退化草原生态修复技术范文
时间:2024-01-09 17:33:12
导语:如何才能写好一篇退化草原生态修复技术,这就需要搜集整理更多的资料和文献,欢迎阅读由公务员之家整理的十篇范文,供你借鉴。
篇1
关键词:畜牧业;产业化;草原;生态环境
0引言
近年畜牧业也开始面向规模化与产业化的方向发展,对自然环境造成较大危害,使生态系统失去平衡。因此,在畜牧业产业化过程中,应做好草原生态环境的保护工作,以实现持续稳定发展。
1影响
1.1频发自然灾害
部分地区依然遵循传统的养殖模式,草场过量放牧动物,大量优质牧草逐渐消失,有毒有害牧草开始增加,草原大地,并在雨水侵蚀下出现水土流失问题,弱化了草场的生产能力。随着生态环境的恶化,降雨量逐渐减少,水分蒸发加快,地下水位出现断层甚至严重不足问题,草场缺水十分严重。
1.2降低草场利用率
大多地区畜牧产业与经济发展并未考虑林木与草原资源情况,存在乱砍乱伐与不合理利用等问题。部分基层地区的基础设施建设落后,养殖业发展难度较大,无法发挥草原资源优势,降低了草场资源的利用率。
1.3降低科技水平
畜牧业在产业化发展进程中并未科学设置,养殖品种较为单一,大多农牧民采用传统的养殖方式,无法在基层地区推广使用先进的畜牧养殖技术,整体养殖科技含量较低,畜牧养殖处于落后状态[1]。
2草原生态环境恶化原因
首先,畜牧生产经营方式不完善,目前我国大多草原牧区养殖时依靠自然生态资源,常见饲养方式为全年放牧、冬季补饲,严重破坏草原生态环境,甚至在此基础上开展轮牧生产方式,导致草地超载,转而影响牲畜养殖质量,形成恶性循环。其次,盲目发展畜牧业,草原资源支持是畜牧业发展的基础,但草原对牲畜的承载力有限。部分牧民在未考虑草原资源的情况下便大肆发展养殖业,盲目扩大养殖规模,增加草原承载力。最后,缺乏资金支持,虽然人们已经开始认识到草原生态环境的重要性,并逐步改善生产方式,但实际保护期间依然缺乏人力、物力、技术及资金支持,尤其在修复草原生态环境时没有采用先进技术设备,无法更好地开展人工草地种植与草原恢复等工作。
3改善对策
3.1落实草牧场“双权一制”政策
为解决制度不合理引起的草场退化问题,应在草原地区实行“双权一制”政策,落实草原牧场的所有权、使用权,实行草原牧场有偿使用的。期间应明确此政策可解决的本质问题,建立规章制度,探索“双权一制”政策落实的技术方法,保证公平性与公正性。农牧民可以优先续包以往承包的草牧场,使农牧民真正成为土地的主人。此外,应建设草地保护奖惩办法,对于草牧场保护较好的农牧民给予经济与物质补贴,严厉惩罚过度开发草场的农牧户,对于承包草地一直处于破坏状态的,可以解除承包合同。强化草地租用管理力度,尤其严厉惩罚租用草牧场却不养护的农牧户,严重的可以解除承包合同,通过强力措施,遏制草原生态环境恶化,使其恢复原始状态[2]。
3.2转变传统畜牧业发展模式
草原生态环境恶化也会导致畜牧业无法实现产业与规模化发展,对此应合理调整以往畜牧养殖模式,对于放牧养殖的群体严格控制草原牲畜放养量,避免超出草原承载力,给予草场充分的休养生息时间,避免草原荒漠化。目前农牧地区人口数量不断增多,在完善养殖模式的基础上,还应确定草原人口承载力,并合理安置。相关政府部门应发挥自身宏观调控作用,严格落实法律规章制度,保证合理利用草原牧场。给予现代畜牧养殖业一定的资金支持,帮助其改良品种,引进新型养殖技术,优化生产模式,推进草原生态环境保护进程。
3.3严格落实草原建设保护措施
对于轻度退化的草场,应围栏封育,实行轮牧与阶段性的修复措施,缓解草场生态压力。对于退化严重的草场,应长期禁止放牧,保证草场具备足够的休养生息时间,及时恢复生机。若草场退化十分严重,存在明显的荒漠现象,还应建设人工草地,做好改良工作,保证牧草供给,必要时还应考虑生态移民。在建设人工草地时应遵循因地制宜原则,扩大饲料资源,减轻天然草场压力。在旱作条件下,单位面积的人工草地产草量高于天然草地产草量3~5倍,灌溉条件下还可以增加10倍左右,饲草质量水平高,可以解决冬春季饲草不足问题。养殖人员应在水肥条件较好的地段开发高产饲料地,如高粱、青贮玉米等优质饲料,发展舍饲化、规模化的养殖业,提高生态与经济效益。此外,可以利用农业生产过程中的农副产品,发展秸秆青贮技术,回收农作物秸秆,并进行青贮处理,充足供给青绿饲料,降低对草原的危害。
3.4提高草原生态保护意识
农牧民群众应提高生态环境保护意识,自觉参与草地资源保护工作,减少人为破坏。相关工作人员应对全体牧民进行思想教育,引导其认识到草场可持续发展的意义,理解草场生态环境保护的重要性,增强维护意识,以合理利用草地资源,改变以往的草原畜牧方式。增强相关保护部门的可持续发展意识,设立良好规划,平衡畜牧生产与生态环境治理工作,改善草原生态。
3.5实行动态监测
畜牧业生存与发展的物质基础便是草地资源,受土壤、水分、气候等因素的影响,大多草地不宜发展种植业,适合放牧。因此相关部门应在遵循草业系统工程的基础上,结合草地区域特点,开发草地资源,并发展草业经济战略,保证草业技术的标准化、规范化。为更好地保护草原生态环境,还应实行动态监测机制,构建完善的网络监测系统。草原管理部门应将草场资源划分为不同区域,做好网格化跟踪监管,随时了解草场资源动态,一旦发现草地资源破坏问题应立即制止,根据法律法规进行严厉处罚。根据本地畜牧业的发展趋势,制定严格的养殖计划,为牧民技术提供生产指导服务,强化监管,促进畜牧业持续发展[3]。
3.6建设标准化养殖基地
草原可持续发展属于综合性、知识性的密集发展模式,需要在畜牧生产方式方面不断创新探索。因此,相关部门应建设标准化生产基地,组织科研院所、本科院校及推广机构等多方面的科技力量,充分利用技术、信息资源、人才等因素,集成高新技术,建设集培训、选择、吸引人才与示范技术推广于一体的产、学、研结合的开放式示范基地,鼓励科研人员携带科技成果创办企业,为草原生态系统的持续发展提供依据。此外,还应生产高质量牧草种子,开设牧草种子工程,以资源为依据、市场为导向,建立优良的牧草种子繁育体系,种植出更多优良牧草,提高资源利用水平,实现草畜平衡,将资源优势转变为经济优势。
4结束语
牧民应充分认识到草原环境的重要性,增强生态保护意识,严格按照规定放牧,转变以往传统的畜牧业生产方式,以实现可持续发展。
参考文献
[1]秦明东.草原特色畜牧养殖业发展措施探究[J].中国畜禽种业,2020(7):52.
[2]宋文婷.加强草原生态系统建设发展绿色畜牧业[J].畜牧兽医科学(电子版),2020(5):187-188.
篇2
关键词:草原生态保护 计算机实验室 实验室管理 相似性
中图分类号:G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3-9795(2013)08(b)-0161-02
1 草原生态现状
草原是我国最大的陆地生态系统,但由于长期不合理的开发利用,草原沙化、退化、荒漠化趋势加剧,出现了一些严峻问题:一是超载过牧、乱垦乱挖的现象严重;二是鼠害、病虫害未得到有效控制;三是掠夺性开采突出,草原承包存在重利用轻养护、重索取轻建设现象;四是资金投入不足,草原基础设施和服务体系建设滞后;五是对破坏草原等违法行为缺少有效的管理制度。
2 计算机实验室管理中存在的问题
(1)过度长时间使用或长期搁置。计算机内部电子元件具有一定的使用寿命。计算机长时间通电使用会造成机器温度的升高,增大了电子元器件的工作压力,长期如此必然会造成计算机整体使用寿命的降低。而长时间不用会导致机箱内部积压灰尘,灰尘容易吸收水分,导致计算机内部电路板受潮损坏。
(2)计算机病毒泛滥。病毒一直是目前导致电脑系统变慢、崩溃的一大难题,甚至可以导致硬件故障。在实际操作中,学生访问不良网站、接收来历不明的邮件、私自使用自带U盘等移动存储设备,极容易使机房电脑感染病毒。
(3)计算机损坏。物品被使用就有被损坏的可能性。除了正常的磨损和硬件损耗外,人为的破坏或者偷盗行为也是屡见不鲜。若不能及时解决,出现僧多粥少的局面,必然会影响实验教学的进行。
(4)资金投入不足,机房设备陈旧。目前高校配置一台电脑的费用一般在3000元左右,一个机房一般需要配备30~50台电脑,加上路由器、网线等,一个机房的总体费用最低也要在10万。这对学校来说不是一个小的数目。而计算机硬件更新换代很快,使用多年的电脑,配置太低,若是安装上几个像Matlab、AutoCAD这样大型的专业软件,机器运行缓慢,根本无法适应新的教学要求。
(5)缺少有效管理处罚条例。没有规矩不成方圆。计算机维护、损坏、丢失等仪器的报告与处理,实验室环境、安全等管理办法,都有必要建立明文制度来规范和实施。一个好的规章制度可以规范和约束实验人员和实验学生的行为,使管理规范化。
3 草原生态环境与计算机实验室的相似性
通过以上分析可以看出,草原生态环境与计算机实验室有许多相似性。(见表1)
4 计算机实验室管理办法
针对计算机实验室的普遍问题,基于两者的相似性,大胆借鉴草原生态的保护政策对计算机实验室实施管理。
4.1 适时“休养生息”
计算机和家用电器一样,都有电路板,久用久置都会导致器件的损坏。目前草原生态保护普遍采取禁牧、休牧、轮牧的方式。计算机实验室要保证教学的正常实施保持硬件的性能也应该采取“禁、休、轮”三项措施。“禁”是要将完全过时的计算机淘汰,如老一代CPU为286、386、486的计算机,已经没有任何留用的价值,可以完全报废;“休”就是让长期通电的电脑断电调整,防止零器件温度过热,影响寿命;“轮”是划分实验室,在保障教学实验正常进行的条件下,依次轮回或循环使用,避免连续工作十个小时并且保证每月至少开机通电一次。
4.2 落实实验室责任制
为调动牧民管理、建设草原的积极性,乌兰察布市牧区推行牧场所有权、使用权和草原承包责任制[1]。从实验室的环境质量,到用电安全;从计算机的系统安装,到硬件更换;从日常维护,到防偷防盗,计算机实验室应该设立明确的履行条例,施行责任到人的实验室分管制度。根据实验人员和机房的数目,较为平均的分配劳动力,分配应充分考虑新旧机器维护的难易程度和实验人员的年龄、经验、体力等因素,在硬的制度下实施人性化的管理。
4.3 保护系统安全,防止病毒感染及传播
康爱民在草原修复方面提出要积极研究草原病虫害成灾原因、条件、环境,防止草原出现大面积虫鼠害[2]。就目前来讲,计算机病毒的传播途径无外乎两种:一种是通过网络传播;一种是通过硬件设备传播,要尽可能的切断病毒的来源途径,通过对计算机软硬件的设置形成长而有效的预防措施。首先在网络方面,通过服务器将常见木马网站加入黑名单进行屏蔽,可防止学生浏览不良网站,下载木马程序;设备方面,在系统内安装杀毒软件,定期升级病毒库,并督促引导学生定期对U盘杀毒检测,避免病毒通过移动存储设备传播。另一方面,使用硬盘还原卡或软件保护卡,设置为每次还原,可以在下一次开机时恢复先前内容,任何对硬盘的修改均无效,阻止病毒的写入。
4.4 保证资金的合理利用
随着生态建设项目的实施,国家用于草原建设的投入有了大幅度增加[3],但同时因为牧民缺少资金和相应的知识水平,仍不能使草原得到恢复[4]。从这点上看,资金的投入确实可以加强实验室的建设,但不代表拥有资金就一定能够建设好实验室。计算机实验室要在有限的投入下合理地利用资金。资金充足时,可以购置新机器;资金短缺时,机器不能买,配置不高,可以先升级内存。升级内存时,最好购买与原有型号相同的内存,否则易造成不兼容现象[5]。电源的问题一般出在电容,比起换电源,电容的价格要少得多。这样就可以节省一大笔费用。
4.5 有效的防范制度
李荣提出在草原管理方面,加强草原监测管理与执法工作,深入宣传草原法律法规[1]。根据计算机实验室的特点,确保一人一台机,做好登记管理工作,做到课前课后清点,丢失损坏赔偿。制定详细的计算机使用守则规范学生上机行为,存入文档,设置为开机运行,学生开机即需阅读。措施上,逐台为机箱和容易丢失的键盘、鼠标加锁,防止不易发现的小物件丢失,有条件的安装防盗监控设施。
5 结语
计算机的管理手段是多样化的。计算机不断发展,实验室管理模式也需要创新,强化计算机实验室的管理手段与措施是必然趋势,随着新技术新方法的不断探索,实验室管理将会更加完善。
参考文献
[1] 李荣.乌兰察布市牧区草原生态保护建设成功经验与今后发展建议[J].内蒙古草业,2008,20(3):58-60.
[2] 康爱民.对牧区草原生态修复的认识与思考[J].水利发展研究,2004(12):35-37.
[3] 张贞明.甘肃牧区草原生态现状及保护建设的思考[J].草原与草坪,2008,2(127):19-22.
