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实践报告心得体会范文

时间:2024-01-08 17:48:36

导语:如何才能写好一篇历史实践报告心得体会,这就需要搜集整理更多的资料和文献,欢迎阅读由公务员之家整理的十篇范文,供你借鉴。

历史实践报告心得体会

篇1

【关键词】改革开放 经验总结 发展阶段

一、党对改革开放实践经验总结的起步阶段

以邓小平同志为核心的党的第二代中央领导集体,面对十年“文化大革命”造成的危难局面,坚持解放思想、实事求是,以巨大的政治勇气和理论勇气,科学的评价毛泽东同志和毛泽东思想,彻底否定“以阶级斗争为纲”的错误理论和实践,做出把党和国家工作中心转移到经济建设上来、实行改革开放的历史性决策,确立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基本路线,吹响了走自己的路、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时代号角,创立了邓小平理论,指引全党全国各族人民在改革开放的伟大征程上阔步前进。

(一)党的十二大首次总结了改革开放实践经验

邓小平在党的十二大开幕词中指出:“我们的现代化建设,必须从中国实际出发。无论革命还是建设,都要注意学习和借鉴外国经验。但是,照抄照搬别国经验、别国模式,从来不能得到成功。这方面我们有过不少教训。把把马克思主义的普遍真理同我国的具体实际结合起来,走自己的道路,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这就是我们总结长期历史经验得出的基本结论。”这就在我们党的历史上首次明确提出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这一重大命题是建立在对我国社会主义建设历史经验、国际社会主义运动经验进行科学总结的坚实基础之上的,来之不易。从此,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就成为党在改革开放新时期全部工作的主题。

1982年9月党的十二大,标志着我国改革开放工作的全面展开。这次大会是在我国拨乱反正胜利完成,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取得新进展的条件下召开的。大会总结了拨乱反正的经验,制定了全面开创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新局面的纲领,提出了党在新时期的总任务,规定了我国经济建设的战略目标、战略重点和战略步骤,提出了努力建设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和社会主义民主的理论和任务,并在党中央最高领导层开始实现新老干部的合作交替。胡耀邦作题为《全面开创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新局面》的报告。报告通过对过去六年来实践的总结,充分肯定党领导人民取得的胜利,肯定了人民是推动改革开放的决定性力量,党是改革开放的领导核心。党坚决相信人民,依靠人民,顺应了人民的要求和历史发展的潮流。党正是集中了人民的意志,制定了正确的路线、方针和政策,才把祖国的社会主义事业重新引上康庄大道。报告突破了以往对社会主义的许多教条式理解,提出了许多创新性的理论观点,为改革开放的开展做了理论准备,揭开了中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新篇章。

(二)党的十三大系统地阐述了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理论

党的十三大科学总结了处于国际国内复杂情况下改革开放事业,在党领导下,克服种种困难,实现进一步发展的宝贵经验,以我国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科学论断立论,提出了“一个中心、两个基本点”的基本路线,把改革开放作为基本路线的一个基本点,同时,论述了我国经济体制改革的方向、政治体制改革的原则,大大的解放了全国人民的思想,进一步推动了改革开放。

十三大报告高度重视总结历史经验的重大意义,深刻指出在马克思主义与我国实践相结合过程中有两次历史性飞跃。第一次飞跃,发生在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中国共产党人经过反复探索,在总结成功和失败经验的基础上,找到了有中国特色的革命道路,把革命引向胜利;第二次飞跃,发生在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中国共产党人在总结建国三十多年来正反两方面经验的基础上,开始找到了一条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道路,开辟了社会主义建设的新阶段。这就是说,两次历史性飞跃都离不开对党的历史经验的总结。十三大报告,总结近代一百多年来我国的社会演变,特别是我们党领导社会主义建设进程中的经验教训,首次系统地阐述了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理论,这一理论的确立,构成邓小平理论的重要基石,是我们认识和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关键所在,是理解和掌握邓小平理论的基本线索。这是党的十三大的历史性贡献。十三大报告总结改革开放以来历史和现实经验,在研究当代中国国情的基础上明确概括和全面阐发了党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路线,这就是:“领导和团结全国各族人民,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坚持四项基本原则,坚持改革开放,自力更生,艰苦创业,为把我国建设成为富强、民主、文明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而奋斗。”这是党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路线的主要内容,也是十三大报告总结的我们的主要经验。这一基本路线是改革开放新时期我们全部工作的基本遵循,发挥着重要的指导作用。

二、党对改革开放实践经验总结的继续发展阶段

以江泽民同志为核心的党的第三代中央领导集体,面对新的发展机遇和历史环境,审时度势,与时俱进,科学把握新时期新条件下我国改革开放过程中面临的问题和现状,正确总结经验,有力的推动了改革开放事业的全面发展。

(一)党的十四大确立了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改革目标,实现了改革开放新的历史性的突破

党的十四大报告中指出“新时期最鲜明的特点就是改革开放”,并且回顾了改革开放十四年的历程,总结了改革开放十四年的经验,报告中指出“我们党所以能够取得这样的胜利,根本原因是在十四年的伟大实践中,坚持把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中国具体实际想结合,逐步形成和发展了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理论。”确立了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改革目标,实现了改革开放新的历史性的突破,开创了我国经济社会全面发展的新局面。

十四大报告全面回顾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所走过的道路,系统总结改革开放十四年来的基本经验,对十四年伟大实践过程中形成的基本理论、基本路线和战略决策做出了郑重结论。从九个方面,概括了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的主要内容;指出这个理论,是在和平和发展成为时代主题的历史条件下,在我国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实践过程中,在总结我国社会主义胜利和挫折的历史经验和借鉴其他国家社会主义兴衰成败历史经验的基础上,逐步形成和发展起来的。它第一次比较系统地初步回答了在中国这样的经济文化比较落后的国家如何建设社会主义、如何巩固和发展社会主义的一系列基本问题,用新的思想、观点,继承和发展了马克思主义。十四大确立了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在全党的指导地位。十四大报告指出:“十四年伟大实践的经验,集中到一点,就是要毫不动摇地坚持以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为指导的党的基本路线。这是我们事业能够经受风险考验,顺利达到目标的最可靠的保证。”可以这样说,十四大对改革开放十四年伟大实践的科学总结,既凸现了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的实践基础,又昭示着在实践中坚持这一理论指导的必然逻辑。

(二)党的十五大进一步深化改革、激发全社会经济发展

1997年9月,在把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全面推向21世纪的背景下,召开了党的十五大。十五大报告站在世纪之交的历史高度,对一个世纪以来中国人民在前进道路上经历的辛亥革命、新中国成立和建立社会主义制度、改革开放三次历史性巨变做了回顾,对十四大以来的工作做了总结,首次提出“邓小平理论”的概念,深刻阐发了邓小平理论的科学内涵、历史地位和指导意义。

为了实现党在新世纪的战略目标和宏伟蓝图,十五大报告总结党领导人民进行社会主义建设的艰辛探索,郑重指出:“全党要毫不动摇地坚持党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路线,把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同四项基本原则、改革开放这两个基本点统一于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伟大实践。这是近二十年来我们党最可宝贵的经验,是我们事业胜利前进最可靠的保证。”根据邓小平理论和基本路线,围绕建设富强民主文明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目标,明确提出了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纲领,进一步明确什么是社会主义初级阶段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经济、政治和文化,怎样建设这样的经济、政治和文化。十五大报告指出:“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经济,就是在社会主义条件下发展市场经济,不断解放和发展生产力。”“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政治,就是在中国共产党领导下,在人民当家作主的基础上,依法治国,发展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文化,就是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以培育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纪律的公民为目标,发展面向现代化、面向世界、面向未来的,民族的科学的大众的社会主义文化。”这些基本目标和基本政策,有机统一,不可分割,构成党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纲领。十五大报告强调:“这个纲领,是邓小平理论的重要内容,是党的基本路线在经济、政治、文化等方面的展开,是这些年来最主要经验的总结。”

(三)党的十六大改革进入到“整体推进,重点突破,循序渐进,注重制度建设和创新”的阶段

党的十六大提出“必须坚定不移的推进各方面的改革”、“坚持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改革方向”、“在改革开放中走出一条加快发展的新路”等重要思想,以及推进经济体制、政治体制、文化体制、社会管理体制等方面改革的政策原则和重大举措,使我国改革进入到“整体推进,重点突破,循序渐进,注重制度建设和创新”的阶段。

十六大报告总结党的十三届四中全会以来的基本经验,概括为十个方面内容。主要是:坚持以邓小平理论为指导,不断推进理论创新;坚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用发展的办法解决前进中的问题;坚持改革开放,不断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坚持四项基本原则,发展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坚持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两手抓,实行依法治国和以德治国相结合;坚持稳定压倒一切的方针,正确处理改革发展稳定的关系;坚持党对军队的绝对领导,走中国特色的精兵之路;坚持团结一切可以团结的力量,不断增强中华民族的凝聚力;坚持独立自主的和平外交政策,维护世界和平与促进共同发展;坚持加强和改善党的领导,全面推进党的建设新的伟大工程。

以上十条,是党领导人民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必须坚持的基本经验。这些经验,联系党成立以来的历史经验,归结起来就是,我们党必须始终代表中国先进生产力的发展要求,代表中国先进文化的前进方向,代表中国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这是坚持和发展社会主义的必然要求,是我们党艰辛探索和伟大实践的必然结论。这些经验,既是改革开放以来党的基本经验的继承、深化、丰富和发展,也是建国以来党的基本经验的继承、深化、丰富和发展。这些经验总结,与之前之后党的全国代表大会或其他场合所作的经验总结,都是相互衔接和不断发展的。

三、党对改革开放实践经验总结的深化阶段——党的十七大

党的十七大报告鲜明地强调“在改革开放的历史进程中,我们党把坚持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推进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结合起来,把坚持四项基本原则同坚持改革开放结合起来,把尊重人民首创精神同加强和改善党的领导结合起来,把坚持社会主义基本制度同发展市场经济结合起来,把推动经济基础变革同推动上层建筑改革结合起来,把发展社会生产力同提高全民族文明素质结合起来,把提高效率同促进社会公平结合起来,把坚持独立自主同参与经济全球化结合起来,把促进改革发展同保持社会稳定结合起来,把推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事业同推进党的建设新的伟大工程结合起来,取得了我们这样一个十几亿人口的发展中大国摆脱贫困、加快实现现代化、巩固和发展社会主义的宝贵经验。”

这“十个结合”,最本质的结合,就是把坚持科学社会主义基本原则同根据我国实际和时代特征赋予其鲜明的中国特色结合起来。“十个结合”是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实践的能动反映,揭示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的内在规律,丰富了党的基本理论、基本路线、基本纲领和基本经验。“十个结合”生动阐明了我们党在改革开放实践中是如何坚持和发展马克思主义、如何坚持和发展社会主义、如何全面推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如何统筹国内国际两个大局、如何加强和改善党的领导的。“十个结合”的总结与以前历次总结相比,体现了与时俱进的理论创新精神,既保持着发展的连贯性,又具有适应新的发展要求的时代性,实现了继承与创新的统一。这“十个结合”的宝贵经验,是我们党和人民经过长期实践和艰辛探索得来的,是我们党极为宝贵的精神财富,我们必须牢牢记取、坚持运用,并在新的实践中更加深入的研究改革开放经验总结,加深对我国改革开放事业的认识,继续把改革开放伟大事业推向前进。

党的十七大报告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站在时展高度,着眼改革开放三十年的整个历史进程,在党的十二大到十六大对改革开放阶段性经验总结的基础上,围绕我们这样一个十几亿人口的发展中大国如何才能摆脱贫困、加快实现现代化、巩固和发展社会主义的重大问题,对新时期党的全国代表大会关于改革开放的经验总结作了一次极为重要的总概括,对三十年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的宝贵经验做出了系统总结。

参考文献:

[1]历届全国人代表大会报告.人民出版社.

[2]田克勤.党对历史经验的总结与马克思主义的中国化.东北师大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6.

[3]熊泽成,论当代中国改革开放实践经验的总结和运用.当代世界与社会主义.季刊,1999.

[4]钟实.正确总结历史经验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中共党史研究,2006.

[5]熊泽成.要重视改革开放实践经验的总结和运用.中国党政干部论坛.1999.

