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媒体教学的体会范文

时间:2024-01-09 17:32:55

导语:如何才能写好一篇多媒体教学的体会,这就需要搜集整理更多的资料和文献,欢迎阅读由公务员之家整理的十篇范文,供你借鉴。

多媒体教学的体会

篇1

    一、化虚为实,化繁为简,激感,富有感染力

    小学《品德与生活》课往往是让学生明白某个道理、学习某种品质或了解某种社会现象。心理学研究表明,学生很难从表象阶段直接过渡到理性阶段,学生在学习过程中接触的某种现象,要让他们理解、判断它的好与不好,仅凭教师的讲解往往很难达到很好的效果。

    例如在《我身边的环境》这一节内容,一上课就让学生看录像,欣赏一些环境优美的地方,比如:天池、南山、植物园等让学生切身感受美。这些离他们生活很近的东西搬到了屏幕,学生感兴趣,一下子就把学生的注意力吸引过来了。接着通过生动的画面演示环境变化的过程:池水水面平静、清澈见底、空气清新,里面的小鱼儿自由自在的游,旁边的草地绿油油的,小动物玩得很高兴。慢慢地池水发生了变化,池水变成黑色的,里面的小鱼儿死了,地上到处是白色垃圾,小动物们高兴不起来了,小池哭了。屏幕上出现几个字:救救小池。学生的心灵受到了极大的触动。这一场面引起学生的思考,对它们的启发很大,教育很大,学生深深感到保持环境卫生每个人都有责任,他们积极踊跃地举手,为保持环境卫生想办法。这比老师用多少优美语言去解释效果都好。

    二、明理,导行,创造高尚精神氛围

篇2

关键词: 电工学 多媒体教学 传统教学

电工学是高等工业学校本科非电类专业的一门重要课程[1],其目的是为了让学生懂得电工电子学科方面的基本理论、基本知识和基本技能。电工学课程知识覆盖面广,理论严密,逻辑性强,有广阔的工程背景。学习电工学课程,对培养学生辩证思维能力,树立理论联系实际的观点,提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等,都有着重要的作用。

1.电工学传统课堂教学的不足

1.1电工学课程中有大量图形,黑板上手绘这些图不仅费时费力,而且显示效果不理想,方式也不灵活。

1.2挂图、实物演示等传统教学的辅助方式有着自身的局限性,比如制作麻烦,费时费力,不便修改,大小一般只适用小的课堂演示,在实际操作上有诸多不便。

1.3在电工学课程中有大量前后关联的知识,教学时还可能需要对前面课程的内容进行回顾,用黑板画图,难以在前面和当前学习的内容之间切换。

1.4电工学课程既有较抽象的理论分析,又有较具体的实践应用。传统的板书对理论分析不够直观形象,学生很难理解和接受,形成对电工学难学的思想障碍。课程在教学中有相当的难度。

2.电工学的多媒体教学实践

多媒体技术拓宽了教学模式,使教学内容直观、动态、交互性强。教师可以利用FLASH、EDA等软件在备课时制作出教学内容素材,利用PowerPoint软件制作出电子教案。这样,教师在课堂教学中不仅不局限于理论内容,而且能够灵活调用仿真、实验、电子设计,使教学理论和实践浑然一体,丰富教学内容,而且化繁为简、化难为易、化静为动,把抽象的,学生不易掌握和理解的知识一目了然地展现在学生面前。多媒体的交互性特征增强了学生的参与意识,极大地提高了学生的学习兴趣。教师在课后小结时也可以调用各种电子素材,达到传统教学中所无法实现的效果。这样,不仅可以彻底地从传统板书绘图中解脱出来,节约大量时间,而且可以游刃有余地组织教学,增大课堂上信息交流量。

下面结合几个典型的课堂教学实例来说明。

2.1把微观抽象的概念直观形象化

电工学的很多知识都是微观的,PN结的形成、PN结的单向导电性、晶体管和场效应管内部载流子运动等,传统的教学模式让学生很难理解这些理论。现在利用多媒体动画技术,学生就可以直观看到那些微观动态的变化过程,过去复杂的问题就会变得容易理解。以晶体管内部载流子运动的动画演示为例。初始状态如图1所示,发射结正向偏置,集电结反向偏置,晶体管工作在放大区发射区向基区不断扩散电子,如图2所示进入基区的电子少部分与基区的空穴复合,形成电流IBE,如图3所示多数扩散到集电结形成ICE,如图4所示。通过动态演示,晶体管内部载流子的运动规律一目了然。

2.2直观形象地展现知识点之间的内在联系

比如在晶体管放大电路部分,静态工作点的选择,饱和失真、截止失真的原因和结果等问题,学生都感到很难理解。以固定式偏置电路为例(图略),当电路加上变化的输入信号后,借助多媒体课件,图5、图6、图7都可以按这样的内在逻辑关系:“原理电路―直流通路―特性曲线―直流负载线―作图―静态工作点;原理电路―交流通路―特性曲线―动态负载线―静态工作点―作图―动态性能”,动态地呈现出来。各点的瞬时电流、电压围绕着静态工作点变化的情况,都是在直流信号的基础上叠加了一个交流信号。当静态工作点Q大约选择在交流负载线的中心位置时,放大电路没有非线性失真,如图5所示。若Q点设置过高,晶体管进入饱和区工作,造成饱和失真,如图6所示。若Q点设置过低,晶体管进入截止区工作,造成截止失真,如图7所示。多媒体课件直观地把知识之间内在的逻辑关系展现在学生面前,能让凌乱复杂的思路条理化、形象化、具体化。

2.3让虚拟实验进入课堂教学

传统的实验在实验室才可以进行,现在可以利用多媒体平台。通过一些仿真软件,对电路进行参数设置和仿真,对数据和图形的分析处理都能很快完成,让虚拟实验进入课堂教学,将理论和实践紧密结合起来。以同相比例运算电路的仿真实验为例,如图8所示。利用鼠标和键盘,可以很灵活地改变输入电压U值,可以很方便地通过实验来验证课堂上新学的理论,以加深理解。

