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研基地建设方案范文
时间:2024-01-09 17:33:22
导语:如何才能写好一篇教研基地建设方案,这就需要搜集整理更多的资料和文献,欢迎阅读由公务员之家整理的十篇范文,供你借鉴。
篇1
关键词:交通疏解;地铁重要站点;交通影响评价
中图分类号:U231.3 文献标识码:A
随着城市化进程的持续发展,除了北京、上海、广州等外,许多省会城市和重点城市也陆续兴建地铁,由于地铁线路大多途经城市中心区繁华区域,施工期间将对城市的交通带来很大的负面影响。如何做好地铁施工期间尤其是重要节点站的交通疏解工作,处理好地铁施工与道路交通的矛盾,同时把地铁建设对城市交通的影响程度减少到最低,是地铁建设前期必须研究的一个重要课题。
1 地铁施工期间交通疏解解决策略
轨道站点往往位于客流十分集中的重要交通节点上。如何缓解站点开工建设(特别是明挖施工法)对重要节点的交通影响,需要有完善、周密的解决策略。
1)交通分流策略:为有效疏解施工点周边的交通压力,需要从宏观、中观、微观3个层面上来分流交通。宏观层面上从区域主干路网提前疏散过境流量,减轻施工地点交通压力;中观层面上利用施工地点周围支路网和各小区内部通道进行合理疏解,对于有规划的道路网络,必要时提前新建道路来完成疏解需要;微观层面上是对施工区域的路段及重要节点采取有效的交通渠化、诱导、管制,将交通压力降低到最小。
2)优化工点施工方法策略:根据站点类型、地质情况等综合分析各种施工方案对交通影响的大小,选择时间短、影响面较小的施工方法。
3)改造分流道路策略:改善周边道路和交叉口通行条件,提高通行能力,有效分流施工区域车流量,从而适当缓解交通压力。
4)新建疏解道路策略:站点施工往往占据多股原有行车道,需在站点施工前将道路两侧绿化带、地坪按交通疏解道路宽度要求改造成路面,拓展车道数尽量恢复原有水平,线形满足行车轨迹。
5)交通管理手段策略:包括道路路权临时再分配、公交行驶路线调整、交叉口转向限制、特定时段车辆类型限制、交通信号相位和配时调整、与交通管制要求配套相应的标志标线、协警现场指挥、设置非现场执法手段等,在道路围挡后,道路通畅与否跟交警的职能发挥程度有着重大关系。
6)宣传策略:地铁关乎民生的重大基础设施项目,民众应有充分的知情权,所以在地铁建设中的每个关键节点,如站点确定、围挡施工的起止时间、施工期间的交通管制措施、临时交通组织调整等关键信息应该提前通过广播电视、报纸、手机信息、网络等途径传递给民众,使大家可以提前规划好自己的行车路线或者选择合适的出行方式。
2、城市广场站施工交通组织方案设计
厦门市轨道交通1号线总体呈南北走向,全长30.3公里,设24座车站,除跨海段为高架车站外,其余均为地下车站,计划于2017年建成投入试运行。城市广场站为例分析,该站处于厦门岛正中位置,是厦门岛两大主干交通命脉嘉禾路、仙岳路的交叉点,周边商业遍布,楼盘林立,居住人口众多,是厦门岛内人口最为密集地,同时该站又是1号线最先开工的站点之一,解决好该站点的交通疏解是全线站点交通疏解的典范。
2.1 站点概况及施工影响区域
车站位于仙岳路、嘉禾路路口,沿嘉禾路方向布置,车站总长198.6m。本站为地下二层岛式车站,双柱三跨闭合框架结构,采用明挖(局部盖挖法)施工。标准段基坑宽度21.7m,基坑深度16.2m~17m;端头井基坑宽度25.8m,基坑深度18m。车站顶覆土3m。
由于车站跨路口设置,施工期间受其影响的商业、住宅区域主要包括西侧的SM新生活广场、仙悦花园、辽宁大厦、湖北大厦、潇湘大厦等;东侧的SM城市广场、龙门天下、鑫新景、国泰大厦、福园公寓等。受直接影响的道路是嘉禾路、仙岳路(地面层),其他如南山路、兴山路等道路也受到一定程度的影响。
2.2 影响区域现状交通调查
2.2.1交叉口高峰时期流量和信号配时调查
对嘉禾路-仙岳路交叉口进行高峰时期流量调查,其中嘉禾路双向交通量达14500pcu/h,仙岳路(地面层)双向交通量达9950pcu/h。交叉口信号灯周期120s,按四相位控制,通过延误分析本路通压力很大。
2.2.2 公交线路调查
该区域公交线路密布,SM城市广场站经过的公交线路多达32条,除直行和右转线路外,左转的公交线路有33、93、113、125、130、941、951、954,左转公交线尤以仙岳路左转嘉禾路往北出岛方向的居多。
2.2.3 调查结果分析
从调查结果可以看出,作为岛内最重要的两条交通主干道,交通流量非常大,各个方向的交通量较均衡,高峰期现状延误均较大,服务等级水平为E。
图1 现状延误分析
2.3 施工期间交通组织方案设计
根据城市广场站特点及周边道路情况,车站建设按六期实施,第一、二期施工车站主体结构,第三~六期施工剩余的附属结构。施工各阶段中尤以第一、二阶段最为重要也最复杂,本文主要以此两阶段作交通组织分析。
2.3.1 施工期间机动车交通组织
第一阶段施工交叉路口盖板,同时南北主体结构围挡施工,该期取消四向左转,嘉禾路按双向6车道保留仙岳路车道往外偏转,保留双向6车道,车道宽度按3.25m~3.5m设计,工期约4个月。
图2 第一期交通疏解平面图
第二阶段主体结构围挡施工,一期围挡往路口延伸至盖板上,嘉禾路、仙岳路交通均沿二期围挡进行疏解,嘉禾路交通按上阶段保留,仙岳路交通移至已建成的盖板上方,按双向6车道保留,工期约15个月,南北向禁止左转。
图3 第二期交通疏解平面图
(1)左转交通组织
由于第一期四向禁左、第二期南北向禁左,需左转的交通将从路网或调头区绕行,
由仙岳路左转嘉禾路出岛方向的公交线路如33、93、113、125、130、941、951、954等的绕行路线:仙岳路-西浦路-屿浦路-嘉禾路,屿浦路口需打开嘉禾路中护栏,增设信号灯系统。
(2)行人和非机动车组织
第一阶段实施前,需拆除原交叉口南侧嘉禾路上的人行天桥,行人过街均安排至地面,在信号灯控制下通行,在交叉口四个转角处均设置停驻区,并配置专门协警人员指挥行人、非机动车过街,行人/非机动车道宽7m。
(3)施工车辆组织方案
施工车辆进出口均设在施工围挡的南北两头,施工车辆沿嘉禾路驶入驶出。
2.3.2 施工交通组织管理
(1)施工时积极与交警部门合作,在施工区入口处设置标志牌,指示行人及车辆绕行,各通道入口处设置夜间警示灯、道路施工、道路封闭等标志;
(2)用施工护拦将车流与施工区域分隔开,防止车辆及非施工人员进入施工场地,在施工区来车方向设置警示灯,以保安全;
(3)路口白天及晚高峰时段设置4~8名协警专职指挥附近车辆和行人通行,保证周边及内部区域交通顺畅,发现危及道路行车安全问题,立即向所辖路段的交警大队报告,以便及时解决处理;
(4)施工区域改造道路为临时性质,应建立日常巡护和定期维修机制,确保施工期间道路路面平顺、病害少。
(5)施工作业完毕,及时清理现场障碍物,恢复路面,确保道路畅通,符合通行要求后,方可恢复通行。
2.3.3 主要交叉口信号配时优化
由于交通组织调整,原有四个方向左转交通被禁止,左转交通量汇合到直行或右转量中,因此交叉口的信号灯配时应加以调整,以适应交叉通流量流向的变化。
根据交通调查数据和交通组织方案,根据各方向流量调整相应信号配时,优化结果如表7 所示:
表3 交叉口信号配时和高峰期流量调查表 puc/h
2.3.4 交通标志、标线设置
轨道交通一号线沿嘉禾路铺设,除了在主干路网相应位置设置绕行指示牌外,在进入本车站施工区域的相邻路口也应设立提示标志,如在南山路、西浦路、兴山路、禾山路、屿浦路等路口设置相关指示牌,提醒需行经施工区域的车辆及早从道路绕行,或提醒司机施工区域应注意的相关注意事项。在距交叉口进口道50~150范围内应设置2~3组禁止左转标志牌,在人行道两端设置行人过街标志、人行道与机动车道采用水马或者警示桩分隔。
因围挡占据原有车道以及新增改造道路,需在相应位置补画交通标线,人行道横线以及车行道停止线,车道导流线应连续、平滑,满足车辆转弯轨迹要求。
施工区出入口设置道路施工标志和夜间警示灯,在施工围挡附近设置车辆慢行标志。
2.3.5 方案评价
本方案按施工阶段进行交通组织,第一、二阶段对于整个车站土建施工期间影响最大,后面各阶段均可在这两个阶段上的基础上进行,影响范围有限。通过优化围挡范围,分配车辆流向,优化车辆流向轨迹,即可保证施工影响区域的交通顺畅。从目前第一阶段允许情况来看,交叉口通行能力已达到预期水平,没有出现严重的车队滞留情况,通过VISSIM模拟分析,交叉口排队长度、延误时间及服务水平如图4所示:
图4 围挡后延误分析
对比图1、2与4可以看出,通过施工区域周边主要道路分流,交叉口流量减少,通过调整信号灯周期和相位,车辆在交叉口延误时间大为减少,排队长度减小,交叉口服务水平由原来的E级可提高至C 级,在施工期间影响范围内的道路和交叉口服务水平能维持在施工前以上的水平,交通顺畅,路网整体服务水平良好。按本方案进行交通组织,效果良好,达到疏解交通的要求。
3 结语
轨道站点(尤其是跨路口设置的)的施工对原有交通有着重大影响,本文以厦门轨道交通一号线城市广场站为例,对站点施工区域影响、道路情况、施工方案情况进行全面分析,针对重要节点区域的站点施工提出了较为可行的交通疏解方案,并对方案进行评价,为其他各城市类似轨道站点施工期间的交通疏解提供了有效的思路和方法。
参考文献:
[1] 杨俊,吴祖峰,戈永刚. 交通影响分析的一般方法及存在的主要问题分析[J]. 浙江建筑,2006,(1):3-6
[2] 王燕,孙曲辉.地铁施工期间道路交通组织与管理方法探讨[J].交通标准化,2007(8):23-26.
