特殊教育学校建设方案范文

时间:2024-01-09 17:33:44

导语:如何才能写好一篇特殊教育学校建设方案,这就需要搜集整理更多的资料和文献,欢迎阅读由公务员之家整理的十篇范文,供你借鉴。

特殊教育学校建设方案

篇1

>> 特殊教育医教结合的意义及建议 医教结合:特殊教育改革的可行途径 上海市特殊教育医教结合工作情况的现状调研 特殊教育“医教结合”的四个途径 普特双轨,全纳教育绽放异彩医教结合,特殊教育关注特需 特殊教育学校“医教结合”课程体系探析 “医教结合”背景下高校特殊教育专业建设初探 牡丹江地区特殊教育师资医教结合培训实践调查 特殊教育师资培训的新近变化与趋势 师范特殊教育的发展趋势与展望 我国特殊教育公平发展的挑战与对策 浅析特殊教育中的“教康整合”理念 当代特殊教育学校设计趋势的探究 特殊教育与特殊儿童的成长 深化特殊教育课程与教学改革 学困生的特殊教育 拉萨的特殊教育 特殊学校的特殊教育 特殊幼儿的特殊教育 特殊环境中的特殊教育 常见问题解答 当前所在位置:,2010-07-29.

[2]教育部.教育部关于印发《盲校义务教育课程设置实验方案》、《聋校义务教育课程设置实验方案》和《培智学校义务教育课程设置实验方案》的通知[EB/OL].http://202.205.177.9/edoas/website18/18/info25218.htm,2007-07-02.

[3]黄昭鸣,杜晓新,孙喜斌,卢红云,周红省.“多重障碍・多重干预”综合康复体系的构建[J].中国特殊教育,2007(10).

[4]杜晓新,黄昭鸣,宋永宁,季佩玉,陈茜.聋儿康复教育中的HSL理论及其操作模式[J].中国听力语言康复科学杂志,2006(01).

篇2

一、深化基础教育课程改革,

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

1.全面部署深化课程改革。印发《教育部关于全面深化课程改革 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意见》,对深化课程改革作出具体部署,启动落实课程改革各项工作任务。加强教育部基础教育课程教材专家工作委员会和专家咨询委员会建设。推动各地适应统筹改革的需要,健全和完善课程教材工作领导机构。

2.研制学生发展核心素养体系和学业质量标准。研究提出大中小学生发展核心素养体系,根据学生的成长规律和社会对人才的需求,将学生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的总体要求和新时期立德树人的目标细化,明确学生应具备的适应个人终身发展和社会发展需要的必备品格、关键能力。研究制定普通高中各学科学业质量标准,明确学生完成不同年级、不同学科学习内容后应该达到的程度要求,指导教师准确把握教学的深度和广度。

3.修订普通高中课程方案和课程标准。完成普通高中课程方案修订工作。启动普通高中各学科课程标准修订工作,把学生发展核心素养和学业质量标准要求充实到课程标准当中。坚持普通高中课程的基础性、时代性和选择性,进一步明确培养目标,完善课程结构,打好学生共同基础,满足个性发展需要。

4.深入推进中小学教学改革。组织开展首届基础教育国家级教学成果奖评选活动,激励广大教育工作者和一线教师在教学实践中积极探索、勇于创新,建立推进基础教育教学改革的长效机制。推动省级教育行政部门开展省域教学成果评选活动。建立中小学学科教育教学研究基地,集聚和培育专业团队,进行长期研究。推动各地加强教研机构建设,改革教研机制,创新教研方式,加强教育教学实践研究,为学校和教师提供专业服务与指导。

二、推进中小学考试评价改革,

促进学生全面而有个性发展

5.推进实施普通高中学业水平考试和综合素质评价。根据教育部关于考试招生制度改革的总体部署,出台《关于普通高中学业水平考试的实施意见》和《关于普通高中学生综合素质评价的实施意见》,启动有关改革试点工作,会同有关司局,促进建立普通高校基于统一高考和高中学业水平考试成绩的综合评价多元录取机制。

6.深化中小学教育质量综合评价改革。指导各地落实《教育部关于推进中小学教育质量综合评价改革的意见》,全面推进改革实验区工作,进一步完善评价指标体系和评价标准。研究制定评价改革实施指南,组织开展专题培训,搭建资源共享平台,委托专业机构提供专业指导和技术支持。

7.部署推进中考改革工作。研究印发《关于深化高中阶段学校考试招生制度改革的实施意见》,建立健全初中学业水平考试制度,改进高中阶段学校招生录取办法,改变单纯以学生学科考试分数简单相加作为招生录取唯一依据的做法。

三、加强教材建设、规范教材管理,

提高教材质量水平

8.做好中小学教材编写、修订和审定工作。完成义务教育现行三科教材修订和审定工作,完成义务教育德育、语文、历史三科新教材编写、审定工作,确保2014年秋季学期义务教育起始年级学生开始使用三科新教材。组织开展小学书法教材评审工作,保证2014年秋季学期起始年级学生使用国家审定的小学书法教材。做好普通高中课程标准实验教材修订准备工作。

9.严格规范中小学教材、教辅材料管理。印发《中小学教材选用管理办法》,明确教材选用机构、选用程序,选用工作监督和对违规行为处理等,进一步规范中小学教材选用管理。修订《中小学教材审定管理暂行办法》,进一步强化教材编写、审定、修订、使用工作的规范管理。会同有关部门完成《中小学教辅材料管理办法》修订工作,进一步加强对中小学教辅材料的监管。

四、扩总量调结构、建机制强保障,

加快推进学前教育改革发展

10.启动实施第二期学前教育三年行动计划。推动各地按照扩资源与建机制的原则,提高城乡公办园和普惠性民办园的覆盖面,建立完善学前教育成本分担与运行保障机制,促进学前教育可持续发展。指导各地做好第二期三年行动计划编制工作。召开学前教育三年行动计划总结暨第二期三年行动计划启动会,对实施第二期三年行动计划进行全面部署。

11.继续实施国家学前教育重大项目。加大对困难地区、困难群体和薄弱环节的扶持力度,着力扩大普惠性学前教育资源,根据新阶段新任务,引导各地建立推进学前教育发展的长效保障机制。

12.加强幼儿园规范化管理。出台《幼儿园工作规程》和《幼儿园玩教具配备标准》,规范幼儿园办园行为。做好学前教育管理信息系统二期建设和应用,引导地方充分利用好学前教育管理信息系统,加强对幼儿园办园行为的动态监管。建立幼儿园基本信息公示制度,实现幼儿园办园行为和保教质量等信息向社会公开,接受监督。

13.深化幼儿园保育教育改革。深入贯彻落实《3-6岁儿童学习与发展指南》,跟踪调研各地做法和经验。办好第三届全国学前教育宣传月活动,防止和纠正幼儿园“小学化”倾向,提高学前教育质量。

五、健全保障机制、完善教育体系,

全面提升特殊教育发展水平

14.启动实施《特殊教育提升计划(2014-2016年)》。印发《特殊教育提升计划(2014-2016年)》。召开全国特殊教育工作电视电话会议,对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的特殊教育工作进行部署。

15.指导各地制订特殊教育提升计划实施方案。指导各省(区、市)结合本地特殊教育实际,制订特殊教育提升计划实施方案。对各省(区、市)特殊教育提升计划第一年实施情况进行抽查。

16.实施特殊教育两大重点项目。继续实施特殊教育改善办学条件项目,加大对承担随班就读学生较多的普通学校设立特殊教育资源教室(中心)、薄弱特殊教育学校改善办学条件等方面的支持力度。继续实施特殊教育学校建设项目,支持高等学校特殊教育师范专业建设、残疾人中等职业学校和高校特殊教育学院基础设施建设。启动孤独症儿童少年特殊教育学校(部)试点建设工作。

17.推进特殊教育内涵发展。修订三类特殊教育学校课程标准,研究制定三类特殊教育学校教材编写方案。推动特殊教育学校教师专业标准制定。加强特殊教育教师培养培训,提高教师专业素养。

六、制定政策措施、扶持薄弱地区,

加快普及高中阶段教育

18.研究制定《关于加快普及高中阶段教育的意见》。系统设计普及高中阶段教育的总体目标、主要指标和政策措施,整体部署普及高中阶段教育工作。积极协调有关部门,推动建立普通高中生均公用经费拨款标准。

19.研究实施普及高中阶段教育攻坚计划。支持中西部贫困地区加快发展普通高中教育,配合有关部门实施好普通高中改造计划和民族地区教育基础薄弱县普通高中建设项目,改善办学条件,提高普及水平。

20.大力推动普通高中多样化发展。指导和支持地方推动普通高中多样化发展,加强高中学校特色建设和学生发展指导。总结推广普通高中多样化发展试点经验。

七、加强资源建设、促进交流应用,

进一步提升中小学信息技术教学应用水平

篇3

关键词:特殊教育学校;特殊学生;体育教育

体育教育作为学校教育的一部分,是学校教育的重要内容和教育手段,它担当着增强学生体质、提高学生运动技能和培养学生心理健康品质的重任。在特殊教育学校当中,体育教育不仅有上诉重任,还对特殊学生的身体康复有举足轻重的作用。美国特殊体育教育专家PaulJansma把特殊体育教育定义为:“特殊体育教育是体育教育的一个特殊领域,是为那些有特殊需要的学生所提供的发展计划,主要包括适应性体育、矫正性体育和发展性体育三个部分。”[1]通过广泛的学校体育教育,不仅可以增强特殊学生的身体素质和改善特殊学生的健康状况,更可以培养他们对生活的勇气和信心,从而改变他们的社会交往能力,丰富他们的生活。但是现阶段我国特殊教育学校的体育教学中存在如特殊教育学校体育教师专业技能和专业知识相对不足;教材参差不齐;教育指导性不强;课堂形式僵化;课堂内容单一和体育教育受重视程度较低等一些值得我们研究思考与改进的地方。

