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会制度基本特征范文

时间:2024-01-09 17:33:14

导语:如何才能写好一篇社会制度基本特征,这就需要搜集整理更多的资料和文献,欢迎阅读由公务员之家整理的十篇范文,供你借鉴。

社会制度基本特征

篇1

关键词:体育产业;体育服务产业;体育政策;体育产业政策

中图分类号:G80-0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4-4590(2012)05-0052-04

1 提出问题

体育服务产业政策是指引导、规范、鼓励和支持体育服务产业发展的政策的总称。我国国家统计局和国家体育总局2008年出台的《体育产业及相关产业分类标准》将我国体育产业分为体育服务业、体育用品业和体育建筑业。其中的体育服务业即为本文中所指的体育服务产业,如体育培训业、体育健身娱乐业、体育竞赛表演业、体育彩票业等。体育服务产业在管理和经营模式上与其他体育产业类型具有较大差异,引导和规范体育服务产业发展的政策也体现出较大的独特性。对体育服务产业政策进行专门研究,对促进体育服务产业的发展和优化体育服务产业政策本身均具有重要意义。

很多产业政策研究成果表明:产业政策的积极作用远远高于消极作用,产业政策的作用是有限度的,有时也会出现低效的情况,但是并不能否定产业政策在国家经济发展中的作用[1-3]。在我国体育服务产业政策的运行中,存在一些对体育服务产业政策是否发挥作用的质疑,通过对南京、无锡、苏州、嘉兴、西安和武汉若干体育产业经营者访谈后,发现很多经营者对我国体育服务产业政策的认识非常浅薄,对我国体育服务产业政策本身持不信任态度,甚至认为体育服务产业政策没有对体育服务产业起到促进作用。目前已经有不少专家和学者对我国体育产业政策进行了若干研究,但是主要以描述现象为主,如政策内容滞后、缺少配套措施、权威性低等[4-6]。尽管如此,这些研究很少针对体育服务产业政策进行专门研究,也没有对体育服务产业政策基本特征的涉及。科学认识体育服务产业政策基本特征是了解体育服务产业政策的基础环节,因此研究我国体育服务产业政策基本特征,提高人们对体育服务产业政策的认识,对设计体育服务产业政策内容和提高体育服务产业政策的执行效果都具有重要意义。准确认识我国体育服务产业政策的基本特征,对深入研究我国体育服务产业政策和指导我国体育服务产业政策的具体实施也具有重要价值。

2 体育服务产业政策概念和基本属性

产业政策通常被描述为:“国家根据国民经济发展的内在要求,调整产业结构形式和产业组织形式,从而提高供给总量的增长速度,并使供给结构能够有效地适应需求结构要求的政策措施”。产业政策根据产业的分类或细化程度可以分为不同的类别,可以是某一行业的产业政策,如工业政策、服务业政策;也可以是某一产业类别的政策,如钢铁产业政策、汽车产业政策、体育产业政策、体育服务产业政策等。体育服务产业政策是产业政策的分支,是关于体育服务产业的单体产业政策,与文化产业政策、旅游产业政策一样,专门为了发展某一单体产业发展的政策体系。从产业经济学和政策学的角度可以将体育服务产业政策描述为:“国家根据发展的需求,为了提高体育服务产业增长速度,通过优化体育服务产业结构和组织,使体育服务产业能有效地供给,并适应社会需求而采取的各种政策措施”。体育服务产业政策是各类政策构成的政策体系,如税收、财政、物价等经济政策是体育服务产业政策的主要组成部分,另外一些行政管制政策,如行政审批政策、行政监督政策等也是体育服务产业政策的内容。体育服务产业政策归根结底是政策,具有政策的根本属性,如具有合法性、权威性、利益相关性。除此之外同时还具备其他一些属性,如正误性和实效性。人们对体育服务产业和体育服务产业政策的知识水平,以及对政策信息掌握的充分程度等会影响政策制定或者执行是否科学;体育服务产业政策是在一定的历史条件下推行的现实政策,随着时间的推移,政策可能会失效或者不再起作用。

3 我国体育服务产业政策基本特征

体育服务产业政策具有政策的基本功能和属性,但是由于其是一项具体的单体产业政策,因此具有独自的基本特征。我国体育服务产业政策的这些基本特征是在当前较长的一段历史时期内形成的各种政策特点,主要体现在政策环境、政策手段、政策执行、政策目标、政策调整等若干方面。而体现体育服务产业自身基本特征比较明显的几个方面是体育服务产业政策环境特征、体育服务产业政策需求特征、体育服务产业政策执行特征、体育服务产业内容特征、体育服务产业对象特征。

3.1 体育服务产业政策环境特征

篇2

[关键字]公共行政 公共性 公共利益 效率 公平

在公共行政价值取向的历史演变过程中,效率与公平价值从来都是交叉并存的,只是在不同的社会发展阶段有所侧重而已。“在不同时期,一种价值可能超过另一种价值,但就每一种价值观的合法性而言,它们之间没有拔河赛”[1]。公共行政艺术的精髓在于实现公共行政多元价值的整合。

自改革开放以来,我们为了经济的更快发展,把主要经济集中在如何提高效率上,虽然也提兼顾公平,但公平问题没有给予足够的重视,甚至是忽视,导致了今天转轨时期贫富分化等社会不公现象比较突出,引发了一系列不和谐的矛盾、冲突。政府作为“以公民的自愿联合或本质上的强制性为基础的组织”[2]其产生源于人民的公意达成和公意授权,其功能在于运用其他社会组织所不具备的强制性公共权威,承担起无可替代的社会责任,作为掌握公共权力、由纳税人供养的凌驾于社会之上的最具权威的公共机构,政府是社会公平的代表,在维护、促进社会公平方面负有义不容辞的责任。政府在公共行政过程中应该把公平作为它的基本价值取向,把维护和促进公平,保证社会公平以维护公共利益作为政府主要的工作目标和根本任务,把公平作为公共行政的核心价值取向和主要内容。

在公共行政的历史上有这样一句格言:“公共行政是行政中的法律”。作为社会主义国家,公平是其核心价值、本质特征也是其追求的主要目标和根本任务。今天我们正在为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伟大目标而奋斗,这些都要求我们要有一个公平的社会环境,也要求把公平作为核心价值和主要的建设内容。而政府作为掌握公共权力、由纳税人所供养的凌驾于社会之上最具权威的公共机构,则是公平的代表,是实现公平的主要载体,所以要实现公平、维护公平是其义不容辞的职责。因此,要求我们的政府、我们的公共行政必须把公平作为现阶段其主要的价值取向。

俞可平教授认为:社会公平就是社会的政治利益、经济利益和其他利益在全体社会成员之间合理而平等的分配,它意味着权利的平等、分配的合理、机会的均等和司法的公正。[3]在一个和谐的社会中,社会公平主要表现为以下几个方面:

第一,权利公平。在现代社会中,社会公平首先是意味着社会权力上的公平,它要求社会的制度安排和非制度安排中要给每个社会主体的生存、发展的机会是平等的,劳动的权利、受教育的机会、职业的选择等不能受家庭背景、种族、性别即资本占有状况等因素的影响。

第二,机会公平。社会要确保社会主体在参与社会活动中要有均等的机会,这是实现权利公平的前提。从有利于挖掘、发挥出每个人的潜能来看,机会公平意味着要满足人的不同层次的需要和不同人的不同层次需要,是一种立体网络式的公平。这一方面要求社会提供更多的机会,另一方面社会制度安排要保证所有机会是均等的。

第三,规则公平。只有在规则公平的前提下,才能保证社会主体在参与社会活动中实现机会公平、权利公平,才能保证效率的提高。

第四,分配公平。在当代,人们通常是以社会财富的分配是否合理作为评判社会公平尺度的直接依据。所以,分配公平是社会公平的基本内涵和最高层次。分配是否公平,不仅关系到效率的高低,对社会制度的变革和社会秩序的维护与稳定也起着决定性的作用。实现分配公平有赖于合理的社会分配机制的建立,其中分配制度和分配政策起着极为重要的、直接的作用。

当然我们提倡公平,并不是排斥效率价值。从某种程度上说,社会公平也是实现效率的根本保证。社会公平内在要求政府通过有效调节而实现能者得其所、弱者有其安, 这既可避免平均主义, 又可防止两极分化,还可以使人们心情舒畅并创造性地工作, 进而从根本上能保证改革的社会主义方向, 保证效率的可持久性。

传统的经济方式主要靠市场机制实现经济效率, 结果会出现某种事实上的社会不公平。在这种情境下, 作为公共服务型政府的职能, 就应是加强社会建设,而社会建设的核心理念就是坚守社会公平。社会公平能促进人的潜能和能力的充分发挥, 进而有利于促进效率。然而, 在改革与发展过程中, 有些政府却迷失了方向, 错位了职能, 过度关注本应由市场关注的经济效率, 而忽视本应由政府关注的社会公平, 结果使分配、就业、社会保障、教育、医疗卫生和社会福利等方面出现的社会问题得不到完全有效的解决, 也造成经济发展与社会发展出现严重的不协调, 进而影响效率的提高。因此, 在公共行政活动中,应该把公平放到优先考虑的位置上,以社会建设的方式促进经济建设, 用公平的方式实现效率。

总而言之,在现代民主社会中,公平是其核心价值、本质要求,也是其基本特征。作为现代民主社会的公共行政,公平也应是其核心价值、基本特征,其改革和发展也必须以公平作为主要的价值取向,特别是处在经济转轨、社会转型时期的中国,这点尤为显得重要。因为我们现在处在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构建和谐社会的阶段。这要求我们的社会要有一个公平的环境,同时,也要求把公平纳入其中,作为建设的基本目标和建设内容。如果我们忽视了这点而盲目的追求所谓的效率,将会带来社会的冲突和矛盾的激化,最终必然破坏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建立和谐社会的构建。而作为掌握公共权力的政府,发展公共、实现公平是其主要职责和应尽的义务。所以,我国公共行政应以公平为其基本价值取向,并在实践工作中致力于实现全社会的公平。

