劳动防护培训范文

时间:2024-01-09 17:33:27

导语:如何才能写好一篇劳动防护培训,这就需要搜集整理更多的资料和文献,欢迎阅读由公务员之家整理的十篇范文,供你借鉴。

劳动防护培训

篇1

1、建立健全作业场所职业健康管理机构,配备专职或者兼职职业健康管理人员。

2、单位主要责任人是本单位职业危害防治第一责任人,对本单位职业健康管理全面负责。

3、建立健全职业危害防治制度和操作规程。

4、存在职业危害的作业场必须符合法律、法规、规章和国家标准、行业标准的其他规定。

5、对从业人员要进行岗前、岗中职业健康培训,督促从业人员遵守相关职业危害规定。

6、新建项目的职业危害防护措施,严格执行“三同时”规定。

7、存在职业危害的场所,应当在醒目位置设置公告栏,告知作业场所存在的危害因素。

8、单位必须为从业人员配备符合国家标准和行业标准的职业危害防护用品,并督促指导从业人员正确佩戴使用。

9、单位必须经常对职业危害防护设施进行维护、检修、保养,并定期检测,保证其处于正常状态。

10、加强对作业场所危害因素的异常监测,检测结果,及时公布。

11、单位应当为从业人员建立职业健康监护档案。

12、单位应当采用新技术、新工艺、新材料、新设备替代产生职业危害的技术、工艺、材料、设备,对可能产生职业危害而隐瞒使用的,要追究其责任。

13、单位必须按规定对职工进行岗前体检和职业危害体检。

二、职业危害申报制度

1、单位应按照国家申报规定及时、如实申报职业危害,并接受安全生产监督管理部门的监督管理。

2、新建、改建、扩建项目在竣工验收之日起30日内必须进行首次职业危害申报。

3、作业场所危害申报必须提供下列资料:

(1)生产经营单位的基本情况;

(2)产生职业危害因素的生产技术、工艺和材料的情况;

(3)作业场所职业危害因素的种类、浓度和强度的情况;

(4)作业场所接触职业危害因素的人数及分布情况;

(5)职业危害防护设施及个人防护用品的配备情况;

(6)对接触职业危害因素从业人员的管理情况;

(7)法律、法规和规章规定的其他资料。

4、作业场所职业危害每年申报一次。

5、各分公司、有关部室负责职业危害申报技术资料的准备。

6、安全部负责职业危害申报资料整理及上报工作。

三、职业安全健康宣传教育、培训制度

一、职业安全健康宣传

1、公司利用《矿山安全报》、电子公示栏、版面进行职业健康宣传。

2、分公司要通过墙报、公示栏、会议、培训、张贴标语等形式开展职业健康宣传。

3、生产车间要利用班前班后会、安全报阅读、现场岗位职业危害讲解以及职业危害标志牌标识、公告栏等进行职业健康宣传。

二、职业健康教育培训

1、单位主要负责人和安全生产管理人员的安全教育培训

公司董事长、总经理、副总经理,分公司经理、副经理以及安全生产管理人员、专职安技人员分别由省、市安监部门负责培训、考核和发证。根据证件有效时间,到期进行复训。

2、入厂新工人安全教育培训

凡入厂新工人、新调入人员、新分配的大中专学生、来厂实习人员,由用人部门通知安全部门,并由安全部门组织进行矿山、车间、班组三级安全生产教育,井下作业人员培训时间不少于七十二小时,露天作业人员培训时间不少于四十小时。经考试合格后,方准上岗工作,成绩归档存查。

1)分公司安全教育由分公司安全科组织进行培训,教育内容:

①党和政府关于安全生产的方针、政策、法令、《职业病防治法》、《安全生产法》、《作业场所健康监督管理暂行规定》、《作业场所职业危害申报管理办法》、《劳动防护用品监督管理规定》等。

②分公司安全生产奋斗目标、管理组织、实施措施及生产工艺基本情况。

③综合安全知识,分公司主要危险区域和典型事故分析及防范措施。

④分公司的各种安全管理制度和安全技术总则。

2)车间级安全教育由车间安全组或兼职安全员负责组织进行培训,教育内容:

①本车间安全生产组织及生产工艺流程。

②本车间的安全技术规程、职业健康操作规程,安全制度与规定。

③本车间的主要职业危害因素和典型事故的经验教训以及防范措施。

3)班组教育由班组长或指定专人负责进行培训,主要内容:

①本班组生产组织及生产工艺流程。

②本班组作业中的危害因素和应急防范措施。

③本班组岗位劳动保护用品佩戴、使用规定。

④本班组主要设备性能及安全规程以及主要环节的危害防范注意事项。

⑤本班组岗位职业健康操作规程和职业危害防治措施规定。

⑥制订实施师徒合同、包学、包会、保安全、尊师爱徒。必需在有经验的老工人带领工作4个月后,才能单独作业。

3、调换新岗位和采用新工艺人员的教育培训

凡调换新岗位人员和采用新设备、新工艺的岗位人员,要重新进行安全教育培训,经考试合格后,方准上岗作业。

1)分公司安全科负责组织进行安全教育培训,内容按《入厂新工人安全教育制度》执行。

2)采用新设备、新工艺的岗位人员,必须由专业技术人员进行专门的安全技术培训学习,考试合格后,方可上岗作业。

3)告知岗位工人,新设备、新设备存在的危害因素以及防范措施。

4、特殊工种的安全教育培训

对从事电气作业、机动车驾驶、起重起吊、金属焊接、压力容器、爆破、卷扬、通风、尾矿、水泵等特殊工种的作业人员,必须进行特殊工种的安全生产教育培训。

1)、由市安监局、质量技术监督部门培训教育,经考试合格,领取操作资格证后,方可上岗操作。并根据证件的有效时间,到期进行复训。

2)、每年公司要对其进行一次安全生产教育培训。

3)、凡新增或调换的特殊工种人员,必须由市安监局、质量技术监督部门教育培训,考试合格取得操作资格证后,才能上岗作业。

5、一般职工安全教育培训

1)由公司或分公司每年对基层领导干部、班组长、专职安全人员进行一次安全管理和职业健康知识安全教育培训,并考试存档。要求必须有签到表、教案、考试卷纸及考分花名表。

2)为了不断提高职工安全意识和防治职业危害意识,增强安全责任感。分公司每年必须对在职工人进行不少于二十小时的安全教育培训,要有计划、签到表、培训教案、考试卷纸及考分花名表。

3)一般“三违”人员由分公司安全科进行安全教育培训,时间不少于一天;严重“三违”人员由公司安全部进行安全教育培训,时间不少于一周。安全科、安全部,并将“三违”人员安全教育培训情况存档。

四、职业危害防护设施、

应急救援装备维护检修制度

1、建设项目职业危害防护设施必须通过三同时验收。

2、生产单位要定期对职业危害防护设施进行检查、维护、保养,保证其正常运行。

3、任何人不得随意拆卸、毁坏职业危害防护设施、标志。

4、如在维修设备时需要拆除防护设施,在维修安装完成后应该将防护设施恢复原状。

5、生产单位要妥善保护公司配备的应急救援设备(医疗箱、氧气袋、担架、隔离式呼吸器等),不得随意损坏。

6、公司要定期对应急装备设施进行监测,分公司要定期进行检查、维护、保养,保证应急设备装置处于良好状态。

7、对配备的救援装备应登记建档,专人管理,不能随便领取,私自损坏。

五、劳动防护用品

采购、验收、发放、使用、报废管理制度

为规范劳动防护用品的管理,保障职工安全和健康,保护劳动者免遭或减轻事故伤害和职业危害,根据国家经贸委《劳动防护用品配备标准(试行)》,结合企业实际情况,特制订本制度。

一、劳动防护用品的采购、贮存和出入库

公司供应部负责劳动防护用品的采购和贮存。所采购的劳动防护用品的质量和性能必须符合国家标准或行业标准,特种劳动防护用品必须具有安全生产许可证、产品合格证和安全鉴定证;一般劳动防护用品,应该严格执行其相应的标准。公司安全技术部负责对购进的劳动防护用品进行验收,审核劳动防护用品供货厂家资质、产品质量检验资料,监事会和工会组织督促检查。

劳动防护用品的保管和出入库工作由供应部统一管理,要设立劳动防护用品专用贮存库,各仓库具体负责劳动防护用品保管、出入库和日常管理工作,保证劳动防护用品的贮存安全,防止腐烂变质,如有库存不足、品种不全等情况,要及时报告给供应部安排采购。

二、劳动防护用品的发放

(一)劳动防护用品的发放标准。

1、劳动防护用品发放标准和使用周期,由公司安全技术部组织,劳动防护用品评估人员参与,根据《劳动防护用品配备标准》以及本企业各工种的劳动环境和劳动条件制定,配备具有相应安全、卫生性能的劳动防护用品。

劳动条件、工作环境发生变化时要及时调整发放标准,满足生产需要。一般情况,一年进行一次劳动防护用品管理制度和发放标准修订。

2、对于生产中必不可少的安全帽、安全带、绝缘护品,防毒面具,防尘口罩等特殊劳动防护用品,必须根据特定工种的要求配备齐全,并保证质量。

3、凡是从事多种作业或在多种劳动环境中作业的人员,应按其主要作业的工种和劳动环境配备劳动防护用品。

4、生产管理、调度、保卫、安全部门等有关人员,应根据其经常进入的生产区域,配备相应的劳动防护用品。

5、企业应有公用的安全帽、工作服,供外来参观、学习、检查工作人员临时借用。公用的劳动防护用品应保持整洁,专人保管,如有丢失,要查清责任,折价赔偿。

6、在生产设备受损或失效时,有毒有害气体可能泄漏的作业场所,除对作业人员配备常规劳动防护用品外,还应在现场醒目处放置必需的防毒护具,以备逃生、抢救时应急使用。用人单位还应有专人和专门措施,定期保养,保证其处于良好待用状态。

