防灾减灾调研方案范文

时间:2024-01-09 17:32:52

导语:如何才能写好一篇防灾减灾调研方案,这就需要搜集整理更多的资料和文献,欢迎阅读由公务员之家整理的十篇范文,供你借鉴。

防灾减灾调研方案

篇1

关键词:建设项目;验收监测;方案制定;问题及对策

前言

建设项目竣工环境保护验收是环境监测部门的一项重要工作,工作流程是:现场调查,监测方案制定,现场监测,实验室分析,数据处理,编制验收监测报告。现场监测、实验室分析现在有较为完善的理论方法体系,但是现场调查、竣工验收监测方案编制等工作却相对薄弱。文章就项目竣工环境保护验收监测方案制定及其前期现场调查工作存在的若干问题进行了研究,提出了相应的对策。

1 存在的问题

1.1 验收材料不全面

很对企业对环保设施竣工验收的工作程序和工作内容,不熟悉,申请验收时无法提供相应的验收材料。很对企业最多只能提供环境影响评价报告,有的企业能够提供初步设计报告,但是里面没有详细的关于环保设施的设计内容。提供给验收监测部门的材料有限,验收监测工作人员在进行现场踏勘时,就不能准确对项目建设情况进行调查,使验收监测方案编制内容存在较大的遗漏[1]。

1.2 缺乏现场调查方案制定

项目竣工环境保护验收监测方案制定之前,需要进行现场调查。而一些监测单位注重环保设施竣工验收监测方案的制定,对现场调查方案制定缺乏一定的认识,导致在进行现场调查过程中,没有明确的方向,在具体工作时,难以对污染物治理情况进行有效检查[2]。

1.3 监测因子和评价标准不准确

项目监测因子主要根据项目实际生产情况,结合环评报告、设计报告确定的污染物来确定。实际工作中,很多工作人员主要依靠环评报告、设计报告的分析结论,对项目实际生产情况没有深入了解,有时环评报告或者设计报告也会存在分析不准确的情况,最终导致验收因子不准确。究其原因,一方面是监测验收工作人员对每个行业的了解程度有限,深入调查需要花费大量的人力物力和时间;另一方面是企业有时候出于某些原因,想隐蔽一些污染物的排放。

实际工作中,存在工作人员在使用标准时忽略了新旧标准使用时间,或者没有理解标准分级的含义,导致使用不当。

2 对策分析

为了更好地保证项目竣工环境保护验收监测方案制定具有较好的作用,能够对实际问题进行解决,就需要采取有效措施,对现阶段项目竣工环境保护验收监测方案制定过程中存在的问题进行解决。关于解决对策,具体内容如下所示:

2.1 充分收集验收相关材料

一是环保部门应加强对企业的宣传教育,使企业按照国家的相关要求收集、统计项目验收中的材料,环评报告、环保设施设计报告,环境监理记录等;二是验收必须提供的材料提供全面后,再开展工作,不能盲目勉强开展工作。

2.2 制定现场调查方案

现场调查前,仔细分析业主提供的验收材料,提前做好现场调查的准工作,提高现场调查的效率和准确性,有的放矢。

2.3 重视现场调查

现场调查是验收监测方案标准的基础,验收单位应该重视现场调查,从资金和时间上向现场调查工作倾斜,不熟悉的行业可以请行业专家进行指点。

2.4 提高验收监测人员的个人专业技能

提高验收监测人员的专业技能,一是依靠个人学习,单位强培训;二是环保部门应提高验收监测报告(方案)编制人员的准入;三是验收单位应定期组织验收监测人员学习较新的政策、标准等。

3 结束语

项目竣工环境保护验收监测方案的制定,对于建设项目能否准确顺利的验收,具有重要影响,目前环保验收监测工作中还存在很多问题,需要监测工人人员本着实事求是、客观的工作态度,从项目实际建设情况着手,为环境保护把关。

参考文献

[1]唐松林,姚斌.项目竣工环境保护验收监测方案制定中若干问题的探讨[J].环境监测管理与技术,2010,5:63-66.

[2]高际玫,杨海.建设项目竣工环境保护验收监测工作中存在的问题及对策[J].北方环境,2012,2:40-42.

篇2

一、加强组织领导,发挥政府主导作用

今年按照市政府总体目标考核办法,一是将我市防震减灾工作纳入了本年度市政府工作目标考核(广震发〔20__〕1号),并要求各乡镇、单位加强防震减灾工作组织领导,将防震减灾工作纳入本单位工作目标考核,做到人员、经费落实。二是印发了《__市防震减灾助理员管理办法和工作职责》(广震发〔20__〕5 号),结合已经建立的“三网一员”队伍,初步建立起了部门和(乡镇)、社区、(村)防震减灾工作网络。

二、创新宣传方式,大力普及防震减灾知识

一是按照__市防震减灾工作会议精神,5月6日__市防震减灾工作领导小组召开了专题会议,安排布置全市20__年“5.12”防灾减灾宣传工作,提出了开展以“科学认识地震,理性应对灾害”为主题的__市防震减灾5.12宣传周活动方案,要求各乡镇、各部门在宣传周期间结合本单位实际,认真组织开展学习国务院、省、__市《关于进一步加强防震减灾工作的实施意见》等文件及相关法律法规,在各自办公区域悬挂宣传标语横幅,积极宣传防震减灾知识,增强市民防震减灾意识。二是市政府在5月10日组织召开了全市20__年防震减灾工作会议。副市长、防震减灾工作领导小组副组长江敦杰安排部署了20__年工作任务,传达学习了四川省、__市防震减灾工作会议精神,同时对“5.12”宣传周活动工作进行了安排。市长、防震减灾工作领导小组组长毛君甫结合当前自然灾害频发对防震减灾工作进行了强调,要求:一是要有意识。要有预防各种灾害的意识;二是要有措施。要加强各方面的措施、准备和储备;三是要有责任。要认清防灾减灾形势,加强责任心,各乡镇和有关部门要增强做好防灾减灾工作的责任意识,克服麻痹大意思想和侥幸心理。防灾减灾是公共安全的重要内容,关系人民生命财产安全和经济社会发展全局,做好防灾减灾工作是各级党委、政府义不容辞的重要责任。常务副市长林波、副市长谭伟分别对我市防震减灾工作进行了讲话,要求各乡镇、各部门做到“领导到位、责任到位、宣传到位”,并就地质灾害防治和防灾减灾形势,要求在我市连山、松林镇安排应急演练。各乡镇人民政府乡(镇)长、市府办、各相关部门负责人,人武部、民航飞行学院__分院等,约60人参加了这次会议。三是在5月12日这天市防震减灾局与金轮防震减灾办一起深入到金轮镇社区、机关、企业宣讲防震减灾科普知识,对地震应急预案制订、自救互救、农村居民抗震设防等地震应急救援和震害防御方面知识进行了宣传指导。四是我市各单位、乡镇在5月12日积极开展了形式多样的防震减灾宣传活动。雒城镇三北社区组织开展了有20多名防震减灾应急队队员参加的防灾减灾安全知识讲座;雒城二小举办了防震减灾科普知识展览,并把社区居民请进校园参观、学习;高坪镇防震减灾办、国土办组织人员到镇街头开展了防震减灾宣传活动,发放宣传资料500余份;金轮镇政府在宣传周期间派专人到社区、机关、企业发放宣传资料200余份,镇机关、居委会、企业配合挂出宣传标语积极响应;市邮政局在房湖公园雒城门举办了“抗震救灾集邮展览”及“5.12”防灾减灾知识宣传活动;市教育局、财政局、公安局等单位分别开展了形式多样的宣传活动;部分乡镇还利用宣传车在宣传周期间进行不间断地播放各种防震减灾音像制品;全市各中小学校组织号召师生及学生家长参加了全省中小学生安全知识竞赛,通过参与模拟地震应急逃生游戏,进一步增强了师生及家长自救互救能力和应急逃生能力,更新校内防震减灾科普展板50余块,举行了15次防震安全知识讲座,制作了防震知识展板、橱窗50余个,召开了84次防震安全主题班会。

整个宣传周期间,全市各部门、各乡镇、学校、社区发放宣传资料30000余份。通过这次活动的开展调动了全民参与的积极性,强化了群众的防灾减灾意识,提高了市民的防灾能力,防震减灾知识得到了大力普及,为保护人民生命和财产安全,促进我市的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起到推动作/!/用。

三、因地制宜,合理布局加快地震监测预报基础设施建设步伐、不断提

高监测预警能力一是在我市18个乡镇、183个行政村根据地理情况和人口分布,在去年的基础上将 2492个社纳入宏观观测点,切实做好宏观前兆观测工作,在乡镇建立起镇、村“宏观信息、灾情速报、地震知识宣传、 防震减灾助理员”防震减灾基础数据库,形成群测群防体系,达到全市群测群防全覆盖。二是进一步贯彻落实地震宏观观测员管理办法,对宏观员开展“信息、灾情”速报培训,提高业务水平,上半年开展了2期宏观现象分析、研讨会活动。三是合理布局,加快地震监测台网设施建设步伐,积极向__市局和省地震局争取政策,并得到他们的支持,实现地震应急、前兆、灾情、办公等信息的共享和展示的素质教育服务站建设,平时,为我市提供获得防震减灾科普常识和了解及参与防震减灾工作的平台;震时,成为防震减灾工作辅助业务系统,为地震应急响应、应急处置、紧急救援、灾民安置、恢复重建等抗震救灾工作提供信息服务,目前省局基本将我市确定为全省10个项目中的一个,并将我市的机房建设作为全省的样板来建,预计项目总投资20万元。

三、强化抗震设防管理,努力提高震害防御能力

一是认真执行《__市建设工程抗震设防要求管理规定》,进一步规范抗震设防管理程序,1—6月建设工程抗震设防按要求审查备案4件;4月14日我局开展了20__年重点调研课题讨论活动会,就“如何加快地震应急避难场所和防震减灾基础设施建设”及“加强抗震设防监管,提高民居抗震设防”进行了深入研讨;5月开展了城乡建筑物抗震设防和地震安全性评价、农村防震保安等相关培训,协助相关部门开展了对建设工程抗震设防标准的监督检查。二是积极组织开展防震减灾示范学校、示范社区、示范乡镇创建申报工作,印发了《__市防震减灾科普示范乡(镇)申报认定工作(试行)办法》(广震发〔20__〕3号),与市民政局、市政府应急管理办公室、市科学技术协会印发了《__市防震减灾科普示范社区申报认定及管理办法》(广震发〔20__〕4号),并在努力争取创建一所省级科普示范学校和一个省级科普示范社区。