一、特殊教育学校的体育教育中存在问题

1.体育教育受重视程度较低。在中国当前的特殊教育学校发展的背景下,特殊教育学校的体育课程发展程度往往被有关部门、学校领导和教师对于体育课程的认识程度影响。虽然特殊教育学校一般都会受到有关部门的关注,但是出于安全、卫生和普通小学体育课程发展认知等方面的考虑,特殊学校体育教育往往是被忽略的部分。

2.特殊教育学校体育教师专业技能和专业知识相对不足。很多体育教师只能掌握自身在体育领域所学到的知识,并未有过关于特殊学生体育教育教学甚至是特殊学生障碍的基本学习。这也使特殊教育学校体育教师不能真正了解教学需求,落实教育教学目标。由于许多教育策略相对于特殊学生不相适应,从而导致对于特殊学生的教育在教师专业技能和专业知识上显得更加复杂。

3.课程标准教材不完善,学校采用教材水平差距大。由于在目前我国的特殊教育体系当中并没有形成完善的课程与教材体系,各级特殊教育学校在进行体育教育时多数采取直接借鉴部分发展较完善的学校教育模式的方法和自己研发符合本校特色的校本教材进行学校内的体育教学。这便导致在特殊教育学校体育教材的选用上,存在水平参差不齐的状况。就算有较高水平的教材,由于特殊教育学校体育教师缺乏相关专业知识技能,教学往往缺乏指导性。

4.课堂形式僵化,课堂内容单一。在特殊教育学校的日常体育教育教学中,由于班级人数较多,教师教学目标单一,从而使得教师无法针对每一个人进行有针对性的个别化教育。并且,由于教师要实现教学目标、达到已经制定好的课程设置要求,教师在课堂教育中往往只是僵化地要求学生学会课堂内容,从而导致其在课堂教育模式的选择上僵化、单一。加之体育成绩的评定和体育学习的评价随意性大[2],教师缺乏相关专业知识,所以特殊教育学校的体育教育目标很难使学生真正实现。

二、特殊教育学校的体育课程教育现状存在问题的原因

1.特殊教育学校体育课程受重视程度不高的原因。一些地方对于特殊教育学校的体育教学认识并不充分,无法将特殊体育和普通体育区别开来。美国学者张加贝曾从服务的对象、课堂教学多层化、教学方法的个别化、教学要求的适应性和学科的融合性五个方面对特殊教育的本质加以诠释,从而将特殊体育与普通体育区分开来[3]。我国的特殊教育学校的体育教育往往并不能真正将特殊体育与普通体育相区分,通常是照搬普通学校体育教育进行的,加之体育教学工作从学生安全和学校卫生等方面相对于其他科目使特殊教育学校存在更大的教育风险,以及我国并未建立有参考性的特殊教育学校体育课程标准,所以特殊教育学校的体育教学工作往往并不受到重视,甚至会人为地缩减其教育教学时间。

2.教师专业技能和专业知识相对不足的原因。在当前的高等院校特殊教育专业或是其他相关专业的课程规划中,很少会有关于特殊教育学校体育课程的学习安排,导致高等院校的特殊教育专业或是其他相关专业学生无法学到专业的体育知识。所以很多特殊教育学校只能选取体育专业的教师进行体育教育教学活动,甚至不设置专职的体育教师,以兼职教师代替专职教师。

3.课程标准教材不完善,学校采用教材水平差距大的原因。我国以往的体育教育存在一些诸如教学观念滞后、教学大纲对于教学内容安排过细等问题。这些问题,随着特殊教育学校体育课程标教材的不完善,导致各级特殊教育学校间的体育教学课程目标设置存在较大不同,所选用的教材不尽相同。并且特殊教育学校学生相对于普通学校学生来说,在接受学校教育时,由于个体间障碍不同的因素,因此需要更多的个别化教育训练安排。

4.课堂形式僵化,课堂内容单一。虽然在特殊教育学校中都普遍设置了体育课程,由于相对于班级中的特殊学生人数较多和个体间障碍差别较大,特殊教育学校体育教育在实践中对于特殊学生的体育课程目标的设置不能符合部分学生甚至绝大部分特殊学生的自身发育水平,因此常常导致教师在进行体育教育教学工作时只追求完成任务而忽视教育教学实践中存在的问题。虽然一些特殊教育学校就本校特殊学生个别化教育训练有编写个别化教育训练方案(IEP),但是由于学校教师专业知识技能缺乏和家校联系不足,导致其编写的方案大多流于形式。

三、特殊教育学校如何提高体育教学质量

1.提高主管教育部门和学校领导对于体育课程的重视度。在提高教育主管部门和学校领导对于体育教育的重视程度之前,首先要加大财政支持力度,完善特殊教育学校体育场地及设施设备。如王龙在河南省周口市的调查研究中发现,其所抽取的9所特殊教育学校的规模都比较小,场地紧张,所以教育主管部门要使特殊教育学校达到教育部颁布的特殊教育学校建设标准[4],才能保障特殊教育学校可以正常开展体育教学工作。其次是提高特殊教育学校体育教师的待遇,实行一些可以提高其工作热情和工作质量的有偿奖励机制。教育主管部门可以建立健全对于特殊教育学校体育教学工作的监管体系,进行定期或者不定期的检查。

2.加大教师专业技能和专业知识的培训力度。培养特殊教育学校体育教师的专业技能和专业知识,首先要从高等院校的特殊教育专业学生开始,完善其课程安排,合理增加与特殊学生体育教育有关的课程。其次应该努力完善体育教师针对特殊学生教育方法的培训体系,可以运用相关会议、进修班和访问学者的形式,逐步建立起特殊教育学校教师针对特殊学生的教育方法培训上的长效机制,使教师的培训不间断,从而实现教师专业化。

3.建立健全教材编写体系。国家应该针对所有特殊教育学校中就读的特殊学生的障碍类型来编写完善的体育教育的相关教材,区别对待特殊学生,促进教材可以真正达到教育教学的目的。各级特殊教育学校应该依据国家编写的相关教材,针对本学校学生的实际情况制定相关的、可执行的个别化教育训练方案。并且教育主管部门可以将优秀地区、优秀学校的教育模式向各级特殊教育学校进行推荐,促进各地的教育模式进行融合。

4.促进体育教学形式多元化。在以往的体育教学实践当中,教师普遍采用的是班级授课制度,但是班级授课制度对于特殊学生存在较大的弊端。所以,特殊教育学校的体育教学工作可以尝试改变原本的班级授课制度,尝试设立开放式教学模式等新的多元化教学形式,让学生可以更好地融入体育教学活动中。

作者:张桂鑫 张慧滢 单位:普宁市特殊教育学校 南京特殊教育师范学院

参考文献:

[1]Rudjuinbull,(方俊明,译).今日学校中的特殊教育.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4.

[2]洪邦辉.贵州特殊教育学校的现状与发展研究策略:[硕士学位论文].贵州:贵州师范大学,2009.

篇4

关键词:特殊教育 设施布局 发展规划

分类号:G76

特殊教育是促进残疾儿童少年发展、帮助残疾儿童少年更好地融入社会的基本途径,是办好人民满意教育、促进教育公平的重要内容。“十一五”以来,首都特殊教育事业快速发展,特殊教育类别不断增加,以特殊教育学校为骨干,以随班就读为主体,以送教上门为补充的特殊教育办学体系基本形成。学校办学特色日益凸显,办学条件显著提高、规模日趋合理。根据2013年北京市政府工作报告以及北京市人民政府办公厅关于印发《北京市中小学融合教育行动计划的通知》(京政办函[2013]24号),推动城乡融合教育发展将是近几年北京市特殊教育的主要任务。与此同时,对全市特殊教育设施布局的优化要求日益突显,北京市要在未来10年中建立与其世界城市定位相匹配的一流教育体系,特殊教育设施的布局优化与质量提升任务日益紧迫,发展目标、发展方式等都将出现新的变化。

1、北京市特殊教育设施布局现状分析

1.1 北京市特殊教育发展所取得的成绩

自1988年以来,我国确立了以大量设置在普通学校的特殊教育班和随班就读为主体,以一定数量人数特殊教育学校为骨干的适合中国具体情况的特殊教育发展格局。目前,北京市已形成以随班就读为主体、特殊教育学校为骨干、送教上门等多种教育形式为补充的特殊教育格局。

1.1.1 特殊教育学校根据实际情况不断调整

1985年,北京市共有特殊教育学校9所,其中盲校1所,聋校5所,培智学校3所。到了1988年,北京市共有特殊育学校15所,其中盲校l所,聋校6所,培智学校8所。2001年,北京市特殊教育学校已发展至24所。2012年,北京市公办特殊教育学校23所,其中高校l所,盲校1所,聋校2所,综合性特殊教育学校4所,培智学校15所。可以说,从“七五”到“十二五”期间,北京市特殊教育学校的发展完成了一个“由量变到质变”的发展周期。

北京市特殊教育学校在1985年到2012年期间,学校数量逐渐增加,在校学生人数至2012年已达3273人。在特殊教育学校的学校类型中,聋校数量呈下降趋势。根据北京市第二次残疾人口抽样调查结果,听力、言语残疾人数比例显著下降,因此聋校数量的调整也反映了实际情况。从2007年到2010年的统计数据(见表1)可以看出,特殊教育学校的教师数量不断增加,师生比等反映内涵发展的指标在总体上呈上升趋势。

根据2008年中国教育统计数据和几个省市的2008年统计年鉴的整理结果(见表2)可以看出,北京市平均每所特殊教育学校学生人数为129.83人,高于天津市、河北省、河南省、吉林省以及全国平均水平。而北京市特殊教育学校师生比例为1:2.7,均高于表中所列其它省市。表中数据显示,北京市特殊教育学校平均学生人数处于中等水平,而师资数量相较最多。

