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农问题及对策与建议范文
时间:2024-01-09 17:33:48
导语:如何才能写好一篇三农问题及对策与建议,这就需要搜集整理更多的资料和文献,欢迎阅读由公务员之家整理的十篇范文,供你借鉴。
篇1
【关键词】三农由来 发展现状 对策
随着我国国民经济的进一步发展,经济体制改革的进一步深化,农业、农村和农民在经济发展中遇到了一些新问题,出现了一些新情况,这些问题的由来、现状如何,及其如何解决,将关系到我国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顺利进行。
一、“三农”问题的由来
三农问题即是指农村、农民、农业问题。90年代中期,中央政府逐渐感到财力不足,为加强中央政府宏观调控力度,全面推行分税制改革(国税与地税分开,中央与地方在税收分成中较以前占更大比重),此项改革使地方尤其是乡镇财政日益空虚;同时,与城市经济发展得到国家大量投入支持相比,国家对农村社会经济发展投入太少,乡村落后的基本公共设施的建设也得靠农民自己集资或摊派解决,农民负担问题便再次凸显。加上国企改革遇到巨大困难,亚洲金融风波接踵而至,工人大量下岗分流,城市经济增长放缓,就业机会减少。种种困难,酿造成了我们非常关注的“三农问题”。
二、三农问题的现状
归纳起来,我国目前的“三农问题”主要表现在以下一些方面:
(一)农业问题,集中表现为农民种田不赚钱。
自古以来农不如工,工不如商,农业劳动生产率低,比较效益差,难以获得社会平均利润率,所以农业是弱质产业。目前,我国农业问题主要表现在:一是农业技术装备和劳动生产率水平都比较低,农业基础设施薄弱,农用机械拥有量远远低于发达国家,也低于一些发展中国家。二是农业生态恶化,抗灾害能力差、水资源短缺,土地荒漠化严重,圈地之风肆虐,人均耕地面积锐减等。
(二)农村问题,集中表现为农村面貌落后,经济不发达。
目前,我国农村发展现状主要有:一是农产品品质较差。存在的普遍问题是,农产品供给由过去长期、全面的短缺转为结构性、地区性和阶段性的过剩。我国农产品虽然在产量上呈大幅度增长趋势,但产品质量长期处于低下水平,导致产品积压。二是农村劳动力过剩。我国的劳动力众多,剩余劳动力大都集中在农业和其他传统产业部门。当前我国经济发展最大的问题就是劳动力就业问题。从总体看,我国已经出现劳动力供给持续减少的趋势。三是农村生产性投资不足。
(三)农民问题,直接表现为农民收入低,增收难。
农民收入低、增长慢,一是因为粮食、棉花等农产品生产太多,供过于求、价格下跌,增产不增收;二是城镇化进程滞后,城市人口相对少,购买农产品的城市消费群体相对比重太低;三是城市企业开工不足,乡镇企业有很多破产,劳动力转移困难,没有非农就业收入,农民增收陷入停滞。
从上面的深入分析,我们可以看出三农的发展是艰难缓慢的,这是一项长期而艰难的任务。农村能否有更好的发展、农业能否更好的进步、农民能否更好的安居乐业就在于我们对这些问题的解决如何。这些问题是环环相扣的,有着内在的联系。我们应集中精力去解决这些问题,实现突破性发展。
三、解决“三农”问题的主要对策
三农问题的现状是农业和农村内外部环境发生深刻变化的现实反映,是城乡二元结构长期积累的各种深层次矛盾的集中反映。究竟如何走出三农困境?本文提出以下建议:
(一)稳定党在农村的基本政策,继续深化农村改革。
稳定党在农村的基本政策,核心是进一步稳定完善农村土地承包关系。土地是农民安身立命之本,直接关系到农民的权益和农业的发展稳定。我们必须坚决落实中央制定的相关政策和《农村土地承包法》赋予农民长期而有保障的土地使用权。在这个基础上,按照依法、自愿、有偿的原则,积极引导土地经营权的有序流转,逐步发展规模经营。
(二)优化农业和农村经济结构,培育农村经济新的增长点。
要继续坚持“多予、少取、放活”的方针,积极探索农民增收新思路,不断拓展增收渠道。要大力推进农业综合开发,发展优质、高产、高效、生态、安全农业,充分挖掘农业的内部增收潜力。要鼓励、支持和引导农村非公有制经济加快发展,支持乡镇企业发展农产品加工业和服务业,促进农民向城镇和非农产业转移。要进一步组织实施好退耕还林工程,在逐步改善农业生态条件的同时,直接增加农民收入。要继续坚持开发开放式扶贫方针,加强贫困乡镇基础设施建设,改善农民的生产生活条件;积极稳妥地推进“易地扶贫”,引导和支持边远山区的贫困群众向相对富裕的地区迁移;继续搞好科教扶贫和帮促扶贫,增强贫困地区的“造血”功能。特别是三峡库区移民工作,农村移民安稳致富的任务十分繁重,要用好用活现有移民政策,积极动脑筋、想办法、添措施,千方百计实现农村移民安稳致富。
(三)加强基础设施建设,实现农村经济可持续发展。
中国目前是一个农业大国,但农业生产方面尚投入不足,农业抵御自然灾害的能力还较弱,“靠天吃饭”的局面还没有得到解决。加强农业和农村基础设施建设,是一项长期的任务。一是加强人畜饮水工程建设,着力解决旱区乡镇的人畜饮水问题,加快农村自来水化建设步伐。二是加强乡村公路建设,继续实施乡镇公路改造工程,增大通车村的比例,提高村级公路通行能力。三是加强重点水利工程建设,推进各种项目建设,兴建一批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好的水利工程,搞好各项整治工作,扩大有效灌溉面积,增加旱涝保收、稳产高产农田面积。四是加强农网改造和农村水、电、通讯等建设。五是加强生态环境建设,实施好退耕还林和荒山荒地造林,搞好天然林保护。同时,在有条件的地方,广泛推广农业机械,推进小型农业机械家庭化、农业机械服务专业化,提高农业劳动效益。
上面所列的是我国三农普遍存在的一些问题,如果要切实解决我国农业落后、农村条件差、农民生活质量低的问题,必须结合各地的实际情况,探索一条切实可行的路子来。当然,解决三农问题是全社会的问题,不是一个人或一部分人的关注,三农问题的解决,需要全社会的人都来关注。因为三农问题发展到今天,已经不单单是农村问题了,它关系到我国整个国民经济下一步的发展。
参考文献:
[1]谭立群,李清.我国三农问题的现状及对策研究[J].经济与管理,2004,18(8).
篇2
关键词:农业统计;困境;职能;可持续发展
我国现代化的发展步伐,是伴随着城乡一体化的进程而逐渐向前,尤其是当前城镇化趋势日渐明显,真实反映农村经济面貌的农业统计工作作用巨大。农业统计工作将为统计系统的体系化建设与完善提供经验,也将为上层机关部门制定有利于农村经济发展的决策提供依据。因此,农业统计工作将通过其自身工作机制的完善、体制建设的健全以及工作质量整体水平的提高,为农业发展的可持续化进程添砖加瓦,也将为城乡居民一体化的生活水平的提高提供重要的决策论据。实现农业统计工作“又快又好”的发展,意义重大;发现农业统计工作中存在的问题,针对其提出对应的解决方法,将有助于农业统计工作履行其本职工作职能,也正是本文探讨的价值所在。
一、农业统计工作内容及意义
农业统计工作的基本内容为土地使用分类统计、农村农业人口统计、农作物和经济作物的产量与播种面积统计、养殖畜牧业统计以及包括农林牧渔业在内的第一产业总产值统计。可以看出,农业统计工作立足于农村与农业经济,服务于上层建筑对农业发展的决策。就农业统计工作的意义来看,农业是一国国民经济中的重要组成部分,由此,农业统计就成为国民经济统计最重要组成部分。但是,随着我国经济的发展,我国各行业出现的新变化开始作用于经济,为反映当前经济形势的变化与我国现代化经济实体的真实面貌,统计工作的重要性不言而喻。而与农村农业经济发展相关的城镇化、城乡一体化趋势明显,农村经济出现的新形势,如土地流转问题,农村多经济主体问题,农村全面发展问题,无一不给原有的农业统计工作带来新问题与冲击,这就要求监测与记录农村经济状况的农业统计工作面临经济形势出现的新情况能够做出快速的反应和调整。其中,最重要的环节是在保证统计信息质量的条件下,通过农业统计工作还原农村经济的真实面貌,为解决三农问题提供充分的决策论据。
二、做好农业统计工作的建议
针对当前农业统计存在的管理体制问题、因基层农业统计人员频繁变动导致的统计数据质量问题以及难以根据当前农村经济变化,实现对三农问题全面真实地反映,本文提出需要全面建设与健全农业统计工作体系,提高农业统计工作的独立性,促使农业统计工作发挥其应有功能服务于三农,服务于农业可持续发展的政策建议。
(一)建立健全科学的农业统计工作方法,保证农业统计工作的顺利开展
基层统计工作的技术性与复杂性并不高,只要有科学完善的工作流程就能够保证统计工作的执行。但是,农业统计工作深入农村,基层工作的烦琐程度高而基层统计人员的专业素质亟待通过进一步的培训提高,农业统计人员的频繁变动容易导致农业统计数据连续性的缺失,从而影响农业统计数据的真实性。解决这一问题的最有效途径仍是建立健全统计工作的科学工作流程,从制度上保证农业统计工作执行。
(二)积极探索体制建设,保证统计数据的质量
统计数据的质量问题是统计工作长久的工作重心。影响统计数据质量的原因有人为也有客观因素。人为原因诸如各级地方政府对政绩的渴求而竞相“攀比”,造成了农业统计数据的失真。因此,农业统计工作亟待进行体制上的建设,保证统计工作能够保持高度的独立性,避免受到相关政府部门为体现政绩而浮夸农业统计数据的影响,所以当前的“分级”管理模式需要在统计机关部门全面贯彻“垂直”模式。同时,需要加强相关统计法规制度的建设,维护农业统计数据保持独立性的可持续性,通过必要的严肃举措惩处影响农业统计数据质量的个人或行为。
(三)加强科学调研,全面反映农村发展的新形势
针对农村经济频繁出现的各种新情况,各级统计机关部门需要进一步强化科学的统计调研方法,如贯彻科学的抽样调查工作,针对农村现代化发展过程进行深入研究,增强农业统计工作为全面反映农村经济的机动性;如针对农村经济主体的多元化发展,定期进行调研保持多经济主体样本的可得性,并保持一定程度的样本更新,防止样本老化对政策决策统计数据论据的真实性。
三、结语
本文基于实现农业统计工作“又快又好”的发展,基于当前农业统计工作现状与困境,发现农业统计工作中存在的问题,针对其提出对应的解决方法,将有助于农业统计工作履行其本职工作职能,促使农业统计工作践行对农业可持续发展的积极作用。研究分析后,提出需要全面建设与健全农业统计工作体系,从体制建设方面提高农业统计工作的独立性,从统计工作科学化流程化设计保证农业统计数据的质量,从统计工作的方法科学化加强农业统计工作的整体质量,促使农业统计工作发挥其应有功能,服务于三农,服务于农业可持续发展的政策建议。
参考文献:
[1] 乐水芬.论如何搞好农业统计工作及其意义[J].现代经济信息,2011(22):230.
