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信息化研究报告范文

时间:2024-01-09 17:33:20

导语:如何才能写好一篇教育信息化研究报告,这就需要搜集整理更多的资料和文献,欢迎阅读由公务员之家整理的十篇范文,供你借鉴。

教育信息化研究报告

篇1

报告建议,应该在国际层面进行数据的采集,以便比较各国教育信息化政策、项目类型及其影响,同时增进对各国教育信息化实践的理解。基于此,本文从研究项目概况、基本观点、未来方向等方面对《教育信息化的国际经验》进行解读,同时在其后分别辅以美国、英国、法国、澳大利亚、日本、韩国等国家的教育信息化发展案例,以为国内教育信息化工作者了解世界教育信息化的现状与趋势提供参考和借鉴。

一、研究项目概况

(一)研究问题

《教育信息化的国际经验:最终报告》尽管在某些特定章节里包含了美国教育信息化的政策和实践信息,但美国并不是该报告的主要关注点;报告超越了美国界限,聚焦21个国家和地区的教育信息化活动。

报告主要关注四个问题:第一,国际组织和美国国内组织收集了哪些国际层面的教育技术的数据?这些数据有何局限?第二,技术是如何用于提高学生对高水平教学的获取?第三,技术是如何被用来提高教师的质量?第四,政府在何种程度上不断改善、评估和维护国家教育数据系统,选择哪些指标用以追踪学生的进步、并让政策和规划制定者了解具体情况?

(二)研究过程

为了回答上述问题,IETE项目团队主要从两条途径收集和分析数据:第一,基于Web的搜索,了解国际教育信息化发展的最新数据;第二,对21个国家(或地区)政府主管教育信息化的官员进行调查和访谈。

IETE项目主要关注中小学阶段的教育,于2009-2010年度分两个阶段进行。在第一阶段,研究者通过文献和互联网查找多国的数据资料。查找的目的是为了确定方法、工具,以及可从政府重要部门获取的信息通信技术与教学进行整合所付出努力的数据。研究报告涵盖2009年6月间确认的国际数据汇总。调查和访谈资料主要是在2010年春夏期间收集。报告提到,国家政策和规划在数据收集期间呈现了不稳定的变化。报告里的信息截止到2010年6月1日。在最终报告的附录A介绍了研究方法;附录B介绍了经筛选后的指标体系,这些指标与教育信息化应用及上述研究问题相关的早期数据收集相关。

在第二阶段,为了挖掘更完整的教育信息化政策和实践信息,IETE项目组从21个国家和地区中收集了调查和访谈数据。通过调查和访问,项目组更新和拓展了已有的数据。国家和地区的遴选标准是:首先从实施了或正在实施有关信息化的重大基础设施的工业化国家和地区开始挑选,且它们已经或正在广泛实施ICT应用于教育的活动;然后通过网络就绪指数和劳动生产力指数的排名最终确定入选国家和地区。需要指出的是,地理位置的代表性不在考虑范围之列;某一国家中相对独立的省或地区有关教育信息化活动的数据并不是项目组收集的重点。项目组使用调查和国家访谈获取的数据来更新现有的信息,包括教育信息化的国家规划和优先发展事项相关的更有质量的信息。上述信息最终以数据概览图的形式呈现在国家和地区的案例报告中。表1是本研究最终确定的国家和地区列表(含英文缩写)。

上述21个国家和地区中,18个是国家政府部门,另外3个是在某一国家特定区域里负责制定教育政策的地方政府。加拿大和比利时这两个国家没有教育部,因此加拿大阿尔伯塔省和比利时佛兰芒区的教育部门分别被选为这两个国家的代表;同样,香港是中华人民共和国特别行政区。

IETE项目的数据收集期间(2009-2010年)正值全球金融危机这一特殊时期。在项目持续期间,一些国家正在艰难应对经济危机。冰岛、爱尔兰和瑞典全部受到经济危机的影响;英国和日本经历了政府政权交替。之所以强调在全球动态环境下数据收集的不稳定性,是因为规划和优先发展事项会发生重大或突然改变。加之技术应用于教育本身发展也很迅速,因而我们建议今后要确保项目中的国家访谈常规化、数据更新常态化。

(三)数据收集及发现

篇2

参加此次峰会的客户有来自政府、教育、医疗、国内金融、制造、互联网、电信、能源等行业的信息化专家及IT主管。戴尔通过行业分论坛以及现场演示向客户展示了戴尔在这些领域最新的解决方案,并与CIO们进行了深入的交流与沟通。CIO们还现场体验了戴尔云计算、虚拟集成系统以及智能数据管理等解决方案。峰会上,戴尔展示了完善的制造业解决方案,如供应链管理学院研修课程、Dell Dragon电子商务解决方案、戴尔产品及利润分析解决方案等;在金融行业,移动信息平台、银行柜员终端解决方案,商业智能,村镇银行核心系统一体化解决方案等帮助金融企业适应高速发展的新时代;也展示了在教育行业的互联校园解决方案、虚拟化实验室及教育云等新一代教育信息化架构;戴尔是全球医疗IT解决方案主要提供商, 其移动临床计算解决方案可以显著提高临床医生的效率,将推动中国医疗行业的发展。同时带来了从XPS13超级本、Latitude系列商用笔记本到Latitude ST平板电脑等的最佳移动体验,以及包括第12代服务器、Compellent存储、WYSE ThinkClient等戴尔新一代企业级产品及解决方案。

峰会上,针对教育信息化建设和管理人才技术培训及试点合作,戴尔与教育部教育管理信息中心签订了合作备忘录,希望通过双方的合作更好地践行教育部“强化信息技术应用,提高教师应用信息技术水平,更新教学观念,改进教学方法,提高教学效果”的信息化应用要求,为中国教育用户创造更丰富的信息技术应用体验。戴尔与北京大学计算机科学技术研究所签署戴尔虚拟集成系统(VIS)联合实验室项目备忘录,帮助教育行业客户率先使用戴尔VIS解决方案和“互联校园”教育信息化技术; 同日, 戴尔为北京大学计算机科学技术研究所设计并搭建的虚实共存且动静结合的云时代数据中心在北京大学正式落成。戴尔还与中国东方航空双方就长期发展签署了合作备忘。戴尔已经参与东航的虚拟化、呼叫中心、联合办公以及东航ERP e—HR系统的管理咨询和开发咨询工作,双方致力于把航空服务和客户需求紧密结合,打造出新一代完善的航空信息技术解决方案。

“非常高兴能够与教育部教育管理信息中心、中国东方航空公司和北京大学以及其它行业机构建立长远的合作关系。这些合作加深了戴尔在中国的实践,也聚集了业界最优秀的专家,进一步体现了戴尔服务中国客户的决心与承诺。IT和业务不断融合,客户期望我们提供端到端的IT解决方案,为企业提升运营效率。客户的心声就是我们的行动。希望通过此次客户峰会以及深入的交流,我们可以更好地了解客户在信息化方面的需求,帮助客户实现业务目标。”戴尔全球副总裁,中国区大型企业及公共事业部总经理容永康先生表示。

篇3

关键词:中小学教师;信息技术;信息化建设

引言

教育部2012年3月颁布了《教育信息化十年发展规划(2011-2020年)》[1],在关于推进教育信息化的工作方针中明确指出:探索现代信息技术与教育的全面深度融合,以信息化引领教育理念和教育模式的创新,充分发挥教育信息化在教育改革中的支撑和引领作用。队伍建设是发展教育信息化的基本保障。提高教师应用信息技术水平。建立和完善各级各类教师教育信息能力标准,将教育技术能力评价结果纳入教师资格认证体系。由此可以看出,国家对教育信息化的重视程度与支持力度不断加强,组织实施了一批教育信息化重点工程,也对教师信息技术应用能力提出了一定的要求。为落实教育部《教育信息化十年发展规划》的总体部署和发展任务,湖北省组织实施了一批教育信息化重点工程项目。2010年至今,湖北省信息化软、硬件基础设施建设如火如荼,投入巨大资金,对各级各类教师进行多次集中培训和远程培训,部分教师的信息技术能力得到很大程度的提高。作为湖北省教育大市的黄冈,及时了解当前中小学教师教育信息化的现状很有必要。从研究现状来看,目前很多专家和一线教师对中小学教育信息化进程的状况进行了研究,如:耿品万老师论述了信息化建设在课堂上的重要性[2],王建老师讨论了西部农村初中教育信息现代化建设的现状[3],王锋教授研究了教育信息化视野下农村教师角色现状的分析[4]。他们是从利用信息化教学的必要性和重要性上展开论述的。笔者以黄州城区6所中小学为例,通过调查访谈,了解当前中小学教师在教育信息化发展存在的实际问题,分析原因并给出建议。本文研究意义有以下几点:①了解当前教师教育信息化现状及存在的问题并分析原因;②为切实提高黄州区中小学教师的教育信息应用能力提供帮助;③可以为推广湖北省相关教育信息化政策提供依据。

1调查的对象和方法

1.1调查对象

黄冈市黄州城区6所中小学,其学校的师生人数见表1.