四、充分发挥政府职能作用,努力推进地震应急工作

为全面贯彻省、__市防震减灾工作会议精神,加强全市防震减灾工作领导,一是将防震减灾科普教育基地、地震应急避难场所、地震灾害应急救援队并配备应急装备、应急物资储备库等防震减灾基础建设共计1300万元纳入了市防震减灾“十二五”规划建设项目。二是对《__市公共场所地震应急预案》进行了进一步的修订完善,并指导乡镇、部门按照有关要求编制好本乡镇、本部门的《公共场所地震应急预案》,建立健全了市、部门、乡镇为主的公共场所地震应急预案体系。三是抓好应急救援队伍建设,基本筹建起一支地震应急专业救援队伍和26支应急和志愿者队伍,积极开展了志愿者队伍的地震应急救援知识培训。四是加强地震应急指挥系统和灾情速报系统建设,指导学校、医院、企业、商场等重要场所地震应急知识培训和演练,定期开展地震应急工作会商、监督、检查、调研活动,3月8日市防震减灾局与宁夏石嘴山市罗平县地震局开展了地震应急救援演练工作会商观摩调研活动,4月8日按照__市局通知精神,与教育局联系协调在全市中小学校组织实施开展加强防震减灾宣传教育和地震应急疏散演练活动,各学校本学期开学第一周组织学生开展了应急疏散演练共计61次,通过演练不断完善了预案,6月15日市防震减灾局邀请__市防震减灾局应急救援科与__工商联一起对我市公共场所地震应急疏散演练工作进行了业务指导,西园酒店、__图书馆作为公共场所地震预案建设试点单位,已上报__市局。五是制定了重大节假日地震应急方案,坚持节假日值班制度和零报告制度,保障通信畅通。

篇3

如何做好新时期农村的气象服务,应先从提高认识入手。在农村气象服务中,农村气象服务和现代信息技术犹如车之两轮、鸟之两翼,是2项同样重要的工作。农村气象服务要以现代信息技术为基础和依托,因为没有先进的技术和装备,就谈不上优良的气象服务。

1.1转变认识,贴近三农,提升气象服务水平

在农村气象服务的传统认识中,经常把“天气预报”混同于“气象服务”,事实上,天气预报是气象业务,把预报当作服务的错误认识会导致气象部门放弃了“农村气象服务”的研究,还会产生重技术轻服务、重硬件轻软件的思想。气象服务是对农村用户需求的满足,农村气象服务不仅要满足农村用户的需求,还要挖掘其需求,洞察其潜在需求,更要洞悉隐藏在农村用户需求后面的思想、渴望和动因。气象服务是气象服务者将特有的业务服务产品与现代信息技术、现代通信技术和现代信息服务技术相结合,形成为用户服务的解决方案。农村气象服务是现代信息通信技术、气象业务和农村用户需求三者的密切结合。气象部门要把农村用户的需求变为气象服务者的思想,气象信息服务的技术、手段和产品,也要紧跟通信技术和信息技术的发展。

1.2坚持气象信息品牌,坚持服务的主动权不动摇

气象信息品牌是气象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今后气象面向社会的服务,更多地体现在信息服务方面。综合气象信息平台是面向社会大众最直接、最实时的服务窗口,只有在综合气象信息平台的支撑下,才能展现气象信息服务的深度和广度,展现气象文化的魅力。气象事业是一项基础性的社会公益性事业,气象工作在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中发挥着十分重要的作用。坚持气象信息服务的主动性,主要体现在几个方面:一是气象信息权的专属特性;二是气象信息服务手段的全面保证;三是满足广大人民群众的需要和突发临时性的应急需要;四是气象基本业务发展的需要。

1.3从发展“文化”的高度,推进气象信息服务的品牌建设

将气象信息服务提高到发展“文化”的高度来认识。现在,气象信息服务以一种文化的方式根植于社会,气象服务已成为人们日常生活不可或缺的重要内容;构建和谐社会和新农村建设又为气象服务和气象防灾减灾注入了新的、实质性的内容,给气象文化的发展提出了长期而充满活力的发展诉求。进行气象文化的品牌建设,必须坚持以公益服务为出发点,坚持以技术发展和社会需求为先导。对于气象文化的发展,应该是技术上的“百花齐放”和需求上的“百家争鸣”,即技术上的不断改进、服务质量的不断提高和服务模式的不断创新。气象工作者只有充分把握现代通信和信息服务技术的发展,实时认识社会大众对气象信息服务的客观需求,才能更好地促进气象服务文化的发展。

2现代信息技术在农村气象服务中应用的方案

2.1建立气象信息综合服务平台

将建立在现代通信网络和技术之上的服务手段同现有农村气象防灾减灾自身特点相结合,建立气象信息综合服务平台,是做好农村气象服务的必由之路。气象信息综合服务平台包括:语音、短信、WAP、彩信、3G多媒体、网站、电视、大屏幕等媒体,建立以省为基本服务网络单元、以地区或县为基本服务平台单元,基于公益性和防灾减灾服务的信息服务平台,解决统一、协调、全面的基于信息的服务出口和公众信息的入口问题。在完善平台建设基础李芬等:现代信息技术在农村气象服务中的应用上,着重建立气象服务评价体系和用户气象情报报告及信息反馈体系。充分利用各种服务手段的性能和优势,建立互为补充、互为促进、各有侧重、和谐发展的综合信息服务平台。

2.2前瞻性地跟进通信运营商的服务技术

随着社会的进步,人们对气象信息服务要求越来越高,只有与时俱进、前瞻性地发展气象信息的服务技术和服务方式,才能满足人们随时了解最新气象信息的需求。信息表述的多媒体形式,是现代信息服务发展的潮流,3G时代的到来,将使网络带宽和终端环境发生根本性的改善,手机可获得的带宽成倍增长。现在,在3G平台上糅和了视频、音频和文字,这为构筑全方位的气象信息服务创造了条件。WAP是未来数据业务的主流,其本身具有传输量大、支持多媒体和复杂交互的特性,可以很方便地对气象信息服务进行一系列的整合,手机用户能将互联网中大量的信息及各种各样的业务引入到移动终端,如天气预报、资料查询、信息定制等。今后几大运营商的技术发展方向,将主导气象信息服务的发展。只有紧跟通信技术的发展,才能保证气象信息服务跟得上人们不断发展的需求。

2.3不断丰富气象服务的主题、模式和手段

(1)气象短信服务发展中,我们已经认识到气象短信隐含的“媒体”作用,利用这种“媒体”资源,就可为更多的公益性信息提供服务。(2)“音信互动”技术带来语音和文字的互为补充和信息广泛传播的途径,为做大做强气象信息服务提供了广阔的发展空间。(3)“语音互动场景”技术为声讯平台提供了交互环境和信息交流的技术支持,为气象信息语音服务提供了良好服务的拓展空间。(4)语音、短信、WAP、彩信、WEB等不同服务手段之间互为补充的气象综合信息服务平台设计技术,大大增强了气象信息服务发展的生命力。(5)语音合成技术(TTS)在气象信息服务中的应用,拓宽、深化了服务的内容,为各种专业服务、特色服务提供了技术基础。(6)3G技术的应用,让手机走向了多媒体时代,WAP服务将使用户更加方便地了解到专业的气象信息。气象要素还设定告警通知,量身定做个性化服务。未来的气象服务不能局限于单一内容或单一服务手段上,不断丰富气象信息服务主题、服务模式、推广模式、服务手段和服务技术,提高社会大众的参与度,是目前需要解决的基本问题。

2.4利用气象信息平台资源,为基本业务提供支持

综合气象信息平台可为提高基本业务水平服务。现代通信媒介的移动性、普及性,气象信息平台用户的广泛性,构成了为气象工作提供实时信息的潜在资源。如实时提供天气实况、灾情报告、用户信息报告等,这些信息可为天气预报的精细化提供帮助,平台也可为气象业务的数据传输、设备监控服务。利用气象信息平台进行用户需求调研,建立具有广泛基础和健全完善的气象服务评价体系长效机制;信息服务平台用户广泛,收集的评价意见具有一定的代表性;评价结果有利于充分了解百姓的需求和业务服务的发展方向。

2.5气象信息平台是气象业务工作的组成部分

面向业务的综合信息服务平台,是气象业务工作的组成部分,是面向防灾减灾应用的实时处理平台,也可认为是气象防灾减灾的一个综合性应用终端。该终端包含:日常数据处理和验证工作;人工坐席中的气象情报信息分析处理工作;面向各种信息服务平台的气象服务信息更新工作;面向正常渠道的预报产品工作;各种预案的设定和各种天气灾害的自动监控;灾害性天气过程处理流程执行;防灾减灾流程的启动。

2.6利用信息服务平台,建立灾情报告和实时信息反馈机制

充分利用公众的实时气象情报,结合气象业务数据的预报技术手段,有效解决临近预报或预报惯性问题,无疑是气象防灾减灾工作的一种有效途径。(1)建立气象灾情收集热线电话和灾情报告志愿者队伍,可主动、迅速获取准确气象情报或灾害报告;(2)对于收集到的灾情信息进行接收、预处理,经分类、格式化、标准化后存入各类相应的数据库,构成了整个防灾减灾系统的信息支撑层。

2.7利用信息服务平台,为气象预警服务

气象信息平台可作为防灾减灾信息的平台。该平台的功能是:(1)支持突发大容量信息服务能力、气象灾害发生的突然性,导致用户需求的异常峰值,这要求平台具有支持大容量下的稳定性和可靠性;(2)满足用户自发的服务需求、支持突发大容量下向用户主动服务的能力;(3)一定范围内用户能够同时获取信息,构成灾情预警信息的通信网络;(4)基于不同服务的分类机制和快速应急机制,为防灾减灾中的信息传递提供有效支持。

2.8利用气象信息平台,为业务现代化服务

利用气象信息平台,为业务现代化和提高工作效率服务。(1)根据资料分析系统,判断预警的时间、地域和对象,通过信息服务平台及时、准确地将预警信息发给用户,形成面向不同需求的报表、文件、网页等,进入整个防灾减灾的执行控制过程;(2)对于各种重要信息可在GIS进行实况显示,对气象部门的各种资源的地理位置及属性进行分类显示,如:各种天气灾害预警的设置、管理、自动触发机制和预案启动后的执行过程等,包括实现方法、达到的效果、带来的效益等。

2.9利用气象信息平台,为各行各业服务

现代通信技术和信息服务手段,为各行各业的服务现代化提供了新的思路。如为业务工作提供自动化服务(自动传真、自动呼叫、自动通知、人性化服务等),为业务工作按时、有序开展服务(任务指派通知、任务催办或督办、统一消息服务等)等,都可以通过气象信息平台得以良好解决。这种主动的外呼服务,可以产生一系列的互动服务,具有极大的增值服务发展空间,如叫早、催缴等。

2.10利用气象信息平台,实现面向全社会的应用

利用气象信息平台,实现跨行业、跨部门和面向全社会的应用。如:交通信息服务、为学校提供信息服务、水文信息服务、潮汐信息服务、公益性信息服务等;VSP技术以气象信息平台为基础,可为各行各业用户建立自己的语音信息服务平台提供解决方案;面向各行各业用户的服务督查机制;面向各行各业用户的互动体验和服务推广机制等;开拓面向政府各职能部门的信息服务,使平台成为地方政府面向社会的信息服务中心。

2.11大屏幕系统

对于重大天气过程的分析决策,使用大屏幕系统,具有展示的内容丰富、综合分析决策方便、允许参与决策的人多等功效。

2.12GIS地理信息系统

可将GIS技术应用到气象信息服务领域,逐步建立基于GIS的防灾减灾体系。防灾减灾决策支持系统的基石是各类海量信息,包括空间地理信息以及属性信息,通过GIS技术可直观形象地管理和查询;并可对地理空间数据进行分析处理,使结果能更形象直观地表达;GIS技术特有的网络分析、空间分析等功能与数据挖掘技术相结合,可为防灾减灾决策指挥提供科学依据。