北京市特殊教育学校在北京市特殊教育体系中起着骨干作用。各区县教育行政部门依托当地的特殊教育学校建立特教中心,开展随班就读的师资培训和巡回指导工作。

1.1.2 广泛开展随班就读工作

根据2005年和2010年北京市18个区县的普通中小学开展随班就读情况数据(表3)可以看出,随班就读学生成为残疾儿童少年接受教育的主要形式。

1.2 存在的问题

1.2.1 总体格局存在的问题

从数量规模上看,特殊教育学校和接受随班就读学生的学校数量还不能满足北京市残疾儿童少年受教育的需要,致使残疾儿童教育机会和教育质量远不如普通儿童,突出表现在学前教育和义务教育之后的职业教育和高等教育,发展不足。从布局形势上看,特殊教育学校和随班就读学校的设施集中在本市经济发展较好的主城区,农村和边远地区特殊教育设施布局严重不足,甚至有大片地区是空白地带。从特殊教育资源的分布来看,全市特殊教育资源相对集中在城市核心功能区,远郊区县尤其是生态涵养区特殊教育资源严重不足。以上三方面存在的问题,表明北京特殊教育存在着严重的发展不均衡。

1.2.2 特殊教育学校办学条件不达标

第一,用地紧张,面积偏小。学校的建筑用地所占比例过高,学校活动空间狭小,不仅无法开展体育活动,而且用于绿化、室外交往的空间非常有限。第二,各类教学用房面积偏小。调查统计学校单个普通教室平均面积为39平方米,多数教室的实际面积为按60年代标准建筑的36平方米,不利于现代化教学媒体的使用和活动式教学。第三,专用教室不足,特别是康复训练教室、职业教育教室数量不足,空间狭小。由于校园用地不足,各类其他用房,特别是卫生保健、康复训练和教师办公用房空间显得狭小。第四,学生宿舍严重不足,在22所特殊教育学校中,仅有12所学校有住宿条件,其中7所集中在城市,5所在农村,且宿舍数量严重不足,限制了边远地区残疾学生就学。第五,运动场地不足,全市特殊教育学校只有1所学校运动场地面积基本达到200米环行跑道要求。第六,无障碍设计问题比较突出,由于校舍基本是在普通小学基础上转用而来,没有考虑到残疾儿童的特殊需要,缺少必要的无障碍设施。

1.2.3 智力残疾职业教育发展有待提高

智力残疾学生的职业教育不能满足需求。目前全市仅有2所培智中等职业教育学校,且都在城区。

2、北京市特殊教育设施布局需求分析

2.1 特殊教育设施布局基本定位

首都特殊教育的基本定位取决于北京经济社会发展以及首都教育总体布局的定位。

近几年来,北京市提出了“三个北京”、“世界城市”等关于城市定位的重要概念。北京城市发展总体规划中提出的城市发展目标是:按照国家实现现代化建设战略目标的总体部署,第一阶段,到2013年,全面推进首都各项工作,努力在全国率先基本实现现代化,构建现代国际城市的基本构架;第二阶段,到2020年左右,力争全面实现现代化,确立具有鲜明特色的现代国际城市的地位;第三阶段,到2050年左右,建设成为经济、社会、生态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的城市,进入世界城市行列。

根据北京市定位和教育发展战略的意图,北京特殊教育的定位将以国内和国际发展为参照系。国内将以上海为轴心的长三角发展区、以广州为轴心的珠三角发展区为参照,与北京为轴心的京津冀发展区的特殊教育作比较,确保首都特殊教育具有国内领先地位。国际参照方面将与大中华地区、亚太及环太平洋地区,以及与三个重要对应城市(即纽约、伦敦、东京)特殊教育发展进行比较,确保首都特殊教育具有相当水平和中国特色。

2.2 特殊教育设施布局需求分析

北京市特殊教育的总体格局在国内具有一定的优势,已经初步形成从学前、小学、初中、高中到大学的“一条龙”特殊教育体系,为不同残疾种类和程度的特殊人群提供了多层次的教育条件。与上海及东部发达地区比较,北京在义务教育阶段的随班就读方面具有一定优势,但在特殊教育学校、学前特殊教育和农村特殊教育方面存在一定差距。与国际社会比较,北京在特殊教育服务类型的种类、数量和质量上均具有较大差距。根据以上分析,北京特殊教育设施布局发展需求表现在以下方面。

2.2.1 城乡融合教育需要均衡发展

我市残疾儿童少年随班就读已成为特殊教育的主要形式,目前北京市义务教育阶段接收有特殊教育需要学生的学校已占全市义务教育阶段普通学校的80%以上,随着融合教育的推进和均衡发展,让更多的有特殊教育需要学生进入普通学校接受教育,使每一所学校都能接收有特殊教育需要学生已成为北京市促进教育公平的举措和发展趋势,因此,每一所学校在教育设施设备方面应该符合时代的要求。同时随着融合教育的发展,教育教学质量问题成为社会和广大家长关注的焦点问题。为了提高融合教育的教学质量,要在普通学校建立资源教室和支持保障体系,同时加快对随班就读教师、资源教师和巡回指导教师的培养。

2.2.2 重度和多重残疾儿童教育亟待发展

北京特殊教育学校的服务对象长期以来以盲、聋、智残三类残疾儿童为主。近几年,随着我国签署联合国《残疾人权利公约》和公布新修订的《中华人民共和国残疾人保障法》,原来的5类残疾类型已扩展到现在的7类(增加了语言残疾和多重残疾),目前孤独症(也称自闭症)和肢体残疾中的脑瘫等重度障碍儿童的教育需求越来越强,同时,多重残疾儿童逐渐成为特殊教育学校的服务对象,为孤独症、脑瘫、重度和多重残疾儿童提供特殊教育成为未来北京市特殊教育新的增长点。这也意味着相应的特教师资、康复人员和康复教育设施设备方面将有大的增长需求。

2.2.3 残疾儿童早期干预和学前特殊教育急需加强

早期干预是指为0—3岁残疾儿童提供三早(早期发现、早期诊断和早期干预),是三级预防中最后一道防线。目前,北京市卫生防疫系统开始进行新生婴儿疾病的早期发现和早期诊断,建立早期预报和干预机制,但是0~3岁残疾儿童的早期教育基本为空白,教育系统启动了3~6岁残疾儿童学前融合教育,但是数量十分有限,远远不能满足社会需求。

2.2.4 残疾人职业教育和高中后教育应快速发展

我市有9000余名残疾儿童接受义务教育,但是进入职业教育和高中后教育的青少年数量,与接受同级教育的普通青少年数量存在巨大差距。另外,与北京市高等教育毛入学率超过52%相比较,我市残疾青少---年进入高等教育的数量在全市同龄人口中不足1%,相差巨大。随着北京残疾儿童学前和义务教育阶段特殊教育的全面发展,残疾人将职业教育日益成为关注重点。

上述四个需求是北京市特殊教育发展的增长点,实现北京市特殊教育的城乡均衡发展是基本目标。

2.3 发展规模预测

通过对北京市特殊教育定位与特殊教育需求的分析可以看出,目前特殊教育现有设施情况与首都特殊教育定位不匹配。“十二五”期间,北京市特殊教育将加强基础设施建设,整体规划,合理布局,解决特殊教育办学规模小、办学条件差等问题;加强师资队伍培养,提高特殊教育教师素质。在总体格局上,北京市在十二五计划的未来五年内,实施首都特殊教育的“点、面、体”的整体发展计划:“点”是指北京联合大学特殊教育学院及其依托学院所建立的北京市特殊教育资源中心,形成特殊教育的专业资源枢纽,指导和影响全市特殊教育整体格局;“面”是指在没有特殊教育学校的地区新建学校,对没有达标的特殊教育学校进行达标建设;“体”是指建设一批区级特殊教育资源中心和随班就读资源教室,实现城乡特殊教育设施的均衡布局。根据人民教育出版社历年出版的《中国教育统计年鉴》统计数据,结合北京市的发展需求,我们预期到2015年,特殊教育学校学生的在校生数、专任教师数等关键指标均出现一定增长(见表4)。

3、北京市特殊教育设施布局规划建议

3.1 布局思路

根据北京市三级发展的阶段规划,坚持科学发展观,建设与首都经济社会发展相适应的特殊教育。在“十二五”阶段,根据首都特殊教育的发展实际需求、北京地区的综合实力,实施“点、面、体”的整体发展计划,建立均衡发展的特殊教育的整体布局。

3.1.1 “点”的建设一残疾人教育康复资源项目建设

根据国家发改委、教育部、中国残疾人联合会《关于印发特殊教育学校建设二期实施方案暨编制专项建设规划的通知》(发改办社会[2012]896号)文件的精神,落实北京市第四次特殊教育工作会议对北京联合大学特殊教育学院发展的要求,学校要加强对学前特殊教育、重度障碍与多重障碍和普通学校特殊教育资源教室和残疾人职业教育等方面的师资培养;还要加强北京市特殊教育资源中心的建设,实现对全市特殊教育在职师资的专业化系统培训;全市开展特殊教育的教育教学研究;开展特殊教育资源中心的建设与运作的指导工作,为北京市特殊教育发挥全局指导和支持的功能。

3.1.2 “面”的建设——区县特殊支持教育中心和各类学校康复训练设施建设

全面促进首都特殊教育发展,提升首都特殊教育质量,要做好区县特殊教育支持中心和各类特殊教育学校康复训练设施的建设工作。目前全市已经建立14个区、县级的特殊支持教育中心,未来要依托现有市级和各区县的特殊教育学校建设康复训练设施,做好学校内的残疾学生和所在地区随班就读学生所需的康复训练的专业支持。