1.2调研方法

调研采用问卷调查法、访谈法、实地考察法。深入这6所学校,向在校老师发放调查问卷,一共发放调查问卷350份,回收307份。通过随机访谈的方法,找不同学科的老师了解当前教育信息化的状况。

1.3实施过程

在参考有关评价体系的基础上,确定了学校设施、资源、应用、人员技能和管理五大类指标评价教育信息化的总体框架,最终提出了一级指标5个,见图1。在此基础上,编制了问卷调查和访谈提纲,都涉及到了五个一级指标。在调查中,对这6所学校信息化建设和应用情况进行了实地考察。

2教师教育信息化调查内容及结果

2.1调查问卷内容设计

调查问卷涵盖教育信息化相关评价指标,以单选和多选题为主,最后附带一个问答题。问卷包括以下内容:(1)调查学校的基本情况和学校教师的基本条件。这里面包括学校教师的年龄结构问题、学历层次以及专业背景方面的调查。(2)学校的信息化管理和相关网络资源条件。以此调查学校在信息化方面的资金投入和管理水平以及教师在学校课堂教学中利用信息资源的便捷性。(3)信息技术教学的意识与态度。以此来调查教师对信息技术应用能力的看法、对信息技术作用的看法,以及对教师信息技术了解程度的摸底。(4)教师基本的信息技术能力。以此调查教师在现阶段信息化方面的真实能力,看看在教学中是否深入开发利用信息化来进行课堂教学。(5)当前教师在信息技术方面存在的问题。以此来调查,当前中小学教师在信息化专业发展存在的困惑之处,针对此问题,应该采取哪些政策来切实进一步提高利用信息来教学的能力。

2.2经过调查得出的结果

(1)6所学校教师基本条件调查表,见表2、表3、表4。表2为黄州区6所中小学教师年龄结构分布情况,可以看出,这6所学校年轻教师相对较少,但近年来教师队伍逐渐年轻化,年轻教师愿意接受新的教学思想和教学理念,愿意在课堂中运用信息技术。表3为老师学历层次情况,这6所学校的老师大多是大专水平,以前缺乏相关信息技术的学习,在熟练运用与信息技术可能存在一些问题。表4为6所学校教师的信息专业化情况,可以发现,在学校中计算机专业和信息技术专业的老师所占比例很小,说明在学校中缺乏信息化专业教师,这对学校教育信息化的发展有很大的影响。(2)学校网络资源条件调查结果。这6所学校每个班级每个教室都配备有班班通等多媒体设备,学校都连入10兆光纤网络。但是,具体到每个班级,网络条件有所欠缺,网速很慢,有的多媒体设备经常出问题,得不到及时维修,有的学校多媒体设备在教室闲置。另外,经过访谈,学校内部的网络资源也有限,教师可开发利用的资源很少,导致很多教室多媒体设备闲置。(3)教师利用信息技术教学的意识。调查显示53.7%的教师认为信息技术应用最重要的作用在于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36.8%的教师认为信息技术在于优化教学过程。而只有10.4%的教师认为信息化教学能够培养学生的自主创新学习能力。(4)教师的基本信息应用能力。调查显示,有46.8%的教师会在课堂上利用多媒体课件教学,有37.1%的教师根本不会用多媒体,有11.7%的教师会充分利用网络资源,会有效开发教学资源。这说明,教师大多愿意有主动学习的意向,由于自身专业条件的有限,不太能够有效利用信息技术进行课堂教学。(5)教师目前在教育信息化存在最大的障碍。通过与各学科老师的访谈发现,教师在信息化方面有一定的认识,愿意改变传统的教学方式。然而,在利用信息化教学中,很多老师只会简单的下载课件进行教学,然而在网络课件中,有很多与实际并不相符合。大多数教师不会对网络资源进行深加工,不能把信息技术与课堂教学有效整合。很多老师接受过中远程信息技术培训,然而多数老师受时间地点等因素的限制,只为应付过关,培训目的没有达到。通过以上调查数据,可以发现近年来,信息技术确实给课堂带来改变,然而其发展不容乐观。尽管教育信息化投入巨大,但现实状况收效甚微。通过访谈,大多数老师有着信息技术作为“手段、工具“方法论”的理念[5],认识不足。课堂教学中,年长教师不太愿意去运用信息技术,偶尔使用也是为了减少板书之劳苦。年轻教师愿意使用多媒体信息技术,然而碍于自身的专业知识,在教学中也只能粗浅的加工信息,不能把信息技术与课堂教学进行有效整合。这说明,在学校中,教师的教育信息化能力没有得到有效的发展。学校盲目建设,管理体制不全,低水平重复建设等现象普遍存在。信息技术如此缓慢发展,应该得到有关部门的高度重视。

3问题分析

(1)教育经费不足影响信息化建设。经费不足是基础教育信息化建设滞后的主要原因,学校经费主要靠上级部门下拨,没有商业投资,学校网络资源得不到充分利用,导致学校信息技术资源匮乏。(2)信息化设备硬件设施闲置。主要在于教师的信息技术应用能力参差不齐,缺乏具有专业信息技术能力的教师。部分教师想利用信息来教学存在一定的困难,造成信息化设备闲置。(3)现代教育技术管理水平落后。主要在于教育管理部门和领导的评价机制不健全,对信息技术缺乏整体规划,部分教师主观上不接受信息化教学,因此教师缺乏信息技术专业化发展的动力。(4)对教师信息能力培训力度不够。尽管部分教师参加信息化技术培训,但培训效果不好。多数老师认为自己缺乏信息化辅助教学的能力,渴望接受培训,然而由于时间、经费等原因,培训效果达不到预期目的。

4对策及建议

(1)加大经费投入,保障学校信息化基础设施的建设。加大经费投入到学校信息化配置服务,资源建设中。及时维护教室里面已有多媒体信息设备,避免信息化设备闲置。(2)建立健全教师管理模式。信息技术与课堂教学一直未能很好整合,由于课堂教学要素由教研机构主导,而信息技术由技术装备机构主导,这样的模式阻碍了信息技术的发展[6]。教育主管部门和领导应该选择合适的评价机制,来激发教师教育信息化的内在动力。(3)建立健全教育信息化专业队伍,努力提高教师的信息素养,从源头上得到保障。高等师范院校开设相应信息化专业来培养专业信息技术教师。教师是教学活动的主导者,只有拥有一只专业技术扎实的教师,才能落实信息技术学科教学。(4)加大培训力度。因现代教育技术的复合型特点,需要做好两个方面的培训:一是信息技术的培训,二是“深度融合”的培训。先做好技术骨干的集中培训,再由骨干教师向全区学科教师做好二次培训。培训中,应转变传统的教学方式,应构建参与式、案例式的方式,切实提高中小学教师的信息技术应用能力。(5)建立完善的信息化支持服务体系。目前黄州区信息技术力量薄弱,应在教育主管部门设立相应的配套服务,可通过电话咨询、上门服务、网络交流等形式随时解决教学设备在学校中的调式运行状况。

参考文献:

[1]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

[2]耿品万.关于提升区域中小学教育信息技术应用能力的研究报告[J].教育技术导刊,2014(2):59-61.

[3]王建.西部农村初中教育信息现代化现状的调查分析[J].教育技术导刊,2013(11):56-57.

[4]王峰.教育信息化视野下的农村教师角色现状分析[J].黄冈师范学院学报,2015(3):59-65.

[5]李金凤.农村基础教育信息化研究现状分析[J].中小学信息技术教育,2005(6):77-79.

篇4

Abstract: The creative teaching mode and teaching quality control evaluation system of the automation curriculums in the information construction are researched in this paper. Based on clarifying the core value function of high education curriculums informatization, "mutual, sharing, individuation and collective intelligence", deeply informative teaching structure of the curriculums are discussed. Furthermore, the effective factors of the curriculums quality control are analyzed. Then, a real-time evaluation index scheme and system are established on the rules of "real-time, process, authenticity".

