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会系统理论的概念范文
时间:2024-01-09 17:33:55
导语:如何才能写好一篇社会系统理论的概念,这就需要搜集整理更多的资料和文献,欢迎阅读由公务员之家整理的十篇范文,供你借鉴。
篇1
关键词:佐哈尔;多元系统理论;文学系统;当代翻译理论
一、多元系统理论的兴起与主要观点
20世纪70年代末,西方翻译理论的研究方向逐渐转向了文化层面。最为著名的流派是以色列的特拉维夫学派。其代表人物为以色列特拉维夫大学教授伊塔马・埃文-佐哈尔(Itamar Even-Zohar)。他提出了多元系统理论(Poly-system Theory),这一理论主要研究动态文化和异质文化。佐哈尔认为,不同文化之间存在互动,受系统关系的制约,是一项复杂的动态性活动,而不是一种预先可以固定的活动。所以,从文化形成的角度来看,不同文化并非孤立存在,而是存在某种互动。因此,翻译在系统范围内也就是在不断变化的,这些互动相互密切关联。
佐哈尔还认为,传统的研究范式存在诸多弊端,过分侧重于实证主义和物质内容的分析,应该建立在大量的个案研究基础之上,用现行的功能主义范式进行取代。因此,他批评了以索绪尔(Ferdinand de Saussure)为代表的日内瓦结构主义学派的静态系统观和非历史观(埃文-佐哈尔,2002:20),转而在总结俄国形式主义的基础之上,创立了一套崭新的理论,即多元系统理论。基于形式主义,多元系统理论认为各种符号现象,即由符号主导的人类交际形式,如文化、语言、文学、社会等,是由系统组成了混合体(杨柳,2009:31)。
佐哈尔把文本看作由多个层次组成的结构,让这些结构变成了一种多变的动态网络。一方面,他吸取了索绪尔的“结构”这一概念,同时全面摒弃了索绪尔用静态结构来解释语言系统的做法;另一方面,为了强调社会文化系y的历时和共时的互动作用,提出了“动态结构”的概念。
二、多元系统理论与文学系统
佐哈尔特别强调指出:多元系统论的原则之一,是绝不以价值判断为准则来预先选择研究对象。这一原则对文学研究尤其重要,因为仍然有人混淆文学批评与学术研究(佐哈尔2002:21)。因此,他为文学系统提出了三对相互对立的概念:(1)经典化和非经典化(canonized and non-canonized)模式的对立,或者说“高雅文学”和“理俗文学”的对比。通常较为保守的“经典化”模式会试图维持自身的主要地位,而其他创新的“非经典化”模式则试图取代前者的核心地位。(2)中心与边缘(center and periphery)位置的对立。佐哈尔认为,翻译文学既可能处于中心位置,也可能处于边缘位置。(3)主要和次要(primary and secondary)活动的对立,即创新和保守的对立。对某一文化多元系统进行深入了解,就必须兼顾主要和次要两种模式,对实践中的翻译实例进行全方位描述。
这三对概念之间不存在内在的关联,而是由人为设定的,受社会文化传统和意识形态的制约,可以互相转化。一个文本不是由其内在特点来决定其在系统内的地位,而是由文本之外的社会文化因素决定。
三、多元系统理论对当代翻译理论的影响
佐哈尔的多元系统理论对当代翻译理论主要有以下三方面影响。第一,多元系统理论让传统翻译研究摆脱了静态和孤立的研究方法,拓宽了研究领域,以动态观点分析翻译的有关问题,实现了推陈出新。第二,多元系统理论研究强调以大量的个案实证研究为基础,而非假设或解释,译者参与具体研究和论述,使得研究结果更为可靠。第三,多元系统理论之前的其他翻译理论以翻译产品为主要对象,而非理论本身,研究产品成为翻译研究的目标,该理论则强调理论在实践中的重要地位。综上所述,多元系统理论为传统翻译研究和文化研究带来了三大根本性变化,即综合的解释性,合适的实证考查以及理论的历史演化。
四、结语
佐哈尔用多元系统理论对翻译文学的地位、翻译的规范进行了具体阐释,指导具体翻译实践。该系统并非单一的系统,而是一个异质的、开放的结构,是由相互联系的各个因素组成的一个多层次集合体,随着其中各因素的相互作用,该集合体也会变化和发展。因此,多元系统理论能够有效地解释人们面临的棘手的社会文化现象,应当以批判性的态度看待。
参考文献:
[1]杨柳.20世纪西方翻译理论在中国的接受史[M].上海: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2009.
[2]谢天振.多元系统理论:翻译研究领域的拓展[J].外国语.2003(4).
篇2
关键词:人在情境中;生态系统理论;增权理论
中图分类号:C916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2-2589(2013)25-0130-02
一、人在情境中
20世纪初 Marry Richmond 和Jane Addams 在慈善组织会社和睦邻组织运动中都推行“人在情境中”的理论范式。例如,Marry Richmond在1917年出版的《社会诊断》中提出“在情境中理解行为”,强调利用环境资源以促进案主的改变和提升(Goldstein,1995;引自曾华源等,2002)。这一点奠定了社会工作从环境角度理解和干预个人以及个人行为的框架,检视人与环境之间的互动,提升个人适应环境的能力成为社会工作实务的主要目标和手段。之后心理暨社会学派的汉密尔顿提出了“人与环境”一词,并用其来界定社会工作的特质。20世纪50年代的心理社会学派的托尔(Towle)正式提出了“人在情境中”的概念(许莉娅等,2004)。随着社会工作对于社会问题的关注不断提升,“人在情境中”逐渐成为社会工作的主要实务原则。Holis(1964)明确指出个案工作的核心观点在于“人与他的情境”(person and his situation)。到了80年代,在对个案工作的概念界定中都广泛提及人与情境视角,关注社会与个人的背景(Goldstein,1996;P91;引自Cornell,2006)。随着精神分析和心理诊断治疗日益受到人们的质疑和挑战,社会工作于是将“人在情境中”这一概念纳入到其定义之中。在1987年,美国社会工作人员协会等权威机构将社会工作界定为以“人在环境中”为基础的知识和理论以及服务(Northen,1995,P8;引自Cornell,2006)。“人在情境中”成为社会工作理论和实务的核心。
“人在情境中”在英语中有两种表达方式,一种是“person-in-situation”,另外一种是“person-in-environment”。
心理暨社会学派使用的就是 “person-in-situation”这一表达方式,强调情境为个人的“situation”。该学派的“人在情境中”指个人受到其生存环境内的诸多因素的影响,并且人的内心事实及所处的社会环境经常处于交互作用状态,因此必须注重人的心理因素和社会因素(许莉娅等,2004:23)。“person-in-environment”由美国社会工作人员协会于1994年正式使用,“人在环境中”指用以描述案主的人际、环境、心理与身体健康状况的知识系统,该系统兼顾了案主的问题和能力,强调问题不止来源于个体特质同时也存在于个人与环境的复杂性(Karls&Wanderl,1997;引自曾华源,2006)。
尽管“人在情境中”的表达方式不一,词汇背后关于人与环境关系的假设也不相同,综合而言,无论哪种表达方式都包含了三个层面:人的层面、环境的层面、人与环境关系层面。不同的理论对人的层面、环境层面以及人与环境的关系都有不同的看法。下面将根据这三个维度比较生态系统理论和增权理论。
二、生态系统理论与增权理论的比较
(一)人的层面
生态系统理论相信人的能力,认为个人是主动的有目标的,有能力为自己做最好的决定和选择,实现自我的发展。人的发展能力包括人际关联能力、胜任力等。人际关联指个人拥有与他人建立关系的能力,这种能力始于亲子间的依附关系的建立,并因此建构了个人在未来生命周期内所发展出来的各种互惠性的照顾关系。胜任力指通过个人与环境的互动而建立的个人掌控环境的能力,包括自我的效能感、建立人际关系、做决定的能力、获取资源和支持的能力(郑丽珍,2002:258)。
增强权能理论认为应将人视为有能力、有价值的人。每个人都不能缺少权能,个人的权能不是他人给予的,而是要通过社会互动不断增加。个人需求不足或者出现问题无法实现自我,主要是因为人受到来自于环境本身的压迫,而产生无力感、边缘化、缺权化(郑丽珍,2002),因而无法与环境进行交流,缺乏掌控自己生活空间行使决策权力的机会。增强权能取向的社会工作主要关注的对象是社会中的弱势群体。
在人性的层面上,社会生态系统理论和增强权能理论都对人持积极的肯定态度,相信人的价值和能力。将个人的问题与环境的状况联系起来,避免对人问题笼统道德化的归因。
(二)情境层面
生态系统理论借用生态学中的“栖息地”一词来指代环境,栖息地指个人所在的文化脉络中的物理以及社会环境。首先,环境是结构性的。环境系统化分为不同层次。其认为个人所在的系统层次是一个层层相扣的巢状结构,大致可以分为四个层次:微观、中介、外在、宏观系统(Bronfenbrenner,1979;引自郑丽珍,2002:260)。同时,生态系统也将时间纳入到情境场域之中,主要指人的生命周期(life coerse)。生态系统理论认为个人生命历程随着社会改变而改变,不仅包括家庭、学校、工作以及社区的改变,还包括社会思想、价值和观念的改变(Riley, 1997;引自Germain&Gitterman,1995)。时间维度又可以具体包括:个人时间、历史时间以及社会时间(Germain&Gitterman,1995)。
增权理论的目标在于协助案主获得掌控生活空间和发展的动力,以降低社会情境的压迫。其所说的社会情境主要指社会经济结构下形成的情境,包括主流意识信念、社会阶级地位落差、社会权利不均、社会标签和控制因素等(郑丽珍,2002b;引自曾华源,2006)。处于弱势或边缘地位的人们无法有效地从主流的社会环境中获取维持自身生存与发展的资源。社会主流环境排斥弱势群体,他们的社会地位不断地被边缘化,缺乏向上流动的机会,弱势群体感到改变无望,产生无力感。
在情境层面上,生态系统理论对于情境的定义非常广泛,基本上将个人社会生活的方方面面纳入到其中,建立了一个综融性的系统体系。尽管社会生态系统理论所包含的情境意义广泛,但其更强调面向人的情境,人生活的环境呈现由近及远的分层分布状态。相比之下,增权理论则更强调社会制度性和结构性的环境,个人的自我实现无法实现其原因在于社会制度和机构的不公平,处于弱势地位的人们受到制度的压迫和钳制,无法获取成长和发展的社会资源和机会。
(三)人与环境关系层面
生态系统理论认为自身与其他理论的不同之处在于“生态思维(ecological thinking)”(Germain & Gitteman,1995),认为人在情境中是一个联合的交流系统,人与环境互相影响,形成一种互惠性的关系(郑丽珍,2002:257)。互惠性的关系体现在人与环境之间并不是单向的因果关系,而是双向相互影响的。人的改变会影响环境,受到影响的环境同时也会反作用于个人。人作为环境的主体,个体问题在于个体能否适应环境,也取决于个体与环境间是否能维持良好的调和度。首先,个体依赖于环境。个人在不同的成长发展阶段需要从其生活的环境之中获取足够的资源和支持。如果个人胜任能力不足,就将无法从环境中获取资源以满足其需求,从而导致个体的问题。其次,个人需要适应环境。个人为了持续地从系统中获取资源以维系自身,需要与环境保持适度的关系,这一关系在社会生态系统中称之为“调和程度(person-environment fit)”(German&
Gitterman,1995)。人尊重环境,如果个体从环境中获取资源超过了环境的能力,那么就会逐步造成环境各系统的污染。人类一旦无法从环境中获取维系生存和发展的资源,生理、认知、情绪和社会发展功能都会受到影响,甚至出现解组或死亡(郑丽珍,2002)。考虑到环境本身的结构可能也会对人产生的限制与障碍,即环境对于个体也产生反作用。
增权理论相信个体的问题不在于个体本身,而在于环境的压迫和限制。环境中存在着直接和间接的权能障碍。直接权能障碍限制个体获取物质资源,间接权能障碍指缺少维系社会均等的资源结构和社会价值,个体缺乏参与社会的机会,从而无法实现自我价值(郑丽珍,2002)。缺乏权能将导致无力感,个人因而无法有效地与环境进行交流,长此以往,弱势的个人将陷入这样的恶性循环之中,他们在心理上会逐渐接受并内化主流环境对于他们的标签,逐渐缺乏改变的动力,弱势群体更加被边缘化。
回到人与情境的关系层面上,社会生态系统理论所展现的是人与环境之间的互为主体关系,人在情境中表现为人与环境之间的互惠交流关系。人通过提升胜任能力与环境建立良好的关系,环境也会产生好的人际关系(曾华源,2006)。增权理论关注人与环境之间是循环关系(曾华源,2006)。其逻辑在于:社会结构的压制导致微观层次个人的无力心理状态,这种状态转而影响个体的社会参与。个体想要改变自己的境遇,首先要通过意识的提升,看到环境对于人的压制,提升改变的能力,才能去改变社会结构。
三、生态系统理论与增权理论介入策略比较
对于界定问题的来源会影响社会工作处遇模式的方向和策略。根据上文的讨论,社会生态系统理论和增权理论对案主问题的成因持不同的观点,因而也形成了不同的介入模式。
依据社会生态系统的观点,在生命历程中的事件会被界定为“问题”的,经常是发生在人与环境复杂的交流系统中所引起的落差或失衡,并进而产生压力或危机的感受,称之为“生活的问题”(German&Gitterman,1980,1996;Pardeck,1996;Hartman,1983;引自郑丽珍,2002:265)。具体而言,生活问题可以分为三种类型:(1)困难的生活转型或创伤性实践,指的是个人与家庭生活周期阶段的交替和演变,包括生理和社会的变动,预期与非预期的,长期或突发的,这个会带来个人地位和角色的改变;(2)环境压力,个人从环境中获得资源以增进自己的适应能力,但环境本身的结构也会阻碍个人的适应性发展,比如不平等的机会、难以应付和没有回应的组织都会影响个人的生活;(3)功能失调的人际过程,包括剥夺、不协调的期望,不良的人际过程都会影响个人生活的结果和对环境的应对(Payne,2005;引自何雪松,2007:91)。
基于此,生态系统理论提出了“生命模型”的社会工作实务模式。生态系统理论认为干预的对象包括个人、家庭、次文化、社区等各个层次系统,综合各种工作手法,通过多元和多面向的干预策略而增进个人适应能力或者加强或建立社会支持以达成个人与环境的调和度。具体的干预手段例如:增进适应性的技巧以降低个人源于压力而产生的挫折感;增进个人的能力以去除环境障碍,增进个人的人格动力等。当然,生态系统理论看到了环境本身可能对个人造成影响与困扰,强调环境改变的重要性,但是生态系统理论将环境分层,环境改变的重点是个人生活所处的微观与中观层面,对于大的社会制度等宏观情境的改变社会工作显得有些无能为力。
增权理论认为个人的问题在于社会环境与结构,而不在于个人本身。个人受到环境的限制和压迫以及长期的负向对待,因而缺乏权能与资源发展和实现自己。那么,增权理论的干预策略在于增强“权能”。“权能”,即权力与能力,指的是可以掌控自己的生活空间与发展的各种有利动力,也指个人对自己受压迫处境的意识提升。社工主要从三个层面上进行增权:(1)个人层次,使个人觉得他有能力去影响或解决问题;(2)人际层次,指帮助个人获得和他人合作促成解决问题的经验;(3)环境层次,改善社会制度或结构。
生态系统理论与增权理论的介入焦点都包括个人和环境,但是生态系统理论更强调个人的改变以适应环境,强调适应性仍说明了生态理论假设有一个基本的社会秩序,而压制了激变社会变革的可能性(Payne,1991;引自周玫琪等,1995)。增权理论试图增强个人的权能以改变受到压制的环境,相比之下更注重社会环境的改变。
生态系统理论与增权理论对于“人在情境中”的诠释不同,但是两者在社会工作实务中是融合的。生态系统理论在策略上同样也强调增权。增权是生态系统理论生命模式的重要实务原则之一(for example, Lee, 1994; Simon, 1994; Solomon, 1976, 1982;引自German&Gitterman,1995)。增权策略适用于“生活模式”的各方面。例如,对于个体进行增权,提升个体的自尊、胜任力、人际关系能力等(German&Gitterman,1995)。同样,在增权理论取向的社会工作实务中,利用生态系统对于环境的结构化框架分析案主面临的境遇,为增权提供了介入方向。
四、小结
生态系统理论和增权理论都强调“人在情境中”,关注个人和环境的关系。通过人的维度对社会生态系统理论和增权理论进行比较,发现两者对于“人在情境中”的理解和诠释不尽相同。毋庸置疑,两者都对“个人问题”和“公共议题”进行了区别化对待,看到了个人问题背后存在的环境因素,避免了对个体道德化的归因。生态系统理论为社会工作提供了人与环境综融性的分析框架,但是生态系统理论在实际的操作上有诸多的限制,强调对于案主适应环境,使个体仍然顺从于主流的社会压力与结构,忽略了案主的主动性。相反,增权理论弥补了生态系统理论,首先强调环境中的压迫与限制,试图由个体的自我成长汇集成大的社会改变和社会运动(Torre 1985,引自郑丽珍,2002)。
通过对应性的比较分析,尽管生态系统理论与增权理论各自的假设与理念存在差异,但是,我们必须承认在社会工作实务中没有哪一个理论是完美无缺的,这提醒我们必须以整合理论的视角看待人的问题与需求。
参考文献:
[1]何雪松. 社会工作理论[M].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 2007.
[2]佩恩.当代社会工作理论:批判的导论[M].周玫琪,等,译.台北:五南图书出版公司,1995.
[3]宋丽玉,曾华源, 施教裕, 郑丽珍.社会工作理论——处境模式与案例分析[M].台 北:台湾洪叶文化事业有限公司, 2002
[4]许莉娅 .个案工作[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4
[5]曾华源,黄俐婷.心理暨社会派、生态系统观点及增强权能观点对“人在情境中“的诠释比较[J].东吴大学学报,2006,6(14):63-89.