3.1.3 “体”的建设——城乡普通学校特殊教育资源教室建设

提升城乡普通学校随班就读的教育教学质量,以资源中心和资源教室为基地,构建随班就读的支持保障系统,弥补北京特殊教育在整体布局上的严重缺失,实现城乡特殊教育的均衡发展。

3.2 布局原则

在本阶段,实现首都特殊教育的科学布局的原则,主要体现在下面的三个基本原则上。

3.2.1 公平发展原则

公平发展原则是指在保障残疾儿童教育权利基础上让儿童获得公平发展机会,这体现在特殊教育的办学类型与教育对象的权利、需求相适应,与北京市的经济社会同步发展,与健全儿童的教育机会均等,教学质量相同等方面。

3.2.2 均衡发展原则

均衡发展是指城乡特殊教育要均衡发展,特殊教育优质资源实现城乡均衡分布,积极发展特殊教育学校和随班就读,促进学前特殊教育、残疾人职业教育和高等教育的发展。

3.2.3 优质发展原则

将提高特殊教育的教学质量放在发展的首位,强调在高质量前提下的特殊教育公平和协调发展。要建立市级和各区县级特殊支持教育中心,在各类特殊教育学校建立教育康复中心,在城乡随班就读学校建立资源教室。

篇5

残疾儿童少年的入学率和特殊教育的规模是反映特殊教育机会公平的重要指标。《提升计划》和《实施意见》均明确提出,到2016年,要基本普及残疾儿童少年义务教育,视力、听力、智力残疾儿童少年义务教育入学率达到90%以上,其他残疾人受教育机会明显增加。根据中国残疾人状况的监测数据可知,2013年6-14岁残疾儿童接受义务教育的比例为72.7%[1],远低于普通中小学99%以上的净入学率。近三成的残疾人未能入学,说明今后特殊教育招生工作任务依然艰巨。另据《黑龙江省残疾人事业发展统计公报》显示,截至2013年底,全省未入学适龄残疾儿童少年为1037人[2],约占学龄残疾儿童少年总数的13.5%。这一数值虽好于全国平均水平,但与人们的预期目标仍有较大差距。因此,加大残疾儿童少年的招生安置力度,扩大特殊教育规模,仍是当前特殊教育工作的首要任务。要提高残疾儿童少年的入学率,使每名残疾学生的受教育权都得到有效保障。1.提升特殊教育学校招生能力扩大招生规模,灵活增加招生类别。除招收视力、听力和智力障碍三类残疾儿童少年外,创造条件招收脑瘫、孤独症等残疾儿童少年入学。针对不能入学的重度残疾儿童少年,特教学校可以利用自身师资和资源优势,在社区、家庭的配合下开展送教上门、远程教育等服务,并将其纳入学籍管理范畴。2.扩大普通学校附设特教班和随班就读规模随班就读是全纳教育理念的体现,是符合国际发展趋势的教育安置形式。根据中国残联的统计数据,近几年我国在普校随班就读的特殊儿童占比均值为68.2%,而黑龙江省在2013年的比例只有30.7%。黑龙江省的随班就读工作进展不理想,入学人数近几年有明显下降,说明认识和重视程度不够[3]。当然,这也意味着黑龙江省在特殊儿童随班就读安置方面的空间还很大。各级教育主管部门和各类学校要积极创造条件接收残疾儿童少年随班就读,协调处理好与此相关的师资配备、资源教室、无障碍设施建设等问题。3.做好农村地区残疾儿童少年招生工作义务教育阶段特殊教育得以提升的重点在农村。但现阶段农村特殊教育依然是一块短板,仍有相当一部分农村残疾儿童未能入学[4]。政府应在资金支持、改善农村教育环境、转变家长错误观念等方面开展工作,确保城乡特殊教育均衡发展。

二、特殊教育经费投入问题

充足的经费投入是办好特殊教育的基础条件。我国于2012年实现了国家财政性教育经费支出占国内生产总值4%的目标。在此背景下,特殊教育经费投入也逐年加大,为特殊教育发展提供了重要保障。未来还需继续加大对特殊教育的经费投入力度,拓宽经费来源。《提升计划》和《实施意见》也提出了今后经费投入的量化标准,即确保义务教育阶段特殊教育学校生均预算内公用经费标准逐年提髙,2014年达到年生均4000元,2016年达到年生均6000元,有条件的地方还可进一步提高。据统计,2013年国家对特殊教育的总投入为92亿元,全国义务教育阶段特殊教育学校生均公用经费标准为2100元,是普通学校的3倍左右。在2016年达到既定目标后,意味着特殊教育学校生均预算内公用经费标准约为普通学校的8倍左右[5]。国家对特殊教育的大力支持为黑龙江省特殊教育发展提供了契机。近4年来,省财政为特殊教育发展投入资金1.2亿元,特教学校的办学条件得到了明显改善。在全省74所特教学校中,有29所通过了省级标准化学校评估验收。受经济和财政状况制约,特教学校生均公用经费标准还比较低,一些地方用于支持特殊教育发展的经费明显不足,特教学校标准化建设推进步伐缓慢,仍有60%的学校没有完成建设任务,未被纳入国家中西部特殊教育学校建设工程的学校仍有25所,特教学校专用教室面积占校舍建筑总面积的比例(17.1%)仍比全国(26.7%)低,现有校舍中待改造的危房面积仍有5474平方米。今后黑龙江省加大经费投入,推进特教学校建设的任务依然艰巨。1.继续加大对特殊教育的经费投入力度“提升计划”的三年内经费甚至要以几何级数的规模增加。因为提高残疾儿童少年的入学率、增加残疾学生的补助金额、改善教师工资福利、新建特教学校或资源教室、现有学校的标准化建设和修缮改造、设施设备购置等都需大量经费予以保障。2.合理规划经费的支出结构现有特殊教育经费主要用于特教学校,而用于普通学校随班就读的经费投入很少。要注意随班就读、送教上门的义务教育阶段生均公用经费的落实情况。不能因为基本建设开支过大而影响了事业性经费支出的增长需求。在事业性经费支出中,还要处理好个人部分和公用部分的比例。此外,要注意地区间、城乡间、学校间经费投入的合理规划。

三、特殊教育师资建设问题

国内外特殊教育发展的经验表明,人员数量充足、专业化水平高的特教师资队伍是特殊教育发展的前提和保障。我国政府一直重视特教教师队伍的建设,自2003年以来,我国特教专任教师数量从3.03万增加到4.57万,建立起了较为完善的特教师资培养培训体系,教师待遇和工作环境也得到持续改善。《提升计划》和《实施意见》要求进一步加强特教教师队伍建设,建立健全特教教师专业标准体系,提高特教教师的专业化水平和教育教学能力,这为加快推进特教教师队伍建设提供了新的机遇和政策支持,有利于特殊教育整体水平的提升。就黑龙江省而言,特教师资还存在数量不足、专业化水平欠缺、待遇较低等问题。1.增加特教教师数量黑龙江省特教学校现有在校生9317人,专任教师1850人,生师比为5.03:1,与《实施意见》中确定的3.1:1的目标还有一定差距,部分特教学校教师编制和普通学校随班就读教师编制较为紧张。今后要加大教师引进力度,在配足师资队伍的基础上还要保证包括学科教师、送教上门指导教师、康复训练教师、残疾学生生活指导教师和管理人员等在内的教师类型的齐全。2.提升特教教师专业化水平全国大部分地区还没有建立起特教教师专业证书制度,致使特教教师专业准入标准不明晰。加上部分教师学历较低、缺乏职前或在职专业训练等因素,使得特教教师的业务能力和专业水平打了折扣。因此,应以《提升计划》为依据,建立特教教师职业资格准入制度,制定特教学校教师专业标准,逐步实行特教教师持证上岗。要重视特殊教育人才的培养和入职筛选工作,通过加大投入、加强培养、培训力度,提高特殊教育教师的专业水平。3.提高特教教师待遇要落实特教教师津贴、随班就读岗位补贴、送教上门工作和交通补贴等待遇的规定,实现国家对特教教师的倾斜政策,在职称评聘上要向特教教师倾斜,以此鼓励更多的特教教师安心地投身于特殊教育事业。

四、特殊教育课程改革问题

篇6

【关键词】高等师范特殊教育 发展趋势 展望

【中图分类号】G640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4-4810(2015)13-0154-02

高等师范的特殊教育和残疾人高等教育共同构成了高等特殊教育的学科体系,其中高等师范特殊教育主要是指为特殊教育学校或者康复机构培养教师和其他与残障人群有关的社会服务人员,是高等特殊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目前我国高等特殊教育师范院校主要有三种类型。第一种是师范大学中从事特殊教育专业本科生培养的二级学院或者系,如北京师范大学教育学部、华东师范大学学前与特殊教育学院、重庆师范大学特殊教育学院、辽宁师范大学教育学院、淮北师范大学教育学院等,此类高校作为传统师范类院校,师范类专业有优势,特殊教育学作为教育学的二级学科,实力较强。第二种是中等师范特殊教育学校与其他院校合并升格为普通本科师范院校,如郑州师范学院是在原河南省特殊教育学校的基础上组建而成的,2010年经教育部批准升格为本科院校,成立了郑州师范学院特殊教育学院,类似的高校还有潍坊学院、乐山师范学院等,这类高校从事特殊教育师资培养较早、师资力量比较强,是当地特殊教育师资培养的首要力量。第三种是由中等特殊师范学校独立升格为高等特殊教育师范院校,如南京特殊教育师范学院、辽宁特殊教育师范专科学校等,此类高校重视特殊教育专业,以特殊教育为特色,打造特殊教育相关专业方向群。近年来,随着国家对特殊教育的重视以及社会需求的增加,很多高校通过申请开设特殊教育专业或者扩大特殊教育专业招生规模。因此,认真研究高等师范特殊教育的发展趋势对推动我国特殊教育事业的发展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一 30多年来我国高等师范特殊教育的发展

