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学生网络购物调查分析范文

时间:2024-01-09 17:33:40

导语:如何才能写好一篇大学生网络购物调查分析,这就需要搜集整理更多的资料和文献,欢迎阅读由公务员之家整理的十篇范文,供你借鉴。

大学生网络购物调查分析

篇1

关键词:大学生网络购物

随着经济生活的不断提升,人们试图寻找一种更加方便、快捷的消费模式,从而催生了网络购物这一新型消费模式的快速发展。大学生作为社会发展的中坚力量,他们对于网络购物的态度对于这一消费模式的发展起着关键作用。为了解大学生这一特殊消费群体对于网络购物的态度以及在网购的过程中所存在的问题,我们选择以西南林业大学的在校学生作为调查对象,在问卷调查的基础上进行统计分析,从而为完善大学生网络购物提供一些对策建议。

一、研究方法

本次调查以西南林业大学的在校学生为对象,进行纸质的问卷调查,调查的时间为2015年3月。

二、样本属性

本次调查共发放问卷1200份,收回问卷1200份,其中1130份有效问卷,有效问卷率为94.2%,无效问卷多为没有进行网络购物的同学,也就是说约有九成多的同学都曾有过网络购物的经历,这说明网络购物这一消费模式已受到绝大多数学生的青睐。在1130份有效样本中,大三的同学占45%,大四的同学占14%,大二的同学占35%,大一的同学占6%。其中,女同学占比达69%。由此可见,大学生网络购物的主要消费群体为女性,究其原因是女生的购物欲望相比男生更强,而且女生花费在浏览购物网站的时间要比男生多出几倍;而男生网购的主要原因是网络购物便宜且方便,省去了很多逛街选购的繁杂。

三、调查结果及数据分析

(一)主要的购物网站

调查显示,有71%的学生会选择淘宝网,有11%的同学选择京东,有6%的同学选择聚美优品,还有12%的同学选择其他网站。由此可见,学生们在进行网络购物时通常会选择公信度和影响力都比较大的购物平台。原因在于大的购物平台有更多的商家,可以在其中找到更多的商品,而且这些平台经常会推出一些购物狂欢日,比如双11、双12等。而对于其他购物网站的商家来说,可以靠严格把控商品质量来赢取更多的消费者,以扩大自己的市场占有率。

(二)主要的网购商品

调查显示,约有67.5%的大学生主要的网购商品是鞋子、衣服等服装穿戴类,而图书、影像制品、文具耗材等约占18.3%,位居第二位。还有14.2%的同学会选择在网上购买手机、电脑等贵重物品及其他商品。可见,对于手机、电脑等贵重物品,大学生们多数还是选择在实体店购买,网络购买的人数较少;而鞋子、衣服等日常物品,由于网购价格相对较低,选择种类也较为广泛,所以购买者较多。

(三)主要的网购促销手段

调查显示,有38%的学生选择免费送货服务,有32%的学生选择赠送优惠券等打折服务;有12%的学生选择方便的退换货保障;还有18%的同学选择其他。

由此可见,多数大学生在网络购物方面的开支有限,因此他们比较关注网购商品的运费问题,卖家若提供免费包邮,则使得学生们更加愿意选择在该网店购买。此外,打折促销、赠送优惠券等营销方式不仅迎合了大学生们的购物初衷,也有效地激起了学生们的购物激情和热潮。

(四)网购担心的主要问题

调查显示,大学生在进行网络购物时,有67%的学生担心所购商品的质量;有16%的学生担心卖家的诚信经营问题;有5%的学生担心网络支付安全问题;还有9%的学生担心其他方面的问题。

可见,大学生在进行网上购物时最担心的是商品的质量问题。由于网上购物存在诸多不确定风险,尤其是如若商品不合心意,还要涉及到退换货、质量保修等问题,买家和卖家又要进行网上协商等等。因此,卖家应加强网销商品的质量控制和监督,诚信经营。大学生买家们也要擦亮眼睛,提高警惕,增强自身的维权意识。

(五)大学生对网络购物前景的看法

调查显示,有63%学生认为网络购物发展空间很大;32%的学生认为网络购物存在较多的问题,应多多完善;有5%的学生不表态。

可见,网络购物虽存在一些不完善之处,但作为方便快捷的新型消费模式,无疑受到了越来越多的大学生的喜欢和支持。

(六)大学生能接受的送货时间

调查显示,有22.5%的同学可以接受送货时间在3天以内;有63.3%的同学可以接受3~7天的送货时间;有14.2的同学可以接受送货时间达到七天以上。

可见,大部分的同学希望可以在3~7天内收到自己的货物,而只有少部分的同学可以接受送货时间超过7天以上。主要原因是大学生购买网上的商品主要是一般的生活用品,比如自己喜欢的衣服、裤子、化妆品及饰品等,所以大学生们希望在最短的时间可以收到自己的商品。

(七)大学生对网购流程的熟悉程度

调查显示,有60%的同学对于网络购物流程了解不多;有6.7%的对于网络购物流程一点都不了解;而只有33.3%的同学对于网络购物的流程非常了解。

究其原因,大学生进行网络购物主要是基于自己的一时喜好和一时需求,所以他们进行网络购物只是为了购买自己喜欢的商品,缺乏了解网络购物流程的意识。这样也提高大学生在网络购物面临的风险。

(八)大学生每月网上花费的金额

调查显示,有50.8%的同学平均每月在网上购物花费的金额为100元以下;有40%的同学平均每月在网上购物花费的金额为100~500元;有6.7%的同学平均每月在网上购物花费的金额为500~1000元;有1.7%的同学平均每月在网上购物花费的金额为1000~1500元;有0.8%的同学平均每月在网上购物花费的金额为1500元以上。

究其原因,大学生用于网上购物的钱主要是来源于父母给的生活费,所以注定了他们所购买的商品价格不会太高,另一方面由于大学生购买的商品主要是一般的生活用品,价格比较低廉。

四、对策建议

1.卖家应加强网销商品的质量监督和控制,防止网上假货泛滥。对于大学生而言,在进行网络购物时应该货比三家,提高自身的警惕性和维权意识。

2. 通过调查,可以看到大学生这一消费群体的市场发展潜力巨大,卖家可以通过推出一些专门针对大学生的商品,以及适时推出一些打折、赠送优惠券和包邮等促销活动,来吸引更多的大学生消费者。

3. 网络安全问题是网上购物的重要障碍,相关网站应积极保障消费者网络购物的安全性,同时加强网站宣传力度,以消除大家对网络安全问题的担忧。

4. 大学生在进行网上购物时,可以先了解网络购物的流程,提高自己对于网络购物的熟悉度,降低自己在网络购物时面临的风险。

5. 卖家应该进一步提高自己的送货速度。通过调查显示有大部分学生能接受的送货时间为3-7天。卖家可以通过提高自己的送货速度来获得更多大学生的青睐。

网购是一个前景很大的平台,而大学生的价值绝不仅仅局限于他们现在的网上消费量,待他们有了稳定可靠的收入保障,他们参与网络购物的潜力是巨大的。因此,网商应多多关注大学生这一特殊的消费群体,为完善大学生网络购物提供一些积极的解决措施。

参考文献:

篇2

摘 要:本文采取问卷调查的方法,对大学生的网购行为进行了调查分析,发现当代大学生网购较为普遍,虽然金额偏小,但种类繁多、以实用性消费为主,他们在网购时注重网站品牌、卖家信誉、商品质量、信息安全等,具有较强的维权意识。学校、家庭和社会应该根据大学生网购的这些特点展开相应的行动,帮助其建立良好的理财习惯和价值观,正确引导其合理消费。

关键词:网络购物 大学生 电子商务

一、引言

在电商网络消费盛行的时期,作为中国市场消费的年轻力量,大学生的网络消费正急剧飙升,成为一支不容忽视的网络消费大军,研究和分析他们的网络消费行为,有助于认识青年一代乃至未来整个社会的网络消费趋势,有助于高校了解并引导大学生树立正确的消费观念、价值取向、行为模式和生活习惯等。为了进一步了解在校大学生网络购物的消费心理,熟悉学生的消费结构,最终引导大学生健康消费,同时对大学生正确网购做适当的指导,本文以浙江树人大学的在校学生为研究对象,对大学生网络购物行为展开调查分析。

二、大学生网络购物行为特征分析

本次调查共发出问卷400份,回收365份,其中有效问卷355份,有效问卷回收率88%。通过EXCEL软件进行统计和列表分析,对大学生网络购物的行为进行如下分析:

1.大学生网购前景看好

数据显示约94%的人采用过网络购物实现消费需求,人数远远高于没有网购经历的人,其中经常进行网购的占比达到1/3强,这足以看出大部分大学生都接受了网购,网购已成为大学生生活的一部分。另据调查显示57%的大学生对网购的态度是支持的,39%的人对于网购持无所谓的态度,只有4%的人持反对态度。因此,大学生网络购物的发展前景良好。

2.大学生网购的最主要原因是商品种类和价格

在网购的原因中,选择商品种类繁多齐全的有31%,选择价格便宜的占29%。因为无论是传统的消费方式还是网络购物,商品品种和价格始终是影响消费者行为的主要因素。网上商店比传统商店的价格更为低廉,而且商品种类繁多,可选择性大,大大满足了大学生追求物美价廉的消费心理。

此外,选择付款方便的占20%,选择送货上门的占14%。主要是因为网购可以网上付款和送货上门,节省了不少时间,而大学生的学习、社团或社会活动需占用较多的时间和精力,使他们不可能在购物上花费太多的精力。

3.大学生网购消费金额较小

大学生虽然喜欢在网上购物,但是每月的网购花费基本在200元以下。调查结果显示,被调查者每月网购花费在200元以下的占被调查总人数的70%,只有少数被调查者每月网购花费在500元以上甚至突破1000元。这主要是大学生的生活费普遍在800-1500元之间,过大的网购花费会对他们的日常生活产生影响。

导致网购消费金额较小的另一方面原因是大学生的生活费用来源。据调查显示,68%的大学生生活费用全部来源于父母,29%的人部分来源于父母,完全由自己赚取的只占3%。这说明当代大学生的生活费用大部分主要来源于父母,但也有小部分大学生靠自己赚取部分或全部生活费用。因此,大学生进行网络购物时会综合考虑他们的实际情况,只将每月生活费的少部分用于网络购物。

4.实用型消费占主导

数据显示,81%的大学生网购用于与生活、学习有关的实用型消费,其中完全用于生活支出的占71%,用于考证之类的费用占比5%,用于交通的费用占比4%,还有1%的学生具有投资意识。这说明大学生在网上购买自己日常所需的生活用品、缴纳考证费、交通费等已成为新的时尚。还有约19%的数据说明娱乐型消费也是当代大学生的另一网络消费类型,他们通过从网上下载音乐、视频、游戏、资讯等丰富业余生活。

5.购买的商品种类多样,主要为服装

调查结果显示,38%的被调查大学男生网购主要为了购买服装,13%选择了虚拟物品;同时数据显示40%的被调查大学女生倾向于购买服装服饰,而25%则选择了购买日化用品。从中我们可以看出服装是男女生在网购时共同关注的物品。因为大学生作为青春焕发的人群,非常注重自己的外表,每天的服装成为他们关注的焦点。网上的服装除去了店铺费、人工费等,价格比实体店便宜很多,而且款式比较新颖,选择余地很大,部分知名品牌还有网络旗舰店向网民直销自己的产品,这更加方便了大学生的购买;而实体店的价格较贵,往往超出大学生的预算。