篇3
近年来,藏北地区在打造生态安全屏障上已经初见成效。但是,要想从根本上实现该地区生态的可持续发展,还必须以培养“理性生态人”为目标,大力开展生态观念教育,引导人们尊重自然、关爱自然、与自然和谐相处,树立正确的生态理念,形成稳定的生态道德品质,养成良好的生态道德行为习惯,以博大的胸怀增强生态保护意识和责任,在注重人的自身发展和需要基础上,自觉保护生态环境。
由此可见,研究北部牧民生态观念对草地资源的保护、利用和可持续发展的实践,有着非常重要的理论和现实意义。目前,学者们对草地退化的研究和关注,主要起因于近年来草地急剧退化所带来的严重后果以及全社会和国家对草地退化问题的高度重视。但是,现有的研究大多从如何治理草地退化的角度探讨,主要着眼于自然机理和工程效益,对导致草地退化的诸多原因大多只是从宏观层面的简单罗列,而立足于牧民观念这一微观视角,研究牧民生态观与草地退化的关系,提出现今牧民生态观特点及影响因素的研究却很少。牧区特殊的生存环境、生产方式、生活方式和习俗、等都决定着牧民的生态观,进而影响着牧民对草地的行为,所以针对牧民生态观的研究就显得十分必要。草原生态环境的破坏与保护都是微观主体的行为结果,要想真正从源头上解决草地退化的问题,还必须从草地最直接的利用者———牧民的生态观入手,了解牧民生态观现状,以探寻出一套改善牧民思想观念的有效办法。因此,笔者通过利用北部藏族牧民问卷调查的资料,对牧民生态观进行了调查研究,分析了牧民生态观的特点及影响生态观的因素,并提出了改善牧民生态观的建议,以期能从生态观角度上为减缓草地退化提供参考。
调研情况
为了全面掌握藏北地区草地生态观的基本现状,分析草地生态观所呈现的特征,较为客观和系统地探讨藏北地区草地生态观和草地保护问题,笔者以北部6个县为典型的样本采集区,在与当地相关部门座谈了解草地生态环境状况,并与相关科技人员进行探讨的基础上,对牧户进行了问卷调查。该次调查的时间为2011年8月,笔者从受访者基本情况、对草地生态保护所持观点、对草地退化的认识、对草地恢复的意愿及措施等几个角度设计了调查问卷,分别在藏北地区尼玛县、安多县、班戈县、那曲县、当雄县、比如县及农牧学院中藏北6个县的学生发放调查问卷607份,由于部分牧民受到语言障碍和文化水平因素的影响,只获得有效问卷502份,但是该课题的调查基本上涵盖了北部大多数地区不同性别、年龄、文化程度的群体,能够较为客观地反映藏北地区草地生态观的基本层面,所获取调研数据和资料翔实可靠。调查区域的基本情况见表1。
地区草地生态观基本特征分析
1藏北地区受访牧民对草地退化认识情况调查结果显示,95%的牧民认为该地区草地存在退化,退化的主要表现为鼠虫害严重、牧草长势差、生产力低、风沙较大。只有5%的受访牧民表示在其经营期间草地不存在退化。牧民认为造成草地退化的主要原因是气候干旱,次要原因是家畜数量增多等因素。部分牧民认为近几年来由于全球气候变暖,干旱及风蚀、霜冻等自然因素,再加上长期超载放牧、滥挖、重利用、轻管理等人为因素的影响,天然草地生态环境日趋恶化,草地地上生物量下降,原生植被消失,毒杂草滋生蔓延。该结果与国内许多牧区调查结果相似,多项研究结果显示,最近20年,藏北草地开始出现明显的退化。造成草地退化的原因主要有:牧户一味追求牲畜数量型发展,且粗放式放牧,致使超载现象严重,令草地失去休养生息的机会,最终导致草地退化,鼠虫害猖獗;牧民无节制的开采天然药材,直接毁灭性地破坏草地、草皮;牧户大量捡拾牛粪作为消费能源,阻断了土壤的营养物质循环,草地缺肥而无人为草地进行肥料补充;草地投资不足,管护跟不上破坏力度。长此以往,草地必然退化。
目前,在藏北草地资源利用中存在许多问题,特别是近年来的草地鼠害更为猖獗,导致大片优良牧草死亡,土堆成丘,毒杂草滋生;调查结果显示:6县的部分牧民已在长期的畜牧业生产中形成了靠天养畜的传统经营方式,片面发展牲畜头数,采取掠夺式的经营,重利用轻管理,加之草地基础设施建设投资比重偏低,“三化”草场治理进展缓慢,草地生产力下降,牧草生长不良,产草量低。
2草地生态保护意愿由于藏北地区的地理环境、人口构成、经济和教育发展、地域文化等特殊背景,决定了藏北地区草地生态保护观念特征具有相似性。北部地区海拔较高,大部分地区海拔超过4500m,牧民生活条件艰苦、生产方式较为单一,因此,形成了特有的生产、生活习惯,他们在生活观念上崇尚“多生孩子、多养牛羊”,这就进一步加大了草地生产力下降,从而迫使部分牧民不得不迁往海拔更高的山地放牧,最高放牧高度达到了5500m以上。这对藏北地区生态环境的改善极为不利。据问卷调查显示,藏北地区6个县牧民生态保护意愿具相似性,藏北地区受访牧户中60.37%的牧民认为自己注重草地生态环境保护,有27.33%的牧民认为自己注重经济收入,较少考虑草地生态保护,其余为两者之间。
3藏北地区受访牧民生活愿景从调查结果上看,藏北牧民生态保护意愿虽有差异,但不同年龄和不同文化水平的牧民生态保护意愿特点相同。有关研究表明:由于我国近代教育发展在不同时期差异较大,因此不同年龄阶段人的受教育水平、对经济的依赖程度以及对发展的认识程度差别较大,所以受访对象在不同年龄阶段表现出的生态保护意愿也存在较大差异。牧区51岁以上年龄牧民一般经历了草地近50多年的变化,渴望拥有年轻时良好的生态环境。51岁以上人群欲求低,在受访牧民中,女50岁、男55岁以上由政府发放养老金,经济压力小,并经历过草地的退化过程,因此,他们能够意识到生态保护的重要性,其草原生态观较适合草地可持续发展。该研究结果与上述相似。调查结果显示,藏北受访牧民希望继续实施草原保护措施和退牧还草工程,并希望能够继续从事牧业生产。但是,牧户们却希望自己的下一代依靠学到的知识离开牧区进入城镇生活,不愿意他们继续从事畜牧业生产。
4藏北地区受访牧民对“国家草补”(国家草原生态保护补助奖励机制)政策的态度2011年,藏北牧区正在实施“国家草原生态保护补助奖励机制”工作。笔者从当地农牧业局了解到,禁牧区每公顷草地补偿90元、人工种草每公顷补偿150元、天然草原“草畜平衡奖励”每公顷补偿22.5元。从“草补”实施以来,藏北政府和当地农牧局以先宣传再了解后落实的工作方法,深入牧区了解到大部分牧民群众对“草补”工作的落实给予支持,并对该机制的实施表示非常满意。调查显示,藏北77%的受访牧民支持退牧还草工程;有23%的受访牧民不赞成退牧还草工程的措施,不赞成的原因主要是牧户担心退牧后会影响其生活和经济收入。
藏北牧民草地生态观与草地保护
作为牧区生产微观行为的主体,牧户对草地的利用与保护有着强烈的影响。放牧、经营投入与天然资源利用是藏北地区牧户对草地质量和环境影响最直接的行为。而牧户的草地生态观念对草地的保护或破坏具有重要的影响,即牧民草地生态观对草地利用的影响有两面性,既可能由于不当利用而导致草地退化,也可能会促进草地利用持续性的提高。但是由于种种内在和外在机制的存在,导致藏北地区牧户过度利用草地资源行为严重,由此陷入的恶性循环,使得草地生态急剧退化。加之藏北地区交通不便、畜产品生产加工落后、商品经济很不发达,进一步影响了牲畜的商品率。同时,在藏族牧区,牧民们以家畜存栏数的多少作为一个家庭富裕程度象征的观念仍然普遍存在。由于,藏族牧民还有“惜杀”和“放生”的习俗,老弱病畜得不到更新和淘汰。
有些羊最老年龄可达10岁、牦牛年龄最老可达17岁,尤其对产奶量大的老龄母畜,牧民都特别有感情,对一些老的牲畜还会饲养到死为止,这也大大加重了草地的压力,加剧了草地退化。随着全球变暖的大环境以及青藏高原“虫草热”“开矿热”的小环境的发展,尤其是开采矿产过程中进入矿区的车辆没有固定行车路线,周边草地在反复的碾压下,必将遭受严重破坏。还有部分矿区存在越界开采行为,开采面积的扩大又造成新的草地破坏,严重影响了当地农牧民的正常生产、生活秩序。据统计,仅尼玛县自采矿以来,已破坏天然优质草场3135hm2,车辆碾压破坏的草场1700hm2。这样,藏北地区草地面积只能是有减无增,草地质量也逐渐下降,畜草矛盾日益尖锐。
建议
1科学管理、合理规划利用草地,转变观念、树立草畜并重的指导思想受经济条件和社会因素等多方面原因的影响,藏北地区的草地目前尚处于缺乏全面规划或虽有规划但实施不力、管理不善的状况。这主要表现在牧区草地还没有实行草地到户,仍在实行牲畜归牧户、家畜私有私养、自主经营管理等模式,完全意义的草地承包责任制没有相应地建立或实施,形成了对现有草地只使用不保护、只使用不建设的状况,从而使草地得不到及时的休养和保护。大多数牧户的行为都是从其实际需求出发的,因此,要想改变其不当利用行为,须以牧户的需求为出发点,建立符合其实际经济和生活状况的制度。
在了解并满足牧户基本需求的基础上,从发展现代生态畜牧业和替代产业、控制牧户行为、推进牧区教育科技事业,培养牧户生态保护意识,加强草原生态环境恶化防治及其生态恢复四个方面来构建引导牧户可持续利用草地的宏观经济社会政策体系,从而从根本上最大限度地对草场资源进行合理的保护。在藏北地区传统畜牧业生产中,重畜轻草,忽视了草地是整个草地畜牧业中的基础地位———把草业附属于畜牧业,畜牧业生产只注重牲畜,对草地只利用不建设、只索取不投入的观念严重,造成草畜平衡失调,畜牧业生产下降。因此,必须转变观念,由传统的重畜轻草转变到“以草为本,立草为业,草畜并重,草畜平衡”的思想轨道上来。
篇4
关键词:人口布局调整;牧民生活;草原畜牧业;影响
中图分类号:F323.212文献标志码:A文章编号:1673-291X(2010)06-0052-04
内蒙古牧区人口布局调整,是指在内蒙古牧区已进行或正在进行的移民扩镇、异地扶贫移民、生态移民工程过程中的人口迁移,即自觉地按照内蒙古及各盟市区域经济、社会、生态发展和生产布局进行的人口布局调整(简称项目迁移,下同)以及牧区青壮年外出打工创业、牧民子女进城读书以及就此引起的“陪读”迁移、牧民子女通过求学在城镇自主就业等自发进行的人口布局调整(简称自主迁移,下同)。而本文通过生态移民和中小学布局调整所导致的牧民子女进城读书以及就此引起的“陪读”迁移的分析,研究牧区人口布局调整对内蒙古牧区居民(牧民)家庭经济、家庭结构、婚姻关系、文化传承等日常生活及草原畜牧业发展所产生的影响。
一、内蒙古牧区人口布局调整情况――以典型牧区锡林郭勒盟为例
2006年底,锡林郭勒盟农村牧区人口有13万户、49.9万,占全盟总人口的50%。其中牧区人口5.4万户、22.9万,占全盟总人口的23%。涉及草场27 028万亩(其中:个人承包草场23 895万亩,集体草场1 305万亩,国营农牧场草场1 828万亩),牲畜1 148万头(只)。
据有关资料[1],到2006年底,锡林郭勒盟共调整农牧民12.9万人(其中牧民8.0万人),其中:依托项目迁移5.9万人(牧民4.2万人),自主迁移7.1万人(牧民3.8万人)。自主迁移中包括整户迁移0.98万户、1.96万人,分散迁移5.14万人。依托项目迁移主要从事的是一产,自主迁移主要是进城创业就业。
从迁移途径来看,项目迁移与自主迁移相结合,以项目迁移拉动自主迁移。项目迁移13 179户、59 076人,包括扶贫扩镇移民1 160户、4 295人,易地扶贫搬迁移民2 792户、12 209人,生态移民9 227户、42 572人;自主迁移71 045人,主要以青壮年外出创业就业为主。
从产业选择来看,自主迁移中的进城创业就业呈上升趋势,进城从事二三产业正逐步成为农牧民迁移最直接最有效的途径。从一产到一产共5.3万人,占已迁移出人口的41.1%,一产主要以奶牛养殖业为主;从一产到二、三产共7.6万人,占已迁移出人口的58.9%,主要以进城开办饭店、商店、理发店,跑运输、务工为主。
从去向来看,就地迁移是农牧民迁移的首要选择,跨地区迁移农牧民在逐年增加。调查显示,近几年锡林郭勒盟迁移出来的农牧民主要是在本旗县市(区)范围内流动,跨旗县迁移占的比例不大,并且以自主迁移为主,以农民居多。到2005年在本旗县市范围内迁移的农牧民约为7.7万人,占“十五”期间全盟累计迁移农村牧区人口10.6万的72.6%。
关注点之一:生态移民[1]。锡林郭勒盟从2002年开始在“围封转移”战略指导下实施了生态移民工程。截至2006年底,全盟已累计实施生态移民9 227户、42 572人,其中牧民7 927户、37 172人;共建移民安置点93处,集中安置移民7 336户32 886人,累计国家投资23 400万元,其中:国家投资资金全部为国债资金,移民每人补贴0.5万元,不足部分则由农牧民自筹解决。移民中从一产转到一产的共有29 345人(包括奶牛养殖业20 631人,种植业2 252人,西门塔尔牛养殖5 160人、肉羊及绒山羊养殖827人,獭兔养殖175人,肉猪养殖300人),从一产转到二、三产的有13 227人,主要从事运输业932人、餐饮业1 241人、加工业685人以及从事商贸、服装、民族工艺、打工等。仅苏尼特右旗,截至2007年10月,已完成生态移民422户、2 135人。其中,集中转移416户、2 105人,分别安置在四个移民新村(都呼木移民区100户、525人,新宝力嘎移民区116户、580人,新民镇移民区60户、298人,赛汉镇移民区140户、702人,另外其哈日格图移民区已归二连浩特市),移民主要从事奶牛养殖和二、三产业;分散安置(插花移民)6户、30人,主要分布在呼市、二连等地,从事二、三产业。