2.13通过人工坐席,开展互动和奖励机制

语音平台不应仅作为声讯平台,更应作为一种有效的服务手段,如:提供短信发送、短信定制点播以及热线、彩信的定制点播和其他新服务开展的有效工具。结合气象业务发展需要,开展有奖服务等。通过坐席平台,将对服务平台的日常维护、用户服务以及日常管理集中化、流程化、规范化,确保气象信息服务开展的低成本和稳定性。

3结语

应用现代信息技术,提升农村气象服务能力,应着重做好几方面的工作。

(1)做好天气预报是信息、信息情报收集、跟进服务和灾后评估4个环节工作的前提;提升农村气象服务能力,需要先进的气象技术和设备,但要为农村用户提供卓越的服务,还须有现代信息技术的应用和对农村用户需求的把握,要前瞻性地为农村用户的潜在需求提供服务。

(2)只有充分利用语音、WAP、彩信、3G多媒体、网站、电视等各种媒体的优势,将气象业务与信息技术结合,形成具有全方位反馈机制的性能互补的综合信息服务体系,才能使气象信息迅速传播和及时收集。

(3)要建立以省为基本服务网络单元、以地区或县为基本服务平台单元,构造以服务为主题的防灾减灾服务网络,才能符合天气灾害地域性和区域性的特征,有利于对暴雨、洪涝、干旱等气象灾害的监测、诊断和预测预报。

(4)提升农村气象服务能力的技术是一种复合型的现代科学技术,体现了先进的通信技术与气象业务的结合,先进的气象科技与不断发展的农村用户需求的结合,防灾减灾工作中避害与趋利的结合,气象服务与气象业务的结合。

篇4

一、系统规划,促进民政事业全面发展

年初,我局根据区委、区政府中心工作,结合工作实际,出台了《*区民政局2009年工作要点》,从十个方面系统进行了规划:一是建立社会救助站,实现城乡低保一体化;二是全面开展城乡低收入家庭认定工作,构建覆盖全民的分层救助框架;三是扩大救助范围,做好制度衔接,拓宽救助领域;四是加快福利院提档升级,改变落后面貌;五是启动“消坯行动”,建立农村危房改造的长效机制;六是完善应急预案体系,做好减灾救灾工作;七是大力落实优抚安置政策,保持优抚对象思想稳定;八是强化专项社会事务管理,提高民政服务水平;九是健全各级残联组织,加强残障金征收,为残疾人办实事;十是落实老年人优待政策,尽力为老年人服务。7月初召开了全区民政工作会,进一步推动了民政工作的进程。

二、深入调研,进一步完善社会救助体系

我局将年度工作安排与学习实践活动结合起来,在6月份至7月份,开展了一次“关注民生、为民服务”的主题调研实践活动。并于7月25日至6月25日,局全员下乡对农村低保户进行核查登记,通过召集村民代表、村两委班子及各乡镇民政办人员对以上对象户进行评议,张榜公布,认定全区农村低保对象,为需要帮助的群众解决实际困难和反映突出问题。通过调研和全员下乡服务民生,进一步完善了社会救助体系。

(一)整合城乡低保,努力实现城乡低保一体化

目前,低保工作存在城乡分割问题,即仅以保障对象的户口性质划分为城市低保和农村低保,导致标准相差悬殊、“同命不同价”的不合理现象,表现在城市低保线为230元/月,城镇为200元/月,农村为100元/月。也存在低保一定管几年,没有做到“动态管理、有进有出、有升有降”的问题,导致保障不准。农村低保从2006年建立后一直没有大的清查调整,动态管理不落实。还存在农村低保资金短缺、保障面窄、保障标准偏低,导致保障不足的问题。2008年,我区城市低保率达6.8%,而农村低保率仅3.38%。按保足要求农村低保率应在5%左右。农村低保保障线应适当提高,达到150元左右。针对以上现状,我们今年上半年从以下几方面着手实现城乡低保一体化,达到动态管理,保准保足。

一是打破已不适应形势需要的老的政策框框,不囿于条例限制,变以户籍界定城乡居民为以常住地和是否承包农村土地来界定。即在城镇有固定住所并常住,没有承包地的困难家庭人员可按城镇标准申请低保。二是按生活费指数和承包地保障水平科学确定城市、集镇、农村最低生活保障线,逐步缩小城乡保障差距,最终达到同等保障程度。从2009年1月起,我区农村低保线已调至130元/月,缩小了城乡保障差距,迈出了坚实的步伐。三是打破资金藩篱,实现城乡低保资金融合,统一管理使用。从2009年起,市局已将农村和城市低保审批权全部下放区局,为统筹城乡低保创造了条件。全区已批准农村低保5190户8724人。四是适当增加区级财政投入,大力争取省市支持做大低保资金蛋糕。

(二)开展低收入家庭认定,实现社会救助工作科学化、规范化

低收入家庭是指家庭收入超过低保标准,但未超过低保标准两倍的家庭。通俗说是边缘户或夹心层。以往,既不能享受低保系列政策,又难以抵御生活风险,难以解决因灾因病因学导致的困难。开展低收入家庭认定,能掌握困难家庭的分布情况,与低保工作相衔接、补充、转化,也是解决因灾、因病、因学导致的困难而开展临时救济、助学救济、大病救助、危房改造的基础。开展低收入家庭认定后,将社会上的各个家庭可区别为一般户、低收入户、低保户,利于构建覆盖全民的分层分类救助框架,改变救助工作随意性。对于低保户,可享受低保金、临时生活救助、教育救助、无门槛大病救助,危房改造大额补助。对于低收入户,可享受因灾、因病、因学导致的临时生活救助,低门槛大病救助,危房改造小额补助。对于一般户,只能享受因大灾、因大病导致的临时生活救助,高门槛大病救助。目前,我区初步认定低收入家庭约3300户,为低保动态管理提供了第一手资料,也为全面实现社会救助工作科学化、规范化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三)加快福利院改造升级步伐,满足“三孤”人员供养的需要

福利院是民政工作的窗口,孤老、孤儿、孤残是最需要救助的社会困难群体。由于福利院建设标准低,日常投入不足、缺乏维护,导致面貌残破落后,规模偏小,无法满足入住需求。在全市三个区中,我区的乡镇福利院综合面貌最为落后,是全区民政工作的薄弱方面,多年来没有得到改进。目前,全区5个乡镇福利院有集中供养五保328人。庙岭、临江、段店三个福利院已不能再收住人员。我们通过于乡镇党委、政府协商沟通,并争取市局支持,采取分步实施,逐个解决的办法改造乡镇福利院。2009年上半年改造*镇福利院,筹资300万,其中*镇政府拿100万,社会捐助100万,省厅、市局以奖代补100万,建设高标准模范福利院,产生示范效应后带动全区。同时,争取市局支持小型建设项目资金,解决落后福利院的基本生活设施。同时,灵活解决福利院供养资金,保障日常运转和维护,加强福利院管理,在软件上下功夫,努力摘掉福利院的落后帽子,以实际工作为我区“两个率先”出力。

6月份以来,会同*镇政府做好了*镇福利院改造方案编制、审核上报,向市民政局争取定点资金重点支持。目前,已完成设计、招标,即将动工。此外还向市局上报了其他福利院建设规划。

(四)加大救灾、减灾工作力度,切实保障受灾群众基本生活

救灾救济是民政传统职能,工作核心是提高灾害应急能力和综合减灾能力。按省厅要求,我局通过调研,目前正在拟订和完善乡镇、村(居)委会的救灾应急预案及相应的工作规程,形成“纵到底、横到边”的救灾应急预案体系。拟建一支深入到村组的灾害信息员队伍,加强备灾工作,规范救灾储备管理,切实保障受灾群众基本生活。

去年7月12日汶川大地震后,我国确定每年7月12日为全国防灾减灾日,为此我区减灾委于7月7日在*宾馆会议中心召开了全区防灾减灾工作大会。并于7月12日按要求开展了全区防灾减灾宣传教育活动,努力提高全区群众减灾意识。

篇5

一、工作思路

牢固树立“震情第一”的观念,紧紧围绕全县的重点工作,切实加强地震监测预报、震灾防御、紧急救援三大工作体系建设,有效提高全县的地震监测和应急反应能力,服务全县社会经济发展。进一步加大地震安全宣传教育,完善地震灾害管理机制,依靠科技、法制、全社会力量,不断提高综合防震减灾能力,全力做好地震突发事件处置工作,切实保护人民群众的生命财产安全。

二、工作措施

(一)加强台网维护管理,不断提高地震监测预报水平

强化措施,规范管理,提高观测资料质量。依托现有监测手段进行综合分析,及时准确地向市地震局报送监测资料,定期向上级提出震情趋势会商意见。报送电磁波资料300份,报送会商意见42份。及时掌握震情,对省市提出的震情预测意见及时报送县委县政府。加强台网监测管理,实行24小时震情值班,确保工作人员在岗、仪器设备正常、数据处理准确,为地震监测预报提供及时、准确、连续、可靠的观测数据。

(二)开展地震科普知识宣传,提高全民减灾意识

按照“积极、慎重、科学、有效”的原则,统筹宣传资源,5月12日在县城东大街、文化广场举行了防震减灾宣传教育活动,摆放地震科普知识版面20块,悬挂防震减灾宣传横幅3个,发放地震知识读本5000本、地震科普知识宣传材料10000份。通过赠送《防震减灾图册》、分发地震知识宣传材料,进一步增强人民群众防震减灾意识,全面提高全民防震避震、自救互救和地震灾害综合防御能力。

(三)加强地震应急演练,提高抗震自救能力

联合县消防中队在实验中学、东关小学等城区学校进行应急演练,制订了较为科学的演练方案。演练前,对老师学生进行了培训,进一步明确了疏散集合地点、疏散顺序和注意事项,要求师生一切行动听指挥;演练中,各配合单位各司其职,到达规定的位置,完成各自的任务;演练后,组织开展讨论,总结成绩,寻找差距,不断丰富地震灾害的“实战”经验。演练活动是对我局《地震应急预案》的又一次检验,不仅落实了应付自然灾害事件的防范措施,而且也提高了实际应对和处置实发安全事件的能力。

(四)赴震区开展调查工作

6月3日18时11分,在阿拉善盟阿拉善左旗(北纬37.99度,东经103.56度)发生5.0级地震,震源深度15公里,我县震感强烈,距我县最近的居民点为南湖镇南井村,直线距离约26公里。地震发生后,我局及时向县委县政府报告震情、第一时间派出现场工作队赴震区开展调查工作,没有发现人员伤亡、房屋倒塌和财产损失情况。

(五)开展“百村万户大走访大调研”活动

县委、县政府“百村万户大走访大调研”活动动员会后,县地震局根据动员会议精神,结合本部门实际,早部署、早安排、早启动、迅速成立“三同”活动领导小组,成立工作组,精心制定活动方案,并迅速进驻重兴镇扎子沟村,正式拉开以“送政策、访民惰、办实事、促发展”为主题的活动序幕。饱含着对人民群众的深情,采取召开村民大会、座谈会等方式,积极宣传政策,按户走访、联户座谈,将中央、省委、市委、县委有关文件精神送到村干部手中,将强农惠农政策进到农户家中。经过一个多星期的连续奋战圆满完成驻点村309户的走访民情工作。召开驻点联系村党员干部和村民大会、座谈会3次,填写调查表309份,送出《惠农政策汇编》手册309份,撰写民情日志近35篇,掌握了民情民意100余条,走访调查入户率达到100%。

