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质灾害紧急预案范文

时间:2024-01-09 17:32:50

导语:如何才能写好一篇地质灾害紧急预案,这就需要搜集整理更多的资料和文献,欢迎阅读由公务员之家整理的十篇范文,供你借鉴。

地质灾害紧急预案

篇1

一、总则

(一)编制依据

依据《地质灾害防治条例》、《市突发性地质灾害应急预案》修编本预案。

(二)适用范围

本预案适用于滑坡、崩塌、泥石流、地面塌陷等突发地质灾害发生或者临灾时的应急处置反应。

(三)工作原则

以为人本、预防为主;统一领导、分工负责;分级管理、属地为主。

二、组织体系和职责分工

(一)组织体系

为加强对突发地质灾害的应急管理,区政府成立突发地质灾害应急指挥部(以下简称区应急指挥部),具体负责全区突发地质灾害抢险救灾工作。

总指挥长:区政府主管副区长

副指挥长:国土分局局长

成员:区委宣传部、区发展计划局、财政局、民政局、国土分局、建设局、水利局、交通局、卫生局、农林局、公安分局、环保分局以及各镇办负责人。

区突发地质灾害应急指挥部的主要职责是:统一领导、指挥和协调地质灾害应急防治与救灾工作;分析、判断成灾的原因,确定应急防治与救灾工作方案;部署和组织有关部门和对受灾地区进行紧急援救;协调组织指挥部队参加抢险救灾;指导地质灾害应急指挥部做好地质灾害的应急防治工作;处理其他有关地质灾害应急防治与救灾的重要工作。

区应急指挥部下设办公室,办公室设在国土分局,办公室主任由国土分局局长兼任。办公室职责:是汇集、上报险情灾情和应急处置与救灾进展情况;提出具体的应急处置与救灾方案和措施建议;贯彻区应急指挥部的指示和部署,协调有关镇办地质灾害应急指挥部、区应急指挥部或单位之间的应急工作,并督促落实;组织有关部门和专家分析灾害发展趋势,对灾害损失及影响进行评估,为区应急指挥部决策提供依据;组织应急防治与救灾的新闻;起草区应急指挥部文件、简报;负责区应急指挥部各类文书资料的准备和整理归档;承担区应急指挥部日常事务和交办的其他工作。

(二)职责分工

1、国土分局负责做好全区的地质灾害应急防治工作的指导和监督工作,指导做好恢复重建的相关工作。

2、区水利局负责指导汛情监测以及地质灾害引发的次生洪涝灾害处置工作。

3、环保分局负责做好受灾区域的环境监测与评价工作。

4、区卫生局负责组织医疗卫生技术力量,做好医疗救护和伤病员抢救工作;监测饮用水,对重大疫情组织实施紧急处理,预防控制疫情发生和蔓延。

5、公安分局负责维护灾区社会治安,打击各种蓄意扩大传播地质灾害险情的违法行为;必要时,对灾区和通往灾区的道路实行交通管制,保证抢险救灾工作顺利进行。

6、区交通局负责组织力量对地质灾害区域内被毁交通设施进行修复,保障地面交通运输畅通。同时,调配紧急救援和撤离人员及疏散所需车辆等运输工具。

7、区委宣传部负责及时做好新闻媒体的接待、答复和引导工作。

8、区民政局负责做好受灾群众的安置,保障灾民的基本生活;申请、管理、分配救灾物资并监督使用。

9、区建设局负责组织有关部门对因灾受损的各种基础设施尽快加以恢复,积极参与做好各项灾后重建工作。

10、区发展计划局负责做好重大救灾和应急治理项目计划的协调安排工作,落实有关方面的项目资金。

11、区财政局负责做好区级突发地质灾害应急资金预算及救灾应急款拨付工作,并对资金使用情况进行监督检查。

12、区农林局负责组织灾区动物疫病的预防、控制和扑灭工作,加强动物疫病的监测;切实采取有效措施,防止和控制动物疫情的暴发流行;做好灾后农业的查灾工作,指导灾后农业生产的恢复和自救工作。

13、事发地镇办负责协调有关部门做好灾民的临时生活安置、灾民的转移和应急救助等工作;做好抢险物资和救援工具的供应工作;做好地质灾害现场秩序的维护和善后处理等工作。

三、地质灾害的预防

(一)灾害的监测

各镇办要加快建立以预防为主的地质灾害监测、预报、预警体系建设,开展地质灾害调查,编制地质灾害防治方案,建设地质灾害群测群防网络和专业监测网络,形成覆盖辖区的地质灾害监测网络。对辖区的地质灾害隐患点,要按照防灾预案要求,落实专人做好地质灾害的监测和预防工作。在监测中发现危险时,须立即按预案制定的预警方式做出预警信号,通知处于危险区域的人员按规定的撤离疏散路线向安全地带撤离。

(二)信息收集与分析

各镇办和国土分局要广泛收集整理与突发地质灾害预防预警有关的数据资料和相关信息,进行地质灾害中、短期趋势预测,建立地质灾害监测、预报、预警等资料数据库,实现各部门间的资料共享。

(三)地质灾害巡查

各镇办和相关部门要充分发挥地质灾害群测群防和专业监测网络的作用,进行定期和不定期检查,加强对地质灾害重点地区的监测和防范。

(四)“防灾明白卡”发放

为提高群众的防灾意识和能力,各镇办和相关部门要根据当地已查出的地质灾害危险点、隐患点,将群测群防工作落实到具体单位,落实到村委会主任以及受灾害隐患点威胁的村民,要将涉及地质灾害防治内容的“明白卡”发到村民手中。

四、灾害的报告

突发性地质灾害发生后,发生地镇办应立即向区应急指挥部报告,并同时向区应急办报告灾情,区应急指挥部接到中、小型地质灾害报告后,应在30分钟内报区政府和市国土资源局,并根据灾害情况,确定突发性地质灾害应急预案的启动时机。

灾害报告的内容主要包括:地质灾害险情或灾情出现的地点和时间、地质灾害类型、灾害体的规模、可能引发因素和发展趋势等,对已发生的地质灾害,速报内容还要包括伤亡和失踪的人数以及造成的直接经济损失等情况。

五、应急响应及处置

应急响应指一旦发生地质灾害或者地质灾害隐患点出现临灾状态时,而采取不同于正常工作程序的紧急防灾和抢险救灾行动,分为险情应急和灾情应急。应急工作遵循分级响应程度,根据地质灾害的等级确定相应级别的应急机构。

(一)险情应急

险情应急指地质灾害隐患点出现在短期内可能发生灾害造成人员伤亡或较大财产损失的险情时,即进入险情应急期,所采取的紧急防灾避险行动。

接到地质灾害险情报告的镇办,应及时上报区应急指挥部。接到报告后,区应急指挥部要立即派出专业人员(专家组)赶赴现场,与事发地镇办一起进行现场调查,核实险情,提出应急抢险措施建议。

地质灾害险情确定为临灾状态时,事发地镇办地质灾害应急指挥部进入工作状态,立即成立现场险情应急抢险指挥部,划定危险区,设立警示标志,启动“防、抢、撤”方案,组织群众转移避让或采取排险防治措施,情况危急时,应采取强制措施,组织群众疏散避灾。同时,加强监测预报,有序组织防灾各项工作。

地质灾害险情得到有效控制后,区应急指挥部应按照事发地镇办和专业人员(专家组)建议,确定撤销或者继续保留危险区管制措施,提出下一步防灾、搬迁避让或工程治理措施,并安排有关部门或单位组织实施。