注释:

[1]张梦中:美国公共行政(管理)历史渊源与重要价值取向——麦克斯韦尔学院副院长梅戈特博士访谈录,中国行政管理2000年第11期,第46页。

[2]斯蒂格利茨等:《政府为什么干预经济——政府在市场经济中的角色》,中国物资出版社1998年版,第69页。

[3]俞可平:社会公平和善治是构建和谐社会的基石,光明日报,2005年3月22日。

参考文献:

[1康特妮/马克·霍哲/张梦中:新公共行政:寻求社会公平与民主价值 .《中国行政管理》2001年第2期。

[2]汪大海:社会治理转型中的公共行政价值的回应与平衡,《北京行政学院学报》2005年第4期

[3]张康之:走向现代化的行政价值选择,《国家行政学院学报》2000年第6期。

篇3

一、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要更好地坚守屯垦戍边的伟大使命。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代表着价值体系的基本特征和基本价值倾向,也是社会成员普遍遵循的基本原则,更是社会主义文化的基本价值观念。新疆生产建设兵团组建近60年来,始终积极弘扬“热爱祖国、无私奉献、艰苦创业、开拓进取”为主要内涵的兵团精神。

屯垦戍边核心价值观是屯垦戍边事业的内在动力和生命之魂,体现了兵团人对自我身份的认可,反映了兵团人从事屯垦戍边事业的自信心和自豪感,是兵团人的共有精神家园,体现了兵团人的共同价值追求,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在屯垦戍边实践中的具体化,蕴含着兵团人对国家、社会及人生等一系列重大问题的价值共识。

稳疆兴疆、富民固边是新时期兵团人共同的价值理想和价值追求,是他们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生动阐释。这就需要在新的历史条件下准确贯彻兵团的各项制度、政策法规,不断加快城镇化、新型工业化、农业现代化“三化”建设,创新兵团社会治理管理体系,构筑兵团人丰富的精神家园,努力培育和强化兵团人的奉献意识、大局意识、感恩意识和法制意识,形成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强大合力。

二、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要时刻谨记为人民服务的宗旨和思想。

为人民服务是社会主义的本质要求,是社会主义价值体系的核心和灵魂。为人民服务体现在国家层面的人民至上、社会层面的以人为本和公民层面的与人为善。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强调以人为本,以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为根本价值追求,为人民服务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落脚点和根本内容。兵团精神是在牢记关于“为新疆各族人民多做好事”的指示、自觉服务新疆各族群众的实践中逐渐形成的,是在以国家利益为重和甘于奉献的奋斗中不断升华的,体现了为人民服务的本质。

为人民服务,既能包含反映我们党和国家、社会的性质特征,又能涵盖反映社会生活基本道德规范层面的要求。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与为人民服务具有高度的契合性,兵团广大干部职工在肩负着屯垦戍边使命的同时,始终坚持为各族人民服务的宗旨和思想,切实维护着新疆社会的和谐稳定。

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是党的宗旨,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核心思想、基本内容和不可分割的组成部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强调以人为本,以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为根本价值追求。兵团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就是要努力实现广大职工群众的根本利益和最大幸福。

三、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要与兵团广大干部职工的日常生活密切相连。

核心价值观决定着社会制度、社会运行的基本原则,制约着社会发展的基本方向,集中反映着社会的经济、政治、文化,代表了人们对社会生活的总体认识、基本理念和理想追求。

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必须体现到兵团的各项制度设计、政策法规制定和社会事务管理之中。要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要求体现到各行各业的规章制度、政策法规制定和社会事务管理的行为准则之中,成为广大职工学习、工作、生活的基本遵循。从政策环境、体制环境、社会环境等方面给予大力支持,形成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有利条件,使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在广大干部职工之间内化于心、外化于行。

当前,兵团正处在经济转轨、社会转型的加速期和改革攻坚期,干部职工群众思想认识日趋多元活跃,不同价值取向同时并存。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宣传教育只有紧密联系实际,融入到兵团干部和职工群众的学习、工作、生活中,才能真正使我们感知感悟、自觉践行。

篇4

    审判管理应具备的基本理念是:

    (一)主体性理念。管理必须树立以人为本的管理理念,培养法官的现代司法理念,实现人的全面、可持续发展。在管理的基本方法上,制度管理是方法,但制度管理是有限的,管理的最终立足点必须是人。一切管理论的根源是人的个性与组织规则的对立统一、个人利益与组织利益的对立统一、组织动员与组织控制的对立统一、独立性与系统性的对立统一。由于这种对立统一,导致组织管理决策需要高度保持个人的主动性、积极性,又需要有对个人行为的有效控制,这两种管理价值、管理目标、管理功能互相是对立统一的。管理必须源自于人,服务于人,在管理中注意研究人的内在需求和行为规律,把实现管理目标的过程作为培养教育人的过程,通过管理调动人的积极性和创造性,使他们能最大限度地发挥聪明才智,并自觉自愿的为实现管理者设定的目标努力,化对立与统一,实现两种管理价值的平衡和统一,才能达到管理的最高境界。

    (二)系统性理念。管理模式从整体上规定着司法运行的效果。通过管理,一个组织要实现的是“整体凸现功能”。管理是一项系统工程,管理模式的构架必须运用系统科学方法。系统科学方法论的基本原则是整体性原则、相关性原则、有序性原则、目的性原则、动态性原则,其基本特征是综合性特征、最优化特征,定量化特征、信息化特征、有效性特征。通过系统的整合,使系统发挥大于部分之和的整合力。因此,管理必须是系统的,管理必须具备系统性理念。从系统的角度去看待具体问题,以具体问题的解决和制度设置完善组织运行系统。

    (三)程序性理念。程序性之所以能够成为审判管理的基本属性之一,是因为:首先,管理工作本身具有微观性、专业性、程序性、规范性的特征,是一项制度规范下的操作层面上的工作;其次,审判管理是以审判权的行使为管理对象,审判管理必须尊重审判工作的特点和规律,其科学性的主要体现是程序性。司法公正与效率的实现离不开严谨有序的诉讼程序。

篇5

一般来说,经济理论是人们在长期的生活和实践中对社会运行机制的研究和制度总结,一个时代的经济理论能够在一定程度上反映社会的主要经济问题和经济制度,所以,经济理论对于社会发展具有十分重要的参考作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经济理论是20世纪末提出来的,主要反映的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市场的运行制度以及发展规律,是对我国市场经济的总结和高度概括。因此,深入研究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经济理论,对于正确把握国民经济的发展形势,促进中国市场经济的发展和繁荣具有十分积极的理论意义和现实意义。

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经济理论的基本特征

长久以来,在国家经济的发展过程中,基本的市场经济理论对于完善和发展社会经济制度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在国家经济建设的过程中,很多时候对于经济制度的理解都仅仅停留在表面意义之上,没有把握其实质上的真实意思,有时还会和其他经济制度混淆,这对于经济的发展是十分不利的[1]。因此,正确理解和把握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经济的基本意义和本质特征,对于国家经济制度的完善和发展都是十分关键的。总体来说,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经济具有以下几个特征。

(一)具有科学合理的社会化发展目标

在经济发展过程中,随着科技革命的推动,社会经济的整体水平较之前相比有了很大程度的提升,信息技术的发展也对经济水平的提升起到了巨大的促进作用。在当前的经济形势下,由于生产技术水平的提升,技术现代化趋势也变得越来越明显,随之而来的是社会分工的变化,与之前相比,当前的社会分工变得更加明确和细化[2]。另外,对于经济主体之间的关系来讲,跨部门甚至跨国家的合作变得越来越频繁,社会生产部门之间的联系也正在变得越来越密切。在这种情况下,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经济就应该适应时代的发展,根据社会的发展形势及时做出反应,从而有利于社会各个生产部门之间的协调和发展,建立起一套科学完善的生产秩序。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经济理论是对现代社会经济理论的高度概括和总结,也是在社会不断发展的过程中形成的经济制度,因此,设定科学合理的经济发展目标逐渐成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经济的主要特征之一。

(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经济制度一直处于发展和完善的过程中

在当前的发展趋势下,国内和国际形势每时每刻都在发生着变化,经过漫长的发展和完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经济制度已经基本形成[3]。但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经济制度并不是一成不变的,固定不变的经济制度也难以适应社会形式和经济形势的发展,因此,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经济制度一直处于不断完善和发展之中。在经济理论的发展过程中,一般都是在继承和批判原有经济制度的基础上,根据当前的社会经济发展情况,运用辩证主义的思想对原有经济制度进行不断的完善,从而使经济制度与社会发展水平相适应[4]。也就是说,我国当前正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而社会主义经济理论也与当前的初级阶段相适应,由此可以预见,当前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经济制度与未来的社会制度经济理论一定会具有较大的差别,并且未来的社会主义经济理论也是在当前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经济制度基础上完善和发展而来的。可以说,当前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经济理论是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社会制度相适应的。

(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经济理论与当前的社会生产力发展水平相适应

社会发展的整体形势和生产力的发展水平都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经济理论密切相关,作为上层建筑的基础,经济水平的发展对于社会的整体形势具有较为重要的影响[5]。而社会生产力的发展水平在一定程度上可以反映社会的整体发展情况,所以,要想使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经济理论与社会发展水平相适应,生产力的发展状况也是一个比较重要的参考因素。从图1可以看出,进入到21世纪后我国生产力发展水平明显提升,所以在经济理论的发展和完善过程中,应该在充分考虑我国基本国情的基础上,对既有的经济理论做出适当的变通,从而使其适应当前我国经济形势的发展,这也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经济理论形成的主要原因之一。可以说,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经济理论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基本制度的重要组成部分,所以,为了更好地为社会的发展和经济提升服务,使经济理论与社会生产力的发展相适应是十分必要的。

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经济理论的主要内容

正如前文所述,我国当前正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所以,当前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经济理论也是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国情相适应的,在此情况下,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经济也可以称为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经济理论。总体来说,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经济理论主要包括以下几方面的内容。

