调查方案的意义范文

时间:2024-01-09 17:34:08

导语:如何才能写好一篇调查方案的意义,这就需要搜集整理更多的资料和文献,欢迎阅读由公务员之家整理的十篇范文,供你借鉴。

调查方案的意义

篇1

关键词 大学生 兼职 侵权 安全防范

基金项目:苏州卫生职业技术学院大学生科研项目,编号:xs2013006。

作者简介:马无纤、李妍、李梦琦,苏州卫生职业技术学院。

目前,越来越多的大学生选择了兼职这种方式填充自己的课余时间,这样的经历为大学生们带来一定的经济收入、工作经验和社会经历的同时,由于种种原因,大学生在兼职的过程中存在着许多问题,不能有效地维护自己的合法权益,甚至危害到自身的人身安全。正视这些问题并提高警惕是即将踏入社会的大学生们应当重视的问题,学校和社会有关部门也应帮助他们预防可能出现的危害并能在出现问题时给予及时的援助。

一、大学生从事兼职的目的和类型

在参与调查的我院学生中,有过兼职经历的大约占56%。其中,大部分学生兼职的目的是为了获得一定收入,减轻家庭负担,他们所占的比例为57%;还有29%的同学选择了积累工作经验,为以后的职业生涯抢得先机;剩下占较大比例的学生则是因为时间富余,所以选择利用兼职来丰富自己的业余生活,他们占到了19%;此外,为了能够结识不同的人,交到志同道合的朋友,有4%的学生因此选择兼职。由此可见参与兼职的大部分学生在走上岗位之前已经具备了一定的计划和心理预期,兼职不仅能够满足大学生生活的需求,还能让他们收获社会经验,广交朋友。

从类型来说,简单劳动是大学生兼职的基本特征。由于大学生尚处于学习阶段,他们当中的大部分人没有参加过社会工作,缺乏可以起到决定性作用的工作经验,无法从事专业性较强的工作。他们只能选择一些服务性岗位,比如校园、做家教、发传单、促销员、业务员、餐饮服务员等等。其中从事促销发传单和餐饮服务在参与调查的学生中占比例较大,分别是55%和32%,这二者社会需求量大,工作具有临时性,几乎人人都能胜任,对那些以获得收入为主要目的的学生来说,虽然收入不高但最为便捷,最易上岗。而雇主们也往往看中了大学生工作热情高,劳动成本又比较低廉这些因素,乐于在这些岗位招聘兼职大学生。所以从现状看,真正能够联系专业实践,体现大学生价值的岗位并不多,参与兼职的学生工作稳定性差,随意性大,无法通过兼职达到学以致用的目的。

二、大学生兼职“被侵权”现状分析

伴随大学生兼职现象的日益普遍,大学生被侵权问题也越发凸显。由于社会经验不足、社会管理体制欠缺、学校教育指导有限以及企业规章制度倾斜等多重因素,大学生在兼职会遇到各种各样的侵权现象。

第一,从获取兼职的途径来说,大学生求职渠道有限,或通过朋友、学长介绍,或来自中介的广告信息。调查中发现,通过中介寻找兼职的学生或多或少的都遇到过一些侵权问题。尤其每逢新生开学,总会有各种中介到学生中宣传并收取一定的费,承诺给学生介绍兼职,之后便不再和学生联系,即使有兼职介绍,往往不符合学生的条件就此作罢,而所缴纳的中介费也就一去无回。此外,还有很多不法中介通过网络系统的检索量,在QQ、微博、微信朋友圈提供大量的广告信息,吸引大学生的眼球,而大学生们慕名而至,在缴纳了以不同名义收取的中介费后才发现,广告说得很诱人,实际情况却并非如此。这样的经历使许多人既浪费了精力,又损失了财力。

第二,从兼职过程来说,由于针对大学生兼职的劳动法律不完备,兼职市场鱼龙混杂,管理缺失以及自我保护能力弱等原因,大学生极易遇到劳动安全、人身安全和财务安全等各方面伤害。问卷调查显示,有相当一部分用人单位或者中介在结算工资的时无理由的克扣,为了避免不必要的伤害,很多人会选择忍气吞声。此外,雇主不给加班费、工作环境恶劣、工作中遭遇辱骂、没有安全保障的现象也普遍存在。通过走访发现,很多大学生在工作中都有过超时工作的经历,特别是在周末和法定节假日期间,正规工作人员应该享受的双倍或三倍加班工资,基本无处可循,老板“凭良心”给点报酬或者不给是常事。工作环境恶劣,有一些雇主让学生从事一些存在危险性的工作,如在无安全保障措施的情形下,从事高温工作,甚至出现了女大学生在兼职中遭遇性骚扰的恶劣事件,给当事学生带来了身心双重伤害。

此外,网络兼职这个新兴职业渐渐时髦起来,很多大学生,为了实现自己的创业梦,在网络上寻找网络兼职,为的就是成就自己的一番事业。可网络兼职这个只存在于网络的虚拟职业,虽少有成功者事例,但陷阱颇多。现在网络上轻易就能搜索到的淘宝好评员、论坛水军、打字员、代购等等这些岗位,吸引了很多学生的关注,实际上打字员要先交订金,淘宝刷钻需垫付购物资金,发帖员要预交部分保证金,代购要发展下线等等,这些形形的兼职背后,基本都是一些从事类型诈骗的不法分子,而大学生们往往在看到高额的收入诱惑时,就失去了防范意识。

第三,在遭遇侵权后,绝大多数大学生缺乏应对措施。大学生自身维权意识不强,对劳动法律法规知之甚少,一旦侵权发生,往往投诉无门。调查问卷显示,调查人群中有68%的同学不是很了解劳动者权益保护方面的法律,此次调查中,只有很少的学生在工作之前与用工单位签订劳务合同,更没有对意外伤害责任进行事先约定。按照我国目前的劳动法体系,对于在校生利用业余时间勤工助学,不视为就业,这也就意味着兼职的学生不是《劳动法》意义上的劳动者,但如学生和用人单位签订了合同或劳务协议,在用人单位出现违约或者用工伤害时,学生则有据可循,可向司法部门申请保护。此外有57%的学生认为涉及大学生兼职的法律虽足够维权,但不知道如何运用,在面对有欺诈性的兼职时亦不能做出正确的选择。在合法权益受到损害采取何种方式维权时,很多人也没有留下能够保护自己的有力证据,投诉无门。当侵权行为发生时,55%的学生选择和当事人或其领导交涉协商,24%的学生选择不追究,自认倒霉,5%的学生选择到相关部门去投诉,15%的同学会向学校寻求帮助,剩余1%的学生会因为事情情节比较严重,到法院起诉。实际走访发现,学生们大多不想把事情闹大,找雇主协商不成往往也就不了了之。 三、树立大学生兼职安全防范意识的探索

第一,要从源头上树立大学生的防范意识和维权意识,防患于未然。大学生自身必须保持清醒的认识。作为一名即将踏上社会的成年人,大学生应增强法律意识,培养法律思维,提高自我保护的能力。兼职前通过各种方式比如互联网、朋友圈以及老师学长们对于自己中意的兼职场所、工作情况和雇主信息进行了解,对中介机构的合法性保持警惕。在接受中介工作之前,应先看该职介中心是否有《职业介绍许可证》和工商部门颁发的营业执照,拒交各种意义不明的押金和保证金,更不应抵押任何个人证件,在工作前要与用人单位签订权责明确的书面协议书,约定工作时间和期限、工作内容、劳动报酬及其支付方式、伤害赔偿、劳动条件等,只有这样才能更好地维护自己的权益。此外,大学生也要明确大学期间的主要任务是学习,优化兼职内涵,尽量寻找能联系专业实际的岗位,来提高自身专业技能;同时在保护自身正当权益的同时,也应维护兼职生活的合法性,切勿为了眼前利益参加传销、虚假代购等违法活动。当权利已经受到侵害时,应当保持冷静,不可意气用事只身前往与雇主发生争执,此时收集证据,向工商部门、劳动仲裁机关寻求帮助是正确的选择,出现人身危险时可直接报警。