(二)灾情应急

灾情应急指地质灾害已发生,即进入灾情应急期,所采取的紧急抢险救灾和防止灾情进一步扩大的行动。

当发生地质灾害时,区应急指挥部进入工作状态,启动地质灾害应急预案,并在第一时间报告市政府及市国土资源局。同时,迅速派出由国土分局及有关部门组成的应急调查组,立即赶赴现场了解情况,查明灾害类型、规模、成因、预测发展趋势,提出应急防范措施,为抢险救灾工作提供科学依据。并将灾情调查报告上报市国土资源局。

由区应急指挥部在灾情发生现场成立现场抢险救灾指挥部,并根据需要和部门分工,设立若干应急工作组。各应急工作组在现场指挥部的统一指挥下,开展预警监测,划定危险区和抢险救灾特别管制区,抢救受伤、被埋人员,转移受威胁居民。同时,做好食品、饮水、衣物等救灾物资的调集和发放及死难者的善后处理等工作。

六、应急保障

(一)应急队伍、资金、物资、装备保障

各镇办和国土分局要建立抢险救灾协调工作机制,落实抢险救灾人员,建立抢险救灾应急队伍,要不定期的开展应急抢险救灾演练,确保应急救助手段及时到位。

地质灾害易发区的镇办要组织有关部门、单位储备用于灾民安置、医疗卫生、生活必需品、交通通讯等必要的抢险救灾专用物资,保证抢险救灾物资供应;要加强救灾装备建设,配备无线通讯设备、信息传输工具、应急用品、抢险救灾装备等。

地质灾害应急防治与救灾费用纳入同级财政预算。

(二)通信与信息传递

各镇办和国土分局要加强地质灾害监测、预报、预警信息系统建设,充分利用现代通信手段,把有线电话、移动手机、无线电台及互联网等有机结合起来,建立覆盖全区的地质灾害应急防治信息网,并实现各部门间的信息共享。

(三)应急技术保障

国土分局成立地质灾害应急防治专家组,为地质灾害应急防治和应急工作提供技术咨询服务,要和有关单位积极开展地质灾害应急防治与救灾方法、技术的研究,开展应急调查、应急评估、地质灾害趋势预测、地质灾害气象预报预警技术的研究和开发。

(四)宣传与培训

各镇办和国土分局要加强群众防灾、减灾、自救知识宣传和培训,对广大干部和群众进行多层次多方位的地质灾害防治知识教育,增强群众的防灾减灾意识和自救能力。同时,开展有针对性的应急防治与救灾演习和培训工作。

(五)新闻信息

地质灾害灾情和险情的按照《区突发公共事件总体应急预案》相关要求执行。

(六)监督检查

国土分局要加强对各镇办和相关部门的地质灾害应急防治保障工作的督导和检查,确保地质灾害应急防治责任落实到位。

七、责任与奖惩

对在地质灾害应急工作中做出突出贡献的单位和个人,按照《地质灾害防治条例》相关规定予以表彰奖励。

对引发地质灾害的单位和个人的责任追究,按照《地质灾害防治条例》相关规定处理;对地质灾害应急防治中失职、渎职的有关人员,按照国家有关法律、法规追究责任。

八、预案管理与更新

地质灾害易发区的各镇办,应当参照本预案,制定本行政区域内的突发地质灾害应急预案。各镇办的应急预案应当报国土分局备案。

本预案由国土分局负责修订更新,修订更新后的预案,报区政府批准。

突发地质灾害应急预案的更新期限最长为3年。

篇2

高效有序地做好突发性地质灾害应急防治工作,避免或最大程度地减轻地质灾害造成的损失,维护人民生命财产安全和社会稳定。

二、编制依据

依据《地质灾害防治条例》和《省地质环境管理条例》以及《国务院关于加强地质灾害防治工作的决定》等法规和规范性文本,结合我区实际情况编制本预案。

三、适用范围

本预案适用于我区行政区域内因自然因素或者人为活动引发的危害人民生命财产安全的山体崩塌、滑坡、泥石流、地面塌陷、地裂缝、地面沉降等与地质作用有关的地质灾害所引起的,给人民生命财产造成严重威胁或者已经造成重大人员伤亡、经济损失的突发性特大型、大型和中型地质灾害的抢险救灾工作。

四、工作原则

预防为主,以人为本。建立健全群测群防机制,最大程度地减少突发性地质灾害造成的损失,把保障人民群众的生命财产安全作为应急防治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统一领导、分级负责。在管委会统一领导下,有关部门各司其职,密切配合,共同做好突发性地质灾害应急防治工作。管委会主任是本行政区域突发性地质灾害应急防治工作的第一责任人,各单位均应当服从管委会对突发性地质灾害应急防治工作的统一领导和协调。

五、组织体系

(一)领导机构

1.成立经济技术开发区地质灾害应急防治指挥部

2.指挥部职责

统一领导、指挥和协调地质灾害应急防治与救灾工作;分析、判断成灾或多次成灾的原因,确定应急防治与救灾工作方案;部署和组织有关部门对受灾地进行紧急援救;检查、指导辖区地质灾害应急防治指挥部做好地质灾害应急防治工作;处理其它与地质灾害应急防治与救灾有关的重要事项。

(二)运行机制

针对本辖区的地质灾害分布特点、易发程度,建立和完善预测预警机制,加强监测,做到早发现、早报告、早处置。

1.预测预警系统。要发挥对突发性地质灾害应急救援的骨干和枢纽作用,对出现地质灾害前兆,可能造成人员伤亡或者重大财产损失的区域和地段,建立由各乡镇人民政府、街道办事处、工作办公室和村(社区)及驻区企事业单位为一体的,按领导负责制指定专门负责人、联络人,确定联络报告方式,以及由危险区范围的单位、居民(村民)作为监测信息报告员而形成的群测群防网络体系。

2.信息收集与分析。负责地质灾害监测的单位,要广泛收集整理与突发性地质灾害预防预警有关的数据资料和相关信息,进行地质灾害中、短期趋势预测,建立地质灾害监测、预报、预警等资料数据库,实现各部门之间的共享。

3.地质灾害险情巡查。各乡镇人民政府、街道办事处、工作办公室对辖区内地质灾害重点地区进行巡查,指导建立地质灾害群测群防体系,加强地质灾害监测,并充分发挥地质灾害群测群防和专业监测网络的作用,要定期和不定期进行检查,加强对地质灾害重点地区的监测和防范,发现险情时,要及时向国土分局和相关领导报告。相关部门要及时划定灾害危险区,设置危险区警示标志,确定预警信号和撤离路线。根据险情变化及时提出应急对策,组织群众转移避让或采取排险防治措施,情况危急时,应强制组织避灾疏散。对选定的避险点和撤离路线要进行安全性评估,确保紧急避险万无一失。

4.预报预警。开展地质灾害气象预报预警工作,将预报预警结果及时报告经开区,同时通过媒体向社会。当发出某个区域有可能发生地质灾害的预报预警后,依照群测群防责任制的规定,立即将有关信息通知到地质灾害危险点的防灾责任人、监测责任人和该区域内的群众,做好防灾的各项准备工作。

5.发放“防灾明白卡”“避险明白卡”。对出现地质灾害前兆,可能造成人员伤亡或者重大财产损失的区域和地段,各乡镇人民政府、街道办事处、工作办公室对单位和住户及时发放《防灾明白卡》和《避险明白卡》,告知有关灾害的基本情况、监测预报方法、应急避险的撤离路线和安置地,以及防灾责任人、监测责任人和群测群防人员的汇报联系方式,按要求做好防灾各项准备工作。

