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物多样性调查方案范文

时间:2024-01-09 17:32:54

导语:如何才能写好一篇生物多样性调查方案,这就需要搜集整理更多的资料和文献,欢迎阅读由公务员之家整理的十篇范文,供你借鉴。

生物多样性调查方案

篇1

地球资源是人类赖以生存和发展的基础,随着人口不断的增长和科学技术日新月异,它的开发强度日益增强,不少地区已呈现资源枯竭和生境退化的趋势,难以再承受下去来满足人类的要求,因此,实施生态发展推行可持续发展战略就成为一项急迫的任务[1-3]。众多的国际生态公约就是在这种背景条件下产生的,它们的主要目的在于指导人们实施可持续发展战略的安排和限制急功近利的短期行为,以维护子孙后代的利益。这些被称为是法律旗帜的各种公约都不是单纯由法学家们单独完成的,必需要广泛征询涉及自然保护的专业人士的意见,总结自然保护第一线从事实际工作的人们以及生产战线上广大公众的经验教训,才可能制定这些涉及全社会利益的许多规定。本文就拟简要地探讨一下它们的意义和作用,以期我国能完善和健全有关自然保护和实施可持续发展战略的法律体系,来适应已踏入生态发展文明时代门槛的迫切要求。

1生物多样性公约

生物多样性是一个综合的概念,它既是生物之间以及与其生存环境之间复杂相互关系的体现,也是生物资源丰富多彩的标志。它是对自然界生态平衡基本规律的一个简明科学概括,也是衡量生态发展是否合乎客观规律的主要尺码。一个区域保持得是否完整在很大的程度上要以其生物多样性的保护和持续利用是否合理来决定。因此,它的保护对象是全方位的,要从物种及其遗传资源、生态系统和景观多样性各个方面着手。这个公约不仅阐述了防止物种灭绝和生态系统遭受破坏的问题,也强调要关注人类发展的目标和策略。它提出要把生物多样性的保护、持续利用和利益公平分享三者密切结合来考虑工作,才能达到预期的目标;实践证明,缺乏其中任何一个环节,工作就难以持续下去。它要求各缔约国要根据自己的实际情况制定符合自己要求的生物多样性保护战略和行动计划,对生物多样性的就地保护、迁地保护和离体保存作出全面的安排。“公约”经过多年的讨论和多次的修改,1992年6月在巴西召开的联合国环境与发展会议上签署,于1993年12月29日正式生效。这说明世界人民终于认识了由于人类本身的管理失误所造成的地球生境退化、资源枯竭所带来的灾难,决心采取共同行动制定有约束力的并起综合作用的国际公约。现在,生物资源的保护和合理利用已成为各个国家最重要的任务之一。可以看出,”公约并不是一纸空文,但与其说是一次性产物,不如把它看为一个长期的过程,因为许多问题未能得到很好的解决。例如1.如何做好野生物种种群和被传统农业与本地人民广泛应用的物种及其变异的就地保护和迁地保护问题,2.发达国家如何落实支援发展中国家保护和持续利用生物多样性的责任;3.如何通过技术转让和交流实施生物多样性有效保护和持续利用的战略;4.生物资源利用者如何落实酬报各地从事保护工作者和提供传统利用知识人们的责任。这些问题虽经多次讨论,但不易取得协议。

我国于1993年1月7日作为第7个国家正式批准加入“公约”,由环境保护部牵头组成国家履约协调组,统一规划各项工作,下设办公室负责日常事务,可见国家对生物多样性保护的重视和认真态度。许多学术单位建立了生物多样性委员会、研究机构来规划研究和宣教事宜;还出现了非政府组织“中国生物多样性保护和绿色发展基金会”,它组织社会各界人士和广大公众协助政府有关部门开展工作。10多年来完成了大量工作,除了按“公约”规定完成必需做的基本项目,例如中国生物多样性保护行动计划、中国生物多样性国情研究报告、中国生物多样性数据库外,还出版了系列丛书和许多研究报告。建立了许多生物多样性就地保护、迁地保护和离体保存实体。主要经验有下列三点:1.保护和发展必需密切结合,利益公平分享是关键;2.统一协调分散管理的方针是正确的,但需要进一步完善;3.基础性和综合性研究不断加强,才能不断向前发展。在2010年国际生物多样性年期间,国家颁布了新的“中国生物多样性保护战略和行动计划(2011-2030),”明确今后20年我国生物多样性保护工作的指导思想、基本原则、目标、任务和保障措施,并将之看为是维护生态安全和粮食安全保障的大事。因为,当前资源过度利用、工程建设与全球气候变化的影响问题并未解决,生物多样性受威胁的状态一时难以解除。它要求完善相关政策和法律基本体系,将生物多样性纳入国家和地方计划;开展重点区域生物多样性调查研究,评估、监测、人才培训和能力建设,加强就地保护、迁地保护和离体保存,例如保护区、动物园、植物园和种质基因库的建设和完善,把保护和发展密切结合;重视转基因生物安全管理,防止外来入侵物种的蔓延和完善,完善群众参与和深化国际合作等方面工作[4-8]。

2卡塔赫纳生物安全议定书

卡塔赫纳生物安全议定书是关于改变了遗传性质的活有机体跨境转移的一个协议,它旨在充分确保它们的转移、处理和使用。它的文本由生物多样性缔约国会议来讨论和确定,已有100个以上缔约国批准,于2003年9月11日正式生效。所以,可以说,它是生物多样性公约的一个议定书。文本中详细论述了安全转移、处理和使用凭借现在生物技术所获得的可能对生物多样性保护和持续利用产生不利影响的改变了遗传性质的活有机体的保护措施,同时顾及对人类健康所构成的风险。这意味着,已改变了遗传性质的活有机体从一个国家跨境转移必需符合议定书的规定,出口者必需提供充足资料使进口者能做出知情决定,确保所有货运有议定书要求的文件记录,即使进口者不是缔约国也要按议定书要求办理。我国于2005年4月27日批准了议定书,显示我国在执行国际条约和加强生物安全管理方面的承诺,并大大增强该议定书的份量。同时,制定了中国国家生物安全框架,对国家生物安全管理政策体系、法规体系、转基因活有机体及其产品风险评估和管理技术准则、生物安全管理国家能力建设作了具体规定和说明。