第二,加强学校对大学生的教育指导。大学生大多出门在外,父母过问不及,他们自身社会经验非常有限,这时学校就是他们的领路人,学校应有意识地对在校大学生进行兼职风险防范知识的教育和指导,帮助大学生正确处理兼职与学习生活的关系,提醒大学生在兼职可能遇见的问题,指导他们在兼职时要对用人者进行较为全面的了解再进行岗位的选择。在学生遇到侵权时,学校应当及时与他们进行沟通,并提供适当的帮助。在这个问题上,大部分学生也表达了对学校的期待,例如:他们认为学校可以设立专门的兼职指导机构,比如学工处负责校内勤工助学的部门也可承担部分校外兼职指导中心的只能,建立兼职信息平台,为学生提供可靠地信息来源;相关部门能够开设包括劳动法在内的法律选修课,或者请一些有经验的学长和老师开一些讲座;建立维权中心,帮助大学生维护权利;他们还希望学校能与相关单位开展定向合作,拓展大学生兼职渠道。

篇2

1.1研究对象南华大学医学院2007届和2008届本科实习生158人。

1.2研究方法采用随机对照试验研究的设计,把在南华大学附属南华医院实习的158名学生随机分为试验组和对照组。试验组80名实习生,采用循证带教法带教;而对照组78名实习生,采用传统带教方法带教。两组间的学生在性别、年龄、专业方面比较无统计学意义(P>0.05)。同期住院的146名患者在出院时接受问卷调查,试验组68名患者;而对照组78名患者。

1.3统计学处理应用SPSS14.0软件包进行统计学处理,问卷调查结果及出科考试成绩分别运用秩和检验和t检验进行统计分析。

2教学方法

2.1带教教师的情况带教教师均由有丰富的妇产科临床教学和实践经验的医师兼任,带教时间均为4周。两组教师的年龄、性别、学历及职称等相关因素比较无统计学意义(P>0.05)。

2.2传统带教组临床实习带教的方法实习生入妇产科后跟随带教老师从事日常的诊疗活动,每周集中进行小讲课1次。

2.3循证医学组临床实习带教的方法①实习生在妇产科实习的第一周,由带教老师系统的讲解妇产科常见单病种病例的临床表现、体征、影像学表现、规范的体格检查的方法及常用的治疗方案,并指导实习生们根据现有在架病例的情况到医院或学校的图书馆或在互联网上查询和疾病相关的最新文献和参考书籍,制定最初的诊疗计划;②针对入院的新病例,分析其发病原因、临床表现与诊疗方案的关系,要求实习生们向患者介绍可供选择的诊疗方案,征询患者的意见,提出诊疗依据,然后和带教教师讨论分析并最终确定诊疗方案。

3评估方法

3.1实习任务完成后,向实习学生们接受问卷调查,调查的内容包括评价带教老师的责任心、评价带教老师的教学方法和评价自身的理论和临床水平是否获得提高,选项分为4个等级。

3.2同期住院的146名患者出院时也接受问卷调查,问卷内容包括对主管医师服务质量的评价、对治疗方案和临床疗效的满意程度,选项分为4个等级。

3.3出科考试学生完成妇产科实习任务时进行出科考试,分为理论考试和临床答辩,分别独立判卷,总分各100分考卷从题库中随机抽取,难度系数分布均等。

篇3

【关键词】 龋齿;牙龈出血;牙石;儿童

【中图分类号】 R 788+.1 R 780.1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0-9817(2008)11-1008-02

为了解安徽省12岁年龄组儿童口腔的龋病患病状况、口腔卫生状况,实现《安徽省口腔卫生保健工作规划(2004-2010年)》提出的目标,促进中小学生口腔卫生保健事业的发展,笔者进行了此项研究。

1 对象与方法

1.1 对象 按照第3次全国口腔健康流行病学抽样调查方案,采用多阶段分层等容量随机抽样方法,在安徽省范围内,城乡按照GDP水平(大中小城市)兼顾南北地理区划,在2市(合肥市、芜湖市)4县(蒙城县、枞阳县、颍上县、含山县)的36个居委会(村)调查点进行。在相关街道的居委会/村庄进行了随机抽样,选中的居委会/村庄作为调查点。每个调查点随机抽取12岁儿童22名,男、女各半。共抽取794名,其中男生396名,女生398名。

1.2 方法

1.2.1 调查方法 口腔健康临床检查是在同样光源、同样便携式牙椅及参加过专门培训的同一检查员的条件下,对12岁儿童按照同样的调查要求检查牙齿的冠部龋损和牙龈出血及牙石情况,记录员记录检查结果。按城乡和性别分别随机抽取55%的受检者433名进行口腔健康问卷调查,由学校教师和问卷调查员共同组织,在教室统一说明,集体自填答案的方式收集数据。内容重点是口腔健康知识的掌握是否正确,口腔卫生行为现状及自我感觉到的口腔健康问题等。

1.2.2 质量控制 调查前各流调目标市、县卫生局成立流调领导组,并确定1名有卫生行政及基层工作经验的专职联络员,协调相关街道、居委会、学校等单位,做好流调对象的具体安排、物资器械准备等工作。成立技术组织,由全国第3次口腔流调技术组统一培训技术人员,统一龋病、牙周疾病诊断标准[1],进行龋病标准一致性检验,K值检验超过0.8者作为检查者,调查中期再由全国技术组专家进行一次标准一致性检验。为保证调查结果的真实性和可靠性,每天资料由现场技术负责人收集、核查、验收。

1.3 统计分析 采用SPSS 12.0统计软件进行统计学分析。

2 结果

2.1 恒牙龋患病情况 在受调查的12岁组儿童中,恒牙患龋率为19.3%,男、女儿童分别为16.7%和21.9%,差异无统计学意义(χ2=3.441,P=0.064)。人均恒牙龋(D)失(M)补(F)牙数(龋均DMF)为(0.3±0.7),男、女儿童分别为(0.2±0.6)和(0.4±0.8),差异无统计学意义(t=2.357,P=0.019)。

2.2 牙龈出血及牙石情况 12岁组儿童口腔内的牙龈出血率为43.7%,人均牙龈出血牙数为1.2,人均牙石牙数为3.4,男、女儿童之间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见表1。

2.3 口腔健康知识和行为情况 12岁组儿童对口腔健康知识的掌握正确率较高,城、乡之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在每天刷牙次数方面,城、乡儿童之间差异亦有统计学意义。见表2,3。

3 讨论

研究发现,12岁组儿童的龋均和患龋率均有明显下降趋势[2]。要继续提倡正确的刷牙方法,养成良好的口腔卫生习惯。完全依靠口腔专业人员来进行口腔健康教育是不够的,有研究表明,受试者在接受健康教育一段时间后,会逐渐淡忘所学知识, 并恢复到以前的行为习惯[3]。要把口腔卫生知识教育纳入公共卫生健康教育体系,推动全社会尤其是家庭和学校的广泛参与。提倡对儿童、青少年开展每年1次的口腔健康检查,预防和减少口腔疾病的发生。

龋病、牙周病的防治关键是要在中小学校开展口腔健康服务和口腔健康教育,在学校中学到的口腔保健知识和技能对于成年后的口腔健康有显著的意义[4]。要提供龋病的早期充填、洁治等保健服务,积极推广窝沟封闭、非创伤性修复等防治适宜技术。

4 参考文献

[1] 第三次全国口腔健康流调技术组.第三次全国口腔健康流行病学抽样调查方案.2005:28.