(一)以公有制?橹魈宓木?济发展形式

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经济的理论发展实践中,以公有制经济为主体是其中十分重要的内容。公有制经济是我国经济的主要形式之一,在我国国民经济发展过程中占有举足轻重的地位,可以说,国有经济是国民经济发展的命脉,也是国民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对于国有经济来说,在当前的经济发展形势下,公有资产在社会资产中占有相当大的比重,公有制资产的发展情况也直接影响着市场经济的走向[6]。以公有制经济为主体也说明,公有制经济是影响国民经济发展的重要因素,在国民经济发展过程中占有十分重要的支配地位。以公有制经济为主体的主要目的在于发展社会主义公有制经济的优势,从而更好地体现和发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经济的优越性,体现其制度价值。在当前形势下,公有制经济既包括全民所有制经济和集体经济,也包括混合所有制资产中的国有成分和集体成分。在经济制度变革的不同阶段,以公有制经济为主体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经济制度都是在不断完善和发展的。

(二)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的经济形势

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也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所谓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就是在以公有制经济为主体的经济形式下,将多种形式的公有制经济和私营经济等一些非公有制经济结合起来,充分发挥各自的优势作用,形成优势互补、的发展局面,让各种不同的经济形式在各自不同领域?l挥经济作用的同时,也为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发展服务[7]。在此过程中,非公有制经济也包括私有制经济。在我国当前的经济形势下,私有制经济主要包括个体经济、私营经济以及外资经济等经济形式。虽然非公有制经济不具有公有制经济的社会主义性质,也不是社会主义经济的命脉,但是却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缺少私有制经济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经济制度是不完整的。因此可以说,私有制经济也是我国国民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并且在国民经济的发展过程中发挥着日益重要的作用。

篇6

关键词:藏族舞蹈;审美特征

中图分类号:J70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5-5312(2011)14-0159-01

藏族舞蹈中所具有的审美特征,是藏民族在悠久的历史发展中形成的文化现象的集中体现,也是藏民族的舞蹈风格及特点形成的根基。探讨藏族舞蹈的审美特征,是继承优秀藏族舞蹈艺术,同时它也是符合民族审美情趣和弘扬优秀民族文化的需要。藏民族舞蹈不仅是人民喜闻乐见的艺术形式,也是表达民族思想情感最有力的“形象语言”。我们要认真研究藏族舞蹈的审美特征,使其在新时代更好地发挥舞蹈艺术的独特功效。

一、藏族派系分类和区别

在古代藏族民间歌谣中就有着众多传唱有关说舞蹈方面的歌谣。在众多舞蹈论述中,其中什么是舞蹈、形体运用以及“舞蹈艺技九”等舞蹈理论是古代论述藏族舞蹈的精髓之作,也是最具有代表性的舞蹈理论部分。其中有关于藏族舞蹈的各种动作姿态是人体塑造的精彩工艺之一这一论述,首先我们把把舞蹈定位于人,以及人体所做出的各种动作,它可以塑造出的千姿百态的精彩工艺。也恰恰是这一活生生的工艺,表现着当时当地人的思想情感。古人能把审美对象的表现手段论述的如此精辟,充分的证明了当时舞蹈艺术在人们生活中占据的重要地位,以及人们对舞蹈艺术的认识程度。同时在舞蹈艺技九中也以非常简洁透彻地说明了舞蹈是用人体的“形”,动作语言的“声”、舞动的“情”表现着人们的生活和情感。如:“优美、英姿、丑态”都是借助了人类的各种生动的形态来表现的;又如同说话一样用人体把“凶猛、嬉笑、恐怖”表演的活灵活现;同样用人体把“悲悯、愤怒、和善”等内心情感表现得有声有色、淋漓尽致。

二、藏族舞蹈的形体美、韵律美、动作美和谐运用是舞蹈美的基本特征

在不同类型和不同风格的藏族舞蹈中,虽然它们都具有各自独特的个性和独特的审美要求,但它们都包含共同的精髓元素,以及共同的动作规律。这种精髓元素和规律构成了整个藏族舞蹈的审美概念。其中藏族舞蹈的五大元素有颤、开、顺、左、绕,以此区别于其他兄弟民族舞蹈的美学概念。这五大元素的形成,是同藏族人民的历史条件、社会制度、风俗信仰、地理环境、生产方式、文化传统等有着密切联系的,是长期在人民群众中凝成的审美标准。在这种共同规律的基础上产生出种种不同的变化,再加上手势的运作、腰身的韵律、音乐的区别而构成不同的舞蹈风格。藏族舞蹈的步伐十分丰富,脚步和手上的动作也很丰富,脚部上的动作可概括为蹭、拖、踏、蹉、点、掖、踹、刨、踢、吸、跨、扭等12种基本步伐。藏族舞蹈的手势也可归纳为拉、悠、甩、绕、推、升、扬七种变化。

三、藏舞蹈的审美特征

我们分别针对了舞蹈者的各个形体部位在舞蹈中的舞姿运用,舞蹈者的全身要求在藏族民谣和古籍中介绍的也较多,就比如说对女性要求全身姿态要柔软、体态轻捷,舞姿柔软,而对男性只求英姿雄壮。在藏文古籍和歌谣中反映出来的舞者的形体要求就体现着藏民族的审美意识,同样也是藏族舞蹈的审美特征之一。

藏族民间舞蹈形式是以农牧文化与宗教文化的融合,其中它的风格特点体现在舞蹈形象的刻画与伴唱曲调的旋律特征和歌词上;藏族舞蹈又因为农区、牧区、半农半牧区而增添不同的色彩。例如“孔雀吃水”这一形式,在半农半牧区中甸“锅庄”的表演,牧区的色彩要较重一些;农区四川巴塘的弦子表演此舞时,农耕生活的气息要更浓。对唱问答歌词近似,但模仿孔雀起舞时,其形象则明显不同。中甸锅庄“孔雀吃水”表演到最后,演员还要将双手背于身徐缓下蹲,俯身用嘴将地上的碗衔起,用左手接碗起身立直后,右手沾些碗中的水弹出,高呼祝福之语。大家随之高呼,随即互相扶腰,齐跳舞蹈,两换作低跨腿快踢出的动作,以抒发欢快的心情。

在歌颂孔雀的舞蹈中常有模仿鹰的动作,这是因为藏族心目中的鹰也是神鸟,两者在宗教文化基点上融入舞蹈,体现了藏族虔诚的宗教心理,尽情抒发了人们美好的愿望,形成了融合农、牧、宗教三者为一体的藏族民间舞蹈的风格特点和高原农牧文化的舞蹈形式。藏族民间舞蹈中,松胯、弓腰、曲背等是常见的基本形象,它和高原地区繁重的劳动生活,虔诚的宗教心理、宗教礼仪及习俗有密切关系,他们跳舞时,这些动作会自然地体现在舞蹈中,使动态形象带有明显的宗教心理因素。然而,这些动作主要来自劳动者为减轻体力负担的自我协调,从舞蹈角度来看,具有另外的一种劳动形成的身体各部分协调的美,带有艺术性的创造。

篇7

关键词:仁怀市 精准扶贫 难点 对策 路径选择

中图分类号:C91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3-9082(2016)12-0363-01最近啄辏仁怀市进一步细化帮扶内容,帮助理清思路、制定脱贫致富目标和计划。帮助引进资金和技术指导,帮助贫困户解决生产生活中的困难,在资金、物资、技术、信息等方面给予帮助和支持;帮助产业调整,结合当地主导产业和区域特色产业发展实际,帮助贫困户组织实施好产业结构调整和产业发展;帮助培训转移,加强贫困户技能培训,让每户掌握1至2门农业适用技术,增强脱贫致富本领,有条件的可帮助其就近就地转移就业;帮助增加收入,使贫困户人均年收入不低于当地平均水平,达到当年脱贫标准。帮助移风易俗,破除封建陋习,树立健康向上的社会主义文明观念。

一、精准扶贫的难点分析

1.贫困人口识别难题

精准扶贫的前提是要确定扶贫的对象,但是这个对象在确定过程中常常存在问题。首先,贫困人口排斥问题。现阶段,精准扶贫并不是按照贫困人口数量划分,而是按照比例制造出来的,在这种情况下,各个县乡镇的贫困人口和实际的人口数量必将存在的较大的差异性;其次,贫困人口区域性排斥问题。现阶段,集中连片的扶贫开发政策客观上将一些分散的贫困户排斥在精准扶贫体系之外。导致一些地区政府为了扶贫效果,在一些非贫困地区开展集中连片的扶贫。

2.针对性的精准帮扶存在较大难度

首先,精准扶贫措施不详细。在具体实践过程中,为了降低工作强度,不少扶贫措施被简化,直接是体现为扶持资金,有的地方政府为了项目,虚拟配套挪用其他资源,减少扶贫资金投入。此外,一些项目需要农民群众用资金或者土地使用权作为抵押,很多贫困户无法承担而放弃;其次,扶贫项目和贫困户需求不匹配。在开展实际的精准扶贫工作过程中,重视产业开发,针对一些极端贫困地区对于沟渠、道路、水源等基本生产资料需求不重视。导致精准扶贫出现偏离,一些项目无法真正体现出产业发展规律,只注重生产,忽视经营管理,给产业发展造成致命威胁。

二、精准扶贫工作的对策和路径选择

1.精准识别贫困人口特征

要准确把握贫困人口的生存状态,基本特征和发展诉求。当前贫困人口分布呈现碎片化和分散化,这就使得精准贫困人口识别变得更加复杂。针对这种情况,我们建议建立一种动态化的调查跟踪机制,为精准扶贫工作提供相应的识别依据,也为科学衡量脱贫目标提供准确的数据支撑。可以借鉴国外的相关经验,逐渐将占人口10%的最低收入群体纳入到统计范围中,同时,以精准扶贫为契机,整合并共享各部门的有效信息,共同形成一个贫困人口信息管理系统,为快速、便捷、准确、动态把握贫困人口特征提供高效服务。