3拉姆萨尔湿地公约

湿地是指内陆和海岸地带水深6m以下的水域、沼泽和草甸地带。这些地区是调节水分循环、维护水禽和水生生物生存的重要栖息地,具有巨大的经济、社会和环境价值,但是长期以来,人们没有真正意识到这一点。随着经济的发展,大片湿地被改变为农地、养殖场甚至城镇,导致许多物种消失,常出现一雨便成灾的可怕事件,威胁着人类的生存和发展。为此,原亚洲湿地局、国际水禽与湿地研究局、美洲湿地局三个湿地组织合并为湿地国际,并在湿地公约的制定和技术支持中发挥了中坚作用,大大促进世界范围主要地区湿地和湿地物种现状的评估和研究,加强与政府和当地社区的合作方面开展了大量卓有成效的工作。湿地公约于1971年2月2日在伊朗的拉姆萨尔签订,所以常称为拉姆萨尔湿地公约。它通过传播信息资料、提高公众意识、开展培训活动和在各地建立湿地管理项目、支持和促进区域和各国湿地保护和湿地资源持续利用和行动计划的制定等发挥了巨大的作用。各国凡是在生态学、生物学、湖沼学和水文学上具有国际意义的湿地都可申请加入湿地公约所建立的国际湿地名录,加入国际湿地名录的湿地应建立保护区,加强对物种和栖息地的管理,管理好者可得到相应的奖励;反之会受到批评。中国加入湿地公约会后,认真履行缔约国的义务和责任,为了适应湿地保护形势发展的需要,调动全社会的力量投入湿地保护,1994年9月由林业部牵头联合17个部委制定一个广泛参与、切实可行、符合国际规范的“中国湿地保护行动计划”,确定了中国湿地保护和合理利用的目标、内容、优先领域和项目,使之走上了规范化、制度化、科学化的轨道,以确保采取协调一致的行动,进一步推动中国湿地保护事业的发展。许多科教部门建立了湿地研究中心,开展了大量的研究,出版了众多的专著和研究论文和报告[10]。迄今,我国已有37个湿地保护区分五批加入了国际湿地名录,并开展大量保护和持续利用的工作。#p#分页标题#e#

4世界遗产公约

世界遗产是指具有世界价值的独一元二的自然和文化区域以及许多非物质的文化和精神遗产,是各个国家精华中的精华。作为具有世界价值的自然和文化区域可从以下列几点来判断:(1)表征地球进化历史的主要阶段的典型代表或独特的地理景观类型;(2)表征具有重要意义的不断进化的生态过程或生物进化和人与环境相互影响的典型事例和杰出的代表;(3)具有极为特殊的自然风光和文化特色的区域;(4)具有世界价值的生物多样性丰富的区域或众多受威胁物种的栖息地。符合四个标准之一的区域可申请列入世界遗产名录(包括自然遗产、文化遗产和自然与文化双遗产三类)。世界遗产公约、生物多样性公约和拉姆萨尔湿地公约三者被认为是国际保护生境(栖息地)的三大公约。世界遗产公约是1972年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正式通过制定,1978年正式生效。这说明大多数国家都认识到有责任来保护那些具有特殊价值的自然和文化区域,把它们看为是人类遗产的一部分。这是第一个认可和保护文化景点的国际法律条约,它把传统的文化生活方式和自然资源管理体系之间建立了密切的联系,拓宽生物多样性和文化多样性相互关系的思维,并制定协同计划来保护它们[11-14]。

随着我国经济多年的持续增长,人们的生态保护意识也在不断提高,并深深体会到自然与现代化共存、经济建设和生物多样性与文化多样性保护共存的伟大目标是实施可持续战略和建设和谐社会的基础。这样,加入和认真实施世界遗产公约,建立比较完善的世界遗产地系统,就成为政府的一项必不可少的任务。许多省市建立了申报世界遗产办公室,促进自然保护、文化组织和文物系统各方面的专家认真考虑,提出具体的计划和方案。截至2010年底,我国已有自然遗产地8处、文化遗产地25处、自然与文化双遗产4处,还有文化景观3处,总共40处。现在打算申报的区域还有100多处,估计每年只有自然和文化遗产各1处获得批准。但是,人们已认识到这项工作的重要性,不是为申报而申报,而是决心通过完善管理,争取支持,使之更加壮大,以适应社会、文化、经济迅速发展的要求,那时申报将是水到渠成之事。主管自然和文化遗产工作的分别为住房和城乡建设部和国家文物局。

值得指出的是,有悠久历史的全球农业系统,是人类长期生存和发展过程中所创造的,既有自然的成分,也是人类文化多样性的一部分。但是,人们在发掘自然和文化遗产保护时,却忽略了这个方面,以致传统的农业耕作制度及其丰富多彩的传统优良品种的基因多样性在现代化过程中大量流失。联合国粮食与农业组织及时认识到这个问题的严重性,于2003年建立了“世界重要农业文化遗产系统中心”,旨在开展全球重要文化遗产项目的申报工作,以期建立一个全球共识的持续发展的动态系统,弥补了不足之处。我国浙田县的稻鱼共生系统被列为全球第一批五个全球重要农业文化遗产之一。其实,我国还有许多项目符合其标准,需要大力发掘、继承和发扬[15-18]。

5濒危野生动植物物种国际贸易公约

野生动、植物的保护与持续利用是紧密地联系在一起的,只注意保护,不允许任何利用是不科学的,必然是行不通的;当然,过度的利用,不注意保护必然导致破坏。这个公约的目的就在于监测商业开发的主要物种,对一些已陷入受威胁状态的物种,通过贸易限制达到保护与合理利用的要求。这个公约1973年3月于美国华盛顿签订,1975年7月正式生效。它把控制贸易的物种划分为三类作为其附录,附录1是指那些受到和可能受到贸易影响而有灭绝危险的物种。这些物种的对外贸易必需获得出口国科研机构认可,管理机构发放出口许可证,进口国也确认是如此才能进行;进口国将之再出口也照此办理。附录2是指那些目前虽未濒临灭绝,但如对其贸易不严加管理,以防止不利其生存的利用,就可以变成有灭绝危险的物种。这些物种也必需得到出口国家科研机构的认可,管理机构发放出口许可证才能进行出口贸易。附录3是任何一个缔约国认为属其管辖范围内应进行控制开发利用,而需要其它缔约国合作管理贸易的那些物种;它们的出口贸易同样需要出口国管理机构发放出口许可证才能进行。前两类物种需经全体缔约国大会讨论通过,后一类物种只需各缔约国自己认定,报公约秘书处备案即可。附录中所列的物种是重点管理对象,但它们的地位不是永远不变的,而是要随其种群传播和消长而有所调整,所以需要对它们进行长期的研究和监测。这样,每一个缔约国都要建立专门的科学委员会和进出口管理办公室来负责专司其事。前者负责研究确认各个种的基本情况,提出处理的意见;后者即专司具体管理业务,发放出口许可证。可以看出,这个公约不是要禁止野生动植物包括濒危物种及其衍生物的贸易,而是制定各种措施保证可持续贸易,不引起它们走向灭绝;目前,它已建立一个世界性的控制野生濒危物种及其衍生物的国际贸易系统,为物种的保护和发展做出了巨大的贡献。1980年12月25日,我国提交参加“公约”的交存书,1981年4月“公约”对我国正式生效,1982年正式建立了,“中华人民共和国濒危物种进出口管办公室”和“中华人民共和国濒危种科学委员会”,分别挂靠在国家林业局和中国科学院内,开展有效的研究和管理,成果垒垒。看来,大力培养熟悉“公约”的科研和管理人员,进一步弄清和宣传“公约”各条款的实质内容,加强对濒危野生物种的研究,提供其消长规律和具体情况,监测贸易现状,编制控制贸易的物种名录及其识别手册和图谱,制定合理开发利用的指标,提高进出口管理水平,防止过度开拓而造成物种灭绝应是一项长期的任务[19-20]。

