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业问题研究范文

时间:2024-01-09 17:33:34

导语:如何才能写好一篇农业问题研究,这就需要搜集整理更多的资料和文献,欢迎阅读由公务员之家整理的十篇范文,供你借鉴。

农业问题研究

篇1

本文以成都及其周边区县5家带有社区支持农业性质的蔬菜生产合作社的会员为调查对象,运用问卷调查法,对社区支持农业发展模式进行调研,在了解其发展现状的基础上,分析存在的问题,并提出相应的建议,从而有助于促进社区支持农业模式的发展。

【关键词】

社区支持农业 蔬菜产业 问题分析

1.引言

蔬菜是城乡居民生活必不可少的重要农产品,保障蔬菜供给是重大的民生问题。当前,我国蔬菜产业总体上呈良好发展的局面,但是也存在蔬菜市场价格波动大、产品质量不稳定等问题。社区支持型农业模式是一种在农场(或农场群)及其所支持的社区之间实现风险共担、利益共享的合作形式,该模式有助于稳定蔬菜价格、保障蔬菜质量安全。

2.研究对象与方法

本文以成都及其周边区县5家带有社区支持农业性质的蔬菜生产合作社的会员为调查对象,运用问卷调查方法,对社区支持农业的职能、农场各项产品、服务的期望程度以及参与社区支持农业对会员的生活的影响等方面进行调查,共发放问卷300份,回收问卷192份,回收率64%,调查数据运用EXCEL和SPSS16.0进行分析。

3.调查结果分析

3.1 社区支持农业模式的现状

3.1.1 被调查者基本情况

被调查者的年龄主要集中于25~55岁,占总样本的80%,其中最多的是31~40岁有180人,占总样本的60%;被调查者中具有大学或以上学历的占70%,其中大学本科学历有160人,占总样本的46%;被调查者月收入为2000~5000元的有70人,占总样本的23.3%,5001~10000元的有150人,占总样本的50%,10001~15000的有50人,占总样本的16.7%,15001~20000的有30人,占总样本的10%。

3.1.2加入社区支持农业的动机

通过调查可以看出,被调查者期望加入社区支持型农业的最主要动机是愿意食用高品质的有机蔬菜,占总样本的65%,其次是希望提高生活质量、提高生活品质、增加休闲方式等,分别占总样本的40%、38%和35%。

3.1.3对农场服务质量的评价

被调查者对农场服务质量评价结果见表1,用回答者使用的量级是从1—3表示被调查者对农场服务质量的评价,1表示非常不满意,3表示非常满意,消费者服务质量的满意度用感知到的服务质量减去期望的服务质量。从表1中可以看出,被调查者最在意农产品是否健康绿色和服务态度,满意度分别为0.20,0.21 ,其次是产品的品牌和是否按时送货,满意度分别为0.10,0.12,在不满意的是产品的多样化和卖方的宣传,其次是产品的价格和风险的负担。

3.2社区支持农业模式推广存在的问题

3.2.1 会员的参与度不高。由于生产者和消费者缺乏有效地沟通机制,消费者缺少对生产者的监督,使得生产者面临极大的道德风险,利益和风险分配的不均等,影响了消费者的积极性,从而导致了利益和风险在消费者和生产者之间的不均衡,使得会员的参与度不高。

3.2.2 单向定价机制使得消费者和生产者的地位并不平等,这一点与美国日本的协商定价方式相背离。由于农作方式、劳动和技术等方面的原因蔬菜价格价高,且消费者缺乏有效地监督,使生产者掌握了定价权,进而出现了消费者和生产者的地位不平等。

3.2.3 农产品品种单一化。在社区支持农业模式不成熟的情况下,加之个别农场的资金实力不雄厚,提供的蔬菜品种单一,造成了农场提供农产品的种类单一性与消费者多样化需求之间的矛盾。

3.2.4 农场提供农产品数量与质量的不确定性给消费者造成负担。由于季节等因素,蔬菜歉收可能导致农场提供的数量以及质量方面存在问题,从而给消费者造成负担。

4.调查建议

4. 1建立城乡沟通的良性机制

该模式以农民和消费者的互动为核心。城市中的居民化身为“农场”的股东之一,他们自然会通过参与劳动、采摘果实等方式接触农村和农民,从而最直接的促进了城乡之间的沟、理解和信任,同时设立有效合同,共享利益共担风险,防范道德风险。

4. 2减少流通环节,降低蔬菜价格

为解决蔬菜价格较高,首先去掉中间流通环节,农户与消费者直接对接,降低价格,同时消费者可随时监督蔬菜的种植情况,从而保证蔬菜质量。与农业产业化的长链条相比,社区支持农业模式提供了一种短链农业,缩短食品从田间到餐桌的距离和环节,消费者知道自己吃的食品是谁、从哪块地生产的,引发食品安全问题的信息不对称被极大弱化。

4. 3加强社区的管理

社区是政府社会管理的一个重要载体,随着社会的不断发展,城市居民都会以社区为纽带来进行交流,社区将成为他们生活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社区支持农业模式如果以城市中的社区为纽带,通过提供健康的食品来让社区和农村直接对接,将是完善社区服务、促进我国社会管理,促进城乡一体化的桥梁。

4.4建立风险保障机制

建立风险保障机制,创立预收制度,蔬菜的定价权有生产者和消费者公共商议确定,以市场价格为基准,签订一份期权合同,风险和收益有各方公共享有和负担,保障各方利益。

4. 5打造电子商务平台

利用计算机技术(系统可视化、远程服务、定点配送),构筑网络版CSA模式,包括生产者、消费者、专家的三方平台,打破时间和空间的限制。

参考文献:

[1]国务院,全国蔬菜产业发展规划(2011-2020年)【R】,2011

[2]王致萍.甘肃省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调查研究[J].甘肃农业大学学报, 2007(4)

[3]帅正彬、柳柬.成都市蔬菜产业现状存在问题与发展对策[J].四川农业科技,2009(7)

[4]McCorkie、Chester Oliver.Fruit and vegetable marketing in the economic development of Greece.Athens[J],1962

作者简介:

篇2

关键词:新常态;农业经济;经济发展

1新常态下农业经济发展的特点

1.1关注农产品的质量,农业发展差异化明显

在经济新常态的背景下,社会对于农产品的质量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农产品的市场竞争也更加激烈。随着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健康、安全的农产品成为农业经济持续发展的保障。同时,受蓬勃发展的电子商务的影响,农产品的电子商务销售渠道也得以拓展,同质化的农产品在竞争中的优势被抑制[1],农产品品种的划分也更加合理,农业发展的个性化和差异化特点明显。

1.2农业技术与农业经济的融合程度加深

经济新常态强调经济结构的转型升级,创新驱动发展战略也为农业技术的革新提供了条件。随着大量先进技术在农业生产中推广,农业经济对于传统因素如劳动力、土地资源的依赖程度大大降低,技术水平成为农业发展的关键因素,农业经济也呈现出集约化、自动化、机械化的特征,对于技术、经验、管理人才、资本的依赖程度加强。推动农业技术创新、提高农业生产效率、保障粮食安全、增加农民收入,成为农业经济发展的重点。

1.3农业发展更具特色化和多样化

经济新常态优化了农业结构,农业经济的增长点已经不仅仅局限于传统农产品的生产过程,现代化的农业园区、多功能粮食生产区成为农业经济的发展主体。随着农业现代化进程的加快,休闲观光类农业为农业经济提供了新的发展渠道[2],衍生性的农业消费得到了快速发展,农业结构呈现特色化和多样化的特点,延长了产业链。

2新常态下推进农业经济发展的策略

2.1强化政策引导,推进农业现代化发展

新常态下农业经济的健康发展需要依托良好的政策环境,政府部门要立足于区域及国家农业发展的基本特点,加强对现代农业的政策扶持。密切关注粮食安全问题,既要提高粮食的基本产量,又要保障粮食的质量。响应可持续发展战略及乡村振兴战略,推动生态农业建设,针对农民关注的资源和补偿问题,积极制定应对措施[3],消除发展生态农业的经济顾虑。

2.2重视科技创新与劳动者的培养

在经济新常态的发展背景下,要将创新驱动发展战略落实到农业经济发展中,积极推广创新型技术,为提高农产品质量和农业生产效率提供技术支持。重点研究农业经济管理信息化技术、农业生态技术、新型材料技术,实现多学科技术的有机融合,提高科研成果的利用率。同时,开展有针对性的农业技术培训,关注农村青年劳动力,培养能适应农业技术发展、具有创新意识的新时代职业型农民。

2.3优化农业产业结构,提升农业产业的质量和效益

新时期,农业经济的发展需要贯彻经济转型的基本要求,优化农业产业结构布局,坚持以市场需求为导向,重点提升农业产业的质量,密切关注市场动态,立足于农产品的基本价值规律,摒弃传统粗放式的市场供应模式,满足社会对于农产品的差异化需求。以全局性的视野优化农业的发展结构,实现农业经济的集约化开发与升级,搭建集生产、存储、供应于一体的产业平台,拓宽农民增收渠道。针对农业发展的特点及区域经济和地理特征,各级政府提出引导性的发展策略,推动本区域农业发展的进程。

