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强生态保护和修复的措施范文
时间:2024-01-09 17:33:19
导语:如何才能写好一篇加强生态保护和修复的措施,这就需要搜集整理更多的资料和文献,欢迎阅读由公务员之家整理的十篇范文,供你借鉴。
篇1
西方发达国家经历了上百年的工业化过程,出现了多种环境问题。而我国仅仅集中出现在经济快速增长的近20年来,并且环境问题呈现出复杂性,多样性的特点,点源向面源急剧扩展,工业污染向生态破坏综合发展。生态破坏和环境污染对我国造成了巨大的经济损失,严重影响了社会稳定,危害人民群众的身心健康。据预测,未来20年,我国人口将继续增长,经济总量不断上涨,资源、能源消耗将继续加快,我国环境保护面临的压力越来越大。因此,必须把环境保护摆上更加重要的战略位置,加强生态文明建设,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加强环境保护,有利于促进我国现有经济结构调整和增长方式转变,实现更快更好地发展;有利于带动环保和相关产业的发展,培育新的经济增长点和增加就业;有利于提高全社会的环境意识,促进生态文明建设;有利于提高生活质量,保障人民群众身体健康;有利于维护中华民族的长远利益,为子孙后代留下良好的生存和发展空间。因此,必须用生态文明理念统领环境保护工作,加强环境保护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和深远的历史意义。
2当前需要重点解决的环境问题
2.1加强水污染防治,突出流域治理和饮水安全一是科学划定饮用水水源保护区,实施严格的保护,保护水源安全。二是要坚决取缔水源保护区内违法建设项目和排污口,严防污染水源,禁止有毒有害物质进入饮用水水源保护区。三是要重点整治流域、区域的环境质量,加大大江大河等水污染防治力度。四是落实重点海域排污总量控制制度,加强对海岸工程、海洋工程、海洋倾废和船舶污染的环境监管。五是要严禁直接向江河湖海排放超标的工业污水、生活污水。
2.2落实大气污染防治行动计划,实施多种大气污染物治理措施一是要加强工业烟粉尘控制,推进燃煤电厂、水泥厂等企业除尘设施改造。二是加强石化行业生产、输送和存储过程挥发性有机污染物排放控制。三是推进城市大气污染防治。在大气污染联防联控重点区域实施区域大气污染物特别排放限值。加强餐饮油烟污染控制和恶臭污染治理。四是开展机动车船氮氧化物控制。五是大力发展风能、太阳能、潮汛能、生物质能等能源,提高清洁能源比重,减少大气污染物排放.
2.3加强土壤环境保护强化土壤环境监管,加强城市和工矿企业污染场地环境监管,推进土壤修复。以大中城市周边、饮用水水源地周边、重污染工矿企业、重金属污染防治重点区域、废弃物堆存场地等以及受污染农田为重点,土壤污染治理与修复试点示范。
篇2
(一)指导思想
高举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伟大旗帜,深入贯彻党的精神,深刻领会和认真落实关于生态文明建设和脱贫攻坚的重要指示精神,落实国家、省、市、县关于脱贫攻坚的决策部署,以“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科学理念为指导,把生态文明建设贯穿脱贫攻坚全过程,深入实施精准扶贫、精准脱贫基本方略,坚持扶贫开发与生态保护并重,采取超常规举措,立足我镇实际情况,积极开展生态工程建设、大力发展生态产业、创新生态扶贫方式,切实加大对贫困乡村、贫困人口的扶持力度,推动扶贫开发与生态保护相协调、脱贫致富与可持续发展相促进,使贫困人口从生态保护与修复中得到更多实惠,实现脱贫攻坚与生态文明建设“双赢”。
(二)基本原则
坚持政府引导、主体多元。创新体制机制,广泛动员各方面力量共同参与生态扶贫工作,拓宽社会力量扶贫渠道,形成社会合力。充分调动贫困群众保护修复家乡生态环境的积极性、主动性、创造性,发扬自强自立、艰苦奋斗精神,增强自我发展能力,努力改变贫困落后面貌。
坚持因地制宜、科学发展。协调好扶贫开发与生态保护的关系,把尊重自然、顺应自然、保护自然融入生态扶贫工作全过程。结合贫困地区实际,综合考虑自然资源禀赋、承载能力、地方特色、当地经济社会发展水平等因素,科学合理确定生态扶贫工作思路,统筹推进脱贫攻圣与绿色发展。
坚持精准施策、重点突破。注重减贫进度向更加注重脱贫质量转变,坚持市县抓落实、镇村抓管理的工作机制,坚持问题导向和目标导向,有针对性地制定和实施生态扶贫政策措施,精确瞄准纳入国家集中连片特困地区的贫困村和建档立卡贫困人口,对我镇1个贫困村重点扶持,确保生态扶贫工作取得实效。
二、生态扶贫工作目标
到2020年,贫困人口通过参与生态保护、生态修复工程建设和发展生态产业,收入水平明显提升,生产生活条件明显改善。贫困地区生态环境有效改善,生态产品供给能力增强,生态保护补偿水平与经济社会发展状况相适应,可持续发展能力进一步提升。探索组建生态扶贫专业合作社,吸纳贫困人口参与生态工程建设,通过大力发展生态产业,劳动贫困人口增收。
三、通过多种途径助力贫困人口脱贫
(一)通过参与工程建设获取劳务报酬。推广扶贫攻坚造林专业合作社、村民自建等模式,采取以工代赈等方式,组织贫困人口参与生态工程建设,提高贫困人口参与度。政府投资实施的重大生态工程,吸纳一定比例具有劳动能力的贫困人口参与二程建设,支付贫困人口合理的劳务报酬,增加贫困人口收入。
(二)通过生态公益性岗位得到稳定的工资性收入。文持设立护林员等工作岗位,让能胜任岗位要求的贫困人口参加生态管护工作,实现家门口脱贫,在贫困区域万的自然保护区等,优先安排有劳动能力的贫困人口参与服务和管理。在加强贫困地区生态保护的同时,精准带动贫困人口稳定增收脱贫。
(三)通过生态产业发展增加经营性收入和财产性收入。在加强保护的前提下,充分利月贫困地区生态资源优势,结合现有工程,大力发展生态旅游、特色林产业、特色种养业等生态产业,通过二地流转、入股分红、合作经营、劳动就业、自主创业等方式,建立利益联结机制,完善收益分配制度,增加资产收益,招宽贫困人口
增收渠道,增加贫困户经营性收入。
(四)通过生态保护补偿等政策增加转移性收入。积极争取国家退耕还林还草补助等补助资金,优先支持有需求、符合条件的贫困人口,使贫困人口获得补助收入。
四、各项任务措施
(一)加强重大生态工程建设
加强贫困地区生态保护与修复,在各类重大生态工程项目和资金安排上进一步向贫因地区倾斜。组织动员贫困人口参与重大生态工程建设,提高贫困人口受益程度。
1.退耕还林还草工程。调整本镇25度以上陡坡耕地基本农田保有指标,积极争取国家新一轮退耕还林还草政策支持,优先扶持有需求的村,优先安排符合条件的贫团人口。在树种、草种选择上,指导贫困户发展具有较好经济效益且适应当地种植条件的经济林种、草种,促使贫困户得到长期稳定收益,巩固脱贫成果。确保2020年底前,贫困村符合现行退耕政策且有退耕意愿的耕地全部完成退耕还林还草。(镇林业站、镇国土所)
2.水土保持重点工程。加大黑土区重点区域水土流失治理力度,对纳入相关规划的水土流失严重的贫因村屯,积极争取国家政策和项目支持力度,加快推进侵蚀沟综合治理,通过修筑谷坊、沟头防护、载排水沟及营造水土保持防护林等水土保持措施,初步遏制侵蚀沟道下切扩张,防治水土流失,逐步减少入河泥沙,保护现有土地资源,使农业生产条件和区域生态环境趋向改善。(镇水利所)
(二)加大生态保护补偿力度
不断完善转移支付制度,探索建立多元化生态保护补偿机制,逐步扩大贫困地区和贫困人口生态补偿收益程度。
不断完善森林生态效益补偿补助机制。建立健全各级财政森林生态效益补偿补助标准动态调整机制,调动森林保护相关利益主体的积极性,积极争取国家、省森林生态效益补偿补助攻策,推动补偿标准更加科学合理。(镇林业站、镇财政所)
(三)大力发展生态产业