[2] 韩晓兰,颜雨春,蒋勇,等.安徽省口腔健康状况及行为分析.现代口腔医学杂志,2003,17(6):553-554.

[3] FISHWICK MR, ASHLEY FP, WILSON RF. Can a workplace preventive programme affect periodontal health. British Dental J, 1998,184(6):290-293.

篇4

一、调查目的和意义

开展林木种质资源调查,摸清我市林木种质资源本底,对加强我市林木种质资源的保护和利用,维护生态安全,促进林业可持续发展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林木种质资源是遗传多样性的载体,是良种选育和遗传改良的重要物质基础,不仅关系到生态安全和可持续发展,而且是林业生产力发展的基础性、战略性资源。查清我市林木种质资源(包括珍稀濒危树种资源)、主要栽培树种(品种)种质资源、古树名木、引进树种(品种)种质资源,还将为我市林木种质资源的保存、利用奠定坚实的基础,为我市现在和将来林木遗传改良提供科学服务。

二、调查对象和内容

(一)野生林木种质资源。指在我市自然分布、以原生群落存在和生长的树种,包括珍稀濒危树种。调查内容包括:种类、地理分布、单株或群体信息、生长情况等。

(二)主要栽培树种(品种)种质资源。指用材林、生态防护林、经济林和观赏树木及花卉(木本)等树种(品种)种质资源。调查内容包括:种质资源的类型数量、质量、空间分布以及生长情况。

(三)古树名木。指具有百年以上树龄的古树,具有特殊文化历史纪念意义的名木,以及人类活动密集区内树体胸径大于100cm的大树等。调查内容包括:古树名木资源的类型、分布、数量及生长情况。

(四)引进树种(品种)种质资源。指在自然分布区以外(省外、国外)引进的本市没有的树种(品种)种质资源,已经适应当地环境条件,正常生长发育并获得相应的经济、生态和社会效益。调查内容包括:引种树种(品种)产地、引种时间、驯化方法、栽植立地条件、生长发育情况、用途、繁殖方法等。

三、方法和步骤

(一)制定方案。各市(区)结合本地实际,科学制定林木种质资源调查实施方案,报市林业局审批备案。

(二)收集资料。各市(区)责成专人收集本辖区的有关资料,主要包括:本辖区森林资源清查资料、林业区划资料、果树花卉及古树名木等单项类种质资源调查资料、树木或有关植物的考察报告、林木引种情况、良种基地建设、地方志、树木志、植物志等。

(三)培训人员。各市(区)组织对调查技术负责人员和调查队员进行业务培训,使其全面理解技术规程、实施细则的规定,掌握调查方法和野外工作方法。

(四)外业调查。林木种质资源调查遍及全市山、滩、村庄各个角落,要把这些资源准确查清,是一项面广量大的细致工作。要深入发动群众,忆查当地林木种质资源,同时组织召开各种座谈会,了解当地林木种质资源概况。在此基础上,针对不同调查对象制定详细的调查方案,明确调查方法,初定调查线路,在做好材料准备、调查工具准备和安全防护准备后,科学安排,进入实地调查。所有树种都要按要求拍摄影像,采集制作标本。

(五)内业整理。外业结束后,各市(区)对调查资料进行分析整理后报市林业局,调查资料由市林业局进行全面审核,审核不通过的要退回进行补充调查。市林业局按照规定格式进行全市统计汇总,并以市为单位编制调查工作报告和报表,上报省林业局。

(六)督导检查。为了保证调查工作的严肃性,督导检查工作贯穿于全市种质资源调查工作全过程。调查工作启动后,各市(区)要进行阶段性自查,市林业局将全面检查各市(区)工作,发现问题及时纠正。

四、时间安排

(一)2011年9月

1.制定《市林木种质资源调查工作方案》。

2.做好全市林木种质资源调查的宣传发动工作,充分利用各种媒体广泛宣传调查的意义、任务和要求。

3.各市(区)建立林木种质资源调查队伍,制定本市(区)具体调查方案,报市林业局审核备案。

4.组织林木种质资源调查技术培训。

(二)2011年9月—11月

1.开展外业调查工作,重点抓住秋季果期这个季节。

2.进行必要的内业整理。对一些调查任务量大的地区或山系,为避免遗漏和重复,可进行阶段性简要内业整理。

3.开展专业指导。市林业局将到各市(区)检查指导林木种质资源调查工作。各市(区)也要组织专业人员对本市(区)面上工作进行巡查督导。

(三)2011年12月—2012年4月

1.开展内业整理工作。对已开展的外业调查情况全面整理,掌握各市(区)调查工作进展。

2.做好继续调查和补充调查准备工作。

(四)2012年5—11月

1.继续调查和补充调查工作。全面完成外业调查工作以及必要的补充调查。

2.内业整理。各市(区)对本辖区的调查数据进行统计分析汇总,编制调查工作报告。

(五)2012年12月—2013年12月

1.市(区)汇总。各市(区)编制完成调查工作报告和报表,上报市林业局。

2.检查验收。所有工作结束后,编写调查成果报告之前,市林业局组织对各市(区)调查工作进行验收。

3.全市汇总。市林业局根据各市(区)及市直有关单位的统计汇总材料,进行全市汇总,完成全市林木种质资源调查工作总结,撰写《市林木种质资源调查报告》。

篇5

研究性学习,就是在类似科学研究的情景和途径下进行的一种学习形式。在活动中,学生是学习的主体,不再作为知识的接受者,被动地听从教师的指令,而是具有高度的自主性,能够对学习过程自我设计、自我控制,积极地带着各自的兴趣、需要和观点直接与书本、与客观世界对话,探求客观世界的规律。研究性学习相当于一次小型的科学研究过程,这就要求学生首先要搞清楚科学研究从何开始?要学会如何提出问题,提出高质量的问题,因此选题这一环节非常重要。

自主学习是研究性学习的灵魂。一旦失去了学生的“自主”,研究性学习便成为一句空话,教师不可越俎代庖。但是,我们也必须看到,初中学生认知水平具有局限性,在初中学生中开展研究性学习,教师的主导作用不可缺失。教师要指导学生学会自我论证,和学生一起确定适合的研究内容,并帮助学生设计出合理的研究方案。只有做好这些前期工作才能进一步积极有效地开展深入的探究,并获得有益的体验和科学的结论。

因此,教师在充分了解学生的知识结构、学习能力及兴趣爱好的基础上,为他们设计出一些题目范围,让学生从中进行挑选。帮助学生树立一个明确的目标和研究方向。然后再由学生自主完成方案设计和调查探究总结的过程,教师在此期间随时提供帮助和辅导,协助学生完成整项任务。

二、活动目标

1.引导学生关注生活并能够从生活中发现和选择有意义、有特色的研究主题。2.在选题和对设计方案的交流讨论过程中培养学生发现问题、分析问题的能力。3.提高学生合作交流意识,在集体思维的碰撞下不断地调整明确研究方向,完善设计方案。