六、监督检查

区指挥部办公室对上述各项地质灾害应急防治保障工作进行有效的督导和检查,及时总结地质灾害应急防治实践的经验和教训。

七、预案管理

本预案由管委会制定,并根据实际变化情况,由国土分局牵头及时修改完善,各有关部门按照预案的规定履行职责。

八、责任与奖励

(一)奖励

对在地质灾害应急防治工作中贡献突出需表扬奖励的单位和个人,按照《地质灾害防治条例》相关规定执行。

篇3

我县处于青藏高原边缘和西秦岭、岷山两大山系支脉的交错地带,新构造运动强烈,山大沟深坡陡,断裂褶皱发育,岩体破碎,生态环境十分脆弱,暴雨频发,以泥石流、滑坡为主的地质灾害极为发育,且危害严重,是我省滑坡、泥石流严重发育区之一。经年地质灾害详查,全县25个乡镇不同程度的都存在滑坡、崩塌、泥石流、地裂缝等地质灾害。全县境内共有地质灾害隐患点278处,其中滑坡75处,占27%,泥石流191处,占68.7%,崩塌12处,占4.3%。以上地质灾害点依然存在安全隐患,全县受地质灾害隐患威胁人数7.47万人,威胁财产2.5亿元,防灾形势异常严峻。

二、防灾办法的选择

地质灾害工作的最终目的是防灾减灾,确保人民生命财产安全,我县地质灾害多,危害程度严重,要全部治理这些灾害,投资巨大,国家和地方以目前的经济实力均无力承担,因此,在灾害治理费用十分有限的条件下,应选择技术可行,经济合理又能达到减灾防灾的办法和措施。根据我县的灾害特点,应选用避让和监测为主要防灾手段,对区域内威胁县城、乡镇等危害严重的灾害点,进行有计划的勘察治理。

(一)避让方案

对于我县大多数地质灾害点而言,“避让”是最优的选择,这是因为第一,这些地质灾害威胁的往往只是一个村组,或是几户人家,且居住条件本身较差;第二,工程治理费用昂贵,在防治经费十分有限的条件下,选择整体搬迁相对经济些;第三,整体搬迁后有利于生态环境的优化。对于未发生地质灾害但地质环境条件较差的危险地段,则应禁止开挖坡脚、削坡取土和开荒耕地等破坏斜坡稳定和生态环境的行为。

(二)监测预报方案

在防治工程费用紧张的情况下,监测预报是非常有效且经济合理的防灾减灾措施。

1、滑坡的简易监测

滑坡的监测是获取滑坡体信息,掌握滑坡体演变趋势的重要手段,它可以及时捕捉滑坡灾害的信息特征,为正确分析评价、预测预报及工程治理等提供可靠资料及科学依据。目前国内外关于滑坡的监测已发展到一个较高的水平,不仅监测内容丰富,而且监测手段和方法在不断提高。如开展地表及表面位移监测的有:经纬仪、光电测距仪的大地形变位移监测;倾斜仪、地表深长计、地表收敛计的不稳定地段或裂缝相对位移监测。用于地下位移监测的有:监测滑面不明确且滑带较厚的钻孔测斜仪,监测潜在滑面明确的钻孔挠度计;用于岩石沿不连续面移动的钻孔深长计等。现就几种简易的表面位移监测方法介绍如下:

(1)大地形变位移监测

此法主要是依据滑坡体的平面形态特征,由控制点和监测点组成的监测网点,控制点埋没于崩滑体之外,为相对不动点,监测点位于崩滑体内,一般采用网格状布设,以控制滑体的范围。使用经纬仪或光电测距仪按视准线法测量监测点的位移变化动态。

(2)裂缝相对位移监测

此法主要是监测滑坡体中裂缝的相对张开、闭合动态变化。监测点设在裂缝两侧,一般两个一组,测量其距离变化,或者在裂缝两侧设固定标尺,以观测裂缝张开、闭合和垂直动态变化。测量设备可用简单的直尺、测绳或简易拉裂缝观测仪,简单滑线接触器、电子应变仪、钢尺式收敛计及钢丝式收敛计等。

(3)宏观地质调查法

此法是采用常规的滑坡变形迹象追踪地质调查方法,进行人工巡视,并发动当地群众观察滑坡区出现的各种微细变化,如房屋的变形,坡体前缘的鼓胀等。该调查法选点宜在变化明显地段设固定点,调查线路应穿越整个滑坡区。

2、泥石流的监测

泥石流的形成在地形地貌和松散物来源两个条件具备的情况下,发生与否及何时发生主要取决于水动力条件,因此监测的关键就是对降雨量的监测。我县泥石流大部分发生在5-9月份,因此在雨季或雨季来临时,应关注区内降雨量的变化,应派专人对灾害性泥石流沟进行监测,及时观察监测断面泥位的变化情况,当沟、河水位超过警戒位时,应及时预警,并迅速组织居住于危险地段的村民撤离到安全地带,同时将情况上报到县地质灾害主管部门。

三、组织体系

1、指挥体系。

县上成立地质灾害防灾领导小组,主要任务是负责全县地质灾害防灾救灾措施的落实,领导、指挥、协调灾后救灾工作。

地质灾害防灾领导小组由政府主管县长任组长,国土局负责人任副组长,领导小组成员由国土局、民政局、发改局、水务局、工信局、安监局、公安局、电力局、财政局、建设局、卫生局、宣传部、广电局、交通运输局、气象局、水保局、粮食局、武警中队、电信局、县移动公司、县联通公司、县财产保险公司、县人寿保险公司等单位主要负责人组成,第一负责人缺员时,第二负责人为成员。

地质灾害防灾领导小组下设办公室,办公室设在国土局,办公室承担领导小组办事机构的职责,负责指导、协调、督促领导小组成员部门的工作,承办领导小组交办的其他工作。日常事务由县国土局负责办理。地质灾害发生后,工作人员从成员单位临时抽调。

2、通讯网络的保障。

地质灾害发生后,由电信、移动、联通、广电等有关部门,做出快速反应,保障通讯网络畅通。

3、专家咨询体系。

由国土、水保、气象、卫生、工信等部门的专业人士组成咨询系统,对地质灾害发生后有关问题做出解释答复。

4、气象信息服务。

气象部门要及时提供地质灾害发生地的气候条件、天气预报等情况,以便于科学地组织安排救援行动。

5、公开地质灾害信息。

接受新闻媒介和社会的监督,及时地质灾害的发生和发展情况以及事故的救援、伤亡情况。

四、地质灾害防治职责

各乡镇及有关部门应当认真履行国家赋予的行政职责,各司其职,各负其责,保障人民的生命和财产安全,维护社会的安定。

1、领导小组组长的职责

(1)组织制定本行政区域内地质灾害防灾方案并负责组织实施。

(2)确保参与地质灾害防灾方案的各单位和组织明确各自的职责和任务,并能顺利完成任务。

(3)充分发挥新闻媒体的作用,必要时寻求媒体的帮助。

(4)在整个地质灾害应急处置过程中,应当和灾害现场的主管人员保持密切联系,定期通报事故现场的情况。

2、领导小组的职责

(1)在领导小组组长的统一领导下,具体负责地质灾害防灾预案的组织和实施;组织有关部门按照突发性地质灾害应急预案迅速开展救灾工作,将损失降到最低程度,根据灾害发生的状态,统一部署防灾方案的实施工作,对救灾工作中发生的争议采取紧急处理措施。