[3] 徐维红.城市建设项目交通影响评价的研究[J].中国人民公安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4,(1):79-82.
[4] 毛彗,谢志明.大城市地铁施工期间道路交通组织的方法探[J].重庆交通学院学报,2001(2):54-57.
篇2
(20
学年——20
学年)
发展领域
评价要素与达成标志
分值
自评
督评
备注
F1:
学校管理
(20分)
G1科学民主化学校管理:
1)
形成科学稳固的专业大部制管理模式。
2)
优化部门管理机构,行政人员轮岗调整。
3)
完善部门岗位职责。
4)
坚持校务公开和民主管理。
5)
健全学校管理制度。
8
G2
学校信息化管理:
1)
实现校园网络的高速稳定运行。
2)
实现学校内外门户网站的统一。
3)
逐步建立数字化校园管理应用平台。
4)
建设教学资源库管理平台。
5)
健全和完善学校信息化管理制度。
6
G3
教师温馨家园建设:
1)
主题式“教工之家”建设。
2)
文明办公室创建活动。
3)
组织教职工健身俱乐部活动、体检等活动。
4)
开展送温暖送爱心、五必访、退休教师慰问等活动。
6
F2:
专业建设
(20分)
G4
深化汽修机械专业群课程改革:
1)
建立汽修专业指导委员会,构建基于自主与合作学习的卓越汽修人才培养模式。
2)
推进“汽车底盘”、“汽车电器”、“汽车钣金与喷漆”资源库建设,建立“基于汽修教学资源库的自主合作学习”教学模式。
3)
打造“汽车维修与检测”精品课程,完成省职业教育信息化教学资源库基地建设。
4)
通过加强内涵建设,逐步做强“汽车整车与零部件销售服务”专业。
5)
扩大“汽车附件设计与制造加工中心教学工厂”规模。
6)
成立“产学研一体化中心”,并成功运作。
10
G5 优化财经商贸专业群专业建设:
1)
修订物流、财会、服装等专业的教学指导方案,成立新一轮专业指导委员会。
2)
加强各专业内涵建设,提升专业品牌。
3)
加大物流专业校内外实训基地建设,初步建立应用型人才培养模式,打造标杆性专业。
4)
完善财会专业技能岗位人才培养标准,完善校企共同培养模式,引进金融行业高端人才。
5)
服装专业实训工场建设,校本教材开发,重塑专业形象。
6)
调整商务英语和文秘专业方向,优化专业课程设置和教学计划。
10
F3:
办学条件
(16分)
G6 营造舒适整洁校园环境:
1)
校园周边环境综合整治,解决交通隐患问题。
2)
平安校园创建,实现视频监控和一卡通。
3)
学生寝室和食堂装修改造,落实食堂“五常法”。
4)
田径场重新布局和改造。
5)
教职工办公室重新规划和装修。
6)
校园文化环境建设,形成我校特色的校园文化品牌。
8
G7
改善教育教学活动条件:
1)
建设一个现代化的微格教室。
2)
升级改造功能完备的电子阅览室。
3)
计财楼改造成师生综合活动中心。
4)
建设校史陈列室。
8
F4:
教学科研管理
(12分)
G8
教研组建设:
1)
培养教研组长队伍,形成一定影响力。
2)
组织教研组外出学习活动,开展“集体备课”活动,规范公开课的“研课—上(听)课—评课”系列环节。
3)
出台校级优秀教研组评比方案并实施。
4)
逐步推进各教研组资源库建设,实现资源共享。
5)
教研组团队协作能力提升,教师学科比武获奖率提高。
6)
成立以教研组为单位的科研兴趣小组,落实科研导师制。
12
F5:
师资建设(12分)
G9教师梯队建设:
1)
组建校级名师工作室,发挥名师示范引领作用。
2)
开展校级骨干教师、优秀双师型教师评选活动。
3)
示范校建设中的专业带头人培养。
4)
为青年教师搭建成长平台,青年教师在教坛新秀、技能大赛等活动中获奖率高。
5)
完善师徒结对方案。
6)
建立以教师成长规划为主导的师训制度。
12
F6:
德育工作(20分)
G10 德育品牌提升:
1)
德育工作顶层设计,打造我校特色的鄞职“青年”、“诚信实践基地”、“唤醒德育”等德育品牌。
2)
培养优秀德育团队和班主任队伍,适时成立名班主任工作室。
3)
改进日常德育工作方法,制定并实施教室、寝室的7S管理制度。
4)
打造“一班一品”特色班集体。
5)
整合德育活动,实施德育课题的研究,以课题引领德育。
6)
突出人文主题,优化校园德育环境。
7)
开辟第二德育课堂,争取2-3个社团在区域中形成一定影响力。
12
G11 民族班教育特色:
1)
推进民族学生规范化管理,完善奖惩和激励机制。
2)
强化学生文化基础能力,实施专业技能和普通话考证制。
3)
完善班主任团队协作管理机制,加大班主任团队宣传力度。
4)
推荐优秀学生参加技能大赛和高职考,抓学生成才典型。
5)
以论文、课题和经验交流会等方式形成民族班教育理论成果。
6)
毕业生就业情况跟踪。
8
发展领域
评价要素与达成标志
分值
自评
督评
备注
F1:
学校管理
(20分)
G1科学民主化学校管理:
6)
形成科学稳固的专业大部制管理模式。
7)
优化部门管理机构,行政人员轮岗调整。
8)
完善部门岗位职责。
9)
坚持校务公开和民主管理。
10)
健全学校管理制度。
8
G2
学校信息化管理:
6)
实现校园网络的高速稳定运行。
7)
实现学校内外门户网站的统一。
8)
逐步建立数字化校园管理应用平台。
9)
建设教学资源库管理平台。
10)
健全和完善学校信息化管理制度。
6
G3
教师温馨家园建设:
5)
主题式“教工之家”建设。
6)
文明办公室创建活动。
7)
组织教职工健身俱乐部活动、体检等活动。
8)
开展送温暖送爱心、五必访、退休教师慰问等活动。
6
F2:
专业建设
(20分)
G4
深化汽修机械专业群课程改革:
7)
建立汽修专业指导委员会,构建基于自主与合作学习的卓越汽修人才培养模式。
8)
推进“汽车底盘”、“汽车电器”、“汽车钣金与喷漆”资源库建设,建立“基于汽修教学资源库的自主合作学习”教学模式。
9)
打造“汽车维修与检测”精品课程,完成省职业教育信息化教学资源库基地建设。
10)
通过加强内涵建设,逐步做强“汽车整车与零部件销售服务”专业。
11)
扩大“汽车附件设计与制造加工中心教学工厂”规模。
12)
成立“产学研一体化中心”,并成功运作。
10
G5 优化财经商贸专业群专业建设:
7)
修订物流、财会、服装等专业的教学指导方案,成立新一轮专业指导委员会。
8)
加强各专业内涵建设,提升专业品牌。
9)
加大物流专业校内外实训基地建设,初步建立应用型人才培养模式,打造标杆性专业。
10)
完善财会专业技能岗位人才培养标准,完善校企共同培养模式,引进金融行业高端人才。
11)
服装专业实训工场建设,校本教材开发,重塑专业形象。
12)
调整商务英语和文秘专业方向,优化专业课程设置和教学计划。
10
F3:
办学条件
(16分)
G6 营造舒适整洁校园环境:
7)
校园周边环境综合整治,解决交通隐患问题。
8)
平安校园创建,实现视频监控和一卡通。
9)
学生寝室和食堂装修改造,落实食堂“五常法”。
10)
田径场重新布局和改造。
11)
教职工办公室重新规划和装修。
12)
校园文化环境建设,形成我校特色的校园文化品牌。
8
G7
改善教育教学活动条件:
5)
建设一个现代化的微格教室。
6)
升级改造功能完备的电子阅览室。
7)
计财楼改造成师生综合活动中心。
8)
建设校史陈列室。
8
F4:
教学科研管理
(12分)
G8
教研组建设:
7)
培养教研组长队伍,形成一定影响力。
8)
组织教研组外出学习活动,开展“集体备课”活动,规范公开课的“研课—上(听)课—评课”系列环节。
9)
出台校级优秀教研组评比方案并实施。
10)
逐步推进各教研组资源库建设,实现资源共享。
11)
教研组团队协作能力提升,教师学科比武获奖率提高。
12)
成立以教研组为单位的科研兴趣小组,落实科研导师制。
12
F5:
师资建设(12分)
G9教师梯队建设:
7)
组建校级名师工作室,发挥名师示范引领作用。
8)
开展校级骨干教师、优秀双师型教师评选活动。
9)
示范校建设中的专业带头人培养。
10)
为青年教师搭建成长平台,青年教师在教坛新秀、技能大赛等活动中获奖率高。
11)
完善师徒结对方案。
12)
建立以教师成长规划为主导的师训制度。
12
F6:
德育工作(20分)
G10 德育品牌提升:
8)
德育工作顶层设计,打造我校特色的鄞职“青年”、“诚信实践基地”、“唤醒德育”等德育品牌。
9)
培养优秀德育团队和班主任队伍,适时成立名班主任工作室。
10)
改进日常德育工作方法,制定并实施教室、寝室的7S管理制度。
11)
打造“一班一品”特色班集体。
12)
整合德育活动,实施德育课题的研究,以课题引领德育。
13)
突出人文主题,优化校园德育环境。
14)
开辟第二德育课堂,争取2-3个社团在区域中形成一定影响力。
12
G11 民族班教育特色:
7)
推进民族学生规范化管理,完善奖惩和激励机制。
8)
强化学生文化基础能力,实施专业技能和普通话考证制。
9)
完善班主任团队协作管理机制,加大班主任团队宣传力度。
10)
推荐优秀学生参加技能大赛和高职考,抓学生成才典型。
11)
以论文、课题和经验交流会等方式形成民族班教育理论成果。