1.办学规模

1984年南京特殊教育师范学校开始招生,1986年北京师范大学教育系开始招收第一批特殊教育本科生,首批招收15个学生,随后华东师范大学、华中师范大学、辽宁师范大学、重庆师范学院等高校相继开设特殊教育专业。截止到1998年,全国总共建立了35个中等特殊教育师范学校,7所高等院校开设特殊教育专业,2所省属师范大学设立了本科和大专层次的特教师资培训部。蒋云尔、李泽慧的统计数据表明:到2007年底,全国涉及培养特殊教育师资的学校共18所,在校研究生、本科生和专科生合计8000多人,远远满足不了特殊教育发展的需求,必须增加支持力度,扩大办学规模,培养更多优秀的特殊教育师资。2008年,教育部等部门联合《关于进一步加快特殊教育事业发展的意见》,其中明确指出支持和鼓励高等师范学校开办特殊教育专业,培养特殊教育师资,积极探索特殊教育师资培养新模式。2014年,中国残联等七部委联合《特殊教育提升计划(2014~2016年)》,随后各个省陆续出台了本省的特殊教育提升计划,明确支持本省师范院校开设特殊教育专业。如《海南省特殊教育提升计划(2014~2016年)》中明确提出,“在省属师范院校设立特殊教育专业,培养特殊教育专业教师”。《山西省特殊教育提升计划(2014~2016年)》中也明确提出,“加大特殊教育教师培养力度,阳泉师范高等专科学校特殊教育专业自2014年起每年招生人数达到200人以上,其他师范类院校和有条件的高校适时增设特殊教育专业,开设特殊教育课程”。很多高等院校应国家政策和社会要求开设特殊教育专业,根据已有的资料进行统计,截止到2014年,全国共有25个省(区、市)61所高等院校计划招收特殊教育专业学生7260人,相比于2012年实际招生人数增加77%,办学规模较以往有了很大增加。

2.办学层次

20世纪80年代初,我国特殊教育学校的师资培养主要以中等特殊教育师范学校为主,北京师范大学等高校所培养的特殊教育本科毕业生主要定位于中等特殊教育师范学校专业课教师,1997年上海市教委颁布《关于加强特殊教育师资队伍建设的意见》,指出:力争到2002年左右使80%以上的教师达到大学专科毕业程度,10%的教师达到大学本科毕业程度。随着师范教育体制改革的逐步深化,特殊教育师资的职前培养已从20世纪的中等特殊师范教育模式,经由专科特殊教育培养模式向本科特殊师范教育模式转变,比如南京特殊教育中等师范学校,在2002年升格为南京特殊教育职业技术学院,2015年正式更名为南京特殊教育师范学院,与江苏师范大学合作培养手语翻译研究生,办学水平得到提高。此外,北京师范大学于1993年首次开设特殊教育专业硕士点,随后华东师范大学、辽宁师范大学等高校也相继开设特殊教育硕士点,截止到2015年,根据中国研究生招生信息网查知,我国共有15所大学培养特殊教育专业学术型硕士,特殊教育专业型硕士点也具有了一定的招生规模。培养特殊教育专业的博士始于华东师范大学,根据已有资料查知,到目前为止共有北京师范大学、华东师范大学、华中师范大学等高校招收特殊教育学专业博士。整体而言,我国高等师范特殊教育由专科层次为主向本科转变,形成了以学士为主,学士、硕士、博士相衔接的人才培养体系。

3.专业发展

20世纪80年代,我国特殊教育学校师资的培养主要由中等特殊教育师范学校承担,随着师范教育体制改革的深化,我国特殊教育学校的师资培养主要由本科、专科层次的院校承担,培养目标主要定位于盲、聋、培智三类特殊学校,由于专业不细分的缘故,多以综合化的特殊教育通识人才培养模式为主,师范生主要掌握特殊教育专业领域的理论知识,不针对某特定残疾类型进行深入系统的学习,这种培养模式使毕业生对特殊教育有一个宏观的了解,但是由于泛泛而学的缘故没有一样是精通的,很难满足对某一类残障儿童进行专业性质较深的教学或康复工作。

随着特殊教育对象范围的不断扩大,情绪障碍、自闭症、学习障碍、唐氏综合征、阿斯伯格综合征、注意力缺陷与多动症等新的残疾类型不断出现,他们的教育问题受到前所未有的关注。另外,从特殊教育学校的发展趋势来看,一部分聋校、盲校、培智学校正从单一型向综合型的特殊教育学校转化,这对特殊教育专业人才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不仅仅要掌握某一专业的知识和技能,还必须熟悉和了解相关专业的知识,以适应对不同类型学生的教育、教学需求。但是整体而言,大部分高等师范院校仍然按照特殊教育专业大类开设课程,还停留在传统的盲、聋、智障三类残疾儿童上,远远满足不了特殊教育对象扩大的需求,培养出来的特殊教育人才与市场需要之间存在脱节现象,即原有的特殊教育专业已经不能适应特殊教育发展的要求,必须进行改革,当前已经有部分院校在原有特殊教育专业的基础上进行探索,拓展专业方向和学科领域,发展集特殊教育、心理教育、康复教育、职业教育、学前教育于一体的多元化专业发展平台,具体而言主要为以下两个方向。

第一,细化特殊教育,培养专业化人才。如毕节学院的特殊教育专业形成了以“服务+实训”为特色的特殊教育发展方向,并逐步形成了以特殊教育专业、康复训练专业、特殊儿童心理咨询与教育专业为核心的专业方向群。重庆师范大学的特殊教育专业分为特殊教育职教师资、特殊儿童心理与教育方向。郑州师范学院特殊教育学院专业细分为手语翻译、学前教育、学前融合教育等方向。这样细化的结果是培养目标更具有针对性,培养出的人才更具有操作能力,增强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能够胜任某一类残障儿童的教育和康复工作。

第二,增设新的方向,培养复合型人才。在“医教结合”“教康结合”等理念的指导下,华东师范大学于2013年开设教育康复学专业,并与上海中医药大学康复治疗学专业合作,本科学生不仅仅要在华东师范大学学习,还要在上海中医药大学修满60个学分,学生毕业时既可获得教育学(教育康复专业)的学位证书,还可以获得上海中医药大学的康复治疗学的学位证书,很多高校也在特殊教育培养方案中开设康复课程,甚至划分了康复方向,部分师范院校通过申请开设运动康复学专业,为中国特殊教育事业培养人才。兰州城市学院将小学教育课程与特殊教育课程相结合,开设了小学教育(特殊教育方向)。这些复合型专业的开设有助于培养符合社会发展需求的复合型人才。

二 分析与展望

通过对我国高等师范特殊教育的发展趋势分析得知,高等师范特殊教育办学规模较以往得到增加,办学层次从以中专为主到以专科、本科层次为主转变,高学历人才(硕士、博士层次)培养取得一定成果,形成了完整的人才培养体系。但是整体而言,目前高等师范院校培养的特殊教育专业人才数量仍然有限,远远满足不了特殊教育事业发展对特殊教育人才的需求,而特殊教育专业的培养模式则满足不了目前特殊教育事业对于教育与专业化康复以及融合教育发展的综合化需求。同时,高学历人才的培养比起国际上主要发达国家,比如美国一些州甚至要求特殊教育教师必须具有硕士研究生学历,甚至包括巴西、印度等发展中国家要求小学教师的起点学历为大学本科的标准来说,仍然远远满足不了特殊教育对高层次人才的需求,因此在未来的一段时间内,高等师范特殊教育要在整合办学规模的同时还要不断地提高办学层次,甚至有条件的高等特殊教育师范院校争取在特殊教育专业硕士层次或者博士层次招生,从而培养出更多的高水平专业人才。

篇7

客观结构化临床考试视障学生特殊教育近年来,受到相关行医法规细化以及患者维权意识增强等因素的影响,医学生参与临床实践机会减少,临床实践能力普遍下滑,仅依靠传统的临床教学模式已不能满足临床技能培养的需要。特殊教育学校针灸推拿专业的视障学生也同样面临着在实习工作中病人不愿配合临床教学,致使教学资源紧缺,视障学生的临床实践能力不能得到更好提高的尴尬局面;而且特殊教育学校传统的实践技能考试仅局限在简单的手法操作考核的单一考核模式,不能使考核体现客观、全面、公正的特点,也不能使考核评价方式良好的与职业资格考试相结合。因此,改革传统考核评价方式成为广大特殊教育工作者亟待解决的问题。

客观结构化临床考试是近20多年来在全球医学教育领域兴起的一种评估临床能力的更为标准化的考核方法,以其高度的有效性和可靠性得到医学教育届的认可,被认为是目前评价学生临床能力的最好方式。在客观结构化临床考试的框架下,特殊教育学校针灸推拿专业结合特殊教育实际及全国盲人医疗按摩人员考试要求而建立的创新型“客观结构化临床考试”,既可以解决特殊教育学校目前教学资源紧缺、病人不愿配合临床教学的难题,也能够客观、全面、公正地评价视障学生临床技能掌握情况,考核评价与职业资格考试相结合的方式更有利于提高特殊教育学校针灸推拿专业教学质量,使视障学生更好的参与社会竞争。

一、符合特殊教育实际的创新型“客观结构化临床考试”适用范围

适用于评估特殊教育学校针灸推拿专业各个临床学科中视障学生的临床技能掌握情况及毕业考核,也适用于目标参照性考试,如全国盲人医疗按摩人员考试,以评估视障学生在毕业前是否达到全国盲人医疗按摩人员资格要求。

