气候变化的含义范文

时间:2024-01-09 17:33:54

导语:如何才能写好一篇气候变化的含义,这就需要搜集整理更多的资料和文献,欢迎阅读由公务员之家整理的十篇范文,供你借鉴。

气候变化的含义

篇1

关键词 适应;增量型;发展型;手段;经济分析

中图分类号 X22;F061.3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2-2104(2010)10-0001-05 doi:10.3969/j.issn.1002-2104.2010.10.001

气候变化风险对中国提出了严峻的挑战,适应成为一种必须的选择。然而,中国目前在适应气候变化的理论框架、分析方法、适应政策的规划与实施等方面还处于前期探索阶段。为此,我们针对中国适应气候变化的现状、问题和基本需求,提出了中国适应气候变化的分析框架,指出需要明确发展型和增量型两类适应挑战,以及工程型、技术型和制度型三种适应手段。适应气候变化,需要有针对性的政策选择和经济分析。本文在方法论上,结合典型适应问题进行了讨论,提出了适应气候变化的基本框架、分析方法与政策建议。

1 适应气候变化的理论分析构架

适应是自然或人类系统在实际或预期的气候演变刺激下作出的一种调整反应[1]。适应有三个主要目的,一是增强适应能力,二是减小脆弱性,三是开发潜在的发展机会。适应的短期目标是减小气候风险,增强适应能力,长期目标应当与可持续发展相一致[2]。可见,适应与可持续发展密不可分。社会经济的脆弱性不仅来自气候变化的挑战,还取决于发展的现状和路径。可持续发展可以降低脆弱性,适应政策只有在可持续发展的框架下实施才能取得成功。然而,目前一些文献中将适应气候变化与发展混为一谈,使适应气候变化的概念泛化,无所不包,但多有牵强之嫌。显然,适应气候变化的分析,必须要有一个明确的概念界定,使得分析得以深入,政策含义得以明确。在此,我们提出,适应气候变化涵盖增量型适应和发展型适应两大类别,严格意义上的适应主要针对增量部分。从适应手段看,主要有工程性、技术性和制度性适应三种。对某一特定适应活动,可能需要两种或三种手段。

增量型适应是在系统现有基础上考虑新增风险所需的增量投入。由于气候变化,使得风险增大,原有的设施或投入不足以抵抗气候变化所引起的灾害频次和强度,因而需要额外的投入来化解。这种适应所针对的是发展需求基本得到满足,仅仅需要应对新增的气候风险所需的适应活动。例如,在发达国家或发达地区,抵御极端自然灾害的基础设施如堤防、泄洪抗旱设施已经基本建成,但这些设施没有考虑气候变化所引发的新的风险。例如海平面升高20 cm,现有的堤防需要加高加固。这时需要额外的新增投入,以弥补原来基础设施设计的不足部分,称之为增量的适应投入。

但是,对于发展中国家和欠发达地区,在多数情况下,抵御气候风险的基础设施远不完善。例如防洪抗旱的工程设施尚未建立,耐旱新品种尚未选育,茅草房根本不能抵抗台风。此时的适应气候变化,需要抵御极端气候时间的硬件设施,新品种的研发,高品质房屋建筑。即使没有气候变化,由于自然气候存在变异,经济发展也必然会有这些工程和技术的投入。但由于发展阶段滞后、发展能力低下,这些投入并没有到位。此时的适应气候变化变成一个发展问题,需要考虑正常的发展需求和新增的气候风险,不可能也不应该将二者分开考虑。例如在海平面升高20 cm的情况下新建的海堤,需要一次性设计、一次性投入。此时的适应,便是一种发展型适应,即:由于发展水平滞后,使得系统应对常规风险的能力和投入不足,因而在适应行动中需要协同考虑发展需求及应对新增的气候风险。

通过适应投入的成本和效益分析,可以解释增量型适应与发展型适应的不同(见表1)。假设系统面临常规风险与气候变化风险,在基准情景下,发达地区能够充分应对常规气候风险,而欠发达地区由于发展水平的限制,应对常规风险的投入不足。在气候变化情景下,发达地区所需的只是应对新增气候风险的增量适应投入,而欠发达地区需要协同考虑新增风险,并弥补欠缺的常规风险投入。上述分析表明了发展水平不足导致的“适应赤字(Adaptation Deficit)”[3],也从一个侧面说明了为什么适应气候变化被认为是发达国家给发展中国家带来的一种额外的发展成本[4]。

中国作为快速城市化工业化阶段的发展中国家,地区间存在着较大的发展水平差距,这导致中国既面临着巨大的发展型适应需求,也存在相当的增量型适应需求。对于沿海发达地区,经济财富总量很大,基础设施较为完善,但是日益增加的气候风险使得这些发达地区和城市的脆弱性显著提升,因此有必要增强其增量型的适应活动,如加固现有的基础设施如水库大坝等。对于发达地区而言,许多适应具有增量特性。但对于欠发达地区,需要依靠政府财政投入推动发展型适应,包括:修建海防堤坝,增加水利设施投入,加强气象监测台站覆盖面,加强交通、能源等基础设施建设力度,推动政策保险,加强脆弱群体的社会保障覆盖面等等。

适应气候变化是一项复杂系统的工程。一般而言,适应的方法有工程性适应、技术性适应和制度性适应。在不同的气候风险区和不同的部门与产业,可以根据适应需求选择不同的适应手段。

(1)工程性适应是指采用工程建设措施,增加社会经济系统在物质资本方面的适应能力,包括修建水利设施,环境基础设施,跨流域调水工程,疫病监测网点,气象监测台站等。

(2)技术性适应是指通过科学研究、技术创新等手段,增强适应能力,例如开展气候风险评估研究,研发农作物新品种,开发生态系统适应技术,疾控防控技术,风险监测预警信息技术等。

(3)制度性适应是指通过政策、立法、行政、财政税收、监督管理等制度化建设,促进相关领域增强适应气候变化的能力,例如,借助在碳税、碳汇林业、流域生态补偿、气候保险、社会保障、教育培训、科普宣传等领域的政策激励措施,为增强适应能力提供制度保障。

2 适应气候变化的经济分析

适应气候变化是一项长期的行动。适应政策和行动需要综合考虑气候风险、社会经济条件及地区发展规划等多项内容。世界资源研究所开发的“国家适应能力框架(NAC)”,提出适应行动应当注意以下原则:在能力建设的过程中推进适应行动,采用边干边学的方法,平等透明的决策参与过程,考虑国情因地制宜,及灵活的适应选择[5]。经济合作组织在2009年新的适应政策指南中提出了适应的四个基本步骤:①界定当前及未来面临的气候风险及脆弱性;②甄别各种可能的适应对策;③评估并选择可行的适应措施;④评估“成功”的适应行动[6]。上述步骤中都需要对适应问题进行社会经济分析。

界定气候风险及脆弱性的方式之一,就是估算气候风险的经济成本。针对不同领域的气候风险,可以有多种不同的损失评估方法。从经济学的角度来看,主要是自下而上的微观分析方法和自上而下的宏观分析方法[7]。微观分析方法是从行业、部门、个体出发,通过经验数据和统计方法推断气候风险给某一区域特定行业或人群带来的经济损失,例如实地调研方法、计量经济学方法、环境价值评价方法等。宏观分析方法则是借助宏观层面的数据和信息揭示气候风险与经济影响之间的内在关联,例如可计算的一般均衡分析模型(CGE),投入产出方法、线性规划方法等。

基于对气候变化事实的不同认定,适应可分为“无悔(No regrets) 或微悔(Less regrets)” 的适应行动与“有气候变化依据(climate justified)”的适应行动[6]。事实上,发展型适应中包含很多旨在增进适应能力的无悔措施,例如,减小贫困、降低空气污染、减低生物多样性损失、水资源保护、增进公共卫生体系建设等政策措施,即使过高估计了气候风险,也是社会经济发展过程中所不可或缺的投入。增量型适应则需要基于对未来气候变化的科学认定,根据社会经济发展的不同情景,制定有针对性的适应对策,例如根据海平面上升幅度的预测,增加海塘堤坝的高度,迁移淹没地带的居住人口,改变受威胁地区的土地利用方式等。

适应措施的选择需要进行成本-效益分析(Cost Benefit Analysis)或成本-有效性分析(Cost Effectiveness Analysis)[8]。成本-效益分析是指通过估算某一特定适应投资的各种经济成本及非经济成本,并与不采取适应措施的结果进行比较,如果净收益大于0,则该适应措施是符合成本效益的,可以实施,反之则不可。成本-有效性分析是指面对多样化的适应政策选项时,判断某一适应措施是否能够更有效地减小脆弱性。有效的适应措施必须具备一定的灵活性,即在气候变化情景和社会经济条件发生变化时,也能够实现预计的适应目标。同时,适应措施的协同效应(Cobenefit Effect)也很重要,例如植树造林既可以涵养水源,净化空气,还可以发展林副产业增加居民收入。此外,符合成本效益的适应措施,还需要具备一定的现实可行性,包括实施这些措施是否具备相应的政策、立法、制度环境,现实的技术条件是否满足,是否契合该地区的决策者的需要,是否具有现实紧迫性等等。[KG)]

尽管适应行动不可能消弭所有的风险损失,但是通过采取有计划的适应行动可以避免许多风险损失[9]。图1表明了气候风险损失将随着适应投资的不断增加而逐渐下降的规律[8-10]。在实际的适应政策研究中,需要对具体的适应措施进行成本与效益分析,对于符合成本效益原则的适应措施可以积极实施。对于成本大于收益的适应投资,需要判断其是否具有潜在的协同效应或长远效益,例如促进减贫、可持续生计、生态保护等等。

总之,对适应气候变化行动的经济分析,需要在行业或项目水平上进行评估并选择适应性措施,分析适应性政策所需的成本及可能的效果,明确政策措施的组合与顺序,估算资金需要。以沿海地区为例,在进行成本收益分析时需要考虑这些地区的人口与经济总量,人居环境,生态支撑能力,同时关注包括台风、洪涝、海平面上升在内的多种气候变化效应的影响。分析措施包括保护性措施、适应性措施和有计划从沿海将某些社会、经济活动撤走所带来的成本-收益分析。例如,不能仅仅考虑台风、洪涝、海平面上升造成的直接经济影响(如房屋倒塌,人员伤亡,道路毁损,庄稼绝收等),还需要考虑灾害引发的一系列间接效应,包括灾后疫病流行,心理冲击,社会失稳,失业及物价上涨等的影响。此外,考虑到增量型和发展型的适应活动,其投融资主体和资金来源可能有所不同,例如,沿海基础设施投入往往来自国家公共支出,灾害保险、生态补偿则可以考虑引入市场资金机制。

3 适应气候变化的政策选择

联合国气候变化专家委员会(IPCC)指出,气候变化将使得越来越多的人口暴露于气候风险的威胁之下。巨大的发展赤字和新增的气候风险,使得发展中国家和地区面临着更加迫切的适应需求[11-12]。适应气候变化,无论是增量还是发展类型,无论采取工程、技术还是制度措施,都需要相应的适应政策和制度保障。根据IPCC提出的适应优先领域,结合《中国气候与环境演变》开展的科学评估[13],我们认为中国应该在以下领域着重推进适应政策:

3.1 农业适应能力建设

相对于城市地区,中国农村大部分地区存在着收入水平低、经济结构单一,水利、环境和公共卫生等相关的基础设施相对落后,社会保障覆盖面严重不足等问题。由于缺乏必要的资源保护自己,一旦发生台风、洪涝、干旱等极端气候事件,农作物和人员财产都会受到威胁,抵抗灾害的能力较弱。对此,首先,继续完善农业生产基础设施建设,利用财政转移支付、发展农村民间金融投资等方式,提高地方投资农田水利、灌溉设施、气象监测台站等基础设施的积极性,增强农业抵御气候风险的能力;其次,通过相关制度改革和政策措施调整农业生产结构,总结推广节水、防旱、防寒、抗虫虫害等具有适应性的农林畜牧业品种;第三,积极推进农业保险,探索农业政策保险与商业保险相结合的风险分担机制;第四,注重开发多种可持续生计产业,开发农村小额贷款,提高农村地区的经济能力,如能源林业、生物质能产业、农产品加工、生态旅游业等。

3.2 水资源管理与生态保护

气候变化将减少中国主要流域的径流量,加剧中国干旱地区的生态系统退化和土地荒漠化程度,直接威胁到水资源安全问题。中国已经开展了大规模的生态造林、退耕还林还草和节水灌溉等措施,需要进一步评估这些措施对干旱地区农村人群所带来的社会、经济影响以及生态影响,从而总结经验和教训,旨在发现和制定更多更有效的预防和应对措施。在水资源管理和生态保护领域,工程性适应措施包括河道疏浚、植树植草、采用生态系统方式保护湿地、净化水污染等。此外,制定科学合理的水费定价机制,开发节水产品,改善需求侧管理;以全国主要江河流域为主体,将水资源管理与区域经济发展、生态保护、可持续生计等内容结合起来,开展流域生态系统综合治理,积极推进流域生态补偿机制,拓宽适应资金渠道等,能够从制度环境上增强能力建设。

3.3 健康风险管理及城乡医保体制

气候变化需要建立疫病风险的预警和防控机制。气候变化导致的高温热浪、媒介传染病、灾后健康风险等问题,会诱发人群的某些疾病,导致发病率和死亡率增加,影响到城乡人居环境和健康安全,这对增加现有的疾病监控、预防和治疗体系的压力。中国的疾病防控体系同时存在着发展型适应与增量型适应的需求。以流行病防控为例,中国经过几十年的积累和建设,在登革热、疟疾等传染病高发区域已经具备了较好的监测和防控能力,但是面对未来潜在的疫病风险, 还需要进一步评估潜在的疫病风险并采取相应的适应对策。此外,有效的公共卫生体系除了建立疾病监测网点、增加卫生机构的人员和设备投入等“硬适应”措施之外,还应当包括相关的体制保障和政策设计等“软适应”措施。例如,由于农村地区公共卫生医疗机构和医疗人员不足,卫生条件差,居住环境恶劣,农村人口不仅生命健康受到危险,由于社会公共医疗资源分配不均、看病难等现象也进一步加剧了农村群体的生存压力。对此,需要从加强社会保障、改革现有公共医疗体系的角度制定政策,切实保障农村和偏远地区的卫生事业,切实提高这部分脆弱群体的适应能力。