(2)根据防灾方案实施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和实际情况的变化,及时对方案进行调整、修订、补充和完善,确保让所有参加防灾救灾的组织和人员明确自身应尽的职责。指派专人和地质灾害地保持经常联系,使防灾方案不断得到更新和完善。

(3)根据地质灾害发生情况,如发现有危及周边村庄、设施和人员的险情时,立即组织进行人员和物资疏散工作,在本行政区域内紧急调运各类物资、设备,调遣人员和占用场地,灾害发生后应及时返还或给予经济补偿。

(4)配合上级部门进行事故调查处理工作,做好稳定社会秩序和伤亡人员的善后及安抚工作,适时公告,将地质灾害的原因、责任及处理决定公布于众,接受社会的监督。

(5)负责处理领导小组日常事务,办理领导小组组长交办的其它事项。

3、国土资源部门的职责

(1)贯彻以“防”为主、“防”、“治”结合的方针,认真开展群测群防,加强地质灾害的监控和检查,及时发现和报告地质灾害。

(2)做好地质灾害紧急措施的落实。

(3)加强地质灾害防治和法规知识的宣传。

(4)做好重点灾害性地质灾害地区的安全评价工作。

(5)建立健全地质灾害预测和评价数据库。

(6)检查所有灾害性地质灾害地段,准备好受威胁区群众的疏散点和移搬地点。

4、电信部门的职责

(1)检查加固现有电信线路和无线电发射塔。

(2)调试配备应急无线电台和发电设备。

(3)准备通信线路检修材料及工具。

(4)组建好地质灾害发生后进入灾区的检修队伍。

5、公安部门的职责

(1)地质灾害发生后负责保护人员和财产的安全。

(2)保护地质灾害现场,控制旁观者进入灾害危险区域。

(3)负责治安管理和交通疏导。

(4)负责灾害可能危及的地区内的人员疏散和撤离,确定死亡人员姓名、身份等。

6、卫生防疫部门的职责

(1)备好救灾医疗器械、救护车辆、应急物资、应急药品。

(2)组建灾后进入灾区的医疗抢救队伍。

(3)宣传医疗防疫及自救知识。

7、交通运输部门的职责

(1)建立救灾运输调度指挥机构。

(2)落实救灾车辆,组建抢修队伍。

8、电力部门的职责

(1)储备救灾应急的必需物资、器材及发电设备,组织好抢救队伍。

(2)检查用电户的线路安全,做好安全用电常设和触电急救措施宣传。

9、民政部门的职责

(1)制定救灾预案。

(2)储备一定的救灾粮款和衣物、被褥及建材、帐篷等应急物资。

(3)准备外缓救灾物品的储存房,组建救灾物资收发管理机构。

(4)准备好五保户、孤寡老人的疏散地点。

10、武装部、武警中队的职责

组建由武警中队和基干民兵组成的紧急抢救队伍,并做好抬、挖被压人员的物资准备。

五、灾后应急措施

灾后应急措施是减轻突发性地质灾害的最重要的环节。突发性地质灾害发生后,县政府宣布灾区进入灾后应急期,宣布起止时间,根据突发性地质灾害的级别不同,采取相应的措施。

1、突发性地质灾害发生后,防灾领导小组各成员迅速到位,按职责分工,实施各自的破坏性地质灾害应急预案,并将灾情等信息及时向市政府报告。

2、国土局迅速确定地质灾害的级别,报告领导小组办公室,并尽快派出现场工作人员,了解灾情,加强现场灾害监测,对地质灾害趋势作出判断,会同有关部门进行地质灾害的初步评估。

3、各部门视实际情况迅速同灾区乡镇联系,及时向县政府及市级以上业务主管部门报告灾情,请求援助,并组织本部门人员立即赶赴灾区,开展工作。

4、县政府派出主管领导带队的慰问团和工作组赶赴灾区,慰问灾民和抢救伤员,现场指挥、协调救灾工作。

5、民政局牵头,财政、卫生、交通运输等部门参加,迅速组织实施应急预案,开展群众自救、互救、抢救受灾人员,尽快恢复供电、供水,恢复交通、通讯,防止次生灾害发生,并接受救灾和外援物资,做好分配发放工作。

6、宣传报道部门在有利于稳定灾区社会秩序,有利于动员社会力量支援灾区的救灾工作的前提下,及时、准确、实事求是地开展宣传报道。

7、灾区乡镇无法依靠自己的力量组织救援和抢救时,地质灾害应急领导小组可组织就近援助,指挥附近乡镇组织相应力量赴灾区救灾。

六、灾后救灾与重建

在灾后完成紧急抢救之后,灾区转入灾后救灾及恢复重建持续阶段。主要任务是:

1、继续解决灾民的生活,解决灾民必需的吃、穿、住及医疗、取暖等问题。

2、继续进行抢修工作,抢救修复重要工程设施,使其逐步恢复正常。

3、做好救灾物资的调拨、运转和分配。

4、及时制定重建规划,做好重建准备工作。

篇4

概况:xx村隶属于xx街道办事处,位于xx区中心地带,地处石人山半山腰,是滑坡、岩崩的高危地带,加上民房是祖上留下的土木结构居多,分散在两山一沟,信息、交通不便,旱涝灾害、气象灾害、地震灾害、地质灾害和重大生物灾害等给救助工作带来极大的不便,按照xx街道办事处和上级相关部门的指导意见,结合本村实际情况,编制本村防御自然灾害抢险救灾应急预案

一、一、工作机构和职责

1、应急领导小组:负责我村自然灾害防治和应急工作指挥、组织、协调、监管。

组 长:

副组长:

成 员:

下设办公室,负责地质灾害防治和应急工作日常管理工作,办公室主任由xx兼任。

职责分工:

(1)组长:分管组织、指挥、协调本村自然灾害群测群防和突发性自然灾害各项应急处置工作;负责自然灾害灾情报告,在强降雨期间执行“零报告制度”,并负责向村民公布本预案。

(2)副组长负责组织抢险小分队及其人员分工;组织自然灾害临灾抢险、排险,抢险小分队由组员(各村民小组长)组成。

(3)应急领导小组负责本村地质灾害气象预警信息;监督监测点监测人和地质灾害易发地段巡查人做好监测和巡查工作;负责地质灾害点监测资料和地质灾害易发地段巡查资料的整理、汇总和上报工作。

(4)村民小组组长:负责组织本村民小组范围自然灾害点监测和自然灾害发地段巡查;负责临灾时组织受威胁群众撤离;负责及时向应急工作组组长报告自然灾害灾情。

(5)应急工作组其他成员:负责物质保障、灾民安置、救护和汛期值班等项工作。

2、村(组)两级巡查小组:村两委、村民小组长、基于民兵和受影响的村民分别组成村(组)级巡查小组。

二、防灾抢险

1、自然灾害点监测、易发地段巡查防灾避险

2、预警及抢险救灾措施

当遇强降雨和上级自然灾害预警预报,立即加强自然灾害点监测、加强地质灾害易发地段巡查。特别是要加强房前屋后高陡边坡、房前屋后大于25℃以上的地质斜坡、沟口及沟边低洼地带的巡查、排查。发现险情征兆,立即组织受影响群众撤离,并及时上报。疏散安置地点必须在汛期前实际调查选点,确保安全。划定临时危险区,在危险区边界设置境界,同时明确具体监测人。在强降雨过后,根据自然灾害点具体情况,采取修建地表排水沟、埋实裂缝等简易治理措施。