12)
篇3
【关键词】实训基地 职业素质 职
业核心能力 工学结合
【中图分类号】G【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0450-9889(2013)11C-
0174-02
随着高等职业教育不断发展,先进培养理念和教学方法不仅服务于职业教育,也正逐步为应用型本科专业所吸收。要确保高等职业教育在应用领域就业的“一技独秀”,区隔中等职业教育和本科教育定位,应强化高等职业教育的职业特色,在职业能力和持续发展能力上下工夫。因此,探讨基于职业核心能力的实训基地建设具有十分重要的现实意义。
一、职业核心能力和实训基地的内涵与关系
(一)职业核心能力的内涵
职业能力是人们从事某种职业的多种能力的综合,职业规划专家将职业能力分为三种类型:功能性技能、内容性技能和适应性技能。职业能力对职业的影响主要体现在两方面:一定的职业能力是胜任某种职业岗位的必要条件、职业实践和教育培训是职业能力发展的前提。
为更有效地指导高等职业教育的开展,职业教育专家从复杂多样职业能力提炼出职业核心能力。职业核心能力又叫“关键能力”,是人们职业生涯中除岗位专业能力之外的基本能力,它适用于各种职业,是伴随终身的可持续发展的重要的基础能力。职业核心能力表现为三个方面能力:专业能力、方法能力和社会能力。
(二)实训基地的内涵
实训基地是用于在校学生通过工学结合学习实践技能的场所,实训基地分为校内实训基地和校外实训基地。校内实训基地是指其位置在学校内部的实训基地。校外实训基地是指通过校企合作建设成立的,在企业内部,用于在校学生学习实践技能的场所。职业教育实训基地建设的根本目标就是为社会培养高素质、技能型人才,突出培养学生的职业能力,而学生职业能力的培养需要实训基地作为支撑。
(三)实训基地与职业能力的关系
职业教育既要培养学生具有完整的技术素养,也要侧重与岗位、岗位群或职业所必需的知识、技术、技能的传授和训练上,旨在培养学生具有良好的职业素养。学生职业能力的形成一般需要经过感知认同、模仿、练习、熟练协调、反馈校正和创新创造几个阶段,其观念、态度、行为、技能、交流、合作也必须在生产一线实践中进行培养。
职业能力只有通过实践教学,才能得到培养和提升。实践教学的成效依托于人才培养方案、教学内容、实训基地、师资力量和管理运行机制,而实训基地是实践教学的物质基础;因此,实训基地对职业能力的培养具有支撑作用。
二、职业核心能力培养与实训基地存在的问题
(一)职业核心能力培养面临挑战
职业核心能力培养面临挑战,主要体现为两个方面,其一,教育理念与定位偏差。传统职业教育比较注重培养学生的职业岗位能力,强调职业技能的训练,突出职业的针对性和适应性。强调专业技能无缝对接,追求“技能至上”、“能力越位”和片面追求“简单就业”、“一时就业”的倾向以及急功近利和“短平快”,容易导致职业核心能力培养处于职业教育“边缘”的境地。其二,与社会现实需求脱节。随着社会和经济的不断发展,用人单位更加关注员工的基本职业素养,例如责任心、诚信、坚持、吃苦的精神、合作团队意识等职业核心能力;而传统的职业教育突出培养单一的专业技能已经远远不能适应当今社会的发展。
(二)实训基地存在的问题
随着职业教育的大力发展,虽然实训基地也实现了腾飞,但也存在一些突出矛盾。其一,实训基地结构不合理,影响实训基地作用的发挥。主要表现为校内实训基地功能单一,校外实训基地不稳定。其二,现有基地设备陈旧,数量不足。表现为设备的性能、规格和数量达不到职业能力培养要求。其三,缺乏高质量的“双师型”教师队伍。教师不仅应具备先进的教学规律、方法、手段、理念及专业知识与技能,还应具有实践工程技能。校内教师缺少生产实践、经营管理的实际经验,而企业兼职教师在教学规律把握方面存在先天不足。其四,实训基地管理运行机制僵化。与校企合作共赢背景和基于工作过程项目教学现实需要脱节,不能适应新的教学模式和理念的需要,制约现有实训基地效率提升。
三、职业核心能力培养实现基本要素
职业素质和职业关键能力培养既渗透于各类课程体系、教学理念、教学方法等方面,也表现于实践教学环节、理论教学环节。根据职业关键能力培养内在的要求,结合近年来的教研探讨及教学实践效果,实现职业关键能力培养应着重从下面几方面进行。
第一,人才培养方案的改革。人才培养方案为教学内容、教学模式、教学理念、教学方法、教学手段及教学环节等方面提供了依据,职业关键能力培养的核心,就是提高学生的专业能力、方法能力和社会能力。研究和设计人才培养方案,应立足于如何有效实施职业能力提升培养体系。把职业关键能力的培养作为教学过程的主线,围绕它设置课程和内容;把职业意识、职业素质、职业能力的培养贯穿于理论和实践教学过程之中;通过“职业认知”、“职业认同”和“职业熟练”三个阶段,全方位服务于职业关键能力培育要求。
第二,课程体系与教学内容的重构。改革学科设置和课程结构,进行教学内容和课程体系的整合,有意识、有计划地把职业关键能力培养贯穿于教学的全过程。
第三,职业能力培养,关键在于师资队伍。教师在专业技能的教学过程立足培养学生团队协作、沟通交流、信息处理、自我学习、工程应用、分析解决问题、创新以及综合应用等职业核心能力,只有“双师”素质教师队伍才能胜任。
第四,工学结合为突破,引领实训基地建设。职业关键能力的培养需要整合校内外资源,构筑“教、学、做”等行动导向的教学模式和基于工作过程的教学理念,通过“校企合作、工学结合”,实现“校中厂”、“厂中校”工程教育新理念,为学生职业能力培养提供良好的平台。
四、基于职业关键能力培养的实训基地建设
遵照职业关键能力内涵和规律,结合所存在的问题及实际情况,通过广泛的调研、分析、探索,围绕对职业关键能力培养具有决定作用的实训基地建设进行探讨。实训基地建设,一方面,应立足于实训基地与职业关键能力培养的内在关系及规律;另一方面,应立足于低碳经济、绿色产业、绿色能源为导向的“绿色经济”的崛起,转变实训基地建设理念。
(一)转变实训基地建设和应用理念
如何构筑符合“职业核心能力培养”基本目标的实训基地,无论是管理层,还是实训基地的直接使用者,不仅需要深刻理解“职业核心能力”内涵及组成要素,还需要树立“低碳经济”可持续发展模式。从思想上,需要提升认识;在行动上,切实落实。为此,不论是新建实训基地,还是改造提升实训基地,以及实训基地应用过程,都需要立足于“职业核心能力培养”与“低碳经济”基本理念。
(二)建设校内外实训基地,深化校企合作内涵
为了提升专业能力、方法能力、社会能力,不仅需要构筑校内外实训基地,还需深化校企合作内涵。校内实训基地应通过与企业合作开展应用研究,充分提高设备和仪器的利用率,确保实验、实训、校内外培训、科研及技术服务等功能的充分应用;通过资源共享,实现多功能化;同时,由于主动对接企业需求,校内实训基地可作为企业的合作平台和窗口。
校外实训基地不仅提供生产性实训场所,发挥企业兼职教师的丰富现场和工程经验的作用,而且通过参与实训基地建设规划、实训项目开发、实训内容确定、实训教材建设、实训质量评价体系构建等方面工作,为无缝对接学生职业能力奠定良好基础。应探索适于本学校、本区域发展特点的“校企合作、工学结合”实训基地建设,以提高技能型人才培养质量。
(三)强化师资队伍建设
实训基地的建设不仅是“硬实力”的提升,对于“软实力”的建设更为迫切,主要包括师资队伍和运行机制建设。作为职业核心能力培养主导者的教师,其素质和执行力的高低直接决定了教育成败。不仅要求教师具备过硬的专业理论知识、丰富的实践经验和技能,以及完整的教育教学规律,而且也应“与日俱进”更新教育理念和教学方法。教师队伍建设包括专、兼职教师,全方位地从教育理论、教学理念、教学方法、专业技能、工程技能、教研、科研等途径持续提升,通过定期培训、取证、考核评价与晋级等方面有机结合,促进教师综合素质自我提升。
(四)完善实训基地运行机制建设
要使实训基地充分发挥其在职业教育中的作用,实训基地建设不能仅是师资力量强化地等问题,更应是运行机制创新的问题。建立与实训基地相适应的运行机制,确保实训运行机制的推动、激励、保障、整合、合作共赢、规范作用具有十分重要的现实意义。
实训运行机制的实施,关键在于制度保障和落实,实训基地需要相应的管理规程去规范日常运作。为此,应建立健全实训基地管理体系,健全和修订实训基地的各项管理制度,同时结合实际情况制定实施细则,做到有章可循,有据可查,使实训基地的管理水平向着制度化和规范化的方向迈进。实训运行机制管理制度要充满柔性,既要立足于长远发展,又要服务于现实需要;既要科学合理,又要具有可操作性;既要服务于教学,又要兼顾企业的需要和利益,以实现校企双方“共建、共管、共赢”的运行机制。
总之,在充分理解职业核心能力精髓的基础上,应把握职业关键能力培养的要素,不断地探索和实践,基于职业核心能力培养推进实训基地建设。
【参考文献】
[1]童山东.职业核心能力培养课程建设研究[J].深圳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08(3)
[2]蒋兴加,姚彩虹.基于校企合作的实训基地运行机制探讨[J].广西教育,2011(3C)
【基金项目】广西机电职业技术学院
教研教学改革项目([2011]KY13)