3.4 沿海基础设施和人居环境建设

中国有70%以上的大城市、50%以上的人口分布在东部和沿海地区,在气候变化的影响下,沿海地区人居环境的脆弱性日益凸显。在过去50年,中国沿海海平面平均每年上升2.5 mm,速率高于全球平均值,对沿海地区人口的生产生活造成极大的负面影响,如海水倒灌,农田盐碱化、甚至出现沿海防护堤坝坍塌的危险。同时,东部沿海地区还遭受到台风、洪涝等气象灾害的频繁袭击。经济合作组织(OECD)的一项研究表明,如果对全球暴露于洪水风险中的沿海城市按照社会资产总量排序,中国的广州、上海、天津、香港、宁波、青岛等城市均位列风险最大的前20个城市之中[14]。在沿海地区,适应性措施可以采取各种广泛形式。工程型措施包括构建海堤、防洪措施、加固建筑物以及转移人员财产等;技术性手段如水资源管理模式的改进、改变沿海地区农业和渔业的生产方式(例如推广抗洪水、抗盐碱的作物),采用新型的透水地面材料等;制度性内容涉及建筑标准、立法、税收补贴、财产保险、社会保障体系建设等。此外,还需要研究海平面上升带来的人口迁移和城市规划问题,探讨公共设施的预防成本以及提升政府风险管理能力的具体措施等。

4 结论与讨论

适应气候变化的确很宽泛,以至于现有多数文献将所有与气候或气象相关的问题皆纳入适应气候变化的范畴。这一思路有其操作简化的优点,但在概念上背离了气候变化的事实。因此,本研究在分析框架上明确区分增量型和发展型适应,有助于厘清气候变化的责任、资金来源、适应主体等基本问题。不仅如此,本文还对适应手段进行了分类,涵盖工程性、技术性和制度性适应三大类别。这样,我们在讨论时应行动时,就可以避免空泛,将适应气候变化落在实处。

在分析框架得以明确的基础上,政策选择和经济分析就可以有针对性进入实际操作阶段。本文在政策层面和经济考察中,选取了一些典型个案加以概念解析,从而说明,在明确的概念构架下,适应行动需要政策引导与保障。但是,本文没有在案例水平,进行具体的量化成本收益分析,需要在今后的研究中,通过实证性的案例解析,检验这一分析框架的有效性。

参考文献(References)

[1]McCarthy J J, Canziani O F, et al. Climate Change 2001: Impacts, Adaptation & Vulnerability. Contribution of Working Group II to the Third Assessment Report of the Intergovernmental Panel on Climate Change (IPCC)[M]. Cambridge: 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 2001.

[2]Center for European Policy Studies.Adaptation to Climate Change: Why Is It Needed and How can It be Implemented?[EB/OL].CEPS policy brief, 2008:161.ceps.eu

[3]Sergio Margulis,et al. The Costs to Developing Countries of Adapting to C limate Change New Methods and Estimates,(R).siteresources.省略,2010.

[4]UNEP, SEI, IISD.Negotiating Adaptation: International Issues of Equity and Finance[R].Copenhagen Discussion Series, 2009:3.

[5]World Resources Institute.The National Adaptive Capacity Framework: Key Institutional Functions for a Changing Climate[EB/OL]. pilot draft,2009. 省略

[6]OECD. Integrating Climate Change Adaptation into Development Cooperat ion: Policy Guidance[M].OECD publishing,2009.

[7]Nunes PA L D , Ding H. Climate change, Ecosystem Services and Biodiversity Loss: An Economic Assessment[EB/OL].Policy Briefs of FEEM: 2009.“feem.it/getpage.aspx?id=2066&sez=Publications&padre=72

[8]Pearce D W, Cline W R , Achanta A N,et al.The Social Costs of CC: Greenhose Damage and the Benefits of Control[A]. In: Bruce J P, Yi H,Haites E F. Intergovernmental Panel on Climate Change. Working Group III. Climate Change 1995: Economic and Social Dimensions of Climate Change[C].Press Syndicate of University of Cambridge,1996.

[9]Fussel H M, Klein R J T.Climate Change Vulnerability Assessments: An Evolution of Conceptual Thinking[J]. Climatic Change, 2006, 75:301-329.

[10]Tol R S J. Estimates of the Damage Costs of Climate Change[J].Environmental and Resource Economics, 2002, 21: 47-73.

[11]Parry M L ,O F Canziani,J PPalutikof ,et al. Climate Change 2007: Impacts, Adaptation and Vulnerability[R]. Cambridge: 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2008.

[12]Parry M L ,O F Canziani,J PPalutikof ,et al. Contribution of Working Group II to the Fourth Assessment Report of the Intergovernmental Panel on Climate Change[R]. Cambridge: 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2008.

篇2

关键词:气候变化;粮食生产;影响与适应;敏感性;脆弱性;暴露度;恢复力

中图分类号 X196;F062.2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2-2104(2014)05-0025-06

一般认为,敏感性是指气候变化对系统的正负两方面影响程度,影响可以是直接的,也可以是间接的;脆弱性是指系统易于遭受气候变化(包括与气候变率和长期气候变化有关的极端事件)不利影响的程度及其恢复能力,它随着系统所受到的气候变化的特征、幅度、快慢以及系统的敏感性和适应能力而改变,是系统对气候变化的敏感性和适应能力的综合体现[1]。粮食生产系统对气候变化的敏感性即粮食种植制度和布局、产量和品质等对气候情景的响应程度。在相同的气候情境下,响应的程度越大则敏感性越高。粮食生产系统对气候变化的脆弱性是指粮食生产容易受到气候变化的不利影响,且无法应付不利影响的程度水平,关注的是可能受到威胁和侵害的结果而非原因。由于中国幅员辽阔,气候差异显著,粮食生产系统对气候变化敏感性区域特征复杂而明显[2]。

需要特别注意的是,农业种植和养殖在长期栽培和驯化过程中对气候变化的适应能力远远低于野生动植物,农作物和家畜家禽对气候要素变化更为敏感[3]。IPCC 第五次评估报告不仅进一步明确了人类活动对气候变化的影响,也更清晰地表述了气候变化对经济社会发展的影响[1]。种植业是气候变化最敏感的领域之一,气候变化引起了作物生育期、耕作制度等的改变,灾害发生频率和强度更加严重,给全球粮食生产系统和粮食安全带来风险和压力。保证农业可持续发展和粮食安全是应对气候变化的重要目标之一。

1 粮食生产系统对气候变化的响应

大量观测资料及研究成果表明,气候变化已经对作物生长发育、种植制度和产量品质都产生了不同程度的影响,利弊并存,但负面影响更多[4-6]。区域变暖延长了作物适宜生长季,温度升高加快了作物发育速度, 缩短了实际生育期,大部分作物表现为全生育期缩短[6-7]。30%的农业气象站点观测到整个生育期(播种到成熟)和营养生长阶段(播种到抽穗)呈缩短趋势,水稻的移栽、抽穗和成熟期总体提前,随着温度升高,许多作物的种植界线向高纬度和高海拔移动[8-10]

作物产量已经对气候变化显示出较强的响应。1980年代以来的气候变暖对东北地区粮食总产增加有明显的促进作用,但是对华北、西北和西南地区的粮食总产增加有一定抑制作用 [11-12]。由于生长季内积温增加,促进了作物产量提高[12]。1951-2002年间全国粮食总产量每10年大约增长3.2×105 t,其中小麦、玉米表现出对气候变化的响应更显著[13-14]。但是雨养农业比灌溉农业更易于遭受极端事件的影响,并且水分供应难于与热量资源匹配,限制了增产潜力的实现[7]。气候变化通过生物胁迫和非生物胁迫,给作物品质带来一定的负面影响,包括改变碳含量和养分摄入量。CO2浓度增高,谷物蛋白质含量呈下降趋势,其中小麦、水稻等降低10%-14%,大豆降低1-5%。与氮含量相同,矿物质含量也有相应程度的降低。极端气温和CO2的协同增加了水稻垩白度,降低水稻加工品质[14-15]。

气象灾害与病虫害也呈现出新的变化。全国每年由于气象灾害造成的农业直接经济损失达1 000 多亿元,约占国民生产总值的 3%-6%[16]。影响中国农业经济的最为严重的是干旱,其次是涝渍。2000-2007年间,每年干旱和洪涝的共同作用会使收获产量损失相当于5万hm2的播种面积。气候变暖对越冬病虫害有利,病虫害侵扰的耕种面积大约由1970年的100万hm2增加到2005年的345万hm2,每年因病虫害造成的粮食减产幅度约占同期粮食产量的9%[5,15]。

2 粮食生产系统对气候变化的敏感性分析

2.1 作物布局与生长季

气候变暖将延长作物的适宜生长季,缩短作物的实际生育期。如果气温增高l℃,水稻生育期日数平均缩短7-8 d,冬小麦平均缩短17 d左右,玉米平均缩短7 d左右,但地区之间存在差异。如果气温增高2℃,水稻生育期日数平均缩短 14-15 d,小麦平均缩短 34 d[16-17]。随气温升高,主要作物品种布局也将发生变化。比较耐高温的水稻品种将在南方占主导地位,还将逐渐向北方稻区发展;华北强冬性冬小麦品种,将被半冬性或弱春性的冬小麦品种取代;东北地区玉米的早熟品种逐渐被中、晚熟品种取代[3]。气候变化将使西北地区复种指数继续增加,复种作物适宜区海拔高度将升高 200 m 左右,复种面积将扩大 4-5 倍[18]。到2050年作物三熟制的北界北移500 km,从长江流域移至黄河流域,目前大部分两熟制地区将被三熟制地区所取代,而两熟制地区将北移至目前一熟制地区的中部[9,19]。在仅考虑热量条件的基础上,假设品种和生产水平不变,2050年一熟制区的面积将由现在的 62.3%缩小到 39.2%,三熟制区的面积将由目前的 13.5%扩大到 35.9%,二熟制区的面积基本保持不变 [19]。

2.2 作物产量与品质

作物产量和品质是反映粮食生产系统质量的核心指标。虽然气候对作物产量的影响存在不确定性,但可以肯定的是,气候变化影响作物产量稳定的风险在增加,并且随着时间的推移,这种威胁将继续扩大[15]。产量对气候变化的敏感性分析依据方式、情景和作物等的不同而不同。王馥棠在三种平衡GCM模式(GFDL, MPI和UKMO-H)产生的2050年气候变化情景的基础上,利用改进的三种作物模型(ORIZA1水稻模型,CERES-wheat和CERES-maize模型) 模拟出了作物产量的变化范围[19](见表1)。除春玉米存在轻微增产的可能,其他作物均呈现不同幅度的减产,雨养春小麦下降幅度最大,对气候变化的敏感性最强。

温度升高及昼夜温差缩小不利于作物品质形成,大气中CO2 浓度增高也对品质造成负面影响。二者的交互作用对不同作物品质的影响尽管不同,但负面影响居多,并直接影响营养品质。比如大气中CO2浓度增加,冬小麦、水稻和玉米品质均有所下降[22-23]。CO2浓度倍增环境下,冬小麦籽粒粗淀粉含量增加2.2%,而蛋白质和赖氨酸含量却分别下降12.8%和4%;玉米籽粒氨基酸、直链淀粉、粗蛋白、粗纤维和总糖含量均呈下降趋势;大豆籽粒粗蛋白含量下降0.83%。在温度和CO2浓度均增加的环境中水稻籽粒蛋白含量降低,高CO2浓度使稻米的垩白率、垩白度极显著提高,整精米率极显著下降,蛋白质和氨基酸含量明显下降[24-25]。

2.3 极端天气事件和病虫草害

未来北方大部分地区将持续暖干化,短期内干旱强化的趋势不会根本缓解。亚热带地区将面临高温、热害和伏旱的不利影响。同时极端天气事件出现的频率将有所增加。CO2的影响不仅与C3、C4类型有关,还与作物品种有关。同样在CO2 浓度增高200 ppm试验中,不同品种水稻产量增加幅度在3%-36% 之间[25]。FACE研究还表明,CO2的影响还因温度、水分和养分供应情况的不同而不同。大气中CO2与O3、温度、土壤水分、光照等环境因子的协同影响也非常重要,作物的病虫害地理范围将向高纬度地区延伸,病虫害发生频度和危害程度将更为频繁和严重[26-27],温度升高还将造成杂草蔓延[15]。在气候变化的大背景下,气象灾害和病虫害现象的加剧,增加了粮食生产系统对气候变化的脆弱性,导致了粮食生产系统的不稳定性增加,同时需要增加杀虫剂的使用,提高了粮食生产的经济成本和环境成本[15]。

3 粮食生产系统对气候变化的脆弱性和风险分析

脆弱性指系统易于遭受气候变化不利影响的程度及其恢复能力,是敏感性和适应能力的综合体现。讨论脆弱性至少需要关注四个方面,即敏感性、暴露度、恢复力和适应。敏感性多是系统本身特性所决定的,与恢复力含义相近,但恢复力强调影响后的反应;暴露度既涉及系统本身也与外界因素相关;适应能力则更强调外界干预。

由于中国气候类型多样,农业具有较强的区域性特征,与自然生态、地理环境密切相关,对气候变化的反应不同,但均表现出较强的敏感性[28-29]。农业生产系统具有相当高的复杂性,对环境要求表现在综合性和系统性上。比如东北地区并不是单单因为热量资源的改善,就可以带来作物产量的明显增加。其中水分供应以及水热匹配至关重要,只用综合条件满足需求,才可以实现最大产量潜力[7]。一般而言雨养农业的暴露度明显高于灌溉农业,中国目前灌溉农业约占三分之一,大部处于雨养阶段,这也是受干旱、洪涝等极端事件影响损失严重的主要原因[30-31]。总体上粮食生产系统对温度、降水等指标的均态变化响应幅度较小,适应能力较强;但是对极端事件的响应和适应程度不一样,事实上也非常复杂[32]。未来粮食生产系统的脆弱性主要是面对极端事件的影响,特别是在减小暴露度和提高适应能力两个方面。减小暴露度的压力也越来越大,不仅源于保证耕地面积数量的需要,还由于提高耕地质量的需要。所以适应能力建设需要不断完善,不断加强,对气候变化而言,粮食生产系统的适应能力建设没有完成时,只有进行时。