篇3
后现代系统理论认为,自然界、社会、人是一个有机的整体,它由若干个相互联系、相互作用的要素群构成。整个系统一旦形成,其整体性、关联性、动态性等就具有了鲜明的个性特征和目的性。按照西方建设性后现代主义者大卫·格里芬的观点,后现代科学的特征包括整体论和有机论。整体论认为,部分与部分之间、部分与整体之间拥有内在联系。有机论认为,具有内在联系的部分与部分之间、部分与整体之间是一种动态生成关系。整体有机论对“有机”、“整体”、“内在联系”的强调提示人们:人类与世界是一个整体,我们不仅包含在他人之中而且也包含在自然之中。[1]建设性后现代主义者反对把事物看成是完全外在的、机械作用的,无视内在的和整体的联系的还原论的方法,主张科学应将其方法建立在整体的有机性基础之上,只有用整体论研究宇宙与科学的统一性,才能超越个人主义、人类中心论、经济主义、生态危机等种种现代性的消极后果。科学发展观的后现代系统理论正是在吸纳和扬弃了建设性后现代主义这些科学观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它的精神实质就在于它的有机整体性。
科学发展观的后现代系统理论揭示整个自然界与人类社会发展的整体性,认为在发展过程中要保持人与自然、人与社会、人与人、人与自身精神的有机联系,追求人与自然的和谐相处与经济社会整体结构的合理性。科学发展观认为,系统性表现在一切方面,正确使用系统思想进行分析,可以使人们从宏观上把握人口、经济、资源、环境等各子系统的相互作用关系。任何事物(包括系统)都是对立统一的整体,它既具有矛盾运动、发展变化、否定自我的力量,同时,也存在肯定自身、保持自我、维护自己整体和统一的属性。后现代系统理论就是关注人与自然和谐的整体统一性。并认为,发展本身也是一个全面系统的概念,内涵着增长、稳定、公平、民主、价值等要素,但发展并不仅仅简单等同于经济增长,还应包括自然的发展与人的全面发展。发展的全面系统性,决定了任何发展都是一个开放的、充满矛盾和曲折、不平衡的过程。发展不仅是个理论概念,更是个实践的概念。因此,无论在宏观决策上,还是在微观制度上,后现代系统理论始终应该成为人们的指导思想。但是,长期以来形成的非有机、非整体发展的传统思维模式,引导人们以片面的目标与状态从事要素群之间的协调与合作,碎裂了系统的有机整体性,其结果不仅难以促进经济繁荣、社会进步,相反还导致自然资源的浪费和环境污染,破坏生态平衡。科学发展观的后现代系统理论从有机整体的高度有效克服了这些传统思维模式的弊端。
科学发展观的后现代系统理论的有机整体性还在于揭示了经济社会发展的理性控制和现代社会发展信息的对称性要求。强调在发展过程中,通过对经济社会发展逻辑的把握,尽可能避免经济发展的大起大落、社会群体的不安定和环境的过度污染。而在信息社会和虚拟世界中,信息既非“纯粹物质”,也非“纯粹精神”,是主观和客观内容的统一。它作为能指者不同于所指者,其意义包含着很大的主观性、虚拟性、建构性、能动性、多元性、不确定性、相对性、协同性及实用性,与人之生存状态和历史进程紧密相关[2]。科学发展观认为,由于世界是由物质、能量和信息三部分组成,因此,信息是一切系统保持一定结构、实现其功能的基础。社会各子系统只有拥有更多的信息,才能有助于实现对经济社会发展规律的把握,做到对经济社会发展过程的理性控制和理性发展。由于经济社会各子系统具有耗散结构,它们的存在与发展需要引入负熵,各子系统之间存在密切的熵交换联系,在熵交换的过程中,经济社会本身的作用相当于经信息流来调控系统间的熵交换,减低系统所构成的复合系统内部的熵增,合理地分配负熵,走向共同有序与发展。科学发展的后现代系统理论就是在熵交换的有序均衡性上提升了系统的人文精神,达到经济社会整个系统的和谐,共享负熵,走向共生的发展之路。在国际上,通过融入国际社会的发展大环境,掌握世界先进技术、发达经济和民主政治等发展信息,为我国的科学发展制定卓有成效的决策;在国内,使全体人民能够及时获得更多国际国内的最新技术及政治经济、环境生态等方面的信息,包括涉及这些信息的新内容与新知识,增加国内人们对于获取发展信息的对称性要求,减少人们对于经济社会发展认识的不确定性,消除经济社会系统的熵增现象。
科学发展观的后现代系统理论的有机整体性更在于揭示了关于经济社会发展的非平衡理论、非稳定性转变规律、非突变式质变过程。
首先,后现代系统理论认为,不平衡是经济社会发展的常态,而平衡是需要有文明程度与制度、立法等来保证的。科学发展观并不否定差别,更不是主张经济社会绝对平衡的发展观,而是坚持统筹经济社会平衡发展,使差距控制在社会系统能够容许的限度内,使经济社会在适度发展差别中良性运行,从而实现真正的科学发展。科学发展观的后现代系统理论一方面主张发展的均衡性,另一方面主张发展的渐进性,要让人民认识到,发展是分层次的、有先后的,不可能让所有的人在同一个时点进入同一个层次的小康水平。
其次,后现代系统理论承认发展的非稳定性,但是,更关注社会发展非稳定性的转变规律。后现代系统理论认为,稳定是动态的,是发展过程中的相对状态。这种动态的稳定,不是封闭式的绝对稳定,而是一种充满活力的开放式的相对稳定,是一种有着局部变化而全局相对不变的大局稳定,是一种通过对局部变化的制度化调节而保持全局稳定的动态平衡。例如,在体制改革过程中,各群体之间的利益关系并不一致,甚至尖锐对立,但它并不影响经济社会总体的健康发展,倘若管理者能高度重视发展中具体而微的民生问题,并及时采取措施进行调适疏导,就能达到更高层面的社会稳定。
再次,后现代系统理论主张社会发展的非突变式是常态,是和平演进的量变过程,而非冲突式的社会变革。按照系统的相变理论,如果中间过渡态是稳定态,相变过程就是渐变。科学发展观的后现代系统理论重视非突变式的常态研究。在构建和谐社会的现阶段,人们都更加注重社会变革中的非冲突形式和渐变过程,强调缩小不同利益集团之间的贫富差距,强调不同社会阶层之间人们的公平正义,强调人与自然、人与社会、人与人的和谐相处。而这正是科学发展观的后现代系统理论的主旨之一。
二、后现代系统理论的基本内涵在于它的动态共生
从后现代系统理论的角度看,所谓动态,是指一个具体系统如果不同周围其他系统发生相互联系和相互作用,即进行物质、能量、信息的转换和交换,它既不能存在,也不能发展,因此,系统运行状况的好坏直接取决于系统与环境的互动。所谓共生,是事物存在和变化的一种现象,是一个客观的过程和趋势,是全球化进程中人类社会的必经阶段。在全球化的背景下,“共生”还包含和谐的基本指向,涵盖了人与自然、人与社会、人与人、人与自身精神的共生、不同文明的共生等各个方面。这种全面的共生观念不是简单的概念堆,而是应内化到具体的人的各种实践活动之中的核心理念[3]。一般来说,动态共生是一个复合概念,在实践中不可分割。
后现代系统理论的动态共生观认为,个体与环境之间是相互依赖、相互改变的;开放系统随着时间而改变和发展,并日益复杂化,而不像封闭系统一样在既定均衡和非均衡状态之间摆动;系统变化体现在其内部的各个参数内;系统内没有一个发展状态或阶段是静止的。动态共生的系统又是一个自组织、自纠正、自稳定的系统,发展过程存在多种可能性,但其结果却具有普遍性。在动态系统的发展过程中有两点非常重要:(1)子系统在与整体保持一致的过程中缺失了灵活性,但更加稳固;(2)如果整体内某一个部分显著,则系统集中于那个部分,且这个部分有一个重要的顶点,在这个点上,当系统处在一个敏感状态时,一个小小的变化都将改变系统的基础状态[4]。由此可见,发展就是一个动态共生系统的变量互动变化的结果。
科学发展观的后现代系统理论强调动态共生。以往的发展观,因其片面性,所以都未能形成科学的发展理论体系。现代社会的发展观历经了工业文明观、增长极限论、可持续发展观、综合发展观、“以人为中心”的发展观和科学发展观六个阶段。到20世纪80年代,由于多学科介入发展观的研究,产生了综合发展观,加进了对“人”的因素的研究,但当时还并没有突出人的地位。至1995年的哥本哈根世界人口与发展会议上,“以人为中心”、“发展的最终目标”“是全体人民”,才被提上议事日程。这些发展观虽然随着时代的进步也在不断地完善,但它们都缺乏发展过程中的动态共生理念,都未能把握发展过程的本质特征,也因此都没能进入科学发展系统理论所追求的全面协调可持续的境界。进入新的历史发展阶段以后,面对国际国内经济社会发展的现实状况,特别是2008年爆发的全球性金融危机以及我国国内相继发生的南方雪灾、四川汶川大地震及三鹿毒奶粉事件等一系列灾祸,因此,如何深刻总结国内外在发展问题上的经验和教训,充分吸收和综合人类社会发展研究的优秀成果,深入研究全面协调可持续的科学发展观成为学界的重要课题。毫无疑问,科学发展观的后现代系统理论也进入了一个全新的研究视角,即不仅涉及自然界、社会,还涉及人的精神领域。这些研究,摆脱了以往各种片面的发展理论中单纯地以经济发展为中心、忽视人的伦理判断和道德底线的设定,从哲学的高度丰富了科学发展观的后现代系统理论,从而实现在扬弃中达到经济社会动态共生发展的目标。
科学发展观后现代系统理论的动态共生学说还主张,发展本身就是一个动态共生的过程,由于共生的元素的多样性,因此,不可避免会出现形形的矛盾和问题。这些矛盾和问题是发展中的问题、前进中的问题,是必然的也是正常的。唯物辩证法认为,前进中的问题只能在前进中解决,发展中的矛盾只能靠加快发展和科学发展来解决。科学发展观的后现代系统理论就是这个观点的坚定持有者。
科学发展观认为,后现代系统理论,特别是它的动态共生学说,来自于社会现实生活的需求,合乎自然界与人类社会发展的客观规律,遵循这个规律同样是对动态共生的科学发展逻辑的尊重。科学发展观的后现代系统理论吸收了其他发展理论的合理成分,在自身的发展过程中,不断丰富和完善。自然的发展、社会的发展、人的发展和精神的发展都推动了科学发展观的后现代系统理论的发展。反过来,科学发展观的后现代系统理论又更好地促进了自然的发展、社会的发展、人的发展和精神的发展。特别是在社会发展领域,科学发展观的后现代系统理论在探索人口、资源与环境和谐共生的关系及其规律性等现实问题上,具有重大理论意义与实践意义。众所周知,人炸、资源短缺、环境污染是全球性问题。对尚处于转型期的我国而言,这些问题尤为严峻。在既有约束条件下,经济增长太慢则难以满足人们生活水平日益增长的需求,经济增长过快又极易陷入人口、资源与环境的恶性循环。传统的社会学与经济学理论都未能有效解决这些问题。如西方人口经济学理论偏好技术分析,而忽视人的因素;我国人口经济学理论则侧重制度分析,而忽视现实需求;新兴的人口、资源与环境经济学理论又大多是以新古典范式,试图破解面临的经济社会发展难题,虽然它们的阐释均具有各自的部分合理性,但均难免视角陷于狭隘,无法根治经济社会发展所遭遇的人口、资源和环境的瓶颈问题。究其根源,或是过于陷入理论演绎,或是过于就事论事,因此,都未能从理论上真正理解人与自然、人与社会、人与人、人与自身精神动态共生的核心要义。而科学发展观的后现代系统理论则能最大限度地阐释这些问题并提供解决这些问题的思路。如关注人口增长的适度规模问题、资源利用的代际公平问题、环境保护的自律与监控问题,等等,无不可以动态共生的理论来开拓人们的思路,求得全面协调可持续地解决问题的最佳方案,实现经济社会又好又快发展。
三、后现代系统理论的核心价值在于人与自然和谐
后现代系统理论认为,人是自然的一部分,不能善待自然便不能善待人类自身,而不能善待人类自身显然不符合人类追求自由发展与完善的终极目标。因此,后现代系统理论的核心价值就在于主张人与自然的高度和谐,如在经济社会发展过程中,改变消费模式,避免过度消耗自然资源;抑制人口膨胀,缓解地球生态环境压力;提倡全球的绿色运动,倡导生态文明等,以实现马克思和恩格斯所认为的,我们这个世界面临的两大变革:一是人同自然界的和解,二是人同人本身的和解[5]。而“和解”首先便是和谐。
传统的人与自然关系经历了从原始物本、神本、近代物本到人本不同的历史发展过程。原始物本强调构成客观自然界的各种具体物质元素,把它们看成是构成世界的本源,尚未涉及人的重要性问题;在中世纪,神本思想成为奴役人的工具,现实世界的人只是神的奴隶;到了资产阶级革命时期,才第一次提出“以人为本”的口号,主张一切以人为中心,强调人的利益,提倡个性自由。但资产阶级革命后,又异化了早期的人本精神,把社会发展理解为就是发展经济,形成近代的“物本主义”。物本主义认为,人的本性是“经济人”,物的增长是人类发展的最高和最终的目标,一切发展都应该以人为中心,最终形成了现代主义的“人类中心论”,强调人对自然的权利,人是自然的主人,一切从人的利益出发。这种“人类中心主义”,必然导致“人类沙文主义”,导致对自然资源进行无限度、无休止、破坏性的索取和掠夺,忽视人对自然的道德责任和义务。这种反自然的价值观,不能不说是导致今天生态危机的根源。
科学发展观的后现代系统理论认为,人与自然的关系是内在的、本质的、构成性的,人与自然是一个系统的有机整体的两个部分,不存在谁优谁劣的问题。反对人类优于自然的观念。提出消除人与自然的敌对的或冷漠的异他关系,重建一种联合的、快乐的人与自然的系统关系。主张人类应既充分有效地运用自然资源,同时又善待自然,反对那种靠大规模地破坏其他生物来获得人类社会“进步”的形式,否则,人类及地球上的大多数生命都将难以逃脱毁灭的命运。后现代系统理论的实践价值就在于它最大限度地揭示了这些内在逻辑。
1.科学发展观的后现代系统理论的核心价值在于它强调自然生态与社会“人态”的同生共存。后现代系统理论看到了传统生态观和现代人类中心主义的缺陷,提出了自己的生态观,主张自然生态与社会“人态”的和谐共生,其积极意义已远超出生态本身的境界。生物学意义上的生态一词源于古希腊文,原意是指家或者人类的环境。生态就是指一切生物的生存状态,以及它们之间和它与环境之间环环相扣的关系。而“人态”通常指的是人的精神生态、人格生态。人作为自然界的一部分,只有精神生态健康、人格生态健全,才能真正理解和实践自然生态与社会“人态”的同生共存、和谐相处,才能真正实现哲学意义上的和谐。人当然有改造自然的权利和自由,但同样有呵护自然的义务和责任。因为人与其他物种都是宇宙生物链中不可缺少的有机组成部分,享用自然并非人类的特权,而是一切物种共有的权利。要使人类和自然能够共同发展,人类首先要在维护生态系统动态平衡的基础上合理地开发自然,把人类的生产方式和生活方式规范在生态系统所能承受的范围内,倡导在热爱自然、尊重自然、保护自然和维护生态系统动态平衡的基础上,积极能动地改造和利用自然。无论是传统生态观,还是现代人类中心主义,都既没有正确认识自然生态,也没有正确认识社会“人态”,更没有认识到发展的价值目标和伦理关怀最终是为了人的,同样也没有认识到人与自然的关系实质上就是人与人的关系。马克思曾经指出:“人们对自然界的狭隘关系制约着他们之间的狭隘关系,而他们之间的狭隘的关系又制约着他们对自然界的狭隘的关系。”[6]当代社会,人类之所以面临着生存危机主要就是人类在处理人与自然的关系上出了问题。其实,人的问题是社会的根本问题,环境问题归根结底仍是人的问题,人如何对待自然界实质上就是如何对待自身的问题。
2.科学发展观的后现代系统理论的核心价值还在于它全面整合了传统生态观和现代人类中心主义,构建了一种全新的人—自然—社会和谐共生的生态观。后现代系统理论从“人与自然的关系”与“人与人的关系”二者互为逻辑前提入手,把人与自然之间的协调发展作为其前提和条件,而且从人类发展的实践困境和生态伦理学的逻辑困难双重前提出发,将后者归结到前者来解决,因而获得了更有力的说明性。它一方面立足于人的尺度来处理人与自然的关系,因此,是一种以人为本的价值观,而不是狭隘的“人类中心主义”;它另一方面立足于自然的尺度来衡量人与人的关系,因此,也是一种环境主义的价值观,它实现了以人为本与以自然为友的结合。后现代系统理论的发展观是人口、经济、环境等各要素之间的协调发展,它将人类的经济活动、环境保护活动与培育健全人格、造就人的全面发展有机统一起来[7]。它要求把握好“以人为尺度”和“以自然为尺度”之间的必要张力,明确在什么条件下以人为尺度,什么条件下以自然为尺度。正确把握和利用自然生态环境演化规律,自觉而积极地协调改善人与自然、人与社会以及人与自身的复杂关系,真正达到生态—经济—社会三者共赢和谐发展的境界。因此,后现代系统理论并不寻求对自然的盲目征服,而是主张人与自然协同进化,科技也不再是征服自然的统治工具,而是维护并增进人与自然和谐发展的重要手段。随着全球性生态环境危机的加剧和经济全球化进程的加速,人类的命运和地球上的所有生命越来越紧密地联系在一起。因此,后现代系统理论要求在更深层次上和更广范围内采取有效的协调行动,共同应对全球性生态危机的严峻挑战,推动人与自然同生共存的发展。
3.科学发展观的后现代系统理论的核心价值还表现在特别强调人与自然及人与人的平等观,主张人与自然及人与人的生存平等、利益平等和发展平等。后现代系统理论的人与自然平等观并不是指不能消耗自然资源和对生态进行“必要伤害”,而是指这种“必要伤害”必须设定生态底线。“必要伤害”是人类为了发展而对自然界不得不做出的损害。“必要伤害”是自然界普遍存在的客观现象。在自然界生态系统中,存在着大量的“伤害”现象,并以“伤害”的形式维系着生态系统的平衡,如森林生态系统中的食物链。对此,后现代系统理论认为,“必要伤害”虽然有它的自然生态学意义,但不能因此就成为人类大肆挥霍掠夺自然资源、破坏生态环境的理由。主张,“必要伤害”的底线是:第一,它是一种条件伤害。即这种伤害是有条件的,主要是指伤害行为的实施只有在人类和自然发生冲突时进行,才是合乎道德的,才是能够被容忍的。第二,它是一种限度伤害。这种限度,从个体上说,对个体的伤害不能危及到该个体的种的灭亡;从整体上说,这种伤害不能破坏生态系统的完整和稳定。第三,它是一种特殊的保护。这一特征是从必要伤害的另一层面来表达的。如人类通过利用一种生物的天敌来限制另一种生物的过度繁殖,以保护生态系统的和谐;再如,令人通过科技手段采取节育来保持人口的生态平衡等[8]。设定“必要伤害”的底线,前提是生态安全原则。生态安全包括生物安全、环境安全和生态系统安全这几方面组成的安全体系。生物安全和环境安全构成了生态安全的基石,生态系统安全构成了生态安全的核心。没有生态安全,系统就不可能实现可持续发展。也只有在生态安全的原则下,“必要伤害”的底线才有现实意义。在人与人的平等观上,后现代系统理论认为,一部分人的发展不能以牺牲另一部分人的利益为代价。既要求代内公平,也要求代际公平。代内平等的原则强调当代人在利用自然资源,满足自身利益上机会均等,在谋求生存与发展上权利均等。代内公平要求从成本效益的角度实现资源的合理利用和环境保护两者的公平分配和负担,主张谁污染谁治理,谁最先享用了地球、最先破环了自然的生态平衡,谁就应承担相应的责任。因此,发达国家对“全球生态赤字”理应负有更大责任。而代际平等的原则要求当代人与后代人享用自然、利用自然、开发自然的权利均等。人类应站在可持续发展的高度,不能以牺牲环境和后代人利益为代价换来现代人的高速发展,倡导人与自然和谐发展为特征的“绿色文明”。
参考文献:
[1]朱传信.后现代“整体有机论”的生态和谐意义[J].太原师范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7,(5).