篇3

[关键词]家庭农场;农业科技服务;地方院校;邵阳市

1邵阳市地方院校参与家庭农场农业科技服务的优势

第一,专业与职员匹配有利于家庭农场发展过程中的农业科技服务。邵阳市三所高等院校均为地方性高等学校,具备培养大学生等高水平人才的资格和能力,其中邵阳学院具备培养硕士研究生的资格和能力,能够为家庭农场发展培养出农业科技服务人才。第二,科研成果有利于家庭农场发展借鉴和引用。截至2016年底,邵阳学院已获得了科学基金、国家社会科学基金、省部级等各类科研项目685项;获国家级和省部级等教学、科研成果奖146项;发表各类各专业学术论文4360篇,还有许多核心期刊、国家级重点期刊等,为家庭农场的发展提供了理论借鉴。第三,参与家庭农场农业科技服务有足够的参与基础。邵阳市三所地方院校在专业设置上地方特色鲜明,有合适于家庭农场农业科技发展所必备的专业基础条件[1]。

2邵阳市地方院校参与家庭农场农业科技服务存在的问题

从对三所地方高等院校参与家庭农场农业科技服务的可能性分析上能看出,当前三所院校均具有足够的能力参与家庭农场建设,有资格和实力参与家庭农场农业科技服务,而当前所存在的问题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2.1参与家庭农场发展的农业科技服务意识不浓当前三所具有实力参与家庭农场农业科技服务的地方性高等院校都具有较长的办学经历,人才培养经验丰富,但三所学校均有合并、升级、改革等经历,且均是在近几年或十几年内进行的,其文化底蕴并不是十分深厚,社会服务意识尚未完全形成,特别是近期内由多所职业高中、职业中专、技术学校合并而成的专科学院,其社会服务意识更差。这些学校存在于地区的时间不长,历经变迁次数较多,其本身的专业几乎全部被革新换潮。合并的学校,原来的班子成员依然在位,而统一管理的问题相当麻烦,思想不统一是当前学院自身发展最大的问题。正是由于这些问题的存在,导致其无法思考自我稳定以外的其他服务性工作。2.2现有的资源未得到充分利用从硬件、软件来看,许多设施未及时应用到家庭农场建设之中,现有资源无法得到充分利用。例如电气自动化研究所、小型内燃机及先进制造技术重点实验室等,可为家庭农场农业机械化设备出谋划策,甚至能够为家庭农场承接定制专用设备工具,然而现实是未进行任何形式的对接和利用。邵阳职业技术学院有多个农业领域的实验实习基地,为农业企业和沿海许多单位培养了较多农业类人才,但在参与家庭农场农业科技服务方面的贡献较小。2.3参与家庭农场农业科技服务的途径不畅各所高等院校多数都在致力于寻求自身在发展方面的突破,如教师如何晋升、科研工作如何开展、课题如何申报、职称如何解决等。这种固化的观念一直存在,致使院校师生参与家庭农场农业科技服务要么停留于形成,要么不参与,要么反对,要么就是找不到参与服务的途径。院系许多教师非常注重于个人发展的重要性,而看不到参与家庭农场建设和发展的实际意义。

3优化地方院校共同参与家庭农场农业科技服务的对策

要加强地方院校参与家庭农场农业科技服务的意识引导,使其自觉地参与到家庭农场建设中来,并主动参与农业科技服务。3.1政府加强对地方院校参与农业科技服务的意识引导第一,确立财政投入的主体地位。政府机关要扮演财政供给主角,共同努力,有效注入相应的扶持资金,建立家庭农场专项服务资金和长效机制。第二,高效利用现有资金,优化资金投入结构。资金如何投、如何用等,地区农业部门应有较为具体的规定和方案,必须引起高度重视,应为当地家庭农场发展筹划专项财政资金或设立专项基金等。地方高校的投入更要如此[2]。3.2完善管理体制,发挥激励作用首先,建立“以人为本”的科学管理制度。充分借鉴国内外关于高等院校农业科技服务的先进和成功的经验,立足于邵阳市,服务于地方经济发展,构建符合发展特点、地区规律、地方高等院校农业科技服务路径的服务模式[3]。其次,逐步完善农业科技服务利益分配制度、财务制度、农业科技服务人员的奖励制度。3.3改进课程设置,完善教学绩效评估体系地方院校应主动大胆地参与地方家庭农场建设与发展,在对家庭农场发展进行人才培养时,其培养课程设置必须深入考虑到家庭农场农业科技服务需求的现实情况,课程设置必须具有针对性[4]。家庭农场的发展,第一方案和首要特征就是在农场中引入高新技术和管理手段。因此,地方院校的专业与课程设置应当突破传统的专业限制,立足于地方农业发展,为家庭农场发展做好准备。

参考文献

[1]屈学书.我国家庭农场发展问题研究[D].太原:山西财经大学,2014.

[2]朱博文.美法日家庭农场发展的经验与启示[J].长江大学学报(自科版),2005(5):36-41.

[3]何劲,熊学萍,宋金田.国外家庭农场模式比较与我国发展路径选择[J].经济纵横,2014(8):103-106.

篇4

山东近代考古始于1928年章丘城子崖遗址的发现,如今经过七十余年的辛勤工作,山东地区的考古学文化谱系已经基本建立,为深化这一区域的考古学研究创造了条件。伴随着山东地区考古发掘工作的开展,该地区的农业考古研究也取得了一定的进展。山东地区的农业考古研究起步很早,但系统的研究则始于二十世纪八十年代。八十年代初,吴诗池概述了山东新石器时代农业考古发展情况(2),随后又系统地分析了海岱文化区的史前农业状况(3)。随着考古发掘资料的不断增多,吴诗池先生在九十年代初,对山东地区出土的农业生产工具资料进行了综合分析(4)。九十年代以后,关于山东地区史前农业考古研究,在整体分析的基础上,出现了一些区域性的系统研究,如石敬东利用出土文物资料研究了枣庄地区的史前农业(5);房道国概述了济南地区古代农业考古发展情况(6)。同时,这一时期的单个文化的农业生产工具的研究得到了发展,有学者在系统梳理海岱龙山文化生产工具资料的基础上,对海岱地区龙山文化的生产工具进行了类型学的考察,并进而对区域间的生产方式的差异进行了解释(7)。另外,还有学者综合研究了岳石文化的农具,认为岳石文化的农具较之龙山文化农具有了很大的进步,而不是像一些学者所认为的衰退(8)。至于其他的一些研究则散见于各类有关经济、环境等研究的文章中(9)。进入二十一世纪,山东地区的史前农业考古研究的文章鲜见于各类刊物之上,综合系统的研究略有述及(10),而区域性的个案研究成果则未见发表。

从以上山东地区史前农业研究的发展状况可以看出,以往的研究多限于综合整体叙述分析,而缺乏深入的个案研究,尤其是生产工具的个案研究。区域性的农业研究虽有所涉及,但是研究的领域还有待扩展。总之,山东地区史前农业考古研究基础比较薄弱,方法还急需改善,因此,其研究的紧迫性较之其他领域更为突出。

二

山东地区史前农业考古虽取得了一定的进展,但是存在的几个现实问题在一定程度上妨碍了这一研究领域的发展。这些问题既有资料方面的原因,也有研究方法方面的原因。

资料方面,目前山东地区史前考古发掘资料中,多数侧重于陶器的统计分析,对石器基本上是粗线条的描述,尤其是在考古调查资料中,鲜有对石器的全面系统描述(指文字、线图、尺寸描述齐全者)。资料的不足在发掘器物的数量上体现的十分明显,例如山东龙山文化发表的资料中陶器数以万计,而石器仅有几千件,这种数量上的巨大差距说明了学者们以往对石器的重视程度不够。当然,这可能是时代的原因造成的,因为过去学者们偏重于对文化分期的研究以及文化谱系的建立,而在这方面陶器比石器更具优越性。另外,山东地区史前考古资料还缺少植物、动物鉴定的资料,虽然发表的考古发掘报告和简报中有些这方面的资料,但是这些资料多是零散的、少量的,不利于综合系统的研究。

研究方法方面,山东史前农业考古研究过去多从生产工具入手来研究农业的发展状况。这种方法上的单一化,不利于揭示农业生产发展的本质。在一些具体的研究上则存在以下几个主要问题:偏重整体叙述分析,缺乏个案深入研究;侧重农业发展史的研究,缺乏农业发展动因的合理解释;农业起源研究略显不足。

山东地区史前农业考古研究存在上述问题,资料丰富程度不足是一个原因,而要深入研究这些问题,研究方法的改善才是关键。农业考古研究是一项综合的系统研究,多种方法的整体运用是必然趋势。史前农业考古研究没有文献资料可供参考,只能采用考古学资料进行分析。二十世纪八十年代以来,新考古学的理论不断传入,为综合系统分析提供了有利条件。如今,考古学研究领域中正呈现"理论多元化、方法系统化、技术国际化"的趋势,农业考古研究亦是如此。国外一些先进的技术方法,大大地提高了资料获取程度,同时也相应地扩展了研究的领域。农业考古学应该以此为契机,丰富自己的研究理论,改进技术方法。这其中民族学、经济学、数学统计分析的方法尤为重要、民族学中有关原始民族以及现代晚进民族的资料是进行史前农业考古学研究的"活化石",这些资料可以为史前农业研究提供参考;经济学中有关社会经济发展研究的原理,对史前农业发展进程的分析具有借鉴意义;数学中统计方法对史前农业进行量化研究可以发挥重要作用。