篇2

【关键词】纲要;大班型;实践教学

近年来,随着我国普通高等院校办学规模的扩大和教学环境的改善,特别是现代化多媒体技术在教学中的运用,大班型(2个自然班以上,人数在70人以上)授课方式已在各个院校思想政治理论课及其他公共课程和平台课程的教学中占相当大的比例。大班型授课方式使教学资源和师资力量实现利用率最大化,促使教师积极提升自身素质,不断完善教学方式,在实践教学的开展中也可以充分发挥人数优势,在教学资源和师资力量有限的条件下,具有一定的积极作用。但是在实践教学环节存在的问题也随着人数的增加愈加明显,很难保证实践教学活动参与的广泛性和开展的有效性,即很难保证每一个学生都能充分的参与到实践教学的环节当中,并能得到有效的进益。因此本研究以《中国近现代史纲要》实践教学为切入点,对大班型授课实践教学模式进行研究探索。

1 课内实践,把握第一课堂

在大班型授课模式下课堂教学仍然是开展实践教学的主要方式。其优势是节约时间和资源,教学内容贯彻性强,效果更能立竿见影,有可持续性。对比之下劣势也较为明显,如活动时间和活动方式十分受限等。针对授课对象数量较多和实践时间有限的实际情况,如何能在大班型授课模式中实现实践教学的有效开展呢?教师要注意自身由教学主体向教学主导的角色转变,在授课方式上注意教材体系到教学体系的转化。教师不再是一个单纯的宣讲者,而成为课堂的主导,最大限度的把课堂还给学生。具体可操作的方法包括讨论法,模拟教学法,情景教学法等。

讨论法是学生参与度较高的实践教学模式。教师精心选取教学内容中利于培养学生发散思维的具有讨论价值的问题,组织学生自由分组研讨,选取代表性观点加以分析。通过准备材料,学生需要查找和阅读大量的史实史料,以及相关学术观点,因此基础知识得到巩固,在讨论过程中思想得到碰撞和交流,思维得到了开拓。需要注意的是,讨论法不能流于形式,保证每个学生都能参与其中。另外《中国近现代史纲要》课程是思想政治理论课的一部分,是大学生思想阵地的主渠道,因此教师在学生讨论过程中,应注意对学生观点的正确引导。

在教学过程中,有些课程内容依靠单纯的讲授不能让学生完全理解,即使通过影视作品的方式也不能使学生完全接受和信服,这就需要创设情境教学。比如新中国成立初期的建设和人民生活那段历史,距离现实生活很近,又很远。近是因为学生单纯的认为新中国成立后是一个历史阶段,这段历史和教材的其他内容相比应该和现在差距最小;远是因为60年来中国确实发生了日新月异的变化。因此如何能让学生更加信服。讲到此处时可以展示铁西工人村生活馆的展览图片和教师去参观时的留影。学生可以了解铁西工人村从高峰到低谷而后重新崛起的轨迹,重温了弥足珍贵的工人生活印记和历史悠久的工业文化。

需要注意的是,《中国近现代史纲要》课程教学时数是32学时,而同名的《中国近现代史》书籍一般都是近40万字,教学时间限制了教学的内容的深度和广度。因此,在课内实践中,选择的实践方式和实践内容都要经过精心的挑选,既能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又能解决教学中同各国理论教学无法解决的实际问题,并切实保证每一个教学对象都能参与到实践教学中并从中有所收益。

2 注重校内实践,应用第二课堂

由于课堂教学时间有限,不可能将所有的教学内容在课堂上完成,加之课内实践教学虽然能够利用短暂的教学时间,最大限度的使教学对象参与到实践教学中来,但是毕竟在大班型授课的情况下很难兼顾到每一个学生,也不利于学生个人特性的培养,因此还要注重校内可以开展的实践教学,充分的应用第二课堂的作用,建设校园文化。在校园文化中融入《中国近现代史纲要》的教学内容,开展丰富多彩的学术、艺术、娱乐活动,用中国近现代史所承载的思想政治教育文化来充实校园的文化建设,加强对大学生的思想政治理论教育。

第一,组织学生开展地方历史文化资源采风报告会。

以往的实践教学的考核都是通过学生以调查报告或者研究报告的书面形式呈现结果。这样的方式比较刻板,学生基本是抱着完成作业应付考试的心态撰写调查报告和研究报告的,因此这样的实践教学方式脱离实践,不能达到实践教学的目的。对于几乎是第一次离开家的大学生来说,对家乡的眷恋和热爱是强烈的。因此笔者尝试着组织学生开展地方历史文化资源与《中国近现代史纲要》采风报告会。要求学生介绍家乡的和《纲要》课程相关的地方文化资源,并用多媒体课件,VCR,FLASH,模拟导游等多种方式在课堂展示,从而替代传统的纸质文字报告书。学生经过精心的选题,实地搜集资料,对资料进行整理加工,采用适当的方式形成考察成果,并积极在课堂上展示给其他同学,也吸引了其他同学对于教学内容的关注。实践证明,在《纲要》课程教学中利用地方历史文化资源,激发了学生学习思想政治理论课的兴趣和主动性,成为学生喜闻乐见,积极参与的一种新的实践教学方式。

第二,创办与中国近代史相关的社团。

学生在进入大学之后,刚刚摆脱高中枯燥呆板的教学方式和紧张的学习环境,加入校园中各式各样的社团是尽快融入大学生活的方式之一,也是学生丰富生活,增长阅历的捷径。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可以与学校学生工作部,团委,乃至各个院系联合起来,组织一些特色社团。定期举行学术沙龙、开展历史名家大讲堂、近郊采风等活动。俱乐部成员可以是本身就对历史有浓厚兴趣、研究颇多的学生,也可以是稍感兴趣刚刚入门的同学。这样既激发了学生对于历史的兴趣,丰富了学生的校园生活,又给爱好历史的学生提供了一个相互交流,增长知识的环境,拓展课堂教学在深度和广度上的不足之处。

第三,举办各项校园比赛。

大学生活应该是丰富多彩的,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可以与学校学生工作部,团委,乃至各个院系联合起来,举办多种多样的比赛,各学院也可根据学院的性质自行决定采纳。如彩绘比赛,要求学生参赛者绘制一幅反映中国历史某些侧面的图画,如山水、人物、花卉等均可,可以是当场作画比赛,也可以是上交作品经评奖后展出,无论是哪种形式都可以收到广泛的影响效果和视觉美感。再如以歌唱家乡为主题的歌咏比赛,各种歌唱地方历史和革命的曲目不胜枚举,自古以来的诗篇也很丰富。

在校内开展的实践教学活动基本不受到时间、空间和人数的限制,由于在组成教学班时基本是同一专业或相近专业同时上课,大班型授课教学对象人数众多反而成为实践教学的优势,便于以院系位单位开展实践活动,更能集思广益,使学生踊跃参与,是化大班型教学之弊为利的上佳方式。

3 组织社会实践,发展第三课堂

实践教学的模式是多种多样的,思想政治理论课不是单纯的宣扬书本的知识,也不是把学生局限在课堂和校园这座象牙塔之内,更应该在社会上开展一系列实践教学活动,在实践中检验理论,把理论应用于实践中。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可以带领或者引导学生走出课堂,走向社会,开展各种教学实践活动。对于《中国近现代史纲要》课程来说,可以开展以下实践活动:

第一,鼓励学生为校刊或地方报纸写一些介绍地方旧事、遗迹或者先贤的文字。学生对于家乡的老故事、传说、名人轶事从小就有所耳闻,对于家乡的历史遗迹也是了如指掌。孩提时的故事是伴随人一生的美好记忆。当学生们走进大学,开始学学的学习方式,教师不只是单纯的灌输知识,授人以鱼,而是教会学生学习的方法,更注重自主学习。学生可以利用大学图书馆和城市的公益性图书馆以及丰富的网络资源搜集资料。鼓励学生写出他们小时候耳濡目染的故事和遗迹,学生自然而然的要加以证实和丰富,除了提高了学生的写作能力和增强了历史知识,更培养了学生对历史课程的兴趣,激发了学生学习的主动性。

第二,组织学生参观学习。这是一种最直接的实践教学,也是学生喜闻乐见积极参与的实践教学方式。参观的范围可以是市内乃至省内的历史文化资源。辽宁地区拥有丰富的历史文化资源,每一项都是辽宁省在全国的历史发展潮流中弄潮而起留下的珍贵历史遗存,每一项都是辽宁人遵循国家发胀的脚步留下的坚实的脚印,既体现了辽宁特色,也反映了同一时期全国历史发展的大趋势,因此辽宁丰富的历史文化资源皆可以为《中国近现代史纲要》课程教学所用。可以配合不同的教学内容和教学主题。通过身临其境的接触可以让学生感受到历史不再是遥远的不可触摸的,而是活生生的,有血有肉的触手可及的存在。同时产生历史感,从而通过所熟悉的身边的事物进入历史世界。

面对数量较大,专业不同的教学对象,受到时间和精力的限制,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不可能与每个教学对象进行深入的了解和频繁的沟通。同时,学生辅导员和学校与学生工作相关的部门也要对学生进行思想教育。因此,思政课教师和学生工作相关负责人应当加强沟通,相互协作,在生活中对学生进行潜移默化的教育。

【参考文献】

[1]聂幼犁.历史课程与教学论[M].杭州:浙江教育出版社,2003.

[2]赵亚夫,等.国外历史教育透视[M].高等教育出版社,2003.

篇3

【关键词】:中学历史 研究性学习 教学反思

中图分类号:G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3-8809(2010)05-0092-01

随着以培养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为重点的素质教育的不断深入和发展,在新一轮的国家基础教育课程改革中,“综合实践活动”成为指定的必修课,而“研究性学习”是“综合实践活动”的灵魂,是当前基础教育实验与研究的一个热点问题,也是今后高中课程改革的一个方向。

历史研究性学习,是与传统的“接受性学习”相对的一种学习方式;是一种以“教师为中心”的传统的传授式教学方式相对的教学方式。传统的历史学习,偏重于对历史知识和书本现成历史结论的记忆和理解,而缺乏深层次的质疑,学生很少对历史问题进行独立思考,发表自己的见解。开展研究性学习是根据素质教育和创新学习的需要,为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创新能力、终身学习的能力和适应社会生活的能力,促进学生个体的健康发展,为高等学校和社会各行业输送素质良好的普通高中毕业生为目的的。因此,与传统的历史教学方法比较,历史研究性学习的课题或问题根据学生实际情况可大可小,可易可难,主要目的是让学生在教师的指导下,围绕这些问题展开活动,从而减少学习的盲目性,增强学习的计划性和有序性。

历史研究型课程目标,是对历史教育任务的具体化和细化,具有进程性和可操作性特点,在历史教育中发挥着重要的指导作用。因此,历史研究性课程的目标主要有:塑造良好的悄感,实现优异的人文价值;实践历史研究型课程,构建和谐发展的能力;对历史基础知识的进一步接受、认知、掌握与感悟。

历史研究性学习的主要方式:搜集历史资料并撰写历史小论文;开展社会调查并撰写调查报告;编制研究书目索引,撰写读书报告;围绕研究课题组织讨论,开展辩论。

1. 培养历史研究性学习的实践

(1)搜集历史资料并撰写历史小论文

首先是要选定论文的题目,确定论文写作所涉及的范围。在学生对相关材料进行收集、整理、辨析的基础上,引导学生对材料进行分析,并指导学习拟订论文写作提纲,然后由学生独立完成小论文的写作。即学生在教师的指导下,围绕某一选定的问题搜集、整理和分析相关的资料,把研究结果以历史小论文的形式表现出来。

(2)开展社会调查并撰写调查报告

有些涉及近代现代史的研究性学习课题,可以通过社会调查、实地考察、参观访问等活动进行研究.在组织调查活动之前,学生根据选定的研究性课题,拟订调查的主题和目的,选择调查的对象和范围,确定调查的方法和过程。通过实际调查、整理调查材料和数据,对事实进行分析作出结论,形成调查报告。

(3)编制研究书目索引,撰写读书报告

根据所有研究的课题,指导学生搜集研究资料,包括著作、文、网址等,把所搜集到的资料编制成书目、论文索引、网址汇总,以供研究该课题的学生使用.学生选择阅读有关研究资料,有针对性地进行思考,制作资料卡片。将阅读所得资料汇总,撰写读书报告,读书报告应该包括所读书籍的重要内容,及其观点的介绍与分析,读后个人的体会和看法,将阅读书籍的内容与自己研究课题的解决联系起来,作出评价。

(4)围绕研究课题组织讨论,开展辩论

历史是丰富多彩的,不同人对历史有不同的理解。历史研究性学习可以使不同意见相互争鸣、沟通、交流.讨论可以模拟成人的讨论形式,如圆桌会议式的讨论、沦坛的讨论、专家咨询式的讨论、论文答辩式的讨论等,也可以围绕其一“中性”问题把学生分成正方和反方,以类似大专辩论会的形式组织实施。选择辩题时要注意可辩性和适应性。即是学生比较关心和感兴趣的问题,而且对任何一方都没有明显的倾向性。

学生研究历史课题成果的形式可以是多种多样的,如论文、调查报告、历史人物评价、整理的史料册子、历史小报等。教师要对学生形成成果过程加强指导,尽量提供有关条件。在学生开始写论文时,教师应该提示先拟定提纲,通过报告会、研讨史事会的形式,让学生相互研讨,相互启发,培养合作互助精神。

2.培养历史研究性学习的一些思考和建议

(1)提高教师的学术水平

研究性学习呼唤新型的研究型教师。我们已经跨入知识经济的时代,知识经济的木质是创新,技术创新取决于科学创新,科学创新取决于教育的创新,而教育的创新中,呼唤具有创新意识的教师队伍的出现。由此提高教师队伍的整体水平,倡导研究型教师的角色转化,是目前顺利开展研究性学习的保证。这就需要我们广大教师不仅转变观念,更要善于学习,善于研究,学会自我反思.只有通过反思,我们才能够不断地改变自己,改变自己适应新课程改革的意识和做法,得以重新调整和整合。

(2)解决好课题的开放性与学科要求的限度性之间的矛盾

学生在课题学习中可以会遇到如何把握课题开放度的问题,这种涉及到学科内及学科间的深度与宽度等问题.课题学习所说问题的情境中不会只包含预定的教学内容和目标,可以还包含其他知识和技能,甚至还可能涉及到其他学科或木课程后面才可能接触的知识。这些问题若处理不当,将会使研究性学习走许多弯路。为解决好这一问题,教师事先做好知识的整合分析,进行模拟研究备课,以促进者的身份对学生的某些反映做出合理的判断,对学生实施因势利导.如:在学生的调查研究中帮助学生设计活动方案,提供资料和建议,引导学生将问题的开放性控制在一定限度内。

中学历史研究型课程必须注重加强创新教育,培养问题意识和知识的实际应用能力,必须将培养信息素养贯穿于整个研究型课程之中,从而实现个性化学习,自主化学习和协作学习。

参考文献:

[1] 刘军. 历史教学的新视野[M]. 高等教育出版社, 北京, 2003.