篇4
文/卓建华?叶焕锋?徐浙明
摘?要:本文介绍了学校机电专业省级实训基地建设的经验与做法。学校在构建机电专业省级实训基地时, 以“一体化、系统性和示范性”为原则, 按照基础技能实训、核心技能实训、综合技能实训、创新技能实训四个不同层次的功能模块分别设计, 构建了一个以学生实践能力和职业技能培养为目标的“模块化、组合型、进阶式”的实践教学课程体系,实训基地的建设有力地推动了学校专业建设, 学生的实践能力和职业技能普遍提高。
关键词 :中职教育?校内实训基地?一体化
如何建设具有高质量、规范化、示范性的中职学校校内实训基地,已成为当前中职教育课程改革能否顺利进行的关键问题。笔者根据所在学校多年来的教学实践以及创建省级机电专业实训基地的经验,探讨并总结学校在构建机电专业实践教学课程体系、建设校内实训基地过程中的一些思路和做法。
一、中等职业学校校内实训基地建设的重要意义
确立以适应市场需求的具有实践能力和职业技能的高素质、技能型人才为培养目标,“以就业为导向,以技能训练为突破口”,构建“做中学,做中教”的创新人才培养模式,是当前中职学校教育改革的根本任务,而加强实训基地建设是完成这一根本任务的重要保证。目前,我国中职学校实训基地主要是“以校内实训基地为主,校外实习基地为辅”的形式存在。但长期受到传统教学模式的影响,绝大多数校内实训基地的实训项目、设备、场景与企业现状相去甚远,学生只能进行一些验证性实验或是与企业真实情景相去甚远的基础性实训;而对于校外实习基地,由于企业参与热情不高,学生也只能进行参观或从事简单劳动。上述情况严重地影响中职教育人才培养的质量,阻碍了中职教育的发展。
绍兴中专在总结近30年各类技能型人才培养的基础上,通过广泛的市场调研,确立了建设高质量、规范化、示范性的校内实训基地的战略方针。经过近几年的建设,已成功建成“建筑专业实训基地”“化工专业实训基地”“机电专业实训基地”等多个国家级、省级实训基地,为学校培养高质量、高素质的技能型人才和创建国家改革发展示范学校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二、校内机电专业实训基地建设的基本思路
1.规范实训基地的建设流程,确保专业实训室建设质量
实训基地的建设主要包括两大部分,一是实训基地的整体规划,二是相关实训室改建、扩建及新建方案制作及实施。两大部分内容须按照科学、规范的流程进行,这是实训基地建设系统性、规范性、先进性的重要保证。
(1)机电专业实训基地整体规划流程。机电专业实训基地整体规划包括结构和规模两个方面。机电实训基地的布局结构是通过对本地区行业、企业对中职机电专业人才职业能力的构成及预测进行分析,构建与之相协调的机电专业实践教学课程体系,规划与之相适应的专业技能实训室建设项目。机电实训基地规模的规划须依据本地区行业、企业对中职机电专业人才需求分析,规划、预测学校未来三年机电专业招生规模的,并以此确定实训基地的建设规模。机电专业实训基地整体规划是学校机电专业实训室的改建、扩建及新建项目申报的依据。
(2)机电专业实训室建设流程。依据实训基地建设的规划方案,结合现有实训基地建设资金,确定实训室建设申报项目,并按照实训室建设原则,制定“教、学、做”一体化的实训室建设方案和设备招标方案。实训室建设申报项目由教务处、实训处初审后组织相关专家对项目建设方案、招标方案进行论证,通过后,交校务会议审批,只有审批通过后才能进入项目的实施环节。实施环节具体由学校总务处负责,专业教研室对建设过程进行监控,并及时对建设方案进行调整。项目建设完成后由实训处组织建设方、使用方及相关专家进行验收。
2.科学构建实践教学课程体系,合理完善实训基地建设架构
(1)机电专业实践教学课程体系的构建。通过对百余家相关企业的走访与调查,笔者了解机电设备安装调试、维护、维修岗位是机电技术应用专业就业的主要岗位,有80%的企业提出了具体的岗位要求。我们对调研的结构进行充分的分析后,清晰地得出机电设备安装调试、维护、维修岗位的职业能力主要由以机械传动机构核心的装配与调试技术以及以PLC技术为核心的控制技术来支撑。这些技术从特性上来说是一个个层次清晰、相对独立的技术模块,而从岗位应用的角度来说又是以技术综合的形式存在。其中机械装配与调试技术包含识图与制图技术模块、钳工技术模块、机械焊接技术模块、机械测量与装配技术模块、机械传动技术模块、液压气动技术模块;控制技术包含基础电子产品装配技术模块、照明技术模块、继电器控制技术模块、电气仪表使用技术模块、PLC技术模块、变频技术模块、触摸屏技术模块、传感器技术模块、伺服控制技术模块。因此,按照“以能力为本位”的课程观,围绕提高学生机电设备的安装、调试与维修技术核心技能和综合应用能力的思路,建立了模块化、组合型、进阶式的,能涵盖基本技能训练、专业核心技能训练、专业综合技能训练专业创新技能等不同的教学层次的课程体系。
(2)机电专业实训基地建设的整体架构。根据学校机电专业实践教学体系来架构实训基地。基地共建有由机械识图与制图、机械CAD、钳工、机械焊接等类实训室构成的机械基础技能实训中心;由照明线路安装、电子产品装接、继电器控制三类实训室构成的电工基础技能实训中心;以PLC应用技术为核心,融合气动技术、变频器技术、触摸屏技术和传感器技术等以控制技术学习为主要目标的光电气一体化实训中心;以液气压技术为核心的,融合PLC技术、触摸屏技术和传感器技术等以液气压传动技术学习为主要目标的光电液气一体化实训中心;以伺服控制技术、机械传动技术为核心,融合PLC技术、机械测量与装配技术等以机械传动与装配为主要学习目标的传动与控制一体化实训中心等。
3.合作研发实训装备,提升专业核心技能、综合技能的训练水平
机电综合技术融合了机械、电子、电气等多个技术模块,具有很强的实践性,其对应的实训设备是机电综合技能实践教学中必不可少的物质载体和技术保障。为此,我们对市场上各类机电技术实训设备进行了分析,认为现有的实训设备技术含量低、适应面窄,缺乏真实性和教学性的有机结合,难以承载机电专业学生应用技能的提升。究其原因,一是教学设备厂家利字当头;二是研发人员少,技术力量单薄;三是没有现场教学经验。因此,不可能研制出既具有现场设备真实性又适合教学现场的实训设备。当然,教师自行独立研制也不可取,一方面受生产场地、生产设备等客观条件的制约,另一方面制作设备也不是教师的长处。因此,要充分发挥各自的优势,各取所长,走联合研制的道路。
在设备的研制过程中,实训室建设项目组注重对生产性企业、教仪企业和兄弟学校的整体调研,始终坚持适应企业和教学需求的适应性原则、体现生产现场职业特点的真实性原则、跟踪技术前沿的先进性原则、提供多方位服务的开放性原则。经过两年的建设实践,我们相继开发了由基础平台和典型应用平台一体的系统性实训设备。其中基础平台主要承载核心技术的基础性训练,而典型应用平台主要承载以核心技术为中心融合其他技术的综合应用技能。一方面可真正实现“项目驱动边学边做”,另一方面使“基于工作过程、创建真实应用情境”为特征的实训项目教学得以开展。
三、机电专业校内实训基地建设的初步成效
机电专业校内实训基地的建设紧紧围绕高素质、技能型人才的培养目标,牢牢把握建设的基本原则,强化了学生实践能力和职业技能的训练,突出了核心能力与综合能力的培养,对学校机电专业的建设和技能型人才培养中发挥了极其重要的作用,取得了显著的成效。
1.专业建设取得重大进展
以机电专业校内实训基地为依托,加强专业内涵建设,在进行人才培养模式的改革与创新,形成具有绍兴中专特色的职业能力“递进式·分阶段”工学结合人才培养模式的基础上,开发与区域内企业岗位技能相对接的“项目引领、任务驱动”式的系列化教材,使机电专业“教、学、做”一体化校本教材的完备率达100%,保证了一体化教学的需要。
2.学生的实践能力和职业技能普遍提升
依托机电专业校内实训基地“模块化、组合型、递进式”的实践教学课程体系及系列化的训练,夯实了学生的专业基础技能,强化了学生的专业核心技能,提高了学生综合技能的应用能力。近几年来,学校机电专业学生在职业技能考证中,初级工考证通过率保持在100%,中级工考证通过率保持在98%以上;毕业生就业率保持在99%以上;在技能竞赛方面,市级、省级、国家级技能竞赛获奖率均在90%以上。近5年来,组队参加全国职业院校技能大赛共获一等奖10项14人次,二等奖8项14人次,三等奖1项1人次。
3.师资建设水平明显提高
依托实训基地建设,专业课教师的职业能力得到显著的提升。通过“组合型”实训室的构建与使用,专业教师机与电跨界的专业技能得到明显提升。同时依托实训机电的建设,“教、学、做”一体化的教学模式得以有效实践,使机电专业专业课教师教学能力得到明显提升。在教研室专业课教师23人,双师教师22人,职业技能鉴定员10人,全国职业院校技能大赛优秀指导教师6人,浙江省技术能手3人。
4.服务社会的功能得到充分发挥
近几年来,基地先后与绍兴电力局、绍兴市安监局、绍兴市农办、绍兴市人力资源与社会保障局等开办了进网作业电工取证班、电焊工培训班、维修电工考证班等共64期,培训人数达3769人次,基地服务社会的功能得到了充分的发挥。
参考文献:
[1]童如山.“以就业为导向 以能力为本位”的技能培养模式构建[J].职业教育研究,2008(9).