[2] 杨娜.中国农业统计体制及运行机制研究[D].中国农业科学院,2012.
[3] 周学军.当前农业统计工作问题与对策[J].浙江统计,2008(08):25-26.
[4] 蔡硕聪.乡镇基层农业统计工作的现状与思考[J].农业与技术,2013(07):216.
篇3
关键词:“留守儿童”;心理科学;制度化
中图分类号:F320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3-291X(2013)33-0032-02
收稿日期:2013-06-19
作者简介:王福山(1957-),男,黑龙江哈尔滨人,副教授,硕士生导师,从事哲学发展史研究;王菲(1990-),女,黑龙江齐齐哈尔人,硕士研究生,从事社会工作研究。
随着中国改革开放及城市现代化的发展,在20世纪80年代初,农村剩余劳动力开始向城市转移,将孩子留在农村。农村“留守儿童”是指父母双方或一方从农村流动到其他地区,孩子留在户籍所在地农村,并因此不能和父母双方共同生活的被交由父母的长辈、他人来抚养、教育和管理的17周岁及以下的未成年人。这些儿童无法享受正常家庭的教育和关爱,由此产生了留守儿童的一系列的社会问题。近几年来,社会各界对农村“留守儿童” 所带来的一系列社会问题给予了关注,然而,对其以静态角度关注的多,以动态的角度关注的少;物质因素罗列的多,精神因素则重视的不够;解决农村“留守儿童”社会问题的建议片面性、单一性多,而系统性、可持续性少;农村“留守儿童”心理问题较为深层次的影响及解决的对策未得到应有重视和研究。因此,有必要从实践哲学的高度对农村“留守儿童”问题进行深入本质的分析和概括,并对此提出系统性、可持续性发展的建议。
一、现实中的农村“留守儿童”状况
农村“留守儿童”的数量在成倍增长。据2000年“五普”资料显示,中国农村“留守儿童”近2 000万人。2008年2月27日,全国妇联的农村“留守儿童”状况调查称,目前全国农村“留守儿童”约5 800万人,其中14周岁以下的农村“留守儿童”约4 000多万。据悉,研究关于农村“留守儿童”状况的分析,以258万人口抽样数据为依据。抽样样本采用简单随机抽样的方法从2005年全国1%人口抽样调查数据中选取。该报告引用的所有数据资料均为加权之后的结果。调查数据表明,农村“留守儿童”从2000年的2 000万人,发展到2008年则约5 800多万人。在全部农村儿童中,“留守儿童”的比例达28.29%,平均每四个农村儿童中就有一个“留守儿童”。农村“留守儿童”的数量和规模增长十分迅速,所带来的社会问题日趋严重。
农村“留守儿童”与父母交往少,心理沟通难以恢复。据相关调查显示,88.2%的“留守儿童”只能通过打电话与父母联系,其中53.5%的人通话时间在3分钟以内,64.8%的“留守儿童”是一周以上或者更长的时间才能与外出的父母联系一次,8.7%的儿童甚至与父母就没有联系。有24.2%的“留守儿童”与照顾他们的成人很少或从不聊天。毋庸质疑,农村留守孩子家庭父母亲情教育环节的缺失,家庭父母子女之间交流沟通的匮乏和情感支持的不足,对留守儿童的内心世界产生的消极影响是难以去除的。
农村“留守儿童”心理上的“早期剥夺”问题严重。“留守儿童”表现出更多的自卑心理,出现了孤独、焦虑、冷漠、畏缩、敌对等消极情绪问题。调查发现,37%的“留守儿童”经常不想跟任何人说话,30%的“留守儿童”经常感到孤独,许多“留守儿童”表现出情感的冷漠、行为的孤僻的现象,人格发育不健全。有了烦恼不主动或者不愿意向家人倾诉,表现出情感自闭、性格怪僻等异常心理。其特征是年龄越小的孩子表现越突出,尤其是小学生表现明显,女生比男生更突出。“留守儿童”的自卑心理,及焦虑、冷漠、畏缩、敌对等消极情绪,这是心理学意义上的对孩子的“印刻现象”和“早期剥夺”所产生的消极结果,对“留守儿童”的情感损伤、心理损害是肯定的,其健康心理恢复工作的难度会远远超出人们的预期。这种“剥夺”对孩子的成长所造成的不良影响,不仅是许多父母始料未及,而且对社会关系、家庭生活的负面影响都是很大的。
农村“留守儿童”的品行有失规范。调查发现,“留守儿童”行为上的问题主要有放任自流、不服管教、违反学校纪律。在这个问题上,初中阶段男生表现尤为突出。自控能力较差,学习行为不自觉,日常行为叛逆,如不遵守学校的管理规定,到学校外面通宵不归,上网、看不健康的录像、赌博、拉帮结派等。一些品行恶劣的孩子甚至走上违法犯罪之路。
农村“留守儿童”的继续学习能力丧失。“留守儿童”学习上的问题主要是学习不专心,学习成绩下降。在这个问题上,对小学生影响尤为明显。可以肯定地说,这些“留守儿童”的继续学习的能力、深造的机会已经很小了,发展的空间也很小了。
二、农村“留守儿童”问题产生的根源
农村“留守儿童”问题的出现,是由社会经济及家庭经济状况、文化素质问题,三农问题等深层次的因素导致的。分析农村“留守儿童”问题的产生根源,还必须从动态的角度认识和把握“留守儿童”变化的趋势。
从社会经济角度讲,自20世纪70年代末至本世纪初,随着中国改革开放及城市现代化的发展,社会经济的发展在区域之间、城乡之间、行业之间的差异越发明显,收益差异、贫富差异越发凸显,农村剩余劳动力向城市转移,向经济发达地区转移。这种以寻求经济收入,实现富裕的人口迁徙,使一些农村儿童不能和父母双方共同生活,无法享受正常家庭的抚养、教育和关爱,由此必然产生农村“留守儿童”一系列的社会问题,而这一问题的产生和存在不仅具有必然性,而且还具有长期性、日趋严重性。
从家庭经济及文化角度讲,家庭的贫穷,维持家庭的生计成为农村劳动力首要选择,而家庭生活的质量,子女的教育和培养则无暇顾及。由于文化的落后,家庭的文化、情商、德育等功能基本丧失。家庭成员之间的空间分离,家庭中的亲情教育与交流也在不断地失去。由此产生农村“留守儿童”的深层次的消极心理问题。这一问题或显或隐、或暂或久、或重或轻地存在着,它不仅具有长期性,而且还具有遗传性、扩展性。
从三农问题角度讲,三农问题衍生了“留守儿童”问题。故此 “留守儿童”的深层次心理问题的根本性解决,依赖于三农问题的解决。
三、营造“留守儿童”生存发展的软硬件环境
解决农村“留守儿童” 社会问题的建议或方案,应具有可操作性、系统性、可持续性;既要有组织保证、科学管理、法制建设、制度建设、生活保障社会化等“硬件”条件,又要认识和运用儿童心理科学,掌握儿童学习的最佳期,了解遗传因素及影响。这是不可缺少的两个方面。
(一)建设“硬件”环境,确保解决农村“留守儿童”问题工作可操作性、可持续性
1.完善“留守儿童”管理组织,建立有效工作机制。设立专门“留守儿童”的管理组织机构,明确隶属关系及责任、权利、义务。建立有效的工作机制,登记建档。以学校为主,社区为辅,对“留守儿童”的姓名、性别、年龄、家庭住址、行为习惯和思想动态、家长姓名及去向等情况进行登记,实行归档管理。建立班主任、社区“留守儿童”组织负责人与“留守儿童”家长的联系,及时向家长汇报“留守儿童”在校的学习或在社区表现等情况。主动承担起家长或监护人的部分责任,给予更多关爱。积极为“留守儿童”办实事。在“留守儿童”亲情关爱方面,积极探索并组织实施双亲轮管式、托管式、式、陪读式、辅导式等关爱模式。开展“大事”双亲家长、家长、爱心妈妈、爱心姐姐、结对帮扶等活动,组织大学生及招募社会上的爱心人士与“留守儿童”结对子,及时解决“留守儿童”生活、学习中遇到的实际困难。政府要落实好“两免一补”政策,加强硬件等基础设施的配套,加快农村寄宿制学校的建设,保证在“留守儿童”监护方面,建成一批“留守儿童”之家、“留守儿童”周末学校、“留守儿童”期末大学园、“留守儿童”托管中心,以社会公益为主,辅之市场化运作、项目化管理的模式,有助于解决“留守儿童”的学校学习、校外教育、心理健康、品格修养、生活托管、亲情呵护等问题。
2.“留守儿童”管理科学化、法制化、制度化。农村“留守儿童”是一个社会问题,也是一个家庭问题,将社会与家庭相结合协力解决“留守儿童”问题。农村“留守儿童” 问题,首先是一个社会问题,需要全社会共同努力,建立制度化的系统解决办法。政府有必要成立农村“留守儿童”问题的组织协调机构,整合政府部门、社工团体、高校社会科学专业、自愿组织和民间力量等各种资源。农村“留守儿童” 问题,也是一个家庭问题。在影响儿童心理发展的家庭因素中,家庭教育是最重要的一个因素。在家庭教育中,家长的儿童价值观、对孩子的期望、家庭教育方式等对儿童心理发展起着重要作用。充分发挥家庭功能,充分发挥家长的教育引导作用。“留守儿童” 心理现象、性格形成的一个重要原因是家庭功能丧失、父母对孩子监护缺位。故此,有必要从法律上确定家庭职责,明确父母监护责任,在婚姻法和未成年人保护法中增加有关父母对子女监护的条文,同时,强化父母对孩子监护的法律意识,并建立和完善可操作性的父母对子女监护制度,社区对家庭的管理制度。
3.“留守儿童” 生活保障社会化。实现家庭经济功能社会化,“留守儿童”生活保障社会化。建立“留守儿童”基金,用于特殊需要照顾的“留守儿童”的生活护理、疾病治疗、学习辅导、必要的集体娱乐活动等。给儿童成长提供一个有保障的社会环境。
(二)建设“软件”环境,确保解决农村“留守儿童”问题工作系统性、可持续性
首先,熟悉并把握心理发展的不同阶段,是研究和解决“留守儿童”心理问题的前提;其次,关注儿童学习最佳期,切莫错失教育良机;再次,关注“留守儿童”遗传因素对后代的影响。
参考文献:
[1] 周宗奎,孙晓军,刘亚,周东明.农村留守儿童心理发展与教育问题[J].北京师范大学学报,2005,(1):71-79.
