廉租房的条件范文

时间:2024-01-09 17:33:59

导语:如何才能写好一篇廉租房的条件,这就需要搜集整理更多的资料和文献,欢迎阅读由公务员之家整理的十篇范文,供你借鉴。

廉租房的条件

篇1

1、第一,申请家庭人均收入符合当地廉租住房政策确定的收入标准;

2、第二,申请家庭人均现住房面积符合当地廉租住房政策确定的面积标准;

3、第三,申请家庭成员中至少有1人为当地非农业常住户口;

4、第四,申请家庭成员之间有法定的赡养、扶养或者抚养关系;第五,符合当地廉租住房政策规定的其他标准。

(来源:文章屋网 )

篇2

发生在江西省信丰县的一起特大诈骗案中,诈骗分子的手段并不见得有多么高明,但的的确确就在短短一年时间里,先后有2000人受骗上当,涉案金额超过1000万元,被骗的人群大多数是低收入城镇居民和农村住房困难的家庭。

记者在采访中发现,除了信丰县一起诈骗极具代表性的案件外,此前在江西省赣州、景德镇、鹰潭等市已经发生多起,数以万计的钱款,让不少相信可“暗箱操作”的贫困人群雪上加霜……

一群弱势群体,被骗千余万元

妻子在信丰县城务工,眼看儿子就要进城上高中,信丰县小江镇新庄村村民赖立光,特别期待能在县城有套房子。可惜凭他们家现有的经济条件,买房只能是个梦想。就在他绞尽脑汁为住房发愁时,有一朋友称他认识县某局领导,只要肯拿钱,对方就能包他搞到一套廉租房。有这等好事,立光当然不想错过。于是,他拿出8000元钱交由这位朋友请他帮忙办理。可没有过几天时间,赖立光便得知这是个骗局。

起初,赖立光以为被骗的只有几个人,在他加入信丰“廉租房诈骗案微信群”短短的两三天时间后,群里突然冒出近百名受害者,涉及全县的各个乡、镇、场,受骗的经过如出一辙,大多是经朋友相互介绍的,大伙儿甚至连冒充某局局长的周金凤的面都没见过,更不可能知道她的起初身份。直到信丰县检察院依法对周金凤等人作出批准逮捕,这起廉租房诈骗部分案情才被披露出来。

案件信息显示,从2015年3月份开始,犯罪嫌疑人曹某、周金凤拉拢罗某、刘某等人,在社会上大肆宣扬其有获取廉租房、经适房的特别渠道,只需要收取一定的好处费即可申请到,并把宣传目标集中在有申请廉租房意向而实际上不符合条件的群体身上。

“认识县领导,可以不通过摇号不通过审查,就能拿到内部指标。”由曹某冒充承包工程的老总,谎称是政府派来办理经适房、廉租房的工作人员。周金凤则冒充县里某局的领导,罗某、刘某入伙负责对外开展虚假宣传,争取骗得更多人的信任。经商议,他们决定向有意向申购的户主以每套经适房、廉租房收取2000元至10000元不等的费用。罗某、刘某从中抽取自己“应得”的“好处费”后,将剩余的钱交给周金凤。周金凤登记好后再转交给曹某。

据透露,从2015年3月起至2016年2月,短短一年时间里,受骗者近2000名,遍及信丰县各乡、镇、场,涉案金额达1000余万元。最终,这起特大诈骗案,因受骗者发现种种端倪而选择报警。

廉租房诈骗,在江西并不是个案

受害者大部分都是低收入的城镇居民和农村住房困难家庭,犯罪嫌疑人利用这些人不了解经适房、廉租房申购政策、程序的状况,疯狂实施诈骗活动。

“谎称能搞廉租房,贵溪市有七名受害者被骗去12万多元!”记者采访发现,利用经适房、廉租房作为诱饵进行诈骗的案件,并不只有信丰县。此前,贵溪市发生一起诈骗案,细节甚是荒唐,不但骗了获取经适房、廉租房的“活动经费”,还骗了受骗女孩的感情和肉体。

“作案手段并不高明,可就是有那么多人容易相信了。”据介绍,这类诈骗案件中,骗子们并不全是“老江湖”。如,于都县一起谎称能购买经济适用房案件中,骗子居然是一名从大学毕业不久的无业青年,在一年多时间里,以经济适用房或低价房为幌子,共诈骗七人,骗得赃款24万余元。

而在铜鼓县,一起廉租房诈骗更是令人不可思议。据称,案发是因为铜鼓县房管局工作人员到刑警大队报案,称位于永宁镇上源村“幸福家园”小区的53套廉租房入户门锁芯被盗。刑警大队高度重视,立即组织警力展开侦查。经查,作案人员为王某,男,现年30岁,铜鼓县人,社区居委会工作人员。经审讯,王某交代称自2013年4月起,自己利用在社区居委会工作的便利,将“幸福家园”小区第11栋、12栋、15栋廉租房的门锁锁芯偷偷换掉,对外谎称廉租房钥匙归其掌管,能为他人申请到廉租房,先后通过中间人邹某等人,骗取数人现金20余万元,所得赃款被王某挥霍一空。

“都认为是‘托关系走后门’,见不得光的事,受骗者送钱出去后也不敢乱声张。”在多起廉租房诈骗案中,受害者送钱之后,都显现得神神秘秘,不会向他人说自己送礼钱,直到发现被骗,才后悔莫及。

廉租房诈骗,为何呈高发态势

“面对居高不下的房价,不少人听说有人可以拿到指标,就想通过‘地下渠道’购买到价格相对便宜的政策房。”

据办案人员介绍,“夹心层”群体家庭经济并不是很好,而这些被骗的钱款,基本上很难被追回。在景德镇,一起“谎称手握经适房廉租房指标”诈骗案中,犯罪嫌疑人就是一名吸毒男子,骗取65名受害人331万余元挥霍一空。

“群里的受害者大多是经朋友介绍的,连骗子周金凤的面都没见过。信丰这起诈骗案,几乎集中了这类犯罪的所有特点。”据介绍,利用廉租房经适房诈骗案还有个特点很明显,经被害人介绍而受骗的人数众多。被骗事主中,大多都是因亲戚、朋友、同事之间相互推荐介绍而落入陷阱。被害人通常在获知购房消息后,立即通知亲戚、朋友一起“沾光”,其他人也往往基于对亲友的信赖而轻易受骗。导致案发后,被害人在遭受严重经济损失的同时,还背上愧对亲友的心理包袱。

如,会昌县一起以代办廉租房为由诈骗钱财案,特点也是非常明显。刘某系会昌县人,2012年至2013年期间,刘某编造事实,对朋友及熟悉的人谎称其有“通天的关系”,能帮人申请办理廉租房和公租房,谎称已帮欧某、金某等人成功申请到了廉租房。在获得一些受害人的信任后,刘某先后收取了孙某、邹某、肖某等八人共计7万元现金。

有办案人员对类似案件进行过总结,发现大部分案件中的骗子,寻找的诈骗的对象,基本上是刚迁入城镇的低收入无房居民及干部职工,而很大一部分受骗人群,就是因为对购买廉租房、经济适用房的条件和政策不了解,这类人就屡屡落入了“陷阱”。

“如果我们从更深层角度讲,骗子的确可恶,但受害人参与骗子同流合污,不也存在违法乱纪的行为吗?这些受害人很可怜,但也很可恶。显然,这类案件中受骗上当的人,不仅是受害者,也是违法参与者。”有法律人士认为,目前各地办案单位在受理此类犯罪案件中,没有对这些违法参与者进行过处罚,而如果法律能够添加类似条款,加大对受害者也是违法参与者的经济或者刑法打击,是不是会让一些受害者即便想贪这种便宜,也望而却步?