[2] 张大均. 教与学的策略[M]. 人民教育出版社, 北京, 2003.

篇4

综合实践活动课是在新一轮基础教育课程改革中应运而生的新型课程,是一门开放性高、实践性强的课程,是课堂教学的延伸和补充。此类课程的开设在开阔学生视野,启迪学生思考方面有积极意义。其中,乡土(地域)文化在历史教学中对于培养学生情感,提高学生兴趣方面有独特优势。徐特立说过:“最原始、最基本、最唯物的教材,就是乡土教材。”“教学最好是从实地实物的观察入手,这就要把乡土和学校周围的事物补充到一般的教科书里去,使这教科书与学生生活实践联系起来,它比单纯从教材上学到的东西要有用得多。”这说明还在革命战争年代,我国教育工作者就十分重视乡土史教材的编写和教学工作。作为新时期的教育工作者,我们更应该在乡土文化教学中做一些力所能及的工作。

我校位于离省城南昌仅有六十多公里的高安市。高安具有悠久的历史,早在公元前201年就已建县,当时隶属豫章十八县之一。自唐武德五年以后,为历代州府治所。高安景色秀丽、物产富饶,自古文化发达、名人辈出,孕育出灿烂的独具特色的乡土文化,它是我们华夏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怀着了解家乡、热爱家乡、振兴家乡的梦想,我校在高一学生中开展了主题为《人杰地灵话高安》的综合实践活动。

一、活动实施概况

本次主题实践活动共分四个阶段:

(一)活动准备阶段。根据学生各自的特点、兴趣以及主题活动目标分成地理环境、历史沿革、人文史迹、文物分布及收藏四个活动小组。

(二)活动实践阶段。按四个步骤进行:

(1)归纳整理收集的乡土史料。各个活动小组把每个同学查询搜集到的相关史料分类进行归纳整理。

(2)撰写调查报告。各个活动小组把本小组搜集整理的乡土史料根据活动主题目标写出调查报告。

(3)举办一次高安乡土文化展。将各小组撰写的调查报告、绘制的相关地图、拍摄的文物图片以及实践活动照片展览出来。

(4)举行《高安历史知多少》的知识竞赛。本次乡土知识竞赛以班级为单位,按座位把全班分为八个小组、分二轮进行,第一轮为必答,第二轮为抢答,根据两轮成绩选出优胜组。知识竞赛题目内容较广,主要涉及高安地形地貌、水文土壤、气温气候、特色产品;历代名人事迹、风俗人情、民间传说、革命斗争历程;历史遗址、名胜古迹、文献史籍、文物收藏等。

(三)活动探究阶段。每个活动小组在指导老师的帮助下,根据本小组在活动实践阶段发现的一些问题或引发的思考进行分析和探究,并以小论文的形式写出探究报告。

(四)交流反思阶段。分两个阶段进行:

(1)开展课堂讨论与交流。每个活动小组分别组织一次课堂讨论。通过交流、研讨与同学们分享实践成果,并采用民意测验的形式收集来自同学、老师和其他人士的评价和意见。

(2)总结反思。各活动小组的同学在获得来自各方面的宝贵的反馈信息之后,总结经验、反思教训。既要肯定成绩,也要指出问题所在,并提出改进措施,然后形成文字写出总结反思报告。报告必须包括以下内容:1.我是怎么提出这个探究问题的?2.我进行了哪些探究活动?3.我在此次探究活动中学会了什么?明白了什么?我在探究活动中的得与失是什么?4.我今后有什么打算或对综合实践活动课有什么看法?

二、综合实践活动的几点思考

此次主题活动围绕弘扬高安(本地)乡土文化,激发学生热爱家乡、振兴家乡的思想感情这个主题而展开。在活动过程中,学生通过亲自查阅、搜集高安的人文地理资料,不仅了解到了很多有关家乡的历史发展渊源、地形地貌、风土人情的宝贵知识,增强了热爱家乡振兴家乡的思想感情,提高了处理材料、并从材料中获取有效信息的能力,更重要的是从活动中体验到了劳动创造成果的喜悦与艰辛,收获了同学间相互理解,相互合作的真情与友谊,为他们以后的人生道路积累了宝贵的经验。

但是,此次主题活动花费老师和学生大量的课外时间,学生在问卷调查中反映出来的顾虑不容忽视。怎样才能有效地开展高中综合实践活动呢?这个一直困扰着广大师生的问题,需要我们不懈的探索,在此,我仅谈谈自己的几点认识。

第一,乡土素材丰富,且贴近学生的生活,具有较丰富的活动内涵和较高的活动价值,是很好的实践活动资源,特别是开展乡土历史综合实践活动课具有较强的生成性。随着活动的不断展开,新的目标不断生成,新的主题不断生成,学生在这个过程中兴趣盎然,认识和体验不断加深,创造性火花不断迸发。本次主题实践活动初期开展近四个月,已大大超出原先的预设目标和主题,活动内容不断延伸和扩展。

第二,综合实践活动应该避免历史、地理学科化倾向。在本次活动开展过程中,一些学生片面认为,活动是在开展历史、地理学科研究性学习,这是一个错误的倾向。综合实践活动课的前提是”综合“,因此,在开展活动的过程中,老师要明确告诉学生,活动不是某一学科课堂教学的延伸,而是一门全新的课程。它的开设旨在提高学生的综合实践能力,立足于学生的健全完整的发展。

第三,综合实践活动还应该协调好教师指导与学生主体之间的关系,充分发挥学生活动的主体作用。实践活动应“强调学生的亲身经历……在‘做’、‘考察’、‘实验’、‘探究’等一系列的活动中去发现和解决问题,体验和感受生活,发展实践能力和创新能力”。为了达到上述状况,应尽力避免教师“过分”指导学生,导致“喧宾夺主”的局面。活动应充分尊重学生的兴趣爱好,让他们自主的、有个性的去发挥自己的创造性和创新能力、实践能力。

篇5

关键词: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 形成

中图分类号:D619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4-4914(2010)08-028-02

党的十七大报告第一次明确概括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并且深刻指出:“改革开放以来我们取得一切成绩和进步的根本原因,归结起来就是:开辟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形成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①这是我们党对我国改革开放以来社会主义建设事业在实践和理论两个层面取得的成果的系统总结和概括。本文意在分析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形成条件的基础上,进一步揭示其形成的重要意义。

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形成

众所周知,我党在领导新民主主义革命的28年中,历经曲折最终走出了一条农村包围城市武装夺取政权的革命道路,形成了同志关于新民主主义革命的理论。历史总是有惊人的相似。在从1978年底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到2007年党的十七大召开,几乎也是28年的时间,我党同样历经曲折走出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形成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这种偶然的相似性背后,其实恰恰反映了历史发展规律的必然性。马克思主义认为,人类在特定历史条件下的实践活动必然要以特定的方式和规律表现出来。新民主主义革命道路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反映的正是中国共产党领导中国人民在特定的历史条件下开展社会实践活动的特定方式和规律,而新民主主义革命的理论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则是对这些方式和规律的理论总结。正如新民主主义革命理论的形成一样,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形成也有其特定的时代背景、历史依据、实践基础和理论依据等方面的条件。

1.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形成的时代背景。近代以来中国社会发展的历史一再证明,离开对我国所处的时代特征和外部环境的准确观察和判断,就不可能准确把握革命和建设的基本规律。在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同志科学把握俄国十月革命开创的无产阶级革命时代特征,结合中国的基本国情,提出了新民主主义革命的总路线,开创了新民主主义的革命道路,形成了关于中国新民主义主义革命的理论。改革开放以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形成,当然也离不开我们党在新的历史时期对时代主题和外部环境的准确判断与把握。

同志上个世纪50年代中期最初探索中国自己的社会主义建设道路时,对外部环境有一个新的基本判断,认为虽然我们处在革命和战争时代,但是新的侵华战争或世界大战一时打不起来,可能会维持10年或更长时间的和平。改革开放以来,邓小平同志用宽广的眼界观察世界,在看到世界新科技革命兴起的同时,又注意到时代主题正在发生新的变化,明确提出当今的时代主题是和平与发展,要善于吸收借鉴当代资本主义国家先进的科学技术和管理经验。这一战略思想实际上是改革开放之初我党工作重心转移和实行改革开放政策的基本依据。随着国际形势的发展变化和改革开放实践的不断深入,我们党不断深化对时代主题和外部环境变化的认识,并以此指导改革开放的实践,推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发展和完善。以同志为核心的党的第三代领导集体,坚持和平与发展时代主题的判断,针对冷战结束以来国际形势发生的新变化,提出了要积极参与经济全球化,努力促进世界多极化的对外战略;阐述了要紧紧抓住21世纪头20年对我国来说可以大有作为的重要战略机遇期;形成了世界文明多样性的新理念等。以同志为总书记的党中央进一步坚持和发展三代中央领导集体对时代和时代主题的认识,明确提出要和平、促发展、谋合作是当今时代的发展潮流,维护和平、促进发展、谋求合作,是世界各国人民的共同愿望;并且把半个世纪以来中国走过的道路概括为走和平发展的道路,提出要把对内坚持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同对外坚持走和平发展道路结合起来,既要争取和平的国际环境来发展自己,又要以自身的发展来维护和促进世界和平;提出了推动和谐世界建设的重要思想等。这些思想既为我国不断推进改革开放和在国际舞台上发挥愈来愈大作用提供了理论支持,也充实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基本内涵。

2.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形成的历史依据。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形成是在总结世界社会主义运动和我国社会主义建设历史经验教训的基础上形成和发展起来的。20世纪下半世纪社会主义运动发生了三次较大的危机,这三次危机或直接或间接地影响了中国探索符合自身国情特点的社会主义建设道路。第一次危机是1956年发生的“波匈事件”。这次危机反映了传统苏联模式的一些缺点和弊端,我们党也意识到了这一点,当时同志发表了《论十大关系》和《正确处理人民内部矛盾》,提出“以苏为戒”,走自己的路。但由于这次危机发生在东欧,我们的感受还不是十分深刻,虽然提出走自己的路,但具体怎样走,还没有形成深刻而系统认识。第二次危机是我们国内发生的“”,这次危机给我国社会主义建设造成了严重的挫折和损失,使中国与世界的发展差距进一步拉大。这次危机促使邓小平同志开始思考究竟“什么是社会主义、怎样建设社会主义”的问题,其后党的工作重心的转移、实行改革开放政策等一系列重大举措的提出,无不与对“”历史教训的反思密切相关。第三次危机是发生在20世纪80年代末90年代初的剧变,这是世界社会主义运动史上最严重、最深刻的一次危机。这次危机对我国社会主义发展提出了严峻的挑战,面对挑战,我们党总结剧变的历史教训,认为剧变并不表明社会主义运动搞错了,没有发展前途,归根到底是僵化的苏联模式堵塞了社会主义的发展道路。中国要继续高举社会主义的旗帜,走出一条有中国特色的道路来。之后,我们党继续解放思想,不断推进改革开放的实践,又提出一系列包括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改革在内的重要思想,进一步拓宽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丰富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内容。