受到气候变化特别是极端事件冲击之后,系统本身的承受力、抵抗力以及应急措施是恢复力的直接表现。目前大多作物生产的恢复力不强,既与作物生产系统内部要素有关,也与人为调控能力有关。作物生产上可以从作物品种本身和环境条件两方面着手加以改进,把作物抗逆性选择、田间管理措施改进包括到应急对策中,也是提高适应能力的措施和手段。

4 降低粮食生产系统对气候变化脆弱性的建议

4.1 加强对敏感性的评估能力建设

科学准确地评价粮食生产系统对气候变化的敏感性是有效应对气候变化的前提条件,对于制定合理有效的应对策略具有重要意义。IPCC第四次评估报告以来,敏感性和脆弱性问题越来越引起广泛关注,尝试利用指标、模拟等不同方法和手段开展研究,或者利用农业统计产量定量反应 [29-32]。然而,目前还没有统一的研究方法和指标对敏感性和脆弱性进行评估。一方面由于粮食生产系统的复杂性,另一方面气候变化又是渐进的,而其引发和强化了的极端事件又缺乏内在的规律性,气候情景以及社会经济情景存在不确定性,加之研究方法和手段还不够完善,案例研究和评价模式都不够充分。因此,要完善和改进各类评估指标体系和模型,创新和发展评估方法和工具,结合实地观测和案例研究,科学评估气候变化的影响与敏感性,识别和降低研究中的不确定性。开展作物品种抗逆性、生长发育、光合效率、产品形成与品质特性,作物种植制度和布局,农业灾害、病虫害等科学问题研究,提高人类对气候系统及其变化的认识,提高气候变化影响及相应领域敏感性的认识。

4.2 加强粮食生产系统适应能力

对于粮食生产系统而言,加强适应能力建设是紧迫的、急需的要求,是减小脆弱性的有效措施。适应能力的增强,客观上减小了农业系统的暴露度,增加其恢复力。适应可以在多个层面上进行[33]:一是对已有的农田基础设施进行改造,增强对气象灾害的防御能力;加强对天气气候及农业灾害的监测、预测和响应能力建设,做好防范措施, 最大限度降低自然灾害和气象灾害的脆弱性[34]。二是通过调整农业生产结构,有计划地选用抗旱涝、抗高低温和抗病虫害等抗逆品种和新品种。充分利用气候变化带来的热量资源增加、复种指数增加等优势,避免干旱、高温热害等气候变化带来的不利因素,进而改进作物布局,科学合理确定种植制度。对于原有种植作物,也要针对气候变暖现象,适当调整播种期。三是发展节水农业,加强推广旱作农业技术。改造老化农业灌排工程设施,采用新的排灌措施,灌溉系统和方式,推行畦灌、喷灌、滴灌和管道灌等灌溉技术,高效利用灌溉水。四是综合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加强粮食生产系统和其它系统及领域的交互影响的辨析与识别,开展农业及相关科学问题的试验研究,进一步开展粮食生产系统与气候变化有关的影响和适应研究,包括各生产要素以及加工、分配、零售和消费模式等非生产但同样重要要素的气候影响和适应[7]。

4.3 加强自然和社会系统体系和功能建设

粮食生产是第一产业,与社会经济系统关系密切,更与自然生态系统紧密相连。自然生态环境的改善有利于粮食生产条件的改善,从而降低粮食生产系统对气候变化的暴露度,增强恢复力,有利于粮食生产系统的可持续发展[35]。一是加强粮食生产高新技术和适用技术的推广,加快科技创新和技术引进步伐,在单一技术发展的同时,建立和完善适应技术体系的集成创新机制[34],使适应气候变化不同主体的资源、技术、能力等得到优化配置,使各种单项和分散的相关技术成果得到集成,降低农业对气候变化的脆弱性。二是通过立法、行政、财政税收等方式,积极推进农业保险,探索农业政策保险与商业保险相结合的风险分担机制,加大社会宣传和领导,采取政策激励措施等,创造良好的社会保障机制和反馈机制[33]。三是通过调整经济结构、提高能源效率、开发利用水电和其他可再生能源、大力开展植树造林等措施,减少粮食生产系统温室气体排放源,增加粮食生产系统固碳减排能力,提高其碳汇库容潜力,维护良好的生态环境。在应对病虫害和杂草害时,充分考虑生态、环境的保护和维护,使用高效低毒无污染的新型农药,开展生物防治,发挥自然天敌对病虫害的调控作用。

参考文献(References)

[1]

IPCC. Summary for Policymakers of Climate Change 2013: The Physical ScienceBasis, Contribution of Working Group Ⅰ to the Fouth Assessment Report of the Intergovernmental Panel on Climate Change[M]. Cambridge: 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 2013.

[2]刘彦随,刘玉,郭丽英.气候变化对中国农业生产的影响及应对策略[J].中国生态农业学报,2010,18(4):905-910.[Liu Yansui,Liu Yu,Guo Liying.The Impact of Climate Change on Agricultural Production and Coping Strategies in China[J].Chinese Journal of EcoAgriculture,2010,18(4):905-910.]

[3]第二次气候变化国家评估报告编委会:第二次气候变化国家评估报告[R].北京:中国科学出版社,2011.[Compilation Committee of the Second National Assessment Report on Climate Change. The Second National Assessment Report on Climate Change[R].Beijing:Science Press,2011.]

[4]Piao S L,Ciais P,Huang Y,et al.The Impact of Climate Change on Water Resources and Agriculture in China[J].Nature,2010,467(7311):43-51.

[5]吕军,孙嗣,陈丁江.气候变化对我国农业旱涝灾害的影响[J].农业环境科学学报,2011,30(9):1713-1719.[Lv Jun,Sun Siyang,Chen Dingjiang. The Impact of Climate Change on Agricultural Drought and Flood Disasters in China[J].Journal of Agro-Environment Science,2011,30(9):1713-1719.]

[6]王鹤龄,王润元,赵鸿,等.中国西北冬小麦和棉花生长对气候变暖的响应[J].干旱地区农业研究,2009,(1):258-264.[Wang Heling,Wang Runyuan,Zhao Hong,et al. The Respons to Climate Change on Winter Wheat and Cotton Growth in Northwest of China[J].Agricultural Research in the Dry Areas,2009,(1):258-264.]

[7]谢立勇,李艳,林淼.东北地区农业及环境对气候变化的响应与应对措施[J].中国生态农业学报, 2011,19(1):197-201.[Xie Liyong,Li Yan,Lin Miao.Response and Adaptation to Climate Change of Agriculture and Environment in Northeast China[J].Chinese Journal of EcoAgriculture, 2011,19(1):197-201.]

[8]云雅如,方修琦,王丽岩,等.我国作物种植界线对气候变暖的适应性响应[J].作物杂志,2007,(3): 20-23.[Yun Yaru,Fang Xiuqi,Wang Liyan,et al.Adaptive Response on the Limits of Cropping System to Climate Warmer[J].Crops,2007,(3):20-23.]

[9]杨晓光,刘志娟,陈阜,等.全球气候变暖对中国种植制度可能影响:Ⅵ.未来气候变化对中国种植制度北界的可能影响[J].中国农业科学,2011,44(8):1562-1570.[Yang Xiaoguang,Liu Zhijuan,Chen Fu,et al.The Possible Effects of Global Warming on Cropping Systems in China VI.Possible Effects of Future Climate Change on Northern Limits of Cropping System in China[J].Scientia Agricultura Sinica,2011,44(8):1562-1570.]

[10]贾建英,郭建平.东北地区近46年玉米气候资源变化研究[J].中国农业气象,2009,30(3):302-307. [Jia Jianying,Guo Jianping.Research of Corn Climate Resources Change During the Past 46 Years in Northeast[J].Chinese Journal of Agrometeorology,2009,30(3):302-307.]

[11]Liu Y, Wang E, Yang X, et al. Contributions of Climatic and Crop Varietal Changes to Crop Production in the North China Plain Since 1980s[J]. Global Change Biology,2009,16(8):1-13.

[12]方修琦,王媛,徐锬,等.近20年气候变暖对黑龙江省水稻增产的贡献[J].地理学报,2004,59(6): 820-828.[Fang Xiuqi,Wang Yuan,Xu Tan,et al.Contribution of Climate Warming to Rice Yield in Heilongjiang Province[J].Acta Geographica Sinica,2004,59(6):820-828.]

[13]Wang J X,Robert M,Ariel D,et al.The Impact of Climate Change on China’s Agriculture[J].Agric Econ,2009,40(3):323-337.

[14]Tao F,Yokozawa M,Liu J,et al.Climatecrop Yield Relationships at Provincial Scales in China and the Impact of Recent Climate Trends[J].Climate Research,2008,38(1):83-94.

[15]丁永健,穆穆,林而达.中国气候与环境演变:影响与脆弱性[M].北京:气象出版社,2012:288-303.[Ding Yongjian,Mu Mu,Lin Erda.China Climate and Environmental Change: Impact and Vulnerability[M].Beijing:Meteorology Press,2012:288-303.]

[16]居辉,许吟隆,熊伟.气候变化对我国农业的影响[J].环境保护,2007,(11):71-73.[Ju Hui,Xu Yinlong,Xiong Wei.The Impact of Climate Change on Agriculture in China[J].Environmental Protection,2007,(11):71-73.]

[17]肖登攀,陶福禄.过去30年气候变化对华北平原冬小麦物候的影响研究[J].中国生态农业学报, 2012,20(11):1539-1545.[Xiao Dengpan,Tao Fulu.Research on the Impact of Climate Change on Winter Wheat Phenology in North China Plain over the Past 30 Years[J].Chinese Journal of EcoAgriculture,2012,20(11):1539-1545.]

[18]张强,邓振镛,赵映东.全球气候变化对我国西北地区农业的影响[J].生态学报,2008,8(3): 1210-1218.[Zhang Qiang,Deng Zhenyong,Zhao Yingdong.The Impact of Global Climate Change on Agriculture in Northwest China[J].Acta Ecologica Sinica,2008,28(3):1210-1218.]

[19]王馥棠.近十年来中国气候变暖影响研究的若干进展[J].应用气象学报,2002,12(6):755-765. [Wang Futang. Advances in the Impact of China Climate Warmer over the Past Decade[J].Chinese Academy of Meteorological Sciences,2002,12(6):755-765.]

[20]Xiong W,Conway Y,Xu Y, et al. Future Cereal Production in China: Modeling the Interaction of Climate Change, Water Availability and Socio-Economic Scenarios[R].The Impact of Climate Change on Chinese Agriculture-Phase II Final Report,2008.

[21]Xiong W,Conway Y,Xu Y,et al.National Level Study:The Impact of Climate Change on Cereal Production in China[R]. The Impact of Climate Change on Chinese Agriculture-Phase II Final Report,2008.

[22]王春乙,郭建平,崔读昌,等.CO2浓度增加对小麦和玉米品质影响的实验研究[J].作物学报,2000,26(6):931-936.[Wang Chunyi,Guo Jianping, Cui Duchang,et al.Experimental Study on the Effects of CO2 Enrichment on Wheat and Corn Quality[J].Acta Agronomica Sinica,2000, 26(6):931-936.]

[23]蔡运龙.全球气候变化下中国农业的脆弱性与适应对策[J].地理学报,1996,51(3):202-212.[Cai Yunlong.Agricultural Vulnerability and Adaptation under Global Climate Change in China[J]. Journal of Geographical Science,1996,51(3):202-212.]

[24]谢立勇,林而达.二氧化碳浓度增高对稻、麦品质影响研究进展[J].应用生态学报,2007,18(3):659-664.[Xie Liyong,Lin Erda.Research Advances in the Effects of Elevated CO2 on Rice and Wheat Quality[J].Chinese Journal of Applied Ecology,2007,18(3):659-664.]

[25]杨连新,王余龙,黄建晔.开放式空气CO2浓度增高对水稻生长发育影响的研究进展[J].应用生态学报,2006,17(7): 1331-1337.[Yang Lianxin, Wang Yulong, Huang Jianye.Research Advances in the Impact of Free-air CO2 Enrichment on the Growth of Rice[J].Chinese Journal of Applied Ecology,2006,17(7):1331-1337.]

[26]Naidu R,Kookana R S,Baskaran S.Pesticide Dynamics in the Tropical Soilplant Ecosystem: Potential Impact on Soil and Crop Quality[C]//Seeking Agricultural Produce Free of Pesticide Residues.

ACIAR Proceedings Series,Yogyakarta Indonesia, 1998,85:171-183.

[27]霍治国,李茂松,王丽,等.气候变暖对中国农作物病虫害的影响[J].中国农业科学,2012,45(10): 1926-1934.[Huo Zhiguo,Li Maosong,Wang Li,et al.The Impact of Climate Change on Crop Pests and Diseases in China[J].Scientia Agricultura Sinica,2012,45(10):1926-1934.]

[28]孙芳,杨修,林而达,等.中国小麦对气候变化的敏感性和脆弱性研究[J].中国农业科学,2005,38(4): 692-696.[Sun Fang,Yang Xiu,Lin Erda,et al.Study on the Sensitivity and Vulnerability of Wheat to Climate Change in China[J]. Scientia Agricultura Sinica,2005,38(4):692-696.]

[29]熊伟,杨婕,吴文斌.中国水稻生产对历史气候变化的敏感性和脆弱性[J].生态学报,2013, 33(2):509-518.[Xiong Wei,Yang Jie,Wu Wenbin.Sensitivity and Vulnerability of China’s Rice Production to Observed Climate Change[J].Acta Ecologica Sinica,2013,33(2):509-518.]

[30]陶生才,许吟隆,刘珂,等.农业对气候变化的脆弱性[J].气候变化研究进展,2011,7(2): 143-148.[Tao Shengcai,Xu Yinlong,Liu Ke,et al.Research Progress in Agricultural Vulnerability to Climate Change[J].Advances in Climate Change Research,2011,7(2):143-148.]

[31]吴绍洪,潘韬,贺山峰.气候变化风险研究的初步探讨[J].气候变化研究进展,2011,7(5):363-368.[Wu Shaohong,Pan Tao,He Shanfeng. Primary Study on the Theories and Methods of Research on Climate Change Risk[J].Advances in Climate Change Research,2011,7(5):363-368.]