依托和发挥贫困地区生态资源票成优势,在相关规划的引领下,选择与生态保护紧密结合、市场相对稳定的特色产业,将资源优势有效转化为产业优势、经济优势。支持创建特色农产品优势区,在争项国家级特优区评定时,对脱贫攻坚任务重、带动农民增收效吴突出的村适当倾斜。拓宽我镇投融资渠道,落实资金整合政策,强化金融保险服务,着力提高特色产业抗风险能力。培育壮大生态产业,促进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通过入股分红、订单帮扶、合作经营、劳动就业等多种形式,建立产业化龙头企业、新型经营三体与贫困人口的紧密利益联结机制,拓宽贫困人口增收渠道。
1.发展生态旅游业。健全生态旅游开发与生态资源保护衔接机制,加大生态旅游扶贫的指导和扶持力度,依法加强自然保护区、公园等配套设施建设,完善生态旅游行业标准,建立健全消防安全、环境保护等监管规范。在符合土地利用总体规划和城乡规划的前提
下,积极开发多元化的旅游产品和乡村旅游产业,推动农业与旅游、教育、文化、健康养老等产业的深度融合,培育和发展生态观光园、生态公园、休闲度假村、健康养生、居家养老、文化创意、农耕体验、采摘园等,扩大与生态旅游相关产业发展,促进贫困人口脱贫增收。(镇林业站、镇宣传文化服务中心、镇扶贫办)
2.发展特色林产业、林下养殖业。立足资源环境承载力,充分发挥贫困地区生态资源优势,大力发展特色经济作物、林下养殖等林下经济,积极培育草食养殖业和特色水户养殖业,推进种养结合、农林复合经营,促进生态循环发展。全县林业生态产业重点推进优质水果、林下资源与山珍食品三大产业标准化基地创建。积极引导贫困人口参与特色种养业、特色林业的发展,带动贫困人口实现脱贫。(镇林业站、镇畜牧站、镇扶贫办)
(四)创新对贫困地区的支持方式
1.创新资源利用方式。推进森林资源有序流转,推广经济林太所有权、林地经管权等新型权权抵甲贷款改革,拓宽贫因人口增收渠道。推进贫困地区农村集体产权制度改革,保障农民财产权益,将贫困地区符合条件的农村土地资源、集体所有森林资源,通过多种方式转变为企业、合作社或其他经济组织的股权,推动贫因村资户股份化、土地使用权反双化,盘活农村资源资产资金。(镇林业站、镇扶贫办、镇农经站)
2.推广生态脱贫成功样板。积吸探索通过生态保护、生态修复、生态产业发展、生态乡村建设带动贫因人口精准脱贫增收的模式,研究生态脱贫组织形式、利益联结机制、多业增收等措施和政策,及时总结提炼好的经验模式,打造生态脱贫样板,积极推广好经验、好做法,在脱贫攻坚中更好地保护生态环境,帮助贫困群众实现稳定脱贫。(镇扶贫办、镇林业站、镇农科站)
3.规范管理生态管护岗位。研究制定生态管护员制度,规范生态管护员的选聘程序、管护范围、工作职责、权利义务等,加强队伍建设,提升生态资源管护能力。加强生态管护员选聘工作落实,扎实开展生态管护员申报材料、个人素质等方面的审核评定,加强业务培训,提升生态管护员管护能力和专业水平。优先招聘贫困人员为生态资源管护员,使贫困人口通过自身努力获得回报,激发贫困户脱贫致富的内生动力。(镇林业局、镇农经站)
五、制定切实可行的保障措施。
(一)层层落实责任
按照国家要求建立“中央统筹、省负总责、市县抓落实”的工作机制,各村、各站所按照职责分工,加强沟通协调、密切协作配合,统筹做好推进生态扶贫各项工作。(各村、各站办所)
(二)加大投入力度
各站办所要积极对接国家和省、市、县各类涉及民生的专项转移支付资金、中央预算内资金和省级资金向贫困人口的倾斜政策,统筹整合各渠道资金,切实把生态扶贫作为优先保障的重点,资金投向贫困衬倾斜。加强扶贫项目组织申报实施的指导和服务,严格选,及时报送或审批。要结合本地实际,积极谟划项目,做好前期工作,规范运用政府与社会资本合作等模式,撬动更多资源投向生态扶贫。要优先安排深度贫困地区的生态扶贫任务,在新增资金、新增项目、新增举措、惠民项目、涉农资金整合、财政转移支付、金融投入、资本市场、保险机构、建设用地指标等方面加大对深度贫困地区的支持力度。(镇财政所、镇国土所、镇林业站、镇水利所、镇扶贫办)
(三)加强技术培训
积极组织技术专家深入贫困地区开展精准帮扶活动,加大对生态产业经营大户、合作社和企业的技术指导,培养一批活跃在贫困人口身边的“看得见、问得着、留得住”的乡土专家和技术能手。加大对基层生态扶贫工作人员和贫困户的培训力度,提高基层生态扶贫工作人员的能耐,提升贫困人口自我发展能力、市场意识和风险防控能力。(镇扶贫办、镇林业局)
篇3
【关键词】西北地区;生态道德;意义;对策
西北地区地域辽阔、民族众多、资源丰富、开发潜力大。但是,由于自然、历史和现实的原因,使得这里的经济发展水平明显滞后于全国,而造成这一落后贫穷现状的主要原因均与这里的生态环境问题有关。对于西北地区生态环境恶化的现状,要进行生态环境修复,归根到底的措施还是人自身道德观的根本转变。而生态道德观是人类社会发展到特定阶段,由人类自己根据长远利益的需要,为修复和加固已失衡的自然生态系统而提出的,目的是要寻求经济、社会、生态协调发展。生态道德要求对生命和自然的尊重,对保护自然和生命的一种道德感情和道德习惯,从而发自内心地自觉遵循保护环境。在西北地区普遍树立起对生态的道德意识,发挥道德在调控人们行为上的巨大力量,为西北地区生态环境的稳定与持续发展提供道德上的支持有着非常重要的意义。
一、宁夏生态移民的现实迫切需要生态道德
宁夏于2001—2004年2次试点搬迁宁夏南部山区的生态移民55866人,全部安置在宁夏引黄灌区境内的平原农村和三个国有农场,并计划到2020年底搬迁至30万人。1所谓生态移民,亦称环境移民,系指原居住在自然保护区、生态环境严重破坏地区、生态脆弱区以及自然环境条件恶劣、基本不具备人类生存条件的地区的人口,搬离原来的居住地,在另外的地方定居并重建家园的整体性人口迁移。生态移民是站在国家社会经济可持续发展的角度,把保护生态脆弱区的生态环境,看成是保护国家的生态环境乃至人类的生态环境的一项有效举措。
(一)宁夏生态移民的背景
导致宁夏南部山区生态移民的原因有以下几个方面:
1.环境恶化
宁夏地区的生态恶化问题尤以宁南山区最为典型。该地区处于我国北方的生态脆弱带,素有“苦甲天下”之称,其自然条件十分恶劣。除最南端的六盘山部分阴湿区外,大部分干旱缺水,山区平均地表水资源量为6.2亿立方米,人均占有量332.2立方米,是全国平均值的1/8,耕地亩均地表水占有量88.5立方米,仅相当于全国平均值的4.8%;而且天然降水量少而不稳,且干燥多风,常有“十年九旱”之说。据统计,平均1950年至1999年的50年间,每4.8年就有一次大旱。①日益恶化的生态环境,加剧了贫困问题,对当地经济和社会发展造成极大的压力,严重地制约着区域经济、社会、资源、人口的协调发展。
2.人口超载
20世纪70年代,宁南山区陷入人口超载的泥沼之中。宁南山区的人口自然增长率长时期居高不下,人口超载程度不断加剧,甚至到了积重难返的境地。联合国沙漠化会议曾确定:干旱、半干旱地区人口压力临界值分别为每平方公里7人和20人,到1999年,干旱、半干旱的宁南山区人口总量已达到242.97万人,平均人口密度为79.8人/平方公里,人口超载3—10倍以上;宁南山区6县区人口密度达到111.33人/平方公里,其中隆德县高达220.3人/平方公里,超载10倍以上。②对于生态脆弱的贫瘠山区来说,人口严重超载,必然导致生存环境恶化,陷入“越穷越生、越生越穷”的恶性循环之中。
环境的恶劣和人口严重超载使的宁南山区的生态问题积重难返。在这种情况下实行生态移民,将宁南山区一部分人口迁移到黄河灌区自然经济条件好的平原地区,是解决生态问题的一项重要举措。
(二)宁夏生态移民产生的现实问题的反思
宁夏生态移民的主要目的是移民脱贫致富和保护生态环境。但是随着移民工程建设、农业开发和移民搬迁的不断实践,许多影响黄河灌区可持续发展和移民脱贫致富的深层次问题又逐渐显现出来。(1)移民人口数量增长快,人口素质低下人口的数量与素质,直接关系着一个地区的经济发展和脱贫致富。例如1998年开工的红寺堡移民区,新灌区开发建设之前,境内常住人口近2.5万人,平均每平方公里14.3人;现有人口16.2万,人口密度为每平方公里105.6人。①人口增长速度远超出其它灌区,此地如果继续安置生态移民,这里将成为全自治区人口密度最大的地区。在这样一个城镇化水平很低、经济发展落后的偏远荒漠地带,搬迁安置如此众多的贫困人口,大大超出土地的承载能力。(2)移民区生态环境进一步遭到破坏在移民开发过程中,以红寺堡新灌区为例。自1998年在红寺堡新灌区开发过程中,原在红寺堡放牧的牛羊又移牧于周边荒漠草原,使其载畜量进一步超载;由于移民的迁入和人口的大幅度增加,使滥采燃料和滥挖中药材的问题更加突出。随着红寺堡新灌区的开发,新开土地中的原生自然植被逐渐消失,目前境内及周边有甘草生长的地方,已被“地毯式”的翻了多遍,甘草已濒临灭绝。在国家投巨资进行生态环境建设的同时,大面积的天然植被却遭到毁灭性的破坏,这里的生态环境又面临新的压力。