3.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形成的实践基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是对我国改革开放实践的经验总结和理论升华。离开当代中国改革开放的实践就不能深刻理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科学内涵和本质特征。

关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科学内涵,十七大报告指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就是包括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以及科学发展观等重大战略思想在内的科学理论体系。”①

在这个理论体系中,邓小平理论主要回答了我国改革开放初期在实践中面临的首要问题,即“什么是社会主义、怎样建设社会主义”;“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主要是适应当代世界和中国的发展变化对党和国家工作的新实践要求,科学回答了“建设什么样的党、怎样建设党”的问题;科学发展观则主要针对新世纪新阶段我国发展的阶段性特征,着眼于解决“实现什么样的发展、怎样发展”的实践主题。由此,我们不难看出,这三大理论都是坚持从实际出发,在探索回答不同时期、不同阶段的矛盾问题的实践中,在总结改革开放不同时期、不同阶段的新鲜经验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当然,社会主义建设的实践是不断发展的,这就决定了这个理论体系也必然是“不断发展的开放的理论体系”。①

关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本质特征,首先就是实践性、其次是时代性、民族性和创新性等。所有这些特性,如果离开生动活泼的改革开放实践,同样也都是难以理解和把握的。

4.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形成的理论依据。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作为党领导人民建设社会主义具体实践活动的理论概括,它本身的形成过程又是一个符合马克思主义认识论关于认识发展基本规律的过程,集中体现了理论既来源于实践,又在指导实践中不断实现理论再升华的特性。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理论起源和理论内容本身的发展来看,它是一个在理论指导下结合实践要求不断进行理论创新的过程,它的形成具有一般的和特殊的理论依据。党的十七大报告指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坚持和发展了马克思列宁主义、思想,凝结了几代中国共产党人带领人民不懈探索实践的智慧和心血。”①这里“坚持和发展了马克思列宁主义”即是说马克思列宁主义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形成的一般理论依据。而“坚持和发展了思想”则表明思想是其所依据的特殊理论。众所周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道路的实践探索开始于同志,这一探索虽然由于历史的原因被迫中断,但其实践和理论意义非常重大,为我们开辟新时期的社会主义建设道路提供了积极而有益的启示。

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形成的重要意义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形成,是我国社会主义建设事业发展过程中具有重要历史意义的事件,必将对我国乃至世界未来的发展进步产生深刻而长远的影响。

首先,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将继续指导中国的发展进步,最终实现国家的现代化和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

作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重要的组成部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从本质上高度概括和揭示了当代中国社会的本质和建设发展的基本规律。30多年改革开放的伟大实践已经证明,这一科学的理论体系成功指导了当代中国的发展进步,再次印证了一个颠扑不破的真理,那就是只有社会主义才能发展中国,只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才能使中国的发展充满生机和活力。正如党的十七大报告指出:“改革开放以来我们取得一切成绩和进步的根本原因,归结起来就是:开辟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形成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①未来的实践也必将再次证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是我国进一步实现民族振兴、国家富强、人民幸福、社会和谐的必由之路、成功之路、胜利之路,是历史的选择、人民的选择、时代的选择。”②正因为如此,同志在党的十七大报告中号召:“全党同志要倍加珍惜、长期坚持和不断发展党历经艰辛开创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坚持解放思想、实事求是、与时俱进,勇于变革、勇于创新,永不僵化、永不停滞,不为任何风险所惧,不被任何干扰所惑,使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越走越宽广,让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放射出更加灿烂的真理光芒。”①

其次,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形成,有助于批判和揭露形形伪社会主义思潮,统一人们的思想认识,坚持改革开放的社会主义方向。

众所周知,马克思、恩格斯是在对形形非社会主义思潮和空想社会主义思潮进行批判和借鉴的过程中创立科学社会主义理论的。这是任何一个科学理论创立发展的必然规律。当今世界,各种思潮、“主义”横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形成和发展,同样也是在我国改革开放的实践过程中和各种非社会主义思潮、伪社会主义思潮斗争的过程中发展起来的。党的十七大报告明确系统阐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就是为了正本清源,廓清诸如民主社会主义等错误思潮给人们造成的思想混乱。党的十七大报告指出: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最根本的就是要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在当代中国,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就是真正坚持社会主义。”①这正是对各种错误思潮特别是伪社会主义思潮的有力回击,有助于全党全国人民搞清楚什么是真正的社会主义,从而坚定社会主义理想信念,在改革开放的伟大实践中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旗帜,不断推进我国社会主义的建设事业。

最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形成是中国共产党成功实践科学社会主义理论的典范,必将对世界社会主义的发展产生深远影响。

中国共产党在自己代表大会的纲领性文献中,公开宣布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形成,实际上也是正式向世界宣告了中国社会主义发展的“成熟模式”③,宣告中国共产党是成功实践科学社会主义理论的典范。

作为我们党成功实践科学社会主义理论的典范,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形成不仅能够使剧变以来遭受重大曲折的世界社会主义运动稳住阵脚,而且由于它在人类社会发展规律、社会主义建设规律、共产党执政规律的探索和认识上达到了历史的新高度,从而更为社会主义增加了新的极为厚重的历史积淀,是对科学社会主义理论的丰富和发展,在实践上也无疑将对世界社会主义运动的发展产生积极的示范和借鉴作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形成对世界社会主义运动的最重要的启示就是:社会主义建设没有固定模式,必须把马克思主义的基本原理和各国实际情况结合起来,走自己特色的发展道路。正如党的十七大报告指出:“《共产党宣言》发表以来近一百六十年的实践证明,马克思主义只有与本国国情相结合、与时展同进步、与人民群众同命运,才能焕发出强大的生命力、创造力、感召力。”①唯有如此,社会主义的发展才能充满生机和活力,社会主义道路才能越走越宽广。我们完全有理由相信,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启示和影响下,世界社会主义运动必将大潮再涌。

注释:

①.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为夺取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新胜利而奋斗.人民出版社,2007

②人民日报.坚定不移地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新华网,6.28

篇6

连日来,出席党的十七大的代表团和武警部队代表团的代表们继续围绕同志向大会所作的报告进行讨论。各会场气氛热烈、发言踊跃。代表们说,只有站在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高度,全面把握科学发展观的科学内涵和精神实质,才能进一步增强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的自觉性和坚定性,不断推进国防和军队建设又好又快发展。

深刻认识科学发展观是新世纪新阶段我们党理论创新的最新成果

贾廷安、侯树森、乙晓光、姚恒斌代表说,真理是一条奔腾不息的河流。马克思主义是随着实践发展而发展的理论。把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与本国实际结合起来,是马克思主义的生命力所在。中国共产党人把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与中国国情和人民群众生动具体的实践紧密结合,用发展着的马克思主义指导实践。长期以来,以同志、邓小平同志、同志为核心的党的三代中央领导集体带领我们党不断探索和研究建设社会主义这个重大课题,取得了重要成果。党的十六大以来,以同志为总书记的党中央继承和发展党的三代中央领导集体关于发展的重要思想,提出了科学发展观。

石香元、邱金凯、张汝成、温熙森代表说,科学发展观深深植根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实践中,已经显示并将越来越显示出其巨大的理论价值和实践价值。我们要深刻认识科学发展观是新世纪新阶段我们党的理论创新的最新成果。同志在十七大报告中强调:“科学发展观,第一要义是发展,核心是以人为本,基本要求是全面协调可持续,根本方法是统筹兼顾。”这四个方面,提纲挈领,切中实质,使我们对科学发展观的认识提高到一个新水平。

讨论中,许多代表都引用了同志的一段重要论述:“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要求我们始终坚持‘一个中心、两个基本点’的基本路线。”张秉德、袁家新、高建国、胡滨、马丙泰代表谈到,毫不动摇地坚持党的基本路线,是我们事业能够经受风险考验、顺利达到目标的最可靠的保证。我们要坚持把“一个中心、两个基本点”的基本路线贯彻到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伟大实践,任何时候都不动摇。

科学发展观是有效履行新世纪新阶段我军历史使命的重要保证

新世纪新阶段军队历史使命的确立,是科学发展观在军事领域的重要体现。刘福连、徐一天、秦银河、高福锁、王长河代表说,用科学发展观指导国防和军队建设,就是要进一步把握军队现代化建设的时代要求,明确新世纪新阶段我军肩负的历史使命。“三个提供、一个发挥”的历史使命,充分反映了胡主席对国家发展和我军建设的科学运筹,深刻揭示了军队的职能任务必须与党的历史任务相一致、军事战略必须与国家发展战略相协调、军队建设改革必须与世界军事发展趋势相符合的客观规律,进一步指明了国防和军队建设的发展方向。我们在军队建设中,学习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应标准更高要求更严。

郭俊波、金一南、杨学军、程文华、侯继振代表说,把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写入十七大报告,顺应党心、军心、民心,顺应时展的客观要求和我国经济、政治、文化、社会建设“四位一体”发展的总体潮流。他们联系部队近年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的实践和成果谈到,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是有效履行新世纪新阶段我军历史使命的重要保证。可以说,新世纪新阶段我军历史使命本身就是按照科学发展观要求对军队建设的一个“顶层设计”。

刘良凯、黄高成、杨富祥、王新斌、李增林代表说,有效履行新世纪新阶段我军历史使命,就必须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把军队建设作为一个系统来运筹,使我军革命化、现代化、正规化水平得到全面提升,使军事工作、政治工作、后勤工作、装备工作得到全面推进,使陆、海、空、天、电体系建设得到全面加强,使人的因素、物的因素、人和物相结合的机制因素得到全面优化。

董贵山、王增钵、赵宗歧、刘长银、谢亢威代表说,把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写进十七大报告,有利于全军官兵增强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的自觉性和坚定性,进一步把思想统一到科学发展上来。只有坚持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才能进一步拓展国防和军队建设的战略视野,进一步把握国防和军队建设的时代要求,进一步明确新形势下国防和军队建设的发展思路,切实把国防和军队建设转入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的轨道,不断提高应对多种安全威胁、完成多样化军事任务的能力,切实履行好党和人民赋予的历史使命。

深刻认识学习贯彻科学发展观是一项长期的战略任务

始终坚持用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最新成果教育部队、武装官兵,是人民军队建设发展的一条重要原则。代表们在讨论中形成共识:科学发展观是经济社会发展和军队建设必须长期坚持的指导方针,用科学发展观武装官兵也是一项长期的战略任务。

刘勋发、蒋谟祥、梁冬春、郭正新、赵北臣代表说,把思想政治建设摆在军队各项建设的首位,就要坚持用马克思主义科学理论特别是党的创新理论成果武装全军,深入开展我军历史使命教育、理想信念教育、战斗精神教育、社会主义荣辱观教育,引导官兵筑牢思想防线,强化精神支柱,保持政治上的坚定和思想道德的纯洁。

篇7

关键词:科学发展观;党的建设;民族复兴;实践

中图分类号:F062.5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8-2646(2013)01-0029-07

在中国共产党第十八次全国代表大会上,同志代表十七届中央委员会所作的题为《坚定不移沿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前进 为全面建成小康社会而奋斗》的报告(以下简称《报告》),开宗明义就将“科学发展观”列为指导思想之一,成为大会主题的有机组成。通过对党的十六大特别是十七大以来十年奋斗历程的回顾,《报告》提炼出这其中最重要的成功经验就是形成和贯彻了科学发展观,并明确“科学发展观同马克思列宁主义、思想、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一道,是党必须长期坚持的指导思想。”从而将科学发展观提升了到一个新的高度。不仅如此,科学发展的观点还深入贯彻到全篇,由此成为十《报告》的重大思想亮点。为此,对于《报告》相关论述的聚焦,实有助于对十会议精神的深入领会把握。而要深入认识和落实科学发展观,又有必要紧密结合《报告》文思的两大结穴所在:一是党的建设新的伟大工程,另一是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总任务之一也是至为根本的任务――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质言之,党的健康发展与中华民族的前途命运紧密联系在一起,只有深入贯彻科学发展观,这才是我们的党、我们的民族自强不息、不断创造辉煌的康庄之路。

一、科学发展观是伴随中国特色社会主义

伟大实践应运而生的最新理论成果

科学发展观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的有机组成,而十《报告》又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作出了新的阐释。《报告》回顾近代以来中国波澜壮阔的历史,强调指出90多年来,我们党紧紧依靠人民,把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中国实际和时代特征结合起来,独立自主走自己的路――也就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鉴于《报告》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探索实践追溯到以同志为核心的党的第一代中央领导集体,带领全党全国各族人民夺取新民主主义革命胜利,完成社会主义改造,推进社会主义建设,进而指明这为新的历史时期开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提供了宝贵经验、理论准备、物质基础,蕴含于这段论述的历史眼光、理论范式同样可适用于科学发展观的历史溯源。