2.4让课堂教学与科技创新相结合

多媒体课件的开发可以使教师的教学思想[2]、科研思想、工程经验物化在多媒体课件中,进而真正地实现:理论教学和工程实践结合,使学生了解所学知识在实际工程中的具体应用;理论教学与科学研究结合,使学生了解所学知识在科学技术发展中的重要作用;理论教学与学生创新活动结合,使学生知道如何将理论知识应用到创新研究。

实践己经证明现代化的教学媒体为师生间直观、清晰、高效的信息交流提供了十分良好的条件,是提高课堂教学效率,提高教学质量的有效工具。

3.多媒体教学和传统教学的关系

多媒体教学与传统教学并无矛盾,它仍能表现教师的教学个性,教师依然可把握整体的教学效果,主导整个教学过程,可以层层铺垫,设置悬念,因为是面授,加深印象的肢体语言仍可发挥作用。在教学实践中,虽然多媒体教学有许多突出优势,但存在单位学时信息量大与学生消化能力之间的矛盾。因此目前还不能完全以软件来取代老师的作用。只有将现代化的教学手段与传统教学手段有机地结合起来,各取所长,相辅相成,才是提高电工学教学质量的有效方式。

4.结语

多媒体教学是计算机技术和信息技术发展的必然产物,作为现代教学方式,它无疑有许多传统教学无法比拟的优势,必将带来教学思想、教学方式的重大变革。同时在教学过程中也会引发一些新的问题,要求我们在教学过程中注意避免。因此,对多媒体教学,我们不能只看到它的优势而看不到它的缺点,也不能因为它有缺点而排斥它。正确的态度应该是扬长避短,把它同传统的教学结合起来,相互补充,使它真正成为高校现代化教学的工具。

参考文献:

[1]秦曾煌.电工学上册[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1999:1-2.

[2]白宝成.多媒体教学的研究与实践[J].物理通报,2007,7:35-37.

篇3

关键词:多媒体教学;激发学习积极性

中图分类号:G71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2-7661(2012)16-048-01

近年来我们府谷县委、政府加大教育投入,在几年前就实现了十二年义务教育,去年又实施了幼儿园学生义务教育,教育投入之大前所未有,在学校软硬件建设上更是走在了全市甚至是全省的前列。这就为我县全面开展多媒体与学科教学的有效结合提供了有力保障。计算机多媒体技术和网络技术被引入教育教学后,以其鲜明的教学特点、丰富的教学资资源、形象生动的情境,赢得了老师和学生的青睐。但在我们配合教育局基教科下乡指导与检查中,也发现了一些问题。有的老师在语文课堂教学上,过多或不恰当地使用多媒体,以图像视听代替学生的朗读、分析、感悟,忽视了学生对语言文字的仔细品味,课堂上学生看看图像、听听音乐、谈谈感想,似乎“有声有色”,看起来很热闹,实际学生对课文内容一知半解。如何在语文课堂中有效运用多媒体教学呢?笔者根据自己多年的教学研究与实践,谈谈在语文课堂教学中有效运用多媒体的体会。

一、使用多媒体教学要与学习者的状态相适应

学生是教学的主体,任何教学媒体只有直接作用于学习者时,它的潜在教学功能才能转化为实在的教学功能。实现这种转化的必要条件,是要与学习者的状态相适应。绝大多数的中学生在最初接触电教媒体时非常好奇,兴奋,注意力高度集中;等到习以为常之后注意力其中的程度便有所下降,这就要求教师不断地探索革新,寻求最佳的组合方案,使学生以多感官参与学习活动,以多种方式参与学习活动。

二、多媒体教学要注重激发学生学习积极性

在传统教学中,由于受时间和空间的限制,教学内容涉及到的一些事物和现象,学生无法看到,而低年级学生阅历又较浅,问题难以得到满意的解决。多媒体教学,使教学直观化、具体化。大量的感性材料,使孩子们有身临其境之感,通过观察,引发了学习兴趣,加深了学生对课文的理解。

三、多媒体教学要充分调动学生的多种感官,使之加深情感体验

电教媒体融形、声、光、色于一体,学生可以一边听课文,一边看根据课文内容配置的图画或视频。这些多媒体能清晰地把动态的画面展示于学生眼前,调动学生的多种感官,使之加深情感体验,为深入理解文本作铺垫。在讲授《美丽富饶的西沙群岛》一文时,黑板上贴满了学生收集的关于西沙群岛景色的图片。课件里放映着关于西沙群岛丰富物产的专题片,录音机里播放着优美的民族音乐。老师用充满欢乐、骄傲、自豪的情感的声调朗读课文,把学生引入一个丰富而欢乐的情景中。这就是为了唤起、培养和转化某种情感而有意识地创设相应的情景,制造有关气氛。以景激情,激起孩子们的求知欲。

四、运用多媒体突破教学难点,品词品句

低年级阅读教学中经常会遇到这样的问题,有些知识,教师用几句教学语言很难表达清楚。为了突破这些难点,利用电教媒体,就能大大减少教学时间,而且使学生在轻松愉快中获取知识,掌握本领。如《司马光》第三自然段中的一个“一不小心”用语言解释显得啰嗦而不形象,用CAI演示学生马上就明白了,读此段内容的时候自然就能读出急切、意外的语气。本课的重难点是要让学生懂得司马光是个遇事不慌、聪明勇敢的孩子。为了突破这一重难点,我利用CAI的情景展示,进行对比教学,针对第四段内容我播放了孩子面对突发事情慌乱一团的情景动画,让学生观看后再找出与画面有关的段落读一读;然后让学生指出“别的小朋友”是画面中的哪些小朋友,再问:他们怎么啦?“慌”是什么意思?他们慌成什么样儿了?他们为什么会这样?司马光在他们当中吗?这样提问,一步一步地烘托出司马光的表现。到此时,我就不让学生往下看了,而是让他们自己找第几自然段是写司马光的,学生找到第五自然段后,指名上台,学司马光的所作所为之后,我又出示CAI,让学生通过生动的动画来理解“没有慌”“举”“砸”等词语,并不失时机地让学生对照图画把文中表示司马光动作的词找出来,圈上点,这时再问“举”说明什么?“使劲砸”说明什么?“几下子就砸破了”又说明什么?学生的回答就显得既轻松又愉快了。解决疑难问题后就不难读出应有的心情和语气了,在此基础上,我让学生展开讨论:通过对比,你觉得司马光是个怎样的孩子?于是我要达到的目的在孩子们你一言我一语中实现了,此课的重、难点也就较轻松地突破了。最后重放多媒体设计画面时,学生就能很好地说出画上的小朋友在干什么,并能清楚地复述出司马光救人的经过。

