节能减排能耗分析报告范文
时间:2024-01-09 17:33:41
导语:如何才能写好一篇节能减排能耗分析报告,这就需要搜集整理更多的资料和文献,欢迎阅读由公务员之家整理的十篇范文,供你借鉴。
篇1
笔者所在的凤凰山矿业有限公司是一座日采选矿石能力达2000吨规模的中型企业,在采、选、提几个主要生产环节上实现了机械化、自动化和半自动化。面对矿山设备老化,能耗、成本过高的现状,加强作业管理和优化工程方案、提升企业经济绩效就成了当务之急。而提到企业节能减排就不得不说说统计分析所发挥的关键作用。
众所周知,企业统计分析是通过运用统计方法及与分析对象有关的知识,采用定量与定性相结合的方式分析研究生产经营活动,达到对研究对象更为深刻的认识。统计分析把数据、情况、问题、建议等融为一体,既有定量分析,又有定性分析,比一般统计数据更集中、更系统、更清楚地反映客观实际,便于发现生产经营规律,暴露问题,从而为企业经营决策提供科学依据。近年来,统计分析在促进我单位节能减排工作的科学化和精细化方面发挥了实实在在的作用。
别样的统计视角发现减排问题
随着市场竞争的不断加剧,缩减成本、节能降耗日益受到企业决策层的重视。2010年公司选矿车间以提高磨矿效率为目标开展的设备管理、台效管理、节水管理、防“跑冒滴漏”管理使单耗大幅下降。机运车间以控制压风、排水能耗为目标,开展的压风机开车与停车时段控制,以集中排水,分中段阶梯排水为管理手段,同时强化供配电系统节能改造,确保了工程作业的节能运行。坑采车间以井下采场为控制单元开展的节能降耗工作主要体现在采场照明、巷道照明和采场通风等方面的节能现场管理。工程车间主要以通风系统为目标开展了节能降耗改造,即-240M通风实行定时停机,分时开启一台主扇,并结合-440M提矿、井下探矿钻机、现场的通风照明管理等措施。露采车间严格执行调度指令,对露天坑下和800T水池进行供水控制。
生产调度方面,开展分时电价和调荷避峰工作。其他职能部门也以能耗指标、基本电费和无功补偿管理为目标,加强生产设备设施管理,电费结算管理,严格节电考核。具体体现为:加大分时电价管理,调动严格执行分时电价峰谷负荷的调控工作,要求变电所给予配合,保障全年分时电价减支;减少高峰用电,做到调荷避峰和分时电价管理,实现综合电价下降1.4分/千瓦时;在全矿范围内开展办公用电、维修用电量化考核管理,成立节能降耗督查组,对长明灯、长流水以及电炉、电热板、大灯泡、空调、电脑等的用电均作了明确规定,并不定期进行检查;加大对全矿负荷工作的管理,要求机动部门、调度室、设备室做好35KV主变压器的技术管理和负荷管理,确保一台6300KVA主变压器正常运行。通过一系列工作,公司节能减排工作取得了长足进步。
据统计,2010年凤凰山矿业公司总用电量为2665.59万千瓦时,与2009年同比减少了152.7万千瓦时;生产用电量2331.45万千瓦时,同比减少了77.58万千瓦时。
其中:采矿单耗34.69千瓦时/吨,同比减少了2.11千瓦时/吨;选矿单耗40.83千瓦时/吨,同比减少了1.50千瓦时/吨。吨铜能耗为1.22标准煤/吨,同比减少了0.14标准煤/吨。
单从数字上看,2010年企业的节能减排已经取得了不俗的成绩。但统计人员仔细分析后发现,上述数据并不能全面反映节能减排工作实效。为此,我们将总用电量、生产用电、采矿单耗、选矿单耗、吨铜能耗等五项指标进行了前后对比分析,以各项指标节能幅度为突破口,发现总用电量、采矿单耗、吨铜能耗指标控制较好,而生产用电、选矿单耗两项指标仍须强化管理。统计部门会同机动部门分析认为,应采取技术和管理并用的手段推进节能减排工作,在巩固总用电量、采矿单耗、吨矿能耗指标控制工作的同时,重点解决生产用电、选矿单耗控制存在的问题,并绘制五项指标节约幅度图表供公司管理层参考。五项指标节约幅度如下图所示。
统计分析助力减排工作深化
2011年,公司根据统计、机动部门的分析报告及建议,开展设备节能技术改造,推广使用新技术、新工艺、新材料及高效低耗设备,决心依靠科技进步,实现节能降耗。先后实施240米直排水技改、绿色照明改造项目。安装电力负荷监控,使负荷调整得以控制,分时电价在原来的基础上每月减支约5000元。合理安排生产中大型设备开停车以及台效的控制,使用电总量在原有的基础上降低1%;7月至9月高温期间,控制高峰负荷时出现的过负荷,变常年高温季节两台主变压器运行为一台主变压器运行。对240米南沿风管进行改造,完成4寸风管967米,2寸水管960米的铺设,杜绝因风水管锈蚀而造成的跑、冒、滴、漏现象。井下各中段罐笼平台由气动改为液压后,可以停开大功率的空压机,从而降低能耗。同时节约了电能转化风能的设备效率,杜绝风动的设备和管路的跑、冒、漏等损耗。完成选矿精矿变压器的节能改造,将原S7-800千伏安变压器改造为节能型S11-400千伏安变压器,有效提高了能效。
2011年,依靠技术进步和科学管理的双促进,企业的节能减排工作赢得了一张漂亮的成绩单(如上表所示)。
篇2
关键词:浙江省:低碳港口;建设途径
当前,发展低碳经济,实现绿色发展,是世界各国的共识。港口是世界经济发展的重要支柱产业,也是碳排放的重要单位,作为水运大省的浙江,构建高能效、低排放、低污染的低碳港口,绿色港口,必然会大大促进“低碳交通”的实现。
一、低碳港口
低碳港口是指依靠科技创新和国家采取相应政策措施,大量使用清洁能源,提高能源利用效率,降低二氧化碳排放,以低污染、低能耗、低排放和高效能、高效率、高效益为特征的绿色、环保、经济的港口发展模式。
二、浙江省低碳港口建设现状
浙江省是海洋大省,港口资源得天独厚,近年,港口发展规模迅速扩大,竞争能力日益增强。沿海港口吞吐量由1995年的8853万吨增长到2014年的139071.1万吨。浙江省各级政府管理部门和各类港口企业对低碳港口建设高度重视,各港口在低碳港口建设中取得了较为显著的成绩。
(一)强化节能减排组织领导
各港口企业分别建立了三级能源管理机构,一级为公司节能领导小组,二级为公司节能办公室,三级为厂队科室节能小组。
(二)加强节能减排制度建设
建立能源管理制度,编制年度节能计划并组织实施,实施节能指标考核制度,加强非生产用能管理制度,定期编写能源分析报告。
(三)积极应用节能减排技术
技术水平的提高是实现港口节能减排的关键途径。各港口企业致力于通过技术攻关解决节能降耗和防污问题项目,依靠科技创新和进步,提高港口生产效率。实施并完成了如龙门吊油改电项目,试用港内LNG集卡,船舶岸电供电项目等多项节能技改项目。
(四)注重能耗统计及分析工作
各港口企业分别编制年度节能计划并组织实施,每月按时做好能耗数据的统计工作,确保数据的准确性,定期编写主要能源消耗情况的分析报告并报上级有关主管部门。
(五)及时进行节能减排总结,并制订计划
各港口企业每年进行年中和年度的节能减排工作总结和计划,主要根据节能减排相关数据统计和实际效果,结合公司现状以及各部门反馈意见对所做的工作进行总结分析,从中发现问题,并提出解决方法,规划出今后的工作方向和要点。
三、浙江省低碳港口建设存在的问题
(一)能源消耗缺乏完整的数据统计
完整的能源消耗数据,既是政府进行宏观调控,预测能源使用,制订政策法规的依据:也是企业准确地定位自己的技术设备状态,发现企业管理中的问题,找出解决对策的依据:没有能源消耗的数据,并进行统计分析,那么任何规划、决策都无法展开。但是目前浙江省各级政府管理部门均没有辖区内能源消耗量的统计数据。
(二)能源管理制度有待完善
部分大型港口企业管理规范,制定了较为完善的能源管理制度,但有些中小型港口企业,由于规模较小,没有设置能源管理机构,没有制订有关的能源管理制度。
(三)能源消费结构不合理
低碳港口是以低能耗、低排放、低污染为基础的一种经济发展方式。实质就是尽可能减少煤炭、石油等高碳能源消耗。而在港口营运中,随着经济的飞速发展,港口对能源的需求量也越来越大,其中以柴油、燃料油、汽油为主,传统能源的大量使用对环境造成了巨大的压力。
四、浙江省低碳港口建设途径
根据上述浙江省低碳港口建设中存在的问题,本文提出以下建设途径,以推进浙江省低碳港口的建设。
(一)建设思路
在发展战略上,建设浙江低碳港口系统应当立足行业实际,实现统筹发展。基于浙江省港口发展的现实基础和阶段性特征,正确认识港口营运对温室气体排放的影响,统筹国内与国际、国家与行业应对气候变化的形势和要求,结合国家建设以低碳排放为特征的产业体系的战略部署,统筹当前与长远,合理地确定浙江省低碳港口发展的目标,持续地推进浙江省港口建设的低碳化进程。
在发展重点上,建设浙江低碳港口系统需要强有力的科学技术支撑和政府政策保障。积极发挥科学技术进步力量在低碳港口发展中的基础作用,积极推广风能、太阳能等新能源和可再生能源的使用,积极利用推广节能减排的新技术,促进观念、政策、体制机制和技术的全面创新。