6.谨慎选择卖家

当大学生消费者明确自己的需求后,他们会谨慎选择卖家。由于网购存在一定的不确定风险,消费者会通过各个渠道对商家的信息进行分析、比较、研究。据统计显示约38%的大学生通过阅读商品描述、33%的大学生通过查看评价、17%通过亲自询问卖家、12%通过他人推荐等来了解产品,最后选择信誉度高的商家进行购买,以降低风险、保证安全。为使网购而来的商品与实际需求能尽量减小偏差、降低风险,大学生网购特别在意商家之前的一些销售信息,如已有客户对卖方商品的评价,卖方商品在一定时间内的销售量等,跟随效应明显;同时很多首次网购者也会选择朋友介绍的网店。

7.注重产品质量和安全

大学生作为接受高等教育的人群,从小就树立了安全意识和自我保护意识,因此对网购的安全性也非常重视。网购安全性主要体现在两方面,一为产品的质量安全,一为网络安全。

据统计,大学生对网购的顾虑中占前三位的分别是:害怕实际货物与描述有差别(占33%),害怕商品有质量问题(占28%),害怕商品真假难辨(占19%)。从中我们可以看出,位列前三的都与商品品质有关,占80%左右,因此如实描述及提高网购商品的质量是卖家及购物网站要特别重视的地方。

另外58%的大学生对网购安全有所顾虑,因现在网购绝大多数采用网上银行支付方式进行货款支付,其支付安全和对个人信息的保密程度可能会影响到消费者的网购行为。

8.维权意识较高

根据统计显示,66%的大学生在遇到网购物品不合心意或有质量问题时选择向商家要求退货,这部分学生利用网购媒介,尤其是支付宝制度来保护自己,这是他们维权意识高的良好表现。然而也有27%的人则认为吃点亏就算了,这样的心理不但使自己蒙受了损失,而且也会助长假冒伪劣商家的行为;当然也有7%的大学生在遇到网购问题时不知道如何处理,说明这些大学生对相关的法律制度不了解,所以后两类大学生的维权意识有待提高。

三、对大学生消费的引导与合理化建议

综上所述,大学生网络购物已成为一种趋势,因此合理的引导大学生的消费意识,帮助大学生树立科学的消费观念,已成为高校和全社会共同关注的问题,当前应主要从以下几方面着手:

1.学校方面

在现代社会条件下,由于学校在社会系统中的重要地位与性质,决定了以学校为载体的教育具有极强的“可控性”,在整个德育中扮演主导性的地位。作为高校应充分发挥其思想教育的导向功能,引导大学生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确立科学的消费价值理念。首先,高校应加强传统文化教育,提倡勤俭节约,艰苦奋斗,积极倡导有利于身心健康的合理消费、适度消费,反对铺张浪费、反对过度消费,并通过多种宣传方式进行宣传,在校园中形成良好的舆论氛围,从而使学生在这种氛围的影响下,形成理性的行为方式。其次,针对大学生年龄和消费行为特点,培养他们的独立意识和理财能力,让他们学会消费,学会如何合理安排日常的收支,树立正确的理财观念,养成良好的理财习惯。

2.家庭和个人方面

家庭作为大学生消费性支出的主要承担者,作为大学生消费资金的主要源头,应该对孩子的消费进行适当的控制,不能要多少给多少,不然会助长学生消费的盲目,要重点培养他们正确的消费方式、生活方式,从而遏制其乱消费。总之,在大学生消费教育方面,家庭教育依然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

作为大学生本人,对于经济来源基本靠父母的,购买必需品才是消费真正的出发点,而不是在网上购买多余的非必需品;对于完全或部分靠自己赚取生活费的,则应合理安排收支,而非胡乱消费。大学生可以参加学校开设的网络消费心理学、投资学等课程,树立理性消费观念,掌握理财方法。同时可以多参加学校组织的消费知识讲座、理财讲座、省钱比赛等活动,养成良好的理财习惯,在消费行为上做到理性消费。

3.社会方面

社会应该利用各种媒体和新闻媒介等宣传手段,以正确、积极向上的舆论引导青年大学生。全社会要共同努力创造一个和谐、文明、健康的社会环境,树立健康合理的消费价值理念,建立一个良好的法治和诚信体系,从而引导大学生树立积极、正确的消费价值观和维权意识,使得网络购物秩序井然、有法可依。

四、总结

经过对树人大学学生的问卷调查并经过数据分析后,我们得出如下结论:

1.网络购物已经成为当代大学生的一种消费形式,在网上消费与传统消费并存的今天,大多数学生选择网上购物的原因是方便、快捷、价格便宜及商品齐全、种类繁多,因此大学生网上购物的潜力巨大,网络购物的发展前景看好。他们的网购金额虽然小,但频率高,消费整体上呈稳健状态;在选择网络购物时比较注重网站的知名度、信誉和产品质量;在网购发生纠纷时,能够维护自己的权益。

2.学校、家庭和社会应该针对当代大学生的购物特点,纷纷发挥各自的作用,通过课程的设置、理性的指导、法治的完善,帮助其建立良好的理财习惯和价值观,正确引导其合理的消费观。

参考文献:

[1]郑桂玲,陈佳丽.大学生网络消费行为调查研究[J].商场现代化,2011,648(05)

[2]左芬.大学生网络与传统购物消费时的心理对比与行为分析[J].企业导报,2011(7)

[3]张玉荣.关于大学生消费状况的调查报告[J].中国集体经济,2009,7

[4]周颜玲,娄进举,东方.大学生网络消费调查及分析[J].商场现代化,2008(6)

[5]蒋琦玮,马灿.大学生理性消费的引导[J].消费经济,2010(26)

[6]杜林芝,邱淑英.大学生消费行为分析与消费观的引导[J].石家庄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10(22)

篇3

网上购物已经慢慢地从一个新鲜的事物逐渐变成人们日常生活的一部分,冲击着人们的传统消费习惯、思维和生活方式,以其特殊的优势而逐渐深入人心。大学生作为对网络最敏感的人群,他们对网上购物行为接受很快。通过对大学生网络购物的调查,了解并寻求大学生购物的趋向以及大学生的购物标准等问题。研究大学生网上购物行为并对其进行分析,了解当代大学生对网络购物的消费态度,正确指导大学生网上购物消费行为。

一、引言:

淘宝、商家信誉、旺旺——这些词语如今是大学生的常用语,在校园里、在宿舍里,怎样买到物美价廉的好东西,也是每天都能听到的讨论。再看看那些快递公司每天中午就像开展销会一样,在学校里摆开一长串各式各样的邮件。求乐、求廉、求方便是大学生网上购物的主要消费动机,男女消费动机存在显著差异。男生比较看重便捷,而女性更加重视价格。从网上买来一件商品自己是否满意,除了商品本身外,支付方式、商家信誉、运送满意度也是影响总体满意度的几个重要方面。

但是还有许多同学不懈于或不愿尝试网上购物,主要心理障碍因素是:产品的品牌、价格、质量、可靠性、保质期等方面,以及网站 上同类产品的信息丰富程度、可筛选性、可对比性是否能够达到购买者的预期标准。此外,网上交易的安全性、方便与否也是影响因素。

男生更多怀疑的是网站信息的可靠性,而女生则更多怀疑的是网上购买产品的质量。

因此,网上购物对于大学生而言的利弊是同时存在的,我们将就此类问题进行简述与分析。

二、调查报告正文:

1、目的:随着互联网的飞速发展,网上购物正以越来越强的力度冲击着各国的消费群体。作为大学生的我们更是不可忽视的进行网购的庞大群体。通过本次调查了解大学生网上购物消费的基本情况,为大学生网上购物的提供一定的参考。

2、调查地点:重庆理工大学、重庆工商大学、重庆交通大学3、调查对象:各高校的在校学生4、调查方法:发放问卷调查(发放问卷1000份,有效问卷858份)、到部分学校寝室做实地考察(实地考察寝室数有50个)5、调查时间:2019年6月10号——2019年6月16号6、调查分工:本组人员共七人,两人一组去同一高校发放问卷并回收,还有一人可随机到学生寝室进行调查调查结果部分数据分析1、大学生网购网购人数和网购频率分析 大学生网购人数比例分析经常网购20%从不网购7%从不网购偶尔网购经常网购偶尔网购73%如图所示:

大部分大学生处于偶尔网购阶段,小部分大学生经常网购,我觉得这是一种比较好的现象,因为我觉得大学生不应该将精力会费在网购上面,而是应该放在自己的学业上面,用知识来武装自己,从而获取更大的发展空间2、大学生网购产品类型分析60%50%40%30%10%0%7%食品电子产品服装其他13%26.67%网购产品类型53.33%如图所示:从我们的《大学生网上购物调查问卷》的分析结果,我们不难发现大学生经常购买的产品类型。

首先绝大多数大学生选择的是 服装类产品,其次是选择在网上充值话费,当然还有部分学生选择了数码、图书类和食品类产品。

3、大学生网购过程中是否有受骗的经历网上购物,看不见,摸不着,即便商家需讲求信用,但一些无良商家还是借此欺骗顾客,从而达到自己盈利的目的。通过问卷调查我们发现还是有部分人有受骗的经历。

4、大学生网购消费金额情况分析消费的金额主要是由生活水平所决定,而大学生并没有实际的收入,所以一般的消费金额主要集中在30-60段和60-100段,其中女生偏多。

金额数30以下30-6060-100100-201900以上0.50.40.30.20.1030以下30-6060-100100-201900以上男生所占比例女生所占比例男生所占比例0.180.240.240.180.16女生所占比例0.070.480.350.070.03 如图所示:大学生网购消费金额普遍比较低,主要集中在30—60元和60—100元,男女生相比,在100—200元之间和200元以上,这两档男生的消费金额高于女生。

5、大学生对于网购商品的满意程度情况分析网上商品无论图像多么的吸引人,颜色艳丽,但都可能经过修改,跟实际收到的有所色差及型差,所以有时购物人对收到的商品会不满意,觉得被商家欺骗。

满意程度很满意满意一般不满意很不满意所占比例0.020.200.500.180.10注:

大学生对于网购的商品满意程度主要集中在“一般”和“满意”这两项,也有少部分同学表示“很满意”和“不满意”。

网购优点具体分析1、方便性,不受时间不受地点限制。

网络购物,是一种极其方便的购物方式。随着生活水平的提高,网上购物已逐渐成为人们的一种消费方式。

1、“网络购物”之所以可以深受时代青年的亲睐,第一大特点应该就要数它的便捷性,不论你在何时何地,都可以随时上网“逛商店”,选商品买商品,可以不受时间地点的约束。

2、网上购物要比传统购物还便宜对于网店比实体店价格还要便宜,主要是由于网店不像实体店,需要花钱租店面以及其他一系列的花费,并且开网店不要任何税收,这样就可以省下很多与实体店拼价格。另一点,很多开网店的人都是一手商,拿货价就要比很多实体店经营者还要低,所以在网上开店价位更低也就合理了,不过并不是所有价格低廉的网店都是这样的理由,里面不排除有黑心老板将次货混在里面将价位打低。所以选择的时候一定要注意商家的信誉度。