[32]潘根兴,高民,胡国华,等.气候变化对中国农业生产的影响[J].农业环境科学学报,2011,30(9): 1698-1706.[Pan Genxing, Gao Min, Hu Guohua,et al.The Impact of Climate Change on Agriculture Production in China[J].Journal of AgroEnvironment Science,2011,30(9):1698-1706.]

[33]潘家华,郑艳.适应气候变化的分析框架及政策含义[J].中国人口・资源与环境,2010, 20(10):1-5.[Pan Jiahua,Zheng Yan.Analytical Framework and Policy Implications on Adapting to Climate Change[J].China Population,Resources and Environment,2010,20(10):1-5.]

篇3

去冬今春世界许多地方遭遇几十年不遇的大风雪肆虐。中国今年北方地区的春旱,接着长江中下游地区的入夏旱灾和洪水汛期的急切转换;法国111年以来最炎热的初夏;美国中部平原地区龙卷风夺去500多条人命;非洲北部中部地区水资源短缺引起的粮食危机,吞噬了许多人的生命。人类正面临着重新适应温度上升的环境条件的急剧变化。

最近的研究报告显示,2010年全球的温室气体排放(GHG),包括CO2,已达到历史记录新高,预测今后排放增长的趋势仍然迅猛。因此在本世纪中期(2050年),要达到将温升控制在2℃以下的可能性正在减少,而达到4℃的可能性正在增加。

在哥本哈根气候变化谈判大会上,发达国家同意启动在2010至2012年期间总共100亿美元的快速资金,并在2020年达到1000亿美元/年的资金支持。在2010年的坎昆会议上,各方同意建立“绿色气候基金”并在组织架构上取得某些共识。

“我们希望在今年的南非德班会议上,在基金支持这个重要议题上,能见到真金白银,并开始具体实施。”美国自然资源保护委员会气候变化与能源高级顾问杨富强博士说,“从哥本哈根大会到德班会议,快速启动基金的三年期限只剩一年了。至今100亿的快速启动资金依然是画饼充饥。承诺在哪里?资金在哪里?实施框架和细则在哪里?”在6月6日至6月17日召开的气候变化会议预备会议――波恩会议上,绿色气候基金更加扑朔迷离。

令人费解的资金报告

根据第十六届坎昆大会决议中第一节第95段有关快速启动资金的决定,发达国家须提交快速启动资金的进展情况报告。波恩会议大会秘书处在2011年5月31日截止日期收到澳大利亚、加拿大、欧盟及其成员国、日本、挪威、瑞士和美国的报告,并刊登在UNFCCC的网站上。

澳大利亚政府在2010年6月宣布其快速启动资金为5.99亿美元。到2011年6月底截止,澳大利亚政府已落实4.98亿美元,约占快速启动资金的83%。

加拿大政府加入哥本哈根协议中发达国家对快速启动资金的承诺行动,并在坎昆会议上再次重申这种承诺。加拿大政府筹集了新的额外的4亿美元快速启动资金,加上原有的0.41亿美元气候变化资金,总共有4.4亿美元资金提供给发展中国家。加拿大政府快速启动资金资助的三个优先领域为:一 最贫困和最脆弱的发展中国家;二 清洁能源;三 林业和农业。

欧盟在哥本哈根会议上承诺快速启动资金,2010年提供23.4亿欧元(约合33.93亿美元),2010年至2012年总共提供72亿欧元(约合104.4亿美元)的资金支持。尽管欧洲发生财政危机,27国和欧盟都提供了资金支持。欧洲投资银行(EIB)提供各种融资并撬动私人部门的投资。在全球政府发展援助(ODA)的资金中,60%来自欧盟。

日本政府在2009年12月宣布2010到2012年的快速启动资金约150亿美元,其中110亿美元来自公共财政支持。2011年90多亿美元的快速启动资金在2011年3月31日前已拨付,按照公共财政2010年度计算,已拨付的资金应为63亿美元。在对贫穷发展中国家的援助上,非洲12.25亿美元,最贫困国家6.29亿美元和小岛国家0.5亿美元。主要的援助项目包括太阳能电站、防灾减灾、森林保护、水资源和卫生、提高能效、提高护林能力、会议培训以及与国际机构合作。

挪威根据坎昆大会的决议提供快速启动资金并提交2010年的报告。所有的资金来自政府发展援助(ODA),不包括ODA以外的资金。资金全部都是赠款。挪威在第五次GEF的扩资中,拨款增长了65%,提供资金总计3.76亿挪威元,其中30%用于气候变化。2010年挪威快速启动资金42.5亿挪威元,大约7.1亿美元。

瑞士2010年底宣布支持快速启动资金并在2011年2月底得到国会的批准,获得1.4亿瑞士法郎(1.62亿美元)。这是在瑞士气候融资和政府发展援助(ODA)之外新的额外的资金。瑞士政府公共财政部门的快速启动资金在2010-2012年为4亿瑞朗(大约4.77亿美元)。

美国按照哥本哈根协议和坎昆决议与发达国家一起,共同向发展中国家提供300亿美元的快速启动资金(2010到2012)。美国在2010年财政年度有17亿美元的快速启动资金,其中包括13亿美元的国会预算援助资金和4亿美元的发展融资和出口信贷。直接的气候援助资金,通过美国国际开发署、财政部和外交部拨付,从2009财年的3.16亿美元增加到2010财年的10亿美元。美国政府认为,快速启动资金不是一个机制或一个资金库,而是利用现有的资金渠道和机制,有办法获取资金来支持短期的气候变化活动。

从这七个发达国家和联盟的2010年快速启动资金的报告可以看出,对快速启动资金的性质是什么,有的国家仍混淆不清。这会导致援助不力,资金不到位,用途不明确,甚至政治含义有漏洞。快速启动资金主要基于“历史排放责任”和基于“各自能力”,以及“共同带有区别的责任”的原则。七个国家资金报表各不一样,缺乏可比较性。应该制订有关资金报告的指导原则和报告的格式内容,使得各个报告之间有可比较性。

从发达国家的快速启动报告资金中还可以很明显的看到,小的发达国家报告较清晰,内容也比较详细。大的国家和联盟,例如日本、欧盟、美国,他们的报告质量相对较低,内容不详细,可比性较差。发展中国家可以采用NRV的形式对发达国家的快速启动资金以及长期的资金用各方同意的判据进行检查、复审和核实。如果发展中国家制订不出一整套完整有效的办法,发达国家开空头支票的现象就会愈演愈烈。

资金来源分歧

减缓和适应并重,平衡的资金支持必须有一个度量的范围,例如减缓和适应资金的相对比例应不超过某一个范围。资金的流向重点是贫困的和脆弱的发展中国家。信息的透明度、真实度和可靠性十分关键。透明读的要求不是单向的,而是双向的。提供资金的发达国家和使用资金的发展中国家都应该充分地报告资金的来源和用途,明确资金能做什么和不能做什么,任何人都能了解到这些资金的信息。同时,资金的提供方和使用方透明地公布资金的用途和流向,能够防止资金的滥用和腐败行为。

快速启动资金和未来长期的资金不是一种施舍和怜悯的礼物,而是对历史责任的承担和勇敢的反馈。在资金问题上的报告评论,要看快速启动资金落实了没有,查找双方在资金提供和使用上的透明度,以及有无任何滥用的问题。气候谈判的迟缓和发达国家承诺减排的目标太低,使发展中国家正在失去对发达国家的信任。如果资金提供和使用的情况是良好的话,使双方能够增加信任,从而推动全球气候变化谈判的良性发展。

欧盟在明年(2012)正式实施航空排放交易机制(ETS)。所有在欧洲机场起降的飞机,无论是欧盟和国外的飞机都必须遵照ETS的程序和规定。超过分配的CO2排放额度,需要付费购买。这种付费的最终表现形式是机票和货物运输的附加费。尽管这种附加费很少,但总量可观。中国航空公司估算在这几年当中,每年要支付8亿元购买CO2排放费。目前,美国、中国、印度和日本准采取措施,应对欧盟实施的ETS方案。美国航空工业欧盟滥用ETS机制。美国众议院已讨论制订相关法律进行反击。但参议院之前的法律用语较为缓和,但现在准备采取与众议院相同的法律语言。与此相反,美国许多NGO要求美国政府支持欧盟实施ETS。

在UNFCCC的框架下,讨论和推动全球的航空部门减排,可将欧盟ETS纳入其中。联合国财政顾问小组2010年的报告中指出,国际交通减排措施对发展中国家要符合“零净利影响(或无负担)”,体现“共同带有区别的责任”的原则。目前全球国际交通谈判暂无结果,缺乏全球性的多边管理体制。欧盟的ETS的单边行动,也试图迫使发展中国家加快推动全球航空部门减排的谈判协商。

因此,在国际交通中采用机票附加费、燃料费、排放税和ETS方案,到2020年每年可征收250亿到370亿美元,将其用于气候变化的资金建立。我们要吸取欧盟采用ETS先发制人的教训,积极主动地参加国际交通部门的减排和征税收费方案的谈判协商,充分运用“无净利影响”和“共同带有区别的责任”的原则,既维护发展中国家的权益,又为气候变化资金开辟新的来源。要仔细研究比较各种方案优劣,并提议各种方案要有示范改进期,防止冒失激进所造成的对发展中国家不利的影响。

别拿“化石能源奖”

俗话说,“除了割肉疼,就是出钱疼”。除了欧盟在坎昆会议上推出有关快速启动基金一揽子计划外,其它发达国家支支吾吾,尚无明确的政治表态和资金方案。即使在欧盟的资金计划中,有很大的一部分资金来自私人部门。在气候变化谈判的文本中,气候变化资金应当是新的、可预测的、额外的、充足的公共资金来源,这么多对资金的定语是在谈判的争议中确定的,有深刻的政治含义。例如,一些发达国家将原有的双边或多边的国际援助,以及私人部门通过市场运作的投资,也都算作气候变化基金支持的来源,混淆气候资金的来源和用途。当然,气候公共资金的一个有力作用就是撬动和鼓励私人部门的投资,但这并不成为改变气候变化资金来源的借口。

与欧盟年GDP总量16万亿美元,美国14万亿美元,日本5万亿美元,加拿大1.4万亿美元相比,100亿美元的快速启动资金和1000亿美元/年的资金支持相比,是非常少的。按照发展中国家在减缓、适应、能力建设、技术转让及其它温室气体的减排,每年至少需要2000-3000亿美元的支持,这还不包括气候变化对发展中国家,尤其是脆弱的和最不发展的国家造成的损失和破坏。发达国家在援助发展中国家的气候资金问题上迟缓和变幻不定的原因是什么?究其实质,主要目的无非有二:发达国家将援助资金作为一种谈判的筹码,期望在许多谈判的议题上掌握主动,要求主要的发展中国家做出让步,承担与义务不相符的责任。例如过高的减排目标和MRV(可测量、可报告、可核实)。其次,通过对资金的拨付,附加一些政治上的条件。

篇4

期以来,中国农业可以归纳为四个字――“靠天吃饭”。这既道出了农业生产的规律,也说出了农民心中的无奈。

农业是中国重要的战略性基础产业,中国的农业事关全世界五分之一人口的粮食安全。在全球气候变化的大背景之下,近年来,中国农业正试图打破“靠天吃饭”的魔咒。

近日,由农业部与世界银行共同实施、由全球环境基金资助的“气候智慧型主要粮食作物生产项目”在北京启动。

事实上,气候智慧型农业项目已经在喀麦隆、赞比亚等非洲国家和越南等东南亚地区开始实践,并初步取得了成效。中国加入气候智慧型农业项目,可以让中国农业以更为积极的态度应对气候变化,也以更主动的行动保障粮食安全和发展现代农业。同时,气候智慧型农业项目在中国的尝试,也面临着机遇与挑战。

农业的双重角色

在气候与农业的相互关系中,农业具有双重角色。

一方面,农业是气候变化影响最直接的行业。2009年国际粮食政策研究所(IFPRI)公布的一份预测结果显示,如果全球变暖趋势得不到控制,2050年将发生全球规模的粮食减产以及物价高涨。政府间气候变化专门委员会(IPCC)在今年的第5次评估报告中也指出,增温2℃或更高,会对热带和温带地区的小麦、水稻和玉米的产量产生负面影响。

“全球气候变化对粮食安全的影响很大,如果各国特别是发展中国家不积极应对,那么将有很严重的后果。”江西财经大学国贸学院教授李秀香表示。

为什么气候的变化能给农业生产带来极大的不稳定性?