3、监测、巡查要求

旱季每月监测、巡查一次。汛期5月1日—7月15日每15天量测、巡查一次,若发现监测自然灾害点有异常变化和暴雨天气前后,应加密观测次数,每日观测次数不少于3次,灾害体处快速异变状态的,应每1-2小时监测一次;易发地质灾害地段巡查不少于2次,并通知受影响村民加强观察、巡查,发现险情立即报告。监测、巡查必须做好数据记录、归档。

4、灾后处理

灾情发生后,村应急工作组将与上级部门一道做好灾区群众的思想工作,安定群众情绪,并妥善安置受灾群众,及时组织灾区群众开展自救。

三、保障措施

1、组织到位。做到机构落实、组织落实、人员落实,不断把村自然灾害防治工作纳入规范化、制度化的管理轨道。应急领导小组、应急工作组成员、抢险小分队成员、村(组)两级巡查小组成员于每年3月底前完成调查补充,修改本预案,并向村民公布。

2、宣传到位。向村民宣传自然灾害防治的基本知识,公布本预案,充分认识防御自然灾害工作的艰巨性、重要性,提高村民有自我防范意识。

3、措施到位。自然灾害点“防灾工作明白卡”、“防灾避险明白卡”填制发放到位;自然灾害点监测到位、易发自然灾害地段巡查到位;汛期前组织对避险路线、临时安置点进行勘查,并向村民公布。

4、物质到位。每个村民小组购置相应的应急救援物资设备(具体数量由村组具体实际确定)等必备物质设备,并由黄早平保管。

篇5

镇位于区中心,全镇辖有34个村12个社区,总人口8.9万人,土地总面积93平方公里。镇属于丘陵地区在汛期容易导致各种地质灾害出现,琼江河和白马河两条河流在我镇交汇,两河河段弯曲穿过镇区,境内河段两岸,多为平坦的农田和村庄,其中城区尤为平坦是洪灾高发地带。为切实加强防洪减灾工作的领导和指挥,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防洪法》、《地质灾害防治条例》、《中华人民共和国防汛条例》等法律法规,贯彻“安全第一,常备不懈,以防为主,全力抢险”的方针,确保我镇防洪减灾工作的顺利开展,保障人民群众生命财产安全,现结合镇的实际情况,特制定本预案。

二、指导思想

本预案是当汛期出现洪涝和地质灾害时,有关部门和人员所采取的不同于正常情况下的应急工作方案,以确保紧急状态时迅速安全转移受威胁地区的群众,最大程度的减少人民群众生命财产损失。

三、组织领导

成立镇防洪减灾领导小组,实行统一指挥、分级负责的防洪减灾工作组织体系,并成立防洪减灾应急小组。

1、镇防洪减灾领导小组名单:

四、值班制度

汛期实行24小时值班制度,值班时限为4月1日至10月15日,非汛期若遇有重要天气预报,视情况安排值班。值班地点设在镇政府办公室,值班电话:8661045。

1、遇有紧急情况及时向镇党委、政府主要领导报告。需要处理或请示的事情办理完毕后,耍记录办理情况。

2、主动跟踪了解并及时掌握以下有关重要信息:暴雨及洪水警报、超警戒水位以上洪水、上游水库超汛限水位情况、险情、灾情等,并做好有关记录,进行相应的处理和汇报。

3、若接到重要险情、灾情等信息,迅速向镇党委书记、镇长及区防汛抗旱指挥部汇报,并及时跟踪整理信息。

4、遵守值班制度,履行值班职责。按照交接班,确保值班的连续性,做到不漏岗、不断人。采用广播、电话、短信、报警器、锣鼓号等方式。·

五、防洪减灾预案

(一)要做到以预防为主,及时向各村社相关部门通报各种灾害天气。加强对危险地段的监测,每次暴雨前后都要对全镇11处地质灾害隐患的排查统计。各灾害点要发放避灾明白卡,建立警示标志,组织地灾点群众搬迁有条件的要组织排除隐患点,不让灾害出现。

(二)当出现洪水及地质灾害时

i、镇或指挥部紧急动员,号召全镇人民全力以赴投入抗洪抢险战斗;

2、镇政府有关抗洪抢险紧急通知和抢险抗灾的任务;

3、防汛减灾领导小组,镇各部门组织领导班子成员,分别负责包干地段的指挥抗洪抢险和受灾群众的安全转移安置工作;

4、加强重点和危险地段的巡逻,发现险情立即组织人员投入抢险,保证人民群众的生命财产安全;

5、卫生部门随时准备抢救伤员,灾后卫生部门及时治疗伤病员,做好防疫工作,保证人民群众身体健康;

6、政府筹集资金,组织有关部门,安排好灾民生活,保证灾后重建,稳定社会秩序。

(三)群众转移

1、就地、就近向本区段牢固高层建筑物或高地作迅速转移;

2、以村庄、单位、街道为单位有组织、有领导地按预案撒退路线,撒退转移;

篇6

一、会商的部门和人员

防御应对气象灾害和灾情会商会议由县防汛抗旱指挥部召集,也可由县气象、水利、矿管等部门动议提请县防汛抗旱指挥部根据实际需要召集,由防汛抗旱指挥部一名副总指挥主持,由县气象局、水利局、矿管局、安监局、水保局、农粮局、民政局等相关部门分管领导和业务承办人参加,必要时可将会商部门扩大至防汛抗旱指挥部其他成员单位和有关乡(镇、场、管委会)。

如遇较大灾情,或有重大问题需要研究解决时,会商会议由县防汛抗旱指挥部总指挥主持,相关部门主要负责人和分管领导参加。

二、会商形式

防御应对气象灾害和灾情会商形式分为会议会商和电话会商。

会议会商:根据气象条件变化形势、灾害程度及其发生、发展、结束的不同时期和抗灾救灾工作的需要,召开有关部门参加的会商会议。

电话会商:根据防范应付和抗灾救灾工作的实际需要,部门之间采取电话、传真、网络邮件等快捷形式及时沟通联系。

除召开会商会议和电话会商外,也可采取互通简报、信息、工作通讯等形式通报相关情况。

三、会商内容

1、互相通报有关部门所掌握的雨情、汛情、旱情、山洪地质灾害点和尾矿库、拦砂坝安全动态等信息;人员受灾、农业受灾、房屋受损、水利、交通、设施受损、人员紧急转移安置以及经济损失等情况;采取的防灾减灾措施以及救灾工作进展情况等。

2、互相通报有关部门抗灾救灾工作的阶段总结、好的经验与做法、重大举措以及下一步计划措施等。

3、针对防灾减灾工作中存在的突出问题提出意见、建议,布置工作任务。

4、其他需要会商的内容。

四、职责与分工

县气象局:负责提供专业气象预报信息及其可能造成的灾害形势分析,对防范应对期间气象条件进行分析测报,提出防灾减灾措施建议等。

县水利局:负责对会商情况进行综合分析,形成会商报告报县委、县政府;组织、指导水库、山塘、河道等水利工程灾害隐患排查、预案落实和险情处置;统计分析全县防汛抗旱动态信息,提出措施建议等。

县农粮局:负责提供农业生产灾情信息,依据可能发生的气候灾害和灾情发展提出农业减灾对策,提出工作措施等。

县矿管局:负责组织、指导滑坡、崩塌、泥石流等地质灾害隐患排查、预案落实和险情处置,提供相关工作动态信息以及采取的措施等。

县安监局:负责组织、指导尾矿库等安全隐患排查、预案落实和险情处置,提供相关工作动态信息以及采取的措施等。

县水保局:负责组织、指导拦砂坝等安全隐患排查、预案落实和险情处置,提供相关工作动态信息以及采取的措施等。

县民政局:负责提供人员受灾、财产受损、紧急转移安置、倒损房屋恢复重建、救灾款物分配以及保障灾民基本生活的情况和措施,负责统筹全县防范避让山洪地质灾害转移安置点建设等。