正是新中国成立以来社会主义事业的发展,为新时期的改革开放奠定了基础。等老一辈无产阶级革命家与新中国缔造者有关中国社会主义发展的思考,比如,实现社会主义的发展目标论,以造福人民为取向的发展价值论,以及发展途径的具体实践,等等,[1]为中国社会主义的发展理论作了可贵的探索。然而,革命方式与经济建设的错结,也使社会主义建设事业遭受了重大挫折。在历史的关键时期,以邓小平同志为核心的党的第二代中央领导集体基于对时代背景的准确判断,对世界各国发展经验的借鉴,毅然决策把党和国家工作中心转移到经济建设上来。邓小平多次指出“发展是硬道理”,要始终坚持“一个中心,两个基本点”,进行现代化建设,为新时期中国确立了战略思想。中国社会主义的发展观在新时期就此破题。

面对剧变、世界社会主义运动出现严重曲折的严峻考验,以同志为核心的党的第三代中央领导集体坚持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发展之路,同志强调“发展是执政兴国的第一要务”,坚持改革开放与建设发展,从而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成功地推向了21世纪。也正是在新世纪初期,中国共产党实现了对科学发展观的理论自觉。“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提出,其主题仍是促进发展。在庆祝中国共产成立80周年大会上的讲话,指出必须实现可持续发展战略,实现人口、资源、环境三者之间的相互协调,实现良性循环发展,应在不损害环境的前提下进行经济建设。此时虽无“科学发展观”之名,但是科学发展观实已呼之欲出。

以同志为总书记的党中央,既强调“发展是第一要义”,又正视多年追求经济增长速度、粗放型发展所带来的种种弊端。2003年一场突如其来的非典疫情激化了经济社会问题,促成了科学发展观应运而生。2003年10月,中共十六届三中全会通过《中共中央关于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若干问题的决定》。《决定》第一次提出了科学发展观的本质内涵:“坚持以人为本,树立全面、协调、可持续的发展观,促进经济社会和人的全面发展。”在十六届三中全会上着重指出:“树立和落实科学发展观,这是20多年改革开放实践的经验总结,是战胜非典疫情给我们的重要启示,也是推进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迫切要求。”翌年初,国内经济出现了投资偏大、经济过热的问题,中央及时作出了加强和改善宏观调控的决策;5月,要求“把对科学发展观的认识成果转化为促进发展的科学思路,转化为促进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的体制机制,转化为领导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的实际能力”。宏观调控在年底即初见成效,这进一步坚定了党中央推行科学发展模式的决心。

进入2005年,“十五”时期主要发展目标提前实现已成定局,党中央积极酝酿制定“十一五”发展规划,为深入贯彻科学发展观提供了良好的契机。2006年十六届六中全会通过《中共中央关于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强调民生建设与化解矛盾,又为落实科学发展观确立了任务目标。这一时期的理论和实践创新,为党的十七大在2007年10月的胜利召开做好了思想和理论准备。十七大报告通篇贯穿着科学发展观的精神,对这一理论创新的时代背景、科学内涵、精神实质和历史地位进行了全面深刻的阐述,特别是揭橥了科学发展观的内涵精要:“第一要义是发展,核心是以人为本,基本要求是全面协调可持续,根本方法是统筹兼顾”,进而明确了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的根本要求。党的十七大还将科学发展观正式写入了。

为此,科学发展观的理论日臻完善,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各项事业的发展提供了新的理论指导和行动指南,形成了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最新成果,且这一理论成果经受了从十六大以来十年工作实践特别是十七大后抵御席卷全球的国际金融危机的检验与证明。根据十七大的部署,从2008年9月起,全党在一年半的时间里,分批开展了深入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活动。这样就为科学发展观被党的十确立为中国共产党的指导思想铺平了道路。需要补充的是,党的十不仅在大会《报告》上将其同马克思列宁主义、思想、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一道,确立为党必须长期坚持的指导思想,而且将此写入十修改的《》。正如同志强调的那样,是党的总章程、是党的根本大法、是全党必须遵循的总规矩,[2]将科学发展观写入,势必促进全体党员同志深刻理解把科学发展观列为党的指导思想新组成的重大意义,深入领会科学发展观的精神实质,从而增强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的自觉性和坚定性。

通过对科学发展观的理论成长过程的回顾,以下要点有必要加以揭橥:首先,科学发展观同党的三代领导集体关于发展的重要思想既一脉相承又递进发展。的发展思想为科学发展观的形成作了理论铺垫,邓小平的相关理论为科学发展观的形成奠定了坚实的理论基础,的发展论述则成为科学发展观的直接思想来源。在此基础上,以为核心的党的第四代领导集体继续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之路,加强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理论探索,创造性地提出了科学发展观。

其次,科学发展观是党中央为把握战略机遇期,积极回应新世纪新阶段实践新课题的成果。毋庸置疑,科学发展观借鉴吸纳了西方当展理论与世界各国发展经验。但是,科学发展观的提出主要针对的是我国新时期发展中长期存在的重视经济数量增长、经济发展方式陈旧和质量效益较低的问题。科学发展观以人为本,由此一改国际一度盛行的以物为本的片面发展观,成为化解社会矛盾,实现经济社会永续发展的思想利器。

其三,科学发展观理论不断完善扩展,成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各项事业新的行动指南。明显区别于片面发展观的是,科学发展观不仅指导经济社会发展,它是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必须坚持和贯彻的重大战略思想。除了经济、社会领域,科学发展观的要求和部署还涵盖了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生态建设、军事国防建设、外交工作,以及党的建设等诸多领域,从而成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各项事业新的行动指南。

其四,科学发展观的真理性、指导性已为全党全国人民广泛认同和普遍接受。科学发展观提出后,经受了实践的检验,赢得了广泛的共识。科学发展观的历史地位和指导意义越来越为全党全国人民所深入理解和深刻领会,[3]科学发展观成为党的指导思想已是水到渠成、顺理成章。

二、党的十八对科学发展观作出进一步的

集中阐发,提出了新的实践要求

党的十承继十六大以来的理论、实践成果,《报告》是继十七大报告后又一份将科学发展观列为通篇主题的党代会政治报告。检索关键词“科学发展观”,十《报告》共出现17处,尽管就数量而言,它比十七大报告少了4处(另一关键词“科学发展”,十《报告》比十七大报告少了7处),但这并不足以否定“科学发展观”作为《报告》高频词的事实。更为重要的是,该《报告》在既有成果的基础上,对科学发展观作出进一步的集中阐发,并且提出了新的实践要求。

承接十七大报告对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的部署,党的十对全党开展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活动进行了及时总结。《报告》既充分肯定此项活动取得了重要成果,同时又指出工作存在的许多不足,涉及科学发展观的就有:“制约科学发展的体制机制障碍较多”,“一些干部领导科学发展能力不强”。

在总结过去十年工作经验的基础上,党的十对科学发展观作出了新的历史定位。《报告》强调指出:“总结十年奋斗历程,最重要的就是我们坚持以马克思列宁主义、思想、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勇于推进实践基础上的理论创新,围绕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提出一系列紧密相连、相互贯通的新思想、新观点、新论断,形成和贯彻了科学发展观。”《报告》从马克思主义中国化、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建设的视角对科学发展观进行双重界定,进而指出:“科学发展观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最新成果,是中国共产党集体智慧的结晶,是指导党和国家全部工作的强大思想武器。”由此将科学发展观提升到一个新的高度:“科学发展观同马克思列宁主义、思想、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一道,是党必须长期坚持的指导思想。”

在回顾过去、展望未来的基础上,十《报告》强调指出:“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对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具有重大现实意义和深远历史意义,必须把科学发展观贯彻到我国现代化建设全过程、体现到党的建设各方面。”为此,《报告》对全党提出了贯彻科学发展观的要求,主要为“四个必须更加自觉”:全党必须更加自觉地把推动经济社会发展作为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的第一要义;必须更加自觉地把以人为本作为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的核心立场;必须更加自觉地把全面协调可持续作为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的基本要求;必须更加自觉地把统筹兼顾作为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的根本方法。随后,《报告》首次明确了“解放思想、实事求是、与时俱进、求真务实,是科学发展观最鲜明的精神实质。”要求全党勇于实践、勇于变革、勇于创新,把握时展要求,永葆党的生机活力,永葆国家发展动力。

在专论经济发展、国防军队建设领域,以及党建方面,《报告》又明文述及科学发展观。这其实是党的十对实践科学发展观提出的新的具体要求。在第四部分“加快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和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报告》着重指出:“在当代中国,坚持发展是硬道理的本质要求就是坚持科学发展。”强调“必须坚持发展是硬道理的战略思想,决不能有丝毫动摇”,是十《报告》相较于十七大报告的一个特色内容。更具理论新意的是,《报告》将发展是硬道理与科学发展观的理论衔接。在具体论述中,《报告》明确指出:“以科学发展为主题,以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为主线,是关系我国发展全局的战略抉择。”显然,相关论述较十七大报告相关部分倡导的“形成有利于科学发展的宏观调控体系”要更为深入一步。

《报告》第九部分“加快推进国防和军队现代化”,延续了十七大报告“把科学发展观作为国防和军队建设的重要指导方针”的观点,旗帜鲜明地提出:“坚持以推动国防和军队建设科学发展为主题,以加快转变战斗力生成模式为主线,全面加强军队革命化现代化正规化建设。”十七大报告在相应部分明确主张:“切实转变战斗力生成模式”,又进一步要求:“军队革命化、现代化、正规化建设是统一的整体,必须全面加强、协调推进。”兵者,国之重器。中国人民是党绝对领导下的人民军队,历来是党的路线、纲领和方针政策的坚定捍卫者和忠实履行者,而科学发展观为强国强军提供了强大的思想理论武器。十《报告》相关论述高度浓缩了十七大报告的相关内容,且因为科学发展观在十确立为党的指导思想,势必然进一步牢固地确立科学发展观在国防和军队建设中的指导地位,以及践行科学发展观的自觉性。

《报告》第十二部分“全面提高党的建设科学化水平”,是该报告最后一处明文标举“科学发展观”的部分。《报告》强调“要抓好思想理论建设这个根本”,除了“学习马克思列宁主义、思想、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就是要求全党“深入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这分明是党中央对全党开展科学发展观学习和实践活动的又一次部署。联系科学发展观,不难领会该部分标题“科学化”的理论来源,这从另一方面揭橥了以科学发展观指导新时期党建的工作思路。

《报告》明确运用“科学发展观”(包括“科学发展”)关键词来指导各方面工作的,仅见于经济发展、国防军队建设与党的建设,我们或可据此窥见党的十对这三项工作的特别重视。当然,就实质内容而言,《报告》有关科学发展观的论述绝不仅限以上所述。党的十六大以来确立的科学发展观实践、理论成果,特别是理论内涵、基本经验与做法,在十《报告》得以延续与发展。相较于以往,《报告》阐发的科学发展观更具有理论延续性、现实针对性与理论自觉性的特点,从而将科学发展观推进到一个新的历史高度。

三、用科学发展观作指导,全面提高

党建工作的科学化水平

执政兴国、谋求社会发展关系党的前途命运,科学发展观的提出充分吸取了晚近世界一些长期执政的大党、老党奉行片面发展观导致政权丧失的殷鉴。科学发展观一经提出,自然成为我们党开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局面必须认真贯彻执行的政治路线。另一方面,从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政治保障着眼,加强党的自身建设也成为当务之急。加强党的建设,原本就是科学发展观的一个有机组成。以科学发展观指导党的建设,自十七大以来已成我们党的自觉意识。从党的十七大“以改革创新精神全面推进党的建设新的伟大工程”到十“全面提高党的建设科学化水平”,显见得党的建设新的伟大工程朝着科学化的方向大踏步迈进了。

十《报告》充分肯定过去十年特别是近五年工作以来“党的建设全面加强。”内容涉及党的执政能力建设、先进性建设、思想理论建设、党建改革创新,以及党内民主建设、干部队伍建设、基层党组织建设、党风廉政建设等。同时,《报告》也清醒地指出工作中存在的不足,其中有关党建的就有:“一些基层党组织软弱涣散,少数党员干部理想信念动摇、宗旨意识淡薄,形式主义、问题突出,奢侈浪费现象严重;一些领域消极腐败现象易发多发,反腐败斗争形势依然严峻。”针对这些困难和问题,《报告》强调指出:“必须把科学发展观贯彻到我国现代化建设全过程、体现到党的建设各方面。”十号召:“全党一定要勇于实践、勇于变革、勇于创新”,“永葆党的生机活力,永葆国家发展动力”,“推进党的建设新的伟大工程,成功把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推向二十一世纪。”