(二)建设重点
根据低碳港口的内涵,结合国内外先进经验和浙江省港口发展现状,浙江省低碳港口建设重点主要包含以下几个方面。
1.一体化的港口基础设施系统
浙江低碳港口建设需要构建高度一体化的港口基础设施系统,使港口在成为综合运输体系的一部分,每个环节都能得到有效的衔接。从而提高港口系统的运行效率,降低港口系统运行的综合能耗和碳排放。
在综合运输体系中,各种运输方式应按照运输需求合理地进行配置,水运作为综合单耗最低的低碳运输方式,应得到充分发展。
2.集约化的港口运输组织系统
浙江低碳港口系统在运输组织方面应采用集约化模式,使运输资源得到合理配置和高效利用,提高运输系统的服务效率,从而降低单位运输服务的碳排放。
集约化的港口运输组织系统主要由两方面构成:一方面,通过海河联运、水铁联运等方式,构建多式联运的系统,实现高效组合:另一方面通过水运由单船运输转变为顶推船队模式等方式,改进现有组织模式,提高单位运输服务的产出效率。
3.节能型的港口运力装备系统
港口运输装备是港口营运的用能主体,包括装卸机械、港区内运输车辆等。低碳港口系统的运力装备系统应当由节能高效的装备构成,提高运输装卸环节的整体能效水平,降低碳排量。
4.多元化的港口低碳技术系统
全方位的港口低碳技术使用,是低碳港口建设中的创新力量所在,也是低碳港口发展中潜力最大的环节。
低碳港口系统的低碳技术主要包含低碳产品、低碳材料、低碳工艺、低碳操作及智能交通技术等。在技术开发方面,对于港口系统各领域的能源利用,研究其中各个用能环节的能源利用、转化模式,不断改进其原有用能技术,充分挖掘各环节的减排潜力,开发相应的低碳技术:在技术应用方面,根据技术的成熟度、适用性、成本效益等特性,采取适宜的推广措施,形成技术开发应用推广的有效机制。
5.清洁化的港口能源替代系统
能源消费结构用清洁能源和可再生能源替代化石能源的使用,是低碳港口系统的重要特征和低碳港口发展的终极目标。通过替代能源技术的应用,逐步实现港口各领域的能源利用方式的根本变化。
替代能源技术的进步与港口能源结构的低碳化将是长期发展的过程。目前可用于替代汽油、柴油等交通运输传统能源的能源品种主要包括天然气、电力等清洁能源,以及太阳能、地源能、海水源能、潮汐能、风能、生物质能等新能源。在港口系统发展的各个阶段,需要根据其阶段性特征选择适宜的替代能源技术组合。
6.规范化的港口政策制度系统
充分发挥政府对行业发展的引导作用,制定和实施推进港口低碳发展的相应政策,建立各项基础性制度,实现对行业能源消耗与碳排放的有效监管,是浙江省低碳港口建设可持续发展的保障力量。
首先,在政策制定方面,需要重点关注低碳发展总体战略、低碳技术研发与应用、基础设施及运输装备升级,引导低碳选择、投融资、节能减排产业及市场发展等方面的配套政策:其次,在制度建设方面,应注重港口行业节能减排监管能力建设,实现规范化管理:三是考核、评价制度,用于分析评估低碳港口系统的建设水平。
(三)保障措施与建议
1.加强组织领导
浙江省各级政府要从落实科学发展观的高度,充分认识低碳港口建设工作的重要性,设立低碳港口发展的领导小组,明确各部门、各单位低碳港口管理的机构和专职人员,并加强低碳港口系统的规划、管理、资金、政策引导与扶持,制定出台有关低碳港口建设的相关实施意见、工作方案。
2.加大政策激励
各级港口主管部门要加强与政府相关部门的沟通,出台切实可行的激励及奖惩措施,如设立低碳专项基金,保障碳排放量统计、低碳标准研究、低碳规划等基础性工作及低碳技术研究等项目及时开展并顺利实施:积极实施资金补助政策和规费优惠政策,鼓励发展大型化、专用化、社会化运力,提高车辆和船舶的安全、环保、低碳水平:加强行业调控和运输市场监管,建立有利于低碳的运价形成机制,充分发挥能源市场价格对运输节能的积极作用,引导运输经营者和个人节能低碳:各级主管部门和港口企业要建立低碳工作激励机制,认真做好低碳工作总结,对在低碳工作中做出显著成绩的单位和个人予以表扬奖励。
篇3
一、2011年完成的主要工作
(一)、开展重点用能企业节能监察行政执法。依据《节能法》、《省〈节能法〉实施办法》、《重点用能单位管理办法》、《省节能监察办法》等法律法规,组织开展了2011年度(第一批)全市重点用能企业现场节能监察,主要是对企业能源统计及计量、节能管理制度建设、节能宣传及培训、单位产品能耗、节能目标完成情况、节能技改项目完成情况、淘汰落后用能设备情况等进行现场监督检查。检查由中心牵头负责,组织广汉、中江节能监察中心,采取异地交叉检查方式,完成了15户重点企业的节能监察。从监察的情况来看,大部份企业能源基础管理工作较扎实,能源管理制度较完善,机构职能职责健全,制定有明确的企业能源方针及节能标准;但部份企业虽成立了能源管理机构,职能职责未健全,部份企业存在有国家明令淘汰的设备等情况,针对被监察企业的不同情况,已分别下发《节能监察行政执法结论及整改意见书》,提出整改意见,并督促企业进行整改。
(二)、组织上报“企业能源利用状况报告及节能自查表”,开展企业节能及全市工业能耗工作的分析预测。按照省经委要求,组织企业按年上报“能源利用状况分析报告及自查表”,根据新的报告格式,指导企业填报数据做到更详实具体,并结合企业开展的节能审计和规划,通过县(市、区)积极配合,促进了企业对自身节能工作的不断改进和完善。同时,针对全市企业及行业耗能情况和节能监察工作开展情况,对全市节能管理工作和现状适时开展了深入分析与预测。
(三)、加强节能法律法规培训及节能宣传活动。参加并组织相关企业参加省上“节能执法培训”、“节能法培训”、“能源利用状况分析报告编写培训”、“企业单位产品能耗标准培训”、“节能技术知识培训”、“新产品、新技术(如CMD清洁发展机制、EPC合同能源管理)推荐会”、“分布式能源发展研讨”、“节能监察标准研讨”等各类培训学习会议共计60余人次。积极组织并参与“节能宣传周活动”、“节能知识推介”等各类形式多样的活动。
(四)、配合节能主管部门开展项目及各类考评工作。按照委工作安排,加强了对企业节能管理工作的督促指导,并积极协助配合环资处,指导全市重点用能企业在项目申报、节能量考核、淘汰落后产能、能耗对标检查等方面的工作,有效地促进了企业自身节能管理工作的开展,并顺利完成全省开展的相关各项节能工作的检查考核。
(五)、省级相关节能任务交叉检查工作
1、开展对广安、南充、遂宁三市15户列入国省239户的重点用能单位“十一五”节能目标的专项监察
2011年3月10日至3月19日,根据《省工业节能降耗办公室关于对239户重点用能单位“十一五”节能目标进行专项监察的通知》(川工节【2011】3号)的要求,开展了对广安、南充、遂宁三市15户列入国、省重点用能企业的“十一五”节能目标完成情况(含节能技改、关闭淘汰落后)的专项监察检查工作,其中,广安6户、南充4户、遂宁5户。主要涉及的行业有化工、水泥、发电、采煤、炼油等行业。
2、开展对遂宁、广安、南充、达州四市13户申报淘汰落后产能中央财政奖励资金项目的专项检查
2011年5月11日至5月14日,根据《省财政厅省经济和信息化委员会省能源局关于现场核查申报2011年淘汰落后产能中央财政奖励资金项目的通知》(川财建函〔2011〕36号)文件要求,开展了对遂宁、广安、南充、达州四市13户企业申报2011年淘汰落后产能中央财政奖励资金项目的现场核实工作,其中,遂宁5户、广安3户、南充3户、达州2户。主要涉及水泥、印染、制革等行业。
3、开展对广安、南充、遂宁三市15户申报2011年度关闭小企业中央财政补助资金项目的专项核查
2011年6月10日至6月17日,根据《省经济和信息化委员会省财政厅关于转发2011年度关闭小企业计划批复的通知》(川经信〔2011〕316号)文件要求,开展了对广安、南充、遂宁三市15户企业申报2011年度关闭小企业中央财政补助资金项目的企业进行了现场核查工作,其中,广安6户、南充5户、遂宁4户。主要涉及冶炼、丝绸、化工、水泥等行业。
2011年,我中心继在2010年承担全省交叉检查任务35户后,又承担了上述43户的检查工作,涉及的行业种类、检查类别、以及检查要求等方面都更具复杂性和多样性。中心认真准备、精心组织、积极工作,均顺利圆满完成省上交办的各项监察检查任务,得到了上级领导的肯定,同时,锻炼了队伍,提高了工作能力,也为全省的工业节能降耗工作做出了一定贡献。
根据省经信委2011年节能工作安排,预计我中心在年底前还将承担全省申报国家关闭淘汰落后企业现场核查、工业节能专项资金项目检查等工作,中心将继续努力,圆满完成各类专项监察任务。
二、存在的主要问题
