非遗宣传方案范文
时间:2024-01-09 17:34:05
导语:如何才能写好一篇非遗宣传方案,这就需要搜集整理更多的资料和文献,欢迎阅读由公务员之家整理的十篇范文,供你借鉴。
篇1
一、成立新闻宣传工作组
成立新闻宣传工作组。下设三个工作组:
(一)技术保障组。负责应急广播系统、视频会议系统的维护、抢修,做好广播、电视等平台安全播出的技术服务。
(二)新闻宣传组。负责疫情防控的内外宣工作,强化各新闻宣传平台统筹。
具体人员分工:
负责应急广播、调频广播的新闻宣传工作,及县疫情防控应急指挥部通告、公告等的广播、电视口播。
负责电视、文字新闻的采编,根据新闻选题做好一线记者的统一调度。
负责新闻网、“今日”“融媒”等新媒体平台新闻的更新推送,及时官方权威疫情通报、各级相关指令、疫情防控先进典型和好的经验做法。
负责疫情防控的对外宣传工作,多方搜集有价值的外宣新闻线索,加强外宣选题策划,向上报送外宣稿件。
负责县疫情防控应急指挥部通告、公告等的电视飘字。
(三)后勤保障组。组长:负责中心人员的防护安全等后勤保障工作,根据实际需要,及时采购防护物质、多方争取支持,确保供给充足。
二、完善工作机制
(一)会商调度。完善新闻选题的分析、研判、策划工作机制,坚持日会商日交办,实现中心各宣传平台同频共振,形成内外宣联动、多媒体集成发声的强大舆论攻势。
(二)日报专报。坚持对每日工作进行总结。程小燕负责牵头汇总,每天向县疫情防控应急指挥部新闻宣传组上报新闻宣传工作情况;汪俊伟负责每天汇总上报疫情防控支出情况。
三、压实工作责任
(一)提高站位。要把疫情防控作为当前最重要的工作来抓,进一步强化舆论引导,加强政策措施宣传解读,增强群众自我防护意识和社会信心。
篇2
(一)部分群众对非遗保护的重要性认识不足
因为相关单位在一段时间,因为对在群众中进行这一类文化遗产保护的宣传工作不重视,使得现在的部分群众对于相关保护工作的重要程度缺乏必要的认识。许多人认为这样的保护是一件没有意义的工作、或是认为意义不大,和自己的生活没有关系。这样的情况对于开展保护工作是没有好处的。即便是在群众文化活动中结合了非遗的保护工作,效果也不会十分的明显。
(二)群众对于非物质文化遗产的认同感不强
不同于其他的文化遗产类的保护项目,非物质文化遗产引起特有的文化属性,在群众中有时很难取得相应的认同感。如一些地方的小戏种、民间的小手工艺品等,在群众中被认为是普通的生活元素,有的甚至因为缺乏爱好的群体已经在生活中消失。但是这是这种群众对文化遗产重要性产生的不认同的感觉,造成了现在许多的非物质文化遗产面临断代消失。
(三)群众文化活动中的非遗保护工作出现失真严重的现象
在群众的文化活动中,对相关的传统文化及其保护进行宣传的工作在许多的基层文化组中早已开始进行,但是在这种宣传工作中经常出现文化遗产失真的情况。这种失真情况的出现主要是由于以下三个方面的原因造成的。一是在活动中出现的商业元素造成的;二是在传统文化的传承中出现的断裂情况造成的;三是因为适应群众活动特点时场地等因素对宣传工作所造成的影响。这三种情况的出现都会对现有的文化遗产的保护工作产生影响。
二、针对结合工作中出现问题的解决方案
为解决非遗保护与群众文化工作中实际存在的问题,基层群众文化组织在开展文化遗产宣传工作中,利用实际的工作方法,积极地应对产生的问题,采取了一些创新性的解决方案。
(一)利用新的传播媒体形式,在群众文化工作中做好非遗保护宣传工作
群众文化活动开展的过程中,利用新的传播媒体形式进行全面的文化遗产的宣传工作,可以切实的提高群众对这一项重要工作的重视程度。这些新的传播媒体包括:网络媒体、公交地铁的移动传媒、微信类的手机移动媒体等。如在实际工作中,文化保护部门可以制作非遗保护工作的宣传短片、动画片,在网络媒体上进行播放宣传,利用网络媒体受众面广的特点,扩大非遗保护工作宣传的受众面,吸引更多的群众深入的了解非遗保护的重要性,增强保护的意识。这些新的传播媒体可以使更多的群众了解非遗保护的意义,并参与到非遗保护的群众文化活动中来,为保护工作奉献自己的力量。
(二)做好群众文化活动的策划工作,提高群众对非物质文化遗产的认同感
在进行群众文化活动策划时,活动的策划者应首先对进行宣传的特色文化遗产进行充分的了解和研究,这些工作包括对非物质文化遗产历史、艺术、文化等因素意义的挖掘,对文化遗产现状的了解及未来的发展情况进行了解。在活动策划中,应注意抓住群众对艺术和文化的欣赏心理需求,在活动设计上充分使群众可以直接参与到传统文化中来,感受到传统艺术和文化的魅力,认识到自己身边曾经不被重视的民间艺术和工艺品实际上是具有历史、艺术、文化底蕴的不可复制的宝贵的文化遗产,从而提高群众对身边存在的文化遗产的认同感。
(三)在实际工作中做好非物质文化遗产的还原工作,防止失真的情况出现
为防止群众文化活动中,文化遗产出现失真的情况,因此,在文化遗产宣传的群众文化活动中,对文化遗产进行介绍和展示工作时,首先应尽量避免商业元素对文化遗产自身的影响,因为文化遗产的保护工作才是开展群众文化活动的目的,商业元素只是活动的附加元素。同时活动还应做好文化遗产历史研究和民间调研工作,尽量还原文化遗产的原始状态,利用历史文化的研究工作和民间调研的成果,尽可能的消除文化遗产在传承过程中的断裂现象,还原出其本来的最具欣赏性的原始美感。最后要注意在展示活动中尽量为文化遗产的展示充足的空间,对文化遗产进行全面的展示。如果实在无法全面展示的,一定要做好介绍说明工作,使参加活动的群众对文化遗产有全面和深刻的了解。做好以上的三点工作就可以最大限度的防止在非遗保护宣传工作中出现失真的情况。
三、结语
篇3
关键词:非物质文化遗产;生产性保护;创新
中图分类号:G127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5-5312(2013)20-0261-01
一、何为非遗的生产性保护
根据文化部的文件精神非物质文化遗产生产性保护是指将非物质文化遗产及其资源转化为文化产品的保护方式。目前,这一保护方式主要是在传统技艺、传统美术和传统医药药物炮制类非物质文化遗产领域实施。
然而,从目前实践的情况来看,生产和保护要分开,“生产性”并不意味着“生产”。生产和保护,本身是矛盾的。文化产品的生产应当由具备生产能力的企业从事,如果这些企业有保护的能力,可以同时作为项目的保护单位。
二、非遗生产性保护中可行的“创新”模式
(一)生产模式的创新
1、在生产技术上创新,提高生产效率,在载体上创新,降低生产成本。都可以推动企业的生产性保护。特别是技术上的创新,提高了技术进步率,能够大幅度地提高生产效率。
2、市场需求的创新,既满足人们需要,同时大众又能够消费得起的产品。如果这两点有一点不能满足,那么这种创新就经不起市场的考验。谈不上生产性保护。