2.快速找到精准扶贫路径

当前,要想更好实现精准扶贫,在路径选择过程中应该遵守以下几方面原则:首先,因地制宜,因人而异。要结合地区贫困人口的不同特征,结合不同人员的致贫原因,制定适合地区扶贫措施;其次,坚持政府主导,社会参与。精准扶贫是政府的责任和义务,但并不等同于有政府全部负责,要结合特征的社会制度抽检,市场力量帮助以及社会组织参与共同完成;最后,动态扶贫。精准扶贫的本质要标本兼治,消除贫困户,阻断新的贫困产生。因此,在扶贫过程中需要关注贫困人口的整个生命周期,要阻断贫困代际传递链条,切断根源。2015年,仁怀市围绕“七个一”“五个有”精准传递党的方针政策和惠民措施,选优派强小康驻村干部帮扶基层群众,实施民生项目415个,争取资金1.04亿元。实施“双创双带”工程发展壮大村集体经济,兑现56个创带项目贷款贴息57万元,村级集体经济总量达9998.77万元,夯实了基层脱贫攻坚基础。同时,以清单式交办、项目化方式精准列出领导班子帮村、领导干部联村、小康工作队和“第一书记”驻村、党员蹲村“四个责任清单”,层层落实责任、分解任务、传递压力。

参考文献

[1]何得桂,党国英,张正芳.精准扶贫与基层治理:移民搬迁中的非结构性制约[J]. 西北人口. 2016(06)

[2]姚树荣,龙婷玉.基于精准扶贫的城乡建设用地增减挂钩政策创新[J]. 西南民族大学学报(人文社科版). 2016(11)

[3]马耀峰,刘军胜,白凯,庞玮.我国旅游扶贫对象、主体、规划、指向和效益的审视[J]. 陕西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2016(06)

篇8

亚里士多德认为,一切有生命的存在者———诸如植物、动物和人———都有灵魂。灵魂有营养、感觉、沉思的功能,这些功能属于灵魂的不同部分。植物灵魂只具有营养的部分,动物灵魂既具有营养部分也具有感觉部分,而人的灵魂则同时拥有所有这三个部分。换句话说,人不仅能汲取营养、保持生长、繁殖后代、感知刺激,而且能进行理性活动。一些大脑发达的动物(比如猩猩、海豚)有时也会做出计算和推理的行为,但我们却无法说理性选择是它们的生活方式。在整个生命过程中运用自己的理性,是人区别于其他生命的本质所在。亚里士多德论证说,人的幸福必然和这种人之为人的特殊能力有关。作为人类,我们要活得好,就要在生命过程中良好地运用理性,而良好地运用理性离不开践行美德。一个卓越地从事理性活动的人就是拥有美德的人。因此,“幸福就在于灵魂理性部分根据美德(virtue)进行的活动”。值得强调的是,美德不应像财富、健康之类的善那样被理解成促进幸福的工具和手段。财富对于幸福的实现来说是重要的,不是因为它本身值得欲求,而是因为它有助于我们践行慷慨这样的美德。吝啬鬼拥有再多的财富,也不会感到幸福。实际上,践行美德本身就是幸福生活的核心部分和应有之义,我们不可能脱离各种美德来设想一个幸福完美的人生。从这条思想路线可以看出,古代伦理学导向对美德的追求。亚里士多德的美德清单涵盖了人类生活的方方面面,尽管它包含了一些明显具有道德含义的美德(如公正),但更多的美德在今天看来很难纳入道德领域(如勇敢、慷慨、节制等)。在肉体快乐的满足方面(主要指饮食和性)保持节制,是良好生活的体现。但我们不太可能说一个酗酒的人有道德上的缺陷,这个人不会仅仅因为酗酒而感到良心上的不安(由于酗酒做出伤害他人的事情则是另一回事)。类似地,我们也不会因为花钱小气或生活奢侈而批评人们道德上存在不足。

二、伦理和道德的差异

就词源来讲,“伦理”一词起源于希腊文的ethilos,“道德”一词起源于拉丁文的moralis。正如威廉姆斯所指出的,这两个词都和行为倾向或习俗有关,但侧重点略有不同:ethilos强调个人品格方面的含义,moralis强调社会期待的意义。与之对应,在问题层面可以这样来表述两者的差异:伦理问题关注的是人应当如何生活,道德问题则聚焦于人应当如何与他人共同生活。显然,道德问题比伦理问题的范围狭窄得多。基于这些认识,我们可以更加详细地阐述两者的差异。(1)伦理评价的主要对象是个人的品格,道德评价的对象是个人行动和社会制度;伦理学考察的是个人的生活方式,而道德哲学探讨的是人应当如何行动,或者说行动所依据的规则和制度的证成性。富有美德地去行动(actingvirtuously)和做一个合乎美德的行动(doingavirtuousaction)不是一回事。某人在特定情境下做了一件合乎美德的事情,充其量只是说他做了一件有美德的人在那种情境下会做的事,而这不意味着他本人就拥有美德。训练有素的士兵不顾一切向敌军阵地发起冲锋,可能只是因为他们知道督战队已经充分准备,违抗军令者必将死路一条,而并非因为他们有多勇敢。拥有一种美德,与其说是要求做出某种特定类型的行动,不如说成为某种特定类型的人。在这个意义上,伦理学以行动者为中心。与之形成对照,道德哲学以行动为中心。各种规范的道德理论———无论是功利主义还是康德主义———都给出或暗示了某种判断行为对错的标准。道德理论从道德直觉开始,通过考察前反思状态下人们做出如何正当行动的判断的方式以及判断的相关根据,提炼出高阶的道德原则。构造道德理论的哲学家往往对所谓的“道德困境”感兴趣,若一种理论所提供的原则能够与我们在这个困境下所做出的关于如何行动的直觉判断处于一种“反思的平衡”,它就被认为是有吸引力的。

需要注意的是,社会制度也是道德讨论的重要主题。众所周知,罗尔斯的《正义论》发表以后,对社会制度的道德评价问题越来越为当代哲学家所重视。布莱恩•巴瑞(BrianBarry)评论说:“罗尔斯认真对待了这个观念:正义的主题是他所说的‘社会基本结构’,就此而言他是重要的,就算他在其他方面没有获得什么成就……罗尔斯将社会结构的观念纳入到他的理论中,意味着自由主义政治哲学时代的来临。”此外,早期的功利主义者———例如边沁和密尔———也都非常关心社会制度的道德问题,这些哲学家试图将功利原则当做评价和改革社会制度的标准。他们不仅是道德理论家,也是社会改革的倡导者。在某种意义上,政治哲学是道德哲学的一个分支。(2)评价对象和关注重点的差异,导致伦理和道德采取两套具有不同特征的概念体系。借用威廉姆斯的术语,伦理概念(例如勇敢、怯懦、忠诚、背叛、仁慈、残忍)是“厚实的”;而道德概念(例如正当、错误)是单薄的。这里的差异不只表现在概念的数量和丰富性上,要点是,不同于纯粹用于评价的道德概念,伦理概念“表达了价值与事实的统一”,不但是“引导行动的”(action-guiding),而且是“受世界引导的”(world-guided)。也就是说,伦理概念不仅包含了对特定行动者的评价、提供行动的理由,而且反映了社会世界中的行动者的行动方式。

“这个同学学习勤奋”、“她拾金不昧”、“他见义勇为”,这些话既是一种赞扬,也是一种描述。(3)古代伦理学的出发点是个人幸福,因而不难理解,它具有一个偏私性(partiality)的维度。我们注意到,在亚里士多德所强调的美德中,有一些和爱、友谊相关,这些美德要求我们对与自己处于特殊关系的人给予特别的关注,在与他们的互动中采取更加亲密的情感态度和行动方式。美满的家庭、深厚的友谊,是幸福人生的重要部分。缺少这些特殊的情感纽带,会阻碍人性的完善。如果一个人以对待陌生人的方式对待自己的父母、子女、爱人,那么可想而知,他将失去生活中很多美好的东西,这样的人生必定是有缺陷的。有人认为,古代伦理学把美德建立在行动者的福祉之上,归根到底是一种利己主义(ego-ism)。这个看法是站不住脚的。首先,很明显,一些幸福生活所要求的美德(如正义),表达了对他人利益的直接关注,体现了一种平等待人的要求。其次,更关为键的是,这种观点错误地将追求幸福与追求自利等同起来。在亚里士多德的伦理学中,幸福在于卓越地从事理性活动,在于践行美德。幸福是一种活动和生活方式,而不是利益满足的特定状态。不是所有自我利益的满足对于获得幸福都是必要的。在很大程度上,与幸福相关的是一种能力,这种能力(诸如美德)可以通过习惯、教化来获得。过一个好的生活、成为一个优秀的人,意味着能够辨别出哪些利益值得追求,哪些不值得追求,从而有所为,有所不为。幸福是可以达到的,追求自利则永远没有尽头。总之,一种形式上以行动者为中心、包含偏私性维度的伦理学与利己主义不是一回事。道德具有完全的不偏不倚性(impartiali-ty)。采取一个道德的观点,意味着平等地考虑所有人的利益,而不是把自己和自己关心的人的利益放在一个特殊的位置。超越自我中心的视角,把他人的利益纳入考虑,站在他人的立场上思考问题,是道德能力的重要体现。任何道德上可辩护的行动和制度,都要在某种意义上满足不偏不倚的要求,体现对人的平等尊重。当然,对于不偏不倚的解释是开放的。通过何种方式、在哪些方面展现不偏不倚,是个可以争论的问题。然而,不偏不倚性是道德观点的必要条件,而非充分条件。不偏不倚的观点本身不能等同于道德的观点,将这两个概念交替使用严格说来是错误的。说一个选择是不偏不倚的,就是说这个选择没有受到不相干因素的影响。很多可以称之为不偏不倚的行为,其实与道德没什么关系。比如说,一位公司总裁想从众多候选者中挑选一名销售总监,在这个过程中,他着眼于候选者的专业素养和为公司创造财富的潜力,而不考虑性别、年龄、出身等因素。这时他展示出来的不偏不倚,完全是基于理性的自我利益的考量,与道德无关。(4)美德的实践超出了对规则的遵守。要践行美德,我们首先需要搞清楚两点:在何种环境中,运用美德是合适的;什么样的行动能最恰到好处地展现美德。以勇敢为例,勇敢可以这样来界定:在面临困难、阻碍和危险的时候,守护或追求对自己重要的东西。然而,这样一条规则本身并不告诉我们:在什么情况下应当表现出勇敢;什么样的东西值得我们勇敢地守护;以何种方式去行动足以显示勇敢;何种程度上的坚持和守护是恰当的。这里,判断的作用就显示出来了。而且,判断具有伦理意义,一旦判断出错,就偏离了伦理要求,行动者就不能被认为是拥有美德。在一场世界杯决赛中,某个球员遭到侵犯后公然对对方犯规球员施加报复,结果被红牌直接罚下,导致本队处于极其不利的局面。这时我们会说这个球员鲁莽,而不是勇敢。在特定情形下知道如何下判断,就是亚里士多德所说的“实践智慧”。在亚里士多德那里,实践智慧是一种理智美德。没有理智美德,任何品格美德(virtuesofcharacter)都不可能得到践行①。在大部分情况下,道德对判断力的要求稍低一些。道德主要是受规则支配的,它以规则的形式告诉我们什么样的事情是应当做的,什么样的事情不应当做,例如,“应当信守诺言”,“不应伤害无辜”。在多数情况下,做一个有道德的人就在于遵守道德规则,这些规则足以告诉我们如何行动是正当的。判断在道德生活中发挥的空间相对有限,当然,只要涉及将一般规则运用于具体情境,就要求我们做出判断。我答应一个朋友今天把钱还给他,至于白天还是晚上还,我会根据实际情况做出选择。不过,这两种选择没有道德上的好坏之分。这里涉及的判断不具有道德意义,而只是基于方便的考虑。不过,一旦出现道德困境,判断的作用就得以鲜明地体现。这时,各种道德规则向我们提出相互冲突的要求,我们无法直接根据一条单一的规则做出一个道德上正当的行动。有人会说,我们可以诉诸高阶的道德原则(如功利原则、普遍化原则)来解决冲突。但问题是,道德原则不止一个,而且在很多情况下指向不同的行动。这意味着,我们需要发挥判断力,审时度势,决定运用何种道德原则。如果在道德困境中做出合理决策是可能的,那么道德判断必不可少。