三、活动过程

环节一:从全班同学的设计中选出三个有代表性的方案设计进行课堂展示。(课前准备)环节二:三个设计小组的代表分别向全班讲解本组的选题目的和设计思路。(要求讲解的同学要有完整的书面报告,或制成课件当堂展示)环节三:发设计方案评审表,分组对这三个方案进行讨论。(要有讨论记录,形成书面意见)环节四:1.各组派代表发表对这三个方案的意见,提出优点及不足。2.自由发言,发表个人意见。3.教师根据学生的发言情况进行总结。环节五:全班选出最佳方案设计。环节六:根据同学们所提出的意见和建议修改设计方案,全班分成三个研究小组开展活动。(课后组织)

四、课堂片段

(一)三组学生代表分别讲解本组选题和设计方案。

(二)小组讨论,自由发言。

1.对方案一(从爷爷、爸爸和我的童年游戏看社会的变迁)提出的意见。

学生发言:这个方案整体不错,但调查成年人的时候让陈珉儒在早上来上学的时候调查,不是很合适,时间不是很合适。……再有就是查资料的人太多,你们组只有五个人,你让两个女生都去查资料,你还可以分配一个人去,多方面调查。

(点评:对设计中时间的安排和人员的分配方面指出了不足)

2.对方案二(我校图书馆图书借阅情况调查分析)提出的意见

学生:看书是个人的爱好问题,从这个方面评定我们的心理状况太过单一。学生:他们的问卷上“你一本书要用多少时间看完”时间定的太死了。第二,他们计划进度安排的时间比较短,我们组认为他们的调查无法准确和广泛。学生:他的目的第一条我就觉得不太合适,他说“了解我校图书馆借阅情况,从而方便图书馆藏书。”让图书馆的老师了解我们喜欢读什么书,来购进图书。那么我们都喜欢看言情小说,图书馆就只买言情小说了。所以我觉得这一点不太好。

(点评:做一项调查研究的目的是什么,这是开展活动前必须明确的。对这个方案的讨论大都集中在课题的目的和意义上,同时也指出不能通过对小部分人的调查来说明大部分人的情况。同学们的思考还是很全面的。)

3.对方案三(中学生对早恋现象的看法调查)提出的意见。

这个组把题目“中学生对早恋现象的看法”改成了“对中学生早恋现象的看法”。语序上的调整说明了他们对问题考虑的全面性。我想这次活动的目的并不是为了最后一定要有一个多么圆满的结果,关键是锻炼学生自主研究的能力。对于别人来说这没什么意义,但对于这些学生们来说却是一次宝贵的经验,因为是自己劳动的成果。

学生:建议使用调查问卷的方式,调查问卷比面谈的方式好。学生:我认为这项调查的可行性不高,试问有哪个早恋的同学愿意把自己早恋的事拿出来说给你听呢。不希望让别人知道自己做过的一些事情。

(点评:学生们在这个话题上的争论是很激烈的,因为这些现象就出现在他们身边。其实学生们是有辨别是非对错的能力了。他们在争论的过程中自然就把积极健康的观点突出了。)

篇6

从古至今,赡养老人一直是重要的话题,也是一个不断出现问题的社会现象。随着社会的进步,物质生活水平的提高,老年人的物质赡养问题基本解决,老年人的物质需求得到了满足,更高层次的需求――精神需求凸现了出来。全国老龄办的《中国人口老龄化发展趋势预测研究报告》中指出,二十一世纪的中国将是一个不可逆转的老龄社会。其中老年人精神缺少慰藉是其中一个重要的方面。老年人精神赡养权益的保护正在成为一个急需解决的问题,如果不解决或解决得不好,不但会影响到亿万老年人的身心健康,而且也会影响到社会的和谐与稳定。第六次人口普查发现,我国有1776亿多的老年人,其中农村老年人占70%左右,在整个中国老年人口中是主要的组成部分,农村老年人的精神赡养质量会影响整个中国老年人的精神赡养状况。当代学者大部分都在关注城市老年人的精神赡养,对基础设施薄弱的农村地区的老年人的精神赡养关注却比较少,在这种情况下,关注农村老年人的精神赡养问题变得极其重要。根据农村老年人的特点,为改变只重视物质需要,忽视精神需要的情形,制定出一套适合提升农村老年人精神赡养的政策和方案,对新农村建设和构建和谐社会有重要的意义。

二、研究的意义

选题上的意义:目前关于农村老年人精神赡养的研究还比较少,大多还停留在物质赡养和社会呼吁的层面上。

理论上的意义:有学者提出从社会工作专业角度下研究老年人的精神赡养,但其更适合于城市老年人,对农村老年人则要从其自身的需求和现实出发,建立农村老年人的社会支持系统。

现实意义:党的十六大提出新农村建设,这其中就包括农村养老问题,提升农村老年人的精神赡养有助于农村的精神文明建设,加快新农村的建设。

三、相关理论

(一)社会支持理论

理论的主要内容是:在现代社会,任何一种社会形态的社会都存在社会风险。由于社会弱者是一个在社会性资源分配上具有经济利益的贫困性、生活质量的低层次性和承受力的脆弱性的特殊社会群体,因此,社会风险也就最容易在社会弱者身上爆发,并构成危及社会稳定、影响社会发展的一个巨大隐患。依据社会支持理论的观点,一个人所拥有的社会支持网络越强大,就能够越好地应对各种来自环境的挑战。随着该理论的发展,目前有学者认为社会支持不仅可以分为物质支持与精神支持,还可以分为内部支持与外部支持。外部的社会支持如同“输血”,但关键是我们要帮助社会弱者自我“造血”。因此,在帮助社会弱者的时候,我们不能忽视弱者的自我支持。社会支持理论对本文有直接的指导作用。

(二)需求理论

人本主义心理学创始人马斯洛的“需求层次理论”是目前学术界关于需求的界定最具有代表性的理论。在1954年出版的《动机与个性》一书中,马斯洛系统地提出他的需求层次理论。他认为人的动机可以区分为五个层次,即:生理需求、安全需求归属和爱的需求、尊重的需求、自我实现的需求。他们构成一个有相对优势关系的等级体系,一种需求满足之后,另一个更高的需求立刻产生,成为引导人的行为的动力因此,人很难得到完全的满足,总是在不断的追求之中。马斯洛的理论认为,激励的过程是动态的、逐步的、有因果关系的。在这一过程中,一套不断变化的需求控制着人们的行为,这种等级关系并非对所有的人都是一样的。社交需求和尊重需求这样的中层需求尤其如此,其排列顺序因人而异。不过马斯洛也明确指出,人们总是优先满足生理需求,而自我实现的需求则是最难以满足的。从需求理论可以看出,不同人、不同时期、面对不同环境是有不同的需求的,对需求的渴望程度也不同。

四、研究内容

(一)正式支持系统包括政府支持包括政策支持,经济支持。村委会支持,包括建立一种能长期为广大农村服务的自愿者和服务队制度,通过各种渠道宣传和鼓励对老年人的精神赡养,建立和完善农村的基础养老设施。非政府组织支持等。探讨这些正式支持系统对老年人精神需要的满足的作用。

(二)探讨非正式支持系统对老年人精神赡养的作用。其中,非正式支持系统包括家庭支持和同辈群体的支持。老伴的支持,老年人在精神和情感上是非常敏感的。子女的支持,注重和老人心灵上的交流,帮助老年人排忧解困。

(三)探讨老年人的自我调整对老年人精神满足的需要,实现老年人精神需求的满足,一个最基本的途径就是自我慰藉。哲学认为,内因是失望的决定性因素,外因必须通过内因才能对事物的发展起作用。