3、可以获得最大的信息量,货比N家现在的网上商场越来越多,习惯网购的朋友们在选择产品的时候一般都不会只选一家,看上就购买,而是随意的挑选,只要你输入你想了解的商品,同样的商品不同的商家就会出现,你可以任意挑选,现实中的货比三家,在网上就可以变成货比N家,而且不会浪费你很多的时间,而更好的一点是,如果你想选择一件现实中很难找到的商品,就好像几十年前的一本很老的小说,现实中你可能很难找到,但在网上要找到你需要的并不是一件难事。

4、不必怀揣巨款购物在购物缴费的时候,网上购物不必像传统购物那样,怀揣巨款或拿着信用卡刷卡时候担心身边有人会窥伺你,而担心自己的安全问题,网上支付就不必担心这些问题,你可以安心的支付而不用过多的考虑周围是否有坏人在等着抢劫你,因为别人根本不知道你在做什么。

网购缺点具体分析

1、配送时间不定虽然方便性让很多大学生爱上了网购,不过不能说网购就是完美的,在货物的配送速度问题上,网购就不如传统购物方便,当你在网上选购好商品,再下单,到收到真正的产品中间短则一到两天,多则一个星期也有可能,这一点就不像传统选购,你当时就可以拿到你满意的产品,而且当你拿到网购的商品后,有可能出现这些或那些小问题,解决起来也比较麻烦,需要再通过邮寄或配送环节更换产品,这样中间就浪费很长的时间,而在传统的商场购物的话,当时不满意的话就可以随意的更换。

2、质量不好选择就像上面说的,的确网店价格低廉是网店吸引消费者的另一法宝,不过不是每家价格标的很低的商家都不能保证他们销售的产品质量上是没有问题的,里面会有以次充好的商品,甚至是假货,在选择的时候由于消费者无法见到实物,所以上当受骗是难免的。这种事情在实体店一般就不会出现,大家选产品都会注意挑选,有问题当时就可以解决,如果发现假货就可以立刻退换。

3、不能当场试用的确,在网上选购你可以随意的挑选,也不会有不耐烦的服务小姐对你的絮叨。不过,它也有先天的缺点,那就是网购的商品你只能在网上看到他的照片,却不可能当时就见到实物,如果是选购衣服之类的产品,你更不可能当时就试穿或试用,这对消费者来说就是一个 很麻烦的事情,或许你看上的产品与实物的差距会很大,这一点在实体店就会令人放心很多。

4、售后很难保证从网上购物的缺点之一就是消费者往往得不到发票,产品得不到保修服务,消费者想要进行维权会很难。发票是消费者维权的基本凭证,没有发票也就无法受理和解决质量纠纷。

5、网上支付也有风险不要以为像上面说的,就以为网上支付是万能了,当然不是,他的安全性体现在不必担心周围人的窥伺,但却不能保证网上有没有窥伺着你,网上盗密码的也大有人在,而且更不好应付,除非你自己就是个电脑高手,打好了所有的漏洞补丁,做好了所有的安全措施,否则网络高手要比现实的强盗还要令你头疼。对于这一点,很多人采取的措施是在网店看好产品的价格,再去实体店选购,以免上当受骗,也不必担心自己的帐号密码被盗取。

三、调查总结:

调查显示,有大部分大学生喜欢偶尔在网上购物,主要是因为网购节省时间、节约费用和在网上比较容易找到自己需要的东西,其次是因为在网上购物操作方便和可以享受购物的乐趣。

少数大学生在网上购物是为了追求时尚。大学生网上购物的商品主要是服装类产品。

大多数大学生网上购物的金额也符合大学生的消费水平。

曾经有过网购经历的人大多数对网上购物的优点具有更强的认同感,她们比起没有过网络购物经验的更相信网络商家,更习惯网上购物的消费方式。 这一结果也说明,上网购物会逐渐成为大学生的生活方式,一旦开始,便很可能会持续下去。我国网络购物的经营者在多年的经营之后,已经比较理性,知道在网络购物的发展中应该去做什么和如何做。

篇4

一、课题来源

在我国,受网络影响最深、最广的莫过于有较高文化层次的大学生,作为最先接受新技术的群体,大学生对电脑和互联网更是情有独钟据CNNIC于2008年1月的《第二十一次中国互联网络发展状况统计报告》示,我国网络购物者从年龄来看以18~24岁的为最多(43.6%)。而从网络购物者的文化程度来分析,上网购物的大学生已经达总数的49.3%。

作为“高触网”的大学生,随着网络和电子商务的发展,他们为网络购物群体中的主体。伴随着大学生这支网购主力军网上血拼后涌向大学校园的,是每天成千上万个快递包裹。出于校园管理和安全方面的考虑,不少高校都作出规定,禁止快递员入校送货,因此,大门外堆积如山的包裹、在地摊中“大海捞针”般寻找包裹的学生几乎已成为一些校园的门口一景。学校门口总是会有很多快递员来收、发快递包裹,挤满了学生,而这个时间往往又是人流高峰期,所以很容易造成交通上的拥堵。校门外每天乱糟糟的快递包裹成为高校管理的一大难题。

面对学生说起遇到拿快递的麻烦事,也是满肚子牢骚:收到短信或电话就不敢出去办事了,必须乖乖准时去取。碰到上课考试就更不能按时拿到包裹,而且快递公司的人还不高兴,遇到包裹多的时候,还有可能发生丢件的事情。

基于这样一种思考,我们对在校大学生进行问卷调查,以期了解当代大学生包裹处理的主要特征,如何解决快递公司点多而杂、不稳定性大、宣传力度不足的情况,以及同学们取货时间紧的问题。提高快递公司送货效率以及提高快递公司的利益,方便学生退换不满意的网购物品,使大学生更多参与进网上购物之中,更轻松、更方便、更随时的收发自己的包裹,让网上购物更进一步深入到大学生的生活之中。因此我们准备在校内成立“大学生包裹收发站”。

二、预期目标

将大学生包裹收发站作成一个产业化、规模化的公司,提供给大学生优质的服务,方便快递公司收发货物,提高快递公司送货效率,方便学生随时收发包裹,以获取利润的最大化。(可逐渐建设为智能化的包裹收发站)

三、项目实施方案

1.在西安市范围内做一个市场调研报告,调查各大高校大学生的网购情况以及快递公司运行经费情况,评估其可行性;

2.在确保快递公司自身有最大利益化的情况下,与快递公司达成协议;

3. 协议达成后,制定详细的规章制度和运行程序(如:中午12:00-13:30,下午5:30-6:30、晚上9:00-10:00,送货方式:上门取货,送货上门);,组织人力、物力,确保包裹到达后能有序的签收和发送;

4. 在本校成立“大学生包裹收发站”,并在本校的网站上以及宣传栏里做一定的宣传;

5. 确保将包裹安全的接收到“大学生包裹收发站”;

6. 本站组织人力、物力,确保包裹到达后能有序的签收和发送到同学们的手中;

7.在本校包裹收发站运行成功的情况下,选择2-3所高校作为试点,联系其高校的创业协会或其他社团,创立更多的“大学生包裹收发站”;

8. 逐渐推广至全市全省以及全国各大高校。

四、市场调研评估运行情况

1.调查方案

1.1调查目的:

通过对大学生网络购物的调查,了解并寻求大学生购物的趋向以及大学生的购物标准等问题。

1.2调查方法:

通过口头询问,访谈等方式对大学生进行调查、研究。

1.3调查对象:

在校大学生(包括大专、本科生、研究生)。

2.调查结果

2.1大学生网络购物的各特征分析

2.1.1大学生网络购物的性别特征

经过调查,发现进行网络购物的男生略多于女生,男生运用网络的频繁程度明显高于女生,对于一些网络知识的了解程度也好于女生,这可能是导致进行网络购物的男生多于女生的原因之一。

2.1.2大学生网络购物的年龄特征

现今,大学生的年龄一般集中在18~24岁的范围内,而18~22岁居多。经过对大学生网络购物的调查,我们可以看出,大三、大四的学生进行网络购物的人数要多于大一、大二,并且网络购物的次数同样要对于低年级。因此可以看出,网龄于进行网上购物同样有着一定的影响,高网龄的人群同时也是进行网购频繁的人群。

2.1.3大学生网络购物的支付力特征

大学生的基本生活花费大都是来源于家庭的供给,因此,大学的消费水平也必须与其家庭情况相符合。大家的生活费基本上都是集中于600~1500之间,过高或过低的人只占较少的一部分,因此,大家在必备的一些花费外,才会去考虑进行一些额外的消费,网上购物相比较市场而言价格较低,这就更加证明了学生的消费主要来源于网络。

2.2大学生网络购物的原因分析

2.2.1不尝试网络购物的原因

调查显示,没有尝试网络购物的大学生,其不选择网络购物的原因并不是不会,或是对网络购物了解的比较少,多数原因集中于其对网站的不信任,怕受骗上当,质疑网络的安全性,担心网上付款环节等。而质量、信息搜索以及订购等都是在消费者进行的时候才能切身体会的。因此,诸多原因的存在让很多人不愿意尝试进行网络购物。

2.2.2进行网络购物的原因

通过访谈,多数有过网络购物经历的人表示,他们选择网络购物的原因主要是有时效性、便利性、价格低以及商品的多样性。大学生选择网络购物多是看好了其便利的特性,网络购物更方便,更能够节约成本,同时也可以获得更加丰富的商品信息。

3.大学生对购物网站的选择

3.1获知渠道

从调查结果来看,大学生获知购物网站信息的渠道主要是通过朋友介绍、网站介绍、网上广告、网络连接、电视报纸杂志广告等。大学校园中,人口比较密集,全国各地的人都有,年龄比较相近,所以消费趋向也比较相像,使得大学生消费时,在室友、同学、老乡、朋友的影响下,很容易出现从众的行为。

结论

1.大学生网上购物的潜力巨大

虽然经济条件约束着大学生的消费行为,无法开展更多的网络购物活动,但进入社会后,他们将成为中高收入的人群,其购买力也将有所提高。因此,大学生的购买力不能仅是局限于他们目前的实际购买量,而应该将目光集中于其终身价值,固定的收入将提升他们的消费力,他们参与电子商务活动的潜力是巨大的。

2.大学生网络购物的市场已形成

由调查结果可以看出,大学生上网已经普及,大学生每天上网的时间一般为1~5小时,多数人对于网络依赖性较强。而在网络购物的人群中,大学生又占有一定的数量,学生之间的宣传与交流必将促使进行网络购物的人群扩大。

3.购物首选网站高度集中

大学生购物首选的网站多会集中于几个网站,例如:拍卖网、淘宝网、易趣网、卓越网等。由于这几个网站的知名度高、信誉度高,这就促使了大学生将购物的首选网站定于其中。较清晰的品牌意识是大学生在网站选择方面的主要决定因素。

五、西安市高校大学生包裹使用情况问卷调查分析

为了了解高校在校大学生对快递行业的服务的满意度,我们调查小组对快递行业满意度进行调查。此次调查报告共发放调查问卷1000份,回收问卷846份,回收率84.6%。在回收的846份调查问卷中的有效问卷712份,有效率84.2%.现在对调查问卷进行分析。

