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理信息科学专业就业方向范文
时间:2024-01-08 17:47:51
导语:如何才能写好一篇地理信息科学专业就业方向,这就需要搜集整理更多的资料和文献,欢迎阅读由公务员之家整理的十篇范文,供你借鉴。
篇1
近年来,城市建设的各个领域都有对GIS技术的需求,在城市管理、城市规划、市政工程、交通设施、公共服务、动态监测等城市建设方面都广泛地应用了GIS技术,效果显著,GIS在城市建设中为政府提供了强有力的管理规划和决策工具。主要以面向建设行业和城镇化建设为鲜明特色的城建类高校应以培养应用型、高素质人才为根本,对学生要求实践能力强,实践是衡量是否培养出适应社会发展的人才的重要标准,提高实践教学水平是城建类院校的当务之急。天津城建大学立足天津、面向全国,服务我国城镇化和城市现代化建设,构建了城市规划与建筑、城市建设、城市生态与环境、城市经济与管理、数字城市、城市文化等6个学科群。天津城建大学从2008年开始招收地理信息科学专业本科生,每年招收两个班,到2013年7月,已培养了两届毕业生,共108名,其中有18名同学考取了研究生。目前天津城建大学已经初步形成较完善的教学体系,培养满足社会需求的地理信息科学人才,但是在很多方面还有待深层次的改革与完善,另外还要积极拓展就业渠道。目前,天津城建大学地理信息科学专业建设中存在一些问题:人才培养目标定位不准,人才培养目标与企业需求脱节;课程体系过于庞杂,主次关系不明确,难以使学生掌握系统性的专业知识;地理信息科学专业实验室的建设远远滞后,实践教学环节的开展往往跟不上理论教学,造成理论与实践相对脱节。同时专业实验课程内容简单孤立、系统性差、连贯性缺乏,多以验证性实验为主,学生的综合能力没有得到全面培养。为了紧跟时代步伐和适应形势发展的需求,地理信息科学专业的人才培养目标定位应适应社会对地理信息科学人才新的需求。根据天津城建大学性质和专业特点,确定符合本校实际的地理信息科学人才培养目标。通过本课题的研究,促进天津城建大学地理信息科学专业的教学改革和发展;进一步更新教育观念,修订培养目标,改革教学内容、课程体系和教学方法,尤其重视应用能力的培养,以适应科学发展观的指导要求,培养能与社会多元化人才需要结构相适应的毕业生,真正实现为地方经济社会发展服务的目的。
二、研究方法
1)文献研究法:文献研究法作为一种单独的研究方法,通过对文献的分析,获得对事物及现象的正确认识。目前,对人才的培养目标定位已有了研究成果,课题组检索相关的国内外文献资料,合理利用已有的著作、论文,通过对资料的系统分析、梳理和归纳,并进行文献综述,分析和研究应用型人才的培养目标定位,总结并借鉴国内外先进的人才培养经验。
2)调查研究法:对天津城建大学地理信息科学专业毕业生的情况进行调查问卷,掌握第一手资料;到相关院校实地走访,结合他人的经验,进行深入的分析。通过调研,收集有关地理信息科学人才培养现状的信息和数据,进行相应的数据统计和处理,对人才培养质量以及实践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和困难进行分析。
三、城建类高校地理信息科学专业人才培养目标定位
3.1确定地理信息科学人才培养方向与要求
通过到其它高校和就业单位调研,全面了解目前社会对高校地理信息科学专业教学中学生培养目标以及对学生实践能力的需求,同时全面掌握全国高校地理信息科学专业教学中的改革方向及研究成果。制定出天津城建大学地理信息科学人才的培养方向:培养具备地理信息系统、遥感技术、卫星定位技术、数字测图、计算机应用技术的基础理论、基本知识、基本技能及其在专业领域内的具体应用本领能够在城建、地理国情监测、测绘、资源环境、交通、土地管理等领域从事与地理信息科学相关的应用研究、技术开发、生产管理等工作的应用型人才。本专业学生主要学习并掌握地理信息系统、遥感技术、卫星定位技术、地理学、计算机应用技术方面的基本理论和基本知识,受到应用基础研究思维和科学实验训练,具有较好的科学素养,具有地理信息系统研究、设计的基本技能及初步的教学、研究、开发和管理能力。毕业生应获得以下几方面的知识和能力:掌握地理信息科学、地理学基本理论基本技能;掌握地理信息系统空间分析方法与应用软件、遥感图像处理和地学信息提取技术、GPS定位原理与应用,具有空间分析的基本能力;了解地理信息系统与遥感领域研究发展前沿,能熟练地运用地理信息系统、遥感与GPS定位系统技术解决地理学中的信息采集、分析处理和决策支持等相关问题;④掌握一门外语和计算机应用技能;⑤具有创新意识和协同攻关能力,具备一定的地理信息系统设计、开发或具体应用能力。
3.2专业培养方式
1)课堂教学:通过课堂教学使学生充分掌握GIS基础理论和基本知识。在课堂教学方面注重优化教学内容,增大课堂知识量,提高课堂教学效率,完善教学评价体系,充分调动教师和学生的积极性和主动性,注重采用启发式、提问式、研讨式等教学方法,实现教与学的良性循环。
2)课内实验教学:通过课内GIS基本实验技能训练,培养学生的动手操作能力和科学研究能力。天津城建大学四门课开设了课内实验,如地理信息系统原理实验、GIS设计与开发实验、GIS空间分析原理与方法实验、GIS软件应用实验。任课教师确定实验内容,在指导教师的帮助下,由学生独立完成,培养学生发现问题、思考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3)实习教学:目的是巩固学生地理信息科学的基本理论,使学生系统掌握地理信息的理论技术和应用的基本技能。使学生能从事地理信息系统软件开发和地理信息工程的设计、建立与应用工作。适应经济建设人才要求,为国民经济建设培养具有创新能力、厚基础、宽口径、高素质、一专多能的应用性专门人才。既培养学生上机操作的实践能力,更好地掌握应用主要商用地理信息系统软件,同时又培养利用常用地理信息系统软件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和创新精神,从而达到通过上机实验巩固和拓展理论知识的目的。遥感实习进一步加深对相关专业理论知识的学习和理解;掌握遥感影像处理的一般流程;熟悉专业软件的使用方法;培养一丝不苟的工作态度和团队合作精神。培养学生进行遥感技术应用的实际操作能力,要求理解遥感图像目视解译,了解遥感影像的几何校正、增强处理和计算机分类。熟悉遥感影像获取原理,理解从遥感影像中获取各种信息的处理流程和方法,并熟练掌握一种或几种专业应用软件。GIS程序设计主要包括GIS软件设计和空间数据库设计两部分的内容,分为需求分析、项目管理方案设计、系统总体设计以及系统详细设计、系统部署、运行和维护等阶段。空间数据库系统是GIS软件设计的核心内容之一,进行空间数据库系统设计的主要任务是确定空间数据库的数据模型以及数据结构,并提出空间数据库相关功能的实现方案。空间数据库系统实现的主要任务是将设计的空间数据库系统的结构体系进行编码实现,并将采集的空间数据入库,建立空间数据库管理系统。
4)毕业实习:是地理信息科学专业本科生教学的必要环节,是毕业生走向工作岗位之前的一次综合性实习,是对所学理论知识的一次初步的综合考核。通过毕业实习,使学生进一步理解和领会所学的基本理论,了解地理信息系统技术的发展及应用,较为系统地掌握地理信息系统的基本技能,把所学知识与解决实际问题相联系,培养学生发现问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从而提高学生从事实际工作的能力。同时,通过毕业实习,为毕业设计收集必要的资料,做好技术、知识、资料的准备工作。5)其他方式:通过天津城建大学学生科技活动资助项目和天津城建大学国家级大学生创新创业训练计划项目管理办法提高学生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增强学生的创新能力和在创新基础上的创业能力,培养适应创新型国家建设需要的高水平创新人才。让学生积极参加教师的科研项目,鼓励学生参加各种GIS竞赛活动,如MapGIS二次开发大赛、ESRI杯中国大学生GIS软件开发大赛、SuperMap杯全国高校GIS大赛等,通过竞赛能够培养学生的专业兴趣,激发学生的创新热情。