正如上文所讲,过去山东地区史前农业考古学研究注重整体叙述分析,缺乏个案深入研究,而个案深入研究中一个重要的研究方式就是量化研究。整体叙述分析可以从整体上把握史前农业的发展进程,但要想深入了解各个时期的农业状况则必须采取量化分析的方式,因为量化分析能够更清楚地了解各种因素的比例关系,发现隐藏于实物资料背后的深层次动因。例如,我们过去将目光过多地集中于生产工具的发展变化上,从生产工具的变化角度寻找社会变化发展的原因,但是近年来的研究成果表明春秋以前金属生产工具在农业生产中并未发挥决定性的作用,因此,农具不是农业生产的唯一"指示器"(11)。如果从量化的角度来分析,就可以更清楚的看到这一点。农业考古研究不仅要复原古代农业发展史,还要对此进行解释。既然农具不是农业生产的唯一"指示器",那么就应该找到另外的"指示器"。从山东地区史前遗址的发现情况能够大致看出这方面的因素。山东地区史前文化谱系比较清楚,从早到晚依次为后李文化、北辛文化、大汶口文化、龙山文化和岳石文化,目前已发现的遗址数量中,后李文化为10余处,北辛文化100余处,大汶口文化500余处,龙山文化1300余处,岳石文化近300处。后李文化和北辛文化中打制石器还占一定比例,而到大汶口文化、龙山文化时期磨制石器已占绝大多数。在农业生产工具没有质的变化的情况下,社会如何支持大量增加的人口就值得深入分析了。山东龙山文化时期遗址达1300余处,表明此时人口已大量增加,要解释这一现象还需联系当时的社会发展情况。龙山文化时期社会发生了重大的变化,城址大量增加、文字出现、等级分化加剧,这一切又不同于西方的文明模式,只能从中国的历史实际进行分析。从综合大型工程,如城址、祭坛的建筑可以获知社会组织管理职能的加强发挥了重要作用。这种管理职能也会反映在农业生产的分工协作上,从而提高了生产效率,扩大了农业生产。另外,农作物栽培技术的改善也会相应的增加产量,促进农业发展。因此可以说农业的发展是多种因素综合作用的结果,而非单一变量的原因。可见,只有在量化研究的基础上,才能全面而深刻地揭示社会发展的真正动因。

总之,山东地区史前农业考古研究无论是从整体叙述上还是从个案分析上,都要求我们必须采取多种方法并转换传统的研究视角,从中国历史发展的实际出发,在多种因素综合量化分析的基础上,揭示中国农业发展的规律,阐释中国文明的本质动因。 三

山东地区史前农业考古研究虽然存在资料不足的现实情况,但是这并不妨碍农业考古学研究的深化,而且这种情况在不久的将来会逐步得到改善。现在重要的是能够使广大考古工作者特别是发掘者在意识上形成主动收集农业考古学资料的观念,带着科研目标去从事考古发掘工作。考古发掘是收集资料的主要方式,而且也是获得科学资料的关键。近年来,有关考古学分支学科的确立使得考古资料的信息量大增,这与发掘者的主观意识是分不开的。在农业考古学研究中植物考古学、动物考古学等分支学科的确立,让更多的考古工作者意识到了资料收集工作的重要性,因为研究的深入对考古资料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而这在传统考古学资料中有些是无法获得的。山东地区史前农业考古学中植物硅酸体分析方法的应用以及相关研究的开展(12),为加强农业考古学资料的收集工作创造了条件。无疑新方法的应用扩大了研究的范围,也提高了农业考古学资料收集的精细化程度。

在资料不断丰富的条件下,山东地区史前农业考古学研究有望在以下几个方面取得突破。首先是农业生产工具的研究,在定量分析的基础上,能够了解个别区域乃至整个山东地区生产工具的特点和具体的生产方式,不同地区、不同地域的生产工具是不同的,这与土质以及环境有直接的关系,而只有深化个案研究,才能了解地区间的差异。其次是农业起源的研究,多种理论与方法的综合分析,是其取得突破的保证。农业是如何起源的问题历来为学术界所关注,山东地区地理环境较为封闭,其区域的系统研究必将对这一问题的解决提供可资借鉴的经验。这里民族学、人类学、社会学等的理论与方法在分析过程中的综合应用,有助于问题的解决。最后是农业与文明的关系研究,在其他研究不断深化的前题下,能够取得长足的进展。农业的发展是社会发展的保证,但农业的发展不一定就能导致文明的产生。这里任何单一的因素都无法解释文明的产生。因此,综合分析山东地区史前农业发展过程并结合相关领域的研究可以为文明的产生与发展提供合理的解释。

山东地区史前农业考古研究的问题还相当多,这些问题的解决还有赖于农业考古学理论、方法、技术的改进。国外的一些研究理论、方法、技术是在总结西方实践的基础上提出的,对于中国的考古学研究具有一定的借鉴意义,但是还需中国实践的检验。因此,山东地区史前农业考古学研究在应用这些方法进行研究的时候,对总结中国自己的农业考古学研究理论与方法具有重要意义。

注释:

(1)陈文华:《简论农业考古》,《农业考古》1984年第2期。

(2)吴诗池:《山东新石器时代农业考古概述》,《农业考古》1985年第1期。

(3)吴诗池:《海岱文化区的史前农业》,《农业考古》1985年第1期。

(4)吴诗池:《综述山东出土的农业生产工具》,《农业考古》1990年第1期。

(5)石敬东:《从出土文物看枣庄地区的史前农业》,《农业考古》2000年第3期。

(6)房道国:《济南地区古代农业考古概述》,《农业考古》1996年第1期。

(7)陈淑卿:《海岱地区龙山文化生产工具的类型学考察》,《辽海文物刊》1997年第2期。

(8)任相宏:《岳石文化的农具》,《考古》1995年第10期。

(9)这类文章很多,主要有:

何德亮:《论山东地区新石器时代的养猪业》,《农业考古》1986年第1期。

刘俊勇:《试论东夷史前经济》,《中原文物》1994年第4期。

何德亮:《山东史前时期自然环境的考古学观察》,《华夏考古》1996年第3期。

(10)佟佩华:《海岱地区原始农业初探》,《庆祝山东大学考古系成立三十周年论文集》(待刊)。

何德亮:《试论山东地区的原始农业》,《庆祝山东大学考古系成立三十周年论文集》(待刊)。

(11)白云翔:《我国青铜时代农业生产工具的考古发现及其考察》,《农业考古》2002年第3期。

(12)有关山东地区史前植物硅酸体及其相关研究的论文主要有:

王克林、吴加安:《尉迟寺遗址硅酸体分析-兼论尉迟寺遗址史前农业经济特点》,《考古》1998年第4期。

靳桂云:《山东临淄田旺龙山文化遗址植物硅酸体分析》,《考古》1999年第2期。

孔昭宸等:《山东滕州市庄里西遗址植物遗存及其在环境考古学上的意义》,《考古》1999年第7期。

篇5

目前,国内关于农业知识产权问题的研究很少涉及知识产权的评估问题,主要集中于如何保护农业知识产权。但是,有些学者对于农业无形资产评估进行了相关研究。王淑珍(2004)对农业无形资产评估的基本理论问题进行了深入的分析;李小娟(2004)重点探讨了农业无形资产评估方法问题;许现晖(2006)主要探讨了收益法对于农业无形资产评估的适用性。论文将重点探讨农业知识产权评估的一些基本问题。

一、农业知识产权特点

农业知识产权是指权利人对其在农业领域所创作的智力劳动成果所享有的专有权利。农业知识产权主要包括两部分:一部分是商业秘密、植物新品种权、专利权、遗传资源等创造性智力成果;另一方面是原产地名称和商标权等识别性标记。与其它知识产权相比,农业知识产权有其自身的特点。

其一,依托产品的生命性。农业知识产权依附的载体大部分是由富有生命的生物有机体在同化外界环境条件过程中形成的产品,这些生物有机体容易受环境因素及气候差异的影响,致使同一规格的产品在质量上也参差不齐。

其二,自然依赖性较高,可控性较差。我国的农业属弱质产业,受农业生产力发展水平低下的影响,大部分农业知识产权依托的产品都是在大范围、露天条件下生产的,且大多数是手工操作,农业机械化程度较低,对自然环境依赖程度较高,因此,各项技术措施及物质、能量投入的等量性与同时性均无法得到很好的控制,致使产品质量难以达到一致性要求。譬如棉田出现干旱时就应及时供足水分,但受人、财、物等因素的影响常有滞后,虽然也供足了水,但由于时间上存在差异,收棉时纤维很可能达不到标准,使产品的整体质量受到影响。

其三。收益的高风险性。一些农业知识产权的研发周期往往较长,而且投资很大,但是收益却很慢,阶段性成果多,且不易保护。这些原因都导致了农业无形资产具有较高的风险性。

二、农业知识产权评估的特殊性

由于农业知识产权所具有的上述特征,因此在农业知识产权资产评估中存在着很多特殊性。其中主要包括以下两方面的内容:

其一,评估专业性强。农业知识产权本身具有较强的专业性,而且区别于评估人员常见的资产。在分析农业知识产权价值过程中,要结合其自身的技术特点和适用性,并与该行业的相关产品和研究水平进行比较。这就要求评估人员具备相应的农业相关领域专业知识,并进行准确的判断。但是,资产评估从业人员甚至是评估师一般不具备这方面专业知识,这就为农业知识产权评估带来了很多困难。需要认真征求和听取农业领域专家的意见。并结合自身的专业判断力,准确的分析农业知识产权的价值。

其二,评估过程的复杂性。一方面,农业知识产权的应用范围受到一定的局限。由于农业生产受气候、降雨量、土壤等自然条件的制约,具有地域性特征,只能在一定范围推广,而不像工业知识产权,可以在全国甚至在全世界范围内通用。这种地域性会影响农业知识产权价值实现范围和价值实现量的多少,其发挥作用的广度越低,其评估价值也越低,反之亦然。另一方面,农业知识产权种类繁多,彼此之间的相似度低、可比性差,因此,每次对具体的农业知识产权进行评估时,都要对其性能、特点、经济技术参数、收益期间、不可抗力的影响等因素作专门分析研究,情况复杂。评估工作量大。