[2]张之沧.“信息”的后现代解读[J].东南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2,(6).
[3]李刚.科学发展观与“系统和谐论”[J].党史文苑:下半月学术版,2007,(12).
[4]陈向阳,张艳玲.动态系统理论研究进展[J].社会心理科学,2007,(5).
[5]海瑞.推动科学发展促进社会和谐的意义与原则探讨[J].现代商业,2008,(21).
[6]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1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79:35.
[7]汪才明.和谐发展:发展伦理学的价值核心[J].安徽大学学报,2008,(1).
[8]李宏斌.“必要伤害”作为生态伦理规范的合理性[J].伦理学研究,2007,(6).
篇4
关键词:企业能力;复杂性理论;复杂适应系统;能力演化
20世纪80年代中期,国际科学界在系统论、信息论、控制论、相变论、耗散结构论、突变论、协同论、混沌论、超循环论这些新学科的基础上兴起了对复杂系统理论的研究,一个突出的标志是1984年在美国成立了圣菲研究所(SFI),该研究所把精力主要集中在生物系统和社会经济系统的复杂性研究上,该研究所的霍兰(Holland)教授于1994年提出了复杂适应系统(Complex Adaptive System,简称CAS)理论,掀起了复杂系统理论研究热潮。在复杂系统理论兴起的大背景下,对企业复杂性的探索工作也开展起来,如分形企业(Fractal Company)的研究、基于CAS的企业进化的研究、基于复杂系统的企业能力研究等。
一、 基于复杂系统理论的企业能力研究现状
1. 国外研究现状。随着复杂系统理论的兴起和发展,西方一些有远见的学者开始考虑把复杂系统理论引入到企业能力研究当中,其研究主要集中在以下三个方面:
(1)引入复杂系统理论对企业能力微观层次的研究。Ren,Y.T.Yeo,K.T.利用复杂系统对企业风险管理能力的成熟度模型进行了研究,建立了风险管理能力的成熟度模型来提高复杂产品系统项目,改进模型能够促进复杂产品系统项目的运行,经过实证研究验证了该模型的运行效果。Vermani,S.K.应用复杂系统理论对复杂产品生产工艺评估能力进行了分析,提出了一种高效方法进行生产能力的测量。Fernando E.和Eva Pelechano-Barahona从对企业技术的复杂性的分析中揭示企业保持竞争优势的来源,并指出对企业技术进行合法保护是企业获取竞争优势的一项重要能力。
(2)引入复杂系统理论对企业能力宏观层次的研究。Ron Sanchez提出将系统理论、复杂性理论和能力理论综合应用于战略管理中,并认为在复杂环境中为企业设计一个复杂适应性的组织结构是对管理者有力的挑战,但是如果设计得当,新的组织结构会有助于提高企业的适应能力。John Brocklesby 和Colin Campbell-Hunt利用复杂系统理论研究了企业竞争能力的演化过程,通过对一些公司的实际调查和研究,论证了企业竞争能力的复杂性和竞争优势的演化机理,提出了企业的竞争能力要根据复杂多变的内外部环境及时调整,才能保持长久的竞争力。Jason Potts 对复杂系统理论、能力理论、行为理论进行了综合研究,重新诠释了新演化微观经济学,认为复杂系统理论是新演化微观经济学的基础,并对能力理论与行为理论进行了研究。Dagnino应用复杂系统理论把能力理论和战略网络结合起来,提出企业体系(the System of Business Enterprises,SBE),并把其看作是复杂动态的资源和能力网络。
(3)应用多主体仿真平台对企业能力研究。Catherine A. Maritan和Corinne A. Coen应用Swarm仿真平台,建立了仿真模型,对企业投资中的能力禀赋与投资决策惯例和企业竞争优势的相互作用关系进行了研究。M. J. North and C. M. Macal 从复杂理论的视角研究了企业管理的复杂性,通过建立基于主体的模型来提升企业的能力。并使用仿真工具Excel、RePast、NetLogo、StarLogo对企业能力的复杂性进行仿真研究,取得了积极成果。Pietro Terna在Swarm仿真平台基础上进行了扩展,开发出了面向企业的基于多主体的仿真平台JES(Java Enterprise Simulator),并应用JES进行了企业生产系统的仿真,为基于多主体仿真的企业宏观层尤其是企业战略和企业能力的研究奠定了坚实基础。
2. 国内研究现状。在复杂系统理论快速发展的背景下,国内许多学者应用复杂系统理论对企业能力进行了研究, 崔世娟、魏刚和陈良猷在2002年开始倡导把复杂系统理论与企业能力结合,并应用复杂系统理论对基于核心能力的战略发展过程进行了探讨。在这之后基于复杂系统的企业能力研究在国内逐渐兴起,而且成果显著,主要集中在以下三个方面:
(1)应用复杂适应系统理论对企业能力的研究。齐庆祝以复杂适应系统理论为基本指导思想,结合现代企业能力理论的基本观点和发展趋势,针对企业能力研究中的一些关键问题进行了系统探索,阐述了企业能力系统的复杂适应特性,提出了企业能力层次演化的多样性、方向性,以及涌现机理的规模效应、结构效应对企业能力层次演进的影响,构建了企业能力系统演进的概念模型,为企业把握正确的能力层次演进机理提供了科学依据。于丽娟,韩伯棠应用复杂适应系统理论对企业竞争力进行了分析,认为企业即要注重分析企业的外部环境,树立企业与环境的“批同进化”观念,注重应对复杂多变的环境,又要努力塑造良好的企业文化,建立学习型组织,培养企业核心能力。,吴贵生运用复杂适应系统理论对企业动态核心能力进行系统研究,,认为企业动态核心能力是由能力要素和能力载体构成的复杂自适应系统。这需要从动态、开放、整体视角来把握企业能力,并建立了企业动态核心能力更迭模型,试图揭示企业动态核心能力的阶跃变化。吴绍艳、杜纲.应用CAS理论和涌现机理,从企业内部的自组织和企业同环境的相互作用两方面详细探讨了企业动态能力的构建机理。张利斌、葛天平从复杂适应性和哲学的角度对企业的核心刚性进行了探讨,阐述了企业核心刚性的形成机制。张鹏程、张利斌、侯祖戎等则从复杂适应性理论的视角下提出了企业核心刚性进化的动力和条件,分析了企业核心刚性螺旋式进化的机制。吴正刚,韩玉启对复杂环境下企业能力的演化机理进行了研究,讨论了企业能力形成的过程。李瑾,崔婷应用复杂系统科学涌现现象的机理,从全新角度对企业能力的层次演进进行了研究,提出了基于涌现机理的企业能力层次演进概念模型。
(2)应用分形理论、协同理论、非线性理论对企业能力的研究。范正认应用协同学的自组织理论探讨了企业核心能力的演化规律,研究了企业内部各基本能力子系统是如何通过协同作用促成核心能力的形成、演化与发展的,进而带动整个企业系统的演化与成长。邓修权和彭金梅以复杂系统理论中的分形理论为指导,在分形企业的基础上提出了分形企业能力,研究了分形企业能力的能力分形元的划分及其结构,分析了能力分形元的特点,并研究了分形企业能力的生成元模型及运行与演化机制,分形企业能力把企业能力理论、先进生产模式和复杂系统理论联系起来,有利于促进企业能力理论和先进生产模式的发展和应用。刘晓峰和徐耀群研究了复杂条件下虚拟企业竞争力问题,并通过引入非线性函数,建立了一种基于一维Logistic方程的虚拟企业竞争力模型,给出了提高企业竞争力的几种可行的方案。吕洁华和曹玉昆从复杂性的视角对高新技术企业核心竞争力进行了研究,提出了高新技术企业核心竞争力五个能力维度,即技术能力维、生产能力维、营销能力维、资源能力维、管理能力维。
(3)应用多主体仿真技术对企业竞争力的研究。周庆、黄颖颖和陈剑结合复杂适应系统理论,借鉴Holland的ECHO模型的建模思想,从系统演化的角度出发,给出了基于主体的动态竞争模型框架,设计了相应的运行机制,通过Swarm仿真平台模拟了零售商的动态竞争行为和演化过程。邵艳华、李坚石、王静红、沈昭华建立了一个基于CAS理论的企业竞争模型.通过开发基于Swarm平台的仿真程序,模拟了不确定环境下企业的动态竞争行为和演化过程,并对仿真结果进行了分析。
二、 研究现状评述
从上述国内外研究现状可以看出,在复杂系统理论兴起的大背景下,基于复杂系统理论研究企业能力复杂性的势头已出现,国外的研究多点开花,不仅从宏观、微观层面对企业能力进行了研究,而且应用多主体仿真平台对企业能力的复杂性进行了研究,但是国外的研究侧重于微观层研究,对宏观层次研究相对较少。而国内的研究主要是侧重应用复杂系统理论尤其是CAS理论对企业能力的研究,对相关的应用研究则偏少,而且采用多主体仿真平台对企业能力的演化机理研究还比较有限。
总体来说,目前的研究主要表现为借鉴甚至是套用复杂系统理论的基本概念和基本原理对企业能力的复杂性进行初步的定性的解释,对企业能力的演化机理从宏观上进行类比和推理,缺乏根据企业能力的特点对企业能力复杂性的深入细致的分析,缺乏从微观层次研究企业能力内部的非线性相互作用规律,并在此基础上研究企业能力宏观层次的涌现机理,也缺乏定量的研究。而且目前的研究对基于经济学和管理学的研究分析和利用不够。同时,对企业能力体之间的交互规则的约定还没有能够被准确、清晰地说明。学习是复杂适应系统中主体间相互影响的主要方式,目前的研究忽略了对主体间的各种学习机制和规则的详尽阐释,还有待进一步完善。
三、 结束语
应用复杂系统理论研究企业能力是复杂性科学和企业能力理论自身发展共同推动的结果,通过对企业能力复杂性的分析,可以帮助我们深入认识企业能力的本质及其运动规律,进而充实和丰富企业能力理论的内容。另一方面,在日益复杂多变的今天,企业如何构建企业能力进而获得长期的竞争优势是一项复杂而艰巨的工作,而基于复杂系统理论的企业能力研究可以为之提供有效的理论指导。因此,应用复杂系统理论研究企业能力不仅具有深刻的理论价值,而且更有着丰富的现实意义。
参考文献
1. Ren, Y.T.Yeo, K.T. Risk management capability maturity model for complex product systems1 (CoPS)projects.Engineering Management Conference,2004.
2. Vermani, S.K. Process evaluation capability analysis of complex parts. American Society for Quality Control,2003.
3. Fernando, E. and Eva Pelechano-Barahona. The complexity of technological capital and legal protection mechanisms. Journal of Intellectual Capital,2008,9(1):86-104.
4. 崔世娟,魏刚,陈良猷.系统、复杂性与能力观点的结合——战略管理的方向.企业经济,2002,(5):80-81.
5. 崔世娟.从复杂系统角度对企业核心能力的探究.经济师,2004,(7):157-158.
6. 齐庆祝.企业能力的维度、层次及层次演进研究. 天津大学博士论文,2004:8-10.
7. 于丽娟,韩伯棠.用复杂适应系统理论分析企业竞争力.改革与战略,2003,(5):10-12.
8. ,吴贵生.基于复杂理论的企业动态核心能力研究.管理科学学报,2007,10(1):18-28.
9. 吴绍艳,杜纲.基于CAS理论的企业动态能力构建机理研究.北京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5,21(4):108-111.
10. 张利斌,葛天平.核心刚性成因新探:基于复杂性科学和哲学视角.当代经济,2005,(4):29-30.
11. 张鹏程,张利斌,侯祖戎,朱乾宇.企业核心刚性进化机制研究:基于CAS视角.中国工业经济,2006,(7):117-123.
12. 吴正刚,韩玉启.复杂环境下企业能力演化机理研究.科学学与科学技术管理,2004,(9):119-121.
13. 李瑾,崔婷.基于系统涌现机理的企业能力层次演进研究.西安电子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6,16(2):82-86.
14. 范正认.企业核心能力形成的内部协同过程分析.科技管理研究,2000,(3):24-28.
15. 邓修权,彭金梅.企业能力新视角:分形企业能力.管理评论,2007,(2):35-41.
16. 刘晓峰,徐耀群.复杂条件下的虚拟企业竞争力建模与分析.哈尔滨工程大学学报,2007,(7):823-824.
17. 吕洁华,曹玉昆.基于复杂观的高新技术企业核心竞争力.统计与咨询,2005,(1):14-15.
18. 周庆,黄颖颖,陈剑.基于主体的动态竞争模型的设计与仿真.系统仿真学报,2005,(8):1977-1981.