关键词: 课程;教学;模式;质量控制;信息技术

Key words: curriculum;teaching;mode;quality control;information technology

中图分类号:G642.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6-4311(2014)09-0209-03

0 引言

信息技术和课程的深度融合是教育技术学十分重要的研究领域之一。著名教育技术学者何克抗先生指出[1],“将信息技术内容融合到各学科的课程是深化学科教学改革的根本途径。所谓信息技术与学科课程的融合,就是通过将信息技术有效地融合于各学科的教学过程来营造一种理想的教学环境,以实现一种能充分体现学生主体地位的以自主、探究、合作为特征的新型学习方式”。2012年高等教育版的《地平线报告》指出[2]:“未来五年中,人们期望能够按照自己的意愿在任何时间、任何地点从事工作、学习和研究;我们使用的技术越来越多地基于云计算,我们关于信息技术支持的观念也在趋中心化;工作日益协作化,从而引起了学习活动组织方式的变化;互联网使得信息资源和社交关系更加充足,更容易获得,这越来越迫使我们重新审视自己作为教育者的角色;教育模式正在发生变迁,包含了网络学习、混合式学习与协作学习;教育越来越强调在课堂中开展更多基于挑战的主动学习。”课程教学及质量控制信息化是高等教育信息化的重要组成部分。随着高等教育信息化进程的推进,以及未来新技术与高等教育信息化的深度融合,对高等教育教学和质量控制信息化水平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以适应教育模式的转变与社会发展的需求,对于培养全面发展创新型人才的目标,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大学教学信息化的发展已不断促使教育教学内容、教学手段和方法的现代化,各种智能化学习平台、课程管理系统等的建立,在不断改进教育教学实践,提升学习效果的同时,也不断促进高等教育质量的全面提升。从信息新技术应用的角度而言,移动智能终端技术、基于游戏的学习与学习分析技术、以及基于动作的计算与物联网技术正逐渐成为高等教育信息技术与课程部署融合的新手段,并且美国斯坦福大学、俄亥俄州立大学、英国沃里克大学等国外知名高校已经形成了应用范例[2]。从课程教学信息化的角度,“课程/学习管理系统”是高校实践中推动教学信息化发展的切入点,也是美国高校信息化投资的重点[3]。随着“课程/学习管理系统”这一关键系统与技术的不断发展与成熟,其已成为一种最基本的教学IT支撑环境在高校中得到了广泛应用。Blackboard和Webct的合并及其业务的迅速扩大,以及由美国密歇根等研究性大学自身发起的开源课程管理系统Sakai平台的迅速扩展,正是这一趋势在实践中的反应。我国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阶段主要强调信息化设施在教学中的应用,突出强调其应用效果,充分利用信息化技术手段促进教学改革、提高教学质量,这一时期从新世纪初一直持续到现在。从教学质量控制信息化的角度,斯坦福大学和悉尼大学对课程教学过程进行了科学分析研究,其中,最有影响力的分析系统包括Flanders开发的课堂交互行为分析系统Flanders Interaction Analysis Categories[4]、Bellack的课堂教学分析[5]、Cazden的课堂社会语言学分析[6]、Mehan的课堂会话分析[7]和永冈庆三等人的课堂视频分析系统[8]。这类方法通过对课程教学课堂上教师和学生的交互行为进行分类和量化处理,通过分析各种类别行为的出现次数、状态持续时间和迁移路径,对教学过程进行科学化分析,提供了一种行之有效的分析方法。在我国,本研究领域是近年来新开启的研究领域,研究成果尚不丰富,但研究价值也为学术界所认可。通过对现有研究成果的分析总结,可以发现,尽管大学教学信息化的发展已不断促使教育教学内容、教学手段和方法的现代化,各种智能化学习平台、课程管理系统等的建立,在不断改进教育教学实践,提升学习效果的同时,也不断促进高等教育质量的全面提升。然而,对于信息化环境下,信息技术与专业课程教学模式、教学结构的融合,以及教学质量的监测与评价,成为高校课程信息化创新改革不可回避的难题。

基于此,本文针对信息化条件下,课程教学创新模式、教学质量控制绩效评价体系展开研究,在明确高校课程教学信息化“交互、共享、个性化、集体智能”核心价值功能的基础上,集中探索自动化专业课程群的教学结构深度信息化问题,同时深入分析信息化环境下课程教学质量控制的重要因素,以“实时性、过程性、真实性”为准则,构建课程教学质量控制信息化指标体系与实时评价系统。

1 信息技术与课程教学结构融合

现代信息化教学环境下,教学结构由教师、学生、教材和教学媒体四个要素组成,彼此相互联系、相互作用而形成有机整体。信息环境下,教学结构的各元素具有以下特点:

①课程教学由“教师主控”转向“学生主控”,教师主要任务不仅是传输知识,还包括对引导、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与主动性、根据教学过程产生的学习反馈数据与分析结果,优化课程教学大纲结构与知识点分布。

②学生的学习行为由传统单纯地从课堂获取知识,向“交互、共享、个性化、集体智能”转变,强调在学习过程中,知识和学习体验的交互、知识资源的共享、个性化的学习方式,以及通过一定范围团队合作所迸发的集体智能。

③教材也从课本转向更多元化的教学资源,如数字资源、移动应用课程资源程序等。

④伴随着学生学习行为功能的转变,对教学媒体提出了更高层次的要求,课堂多媒体教学已不能够完全满足“主控式”多源学习的要求。作为课堂多媒体教学的补充,信息化课程/学习管理系统、Mooc在线课程平台、课程学习智能交互平台、课程教学/学习质量评价平台等,是最新发展起来的新型教学媒体建设方案。

基于上述分析,信息技术深度融合课程教学结构,利用学习分析的相关工具和技术,获取教学过程中的行为数据,分析教学四要素相互联系、相互作用,确定课程内依附于知识点的教学结构差异,建立四要素在形成教学结构中的相互联系。同时,构建基于四元素动力学模型的“信息化课程/教学管理系统”,形成信息条件下以教学结构优化为目标的课程教学创新体系。

2 信息技术与课程教学质量的融合

2.1 信息化条件下课程教学质量绩效评价指标体系。信息技术与课程教学质量的融合,遵循“实时性、真实性、过程性”的基本准则,利用信息技术,建立课程教学/学习质量评价平台,在学生主体地位的以“交互、共享、个性化、集体智能”为特征的新型学习方式下,真实及时地记录并评价课程教学全过程中教与学的状态。利用学生在多源学习平台上产生的学习数据,包括课堂内教学、试卷、课程设计、课程在线学习平台等学习数据,构建以评价教学结构信息化、学习环境信息化、教学行为活动、测试评分与学习诊断、学习分析报告、课程协作拓展、协同交互为指标的评价体系。本文构建三层课程教学质量信息化评价指标体系,各层具体指标如图2所示。

2.2 课程教育质量控制信息化评价方法。首先基于图2建立的评价指标体系,建立各层绩效评价元模型。开发统一的描述语言,通过对内容主题和指标期望要求两个维度指标的表述,描述指标体系中各层具体指标。按照二维描述符对内容标准进行编码;通过对“教”与“学”在多源教学平台产生的智能数据,分析课程主题上使用的时间及认知程度。进而,采用学习分析的方法,将绩效元模型和学习成果评价相结合,统计分析产生教学质量控制信息化内容分析图表。内容图表使用矩阵格式的一系列直方图,表现每个主题“细胞”上的数据。从而显示各个指标层面上教与学的实施行为,观察学生在课程学习中各阶段及各种教学平台上的学习行为。一方面,便于教师更好地理解学生,促进更高效的更有价值的教学、课程支持,以及个性化辅导,提高课程教学和学习效能;另一方面,将分析结果通过智能交互平台反馈学生,有助于学生对课程学习各个层次的自我评估与诊断。

3 结论

本文在对国内外教学及质量控制信息化现状与发展趋势分析的基础上,提出了一种基于学习分析的信息技术与教学结构深度融合,以及信息技术与教学质量控制融合的方法,给出了教学结构优化的途径,以及质量控制的评价指标体系与评价方法。从而,为提高高校课程教学与质量控制信息化建设提供参考。本文所提方法,已部分应用于江南大学自动化专业课程群的信息化建设中,取得了良好的实施效果。

参考文献:

[1]何克抗.我国教育信息化理论研究新进展[J].中国电化教育,2011(288):1-19.

[2]国际高等教育信息化发展的动力、挑战和趋势[R].北京开放大学专题研究报告,2012(1).

[3]张应辉,刘永贵,王娜.美国高校教学信息化发展历程与趋势研究[J].中国教育信息化,2011(11):13-15.

[4]F Landers, N.A. Analyzing Teaching Behaviour [M]. Massachusetts: Addison Wesley, 1970.

[5]Bellack, A.A. The Language of the Classroom [M]. New York: Teachers College Press, 1966.

[6]Cazden, C.B. Classroom Discourse [A]. M.Wittrock Handbook of Research on Teaching [C]. New York: Macmillan, 1986: 432-463.