6迁徙物种公约

物种的生存和分布不受边界的限制,特别是迁徙物种的生活周期可能遍历多个国家,但各国的保护和管理水平不尽相同,难免会遭受猎杀,因此必需通过国家政府间的共同努力来加以保护,既要保护物种本身,也要保护其栖息地。保护区在这些方面发挥着巨大的作用。这个公约于1979年签订,1983年正式生效,100多个国家参与并共同关注这些独特物种种群的保护,效果明显。我国签署这个公约以后,许多保护区承担了这些迁徙物种的保护,无论在科研监测和合理利用方面都做出了巨大的贡献。例如,山东长岛保护区累计环志各种候鸟128种21万多只,其中猛禽22种6万多只,占全国猛禽环志总量80%以上;回收国内外环志鸟231只,最长回收为8年,为鸟类迁徙规律与科学研究提供了重要的科学依据,成绩明显[21]。由于“公约”所关注的物种独特,没有任何公约能代替其作用,实际上,它成为生物多样性公约必要的补充和起具体的辅助作用。#p#分页标题#e#

7气候变化框架公约

这个公约是全球许多国家的政府为解决地球气候潜在变化可能引起的众多问题而联手进行的一项努力。它的一个重要概念在于集体执行“公约”所制定的各项规定。它于1992年5月9日在纽约联合国大会上获得通过,1994年3月21日正式生效。我国于1993年1月批准了这个公约,是最早的10个缔约方之一。“公约”要求所有缔约方在农业、林业等相关部门注意减少和防止人为引起的温室气体排放的技术开发、应用和推广;开展技术转让等各种合作,促进可持续发展,保护和增强所有温室气体的吸收汇和储存库,例如不同类型的保护区等;在适应气候变化的情况下,制定水资源保护和合理利用、综合农业的发展、关注受干旱、荒漠化和洪涝影响地区的保护和恢复工作;在可行的范围内,将气候变化纳入相应的社会、经济和环境的政策和行动,并采取适当的方法尽可能降低气候变化对经济、公共健康和环境产生不利的影响。在京都议定书中为发达国家规定了有法律约束力的量化减排指标,使其CO2、CH4等6种温室气体排放量较1990年减排至少5%;同时,确定了“共同实施”、“清洁发展机制和”排放贸易“三种境外减排的灵活机制,使发达国家可以通过这三种机制在境外取得减排限排的抵消额,从而以较低成本实现减排限排目标,缓解其国内减排限排压力。对发展中国家来说,国家温室气体排放清单是其义务的核心内容,要求采用由缔约方大会制定的可比方法编制人为引起的各种温室气体的源排放和汇清除的国家清单,发达国家必须为其提供相应的资金。但是,要真正的具体落实十分困难,许多会议都是在讨论这些问题的具体化,但都不能取得共识,需要更耐心地通过深入分拆,实事求是协调和合作共事地去解决。可以看出,制定减排限排温室气体目标是一个重要方面,而确定不同区域生物多样性保护、恢复和人工营造的方法来固碳的目标也是不能忽略的,两者是相互相成的[22]。

8防治荒漠化公约

篇2

[关键词]旅游;保护区;CHANS;交互作用;九寨沟

[中图分类号]F59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2―5006(2010)04―0061―07

1 引言

人与环境是可持续发展的永恒论题。工业革命以来,科学技术的迅猛发展使人和环境的相互作用越来越广泛和深入,二者已成为不可分割的、存在复杂交互作用的耦合的人一环境系统(coupled human―nature system,cHANS)。cHANs是当前人一环境交互作用研究的热点,已在不同的研究领域和研究尺度展开。保护区是保护生物多样性的基石。近年来,经世界国家公园巴厘大会(Bali,1982)、德班大会(Durban,2003)和里约峰会(Rio Earth summicIl992)等的推动,人们已经认识到,为了保护区的生存,也为了确保自然资源得到保护,发展和保护策略应双管齐下。保护区任务也从单一的保护生物多样性扩展到提高生计/减少贫困等更全面的可持续性发展内容,这使保护区成为一种特殊的CHANs。

过去25年来,世界保护区建设成绩斐然,据2003年联合国的统计,全球保护区总数102102个。面积1.88×107km2,约占世界陆地总面积12.65%;中国(截至2008年)共建各类保护区2538个,总面积1.49×10.km2,占国土面积的15.51%,但保护区却普遍面临土地转换、退化、破碎化三大威胁。生态旅游被认为是保护区取得发展和保护目标,实现可持续发展的有效途径。在中国,从20世纪90年代来以来,80%的保护区都开展了生态旅游。由此可见,旅游是当前中国保护区cHANs中人一环境交互作用的主要方式。由于保护区在研究人一环境交互作用上扮演着基底作用,因此,从旅游的视角审视保护区cHANS的交互作用意义重大。

九寨沟具有世界性独特的科学和审美价值,它集世界自然遗产(1992)、世界人与生物圈保护区(1997)、国家级重点风景名胜区(1982)、国家级自然保护区(1994)、国家地质公园(2004)、国家5A级景区(2007)等多项桂冠于一身。从1978年对外开放算起,30年来,九寨沟凭借其绝美的景色、富有成效的管理和不断改善的交通方式,使旅游迅猛发展:旅游人次从1981年的0.2万增至2007年的251.3万,门票收入从1981年的13.5万元增至2007年的5.2亿元。九寨沟始终倡导注重旅游环境影响,提高当地居民经济收益,加强游客环境教育的生态旅游,所首创的保护型开发模式获得了包括IUCN、绿色环球21等权威机构的好评和认证,已成为有效协调环境、社会、经济发展的正面案例,但也面临着水位下降和水质退化、传统文化消失等威胁。以九寨沟为例,研究30年来旅游在保护区CHANS中的交互作用,具有典型性、代表性。

2 方法和数据

“格局一过程一效应”是探讨陆地表层自然和人文各要素相互作用特点、形成演化规律的系统思维,因此,可以从过程和效应两个角度探讨旅游在保护区CHANS中的交互作用。图1表明了在旅游的关联下,人和环境子系统要素相互作用,共同参与交互过程,而过程所产生的效应反过来又作用于人和环境子系统,进而推动下一个交互过程。

为了便于开展研究,本文将上述模型加以简化。尽管交互过程由人、环境子系统要素共同参与,但从主一被动关系角度,旅游交互过程更多地是由人系统,即管理者、游客、当地居民三方的态度及行为所决定。例如旅游管理行为(包括开发、建设、保护、游客管理等)、游客旅游行为、社区参与程度等,这些可通过历史查询、人物访谈等方法定性研究。过程作用于环境系统所产生的效应,可从九寨沟环境指标中选取最具代表性和敏感性的植被覆盖度、湖泊面积、湖泊水质、环境噪声、大气质量进行量化。作用于人系统所产生的效应,这里仅立足于居民,以统计资料和入户调查(2007年8月,每村寨随机抽样8~10户),从居民收入、文化变迁两方面加以衡量,这是因为居民世代生活在九寨沟,与保护区耦合作用最为紧密。

为了研究不同的交互过程及所产生的交互效应,根据管理者、居民、游客三方的态度和行为,综合考虑游客人数、经济收益,将九寨沟自1978年以来旅游的交互过程划分为4个阶段(详见本文第3部分)。对应于上述阶段,选取相应的卫星遥感影像研究植被覆盖度和湖泊面积的变化(表1),同时根据统计资料和问卷调查,研究不同阶段居民收入的变化。然而,由于水质、大气、噪声的系统监测始于2003年,故仅能反映2003年以后的交互效应。