篇4

俗话说:“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只有幼儿对学习有了深厚的兴趣,在教学中,老师讲的轻松,幼儿学得自如。在教学中所遇到的各种困难也就迎刃而解了。

二、利用童易多媒体软件进行教学,在教学中很多幼儿难以理解的问题可以比较直观地、形象地展示在幼儿面前,使幼儿更容易理解和接受。

三、符合幼儿认知特点。

看电视是一项幼儿喜欢的活动,老师只要说一声:“请小朋友学本领了”,孩子们就会都安静下来,等待老师打开电视。

童易多媒体软件教学就相当于播放电视片,电视画面鲜明生动,活泼多变,刺激性强,特别容易引起幼儿的注意,抽象单调的说教幼儿难以理解,而且容易疲劳,最终影响教育效果。而童易多媒体软件教学能将较抽象的道理和要求,借助画面表达出来,非常具体。如:在对幼儿进行安全教育中,光对幼儿说比较抽象,难于理解,光凭老师用嘴巴讲解于事无补,于是我们就选用了安全教育vcd,让幼儿通过画面来具体感知画面的内容,让他们通过观看镜头,从而知道画面上的人是怎么做的?他们为什么要这样做?使幼儿很快理解到小朋友也应该象他们一样应该注意安全。又如:在绘画《海底世界》教学活动中,可设计一个会动的画面。当画面上出现了各种各样的鱼在海底畅游的优美画面时,孩子们的情绪高涨,马上就会发表自己的见解,这样孩子们就更容易画出各种鱼的畅游的画面,而且充满童趣。

四、运用童易多媒体软件教学手段,可促进幼儿主动学习。

从幼儿年龄特点出发,应当引导他们积极运用感官,主动的去感知很多认识事物。这一方面,童易多媒体软件教学手段具有其它教育形式和教育方法无法比的优越性。一些事物的发生、发展过程,往往需要较长时间和一定的外界条件,若只是抽象的讲解过程,幼儿只能被动的接受,无法获得对这些过程的深入的认识,而童易多媒体软件教学手段可以将其集中在一个向当短的时间内。如:小蝌蚪是怎样变成小青蛙的?光靠说是不行的,用童易多媒体软件教学手段,让幼儿更直观的了解到小蝌蚪的演变过程。从而更能理解好故事《小蝌蚪找妈妈》的内容。总之,利用童易多媒体软件进行教学,既有助于提高教学的灵活性和教学效果,又促进我们老师学习,提高教学能力。

随着科学技术的飞速发展,计算机应用越来越广泛,在各个领域和各个行业有着特殊的作用,利用计算机既提高工作效率,有可以达到资源共享。在此谈谈我的心得体会:

一、 激发幼儿的学习兴趣,只有幼儿有了兴趣,在教学中教师讲的轻松,幼儿学的自如,在教学中遇到很多困难也就迎刃而解了。

二、 利用多媒体教学,在教学中幼儿难以解决的问题可以比较直观形象的展现在小朋友面前,便于幼儿理解和接受。

三、 利用多媒体进行教学有助于加快教学速度,在课堂上有足够的时间让小朋友练习巩固,在普通的课堂上,老师要用粉笔板书,这样浪费时间,教学中常常出现完不成教学任务的情况,利用多媒体充分利用时间,也有效利用时间更好完成教学任务。

篇5

1多媒体教学的优势

医学免疫学是生物医学中一门重要的前沿学科,它是研究人体免疫系统的组织结构及其特有活动规律的一门科学。无论是从医学基础理论还是从医学临床实践来看,它都是一门十分重要的医学基础课。相对其他学科而言,医学免疫学作为一门年轻的前沿学科,发展快,概念多,并且较抽象,逻辑推理性强,学生普遍反映免疫学枯燥、难理解、难记忆。为了解决这一难题,我们在利用挂图、投影等传统教具的同时,充分发挥现代多媒体教学手段的优越性。

1.1多媒体教学能激发学生学习兴趣,提高教学效果多媒体教学中,学生所处的教学环境与传统环境不同,学生不只是听教师滔滔不绝的讲授,而是能够接受多方位的外部刺激。多媒体课件画面清晰,重点突出,更有简洁的表格、图片、动画,因而图文并茂,信息量大,还能演示一些动态变化,使抽象的知识简单化、直观化、形象化。

1.2多媒体教学能提高教学效率,丰富教学内容传统的免疫学教学手段,如挂图、录像带、幻灯片等,这些方法虽包含了一定的信息量,在教学中也发挥了一定的作用,但教学准备时间长、工作量大,不易更新,在一定程度上影响教学效果,同时也比较抽象,也难理解。而使用多媒体教学很容易制作所需的各种图表、流程、示意图以及动态图谱,化静为动,用动画的形式,为学生提供一动态分析的场景,这样能化繁为简,省去教师冗长的说理过程,不但提高了授课效率,而且使抽象的理论形象化。多媒体课件还可突破书本是知识主要来源的限制,能用各种相关的资料来丰富封闭孤立的课堂教学,极大地扩充教学知识量。

1.3多媒体教学能促进教师之间交流,提升教研室整体授课质量多媒体教学为教师的思维和创意提供了广阔的空间,利于调动教师备课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学校通过多种途径来提高任课老师制作多媒体课件的能力,使全校教师多媒体课件制作水平上了明显的台阶。同时多媒体教学课件具

作者单位:831200乌鲁木齐军医学院检验教研室

有易保存、易交流的特点,教研室通过集体备课的形式,进行多媒体制作的探讨,通过不断的修补完善,制备出更多适合医学免疫学教学的多媒体课件,并将其应用于教学中,提升了教研室整体的授课质量。