县林业、果业、交通等防汛抗旱指挥部成员单位:结合本单位职能,分别负责组织开展灾害性气象条件下林业、果业、涉河(水库)交通工程等方面安全隐患排查、预案落实和抢险处置,提供相关灾情动态信息,提出防灾减灾的措施等。

各乡(镇、场、管委会):负责辖区内雨情、汛情、旱情、山洪地质灾害、尾矿库、拦砂坝以及林业、果业、交通工程等方面隐患排查,落实具体预案,组织抢险处置;掌握提供相关动态信息和工作措施等。

五、有关事项

1、强化会商组织。各乡(镇、场、管委会)和有关部门要将防御应对气象灾害和灾情会商作为防灾减灾的一项根本措施抓紧抓实,安排一名分管领导和一名精于业务、掌握情况、责任心强的承办人员参与会商和抓日常工作,人员名单请于文件下发之日起3日内报县防汛抗旱指挥部办公室

2、科学分析雨、水情变化趋势。气象部门应及时掌握天气变化,对灾害性气象时段进行科学测报分析,并提前1-2天向县防汛抗旱指挥部动议召开会商会议;灾害性气象时段内,准确做好雨情统计分析,科学预测天气变化。

篇7

镇地质环境脆弱,易发生地质灾害,山体滑坡、危岩崩塌等地质灾害对人民生命、财产造成了巨大经济损失。为有效防御地质灾害,最大限度地减少财产损失和避免人员伤亡。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防洪法》、《中华人民共和国水土保持法》、《地质灾害防治条例》、《中华人民共和国气象法》等国家颁布的有关法律、法规,特制定《县镇地质灾害防御预案》。

二、预案的原则

地质灾害预案的编制,坚持科学发展观,体现以人为本,以保障人民群众生命安全为首要目标;认真贯彻安全第一,常备不懈、以防为主,防、抢、救相结合的有效机制;落实行政首长负责制、分村管理责任制。

三、基本情况

(一)镇距县城15公里,全镇幅员面积189.05平方公里,管辖23个村,3个社区。其中有13个村34个组受地质灾害不同程度影响,纳入县级监测点的37个地灾点其中有2个属市级监测点。经地勘单位实地调研,部分村属历史老滑坡体,每年时常发生滑坡,泥石流等自然灾害外,其他均属煤矿开采引起的地面开裂、沉陷,山体滑坡、塌陷等地质灾害。

(二)引发区域内地质灾害有三个方面的特征:一是周期性降雨量多;二是因煤矿不断开采引起滑坡、地裂、地表突然沉陷;三是因房屋地面开裂引起房屋倾斜、墙体开裂、地面沉陷等,对群众生命财产造成极大的危害。

四、组织指挥与职责分工

(一)防御组织。在镇党委、政府的领导下,镇人民政府防灾指挥部统一领导地质灾害防御工作,实行分级分部门负责制的办法执行,并成立镇地质灾害防御指挥部。指挥部由指挥长、副指挥长、指挥部成员单位组成,地质灾害指挥部办公室设在镇党政办公室,负责日常工作。镇人民政府镇长、副镇长和防灾成员单位领导组成指挥部。具体如下:

(二)带班领导。镇地质灾害防御工作实行带班领导制。带班期间领导不得离岗外出,特殊情况需外出的带班领导,应提前48小时作好带班交接工作。同时得经指挥长批准,避免因工作的失误造成不可挽回的损失。

(三)职责和分工。镇地质灾害防御工作由党委书记任指挥长负责统一领导指挥地质灾害防御,副指挥长及成员单位具体组织实施地质灾害防御工作。镇人民政府地质灾害指挥部领导和组织地质灾害防御工作。实施地质灾害防御预案。镇指挥部办公室负责日常工作。

(四)防灾职责

镇人民政府:负责领导、组织指挥地质灾害防御、抢险、救灾转移、安置工作,保障人民生命财产安全。

镇人武部:在镇人民政府及指挥部的领导下,配合当地的抗洪、抢险、救灾工作。

镇自然资源所:加强地质灾害防治的宣传工作,划定危险区和安全区,动员地质灾害多发区域内可能发生山体滑坡、泥石流而危及生命安全的群众迁移到安全区.加强对灾害区域内预防工作的指导和监测,采取有效措施,尽量避免因地质灾害给群众带来的损失。建立地质灾害点监测运行机制,保证预防措施有效性。

镇民政办:负责接收救灾捐赠款物和发放救灾款物,做好抗灾救灾及灾民的安抚工作,安排好灾民生活。

镇财政所:增加对地质灾害防御区域工作的资金投入,储备地质灾害防御经费,做好抢险、救灾期间所需资金准备。

镇派出所:在镇人民政府防灾指挥部的领导下,服从命令,维护社会治安秩序,保障社会稳定,参加抢险。

镇交警中队:负责交通疏导,保障抢险救灾道路畅通。

镇卫生院:发生地质灾害后做好防病及防疫工作,负责组织医疗救护队,做好灾民的救护工作。

镇人民政府及指挥部接到地质灾害险情发生的报告后,由指挥部立即启动防灾预案,第一时间赶赴现场,迅速组织抢险救灾。镇人民政府及指挥部召集抢险救灾队伍,立即组织有关部门人员赶赴现场,协助当地开展抢险救灾。出现重大险情后,镇人民政府指挥长及有关领导必须迅速到位,涉及人员伤亡或损失重大的地质灾害,由镇防灾指挥部指挥长及分片负责的镇防灾指挥部成员单位领导赶赴现场协助抢险救灾工作。

五、地质灾害监测预报

(一)监测。镇人民政府及成员单位,按照各自职责,互相配合,划定地质灾害危险区,确定地质灾害监测点和监测人员,落实行政负责人和技术负责人。镇地质灾害主要监测内容是煤层露头附近形成的自然陡坡反向坡地形,在人类工程活动下,如采矿、乱砍植被等,导致采空塌陷、水土流失和山体拉裂变形等。自然陡坡、岩层破碎、边缘山体开裂变形,其地质环境相对脆弱,在汛期中,降雨量相对集中或间雨晴变化的气候条件诱发下,容易引发危岩崩塌或松散堆积物等地质灾害的发生。强降雨和持续降雨带来泥石流、山体滑坡等,地质灾害的监测,实行镇级业务部门技术指导,镇、村、组三级监测机制;坚持专职人员监测为主,群测群防的监测方式。

(二)预报与预警

预报:地质灾害防御预报由指挥部成员单位和村组委员会(监测点)组成预报系统。镇自然资源所预测预报地质灾害区域内的地质灾害泥石流、滑坡信息,并报指挥部指挥长,并通知成员单位和镇人民政府指挥机构。由镇自然资源所及镇人民政府指挥部具体实施。

预警:当接到暴雨天气预报时,镇人民政府和成员单位及指挥部带班领导、防御村主任、监测人员、应立即行动起来,作好防御工作准备。当预报发生泥石流、滑坡等征兆时,启用应急预警机制,一般情况由指挥部机构通知到村、组监测点进行预警;如遇紧急情况,村、组(监测人员)可直接报告镇指挥部和镇人民政府指挥机构,然后由镇人民政府转报镇指挥部。同时在人民政府的指挥下,迅速应用报警系统,在最短时间内完成预警工作。