篇5
关键词 林译作品 归化 异化 多元系统理论
中图分类号:H109.2 文献标识码:A
1 多元系统理论
多元系统理论(Polysystom theory)是以色列翻译理论家埃文・佐哈尔(Even-Zohar)1972年在俄国形式主义和捷克结构主义的基础上提出的。多元系统理论的核心,就是把各种社会符号现象即各种由符号支配的人类交际形式,如语言、文学、经济、政治、意识形态等视作一个系统,而不是一个由各个不相干的元素组成的混合体。而且这些系统是由若干个不同的系统组成的系统;这些系统各有不同的行为,却又相互依存,并作为一个有组织的整体而运作。任何多元系统,都是一个较大的多元系统即整体文化的组成部分;同时,它又可能与其他文化中的对应系统共同组成一个“大多元系统”。也就是说,任何一个多元系统里面的现象,都不能孤立地看待,而必须与整体文化甚至于世界文化这个人类社会中最大的多元系统中的现象联系起来研究。多元系统理论是一种文化理论。
根据佐哈尔的观点,在以下三种情况下,翻译文学可以从边缘转而占据其所在多元系统的中心位置。第一,当一个新兴的年轻文学多元系统正在建立或向年长的文学寻求已有的既定模式时。第二,当一个文学多元系统在大多元系统中处于边缘或弱势状态,它要引进其所缺少的文学形式时。第三,当一个文学多元系统在其发展历史上进入转折时期,且已确立的文学模式被认为不足时;或当这个国家的文学出现危机或真空时。
2 林译作品和归化异化
2.1 林译作品简介
林纾(1852-1924),字琴南,号畏庐,又自号冷红生,福建闽县人。康有为曾经说过“译才并世数严、林”,即严复和林纾。韩洪举认为林纾是“我国近代影响最大、成就最高的小说翻译家。”另外,林纾是我国古文翻译的第一人。
自1897年翻译第一部外国小说到1919年前后,林纾共翻译了百余部小说,其中大部分是长篇或中篇。近代史上,他最多、最集中地介绍了西方文学作品。
“林译小说”是中国近代文化史上一个重要的文化现象。林纾通过与合作者完成的译作,给当时的中国带来了另一类迥然不同的文化形式和文化内容。
关于林译小说数量的说法不一。旅美华人马泰来《林纾翻译作品全目》(1984)的统计,林纾的译作总数是184种。由于他考定了译作的原书和书名,翻检了原书或书影,应该说这个数字是较为可信的。但马泰来的书目有4种为非小说作品,还漏列的1个小说,故林纾翻译的小说应为181种,约一千二百多万字。
林纾翻译的基本全是小说,尤其是前期政治小说居多。而且,林译小说使当时的中国人认识了许多欧洲著名作家,比如莎士比亚、狄更斯、斯威夫特、欧文、托尔斯泰等等。
2.2 林译作品中的归化现象
归化和异化这对术语在西方是由LawrenceVenuti首先提出来的。他认为,归化翻译是采用透明的、流畅的风格为译文读者把陌生感降到最小的翻译策略;而异化的翻译通过保留原文的某些成分有意地打破目的文化的规范。
根据以上Venufi的观点,林译小说中归化策略的应用非常明显。首先表现在林纾对翻译语体的选择。虽然在林纾所处的时代一清末民初,已经出现的白话文,但是林纾却选择使用文言文即古文来翻译。其次,林译小说中大量存在用中国当时的思想或宗教观念来替换小说中西方的宗教概念。比如,他用中国佛教中的“主持”来替代基督教中的“主教”。通过归化策略的运用,可以降低中国读者对西方小说的陌生感,接受起来比较容易。
2.3 林译作品中的异化现象
林译小说中也存在大量的异化现象,主要体现在以下两点:第一,林译小说中大量而如实地介绍了西方的风俗习惯、节日庆典仪式、历史人物和人们的生活方式。例如,在林纾所译的《圣诞夜宴》一文中,这样写道:“中有十三岁女郎,散发披肩,奔走趋避,色赧而膊露,胸衣半驰,而蹀躞西门尤酷。”这段话就如实地描述出西方女性的开放。再如,林译的《基督生日》一文中出现这样几句话“时时人见老人至诚,皆禀去苛礼,人人咸倜傥不羁。”这里译出了西方社会里老少平等的现象。尽管以上翻译中的内容并不符合中国当时的伦理道德标准,译出来就有可能冒天下之大不韪,林纾还是忠实于原作的内容。第二,林译小说中大量出现的外来语和音译词也是异化策略的很好体现。比如“布丁”、“便士”、“星球”“礼拜”等。《离恨天》第十章:“人生地球之上,地之沐阳光者亦仅有其半。”《块肉余生述》第四章;“余译其意,即专制之别名。”另外,林译小说中还有大量外来名词的音译,如“佛郎”、“马克”、“卢布”等等。
3 林译作品中的归化与异化策略的文化背景
从以上分析,我们可以看出,归化和异化这两种翻译策略在林纾译介西方文学作品的过程中都有大量的使用。下面作者将尝试使用以色列翻译理论家埃文・佐哈尔的多元系统理论分别分析林译作品中异化归化的文化背景。
多元系统理论认为,各种社会符号现象即各种由符号支配的人类交际形式,如语言、文学、经济、政治、意识形态等都可视作一个系统。这些系统并非单一的系统,而是由若干个不同的系统组成的系统;虽然这些系统各有不同的行为,却又相互依存,并作为一个有组织的整体而运作。任何一个多元系统里面的现象,都不能孤立地看待,而应该与各个系统联系起来进行研究。下面本文作者将具体从语言、文学、经济、政治或意识形态等角度分析林译作品种的异化和归化现象。
3.1 从多元系统理论角度分析林译作品中归化现象的文化背景
林译作品中大量出现归化现象与清末民初的文化和意识形态有很大的联系。
清朝是我国封建社会的末期。这一时期的知识分子接受的都是私垫教育,他们学的都是几千年来封建社会的教科书如《四书》、《五经》、《史记》等等,都争取能够通过八股文考试入仕当官。在他们眼里,八股文是写文章的最高标准,其他的文学形式都是不登大雅的,尤其是小说。而且,在当时小说的地位和艺术价值还没有得到足够的重视。文人们最不屑的就是写小说,在这种情况下,林纾作为一个译者,思想上的斗争或多或少都是有的,为了实现自己通过翻译“开民智”的目的,使国人更多地了解西方世界,林纾选择了用古文翻译,这样译文读者就更容易接受自己的译作。另外,清末民初时,清王朝实行“闭关锁国”政策已有二百年,严格限制和禁止对外交往和贸易,这样不但阻碍了生产力的发展和社会的进步,而且隔断了中外科技文化的交流,以至于当时的人们对西方了解得非常少。在这种情况下,林纾选择用中国特有的概念来替换一些“陌生的”西方宗教观念也是可以理解的。
3.2 从多元系统理论角度分析林译作品中异化现象的文 化背景
林译作品中的异化现象是很多因素作用的结果,林纾使用这一翻译策略离不开当时的历史政治状况,以及当时文学所呈现的新状况,还有林纾本人对西方文学作品中的写作手法等的青睐。
3.2.1 清末民初的历史和政治状况
林纾所处的时代已经是清朝末期,中国遭受西方列强的侵略。一些具有远见的中国知识分子开始意识到放眼看世界的必要性。失败以后,以粱启超康有为为代表的维新派不但进行了政治改良,而且要求传播西方文化。作为一个生活在这样的时代中的具有强烈的爱国心的传统知识分子,林纾也参与了传播西方文化的活动来抒发自己的爱国热情。林纾在其译作中大量采用异化的翻译策略,如实地介绍当时西方人们的生活方式,思想观念,节庆仪式等都是为了中国人能更多地了解西方。
3.2.2 清末民初的文学的状况
大家都知道,林纾生活的时代是封建社会走向尽头的最后阶段。几千年的封建社会一直被奉为经典的八股文这时已经逐渐失去其在中国文学这个多元系统中的中心位置了。人们不再满足于八股文这种一成不变的文学样式了,迫切地希望能够有新的文学形式出现。用佐哈尔的话说,就是当时中国的经典文学已经转入“弱势”,它需要通过这一时期的翻译活动来引进一些自身所没有的新的文学形式。于是,在这种情况下,林纾,作为当时译坛上一员强将,就顺应了大众的要求,把小说这一全新的文学形式介绍给了当时的中国文学界。
3.2.3 林纾本人对西方文学的青睐
生活在一个社会、文化转型的时期,林纾本人的思想同样也在经历着变化。在他的译著的序言中,林纾鼓励人民大众要向西方学习。他后悔自己不懂外语。他认为,学习外语对中华民族和翻译事业都很重要。在译完很多西方作品后,林纾对西方小说新鲜的内容和引人的写作手法印象非常深刻。他曾说过想以狄更斯的写作风格来创作小说。而且,林纾本人很喜欢西方作品的风格和措辞表达方法。因此,林译作品中就自然而然的流现出异化的翻译现象。
篇6
1、个案工作是指运用专业的知识、方法、技巧,通过一连串的专业工作,帮助遭遇困难的个人或家庭发掘和运用自身及其周围的资源,改善个人与社会环境之间的适应状况,实现对人的尊重和肯定的过程。
2、个案工作的要素:服务对象是遇到困难的个人或家庭、个别化的工作方式(一对一)、工作目标是个人与环境的关系协调。
3、个案工作的含义:是一门专业工作方法;是一连串的工作过程;工作目标是增进个人与社会环境的适应;对人的尊重是个案工作的基本价值观
4、尊重和肯定人的价值是社会工作的基本价值观,也是个案工作帮助服务对象的基本原则。
考点1、个案工作的本质:协调服务对象与社会环境之间的适应状况,恢复和增强个人或家庭的社会功能
一、社会功能的恢复(个案工作的首要任务)
1、个人或家庭具备了基本处理困境的能力
2、个人或家庭具备基本的社会环境适应性
3、个人或家庭能够形成相互促进
二、社会功能的增强:
1、包含对个人或家庭拥有的能力的关注
2、包含个人或家庭运用周围环境资源能力的提高
3、包含个人或家庭困境解决能力和问题预防能力的同时提高
考点2、心理社会治疗模式的内容:包括理论假设和治疗技巧两部分
1930年,汉金斯(Frank Hankins)首次使用了“心理社会”概念
1937年,汉密尔顿(Gordon Hamilton)系统阐述了心理社会治疗模式的有关理论
20世纪60年代,霍利斯(F. Hollis)把心理社会治疗模式发展成个案工作的一种重要服务模式
一、心理社会治疗模式的理论假设
1、对人的成长发展的假设:人生长在特定的社会环境,包括生理、心理、社会三个层面
2、对服务对象问题的假设:(1)过去的压力-早年经验;(2)现在的压力-当前社会环境导致早年问题的呈现;(3)问题处理的压力-情绪控制能力欠佳导致问题
3、对人际沟通的假设:人际沟通是个人健康人格的重要条件
4、对人价值的假设:每个人都有价值和潜能
二、心理社会治疗模式的技巧:直接技巧和间接技巧
1、直接技巧:非反思和反思
(1)非反思:社会工作者直接提供服务,服务对象处于被动服从位置;不关注服务对象的感受和想法的反应。包括:支持、直接影响和探索-描述-宣泄(p142)
(2)反思:互动沟通交流,引导服务对象正确分析和理解自己问题。包括:现实情况反映(分析实际状况)、心理动力反映(分析内心世界)、人格发展反映(评价以往经历)
2、间接治疗技巧:通过辅导第三者或改善环境间接影响服务对象
考点3、心理社会治疗模式的特点
心理社会治疗模式的服务过程分为研究、诊断、治疗三阶段
一、注重从人际交往的场景中理解服务对象(研究阶段)。
二、运用综合的诊断方式确定服务对象问题的原因(诊断阶段)
心理社会治疗模式的诊断包括三个方面:
1、心理动态诊断(人格各部分之间关系的评估)、
2、缘由评估(服务对象困扰产生、变化的过程分析)、
3、分类诊断(判断服务对象问题的生理、心理、社会原因)
三、采用多层面的服务介入方式帮助服务对象(治疗阶段)
对服务对象的心理困扰和人际关系失调的各方面因素进行调整和修补
主要用于五个方面的治疗工作:p143
1、减轻不安;
2、减轻服务对象系统功能的失调;
3、增强适应能力;
4、开发潜在能力;
5、改善人际交往关系
考点4、认知行为治疗模式的内容
认知行为治疗模式是行为治疗流派中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思想来源于行为治疗的原理
认知行为治疗模式的内容主要涉及行为治疗的三种学习理论、学习中的认知因素和治疗技巧
一、行为治疗的三种学习理论
1、经典条件反射作用理论:在刺激与无条件反射之间加入中性刺激建立条件反射(巴甫洛夫)。人有语言能力,因此可以建立以语言为基础的复杂的条件反射系统。
2、操作性条件反射作用理论:有机体采取某种行为之后,导致环境发生某种改变,环境的改变状况又反过来影响有机体的行为。斯金纳的老鼠实验。
3、社会学习理论:观察学习,强调人的认知在学习中产生。(班杜拉)
这三种理论都强调:
1、以行为作为理论研究的中心;
2、以学习作为核心
3、注重外部环境在行为习得中的作用
二、学习中的认知因素
1、信息加工过程:信息获取、储存、利用
2、信仰系统:想法、态度、他人的期望、个人经验等
3、自我表述
4、问题解决和处理的方式
三、认知行为治疗模式的治疗技巧
1、放松练习
2、系统脱敏
3、满灌疗法(快速脱敏法):是与系统脱敏相反的治疗策略
4、厌恶疗法
5、模仿:榜样示范和模仿练习
6、果敢训练:五个步骤-了解人际交往中的无效行为、分析无效行为背后的信念、挑战和改变无效行为背后的信念、寻找有效行为、扩充有效行为的储存库
7、代币管制:用一种替代币的方式计算服务对象做出正确行为后获得的报酬。五个步骤:确定行为修正计划(包括目标行为、测量标准、修正时间)、选择强化物、建立代币管制(类型、方法、人员)、执行计划、逐渐取消代币管制
考点5、认知行为治疗模式的特点
1、把认知和行为因素有效结合起来
2、采用综合的方式开展个案辅导工作:既有认知又有行为,既有内在又有外在
考点6、理性情绪治疗模式的内容
理性情绪治疗模式由艾利斯提出,他与哈帕合作,于1955年正式提出理性情绪治疗模式。从服务对象的理性、情绪和行为等方面入手,彻底消除服务对象在情绪和行为上的困扰。
一、理性情绪治疗模式的理论基础
理性情绪治疗模式以人本主义作为自己的理论基础,认为人天生就有一种不断追求成长发展的趋向。
理性情绪治疗模式强调,人的自由选择是相对的,受到环境和周围他人的影响。
理性情绪治疗模式的ABC理论
A:引发事件(activation events)-服务对象所遇到的当前发生事件
B:服务对象的信念系统(beliefs)-对当前所遭遇事件的认识和评价
C:引发事件之后出现的认知、情绪和行为(consequences)
理性情绪治疗模式指出:服务对象的认知、情绪和行为的反应受到服务对象的信念系统的影响。非理性信念会促使服务对象情绪和行为上出现困扰。
非理性信念是指把特定场景中的经验绝对、普遍、抽象化之后与实际情况不符的想法和观点。
绝对化p148-要求过高,希望完美无缺
普遍化-把某些看法概括为普遍特性
抽象化-把具体场景的经验抽象为一般准则
二、理性情绪治疗模式的治疗技巧:非理性信念的检查和辩论
1、非理性信念的检查技巧:对服务对象情绪、行为困扰背后的非理性信念的原因进行探寻和识别的具体方法
(1)反映感受
(2)角色扮演
(3)冒险
(4)识别
2、非理性信念的辩论技巧:对产生服务对象情绪、行为困扰的非理性信念进行质疑和辨析的具体方法
(1)辩论
(2)理性功课
(3)放弃自我评价
(4)自我表露
(5)示范
(6)替代性选择
(7)去灾难化
(8)想象
考点7、理性情绪治疗模式的特点
以服务对象的非理性信念的检查和辩论为中心形成了目标清晰、要求明确的治疗方法特点
1、明确辅导要求:让服务对象认识到,真正引发自己情绪、行为困扰的原因是自身拥有的非理性信念,而不是引发事件
2、检查非理性信念
3、与非理性信念辩论
4、学会理性生活方式
5、巩固辅导效果
考点8、任务中心模式的内容
任务中心模式的发展可以追溯到20世纪60年代,是为回应当时在个案工作开展过程中服务效率低下的实际问题
1972年,雷依德和艾泼斯坦合作出版了《任务中心个案工作》,具体讲述了任务中心模式
任务是服务对象为解决自己的问题而需要做的工作,是服务介入工作的核心。
解决问题是目标,任务是实现问题解决的手段。
一、任务中心模式的理论基本假设
认为高效的服务介入必须具备五个基本要求:
1、介入时间有限
2、介入目标清晰
3、介入服务简要
4、服务效果明显
5、介入过程精密
任务中心模式关注服务对象的自主性。任务服务对象的自主性包括两方面内容:
1、服务对象具有处理自己问题的权利和义务
2、服务对象具有解决自己问题的潜在能力
二、任务中心模式的治疗技巧:把沟通视为工具
有效沟通必须具备两个因素,五种功能
两个要素:有系统;有反应p152
沟通需要达到五种功能:
1、探究:服务对象的问题、服务对象需要承担的任务、明确如何执行任务
2、组织:介入目标的解释、介入时间的安排、行动的规划、服务对象的参与方式等
3、意识水平的提高
4、鼓励
5、方向引导
考点9、任务中心模式的特点
一、清晰界定问题
任务中心模式认为,要成为可以处理的问题需要具备四个条件:
1、服务对象知道这个问题的存在
2、承认这是一个问题
3、愿意处理这个问题
4、有能力处理这个问题,并能在服务以外的时间尝试独立处理这个问题
二、明确界定服务对象
1、服务对象必须愿意承担自己的任务并承诺愿意尝试完成任务解决问题
2、服务对象处于正常的生活状态,具有自主的能力
三、合理界定任务
任务中心模式强调只有把以下三个因素融合到任务中,这样的任务才是最好的,也是可行的:
1、服务对象的问题
2、服务对象解决这个问题的能力
3、服务对象的意愿
考点10、危机介入模式的内容
1946年,林德曼与卡普蓝合作,提出“危机调适”的概念,认为压力、紧张和情绪的调适与危机有紧密的关系
1974年,美国将危机介入模式正式列入社会服务的重要项目,并且在社会工作领域逐渐推广危机介入模式
一、危机介入理论
1、危机的定义:是指一个人的正常生活受到意外危险事件的破坏而产生的身心混乱状态。危机可分为两种类型:成长危机、情境危机
2、危机的发展阶段:四个阶段-危机发生、应对、解决危机、恢复期
二、危机介入的基本原则
1、及时处理
2、限定时间:危机介入的首要目标是以危机的调适和治疗为中心,尽可能降低危机造成的危害,避免不良影响的扩大
3、输入希望
4、提供支持
5、恢复自尊
6、培养自主能力
考点11、危机介入模式的特点
1、迅速了解服务对象当前的主要问题
2、迅速作出危险性判断
3、有效稳定服务对象的情绪
4、积极协助服务对象解决当前问题
考点12、人本治疗模式的内容