2多媒体教学应注意的几个问题及解决办法

2.1教师的主导作用不能因多媒体手段的应用而被削弱部分教师认为,只要使用了多媒体课件,教学就有创意,教学质量就能提高,因此在课堂上从头到尾都用计算机,以辅代主,盲目依赖于多媒体技术,而教师只充当“放映员或播音员”角色,失去了对教学的控制地位。因此,在教学设计上不可完全用多媒体课件代替传统教学法,教师应对整堂课的内容了然于心,应站在学生面前去讲课,并积极用生动的语言、形象的比喻、得体的肢体动作和丰富的面部表情与学生交流,来营造课堂气氛,教师自身的优势不能丢。不管多媒体课件有多少长处,它在教学过程中始终扮演的只是一个教学工具而已,因此教学中仍然要突出学生和教师同为教学主体的地位,教师要正确合理地驾驭多媒体课件,使之更好的服务于教学,取得更好的教学效益。

2.2解决好课件的播放速度与学生记笔记的问题多媒体辅助教学由于减少了写板书的时间,而且教学信息量增大,必须调整讲课节奏,不能过快,要加强与学生的目光交流,要让所有的学生都觉得教师在对他讲,需要他们的关注和反馈。课堂上字幕的显示不能过快,要留给学生阅读和记录的时间,当需要记录的内容较多时,教师可重复讲解,并作适当停留,留出做笔记的时间。

2.3多媒体课件制作不当,影响预期教学效果制作多媒体课件应注意重、难点的突破,尤其是注重利用多媒体的优势来达到其他媒体无法达到的效果。注重思维训练,给学生留下创造思维发展的空间,防止使用多媒体技术时,过分强调形象性、直观性而忽视思维训练的倾向。重整体效果,防止内容杂乱、画面太多而喧宾夺主,冲淡主题。注重课件的层次感,利用超文本链接进行可控性设计,根据课堂反馈控制信息量和调整教学。注重德育与美育的渗透,课堂教学始终承担着育人重任,德育与美育始终是课堂教学的同行者。

篇6

关键词: 化学教学 多媒体 教学应用

现代信息技术的高速发展在教育教学中得到了广泛运用。在化学教学实践工作中,恰当使用多媒体展示感性材料,增加感性认识,可以使微观抽象的化学知识变得具体生动,强化教学效果。特别是在模拟各种难以操作的实验过程中,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激发学生的求知欲,活跃学生的思维,拓展学生想象力,激发学生创新意识,优化课堂结构,大幅增强演示效果,提高学生科学探究的素养,优化课堂教学效果。下面笔者就化学教学实践工作中多媒体的运用契机谈谈体会。

一、将微观抽象的化学知识变得具体生动时使用多媒体

化学概念及原理大多较抽象。物质的微观结构既看不见又摸不着,且化学变化又是在分子破裂原子重组的结果。这些微观的教学常常困扰着教师和学生。而多媒体的运用可以模拟各种微观结构及微粒的运动,化抽象为形象,让学生直观形象地认识微观世界,更容易了解化学变化的实质,理解化学原理,降低教学难度。例如,在教学《分子和原子》的概念、《原子的构成》、《原子的核外电子排布》等知识时,运用传统的教学手法许多学生难以理解。此时运用多媒体辅助教学,就能把抽象的知识变得形象具体,把微观的知识变得直观可见。又如,教学《水的组成》时,虽然有电解水的演示实验,但学生从肉眼上也只知道水在电解时,分解成了两种不同的物质氢气和氧气,至于水在电解时到底发生了什么变化并不知晓。在这里如果播放《水的电解》课件,学生能看到肉眼不能看到的微观变化,水在电流的作用下,一个水分子分成了一个氧原子和两个氢原子,氢原子又重新组合成氢分子,氧原子又重新组合成氧分子,它们欢乐地奔向了自己的新天地(负极和正极)。可见,多媒体教学帮助学生进一步认识了物质的结构,理解了化学变化的实质。

二、展示感性材料,增加感性认识,强化教学效果时运用多媒体

在教学《爱护水资源》时,运用多媒体展示最新的天文观测资料,联系学生熟知的地球表面被水覆盖的事实,说明水在地球上的广泛分布。通过水土资源流失、水污染严重,淡水量少,80多个国家约20亿人口面临淡水危机的图文资料,促使学生体会保护水资源紧迫性。

例如,在教学《空气》一节时,通过多媒体放映地球两极因温室效应引起的全球变暖、气候无常、冰川融化、酸雨、臭氧空洞等事实,使学生认识到空气污染给人类带来的巨大伤害,从而说明我们有责任从我做起,保护我们赖以生存的地球是每个人的责任。

又如,在教学氯化钠一课时,先让学生讨论氯化钠的用途,利用幻灯片展示一些图片:0.9%的氯化钠注射液、腌制咸菜、精制盐、融化积雪、农业选种等。让学生在观察图片的同时,意识到氯化钠在社会生产生活中的重要作用。紧接着提出问题:我们食用的白花花的盐是从哪里来的呢?怎样从海水中获得食盐呢?通过大屏幕播放氯化钠在自然界的存在和海水晒盐的录像让学生从感官上认识并理解所学知识。紧接着做完粗盐提纯的实验后留下大部分时间用幻灯片投影练习题加深巩固所学的知识。这节课通过多媒体辅助教学既增加了课容量又提高了教学效率。

三、模拟各种难以操作的实验,优化演示效果时运用多媒体

例如,在教学“浓硫酸稀释”实验时,如果把水加入浓硫酸中,水会沸腾,硫酸小液滴会四处飞溅伤人。在用排水法收集完O2后,若先移离酒精灯后撤导管,会使水槽里的水倒流使试管炸裂。在CO还原CuO的实验中,若先加热后通CO,试管会因为CO与空气混合加热而爆炸;反应完后若先停CO后撤灯,铜又会被氧化等。这些实验在传统教学中,往往教师只能进行口头讲解,学生也只能凭空想象,而现在用多媒体演示,就使得教学过程变得直观、生动、形象,就能收到事半功倍的教学效果。