3.3理论课程体系研究
1)公共基础课主要包括大学英语、大学计算机基础、高级程序设计语言C、高等数学、大学物理等课程。这些课程是为提高人才基本素质需要而设置的专业通修课平台,为培养学生的二次开发能力做好铺垫。
2)学科基础课包括工程图学、线性代数、概率与数理统计、数据库技术与应用、计算机图形学、数据结构、数字测图原理与方法、C#程序设计等。主要为学生奠定好专业基础,
3)专业基础课主要包括经济地理学、摄影测量学、遥感技术与应用、卫星定位原理与应用、地图学与地图设计。这些课程为专业课学习奠定必要基础,是学生掌握专业知识技能必修的重要课程。
4)专业课主要包括地理信息系统原理、GIS设计与开发、GIS空间分析原理与方法、GIS软件应用和空间数据库等。这些专业知识和专门技能的课程使学生掌握必要的专业基本理论、专业知识和专业技能,了解地理信息科学专业的前沿科学技术和发展趋势,培养分析解决地理信息科学专业范围内一般实际问题的能力。
5)选修课包括专业选修课和公共选修课,开设了城市GIS技术与方法、数字城市、城市遥感、城市规划原理。通过这些课程的学习,使学生了解遥感和GIS技术在城市扩张、城市空间基础设施管理、城市规划制定与实施、城市管理功能、土地利用/覆盖、城市环境遥感监测等方面的应用。专业选修课在学生掌握了必备的专业知识的基础上,为了提高学生的专业水平、拓展专业素质、了解专业前沿和交叉学科新知识、新技术、新方法等而设置的。公共选修课是学生根据个人兴趣和实际需要而选择修读课程,该课程有利于提高学生的素质修养、开发学生的创新意识、拓宽学生的知识领域。
3.4实践教学研究
实践教学是深化理论课程知识,培养学生应用能力的有效途径[12]。地理信息科学是一门偏重于技术与实践的学科,应在注重学生理论素质培养的同时,加强应用能力和实践创新意识的培养。实习主要包括三个方面的内容:GIS基础与开发方面、遥感方面和测量方面。实践开设形式包括课内实验教学、实习两个模块。对于课内实验,目前开设了地理信息系统原理实验、GIS设计与开发实验、GIS空间分析原理与方法实验、GIS软件应用实验、数据库技术与应用等。对于实习,目前开设了地理信息系统基础实习、地理信息系统应用实习、遥感实习、GIS程序设计实习、数字地形图测绘实习、卫星定位原理与应用实习、毕业实习和毕业设计。加强实验室环境的建设,加强校企合作。培养学生从数据采集、数据编辑到数据库管理、空间分析再到系统开发的动手能力,熟练操作常用地理信息科学软件,并面向工程应用前沿与前沿领域开展科学研究和工程实践,拓宽应用领域。鼓励学生参与大学生科研立项,参加GIS大赛,并积极参与老师所研究的项目。完善实践教学体系,强化实习基地建设。
四、结束语
篇2
关键词:人才培养体系 实践教学 教学改革
中图分类号:G420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3791(2013)05(b)-0205-02
国内地理信息系统(GIS)专业自1998开设至今已经有近15年的历史了,目前国内设置GIS专业的高等院校已近200所。在此期间,GIS科学技术的不断发展、GIS应用水平的不断提升使得整个空间信息产业对GIS人才的需求也逐渐增强。GIS教育也正在蓬勃发展之中,面对社会对人才要求的不断提高,出现了系列值得关注的问题:譬如学校传统的教育培养模式是否需要进行调整?传统的教育内容是否能够满足需求?怎样的培养模式才能够加强人才的竞争力?如何根据社会需要和学生需求以及学校特点合理地构建一套GIS创新型人才培养体系是专业建设急需解决地问题。
培养应用型、创新型的GIS人才一直是我们作为GIS教师的目标与责任。对此,本文分析了目前我国GIS专业本科生培养的现状及存在的一些问题,针对GIS专业人才培养改革的迫切需要,系统探讨了如何充分发挥GIS专业特色,培养应用创新型人才的措施和方法;结合首都师范大学地理信息系统国家特色专业人才培养的具体实践,详细论述了特色专业人才培养体系在建设理念、师资队伍、条件平台、课程教材、实验教学等方面的建设举措和进展,为其它相关高校专业建设和人才培养提供可供借鉴的思路和方案。
1 建设目标与举措
首都师范大学地理信息系统专业成立于2001年,以“教学、科研、团队协调发展,学科、专业、课程相互促进”为发展理念,依托“211工程”重点建设学科、4个国家、省部级优秀教学平台和4个国家和省部级科研创新平台等,高水平科研与教学相互结合和促进,加强开放、交流与合作;深入开展以促进学生知识、能力、素质协调发展为目标的创新性教学改革,完善人才培养体系。经过近10年的建设,在师资队伍、平台建设、教学改革等方面取得了一系列成绩。但是鉴于地理信息系统学科年轻、发展又快,地理信息系统专业本、硕、博课程都存在一定的问题,实习实践有待加强,学生培养与国际接轨等老问题和层出不穷的新问题。
因此,本专业以人才培养为中心,以行业对人才的需求能力为出发点,研究人才知识结构与需求趋势,以高水平师资队伍建设、课程体系与教材建设、教学模式与方法改革、实践体系改革等建设为过程和手段,构建应用创新型人才培养体系和方案;建设一支掌握先进教育技术、教学水平高、实践与科研能力强、熟悉行业人才需求的队伍;建设校内校外相结合、国内国外项联系、实验与实习相贯通、应用与创新同步的立体化人才培养平台。
围绕该建设目标,在具体建设过程中,采取下列措施。
(1)实践教学体系改革:结合目标定位,深入调研国内外知名高校的专业课程体系,结合学校实际,改革现行课程体系,加强实践教学体系建设;使课程体系能力模块化,理论、实践与应用创新三位一体化,模块之间链接化,实践技能训练综合化,选修课组方向化,专题设计创新化。主动适应社会需求和创新性人才培养的需求。(2)课程内容与教材改革:针对现有课程内容重复性较大、部分授课内容老化的不足,依据人才培养目标改革教学内容和教材体系,决定课程内容的新旧取舍。保证教学内容的经典与前沿相结合,理论与实践相结合;保证课程群模块内部以及模块之间的有机衔接;结合教学实践和经验,开展教材建设,重点建设面向新培养目标的特色教材和实践教材。(3)专业师资队伍改革:优化教师与科研队伍,建立完善的GIS教学科研体系,包括高素质的教学队伍和齐全的教学实验设备。在本科生课程授课师资体系中,聘请高水平校外专家进本科生课堂;专业核心平台课推行教学水平较高的主讲教师负责制;推进产学研的紧密结合。(4)教学手段与方法改革:紧紧围绕应用创新人才培养的目标,积极推动和引导教学方法改革,采用问题式、讨论式、任务驱动式、现场实践式等多样化教学方法,改变传统教学中教师主动、学生被动的教学方式,提高学生学习兴趣,使学生主动发现问题、思考问题,培养学生从解决实际问题的角度理解知识、应用技术、创新发展。(5)人才培养模式改革:加强学生实践能力特别是综合应用实践的锻炼,为应用创新大好基础;注重个性化培养,优选若干具有潜质的学生开展研究型学习,实现人才培养模式的创新;通过制度建设和管理体制改革,建立一套能培养学生创新意识、创新思维、创新能力的运行机制;鼓励学生参加科研活动,设立科研创新学分与创新奖学金,利用学术报告、发表学术论文、各种科技大赛获奖、参加教师科研、申报科研立项等多种渠道,引导学生进行创新。
2 课程与教材建设
在课程设置方面,本专业的专业课程分为三大系列:计算机科学类(数据结构、数据库、计算机图形学、计算机图象处理、C语言、C++、VB、JAVA等面向对象的编程技术)、地理科学类(自然地理学、人文地理学、环境学、国土资源学、城市规划等)和地理信息系统科学与技术类(地图学、地理信息系统、计算机制图、遥感、全球定位系统、组件GIS、WEBGIS、ARCGIS、PCI等)。学生必须修满教学计划培养方案规定的180学分方能毕业。课程147学分(含实习18分),其中通识教育51分,专业基础28分,专业核心25分,专业方向课43分;实验教学33学分。