由宁夏南部山区向平原灌区的生态移民开发中所出现的问题,引发我们对移民区生态环境与可持续发展的深思:生态移民的出发点与目的都包含可持续发展的重要内涵,毫无疑问是正确的,是符合时代和区域特点的。但为什么会出现经济上没有实现根本的的转变,却破坏了移民区的资源和环境。在诸多的因素中无可否认的一点是:在操作过程中,忽视了对移民的生态意识的培育,作为生态恶化的制造者和受害者,他们并没有建立环境保护观念,把保护环境和资源,尊重自然。维护生态作为自觉行为,也没有深刻认识到传统的生活方式给生态环境带来的危害。这对能否取得生态移民的最终成功,达到移民脱贫致富和保护环境的可持续发展,至关重要
二、构建西北地区生态道德的现实意义
西北地区是我国经济落后,生态环境脆弱的区域,在此区域构建生态道德有其重大的现实意义:
(一)构建生态道德,有利于西北地区树立环保观念和生态意识
生态道德不但强调人与人、人与社会具有道德属性,而且强调人和社会对自然的关系也具有重要的道德意义。生态道德规范从社会领域延伸到自然领域,引导受教育者为了人类的长远利益和更好地享用自然、享用生活,自觉养成爱护自然环境和生态系统的意识、觉悟和行为习惯。
可以说,西北地区历史和现在面临的生态环境危机主要是由于人们行为对自然环境的破坏引起的。目前西北地区广大群众的环境意识大多还停留在自我保护的意识水平上,对生态环境的深层关注还远远不够。大力倡导生态道德来提高全民的生态意识,帮助人们树立正确的生态价值取向和可持续发展观念,培育有利于环境保护的伦理道德,倡导生态文明,努力把生态环境保护和建设变成每个公民自觉的行动,西北地区的生态环境建设才会大有希望。
(二)构建生态道德,有利于西北地区转变经济和社会发展方式,实行可持续发展战略
生态道德与可持续发展在形成原因和社会功能方面有着十分密切的联系。实施可持续发展,必须采取政治的、经济的、技术的和法律的等多种手段,来规范人们的行为,以控制对自然的继续掠夺和破坏,这是人类生存方式的一次历史性转折,实现这一转折,有赖于生态道德观的确立和普及。
我国西北地区在由落后的农业生产方式向工业化急剧推进的过程中,一些地区贪图近利的粗放型增长方式导致了生态环境的破坏。因为经济增长方式不当是造成环境污染、资源枯竭、生态破坏的重要原因。因此,要振兴西北地区,绝不能再走“吃祖宗饭,夺子孙路”的道路,要实现社会、经济的发展与人口、资源、环境的协调,保持社会和经济的持续健康发展,必须走一条社会进步、经济发展永续不断的可持续发展之路。
(三)构建生态道德,有利于西北地区改变传统的破坏和污染环境的生产和生活方式
面对着对资源的过度利用,对环境的干预过大的西北地区人们传统的生产和生活方式,破坏了生态以至影响到物种的延续和生态系统的健康和生物圈的完整。而这些都是违背生态道德主旨的,继而影响了西北地区的生态环境建设和经济发展。符合生态道德的正确认识是,对资源的利用要保持在合理的限度之内,人类的生产和生活方式不能超越资源的承载能力。面对西北地区的现实情况,要以理性的心智、道德的方式对待自然资源,在西北地区倡导一种保护环境、节约资源、减少浪费的生态道德观念,为西北地区的持续生存与发展作出贡献。
三、构建西北地区生态道德的主要对策
生态环境是人类生存和发展的基本条件,是社会可持续发展的基础。西部生态环境问题是西部大开发面临的最突出问题,在一定程度上已成为西部地区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的“瓶颈”。要解决这个“瓶颈”问题,必须构建西北地区生态道德。为此,提出主要对策如下:
(一)加快转变经济增长方式推进生态道德建设
1、合理利用开发资源
合理科学地利用、开发自然资源与科学地保护自然环境,都是为了人类的可持续发展,为了整个生态系统的平衡发展而应采取的措施。在科学发展观的指引下,推进西北地区生态道德建设必须做到:①在利用开发一些可再生资源时,必须保证做到消耗、使用与培植、养育相结合的原则,以保证生生不息,长久地为人类服务。②对不可再生资源则要尽量充分地综合利用,并建立有效的回收利用体系。
2、保护生态环境
现在西北地区生态环境恶化已经严重削弱了和谐社会的资源。为此建议:①当前西部开发应以生态保护治理为先。治理的重点是以退耕还林、还草、还牧来遏制生态环境的进一步恶化。②加强西部自然生态保护区的建设,适当扩大保护范围和保护面积,要规范旅游资源开发的行为,努力发挥其有利于保护生态环境的积极作用,减少其可能破坏生态环境的不利影响。
(二)纳入国民教育体系,切实加强生态道德的宣传教育
生态环境保护是我国的一项基本国策,它关系到我们中华民族存亡、兴衰和国民经济能否持续发展的大事。因此,必须把生态道德教育作为学校教育的一项重要任务,并纳入教育内容的结构体系。与此同时,在加强校园文化和课外活动建设中,积极推动生态道德的社会实践,努力使生态道德规范转化为广大学生的自觉实践。
1、加强生态道德观的教育
生态道德观教育就是帮助学生重新认识人与自然的关系,确立科学的人与自然观。培养学生尊重自然、敬畏生命、保护环境和改善环境的道德感和责任感,从价值上给予引导,使学生形成正确的生态道德思想,自觉遵守生态道德原则。并结合西北地区环境恶化的演变过程,使学生认识到今天生态环境的破坏,是人缺乏生态道德性的无节制的生产和生活方式所导致。
2、生态环境意识教育
生态环境意识是指人与自然正确关系所反映的社会思想、理论、感情、意志、知觉等的总合。要意识到西北地区要实现经济的腾飞,决不能以牺牲环境为代价来换取经济的发展,不能走“先污染后治理”的路子;帮助学生认识到自然界是一个系统,人只是这个系统中的一分子,应当与自然界和睦相处、善待自然环境;帮助学生形成良好的行为道德规范,自觉的参与环境保护活动,从身边小事做起。
(三)着力相关制度建设,营造有利于培育生态道德的社会环境
针对西北地区的实际情况,我们要从生态保护、生态环境监督管理、环保科技创新等方面构建起相关的制度体系,以有利于培育生态道德的社会环境,并通过加强制度建设的途径把它落实在实处。
1、建立建全生态保护法律制度
相对于传统的道德观念而言,生态道德目前在我国还是一种弱势道德,也就是说它对现实社会和人们的生活的干预力量还太弱。要进一步完善社会调控机制,从根本上解决日益严重的环境问题,就必须借助法律的刚性力量与道德的柔性力量的互补。应加强生态保护立法并严格依法贯彻执行。要广泛宣传《环保法》、《森林法》、《草原法》等,在此基础上加紧制订与生态保护相关的法律法规,进一步健全以若干法律为基础,各种行政法规相配套的生态保护法律体系,依法打击各种破坏生态保护的违法犯罪行为。
2、政府行政机关建立和加强生态环境监督管理制度
构建生态道德需要人们的共同努力,共同承担责任,这种包括来自民间的、政府的、还有国际之间的努力中,把培育生态道德社会环境的责任落实在政府刻不容缓。结合西北地区具体情况,行政机关可以做到:①一些优惠政策或补贴要恰当使用,要利于人们节约能源或使用再生资源。在污染治理上,严格执行环境影响评价制度,加强生态环境管理,提高环保监管的力度和水平。②在生态保护监督管理上,政府要以改变农牧业生产方式、恢复植被、控制水土流失、治理沙漠化和石漠化为重点,加强西部自然生态保护区的建设,适当扩大保护范围和保护面积.
我国经济落后和生态环境最为脆弱的西北地区,要实现社会可持续发展,必须大力倡导生态道德。在广大的西北地区,将生态道德的原则和规范,作为一种社会规定,对所有人提出的新的道德要求,同时也表现为每一个人所要履行的道德义务。久而久之,当它被普遍接受和实行,就会成为西北各民族具有的风尚和习俗,成为人们的行为习惯。那么西北地区经济腾飞,实现可持续发展的美好明天就指日可待了。
注释:
①桑敏烂.宁夏生态移民与城镇化发展研究[OL].新华网,2005-11-10.