植被覆盖度c通常由归一化植被指数(NDVI)计算(式1―2),其变化量AC由式(3)计算。湖泊面积通过遥感解译进行提取。

其中,TM4和TM3为第四波段(红外)和第三波段(红)亮度值,Gn、Ca分别为t1、t2为两个时段的植被覆盖率。

水质、大气、环境噪声数据来源于阿坝州环保局2003~2007年监测数据。居民的收入来源于九寨沟管理局统计资料和课题组的问卷调查,文化变迁情况来源于九寨沟文化多样性调查。

3 交互过程及特征

3.1 旅游准备阶段(1978~1989年)

随着九寨沟自然保护区管理处的正式成立(1978年)和国营124、126林场的正式迁出(1979年),始于20世纪60年代中期的伐木工作正式宣告结束,九寨沟从此得以有效的保护,并开始发展旅游业。该阶段基本特征为:(1)游客量从1981年的0.2万迅速增长到1989年的7.03万,年均增长率56.4%。(2)游客多为探险和自由观光者,并无太多的生态意识,钓鱼、野营等行为屡屡出现。(3)景区居民开始部分参与旅游服务,但以小规模、家庭式经营为主,同时也有以季节工身份参与清理垃圾、旅游服务等相关工作。(4)管理方面,1984年正式成立九寨沟风景名胜区管理局,行使旅游管理职能,但受限于观念和意识,对游客行为缺乏有效的引导和管理,未能有效制止踩踏、钓鱼、野营等行为。此阶 段的标志性事件是编制风景区旅游总体规划;进行必要的基础设施建设,如恢复修建扎如寺等;调查了死亡箭竹的基本情况;组织居民沿公路植树;成立专职消防队,防止森林火灾;启动了以森林病虫害和泥石流防范为中心的环境保护工作。这一阶段,旅游已经开始通过植树造林、修建基础设施等对环境、对居民产生作用,但交互程度不深,人和环境的耦合作用不明显,居民仍以农畜业为生,其文化、生活方式几乎没有改变。

3.2 起步阶段(1990~1997年)

此阶段基本特征是:(1)游客增长缓慢,从1990年的14.96万增至1997年的18.16万,年均增长率仅为2.81%。(2)游客地域来源单一,主要由四川、甘肃、陕西等周边游客构成,80%的游客集中在1300km的出行距离以内,大众包价游客开始出现。游客环境意识薄弱,消费能力不高,乱扔垃圾、抽烟,甚至偷偷捕鱼等不文明行为随处出现。(3)居民广泛参与旅游经营活动,出现了大量家庭宾馆和沿街商品兜售点。为了争夺游客,出现了“拉客”、“降价”等恶性竞争。管理局已开始招聘沟内居民到管理局从事旅游管理工作。这一阶段,沟内居民就业机会、经济收入显著增加,生活方式也开始发生变化。(4)管理者将工作重心转变为以招徕游客、发展旅游经济为主,采用“走上门”的方式向各地旅行商推介和宣传。为了改变接待设施不足的旅游发展瓶颈,这一时期在保护区内兴建了大量的旅游接待设施,还在沟内修建了多个水电站以解决供电问题,由于排污未能得到较好的解决,环境隐患开始出现。另一方面,管理者也看到了大量游客的到来对九寨沟产生的环境压力,逐步着手对游客进行管理,并加强环保宣传工作。例如:1992年,为防止珍珠滩等钙化体受到破坏,禁止游客下滩踩水;1993年,成立了“九寨沟生态研究与开发中心”,从事生态环境保护、泥石流综合治理。此外,管理者还意识到了藏民俗文化的价值,建成了九寨沟艺术中心,成功地将文化资源转变成文化产品。这一阶段,旅游的交互作用开始加大。由于管理者和居民都以追求单一经济效益为发展目标,随着游客的猛增和大量旅游接待设施的兴建,由旅游引发的居民、游客、环境之间的各种矛盾开始聚集,引发了社会各界和九寨沟管理者对“保护”和“发展”关系的深入思考,比如,对景区内旅游客车该如何管理?如何保障居民的经济利益,并维持良好市场秩序?如何确保旅游发展的同时切实保护好环境?

3.3 提速阶段(1998~2003年)

1998年,九环西线全线贯通,九寨沟旅游发展进入一个新时期。此阶段:(1)游客从1998年的38.57万飞增到2002年的122.89万(即使2003年“非典”也高达107.85万)。(2)团体包价旅游成为绝对主体,游客来源更加广泛,但市场开始细分,游客生态意识也有所提高,通过管理,游客的生态不文明行为得到较为有效的杜绝。(3)前期积累的环境问题引起了管理者的高度重视,确立了“以保护促发展,以发展促保护”的工作思路,创新性提出“保护型发展”模式。这一阶段,管理者在环境保护和管理方面狠下工夫,在全国创造了多个第一:从1998年开始,关闭并拆除沟内所有宾馆,第一个提出并全面实施“沟内游,沟外住”方案;1999年,投资1.6亿元第一个开通绿色环保观光车;2000年,第一个建成了以环境教育功能为主的游客中心,第一个引入生态环保厕所,实现保护区污染物零排放。在几乎没有动土石方的基础上建成了近60km的生态栈道,实现车步道分离;此外,高标准整治景区公路58km,绿化边坡37hm2,全面退耕还林还草,景区居民实现“以气代柴”。(4)居民方面,在实施“沟内游,沟外住”方案后,居民已在沟外修建宾馆饭店从事经营活动,由于经济利益仍受到一定程度损害,居民和管理部门出现矛盾。为有效解决矛盾,管理局每年从门票收入里划拨836万元专款作为沟内居民的基本生活保障费。同时,以居民合资人股的方式,成立九寨沟联合经营公司,集中在诺日朗服务中心进行餐饮、购物等经营活动。服务中心的195个旅游商品兜售专柜全由本地居民租赁经营。此外,还成立居民管理办公室,让社区居民充分参与九寨沟各项管理事务。这些始终关注居民利益的措施逐渐缓解了矛盾,创造性地解决了景区居民管理这一世界性的难题,有效实现了“保景富民”的生态旅游目标。这一阶段,旅游已成为当地经济发展和居民生计的主要方式,旅游已使人一环境紧密耦合在一起。管理部门开始思考以有效的管理方式对居民、游客和自然资源进行管理,从而影响旅游的交互过程和交互效应。

3.4 提升阶段(2004年至今)

篇3

关键词:园林植物;景观设计;基本原则

中图分类号: TU986文献标识码: A

当前,我国正处在城市化水平快速发展的时期,城市环境的建设正面临着非常严峻的挑战,并且土地的退化和污染问题日益严重,严重影响到了居民的身体健康,对于社会的可持续发展也产生了非常不利的影响,城市的建设必须加强对园林绿化的建设,而城市建设的好坏,主要还是取决于对植物的设计应用,园林植物的设计对于城市的发展具有极大的影响,怎样才能协调好生态保护和城市发展之间所存在的矛盾,形成环境良好、生态健全以及自然和谐发展的生态系统,逐渐成为现代城市发展的重要课题。