通过分析调查问卷中的数据,得出大学生对快递行业的整体评价,进而发现问题,修改大学生包裹收发站的设计做出调整,并对大学生包裹收发站的发展情况进行预测。

从上图可以了解到,现在的学生网购人数比较多,没有网购的人数比较少,主要是由于没有网上银行或者不相信网上的物品质量。网购的人数主要分布在5―10次之间,说明很多学生经常网购,但是并不完全依赖网购。

从上柱状图中可以看出,传统的老品牌EMS使用率是最高的,其次是顺丰速运,申通排名第三,其它的快递企业还有中通、天天、韵达、圆通等。

大学生使用快递的考虑因素

大学生用户选择的选择方面受影响的因素是方面的,但主要有价格、服务速度、服务态度、服务个性化等因素。

①快递服务的快速响应

快速反应性是影响快递企业客户最重要的因素,良好的快速反应性既给企业运营创造更大的空间,又给客户创造时间价值,缩短客户的业务时间,从而能获得更高的客户满意度。

由调查分析得出,在企业提供上门取货的前提下,有65%的被调查者认为企业上门取货的速度较快,方便大学生,35%的被调查者认为所接受的企业上门取货的服务速度太慢。从整体来看,一部分企业需要大学生将物件送至营业网点。

由调查可以看出,快递企业的送货速度满足大部分的大学生的送货需求,还有些对快递公司的送货速度不够满意,快递公司从送货速度上是满足了大部分顾客。

②快递费用

快递费用是继服务速度之后第二大影响大学生满意的因素,大学生在愿意支付的成本范围内希望能得到更高质量的服务,因此,成本是反映大学生满意度的一个重要指标。

调查结果显示,对于一般物件,快递企业的收费主要集中在10到20元的区间上,而一般的个人用户近七成的人认为现阶段的快递服务价格适中,认为稍贵的人数占被调查人数的百分之二十,总的来说,顾客普遍接受其服务的费用。仅有百分之五的人认为所支付的成本比较便宜,也就是说,大部分人认为所支付成本尚有一定的缩减空间。

③快递选择用途

从上图可以看出,在大学生快递选择中,网购占据大半的市场份额。而且其中多是大学二年级及以上的同学,邮递包裹和收发文件也拥有39%的市场份额,还有稍许其他的选择业务。总的来说,网购快递的业务应该成为快递公司需加强重视。

3.总结

通过的调查,对于数据的统计分析,我们得出以下结论:

1.快递成本基本在顾客预期接受的范围之内,但是还有压缩的空间。根据问卷的数据可以看出,当前觉得快递费用需要改进的比例则超过6成,高居快递行业多个需要改进项目的首位,快递费用的适中程度仍然偏向稍贵,相对顾客而言,要真正满足顾客对快递成本的要求,快递费用仍然有需要压缩的空间。

2.快递企业单方面追求快递速度的高效性,容易忽略了在售后服务的响应速度。根据数据可以看出,快递速度在令人满意的快递指标评价中占五成以上,是众多评价指标满意度最高的,但是,在调查过程中,关于货损货差的理赔问题的处理反应速度较慢,经常出现拖款甚至把责任推向顾客一方的现象。所以,在快递的快速响应性方面,高速的送货速度以及拖拉的售后服务形成了鲜明的对比,是容易造成大学生满意度降低的一个重要因素。

3.服务态度不尽人意,专业化水平不高,投诉率偏高。从综合数据不难看出,快递服务的几大重要的指标“服务效率、服务质量、服务人员的个人素质、货物实时跟踪”都需要改进的比例都超过五成或者接近五成,综合服务专业化程度还不能满足顾客消费需要成为了投诉率偏高的一个重要原因。

4.鉴于以上结论,我们“大学生包裹收发站”在实现快递费用的精简、服务态度的提高、处理投诉和售后相关服务的效率以及速度与质量双保证的方面具有相当的优势,而立足于大学生,切身体会其客观需求与主观愿望亦使得“大学生包裹收发站”在后期运行过程中可以不断提高其整体质量以及成果,具有一定的市场优势。

六、营销方案

1.与快递公司的协商谈判关于可行性、安全性等问题;

在初期的调研中,经过与多家快递公司的交流,依据其与其他单位合作或依靠自身派送过程中出现的可能性问题进行了协商,并以一定的试运行期为限,通过为其免费配送和收件,力求以零失误赢得认可,为后期合作铺垫道路。主要在包括了价格、物流走向、货物数据整合以及快递公司监督等方面进行了协商谈判,就多项内容与快递公司达成了一致协议,使得项目本身具有了一定的可行性以及安全性,另外就实行合作后的更多方面的可能性问题,提前进行沟通,以达到后期的双方互信与双赢合作。

2.收发室的确立问题

在校园内宿舍楼或后勤工作区租一间工作室,装修的简约,简单,大方,有自己的独特风格,以暖色调为主,针对大学生,可以选择符合大学生生活特色的元素投入,打造一个温馨而不失现代气息的包裹收发站。

3.工作人员的安排问题

工作人员主要以勤工助学的形式招聘学生,基本内容主要需要管理好物流网络系统,在前线快递公司区域件到达后安排自己人手分件为小区域派送,做好网上派收记录,另外,在此前提下,要开发校园网域性业务,做好财务进出帐单。在物流量较大的时间段,可以实行按校园区域或宿舍楼定点收派件,妥善安置取件时间,以期避免校园收发件的滞后性等问题的出现。

在以上阶段,均需按照实际情况进行人员分配,并对各岗位实行责任监督,以确保整体流程进行的顺利。

七、营销结论

目前部分学校一般有两三处快递收发点,基本都是设在洗衣房、书店、报刊亭。而且每家只一家快递业务,各家分布较为分散,学生收发件还是不方便。每所高校的学生数量都逾万,据调研每日进出校园的的快递量近800份。但仍呈供出快递服务不应求的状态,代收包裹一般解决的仅仅是三分之一的快递量。而且一般代收快递接收点的共同特点是都把快递收发作为“副业”、储存面积小、领取快递时间安排较为集中、货物安全无法保障,任然和快递公司基本一样,只是取快递的地点发生了变化。

为了达到项目计划目标,“大学生包裹收发站”必须在做好大学生市场调研的基础上,就快递、包裹等的收发条件和目前市场的走势进行确定性分析和研究。收发站可以采取试运行、特色推广等等新型模式进行扩大化的宣传推销,借助其“服务大学生”的定位把自身打造成一个拥有巨大信誉度的品牌,辐射周边市场。

根据调研分析,目前大学生包裹收发站的开发建设市场占有份额为:

1.战略核心型市场---本校大学生网购人群主体,份额占80%;

2.重点发展型市场---周边相关服务单位人员或者居民,份额占15%;

3.等待开发型市场---特殊可抵达区域,份额占5%。实现项目的完成和推广。

意义:

借助“大学生包裹收发站”项目的筹备、投入和开展以及日后投入运行的过程,提高自身对自主创业的适应研究能力,在此基础上,就个人发展和团队建设能力的提高均有一定的促进作用;

解决校门外每天乱糟糟的快递包裹堵塞校门,为学校的形象做出了一定贡献;

解决学生碰到上课、考试、外出不能按时取包裹的困惑;减少丢失包裹的比例,减少纠纷;

篇5

关键词:大学生;网络创业;互联网技术

21世纪,互联网技术的快速发展给人们带来了巨大商机,为大学生创业提供了新的平台,面对毕业生人数不断增长的现实,以及就业信息不对称,大学生就业难等问题,网络创业给予了大学生成功创业的新机会。大学生在校园中接受了良好的教育,掌握了一定的互联网应用技巧与经验,具备网络创业的一般条件,但同时也存在着资金少、货源不稳定、信用等级低、财务制度不健全、人力支持不足、管理营销经验薄弱等问题,阻碍了大学生网络创业的成功。因此,探究大学生网络创业现状下存在的网络创业问题,并提出合理的解决对策,对于指导大学生成功实现网络创业具有重要现实意义。

1 大学生网络创业的现状

为深入透彻地了解当前大学生网络创业现状,为大学生网络创业提供切实可行的指导方案,本文从大学生网络创业者自身因素、创业平台及创业项目的选择、创业资金及盈利等方面进行了调查分析。结果表明,从大学生网络创业者自身因素来看,大专高职生、本科生与研究生的比例分别约为60%,35%和5%,这其中有约70%接受过经济管理方向内容的教学;从大学生网络创业平台及创业项目的选择上来看,80%的学生选择淘宝网,其余少部分选择百度等其他网络平台,仅约有10%的学生选择通过自己创建网站的形式创业,而无论哪一平台学生多选择服饰类产品,并以线下批发商供货为主要拿货渠道;从大学生网络创业资金及盈利来看,约75%的创业者创业资金在1 000元以内,而这部分创业者的月均销售额也一般不会高于1 000元,盈利情况与销售额基本一致。

2 大学生网络创业的特点及主要形式

2.1 大学生网络创业的特点

(1)网络创业门槛较低。大学生网络创业在资金、经验、人员、风险等方面的限制条件相对较少,硬件设施上通常是只需一台服务器和一个后台支持的数据库,软件方面则是要求创业者热爱网络、熟悉网络,并能够正确认识与应用网络。只要具备这些简单的条件,大学生就可以开展网络创业,将自身独特的经营理念、思维和营销策略应用于网络,通过网络平台实现创业梦想。

(2)网络创业的多元化选择。大学生在接受校园教育的同时,也处在一个知识密集、人才密集的网络创业环境中,拥有不同创业梦想的大学生为网络创业提供不同的思路,在这种环境中使大学生网络创业呈现出多元化趋势,无论是在技术开发与应用方面,还是在创业产品推广与服务方式方面,都表现出灵活多样的特征,特别是在经营方式方面,大学生网络创业包含了创办网站、网上开店和网上自由职业活动等多元化形式。因此,网络创业以其鲜明的自主性,以及时间、地点选择的灵活性特征,受到大学生创业者的普遍认可,并使大学生网络创业呈现出多元化选择局面。

(3)网络创业前景广阔。随着互联网技术的不断改进与完善,电子商务成为一种重要的商业模式。据相关统计数据显示,我国网上支付、网络购物和网上银行半年用户增长率都超过了30%。在人们的生活节奏不断加快的前提下,网络购物与消费以其便捷性、快速性等特征受到人们的青睐。而且,近些年网络渗透范围开始从低龄群体向中高龄群体发展。由此可见,互联网发展潜力巨大,网络创业前景十分广阔。

2.2 大学生网络创业的主要形式

(1)网上开店。网上开店由于所需成本及技术条件要求较低,近年来成为大学生网络创业的主要形式之一,大学生只需根据网络平台注册要求,录入相关信息并交付一定比例押金便可成功开店,如淘宝店铺。大学生在网络创业期间,可随时随地地更新店铺产品,与买家协商价格等,这种创业形式风险小、易操作、存活率高,尤其适合缺乏丰富商业运作经验的大学生创业者。