又如,分子原子教学中“如何用分子原子的观点解释化学反应的实质”,将氧化汞分子的分解过程制作成动画,学生可以清晰地看到氧化汞分子。我用两个大小不同的球分别表示汞原子和氧原子,两个大小不同的球挨在一起表示一个氧化汞分子。加热后氧化汞分子分为两种不同的原子――汞原子和氧原子,而后无数个汞原子聚在一起构成汞这种物质,氧原子又重新组合成新的分子。这样,学生既理解了分子由原子构成,又理解了化学变化的实质是原子的重新组合,而原子本身并没有变化,更理解了原子是化学变化中的最小粒子。通过计算机动画把微观世界宏观化、形象化,收到了理想的教学效果。

四、在实验中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时运用多媒体

在学习了《燃烧与灭火》的原理时,通过多媒体展示泡沫灭火器、粉尘灭火器、CO2灭火器的原理及各自的优点之后,给学生创新空间,小组成员出谋划策设计简易的灭火器。学生兴趣高涨,积极利用已有的材料,运用自己的智慧,自制简易灭火器。他们用空矿泉水瓶代替钢瓶,用已用过的粗圆珠笔铅筒在瓶颈处钻一个小洞并安好,在瓶中放一个用细线记住的装满浓盐酸的小试管,瓶中装一小烧杯自配的浓碳酸钠溶液,盖紧瓶盖,将瓶子倒立过来,就能看到瓶中喷出泡沫。

又如,在演示面粉爆炸实验时,因爆炸是瞬间发生的现象,这样学生并不能通过实验来体会爆炸发生的内在规律。而利用多媒体的技术我们就可以使这样的爆炸由原来的一秒钟变为一分钟,让其变化过程慢慢展示在我们的面前,加深对爆炸这种特殊现象发生的条件的理解。

总之,随着多媒体技术在教学中的广泛运用,以往的教学模式已不能适应时展。在教学中我们不能生搬别人的教学模式,应当在多媒体技术与化学课程整合的实践中,不断完善已有教学模式,创设适宜学生特点和教学特色的新的教学模式。

参考文献:

[1]金月霞.多媒体技术优化化学实验教学应遵循的原则[J].中国现代教育装备,2009(16).

[2]刘玉学.多媒体技术与初中化学教学整合的研究与实践[J].中国现代教育装备,2009(4).

[3]郑奎祥.在化学实验教学中培养学生的探究能力[J].中国现代教育装备,2009(12).

[4]李志红.运用问题教学培养学生的创造性能力[J].化学教育,2004(07).

篇7

【论文关键词】生物化学;多媒体教学

随着计算机多媒体性能的大幅度提高,多媒体技术引导我们进入了一个新的信息时代,在信息技术高度发达的今天,现代化技术日益广泛得到应用,因此应用多媒体技术成为时代的要求,在各行各业广泛应用,亦成为当前教育的特征。多媒体教学一改过去传统的教学手段,使过去那种单调、乏味的教学显现出生动活泼的画面,使学生赏心悦目,吸引学生注意力集中,增强了学生的理解和记忆能力,提高了教学质量,但也存在一些问题,以下笔者就生化教学中多媒体在教学实践中的应用谈谈自己的体会,不当之处请同行予以指正。

1多媒体教学的优势

1.1信息储备量大:生物化学传统的教学一直是根据教学大纲制定相应专业的教学计划,而后教师遵循计划指导教学活动实施,教师在有限的学时内完成规定的教学任务。然而,生物化学课程内容较多,学时又少,多数情况下两节课的内容教师边板书边讲解差不多都需1o0分钟讲完,这种满堂灌的形式学生往往印象不深,理解模糊,掌握较肤浅,学习负担重,如完成任务式的学习,教师传授的知识亦较为局限,在有限的时间内没有知识拓展的空间,要再增添课时和增加学习内容已是很难的事情。如糖的分解代谢途径有氧氧化及磷酸戊糖途径为两学时内容,从糖的有氧氧化及磷酸戊糖途径的反应过程、特点到意义,教师借一支粉笔在黑板上一边写反应式,一边以讲授的形式用文字说明、诠释,想方设法让学生能理解、听懂,这样几十步反应下来,既费力又费时,且教学效果亦不佳。自多媒体课件引入于生化教学,充分利用其信息量大的功能,可利用幻灯片在屏幕上展示糖的有氧氧化及磷酸戊糖途径的反应过程,节省了大量的板书时间,因此,在教学中还可为学生提供糖有氧氧化时三羧酸循环的背景材料,巩固和拓宽了学生对三羧酸循环的理解和认识深度,丰富了教学内容。另外在一些涉及生化知识的疾病时,如糖尿病、蚕豆病、白化病等,还可以应用多媒体展示相关疾病的案例或照片,使学生对病人的症状和体征通过多媒体有了感性的认识,初步建立基础与l临床联系的意识,密切了理论与实践的结合,提高了学生的学习兴趣,同时明确了生物化学在医学学科中的重要地位多媒体教学信息量大,教学中减少了板书占用的较多时间,可给学生介绍更多的知识,教学内容变化快而多,能提供丰富的教学内容,扩大了知识面。这样在教学内容多、课程时间紧的情况下,提高生化的教学效率。

1.2可动态地展示教学内容:生物化学作为一门专业基础课,它从分子的水平来描述和解释细胞领域的全部化学反应及其生命活动、生物大分子物质的组成及结构、遗传信息的传递与表达等内容传统的教学老师仅借助于教师在黑板上绘图或利用几张静态的挂图和模型,一边指点一边用文字加以说明,要求学生要精力集中、思维活跃、思路清晰,还要适时发挥空间想象力,学生往往只能达到似懂非懂的效果,老师认真细致地讲解,到后来效果并不佳,学生感觉抽象难懂,枯燥乏味。但引人多媒体技术后,给学生耳目一新的感觉,通过多媒体可模拟微观世界的某些反应和现象、大分子物质的结构、难懂的生化机制等等,可利用动画、图像、图片、数据清晰的显现在屏幕上,使教学内容更直观、具体。如蛋白质的分子结构,传统的教学只能是给学生一个静止的平面图形,老师讲解时要尽力启发学生发挥空间想像力,而采用多媒体制作的蛋白质分子结构a螺旋、B片层,可采用鲜明、对比度强的颜色,然后从多角度扫描三维结构,展示给学生一个立体空间图,而且色彩鲜明,通过多感观刺激,印象深刻,抽象内容具体化,使学生真正掌握了许多抽象和不好理解的内容同样物质代谢途径、遗传信息传递的关键步骤亦可以采用动态、直观的形式、对比度强的颜色展现出来,以吸引学生的注意力,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学习效率。