一、园林植物景观设计的概念

园林植物景观的设计指的就是利用植物作为设计的基本材料,有效结合园林当中的一些其他元素,按照植物的立地条件以及生长规律,利用不同形成的构图所创造出的不同的园林景观,用来满足人们在城市当中游乐观赏的需要,很多当前所进行中的研究都是从设计的基本原则处着手的,主要是在满足城市植物对环境和生态所产生要求的基础上,根据美学原理、韵律、均衡、调和以及对立统一的观念,来创造植物景观,作为园林设计的四大要素之一,园林植物的配置能够直接关系到整个园林工程建设的质量以及以后园林功能的准确发挥。

二、园林植物景观设计的基本原则

1、生态学原则。对于物种的形态特征和生态习性,应当尽量避免出现直接的竞争,在对植物进行配置时,要因地制宜、因时制宜,准确按照艺术的要求和功能来合理选择植物的种类,保证景观效果能够具有一定的稳定性。在种树时,应当将本土的树种作为主要的种树材料,适当选取一些外来的树种,根据当地的土壤、气候以及自然地理环境等因素来选择,结合本地区长期以来园林种植的实际栽培经验,不断丰富园林建设过程中植物的种类。对植物进行配置时还需要按照草、灌、乔相结合的原则,常绿树种与落叶树种相结合,慢生树与快生树相结合,强调园林植物自身的文化特性应当与环境相融合,尽可能地运用不同种类的植物,最终达到植物多样化的要求。

2、美学原则。对植物进行配置时要注意空间的变换以及纵向的立体轮廓,尽量要做到高低搭配,体现出植物配置的起伏有致和韵律感,将颜色、线条、形态以及体积加以对比和重复。每一种植物都具有自身不同的姿态,在进行配置时就应当要求植物与环境以及植物与植物之间相融合,并充分考虑植物在不同季节和不同生长阶段的变化。为了能够使得景观的效果更为丰富,应当将植被按照乔木、灌木、花卉以及地被植物的顺序由高到低进行合理的搭配,避免景观的效果过分单一,可以讲花期花色不同植物进行分层次的配置,为了能够使得落叶乔木可以显示出其鲜明的特色,在对落叶乔木和常绿植物进行配置时,要做到常绿植物高于或者是低于落叶树。反复可以应用到质感、色彩以及形状上,增加植物设置的趣味性,使得设计师可以在控制植物设计的气氛和风格方面有所突破。

三、园林植物景观的设计问题分析

1、空间组织设计。在园林植物的设计当中,植物的造景设计是其中的重要组成内容,设计者利用植物自身所具有的一些天然特点,比如季相的变化、质地、姿态以及色彩等因素,可以构成不同形式的环境空间,吸引人们的注意力。设计人员也可以根据园林中的不同需要,与山石、小品、地形、道路、水体以及建筑等相结合,共同营造出具有特色的植物景观造景,带给观赏者不同的空间感受。

2、观赏特性的设计。植物不仅是一种可以用于绿化的重要元素,也是一种重要的色彩渲染手段,植物本身具有非常独特的姿态、风韵以及色彩美,在园林的景观设计当中不但能够创造出不同的空间,也具有非常强烈的美学特征,主要体现在下面所述的几个方面当中:

①植物大小。园林当中所具有的乔木是园林植物景观形成的主要元素,例如毛白杨、银杏等气势雄伟、树干通直,老年油松苍劲有力,利用这些树木进行群植或者是孤立栽培,都可以构成较好的园林主景,在对园林植物景观进行设计的过程中,必须要充分考虑到植物的大小,其大小能够直接关系到植物景观的整个结构空间组成。

②植物色彩。那些具备漂亮的树形、美丽的花朵或者是缤纷色彩的植被,在园林的植物景观设计当中具有非常重要的作用,较为完美的景观设计应当是艺术性和科学性的有效统一,植物色彩应用的方法主要是类似色的配合、多色的配合以及单色的处理,观赏植物的配色设计主要体现在观赏植物的邻补色对比和补色对比,暖色花和冷色花以及类似色植物的应用,逐渐可以形成一个地区或国家的象征。

③植物质感。除了具有不同的色彩之外,叶片还具有不同的质地和形状,例如棕榈科的植物起姿态比较优美,而银海枣、三药槟榔比较适合成行或者是成林种植,以此来营造出具有浓郁氛围的热带风情。

3 做好园林植物的景观设计

3.1 树立园林植物景观的规划意识

园林绿化是基础设施与植物景观对立统一的有效柔和点,没有园林绿化配置的亭台楼阁都是生硬和呆板的。因此,决策者应做到“先规划,后施工”,组织专业人员对园林植物的景观设计方案进行论证,衡量其是否与整体景观自然和谐。如多功能的城市性综合公园,应有供健身活动的大草坪,还要有为满足安静休息需要的疏林草地或密林;无论是浓荫蔽日的幽林小径,还是色彩艳丽、花香果佳的花灌丛,都要极大限度地满足园林绿地的使用功能和景观要求。

3.2 满足园林植物生长的生态要求

园林植物的景观种植设计要遵循植物生长的自身规律及对环境条件的要求,具体到园林植物生态配置,应该重视以下几点:一是因地制宜、科学设计、适地而生。根据立地条件,结合植物材料的自身特点和对环境要求来安排,使其能生长健壮、优美;不能盲目引进推广外来园林植物,而应注重开发和应用乡土植物;二是重视生物多样性。如果植物种群过于单一,在生态上是贫乏的、景观上也是单调的。园林植物景观设计应注意乔、灌、草结合,模拟和创建自然生态系统,有利于增加植物群落的稳定性、提高景观质量和生态效益。

3.3 考虑园林植物景观的艺术要求

园林融自然美、建筑美、绘画美、文学美于一体,是以自然美为特征的空间环境艺术。园林植物景观设计,不仅要满足绿地实用功能上的要求,取得“绿”的效果,而且应按照艺术规律的要求来选择植物种类和确定植物种植方式,给人们以美的享受。

3.4 结合园林绿地的经济要求

城市园林绿地在满足使用功能,保护城市环境、美化城市面貌的前提下,还可结合生产增加经济效益。因此,园林植物景观设计在不妨碍满足功能、艺术及生态等要求时,可考虑选择柿子、枇杷等对土壤要求不高、养护管理简单的果树植物,或选择核桃、樟树等油料植物,或选择桂花、茉莉、玫瑰等芳香植物,选择杜仲、银杏等具药用价值的植物,还有荷花等既可观赏又可食用的水生植物等,以充分发挥园林植物景观的综合效益,达到社会效益、环境效益和经济效益的协调统一。

四、园林景观设计的生态化发展趋势

近些年来,园林植物景观的设计逐渐开始摆脱原先的萧条和单调局面,植物的种类也逐渐开始从少到多发展,在园林事业不断发展的过程当中,有些设计师单纯追求大手笔和大尺度的设计,很少栽植乔木树种,采用的通常都是由低矮的植物以及草坪所组成的不同的图像,对于大多数的人来讲,植物绿化园林逐渐成为展览品,违背了其生态发展的原则,也不是园林植物景观设计的有效途径。生态化是当前园林植物景观设计的根本途径,也是推动人类文明发展的重要环节,设计者应当将园林植物的适应性生态发展当做植物种植的主要依据,充分认识到生态环境的特点,真正体现出现代景观的整体风貌,遵循当地植被生长的一般规律,充分应用已有的植物特性,构造出城市绿化发展的多层次格局。

结语:

城市的建设必须加强对园林绿化的建设,而城市建设的好坏,主要还是取决于对植物的设计应用,园林植物的设计对于城市的发展具有极大的影响,本文主要论述了园林植物景观设计的概念、基本原则以及设计内容等问题。

参考文献:

[1] 许君君,马力,王金生,杨文娟,童雨花,潘燕华,甘敏洁,祝嵩玥,袁常洪. 浅析苏州市吴中区张桥村产业布局及园林景观规划[J]. 中国园艺文摘, 2012,(04) .