三、农业知识产权评估目的

评估目的是影响评估标的物价值的重要因素,不同的评估目的会产生不同的评估价值。因此,有必要对农业知识产权的评估目的进行探讨。

其一,产权交易与授权。农业知识产权的交易是知识产权运用的主要内容,也是知识产权评估的主要目的。农业知识产权交易广泛应用在企业并购、知识产权入股、知识产权转让等活动中。通过产权交易评估可以为农业知识产权交易双方提供公允价值参考;能够确定与某项具体知识产权的许可证或其它限定条件转让有关的公平使用费率;或在两个合作伙伴共同以大量的知识产权投资合作建立新企业时,确定股权或其它所有权的交换比例等。

其二,农业企业管理。知识产权是涉农企业重要的资源,其有效的管理和运用对于涉农企业的发展有着重要的意义。涉农企业在获得知识产权所创造价值的同时,因为知识产权付出相应的维护费用,如专利申请费和维护费、专有技术的保密费、商标注册费等。但是,并非全部知识产权都为有效知识产权,有些知识产权并不能为企业创造价值,但是企业却要付出一定的维护费用。通过知识产权评估可以有效地了解知识产权创造价值的状态。不仅可以节约大量的维护成本,而且为企业今后的研发指明了方向。定期的知识产权评估已成为涉农企业知识产权管理的有效手段。

四、农业知识产权评估方法

其一,传统方法适用性分析。在资产评估实践过程中,主要采用市场法、收益法和成本法。这三种方法在传统评估领域(如企业价值评估、不动产评估等)具有较强的适用性,但在知识产权尤其是农业知识产权领域的适用性需要进一步分析。

成本法是指在对农业知识产权评估时,估算出在现时经济技术条件的重新研制、开发成本或购置一项全新的评估对象所花费的全部费用,然后扣除各种损耗后来确定被评估农业知识产权价值的一种方法。该方法最大的优点就是原理简单、易于掌握。但是,农业知识产权研发成本与其预期收益之间存在着不完全对称性。有可能开发成本较低,但其应用前景非常广泛,能为其所有者持续不断的创造收益;另外可能开发成本较高,但其应用前景不大,为所有者创造的收益较少甚至不能带来收益。

市场法是指利用市场上同样或类似资产的近期交易价格,经过直接比较或类比分析以估测资产价值的各种评估技术方法的总称。由于法律要求知识产权必须具有创新性、非同质性,比如专利相对于以前成果必须要具有创新性;著作权必须是作者的初始成果;商标权必须具有差异性。因此,在市场上很难找到相同甚至是类似的农业知识产权交易案例。

收益法是指通过估算被评估农业知识产权在未来剩余寿命期间内的预期收益,并用适当的折现率折算成评估基准日的现值,然后累加求和,借以确定被评估农业知识产权价值的一种评估方法。正如本文前面所提到的,农业知识产权具有自然依赖性高、可控性差、风险不确定等特点。这使得在科学的估算农业知识产权未来收益时,遇到了很大的困难。因此,收益法的应用范围有限。

其二,实物期权法的应用。所谓实物期权就是指内嵌在实物资产中的未来选择权,即实物资产的拥有者根据未来外部环境的变化调整实物资产使用动态的灵活处置权。该方法能合理地将投资者对投资于该类项目的战略价值数量化、客观化,为不确定环境下企业风险投资决策提供了一种独特的决策思路和定量分析方法。实务期权理论兴起于上世纪八十年代,主要解决投资项目评估中的风险性和不确定性。之后,一些国外学者将该方法被引入资产评估领域。但是,该方法在我国尚处于起步阶段,还未在评估领域广泛应用。

实物期权方法的基本思路是将农业知识产权看作一种买方期权(看涨期权),研发投资额相当于约定价格,知识产权的未来现金流量的总现值相当于基础资产的当前价格,根据现有业务情况研发企业可以估计其波动率(风险),再估计知识产权的可使用时间和无风险利率之后就可以利用期权方法估算农业知识产权的价值。实物期权法的计算模型可分为连续型和离散型。布莱克―舒尔茨期权定价模型是连续型的代表作,而二叉树模型则是比较成熟的离散型实物期权定价模型。

由于实物期权法较好地解决了未来收益不确定性和经营管理柔性这些评估难题,比较适合应用于收益不确定性强、风险大的农业知识产权评估领域。因此,我国资产评估领域应加强对该方法的理论研究和实践推广工作。但值得注意的是,虽然实物期权法为我们准确的评估农业知识产权价值提供了很好的思路,但是实物期权法所要求的假设条件比较苛刻,其适用性仍需评估实践的有效检验。

篇6

农业是经济发展的根本,在现代农业技术的发展过程中,科技服务质量正在呈现出不断进步的趋势,这就需要进一步对农业科技服务以及管理的概念进行更加明确的界定,对于实现城乡的建设与发展具有重要的意义,本文重点对该问题进行了详细的探讨,并且对相关的结构要素加以重视,在今后农业发展的进程中,通过不断的优化发展以及对城乡建设的进一步深化改革,希望能够有效的实现我国农业产业的突出发展,为社会经济增长作出宝贵的贡献。

【关键词】

农业科技服务;农业科技管理;基本特点;基本作用

农业是我国经济发展的第一产业,在社会不断变革的过程中,农业的主要地位始终没有得到忽视,随着现代技术水平的提升,我国各行各业都在利用技术的进步来突出各自领域的优势,在此基础上,开展农业科技服务是进一步深化农业主体地位,优化农业发展的重要手段,无论是在理论基础上还是在社会的实践应用中都具有极为重要的意义。但是我国当前的农业科技服务还存在众多的不足之处,有进一步的发展空间,通过多方面的探索,加强对农业科技服务以及管理相关内容的研究,可以有效的实现农业的可持续发展。

1、农业科技服务与管理的基本内涵

首先,农业作为发展的根本,对于我国的建设具有积极的意义,在农业科技服务中,主要包含了两方面的要素,一方面是在科研人员的共同努力下,为农业发展创造出来的一些优秀的成果,这些都是以农业科技的自然原理为基础得以实现的,并且在此基础上,利用多种途径将这些发展成果传递为接纳者,有效的促进了农业生产操作方式水平的提高。另外一方面,在整个农业体系中,不仅包括了农户自身,还有农业合作社以及相关的企业等,他们通过对科技的应用,将生产活动更加贴合市场的需要,从而获得更加理想的效益,并将生产活动中产生的问题向科研者得到反馈。这是农业科技服务中两点重要的内涵。其次,在农业科技管理中,与农业科技服务具有一定的差异,在这一概念中主要是在科技流通的创新环节得以实现的,以参与主体为中心,通过特有的目标集合在一起,并且共同为这一目标作出努力,方式以及组织等相关的内容可以是多样化的,在整个过程中,都是由参与主体自行加以控制,对于现代化的农业发展建设来说,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在农业科技服务与农业科技管理的过程中,二者既具有相似之处,也存在一定的不同点,例如前者更加注重相互之间的沟通与交流,能够在互动的过程中实现农业的发展,是一种外向性的表现形式。而后者是对现有的权利与义务进行再分配的过程,与之相反,属于内向性的表现形式,将二者进行有机的结合不但可以有效的促进整个农业发展水平的进步,还能使之形成一个更加完善的生态系统,在崇尚生态化的今天,这一系统的形成无疑具有更为重要的意义。

2、农业科技服务与管理的基本特点

将农业科技服务与管理有机的结合在一起,从而体现出了以下几个特点,首先一个特点就是主体复杂性,因为在整合的过程中,其中涉及了众多的单位,例如农业企业,又包含了农业企业中的科研单位,还有合作社等等,这些都是农业在发展过程中的主体,为农业创造了更加美好的发展前景。其次是具有阶段明确性的特点,在农业发展的过程中,农业科技服务与管理贯穿在整个农业服务的进程中,尤其是在创新以及流通的过程中,这一变化极为明显。在创新阶段,主要是农业院校以及在企业中得以实现的,最重要的工作任务就是通过对某一技术的发明与再创造。另外一个阶段是扩散的阶段,在这一阶段中,要对技术加以推广,使得更多的农户了解科技手段,应用科技手段。还有一个阶段属于接纳阶段,科技能够得到广泛的应用,主要还是需要得到应用效果的见证,只有农户看到了发展的希望,才能普遍的接受这一技术手段,所以在科研成果的接纳阶段,更加需要对某一科技的认知,为今后农业的创新发展作出突出的贡献。最后一个阶段是对信息的反馈,整个农业科技推广的过程中,只有发现不足并且改正不足才能实现农业的进一步优化发展,因此才要向农业科研机构反馈信息。

3、农业科技服务与管理的基本作用

将农业科技服务与管理进行有机的结合,主要是为了缩短城乡之间的差距。众所周知,在我国建设的过程中,城市的发展十分显著,但是乡镇却在资源以及发展途径上受到了一定的局限性影响,这是造成城乡发展差异较大的主要原因,如果城乡经济的差距不能有效的缩短,那么对于乡镇居民的生活以及收入等都会具有较大的影响,所以基于这一情况,通过将科技服务与管理进行有效的结合能够得以实现。在内外兼修的发展契机下,根据农村发展的实际情况,以“赋权”的方式激发其潜力,同时加大外部资金的投入,共同实现农村经济的发展,这样一来我国城乡之间的距离也就可以得到有效的缩短,为农村经济的发展注入新鲜的理念以及资本。另外,可分层性地为农民提供科技成果。农民按照其生产规模还可被分为大户与散户,兼业户与纯农户,他们之间由于生产规模与收入来源不同导致的风险承担的预期也有差别。相比而言,大户与纯农户对农业新技术更具有敏感性,但在采用新技术时具有保守性;散户与兼业户由于其生产规模较小,收入来源多样,因此对新技术的采用具有滞后性,但在模仿先进农户时又具有积极性。另外,按照农民新科技采纳的时间长短,又可将农户采纳者分为创新者、早期采纳者、中期采纳者与落后者等。农业科技服务与管理要求对不同的农户采取区分性原则,不能进行填鸭式的科技注入,必须依据不同的农户生产心理与生产模式去推广一项科技成果。

4、结语

随着我国现代农业的发展、农村信息化的推进和农民素质的普遍提升,农民对农业科技服务与管理的需求越来越迫切。只有通过农业科技服务与管理宏观上的指导与微观上的观察来调各种体系内部的主体,从而形成一个富有活力的系统,各体系之间才能形成有效沟通与对接,为农业产业化的发展提供制度性保障。

作者;姜晓峰 单位:辽宁省冶金地质勘查局四0五队

参考文献

[1]丁楠,周明海.科技非政府组织参与农业科技服务问题研究[J].中国科技论坛,2010(5):133-138,144.