五、研究的对象、方法、周期

(一)研究对象

以沂源县某村的老年人的老年人以及子女为研究对象,以精神赡养为研究重点。

(二)研究方法

在研究类型上,本研究主要采用行动研究法,辅以调查研究法、个案研究法。通过对农村老年人的调查,在了解基本问题的基础上,再通过访谈对问题进行深入了解,最后运用行动研究法改进。

1、行动研究法:依据观察和行动的记录,在研究过程中不断分析总结,改变所需改变的行为,并根据观察记录的新情况、新问题作为研究的推动力,修订研究计划,调整实施方案。

2、调查研究法:主要通过调查问卷的方式了解农村老年人精神赡养的基本情况,由于对我家乡的情况比较熟悉,就采取在家乡附近的村庄进行调查。

4、个案研究法:在研究期间,根据不同的居住方式,采取分类的访谈:与儿女居住在一起的老人、与儿女分开居住的老人,分别对他们进行访谈。

(三)研究周期

本课题计划用一年多时间进行研究,从2013年9月至2015年2月。

六、研究的主要措施

(一)准备阶段(2013年9月)

这一阶段的主要任务是制订研究方案与具体的实施计划,方案与计划要切合当地实际,立改进老年人的精神需要得不到满足的情形,要经过广泛论证,要邀请专家指导。

(二)研究阶段(2013年10月-2014年5月)

这一阶段的主要工作有四项:

1、查阅资料:查阅搜集国内外相关的课题资料。(2013年10月)

2、调查研究:调查农村老年人精神赡养的现状,包括人格尊重方面、情感慰藉方面、成就安心等方面,在此基础上并形成调研报告。(2013年11-2014年1月)

3、制订行动方案:根据调研报告,制订具体的促进老年人满足精神需求的行动方案。(2014年2月)

4、实践应用阶段:实验促进具体的促进老年人满足精神需求的行动方案。(2014年3月-2014年11月)

(三)总结阶段(2014年12-2015年2月)

形成以下研究成果:

1、课题研究总报告。

2、促进老年人满足精神需求的行动方案。

3、。(作者单位:山东大学哲学与社会发展学院)

参考文献:

[1] 冀相英.农村老年人的精神赡养问题研究,知识经济[J],2010,(04)

[2] 张晓璇.中国城市老年人精神赡养问题研究[D].河北大学,2010

篇7

关键词:学习起点;数学教学;有效性

学习起点,是指学生学习新内容所必须具备的知识及能力储备,它可分为学习的逻辑起点与学习的现实起点。学习的逻辑起点是指学生按照教材学习进度,应该具有的知识、技能积累。学习的现实起点是指学生在多种学习资源的共同作用下,已经具备的,多于教材所提供的知识、技能积累。

一、如何寻找学生学习起点

(一)在课前调查中寻找学生的学习起点

每个学生的生活环境不一样,接触的人、物都不尽相同,从而他们的知识水平也不尽相同。因此,想了解学生的学习起点不是件很容易的事。进行课前调查是一种有效的办法。

1.调查的内容。

(1)了解学生学习的逻辑起点:学习的逻辑起点是指学生按照教材学习进度,应该具有的知识、技能积累。上课前我们首先应了解教材的编排体系,认真解读教材,体会教材的编写意图和前后联系,设立有意义的目标。为教师在学习材料的选择与进程推进上提供正确的保证。

(2)了解学生学习的现实起点:我们对学生已有知识的分析不能只来自教材编排体系认为应该具有的,更应该考虑学生的“现实状态”。“学情”是学生在学习过程中所表现出来的不同能力差异和特点的具体情况。这应成为最基本、最重要、最不该遗忘的教学资源。我们要在课前充分了解学生的现实起点,正确地确定学生学习的起点,为学生构建一个较高的认知平台,支撑起一个更大的探究空间,使学生处在一个最佳的最近发展区,获了更大的成功和发展。

2.调查的方式。

(1)问卷调查:即设计一张问卷,在课前让学生填写,从而了解学生的有关情况。如在教学“百分数的意义”一课前,围绕“你知道什么是百分率吗?”“你能说出几个生活中的百分率吗?”等几个问题,进行问卷调查。

(2)抽样调查:即随机抽取一部分学生进行调查,从这一部分同学的反馈中寻找学生的学习起点。

(3)谈话交流:通过教师与学生的谈话交流中直接了解学生对某一知识的掌握情况,这是我们常用的方法。

(4)作业分析:从学生的作业中也可以明显地发现学生对知识的掌握情况以及存在的不足,从而帮助我们了解学生的学习起点。这也是我们教师了解学生学习起点的一种重要途径。

(二)在课堂教学中寻找学生的学习起点

根据学生的现实知识水平,教师进行教学预设。在课堂中要随时随地关注学生、了解学生,从学生的情感、态度、知识、技能等方面准确把握学生现实学习水平。

1.在课前谈话中找寻。课堂上可以先让学生说说你已经知道了什么。让他们充分展示已有的知识状况。这种知识的展现是学生对自身学习进行再思考的过程,也可以拉近教师和学生之间的距离,同时也使教师充分了解学生的学习的现实起点,以便及时调整自己的教学方式和流程。同时还可以让学生说说你还想知道什么,方便教师找到学生的最近发展区。

2.在尝试练习中找寻。在新课教学时,教师通常可以设计尝试练习来了解学生的学习起点。在学生的尝试反馈中教师可以很清楚地寻找到学生的真实起点,从而随时调控,调节自己的教学方式,选择合适的教学起点为教学服务。

3.在交流、倾听中找寻。在课堂教学中我们经常组织学生对学习内容进行交流,这时教师要善于倾听,善于发现学生回答中富有价值和意义的、充满童趣的问题。并通过及时捕捉学生的信息,了解学生的学习起点,再通过对信息的处理来调整教学预设,使课堂教学有序、有效。

4.在活动、操作中找寻。动手操作是课堂活动中一种特殊的认知活动,学生借助手的活动能够实现和反映其内部的思维活动,让多种感官参与学习,从而更能体现出W生已有的知识基础。因此,有些教学内容,可以利用设计一些数学活动来寻找学生的学习起点。

二、有效运用学生学习起点,提高教学有效性

(一)根据学生的学习起点设计弹性教学方案

综合学生的逻辑起点和现实起点,我们应对部分教学内容进行适度地调整,对课堂教学进行预设,形成“着眼于整体,立足于个体,致力于主体”综合的、富有弹性的教学方案。设计时重在大环节的关联式策划,使学习材料具有较强的思考性。

(二)根据学生的学习起点调整教学方案

在课堂教学过程中肯定会遇到很多我们课前没有想到的“可能”,寻找到的学生的学习起点和预设方案中的情况有所偏差,这时教师不能照搬教材所提供的学习材料、不能按照自己事先设计好的预设方案进行教学。而必须在学生所占有或提供的学习资源的基础上改造教材提供的学习材料、调整自己的预设方案。

(三)根据学生的学习起点强化意义建构

为了能使学生能更积极主动的参与学习,教师应从学生的经验和内在需要出发,从知识的发生、发展过程出发,提供丰富的交互功能强的学习资源和必要的实物、图形、学具,使学生亲身经历学习的过程。

1.提供丰富而典型的学习材料。这不仅能拓宽学生的视野,避免思维定势,而且能帮助学生建立比较完整、准确概念。

2.结合直观形象的演示或操作活动。如何使学生对这个概念理解得丰富而生动,我们可通过动手操作,多媒体演示等手段,使定义与直观形象和感觉经验结合起来。这样的操作活动不仅能直观地表现知识的内在意义,促进知识的理解,更有得批判性思维能力的培养。