三、历史语境和问题意识

众所周知,自安斯康姆(G.E.M.Ans-combe)的经典论文“现代道德哲学”发表以来,对现代道德哲学的批评之声不绝于耳。批评者指出:现代的道德理论由于专注于道德原则,低估了判断在实践生活中的巨大作用;忽视了行动者,理由和动机之间存在分裂,缺少一个有力的对道德动机的解释;过于突出不偏不倚的道德要求,夸大对其他伦理考量的优先性,进而可能对个人的完整性(integrity)造成损害。伴随着这些批评的是美德伦理学的复兴,一些哲学家要求恢复伦理问题的权威,重新将“人应当如何生活”的问题提上日程,以此作为实践哲学的起点,进而将道德要求建立在好生活或人的幸福的基础之上。不可否认,我们能够从美德伦理学那里获得不少富有启发性的洞见。它提示我们注意伦理生活的丰富性和复杂性;强调道德之外的伦理价值具有独立的、不可还原的意义和重要性,不能仅仅根据道德义务来理解伦理生活的全部;提供了一个看上去有吸引力的对道德动机的解释。追求幸福是人的本性使然,有良好教养的人的道德行为是顺其本性,是自然之事。正义和幸福不可能发生冲突,不存在为正义牺牲幸福的事情,只可能因为拒绝正义而失去幸福。这些见解促使我们反思道德哲学的限度,但不足以说服我们放弃它的问题意识和特殊关切。那些批评或许切中了某些道德理论版本的要害,但不等于说对道德理论的规划本身构成致命的打击。道德哲学之所以有很多在批评者看来缺乏吸引力的特征,是因为它的问题意识就与伦理学有很大不同。那么,为什么实践哲学的问题意识会发生转变呢?根据一些西方学者的分析,哲学问题———尤其是实践哲学的问题———具有历史敏感性。哲学问题不仅起源于哲学家的思辨兴趣和好奇心,而且和特定的历史语境有千丝万缕的联系。从伦理问题到道德问题的转向,具有深刻的历史背景。历史语境决定了我们今天的问题意识和思考方向,决定了我们讨论问题的主导概念。查尔斯•拉莫(CharlesLarmore)指出,社会生活的异质性、多元化是现代社会的一个显著特征。即便是通情达理的人们,经过自由开放的讨论,也很难就生活的目的和意义达成共识。关于“什么是美好生活或值得一过的生活”,人们不可避免地存在合理的分歧(reasona-bledisagreement)。拉莫写道:“我们越是谈论生活的意义,我们越有可能产生分歧。”

这种分歧将长期存在,除非动用国家权力强制推行一种好生活的观点,压制其他观点。究竟为什么在现代社会中会产生合理的分歧?显然,追求相互冲突的自我利益、论理水平的参差不齐导致的只是不合理的分歧,而合理的分歧已经假定产生分歧的人们是通情达理的,他们能够将他人的利益纳入考虑,而且具备基本的论理能力。造成合理分歧的原因,与其说是个人素质的缺陷,不如说是生活经验的差异。我们的人生理想或好生活的观念,很大程度上是由我们的生活经验塑造的。现代社会有纷繁复杂的劳动分工,有各种各样的社会组织和群体,人们的生活经验极为不同,导致对价值的选择以及不同价值在生活计划中的排序很难取得一致。而从他们各自的背景和经验来看,他们对优良生活的种种理解都并非毫无道理。古代哲学家的视野中不存在合理分歧的情形。按我们现在的标准,希腊城邦是个高度同质的小型社会。亚里士多德假定,所有具备理性能力的人们经过反思,都能接受一种特定的好生活的观念。他的伦理学就试图寻求这种好生活的观念,展示美好人生的理想,并据此解释各种美德的价值。在合理分歧已成为现代社会基本事实的今天,如果仍然坚持亚里士多德的假定,就会显得不切实际和盲目乐观。鉴于合理分歧已成为现代性的基本特征,关于如何生活、成为一个什么样的人的问题,无法容纳一个一般而普遍的哲学理论。对这些问题的回答,植根于特殊的历史和传统,取决于个体和共同体的自我理解。现代哲学家们通常避免主张某种所谓最好的生活形式,取而代之的态度是在各种相互冲突的美好生活观念之间保持中立。

对他们来说,更加紧迫而有意义的问题是:在与他人的互动中,哪些行动是正当的、可允许的,哪些行动是不正当的、应该严格禁止的;我们的制度设计如何体现对所有人的平等尊重,从而让所有人有机会追求他们各自心目中的幸福生活,成为他们自己想成为的那种人?此外,宗教背景也提供了我们理解实践哲学如何从伦理问题转向道德问题的一个角度。罗尔斯在《道德哲学史讲演录》中对这方面做了富有启发性的阐述。根据罗尔斯,在伦理学产生之时,古希腊宗教是关于公共社会实践的公民宗教,一种公民节日和公共庆典的宗教。只要一个人以合乎社会期待的方式承认并参与那些仪式,他就是值得信任的社会成员和公民同伴,至于他实际上心里相信什么则无关紧要。对诸神不敬的公民将受到惩罚,与其说是因为他们没有信仰,还不如说是因为他们明确表示不愿意参与公共的公民实践。城邦的公民宗教是维持社会凝聚力的重要因素,但它不包含指引个人如何生活的至善理念。因此,当古代哲学家决定将荷马理想当做一种过时的生活方式加以批判时,他们无法从公民宗教那里获取资源,只有将至善或幸福的问题当做自己的主题加以研究。于是,伦理问题占据了实践哲学的中心位置。罗尔斯指出,不同于古希腊的公民宗教,中世纪基督教明确表达了至善的理念,指出人只有凭借教会教导的那种真正的信仰,感悟天启并直觉上帝的意志,才能获得救赎,得到幸福。同时,基督教也是扩张性的,主张它的权威不受地域限制,从而超越了某个特定的共同体。宗教改革之后中世纪基督教分裂成一些彼此竞争的救赎性和扩张性的宗教,这些宗教争相主张承担救赎的使命。宗教改革不可避免地导致了宗教战争,这样严重的冲突是古希腊人没有经历过的。自然而然,实践哲学的核心问题不再是如何追求至善的生活方式,而是如何与那些和自己有着不同宗教观点、生活方式的人们共同生活。事实上,宗教改革不仅促进了宗教的多元主义,而且还孕育了其他各种形式的多元主义。不难理解,宗教改革构成了现代道德哲学产生的重要背景。

总之,根据拉莫和罗尔斯的论述,我们可以从历史语境(社会生活异质性、合理分歧的事实、宗教改革)出发,解释古代伦理学向现代道德哲学的转变:关注的焦点从“人应当如何生活”转向“人应当如何与那些与自己拥有不同生活观念的人共同生活”,从寻求好生活的理想转向调节一般人际关系、制约个人行动的道德规则以及支配社会制度的正义原则。现代道德哲学的一个基本假定是:无论个人对于好生活的理解是什么,他的行为都必须受到道德规则的限制。无论是道德规则,还是正义原则,都不能建立在某一种特定的好生活的观念的基础之上。

篇9

关键词:老龄化;养老模式;老年公寓;包头市

Abstract: as China's aging population to speed up the process, the aging problem is becoming more and more serious. This paper based on the aging of China's analysis of the situation, and to the elderly living problem investigation and study, attempts from the aging of the population to the social situation, the family support and social support of these two forms were compared and analyzed, the present stage of China 's mainstream and secondary flow endowment model analysis and research. Looking for a suitable for China's national conditions of our country, and can meet the requirements of the elderly living pattern; at the same time to put this theory to the Baotou community elderly apartment design examples, discusses the suitable stage elderly pension mode of residential district planning and space environment construction and the development path.