1、执法力度不够。随着企业生产不断发展,耗能规模逐渐加大,部分企业或因对节能工作重视不足,或因历史欠帐太多,或因相关节能技改工作投入不够等多种原因,企业节能工作仍然存在很多问题。如仍有应淘汰而未淘汰的设备,相关节能管理制度不完善,报告报表不按要求报送等,这些还有待加强对企业节能管理工作的检查指导,加大执法力度,加大对企业节能监察整改意见的督促落实,严格依法执法。
2、基础数据掌握不全。由于企业耗能及能种结构的统计基础资料较差,统计局按年或季公布的全市重点行业、企业的耗能数与在对企业实际监察中掌握的能耗数存在较大出入。计划利用省和我委正在建立的数据、项目网上报送平台,逐步完善月、季、年的企业能耗报表网报制度,做好基础资料的清整,准确反映我市能耗情况。
3、中心能力建设有待加强。面对节能减排工作形势和节能监察工作开展的实际需要,中心人员相对紧缺、技术力量不足、人员选调工作又难度巨大,同时,由于相关配套法规未修订完善,处罚措施的虚置,使监察执法工作力度不足。希望委领导多多指导与关心,力争在我中心的人员扩充、设备配备、技术培训等方面有更进一步的改善,使我中心的业务能力和水平得到更大提高。
三、2012年主要工作计划
1、继续开展对全市重点用能企业单位产品能耗限额标准执行情况的专项监督检查和重点用能企业的现场节能监察,在完成今年20户的基础上,2012年计划完成25户的现场节能监察任务。
2、继续加强对企业节能管理工作的指导,配合主管部门,围绕企业在节能项目申报、节能量考核、淘汰落后产能、能耗对标检查等方面开展工作,促进企业节能管理工作的提高,顺利完成省上下达的各类考核任务和目标。
篇4
20__年,是不平凡的一年。一年来,在市委、市政府的正确领导下,工业战线积极应对国际金融危机影响和冲击,承受各种压力和挑战,全市上下坚决贯彻中央、省、市保增长、扩内需、调结构、惠民生一系列决策部署,我市经济呈现出增速持续回升、效益逐步向好、调整积极推进的良好发展态势。在经济企稳回升、持续向好的同时,节能减排工作也取得了积极进展。今年上半年,全市万元gdp能耗同比下降3.77%,规模以上工业万元增加值能耗下降12.33%,二氧化硫、cod同比削减率分别达到14.17%和11.34%。今年3季度,全市万元gdp能耗与20__年相比累计降低率为21.20%,“十一五”节能目标完成进度为91.22%。在大家的共同努力下,我市能源统计基础建设进一步加强、制度建设不断推进、数据质量和服务水平显著提高、能源普查工作顺利展开,各项工作取得明显进展,整体能力大幅度提升。能源统计在服务于经济发展、节能减排工作中的重要作用更加突出。在此,我代表市统计局,向本次与会的各位代表对全市能源统计工作给予的支持表示衷心感谢!
本着巩固、提高的原则,20__年能源统计工作重点加强了能源统计监测体系的建立和完善,着力强化了能源统计对能源经济运行和节能减排的监测作用,不断改进数据质量控制办法与核算方法,加大分析研究力度,努力提高能源统计服务能力和水平。
一、全面贯彻落实“三体系”方案,节能减排工作成效明显
为落实《山东省人民政府批转节能减排统计监测及考核实施方案和办法的通知》,市经贸委、环保局和统计局结合我市实际,分别会同有关部门制订了我市《单位gdp能耗统计指标体系实施方案》、《单位gdp能耗监测体系实施方案》、《节能目标责任考核体系实施方案》(简称“三体系”方案),于20__年7月以《__市人民政府批转节能减排统计监测及考核实施方案和办法的通知》(淄政发20__45号)的形式公布并实施。20__年,根据《通知》要求,全市各级统计部门结合本地实际,加快建设“三体系”。目前,全市各区县均已制定了结合本地实际的“三体系”方案,并开始全面贯彻落实。
“十一五”以来,我市节能降耗工作取得了可喜的成效。20__年,我市万元gdp能耗与规模以上工业万元增加值能耗水平分别位于全省的第二位与第三位,分别达到了全省平均水平的1.64倍和1.54倍。20__年,我市万元gdp能耗为1.79吨标煤,完成“十一五”下降目标的60.90%,规模以上工业万元增加值能耗为2.58吨标煤,完成“十一五”下降目标的97.02%,工业能耗占全社会能耗的比重从20__年的92.10%,下降到20__年的90.53%。
二、能源统计制度不断完善,能耗核算方法更加科学
在全面实施“三体系”方案的同时,我市对能源统计制度进行了补充和完善,进一步明确了制度的规范化要求。根据原有季度能耗核算方案和各专业能源消耗数据的评估、审核情况,重新修订了《季度gdp能耗核算方案》,使其更加科学、统一、规范、合理。同时为进一步加强能源统计工作规范化、制度化管理,对能源统计工作进行科学、规范、公正、合理的考核和评比,努力推动推动各区县不断提升能源统计工作水平,结合能源统计工作特点,制定并下发了《20__年全市能源统计工作考核办法》。
我们结合本地实际,积极探索,在广度和深度上不断充实和完善。在建立覆盖全社会各领域的能源消费统计调查制度基础上,从供应角度建立了主要能源品种供应统计制度;制定了各专业规模以下单位户均能耗的参考标准和没有能源计量情况下能耗的合理推算方法;新建了一项能源统计调查制度,将能源消费调查延伸到非工业领域;建立了能源产品地区间流入流出统计制度;增加了能源平衡表所需资料和交通等行业单位业务能耗的核算制度;出台了一系列文件,规范能源统计数据报送和使用办法;全面建立了工业企业能源和水消费统计制度和能耗核算制度。这一系列的制度建立和方法的探索,都进一步完善了能耗核算办法。
今年,绝大多数区县已将季度单位gdp能耗核算工作进行到乡镇(办)并进行考核,实行下算一级。但仍有个别区县还没有对乡镇实行这项工作制度,希望各区县统计局本次培训会的带队人员回去向领导做好这方面的汇报,要求在今年底要迅速展开这项工作。
三、能源运行和节能进展情况监测全面展开
20__年,我市全面推进能源经济运行和节能进展情况监测体系的建设和落实,在建立健全能源统计指标体系基础上,加大对能源运行和节能进展情况监测力度,通过对各项能耗指标数据和数据质量实施全面监测,发现和捕捉能源消费与经济发展以及节能减排的新情况、新动向,及时反映能源消费与经济发展的关系,准确把握全市、各区县、各乡镇和各企业节能进展情况。
今年我市为全面落实此项任务做了大量工作。我们研究确定了重点耗能企业和电力消费环比的审核报表方法;并基本能够利用季度能耗核算,在加强能源运行和节能情况监测的同时,对能源消费与经济增长协调性进行分析评估。
结合我市实际,下一步,我们要逐步加强能源信息预警预测监测;迅速建立重大工业项目建设对节能影响的监测制度;建立监测制度,对全市及各区县经济结构变化对节能的影响、主要耗能企业的重点节能工程建设、节能进展情况等实施监测;在节能工作会商、调度、通报、公告制度的基础上,我们将按季度研究分析高耗能行业各企业的动态和节能目标完成进度情况。总之,我们要进一步加强对各重点企业能耗运行的监测。
四、控制办法不断改进、审核力度不断加大,数据质量明显提高
数据质量是能源统计工作的根本。随着节能考核工作的不断深入,作为考核主要依据之一的能源统计数据倍受关注。20__年以来,国际金融危机对各企业的生产运营影响加大,能耗增速与工业增加值增速、产值增速以及用电量增速之间的不匹配情况表现突出,数据审核和控制难度加大。面对新情况、新问题,全市各级能源统计部门充分认识保障数据质量的重要性,把控制数据质量工作摆在头等重要的位置,采取各种方式,狠抓数据质量。一是积极配合上级能源统计部门,利用多次修订并增加数据质量审核条件的程序更新情况,强化了对企业报表的数据质量控制力度 ;二是加强数据匹配关系审核,通过耗能产品产量、耗能行业产值、单位产品能耗、用电量等与能耗关系密切的相关指标,来评判各企业能耗数据;三是加大重点耗能企业分企业能耗数据审核,不允许出现明显数据偏差;四是加强了作为反映能源供需变化重要依据的能源产品库存数据审核。经过一年来不断强化数据审核和控制,我市整体能源统计数据质量明显提高,基本准确反映了能源消费与经济发展变化、节能进展等实际情况,能耗与相关数据匹配关系的合理性明显提高。
在数据审核和控制的实际工作中,我们细化审核,控制数据加工过程,对重点查询企业,利用久其程序统一做出简表,实行重点跟踪监测和详细审核,对超出机审控制范围的企业,要求必须附电子说明书;制订了报表审核流程;对企业各时期数据对比分析,进行排序整理、跨库连接,对报表中数据质量有疑问的重点企业,要求区县及乡镇统计人员到企业指导检查,督促整改,并作为统计执法检查的重点,对指标变化异常的情况,采用跨库、跨表对比和与电力局数据对比衔接的方法,查清问题根源。从今年4季度能源报表起,我们要求:当企业因特殊情况调整数据,必须提供原始凭证,如实地去调研发现有部门或企业自己随意篡改企业数据,全市通报,并依法严惩。明年年报后,我们准备更多地组织能源统计数据质量调研、检查,及时处理个别企业能源数据与其他相关数据不匹配的问题,同时要求各区县及乡镇能源统计工作人员每月要下一家重点能耗企业指导能源统计报表填报工作,帮助建立能源统计台帐,听取企业对能源统计工作的意见和建议。