关注点之二:牧民子女进城读书以及就此引起的“陪读”迁移[2]。2004年起,锡林郭勒盟开始实施中小学布局调整工作,对牧区苏木学校进行大规模的撤并。截至2006年,牧区学校撤并工作已全部结束,全盟中学(包括农区)由58所调整为47所,减少11所;小学由212所调整为107所,减少105所,教学点由119个调整为20个,减少99个。通过学校布局调整,先后将牧区65所学校全部撤并到旗县市所在地城镇集中办学,牧区中小学生100%在城镇就读。仅锡林郭勒盟西乌珠穆沁旗,自2004年共完成17所小学的撤并工作,共向城镇学校集中牧区学生1 500人。为了让孩子在城镇安心读书,很多牧区家庭,特别是一些受生态环境、生产资料限制,生活困难的家庭纷纷将草牧场承包给邻近牧户或围封禁牧,自己进城陪读。因此,牧民子女教育已经成为锡林郭勒盟调整牧区人口布局的最有力的“引擎”之一。
二、牧区人口布局调整对牧民生活及草原畜牧业发展的影响
牧区人口布局的上述调整,对整个牧区生态、经济和社会环境既产生了诸多有利影响,如人口迁出区草场生态得以休养生息、草场植被有所恢复、牧区城镇化水平逐年提高、教育资源得到整合,牧区办学条件大大改善等;也产生了一些消极影响,如人口潜入区特别是集中安置点周围草场严重退化、集中安置点水资源严重短缺、牧区城镇社会问题日益突出、城镇重点中小学教学资源严重短缺等。就对牧民生活及草原畜牧业发展而言,其影响主要有:
1.迁出区草场植被有所恢复,为草原畜牧业的发展积累了一定的物质资料基础,但部分草场的退化现象仍未得到改善,甚至出现继续恶化情况,迁出牧民利益受到损失。在人口迁移过程中,只要能做到彻底禁牧,在雨水充足条件下草牧场自我修复能力较强,再加上适当的封、飞、造等措施进行综合治理,很大程度能够扭转迁出区草场沙化、退化的趋势,草场植被迅速恢复,生态环境能够得到有效改善。如通过近6年的围封禁牧,锡林郭勒盟南部牧区大部分移民户饲草需要基本能从原承包草场上得以满足,有的甚至可以卖一部分,与搬迁前过冬贮草几乎全部从外地购买有了鲜明的对比。但部分迁出区,特别是非整体迁出区,由于部分迁移户禁牧不彻底,迁出区草场的管理不善,再加之有些没有迁移出来的牧户有意无意侵蚀周围迁移户草场,使得迁出牧民的草牧场出现继续退化现象,没有达到迁移最初的目的,反而其利益受到严重损失。
2.通过草场流转(租赁)形式,实现了草牧场的整合,为草原畜牧业适当规模化经营提供了条件,但由于追求短期利益,使得流转(租赁)草场退化现象较普遍,出租户(或迁移户)草牧场持续利用受到影响。在自主迁移过程中,迁移户把草牧场通过有偿流转形式租赁给其他牧户,收取一定的经济报酬。这种流转形式在现实中出现了以下两种不同效果。一种为:对租赁户而言,通过租赁他人草牧场使其可利用草场面积得到扩大,养畜规模相继扩大,或养畜效益显著提高,使其得到整合草场、规模经营的好处;对出租户而言,通过出租闲置草牧场得到一部分经济收入,补贴生活,同时在租赁户合理利用的条件下,其草牧场也可以得到保护和建设。另一种为:对租赁户而言,一般租赁期较短,而且在租赁期期初通过交纳全部租金才能得到草牧场的短期使用权(一般为一年至三年),因此在实际利用过程中,追求短期目标,力求在租赁期内回收成本的同时得到更大的经济利益,高强度利用租赁草场,使得租赁草场更容易出现过度利用现象;同时由于各种原因大部分出租户,也因为追求短期利益,不考虑租赁户对草牧场的利用强度、利用方式甚至用途,更愿意出租给那些能拿出更多租金的人,而这种选择又促成了租赁户短期内回收成本、增加收益的行为,其结果使流转(租赁)草场退化现象较普遍,出租户(迁移户)草牧场持续利用受到新一轮挑战[3]。
3.迁出人口的传统生产方式发生变化,同时其不稳定性因素加大。通过迁移,牧民已从传统意义上的放牧畜牧业转移到舍饲畜牧业、其他养殖业或二三产业等,一定程度上或完全改变了原有的生产方式,但由于市场风险、牧民自身素质等原因其不稳定性因素也在加大。如很多生态移民集中点,牧民经营者技术要求相对高、市场风险较高、高投入高产出的舍饲畜牧业(高产奶牛),但由于当局对奶牛养殖项目的可行性研究不够、奶牛业本身的市场波动以及牧民对高产奶牛养殖技术的不熟练等原因,导致很多从事奶牛养殖的移民户纷纷以失败而告终,有些牧民甚至倾家荡产。再如,进城“陪读”的家庭,一方面,由于爷爷奶奶或父母一方在城镇陪读,牧业劳动力短缺,影响畜牧业生产,进而使牧业收入相应减少;另一方面,由于进城后的牧民子女及“陪读”人员的生活支出相对高,使得家庭日常生活支出相应增加[4];如果整户迁移,在城镇就业机会甚微,就算找到一份工作,一般为报酬较低的苦力活,只能把租赁草场所得的少量租金作为补给,其城镇生活的不稳定性大于牧区生活。
4.部分牧民收入增加,生活质量有所改善,但就整体而言生产、生活成本的快速增加抵消了收入增长所应带来的生活水平的提高。据了解,许多迁移户从生态环境恶劣,交通闭塞的偏僻地区搬迁至城镇及周边或具备“五通”的移民集中安置点,享受到现代文明所带来的快捷方便的生活,部分牧民户又从新的产业中受益,其生活质量有所改善。但就整体而言,新产业、新环境、新的生活方式所带来的成本增加却抵消了收入增加所带来的生活水平的提高。如,多数牧民在进驻移民安置点时,须对安置点房屋和棚圈等固定资产及高产奶牛投入大量的配套资金,为此已负债累累;进入安置点后,特别是前几年奶牛养殖业基本处在亏本经营,再加之安置点日常支出也比原居住地要相对高。而进城读书的牧民子女及“陪读”人员从牧区走进城镇,租房买房、交通通讯及其他日常支出等都远远超出原居住地的消费水平。
5.生产方式和生活环境的改变正在对牧民原有的生产、生活习惯和文化形态产生影响,甚至影响民族文化的传承。人口布局调整多数采用了集中安置方式,把分散居住的牧民集中安置到统一建设的安置点或城镇周围或融入到城镇内部,经营舍饲畜牧业或从事其他产业。生产方式和居住地及居住方式的改变,某种程度上实现了政策设计者的初衷,但另一方面也正在对牧民原有的生产、生活习惯和文化形态产生影响。如,牧民传统的放牧劳动变成了喂养劳动,从而改变了牧民对草、大自然和草原生态的认知观念;牧民从分散居住变成了集中居住,从而改变了牧民对草原生态保护、空间距离和人际关系的观念;牧民子女从牧区就学变成了进城读书,从而改变了他们参与牧业生产活动的可能性,切断了民族文化在实践中积累学习和口头传授的途径;牧民从普通牧民变成了拥有草场使用权但又不从事畜牧业生产的个体,经济利益的获得成为其使用草牧场的主要关注点,短期利益的追求情况更加严重等。
6.人口布局调整引起牧区社区结构及牧民家庭内部结构的变迁。如,生态移民等人口迁移工程在草原深处人为建造众多小型村落,而村落的形成和舍饲养畜使牧区社区农村化,不论是它的社区结构,还是它的成员个体都从传统牧区模式正走向农村模式;牧区接受能力强、有文化、富有创新精神的青壮年劳动力大量涌入城镇或第二、三产业,畜牧业出现结构性劳动力短缺现象,进而使草原畜牧业的现代化缺少人才支撑;进城务工、牧民子女进城读书及“陪读”迁移等出现了父母与子女的情感交流减少、夫妻间的感情疏远、老人的照顾和关心被忽视等现象。
7.牧区系统内部人口的迁出与系统外部人口的迁入成为鲜明对比,牧区内部人口结构正发生变化。目前,向牧区迁入的外部人口有:以探测资源、开发资源为名迁入的企业及企业工人;以开发饲料基地为名迁入的周围农区的农民;以雇工名义(羊倌、泥瓦工等)迁入的周围农牧区的农牧民;以发展旅游业为名迁入的旅游开发者;其他个体经营户等。这部分人,特别是规模较大的前三者,已经或正在融入牧区社区,改变牧区内部人口结构,其对草地资源及牧区经济社会发展的影响力不小于甚至超过牧区内部人口。
三、有效促进牧区人口布局调整的对策
从牧区生态环境、畜牧业发展及牧民生活条件的改善角度考虑,牧区人口布局调整有其必要性。但就目前而言,牧区人口布局调整工作仍处在探索阶段,需要不断调整和完善。
1.积极构建草原生态保护与建设的长效机制。草场是牧民生产生活的基础和保障,也是牧区人口布局调整的最初动因。因此,应积极构建牧区草原生态保护与建设的长效机制,既要保护、建设、恢复草原生态,也要保障牧民的权利,尊重牧民自主经营权。在优先保护、积极治理、合理开发、集约利用的原则基础上,加大草原生态保护与建设力度,逐步提高生态自我修复能力。其中,要重点建立和健全具有草原牧区特色的草原生态补偿制度,加大国家及区域间对草原生态的保护性与建设性投入,提高生态保护与建设资金的使用效率,进一步调动广大牧民建设草原、保护草原的积极性和创造性。
2.完善已有的人口布局调整方案,更多提倡牧民自主迁移。目前,很多牧区已出台人口布局调整的方案,制定转移人口的若干个硬性指标。但就实际工作来看,有些政策推行较难,特别是年内实际调整和目标调整之间存在较大差距。其中最主要的原因在于,有些牧区人口布局调整方案不符合当地实际,牧民还没有做好转移的准备。更多时候人口布局调整是根据当地经济社会发展的需要所进行的人口分布状况的自然调整,而不是强行迁移。因此,各地应调整和完善现有的人口布局调整方案,以政策引导为主,对人口布局的合理调整提供更多的市场信息和政策支持,如居住、就业、培训、税收、保险、教育、草场补偿(补贴)等,提倡牧民的自主迁移。
3.优化牧区区域规划和产业布局,促成人口布局的合理化。人口布局调整是经济社会发展的产物,是当地区域规划和产业布局得到优化后的人口布局的变化过程。因此,人口布局调整工作应以合理优越的区域规划和产业布局为先决条件。目前,很多牧区中小城市总体吸纳能力不强、二三产业发展滞后,而牧区生态条件普遍恶化,承载能力基本饱和,牧区人口在本区域城乡间进行大规模调整的条件尚未成熟。因此,对多数牧区而言一方面应优先发展中小城市及二三产业,为牧区人口布局的合理调整提供社会和经济基础,促成人口的合理布局,避免牧区人口大量涌入条件尚未成熟的中小城市及二三产业,造成新一轮的社会经济问题;另一方面鼓励牧区人口的跨区域转移和本地区本产业内转移。
4.鼓励教育转移模式,建立牧民子女就学转移的鼓励机制。教育是牧区人口布局调整的一项有效措施。通过受教育而转移出去的人口稳定性较高,并对转移人口的带动性较强。一般情况下,牧民子女受教育程度越高,其返乡的可能性越小,在城镇创业就业的概率也越高,并能够带动亲属及周围牧民的有效转移。所以,应把教育作为人口布局调整的一项基础性工程,建立牧民子女就学转移的鼓励机制。如把牧区学生分成小学、中学、大学等几个层次,根据不同层次给予不同补贴;建立学生监控档案,对考入大学的牧民子女加大资金补贴力度,对没有考入高中、大专的,直接送入职业学校(职高)进行技能培训;对贫困农牧民子女完成高中阶段教育实行“两免一补”政策;对牧民子女的就业提供各种优惠政策等[5]。通过这种鼓励机制提高牧民子女整体素质、劳动就业技能及自我发展能力,为牧区人口的有效转移提供保障。
5.强化政策执行力度,为牧民顺利渡过调整过渡期提供保障。各项政策的出台是为了规避人口布局调整中的各种风险,保证工作的顺利进行。因此,应强化政策的执行力度,把政策落到实处,不能陷入“有人出政策却没人执行政策”的恶性循环。如对进城牧民的住房优惠政策、就业优惠政策、创业资金扶持政策;对奶牛集中养殖户的技术服务、资金支持等,应一一落到实处。牧民是一个非常脆弱的群体,搬迁后他们的生活、生产将面临巨大的风险和困难。要保证人口布局调整目标的顺利实现,有力执行政策尤为关键,从而能为迁出牧民顺利渡过调整过渡期提供制度层面上的根本保障。
6.发挥畜牧业内部潜力,促进牧民就地转移。现代畜牧业是传统畜牧业的发展方向,也将为畜牧业内部分工提供机会。随着畜牧业的发展,根据畜牧业劳动力结构性短缺、畜产品流通不顺畅、畜牧业单户经营风险较大等特点,可发展直接为现代畜牧业服务的各类专业团队和经济组织,如组建畜牧业服务公司,包括专业打草、剪羊毛、技术服务等;组建畜产品收购公司等;再如尝试建立联户经营模式,组织建立各类专业协会,包括马业协会、牛业协会、羊业协会等,使更多的牧区人口能够在就地本行业内合理调整。
7.建立牧区人口准入制度,减轻牧区人口压力。针对牧区系统内部人口外迁与外部人口迁入情况,应建立牧区人口准入制度,明确外部人口进入牧区从事各种活动的时间限制、经营范围、地域范围、权限范围等,不能使无限期、无条件、无约束地任意发展,不能把牧区当做内地转移淘汰产业、转移污染企业的目的地,更不能把牧区当做无为开发的“热土”,力求达到减轻牧区人口压力,恢复草原生态的初衷。
参考文献:
[1]锡盟农村牧区人口转移调查分析报告[EB/OL].,2007-09-05.
[3]文明.内蒙古草原退化的经济根源及对策研究[D].呼和浩特:内蒙古大学,2007.
[4]文明.牧区苏木镇布局调整及资源整合问题的思考[J].北方经济,2008,(15):39-40.
[5]图门乌力吉.对锡林浩特市转移进城牧民适应性调查分析[J].北方经济,2008,(18):58-59.