篇7

关键词:强制性保险 农业保险 法律问题

农业是我国国民经济的重要基础。作为农业大国,我国农业产业的兴衰不仅关系到广大农民生活水平的提高,对于整个国家的经济与社会的发展更具有举足轻重的意义。我国自上世纪30年代初开始针对农业的保险进行尝试,通过建国后和改革开放以来的不断探索,农业保险取得了长足的发展和进步,积累了大量宝贵的实践经验。目前我国农业保险市场存在着多种的经营模式,比较具有代表性的有:“政府补贴推动、商业化运作”的上海安信模式;“商业化运作、综合性经营”的吉林安华模式;“相互式”保险的黑龙江阳光模式;还有浙江省的“共保体”模式等等。多数的经营模式基本都是依靠自愿保险开展业务,而对农业保险的另一模式――强制性保险却几无未有尝试。鉴于世界上多数国家都实行或部分实行了强制性农业保险的模式,且取得了成功,本文认为有必要研究强制性保险在我国农业发展中的功能,探索其在我国农业保险之中的地位和角色。

一、强制性农业保险的概念

强制性保险是相对于自愿性保险的一种划分。目前我国对于强制性农业保险的概念尚处于探讨阶段。国内学者何文强认为:“强制性农业保险是指国家农业保险公司对基本农作物按产量的50%或60%承保,对投保的农业生产者进行大部分保费补贴或免保费,投保农业生产者交纳适当的行政管理费,并且对国家农业保险公司认定的资源有限的农业生产者免去行政管理费。” [1] 本文认为,强制性农业保险是指由国家设立的专门保险机构提供的,为农业生产者支付保险费,将特定的基本农业产品在生产过程中可能产生的灾害损失转嫁给保险机构的制度设置。

二、强制性农业保险的适用及其范围

无论是在发达国家,还是在发展中国家中,我们都能看到强制性农业保险得到适用的情形。日本政府在1947年颁布了《农业合作法》,并通过对《家畜保险法》、《农业保险法》合并后进行补充、整理,出台了《农业灾害补偿法》。该法律不仅对农业保险的诸多标的进行界定,并且规定了相应的承保内容。对于一些重点的民生农产品比如农作物中的麦类和水稻、旱稻的灾害风险和牛、马、猪、蚕茧等动物的疾疫损失实行强制保险,而对其他农作物和畜牧动物实行自愿保险。[2]另外,日本还将农业保险与相关的农业信贷挂钩,如果农产品标的生产存在农业信贷,则无论是否是自愿项目都必须依法强制投保。法国《农业保险法》规定,农业保险的项目、保险责任、再保险、保险费率、理赔计算等由法律法规确定,对一些关系国计民生的农产品实行强制性保险[3]。美国在1994年通过了《农业保险修正案》,其中规定,不参加政府农作物保险计划的农民不能享受政府其他福利计划,如农产品贷款计划、农产品价格补贴和保护计划等;必须购买巨灾保险,然后才能追加购买其他保险。这就在一定程度上形成了事实上的强制保险。在瑞典,超过2公顷的农业耕地必须参加农业保险。

在发展中国家中的泰国、印度、巴西、菲律宾、智利等国家,也存在着部分的强制性农业保险。政府将农业贷款与农业保险联系起来,如果农产品的生产依靠了农业信贷,则该农产品就强制参加农业保险。在斯里兰卡,规定的粮食作物必须参加农业保险。在以色列,尽管法律没有规定实行强制性农业保险,但当地的农民基本都会加入当地的农民协会中,以色列农业自然风险保险基金公司(INFRA)向农民协会提供农产品保险合同,而进入农民协会的农民在协会的解释和说服下,基本都会了解到农业保险的优越之处,而购买农业保险。在毛里求斯,1974年的法律规定了对于甘蔗农作物火灾保险实行强制性保险。

可以看出,大多数国家中的强制性农业保险规定,基本都是针对本国中关乎国计民生和社会安全的农业产品所作出的。据此,根据我国的实际国情,发展强制性农业保险的范围,也应当集中于保障粮食和食品供给安全的基础性农副产品。包括:小麦、水稻、玉米、大豆等主要粮食作物和油菜、棉花等经济作物,农牧产品包括鸡、鸭、猪、牛、羊,鱼、虾等较为普及的动物农产品。如果农业生产者在这些领域从事生产活动,并达到一定的规模,则应当强制性参加农业保险。

三、实行强制性农业保险的必要性

对于中国这样一个人口多,底子薄,国民经济基础相对薄弱的发展中国家,对于某些特定领域的农产品实行强制性农业保险是非常有必要的。

1、实行强制性农业保险是维护国计民生的重要保障

我国是有着广阔的农业耕地和人口的农业大国,14亿的人口中有将近10亿是“靠天吃饭”的农民。因此农业产业的好坏不仅直接影响着农民的收入和生活水平状况,而且更关系到整个国民经济运行的稳定与社会的正常运转,因此对于农业的发展历来是国家和政府工作的重中之重。通过强制性农业保险的实行,使国家能够平衡农产品的供给,更为有效的保证经济和社会的平稳运行。

2、频发的自然灾害呼唤强制性农业保险

中国是世界上自然灾害最严重的国家之一。作为农业大国,我国所遭遇的农业灾害分布广,发生频率高,损失也很大,尤其以水灾和旱灾突出,其数额占到了整体损失的80%以上。由于各地区间的地理与气候差异较大,因此每年都会受到各种各样农业灾害的侵袭。平均的受灾人口每年达到6亿人次,造成约2000亿元人民币的损失,严重的影响了我国农业的发展和农民的收入。农业生产者的风险一般较为集中,赔付率较高,商业性保险很难在如此大规模的风险来临之际能够实现盈利,甚至可能严重亏损。而在这种情况下,只有政府能够,也应该通过国家强有力的经济后盾,以强制性农业保险的形式,形成大规模的风险分散和损失补偿机制,将以之为生的农业生产者的大部分损失分散开来,同时调整农产品的供给,以保证农产品市场的稳定。

3、加入WTO后,我国农业经济的国际竞争力发展要求强制性农业保险

1994年乌拉圭回合达成的《农业协议》主要体现了世贸组织的农业规则,我国在加入WTO后,就必须遵守该协议对农产品的出口补贴、进口关税以及政府支持农业措施等方面的限定。并且该协议对国家支持农产品市场和对农贸价格的补贴的程度限制在农业生产总值的1%以下,使得我国对农业和农产品方面的补贴措施和政策不得不停止实施。这就是众所周知的“绿箱政策”。但在“绿箱政策”中,有关农业金融保险体系的措施并不在被限制之列,因此农业方面的保险政策就成为大多数国家保护和扶持本国农业发展的有力工具之一。在国际农业贸易压力日益加大的今天,选择强制性农业保险应理所当然的成为我国保障农业生产竞争力,实现农业可持续发展的不二选择。

四、强制性农业保险经营模式的思考

我国的农业整体情况复杂,各地区发展差异较大,因此只有建立起符合我国国情和农情才能有效的促进和保障农业和农村经济的可持续发展。

1、机构的设置

在农业保险当中,商业保险公司由于面临的风险大,收益的可能性小,甚至负收益,且在大规模农业损失来临的时候,弥补损失的理赔金额可能成为天文数字,远远超出商业保险公司的能力范围。因此,由商业性的保险机构承担强制性农业保险业务几乎是不可能实现的。对于强制性农业保险的经营,国家可以通过设立专门的全国性农业保险机构――中国农业保险公司,全面负责强制性农业保险的业务开展。其最高的管理机构为行政机关,其功能可比照中国人民银行的类似性质。在各省、自治区、直辖市建立相应的支公司,具体业务可由其县级的分支机构负责办理,在开展工作时可以与基层人民政权相互配合,以期更加准确,快速和高效,以县为单位独立核算。该公司主营业务为各地区的强制性农业保险,也可以同时经营农村的其他商业性农业保险、财产保险和寿险业务,使农业保险的亏损可以得到部分的弥补。