五、积极参加全市及各区县的节能目标考核工作
节能目标考核是做好能源统计工作的抓手。能源统计部门不但要有数据,而且要掌握情况,每个能源统计工作者都要争做一方能源方面的专家。这是上级三令五申对我们能源统计工作的要求。今年,市统计局能源科积极参与了全市和各区县政府节能工作考核,为考核工作提供了各项指标数据和相关资料,受到有关部门和领导的好评。通过参加各级节能考核,进一步了解了能源统计实际情况,体现了能源统计在节能减排工作中的重要作用,树立了能源统计的权威,为加快能源统计的发展营造了环境、拓展了空间、创造了条件。
六、企业基础工作逐步规范和加强
企业是能源统计数据真实、准确的基础和依据。规范和加强企业统计基础工作对提高数据质量,提升工作能力有着极其重要的意义。20__年,全市各级能源统计部门积极采取各种措施和方法规范企业基础工作。我们连续三年将能源数据作为全市统计执法重点和必查内容,并对统计报表、统计台帐制度的执行加强了规范要求,并重点突出了统计原始凭证的保存和建档。我们将在全市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己经统一建立台帐的基础上,对各区县有关企业进行不定期检查、抽查,并将检查情况作为各区县节能目标评价考核的重要内容;并将集中一个时期组织巡查和专项执法检查,有效规范企业能源统计基础。目前,我们正在论证建立重点耗能企业能源统计人员备案制和重点耗能企业统计认证制度是否可行,也希望大家提前有个思想准备。
经过近三年的努力,全市绝大部分重点耗能企业均已建立能源统计台帐,企业基础工作逐步规范和加强。
七、明年全市能源统计的主要工作
(一)进一步加强能源统计基层基础建设
一是加强制度建设。进一步完善能源统计工作制度,规范业务报表流程,严格报表说明、关联审核、相应查询、沟通反馈规定,逐步建立目标明确、分工合理、责任明晰的落实执行机制。二是加强业务培训。针对能源统计头绪复杂、新人较多、常规报表和监测考核任务重、企业基础工作相对薄弱的实际,进行有针对、分层面、见效快的业务培训工作。三是继续加强工作考核。结合明年工作重点,完善和修订考核细则,继续对各区县进行工作考核。
(二)进一步改进信息分析服务水平
分析研究和信息服务工作水平有待进一步加强。在工作突破上,要着眼于分析深度和广度上下功夫,充分挖掘丰富的统计信息,多做一些深层次、前瞻性分析研究,为党政领导提供更多有价值的分析报告,提高分析水平;在工作方法上,要充分利用监测手段,及时捕捉能源经济运行和节能工作中苗头性、趋势性问题,提高统计信息时效性和决策参考的有效性;在工作重点上,要关注四个方面:在进度分析上要高度关注能源生产、流通、消费各环节的新动向、新问题;在节能降耗目标考核上,加强形势分析和判断,加强区域对比分析和对行业结构的解析;在专题分析上,加强对产业政策变化、产业结构调整对能源的影响分析,加强对“两型”社会建设的导向性分析研究;在普查资料开发上,要重点抓好能源普查招标课题的立项和推进工作。此外,全市上下都要注重信息的上报工作,加强信息的沟通交流,依法提报能源统计资料和信息,及时反映能源统计工作动态和工作成果。
(三)做好能源普查资料开发利用工作
(来源:文秘站 ) 这次能源普查取得了丰富的基础资料,要充分开发好、利用好。一是本着衔接总量,调整结构的原则,依照国家和省、市有关规定,利用普查资料对能源统计历史数据进行调整;二是对普查资料进行深入分析研究,解剖能源发展的现实状况,特别是要利用好能耗设备普查资料,分析研究能耗水平和节能潜力;三是利用普查资料建立起各行业能耗的比例关系和单位消耗水平,为今后能耗核算确定参考依据。
八、存在的不足及今后要求
今年由于事情比较多,我们在此之前一直没有进行专门的业务培训,只是在几次会议上以会代训的方式兼顾了一下。部分区县搞了多种方式、多种主题、多种内容的培训,效果很好,值得我们市局能源科学习。明年,我们要根据新形势、新任务和实际工作的要求,借国家《能源统计手册》修订之机,把培训工作抓一下,并有打算分层次对各种耗能企业实行业务轮训。希望大家珍惜本次培训机会,回去以后要将本次会议的精神和要求学习好、贯彻好、向你的领导汇报好。
在看到成绩的同时,我们还要看到能源统计仍处于发展的初级阶段,问题和不足还很多,困难也有很多。制度建设、能力建设、分析能力、创新发展还有许多需要做的工作,数据质量还存在一定问题,数据间不衔接、不匹配的矛盾还存在,基础还十分薄弱,人员和任务的矛盾还十分突出,许多新领域、新任务还要求我们不断探索。这些都需要我们不断努力、不断进取。
回顾大家一年来的工作,有一种催人振奋的感觉。一年的时间,大家开拓创新、努力进取,做了许多艰苦、基础性工作和创新工作,在座各位代表的不畏困难、无私奉献的精神,也使我们对能源统计充满希望和信心。有这样一支队伍,能源统计就没有克服不了的困难,就能适应时展的潮流,能源统计就有光辉发展的未来。希望我们大家共同努力,共同创造我市能源统计工作的辉煌!
篇5
关键词:低碳建筑 建筑企业 低碳经济
1 低碳建筑的内涵及我国建筑业的现状
2009年底召开的哥本哈根会议,是国际社会合作应对气候变暖的又一个重要时刻,对中国来说也是一次难得的契机,是实现中国经济转型的最佳战略机遇期。低碳建筑是我国在发展低碳经济的大背景下提出的。低碳建筑并不是指一般意义的立体绿化、屋顶花园,而是代表一种理念和象征。所谓低碳建筑,是指在建设的全寿命周期内,最大限度地节约资源(节能、节地、节水、节材)、保护环境和减少污染,为人们提供健康、使用和高效的使用空间,与自然和谐共生的建筑。[1]
随着我国工业化进程的推进,经济社会的可持续发展也面临着前所未有的挑战。传统工业的模式是高投入、高消耗、低效率和重污染,这种模式使我们不堪重负,同时也给全人类构成了极大的生活压力。和世界其他的国家相比,尽管我们以牺牲大量的资源为代价,那么在城市化进程推进过程中,建筑行业在未来会超越工业、交通等部门而处于社会能源消耗的首位。
在中国,目前建筑能耗约占全社会总能耗的三分之一左右,随着城镇化的快速发展,这个比例将迅速扩大。中国目前每年新增建筑面积为20亿平方米,高楼大厦在一夜之间拔地而起。这些建筑大多数都没有采用节能设计,现有的建筑也没有开始节能改造。比原有的建筑还复杂的设计和材料,例如不通风的房型、导热系数极大的落地窗、外飘窗等都成为了流行。单位建筑面积能耗攀升,建筑总耗能总量大增,建筑能耗在社会总能耗中的比重越来越大。
我国房地产占社会总能耗的比重,由上世纪70年代末的10%上升到今天的30%。住宅建设也是资源消耗和温室气体排放的大户,目前住宅建设工业化程度低,施工仍以现场手工式操作为主,生产效率低,并造成资源、能源的过度消耗和对环境的严重污染。产业的集约化程度,降低能耗、物耗水平,促进住宅建设整体水平提高。同传统建筑相比,绿色建筑可减排30—50%的温室气体。
建筑能耗已经成为我国社会终端能源消费的主要方式之一,并且上升势头迅猛,如果不加以节制,按照目前的发展,到2020年中国建筑能耗将达到我们难以承受的程度。
2 我国建筑行业发展低碳建筑的必要性
伴随着城市化高峰的到来,建筑能耗的比重越来越大,并成为温室气体的重要排放源之一。建筑物所涉及二氧化碳的排放,不仅包括建筑施工和使用过程,还包括建筑材料的生产过程。从建筑行业的产业链条来看,要实现从高能耗发展方式向低碳发展方式的转变,就必须抓住低碳建筑的开发、建设和推广等环节。从长远发展来看,低碳建筑具有较好的经济效益、社会效益和环境效益,将逐步获得市场的认可。低碳建筑蕴藏着许多节约能源、节约资金、创造工作机会的经济效益之外,低碳建筑是构建未来低碳生活方式的必经途径。
毫无疑问,建筑行业必须加快发展低碳经济模式,直接或者间接地降低能源消耗,达到节能减排的效果,成为低碳经济时代的中流砥柱。因此,推广绿色建筑,实现节能发展,刻不容缓。
3 发达国家低碳建筑发展现状
发达国家由于城市化水平比较高,建筑业发达。目前在全球提倡低碳环保的大背景下,推行节能住宅,是欧美国家当前推行城市低碳化的一大热点。
英国政府在推动建筑节能方面可谓是下足了功夫。首先,是公共建筑。从08年起要求将博物馆、展览馆和政府办公大楼等大型建筑的能耗情况张榜公布,以推动社会力量加强监督,促进全国实现节能减排的目标。其次,在个人家庭住宅建筑节能方面,规定新建筑设计时,必须综合考虑光照、风力等各方面的节能问题,开工前必须有获得当地政府批准的建筑能耗分析报告,否则将被拒绝施工建造。同样,德国也规定,消费者在购买或租赁房屋时,建筑商必须出示一份“能耗证明”,告知消费者该住宅每年的能耗。