篇5
但仍存在不少问题,虽然取得了一些成绩。主要是新的工作岗位,怎样充分调动教师的积极性,将三个教研室的力量融合起来,还需进一步努力。
不断加强政治学习,政治上严格要求自己。提高自身政治素养。深入学习和实践科学发展观的活动中,深刻理解科学发展观的内涵、精神实质和要求,结合工作实际不断查找自身存在问题并加以改进,用科学的理论武装头脑,增强党性,把学习成果落实到实际工作中去。
分管教学教务科。做到一切从我校的开放教育发展大局出发,上半年本人在教学处工作。和处里同志团结协作,兢兢业业,踏踏实实地做好本职工作。主要工作有:组织了全省电大系统迎接中央电大“年开放教育教学检查”并带队实地检查了盐城电大、东台电大、连云港电大和灌云电大,及时发现问题,及时解决问题;为了加强规范化管理,特别是对市、县电大的管理,编制了江苏广播电视大学开放教育管理文件汇编》制定了江苏广播电视大学基层电大开放教育教学教务管理规范与工作流程》为了使制定的管理规范与工作流程》科学合理,查阅了大量的文件,并广泛征求处里同志及招生办和考试中心等部门的意见,对稿子进行了多次修改,还将其放在网上征求市、县电大的意见。
分管教学教务工作。为了尽快适应高职教育,月份本人被调到城市科学系任副主任。做好本职工作,本人认真学习教育部及学校关于高职教育的有关文件和精神,并参加参加由中国教育学会教育机制研究分会主办的职业教育课改教改系列主题-工学结合课程开发实务操作”专题研修班。这期间主要工作有:做好考试、教材购买等常规教学教务工作;组织全系做好09级专业培养方案的制定及08级专业培养方案的修订,并直接负责了对“环境监测与治理”专业群的培养方案的制定;积极做好校外实习基地建设工作,12月底三个教研室全部完成了学校布置的任务(2-3个校外实习基地/专业)其中“环境监测与治理”专业群校外实习基地达到10个;组织各专业做好学生技能大赛工作;做好教师之间互相听课工作,给每位教师发了听课记录本,要求教研室内教师必须互相听课,互相学习,本人也听了近10节课;组织“环境监测与治理技术”及“人物形象设计”两个专业申报省级特色专业工作,本人自己负责“环境监测与治理技术”专业的申报工作;积极组织校内实训基地建设工作,其中环境艺术设计(园林景观)专业有了自己的实验室,可以在校内开展部分实验实训。
作为一名普通教师认真履行教师职责:承担了化工原理B化工原理基础》和《大气污染控制技术》三门课的讲授工作,除了管理工作。上课时注重“工学结合”尽量突出高职特点;积极做好科研工作,撰写了三篇论文(其中2篇SCI收录)获江苏省高等学校大学生实践创新训练计划2009年立项项目1项;建立了环境监测与治理技术专业”专业网站,探索将远程教育手段应用到高职教育中。
篇6
关键词:高职院校;轨道交通;综合实训基地;建设;运行管理机制
中图分类号:G710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5727(2013)06-0010-03
高等职业教育应树立“做中学、学中做”的教学理念,实行工学结合、校企合作、顶岗实习的人才培养模式,着力提高学生的职业素质、职业能力及就业创业能力。为了实现这一目标,必须突出学生的综合职业能力培养。通过综合实训,使学生的知识和能力得到内化,在工作能力、学习能力、团队意识、质量意识、安全意识、组织与纪律观念等方面协调发展。
轨道交通企业设备在运营过程中直接关系行车安全和人身安全,规章制度明文规定不允许动用正在使用中的设备。因此,生产一线无法满足轨道交通类设备维护专业学生实训的需要。轨道交通类高职院校大多建设了以满足各专业教学需要为主的实训室,但轨道交通采用高度集成的技术装备,岗位的复合程度很高,现以单一工种训练为主的实训室难以满足综合技能实践教学的需要。因此,必须通过技术集成,构建综合实训平台,提高实训教学水平。为此,建设校内轨道交通综合实训基地显得尤为重要。南京铁道职业技术学院(以下简称南铁院)通过“政企校”合作建设校内轨道交通综合实训基地,为高端技能型人才培养创造了良好的训练环境。
校企合作创新轨道交通综合实训基地建设思路
(一)充分体现“先进性、实用性、综合性、开放性”
由于轨道交通实训基地建设资金投入较多,必须明确定位实训基地的建设目标、建设方式及建设规模,做到科学合理规划。本着建成集教学、生产、培训、职业技能鉴定、科研与技术服务于一体的开放性实训基地的原则,构建真实或仿真的职业环境。通过对国内外轨道交通企业、院校轨道交通实训基地的调研,根据轨道交通专业人才培养方案中实训项目教学的需要,制定轨道交通综合实训基地的建设方案。在实训设备选型时,要采用当前的主流设备,并尽可能做到实训设备和技术可升级。建立严格的设备采购论证机制,邀请行业企业专家进行充分讨论,根据专家的意见完善建设方案,并由专业的设计院所进行建设方案的系统设计。
轨道交通综合实训基地应包括高速铁路、地铁设备。高速铁路设备采用具有国际领先水平的CTCS-2级列车运行控制系统等新设备,并预留升级为CTCS-3级列车运行控制系统接口。地铁设备采用基于无线通信的列车控制系统(CBTC)及行车指挥系统(ATS),实现铁道交通运营管理、城市轨道交通运营管理、铁道通信信号、城市轨道交通控制、铁道工程、城市轨道交通工程技术、电气化铁道技术、城轨供电、电气自动化技术、AFC巡检、BAS巡检、FAS巡检、通信技术、铁道机车车辆、城市轨道交通车辆检修、高速动车组技术、城市轨道交通车辆驾驶等专业的综合实训项目,使学生身临其境地体验岗位工作的全过程,并能运用所学专业知识和技能解决实际问题。
(二)创新“政企校”共建实训基地的体制机制
校企合作是高等职业教育改革发展的动力。高职院校要坚持开放办学、互利双赢的校企合作方式,不断创新办学思路。南铁院与铁道部安监司、上海铁路局、南京地铁公司等相关部门合作,充分发挥各自的优势,建立了“政企校”多方合作建设投入机制。
轨道交通实训基地的建设与一般实训基地建设有很大不同。一是很多实训设备属于轨道交通运营专用设备,市场无法正常购买;二是购买回来的设备不能直接使用,需要进行软件开发及设计;三是系统高度集成,必须通过联调联试才能投入使用。因此,需组建一支由轨道交通设备生产厂家、研究所、铁路局、地铁公司、学校共同组成的建设团队,满足实训基地建设和实训项目开发的需要。
企业具有大量的工程项目,可形成各类工程案例库,且有一批经验丰富的工程师队伍。应利用企业工程项目和工程师优势资源,将企业工程案例引入实训基地实训教学中,实现教学内容与岗位需求无缝对接。
学校具有适合教学、培训的现代化教学环境,并配备了各类先进的实训设备,拥有既有扎实理论知识,又有丰富实践经验的师资队伍。应利用学校的设备及教师优势资源,将企业员工培训引入实训基地,建立企业培训师培训中心,实现校企有机结合,加强学校与企业的紧密联系。
(三)营造轨道交通职业氛围
在综合实训基地建设中,要加强校园文化与企业文化的融合,要引入企业文化和企业管理标准,对学生按企业标准员工要求进行考核,积极营造和体现轨道交通职业氛围。
在轨道交通安全警示教育区,收集国内外高速铁路、地铁交通事故案例,分门别类地将事故原因、损失、责任人的处理及预防措施等内容,以图片、动画、实物、视频影像等形式展示。在高速铁路、地铁安全规范及流程教育训练区,展示高速铁路、地铁运营各关键工种的安全风险点。在事故救援区,设置不同事故情况下的救援演练方案和一系列演练模块,利用虚拟技术等对各种非正常突发事件应急处置的程序和方法进行模拟。
在高速铁路、地铁安全规范及流程教育训练区,紧贴安全生产工作实际,对现场作业的规范和流程进行模拟。针对不同岗位的核心技能要求,仿真设置一系列应急处置项目。在“应急处置”、“事故救援”区,通过虚拟技术、信息技术模拟各种场景。
通过安全警示标志标语、标准化作业程序来渲染企业氛围,凸显企业文化。实现“教室与车间合一”、“教学与生产合一”、 “教材与技术文件合一”、“教师与师傅合一”、“学生与员工合一”,使学生能够做到“学中看”、“看中学”、“学中干”、“干中学”。
创新轨道交通综合实训基地运行管理机制
(一)打造轨道交通教学中心,建立高水平“双师型”专业教学团队
首先,依托轨道交通综合实训基地,鼓励校企双方人员相互聘任和兼职,即企业的技术和业务主管不仅要承担专业实践课的教学,还要全程参与专业人才培养方案的修订工作;学校专业教师则要在企业担任具体的技术或业务工作,工作业绩由企业考核。其次,合作开发一批具有职业特色、适合教学及培训的教学资源,包括实训教材、课件、案例、实训手册、教学文档等。与轨道交通企业技术人员共同构建全真实训平台、虚拟仿真实训平台和远程实训平台,开发实训项目,共同组织实训教学,共同评价实践教学质量,提升学生的安全意识、责任意识和安全技术水平,促进安全职业素质的养成,增强学生对轨道交通现场岗位的胜任能力。
依托学校的“教师教学能力发展中心”和参加专业教研活动等来加强企业技术人员的教学能力培训,提高兼职教师的教学能力;通过专任教师和兼职教师共同申报和开展课改和教研项目,提升教学团队的教研能力。与合作企业共同选聘、共同管理兼职教师,建立混编专业教学团队,实现校企“互聘、互兼”双向交流的团队合作机制。
(二)打造轨道交通研发、新技术展示中心,提升产学研能力
以实训基地和专业混编教学团队为依托,建立轨道交通应用技术研究所,为轨道交通的科研单位及合作院校、企业在轨道交通高技术领域的科研开发提供试验平台,为工程实验提供技术平台,开展轨道交通应用项目研发、新技术应用测试、职业标准(题库、教材等)开发和生产流程优化等研发工作。
同时,在实训基地建设轨道交通工程施工的示范线,成为轨道交通新产品、新技术、新工艺、新设备、新材料的对外展示平台及推广应用基地。依托实训基地,提高学院技术创新和技术服务能力,满足行业企业的发展要求。