预警方式:根据当地实际情况设置预警信号,监测点预警信号为电话、敲锣、吹哨、防空警报或自定方式转移群众。保证预警的有效性,最大限度地减小灾害带来的损失。

六、转移安置

地质灾害防御区域内人员的转移安置工作,首先遵循先人员后财产,先老弱病残人和儿童后一般人员原则,做到有组织、有纪律、有目的、有对象安全转移安置群众。

转移安置工作采取由镇人民政府、村(社)行政领导是第一责任人,层层落实责任,负责第一时间内转移安置工作,镇指挥部及成员单位接到灾情迅速赶赴现场,统一指挥灾区群众的转移安置,妥善处理灾区一切事宜。

七、抢险救灾

(一)防灾抢险物资储备

镇指挥部、成员单位、镇人民政府根据地质灾害防御区域情况,做好防灾抢险救灾物资、资金的储备。做好品种、数量、库房、保管人员、联系电话、调度制定、运输方式“七落实”。当地质灾害发生时镇指挥部有权统一调用成员单位储备的抢险物资。

篇8

山西五台山北台顶风雪交加,放眼望去一片白雪茫茫

 

山西临汾市蒲县突发山体滑坡!

 

5名交警被埋,其中4人遇难!

 

由于连日降雨,山西省临汾市蒲县荆坡村一带昨日晚11时许发生山体滑坡,造成5人被埋压。

 

经过连夜抢险救援,被困人员全部救出,其中,4人遇难,1人受伤。据了解,遇难者主要为交警值班人员。

 

从山西省吕梁市地质灾害应急指挥部办公室了解到,10月5日13时10分,山西省吕梁市石楼县发生一起黄土崩塌,造成一人死亡。

 

接到报警后,当地多部门赶赴现场紧急处置。

 

灾害发生后,当地立即展开全面排查。有重大隐患的地方,群众要立即进行避险搬迁。

 

山西省太原市清徐县暴雨致一村庄河岸决堤

 

村民已紧急撤退

 

因大雨影响,乌马河水位大涨,为保障人民群众生命财产安全,太原市清徐县孟封镇孟封村、小武等村部分居民已及时完成转移到孟封中学、小武小学等地,消防武警战士已开展抢险排险!

 

晋中、吕梁、临汾多起崩塌滑坡造成人员伤亡山西启动省级地质灾害Ⅲ级应急响应

 

各市地质灾害应急指挥部,省重大地质灾害应急指挥部相关成员单位:

 

受本轮强降雨影响,10月5日,晋中市、吕梁市、临汾市先后发生多起崩塌、滑坡等地质灾害,造成人员伤亡。依据《山西省地质灾害应急预案》(晋政办发〔2020〕31号)规定,经会商并报省重大地质灾害应急指挥部领导同意,决定启动省级地质灾害Ⅲ级应急响应,现将有关事项通知如下:

 

一、相关成员单位要做好应急准备。相关单位要按照职责,做好队伍、人员、装备物资准备,加强值班值守,确保扩大响应时能够立即行动。

 

二、各市要以实际行动配合省级Ⅲ级响应工作。各市要认真做好地质灾害防范应对工作,以自身的安全稳定支持省级响应。并结合当前地质灾害频发态势,扎实做好应对准备,确保遇有情况能够及时响应。

 

山西省重大地质灾害

 

应急指挥部办公室

 

篇9

一、地质灾害防治工作情况

今年汛期到目前为止,我市发生滑坡5起,灾害规模均为小型,没有造成人员伤亡。特别是5月22日我市岗面乡突遇特大暴雨天气(降雨量高达131毫米,持续2个多小时),此次暴雨引发该乡82户村民屋前屋后发生滑坡地质灾害,地质灾害造成154间房屋倒塌受损(其中16户村民,52间房屋全部倒塌),道路塌方46处,紧急转移受威胁群众627人。暴雨发生后我局和气象局立即联合地质灾害预警。接到预警后,市领导非常重视,书记作出批示,市长立即组织矿管、水利、林业、交通、卫生、民政等部门前往一线指挥山洪地质灾害抢险救灾工作。同时,岗面乡政府立即启动了地质灾害应急预案,组织乡政府除值班人员外的全部工作人员和市驻该乡“三送”工作队员,紧急开展地质灾害隐患点和切坡建房户受威胁627村民的转移安置工作,由于及时预警和启动了应急预案,组织得力,在房屋倒塌前,全部将受威胁的群众转移安置到了安全的地方,未造成一人伤亡,最大限度的减少了因灾造成的人民群众的财产损失。

二、地质灾害防治工作的主要做法

一是早布置早落实。为切实做好2013年全市地质灾害防治工作,我局在3月1日印发了《2013年汛期地质灾害防治值班表》安排了汛期地质灾害值班人员,制定了地质灾害防治值班制度,并建立了值班登记。3月2日组织编制了《市2013年地质灾害防治工作方案》,并由市政府办公室以文件印发实施,并以市政府办公室发文对地质灾害防治工作领导小组成员进行了调整。在2月份市地质灾害领导小组下发了《关于做好2013年度地质灾害治理项目申报有关工作的通知》,要求各乡镇对所有地质灾害隐患点进行全面排查,积极做好地质灾害治理项目申报。5月21日我局印发了《关于开展汛期矿山安全隐患排查工作的通知》,并分三组对我市矿山的地质灾害防治情况进行了排查。

二是进一步建立健全群测群防体系,加强对地灾隐患点的监测。今年来,我局对全市322个地质灾害隐患点进行清理,进一步完善了地质灾害群测群防信息表,对重点矿山和每个隐患点的监测员、责任人、地质灾害类型和规模、经纬度、变化情况等进行了登记造册。建立了村级地质灾害监测员制度,并在每个村聘请了2名地质灾害监测员(共计456人),对新老隐患点实行联户责任制,把责任落实到每个监测员和监测责任人,制订山洪地质灾害防治干部联户责任表200多份。及时督促各乡镇把地质灾害防灾避险明白卡发放到位,目前全市共发放地质灾害防灾避险明白卡1000余份,全部都按要求在避险明白卡上详细地说明了隐患点监测、报警、人员疏散撤离路线及安置地点以及应急抢险措施,进一步增强了防灾的有效性。

三是落实各项制度,及时地质灾害预报预警。1、严格落实了地质灾害日报月报、灾情速报、应急调查等地质灾害防灾制度,值班电话做到了24小时畅通,建立了值班登记制定,确保了防灾指令和灾情信息及时上传下达。2、建立汛期值班查岗制度。严格按照上级要求,认真落实查岗制度。3、完善信息通报制度,建立了领导呈阅件。我局联合市气象局制定了“汛期地质灾害预警信息平台”,在预警级别达到三级以上时,我局与气象局会商形成一份呈阅件送有关市领导审阅,再以传真的方式发到各个乡镇。4、实行灾情雨情通报,及时预警。在每次降雨前我局跟气象局联合商定预警短信内容,在向领导汇报的同时及时将雨情灾情向地灾小组成员单位领导和各乡镇领导、协管员、监测员,提高了防灾减灾的能力和水平。