(2)网上自由职业。大学生群体本身的知识水平较高,且易于接受新知识、新理论、新技术,具有一定的创造力。这就为大学生正确、有效地利用网络进行创业奠定了基础。据调查可知,很多大学生选择做网络自由职业者,如担任兼职网络编辑、网络撰稿人等。网上自由职业的特点就是不受时间、工作地点的限制,使大学生可以在享受自由的过程中实现创业理想。但其缺点是收益相对较少,并不能将其作为积累财富的主要途径,仅可作为其实现网络创业梦想的踏板。

(3)创办网站。创办网站的y度相对较大,要求创业者既具备一定的网络技术知识,又具备一定的创业资金和人才等,能够通过自己及团队合伙人的分析选择合适的办网规模、模式和类型。因此,大学生切记要根据自身实际情况进行网络创业。目前,比较成功的几种创办网站的网络创业模式包括BBS论坛、博客和威客网站的创建等。大学生在网络创业过程中可以此为鉴,抛砖引玉,发挥自身聪明才智,实现创业理想。

3 当前大学生网络创业存在的问题

3.1 大学生网络创业资金不足

据调查可知,选择创业的大学生中,大多数家庭经济状况一般,这部分学生的创业资金来自家庭供给的生活费和学费,加之一些家长的溺爱,不愿让大学生过早接触社会,或者是担心大学生缺少社会经验而被骗,所以不支持大学生创业。为满足创业资金需求,大学生不得不向身边的朋友、同学等借资金进行创业,而这部分资金也是十分有限的。资金不足限制了大学生网络创业的规模和形式,他们只能选择一些简单的网络创业模式,并最终也会因为资金周转问题而创业失败。

3.2 大学生网络创业的技能和资源匮乏

我国大学生的创业教育起步较晚,尽管一些高校已经开设创业课程,但由于缺少先进理论及实践的指导,而并未达到预期的效果。从大学生创业者自身来看,由于他们多数是从书本上来认识网络创业,知识面较窄而不能理性地去看待创业的重要性,也无法从实际出发做出符合自身实际需求及社会发展需求的创业计划。同时,大多数学生还缺乏相应社会资源和行业内资源,如人际资源、货品资源、信息资源等,这些重要资源的不足也是阻碍他们成功创业的重要因素,是他们进行网络创业面临的重要问题。

3.3 大学生网络创业环境问题

目前,我国网络经济、电子商务的发展还未成熟,网络交易信用问题依然突出,针对网络创业及电子商务的相关法律法规还不够完善,并未为大学生网络创业提供良好的政策法规环境和社会文化心理条件。国内各企业及电子商务运营商各自为营的现状,存在着产品信息不规范、不共享的现象,进而导致假冒伪劣产品在网络营销中盛行。同时,当前我国的社会诚信文化缺失,网络商业欺诈情况依然存在,这些都影响了大学生对网络创业的热情及网络创业的成功率。

4 推进大学生网络创业策略

4.1 完善大学生网络创业的相关法律法规

网络创业不同于实体创业,网络创业尽管已经在社会上广泛流行,但网络创业的规范性还明显不足,大学生网络创业的相关法律法规的缺失,十分不利于大学生网络创业成功。为此,本文认为国家应加快完善大学生网络创业的相关法律法规,有关立法机构应重视和加强相关领域的立法工作,规范电子商务环境下的产品信息,制定网络交易规范、规则和法律,严厉打击网络上的假冒伪劣产品,建立健全相关的法律法规体系,为大学生网络创业提供公平、有序的网络环境。

4.2 加强大学生网络创业教育和培训

创业教育是促使大学生产生创业思想,并付诸创业实践的重要途径。因此,高校教育应积极推进创业指导教育,对大学生进行系统的创业观念、创业技能培训。首先,创业观念教育即通过理论教育与实践案例的形式让大学生认识到创业的优势,创业中自我价值及社会价值的实现,让他们从思想深处改变传统封闭的就业观念,激发他们的创业意识和创业灵感。其次,创业技能不仅包括大学生网络创业过程中所需的各项专业技能,如经营管理、网络操作等技能,还包括网络创业中的沟通交流技巧、文字表达能力、团队合作能力、网络道德素质和相关法律知R等,让大学生在创业中成长,学会适应社会,提高自身生存能力。针对大学生网络创业教育和培训,要做到:(1)可以通过网上创业论坛等为大学生提供创业指导。(2)可建立创业实训基地,为在校大学生提供网络创业指导、培训和实践机会。(3)可邀请成功进行网络创业的大学生创业者或成功的企业家到学校开展创业讲座,通过他们自身真实的创业经验及成果影响大学生,促使大学生产生创业思想,指导大学生进行网络创业。

篇6

Abstract: Taking the students majored in major of Xianning Vocational-Technical College e-commerce as the case, this study first investigated the status of e-commerce professional students opening Taobao shop, analyzed the "big Taobao strategy"-centric e-commerce curriculum system to provide reference recommendations and development strategies for other higher vocational colleges.

关键词: 电子商务;淘宝开店;自主创业

Key words: e-commerce;opening Taobao shop;entrepreneurship

中图分类号:F724.6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6-4311(2013)12-0229-02

0 引言

随着网络经济时代的来临,人们的消费观逐步发生变化,网购风靡全球,电子商务专业人才需求量急剧增加。同时,随着中国高校的扩招,大学生就业难的问题逐渐凸显,人才素质与质量的培养被提上日程。高校如何适应社会需求的变化,改革与完善电子商务人才培养体系,成为高校教育者研究重点课题。

1 学生网上开店的现状调查分析

该院从08年开始提出以“大淘宝战略”为中心的电子商务课程体系改革思想,在此课程体系中,完成学业的毕业生可以选择在淘宝上实现网上创业,也可以为众多的中小企业实行电子商务服务。在改革过程中,也出现了一些问题和困难,经过一系列的摸索和实践,慢慢形成了现今比较系统的课程体系和明确的人才培养方案。本次调查就以此为背景,通过调查学生淘宝开店情况,分析改革结果,旨在进一步修改课程体系,完善人才培养方案。

本次调查从两个方面进行,一是调查大学生网络购物的情况,从中查看大学生网购习惯,调查结果如图1;二是调查高职学生网上开店的情况,调查结果如图2。

从调查结果得知,我校有网购经验的学生居多,对于网上开店均有极大的兴趣,而我校电子商务专业学生全部开设了网店,对于网店的前景普遍看好,在经营过程中也遇到了很多困难和疑惑,对我们的课程体系改革提提供了良好的依据。

2 影响学生网上开店的相关因素分析

2.1 时间分配问题 本校电子商务专业学生的淘宝开店实训课程开设在大二学年度,在此阶段,学生专业课程比较多,任务繁重,对于网店所投入的时间和精力均有限,学业和店铺管理兼顾不得。如何在学业和店铺管理之间寻找到一个平衡点,这是所有大学生面临的一个问题。

2.2 没有充足的资金 根据调查得知,在校大学生淘宝开店的资金来源,一部分是生活费,一部分是奖学金,一部分是与朋友合作,一部分是零花钱。无论是哪种来源,作为消费者,所能投入的资金也是有限的,不能负担一个网站运营所需的全部费用,特别是网络营销这一部分。

2.3 找不到合适的货源 部分学生架构好店铺后,不知道去哪里找合适的货源,有学生发现本地批发市场的价格与网店的价格差距太大,而做代销也非常辛苦,于是个别学生干脆以交差的心理应付了事,结果很可能没有成功成交过一件商品。也有的学生找到了货源,但是没有经过详细市场调研和正确的市场定位,结果可想而知,店铺营业额非常不理想,这也极大的打击了学生的积极性。

2.4 知识的欠缺 由于大学生本身知识体系不是很完整,社会经验较少,在经营网店的过程中,势必会遇到如何应用网络技术,网络营销,客户关系管理等知识去解决诸如产品描述、物流安全、产品质量、诚信之类的问题。知识的欠缺以及社会经验的不足都会影响大学生网上创业的进程。

3 指导学生网上开店的对策分析

3.1 合理安排学业和店铺管理的时间分配 课程体系改革后,我校将淘宝开店作为必修课程,让每一名学生在课堂上就能够去管理自己的网店,学习知识的同时,还可以增加自己的社会实践经验,另一方面也获得一定的经济回报。

3.2 加强市场调研与定位 首先,要站在客户角度考虑,以此判断商品存在的意义以及客户的接受程度。其次,注意比较,看看选定的商品是否有同类卖家在出售,她们的定价和销售情况如何,以及客户评价,甚至统计该商品的信息浏览量,找准自己的定位。

3.3 提升学生对于网店的整体营销能力 在课程体系中,我们开设有网络营销、网络广告、网站建设、Photoshop平面设计等相关课程来辅助学生淘宝开店,进行网络营销,全面提升学生网络营销综合应用能力,让学生在学中做,做中学,真正做到教学做一体化。在教学中,要求学生着重运用以下几种营销方法:①商品的文字描述要详细、精确。②活用淘宝论坛。淘宝交易平台上的论坛集结了很多的会员,在淘宝论坛上通过发帖并及时回复他人的询问帖来体现自己,也是一种很好的推广手段。③可尽量利用各种免费网络营销工具来推广自己的店铺,比如利用各大门户网站的BLOG与微博宣传自己的网店与商品。④客户关系管理是关键。

3.4 推广淘宝开店实训课程为所有专业选修课 我校拟将淘宝开店实训课程作为所有专业选修课,在学生刚刚入学的时候就开展这项工作,将其作为创业教育的一种形式,让每一个在校大学生都能够了解电子商务的魅力,也为他们开创一条创业之路。

我校创建的淘宝实验室和网商学院为电子商务专业学生提供了网上开店的技能教学,大学生网络创业实训基地为学生提供了高仿真的实训环境,淘宝工作室和合作企业为大学生网上创业提供实战平台,学院在探索、实践和支持大学生网上创业的道路上完美的实现了“三级跳”。以此为示,高职院校可从人才培养目标出发,掌握新培养模式,着手改革课程体系与人才培养体系,创建新型实训基地,给予学生技能培养平台,做中学,学中做,使学生掌握专业技能要领,适应社会新需求,成为社会真正需要的人才。

参考文献:

[1]墨之.网店经营成功诀窍[J].中国市场,2008,(21):56-57.