团队教师积极进行教学改革。所有专业课必修课均配备优秀教材(其中自编教材20%),引进和选用外文教材3门,必修课配备率达17%。6门课程中采用学生参与课堂讨论的方式进行教学,收到良好效果,获得三项学校探究式课程建设立项。90%课程参加学校课程建设,其中优秀课程20%。90%专业基础课和专业核心课由副教授以上的教师主讲,所有的教授、副教授都为本科生授课或做学术报告。实验指导教师多为博士和副教授。所有教学实习都指派有副教授以上教师指导学生。获得“北京市教育科学研究优秀成果一等奖”等教学奖励22项,其中包括地理信息系统国家精品课程1门、北京市精品课程1门。
根据教学改革的指导思想,本专业积极推进优秀教材建设,力求理论教材和实验教材在内容设计上注重理论基础、实验内容技术与方法的综合性、区域性、应用性和先进性,并体现理论与基础、室内与野外、经典与先进的有机结合。自编的系列实验教材和讲义,基本体现了教材建设的理念。截至目前,本专业已经主编专著和教材25部,其中包括《地理信息实验系列教程》、《遥感图像处理系列教程》等实验教材4部,参编教材4部。目前中心自编实验教材与讲义,对于充实地理学发展前沿起到了重要的作用。教学过程中针对本校不同专业、不同课程的特点,进行优化组合。有3本教材入选国家“十五”、“十一五”教育部规划教材,1项教材获北京市精品教材。
3 实践教学体系建设
本专业的实践教学以地理科学与技术国家级实验教学示范中心为建设单位,以地理信息系统系列课程为建设平台,分别建立了基础、专业、野外综合、探究性的实验教学平台。其中,由3个基础实验室(测量与地图实验室、遥感实验室、GIS实验室)和5个专业实验室(GPS实验室、卫星遥感数据接收实验室、车载三维信息获取实验室、三维激光实验室、虚拟地理环境实验室)组成课内实验平台,由5个野外综合实习基地(秦皇岛地质地貌、野鸭湖湿地自然保护区、北京金山测量与地图、北京地面沉降监测、北大方正3S技术开发与应用实习基地)组成校外综合实习、实践平台,由五个省部级重点实验室组成实验教学与科研创新平台。
在实践教学体系建设上,地理信息系统专业构建了符合学科特点、兼顾学习规律的“基础实验-综合实验-设计实验-研究创新”四级逐步提高的“一体化、多层次、开放式”的创新性实验教学体系。
实验课程、实验项目设计的总体思想是“以学生为本,传授知识、培养能力和素质提高协调发展”。在实验课程设计中,加强理论与技术应用的有机结合,加强地理新技术的应用;在实验项目设计中,鼓励教师依托科研项目开设综合性、创新性实验项目;扶持特色实验课程和项目的发展;加强学生自主学习、合作学习、探究学习的能力训练。
实践教学内容上,强调体现区域性、综合性、实践性的学科特点,根据专业和课程特色,分层次设立基本型、综合型、设计型、创新型实验,构建“基本理论验证-基本技术操作-开发应用创新”的多级实验内容。坚持“室内基础实验与野外综合实践相结合”、“地理信息科学基础理论与高新技术相结合”、“高水平科学研究与创新型实验设计相结合”,以培养具有扎实地理信息科学基础理论、基本知识与基本技能,掌握现代地理技术并具有应用创新精神的地理信息科学与技术复合型人才。
由专职、兼职教师组成的实验教学队伍,保证了科学研究与实验教学的有机结合。目前任职教师中,有70%的教师承担了各级各类科研项目,较好地提升了理论课、实验实习课的教学内容。如在ARCINFO地理信息系统实验课程中,任课教师依托所承担的“国土资源大调查项目—— 数字国土”,设计了基于ARCINFO的土地利用空间数据库建设实习;在GIS空间分析实验课中,依托863项目“GIS在农村社会经济统计分析中的应用”设计了基于GIS的人口空间自相关分析实习项目等等,保证在实验教学中前沿性科研的实验内容占一定的比例。
实验教学与科研、工程和社会应用实践结合主要表现在三个方面:一是地理信息科学基础理论与地理新技术相结合;二是高水平科研与创新型实验相结合;三是野外实习基地在遴选中遵循了区域性、综合性、先进性的原则。
4 人才培养体系建构
地理信息系统专业以学生为本,积极开展人才培养体系建设。初步搭建了本科—硕士—博士—博士后较为完善的人才培养体系,并初步建立了“五个结合”的人才培养模式,即“地理信息科学基础理论与地理信息高新技术相结合”、“室内基础实验与野外综合能力培养相结合”、“高水平科学研究与创新型教学相结合”、“本科生、研究生探究式教学相结合”、“教学示范辐射与合作交流相结合”,形成了“基础实验—综合实验—设计实验—研究创新”四级逐步提高的实验教学模式。在狠抓学生专业学习基础上,本专业根据用人单位需求,研究就业市场信息,力求为学生就业加强服务。通过组织地理信息系统应用、开发竞赛的各类活动,提高学生实践活动能力。联系高水平的业内人士来做报告,为学生将来就业搭建起人脉网络。学生科研立项和毕业论文依托科研、工程和社会应用实践等项目的比重逐年提高,选题的准确性、方法的先进性和成果的应用性都有显著的提高。主要举措体现在以下几点。
(1)高水平科研与教学相互促进,力争为每一位师生提供适宜发展的学术空间。集成5个省部级重点实验室优势资源,建立创新教育平台,并与教学平台有机结合;师生借鉴科研思路,开展创新教育和研究性学习;学生探究式学习有效地反哺了教师创新教育能力。(2)以高新技术应用激发学习热情,培养学生掌握高新技术应用“一技之长”。获国家科技进步奖、国家专利的成果,转化为自主知识产权的实验教学仪器和软件,激发学生探究式学习兴趣、培养解决地理学实际问题能力;通过增设5门探究式实验课、出版10部实验教材、建设国家精品课程、精品教材等与国内外50多所大学共享互动、不断提高。(3)让学生在科研和学科竞赛中掌握高新技术深入应用。依托团队主持的国家级项目,组织70%的本科生参加科研,先后获国家、省部、校级立项191项,38篇。2008年,3项本科生科研项目入选“国家大学生科学研究与创业行动计划”。在全国、省部、校级大学生挑战杯赛、数学建模与计算机应用、GIS软件开发等竞赛中获奖120多人次。(4)营造实验教学国际化环境,培养实际工作能力。与欧美7所大学联合开展中国地理实习,已成为固定环节,有效激发了师生教与学的兴趣、培养合作学习能力;与6个国际品牌的遥感、GIS软件公司合作,建立ARCGIS、ENVI、PCI、JX-4、EZMAP、IMAGEINFO实训基地,有效促进了师生专业软件应用能力与国际接轨。
近年来,本科生毕业论文80%是依托教师的科研项目开展的,部分本科生的科研成果在教师承担的科研项目中得到了沉淀。本科生的实践和创新能力也有了显著的提高,参与创新、训练、竞赛活动的学生达60%,获校级大学生科研立项38项,获实验室开放基金43项;获全国大学生“挑战杯”大赛北京市一等奖、全国大学生数学建模与计算机应用竞赛北京市一等奖、北京市数学建模竞赛一等奖等国家、省部级和校级各种奖励47项。
学生的学习质量逐步提高,带来的社会声誉逐步上升。考研率突破45%,陆续有10余名学生成功申请出国交流学习计划并出国继续攻读硕士学位。近三年中本科生英语四级累计通过率93.5%以上,一次就业率均达到98%以上。
5 结语
地理信息系统专业成立以来,在师资队伍、平台建设、教学改革等方面取得了一系列成绩。但是鉴于地理信息系统学科即年轻、发展又快,地理信息系统专业本、硕、博课程都存在一定的问题。为此,我们开展并将继续延续地理信息系统应用创新型人才培养体系建设,继续完善以地学高新技术应用为特色的实验教学体系和培养模式,努力将高水平科研成果转化为实验教学的先进仪器和软件,显著提高学生学习热情和应用高新技术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明显提升教师团队创新教育能力。
参考文献
[1] 宫辉力,李小娟,赵文吉,等,地理学创新型人才培养—— 理念与改革实践[M],北京大学出版社,2008:1-6.
[2] 宫辉力,李小娟,赵文吉,等.地理信息系统国家特色专业建设与发展[J].中国大学教育,2009(11):41-46.
[3] 王艳慧.GIS专业本科生课程教学改革的探讨[M]//地理学教学研究改革与实践.北京大学出版社,2008,7:35-40.