3.强调知识的内在联系。引导学生找到新旧知识的联结点,把握新知识的生长点,帮助学生实现同化与迁移,同时也使学生感受到学习的过程,掌握学习方法。

篇8

[关键词] 连续健康教育;肺癌;护理效果

[中图分类号] R734.2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2095-0616(2017)10-115-03

Effect of continuous health education programs in lung cancer patients with radiotherapy

ZHAO Ying1 ZHOU Ling2 WANG Ying3 HOU Chunju4

1.Inspection Center,the Second Affiliated Hospital of Mudanjiang Medical University, Mudanjiang 157000,China; 2.Neurology Department,Hongqi Hospital Affiliated to Mudanjiang Medical University,Mudanjiang 157000,China; 3.Static Center,Hongqi Hospital Affiliated to Mudanjiang Medical University,Mudanjiang 157000,China; 4.Xiangyang Community,Hongqi Hospital Affiliated to Mudanjiang Medical University,Mudanjiang 157000,China

[Abstract] Objective To study the effects of application of continuous health education program in lung cancer patients with radiotherapy. Methods Fifty-eight patients with lung cancer who underwent radiotherapy from May 2012 to September 2013 were randomly divided into A and B groups.40 patients in group A were given routine health education programs;40 patients in group B were given continuous health education program.The nursing effects of the two groups were compared and analyzed. Results Before treatment,A,B two groups of patients for health education knowledge had no significant difference,which was not statistically significant (P>0.05);relative before treatment,after treatment A,B of two groups of patients for health education knowledge increased,the difference was statistically significant (P

[Key words] Continuous health education;Lung cancer;Nursing effect

肺癌是临床上常见的癌症之一[1]。根据有关报道显示,肺癌的发病率和死亡率在全球范围内不断上升,在发展中国家尤其严重[2-3]。近年来,肺癌在女性中的发病率不断上升,成为女性死亡的重要原因之一[4]。在北美、欧洲等发达国家和地区,肺癌的

发病率女性明显高于男性,从而导致男女比例逐渐失调[5]。如何控制肺癌已经成为全球学者共同关注的问题,研究肺癌的流行病学特征具有重要的意义。本研究选取2012年5月~2013年9月来我院接受放疗的肺癌患者80例,进行连续健康教育方案在肺癌放疗患者中的应用效果研究。现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2012年5月~2013年9月来我院接受放疗治疗的肺癌患者80例,将其随机分为A、B两组。A组为40例,男26例、女14例,年龄35~80岁,平均(61.5±9.3)岁,文化程度为初中以下为21例、高中为17例、专科文化以上为2例。B组为40例,男28例、女12例,年龄34~79岁,平均(60.7±9.8)岁,文化程度为初中以下为20例、高中为19例、专科以上为1例。排除伴有其他癌症、神经疾病和心、肝、肾有严重疾病的患者。A、B两组患者在性别、年龄、文化程度等一般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纳入标准:(1)所有患者均符合WHO肺癌诊断标准[6];(2)所有患者意识清晰,能进行正常沟通交流;(3)患者有规律的接受治疗;(4)所有患者均自愿参与本次研究。排除有精神病史的患者。表1。

1.2 研究方法

A组为40例,采用常规的健康教育方案;B组为40例,采用连续健康教育方案。肺癌放疗患者连续健康教育方案分为3个阶段:放疗前、放疗期、出院后。(1)放疗前的健康教育:肺癌知识与预后、相关检查的目的与注意事项、饮食指导、心理疏导等。(2)放疗期间的健康教育:放疗的目的、具体方案以及所需疗程,饮食指导、运动指导与心理疏导等。(3)出院后的健康教育:出院后用药,病情监测,不良反应的处理。

1.2.1 连续健康教育方案具体实施方法 (1)进行放疗相关知识的学习。确保每名护士都具备扎实的理论知识,并能够熟练的应用。(2)编写肺癌患者进行放疗的临床路径,确保每名责任护士都能严格执行。(3)制作肺癌患者健康教育手册,系统详细的介绍肺癌放疗的相关知识。(4)建立肺癌患者出院后定期随访制度。随访时间定为出院后2~4d,每次15~30min。

1.3 评价指标

采用临床上肺癌放疗的相关知识调查问卷进行健康教育知识调查[7],总分为100分,健康教育知识达标:≥85分;监测并记录两组患者并发症发生例数;监测并记录患者能否遵守医嘱、按时放疗、合理饮食、按时用药、态度积极等5方面情况,进行治疗依从性的评定,总分为15分,依从性良好:≥12分;采用医院护理工作管理规范进行护理满意度的调查,包括基础性护理、健康教育情况、服务的态度、专业技能情况等4个方面的内容,总分为20分,对护理工作满意:≥15分;用中文版健康调查简表(SF-36)对患者的生活质量进行测定,满分为145分,分值越高患者生活质量越好。

1.4 统计学处理

采用SPSS15.0软件进行数据分析,计量资料比较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的比较用χ2检验,P

2 结果

2.1 两组患者治疗前后对健康教育知识知晓度比较

通过对两组患者治疗前后进行健康教育知识调查可知,在治疗前,A、B两组患者对健康教育知识知晓度,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相对治疗前,在治疗后A、B两组患者对健康教育知识知晓度均显著增大,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2.2 两组患者并发症发生率、治疗依从性、对护理工作的满意度、生活质量评分比较

通过统计比较分析A、B两组患者并发症发生率、治疗依从性、对护理工作的满意度、生活质量评分情况可知,相对A组,B组患者的并发症发生率显著降低,治疗依从性显著改善,对护理工作的满意度显著提高,生活质量评分显著增大,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

3 讨论

目前,肺癌是全球最为常见的一种恶性肿瘤,

在我国的发病率也正逐年上升,具有高发病率、高死亡率的特点,其已经占据恶性肿瘤的首位[8]。在肺癌的治疗方法中,放射治疗是一种可以有效控制肺癌的手段[9]。有研究显示,健康教育能够提高患者对疾病治疗相关知识的知晓度,提升患者自我行为管理的能力[10-12]。有研究人员对患者进行连续的健康教育后取得了一定的护理效果。有研究显示,系统连续健康教育及随访能够有效的提高血液透析患者的认知水平与自我管理能力[13]。另有研究显示,实施连续健康教育,能够有效提高患者的知识水平,提升患者的自我管理能力,改变患者的不合理观念,促使患者采取积极、合理、有效的饮食、运动以及心理调适的措施,建立良好的生活方式与行为习惯[14]。针对癌症患者采用连续健康教育方案也取得了一定的临床效果。有研究显示,对癌症患者实施连续健康教育,能够帮助患者了解疾病的有关知识、建立积极合理的生活方式,提高患者对健康教育的知晓度、对护理工作的满意度[15]。另有研究显示,对肺癌患者实施健康教育,可以有效地增强患者及家属的手术康复的意识,降低患者术后并发症的发生率,缓解患者及家属的心理压力,提高患者对护理工作的满意度[16]。

本研究显示,通过对A、B两组患者治疗前后进行健康教育知识调查可知,在治疗前,A、B两组患者对健康教育知识知晓度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相对治疗前,在治疗后A、B两组患者对健康教育知识知晓度均显著增大,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参考文献]

[1] 李尚芬,高明霞,李清平.肺癌合并糖尿病患者临床特点及围手术期护理[J].国际护理学杂志,2012,31(2):241-243.

[2] 昌盛,代敏,任建松,等.中国2008年肺癌发病、死亡和患病情况的估计及预测[J].中华流行病学杂志,2012,33(4):391-394.