除了打击,我们还能怎么防

记者走访多个地市,收集到关于办理廉租房的程序和条件。

“城市居民若要办理公租、廉租房,首先要到户籍所在的社区进行申请。当地政府会根据居民所提交的材料,以及对申请人实际情况的调查进行审核,如果申请人通过审核就会收到通知。等公租、廉租房弄好以后,政府会通知通过申请的居民前去公开摇号,摇到号的居民,才能根据相关手续进行办理公租、廉租房。”在上饶,办理公租、廉租房流程完善,所以骗子吹嘘有关系就能办的事,市民不要上当。

多名警方人士告诉记者,案件发生后,除了加大案件侦破力度外,还会抓住现行案件,开展串并分析,发现犯罪,严厉打击。与此同时,也有警方加强与民政部门的沟通,及时向民政部门通报案件情况,减少此类案件发生。

那么,除了打击,我们还能怎么防呢?

“我们要让走后门这一黑幕彻底清除,让民众发现,廉租房没有暗箱操作的可能性,这就有必要加大力度打击有关部门参与的弄虚作假。”多名办案人员透露,此前,因为弄虚作假违规分配廉租房,分宜12名责任人受到相应处分。这起案件发生在分宜县,2013年12月,在分宜县廉租房分配过程中,当事人⒓倩Э诓竞蜕矸葜じ从〖交给县房管部门一个领导,该领导就指使工作人员将不符合年龄条件的户口簿和身份证复印件进行了更换,使该居民的申请资格信息符合规定并顺利参与摇号分配中签,在社会上造成了不良影响。

“如果申请人是弄虚作假取得廉租房资格的,将取消其资格,并退还所有补贴;如果是因为收入提高,允许其从廉租房转公租房,并从违规之日开始退还补贴。此外,对不符合廉租房条件且已入住的家庭一律进行清退,清退出来的房源将作为公租房房源,对社会公开进行摇号分配。”此前,九江市保障房管理局对廉租房对象进行了一次集中性清查,对是否符合廉租房条件进行了重新审定,初审出365户家庭不符合廉租房条件。

篇3

它是指政府对最低收入家庭提供租金补贴,或以低廉租金配租的具有社会保障性质的普通住宅,保证其住房达到社会最低生活标准。我国正在实施的廉租房政策,实践证明能够在解决低收入者住房问题方面发挥相当大的作用,值得大力推广,是解决现阶段我国低收入者住房问题的良好途径。政府廉租房、公共租赁房是无力购房者的最佳选择。

1廉租房制度存在的突出问题。

我国虽然建立了廉租房制度,但由于城市土地资源有限,城市财政预算安排资金的不足以及缺乏其他稳定的廉租住房资金来源渠道,廉租住房制度实施面临着许多困难。

1.政府住房保障职责缺位。

政府在房地产开发中主要不是获得收益,而是要保障社会公众基本的居住权利需要。因此这就要求政府承担起一定的责任,以保障公民的基本生存条件。在我国住房供应体系由计划向市场转轨过程中,客观上出现了政府和市场分工不明确,政府在居住基本权利保障方面执行落实力度不够,过度依赖市场的现象。特别是,地方政府通过追求土地收益来加快本地经济发展,忽视了大量中低收入人群基本住房需要。有不少地方政府从自己和行业部门的自身利益考虑,与房地产商一起抬高房价,成为高房价有力的支撑者。就当前来看,地方政府事实上是房地产市场中的一个利益相关者,这导致了中央政府政令的受阻和政府公共职能经常性的缺位和越位。

2.低收入者缺乏住房保障。

按照各地现行住房保障制度,最低及低收入住房困难家庭租赁廉租房,中低收入住房困难家庭购买经济适用房和限价房。但现实情况是,一方面,即使是经济适用住房和限价房,许多低收入家庭因支付能力不足仍然买不起。并且在全国大中城市里,有大量的外来务工人员,比起具有当地城镇户口的职工,他们的收入普遍更低,居住条件更差,更应享受住房保障,但现行住房保障制度却将他们排斥在外。

3.土地与资金形成瓶颈。

廉租房建设一般有两个条件,一是土地,二是资金,这二者构成了廉租房建设的瓶颈。就土地而言,城市用于建设的用地总量是确定的,为了降低成本,用于建设廉租房的土地必须是划拨而不是出让,但是如果用于建设廉租房的土地划拨多了,那么用于出让而获得财政资金的土地就会减少。这对于各级政府来说是一个两难问题。政府面临着是急于取得城市各项发展急需的资金,把这些资金用于投资建设,加快本地区的GDP增速,还是放弃这个利益,给老百姓无偿建房,同时又贴进去更多资金的两难处境。就资金而言,作为地方主要财政收入的土地出让金及公积金增值收益是廉租房建设的主要资金来源。如果没有强有力的法律约束,地方政府注定会缺乏提供资金的动力,继而会造成房源难以为继并形成恶性循环。这种状况在现实情况下是难以避免的。

4.廉租房准入与退出机制尚未完善。

廉租房保障对象即使在最严格的审批程序下获得廉租住房,也有可能冒着道德风险谋取利益并将其所得用于改善其基本生活条件。如何防范和避免这种现象的发生,在满足保障目的的同时,又不至于使廉租房成为新的牟利工具,这是廉租房保障制度设计时应予考虑的重要内容。同时腾退机制是廉租住房制度的重要内容,但在一些城市的廉租住房腾退过程中,已不符合配租条件的家庭拒不腾退,廉租住房的退出机制很难得以实行,造成年度复核流于形式。

2完善廉租房制度的对策。

住房保障制度尤其是廉租房制度建设在我国初步形成了包括财政投入、税费减免、信贷支持、土地供应等政策体系。各级政府现阶段的当务之急是认识廉租房制度建设过程中的各种利益关系,分析和解决廉租房制度在实施过程中出现的问题,按照廉租房制度的管理办法规范政府的职能范围,充分发挥廉租房制度的积极作用。