篇4
一、森林生态修复的理论依据
(一)森林生态修复在国内外均取得了宝贵经验和成效,在理论上、实践中均认为是切实可行的。国家把实施可持续发展战略、保护资源环境和加强生态建设作为一项基本国策,为长白山森林生态修复提供了强有力的政策保证。党的十明确提出大力推进生态文明建设,这是长白山森林生态修复最重要的思想和理论保障。
(二)广大人民群众生态意识和环保意识不断加强,为森林生态修复增添了群众基础和新的动力。
(三)以抗联遗迹为代表的红色旅游线路开通,和以吉林通化石湖自然保护区和三棚万亩红松木树林基地为主线的森林绿色旅游的深度开发,将不断推进通化县森林生态恢复和景观改造。
(四)近年来国内有关森林生态恢复、公益林建设的基础理论已得到重视和发展,林业科技成果和先进适用技术不断推出和应用,为通化县南长白山森林生态修复建设提供了强有力的理论和技术支撑。
二、森林生态修复的内容、途径和方法
(一)修复内容主要有3个方面:一是物种多样性修复,二是植被结构和功能修复,三是生态学过程修复。
(二)修复途径根据实际林情,确定森林生态修复走“政策为主导,科技做支撑,保护是根本,恢复为目标”的途径,多措并举,推动森林生态修复工作走上健康发展的轨道。
(三)修复方法1.深入推进植树造林。吸引社会投资,丰富造林形式;选用适生优质树种,加强重点生态功能区人工造林。通化县今年将把被侵占林地全部清收还林,继续抓实退耕还林工程;推进江河防护林体系建设,广泛开展义务植树;提高造林质量,确保造一片、活一片、成林一片。2.强化森林资源保护。教育群众植绿、爱绿、护绿,落实管护责任,加强未成林地封育管护;严格执行天然林限伐政策,抓好公益林建设,扩大公益林管护面积,落实集体公益林补偿,大力实施封山育林工程;加大各类破坏森林资源案件的查处力度,依法惩治滥砍盗伐、滥捕乱猎、非法侵占林地、小片乱开荒等违法行为,为森林生态修复创造良好环境。3.推进城乡绿化美化。继续实施城乡集中连片整治,抓实“绿色城镇、绿色新村、绿色通道”建设,巩固“全国绿化模范县”、“全国绿色小康县”、“吉林省森林城市”创建成果,构建以森林为主体、城乡绿化美化一体的城镇生态系统。4.扎实开展森林经营。森林经营是加快培育森林生态系统的有效措施,要结合实际做好森林经营规划和实施方案,鼓励经营主体自觉开展森林经营。以科学的森林抚育理念,采用先进的技术手段,实施森林抚育及低产低效商品林改造,提高森林质量和生态功能。5.加强生物多样性保护。通化县申报的吉林通化蝲蛄河国家湿地公园,面积2055公顷,2013年已通过国家专家组评审,并开始建设;吉林通化石湖自然保护区,面积15200公顷,正在申报中。这两个高层次保护项目将对全县森林生态修复发挥重要的示范和带动作用。同时进一步探索森林和湿地生态保护修复新途径、新方法,加强森林和湿地保护监测和试点示范,使生物多样性得到有效保护。
三、近期和远期森林生态建设(修复)目标
(一)确立森林生态修复目标的思路。森林生态修复是一个缓慢、长期、渐进的过程。森林生态修复坚持“自然恢复与人工促进相结合,加大投入与应用新科技相结合,增加绿量与强化保护相结合”的思路,牢固树立抓生态就是惠民生的意识,把森林生态修复作为改善生态环境、造福人民的重点工程来实施;牢固树立打持久战思想,不懈努力,大力培育,增加森林资源;牢固树立抓保护就是抓发展的理念,保护自然,修复生态空间,争取实现县委、县政府确立的在近期创建国家级生态县、在远期建成生态文明示范县的目标。
(二)近期目标(2014-2020年):继续推进生态县建设,通过生态工程的实施,力争完成营造林15.7万亩,其中清收还林7.3万亩,增加森林覆盖率一个百分点,达到77.9%。营造红松材果林7万亩,累计达40万亩;营造红松阔叶混交林5万亩。大力实施封山育林工程,森林火灾得到有效控制;森林病虫害危害明显减轻,生态环境质量得到不断改善,生态安全保障体系逐步形成。加大创建国家级生态县和国家级生态乡镇力度,在2013年通过省级生态县考核的基础上,力争2015年建成国家级生态县。
(三)远期目标(2021—2050年):以营造、改造红松材果林和红松阔叶混交林为重点,逐渐丰富森林树种和森林植被类型多样性,逐步培育和演替成长白山生物顶级群落,森林生态功能得到明显加强,构建自然复合生态系统,生态环境质量继续保持优良水平。建成经济繁荣、资源丰富、环境优美、生态宜居,经济、社会与自然环境协调发展,富有长白山区特色的生态文明示范县。
四、对森林生态修复的建议
(一)进一步加大造林补贴力度,解决植树造林资金紧缺的问题,激发农民造林护林的积极性。
(二)提高国家、省级生态林补偿标准,使生态恢复工程和森林管护得到资金支持。
(三)上级应出台实施森林生态修复的相应政策和法规,使这项工作得到法律层面的保障。
篇5
关键词:保护生态;提升生态文明
近年来呼伦贝尔市在生态建设、环境治理、落实主体功能区规划、生态文明建设等方面做了大量工作,切实保护了呼伦贝尔市生态,有力提升了区域生态文明水平。
1.生态保护与建设
1.1划定生态保护红线,落实相关政策
新修订的《环保法》明确指出“在重点生态功能区、生态环境敏感区和脆弱区等区域划定生态保护红线,实行严格保护”。呼伦贝尔市作为生态保护红线划定重点地区,积极贯彻落实。从2014年开始了生态保护红线的划定,并探索建立配套管控政策措施、建立生态保护红线立体动态管理机制。
1.2推进水生态文明建设
呼伦贝尔市从生态文明建设高度,审视人口经济与资源环境的关系,依据在新型工业化、城镇化和农业现代化进程中做到人与自然和谐的科学发展。着力打造山清水秀、河畅湖美的美好家园。强化地下水保护,实行开采量与地下水水位双控制,划定地下水禁采区与限采区,实现地下水采补平衡。加强水土保持生态建设,推进重点区域水土流失治理。大力开展水生态文明城市创建,加强河道综合整治,打造自然积存、自然渗透、自然净化的“海绵家园”“海绵城市”,促进新型城镇化和美丽乡村建设。
2.落实主体功能区规划、优化空间布局
落实国家主体功能区战略,根据各地区资源环境承载能力、现有开发强度和未来发展潜力,构建生态、农业、城镇化三大空间,严格控制开发强度,实施收缩、集约、点状开发,形成主体功能定位清晰、国土空间高效利用、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国土空间开发新格局,实现保护与发展的内在统一。
2.1构建生态、农业和城镇化空间
2.1.1构建“一带一区多点”生态安全空间构建以大兴安岭林区和呼伦贝尔草原为主体,以呼伦贝尔天然林保护区、沙地防治区、湿地保护区、国家风景名胜区、森林公园等为重要组成的生态安全空间格局。全市规划生态空间总面积23.1万平方公里,占全市国土面积91.06%。2.1.2构建“一带两区”农牧业发展空间构建以大兴安岭林区经济带、南麓农牧业发展区、呼伦贝尔草原畜牧业发展区为主体,以额尔古纳水系、嫩江水系等为补充的农牧业发展空间格局。规划农业耕地保护空间总面积2.08万平方公里,占全市国土面积8.21%。2.1.3构建“一核两带多点”的工业化与城镇化发展空间构筑以呼伦贝尔都市区为产业发展核心,以满-海-牙为横轴、以海拉尔-鄂温克伊敏河镇为纵轴的“T字形”经济带,以满洲里为龙头、两翼向室韦和额布都格口岸延伸的“V字形”口岸经济带,多点分布的市域中心城市、副中心城市、中心城镇和重点镇的工业化与城镇化空间格局。规划工业化与城镇化空间总面积0.18万平方公里,占全市国土面积0.73%。
2.2推进国家主体功能区试点示范建设
2.2.1积极推进国家主体功能区试点示范通过申请国家主体功能区试点示范,划分重点开发区域、限制开发区域和禁止开发区域,并按各自功能定位去布局,实施严格保护和有序开发。在重点开发区域内,以提供工业产品和服务产品为主,适度扩大建设用地规模,提升工业化和城镇化水平。积极承接限制和禁止开发区域转移人口,重点发展优势产业集群,推动经济集聚发展。在限制开发区域(国家重点生态功能区)内,以提供生态产品为主,限制进行大规模高强度工业化城镇化开发,重点加强生态保护,因地制宜发展资源环境可承载的特色产业。在禁止开发区域内,是依法设立的各级各类自然文化资源保护区域,重点保护生态功能和文化资源,控制人为因素对自然生态的干扰,严禁不符合主体功能定位的开发活动。2.2.2落实国家主体功能区试点示范政策推进落实国家主体功能区建设试点示范实施方案,严格国土空间用途管制,落实财政、投资、产业、土地等差别化扶持政策,重点生态功能区实施产业准入负面清单管理,严格控制超越资源环境承载能力的工程和项目建设。发挥政策措施的引领和带动作用,推进建立生态补偿机制,探索实施生态功能区科学发展新模式、新途径,落实不同主体功能区绩效评估与差异化考核政策。编制生态文明示范区建设规划,制定生态文明建设地方性法规。全面完成国家试点示范建设目标任务。完善建立试点示范督查考评等工作推进机制。
3.推进绿色低碳发展、筑牢生态安全屏障
3.1发展绿色农畜产品加工业
以扶持核心龙头企业为带动,发挥地方特色,实现“乳、肉、油、粮、薯”发展绿色农畜产品的工业化。
3.2大力发展节能环保产业
加强绿色技术创新,推进工业产品生态设计,落实绿色“中国制造2025”,对有色金属、水泥等重点工业行业实现绿色化改造,推广先进、适用的清洁生产技术和装备;研究推进先进适用的节水、治污、修复技术和装备产业化发展。采取系统设计、工程施工、调试运行、维护管理等环保服务总承包模式和政府与社会资本合作模式,以污水、垃圾处理和工业园区为重点,推行环境污染第三方治理,促进绿色产业发展。
3.3培育发展碳汇产业
篇6
关键词:生态保护 建议
大兴安岭林区开发建设以来,由于长期的过量采伐所造成得可采森林资源锐减以及森林火灾的影响,林区的森林、湿地等主要生态系统受到不同程度的破坏,生态功能明显弱化。由于森林生态失去平衡,使得与落叶松相伴生的多年冻土呈现由南向北区域性退化趋势,冻土层变薄或消失,直接改变了森林发育的生境条件;森林涵养水土、防风固沙、纳碳贮碳等生态功能降低,不仅对东北、华北地区的生态屏障作用不断减弱,而且区域内旱涝、火灾等自然灾害频繁发生;平均气温上升,降水量下降,呈现高温少雨的干旱气候,极端有害天气增多;黑龙江沿岸水土流失严重。若任其发展下去,大兴安岭的生态环境必将进一步恶化,并直接威胁到区域国土生态安全。
1 大兴安岭地区出现的生态问题
1.1 气候变劣