四是认真做好地质灾害调查。根据国土资源厅《关于下达2012年度1:5万地质灾害调查项目任务的通知》的文件精神,为加强我市对地质调查工作的领导,协调核工业赣南工程勘察院做好我市的地质调查工作,确保调查工作顺利进行,经市政府同意,成立了市1:5万地质灾害调查工作协调领导小组。要求各乡镇应设立相应的机构协调相关工作,要指定专人负责,并按照要求按时按质收集提供相关地质调查资料,配合核工业赣南工程勘察院协调好当地群众关系,为开展地质调查提供必要服务和保障。各成员单位高度重视,周密组织,精心安排,落实责任,按照要求及时提供相关资料,并确保资料的准确性。并结合地灾调查工作对我市各乡镇的地质灾害隐患点进行了全面排查调查。

三、地质灾害治理工程和治理项目申报情况

一是认真抓好丁陂小学治理工程建设。2010年10月29日省国土资源厅《关于下达2010年省级地质灾害防治项目任务的通知》(赣国土资字[2010]208号)文件批准市丁陂乡丁陂小学崩塌治理工程项目,工程造价34.0188万元,项目总资金60万元。该工程于2011年6月开工建设,开工建设后我局严格按照有关规定认真抓好工程质量和工程进展,及时要求施工单位按照规范进行施工。我市云石山梅坑早子排滑坡治理项目已经被省国土资源厅立项,下达治理资金180万元,另外,借助国土资源部“振兴中央苏区经济”的有利时机,积极做好直接向国土资源部申报和争取了泽覃乡永红村新村安置点山体滑坡治理项目,下达治理资金250万元。目前,这两个治理项目都已经和资质单位签订了勘察设计合同,正在加紧实施之中。

二是积极向上争取地质灾害治理项目。2013年我局以市政府的名义向上申报了瑞林镇瑞林圩滑坡治理项目。还准备向上申报万田乡茶亭小学滑坡治理三部委项目。

四、地质灾害避灾移民搬迁工作情况

自省地灾灾害避灾移民搬迁任务下达以来,我局会同市扶贫办严格按照相关规定做好避灾搬迁工作,2012年我市已落实搬迁对象168户,882人,签订合同168户,882人,占任务数70%。还剩30%不能实施避灾移民搬迁的住户,我局已和扶贫办梳理汇总,并及时向市矿管局和市扶贫和移民办报告,同时提出能否调整地质灾害隐患点对象,一直等待上级批准。

经市扶贫办核实,现已有168户882人已建房,现已支付移民搬迁建房到户补助资金154.35万元,点到户资金50%。市配套资金54.36万元,市配套资金13.59万元已到位,移民配套资金项目正在实施。

五、存在的困难和问题

1、地质灾害防治监测预警手段滞后、没有相应的监测仪器,应急队伍专业技术人员少,应急装备欠缺。

篇10

 

 白草塬镇人民政府

关于印发《白草塬镇地质灾害防治实施方案》的通知

 

各村委会,镇政府有关单位:

为了做好全镇地质灾害防治工作,经镇政府会议讨论研究通过《白草塬镇地质灾害防治实施方案》,现印发给你们,请认真贯彻落实。

                    

 

白草塬镇人民政府

2021年4月18日

 

白草塬镇地质灾害防治实施方案

 

为切实做好地质灾害防治工作,明确职责,落实责任,避免或最大限度地减少灾害造成的损失,维护人民群众生命、财产安全和社会稳定,做到有备无患,打有准备之仗,特制定本方案。

一、组织机构

专门成立了领导小组,由党委书记任组长,镇长、分管副镇长任副组长,镇属各单位负责人、各包村工作组为成员,下设办公室,副镇长蒋晓燕兼办公室主任,办公室设在党政办,电话3660080。各村两委人员、党员、村民代表等组成各村地质灾害防治监测小组,由村党支部书记任组长,村委主任任副组长。

二、防御措施

1、组织全面排查                         

各村是否会遭受小流域山洪、滑坡、泥石流、山塘水库垮坝等各种可能的灾害袭击情况进行逐一检查,查明隐患。灾害重点村要经常组织力量对隐患点进行认真排查,发现异常立即转移人员,并及时上报镇政府。

2、健全应急机制

各村要建立监测和预警机制,制订详细的人员避险转移工作预案,预案明确了责任人,并根据各村实际情况,确定预警方法、信号,避险转移路线,及临时安置点,把防御措施落实到每个村、每个户、每个人。一旦发生灾害紧急情况,及时启动方案,有序地组织人员安全转移,确保群众生命财产安全。

3、加强值班巡查

进一步加强雨季天气,突发性恶劣天气、汛期、台风期间的值班巡查工作,特别是灾害村实行24小时值班巡查,随时应对并报告各类突发性灾害的发生。

4、建立抢险队伍

各村要组织一支由党员干部、年轻群众组成的防御山洪与其它灾害工作的抢险队,在第一时间救援抢险工作。

三、应急处理

1、灾情报告

各村坚持汛期值班和灾情速报制度。发现灾害前兆、险情或灾情的村或个人,应当立即报告镇政府。(电话:3660080)

2、灾情应急处理

镇政府接到报告后,将立即派人赶赴现场,并及时组织救灾和现场调查,采取有效措施,防止灾害发生或灾情扩大,并向县政府办报告情况。同时,根据灾情实际情况,及时动员地质灾害威胁的村民转移到安全地带;情况紧急时,将强行组织避灾疏散。

四、工作要求

1、加强领导,明确责任

地质灾害防治事关经济社会稳定和人民生命财产安全,各村必须切实加强领导,统一思想,健全组织,落实村委主任负责制,明确监测责任人,形成纵向到底,横向到边,上下联动的群防群治网络。各村要坚持“以人为本”的原则,在汛期来临前,组织人员进行实地检查,加强防范工作,落实具体的防御措施。

2、加大力度,认真实施

各村要按照本方案要求,认真加以落实实施,要按照下达的年度灾害防治任务制订具体的实施方案,明确落实移民避险安置的具体时间、地点和补助等有关政策措施,切实做到按工作方案组织实施,规范运作。

3、加强监督,规范管理

镇政府将严格加强地质灾害防治补助资金使用的监督管理,一是灾害避险安置和治理实施计划的灾害村,必须在规定时间内完成避险安置任务;二是灾害避险与治理补助款,必须专款专用,避险安置对象和补助费的发放必须张榜公布,接受群众监督;三是灾害避险安置与治理期间仍要落实人员,明确职责,做好灾害监测防治工作。

 

附件:白草塬镇地质灾害防治领导小组成员名单

 

    

白草塬镇地质灾害防治领导小组成员名单

     

组  长:张兴强  党委书记

副组长:高秉政  党委副书记、镇长

蒋晓燕  分管副镇长、二百户村包村组长

成  员:范晓军  应急服务中心主任、总堡村包村组长

武承朕  党委副书记、树王村包村组长 

        刘  颖  副镇长、九百户村包村组长

安  伟  副镇长、西坡村包村组长

马  刚  社会事务服务中心主任窟沱村包村组长 

        杨来旺  文化服务中心主任、北刘村包村组长       

吉启荣  景庄村专职化书记、包村组长

张  雁  派出所所长

        刘全合  食药所所长

卢建玉  白塬卫生院院长

王彦辉  白塬中学校长

张  琨  白塬教管中心主任

        刘耀谦  农经财政服务中心主任

李京鹏  应急服务中心工作人员

姜文博  九百户村专职化书记

肖  忠  二百户村专职化书记

陈  昊  树王村专职化书记

吕栋良  窟沱村专职化书记

陈金东  兴塬社区专职化书记

李孝庭  总堡村党支部书记

关启武  北刘村党支部书记

陈宏刚  西坡村党支部书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