[3] 刘哲亮,肖高明,陈跃军,等.肺癌干细胞与肺癌的发生[J]. 中国组织工程研究,2014(28):4568-4572.

[4] 任军龙,薛磊,孙光远,等.胸腔镜下肺癌根治术治疗早期非小细胞肺癌临床观察[J].山东医药,2015,5(23):48-50.

[5] 傅志强,周琪,何文新,等.老年肺癌与中年肺癌手术患者的临床资料对比分析[J].中国癌症杂志,2015,5(8):624-628.

[6] 杨欣,林冬梅.2015版WHO肺癌组织学分类变化及其临床意义[J].中国肺癌杂志,2016,19(6):332-336.

[7] 钱桂生,余时沧.肺癌流行病学最新资料与启示[J].中华结核和呼吸杂志,2012,35(2):86-89.

[8] 李秀丽,钟美容,蒋云姣.护理干预对肺癌癌因性疲乏患者生活质量的影响[J].国际护理学杂志,2012,31(8):1396-1398.

[9] 张千仕.肺癌放疗后复发患者应用适形放疗的疗效观察[J].西部医学,2013,25(9):1339-1341.

[10] Drieling R L,Ma J,Thiyagarajan S,et al.An Internet-based osteoporotic fracture risk program:effect on knowledge,attitudes,and behaviors[J].J Womens Health Larchmt,2011,20(12):1895-1907.

[11] 沈源,徐晴文,钛啵等.多元化健康教育对门诊多囊肾病患者疾病知识知晓率及满意度的影响[J].中华现代护理杂志,2013,19(10):1170-1172.

[12] 谭玲玲.健康教育路径应用于甲状腺功能亢进患者的效果评价[J].中国实用护理杂志,2012,28(28):73-74.

[13] 韩昕彤,周莉,何英,等.系统连续健康教育对高通量血液透析患者认知和自我管理行为的影响[J].国际护理学杂志,2013,32(9):2098-2100.

[14] 杨林,王英蓉,岳春霞,等.连续健康教育对糖尿病患者生活方式的影响[J].国际护理学杂志,2011,30(6):884-886.

[15] 向月,肖萍,尹军强,等.骨肿瘤化疗患者连续健康教育模式的临床应用[J].现代临床护理,2013,12(12):58-60.

篇9

(郑州市中医院心病科 河南郑州 450000)

【摘要】

目的:观察中医护理方案在胸痹患者治疗中的应用效果与意义。方法:选择2013年4月至2014年4月在我院收治的100例胸痹患者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治疗组及对照组,每组各50例。给予对照组患者临床常规护理,给予治疗组患者中医护理。对比两组治疗效果。结果:治疗组的平均住院时间、住院费用均小于对照组(15.24±2.74<23.51±5.46;5210.41±751.04<8243.29±863.15);而且治疗组对护理的满意度明显大于对照组(96.00%>82.00%);两组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给予胸痹患者中医护理,可有效缩短患者的住院时间,减少住院费用,提高患者对护理的满意度。因而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关键词 中医护理;胸痹;应用效果及意义

【中图分类号】R47【文献标识码】B【文章编号】1674-9561(2015)07-0057-01

胸痹是一种临床常见疾病,患者多表现为胸部刺痛,疼痛位置不固定,容易转移,且常伴有气短、心悸等并发症状[1]。严重胸痹可引起患者持续剧烈心痛、出汗、四肢发冷、面色苍白、口唇青紫,若得不到有效救治可危及患者生命。对此,为了解中医护理方案治疗胸痹的临床效果与意义,文章结合我院工作实例展开详细研究。具体报道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选择2013年4月至2014年4月在我院收治的100名胸痹患者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治疗组与对照组,每组各50例。治疗组男性22例,女性28例;年龄54~83岁,平均年龄(69.48±8.31)。对照组男性23例,女性22例;年龄53~82岁,平均年龄(68.75±8.17)。两组年龄、性别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1.2方法: 给予对照组临床常规护理,给予治疗组中医护理;具体方法如下:

1.2.1对照组护理方法

1.2.1.1健康知识宣讲: 患者入院后,向其简单介绍有关胸痹的健康知识,包括发病机制、诱因、症状、日常预防措施等。同时,介绍诊断结果、药物名称、作用及用法剂量等。

1.2.1.2心理护理: 对于出现焦虑、紧张等不良情绪的患者,医护人员要给予其相应的心理疏导,引导患者学会倾诉、排解压力,进而确保其保持平和的心态。

1.2.1.3生活指导: 给予患者必要饮食指导,叮嘱其多使用高蛋白、高纤维素、低盐、低胆固醇的食物,切忌暴饮暴食,禁吸烟酗酒。另外,叮嘱患者多饮水以促进排便,并通过按摩、服用药物等方式促进便秘患者排便。

1.2.2治疗组护理方法

1.2.2.1症状护理: 针对不同症状给予患者不同的临床护理,例如:严密观察胸痛、胸闷患者的心率、脉搏、血压等生命体征变化,若发现异常需及时报告医生处理;发病时需给予患者输氧处理;遵医嘱舌下含服麝香保心丸等药物。

1.2.2.2辩证饮食护理: 在常规饮食护理的基础上,还需要根据不同症候患者进行不同指导,例如:痰阻血瘀者需食薏苡仁、海带、白萝卜等以通阳泄浊、活血化瘀;气阴两虚并心血瘀阻者需使用山药、百合等以活血通络、养阴益气;气虚血瘀者需食牛肉、大枣、木耳等以益气活血;寒凝血瘀者需食龙眼、羊肉、干姜以活血通络、温阳散寒。

1.2.2.3情志护理: 护理过程中,通过注意力转移法、音乐疗法等缓解患者焦虑、紧张的不良情绪;鼓励患者学会主动倾诉以排解内心烦忧;鼓励患者家属多给予患者心理支持。

1.2.2.4中医技术护理: 选用特色中医技术对患者进行护理治疗,例如:采用耳穴压豆法以治胸闷胸痛;采用中药灌肠法以治疗便秘;采用艾灸方法以治疗气虚血瘀患者。另外,还可采用穴位贴敷、穴位按摩等方法。

1.3观察指标[2]: 统计记录两组患者住院时间、住院费用;并采用自编满意度调查问卷调查患者对治疗的满意度。

1.4统计学处理: 采用spss 18.0软件进行统计学分析,计量资料以(平均数±标准差)表示,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用百分比表示,进行X2检验;P<0.05说明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两组住院时间、住院费用比较: 治疗组住院时间及住院费用明显小于对照组,两组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

2.2两组对护理满意度比较: 治疗组的总满意度明显小于对照组,两组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3讨论

近年来随着我国社会经济的快速发展,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生活习惯的改变,心血管疾病的发病率正逐年增加,成为严重威胁人们群众健康的主要疾病之一[3]。胸痹是常见心血管疾病,且该病难治愈、易反复,不但极大的影响了患者的生活质量,而且还有可能危害患者生命安全。祖国中医通过对胸痹的长时间研究发现,该病的防治应该以辩证施治为主,并由此形成一整套中医护理方案。

本组研究中,接受常规护理的对照组的住院时间为(23.51±5.46)天,住院费用为(8243.29±863.15)元,而接受中医护理的治疗组的住院时间(15.24±2.74)天,住院费用为(5210.41±751.04)元。治疗组明显小于对照组,表明中医护理可有效缩短住院时间,节省住院费用。同时,对照组对护理的满意度为82.00%,治疗组对护理的满意度为96.00%;治疗组明显大于对照组,表明中医护理可提高患者对护理的满意度。

综上所述,中医护理方案可缩短胸痹患者住院时间,提高其对护理的满意度,因此可作为临床护理胸痹的首选方法。

参考文献

[1]杨丹丹,兰方美,赵春玲.中医护理临床路径在胸痹心痛病住院患者中的应用[J].湖北中医杂志,2014,31(12):42.