1.充分发挥政府的职能作用。

廉租房是一种福利房,政府的参与是必不可少的,政府在这项工程中担当的角色是多重的。首先是廉租房产权的拥有者。政府是廉租房建设工程的建设方,是廉租房产权的拥有者。其次是建设资金的信用担保者。对投资资金而言,只有在安全性非常高的前提下,才可能以低利率的方式大规模地投入到廉租房的建设当中。第三是廉价土地的提供者。当前房价太高的一个成本性原因是政府提供的建设用地拍卖价太高。政府在提供廉租房建设用地时必须以保障社会福利为主要目的,让利于民,这是有效控制单位建筑面积造价的基础性环节。第四是协调人。在廉租房建设过程中,政府要与投资主体之间协调好贷款的规模、期限、利率。政府要与租房者协调好房租,房租的高低应以建房的贷款利息和少许物业管理费为基准,政府应以重点降低单位建筑面积的造价为手段来降低房租。

2.拓宽廉租房建设资金融资渠道。

为解决建设资金短缺问题,应当积极搭建融资平台,通过无偿划拨土地、银行信贷、公积金贷款等方式,多渠道筹集建设资金,确保廉租房建设顺利推进。政府必须调整财政支出结构,在每年的财政预算中,保证一定的住房保障资金。廉租房拓宽融资渠道还可发行公债,公债是国家依据信用原则获取财政收入的一种特定方式。同时,还可以将廉租房开发贷款证券化。这样可以加强金融资产的流动性,转移和降低商业银行的贷款风险,不仅有利于防止银行不良贷款的再生,还可以使廉租房开发更容易获得银行的资金支持,从而达到拓宽廉租房融资渠道的目的。

3.增加廉租房建设和供给。

随着国家民生政策的不断深入,廉租房保障对象的范围也应随之不断扩大。必须根据各地居民的实际收入情况确定廉租房保障对象。对于那些在城市中凭一己之力买不起房而又无资格享受廉租房保障的所谓“夹心层”和来自农村贫困地区并在城市担当脏、累、差等工作的外来人员,政府不能将之排斥在廉租房保障对象之外。廉租房保障体系的设计要适当超前,逐渐扩大廉租房政策的覆盖面,逐步在新的环境下达到更高要求的“应保尽保”。

“十二五”规划把保障和改善民生摆在一个十分重要和突出位置,未来五年将使保障性住房覆盖率达到20%。也就是说,为了遏制当前过高的房价,为了解决国内居民的基本居住条件,政府在未来五年里,计划建设城镇保障性安居工程3600万套,其中2011年建设1000万套,2012年建设1000万套,2013~2015三年建设1600万套。

4.加强对廉租房的监督管理。

现阶段,在城镇廉租房资源非常有限的情况下,应在准入上确定一个资格标准,在轮候上建立科学的排序方式,并在廉租家庭不符合资格标准时建立合理的退出机制,这既可在最大程度上提高住房资源的效用,又可减少社会成员之间的分配不公。廉租房制度管理部门应定期对享受廉租房家庭的收入、住房状况等基本情况进行复核,以避免廉租房消费的“搭车现象”,确保有限的廉租房资源发挥最大的效用。

在健全住房保障对象档案的同时,要实施动态监管:一是依法签订住房保障租赁合同,合同期满要求续保的必须要经过重新审核,只有符合条件者方准予续签;二是严格审核住房保障的准入和退出对象,当住房保障对象收入水平超过当年最低收入标准时,将让其按期腾退保障性住房或停发住房租金补贴;三是住房保障及管理情况适时向公众公示。

篇4

关键字:廉租房、天津廉租房制度

一、天津市保障性住房制度的现状

为完善天津市住房保障体系,改善中等偏下收入住房困难家庭居住条件, 2011年大幅度加大保障性住房建设力度,计划建设保障性住房1200万平方米、19万套,土地480公顷。选址安排如下:

1、 滨海新区建设300万平方米、3.7万套,需土地120公顷,在新区内统筹安排。包括公共租赁住房60万平方米、1万套,经济适用住房40万平方米、0.5万套,限价商品住房200万平方米、2.2万套,以上为滨海新区提供的建设计划。

2、 市内六区和环城四区建设900万平方米、15.3万套,需土地360公顷。包括:经济适用住房250万平方米、3.3万套、需土地100公顷;公共租赁住房420万平方米、9万套,需土地168公顷;限价商品住房230万平方米、3万套,需土地92公顷。

由以上数据分析可知,天津市大幅度增加公共租赁住房的建设数量,并未提及廉租房的建设,说明廉租房可能存在些许问题,下面就天津市廉租房的现状分析一下目前的问题。

二、现在廉租住房的问题及分析

在居民表示对现在廉租住房的满意的同时,也谈到了一些廉租房的不足之处:

1、申请等待时间太长,审查退出机制存在隐患

从原有住房被拆到入住现在廉租房,要很长的时间,政府制度定的比较严,所以审核时间比较长。目前,廉租房房源与资金来源相对短缺的情况下,如何保证有限的资源利用最大化,使得资源最终分配到真正有需要的人的手中,应该是整个廉租房制度设计所要实现的一个重要目标。根据有关规定,严格审查申请者的实际生活情况,这当然是实现该目标的有效手段,但是单靠这一手段并不能保证该目标的实现。

与此同时,在住户入住廉租房之后,严格执行退出机制的审查,才能切实保证有限的宝贵资源不会被无需要的人占用。与入住前的资格审查核准相比,退出机制的设定审查貌似没有得到相应的重视,使得可贵资源用错了地方。

2、廉租房居民所面临的生活上的不便

1)由于廉租房地处偏僻,社区周围工作机会少,家庭收入得不到提高;

2)看病难,一般廉租房周边没有相应的医疗配套;

3)小区配套设施很不完善

综上所述,天津市现存的廉租房制度中还存在许多有待完善的地方。房源与资金的相对紧缺成为制约整个廉租房发展的最大瓶颈。申请过程的复杂漫长、现实住房与个人生活契合度不高,是直接由房源和资金短缺造成的。因此,要对现行廉租房制度进行完善,使廉租房建设工作取得更大成果,满足更多贫困家庭的住房需求,拓宽住房与资金的来源,同时整合现有资源、实现现有资源的高效利用,将是下一步廉租房制度建设工作的重中之重。

三、天津市城市廉租房制度的完善和发展

针对天津市廉租房制度的现状,本文通过借鉴国际先进的住房保障性政策及相关经验,提出几点建议,从而完善天津市廉租房制度。

1、多方面拓宽房源渠道,增加廉租房供给,提高廉租房质量

在廉租房制度实际运行中,由于低收入家庭较多,而房源有限,出现了房源不足需求过高的现象。因此,在今后的廉租房制度建设过程中,要从多方面采取多种手段利用多种方式,扩宽廉租房的房源:例如,整合天津市现有的公房资源。在市政府未出售的公房里选出合适的房子作为廉租房房源,针对天津市廉租房制度运行现状所存在的问题,拨出专款对其进行维修,改善住房质量。在已出售的公房里,选取生活条件得到改善想购买新商品房的住户,对其进行一定数额的补贴后收购其所拥有的公房,这样既满足了住户的需求也增加了廉租房的房源。