篇3
依托区位优势,整合优势资源
江城学院地处九省通衢的武汉市,这里是高等教育资源的集散地。江城学院自2004年办学以来,一直着力整合各种优势资源,努力为广大学子提供良好的办学条件。
高水平的师资队伍是江城学院发展的重要保证,是提升教育质量的关键因素,决定着江城学院的核心竞争力和可持续发展。江城学院按照《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纲要(2010~
2020年)》文件精神,紧紧围绕建设总目标,深入推进“人才强校”战略,以提高质量为核心,以引进和培养为重点,积极实施“江城学者”计划、“青年教师导师制”和青年教职工“安心工程”,广纳贤才,教师队伍的专业结构、年龄结构、学历结构和职称结构日趋合理。同时,江城学院为加强对学生的就业、创业和心理指导,从2012年开始连续两年聘任了近70名企业董事长或者高管担任学生“创业就业导师”,成为了江城学院师资队伍的重要组成部分。
江城学院积极整合资源,加强和推进与政府、高校及企业的合作交流工作。先后与深圳嘉华婚爱珠宝公司、北京千叶珠宝公司、烽火科技、中铁集团、修正药业集团、宁夏伊斯兰地质工程公司等100多家企事业单位结成人才培养合作伙伴,超过5000多名学生在这些合作单位进行实习实训;与湖北省楚商发展促进会和湖北省四川商会密切合作,并成为湖北省楚商发展促进会副会长单位和湖北省四川商会副会长单位。
2009年,江夏区外派劳务培训基地在江城学院挂牌;2010年,湖北省人力资源与社会保障厅在江城学院设立国家职业技能鉴定所;2013年,武汉市人力资源与社会保障局批准江城学院成为武汉市定点创业培训机构和技能培训机构。
2013年初,江城学院在原培训中心的基础上成立楚商学院,5月25日,江城学院成功举办了首届楚商校园论坛和校企联盟启动仪式,邀请了众多政府部门、合作单位及兄弟院校参与,积极搭建与政府、高校及企业的合作平台,共同探讨和交流校企在人才培养、就业创业、实习实训、产学研结合等方面的优势互补和资源共享,取得了积极的效果。
依托母体优势,凝练办学特色
江城学院的专业特色,以促进大学生成人、成才、成功为根本目的,将中国地质大学“艰苦朴素、求真务实”的优良传统与北方投资公司的“激情、创新、速度;忠诚、敬业、责任”企业文化与理念紧密结合,创造性的提出了“基础厚实、本领过硬、特点鲜明”的人才培养目标,形成了自己的办学特色。
江城学院依托中国地质大学(武汉)的优势学科,建设具有鲜明行业优势的专业,其中地质学、地理信息科学、土木工程(地下建筑方向)、土木工程(岩土方向)、产品设计(珠宝首饰设计方向)、宝石材料及工艺学专业是湖北省独立学院中唯一设置的专业或专业方向。
地质学、资源勘查技术、测绘工程、地理信息科学和珠宝等专业是江城学院重点建设专业,其中测绘工程和艺术设计2个专业于2010年被评为“湖北省独立学院首批重点培育专业”。“地理信息系统原理”课程于2011年被评为“湖北省省级精品课程”。地理信息系统专业被列为“湖北省高等学校战略性新兴(支柱)产业人才培养计划”。信息与通信工程学科被评为“十二五”省属高校省级重点(培育)学科。地质学、资源勘查技术、测绘工程、地理信息科学、旅游管理、艺术设计(珠宝首饰设计方向)等专业毕业生就业竞争力强,供不应求,供需比多年保持在1:10以上,就业前景广阔。
江城学院致力于为行业、区域经济和社会发展需要,培养德智体美全面发展,具有社会责任感和竞争力、创新精神和职业技能,“基础厚实、本领过硬、特点鲜明”,服务基层一线的高素质应用型人才。近年来,学生在各级各类竞赛中获得奖励300余人次,其中国家级奖励79人次。
江城学院还积极探索职业和创业教育、加强学生适应社会能力。学院经湖北省人力资源与社会保障厅审批设立了国家职业技能鉴定所,并且是武汉市人力资源与社会保障局审批认定的定点培训单位,为学生提供了便利的培训场所,共开设了普通话培训、会计从业资格培训,建筑五大员等三十种培训项目,已为近2万人次提供了高质量的各类培训服务。江城学院50%以上的学生获得各类职业资格证书。
江城学院积极探索校企合作的创新模式,为此联合湖北省企业发展促进会成立楚商学院,实施职业发展与就业指导、创业教育与实践指导计划以及创业导师计划,建设学生创业基地、就业实习基地。江城学院还提供资金和场所供学生在校内进行校内创业尝试,并给创业的项目配备相应的创业导师,取得了良好的效果,如在2009年与中国移动湖北分公司成立的全国首家校园10086呼叫中心,运转近五年来,累计为学生提供了实习实训和勤工助学岗位近2000人次,累计发放学生勤工助学经费
260万元;2011年江城学院师生共同出资30万元成立武汉地大江城经艺商贸有限公司,共有超过200名学生在公司接受创业实践;2012年江城学院资助学生成立快递超市,有80多名学生参与了快递超市的日常运营和管理工作;2013年江城学院专门设立校园大学生创业街,遴选学生创业项目进行创业实践;正在改造的大学生创业园面积达2000平米,将为大学生开展创新创业活动提供场地、设备和指导。
依托政策优势,创新内部管理
独立学院从成立之日起就具有“优、独、民”三大特点,在遵循高等教育法律法规的基础上,江城学院充分运用新机制新模式的特点,不断探索独立学院的内在规律,完善治理结构,明晰产权关系,积极创新内部管理。
为加强对新生的生活指导和职业生涯规引导,江城学院于2006年4月设立了“学长制”,按1:90的比例为大一新生配备学长。七年来,学长制经历了从无到有、从探索到成熟、从理论走向实践的过程,形成了“学用结合、完善自我、内外兼修、奉献卓越”的工作理念和“导学、导管、导助”的工作定位,学长制的管理模式已成为江城学院学生教育和管理工作的一大亮点,正在发挥着积极的作用。
七年来,江城学院共选拔了320余名优秀学长,近22600名新生受益于学长制的推行。学长协助新生辅导员处理学生突发事件594起,疏导心理障碍4870人次,谈心次数更是不计其数,已成为辅导员工作的延伸,扮演着不可或缺的重要角色。
江城学院还多年坚持将大学生思想政治理论教育与实践教育相结合,大力加强大学生理想信念教育、感恩诚信教育以及责任教育。值得一提的是江城学院2007级珠宝专业学生范婷婷,她在2008年5月12日四川汶川发生地震时,将自己参加全国曲美之星比赛所获得的10万元奖金全部捐赠给汶川灾区,受到媒体、社会的广泛赞誉并获得湖北省“五四青年奖章”。谈及捐款目的时,她动情地说:“灾区所发生的一幕幕彻底震撼了我,十万元钱对于一个在校大学生来说,的确不是个小数目,但钱没了可以再赚,而人的生命只有一次,这点钱相对于那些遭受灾害的同胞们来说,又算得了什么?”在她的感召之下,江城学院师生纷纷行动起来,短短几天内,师生捐出善款144042元。
篇4
摘要:随着2012年我国教育部颁布实施《普通高等学校本科专业目录和专业介绍》,我院原资源环境与城乡规划管理专业更名为人文地理与城乡规划。但毕业生就业一年难过一年,以分析该专业近五年毕业生就业情况为切入点,分析为何该专业学生就业难就业面狭窄的原因,并提出如何进一步提高就业质量、拓展毕业生就业视野、转变毕业生就业观念,促进该专业长足发展的建议。
关键词:人文地理;城乡规划;毕业生就业;分析
人文地理与城乡规划专业的前身是资源环境与城乡规划管理专业,是1998年国家教育部第四次专业目录调整后正式批准的地理学下设的理科专业(编号070702),人文地理与城乡规划专业是近20年专业名称调整最为频繁的专业之一。2012年我国教育部颁布实施《普通高等学校本科专业目录和专业介绍》[1]。本科专业设置仍沿用在学科下设置专业。在理学门类的地理科学类依据学科门类分别设立了地理科学、自然地理与资源环境、人文地理与城乡规划和地理信息科学四个本科专业[2]。