(三)打造轨道交通培训与职业技能鉴定中心,提升社会服务能力
借鉴发达国家职业教育先进经验,南铁院与上海铁路局、地铁公司合作成立轨道交通培训学院,填补国内高铁培训基地的空白,提升企业员工培训质量和后备人才培养质量,满足各路局技术培训、高速铁路新技术新设备技术培训、上海铁路局技师培训、铁道部技师培训以及未来海外客户培训项目的需求。以教学、科研、培训为纽带,以企校双方优质资源为依托,实行“融合管理、共享使用”的合作管理机制,将轨道交通培训学院建成企校双方共同培训、共担就业、共铸文化、共谋发展的办学共同体。
轨道交通培训学院实行理事会领导下的院长负责制。理事会由上海铁路局、地铁公司、南铁院派员组成,形成“1(学校)+N(上海铁路局、地铁公司)”的理事会结构。理事会负责轨道交通培训学院的目标定位、发展规划、人事安排、人才培养等重大事项决策。上海铁路局、地铁公司和南铁院主要领导担任理事长、副理事长,双方分管领导担任院长、执行院长。
轨道交通培训学院下设办公室,负责教学培训、设备维护、实训基地建设等方面工作的协调,其成员由铁路局、地铁公司相关部门的负责人和南铁院教务、校企合作等部门及二级学院负责人担任。
由于高速铁路、地铁实训资源、师资缺乏,通过共享机制的建立,可实现与江苏省境内开设轨道交通专业的院校、江苏省地铁企业、上海铁路局的共享,在开展人才培养的同时,可为企业培训师资和员工、举办技术比赛、进行职工的职业技能鉴定等工作。
(四)实施“教师主导、企业参与、学生主体”的实训基地维护体系
采用“实训教师为主导,企业优秀工程师、高级技师参与实训基地管理,由学生维护为主体”的设备维护体系。即按照高速铁路客运专线的维护模式,由教师担任高速铁路客运专线维修基地的主任、工程师角色,成立由学生组成的信号、通信、机车车辆、工程、供电、机电等工区,学生按专业担任工区工长、员工等角色,每年都要投入一定比例的运行维护经费,确保实训基地的有效运转。
“教师主导”即综合实训基地教师定期对学生进行设备维护知识传授和操作技能的强化培训,并与企业工程技术人员共同带领学生开展日常维护工作。
“企业参与”即上海铁路局有关站段、地铁公司定期派工程师、技师参与综合实训基地的维护工作,并提供一些维护所需的备品、备件。
“学生主体”即学生自愿利用业余时间,按专业组成团队,模拟铁路、地铁现场工区进行运作,在教师和企业工程技术人员指导下开展相应专业的日常维护工作。学生工作中穿工作服、戴安全帽等安全防护用品,严格执行检修标准化作业程序,养成良好的职业习惯。
(五)探索实训基地共建、共管、共享机制
首先,要建立组织机构。以多个功能相对完整的轨道交通专业群为单位,建立由上海铁路局、南车集团浦镇车辆公司、南京地铁公司等轨道交通行业企业代表、各专业负责人、学生代表、学生家长等参与的轨道交通实训基地管理委员会。
在实训基地建设与运行管理过程中,会遇到很多问题,要建立及时有效的信息沟通渠道。如定期召开校企合作层面的协商会议,建立系主任(二级学院院长)与铁路局、地铁公司的定期联席会议制度以及专业主任和车间主任、教师与师傅的日常对接机制,及时沟通情况,互通有无。
其次,明确相关职责和权益。在基地管理委员会这一主体框架内,学校和企业以及其他利益相关方,在充分协商的基础上签订校企合作协议书,明确校企双方在合作期间的责、权、利。同时,建立相应的规章制度和约束机制。一方面要保障企业的利益,并推动学校积极参与企业职工的培训,承担企业的技术研发任务;另一方面要明确企业在学生实训、实习过程中的教学功能。
再次,健全实训管理运行制度。制定《轨道交通实训基地管理委员会章程》、《轨道交通实训基地管理办法》等规章制度,协调基地内各专业的建设与发展、资源共享与互补,真正发挥轨道交通专业集群优势。建立社会综合评价系统,及时吸纳学生与家长、用人单位、行业专家的反馈意见,融入职业资格标准、企业岗位要求和学校标准,不断提高实训基地的教学与管理水平。同时做好实训的安全教育工作。
结语
总之,实训基地建设对高职教育教学改革、对提升高职教学质量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应大力提升轨道交通综合实训基地的内在功能与外在效用,充分发挥其在人才培养、科学研究、社会服务、文化传承等方面的作用,加强“政企校”的合作,充分发挥各方优势,积极探索实训基地共建、共管、共享机制,以教学为中心,促进教学、科研、培训、职业技能鉴定、技能竞赛等有机结合,拓展科技研发、技术服务和成果转化功能,将轨道交通综合实训基地建成教学中心、研发技术中心和培训中心,为我国轨道交通行业的快速发展做出更大贡献。
参考文献:
[1]周世青.高职院校社会服务功能的现状及思考[J].高教论坛,2009(12):112-114.
[2]张国清.基于实习、培训、社会服务三位一体的校企合作公共实训基地建设与研究[J].辽宁省交通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11(4):55-56.
[3]戴勇.校企合作服务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的探索与实践[J].中国职业技术教育,2011(33):36-38.
篇7
关键词:创新基地;研究生;创新能力
中图分类号:G643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4-9324(2013)06-0277-03
创新能力是一个民族进步的灵魂、国家核心竞争力的来源,日益成为一个国家国际竞争力和国际地位最重要的决定因素。同志曾说过,“创新的关键在于人才”。而研究生作为创新人才的“储备库”,其创新能力的强弱不仅直接影响到高校人才培养质量的评价,也关系到国家创新体系是否后继有人。因此,培养研究生创新能力是整个研究生教育体制和教育体系的核心。而研究生培养创新基地建设的目的是根据区域经济建设、社会发展、科技进步及高层次人才培养的需要,联合具有大量优质资源的大型企业集团或科研院所,建立以培养研究生创新思维和创新能力为核心,探索构建研究生培养新模式、新机制,把创新基地建设成为培养高层次应用型、复合型、创新型、创业型人才基地,提高研究生培养质量。因此,从研究生培养创新基地建设的角度来探讨研究生创新能力的培养,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
一、研究生培养创新基地建设的必要性
1.有助于提高研究生的科研能力与就业能力。纵观各高校各专业的教学计划,大都是同样的模式,特色不明,趋同发展。重理论教育,轻应用技能培训;重学生就业,轻自主创业等现象在各高校都比较严重。大多数研究生普遍认为所学知识老化,知识结构不合理,与现代科技发展差距较大。而且部分学生心理素质差,缺乏合作精神、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缺乏科研实践能力及自学能力等。高校如果通过与企业或科研院所联合建立研究生培养创新基地,在产学研结合中培养研究生,则既可以使研究生了解社会实际需求,及时发现有研究价值的实用课题,又可以直接得到实践经验丰富的工作人员的指导,进一步提高实际动手能力,这对于培养研究生创新能力具有非常大的促进作用。同时,研究生通过在创新基地的锻炼,增强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在学习阶段就广泛参与社会实践,极大缩短了参加工作后适应社会的时间,为毕业后就业选择打下了一定的基础。
2.有助于高校拓宽研究范围与经费来源。高校通过与企业或科研院所联合建立研究生培养创新基地后,企业或科研院所会出于自身发展的需要,投入可观的研究经费用于创新和核心竞争力的提升,为研究生争取更多的研究经费创造了条件,研究生进行科学研究的动力和积极性都将得到进一步提高,这也有助于研究生培养质量的提高。另外,直接建立了与企业的长期深层合作,奠定了高校为地方经济建设服务的基础,起到了既培养高素质人才又促进地方经济建设的作用,可以进一步促进学校与企业或科研院所更高层次的合作。
3.有助于完善研究生培养模式。研究生培养创新基地是研究生实践教学体系中的一项重要平台,具有很多优点:创新实践基地一般都建立在那些面向社会且与专业密切相关的企业或科研院所,这些单位与市场接触紧密,了解本专业迫切需要的人才要求。研究生培养单位利用研究生培养创新基地与这些单位进行交流,可以深入了解市场需求,从而为完善研究生培养模式提供直接参考。
4.有助于促进产学研合作。研究生培养创新基地是联系高校、企业或科研院所的一座桥梁,可以促进产学研合作的发展与深入。在人才培养方面,高校或科研单位主要教育理论知识和科研方法,而企业或科研院所则可以提升研究生的实践和科研能力;在科研和技术方面,企业或科研院所可以依托高校的科研实力,开发新工艺、新产品;在经营管理方面,企业拥有丰富的经验,研究生在创新基地可以直接获取经营管理经验。另外,高校可以与企业或科研院所之间互相交流、信息资源共享,从而提高各自的核心竞争力。
二、研究生培养创新基地建设的互动发展模式