篇5

关键词:教育信息化;信息素养;英语教师;专业发展

1信息素养的内涵

国外从宏观和微观层面对信息素养进行了界定。1989年美国图书馆协会在信息素养研究报告中提出,“信息素养是人们能够充分意识到何时需要信息,并能够获取、评价和有效利用所需信息的能力。”日本的《信息教育指南》把信息素养细化为三个层面:具备判断、选择、整理、处理、创造和传递信息的能力;认识信息的重要性并理解信息社会特性;掌握信息科学基础知识和基本操作技能。陈坚林在综合了国内外不同定义的基础上提出,信息素养是指一个人能够认识到何时需要信息、能够检索、评价和有效利用信息,并且对所获得的信息进行加工、整理、提炼、创新,从而获得新知识的综合能力。[2][3]国内学者普遍认为,信息素养是由信息意识和信息能力构成的一种综合能力。信息意识是人们在信息活动中产生的认识、观念和需求的总和,[4]它指人对信息敏锐的感受力、判断力和洞察力,对信息收集的主动性和自觉性,对信息的有效性、准确性的辨别以及对信息及其环境和相关活动的认知。信息意识是提高信息素养的前提;信息能力则主要指利用信息技术及手段理解和获取信息、加工和处理信息、整合及使用信息的能力,也包括创造和传递信息、利用信息交流和研究的能力,信息能力是提高信息素养的核心。

2信息化背景下英语教师专业发展的特殊性

“英语教学究竟是不是专业?”语言教学的专业性长期以来备受质疑。学科基础的超常宽大使得英语教学的专业性凸显先天性不足。英语教师专业特点不明显、学科基础太宽泛、专业标准不权威、专业组织不强大是人们质疑英语教学是不是专业的根源,同时这也是我们认识我国英语教学专业特质的特殊维度。[5]长期以来,学者们一直在探讨和界定英语语言教学的学科性质。大学英语课程面临着学科归属问题的困境。正如夏纪梅所指出的,“大学英语无论是课程建设还是教师发展,都脱离了学科建设,这在高等院校里是很难体面地生存的,由此产生的校本认同、学者认同以及学生认同问题接踵而至”,[6]导致了大学英语教师学科身份不被认同、学术被边缘化、话语权缺失等问题,专业发展面临瓶颈。传统的英语教学有其特定的教学构成要素,它们在长期教学实践过程中经过不断磨合形成了相对稳定和协调的教学环境和系统。信息技术使英语教学发生了巨大变化。一方面,传统的教学要素将逐渐被新的要素所取代,催生了新的教学理念,对教学目的、过程、内容、形式提出了新的要求,教学评价标准随着教学结构及构成要素的变化而改变。另一方面,信息技术为英语教学提供了良好的现代化教学环境与技术支持,有助于英语教师结合教学的客观要求和专业发展需求开展教学实践、规划职业生涯。这些变化赋予了信息化背景下英语教师专业发展的新的内涵:专业素养和人文素养并重,教研能力、创新能力和自主学习能力共同发展;教师的信息素养将贯穿在学习、教学和科研过程的始终,即具备虚拟环境下自主学习能力,信息化教学能力和网络环境下的学术研究能力。

3高校英语教师的信息素养现状

国内学者余丽、陈坚林、张松松对全国多所高校的大学英语教师信息素养现状、教师对信息化教学模式及信息技术与课堂教学整合的认知及需求情况展开了调查。结果显示:大学英语教师的整体素质有了较大的改观,但信息素养仍然不能满足信息化教学发展的需求。

3.1信息意识教育信息化对大学英语教师的语言观、教学观和学习观产生了潜移默化的影响。大多数教师具备较为先进的现代教育理念和较为理想的语言信念、学习信念、课堂及教学信念;对计算机网络环境下的英语教学模式的应用和新技术的使用表现出强烈的求知欲和学习的紧迫感,能认同自我需求和信念执行过程中的困难。但是在实践教学会出现认识模糊、执行度不高、信念不稳定等问题。首先,部分教师对新模式下自身角色定位的认识相当模糊,依然局限于在传统的教学模式下。其次,缺乏对信息技术与课堂教学整合内涵的正确理解。少数教师秉持“将信息技术应用于教育就是教育信息化”、“计算机辅助教学即为整合”的传统观念,导致了教学理念和教学行为的分离和脱节,思想上拥有先进的教育理念,实际教学行为却屈服于传统的教学习惯。另外,还有部分教师对信息技术心存忧虑、对计算机网络技术产生怀疑,对“人机”关系认识不清,担心计算机削弱或替代教师的作用,缺乏驾驭信息化课堂的能力。上述问题的出现与缺乏计算机网络知识或技术培训指导有一定程度的关系。

3.2信息能力信息化环境下的教师能力素养包括基本的学科理论素养、信息化教学技能素养以及信息技术与学科整合的能力素养。(1)理论层面外语教师的学科理论既包括外语教学理论,也包括网络教学与学习理论、现代教育技术理论、方法论等相关学科知识。张松松等对大学英语教师教育技术能力现状的调查结果表明,学历的提升使教师具备较为丰富的现代教育基础理论知识,他们熟悉教学设计的概念和原理,了解教学方法的步骤和规则,乐于接受新的教育教学理论;随着英语教改的深入,大学英语教师对现代教育技术的重要性和必要性认识较充分,主观上具备较强的学习意识,但相对认知主义、建构主义、人本主义等理论的了解程度,他们对现代教育技术基础理论的熟悉程度并不高,理论运用于时间的经验不足。[7]因此,教师们能认识到教育信息化对传统教学带来的变化和影响,但是在新旧理念的交叠下如何去调整原有教学原则、设计、方法、内容和结构,表现出无所适从。(2)技术层面首先,大多数英语教师能够适应信息化教学环境的变化,具备基本的网络素养,能合理选择教学媒体并适当运用,技术应用以多媒体使用和课件制作为主。其次,熟悉常用的信息技术工具并运用于英语教学。对文字处理软件、制作幻灯片软件、搜索引擎、数据处理分析软件、即时通讯工具、学术期刊库等软件和工具使用较为熟练。[8]再次,多数教师具备信息资源的检索和处理能力,能利用网络进行日常工作如办公系统的使用、网上登分、网上课程评估等,但信息开发、应用及评估能力相对滞后,教学平台的使用、网络课程的开发、网页制作等操作技术仍然比较薄弱;此外,大部分教师能够通过互联网、通讯工具开展学术研究,但在信息的开发共享、协作交流及创新性地使用等方面较为欠缺。由此可见,大学英语教师的信息技术的应用能力整体处于起步阶段,需要进一步提升。(3)技术与学科的整合层面信息技术与外语课程整合,本质上是一种新型、高效的外语教学方式,是在外语教学过程中通过信息技术、信息资源、信息方法与课程内容的有机结合,共同实现课程的教学目标。张雁玲、郑新民对大学英语教师信息素养及信息技术在英语课堂的使用情况调查后发现,英语教师具备基本的信息素养,关注新技术的应用,但对英语课程与信息技术整合的理解和执行方面存在不少困惑。[9]有68.4%的教师在“整合”概念的理解上走入了误区。一是对“辅助”和“整合”的理念认识不清,认为“计算机辅助教学或学习就是整合”,或者“把使用多媒体课件等同于整合”;二是存在“过度整合”的问题,部分教师过度依赖信息技术,导致课堂的“技术味”大于“外语味”,未能回归外语课堂的本质。因此,英语教师对课程与信息技术整合的认知有待于进一步明确与拓展。

4大学英语教师信息素养的培养

4.1革新自我发展的主体意识革新教师主体意识,意味着教师在面对社会环境变化和挑战积极提升内在素质,通过学习及反思主动适应学科及专业发展的需要的过程,这是教师专业发展的基础和前提。大学英语教师应认识到语言学科教师和教育学科教师的共性以及信息化环境下专业发展内涵的特殊性,树立正确的教师信念,转变传统的教学观念,增强信息意识。教师信念在一定程度上影响着教师的课堂行为和教学实践。在外语教学改革的过程中,面对部分教师出现信念不稳定、对信息化教学的认识存在误区等问题,一方面,大学英语教师首先要有更新观念的紧迫感,主动学习新技术新理念,积极调整和构建知识体系,加强自主发展意识。另一方面,学校在政策上、物质上和时间上给予扶持和投入,完善教师考评制度,关注大学英语教师的生存和发展现状,给与其更多的人文关怀,积极创建生态的、和谐的社会文化环境,为其提供良好的专业发展平台。

4.2完善现代教育技术培训体系教育技术的培训内容既包括外语教育理论、信息论、心理学、传播学等相关学科理论,也包括计算机技术、网络技术及通讯技术等教育技能。培训要加强信息技术与英语教学的有机结合,重在“应用”而非“技术”本身。针对英语教师的弱项,加强信息开发、应用、评估能力,提高整合、创新能力。培训形式上,应发挥现代信息技术的优势,改革传统的自上而下的在场学习,利用网络等有利条件探索自下而上的在线培训模式。“在场”向“在线”的转变克服了传统培训的封闭性以及缺乏互动性的弊端,教师们不但能探讨知识、交流经验、共享资源,还能答疑解惑、反思教学。基于网络的虚拟学习形式打破了时间地点的限制,缓解了培训经费、教学任务、培训人数的压力,营造了积极、开放、民主、公平的学习氛围,更有利于激发教师的自主发展意识。

