仓储管理的专业知识范文
时间:2024-01-09 17:33:18
导语:如何才能写好一篇仓储管理的专业知识,这就需要搜集整理更多的资料和文献,欢迎阅读由公务员之家整理的十篇范文,供你借鉴。
篇1
关键词:MOOC;仓储管理;教学改革
一、仓储管理课程的教学现状
仓储管理是物流管理专业的专业课程之一,它的主要内容包括:仓库的选址及整体管理的规划布局、仓储的业务管理(入库作业、保管养护、出库作业)、仓储的成本管理等。仓储管理课程是一门注重使学生对于专业知识的学习和专业技能有机结合的学科。在传统的理论教学中,教师根据教学目标把学科中的一些基本的、重要的理论按照一定的方法通过讲授的方式传递给学生,并且结合提问和运用案例来帮助学生理解,通过课上讲授和课后习题来巩固对于专业知识的吸收。这种教学模式方法单一,效果欠佳。不能加强对于像仓储管理这样实践性极强课程的教学效果。目前,仓储管理课程在教学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如下:
1.授课方式
仍沿用传统的教学模式,教师在上面讲课,学生在听。学生不是课堂的主人,对理论知识的学习过于被动。对于案例的探讨过于刻板,没有充分挖掘出学生的想象力和思考力。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也比较差。
2.教师和学生的角色
传统的理论教学中教师主要把教材中的理论表达清晰就算上是一个好老师了,学生被动的接受理论知识,能把理论知识理解到位就是一个好学生了。各自在教学过程中扮演着各自的角色。
3.教学资源
教学过程中对于教材、案例资料、教学视频等教学资源的获取和使用比较单一,没有更多的借助当下的网络平台进行及时的信息共享和更新。
二、MOOC的内涵及特点
1.MOOC内涵
所谓的MOOC即为“开放式大型网络课程”的英文缩写。M00C(Massive0penOmineComse)的出现打破了传统的教学模式,它是新型的学习方式,中文称作“慕课”。它是以网络为平台进行开放式在线课程教学的一种模式。
MOOC的兴起受到了无论是国家层面还是高校层面的高度重视,教育部在2015年《教育部关于加强高等学校在线开放课程建设应用与管理的意见》(教高〔2015〕3号)后,很多高校纷纷出台鼓励措施,或与企业合作,或校际之间合作,搭建MOOC平台。
2.MOOC特点
MOOC的内在特点主要表现在以下的几个方面:
其一,教学资源充足。MOOC在教学资源方面可谓是非常丰富的,同时能够实现这些教学资源的完全共享,充分的体现了教育的公平性。在MOOC的教学平台上不同的学习者可以获取关于课程学习的多方面内容,这些课程是由来自于优秀高校的著名教授或者是著名讲师讲授的,课程的实际内容更是涉及到了方方面面。
其二,注重学习的方法及内容。传统的教学方式通常是教师将学习内容及方式告知学生,而学生被动的接受。MOOC则打破了这种模式,它对学习时间以及学习空间都不做限制。学生比较自由,完全可以利用不同的碎片时间进行课程学习。并且由原来的被动学习转变成主动学习的状态,对课程的具体内容、学习进度等都可以自主规划,还可以和其他学习者共同讨论。
其三,较大的学习流失率。MOOC这种教学方式的优点很多,但是仍然存在着不足。虽然课程学习的实际注册人数较多,但是能够真正的完成课程学习的人数却并不理想,对于课程完成情况缺乏监管。
三、探析基于MOOC的仓储管理课程教学改革设计
1.构建原则
(1)发展性原则
仓储管理课程教学的构建要遵循发展性原则,即借助网络这个平台更多的获取、共享教学资源拓宽大学生对于仓储管理理论及案例的教学理解,以便更好的用于实践。用发展性的原则规范和指导仓储管理教学活动,要求教师要转变传统的教学理念、手段、方法。在网络平台上对于课程的教学要灵活,以激励大学生主动学习、主动思考、主动参与为目标,不断进行专业知识前沿领域或新技术发展方面的内容更新。促进大学生对于学科发展的把握。
(2)针对性原则
构建MOOC背景下的仓储管理课程要有一定的针对性,主要体现在两个方面:一、针对高校物流专业的学生特点进行构建。大部分高校的仓储管理课程是在物流专业学生处在大三这个阶段开设的,而这个阶段是学生陆陆续续开始接触物流专业的课程阶段,所以无论是在教学的内容上还是结构设置方面都要由浅入深的进行。以便使学生通过对专业课程的学习积累形成对专业更好的认知。二、针对当下的物流热潮,对物流这个行业感兴趣的人群数量在增加。他们不是物流专业出身,对于物流不需要像专业学生一样做到理论全面深入的理解,因此教学目标存在着不同,应有所区别,使不同受众群体都能达到各自的目的。
(3)主体性原则
基于MOOC的教学模式注重将教师与学生在教学过程中的关系有机结合,强调发挥教师的主导作用的同时,要充分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对教师来说,包括MOOC线上课程、线下课堂及课后实践活动在内的整个教学环节都需要教师正确合理地组织引导,因此其主导作用不言而喻。对学生来说,基于MOOC的课程学习意味着其不再被动接受知识,而是成为了学习的主人,通过提供大量自主学习材料和精心设计小组讨论活动,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的主体意识增强。
2.教学目标
基于MOOC背景下的仓储管理课程的教学目标是希望借助网络这个平台开展多元化的教学形式,改变传统单一的教学模式,通过资源共享,网络互动等方式,增强教学效果,通过多种考核方式,激发学生对于学习专业课程的积极性。明确教学目标是仓储管理课教师实施教学首要考虑的问题。具体包括认知目标、能力目标两大部分,各部分相互联系,共同构成了完整体系。
(1)认知目标
所谓认知目标,是指通过开展多元化的教学形式,让学生由简单的了解到能够深入的掌握《仓储管理》课中的相关理论,包括仓储的沿革、仓储管理的内容、仓储管理的意义、仓储管理的功能、仓库的分类、仓库规划布局、仓库选址、仓储业务管理、保管养护、装卸搬运、库存管理、现代仓储管理发展等。
(2)能力目标
所谓能力目标,是指借助网络平台让学生把仓储管理课中的基本理论转变为实践操作,实现从书本到现实、从理论到实践的飞跃。例如,学生能够将学习到的关于物品在仓库场所中储存保管时需要注意的养护问题应用于实际的仓储管理活动中,或当企业出现仓储管理方面的问题时,学生能够设计出解决问题的方案。培养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3.模式框架
(1)教学模式
要想真正的促进本科院校“仓储管理”课程的良好发展,基于MOOC就需要对“仓储管理”课程给予教学优化设计改革。随着各高校教学大纲的调整,对“仓储管理”课程中的教学内容予以调整,要严格遵循理论教学与实践教学并重的教学设计改革原则。
(2)建设教学网站
建设教学网站是基于MOOC的“仓储管理”课程教学设计的第一步。具体来讲在本科院校的网站建设中,首先对“仓储管理”课程课前学习相关视频进行制作,并在资源共享的基础上总结教学经验。“仓储管理”课程教学网站需要建设三大区域,分别是课程教学视频播放区、问题讨论区和相应的习题练习自测区。下面针对该三大区建设进行具体阐述。
其一,课程教学视频播放区。教师依据“仓储管理”课程理论以知识点为单元进行教学视频的制作。根据学生的基础水平分两个层次进行视频资源录制,分别是基础层次及提高层次视频教学。其中基础层次的教学视频主要是针对理论比较薄弱的学生建立,而提高层次教学视频则注重对于知识的拓展,重在培养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其二,问题讨论区。在“仓储管理”课程教学网站中该区域除了针对学生在学习过程中自身遇到的问题进行探讨之外,还可以就课外的延伸内容进行讨论。除了向本门课程的教师寻求帮助之外,还可以向同专业的其他老师提出问题。教师需要针对学生提出的问题进行分类汇总,予以针对性的问题解答,当然也可以与学生进行问题深层次探讨等等。
其三,习题练习自测区。该区域中教师会将“仓储管理”课程按照每一章节的知识掌握程度进行习题的布置。学生通过登陆“仓储管理”课程教学网站能够查看到该区域教师任务。教师提前将作业答案予以系统化设置,此外教师还会定期设计相应的测试题目并要求学生完成,而实际测试结果也将是评判学生实际学习效果的依据。
四、小结
综上所述,在这个“互联网+”的时代背景下,我们的教学模式要顺应时代的要求。基于MOOC的仓储管理课程网络教学平台建设比传统的理论教学具有绝对的优势。不仅加强了理论知识的教学,更加注重利用充足的教学资源把理论知识运用到实际中去。采取这种教学模式不仅提升了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主动性,并能充分发散自己的思维能力,锻炼学生的语言组织能加强学生对基本理论知识的理解,为以后从事仓储管理工作打下坚实的基础。
参考文献:
[1]张国卫,孙树旺.物流仓储管理实训课程的研究和应用[J].商场现代化,2014(23).119.