1.3化繁就简,变难为易:在蛋白质生物合成一节,一直是生物化学教学中的一个难点,以往教学中讲完三种RNA在蛋白质生物合成中的作用后,在讲到蛋白质合成过程时,就利用几张挂图进行讲解,特别是核蛋白体循环的几个步骤:进位、转肽、脱落、移位,这是一循环的动态过程,一直是生化教学中的一大难点,其动感利用挂图不能显示,教师费尽心机讲解学生都是一片茫然。当使用多媒体后采用动画效果形象地将tRNA比喻为运输氨基酸的小汽车,并且这些小汽车分工不同,即各自运输的氨基酸不同,具有很强的专一性。每辆汽车将其运输的特有氨基酸运输到指定的位置(通过tRNA的反密码与mRNA的正密码配对实现对号入座),此为核蛋白体循环第一步进位,接着在转肽酶作用,大亚基P位上的肽酰基转移到A位上并与A位氨基酸以肽键相连接,此为第二步转肽,然后P位脱去空载tRNA为第三步脱落,最后核糖体沿mRNA移动一个密码子即移位,这四个步骤的循环过程决定了肽链的延长,通过多媒体均以动画形式展现出来,直观生动,在屏幕上能显示仿真效果,学生看了一目了然,表达了许多语言都难以表达清楚的内容,印象深刻,易于学生理解和掌握,使学生学习变得轻松愉快。

1.4增加讲习比例,提高学生的学习能力:在多媒体教学中,由于节约大量的板书时间,可将其用于加强学生课堂练习,增加讲习比例,取代了传统教学满堂灌、负担重的局面,形成了生生参与、轻松活跃的课堂气氛。练习的形式灵活多样,不仅仅是作业,还可是病例分析、课堂讨论或提纲式自学等等,并尽量与临床密切联系,充分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在练的情景中培养学生归纳总结、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除在课堂上加强练习外,我们还可将练习题和老师上课的内容制成课件上网,同学们可通过网络加强练习和阅读,为课外复习提供了方便,同时还可通过灵活的交互界面操纵控制学习,还可对一些疑难问题通过计算机查阅资料,培养学生的独立学习能力及探究知识的能力。

篇8

(1)多媒体对初中化学实验教学有很大的优势。运用现代信息技术演示示范实验过程,有效优化教学过程。利用多媒体课件模拟实验过程,把文字、声音、图像和动画有机融合到课件中,可以达到感染力强、生动形象、规范化操作和实验现象明显的良好效果,过程分析语句简洁准确,教学过程得到优化,达到教学目的。动态仿真是现代信息技术的一大优势,它能使学生在课堂上看到平时看不到的实验现象,接近真实的直观实验和体会,对学生有效掌握知识起着事半功倍的作用。

(2)运用多媒体突破教学难点,优化课堂教学多媒体可以化抽象为形象,降低教学难度。例如:在讲石墨和金刚石的结构时,运用课件模拟二者的内部结构,将二者进行对比,让学生清楚认识到二者物理性质的天壤,学生学习化学时自然会感到轻松愉快。在安排教学内容和设计时应遵循一定的教学设计原则,确定教学目标,分析教学的重难点,确定介绍内容、顺序、呈现容量、真正完成整体而精细把握、细致安排,在教学过程有明确的对象,真正有效的使多媒体教学为教学服务。

(3)多媒体课件制作应用在初中化学中应遵循以下原则:利用摄影仪、音视频播放、vcm仿真模拟实验等,把网络技术和计算机多媒体技术相结合组织化学教学,对教学效率和教学质量的提高有很大的帮助。那么在诸多的多媒体应用技术中,最难准备的就是多媒体课件的制作,备好课是上好课的前提,在准备多媒体课件时应注意哪些问题呢:?科学原则任何教学活动都必须遵循科学的原则,违背原则,将偏离教学方向,教师在使用和制作多媒体课件时应遵循心理科学、教育科学和化学科学的规律,切不可以出现多媒体课件与事实不相符的事情。例如:在利用Flash动画演示酸、碱指示济变色实验时,该变化时没有变红酒违反了科学实验的准确性,学生不能信服,对科学实验就会失去信心。②实验优先原则。多媒体课件如果放弃化学学科的特点,在化学教学中,抛弃最直观、最有说服力的实验,去从事多媒体教学,通过视频或计算机软件替代真实实验,将会失去化学教学的初衷。最佳的教学模式应该是化学实验是首选,辅以多媒体,优化教学设计。③目的性原则。在进行多媒体教学时,应该选择适合教学目标的媒体,将重点难点内容利用多种媒体的优势组合起来为突破教学服务。且不能为了形式的多样化,为使用多媒体而滥用媒体,否则,即使多媒体课件多么精彩,亦是无效的,达不到教学目标。④多媒体课件以计算机操作平台和投影仪为主的一种全新的教学模式,在演示实验时有优点也有缺点。因此,为了使多媒体课件的应用效果更好,使用起来更加方便必须具备良好的操作性。例如在使用Flash制作动画演示电解水的微观解释,就必须考虑可操作性,使其过程能随时进行或停止。⑤启发性原则。多媒体教学不能因为操作方便容量大变成知识的满堂灌,教学过程中一定要以学生为主体,强调学生自主、互动地参与学习过程,教师起指导作用。