2、完善个人信用制度的建设,建立严格的准入和退出机制

在确定廉租房对象时要考虑众多因素,但人均收入因素是最难判断的一个重要因素,尤其是隐形收入难以计算。在影响到廉租房申请对象的确定问题的同时也涉及到退出机制的有效实施。如果某家庭的收入升高,不再满足廉租房对象的条件,那么该家庭应失去继续承租廉租房的资格。借鉴其他国家经验,提出以下建议:

1)建设和完善个人信用监管制度

由于我国就业具有多样化的特点,“隐形”收入多,实际收入水平难以得到准确的计算,这就需要政府建立个人信用评价机构对廉租房申请者的收入变化情况进行跟踪调查,同时,还可以通过计算家庭的基本开支来确定廉租房的对象,从而间接的划分家庭收入线,并对其进行不定期的核查。

2)强化公众的监督作用,加强宣传和教育。

通过宣传和教育的手段,引导社会重视个人信用问题,还应积极发挥公众的监督作用,允许、鼓励群众举报他人瞒报收入的行为,加强公众的监督。

3)建立严格的退出和惩罚机制。

可以成立专门的审查小组,对廉租房入住情况进行不定期的审查。如果发现有“倒租”等欺瞒现象的发生,应及时取消申请人资格,并降低其个人信用等级,剥夺再次申请的权利。

3、努力提高廉租房居民的生活水平,避免“贫民窟”的出现

每个家庭都有就业、子女入学、老人就医等不同的需求,由于越来越多的廉租房建在了远离市区的地方,廉租房家庭的这些需求便不能得到很好的满足。针对以上问题,政府应提出相应的解决办法,如老人就医问题,应在廉租房小区附近建立医院。其中最根本的问题还是就业问题,低收入家庭入住廉租房小区后,每月只靠最低生活保障金维持基本收入,没有其他资金来源,生活水平日趋下降。为了预防廉租房小区向“贫民窟”的转变,建议天津市政府充分考虑廉租房住户的就业问题,根据住户的实际情况就近提供就业机会,让廉租房住户做一些力所能及的工作,从而提高低收入家庭的生活水平。

篇5

申请廉租房要多长时间能够批下来

一般情况下,廉租房从开始申请到最后审批至少需要一到两个月的时间。廉租房是国家和当地政府为了解决城市中低经济收入家庭住房困难而建的普通住宅,有社会公共福利和住房社会保障性质。廉租房的分配形式以租金补贴为主,实物配租和租金减免为辅。

廉租住房需要提交哪些申请材料

1、申请人及家庭成员身份证、户口簿;

2、已婚家庭成员的婚姻证明,离异的提供离婚证;

3、居住地住房情况证明(《房屋租赁合同》、《房屋所有权证》或房屋产权单位的证明);

4、按要求填写并经有关部门认定的《核定表》(须提供原件);

5、低保和优抚家庭提供民政部门核发的低保或优抚证明;

6、原住房拆迁的家庭须提供拆迁补偿协议;

7、需要提供的其他证明材料。

公租房和廉租房的区别有哪些

1、定义不同。公租房是由政府政策支持,限定户型面积、供应对象和租金标准的公共租赁住房,而廉租房则为解决低收入家庭的基本居住问题所提供的政策性住房。

2、供应对象不同。公租房面向的群体为本市中等偏下人群,新就业职工和外来务工人员。而廉租房则针对的是本市常住户口且住房困难的低收入人群。

3、运作方式不同。公租房由政府出资,符合条件的人群可以申请入住,但不得转租、转让、赠与等。廉租房则有两种保障形式,一种是低租金承租,另外一种是以租金补贴形式发放给住房困难户。

4、申请条件不同。公租房相对要宽松很多,一般只要收入和住房面积达到标准就可以申请了,外来务工人员也可以申请。但是廉租房一般都是向本市极低收入且住房困难人群提供的。

篇6

关键词:海口;廉租房;弱势群体

中图分类号:F127文献标志码:A文章编号:1673-291X(2009)02-0141-02

“房价高、住房难”已成为社会关注度最高的民生热点之一。许多城市低收入者向记者坦言,现在房价上涨太快,靠自己的力量改变居住窘境几乎是不可能的。他们期待,政府能切实提供住房保障,为低收入者打开安居之门。目前,我国已初步勾勒出由“住房公积金、经济适用房、廉租房”共同组成的住房保障体系。其中,对低收入家庭进行住房保障的主要制度设计就是廉租房制度。

廉租房是指政府在住房领域实施社会保障职能,向符合条件的当地城镇最低收入家庭提供的租金相对低廉的普通住房。

一、海口市廉租房实施情况

早在2006年海口市就出台了城镇低收入家庭廉租住房保障办法及配套的租赁住房补贴实施细则等文件,全面具体地落实了廉租房制度,海口市要把廉租房建成一个能帮助低收入家庭的服务平台,不但让他们有新家,就业、医疗也都有了基本的保障,不过,廉租房制度目前毕竟还处于起步阶段,资金短缺、房源紧张也是一大矛盾。

根据规定,凡具有海口市非农业常住户口且实际居住,家庭成员之间有法定的赡养或扶养关系,且至少有一人取得本市非农业常住户口3年(含3年)以上;家庭月人均收入低于当年本市城镇居民最低生活保障标准,或已接受民政部门连续救助3个月(含3个月)以上的家庭。同时,家庭住房条件还需符合以下三种情况之一:家庭人均住房套内建筑面积低于5平方米;现居住房屋经鉴定属危房;没有住房的,均可向户口所在地的人民政府主管部门申请廉租住房保障。

根据《海口市城镇最低收入家庭廉租房配租及租金核减实施细则》中的规定,凡是经民政部门认定没有生活来源、享受民政部门连续救助达两年以上的困难家庭,可以申请免交廉租房租金。

海口市的廉租住房的房源,将主要通过五种方式筹集。一是利用廉租住房专项基金收购符合本市廉租住房标准的旧普通住房;二是通过收购半拉子工程改造建设成的廉租住房;三是回收符合本市廉租住房标准的腾空共有住房;四是利用廉租住房专项基金兴建的廉价租住房;五是接受社会捐赠和通过其他方式筹集的符合海口市廉租住房标准的普通住房。

海口市的廉租房保障制度主要是三个方面来保障,实物配租、租金核减和租金补贴。其中以租金补贴为主,而且在补贴资金上也能够充分保障。海口市政府2006年安排了200万租赁住房专项补贴资金,2007年又安排了200万。

目前,海口市实施的廉租房制度,对于符合廉租房申请条件而没有住进廉租房的住户,主要以发放住房租金补贴为主,发放住房租金补贴除了可以缓解对廉租房需求过大而造成的房源压力外,还可以满足不同住户的需求,目前廉租房的建设地点一般都不在市区,可能会在一定程度上给廉租住户带来不便,诸如就业、上学、生活等,实行住房租金补贴制度可以增加廉租住户的自主选择性。