[2]李明华.MOOCs革命:独立课程市场形成和高等教育世界市场新格局[J].开放教育研究,2013.(3).
[3]杨美浓.基于MOOC的《计算机应用基础》课程教学设计[J].信息化建设,2016.(07).179-180
[4]苟燕,赵希武.基于MOOC平台的“大学计算机基础”系列课程建设研究[J].内蒙古师范大学学报(教育科学版),2015,03:148-150.
篇2
关键词:仓储管理 物流 油田企业
当今社会油田企业面临着翻天覆地的改革,与此同时,传统的物资仓储管理已经不能够承担其责任,随着油田企业的不断发展,对物资仓储管理也提出了更新更高的要求,这也就要求我们必须对油田企业的物资仓储管理水平进行提高,以保证石油企业仓储管理水平能够跟上时代的脚步。
一、仓储管理的定义与内涵
1.仓储
仓储顾名思义,仓就是仓库,专门用来存放物品的场地。储就是收藏起来以备使用,进行收存和保管。仓储就是在一定的场所储存物品的行为。仓储是物资管理的主要职能。
2.仓储管理
仓储管理就是对仓库内收存的物资进行管理。仓储管理是物流过程中所不可缺少的重要环节。仓储管理能够及时、准确、安全的组织进行收获、保管、发货等业务,为加快物流流通做“嫁衣”。
仓储管理属于边缘性科学。主要包括三个环节:
2.1收货。就是对进入仓库的货物办理接货、验收手续。
2.2保管。物资进入仓库后,要对物资进行日常的保管和检查,以确保货物的质量。
2.3发货。根据出库凭证,把物资准确的、准时的发送到需要的单位或部门。
3.仓储管理的内涵
仓储管理的内涵是不断变化的,因为它在经济生产生活中的作用的不断扩大。仓储管理是物流过程中最重要的环节之一,物流的最低目标就是能够让顾客满意,而仓储管理就在其中发挥着重要作用。仓储管理能够为企业提高服务水平,增强竞争力。随着知识经济的到来,科学技术的发展,物流对仓储管理工作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二、油田企业物资仓储管理现状
1.管理方面的法律制度不健全、管理形式单一
随着经济的全球化和科学水平的发展,我国早已经形成的关于仓储管理方面的法律法规已经不符合时代的要求,由于法律的不完善,并且油田企业具有一定的危险性,,会导致物资仓储工作人员法律意识、安全意识淡薄。我国仓储管理水平整体相对落后,设备简单,管理形式单一、粗放。
2.仓库数量多,布局不合理
由于各个企业根据自己不同的需要,分别建立自己的仓库,这就导致大量仓库的出现。但是由于企业的仓库都集中在交通便利的地方和经济发展快速的地区,导致仓库的布局十分不合理。偏远地区的仓库储存能量不足,部分地区仓库就大量空闲,造成了两极分化的局面。
3.油田仓储技术发展不平衡
虽然随着经济的不断发展,许多企业认识到了仓储技术不足等问题,甚至部分企业已拥有了现代化的装卸设备等等。现代化仓库在不断增多,但是所占的比例仍旧很少,许多仓库依然是人工管理、人工操作。这种技术发展的不平衡,严重影响了仓储行业的整体效率。
4.油田仓储管理缺乏专业人才
人才是企业发展的关键,仓储管理人才的缺乏,严重地制约了仓储管理水平的发展。我国目前仓储管理水平不高,人才也相对匮乏。我们发展仓储行业,就要求既有掌握专业知识的人才、又要有能够实际操作的人才,更需要管理人才。而现在我们缺少这样的人才,不少高校学生,理论无法与实际相结合,只会纸上谈兵,不符合企业的要求。
5.油田仓储管理混乱
许多油田企业认为,仓储管理不过是入库、保管、出库这样简单的操作而已,只要是操作规范,就不会有任何问题,对仓储管理工作的不重视、责任意识不高,这是企业对仓储管理极其片面的认识。导致仓储工作每天忙不停,但问题总是出现,仓储管理出现混乱。
三、如何提高油田物资仓储管理水平
1.严格仓储管理,保证物资质量
中国的油田各类物资仓储量都是巨大的、数量多、质量高。因此我们要严格仓储管理,使油田产业各种进出仓库的物资质量得到保障,要做到一下几点:
1.1严格物资进出仓库的质量检验,对供应商采取坚持检查、抽查等方法,保证入库产品质量,对不合格的产品坚决不能进入。
1.2加强对重点物资质量的监控,如:对影响油田安全生产的阀门,要进行全检,确保油田生产的安全。
2.广泛应用计算机管理
随着石油在我们日常生产、生活中的广泛应用,物质仓储也随着大量的增加。计算机广泛应用到仓储管理中,可以大大提高仓储管理工作的工作效率。对进入仓储的数量、规格进行严格的统计;对临时发生的变化、需求,能够及时处理、应对。计算机网络化的仓储管理,可以保证大工作量的仓储工作,得到有效的合理的完成,它已经成为仓储管理系统的核心。
3.增强服务、提高效率
仓储是一种流动的资产,需要大量的流动资金。那企业物资管理就要做到既保证生产需求,又能降低库存。这就要求仓储管理及时掌握库存,按需进货,以保证库存资金得到控制;要建立仓储业务,并且为客户提供更多的增值服务,如:预约服务、服务等等,与客户建立友好的合作关系,提高效率,保证企业在市场竞争中占有主动位置。
4.建立健全法律制度,实现“零事故”
建立健全仓储管理的法律制度和企业内部的规章制度,是仓储管理最基本的工作之一。目前我国缺乏完整的仓储管理法律政策,仓储管理的事故、事件层出不穷,我们应加快建立法律体系和规章制度,规范仓储管理,规范竞争秩序,保证仓储管理工作更快更好地发展,实现仓储管理“零事故”。
四、结语
为确保中国油田企业健康、快速地发展,企业要引进学习先进的物资仓储管理,提高物资仓储管理水平,降低仓储管理成本、提高仓储管理服务,对油田企业物资仓储管理上存在的问题进行解决,实现油田企业物资仓储管理的科技化。物资仓储管理是企业管理重要的部分,我们只有不断提高物资仓储管理的水平,才能促使我们的油田企业处于领先地位快速发展。
参考文献
[1]现代物流的发展需要现代化的仓储管理.
[2]浅谈油田企业物资仓储的精细化管理 郭昕 轩春霞 闫小武 刘春宏 贾月双 魏巍.