温室效应加剧,林区10年内气温升高达到0.509℃;极端天气事件增多,1992年6月7日发生了有资料记载以来罕见的霜冻冰雪天气;1996年7月22日的大暴雨日降水量达116.5毫米;2001年4月7日首次出现严重的沙尘天气;2002年7月5日出现连续5天的高温天气,最高温度达39.4℃。气象灾害的频率越来越高,气候也呈现逐年恶化趋势。干旱、洪涝、低温、大雪、冰雹,春季晚霜冻等灾害不断出现,尤以洪涝、干旱,特别是春旱灾害最为突出。
1.2 洪涝灾害上升
自20世纪60年代以来,主要流域内水量平衡要素皆发生了明显的变化。如嫩江流域同等降水条件下,80年代流量比60—70年代增加38.0%,径流深增加60毫米,洪水汇流进程平均缩短60小时;90年代的流量比80年代增加18.2%,径流深增加了40毫米,洪水汇流历时平均缩短50小时。由于森林蓄积量减少,土壤薄层化,削弱了蓄水功能,江河年内径流分配不均衡。致使水旱灾害交替演进,受灾面积、成灾率和发生频率均呈增大趋势,最近20年内,造成严重的旱涝灾害的年份就达9次之多。其中:1991年呼玛河流域大洪水致使林区6个县(区)38个乡镇共13万人受灾,受淹城镇3座,直接经济损失达5.1亿元;1998年黑龙江大洪水致使林区4个县(区)21个乡镇共4.38万人受灾,直接经济损失达2.02亿元;2003年呼玛河、甘河、额木尔河、多布库尔河等流域均出现较大洪水,致使林区10万人受灾,冲毁道路桥梁多处,大面积毁坏农田。直接经济损失2.2亿元;2007年的林区夏秋连旱农业直接经济损失1.38万元。
1.3 水土流失加剧
根据2002年公布的第二次全国土壤侵蚀遥感普查数字统计,本林区水土流失面积为22735平方公里。其中:水力侵蚀为2623平方公里,冻融侵蚀为20112平方公里,分别占总面积的11.5%、88.5%。
1.4 湿地功能减弱
由于森林生态系统退化、采金生产和农田开垦等影响,林区冻土退化严重,引起土壤、植被及草场退化,区域地下水位下降、泉口位置下移、沼泽湿地减少、湖塘消失等水资源减少和水环境变异,造成了林区湿地面积萎缩,贮水量下降,持续时间变短,涵养水源和净化水质的功能减弱。
1.5 冻土退化严重
大兴安岭林区多年冻土是高纬度型欧亚大陆多年冻土区最南的突出部位。经过45年的开发与建设,人为活动逐步加剧,在气温持续转暖和人为因素叠加的强烈影响下,多年冻土生态环境遭到严重的破坏,多年冻土区退化严重,速度明显加快。区域性冻土退化速度表现为:南部大于北部、城镇大于田野、农田快于林区、采伐过林区快于原始林区。冻土融解后,在原本冻土的地区,出现土壤干燥的现象,而在低洼地则多出现湿地,兴安落叶松的生长条件发生了恶性变化,使这一地区的森林逐渐消亡。同时,永久冻土的广泛融化正在对建筑、管道、道路和其他基础设施造成严重危害,导致地表收缩而变得凹凸不平,从而产生一些地坑,对铁路、高速公路和房屋等建筑造成损害。在多年冻土区内出现岛状融区,县、区、林业局址所在地周围和河流两侧,现已出现融区扩大的趋势。
2 大兴安岭生态保护方面的建议
保护生态环境,保护生物多样性,保护天然林资源,最大限度地减少森林火灾和病虫鼠害的发生,建立起比较完备的林业生态环境保护体系。
通过生态恢复(封育)、生态修复(污染防治、水土流失治理)、生态重建(造林、矿区复垦、河流两岸植被重建)工作,努力实现生态环境的进一步改善和生态资源良性循环。
加强生态保护与建设,完善生态保护政策;调减森林采伐量;重视森林管护与保护,改善森林防火和管护设施;促进森林资源培育;加强自然保护区和湿地保护建设;开展退耕还林和水土流失综合治理;加大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投入力度,积极支持林区以煤代木、以气代木、以电代木的民用替代能源项目。
2.1 加快培育后备森林资源
全面停止大兴安岭林区的非保护性采伐,进行必要的以提高森林质量为目的的抚育采伐和更新采伐,确保森林资源的可持续利用。对森林抚育、低产低效林改造、火烧迹地恢复等森林经营活动给予专项资金支持,加快修复天然林生态系统,加快培育后备森林资源。
2.2 积极创新经济发展模式
将大兴安岭林区作为全国生态补偿机制试点重点区,加大中央财政的补偿力度。重点支持生态保护和涉及民生的基本公共服务领域。在资金分配情况和资金使用效果评估中,重点考核森林覆盖率和森林蓄积量,并按照绩效考评结果,实施适当奖惩措施。
2.3 要积极推进林区开展森林碳汇经济试点
研究出台鼓励林区发展碳汇经济的政策,开展低碳经济试点工作,调整产业结构,发展循环经济,进一步推进环境友好型社会建设。
2.4 建立生态补偿长效机制
建立由国家投入为主的稳定、长期的资金来源渠道,提高管护费用标准,加大资源管护、林政执法队伍和基础设施建设投入力度,提高资源管护效能。
建立健全生态效益补偿立法,逐步完善生态补偿标准,加大生态补偿的财政转移支付力度,完善生态补偿的财政政策体系。
篇7
关键词:水利水电工程;生态与环境保护;生态补偿
引言
近年来,我国水利水电工程建设在协调开发与保护的关系上取得了突出进展,有关认识也得以不断深化。最近,中央提出了“在保护生态基础上有序开发水电”、“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等转变经济增长方式、建设和谐社会的新方针,为我国未来一个时期重大水利水电工程建设指明了方向。本文结合笔者的工作总结,主要从以下几个方面做好水利水电工程生态环境保护的措施。
1.建立环境友好的水利水电技术体系,推进行业健康协调发展
在过去的几十年里,由于受经济、技术、体制、观念的制约,我国水利水电建设在取得巨大成就的同时,也暴露了诸多问题。我国在大坝建设方面,有些大坝建设技术也达到了国际先进水平,但在大坝的环境友好方面长期重视不够,相关的共性技术研究比较薄弱,缺乏监测信息和定量认知。我国在河流生态修复、减免水利水电建设对生态与环境影响的工程规划、设计、施工、运行调度等方面与发达国家存在着较大的差距,具体有以下4个方面的工作急需加强。
1.1 加强流域综合规划和环评工作,真正统筹建设和保护目标
我国大型工程的建设和河流梯级开发对生态、环境的影响,应通过流域综合规划和规划环评进行统筹,协调建设和保护目标,合理布局。但长期以来,我国江河水电开发的环境影响评价主要是基于建设项目的环境影响评价,由于不同工程开发目标、建设时间、所处地域和江段位置的不同,具体环境影响以及环境保护目标也有相当差异。然而江河生态系统在上下游、干支流之间是一个整体,相互交叉影响,因此科学制定水电工程规划和江河开发的生态保护目标,必须基于流域尺度综合考虑,先行统筹安排,然后在水电梯级开发工程中协调落实。
1.2 加强过鱼设施、分层取水等技术研究,使生态保护工作有所突破
国外大量实践已经证明,永久性拦河闸坝建设对河流的阻隔和温度等影响,可以通过过鱼设施、分层取水口设置等加以减缓或补偿。发达国家的过鱼设施技术已比较成熟,以保护经济价值较高的鲑鱼、鳟鱼和鳗鲡等洄游性鱼种为主。美国的哥伦比亚河流域中下游河段及其支流蛇河下游河段的鱼类保护和恢复计划,在科学研究了鲑鱼、鳟鱼等鱼类洄游习性的基础上,通过多年反复设计与改进,在多个梯级电站上采用了包括水轮机流道、岸边式鱼道、溢洪道和机动运输等多种适应性的过鱼设施和诱鱼系统,有效补偿了鱼类下行和洄游生境。
在分层取水方面,日本对水电工程的分层取水设施开展了较多的研究,重点是对已建工程进行改建,形式也有多种。高坝分层取水设施的案例不多,美国科罗拉多河上格兰峡分层取水口问题是一个代表,该工程改建两台机组的进水口,需投资8000万美元,目前正在探讨新的体制,以期能减少投资。我国在分层取水方面的研究刚刚起步,而且多是针对单项工程,今后要加强对共性和基础问题的研究。
1.3 加强生态调度,补偿河流生态,缓解环境影响
调整水利水电工程的运行方式,把生态调度纳入工程的统一调度管理,是保护生态与环境的重要和必要手段。生态调度以补偿河流生态系统对水量、水质、水温等需求为目标,通过科学调度减缓下游流量人工化、下泄低温水、过饱和气体等不利环境影响对河流生态系统的胁迫。发达国家以修复河流自然径流过程为基础,经过20多年的生态调度的实践,取得了良好的效果。
合理补偿工程建设对生态与环境的不利影响,近年来在我国也开始得到重视。水利水电设计部门及业主在工程的设计规划阶段开始考虑生态保护问题,如通过设计分层取水设施调整下泄水温,通过泄流调度保持一定的洪水脉冲等。长江流域在规划龙盘水电工程时,确定发电的下泄流量不得低于生态基流300m?/s,以满足下游基本生态需水和景观要求;黄河流域已连续7年实施统一调度,保证入海水量,消除了枯水季节河道断流的情况。但仍应认识到,我国距真正实施水利水电工程运行中的有效生态调度尚有很大差距。我国具有多年调节功能的水库数量并不多,缺水现象比较严重,暴雨洪水集中在汛期的3~4个月,在这种情况下要满足生态系统对水的需求,难度相当大。因此,建立以生态保护为目标的运行和长效管理机制是一项长期艰巨的任务。
1.4 改进规程规范,建立环境友好的技术体系,多途径恢复和保护生态与环境
减缓工程建设对河流生态影响需要采取综合措施,并且要特别注意因地制宜。采用人工增殖技术,采用胶凝砂砾石坝减少当地材料用量,采用气垫式调压井减少植被破坏,建立野外多自然河流试验研究基地,利用生态大型灌区替代常规的混凝土渠系,以及修建生物廊道,恢复岸坡植被,建立人工湿地等,都是保护生态的有效措施,国外都有大量的实践经验。
我国目前还没有一套生态、环境监测信息网,没有一套完整的各大流域及其重点河段的保护鱼种及水生物规划,也没有成熟的技术手段和工程经验,因此没有形成相应的保护规程规范。同时,建立环境友好的水利水电技术体系涉及的部门多、专业多,所需资金量大,是一项长期的任务,需要国家格外重视,才有可能取得明显的成效。
2.组织跨行业、跨部门科学调查研究,尽早建立生态补偿机制
面对21世纪我国繁重的水利水理论前沿电建设和环境保护双重任务,科学调查和确定生态与环境的保护目标,是科学协调开发与保护两者关系的重要基础。明确河流保护目标,建立生态补偿机制,需要加强以下工作。
2.1 加强江河湖库生态、环境保护目标研究,建立水生态监测体系
根据国际上的成功经验,必须充分重视并切实落实对水流、生态、相关工程运行等基础信息的长期监测,规范监测技术,共享监测信息。
由于我国在生态与环境监测方面整体技术薄弱,建设监测系统又需要大量的资金,建议在已有的水文和水质监测站网的基础上,选择中小流域、典型河段进行试点工作,积累经验,逐步推广。对于近期投入运行的、具有良好的水文和环境监测系统的大型工程,可以依托业主单位适当补充或增加环评工作所需主要参数的观测内容。对早期建设完工的工程,应通过调查分析,根据需求的紧迫程度制定建立生态与环境监测网的策略和配套技术。