2、艺术形式的创新,在首先要区分“产品化的工艺品”和“艺术品”是两个层面,不能打等号。 艺术品没有仿制,工艺品才会被模仿。对于传统美术行业,应当优先鼓励成立大师工作室。
(二)交流模式的创新
传统的工艺美术品交流主要是通过非遗技艺展的形式,促进各地的艺术家进行交流。然而这种展览形式存在着,人员、地域、时间的局限,同时展览成本也非常高,导致大部分的民间艺人搭不上政府宣传的顺风车。在这个物流网络,电子商务,web3D宽带技术发达的时代,我们可以增加在线的非遗展。让各地的艺术家不受时空的局限,参与到交流中来,促进他们的艺术创作,同时也向更多的人群宣传和普及非物质文化遗产。
三、政府在其中的角色定位
(一)法律层面
目前,非遗法保护非遗知识产权的度有待加强。《非遗法》还没有可以援引的内容。再如金陵刻经处,曾经被上海书局影印了他们的佛经出版,由于产品本身特殊,编者、机构特殊,加上著作权只保护50年的版权,然而刻经处版权超过百年,无法被法律保护,他们的非遗产品成为法律保护的真空带。
针对非遗的特殊性,大多数知识产权的年限都过百年,而《著作权法》只保护五十年,其次《著作权法》保护的是个人,我们的项目保护单位不在保护的范围内。因此,希望下一次的《非遗法》或《非遗条例》修订的时候,能够增加版权保护的相关内容,一是要增加年限,不能只保护五十年。其次要改变保护对象,经当地文化主管部门认可的保护单位、传承单位、传承人,都受到《非遗法》的保护。在这里,我想提出“传承单位”这样一个概念,因为很多时候,我们拥有该项传统技艺/传统美术项目的单位有多家,如果单一地把“保护单位”作为《非遗法》的保护对象,其他的传承单位的知识产权就得不到保护。
第三,是罚金的数额。例如,南京剪纸的国家级传人张方林的作品屡次被盗版,然而以他为代表的小手工业者,面临着维权成本高昂,同时维权的收获也极微薄的困境。因此要区别于以往法律规定的,以往的法律以盗版方的盈利额为基础判罚。罚金应当分为两个部分,一个部分是盗版盈利的罚金,另一个是惩罚性的罚金。
(二)政策层面
1、税收政策
如果政府能够对非遗的生产性保护基地给以税收的减免,对于企业的无疑是极大的扶持。作为传统技艺保护的特殊行业,为了维持工艺的原真性和完整性,保护单位需要雇佣大量的劳动力,然而他们的税收负担和普通企业一样高。同时赋税的成本也导致他们竞争不过同行的小作坊。例如,南京金线金箔总厂,加上赋税成本他们每张金箔的成本要比小作坊高出0.5-1元,为此他们损失了很多订单。
2、订购政策
由于历史的很多非遗产品已经退出了人们的生活,如空调、风扇的普及,导致金陵折扇、高淳羽毛扇等不再普遍使用。如果将这类具有艺术性非遗工艺品优先列入政府礼品名单,可以免去艺人们生计上的奔波,把更多的精力放在创作上。
篇4
市文广新局社文处处长栾虹介绍,江苏省将在2015年申报最后一批“非遗”项目,而扬州市最后一批“非遗”项目,将在明后两年之内完成。今后,将不再成批申报“非遗”项目。如果在普查过程中发现较好的项目,将采取个体申报的方式。
栾虹说,不再申报“非遗”,并不代表“非遗”工作将停止,而是将重点从申报转为保护,各市都要拟定出保护方案。此外,在之前的“非遗”保护工作中,重工艺,轻文艺,今后也将对文艺类“非遗”进行一定的倾斜。
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亚太地区非遗国际培训中心成立
来源:新华网
新华社北京2月22日电(记者 周玮)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亚太地区非物质文化遗产国际培训中心22日在京成立,我国将通过此中心积极推动亚太地区非物质文化遗产领域的国际交流与合作。
据了解,亚太中心将坚持“立足中国、服务亚太、面向世界”的工作原则,以“前瞻性、长远性、全局性、国际性”为指导原则,致力于宣传和推广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公约,提高社区、群体和个人在保护亚太地区非物质文化遗产方面的参与程度,通过培训与实地考察相结合等方式提高教科文组织亚太地区会员国在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方面的能力,在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公约框架下开展亚太地区多边合作。
目前,亚太中心已初步与中国社会科学院、北京大学、中国艺术研究院等高校和科研机构建立合作关系,并将与相关机构和地方商建培训、研究、交流、传习基地,宣传制作中心,“非遗”频道(节目),“非遗”基金。今后,亚太中心将在亚太地区选定几家专业机构建立密切合作伙伴关系,并继续与教科文组织总部及其曼谷办事处、有关学术研究机构及其它二类中心建立广泛的合作伙伴关系,使他们成为亚太中心开展培训工作和国际交流与合作工作的重要保障。
根据中心2011-2015中期规划以及亚太地区“非遗”实际情况和具体需要,中心于2012年正式开展国际培训活动,通过运用教科文组织精心编制的教材和教学方法,为亚太地区培养一批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专门人才。
据了解,鉴于中国媒体在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中发挥的重要作用,中心还将开设针对媒体新闻记者的“非遗”保护宣传交流班,确保公约精神的正确理解和表述,增强媒体对“非遗”报道的专业性。
在成立仪式后的管理委员会第一次会议上,文化部副部长、管委会主席王文章宣布对亚太非遗中心主任杨治任命并颁发任命书;同时,会议审议通过了中心中期发展规划、2012年工作计划和预算等相关内容。
36项:我国成为世界上入选“非遗”项目最多的国家
12月8日至10日在浙江省宁波市举行的全国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工作会议透露,目前,我国入选联合国教科文组织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项目总数已达36项,成为世界上入选“非遗”项目最多的国家。