篇3
【关键词】课程改革;课程设计;整体设计;单元设计
仓储管理是物流管理专业的重要专业课之一,是一门重要的职业核心课程。本课程以职业能力培养为主线、以工作过程为导向、以岗位需求为目标构建合理的教学体系基于工作过程,对知识点重新排序,按完成工作任务的顺序进行教学。
经过几年的建设,本课程已形成自己的特色,取得了良好的效果。
一、课程基本定位
《仓储管理》是物流管理专业的一门核心主干课,课程培养目标定位为:培养掌握仓储管理的基本知识,懂得仓储物资的保管与防护,会选择使用仓储的各种设施设备,熟悉仓储业务作业流程,能顶岗作业,能胜任仓库管理员等一线仓储业务和一线仓库主管工作的应用型人才。
二、课程设计的理念与思路
我们的课程设计理念是:构建“项目导向、任务驱动、模拟仿真实训与企业顶岗实习相结合”的系统化的模块式的课程人才培养模式。
课程设计以仓储管理相关工作岗位群所对应的职业素质、专业知识和职业能力要求来构建课程模块教学体系,选取与之相对应的教学内容,然后以仓储管理相关工作岗位群的工作过程为依据来整合与序化各模块教学内容。通过课堂理论教学、实训室物流3D模拟实训、仓库认知参观、教学实习、企业顶岗实习,并辅之以网络教学、企业经营模拟演练、社会实践、技能比赛等办法与措施,做到教学做相结合。
三、教学内容设计
根据仓储岗位真实工作过程设计的项目模块组合作为教学内容, 按照岗住知识目标、技能目标和职业素养目标的序列,确定课序,安排进度,规定学时。我们以学习情境组织教学内容,主要根据项目、岗位、流程、任务进行设计,在设计的过程中我们遵循了由易到难、由简单到复杂的过程;科学设计学习性工作任务,教、学、做结合
在学习情境设计方面,将仓储管理课程体系组合为模块式教学。授课计划模块为以下六个模块:
模块一,仓储管理基础
模块二,仓库与仓储设施
模块三,仓储规划设计
模块四,仓储业务管理(含库存管理、储存业务管理)
模块五,货品保管与安全管理
模块六,仓储成本与效益分析。
四、教学方法与教学手段设计
(一)总体思路
《仓储管理》作为一门实践性很强的专业核心课程,在教学的过程中,要充分利用学院和企业这两种资源,采用传统讲授,演示与研讨、高度仿真环境下的模拟演练、实训、实习等各种先进方法相结合、现代多媒体教学与企业现场实践教学相结合。在教学中要运用搜集的大量国内外仓储管理音像视频资料和在仓储企业实地拍摄的图片、录像资料穿插演示,并结合案例教学,重视师生间互动和学生创新思维的培养和发挥。
教学中要注重教学做的结合,边讲边学,边学边做,边做边学。
通过网络教学平台,提供丰富的教学资源,促进学生自主学习,实现师生间的互动,提高知识容量和成果的前沿性,有针对性地指导学生自主学习。
(二) 教学手段及其表现形式
1 精心制作了《仓储管理》多媒体课件和搜集了大量的视频资料,课件穿插了大量仓储设施设备图片和图表,重点解决了传统教学中演示困难问题,便于学生理解。课件内容与视频资料紧扣职业岗位作业流程和课程教学大纲的要求,与教材紧密配套,实用性强,教学生动直观,取得了较好的效果。
2 加大对实训室的投入,使用了物流3D实训模拟软件和仓储管理软件,形成了能同时容纳50名学生进行高度仿真环境下的仓储业务实训。
3 建立了校外实践基地。先后与华宇物流、中储成都分公司、成都新华文轩配送中心、成都金诚物流、成都苏宁电器配送中心等企业签订了校企合作协议和开展校企合作,这些企业作为学校的物流专业实践基地。能够接纳学生到基地参观学习、课程实习、企业顶岗实习,或让学生在寒、暑假到这些企业去参加社会实践。
五、考核设计
改变了原来的课程由一份试卷闭卷考试定成绩的传统考核方法,课程考核评定由“平时表现与作业实训考核+期中考核+期末考核”这三个部分组分。课程着重考核学生的学习态度,对知识的理解和技能掌握情况,大大地激发了学生对学生的自觉性和求知欲望。
六、结束语
本课程教学资源丰富,并采用了3维动画物流实训系统形式,实现从学校到就业上岗的零距离本课程已经具有视频录像、网络课程、教学短片、在线模拟实训、在线答疑、电子课件、电子作业、授课教案、师生互动和教学信息反馈平台。
【参考文献】
篇4
关键词:高职;仓储与配送管理;课程改革;校企合作
中图分类号:G71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1-828X(2013)12-0-01
一、引言
仓储与配送是现代物流的重要功能,《仓储与配送管理》课程作为高职院校物流管理专业的核心课程,如何进行课程改革,使课程适应岗位的需求,体现内容的高实践性,增强学生的综合职业能力,形成与人才培养目标相适应的课程教学体系,是如今高职教育物流管理专业的教师需要深入研究的课题。
二、《仓储与配送管理》课程教学现存的问题分析
高职教育具有明显的职业化特征,所以《仓储与配送管理》课程的教学需要着重强调仓储配送专业知识的实际应用与操作能力,但在真正的教学过程中,多方面因素都使实践类教学举步维艰。
(一)教学内容的选取不科学,与校内实训脱节。大多数高职院校《仓储与配送管理》课程都采用的是“理论+实践”的授课方式,但由于课时有限,教师授课时往往更偏重于理论知识的阐述和讲解,实践内容安排不足。在课程内容的选取上不具有针对性,没有经过认真的企业调研,教学内容很多都是依据选取的教材而定,而不是根据企业的相应岗位需要的能力选取课程内容。有的即使合理选取了课程内容,但在授课过程中由于缺乏相应的实训设备或受实训室条件的限制而无法开展实践活动,或者只能按照学校现有的设备进行授课,与课程内容脱节。很多设备在使用的时候无法满足全班人一起使用的要求,比如我院12级物流专业班级人数为44人,在实训室进行立体库出入库操作时,不可能44人同时使用,只能分组进行完成,在某一组同学操作的时候,其他组的同学只能旁观,使得教学效率低下。
(二)校企合作流于形式。从目前各高职院校的校企合作模式来说,有的采用“企业配合”的合作模式,有的采用“校企联合培养”的合作模式,很多企业挂名为学校的“实践基地”,尽管形式不同,但这些校企合作模式大都属于短期的、流于表面形式的合作,都存在可持续性的问题。因为物流作业具有市场综合性,校内的模拟实训室还很难实现全真的市场环境,所以很多学校希望能有真正的实践环境让学生进行操作,但从企业实际情况出发,他们很难接受一批批学生短期实践,干扰他们正常的工作,所以这些所谓的“实践基地”大多都是流于参观的形式,而非真正的实际操作。
(三)师资队伍水平不高。目前,高职教育发展过程中基本初步形成了一支理论联系实践、专兼职相结合的师资队伍,但突出的问题是兼职教师数量较少,而且不够稳定,对于兼职教师都是重聘任、轻管理,很多兼职教师都是短期的。而专任教师的来源又比较单一,多数是高校的应届毕业生,大都缺少企业实践经历,这在教学上是很严重的短板。
三、《仓储与配送管理》课程改革建议
(一)与企业深度合作。高职教育要适应地方经济发展,必须实行“校企合作”的人才培养模式,校企合作是高职教育发展的必由之路。学校与企业的合作绝对不能仅仅局限于学生到企业参观或者企业员工在学校承担一些教学任务,我们要提倡与企业深度合作,这意味着校企双方要在人才培养方案的制定、课程体系的构建、教学内容的选择、实训基地的建设、实践教学的组织与实施、师资队伍的培养等方面进行深入的合作,全面提高人才培养质量,对于《仓储与配送管理》课程,一方面企业承担教学任务职能,能结合企业实际任务给学生展示课程内容,并以企业为实训基地,完成实训任务,另一方面学校承担提供给企业优质的劳动力资源及技术服务的职能,学校依托企业可以培养出适应合作企业发展的人才,双方对在合作中出现的教育理念、运行机制等方面的问题要予以解决,不断创新合作模式,拓宽合作领域,建立长效的合作机制,促进校企合作规范有序地进行。
(二)教学内容与企业流程紧密结合。高职教育本身就带有强烈的职业性色彩,《仓储与配送管理》课程的教学需要重点培养学生在仓储与配送环节的操作能力,课程内容的设置要与企业的流程紧密结合起来,使学生在学习实践后,到了企业相应的岗位上就能进行实际操作,很快就能成为一个熟练工。这样既能使学生很快地适应岗位,又能节省企业的培训费用。想要做到这一点,必须有良好的校内外实训基地才能实现。
(三)提高师资水平。一方面,我们要加强师资培训,不仅仅鼓励教师参加物流行业活动和培训项目等理论学习,还是要让青年教师下企业实践,针对他们经历中的实践空白,让他们在企业实践的过程中把理论与实践更好地结合起来,以在后续的课程中更加有效地指导学生。另一方面,我们教师要使教学手段多样化,增强课程的趣味性,我们要准确掌握学生的心理,他们不想要听纯理论的内容,那我们可以借助多媒体把理论内容演示得生动些,在授课中,教师要借助幽默风趣的笑话、例子吸引学生的学习兴趣,调动学生的积极性,使学生不仅是在被动接受课程,而是主动思考课程内容。
(四)课程考核多元化。目前,《仓储与配送管理》课程的考核多数是根据平时成绩与期末成绩综合评定的,这种方式过于单调,很多学生期末集中复习突击就可以应付了事。为了避免这种现象,我们可以考虑多元化考核,从多个角度考核学生,比如分组实践的时候,各个小组之间交叉打分,这样能促使小组成员更加齐心合力完成小组任务,平时讨论案例时也可以交叉打分,这样整个课程的考核就成为过程性的,而不是由一项或两项考核决定了最终的成绩,这样也能调动学生的学习兴趣。
总之,《仓储与配送管理》课程是物流管理专业的主干课程之一,对学生的专业学习具有非常重要的作用。我们在授课过程中应该积极思考如果构建合理的课程体系和课程内容,使用正确的方法引导学生学习,帮助学生掌握仓储与配送管理的相关技能,培养适应现代社会需求的物流人才。
参考文献:
[1]万玉龙,聂家林.高职仓储与配送管理实务课程教改的探索与实践[J].物流工程与管理,2011(7).