在中国农业科学院农业资源与农业区划研究所研究员李茂松看来,有三大因素。

“第一,农业是有生命的产业,无论种植、畜牧、养殖,对象都是有生命的有机体;第二,农业生产过程具有不可逆性,进入某一生产阶段之后就不能再从头开始;第三,农业生产系统整体上是开放的,并没有自我调控的机制。”

另一方面,农业也是温室气体的重要排放源。据联合国粮农组织估计,农业各相关领域的温室气体排放总量约占全球总量的三分之一。在中国,农业生产活动占全国温室气体排放总量的11%。

为了更好地应对日益剧烈的气候变化,2010年10月28日,在联合国粮农组织发表的报告中,“气候智能型农业”第一次被提出。

联合国粮农组织对“气候智能型农业”的定义是:能够可持续地提高工作效率、增强适应性、减少温室气体排放,并可以更高目标地实现国家粮食生产和安全的农业生产和发展模式。

作为应对全球气候变化的新型农业发展模式,气候智慧型农业旨在走高产高效低排放的农业之路。

农业部科学教育司副司长、“气候智慧型主要粮食作物生产项目”国家项目办主任王衍亮在项目启动仪式上指出,气候智慧型农业将探索如何在确保粮食安全和农民收入的同时,又做好农业的节能减排。

事实上,为了加强对气候变化的应对,学界曾提出过“低碳农业”“循环农业”及“绿色农业”等多种农业发展模式。

相比之下,气候智慧型农业的发展模式是一个更为综合的概念。“气候智慧型农业是一个更高层面的农业发展形态,是在以前发展理念的基础上提出来的以更高的标准、智能化应对气候变化的农业发展模式。”李秀香说。

作为一种新的农业发展模式,李秀香认为,气候智慧型农业项目更强调减排性、适应性和高效率。“首先是运用智能技术达到农业减排目的,减少二氧化碳、甲烷和一氧化二氮等温室气体的排放,减少农业对气候的影响;其次是运用智能技术使农业适应和应对全球气候变化。例如运用物联网、传感及云计算等技术实现对农业生产、储存、加工和销售以及包括气候、土地和水资源等在内的农业生产条件的智能化监测、控制和管理。此外,这个概念还强调了高效的农业政策。”

据悉,在中国粮食主产区试点的“气候智慧型主要粮食作物生产项目”,将通过引进国际气候智慧型农业理念和技术,重点开展减排固碳的关键技术集成与示范,提高化肥、农药、灌溉水等投入品的利用效率,增加农田土壤碳储量,减少作物系统碳排放。

“以前的概念往往只侧重某一个方面,气候智慧型农业是对之前众多发展理念的融合、创新和超越,且更强调智能技术的运用。总的来看,如果智能化工业被称为工业4.0,那么气候智慧型农业就应该是农业4.0。”李秀香说。

国外探索与中国经验

虽然气候智慧型农业的概念提出时间不长,但是在国外农业发达国家,一些应对或适应气候变化的措施已经开始了探索之路。

以越南为例,其北部地区普遍种植玉米,气候变化致使当地的土壤侵蚀不断加剧,在越南开展的气候智慧型农业项目引进了咖啡和茶叶等多年生作物,借此种方法保持水土。

“IPCC根据全世界的科学研究的现状提出了三个环节。第一是论证,识别气候变化的风险,并且把它纳入到可持续发展的目标中;第二要分析适应技术,选项识别、风险评估、评估权衡;第三是实施,实施以后再认识。”国家气候变化专家委员会委员林而达表示。

在实践中,加拿大、美国、澳大利亚及部分欧洲国家,在农业的减排固碳方面已经颇有经验。

“澳大利亚、美国、加拿大等国家往往会采用轮耕、休耕增强土壤的固碳能力,在农田的周围,还会保留农业湿地,同时,间隔耕种也是一种减碳防虫的好经验。”李秀香说。同时,国外也正在探索实施更为高效的农业政策。

“例如天气指数保险政策。”李秀香说,“即把直接影响农作物产量的气候条件损害指数化,以客观的气象要素阀值,如温度、降水、光照和风速等,作为理赔依据。如果发生农业灾情,以往要查清损失后,再给予补偿。实际上,要查明损失十分困难,而天气指数保险则高效得多,譬如若水稻低于-5℃,损失就会发生,那么,天气预报(-5℃)就成了理赔依据,无须损失调查。”

李茂松认为,与国外的经验和探索相比,其实中国的农业文明早就阐释了气候智慧型农业的精髓。“二十四节气就告诉我们什么时间应该做什么事情,二十四节气名称上就有适应气候变化特征的经验的总结。”

“我们中国有句话叫‘顺天时应地利’,其实这就是气候智慧型农业的含义,不要与自然规律作对,不要与自然为敌,而要趋利避害。”

发展瓶颈

2013年2月,气候智慧型主要粮食作物生产项目获得批准。

中国中部地区的两个产粮大县――河南省叶县和安徽省怀远县成为了该项目在中国的两个示范区。本项目利用世界环境基金的510万美元,项目县按1∶5配套,项目总资金为3143万美元。

据悉,项目从2015年年初正式实施,为期5年。目前,叶县和怀远县已经开展了项目的筹备工作,在地方农业部门的网站上,该项目的移民安置政策框架、环境保护实施规程以及病虫害管理计划文件已经公布。

今年3月,中国农业大学人文与发展学院对叶县和怀远县两地进行了深入调研,了气候智慧型农业项目的《社会影响评估报告》。报告指出,在叶县和怀远县分别划定的5万亩项目区内,所涉的社会因素较为复杂,可能将面临劳动力女性化和老龄化、村级组织化程度低、科技意识和环境意识不高等制约因素和潜在社会风险。

针对项目开展可能面临的障碍,报告提出了以开展培训、加强技术服务、采取激励措施、明确资源分配为主要原则的十几条对策。

气候智慧型农业项目对粮食安全、节能减排和气候适应“三赢”提供了新的途径,但是项目在中国真正的生根发芽,还面临着切实的挑战。

“现在主要的问题一方面在于农业智能技术人才短缺,技术推广和综合利用跟不上。”李秀香说,“另一方面,农村气象预报设施以及智能技术设备普遍较少,仅防灾减灾都难应付,若实现智能生产与管理则更难,这也正是发展气候智慧型农业的桎梏。”

“一家一户的农村土地承包经营状态,也对气候智慧型农业项目的推广有一定的束缚,不过现在土地确权之后,土地能够向大企业和大经营户集中,对发展气候智慧型农业有极大的促进作用。”李秀香表示。

链接

中国粮食主产区的气候智慧型项目

本项目由环球基金会(GEF)出资,中国农业部和世界银行组织实施,符合GEF的第5个操作计划的目标(即克服提高能效和节能方面的障碍),将通过推广农业主要投入品节约技术和农业土壤固碳增汇技术促进中国农业生产方式转变,有效降低主要农业投入品的投入,实现高效使用,进而实现农业N2O等温室气体减排。

项目包含的活动针对提高农业粮食作物生产减排和增加土壤固碳碳汇以及促进农业减排增汇技术的广泛应用。项目将与环球基金和联合国开发计划资助的终端能效项目(EUEEP)以及中国政府正在推行的“农业农村节能减排”的政策相得益彰。项目建议方在开展能力建设活动时将与EUEEP的相关活动协调。项目还将与参与农业节能增汇技术研究开发和农业节能减排技术政策设计的中央和地方政府机构紧密协调。

该项目选择我国主要粮食生产区,确定安徽省怀远县和河南省叶县为项目区。安徽省怀远县为水稻―小麦种植模式,项目村12个,初步确定水稻和小麦面积均为5万亩。河南省叶县为玉米―小麦生产模式,项目村28个,初步确定的玉米和小麦面积均为5万亩。

项目内容

1.技术示范与应用

2.政策应用与创新

3.知识管理

4.激励机制与能力建设

5.项目监测与评估体系

篇5

摘 要: 最近一些年,农作物受到冬季温度的影响较为深远,集中体现在群体较大,生长发育进程较快,存在较为严重的冻病害,扩大后期倒伏面积。所以,在生产上应当制定相应的解决对策,笔者就针对小麦的例子,对农作物受到暖冬气候的影进行论述,针对性制定应对措施。

关键词: 暖冬气候;农作物;生长;小麦;影响;对策

引言

在气象学中对暖冬的含义进行了界定:即为在当年12月到第二年2月两个月的时间内,平均气温高于历史同期0.5度以上的冬季。因为出现了暖冬气候,因而严重影响了农作物的正常生长。人们也对这一气候事件越来越重视。

1暖冬对小麦的影响

1.1小麦生育期

相关研究显示,气候变暖,暖冬产生后逐渐增加了春前积温,使得冬春季节小麦生长情况变化,和以前相比,改变了我国小麦播种期。郜庆炉等针对小麦选取了较为典型的豫麦品种,对河南地区的小麦播种期的变化进行研究,得出的结论为:早播让小麦越冬之前加快幼穗的分化发育,而在越冬期,小麦在幼穗发育期越高,则在暖冬气候条件下,越容易受到冻害的影响;晚播让小麦前期生长发育速度减慢,并且单株平均分蘖数量较少,后期发育速度更快,穗小粒少,也难以提升产量。为减少气候变化不利于小麦的影响,应选择合适的品种,对播种期进行合理调整。

1.2小麦病虫害

通过温室效应产生的气温与降水的变化,将会对产生各类病虫害的分布、生长、存活、行为、生殖、迁移、种类动态产生影响,还可能引发巨大的病虫害危机,特别是将更严重地影响受温度控制的病虫害的活动。条锈病菌源是否能安全过冬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冬季气温的高低,并对下年该病虫害产生与流行的程度产生影响。气候变暖特别是冬季温度升高,对条锈菌越冬有帮助,能增加菌源基础,春季气候条件合适,会加重小麦产生条锈病,并扩大该病害的波及范围。在气候合适的年份,小麦条锈病的范围将逐渐往南方转移。小麦赤霉病也是具有代表性的气候型病害,气候条件对该病害的产生有巨大的影响,由于气候逐渐升温,在黄淮流域和陕西关中地区或多或少都可能产生小麦赤霉病。由于近些年冬季气候逐渐变暖,也增加了根腐病的爆发几率,少数地区甚至达到了100%的发病率。温室效应还增加了一些病虫害的生长季节,增加世代害虫的繁殖,延长了一年中的危害时间,当前,受到温度影响的害虫活动范围也会由于温度上升而扩大危害范围。然而对害虫生长季延长的时间,危害地区波及范围以及对小麦危害的具体程度,当前尚未作定量研究。

1.3小麦产量

众多学者纷纷研究小麦产量受到温度升高这一因素的影响。黄淮海平原得出的结论为:秋冬季节温度适当升高,有利于提高小麦产量,而春季增温则相反,升温越高,则越会减产;降水量增加有利于缓解小麦减产,并且春季降水量的改变,使冬小麦产量受到显著的影响。分析新疆地区各个时段温度和小麦产品得出的结论为:越冬开始前小麦产量和热量大体上成正相关,冬季降雪量较为稳定的情况下,温度升高有利于冬小麦增产,然而就小麦拔节后温度和产品出现负相关,换言之,夏季气候变暖有可能导致冬小麦减产。江淮地区气候变化对冬小麦产量的影响可针对越冬期气温和春季降水方面展开分析,冬小麦产量和冬季气温出现正相关,若将来春季降水减少,则不会过多影响冬小麦产量。通过试验可知,CO2浓度逐渐增加会严重影响冬小麦后期的生长发育,由于CO2浓度升高,则冬小麦的株高和生物量都可能会提升,然而针对各种品种小麦会有不同的反应程度。

2应对气候影响的有效对策

2.1做到适期迟播

适期播种即为播种小麦之后的温度和光线资源能适应其群体与个体生长发育的需要,培育出要求高产的个体素质与群体质量。按照小麦栽培的积温学说、小麦高产栽培模式与高产栽培时间,针对上述三点合理确定本地小麦适合的播种期。第一,充分保证小麦安全拔节,不受冻害,小麦拔节后十周内不会产生低于- 2℃的晚霜冻害,即为安全拔节期,能有效防止小麦冻害或减轻冻害。第二,根据壮苗越冬期选择合适的播种期。春性品质越冬之前必须有5.5张叶片,2到3个单株分蘖,幼穗发育停留在二棱期,积温需达到500-550℃之间。半冬性品种需要6到6.5张叶龄,3到4个单株分蘖,积温要求为700-800℃。冬前的高峰苗控制在约70万。第三,按照小麦适播期温度标准对播期进行合理确定。春性品种日平均气温在13℃到15℃之间,半冬性品种气温在15℃到17℃。

2.2降低播种量

因为暖冬年有效积温较高,对小麦增加分蘖量和群体数量有促进作用。所以。减少播种量和适期相结合,有利于减少群体数量,改善群体质量,增加茎蘖成穗率,有效避免冻害的产生。生产上配合降低群体起点和适期播种,推动冬前麦苗早发生长,增加小麦拔节时间,增强抗寒抗冻能力。适播期内的高产田实施扩行播种,保持30到33cm的行距,通常大田行距保持在23到26cm,能减轻病害,培养壮苗,提高其通风透光能力,促进植株的健康成长。适期早播的田块适合精量播种,每667m 2基本苗保持在8万到12万之间。在适期范围内适合推迟播种和减量播种,每667m 2基本苗控制在12万到18万之间。比适期播种较迟的,以常年适期播种的播量适合,尽可能匀播,保证高质量播种。群体和个体协调生长,能增强抵御寒冷、抗病虫害、抗倒伏的能力。

2.3合理使用化学调节

生化制剂的正确运用能有效保证小麦壮苗安全越冬。不但能矮化促壮,加快分蘖,而且能延缓小麦生育进程。在进行播种之前,可选择15%多效唑1.5g或矮苗壮2g拌1kg麦种,提升苗素质,提升其御寒能力。还可以在小麦播节前喷施叶面,使用15%多效唑75g兑水75kg,控旺促壮,控上促下,冻害也能得到有效缓解。

2.4调整基苗肥的使用比例

在使用对小麦施肥的肥料时,广泛存在基苗肥比重和面积较大的情况,而拔节孕穗肥使用数量不足,面积较小。对于暖冬气候,必须将基肥尤其是氮肥使用量适当减少,以对冬前单株生长过旺群体较大的现象进行控制。非特殊情况通常不适合施苗肥,而对拔节孕穗肥与粒重总的施肥量进行重施,通常田块使用尿素必须在25kg以下,其中60%为基肥,30%为拔节孕穗,10%为粒肥,一次性驶入磷钾肥等底肥。

2.5及时采取补救措施

小麦雌雄蕊分化期、四分体期对低温敏感度较大,容易遇到冬季寒流、春季“倒春寒”,产生严重的冻害,尤其是小麦冬季拔节田块易受到巨大的危害。小麦冻害必须根据苗情进行调整和补救,落实好各项补救措施后,有利于快速恢复灾后情况,减少灾害带来的损失。只要在冬季越冬期产生冻害或早春受冻麦田,必须及时施加恢复肥,小麦产生冻害之后,应增加尿素112.5kg/hm 2,加快小麦分蘖生长,及时补救穗数。对冻害发生早、群体小、冻害重的田块,多施肥料,一促到底。小麦拔节至孕穗期发生“倒春寒”的麦田,以孕穗肥和中后期喷叶面肥相结合,可结合氮肥补施磷、钾肥,后期用磷酸二氢钾100g加1%尿素对水喷雾,以提高穗粒数和粒重进行补救。

2.6选用抗寒性强的品种

针对当前小麦受冻的现状而言,偏春性的品种较多,而不易受冻的则是半冬性品种,在淮北地区10月15日之前,适合播种半冬性品种;10月20日之后适合播种偏春性的品种。

结语

综上所述,农业受到气候变化不确定因素的影响最大,所以,气候变化也会较大影响小麦的生产,亟待针对相关方面深入展开研究。当前,我国必须对气候变化的多种因素展开分析研究,尽可能使各种气候变暖带来的有利影响发挥积极作用,趋利避害,减少不利因素的影响,有效推动我国小麦的可持续健康发展。

参考文献

[1]董昀. 暖冬气候对小麦的影响及对策[J]. 农村百事通,2008,(23):36-37.