2、保险区划及费率厘定

所谓农作物保险区划,是指以各地自然经济条件的相关性和农作物风险的同一性(也称同质性)为标志,按照保险经营原则的要求将不同地区加以组合分区[4]。保险区划的划分与各险种费率的厘定,应当由中国农业保险公司会同农业风险管理部门确定总体方案,由各地区的支公司与当地农业、气象、水利、民政及经营农业保险的机构共享该地区农业风险的历史数据资料,前者在后者的配合下,综合分析当地地理位置、气候条件、土地与灌溉条件、承保范围、农作物及养殖动物抵抗灾害的能力,生产者的习惯、技术、管理水平和生产积极性、保险人经营成本等关键性因素,研究并草拟出适合本地区的保险区划及各险种费率水平,上报至总公司,由总公司确定并批准后实施。

3、非营利原则与国家保费补贴

国家开办强制性农业保险应当以非营利性为原则,重点在于尽可能多的扩大保障能力的前提下,尽量减少农业生产者的负担,缓解中央和地方的财政压力。设立的国家和地方各级专门农业保险的分支机构应免缴工商、税务部门的登记、年检等各种费用,免除一切税收。由国家和地方财政共同为参加保险的农业生产者提供保费补贴,由中央政府与省、市、区县级政府共同分担。特别贫困的地区和自然灾害频繁发生的农业区域,可以适当增加中央财政的补贴比例,达到保费总额的90%以上,甚至全额补贴。对于强制性农业保险的财政补贴应纳入中央和地方各级的财政预算。

参考文献:

[1] 何文强.理论与制度:我国农业保险法律问题研究.博士学位论文.2008年10月

[2] 冯文丽.农业保险理论与实践研究.[M].北京:中国农业出版社,2008:153

[3] 匡绍君.我国农业保险必须实行强制性保险[J].贵州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09(2):37

[4] 庹国柱、李军.农业保险.[M].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5:381

篇8

关键词:农业 保险 诚信

农业保险是一种综合利用集合分散风险机制、从整体上控制农业风险的一种有效管理工具。它既克服了单一管理的不足,对农业稳定发展发挥重要作用,又不会扭曲市场价格,相对于灾害救济措施,也减少了政府财政支出负担。如今,农业保险是各国普遍采用的农业风险控制方式。国际上农业风险管理措施一般有三种[1]:一是对农业自然风险采用保险方式转移,一般由政府给予财政和法律支持,由政策性或商业性保险公司经营或采用农村互助合作社形式;二是灾害救济,事后由国家财政无偿救助受灾农户,减缓农民个人损失;三是对于市场风险采用农产品价格保护制度和农产品收购存储制度,政府根据农产品供求状况进行价格补贴或收购,稳定农产品供求和价格,从而稳定农民收入。

一、我国农业保险最新统计数据分析

我国农业保险整体呈现良好发展势头。据中国保监会统计,2009年上半年,我国农业保险实现原保险保费收入70.03亿元,同比增长59.81%,其中,政策性农业保险原保费收入67.14 亿元,占农业保险原保费收入的95.87%;参保农户6152万户,同比增加49.2%;提供风险保障1437亿元,同比增加89.9%。种植业保险共承保农作物及林木3.49亿亩,参保农户5221.36万户次,原保险保费收入54.59亿元,同比增长70.62%。保费收入居前五位的农作物险种分别为水稻、棉花、玉米、小麦、大豆。养殖业保险承保大小牲畜2736.55万头(只),家禽3.35亿只,参保农户659.57万户次,保费收入15.44亿元,同比增长30.59%。

农业保险服务领域不断拓宽,农业保险功能作用逐步发挥。目前,全国开展的农村保险险种达160多个,覆盖了“三农”的各个方面。以深入开展大宗粮油作物保险为重点,在全国范围内推广水稻、玉米、小麦、棉花、大豆、花生、油菜等重点农作物保险。以地方经济特色经济发展为重点,发展烟叶、橡胶、瓜果、林木、蔬菜等农村特色作物类保险。保险理赔支付力度加大:2009年上半年,农业保险向501.72万农户支付赔款34.07亿元,同比增长63.09%,在一定程度上缓解了农民“因灾返贫”的状况,保障了受灾地区农业生产的恢复和正常开展。其中,种植业保险赔款13.88亿元,同比增长23.51%;养殖业保险赔款20.19亿元,同比增长109.23亿元。为提升农业防灾抗灾能力,保险公司投入资金实施人工影响天气,与动物疫病防控部门开展数据共享、防疫共建等合作,提高了农业防灾抗灾能力,切实为农民带来了实惠。

二、我国农业保险中的诚信危机

当前,尽管我国农业保险获得了一定程度发展,但诚信问题已经成为制约其发展的瓶颈,诚信始终处于伦理道德与经济利益的冲突与摩擦中。我国农业保险存在的不诚信现象主要包括两方面:一是投保人(被保险人)造成的不诚信,如虚报保险标的的风险状况、骗取保险金、夸大农业风险损失程度等;二是保险人造成的不诚信,例如理赔不及时、不规范、低费率;财务失真等。诚信危机增加了农业保险的交易成本,使农业保险行为主体难以正常沟通和交往,阻止了农业保险对完善农村社会保障体系重要作用的发挥。综合来看,农业保险中出现诚信危机,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的原因:

首先,投保人与保险公司信息不对称是造成我国农业保险诚信危机的关键因素。[2]就投保方而言,由于农业保险的产品种类具有特殊性,保险服务参差不齐,农民的保险知识和法律知识又比较欠缺,在信息披露不充分的情况下,投保人事实上在投保前甚至投保后都难以了解保险公司的真实经营状况。同时,保险合同是要式合同,是保险公司事先拟订的,投保人只能被动地接受或拒绝,绝大多数保单条款在表述上所含专业词汇过多,致使投保人看不懂合同,无法比较选择适合自己的保险产品,而且赔付时,一般由保险公司解释赔付的条件和拒赔的理由,投保人由于缺乏专业知识,抗辩的余地很小。所以,在保险合同的制定、履行、赔付等一系列过程中,都存在保险人利用其掌握的优势信息损害投保人利益的可能。加上农业风险一旦发生就会造成严重经济损失,诸如洪涝灾害、旱灾等一旦发生,可能会迅速波及多个县、省区乃至全国。这种高损失率带来了高赔付额度,使得保险公司利润大大减少,加大保险公司经营的难度。所以在具体保险理赔的时候,保险公司往往依靠自身的专业知识,删减本应赔付给投保人的条款或赔款,严重打击了投保人或相关的参与人农业保险的积极性,形成农业保险投保少,经营难,理赔低的恶性循环。

就保险公司方而言,在整个农业保险经营活动中,投保人向保险公司转嫁的是保险标的未来面临的特定风险,而非保险标的本身。无论是承保前还是承保后,保险标的始终控制在投保人(被保险人)手中,投保人对保险标的及其风险状况最为了解,虽然保险人在承保时要对保险标的进行审核,但由于受到人力、物力、财力、时间等限制,其对保险标的及其风险状况的判断主要依靠投保人的陈述。所以,在开展一系列的承保、理赔业务过程中,投保人存在虚报标的风险状况、夸大风险损失程度等损害保险人利益行为的可能。加之农民收入本来就低,如付出高额的保险费用之后却不能给他们带来灾后充裕的弥补,他们还可能寻找政府作为他们更强大的政治资源给保险公司施压。

其次,保险中介机构在利益驱使下的不规范经营,是造成我国农业保险诚信危机的另一个重要因素。目前,我国很多地区实行的是保险区域人制度,保险人主要靠不断地招揽保险业务,提高业务成交量才能拿到更高的收益。因此,为了获得更多的手续费,保险人有可能在利益驱使下,采用不规范的经营手段欺骗保险人与投保人,促成合同当事人业务成交。具体表现在,一方面保险人向投保人隐瞒与保险合同有关的重要情况,片面夸大保险产品的增值功能,甚至误导投保人选择高费率险种,促其投保;另一方面保险人阻碍或诱导投保人隐瞒、漏报或误告部分与投保标的有关的实质性重要事实,不履行如实告知义务,以达到弱化投保标的风险因素与风险程度的目的,使保险人在审核了这些虚假错误信息后,将不可保标的误当作可保标的而同意承保。

最后,我国农业保险领域缺乏专业的有针对性的法律或条款也是农业保险出现诚信危机的一个重要原因。至今我国仍只有《中华人民共和国保险法》,没有专门的“农业保险法”,缺乏巨灾风险分散机制。 尽管保监会于2009年3月下发了《关于规范政策性农业保险业务管理的通知》,从市场准入、核保核赔、风险控制以及再保险安排方面,对农业保险做出了近一步规范性要求,但对于农业保险失信成本的惩罚力度仍然不够大,对相关责任人仍起不到警告、威慑作用。

三、解决我国农业保险诚信危机的措施

在理性人假设条件下,农业保险交易主体是否有失信行为,主要决定于对自己成本、收益的理性判断[3]。在这种情况下,增加保交易主体的失信成本、减少其失信行为的收益,必将有助于减少保险诚信失真的发生。良好的诚信制度不是自发形成的,而是保险交易主体通过重复多次博弈后得出的普遍共识。诚信与否不只是简单的道德问题,其核心是一种利益激励机制。因此,合理的制度安排是必须,建立健全诚信秩序规则,增加保险交易双方主体的不诚信行为的成本,使得无论保险人还是被保险人出于自身利益考虑都会选择诚信。

1、要大力培育农业保险诚信文化,塑造道德理念。诚信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也是农业保险市场的黄金守则。针对农业保险投保主体特点,加强并扩大对农民及其他农业经营者的保险思想及文化意识的教育影响,切实推进农业保险文化基础的建立,加强相关意识形态领域中的宣传,努力营造一种自由、自主、竞争、效率、契约的农业保险文化。作为农业保险主体共同遵守的道德观和价值观具有系统性,主要涉及三个方面:参与者诚信或失信的识别机制,形成俱乐部规范,诚信或失信的激励和惩罚机制,这需要标本兼治、着力治本,即制度建设,特别是信用制度建设。