[2]王贵生.谈高职高专《仓储实务》课程教学的方法[J].网络财富,2009-10.
篇5
关键词:仓库管理;存在问题;改善措施
中图分类号:F27 文献识别码:A 文章编号:1001-828X(2015)024-000-01
随着社会经济和生活快速向着现代化的发展趋势,仓储也随之收到了广泛的重视,传统的仓库管理模式已经满足不了现代社会的需求,在各个方面都面临着全新的挑战。科学性的管理仓库,能够将物资流通的成本有效降低,同时还能够将企业物流过程的效率有效提升,既增强了企业的市场竞争力,又充分满足了市场对企业提出的要求。仓库管理是一项复杂繁琐的工作,对信息技术等科技知识有着很高的要求。当前,我国只有部分企业将信息技术等相关硬件设备和人员配置合理结合,在管理模式等软件设施中依然存在众多问题等待解决。
一、仓库管理目前存在的问题
第一,不具备完善的管理体系。目前,我国在仓库管理方面没有制定相关完善的法律法规,更不具备全面的仓库管理机制,这就造成在进行仓库管理工作时没有明确的制度进行规范,工作人员在工作过程中的法制观念不强,综合素质不高,根本无法建立健全的管理体系。
第二,仓库管理模式相对落后。随着我国最近几年的快速发展,使得多数企业在仓库管理工作中加大了对先进技术的使用率,将工作效率有效提升,同时也增强了企业的市场竞争力,可是,还有部分企业在仓库管理时采用传统的管理模式,使用手工操作,没有大力采用现代信息技术对各项信息进行传达,使得仓库管理工作的效率低下,物品损耗程度超高。
第三,仓库管理人员素质不达标。企业没有重视对仓库管理人员进行专业知识和素质的培养与训练,严重缺少仓库管理技术操作和管理方面的专业人才,特别是入殓掌握仓库管理和仓库专业技术操作的复合型人才,呆滞现代信息管理技术无法有效运用到仓库管理工作中。
二、完善仓库管理的有效措施
随着现代科学技术和生产力的发展,仓库已经不再单纯地仅仅作为仓储保管的功能而是由静态到动态,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仓库是“河流”而不再是“水库”或“蓄水池”。仓储业的发展由简单到复杂直至现代化,是与整个社会生产力水平相适应的,那么为了保障各个环节都能正常的运行,并取得良好的经济效益,就必须有效高素质的专业人员和现代化相结合,充分发挥仓库管理人员的主观能动性,具体而言:
首先,制定仓库管理制度。其实任何企业的管理都离不开制度的约束,尤其是仓库管理方面,程序多,项目繁杂,小到货物的摆放,大到全部货物的采购,都应该有一个可以遵循的制度,这样才能井井有条的来做,井井有条就是仓库管理制度的核心内容,以条例管理,以制度执行,仓库管理才有效果。
其次,建立仓库管理平台。仅有仓库管理制度还不行,仓库的乱是我们都不愿意看到的,最终结果的造成,都是开源于我们在乱之前没有畅通的信息流,如果我们清楚的知道,哪些货物应该多进,什么货物有破损应该何时交谁处理,那么仓库管理就不再盲目。所以,建立一个以仓库管理软件为支撑点的科学的管理平台对一个企业的发展尤为重要。
最后,强化执行力和库管员的素质。强化执行力,对于仓库管理工作至关重要,毕竟制度随意操作,一切都是白搭,只有严格按制度执行,这样才能管理到位,库管员的素质直接影响执行的程度和管理的整体水平,仓库作业繁重而复杂,仓库的产品成千上万。各种物品的存储时间有别,对仓库人员是一个极大的考验,没有吃苦耐劳的精神是不能胜任这份工作的。常说干一行爱一行,那么首先要求仓储人员爱岗敬业的精神,忠于职守,廉洁自律,才能具备高度的责任感。仓库管理人员不仅要对产品了如指掌,熟炼掌握作业流程和工艺流程,不断提高自己的办事能力,有条不紊的处理各种事务,又要求管理人员经济有效地核算仓储成本。平衡掌握各项指标,降低仓储成本,提高管理效率。
三、结语
想要高效合理管理好仓库,对管理技术特别是对现代信息技术的运用充分的掌握并熟练的运用是非常重要的,仓储的最终结果是用清晰准确的报表、单据、账目、等数据集中反映工厂物资活动状况,对实体活动起到辅助的作用。随着现代物流的高速发展,对仓储管理提出了越来越高的要求,作为管理层,不仅需要对经济学和物流专业知识熟练掌握,还要精通物流供应链中的每一门学科,整体规划和现代管理能力。争取实现零库存。
参考文献:
篇6
关键词: 仓储;管理;人员;条件
本人自参加工作以来一直从事仓储管理工作,深知仓储管理对企业提高生产效率、节约生产成本的极端重要意义。我认为,作为一名优秀的仓储管理人员必须具备以下几个方面的条件。
一、要具备仓库管理的专业知识
1、明确认识到仓库管理的重要性。仓库作为一个工厂的物料和成品积散地,担负着非常大的作用。在铁路车辆段,有大量的机车配件及物料集中在仓库,仓库的流动顺畅与否、生产进出频繁和物料的收发是否正常有序,直接关系到车辆段的生产效率能否达成有效目标。而物料的成本所占比例较大,重要性极高,仓库对物料的数字准确性也关乎到生产的进度。如果物料没有及时供给生产,造成收发料的短缺,极可能会影响到出货的顺利。
2、要努力进行仓库管理的改革。 随着工业化的进一步发展,许多工厂传统意义上的仓库得到了逐步的改良。仓库这个部门的名称也有了很多新的叫法:货仓、仓储课、物料部、资材课、物流中心、配送中心等等。仓库是物资的聚散地,所以,如何对车辆配件及物料的保护和控管也是直接关系到各种损耗和浪费是否能减少到最低限度、库存的有效控管和利用、不断地维护减少自然损耗、数字的精准控制等。
二、要提高对仓库的分类和各种细节管理的认知
组建一个仓库,一般来说要符合以下三个原则:符合工艺要求的原则;符合进出顺利的原则;满足安全的原则。仓库大体可划分为配件仓、工具仓、办公用品仓、常用物资仓等;常用物资仓又可分为原材料仓、半成品仓、成品仓;原材料仓又可以分为电子材料仓、五金仓、塑胶原料仓、纸箱仓等。同时要求达成“三符”:账账相符、账实相符、账证相符。在物料归于物料区的过程中,对于物料的堆放也要符合一定的“堆放原则”:立堆、加高机的利用、通道畅通、堆放时易读数等。但是,对于堆放一定要遵循以下“三不”原则:不得阻塞通道、不得阻塞消防栓和灭火器、不得超高。对于堆放一般采用“四法”管理:五五堆放法、六号定位法、托盘化管理法、分类管理法。
三、要对帐务电脑系统进行规范化建设
最开始的手工账逐渐演化到电脑账和系统账,但是电子账和系统账并非是完美的,所以,手工账在某些方面仍需要结合延用。比如:物料管制卡的记录,用起来直观明了;每日进仓物料日报表和抽检记录也是电脑一时无法完全取代;各种物料、半成品、成品的标识也需要人为的手工动作等。此外,可能由于电脑故障或人为原因,会造成数据的丢失。当然,电脑也有手工很多无法比拟的地方。比如查询的快捷方便,资源共享,EXCELL的自动生成、主生产计划与物料需求计划的一目了然,都是手工无法做到的。当然,这也是人工控制,对人的依赖也很大。另外,局域网及邮箱也能增加工作的效率。现在,许多公司到一定的规模后,为了更好达成资源共享及便于成本核算,还采用了MRPⅡ、ERP等系统化管理。
四、要注重对物质的严格盘点
盘点一般采用永续盘存和实地盘存的方式进行,也有是两种盘存方式的结合进行,对于仓库是一项非常重要的不可缺少的工作程序。盘点的目的是为了查明各项物品、材料、固定资产的可用程度,以期达到有效利用资产的目的。同时为生产计划和销售计划提供更加准确的依据,更好把握各项物资的最低存量和最高存量,及时发现各种呆废料和呆滞品,从而达到有效控管库存。
五、要具备物控方面的专业知识
物控的工作内容一般可分为四大块:请购方式与存量基准的设定;生产用料的分析、计算及预测;生产用料的请购与余料的转用;进料异常与生管采购等部门的协调。
物料控管是为了更好服务于生产,对于物控的精髓是“三不”:不断料、待料;不呆料、滞料;不囤料、积料。如果这方面没有做好可能会出现这些损失:停工待料、物料积压、影响生产。良好的物料管理必须具备五大职能(即“5R”:适时、适量、适价、适地、适质)和“三不”准则(即不错:笔笔有账、料账相符;不坏:物物可用、质量确保;不乱:井然有序、一目了然),所以,对物料的请购和分析是非常重要的,了解这些物控知识对于仓库管理有着非常深远的意义。