1951年,罗杰斯正式提出以当事人为中心的治疗模式,注重感受和反映服务对象的内心变化
1957年,罗杰斯把辅导介入的重点转向辅导过程中的伙伴关系的建立以及双方情感和体验的交流
1974年,罗杰斯将自己的辅导模式正式命名为以人为中心的治疗模式(人本治疗模式)
一、人本治疗模式的理论假设:涉及对人性的基本看法以及自我概念、心理适应不良和心理适应失调等重要的基本概念
1、对人性的基本看法:人的本质是好的,具有发挥自身内在各种潜在能力、追求不断开展的基本趋向。在生理方面表现为发展动力,在心理方面表现为自我实现倾向
2、自我概念:服务对象对自己的看法,包括服务对象对自己的知觉和评价、对自己与他人关系的知觉和评价、对环境的知觉和评价
3、心理适应不良和心理适应失调
心理适应不良:自我概念与真实的经验和感受相冲突,服务对象借助曲解和否定等方式保持自我概念与经验的表面的一致,这时的内部心理状态称为心理适应不良。
心理适应失调:服务对象的自我概念与真实经验之间的冲突加剧,无法维持表面上的一致,服务对象面临极大的困扰和不安,严重的导致心理适应失调。
二、人本治疗模式的治疗策略
有效的辅导方式是创造一种有利的辅导环境让服务对象接近自己的真实需要,变成一个能够充分发挥自己潜在能力的人。
罗杰斯把这种能够充分运用自己各种潜能的人概括为五个方面的特征:
1、能够准确领悟周围的人和物,具有基本安全感,是理性的人
2、充分把握每一时刻,珍惜和享受生活,适应力强
3、依据自己的真实愿望选择生活方式,勇于承担行为的责任,忠于自己
4、面临众多选择,能够体会到心理上的极大自由
5、积极生活在不断变化的环境中,具有丰富的创造力
考点13、人本治疗模式的特点
一、注重社会工作者自身的品格和态度
二、强调个案辅导关系
个案辅导关系需要具备真诚、同感和无条件积极关怀三项充分必要条件。包括六个方面的内容:
1、表里如一
2、不评价
3、同感
4、无条件接纳
5、无条件的爱
6、保持独立性
三、关注个案辅导过程
考点14、家庭治疗模式的内容
一、结构式家庭治疗模式的理论假设
由米纽秦(S. Minuchin)提出
结构式家庭治疗模式以家庭作为基本的治疗单位,假设家庭的动力和组织方式与个人的问题密切相关,通过家庭动力和组织方式的改变来解决个人和家庭的问题。
1、家庭系统-家庭成员形成的组织化系统
2、家庭结构:包括次系统、系统之间的边界、角色和责任分工、权力结构
3、病态家庭结构:纠缠与疏离、联合对抗、三角缠、倒三角p160
4、家庭生命周期:家庭自身有一个发展变化的周期
二、结构式家庭治疗模式的治疗策略
1、重演
2、集中焦点
3、感觉震撼
4、划清界限
5、打破平衡
6、互动方式
7、协助建立合理的观察视角
8、显现似是而非的观察视角
9、强调优点
考点15、结构式家庭治疗模式的特点
一、以家庭为工作的焦点
二、关注家庭功能失调的评估
评估的基本框架:
1、家庭的形态和结构:p162
2、家庭系统的弹性
3、家庭系统的回馈
4、家庭生命周期
5、家庭成员症状与家庭交往方式的关系
三、强调家庭功能的恢复
结构式家庭治疗模式需完成三个任务:
1、改变家庭成员的看法
2、改善家庭结构
3、改变家庭错误观念
考点16、个案工作各阶段的工作要求
接案或转介、收集资料、制订计划、签订协议、开展服务、结案、评估、追踪
阶段
工作要求
其他相关知识点
接案或转介
一、了解求助对象的求助意愿
二、促使有需要的求助对象成为服务对象
三、明确求助对象的要求
四、初步评估服务对象的问题与需求
关于转介服务的概念、注意事项、转介的条件(服务对象的问题不属于本机构服务范围、服务对象生活在机构的服务区域之外)p164
收集资料
一、收集与服务对象问题有关的资料
二、对服务对象的问题进行评估
*需要确定三方面的内容:1、服务对象的问题;2、服务对象问题产生的原因;3、服务对象曾经做过的努力
*在确定问题过程中需坚持:1、个别化视角;2、注重服务对象的参与;3、警惕自己的价值偏向;4、避免简单归因;5、了解自己的判断标准
制订计划
一、准确分析服务对象的需要和问题
二、明确服务工作的目标、阶段和方法
三、熟悉服务机构提供的具体服务
四、清晰认识社会工作者具备的能力
五、了解服务对象拥有的资源
服务计划的内容
1、服务对象的基本情况
2、服务对象希望解决的问题
3、工作计划的目标
4、服务开展的基本阶段和采取的主要方法
5、服务开展的期限
6、联系方式
签订协议
一、服务目标
二、服务的内容和采用的方法
三、服务双方的权利、义务
四、服务的地点、时间、期限和次数
五、服务双方签字
开展服务
社会工作者扮演的角色:
1、使能者2、联系人;3、教育者4、倡导者
5、治疗者
结案
社会工作者需做好4项工作:
1、 预先告知服务对象
2、 巩固服务对象取得的改变和进步
3、 帮助服务对象进一步探讨影响问题解决的因素
4、 鼓励服务对象表达结案时的情绪,探讨结案后的跟进服务
结案的形式:1、直接告诉服务对象2、延长服务间隔时间3、变化联系方式
结案的五种情况:
1、目标达成;2、问题虽然没有解决,但服务对象已经具备独立面对和解决问题的能力;3、双方关系不和谐;4、服务对象出现新问题,需要其他机构解决;5、因不可预测因素需要结束服务
评估
评估的内容
1、 服务对象的改变情况
2、 工作目标的实现程度
3、 服务介入工作的人力、物力和其他资源的投入
评估的方法
1、 由服务对象评估
2、 由社会工作同行评估
3、 由机构评估
追踪
追踪的任务
1、 安排一些结案后的练习,巩固取得的进步
2、 调动服务对象周围的资源,增强对其支持
3、 持续评估服务工作的效果
考点17、个案工作的技巧
工作阶段
技巧
会谈
1、支持:专注、倾听、同理心、鼓励
2、引领:澄清、对焦、摘要
3、影响:提供信息、自我披露、建议、忠告、对质
建立关系
1、感同身受 2、建立有利于服务对象积极表达的关系模式
3、制造气氛 4、积极主动
收集资料
1、会谈运用 2、调查表的使用 3、观察的运用
4、现有资料的运用
方案策划
1、目标清晰而且现实 2、服务对象范围明确
3、策略合理
评估
1、正确运用评估类型:效果评估;策略、方法和技巧的评估
2、合理运用评估的方法:基线评估、任务完成评估、服务对象影响评估
3、服务对象的积极参与 4、坦诚保密
考点18、个案管理
个案管理在20世纪70年代中期被引入英国,在90年代后发展出“照顾管理”(care management)概念,强调提供一套整合各种资源而形成的服务,目标是管理案主处境和提供支持。
个案管理是介于社会工作直接工作技巧与间接服务之间的一种整合方法,也被称为“综融性社会工作”
一、个案管理的含义、特点
1、含义:个案管理的定义可以分为体系取向和过程取向
体系取向的个案管理强调“个案管理是联结和协调各种不同服务体系的运作方式,用以确保运用最完善的方式来满足服务对象被照顾的需求”
过程取向的个案管理强调“个案管理是一种协调的过程,通过协调和获得各种资源,来协助那些面临各种问题的服务对象”
个案管理是一种服务提供的方法,它是由专业社会工作者评估服务对象及其家庭的需求,并安排、协调、监督、评估和倡导一套包含多种项目的服务,以满足特定服务对象的复杂需求。
个案管理的特点
1、服务对象:遭遇多重问题并在资源取得和使用上有困难的个人和家庭
2、工作方法:强调“全貌”的工作方法
3、功能:具有双重功能:(1)经过协调实现服务提供;(2)展示责信态度的服务提供(社会问责、强调效率)
二、个案管理的实施原则
1、服务对象参与
2、服务评估
包括服务对象的需要及其生理、社会环境、非正式网络、甚至个人偏好
评估分为:初始评估、需求评估、财务评估、社会工作专业评估
3、照顾协调
4、资源整合
5、包裹式服务与专业合作
6、服务的监督
三、个案管理的工作过程
个案管理是一种服务理念、一种服务体系、也是一种服务过程
(一)个案发掘与转介
社会工作者应具备的技术:
1、介绍自己和自己的角色
2、引出服务对象问题的信息
3、把握服务对象在寻求帮助的过程中可能带有的负面感觉
4、建立彼此信任关系
5、厘清角色期待
(二)评估(assessment,预估)与选择
(三)个案管理服务计划与执行
在服务计划阶段应注意的问题:1、个案管理者必须确保能有适当的资源来提供给机构服务使用者,满足其需求;2、个案管理者必须对使用昂贵和稀少的资源负责
(四)监督和评估
服务结束后评估的主要指标:
1、是否符合服务使用者的需求
2、服务使用者对整个服务结果是否满意
3、目标是否实现
(五)结案:p180
考点1、精神分析理论在社会工作中的应用
精神分析理论的基本内容
精神分析理论由弗洛伊德创立,该理论对社会工作的影响开始于20世纪20年代,60年代成为临床社会工作的主导方法。(20世纪20年代~60年代美国临床社会工作的主导理论)
理论的主要内容:
1、人的心灵由意识、前意识、潜意识构成
意识:任何人都可以觉察到的想法和感受(符合理性)
前意识:容易变成意识的潜意识,需通过思考才能觉察到
潜意识:一种低级的心理过程,难以觉察包括驱力、防卫、超我的命令,被压抑的事件与态度的记忆(非理性)
2、人格可分为本我(id)、自我(ego)、超我(superego)
本我:本能和欲望,它按照快乐原则行事。
自我:理性和机智,它按照现实原则来行事,充当仲裁者,监督本我的动静,给予适当满足。
超我:代表良心、社会准则和自我理想,它按照至善原则行事,指导自我,限制本我,就像一位严厉正经的大家长
3、人的心理发展阶段理论:人的性心理发展划分为口腔期、期、性蕾期、潜伏期、生殖器期。人在个阶段的欲望得不到满足则会产生焦虑和问题行为,需要治疗。
治疗的基本思路:个人的问题源自内在的精神冲突,这种冲突与早期经验有关,并潜藏于潜意识中。解决问题就要分析潜意识,调解本我、自我与超我的冲突。
实务原则:个别化;签订协议;安全与支持的环境;基本治疗方法是自由联想;倾听、感受、支持、接纳、理解
在社会工作中的应用:
精神分析关注的焦点在于个人儿童时期的经验对现实生活的影响。
治疗过程分为三个部分:
1、治疗情境的建立:与服务对象签订治疗协议(协议应明确各自角色分工、治疗计划、时间表)、保持专业、同感和一致的态度、以中立的态度进行分析
2、治疗关系的建立:建立良好的关系,让服务对象感受到支持与安全
3、治疗性对话:p114包含三个方面内容——自由联想、治疗性倾听、阐释过程
考点2、认知行为理论在社会工作中的应用
理论的基本内容
1、人的行为受学习过程中对环境的观察和理解的影响。不适宜的行为产生于错误的知觉和解释,要改变人的行为,就要首先改变人的认知。
2、在认知、情绪和行为三者当中,认知扮演着中介与协调的作用。认知对人的行为进行解读,直接影响个体是否采取行动。
3、认知的形成受到“自动思考”机制的影响——思维定势、不假思索p115
4、根据认知的“ABC情绪理论框架”:非理性的认知会产生非理性的情绪和行为
5、认知行为理论借用社会学习理论的三个要素来认识和改变人的行为。这三个要素是:前置事件、目标行为和结果p116
在社会工作实务中的应用
一、实务原则
1、界定服务对象问题看法的原则
(1)服务对象的问题是习得的,所以也可以通过学习改变
(2)服务对象问题的外在性与内在性:问题不仅是外在行为层面,更是认知的结果
(3)服务对象及其处境的差异性:每个人都是独特的(注意受助人问题及其处境的独特性是正确界定和评估受助人问题的前提)
2、社会工作实务应用认知理论的原则
(1)尊重个人的自主决定和信念
(2)帮助服务对象改变错误认知、建立正确认知
(3)在正确认知的基础上建立良好的专业关系
3、关于助人目标的原则
(1)改变认知、不切实际及其他偏颇和不理性的想法
(2)修正不理性的自我对话
(3)加强解决问题和决策能力
(4)加强自我控制和自我管理的能力
二、助人过程
1、确定评估重点:服务对象的思想、情绪和行为
2、专业关系的建立:在协商基础上签订协议,建立结构性、有期限的角色联系(次数、见面主题、目标确定)
3、社会工作者的角色:教育者、伙伴
三、服务步骤p118
1、确认不正确的想法及其影响
2、要求服务对象自我监控
3、发现错误思维与潜在感觉的关系
4、尝试运用正常思维方式
5、检验新观念的有效性
四、结案与跟进
1、当受助人的生活方式和行为模式回到正常轨道上时,应进入结案阶段
2、社会工作者应与服务对象一起商讨确定在结案以后的若干具体行为改善目标,一方面作为服务对象自我监督和努力的方向,一方面可以作为结案后进行跟踪访问的依据
应用认知行为理论提供帮助应注意的几点:
1、应相信服务对象行为的改变和认知改变是相联的,服务对象的自主意志和信念非常重要
2、要相信服务对象有能力改变认知错误
3、服务过程首先要明确界定服务对象认知和行为问题,帮助服务对象逐步改变认知、行为和感受
4、鼓励合作,逐步使服务对象成为自我帮助者
考点3、生态系统理论在社会工作中的应用
系统理论的主要观点:p125
1、系统理论的核心在于它是以整体的视角来看待人和社会
2、社会工作专业对系统理论的应用始于赫恩(Hearn)早期提出的全人或全貌概念
3、平克斯和米纳罕将社会环境分为:非正式的或原生的系统、正式系统、社会系统
4、系统理论取向的社会工作将人与环境纳入一个系统,社会工作的干预就是对系统的干预。
5、服务对象的问题来自于系统,不是单纯的个人问题
6、社会工作者应该将问题和服务放在动态系统中进行考察
生态系统理论:p126
生态系统理论的背景知识
1、是一个开放的理论系统,具有折中性和综融性
2、20世纪80年代,杰曼和吉特曼提出“生态模型”,强调社会工作实务的干预焦点应将个人置于其生活的场域中,重视人的生活经验、发展时期、生活空间和生态资源分布等关于人与环境的交流活动,并从生活变迁、环境特性与调和度三个层面的互动来引导社会工作的实施
生态系统理论的主要观点
1、人与环境的互动、互惠、互调
2、个人行动是有目的的,人类遵循适者生存发展,理解个人须将其置于环境中
3、个人问题是生活过程的问题,要放在环境中进行理解、判断
生态系统理论在社会工作中的应用
1、系统生态理论的关键在于将服务对象放在一个系统之中,将服务对象与其所生活的环境作为一个完整的整体看待,通过改变系统来实现个人需求的满足
2、运用生态系统理论应注意的问题
(1)环境障碍是个人问题的重要因素;
(2)社会工作者帮助的着眼点不能仅放在个人,要从相关系统分析入手
(3)服务对象与系统的关系是动态的。
(4)要把服务对象的问题放在不同层面的系统中去看待和解决
考点4、人本主义理论在社会工作中的应用
人本主义是第二次世界大战之后兴起的一场心理学革新运动。研究人的价值和人格发展。相信人性本善,恶是环境的派生现象,人是可以通过教育提高的,理想社会是可能的。
人本主义理论最重要的贡献在于其为社会工作提供了最基本的价值基础和思想基础。
主要观点:相信人的理性,人能理性进行选择
基本原则(临床社会工作者根据罗杰斯的观点提出):诚实和真诚;温暖、尊重和接纳;同理(同感)p129
在社会工作中的应用:人本主义在小组工作中得到深入的应用
1、强调每个人都要受到尊重
2、在社会生活中人们彼此负有责任
3、个人具有归属与被包容的权利
4、人们具有参与和被聆听的权利
5、人们具有自由表达的权利
6、群体成员之间具有差别,差别应该得到尊重
7、人们具有质疑和挑战专业人员的权利
人本主义观点的小组工作允许小组成员利用小组寻求他个人的发展,小组工作的目标是形成民主互助体系,在小组工作中创造条件帮助小组成员充分表达自己的目标,并努力实现自己的目标。P130
考点5、存在主义理论在社会工作中的应用
20世纪60年代初期,西方人本主义思潮的重要代表是存在主义
存在主义(existentialism)是一个哲学的非理性主义思想,强调个人、独立自主和主观经验。
基本知识点:
1、存在主义的核心是个人的存在,个人具有选择的自由。人的自由表现在选择和行动两个方面。
2、不同的存在主义者之间的共同点:人与人之间可以做到彼此理解
3、存在主义社会工作实践强调个人的自由与责任。
4、受助人的行为是可以改变的,社会工作者的作用就在于帮助受助者选择他们的目标,克服实现目标的限制。社会工作者要致力于将负面因素转化为积极的正面因素。
存在主义的社会工作治疗过程的基本概念
1、觉醒:个人意识的觉醒
2、痛苦是生命的一部分
3、选择的自由
4、对话的必要性
5、实行
存在主义理论在社会工作中的应用
1、存在主义社会工作强调个人生命的意义,强调个人内在的价值,包括个人痛苦的经验都有意义
2、社会工作者对服务对象提供服务的重点在于帮助服务对象重新理解过去经历的意义,引导他们赋予过去经验以意义。在与服务对象一起工作的过程中,引导他们发现过去生活中的闪光点,并加以肯定,让这些闪光点在现实生活中重新发挥作用
考点6、增能理论在社会工作中的应用
一、基本知识点:
增能(empowerment)
1、巴巴拉·索罗门(Barbare Soloman)1976年出版的《黑人的增能:被压迫社区里的社会工作》首先提出了增能的概念
2、社会工作真正进入“增能时代”是在1980年左右
二、增能社会工作的基本假设
1、个人的无力感是由于环境的排挤和压迫(无力感的三个来源:p132负向评价、负面经验、无效行动)
2、社会环境中存在的障碍使人无法发挥能力,但障碍可以改变
3、服务对象有能力、有价值
4、社会工作者与服务对象之间是一种合作关系
三、增能取向的社会工作
1、干预认可:p133是指来自各个方面对干预计划可能出现的允许范围。社会工作者应尽可能在各方允许的范围内为服务对象争取更多的帮助资源。
2、在概念框架方面,增能理论认为:能力不是稀缺资源,经过人们的有效互动,人们的能力可以不断增强。这里的能力发生在三个层面:个人层面、人际关系层面、环境层面
3、助人过程的注意方面:
(1)协同的伙伴关系;
(2)重视服务对象的能力而非缺陷
(3)维持人与环境这两个工作焦点
(4)确认服务对象是积极的主体,告知其权利、责任、需求及申诉渠道
(5)以专业理论为依据,有意识选择长期“缺乏能力”的人或社区为服务对象
五、增能理论在社会工作中的应用