(二)劳保防护用品的发放。公司人力资源部负责全公司的劳动防护用品的发放,按照《劳保用品管理系统专用软件》实施要求和《公司劳动防护用品发放标准》,建立和健全职工劳动防护用品发放登记卡片,按时记载发放劳动防护用品情况和办理调转手续,定时核对各工种岗位劳动防护用品的种类和使用期限。

新工人上岗前安全教育,要专门进行有关正确使用和保养劳动防护用品的培训,各分公司综合办劳保管理员在发放劳动防护用品时,也要向领用人讲清正确使用方法,提醒职工自觉进行劳动防护用品保养。

发放程序如下:

1、公司人力资源部每月31日前对员工按工种、标准造出下月《月份劳动防护用品预发表》。各分公司综合办劳保管理员可以登陆《劳保用品管理系统》(网络版)进入固定物品发放——预发登记——车间(分公司)选择——打印——打印设置——打印《月份劳动防护用品预发表》,或者到公司人力资源部索取。

2、各分公司综合办劳保管理员按照《月份劳动防护用品预发表》中的护品名称、预发时间,由职工本人签字后,对个人开出手工《领料单》,领用人到财务部驻分公司材料会计处换取《出库单》,仓库保管员凭《出库单》发放劳动防护用品。

3、每月26日前,各分公司综合办劳保管理员对本单位当月的劳动防护用品情况,按矿山、选矿、管理勤杂等部门分别汇总,编制《月份劳动防护用品汇总表》,连同《月份劳动防护用品预发表》一并报公司人力资源部进行登记、入账。

三、劳动防护用品的使用

(一)使用劳动防护用品的原则和要求

1、使用劳动防护用品必须根据劳动条件、需要保护的部位和要求,科学合理地进行选型。

2、必须进行正确使用劳动防护用品的培训,让使用人员熟悉劳动防护用品的型号、功能、适用范围和使用方法。

3、劳动防护用品,必须严格按照规定正确使用。使用前,要认真检查,确认完好、可靠、有效,严防误用或使用不符合安全要求的护具。

4、特殊防护用品,如防毒面具等还应经培训、实际操作考核合格。

5、职工进入生产岗位、检修现场,必须按规定穿戴劳动防护用品,并正确使用劳动防护用品。

6、不许穿戴(或使用)不合格的劳动防护用品,不许滥用劳动防护用品。对于在易燃、易爆、烧灼及有静电发生的场所、明火作业的工人,禁止发放、使用化纤防护用品。防护服装的式样,应当以符合安全生产要求为主,做到适用美观、大方。

7、劳动防护用品应妥善保护,不得拆改,应经常保持整洁、完好,起到有效的保护作用,如有缺损应及时处理。

(二)、劳动防护用品的使用管理

1、员工在工作时必须按要求正确佩戴使用劳动防护用品,否则按违章处理。

2、车间、班组要对员工使用劳动防护用品的情况,随时进行检查。

3、分公司车间、班组在组织职工安全教育时,帮助职工增强自我保护意识,鼓励职工正确使用劳动防护用品,必须监管和教育新员工如何正确佩戴和使用;在日常工作中,发现班组员工有不正确佩戴和使用劳动防护用品的,要及时更正并予以批评教育。

4、公司安全部门负责对全公司员工劳动防护用品的使用、维护情况进行监督检查,发现违章按“三违”处罚规定进行处理。

四、劳动防护用品的保养和检测

发给职工的劳动防护用品由职工本人按要求定期保养;供外来参观、学习、检查工作人员临时借用的公用劳动防护用品指定专人保管,定期保养,应保持整洁,保证各种劳动防护用品始终处于良好状况。

劳动防护用品的检测,除上级质量技术监督部门和安监部门例行质量检测外,单位内部检测由安全技术和供应部门联合进行,每半年一次,保证劳动防护用品质量稳定、可靠。

五、劳动防护用品的评估

每年的一月和七月,由安全技术部组织,安全管理人员、职业卫生、职业医务专业人员和职工代表参加,召开劳动防护用品的评估会议。针对企业生产自身风险,以及为职工的头、手、眼睛、脸、听力、脚、呼吸、热、冻、触电等方面保护所提供的劳动防护用品适应程度、配备标准、使用年限、质量要求进行全面评估,通过作业场所的风险分析,识别劳动防护用品的需求,为劳动防护用品管理制度和发放标准修订提供可靠依据。

六、职业危害日常监测、检测、评价制度

1、公司、分公司要指定专人负责职业危害日常监测工作。

2、监测人员要将监测危害因素浓度变化情况,记录存档。

3、职业危害因素监测、采样、布点要符合国家标准。

4、公司每年委托有资质的职业健康技术服务机构对各分公司职业危害因素检测一次,每3年至少对生产作业场所职业危害现状评价一次。

5、生产单位要对监测、检测结果不符合标准的立即采取治理措施,确保本单位生产作业场所符合职业健康环境和条件。

6、公司要将职业危害监测、检测评价报告,下发到各生产单位,并登记存档。

七、从业人员职业健康监护、档案管理制度

1、新工人入厂必须到规定的医院进行体检,要将体检情况存入个人健康档案。

2、对接触粉尘、噪音等危害职业的人员必须要进行上岗前、在岗时、离岗前的健康检查。

3、从事职业危害的人员,公司每两年组织进行一次职业危害健康体检。

4、生产单位不得安排有职业禁忌症的人员从事其所禁忌的作业。

5、生产单位不得安排孕期、哺乳期的女职工对本人和胎儿有危害的作业。

6、对未进行离岗前职业健康检查的人员不得解除或者终止劳动合同。

7、劳动者解除劳动合同时、单位必须如实、无偿提供个人职业健康监护档案复印件。

8、生产单位发现疑似作业病、职业病人时要及时向公司职业健康管理部门报告。

9、生产单位要根据公司规定对从事接触职业危害作业的劳动者给予适当的岗位津贴和保健措施。

10、公司、分公司职业卫生档案设专人负责管理,不得随意损坏、丢失、传播,永久保存。

11、各种记录材料要按规定及时存档,并进行分档归类管理。

12、档案的调阅应经单位负责人或职业卫生管理人员的批准。

八、职业危害事故报告和调查处理制度

1、各分公司对可能发生急性职业损害的生产作业场所,设置通信报警装置,冲洗设备、应急撤离通道。

2、生产单位对可能发生急性职业危害的生产作业场所要配置满足需要的现场救援设施。

3、发生职业危害事故时,现场人员要立即向班组长汇报,班组长要向车间汇报,车间要向分公司值班经理汇报,值班经理要向公司指挥中心或者值班经理汇报。

4、发生事故后,生产单位要采取有效措施,减少或者消除职业危害因素,防止事故扩大。

5、对在事故中遭受职业危害的人员,要及时组织救治。

6、公司、分公司要根据事故的严重程度施行分级管理,严格按照“四不放过”的原则调查处理职业危害事故。

一般职业危害事故由分公司安全科调查处理,严重职业危害事故由公司安全部调查处理。

7、对发生职业危害事故的单位,公司要根据安全目标管理责任制规定,对有关责任人进行责任追究。

8、各单位要建立职业危害事故台账,事故调查的有关资料要存档保存。

9、如发生重大职业病事故,公司要及时向安全监督管理部门上报。

九、建设项目职业危害预防管理制度

1、新建扩建项目要委托有资质的职业健康技术服务机构进行预评价。

2、将预评价报告及审查资料向县安监局部门上报备案。

3、建设项目在初步设计中必须编制职业危害防治专篇,并将职业危害防治专篇,报安监局备案。

4、建设项目职业危害防护设施必须与主体工程同时设计、同时施工、同时投入生产和使用。所需费用要纳入建设项目工程预算。

5、建设项目竣工验收前,建设单位要委托有资质的职业健康技术服务机构进行职业危害控制效果评价。

6、建设项目职业危害项目设施必须依法进行竣工验收审查。

7、建设单位要将职业危害控制评价报告、职业危害防护设施验收批复文件,报安监局备案。

8、建设单位主管部门、安全部门要对建设项目职业危害预防情况进行监督检查,发现问题要及时向施工单位提出整改要求。

十、职业卫生监督检查制度

1、公司职业健康管理科负责对各单位进行职业危害防治工作检查。

2、对各单位的职业健康管理制度和操作规程进行检查指导,督促其建立健全各项职业健康管理制度。

3、定期对生产单位作业场所职业危害进行巡回检查。发现问题及时责令整改。

4、每月要对井下生产作业场所进行两次粉尘监测,对选场车间每月进行一次粉尘监测。

5、分公司要对作业场所卫生环境不定时巡回检查,保证作业场所清洁、干净。

6、单位职业健康管理员定期对作业现场职业危害因素情况进行检查指导,发现问题及时要求现场作业人员整改。

7、班组长要经常对作业岗位防护设施情况进行巡回检查,发现问题及时整改处理。

8、安全生产管理人员要经常检查督促岗位职工正确佩戴和使用个体劳动防护用品。

篇2

[关键词]劳动防护用品;配备;对策

中图分类号:R14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914X(2015)24-0158-01