(六)提升机关办事效率,全面完成各项工作任务

认真执行依法行政各项制度,严格落实行政执法责任制,无行政执法错案发生。严格落实工作责任制,积极协调处理案件,党务、政务及时公开,内部财务管理规范,工作作风扎实,办事效率显著提高,无工作作风方面的违纪违规问题发生。全面落实党风廉政建设责任制,无违法违纪案件发生。

三、工作成效

(一)严格依法行政,履职能力进一步提高

一是地震工作步入法治化轨道。贯彻实施防震减灾法律法规,推进当地防震减灾法制建设,进一步规范全县地震行政许可工作,严格依法行政,以高度负责的精神把好建设工程的抗震设防关。逐步健全执法队伍,有计划的开展执法人员培训,建立健全科学有效的防震减灾法规大众教育机制。结合实际,先后制定了《县十三五防震减灾规划》、《县地震灾害应急处置操作手册》等文件,进一步明确了地震应急工作流程,完善了地震应急管理制度,落实了地震应急工作职责,加速推进了地震应急工作法治化建设的进程,县镇村三级干部和防震减灾成员单位应对地震灾害的意识和能力进一步提高。

二是地震工作组织领导进一步加强。县防震减灾领导小组同县抗震救灾指挥部为“一套班子,两块牌子”,县和镇都成立了防震减灾领导小组,并实行动态管理。目前,民政、卫生、消防等防震减灾领导小组成员单位基本建立应急组室,地震应急救援工作有专人负责。全县18个镇配备防震减灾助理员,部分村社配备地震安全员。

三是地震规划管理逐步完善。围绕县委、县政府的中心工作,加强与省市地震工作对接,加强与相关部门沟通,组织力量,全面科学地制定防震减灾规划工作。加快探索县级防震减灾工作管理新机制,稳步推进县镇地震预测、减灾等基础性工作,督促协调发改、规划、建设、土地等部门切实把抗震设防要求和地震安全性评价工作纳入基本建设管理程序。

四是地震灾害应急基础与灾情速报体系基本形成。对全县中小学校舍地震安全排查鉴定工作进行了排查,并组织多部门协同开展了地质灾害检查、消防安全检查等活动,对学校、医院等人员密集场所及时开展安全隐患排查,对重大基础设施、生命线工程和次生灾害源进行险情排查。加大“三网一员”建设力度,健全县、镇、村三级地震灾情速报网络建设,加强各种应急通讯设备、设施、通讯网络的建设、管理和维护,进一步完善地震灾情速报制度,规范灾情速报程序,确保及时快速上报震情与灾情、应急与救援等动态信息。目前,全县镇防震减灾助理员和村社地震安全员达60余人,专兼职地震灾情速报人员28人。

(二)把握震情趋势,监测预防救援能力不断增强

一是地震监测预报能力不断提高。牢固树立“震情第一”的观念,以高度负责的态度,科学严谨的作风,严密监视震情的发展变化,及时捕捉和研判前兆异常信息,积极开展地震趋势判定工作。积极推进地震宏观观测网、地震灾情速报网和地震知识宣传网建设,进一步建立健全布局合理、职责明确、联系紧密的地震群测群防网络。

二是地震灾害预防能力不断增强。县抗震减灾领导小组各成员部门单位紧紧围绕全县重大建设项目,强化防御措施,做到“地下搞清楚,地上建结实”。推进建设工程抗震设防监管一体化,认真贯彻落实《省地震安全性评价管理条例》和《市地震安全性评价管理办法》,切实履行监管职责,分工负责,相互协作,密切配合,依法加强监管,从源头上把好建设工程抗震设防要求关,确保新建、改建、扩建工程达到抗震设防要求。加强对学校、医院等人员密集场所抗震设防要求管理,加强对各类重大建筑工程、生命线工程和易发生严重次生灾害的工程,以及交通、水利、电网设施等重大基础设施的地震安全性评价管理工作,进一步提高了抗震设防整体水平。全面推进地震安全农居示范工程建设,结合新农村小康农宅建设、城乡一体化建设、危旧房改造、城中村改造、小城镇建设等项目,加强在场地选址、规划设计、工程实施等环节的抗震技术指导,提高农村整体防震减灾能力,让广大农民群众看得见、学得会、受教育、得实惠。

三是地震应急救援能力不断加大。高度重视地震应急工作,严格落实应急值守和领导带班制度。按照《县地震应急预案》的要求,全面落实和监督检查地震应急预案要求的各项工作。加强和推进“三网一员”建设,落实人员和经费。切实加强震情监测、短临跟踪和震情研判工作,加强应急避难场所管理,进一步完善使用功能,健全管理制度,确保应急启用正常。

(三)坚持群测群防,社会防震减灾力量逐步形成

一是群测群防措施更加科学。积极动员全社会力量参与对地震的监测和预防,因地制宜的开展地震宏观异常观测,充分发挥群测群防在地震短临预报、灾情信息报告和普及地震知识中的重要作用。在现有7个观测点的基础上,计划新增4个观测点。每个镇确立了1名灾情速报联络员,筛选培训了10个宏观监测员,大范围收集地震宏观前兆异常信息,使防震减灾知识逐步深入人心,民众的防震减灾意识普遍增强。

二是地震科普宣传深入人心。坚持以“科技三下乡”、“防灾减灾”活动周等大型活动为契机,以防震减灾科普示范学校、示范基地、示范社区建设为抓手,不断完善地震应急科普宣传教育体制机制建设,认真开展科普周、7.28地震纪念日、防灾减灾日、国际减灾日和12.4法制宣传日等科普活动,鼓励地震科技人员参与科普创作,深入开展应急管理科普宣传教育活动,大力推进防灾避险、自救互救等应急救援技能知识“进机关、进社区、进农村、进企业、进学校、进家庭”,进一步提高了全社会风险防范和灾害应对能力。

三是地震应急队伍发展壮大。结合实际,不断完善了地震应急救援工作队伍建设。建立了地震灾害紧急救援队,依托县消防紧急救援队,组建了县综合应急救援队伍,督促民政、建设、卫生、电力等成员单位成立了防震减灾工作队,各镇组建了以基干民兵为主的突发事件工作队,基本形成了地震灾害紧急救援队为骨干和突击力量,以抢险救灾等专业救援队伍为基本力量,以企事业单位专兼职队伍和志愿者为辅助力量的应急救援队伍体系。

(四)及早安排部署,地震突发事件处置科学合理

坚持“超前谋划,及早安排”的原则,修订下发了《县地震灾害应急处置操作手册》,出台了《地震灾害应急预案》,科学合理的安排部署地震突发事件应急工作。一是认真做好隐患排查工作。以精准扶贫工作为契机,与县扶贫办一道对全县农村住房进行摸排,建立了农村住房情况工作台帐,对存在安全隐患的民居纳入危房改造工程项目,有计划地分步整改。二是抓好突发事件应急演练。制定了地震灾害应急演练方案,组织消防、公共卫生、学校等方面的应急演练3场次。通过预案演练增强了各应急救援队伍应对突发事件应急反应处置能力,检验了应急联动和协调配合能力,熟悉了响应程序,为应对地震突发事件积累了“实战”经验。三是加强地震应急保障能力。按照“宁可备而不用,不可用时不备”的原则,购置了发电机、GPS定位仪等设备,确定了以广场、公园、学校操场、体育场等开阔场地为主的应急避险场所6个15万平方米,不断提高防震减灾能力。

四、存在的问题和2018年工作打算

我局在防震减灾工作上取得了一些成效,但仍还存在一些问题和不足,主要是:一是广大群众的地震忧患意识比较淡薄,群测群防工作力度需进一步加大。二是专业技术力量十分薄弱,工作人员少,而且来自不同的岗位,需要进一步培训提高。三是工作经费十分紧张,地震应急装备的配置、保障物资的储备、监测设备的运行和维护、日常的业务培训、防震减灾知识宣传等工作受到一定的限制。对于以上问题,我们将高度重视,在今后的工作中认真加以解决。

今后的地震工作,要认真贯彻省市地震工作会议精神,紧紧围绕率先建成小康社会的大局,服务全县社会经济发展,科学的开展地震监测、预报、应急救援等各项工作,为全县经济社会健康发展提供保障。

一是抓好防震减灾法制工作。认真贯彻落实《中华人民共和国防震减灾法》,开展防震减灾法律法规教育,提高领导干部和防震减灾成员单位应对地震灾害的意识和指挥调度能力,提高全县防震减灾法规大众教育的普及率。

二是抓好地震监测预报工作。做好地震监测台网的建设和运行、地震观测数据的处理与汇交共享,做好地震群测群防的建设和运行,抓好地震异常及时落实、上报,进一步完善会商机制。

篇6

关键词:气象灾害;气象科普;工作机制

2015年4月28日江苏省常州市遭遇冰雹灾害,常州市气象_紧急雷电黄色预警信号、雹橙色预警信号及相关避险指南,但这次灾害还是造成了巨大损失,主要原因在于当地群众缺乏科学的灾害预警和灾害防御知识。据不完全统计,全市受灾人口20821人,农作物绝收面积605.99公顷,房屋损坏19104间,直接经济损失15721万元。鉴于此,气象和科普部门采用持续有效创新的方式实施气象灾害科普是气象和科普行业的重要任务。

一、实施气象灾害科普的社会价值

(一)气象灾害的危害

气象灾害主要包括洪涝、干旱、热带气旋、低温冷冻、风雹、浓雾及沙尘暴等,共7大类20余种,进行细分可达到数百种。中国是世界上气象灾害发生非常频繁、损失严重的国家之一,干旱、暴雨洪涝以及台风是最为常见且易造成严重危害的灾害,此外沙尘暴、霜冻、冰雹、雾灾等灾害的危害也比较大。

建国以来,洪涝灾害年均受灾面积约3000万公顷,共造成26.3万人死亡、11074万间民房倒塌,每年造成直接经济损失几百亿元,重灾年达到1000亿以上。干旱对区域的生态环境和可持续发展也会造成广泛而深远的危害。自1949年以来,全国每年因干旱而受灾的农作物面积达到667万公顷以上,重灾年达到2667万公顷以上,每年因旱灾减产的粮食有几百万吨到3000万吨。我国的沿海地区时常收到热带气旋的影响,尤其在7月~9月最为集中,约占全年登录数的77%。20世纪平均每年有6.5次登陆,最多20次(1961年),热带气旋给我国东南沿海经济社会的发展造成了很大的影响。风雹灾害造成的损失也十分严重,从全国范围来看,平均每年此类灾害造成的损失约占总灾害损失的10%以上。

(二)实施气象灾害科普的现实意义

从国外经验来看,气象和科普部门及时有效地开展气象灾害科普的实施,会使公众形成对气象灾害的防灾减灾意识。当气象灾害来袭时,公众就会迅速采取各种各样的防灾减灾措施,并且积极落实,合理安排生产生活。一方面,推实施气象灾害科普能帮助公众了解所在地的气候特点,有效掌握当地的自然环境、气候特征、多发气象灾害及其规律;另一方面,有效实施气象灾害科普,让公众了解气象灾害的成因、特点以及气象灾害防灾减灾知识,体现了以人为本的理念,有利于和谐社会构建。