六、要具备最基本财务的知识
仓库的各种进出物料和各种存货直接关系到财务的成本核算。所以,认识到仓库各种库存物料和存货的精准数量对于成本核算的意义非常重大。流动资产是公司资产一个重要的组成部分。资产=负债+所有者权益。资产包括固定资产、流动资产、无形资产等。其中固定资产和无形资产是比较好统计的,一般来说固定资产按照购进价有一个累计折旧的年限,这很好核算。无形资产也是不断变动的,它是根据公司的商誉价值来决定公司无形资产的价值。对于成本观念的认识,也是对于工厂的一种高度负责精神。因此,我认为,一个优秀的仓库主管还必须具备基本的财务成本观念。
篇7
[关键词] 物流; 高职; 人才; 教学
doi : 10 . 3969 / j . issn . 1673 - 0194 . 2012 . 24. 075
[中图分类号] G64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673 - 0194(2012)24- 0127- 01
1 长三角地区物流业发展对人才需求的分析
1.1 人才需求分析
随着经济的快速发展,物流业对人才的需求也日益旺盛。以常州为例,常州市已形成城西物流、奔牛机场、凌家塘、苏浙皖等六大物流基地,每年有800亿元的商贸流通量,但与之配套的人才非常紧缺。现阶段,我国大多数行业进入了供应链资源整合的时代,也对我国物流人才的培养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从长三角地区物流行业的调查来看,企业对物流人才的需求大致可归纳为4类:
(1) 企业物流人才。主要是物流管理人才和物流工程人才,包括物流各功能岗位的操作及管理人员,比如生产调度员、采购计划员、运输管理员、仓储管理员、报关员、连锁配送主管、客户服务代表等。企业物流人才是物流人才需求中需求量最大的一块。
(2) 高端物流规划和咨询人才。有资料显示,在长三角地区,已建成和在建的物流园区有60多家。这些项目加大了对物流系统规划与咨询人才的需求,同时随着第四方物流企业的兴起,能够运用物流知识进行企业供应链管理和服务营销的咨询人才更是供不应求。
(3) 国际化物流人才。长三角地区大量外企的涌入,形成了全球采购与全球销售的庞大国际物流系统,迫切需要一批具有较强商务英语沟通能力、国际市场营销能力、进出口合同履行能力、办理国际货物通关和运输能力的外向型国际物流人才。
由于实用型企业物流人才是需求较多的一类,应成为高职院校目标定位培养的方向,从岗位的需求上来看,主要业务岗位有运输、配送、仓储、采购人才等。
(1) 运输配送。调查中,有8个是与运输有关的岗位,包括运输经理、配送主管、物流配货员等,涵盖了海运、空运、铁路和公路运输。这些岗位要求从业人员拥有运输方面经验的有85%,有40%的岗位要求员工对运输、配送方面知识深刻掌握。
(2) 仓储。调查中,仓储相关的职位最多,涵括仓储主管、仓库管理员、分拣员等多个岗位。这些岗位大部分都要求仓储人员必须具备相关知识背景或工作经验,能熟知各类货物的保管属性和出入库程序,并做好盘点和记录维护工作。
(3) 采购。采购管理的发展趋势,使得无论是大中型生产企业还是连锁经营企业,都迫切需要懂采购与供应链管理的现代物流人才,采购管理者必须能够改善企业的采购组织以及采购流程的设定,完善供应商管理体系,提升采购谈判能力。
1.2 长三角地区物流业人才培养存在的问题
与此同时,各类院校在培养物流人才的过程中,也存在着培养体系不完善、思想观念落后、办学条件不具备、课程设置不科学、培养模式不实用等问题。
2 物流管理专业教学内容改革与建设思路
2.1 树立物流人才培养新理念
在制订人才培养方案过程中,应吸收国内外先进的高技能应用型专门人才培养理念,结合学校管理的具体要求,构建以知识促能力、将能力培养当做重点的教学理念。大力提倡与行业内知名企业紧密合作,在共同育人、共建专业等方面多下功夫,努力促进“校中厂”、“厂中校”的建设,通过订单培养、聘请企业兼职教师从事实训教学等方式,努力实现物流人才在校学习与实际岗位能力的“无缝”衔接。
2.2 构建满足职业技术领域专业能力的课程体系
物流管理专业群确立了运输与配送、采购管理、物流服务营销、物流基础、仓储管理等5门核心课程,每门课程对应本专业群所面向的职业技术领域能力培养需求,对5门课程分别制定课程标准,并完成课程体系整体设计方案及单元教学方案。专业群综合实训项目以本专业群所面向的职业技术领域内通用基础技能及若干综合化的典型工作任务为对象,通过对其进行完整工作过程的设计,形成具有学习领域课程特征的一组综合实训项目。
2.3 针对专业方向开设岗位专项能力培养课程
根据服务岗位技术需求及对本方向培养学生的具体要求设置专业方向岗位专项能力课程,通过校企合作共同开发课程,有针对性地培养学生围绕企业岗位(群)所需的专业知识与技能。并通过安排学生参加顶岗实习,以专业方向清晰的服务面向进行顶岗实习,使学生获得身临其境的职场体验与从业职业技能。
2.4 创建“工学结合,任务驱动,项目导向”的教学新模式
在教学模式和教学手段改革上,遵循“工学结合,任务驱动,项目导向”的指导思想,坚持“以教师为主导,以学生为主体,强化学生动手能力”的原则,注重核心课程的综合化改革。对专业群5门核心课程,首先确立各门课程应承担的能力培养与技术理论知识传授范围,明确了单元能力内容、能力培养目标和考核要求,构建基于项目教学的“模块—单元—项目”式课程架构,并在此基础之上形成课程标准初稿,完善精品课程网站内容,加强核心课程的教学资料库建设,建成共享型教学资源平台。实践教学围绕人才培养目标,设立课堂实验、综合实训,顶岗实习三段式实践模式,实现专业技能人才的“零距离培养”和“零距离上岗”。依托学院建立的顶岗实习网,实时监控指导顶岗实习的情况,了解学生就业现状。在指导教师下企业指导学生的过程中,提高教师的技术服务能力和项目开发能力。
篇8
【关键词】高职 仓储与配送 课程改革 实践
【中图分类号】G64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6-9682(2012)08-0099-02
一、前 言
仓储与配送是现代物流的重要环节之一,《仓储与配送》是高职院校物流管理专业的核心课程之一。人才培养目标是面向企业一线的操作层、管理层,牢固掌握物流专业基础理论和专业技能,能从事企业采购、运输、仓储、配送、信息处理等业务操作与管理,符合社会发展需要的“精操作、能管理”的高素质技能型人才。最重要的是处理好理论教学与实践教学之间的关系,提倡“理论够用,实践为主”,强化学生动手操作技能的训练,注重培养学生职业岗位能力。以仓储配送岗位需求为起点,以工作过程为导向,以职业能力培养为重点,进行课程内容的选择与重构,使教学内容和企业需求深度融合,从而实现高等职业教育培养目标。
二、《仓储与配送》课程教学现状及问题成因分析
1.理论教学与实践教学比例失衡
《仓储与配送》课程的特点是知识覆盖面宽、实践性强并且多学科交叉,是许多观念、理论和技术的综合。但由于各种教学条件的制约,如课时、实训室、实习企业、费用等,教师只能越来越偏重于理论知识的讲解,严重影响了该课程的实践教学;并且多数高职学校是由任课教师负责联系和维护实习企业,没有专人和专项经费计划,实习企业难联系和维护也是造成理论和实践教学相互脱节的原因之一。
2.缺乏合适的教材
目前能选择的教材大多都是东部地区出版社出版的,着眼于内地和东部沿海地区的港航、仓储等物流模式,而我校地处西北内陆,物流产业发展滞后,很难按照教材和大纲要求找到合适的实习企业,缺乏适用的路桥口岸及内陆物流系列教材。
3.师资水平不高