篇7

中图分类号:F713 文献标识码:A

内容摘要:电子商务由于其诸多优点而逐渐得到越来越多用户的青睐,电子商务是否为网络用户所接受以及如何才能提高其服务水平也成为亟待解决的焦点问题。本文针对近年来诸多学者将技术接受模型应用到电子商务领域的情况进行分析总结和描述,通过网络购物、B2B、B2C、C2C以及网络信任方面对TAM模型的应用,总结各种情况下影响其技术接受的主要外在变量,为将来的进一步研究提供理论依据。

关键词:电子商务 技术接受模型 B2B B2C C2C

引言

Fred Davis提出技术接受模型(TAM,Technology Acceptance Model)来预测系统的采用问题,它寻找外部变量对个人信念、技术使用态度和意向的影响关系判断一个系统的使用以及用户的接受情况。

TAM模型认为个体是否会使用一项信息技术的行为由其使用系统的意向控制;行为意向受个人对系统的态度和感知系统有用性决定;使用态度由感知有用和感知易用决定;而感知有用受感知易用和外在变量的共同影响,感知有用是指个体使用系统所增加的工作绩效的程度,感知易用则是指个体使用该系统免于努力的程度,如图1所示。

Davis主张:当TAM模型用于新技术测量时,要按照实际情况对变量间关系进行调整。

本文针对近年来国内外学者对TAM模型进行修正和调整以适应网络购物接受度的情况进行综述。

TAM模型在电子商务领域的应用

TAM模型在电子商务领域的应用分别为网络购物、B2B、B2C和C2C电子商务模式、网络信任这5种情况,以此构建网络消费者的技术接受模型。

(一)网络购物的技术接受模型构建

邓朝华和鲁耀斌利用技术接受模型来建立电子商务网站的评价体系,通过对电子商务网站用户进行调查分析来衡量影响电子商务网站成功的因素,研究证明网站界面设计、有用性、易用性和网站效应对用户满意度和用户行为有直接显著的影响,他们认为成功的电子商务网站要加强以上各方面的建设。

王娜根据我国市场特征在TAM模型中引入了消费者个体特性、网站特性认知、网络购物风险认知三个变量,通过实证研究得到了我国市场环境下的消费者网络购物技术接受模型。研究证明,TAM的初始假设仍然成立,并且,消费者个体特征对网站特性认知、易用认知、有用认知、风险认知、购物态度、实际购物行为均存在显著影响;而网站特性认知对易用认知、有用认知、购物态度均存在积极影响;风险认知则对购物态度存在消极影响。

Xiao Tong在TAM模型中引入了感知风险和网络购物经验,对中美两国大学生群体进行问卷调查,分析数据及验证假设后,得到了一个适用于中美两国的网络购物技术接受模型。结果证明,对中美用户来说,网络购物经验对感知易用存在积极影响,对感知风险存在消极影响;感知易用对感知有用存在积极影响;网络购物意图受感知有用的积极影响、感知风险的消极影响。

各学者在研究网络购物技术接受模型的构建时,在TAM模型中引入的变量包括消费者的个体特征、网站变量、风险认知和网购经验,以判断用户对网络购物的总体接受情况。

(二)B2B电子商务的技术接受模型构建

王保林和徐博艺在研究B2B电子商务的技术接受模型时,在TAM模型中引入了主观规范、工作相关度、不确定性避免、系统响应时间、可靠认知,并通过实证研究证明了主观规范对用户使用意向和感知有用均存在积极影响;工作相关度对感知有用和易用均存在积极影响;较长的系统响应时间对用户的可靠认知存在消极影响;可靠认知对有用认知和使用意向存在积极影响。

利用TAM模型对B2B电子商务模式的研究比较少,对TAM模型的外在引入变量主要是集中于企业决策方面。

(三)B2C电子商务的技术接受模型构建

陈志平在TAM模型中引入了虚拟体验和感知互动两个变量,以典型B2C网站卓越和当当为例对网络用户进行调研,探知B2C电子商务模式下消费者的感知互动对消费者态度的影响。结果显示,感知互动各维度显著影响虚拟体验、感知有用和感知易用。

粟婕在研究影响B2C网站的消费者接受要素时,将网站质量、信任、相容性、感知风险融合到TAM和创新扩散理论模型中,通过实证对假设进行验证和完善,提出了一个B2C模式下的消费者技术接受模型。研究证明,原有TAM模型适用于中国B2C电子商务网站。且存在网站质量对感知有用和感知易用的积极影响,信任和相容性对使用态度具有积极影响,感知风险受到信任的消极影响而对使用态度存在消极影响。

王芳以凡客诚品为例对B2C模式下消费者服装类网络购物进行分析,结合TAM模型,判断影响其接受的要素,再对感知有用和感知易用进行细分,并对消费者进行调查后发现,感知有用各维度(产品质量、展示质量、网络安全)和感知易用各维度(网站质量、服务质量、便利性)均对网络购物意向存在积极影响,感知易用对感知有用存在积极影响。

各学者对B2C电子商务技术接受模型研究的外在变量中,基本上都包括个体对网站的信任、风险认知、网站交互感知三个方面,可见在B2C电子商务中这三个变量对其用户接受的决定作用。

(四)C2C电子商务的技术接受模型构建

李萍将消费者个人、网站、电子商务环境以及店铺因素融入到TAM模型中,经过实证研究,得到了消费者网购态度影响模型。他发现,TAM模型仍适用于C2C模式,同时,影响网上购物的因素包括网站态度、店铺态度和网上购物环境。对有网购经验的消费者来说,产品多样性对网站态度存在积极影响,店铺态度受邮寄及时性、产品信息、店铺界面的影响,影响网上购物态度的因素还包括交易安全和电子商务技术,而对于没有网购经验的消费者,影响其网上购物态度的因素还包括感知风险、个人信任倾向和电子商务环境。

杨晓梅引入了外部因素1(描述网站属性)和外部因素2(描述买卖双方交易属性),并将感知有用分为感知网站有用和感知交易方有用,将使用意向分为网站意向和购买意向。她认为,感知网站有用和感知网站易用均对网站意向存在显著影响,而受到外部因素1的显著影响,感知交易方有用受网站意向的影响且能决定购买意向,外部因素2则对感知交易方有用和购买意向存在显著影响,同时TAM的原始定位仍适用。

张科在TAM模型中引入了感知风险和网络消费信任两个变量。他对C2C网站大学生用户的购物经验以及购物态度进行调查分析后得知:购买意愿受到使用态度和网络消费信任的积极影响;使用态度和网络消费信任均受到感知易用和感知有用的积极影响,受到感知风险的消极影响;而感知易用对感知有用存在积极影响。

由于C2C电子商务的卖家是个体而不是企业,C2C网站的用户所面对的风险更大,而C2C电子商务的卖家要想获得消费者的接受也更加的困难。学者在研究C2C电子商务的用户接受时,均引入了买卖双方特性和风险感知。因此,在研究C2C电子商务的技术接受情况时,要充分考虑到这两方面的内容。

(五)电子商务网站信任方面的技术接受模型构建

李沁芳和刘仲英结合TAM模型提出了一个用于电子商务的在线信任模型,他们通过对调查所得数据进行分析和模型检验后发现,感知易用显著影响用户信任,且它们均对感知有用存在显著影响,而用户的信任行为意向则受到感知有用性和用户信任的双重影响。

咸晓静提炼出两个人际维度变量即在线联结强度和传播者专业性,以及三个网络维度变量即感知有用性、感知易用性和消费者与网站关系,并将中介变量(人际信任、网络信任)、调节变量(虚拟社区、购物网站类型)一同引入TAM模型中,通过实证研究得到了一个网络口碑信任度模型。研究发现,在线联结强度对人际信任存在积极影响;人际信任、网站信任、网站关系、传播者专业性以及感知有用和感知易用均与网络口碑对消费者购买决策存在积极影响;而消费者与网站关系、感知有用和感知易用均对网站信任存在积极影响;从网站类型对口碑影响的效果来看,社区论坛的在线联结强度、传播者专业性以及消费者与网站关系的效果更强,购物网站的感知易用的效果更强。

电子商务发展至今,由于买卖双方信息不对称而带来的网络信任危机问题一直是阻碍其发展的关键性因素。这些学者从不同方面研究了电子商务中的信任度模型,旨在说明信任在电子商务中的重要性及其传播模式,为电子商务活动中顾客信任问题的解决提供了理论依据。

结论

各学者在将TAM模型应用到电子商务领域时,均是对前人文献进行研究后,根据自己的研究重点,提炼出作用显著的变量引入到TAM模型中,通过寻找变量间的相关联系,对使用意图产生直接或间接影响,从而产生实际使用情况,建立一个该领域的技术接受模型。通过对调查问卷得到的数据进行分析综合,对模型进行验证和修正后,得到一个当前领域的电子商务技术接受模型。

本文针对各种情况的研究结论分析后发现,对于当前的电子商务来说,消费者信任问题是重中之重。我国电子商务想要更好的发展下去,应建立完善的网络信任体制。

参考文献:

1.Jarvenpaa,S.L.,NTractinsky,L.Saarinen.Consumer Trust in an Internet Store:a Cross-cultural Validation[J].Journal of Computer Mediated Communication, 1999.5(2):37-56.

2.Alba,Joseph,John Lynch,Barton Weitz,Chris Janiszewski,Richard Lutz,Alan Sawyer,Stacy Wood.Interactive Home shopping:Consumer,Retailer,and Manufacturer Incentives to Participate in Electronic Marketplaces[J].Journal of Marketing,1997.61(7):38-53.

3.钱明慧.北京地区大学生网上购物行为研究[D].北京化工大学,2007

4.邓朝华,鲁耀斌.电子商务网站用户的感知因素对满意度和行为的影响研究[J].图书情报工作,2008(5)

5.王娜.基于我国市场环境下消费者网络购物影响因素分析[D].吉林大学,2009

6.Xiao Tong.A cross-national investigation of an extended technology acceptance model in the online shopping context[J]. 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Retail&Distribution Management,2010.38(10):742-759.

7.王保林,徐博艺.B2B电子商务系统的技术接受模型及实证研究[J].安徽农业科学,2008(10)

8.陈志平.B2C购物网站消费者感知互动对态度的影响模式研究[D].浙江大学,2007

9.粟婕.基于TAM与IDT模型的消费者网络购物意向影响因素研究[D].电子科技大学,2008

10.王芳.B2C模式下影响消费者服装网络购物意向因素的研究―以凡客诚品顾客为对象[D].北京服装学院,2009

11.李萍.C2C电子商务中影响消费者网上购物态度的因素分析[D].哈尔滨工业大学,2007

12.杨晓梅.技术接受模型在中国C2C电子商务网站中的研究[J].情报科学,2009(2)

13.张科.基于TAM理论的C2C网络消费信任研究[D].南京大学,2011

篇8

【关键词】大学生;信息素养;作用

如今互联网时代的平台化使人们便于沟通,有效拉近了人们之间的距离,使人和人之间的感情由远及近,由浅入深,使全球人类减少隔阂,增加了解;人们通过网络所提供的宽阔交流空间结交各方好友,拓展交际面。从这个角度上,我们回首过去,看到网络就是让人们更加亲近,更加熟识,而我们展望未来还可以看到人类将与网络更加亲近。

一、信息时代的到来是一把双刃剑

(一)信息时代的积极影响

随着信息技术的高速发展,当代大学生除在课堂上获取知识外,网络早已成为当代大学生广泛获取知识和信息的有效途径。信息时代对大学生的学习、生活乃至思想观念有着积极影响。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典型方面:(1)大学生通过网络结交各地好友,彼此交流、讨论和交换信息,碰撞出思想的火花以取得共同进步,开阔眼界的同时拓展人际圈;(2)大学生利用丰富的网络资源,可以获得更多课外知识,了解自身感兴趣的食物,充实自己,发掘潜力,提高自主学习能力,培养自主探索、思考的能力;(3)利用便捷的新闻资讯功能,及时了解国家大事、时事新闻,获取各种最新的知识和信息,紧跟时代的脚步,对以后的学习和生活都有很好的指导作用;(4)多媒体娱乐、网络购物和游戏丰富了大学生的课余生活,培养兴趣,也减缓了大学生学习、人际交往、未来就业所带来的压力。