1、巴巴拉·索罗门提出从四个方面帮助服务对象提高自己的能力
(1)协助他们确认自己是改变自己的媒介;
(2)协助他们了解社会工作者的知识和技巧是可以分享和运用的
(3)协助他们认识社会工作者是解决问题的伙伴,而他们自己是解决问题的主体
(4)协助他们明确无力感是可以改变的
篇7
会计学理论主要是借助推理、概念、判断等手段来揭示会计客观本质变化以及规律性的知识体系。会计学的理论按照内容的作用可以分为应用理论、基础理论和技术理论,不论是何种理论,都是依据经济学和哲学作为基础依据,运用其他学科的知识理论来阐释会计学的本质和会计规律。研究会计学理论根据这些与会计的基础理论相关的概念以及与之比较分析,可以从根本上提升会计研究的正确性。由于会计的原理在会计领域具有最基本、最普遍的特点,其主要的原因是由于会计学基础理论具有最普遍的意义、最基础和最根本的会计理论。会计基础知识主要是对整个会计实践具有普遍的意义,包含了对于初级形态的感性经验认识以及高级形态的理性认识。会计基础知识包含了经验知识和理论知识两个部分,其范围要广于会计基础理论,但是其中具有最普遍的意义理论才属于会计基础理论。会计理论基础,也会被称为会计理论依据,同时此理论则是构建会计理论起到指导和支撑效果,理论基础是一个整体,其分为几种理论组成。通常会计学理论,包括了经济学、哲学等系统理论,从会计基础理论的涵义可知会计基础理论与会计理论基础存在着差异。会计基础主要指的是会计基础理论,也可以称之为核算基础、会计事项处理标准,它是会计计量、报告和确认的基础。基础会计即所说的计学原理和会计基础,主要作用是进行揭示会计工作的基础规律的学科,对会计基础理论和基础会计研究时不能混淆,需要切实的进行分开。
二、会计基础理论按照性质分型概述
(一)会计一般基础理论
主要有会计系统理论、会计对象理论、会计本质理论、会计目标理论、会计智能理论、会计资金理论、会计方法理论、会计特色理论、会计结构理论以及会计国际化理论。
(二)会计核算基础理论
会计核算基础理论主要分为会计信息系统理论、会计信息理论、会计核算理论、会计核算准则理论、会计核算基本前提理论、会计确认理论、会计计量理论、会计资产核算理论、权益核算理论、负债核算理论、费用核算理论、收入核算理论、利润核算理论以及成本核算理论。
(三)会计管理基础理论
会计管理基础理论主要有会计现代管理理论、会计管理体系理论、会计管理系统理论、资本经营理论、经济效益理论、成本管理理论、资金管理理论、利润管理理论。
(四)会计体制基础理论
会计体制基础理论主要有会计机构理论、会计体制理论、会计人员理论、会计法规理论、会计制度理论以及会计机制理论。
三、会计基础理论的功能与表现
会计基础理论主要表现在认识作用上,依据会计理论客观认识会计事物,依据会计基础理论结合相应的法规认识,提升企业在生产经营过程中发生着各种会计事物的认识。根据会计性质和不同事物的区别来研究会计事物发生过程中的各方面关系,分析会计事物的总体特征、性质、发展趋势、结构以及规律。会计基础理论具有基础作用,表现在对于会计的学科和会计研究建设提供相应的理论支持,根据会计基础理论进行会计研究,可以实现从抽象到具体。研究会计的核算职能从核算的一般概念来深入的研究核算模式、方法和原则。会计基础理论可以扩宽范围,从原有的研究范围不断进行扩展,扩展到新的内容,依据会计的职能研究一般理论,实现对会计职能一一核算研究,扩张研究会计功能时,对于所具有的服务职能进行研究,确保基础理论建立起新的会计学科。会计基础理论以及相关的《财务会计学》、《会计准则》可以将会计核算的一般理论转化为负债、资产、收入、所有者权益、利润等核算。会计基础理论具有指导作用,根据会计基础理论的指导效果,会计基础理论对于客观会计事物进行感性认识的基础,通过对会计的实践进行指导实际工作,从根本上实现会计基础理论的实际工作核算认识,从根本上指导会计管理工作以及会计体制工作。会计基础理论还具有规范作用,因为它可以作为基础的理论知识来对会计行为进行规范,而会计基础通常是经过会计实践检验,可以作为会计人员的行为标准,同时对于会计人员的行为进行合理性检验。会计核算过程需要对会计的信息真实性、会计完整性理论,可以实现对单位所披露的会计信息完整性和真实性得的检测。会计基础理论具有预见性,因为会计基础理论对于以后的一些会计事物做出推测,会计的基础理论反映出了客观会计事物发展特征、性质、规律和趋势等,可以依据对未来的预测可判断出会计事物的发展趋势。会计基础理论还反映出了其教育作用,会计基础理论通常可以对会计专业教育,会计专业课程教学过程中,使得受教育者能够清楚、全面、正确的对会计基础理论认识。另外会计基础理论还反映了促进作用,可以促进会计工作、会计研究以及会计科学性建设、教育发展。还可以促进会计学的突破性发展,通过对重大改革实施,可以促进经济社会的发展。
四、总结语
篇8
关键词:企业本质;循环型企业生态系统;企业生态系统健康状况;竞争优势
中图分类号:F271 文献标识码:A 文童编号:1003-3890(2011)03-0033-06
对企业本质的认识,是分析企业竞争优势的重要因素。企业本质理论经历了传统企业理论到企业生态系统理论的演替,透过其演替,人们对企业本质的认识发生了实质性的转变。同时,随着循环经济的兴起,探讨循环型企业生态系统的本质内涵、特征及其运行机制又成为研究循环经济视野下企业竞争优势理论不可缺失的内容。
一、企业本质理论的演替分析
(一)传统企业理论对企业本质的认识及其缺陷
1.传统企业理论对企业本质的认识。传统企业理论的基础是传统经济学。古典企业理论是从分工提高工作效率的角度看企业的。亚当・斯密(Adam。Smith)在其巨著《国民财富的性质和原因的研究》一书中认为,劳动分工是经济增长的基础和前提,并提出“市场范围限制劳动分工”的定理。在斯密看来,企业的边界受制于市场范围。新古典企业理论的基础是新古典微观经济学。由于新古典微观经济学利用最优决策理论进行了经济分析,它的假设是完全理性和利润最大化。在这种假设下,企业内部的运行被视为一个黑箱,企业唯一的功能是根据边际替代原则对生产要素进行最优组合,从而实现最大利润,必须按边际成本等于边际收益的原则进行单一产品的产量和价格决策。新古典企业理论存在一些缺陷,如:(1)它完全忽视了企业内部的组织结构,例如委托权的安排、激励和监督机制等。(2)新古典理论也没有成功解释为什么企业的平均成本曲线会上升。(3)新古典企业理论假设所有的企业都是同质的,在零交易费用的世界里,所有的信息都可以免费获取,而现实却与此假设相去甚远。
以熊彼特为代表的企业家理论,其主要代表人物包括奈特(Knight)、熊彼特(Jeseph A.Shumpeter)、柯兹纳(Israel Mirzner)和卡森(Mark Casson)等人的观点。他们共同的观点是,将企业看作是企业家的企业。熊彼特将企业看作是企业家创新(innovation)的机制。企业家的天职是创新,即引入一种新的生产函数,包括使用一种新的技术、发现一个新的市场、创造一种新的组织方式等。通过创办新企业这种非连续的创新活动,企业家在非均衡环境中获得了报酬――利润。熊彼特意义上的“企业家”(enter-preneur)实际上是一种“企业家才能”(enterpreneur-ship),不是一种职业、阶层或身份。熊彼特从创新的角度理解“企业家”这种特殊的人力资本,这对后人的启发是巨大的。
现代经济学的交易成本理论是对现代企业理论研究的开端。美国经济学家科斯(R・H・Coase)在1937年发表的《企业的本质》一文标志着现代企业理论的诞生。在该文中,科斯利用交易成本理论的概念解释了“企业为什么出现”这一被新古典经济学家所忽视的简单问题。科斯认为,市场和企业是两种不同的组织劳动分工的办法,二者具有互替性,企业的存在是由于它能节约市场的交易成本,所以交易成本的差别是企业出现的真正原因。但是,企业不能完全代替市场,也不能完全无限扩大,具体而言要由企业的内部行政管理费用与市场费用相比较来决定。
2.基于生态学看传统企业理论对企业本质认识的缺陷。传统企业理论受到传统经济学的影响,企业仅以追求自身利益最大化为终极目标,将企业看成是一个孤立的个体,不与外部环境、上下游企业相联系,忽视合作共存,在合作中获取竞争优势的可能性。这是一个竞争的时代,也是一个合作的时代,更是一个竞争与合作并存的时代,传统企业理论孤立地看待企业,在理论上表现出明显的缺陷,在企业实践中也不利于其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发展壮大。深究传统企业理论不足的原因,基于生态学理论视角分析,主要是传统企业理论遵循以下三个假设:
第一,目标假设:以利润为中心或利润最大化假设。基于“利润最大化”假设指导下企业强调的是“利润”与“竞争”。受此观念束缚,企业倾向于从自身利益出发来研究企业战略,将其竞争环境看成是市场或行业。企业缺乏生态系统意识,表现为狭隘竞争意识,以利润最大化为目标,无视明天的变化和未来发展,无视经济共同体的利益。
第二,企业组织边界假设:现代企业组织边界是以法定产权来界定,企业管理只能是在企业组织边界范围内进行,即管理专注于企业组织内部。传统企业边界正在消失,组织范围不断拓宽、企业内各部门、群体或团队间联结而成的组织,与由各独自运营的利益相关者群体和环境之间所构成的企业生态系统之间具有不同的性质与研究内涵。
第三,“人性”假设:传统经济学认为企业是经济人,企业则是基于“经济人”假设对企业进行管理,完全忽视自然的需要。圣洁认为,工业时代是反人性、反自然的,当今盛行的管理体系毁灭人类。因此,该假设必须得到提升。
(二)企业生态系统理论的兴起
仿生学(Bionics)是一门新兴的边缘学科,近年来,仿生化研究已经突破了生态学、解剖学、遗传学和工程技术学的局限,逐渐进入了社会科学领域,为解释社会科学和运行规律提供了系统的方法,企业仿生学研究已经成为经济学和管理学研究的热点之一。进入20世纪90年代以后,产生了企业生命周期理论、企业生命理论、企业生态系统理论等,这些理论被视为“管理学世界的发展方向”。企业生命理论认为企业存在与有机生命体相同的一系列特征和现象,如企业成长、企业有诞生与死亡、企业有自觉能力并能对环境做出适当反应等;企业生命周期理论的核心观点就是企业与有机生命体一样,具有从生到死、由盛转衰的周期特征和过程。笔者认为,无论是传统的企业本质理论,还是企业生命理论、企业生命周期理论等,都是将企业视为单独的一个个体来进行研究,而企业生态系统理论则是真正将企业放置在一个大的生态系统内进行分析企业的本质特征的。
1935年英国生态学家坦斯列(A.G.Tansley)首先提出生态系统(ecosystem)的概念,把有机体与其生存的自然环境相互作用或潜在的相互作用视为一个动态的整体,即把生物与环境以及环境诸因素因子之间的相互联系、相互制约的关系作为一个系统加以研究,从而揭开了系统生态学的序幕。后来,美国生态学家奥德姆(E.P.Odum)给生态系统下了一个更完整的定义:生态系统是指生物群落与生存环境之间,以及生物群落内的生物之间密切联系、相互作用,通过物质交换、能量转化和信息传递,成为占据一定空间、具有一定结构、执行一定功
能的动态平衡整体。简言之,在一定空间内生物群落与非生物环境相互联系、相互作用构成的统一体就是生态系统。
当对企业进行生态学考察时,我们将发现企业像自然界中的生物一样生存在一个非常完整的生态系统之中,我们把这个系统称为“企业生态系统”。1993年美国著名战略学家James F.Moore在《哈佛商业评论》上首先提出“企业生态系统”的概念,以此来描述企业和个体所处的环境,并于1996年在其专著《竞争的衰亡》中给予了定义:企业生态系统是以组织和个体的相互作用为基础的经济联合体。在国内,陆玲较早地提出企业生态学理论,将企业生态学完整而准确地定义为“研究企业与其环境之间相互关系的学科”,提出“企业生态链”、“企业生态网”、“企业生态系统”以及“企业生态对策”等概念,并以生态观点进一步论述了企业管理学与企业生态学之间的关系。因此,所谓“企业生态系统”就是指由企业依赖生存、发展的所有利益相关者群体与外部环境所形成的一种复杂的生态系统㈣。
(三)传统企业理论与企业生态系统理论对企业本质认识的比较
1.企业生态系统的特征。企业生态系统的概念来源于自然生态系统,它既具有自然生态系统的一些共性,又具有其特殊性的一面。企业生态系统与自然生态相比较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的特征:
第一,企业生态系统是人工行为建立的一个经济―社会一自然相耦合的复合系统,具有目的性。人工系统的行为不是完全自然化的,企业生态系统是通过人对社会经济活动规律的认识,为了实现经济利益、社会效益、生态效益的优化目的而建立起来的。人工系统的行为不是完全自然化的。正是这种目的性决定了企业生态系统内部的组织结构以及企业种群、企业个体的管理方式与管理方法。
第二,企业生态系统的边界相对模糊。企业生态系统没有明显的组织边界,并且系统构成也不受地域与行业的限制,其组织边界相对模糊。这是因为企业生态系统包含各行业子系统、消费者子系统、环境子系统等;企业之间可以建立联盟,企业上下游可以构成企业生态链,相同性质的企业可以构成行业群落,同一地域的所有企业构成企业群落,企业群落与环境相互作用又可以构成区域企业生态系统,各个区域企业生态系统在其环境中相互作用又构成完整的企业生态系统;环境子系统又包含社会政治法律子系统、社会文化子系统等。
第三,企业生态系统具有自动调节功能,是一个自适应复杂系统。企业生态系统的结构与功能都有相对的稳定性,内部结构之间保持着一定的协调性与和谐度。当企业生态系统遇到外部因素适度范围的干扰时,系统内部能够相互调节以保持系统原有的相对稳定状态。这些调节作用包括企业种群、企业群落的数量与密度以及企业为了适应环境的变化对自身作出相应的调整等。并且企业与生物一样都能对环境产生反作用,并能够改造环境,但企业对其生态环境的反作用要强烈得多。企业生态系统具有创新改造环境的能力,企业是具有有限理性的,决策也会出现失误;企业也会追求自身利益的最大化,表现出一种机会主义行为,资源的有限性和企业追求自身利益的最大化决定了企业的竞争性。
第四,企业生态系统是一个开放、动态的系统。企业生态系统中的任何一个企业都需要与外界进行物质、能量、信息交换,都得进行新陈代谢,表现为开放性;在企业生态系统中,企业发展过程中的优胜劣汰,竞争激烈,但是企业之间更有相互协同、合作以求共同发展,体现为合作,竞争与合作并存。正是由于这种企业之间的竞争与合作,才不断地推进企业生态系统的进化。因此,企业生态系统不是静态不变的,随着社会环境、自然环境的改变,由于企业之间的竞争与合作,企业生态系统自然会不断地演化、动态发展。
2.企业生态系统理论对企业本质的认识。企业生态系统理论与传统企业理论相比较,企业生态系统理论在传统企业理论基础上对企业本质的认识有一定程度的创新与提高。具体表现如下几个方面:
第一,系统观。传统企业理论将企业视为一个孤立的个体,不考虑企业与环境的相互影响因素;而企业生态系统从系统观、生态学的视角来研究企业,既将消费者、供应商、投资者、市场中介看成是企业生态系统的主要组成要素,又考虑系统外部环境因素,如自然生态环境、政治环境、经济环境、科学技术发展状况、人力资源状况和文化背景等,体现了系统观的思想。
第二,企业目标的实现方式。传统企业理论认为企业追求的目标是利润最大化,而实现这一目标的手段就是靠“竞争”,以“竞争”作为制定企业战略的依据;企业生态系统理论,既强调企业之间的竞争,又突出以合作方式来实现其竞争优势,优势的实现是以对方的存在并与之合作为基础而体现出来的,这本身就是生态学共生共存的思想。
第三,企业目标的多元化。传统企业理论对企业目标的认识就是以追求单一的利润为目标,而企业生态系统理论则认为系统内的企业既要考虑自身的利益,同时又要顾及系统整体的优化,因为一个健康运行的企业生态系统能给企业带来自身无法单独实现的竞争优势。
第四,企业的组织边界不局限于企业法定产权。传统企业理论的企业边界清晰,以其法定产权来界定;而企业生态系统理论认为企业没有明显的边界,边界相对模糊,因为企业生态系统是人们根据研究社会经济活动规律的需要而建立起来的人工系统,如县域企业经济体、工业园区等,但是人们可以视所要研究问题的需要人为主观地划定企业的边界。
第五,企业“人性”假设也不全是“经济人”一面。传统企业理论以“理性经济人”为假定前提;而企业生态系统理论对企业人性的认识不再仅局限于“理性经济人”假设,具有“生态经济人”属性,即企业人性既不是纯粹的“经济人”,也不应是完全的“生态人”,在生态规律与经济规律支配下,既有经济利益的驱动,又有生态友好的表现。传统企业理论与企业生态系统理论对企业本质认识的比较如表1所示。
二、循环型企业生态系统的基本特征以及健康状态评价
企业生态系统只是将企业与环境联系起来作为一个系统来分析企业,但企业生态系统并非遵循循环经济的原则而进行生产经营。正如上文所述,我们把由企业依赖生存、发展的所有利益相关者群体与外部环境所形成的一种复杂的生态系统称为一般企业生态系统;而把遵循循环经济原则,基于循环经济的企业生态系统称为循环型企业生态系统。
(一)循环型企业生态系统的特征
循环型企业生态系统与一般企业生态系统相比较,除了具有一般的企业生态系统的共性外,还具有以下四个方面的特征,具体如下:
1.在循环经济理论指导下建立的人工系统。一般认为,企业生态系统是一个人工系统,并非建立在以循环经济理论指导下而构建的一个复合系统,一般企业生态系统是在传统经济学与生态学理论指导下建立的;循环型企业生态系统是以循环经济理论为指导,实现资源的循环利用和体现企业与整个
系统的竞争力的提升。