篇4

例如:生物化学与分子生物学实验中均有DNA的提取实验,经过协调和整合,DNA的提取与测定实验统一安排在“生物化学与分子生物学大实验”中.我们要求学生自己查阅资料并进行实验准备,设计和探讨不同植物和动物DNA的提取、纯化和检测技术.将这2门课程内容有机融合在一起,不仅避免了实验内容的重复,而且让学生了解了基础实验在解决实际问题中的重要性,进一步激发了学生的学习热情.近8年来,生物技术专业共合并了16个实验,增加了6个综合设计实验,实验资源得到整合优化.此外,我们还专门制定了实践教学考核大纲,大幅度增加实践环节的学时和学分数.在生物技术专业新的培养方案中,实践教学时间安排为36周,共计28学分,较2004年前增加10个学分,时间延长了10周,其中综合性实验6门(18周,12学分);毕业论文20周(6学分);毕业实习时间为8周(4学分).开设的综合性很强的实验课程有“基因工程实验”、“微生物与发酵工程实验”、“生物化学与分子生物学大实验”、“生物下游技术综合实验”、“水环境与水质分析综合实验”和“植物组培与细胞工程实验”.每个实践环节都有具体考核指标,严格考核学生的实践技能,对考核优异者由学院颁发奖励证书,以此激励学生对实践环节的重视,强化学生动手能力、创新能力和综合分析能力的培养.在优化生物技术实验课教学内容的过程中,我们逐渐建立和完善了以综合能力培养为主的新实验教学模式.其核心就是将实验教学过程与具体的研究课题相结合:可以将教师的一些较成熟的科研成果开发为可供学生操作的实验,突出和强化本专业综合实验的特色;或者让学生参与教师的科研项目,在教师指导下完成科研工作.增设设计性实验,可以使学生由被动学习变为积极主动的探索,调动起学生学习的积极性.这样既能让学生更好地理解和掌握理论知识,又能锻炼他们的实践、创新和综合运用知识的能力,同时还能促使学生较好地掌握专业技术和实验技能,引导学生初步实现由知识学习向科学研究的转变.例如:酿酒是生物技术专业“发酵工程学”实验教学中一个锻炼学生动手能力的综合性实验,教师在实验教学过程中,将课题内容与实验教学过程相结合,让学生在参与教师科研课题的过程中掌握酿造技术,达到了良好的实验效果.

2培养学生科研创新能力,注重科研与实践教学相结合

在实践教学改革中,我们充分利用生命科学学院科研力量比较雄厚及科研经费较多的优势,增设了一些具有实用性、挑战性的实践教学内容.例如:围绕瓶装饮用水水质与安全的相关课题,我们在微生物学实验中开设了“水质细菌监测”综合性实验,该实验内容涉及培养基制备、灭菌、平板分离、染色、镜检等综合技能训练.在实验前1个星期,先让学生明确实验任务和实验目的,然后让他们自主查阅文献资料,设计实验步骤,拟定实验所需的药品及仪器,整个实验方案经指导教师审阅批复后,学生可申请进入学院开放式实验室自主完成实验.这类实验从药品称量、配置、仪器使用、检测到最后完成分析报告,都由学生自主完成,学生不再像以往那样被动跟随老师学习,从而使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得到明显提高.再如:为配合“分析化学”、“生态学”及“污水处理技术”等课程的教学,我们开设了“水环境与水质分析综合大实验”,对星湖水质和水生生物等多项指标进行了分析、测定,并利用该科研课题的实验基地,开展了“人工湿地污水处理”与“人工湿地生物多样性调查”实验,取得了较好的实际效果.学生通过亲历这些项目的研究过程,不仅学到了生物专业知识和科学实验方法,还能及时了解生物技术的最新发展动态、热点及新方法、新技术,切身体会到理论知识在解决实际问题中发挥的关键作用,这种做法有利于增强学生的综合分析问题能力和科学研究能力.

3对学生开放研究室和研究所,注重学生早期科研素质的培养

大学里的研究室和研究所通常只对做毕业论文的高年级学生和研究生开放,低年级学生常常被拒之门外.为了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培养其科研精神,提高其就业竞争力,我们学院在教学与科研结合的实践教学方面做了一些尝试.学院将学生早期科研素质的培养纳入本科教学计划,并明确了2种操作性较强的科研与教学结合的实践教学模式.一种是学生作为助手直接参与研究所的科研工作.具体实施办法是在每学年开学之初,学院将各研究机构承担的科研项目、拟开展的科研计划等信息提供给学生,让学生根据自己的兴趣、专业特长从中选题.在与专业指导教师联系并明确课题后,由学生自己独立设计较为详尽的实验步骤,在交由指导教师审阅修改后,允许学生利用课余、假期及实践教学的时间,进入研究所或实验室从简单的科研前期工作开始学习.期间,指导教师会安排学生参加科研小组的专题讲座,让学生逐步了解开展科学研究的方法;此外,教师还鼓励学生作科研心得报告、阶段工作总结报告等.通过这些实实在在的锻炼,学生通常很快能够把握工作要领,其实际动手能力、分析解决问题能力及撰写科技论文水平都会得到明显提高.在实践教学计划中,这一模式被安排在2年级的第1学期,并一直贯穿到大学4年级.学院对这一工作进行统一部署,2年级学生直接参与到3、4年级的科研小组,通过高年级学生的传、帮、带,熟悉实验室的操作流程,特别是一些精密仪器的使用方法.这样到他们真正进入毕业实习及论文写作阶段,学生不仅具备了独立完成教师交予的部分科研任务的能力,也具备了进入生物技术相关企业和科研单位进行研究的综合能力.另一种模式则是由学生自己提出课题申请,经学校专家组审阅、讨论并同意立项后,由学校拨发一定额度的研究经费,然后在专业教师指导下由学生自主完成.这种对学生早期科研素质的培养成效显著,多名学生由此获得省、市大学生科技创新大奖.在科研与教学相结合的创新模式促进下,学院研究工作也得到进一步发展,生命科学学院成为学校科研成果最多、科研经费最雄厚、社会效益较好、科研机构较全的单位,院内先后设立了生物研究所、特种水产研究所、生物医药工程中心、果树研究所等多个研究机构,先后承担省、市科研项目数十项,为科研与教学结合奠定了物质基础和良好的研究平台.