[2]董昀,刘成,王映红,周德慧. 暖冬气候对小麦生长发育的影响及对策[J]. 作物杂志,2008,(04):95-96.

篇6

1、含义不同,头发软化是指将头发柔顺,软化头发主要是针对发质较硬的一种美发护理手段,可以使头发变软,变柔顺,变贴服。

头发护理不仅同年龄、环境、身体状况、职业有关,而且还应注意季节特点。夏季,人体汗腺、皮脂腺分泌旺盛,大量的汗液和皮脂积聚在头发中,为细菌、真菌生长创造了良好的条件,所以保持头发的清洁十分重要。

2、特点不同,春季的气候变化较大,初春可按冬季的护理方法,而暮春可参照夏季的养护手段,每个人应根据气候的具体情况,合里的选用香波、养发剂和防晒品,使头发保持光泽、柔顺、易梳。

软化不到位会导致头发达不到想要的效果。专业角度讲,软化程度一般要达到比软化前头发的2到3倍。最好的测试方法就是取3到4根头发用手拉出2到3倍的长度,看看弹性是否够。如果能够轻松的拉出长度,又能缓慢的缩回那就说明,头发软化已经到位了。

(来源:文章屋网 )

篇7

关键词:清洁发展机制;温室气体;经核证的减排量;额外性

全球气候变化是人类迄今面临的最重大的环境问题。近百年来全球气候变暖,从上世纪80年代中期开始,全球地表平均气温以每10年0.2℃左右的速率上升。温室气体所致的气候变化已经给自然和人类社会带来了恶劣影响,解决温室气体效应迫在眉睫,一种新的国际合作机制应运而生.这就是清洁发展机制(Clean Development Mechanism,简称CDM)。CDM项目能够同时满足帮助发展中国家实现可持续发展和帮助发达国家减少温室气体排放的要求,是一种双赢(Win-Win)选择。

1 气候变化与温室气体

1.1 气候变化

联合国政府间气候变化专门委员会(IPCC)的第三次气候变化评价报告中,对20世纪的气候变化结果进行了全新概括:过去的1000年中,20世纪增温最大,达到0.6℃。海平面升高0.1~0.2米;北半球季节性冻土最大面积减少了大约7%;1978年以来,北极地区平均海冰面积以每10年2.7%的速率退缩。并对21世纪的气候变化趋势进行了预测:全球平均气温将升高1.4~5.8℃,海平面将上升0.09~0.88米;旱与涝、热浪与寒潮频次将增加;冰川、冰盖将退缩;即使温室气体浓度稳定后,其影响也还将持续若干世纪。根据新的证据以及考虑到不确定因素的情况下,得出结论:在过去50年所观察到的全球变暖是由于温室气体浓度的增加而导致。

1.2 温室气体

温室气体主要有6种:二氧化碳Carbon dioxide(CO2)、甲烷Methane(CH4)、氧化亚氮Nitrous oxide(N2O)、氢氟碳化物Hydrofluorocarbons(HFCs)、氟化碳Perfluorocarbons(PFCs)、六氟化硫Sulphur hexafluoride(SF6)。这六种温室气体对气候变化影响巨大。人们以CO2为参照,采用“全球变暖潜势”(global warm-ing potential,简称GWP)参数,即单位重量温室气体排放在100年周期内对大气温室效应的贡献,来衡量各种温室气体对气候变化影响的相对能力。

随着能源产品的大量消耗,温室气体的排放源越来越多,排放量也越来越大。例如,工厂的废气、垃圾、汽车的尾气等等。中国目前是世界最大的碳排放国家,碳排放量是其10年前的9倍,是10年前全球的碳排放总量。全球的碳排放量增幅过快。

有关观测分析表明,大气中的温室气体浓度呈现越来越高的变化趋势。工业革命前大气中的温室气体浓度约为280ppm(10-6),现在温室气体浓度约为360~370ppm,预计2050年温室气体浓度约为:550ppm。因此,人类必须采取适当的碳减排行动,减少人为温室气体排放,减缓气候变化的不利影响以保护气候。

2 CDM的内涵与核心内容

2.1 CDM的内涵与核心内容

为应对气候变暖,全球减排行动萌动。1997年12月,160个国家在日本京都签署通过了联合国气候变化框架公约《京都议定书》(UNFCCC Kyoto Protocol)。《京都议定书》的基本内涵可以用一个时间和排放指标加以说明。即在2008-2012的5年问,发达国家必须将排放总量在1990年的排放基础上平均减少5.2%。同时,在第一承诺期期间,发展中国家不承担减排义务。为了帮助这些国家有效实现其减排承诺,《京都议定书》同时提出三个基于市场的域外减排的弹性机制,其中受到公众普遍关注的是清洁发展机制。

清洁发展机制(CDM)是《京都议定书》确定的一种基于项目的、发达国家和发展中国家合作进行温室气体域外减排的机制。CDM包含双重目的:帮助发达国家实现其减限排承诺,帮助发展中国家实现可持续发展,所以CDM被普遍认为是一种“双赢”机制。发达国家在国内减排CO2所花费的成本比较高,在该机制下,具有法定减排义务的发达国家就可以通过购买发展中国家的减排额――经核证的减排量(CERs),以完成自己的限排、减排目标:并且可以大幅度降低其在国内实现减排所需的高昂费用。据悉,在日本境内减少1吨二氧化碳的边际成本为234美元,美国为153美元,欧洲国家为198美元。如果日本要实现在1990年基础上减排6%温室气体的目标,其将损失GDP发展量的0.25%。而发达国家在发展中国家进行CDM项目合作,减排的边际成本可降到20美元/吨二氧化碳。同时,发展中国家通过CDM项目合作,可以通过这种非传统的吸引外资的途径,获得清洁发展的资金或者技术,帮助发展中国家减少温室气体排放,有助于实现自己的可持续发展。

2.2 CDM项目减排效益的额外性问题

2.2.1 CDM项目减排效益的额外性问题是CDM方法学的一个核心问题,涉及发达国家和发展中国家进行CDM项目减排额转让交易时的全球环境效益完整性。

2.2.2 CDM项目减排效益的额外性含义。CDM项目活动产生的减排量相对于基准线而言额外的,也就是说:这种项目活动在没有外来的CDM支持下,存在财务、技术、融资、风险和人才方面的竞争劣势与障碍因素,仅仅靠国内条件难以实现,因而该项目的减排量在没有CDM时就难以产生或无法产生。换言之。如果某项目活动在没有CDM的情况下能够正常运行,那么该项目的减排量就成为基准线的组成部分,也就没有减排量的额外性可言。额外性和基准线是CDM项目合格性问题的两个互为依存的条件。

2.2.3 额外性的必要性。CDM项目合作对发达国家而言,本质上是换了一个地方实现低成本的碳减排,而发展中国家在自己的经济和科技发展进程中也在不断实现减排,这和CDM减排量无关;发达国家就必须将在发展中国家自身基准线减排的基础上通过CDM项目获得的额外的减排量,作为抵销额代替国内须付出高成本才可得到的减排量,这样才能符合公约附件一国家履行减排义务的环境目的,确保CDM的全球环境效益完整性,带来实质性减排。事实上,一个发达国家和一个发展中国家进行CDM减排量交易前的排放量应当和交易后的相等,只是减排总成本下降了。

2.2.4 额外性具有时效性。随着技术进步和国产化、商业化进程,有些项目会逐渐失去额外性;所以需要把握时机,把握发展趋势,确保CDM项目在减排量计入期内具有充分的额外性。

2.2.5 额外性具有地域性。由于燃料价格、技术发 展水平或厂址选择的地区差异,同一项目类型可能在不同地区具有不同的额外性论证结果。这时需要因地制宜,准确地识别和论证为什么拟议的CDM项目在当地具有额外性。

3 全球清洁发展机制的发展现状

3.1 第一个CDM项目

2004年11月,全球第一个CDM项目注册成功。这个项目位于巴西的里约热内卢,项目目标是通过收集垃圾填埋的甲烷气体用以发电来减少温室气体的排放;而且这个项目对于当地也有着直接的环境效益。该项目计划每年减排31,000吨甲烷气体,对于全球变暖的趋势来说。这相当于减少670,000吨二氧化碳。该项目对巴西其他地区和全世界的CDM项目有着非常重要的示范与指导意义,这个项目的成功注册标志着清洁发展机制实施的新阶段的开始。

自此以后,CDM得到广泛认可,并在全球的项目市场迅速崛起与发展。

3.2 全球CDM项目状态

截止到2010年8月1日,全球共有6281个CDM项目进入CDM市场,除49项目自动撤消,172个项目被EB拒绝,158个项目被美国能源部负验证和695个项目被美国能源部终止验证外,有5365个CDM项目正处在不同的进程中。

表4列出了全球CDM项目在不同阶段的进展情况。从中可以看出,当前有2918个项目处于核查阶段,占项目总数的46.46%;有2306个项目在EB正式注册成功,占CDM项目进程总数的36_71%;而注册成功且获得签发CERs的项目仅有748个,占项目总数的11.91%。从各阶段的项目数可见,全球大部分项目尚处于CDM进程的初级阶段,距项目最终获得签发CERs仍有很长的路要走。

3.3 CDM项目的项目类型分布

在全球的5365个CDM项目中,项目数量最多的是水电项目,共计1464个项目;其次是风项目,共计1006个项目;核证减排量/年最多的也是水电项目,位居第二的也是风项目;核证减排量得到注册签发的项目数量最多的是氢氟碳化物(HFCs),占签发总量的52%,其次是氧化亚氮(N2O)项目,占签发总量的23%。(数据来源:)

3.4 获得CERs签发的CDM项目类型

全球CDM项目获得CERs签发的有748个项目,获得CERs签发项目数量最多的是水电项目,共计167个项目;其次是风项目,共计159个项目;位居第三的是生物质能项目,共计127个项目。(数据来源:)

3.5 全球CDM买家分布

截止到2010年8月1日,购买项目数量最多的是益可环境公司,共计296个项目;其次是Tricorona瑞典碳资产管理机构,共计173个项目;位居第三的是法国电力贸易公司,共计1 73个项目。(数据来源:)

3.6 中国、印度、巴西和墨西哥的CDM项目市场现状

中国、印度、巴西和墨西哥等发展中国家作为减排量供应国逐渐成长起来,成为CDM市场的主要供应国,一直占据全球CDM市场份额的80%左右。印度作为最早开展CDM项目的国家之一,2005年底CDM项目的预期年减排量就占据全球总份额的25%以上,签发CERs占据全球签发总量的46%以上。2005年,中国正式加入CDM市场,凭借我国巨大的温室气体减排市场及政府的正确引导与支持,中国CDM项目异军突起。

中国、印度、巴西和墨西哥四国在全球CDM项目市场上持有的市场份额详见下图。

4 我国CDM发展现状

自2005年正式开展CDM项目起,中国CDM市场发展保持高速发展态势。由于我国能源消费量大、利用效率落后国际先进水平大约10%左右,因而节能减排潜力巨大。从当前我国CDM市场总体进展来看,今后我国CDM项目将逐步进入注册和签发的高峰期,EB批准我国CDM项目及CERs的签况在逐年快速增加,在全球CDM市场份额有望进一步加大。目前中国CDM注册项目减排量居全球首位。

中国已成为发达国家减排温室气体的重要合作伙伴。例如,法国购买中国360万吨二氧化碳减排量,世行买下南钢65万吨二氧化碳减排权,丹麦购买国能生物二氧化碳减排指标63万吨,武钢与意大利开展CDM项目合作。另外,我国已设立近30个省级清洁发展机制技术服务中心。

截至目前,我国在各个领域经批准的项目共计2597个,其中新能源和可再生能源类型为181 7个,节能和提高能效类型为477个,甲烷回收利用类型为175个,燃料替代类型为46个,N2O分解消除类型为27个,HFC-23分解类型为1 1个,垃圾焚烧发电类型为6个,造林和再造林类型为5个,其他类型为33个。

4.1 中国CDM注册现状

中国在EB获得注册的CDM项目共计914个,在各省区分布中以云南省最多,有109个,内蒙古有86个,四川有81个;在项目类型分布中,新能源和可再生能源类型为715个,节能和提高能效类型为78个,甲烷回收利用类型为55个,燃料替代类型为1 7个,N2O分解消除类型为25个,HFC-23分解类型为11个,垃圾焚烧发电类型为4个,造林和再造林类型为2个,其他类型为7个。

4.2 中国CDM项目CERs签发现状

截止2010年7月15日,中国CDM项目获得CERs签发的项目达258个,估计年减排量达134,369,099 8tCO2e。其中内蒙古获签数量最多,为29个,年减排量达29,548,519.0t CO2e;位居第二的是云南省,为22个,年减排量达25,639,588.OtCO2e。

安徽省位于第22位,有5个CDM项目获签,年减排量达570,225.4tCO2e。

截止2010年7月15日,中国在EB获得CERs签发的CDM项目共计258个。在项目类型分布中,新能源和可再生能源类型获签192个,年减排量达23,543,931.8tCO2e;节能和提高能效类型获签27个,年减排量达13,044,138tCO2e;甲烷回收利用类型获签为1 5个,年减排量达7,988,358tCO2e;燃料替代类型获签6个,年减排量达4,920,081tCO2e;N2O分解消除类型获签6个,年减排量达17,923,987 tCO2e;HFC-23分解类型获签11个,年减排量达66,798,446 tCO2e垃圾焚烧发电类型获签1个,年减排量 达7,988,358tCO2e。

5 CDM项目的可持续发展障碍

CDM市场在短短几年时间内得到了快速发展,但从当前的形势来看,全球CDM市场的进一步可持续发展仍面临着巨大的挑战。

5.1 复杂的程序和规则阻碍了CDM市场的发展

为了确保CDM项目的公开、公正和透明,EB对CDM项目开发、申请注册、DOE的审查、核定以及CERs签发等各个环节都有十分明确与严格的规定,这使得项目稍有不慎就可能被提出疑义而进入复审,加之项目的申请周期在逐渐增长,极大降低了效率,导致大量项目在CDM进程中堆积、等待注册或签发CERs。据统计,在当前6281个处于CDM进程中的项目中,有2918个(占项目总数的46.46%)刚到项目注册前期的审查阶段,距离项目顺利获得签发CERs仍有很长的过程。