《报告》第十二部分对党的建设作出专论,全面系统地阐发了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加强党建的新思路,标题即为“全面提高党的建设科学化水平”。《报告》严正指出:“形势的发展、事业的开拓、人民的期待,都要求我们以改革创新精神全面推进党的建设新的伟大工程,全面提高党的建设科学化水平。”(注意:这是《报告》第二次提到“党的建设新的伟大工程”。)对“四大考验”(执政考验、改革开放考验、市场经济考验、外部环境考验)与“四大危险”(精神懈怠危险、能力不足危险、脱离群众危险、消极腐败危险)的罗陈,充满了忧患意识。对此,《报告》着眼于“两个提高”,即“不断提高党的领导水平和执政水平、提高拒腐防变和抵御风险能力”,进而凸显要“牢牢把握加强党的执政能力建设、先进性和纯洁性建设这条主线”。对比十七大报告,不难发现“这条主线”增加了“纯洁性建设”的内容,这既是近年查处重大贪腐案件所得的启示,同时也进一步揭示了新时期加强党建的科学内涵。

根据《报告》全面加强党的“五大建设”的构想(思想建设、组织建设、作风建设、反腐倡廉建设、制度建设),以及建设“三型”(学习型、服务型、创新型)马克思主义执政党的目标设定,该《报告》后文有关党建的八点论述大体可归并为以下四类,具体表述更是有了明显的新进展,尤其值得重视:

首重理想信念,加强思想建设。《报告》在坚持十七大倡导学习贯彻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的基础上提升一步,强调要“坚定理想信念,坚守共产党人精神追求。”进而提出了“政治灵魂”的概念,重申要“抓好党性教育这个核心”,特别是要求“抓好道德建设这个基础”,“以实际行动彰显共产党人的人格力量”。《报告》对共产党人理想信念、道德力量等精神层面的重视,为党的思想建设提出了更高要求,也更加紧扣科学党建的核心内容。

突出宗旨意识,推进作风建设。十七大阐发了科学发展观以人为本的基本内涵,并与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是党的根本宗旨成功对接。十《报告》加以继承,进而将它单列为推进党的建设科学化进程的重要方面。其中既包括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完善党员干部直接联系群众制度,也涉及坚持艰苦奋斗、勤俭节约,下决心改进文风会风,着力整治慵懒散奢等不良风气、等作风建设内容。宗旨意识的强调与作风建设内容较十七大报告相关条文的前置,彰显了十加强党建的新思路。

发展党内民主,强化组织建设。《报告》从增强党的创造活力的目的,从党内民主是党的生命的高度,从保障党员主体地位入手,充分肯定了发展党内民主的重要性,进而提出了从建立民主政治氛围到完善党的代表大会制度、扩大党内基层民主等一系列举措。除了发展党内民主,加强组织建设还要靠制度来加以保障,包括推进民主本身也需要制度建设。为此,党的十提出深化干部人事制度改革,坚持党管人才原则,集聚各方面优秀人才,创新基层党建工作,夯实党执政的组织基础,均成为党建科学化的有力抓手。

反腐倡廉建设,严明党的纪律。《报告》将反腐工作单列,并新增出“严明党的纪律,自觉维护党的集中统一”条文作为压阵,足见十把反腐倡廉摆在更加突出的位置,并前所未有地申明了党纪的威严。《报告》提出“要坚持中国特色反腐倡廉道路”,提出了“防控廉政风险,防止利益冲突,更加科学有效地防治腐败”等新论断,特别是指出“既严于利己,又加强对亲属和身边工作人员的教育和约束”,“不管涉及什么人,不论权力大小、职位高低,只要触犯党纪国法,都要严惩不贷。”宣示了党惩治腐败的极大决心。在此基础上重申党的纪律,要求“各级党组织和广大党员、干部特别是主要领导干部一定要自觉遵守,自觉按照党的组织原则和党内政治生活准则办事”,强调“严肃党的纪律特别是政治纪律,对违反纪律的行为必须认真处理”。这既是为了坚决维护中央权威,增强党的战斗力,同时也就自然地建成并强化了反腐“防火墙”。四、科学发展观为全面建成小康社会

和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提供了强有力

的思想保障

2020年实现全面建成小康社会,作为中国现代化发展的战略目标,是我们党对人民所作的庄严承诺,是推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宏伟蓝图的有机构成,同时也是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阶段性标志。承接党的十六大、十七大对全面建成小康总体目标的设定,党的十对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目标提出了新要求、作出了新部署。同时,《报告》深情回顾了近代以来中国波澜壮阔的历史,频频期盼与召唤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要实现十布置的各项任务目标,藉以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更需要践行科学发展之路。

正因为深入贯彻了科学发展观的基本要求,十将生态文明建设加入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五位一体的总体布局,强调“要坚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以科学发展为主题,以全面推进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生态文明建设,实现以人为本、全面协调可持续的科学发展”,进而充实完善了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和全面深化改革开放的目标,并且提出了一系列措施思路。在经济建设方面,坚持发展是硬道理,全面深化经济体制改革,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将经济发展建立在更多依靠扩大内需、优化结构、科技进步、管理创新、劳动者素质提高等基础上,为国家繁荣富强、人民幸福安康、社会和谐稳定筑牢物质基础。

在政治建设方面,坚持党的领导、人民当家作主、依法治国有机统一,继续积极稳妥推进政治体制改革,发展更加广泛、更加充分、更加健全的人民民主。更加注重改进党的领导方式和执政方式,保证党领导人民有效治理国家;更加注重健全民主制度、丰富民主形式,保证人民依法实行民主选举、民主决策、民主管理、民主监督;更加注重发挥法治在国家治理和社会管理中的重要作用,维护国家法制的统一、尊严和权威,保证人民依法享有广泛权利和自由。

在文化建设方面,树立高度的文化自觉和文化自信,从提高国家文化软实力的高度,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深入推进文化体制改革,增强全民族文化创造活力,大力发展具有中国特色、中国风格、中国气派的优秀文化,加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建设,不断丰富人民的精神文化生活,推动社会主义文化大发展大繁荣。

在社会建设方面,以保障和改善民生为重点,使改革发展成果更多、更公平地惠及全体人民。加快推进社会体制改革,提供更好、更全面的公共服务,积极构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管理体系。

在生态文明建设方面,坚持节约优先、保护优先、自然恢复为主的方针,着力推进绿色发展、循环发展、低碳发展。优化国土空间开发格局,全面促进资源节约,加大自然生态系统和环境保护力度,加强生态文明制度建设,为人民创造良好生产生活环境。

五位一体的总体布局,很好地体现了科学发展观的核心价值。经济建设着眼科技创新,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以及全面提高开放型经济水平,适应经济全球化新形势,实行更加积极主动的开放战略,完善开放型经济体系等举措,凸显了以科技进步和改革开放为核心的发展动力观。政治建设与社会建设,前者以保证人民当家作主为根本,以增强党和国家活力、调动人民积极性为目标,后者旨在维护广大人民根本利益,以保障和改善民生为重点,共同彰显了以人为本的发展价值观。而社会主义文化强国战略在发展部署中的强调,以及生态文明建设得到前所未有的重视,再加之经济、社会建设与政治建设齐头并进,全面、协调、可持续的发展道路宛然可见。当五位一体的发展格局得以形成落实,不仅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任务胜利在望,和谐社会的发展目标也是为期不远了。

除了经济、政治、文化、社会与生态文明建设,《报告》论述军队国防建设、国家统一大业、促进人类和平发展与加强党建等部分,也贯注了科学发展观的理念。军队国防建设与党建方面的科学发展观精要,前文已揭。在继续促进人类和平与发展的崇高事业方面,党的十深刻指出:“要和平不要战争,要发展不要贫穷,要合作不要对抗,推动建设持久和平、共同繁荣的和谐世界,是各国人民共同愿望。”继续张扬“尊重世界文明多样性、发展道路多样性”、“相互借鉴,取长补短”的“包容互鉴”观点,与“在谋求本国发展中促进各国共同发展”的“合作共赢”主张,继续宣示中国人民热爱和平、渴望发展,始终不渝走和平发展道路的决心,既而释放推动建立长期稳定健康发展的新型大国关系的最大诚意,从而持续将科学发展观贯彻于中国和平发展国际战略。

国家的统一直接关系民族命运的兴衰。完成祖国统一同继续实现推进现代化建设、维护世界和平与促进共同发展,是我们党肩负的三大历史任务,也是其中影响大局、至为关键的一项。我们党坚信:“全体中华儿女携手努力,就一定能在同心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进程中完成祖国统一大业。”事实上,无论是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引,推进现代化建设,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实现祖国统一,还是积极维护世界和平发展,最终都可归结于中华民族复兴的伟业。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与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一道,被列为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总任务。

正如《报告》所强调指出的那样:“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上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寄托着无数仁人志士、革命先烈的理想和夙愿。”从我们党长期奋斗的历史来看,中国共产党自1921年成立以来就始终以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为己任。经过90多年的艰苦奋斗,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展现出光明的前景。历史证明,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就必须坚定不移地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如果明了这一要义,作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最新成果的科学发展观,其指导我们完成党的十布置的各项任务目标,努力建设美丽中国,实现中华民族永续发展的积极意义也就自然彰显出来了。

参考文献

[1]程新英. 发展的意蕴:发展观的历史嬗变与科学发展观的当代价值[M]. 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6:240-249.

篇8

[关键词]社会实践 高校教育 新时期 文科学生

[作者简介]申红星(1978- ),男,河南辉县人,新乡学院历史系,副教授,博士,研究方向为中国社会史。(河南 新乡 453003)

[中图分类号]G64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4-3984(2014)20-0161-02

目前,国内众多高校在文科学生中纷纷开展社会实践活动,以锻炼文科学生的社会实践能力,提高文科学生的综合素质。开展社会实践活动不仅可以起到社会实践一般意义上的功效,而且对高校文科学生能力的培养具有特殊价值。本文拟围绕社会调查对高校文科学生的功用问题进行初步探讨,以进一步提高高校文科学生的能力水平,强化当代高校文科学生的综合素质。

一、社会调查实践对新时期高校文科学生的重要作用

在高校文科学生中开展各种类型的社会调查活动,对于提高学生的理论与实践水平,增强其研究能力等,有着重要的作用。具体来说,包括以下几点:

(一)有利于学生在社会调查实践中收集本学科研究资料

当前人文社会科学的研究潮流是跨学科的融合研究,很多人文学科,诸如社会学、人类学、管理学、政治学、文化学、旅游学等,其研究视野不再拘泥于本学科的研究领域,而是提倡跨越学科的界限。而开展这些人文学科的研究,不约而同地提倡进行社会实践,在实践当中获取本学科的研究资料。例如,历史学研究主张改变过去研究大多集中在帝王将相以及少数的精英人物身上的状况,提倡研究“来自下层的历史”,关注普通民众的历史。而开展这些内容的研究,仅仅依靠传统的官方史书资料,是远远不够的。这就需要不断开辟新的资料来源,将历史学研究与其他学科,如社会学研究结合起来,以满足史学研究视角转换的需要。同样,社会学研究也常常需要运用到历史方法和跨文化的比较方法,需要与历史学、文化学等密切结合。

在高校文科学生中开展社会调查活动,可以让他们利用节假日时间走出课堂、走出校园,到社区之中,到村落田野之中,收集一些地方性研究资料。这些资料不仅包括政府档案、统计资料、族谱、碑刻、民间文书等文献资料,而且包括通过访谈获取的口碑资料。这种通过社会调查获取资料的方法,民国时期的一些学者,如顾颉刚、梁方仲、费孝通等,已经广泛使用。当前在文科学生教育中采用这种方法,对于丰富人文社会科学研究,实现课堂学习与实践活动的结合,有重要的作用。在社会实践中收集与整理的资料,必为高校文科学生进行学术研究、实现学术创新打下牢固的基础。

(二)有利于学生进一步感知社会,更好地理解来自社会的资料

现今高校教育培养的是兼具一定理论能力和实践能力的复合型人才。高校文科学生,由于其专业特点,实践机会相对不多。在高校文科学生中开展社会实践调查活动,可以有效地改变这一情况,让他们走出校园更好地感知社会,特别是有助于其更好地理解来自社会的资料。在高校文科学生学习中涉及很多资料理解问题,对于来自社会的资料的理解除了有一定的文献功底外,还必须有一定的社会经验。例如,历史学专业涉及对基层民间社会资料的理解,如明清的保甲、里甲,民国时期的各种慈善组织、公共组织等资料;社会学专业涉及对档案资料等的理解。尤其是一些从乡土社会中收集到的地方性社会资料,只有通过社会调查实践,才能更好地感知和理解。从这个意义上来说,进行社会调查特别是田野调查的过程中,寻找地方性材料是第二位的,更好地理解、感知、解读这些来自社会的资料才是最重要的。