产业结构调整带来需求的变化,使得新兴行业、中高级人才供不应求,而传统行业、过剩或落后产能行业人才供过于求。再者中国高等教育20世纪90年代后期通过不断扩招,每年毕业生数量速增,使岗位需求与毕业生人数需求之间产生阶段性不匹配,使高校毕业生一年比一年面临更大的就业压力[3]。在此时代背景下,民族院校作为培养少数民族人才的重要阵地,所培养的人才大部分反馈故乡建设家园,就业选择面窄,就业困难已成为不争的事实。
一、湖北民族学院人文地理与城乡规划专业近五年毕业生就业去向分析
笔者所在湖北民族学院人文地理与城乡规划专业(原资源环境与城乡规划管理专业)近年来毕业生的去向主要是国土、规划、环评、测绘和房地产等领域,面向企事业单位、行政管理部门从事专业技术或管理工作。该专业近5年毕业生共计222人,其中148人在当年8月31日前确定了就业岗位,占近5年总就业人数的66.67%,46人确定了升学去向,占近5年总就业人数的20.72,28人未就业,占近5年总就业人数的12.61%。
统计2010-2014年就业的毕业生当中,在行政管理部门、事业单位、企业工作的分布情况分别为13%、12%、75% ,其中,到行政管理部门工作的毕业生主要包括国土资源局、住房和城乡规划建设局、规划管理局、环境保护局、乡镇政府及其社区等公共管理机构。就业于这些行政管理部门的毕业生的就业单位与专业相关的人数占84%,与专业不相关的人数占16%。
该专业近5年毕业生到事业单位就业的去向主要有城乡规划设计院、资源勘察机构、城市管理、教育管理、其他类型机构,详细分布情况分别为:11%、22%、22%、28%、17%。
该专业近5年毕业生到企业的去向主要有城乡建设项目管理类、房地产开发与咨询类、国土咨询规划类、资源环境及评价类、地理信息技术类和其他类企业,详细情况分别占比为:9%、7%、14%、14%、14%、42 %。
该专业近5年毕业生考取研究生的学科方向主要以地理学类为主,如土地资源管理、自然地理学等专业。据笔者调查,考研的同学大多有意向进入科研、教育机构等对学历要求较高的单位。
在就业地域分布来看,大多毕业生主要选择生源地就业,因湖北民族学院地处湖北恩施,生源地主要为湖北省内,毕业生也大多选择在湖北省内就业。
二、毕业生就业去向趋势分析
根据笔者统计2010年―2014年毕业生就业去向人数情况,近年来本专业毕业生到行政管理机构工作的比例逐年下降,去事业单位就业的比例总体呈下降趋势,相比之下,去各类企业就业的比例总体呈上升趋势,此变化趋势与近年来城乡规划学科和地理学本科专业进行调整,进一步明确了人文地理与城乡规划专业培养目标,侧重于培养应用型技术人才的变化相吻合。毕业生的就业领域也以行政和事业单位领域向现代企业领域进行转变。据笔者统计,2010年-2014年该专业就业于与本专业紧密相关企业的毕业生人数占就业人数的58%,就业于其他企业的占42%。就业于与本专业紧密相关企业的毕业生在企业中大多从事专业相关的专业技术服务工作,如土地规划、调查、整治、地籍调查;房地产评估、经纪;地理信息系统、遥感类应用软件开发;测绘地理信息、地质勘察等。很多毕业生就业企业大多同时具有多种资质,行业间融合趋势明显,这对于应用型本科专业人才培养的素质综合性进一步提高了要求。
三、紧跟社会需求,培养人文地理与城乡规划专业应用型人才
随着经济全球化进程的加快,特别是发展中国家,如何解决人口、资源、环境的问题,已经被作为基本国策提出,三者成为各级政府施政纲领中必不可少的部分。我院人文地理与城乡规划专业部分毕业生择业观念陈旧,更多的倾向于选择稳定的职业,比如公务员、事业单位等“铁饭碗”,或不能依据就业市场形势变化多元化选择就业方向,过分追求高薪资,创业观念和创业意识淡薄,就业的去向还具有很大局限性,就业市场有待进一步拓宽,渠道有待进一步拓展。在积极引导毕业生树立“先就业再择业”,逐步实现个人专业发展目标的就业观基础上,应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该专业就业工作体制改革创新:
1、进一步深化人才培养模式改革。毕业生的就业质量直接体现该专业的人才培养质量。进一步修订人文地理与城乡规划专业培养方案,改革课程体系,创新人才培养模式是必然趋势和时代需要。
2、建立该专业较完善的就业指导体系。形成专业老师与班主任、辅导员全员指导该专业学生就业的局面,让学生得到贴近化服务,引导学生形成正确的就业观,化解学生择业期望值偏高的矛盾。
3、激发学生创业潜力,拓展就业思路和范围。目前我国高校毕业生创业比例约为1%[4],跟其他国家相比均很低,提升潜力很大。在我国实施新一轮创业引领计划的背景下,通过各项政策扶持该专业毕业生成功创业。
4、利用校友资源,对每届毕业生进行跟踪调研,形成良性循环的态势。通过一系列对毕业生就业、用人单位满意度调研,对重点用人单位进行回访等工作,可以与用人单位形成良好的长期合作关系,在巩固就业市场的基础上也可以进一步得到拓展。并定期或不定期邀请校友回校举办讲座、交流会等,使该专业发展就业工作获得长足发展。(作者单位:湖北民族学院)
参考文献:
[1]国家教育部高教司.普通高等学校本科专业目录和专业介绍[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12.
[2]王兰霞,赵喜江,王蕾,李巍,胡囡。人文地理与城乡规划专业的社会需求面向探讨-以黑龙江科技大学为例[J].内江师范学院学报.2014,29(2).
篇5
摘 要:本文在分析我国GIS人才需求现状的基础上,探讨了目前GIS教育的主要问题,并提出了GIS实践平台的重要性和GIS。
关键词 :创新 人才培养 GIS 实践
一、我国对GIS人才需求现状
我国的地理信息系统GIS产业发展迅速,经过几十年的时间已经渗透到我国经济建设的各个领域,如资源调查、国土管理、灾害预测、环境评估、城市管理和建设、邮电通讯、智能交通运输、军事、公安、公共设施管理、农业、森林、统计、商业、金融等。
但是,我国的GIS产业仍然存在很多问题,如标准规范不齐全,GIS产业服务体系不健全,数据标准化工作有待完善,导致数据不能很好地共享,数据更新慢; GIS应用的服务性企事业缺少,有效的GIS产业社会支撑体系缺乏;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国产GIS软件品牌较少,国际竞争力不足,GIS行业技术人员的研发能力薄弱等。
其中,对GIS人才的培养已成为亟待解决的问题。目前我国GIS企业对GIS毕业生的意见主要集中在以下几方面:第一,多数GIS企业缺少高水平的工程设计与管理人才,导致GIS项目不能成功实施。第二,学生在校期间实践环节较少或内容设置不当,实践能力普遍有待提高,很多毕业生编程能力较差,不能够规范使用对编程语言,工作初期独立完成公司交给的任务有难度,公司往往需要花费较大精力进行培训。第三,学生缺乏创新思维、逻辑思维和自我解决问题的能力,大多数毕业生只能按照给定的任务一步步完成计划书的内容,无法自己去独立思考完成任务。另外,我国高校培养的GlS人才缺乏国际竞争力,缺乏将GIS企业做大做强的创新能力。
社会和企业的需求形势对我国GIS专业的教育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即GIS教育不能仅停留在理论教学和简单的GIS应用,而要为我国GIS产业的发展培养具有创新创业能力的高素质人才,特别是创新精神的实践人才。
二、GIS教育存在的问题分析
从GIS企业对人才的需求调查可以看出我国GIS专业的教育和企业的需求并没有实现很好的接轨,由此反映出我国高校的GIS教育存在一些问题。这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第一,GIS人才培养方式不能适应产业发展的需要。GIS技术广泛应用于各个领域,而国内GIS专业设置一般较为单一,其人才培养模式不能满足不同的工作目标和社会需求,如GIS开发、针对不同领域的GIS桌面平台应用、GIS制图、数据处理等,尤其缺乏既具有工程实践又懂得经营管理的复合型人才。