二、气象灾害科普实施方式及其存在的问题

(一)气象灾害科普实施方式

气象灾害科普,顾名思义,就是有关气象灾害的成因、易发生的时段地点、预测预报技术以及防灾减灾知识等的科学普及。目前,气象灾害科普的实施方式主要有:

一是建设气象灾害科普场馆,这些场馆通过放映相关气象灾害防灾减灾的视频、展出各种各样的气象灾害图片,以及相关的文字说明等形式,着重介绍气象灾害的形成原因、多发地点和防灾减灾的措施等内容。气象灾害科普场馆为广大群众了解气象灾害、学习气象灾害防灾减灾知识提供一个新的平台。如国家级科普教育基地的合肥气象科技园,每年可以接待约5000人次进行学习参观。

二是气象和科普部门组织的气象灾害科普活动。政府和气象部门动员社会各界力量,尤其是在气象灾害多发的地点,充分利用广播、电视、报纸、网络等媒介对气象灾害科普进行多种形式的宣传,开展形式多样的气象灾害科普推广活动。气象灾害科普的实施是一项公益性事业,政府和气象部门通过广播、电视、报纸、网络等媒介,既可以将气象灾害科普知识传播到公众当中去,又可以让人们从气象灾害科普的实施中获益。

三是学校将气象灾害科普作为素质教育的重要内容,不少学校开展了气象灾害防灾减灾的知识竞赛、组织学生进行气象灾害科普文章的撰写、组织了各种各样的气象灾害科普的活动。气象和科普部门应当注重加强同学校的合作,在学校定期举行气象灾害科普的讲座,并聘请专家、高校的教授、知名的学者为同学们演讲授课。此外,气象和科普部门还更应当注重同学们与气象灾害科普实施人员的面对面交流,让同学们真正了解气象灾害科普知识,把气象灾害科普知识牢记心中并正确应用到生活中去。

(二)气象灾害科普实施过程中存在的问题

气象灾害科普实施过程中存在不少亟需解决的问题,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首先,气象灾害科普的实施方式较为单一,并且缺乏持续性和创新性。目前,气象灾害科普推广的主要形式还是以气象和科普部门的对外集中宣传为主,宣传缺乏创新性,而且对外集中宣传阶段性很明显,宣传时间跨度较长。随着经济社会的发展,在快节奏的生活里,不少群众会忽视此类单调的气象灾害科普宣传。这种情况的时常发生,严重降低了气象灾害科普实施的效果。

其次,气象灾害科普实施的广度还不够。近年来,随着极端的天气发生概率逐渐递增,对那些特殊的地域,如信息相对闭塞的农村和气象灾害时常发生的地点。特殊的人群,如气象灾害科普知识缺乏的农民等。针对这些地区和人群则需要加强气象灾害科普工作。而此前的气象和科普部门在实施气象灾害科普的过程中,并没有在特殊的时段,如极端气象灾害集中发生的时间,对农村进行有重点、有针对性的宣传普及。而这些特殊的地域、时段、人群却非常需要气象灾害科普的实施。只有把握好这些方面,才能更好的增加气象灾害科普实施的效果,保障当地群众的生命财产安全。

再次,气象灾害类科普场馆还很缺乏,且现有场馆还存在很多不足。目前,气象灾害类科普场馆总量不多,中西部地区很多市县没有气象灾害类科普场馆;现有气象灾害科普场馆建设也缺乏统一规划和标准,一定程度上存在盲目性和随意性,在管理手段上极其落后薄弱;还有相当一部分气象灾害科普场馆由于运营状况差,完全或几乎没有收益,日常运行难以为继。

此外,缺少专业的气象灾害科普人才。目前,气象灾害科普工作的主力军依然是气象部门的一些气象专家和学者,专门科普工作人员极度缺乏。在不少省份,尤其是一些偏僻的县市气象部门,严重匮乏气象灾害科普人才,有些气象部门甚至把气象灾害科普实施作为分流机关人员措施,导致气象灾害科普推广人员基本素质偏低、专业知识欠缺等情况,这严重制约了气象灾害科普实施工作的有效开展。

三、气象灾害科普实施方式的改进方案

(一)增加对气象灾害科普工作的财政支持和管理力度

首先,各级财政部门应该加大对气象灾害科普工作的经费投入,将气象灾害科普实施的经费列入到气象事业费用的预算中去;其次,各级气象部门还应该把气象灾害科普实施工作的管理放在优先地位。近些年来,各级气象部门大多成立了气象灾害科普工作领导小组,并把气象灾害科普实施纳入到气象科技事业发展体系中,但成效尚不明显;再次,各级气象学会还应加强对所属科普工作委员会的管理,尽快组建一个以气象科研单位、教育部门、业务单位三方共责的气象灾害科普网络,通过选调专业人才,从人才和组织上对气象科普工作予以保障。

(二)开展气象灾害科普人员的培养和培训

气象灾害科普工作实施的主体是气象灾害科普的工作人员。气象和科普部门可从气象类高校招收一批具备专业知识、综合素质优的毕业生来充实气象灾害科普队伍,也可从气象部门挑选合适的工作人员来从事气象灾害科普工作,而这些从业人员必须要通过相关专业技能考评;此外,从高校和社会上招募一批有热情参与气象灾害科普工作的志愿者,也是弥补人力不足的重要措施。

同时,有关部门应加大对气象灾害科普工作人员的培训力度,即聘请气象行业专家、科普专家或高校教师对气象灾害科普工作人员进行阶段性集中授课,对学员进行专业知识考核并颁发相关培训证书。此外,气象和科普部门还可以通过举办职业技能大赛等形式来提升气象灾害科普工作人员的知识水平和专业技能。

(三)创新气象灾害科普工作方式

气象灾害科普实施方式应不拘一格,一定要以更加有效、持续、创新的方式将气象灾害科普知识传递到社会各层面。积极拓展气象灾害科普读物、电视专题、新媒体科普等新途径,充分利用科技手段提升科普效果;此外,气象和科普部门还应该充分利用诸如“世界气象日”这样的主题,推动气象科普文艺汇演进社区和农村,让公众在欣赏精彩表演的过程中接受气象灾害科普教育。

(四)加强气象灾害科普教育基地建设

兴建或完善一定数量的科普基地对做好新时期气象灾害科普工作是非常必要的。一是相关部门要及时制定气象灾害科普基地的发展规划和计划,做好气象灾害科普教育基地的经费预算和实地调研;二是要整合相关气象灾害科普资源,优化管理体制,不断丰富气象灾害科普基地的气象灾害科普内容;三是气象灾害科普基地要结合场馆自身实际情况,制定符合自身条件的管理标准,努力实现规范管理和运作,把基地教育效用发挥到最大。

(五)加大对信息闭塞地区的气象灾害科普力度

当前,在许多交通不发达、信息比较闭塞的中西部偏远地区,公众防灾减灾意识比较淡薄,而这些地区往往是气象灾害多发易发地区。因此,应加强对这些地区的科普力度,一是要经常组织专家学者去当地开展形式多样的科普活动;二是要着力同当地政府、村委会紧密协作,编写、散发通俗易懂且适应当地实际情况的气象灾害科普手册;三是要与当地的中小学合作,加强中小学气象科普教育,从小抓起,通过中小学生影响其家庭。

参考文献:

[1]高庆华等.中国自然灾害综合研究的进展[M].气象出版社,2009.

[2]何学勇.气象科普基地发展现状及对策建议[J].陕西气象,2004(06).

[3]杜婧,张脉惠,朱献献.气象科普工作的几点思考[A].公共气象服务论坛――以公共气象服务引领气象科普工作分会场论文集[C].第26届中国气象学会年会,2009.

[4]刘林霞.对做好新时期气象科普工作的若干思考[J].湖北气象,2005(02).

[5]成海民,王跃峰,薛玉敏.谈气象防灾减灾知识的普及[J].中国科技信息,2010(18).

[6]王晓莉,陈世银.气象科普与和谐社会[A].公共气象服务论坛――以公共气象服务引领气象科普工作分会场论文集[C].第26届中国气象学会年会,2009.

[7] 施威,刘青,李忠明.西方气象科技引进与中国气象事业近代化[J].阅江学刊,2016(02).

篇7

1.台站建设。落实省市协议中气象为农服务示范基地观测站建设,协助做好省局对口帮扶项目中的观测站建设。

2.观测场室改造。做好市局观测站的观测场和业务值班室整体改造,县局观测场围栏改造。

3.观测质量通报。每月进行全市观测网络、传输质量、数据可用性(质控情况)分析通报,出现重大错情单位领导要到会进行汇报说明。

4.探测环境保护。对探测环境保护情况、存在的隐患、近期的城市规划对环境的影响等进行调研。修订探测环境保护专项预案。

4.质量分析。定期召开一次全市观测网络质量分析会,建立末位单位参会机制。

5.装备保障。调整全市气象装备保障技术人员,将观测站和市保障中心合在一起,明确各自责任。督促落实县级保障社会化工作,确保有一个以上的县实施社会化保障。

6.区域站网优化。有条件的县局逐步升级单雨量站到四要素或六要素,并实现区域站所有乡镇全覆盖。

7.考核奖惩。针对地面观测业务调整后的特点,根据省局制定的办法,建立市局考核奖励办法,选拨优秀观测员和保障员。

8.网络通讯。做好县局SDH升级改造、网络优化,加强网络管理。

9.测报竞赛。做好全市测报竞赛即全省测报竞赛的选拔培训工作。

二、应急减灾与预报服务

1.继续落实好现代天气业务改革方案,主要做好业务流程、人员落实等方面工作。

2.做好中小河流预警预报和评估。

3.和城管部门合作,了解城市排洪设施和排洪能力,加强雨强公式修订,做好城市暴雨预警预报。

4.和环保部门合作,签订雾霾预测预警协议,做好重污染天气的预警工作。

5.加强汛期预报服务相关制度学习。

6.修订、完善各种预案、流程。

7.开展应急演练。

8、做好“三农专项”气象服务的执行和管理工作,完成年内气象为农服务相关工作。

三、全面实现气象现代化

1、积极落实局市协议的相关内容,配合局领导市政府及早出台市全面实现气象现代化实施方案、工作计划以及基本公共气象服务均等化实施方案等文件。

2、配合相关单位做好市国家级农业气象示范基地的前期工作。

四、科研工作

1.争取地方和部门合作课题。

2.做好对科研成果的转化和检验工作。

3.修订完善科研奖励办法。

五、科普宣传工作

1、组织完成各项科普宣传活动,使其产生较好的效果。

2、进学校和机关单位宣传气象知识和气象防灾知识,充分发挥气象科普教育基地的作用,对学生和气象信息员进校气象知识的教育。

3、做好中学生气象科普知识江赛的组织工作。

篇8

—县气象局关于“我县防雷减灾工作现状”的专题调研报告

根据《__县气象局开展深入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活动实施方案》关于在深入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活动(下简称活动)学习调研阶段的要求,我局紧紧围绕科学发展观的要求,紧密结合本地区本部门的实际,于4月8日~4月15日,利用8天时间,深入企业、发放问卷调查、召开座谈会取得了可喜的调研成果。共发放回收调查问卷21份,召开座谈会2次,征集到了防雷业务发展的积极建议和意见。根据反馈建议和意见,经过认真梳理,现将调研情况报告如下:

一、我县防雷减灾工作现状

通过对__防雷监测所的调研,自我县开展防雷减灾工作以来,我县各防雷部门始终坚持面向国家经济社会发展和防灾减灾的需要,积极探索,勇于实践,积极寻求政策支持,逐步健全了相关的法!律法规,创造了良好的政策环境;逐步形成了包括防雷装置安全检测、防雷设计审核、防雷工程验收、雷击风险评估等业务在内的防雷服务体系;建立了防雷工程设计及施工资质、防雷产品备案和准入制度;防雷减灾工作取得了显著的经济社会效益。

我县各防雷部门在有效利用政府、政策资源,在贯彻相关法律法规以及部门联动协调等方面取得了很多经验。__县气象局有效运用政府资源,在局里建立__县防雷减灾办公室,并成为安全生产委员会成员,为防雷减灾工作顺利开展提供了强有力的管理平台。我县防雷减灾工作流程科学合理,岗位职能分工明确,积极与建设局等部门协调,将新建建筑物防雷设计审核作为建设局发放开工许可证的前置条件,使新建建筑物防雷设计审核报建率基本上达到100%。但是通过调研,我们也发现全县防雷减灾工作还存在一些问题:防雷减灾服务意识淡漠,防雷减灾工作定位不明晰、社会管理职能薄弱、执法力度有待加强等都严重阻碍了我县防雷减灾工作的健康、可持续发展。

二、我县防雷减灾工作的重要性和紧迫性

1、我县防雷减灾工作的重要性

国务院及各级地方政府非常重视防雷减灾工作,先后出台了《国务院办公厅关于进一步做好防雷减灾工作的通知》(明电[20__]28号)、《国务院办公厅关于进一步加强气象灾害防御工作的意见》(〔20__〕49号)等文件强调防雷减灾工作的重要性,要求将防雷减灾工作和促进经济社会发展、保障人民生命财产安全结合起来,加大防雷减灾工作力度。为构建和谐__、平安__做出积极贡献。

2、我县防雷减灾工作的紧迫性

据__气象局统计我县年平均雷暴日为56.4天,按地区雷暴日等级划分应为高雷区。由于目前社会公众防雷意识不强、大部分企事业单位和个人都存在侥幸心理和不理解,这使的我县防雷部门开展防雷工作困难重重。

抗压能力低、敏感度高的电子信息设备的广泛应用使防雷工作更加复杂,另外,一些企事业单位在为电子信息系统安装防雷装置时,为了追求成本低廉,选用无资质的公司或施工队、采用质量得不到保证的防雷产品,防雷管理部门监管存在较大难度,为雷电安全防护埋下了隐患。

因此,加大我县防雷减灾工作力度,加强防雷减灾工作能力和水平就成为我县维护稳定、促进发展的迫切需要。

三、我县防雷减灾工作面临的突出问题

防雷减灾服务能力和水平与经济社会发展日益增长的需求不相适应,仍然是防雷减灾事业发展的主要矛盾。当前我县防雷减灾工作发展还面临着一些突出问题:

(一)防雷减灾工作的体制机制亟待完善。

1、在新形势下,防雷减灾服务意识不强,防雷减灾服务的定位还不够清晰,存在一些模糊认识。防雷减灾服务关乎人民群众生命财产安全,公共安全是防雷减灾服务的最终目的。另外,防雷减灾事业从本质上属于公共气象服务的范畴。公益性是防雷减灾服务的本质属性。但目前,防雷部门工作理念、主导思想仍基本停留在简单的经济效益模式上,仅将防雷部门看作一个简单的创收部门。在工作考核工程中,将经济指标放在首要位置。由于新建建筑物防雷审计审核、竣工验收业务的经济收益比较突出,从而这一业务成为防雷部门工作的重点,而相对经济利益较弱的防雷装置安全检测、雷电灾情调查收集等基础工作没有引起足够的重视,这种忽视社会效益、只重经济效益的做法与防雷减灾事业为公共安全服务的目的不相符。如果不转变观念,不能尽快将防雷部门从创收型部门转变为服务型部门,长此以往,将在一定程度上阻碍防雷减灾事业的良性、可持续发展。

2、还未形成一套科学合理、高效快捷的防雷减灾工作流程。目前,防雷业务从最初的防雷安全检测发展到集防雷安全检测、防雷设计审核、防雷工程验收、雷击风险评估、雷灾调查等业务于一体的综合业务体系。但是适合该体系高效合理运作的工作流程尚未建立。表现在各项防雷业务文本表格不统一;由于防雷服务成本补偿性收费标准的制定和上报工作还比较滞后,导致了我县虽然形成了综合防雷业务体系,却因为没有相应业务的收费标准造成收费不统一、比较混乱等情况,既影响了防雷部门出具数据结论的权威性、有效性,也影响了我县气象主管部门的形象,阻碍了我县防雷减灾事业又好又快发展。

3、部门合作与联动机制不健全,导致防雷工作开展中出现工作脱节甚至不了了之的情况。虽然各项法律法规的出台对规范防雷减灾事业的发展提供了良好的政策环境,但是政策执行环境却不尽如人意。存在可操 作性不强、执行力度弱等现象。这与部门合作与联动机制不健全有直接关系。

4、社会防雷意识还比较淡漠。社会公众对雷电灾害及雷电防护认识不够,甚至存在着较大的误区。导致出现对防雷部门进行防雷安全检测、雷电灾害调查等工作不配合甚至拒绝等现象。

(二)社会管理职能还有待加强。

近年来,《气象法》、《浙江省雷电防御与应急管理办法》的颁布实施 ,确定了雷电灾害防御管理的社会管理职能,但是,也应该清醒地认识到防雷减灾社会管理职能仍然滞后于防雷减灾事业以及我区经济社会发展的需求。由于社会管理职能滞后,造成社会公众对防雷减灾工作的法律意识很淡漠,法律法规规定的防雷业务还不能覆盖居民小区建筑、电信等行业,在一定程度上阻碍了防雷减灾工作的全面发展。

(三)全区防雷部门人员编制不足,不能满足日益增长的防雷工作需求

防雷业务人员只有3名,无法完成每年防雷安全检测、防雷设计审核、防雷竣工验收等业务,造成防雷综合业务体系的脱节。必须要看到,目前防雷减灾工作中出现的一些问题并不是由单一原因造成的。比如造成防雷业务覆盖率低的原因不仅仅是因为执法力度不够,还存在着业务人员严重缺乏,防雷业务的现代化、科学化建设还不够等。

通过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深刻分析我县防雷减灾事业发展中存在的问题,进一步解放思想,认清形势,明确思路,大胆探索有利于防雷减灾事业发展的体制机制,不断解决防雷减灾事业存在的突出问题和薄弱环节,努力推进防雷减灾事业全面健康发展。

四、全面提高防雷减灾工作的能力和水平

(一)不断提高防雷减灾工作能力

建立健全防雷减灾机制。防雷部门要在县局领导下,会同有关部门建立健全防雷减灾工作协调响应机制,组建由多部门、多学科专家组成的防雷减灾综合队伍,共享相关防雷信息、对防雷工作中出现的问题齐抓共管,逐步形成县局领导、部门联动、社会参与、功能齐全、科学高效、覆盖面广的防雷减灾机制。

建立健全科学合理、高效快捷的防雷减灾工作流程。科学合理的业务流程是防雷减灾工作有序进行的保证。要根据防雷工作的特点及机构、任务的调整,加强规划和设计,进一步梳理、调整、健全和细化各项服务的流程和规章,将防雷安全检测、防雷设计审核、防雷产品和防雷资质准入受理等所有防雷业务的行政审批、技术评价纳入到对外防雷审批窗口,简化审批程序。要结合当地实际和业务发展需求,按照科学合理、精简效能、规范管理的原则,科学划分各业务科室工作职责、任务、考核评价指标,努力实现防雷岗位管理的科学化与规范化。

加强防雷执法力度,保障各项法律法规得以实施。建立一支掌握防雷业务知识、相关法律法规并熟悉执法程序的执法队伍。加大执法力度,保障各项法律法规顺利实施,强化社会管理职能。

强化防雷减灾服务的保障措施。发挥部门优势和利用地区条件,调动政府、部门、行业、用户积极性,多渠道争取经费支持和投入。逐步建立以国家和地方公共财政投入为主体,防雷服务成本性补偿收入为补充的多渠道、多元化经费投入机制。

加大防雷减灾宣传教育力度。广泛开展雷电灾害防御知识的宣传。利用电视、广播等一切手段提高全社会雷电灾害防御意识。重点加强学校、农村和雷电灾害重点防御地区防雷减灾知识和技能的宣传教育。将雷电灾害防御知识纳入文化、科技、卫生“三下乡”活动,提高公众抗御雷电灾害的认识和技能。

(二)坚持以社会效益为首,推动防雷减灾事业又快又好发展。

防雷减灾服务要立足于服务,要始终坚持“公共气象、安全气象、资源气象”的发展理念,坚持“以人为本、无微不至、无所不在”的服务理念。正确处理防雷减灾服务社会效益和部门经济效益的关系。始终坚持将社会效益放在首位。清醒认识:只有坚持社会效益为首,切实为经济社会发展服务才能使防雷减灾工作常葆生命力和具备更大的生存发展空间。过分强调防雷工作的经济效益,防雷减灾事业也得不到持续发展。

(三)加强防雷减灾服务人才队伍建设,实现服务队伍专业化

多渠道发展防雷减灾人才队伍。在人员编制暂时不能解决的情况下,首先,要发掘气象部门现有人力资源潜力。积极探索和实践有益于解放基层气象队伍生产力的业务技术体制。寻求积极的用人政策,争取一定的聘用人员指标,采取灵活的用人机制。另外,通过局校合作等方式,加大对人员的培养力度,提高防雷队伍的整体素质。充分利用社会资源,凝聚各类群众力量发展和壮大公共气象队伍,努力建立一支能够承担雷电灾害信息收集、雷电灾害防御知识传播等工作的社会化气象服务队伍。

要加强探索符合我县防雷减灾事业发展的分配机制和激励机制,充分调动防雷从业人员的工作积极性和创造性,为防雷减灾事业的快速发展服务。

篇9

Abstract: In this paper the construction of civil engineering brand professional is explorated from three aspects. They are teachers team construction, teaching reform and construction, brand professional reform and construction idea, plan and expected achievement. It promotes teaching, scientific research and social service all-round development, and constantly improves the talent training quality with the brand professional construction as an opportunity.