篇6
一、指导思想
以党的十七届四中全会精神为指导,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按照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的总体要求,认真贯彻落实《公共机构节能条例》和《葫芦岛市公共机构落实年节能减排目标实施方案》,完善制度、明确责任,加大投入、强化管理,倡导低碳、降低排放,切实提高公共机构能源资源利用效率,为经济社会又好又快发展做出贡献。
二、目标任务
年,全各级公共机构要实现用电、用水、用气、用油指标在2009年基础上降低5%的总体目标,即以2009年为基数,节电5%、节水5%、节气5%、公务车辆交通能耗下降5%,单位建筑面积能耗下降5%以上,高效节能照明产品利用率达到100%,节水器具、节气装置应用率达到40%以上。
三、重点工作
(一)建立健全工作机制。要加强对公共机构节能工作的组织领导,进一步建立健全机构建设,明确主管部门和责任人。加强相关部门的协调和配合,明确责任,各司其职,齐抓共管。加强公共机构节能队伍建设,建立起一支层次分明、业务精湛、素质过硬、能打硬仗的公共机构节能工作队伍。到年底,要在全各级公共机构中初步建立起完备联动的领导体系和工作机制,推动全公共机构节能工作健康协调发展。
(二)制定完善规章制度。要按照《公共机构节能条例》和即将颁布实施的《省公共机构节能管理办法》的要求,抓紧公共机构节能工作相关配套法规制度的建设工作。到年底,各级公共机构都要建立起一套相对完备的法律、法规,使公共机构节能工作有法可依、有章可循。
(三)建立节能监管体系。要按照《公共机构能源资源消耗统计制度》和《省公共机构能源资源消耗统计工作有关规定》的要求,不断总结能源资源消耗统计工作的经验和问题,保证统计数据真实、准确、及时、完整,各级公共机构都要建立起完备的统计台账、信息数据库和能耗数据分析报告。充分发挥各级公共机构节能监督管理人员的作用,加强对用能系统的监督检查,逐步建立和完善监管体系建设,形成分级管理、层层落实、一级抓一级的监管机制。到年底,各级公共机构能源资源消耗统计覆盖率要达到100%,数据准确率要达到100%,公共机构节能监管覆盖率要达到80%以上。
(四)加大节能改造力度。大力推进无需投资或者少量投资即可见效的各类节能管理措施,积极推进投资少见效快的节能技术改造。加大资金投入力度,积极保障公共机构节能改造专项经费的需求。要大力推进合同能源管理,依托合同能源管理服务公司的力量提高能源使用率。大力推进公共结构节电、节水、节气、节油改造,加强办公经费管理、倡导低碳的工作、生活方式,结合建筑维修、维护改造和专项节能改造,加快对用能系统施行能源消费分户、分类、分项计量改造。要积极推广应用高效节能产品,扩大新能源、可再生能源产品的使用范围。年,各级公共机构要以高效照明产品为重点,积极开展合同能源管理试点工作,继续拓宽节能改造范围和覆盖率,推广应用新能源、可再生能源,力争在节能改造项目的实施上有突破和创新。
四、制度保障
(一)建立联席会议制度。公共机构节能联席会议由政府分管领导担任召集人,有关部门负责人为成员,是全公共机构节能工作的议事协调机构,负责组织、指导、监督全公共结构节能工作。联席会议主要负责研究确定节能工作规划;研究解决节能工作中遇到的矛盾和问题;安排部署重要节能工作;研究公共机构节能工作经验交流、检查、评比及表彰等工作;通报节能工作情况;完成政府交办的其它节能工作事项。
(二)建立节能目标管理责任制。各乡镇政府、政府各部门主要领导对本地区、本单位的节能工作负总责。主要领导亲自抓,分管领导具体抓,并签订责任状,确保节能目标落实。
(三)建立节能考评制度。各级公共机构节能管理机构要每年开展一次节能工作考评。重点考评组织领导、制度建设、节能目标落实情况。
(四)建立监督检查制度。公共机构节能管理机构要会同有关部门定期或不定期对各公共机构节能工作进行跟踪检查,通报节能管理情况。
篇7
低碳经济最早是英国政府在2003年的能源白皮书中正式提出的,其含义主要是指低能耗、低污染、低排放的绿色经济发展模式。发展低碳经济需要大量的资金投入,离不开金融体系的支持,以市场机制为基础的金融手段是发展低碳经济最为有效的途径。在金融支持低碳经济发展过程中,把与环境条件相关的潜在的回报、风险和成本都融入了银行的日常业务中,突出了对节能减排项目的资金支持,建立了在碳交易基础上的各种金融创新,通过对社会经济资源的引导,促进社会的可持续发展。
一、金融支持山西低碳经济发展情况
近年来,山西省相继出台了《山西省节能减排综合性工作方案》、《山西省重点工业污染源治理办法》,努力通过技术进步提高能源使用效率、淘汰焦炭等行业落后产能等。山西金融业也积极响应省政府的号召,人民银行太原中心支行推出了以金融支持山西资源型经济转型发展为核心的“138”金融工程,即:出台了“一个实施意见”——《关于金融支持山西资源型经济转型发展实施意见》,制订了“三个指导意见”——《关于金融促进消费需求的信贷指导意见》、《金融支持山西薄弱环节发展指导意见》、《金融加大支持“三农”发展指导意见》,实施了“八个重点推动”,即:推动中小企业发展、妇女创业就业、棚户区改造、农村金融产品创新和大学生村官创业、文化和旅游产业发展、下岗再就业、国家助学贷款和生源地贷款、工业园区和高新技术项目建设;山西银监局制定了《关于打造低碳金融区支持经济转型发展的若干意见》,督促金融机构树立服务低碳经济意识,建立健全“绿色信贷”机制,加大对节能减排、循环经济的信贷支持,努力打造低碳金融区。
一是明确信贷支持重点。如国家开发银行山西省分行将十大重点节能工程、循环经济、能源结构调整、节能减排技术产业化、节能技术服务产业和环保产业等方面作为贷款的主要支持方向,把好项目入口,审慎贷款决策,严格贷款发放,做好节能减排金融服务工作。
二是健全“绿色信贷”机制。如工商银行山西省分行全面推进“绿色信贷”建设,积极拓展以新能源、新材料为主的绿色信贷市场。建立企业环保信息库,将企业按产业和环保政策执行情况进行分类,按照分类情况实施不同的信贷政策。坚持“环保一票否决制”,严格控制“两高一剩”行业贷款,坚决退出技术装备落后和高环保风险、高政策风险的企业。
三是完善授信管理办法。各金融机构把主力装备和工艺水平、新上产能合规性手续、环评审批、能耗和排放达标等情况作为贷前调查和贷时审查环节的考察审核重点,列为授信分析报告、授信审查意见的必要内容。把环保部门验收意见、能耗和排放标准执行、资源节约落实等情况作为贷后监控的重点,将节能环保政策的各项要求贯彻落实到信贷工作的全流程。
四是积极创新低碳信贷产品。如,工商银行山西省分行为华晋焦煤有限责任公司开办了金额1900万欧元的对外预付款保函业务。该笔保函业务用于该企业与爱尔兰来宝碳资产有限公司签订的CDM减排量购买协议,扩大了企业节能减排和淘汰落后产能的融资来源。金融机构通过银团贷款等融资方式,支持煤炭资源综合利用项目,推动煤—煤矸石—煤烧结砖、燃煤电厂—瓦斯发电等链条化生产,促进煤矿废气、废渣梯度循环利用;支持企业煤基多联产技术的“煤变油”项目,实现煤炭及煤基产品的清洁化利用,减少煤炭废弃物、伴生物。
二、金融支持山西低碳经济发展中面临的难题
(一)金融资源向第二产业过度集中。山西省凭借资源禀赋所特有的比较优势,大量的投资集中在资源领域,从山西省历年投资情况看,“六五”至“十一五”期间,山西省资源型产业在工业基本建设投资中的比例分别为87.09%、87.97%、85.41%、86.93%、78.95%、80.56%。从三次产业在GDP中所占比例看,2000年为9.7:46.5:43.8,2010年则转变为6.2:56.8:37,经济增长过多地依赖第二产业,特别是依赖工业中的重工业,2010年,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中重工业占比为95%,煤、焦、钢、铁行业对工业增加值的贡献合计约83%。2010年城镇工业投资完成2526.19亿元,占全省城镇投资的比重为43.4%,其中,六大高耗能行业共完成投资1996.93亿元,占全省城镇投资的比重为79%。这种资源型经济依赖型的增长模式是向低碳经济转型发展的直接制约因素。
(二)金融机构参与碳金融市场的意识不强。目前大多数金融机构经营模式仍然以传统业务为主导,对“碳金融”的价值、操作模式、产品开发、交易规则等尚不熟悉,期货服务、债券、风险投资、利率及汇率风险管理等方面的金融产品创新明显不足,节能减排政策尚未全面落实到金融机构的业务规划、业务比重以及最后的考评机制当中。比如,山西省吕梁市成立了我国首家节能减排项目交易服务中心,但全部由地方资金投资建设,没有获得金融机构的支持。