4.3提高信息技术与英语课堂的整合能力整合的本质是在先进的外语教育理念的指导下,有效利用计算机、网络等信息技术促进教师教学模式和学生学习方式的变革。首先,大学英语教师要处理好“技术与人”、“技术与课程”的关系。技术目的是服务于教学,教师是信息技术的使用者和操作者,只有创造性的使用,使技术服务于课程、教学和学生的需要,避免一味追求“技术本位”而偏离英语课程的目标,才能真正发挥技术的作用。其次,要注意处理好教师角色的转变。信息时代教学观念从“以教师为中心”向“以学生为中心”的转变,促使教师角色也由单一的“知识传授者”向多元的“促进者、引导者、组织者、合作者、共同学习者”等角色转变,[10]这种转变要求英语教师要善于将现代教育技术理念应用于英语课堂,将信息技术融入教学并常态化,实现更为高效的混合式教学模式。

4.4构建在线专业发展共同体教育信息化的发展势必会改变教师孤军奋战、单打独斗的局面,从而推动教师从单一的个体学习向团队合作的转变。国内很多学者对外语教师在线专业发展模式进行了探索,认为借助网络平台构建“集阅读、讨论、活动、实践反思于一体的学习者共同体”,[11]既能保证信息交互的持续性和增长性,又能发挥教师对信息获取和共享的主动性,实现教师学术交流与教学合作的需要。英语教师在线共同体的构建在实现方式上,既可以是学校有组织的集体在线学习或网络课程培训,也可以是教师根据专业需要和兴趣自主选择的日常学习;在构建类型上,可以打破地区、时空、文化、学科的限制,组成教学共同体、学术研究共同体或研究者—教学者协作共同体等。在技术手段上,可使用电子文本、网络视频、在线论坛、公告板、电子邮件、博客、微信等媒介,利用网络即时同步和延时异步兼容的特点,从而实现知识共享、信息共享、实践共享。[12][13]置身于在线共同体中,教师可以利用现代信息技术,对自己教学实践和学习经历描述、反思、分析、总结,借助博客等现代工具和应用软件录制视频及文本进行叙事研究,也可以借助网络平台对他人教研成果、学生、同行的评价进行甄别思考,培养网络元评价能力。[14]这种基于虚拟环境的共享和交流,为教师创设了相对自由、平等、个性、高效的在线学习环境。信息技术与外语教学的融合,营造了理想的教与学的环境,赋予了外语教师在信息化背景下专业发展新的内涵,对外语教师的知识能力和内在素质提出了更高要求。广大英语教师应转变观念,革新认识,努力提升自身的信息素养,积极应对教学环境的改变,才能把握信息化时代赋予我们的机遇,在群体发展中实现个体的专业发展。

参考文献:

[1][2]陈坚林.计算机网络与外语教学整合研究[D].上海:上海外国语大学,2011.

[3][6]陈坚林.计算机网络与外语课程的整合[M].上海: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2010.

[4]余胜泉.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M].上海:上海教育出版社,2004.

[5]付安权.论英语学科教师专业发展的再概念化[J].外语界,2009(1).

[6]夏纪梅.新时期大学英语教师发展的难点与出路[J].外语教学理论与实践,2012(2).

[7][8]张松松,顾云锋,潘艳艳,等.教育信息化背景下大学英语教师教育技术能力现状研究报告———以南京地方高校为例[J].外语电化教学,2016(2).

[9]张雁玲,郑新民.课程与信息技术整合环境下外语教师信念探究[J].外语教学,2011(4).

[10]陈燕,蒋宇红.职前外语教师整合ICT的学科教学能力研究[J].外语界,2014(1).

[11][12]付安权.教师教育新范式:在线专业发展[J].西北师范大学学报,2009(2).

[13]王琦,富争.英语教师在线合作行为:一项基于虚拟实践共同体的案例研究[J].外语电化教学,2011(7).

篇6

 

关键词:信息素养 信息意识 信息能力 大学英语教师 

0 引言 

时代在进步,科技在发展;社会在前进,人类在进化;观念在更新,世界在变化。20世纪90年代以来,随着计算机科学和网络技术的迅猛发展,人类已经进入了个人电脑为操作工具,互联网为运行平台,数字化为技术特征的信息化时代。教育部高教司在《大学英语课程教学要求(试行)》中明确提到:“大学英语课程应大量使用先进的信息技术,推进基于计算机和网络的英语教学。”在这样的教学要求下,大学英语教学正在发生根本性的变革。信息技术革命促使外语教学法进入了一个后方法时代:当代信息与交流技术(information and communication technology,下文简称itc)的发展在全球引发了教育信息化热潮。在这种宏大背景之下,人类社会正在经历着历史性的变革和前所未有的挑战,外语学界也不例外,英语教师更是首当其冲。因此大学英语教师必须具备良好的信息素养(information literacy)以适应教育信息化发展的趋势。 

“信息素养”这一概念从图书馆检索技能发展演变而来,对其进行的系统研究始于20世纪70年代。如今,信息素养已成为国内外现代教育技术专家重要的研究课题。zurkowski(1974)第一次提出了“信息素养”的定义,他强调信息素养是运用信息技术解决问题的能力。目前,普遍认可的“信息素养”的定义是1989年美国图书馆协会(ala)在其发表的信息素养研究报告中提出的,即信息素养是人们能够充分意识到何时需要信息,并能够获取、评价和有效利用所需信息能力。 

1 理论背景 

“信息高速公路”(information superhighway)的理念,始于20世纪80年代。90年代初,克林顿政府宣布,“美国将实施一项永久地改变美国公民的生活、工作和沟通方式的国家信息基础设施”(柯有安,2007)。美国前副总统戈尔,不但是“信息高速公路”理念的倡导者、也是这个术语的创始人之一、更是美国“国家信息基础设施”(national information infrastructure)计划的坚定支持者。(eliot,1994/2007) 

20世纪90年代末期,美国总统克林顿根据“美国总统信息技术咨询委员会”(president’s information technology advisory committee)的调查建议,从美国信息战略发展的高度出发,进一步加大了政府投资的力度,支持计算机科学、网络技术、软件开发方面的长期技术研发工作(the white house of the press secretary,1998)。新世纪以来,“信息高速公路”理念在世界范围内得到了传播与认可,并极大地促进了全球信息化的传播与发展,信息时代的一个显著标志是,作为一个新元素,信息已经和物质、能量一起,构成了自然界三大要素,“相应的有三类学科:物质科学、能源科学和信息科学”(郭广灿,2005:116)。信息化对于新时期外语教师信息素养的提高显然是一个挑战。 

2 大学英语教师提高信息素养的必要性 

面对网络化、信息化的时代的学生群体,作为语言教师,信息素养的提升已成为当前教育信息化改革成败的关键。许多研究表明:具备良好信息素养的英语教师能有效地将ict与英语教学结合,创造真实自然的语言学习环境,促进语言的输入(input)和输出(output),提高学生的学习效率,并使自身能力得到提升。 

信息素养被认为是21世纪重要的能力(critical literacy for the 21 century)(bruce 2008:7)和终身学习能力的重要前提。值得一提的是,为了实现教育兴国的国策,增强我国的科技创新能力,2002年以来,教育部分别启动了“大学英语教学改革项目”和“大学英语教学改革扩展项目”,旨在整合优质教学资源,鼓励教学方法和教学手段的创新,提高大学生的综合语言应用能力。这两个教学改革项目明确提出了“立体化”、“分级化”、“多样化”、“个性化”的教学改革思路。因此,无论是从教学改革发展和英语教学质量提升的角度,还是从教师自身发展需要的角度,信息时代的大学英语教师必须具备良好的信息素养。 

3 大学英语教师信息能力的内涵 

doyle(2008)在《国家信息素养论坛最终报告》中指出,一个具备信息素养的人应该具备分辨、获取、评价、组织、整合和使用信息的能力。余胜泉(2004:18)指出信息能力包括“信息工具的使用、识别和获取信息、加工和处理信息的能力,创造和传递信息的能力。”综上所述,大学英语教师信息能力是信息素养的核心,它可细分为以下五种类型的信息能力:获取、处理、整理、沟通和研究精神。 

3.1 获取能力:是指运用ict获取大学英语教学资源的能力,包括信息的检索和下载。互联网是世界上最大最丰富的教学资源库,为英语教学提供了大量文本、图片、音频、视频资源,如何快速、高效、准确地获取这些资源是大学英语教师必须掌握的信息能力。google并非只是一个技术先进、功能强大的搜索引擎,它还是一个资源检索工具、语言学习工具、词典、资源库,更是一种学习的方法,是无所不知、无所不晓的老师,是我们解决问题的非常重要的手段之一,所以,大学英语教师必须掌握google的高级搜索技巧。 