[2] 叶敬忠.别样童年:中国农村留守儿童[M].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8:6.
篇4
【关键词】小额贷款公司;问题;建议
一、小额贷款公司发展中存在的问题
(1)自有资金不足。“只贷不存”是小额贷款公司区别与其他从事贷款业务的金融结构的主要特点之一。跟据相关政策规定,小额贷款公司的资金来源是:股东缴纳的资本金、捐赠资金,以及来自不超过两个银行业金融机构的融入资金。而在实际操作上,小额贷款公司目前主要依靠自有资本金来开展业务,但单单依靠股东的注资并非长久之计,注入资本的严重不足和贷出资金回笼的缓慢性,致使小额贷款公司面对日益扩大的市场需求以及自己做大做强的良好愿望显得力不从心,在贷尽资金后往往因无资金可贷只得暂停业务。(2)法律保障不够健全。由于身份不明确,法律法规不明晰,导致小额贷款公司面临严重的缺乏法律保障的问题。具体首先体现在对小额贷款公司的法律地位和性质、准入政策和监管制度的确认;其次是利率政策,如果对小额贷款公司的利率没有限制,可能由于市场的非充分竞争导致过高的利率,使小额贷款失去扶持农村经济发展的初衷同时影响客户还本付息的能力。(3)转制很困难。小额贷款公司的转制过程很难,小额贷款公司如果要转制成为村镇银行和贷款公司必须由商业银行控股或经营,这就意味着小额贷款公司的原始发起人和投资者们不得不让出控股权和经营权,而这对于那些视小额贷款公司为其心血的原始发起人无疑是难以接受的。(4)不利于监管。小额贷款公司不仅要接受省级主管部门的监管,还要接受银监会的监督和人民银行的监测,但在实际的工作中,有些具体的工作又与中央银行产生了重叠和交叉。银监会在各地的工作人员又少,监管力量不足成为小额贷款政策无法灵活实施的一个重要原因。综上所述,小额贷款公司目前还有很好的发展空间,但是种种的问题一旦“蔓延”开来,必将导致小额贷款公司外部的金融市场环境变化,加上小额贷款公司与其他金融机构的实力相差悬殊,其持续发展将面临重大的问题。
二、促进我国小额贷款公司发展的建议和对策
(1)放宽小额贷款公司的筹资渠道。“只贷不存”的可持续性必须建立在源源不断的资金补充的基础上。小额贷款公司发展到现在的程度,我们完全可以借鉴国外经验,赋予小额贷款公司正规金融机构的地位,在大的政策框架不作根本性调整的前提下,允许小额贷款公司按照正规金融机构的模式吸收存款。政府可以根据其服务于“三农”的深度和广度的不同,通过区别对待以引导社会资金的走向。(2)适度放宽经营范围,加大政策扶持力度。针对小额贷款公司税费负担严重的问题,应逐步放宽其经营范围,加大扶持的力度,具体来说,可以对于稳健运行一个年度考核评价达标,内控制度健全、法人治理严谨、不良贷款比例低于1%、小额贷款比例达到规定要求的优秀小额贷款公司,报省级主管部门批准,允许开展票据贴、资产转让等新业务试点,具体办法由省级主管部门制定。对服务“三农”和小企业贡献突出、考评优秀的小额贷款公司,其缴纳的营业税及附加、印花税,以及其缴纳的所得税归属省以下地方部分,3年内可由同级财政予以全额补助。对纳税确有困难的小额贷款公司,地方政府对有权限的税费,经批准后予以减免。对服务“三农”和小企业成效显著、考评优秀的小额贷款公司,省政府给予表彰奖励等政策。(3)加强监管力度,完善内部风险管理机制。一方面准入条件要降低,另一方面严格的监管必须跟上,退出机制必须健全。由于小额贷款公司不是正规的金融机构,不属于人民银行、银监会的监管范围,因此,必须把小额贷款公司纳入金融监管的范围,通过监管部门采用非现场监管和现场检查相结合的手段,对小额贷款公司的风险进行及时预警、识别、评估,以此控制风险,从而实现提升信贷资产质量的目的。(4)完善相关法律法规。小额贷款公司在我国的发展受到很强的政策性影响,但目前没有任何一部法律来规范小额贷款公司的行为。因此,要加快小额贷款公司的相关法律法规的制定,维护小额贷款公司的合法权益,确保小额贷款公司的可持续发展。尤其是要明晰小额贷款公司像正规金融机构转化的路径,确保民间投资者的积极性,加强法律法规的制定保障其身份等。
篇5
关键词: 农产品流通体系;农村经济农业分工
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发展,流通已由国民经济末端产业发展为先导产业。但由于传统“重生产,轻流通”,“重城市,轻农村”思想观念的束缚,造成农产品流通严重滞后于农业生产。自发形成的小规模、分散经营的农产品民间流通组织难以应对大市场、大流通。并且,因受文化素质、市场竞争意识、信息渠道等条件的限制,农民难以掌握充足的信息,生产决策盲目性较大,频频引发农产品增产不增收,农产品卖难的问题。因而,建立农产品现代流通体系,大力发展农产品流通,有助于促进农村市场化发展,深化农村分工和农村经济发展,进而解决“三农问题”。
1、山西省农产品流通体系发展现状
山西是个农业小省,各种农产品产量在全国所占比率都较低。但整体而言,农业呈健康发展趋势,农产品市场已由卖方市场转向买方市场。
(1)形成多元化市场交易主体
在市场经济体制下,山西省农产品流通体系已形成由农民专业合作社、农产品流通龙头企业、经纪人队伍、批发商、贩运商、零售商等参与的多元化市场交易主体。其中,山西农民专业合作社发展尤为迅猛。据资料显示,2007年、2008年山西省农民专业合作社发展数量连续两年全国第一。
(2)建立多种类型交易市场
随着市场经济转型、农村经济发展,山西省农产品市场迅速增长,已形成综合批发市场、专业批发市场、集市贸易和批零并行的农产品市场体系。尤其是在“双百市场工程”实施下,山西启动“双三十”农产品市场工程,建立了一批集农产品综合仓储、物流、批发、交易为一市的多功能、高平台销地农产品交易市场。
(3)创新多种流通渠道
山西省农产品的生产经营主要由大量的农户分散进行,农户直接进入市场。近年来,出现一些中介组织,参与农产品流通, “公司+农户”,“农超对接”等流通渠道模式。
(4)引入新的交易方式
目前山西省农产品购销主要是以现货交易为主,订单交易为辅。同时,随着电子商务的发展,网上交易,远期合同交易、期货交易等新型交易方式相继出现。
上述都是山西农产品流通体系的发展现状及其取得的一些成绩,但不容忽视的是农产品流通中存在的问题以及制约农产品流通体系进一步完善的因素。
2、山西省农产品流通体系存在的问题及原因
(1)农产品产销脱节,农产品流通体系功能不足
由于农产品流通体系不完善,功能不足,使得农民获得生产和销售的信息渠道较窄,大多信息来源于一些小报纸、广播、及农村合作社等中介组织,缺乏准确性和使用性,再加之农民受自身知识水平的局限性,缺乏对市场供求变化的分析和预测,导致其在生产和销售上的盲目性和主观臆断性,产销脱节情况频频出现。
(2)农产品流通主体缺位、功能不足、规模过小
现阶段实行的的农村基本经营制度,使得农业生产呈现个体化、小规模分散经营的局面,这严重弱化农户的市场主体力量,使其在农产品流通中处于极其弱小的地位。农民自己创办的农业合作组织,由于其数量有限、规模小、经验不足、组织分散等,力量比较单薄。
(3)农产品市场体系不健全,产地市场不发达
山西省农产品市场体系建设中,由于前期对产地市场重视不够,导致其呈现不平衡的发展局面。城市或销地批发市场建设速比较快,发展也较好。而农村市场建设却相对滞后,尤其是产地批发市场建设严重落后生产发展的要求,主要靠集市贸易市场。
(4)农产品流通现代化程度低
计划经济体制下,我国“重生产,轻流通”,“重城市,轻农村”,造成我国农村流通体系及相关配套改革普遍滞后。目前山西省农产品流通大多是农民自产自销,在农产品物流过程中,缺乏冷藏、保鲜等技术,现代化的交易方式也未推广。
(5)农产品流通尚未形成相对独立的产业地位
农村社会福利与社会保障制度的不完善以及农村医疗体制改革的滞后,使得农民有后顾之忧,离不开土地。农村市场体系的不健全、商品化率低,农民自给自足性较强,农民为维持自己的生计也不会完全从事农产品流通。农民这种后顾行为和消费行为限制了农村分工水平的进一步深化,使得农产品流通无法形成独立的产业体系。
3、建设山西省农产品现代流通体系的对策建议