(三)民间资金投资渠道窄、有效利用率低的问题值得关注。我省民间资金规模庞大,经过改革开放30多年的积累,山西大约积累了1万多亿元民间资金,仅近几年淘汰落后产能,从煤焦等传统产业退出的民间资本就将近2000多亿元。民间融资对银行信贷起到积极的补充作用,但由于缺乏政策引导,投资准入方面存在限制,导致民间资金在省内的投资环境欠佳,利用率不高,大量资金流向省外消费或投资于房地产等行业,而省内急需资金支持的新兴行业、低碳产业等却不能通过有效的渠道获得民间资金的支持。
(四)风险保障机制不健全。由于大部分低碳产业都是新兴产业,在其发展中还存在着诸如部分低碳产业的扶持政策及激励措施的力度还有待明确和加强,部分低碳产业缺乏核心技术研发和持续产业化能力,关键设备、材料和技术对进口依赖强,低碳产业的高新技术可能具有替代效应等影响银行信贷资金安全的风险因素。一些环保型项目中,投资期限长、管理成本高,金融机构作为独立的经济主体,迫于盈利和市场份额的压力,可能会选择那些污染企业作为业务对象。
三、金融支持低碳经济发展的政策建议
(一)积极发挥中央银行的政策支持和引导。一是加强信贷政策引导。通过多种形式的窗口指导,引导金融机构对节约能源、提高能效和新能源开发项目给予积极的信贷支持;灵活运用信贷政策,引导资金流向煤化工业、材料工业、文化产业和旅游业等新兴支柱产业;加强和改善金融服务,降低中小企业融资门槛,加速山西三次产业协调发展进程。二是开展政策实施效果评估。建立完善金融机构支持低碳经济发展的绿色信贷政策实施效果评估考核体系。对各类金融机构的政策执行情况开展跟踪监测,量化评估指标,定期通报相关考核结果。通过建立有效的激励与约束机制,全方位促进低碳金融的发展。#p#分页标题#e#
(二)构建多层次金融支持体系。一是政策性金融支持引导。政策性金融机构应把握好信贷投向,重点支持发展低碳经济的基础设施投资、低碳技术研发、清洁能源生产与使用等项目建设,引导社会资金投入到低碳经济建设中来。二是商业银行金融支持推动。根据重点产业调整振兴规划,鼓励参与能源工业项目融资、重组并购等,真正使具有高附加值、高科技含量的拳头项目和产品获得金融支持,同时加大对中小能源企业结构调整、新能源开发、节能技术研发等方面的信贷支持力度,支持山西煤炭产业改造升级。三是加快引进股份制商业银行、外资银行,大力扶植村镇银行、小额贷款公司、金融合作化组织等新型农村金融服务机构进入市场,不断提高对中小企业的融资服务覆盖面。
(三)创新低碳金融产品和服务方式。鼓励商业银行探索开展企业应收账款、企业知识产权、股权等无形资产的抵押放款,对资源开发信托产品、运用融资租赁方式等,丰富碳金融产品。推动资源类企业发行债券、中期票据、短期融资券等直接融资产品,吸引资金投入到资金需求量大、综合效益较好的低碳经济项目中。设立“山西能源产业投资基金”,为能源产业转型发展筹措资金。探索山西现代服务企业集合债券机制,促进全省现代服务业快速发展。鼓励保险公司通过购买、参与设立风险投资基金,通过主板、二板市场认购低碳型企业发行的股票、债券等形式参与低碳经济投资。
篇8
查看更多《信息技术与标准化》杂志社信息请点击: 《信息技术与标准化》编辑部
无
(1)关注专利态势 推进行业知识产权发展 无
特稿
(4)2011年信息技术领域专利态势分析报告(摘要) 无
标准化快讯
(10)盘点2011:电子信息产业标准化十大事件 无
(12)杨学山:加强战略性新兴产业中的专利布局 无
(12)工信部:制定战略性新兴产业分类目录 无
(13)工信部:加快落实标准化管理工作 无
(13)工信部:36项电子国家标准和34项电子行业标准计划项目公开征集意见 无
(13)数字家庭知识产权公共服务平台成立 无
(14)半导体照明技术标准工作组召开第八次全体成员大会 无
(14)我国数字电视地面多媒体广播系统dtmb标准成为itu国际标准 无
(14)全国信安标委研讨网站可信标准化工作 无
(15)工业节能减排须发挥强制性标准作用 无
(15)12项能效标准和能耗限额国家标准如期完成 无
(16)第一届新一代信息技术标准研讨会召开 无
(16)低碳经济与认证峰会探讨低碳认证与标准化的重要作用 无
(17)国家传感器网络标准工作组最新进展 孙俊娟
(18)全国信标委soa标准工作组2011年第二次全会概况 李秋花
(20)2011年中欧物联网专家组第四次会议议题 王文峰
技术热点
(22)itss相关服务和产品 崔静 王春涛
无
(26)技术变革下的企业级应用——2011中国软件技术大会报道 无
技术热点
(27)基于key-value的云数据管理应用接口标准化研究 韩峰 闫振兴 王洁萍 李海波 宋杰
(32)应用系统的信息无障碍设计要求 赵菁华
标准化研究
(35)3gpp的mtc标准最新进展 吴险峰
(39)国内外生物特征识别标准化进展 袁理
(42)zigbee技术及测试认证综述 卓兰
(47)国内外废弃电子电气产品回收处理相关法规的差异性分析(下) 姚婷婷 陈泽勇 李翔
标准讲座
(51)gb/t 26683-2011《地面数字电视接收器通用规范》概要 无
宝信软件与标准化专栏
(54)db2嵌入式sql应用程序的开发 孙敏
(58)基于fitnesse和selenium的自动化测试设计与实施 支文瑜
行业应用
 
; (62)美国高可靠领域塑封微电路技术分析 张秋 李锟
篇9
从6月下旬开始,财政经济委员会组织两个组赴杭州、宁波、衢州、金华、丽水等地及有关市县,对上半年全省经济运行情况开展调研。7月上中旬,又分别听取了省发改委、省经贸委、省外经贸厅、省统计局、人行杭州中心支行、省物价局等有关部门关于上半年全省经济运行情况的汇报。7月13日,财经委召开全体会议,在研究分析的基础上,形成了上半年全省经济运行情况的分析报告。现将有关情况报告如下:
一、上半年全省经济运行基本情况
今年以来,全省认真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坚决执行中央宏观调控政策,坚持以又好又快发展、全面改善民生为主线,以改革开放、自主创新为动力,着力调整经济结构,转变经济增长方式,解决民生问题。经济总量快速增长,结构趋于优化,增长质量逐步提高,全省经济社会继续保持了平稳协调较快发展的态势。
上半年,全省生产总值为8344.4亿元,比去年同期增长14.7%。经济运行呈现以下特点:
(一)三次产业协调发展。上半年,我省三次产业趋于协调发展,在各产业内部,结构也有所优化。农业生产基本稳定。上半年,农业增加值为395亿元,比去年同期增长2.9%,传统农业改造步伐加快,高效生态农业发展水平不断提高。工业生产平稳较快增长,企业创新能力进一步加强。上半年,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增加值3112.5亿元,比去年同期增长17.7%,1至5月规模以上工业企业科技活动经费支出增加41.7%。服务业发展加快,结构逐步优化。上半年,批零贸易商品销售总额10692亿元,增长12.7%,现代流通方式大范围推开;1-5月全社会铁、公、水路客运量和货运量分别比去年同期增长10.9%和13.5%;旅游外汇收入和国内旅游收入分别增长21.9%和23.9%。
(二)三大需求比例关系趋向协调。三大需求对经济增长的拉动作用较为明显,并显现出消费需求在经济增长中的贡献率进一步提高的良好势头。投资增速放缓,但结构优化。上半年,限额以上固定资产投资增长9.7%,同比回落4.9个百分点,比一季度上升0.2个百分点。但工业投资增长结构发生可喜变化,装备制造业形成投资高增长群,冶炼加工业、化学品制造业等高耗能高排放行业投资受到抑止。消费需求较快增长。上半年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比去年同期增长15.7%,高于限额以上固定资产投资增幅6个百分点,消费对经济增长的拉动作用进一步显现;其中,城镇居民人均消费性支出和农村居民人均生活消费现金支出分别增长5.6%和8.1%,全省财政一般预算支出726.7亿元,比去年同期增长18.7%。出口继续快速增长。上半年,出口579.9亿美元,增长28.5%,比去年同期回落1.1个百分点,进口225.9亿美元,同比增长31.8%,增幅已连续8个月居沿海主要省市首位,机电产品出口增长较快,高新技术产品出口有所增加,外贸顺差缩小,外贸结构进一步优化。