除此之外,大学英语教师还必须学会通过一些专题性教学资源网站和一些相关软件或工具获取并下载相关英语教学资源。

3.2 处理能力:是指运用ict对大学英语教学资源进行加工的能力。因为大部分语言教学素材是非语境化的,必须首先对其进行加工,将其转换成符合自己教学特色的教学素材,如加工后图像、音视频能为英语教学提供更贴切、真实的输入,使学生对此更感兴趣,英语教学的效果也更为明显。为此,大学英语教师需要熟练掌握一些软件的使用方法,如microsoft word、cool edit、total recorder、total video converter、photoshop等,才能对教学资源进行更有效的加工。

3.3 整理能力:是指运用ict对大学英语教学的资源进行收集、组织、整理和储存的能力。从某种程度上讲,教师对网络资源的获取、管理与应用水平已成为教师教学水平与教师专业发展的一个重要环节。因此,教师应适应时代变化、借助信息技术实现网络资源的管理。除了传统的资料保存工具,如移动硬盘、u盘和dvd光盘等,网络硬盘、网络收藏夹、网络笔记本等,也越来越多的被使用。 

3.4 沟通能力:是指运用ict与专家、同行及学生进行大学英语教学经验沟通交流的能力。网络交流打破了地域或时间的限制,使人与人之间的交流更简单、快捷。利用ict进行的跨时空、跨文化交流的能力对于英语教师来说是理所当然应该掌握的技能。目前,网络交流软件或平台包括qq、msn、bbs、博客等。 

3.5 评价能力:英语课堂教学中,评价起着不可低估的调节作用。教师通过评价,能把对学生及其行为的认识和教师的情感倾向,自觉或不自觉地传导给学生。如果学生在学习中得到正面评价,那么他的内在价值就得到了外界的承认,学习成就的需要也就得到了满足,自尊心和自信心增强,会感到一种自我实现的快慰,随之而来的是学习外语的积极性逐渐提高,同时唤起更高水平的需要。相反,如果学生得到的负面评价过多,就会产生消极影响。有些学生,特别是学习困难学生,会产生破罐子破摔的逆反心理。教师要善于利用有效的评价方法,捕捉学生学习的闪光点,多表扬、少批评,多肯定、少否定,使每个学生在既轻松愉快又紧张热烈的状态下,学习和掌握英语基础知识。 

3.6 研究能力:是指运用ict进行大学英语教学研究的能力。高校承担人才培养、科学研究和社会服务三大任务。作为高校教师,除了完成应承担的教学任务外,还需承担一定的科研任务,所以,研究型也是信息化时代高校教师的特色,也就是说,大学英语教师需要掌握现代化的高速快捷的信息与交流技术,要不断跟踪国内外最新技术,获得反馈信息;了解行业最新发展动态;此外,不断跟踪国内外学术动态、学术会议,获得第一手资料,为课程体系的修改提供依据,使自己成为掌握现代信息与交流技术的专家型、通才型和智慧型人才。 

4 结语 

总之,大学英语教师信息素养的内涵主要是指运用ict的能力,即获取,处理,整理,沟通,评价和研究能力。教师信息素养能力的培养是学校教育信息化顺利进行的保证,也是教师自身信息素养和职业发展的需要。提高教师信息素养是时代对教师提出的要求,是教育信息化发展的保证,是学校教学改革的需要。大学英语教师应树立现代教育理念,培养终身学习、反思实践、教学科研意识和能力,全面掌握和恰当运用现代教育技术;当然,随着网络技术、信息与交流技术的不断发展,大学英语教师信息能力的内涵也处于动态发展之中,大学英语教师应该顺应教育发展的潮流,努力提升自己的信息素养,以适应不断变化的教育改革的潮流。 

 

【参考文献】 

[1]黄维跃.信息时代高等教育须着重提高学生信息素养[eb/ol].pep.com.cn/xgjy/gdjy/gjyj/xxh/200807/t20080704-482677.htm,2009-03-14. 

[2]zurkowski p g. the information service environment relationships and priorities[m].washington, d.c: national commission on libraries and information services,1974. 

篇7

高校综合统计工作涉及教育、科研、人事、资产等多个方面,统计信息涵盖学校的主要工作,是学校管理工作中涉及面广、信息量大的一项综合性工作,是了解高等教育现状和规划制定的依据。随着现代科学技术不断地进步,信息技术对教育发展有着及其深刻的影响,教育信息化带动教育现代化成为我国深化教育改革的重大策略。因此,综合统计工作必须改革传统的工作理念和模式,完善一套科学的统计信息化管理体制,更好地为高等教育事业的发展服务。

1 高校综合统计工作概述

作为高校发展的“晴雨表”,综合统计是制定教育事业发展规划的保障,也是高校合理制定政策和实施科学管理的有力工具。通过对统计数据的分析、比对能客观地了解高校现有办学水平、师资队伍、教学质量等,促进各项工作的发展;同时高校综合统计工作也是高校科学管理的重要基础,是校领导进行宏观和微观决策的重要依据。正确认识且充分发挥综合统计工作在高校管理中的重要作用,是解决高校综合统计工作中存在问题的有效途径。综合统计工作主要有为领导决策服务、查询服务功能以及对其他各项工作的促进作用等[1]。综合统计工作的主体功能如图1 所示。

数据统计和分析,为领导决策服务:(1)综合统计工作严格执行国家颁发的统计报表制度,准确及时地完成上级主管部门下发的各类统计报表,同时通过提供基本数据信息和数据分析报告两种形式为学校领导决策提供服务;(2)统计数据汇编,发挥查询服务功能:综合统计工作可通过整理统计资料、梳理必要的统计台账、编制统计汇编、建立完备查询数据库等手段,充分发挥数据的查询服务功能,为学校教育事业发展规划的制定提供有力的依据;(3)横向纵向比较,促进各项工作发展:综合统计工作通过对综合统计数据的专项分析和比对,对学校发展过程中出现的难点和热点问题实行统计监督,较好地促进高校各项管理工作的发展,另一方面,通过专项数据的横向比较,也可看清学校之间的差距,取长补短,获得长远进步。

2 综合统计信息化建设的重要意义

信息化建设是工业社会向信息社会前进的过程中,加快信息化高科技发展及其产业化、提高信息技术在经济与社会各领域的推广应用水平并推动经济与社会可持续发展的过程。教育信息化的手段是运用现代信息技术,本质是改善高校办学条件和增强高校的办学水平,目的是为了提高人才培养质量和科学研究水平。高校信息化建设是当前高校科学发展的核心工作。

统计学是研究如何对事物随机现象的数量(包含人文与社会、自然等广泛领域)进行搜集、加工、整理以及推断、分析、猜测和决策的科学。因此,统计学中拥有天然的信息化成分。[2]高校综合统计信息化建设是高校信息化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是综合统计工作的有效手段,其目的一方面是建设体系完整的统计业务系统,用先进的科学技术手段准确、及时、高效地为学校采集丰富的统计信息;另一方面是建立完善科学的数据分析系统,综合统计工作不能仅满足于提供统计数据,更应加强数据分析,运用科学的统计理论和方法,充分发挥计算机分析软件等现代化统计工具的高效性,从大量数据中提取或归纳出对学校发展重要的信息。

自2004年教育部颁布《教育管理信息化标准》以来,尤其是“十二五”期间校园信息化建设的持续推进,高效综合统计信息化已经积淀了一定的基础,国家下发的重要统计报表绝大部分都采用专业系统软件填报或网络在线填报等方式进行数据采集。但是,目前的综合统计运行模式和管理方法仍基于传统统计管理模式,这对综合统计信息化建设形成了一定的制约。

3 信息化建设赋予综合统计工作的新要求

从综合统计工作的组成要素分析,可以看到综合统计工作是统计人员、统计数据(信息)、统计技术构成的有机整体[3],从这个有机整体的视角来看,综合统计工作实际就是统计人员应用相关的统计技术手段对统计数据和信息的采集及处理。因此,综合统计信息化建设也应从这三个构成要素着手进行探究。

3.1 加强综合统计信息化教育,提高统计专业水平

高校统计人员应具备基本的统计法律意识和基本职业道德规范,在此基础上应提高统计专业水平。综合统计信息化建设需要强化专兼职统计人员的计算机水平,使他们可以通过现代信息理论和技术手段,熟练掌握计算机等信息设备和工具开展统计工作,提高信息采集、处理和分析的能力。此外还要加强各领域、各高校之间的综合统计工作交流,拓宽统计人员的视野,培养自身对综合统计需求动向的敏感性,互相借鉴,取长补短,不断地加强业务素质。

3.2 加快综合统计软、硬件建设,创新高校统计手段

高校管理科学化,对综合统计信息的及时性、准确性和完整性都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加强统计信息网络建设是综合统计信息化建设的基本保障。各级教育统计单位、高校都应加速统计信息的软件和硬件建设,加快统计信息网络的研发,统一统计资源管理系统的开发标准、网络接口标准、信息传输标准等。避免以往“重复统计、数出多门”的现象、建立在线数据库,促进各级用户对数据的采集、查询和互通。与此同时,还要确保网络信息安全,确保统计数据的内部性。