A Study on the Impact of Adjustment of Pastoral Population Layout in Inner Mongolia
on Pastoral Lives and Development of Grassland Husbandry
WEN Ming
(Inner Mongolia Academy of Social Sciences pastoral development in Inner Mongolia, Hohhot 010010,China)
篇5
一、青藏铁路沿线的气候和生态环境特点
青藏铁路沿线虽地处中纬度地区,但却有着与地球其它同纬度地区迥异的气候特征:海拔高、空气稀薄、太阳辐射强、年平均气温低、日差较大、年降水量少、多大风。
(一)青藏铁路沿线的气候特点
1.大气干洁、太阳辐射强。青藏高原海拔高,空气稀薄干洁,太阳辐射通过的大气路程较短,所以太阳辐射被削弱的少,太阳总辐射量高居全国之冠,年总量在5000一8000MJ/m2。较同纬度东部地区大2000一3000MJ/m2。年总辐射量的分布趋势自东南向西北增多,青藏铁路经过的藏北高原、柴达木盆地的年总辐射量可达7000一8000MJ/m2的高值。尽管高原农耕措施和管理水平都很低,但局部可耕种地区种植冬小麦和青稞的单产因受太阳强辐射的影响创全国最高纪录。
2.气温低、日较差大。青藏高原年平均气温低,构成了青藏高原气候的另一主要特征。位于藏北高原和青南高原的可可西里年平均气温在-4℃以下,为青藏高原温度最低的地区,也是北半球同纬度气温最低的地区。柴达木盆地相对比较温暖,年平均气温在3一5℃。青藏高原气温日较差比同纬度东部地区大,具有明显的大陆性气候的特征。藏北高原、柴达木盆地等地的日较差约17℃左右,青海东部等地区其日较差也多为14℃左右。高原地区日较差大小与地形、植被、干湿程度等有关,如柴达木盆地干燥,多晴少雨,白天日晒增温急剧,夜间地面辐射强,降温快,其日较差就比较大。
3.降水少、地域差异大。青藏高原年降水量自藏东南4000毫米以上向柴达木盆地西北部的冷湖逐渐减少,冷湖的降水量仅有17.6毫米。青藏铁路格拉段处于高原亚寒带,种植农作物不能正常生长成熟。而且多大风和风沙,是青藏高原多大风区,给牧业生产带来危害。气温日较差十分明显,为15一19℃,甚至可达23℃以上。年降水量约100毫米,以固态形式降雪、冰雹为主。这一地区具有高原寒带干旱气候特征,冬春多大风、酷寒,气候十分恶劣,无农作物,植被稀疏、贫瘠。
4.多大风、气候恶劣。青藏铁路沿线地区除西宁及其以东的湟水谷地盛行偏东风外,其余大部分地区盛行高原偏西风。青藏高原的年平均风速西北大于东南,最大风速出现在柴达木盆地西北角的茫崖镇和阿拉尔地区。青藏铁路沿线极端最大风速和历年平均最大风速都出现在铁路中部的沱沱河,风向多为偏西风。
(二)青藏铁路沿线的生态环境特点
青藏高原生态环境脆弱,生态系统中物质循环和能量的转换过程缓慢,致使本区生态环境十分脆弱。长期低温和短促的生长季节使寒冷地区的植被一旦破坏,恢复十分缓慢,而且加速冻土融化,引起土壤沙化和水土流失。
1.生态环境的原始性。青藏铁路大部分位于青藏高原腹地,跨越青海、两省区,铁路沿线的一部分地区仍为无人区,自然环境还保持着较原始的自然状态。随着高原内部水热条件的差异,形成了由高寒灌丛、高寒草甸、高寒草原、高寒荒漠组成的高寒生态系统,具有独特的高寒生物区系。其中,尤以高寒草原分布最广。青藏地区的高寒草原在亚洲和世界高寒地区中均具有代表性,至今还基本保持着原始的自然演变过程。
2.生态环境的独特性。具有其独特的高原、高寒生态系统,有极具保护价值的特有的珍稀濒危野生动植物物种资源。青藏高原上动物物种虽少,但珍稀特有物种多,种群数量大,哺乳动物共有16种,其有物种11种,占本区总种数的68.7%。鸟类科动物有30种,其有物种7种,占总种数的23%。植物种类有199种,其中高原特有物种80种以上,占总种数的40.2%。
3.生态环境的脆弱性。青藏高原的生态系统是漫长的地质运动和气候演变的产物,是在长期的生态演替过程中形成的,是地球上极其脆弱的生态系统,脆弱的生态平衡一旦被打破,长时间内难以恢复。近一二十年以来,整个青藏高原的生态危机日益严重,草原严重退化、冰川大面积退缩。由于青藏高原的生态状况与恶劣环境和严寒气候是相适应的,现代经济开发会给青藏高原的生态平衡带来怎样的影响和改变需要高度关注。
4.自然景观的多样性。青藏高原自然景观自东南向西北呈现高寒灌丛――高寒草甸――高寒草原――高寒荒漠更替。既有由这些生态系统组成的水平地带系列,又有高寒草原、高寒草甸、冰雪带等垂直带系列。同时,在水平地带系列中还间布有一定面积的沼泽植被、垫状植被,更增加了自然景观的多样性。
二、青藏铁路沿线生态环境保护现状
青藏铁路在筹备和建设阶段分别进行了详细的科学考察和对沿线生态环境的严格保护。据环保总局等部门的调查表明,青藏铁路自建设至今,对铁路沿线的江河水质、植被、野生动物、湿地、冻土、自然景观等都得到了有效保护,高原生态环境未受明显影响。
(一)保护“亚洲水塔”不受污染
青藏铁路穿过长江、黄河、澜沧江三江源头,水污染防治责任重大;平均海拔4000米以上的青藏高原上分布着由冰川形成的众多天然固体水库,成为长江、黄河、澜沧江等数十条江河的主要补给水源,也是维系整个江河流域水资源平衡的调节器,对亚洲乃至世界的水量平衡以及气候变化起着巨大的调控作用,因此,人们形象地称之为“亚洲水塔”。在长江源特大桥施工中,建设单位将施工中产生的泥浆进行严格的二次沉淀处理,严禁将泥浆直接排入河中;沉淀池析出的水用于路基施工和便道洒水。错那湖是怒江的发源地之一,建设者用沙袋垒起的“环保长城”将施工现场与湖水隔离。建设单位还制定了“苛刻”的规定:任何单位和人员不准向湖水排放污水和垃圾,违反者立即下岗。
(二)高原、高寒地表植被的保护
受严酷的气候条件影响,青藏高原植被生长非常缓慢。50年前的取土坑,至今还是光秃秃一毛不长。针对植被生长非常缓慢的事实,建设者采用分段施工、植被移植的方法,先将施工区的草皮切成块,然后用铲车将草皮连同土壤一起搬到草皮移植区,专人负责养护。路基成型后,再把草皮移植恢复到路基边坡上。对昆仑山以南自然条件较好的地段,精选适合高原生长的草种,辅以适合的喷播、覆膜等技术,尽力恢复地表植被。在沱沱河、安多、当雄等高海拔地段,进行种植和移植草皮试验,获得成功后在全线推广,开创了世界高原、高寒地区人工植草试验成功的先例。建设单位选择取弃土场、砂石料场、施工场地和生活营地时煞费苦心。营地全部选择在废弃场地、无植被或少植被的区域。沿线严格划定便道,所有施工场地、宿舍区、施工便道,都用防护网和彩旗标定活动范围,人车不得越界。
(三)对自然保护区和野生动物资源的保护
青藏高原是我国珍稀野生动物的栖息地。青藏铁路沿线共设置33处野生动物通道,沿线路方向累计宽度近60公里。根据不同动物的迁徙习性,通道被设计为桥梁下方、隧道上方及缓坡平交三种形式。为保护青藏高原独特而又极为珍贵的野生动物资源,铁路选线尽量避开野生动物栖息、活动的重点区域,段工程绕避了林周彭波黑颈鹤保护区。对必须经过野生动物活动区域的路段,如穿过可可西里、楚玛尔河、索加等自然保护区的线路区段,组织专家研究野生动物保护问题,掌握沿线野生动物分布习性和迁徙规律,尽量减少对它们的干扰。野生动物通道问题被认为是环境保护的头等生态问题。对于藏羚羊等中小型动物通道,桥下通道部位净高大于3米。藏野驴、野牦牛等大型动物的通道,桥下通道部位净高大于4米。沿线还设有大量的桥梁、低路堤及家畜通道,也可供野生动物通行。
(四)对高原湖泊、湿地生态系统的保护
“青藏高原湿地”是世界平均海拔最高的湿地,对全球生态有着重要而独特的生态价值。为保护高原湿地,青藏铁路尽量绕避湿地,必须经过湿地时,一般采取“以桥代路”、多设涵洞、路基基底抛填片石等措施,避免路基下地下径流被切割,防止湿地萎缩,这类“环保”桥梁在青藏铁路中长达几十公里。2003年,中铁十三局在建设那曲古露车站时,投资110多万元,移植建设了8万多平方米人造湿地。建设者先在原湿地旁边的植被稀疏处挖出与湿地等深的洼地,将湿地原水引入,再将车站用地上的牧草连根挖出半米深,植入人工湿地内。如今这里,青草茂盛,上面不时有黑颈鹤、黄鸭等野生动物飞翔觅食。人工湿地已与自然湿地浑然一体,外人几乎辨别不出来。这是世界上首次在高寒地带人造湿地获得成功。这些保护湿地的措施,虽然使工程投资大幅度增加,施工难度加大,这一实践对高原生态保护与恢复意义十分深远。
(五)对高原冻土环境和沿线自然景观的保护
为了保持冻土环境稳定和避免对沿线原生的自然景观产生影响,工程采取了路基填方集中设置取土场,取、弃土场尽量远离铁路设置并做好表面植被恢复;对挖方地段,在路基基底铺设特殊保温材料并换填非冻胀土,避免影响冻土上限和产生路基病害,以确保路基两侧区域冻土层的稳定。青藏铁路开工建设以来,有关部门严格执行环境影响评价制度,切实加强环境监察,有效保护了青藏高原冻土环境、江河源水质、野生动物迁徙条件和青藏铁路两侧的自然景观。
(六)成立青海省环境保护局青藏铁路环境保护行政监察办公室加强对沿线生态环境保护的监督
铁路建设前期,环保部门就已依法做好建设项目的环境影响评价。而且青海省环保局专门成立了青藏铁路建设环境监察办公室,青海省环保局和青藏铁路建设指挥部与参建单位签订了环境保护责任书。这份建设单位与青海境内青藏铁路各施工单位的指挥长在格尔木市签订的我国铁路建设史上第一份环境保护责任书,明确了环保目标,量化了20余项具体环保要求。
三、青藏铁路沿线生态环境保护存在的问题
在青藏铁路筹备期间国家对青藏铁路沿线生态环境进行了详细的考察;建设期间也做了大量卓有成效的生态环境保护方面的工作。但随着“钢轨经济”的快速发展,涌入铁路沿线地区的人会越来越多,因此加强对人类活动的管理,防止其对沿线生态环境破坏就显得愈加重要。而且如何建立一个长效机制保护沿线生态环境也是一个亟待解决的问题。另外,对青藏高原生态环境的跨学科、跨地区的研究合作以及监测力度不够,在一线的青藏高原生态环境保护专业人才数量太少,影响青藏高原生态环境保护工作持久深入地开展。
(一)对铁路沿线人类活动的管理力度不够
青藏铁路从立项开始,就对沿线自然保护区、生物多样性和多年冻土环境状况进行了8次大规模现场调研、踏勘和采样。用获得的试验成果指导后来的青藏铁路建设的环保设计和施工,起到了很好的效果。然而伴随着天路的开通,大量外来人口涌入使沿线的人类活动激增。对这些人员的管理是目前迫切解决的问题。这个问题解决得好,就能保住青藏铁路建设以来的环保成果。解决的不好沿线环保成果就会前功尽弃。
(二)缺乏科学长效的生态环境保护机制
如何在长达近2000公里的青藏铁路沿线坚持不懈地、科学地进行长期生态环境保护是目前存在的一个问题。青藏铁路的所处地理位置决定了沿线的生态环境保护是整个青藏高原生态保护的重点,解决好沿线的生态环境保护可以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三)生态环境监测力度不够
国家高度重视青藏高原生态环保,其生态环境监测工作发展十分迅速。目前青海省和自治区共有108个生态环境监测点,但与这两个地区共200万平方公里的辽阔面积相比,数量上显得远远不够。监测站点的设置不仅仅起到监测、预报的作用,还应具有持续收集生态环境变化资料和科学研究基地的作用。监测站点太少,收集到的第一手资料就少,对科学研究不利。
(四)跨学科跨地区的研究力度不够
除人类活动对青藏高原生态环境进行破坏外,全球气候变暖也对青藏高原生态环境产生重大影响。尽管大部分观点认为全球变暖会使青藏高原冰川融化加速;也有观点认为全球变暖会增加大气的湿度,从而导致降雪增加,会使青藏高原上高海拔的大陆性冰川生长发育。近期观测表明,祁连山冰川正在增大。因此加强地质、生物等学科的交叉研究和国际合作对发现科学规律是非常必要的。
(五)一线生态环保工作中专业人才参与度小
青藏高原生态系统脆弱、生态平衡机理独特。这就要求生态环保工作者应具有很高的专业水平,按科学规律办事,“像护理危重病人一样”保护高原生态系统;生态系统的修复工作必须由专业生态环保工作者按科学规律来做,否则只能破坏植被生长。如此失败的例子很多,例如玉树州缺乏专业生态环保工作者,州政府曾从外地引进草种播种,搞人工种草,最后以失败告终;玉树州政府也曾数次引进比较效益高的新品种牛羊牲畜,最后连成活都困难,也以失败而告终。另外陕西省靖边县当年在实施三北防护林工程项目时,发动群众大力种植杨柳等乔木树种近几年树木衰败枯死现象非常严重,好多地块已经退化变成了疏林地,山风从林间呼啸而过,立刻卷起阵阵沙尘。
四、青藏铁路沿线生态环境保护的对策
青藏高原生态系统脆弱,生态系统平衡一旦破坏,恢复极难。现有研究成果并未完全揭示青藏高原生态演化的规律。目前最紧迫、最重要的生态环境保护工作是维持现有原始生态环境不被人类破坏。因此对青藏铁路沿线生态环境保护的对策也应紧紧围绕着保持高原原生态的原则,同时增加生态环境监测点的数量,加强跨学科、跨地区的科研合作,深入揭示青藏高原生态系统本身以及其与外界环境、气候等的相互关系。