一方面,公办高职院校的专任教师来源比较单一,大多缺少企业实践工作经历。目前各级政府举办的高职院校师资来源的渠道比较单一,专任教师缺少企业工作的经历。部分学校对兼职教师还存在一些重聘任、轻管理的现象。另一方面,民办院校教师队伍兼职比例高,但“双师型”教师比例偏低。民办院校兼职教师很多都是直接来自其他普通高校的在职或退休教学人员,大多是负责一些普通基础课的教学,或担任班主任等学生管理工作,而来自行业企业的兼职专业教师实际比例并不高。
4.教学方式和手段简单化
目前虽然很多课程都引入了现代化教学手段,如采取多媒体课件和案例讨论的形式,但教学手段还是显得比较单一,并且由于客观条件限制,多数时间无法提供多媒体教室,还是沿用宣讲和板书的方式进行教学活动。现代化教学手段的内容很广泛,它既指现代化的教学设备,也包括新的教学组织形式,以及用现代化设备改造的实训室、图书馆和专用教室等。
5.考核方式单一
这门课程考核常常沿袭传统方式,成绩构成分为平时、考勤和作业,且它们占30%~40%,期末考试占60%~70%。考试内容侧重于理论的考核,这种以期末闭卷考试评定学生学习的优劣,难以有效地对学生能力进行考核,很多同学只在考前突击就可顺利过关。这样不仅不能全面反映高职学生学习的全貌,而且还严重影响高职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课程教学效果。
三、课程改革的实践及建议
1.传统的教师指导方式改革
教学实施体现以教师为主导,以学生为主体的精神,在教学中根据实际情况,充分调动学生的学习主动性和能动性,引导学生主动地进行学习探究。教学不是简单的重复书本内容,而是转变师生的角色,体现“以学生为中心”的教学特色,充分发挥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主动性、创新性,唤起学生的求知欲。
如“出库作业”的教学,我们不直接给出流程、操作步骤及岗位职责,而是给学生背景资料,提出多个问题,如出库前做什么准备?需要哪些设备?出库操作的基本流程?设置哪些岗位?岗位职责是什么?仓库的管理制度?采用这样层层提问的方法,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培养学生分析问题和发现问题的能力。
在教学中不断地教会学生用这些思想去考虑问题,启迪学生的创新思维,而不是教会学生如何背知识。平时不断改进教学模式和教学方法,如采用案例教学法、小组讨论、现场教学、角色扮演、模拟操作、岗位实战等,引导学生学会学习、学会思考、学会总结,对深化学生知识,形成学生解决问题的技能技巧、发展能力提高素质有着重要的作用。
2.丰富教学手段,使教学方法多元化。
教学方法是实现教学目标的渠道,也是能否激发学生学习兴趣的关键所在。仓储与配送管理实务教学方法的选择应多样化,依照领悟知识、分享经验、开拓视野、提升素质、指导实践的教学设计理念和“理论学习+案例分析+仿真实训+实训基地实训”的一体化教学模式,开展精彩纷呈的教学活动,鼓励学生主动学习。
篇9
瞿伟谷 (2004-7-19 14:26:19)
1. 引言
企业竞争优势的建立和保持必须以可靠和高效的物流运作为保证,采取有效的物流运作模式能增强竞争实力;提高经济效益,人们逐渐认识到能够满足顾客需求的业务流程(包括产品开发、制造、分销等)对任何企业都是至关重要的,而物流又是在这些业务流程中起着关键的作用。
目前,许多企业在质量、销售、生产规模上下了很大功夫,而对伴随着物流过程的资金流动情况则进行事后核算,不能进行适时的监督和有效的控制,据统计,一个企业的流动资本中物资流动所占资金比重高达60~70%,一个企业假设每年采购物资为2.5亿元,按这些物资在企业中一年只流动一次计算,如果使库存减少0.5%,一年就可减少资金占用125万元;如果流动时间减少一天,企业就会少占用资金68.5万元;如果采购环节的价格发生1%的偏差,就会增加成本250万元。由此可见物流环节的任何一个地方稍作优化,降低成本都是十分可观的,物流管理水平在很大程度上反映了一个企业的管理水平。
一个国家物流业的发展水平,反映了该国的综合国力,新的世纪全球经济一体化的形成,经济新秩序正在建立和调整,世界各国以及区域经济组织都非常重视物流水平对本国经济发展、国民生活素质和军事势力的影响。
物流时代已经到来,目前国内外企业界和理论界已经认识到物流的重要作用,并将物流环节作为系统认识,研究范围由企业物流拓展到企业联盟,再延伸到整个社会。供应链管理和物流一体化的形成,第三方物流、合同物流和物流服务、采购等理论与实践问题也受到人们的普遍关注。
上海作为一个国际化大都市的城市,具有完善的工业系统和发达的商业系统,在进入WTO之际越来越明白自己在经济一体化中所扮演的角色。上海市政府已明确将现代物流作为上海的四大支柱产业之一,为我们现代物流业形成和发展展示了广阔的前景。我们上海物资集团总公司是一个拥有丰富仓储库场资源和管理经验的国有企业,在市政府的支持下,最近又取得了中国工商银行上海市分行十亿元现代物流专项贷款受信额度,银企合作,为物资集团总公司的现代物流产业奠定了基础。
2. 2. 从物流一体化到第三方物流
2.1 物流一体化
随着市场竞争的不断深化和加剧,企业建立竞争优势的关键,已由节约原材料的“第一利润源泉”、提高劳动生产率的“第二利润源泉”,转向建立高效的物流系统的“第三利润源泉”。
所谓物流一体化就是以为了满座客户的价值需求,使产品或劳务在由生产企业、经由物流企业、销售企业、直至消费者的供应链流动或传递的整体化和系统化。它是指物流业发展的高级和成熟的阶段。物流一体化的基本特征是:物流业高度发达,物流系统完善,物流业成为社会生产链的领导者和协调者,能够为社会提供全方位的物流服务。
物流一体化的发展可进一步分为三个层次:物流功能一体化、微观物流一体化和宏观物流一体化。物流功能一体化是指随着物流观念的逐渐确立,运输、仓储、包装等物流要素趋向完备,并逐渐独立出来,共同构成物流系统,协调运作,实行综合物流管理,还没有认识到企业间物流协调的重要性。目前,我国以及许多发展中国家基本处于该阶段。微观物流一体化是指市场主体企业将物流提高到企业战略的地位,并且出现了以物流战略作为纽带的企业联盟。美、英德等国物流业的发展基本处于这一阶段。在这些国家里供应链管理的观念被普遍接受,成为企业提高竞争优势的利剑。宏观物流一体化是指物流业发展到这样的水平:物流业占到国家国民总产值的一定比例,处于社会经济生活的主导地位。它使夸跨国公司从内部职能专业化和国际分工程度的提高中获得规模经济效益。日本为了满足全球化经济政策的需要,由政府出面制定和实施物流措施,积极促进宏观物流一体化时代的到来。
2.2 第三方物流
第三方物流是指由商品或劳务的供方、需方之外的第三方去协调完成物流服务的物流运作方式。第三方就是指提供商品或劳务交易双方的部分或全部物流功能的外部服务提供者。实际上,这个概念就是我国物流理论界经常提到的物流社会化、物流专业化的一种重要形式。在澳大利亚、美国、英国等西方国家有时被成为合同物流。
物流业发展到一定阶段必然会出现第三方物流的发展、而且第三方物流的占有率与物流产业的水平之间有着非常密切的相关关系。实证分析证明,独立的第三方物流完成量要占社会物流总量的50%,物流产业才能形成。所以,第三方物流的发展程度反映和体现着一个国家物流业发展整体水平。
作为专业化、社会化的第三方物流的承担者就是物流企业。综观国内外物流业现状,物流企业种类繁多。以下二种分类方法对于认识和指导第三方物流是十分有益的。
按照物流企业完成的物流业务范围的大小和所承担的物流功能,可将物流企业分为综合性物流企业和功能性物流企业。功能性物流企业仅承担和完成某一项或几项物流功能,也可称为单一物流企业。按照其主要从事的核心物流功能,可将其进一步分为运输企业、仓储企业、包装企业、配送企业、流通加工企业等。而综合性物流企业能够完成和承担多项(至少三项以上主要物流功能),甚至所有的物流功能。综合性物流企业一般规模较大、资金雄厚,可以为顾客提供多样化的物流解决方案,有着良好的物流服务信誉。