针对目前的低收入家庭对廉租房的需要,海口市政府也已经做出实质性行动。2007年,启动了青年路的廉租房建设,涉及1 000多户,安置的困难居民近3 000人。

2008年,海南省将所有符合条件的城镇低保家庭全部纳入廉租住房保障范围,基本做到应保尽保。2008―2012年,全省计划新建廉租住房69.564万平方米,共12 213套。到2011年末,各市、县要将廉租住房保障范围由最低收入住房困难家庭扩大到低收入住房困难家庭。海口市政府也组织制定了2009年住房建设计划。计划提出,2009年经济适用房住房建设5 763套,廉租住房建设613套。预测2008―2012年,建设廉租住房建筑面积17.41万平方米,建设套数为0.42万套,以保障中低收入家庭和最低收入家庭的住房要求。

二、当前廉租房制度实施过程中存在的问题

1.廉租住房房源紧张

由于城镇廉租住房制度刚刚起步,海口市目前廉租住房房源十分紧张,一些房源由于位置比较偏僻,市民不愿意入住,还有一些房源本身就是危房,不适合居住。海口市在原有的福利住房分配体制下,住房需求一直处于压抑状态,依靠政府投资建设的住房数量有限。住房资源始终处于供不应求状态。住房分配货币化改革以来,新建商品房价格很高,存量公房提租步伐缓慢,加之公房成本价、标准价出售的举措,目前除已被出售或继续为原使用者占有的公房之外,政府可以腾为廉租住房的公房数量几乎为零。在廉租住房的新建和征购上,受资金、市场、体制等因素的限制,政府廉租住房增加有限。

2.资金缺口大、政府财政资金未能有效落实

现阶段我国廉租房建设的主要资金来源是:(1)市、县财政预算安排的资金(规定当年实际收取的土地出让总价款,扣除实际支付的征地补偿费、拆迁补助费、土地开发费、计提用于农业土地开发的资金,以及土地出让业务费后,按照余额的5%核定);(2)住房公积金增值收益中按规定提取的城市廉租住房补充资金(财政部规定住房公积金增值收益在扣除计提住房公积金贷款风险准备金和管理费用后的余额后,将全部用于城镇廉租住房保障支出);(3)社会捐赠的资金;(4)其他渠道筹集的资金。目前,后两种资金来源的数量很少且不稳定,廉租房稳定的资金来源仅仅依靠土地收益和住房公积金增值收益的这一部分,资金缺口很大。政府资金筹措的这一特点尚未在目前海口市廉租住房制度建设中得以充分体现。

3.供应对象收入难以统计与监管机制有待完善

目前,我国还没有建立个人信用制度和个人收入申报机制,个人收入来源很多,居民的隐形“收入”很难统计,仅仅通过居民个人的透明收入来衡量居民的收入明显缺乏公允性,居民收入审核存在相当难度,个人收入的不透明性为正确确定廉租对象带来了很大的难度。《海口市城镇低收入家庭廉租住房保障办法》规定了现阶段廉租住房申请对象为符合最低收入标准和住房困难标准的城镇居民,由于缺乏健全的收入统计与监管机制,很难切实发挥廉租住房制度保障作用。

4.地方政府参与不够积极

廉租房制度作为我国住房保障制度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无疑政府应是构建廉租房制度的主体,即政府对住房市场的干预。但由于地方政府往往更关注房地产市场发展对当地经济增长的贡献,而廉租房在利益和政绩方面都无利于地方政府和财政,在缺乏严格的监督下,往往很难调动地方政府的积极性。根据《海口市城镇最低收入家庭廉租住房保障实施办法(试行)》中的有关规定,申请人首先要向其户籍所在地的区房产管理部门提出书面申请,但海口市除了琼山区外,其他各区原本没有房管部门。

三、完善廉租房制度的建议

1.尽力增加廉租住房的数量

一方面,可充分利用现有房地产市场上的存量房源。包括:(1)腾退的并符合当地人民政府规定的廉租房标准的原公有住房;(2)最低收入家庭承租的符合当地人民政府规定的建筑面积(或者使用面积)和装修标准的现租赁公有住房。

另一方面,保证廉租房的增量房源逐步扩大。一是政府、单位、民政部门出资兴建或购买的用于廉租的住房以及其他渠道形成的符合廉租房标准的住房。二是采用集资“廉建”方式。对职工住房困难且生活用地富余的工业企业,经有关部门批准允许其职工采取集资合作的方式建设住房,国家减免建设过程中的有关费税,建成的住房只能由住房困难且参与集资的职工享用,而不能在市场上销售。

2.确保廉租房制度的建设有稳定的资金来源

目前,廉租房制度实施过程中最大的一个瓶颈就是资金不足,廉租房资金的主要来源是政府的财政支持,如果没有政府的支持,廉租房制度是难以为继的。所以,政府必须调整财政支出结构,在每年的财政预算中,保证一定的住房保障资金。除此之外,政府可以走一条符合中国特色的廉租房建设之路――政府与社会资本相结合,利用中国在工业化和城市化过程中出现的特有的大量的社会闲置资本和剩余劳动力,加大廉租房的建设步伐。

3.完善供应对象的家庭收入统计与监管机制

现阶段,在城镇廉租房资源非常有限的情况下,应在准入上确定一个资格标准,在轮候上建立科学的排序方式,并在廉租家庭不符合资格标准时建立合理的退出机制,这既可在最大程度上提高住房资源的效用,又可减少社会成员之间的分配不公。廉租房制度管理部门应定期对享受廉租房家庭的收入、住房状况等基本情况进行复核,以避免廉租房消费的“搭车现象”,确保有限的廉租房资源发挥最大的效用。

4.充分发挥政府的职能作用

廉租房是一种福利房,政府的参与是必不可少的,政府在这项工程中担当的角色是多重的。(1)廉租房产权的拥有者。政府是廉租房建设工程的建设方,是廉租房产权的拥有者。(2)建设资金的信用担保者。对投资资金而言,只有在安全性非常高的前提下,才可能以低利率的方式大规模地投入到廉租房的建设当中。(3)廉价土地的提供者。当前房价太高的一个成本性原因是政府提供的建设用地拍卖价太高。政府在提供廉租房建设用地时必须以保障社会福利为主要目的,让利于民,这是有效控制单位建筑面积造价的基础性环节。(4)协调人。在廉租房建设过程中,首先,政府要与投资主体之间协调好贷款的规模、期限、利率。其次,政府要与租房者协调好房租,房租的高低应以建房的贷款利息和少许物业管理费为基准,政府应以重点降低单位建筑面积的造价为手段来降低房租。

参考文献:

[1]杨琳,何芳.“居者有其屋”――住房保障制度的内涵探究[J].中国房地产,2006,(8).