针对上述分析可知,由于历史体制、社会经济、政策等因素造成山西省现行的农产品流通体系不健全,不完善,农产品流通体系的功能无法得到发挥,这造成农产品市场无法扩大,从而抑制农业分工,阻碍农村经济的发展。要解决“三农问题”,发展农村经济,必须深化农业分工,拓展农村市场,建立农产品现代流通体系,发挥农产品流通在农村经济中的先锋和主导作用。农产品现代流通体系,就是指农产品流通主体、流通客体、流通载体等的现代化。因此,要加快建立农业分工体系,提高农民组织化程度,优化农产品流通主体;建设特色农业基地,培育农产品自有品牌,优化农产品流通客体;完善农产品市场体系,构建农产品供应链,优化农产品流通载体;完善农产品流通的监管与服务体系,优化农产品流通规范支撑类体系。
参考文献:
【1】王广平.山西省农产品市场体系建设研究[D].陕西:西北农林科技大学,2007年
【2】张闯,夏春玉.深化农村流通体制改革:系统性框架及若干关键点[J].财贸研究,2008年1月
【3】徐振宇.新农村建设增长与分工的视角.商业时代[J],2007年12期
篇6
关键词:新农村建设;环境;现状;对策
中央提出的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是我国发展农村的重要战略,也是破解三农问题的重要措施。新农村建设的总体要求是“生产发展,生活宽裕,乡风文明,村容整洁,管理民主”。其中“村容整洁”的要求,最主要的是为农村地区提供更好的生产、生活、生态条件。
近几年来,随着一系列有利农村发展政策的实施,特别是推行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以来,农村经济有了较快发展,农民收入有了明显提高,农民居住条件也得到不断改善。但是,由于各方面的原因致使我国农村环境污染问题尤为突出,制约了农业生产的可持续发展、农民收入的稳步增加、农村生态环境的妥善保护,因此,治理农村污染对于加快农村经济建设的步伐,推动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进程,都具有十分重要的现实意义和深远的历史意义。鉴于此,我们必须从战略的高度认识和加强对我国农村环境污染的防治,这是落实科学发展观、统筹城乡发展、搞好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构建和谐社会的客观要求。
一、我国农村环境污染现状
农村环境是指以农村居民为中心的乡村区范围的各种天然的和经过改造的自然因素的总和。近年来,随着我国农村经济的快速发展和城镇发展规模的不断扩大,农村的环境污染问题日益突出,农村的生态环境破坏日趋严重,农村的环境形势十分严峻,农村环境的破坏和污染不仅严重影响农村居民的生活和身体健康,而且直接制约农村工业农业生产的发展后劲,最终将影响整个国家的经济与社会的良性运行。当前突出的农村环境问题主要有以下几类:
(一)化学品造成的污染
化学品污染主要是指由化肥、农药、农用薄膜等对水体、土壤和产品造成的污染。相关研究表明,近20年来,我国化肥的亩使用量已经超过世界平均亩使用量的一倍多。目前,我国农业每年的化肥使用量已经超过4000万吨,而利用率却只有30%~40%。农药的年使用量达120万吨以上,其中10%~20%附在植物体上,其余都散落在土壤和水中。另据国家发改委的数据,目前我国平均每公顷农田施用化肥量已达360多公斤,分别是德国、美国的1.6倍和3.3倍,其中氮肥的利用率为25%~30%、磷肥利用率为10%~20%,比发达国家低20—30个百分点;平均每亩农田使用农药量为150克左右,是欧盟国家的3倍,但平均利用率只有30%左右,仅相当于欧盟国家的一半。农药化肥和地膜的使用量有逐年大幅提高的趋势。农用化学品的大量使用、施肥结构不合理和施药不当,化肥和农药的利用效率低、流失率高,不仅严重污染土壤,通过农田径流加重了水体的有机污染和富营养化,而且还通过受污染农产品的销售直接威胁到了消费者的身体健康。
(二)工业养殖业造成的污染
原来我们只是关注乡镇企业对农村环境造成的污染,但现在看来很多地方污染型企业有向农村地区转移的趋势,把污染严重的企业直接搬出城区建到农村,这是不容忽视的。据统计,目前工业“三废”污染农田已达0.1亿公顷,比1983年增加了2.5倍,约有15%的农田受到不同程度的污染。近几年的调查显示,我国因固体废物堆存而被占用和毁损的农田面积已达13.3万公顷以上,533.3万公顷以上的耕地遭受不同程度的大气污染,全国利用污水灌溉的面积已占全国总灌溉面积的7.3%,比20世纪80年代增加了1.6倍。由于环境污染,导致每年粮食减产100亿公斤以上,直接损失达125亿元。在乡镇企业中一些主要污染物的排放量已接近或超过工业企业污染物排放量的一半以上。如此污染可想一些农村地区的污染状况了。
养殖业造成的严重污染,据农业部的数据,我国农村仅猪、牛、鸡三类畜禽粪便的年排放量就达30亿吨左右,有30%直接排入了地表水体的污染。据调查,养殖一头牛产生并排放的污水超过22个人生活产生的污水,养殖一只猪产生的污水相当于7个人生活产生的污水。还有养殖獭兔、狐等对当地的空气也造成了不同程度的污染。
(三)生活垃圾造成的污染
生活污染也不可小视,因为基础设施建设滞后和管理的缺失,致使无害化处理率低,生活垃圾一般都直接排入周边环境。生活垃圾由可被降解的有机物质和大量不可降解的塑料袋、废旧电池和玻璃瓶等,成分复杂,可利用率低。而大部分农村地区污染治理基础设施建设不到位,致使环境污染加剧。还有由于农村城镇规模的扩大,城镇居民生活垃圾大量产生,受城镇垃圾处理能力有限的影响,这些未经任何处理的废弃物越来越多的被堆放到城镇周边的农村原野,造成严重的环境污染,包括大量的建筑垃圾和生活垃圾,十分令人担忧。
(四)非环保的开发造成的污染
一些农村地区大量开矿、挖河取沙、毁垦殖、围湖造田、毁林造成了对生态系统功能造成严重破坏。一些地方政府为了追利益,以牺牲农村地价,对本地区的矿产开采,使得大量土地退化、水土地质量下降,每年流失的地表土超过50亿吨。这不仅使得农地大量养份流失,同时,流失的地表土进入江河湖泊,造成严重的淤塞,也导致蓄洪能力的下降,从而导致自然灾害越来越频繁的发生;一些牧过度放纵,使得草原剧减,出现严重的沙进人退的局面,甘肃民勤和内蒙古的一些地区就是最好的例证。
二、对新农村建设环境保护的对策和建议
农村环境保护是我国环境保护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农村环境的保护和建设,不仅关系到农村经济持续健康发展和农业现代化的实现,而且也关系到国家和社会的繁荣与稳定,一旦农民赖以生存的环境受到污染,农村经济发展就会受到严重制约。因此,实现农村经济的持续发展,不能以牺牲环境为代价,必须做到农村经济建设、生态建设同步规划、同步发展,实现经济、环境和社会效益的统一,为达到这一目的,应采取必要的措施保护农村生态环境。
(一)加快环保基础设施建设
加快环保基础设施建设,应是农村环境保护的重要措施。一是通过“改水、改厕、改厨、改圈”以及使用清洁能源,以减轻环境污染,提高生活卫生条件,另一方面在畜禽养殖污染较为严重的地方,应努力寻找“变废为宝”的办法,如用畜禽的粪便生产沼气,制成有机肥等。二是加强环卫队伍和相关机构建设,做到专人负责,专人管理。三是对地处农村地区的企业要建设和完善污染处理设备。四是基础设施建设必须依靠科技,比如,通过测土配方施肥和对作物病虫害的研究,开展合理有效的施肥用药指导,防止农民滥施肥料和农药;采用农牧结合的方式综合处理畜禽粪便污水;通过技术改造和生产技术革新,推动乡镇企业升级换代,以降低物耗、能耗,减少污染排放,实现清洁生产。
(二)完善环境保护的法规和法制建设
一是完善法律法规。虽然我国已颁布实施了一些有关农村环境与资源保护的法律及地方法规,但对整体而言,农村环境保护的法律法规体系还很不完善,也缺乏可操作性。我国已颁发《基本农田保护条例》、《农业生态建设技术规范》等法规,但尚未见到一个对生态农业的总体目标、发展规划、保障机制有完备规定的纲领性文件。政府对各地农业生态建设也缺少严格的要求和有力的约束,应加大保护立法的力度,建村环境保护的政策体系,制定具有强制性防治农村环境污染的《土壤污染防治法》、《农村环境保护条例》、《农业废弃物利用促进条例》、《地下水保护管理条例》、《畜禽养殖污染防治条例》以及约束各级政府干扰环境执法行为等方面的法规。
二是要特别加强农村环境保护的执法监督,要在现行排污申报登记制度的基础上,建立环境报告制度,要求有关地区和企业对排污的种类和数量以及污染的环节向公众公开其环境行为、环境目标、环境计划和生产过程中逐步减少污染的方案选择,促进有关部门真正把环境管理和生产管理结合起来。