据了解,我国作为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公约》的缔约国,积极参与国际规则的制定工作,积极履行加入《公约》的义务,注重学习、借鉴他国文化遗产保护的成功经验,积极参与国际交流与合作。近年来,我国在法国巴黎成功举办了“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艺术节”;与蒙古国联合申报蒙古族长调民歌为“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名录”项目,并签订合作协议,加强联合保护;2010年,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和我国政府在中国艺术研究院设立“亚太地区非物质文化遗产国际培训中心”。我国还积极参与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名录”和“急需保护的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的申报工作。前不久,在印度尼西亚召开的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政府间委员会第六次会议上,我国申报的赫哲族说唱艺术“伊玛堪”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列入“急需保护的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中国皮影戏”被列入“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名录”。
文化部有关负责人介绍说,截至2011年11月底,我国入选联合国教科文组织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项目总数达36项,成为世界上入选项目最多的国家。这充分表明了国际社会对我国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工作的肯定。
本次全国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工作会议由文化部主办,浙江省文化厅和宁波市人民政府共同承办,来自全国31个省、自治区、直辖市和新疆生产建设兵团的文化行政部门有关负责人出席了会议。
河北省公布第四批省级非遗名录项目
篇5
一、案例背景
活动的背景要从一次非遗宣传开始,2015年,乳山市文化局在我校开展“非遗文化进校园活动”,30多块看板详细向学生展示牛郎棍、糖画、镂绣、木板年画等40多种非物质文化遗产,这些非遗的展出,引起了全校师生的广泛关注,大家对就在身边却毫不熟悉的新奇“玩艺”产生了浓厚的兴趣。这一现象引起了学校的深度思考:乳山非物质文化遗产是乳山人民精神和物质财富的结晶,可是老祖宗传下的好东西孩子们却不认识了,许多传统工艺更是濒临消亡,非遗是中国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让这些老手艺在校园“活起来”,学校有不可推卸的责任。
我校是传统文化特色学校,多年实施的经典诵读工程和传统文化课程使教师和学生的传统文化底蕴相对浓厚,对传统文化具有深厚的情感,为非遗文化在我校传承和弘扬提供了最佳契机。
二、乳山非物质文化遗产进校园实施过程:
(一)建立互助合作的非遗传承形式
非遗进校园,师资是关键,如何能有使非遗才艺得到老师的“真传”?为解决这一问题,我校积极协调乳山市文化馆,建立一种互助合作的非遗传承形式。由文化馆为学校提供师资。2018年4月份,双方在二实小举行了“非遗传承项目进校园”启动仪式,正式签订了《乳山市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进校园合作协议》,会上,学校领导郑重为指导教师颁发聘书,承诺共同承担起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民族文化基因的重任,协作扛起保护和传承“非遗”的大旗,将其发扬光大。
(图片全找原板)
(二)非遗项目正式纳入拓展课程
结合学生的年龄特点及学校原有的拓展课程学科特点,学校从以下几方面做了大的调整:
1、人员调整:首先,对部分社团进行了适当的调整,将原有内容可相融的社团合二为一,并从中吸取了部分学生组合到非遗社团中来,我们号召有兴趣爱好的老师、家长参与到非遗项目的学习和指导中来,为今后的社团活动储备力量。
2、设备器材购买:进驻我校的葫芦烙画、砂陶器制作、糖画等,都需要配备相应的设备和器材,为此,学校根据需要购买了价值5000元的设备和器材。
3、调整上课地点:因为砂陶器及糖画制作都需要宽敞的、楼层较低的活动教室,为此我们重新进行了社团活动地点的调整,为非遗社团学生活动提供最大的方便。
4.课程的设置
经过调整,非遗传统项目:葫芦烙画、木板年画、糖画、砂陶器制作、平绣等8个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正式纳入课程。
我们感谢潘周、姜傲波、于淑兰等八位民间大师,感动于大家对传统文化的执著与坚守,更感动于大家无私地传授技艺,传递正能量。我们借校园文化节这一契机,将我们乳山的非遗文化在师生、家长中间传承开来,普及非物质文化遗产知识,动手操作非遗技艺,会让更多的少年儿童了解和热爱我市优秀的民族传统文化。这不仅进一步丰富了学校“快乐星期五”社团活动的内容,拓展了少年儿童的知识和技能,同是也使民族传统文化的影响不断扩大,非遗保护传承后继有人。
(三)乳山非物质文化遗产进校园研学活动
多处校外教育基地。学校相继组织学生开展了“作家冯德英”、“书法国画传统艺术品鉴”“红色教育研学之旅”、“小手拉大手 共筑碧水蓝天”等系列社会实践活动。激发学生亲近自然、热爱祖国河山和悠久历史,热爱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和红色文化的情感,让孩子们感受到中华传统文化之美。
三、取得成果——组织乳山非物质文化遗产进校园观摩现场会
篇6
关键词:农村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对策;机制建设
非物质文化遗产与传统的生活方式和生产方式是紧密相连的,正因为如此,目前我国保留非物质文化遗产较多的地方,多为农村或是偏远地区,体现了广大劳动人民的不断创作、积累与延伸发展,是人类社会极为珍贵的资产1。
非物质文化遗产是人类重要的文化遗产形态。它以传承人为核心和载体,通过口传心授的方式,与时俱进的传承变异,实现延续民族文化基因,丰富民族文化内容的功能。
一、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现状