第二,扩大GIS专业招生规模,注重GIS 人才的总量,但GIS人才的质量和人才结构往往被忽略。据统计,目前我国有上百所高校开设了GIS专科、本科或研究生专业,但是不同院校的GIS专业的师资力量、教学水平、软硬件设施和培养目标差别很大,很多院校培养的GIS人才能力欠缺。
第三,对专业实践动手能力培养重视不够。大多数高校实践教学时长相比理论课程较少,实践教学内容陈旧,与企业和市场上的需求有一定差距。
第四,本科教育中对学生的创新意识培养不够。在我国各高校的GIS教育的培养方案中,通常都没有对学生进行创新意识培养方面的规定。
三、建设创新实践平台对GIS人才培养的重要性
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培养是当今素质教育的重点。深化GIS专业的教学改革,必须强调对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通过各门课程的教学方案中的实验、实习或课程设计环节、专业竞赛和各年级大学生创新项目,高校不仅要加深学生对理论知识的掌握,锻炼学生的实践能力,更要培养学生的独立思考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第一,剖析GIS专业现有教学计划中实践教学存在的问题,构建以创新能力训练为核心的一体化的实践平台,对GIS专业教学的深化改革具有重要意义。
第二,创新实践平台建设可以增强学生学习基础理论知识的积极性,使学生对课堂教学的被动学习就可以变为有目的的探索式主动学习;有利于促进理论教育与技术教育的结合,锻炼学生的系统思维能力和实践动手能力。
第三,学生参与创新实践活动,可以接触专业最前沿的内容,同时又能了解一个GlS项目从设计、研发到应用的全过程,特别是在设计和研发时不仅仅单纯解决技术问题,还要考虑项目成本、软件销售、售后服务等多种因素,增强学生的创业意识。
第四,GIS项目的实施过程中要求学生合理分工,团结协作,有利于培养学生的组织能力和团队协作精神,为今后融入社会打下良好基础。
四、GIS专业人才培养目标和实践教学的发展方向
第一,GIS产业是一项高新技术产业,技术的创新是GIS产业可持续健康发展的重要因素。GIS软件技术创新重要的是GIS专业技术人才的培养。要重视吸收信息科学和计算机专业人才,吸引越来越多的计算机编程人才加入到GIS产业技术队伍中,加速培养兼具地理科学、遥感、测绘科学、土地、林业等与GIS专业交叉的复合型人才。企业和相关单位应当根据需要建立技能结构合理的技术队伍。
第二,为满足不同的GIS企业和科研事业单位的需要,要建立不同层次、不同方向的GIS专业教育计划。一方面要培养擅长GIS开发和制图技术的专业型人才,也要注重培养GIS专业毕业生具有测绘、地理信息等方面的政策、法律、管理等方面的知识。既要注重硕士、博士等研究型高端GIS人才的培养,也要注重本科、专科等应用型中低端人才的培养。
第三,各高校GIS专业应根据自身的师资力量、学科体系进行合理评估,在此基础上设置该校GIS专业人才培养目标。例如,研究性大学侧重在GIS理论知识的突破和新技术的研发,非研究性大学侧重在基于系统的GIS理论知识教学上,培养学生GIS开发和应用能力,而专科学校则可以侧重GIS应用技能的锻炼,适当减少理论课程并降低其深度。可以设置导师,引导GIS专业的学生在不同的学期重点学习内容和要达到的技能,减小学生的盲目性,可以在入学初由专业负责人进行专业介绍,告诉学生该专业的师资情况、国内外发展现状、应用情况、就业方向等,激发他们的学习兴趣。
第四,GIS专业应特别重视实践能力和创新能力的培养。应改进原来“课堂理论+上机手把手引导操作”的传授式教学模式,将GIS创新实践活动在横向上分为应用类和开发类两个方向,在纵向上分为基础上级试验(课程中包含的上级学时)、综合实践(集中的实习或课程设计)和创新实践(校企联合培养、各类GIS大赛、大学生创新训练项目、教师科研等)三层,所有的创新项目或竞赛在这两个大方向下进一步分类分层,进而构成一个有机的创新实践平台体系。
参考文献:
[1]邹艳红,陈东锋,刘兴权.GIS创新人才培养中实践教学模式与方法探讨[J].创新与创业教育,2013(4).
[2]黄解军,袁艳斌,詹云军.高校GIS专业实验教学模式改革与创新[J].理工高教研究,2007(8).
篇6
【关键词】独立学院;swot;建筑类毕业生;就业
近年来,我国独立学院发展迅速,已经成为本科教育的重要力量。在当前高校毕业生就业形势相当严峻的情况下,独立学院毕业生就业的质量高低,不仅是家长和学生所关心的问题,也是社会关注的热点问题。独立学院的毕业生能否为社会所认同,很大程度上决定了独立学院能否健康发展能否得到社会的认可及肯定。本文以桂林理工大学博文管理学院建筑类专业为例,应用swot分析法,对当前独立学院毕业生就业的外部环境和内部资源进行分析,提出对独立学院毕业就业的思考和对策。
1.广立学院毕业生就业的swot分析
swot分析法又称为态势分析法,用来确定组织本身的竞争优势(strength),竞争劣势(weakness),机会(opportunity)和威胁(threat),从而将组织的内部资源、外部环境有机结合。因此,清楚的确定独立学院的资源优势和缺陷,了解所面临的机会和挑战,对于提高独立学院毕业生就业率和就业质量有着至关重要的意义。
1.1竞争优势分析
1.1.1专业设置合理,面向市场需求
广西的独立学院多定位于培养高层次应用型人才,所以设置的专业都是近年来就业市场上非常热门的专业,可以根据市场需要求的变化随时调整专业设置和改变各业招生人数的比例。例如:现我院大力发展符合地方经济发展急需的新专业,我院建筑工程系有土木工程、建筑学、勘查技术工程、测绘工程、工程管理、城乡规划、地理信息科学七个专业,其中城乡规划、地理信息科学为新增的两个专业,且都是社会上急需的热门专业。
1.1.2人才培养定位优势
学校人才培养的目标将直接影响高校培养什么样的人和怎样培养人的问题,这对高校毕业生的就业层次、就业去向和就业能力都会产生重要影响。独立学院基本上以教学型为主,培养的学生大多数是面向基层、面向生产第一线的应用型人才。这一类的人才培养要求是具有一定的理论基础,有较强的动手能力和二次开发能力,并且在把握好从事教育与专业教育的基础上,突出应用性特色,这一类学生的就业竞争力基本介于一般本科和专科学生之间,既可以占据原来优秀专科学生的就业市场,又可以填补本科和专科就业市场的间隙地带,同时还可以使一些学生向较高层次的就业市场进军。在就业定位上显示出就业层次的多样性和就业面的宽泛性的优势。
1.1.3办学母校品牌与区位优势
举办独立学院的母体高校一般是办学历史悠久,具有优质的教育教学资源,具有在人才培养质量、学术科研水平、教育管理水平等方面的经验和优势,其人才培养质量已得到社会的广泛认可,形成了自己的“品牌”,社会效益良好。独立学院依托母体学校形成的“品牌”效应,为毕业生创造了良好的就业的基础。我院师资主要以桂林理工大学引进为主,聘请为辅。专业设置方面,与母体学校的优质教育教学资源充分共享。就业信息方面,利用母体学校优势资源,拓宽信息渠道,扩展就业市场。借助其已有的较为成熟的就业渠道网络和就业信息平台向企业推荐毕业。大学生就业工作是一个系统的工程,需要全社会的各方力量的共同参与,独立学院更要主动出击,与政府人才机构联手,充分利用政府资源,运用现代网络技术平台,拓展学生获取信息的渠道,实现就业指导信息化。
1.1.4家庭背景好,社会关系优越