三是要建立问责制,切实解决地方保护主义干扰环境执法的问题,对严重干扰正常环境执法的领导干部和公职人员,要依法追究责任。
(三)发展环保的工农业
用循环经济的理念解决农村环境问题。在工农业生产中大力倡导循环经济发展模式,注意技术路线创新。解决源污染问题主要应该依靠发展生态农业,我国的传统和常规农业技术必须进行全面生态化改造。
首先,发展生态农业。一是农业本身要科学、合理地使用化肥、农药、农膜等化学物质,通过采用生物防治病虫害的办法和大量增加农家肥、种植绿肥等办法,减少化学物质的过量使用,实行有机肥和无机肥相结合,进而减少对土地、水源的污染,提高土壤肥力和农作物的产量和质量。二是强化对规模化畜禽养殖场的综合治理,推广畜禽养殖业粪便综合利用和处理技术,鼓励建设养殖业和种植业紧密结合的生态工程,积极发展农村沼气,使畜禽粪便减量化、无害化和资源化。同时,加强渔业资源和渔业水域生态保护,合理确定养殖容量和捕捞强度,并开展畜禽养殖污染的综合防治示范教育。
其次,要发展环保工业。用发展工业的理论发展工农业对接产业。要跳出农业讲农业,跳出农村讲农村。农村环境问题表现在环境上,根源在于工业化、产业化、资源化程度不高。农牧业发达的地区,要围绕其资源发展工业,积极发展农产品深加工和特色优势产业,既解决环境问题,又能可持续利用资源,促进乡镇企业进园(工业园),就可以发展规模较大的企业对园区内的工业污染物进行综合利用。
(四)切实提高公民环保意识
目前,我国人民整体环境意识不够强烈,广大农村地区尤其低。从某种意义上讲,加强宣传教育使更多的人了解环境污染的危害性,意识到保护自己生活环境的必要性和重要性。
一是要充分利用宣传、教育阵地,运用广播、电视、报纸、杂志、广告牌等一切可以利用的形式,大力宣传农村环境与资源保护的方针、政策和法规。不仅应对农村广大群众进行宣传教育,公开严重污染事件的信息污染带来的危害,而且应强化农村基层干部的生态和环保意识。
二是应加大农村中小学生的环保教育,利用植树节、地球日、世界环境日、人口日、世界动物日等纪念日开展环保教育,使环保宣传教育活动走进校园,走进课堂,从娃娃抓起,把我们的下一代培养成环保卫士,他们不仅可以在今后自觉维护环境,而且还可以影响他们身边的成人加深学生的环境意识。
三是政府要加强环境保护的经常性宣传工作,组织相关部门和人员,深入农村,结合农村生产,对广大农民开展环保知识讲座、环保图片展览等,讲解生产、生活中的污染以及危害,努力提高他们的环保意识。
四是加强对农民群村环境保护的宣传教育。环保部门、农业部门、出版部门应当充分运传方式、教育形式、传播媒体,向农民群众广泛宣传农村环境污染的危害及要性,提高农民群众的环保意识。开展多层次、多形式的舆论宣传和科普宣传,积极引导广大农民培养健康文明的生产、生活、消费方式。
十六届五中全会提出“农村环境问题是三农问题的重要内涵”,农村环境问题应以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为契机,将农村环境问题与三农问题有机结合,深化改革,力争为解决三农问题,为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贡献力量。
参考文献:
[1]刘伟光.论中国农村的可持续发展[J].当代生态农业,2006,(1).
篇7
关键词:“三农”问题;金融支持;金融服务
中图分类号:F830.6文献标识码:B文章编号:1007-4392(2006)08-0027-04
一、河北省的“三农”问题
(一)投资严重不足,基础设施供给明显滞后
近年来,全省财政支农资金占全部财政总支出的比重一直徘徊于5%左右。对“三农”的投入力度仍显不足,尤其是对增加农民直接受益的投入明显不足,农民的增收效益不佳,农民的生产、生活条件仍比较落后。且投资领域和投入方式不尽合理,在对农业的投入中,水利、气象占大头,多用于江河干堤整治和大型水库建设,而且很多资金用于行政管理上,用于农业生产的补贴仅占财政支农资金的20%,大部分资金并非直接针对“三农”,农民不能从中直接受益。由于农村投资少,乡村道路、人畜饮水、医疗卫生、文化教育和社会保障等公益性事业发展严重落后,同城市的差距越拉越大。
(二)农村土地、资金、人才等要素严重不足
一是耕地呈现逐年减少态势。全省2004年末,实有常用耕地面积6441.5千公顷,占河北省国土面积的35.6%,人均耕地不足0.1公顷,比上年减少了45千公顷。二是资金缺乏。在河北省金融机构贷款余额中,2003年之前农业贷款的比重一直在2%左右,这与农业在河北经济中的地位和作用明显不相称。尽管2004年和2005年大幅度提高,分别达到13%和12.97%,但仍不能满足“三农”发展的需要。三是农村人才大量外流。农村的大学生毕业后大多不回农村,农村青壮年外出打工,使农村人才大量外流。在全省乡村从业人员中,大专及以上文化程度从业人员仅10万人,仅占全部乡村从业人员的0.4%。
(三)剩余劳力转移难,就业压力大
农业、农村问题的实质是农民的收入增长问题,河北省农民增收所面临的最大困难主要体现在四个方面:一是农村劳动力逐年增加。1998年以来,全省农村劳动力增加了112万人,到2004年全省农林牧渔业从业人员达到1660万人,而根据目前的生产力水平,1000万左右的从业人员即可满足当前的农林牧渔业生产。二是乡镇企业作为农村劳动力就地转移的主渠道,其吸纳能力正在逐步减弱,从业人员增幅从1998年的8%降到了2004年的2%。三是农村劳动力在省内城镇的就业压力加大。随着城镇下岗失业人员、大中专毕业生和新增劳动力的增多,城镇就业空间相对缩小,农村劳动力在城镇就业的难度相应增加。四是农村劳动力就业能力比较低。由于文化水平不高,受过专门培训的人员不足10%,缺乏职业技能,自身素质不能适应就业形势和社会需求,就业空间小,就业能力弱。据抽样调查,2004年,我省外出就业劳动力人数占劳动力总数的比重达12.3%?熏其中省内占72.5%?熏省外占27.5%,省外劳动力比重比四川低35.4个百分点。
(四)农村经济社会发展不协调
改革开放20多年来,农村生产力得到较大解放和提高,农业综合生产能力连续跨上几个大台阶,但是农村各项社会事业进步明显滞后于经济的发展,不同程度地存在着上学难、看病难、转移就业难,农民很难获得与城镇居民同等的待遇。从现实情况看,90年代初开始的农村社会养老保险制度建设基本处于停顿状态,参保人员较少,能享受养老保险的比例更小。大部分县、市的农村合作医疗接近解体,基本医疗保障普遍缺乏,农民成为最大的自费医疗群体,“看病难”的问题突出;因病致贫,因病返贫现象增多。2004年全省农村仅有116.6万人参加了新型合作医疗保险,农村新型合作医疗覆盖率为2.17%,低于同期全省城镇职工医疗保险覆盖率近58个百分点。
(五)农民收入水平低,城乡差别拉大
从1998年开始,河北省农民收入一直处于低速徘徊的状态。1998年至2004年,农民收入年均增长只有3.5%,而且脱贫与返贫问题并存。2004年,全省解决了97万人的温饱问题和41万低收入人口的增收问题,同时又有59万人因灾因病返贫。到2004年底全省仍有252万贫困人口和210万低收入人口问题没有解决。城乡收入差别拉大。2004年我省农民人均纯收入达到2853元,也仅是城镇居民收入的40%,而且全省还有近60%的农民没有达到这个平均收入水平。2004年城乡居民收入之比为2.5:1,比2000年扩大了0.3个百分点。
二、河北金融支持“三农”的现状及问题
(一)农村金融体系不健全,真正为“三农”服务的金融机构不足
1.农业发展银行的政策性金融功能弱化。作为弱质产业的农业和弱势群体的农村中小企业、农户,其发展具有很强的外部性,其资金需求不能完全依靠市场来解决,国家政策性金融的扶持十分必要。但目前农业发展银行仅局限于单一的国有粮棉油流通环节的信贷服务,而农业开发、农业技术进步及农业基础设施等“公共物品”却得不到足够的政策性金融支持。
2.国有商业银行纷纷退出。由于资金的趋利性、信息不对称性以及无规模经济的客观现实,使得工、中、建等国有商业银行不愿将资金投放到期限长、见效慢、风险高的农业项目以及规模小、分散、缺少抵押担保的农户和农村中小企业方面去,相继退出农村市场。曾经占农村金融主导地位的农业银行也调整了经营方向,从以农业为主转向以城市工商业为主。