成立以高校为主体,企业或科研院所为依托的研究生培养创新基地,可立足于区域经济社会发展的需要,以研究生创新实践能力培养为核心,依托高校的优势学科,充分发挥学科已有的研究条件和各种教学资源,构建高校和企业或科研院所相互融合的研究生创新能力培养平台。创新基地可分别在高校和企业或科研院所设立研究生工作中心,学生在学校的理论知识学习和基本科研能力培养完成后,由企业或科研院所引导开展调研,结合现实需求确立研究选题,并进行论文的开题和撰写工作。研究生指导工作由高校和企业或科研院所的导师共同完成,研究生在企业或科研院所的研究工作由企业或科研院所的导师负责具体指导,选题的项目由企业或科研院所提供研究经费,成果由高校和企业或科研院所共同享有知识产权。高校与企业或科研院所的互动发展模式如图1所示。
三、研究生培养创新基地建设的保障
1.课程建设。组织相关教师对研究生使用的培养方案、教学大纲和课程内容进行分析,调查学生对课程内容的掌握情况,并广泛征求学生的意见,在此基础上结合基地建设的特殊要求,全面修改培养方案、教学大纲和课程内容,遴选或编写使用教材,并在实施过程中结合最新研究成果不断进行总结提高,力争使研究生教学更加适应创新能力的培养模式。可在现有硕士研究生专业课程基础上进行调整,在不增加课程数量的基础上,加重学生科研能力培养内容的比例,使学生能够尽快的自主进行科研活动。
2.科研实践安排。要求进入培养创新基地工作的研究生论文选题必须切合企业的现实需求,紧跟相关领域的前沿成果,成果必须能够转化推广,能够产生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在此基础上,基地每年争取国家级科研项目和省部级科研项目,并积极与企业开展横向联合课题研究,鼓励研究生在读期间和撰写研究报告,在成果发表方面给予适当的经费支持,并规定研究生必须在企业调研三个月以上。
3.政府应加强政策引导。政府应重视研究生培养创新基地建设,一方面加强政策引导,利用贷款和税收方面的优惠政策鼓励高校和企业或科研院所联合建设研究生培养创新基地,并借鉴国内外的成功经验,构建多渠道筹措创新基地建设经费的机制;另一方面在高校研究生培养经费不足的情况下,给予研究生培养创新基地相应的经费支持。为保证研究生培养创新基地建设取得实效,教育主管部门应成立专门的基地建设指导委员会,督促和指导研究生培养创新基地建设,审议创新基地年度建设方案及中长期建设发展规划,定期检查创新基地的建设情况。对中期检查不合格的创新基地,停止经费支持;对终期评估不合格的创新基地,取消建设资格;对优秀的创新基地,则给予一定的建设经费奖励。
4.建立利益共享机制。研究生培养创新基地建设要按照项目约定,根据项目投入、投资比例等要素,在高校、企业或科研院所、导师间明确项目成果收益分享办法。由于研究生在基地培养中承担或参与科研课题研究,所以高校和企业或科研院所要按研究生参与科研课题的性质、工作量的不同,视具体情况事先做出规定和签订协议,明确其责、权、利,处理好研究生科研成果产权归属问题,避免在学术论文署名和科研成果产权归属方面产生争议。
5.高校应积极主动。研究生培养创新基地建设对强化研究生创新能力培养,提高研究生培养质量具有重要意义。高校要从人才培养的需要出发,结合自身特点,主动与企业或科研院所合作,建立多种形式的产学研结合的研究生培养创新基地。高校可依托本单位的优势学科,充分利用企业或科研院所在经费、设备和科研项目方面的优势,与企业或科研院所合作建立研究生培养平台,并加大经费投入。双方要在认真研究和充分协商的基础上,签订长期合作协议,明确双方的责权利,构建研究生培养创新基地建设的长效机制。
作为教育龙头的高等教育面临着培养大批创新人才和为区域经济社会发展做出更多贡献的两项战略任务,而其结合点在研究生培养。以具有硕士、博士学位授予权的高校为主体,面向区域经济社会发展的现实需求,构建产学研联合培养研究生的平台,能够有力地促进高校改革研究生创新能力培养的模式和机制,促进高校深入经济建设的主战场,利用社会资源创造课题研究中理论联系实际的环境,提高研究生的培养质量,加强高校师资队伍建设,最终形成高校导师、企业或科研院所等管理人员之间有序、合理地“轮岗”机制。“研究生培养创新基地”的建立,也能提升合作单位的社会声誉,提高他们的人才积聚和储备能力,并促进其增强创新能力。同时,通过“研究生培养创新基地”的锻炼,使研究生在现实经济社会发展的中培养和提高其综合素质和创新能力,也可降低研究生的培养成本并减轻就业压力。
参考文献:
[1]孙朝.研究生创新能力特性分析[J].高等教育研究,2005,(8):62-65.
[2]臧兴兵,赖小莹.研究生创新能力培养路径探析[J].中国高教研究,2007,(3):40-43.
[3]王悦,冯秀娟.高水平研究生创新实践基地的建设与探索[J].北京航空航天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1,24(3):113-115.
[4]王悦,冯秀娟,马齐爽.研究生创新基地建设的实践与探索[J].学位与研究生教育,2012,(1):16-20.
[5]胡喜生,邱荣祖,张正雄.研究生创新实践基地建设模式探讨[J].长春理工大学学报,2012,7(5):106-107.
篇8
中图分类号:G633.96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005-2410(2015)12-0023-02
一、思路
上海市小学体育与健身教研工作秉承海派学校体育文化“务实、开放、创新”的理念,从纵向(发展历史)、横向(国内外研究)、内向(区域现状)三个视角,聚焦学科教学研究的重点和热点问题,体现教研工作的方向性、科学性、针对性。
近年来,随着课程与教学改革的不断深化,学科教研工作突出了“三个定位转变”:一是研究领域从单纯以学科课堂教学为主的研究转变为学科课程的整体研究;二是研究方法从基于经验的教学研究转变为证据与经验相结合的教学研究;三是研究主体(教研员)从个人“权威式”研究转变为“合作共同体”式研究。
二、回顾
1.学科基地,课题引领
2010年11月,上海市教委教研室与浦东新区育童小学签约,成立了上海市小学体育与健身学科课程与教学研究基地。三年多来,学科基地重点开展了“中美体育课程整合下的小学低年级单元教学设计与重构”的实践与探索。
市教研员作为学科基地的主持人,首先组织基地成员参加华师大举办的SPARK课程系列培训,然后以身作则率先“下水”进行课堂教学实践,引领学科团队进行“洋为中用”的课题研究,赋予学科基地建设新的内涵。
课题借鉴SPARK课程的成功经验,结合上海市体育与健身学科课程教学,重构单元教学组成体系,设计符合学生身心发展规律、动作技能发展规律等具有较强指导性和操作性的教学单元模式。单元设计与重构由两个环节构成:一是接纳、融入,二是构建、创新。首先是“单元内容整体构建与要素优化”,主要是指把SPARK课程成功经验与我国体育课程内容有机融合,凸显目标的物化,优化单元要素,把相同或相近的一类教材游戏化、综合化,使之转化成为一个相对独立完整的内容主题单元,单元内容各课次之间有内在逻辑性及递进性;其次是“单元教学实施程序”,激趣导学增趣促学定量演练学会应用,而学习评价则贯穿于整个教学过程中,融入四个教学环节中,通过教师与学生对教学活动进行自我评价调控教学实施程序。以上各环节之间既密切联系又各有区别,彼此间互相制约、环环相扣,形成一个统一的有机体。
2013年12月25日,市教研室举办了主题为“依托学科基地建设,深化体育教学改革”――上海市小学《体育与健身》学科基地建设总结交流活动。2014年7月,本课题荣获中华人民共和国第十二届学生运动会科学论文报告会一等奖。实践与研究证明:中美体育课程整合下的单元设计与重构,有效促进了教师教学理念的转变和教学行为的优化,具体体现在对教学内容的再处理、教学方式的选择、学习评价的运用悄然发生了转变,给广大教师提供了可以借鉴的范例。
2.主题教研,注重品质
2012年,上海市小学“每天一小时校园体育活动”专项调研显示:学生久坐少动现象较为突出,体育课和体育活动的强度不大,达到中等及以上运动强度的次数较少、持续时间较短等。针对上述比较典型的问题,学科教研进行整体设计,选择学科课程标准中基础性的“跑、跳、掷”等(与身体发展密切相关的)教学内容,持续开展“关注运动负荷,活化身体练习”为主题的系列教研活动,着力体现“基于课程标准的教学与评价”等研究内涵。
例如,2014年10月30日在嘉定区江桥小学举办的“基于课程标准的教学研究――小学三至五年级‘投掷’教学实践与研讨活动”,由“教学设计文本交流”“投掷课堂教学展示”“经验+证据的教学点评”三个部分组成。关键环节是三年级“前抛实心球”现场课堂教学展示与“身体、心理、社会适应”三个维度课堂教学观察指标的同步检测和生成,并在1小时后的现场主题研讨(“经验+实证”的课堂教学评价)中呈现实证数据和图表。由于前期研究准备比较充分(进行了相关文献资料研究和体育课堂教学观察指标的检测方法培训等),课堂教学现场学科骨干教师两人一组观测学生,“运动负荷”“心理活动”“交往互动”等检测指标顺利采集完成并输入计算机软件快速生成。
本次教研活动从准备阶段到总结阶段历时3个月,学科中心组团队和嘉定、青浦、宝山教研团队全程参加,形成了3~5年级单元教学设计和课时教学设计文本、基于标准的投掷教材分析文本、课堂教学观察指标“运动负荷、心理活动、交往互动”的数据图表,并结合网络教研(在“上海教研在线”平台上为全市体育教师提供了“教学文本、课堂实录、专家点评”等资源)拓展了学科教研的时空和受益面,不仅深入开展“基于课程标准”的教学实践,而且推进了各级各类学科教研团队“证据与经验相结合”的教学研究。
3.教研团队,智慧前行