2.具有顾客价值与生态价值相统一的特性。顾客价值(customer's value)是由于供应商以一定的方式参与到顾客的生产经营活动过程中而能够为其顾客带来的利益,即指顾客通过购买商品所得到的收益和顾客花费的代价(购买成本和购后成本)的差额,企业对顾客价值的考察可以从潜在顾客价值、知觉价值、实际实现的顾客价值等层面进行。而生态价值(ecological value)是指哲学上“价值一般”的特殊体现,包括人类主体在对生态环境客体满足其需要和发展过程中的经济判断,人类在处理与生态环境主客体关系上的伦理判断,以及自然生态系统作为独立于人类主体而独立存在的系统功能判断。生态价值的表现形式包括生态的经济价值、生态的伦理价值和生态的功能价值三个方面。通过循环型企业生态系统的运作,既要实现顾客价值的最大化,又要遵循循环经济的“3R”准则,达到资源的综合循环利用,节约资源,减少废弃物的排放,减轻对生态环境破坏的目的,以实现生态系统的生态价值功能,促使其在顾客价值功能与生态价值功能的和谐统一。
3.蕴含企业社会责任的特性。企业社会责任是指企业除了追求股东利润外,还应充分考虑企业行为影响社会、员工等相关者的利益,充分考虑对自然环境的影响等。循环型企业生态系统蕴含企业社会责任主要体现在以下两个方面:一是系统内部的企业按照循环经济的要求来组织管理企业以实现对资源的充分利用减少对生态环境的破坏;二是企业追求的不仅仅是自身利益的最大化,而是谋求企业利益、社会效益和生态环境的优化。
4.“经济生态人”的人性假定。循环型企业生态系统是依据循环经济理论建立起来的,所以其人性的假设既要符合经济学理论要求的“理性经济人”,又要满足生态学理论的要求,体现其“理性生态人”的一面。在循环型企业生态系统的生产消费活动中,既要追求自身利益、寻求福利的改善,又要体现节约资源、对环境友好的特征。故而,笔者认为,依据循环经济理论建立的循环型企业生态系统,既不是完全意义上的“理性经济人”,也不可能是纯粹意义上的“理性生态人”,笔者可以将其概括为“经济生态人”。
(二)循环型企业生态系统健康状况评价
1.循环型企业生态系统健康状况的内涵。生态系统健康是20世纪80年代国际学术界提出的一个新概念,其定义在学术界尚未形成共识,国际生态系统健康学会将“生态系统健康”定义为“研究生态系统管理的预防性的、诊断的和预兆的特征,以及生态系统健康与人类健康之间关系的一门系统的科学”。Costanza等从生态系统自身出发,认为生态系统健康具有以下特征:第一,自组织和平衡能力;第二,没有疾病;第三,具有多样性或复杂性;第四,具有相对稳定性和可恢复能力;第五,有活力或增长的空间;第六,系统要素间保持平衡。
生态工业园区企业生态系统是一个复杂的生命有机体,既具有生态、服务功能,又具有自我维持和调控功能。我们可以通过生态工业园区企业生态系统的环境适应能力、恢复能力、协调能力、信息共享和创新能力等五个方面来分析和衡量其健康状况。健康的生态工业园区企业生态系统应该是系统结构合理,具有良好的环境适应能力、恢复能力、协调能力、信息共享和创新能力,能为顾客提品与服务,并能使顾客价值最大化,能有效地实现服务功能的系统。生态工业园区企业生态系统健康状况的基本属性间的相互关系如图1所示。
2.循环型企业生态系统健康状况评价指标体系构建原则。循环型企业生态系统健康状况的评价指标体系的设计,应该根据某些原则而建立起来,并且能反映循环型企业生态系统健康状况的指标集合,以使循环型企业生态系统的评价建立在科学、可操作性的基础上,而不应该是一些指标的简单堆积和随意组合。具体应遵循以下基本原则:
第一,科学性原则。循环型企业生态系统评价指标的设计应以生态学、经济学、管理学、数学、系统科学以及其他相关学科的有关理论为基础,以使其指标能够反映生态规律和管理规律,并将其作为评价的基础。
第二,系统性原则。循环型企业生态系统是一项系统工程,是集经济、社会、生态于一体的复合系统,因此,在指标设计中,应该具有系统性,应在各子系统不同层次上采用不同的指标。
第三,可操作性原则。评价指标应尽量量化,特别是对于定性指标,应采用一定的量化手段与方法,使其可测、可对比,达到可以操作的目的。
第四,简明完备性原则。所选指标应尽量简单明了,在相对完备的前提下,指标尽量压缩,以便于操作。
3.循环型企业生态系统健康状况的评价指标体系。循环型企业生态系统健康与否的核心体现在系统内企业的适应能力、恢复能力、协调能力、信息共享能力及创新能力。根据循环型企业生态系统健康的基本内涵和指标体系原则,可选取相互独立且反映循环型企业生态系统的结构属性。循环型企业生态系统健康状况的评价指标体系见表2。
三、提升企业竞争优势的对策思考
(一)培育企业生态文化
文化从本质上讲是一种价值观,所谓企业文化就是企业全体员工共同认可的基本价值理念。企业文化具有三个方面的特征:一是价值性,它是企业文化的核心,是全体员工共同认可的行为准则;二是独特性,企业文化是企业长期积累、演进的,具有企业自身独特的个性化体现,也是不可轻易被别人复制的独特资源;三是延伸性,企业文化是无形资源,它能介入企业管理各项活动中去,对企业的生产经营活动产生重大影响。一般认为,企业文化具有凝聚作用、导向作用、激励作用与约束作用。随着生态环境问题日益突出,人们对企业文化的认识也不断深入,并将企业文化分解为生产性企业文化与生态性企业文化,前者是为企业生产经营服务的,以追求社会经济效益最大化而忽视对生态环境的破坏的价值理念;后者是为保持生态环境服务的,追求社会经济与自然环境和谐统一的价值理念。
企业应当大力加强企业生态文化建设,树立企业生态价值观,将生态文化融入企业文化,使全体员工逐渐树立起生态环境价值观理念。只有企业具有良好的企业生态文化,才可能将企业战略转移到采用循环经济模式来发展经济,才可能将这一理念融入到企业的各个管理环节中去。因此,笔者认为企业生态文化培育是企业获取竞争优势的核心。
(二)选择与优化企业生态系统
企业竞争优势属于企业战略管理的范畴,企业战略是能对企业带来深远、方向性、全局性影响的决策集合体。企业如何选择自己要进入的企业生态系统,是进入一般企业生态系统还是进入循环型企业生态系统,这是一个企业战略问题。一般认为,在市场开放条件下,各个企业生态系统是相互联系、相互影响、相互制约的,企业的竞争优势依赖于所在的企业生态系统。在以上分析中,笔者从对竞争与合作模型的分析也说明了企业依存于企业生态系统,企业竞争优势依赖于所在企业生态系统的合作上,通过合作实现各自的竞争优势。企业决定进入了一个企业生态系统后,由于环境的不确定性、激烈竞争的市场以及消费者爱好的动态性,都决定了需要对企业生态系统进行动态管理,达到优化各要素的目的,使企业生态系统始终保持健康运行状况。因此,进入生态系统的选择及其优化是企业获取竞争优势的关键因素。对企业生态系统健康状况承担主要责任的应该是生态系统内的一家或几家核心企业,这些核心企业一定要定期或不定期地对企业生态系统的运行情况进行评估分析、创新,以适应环境不确定性的客观现实。分析的重点是对企业生态系统的适应能力、恢复能力、协调能力、信息共享能力以及创新能力即对系统依赖性、整合性进行评估,其分析框架如图2所示。
(三)提升企业管理创新与技术创新能力
篇9
在现实生活中,很少有投资者会将所有的投资集中在一只股票上,基于此,马科维茨(H·Markowitz)教授于1938年提出了投资组合的概念,建立了现代证券组合理论,以统计学上的均值和方差等概念来衡量组合的收益和风险,给出了投资者如何根据自己的风险承受能力建立自己的最优组合以最大化其投资收益,并将风险分解为系统和非系统风险,从而,指导投资者最优化其投资行为。此后,其学生威廉·夏普(M·Sharpe)、林特纳(Lintner)等为强化该理论的应用,将其注意力从马科维茨的微观研究转向整个市场,将其复杂形态简化为以市场指数为基础的单因素关系,并发现在均衡市场条件下资本资产的收益与风险遵循线性关系,即著名的以均值--方差模型为前提的资本资产定价模型(CAPM)。然而,由于CAPM所要求的前提过于严格限制了其应用,许多经济学家试图研究在一定弱化条件下的定价理论,他们是迈耶斯(Mayers,1972)的存在大量非市场化资产的投资定价理论、罗斯(Ross)的套利定价理论(APT)以及布里登(Breeden)资产收益率与平均消费增长率的线性关系模型(CCAPM)等等为数众多的数量化投资模型,为市场投资行为选择提供了一定决策依据。
Roberts和Osbome在对股票市场价格的长期研究后,发现市场价格遵循“随机漫步”或“随机游动”的规律,由此,以Fama教授为代表的经济学家提出了有效市场理论,认为投资者对市场信息会作出合理的反应,将市场信息与股票价格相结合。进入1980年代,在探寻一般均衡定价模型进展不大的情况下,将定价理论的研究方向转向注重市场信息的考察。经过实证检验,邦德特和塞勒(BondtandTheler1985)发现股市存在投资者有时对某些消息反应过度(overreact),而杰格蒂什(Jegadeesh1990)、莱曼(Lehmann1990)等则发现了股价短期滞后反应现象,由此,杰格蒂什和迪特曼(Titman1993)认为投资者对有关公司长远发展的消息往往有过度的反应,而对只影响短期收益的消息则反应不足,关于这一点仍然存在着争论,尽管如此,信息与股价之间应存在着某种关系得到了经济学家们的认同,并且,弗伦奇和罗尔(Roll)的实证研究证明了股价波动幅度与可获得信息量之间存在着良好的正相关关系。
然而,这些定价理论在现代经济金融学家的推动下得到巨大发展的同时也遇到了严峻的挑战,这种挑战表明了“对(股票、债券等)金融资产价格变动缺乏有效的解释手段反映了我们科学体系的不成熟”,面对这一现实,金融学家们开始尝试利用非线性方法与混沌思想来理解股票市场行为,甚至采用具有黑盒子性质的定价核概念、半自回归方法和半非参数估计以及近年兴起的系统仿真等新方法,试图解释信息对投资行为的影响,这些研究方法将成为股票定价理论的新兴的令人激动的发展领域。
但是,这些模型的应用都需要较为高深的专业知识和庞大的数据系统,而且,所需数据要求有较长的时间跨度,以满足“大数定理”的要求,这些对于新兴市场和广大的普通投资者来讲,难为其用,而且,市场价格的变化往往与股票“内在价值”并不一致,因此,寻找一种既简便又能适应市场基本状况的定价方法就自然成为了我们的追求。这里,我们希望借用20世纪80年代兴起的灰色系统理论,探索一套简便易用的股票投资价值预测模型,以期能为投资者的决策行为提供一定的指导作用。
2.股票投资价值灰色系统模型
灰色系统理论(GreySystemTheory)的创立源于20世纪80年代。邓聚龙教授在1981年上海中-美控制系统学术会议上所作的“含未知数系统的控制问题”的学术报告中首次使用了“灰色系统”一词。1982年,邓聚龙发表了“参数不完全系统的最小信息正定”、“灰色系统的控制问题”等系列论文,奠定了灰色系统理论的基础。他的论文在国际上引起了高度的重视,美国哈佛大学教授、《系统与控制通信》杂志主编布罗克特(Brockett)给予灰色系统理论高度评价,因而,众多的中青年学者加入到灰色系统理论的研究行列,积极探索灰色系统理论及其应用研究。
事实上,灰色系统的概念是由英国科学家艾什比(W·R·Ashby)所提出的“黑箱”(BlackBox)概念发展演进而来,是自动控制和运筹学相结合的产物。艾什比利用黑箱来描述那些内部结构、特性、参数全部未知而只能从对象外部和对象运动的困果关系及输出输入关系来研究的一类事物。邓聚龙系统理论则主张从事物内部,从系统内部结构及参数去研究系统,以消除“黑箱”理论从外部研究事物而使已知信息不能充分发挥作用的弊端,因而,被认为是比“黑箱”理论更为准确的系统研究方法。所谓灰色系统是指部分信息已知而部分信息未知的系统,灰色系统理论所要考察和研究的是对信息不完备的系统,通过已知信息来研究和预测未知领域从而达到了解整个系统的目的。灰色系统理论与概率论、模糊数学一起并称为研究不确定性系统的三种常用方法,具有能够利用“少数据”建模寻求现实规律的良好特性,克服了数据不足或系统周期短的矛盾。
目前,灰色系统理论得到了极为广泛的应用,不仅成功地应用于工程控制、经济管理、社会系统、生态系统等领域,而且在复杂多变的农业系统,如在水利、气象、生物防治、农机决策、农业规划、农业经济等方面也取得了可喜的成就。灰色系统理论在管理学、决策学、战略学、预测学、未来学、生命科学等领域展示了极为广泛的应用前景。
那么,灰色系统是否能够在股票市场价格走势方面发挥作用呢?以及怎样发挥作用?这是本文要探索的问题。
勿容质疑,股票价格的“内在价值”的研究为我们认识股票价格提供了重要途径,然而,其运用受相关专门知识的约束,同时,也受人们对公司未来现金流的预期是否合理与准确的影响,那么,股票价格偏离其“内在价值”的纠正,必然需要一定的学习过程,并付出相应的代价即“学习成本”。如果将市场有效性与信息定价机制相结合,将对股票市场的定价机制有一个全新的认识。在股票价格与其“内在价值”的关系上,人们发现股票价格不仅反映其内在价值的信息,而且反映了市场交易者的“噪声”(Black,1986),因而,股票价格的偏离不会总回到其“内在价值”。这样,我们根据这些所知信息还是难以预测或把握市场价格走势,从而经常出现投资者对信息的过度反应或反应不足的现象。
我国股票市场有“政策市”、“消息市”之称,应该说这是效率市场的应有状况,令人遗憾的是,许多学者的研究表明,我国股市的股票价格对其反应“内在价值”的信息未能作出充分的反应,因而,认为我国股市的这种反应机制是跛足的(包建祥,1999),“有关股票市场的政策法规报道”是对投资者最有价值的信息,对股价的影响也最大(茆诗松,1997。),而且存在着对信息的反应过度及反应不足(魏刚,1998;张人骥,1998。),呼吁建立完善的信息定价机制。应该说,我国股票市场经过近年的发展,市场的信息定价机制得到了一定程度的完善,市场对信息的敏感性有了实质的提高,对影响股票“内在价值”的信息,不论是系统信息还是非系统信息,股票价格均有相应的反应,因而,为通过市场价格的一定历史时期的反应判断市场价格的未来走势,提供了可能。
由于股票价格应该反应与其相关的市场信息,那么,信息在价格中的输入和传递就有其相应的轨迹和强度,这种轨迹和强度取决于该股票的价格对相关信息的反应机制和灵敏性,而对于不同的股票,价格反应信息的机制和灵敏性有着相当的不同,并随时间变化而变化,那么是什么原因造成这种差异,以及这种轨迹和强度大小是什么,难以准确把握,也就无法准确地把握和股票“内在价值”,在新兴市场中,这种状况尤甚。
但是,我们也注意到,在新兴市场中,作为绝大多数投资者来讲,他们难以称得上真正意义上的投资者,更像是通常的“投机者”,即以市场交易差价获取利益,并不是以获取公司分红或股利为目的,因而,对这些投资者来讲,公司股票的“内在价值”是多少似乎显得那么重要了,他们最为关心的应该是股票市场价格的近期走势如何,以判断价差的大小,从而决定该股票是否值得买卖,因此,交易过程中并不需要知道公司股票“内在价值”。由此可知,股票价格的市场表现的趋势判断就显得非常有意义了。
由于股票价格是相关信息的综合反应,所有的相关信息的传导机制和灵敏度都得到了相应的反应。虽然,我们并不知道这种传导的方式和灵敏度是什么,但是,我们仍然可以利用适当方法通过信息在价格中的历史反应来判断价格的未来行动方向或状态,从而寻求信息在股票市场价格中的反应机制,这是因为历史行为反应至少部分反应了价格行为固有规律,并反应了价格对新信息的反应能力,这种反应能力决定了价格的进一步发展的方向。我们认为,灰色系统理论的建立为测定和反应这种传导机制和灵敏度提供了一种较好的方法。
我们知道,灰色系统是通过对原始数据的收集与整理来寻求其发展变化的规律,这是因为,客观系统所表现出来的现象尽管纷繁复杂,但其发展变化有着自己的客观逻辑规律,是系统整体各功能间的协调统一,因此,如何通过散乱的数据系列去寻找其内在的发展规律就显得特别重要。灰色系统理论认为,一切灰色序列都能通过某种生成弱化其随机性而呈现本来的规律,也就是通过灰色数据序列建立系统反应模型,并通过该模型预测系统的可能变化状态。
灰色系统理论认为微分方程能较准确地反应事件的客观规律,即对于时间为t的状态变量,通过方程就能够基本反映事件的变化规律,那么,假定某股票价格的状态初始序列为,通过灰色一阶累加生成序列和弱化关系式(k=1,2,…,n),我们就可以得到该股票价格的时间状态的灰色微分方程为,系数a就是股票价格对信息的敏感性,是股票价格状态对信息反应系统变化内在规律的指标,在灰色系统里被称为“系统发展系数”,而(k=1,2,…)就是该股票在未来k+1时间的市场价格。
根据灰色系统理论,要把握市场价格走势和发展方向,并不需要知道是什么信息或多少信息影响其价格的变化以及如何影响,诸如宏观经济因素的变动、公司基本面的变化、市场参与人数的增减等等因素分别对价格影响及其方式或者是这些因素的综合影响,我们所需要的只是新信息的加入会使原有的趋势得以改变,新信息的不断加入是市场价格不断变化的驱动力,而新信息的影响并不是在瞬间完成的,而是需要一定的时间进行消化在市场价格中逐步体现,这就是通常意义的历史信息的记忆功能,这种记忆能力对于市场价格走势的驱动力具有一定的“惯性”作用,通过判断这种驱动力(系统发展系数)的发展变化来预测未来价格走势正是灰系统理论所要解决的问题。
3.灰色系统模型的应用实例
3.1时间转折预测
这里,我们以上海综合指数的日收盘指数为标准,以2000年1月10日1545.11点为起点,如果局部低点和高点之间相差200个点以上,认为市场指数出现了一次转折,将低点-高点的变化看作一个阶段,因而,我们选择各阶段的局部最高点和最低点,并选择相临的指数相差200点以上的点,计算其距离起点的月份数,以构造指数走势的量化分析,具体数据见表1。根据灰色微分方程可以得到指数转折点的时间方程为:,其中k=1,2,…。
根据这个模型可以对指数转折情况进行预测,计算结果和模拟误差状况见表2,由表可以看出,该模型对指数转折时间点预测的残差平方和0.54,模型预测平均相对误差为2.6%,小误差概率几近为1,因此,平均预测精度为97.4%,预测精度为二级,说明该方法基本可用于市场综合走势转折时间的初步预测。由此转折预测方程,我们可得到后一阶段的5个预测值为:19.4、23.3、27.9、33.6和40.3。第一个预测值19.3表明下一转折点在从2000年1月起的第19个月左右,即约在2001年7月会出现一次重大转折,再经过约4个月的调整后将又会有一次较大的转折,即预计在2001年11月份可有一次200点以上的变化。