首先,独立学院相对于一般本科学生而言,根据国家的政策,收费较高,因而城镇学生的比例较高,这些学生家庭相对富裕,家庭背景和社会关系相对优越。由于家庭经济条件较好,许多学生毕业后暂不就业,继续求学以待发展。其次,独立学院学生家长担任领导职位和企业负责人的比例较高,这些学生相对来说就业的社会基础好,就业渠道较畅通,就业压力小。
1.2竞争劣势分析
1.2.1自身品牌尚未建立,社会认
知度不高
由于办学时间短,独立学院自身的品牌尚未建立,社会和用人单位对独立学院的办学状况尚不完全了解,对毕业生各方面素质和能力缺乏合理的评价和客观的了解,这在毕业生人才市场处于供大于求失衡的状态下,将会直接影响用人单位对独立学院毕业生的选用。
1.2.2实践课程缺乏,影响求职能力
独立学院的专业设置,应满足地方和区域社会经济发展的需要,特别是要努力创造条件加快发展社会和人力资源市场急需的短线专业。虽然我院设置的专业都是社会上的热门专业,但从课程设置这个方面来看,部分课程一定程度上存在与社会脱节的情况,学生在参与社会实践的机会相对较少,虽然会有专业实习课程的编排,但由于缺乏业界人士和更多专业老师的指导,对专业实践的意义并不凸显。
1.2.3就业指导工作薄弱
独立学院发展快,规模逐年快速增大,但就业指导工作起步迟,缺乏专业人员。目前独立学院从事就业指导工作的一线主体是招就办工作人员、院系主管学生工作的领导和专职辅导员,大多数并不是专业的就业指导老师,平时事务繁杂,缺乏系统的就业指导工作培训,在开展有针对性的指导工作时难度大。现有的就业指导课程又缺乏适合独立学院学生特点的就业指导教材,再加上就业指导工作队伍流动性大,所以独立学院的就业指导工作总是点到即止,缺乏系统性、专业性和有效性。
1.2.4学生学习能力不强,竞争力弱
进入独立学院就读的学生在高中阶段本身并不是很优秀的学生,他们的学习能力和自控能力以及理想抱负水平和重点以及二本院校的学生的差距在进入大学之前就已经客观存在。而在上大学后,他们对三本院校的认同感或者专业的认同感不是很强,半数学生在学习中缺乏目标性和计划性,不清楚如何将自身和社会的价值结合起来,忽视对自身综合素质能力的锻炼。此外,独立学院学生多数是独生子女,在父母的溺爱中成长,缺乏对社会的深入了解。就业观念不强,在校期间不愿刻苦钻研,不愿承担责任,他们一般对艰苦条件准备不足,缺乏吃苦耐劳的精神,过分依赖父母亲朋或学校,难以把握推销自我的机遇,以至于在就业时竞争力弱。
1.3机会
1.3.1继续深造的需求增大,考研扩招
尽管独立学院的学生入学时成绩并不理想,但随着考研的扩招,独立学院的部分学生希望通过考研摆脱“三本”的身份,所以独立学院的学生也希望抓住考研扩招的机遇,通过自己的努力考取研究生。以我院建筑类毕业生为例,近三年来,毕业生报考研究生的人数上逐年上升,学生被录取率也稳步增长,同时居全院前列。虽然独立学院的学生考研难度要比二本院校的学生要大得多,但是对于考研的学生,独立学院还是应多给予政策上的支持,在平常学习生活中多加以引导。
1.3.2家庭环境影响较大,民营企业为就业重点
独立学院的学生家庭环境较好,就我院2012届建筑类毕业生目前已签订就业协议的学生分析,家里帮忙联系工作的约占48.1%,其中,民营约占43.5%。同时,选择建筑类专业的学生家庭成员中大多数从事建筑行业,早在入学前就已基本确定工作单位或方向。可见,独立学院学生良好的家境状况会给就业带来优势。
1.4威胁
1.4.1就业面临多方竞争
一本、二本以及各类的专科学院的毕业生、研究生都是独立学院毕业生在就业中遇到的强劲对手。专科院校针对目前用人单位的需求在学生培养方面多采用订单式培养,学生的专业技能素质和动手能力都比本科生强,对工资、待遇等期望值不高,所以就业率相对较高。而一本、二本及研究生在基础知识和个人综合能力方面也要比普遍的三本院校毕业生强,且企业的认可度也较高。
1.4.2社会偏见
独立学院一般招收“三本”类学生,这部分学生相对于第一批次和第二批次本科学生而言,入学成绩相对较低,这导致市场形成对独立学院毕业生的统计性歧视,使得他们在就业竞争中处于不利地位。如果在独立学院最初几届毕业生质量以及在工作中的实际水平没有得到认可,这种统计性歧视还可能强化人们的成见。
2.对策
2.1创建学院品牌特色,增强社会影响力
独立学院学生就业竞争力是独立学院办学竞争力的重要体现,要招特色师资、建立特色学科、培养特色人才、明确学院办学定位。独立学院要利用母体高校优质资源的
基础上,注重因材施教,优化人才培养方案,加强学科知识的融合,加强综合性知识的教学和实践能力的培养,把基础理论知识同生产实践和生活实际相结合,突出应用型人才的培养。要不断完善人才培养方案,优化人才培养模式,强化学生的创新精神,实践能力的培养,逐步形成结构合理,优势明显的学科专业体系和注重实践、注重创新的人才培养特色,不断提高办学水平。我院以培养应用型本科人才为目标,积极鼓励学生参加各种资格证考试,专门成立培训中心,与各类资格认证单位建立联系,并不定期邀请各考证机关来校开展各类资格证讲座,为学生提高自身竞争力提供平台。同时还积极组织学生参加各类竞赛,并获得较好成绩。
2.2加强专业特色建设和实践环节教育,提高学生培养质量
学生的专业基础知识和综合素质能力是顺利就业的基础,所以,一方面要经常性的加强市场调研,了解行业动态和发展趋势,完善课程体系,突出实践环节教育,改善教育质量,努力使专业培养方向与市场紧密结合;另一方面,要深入做好学生的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让他们端正学习态度,树立学习目标,改进学习方法,多参与社会的见习、实习和实践,锻炼实际工作能力,努力提高自身综合素质。
2.3健全就业指导人员队伍,建立全程就业指导体系
成立专门的就业指导和服务机构,打造一支素质优良的学生就业指导专职队伍,这是开展就业指导工作的的组织保证。要通过内培外引,把综合具备心理学、经济学、教育学、人力资源管理学等方面知识,并具有较好敬业精神和责任意识的人才吸引到就业指导服务工作中来。要对现有的就业指导工作队伍进行专业、系统的培训,提供教育进修的机会。要走出去,进行对外就业工作经验交流和学术探讨。同时,就业指导工作不仅仅只是在学生临近毕业时进行,应对学生从入学起就进行有目的、有计划的全程就业指导教育,营造全员就业的氛围。积极调动就业指导队伍的工作,就业工作负责人要经常性的与班主任、毕业论文指导老师交流,增强他们的就业指导意识,促使他们主动了解和掌握所带班级和学生的就业状况,多层面对学生的职业规划、就业知识、就业心理等方面进行指导。
2.4提高学生综合素质,提升学生的理想抱负
要将就业与成才的理念培育融入教育教学全过程,学生综合素质、抱负层次与创新意识才能不断提升。加强对学生的专业理论基础知识、实践技能、道德素质、文化素质、心理素质等方面的培养。第一,通过主题班会、社团或校园活动的形式提升学生的自我认知水平和自我肯定、相互理解、合作、诚信等健康的人格魅力。二是加强对新生入学教育的引导,帮助其确立正确的价值取向和努力方向,指导学生完成学业目标,获得成就感和认知感。其三,加强基础竞争力锻炼,不断提升语言文字表达能力、人际交往能力、实际动手能力、团队协作能力和环境适应能力等。打造良好的身心素质,全面发展,以便更好的适应社会。
总而言之,独立学院的毕业生虽然在就业是与普通高等院校存在差距,但某种程度上具有一定的共通性,因此,独立学院的毕业生工作不仅要吸取普通高等院校就业工作的经验与教训,更要开创本学院的特色,结合自身特点,树立学院就业品牌,突出优势,切实加强和改进独立学院大学生就业指导工作。
参考文献:
[1]于洋,孟繁星.给予swot分析下的独立学院学生就业的思考[j].现代企业文化,2008,(29).
[2]董斌彬.福建省独立学院就业工作现状及对策浅析[j].管理观察,2009(05).