随着经济全球化趋势和现代化进程的加快、农民进城务工引发的人口大流动、公共文化服务的缺失、承载着丰富的民间口头文字和掌握民间艺术技艺的艺人日益减少乃至死亡,使民众特别是青少年接受非物质文化遗产教育的机会越来越少,使口头与非物质文化遗产大面积地面临着被遗忘、遭损坏以及消失的严重威胁,特别是千百年来流传在民间的口头传说故事、典故等,如果不加一挖掘保护,将会随着时代的变迁逐渐消失。
二、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对策
(一)提高村民保护农村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意识
虽然农村是大多数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根源和来源地,可我国在农村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和传承中,宣传力度不够大,对文化遗产的认识不高。当地村民对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意识相当薄弱,很多口头传说和表述、表演艺术、社会风俗、礼仪、节庆、传统的手工艺技能正逐渐被遗忘。因此,要以政府为主导,加大农村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宣传工作,让广大民众和村民意识到非物质文化遗产的重要性,将民众与当地文化紧密联系起来。因为广大农民是农村文化遗产的创造者和传承者,也是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所有者。新农村建设与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最大的和最终的力量来自广大的农民,只有动员广大农民积极参与,才能真正取得成效,只有农民的觉醒才是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和传承的最有力保障。因此,农村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既要坚持以政府为主导,明确各级政府和有关部门的重要职责,更要提高村民保护农村非物质文化遗产的积极性和自觉性,使村民真正成为农村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的主要力量。在政府方面,要明确地方各部门和人员的责任,制定相应的保护方案,并进行相应的绩效考核。
(二)加大农村非物质文化遗产宣传力度,营造保护氛围
当前要以政府为主导,加大农村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宣传工作,让广大民众意识到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的重要性和必要性,将民众与当地文化紧密联系起来。政府要明确地方各部门和人员的责任,并进行相应的绩效考核。各级政府可以利用举办各类民俗、民族节日庆典及民间艺术表演团体活动带动宣传。依托节日活动,采取多形式、多渠道、广泛性的开展活动,来继承和发展非物质文化遗产。如进行舞龙舞狮比赛、元宵节会展、书法比赛、歌唱比赛、民间舞蹈比赛等;举办各种类型的文化研讨会、推广会及民族民间传统文化的展示活动。通过一系列的展演活动,弘扬优秀的民间艺术,鼓励民间艺术家的创作热情。此外,为了普及民间艺术,我们可以利用电视、报纸、网络等平台传播多彩的民族文化。以发掘、收集、整理、传播“非物质文化遗产”为重点推出一批富有地方特色、民族特色的专题节目、音像资料带、音乐、广播戏、电视文艺晚会以及电影故事片、传说故事汇编书籍、音像文艺带等。做到关注大文化热点的同时,兼顾社会大事,把传统文化不断地弘扬。
(三)加强机制建设,建立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名录体系
在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名录体系建立前,要首先建立经费管理机制及相关的激励机制。因为非物质文化遗产管理经费有限,应根据历史、文化价值,认定其中具有重要历史、文化价值的或濒临消亡的“非遗”作为重点传承对象,根据具体开发项目进行投资。通过财政拨款、海外华侨及个人多方筹款、鼓励社会捐赠等形式,扶持以“非遗”为创作对象的艺术团体,鼓励它们进行以本地区民俗特色、地方历史故事等为内容的创作、演出;给予民间艺人以适当的资助,鼓励其带徒弟传承技艺;鼓励民间艺术爱好者们成立自己的协会、研究机构、网络等;鼓励对“非遗”给予相应的税收优惠;对于国家认为需要保密的民间绝技的传承方式、范围均予以限制。
在保护工作中,对传统非物质文化遗产和非物质文化生态保护较完整的区域,除有计划地进行动态的整体性保护外,对确属濒危的民族非物质文化遗产和非物质文化生态区,应尽快建立保护名录,出台保护政策,落实保护措施,抓紧进行抢救。要进一步完善名录体系评审标准,严格评审工作,逐步建立各级文化遗产保护名录。对列入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的项目,在制定科学保护计划的同时,要明确有关保护的责任主体;对列入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的代表人,要有计划地提供资助,鼓励支持其开展传习活动,确保优秀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传承发展。
在认真摸清家底和分类制定保护规划的基础上,不断健全保护管理制度。凡涉及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的建设项目,在项目建设前报文化行政部门审批,依法保护后再行实施。在保护工作中,切实做好调查研究,改进完善保护工作中存在的各种问题。要大力培养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和管理所需的各类专门人才,努力提高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水平。同时,新农村建设和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要不断开拓新的思路与方法,将本地非物质文化遗产对象进行深入研究,提炼其精华,传承其有价值的文化因子,使所保护的非物质文化遗产充满生机和活力。
(四)开拓市场,将文化发展与经济发展相结合以加快发展非物质文化遗产