2、降低农民参与农业保险的保费,建立多层次、有弹性的农业保险补贴体系,减轻农民负担。事实上,实行财政支持型农业保险是我国农业保险制度发展的必然选择。目前,我国已经出台了一系列惠农政策,在此基础上要进一步综合利用财政、税收、金融、再保险等手段对我国农业保险发展提供各项支持。既补贴投保农户,又补贴农业保险经营机构,建立保险费补贴、经营管理费补贴、税收优惠加再保险支持的多样化农业保险补贴体系,全方位支持农业保险。而补贴资金也可以借鉴国家现在实行的农村合作医疗模式,由中央财政、地方财政与农户一起来承担,至于承担比例可以在调研试点后把握。

3、加强相关法律制度的健全与建设,加大农业保险监管工作力度。应当积极推动建立适合我国国情的农业保险发展长效机制。加快农业保险立法进程,完善相关制度,为农业保险健康发展提供法律保障,加大打击诚信事件的处罚力度。以法律形式明确农业保险的政策性质;明确各级政府对农业保险的管理责任以及各级财政对农业保险的支持责任和范围;对农业保险的经营主体、保险金额、保险费率、条款的核定以及税收优惠政策、财政补贴方式等也应做出相应规定。

4、提高保险公司的服务质量。增加保险公司经营透明度,保险合同条款尽量做到通俗易懂;保险公司及时公开各项统计数据,加大农业保险相关信息以及相关财政补贴政策的宣传,增强农民的投保积极性;加大保险人才的培训,他们既能如实地为农民朋友带来灾后的补偿,也能指导他们平时的农产品种植种类的选择、市场的销售情况、防灾、减灾等技能。

参考文献:

[1]吴祥佑.我国农业保险市场失灵的特殊性及对策[J].重庆工商大学学报,2005(l).

[2]范乔希.关于我国保险业诚信现状成因分析[J].经济与管理, 2006 (4).

[3]姚旭文,姚旭辉.农业保险诚信问题研究[J]金融与投资,2009(1).

篇9

关键词:乡村振兴;现代农业;物联网农业

1引言

我国幅员辽阔,区域发展差异化大,城乡区域发展严重失衡,特别是农村区域发展差异巨大,现阶段促进农村发展是我国的重要战略规划,而农业是农村发展的首要环节,我国应该重点推进发展现代化农业,推进传统农业和现代智能设备对接、加快建设农业物联网产业,加快推进农业农村现代化。农业物联网技术是我国全面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的基石,会对我国农村建设和现代化、智能化农业产业产生深远的影响,是推进“三农”变革的重要动力。这对决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建设美丽、文明、和谐、富裕、幸福的小康社会,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有重要影响。

2乡村振兴下物联网技术与农业的结合

物联网技术在国外取得了很好的发展,然而我国的物联网技术起步较晚,很多方面均落后于国外,但最近几年我国在物联网技术领域取得了较大进步。农业和物联网技术结合领域是世界各国的重点研究方向,但其难度较大,需要大量的复合型人才,复杂程度高,具有集成性是以结果为导向。农业物联网是通过各种软件和硬件设备的相互配合实现各种任务指令的落实,它通过各种设备的连接从而实现温湿度监测、视频采集、土壤土质监测,依靠互联网设备连接实时情况与虚拟数字世界,从而实现对农业生产的全程监测,以到达生产绿色、高效、安全的农产品。农村农业的物联网化、智能化表明,农业和物联网技术的有机结合不仅是物联网技术与农业技术进步发展的必然选择,而且是农业产业快速增长、优化农业产业结构的新的突破口,更是促进乡村振兴战略实施的有力手段。

3乡村振兴背景下物联网农业面临的问题

3.1成本高、收益周期长且不显著

我国是传统农业大国,农业有着广泛的发展基础,但我国农业的经济效益低迷,农民从事农业生产基本都是为了自己的生存,几乎没有农业深加工产业。因此,加速推广物联网农业的实施,相关部门必须考虑前期的投入成本,必须考虑农民自身的文化水平以及农民对农业物联网技术的认知和接纳程度,必须考虑农户的收入水平,农户是否有经济条件引入新的技术以及新技术的实际收益。根据调研情况,农业物联网体系(软件+硬件)的价格在9000~40000元。高昂的投入与实际获取的收益相差巨大,而且投资收益周期太长,这是大多数个体农户不能承受的。

3.2物联网农业产业体系建设不完善

高等院校、科研机构和企业是我国物联网农业技术的主力军,三方在物联网农业的规划、设计、实施、反馈等方面的标准不统一,不能按照固有的标准来建设物联网农业体系。三方的合作有待进一步加强,在开发和实践等方面的配合不紧密,农户需求的和企业、高校、科研机构设计的差距巨大。院校和科研机构研究出的物联网技术实践效果不明显,对农业生产帮助较小,甚至增加使用者的负担,农户不知道怎样使用,物联网技术实施效果基本没有,不能对农业产生经济效益。因此,院校、科研机构和企业三方要认真听取农户的意见和使用反馈,增加基层调研,完善顶层设计,尽快建设一个完善的、标准化的物联网农业体系。

3.3农业生产规模达不到要求

对于物联网农业来说,农业生产必须要达到一定规模之后,才能更好的实施。我国农村农业大多是个人种植,虽然也有土地流转,但流转规模还是不能达到要求。现阶段我国出台的农村土地流转政策不断引导农村土地健康流转,为一些种田大户实现物联网农业打下来坚实的政策基础。

3.4人才缺乏

目前我国农业物联网技术发展迅速,但与发达国家还有较大差距,特别是技术人才储备远远低于各国。对科研机构、高效来说我国农业物联网技术不仅严重缺乏技术设计类(软件类)人才,而且对实施农业物联网硬件设备的设计、制造型人才缺失严重。对于农业物联网技术的使用者农户来说,目前我国大部分农民的教育水平不高,大多为小学或初中,缺少中高级务农技术人才,且农户对于新技术的接纳程度有限,没有即了解专业技术知识又懂得农业生产知识的复合型人才。对于广大农村来说,长期处于弱视发展的农村在经济、环境等方面与城镇差异巨大,导致农村留不住专业的技术人才,人才流失严重。因此,制约农村农业物联网技术发展的最大屏障为人才的缺失。

3.5专项资金利用率不高

近年,政府相关部门高度重视物联网试验区工作,特别是乡村振兴战略提出以后,政府筹集资金推进农业物联网建设,加快发展农业产业,促进农业产业转型升级。但由于受传统农业思想影响大部分农民对改造传统农业提升农业科技含量的重要性认识不足,认为农业的现代化、智能化并不能带来丰厚的经济效益,认为物联网对农业产业的升级提升动力不足。因此,导致政府专项资金利用率极低,甚至利用专项资金购买其他生产资料,致使极个别的农业物联网示范性工程变成了“表里不一”的形象工程。

4乡村振兴战略下促进产业兴旺与农业物联网建设对策措施

4.1通过农业产业扩大农业生产规模

农业产业规模的扩大有利于物联网技术的应用。首先,确定农村产业发展的因地制宜战略。依据农村资源情况,区位优势和开发过程来聚集其他优势,以此来确定主导产业,可以充分根据自身情况和市场需求发展特色产业。其次,促进农业与二、三产业融合发展。扩大农业产业种植规模与种植品种,要充分挖掘农业的附加产业,促进农业与二、三产业尤其是与文旅产业及服务业深度融合,大力发展农产品深加工和新农村旅游服务业。最后,加速农业供给结构改革,建立现代农业产业体系、发展多种产业经营形式,培养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全面推进农业现代化进程。

4.2降低实施成本,提升产业效益

当前我国政府是农业物联网产业化建设的主要部门,大部分农业物联网产业都是依靠政府的专项资金建设,其他社会建设资金的投入占比很小。然而政府部门的建设资金十分有限,要想更快、更好地建设物联网农业必须广泛发动其他社会资本,使社会资本进入农业物联网领域,拓宽资本进入渠道。拓展建设资本渠道,首先要使农业产业的生产规模得到扩大,形成产业化农业,增加农业的经济效益,进而使社会资本获得农业的生产效益。其次要充分发挥农村土地规模化和土地集约化。一方面,相关部门应出台相关政策确保土地的合法流转,当加快土地的合法流转,鼓励种田大户承包土地,鼓励农民以土地入股,通过提高农业效益不断降低农业物联网的实施成本,加快农业物联网技术不断扩散,更好的服务农户,提高农业产业效益,实现乡村振兴;另一方面,高校、科研机构、企业要加大对物联网技术的研发,应增加对农业物联网技术和设备设施的创新研发力度,在硬件和软件上摆脱依靠进口,从而从根本上降低物联网的实施成本。

4.3建立健全的农业物联网产业体系

相关政府部门应根据实际情况出台规范性的政策要求,加快健全现代农业体系、物联网技术体系、农业市场体系,深化农业体质改革,构建以政府主导、社会各方面参与的新型农业产业体系,加快对物联网产业化技术的成果转化。健全农业物联网体系,需要发挥政府、企业和社会的协同作用,政府部门要保证对农业物联网的调控能力和引导能力,将农业产业效益放在首位,提高农业科技成果转化率,把技术与实际生产结合,企业来转化相关的科研成果,从而使农户更方便有效的使用物联网技术。通过这样的方法,形成有效的一体化的沟通合作体系和平台,将技术开发、成果转化、技术运用有效结合在一起,从而不断提升科技成果的转化率和使用率。