(三)有利于开阔学生视野,增加论文选题的多样性

在对高校文科学生的教学过程中,学位论文的指导是很重要的部分。而当前高校文科学生在学位论文撰写方面却面临着许多问题,其中最重要的就是学位论文如何选题。很多文科学生普遍反映很难找到具有创新性的论文题目。一些学生为了完成论文撰写工作,不得不选择一些别人已经研究过的题目,造成“炒冷饭”的选题现象。论文选题面临种种困难,必然会直接影响学位论文的质量,导致很多本科生学位论文质量不高。在高校文科学生中开展社会调查活动,可以有效地改变这一状况。通过社会调查活动,再加上教师的引导,可以开阔学生的视野,进而增加论文选题的多样性。例如,当前历史研究的趋势已不再是开展整个国家层面上的宏大叙事研究,而是强调日益精细、日益细致的区域个案研究,提倡“以小见大”,关注国家与基层社会的互动。社会实践之中有取之不尽的历史研究资料,鼓励学生开展社会调查,必将在很大层面上提高学生的历史研究与创新能力。在社会调查活动中,学生可以接触到许多与社会发展、社会实践紧密相连的社会问题,诸如环境问题、“三农”问题、新农村建设问题以及民风民俗问题,这些素材经过分析、提炼,都可成为历史学专业学生学位论文的选题依据。这样写出来的论文不仅具有创新性,而且具有很强的时代感、现实感。

(四)有利于培养学生爱乡爱家的情感,增强适应社会的能力

在进行社会调查的过程中,一般都鼓励学生利用节假日时间在自己的家乡进行社会实践、田野调查,或开展问卷调查,或集中收集政府档案、统计材料、族谱、碑刻、往来书信、契约等地方性资料,并进行访谈。对家乡进行社会调查,可提高学生进行调查研究的兴趣,增进学生对家乡所在地的了解,理解当地的历史沿革、风俗习惯以及社会发展状况,培养其热爱家乡的淳朴情感。同时,开展社会调查的过程,也是学生初步与社会接触,不断认识社会、了解社会的过程。这些活动可以让学生在很大程度上认识社会现实,锻炼他们的社会实践能力,增强其与人沟通的能力,从而为其将来步入社会、融入社会打下坚实的基础。

二、开展社会调查实践的具体策略与方法

在高校文科学生中开展社会调查非常必要,其作用也十分重要。然而开展社会调查实践,必须采取相应的策略与方法。笔者结合自身的教学实践经验,从以下三个方面进行具体论述。

(一)在社会调查之前,应认真做好前期准备工作

开展社会调查工作,不是盲目地开展,而是应有一整套的计划和实施方针。首先,要求学生在开展社会调查之前,对社会调查的时间、地点、目标、内容、实施方案、可能出现的问题以及面临的困难等,进行通盘的考虑和准备。其次,在明确社会实践地点之后、实践活动真正开展之前,认真阅读与此地点相关的社会文献资料,比如地方志、相关档案资料等。再次,开展社会调查还需要进行必要的调查器材的准备。如前所述,进行社会调查时,很重要的一个方面就是收集地方性的相关文字资料和口碑资料,这就需要准备一些必不可少的现代器材,诸如数码相机、录音笔、摄像机等电子器材,应将其充好电源、调试完毕、妥善准备。最后,开展社会学方面的社会实践,需要尽早开展对调查问卷的设计工作,以备社会实践活动开展之用。总之,社会调查开展之前的准备工作异常重要,这将直接影响社会调查的正常开展以及调查的效果与质量。

(二)在社会调查实践过程中,应掌握一定的调查技巧,调查记录尽量全面、完整

在进行社会实践的过程中,有一些细节值得高校文科学生注意。一方面,要掌握一定的调查技巧。比如,对一个村落开展调查,需要我们收集一些访谈资料,那么究竟应选择哪些人进行采访呢?一般来说,应选择那些上了年纪的、有一定文化知识、当地消息灵通的人进行采访。因为这些人在当地生活的时间较长,对当地的了解相对较多。为了更好地进行沟通,学生还应掌握一定的与人沟通的技巧,让陌生人愿意敞开心扉,这样才有利于社会实践工作的顺利展开。采访过程中,还必须注意认真记录,对于采访的时间、地点、内容都应认真加以记录,最好能对谈话的内容进行同步录音。另一方面,社会实践过程中所做的记录,应尽可能全面、详细、完整。如对调查的确切时间,调查的事件、人物、结果等的记录,都应非常完整。因为这些调查都是不可回续的,不可能等到调查结束之后,发现有缺漏的地方再回去补救。所以,在社会调查实践过程中,应保持严谨认真的态度。

(三)在社会调查实践结束之后,应迅速做好总结,撰写调查报告

社会调查实践结束之后,需要对此次社会实践及时做出总结,最好的方式就是撰写社会实践报告。社会实践报告是在对社会某一专题进行有目的的调查和研究的基础上完成的。通过社会实践,学生掌握了第一手材料,应在此基础上对所调查的问题进行细致的研究,并提出自己的观点。社会实践报告兼具实践性和告知性,结构应完整、严谨,论述的语言也应严密、精练。一般来说,在社会调查完成之后,应立即撰写社会实践报告。这是因为,社会实践活动刚结束之时,自己的直观感受最为真实,很多社会实践中的认识也最为深刻,此时进行社会实践报告的撰写,时效性最强,记录也最为完整,不会有太大的疏漏。否则,若是在实践活动结束一段时间后再去撰写社会实践报告,那么很多实践过程中的感悟、认识等都会或多或少地遗忘或缺失,留下很多的缺憾。

在当前高校教育日益强调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背景下,在高校文科学生中开展社会调查活动,无论是对学生理论素养的提高,还是社会实践能力的提升,都是大有裨益的。开展社会调查活动时,应注意一定的策略与方式。在调查活动开展之前、过程之中以及之后,都有许多的工作要做。对于高校人文社会科学的教师而言,需要与时俱进,在密切关注社会现实的同时,紧跟当今人文社会科学的发展潮流,提高自身的教学水平。如果条件成熟,教师最好能亲自带领学生参加一些社会实践活动,与学生共同讨论实践活动的结果,真正地将课堂教学与实践教学结合起来,以不断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

[参考文献]

[1]郑杭生.社会学概论新修[M].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9.

[2]冯尔康.中国社会史概论[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4.

[3]常建华.社会生活的历史学[M].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4.

[4]赵世瑜.小历史与大历史:区域社会史的理念、方法与实践[M].北京:三联书店,2006.

篇9

一、理论教学和实践教学两种基本教学形式的关系

理论教学和实践教学是思政课教学中使用的两种基本的教学形式,都是为实现思政课教学目的,培养学生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所采用的教学形式。

在思政课教学中,理论教学是基础,实践教学是对理论教学的强化和巩固。二者实现的教学目的是一致的。理论教学是对人类经过长期认识世界积累的经验知识的表达,实践教学是人们能动地改造世界的活动,既有人类生产生活的活动,也有人类改造自然以及进行科学实验的活动等。人们日常的生活也属于实践活动,诸如体育锻炼、日常劳作、外出旅行等,实践活动也包括这种以自身活动为目的的主动的行为活魂,社会生活在本质上是实践的。这里的社会生活既包括生产劳动,也包括日常生活的劳动。

在思政课学习中,主要是对社会生活经验知识的学习,一个人掌握的社会经验知识越丰富,对思政课的学习就越有好处。这些积累起来的社会经验知识对思政课的学习作用是不容忽视的。人们只有在解决了自身的生存、健康、安全等问题的前提下,才能去面对其他问题,诸如从事哲学、艺术、法律等活动。才能总结出人类只有在解决了自身的衣食住行等物质生活的基础上,才能去从事哲学、宗教、法律等精神的活动。最终得出物质生活资料是人类社会历史的基础的论断。同样当一个人购买一种商品,在满足不了自己的其他方面需要的时候,就会懂得不同商品拥有不同的使用价值,不同使用价值可以满足人们不同的需要,最后得出不同使用价值的商品价值不同,价格也不同的结论。

经验知识一般从社会实践活动中总结而来,这就包括社会的生产生活,人类自身日常生活及科学实验。而思政课实践教学仅仅是社会经验知识认识的一小部分,大量社会经验知识的获得还需从社会生产生活中获得。为此,不能只片面重视实践教学而忽视理论教学。

二、理论教学和实践教学两种基本教学形式的特点

在思政课教学中,教师是主导,学生是主体。理论教学表现为以教师课堂讲授、学生听讲并进行讨论的主要教学形式。教师多以知识灌输,学生被动接受的形式。同时理论教学中还体现为面对面、思想对思想的教学方式。课堂之外教师安排学生进行社会实践调查、参观访问以及走入企业社区进行公益性活动的行为叫做实践教学。学生利用课堂上学到的知识结合课堂外的参观访问、收集文献资料、撰写访问心得、观看影视等开展实践教学。除此之外,理论教学和实践教学还有以下几点特征:

1.理论教学单调,实践教学活泼

首先从教育形式上看,理论教学主要采用课堂教师讲授,学生听讲的教学形式。而实践教学可以采用诸如参观访问、观看影视资料、走入企业社区、撰写论文等等活泼多变的教学形式。其次从教育实效性上看,理论教学有明确单调的思想表达和倾向,对学生的影响导向单一,如八荣八耻中提倡什么、反对什么等直截了当。而实践教学则不同,如同样是观看影视资料,有些学生看后不仅深受震撼,懂得珍惜生活,而且能够感恩善待生命中的一切。而有些学生则并未有任何的触动,也不会有些许的感动和影响;同样参加社会公益活动,有些学生不仅锻炼了自己的身体,增强了热爱劳动、关心他人的意识。而有些学生则会觉得太累,进而产生惧怕劳动、逃避责任的念头。

2.理论教学清晰,实践教学模糊

理论教学运用语言准确清晰地表达出理论思想,坚持什么、反对什么表达得直截了当、一清二楚。实践教学则不同,它所蕴含的思想内容需要学生体验感受后在自己头脑里形成一定的思想,学生个性品质有差异,反应各不同,所以实践教学具有模糊性。理论教学和实践教学的差异性对学生教育的影响和作用也是不同的。理论教学抽象、直接、明确、系统地把思想和观念传达给学生,通过面对面、思想对思想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这也是思政课教学的目的任务。实践教学可以促使学生由感性认识上升到理性认识,能够陶冶学生情操、磨练学生意志、锤炼学生品质进而提升学生道德素质。

3.理论教学一般,实践教学特别

理论教学的内容多是透过事物表象,揭示出事物的本质和规律。这些本质和规律都是人类经过长期的实践认识总结出来的理论知识。它不仅能够解释过去,也能够指导现实,并可以在一定的范围预见未来。本质和规律涵盖着事物涉及范围内的一般的普遍的特征。而实践教学是针对特定事物、特别事件、特定场合、特殊访问而开展的教学形式。即使是观看影视资料、参观访问纪念馆等过去历史的教学,也有特定的事件。

4.理论教学抽象,实践教学具体

理论教学主要通过教师的语言表述来传达思想理论知识,其内容主要涉及事物的表象、本质及规律的认识。而表象、本质和规律都是无形的,学生看不到实物,只能通过头脑思考领会。而实践教学往往能够接触实物、实地、实景,使学生能亲身感受并体验教学内容的刺激、教育和感染,其教学效果明显高于理论教学。在思政课教学中,选取一些与学生生活成长息息相关、个人利益紧密相联的内容开展实践教学,最终对学生思想感情及观念立场的影响触动是明显的。学生日常生活的实践教学往往涉及学生个人的兴趣爱好,学生个人的性格特征和思维方式也总是体现于日常生活当中。这种与学生日常生活紧密相联的实践教学的教育导向及影响就很明确,对学生道德品质的塑造是有效的。

三、理论教学和实践教学两种基本教学形式的教学内容设计

理论教学与实践教学总是交叉出现于思政课教学之中,理论教学是基础,实践教学是补充。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民主政治教学内容为例,理论教学要讲清楚实现人民当家作主是社会主义民主政治的本质要求,在坚持党的领导基础上,实现人民当家作主和依法治国的统一,这体现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民主政治的基本要求;理论教学中要讲清人民民主专政形成的历史必然性和规律性,人民民主专政的实质是无产阶级专政,是最广泛的人民群众的民主,体现了我国社会主义民主政治的先进性;在分析我国的政党制度时,首先要说明我国各民主党派的基本情况及我国近现代实施多党制的失败教训,并比较分析西方多党制的弊端,得出我国政党制度的特点及优越性;在分析国体和政体的关系时,应阐明我国人民代表大会制度与西方议会制的区别;在讲授民族问题时,要分析厘清各少数民族自治区域的多样性、历史性,夯实我国实施民族区域自治制度的合理性;此外,教学中还要讲清楚基层民主自治所体现出的广泛的普遍的群众自治的权利特点。