民族文化作为一种活的资源,我们应充分地继承和发展并加以有效利用。为使文化与经济能相互带动发展,可以建立非物质文化遗产网站;组织民俗及民间艺术表演队到国内外演出及大型民间工艺及民俗展览;制作出版民俗光碟片在海内外发行;建立各种层次的民俗博物馆和以村寨为单位的民俗及民间工艺传习点;出版推出有关“非遗”保护和利用等丛书,作为“非遗”研究的成果积累。在与经济的共同发展中,要注意以追求精神文化的内涵为主,让民俗专家参与策划指导,提高文化品位,来促进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传承。
三、结语
在农村开展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要大力开展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宣传活动,提高农民对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重要性的认识,唤醒农民的文化自觉和自豪感;把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纳入新农村文化建设,通过新农村文化建设促进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传承、传播和发展;加强经费管理机制和激励机制,建立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名录体系,不断健全保护管理制度。开拓市场,将文化发展与经济发展相结合以加快发展非物质文化遗产,促进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传承。
篇7
我国地域辽阔,是个多民族国家,每个民族有着各自独特的文化艺术,并且很多民族文化艺术已经被纳入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这充分体现了中华民族文化的璀璨辉煌。其中,非物质文化遗产中,绝大多数都来源于少数民族的传统文化,或是传统技艺,或是独特的生活方式,其种类繁多、覆盖面广。众所周知,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传承与发扬的核心因素就是传承人,所以传承人应当受到特殊保护,而现阶段我国在传承人的保护与传承机制的建设中有众多不完善之处,这都亟待解决。
一、我国非遗传承人保护及传承机制中存在的问题
(一)重视申报,轻视保护
当前,有一个问题亟需人们重视,即各级科研单位和各级地方政府,甚至是某些高等院校,都非常重视非遗项目的申报工作,却忽视了遗产保护的重要性。这从侧面反映出有些单位的领导干部以及部分学者在非遗的保护和传承方面存在较大的认识偏差,其思想意识需要进一步提升。往往在申报非遗项目的过程中,各单位表现得非常积极,号召大家都各显其能,共同协作,尽最大的努力保证项目申报成功。然而,当非遗项目申报成功后,却没有建设科学、合理的项目保护与传承机制,并且各个单位又回到各自为政的状态。非遗保护工作比较复杂,在实际开展中会有层层困难,一般都会超出在申报项目时所预测到的问题。所以,当申报完非遗项目后,实施非遗的保护与传承工作就显得异常困难,很多指标都无法达到,并且被列入到申报名册中的传承人,在现实生活中并没有获得与书面描述中的地位和价值。
(二)非遗传承人呈现断层趋势,生存环境不容乐观
传统戏剧、曲艺、音乐类目等是中国传统文化中重要的组成部分,而现代社会流行音乐文化对其产生了强有力的冲击,绝大多数青年人都遗弃那些经典的传统音乐文化,甚至有些老年鞒腥艘步ソソ其遗忘。非遗中的民间传统工艺也由于不具备可观的经济价值而很难形成广阔的市场,所以很少有学徒愿意去学习。非遗中的传统医药类项目也在科技快速发展的背景下,被现代医疗设备所替代,其生存空间所剩无几。新时期,青年所接触的信息较多,喜欢快节奏的生活,视野也更开阔,对传统的生活方式持有怀疑甚至排斥的态度,就直接舍弃了传统的文化艺术和民间工艺,这导致非遗传承人出现严重的断层趋势,使得非遗保护工作非常严峻。此外,非遗传承人的生存发展环境也不容乐观。市场经济快速发展,非遗传承人也需要面对生活的压力,而非遗行业基本都是生产文化及精神产品,其本身的生产成本比较高,而当前我国居民生活消费中很少涉及这些精神文化类产品,这让传承人的生存状况变得比较差,久而久之,只会让整个行业发展得非常缓慢,并且走向消亡。
(三)非遗传承人现有的认定制度存在缺陷
我国在非遗传承人的认定过程中普遍采用的是层级认定方式,并且传承人也明确分成国家级非遗项目传承人和省市级非遗项目传承人。通过分析我国现有的认定机制的相关法律法规,笔者很明显地看出几个问题,包括认定数目不明确、认定程序不科学以及认定条件比较抽象等。首先,非遗项目传承人的数量没有明确规定,显然,对于某个非遗项目被认定的传承人数量越多则推广的力度也会更大,将会促进非遗项目健康长久地发展。其次,认定程序不科学、不合理。目前非遗传承人一般都是被推荐的或自行申请的,而这些传承人都生活在民间,对相关的申请制度几乎没有了解过,所以自愿申请的流程并不适合。最后,认定条件模糊,较为抽象。我国规定非遗继承人不能为集体,而在发达国家则对传承人的主体身份没有任何限制,采取“个别认定”“团体认定”“综合认定”等方式。
二、非遗传承人保护及传承机制建设的有效对策
(一)完善相关的法律法规,加强督导检查工作
政府部门应该结合目前非遗传承人的现状,不断完善相关的法律法规,可以借鉴发达国家的非遗传承人保护机制,从而能够明确传承人的社会价值和文化价值。更为重要的是,在审核各地方部门递交的非遗项目申报方案时,一定要重视非遗传承人的保护与传承机制,确保传承人的切身利益。当非遗项目申报成功后,就应该积极督促相关部门要按照申报书所写的关于保护传承人的方案,派遣专人不定期地进行巡视检查,确保传承人的保护工作落实到位。
(二)加大对非遗传承人的激励力度和扶持力度
各级政府部门对本地的非遗传承人做好普查登记,对于特定弱势的非遗传承人群体要给予一定的扶持力度,为他们提供可靠的生活保障,这样就可以让他们全身心地投入到非遗传承工作中。同时,也要颁布相关的法律法规来确保非遗传承人的财产性权利和精神性权利,让他们依法享受获取报酬的权利。通过多种方式,增加对非遗传承人的激励力度和扶持力度,可以利用社会募捐等方式建立专门的非遗传承人保护基金会。政府部门加强对当地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宣传力度,让当地老百姓认识到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文化价值,有利于拓展非物质文化产品的市场,这也能增加非遗传承人的经济收入。当传承人有了一定的资金支持,就可以调动其主观能动性,也能吸引到更多青年做非遗传承人的学徒,这也有效地解决了传承人的断层问题,促进非物质文化遗产的进一步发展。