4加强实践教学师资队伍建设,努力打造优秀指导教师团队

生物技术被公认为21世纪最具活力的学科,随着生物科技日新月异的发展,学科分化日渐细微,各学科间的交叉、融合、渗透现象愈来愈明显[5].在此形势下,打造一支能把握生物技术各学科前沿知识,素质高且富有科研工作经验的优秀实践教师团队,是实现科研与教学结合的重要保证,也是关系学生实践能力培养成效的关键.为此,学院积极加强师资队伍建设,明确并实施了科研导师制,导师主要由学术水平高且富有科研工作经验的教授、副教授组成.由这些学术骨干牵头把相关专业的教师组织起来,形成一支研究型、合作性的科研团队,以团队方式申报项目;导师作为课题主持人,将一个大的科研项目分解为若干子项目后,逐一落实到团队中的每位教师.这样一来,不同学科、不同层级的课题参与者为了共同的科研目标共担责任,加强联合互助,学科发展的整体合力得到明显增强,保证了科研项目的顺利实施,同时也给科研经验不足的青年教师提供了良好的锻炼机会.此外,学院还聘请了一些知名院士作为客座教授,这一举措不仅增强了学院的科研力量,提升了学院的科研层次,同时活跃了学院的科研氛围.目前,肇庆学院生命科学学院生物技术专业有外聘院士1名,专职教师12人;其中教授3人,副教授6人,讲师3人;研究生以上学历教师8人.该专业还组建了生物工程科研创新团队、生态学科研创新团队、果树科研创新团队,形成了一支学术造诣深厚、专业能力强、职称结构合理的师资队伍;同时,学院还大胆引入竞争机制,实行导师负责制,定编定岗,建立科学合理的岗位聘任条件,激励教师勇于承担导师工作任务,勤奋、敬业、踏实地工作.

5加强与企业的横向合作,整合科研与教学结合的社会资源

学院自开设生物技术专业以来,十分重视“产、学、研”合作培养模式,先后建立广州大观农业科技有限公司实习基地、肇庆蓝带啤酒集团实习基地、黑石顶省级自然保护区实习基地、星湖风景名胜管理局、九龙湖风景区、高要恒兴水产科技有限公司、四会贞山鳄鱼养殖有限公司等教学实习基地;此外,还与广州杨氏生物技术有限公司、逸舒制药有限公司、肇庆农业良种示范推广中心等数十家企事业单位建立科研合作关系,共同攻关,让学生参与教师的科研活动,走“产、学、研”结合之路.一方面,教师通过参与科研可以为企业解决许多实际问题;另一方面,教师利用企业的设备条件可以开展综合性、设计实验或者科技创新活动.以生产促进科研,科研推动教学,再将科研成果转化为生产力,以此形成良性循环.学生通过参与“产、学、研”结合活动,巩固了理论知识,提高了综合素质,就业竞争力也显著提高.

6结束语

篇5

一、生态思维下的高校研究性教学的调研设计

研究性教学的根本目标是发展学生的创新精神和研究能力。通过研究性教学,引发学生对学科的兴趣,拓宽学生的视野,提高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从而对学科进行比较深入的研究,最终使学生能够有所发现、发明和创造[8]。结合生态学相关观念,我们认为,研究性教学的生态因子可以概括为人员与环境两类。其中人员因子就是研究性教学的主体:教师与学生。环境因子包括:研究性教学观念(观念因子)、相关管理评价制度(管理制度因子)、教学设备与信息资源(资源因子)、教学方法(教学方法因子)等。以上因子彼此关联,相互作用,共同对研究性教学的有效性产生影响。本文对研究性教学相关因子的考察侧重于对学生感知的调查,适当结合对部分教师和教学管理人员的访谈展开。问卷调查主要围绕研究性教学的相关因子进行问题设计。本次调查的对象是南京地区211高校的本科生,考虑到研究性教学有效性调查需要一定的认知过程,选择调查的学生范围包括大学二年级到大学四年级,其中大学三年级以上的学生是受调查的主体。学生所在的学科包含文、理、管、工、农等。调查采用传统问卷和网上问卷相结合的方式,共发出问卷400份,回收有效问卷365份,问卷有效回收率为91.25%。

二、高校研究性教学相关影响因子调查结果分析

(一)关于研究性教学观念(观念因子)的调查

1.学生对研究性教学的认知调查主要包括对研究性教学概念的理解及了解途径、研究性教学的开展情况、学院或学校对研究性教学重视程度、研究性教学必要程度、研究性教学可行度、教学方法的整体满意程度等。调查发现,尽管研究性教学方法在高校日常教学中已得到了广泛应用,但是研究性教学这一整体概念在调查对象中尚有27.94%的人不了解。通过学校宣传了解这一概念的学生占36.16%,其次是通过书刊阅读等途径了解。根据调查,超过89%的学生认为研究性教学有必要开展,有81%的学生认为高校研究性教学已具备了可行性,但对学校研究性教学的重视程度、学校研究性教学的开展情况、学生对研究性教学方法的整体满意度三项指标的评价并不高,满意度一般的比例分别为:60%、55.34%、50.68%,认为研究性教学在高校中开展得很好的只占8.14%。

2.学生对研究性教学的认可程度本项调查从学生参与研究性教学的意愿、研究性教学对考试成绩影响以及对学业负担的影响三个方面了解学生对研究性教学的认可程度。调查发现,超过86%的学生对参与研究性教学的意愿较强,大部分学生认为研究性教学不会影响成绩,但是有近半数的学生认为研究性教学对学业负担会产生影响,超过20%的学生认为对学业负担的影响较大。

(二)关于研究性教学主体(人员因子)的调查

1.教师所需要的素质和技能调查学生作为教师上课的直接受众,对教师采用的教学方法有直接的了解。调查表明,大部分学生认为只有部分老师具备研究性教学所需的素质和技能,有20%的同学认为只有极少数教师具备相关素质和技能,这从一个侧面反映了高校教师在研究性教学方面所需的技能和素质参差不齐。

2.学生研究性学习的自身素质调查研究性教学是否有效也受制于学生的自身素质和知识建构。本项调查主要从研究性教学所需的相关素质展开,具体问题包括:(1)用于文献资料的收集整理与阅读的时间与能力;(2)收集、分析、整理信息的方法和能力;(3)研究方法熟悉和掌握的程度;(4)研究课题自我设计能力;(5)在学习过程中同伴合作意识和精神;(6)研究论文(报告)的总结和撰写能力。调查结果表明,除“用于文献资料收集及阅读时间与能力”和“在学习过程中同伴合作意识和精神”项目外,学生参与研究性教学的自身素质普遍较低,如表1所示。

(三)关于研究性教学方法(教学方法因子)的调查对研究性教学方法的调查,可以从一个侧面推断出教师采用研究性教学的意愿及在研究性教学上的投入。调查发现:课堂问题讨论、课程论文设计、小组案例设计、课后答案查找及求证为教师使用最为广泛的教学方式,其中课堂问题讨论采用的比例最高,达到了62%,采用课后答案查找及求证这一方法的比重最低,为35.7%。调查显示,学生最喜欢的教学方法是小组案例设计。在本项调查中,有部分同学认为课堂问题讨论不等于课堂提问,不能就问题而提问题,讨论问题、解决问题的氛围是更值得关注的。

(四)关于研究性教学的管理制度(管理制度因子)的调查

1.关于教学管理与评价制度在研究性教学中重要性调查表明,“教学管理制度”和“教学评价制度”是影响研究性教学开展的重要环境因子。但只有29%和26%的受访者认为现行的管理制度和教学评价制度适应研究性教学,绝大多数学生认为现行的教学管理制度和教学评价制度谈不上对研究性教学的支持,不能适应研究性教学的要求。针对研究性教学“课程设置及教材使用情况”满意度调的查显示,有45%的受调查者认为一般,有接近25%的人对现状不满意或很不满意。其原因可能与当前知识更新迅速,而与人才培养相关的课程设置、教材编写滞后有关。