一、劳动防护用品的选用原则

(一)按作业类别选用劳动防护用品

《劳动防护用品选用规则》规定了38种作业如何选用防护用品,这是选择劳动防护用品的主要依据。如:A01易燃易爆场所作业,必须使用防静电服或棉布防护服、防静电鞋。不可使用的护品有:化纤等着火结焦的衣物、聚氯乙烯塑料鞋、底面钉铁钉的鞋等。

(二)按作业场所有害因素选用劳动防护用品

有粉尘危害的场所应选用防颗粒物的呼吸防护品,如聚丙烯包装岗位;有化学性有害因素的选用防毒用品,如拆卸有毒介质的管线、设备必须选用空气呼吸器;有机械、打击等伤害的场所,选用安全帽、安全鞋、防护手套等。

(三)按有害物对人体作用部位和人体尺寸选用劳动防护用品

如果有害物会伤害头部、耳、眼面、呼吸器官(系统)、手臂、身体、皮肤等部位,应根据不同部位选用。选择的防护用品要与个人尺码相符,才能更加适用。总之,选用的劳动防护用品要能使劳动者实现从头到脚的合理保护。

二、劳动防护用品的配备管理

(一)做好岗位调查,充分识别危险、有害因素

目前,企业配备劳动防护用品也考虑危险、有害因素,但由于标准和制度中都是提供的岗位或具体的作业活动供参考,所以企业通常还是根据从业人员不同的岗位、工种进行配备,这种配备方式有其弊端,对工艺过程、作业过程以及环境中的各类危险、危害可能会考虑不周全,尤其无法全面考虑工艺过程中和作业环境中的危险和危害因素。所以,企业在制定劳动防护用品配备标准时,还应做深入的岗位调查,此过程需要各基层单位的全力配合,可以结合HSE管理体系要求的危害识别和风险评价开展,在全面调查、了解的基础上,列出各岗位的危险和危害因素分布情况,作为配备劳动防护用品的基础资料。

(二)确定配备标准

在进行充分的岗位调查的基础上,可以参考国家、集团公司和地方的配备标准确定本企业的配备标准。并在制度和标准中,明确劳动防护用品的选用程序以及配备要求,建议按照岗位进行列表细化。细化后便于采购人员及时采购,使用单位进行监督和管理。另外,劳保护品的配备在遵守供应管理制度和费用要求的前提下,尽量舒适、方便和美观。

(三)非常规作业活动劳防护用品的选用

配备标准一般是正常生产时的一个参考的标准,由于企业生产状况是不断变化的,如新建装置,装置改造,装置停工、大检修等,在这种情况下,需要根据作业现场情况增减防护用品,制度里要对此做出明确要求和管理程序,一般的程序是使用单位提出申请,劳动保护用品主管人员要对实际情况进行核实、确认,提出意见和建议,提交采购人员采购。

对于非常规的作业活动,如抢修、设备故障处理、事故处理等,在制定作业方案时一定要根据危害辨识情况,提出劳保护品配备和使用的内容,并尽量具体到名称、型号、数量、更换条件等。例如在喷砂过程,会产生大量的粉尘,在刷漆过程中,会产生大量挥发物,根据经验,体积较大的罐即使使用强制通风,罐内粉尘或有机物的浓度也会极高,使用任何过滤式防护用品效果都不好,建议在喷砂过程使用电动送风过滤式防尘呼吸器,在刷漆和涂料过程,根据作业环境具体情况选择自吸、送风式长管呼吸器或者空气呼吸器。

(四)配备标准需不断调整完善

劳动防护用品强调“按需发放”,字面意思是按照实际需要发放,包含了品种、数量、频次等内容,配备的品种按照其工作过程的危险有害因素确定,防护用品的防护性能、效果、舒适性、员工的其他需求、配备数量、更换周期等就需要对岗位人员使用情况进行充分的了解,不断调整,完善。如防尘口罩的更换周期,需综合考虑作业现场粉尘浓度、工作时间、防尘口罩的品牌型号等,就要在班组内开展试用,摸索合理的更换周期。

(五)劳动防护用品的报废与更新

企业在制度中应明确劳保护品报废与更新的工作程序,保证其防护性能满足需要,劳保护品破损或变形、影响防护性能或达到报废期限时,应报废,并予以更换或补发。对未达到报废期限,因公造成损毁的,或者需要补发的,员工离职等情况,劳保护品的管理也要制定工作程序,确保配备处于受控状态。报废后的劳保护品应立即封存,建立封存记录,并采取妥善措施予以处理,严禁继续使用。

三、劳动防护用品的使用管理对策

(一)做好劳动防护用品的使用培训工作

劳动防护用品的配备目的在于最大限度的发挥出劳动防护用品的防护功能,避免或者减轻作业人员在生产过程中因各种危险和危害因素所可能导致的身心伤害。因此劳动防护用品的配备不能作为摆设,必须要真正发挥其防护的功能。这就要求企业不仅要依据作业人员的工种和岗位情况,合理配置劳动防护用品,还应该做好劳动防护用品的使用培训工作。确保作业人员能够正确使用并佩戴防护用品。企业应定期进行劳动防护用品的正确佩戴和使用的培训活动,让作业人员熟知劳动防护用品的使用方法、佩戴步骤及相关注意事项等,确保其在作业过程中能够正确使用防护用品,从而确保其作业过程中的安全性。

(二)注重劳动防护用品防护性能的有效性

劳动防护用的使用管理中还需要重点关注其有效性。也就是劳动用品产品必须在其有效的使用期限内使用,若保存不当,使用的频次及使用的方法不正确等,都会导致劳动防护用品的防护性能下降,无法实现真正的防护作用。所以,企业应结合各种劳动防护用品的具体使用情况,针对已经破损或者发生变形,影响到防护性能的防护用品进行及时的更新。例如过滤式呼吸防护用品的使用期限就应该根据作业场所空气污染物种类、空气污染物浓度水平、作业特点和环境条件等因素进行确定,如果得不到及时更换,滤毒罐吸附的有毒物质将会随着呼吸进人佩戴人员的呼吸器官,不仅使呼吸防护用品失去了防护作用,还对佩戴人员产生了更为严重的人身伤害。

(三)加强劳动防护用品的检测力度

为确保劳动防护用品的作用正常发挥,还需要对其进行必要的检测。对于国家规定的需要定期强检的劳动防护用品,例如绝缘鞋和绝缘手套等,可以依据国家相关规范要求,依据其有效防护功能的最低指标和有效使用期的具体要求,委托具备一定检测资质的不满进行强制检测,并根据检测结果,判定所检产品的防护性能的有效性;对于国家没有明确要求需进行强检的劳动防护用品,例如安全帽、防护镜及防护面罩等,企业也应在劳动防护用品的使用过程中,按有效防护功能最低指标和有效使用期的要求,对同批次的劳动防护用品定期进行抽样检测,检测合格的方可继续使用,不合格的则应立即予以报废处理。

总之,劳动防护用品在确保作业人员身心健康和避免职业危害等方面发挥着重要的作用。企业应在全面掌握岗位职责及施工作业危险和危害因素的基础之上,做好劳动防护用品的配备工作,并做好采购、使用及更新管理工作,及时依据作业现场的实际情况进行调整和完善,确保劳动防护用品真正发挥作用,避免或者减轻在作业过程中各种危险因素对作业人员可能导致的伤害。

参考文献

[1] 李玲玲.浅谈劳动防护用品管理[J].科技信息,2013,12.

篇3

(中国兵器工业第五二研究所,内蒙古 包头 014034)

【摘要】机械加工过程中极易出现生产安全事故,造成人员伤亡及严重的经济损失。加强机械加工的安全防范措施,可大大降低生产事故的多发性,有效保护操作者的人身安全以及最大限度降低经济损失。本文通过常见的机械加工对安全产生影响的因素进行分析,从而提出合理的防范措施。

关键词 机械加工;安全;防范措施

随着经济及科学技术的发展,机械加工应运越来越广泛,由此而诞生了数不清的机械加工工厂,但由于管理不到位、安全教育缺乏、安全防护设备不足、操作者的安全意识不强等各种因素,导致机械加工过程中安全事故频发,对企业及操作者人员造成无可挽回的损失。做好安全防范措施是每个机械加工工厂的头等大事,不能因追求经济效益而忽视安全生产工作,只有安全措施做到位,才能保障加工生产的顺利进行,才能保护劳动者的人身安全,才能获得更高的经济效益。

1 机械加工易产生安全事故的因素

1.1 安全管理工作不完善

企业在追求利益最大化的时候往往忽视安全管理工作的重要性,没有制定完善的安全管理制度,或者对制定的安全管理制度执行不到位,甚至置之不顾。从上层管理者到普通员工,安全意识不强,缺乏足够的安全教育,对基本的安全知识掌握不足。没有设置专业的安全岗位,缺乏安全生产的监督检查。

1.2 机械设备管理工作不完善

机械设备是机械加工的必备硬件,如果对机械设备管理比较松懈,极易产生机械设备“带病”工作的情况,比如机床的卡盘、夹具磨损比较严重,如果不及时修复或更换就可能产生夹紧不可靠,工件在旋转时飞出伤人,后果严重。同时设备的老化易出现短路、漏电等情况,严重影响操作者的安全。

1.3 劳动防护管理工作不完善

劳动防护是保护所有机械加工操作者的重要手段,如果劳动防护管理工作不完善,劳动防护用品不能及时发放到操作者手中或操作者不按要求穿戴防护物件,极易产生划伤、烫伤、砸伤等事故。