3.3 提升综合统计决策,强化数据分析力度

篇8

我国信息化教育软件产业发展现状

2016年我国信息化教育软件产业发展状况可概括为以下几点:

1.题库和在线答疑类产品竞争白热化

如果要为本年度我国信息化教育软件产业发展状况“画像”的话,那么各种基于手机APP的题库和在线答疑类产品的白热化竞争是其首当其冲的特征。自猿题库、梯子网为代表的智能题库产品出现以来,各种题库类产品层出不穷,如作业帮、小袁搜题、阿凡题、学霸君、一起作业网、互动作业、快乐学习等产品持续涌现,将学生通过手机拍照等方式输入查询、迅速获得难题参考答案及解析步骤以辅助课后作业与练习的学习活动演绎到了极致。据第三方机构估算,我国教育信息化软件与服务市场规模巨大,每年有近千亿的市场,但由于产品的同质化导致企业竞争近乎白热化,产业格局不断洗牌。[2]随着产品竞争的加剧,在线一对一答疑辅导、观看课程直播、在线测评与知识薄弱点诊断、精准推送补充性学习资源等功能成为该类产品当前竞争的焦点,产品功能逐渐趋向综合。

2.在线课程和资源平台类产品稳步发展

该类产品又可以细分为网络资源库类、备课系统类、网络课程类、视频直播类、微课类等产品。网络资源库类以百度文库、学科网等为主要代表,继续传统海量配套教学资源建设的模式,以课件、教案、试题等为主要内容,由于满足了大部分中小学教师多媒体辅助教学的基本需要,仍然在信息化软件产业中争得了一席之地。备课系统类产品以云存储技术为支撑满足了教师在线备课和在线授课的需要,这类产品大多与硬件系统相捆绑,以各类电子书包、智慧教室等一体化解决方案的形式面向教育用户。网络课程类以网易云课堂、百度传课等各类视频公开课或MOOC平台为代表。视频直播类以学而思、北京101网校等中小学网校为代表,在“三通两平台”建设大背景下再度获得发展机遇。微课类产品大多以微课和视频点播技术为基础,面向中小学课外辅导市场,有代表性的如题谷视频解题等。

3.课堂教学和移动教学类产品暗流涌动

缺少适用于当前班级授课制课堂教学的实际,有助于课内课外、线上线下教与学活动融合的跨平台的开放性教育软件,是当前我国信息化教学应用的软肋。国内当前实践中满足这类应用需求的软件大概有四类:一是绑定于各类一体化环境解决方案的专门软件,这类软件功能实用性较强,但硬件依赖性太高;二是社会化软件的迁移应用,如微信、微博或基于微信平台二次开发的微助学等;三是引进国外或本地化开发的移动教学系统,如EdmoDo、EduSoho、小蚂蚁教学系统等;四是基于智能手机等自带设备、直接服务学校混合教学实践的新兴产品,如蓝墨云班课、雨课堂、学习通等。可以说,这类产品找准了我国信息化软件产业发展的需求,有着巨大的发展潜力。目前来看,虽然每个产品定位比较明确,竞争尚不激烈,但必将成为信息化软件产业竞争的下一个爆发点,可谓看似表面平静实则暗流涌动。

4.学科教学软件类产品研发受到关注

学科教学软件是指专门用于中小学具体学科内容教学的应用软件。国内学科教学软件的开发一直是块短板,长期以引进国外或借用其他领域的产品为主,如几何画板、虚拟地球、Celestia、虚拟人体等。随着我国大部分学校信息化发展进入常态应用和融合创新阶段,学校对学科教学工具软件的需求逐渐加大。因此,近几年国内学科教学软件的研发开始受到关注,主要包括各类交互式电子白板、电子书包等一体化解决方案中绑定的学科教学产品和各类学科学习APP。学科学习APP目前以流利说英语、英语趣配音等语言学习类产品为主,涉及的学科面比较窄,主要服务于学生的课外自主学习。

5.创新教育与素质拓展类产品发展迅速

该类软件主要包括儿童教育类、机器人教育类等产品。儿童类APP产品目前占据重要份额,主要服务于幼儿家庭教育的娱教产品,如贝瓦儿歌、儿歌多多、宝贝听听等。随着近两年来中小学创客教育的兴起和对STEAM教育的重视,相关的3D打印建模软件和DFRobot、萝卜圈、Scratch、Kodu、Arduino IDE等机器人教育类编程软件逐渐受到关注。此外,教育游戏类产品随着各类手机APP及相关技术的成熟而重新受到重视。

6.虚拟现实与大数据分析类产品崭露头角

2016年是中国虚拟现实技术的发展元年。随着虚拟现实硬件设备成本的降低,虚拟现实(VR)和增强现实(AR)成为全球新一代信息技术的焦点。2016年3月的《中国VR用户行为研究报告》显示,中国VR的潜在用户已经达到2.86亿,约有19%的人成为潜在购买者。“VR+教育”也成为VR行业探索的新领地,国内某大学VR“模拟解剖课”投入教学成为VR教育应用的燎原星火。目前,这类技术在场馆学习领域已经得到初步应用,如我国开发建设了大学数字博物馆、数字科技馆、虚拟敦煌、虚拟故宫。另外,VR超级教室、课专家、趣上课等基于VR技术的面向课堂教学的虚拟现实产品崭露头角。此外,基于大数据技术的各类智能测评系统和学习分析系统的研发与应用也逐渐兴起。

我国信息化教育软件产业发展现状思考

纵观2016年我国信息化教育产业发展,可以发现存在如下特点:①手机APP成为各类教育软件产品的必备元素。随着智能手机等移动终端设备的普及,用户对软件产品的多种终端接入、跨平台应用的要求越来越强烈。各类产品在开发中也十分注重智能终端、浏览器和PC客户端的多终端接入实现。②新兴信息技术不断得到应用。我国传统的信息化教育软件开发技术相对较为简单,随着云计算、大数据分析等技术的广泛应用,各类教育软件产品中应用的技术手段逐渐丰富,智能测评、拍照识别、主观题测评、语音测评、数据挖掘、学习分析、智能推动、虚拟现实、增强现实等新兴信息技术逐渐得到应用。③主流产品聚焦于中小学生课外辅导和婴幼儿的家庭教育领域,关注的重点为学生的“成绩提高”,具体表现为题库类产品或各类配套微课视频产品的扎堆竞争和幼教产品盈利模式的初步成熟。

篇9

【关键词】微课;混合式教学;高等数学

21世纪以来,随着信息技术的普及及发展,给教学也带来了新的挑战与活力,大数据时代的学生们对于个性化、多元化的学习需求与传统教育方式、学习方式之间的矛盾日益加剧,教育信息化的变革将是大的趋势,而高等教育改革的重要途径之一就是教育信息化.信息化给数学教学的研究与实践产生了重要影响,给数学课堂教学带来了新变化,而就数学课程的特点而言,传统板书和现代信息技术各有利弊,本文结合教学讨论将微课介入高等数学混合式课程的教学实践.

一、什么是微课

微课特指以微视频为主的教学资源,它是一个微小的课程教学应用,是一种以5-10分钟甚至更短时长为单位的微型课程,为使学习者自主学习获得最佳效果,经过精心的信息化教学设计,以多媒体形式展示,针对某个学科知识点(如重点、难点、疑点、考点等)或教学环节(如学习活动、主题、实验、任务等)而设计开发的一种情景化、支持多种学习方式的新型在线网络视频课程,支持翻转学习、混合学习、移动学习、碎片化学习等多种学习方式.从形式上看,可以分别用微讲座、微课程和微课教学这三种类型.本篇文章较多讨论微课在混合式课程教学中的应用.

二、如何将微课介入课程教学

作为公共课的高等数学,主要面临一些问题:常见的问题,一是由于课程本身的抽象性,用传统的课程模式上课时,很易让学生产生枯燥无味感,导致学生课堂上的注意力易分散,从而没有很好掌握知识点;另外,根据课时,进展的速度是中等程度学生跟上的节奏,因此在课堂上由于学生自己本身的基础不同,会造成教学进程对部分学生来说会有跟不上的现象,另一方面,能很好掌握课程内容的学生想拓展知识的机会也不多.为了解决这些常见的问题,之前的教学中也会调动现代教育技术手段,如利用PPT加入一些实例吸引学生的注意力等,但达不到给予学生选择性学习的效果,而微课在这一点上却能很好的解决.

