同时以电子签名方案防范交易风险。

(四)创新金融产品与服务

1.加快企业上市步伐。对“拟上市”公司,提供包括财务顾问、资产重组、资金托管、现金管理等系列融资融智专业服务,并根据企业需求创新各类融资产品。

2.积极探索农村土地经营收益权质押贷款、活体畜禽抵押贷款、保单质押贷款,探索开办农村建设用地、农村宅基地、农业大型机具设备金融租赁业务,努力满足农业规模化经营的资金需求。对首次购房农民住房贷款采取相应利率下浮政策。

3.创新服务模式。一是发展供应链金融。开发订单融资、应收账款融资、存货融资等金融产品,不断健全优化“龙头企业+专业大户+家庭农场”、“产业园区+专业市场+农户”等农业产业链金融服务模式,实现涉农信贷的集约化投放;二是支持社区展业、创业模式。设计标准化小额信贷产品,将贷款支持家庭花卉、渔业养殖、果业培育、宠物繁育、美容美颜、家电维修、纺织编织等市场项目,并有效控制信用风险;三是加大对经济强镇、省级中心镇、农村工业园区物理网点战略性布局,建立产业园区、社区金融服务站,增强农民体验。围绕发展建设项目,推行一揽子综合金融服务,以园区开发、特色城镇建设、流通市场建设等城镇化项目为平台,提供包括项目融资、投融资及理财顾问、农村医保、社保等综合化金融服务;围绕农民市民化,以互联网、移动终端移动支付网络和金融IC卡为载体,整合居民结算支付、理财、社保、医保等“一卡通”需求,并提供个人贷款、各种消费贷款、财富管理金融产品与服务。

参考文献:

[1]李伟军,地区行政层级、信息基础与金融集聚的路径选择――基于长三角城市群面板数据的实证分析[J].财经研究,2011,(11)

[2]贾康,孙洁.城镇化进程中的投融资与公私合作[J].中国金融,2011,(19).

[3]张炯玮.浅谈金融支持城镇化建设[N].金融时报,2010-09-20.

[4]厉以宁.城镇化建设可设立公用事业基金[J].农村工作通讯,2011,(1).

[5]王建威,何国钦.城镇化发展与财政金融支持机制协同创新的效率分析[J].上海金融,2012,(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