篇7

关键词: 廉租房 商品房 双轨制 财政支持

文章编号1008-5807(2011)02-007-01

一、廉租房及公租房定义

廉租房是指政府以租金补贴或实物配租的方式,向符合城镇居民最低生活保障标准且住房困难的家庭提供社会保障性质的住房。 公共租赁房由政府或公共机构所有,用低于市场价或者承租者承受起的价格,向新就业职工出租,包括大学毕业生以及外来务工人员。公租房与廉租房本质上无差别,公租房降低了受众申请标准,扩大了受众的覆盖面。

二、房价居高不下的原因

房价居高不下的原因有以下几方面:人民对住房的需求很高,同时储蓄率很高,大量的储蓄由银行转变到房地产,这样必然带来房地产价格的迅速上升;企业家投资环境恶化,大量资金不做实体经济,转而投机楼市;严重通货膨胀使得大量逃避通货膨胀的避险资金进入楼市;另一方面,政府利用行政命令,不准老百姓自己买地建房,只能向开发商买房。政府之所以这么做是因为分税制后,地方没有了财权但事权并没减少,同时GDP仍然是评判政绩及经济发展速度的主要指标,于是地方政府在GDP压力下,就找到了卖地盖房子卖房子创造GDP提高财政收入的方式。同时政府并没有大量建廉租房和经济适用房,导致老百姓无稳定的房屋可住。

三、廉租房对平抑房价的作用

房价高的一个原因是人民的购房需求高,而廉租房是政府或房主拥有产权,租赁给需要者使用的形式,使用者没有产权。政府通过廉租房保障人人有房住,而非保障人人有住房。公租房或者廉租房与商品房属于两个不同系统,廉租房和公租房都不进入计价体系中,房价只能是商品房价格,廉租房仅是基本起居条件,当家庭可支配收入提高时,人们想要改善居住条件,势必选择购买配置相对较好的商品房,商品房的价格还要上涨。

如果可以突破每个家庭都拥有一套房屋的产权这一传统,廉租房是平抑房价的有力武器。具体做法如下:

(一)政府主导廉租房的开发与建设

住房的开发与建设并不能完全通过市场来实现,政府应该明确自身在解决住房问题上的责任,制定符合其国情特点的住房政策和分阶段建房计划(每五年制定一个计划),采取了一系列行政、法律、金融和财政手段作为配套政策,大规模兴建公共住房。可建立一个独立的、非营利机构,发展公共住宅方面,该组织作为起主导作用的组织者,其财政预算纳入国家计划。政府赋予其广泛的合法权力,它既代表政府行使权力,负责制定廉租房发展规划及房屋管理,实现“居者有其屋”的目标;同时也作为最大的房地产经营管理者,负责组屋施工建设工程、房屋出售和出租。大规模建设廉租房,不收出让金,不收税,不收配套费,不拿利润,努力满足社会大部分的住房需求。

(二)在土地供应方面,引入地票制度

政府在大量建廉租房的同时,吸引农民工进城,只要有稳定工作就给予城市户口,但是同时要求农民放弃宅基地。放弃的宅基地必须复耕,假设农民工进城后放弃一平方公里宅基地,复耕一平方公里,就可以产生一平方公里的地票。为了杜绝地产开发商要盖房子,用金钱贿赂地方官员,想盖就盖,地产商盖房需要购买地票,地票公开拍卖,拍得价款直接交还给农民。地票制度的结果是耕地可增加,住房用地有保障。

(三)资金来源:政府为主,社会和个人多方出资

政府以提供低息贷款的形式给予廉租房建设资金支持。为保障普通老百姓能够买得起组屋,其售价是由政府根据中低收入阶层的承受能力来确定,而非依成本来定价,其价将远远低于市场价格,由此造成廉租房制度的收支亏损。这部分损失,政府核准后每年都从财政预算中给予补贴。政府财政支撑应是廉租房政策得以顺利实施的重要保障。此外,社保基金也可投入到廉租房的建设中,同时可提高社保基金的收益率。个人,单位和政府应共同缴纳住房公积金,个人可提取公积金用来购买廉租房。

(四)廉租房制度宽进严出,控制出口,防止腐败

申请廉租房的人只能是中低收入家庭,但是如果有高收入人群通过体制外因素申请到廉租房,就应该严格控制廉租房的退出机制。廉租房不住了只能退还给政府,不能上市买卖。因为没有买卖房屋的高额利润,权贵就不会通过资本与权力勾结占用廉租房资源。

(五)城市良好搭配,廉租房搭配商品房

廉租房不应自成体系,而是打散散落在各个不同小区中,与其他商品房住户融入在一起,共享资源;准入条件以就业为导向,以防其演变成贫民窟。

参考文献:

篇8

关键词:廉租房 政策执行 微观视角

廉租房是指政府以租金补贴或实物配租的方式,向符合城镇居民低生活保障标准且住房困难的家庭提供的具有社会保障性质的住房。廉住房作为住房保障制度以保障公民基本住房权利为目的,是社会公平与正义的彰显。近年来,G县廉租房政策的扎实推进在保障城镇低收入家庭的住房方面发挥了举足轻重的作用,但是不可否认,由于制度本身的缺陷以及各方面因素的影响,G县廉租房政策在执行过程中依然存在问题。

一、廉租房政策执行偏差表现

1.缩小廉租房保障的对象范围

《G城镇廉租房管理办法》第三条规定保障对象为“城镇最低收入家庭的住房困难户”,这与《廉租住房保障办法》中的保障对象“城镇低收入住房困难家庭”相比,保障对象范围减小,即低收入家庭和最低收入家庭之间的这部分家庭,其实不具有享受廉租房政策保障的资格。

2.廉租房保障资金来源单一

G县廉租房保障资金的来源主要是两个方面,一是中央、省、市的直补资金,二是县级财政预算。而对于《廉租房保障办法》中提出将“住房公积金增值收益余额”和“土地出让净收益”作为资金来源未能涉及。而对于县级财政的预算部分,违规拆借用于其他基础设施建设的现象屡屡发生。

3.廉租房资格审查不规范,退出机制不完善

按照《G县城镇廉租房管理实施细则》,对于申请程序和时间做了详细说明,但是对于如何调查、如何核实却没有规定。在实际中的审查也不涉及到房、车等个人资产信息,仅限于县政府职能部门间的信息互通,互通的结果多依靠具体经办人员的个人素质、职业道德、知识观念等因素,这给“关系资料”“面子证明”等问题的出现提供了条件。个别租户因不符合廉租房保障政策被退出后,既不受廉租房政策保障,又无力购买经济适用房和普通商品房。

4.项目审批把关不严

按照法律和规范,廉租房单套面积不高于50平方米,应和普通住宅具有同样的规划设计标准。而在具体实际中,出于多个部门的博弈结果,“廉租房”自建成便有成为“贫民窟”的趋势,一味的高层建设,一梯多户设计,使得廉租房容积率偏高、日照不足、缺乏配套服务设施、没有绿地、开敞空间狭小等问题。