(三)健全认定机制,确保科学合理
首先,非遗传承人的数量认定必须科学合理。根据非遗项目的具体情况,尽量提高传承人的认定数量,鼓励年轻人去拜师学艺,并且给予物质奖励,这样就会不断扩大非遗传承人的数量,也会进一步推广非遗项目。其次,非遗传承人的认定标准必须科学合理。很显然,认定标准是判定非遗传承人是否符合标准,那么认定标准就直接决定了传承人的认定数量。为了适当提高认定数量,认定标准可以适当放宽。扩大传承人的候选范围,尤其是初学者,要给予充分的鼓励,给予他们特定的认定标准,可以给他们充足的时间去拜师学艺,且继续给予资金扶持,这样就会慢慢培养出一批批技艺精湛的非遗传承人。最后,认定程序多渠道化。要突破传统的个人申请与他人推荐相结合的认定程序,当地政府部门应该主动寻找和发现非遗传承人,并且协助他们申请,鼓励民众多推荐非遗传承人,充分发挥社会资源,并且做好登记,由专人去调查,最终协助其申请。同时,评定对象也应该多元化,不仅包括个人认定,还要包括集体认定,只要是具有非遗文化价值的传承人或传承群体,都可以认定为非遗传承对象。
三、结语
非物质文化遗产是宝贵的文化产品和精神产品,代表着中华民族优秀的传统文化。因此,加强非遗传承人保护及传承机制建设是一项重要的任务,只有不断改善和优化保护与传承机制,才能确保非物质文化遗产得到进一步弘扬和发展。
(湖南工艺美术职业学院)
篇8
一、整治目标:
实施渣土运输车辆整治工作,严厉查处渣土运输环节中的违法违规行为,杜绝渣土运输车辆无资质经营、证照不全、未密闭运输、超高超限、抛撒滴漏、扬尘污染、不按规定路线和时间行驶等现象,规范运输秩序,有效遏制渣土运输过程中造成的环境污染、交通安全等问题,实现城市环境的优化和城市品位的提升。
二、整治时间:2021年4月1日至2021年10月30日
三、整治内容:
1、查处工程渣土运输车辆是否按规定的运输路线、时间行驶,是否任意丢弃、遗撒建筑垃圾(工程渣土);
2、查处未经核准擅自处置建筑垃圾(工程渣土)的建设单位、施工单位;
3、查处渣土运输车辆未密闭运输、密闭设施损坏及密闭不严、高尖装载行为;
4、查处工程渣土车出场时车身不洁及带泥行驶的行为;
5、查处混凝土搅拌车未安装或未使用防渗漏设施的行为;
6、查处运输砂石、石灰、水泥、泥浆等流体物质未采取覆盖、密闭措施,造成泄露、遗撒及偷倒行为;
7、查处运输装饰装修垃圾车辆乱倒、偷倒、未覆盖运输的行为;
8、与相关部门联合整治查处渣土运输车辆超载、超速的行为;
9、督促相关企业对工地出入口、对污染路面进行及时清洗,保证路面干净整洁;
10、受理举报投诉,加快对12319转办案件的办理速度11、突出监督管控力度,加大对各建筑垃圾(工程渣土)运输车辆违法违章行为查处力度。
四、实施步骤
(一)宣传发动阶段
1、制定出台《关于开展渣土运输车辆整治工作的实施方案》;
2、完成调研摸底工作,摸清城区渣土运输企业及车辆底数,排查渣土运输车辆作业的突出问题、症结原因,提出有针对性的措施;
3、通过媒体广泛宣传渣土运输管理的法律及相关要求。
(二)集中整治阶段
1、安排部署专项整治工作。每月与相关联动部门不定期进行联合整治;
2、开展集中整治。按照实施方案规定内容和分工,扎实开展整治工作。针对工程渣土运输市场存在的突出问题,采取强有力的工作措施进行集中整治,有效解决市民群众集中反映的热点、难点问题,大力纠正工程渣土运输中的违法违章行为。
(三)巩固提高阶段
1、对城区各相关道路、工地、车辆进行系统性梳理和复查,加大巡查力度,巩固整治成果;
2、进一步完善长效管理机制,巩固专项整治工作成效。
五、具体工作:
1、中队队员在坚持日常巡查和设岗检查的基础上,深入工地,对辖区内所有工地进行了排查,告知工地配备车辆冲洗工具和卫生保洁人员,对进出工地车辆和运输路面及时进行清洗,做到净车出工地,禁止车轮带泥上路,不得沿途遗、撒、漏。
2、在日常巡查中,凡发现产生渣土的单位或个人,告知其倾倒的规定地点,在堆放、运输过程中采用袋装或者密闭的方式,及时清运。并按规定设置围挡,实行封闭作业。
3、严格查处渣土运输车辆带泥行驶、抛洒滴漏污染路面造成污染等行为。采用设点检查和流动巡查相结合的方式,坚持不间断巡查的管理模式,对车辆带泥上路、抛洒滴漏污染主要路段、高发时段进行重点巡查,对造成路面污染严重、乱倒渣土等不法行为,严格依法查处,为市民群众营造良好的道路交通环境及生活环境。
六、工作要求:
1、提高认识,加强领导。工程渣土运输专项整治工作涉及面广、查处任务重、工作头绪多,各部门、单位要充分认识整治工作的重要性,切实做到措施落实到位,责任分解到位,确保专项整治工作取得实效。
2、坚持标准,严管重罚。对专项整治工作中查出的违法违纪单位和责任人,要严格依据有关法律、法规予以处理,绝不姑息迁就;对违法性质严重、屡教不改、不服从管理的企业和从业人员,依法取缔运输资质,清理出渣土运输行业;对破坏市场秩序非法从事工程渣土营运的黑车黑户,要加大处罚力度,坚决予以打击。
3、严肃纪律,文明执法。在专项整治工作中,做到文明执法、礼貌纠违,坚持教育与处罚相结合、查处与整改相结合的原则;要严格依照执法程序和执法权限,按照法律、法规规定,公正处理每一起违规案件;严禁粗暴执法和侵害管理相对人合法权益行为的发生。
4、密切沟通,加强督查。在专项整治工作中,各部门、单位要密切配合,互通信息。局综合督查科要加大督查力度,及时通报整治工作进度情况,协调解决重点、难点问题,确保整治任务圆满完成。
七、处理办法:
篇9
[关键词]陇西;文物资源;文物保护
[中图分类号]K87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5-3115(2012)12-0113-02
陇西是古丝绸之路和新亚欧大陆桥的必经之地,面积2408平方公里,人口51.4万人。它以悠久的历史彪炳于华夏文明史册,一直为历代郡、州、府治所在地,一度成为陇右政治、经济、文化、军事中心和甘肃省最早的省会,是华夏古老文明的发祥地之一,也是中华李氏家族的发祥地。近几年,在各级各部门以及全社会的共同努力下,文物管理部门坚持“保护为主、抢救第一、合理利用、加强管理”的工作方针,在政治稳定、经济繁荣、社会进步的良好环境中积极开展文物保护工作,使陇西县的文物保护管理工作步入了有序的发展轨道。
一、陇西文物资源现状
(一)历史文化悠久