3.农村信用合作社名不副实。作为“支农”主力军的农村信用合作社由于产权不明晰,缺乏有效的激励与约束机制,内部人控制现象严重,沉淀了大量的不良资产,“信用合作”有其名而无其实。再加上历史包袱沉重、管理技术落后、人员素质低下等因素,农村信用社已无力满足农村日益增长的多样化的信贷需求。
(二)河北省农业自身特点和中小企业经营状况影响金融机构支持“三农”的投入
农业是从事种植、养殖等的产业,生产周期长、比较效益低、风险较高,针对这样的特点发达国家一般都对农业贷款明确相应的信贷政策,但我国目前的有关政策缺乏。而农村中小企业大多处于成长时期,规模较小,在产权结构、管理、财务等方面不够规范,对金融机构不具有吸引力。
(三)农村资金回流机制尚未建立
目前,农村资金外流情况仍很严重。首先,邮政储蓄是农村金融资金外流的最大管道。2005年末河北省邮政储蓄存款余额达667.39亿元,增长23.68%,增幅高于农村信用社13.67个百分点。按人民银行规定,邮政储蓄存款必须转存人民银行,地方不得使用,形成巨额的邮政储蓄资金外流;其次,农业银行从农村抽走部分资金。农业银行不但大量撤走农村营业所,暂时保留的农村营业网点也采取多吸存、少放贷的方式将农村资金上存;再次,农村信用社结算渠道不畅,服务手段落后,一部分农村个体经营户、外出打工人员以及农村中小企业为了资金汇划方便、快捷,不愿意在农村信用社开户,而将资金转存在其他金融机构,导致资金外流。
在目前状况下,农村资金的外流很难避免,关键是政府要运用“看得见”的手,纠正市场机制的偏差,构建资金回流农村的有效机制。目前,政府宏观调控资金回流农村的手段还不多,农村信用社支农资金实力还不强,农业发展银行的业务范围有限,邮政储蓄“抽水机”的状况没有根本改变,信贷资金回流农村的机制尚未建立。
(四)农村金融服务的手段落后
目前,农业正由生产向加工、流通、销售等领域扩展,需要的贷款既有短期贷款,也有中长期贷款?鸦既有生产性贷款,也有流通、加工贷款?鸦既有小额贷款,也有数额较大的贷款。而农村金融机构提供的服务品种单调,多为一年期以下的生产性小额短期贷款农村金融机构电子化营业网点覆盖率还很低,电子汇兑和结算功能尚未建立,还不能提供高效快捷的支付结算服务,储蓄卡等业务与城市金融机构相比也还存在很大差别,金融服务不适应农业发展需要。
(五)民间金融发展缺乏有利环境
在正规的金融机构不能有效满足农村金融服务需求的情况下,民间金融成为了农村金融领域的重要补充。调查表明,2005年,在全省发生借款的农户中,有60%是通过民间借贷渠道发生的,民间金融在满足农户金融需求上发挥了积极的作用。然而,长期以来,农村民间金融一直被视为干扰金融秩序的重要因素,在法律上没有明确的地位,在管理上也未纳入国家金融监管。农村民间金融长期处于地下状态,缺乏有利的成长环境,其积极作用难以充分发挥,而消极影响则时常干扰农村正常的生产和生活秩序。
三、改善农村金融服务“三农”的对策建议
(一)建立多层次的农村金融体系
1.加快农信社改革步伐,发挥其对农业生产的主要支持作用。农信社具有点多、面广和贴近农民的先天优势,特别是随着国有商业银行县(市)以下机构网点的逐步收缩,农信社在支持农业生产发展中,必将发挥更加重要的作用。为加强农信社对“三农”的支持力度,国家己经开始了农信社的改革试点工作,出台优惠政策措施扶持农信社发展。河北省农信社应抓住改革机遇,坚持为“三农”服务的方向。
2.应逐步扩大农业政策性金融机构的业务范围,拓宽其融资渠道。我国农业发展银行应重新定位,真正发挥政策性银行的作用,逐步扩大农业政策性金融业务范围,拓宽支农领域;在资金来源方面,逐步拓宽其融资渠道,实现资金来源的多元化。
3.商业性金融机构应选准切入点,逐步加大对农贷的投放力度。商业银行应按照城乡统筹发展的要求,在防范风险的前提下,重点支持农村经济组织、龙头企业和农业产业化经营等新型经济体,逐步提高涉农贷款的总量和占比。
4.积极推动河北省农业生产保险制度的建立。农业生产周期长,大自然条件下影响大,农民不仅需要承担市场风险,还得承担自然灾害带来的风险。河北省应尽快建立农业生产保险制度,以解决农民在遇到风险时的生活问题,并使生产得以迅速恢复。
5.深化邮政金融改革,使其与农村金融改革相配套。在资金使用方面,邮政金融不宜采取直接发放贷款方式,可将资金批发给金融机构获取利差。中央银行应出台相应政策,要求将一定比例的邮政储蓄存款转存给农村信用社,减少资金外流,弥补农村信用社的资金不足。
(二)加大中央银行信贷支农力度
1.继续适度增加支农再贷款的限额,并合理确定贷款期限,以适应农民的实际需要。同时将支农再贷款的使用范围由只对农户扩大为“三农”,更好地发挥其支农效果。
2.中央银行提供低利率再贷款和再贴现资金,增加支持农业部门的金融主体的收益,鼓励其持续支持农业部门?鸦
3.适度降低农村金融主体的存款准备金率或提高中央银行存款准备金利息率,增加其资金运用规模和利息收益?鸦
4.消化农村金融主体的历史包袱。
(三)创新农村金融服务的品种
农村金融机构要创新业务品种,在继续办好小额信贷,增加贷款额度、延长贷款期限、放宽担保条件的基础上,开发适应农村经济发展需要的长期性大额信贷业务,增加粮食生产、养殖小区等专项贷款解决农村金融需求与供给之间
的结构性矛盾。
(四)建立服务“三农”的担保机构
建立以农户、农村企业为服务对象的各类担保机构,探索农业信用担保公司的运行机制,把农户、农加工企业、农民专业合作组织纳入服务范围,同时建立反担保和再担保机制,增强农业担保机构的抗风险能力。政府要运用财政和税收手段对农业信用担保机构进行扶持,定期为农业担保公司注入一定的风险基金,采用与公益性企业相同的税收优惠政策。同时,从农村实际出发,加快制定符合农业和农村实际的担保办法,对动产抵押、仓单质押、权益质押、信用担保等担保形式,放宽条件、降低门槛,扩大担保范围。
(五)加强农村信用环境建设
良好的信用环境有利于农户获得金融服务,也有利于农村金融机构降低成本。把农村信用体系建设作为国家社会信用建设的重要组成分,积极推动各种创建信用乡镇、信用村、信用户活动,奠定良好的农村信用基础。应加强对农民的法制和道德教育,使农民树立金融服务有偿意识、风险意识,培育诚实守信的社会氛围。要建立信用活动的奖惩机制,对农户、乡镇企业的守信行为予以奖励,对失信活动予以惩戒,促进农村经济主体与金融机构之间的良性互动。
(六)发展农村民间金融组织
放宽农村民间组织市场准入条件,允许其在规定的范围内从事金融业务,在利率决定、经营管理方面给予农村民间组织较大自。监管部门依法将其纳入监管体系,对其业务进行指导和监管。要提高监管水平,创新监管手段,趋利避害,坚决打击洗钱、炒卖外汇、放高利贷等非法金融活动。
参考文献:
1.农业部产业政策与法规司《农村政策法规调查与研究》[M].中国农业出版社.2005;
2.荣兆梓.吴春梅.《中国三农问题》[M].社会科学出版社 .2005;
3.牛若峰等.《中国的“三农”问题》[M].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4;
4.陆学艺.《“三农”新论》[M].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5;
5.蔡则祥.“我国农村金融组织体系的完善与创新”.《农业经济问题》[J].2002?熏4;
6.郭晓鸣.“农村金融:现实挑战与发展选择”.(经济学家》[J].2005.3;
7.曹远征.“再造农村金融体系”.《财经界》(北京)[J].2004,3;
8.罗春玲.谢家智.“农村金融体系的制度创新”.《改革》[J].2005,2;
9.人民银行成都分行西南四省区联合课题组.“西南地区农村金融信贷服务状况的调查报告”.《西南金融》[J]2003,2;
篇8
关键词农村土地;流转制度;改革
随着我国的经济发展,经济体制改革的不断深化以及各种经济制度的不断健全,其中以土地流转制度为主的经济制度为我国的经济发展和有关建设作出了重要的贡献。
1我国农村土地流转制度改革的背景