Key words: aging; pension; the elderly apartment; Baotou City

中图分类号: 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2095-2104(2012)

一、引言

老年人是人类社会中的一个重要的组成部分。据统计,2000年我国人口总数约为12.7亿,60岁及60岁以上的老年人口约为1.32亿,占全国总人口的10.4%,我国已经正式进入老龄化国家的行列。人口老龄化问题也正日渐凸现出来。

2000年包头市人口总数约为229.7万人。60岁及60岁以上的老年人口约为23.8万人,占包头市人口总数的10.36%。东河区是包头市的老城区,人口老龄化问题更突出。所以在社区规划中处理好老年居住环境空间的规划与设计具有重要意义。

二、我国人口老龄化的现状及趋势

预计到2020年我国老年人口数量将超过2亿,达到人口总数的13.4% ; 2050年前后老年人口将达到4亿左右,占总人口25%。更为突出的是80岁以上高龄老人以每年5.4%的速度增长,目前已达到1300万占我国老龄人口的10%,给社会生活保障事业带来前所未有的压力。我国人口老龄化的主要特点是:人口老龄化速度快,老年人口规模庞大,人口老龄化与经济水平相比具有超前性。

(1)人口老龄化速度快

发达国家用了上百年的时间才走完的人口老龄化进程,我国仅用了30年就经历了从70年代末的青年型、80—90年代初的成年型、到2000年老年型的全过程。

(2)老年人口规模庞大

我国老年人口的绝对数量巨大,2000年我国老年人口达到1. 32亿。是目前世界上老年人口最多的国家,占世界老年人口的1/5和亚洲老年人口的1/2。

(3)人口老龄化与经济水平相比具有超前性

发达国家的人口老龄化是伴随着工业化、城市化的发展,在经济比较发达的情况下迎来的。而我国则是在经济实力不强、尚未实现现代化的情况下,措手不及地迎来了老龄化的浪潮。目前65岁以上的老年人口比重达到7%的发达国家人均国民生产总值一般在10000美元以上,而我国在进入老年型国家时仅有1000美元左右。发达国家先富后老,中国是未富先老。人口老龄化发展与经济发展不一致。

三、我国现阶段主要养老居住模式分析

我国现有的养老模式有家庭养老、社会养老、家庭养老+社会服务。根据居住空间的不同特征,分为以下三种类型分别进行探讨。

3. 1普通住宅养老模式

3.1.1普通住宅养老模式的基本特征

此类住宅就是居住于自己的住宅中的普通住区的普通住宅。其基本特征是老人住在熟悉的居住环境,由子女的稳定的情感的家庭照顾系统提供养老服务。

普通住宅养老模式又分为共居型、邻居型和离居型。共居型是与子女同住的老年人多数有自己独立的卧室,其它空间与子女共用。

邻居型就是老少代的普通住宅之间存在一定的空间距离,但在这一距离内,两代之间仍然可以继续频繁的往来。

离居型是指老少代住宅的空间距离或交通条件使得他们之间频繁得生活交往不能存在了,老人实质为独立居住。

3. 1. 2居家养老存在的问题

中国的社会基础源于自给自足的自然经济形态为特征的农业社会。养儿防老的观念根深蒂固,延续至今。然而随着我国人口状况的发展变化和生活方式的转变,老幼相依、安度晚年的养老模式受到前所未有的挑战。主要表现为:

(1)家庭规模小型化、传统家庭养老功能弱化

我国一对夫妇生育一个孩子的政策,独生子女成年后组合的家庭形成4- 2 -1的结构关系,随着独生子女的增加,大家庭解体,子女与父母分居的现象十分常见。

这种倒金字塔型家庭结构的发展趋势使家庭进一步小型化、简单化,未来仅靠势单力薄的家庭赡养老人将难以维系。

(2)缺乏社区服务设施

通过调研发现特别是独居老人的生活很不规律,生病无人救助,己成为颇受社会关注的话题,主要表现在社区服务薄弱、老年服务设施类型不全面、服务设施面积指标严重不足。

3. 2敬老院养老模式

3.2.1敬老院养老模式的基本特征

敬老院、养老院、老年福利院等专为接待老年人(尤其是高龄老人和不能自理的老人)安度晚年而设置的社会养老服务机构,其中设有起居生活、文化娱乐、医疗保健等多项服务设施,有一套严整的供养标准和措施。

敬老院养老的最大特征是彻底的集居化。老年人拥有的私密生活空间缩减为普通住宅的核心—卧室,甚至仅是床位.普通住宅通常意义上独立的住宅空间不复存在,进行集居生活。

3.2.2居住现状及存在问题

以往的敬老院基本上由国家或集体出资兴办,基本属于福利性质。随着社会发展和老年人经济情况、思想观念的转变,兴办主体和居住对象都有了很大变化。

敬老院曾被认为是发达国家高福利政策的象征,是社会制度优越性的体现,但也存在明显的问题。

由于许多老人住进敬老院井非出自主观愿望,而是一件很无奈的选择。敬老院断绝了他们与社会的来往,剥夺了他们与社会交往的权利,私密性得不到保障。这种完全集居化的养老方式从严格意义上说是一种缺少人性化的模式,它将老年人限制在一个特殊的阶层与特殊的环境中,与家庭、社会隔离开来,忽视了老人的心理需求。

3. 3老年公寓养老模式

3.3.1模式的基本特征

老年公寓是按老人特点设计,配有专业化的基本生活服务系统和护理系统的老年居住建筑。

老年公寓养老不同于传统的普通住宅养老,又不同于一般的敬老院养老。老年公寓养老的最大特点就是老年人独立生活单元的集居化。集居性只存在于住宅群体的空间层次上。老年人仍然拥有与普通住宅相同的个人私密空间:完整的卧室以及浴厕空间.老人可随时根据自己意愿和身体状况自由出入于独立生活和集居生活之间。

3.3.2老年公寓养老模式存在的问题

(1)收费标准偏高

老年人入住老年公寓,首先考虑到的问题是收费标准。老年公寓由于地区不同,收取入住费用也有差别。据2000年统计北京市老年公寓的入住费用每人每月平均为1013元,而老年人的平均收入为每月558元,与老年公寓的收费标准相比较,这对于靠微薄的退休金生活,子女又无力补贴的老人来讲只能是水中望月。

(2)养老职能不完善

我国现阶段的老年公寓都以接受能自理老人为主。公寓像住旅馆一样,一位服务员坐在前台,仅处理日常杂事,只接纳基本自理的健康老人。拒绝不能自理的老人。也成为入住率较低的原因之一。

四、社区老年公寓的规划设计探讨

随着人口老龄化的进一步发展,对社区服务的巨大需求和目前社区服务薄弱的矛盾越来越明显。所以本文提出“社区老年公寓”的养老居住模式。将家庭养老和社会养老有机结合。并在包头市东河区进行了规划和设计的实践和应用研究。

4.1社区老年公寓养老模式的基本特征和适应性分析

本文通过实例对于社区老年公寓的基本特征、适应性以及设计原则等方面做了深入的研究探讨。

4.1.1社区老年公寓养老模式的基本特征

社区老年公寓的基本特征为:

(1)社区老年公寓既具有一般老年公寓专业化的基本生活服务系统和护理系统,又具有社区服务系统提供的有关服务。

(2)社区老年公寓既具有一般老年公寓的独立生活单元的集居化即可活动于独立生活和集居生活之间,又具有近邻式居住、同区居住,与家人离而不远的特点。

4.1.2社区老年公寓养老模式的适应性分析

社区老年公寓能适当降低收费标准。现存老年公寓收费标准太高,许多老年人难以承受。而社区老年公寓在投入方面可由政府以征地和减免税收等方式参与投资,使建筑成本降低;社区服务作为补充,使降低收费标准成为可能。

社区老年公寓既有独立的基本生活服务系统和护理系统,又有社区的可供共享的公用服务设施,这样使老年服务设施的种类和面积大大增加。

由于社区老年公寓是一种国家和社会投入、个人付出相结合的机制,具有很强的包容性和普遍适用性。如:在经济发达地区政府财力收入高的条件下,可以加大国家投入部分,加大供给部分,充分体现公益性。在欠发达地区,政府财力有限,政府投入的不足可充分发挥家庭、社区、社会组织各方面的积极性作为有益补充。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不断增大国家供给部分,这是一种具有弹性的可持续发展的机制,能适应于长远发展的需要。可使老年人从中享受到经济发展和社会进步的成果。社区老年公寓符合整合资源、综合利用、统筹兼顾、可持续发展的科学发展观。在目前社区经济和社区文化蓬勃发展的形势下,将社区老年公寓建设深化为社区建设的一部分。促进居民乃至全社会社区养老意识的形成。在新的老龄化社会的大背景下,它必将成为新的深受老年人欢迎的养老居住模式。

4.2社区老年公寓设计原则——结合实例说明

老年人在生理、心理、社会等方面的变化,使他们对居住环境有许多特殊要求。因此,本项目研究的目的是如何规划设计适应老年人需求的居住空间和生活环境。

本文的实例是包头市东河区西北门居住小区,基地位于包头市东河区,规划范围是东至红星坡路,南至环西路,西至红星河槽,北至西北门前路。其中老年公寓占地面积2.7公顷。小区总占地面积为17.67公顷。

如图所示该小区分为普通居住区和老年公寓区两个功能区,老年公寓座落在基地的西南角,与普通居住区既独立自成体系,又自然成为一体。

本项目遵循的设计原则为以人为本,体现人性化的原则;环境安全的原则;自然环境适宜的原则;适应老年人家庭照料;保健、护理需求的原则;处理好社区老年公寓与普通住宅的关系的原则。