(4)多媒体在化学教学中的作用是毋庸置疑的,但要注意的是它只能作为一种辅助教学,是为教学服务的不能不分初次,反客为主。所以笔者认为在教学中利用计算机多媒体应该注意以下几点:①不能完全替代传统教学。多媒体辅助教学应与教师教学相结合。每一个多媒体都有其自身的特点、功能和局限性,多媒体的局限性往往可以辅以其他多媒体的优势。要知道任何所谓的好课件,都不能预测实时的课堂情况,它是不能调整课堂秩序的。多媒体教学不是排他性的,不能放弃传统教学的精华,反之应该发扬。在教学过程中,要继续使用传统教学媒体的合理部分,引入现代教学媒体,使两者结合起来。②教学活动是一种创造性的工作,教师在教学中利用多媒体时要有创新意识,把新的教学理念、教学方法和手段融入到课堂中。在教学过程中,应坚持运用现代教育理论、合理应用视听媒体、不能进入为了赶时髦为使用多媒体而使用多媒体的华而不实的教学误区,更不能把多媒体教学变成传统的填鸭式教学。③多媒体技术只是达到教学目的一个手段,不能为多媒体而多媒体,要科学地、切合实际地控制知识信息量,结合化学学科的特点合理利用多媒体技术,创设动静适宜的教学情境,激发学生兴趣和动机,重点突破难度,在多媒体教学中合理确定师生的关系,以学生为主教师为辅为原则,达到师生互动的良好局面,注重信息反馈,强调突破传统教学中的时间和空间的限制。化学教师应该利用空闲时间多学习多研究多媒体教学技术和艺术,多研究如何高效地组织多媒体课堂教学,把多媒体技术与化学教学完美整合,积极探索教学模式,有效地进行课堂教学,进一步提高化学教学质量和效率。④多媒体教学存在利用课件来代替所有教学的误区。个别老师在教学过程中,使用多媒体幻灯片代替了在黑板上写字,使黑板成为摆设,这样对学生的知识吸收很不利。幻灯片只能使用一些简短的文字说明,具体内容扩展到教师还需要同时讲解边黑板演示,这样就可以有效情感互动。尤其是化学有很多化学符号,化学方程式需要推导过程,如果直接放映出来,思维跳跃过强,很多学生会忽略一个演变过程,不利于学生的理解分析能力的培养。在化学教学中,只要使用计算机的特性,将课堂中不易在黑板上讲一些实验的过程,微观变化显示出来了就达到教学目的了。

篇9

关键词:多媒体 教学 学生

中图分类号:G62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3-9082(2013)09-0094-01

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现代科技成果在教育教学中的应用越来越广泛,相伴而生的多媒体技术不仅丰富了传统的教学手段,革新了信息传递方式、方法,提高了教育教学的效率,也挣脱了传统的教育教学模式的束缚,极大地更新了人们的思想观念,使教学插上了高新技术的翅膀。特别是在小学数学教学中多媒体体现出趣味性、释难性、反馈性、直观性的特点,能够做到图文并茂,充分展现知识形成的过程。现在我就结合自己的教学实践,谈谈多媒体技术运用于数学教学的几点体会:

一、激发兴趣,使学生主动发现问题和解决问题

新课程标准的一个重要的理念就是让学生在生动具体的情境中学习数学。我们在使用新教材时也一再强调要在情境中引入新的知识点,并提出和解决问题。在日常的教学活动中,要将教学实际和学生的年龄特点结合在一起,充分利用多媒体设定的教学情境,把被感知的对象生动形象的呈现出来,并通过声音、画面、色彩等刺激学生的思维,从而不断的激发他们学习的兴趣,使其注意力高度集中,思维更加活跃,运用多媒体教学,优化教育情景运用多媒体教学,让学生更好地投入到课堂学习中去,从而实现预期的教学目的。兴趣是学生获取知识、拓宽眼界、丰富心理活动的最主要的推动力。要引起学生学习的兴趣,对于外界事物来说必须具有新颖性和独特性,只有这样才能迅速吸引他们的注意力,进而激发他们学习的兴趣,使他们产生对知识的渴望,从而主动的参与到学习活动中去。

数学中的许多知识常常表现为抽象的符号,学生对抽象的图形、符号往往不感兴趣。合理的运用多媒体,为学生创设生动、形象、直观、形声结合、视听并举的教学情境,能够营造良好的学习氛围,让“静”的知识“动”起来,使学生对学习产生浓厚的兴趣,从而去主动地探索知识,主动在去发现和解决问题。例如:长方形和正方形面积的计算的教学,长方形和正方形面积的计算实际上并不难只要记住公式就能做出来。但学生对它的推导过程不很清楚,针对诸如此类存在的问题我借助多媒体创设动态画面帮助学生解决困难。首先多媒体动画显示:一个大长方形,然后出示一平方分米的小正方形,让他们一个一个的排在大正方形里每行摆五个,摆三行,如图1所示,并提问:从每行摆的个数你知道了什么?从摆的行数你知道了什么?一共有多少个?

在整个教学过程中,利用多媒体形象有趣的把推导过程呈现给学生,变静态为动态,变抽象为形象,营造出良好的教学氛围,置学生于所创设的情景中,顺利的完成教学任务,达到了预定的教学目标。

二、启迪思维和想象,突出重点、突破教学难点

数学概念一般都是抽象的文字,缺少具体形象的支撑。在学习中,学生不容易接受和理解,而传统的教学模式和方法根本无法清晰地展示或者无法观察到展示过程。然而,多媒体技术就完全不一样,它集声、光、色、动等于一体,在教学过程中,我们可以充分利用多媒体的闪烁、移动、变形等功能,使学生在具体、形象的感知中轻松而高效地理解和掌握概念的内涵和运用原理。

小学生认识事物具有形象性的特点,他们的思维以直观形象思维为主,而数学知识的抽象性正是学生认知过程的矛盾面。要让学生理解抽象的概念,就必须为学生提供必要的感知材料,让学生进行想象,恰当地运用多媒体技术能够形象模拟思维世界,再现思维过程,突破教学难点,促进学生多向思维和发散思维。由于多媒体具有形象具体,动静结合,声色兼备的特点,因此,我们广大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要充分结合教材内容和学生的生活实际,利用多媒体制作丰富的课件,化抽象为具体,生动直观地呈现或虚拟现实、放大细节,这样学生才能比较容易接受和理解,便于开展自主探究,可以调动学生各种感官协同作用,解决教师难以讲清,学生难以听懂的内容,从而有效地实现精讲,突出重点,突破难点。