(二)信息时代的消极作用

由于在校大学生的认知、辨析能力尚不成熟,道德意识薄弱,所以面对形形的网络信息,很难理智辨认和分析其正确性与合法性,进而较难做出正确的选择和判断。因此,它给大学生带来积极作用的同时也存在着许多负面作用。(1)影响学业,有的学生长时间沉迷于打游戏,占用大量业余时间,导致上课精力不集中,耽误学业;(2)影响身体健康,长时间久坐在电脑面前,缺乏锻炼,有的甚至以网络虚拟运动项目代替现实中的运动;(3)影响心理健康,大学生正处在身心发育阶段,大学生应该在这个阶段拓展人际圈,然而大学生以网络聊天代替现实交友,长期处于相对封闭的环境,严重影响大学生的心理健康;(4)影响思想道德,虚拟世界人与人之间虽然可以谈天说地,正是由于这一特征大学生在虚拟网络空间里胡吹乱侃、信口开河、缺乏责任感,导致大学生不道德行为和违法犯罪行为的现象频频发生。

二、信息素养对当代大学生的作用

(一)信息素养的基本内容

信息素养内容十分丰富。它包含了解掌握信息资源、利用信息的能力,还包括过滤信息、加工、处理、传递信息并创造信息的能力。

(二)信息素养对大学生的作用具体体现

大学生具备一定的信息素养是顺应社会信息环境和信息发展的需求,能够利用信息手段去解决问题的是当代大学生必备的能力,如此大学生在步入社会才能适应现代社会的发展结构,学生的思维才能在获取知识的同时得以发散,创新能力得以提高。信息素养对大学生的作用主要在以下几个方面得以体现:(1)信息意识。信息意识即人的信息敏感程度,是人们对自然界和社会的各种现象、行为、理论观点等,从信息角度的理解、感受和评价。学生信息意识的强弱决定了其能否正确辨认出对自己有利的信息,信息意识越强,越能辨认网络信息的真伪正误。(2)信息知识。信息知识内容非常丰富,大学生不仅要了解信息知识,还要进一步掌握信息知识。信息知识包括信息数据的种类、范围、储存形式、获取所需的条件等等,只有掌握了这些才能更好利用网络信息运用到现实生活和学习中。(3)信息能力。信息能力包括信息系统的基本操作能力,信息的采集、传输、加工处理和应用的能力,以及对信息系统与信息进行评价的能力等。这同时使网络信息时代必须要掌握的基本技能之一。身处信息时代,如果只是具有强烈的信息意识和丰富的信息知识,而不具备较高的信息能力,还是不能充分运用信息工具的作用,过滤信息、加工、处理、传递信息以此到达利用信息的作用。(4)信息道德。大学生具备了信息道德就能对媒体信息进行自主判断和选择,自觉地选择对学习、生活有用的内容,自觉抵制不健康的内容,能够抗拒诱惑从而不组织和参与非法活动。

三、大学生信息素养的培养

信息意识是先导,信息知识是基础,信息能力是核心,信息道德是保证,要想培养大学生的信息素养则必须具备这四点要素,他们之间相互依存相互依赖。

信息素养是以传统文化素养基础并在此之上的发展和延伸,从而使大学生达到对信息资源的接受及处理能力的提升。要在实际中培养大学生的责任心、自尊心、诚实守信、社会责任等品质,也要让大学明白凡是有利于个人、有利于国家、有利于社会的网络信息都是正面的、健康的,都可以吸纳;凡是不利于个人、国家、社会的东西都应该排斥和抵制。

四、结语

大学生是青春洋溢充满个性的群体,他们积极活跃,网络成为他们主要活跃的舞台,因此也是受网络信息冲击的主要人群。大学生在大学时期是世界观人生观的成熟期和完善期,如果没有正确指引思维方式和行为,势必导致人生观价值观的扭曲,影响网络道德提升。因此,信息素养的教育和培养对于当代大学生而言是势在必行的,信息素养也逐渐成为大学生不可或缺的素养之一。

参考文献

[1] 陈维维.信息素养的内涵、层次及培养[J].电化教育研究,2002(11).

[2] 宋惠兰.大学生信息素养调查分析及创新能力培养研究[J].四川图书馆学报,2010(3).

篇9

关键词: 大学生用户信息需求 高校图书馆 信息服务

信息需求是人们为解决各种问题而产生的对信息的需要感和不满足感,是激励人们开展信息活动的源泉和动力。随着微电子技术、计算机技术、网络技术、通讯技术、多媒体技术等高新技术的飞速发展和广泛应用,新的信息环境正在逐渐形成。社会的信息化和网络化改变了信息的存储、传播和交流方式,用户的信息需求和获取信息的方式及手段也随着信息环境的改变而发生巨大的变化,图书馆实体及图书馆的服务不再作为用户获取信息的主要途径和首选途径,“图书馆作为信息门户的作用逐步下降,其作为存储或保存机构的作用保持不变”[1]。有调查分析表明,近年来,大学生到图书馆借阅图书的数量呈下降趋势,“有超过一半的学生并不是经常到图书馆借阅图书、查询资料”[2],图书馆传统的信息服务模式已不能完全满足大学生成长成才、提升综合能力等方面的需要。

大学生是社会重要的知识群体和未来发展的核心力量。大学生信息用户既是信息资源的使用者,又是新信息的创造者,还是高校图书馆用户中人数最多、在网络环境下信息利用频率居高的群体之一。网络环境下,大学生用户的信息需求呈现出新的特点,发生了新的变化。用户信息需求的变化决定了作为高校文献信息中心的高校图书馆信息服务的改变。因此,分析和研究用户信息需求的新特点和新变化,对于高校图书馆更新服务理念、调整服务策略、创新服务模式,提升高校图书馆信息服务水平和服务竞争力具有重要的意义。

一、网络环境下大学生用户信息需求发展的趋势与特点。

按学历层次划分,我国高校学生可分为专科生、本科生和研究生。网络环境下,大学生信息需求受个体因素、社会因素、自然因素、信息环境等因素的影响表现出一定的特征。

1.需求发展的阶段性和层次性

需求发展的阶段性是用户信息需求在时间纬度上所展示的规律性[3]。社会学认为,人的每个阶段都面临需要解决的主要矛盾或问题,决定着用户在这一阶段的主要信息需求。大学生从低年级到高年级,经历了基础课到专业课学习、从理论到实践及实习实训、毕业设计、毕业论文写作等各个阶段,每一个阶段都具有相对稳定的信息需求特点,这些特性随着时间的推移发生渐进式的转变,形成明显的阶段性和层次性特征。

对于刚入大学校园的低年级学生来说,他们思想活跃,乐意接受新事物,人生观、价值观、世界观正处在逐步形成的阶段,有较强的可塑性,但读书目标尚不明确,按兴趣选择的取向较为明显,对于相关专业学科知识接触不多,知识面较窄,其信息需求带有盲目性、随机性和不确定性。

进入专业学习阶段,大学生专业性阅读兴趣开始形成,逐渐不满足教材上现成的结论,开始广泛研读各种类型参考书,吸收各种观点,他们的信息需求开始向专业化和深入化发展。少数学生失去刚入学时的新鲜感,失去学习探究的动力,而且对图书馆敬而远之。

处在面临毕业、就业准备阶段,毕业班的学生对完成毕业论文和毕业设计方面的信息需求强烈,他们迫切希望图书馆能够提供针对性、专业性和系统性的知识信息保障,对信息的创新性、多样化提出较高要求。同时,他们对心理调试、外语学习、考研及职业技能培训等方面的信息需求进一步加大。

2.需求范围的广泛性和多元性

从用户信息需求的目的上划分,大学生的信息需求可分为心理和生理需求、学习需求、生活需求、职业需求及其他参与社会化活动需求等,心理和生理需求、学习需求、生活需求为基本需求,职业需求、其他参与社会化活动需求是实现自我发展的需求。从信息需求内容的学科性质来分,大学生的信息需求可分为专业性信息需求和综合性信息需求;从信息需求时间持续长短上可分为长期的信息需求、短期信息需求和瞬时的信息需求,无论按哪一种形式划分,大学生的信息需求都呈现广泛性和多元化的特点。

中国互联网络信息中心(CNNIC)《2011年中国青少年上网行为调查报告》(2012年8月)显示,截止到2011年底,中国青少年网民规模达2.32亿人,占总体网民的45.1%,其中,大学生占13.6%。目前在校大学生,绝大多数都是网民。网络为大学生社会化开辟了广阔空间,为大学生的信息资源利用提供了新的手段和平台,网络信息资源的利用逐渐成为大学生学习、生活中不可缺少的一部分。

据调查统计,当代大学生感兴趣的信息涉及新闻时事、休闲娱乐、考研考证、就业创业、课程学习、网络购物、交友、社会兼职、医疗保健等多方面。他们除了需要与本学科、本专业或相关学科领域内的信息外,还需要各种与完善知识结构、提高政治素养、文化素养和生活品位有关的政治、经济、文化、教育、体育、休闲娱乐、医药卫生等各方面、各学科信息。信息需求的全面性是推动大学生全面发展的重要动因和条件。

在信息需求的类型和载体选择上,大学生信息需求趋于多元化,信息需求的类型从传统的印刷型文献到涵盖声音、图像的多媒体电子文献,从馆藏需求发展到国际互联网资源的共知共享。

3.需求结构的集中性和叠加性

受学校性质、学科类型、学习任务及大学生在校生活周期等因素的影响,大学生的基本信息需求在内容、利用形式及利用时间等方面呈现一定的集中性和趋同性。

如专科类学生较注重职业技能及求职信息,学习成绩及家庭经济状况较好的学生较多关注留学信息,专业性质较强的学生关注专业学习与研究信息。大部分学校的学生对考证、考研信息比较青睐。大一新生会经常光顾图书馆,大二学生相对大一学生则较少,而毕业班的学生要进行毕业论文设计,利用用图书馆和院系专业资料室的时间比较集中,其信息需求的指向性及信息源的选择方面较为明确。

叠加性是用户信息需求在空间特性方面所展示的规律性。相似的学习空间、受教育空间及生活空间使得大学生对某些信息的需求偏好,产生需求重叠,形成某些共识,这正是所谓的“信息消费群体”产生的原因。随着网络的扩展及学科的交叉重合,大学生用户信息需求的叠加性会变得更加明显,这种重叠的需求是我们研究大学生群体信息需求的一个重要依据。

4.需求内容的时效性与准确性

在网络环境下,大学生信息需求已由单一学科向多学科综合信息发展,他们希望能一次性地获取有关某一主题全面的、系统的信息,并对信息的时效性和准确性提出更高要求。

由于网络的开放性、松散性,使得网络信息具有很大的自由度和随意性,加之,缺少统一的质量控制和管理机制,信息内容十分庞杂,正式出版信息与非正式出版信息交织在一起,商业信息、学术信息及个人信息混为一体,动态新闻与陈旧的信息同处一个界面,有用信息和毫无用处的垃圾信息混杂,甚至还有不少有害的信息掺杂其中,可谓良莠不齐。从整体上看,网络信息资源尚处于无序状态,信息质量表现出不均衡性和难以控制性,给用户选择和利用信息带来极大不便,增大了信息资源管理和利用的难度。加之,很多学生没掌握网络信息检索的基本技术和方法,对本专业有关的网络信息资源缺乏了解,其结果往往是查寻不当,或花费了很多时间,收效甚微,这也极大地削弱了大学生利用网络信息资源的信心和意愿。