(一)划分青藏铁路沿线生态环境禁止涉足区
青藏铁路沿线人口相对青藏高原其它地区集中,人类活动对沿线生态环境影响相对较大,为加强对青藏铁路沿线生态环境进行有效保护,建议明确规定禁止人类涉足区域,制订青藏铁路沿线人类可通行区和禁止涉足区管理细则,铁路两侧向外延伸至1000米处划出每名当地居民看管的2平方公里生态环保责任区,人类在地面通行只能走指定的可通行过道。当地居民有义务按细则要求监督外来人员的活动情况。建立外来人员只要进入上述区域即在当地旅游管理部门进行登记的制度,然后将这些人分配给当地居民进行一对一管理。当地居民不履行监督义务,将被罚款或减少其收入;同时当地居民有责任完成政府下达的所负责的生态区域中长期发展目标。执行生态环保任务是其工作,并以此向政府领取工资。当地居民增加绿色GDP也应同样被视为生产劳动者。
(二)建立长效的生态环境保护机制
考虑制订青藏高原生态环境保护法来加大对青藏高原生态环境保护力度。建议在青藏高原生态环境保护法中设立绿色GDP准备金提取条款,作为当地居民保护生态环境所做劳动的报酬。把与青海的环境保护管理与研究融为一体,打破环保机构在行政上的条块分割,使管理与研究更为有效,同时根据最新环保科研成果不断修正环保行政法规使之更具有科学性和可操作性。
建议成立青藏铁路沿线生态环境保护国际基金会,用于扩大青藏高原生态环保的国际影响和资金募集渠道。以强大的资金为后盾促使生态环保工作持续发展。通过加强国际间的合作与相互了解,必然会增强中外人民的友谊,营造友好的国际氛围,促进我国对外经济关系的发展。青藏铁路沿线生态环境保护基金会其职能除生态环保本身外还兼有对青藏高原地理生物的国际合作研究功能。其好处是通过加强国际交流与合作,掌握并应用世界上最新最先进的生态保护等方面的科研成果和先进做法。
(三)科学放牧,减少对草原的破坏
农业科技推广部门要扎实工作,科学地确定草原放牧方法,坚持长期向牧民宣讲科学知识,并形成帮扶对子。减少草原放养牲畜数量,增加圈养数量,防止草原承载过大。加速城镇化步伐,农牧民由游牧向定居,再向城镇集中,减少对草原的破坏。增加效益型环保企业数量吸纳农村人口就业。
(四)大力宣传,提高公众环保意识
通过政府强制行为和大力宣传使青藏铁路沿线居民生产、生活与当地环境和谐相处。充分利用我国高效的政府行政管理体制向辖区居民宣传政府的环保法令法规,增强居民的环保法律意识,并向游客、群众发放《青藏铁路沿线生态环境保护知识手册》、《青藏高原生态环境保护的形势和任务》、《青藏高原生态环境保护法律法规》等书籍,同时向他们宣讲青藏高原生态环境保护知识等多种形式,提高公众生态环境保护意识;定期组织新闻会向全世界公布青藏高原生态环境保护状况,鼓励公众参与环境保护,最终达到自觉地遵纪守法。
(五)增加青藏高原生态环境监测点
大量增设青藏高原生态环境监测点,来获取研究所需要的有关生态环境方面的第一手详实资料,通过对青藏高原生物研究、生物与环境的研究,揭示出生态系统的内在规律,最终促使科学技术成为推动生态环保工作的第一力量。
(六)加强生态环保方面的跨学科跨地区的科研合作
建议让中国科学院西北高原生物研究所牵头协调组织生态环保方面的跨学科跨地区的科研合作,对青藏高原生态环境进行系统性针对性的研究。揭示青藏高原耐寒、耐旱植物的生长规律,为更好地保护该地区植被,科学、合理地进行生态保护提供科学依据。人类历史上无数次的经验教训告诉我们,人类利用自然、改造自然一定要遵循自然规律,否则会受到自然界的惩罚。
(七)增加高校的环保系(科)内容设置,壮大生态环保专业队伍
篇6
一、经济社会发展现状
河南县是一个纯牧业县,2014年全县生产总值12.64亿元,农牧业总产值达80303.25万元,其中,牧业产值76046.55万元。全年育活各类仔畜31.06万头(只),仔畜成活率94.98%;出栏牲畜39.99万头(只),出栏率50.05%;出售牲畜36.62万头(只),商品率为45.27%;能繁殖母畜45.26万头(只),母畜比例为63.92%;全年牛羊肉产量为1.55万吨,牛奶产量1.96万吨。“十二五”期间,河南县委、县政府以生态环境保护为基础,以提高牧民群众经济收入和生活质量为根本出发点,充分发挥县域资源和产业优势,举全县之力发展草原有机畜牧业。县政府划拨土地1800亩,规划建设了有机畜牧业科技示范园区,并已连续七年取得北京中绿华夏有机畜牧业基地、生产、贸易三个认证;2008年被环保部批准为国家级有机食品生产基地;2010年被列为青海省四大现代农牧业产业化园区之一;全县932万亩草场和牦牛、欧拉羊有机认证实现全覆盖;欧拉羊、河曲马已通过农业部农产品地理标志认证。
目前,已有3家企业入驻产业园区,其中,河南县启龙牧场被认定为省级农牧业产业化重点龙头企业,生产的“阿米雪”牌酸奶在2012中国•上海国际有机食品博览会上荣获金奖;青海省绿草源食品有限公司被认定为“第五批国家级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其产品2008—2010年连续三届获中国(青海)国际清真食品博览会金奖。青海聚能活力源有限公司推出的“瀞度天然冰川活水”在“好水•中国”品茶鉴水大赛中,荣获中国高端水行业“冰魂奖”。在加强产业基础建设、产品研发销售、品牌宣传推广的同时,全县还积极组织牧民群众进行合作化生产,推行“公司+合作社+牧户”的运作模式。截至2014年年底,指导建立全县四乡两镇39个行政村牧民专业合作社,参加牧户5792户,人口29536人,整合草场面积697.897万亩,整合牲畜674832头(只、匹),其中马11960匹,牛278769头,羊434795只,初步形成了“分户放牧、联户经营、集中定居、一体管理”的生产格局。
二、畜牧业发展面临的挑战
河南县在推进草原畜牧业转型升级过程中,受地理环境、气候资源、生活习俗、等因素长期影响,目前面临着草原退化尚未根本扭转、经营管理传统粗放、产业链短附加值低、组织化市场化发展滞后等一些亟待解决的问题。
1.草原退化尚未根本扭转,草畜矛盾依然存在。草地资源是畜牧业发展的根基,但高寒地理环境、恶劣气候条件和伴随人口增长、生产发展而出现的长期超载过牧,致使河南县生态环境脆弱,草原退化的势头有所减弱但未能从根本上得到遏制,草原鼠虫害、毒杂草危害等问题突出,生态保护建设任重道远。目前,全县90%的天然草原仍存在不同程度退化,2014年鼠虫害发生面积835万亩,危害面积达600万亩;草原毒害草发生面积302万亩,危害面积218万亩。此外,受海拔气候、传统习俗等因素影响,牲畜养殖仍以草场放牧为主,基本没有实行舍饲,牧民生产生活对天然草原依赖性依旧很大,实际上只能做到季节性阶段性禁牧。
2.区域分工不明显,产业结构较单一。河南县畜牧业占主导地位,但具体从产业分布情况来看,县内地区间产业存在着明显的同构性,发展定位雷同、同质化问题突出。全县各乡、村均以牦牛、藏羊养殖为主,蕨麻、藏猪、马麝、土鸡等高原特色种养及酥油、奶酪、风干肉等畜产品精深加工尚未起步,各乡镇牧业经济普遍存在“低小散”现象,在发展上未能形成“一镇一业”“一村一品”的特色格局,产业优势不明显,带动能力不强劲。县内少量第二产业也仅围绕牧业资源进行初加工,层次低、链条短、总量小。第三产业中得天独厚的青藏高原文化、草原文化、蒙藏文化、赛马文化等旅游资源尚未得到充分开发利用。由于产业重点集中在牛羊饲养上,牧民收入的增加目前只能依赖牛羊数量的增长,这就与草地载畜量的限制形成矛盾,河南县畜牧业经济收益与畜牧业数量之间,已出现过先增长后下降的倒U型关系。同时,单一产业结构导致牧民收入来源结构性风险较高。
3.企业规模小层次低,辐射带动能力不强。河南县有机产业园区现有企业3家,但仅有2家从事真正意义上的畜产品加工(另一家仅生产饮用水)。从全县企业基本情况看,企业数量少,无论是从业人员数量、产值,还是从与牧户合作关系等指标来看,普遍较弱,还没有发挥出产业发展龙头带动作用。如绿草源公司在县内仅开展了牛羊屠宰初级加工,肉类熟食及骨、血、内脏等副产品精深开发尚属空白,且缺乏完全自主知识产权的核心技术,市场占有率低;受资金、技术、人才等因素限制,启龙牧场目前也只以牦牛酸奶生产为主,受奶源奶质影响,产量较低,液态奶、奶粉等生产虽列入计划多年,但一直未能落地。缺乏龙头企业、没有拳头产品,已成为影响河南县畜牧业发展速度的主要因素之一。
4.靠天吃饭未改观,生产落后难以满足市场需求。河南县近年来在产业园区建设、招商引资方面积极推进,但由于传统草地牧业具有显著的季节性特征,牧业生产靠天吃饭局面还未得到改观,畜产品数量与品质供给不稳定,严重影响了企业入园建厂、扩大投资或升级产业的积极性。从产能上看,全县牛羊都集中在每年9~11月份出栏,其他季节本县居民肉食消费,还需从甘肃临夏、夏河等地调运,根本无法满足加工企业全年持续稳定生产需求。从品质上看,草地放牧的牛羊肉虽为绿色有机产品,但由于存栏时间长,肉质显老,肉色偏暗,口感不佳,很难被当下以羔羊肥牛为消费主流或按“大理石花纹”为定级定价标准的主体市场接受。牦牛奶制品因营养丰富、产量稀缺,被视为奶类高端消费品,但由于冬春季牦牛产奶量较低,且品质(蛋白质、脂肪等成分)随草质的季节变换而不稳定,奶源奶质难以满足企业生产加工的要求,已成为河南县乳业发展最大掣肘。
5.商品经济不发达,市场发育不完善。市场的培育和建设,是带动和促进产业发展的重要平台。受、风俗习惯、财富储蓄等传统观念影响,河南县牛羊存栏时间较长(羊5~6年,牛7~8年),惜杀惜售思想普遍存在,商品经济落后。在商品交易方面,目前牧民主要以出售活畜为主,许多畜牧资源以初级产品和原料的形式流向外地,毛、皮、乳等深加工产品销售几乎为空白。从流通方式来看,主要是青海环湖地区及甘肃、新疆等外地游商,在牲畜出栏时节到牧场直接向牧民收购转运出省,长久以来一直未形成较集中、大规模的市场交易,限制了市场机制的发育与形成。
6.合作组织松散乏力,自我发展能力较弱。在广大牧区发展牧业合作经济组织,对于提升产业竞争力、增加牧民收入、培养新型牧民至关重要。青海省确立了“生态立省”的发展战略,作出了大力发展生态畜牧业的部署,通过省级带动、地方配套、牧民自筹等途径,在全省大力推进生态畜牧业合作社建设。但在现实生产经营过程中,受自然环境的阻隔和经济发展水平的制约,高寒牧区牧民组织化程度依然非常低,仍维持着逐水草而牧的靠天养畜模式及家庭式的分散经营模式,自我发展力和综合承载力较弱,在市场竞争中处于弱势地位,难以抵御频繁的自然灾害与瞬息万变的市场风险。部分乡社甚至只能依靠每年政府财政拨付的扶持资金用作社员盈利分红,以维持合作社形式上的运营。
三、推进河南县畜牧业发展的建议
1.扎实推进生态建设,谋求产业可持续发展。从某种意义上讲,青海的全面发展关键在牧区。要抓住国家对三江源生态保护区大规模投资建设的机遇,在全力推进生态保护建设的同时,从草原畜牧业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的角度长远考虑,加快产业升级经济转型,防止和克服就生态抓生态的弊端,避免重蹈“利用-破坏-治理”的恶性循环。就河南县而言,要以保护和恢复草原植被为目标,以灭鼠治虫为重点,以项目建设为手段,坚持保护优先,自然修复与人工治理相结合,进一步加大县域南部沿黄河草原湿地保护走廊建设,中北部滩地草原保护区生态建设和东部草原湿地保护区生态建设。全面推行草原生态保护补助奖励机制,落实草原禁牧、休牧、轮牧制度,实现草畜平衡,科学合理利用草原;强化草原火灾、有害生物防控基础设施建设,提高草原防灾减灾能力;发展智慧畜牧业和后续产业,提供生态保护支撑。
2.坚持立草为业,加快草产业发展步伐。牧草是草原畜牧业的基础生产资料,草的多少决定着牲畜数量,要走出“夏饱、秋肥、冬瘦、春死”循环,最关键的是要解决牲畜繁殖发育与草原植被生长时节偏差,造成的季节性(冬春)饲草短缺问题。要从根本上改变河南县畜牧业过度依赖天然草原、单一放牧的传统生产方式,促进草原畜牧业向放牧加补饲、舍饲半舍饲相结合转变,发展草业是关键环节,是缓解人、畜、草矛盾的重要手段。在今后的建设中,要以改善牧业生产条件和提升草场综合生产能力为目标,加快规模化养殖小区、联户家庭牧场及牧民定居房屋、牲畜暖棚、草地围栏、人工饲草料基地、贮草棚“五配套”等基础设施建设。尤其是因地制宜地发展人工饲草料基地,通过夏秋打草、圈地种草、饲草加工、储备经营等多种方式,推动舍饲半舍饲、放牧补饲结合生产模式的探索和应用,不断增强可贮牧草生产、加工、存储、供给能力,为缓解草畜矛盾,保护草原生态,促进牧业增效、牧民增收开辟新途径。