关键词: 品牌专业;土木工程;改革与建设

Key words: brand professional;civil engineering;reform and construction

中图分类号:G423.0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6-4311(2011)23-0175-02

0引言

品牌专业是指专业特色鲜明、人才培养质量高、毕业生就业率高、社会声誉好的专业[1]。2010年6月武汉工程大学“土木工程”专业被遴选为湖北省高等学校本科品牌专业。武汉工程大学(原武汉化工学院)土木工程专业依托“防灾减灾工程及防护工程”湖北省省级重点学科、“建筑与土木工程”一级学科硕士点、“防灾减灾工程及防护工程”硕士点以及教育部“磷资源开发利用工程研究中心”等建设平台,在校、院两级领导的大力支持和指导下,并通过土木工程专业全体教师长期的不懈努力,目前土木工程专业无论是在学科建设、专业建设、师资队伍培养、实验室建设,还是在人才培养与科学研究等方面均取得了长足的发展。武汉工程大学现已与华中科技大学达成了省部共建协议,在实验室、仪器设备以及图书资料方面实施了资源共享。这些优质的教学资源与平台较好地满足了土木工程专业的教学与科研需求,并为本专业的长期发展打下了坚实的基础。随着我国经济建设的高速发展,特别是随着城乡住房建设、高等级公路与铁路工程建设、大型水利枢纽工程建设以及武汉“8+1”城市圈工程建设的启动,必将需要大量的土木工程专业人才,这将为土木工程专业的进一步发展提供了一个难得的机遇与平台。本文拟从以下几个方面对土木工程品牌专业建设进行思考。

1师资队伍建设

1.1 现有专业教师队伍的基本情况土木工程专业现有一支以中青年骨干教师为主的专任教师队伍,共有教师37名,17人具有博士学位(占教师总数45.95%),3人具有博士后研究经历。专任教师主要毕业于同济大学、武汉大学、华中科技大学、武汉理工大学、中国地质大学、武汉科技大学、天津大学、中南大学、北京科技大学等不同的高校以及中国科学研究院武汉岩土力学研究所等科研院所。专任教师队伍学历层次较高,学缘关系、职称结构、年龄结构合理,以年富力强的中青年教师为主。专业教师中年龄分布为:50~60岁2人,49~40岁18人,39~30岁16人;29~20岁1人,职称分布为:教授9人,副教授10人,讲师16人,实验师2人。专任教师中享受湖北省政府专项津贴人员2人,建设部高等土木工程学科专业教学指导委员会委员1人,湖北省岩石力学与工程学会常务理事1人,其中26人具有硕士生导师资格。

近四年专业教师主持和参与了国家级教研项目2项,省级教研项目8项,校级教研项目7项,近四年来共获得省级、校级教学成果奖5项,公开发表15篇教学研究论文。以“教育部磷资源开发利用工程研究中心”、“防灾减灾工程及防护工程”湖北省省级重点学科以及“土木工程”一级学科硕士点、“防灾减灾工程及防护工程”硕士点为依托,以专业实验室为基础,以专业骨干教师为主体,土木工程专业教师先后承担了国家级科研项目10项、省部级科研项目30项、企业合作项目102项。近年来,土木工程专业在道路工程、岩土工程、地质灾害防治、防灾减灾工程、混凝土结构、工程数值计算、桥梁工程以及工程结构损伤检测和健康监测等领域做出了较突出的成绩,部分研究领域处于国际先进或国内领先水平。近四年来,土木工程专业教师共发表科研论文250篇,其中被SCI、EI、ISTP、CSCI等四大检索收录90篇。

1.2 师资队伍建设政策、措施及效果虽说土木工程专任教师队伍学历层次较高,学缘关系、职称结构、年龄结构合理,但建设一支师德高尚、具有较高教学和科研能力、富有创新精神、结构合理的教师队伍,是培养具有高素质土木工程技术人才的关键,也是提高办学质量、深化教育教学改革的基本保证。

1.2.1 师资队伍建设政策校党委书记吴元欣[2]指出要大力推进“杰出人才和学科带头人培养计划”、“教师基础学历提高计划”、“教师出国进修培养计划”,利用“楚天学者计划”特聘教授和校内特聘教师等教师特岗,培养一批能够把握学科发展方向的学科建设带头人,汇聚一批能够攻关重大科学研究项目的领军人物,造就一批学生尊崇的“教学名师”。按照《武汉工程大学“十二五”事业发展规划》提出的“人才兴校”发展战略,以人为本、人才兴校、人力资源是第一资源、人才工程是第一工程的理念,以领军、带头人才和骨干后备人才的引进和培养为重点,逐步实施专任教师的“博士化、工程化、国际化”工程,全面提高教师队伍素质,重点培养优秀中青年骨干教师。同时学校还积极鼓励引进有突出业绩或专长的特殊人才,以优化配置教师资源,努力打造努力造就一支“师德高尚、业务精湛、结构合理、充满活力”的高素质教师队伍。具体政策如下:①培养具有示范及带头作用的“教学名师”,引导和激励教师全身心投入教学、教研和教改工作。②鼓励青年教师到其他高校、科研院所攻读博士学位,以不断提高其业务能力与学术水平。③选派青年教师到相关工程设计与施工单位开展工程训练,以不断积累和丰富实际工程经验。④有计划、有目的地培训中青年教师,鼓励选派优秀骨干教师出国进修学习。⑤实施积极的人才引进政策,加大人才引进力度,尤其具有学术特长、有突出业绩的特殊人才。⑥充分挖掘社会教育教学资源,努力构建一支具有丰富实际工程经验的高水平校外兼职教师队伍。

1.2.2 师资队伍建设措施①以学校每年9、10月份实施的“师德校风宣传教育月”活动为契机,不断提高专业教师的师德修养、敬业精神与综合素质。②通过品牌专业建设,不断优化土木工程专业教师的职称、年龄、学历和学缘结构,重组教学资源配置。③积极实施武汉工程大学提出的“杰出人才和学科带头人”与“名师工程”培养计划,努力造就一批能够站在本学科前沿,并在国内有一定影响的知名教授。④不断加大人才引进力度,重点引进高职称、高学历人才,特别是在科研上已取得突出成绩的学科带头人,如本学科“楚天学者”、“特聘教授”、“工大学子”等。⑤对新进教师必须要求具有博士学位,不断加强师资培训与青年教师的培养计划,并鼓励现任教师攻读在职博士学位。⑥利用国家公派,学校公派等多种资助渠道,选派优秀教师出国留学、进修和访问。⑦鼓励并努力创造条件让青年教师积极参加本学科科研创新团队与教学团队,努力培养中青年教师的科研、教学业务水平与团队协作精神。

2教学改革与建设

2.1 人才培养模式:凸显“三实一创”为核心的人才培养模式人才培养工作是学校办学和发展的中心任务,是做好毕业生就业工作的基础和最关键的环节。近年来,学校坚持“质量立校、科技强校、人才兴校、突出特色、协调发展”的办学思路,在人才培养模式方面进行了积极的探索、改革与创新,注重强化学生的专业素养、实践能力和创新、创业意识,人才培养质量不断提高,毕业生就业竞争力显著提升。“创新模式,多元化人才培养”、“强化实践,工程能力特色化”,不断调整优化专业结构,大力推进教学改革,逐步构建创新型、复合型、技术型的多样化人才培养体系;为强化学生实践能力,不断搭建实践教学平台,形成由实验教学中心、校内外实习基地、重点实验室、科技产业园等组成的实践教学大平台;以省内外龙头企业为基点建立“就业实习基地”和“就业工作服务站”,抢占制高点,形成基层就业和高端就业结合的市场网络。人才培养模式是根据人才培养目标和质量标准,为学生设计的知识、能力和素质结构以及实现这种结构的方式。在制定土木工程专业培养方案时,首先对国内开设了该专业的华中科技大学、武汉大学、武汉理工大学、湖南大学、南京理工大学、西安建筑科技大学等多所高校进行了广泛调研,同时也广泛地调研了用人单位的意见,然后通过反复研讨与认真分析,本专业将人才培养目标定位于:掌握土木工程学科的基本理论和基本知识,获得工程师基本训练并具有创新精神的高级工程技术人才,具有土木工程项目规划、设计、研究开发、施工及管理能力,能在建筑工程、市政工程、地下工程、隧道工程、公路及城市道路、铁道工程、桥梁工程、矿山建筑等相关部门从事设计、规划、施工、咨询、监理、研究、教育、投资及管理工作,即会设计、能施工、懂管理的合格人才。本专业人才培养模式的核心为:“三实一创”(即实训、实验、实习及创新)。土木工程专业人才培养目标定位于面向我国土木工程行业一线具有创新精神的高级工程技术应用型人才。为此,土木工程专业长期以来十分注重学生工程实践能力与创新思维能力的培养,逐步形成了以“三实一创”为核心的人才培养模式,在实验教学方面,已构建了“一个核心,三个层次,六个模块”的实验教学体系,在实习、毕业设计等实践教学环节方面,十分注重“产、学、研”相结合的工程实际训练,通过对高年级学有余力的学生开设导师制“特色班”等形式,真正做到了因材施教,极大地鼓励和培养了学生的创新精神与创新能力。从近年用人单位对我校土木工程专业毕业生的反馈意见以及考研情况,说明本专业的人才培养模式是正确的。根据近年毕业生代就业情况、考研情况以及用人单位的反馈信息,表明土木工程专业的定位是准确的,完全符合土木工程专业人才培养的要求,深受用人单位的好评。

2.2 课程体系:凸显“厚基础、重实践、宽口径、有专长”的教学体系在制定人才培养方案时主要注意了以下四个方面:①结构方面要体现土木工程学科的发展趋势,随着科学技术的不断发展,新材料、新结构、新施工技术的不断涌现,有必要不断拓宽专业口径,但是也要根据省属高校生源总体水平,适当控制知识的宽度与广度。②注重培养学生的工程能力与工程素质,即训练学生在工程实践中发现、提出、表达与解决问题的能力,同时培养学生具有强烈的社会责任感、质量―成本―效益一体化的综合经济意识、法律意识、环保意识与团队协作精神以及不断学习和更新知识的工程素质。③注重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在大学三年级开办“特色班”,对“特色班”的学生采用类似于研究生的培养方式,配备指导教师,以提高学生的创新能力。④在宽口径培养人才的前提下,结合土木工程行业的发展状况,开设对口的专业方向选修课模块,使学生在土木工程行业某一领域有一定的专长,在人才市场上具有较强的竞争力,保持毕业生的高就业率水平。土木工程专业的培养方案不仅充分体现了教育部土木工程专业教学指导委员会对高校土木工程专业的基本要求,而且切合本专业的定位。

2.3 教学内容教学内容总体上划分为四大模块,即基础教育、素质教育、工程教育和实践训练。每一模块都有与总体培养目标相适应的教学或训练要求,在执行过程中相互支持和渗透,形成一个有机的整体。

3品牌专业专业改革与建设思路

3.1 专业改革与建设思路在我国高等教育大众化的背景下,土木工程专业将根据地方高校工科专业本科生的知识结构与素质特点,以我国土木工程行业的科技进步与人才需求为导向,指导品牌专业的建设工作,力争在面向产业一线培养基层创新人才方面形成显著的特色,并使专业的发展获得持续的竞争力与竞争优势。

在品牌专业的建设中,将以全面提高人才培养质量为宗旨,以教育部土木工程专业教学指导委员会拟定的“专业规范”为指导,以深化教育教学改革,推进教育教学理念、人才培养模式与教学管理模式的创新为动力,以“防灾减灾工程与防护工程”湖北省重点学科为依托,开放思想、真抓实干,稳步、高效、有序地推进各项建设工作的展开。首先开展广泛的调研,深入企业、科研院所了解他们对土木工程专业本科生的知识、素质与能力等方面的要求;跟踪问卷调查往届毕业生对大学教育的评价与建议;到其他兄弟院校学习、交流有关品牌专业建设的经验。在此基础上,进一步补充和完善本专业的人才培养目标与人才培养模式。为了保障土木工程品牌专业建设的顺利、有序进行,设立品牌专业专门建设小组,建设小组总负责人由校长李杰教授亲自挂帅,小组成员实行建设项目制,各司其职。