二、符合特殊教育实际的创新型“客观结构化临床考试”的组织与实施

1.成立考核评价小组

由特殊教育学校针灸推拿专业临床技能培训骨干教师组成考核小组,负责组建考核题库、制定评分标准、标准化病人培训、客观结构化临床考试考核实施及总结。

2.建立考核试题库

考试内容在考察学生对知识掌握的全面性、基础性的同时,也要重点突出。因此,试题库的建立既要结合特殊教育实际,还要参照视障学生毕业后从事推拿行业所要取得的职业资格(即全国盲人医疗按摩人员考试大纲)的要求。试题库中包含伤科、内科、妇科、儿科四门中医学科的常见病临床技能测试。

3.标准化病人培训

标准化病人是指那些经过标准化、系统化培训后,能准确表现病人的实际临床问题的正常人或病人。在客观结构化临床考试中标准化病人的应用,既可以解决教学资源紧缺的问题,还能够克服传统考评方式缺乏公平的缺点,使视障考生在面对标准化病人中进行考核,提高了评估结果的可靠性和公平性,还能够为视障学生模拟一个医患之间面对面交流的平台。

教师通过前期对视障学生进行相关学科医学知识授课后,在客观结构化临床考试前对视障学生统一进行如何作为一名“标准化病人”,即标准化病人的职责与要求及在考试中表演技巧的培训。培训结束后对全体视障学生进行标准化病人考核。考核合格者方可参加下一阶段的客观结构化临床考试。

在特殊教育学校针灸推拿专业,考生本人即要模拟盲人医疗按摩师作为考生参加客观结构化临床考试,又有机会作为标准化病人,这是与其他医学院校的选取低年级学生或在社会上招募有医学爱好的的人士作为标准化病人的重要区别。其优点体现为:视障学生在作为标准化病人之前势必要对疾病的病史、临床表现中的症状、体征等相关知识有准确的认识及掌握,通过作为合格标准化病人的培训与练习,有利于视障学生对所学疾病有更好的掌握,有利于这部分知识的理解与内化。有了充当标准化病人的经历也有利于视障学生在临床工作中更好地以患者为中心进行医疗服务。

4.符合特殊教育实际的创新型“客观结构化临床考试”考站设置

创新型“客观结构化临床考试”共分为病史采集、体格检查、病例分析、手法操作四站。

第一站(标准化病人站):问诊,重点测试视障学生病史采集能力,包括病史采集技巧、方法、要点、内容四个方面。考试时间10分钟,满分10分。

第二站(标准化病人站):体格检查,重点测试视障学生体格检查的合理运用能力,包括检查的内容、顺序、方法三个方面。考试时间10分钟,满分30分。

第三站(非标准化病人站):病例分析,以笔试及问答的形式重点测试视障学生中医辨证施治能力及临床思维方法是否科学有效,包括疾病的诊断与鉴别诊断、分型、治则、治法等。考试时间10分钟,满分30分。

第四站(标准化病人站):手法操作。重点测试视障学生治疗方法的选择及实施能力。包括合理治疗方案的提出;常用腧穴的位置和取法、按摩基本手法、成套治疗手法。考试时间20分钟。满分30分。

考官根据视障考生在各站完成情况按照得分要点进行打分。

5.创新型“客观结构化临床考试”实施结束后的总结

在特殊教育学校针灸推拿专业每次实施完创新型“客观结构化临床考试”后,参与考评的教师组织学生马上进行总结。通过考生及标准化病人的自我总结及教师针对视障学生在考核过程中的优、缺点的归纳总结及点评有利于视障学生及时发现问题并进行改正,以达到提高临床技能的目的。

三、结语

参与考评的全体教师在考评结束后集体进行总结,并形成书面材料,为符合特殊教育实际的创新型“客观结构化临床考试”的不断完善提供依据,从而保证考核的客观、全面、公正及考核的与时俱进。

参考文献:

\[1\]王桂美,李吉华,张红萌等.中医院校建立基于OSCE架构临床技能实训平台的思考与规划――以山东中医药大学为例\[J\].科教导刊.2013,(22):49.

\[2\]张肇达,周同甫.全球医学教育最低基本要求\[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2.

篇8

一、充分认识加强随班就读工作的重要意义

开展残疾儿童少年随班就读工作,是发展和普及残疾儿童少年义务教育的重要形式,是扩大残疾儿童少年义务教育规模的有效途径,是实现教育公平的重要举措。加强残疾儿童少年随班就读工作,完善随班就读工作的组织管理体系和支持保障机制,不断提高残疾儿童少年教育服务能力和水平,让每一名残疾儿童少年就近进入普通学校学习,实现特殊教育和普通教育的有机融合,是提高残疾儿童少年能力素质的有力保障。在新形势下,进一步加强残疾儿童少年随班就读工作,具有重要而深远的意义。各级教育行政部门要充分认识加强随班就读工作的重要性和艰巨性,增强责任感和紧迫感,完善政策措施,推进随班就读工作,保障适龄残疾儿童少年接受良好义务教育。

二、完善随班就读工作制度

一是科学确定对象。随班就读的对象:指具有接受普通教育能力的视力残疾、听力残疾、言语残疾、肢体残疾、智力残疾、精神残疾、多重残疾儿童少年,包括脑瘫、自闭症及其他类别的残疾儿童少年。随班就读教育对象一般为各类轻度残疾儿童少年。随班就读对象的认定:凡年满6周岁的残疾儿童到义务教育服务范围内学校就近入学登记前,应到市、县(市、区)教育主管部门或残联指定的有资质的专业医疗机构进行评估鉴定,由家长持鉴定证明向所在学区的普通学校提出入学申请。

二是合理安置学生。学校应根据学生的残疾类别和程度,合理安排随班就读,并在座次安排、课桌椅、教学器具、生活设施等方面满足其特殊需求。以每班安排一类且同类残疾随班就读学生1-2人为宜,原则上不超过3名。接纳随班就读学生的班应适当减小班额。同时,要为随班就读学生选配好助学伙伴,学校应安排师德素质较高,具备特殊教育基础知识和技能并有一定教学经验的教师担任接收随班就读学生班级的班主任。

三是加强学籍管理。各有关学校要及时为随班就读学生建立学籍,并在市、县(市、区)特殊教育学校进行备案。各级教育行政部门和随班就读学校要保障随班就读学生完成九年义务教育。随班就读学校要按随班就读学生的残疾类别分别建立花名册,并报上级教育部门备案,对随班就读学生实行普通学生学籍档案管理的办法。随班就读学生因身体健康、治疗等原因休学、复学,按照普通中小学生学籍管理办法办理。

四是完善管理制度。有随班就读学生的学校要建立和完善随班就读的招生安置、筛查鉴定、教学研究、考核评价、检查指导以及资源教室管理等制度,保障随班就读工作的顺利开展。

三、提高随班就读工作质量

一是加强融合教育。积极创造条件让随班就读学生平等参与班级各项事务,营造尊重、宽容、友爱的校园环境和氛围,培养其自尊自强、乐观向上的积极情感和生活态度,提高其社会适应能力。加强对普通学生理解、尊重、关心、帮助残疾学生的教育,逐步形成普通学生与残疾学生相互尊重、相互接纳、共同学习、共同成长的良好校风和班风。普通学生的综合评估要增加尊重和帮助随班就读学生的考核内容,以便更好地促进残疾学生和普通学生的交流与融合。

二是加强个别化培养。要制定随班就读学生个别化教育计划,在教授文化知识的同时,注重对残疾学生适应社会生活能力的培养,重视缺陷补偿和潜能开发,使其受到适合的教育、康复与训练。要保证每个学生每天享有不少于30分钟的个别训练时间。建立随班就读学生个别化的多元评价体系,合理确定评价内容,综合评价学生发展情况。随班就读教学执行普通学校课程方案和课程标准,教师可以根据随班就读学生的实际情况,在保证教育质量的前提下,对其教学内容和教学要求作适度调整。

三是完善教学资源。要制定好资源教室建设方案,在接收随班就读学生的学校建立资源教室,配备适当的教具、学具、康复训练设备、器材和图书资料等,为随班就读学生得到针对性辅导和训练创设必要条件。各级教育行政部门要健全随班就读工作管理机制,依托特殊教育学校建立特殊教育资源中心,辐射本地区的随班就读工作,为随班就读工作提供业务指导和技术支持保障。资源中心须配备专职巡回指导教师。

四是形成工作合力。随班就读学校应主动邀请随班就读学生家长参与学生的个别教育教学训练。注重发挥康复、医学、特殊教育机构等专业人员的作用,争取社会相关团体和机构的关心与支持,形成学校、家庭、社会教育的合力。

四、提升随班就读教师专业化水平

一是加强随班就读教师配备。资源教师是资源教室的核心,5人(含)以上随班就读学生的学校须配备1名专职资源教师,2至3名兼职资源教师;5人以下随班就读学生的学校须安排1至2名兼职资源教师。

二是规范随班就读教师管理。落实《特殊教育教师专业标准(试行)》要求,制定随班就读教师专业证书制度、准入标准及聘任(聘用)、考核、退出等管理制度,形成科学有效的随班就读教师队伍管理和督导机制。随班就读任课教师应当关爱残疾学生,具有奉献精神和管理能力,掌握随班就读基本教学原则和方法,具备基本的特殊教育基础知识和技能。资源教师、巡回指导教师应当具有特殊教育专业相关背景或接受过特殊教育及相关专业知识和技能培训,有丰富的特殊教育教学经验或康复训练实践经验。

三是健全随班就读师资培训长效机制。各级教育行政部门要重视随班就读师资队伍建设,将随班就读教师的培训纳入当地教师培训计划。设区市特教资源中心、特殊教育学校组织重点培训,县(市、区)负责全员培训,切实加强培训工作的针对性。各级教育行政部门要采取多种形式,将特殊教育纳入新教师培训和教师继续教育培训工作计划,特殊教育学分应占继续教育学分的一定比重。实施特殊教育名校长、名教师培养工程,培养造就一批具有创新教育思想、教育模式和教育方法的高水平特殊教育师资队伍。