实践教学中通过给学生播放相关影视资料《戊戌变法》,《辛亥革命》,让学生领悟资产阶级改良派和革命派政党的缺陷性和软弱性《建党伟业》带领学生重温历史上建党的艰辛,让学生感受当年革命先烈为我们今天的幸福生活浴血奋战的惊心动魄,促使学生从内心深处产生对历史的敬畏,增加对党的崇敬,以致更加珍惜今天的美好生活。通过观看《建党伟业》,学生要认识到,在中国近代出现的资产阶级改良派、北洋政府、封建军阀、资产阶级革命派及其他党派所倡导的君主立宪、总统制、议会制等等制度都挽救不了贫穷落后的旧中国,都不符合近代中国历史发展规律,都满足不了当时中国发展的历史需要。历史证明和选择了,只有中国共产党才是中国人民的正确选择,最终他们发现,只有共产主义才能救中国;观看《改革开放三十年》和中国共产党党史历程及汉川地震抗震救灾资料等等,让学生感受到只有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之下,我们才找到了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正确道路,才能够引领学生增强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民主政治的认同感,领会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民主政治的历史必然性和优越性,坚定自身的政治方向和立场,最终明确自身的历史责任和使命。

学生不仅可以观看爱国主义教育影片,还可以组织参观革命烈士纪念馆和社会历史博物馆,通过加强爱国主义教育来实现思政课教学目的。在革命烈士纪念馆,通过瞻仰革命先烈,重温革命烈士前仆后继的奋斗事迹,激发学生爱国爱家爱生活的热情,接受教育洗礼的学生会更加珍惜现在来之不易的幸福生活,会更加懂得只有中国共产党才能挽救旧中国;组织学生参观社会历史博物馆,让学生亲身目睹感受自新中国成立以来,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之下,人们的生产生活所发生的巨大变化,切身体验到中国社会以往所没有的美好生活,就会感触没有中国共产党就没有中国人民的今天,才能得出只有中国共产党带领中国人民才能建设好发展好新中国的结论。

在教授基层民主自治管理制度时,实践教学可以组织学生参加社会志愿实践服务,设定学生作为社区业主中的一员,亲身体验参与社区业主选举或业主自主决定所在社区的管理服务事项等等的权利,可以促使学生充分认识到基层民主自治管理的广泛性和普遍性。可以开展组织讨论课,例如什么是民主,分组分工进行讨论,设定几人一组,分组进行讨论。设组长和记录员各一名,组长选定讨论的主题方向,讨论范围涉及内容要窄一些,如民主的某一方面,然后依次组织成员发言,之后再自由发言,一定要设定每人的发言时间,几分钟就行,发言时要围绕主题发言,切忌跑题拖沓。发言结束后,组长结合记录员的记录,跟成员互相讨论,最后形成简短结论。接着各组之间再进行交流,最后老师进行点评。通过讨论,学生对民主的理解会更深刻、细致,才会更加理解我国民主集中制的优越性,才会懂得我国的民主跟西方国家倡导的民主是完全不同的,才会明白西方国家的民主是伪民主,我们国家的民主才是科学的公正的民主。

篇10

通过认真学习胡锦涛同志的报告和习近平同志的讲话,明晰了四点认识:一是进一步明晰了党的执政理念——多谋民生之利,多解民生之忧;二是进一步明晰了党的奋斗目标——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就是我们的奋斗目标;三是进一步明晰了党的历史责任——要对历史负责,要对人民负责,要对党的历史负责;四是进一步明晰了治党的方向——要积极应对“四种考验”、解决“四种危险”。四点感受:

一是党的十八大理直气壮地发出了要坚定道路自信、理论自信和制度自信的最强音,振聋发聩、催人奋进,体现出我们党对创造的历史伟业倍加自豪、对确立的理想信念倍加坚定。回顾中国共产党的发展历程,从建党之初,我们党就确立了解救广大劳苦大众、建设民主富强的社会主义新中国的理想信念。我们党用90多年的发展实践、60多年的执政历程、30多年的改革开放,把一个贫瘠、落后、没有国际地位、半封建半殖民地的旧中国,建设成了一个国家有实力、人民有尊严、有着强大国际影响力的社会主义大国。比之西方资本主义国家几百年的发展史,我们创造出了举世瞩目的历史奇迹和辉煌成就,赢得了世界各国包括西方资本主义阵营的认可与接受。在这个艰苦的发展进程中,经历了西方敌对势力冷战的围堵与破坏,经历了国际社会主义阵营解体的突变与动摇,经历了重大自然灾害和国际金融风暴的压力与挑战,也经历了自身建设的动乱与失误。但我们的党都经受住了各种严峻的考验,使我们的国家不断地强盛。

特别是刚刚过去的十年,我们取得了一系列新的历史性成就,我国经济总量从世界第六位跃居世界第二位,综合国力和人民生活水平上了一个新台阶,为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打下了坚实基础。这些都有力地验证了我们党选择的道路、理论和制度的正确性,我们党的发展实践也更加明确地昭示,在新的历史时期仍要坚定不移地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既不走封闭僵化的老路,也不走改旗易帜的邪路,这样一个方向性的基本论断,激励每一名共产党人坚定这个自信,恪守这个信念。

二是党的十八大深入透彻地阐述了科学发展观重要指导思想的实质内涵,条理清晰、博大精深,体现出我们党对今后要实现什么样的发展、怎样发展的成熟与睿智。科学发展观历经十年的探索和实践,十年的辉煌成就已经充分证明这是符合我国发展道路的重要思想,是我国发展进步的必由之路。党的十八大第一次全面、系统、深刻地阐释了科学发展观的实践要求,充分体现出我们党在处理重大指导方向问题上的深思熟虑和集体智慧,也再次证明我们党的执政理念、执政方式日益走向成熟。

党的十八大报告将生态文明建设作为今后科学发展“五位一体”的总体布局做了特别明确的阐述,并指出这是关系人民福祉、关乎民族未来的长远大计,也是实现科学发展的重要切入点,完全符合我国当前实际情况。目前,我国涉及环境保护方面的群体性事件多发,这些群体性事件一方面反映出公众的环保意识正日益增强,另一方面又反衬出政府决策不公开透明、沟通渠道不畅通、宣传力度的缺失、掌握民间意见能力的低下。将生态文明建设直接写入十八大报告中,充分体现了我党对历史负责、对人民负责的决心和信心。十八大报告中特别指出,要“给自然留下更多修复空间,给农业留下更多良田,给子孙后代留下天蓝、地绿、水净的美好家园;努力建设美丽中国,实现中华民族永续发展”。“美丽中国”在党的报告中第一次出现,这不仅是一个代表人民的执政党对国家、对百姓的保护关爱,也是一个成熟执政党领导的大国对国际社会的庄严承诺。

三是党的十八大真情实在地表达了更加强烈的执政为民理念,民意至上、民生为先,体现出我们党始终把人民群众利益放在最高位置的价值追求。强烈的执政为民思想,对民生问题的高度关注,是这次

十八大的一个突出特点。胡锦涛同志在报告中19次提到民生,特别强调提高人民物质文化生活水平,是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根本目的,必须以保障和改善民生为重点,多谋民生之利,多解民生之忧,解决好人民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利益问题,在学有所教、劳有所得、病有所医、老有所养、住有所居上持续取得新进展,努力让人民过上更好生活。习近平同志指出,我们的人民热爱生活,期盼有更好的教育、更稳定的工作、更满意的收入、更可靠的社会保障、更高水平的医疗卫生服务、更舒适的居住条件、更优美的环境,期盼着孩子们能成长得更好、工作得更好、生活得更好。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就是我们的奋斗目标。这些朴实无华的语言当中充满了对群众百姓的深厚感情,深刻诠释了党以人民为本、人民利益至上的宗旨理念。

当前,国家高度关注社会分配不公的问题,十八大报告指出城乡区域发展差距和居民收入分配差距依然较大。据统计资料显示,现在反映我国贫富差距的基尼指数达到0.47左右,已经超过国际公认的0.4警戒值,城乡居民收入差距达到了3.3倍,国际上最高值是2倍;行业之间收入差距是15倍左右,上市国企高管与一线职工的收入差距是18倍,与社会平均收入相差128倍。在一定意义上讲,贫富不均直接造成了各种公共服务的机会不均等,损害了社会的公平正义,将会引发诸多的社会矛盾。十八大报告同时还对教育、医疗、就业、住房、食品药品安全、养老等社会保障问题一一提出,篇幅之大、内容之具体都是前所未有,体现出我们的党要下大气力保护民生、发展民生的决心和实际动作,真正解决人民群众最关注的问题,进一步体现了我们党想人民群众之所想、急人民群众之所急、忧人民群众之所忧的信念,要通过积极努力地做好为人民群众造福、为人民群众服务的各项工作。 四是党的十八大实事求是地剖析了发展进程中我们党面临的“四种考验”和存在的“四种危险”,自我警醒、勇于面对,体现出我们党不断强化自身建设的忧患意识和坚定决心。习近平同志强调,坚持党要管党、从严治党,切实解决自身存在的突出问题,切实改进工作作风,密切联系群众,努力践行好党的宗旨,维护好党的形象,真正把广大干部群众凝聚在党的周围,共同完成国家富强、民族振兴的宏伟大业。胡锦涛同志的报告客观、冷静地分析了我党治国理政面临的严峻考验,指出在新形势下,党面临的执政考验、改革开放考验、市场经济考验、外部环境考验是长期的、复杂的、严峻的;精神懈怠危险、能力不足危险、脱离群众危险、消极腐败危险更加尖锐地摆在全党面前。长期以来,我们一直强调国家危险来自西方敌对势力的渗透、颠覆和国内反动势力的破坏,但胡锦涛同志此次明确指出危险是来自我们内部的四个方面。习近平同志在中央政治局集体学习会议上的讲话中着重强调,反对腐败、建设廉洁政治,保持党的肌体健康,始终是我们党一贯坚持的鲜明政治立场。“物必先腐,而后虫生。”近年来,一些国家因长期积累的矛盾导致民怨载道、社会动荡、政权垮台,其中贪污腐败就是一个很重要的原因。大量事实告诉我们,腐败问题愈演愈烈,最终必然会亡党亡国!

党的十八大报告首次将人大工作单独设立题目,专门使用整段篇幅写入报告之中,开创先河,充分体现了我党对人大工作的高度重视。学习贯彻十八大精神,作为地方人大主要就是围绕中心,服务大局,依法履职,从而使人大工作“与党委同心、与政府同力、与大局同步、与法律同向、与人民同声”,确保党委的决策部署落到实处。结合分管工作实际,谈四点想法:

一是紧紧围绕保证人民当家做主的政治责任,扎实推进人大工作依法履职尽责。胡锦涛同志在报告中明确指出,支持和保证人民通过人民代表大会行使国家权力,这就从法理上清晰地阐明了人民代表大会制度作为我国根本政治制度的本质,明晰了人民和人民代表大会之间的政治关系,明晰了人民有效行使国家权力的基本途径。学习贯彻十八大精神,我们首先明确为民、亲民的重大责任,努力为民代言,为民掌权,努力使人大的各项工作贴近民心,贴近民意,贴近民情。要把责任落实到守法上,做守法的模范,做遵纪的模范,做依法办事的模范,用自己的言行,来提高人大的权威,来赢得人民群众的信任和支持。

二是紧紧围绕服务全市经济社会发展大局,扎实推进人大立法工作。学习贯彻十八大精神,我们就要按照市委的战

部署,紧紧围绕服务当前全市加快实现经济社会科学发展新跨越的大局,深入调研、开拓思维,全面加强人大立法工作,为全市经济社会又好又快发展提供良好的法制环境;要紧紧围绕全市人民群众关心关注的热点问题,特别是民生问题,紧贴民意、体察民情。市人大将在全市设立100个法制工作联系点,真正把民情民意和人民群众对法制工作的要求及时收集上来,通过人大立法工作,最大限度地为改善和发展民生提供法制支持。

三是紧紧围绕实现公平正义的法治环境,扎实推进人大法治监督工作。按照十八大精神的要求,人大要充分发挥好在维护国家法制统一、保障社会公平正义、保证人民当家做主,推进依法行政、公正司法方面担负的重要职责,不断强化人大的法治监督意识,依法对“一府两院”进行监督,履行好法律赋予的监督职权。市人大将选择一到两个典型案例,进行监督和剖析,促进司法机关提高执法水平。在讲监督的同时,还要讲支持、讲服务、讲促进、讲推动,坚持法治效益和社会效益的统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