3.调整内部产业结构,优化产业布局。河南县地处青甘川三省结合部,距省城西宁320千米、兰州460千米、成都700千米,地理位置独特,区位优势明显。“十三五”期间,西宁至成都、西宁至果洛高速公路和黄南州机场将建成,河南至碌曲、玛曲、玛沁三条主干道将开通,交通网络全面形成,必将带动县域物流贸易、文化旅游产业的蓬勃发展。可根据“草畜结合、整乡推进、专业突出”原则,按照“一中四区多点”空间结构进行产业布局:一中,将优干宁镇(县城驻地)建设成全县经济发展的增长中心。通过有机畜牧业物流贸易基地建设,打造能够覆盖带动黄南、果洛、临夏、甘南等临近州市的区域型畜牧业仓储物流中心、贸易洽谈中心、信息传播中心和科技交流中心,从而提升河南县畜牧产业的竞争力。四区,即欧拉羊养殖优势区(东南部山地河谷区)、欧拉羊繁育优势区(中北部滩地丘陵区)、河曲马繁育优势区(东南部山地河谷区)、牦牛养殖优势区(赛尔龙、宁木特两个乡镇)。多点,涉及地区包括优干宁、托叶玛、多松、宁木特、赛尔龙、多松等6个乡镇草场退化较严重的地区,主要开展草原生态修复、草场围栏、草原有害生物防治等项目。
4.推进产业化发展,提升牧业整体效益。产业化是走向现代化的必然阶段,要针对草原畜牧业产业链接松散、竞争力不强的实际,把推进产业化作为实现现代牧业、现代工业和现代商业紧密结合的抓手,改变长期以来畜牧业生产、加工、销售分割的状况,打造产加销一体化的现代牧业体系。一是从建设现代畜牧业的全局高度,合理整合资源,积极稳妥地推进草原经营权流转,引导规模经营,加快向集约型转变;按照发展生态循环经济的要求,依据绿色有机养殖标准,组织现有合作社进行标准化规范化养殖,稳定产能,统一产品质量标准,提高生产效益。二是引导扶持企业进驻有机产业园区,促进优势产业向优势产区集中,实现聚集经济效应。尤其是突出区域特色,敞开大门吸引外资和民间资本,通过收购、兼并、入股、联营等方式,以加工环节为突破,重点培育加工型、运销型龙头企业,在开发牧业上下游产品上做文章,延伸产业链,提升畜产品增值能力。三是构建并完善“企业+合作社”利益关联机制,处理好“合作社+牧户”的利益分配关系,组建龙头企业与牧民联合的利益共同体,形成品牌拓市场、市场牵龙头、龙头带基地、基地联牧户的经营格局。通过提高产业组织化程度,增强产品市场竞争力和影响力,使河南县高原绿色食品进入千家万户,带动地方经济发展的同时造福城乡消费者。
篇7
鄂尔多斯市国土总面积8.7万平方公里,有草原面积8816万亩,耕地面积仅610万亩。历史上曾经是一个水草丰美的地区,可是传统的重利用轻保护的粗放式畜牧业生产方式,进入到新世纪后遭遇了前所未有的困境。面对连续大旱、生态不断恶化、农牧民收入徘徊不前的现实,2000年市委、市政府提出了“立草为业、为养而种、以种促养、以养增收,建设绿色大市、畜牧业强市”的总体发展思路,在全区乃至全国率先推行禁牧休牧轮牧政策,发展舍饲养畜和农区畜牧业。2002年国家退牧还草工程开始实施,鄂尔多斯市根据土地类型构成的特点,在不同旗区分别大力推进禁牧、休牧、划区轮牧和舍饲圈养制度。
一、舍饲养畜是生态恢复与建设的自觉选择
改革开放以来,随着草原和牲畜承包制的实行,在农牧业生产力解放的同时,人口的快速增长以及对草原的大规模开垦和超载放牧,导致畜牧业赖以生存的草地资源遭到严重破坏,水土流失严重。特别是1998年到2000年,连续三年大旱使这里的植被覆盖率下降,沙化、退化草原占到可利用草原面积的80%,沙进人退成了人们不愿相信的事实。除北部黄河冲积平原区外,东部丘陵沟壑区、西部坡状高原区严重退化、沙化,中部库布其、毛乌素沙地本身自然条件就非常恶劣。农牧区自然环境的恶化,在直接危及到农牧区畜牧业、农牧民生活环境可持续发展的同时,也遏制了工业的健康起步与发展 。鄂尔多斯人赖以生存的生态环境的恶化,以及工业经济飞速增长之后的生态环境恢复和建设,使政府决策者自觉地选择了舍饲或半舍饲养羊的畜牧业发展方式,这是符合地区实际情况的科学选择。
二、舍饲养畜是改善农牧民生产生活方式的自觉选择
鄂尔多斯市地处鄂尔多斯高原腹地,沙地、丘陵、荒漠型草原占全市总面积的90%以上,自然环境恶劣,“十年九旱、灾害连年”。农牧民居住分散,靠天吃饭,靠传统的农牧业生产方式得到的回报极其微薄。分布于伊金霍洛旗、准格尔旗和达拉特旗南部的丘陵沟壑区,占全市总土地面积的30%,大多不宜耕作,属宜林宜牧地区,特别适宜发展松柏等价值高的经济林。长期以来,尤其是在当地煤炭、石灰石、石英砂等资源能源未开发利用之前,农牧民基本按照小农经济模式进行生产生活,畜牧业以分散的、放养白绒山羊为主。由于山羊的食草刨根特点,生态环境严重破坏,农民收益甚微。地处西部的荒漠、半荒漠草原,是发展草原畜牧业的主阵地,虽然实行了“草牧场生产责任制”,牧民也结束了游牧的生产方式,伴随工业文明传播出现的是过度开垦天然草原、超载放牧的现象。牧民把千百年来遍地放养式的草原畜牧业转变为圈养式舍饲畜牧业,是实现畜牧业提质增效,改变牧民生活方式,加快传统畜牧业向现代畜牧业转变进程的自然选择。
三、舍饲养畜是农牧业科学发展的自觉选择
舍饲养畜是手段,推进农牧业科学发展是目的,最终要建成的是经济增长与草原生态的和谐发展。鄂尔多斯市以“立草为业、为养而种、以种促养、以养增收”为目标进行调整,切实关注农牧民增收的核心问题,全面推行禁休轮牧、舍饲半舍饲养畜、转移农牧民三大政策,优化了农牧业结构,加快了产业化进程,构建了经济增长与草原生态的和谐发展,实现了农牧业增效和农牧民增收的双赢。
艰难的实践
鄂尔多斯市十多年来畜牧业现代化发展迅速,牧民收入持续增长,生态建设成效显著,社会主义新牧区建设稳步推进。这些成绩的取得得益于市旗( 区 )两级政府从实际出发,制定和落实一系列有关禁牧、舍饲养畜等政策措施。鄂尔多斯市十多年所走过的不同寻常的艰辛实践与有益探索,对自治区乃至全国相关地区做好这项事业具有很好的借鉴作用。
一禁牧与舍饲养畜的重大创新性举措的实施,实现了畜牧业生产方式的革命性转变
2000年,鄂尔多斯市率先在全国提出“建设绿色大市”的奋斗目标,成为自治区第一家在全市范围内实施禁牧、休牧、划区轮牧政策的地区。以草定畜,草畜平衡,实行舍饲或半舍饲养畜,成功解决了林-牧矛盾这一世界性难题,恢复和保护了生态环境,加快了畜牧业产业化进程。目前,全市禁牧草原面积达3518万亩,占全市草原总面积的40%;休牧草原面积5298万亩,占草原总面积的60%。2011年全市601万头只牲畜实现全年舍饲,占到大小畜存栏量的52%,544万头只牲畜实现了4~6月份的季节性舍饲,占到大小畜存栏量的48%。
二依据"三区规划”加快农牧区人口转移,为农牧民生产生活开辟了广阔前景
2006年,市委、市政府实施“收缩转移、集中发展”战略,2007年又率先制定“农牧业经济发展三区规划”,将全市划分为优化开发区、限制开发区和禁止开发区,在禁止开发区实施整体移民搬迁政策,建立生态自然恢复区。2008年以来,出台了《关于进一步加快农村牧区人口转移的指导意见》和《关于进一步加快农村牧区人口转移的补充意见》。2009年又实施“统筹城乡、集约发展”战略,农牧区人口转移速度进一步加快。至2011年底,全市生态自然恢复区累计完成人口搬迁3.02万户、8.55万人,涉及区域面积2.24万平方公里,使区域内生态环境得到了有效保护和恢复。目前,全市牧区总人口由2000年底的6.1万户、21.6万人减少到2011年底的2.9万户、10.3万人,减少了3万户、11.3万人。为了加快农村牧区人口向城镇转移,在转移农牧民的培训就业、生活补助、医疗、住房、养老保险等方面,制定了一系列强有力的保障政策,确保农牧民转得出、留得住、能致富。
三、推进现代草原畜牧业示范户建设,提高牧区产业发展水平
2009年,鄂尔多斯市在西部牧区限制开发区全面启动现代草原畜牧业示范户建设工程。通过牧民插花式搬迁转移和草牧场、水浇地的有效流转,2007年~2011年,在西部牧区建成现代草原畜牧业示范户775户,户均经营草地5000~10000亩,水浇地100~300亩,每户饲养规模达到1200只羊单位。2011年已建成的示范户人均纯收入平均达到4.4万元,比建设初期增加了1.25万元,是2010年西部牧区牧民人均纯收入8676元的5.1倍。
2009年,市政府还公布了《全市农村牧区土地承包经营权流转暂行办法》,草牧场和水浇地流转开始向规范化方向发展。目前,全市牧区累计流转草牧场389万亩,占到牧区限制开发区草原面积的12.8%,流转水浇地17万亩,占到牧区水浇地面积的13.8%。草牧场和水浇地的流转为发展草原畜牧业示范户和规模化养殖园区创造了条件。
四、加快建设社会主义新牧区,实现人与自然和谐发展
鄂尔多斯市以“三区”规划为基础,按照“半小时经济圈”的理念,启动牧区村庄、产业、人口布局规划编制,在限制开发区每50~100万亩草原建设一个中心居民点,周围地区以户为单位建设,形成以苏木所在地为中心、中心居民点为支撑、散居牧户为补充的三级村庄布局。加强牧区交通、电力、水利等基础设施建设,率先推行城乡统筹的养老保险制度和农村牧区新型合作医疗保险、农牧民低保制度和义务教育“两免一补”政策,促进了城乡公共服务均等化。
五、积极制定出台惠牧政策,促进牧民收入持续增长
鄂尔多斯市制定出台一系列惠牧政策,确保草原生态安全、牧民稳定增收、牧区健康发展。对西部四个牧业旗限制开发区和优化开发区传统牧区的休牧草原,给予1.5元/年·亩的休牧补贴。2010年市、旗两级财政投入资金近4000万元用于休牧草原补贴。2011年在执行国家补贴政策的基础上,市旗(区)两级政府给每标准亩禁牧草原再补贴2元,给每标准亩休牧草原再补贴1元。加大对牧民子女教育补贴力度,对蒙语授课幼儿园的儿童,实行“两免两补”;对考入大学的该市农村牧区蒙古族学生给予3000~7000元的补贴;对中高考落榜的牧民子女,在其自愿的前提下,免费送入职业技术学校培训。
巨大的成就
历时12年的禁牧和舍饲养畜,在改善生态环境、改变传统养畜方式等方面都取得了骄人的成绩。
一、禁牧和舍饲养畜使生态环境明显改观
实施禁牧和舍饲养畜后,使草原有了休养生息机会,植被得以迅速恢复和再生,改善了草原生态环境。禁牧和舍饲养畜使生态的自我修复能力增强,风沙危害小了,自然灾害少了。目前,全市植被覆盖度达到75%以上,比2000年提高了40多个百分点,天然草原产草量普遍提高30%,地区生态环境实现了向整体好转的历史性转变。以准格尔旗为例,自2000年实施舍饲养畜以来,全旗的生态环境发生了根本变化。布尔陶亥苏木的一位农民说,以前出门都是灰土土的,由于沙子多从家里出来时的路,回家就找不到了,而现在满山都是绿。至2011年底,准格尔旗的植被覆盖率由2000年的40%提高到72%,森林覆盖率达到29%,个别地区植被覆盖率则更高,雨水也明显增多。
二、禁牧和舍饲养畜彻底改变了农牧民的养殖方式
禁牧和舍饲养畜使农牧民放弃了传统的粗放型养殖,转向了精细化养殖。禁牧和舍饲养畜之初,部分农牧民认为“吃天然草不花钱,圈养却要买饲草、饲料,不划算”,短时间难以接受养殖观念转变。经过一段时间的实践,农牧民发现大量的农作物秸秆都可以用来做饲料,都接受了禁牧和舍饲养羊。准格尔旗一位禁牧工作者说:以前农牧民反对舍饲养羊,还有一点就是他们认为舍饲养的牲畜肉不好吃、产量低,现在变了。十二连城乡的一户牧民说,以前放牧时最大的羊产肉是30多斤,现在则有50多斤。
三、禁牧和舍饲养畜调整了种养殖结构
禁牧和舍饲养畜以来,林草产业不断壮大。农牧民加大了人工种草力度,在宽草地和草林地更新牧草,种植以紫花苜蓿和沙打旺为主的牧草。近几年在各级政府的鼓励和扶持下,很多农牧民还自主种植碳汇林,牧民也由原来单一养羊发展到养鸡、养猪、养鱼等多种养殖并存。准格尔旗的一位老农郭继承家就养了70多只羊、200多只鸡、60多头猪。
四、禁牧和舍饲养畜工作常态化
各级做到宣传引导和惩治结合。准格尔旗成立了禁牧禁垦办公室,设150名专职禁牧禁垦员,2012年还设1070个护林员兼职禁牧禁垦。他们采取定点和流动的工作方式,发现偷牧或夜牧的农牧民给予经济上的处罚。政府还把禁牧禁垦实施情况和干部考核挂钩,鼓励农牧民大规模养殖,对达到一定规模的养殖户给予经济上的扶持。比如羊达到1200只,有1200平方米的棚圈、有80平方米的办公室,政府就给补贴1.28万元。
四、任重而道远
鄂尔多斯禁牧休牧政策的实施取得了明显成效,当然这种成效还是阶段性的成就。我们调研组在走访、调查、思考和讨论中,既为广大禁牧工作者的认真敬业和农牧民的理解支持所感动,也不免为农牧区匮乏的劳动力和依然落后的发展理念而焦虑;既有喜看生态恢复带来的快慰和满足,又不时会纠结于一些现实难题的梳理和破解。大家感到,禁牧休牧政策是科学发展的正路,是利国利民的好路,前途光明而任重道远。
一、单一养殖模式的局限和脆弱——鼓励农牧民养殖模式多元化
鄂尔多斯地区畜牧业主要是养羊,一些旗区的羊肉和羊绒品质在全国首屈一指。随着经济社会的迅猛发展,外来人口的增加,较为单一的羊肉供应不能满足人们对多种肉产品的需求;在众多养殖种类中,单纯地扩大养羊规模给生态带来的破坏最为严重;更值得注意的是,便利的现代流通条件也加大了疾病传播的风险。2012年出现的羊布鲁氏菌病就给许多养羊大户造成了损失。在调研中,我们发现一些地方的多元化养殖方式值得鼓励和推广。准格尔旗布尔陶亥苏木的许多农牧民在禁牧之后开展多种养殖,养猪、养鸡并结合本地水库多的实际发展库坝养鱼,取得了很好的生态效益和经济效益。本地的农村鸡蛋以其绿色、生态、味美的优势可以卖到32元/公斤。该苏木农牧民2011年10509元的人均纯收入更体现了多元化养殖的成效。我们建议政府鼓励和切实引导农牧民结合本地实际发展多种养殖,这样既能保证市场需求和农牧民收入的稳定,又有利于生态建设的推进。