陇西是甘肃的历史文化名城、丝绸古道重镇,有着深厚的历史文化底蕴。从战国时期秦穆公开疆拓土,秦献公设立豲道纳入秦国版图,迄今已有2300多年的建置史。秦始皇统一全国后,又增设襄武、兰干二县,与豲道同属陇西郡(治狄道),境内形成三县并存的局面。东汉灵帝时,确立豲道为南安郡治,境内始有郡级建置。曹魏黄初元年(220),又将陇西郡治迁到襄武,境内又形成两郡分辖态势。此后,“陇西”一词便长期沿袭,名实合一。境内有仰韶文化、齐家文化等史前古人类文化遗址,有战国秦长城、古墓葬群、摩崖石刻、道观寺院等文化胜迹,有李家龙宫、头天门牌坊、李贺墓及李贺南园、读书堂、五李亭、太白井等李氏文化遗址、遗迹,有建于宋代的威远楼、元代的府文庙大殿、府隍庙抱厦、清代的保昌楼、文峰塔、普陀寺大殿、棂星门等古建筑,有国家AAA级旅游景区仁寿山森林公园、塔坪森林公园等自然景观。
(二)遗址、遗迹分布广泛
陇西遗址、遗迹分五大类共224处,其中,复查137处,新发现87处,古文化遗址121处,古墓葬4个,古建筑7处,古名居41处,石刻28处,近现代类26处,具有文化遗址多、民居多、石刻多、堡子多的“四多”特色。其中国家级文保单位1处(战国秦长城),省级文保单位8处(威远楼、保昌楼、李家龙宫、文峰塔、暖泉山遗址、吕家坪遗址、梁家坪遗址、西河滩遗址),县级文保单位15处(庙坪遗址、包家坪遗址、堡子坪遗址、杨家屲遗址、汪公神道碑、头天门牌坊、大成殿、隍庙抱厦、棂星门、普陀寺、宝庆寺过殿、明代北关城墙、大井、小井、董家门革命纪念遗址)。
(三)馆藏文物丰厚
陇西县现有馆藏文物4025件,其中一级文物4组6件,二级文物55件,三级文物400件,一般文物3564件。时代上起原始社会,下迄明清。藏品门类广泛,包括书画、石器、陶器、瓷器、铜器、玉器、砖瓦、化石、货币等类。这些馆藏品比较全面地展示和反映了陇西数千年来光辉灿烂的历史文化。
(四)非物质文化遗产分布广泛
通过认真组织开展非物质文化遗产普查,共登记11大类14小类32项,录制影像带50盘,拍摄照片1200张,整理归档相关非物质文化遗产专项丛书10本,制作了陇西非物质文化遗产分布电子地图,并运用文字、录音、录像等方式,对陇西方言、传说、故事、丧事礼仪、传统手工制作、云阳板、扇鼓舞、民歌、竹编、草编等非物质文化遗产进行真实、系统和全面记录。初步建立了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体制,为传承发展打下了坚实基础。截止目前,已有陇西云阳板、仁寿山庙会、陇西民歌、陇西腊肉、陇西荞粉、陇西担担面、陇西剪纸、陇西香包、陇西民间故事、陇西草编等32项进入县级非遗保护名录,陇西剪纸、陇西香包等23项进入市级非遗保护名录,陇西云阳板、陇西民歌、陇西腊肉进入省级非遗保护名录。
二、陇西文物资源的保护、传承、发扬与利用
(一)完善措施,加大文物资源保护力度
一是加强领导,形成保护合力。各级党委、政府及各相关部门要把文物资源保护工作纳入重要议事日程,制定和完善保护规划,明确职责,出台政策,落实措施,坚决杜绝“失管”及人为破坏现象。进一步健全部门联动工作机制,形成文物资源保护合力,坚决杜绝只顾局部利益、不顾整体利益,只顾眼前利益、不顾长远利益的思想和行为。二是加大宣传,提高保护意识。要抓住陇西县是全省文物大县这一有利因素,加大宣传力度,多方式、多渠道向群众宣传“文物资源是经济发展的支撑点”、“文物资源同样体现一个地区竞争力”等理念,让文化资源走近群众,让群众了解和热爱文化资源,促进群众保护意识的提高。三是加大投入,扩大保护范围。当前,陇西县文保经费主要用于重点历史遗迹的建设修缮及重要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传承,文化经费覆盖面狭窄,且数量较小。建议我县每年应拨出不少于50万元的文化资源保护专项经费,实行专款专用。另一方面按照“谁投资、谁受益”原则,从社会、企业、个人等方面,多渠道引进和筹集资金参与文化资源的保护开发,实现文化资源“在保护中开发,在开发中保护”的目的。四是科学规划,制定保护方案。要使陇西县文化旅游得到长足发展,只有丰富的文化资源是远远不够的,制定科学、合理、具有可操作性的保护方案才是有效保护、传承、发扬和利用文化资源的前提。因此,相关部门要周密准备,高品位、高标准制定陇西文化旅游发展规划。
篇10
一是立足自身职能,充分发挥组织和人才优势,各级各类文化活动精彩纷呈。在县委、县政府的帮助支持下,举办了“新农村,新农民,新风貌”大赛;__县首届百姓“有才你就秀”才艺大赛;采取“走出去,请进来”的方式,邀请了国家一级演员刘萍老师、侯连英老师,国家二级演员王少鹏老师,以及上海戏校的几位戏曲老师举办了__县第一期戏曲知识培训,加强了文化交流,为提高我县的文艺水平起到了推动作用。
二是进一步提高我县思想道德素质和科学文化素质,推动我县“文化之城”建设。我县图书馆举办了“书香__,让阅读成为习惯”图书展、“2015年__(__)少年读书”系列活动、“走进诗词天地,感悟经典之美”主题荐读活动并为我县实验小学、新世纪小学、县第二中学、第三中学各配送100本荐读图书,共400册图书,组织阅读人次约2000人/次。“吟诵经典,品味雅意”中华经典诗词讲读微视频大赛、“诗词画境,相应生辉”诗词配画手绘展示、“诗词体悟,强国圆梦”主题征文活动、“书香__拼图”爱我中华特色读书活动、“书香之村”活动、“一本好书、两人共读、三周坚持”活动、“纪念胜利70周年美术作品展”等一系列活动,极大的丰富了人们的文化生活。
2015年由__市文明办、__市文广新局,__市教育局、共青团__市委联合组织的“铭记历史,振兴中华”__少年爱国诗词诵读汇演活动中我县图书馆荣获“优秀组织奖”。
三是积极组织开展社区文化活动、农村文化活动等群众喜闻乐见、便于参与的文化活动。今年以来共组织各类群众文化活动180余场次,为打造“三文__”营造了良好氛围。加强对农村文化生活的重视,积极组织培训农村舞蹈队学习广场舞,极大的调动了农村参与文化活动的积极性,提高了人们的生活品质。
积极推进文化馆、图书馆免费开放、文化信息资源共享、农村电影放映和农家书屋工程。文化馆、图书馆在场馆开放、艺术辅导、艺术公益讲座等工作中全部实行了免费开放。一是在场馆免费开放中,文化馆利用仅有的一个小排练厅,尽最大努力满足一些小型的基础排练。今年,为我县20多个单位和个人累计达2000人次提供了免费服务。二是在艺术辅导免费工作中,文化馆充分发挥现有艺术辅导老师的作用,按戏曲、声乐、舞蹈、美术、书法、创作6个类别,对群众分别辅导。三是在免费艺术公益讲座活动中,文化馆举办了“__县第二届书画艺术公益讲座”、“__县摄影爱好者艺术讲座”、__县第一期戏曲知识培训。参加讲座的爱好者累计达1500人次。为提高我县书画、摄影、戏曲爱好者的艺术水平做出了贡献。四是在共享工程对基层站点服务活动中,完成了对我县基层文化站的人员免费技术培训及设备安装到位。给48个帮扶村基层站点分别做了基层站点标牌及制度,并检查一一上墙。