3.2 专业改革与建设方案①不断完善专业培养模式与教学体系。不断完善基于“三实一创”(实训、实验、实习、创新)为核心的人才培养模式和“厚基础、重实践、宽口径、有专长”的土木工程专业教学体系,注重内涵建设,使本专业培养出学生不仅具有扎实的基础理论知识,而且还具有很强大实践应用能力和创新思维能力。②进一步加强工程实践训练。土木工程专业是一个工程实践性非常强的工科专业,今后除在教学计划中进一步加大实践教学与课堂理论教学的比例,而且还要进一步加强与工程勘察、工程设计、工程施工等单位的联系,积极推进“产、学、研”相结合的实践教学模式,同时聘请具有丰富实际工程经验的工程单位技术人员来校给本科生授课或指导毕业设计等实践教学环节,努力提高学生解决实际工程问题的综合能力。③加强师资队伍。高素质的专业教师是专业建设的根本保证,通过3~5年的努力,使土木工程专业的教师总人数达到50人左右,其中教授达到12名以上,具有博士学位的教师达到70%以上,同时引进或培养2~3人成为在国内土木工程领域有较大影响的知名学者。在师资队伍建设方面,注重引进与培养相结合当原则,特别注重中青年骨干教师的培养以及团队协作精神的培养。④强化课程建设。以精品课程建设为龙头,带动土木工程专业课程建设整体水平的提高,不断提高课堂理论教学的教学质量与效果,通过2~3年的努力,至少建成1门省级精品课程和2~3门校级精品课程。⑤实验室建设。进一步优化、整合现有实验室,充分利用中央与地方共建特色优势学科实验室以及日元贷款经费等,在不断补充和完善现有专业实验室建设的基础上,重点建设好土木工程结构实验室和道路与桥梁实验室,积极购置先进的大型仪器设备,在3~4年的时间内,是本专业的设备总值达到3500万元,实验室总面积达到4000m2以上。⑥积极开展大学生课外科技活动。依托武汉工程大学“校长基金”、“产、学、研”课题以及专业教师的科研课题等,积极鼓励高年级学生参加“挑战杯”、“求实杯”、“中南结构设计大赛”等不同类型的大学生课外科技活动,进一步完善“导师制”的管理模式,全方位、多渠道地培养打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与创新思维能力。

3.3 预期成果通过3~5年的建设时间,努力将土木工程专业建设成为办学条件优良、师资力量雄厚、人才培养模式科学、教学内容与课程体系完备、教学方法与手段先进、人才培养质量优良的本科专业,并在国内同类省属高校中处于领先或先进水平。

4结束语

我校在土木工程品牌专业建设的过程中,对师资队伍建设、教学改革与建设、品牌专业改革与建设思路、方案及预期成果进行了有益的探索,取得了一定的成绩。但土木工程品牌专业的特色有待进一步的凝练、在全省乃至全国的社会声誉有待进一步提高。

参考文献:

篇10

关键词:水资源 可持续发展 充分利用

中图分类号: TV213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引言

人口的增长以及经济的持续快速发展,水资源出现紧缺,由于我国水资源分布不均衡,局部地区频繁的出现暴雨、洪涝的灾害,水土流失现象极其严重,导致了生态环境的愈加脆弱。在建设全面小康社会的道路上,各地政府要将水资源的控制与利用放在一个重要的位置上,优化水资源的配置,缓解水资源供求的矛盾,已经成为经济发展的道路上绕不开的课题,首先要从管理水资源本身出发,进一步加强相关管理机构的改革以及相关政策的制定和落实,科学、合理、妥善的解决水资源问题。

一、水资源可持续发展概述

要想真正的将水资源的利用与可持续发展问题解决好,就不能够但从水资源一个方面入手,要本着历史唯物主义的观点去解决问题。

(一)加大科研力度,研究环境与水

有研究表明,在世界范围内,水所引起的自然灾害,无一例为的都是由于环境的失衡所引起的,人们利用环境、向环境索取、最终破坏了环境,而环境所产生的副作用,有一部分就是通过水来表达的:旱灾、涝灾、水土流失等等,都是破坏环境的结果。所以,在我们人类进步很发展的同时,不要妄图去改变自然规律,而要调整我们的生存和发展方式,使我们能够与自然和谐共存,做到科学有序的发展,要注重使用与保护相结合,开发与治理相结合。

研究水资源的开发、利用与保护,是一项系统的工程,是不能够就水资源来论水资源的,而是要将所涉及到的一切自然与社会因素统统的考虑在内。从科学的角度去解释和研究,找到水资源短缺以及水环境恶化的原因,之后进行相关政策的出台,加大水资源的保护力度。比如封山育林、退耕还林等,这样能够有助于水土的保持和水资源的自净与涵养。主要通过以下几个方面来进行:

首先,要实行水资源的全国联网。这样能够有利于水资源的全国整体监控,对全国各地区的水资源储量以及水环境清洁程度也可以实行统一管理,有针对性的解决问题。

其次,对洪水等一些由水资源和水循环引发的自然灾害,要做到及时预报,并在平时做好预防工作。一是完善防灾减灾法规体系;二是健全防灾减灾组织体系;三是加强防灾减灾工程体系;四是强化防灾减灾保障体系;五是提高防灾减灾应急能力;六是抓好防灾减灾知识宣传与普及。

再次,下大力气对水污染的治理以及水资源的循环体系做充分的研究,从惠民、助农的角度出发,研究解决方案。并提倡环保农业、生态农村的概念。

(二)合理规划布局,利用淡水资源

我国的水资源是按照水系来划分的,比如长江流域、珠江流域等,而与我们常说的行政区划无关。这样一种划分,如果解决不好,就会使问题复杂化,如果水系受到了污染,很可能就出现互相推诿的情况,而如果某些地区的水资源出现了紧张,救护想方设法的多弄到一些水资源,比如黄河上游缺水,一些上游地区就会修筑堤坝,使河水尽量多的留在上游地区,这势必会对下游地区水源的使用造成影响针对这样的情况,要本着尊重大自然的前提,进行水资源的分配与管理。然而其海水淡化的技术便是从海中直接抽水至工厂,一天便要几亿桶。看似很大的海水量却生产出很少的淡水,效率很低。此外,由此产生较高盐分的海水还会使海洋生物遭到迫害,这也是主要问题。对于一些非饮用水,完全可以由海水经过简单的净化处理后使用。而饮用水的处理过程和技术手段更为严苛,所产生的费用更高,海水淡化之后的饮用水从经济效益上没有价值。

二、水资源可持续发展的措施

(一)行政手段进行干预

出台相关的水资源管理政策,在行政层面解决问题,将一些地方性的特权关入制度的笼子,这样才能够为水资源的合理高效利用提供制度上的保障,也是我国实行水资源保护的前提和基础。现在相关部门正在做有关项目的调研工作,以确保政策的落实难度不会太大。与此同时,还要大力抓好做好水环境的保护工作与水污染的治理工作,财政应该给予这方面一定的投入,比如购进设备等等。

为了水资源治理的力度,要做好相关的立法,在整治污染的过程中,要充分的践行与时俱进的精神品质,不断将新情况与新问题反馈到相关部门,以便将问题处理完善。我国关于水资源的法律法规有:《水法》《水土保持法》《水污染防治法》等,这些法律法规是水资源管理的标准和依据。但是在实际操作的过程中,执法人员或是管理人员会发现现在对于水资源的污染或是其他与生态环境相背离的行为无法可依、无规可循,形成了法律的盲区,针对这种现象,要求环境法规制定部门尽快完善相关法规。

(二)提高水资源利用率

我国的经济在进入新世纪后呈现出快速的发展趋势,工业用水和生活用水也都随着经济增长而增长起来。水资源的供给少与社会生产生活的需求多形成了一对尖锐的矛盾。在此基础上,我国号召建立的两型社会,即:资源节约型与环境友好型社会,正是出于这方面的考虑。从这点我们能够看出,国家解决水资源问题的方法,还是将节约用水、有效的提高水资源的利用率放在首位。这需要我们全社会共同的努力,首先从政策方面,要建立激励机制,比如对一些用水大户,可以通过经济的方式或是其他的政策扶持等方式给与激励,而对于民众,可以采用灌输和宣导的方式进行理论教育,并且在社会中投放大量的公益广告等,使节约用水,高效用水的理念深入人心。

对于水资源,要实行有偿使用及转让。宪法规定,我们国家是公有制国家,水资源是国家所有的自然资源,开发者和投资者拥有优先的使用权。并且要明确水资源的管理责任,本着谁污染谁治理,谁开发谁负责的原则来进行监管。在明确了水资源的相关责、权、利后,可以采用经济的杠杆进行调节,以达到合理配置水资源的目的。

(三)组织完善管理体制

我国可持续发展的关键就是水资源的可持续发展,没有水资源的可持续发展,其他的一切都是空谈,因为水是现代建设的依托,水也自然环境的依托,水还是我们的生命之源。所以,必须建立统一的、完善的管理组织形式。形成一条供水、用水、节水、排水、治理污染的水资源循环体系。在组织层面上保证人们能够喝道放心水,保证水资源能够进行通常的、安全的循环。此外,要加强水利工程的管理,加大水利建设的资金投入力度。

(四)加强社会参与意识

对社会成员进行水保护水资源的教育宣导,使社会群众了解保护水资源的重要性与必要性。在高校设立专门的关于环境保护与水资源保护的专业和课程,培养高精尖技术人才以研究水资源的循环利用,在公共场所可以贴一些保护水资源、节约用水的标签或是标牌,养成人们对于水资源保护的习惯。还可以利用现代媒体进行宣传,比如在电视上的公益广告等。并可通过深入社区进行公益讲座和活动来帮助人们认识到水资源的重要性,这都是为了唤起人们保护水资源、重视水资源的意识。

(五)发挥市场调节效用

从经济的层面对水资源的治理和保护给予一定的支持,积极推动社会用水价格改革,加快推进城镇水价“三步走”的战略。第一步是通过宣传和引导,使群众对水资源的保护与水资源的稀缺性做到基本了解,第二步是对一些城市或地区进行水价改革的试点,第三步全面铺开水价改革的机制。最终要达到的目的就是使水资源得到保护,使农业灌溉用水得到保障,促进我们国家的可持续发展战略的实施。同时从经济角度去分析企业的实际用水量,给予一些用水企业水量定额,超出的部分要缴纳几倍于基本水价的资金,这也能够有效形成节约用水的习惯,并且能够提高企业的经济效益。最后,在生活用水方面,大力的加强群众参与式管理,这样做能够有效的缓解群众对于政策执行的矛盾,降低管理成本,提高管理水平。

三、结束语

中国的水资源短缺已经成为中国在经济发展的道路上和与世界接轨的道路上的最大障碍。面对21世纪的世界竞争,保证经济社会的可持续发展是异常重要的,而水资源充分供给与保护,是最大的问题。我们在处理水资源保护的问题上,要坚持“以自然为本”的原则,只有这样才能够从根本上将问题解决,才有助于中国走上可持续发展的道路。

参考文献

[1] 谢新民,张海庆.水资源评价及可持续利用规划理论与实践[M].黄河水利出版社2012.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