我国是世界四大文明古国之一,是世界著名的人口大国与农业大国,因此农业自古以来都是我国经济发展的重要组成部分,其中土地是农业生产的基本因素。所以,农民与土地之间的问题直接影响到粮食的生产,关系到整个国家的温饱。所以其必然要经历一段长期的发展。我国称农业、农村、农民问题为三农问题,这也是我国经济发展最基础性的问题。要想正确处理三农问题,就应该进行土地流转制度的改革。自从建国至今,国内进行过几次土地制度的改革,不断的让国内更加稳定。在上世纪90年代我国法律中明文规定禁止农村土地的转让,后来经过发展我国出台了相应的解决土地问题的法案,最后农村的土地承包转让以及相关问题被提上处理日程。在90年代末,宪法修改了其中对于土地转让的问题,若土地符合有关法律则能够转让,这为土地流转制度提供了依据。而到了二十世纪初,我国又逐渐颁布了许多与土地流转有关的法律法规,这为土地承包转让奠定了基础。在2007年,《物权法》中对土地的承包经营等进行了详细的规定。不仅如此,我国还颁布了许多规范性文件对土地承包转让进行规定。在2013年我国开始了新土地流转制度的改革,要给农民更多的财产权益。
2我国农村土地流转制度改革过程中出现的问题
从改革开放至今,农村土地经营权改革经历了三十余年,在这段时间里对我国经济做出了极大的贡献。在基层的角度上看,农村土地流转制度改革的中心是农村土地使用权的改革,就现在的情况来看其中仍有矛盾没有得到解决,这大大制约了我国农村土地流转制度改革的进行。
2.1农村土地流转制度的管理不够规范
从宏观角度上看,我国已经出台了大量与农村土地流转有关的法律法规等相关的文件,不过农村土地流转的操作程序还没有相应的制度与法规。这就导致土地流转过程中出现不遵照制度执行操作等情况。其次,政府与相关部门对土地流转监督监督力度不够以及土地流转没有配备专门的登记部门。最后,在土地转让的过程中出现了一些具有争议的问题,这些问题没有得到明确的解决办法。近些年,为了更好地响应国家号召,全国各地都出台了相应文件通过财政补贴的方式用以支持农村的土地流转。不过在实施的过程中遇到了阻碍,有的部门工作效率高,对政策、文件落实得非常到位,但是有的部门执行力度较低,甚至出现地方强制村民进行土地流转的问题。
2.2农村土地流转制度不够完善
现在我国仅有少数地区有着完善的农村土地流转制度,大部分地区缺少农村土地交易、转让的处理平台,这就是土地流转不能达到规模化效益最主要的原因。有的地区规范了土地流转的合同,不过之前的土地流转并没有合同,有的土地流转交易的两方只有土地流转口头形式的协议或者协议内容不完整的合同,其中就土地流转的两方当事人享有的权利与应尽的义务并没有明文规定,包括双方的责任模糊不清,这就容易造成在问题发生时出现纠纷,造成农民土地流转中正当权益受到损害,让土地流转工作难以正常进行下去。此外,土地经营权转让困难主要是因为土地承包的经营权不够明确所导致。还有,土地的经营权与承包权分离也是影响土地流转的原因之一,目前我国主要是由合作社与村村民集体组织签订土地的承包合同,然后再由后者与村民签订合同,这样一来不仅提高了交易的成本,还造成土地的经营权与承包权相分离。
2.3我国农村土地流转的保障机制不完善
目前,我国的大部分地区,对于社保等福利机制的普及还处在完善阶段,因此造成了农民在土地流转时存有一定的后顾之忧。我国是农业大国,农业是我国经济发展的重要支柱,而土地是农业发展的要素同时也是农民生活的重要保障,因此这就成为制约土地流转的主要原因之一。部分地区在实行土地流转后,许多的农业用地都被强行改成商业用地,非农非粮化越加严重,这就造成土地流转不能按照正常的程序进行,也对农业这一基础性产业形成了一定的制约。
3对新形势下农村土地流转制度改革的意见和建议
农村土地流转问题关系着农民的生活质量,而农民生活情况关系着整个社会的安定与和谐,因此必须完善土地流转制度,划分好产权的界定问题,构建完整的农村社保等相关配套制度。
3.1明确政府与有关部门的监督职能
政府及有关部门应加紧建设农村荼毒流转市场,根据自身的实际强制定合适的交易规则,并成立专门负责市场运营的机构。各地的行政部门应履行好其职责,保证土地流转能够依法进行,对土地流转中出现的问题及时处理解决,保证土地流转中主体方的合法权益。此外,还应加紧确权工作的展开,使其能够为土地流转工作提供必要的支持。土地是农业生产的基础,同时也需要流转,当在市场中达到最优配置时才能发挥其最大的价值。现在农村中许多农民选择进城打工,这九种涉及到了土地的转让问题。土地的流转是社会发展的必然走向,而我国应该做的就是保证土地流转的有序开展,不然不仅不能给农民带来应有的效益,而且还会引发一系列问题。土地流转应建立在合法的基础之上,还应该做到对流转主体的尊重,只有实现土地流转的规范化才能在根本上保证农民的合法权益。土地流转承包法中应该对土地的承包经营权作出详细的划分,包括土地承包经营权的转让、怎样转让等问题,这些都需要由农民自行决定,此外也可以根据农民意愿,委托中介完成土地流转工作。土地流转工作的重点在于其效果,不能一味地追求速度和土地规模。农村土地流转在规模上最好符合当地的经济发展水平,还应有完善土地流转配套机制,否则效益会大大下降。政府以及有关部门认清自身的职责所在,维护好土地流转工作的有序开展,逐渐扩大其规模,让土地流转的价值得到最大程度的实现。
3.2积极进行土地确权工作,健全土地流转程序
虽然我国已经开始实行承包权转让,但与其相关制度仍未健全。因为受到历史原因的影响,土地承包经营时,权属问题没有得到及时的落实。同时人力、物力资源不够充足,使得土地承包后的权属确认工作无法正常开展。最后由于缺少土地权利证书,就没有办法进行土地流转工作。所以,土地的确权工作势在必行,在开展确权工作时,针对不同的实际情况应采用不同的解决办法。若是土地承包经营权没有变更也能出具相应的证明,则可以以此为凭证进行土地产权的办理。若是土地承包经营权发生变更,就应按照合同办理土地产权。若土地以出租的形式转让,就应该给受让农户做权属确认工作载办理产权。此外,若是承包土地没有明确的界限,则应重新进行测量再办理产权。确权登记有利于土地流转制度的完善,只有这样才能最大程度地保证接下来的土地流转工作顺利开展。其次可以在县级行政区建立土地流转交易机构,规范信息、交易程序以及交易规则,让交易信息与合同内容相一致,尽可能降低交易过程中所产生的风险。若是条件运允许则可以把土地流转的经验整理后向下级推广,组建街道交易机构。当县级乡级土地流转机构得到普及,才能最大化地落实土地流转。
3.3完善土地流转的相关配套设施,健全农村土地流转保障机制
农业是我国支柱产业,不过因为资源问题的束缚,在我国农民与农业都处在相对弱势的地位,因此国家应该极大对农业的扶持力度。现在西方国家农民每年的收入中绝大多数都是国家补贴,与之相比之下我国对农民的补助金额就低了很多。而从世界发展的大走向来看,我国还有许多不足需要弥补。在我党的第十八届三中全会中已经提出加大农业补贴金额并进行农业改革。因为农业在我国产业中占有至关重要的地位,因此农村土地流转改革一定要保证我国粮食安全,这是最基本的要求。在土地流转改革中,尽量避免两种情况的发生,第一种是避免开企业以商业开发的名义进行土地投机。第二种是避免农民进城务工,但是土地闲置在家,造成资源的浪费。而从粮食安全的角度上看,应采取一定的措施限制企业通过土地流转进行非农业非粮食化的经营。那些经营项目中含有农业的企业,政府在审批时应该完全按照规定进行,同时应有相应的规章制度保证其企业行为的规范。此外,政府也可以帮助企业引进技术含量较高的技术,例如科研种植与科学化养殖,最大限度地发挥土地流转的价值。由此可见土地流转改革涉及方方面面,在解决农民的后顾之忧的同时,还能保证国家的经济发展。
4结束语
农村土地流转属于一项综合工程,其关系到农村土地资源的利用率与我国农村农民的稳定。农业是我国的支柱型产业,农业的发展关系到我国工业和第三产业的发展,农民的收入情况和农村的稳定发展有助于国家的长治久安。在社会主义现代化的进程的推进过程中,应切实解决“三农”问题,而“三农”问题的关键问题是土地流转。因此,我国应该根据自身的实际情况,建设并不断地完善与土地流转有关的制度与对策,坚决落实政府的监督管理权力,从根本上保证农民的基本权利,加快农业的现代化进程。
参考文献
[1]郝丽丽,吴箐,王昭,王伟.基于产权视角的快速城镇化地区农村土地流转模式及其效益研究——以湖北省熊口镇为例[J].地理科学进展,2015(1).
[2]凌斌.土地流转的中国模式:组织基础与运行机制[J].法学研究,2014(6).
[3]杨卫忠.农村土地经营权流转中的农户羊群行为——来自浙江省嘉兴市农户的调查数据[J].中国农村经济,2015(2).
[4]李中.农村土地流转与农民收入——基于湖南邵阳市跟踪调研数据的研究[J].经济地理,2013(5).