按照物流企业是自行完成和承担物流业务,还是委托他人进行操作,还可将物流企业分为物流自理企业和物流企业。物流自理企业就是平常人们所说的物流企业,它可进一步按照业务范围进行划分为综合性物流企业和功能性物流企业。物流企业同样可以按照物流业务的范围,分成综合性物流企业和功能性物流企业。功能性物流企业,包括运输企业(即货代公司)、仓储企业(仓代公司)和流通加工企业等。而综合物流企业依靠运作管理经验,通过采购物流劳务,可以按照客户要求策划和提供物流方案,以及其它物流延伸和增值服务。
在西方发达国家第三方物流的实践中,有以下几点值得注意:第一,物流业务的范围不断扩大。商业机构和各大公司面对日趋激烈的竞争不得不将主要精力放在核心业务,将运输、仓储等相关业务环节交由更专业的物流企业进行操作,以求节约和高效;另一方面物流企业为提高服务质量,也在不断拓宽业务范围,提供配套服务。第二,很多成功的物流企业第一方、第二方的谈判条款,分析比较自理的操作成本和费用,灵活运用自理和两种方式,提供客户定制的物流服务。第三,物流产业的发展潜力巨大,具有广阔的发展前景,同时市场竞争非常激烈。
物流一体化是物流产业化较为发达的阶段,它必须以第三方物流充分发育和完善为基础。物流一体化的实值是一个物流管理的问题,即专业化物流管理人员和技术人员,充分利用专业化物流设备、设施,发挥专业化物流运作的管理经验,以求取得整体最优的效果。同时,物流一体化的趋势为第三方物流的发展提供了良好的发展环境和巨大的市场需求。
从物流业发展看,第三方物流是在物流一体化的第一个层次时出现萌芽的。但是这时只有数量有限的功能性物流企业和物流企业。第三方物流在物流一体化的第二个层次得到迅速发展。专业化的功能性物流企业和综合性物流企业以及相应的物流公司出现,发展很快。这些企业发展到一定水平,整个社会物流意识渐渐确立,物流一体化就正在进入第三个层次。上述层次结构可以从发达国家和中国的物流发展的横向和纵向的比较分析中得到验证。
西方发达国家在发展第三方物流,实现物流一体化方面积累了较为丰富的经验。德国、美国、日本等先进国家认为,实现物流一体化,发展第三方物流,关键是具备一支优秀的物流管理队伍。要求管理者必须具备较高的经济学和物流学专业知识和技能,精通物流供应链中的每一门学科,整体规划水平和现代管理能力都很强。
1. 1. 适合中国国情的第三方物流模式
3.1 综合物流模式的提出
第三方物流和物流一体化的理论为中国国有大中型企业走出困境带来一次难得的发展机遇和契机,即积极探索适合中国国情的第三方物流运作模式――综合物流模式。
从第一方、第二方企业,即从第三方物流的需求方看,开展综合物流模式,有利于降低生产成本,提高效益,加强竞争力,走向国际市场。国有大中型企业要走出目前的困境,不仅需要生产适销对路产品、采取正确的营销策略、以及强有力的资金支持,更需要加强“品质经营”,即强调“时效性”,其核心在于服务的及时性,产品的及时性、信息的及时性和决策反馈的及时性。这些都必须以强有力的物流能力作为保证。我国加入世界贸易组织,中国企业必然要直接面对国际竞争,开拓跨国经营,对国际物流业提出了迫切的要求。
从第三方物流的供给方,即物流企业或物流企业的角度看,开展综合物流模式,具有一定现实性和迫切性。从目前中国物流业的现状分析,物流企业虽然在数量上供大于求,供给数量大于实际能力,但是物流服务质量不高,不能满足市场要求;物流网络资源丰富,但是利用和管理水平低下,缺乏有效的物流管理者;行业内普遍的不景气、资产闲置、以及职工下岗等。所以解决问题的思路就是,尽快探索和研究一种两全其美的、有效的管理运作方式,一方面能够提供高质量的物流服务,满足市场需求;另一方面,充分利用闲置物流设施、设备,解决人员下岗问题。
从综合物流模式看,该模式的管理思路就是充分利用社会上现有的物流设施、设备人才,运用自己成熟的物流管理经验,提供多样化的客户定制的物流服务。在目前的经济形势下,我国物流企业完全可以不进行或者很少进行固定资产的再投资,采用委托的形式、以经验和技术,满足物流市场的要求。
综上所述,大力开展和推广综合物流,能够解决我国物流业存在的困境,具有低成本扩张的基础,面临者良好的发展时机。
3.2综合物流的开展
国际著名的专门从事第三方物流的企业有:美国的联邦快速,95年营业额达到125亿美元;日本的佐川急便,95年营业额达到57亿美元。国内专业化的物流企业主要是一些原来的国家大型仓储运输企业和中外合资或独资企业,如中国储运公司、中外运公司、大通、敦豪、天地快运、EMS、宝隆洋行等。近年来,各公司的营业额均在亿元以上,营业范围涉及全国配送、国际物流服务、多式联运和邮件快递等。其实,上述公司都已经不同程度的进行了综合物流运作模式的探索实践。尤其是一些与外方合资或合作的物流企业充分发挥国外公司在物流管理经验、人才、技术观念和理论上的优势,率先进行综合物流运作。
从事综合物流业务的主要思路为:不进行大的固定资产投入,低成本经营和入市原则;将主要的成本部门及产品服务的生产部门的大部分工作委托他人处理,注重建立自己的销售队伍和管理网络;实行特许制,将协作单位纳入自己的经营轨道;公司经营的核心能力就是综合物流业务的销售、采购、协调管理以及组织设计的方法与经验,并且注重业务流程创新和组织机制创新,使公司经营不断产生新的增长点。
为了提高管理效率、降低成本运作,不但要提出具有竞争力的服务价格,还必须采取以下措施:坚持品牌经营,产品(服务)经营和资本经营相结合的系统经营;企业的发展和目标与员工、供应商、经营商的目标和发展充分结合;重视员工和外部协作经营商的培训,协助其实现经营目标;建立和完善物流网络,分级管理,操作和营销分开;开发建设物流管理信息系统,应用EDI、GPS、RF、EOS、INTERNET、CODE BAR等新技术,对货物实施动态跟踪和信息自动处理;实行优先认股内部管理机制,促进企业不断发展;组建客户俱乐部,为公司提供一个稳定的客户群等等。
4.仓储物流业与第三方物流融合
4.1仓储物流业的几种误区
仓储物流业是流通领域的骨干力量,在国民经济发展中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然而,当前我国仓储物流业的形势令人担忧,发展严重滞后,很不适应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新形势和国际经济一体化的发展趋势,究其原因是多方面的,但根本的一条是对仓储物流业缺乏正确的认识,回顾近二十年的情况便不难发现,在商品流通体制改革中,人们对仓储物流业在认识上陷入了一些误区,从而在实践上迟滞了发展进程,因此,重振仓储物流业开展第三方物流必须彻底转变观念,从理论和实践的结合上解决好认识问题,尽快摆脱误区。
“仓储过时论”认为,仓储物流业是计划经济的产物,现在搞市场经济仓储物流业已是“时过境迁,路不适宜”。
“仓储无用论”认为,当前科技已有了很大发展,通讯和交通已经很是发达,仓储物流作为流通的中间环节已没有再存在的必要,应让位和推出流通领域。
“仓储高耗论”认为,从仓储物流业进货多了流通环节,增加了流通费用,不如直接从厂家进货便宜。
“仓储取消论”是前三种认识误区的继续,破除了前三种不正确的认识,“取消论”也就无可立足了,但“取消论”提出的零售业取代仓储物流业的问题,甚是很有迷惑性和诱惑性,有必要予以驳斥和澄清。
“仓储回归论”认为,当前仓储物流业在某些地区的萎缩是市场经济造成的,仓储物流业在计划经济时期既然历史辉煌,重振仓储物流业应走捷径,直接回归到传统计划经济仓储物流业上去。
“仓储观望论”认为,仓储物流业作为生产流通必要环节,对当前仍不能全面解困的情况,国家迟早要出台政策扶持的,现在不妨等一等。
4.2 4.2 仓储物流业的作用和地位
认为仓储物流业是计划经济的产物,并且“过时”了,“无用”了等等,这不仅在理论上是无知的,也是客观事实相背离的。