1.4 操作者技能不足

很多企业现在招聘的是技术学院刚毕业的学生,经过简单的培训后开始上岗,虽然大部分学生在学校期间接触过类似的机械设备,但由于经验及技能不足,对设备的性能掌握不够,对刀具的使用不太精通,如果单独操作时易产生撞车、刀具刃磨不正确断屑不利伤人、装夹方式不对工件飞出伤人等事故。

2 加强机械加工的安全防范措施

2.1 加强安全管理工作

安全管理工作包括建立健全规章制度、强化安全责任意识、加强员工安全教育培训、加大监督检查力度等。

建立健全规章制度是保障机械加工参与者参与生产安全的必要手段,通过制度来约束行为人的行动,使其行为符合安全生产管理要求。通过制定岗位操作规程、安全操作规程等制度将管理组及操作者的工作具体化,使实际操作过程实现可控制化。

强化安全责任意识就是明确每一个机械加工参与者的安全责任,单位负责人全面负责本单位的安全工作,然后将安全责任层层落实,班组长负责本班组的安全责任,同时配备一名安全员负责安全工作,班组全体成员对自己的安全负责,确保参与者人人有责,才能有效控制安全生产事故的发生。

加强员工安全教育培训的手断和形式有多种多样,对不同工种的培训内容和方法也须有区别。安全教育可通过讲、看、谈的方法进行,讲就是聘请有经验、专业安全知识丰富的人员进行定期或不定期的讲座、授课;看就是观看一些有代表性的安全教育影片或书籍,通过安全生产事故的实例给机械操作者以警示;谈就是班组成员互相之间对实际操作过程中的安全注意事项进行交流的过程。

加大监督检查力度是对上述安全规章制度的执行情况、安全责任的落实情况、安全教育培训的实际效果的检查考核,如发现有执行不到位、落实不到人、教育培训无效果的情况可按实际情况进行进一步的处置。

2.2 加强机械设备管理工作

机械设备就是机械加工创造效益的工具,维护好设备是每个机械加工者应尽的义务,同时有利于安全生产。建立设备管理台账,对每一台设备的运行情况、维修情况一定要记录在案,操作者必须充分了解设备的基本结构及使用要求,维护与保养知识,相关部门要制定每台设备的操作规程,操作者必须严格按规程操作。如果设备出现故障或有异常,不得强行继续工作,要停机检查,操作者可以自行解决的及时处理,否则必须由专业维修人员进行检修,检修后要详细填写维修记录,以备参考。设备管理部门应配专人对设备的运行及维护情况进行监督检查,发现问题及时纠正,以避免产生安全事故及设备的损坏。

2.3 加强劳动防护管理工作

正确佩戴劳动防护用品时每个机械加工操作者的基本权利和应尽的义务,安全管理部门必须根据国家规定为每一个员工按时发放劳动保护用品,并有权利监督每一个员工的安全防护用品使用情况,如发现没有按规定佩戴劳动防护用具或未正确佩戴劳动防护用具的人员,必须及时停止其工作,经安全教育考核合格后方可重新上岗。

2.4 加强操作者技能培训

技能培训包括组织专业的操作机理论培训、以老带新、以高带低等方法,通过培训可学习到如何合理使用设备、维护设备、装夹工件、刃磨刀具、安全防护等知识。同时需要学习各种材料的性能及特点,比如在加工镁、锆等金属或含有镁、锆成份的合金是注意防止燃烧,避免烧伤。

3 结论

由于机械加工工种较多,加工工艺繁杂,操作者稍有不慎就会造成事故,所以必须建立健全各种规章制度,并加大监督检查的力度,针对不同工种制定详细的安全操作规程,规范操作,加强劳动防护,发现任何安全隐患及时整改解决,才能从根本上减少或杜绝安全事故的发生。

参考文献

[1]张庆利.浅谈机械加工工艺中危险因素的控制[J].科技向导,2012(23).

[2]马志辉.机械制造加工设备的安全管理与维修探讨[J].科技向导,2012(26).

[3]刘锦萍.机械加工过程中的防火安全及注意要点[J].企业管理,2013(5).

篇4

企业名称(盖章): 检查时间:2021年月日

检查项目

检查内容

检查情况

符合

不符合

安全生产责任制

建立安全生产责任制

明确各岗位的责任人员、责任范围和考核标准

建立对安全生产责任制落实情况的监督考核机制

安全生产规章制度

安全生产责任制度和安全生产考核、奖惩制度

安全生产岗位检查、日常安全检查和专业性安全检查制度

重大危险源辨识、监控和隐患排查、登记、治理制度

安全生产资金投入和设备、设施保障制度

具有较大危险、危害因素的生产经营场所、设备和设施的安全管理制度以及危险作业管理制度

安全生产教育、培训和持证上岗制度

劳动防护用品配备和使用管理制度以及职业健康措施保障制度

事故报告应急救援和调查处理制度

安全生产管理台账、档案制度

操作

规程

主要设备安全生产操作规程是否制定并上墙

教育培训

制定安全生产教育培训计划

主要负责人和安全生产管理人员持证上岗

从业人员安全生产教育培训

建立安全生产教育和培训档案,记教育培训的时间、内容、参加人员以及考核结果

特种作业人员取得相应资格

隐患排查治理

建立隐患排查治理制度(生产经营单位应当建立隐患排查、治理、登记制度,明确日常排查、岗位排查和专业排查的内容、范围和责任

记录隐患排查治理情况(生产经营单位应当设立隐患登记台账,实时登记安全生产隐患排查治理信息)

向员工通报排查治理情况

主要负责人每半年至少组织一次安全生产全面检查

分管安全生产工作的负责人每季度至少组织一次安全生产全面检查

安全生产管理机构每月至少组织一次安全生产全面检查

安全生产管理人员每周至少组织一次班组安全生产检查

从业人员应当在每天工作前进行本岗位安全检查

存储使用危化品

生产、经营、储存、使用危险物品的车间、商店、仓库是否与员工宿舍在同一座建筑内,或者与员工宿舍的距离不符合安全要求

生产、经营、运输、储存、使用危险物品或者处置废弃危险物品,是否建立专门安全管理制度、采取可靠的安全措施

安全设施

对危险性较大的安全设备设施进行维护、保养、定期检测情况

应急预案

制定生产安全事故应急救援预案

组织应急救援演练

应急预案的要点和程序应当张贴在应急地点和应急指挥场所,并设有明显的标志

现场安全管理

有较大危险因素的生产经营场所和有关设施、设备上设置明显的安全警示标志

生产经营场所和员工宿舍是否设有符合紧急疏散需要、标志明显、保持出口畅通

生产经营场所整洁通风,消防通道、安全出口符合紧急疏散、救援要求

安全警示标志、标识应当明显、保持完好

生产作业场所、仓库严禁住宿和从事与生产经营无关的活动

生产经营单位应当在危险作业场所和生产、储存设施等设置明显的安全警示和标志、标识,将作业场所和工作岗位存在的危险、危害因素和防范措施,以及发生直接危及人身安全的紧急情况时的应急措施等事项告知从业人员

危险作业

安排专门人员进行现场安全管理,确保操作规程的遵守和安全措施的落实

生产经营单位进行爆破、吊装、悬吊、挖掘、建设工程拆除等作业,临近高压输电线路、输油(气)管线、通信光(电)缆作业,有限空间作业,应当执行危险作业管理规定以及本单位的危险作业管理制度,安排专门人员进行现场安全管理

确认现场作业条件符合安全作业要求

确认作业人员的上岗资质、身体状况及配备的劳动防护用品符合安全作业要求

向作业人员说明危险因素、作业安全要求和应急措施

发现直接危及人身安全的紧急情况时,采取应急措施,停止作业并撤出作业人员

与受委托方签订安全生产管理协议,明确各自的安全生产管理职责

有限空间作业

实行作业审批制度,严禁擅自进入有限空间作业

做到“先通风、再检测、后作业”,严禁通风、检测不合格作业

配备个人防中毒窒息等防护装备,设置安全警示标识,严禁无防护监护措施作业

进行安全培训,严禁教育培训不合格上岗作业

制定应急措施,现场配备应急装备,严禁盲目施救

粉尘防爆

作业场所严禁设置在违规多层房、安全间距不达标厂房和居民区内

每班按规定检测和规范清理粉尘,在除尘系统停运期间和粉尘超标时严禁作业,并停产撤人

使用防爆电气设备,落实防雷、防静电等措施,保证设备设施接地

严禁作业场所存在各类明火和违规使用作业工具

必须配备铝镁等金属粉尘生产、收集、贮存的防水防潮设施,严禁粉尘遇湿自燃

执行安全操作规程和劳动防护制度

严禁员工培训不合格和不按规定佩戴使用防尘、防静电等劳保用品上岗

劳动防护用品

为从业人员提供符合国家标准或者行业标准的劳动防护用品

问题整改交办

1.

2.

3.

4.

5.