5.2 项目的延期使全球付出巨大代价

项目的延期已成为CDM市场不可持续和引发市场情绪的主要风险之一。一个CDM项目从审查到注册往往需要花费1至2年时间。如不改观,全球将为之付出巨大代价。因为项目延期将导致项目业主无法获得项目的预期减排收益,将导致不能及时获取有效的资金来源,使得项目业主的资金链处于危险状态,极有可能导致项目最终失败,预期的环境效应也得不到实现。

5.3 熟悉CDM项目专业知识和技能的专业人才奇缺。

CDM项目开发、申请注册、DOE的审查、核定以及CERs签发等每一个环节都有特别明确与特别严格的规定,操作人员短时间内突击学习也难以掌握CDM的专业知识,必须经过一个系统的培训与学习过程,但目前这一专业才能还没有受到公众关注,此类专业人才奇缺。许多项目业主开发CDM项目时由于找不到专业人员和信息平台,面对国际碳排放交易市场无从入手。如江西丰城源洲煤层气发电有限责任公司是中国第二家拿到CDM项目交易资金的煤层气发电企业。2007年9月份就在联合国注册成功,由于缺乏专业知识和信息,最后无奈以定价方式将每年16万吨的二氧化碳减排量以10.6美元/吨的低价卖给国外中介机构。

5.4 CDM项目普遍技术含量不高,没有额外引进或得到国外技术转让

目前水电、风电、余热发电、沼气发电、煤层气发电等资源利用型领域是发达国家投资机构开展CDM项目最活跃,资金最集中的领域。它不需要增加新的投资,低成本、低技术要求,操作简单和成熟,在联合国注册的成功率高。而工厂节能改造、新技术引进与应用、城市节能等技术改造型的CDM项目非常少,这些领域恰恰是目前我国最需要技术支持的领域。出于保护环保技术领先地位和知识产权等因素考虑,发达国家不愿意向发展中国家转移先进的环保技术。

篇8

【关键词】 “学案导学” 热点材料 补充学案

“学案导学”教学模式在我校已经开始实施有很长时间多了,“学案导学”教学法是一种新型的教学模式,它旨在通过学生的自主学习,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提高教学效益。现在大多数教师的课堂都是以学生学会学习为宗旨,以学案为依托,以教师为主导,以学生为主体,实现学生的自学能力、合作能力、创新能力和整体素质共同提高的一种教学模式。在这里,要保证“学案导学”教学的效果,学案的设计就是至关重要的,下面就从我个人开始着手使用以及在使用过程中的思考简要谈谈对如何做高质量的学案的认识,与大家共勉。

由于课型、学科不同,学案的环节也相应存在着不同,但是我认为作为学案,就应该是教材和其他教学资料的补充,所以不应该重复设置内容,而应该把一些密切联系实际的热点材料进行补充,这一方面能将课本深奥的知识给学生以形象的展示,另一方面也能使学生从高一就开始接触实际,从而有利于增强学生对现实的把握,不至于在高三时才恶补时事,还能引导学生关注现实,这也正是政治课教学的精髓所在。下面是我做的一个高三复习课的补充学案:

认识论补充学案:

第一部分:知识点简述

关键词:实践、认识、真理

主要知识:实践的特征、实践与认识的辩证关系(重点)、真理的特征、认识的特征(重点)。

第二部分:材料补充

沙漠里的低碳实践者李京陆(2010,1)

2003年,经过考察,李京陆就发现治沙产业大有可为,内蒙古沙漠的条件得天独厚,具有三大优势,第一是沙漠有水,可以生长植物。第二是沙漠地区人均土地很多,农区的人均土地不到1亩,而在这里竟然高达1500亩。第三是这个项目与我国的林业政策相得益彰。

“研究来研究去”后,李京陆决定种杨树。说干就干。推土机、打井机、测量仪一起上。杨树苗一卡车一卡车的运,忙活了一个月。在承包的3万亩沙地上种下了3万棵杨树,投资400多万。不到1个月,绿油油的树叶长出来了,李京陆心里那个美。

只可惜高兴得太早。一年后,八成的树都死了。这让李京陆结结实实地栽了个大跟头,几百万打了水漂。是放弃还是继续?就在进退维谷的时候,李京陆听说了一个绿化了几万亩沙漠的治沙英雄的故事。他马上丢下工地的残局,钻进沙漠深处找到了那个叫乌日根达赖的小伙子。乌日告诉他,要想治沙,杨树肯定不行,最好是种沙柳。

“沙漠里头物竞天择的是什么?最顺溜的是什么?沙生灌木。灌木种类有很多,沙柳是其中之一。它们是治沙的先锋植物,固沙的,先种它,沙子不动了,有一定的雨水量,才能长出草来。”李京陆说。

他开始研究沙生灌木的投入产出性。结果发现,沙柳在这个地方长得很好,也很多,而且种植成本特别低,一亩只要一两百块钱。当地这么多年也有些利用沙生灌木造纸造板的小企业,只是这些产业在可持续发展方面都经不起推敲。造纸直接污染了沙漠的地下水,造板虽然对沙漠本身污染不大,但由于沙生灌木的木质层次比较低,所以在生产过程中需要使用大量的甲醛,容易对消费者造成二次污染。

在2005年的一次会议上,清华大学的一位教授给李京陆讲了一个英国小区用树叶和树枝发电的故事,他恍然大悟,原来灌木可以用作生物质发电。

回到内蒙古,李京陆委托中科院广州能源所和西安热工院对沙柳、红柳、旱柳、杨柴、柠条、花棒等近10种沙生灌木或植物进行热化学全分析,结果令人吃惊:每公斤沙柳的低位热值4200大卡,高位4500大卡――比很多次煤热值还要高。拿到数据后。李京陆眼中的沙漠已经变成一片充满希望的“绿色煤田”。

历经千辛万苦,生物发电项目终于立起来了,沙柳产业形成了,居住在沙漠边缘的农牧民积极种植,既能治理沙漠,又能提高收入,可谓一举两得,目前已经有7000多农牧民因此受惠。

生物质热电厂投入运行后,从这里并入主电网,一年的发电量可以达到1.8到2.1亿度。按照一个100万平方米的小区,它应该能供应4个100万平方米的小区,也就是400万平米的城市住宅的供电量。李京陆历时300天,行程数万里,遍访专家贤者,使得内蒙古毛乌素生物质热电厂成为全球首家开发绿电、富民治沙示范项目。

企业对排放的二氧化碳进行捕获压缩装瓶,已向附近一家螺旋藻生产企业出售3万吨,还在自己建设年1000吨螺旋藻的生产能力,延伸下游产品等。种植的沙生灌木可以固碳,烟气排放的二氧化硫每立方米只有50mg,只相当于生物质电厂国家标准的八分之一;每立方米氧化氮含量为25mg,只相当于国际标准的十八分之一。

据统计,毛乌素生物质热电厂已经投资、建设、运营沙生灌木能源林自由基地60万亩,热电厂投产后,每年可消耗沙柳20万吨,带动治理荒漠20万亩。在毛乌素沙地上已经形成了生物质种植、管护、平茬、储运、加工为一体的产业链,为社会提供了近7000个就业岗位,仅收购原料一项,每年就能为农牧民增收7000多万元。

结合材料进行基本的复习,请结合材料复习巩固以下知识点:

1 实践与认识的辨证关系

1.1 什么是实践?

1.1.1 实践的含义:

1.1.2 实践的基本特征:

1.1.3 实践的前两个特征分别在实践问题上贯彻了哪些哲学思想,二者是什么关系?

1.1.4 实践的三个特征的统一体现了什么?

1.1.5 实践的基本形式:

1.2 实践与认识的辨证关系(请结合材料具体阐述)

1.2.1 实践决定认识(实践是认识的基础)

1.2.2 认识的反作用(认识指导实践)

2 真理及其发展规律

2.1 真理是绝对性和相对性的统一

2.1.1 真理的绝对性:①真理的客观性;②真理的唯一性

2.1.2 真理的相对性:①真理是有条件的;②真理是具体的。

2.2 追求真理是一个过程:认识的发展(在实践中追求和发展真理)

2.2.1 认识具有反复性:

2.2.2 认识具有无限性:

2.2.3 认识的反复性和无限性表明:

3 请总结

3.1 实践和认识辩证关系原理及方法论(重点)。

3.2 真理的条件性和具体性原理及方法论。

3.3 真理客观性原理及方法论。

3.4 认识过程反复性、无限性和上升性原理及方法论(重点)。

第三部分:高考题实战

1.(2010全国卷1、江西卷、湖北卷)1912年,德国科学家魏格纳提出了大陆漂移说,否定了前人的大陆均衡说、陆桥说,却被大多数学者斥为“荒诞的怪论”。20世纪50年代,支持大陆漂移说的新证据越来越多,大陆漂移说重新活跃起来。在此基础上,科学家通过进一步探讨,创立了后来成为主流的海底扩张说和板块构造说。人们对大陆漂移说认识的转变佐证了?①认识具有反复性,人们追求真理的过程总是曲折的;②认识具有无限性,人们追求真理是永无止境的过程;③认识具有创新性,认识的进步以已有理论为前提;④认识具有相对性,任何真理性认识都包含着谬误的成分。

A.①② B.①③ C.①④ D.②③

2.(2010江苏卷)下列与“纸上得来终觉浅,绝知此事要躬行”哲理相同的是

A.读书破万卷,下笔如有神;B. 近水知鱼性,近山识鸟音;C. 与之山中事,需问打樵人;D.路遥知马力,日久见人心。

3.(2010四川卷)早在1898年,就有科学家指出,燃烧煤炭和石油产生的二氧化碳将导致地球变暖。随后,人类为防止地球变暖进行了漫长的探究和实践。时至2009年,大气中二氧化碳已由工业革命前的280ppm(1ppm为百万分之一)升至390ppm,然而在哥本哈根会议上,各国在应对气候变化问题上仍然认识不一。人类对气候的认识,哥本哈根会议不是终点而是新的起点。材料体现的哲理有?①世界是复杂的和不断运动变化的,人的认识是无止境的;②认识总是要受到主客观条件的限制,人的认识具有反复性;③认识是一个圆圈式的循环往复过程,人的认识具有规律性;④本质的暴露和展开有个过程,人的认识永远不能达到真理。

A.①② B.②③ C.②④ D.③④

4.(2010新课标卷)木星是太阳系中体积最大的行星,人们对它充满无限遐想。为了解木星的形成、进化和结构等,在最新航天科技的支持下,美国预计于2011年8月发射新的木星探测器“朱诺”。对木星的科学探测活动将进一步佐证:①人类的好奇、兴趣和遐想是推进有关木星认识的直接动力;②现代科技和探测手段的发展推动有关木星认识的深化发展;③实践发展提出的客观需要是推进有关木星认识的根本动力;④严密的逻辑和精心的准备能确保木星探测实践的如期成功。

A.①② B.②③ C.②④ D.③④

5.(2010北京卷)徐悲鸿偏爱画马,听马蹄得得,看马迎风奔驰,他觉得是一种精神享受,心仿佛在和马一同驰骋。这表明,作为对世界的一种反映形式的艺术作品:

A.受到艺术家生活环境的深刻影响;B.源自于艺术家的技艺和艺术天分;C.离不开艺术家的生活感悟和情感;D.取决于艺术家的执着努力和勤奋。

6.(2010广东卷)关于“学习”有两种观点:其一,“人之岁月精神有限,诵说中度一日,习行中错一日;纸墨上多一分,身世上少一分。”其二,“教人必欲使其读尽天下书,将道全看在书上,将学全看在读上。”这两种观点没有处理好

A.物质与意识的关系?B.实践与认识的关系?C.真理与价值的关系?D.量变与质变的关系

7.(2010天津卷)世博会自诞生以来,一直讲述并预言着世界的改变,推动人类文明不断走向成熟。世博会是展示台:上海世博会吸引了246个国家和国际组织参展,集中展示了最新的科技成果、多元的世界文化以及悠久灿烂的中华文明。世博会是大课堂:上海世博会拓展了人们的知识事业,激励了全社会的创新热情,眺望了世界文明的未来。世博会是助推器:1933年芝加哥世博会使美国汽车业大放异彩;1993年大田世博会推动了韩国从出口加工型经济向自主创新型经济的转变;2010年上海世博会以“城市,让生活更美好”为主题,深化了人类对人与环境关系的思考和探索,成为人类文明发展的新驿站。

结合材料,用哲学中有关认识的观点,说明世博会为什么能“讲述并预言着世界的改变”。

8.(自助餐)材料一:气候变化问题最初是作为环境问题而由科学家讨论的,与气候变化相关的文章较早也大多出现在科学类杂志上。上世纪70年代有人开始将环境、气候变化、外交和安全等问题联系起来,80年代气候变化问题逐渐引起了大众关注,90年代全球气候变化已经成为举世瞩目的重大战略性问题。2009年12月,在丹麦哥本哈根气候变化大会上,就应对气候变化通过了《哥本哈根协议》,达成了广泛共识,取得了重要而积极的成果。

材料二:在哥本哈根气候变化大会上,发展中国家坚持“共同但有区别的责任”原则,这与美国、欧盟等发达国家有一致的地方,也存在着利益的争论和交锋。

材料三:中国政府从本国国情和长远利益出发,本着对世界人民福祉高度负责的精神,制定了到2020年单位国内生产总值二氧化碳排放比2005年下降40~45%的行动目标和一系列政策措施,赢得了世界各国的充分理解和广泛认同。

结合材料一对“气候变化问题重要性”的认识,运用认识论的观点说明人类是怎样追求和发展真理的?