两种形式的微课,一种是指导学生学习,课前教师给予学生自主学习任务单,学生自行通过设备学习新的内容,通过信息化教学前移,可以达到人机一对一教学,每个学生根据自己的进度,按照自己的步骤、节奏学习,可以暂停、倒退、重播,弥补了教师运用课件上课时学生没有足够时间跟上节奏.在课堂上,教师与学生一起提出问题,协作探究,交流探讨,帮助学生对所学知识形成一个有逻辑的体系;当然由于高数课程的特点,教师可以根据内容留时间给予讲解,用传统模式推导,一边板书一边讲解,让学生有充足的思考时间,强化所学知识的发生过程.如概念性的内容,导数、积分等概念的引入与讲解,可以通过微课视频系统地让学生学习,课堂上教师引导学生去讨论它们的几何意义,并结合学生自己的思考,引导大家讨论一些知识点的实际应用.另一种微课,与课程内容相关的配套学习资源视频,帮助学生学习,可以是课堂上探讨的重点难点,提供给需要重复学习的学生,可以是课堂相关内容的拓展,提供给需要提升与深化的学生.如一些概念性知识在课堂讨论后可以进行总结录制视频提供给学生复习,或者需要学生多练习的计算、公式等内容,在上完课后学生掌握基本方法后,巧妙的通过作业将题目分类,让学生在做题中加强锻炼,并做一些专题视频,总结做题的技巧.

这样有微课与课堂,线上线下形成一个微课程体系,能帮助学生自主学习、独立思考的能力,提高学习效果,也同样促进教师教学水平.

三、微课推动的改革

微课程资源不是使用视频取代教师,不是让学生无序学习、孤立学习,需要教师从“演员”向“导演”转型,精心设计好学习任务单,从学习的主题到达成功的目标,以及学习方法的建议等,这些都必须通过教师对于知识点的把握和剖析来让学生在很短的时间内理解内容、吸收消化,尤其是解决好教学的重点、难点知识的讲解和练习;同样微课视频虽然时间不长,但也必需生动有趣才能吸引学生学习,让学生在学习中主动选择和吸收.而在课堂上,由于形式的灵活性,教师必需储备更多更灵活的知识,准备好发展高级思维能力的学习资源,设计好主体为学生的课堂学习形式,与学生协同讨论,共同创新,同时指导学有困惑的学生.而这些教学上的改革,在硬件上需有很好的技术环境支持,在软件上,除了教师的自我提升外,教学氛围中一些好的传统方式不能放弃,如集体备课等.

微课程资源是一种手段,创设更多机会让学生积极主动学习,为创新课程教学模式提供基础,是提高课程教学质量的重要途径,有了系列化、规模化的微课资源的建设,创新课程教学模式,促进教与学方式变革,促进教师专业成长,推动学生学习方式转变,实现教学内容的多样化建设,提高人才培养质量;当然要达到这样的目的,一种手段并不是教学的全部,传统的教学模式中教师的角色必须配合跟上,或者说微课开展的顺不顺利,受不受欢迎,能不能真正达到效果,最终还是要看教师的“工夫”,这对高校教师和院校都是一次深远的挑战与自我改革.

【参考文献】

篇10

构建精品课程是教育部深化教学改革,以教育信息化带动教育现代化的一项重要举措。它将引导学校进一步巩固教学工作的中心地位,在切实加强教学建设、提高教学质量的基础上改善、加强学校信息化条件建设,利用现代化教育信息技术手段将优质教学资源上网并共享,使全国同类学校在实施同类课程教学的过程中能够借鉴并能使用这些优质的教学资源,在更大范围内提高同级学校的教学和人才的培养。

随着经济快速发展,社区居民生活水平已大幅度提高,对健康越来越重视,不仅要求少得病不得病,而且要求健康长寿活得有滋味。但是我国医疗资源分布不均,大城市集中了80%的优质医疗资源,社区不仅缺技术缺人才,更缺社区护理人才。社区护理人才不仅是护理服务的提供者,还是社区卫生服务中的管理者、沟通者、教育者、研究者,甚至是决策者。但是社区护理人才的培养还是按照传帮带的传统教学模式已不再适应社会的发展。因此,通过以构建精品课程为契机,让护理专业学生通过现代化教育信息技术手段学到更多适用的知识,解决护理人才匮乏的问题。

《社区护理》是将预防医学与护理学理论知识相结合,用以促进和维护社区人群健康的学科。该课程涉及学科多,知识面广。现在中职护生基础较差,很难把多学科知识融合起来转化为自己的知识。所以,构建中职卫校《社区护理》精品课程是非常必要的。

基于上述背景,有必要研究分析社区护理人才培养规格,知识能力与素质结构,改革人才培养模式,优化课程体系和教学内容,探索与之相适应的教学方法与教学手段,在实践基础上形成具有中职特色的课程体系。

2 课题研究的意义

教学质量是学校办学的生命线,学校是否拥有一大批高水平的反映学科前沿的基础理论和专业知识的主干课程,是衡量学校的学术水平、教学水平和教育质量高低的重要标志。课题的主要意义包括以下几点:

(1)有利于改进教学方式方法,提高教学质量。(2)实现优质教学资源共享。(3)有利于培养中职高素质师资队伍。(4)调动中职护生学习积极性,让中职护生真正成为教学主体。(5)改善中职学校实验实习条件。(6)转变中职教育理念。

3 国内同类课题的研究现状

目前我国正实施精品课程建设,大力提倡院士、教授等名师上讲台,以促进教学梯队建设;充分利用现代教育手段,促进优质教育资源共享,力求建立内容新颖、方法和手段先进、教学和科研紧密结合的高质量、高水平、具有示范作用的精品课程,切实推进教育创新,深化教学改革,全面提高教育教学质量。而我国中职学校存在师资数量不足,师资力量薄弱,实训条件简陋和教育经费投入不足的矛盾不可能在短时间内解决,这就给精品课程建设提供了难得的机遇。在高校教学中,精品课程已试行多年并推广使用。但目前精品课程还没有很好地运用到中职教学中,特别是在医学类的精品课程较少,制作《社区护理》精品课程的中职学校目前也很少,制作的水平也只停留在课件、视频制作的层次上。

4 课题研究的主要内容

(1)以《社区护理》课程为主线,改进教学方法,优化教学内容,加强课堂教学与实践教学,建立一套以培养中职护生实践创新能力为一体的教学体系。

(2)修订《社区护理》课程的教学大纲,使之满足教学的需要。

(3)建设高水平的实验室,开发出一部分适合于开放、创新的实习项目,并结合现有的实验设备,加大开放实验项目的个数,全面提高教学质量。

(4)制作多媒体课件,使课堂教学知识更新、更全、更有吸引力。同时拟采用网络教学,实现网上课堂、网上题库、网上讨论和网上答疑,满足学生进一步自学的需求。

5 课题研究的预期目标

(1)根据中职护生的实际情况,因材施教,制定合理课堂教学大纲和实验方案,提高中职护生的学习兴趣,提高教学质量。

(2)进行教学方式的改革,积极开展案例教学、讨论式、开放式、情景模拟等教学方法,有效促进学生自主性学习和创造性学习。

(3)组织专人精心编选教学用书,形成文字教材、电子教材、辅助材料和参考资料相配套的立体化教学用书和教学软件,以适应多样化的教学需要。

(4)进行网络授课、网络答疑,增强网站互动性,与学生进行网络资源共享。

(5)改革考核方式,建立试题库,注重考查学生综合运用所学知识和技能分析、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有效调动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和积极性。

6 课题研究采用的方法

采用问卷调查法、经验总结法、文献法、对比法、互联网络自主交流活动等。

7 课题研究步骤

第一阶段(2011年7月~2011年12月):落实团队人员分工;收集相关精品课程资源;写好开题报告。

第二阶段(2012年1月~2013年12月):制定教学大纲,编写实践教材以及电子教案,开发课件;开发新的实践教学基地;开发习题库;完善网上资源。

第三阶段(2014年1月~2014年3月)对实施阶段的工作进行总结;整理资料,完成结题各种材料;提交结题材料。

8 课题的保障条件

(1)学校拥有30间多媒体教学平台,120多台教学用电脑,1间计算机网络中心,教学设备能得到保障;在课程建设经费的保证上,学校给予启动费及配套建设费。

(2)为保证课件的制作质量,学校专门成立了精品课程课件制作室,举办教师课件制作和网络课程建设培训班;

(3)学校将精品课程作为同级教学改革成果和科研成果认定,极大地调动了教师参与课程建设的积极性;

(4)学校对精品课程建设科室的师资队伍建设、教材建设、实验室建设及教学改革等均给予经费投入及政策支持。

9 课题研究人员分工

(1)负责人:周轩。负责协调整个课题的各项工作,研究全过程的质量控制等工作,写好开题报告,书写各种结题材料。

(2)主要研究成员:

张红兵:负责课题研究设计,撰写各种研究报告。

何春秀:负责制定教学大纲,编写实践教材。

卢小春:负责设计问卷调查,制作电子教案,开发课件。

莫苗:负责开发新的实践教学基地,开发习题库

韦凤利:负责查阅、收集资料,完善网上资源。

10 课题研究的预期成果及提供形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