完成期限:

年 月 日

篇5

自开工以来,本项目部认真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依据国家安全监管总局《工作场所职业卫生监督管理规定》及所属国颁布的《职业安全与健康法》,坚持“预防为主、防治结合”的工作方针,建立健全职业病危害防治措施及建立完善管理机构,持续加强职业危害防治培训工作,提高全员职业安全卫生意识,积极控制职业危害因素,提高职业危害防治管理水平。同时把改善作业环境、强化员工职业健康作为重点工作,对职业病的防治宣传、培训管理体系的建立、个体防护设施的配备、以及防尘措施等方面认真进行落实,为从业人员营造了一个安全、健康的工作环境。

现对前阶段的职业健康管理工作总结如下:

一、管理工作开展情况

(一)组织机构及人员配置情况

项目部建立了以项目经理全面负责,项目班子成员齐抓共管,以各部门负责人为成员的职业健康管理工作领导小组:

组 长:XXX

副组长:XXX XXX

成 员:XXX XXX XXX

职业健康管理工作领导小组下设办公室,办公室设在综合管理部。职业健康管理工作专职管理员:XXX。

(二)制度建设及操作规程情况

根据本工程实际情况,项目部编制建立了《职业健康管理制度》,包括职业危害防治责任制度、职业病危害警示与告知制度、劳动者职业健康监护及其档案管理制度、职业危害项目申报制度、职业病防治宣传教育培训制度,等13项制度。

项目部针对本工程施工性质,分别编制了粉尘、噪声及高温作业岗位职业健康等3项操作规程、并要求全体施工人员(含外籍员工)严格遵守本工种的职业卫生操作规程,并应熟悉、掌握和遵守配合作业的相关工程的操作规程内容。

(三)检查考核情况

项目部依托《职业健康安全管理制度》,每个季度按照相关法律法规及职业健康管理工作对职业健康责任体系、规章制度、管理机构、前期预防、劳动过程中的防护和管理、 档案管理、培训、应急管理等八个方面的内容进行检查考核,针对检查发现的问题和不足及时制定整改措施进行落实,强化职业健康措施落实加强日常管理工作。同时项目部将职业健康安全管理内容纳入安全生产考核工作结合每月安全生产责任制落实情况对现场防护设施、作业人员、劳动防护用品管理等方面进行检查同考核,做到职业健康安全管理工作与安全生产管理工作同时推进。

(四)职业健康培训教育情况

为加强职业健康知识宣传力度,项目部组织培训活动1次,参加培训人员共计19人次,培训内容主要围绕《职业病防治法》及相关职业卫生知识和量化分级内容。同时HSE部在施工现场宣传栏中公示了本工程关于职业健康的13项管理制度。

(五)现场监督管理情况

项目部建立了以项目经理为总负责人的职业健康管理工作领导小组,HSE部门为牵头部门,并指定专人负责的职业健康安全责任体系,逐级落实责任事项和内容,实行系统化管理。持续加大职业健康宣传教育力度,进一步提高施工人员职业健康防护意识;综合管理部依据所在国相关要求配备施工人员(含外籍劳工)职业病防护用品,HSE部指导施工人员正确使用劳动防护用品。

项目部每季度进行一次职业健康专项检查工作,同时在施工过程中的各类检查也将职业健康方面列为受检内容。因此做到了从源头控制和消除职业病危害,防治职业病,保护劳动者健康。目前本工程未出现任何职业健康突发事件。

(六)职业健康“三同时”工作情况

针对职业健康“三同时”管理工作,项目部按规定要求配发劳动防护用品,积极改善工作条件,如针对粉尘和噪声危害,一方面为施工人员(含外籍劳工)配置休息室,减少作业工人实际接触危害时间;另一方面足量配备防尘口罩、眼镜等个人防护用品,并督促从业人员严格按照使用规则佩戴、使用;并且在施工现场涉及到职业危害因素的部位设置了职业健康告知牌、警示牌等,针对临时进入施工现场的外来人员,项目部有关把“三同时”内容及时进行教育培训并签署“外来人员职业危害告知书”,全面提高项目部职业卫生“三同时”实施意识,以点带面,逐步推广,确保建设项目职业病防护设施与主体工程同时设计、同时施工、同时投入生产和使用。

(七)职业危害排查专项活动开展情况

项目部每季度对可能发生的职业健康危害和涉及的作业类型、工种、岗位人员进行专项排查工作,同时在施工过程中的各类检查也将职业健康方面列为受检内容。目前项目部尚在桩基础施工阶段,涉及职业危害因素较少,但项目部依然全面开展了职业病危害因素种类、岗位分布及作业人员接触职业危害因素情况排查统计工作,并建立完善管理台账,做好职业危害管理心中有数,并定期开展排查及时更新台账。有效的结合安全生产检查对现场职业危害防护设施、人员遵守操作规程情况、作业人员劳动防护用品佩戴情况等方面进行详细排查,督促相关人员及部门对存在问题及时整改落实,及时消除职业健康隐患。

(八)《职业病防治法》宣传周活动开展情况

为深入宣传贯彻《职业病防治法》,普及职业病防治知识,提高本工程所有参建人员(含外籍劳工)职业病防治意识,维护员工的健康权益,项目部根据工程局关于开展201 8年《职业病防治法》宣传周活动的通知(安环〔2018〕17号)文件精神,紧紧围绕以“健康中国,职业健康先行”的宣传主题,组织开展了多种形式、内容丰富的《职业病防治法》宣传活动,收到了预期效果。

在宣传周期间项目部结合本工程实际情况,4月28日由项目HSE部牵头,全体人员参加,开展了职业病防治知识讲座、观看《职业病防治法》宣传动画片及结合岗位展开自由讨论。同时针对本工程涉及到的粉尘、噪音、化学危害及高温的科学防护措施做了理性分析和布置。整个活动气氛融洽,内容丰富,针对性强,效果理想。

(九)海外项目职业健康管理工作情况

项目部一方面不断加大宣传普及力度,着力于提高劳动者对职业病防护知识及健康维权意识,为保护劳动者健康,促进和谐发展营造一个良好的环境。另一方面修订并健全了职业卫生管理档案,职业卫生宣传培训档案、职业病危害因素监测与检测评价档案、职业健康监护管理档案及劳动者个人职业健康监护档案并在不断完善之中。同时根据现场作业情况,按所在国相关要求购置符合规范要求的劳动防护用品。每月按要求给作业人员发放防尘口罩、耳塞、护目镜等职业病个人防护用品,对发放情况进行登记存档;现场HSE人员对作业人员职业危害防护用品使用情况进行监督检查,督促作业人员按要求正确佩戴、使用个人防护用品,对已损坏或达到使用期限的防护用品及时进行更换和报废,确保劳保用品符合规范。

二、职业健康工作中好的做法和典型案例

1、根据施工实际进展情况,项目部每月组织人员对存在职业危害因素的重点作业场所开展日常监测工作,及时在施工现场宣传栏中公布职业危害因素监测结果,对现场职业危害因素做到动态管控。

2、加强职业健康安全工作检查,认真落实职业健康安全检查“三结合”,即日常巡查与不定期抽查结合、专项检查与综合性检查相结合、考核评比与整治行动相结合,对每次检查发现的可能危害职业健康安全的问题和隐患加大整改和惩处力度,对重复发生的问题和隐患进行了分析和研究,提出预控办法,切实将各类可能危害职业健康安全的问题和隐患消灭在萌芽状态。

三、目前存在的问题

1.虽然项目部配备了职业卫生专兼职管理人员,但职业卫生管理人员业务水平有待提高,尤其对所在国职业健康法律法规、标准规范等相关管理内容要求掌握不全面,管理知识缺乏,管理业务能力跟不上目前国家对职业健康管理的新要求。

2、项目部施工班组普遍存在对职业健康安全知识缺乏深入了解、对职业健康安全工作重要性认知不足的情况。

3、施工现场关于职业健康设施建设及管理工作需要进一步加强。工作场所职业危害因素定期检测、职业健康监护和职业健康培训等措施落实有待加强。

四、下一步工作思路

项目部在下个阶段将持续加强专业技术的培训和实践;对工程管理作业人员加强体系内容的宣传,提高工程管理作业人员的职业健康安全自我保护意识的同时加强对工程相关方的影响,努力营造工程参建各方共同提高职业健康安全意识的工作氛围。

1、加强领导,增强责任。对职业病防治工作中存在的问题,认真地分析、研究和解决,确保各项工作落到实处,尽快建立完善职业病防治体系。。  

2、通过“走出去,引进来”,认真学习所在国职业健康管理的先进经验,完善本工程的职业健康管理体系。定期进行具有针对性的宣传教育,提高全员的职业健康知识水平;引进国际先进的设备,持续改善工作环境。

3、建立、健全工作场所职业病危害因素监测系统,由专人负责职业病危害因素日常监测,确保监测系统处于正常运行状态,预防急性职业病事故发生。

4、根据项目部实际情况,合理计划安排职业危害治理工作所需的费用,加大投入,保障职业病防护设施“三同时”、职业病危害因素检测和评价、职业病危害治理、职业健康监护、职业健康培训等费用。

5、根据现场实际及时组织修订完善职业病危害事故应急救援预案和现场处置方案,适时组织开展职业病危害事故应急演练,强化职业卫生应急管理工作。

五、对公司职业健康监管工作的意见和建议

篇6

关键词:职业卫生;监管;实践

职业卫生监管工作的效果,关系到广大员工的身体健康和生命安全,关系到企业的安全发展和稳定,更关系到构建和谐企业目标的实现,越来越受到企业的重视。胜利油田河口采油厂,是一个以油气开发为主的生产经营单位,勘探面积4500平方千米,职业病危害场所108个,涉及岗位员工1500多人,通过全面落实“预防为主,防治结合”的工作方针,完善监管工作机制,落实职业病危害防护措施和应急救援措施,使工作逐步走向制度化、程序化、规范化。但是,随着工作的不断深化,需要进一步认真审视和反思助推职业卫生安全监管工作发展的有效途径。结合工作实践,就如何加强职业卫生监管工作浅淡几点思考。