2015年我局为251个村免费配备了大鼓、大锣、小锣、大镲、小镲、钹等乐器及秧歌服。更大提升了村民参与广场舞的热情,极大丰富了农民群众的业余文化生活。
今年我局数字化改造总计136个自然村,其中包括空白 (原模拟信号未覆盖) 村1个。数改村中原有模拟信号用户为7396户,数改完成以后达到10460户,数字化改造率为141%。截至目前,__农村有线电视数字用户已达 22811 户,在网模拟运行用户3152户,涉及模拟信号村75个,空白 (原模拟信号未覆盖) 村 42 个。
我县447个自然村每村、每个月都能放映一场电影,今年共放映农村公益电影5300余场次,吸引观众二十余万人次。农家书屋建设也在有序推进,2012年,根据省新闻出版局要求,我县提前三年实现农家书屋全覆盖,但是有些行政村由于没有场地、桌椅、书架,配发的出版物至今仍处于闲置状态。因此,我们一方面积极向政府汇报,争取县级配套资金,另一方面和财政部门积极沟通,将上级配套资金及时落实到位,积极完成农村书屋的提档升级。
今年以来,我们在全县范围内普选,确定了古兵器复原、__山水内画、____武术等19个县级非遗项目,并且在成功申报古兵器复原、__山水内画、____武术、陶塑泥球等四个市级非遗项目的基础上,成功的把陶塑泥球申报为第四批省级非遗项目。
着力做好文物普查资料的现状调查、勘察、整理以及省和国家级重点文保单位的申报和争取工作。为能保护好野外文物的安全,我们细致分析,争取做到及时发现不安全隐患,及时处理,避免野外文物遭到破坏及盗窃案件的发生。去年连镇__申遗成功,成为世界级文化遗产,我们坚持环境治理,避免__周边环境的再次污染,时刻准备迎接上级领导视查和各界新闻媒体的宣传工作。按上级文件要求,全国第一次可移动文物普查工作在今年5月底全部完成。我局积极响应上级领导要求,认真准备各方面资料,对库存文物进行归类,整理,并按全国第一次文物普查的工作要求,对每一件文物
进行逐一认定并逐一拍照,再对文物信息进行电子文档的采集、录入、上传工作,现普查信息工作已圆满完成。6月13日为“世界文化遗产保护日”,我局以此为契机,积极组织,全面协调,到__及附近进行了宣传教育活动,使人们更加了解__,提高了人们文物保护的意识,极大的调动了人们保护文物的积极性。
8月20日-23日,__县文体广新局推荐古兵器复原研究项目参加首届2015年香港国际文化创意产业博会,并获得了本次博会的金奖。
11月7日,国家文物局组织专家来我县对__文物工程进行了验收,对__的设计方案、审批文件、招标文件、施工方案、监理程序等文件逐一进行了查验,并听取了四家单位的工程汇报,通过专家论证,__工程顺利通过验收。
(一)规范行政审批程序,严把进入关。不断完善各项办证工作制度和工作流程,做到审批规范、程序合法,确保行政许可的公正、公开、透明。今年上半年,我们对全县歌厅、演出团体展开了验证工作,进一步完善了相关单位的档案资料,有效规范了全县的文化市场管理。
(二)加强文化市场法制宣传教育。通过报刊、广播、电视、网站等新闻媒体,积极开展文化执法宣传活动,多措并举,大力整治网络文化市场。调动全社会力量努力在未成年人中间形成“我不进入、劝他不进入、不让他进入”的浓厚的社会氛围,向经营业主和社会各届群众进行法律法规的宣传教育。
(三)加大执法力度,确保文化市场规范有序。大力加强网吧、游艺娱乐场所等文化市场的日常监管工作。开展了重大节假日文化市场行政执法、文化市场知识产权保护专项执法、“扫黄打非”和打击非法“网络共享”网站及设备产品等专项治理行动,通过整顿进一步规范了文化市场经营秩序。7月24日,共出动车辆人员30余人次,检查网吧8家,发现违法案件7起,立案7起。今年以来共出动检查165人次,受理各类群众举报4件,办结率、满意率100%,检查网吧60家(次),歌舞娱乐场所30家(次),检查出版物经营场所15家(次),印刷企业60家(次),收缴非法销售、安装和使用的卫星接收设施50余台(套),有效地净化了文化市场,营造了健康、安全的社会文化环境。
(四)积极排查安全隐患,确保文化市场消防安全。在县委、县政府的统一部署下,我局文化市场行政执法队认真执行《__县消防安全暨安全生产大排查大整治百日会战实施方案》,成立2个检查小组出动车辆60车次,人员120余人次,对我局负责的20家网吧、11家ktv的消防安全隐患进行了全面排查整改,并对发现问题的单位进行了重点的排查整治,确保我县文化市场无重大消防事故的发生。
(一)依法加强广播电视媒体节目管理。继续深入开展抵制低俗之风行动,清查整治医药卫生类节目,加强广告播放管理、打击虚假违法广告,督促播出机构依法播出,进一步净化电视荧屏。
(二)高度重视广播电视安全播出。召开了安全播出会议,与各安全播出责任单位签署了责任状,同时对县广播电视台和有线电视安全播出情况进行了多次排查,检查了县广播电视台和有线电视网络公司值班制度、人员到岗、线路检修、应急预案等各项制度的落实情况,着重抓好重点时段重要节日的安全播出工作。今年以来,我县广播电视和有线电视未发生一起播出事故。
一是为广泛开展群众体育活动,切实落实《全民健身条例》,今年我局举办了举办了“__新世纪”杯长跑比赛、迎“五一” 群众体育竞赛、“全民健身日”健身活动展演、由__、__、__、__四个县市参加的篮球邀请赛等各式各样的比赛活动,乡镇、各企事业单位、社区居民、农民、学生等都踊跃参加,参加人数达到1000余人。扎实推进全民健身体系建设,充分发挥我县各单项体育协会在全民健身工作中的重要作用,同时认真抓好社会体育指导员队伍建设,让他们在各晨、晚练点上指导大家用科学文明的健身方式来参与健身。
二是进一步完善体育设施。积极争取省、市项目和资金,同时我局积极筹措资金,加强农村、企事业单位、学校、老年体育工作和体育场地建设。为农村面貌改造提升村配发体育器材。7月中旬,为我县文化体育广场建设村中的东源流寺村及北霞口村免费配发了体育健身器材,增加了健身路径以及扩大了健身面积。同时加快全县体育场地设施建设,为人们的健身提供优良的环境。__县全民健身活动中心(体育馆),作为全县规模最大的体育综合运动中心正式对外开放,能同时容纳近200人前来休闲健身,收到了良好的社会效益。
三是我局体育训练在深化管理工作的同时始终坚持“刻苦、创新、突破”的精神,在运动员队伍建设上坚持“保老、突中、出新”的原则,加大力度培养高水平运动员。近几年,我局在省市举办的各项体育比赛中,都取得了优异的成绩。
今年5月27日举办的__市第十三届运动会乒乓球项目比赛中,我局又取得了男甲组:团体第一名;女子甲组:团体第一名;男子丙组:团体第一名;女子甲组:单打第一名;男子甲组:单打第二名
- 上一篇:生态修复与生态恢复的区别
- 下一篇:生态修复主要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