5.轻视对违法行为的惩处

《G县廉租房管理办法》提出了对违法骗保、取得保障资格后不履行相关责任、相关职能部门工作人员违法的惩处措施,但这些措施要么偏轻,流于形式,要么难以界定。如对于没有如实申报家庭情况的申请人,仅为“取消其申请资格”;对于骗租的,“责令其退还已领取的补贴或者退出廉租房”,最多“处以1000元以下罚款”;对于在廉租房管理中违法的行政人员,“予以行政处分或者追究其刑事责任”。在实际违法违规行为出现时,违法成本偏低,一定程度上纵容了个别人不惜成本骗取租金、住房以及公职人员渎职、失职的行为,没起到应有的“警示”作用。

二、廉租房政策执行出现偏差的原因分析

第一,处于低收入的家庭比最低收入的家庭数量多,如果政府将全部低收入且家庭住房困难的家庭纳入保障范围,需要为此支出过高的费用,这种概念的转换,政府容易完成保障目标,易于取得成绩;而低收入家庭的界定工作刚刚开始,对于“低收入”的概念不尽了解,而普通群众的直观印象中对“最低收入”即“低保”了解多,甚至觉得两者等同,作为政府来说,鉴于“少给自己添麻烦”的立场,也不愿意去普及“低收入”的政策的内容。

第二,作为廉租房政策执行的主体――县政府,在目前还是以GDP为主要指标的考核制度诱导下,廉租房的建设对于它来说无论是土地收益上还是财政收益上都具有负效应,这必然导致廉租房政策本身低效和执行低效。就廉租房性质而言,其本身具有福利性和非盈利性,不能用市场经济的约束机制去规范它的运营,政府处于“自利性”的考虑,必然会降低廉租房建设的积极性。由此,政府是能不建设就不建设,能不投入就不投入。

第三,廉租房准入资格审核中的各个单位的隶属和管理权限不一定都在县级政府,致使“联审”这一制度在制定之初就陷入“可操作性差”的尴尬境地。特别是银行等中央直属和垂直管理的部门,地方政府无权要求其提供涉及个人隐私的数据和资料,导致资格的审查制度本身就不完备。其次,在具体的资料提供过程中,审核部门由于人力和财力的有限,不能挨个实地走访调查资料。再者,由于民政部门的最低收入家庭数据是动态管理的,且时间序列和住房保障部门进行配租时掌握的数据具不同步,这可能导致本已经不在“低保”范围的家庭还有享受廉租房的资格。退出后的后续管理机制尚未建立,使得部分作为夹心层“高不成、低不就”,处境尴尬。这也是由于一贯以来的这种“重准入、轻退出”的观念影响。

第四,政府长官受政绩观的影响,单纯追求廉租房的套数和面积而忽略廉租房居住条件的舒适性、适宜性。这种“长官权威”一定程度上干扰了廉租房审批机构的审核标准,有意或无意的使个别廉租房项目“带病”建设。

三、改进廉租房政策执行的措施

1.转变政府观念,建立完善的监督考核机制

提倡建设民生服务性政府,将廉租房保障等一系列关系民生的指标纳入政绩考核体系,从程序上完善对地方政府的责任追究机制,严格推行官员问责制,而不是仅仅依靠地方的GDP 来衡量地方政府政绩的好坏,以此督促政府转变观念,加大廉租房保障建设力度。在内部监督的同时,设置独立于政府的廉租房审查监督机构,专门负责廉租房保障的实施和落实情况,从法律上保障监督部门的至高权威和效力。充分鼓励媒体、公民等参与近廉租房保障工作的监督中来,最大发挥社会各界的监督机制。

2.多渠道筹措廉租房保障资金

建立强制公积金增值收益按比例用于廉租房建设制度,从顶层设计具有可操作性的规范,确保公积金增值收益与县级财政之间的相互沟通。完善县级政府土地出让金净收益收支两条线制度,以不低于10%的比例专款用于廉租房保障资金。尝试金融信贷工具,通过政策优惠吸引民间资本,运用PPP(public-private-Partnership)模式,通过证券、房地产信托投资基金、住房建设公债等筹集住房保障资金。

3.建立申请人信息共享平台

联合房管、工商、车管、税务、公积金管理中心、银行等七部门共享的廉租房保障申请审核的信息共享平台。申请人在填写申请表格之处就让其签署授权协议,授权住房保障中心管理部门有权利用其个人信息查询资产登记情况。各个平台的成员单位都有义务提供相关个人信心,通过系统平台个人登记状况,确保廉租房资格审核准确。

4.实施公租房和廉租房并轨政策

以“低收入家庭”作为廉租房保障对象势必使得申请廉租房保障的家庭数量急剧增加,而作为县城,其外来务工人员和毕业的外地大中专院校学生对公租房的需求有待提高。这为公租房和廉租房的并轨提供了可能。公租房的申请门槛较廉租房高,同时可以作为已不具有廉租房申请资格而又无力购买经济适用房的家庭在退出廉租房后的一个缓和政策,也可以视为为外来务工人员和毕业的大中专院校学生降低了廉租房的申请门槛,对最大程度的满足这部分人员的住房需求,维护社会稳定具有重要的意义。

参考文献:

[1]丁煌.定明捷.国外政策执行理论前沿评述.公共行政评论,2010年第(1)期:119~148

[2]苗迪.公共政策执行失灵:以博弈为特征的廉租房政策执行.天水行政学院学报,2008第6期(总第54期):91-94

[3]石珠.政府失灵理论对改善廉租房政策执行不力的启示.番禹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08第7卷第2期:10-13

篇9

一、组织机构情况

由县房管局、监察局、残联、镇政府及六个社区抽调工作人员组成第二批廉租房选房分配工作组,选房地点设在县房管局二楼大会议室。

二、住房保障家庭选房认租情况

1、残疾人家庭选房认租情况:

由残疾人家庭提出书面申请、社区和残联核实、县房管局汇总后,共有37户(其中7户为首次摇号中签并放弃选房的残疾人家庭)残疾人家庭符合优先选租第一层廉租房资格。根据安排,4月2日上午进行了选房。37户残疾人家庭中有30户优先选租了第一层,核发了《认租通知单》,其余7户参加轮候家庭选房。

2、轮候家庭选房认租情况:

4月2日下午至4月5日下午是轮候家庭选房时间。参加选房的轮候家庭有316户,其中2户(曹桂花、刘宽生)死亡、1户(胡星云)已购商品房,取消了这3户家庭的选房资格;23户残疾人家庭已选房。剩余的290户轮候家庭中有28户放弃选房,262户已选房并核发了《认租通知单》。

3、首次选房放弃家庭重新选房认租情况:

为不浪费国家资源,给首次选房放弃家庭一次重新选房机会,经本人自愿申请,4月13日下午,共有9户家庭参加了剩余廉租房房源的选房认租工作,4户已选房,5户放弃。

总之,经过以上三轮选房,共有296户家庭已选房并核发了《认租通知单》。

三、签订《廉租房租赁合同》并交付使用情况

1、2008年廉租房项目福利佳苑3#楼共有廉租房24套全部选完,已签订合同并交付使用;