1.领导重视,落实到位,职业卫生监管工作要体现重要性

要想在工作中体现出职业卫生监管工作的重要性,领导重视是关键,抓好落实是根本。因为只有在领导高度重视的基础上,才能更好地建立健全各项管理制度,并通过领导以身作则,引导全体员工逐步落实;只有在领导高度重视的基础上,才能有足够的力量建立高素质的职业卫生检查及监督机制,对人员、设备和环境进行有效监控,减少职业卫生事故的发生;只有在领导高度重视的基础上,才能准确地掌控生产过程中的职业卫生隐患和安全风险,更好地解决工作中存在的问题,夯实职业卫生管理基础,整体提升职业卫生管理水平。

“领导重视”也不仅仅是口头上的一句话,而是要有行动,给政策,才能推进工作。与之同等重要的是基层执行过程中,必须将上级的安排部署落到实处,因为如果一味地强调领导重视,依赖上级创造条件和方便,最终也不过是无源之水,无本之本。必须通过扎实、有效的措施,具体到岗位工作的每一个环节、每一次操作中去,以实实在在的工作业绩和效果。来证实职业卫生工作的重要性。

河口采油厂对职业健康管理工作高度重视,并给予全方位支持,逐级成立职业卫生管理领导小组,由专人负责,纵向上自上而下形成一个完整的职业卫生网络监督管理体系,横向上从设计到施工,从安全到工会、劳资、供应等各部门,抓管理、强监督、抓预防、订措施,保持良好的运行体制。制定年度HSE工作重点和监控目标,把职业健康监管工作作为重要内容和监控目标之一,采油厂与三级单位签订《HSE目标责任书》,做到工作有计划,实施有内容,有条不紊的运行,通过实实在在的工作业绩和效果,让员工充分认识到职业卫生监管工作的重要性。

2.思想先行,宣教到位,职业卫生培训工作要突出实用性

全面加强员工的职业卫生教育培训,是开展好职业卫生监管工作的重要环节和手段,其重点是突出职业卫生监管“实用性”,使员工学习得“实惠”,首要问题是以职工需求为导向,“按需施教、按缺选学”,科学设置培训内容,激发员工参与培训、学习的动力。河口厂从提升广大干部员工思想认识入手,宣传职业卫生监管工作的重要意义和作用,积极了解和借鉴国内同行业职业病防治的先进经验,使广大员工认清本单位、本岗位和本人在职业卫生监管工作中的差距,增强工作的紧迫感,坚定抓好职业卫生管理工作的信心。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职业病防治法》内容,利用网络、简报、电视等新闻媒体和《职业病防治法》宣传周等活动契机,采取召开座谈会、集中宣传咨询、组织学习讨论、举办板报展、培训班等形式,开展相关法律法规及职业病防治知识的宣传培训,有效提升广大员工维护健康权益和自我保护的意识。

3.健全制度,实施到位,职业卫生安全监管要有保障性

岗位职责和制度有效才能有保障。目前在职业卫生监管工作中存在着对职业病防治工作重视不够、部分员工职防意识淡薄、防治检测不到位等问题,说明卫生职责和监管制度在推行层面还存在执行扭曲和异化的现象,必须形成一套较为系统、科学、规范的制度,才能推进职业卫生监管工作的科学发展。采油厂将职业卫生制度建设当作一项系统工程,订立制度时,在依据上位制度的基础上,从哪些不能做、哪些能做、能做的应该怎样去做几个方面系统考虑,既有结果,也有程序,充分考虑到制度的系统性和规范性。建立完善《职业卫生管理规定》、《劳动安全防护设施安装使用管理规定》、《职工劳动防护用品管理规定》、《职工工伤管理规定》、《建设项目劳动安全卫生“三同时”管理规定》等,编号发文,组织培训,实现职业卫生的规范管理。

4.严格监管,管理到位,职业卫生安全监管要有实效性

严格监管,是做好职业卫生工作的关键。采油厂建立健全各类职业卫生管理档案,对职业病危害场所进行申报登记。从改善劳动生产条件,改善职工的工作环境的角度出发,先后投资300多万元对58座泵站进行噪音治理,对42个化验室进行尘毒改造等,并给岗位员工配备护耳器等职业卫生防护用品。生产现场按标准设立职业卫生安全标识,使岗位现场全部达到国家职业卫生防护标准的要求。建立硫化油气井监管体系,摸清硫化氢分布状况,有针对性地制定治理方案,并从强化员工培训、劳动防护、现场施工、制度建设、日常监测五个方面入手,消除硫化氢隐患。对新、改扩建项目严格按照《建设项目安全卫生“三同时”管理规定》进行评价、设计、施工。每年组织尘毒、噪声等岗位职工进行一次健康查体,确保职工的身体健康,杜绝职业病的发生。

5.以人为本,防护到位,职业卫生安全监管要有预见性

篇7

一、演练工作的基本特点

从这次演练的效果看,主要体现以下方面的特点:

1、领导重视,组织健全

公司对这项工作非常重视。为了加强演练组织领导,确保演练工作顺利进行。

2、准备有序,启动快速

公司安全科提前拟定了“预案”方案,并组织参演队员认真学习。各救援分队提前将救援的器材和物质准备到位,报警启动,立即从四面八方全副着装跑步到事故现场,迅速开展工作。

3、 现场逼真,重点推进

从事故现场接管通蒸汽到液氨罐,现场发散的蒸汽足以以假乱真,当时的情景可谓触目惊心;当班的员工闻之警报,从不同的通道跑步到上风口安全地带;消防应急组在不到3分钟时间到了事故现场,实施了喷水稀释氨气;事故抢险组在有效的措施保护下,立即派一人到事故发生地查明了泄漏原因,采出了应急措施,完成了演练计划。整个救援工作形象逼真,重点突出。

二、取得了具体演练效果

1)这次演练贯彻实施了统一指挥,统一领导,行动协调,全员参与,分级负责的演练原则。场景逼真,演练有序,行动快速,对公司日后安全生产工作具有重大意义。

2)锻炼了队伍,提高了全员的安全意识和应对突发事故能力。

3)增长了安全知识,促使了员工在工作中严格遵守劳动纪律和安全操作规程。

三、存在问题

1、演练内容不全面,没有触及到的地方很多,如物资供应组没有派上用场等;

2、劳动防护设施准备不齐备;

3、个别人员在演练中表现不佳,现场气氛涣散。

四、整改措施

1、各车间、各部门强化安全生产知识培训,增强员工的安全意识;

篇8

宝石加工企业应对整个生产过程中的职业性有害因素进行辨识和评估,明确所有产生职业性有害因素的作业场所、工艺过程、设备及原(辅)料、中间产品、副产品,并建立职业卫生档案。(1)宝石加工所使用的原材料应符合国家相关标准的要求,不得使用放射性超标的原料。(2)存放粉粒状或毒性材料的容器,应具有良好密闭性和耐蚀性。盛放易挥发物料的容器应密闭。在开启后,应尽快加盖密闭。(3)工作场所空气中粉尘容许浓度应符合GBZ2.1-2007的要求。(4)工作场所操作人员每天连续接触噪声的时间,应随噪声声级的不同而异,并应符合表1的规定。但最高限值不应超过115dB(A)。(5)产生尘毒的生产工艺与设备宜采取密闭(整体密闭、局部密闭或小室密闭)方式。不能密闭时,应设置排风罩。在生产设备合理密闭和通风的基础上宜采取隔离、遥控操作。(6)工艺允许时尽可能采用湿式、半湿式作业,粉尘散发严重的工序不应设置固定操作岗位。(7)操作配有除尘、排毒装置的机器设备,在作业开始时,应先启动除尘、排毒装置,后启动主机;作业结束时,应先关闭主机,后关闭除尘、排毒装置。(8)不应用压缩空气吹扫车间地面及设备、加工件等表面的积尘,宜采用真空吸尘装置清除积尘。除尘器在日常使用过程中,应定期进行检查和清灰,以保证除尘器的正常运转和使用。(9)应定期对防尘防毒设施进行检查维护,防止堵塞;应定期检查尘毒收集、处理装置的工作状况,防止跑、冒、滴、漏。

工艺过程管理措施宝石加工企业应设职业安全卫生管理部门,配备专职安全卫生管理人员。(1)企业主要负责人应负责组织制定和实施职业安全卫生管理计划,并列入企业中、长期发展规划。(2)宝石加工企业应建立健全职业安全卫生管理制度。职业安全卫生管理制度主要包括:作业场所检测评价管理办法、职业病防治管理办法、职业健康监护制度、防尘防毒设备设施管理制度、劳动防护用品管理制度、岗位责任制和岗位操作规程等。(3)宝石加工企业应对整个生产过程中的粉尘、毒物危害至少每两年进行一次辨识与评估,明确所有产生粉尘、毒物的作业场所,工艺过程、设备及原(辅)料、中间产品、副产品,并建立档案。当作业场所、工艺过程、设备发生重大变化时,应重新开展辨识评估工作。对不符合防尘防毒要求的作业场所及时整改。(4)宝石加工企业与劳动者订立劳动合同(含聘用合同)时,应将工作过程中可能产生的职业病危害及其后果、职业病防护措施和待遇等如实告知劳动者,并在劳动合同中写明,不得隐瞒或者欺骗。(5)宝石加工企业的主要负责人和职业卫生管理人员应接受职业卫生培训,遵守职业病防治法律、法规,依法组织本单位的粉尘职业病防治工作。宝石加工企业应对劳动者进行上岗前的职业卫生培训和在岗期间的定期职业卫生培训,普及职业卫生知识,督促劳动者遵守职业病防治法律、法规、规章和操作规程,指导劳动者正确使用防护设备和防护用品。(6)宝石加工企业应针对可能发生的尘肺、矽肺及其他事故,按AQ/T9002-2006的要求制定应急预案。对职业病防护设备和应急救援设施,宝石加工企业应进行经常性的维护、检修,定期检测其性能和效果,确保其处于正常状态,不得擅自拆除或者停止使用。