2.2选择试点,借鉴经验,提出适合我国国情的生态补偿战略
减缓水利水电工程建设对生态系统的干扰,目前可行的做法有二:一是采取环境友好的工程技术和管理方式,对河道生态进行修复,减少或减免工程建设的影响,另一种是对造成的难以减免的影响采取补偿,包括河流生物栖息地的建设、鱼类的人工繁殖、濒危物种或特殊物种的恢复等,在大尺度范围内达到生态与环境保护的目标,保护河流生物多样性及其结构功能。发达国家已进入工程的全面管理与河道生态修复阶段,经过多年的生态调度实践,提出了“适应性管理”的概念,即由“评价―规划―设计―实施―监测”形成一个完整的良性循环。
2.3 加强财政支持,设立专项基金,建立生态补偿的长效机制
我国水电开发面广量大、总体基础薄弱,同时面临着建设与保护之间的矛盾,因此应该推动建立国家层面的生态补偿专项基金。我国有8万多座水库,水电装机已超过1亿kW,30米以上的大坝4000多座,建立专项生态补偿基金有比较好的基础条件。基金主要用于生态补偿和中长期的、重大的环境保护共性问题研究。
3 结束语
总之,随着水利水电工程生态环境的严重破坏,因此,做好生态环境保护工作势在必行。作为水利水电工程师们,需要进一步树立和提高生态与环境保护的意识,充分认识水利水电工程对环境与生态可能产生的重大而潜在的影响,在流域的开发,水利水电工程的规划、设计、施工、调度及水库运行中,应充分考虑生态与环境的要求,使工程在造福人类的同时,对生态环境的不利影响降至最低。
参考文献:
[1] 董哲仁,水利工程对生态系统的迫[J],水利水电技术
篇8
关键词:矿产资源;生态补偿;法律保障
中图分类号:D922.6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3-291X(2013)23-0295-02
发达国家早在20世纪50年代就开始生态补偿的理论研究和实践。发达国家生态补偿机制采用了政府机制和市场机制相结合的方式。目前中国矿产资源生态补偿机制和法律制度研究还相当薄弱。
一、生态补偿机制的内涵
(一)生态补偿的概念
从20世纪90年代初期开始,生态补偿更多地被引入经济社会领域,被认为是一种资源环境保护的经济刺激手段,可以狭义地将其理解为对人类行为产生的生态环境正外部性所给予的补偿,相当于国外的生态系统服务付费(PES)概念。广义的生态补偿是指促进经济、社会与环境大系统生态环境保护,遏制生态环境破坏的一系列行政、法律、经济、技术等制度措施的综合,包括严格保护自然保护区的自然生态环境、通过退耕还林等工程修复区域生态环境、通过对使用自然资源收费提高环境门槛、通过对污染者实行经济惩罚遏制环境破坏等[1]。生态补偿侧重于由生态系统服务受益者支付费用,对生态环境保护者和建设者进行补偿,从而使生态系统服务的外部经济性内部化。
进入21世纪,虽然对于生态补偿的概念仍然林林总总,但是从总体上开始趋于一致,生态补偿则更多地指对生态环境保护、建设者的财政转移补偿机制等等[2],认为生态补偿应包括损害者付费赔偿和受益者补偿两个方面。
(二)生态补偿的领域
生态补偿涉及的领域众多,纷繁复杂。国内学者对生态补偿的重点领域从多个角度进行了区分:从生态保护的类型分森林生态补偿、生态功能区或自然保护区的补偿、流域的生态补偿、矿产等资源开发的生态补偿。也有从公共物品的角度划分为纯公共物品的补偿,包括国际补偿、区域补偿和国家重要生态功能区补偿;准公共物品的流域生态补偿类型;属于准私人产品的生态补偿类型,主要指要素补偿,如森林、矿产资源开发、水资源开发和土地资源开发等[3]。
(三)矿产资源开发的生态补偿
工业发达国家和许多发展中国家在矿产资源开发生态补偿方面主要是通过立法的手段来实现矿区环境恢复的要求。矿产资源开发的生态补偿主要是通过落实矿山环境治理和生态恢复责任。能够对矿产资源开发环境治理与生态恢复保证金和矿山生态补偿基金的使用状况进行科学评价,从而研究制定科学的矿产资源开发生态补偿标准体系。
二、民族地区矿产资源生态补偿存在的问题
(一)矿产资源开发生态补偿的政策背景
生态补偿作为一种新型环境管理制度,一直是近几年来中国生态环境保护中迫切需要研究解决的一个重大问题,建立高效合理的生态补偿机制已成为社会各界广泛关注的热点问题。国外早在20世纪初就开始关注矿产资源开采造成的生态损害。中国从20世纪80年代中期开始实施征收矿产资源税,90年代中期进行了进一步改造,用以调节资源开发中的级差收入,以促进资源合理开发利用。1994年起开始征收矿产资源补偿费,目的是保障和促进矿产资源的勘察、保护与合理开发,维护国家对矿产资源的财产权益,通过一系列措施矫正其外部性。尽管国家和地方有将补偿费用于治理和恢复矿产资源开发过程中的生态环境破坏的情况,但在政策设计上却没有考虑矿产资源开发的生态补偿问题。
1997年实施的《中华人民共和国矿产资源法实施细则》对矿山开发中的水土保持、土地复垦和环境保护做出了具体规定,要求不能履行水土保持、土地复垦和环境保护责任的采矿人应向有关部门交纳履行上述责任所需的费用,即矿山开发的押金制度。
从2006年起中国全面建立矿山环境与生态恢复保证金制度,由财政部、国土资源部、国家环保总局联合的《关于逐步建立矿山环境治理和生态恢复责任机制的指导意见》中明确规定,从2006年起,要逐步建立矿山环境治理和生态恢复责任机制。目前中国针对矿产资源开征的主要税费项目包括资源税、矿产资源补偿费、探矿权使用费、采矿权使用费以及探矿权价款税和采矿权价款税等。从中国目前的投资体制看,这些税费已经构成中国矿山环境治理和生态恢复工程资金的主要来源。但是目前实行的诸如矿产资源税、矿产资源补偿费、探矿权使用费和采矿权使用费、探矿权价款和采矿权价款等一系列矿产资源税费政策,都不能充分体现矿产资源开发利用过程中对生态的补偿问题,导致矿山企业和其他相关受益者应承担的生态恢复成本、环境治理费用严重不足,社会成本增加,不利于矿产资源的可持续开发和利用。从税费的使用方向来看,目前还没有一项税费真正体现了矿业开发生态补偿的政策含义。可见,矿产资源税费制度严重忽视了矿业活动生态环境的外部性,矿产资源开发利用的生态环境成本没有进入矿产品价格体系,导致矿产资源税费征收越多,环境治理和生态恢复资金投入增长越缓慢,矿山生态环境退化趋重的格局,严重地制约着矿区社会经济的可持续发展。
(二)民族地区矿产资源生态补偿制度存在的问题
少数民族居住的地区,一般经济不发达,而矿产资源丰富。在资源的开发利用过程中,对草原和荒漠的生态环境破坏较为严重。民族地区矿产资源生态补偿制度存在较多问题。第一,不是完全意义上的生态补偿。民族地区矿产资源生态补偿主要是由矿产资源税、矿产资源补偿费、探矿权使用费和采矿权使用费构成,偏重于补偿资源自身的经济价值,没有考虑到补偿环境价值和公平价值。第二,补偿的标准单一而且标准太低,矿产资源税和矿产资源补偿费对纳税人来说有重复收取的嫌疑。第三,权利和义务主体不清,需要进行调整。第四,个别地方补偿方式的不合理,造成补偿对象的错位,有失公平。第五,资金来源和分配的研究不够细致,尤其对一些特殊群体的特殊权益没有足够的关注。第六,民族地区生态补偿中最为重要的问题就是资金来源问题,即哪些可以作为生态补偿来征收,哪些可用生态补偿补偿,同时以市场权益交易的方式筹集生态补偿经费等问题需详尽分析。
三、完善矿产资源生态补偿的法制保障
(一)加强政府的宏观调控能力
应借鉴和探索已实行矿产资源开发生态补偿机制的地区的成功经验,加快重点地区地质环境恢复治理,将矿产资源开发生态补偿列入国民经济社会发展的考核体系,加强生态保护的执法力度。
从西方发达工业国家矿山环境治理和恢复项目投资体制来看,政府始终是治理矿山环境工程的主导者。全国性的生态服务应当由中央财政支出来解决,而具有地域属性的生态服务应该由区域内所有受益者共同承担。加快生态补偿的法制建设,急需以法律的形式,将补偿范围、对象、方式、补偿标准等确定下来。建立反哺生态环境的补偿费管理体系,规范生态环境补偿费的征收、使用行为。
首先,要加强政府的宏观调控能力,加强矿山地质环境监督管理,督促采矿权人依法履行矿山地质环境保护义务。其次,借鉴和探索已实行矿产资源开发生态补偿机制的地区的成功经验,尽快建立符合民族地区矿产资源开发实际情况的补偿机制,加快重点地区地质环境恢复治理,将矿产资源开发生态补偿列入国民经济社会发展的考核体系。此外,还应进一步加强生态保护的执法力度,并进行必要的行政干预,切实为自然资源的合理利用、生态环境的有效保护提供可靠的保证。
(二)建立矿产资源生态补偿法律机制
当前,需要明确补偿原则,明晰矿产资源的产权,明确矿业权主体及其的权利与责任,确保环境成本和资源成本能够内化到使用者的身上,促进资源的有效利用。
通过对矿产资源生态补偿进行基础性理论研究,将补偿范围、对象、方式、补偿标准等确定下来。首先,分析现有的矿产资源生态补偿法律法规的相关规定,在已有法律条款的基础上紧密结合矿区环境的特点,建立符合中国实际情况的矿产资源生态补偿法律法规体系和技术标准体系。其次,以法律的手段明确和规范矿产资源生态补偿机制。对现有的国家层面和地方层面的矿产资源方面的法律加以分析,选择是对《矿产资源法》和相关法律加以修改,将生态补偿的内容补充进去,还是制定专项矿区环境保护和修复法或者制定专门的《生态补偿条例》,对矿产资源生态补偿范围、标准、方式用法规的形式加以明确,建立起符合国情的矿区环境保护和修复的法律法规和技术标准体系,这是当前矿产资源生态补偿法律机制研究亟须填补的空白[4]。
通过矿产资源生态补偿法律机制研究,建立和完善民族地区乃至国家的矿产资源生态补偿制度和机制,保护好生物多样性,对于草原和荒漠畜牧业与环境的协调可持续发展,提升民族地区经济竞争力,优化牧区产业结构,增加牧民收入,增强牧区未来适应环境变化和需求的能力,维护民族团结和社会稳定,都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因此,实施好矿产资源生态补偿,完善矿产资源生态补偿法律机制,对于丰富生态补偿理论,弥补中国生态补偿机制和制度研究的不足,推进民族地区的矿产资源生态补偿的长期化、制度化、法律化提供理论和实践参考。
参考文献:
[1] 张涛.森林生态系统补偿机制研究[D].北京:中国林业科学研究院,2003.