(三)三大收入持续增加。财政收入加快增长。上半年,财政一般预算总收入1718亿元,其中地方一般预算收入869.9亿元,比去年同期分别增长28.8%和29.2%。工业企业利润大幅增长。1至5月,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利润总额为554.2亿元,比去年同期增长31.9%。城乡居民收入较快增长。上半年,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11235元,比去年同期实际增长9.3%;农村居民人均现金收入5368元,比去年同期实际增长11%,农村居民收入增幅快于城镇居民收入增幅。
(四)统筹和谐发展水平进一步提高。新农村建设力度加大。上半年,地方财政农林水事务支出52.6亿元,比去年同期增长25.4%。村庄整治和农村基础设施建设加快推进,92万农民的饮用水安全问题得到解决。欠发达地区加快发展,上半年,从规模以上工业总产值的增长情况看,衢州、丽水、舟山三市增幅都在30%以上,均高于全省25.1%的平均增幅。节能减排取得一定成效。初步测算,上半年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单位工业增加值能耗比去年同期下降4%左右,全省年综合能耗5000吨标准煤以上的1311家重点用能企业万元工业增加值能耗比去年同期下降5.5%左右;上半年我省COD净削减量为4.2万吨,与2006年COD排放总量(59.3万吨)相比,削减了7.1%,二氧化硫净削减量2.52万吨,与2006年二氧化硫排放总量(85.9万吨)相比,削减了2.9%。就业和社会保障形势较好。二季度末,全省城镇单位(不包括城镇私营单位)从业人员579.6万人,比去年同期增长12.5%,新就业人员达39.1万人,同比增长33.4%,上半年全省共培训农民59.5万人,培训转移就业率达621%;5月末,全省企业养老保险参保人数和失业保险参保人数分别比去年年末净增43.7万和31.4万人;全省有249.7万被征地农民纳入保障范围,比上年末增加15.8万人。
二、上半年经济运行中值得关注的主要问题
在看到上半年全省经济运行平稳向好的同时,也应该清醒地看到当前我省经济运行中还存在不少新情况和新问题,有的已经显得越来越突出,值得引起高度关注。
(一)市场价格上涨过快。今年以来,价格上行压力增加,有的消费价格涨幅过快过大,给经济运行和人民生活带来一定影响。一是居民消费价格上涨过快。今年以来居民消费价格逐月走高,1至6月同比累计分别上涨1.2%、1.5%、1.8%、1.9%、2%、2.3%,其中6月份涨幅达到3.8%,创近32个月来的新高。上半年,作为人民生活消费必需品的食品类价格同比上涨6%,城乡居民基本生活消费支出增加,加重了低收入居民的生活负担,尽管我省上半年已经给予低保对象2700万元的补贴,但低保边缘群体仍存在困难。如江山市,该市5月份市场猪肉价格已创10年来新高,市场精瘦肉零售价达到每500克12元,比去年同期上涨41.17%,且在继续走高。二是房价上涨较快。随着房地产投资增幅回升,5月份,全省主要城市房屋销售价格继续走高。杭州、宁波和温州三城市房屋销售价格分别比去年同月上涨2.9%、6.4%和7.2%,涨幅在全国70个城市中分别居第61、17和8位。三是农资价格的转降为升对农业生产和农民增收带来一定影响。上半年,农资价格涨幅较去年同期回升4.3个百分点,其中农用机油、农用手工工具分别上涨7%和10.4%,产品畜和饲料分别上涨27.6%和3.4%,给农民增收带来压力。四是油水电等资源类产品价格仍存在政策性上调的可能性,也将影响到价格运行的稳定性。
(二)节能减排任务艰巨。上半年我省节能降耗减排工作取得一定成效,但要完成今年目标,形势严峻。客观上,由于转变现有的要素驱动型增长方式是一项长期的系统工程,而且我省目前正处于重化工业加快发展、比重提高的时期,能源消
耗总量将随着重化工业生产规模的扩张而继续增加,单位能耗持续下降难度较大。上半年,纺织、造纸、石油、化学、化纤、水泥、黑色金属等七大高耗能行业工业总产值比去年同期增长26.8%,造纸、化学、水泥、黑色金属等高耗能行业也是高污染行业,其过快增长对污染减排的压力也较大。另外,环保基础设施形成减排能力也还需一定时日。主观上,对节能减排重要性和紧迫性认识不足的问题仍不同程度地存在,一些地方政府口头上比较重视,但具体工作中仍然存在重经济增长,轻节能环保的情况,因此节能减排任务艰巨。
(三)外贸出口稳定增长难度增大。我国从2007年7月1日起调整部分商品的出口退税政策,此次调整涉及面广、幅度大,对我省外贸出口的影响为历年之最,共涉及我省73.4%的出口企业,37.1%的商品出口,一部份中小出口企业经营将更加困难。宁波市反映,该市出口产品中劳动密集型和低附加值的轻工纺织产品比重较高,在出口退税政策调整前,部分商品和行业都在依靠出口退税勉强维持利润和生存,由于此次调整幅度较大,政策出台比较突然,没有按照惯例设置过渡期限,许多企业没有足够时间对出口合同进行调整,因此短期将对该市外贸出口有较大影响。另外,自人民币实行浮动汇率机制以来,基本呈现持续的、单向的升值态势,人民币对美元中间价已突破7.58元,这对出口产品档次和利润水平都较低的部分企业来说,很难通过涨价来传导人民币升值的压力,效益可能下滑。此外,国际贸易磨擦、欧盟REACH法规6月1日起生效等因素也对我省外贸形势带来较大影响,我省出口稳定增长压力增大。
(四)企业效益提升面一临要素制约。我省是资源小省,生产要素制约对企业效益提升的影响越来越严重:一是原材料价格上涨较快。部分生产要素供应仍然偏紧。上半年,原材料、燃料、动力购进价格上涨4.9%,其中原材料中有色金属材料和电线类价格涨幅最高,达25%。二是企业融资成本上升。今年以来,央行连续五次上调存款准备金率、两次调高银行基准利率,并对企业的贷款额度和期限都有不同程度的限制,一些企业尤其是中小企业融资难的问题比较突出,企业的资金周转压力加大,融资成本大幅提高。三是劳动用工紧缺。由于目前用工工资普遍较低,有的福利待遇没有很好落实,致使不仅在沿海地区出现“招工难”、“稳定员工难”的问题,连在衢州这样的传统劳务输出地区也出现了劳动力短缺的现象,当地企业反映,前几年主要是劳动力的结构性短缺,而目前转变为结构、总量和价格矛盾并存,缝纫工、操作工以及技工普遍紧缺,招工难的问题越来越突出。
三、做好下半年经济工作的几点建议
综合多方面情况,下半年我省经济总体仍将处于相对有利的发展环境,但同时也存在不少不确定因素。对此,既要充满信心又不能掉以轻心,下半年经济工作必须牢固树立和落实科学发展观,着力推动经济发展方式转变,按照又好又快的要求做好工作,为此我们提出以下建议:
(一)进一步提高认识,增强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和中央宏观调控政策的自觉性。今年以来,为推动经济发展方式转变,实现经济又好又快发展,中央采取了一系列宏观调控政策。我省是资源小省,正处于工业化加速推进阶段,这些宏观调控政策的实施在短期内的确会带来一定压力,但对于促进经济持续快速健康发展具有深远的意义。全省上下一定要把思想和行动进一步统一到中央对当前经济形势的分析判断上来,特别是对于节约集约用地、节能降耗减排和“稳中适度从紧”的货币政策要有充分的认识,要下大决心、用大力气贯彻落实各项宏观调控政策,变压力为动力,把坚决执行中央决策作为我们做好当前工作的机遇和抓手,以此为契机加快经济结构调整和经济发展方式转变。
(二)高度重视经济生活中出现的新情况、新变化,促进经济协调持续发展。一是要高度重视出口退税政策的调整。既要充分认识这次调整对我省外贸出口企业的冲击影响,更要看到对转变外贸增长方式的促进作用,要支持具有自主品牌和高附加值产品出口,引导企业出口由数量导向向效益导向转变,鼓励企业增加能源、原材料以及先进技术装备、关键零部件进口,减轻部分要素制约,改造落后生产工艺技术,提升企业技术装备水平。二是要继续抓好节能降耗减排工作。要充分认识节能减排对于可持续发展的重大意义和当前严峻的资源环境形势,转变那种消耗高、污染重的粗放型发展模式,建立健全节能减排统计、监测、分析和考核体系,加强重点企业和行业的节能和重点污染源整治工作,加大监督检查执法力度,努力完成节能减排约束性指标。三是要加强市场价格调控。首先要大力发展生产,对畜牧业和养殖户要加大扶持力度,促进生产,积极搞好食品市场供应。其次要进一步做好市场价格预警监测分析工作,加强对粮食、成品油等重要物资供需及居民生活必需品市场价格的动态监测,及时进行分析预警,通过建立重要物资储备制度、价格调节基金制度等措施,增强政府对价格的调控能力。再次是要加强食品质量和市场价格监管,并进一步采取相应补贴措施,缓解粮食肉禽蛋等食品价格上涨对低收入群体的影响。四是高度关注股市、楼市的影响。促进资本市场健康有序发展,直接关系到社会的稳定。要高度重视股市对经济社会生活的影响,加强对股市风险的宣传教育和对贷款资金用途的监管。搞好房地产市场调控,调整住房供应结构,加快廉租住房制度建设,加大经济适用房建设力度,努力遏制房价过快上涨。