2.现行教学与管理制度中的存在的问题本研究侧重从学生感知的管理制度问题进行调查,将研究性教学管理制度问题因素概括为表2所示的几个方面。调查发现,占据影响因素前两位的是“没有配套的教学管理制度”和“比较麻烦,师生花费的时间精力增加”,其比例分别为50.68%和49.59%,有37.18%和11.51%的学生认为“没有配套的教学评价制度”和“教师培训制度落后”影响了研究性教学的有效性。

(五)关于研究性教学的支撑环境(资源因子)教学设备与信息资源对研究性教学起重要的资源支撑作用。调查显示:支撑研究性教学的“电子设备、图书馆及实验设备”也是影响研究性教学的重要因素,接近70%的受访者认为支持研究性教学的电子资源不够丰富,内容更新不快,校园网络环境及综合性教学服务平台使用不便,全校性的实验设备共享还无法实现。

三、高校研究性教学存在问题分析

(一)人员因子问题:教师与学生所需技能与素质不足高校研究性教学中的技能与素质需求既来源于教师,又来源于学生。从教师的角度看,研究性教学方式对教师提出了极大的挑战,教师要针对学生的素质特点,改进自己的教学,逐步转向设计问题、启发思路、介绍方法、评价结果等。但访谈表明,只有部分老师实现了转型,多数老师的表现很一般或很不好。从学生的角度看,学生的基本素质直接影响研究性教学的效果。调查表明,尽管学生对研究性教学抱有极大的热忱,但是缺乏进一步进行研究性学习的能力。可以认为,高校学生面对研究性教学还没有做好准备。

(二)观念因子问题:高校研究性教学观念还不够深入研究性教学不同于传统的教学方式,它突破了课堂、课本、学校的限制,具有开放性、实践性的特点。尽管针对研究性教学的研究在国内外都很多,但迄今为止,对于高校研究性教学的内涵尚未达成共识。不同的教师和学生对研究性教学的理解不同,教学效果也不同。对研究性教学的认知调查表明,由于受传统教学模式的影响,师生对研究性教学的认识只停于表面,不够深入。学校虽然强调教学方法的改革,但忽略了对研究性教学内涵的探讨,忽略了师生角色的变化。因此,尽管教师在教学中主动采用问题教学、情景教学、探索研究式教学等新方法,但以学生为中心,以创新能力培养为核心的教学观念并未真正形成。这种现状直接影响了研究性教学的有效性。

(三)管理制度因子与资源因子问题:高校研究性教学的管理环境建设滞后高校研究性教学的开展,还牵涉其他管理环境影响因素,高校研究性教学的管理环境因子问题还可概括为两个关键点:一是教学管理及评价制度滞后,影响甚至阻碍了研究性教学的深入开展。二是缺乏有效的资源支撑环境,网络信息资源更新慢,网络教学平台没能与学校既有信息资源进行整合。管理环境建设滞后所带来的直接后果是导致研究性教学活动在无序状态下进行,最终妨碍了师生研究性教学的开展。

四、生态学理论视角下高校研究性教学的发展思路

(一)生态思维指引下研究性教学发展的一般准则

1.重视对多个因子的系统考量根据生态学理念,生态变化都是系统性的,一个因子要素所发生的变化会影响到整个系统。研究性教学是一种过程,其目标应指向教学的效益和质量,并非研究和教学本身。因此,研究性教学不仅要考虑教学方式因子,还要考虑观念因子、管理制度因子、资源因子对研究性教学的影响,各个子因子之间必须相互配合、相互补充、相互衔接才能保证研究性教学系统的有机发展。

2.重视因子间的协同进化与发展自然生态系统是基于系统结构中各物种之间的相互作用,以及子系统之间的协同而进化的。协同性也是研究性教学生态系统的重要特征之一。在人员因子之间,教师通过学生的反馈,不断改进和提高研究性教学水平,学生通过有经验教师的教学,不断提高创新能力,教师与学生之间存在协同进化的关系。人员因子与其他因子之间也存在协同进化的关系,例如教学设备和信息资源的积累可以为人员因子提供帮助,人员因子可以促进管理制度的完善等。

3.重视关键物种物种是生态学中的概念,指在生态系统中对于生物多样性和生态系统稳定性起重要作用的种类。在研究性教学生态系统中,关键物种就是关键因子。人员因子是研究性教学中最为重要的因子,充当“关键物种”角色的人并非整个教师和学生群体,而是系统中对研究性教学方式和技术运用自如的教师和学生,特别是教师。培训教师将会有助于研究性教学效果的实质性提高。

4.重视研究性教学对环境的适应性适者生存是生态学特别重要的观念。研究性教学生态系统也必须重视相关因子的本地化策略。例如,不同的高校教师的需求不一样,学生素质也不一样,相应的管理与评价制度也应该存在差异,研究性教学方式必须认真考虑研究性教学在不同教学环境中应用策略。

(二)高校研究性教学生态化发展的具体策略

1.以意识培养为先导,培育研究性教学的良好生态氛围研究性教学的有效开展需要建立在一个良好的教学氛围之中。从生态学的视角看,意识决定着生物体的行动。研究性教学的本质是一种教学方式的革命。无论是教学管理部门还是教学辅助部门,无论是学生还是教师,无论是学校内部还是学校外部,应该对研究性教学的核心内涵达成一个明显的共识,这种共识会促使人们对新的、不同于以往的教学方式予以认可,减少争论,促进资源共享,从而能够促进“研究性地教”、“研究性地学”等功能目标的实现。

2.以教师和学生为核心,识别研究性教学的关键物种研究性教学中,学生是中心,而教师的角色是对学生进行引导,通过教学程序的设计、教学方案的组织与实施,开发学生的潜能。因此学生与教师是研究性教学中两个相当关键的量。从生态学的视角看,有较深造诣的教师和有探索精神的学生就是研究性教学的关键物种。物种对环境的适应性决定了生态系统的健康程度。卢德馨认为教师应对学科知识的本质具有深刻理解,具有比较宽的知识面和一定的研究背景,具备促成学生成功体验的方法和手段等[9]。我们不能期望所有的教师都能达到这个标准,但我们认为通过培训和交流可以让更多的教师向这个标准靠拢。对于学生来说,需要从低年级就开设培育和发掘能够自主学习、掌握探索学习方法的个人或团队,再以示范和交流的方式传播成功的、支持创新的学习方法。

3.以管理制度建设为契机,改进研究性教学的体外循环为了保证研究性教学能得到长期有效开展,需要拥有一个科学的管理机制作为保证。从生态学的角度看,这有点类似生物体的组织循环机制。本文将研究性教学的体外循环系统总结为:开放的教学系统,有效的信息反馈机制,良好的教学管理和评价制度,相对有效的激励和竞争机制。上述几个方面中,最具指引性的应该是研究性教学的评价体系及其相关的政策激励,因为评价体系和激励机制决定了研究性教学的动力,目前高校以论文和科研项目为中心的指引体系很难将师生的精力引向研究性教学。笔者建议可以在校内选择部分学科、部分课程先行试点,建立相对应的管理激励制度,待成熟后再向更多学科乃至更广的范围进行推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