个人防护措施(1)宝石加工企业应按GB/T11651-2008、GBZ/T195-2007的要求为接触尘毒作业人员配备符合相关国家标准、行业标准要求的劳动防护用品。应采购取得了个体防护用品生产许可证或安全标志准用证的个体防护用品。(2)宝石加工企业应建立、健全个体防护用品的采购、验收、保管、发放、使用、报废等管理制度和台账。按要求对其进行维护、保养、清洗,当到达使用有效期或失效时应及时更换。(3)接触尘毒物质的作业人员应具有正确使用个人防护用品的能力,上岗时应穿戴好个人防护用品。加强个人听力防护,尤其是切割整形工和磨削工在工作时应佩戴合适的防噪耳塞。(4)作业人员不应在尘毒作业区饮水、进食、休息,应设置独立的休息室。不应穿戴被尘、毒污染的工作服进入餐厅、办公场所。(5)宝石加工企业应按照GBZ188-2007的要求建立职工职业健康监护制度。定期对接触尘毒危害的作业人员进行上岗前、在岗期间和离岗时的职业健康检查和发生职业病危害事故时的应急健康检查。不应安排有职业禁忌症的作业人员从事所禁忌的作业或相关作业。宝石加工企业应严格按《中华人民共和国职业病防治法》、《使用有毒物品作业场所劳动保护条例》的要求,提高安全生产工艺、完善工程防护和个人防护措施、建立健全职业病防治责任制和管理制度。另外,卫生监督检查机构也应加强对此类企业的监督检查,督促企业将职业病防治措施落到实处。

作者:傅圣英 单位:中国劳动社会保障出版社

篇9

以党的精神为指导,以事故隐患排查治理为主线,围绕我县经济建设目标任务,以及打造“平安”的要求,进一步深化认识、落实责任,狠抓基础、创新机制,严格执法、消除隐患,努力实现全县安全生产形势持续稳定。

二、工作目标

确保全县各类事故总量、事故死亡人数和事故直接经济损失三项指标较上年稳中有降;确保亿元国内生产总值事故死亡率、工矿商贸十万从业人员事故死亡率、道路交通万车事故死亡率稳定下降;确保不突破市政府下达的安全生产事故控制指标。努力遏制重特大事故发生。

三、安全生产监管具体工作任务

(一)抓落实考核,强化主体责任

1.进一步深化细化责任状内容。认真总结年度安全生产责任制落实的经验,通过分解下达安全生产控制指标,深化、细化安全生产考核内容,使责任状的广度、深度、覆盖面都能得到充分体现。根据市安委会要求,将个体企业的生产安全事故列入考核内容。

2.强化企业主体责任。严格执行国务院第493号令,加大对企业的监管力度,督促企业健全安全生产管理机构、管理队伍,健全各项管理制度,落实各项责任措施,强化安全基础管理,加大安全投入力度,提高企业本质安全。

3.强化政府和部门的监管责任。继续完善政府主要领导负总责,分管领导在职责范围内各负其责的领导责任体系,强化政府的安全生产领导责任。建立安全生产情况定期通报制度,严格执行《安全生产警示制度》、《道路交通告诫和问责制度》、《安全生产一票否决制度》,强化行业监管部门的监管责任,形成全社会对安全生产齐抓共管的局面。

4.进一步完善安委办例会制度。建立安委会办公室联络员制度,针对全县安全生产的新情况、新特点,定期进行分析研究。严格安全生产责任制的考核及警示制度,充分发挥安委办的综合协调作用。

(二)抓基层基础,强化监管网络

5.进一步推进网格化建设。在去年开展网格化试点的基础上,推广网格化先进经验和典型,全面推进网格化建设,从人员配备、完善制度、管理信息化等方面进一步细化、落实,真正建立信息资源共享,反馈渠道畅通,制度程序规范,职能责任明确,处置及时迅速,监管切实有效的安全生产管理体制。

6.推进企业安全标准化工作。全面完成危险化学品生产经营企业、矿山企业安全标准化工作,达到省、市验收标准,继续在机械行业推广标准化工作,提高企业参与安全标准化活动的主动性,建立企业安全标准化工作的长效机制。

7.努力提高安全监管能力。推广ABC企业分类管理和安全生产网格化管理,扩大安全监管覆盖面,提高安全监管水平;强化以“一张安全生产分类管理动态表、一张辖区企业分布图、一套安全生产管理制度、一套安全生产管理帐、一个企业基本情况数据库”等“五个一”为主要内容的基础管理工作,规范乡镇、村居基层安全监管制度和工作机制。

8.做好安全信息化工作。依靠科技手段,提高安全生产的监管水平。规范行政许可,依托网络平,逐步实现网上申报,提高办事效率。逐步建立矿山、危险化学品、烟花爆竹、重大危险源数据库,为安全生产信息化管理提供平,提高事故防范能力,杜绝重特大事故的发生。

(三)抓事故查处,强化依法行政

9.严肃查处各类安全生产事故。充分运用法律法规,严肃查处各类事故,克服安全执法“严不起来,落实不下去”的问题,对各类安全生产违法行为,从严查处,确保处罚到位、力度到位,做到重典治安。对发生安全生产事故的企业一律实行严格的停产停业整顿措施、严格的全员重新培训制度、严格的行政处罚措施。同时,规范停产停业整顿后复查验收的程序,确保依法行政。

10.继续抓好执法规范化建设。严格执行行政执法的相关法律法规和有关规章制度,规范执法行为;强化执法监督,加快提高执法队伍的业务水平,保证执法质量和执法安全。

11.加大执法力度,严厉打击各类安全生产违法行为。继续在矿山、烟花爆竹、危化品生产经营等重点行业和领域开展专项执法活动,规范企业生产经营行为,遏制各类事故的发生;安全生产执法活动要从事故查处为主,向日常监察执法为主转变,从源头上减少事故的发生。

(四)抓宣传教育,强化安全文化

12.继续推进全员安全培训工程。按照“统一规划,分级实施,分类指导,步步推进”的工作部署,深化全员安全培训工程,使全员安全培训成为企业安全生产基础管理的重要组成部分,建立长效机制。加强对企业全员培训的督查和指导,切实落实企业“三级安全教育培训”制度,使全县各类从业人员普遍得到教育培训。同时,继续规范特种作业培训工作,要全面提高特种作业持证上岗率。

13.深入开展“安全生产月”活动。创特色、重实效,继续深入开展“安全生产月”活动,动员社会各界广泛参与“安全生产月”活动,以安全生产咨询日、文艺演出、图片展览、知识竞赛等活动为载体,多渠道、多形式地开展宣传,形成一定的声势和规模。

14.广泛开展安全知识宣传。充分发挥主流媒体以及各部门宣传窗口的作用,多渠道、多形式地开展安全知识、安全意识宣传,深化道路交通、消防安全宣传“五进”(进学校、进社区、进企业、进机关、进外来人员密集区)活动,进一步扩大宣传的覆盖面,特别是要加强对外来务工人员、偏远地区广大民众的宣传,切实增强全民的安全意识和自防自救能力,防范群死群伤事故的发生。

(五)抓隐患治理,强化督查力度

15.深入开展“隐患排查治理年”活动。对“隐患排查治理年”活动作出全面的部署,制订具体的工作方案,明确排查的重点、步骤、目标、任务和具体工作措施,在全县深入开展隐患排查治理工作,确保隐患排查工作落到实处,取得实效。加强对安全隐患排查治理工作的监督检查,充分运用经济、行政和法律手段,加大行政执法力度,严肃查处隐患排查整改不力或拒不整改的单位。根据具体情况适时组织督查组,强化对各乡镇(街道)及各有关单位开展“安全生产隐患排查治理年”活动的情况进行督查并验收,验收结果予以通报。

16.继续公布一批重大隐患整改单位并落实整改。在隐患排查治理专项行动中排查出的重大事故隐患,要分级进行公布,将继续在道路交通、消防及工矿商贸企业中公布一批重大安全隐患,并按照分级管理、分级督办的原则,进一步落实县、乡镇政府(街道办事处)、部门和企业的责任,切实抓好各类重大隐患的整改落实工作。

17.继续开展重点行业和领域的专项整治。开展以完善公路临水临崖高落差危险路段安全设施,以及强化车、人、路(段)源头管理为重点的道路交通安全专项整治;要在工矿商贸企业中开展以安全用电为主要内容的企业用电专项整治,减少触电事故的发生。同时开展危险化学品生产、经营、运输专项整治,以及消防安全、机械设备、挖沙行业等安全专项整治。

18.切实增加安全投入。鼓励引导企业增加本质安全投入,改善企业安全生产条件。重点是加强企业新、改、扩建项目“三同时”的管理,加大投入,在源头上消除安全隐患;引导企业加大设备的投入,淘汰落后的生产工艺和设备,改善安全生产条件。县、乡镇政府(街道办事处)应切实加强公共财政对公共安全的投入,改善公共安全条件。

19.高度重视应急救援工作。进一步完善应急救援预案,并积极开展应急救援演练工作。加强应急队伍建设,不断提高对突发公共安全事故的应急救援,进一步完善应急救援体系。

20.加强劳动防护用品的监督检查。督促企业为从业人员提供符合国家标准或者行业标准的劳动防护用品;开展劳动防护用品使用管理检查。对不按规定配发劳动防护用品的生产经营单位,要督促其立即整改,并依据《安全生产法》、《省安全生产条例》、《劳动防护用品监督管理规定》等法律、法规、规章进行查处。进一步规范全县生产经营单位劳动防护用品的使用,纠正相关企事业单位不执行国家法律法规、侵害劳动者合法权益的行为。

(六)抓队伍建设,强化服务效能

篇10

【关键词】建筑施工;安全生产;现场管理;系统性

【Abstract】The construction safety management system includes safety management system, safety education, health care, on-site management, labor protection and safety culture construction. It is mutual influence and interrelated. The establishment of a comprehensive safety management system will improve the efficiency.