学科教研员水平的高低直接影响着区域学科教研工作的质量。近几年来,区县体育学科教研员新老交替频繁,十几位一线青年体育骨干教师踏上学科教研岗位。他们具备“有活力、重实践、接地气”的鲜明特点,但也存在“缺经验、少指导、无带教”的转型困难。针对这个现实问题,2013年6月,市教研室学科组吸收了10名初职中小学体育教研员(教研岗位不满5年),组建了“学科青年教研员学习小组”团队,制定了“学科区县初职教研员岗位培训实施方案”,并邀请冯敏和李鹰两位特级教师带教,对新入职的体育教研员进行指导和培训。
一年多来,学科青年教研员团队先后经历了读书学习、任务驱动、专题交流、实证研究等,在“读书感悟先行,导师指导引领,同伴合作践行”的教研员岗位培训中,提高了青年教研员的课程理解能力、教材解读能力、活动组织能力、教学指导能力、体育教科研能力,促进了学科青年教研员的专业发展。2014年12月24日,在金山教育学院举办的“夯实基础 智慧前行――上海市体育与健身学科青年教研员学习小组展示研讨活动”中,不仅展示了由“团队风采篇、个人规划篇、学习心得篇、教学研究篇和教研案例篇”五个篇章组成的文本资料汇编,而且现场展现了青年学科教研员转身的过程、成长的经历、探索的足迹。
三、展望
最近,上海市教委提出了小学“兴趣化”体育课程改革方案,目的是通过精心设计教学内容和创新教学方法手段,使小学生入学伊始就对学习体育产生兴趣,喜欢上体育课,乐于参加体育活动,身体活动能力不断增强,身体素质明显提高。
篇9
一、 人才培养模式创新研究与实践
1-1 健全促进高等教育内涵发展体制机制研究
1-2 中高职及本科人才培养衔接体系构建的研究与实践
1-3 地校、校企、校院(所)协同育人机制研究
1-4 大类招生改革下的学院人才培养方案改革研究
1-5 技能型人才培养方案构建和培养模式研究与实践
二、专业建设与课程体系改革研究
2-1 以产业结构调整为导向的专业调整的探索研究
2-2 品牌、特色专业建设模式和途径研究与实践
2-3 课程建设及教学的诊断与改进体系的实践研究
2-4 与职业(行业)标准相衔接的课程与教学内容体系探索
2-5 基于提升为专业课服务的公共基础课程体系改革的实践与研究
2-6 基于工作过程的课程体系改革研究
2-7 专业课程教学过程与岗位工作过程对接的研究与实践
2-8 课程体系整体优化与教学内容改革的研究与实践2-9 通识课程与公共基础课程教学改革与实践
2-10 在线开放课程、慕课、微课等建设与应用研究
2-11 基于现代信息技术的教学模式创新研究
2-12 高水平教材建设研究
2-13 专业教学资源库的构建与应用机制研究
2-14 职业院校专兼结合的“双师结构”教学团队建设研究
三、实验实训室建设与管理研究
3-1 虚拟仿真实验教学与共享平台建设研究
3-2 高职院校实训基地建设的研究
3-3 创新创业教育与实验教学改革研究
3-4 实验实训基地建设运行机制与管理模式的研究与实践
3-5 人才培养中顶岗实习环节的实践研究
3-6 校外实训基地整体建设研究
3-7 专业实践性教学体系研究
3-8 实践教学管理平台的构建与应用研究
四、教学管理制度与教学质量保障体系研究
4-1 学院(二级院(部))教学质量管理体制、监控体系和保障体系的研究
4-2 数据平台的数据采集与应用研究
4-3 专业认证(评估)、课程质量评估的研究
4-4 人才培养质量评价体系及评价方法研究
4-5 学院教学激励与评价保障机制的研究与实践
4-6 专业建设及人才培养质量的诊断与改进体系的实践研究
五、 高等职业教育信息化研究
5-1 信息化建设理论与规划研究
5-2 学院信息化标准、规范及共享合作模式研究
5-3 区域性专业教育“云平台”建设与应用研究
5-4 学院教学管理数字化平台的建设与应用研究
5-5 数字化自主学习平台的研究
5-6 基于移动平台的教学与管理系统研究
5-7 高等教育与教学信息化系统技术支撑与运行维护研究
篇10
论文关键词:中职;课程改革;实践;工作过程导向
课程改革需用先进的理念来引领,我校在《江苏省职业教育课程改革行动计划》“三以一化”①课改指导思想的引领下,确立了“工作过程导向”的课改理念,即按照典型职业工作过程设计教学活动,在职业活动情境中展开教学活动,并高度重视学生关键能力的培养。
深化校企合作是深化课改的基石要推进工作过程系统化的课程改革,必须有企业的广泛参与。为此,我校实施了“103001”工程(每个专业必须有10家与之深度合作的企业、必须有30个与之密切交流的企业技术与管理人员、必须建立一个有效的校企合作平台),将校企合作落实到了各专业教研室。各专业的课程改革、实训基地的建设、学校的专业文化等都被融入了企业的元素,校企合作从物质层面的合作向人力、文化等层面的合作推进,为深化课改铺设了一块重要基石。建立并实施了专业师资赴企业进修与调研制度、学生企业中间实习制度②、企业专业辅导员制度等。
改善师资结构是深化课改的关键教师既是最重要的课程资源,也是课程构筑的主体。全面改善师资结构,提高师资的整体水平是课改得以顺利实施的关键。学校要对教师进行教育理念、知识结构、教育行为等方面的开发和重构,使教师真正成为课程的学习者、开发者、合作者。我们认为,工作过程系统化的课改实践同时也是教师工学结合的过程,教师只有亲身实践,“学中改,改中学”,才能真正确立职教课程理念,掌握职教规律,熟悉课程开发技术,才能有效开发和实施课程。只有形成贯穿整个课程改革所必须具备的学校名师、专业负责人、课改带头人、专业主讲教师等四个层面的工作梯队,全面改善专业师资结构,才能有力地保障课程改革有效、顺利地推进。实现师资结构重构的三种有效途径为:第一,以专业对话带动专业教师成长。我校实施了新教师成长的青年教师培训班、“青蓝工程”,创设了用于骨干教师交流的课改沙龙、专家引领的课改论坛、校企共建的教学研讨、课程专家与行业专家及教师间的专业对话机制等,为教师的快速成长搭建了一系列平台。第二,以专业合作引领专业提升。工作过程系统化课程改革彻底改变了原有的教学组织形式和专业分工,教师要主动重构自己的工作方式,改变单兵作战各自为政的局面,树立相互学习、取长补短、互学共进的团队合作意识,在合作中实现共同提升、共同成长。第三,以专业组织带动专业研究。其一,通过校长论坛、课改沙龙、名师讲坛等专业组织营造研究氛围,促进教师有效交流,激起教师思维的碰撞,有效推动专业研究。其二,依托专业教研室、名师工作室、课改工作团队等工作实体,开展校本教研活动,夯实专业研究的基础。其三,积极组织教师参加各级高端课改论坛、参与省级新课程培训和骨干教师培训等项目,提升教师专业研究的高度与深度。
重构内容体系是深化课改的重点工作过程导向课程内容体系的构建,以利于学生对职业活动中实际应用的经验和策略的习得为主,以便于学生对“适度,够用”的概念和原理的理解为辅。第一,课程内容体系是实现工作过程系统化的基础,应彻底打破学科体系。工作过程系统化的目标之一就是知识的二元化,即“实现学科体系的解构”和“为了行动而学习和通过行动来学习”的行动体系重构的系统化。第二,课程内容选择要充分体现能力本位。在考虑教育对象与培养目标的前提下,要强调操作层面和策略层面能力的习得。课程内容要以工作任务为中心,打破原有的学科体系课程内容,按照“适度,够用”的原则,选择相关的知识和技能作为学习内容,使之形成综合的工作过程知识。第三,课程内容的排序要充分符合工作过程导向。按照人的认知心理规律,以职业实践为主线,以工作过程为导向安排课程内容、设计教学过程,促成“态度”的生成和养成,习得“怎么做,怎么做得更好”的工作经验和策略。如我校物流专业以“XX员的一天”为课题,让师生从生产实践的角度了解该职业岗位的具体工作任务和工作任务流程,并通过梳理形成有序、有效的课程教学资源,从而使课程内容变得丰厚灵动、富有生气。
建设实训基地是深化课改的平台实训基地是课改背景下课程实施的主要场所,也是课改实践的有效平台。在工作过程导向课改理念的背景下,实训基地的地位与功能有了进一步的提升,被赋予了更高的要求和更为丰富的内涵,基本形成了实训基地建设主体多样性和参建人员广泛性,实现了实训基地功能综合性。第一,构建校企合作新模式,创新实训基地建设的多样性。近几年来,我校以实训基地创新性建设下的校企合作关系为突破口,深化物质资源层面的校企合作机制,创设了企业深度参与实训基地建设的多种合作模式,形成了企业为主体独立建设、学校参与的校外实训基地,企业为主建设、学校参股的校外实训基地,以及学校为主体、企业参与建设的校内实训基地等三种模式。第二,构建校企合作新机制,深化人力资源层面的校企合作。实训基地建设除了课程专家积极介入,发挥其在课程内涵建设方面的优势外,还须充分体现“工作本位”的理念。要让相关行业的技术人员与管理专家深度参与,充分发掘他们的智慧、发挥他们的作用。要积极借助专家对现代企业生产过程、工作场景、管理机制的深刻理解和实际经验,使之融入校内实训基地的设计、规划与建设,对实训基地赋予更多的、能体现企业“工作本位”思想的内涵,有效创设企业生产情境,并将之打造成具有企业特质专业文化,兼有教育、教学、培训等功能的现代职业教育实训基地。第三,强化动态情境创设意识,打造与工作过程导向课程配套的课程实施平台。实训基地建设需要创造性、科学性的设计,实训基地不是教学设备的简单堆积,必须在功能创设、情境创设上实现突破。一要将实训基地构建成理论实践一体化的学习场所;二要将实训基地构建成项目实施的有机平台,从按设备种类独立分置的建设方式,转变为按各专业教学需求将多种设备综合配置的教学工厂建设方式;三要将实训基地构建成具有企业现场氛围的教育基地,如此才能打造出与工作过程导向课程相配套的课程改革与实施平台。
- 上一篇:居家养老服务宣传方案
- 下一篇:教育教学管理知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