[2] 毛显强,钟瑜,张胜.生态补偿的理论探讨[J].中国人口·资源与环境,2002,(4).
篇9
杭州市水资源资产化保护的实践
建设天蓝地绿水清的美丽杭州是民之所呼、民之所求。杭州历届市委、市政府历来高度重视生态文明和环境保护,从确立环境立市战略,到建设生态型城市,再到打造美丽杭州,扎实推进各项水污染防治工作。2011年以来,杭州推出了历史上规模最大的综合性、系统性、战略性生态保护工程——“三江两岸”生态景观保护与建设工程,实现了在经济保持较快增速的情况下,水环境质量稳中趋好。
切实加强饮用水源保护。按照合格规范饮用水源地的标准要求,扎实开展饮用水源整治。截至2012年,全市饮用水源一、二级保护区内的排污口已基本清除,钱塘江饮用水水源保护区内的砂石码头已全部拆除,千岛湖周边地区大力开展了水环境综合整治。将污染源整治的重点延伸到农业农村面源和水产养殖等方面。着力加强饮用水源安全防范,全市县级以上集中式饮用水源地水质达标率为100%。建立健全生态补偿机制,从2006年到2012年7年间,杭州市财政共转移支付上游县(市)生态补偿资金4?郾5亿元。
深入实施工业污染整治。根据全省两轮“811”确定的水污染防治方面阶段性要求和目标,自2011年以来,杭州累计关停“三江两岸”沿岸污染企业476家,关停砂石码头93个,完成27个码头的改造、26公里江堤的修复、86?郾8公里的绿道建设,废弃矿山治理和绿色矿山创建总体形象进度达到三年总进度的70%。探索实行了空间准入、总量准入、项目准入“三位一体”,专家评价和公众评议“两评结合”的环境准入制度,全面开展了铅蓄电池、电镀、印染、造纸、制革、化工等重污染高耗能行业的整治提升。
加快完善环保基础设施。县级城市污水处理厂实现全覆盖。截至2012年底,全市有89?郾8%的建制镇建成了污水处理设施。加快建设生活垃圾无害化处置设施,生活垃圾无害化处理率达到96?郾2%。2010年以来,富阳、建德和桐庐完成188个村的生活污水处理设施建设。其中桐庐县已在全县183个行政村中实现生活污水处理设施的全覆盖。
大力推进农业农村污染治理。2010年来,杭州市开展以农村生活污水治理、生活垃圾资源化减量化、立体绿化和水体生态修复项目为主的农村环境连片整治工作。积极推广测土配方施肥,钱塘江流域累计推广测土配方施肥面积1900万亩,实施农药减量控害增效面积710万亩。深入开展“千万工程”、农村环境“五整治一提高”等工程,截至2012年底,钱塘江流域开展生活污水治理的行政村覆盖面达68%。
积极开展河道内源污染治理。大力开展万里清水河道建设,努力恢复河道生态系统和自净能力。城市河道采取“截污、清淤、配水、生态修复和长效管理”多管齐下措施,对杭州市绕城公路内400余条(520个河段)、共计1009公里,水域面积26?郾01平方公里的城市河道实现全覆盖巡查监管和保洁养护。推进农村河道环境综合整治,着力改善河道水环境质量,打造一批“水清、流畅、岸绿、景美”的生态河道。
杭州水污染防治存在的突出问题
杭州市水资源资产化的保护和污染防治工作取得了积极进展,但水环境达标率仍然处于较低水平,水环境改善的基础相对脆弱,污染反弹现象仍然存在,水污染防治工作面临的形势依然严峻,在我省加快推进生态文明建设的大背景下,水污染防治工作要求将更高,我们的整治任务也将更加艰巨。
水环境形势依然严峻。一是局部水域污染仍然严重。以氨氮、总磷为主要超标指标的污染特征仍然没有改变。2012年杭州市市控以上断面由56个调整为47个,45个市控以上断面达到功能区要求,达标率为95?郾7%;超标断面2个,分别为富春江的窄溪断面和浦阳江的浦阳江出口断面,有毒有害有机化学物质污染问题已日显突出。二是污染事故呈高发态势。2011年接连发生了一系列环境安全事件,6月4日,新安江的苯酚运输交通事故,导致桐庐、富阳两地停水事件;几乎同时又爆发了苕溪饮用水源污染引发的余杭区部分地区的大面积停水事件。主因是饮用水源上游分布着众多的化工企业,有大量有毒有害物品的运输、生产、存放、处置,在监管、应急处置等方面又存在漏洞,存在着巨大的环境安全风险隐患。
区域性、结构性问题仍然突出。长期以来,以“高投入、高消耗、高排放、低效益”为主要特征的粗放型经济增长方式尚未根本改变,结构性污染问题突出。萧绍印染化工业、富阳造纸业、临安化工业、河道垃圾倾倒、平原河网淤积、湖库蓝藻暴发隐患等等都是严重影响当地水环境质量改善和社会和谐稳定的重大问题,迫切需要花大力气解决。建德市医化行业企业38家,产值184亿,占工业总产值的65?郾9%,但废水量占工业总排放量的74?郾1%。富阳有237家造纸企业,产品结构和污染治理水平也较低,是影响杭州市饮用水源水质的重要因素。
各项污染防治工作仍存在差距。一是环境基础设施问题。部分县(市)基础设施运行市场化机制建设相对滞后,建设运行资金缺乏保障,污水处理厂的配套管网工程、中水回用工程、污泥处置工程建设仍普遍滞后,处理效率无法正常发挥,早期建设的污水处理厂,普遍缺乏脱氮除磷设施。二是农业面源污染问题。随着新农村的建设和农家肥的淡出,农业面源污染问题越来越突出,化肥农药流失、种植业废弃物、养殖业排泄物和农村生活污水的污染负荷已占全部污染负荷的1/3以上。三是河道内源污染问题。一方面,由于农村捻河泥的做法已成历史,河道疏浚又主要针对主干河道,广大平原河网支流、农村河道淤积严重,河道保洁也存在不足,许多水面淤积厚度普遍已达1?郾2米以上,一些河浜已经沼泽化。另一方面,水域正在被不断蚕食,土地开发、耕地整理、河道裁弯取直,河道自然淤积等等,都使湿地面积快速减少,河道内源污染已成为水环境质量改善的重要制约因素。四是饮用水源安全问题。湖库型饮用水源富营养化趋势明显,由于渔业养殖捕捞管理不够科学,水生态系统相对脆弱,存在藻类增殖爆发的可能,对湖库生态安全和城乡居民饮水安全构成重大威胁。此外,杭州饮用水源保护区范围内尚存在各类污染企业、加油站和违法设施,严重威胁着饮用水源安全。
分析杭州市水环境质量改善上的困难,究其原因,有先天自然地理的因素,也有后天产业结构历史遗留问题的因素,有城市化快速推进带来的问题,也有包括水源地规划在内的空间布局规划上的问题,有城市管理的短板问题,也有农村生态保护的滞后问题。
杭州市水资源资产化
保护的深思考
现在全国大部分城市都面临着雾霾压城、垃圾围城和水质型缺水等种种环境问题的挑战。杭州近年来也频遭饮水安全的困扰,城市内河、农村河道的水质改善工作也陷入瓶颈,与广大群众的期待更有很大距离,城市的水环境满意度有待进一步提高。我们要从杭州的城市禀赋和未来发展,以及对历史对人民负责的高度,充分认识到“清水治污”的重要性,统观全局、突出重点,有步骤地、长短结合地、有针对性地采取有效措施。
狠抓源头保护。钱塘江、运河和苕溪是杭州水系的主干管、主动脉,正本清源,方能清流千里。近年来,杭州提出保护“六条生态带”、“三江两岸”,就是立足于统筹城乡,在全市域层面上做强生态屏障和保护母亲河,正所谓大河有水小河满。钱塘江方面,继续攻坚“三江两岸”生态保护和环境整治,扎实完成六大主题29项工程,确保三年初见成效的目标。苕溪方面,按照整治方案,开展苕溪沿线500米范围内各类污染源的排查,加强沿线产业结构调整和“退二进三”力度,强化污染整治,推进上下游联防联控。运河方面,结合申遗工作,提高沿线生活污水纳管率,加强沿岸三改一拆工作,完善运河流域治理考核机制,确保水清、流畅、岸绿、景美。
狠抓管网系统。地下管网系统是静脉工程、地下工程,虽然看不到,却至关重要。完善城市污水处理规划,加强截污纳管工作,加大中水回用力度,市区绕城以内的污水管网要做到全覆盖。加快污水处理设施建设及污水厂提标改造,主城区推进七格污水处理厂提标工程、再生水利用工程及配套污泥处理设施建设,现有全部污水处理厂分阶段实施提标改造,规模以上污水厂均要按Ⅰ级A标准排放。强化对污水处理厂等环保基础设施的建设和管理,保证污水处理厂及其管网的正常运行,确保达标排放。对于农村污水治理,开展农村截污净水行动。建立长效管理制度和考核机制,对治理资金要加强重点保障,探索采取“以奖代补”的形式安排。