4.4加大人才培养力度

高校、科研机构、企业要增加物联网人才培养和储备计划,出台各种政策吸引人才并能够留住人才。不仅要培养物联网技术研发人员,更重要的是培训农业从业人员的技能,加强他们的技术认知,熟练掌握基本的农业物联网技术,使物联网技术在农业生产中正常运行。同时,要增强农户对农业物联网技术的学习培训,定期开设新型农业技能培训班,以企业、院校为龙头,鼓励专业人才走入企业、校门,走入田间地头与农户面对面的交流,推动农业物联网的快速发展。

4.5资金支持

财政部门对现代物联网农业资金投入规模总量较少,资金投入增长缓慢,且没有一个稳定的投入机制。因此,政府部门应当给予农业企业税收的优惠,促使农业企业更好地发挥自身的作用,既保证生产者和消费者的利益,又要保证企业自身的利益;其次,确立起农业物联网建设专项资金,通过立法形式确保专项资金能够得到合理利用,建立一个稳定的财政资金投入机制;最后,优化物联网的投资和融资政策手段,拓宽投融资渠道,加大金融机构对物联网的支持力度。

篇10

关键词:农业企业;知识型员工;激励

一、农业企业的知识型员工激励现状

伴随知识经济年代来到,管理方式产生翻天覆地变化,市场竞争日趋激烈,国内企业尤其农业企业逐渐意识到,减少成本,改善质量这些传统举措已经不适应当下企业发展所需,发展创新这一核心的竞争力对企业影响甚大。伴随我国服务行业,信息产业与农业企业迅猛发展,对于知识型员工需求逐渐增加。在社会各方广泛重视前提下,我国农业企业知识型员工激励有了一定进步。目前我国农业企业逐渐变革人才成本这一传统观念,逐渐将人才看作企业宝贵资源,把人力成本当成企业投资,继承我国传统的管理理念,勇于向国外借鉴先进管理管理理念与方法前提下,采取以人为本管理理念;我国农业企业已经逐步构筑人才激励相关机制,意识到企业要想强大,不单依赖技术创新,还要与体制创新融合在一起,使知识型员工激励政策体系逐渐成熟起来;如今我国农业企业逐渐意识到知识型员工为企业带来的贡献,给其更高物质报酬提供他们生活舒适感,凭借表扬,荣誉称号这些形式给予精神奖励,并第一时间公开贡献突出员工优厚奖励。可以看出目前我国农业企业的知识型员工激励现状还是比较乐观的,但是值得一提的是仍然有一些问题亟待解决,我们接下来就浅析一下农业企业的知识型员工激励问题并提出相应对策,希望农业企业的知识型员工激励制度体系可以得到进一步完善。

二、农业企业的知识型员工激励问题

1.企业缺乏完善薪酬制度,不具备合理性与科学性

首先,企业薪酬体系制定与可持续发展不对称。通常情况下,企业的薪酬体系是由人力资源部门制定,人力资源往往决定公司的整体战略,如果企业制定薪酬制度对差异性有所关注的时候,工作人员的工资构成这些微观经济因素,反而对薪酬系统为企业的可持续性发展战略的重要组成部分有所忽略,那样做短的时间内会带来一些激励作用,但考虑到长期的效果是不会有好结果的;其次,补偿标准和知识型员工的需求不匹配。指的是一个城市知识型员工的激励满意度调查问卷,物质财富是员工激励因素中最不满意的。实际工作中,企业薪酬体系一般都是一尘不变,增加情况与工作人员能力很不一致,很难从这里找到突破口,知识型员工对企业支付报酬很不满意。再次,工资标准较为混乱,缺失统一标准。我国企业知识型员工缴纳标准一直低于国际水平,评估人力资本标准不切实际,甚至有些企业按照上世纪80年代的评价标准。现在很多公司将业绩认为是绩效评价标准,但指标的选择,评价过程中也有主观因素,缺乏量化指标。

2.对于知识型员工重视度不够

美国社会学家彼得德鲁克最早提出知识型员工概念,他指出,知识型员工准确掌握运用符号与概念,对于知识能够合理运用。与非知识型的员工做比较,知识型员工无论个人特质,价值观念还是心理需求都要比非知识型的员工好的多。但是目前我国很多企业都没有对知识型员工提起足够认识,更有甚者认为花费更多钱雇佣知识型员工十分不值得。我国大多数企业没有形成完善的知识型员工激励制度,各个企业之间的知识型员工激励制度也存在着一定的差别。其主要原因,就是企业管理层重视不够。

3.企业人才选拔与培养方面缺少合理程序,存在主观性

知识型员工,因为他们自身的特点,一般都比较注重职业发展方向,如个人未来的发展。但更多的人生活在企业当中,对人才发展机会一般漠视,我们无法提供研究和培训机会,更不用说制定一套系统的知识型员工培养方案,以提高其个人发展。对于员工更常见的激励方式为晋升。没有什么好办法针对员工成长和公司可持续发展,广大民营企业当中,选拔人才的过程不够透明公开,任人唯亲,唯亲是举的现象较为普遍,缺乏适当的管理程序。

4.企业管理方面把知识型员工和非知识型的员工等同对待,忽视其自身特性

与非知识型工人相比,知识型员工自主学习,具备创造力和独立性。在他们心目中形成一种思维特定模式,结合创新设计,方法的分析,以带来附加知识价值的产品,他们工作很难通过指标做计算。大多数企业领导者经常结合同样的方式对这两种类型的员工进行管理,而知识型工作者特殊需求将被忽略,也没有给其提供必要的培训和发展机会,不会随着他们对企业业务的贡献提升对其的激励。传统的管理方法,对知识型员工的工作与学习热情带来了沉重的打击,为企业的可持续发展也带来不利影响。

三、农业企业的知识型员工激励对策

1.构筑科学合理薪酬制度

企业人事部门要结合知识员工职位要求,工作内容,任务完成进度为员工量身制定一套完善科学薪酬制度,福利方面采取高稳定、高弹性模式。现如今,多数上市公司对于对公司有突出贡献员工采取股权激励的办法,实现留住人才,强化知识型员工归属感。虽然福利薪酬制度也不是一成不变的,它会限制企业的外部和内部条件和多因素,使企业可以依靠建立在指标的选择量化薪酬体系,这不仅包括资产评估体系,工资这些物质基础的奖励外,还含有内部形成激励机制,如在国外训练,和舒适的工作环境和具有挑战性的工作。把内在报酬同物质报酬有机融合,构筑完整薪酬体系。

2.提高对企业知识型员工的认识

针对我国各企业管理现状进行分析,我们不难发现我们要加强对企业知识型员工激励制度可操作性与可执行性的重视程度。企业应当结合有效,合理,科学成就激励相应措施,给知识型员工无论是在心理上,物质上还是精神上都提供优厚待遇与满足感。对于员工形成强烈归属感与吸引力,调动他们工作与学习积极性,为其热情发挥创造有利环境。

3.结合知识型员工特点采取合理选拔与培养程序,因材施教

首先,企业应该结合知识型员工的特点,有针对性的开发符合自身的职业规划,帮助他们找到自己的优势,分析可能遇到的机遇和挑战,使他们知道如何避免弱点,并充分调动自己的价值观,将个人发展同企业可持续发展有机结合起来实现双赢。同时,也应当结合知识型员工自身素质及能力还有不足,为其学习和技能培训提供机会。我们知道,一个良好的职业规划可以激励知识员工的热情和职业道德,并进一步为企业可持续发展加油助力;其次,加强知识工作者的教育和培训,关注他们的个人成长。马斯洛的人类需求层次理论分为5部分:安全需要,生理需要,尊重需要,自我实现需要和情感需要。知识工作者通常有强烈的自我实现意愿,追求自我挑战,理智地忠于自己,自主创新、自我完善和自我超越。因此,公司应该为员工培训提供更多的机会,帮助知识型员工实现自我价值最大化。同时,参考员工的作用可以为其适当提供精神和物质奖励,进一步调动他们的工作和学习动力和热情,以达到更好的商业效果。

4.树立良好企业文化,给知识型员工创造良好工作环境

团结奋进企业文化能够激发员工积极性,特别能带动知识型员工工作热情。同一时间,企业可参照知识型员工实际情况为其提供更多工作机会,让他们加入企业日常管理当中来,进一步调动他们工作主动性。同一时间,企业还可以在企业内部构筑和谐,自主,宽松工作环境,构筑完善企业沟通交流机制。通过构造良好企业文化,提供安全,舒适工作环境,知识型员工方才可以竭尽所能为企业做出最大贡献。

四、结语

总之,知识型员工与非知识型员工是不一样的,无论工作或学习方面,知识型员工都是明显具有独特性的,特别是在农业经营企业具有不可替代的重要意义。因此,为了更好地加强对于知识型员工的管理,企业首先应改革传统的认知思维,结合知识型员工自身的特点;其次尝试为知识型工作者提供更多的培训机会,以提高他们的综合素质与工作能力;再次薪酬激励与科学技术的发展,参照员工的绩效情况来看,对知识工人做适当奖励,对其采取职务晋升等激励措施,进一步提高员工工作的积极性。只有了解知识型员工的重要性,并对其进行科学管理及有效监督,并帮助他们成长才可以充分激发知识型员工的热情与积极性,让他们为企业带来更多价值,支持企业在日益激烈的市场竞争环境中拔得头筹。

参考文献:

[1]刘林.基于心理契约的知识型员工激励问题研究[J].商业经济,2012,02:78-7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