2、2009年廉租房项目安居佳苑共有廉租房302套,第一批廉租房分配时已选291套。空置的11套在这次选房中全部选完,到目前10套已签订合同并交付使用,剩下1套将在近期来签订合同;

篇10

【关键词】廉租房;有效需求;闲置资本;准公共品

1 我国廉租房建设现状

廉租房是政府以租金补贴或实物配租的方式,向符合城镇居民最低生活保障标准且住房困难的家庭提供的一种社会保障性质的住房。

从1998 年国务院23 号文《国务院关于进一步深化城镇住房制度改革,加快住房建设的通知》第一次明确提出“廉租房”的概念起,到温总理在2008 年政府工作报告中提出“要建全廉租房制度,加快廉租房建设,增加房源供给”,廉租住房保障资金首次写入政府工作报告,我国的廉租房建设已经经历了十余个春秋。在这十来年中,一些大型城市根据实际制定了符合当地情况的廉租房政策,取得了一定的成绩。

建设部网站数据显示,截至2006 年底,全国建立廉租房制度的城市占城市总数的77.9%,其中,287 个地级以上城市中,有283 个城市建立了廉租房制度,占地级以上城市的98.6%,370 个县级市中,有229 个城市建立了廉租房制度,占县级市的61.9%,全国累计已有54.7 万户低收入家庭通过廉租房制度改善了住房条件。此外,在2005 年抽样统计的1000 万户低收入住房困难家庭当中,截至到2008 年底,已经有253 万户得到了解决。

但是我国的廉租房建设情况依然不容乐观。虽然建设部多次要求所有市县在2006 年底必须全部建立廉租房,但建设部通报的数据显示,截至2007 年6 月,全国657 个城市中有71个城市尚未建立廉租住房制度,有166 个地级市未明确土地出让净收益中用于廉租房的比例。即使在一些建立了这项制度的地方,廉租房建设事实上也被挤压到了一个无足轻重的边缘位置,不少地方政府对建立廉租房热情不高。所有这些情况都表明我国廉租房政策执行效果并不理想。

2 社会资本进入廉租房建设市场的可行性分析

2.1 具有大量的社会闲置资本。根据最近中国人民银行的报道, 中国城乡居民的储蓄额超过了15万亿元,且有进一步增加的趋势。1995年中国银行的存差第一次超过3000亿元,2005年银行的存差已达到9.2万亿元,扩大的存差直接意味着银行效益的降低。但具有中国特色的是大量资金积淀在实体经济之外,而大量信贷需求却未得到有效满足。减少银行存差一个有效办法就是增加实体经济的投资,将高额储蓄转化为消费力,降低过剩流动性对中国金融体系的拖累。

2004年我国的外汇储备为6009.32亿美了己,2005年为8188.72亿美元,随着外汇储备数额的增加,外汇风险的控制日显重要。投资实体经济可以作为减小外汇风险的一种重要手段,把部分外汇投向廉租房建设市场是一种值得尝试的途径。在风险和效益有保障的前提下,这些巨额的社会闲置资本进入廉租房建设市场是完全可能的,更是一种双赢的行为。

2.2 可靠的收益保障。政府保证提供低廉的住宅建设用地,社会剩余劳动力保证了低廉的人力资本,大量的社会闲置资本保证低利率的建设资金,三者的结合使得廉租房单位面积造价显著降低,为廉租房的租用者降低了房租,也为未来房价的升值留下了较大的空间。为了使社会闲置资本放心地进入廉租房市场,政府必须用自己的信用和廉租房的产权作为担保,一则为了能以更低的贷款利率获得建设资金,二则是让投资主体更放心地投资并确保本金能安全收回。

略高于存款利息的贷款的利息完全可以由普通的租房者以租金的形式来支付,对特别困难的租房者,政府可以给予适当的房租补助,这样可以减轻政府的财政负担,政府可以将更多的资金投放到基础设施建设和职业教育上。

随着经济的发展,在城市化过程中城市人均工资水平和住宅价格都会有一个稳定的良性增长,为了能更好吸引投资和获得更低利率的贷款,廉租房未来的溢价可以按一定的比例分别由政府、投资主体、购房者来共享,让更多的人来分享社会财富的增长。

2.3 具有大量的剩余廉价劳动力。我国目前人口超过13亿,其中有9亿左右在农村,占总人口的72.1%,2.46亿户农民中劳动力总数为5.22亿人,农业领域就业2.47亿人,剩余劳动力大约为1.5亿人,城镇剩余劳动力为2167万人,这些大量的剩余劳动力对大规模的廉租房建设形成了两大潜在优势。(1)大量的剩余劳动力经过政府或企业的短期职业技术培训,就可以成为廉租房建设市场的劳动力,为廉租房的建设降低了人力资本。(2)他们中的大部分人会成为这些廉租房的租用者和最后产权的购买者。大批到城市里就业的打工者,随着他们的职业技术水平的提高,他们的收入也将会随着中国工业化的进程而逐步提高,收入的增加为将来最终购买这些廉租房的产权提供了经济保障,也为廉机房建设资金的回收增添了砧码。

3 结论与政策建议

对社会的中低收入阶层提供住房保障是政府不可推卸的责任,健全的住房保障制度是社会保障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构建和谐社会的重要前提。廉租房建设是住宅保障的突破口,也是降低房地产市场泡沫的有效途径。要搞好廉租房建设,中国政府必须走一条符合中国特色的廉租房建设之路―政府与社会资本相结合,利用中国在工业化和城市化过程中出现的特有的大量的社会闲置资本和剩余劳动力,加大廉租房的建设步伐。只有这样,中国的大规模的廉租房建设才有可能变为现实。

3.1 加快住房保障法的制定

各国的成功经验都表明要保证廉租房建设稳定、有序地进行,必须有一定的法律法规作为保障。新加坡1955 年推行公积金制度,同年国会通过《中央公积金法》,美国于1949 年通过了《住房法》,并于1968 年通过了《住房与城市发展法》。我国虽然在不同的时期曾经颁布了相应的条令,但迄今为止,还没有一部专门涉及住房保障的法令,住房保障主要依靠行政手段加以干预,缺乏立法体系的保障。我国应该借鉴国外发达国家住房保障的经验,加快住房保障法的立法进程,从立法层面对廉租房制度的运行机制进行规制,确定实施计划、资金供应方式、财税政策、运作机构、保障对象及范围等。

3.2 整合多方资源,拓宽房源供给渠道

3.2.1 鼓励或强制开发商建设经营廉租房。美国政府从20 世纪70 年代开始,采取了一系列优惠政策鼓励开发商建设经营公共住房,包括提供低息贷款、放宽一些地段的规划控制、减免有关税费等。而法国则规定开发商的每一楼盘,至少拿出20%的面积,低价卖给社会福利房管理公司,由其出租或出售给低收入者,并提供房屋的日常管理和维护。在我国当前房地产开发商利润率较高时,完全可以借鉴法国的经验,强制性地要求开发商的每一楼盘都必须建造一定比例的廉租房,低价卖给政府,由政府进行经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