(三)着力调整经济结构,促进增长质量和效益进一步提高。我省经济增长已经处于从粗放型向集约型转变的新阶段,我们必须更加重视经济发展的质量和效益,好中求快,通过经济结构的进一步调整,促进高效发展。一是优化产业结构,要大力发展现代服务业,着重提升制造业发展水平。要从改革体制、加大投入、完善政策等方面,鼓励和支持服务业加快发展,不断提高服务业比重和发展水平。要坚持以信息化带动工业化,提升自主创新能力,实现产业升级,大力发展高新技术产业,积极运用高新技术和先进适用技术改造提升传统产业,加快推进传统块状经济向现代产业集群转变。二是进一步优化投资结构,加强投资规划和产业政策引导。加强先进制造业、高新技术产业和现代服务业投入,支持科技创新、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项目建设,控制高耗能、高污染和产能过剩行业投资。对接好国家宏观调控措施,化解要素制约,变困难为机遇,重点从盘活土地资源存量、优化土地资源配置、提高土地利用效率着手解决投资项目用地问题,加强对欠发达地区、社会公共产品、环境保护方面的投资力度,积极引导社会资金从产能过剩行业流向资金、技术密集型行业和现代服务业,稳步提高投资效益。三是优化产品结构,强化企业自主创新能力。加快产品升级换代,提高产品科技含量,形成产品品牌。扶持科技含量高、能耗低、污染少、带动能力强的技改项目,降低生产成本,增强市场竞争力。
(四)加大对新农村建设和欠发达地区支持力度,推进城乡、区域协调发展。推动新农村建设和欠发达地区发展是促进城乡、区域统筹协调发展的关键所在。要大力实施统筹城乡发展方略,建立健全以工促农、以城带乡的长效机制,切实增加“三农”投入,努力把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得更好。要把发展高效生态的现代农业作为新农村建设的首要任务,提高粮食综合生产能力,增强农产品的市场竞争力。加快农村水利、道路、电网、通信、环保、卫生、沼气等设施和商贸流通体系建设,改善农村生产生活环境。鼓励欠发达地区充分发挥自身优势,大力培育特色产业和生态经济,利用生态优势发展高科技产业,走自我积累与借力发展相结合的道路。进一步优化和创新扶持政策和帮扶载体,深化山海协作,促进欠发达地区快速发展。健全财政转移支付制度,进一步改善欠发达地区基础设施条件,深入实施“百亿帮扶致富”工程,抓好一批事关欠发达地区发展的交通、电力、水利等项目建设。完善生态补偿机制,充分重视衢州、丽水等地区作为全省“生态屏障”的价值,加大对这些地区生态环境保护的支持力度。
篇10
【关键词】非晶合金变压器;城市轨道交通
一、非晶合金变压器的介绍
在日常生活中人们接触的材料一般有两种:一种是晶态材料,另一种是非晶态材料。所谓晶态材料,是指材料内部的原子排列遵循一定的规律。反之,内部原子排列处于无规则状态,则为非晶态材料, 一般的金属,其内部原子排列有序,都属于晶态材料。采用一种快速凝固的工艺,将处于熔融状态的高温合金液体喷射到高速旋转的冷却辊上,合金液以极快的速度迅速冷却,形成非晶带材。非晶态合金与晶态合金相比,在物理性能、化学性能和机械性能方面都发生了显著的变化。
非晶合金变压器是用新型导磁材料――非晶合金制作铁芯而成的变压器,它比硅钢片作铁芯的变压器空载损耗低很多,是节能效果较理想的变压器,特别适用于负载率低的地方。
世界上最早研发非晶合金变压器的国家是美国,当时由美国通用电气(GE)公司承担了非晶合金变压器的研制项目。目前非晶合金变压器技术已经在世界上许多国家得到应用和发展,在日本、印度、欧盟、加拿大和菲律宾等国家或地区都有非晶合金变压器制造厂。我国非晶合金变压器技术应用与发展较晚,最初只是将非晶合金材料应用于电子行业,20世纪80年代开始非晶合金变压器的研制工作,近年来非晶合金变压器的发展才相对较为迅速。
二、非晶合金变压器的技术特点
非晶合金铁芯配电变压器的最大优点是空载损耗值低。变压器的空载损耗主要由涡流损耗和磁滞损耗组成。涡流损耗与铁芯材料的厚度成正比,与电阻率成反比。磁滞损耗与磁滞回线所包络的面积成正比。非晶合金带材的厚度一般仅为0.03mm,比冷轧硅钢片的厚度小很多,电阻率是冷轧硅钢片的3倍左右,因此由非晶合金制成的铁芯的涡流损耗要比硅钢片制成的铁芯小很多。另外,非晶合金的磁滞回线所包络的面积要远远小于硅钢片,因此其磁滞损耗也很小。上述原因决定了非晶合金变压器的空载损耗非常低。
以目前在我国城市轨道交通系统中得到广泛应用的S9系列节能变压器为例,下表列出了非晶合金变压器与S9系列干式变压器不同容量的空载损耗对比表。
将非晶合金变压器与S9配电变压器相比,我们可以试着计算出在一年中节约的点亮。以800kVA这一档为例,不考虑变压器的负载损耗,则一台变压器每年能减少的电能损耗=24*365*(1150-380)=6745kW・h。
通过上述计算可以看出,非晶合金变压器还是具有很明显的节能优势。
非晶合金带材导磁性能突出,来用作制造变压器的铁芯材料,能使制造出来的变压器获得很低的损耗值。但它具有许多特性在变压器设计和制造中是必须保证和考虑的。主要体现以下几个方面:
(1)非晶合金片材料的硬度很高,用常规工具是难以剪切的,所以设计时应考虑减少剪切量。
(2)非晶合金单片厚度极薄,材料表面也不是很平坦,则铁芯填充系数较低。
(3)非晶合金对机械应力非常敏感。结构设计时,必须避免采用以铁芯作为主承重结构件的传统设计方案。
(4)为了获得优良的低损耗特性,非晶合金铁芯片必须进行退火处理。
非晶合金变压器虽然节能效果显著,但它也有不足之处:
首先,非晶合金变压器相对于常规的硅钢片变压器来说,非晶合金铁芯截面大,用量也大。因而造成非晶合金变压器造价高,一般为硅钢片变压器的1.3倍。
其次,非晶合金带材薄且脆,无法承受较大的压力。
再次,非晶合金带材的磁致伸缩大于硅钢片,因此非晶合金变压器的噪声要大于硅钢片变压器。如何降低非晶合金变压器的噪声是需要继续研究的课题。
另外,从电力系统中近年来公布的变压器事故分析结论来看,非晶合金变压器抗短路能力不足是很多起事故中的重要原因。由于非晶合金带材具有薄、硬、脆的特点,难以剪切,因此非晶合金变压器铁芯截面均采用矩形,相应高低压侧绕组也只能采用矩形,矩形绕组相对圆形绕组而言抗短路能力较差。因此,如何提高非晶合金变压器的抗短路能力也是一个需要深入研究的问题。
三、应用前景分析
随着我国节能降耗政策的不断深入,国家鼓励发展节能型、低噪音、智能化的配电变压器产品。高能耗配电变压器面临着技术升级、更新换代的需求,未来将逐步被节能、节材、环保、低噪音的变压器所取代。非晶合金变压器兼具了节能性和经济性,其显著特点是空载损耗很低,符合国家产业政策和电网节能降耗的要求,是目前节能效果较为先进,使用成本也较为经济的变压器产品。
此前,非晶合金变压器行业发展缓慢,主要是由于非晶合金变压器的制造成本较传统硅钢变压器高,而制造成本高的根源在于上游带材依赖于进口,国内不能大规模生产非晶合金带材。再加上城市轨道交通建设单位节能意识不强,因而导致非晶合金变压器在轨道交通领域的推广进展缓慢。随着国产非晶合金带材大规模量产及带材质量的进一步提升,非晶合金变压器的制造成本将大大降低,这也将推动整个非晶合金变压器行业快速发展。
目前国内的上海置信、镇江中电、常州华特、顺特电气等生产商均已通过引进国外技术或依靠自主研发制造出性能满足相关标准要求的非晶合金变压器,并具备批量生产的能力。
城市轨道交通系统作为电力系统中的用电大户,需设置大量的变压器为列车牵引负荷及车站动照负荷供电,每个车站少则2台变压器,多则4台甚至6台变压器。所以积极地推进新型节能变压器的使用,不但可以降低城市轨道交通供电系统的损耗,为城市轨道交通运营单位节约运营费用,也能效应国家节能减排的号召,为缓解城市电力短缺局面提供帮助。
随着国家对使用非晶合金变压器节能环保认识上趋于统一,并加大对非晶合金变压器的推广力度,可以预料,未来非晶合金变压器在市场中的份额必将大幅上升。
参考文献:
[1]上海置信电气股份有限公司.非晶合金变压器的节能技术.上海节能宣传周专栏,2012年第6期.
[2]刘道生,天津市特变电工变压器公司.我国非晶合金变压器技术调研分析报告.电气制造.2012年第2期.
[3]薛金喜,非晶合金变压器的设计、应用效果及前景分析.中国电力教育.2012年第3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