5.需求实现的便捷性和经济性

价值观念在用户需求中支配用户的需求行为,价值心理是用户为满足信息咨询需求而选择信息的心理基础。大学生的信息需求表现基本上符合穆斯(Mooers)定律和齐夫(Zipf)最小努力原则。

穆斯(Mooers)定律指出:“一个信息检索系统,对用户来说,如果他取得信息比不取得信息更伤脑筋和麻烦的话,这个系统就不会得到利用。”该定律阐述了用户信息需求的根本原则:如果用户取得信息比不取得信息更伤脑筋和麻烦的话,他对这一信息的需求自然会失去兴趣。

齐夫(Zipf)的最小努力原则表明,每一个人在做任何事情时都希望他所付出的代价是最小的。用户的信息需求也不例外。用户一方面希望获得完整、可靠、先进、适用的信息,另一方面又总有一种付出最小努力的倾向,以尽可能减少他在时间和精力上的耗费。也就是说,用户在决定其信息需求量时,必然希望在解决问题的前提下获取和吸收信息的工作量最小。

大学生用户在利用信息时,一般倾向于选择距离较近、获取方式较为简便的信息来源。他们在信息活动中尽量避繁就简、弃难从易地选择那些方便、易用、可行的信息,一方面是依信息价值而行,另一方面总是力图以最小的成本、最少的时间和精力获取对自己有用的信息。更多、更快、更好、更经济是当代大学生追求的目标。

网络环境下,大学生用户的信息需求取向在诸多因素的影响下不断发生变化,其个性化趋势日益显现,大学生用户已不再限于单纯利用图书馆书目信息服务获取所需要文献的线索或从图书馆索取原文,而越来越倾向于基于知识或问题解决方案的服务;从注重信息载体物理形式到注重信息内容本身,他们迫切希望图书馆等信息服务机构提供全新的、全程性的知识信息保障,因而要求我们寻找一条新的发展之路维系和提高高校图书馆对高校信息用户信息行为及信息活动的支持能力和在新的信息环境中的竞争力。

二、基于用户信息需求的高校图书馆信息服务的策略。

1.加强大学生信息用户的研究

信息用户研究是对用户的特点、信息需求及相应的信息行为的研究,它是一种理解用户、掌握用户行为模式,并力求使他们的需求目标与图书馆提供的信息服务相匹配的过程。

为用户服务是图书馆工作永恒的主题,是图书馆工作的出发点和归宿。网络环境下,信息用户信息需求的变化将最终决定现代信息机构的信息服务内容、模式的改变。图书馆只有了解自己的用户信息需求,并有针对性地为用户提供信息服务,才能不断提高图书馆信息服务工作的质量和效率。

传统的信息用户研究主要是针对检索需求表达、检索式构造、检索效率的分析及与此相关的用户服务提供等问题而展开的,着重于信息存取系统的建立、分析和评价,强调系统资源的重要性和完备性,忽略信息使用的产生是源于用户需要并付诸于寻求行动,同时它以均质化的标准衡量用户、表达用户的信息需求,此过程中,用户只是被动的接收者。因而,用户因素尚未完全融入信息利用行为研究的全过程。在新的信息环境下,面对当代大学生这样一个特殊群体的信息用户,我们必须从整个社会生活范围来定义和研究其信息需要,研究其信息需求的形成机制、系统分类、需求的群体特征与个体差异及影响大学生信息需求、信息行为的因素,根据他们的全部信息活动空间来洞察其信息行为发展规律。

2.以用户需求为导向合理配置馆藏信息资源

高校图书馆信息资源建设应以用户的需求为导向,根据学校的教学、科研实际及不同的用户群体对信息资源的需求构建信息资源保障体系。

(1)围绕学校重点学科和重点专业,进行重点学科特色馆藏建设,组建具有专业特色、学科特色和地方特色的特色数据库,帮助大学生进行专业学习和学科研究。

(2)建立同类院校的网络信息资源共享联合体。高校教师和学生在信息需求上的共同点及同类院校之间学科专业的相关性,决定了高校信息资源共享的必要性和可行性。可由同类院校图书馆联合组建文献资源共建共享组织,各成员馆在联合体的统一领导下,充分发挥各自的专业资源优势,本着统筹规划、联合开发、共建共用的原则,实现信息资源的共知共享。

(3)加强各类型信息资源的有机整合。馆藏印刷型文献资源、电子资源及网络资源等不同形态信息的资源既有各自的优势,也有各自的局限性。从用户利用的角度来看,大学生用户更关注的是文献内容本身及资源利用的便捷性和经济性,而不是载体形态。因而,高校图书馆应通过先进的技术手段,对不同类型、不同载体的资源重新组织和整合,实现数字化信息资源与传统印刷型文献资源有机融合,建立集成各类型信息资源统一揭示和无缝链接的高效系统,并根据用户的信息需求,对信息资源进行深层次的、有针对性的开发和有效组织,减少用户的信息使用负荷和使用成本,实现信息资源效用的最大化。

3.构建以满足用户需求为目标信息服务模式

针对大学生用户的信息使用行为、习惯、偏好和特点,高校图书馆应围绕其知识需求和服务需求,构建以满足用户需求为目标的信息服务体系。

(1)根据大学生用户信息需求发展的阶段性和层次性特点,为用户提供连续的、动态性的个性化服务,帮助用户解决信息获取、信息、信息交流和信息咨询等方面问题。利用相关技术和标准对分散的、异构的资源和服务系统进行有机整合,形成一个效率更高的数字服务体系,推进个性化、一站式信息服务。

(2)基于用户需求的多样性,建立信息导航,帮助用户解决“信息泛滥”、“信息迷向”等问题,帮助用户进行信息筛选和过滤,提高信息资源的使用效益。

(3)为学生用户提供个性化的学习平台,有效整合课程学习资源,包括各类教学参考资料、精品课程课件、参考文献等,按照学科、专业进行分类,由学生根据专业背景和兴趣自主选择学习内容。同时,建立师生之间开放的、多功能的教与学互动平台,开展网上课程辅导、答疑、批改作业、实验演示等,帮助学生进行自主学习、研究性学习和协作学习。

4.加强大学生信息用户管理

对用户的管理是否科学合理,将会影响用户对图书馆资源的充分利用,同时还关系到图书馆目标的实现。目前,很多高校图书馆的用户管理都采用传统的静态管理模式,就是依据用户的身份特征设定其权限,这种方式虽便于执行,但是忽略了读者的个性化需求,因而不能使图书馆的资源得到合理而充分的利用。

网络环境下,图书信息用户管理应依据用户的共性和个性特征实行动态管理,实时追踪用户信息需求动态,了解用户需求,优化信息服务形式,提供个性化服务,提升图书馆信息服务的水平。

用户管理主要包括用户信息管理、用户信息活动的组织和管理、用户培训管理及用户信息反馈的管理等。

用户信息管理是指对用户的基本信息进行记录,建立起信息用户管理档案,并在此基础上对其进行有效的管理。

对用户信息活动的组织和管理包括建立信息资源与用户之间的联系,形成用户与信息之间的有效匹配;建立机构与用户的联系,提高用户对图书馆信息服务的满意度和忠诚度及用户信息利用行为规范的教育指导。

信息用户培训是为帮助读者充分利用图书馆的各类资源、掌握查询资料的基本技能而开展的各种用户培训活动。根据大学生的特点,可采取课程讲授法、实地参观法、宣传介绍法、标识图解法、参考咨询法多种形式的用户培训,提高大学生的信息素养。

用户信息反馈的管理是指用户信息的收集、分析评价、分类及响应处理。高校图书馆可通过建立与用户的开放式互动性管理来促进双方信息交流,增强图书馆信息服务的活力和针对性,提升图书馆信息服务管理水平。

5.开展大学生用户信息素养教育

用户的信息素质决定了用户对信息需求的认识、表达和获取效果,同时,信息素质的提高有助于用户将更多的潜在信息需求转化为现实需求。

2003年9月,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在布拉格召开国际信息素养专题会议,会议宣布:“信息素质是终身学习的一种基本人权(Information Literacy is a basic human right to life long learning)”,“信息素质是有力地投身信息社会的一个先决条件(Information Literacy is a prerequisite for participating effectively in an Information Society.)”。

信息素养主要包括信息意识、信息知识、信息能力、信息道德。

信息意识是人们对信息的敏感程度,包括对信息的感受力、洞察力、判断力等,它决定人们捕捉、判断和利用信息的自觉程度。

信息知识包括各种信息源的特点与类型、信息检索工具、信息检索方法及信息法规等方面的知识,信息知识既是信息科学技术的理论基础,又是学习信息技术的基本要求。

信息能力是信息素养的保证,它包括人们选择、获取、处理、应用及创造信息的能力。

信息道德是信息素养的准则,信息道德是指在信息的采集、加工、存贮、传播和利用等信息活动中用以规范人们相互关系的思想观念与行为准则。它通过社会舆论、传统习俗等,使人们形成一定的信念、价值观和习惯,从而使人们自觉地通过自己的判断规范自己的信息行为。

信息素养教育是培养创新型人才的核心要素,它不仅有助于培养大学生的信息意识,而且有利于培养大学生批判性地评价信息和创造性地利用信息的能力,对于大学生适应信息社会的发展至关重要。

大学生信息素养教育应根据大学生的特点分层次、分阶段、分学科进行,使受教育者的知识层次与所施教育内容得到有机的统一,并将信息素养教育贯穿大学生学业的全过程。

分层次:对新入学的本科生,可侧重信息资源利用的基础知识、基本方法教育;对高年级本科生及研究生,除深化课程教学内容外,还可开展专题培训、讲座及提高信息检索技能、助力知识发现与探究的教育。

分学科:结合专业背景、深化学科服务,为不同学科的用户提供针对该学科特色的信息素养教育,形成通用教育与专业教育相结合的模式。

多形式:除了面对面的授课形式,还可通过网络课堂、自助学习、个别培训指导、理论与实践结合等形式构建大学生信息素养教育体系。

目前,国外许多高校采取多样化而富有实效的信息素养教育教学方式,如“设立信息素养教育的网页网站、建立E-Learning学习环境、图书馆协作资源共享和嵌入式教学等”[4],其成功的经验值得我们借鉴。

网络环境下,为用户提供高效率、高质量、高水平的信息服务,最大限度地满足用户信息需求,已成为21世纪高校图书馆信息服务的核心目标。

参考文献:

[1]张晓林.超越图书馆:寻求变革方向——第77届国际图联大会观感[J].图书情报工作,2011(21):5-10.

[2]曹慧芳.高校图书馆资源利用之分析及对策——以苏州市职业大学图书馆为例[J].苏州教育学院学报,2012(6):117-119.

[3]夏晓慧.网络环境下用户信息需求的分析研究[J].农业图书情报学刊,2006(1):53-56.

[4]韦雪琼.国外信息素养教育对我国高校信息素养教育的启示[J].职业时空,2012(8):133-135.

项目1:2012年度安徽省高校省级人文社会科学研究项目:当代大学生网络信息利用行为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