首先,从理论上看,稍有商品流通知识的人便可知道,仓储物流业产生和发展是商品经济社会化大生产的发展,即密切相联又成正比关系的。在社会化大生产条件下,产品细分化,一个产品可以营销全国及全世界,这就是一个产品从生产到消费在时间和空间上的“距离”,仓储物流业的功能在于调节。缩短这个距离。只要商品经济还在运转,只要社会化大生产还在进行,仓储物流业就会照样存在下去,就不会“过时”还会随着商品经济社会化大生产的发展而发展,其规模将越来越大,其现代化程度也将越来越高。
其次,从客观事实看,不可否论,我国仓储物流业作为世界上少数几个例外,确实是伴随计划经济逐步确立和完善起来的。但由此就得出仓储物流业在市场经济条件下过时了的论点是错误的,是违背客观事实的。当前我国仓储物流业虽还不适应市场经济的客观要求,但仓储批发销售额仍比零售额多得多,便可足以证明,仓储物流业的地位和作用是不可取代的。
在某一地区流通领域经营活动中,假若没有仓储物流业这个中间环节,所有的零售商都直接从生产厂家进货,耗费是便宜还是相反呢?答案肯定是后者,可以用一个简单的数学模式形象而又具体地说明问题,这个数学模式是:如果有x家工厂各生产一个产品,每家厂都直接供给厂家零售商店,那么,在交易笔数上是个乘法,即xy,如果在这中间有一个仓储物流企业收购这些产品,再批给y家零售商店后,在交易笔数上就不是乘法而是加法了,即x+y。这xy笔交易与x+y笔交易的耗费,那就不言自明了,肯定是xy的耗费大,即零售商店直接从厂家进货的费用大大高于仓储物流业从厂家进货再批给零售商店的费用,虽然,现实经营活动比这个假设要复杂得多,但基本原理是如此,仓储物流业这个流通环节有利于社会节约,有利于生产和流通。通过流程先进和组织物流程度优化取得经济效益提高的做法,不是商品流通实现集约化经营的关键,也就是说在流通领域中,实现经济增长方式由外延扩大后内涵扩大的集约化经营。仓储物流业本身就是不可多得的重要组织形式。推进改革和发展国有仓储物流业是实现商品流通现代化经营的必经途径和有效手段。
仓储物流业是第三方物流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搞好仓储物流业,充分发挥了我们的长处,为我们拓展第三方物流工作奠定了扎实的基础。我们可以充分利用剩余的库房设备开展加工包装、物资配送,形成比较系统的第三方物流,而后,在发展过程中与社会上功能性物流企业密切合作,开展综合物流,形成一个社会上有规模、有实力、有信誉的物流企业。
结论:从仓储物流企业走出误区,利用丰富的库场设施及管理经验,形成第三方物流,到探索适合国情的综合物流,除了具有一定的环境资源外,管理上的创新是必不可少的,但是,创新管理会受到方方面面的制约。第一,资金上的制约。企业要创新管理,势必引进一些软硬件设施,需要大量的资金投入。企业是否有实力、有魄力进行大胆尝试是企业取得成功的先决条件。第二,体制更新的制约。新的管理思想、特别是诸如MRP-II,ERP的引进,必然对原来的管理思路造成很大冲击。管理方式的改进往往伴随着机构设置、人员分工、业务流程等方面的根本性变革。由于原有体制已运行多年并形成了固定模式,在进行优化重组的过程中,业务的交接、流程的控制、人员的搭配等各方面问题必然是千头万绪、不易理清。第三,知识结构的制约。由于引进了新观念、新知识,至使一部分年龄偏大、知识老化的人感到无所适从,从而产生消极怠慢的抵触情绪。第四,人为的制约。由于人员的优化重组和管理的制度化、透明化,使一些人丧失原有的地位,也触及到一些人的即得利益,从而产生各种各样的阻力。但是,面临的困难再多,遇到的阻力再大,只要企业领导下定决心,全心全意依靠职工,使企业上下齐心协力,将创新工作坚定不移地执行下去,就一定能受到预期的效果。
篇10
一、企业传统存货管理模式的特点及存在的问题
存货是指企业在生产经营过程中为销售或者耗用而储备的物质,包括材料、燃料、低值易耗品、在产品、半成品、产成品、协作件、商品等。为保证正常生产或销售的需要,或出自对价格的考虑,企业通常要储存适量的存货。传统的存货管理有两种方法:一是存货的预算管理,二是确定最佳定货量和定货时间。根据笔者的了解,无论采用哪种方法,都存在一个明显的问题:对企业自身的物流资源和第三方物流利用不足。
具体来说,企业存货传统管理模式中存在以下问题:
1、存货管理“小而全,大而全”,注重了内部物流系统的整合,忽视了企业外部物流资源的利用。
企业负责存货计划、采购、储存、领用、出库全过程的管理,占用了大量的人力、财力和物力,没有充分利用和整合社会物流管理资源。
存货管理中,注重了存货的收、发、存的管理和实物保全,但对存货的价值管理重视不够。
3、在管理手段上,注重了运用数学模型和会计帐簿等手段,通过建立数学模型,确定最佳经济批量和最佳进货时间,但忽视了通过优化业务流程,加强信息系统的建设,优化存货管理。
二、企业应合理整合内外部物流资源加强存货管理
如何利用企业物流先进的管理理论与管理方法,对企业存货管理的全过程进行优化组合和合理配置,使存货管理活动中的订单流、物流、资金流等处于最佳组合状态,达到以最少的投入,获得最大的产出,是现代存货管理的趋势和重点。
具体需要从两个方面着手:一是整合企业内部物流资源,二是利用第三方物流。
企业内部物流资源是指有利于加强存货管理的所有资源。包括仓储资源、人力资源、信息资源、管理资源、运力资源等。企业内部物流资源的充分利用与否,直接影响着存货的经济采购量、仓储量和存货的仓储成本。
在企业存货管理过程中,企业内部物流资源的整合已为大多数企业所重视,如果仅利用企业内部物流资源,难以满足企业降低成本和提高竞争力的要求,这里主要对如何利用第三方物流加强存货管理谈谈笔者的看法。
一、利用第三方物流对加强存货管理的作用
1、利用第三方物流,有助于降低了企业的仓储费用和运输费用,可以减少推销和采购差旅费用;形成了企业生产成本的节约,提高了产品的竞争力。
2、利用第三方物流,可以减少存货储备资金的占用,提高资金利用率。
3、第三方物流企业作为专门从事物流工作的行家里手,有丰富的专业知识和经验,有利于提高企业的物流水平,加快了企业产品的流转速度,有利于企业占领市场,提升产品服务形象。
4、企业物流外包后,可以减少物流设施投资费和物流人员管理费;可以减少流通环节;可以减少在产品质量和货款上的被欺诈行为;使企业专心致志地从事自己所熟悉的业务,将资源中配置在核心事业上。
二、第三方物流的具体服务形式
第三方物流是指由与货物有关的发货人和收货人之外的专业企业,即第三方来承担企业物流活动的一种物流形态。具体包括以下服务形式:
1、货物运输外包。这是物流作业活动外包的主要形式。
2、仓储外包。仓储管理一般由企业自身来完成。但目前物流企业在目前已经风起云涌,提供第三方物流服务的企业越来越多,为企业仓储外包提供了可能。
3、物流系统设计等物流管理活动外包。
三、利用第三方物流加强存货管理过程中应注意的问题
1、在内、外部资源的利用上,要首先整合内部资源。
如企业有大量闲置土地、厂房和运输车辆,就应先盘活利用现有资产。
2、是否选择第三方物流还有非经济因素的考虑。第三方物流固然可以提高物流效率,但对一些特殊要求的企业,如需要安排就业、分流富余人员,则应慎重采用物流外包。原创文章,尽在文秘知音网。
3、企业要注重物流管理人才的引进或充分利用中介机构的力量。
把现代物流管理理论利用与企业存货管理,很大程度上要依赖于有现代物流管理经营和精通现代物流理论的人才。企业通过引进物流方面的高级人才,整合内部物流资源,不失为完善存货管理的捷径。
4、在加强存货管理过程中,不能局限于考虑存货的仓储成本和配送成本。改善企业业务流程的设计和企业分支机构、经营网点的设置,有时可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企业物流活动方式的发展变化
- 上一篇:社区个人工作总结汇报
- 下一篇:光伏产业发展方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