四是在师范院校增设特教知识技能课程。省内师范院校应面向全体师范专业学生增设特殊教育必修或者选修课程,并在非师范生申请教师资格的培训课程中增加特殊教育课程,努力使每一位师范生都具有融合教育理念和一定的特殊教育知识及技能。

五是加强特殊教育的科学研究。各级教研机构要选聘专职或兼职特殊教育教研员,指导随班就读工作,不断加强随班就读的课程设置、教材选用、教学方法、教学评价等方面的研究,探索各类随班就读学生在不同年龄阶段的教育教学模式,提高随班就读的教育教学质量。

六是建立随班就读教师考核和奖励的双向机制。将承担随班就读教学与管理人员的工作计入岗位绩效考核内容。承担随班就读工作的教师在评选表彰和特级教师职称评定时应给予适当倾斜。

五、强化随班就读工作各项保障

一是加强组织领导。随班就读是特殊教育的主体,是义务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各地要建立教育、编办、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财政、卫生计生、残联等部门组成的工作协调机制,定期研究解决随班就读工作中的重点难点问题。设区市教育行政部门要切实加强组织领导,加大对随班就读工作的统筹管理、规划和指导,制定相关政策和标准,推动全市随班就读工作健康发展。各县(市、区)教育行政部门要依法做好本区域随班就读工作,将随班就读工作纳入区域教育发展整体规划,健全制度,明确职责,完善随班就读支持保障体系。要设专人负责随班就读的行政管理工作。

二是强化经费保障。各地要做好随班就读经费保障工作,随班就读学生生均公用经费按照特教学校生均公用经费标准拨付。加大对随班就读学校资源教室建设、教学教具配备以及随班就读教师培训、特教补助、无障碍环境改造等的支持力度。

三是提高发展水平。依托相关高校、科研机构,加强对各级特教资源中心和随班就读学校教研、科研等工作的指导,强化特殊教育管理人员、相关专业人员、特殊教育学校和随班就读管理教师的培训,全面提升我省特殊教育发展水平。

篇9

关键词:心理学专业;全纳性教育课程;特殊需求儿童

中图分类号:G64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1-0568(2014)08-0018-03

一、全纳教育(融合教育)

全纳教育(Inclusive Education,也称融合教育),主张在学校中要创造一种关注每一个人、加强合作、反对排斥和歧视人的氛围,并按照学生的不同个性和需求来进行教学,促进所有学生的参与,发挥学生的主动性和创造性。[1]全纳教育观念的确立,打破了原有的特殊教育的传统观念,对各个国家的教育界提出挑战。全纳教育理念,要求从全局角度出发,在接纳残疾儿童并提供相关教育服务的同时也要面向全体学生,在充分融合的过程中,全体教师为所有学生的发展而努力。

在我国,谈全纳教育、融合教育,首先应该谈随班就读,随班就读是我国对“全纳教育”理念的运作模式。鉴于《中华人民共和国义务教育法》第二章第十二条明确规定“地方各级人民政府应当保障适龄儿童、少年在户籍所在地学校就近入学”,[2]特殊需求儿童进入普通学校就读是受法律保护的。特殊需求儿童的加入,对普通教育的教师提出挑战,要求其在关注普通学生的同时要照顾特殊需求儿童,还要对所有学生的进步、发展负责,这就要求普通教育的教师应具备全纳教育的素质与能力。

《国务院办公厅关于进一步加快特殊教育事业发展的意见》中指出“鼓励支持各级师范院校与综合性院校举办特殊教育专业或开设特殊教育课程”,《教育部 中央编办 国家发展改革委 财政部 人力资源社会保障部关于加强特殊教育教师队伍建设的意见》中提到“支持师范院校和其他高等学校在师范类专业中普遍开设特殊教育课程,培养师范生具有指导残疾学生随班就读的教育教学能力”,《国家残疾人教育工作“十二五”实施方案》中明确指出“有计划地培养各类残疾人教育师资和专业技术人员,鼓励和支持高等师范院校与综合性院校举办特殊教育专业或开设特殊教育课程”。[3]因为全纳性教育师资培养的相关规定,尚未落实到具体操作环节,而且特殊教育教师培养体系与普通教育教师的培养体系是相对独立的,普通学校的师资培养并未设置特殊教育相关知识,这就造成全纳性教育师资的缺乏,从而影响特殊需求儿童的教育与学习,导致随班混读的现象普遍出现。本文以心理学专业为例,探索培养全纳性教育师资的课程体系,建设符合全纳性教育要求的教师队伍。

二、昆明学院心理健康教育方向人才培养方案分析

昆明学院于2011年开设教育学(心理健康教育方向),心理健康教育作为学校教育的一项内容和整个教育体系的一个组成部分,是根据心理活动的规律,采用专业方法与措施,以维护个体的心理健康培养起良好心理素质的教育。教育学专业心理健康教育方向注重基础理论、职业技能和实践环节的有机结合,培养具有心理健康教育的知识技能,具有解决中小学生与其他个体、群体心理健康问题的能力,能在中小学从事心理健康教育,及相关学科教学与教学研究和管理工作的专业人才,也可在政府部门、社区与企业从事人力资源测评、心理健康维护、心理咨询等方面从事相关工作。[4]

本专业的培养目标是:培养具有较高的职业道德和健全的身心素质,扎实的心理健康教育知识、技能,较强的分析解决中小学生与其他个体、群体心理健康问题的实践能力的高素质、应用型的心理健康教育工作者。特殊需求儿童的心理健康问题突出,特殊需求人群也是心理健康教育工作者重要服务对象。昆明学院教育学心理健康教育方向培养的大学生,要求可以在中小学从事心理健康教育,以及相关学科教学工作,并要求大学生具备分析解决中小学生心理健康问题的实践能力。全国残疾人抽样调查显示,残疾人8296万人,占总人数6.34%;云南省总人口4300万,残疾人288.3万,占总人数的6.46%。国家教育部公布的数字显示,全国随班就读残疾学生人数已经占在校残疾学生总数的60.99%。[5]云南省相关调查显示,在普通学校随班和设置的特教班就读的残疾学生19729名,占84%。因此,教育学心理健康教育方向的大学生进入中小学从事教育工作,全纳教育的相关知识、针对特殊需求人群的心理健康服务是其必备的技能。

三、心理学专业大学生对全纳教育(融合教育)的了解情况调查分析

本文以改编的事实性问卷为研究工具,[6]了解昆明学院教育学(心理健康教育方向)大学生对全纳教育(融合教育)的了解情况。本研究共发放问卷142份,回收142份,回收率100%。调查结果展示如下:

由表1可知,有58%的心理健康教育方向大学生对特殊教育的起源与发展有所了解;有57%的大学生表示接触过特殊需求儿童,但不知如何沟通交流。

由表2可知,142位大学生中,有60人从未听过融合教育一词,所占比例为42%;其中98人认为“特殊教育教师与一般教师有区别”“从事心理健康教育专业大学生,需要了解特殊教育相关知识”,所占比例为69%。有104人表示,毕业后,在工作中遇到特殊需求儿童,会接受并进行教育。

由表3可知,33%的大学生接触过《特殊儿童心理学》,24%的大学生表示了解《特殊儿童早期干预》的有关知识,21%的大学生在以往的学习、生活中,曾了解过《特殊教育概论》相关知识。

由表4可知,21%的大学生希望学习《特殊教育病理学或康复学》 ,18%的大学生表示对学习《特殊儿童心理学》课程感兴趣,17%的大学生希望学习《特殊儿童早期干预》课程。

综上所述,通过对心理健康教育方向大学生开展问卷调查了解到,心理健康教育方向大学生对全纳教育了解较少,有部分学生在实习、见习过程中,接触特殊需求儿童,遇到的问题是无法与其沟通、交流,不知如何利用其专业来帮助特殊需求儿童。但是73%的大学生表示,他们不排斥特殊需求儿童,在以后的工作中遇到特殊需求儿童,他们会接受并尽自己所能进行教育与帮助。69%的大学生认为特殊教育教师与普通教育教师有很大区别,一般教师需要通过学习、培训,才能来教授特殊需求儿童。69%的心理健康教育方向大学生认为,从事心理健康教育,需要了解特殊需求儿童。

四、意见或建议

1.坚定的信念、接纳的态度。加快全纳教育师资的培养,重要的前提是要树立大学生坚定的信念和接纳的态度。在全纳教育开展情况的调查中发现,有些教师不是没有全纳教育的相关知识,而是不了解特殊需求儿童,对特殊需求儿童有排斥、不接纳的心态。这是全纳教育开展的最主要的阻力,也是首先要解决的问题。因此,在开展全纳教育师资培养过程中,首先要将态度、信念融入到教学中,通过不断的实习、实践,让大学生了解、接触特殊需求儿童,逐渐接纳特殊需求儿童,认可全纳教育模式。并在开展全纳教学中,坚定信念,遇到问题、挫折不退缩、不畏惧。

2.将全纳教育课程设为必修课。在问卷调查中会发现,有超过50%的学生对特殊教育有初步的了解,而33%的学生表示了解《特殊儿童心理学》相关知识,是因为昆明学院去年就对心理健康教育方向人才培养方案进行调整,将《特殊儿童心理学》设为专业限选课,并将《融合教育》设为专业必修课,所以大学三年级的心理健康教育方向的大学生对特殊需求儿童及全纳教育有比较全面的了解。通过必修课的开设,督促学生了解特殊需求儿童,并思考如何利用心理学专业来帮助、教育特殊需求儿童。目前已有学生表示,毕业后想从事全纳教育方面的工作,有些学生想进一步加深心理健康教育的学习,将沙盘疗法应用于特殊需求儿童的诊断、评估与教育。

3.全纳性教育课程内容的分配。在问卷调查中了解到,心理健康教育方向的大学生希望学习的课程有《特殊儿童心理学》、《特殊教育病理学或康复学》、《特殊儿童早期干预》,因而在开设全纳教育相关课程时,可以将三门课程的知识进行整合,尽最大可能满足学生的需求,使其在了解特殊需求儿童的基础上,结合专业来帮助特殊需求儿童的教育与康复。

参考文献:

[1]2012年全国高等教育学会-特殊教育分会论文选编[Z].2012.