狠抓河道监管。内河水质,“既要输血,又要造血”。加强雨污分流、截污纳管、提高自净能力。综合运用截污纳管、污水设施建设、清淤疏浚、引水配水、生态治理、综合养护管理等手段,实现区域河道联网成片。尽快打通一批断头河,治理一批黑臭河道,落实配水设施,拓展配水范围,积极开展适用性的生态修复。做好河道保洁和长效管理工作,建立城市河道轮浚机制,加大清淤疏浚污泥去向的管理,杜绝二次污染。抓好船舶污染防治。进一步完善垃圾收集、处理的工作机制,攻克垃圾入河、垃圾围城的顽疾。加大对危险废物违法行为的打击力度,推进建设第二固体废物填埋场、生活垃圾焚烧项目和填埋场渗滤液提标工程建设。对于污水排放企业,必须提高监测监察频次,监督达标排放,严厉打击违法排污、偷排漏排等环境违法行为。
篇10
关键词:城乡规划;生态文明;可持续发展;生态建设
中图分类号: TU984 文献标识码: A
一、我国生态文明视角下的城乡规划的形势要求
(一)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的需要
长期以来,我国的城乡生态发展由于没有科学统一的发展理念和思路,没有建立一整套行之有效的制度体系及与之相适应的可定量评价与考核的标准,缺乏生态文明建设的长效机制,城市与乡村在生态保护、建设、投入上相互分割,各自为政,形成了城乡生态二元结构的状况,造成了自然生态的严重破坏,城市和乡村都面临可持续发展的严峻生态形势。
(二)解决城镇化进程带来的生态问题的需要
理论和实践证明:城市发展对自然生态具有破坏作用;城市无法实现自身的生态平衡。从全球来看,近三四百年的人类实践表明,城镇化和生态文明建设在主要方面呈现相异相离的趋向。也就是说,城镇化必然造成生态环境的破坏,而生态保护则在一定程度上对城镇化具有限制作用。从我国来看,近三十年来的城镇化也是与生态环境破坏相伴随的过程。而新型城镇化又是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一个重要战略部署。因此,跳出城市有限区域的范围限制来研究生态平衡问题,是解决我国新型城镇化进程带来的生态难题的理智而科学的选择。
(三)城乡生态资源共享和科学布局的需要
污水处理厂、垃圾处理厂(场)只服务于所在城区,建不起污水处理厂、垃圾处理厂(场)的城、镇和广大农村的污水和垃圾则排放到自然生态环境中,造成大量污染。片面追求农业增产而不断使用的农药、化肥,以及追求规模不断扩大的畜禽养殖等,也导致广大乡村不断受到生态环境的破坏和污染源的侵害,使本身生态环境较好的农村也面临严峻的环境形势。
农村良好的山林植被,防护林、经济林、河湖水系等缺乏统筹,在调节城市生态作用中发挥作用不够。生态文明视角下的城乡规划的实施,将有助于为城乡生态资源的充分共享和科学布局提供科学的指导。
二、生态文明视角下的城乡规划的工作重点
(一)加强绿道的规划
绿道是指以植物绿化为主要元素,包括防护林、山体绿化、道路绿化、滨水绿化、经济林绿化带等组成的具有一定空间结构、绿化体量的绿色廊道体系,是人类与自然平衡最主要的调节媒介。一是道路绿道。包含城乡铁路沿线绿化、公路沿线绿化、城镇道路绿带、乡村道路绿化等。二是防护林绿道。包含城郊防护林绿化、农村防护林带。应根据广大农村山体、田野、丘岭及风向情况合理布局防护林带,形成网状均衡分布格局。三是水系绿道。根据江河宽度、湖泊面积和堤岸情况,栽植宽度适宜、高低搭配的滨水绿道,营造滨水氧吧。尤其是在城区、镇区的水系沿线,更应留足开敞空间,进行有设计的绿化建设,为城市生态平衡提供输血式支援。四是湿地绿道。要保护其面积不萎缩,水源有保证,生态不破坏,使其成为大自然水陆生物共生的重要栖息地。五是山体绿道。山体绿化是生态平衡最强有力的自然生态资源。应在合理保护的基础上,进行植被加密、品种优化,并将山体绿化向城镇延伸,建立“天然氧吧”进城通道。六是城镇其它绿道。包括城镇公园、广场、居住小区、开发区、商业小区、办公区、街头游园等绿化区域共同组成的绿化网络,应当站在景观、休闲、空
气交换的角度科学规划,严格实施。各个绿化廊道应形成体系性网络,同时,不同的绿化廊道之间也应统筹考虑,彼此连通,形成网状的、相互助益的绿色生态综合网络。
(二)加强水系的保护
水系是生态的血液,是动态的净化处理器。无论高山、平原,还是丘岭,只要有土地的地方,就一定有水。这也是城乡水系生态一体化最为科学的现实基础。对于城乡水系生态一体化而言,主要是水系生态的一体化保护、修复和利用。一是江、河、沟渠生态一体化。要统筹沿线区域加强对各自辖区的污染治理,生活和工业污水要经过处理后才能排入;加强生活垃圾的收集、处置,防止直接向水中倾倒;加强农业面源污染治理,减少农药和化肥使用,农业废水要进行生物净化处理后再排入。二是湖泊、堰塘生态一体化。湖泊、堰塘多为静态水质,生态自净能力较弱。要保护湖泊、堰塘自然水面,防止为扩大农业生产面积、城镇和村庄建设面积毁填、侵占水面;经常对湖泊、堰塘内淤积的泥土进行清理,保持其涵养水量的能力;加强湖泊、堰塘内及水体周边的绿色植物体系和鱼、虾等生物体系保护、建设,减少外来污染,增强自我净化能力;加强对湖泊、堰塘周边,尤其是其水源涵养面积范围内的天然林保护。三是统筹城乡河水与湖泊、堰塘水系的连通。要尽可能实现湖泊、堰塘与江、河、沟渠等动态水系的连通,构建动静结合的水网体系,在扩充江河水源的同时提高湖泊、堰塘净化能力。
(三)加强生态设施的建设
要改变城乡生态投入二元化的状况,统筹建设城乡生活、工业、农业污水和固体废弃物的处理设施,实现全面、有效处理。一是城镇污水处理设施。城区、镇区都应建设规模合理的污水处理厂,对城镇生活污水和工业污水全收集、全处理,禁止不经处理的自然排放。二是村庄污水处理设施。应建设沼气处理池进行再利用,或者根据村庄规模建设污水生物生态处理池,进行处理后再排放。三是畜禽污水处理设施。规模化畜禽养殖都应当建设粪便综合利用或生物生态处理设施,禁止直接排放。四是农业污水处理设施。应在农业用水集中排放的区域及相关沟渠、河流建设污水生物生态处理池。五是固体废弃物处理设施。鼓励采用建厂焚烧的方式一次性处理。从规模经济效益考虑,垃圾焚烧厂应当在涵盖城乡的区域范围内进行统一规划、统一建设、统一经营、统一处理。根据有利各方的原则科学选择建厂地址,资金筹集根据各自垃圾规模合理分摊,市场化运行,垃圾收集实行“村收集、镇集中、县(市)转运、厂接收”的模式。
(四)积极采取各类保障措施
一是统一思想认识。通过强有力的宣传发动和组织动员,使各级组织、各有关部门树立城乡生态一体化的统筹意识,明确有关内容和要求,把思想认识统一起来,为统一的谋划和行动创造条件。二是统一规划编制。对绿道、水系、风道、生态设施等等,要在区域统一规划的基础上,逐级具体化,形成统一、分层的规划体系,为工作推进提供指导。三是统一项目实施。在总体谋划和统一规划的基础上,制定明确具体的阶段性生态建设目标和具体实施项目,尤其是关联性项目,从小处入手,从具体入手,比如从一条河流的治理、一个防护林带的建设入手,分阶段、分区域安排推进,逐步实现目标。四是统一经费保障。生态保护、修复、建设是区域乃至全国共同的责任。应建立科学合理的生态投入保障机制,使城乡生态项目能够均衡推进。
三、结语
总之,生态文明建设对我国全面协调发展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同时也是城乡规划中不可忽视的关键之处。面对日趋严重的生态压力,必须积极稳妥推进城镇化建设,要把生态文明理念和原则全面融入城镇化全过程,促进城镇化的可持续健康发展。
参考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