4.2.1以人为本,体现人性化的原则

由于使用主体是老年人,应该以老年人为核心,在生理特征方面,老年人的身体机能退化,行为空间和环境设施需补偿他们丧失的能力,维护和锻炼他们尚存的能力;在心理特征方面,老人们惧怕寂寞、孤独、被社会抛弃,需要与亲人、朋友、同事、邻居广泛联系,寻求友谊、慰藉与互助;社会特征方面,他们希望老有所为、老有所乐、老有所学、老有所养、老有所依。这些变化及需求集中于适宜老年人的住宅设计的研究范围。

因此适宜老年人的住宅设计应创造能使老年人健康、安全、方便、舒适的生活在其中,并能培养、发展其才华的居住环境,要体现出对老年人的关怀,即树立“以老年人为核心”的人本设计思想,体现老年特色。

如图所示在本方案的规划设计中充分考虑老年人对居住环境、建筑类型、配套设施和物业管理等方面的需求。

居住环境方面:老年公寓座落在基地的南边,没有建筑遮挡,日照充足,空间通透。与普通居住区有分有合,虽然环境自成体系但又相依相通,利于老年人和普通居民进行交往活动。

建筑类型:老年公寓设计以2层为主的别墅式建筑设计,使老年人上下楼出行活动方便。

配套设施:有独立的医疗安全设施等配套服务设施系统,又有社区公用设施共享,扩大了为老年人服务的使用设施类型和面积。

4.2.2环境安全的原则

安全需求是人类仅次于吃饭、睡觉的基本需求,包括个人不受侵犯、避免人身和财产遭受伤害和损失等。老年人对居住环境安全性的要求非常迫切。

规划时安全性和可监护性作为设计依据和基本要素。如图所示:公寓区通过人车分流、合理安排车辆停

放和完善交通措施来解决。使公寓的室外活动不受车行的干扰,老年人到达活动的场所不必穿越车流繁忙的交通干道。在设计中通过空间的分隔、围合、地面铺装材料的变化强调环境的领域感,不仅起到安全防卫作用,使老人易于控制空间范围,消除对犯罪的恐惧心理。同时扩大环境认同感,增加老年人心理的舒适性。

4.2.3自然环境适宜的原则

充足的日照、良好的通风、新鲜的空气、适宜的温度和湿度,没有噪声等污染源的干扰,这些都是人们对于住宅环境的基本要求。在方案中二层公寓间距为13米,明显大于普通住宅。充分满足日照要求为基础,并综合考虑采光、通凤、消防、管线铺设、视觉卫生等效果。

本公寓所处位置远离闹市,背风向阳,

无噪音污染,既具有良好的通风条件又处在避风之处。

4.2.4适应老年人家庭照料、保健、护理需求的原则

处于不同生活能力状态的老年人其生活要求的侧重点也不同。有的侧重于“护理中的静养”,对医疗保健、家庭护理的需求十分迫切。有的强调“活动中的保健与调养”。

社区老年公寓离而不远的特点有利于家庭照料。公寓区设有医疗保健服务系统,社区中也有医疗保健服务系统,为医疗保健和护理创造良好条件。户外活动空间有绿化和硬化场地方便于老年人的静养和活动中保健调养。

4.2.5处理好社区老年公寓与普通住宅的关系

社区老年公寓虽然是与社区普通住宅处在同一小区,但是必须处理好二者的住宅空间和生活环境等方面的关系,使之各具特色、优势互补、互不侵犯、互不干扰。

在规划结构方面,老年公寓区与社区普通住宅区之间由一条绿化带连接,互相敞开,又各成独立领域,开合相宜,成为一个和谐的居住环境。

在建筑空间与景观设计方面如绿化分析图所示,利用城市绿化带、中心区绿化与错落的住宅布置及公建设施共同塑造出小区人流活动的动态氛围。成为小区人流出入“门”的序列起点,结合硬化路面绿地高低形成较好的空间环境。

组团绿地及中心绿地为居民和老年人提供了一个宽阔的活动空间和交往空间,辅以绿化设施,休息座凳等服务设施,使老年人活动更加便捷。

中心休闲绿地,由自然的曲线小路、人工绿地、及公共活动场地结合设置不同的树种组成一个内容丰富的活动场所。

老年公寓区域中的院落中用暖色地砖铺设硬化,并设计太极图和龟兽图,还有松鹤延年等雕塑小品,形成富有老年特色的小环境。

在居住组合设计方面,为了增强小区的识别性与认同感,着重强调群体空间塑造,并结合户外绿地设计环境,使区域空间与小区空间和老年公寓空间相融合,亲近自然且具有人情味。强调空间感和环境感,在大面积的宅间绿化中,完善配套各种服务设施,如座凳、活动器械、花池、休息亭、电话通信等服务设施,同时结合人工绿地及公共活动场地形成一个内容丰富的活动场所,使公寓中的老年人确有“家”的感觉。

按照上述原则所设计的社区老年公寓能够将老年人使用的服务设施类型与面积有较大增加,并且促进了社区的全面建设与和谐社会的建设。

五、结论

根据我国目前老年居住模式的现状和趋势,从关注老年人的居住需求和社会交往的角度出发,本文提出社区老年公寓的养老模式,并通过规划设计的实例,进行了初步的研究和探讨。根据老年活动理论,老年人参与社会活动才能对生活有高的满意感。社区老年公寓的规划设计在物质设施、生活服务、医疗照顾等方面充分考虑老年人的特殊需求,是比较适合我国所特有的“以居家养老为主,社会保障和社区服务为辅”的模式,而它的推广和应用有待于我们继续进行实践和探讨。

参考文献

【1】中华人民共和国建设部,《老年人建筑设计规范》,中国建筑业出版社,1999

【2】中华人民共和国建设部,《城市居住区规划设计规范》中国建筑业出版社,2002

【3】胡仁禄、马光著,《老年居住环境设计》,东南大学出版社,1995

【4】郭锦津著,《老人住宅》,中华报出版社,1984

篇10

关键词:市场经济性质;专业生产;广义联合产权;制度转型

中图分类号:F014.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1-5981(2012)02-0068-05

一、引言

依靠市场调节维持经济运行是现代经济的重要特征。市场经济的性质是什么?这一问题是经济学有待回答的基础问题。现代经济理论中,市场定义比长期遭受质疑的企业定义处于更虚无的地位,经济学分析市场价格的决定,对市场本身的讨论已荡然无存。平狄克和鲁宾费尔德经典的微观经济学教科书中,把市场(Market)讲解为买者和卖者相互作用形成价格的地方。萨缪尔森和诺德豪斯的认识更进一步,认为市场是一种形成价格的机制。上述主流的认识有两个问题:一是概念性的问题。这一问题包含有两个值得区分的定义:市场(Market)和市场经济(Market Economy)。市场可以随时随地产生,市场经济则是整个经济体系以价格调节为基础的经济系统。市场是市场经济的重要组成,而不是全部。二是对价格的过分强调。张五常认为价格是一种竞争的胜负标准,还需要有竞争规则。对价格的过分强调使经济学成为一种研究选择分析的学科。这一方面使经济学成为强大的分析工具或分析方法,使经济学走向了“帝国主义”的道路。另一方面使经济学的研究缺乏实质内容,成为黑板经济学。与其说经济学是一门社会科学,还不如说经济学是一门工具学科。很多经济学家认识到了这一问题。以科斯、阿尔钦、威廉姆森和张五常为代表的新制度经济学家提出要让经济学走向现实。因此,市场经济的定义不能被价格机制所代替,市场经济是一个具有更加广泛内涵的概念。新古典经济学简单地认为,明晰的私有产权就是比赛规则,适者生存就是奖惩规则。但是产权的界定需要成本,清晰的产权很难出现;人类的有限理性无法预知何为“适者”。走向研究对象——实际经济,是经济学发展的需要。在科斯揭开企业的盖头后,威廉姆森在《资本主义经济性质》中掀开了关于资本主义经济体制的面纱。市场经济在这一经典著作中得到新的解释,即市场经济为各类交易提供了可选择的治理机制。但市场经济的本质是不是就是为各种交易寻找治理机制?这和那种为各种交易寻找价格的观点又有什么区别呢?两者从本质上看是一致的。从单个交易并不能看到市场经济的本质。在经济学走向现实中,这种静态的、个体的分析已经限制了对市场经济的进一步认识。对市场经济本质的认识需要一个动态的、整体的分析。从动态性上来看,市场经济是人类发展的一个阶段;从整体来看,市场经济具有生产性和制度性。我们在此要回答的是:市场经济是一种什么样的生产方式?是一项什么样的制度?市场经济如何演进?

二、对经济系统进行分析的框架

经济系统是一个生产和制度系统。从马克思关于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的理论出发,经济系统首先是一个为人类生产产品的系统,其生产方式决定了产品的丰裕程度,是经济系统的基本特征所在;同时,经济系统是一个将各种要素按照一定规则组织在一起的制度系统。从整体来看,经济系统是生产系统和制度系统的结合。从动态角度来看,经济系统的演进是生产方式和制度的互动。因此,对经济系统的分析要从生产方式和经济制度两方面来进行。

生产方式是经济系统的基本属性。产品的生产是经济系统首先要完成的经济使命。高效的生产方式是经济系统运作良好的必要条件。生产方式是一个比生产技术更广泛的概念。生产方式不只是产品通过何种技术生产的,更多的是生产要素是如何组合的。如经济系统的生产是社会化的,还是分散化的?是全能型的,还是专业化的?这是要素的组合方式,而不仅仅是技术。生产技术和要素组合是相互影响,互相决定的。生产技术的发展演变很大程度上是科学技术的积累,经济学的分析应该更注重要素的组合,而不是生产技术的发展。

经济系统的性质更多地体现在制度性质上。一种经济系统本身是生产性的,具有自身特有的生产方式,与此同时这种经济系统区别于其他生产系统的特点也体现在所具有的制度特性上。制度相对于单纯生产来说,具有更丰富的内涵,更能突出某一经济系统的特点。因此,研究经济系统要对制度特性进行更充分的研究。