三、加强训练密度,及时反馈,提高课堂教学效率

练习是实践的一种形式,是学生牢固掌握基础知识,形成技能、技巧的必要条件。就练习而言,单一的依靠小黑板、卷子、书本等传统的呆板的练习形式,时间长了学生会感到乏味,表现出厌倦。数学课程的知识与技能、数学思考、解决问题、情感与态度四维目标的培养,需要形式多样的练习。为了让学生理解、掌握、巩固新知识,拓宽他们的思维,开发他们的智力,我们要遵循知识的再现性、发现性和创造性原则,运用多媒体计算机技术精心设计制作集文字、图形、动画、声音于一体的有坡度、有层次的练习题课件或运用网络计算机技术从网络资源中搜集相关的练习题,然后进行分类整理,制成课件。多媒体练习课件就能以其图、文、声、像并茂的优势发挥其作用,它能使练习、复习等环节轻松、愉快,能使学生在练题过程中始终保持兴奋、渴求上进的心理状态,使他们觉得学习数学是一件在玩中学的有趣的事。

此外,多媒体练习课件还能增大课堂练习的容量,因不抄题,且能及时反馈,可以使学生在同一时间内能接收到更多更有生活情趣的练习题。这样,上课时让学生有充足的时间自主尝试解答,同时,通过多媒体计算机或网络计算机不断从各类学生中获得反馈信息,及时解决疑难,使学生理解算理,形成技能,培养学生的思维想象力,培养学生创新能力,这样会大量节省教学时间实现真正的向40分钟要质量。在练习时,教师应充分利用学生已有的生活经验,通过多媒体创设相关情境,引导学生把所学的数学知识应用到生活中,学会解决身边的数学问题,体会学习数学的重要性。这样一来,多媒体课件的使用不仅使学生最大限度地增长了知识,而且使他们的情感与态度得到了良好的熏陶和培养。数学课程标准中对解决问题要求结合具体情境发现、提出数学问题并能有效地解决问题。

篇10

恰当地把多媒体课件的运用与数学课堂教学相结合,才能使多媒体课件真正为教学服务,使学生的学习内容更加丰富多彩,引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促进素质教育的实施。切实提高课堂的教学质量,教师必须适当运用多媒体。

一、突出视听优势,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在数学课堂上,创设贴近生活的情境,将枯燥的数学知识融于生动的情境中,会使课堂教学形象化、趣味化。尤其在导入新课时,运用多媒体课件既能吸引学生的注意力,唤醒学生对新知识的求知欲望,也能使学生深刻体会到数学来源于生活。

在教学“厘米的认识”一课时,笔者根据课本情境中提供的图片,制作成了一段动画故事:有一天,一位叫阿福的年轻人来到了一家缝衣店,“师傅,我要做一件上衣。”缝衣店的老师傅一边给他量衣服,一边告诉小徒弟:“身长一、两、三,身长三……”小徒弟在一旁认真地记录:“身长三,袖长……”。衣服量好后,小徒弟就按照记录认认真真地做起衣服来“身长一、两、三……”两天后,阿福高高兴兴地来拿新衣服,穿上一看“啊,太小了!”老师傅用手量了量新衣服,就埋怨起徒弟来:“告诉你身长三,你怎么做成了两?”小徒弟莫名其妙:“我,我是做成了三啊?这是怎么回事?”让学生体会学习长度单位的必要性和重要意义,故事最后提出的“这是为什么”的疑问引发了学生的探究兴趣。在课堂上播放时,学生看得聚精会神,动画故事一结束,他们就一个个举起了小手,争先恐后地发言,而且说得有理有据,入情入理,课堂堂气氛非常活跃,学习变得轻松愉快。

运用多媒体技术创设图文声像的情境,体现了教学的主要内容,充分激发了学生学习兴趣,还能把学生的认知过程、情感过程、意志表现有机地统一于教学过程。

二、突出直观优势,突破难点与重点

小学生的思维正处于由具体思维向抽象思维过度的阶段。因此,对于许多抽象又难以理解的东西,教师可以通过多媒体课件形象地展示出来,以使学生加深理解,突破重难点,对学生掌握知识起到事半功倍的作用。

在教学“小数的意义和性质”时,学生可以通过平均分正方形理解十分之一、百分之一,简洁易行,但是对于千分之一的理解存在一定的难度,很难形成相应的空间思维。因此,笔者在课件中运用动态演示分割正方体的方法使学生直观感受:首先出示一个正方体,然后把它平均分成10份,再继续平均分成100份,接着平均分成1000份。学生通过课件演示,能非常直观地理解千分之一。

由此可见,在数学课堂上有效抓住切入点,合理利用多媒体教学,可以使教材变得生动,知识变得丰富,学习变得轻松。

三、突出丰富优势,拓展学生思维

在教学内容量较大、板书较多的情况下,也可以采用多媒体节省时间。比如:在低年级计算教学的单元复习中,可以通过多媒体课件出示计算题。复习完毕后还可以概括知识点,总结算法。同样,在小学中、高年级阶段讲授图形的旋转和平移时,就可以使用课件出示图形和题目,既方便又快捷,这样既可以避免过多板书途中教师的过度辛苦和学生的无聊等待,又可以节约时间,同时能增加拓展练习的机会,拓宽了课堂教学知识的广度。但是要注意,在小学高年级数学教学中使用的课件一定要简洁明了,不要为了做课去做课件,弄得很花哨的,却没有任何意义。

同时,在进行计算教学中,我们强调解决问题多样化,从而帮助学生用不同的方法去探究以后可能学习到的新知识。例如:在进行“20以内数的认识”教学中,可以在练习巩固的基础上通过课件出示20以上加几或者减几的练习,为以后学习100以内数的认识做好铺垫。又如:在小学低年级认识钟表的教学中,在突破重难点的基础上,最后利用一段视频――《时间像小马车》对这部分内容进行拓展,使学生在学习知识的同时增强时间意识,培养他们珍惜时间的好习惯。这样一来,学生既能准确掌握所学知识,又能养成良好的习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