表1时间序列表
3.2上海综合指数的预测
2001年来,上海综合指数收盘指数从1月2日的2103点降至10月22日的1520点,跌幅近30%,如以当年最高点2245点计,跌幅更深,因此,我们应用灰色系统模型对股票指数变化状况进行预测,以期能更好地开展投资决策和最大限度地降低风险。根据灰色微分方程建立上海综合指数走势预测模型,为此,我们以上海综合指数的实际周收盘数为基础,以2001年8月10日周收盘价1955.04点为数据系列的起点,得到指数走势的预测方程:,其中,k=1,2,…。根据这个模型对指数的预测,结果和误差状况见表3,由表可以看出,该模型对指数序列模拟的残差平方和为1259.90,模拟的平均相对误差为0.79%,因此,平均预测精度为99.21%,最大预测误差为1.20%,小误差概率近似为1。从模型本身来看,应该说对上证综合指数的预测精度基本能达到要求。
3.3新陈代谢模型与事后检验
事后检验是根据模型预测值与市场实际表现进行比较而得到的,根据该指数走势预测模型,我们可以得到未来4周的收盘指数分别为1768.66、1741.12、1714.00和1687.31,总体是一个下降的趋势,上海综合指数的实际值1807.02、1764.87、1691.33和1572.45,实际误差分别为2.12%、1.34%、-1.34%和-7.30%,表明有较为理想的预测效果。但实际结果也表明,利用某一数据系列对走势或时间转折进行长期的预测,随着时间的推移,由于新信息的作用没有得到体现,历史信息影响程度的有限性,即价格对信息的记忆与预见能力是有限的,也就是说,信息对系统的影响会随着时间的流逝而逐渐减弱,误差将会越来越大因此,我们采用新陈代谢GM模型对2001年8月17日开始的上证综合指数趋势进行模拟,即利用最新的数据替换最旧的数据以最大限度地体现新信息对市场走势的影响,计算的结果列于表4,结果表明,模型预测的最小预测误差为-0.03%,最大预测误差是7.73%。在趋势判断上,预测趋势与市场实际表现有着较为一致的变化。从其模拟散点图看,预测值与市场实际表现有着极为吻合的效果。
表4新陈代谢GM模拟结果与后验表
后验相对误差图
4.小结
通过以上分析可以发现,灰色投资价值模型的预测是短期的,一般地讲,对3个以上时间跨度后的预测误差较大,因此,需要利用新陈代谢模型进行重新估计,旧有的信息对系统的发展发挥持续的影响,而新信息的作用效果未能得到充分的反映,这就决定了仅根据原有信息进行的预测会比较大地偏离实际运动轨迹,从而失去了模型预测的意义。因此,在实际的应用过程中,我们应在模型中不断补充新的信息,去掉那些对于预测的作用日益减小的旧数据,以反映新的信息对系统发展的影响特征。事实上,对于绝大部分系统来讲,系统对信息的记忆功能是极为有限的,旧的信息对系统发展的作用将随着时间的推移而不断减小,因而,在应用该模型进行预测时,不断更新数据系列将是十分重要。
我们也注意到,预测值相较于实际值似乎有一个单位时间的延迟,这种延迟表明该预测模型有一个“追涨”、“杀跌”的特性,这进一步说明了该模型的短期预测特性,这是可能因为,该模型的预测结果放大了旧信息对系统的影响程度,从而使预测结果产生一定程度的偏离,特别是在市场出现“暴涨”或“暴跌”的情况下,该模型的预测误差相对较大。尽管该方法在一定程度上对于短期的走势判断有着良好的效果,但我们认为,为避免“追涨”、“杀跌”的作用所导致的重大趋势延迟影响,将市场变化的时间转折周期预测结合使用是一个可行的选择,并适当加以调整,以避免或减少在对市场宏观走势重大变化的判断中犯致命错误。基于此,我们正努力寻求新的算法和预测趋势与市场重大变化的实际关系,以期消除预测判断上的失误。在应用GM模型进行系统预测时,所应用的数据系列要求具有一定的光滑度,对那些具有剧烈跳跃性质的数据系列的系统,其预测效果不是十分理想,研究表明,系统本身的发展系数过大(大于1.5)时,用这种方法模拟的精确度不到50%,因此,对于价格变化较为频繁且有较大波动幅度的个股,这个方法对于指导其投资决策的意义会有所限制,我们正在进一步的研究之中。
参考文献
1.包建祥,《对股票市场信息定价机制的重新诠释》,《证券市场导报》,1999年第四期
2.邓聚龙,《灰色系统(社会·经济)》,国防工业出版社,1983
3.李庆扬,王能超,易大义,《数值分析》,华中理工大学出版社,1989
4.李祚泳,灰色系统理论和应用的最新进展,《大自然探索》,1992,(1)
5.茆诗松等,《政策、扩容、消息对上海股市的影响》,《中国证券市场实证分析》,学林出版社,1997
6.汤敏,茅于轼主编,《现代经济学前沿专题》,第一集
7.魏刚,《我国上市公司股利分配的实证研究》,《经济研究》,1998年第六期
8.约翰·伊特韦尔等编,《新帕尔格雷夫经济学大辞典》,经济科学出版社,1992
9.张人骥,朱平方,王怀芳,《上海证券市场过度反应的实证研究》,《经济研究》,1998年第5期
10.Ball,R.,1995,TheoryofStockMarketEfficiency:AccomplishmentsandLimitations,JournalofAppliedCorporateFinance,Spring
11.Black,F.,1995,Noise,TheJournalofFinance,Vol.XII.No.3
12.Elton,LeonardJandGruber,MartinJ.,1991,ModernPortfolioTheoryAndInvestmentAnalysis,NewYorkUniversity,Fourthedition
13.Fama,E.F.,1973,EfficientCapitalMarkets:AReviewofTheoryandEmpiricalWork,JournalofFinance,May
14.Paltelis,A.D.,1997,StockReturnPredictabilityandtheRoleofMonetaryPolicy,
篇10
〔关键词〕高中生;心理健康;影响因素;生态系统理论
〔中图分类号〕G4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1-2684(2015)03-0004-03
一、前言
高中时期是学生生理心理发育的关键时期,也是心理冲突和情绪问题的高发阶段。高中生开始出现强烈的自我意识,但往往不能正确而全面地进行自我认识,尤其是当个人的愿望不能实现时,他们便更加容易丧失信心和斗志。并且由于长期不重视对自身意志的磨炼,高中生的“耐挫力”往往较差,因此这一时期又被称为“延缓偿付”期。既要承担起社会的责任,又必须完成自我同一性确立的发展,而且他们面临着来自家庭、学业、人际关系、青春期、升学择业等方面的压力,同时其心理发育远远落后于生理发育,成熟与幼稚、独立与依赖、自觉与盲动等诸多矛盾并存。高中生的这些压力和身心特点使其更易产生各种各样的心理和行为问题。
从生态学的观点来看,个体是在真实的环境中成长起来的,其身心发展要受到各种因素的影响,而这些因素彼此之间又相互联系,是一个完整的体系。本文试图从生态系统理论的角度出发,探讨高中生心理健康的影响因素。
二、生态系统理论的基本内容
生态系统理论最早由美国心理学家布朗芬布伦纳(Urie Bronfenbrenner)于1977年提出,随后在他的经典著作《人类发展的生态学》中完整地阐述了这一理论趋向。他将人类发展生态学(The Ecology of Human Development)定义为:研究一个积极主动并不断成长的人类个体和最近情境(即发展的个体所生活的环境)的变化的性质之间的相互适应,并且这个适应过程受到了不同环境间的影响,也受到了包含这些不同环境的更大的情境的
影响。
布朗芬布伦纳提出的生态系统理论把正在成长中的个体看成是受他周围环境多种水平影响的复杂关系系统。这一概念扩展了人们对环境的认识,把环境看成是互相联系的从内向外的多层次的结构系统,每一层环境与人的关系都是双向和交互的,都对心理发展有重要作用。生态系统理论把环境分为四个层次:微观系统、中介系统、外层系统、宏观系统。微观系统指“发展着的人具有特定物理和物质特征的情境中所体验到的活动、角色和人际关系的一种样式”(如家庭、学校等);中介系统指“由发展的人积极参与的两个或多个情境之间的相互关系”(如家庭和学校之间的相互关系);外层系统指“发展的并没有参与的、但又影响或受其中所发生的一切影响的一个或多个环境”(如父母的经济收入);宏观系统指“各种较低的生态系统在整个文化或者亚文化水平上存在的内容上和形式上的一致性,以及与此相联系并成为其基础的信念系统或意识形态”。这些层次相互交织在一起,构成一个同心圆,前者逐个地包含在后者之中,又受到后者的制约。同时各个系统之间也会相互影响和作用。
生态系统理论认为,环境不是以统一的方式影响人们的静止的力量,而是动态的、不断变化的,是一个“动力变化的系统”。随着时间的不断流逝,人的生态系统也在不断变化。个体的发展既不是被动地受环境的影响,也不是单独取决于个人的内部力量。人既是环境的产物又是环境的创造者。
三、生态系统理论下的高中生心理健康影响因素
个体是在与其社会环境频繁的交流和互动过程中实现其心理的发展的,家庭、学校和社会文化构成了影响高中生心理健康发展的主要环境变量。
(一)微观系统(micro-system)
微观系统处于环境的最内层,是个人体验和接触的真实的环境,对青少年影响也是最长远的。微观系统主要包括家庭、学校等。
1.家庭
家庭是个体社会化的起点,不仅在个体和社会性发展中起着重要作用,对高中生心理健康的发展也具有深远的影响。大量研究表明,父母的教养方式、期望与关注、家庭氛围均与高中生的心理健康发展密切相关。
教养方式反映了亲子交往的实质,大量研究表明,父母教养方式对高中生心理健康发展起着重要作用。一般来说,心理状况良好的高中生的父母相对于一般父母在教养方式上更倾向于民主、宽容而非专断,他们更注重培养高中生的社会内部特征,而不是外部特征。
父母期望产生的作用机制与罗森塔尔效应相类似。当父母的关注与期望符合高中生的发展实际且有恰当的教养行为相辅时,个体就能够得到充分的发展。只有敢想、敢做、敢说,高中生才能全面健康成长。
家庭气氛是由家庭成员共同创造的一种无形的人际关系和心理氛围。有研究表明,关系和睦、气氛融洽、提倡民主平等的家庭,高中生多表现出自信、注意力集中、思维敏捷、性格直爽、温和且独立性强;相反,如果家庭气氛紧张、父母专制,高中生则多表现得自卑、孤僻、冷漠。由此可以看出,和睦、融洽、民主的家庭氛围更有利于高中生心理的健康发展。
2.学校
儿童从六七岁开始进入学校接受有目的、有系统、有组织的正规教育。在长期受教育过程中,教师、同伴、学校环境会对其产生或好或坏的影响。如果说家庭是高中生心理健康发展的土壤,那么学校则是雨露和阳光,学校在系统全面培养和促进高中生心理健康方面起着重要的作用。
学校对于高中生心理健康发展的影响主要表现在评价标准、培养模式以及教师的作用三个方面。在我国,学习成绩一直是考核和评价学生的核心标准。然而,这种考核评价标准,却成为了正处于成长黄金时期的高中生心理健康发展的严重阻碍。教师是教学的主体和学校评价标准的执行者,他们对于高中生心理健康的发展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教师的教学风格、管理模式以及创造性等都会影响到高中生的心理健康。
3.同伴群体
同伴群体是由年龄相仿的高中生组成的非正式组织,同伴群体拥有共同的行动目标和行为准则,它在为高中生提供情感与社会支持的同时,又有限制与约束其行为和观念的作用。
良好的同伴群体可以促进高中生的心理健康。良好的同伴关系可以满足个体归属与爱的需要,为个体提供学习他人的机会。同伴群体也是个体特殊的信息渠道和参考框架,既可以为个体提供关于自我的信息,又可以为个体提供比较的对象。
不良的同伴群体关系会阻碍高中生心理健康的发展。由于同伴群体具有行为与目标一致性的特点,在一些不良的群体中,由于群体的压力,个体为了与群体保持一致,往往会随大流,出现一些不良行为,这对于高中生的心理健康发展是非常不利的。
(二)中介系统(meso-system)
中介系统是环境的第二层次,指微系统之间的联系及相互影响,如学校和家庭对于高中生教育的一致性程度等。布朗芬布伦纳认为,如果微观系统之间有较强的相互支持性,个体的发展可能实现最优化,相反,如果系统间联系并不积极则会产生消极后果。
著名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说过:“教育的效果取决于学校和家庭影响的一致性。如果没有这种一致性,那么学校的教学和教育的过程就会像纸做的房子一样倒塌下来。”
家庭和学校是高中生生活学习的主要场所,是高中生发展中影响最大、最直接的微观环境,作为高中生最早接触的社会文化环境,对高中生心理健康的发展所起的作用是其他因素所不可比拟的。但是,学校和家庭都只是独立的微观系统,两者需要内部水平之间的交互作用以及与外部系统之间的相互联系。家庭教育的对象是子女,人数较少;且教育者即父母或长辈,具有相对一贯性;而学校教育是由专门的教师、以班级授课的形式、针对许多学生所进行的教育,具有阶段性。由此可见,学校教育与家庭教育在很多方面都具有互补性。家庭和学校这两个重要且相互影响的生态系统,能够凭借各自的优势,给个体高中生心理健康发展提供多方面的有利资源。
(三)外层系统(exo-system)
外层系统指个体未直接参与,但却能够对其微系统产生影响的系统。对个体而言,外层系统指个体生活的社会环境,如邻里社区、父母的职业和工作单位、亲戚朋友等。
1.社会教育
如果说学校教育是高中生心理健康发展的内在环境,那么社会教育就是高中生心理健康发展的外部环境。社会教育是学校教育与社区、家庭相结合而产生的一种教育形式,是学校教育的重要补充。社会教育的形式灵活多样,少年宫、科学馆、博物馆等都可以作为社会教育的机构或形式。教育内容上,社会教育涉及的知识比较全面,而且可以根据自己的需要自由选择。
2.大众传媒
以网络、电视、平面媒体等形式出现的大众传媒,其对信息传播具有开放性、自主性和娱乐性等特征。大众传媒突破了传统的教师说教的封闭式教育,促进了个体对社会最新动态的认知,为高中生心理健康发展提供了新的信息来源。但是,任何事情都有两面性,一些不健康、消极甚至错误的信息被传入,由于高中生对信息的辨别能力较弱,从而导致其对这些信息缺乏抵抗力,对其心理的健康发展便会产生消极影响。另外,随着个体对于大众传媒的依赖不断加强,人与人之间的沟通与交流变得越来越少,使得个体无法对信息进行正确的判断,干扰了高中生心理的健康发展。
(四)宏观系统(macro-system)
宏观系统位于环境的最外层,包含广泛的文化与次文化环境。作为社会中的个体,人类从一出生便被置于既定的社会文化环境之中,社会文化环境构成了个体发展生态环境中的宏观系统,它不仅直接作用于个体心理的发展,而且能够通过影响个体生态环境中的外层系统、中间系统和微观系统而间接地对个体的发展产生影响。
1.文化传统与风俗习惯
文化传统是指贯穿于民族和国家各个历史阶段的各类文化的核心精神。传统是历史又是现实,它是历史在现实中的沉积,它以一种强大力量作用于现实和未来,现实的教育受到传统文化的影响,传统文化通过教育影响着青年一代的心理健康。在科技和经济高速度发展的今天,社会的发展急需创新,解放思想,开拓创新成为时代的主题。
2.价值观念
一般来说,个体的价值观念一旦形成,就具有相对的独立性和稳定性,而这种独立性和稳定性在很大程度上影响着个体的认知。当人们在思考某一问题时,已经形成的价值观念会影响其思考问题的方式以及对于问题的评价,从而形成特定的思想观念。不合时宜的价值观念可能会抑制高中生的心理健康发展;相反,先进的、正确的观念则有助于高中生心理的健康发展。
四、结论
综上所述,高中生心理健康发展不是其单独个体的行为,而是受到多层系统的影响,每个系统都直接或间接地与其他系统及个体互动,并以复杂的方式影响着个体高中生心理的健康发展。
布朗芬布伦纳的生态系统理论将环境看作一个不断变化发展的动态过程,从而突破了以往研究中对环境限定的局限性。虽然它有不完善的一面,但对个体高中生心理健康发展的环境影响提供了与众不同和全面的解释,值得我们进一步研究。
参考文献:
[1]张文新,谷传华,沈德立.高中生心理健康发展心理学[M].合肥:安徽教育出版社,2004.
[2]兰文杰,唐青桃. 20世纪80年代以来发展心理学生态化研究进展[J].贵州师范大学学报,2009,4:140-144.
[3]刘杰,梦会敏.关于布朗芬布伦纳发展心理学生态系统理论[J].中国健康心理学杂志,2009,2:250-252.
[4]桑标,席居哲.家庭生态系统对儿童心理健康发展影响机制的研究[J].心理发展与教育,2005,1:85-86.
[5]徐燕.浅谈家庭教养方式、家庭氛围对青少年成长的影响[J].综合管理,2009,(6).
[6]黄慧. 个人、家庭、社区资源的整合与运用――问题儿童综合服务接入策略的探索[D].厦门:厦门大学,2007.
[7]方艳娇,苏丽丽.青少年学生的同伴群体交往及其影响[J].沈阳教育学院学报,2010,3:38-40.
[8]裴帅.大众传媒与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研究[J].高教研究,2013,1:240-241.
[9]张胜芳,王作军.论高中生心理健康开发的社会文化环境[J].石油大学学报,2003,3:51-5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