【Key words】Construction;Safety in production;Site management;

1. 安全管理体系构建的原则

建筑安全管理体系中所包括的安全生产管理制度,安全教育,卫生保健,现场管理,劳动防护和安全文化建设六个方面理应是相互影响,相互联系的,所以在考虑建立一个综合的安全管理体系时必须遵循一定的原则,而且所选择的原则将会在很大的程度上影响着安全管理体系构建的科学性。

1.1科学性原则。

科学性是指内容是否符合客观实际,是否反映出事物的本质和内在规律,即概念、定义、论点是否正确,论据是否充分,实验材料、实验数据、实验结果是否可靠等。施工现场安全管理综合体系的建立,应以安全管理的相关理论为依据,充分考虑各个构建指标间的逻辑联系,从而使这一安全管理体系能够有效的提高现有施工现场的安全管理水平。

1.2系统性原则。

系统性是指一个事物并不是由单一的因素组成的,它是由各个不同的因素构成的有机整体,并且各个要素之间也是相互联系,相互制约的,从而要求我们看待事物要全面,切不可只看到一个或者两个点。安全管理的体系应是一个全面系统的有机整体.应符合要素优化组合的要求,在构建时应注意目标一致;指标独立,边界清晰;体系结构合理,层次分明;指标全面、完整;指标精简,避免繁杂。

1.3动态性原则。

动态性,即是指事物存在不是一成不变的,而是随着环境的变化而变化的,要求一定要与实际相符合。安全管理体系的构建应该具有动态性,即不仅能提高现有施工现场安全管理的水平,更重要的是指明未来安全管理的不足之处,以期有更多的改变。

1.4可操作和执行性原则。

安全管理体系的构建其目的就是要提高施工企业的安全管理水平,所以现在最重要的就是要求这些安全管理体系的指标在构建时一定要具有可操作和执行性。

2. 安全管理体系的构成

为了较好的构建安全管理体系,必须对安全管理的内容和形式进行深入的研究。本文参考了大量的文献,并与施工现场的管理人员进行探讨,将施工现场安全管理体系分为六个方面,依次为:安全生产管理制度、安全教育、卫生保健、现场管理、劳动防护、安全文化建设。

2.1安全生产管理制度。

(1)建筑施工是一项复杂的系统工程,需要在同一个施工现场同时组织多个工种的协同作业,如果有若干不同公司,那么总承包商还要组织多个单位协同施工。为保证施工的顺利进行,就需要理顺、协调各方面的关系,需要进行严密的计划、组织和控制,使各工种、各单位紧密配合;要针对该项目的实际情况,对其中的不安全因素进行预先分析,从技术上和管理上采取措施,确保施工生产按照安全生产的规章制度、操作规程和程序进行,以求最大限度的减少事故的发生。

(2)安全生产管理制度主要包括安全生产责任制度,群防群治制度,安全教育培训制度,安全生产检查制度,伤亡事故处理报告制度,安全责任追究制度。安全生产责任制度是建筑生产中最基本的安全管理制度,是所有安全规章制度的核心。安全生产责任制度是指将各种不同的安全责任落实到负责有安全管理责任的人员和具体岗位人员身上的一种制度。这一制度是“安全第一、预防为主”方针的具体体现。安全教育培训制度是指明确制定安全教育的计划和实施方案细则,安全教育培训制度在现有的安全管理活动中有着举足轻重的地位,对预防安全事故的发生起到很有效的作用。安全检查制度是上级管理部门或企业自身对安全生产状况进定期或不定期检查的制度。通过检查可以发现问题,查出隐患,从而采取有效措施,堵塞漏洞,把事故消灭在发生之前,做到防患于未然,是“预防为主” 的具体体现。通过检查,还可总结出好的经验加以推广,为进一步搞好安全工作打下基础。安全检查制度是清除隐患、防止事故、改善劳动条件的重要手段,是企业安全生产管理工作的一项重要内容。

2.2安全教育。

(1)目前施工一线的绝大多数工人是农民工,他们文化素质差,从未经过安全教育培训,缺乏应有的安全知识和技能,自我保护能力薄弱,在施工中违章作业、冒险盲干的行为经常出现,因此往往成为事故的受害者。据统计,施工伤亡事故中死者90%都是农民工。因此,必须对农民工进行系统的安全教育培训,增强其安全知识和安全意识,提高其防范事故的能力。

(2)安全教育是通过培养人的安全意识、安全技能,以消除人在施工过程中的不安全行为,控制事故发生的一种教育活动,具有全员性,长期性、专业性等特点。根据建筑施工业安全生产的特点,将教育内容划分为安全意识教育、 安全技能教育、 安全管理教育和事故案例教育。安全意识教育的主要内容是安全法制教育和安全思想教育。具体来讲,安全法制教育就是通过对教育对象进行安全生产、 劳动卫生防护方面的法律、法规教育,促使其从法制的角度去认识搞好安全工作的重要性;安全思想教育就是通过教育进行深入细致地思想政治工作,帮助其端正思想,提高对安全生产重要性的认识,实质上是一种责任心的教育。安全技能教育的主要内容是本企业生产的基本情况、施工流程及施工方法,施工中的主要危险区域及其安全防护的基本常识,施工设施、设备、机械的有关安全常识,电气设备安全常识,高处作业安全知识,以及各工种安全操作规程和劳动卫生规定等,其教育对象主要是现场的施工人员。安全管理教育是以安全科学的基本理论、安全系统理论、职业安全健康管理等为主要教授内容的教育形式。安全管理教育主要是针对现场管理人员和企业管理人员的安全教育内容。事故案例教育是以建筑施工行业经常发生的、典型事故案例发生的条件、过程和后果等为主要教育内容,认识事故发生的规律、总结经验,并周期性地对建筑施工行业发生的事故情况进行通报。建筑施工企业安全教育应贯穿于整个生产过程,在发生以下情况时,应加强安全教育工作。例如:新工人入场,采用新技术、新工艺,变换工种,特殊环境条件下施工以及长假后的重新施工。

2.3卫生保健。

目前 90%以上的工地都为现场施工人员(主要为农民工)配备了就餐,住宿设施,有些地域狭窄的工地,也都在施工现场外统一租房住宿,并安排送餐到工地,生活设施基本符合工地卫生标准,但是也有一些工地农民工宿舍昏暗,拥挤,被褥肮脏,卫生条件差、伙食差。施工现场的安全状况与其住宿条件、饮食情况有很大的关系,如果施工人员休息不好,身体状况不佳,发生事故的可能性就会大大提高。同样,在施工现场对卫生保健也丝毫不能放松,要配备药品和器材,尽量保证施工人员的身体健康。

2.4现场管理。

(1)施工现场大多是多工种交叉作业,临时设施多,作业环境多变、人机流动性大的露天生产场所,是事故的易发部位。

(2)为了保护人民群众免受施工危险的威胁,在施工现场的四周竖立坚固严密的围墙,对施工现场实施封闭式管理,拒绝非施工人员入内;在各种易发生危险的地方一定要设置醒目的安全标志牌;各种材料不能随意摆放,需要按照施工平面图统一布置,分类码放整齐,并根据材料的特点采取相应的保护措施;在施工现场设立临时的消防车通道,合理进行消防设备布局,做好安全防火的预防措施;施工场地进行硬化处理,并设立有效的排水设施;做好治安管理工作,将责任分解到人,确保各种材料、设备及个人的财务安全。

2.5劳动防护。

在现场施工的过程中,施工人员不可避免的要从事或接触一些有损于身体健康的工作,从而产生职业病,因此对职业病进行防治是一个重要内容;为有效预防各种潜在危险对施工人员的伤害,需要免费、及时的向每位施工人员发放质量合格的劳动防护品,而且要监督施工人员在作业的过程中适当使用,如合理使用安全帽;把相应的防护物品布置在事故的多发地带,例如在“四口”(楼梯口、电梯井口,预留洞口、坑井,通道口,阳台、楼板、屋面等)布置防护设施。

2.6安全文化建设

安全文化是本单位全体员工的安全价值观念、安全意识、安全目标和行为准则的总和,是单位与个人安全素质和态度总和的体现。安全文化本质上强调以人为本,以全面提高人的安全素质为核心。安全文化建设是以安全生产的问题为中心,把注意力集中到人群行为上,通过对人这一能动主体的研究,以更完美、更充分的发挥人的主动性和创造性的手段实现安全生产的最高目标。应该意识到,只有当企业安全文化发生改变以后,企业的现场安全和健康条件才有可能发生根本变化。因此,安全文化的建设有利于控制管理者的潜在失效,同时提高操作层的安全意识,防止人为失效的发生。同时,建筑企业通过安全文化建设,可实现施工现场安全卫生条件改善,促进建筑产品质量的稳步提高。毫无疑问,安全文化是建筑企业持续发展的推动力。

参考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