现有制度研究视角的个体性。主流经济学的研究中,微观经济重视基于价格机制的生产和消费均衡研究,宏观经济重视基于生产函数的经济增长研究,而把一些制度归为简单的前提条件。新制度经济学研究了市场经济内部的制度规则。但这些研究者都是从个体财产权利入手进行研究的。这一范式带有明显的个体性,在分析某项具体制度或规则时具有优势,但在把握一类经济系统的制度特性上可能存在欠缺。比如,从个体看奴隶社会和资本主义社会的私有产权制度并没有明显不同,都是依附财产权利获得收入的经济规则。因此,转变现有的研究角度是一个有益的尝试。

整体制度研究的三个维度。当把经济系统看成一个整体时,关于这一整体的制度问题就转变为:对这一整体的权利是如何配置的。经济系统是一个生产和分配系统。相对应的制度维度也应该围绕生产制度和分配制度展开。那么,第一个维度就可以抽象为:参与生产的权利如何配置?我们在此把这一权利抽象为参与权,即:人类社会参与经济系统的权利是如何配置的。第二维度可以抽象为:经济系统的产出如何分配?在第二个维度中又可以引申为两个层次:对参与经济系统生产的群体进行的分配和非参与群体的分配,这是两类不同的分配。为了研究的细化,我们把这一维度的制度细分为两个维度。我们把对参与生产者的分配定位为第二维度的权利,称为收入权;把对非生产者的分配定位为第三维度的权利,称为保障权。这样我们把经济系统整体制度细分为三个维度的权利:参与权,人类参与经济系统的权利配置;收入权,生产者从经济系统获得收入的权利配置;保障权,非生产者从经济系统获得收入的权利配置。在下文中我们将从这三个维度对市场经济系统的制度性质进行分析。

三、市场经济是一个相对高级的专业化生产系统(Advanced system of Specialized Production)

市场经济代表了一种更先进的生产系统。市场经济的先进性体现在大多数的经济活动都纳入专业生产中。生产者生产的产品不再是自己需要的而是他人需要的。专业化生产提高了生产效率,使人类经济进入前所未有的繁荣阶段。正是在市场经济的前提下,人类开始了工业革命,开创了人类历史的新纪元。在工业革命开始之前,西欧已经进入了市场社会。为人类社会带来大范围专业生产的首先是市场化革命。市场经济一经出现就体现出了相比以往生产方式的巨大优越性,使人类的产出达到了前所未有的高度。

市场经济代表了一种程度不断加深的专业化生产。市场经济在生产上的优势主要体现在专业化生产方面。市场经济不仅开创了一种新的专业化生产方式,而且使这种专业化不断加深。首先,市场经济使专业化范围不断加大。现代市场经济基本囊括了所有的产业。很少产业能离开市场经济而独立存在。其次,市场经济使国家经济呈现出专业化特点。各个国家通过市场经济紧密联系在一起,并按比较优势进行专业化分工。不融入市场经济的国家已经很难进行发展。再次,市场经济不断深化了专业化生产。现代经济的专业化分工越来越细化,不断形成新的细分产业。随着专业化的不断加深,个体间的联系越来越紧密。整个市场经济体现出集体劳动协作的特点。

市场经济是人类经济活动的一个发展阶段。伴随人类产生的是原始社会的生产,以部族、群落为单位进行生产,部族内部进行简单分工,部族间很少有联系;在奴隶社会,生产单位是奴隶主庄园,生产的主要目的是自我消费;封建社会出现了更多样的土地耕种方式,更多的行业,但其目的是维持一个国王或封建属地的产品供给;在封建社会后期,专业化生产不断扩大,带来了生产的大变革,新的生产方式出现了:市场经济,人类社会也随之进入了资本主义社会。因此,从历史的进程来看,市场经济不是从来就有的,而是人类生产发展的一个阶段。

四、市场经济的制度性质是联合产权性(United Property Right)

市场经济系统具有相对平等的参与权。我们在此再一次强调我们的视角,把市场经济看成一个整体,或一个有机的生产系统。谁可以利用这个生产系统?或者说谁对这个生产系统享有参与的权利。在原始社会中,生产系统是为某个部落使用和服务的;在封建社会是属于某个国王或封建地主的,为国王和地主使用。在市场经济下,这个制度发生了异质性改变。市场经济的生产系统不再属于某个人或某个阶级。个体可以相对平等地参与到这个生产系统中来,并且这种权利受到了法律的保障。市场经济赋予了每个人充分的参与权。充分参与权带来了充分的竞争,成为个体从生产系统获得收入的前提。正如斯密所言,市场经济是以利他为基础的,不具备利他能力的个体很难拥有参与权,这注定了市场经济的参与权不是绝对平等的。

市场经济系统具有共享性的收入权。随着专业化的加深,市场经济中的劳动天然具有集体性,任何个人的目标都是在社会集体协作基础上完成的。这就带来市场经济生产成果分配的共享性。市场经济系统中个体主要凭借个人具有的要素参与到市场经济中,做出具有市场价值的行为获得收入。这种收入在新古典经济学中抽象为边际贡献的价格。但现实中边际贡献无法低成本获得。要素价格只是收入的数值,更多是为了实现激励目标,而不是为了精确描述贡献。从这个角度看,市场经济并不具备精确的贡献测度机制,而是具有有效的激励机制。只要生产要素具有市场专业生产需要的特性,就可以从市场经济中获得收入。整个经济系统的收入被不同的要素所有者:资本家、普通劳动者、技术人员、职业经理人等共同享有。

市场经济系统具有普遍的保障权。除了通过市场直接获得收入外,市场经济系统还具有间接的收入方式。在市场经济中有些个体并不具备参与专业生产的条件,如残疾人、老年人、儿童、病人等。这类人可以通过要求转移支付、更好的教育等方法来获得收入。这种收入方式在奴隶社会、封建社会零星存在,但在市场经济中,特别是成功的市场经济国家中普遍存在。因此,不具有充分生产要素的个体,对于市场经济也具有获得收入的权利。通过充分的保障权,市场经济满足了人类整体的需求。

市场经济的制度性质是联合产权性。通过以上分析,我们发现市场经济系统赋予了人类相对充分的参与权、收入权和保障权。个体可以自由参与到市场经济中,可以从市场经济中要求收入,可以要求基本的生活保障。从市场经济的整体来看,对市场经济的权利安排具有公共性。市场经济制度是共同参与和共同收益的制度。我们把市场具有的三个维度的权利:参与权、收人权和保障权,定义为人类对市场经济的联合产权。市场经济最的制度首先是联合产权制度。在联合产权制度基础上,为了竞争的合理进行,发展出了相对完善的财产权利制度。新古典经济学家忽略了制度的作用,新制度经济学家只重视了财产权利制度,更具整体性的、基础性的联合产权制度被忽略了。因此,确认市场经济的联合产权制度具有重要的理论意义。

五、组织、私有产权、联合产权和制度演进

组织、私有产权、联合产权是制度演进的表现。组织是市场经济重要的组成。组织的出现先于市场经济。如果我们把原始部落看成一个组织,那么世界经济的起源就是一个组织。正是组织内和组织间的制度演进促成了人类经济制度的不断演变。组织内首先出现的是公共产权。当组织间的联系变多时,一种新的权利安排出现了:组织间的权利安排。这种权利安排打破了原先组织共享的理念,导致了私有财产权利的出现。私有财产权利制度是基于私人对财产的占有为基础的。私有产权一经出现就成为一个牢固的制度框架:经济系统是个别私人占有的。在这个制度框架内,微观组织制度的演变导致了奴隶社会向封建社会的过渡。随着生产的发展,微观组织间的联系进一步紧密,触动了私有产权对经济系统的权威,出现了市场经济。市场经济改变了经济系统是私人占有的整体框架,形成了联合产权性质的整体经济框架。人类经济制度演进的过程可用图1来简单描述。

原始社会是一个简单的部落组合。奴隶社会和封建社会是以私人(国王)占有(参与权和收入权的个别占有)经济系统为特征的社会制度。封建社会比奴隶社会具有更多种类的组织,组织间的关系也更密切。资本主义的市场经济是以社会整体对经济系统的联合产权为前提的社会制度。在联合产权基础上是私有财产权利,私有产权是个体和组织间竞争的规则。刘长庚指出了市场经济中的企业具有的联合产权的性质。在此为了区分两种联合产权制度,我们把市场经济系统所具有的联合产权制度性质定义为广义联合产权制度,而把企业内部具有联合产权性质称为狭义联合产权制度。类似于前苏联的社会主义计划经济是以国家对整个经济系统的占有为基础的社会制度,一定程度上体现的是国家资本主义性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系统也是以广义联合产权为前提的社会制度。但在广义联合产权基础上不再只有私有财产权利,还包括国家财产权利。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比单纯的资本主义市场经济拥有种类更多的市场主体,体现出了一定的优势。

资本主义市场经济的矛盾是资本主义私有制和市场经济联合制的矛盾。在资本主义下以私有产权为基础的竞争规则,带来财产的过度集中。一是这种财产的集中限制了个体对市场经济系统的参与权。二是依靠物质资本的私人占有获得收入,引起收入和贡献的持续分离,个体的收人权受到限制。三是对私人产权的过分强调,限制了社会保障的发展,无法体现充分的保障权。基于这三点,资本主义市场经济很可能带有需求不足、阶级分化、收入差距较大等问题。资本主义市场经济为了保持活力必须反垄断、创新收入分配形式和加大社保支出。更为关键的是市场经济内组织制度的自觉变化。组织内部收入分配形式自发自觉的创新,最终会导致社会整体组织制度的变革,引起资本主义市场经济的大变革。

六、总结及进一步思考

经济的性质具有专业化的生产性和广义联合产权的制度性。市场经济从整体和动态的角度来看,是人类社会满足自身需求的一个生产系统,具有生产性,主要特征是专业化的生产方式;市场经济同时体现出一种特殊的制度性质。市场经济下社会个体通过广义联合产权对市场经济系统拥有产权。广义联合产权包含参与权、收入权和保障权三个维度。资本主义市场经济是在广义联合产权的基础上,把私有产权制度作为竞争规则的一类特殊市场经济体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