[2]张文京.融合教育与教学[M].桂林: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13.

[3]何金平,王建颖.特殊教育政策选编[M].昆明:云南教育出版社,2013.

[4]昆明学院招生就业处.2013昆明学院报考指南[Z].

篇10

关键词:学校体育;特殊教育;缺陷补偿

中图分类号:G807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6-7116(2010)05-0043-03

学校体育的功能是指学校体育在一定条件和环境下对人和社会所能发挥的作用,它与学校体育的过程结构和学校体育的环境有着密切的关系。学校体育的功能实际上是要回答“学校体育能够干什么”这个基本问题,从而影响到“学校体育应该干什么”和“学校体育实际干了什么”。以往我们对学校体育功能的研究,更多的是从大教育的视角、从一般意义的层面来阐释。如有学者认为,学校体育具有健身、娱乐、教育、审美功能;还有学者认为,学校体育具有本质功能和派生功能,等等。实际上,不同类别教育的学校体育其“过程结构和学校体育环境”不尽相同,其“学校体育应该干什么”和“学校体育实际干了什么”也可能有某些差异。因此,对具体的某一类教育的学校体育功能的研究和探讨更具有实践价值。

特殊教育是使用一般或特别设计的课程、教材、教法、组织形式和设备对特殊儿童(少年)所进行的达到一般和特殊的培养目标的教育。特殊教育的对象是残疾儿童少年。教育部颁布的《特殊教育学校暂行规程》对特殊教育学校在体育等方面的培养目标要求是,使残疾学生“掌握锻炼身体的基本方法,具有较好的个人卫生习惯,身体素质和健康水平得到提高……初步掌握补偿身心缺陷的基本方法,身心缺陷得到一定程度的康复”。可见,缺陷补偿是特殊教育学校培养目标的重要内容,通过体育补偿残疾学生的身心缺陷,是特殊教育赋予学校体育的特殊使命。这就是说,特殊教育的学校体育应该承担残疾学生缺陷补偿的任务;实际上,特殊教育学校体育也发挥着缺陷补偿的功能。本文从特殊教育的视角,探讨学校体育在残疾学生缺陷补偿过程中的生物功能、心理功能和社会功能。目的在于开发特殊教育学校体育的功能,充分发挥体育在特殊教育中的作用。

1 特殊教育学校体育在残疾学生缺陷补偿过程中的生物功能

在现实生活中,上肢残缺的人经过多年的磨练,可以用脚做家务、写字、作画,甚至完成更精细的工作;视力残疾的人,通过手的触摸帮助其认识物体的轮廓、大小、形状等。根据国际上的经验和我国的实际,我国特殊教育理论认为:“缺陷补偿是在机体失去某种器官或某种机能受到损害时的一种适应,是一种与正常发展过程不完全相同的有特殊性的发展过程”,“机体的一部分组织受到破坏,或者组织虽末损害而生理机能有一定障碍时,其生物本能为了自身的生存,要去适应周围的环境和自己已受损的机体,其统一的机体的未被损害的部分就会部分或全部代替、弥补被损害的部分,产生新的技能组合和新的条件联系”。这就是说,缺陷补偿的过程是+特殊的适应过程,也是一个特殊的发展过程;缺陷补偿的生物学机制是机体“产生新的技能组合和新的条件联系”。

特殊教育学校体育既为残疾学生机体“产生新的技能组合”奠定良好的身体基础;同时,又直接强化“新的条件联系”,实现缺陷补偿。

残疾学生的机体产生“新的技能组合”,是建立在较好的身体基础上的。如上肢残缺的人用脚来代替手的功能,需要下肢有较好的柔韧性和协调性、足部末端趾节的灵活性,以及腰腹和腿部的肌肉耐力。通过科学的锻炼,可以改善残疾学生健康水平,有针对性地提高残疾学生相关的身体素质,为用脚代替手的功能奠定良好的身体基础,顺利实现缺陷补偿。

缺陷补偿的过程和我们掌握运动技能一样,都是建立“新的条件联系”的过程。动作是在脑的协同下,以一定的认知评估和情绪体验为背景,对个体所处特定环境中有意义信息的适应性反应,包括‘计划―选择―决策―执行―反馈―调整’等一系列的环节。实质上,人类的动作是在脑的多水平调控下,对环境的‘躯体一心理’反应”。在建立条件联系过程中,“肌肉的传人冲动起重要作用,没有这种传人冲动,条件刺激就得不到强化,条件反射就不能形成”。因此,新的条件联系达到熟练、稳固的程度,必须有一定强度和数量的条件刺激。体育作为条件刺激的手段或辅助手段,通过身体活动强化新的条件联系,而直接促进了新的技能组合的形成,实现缺陷补偿。

在实践中,利用体育的手段,为残疾学生缺陷补偿奠定身体基础和直接强化“新的条件联系”是一致的、是同步的,最终实现缺陷补偿和身心康复。曾有学者为探讨体育对残疾学生补偿与身心康复的作用做了许多教育实验。结果表明,体育“不仅能促进身体全面发展,提高健康水平,而且还有助于智力、情感、意志、行为、能力等方面的发展,特别是对于患有肢体畸形、有严重功能障碍的弱智学生,通过体育康复,能矫正肢体的畸形,并能不同程度地恢复肢体功能”。

2 特殊教育学校体育在残疾学生缺陷补偿过程中的心理功能

人是补偿过程的主体。主体正确、科学地认识残疾和正确对待残疾,面对现实、积极主动创造补偿条件,用坚强意志和乐观态度战胜残疾,才能顺利地实现补偿,甚至补偿的效果超过人们的预料;反之,由于本身消极悲观、自卑逃避,缺乏意志努力,即使有良好的社会条件和潜在的生物发展可能,补偿过程也不可能顺利地进行。可见,主体对残疾的正确认识和主体的意志努力是战胜残疾、实现补偿的重要环节。缺陷补偿的过程不仅仅是个生物过程,也是一个心理过程,是残疾学生正确认识自我(残疾)、超越自我、战胜自我的过程。体育做为缺陷补偿的生物学手段作用于残疾学生机体的同时,又作用于其心理,为成功的缺陷补偿奠定良好的心理基础。

学校体育在缺陷补偿过程中的心理功能表现在两个方面。第一,学校体育对残疾学生的智力和潜能开发具有积极作用,为补偿成功奠定了主体的智力基础。学生在进行体育活动时,视觉、听觉、平衡觉、本体感觉等多个感官均要参与工作,各种感觉信息不断传人大脑皮层的各个中枢,从而活化、刺激大脑细胞并改善大脑的供氧量,有利于促进大脑思维活动的物质――脑啡肽的分泌,使人头脑清醒、思维敏捷。有人做过这样的实验:让500名学生在不同状态下背课文。其结果是,以坐在椅子上背诵的成绩为零点,站着背诵的成绩为-5.6分,从40cm高的台阶跳上跳下运动1min后再背诵者的成绩为2.7分,跑步3min,休息3min或10min再背诵者的成绩分别为9.1分和0.8分。体育活动不仅有利于残疾学生的智力开发,而且对残疾学生的教育培养都具有积极作用。教育实践中大量的案例说明了体育活动对智力障碍学生的教育培养具有积极有效的促进作用。这些都为残疾学生科学、正确地认识残疾,实现补偿奠定了主体的智力基础。第二,学校体育可以提高残疾学生的自信心和意志力,有利

于实现补偿和康复的目标。补偿的过程是一个长期、艰苦的过程。现实生活中,没有哪一位残疾人不祈求补偿与康复,但往往事与愿违。除了客观环境和条件外,补偿能否实现、效果如何与补偿主体的意志努力是分不开的。学校体育能够有效地培养学生的个性意志品质,如勇敢、顽强、对挫折的承受力、对困难的忍受力等,这些都是残疾学生成功补偿和康复的心理基础。在体育活动中残疾学生找到了自我、实现了自我、超越了自我。2007年(上海)世界特奥运动会主题口号:“你行,我也行!(I know I can!)”就是这种“自强不息”心理的写照!有了这种精神,就能够克服任何困难,实现补偿与康复。正如国际特奥会前主席萨金特・施莱佛先生所说:我们是要通过体育帮助智障人士在其他方面的发展……通过运动提高他们的能力,增强他们的自尊和自信,改善他们的身体、心理和精神状况,以便更好地融入社会,成为对社会有用的人,让这个世界同样为他们喝彩和骄傲。

3 特殊教育学校体育在残疾学生缺陷补偿过程中的社会功能

马克思说:“个人是社会的存在物。”人一生下来,就受着社会环境的影响。补偿的过程同样受社会环境的影响,是残疾儿童缺陷补偿能够实现的客观条件。除了社会物质条件外,残疾儿童所接受的教育,有关残疾人权益保障的法律法规建设,社会对残疾人的理解、尊重、关心、帮助以及残疾人群体对社会的了解、认识、交流和参与等,也是实现缺陷补偿的必要条件。体育作为人类社会生活的重要内容,通过学校教育的途径,以其特有的功能扩大了残疾学生的社会活动空间,获得了更多的来自社会的激励与支持,同时激励他们尽快融入社会主动追求缺陷补偿,从而直接促进补偿的实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