篇10

【关键词】 口腔正畸; 心理状态; 疗效

中图分类号 R783.5 文献标识码 B 文章编号 1674-6805(2016)25-0099-02

doi:10.14033/ki.cfmr.2016.25.052

口腔正畸治疗是口腔颌面部畸形临床常见治疗方法,是一种通过矫治系统促使牙齿移动的临床技术,效果显著。然由于患者对自身口腔外观要求不同,治疗期间不但要求牙齿、牙弓等协调一致,还需满足其心理需求,给临床治疗带来困难。因此,口腔正畸患者治疗期间需根据患者情况制定针对性方案及心理干预措施,进而获得双方均满意的临床效果[1]。对此,本文将笔者所在医院接收患者作为对象进行调查,以分析患者心理状态及疗效,现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本次调查对象从笔者所在医院2012年2月-2014年4月接收口腔正畸患者中抽选100例,将患者分为两组后行不同临床疗法,研究组50例,男22例,女28例,年龄11~35岁,平均(19.8±0.3)岁;疾病类型:Ⅰ类20例,Ⅱ类23例,Ⅲ类7例。对照组50例,男21例,女29例,年龄11~37岁,平均(20.1±0.2)岁;疾病类型:Ⅰ类21例,Ⅱ类23例,Ⅲ类6例。两组口腔正畸患者临床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两组患者临床治疗前期均签署自愿书。

1.2 方法

本研究均采用固定矫正技术,其中下颌明显后缩畸形患者通过功能矫形治疗。对照组行基础疗法,研究组分析其心理状态,以制定个性化心理干预措施,促使患者保持良好的状态,具体内容如下。

1.2.1 心理状态 (1)治疗动机。对自身外貌不满意,需改善口腔功能。(2)治疗效果期望。对临床治疗期望过高,希望通过口腔正畸治疗改变外貌,达到完美;对临床治疗期望一般,希望通过口腔正畸改善自身外貌,达到一般人认可的美观度。(3)审美需求。希望通过临床治疗促使牙齿、软组织等比例和谐;希望通过临床治疗使牙齿整齐,侧面可接受。(4)治疗依从性。由于过度担心临床治疗对自身美观度的影响,不重视口腔卫生,不按时佩戴矫正器,过度摄入不合适食物等。

1.2.2 心理干预 (1)认知教育。患者初次就诊时,护理人员需热情接待,多和患者交流,以了解心理特征,并借助通俗易懂的语言和患者交流口腔正畸的相关内容,便于共同确定临床治疗方案。同时,还需向患者讲解医师所共同协商的治疗方案,让患者自行选择,如:接受拔牙处理或手术,根据患者所接受处理方案介绍治疗过程、治疗费用、预后效果等,以提高治疗配合度,提前做好应用不适现象的准备[2]。(2)心理支持。临床治疗过程中需按时电话随访患者,询问患者佩戴矫正设备后的感染情况,针对存在抱怨、焦虑等情绪的患者借助安抚的方式进行舒缓,让患者明白医护人员对自身的关怀,以建立良好的护患关系,提高服务质量;针对预后缺乏信心的患者可讲解成功案例,或将患者治疗前照片和预后照片进行比对,让患者真实的感受临床治疗效果,从而消除不良心理。当然,还需叮嘱患者按时清洁口腔,以保持口腔清洁度,预防临床病症的发生[3];针对临床配合性差的患者来说,需耐心向患者及其家属说明此现象的危害,让家属进行监督,进而提高临床治疗依从性。

1.3 观察指标

于临床治疗后观察平均矫正时间、复诊次数、出现龋齿平均牙数、疾病效果及患者满意程度。

1.4 统计学处理

本研究主要选用SPSS 18.0统计学软件进行相关数据的研究和分析,计量资料以(x±s)表示,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以率(%)表示,采用字2检验,P

2 结果

调查结果表明,对自身外观不满意、希望通过正畸改善牙齿功能等为患者的治疗动机。研究组通过心理干预后患者满意度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3 讨论

近年来,随着社会经济的不断发展,人们对自身美观度的意识越来越高,尤其是处于非正常性发展的口腔正畸患者,良好的外观、健康的口腔成为其急需解决的主要问题。临床资料显示,口腔的不良习惯、疾病等均会导致牙齿、颅面畸形,如:上下牙齿之间颌关系异常、颌大小及形态变化等,此类异常的临床机制均为牙量和骨量、上下牙齿等的不协调,致使其出现牙齿错位现象,最终诱发畸形。口腔正畸带给患者最为直接的影响是脸部变形、口腔处于不健康状态,间接增加患者心理负担、精神压力,降低生活质量[4]。因此,临床针对此类患者行针对性治疗方案意义重大。

张婕等[5]研究显示,临床大多数青少年口腔正畸患者在家长要求下接受临床治疗,家长要求怎样做,患者就怎样做,没有自己主见,对自身病症的治疗尚不明确,致使其治疗依从性不理想,导致临床效果不满足患者需求。因而,临床口腔正畸患者治疗期间需加强和患者的交流,充分考虑其心理状态,以制定个性化心理干预措施进行缓解;同时,还需多和患者家长交流,鼓励家长将主动权交予患者手中,进一步提高患者治疗配合度、信心。本试验通过对100例患者的研究发现,大多数患者均对审美要求较高,对预后的牙齿整齐度、面形良好度等要求强烈,针对此类心理需求患者需叮嘱其治疗期间心理和精神均做好积极配合,根据医师叮嘱执行相关操作,并选择自己满意的方案进行治疗,以获得最佳的临床效果,提高口腔外观美观度;针对口腔外形变化相对较小的患者来说,需更加注重临床的健康教育,向患者讲解口腔正畸相关内容,如:口腔不卫生对自身病情的危害,不合理饮食对身体健康的危害,良好生活习惯对病情的影响等,促使其倾向于口腔前牙的治疗[6]。从本次研究发现,临床基础性口腔正畸治疗期间,根据患者心理状态辅以合理化的心理干预措施可提高患者临床治疗依从性,减少复诊次数,缩短矫正时间,提高治疗效果,减少预后复发率。患者的心理状态对自身疾病的治疗和临床配合程度有着一定的影响,而矫正过程中正确分析患者心理状态,适当实施心理干预方案,可保证临床治疗的顺利进行,进而提高整体服务满意度。

综上,口腔正畸患者的临床治疗效果和心理状态密切相关,分析其心理状态,对于促进医患关系,提高临床效果来说意义重大。

参考文献

[1]王忠献.口腔正畸患者的心理状态及其对疗效的影响[J].求医问药(学术版),2012,10(1):179.

[2]侯卫锋,姚洪博,王正辉,等.口腔正畸患者心理特点分析及对策[J].中国医学伦理学,2008,21(1):79-81.

[3] Zhang Y F,Bai H Z,Gao G X,et al.Orthodontic patients psychological characteristics and intervention of clinical analysis[J].Guide to Chinese Medicine,2010,8(19):130-131.

[4]李琼芳.口腔正畸治疗的健康宣教[J].中外医学研究,2011,9(14):153-154.

[5]张婕,刘晶,槐华胜,等.口腔正畸治疗过程中患者的心理护理[J].中国美容医学,2014,23(9):763-76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