篇9
关键词:城乡建设用地 增减挂钩 问题与对策
近几年,国务院.国土资源部等多部委对土地增减挂钩工作出台了系列文件,多省市、多地区深入开展了试点工作,取得了积极效果,极大地促进了科学合理利用土地资源,有效缓解了建设用地供需矛盾,有力支持了新农村建设,促进了经济社会发展。但是,土地增减挂钩在实践中也遇到不少突出问题。如何有效破解当前土地增减挂钩的难题则成了重点。
1.城乡建设用地增减挂钩的意义
1.1有利于土地利用的优化配置,挖掘土地的潜力,提高土地的集约利用水平
我国农村居民点分布零星,农民进城后,大量的房屋被空置,房屋的闲置率非常高,土地利用十分粗放,农居环境也十分糟糕,而增减挂钩政策实施,可以解决房屋被闲置的问题,改善农村居民点“多乱散”的现状,优化城乡土地利用结构。
1.2有效保护耕地数量、提高耕地质量
增减挂钩政策的宗旨是,减少农村建设用地,增加城镇建设用地,而新增建设用地所占用的耕地数量由减少的农村居民点整理弥补,要求补充的耕地不管是数量还是质量都不得低于占用的耕地。这一政策的实施,不仅可以保障耕地的数量不减少,还有效提高了新补充耕地的质量。
1.3规范我国城镇化进程,缩小城乡差距
目前,我国的城镇化处于快速发展的阶段,国家下达的这一政策,将使农民有序的进城,相应的配套设施也会跟上,不再像以前盲目的进城,给城市的发展带来困扰。同时把城乡放在一个项目区内,避免了传统的户口间的歧视,更加有利于进城农民与城镇人民的和谐相处。
1.4为解决三农问题提供了很好的途径
城乡建设用地增减挂钩项目的实施,在推进农村新型社区建设中,还有效拉动了农村的投资和消费需求。不仅提升了农业综合生产能力,而且也明显改善了农村生产生活条件,有力地促进了长期困绕我国经济持续快速健康发展的“三农”问题的切实解决。
1.5给地方经济的发展带来发展空间
随着我国经济的发展,耕地的数量越来越少,以牺牲耕地为代价的经济发展是不可能长久的,这就需要我们去需求其他的发展空间,而增减挂钩政策的实施,缩减得农村建设用地使得城镇的建设用地增加,节约出来的土地,在留足农村公共设施建设和集体经济发展用地后,为当地城镇化发展提供了必要的用地保障这将使得地方的经济进一步得到发展。
2.城乡建设用地增减挂钩项目实施过程中存在的问题
2.1重指标,轻质量
很多试点把申报增减挂钩项目作为解决建设用地指标不足的唯一办法,这就使得各级政府一味的追求建设用地指标,从而忽略了增减挂钩的实质意义是优化用地结构,增加可耕作面积,提高耕地质量。在实施整个工程中,忽略了国家出台这个政策的初衷,把优化农村用地结构、提高耕地的数量和质量抛在一旁,为了挂钩而挂钩,所谓的成果是拆并了多少农户的房屋、新增了多少耕地,不谈结构和资源利用的优化,甚至留下了不少的社会发展、生态环境方面的矛盾。
2.2挂钩形式单一,资金来源不足
现阶段的挂钩形式较单一,乡镇经济力量薄弱,实行的是一种简单意义上的挂钩,达不到农村村庄复垦的聚集效应,只是一种附和式、应付式的挂钩工程。
2.3补偿安置不到位,增加农民耕作难度
实施增减挂钩后,将农民集中到建新区居住,若建新区选址不当或是布局不合理,这将会给农民的生产生活带来极大的不便,无形中增加了农民的劳作成本,违背增减挂钩项目实施初衷。
3.完善城乡建设用地增减挂钩的建议
3.1政府重视,深入宣传城乡挂钩政策,调动项目涉及单位和群众的积极性
建议各级政府把挂钩列入工作目标考核序列,同时建立相应的考核、奖惩、检查、监督制度,制定严格的操作程序和科学的管理体系以及符合农村实际的补偿机制,积极宣传挂钩政策,增强干群开展挂钩工作的紧迫感和责任感,引导群众自觉参与到挂钩工作当中来,确保挂钩取得实实在在的效果,达到节约集约用地的目的。
3.2建立完善的资金保障体系,完善挂钩指标有偿使用机制
资金是否能够到位,是挂钩能否顺利实施的关键,而目前各级政府最为头疼的就是资金问题。资金筹措可以采取上级政府奖励一点,实施单位筹一点,村级出工补一点的办法,同时要出台挂钩指标有偿使用政策,落实用地单位的“占一补一”责任,凡是需要使用挂钩指标的用地单位,均需按照标准支付指标使用费,收取的挂钩指标有偿使用费专项用于当地的挂钩复垦工作。有条件的地方可以尝试挂钩复垦企业化运作,鼓励企业或者个人参与挂钩复垦出资,挂钩指标优先安排给参与投资的企业。
3.3创新新增耕地的收益分配机制和项目区的补偿方式,保障集体和群众的合法权益
农民最关心的是拆迁复垦的补偿能否到位,标准是否能够接受,新增耕地的利益如何分配。各级政府实施挂钩工程之前,必须根据当地的实际情况,制定处切实可行的补偿标准和利益分配机制,要充分尊重农民意愿,不得搞强制拆迁,切实维护被拆迁户的利益;新增耕地的利益分配要充分尊重群众意见,有针对性地进行新增耕地的再利用,做到公平、公正、公开,形成专门的利益分配机制。
3.4鼓励挂钩项目与农村土地整治及其他涉农项目相结合
拆旧还建项目区具备土地整治条件的,可优先安排适当规模的土地整治项目,将增减挂钩与农村土地整理相结合,增加对拆旧区农田整治的资金投入,使耕地的数量、质量等到实实在在的提高。
篇10
关键词:土地流转;辽阳;问题;建议
中图分类号:F321.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1-828X(2012)09-0-01
农业作为支柱产业,直接关系着我们国家的现代化建设,而土地又是农业的基础设施,在“三农问题”中试核心问题。人们对土地使用权改变称为土地使用权流转,其具体含义为,拥有土地承包经营权的农户将土地经营权(使用权)转让给其他农户或经济组织,即保留承包权,转让使用权。我国的土地流转目前仍处于较低水平,且以农户之间的流转方式为主,具有不成熟、规模低、土地流转引发的纠纷不断,以农户之间的土地流转为主流的特点。辽阳市作为辽宁省的一个农业大市,土地流转也是土地制度中一个十分常见的现象,同时也伴随着暴露出一些问题亟需改进。
一、辽阳市农村土地流转存在的问题
在辽阳市,目前农地流转已成为实现农业现代化、建设新农村、促进城乡一体化的重要突破口,总体看,目前辽阳市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权流转工作是健康有序的,农民比较满意,在一定程度上促进了现代农业发展和农民增收。但仍存在一些不容忽视的问题,亟待进一步完善。
1.流转规模跟不上现代农业发展的步伐。相较于辽阳市农业和农村经济发展,土地流转在总量和规模方面上,存在着发展滞后,不相适应的问题。现代农业要求规模化经营、产业化发展,小规模的分散经营无法适应其需要。目前,全省流转面积占耕地总面积4%,而全市的仅占3.2%,低于全省平均水平,流转规模无法满足现代农业发展的要求。
2.土地流转程序不规范、不合法。辽阳市土地自发流转较多且分散,土地流转存在严重的随意性。农户私下流转承包地,没有建立稳定的流转关系,流转大多数都发生在熟人之间,不少农户采用“口头协议”私下自发流转,不按法定程序,履行必要手续,来通过流转合同来规范双方的权利和义务。证实因为流转合同的不规范不合法,才会造成合同频繁的变更、解除及违约等纠纷隐患。
3.辽阳市流转机构不够完善。第一,土地流转的价格评估机制和体系不完善,咨询、中介机构不成熟,土地流转信息网络尚未形成,供求双方不能及时、全面掌握农村土地信息,使农村土地流转对象、范围选择余地小,影响了农村土地流转的进程。第二,经营权证的发放工作还没有全部完成,尽管我们开展了全面的专项治理工作,但部分村仍然存在着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权证没有全部发放到户的问题。第三,一些地区为了推动本地区土地承包经营权流转,采取了一些简单的行政手段,这使得承包方的流转权利受到了侵害[1]
4.流转时经常出现多数人同意,但因少数人不同意而难以实现。目前,许多地区的基层干部和农民都会抱怨:如果想要上农业产业项目,就必须要有一定规模的土地流转,但偏偏就会有一些农户不同意流转,尽管镇村干部进行了多次思想工作,可依然不能解决问题,从而导致项目无法开展。
二、辽阳市土地流转存在问题的原因分析
1.管理与服务不到位。政府是公共市场的服务者和监管者。目前,辽阳市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权流转中存在的各种问题,与基层政府的管理与服务不到位有一定关系。经调研,笔者认为这主要是因为:(1)尽管全市连续三年搞专项治理,市政府严格要求各地将土地承包经营权落实到位,但还有部分农户的土地承包经营权证没发放到位。(2)尽管市政府就土地承包经营权流转工作制定了流转合同标准文本,但规范流转工作仍不到位,使得广大基层干部群众因流转管理不规范导致的纠纷不断等。同时,由于缺少政府的有效管理与服务,基层干部群众对土地承包经营权流转思想认识不到位,不重视、不参与、不支持工作。
2.农村土地流转市场体系尚不健全,中介组织匮乏。中介组织能够通过自身的中介活动使交易双方的市场行为联结起来,降低市场环境的不确定性,减少交易费用[2]。由于缺乏有效的中介服务组织,导致土地流出、流入信息不灵,从而造成土地资源的浪费,同时也影响了土地资源的流动和配置。
3.思想观念保守。首先长期以来,土地是农民的命根子,其保守意识浓厚。即使外出打工,也不愿将土地转让,导致土地严重的浪费[3]。其次农民嫉富心理重,即便是流转收益超过自己经营土地的收益,也不愿将土地转让给种养大户去经营。三是法律知识少。对农村土地承包及流转等相关法律了解不透彻,怕土地一旦流转出去很难再收回。
4.农村劳动力转移还不稳定。农村劳动力在向二、三产业转移过程中面临诸多体制性、政策。首先在就业机会上,农村劳动力与城市劳动力相比会存在很多的限制。其次是在社会保障和福利方面,缺乏法律法规的保护,使得农民工不但没有保障,而且在社会保障和劳保福利方面也远远低于城市职工。这些都导致农村劳动力的转移不稳定,此外,自然风险和市场风险阻碍了土地连片流转的推进和规模农业的发展[4]
三、建议
针对辽阳市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权流转中存在的上述问题,建立一套有利于具有辽阳市特色的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权流转的有效机制,促进农村经济健康、快速发展,提出以下建议[5]:(1)进一步启发和引导农民解放思想,转变观念,提高农民对土地的中长期投资的积极性,进一步加快土地的流转速度;(2)进一步积极推动农民创业和转移就业;(3)进一步逐步完善辽阳市的农村社会保障机制,健全农村社会保障体系,妥善解决其就业、住房、养老等问题[6];(4)进一步大力发展规模经营主体,发展民间自发型流转模式[7];(5)“活化”辽阳市不同地区土地流转形式,应根据各地不同的实际情况,因地制宜,探索出适合当地社会生产力发展水平的流转形式[8]。
参考文献:
[1]贾倩倩.我国农村土地流转给农民造成的不利影响及建议[J].内蒙古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0,12(06):40-42.
[2]王仲修.当前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权流转中存在的问题及对策[J].中国商界,2009(10):242-251.
[3]姜龙.创新土地流转模式推进现代农业发展[J].新农村,2010(02):8-9.
[4]农经处.推动农村土地流转的几种模式[J].河南农业,2010(09):6-7.
[5]刘朝,万福民,张钢军,等.加快土地流转推进经济可持续发展-辽宁省农村土地流转的现状、问题和对策[J].党政干部学刊,2011(04):43-45.
[6]郑鹏程.新农村建设中农民土地流转的问题与对策研究[J].安徽农业科学,2012(03):1879-188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