二、现代技术与传统习惯的冲突——引导培养农牧民现代舍饲养殖理念
舍饲养畜是有别于传统养殖方式的现代养殖技术,除了有利于生态环境的改善外,还有利于形成饲养规模,有利于提高产品质量,有利于普及良种、良舍、良料、良法配套等。这些优势得以发挥的前提是对舍饲养殖技术的系统理解和运用。农牧民养殖很大程度上还是根据习惯和经验,离舍饲养羊的要求还有较大差距。大部分养羊户建的羊舍都是因陋就简,存在低矮背阴、采光不足、运动场小、布局不合理等问题。布鲁氏菌病带来较大损失的原因,除了疫病本身和养殖种类单一外,也与养羊户机械地理解舍饲技术有极大关系,实质是农牧民对现代养殖技术理解和运用不到位。我们建议:一是有关部门定期派出农牧业技术员培训和指导农牧民的舍饲养殖技术;二是各级部门提供必要的补贴,用于畜舍的改造、完善等;三是在养殖户较多的农村牧区招录、配备大学生村官时,以农牧院校(最好是畜牧专业)的毕业生为主;四是在养殖户中树立舍饲养殖典型,起到示范引导作用。
三、政策界定的困惑和思考——在执法实践中优化和细化制度
禁牧执法人员来自基层一线,有相当一部分就来自农牧民家庭。他们对农村、牧区和农牧民有着很深的感情,能够设身处地为农牧民考虑问题。情感上的同情理解和制度条文的刻板严肃常常使他们感到困惑,许多问题往往需要依据自己的理解、经验去拿捏,这就给制度的稳定性和公平性提出了挑战。例如每年秋收以后,玉米地里剩下的玉米茬可以作为羊的食材,于是养羊的农民就在自家田地里放羊,本地称之为“遛茬茬”。这种行为按理说不会破坏到生态,与禁牧政策并不相悖。但事实上谁家的羊也不可能空运到自家的田地里,在赶往田地的过程中就可能经过草地、林地,行进途中的羊自然不会放弃这些美食。我们认为:一方面,“禁牧是高压线”,禁牧政策的总原则和长期性不能动摇,这是保持生态持续健康发展的根本动力之一;另一方面,在具体执行中就需要紧密结合本地实际,出台相应的补充细则,实现生态建设原则不动摇和农牧民心悦诚服的双赢。
四、生态发展要与农牧民发展同步——为农牧民提供更贴心的帮助和支持
篇8
关键词:得荣县 县域经济 发展战略
县域经济是构建和谐社会的重要战略支点。得荣县地处川、滇、藏三省区结合部,是四川人口最少的县。抢抓机遇,立足县情民意,把握比较优势,选准发展道路,对今后5―10年实现经济跨越发展、社会长治久安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一、提出课题的时代背景
未来十年,正是我国深入推进西部大开发和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关键战略机遇期。上海世博会启示和引领了未来社会三大革命,即:新型产业革命(以信息、生物技术为核心)、新能源革命(以太阳能、风能、水能、生物质能、核聚变能为代表的可再生能源)和新生活方式革命(节能、低碳、环保、健康、回归自然等)。这是未来一个世纪甚至若干世纪的发展大势,也是人类社会和世界文明发展的必然选择。
二、得荣县域经济发展的基本条件
得荣县幅员面积2916平方公里,辖11乡1镇127行政村,127个村民委员会。全县人口2.531 万人,藏族占97%,是一个以藏族为主,藏、汉、纳西、满、回、蒙古、彝等多民族杂居的民族县。2010年地区生产总值2.78亿元;一般预算支出2.489亿元。农牧民人均达2350元。
属亚热带康滇气候区,具有“山高一丈,寒暑变样”、“一山有四季,十里不同天”的特征,是西南干旱中心。全县幅员面积430.4万亩。其中可利用耕地面积5.56万亩。有天然草场209.04万亩。草原生态系统为推进以藏猪、藏鸡、牦牛为主的生态型畜牧业发展提供了保障,构成遏制水土流失重要屏障。境内有“一江四河”,均为长江上游金沙江水系。县境内有4条主要河流、11条山溪、9个高山湖泊和200余处泉水。水能资源丰富,水电产业已逐步发展成近期支撑县域经济的支柱产业。森林覆盖率21.9%。
文化旅游资源富集:得荣,卧一江四河于群山,携川藏滇于一胞。地势雄峻、千峰耸立、峡谷深邃,原林俊逸。三江并流处,品味神功鬼斧;翁佳神寺里,感悟三界传奇;Q金雪山下,逍遥避暑胜地;白塔藏寨,曲径通幽;弦子锅庄,世代相传。得荣旅游,贵在原始生态体验,胜在文化风情存留。
三、过去十年县域经济主要支柱产业发展基本规律
分析表明:十年来,县域经济一、二、三产业发展与九十年代比较呈现出以下特征:农牧业基础地位继续巩固,但增速趋于平缓。水电产业支柱地位日益凸现,成为近期支撑县域经济实现财税增收的重要源泉。工商服务业持续发展,市场经济体系初步建成,成为县域经济财税收入基础税源,但增速也逐年趋于平缓。旅游业蓄势待发,面临难得的发展机遇,综合带动功能日益凸现。
四、实现县域经济跨越发展的制约因素和比较优势分析
(一)主要制约因素分析
从历史阶段上看,森林生态系统退化、生态经济功能明显降低;草地生态系统退化;水土流失面积大,危害严重;干旱、泥石流等灾害频繁发生;农地地力下降;人才匮乏难以适应经济社会跨越发展需求;以交通、农田水利、旅游、文教、卫生等为代表的基础设施建设滞后。
(二)比较优势分析
1、人少优势:地广人稀,人口密度不到9人/平方公里,人均占有可资利用资源量大,欲实现居民收入成倍增长相对比较容易。2、水能资源富集,开发潜力巨大,可为“十二五”期间县域经济发展提供支撑。3、文化旅游资源富集。可形成惠及千家万户、千秋万代的假日经济,助推经济社会跨越发展。4、地理区位优势:因地处川、滇、藏交界区域,远离中心城市,境内无工业三废污染,有利于实施生态农牧业生产。随着大香格里拉旅游经济圈战略的实施,得荣具备休闲度夏、文化体验、探险漂流的良好条件,可形成与香格里拉、亚丁、康定差异化的旅游胜地。
五、实现县域经济跨越发展的战略选择
(一)文化旅游产业:旅游业无疑是得荣县未来十年最有潜力的核心产业,一业兴百业旺,可带动交通、运输、餐饮、住宿、商贸、农家乐、现代服务业等相关产业发展。
(二)能源产业:水能、太阳能、生物质能等战略性新兴产业的发展,有望建成西部大开发支撑能源基地。并能减少森林木材砍伐,保护生态环境,逐步恢复原始森林状态。
(三)生态农牧业:主动融入香格里拉大旅游经济圈,利用得荣得天独厚的高山峡谷,空气、水土、光热等资源,规划相关功能区,建成为之提供有机生态农牧产品重要供应基地。
(四)工商业:大力发展旅游饰品、纪念品、农牧产品精深加工业等,壮大特色生态型循环经济产业链。为繁荣城乡市场经济,推进城镇化提供支持平台。
(五)大规模农牧民培训战略:科技是第一生产力,人才是关键和载体。得人才者得天下。但是人民是历史的创造者,有人才引路,还需得到人民群众的支持和配合。这是实现得荣县经济社会跨越发展和长治久安的战略制高点。
六、实现县域经济跨越发展的途径选择
1、一要用足用好强农惠农政策,充分发挥制度安排的放大效应;二要积极扩大内需,刺激和扩大农村消费;
2、按照统筹城乡发展的要求,稳妥推进城镇化,可以考虑在瓦卡、因都坝、子庚、白松、茨巫等地建立城市化功能小区,带动村级居民区建设,从而切实推进得荣城镇化建设;
3、做好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与推进农业农村现代化结合的文章。以曲雅贡、子庚、古学、茨巫、白松等基础条件好的区域为核心整体推进新农村建设工作;
4、将原生态旅游产业作为战略性新兴产业着力培育,与大香格里拉旅游环线四面连通,打造“中国西部太阳谷”休闲、探险、朝圣、臧家文化体验旅游目的地。
七、实现县域经济跨越发展的重点骨干支撑项目选择
(一)生态农业项目
1、粮食自给工程:走绿色有机农业发展之路,稳定粮食生产,基本保证自给。
2、倾力将得荣打造成“世界优质葡萄酒之都”。建立1―3万亩优质酿酒葡萄基地,配套建立酒庄、研究所、加工厂等,形成完整了产业链。
(二)文化旅游产业链工程:实施“原生态旅游――臧家特色文化游――与香格里拉、亚丁、康定情歌故里差异化的极限运动(探险、攀岩)”战略,以下拥风景名胜区开发为龙头,以得荣特色佛教文化、锅庄文化为载体,集翁佳朝圣、下拥探险、嘎金度假、藏寨猎奇等为一体,形成完善的旅游产业经济链。
(三)新能源产业:继续加大水能、太阳能、生物质能开发力度为县域经济发展提供支持。
(四)白松茨巫水利枢纽工程:进一步发展沿渠经济产业,增大水浇地面积,让全县5万亩土地实现旱涝保收。配套引水种树生态修复项目,集草原灌溉、中高山疏林生态恢复、中低山生态果蔬经济走廊建设为一体,带动特色农家乐假日经济发展。
八、实现县域经济跨越发展亟需的政策支撑
1、以生态修复工程为核心,结合退耕还林、退牧还草、引水种树等项目,出台下拥风景区、嘎金雪山等旅游目的地的生态保护与补偿政策。让农牧民停止砍伐原始森林,将得荣全县真正打造成香格里拉后花园,真正成为中国西部最后一片净土。吸引世界旅游探险爱好者目光。
2、出台旅游区交通、通信、能源等基础设施建设优先规划实施政策。
3、出台旅游区名胜古迹保护政策:名胜区规划参照庐山旅游区建设指导思想,新建筑设施全部围绕原生态景观保护而建。
4、尽快制定旅游区保护与开发指导方针和政策。
5、尽快制定旅游区农牧民教育、卫生、文化循环培训计划。
6、尽快注册“中国西部太阳谷旅游交流和文化宣传网络平台”
7、制定农牧循环经济扶持鼓励政策。
8、尽快出台农牧民建筑建材替代木材、水泥替代夯土的鼓励与补贴政策。防止传统藏式建筑对森林和风景名胜区生态环境的破坏。
九、结 论
篇9
[关键词]荒漠化;治理;生态经济;西北地区
doi:10.3969/j.issn.1673 - 0194.2016.12.102
[中图分类号]F20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3-0194(2016)12-0-02
西北地区大致指大兴安岭以西,昆仑山―阿尔金山、祁连山以北的广阔区域。主要包括内蒙、新疆、甘肃、宁夏的大部分地区。整个区域的地形主要以高原、盆地和山地为主。由于距海遥远,再加上地形对湿润气流的阻挡,降水稀少,水源主要靠冰雪融水补给,大多为内流河,补给来源单一。在气候条件和人类活动的影响下,生态系统脆弱,荒漠化程度高,西北地区分布有大面积的沙漠和戈壁。在本身的恶劣自然气候条件和经济发展水平落后的双重影响下,西北地区荒漠化趋势愈演愈烈。
1 荒漠化的概念、成因及危害
1.1 荒漠化的概念
荒漠化即土地退化,是指由于气候异常和人类不合理的活动等一系列因素造成的在干旱、半干旱地区和半湿润干旱地区的土地退化的过程,包括盐渍化、狭义沙漠化、植被荒漠化、土壤沙化、草场退化以及水土流失、历史时期沙丘前移入侵等以某一环境因素为标志的具体的自然环境退化。
1.2 荒漠化产生的因素
土地荒漠化产生的因素有自然和人为两大因素。由于西北地区深居内陆,距海遥远,再加之青藏高原的阻隔,水汽无法到达,降水稀少,气候干燥,地表水贫乏,河流欠发育,流水作用微弱,加之物理风化和风力作用显著,戈壁和沙漠蔓延。气候异常使西北地区原本脆弱的生态环境更加不堪一击,造成生态环境失衡,加剧荒漠化进程。人为因素主要是来自于人口激增对生态环境的压力以及人类的不合理活动致使对土地资源、水资源的过度使用和不合理利用,主要表现在过度樵采、过度放牧、过度开垦3个方面。
1.3 荒漠化的危害
荒漠化的加剧发展严重制约区域经济的发展,威胁人类的生存环境,威胁生态安全。同时,也容易引发贫困问题,使东部和西部、边疆和内地、少数民族和汉族之间的贫富差距进一步加大,影响区域协调发展。我国因荒漠化问题,每年损失大面积的农田,使土壤更加贫瘠、粮食减产。全国有近1/4人口深受其害,最常见的是春季沙尘暴频发。因此,春季是呼吸道疾病大爆发的季节;一些地区,沙进人退,流沙掩埋庄稼、农田、房屋交通干线的报道屡见不鲜;沙质土造成生物多样性变少,物种、群落遭到破坏,土地生产潜力下降,物种生存能力下降,许多物种濒临灭绝或消亡;河流泥沙淤积,致使中下游地区河床抬高,成为地上悬河,尤其以黄河为例,悬河的形成严重威胁着中下游地区人们的生产和生活。
2 西北地区荒漠化治理的生态经济模式
2.1 生态经济模式
所谓的生态经济模式就是遵照生态经济系统原理,通过满足人的基本需求、增进生产就业、节制公共财产的使用、调控人口增长等一系列措施减弱地区贫困,通过实施环境建设工程、进行产业技术变革、发掘可更新的能源、增进城乡和谐发展、进一步加强区域合作等措施实现生态与经济和谐发展。在贫困化程度降低、经济与环境相互协调的基础上,实现经济发展与保护生态环境的双重目标,最终实现生态经济系统的良性循环,达到可持续发展的目标。鉴于此,通过政策管控和机制创新,努力发展教育以培养更高素质的人才,大力发展经济,拓宽就业渠道,提升科技创新的能力,进一步协调投入产出比例,改善人的消费活动,促进社会进步和经济发展的良胜循环。