(答案)8.①对全球气候变暖自然现象的认识由科学家讨论到哥本哈根会议达成有关共识,这是人类对全球气候变暖现象及其规律的正确反映,是真理,它来源于人类社会生活的实践,说明追求和发展真理以实践为基础,实践决定认识。②人类关于气候变化问题重要性的认识过程说明寻求真知是一个“实践、认识、再实践、再认识”循环往复以至无穷的不断发展过程。(认识具有反复性和无限性,人类对气候变化问题重要性的认识不是一次完成的,而是在实践和认识的循环往复中获得的。)

篇9

城市化进程的进一步加快使气候变化已经成为世界各国在战略层面上关注的重要问题,低碳经济和低碳技术成为21世纪战略竞争的制高点。在全球一致应对气候变化和降低化石能源消耗的大背景下,发达国家和发展中国家都在通过提高能效和节能、利用先进技术和管理手段降低碳排放强度,低碳经济理念正成为国际社会的共识,并开始对各国经济结构,投资和生产生活产生重要影响。

二、低碳经济的意义

低碳经济,是以低能耗、低污染、低排放为基础的经济模式,是人类社会继农业文明、工业文明之后的又一次重大进步。“低碳经济”的理想形态是充分发展“阳光经济”、“风能经济”、“氢能经济”、“生物质能经济”。它的实质是提高能源利用效率和清洁能源结构、追求绿色GDP的问题,核心是能源技术创新、制度创新和人类生存发展观念的根本性转变。低碳经济的发展模式,为节能减排、发展循环经济、构建和谐社会提供了操作性诠释,是落实科学发展观、建设节约型社会的综合创新与实践,完全符合党的十七大报告提出的发展思路,是实现中国经济可持续发展的必由之路,是不可逆转的划时代潮流,是一场涉及生产方式、生活方式和价值观念的全球性革命。从世界范围看,预计到2030年太阳能发电也只达到世界电力供应的10%,而全球已探明的石油、天然气和煤炭储量将分别在今后40、60和100年左右耗尽。因此,在“碳素燃料文明时代”向“太阳能文明时代”过渡的未来几十年里,“低碳经济”、“低碳生活”的重要含义之一,就是节约化石能源的消耗,为新能源的普及利用提供时间保障。特别从中国能源结构看,低碳意味节能,低碳经济就是以低能耗低污染为基础的经济。

三、在城市发展中低碳经济发展的主要途径

(一)法律政策体系。从政策引导层面建立有利于形成低碳经济的产业结构、增长方式和消费方式。从产业结构调整、区域布局、技术进步和基础设施建设等方面着手,推进低碳经济发展和低碳城市建设。对税收政策、财政政策和信贷政策进行低碳化调整。出台鼓励企业进行低碳创新、节能减排、可再生能源使用的政策法规,考虑减免税收、财政补贴、政府采购、绿色信贷等措施,引领企业开发先进的低碳技术,研究和实施低碳生产模式。对新能源、提高能效、生态基础设施等低碳经济产业实行政策倾斜。加快制定和修改有利于减缓温 室气体排放、能源 清洁发展、低碳能源开发利用的鼓励政策和相关法规,加快推进能源体制改革,建立有助于实现能源结构和可持续发展的价格体系,推动可再生能源发展机制建设。

(二)优化产业结构。一是大力推进清洁能源产业化,以太阳能、生物质能、风能、氢能、燃料电池等为主要方向,积极发展清洁及可再生能源,加大产业化力度。加快发展现代物流,金融服务,软件及服务外包,动漫设计等现代服务业,形成若干具有国际水准的物流集聚园区、服务外包集聚区、动漫创意产业集聚区。

(三)加快低碳技术开发应用。推进煤的清洁高效利用,可再生能源及新能源,二氧化碳捕获与埋存等节能领域的技术开发与应用, 加强生物质能的研究开发和应用,开发生物热解气化,生物质制乙醇,生物质制氢,生物质燃料气合成二甲醚,生物质燃料气合成汽油,甲醇以及城市垃圾综合利用技术,积极发展生物能源业。加快推进风能发电成套装备产业化。支持发展光-热转换材料,集热器结构材料和部件,研发太阳能热发电技术和太阳能光伏电池材料及组件技术,积极推进薄膜电池,单晶硅电池,多晶硅电池及其他电池等先进太阳电池技术的研发及产业化,加快太阳电池生产和测试设备的国产化进程,推进新一代的地下温泉热水利用技术,小城镇区域性集中农村沼气综合利用技术的开发及推广应用。发展小型高效天然气制氢,大规模煤气化制氢技术。支持开发高效热交换器和热系统的节能技术,加快发展工业高耗能产业的节能降耗新工艺,关键技术和设备。

(四)大力发展低碳建筑。城市发展低碳建筑应着力加强政府规划和相关文件的贯彻落实力度,严格实施低碳建筑标准,新建筑的立项、审批和建设过程都必须遵照相关标准。要扩大低碳建筑理念的普及推广,加强对社会公众的宣传教育。推进建筑节能设计,建筑要尽可能实现自然采光、自然通风、自然排水等设计理念。[3]推进建筑能耗标识制度,推广低碳建筑的分级认证制度;新建建筑严格执行节能标准,鼓励商场、写字楼、工厂等现有商业建筑开展节能改造,政府办公室、医院、学校等公营机构要制定和实施强制节能措施。对大型公共建筑,应公开其能源消耗状况,进行能源审计,推动大型建筑节能减排等。推进低碳建筑技术的广泛应用,普遍采用外遮阳、自然采光、自然通风、建筑绿化等低碳建筑设计技术;大力推进建筑工业化,改进建筑业生产组织方式,提高低碳建筑的生产能力。

(五)倡导绿色消费。在公众中大力宣传低碳理念,积极倡导绿色消费、绿色经营的理念,使公众真正参与进来。人类活动足迹加剧气候变化的趋势如不扭转,则生态系统崩溃、水资源缺乏、疾病肆虐、威胁人类的生存。因此要紧紧抓住低碳发展的主轴,配以生态的要求,推动技术发展和建立低碳经济,从而最终实现由“高碳”时代到“低碳”时代的跨越,真正实现人与自然和谐发展。

四、我国发展低碳经济的前景

低碳经济不仅仅只是一种愿望,更是人们心目中一股深受感动的力量。刚开始可能只是被一种想法所激发。然而一旦进一步发展成为感召那些人的信念时,就不再是一个抽象的东西,它需要各方通过共同努力实现。主席在2007年亚太经合组织会议上,郑重提出四项建议,说了4次碳:发展低碳经济、研发和推广低碳能源技术、增加碳汇、促进碳吸收技术发展。2009年9月在联合国气候变化峰会上承诺:中国将进一步把应对气候变化纳入经济社会发展规划中,争取到2020年实现单位GDP的CO2排放比2005年降低40%~60%。为我们描绘了未来低碳经济的愿景。在2010年低碳中国论坛首届年会上,徐州和成都、深圳等10个城市被评为2009中国低碳风云榜,最具竞争力的低碳产业基地城市成为全国首批低碳产业基地。目标引领行动,发展促进提升。相信在不久的将来,中国一定能够在低碳经济方面做出自己的贡献。

参考文献

篇10

[关键词]低碳经济;产业结构;区域经济结构

[中图分类号] F062.2 [文献标识码] A

一、低碳经济产生的背景及内涵

英国政府在 2003年提出了低碳经济的概念,涵盖了所有国家都关注的经济发展问题,相当于重新包装了环境保护问题,将环保牌打成经济牌。在这个议题中,用“气候变化”取代了“地球变暖”,淡化了一直争议很大的温室效应理论。在全球能源资源价格飙升,受金融危机影响全球经济低迷的背景下,将环保问题提升至低碳经济问题,更吸引了所有人的眼球。低碳经济的涵义涉及到经济的方方面面,几乎所有人类活动都会有碳排放(包括呼吸),比环境污染等问题覆盖面更为广泛,发展低碳经济成为势在必行的经济发展模式。

低碳经济,是以低排放、低能耗、低污染为基础,实现经济效益、社会效益和生态效益相统一的新的经济发展模式。区别于过去以高消耗、高增长、单纯追求GDP高速增长的经济发展模式。

2009年9月主席在联合国气候峰会中提出我国将降低碳排放总量,发展低碳经济的目标。总理在当年 11月的国务院常务会议上提出,到 2020年我国单位 GDP的碳排放比 2005年下降 40%~45%。

发展低碳经济的实质目标,就是在保证对整体经济发展影响极小的情况下,降低单位 GDP能耗,进而减少总体能源的消耗。在高碳经济发展模式下,能源商通过经济循环获取暴利,并通过各个环节传导,最终由消费者来负担能源消耗的代价。反之,低碳经济发展模式下,从终端的消费者开始,减少能源消耗或者购买使用节能产品,通过减少商业、制造业能耗,提高经济效率、能源使用效率,最终反传导到能源商,削减能源商暴利,使消费品尤其是节能产品回到利润合理的价格区间。对于国家而言,则可以减少总体能源消耗,降低我国对国外能源的依存度,确保经济可持续发展。

二、我国发展低碳经济的重要性

通过了解低碳经济的背景和本质含义,不难发现低碳经济其实是大国间对能源资源博弈的产物,而我国刚刚加入这场博弈。最近几年,我国各大能源企业的国际交易受阻,国际油价频繁波动导致我国若干航空公司产生巨亏,针对铁矿石产业的谈判屡遭失败,以及我国屡次收购海外资源失败,都使我们清晰地认识到发展能源经济的重要性。我国被视为经济发展迅速但却高能耗的大国,处境十分尴尬。而我们不但没有美国在全球大肆夺取能源的实力,也没有日本和欧盟制定低碳经济规则的影响力,与此同时我们仍然处于经济快速发展,需要大量能源消耗的阶段。

受国际金融危机的深远影响,欧洲财政吃紧,美国在能源问题上不得不收紧海外扩张策略,更注重构造低碳经济发展模式。我国在金融危机席卷全球之后通过投放四万亿元刺激经济,率先走出了泥潭。尽管金融危机重创了我国出口贸易,但也为我国加快经济转型提供了良机。2010年以来,我国经济工作的重点就是调结构、促发展、保稳定。如果能够顺利完成经济结构优化转型,从量变发展到质的飞跃,我国将从世界工厂发展成为真正的世界经济的引擎。

三、我国发展低碳经济的途径

目前,气候变化成为全球关注的焦点。发展低碳经济已被纳入我国“十二五”规划纲要中,目标为建立一个节能、生态友好型社会。这就需要从我国的产业结构和区域经济结构两方面着手发展低碳经济。目前,我国煤炭资源丰富,油、气资源条件不足,这使得煤炭这一高碳能源仍将在很长一段时间内成为我国能源领域的主要资源。对于如何将类似煤炭资源等高能耗、低附加值且技术水平低的产业转化为低碳(高技术、低能耗、高附加值)资源产业,中央就此提出了大力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的目标,包含新能源、新材料、节能环保、生物医药、信息网络和高端制造产业等,这几大行业均与低碳经济有关。发展低碳经济,提高可再生能源比重,可以有效降低一次性能源消费的碳排放;在制造业方面,利用我国成熟的制造经验,发展低碳市场的潜力也是无限的,积极开发国内市场会给我们带来新的机遇;全面发展低碳产业,将新能源应用到减少工业电力碳排放比重,再到发展低碳服务、碳金融等,传导到我国经济运行的各个环节,以实现产业结构优化升级。

首先,发展低碳经济,产业结构调整是重要途径之一。我国需要推行发展低碳经济的一揽子政策,将能源政策、节能和减排政策整合起来,目前我国在这方面已做了很多工作,2006年我国确立了可再生能源未来规划目标,新能源在能源消费结构中所占比例将逐步提升。经过政府和公众的努力,我国期待在未来几十年内达到全球最高的能源利用效率。在发展低碳经济的路上,我国正朝着这一目标努力。

调整出高效低碳的产业结构,全面合理地发展可再生资源,提升其在总能源中的比重。新建基础设施可以大量采用先进技术,提高能源利用效率。国家发改委已经颁布相关条例,例如,新建火电站必须采用超临界和超超临界发电机组等;控制高耗能工业发展,减少和控制高耗能产品出口;普及和规范高效节能的低碳经济发展模式;发展低碳农业,增强森林覆盖和管理;引导公众反思、摒弃习以为常的高能耗的消费模式和生活方式,减少能源浪费和污染排放,从而充分挖掘服务业和消费生活领域节能减排的巨大潜力。

其次,通过区域经济结构,合理发展低碳经济,重点扶持中西部经济发展相对落后的区域。中西部地区资源丰富,人口稀少,发展低碳经济给中西部地区的经济发展带来机遇。中西部的清洁能源,包括丰富的风能、水能,还可以利用广阔的土地建立太阳能、风能电厂,改变传统资源开发和利用模式。开发西部丰富的能源,为东部输送能源的同时,低碳环保更减少了对地区环境的影响,最终给西部经济带来超越以往高能耗、高污染等落后发展模式的巨大经济收益。另外,通过立法、政策导向、价格调节以及金融服务支持,改善区域能源利用结构,保证国家能源安全,高度重视新能源和可再生能源的开发,使区域经济结构不断得到优化。

四、结论

综上所述, 我国发展低碳经济已经迫在眉睫。在未来国际经济发展中,发展低碳经济是一种新的也是重要的经济发展模式。联合国气候变化大会上提出,我们应当逐渐过渡到低碳经济模式,提倡低碳的生活方式。各国通过《京都议定书》达成基本共识,所有国家都有应对气候变化和减排温室气体的义务和责任,而发达国家应肩负起更重大的责任。很多发达国家也表示愿意在完成自己减排目标的基础上,支持和帮助发展中国家发展低碳经济,应对气候变化。这一系列的共同决议,将会在全世界范围内带来贸易条件、国际市场、国际技术竞争格局的变化。欧盟已经明确把低碳经济作为未来发展方向。目前,我国正处于经济转轨和社会转型期,构造低碳经济发展模式对各个行业都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参考文献]

[1]国务院新闻办公室.中国应对气候变化的政策与行动(白皮书)[Z].2008.

[2]Stern N.Stern.Review on The economics of Climate Change[M].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2007.

[3]付允.低碳经济的发展模式研究[J].中国人口·资源与环境,2008(3):14-19.

[4]OECD.Indieators to Measure Decoupling of Environmental Pressure from Economic Growth[R].Summary Report,2002.

[5]朱守先.城市低碳发展水平及潜力比较分析[J].开放导报, 2009(8):10-13.

[6]郭万达,郑宇.低碳经济:未来四十年我国面临的机遇与挑战[J].开放导报,2009(8):5-9.

[7]潘家华,庄贵阳,陈迎.英国气候变化政策:通过激励机制促进低碳发展[N].中国环境报,2006-01-27.

[8]Department of Trade and Industry.Energy WhitePaper: Our Energy Future-Create a Low Carbon Economy[M].London:TSO,20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