建立生态经济发展模式的基本思路:因地制宜,大力发展区域特色产业经济,发展适宜本地区发展的生态经济发展模式。根据不同区域的经济类型和地域特色同时结合不同地区的资源优势进行生态经济类型的划分,充分发挥区域的资源优势。除此之外,要充分分析论证国内外市场前景,增强农业产业链的延伸力度,对农副产品进行精深加工,提高农产品的附加值,扩大国内外市场。
生态经济模式的发展思路为:实现农业产业化,促进商品流通,带动龙头企业发展,实行企业+农户+基地的模式,大力推进工业化和城镇化,建成生态化小城镇(城镇的垃圾产业,绿色无公害特色蔬菜的生产,乡镇工业的清洁环保生产,城镇的环保设施,周围生态环境建设,高效清洁生态能源的开发与推广,自然、人文、观光农业等旅游资源的开发)。
2.2 荒漠化治理的生态经济模式
在荒漠化治理的生态经济模式下,最关键的是要通过技术创新和技术传播来进行荒漠化治理,发展产业经济。因此,这三条主线自始至终贯穿其中,而这三条主线间又互相联系。
2.2.1 通过技术创新和技术传播来提高荒漠化地区的资源利用效率
我国大部分的荒漠化土地都分布在西北地区,而这些地区日照时间相对较长,太阳能辐射强,光照充足,昼夜温差大,对于农业生产是非常有利的。然而风砂土的保水、保肥性能差。如果这种状况不加改善,将会限制荒漠化地区农业的发展。科学技术使荒漠化治理的可能性大大加强,也大大提高了人工调节水肥因子技术的可操作性。
在土地荒漠化地区使用新技使大范围推广防沙、治沙技术由可能变成现实。农业生产最主要的因素是水、热、光的配比组合,如果改变荒漠化地区农业的水、肥、气、热等要素的配比,将会大大提高农作物的产量,增加农民收入,有利于减轻荒漠化地区的人口负担。发展沙区高效型农业,应当采用新技术和新方法,选择适宜沙区生长的作物,提高产量。通常采用的技术措施有:①通过在沙地建立温室、塑料棚等现代工程技术措施,提高植物生长的温度,营造适宜农作生长发育的外部环境,通过这种方法实现农产品优质、高产、高效;②节水保墒增效的农业栽培技术,也就是通过在农作物上增加覆盖物来改变作物的外部环境,如通过覆盖地膜、秸秆等措施来增加地表温度,防止水肥渗透和散失,从而提高产量;③通过不同作物间进行套种,使用立体栽培技术,根据不同作物的高矮,分层利用光能,提高土壤的水肥利用率,进而实现增产增收的目标;④进行选种育种,培育新品种,选择适宜沙地种植、抗旱抗贫瘠、低耗水高产值的经济优良品种。
2.2.2 进行荒漠化治理,恢复沙漠生态
荒漠化治理的技术主要有生物措施和工程措施两种。生物措施主要以栽培植物为手段,恢复沙化土地土壤肥力和植被,改造利用沙化土地,包括营造大型防沙阻沙林带,阻截外侧流沙,以减少对绿洲、交通沿线、城镇居民点以及其他公共设施的侵害;营造防护林网,减少耕地风蚀和牧场退化;保护天然植被,以防止固定半固定沙丘和沙质草原的荒漠化危害。工程措施有设置各种人工沙障或喷洒化学固沙制剂等来阻截流沙。工程措施一般是辅的,旨在固定流沙,工程措施通常包括设置机械沙障、喷洒化学试剂固沙、引水拉沙等多种非生物措施。它的优点在于见效快、固沙效果好,尤其是在一些地区生物治理措施效果不佳,会更多采用工程措施。两种措施各有利弊,因此,要因地制宜地使用两种措施,达到防沙治沙的最佳效果。
2.2.3 精深加工农牧产品,发展产业经济
由于荒漠化地区人口压力过重,农业生态系统较为简单,因此,在严重荒漠化地区基本没有成规模的工业。鉴于此,在荒漠化地区农业发展条件相对较好的地方发展农业工业化迫在眉睫。进一步加快农牧提升深加工水平,拉长产业链条,提高产品档次和附加值,探索生态经济、循环经济与沙产业相结合。大力发展干旱区沙地治理与开发相结合的生态经济产业,积极探索如何整治沙化土地、恢复植被、调整结构、增加农民收入。做大做强龙头企业,实现集团化、产业化经营,而这将从根本上扭转荒漠化地区人口压力过大的局面;积极发展节水农业、生态农业、设施农业、发展有比较优势的产业,走效益型、生态型、特色型产业发展之路,以特色产业的培育和壮大来促进生态环境的保护与治理。
荒漠化治理的上述3个方面构成了荒漠化治理的生态经济理论模式,3个方面相互影响,相互制约,缺一不可。这一理论模式旨在以满足人们需要为中心,形成生态、产业和技术相互关联的生态经济系统。这个系统实现了经济发展和荒漠化治理的有机结合,既要保护生态环境,也要发展经济,因而区别于传统的把发展经济和保护生态环境对立起来的治理模式。
3 西北地区防治荒漠化的对策建议
一是加大构建生态农业产业链,努力培育荒漠化地区新的农业经济增长点和新的产业,使荒漠化治理更具有可持续性。构建荒漠化地区生态农业产业体系,大力发展绿色高效种植业、生态畜牧业,推进荒漠化地区农业产业化经营,发展特色产业,因地制宜开展生态旅游,合理利用荒漠化地区动植物资源,建立沙地森林公园、观光果园、沙地度假村等,提高荒漠化治理的经济和社会效益,让农民在荒漠化治理过程中逐步脱贫致富。只有这样,才能减轻荒漠化地区人口压力大的问题,从根源上消除土地荒漠化,达到持续防沙、治沙的目的。
二是形成多元治理主体,更加重视调动社会力量参与。防治荒漠化是一项系统的治理工程,结合产业开发建设以期达到恢复和改善生态环境的目的。政府作为治理主体,必须大力增加投入。同时,放宽市场准入,运用市场机制多渠道多方面筹集防沙治沙资金,让企业、社会也积极投入到防沙治沙的工作中来,实现防沙治沙产业化,带动全社会的力量,积极开创全社会防沙治沙的良好局面。
三是坚持以草定畜原则,建设人工、半人工草地。发展现代畜牧业,必须加大力度建设人工草场,因为建设人工草场不仅能保证牲畜的数量,保证牧民收入,而且可以减轻天然草场的负荷,实现草场的持久利用,同时也可以弥补冬春季节饲草料匮乏的局面。针对当前草原生态退化的问题,实施此战略可以遏制牧民不合理的放牧,有效保护天然草场。在态脆弱的农牧区必须实施退耕还林还草和封山禁牧政策,对超载、过牧十分严重的荒漠草原区必须休养生息,禁止放牧。
四是注重科学治理,积极借鉴国内外成功经验,加强自主创新能力,培育一批防沙、治沙人才,构建科学合理的荒漠化防治科技体系。科研机构应当加强对防沙治沙基础科学和攻坚技术的研究,总结和推广国内外先进实用的防治技术和模式;坚持以预防和治理相结合的原则,提高荒漠化地区居民的生态保护意识,可以大大减小荒漠化治理的难度;坚持划区域治理,配套各项治理措施;坚持人工治理与自然修复两手都要抓的原则,从源头上扭转荒漠化愈演愈烈的趋势。
主要参考文献
[1]张民侠.防治西北地区荒漠化 促进社会可持续发展[J].河北农业科学,2009 (1).
[2]安富博,丁峰.甘肃省民勤县土地荒漠化的发展趋势及其防治[J].干旱区资源与环境,2000(2).
篇10
青海地处三江源头,世称“中华水塔”,是我国重要的生态安全屏障,生态功能和地位极其重要,但同时也是生态系统极为敏感脆弱的地区。因此,绿色发展既是青海经济社会永续发展的内在需要,也是担起历史责任的必然要求。“十三五”时期,我们将在履行好国家和人民赋予的责任同时,紧紧把握绿色发展机遇,以绿色发展协调推动经济社会发展,促进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目标如期实现。
理念提升 夯实绿色发展认同基础
理念决定行动,世纪初以来,青海之所以在生态保护方面取得重大成效,首先取决于生态立省理念的确立和强化,以及社会大众的广泛认同。对生态责任和绿色优势,青海历届省委省政府都有深刻的认识,不断巩固和强化生态立省战略,在理念革新、制度设计、功能布局、工程推进等方面不懈努力,取得了显著的成效。省委2007年12月青海提出“生态立省”,2012年5月青海省十二次党代会提出“打造生态文明先行区”。党的十以来,高度重视青海的生态工作,先后多次作出重要指示。通过认真学批示和系列讲话精神,我们对绿色发展的认识得到了升华,措施进一步强化。2014年11月,省委十二届七次全会确立了以生态文明理念统领经济社会发展全局的方略,为生态文明迈入新时代夯实了的政治保证和思想保障。我们也十分重视生态文明和文化的宣传教育,从世纪初三江源自然保护区建立以来,通过不懈的政策引导、舆论宣传和工程示范,使广大群众切身体会到生态保护带来的诸多实惠,同时也使生态文明理念逐渐厚植人心。下一步,我们将以观念先行促进生态先行,实施生态文化建设行动,加强生态环境省情和绿色价值观教育,积极培育生态文化和生态道德,倡导勤俭节约、绿色低碳、文明健康的生活方式和合理消费模式,动员全社会力量参与生态保护,形成人与自然和谐发展的良好局面。
工程建设 夯实绿色发展工作基础
工程治理是生态保护和建设的硬支撑。在国家和社会各界的大力支持下,我们深入实施生态立省战略,优化国土空间开发利用,把大部分地区列为禁止或限制开发区域,在三江源、青海湖、祁连山实施了生态保护和建设工程,加大退牧还草、退耕还林力度。经过不懈努力,重点治理区生态环境明显改善,黄河源头玛多县重现千湖美景,高覆盖度草地正以每年2300多平方公里的速度增加,长江、黄河、澜沧江对下游供水能力明显增强。通过工程实施,在项目设计、施工组织、科技攻关等方面,我们还形成了一支生力军,积累了宝贵的经验。下一步,针对总体生态环境尚未根本好转、重点生态工程占应治理区的覆盖面不足40%、环保基础设施建设滞后、保护区生态退化等问题,我们将坚持保护优先、自然恢复为主,完善“一屏两带”生态安全格局,力争到2020年实现重大生态治理区全覆盖。加快推进三江源生态保护和建设二期、青海湖流域生态保护与综合治理二期、祁连山和柴达木水源涵养地等重大生态工程,从整体上恢复和强化生态功能。全面提高区域生态治理和植被覆盖率,实施高原湿地保护、沙漠化防治、高寒草原建设、东部地区水土保持等生态修复工程,持续推进退牧还草、退耕还林草、天然林、防护林和湟水河两岸南北山造林绿化等专项工程,努力维护高原生态系统良性循环。强化江河源头水生态保护,加强水基础设施建设,构建完善的水土流失综合防治体系,增强大江大河水源涵养功能,呵护好“中华水塔”。
综合治理 夯实绿色发展社会基础
生态环境质量与民生质量息息相关,必须呼应大众利益关切,满足他们对良好生态产品的需求,从而赢得社会各界的支持。近年来,针对大气、水和土壤污染直接影响群众生活质量问题,青海各级政府采取全方位举措,开展西宁大气污染综合治理行动,落实湟水河系统治理方案,实施农牧区清洁工程,集中开展生态保护执法大检查,促使东部城市群空气质量、湟水河水质持续改善,农牧区面源污染得到遏制,国省道、重点景区及周边、农村连片环境得到净化,人民群众生活环境质量得到好转。下一步,我们在发挥政府主体责任和主导作用的同时,将着力调动社会各界共建共享积极性,继续抓好湟水河流域综合整治工程,确保居民生产生活用水安全;深入推进东部城市群大气、水、土壤污染防治行动计划,实施工业污染源全面达标排放计划,加快重点企业和园区环境治理步伐;坚持城乡环境治理并重,广泛开展“家园美化行动”,实现重点城镇生活污水垃圾处理设施全覆盖和稳定运行;加大农牧业面源污染防治力度,统筹农村饮水安全、改水改厕、垃圾处理,推动农药、化肥等减量使用,实施种养业废弃物资源化利用、无害化处理,全面提高城乡净化、美化水平;发挥媒体监督和群众监督作用,使大众受益于生态环境改善,也使生态环境受益于大众参与。
改革创新 夯实绿色发展制度基础
制度改革和创新是生态文明建设的题中应有之义,也是重要保障。近年来,青海生态建设取得长足进展,很大程度上得益于制度创新和体制改革,使各方面的资源和力量得到有效配置。当前,青海作为生态文明制度 “国字号” 改革试点地区,不仅肩负保护好生态的重大责任,还要为全国提供更多可复制可推广的经验。对此,省委省政府高度重视,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作出加快生态文明制度建设的部署后,青海及时印发了《生态文明制度建设总体方案》,并依据责任分工形成具体任务的工作台账,成为全国第一个出台“总设计图”和“总施工图”的省份。一年来,我们坚持试点先行和整体推进相结合、改革举措与重点工作相结合,深入推进各项改革和制度创新,共出台40多个方案报告和意见办法,生态文明体制改革试点工作开局良好,特别是在草原生态保护补奖与保护责任效果挂钩、扩大生态保护管护公益岗位规模、三江源国家公园体制试点等方面进展较快。下一步,我们坚持试点先行和整体推进相结合,探索构建系统完整的生态文明制度体系。重点落实主体功能区制度,优化国土空间开发格局,实施分类指导的区域政策。在自然资源产权、资源总量管理和全面节约、自然资源有偿使用和生态补偿等8项基本制度、32项重点改革任务上取得重大突破,力争形成一批改革亮点,以先进健全的制度体系保障生态文明先行区建设。
经济转型 夯实绿色发展经济基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