篇7
兰州大学资源环境学院2018申请考核制博士招生简章
为了进一步提高博士研究生选拔质量,强化导师、学位授权学科负责人在吸引优秀生源和博士招生选拔过程中的权力和责任。资源环境学院特制订本方案,具体办法如下:
一、适用范围
本实施方案适用于资源环境学院所有博士研究生招生专业的普通招考、硕博连读考试方式的考生。
二、申请程序
(一)申请条件
符合我校2018年博士研究生招生章程中规定的报考条件。
(二)报名
1.报名网址:yz.lzu.edu.cn
2.报名时间:2017年12月1日-12月31日
3.符合申请条件的考生,在规定时间内通过网上报名系统进行报名,详细情况和有关要求按照《兰州大学2018年博士研究生招生章程》和《兰州大学2018年博士研究生报名须知》执行,并登录兰州大学资源环境学院网站,在《资源环境学院2018年博士生报名须知》中下载所需要的报名材料。
注意:(1)请正确填写姓名、身份证号及各阶段已获学位(学历)证书编号等信息,以上信息必须与学信网上一致,否则将不能通过教育部录取资格审查。(2)按网报系统要求提交部分材料的电子版,作为准考资格复审的必要材料。(3)电子照片将用作考试、录取通知书、入学后学籍管理、档案材料以及校园卡等用途,请认真准备。考生在进行网上报名时须上传照片一般应为蓝(白)色底色的免冠头像数码近照,图像必须清晰,格式须为jpeg,大小控制在35k以内。相片尺寸为150(宽)×200(高)像素(pixel)。请考生在网上报名前,提前按上述要求准备电子照片。严禁通过软件合成、修复、修饰电子版照片。
(三)报名考试费
1. 报名考试费包括初试和复试两部分。根据甘发改收费〔2010〕1915号收费标准,报考普通招考方式的已获硕士学位和应届硕士考生报名考试费为每生200元,报考普通招考方式的同等学力考生报名考试费为每生290元。硕博连读考生报名考试费为每生110元。所有考生的报名考试费均采取“网上缴费”方式进行缴纳。
2. 未按期缴纳报名考试费的考生,视为自动放弃兰州大学2018年博士研究生报考资格。考生报名前请自审资格,网上缴费成功后,所缴纳的报名考试费不再退还。
(四)申请材料提交
申请材料的模板可在资源环境学院网站下载,考生在网上报名成功后,请以EMS邮寄方式将有关报考材料于2018年1月9日前寄送到资源环境学院办公室,硕博连读考生将材料直接交到资源环境学院办公室。逾期未寄(交)到者,视为自动放弃兰州大学2018年博士研究生报考资格。
1.普通招考考生需递交的申请材料
(1)《兰州大学2018年博士网上报名信息确认表》:网上报名成功后打印出的博士生网上报名信息,须本人签字确认,并粘贴一寸、近期、免冠、彩色照片1张。
(2)《专家推荐书》2份:一份由考生硕士阶段的导师填写(非应届考生可由所在单位相当教授职称的专家填写),一份由具有博士生指导资格的教授填写。
专家推荐书是资源环境学院确定博士生考生报考资格的重要依据,推荐人须给予高度重视。专家推荐书主要内容应包括:说明与考生的关系和对考生的了解程度、考生的思想品德、学习态度、课程成绩、外语水平、科研能力、协作精神等。专家推荐书应由推荐人根据自己对考生的了解,实事求是、客观的亲自填写,并签字密封。如果专家推荐书的传递过程和撰写真实性受到质疑,资源环境学院不再进行真伪判断,直接取消该生参加“申请考核”的资格。专家推荐书格式请从资源环境学院网站下载。
(3)《科研计划书》:考生结合招生目录上拟报考导师的研究方向,选择某一具体项目(但不要求是将来博士期间必须做的内容),撰写一份科研计划书,鼓励学生自主创新研究。计划书内容包括研究题目、目的与目标、研究背景、研究内容、研究方案、创新点等,列出必要的参考文献。除了寄送纸质版,还请将电子版科研计划书发送至ldzyhjxy@163.com。
(4)《兰州大学2018年报考博士研究生申请材料列表》以及佐证材料:佐证材料包括本科及硕士阶段的成绩单(加盖公章有效)、公开发表(出版)的论文(专著)、科研成果、获奖证书等材料的复印件,全国大学英语四、六级证书或其他英语能力考试证书复印件,已获硕士学位的人员还须提交硕士学位论文全文(应届硕士生可提供硕士学位论文摘要和主要结果)。
(5)硕士学位、学历证书(或证明书)的复印件:已获硕士学位人员提交硕士学位证书、学历证书复印件;应届硕士毕业生提交研究生证复印件;以同等学力身份报考的人员提交学士学位证书复印件;持境外获得的学位证书报考者,还须提交教育部留学服务中心认证报告复印件。
(6)居民身份证复印件。
同等学力人员还须提交以下材料:
①《以同等学力身份报考兰州大学2018年博士研究生考生报考资格审查表》。
②已修硕士课程成绩单。
③中职或中职以上专业技术职称证书复印件(若为公务员,请出具公务员身份证明)。
有正式工作单位的在职考生,还须提供在职单位同意报考的书面证明,并注明是否在职培养。
报考“少数民族高层次骨干人才计划”考生还须提交由考生所在省教育厅民教处(或高教处)审核签字盖章后的《报考2018年“少数民族高层次骨干人才计划”博士研究生考生登记表》。
2.硕博连读考生需递交的申请材料
硕博连读考生除提交(四)中普通招考考生需提交的(1)、(2)、(3)、(4)材料外,还须提交以下材料:
(1)《兰州大学2018年攻读博士学位研究生申请表》(硕博连读考生专用)。
(2)本科毕业证书、学士学位证书复印件。
有正式工作单位的在职考生,须提供在职单位同意报考的书面证明,并注明是否在职培养。
(五)报考资格审查
学院根据考生提交的报考材料,对照申请条件统一完成考生报考资格的审查工作,并报研究生院备案。报考资格审查通过的准考考生名单,将于报名现场确认前一周在资源环境学院网站上公布,考生也可电话咨询是否准考情况。
(六)报名现场确认
1.确认对象:普通招考方式准考考生(硕博连读考生不进行现场确认)。
2.确认时间:2018年3月上旬,具体时间网页或电话通知。
3.确认地点:资源环境学院办公室(兰州大学盘旋路校区观云楼1409室)。
4.有效证件:
(1)考生本人居民身份证原件。
(2)考生本人毕业证书、学位证书原件(应届硕士毕业生持研究生证原件)、境外学位证书还须提供教育部留学服务中心学历认证报告原件。
(3)提交申请材料中其他有关材料原件。
■以上证件和材料不全和不符合报考条件者,取消其报考资格。
三、考核与录取
所有准考考生的各项考核均由资源环境学院组织实施,包括同等学力考生的加试科目。考核的时间、地点详见学院网页。
(一)申请材料考核
资源环境学院按专业成立申请材料考核小组(包括考生报考的导师,一般不少于5人),根据考生提交的申请材料和科研计划书,分别进行考核,并给出成绩。申请材料评价和科研计划书考核满分均为100分。
(二)笔试考核
笔试内容包括专业英语和专业基础课两部分的考核。硕博连读考生不参加笔试考核。
1.专业英语
主要考察各专业英语的应用能力,不指定参考教材。考试时间为1.5小时,满分100分。
2.专业基础课
主要考察相关专业基础知识的掌握程度及其灵活运用能力,不指定参考教材,考试时间为1.5小时,满分100分。
(1)自然地理学专业笔试科目:自然地理学
(2)地球系统科学专业笔试科目:自然地理学
(3)人文地理学专业笔试科目:经济地理学
(4)地图学与地理信息系统专业笔试科目:遥感与地理信息科学
(5)环境科学专业笔试科目:环境学
(6)第四纪地质学专业笔试科目:地貌学与地质学基础
3.同等学力考生加试科目
(1)政治理论:包括科学社会主义理论与实践、科学哲学。
(2)自然地理学专业加试科目:全球变化,地理环境总论。
(3)地球系统科学专业加试科目:气候学、地貌学、综合自然地理学任选两门。
(4)人文地理学专业加试科目:人文地理学、旅游地理学。
(5)地图学与地理信息系统专业加试科目:专题地图制图原理、遥感数字图像处理。
(6)环境科学专业加试科目:环境地学信息系统、环境生物学、有机地球化学任选两门。
(7)第四纪地质学专业加试科目:全球变化,地球科学进展。
(三)综合面试
资源环境学院按专业成立面试专家小组,对所有考生进行综合面试。面试专家小组由不少于五人的本学科副教授职称(含)或相当专业技术职务以上专家组成。面试小组对考生的基础知识、科研素质、综合能力,对科研计划书中所提计划的阐述以及英语听、说、读等能力进行综合评价,无记名打分。每位考生的最终综合面试成绩为所有专家打分中,去掉一个分和一个最低分后的平均成绩,满分100分。
面试要求考生准备10-15分钟的PPT向专家组报告,专家提问不少于10分钟。PPT内容包括:(1)基本情况;(2)前期成果介绍;(3)科研计划报告,即对本人已提交的科研计划书进行汇报并作必要阐述等。
(四)思想政治素质和品德考核
思想政治素质和品德考核的主要内容包括:考生的政治态度、思想表现、学习工作态度、道德品质、遵纪守法、诚实守信等方面。
学院党委组织参加复试的考生如实填写《复试考生思想政治素质和品德考核情况表》,并对考生填写的考试作弊等受处罚情况进行认真核查;安排专人(包括党政干部、复试小组专家、导师等),对考生的思想政治素质和品德进行考核,通过与考生面谈的方式,直接了解考生思想政治情况,并给出考核评语和考核结论,考核不合格者不予录取。
(五)体检
参加复试的普通招考和硕博连读考生均需到兰州大学校医院进行体检,体检时须空腹,同时携带一寸、近期、免冠、彩色照片1张,未参加体检或体检不合格者不予录取。
(六)录取
1.成绩排名
资源环境学院研究生招生工作领导小组根据本单位所有考生的考核成绩,确定申请材料评价、科研计划书、专业英语、专业基础课、综合面试成绩以及同等学力加考科目的最低录取分数控制线。
达到学校及学院确定的最低录取分数控制线的考生(包括硕博连读生),按照申请材料评价占10%、科研计划书占30%,综合面试占60%的比例计算总成绩并进行排名。
2.成绩公布
全部考核项目结束后七个工作日内,将所有考生的成绩在资源环境学院网页予以公布。
3.拟录取名单确定
资源环境学院研究生招生工作领导小组根据学校有关录取要求,结合本单位博士招生计划、考生总成绩排名、思想政治素质和品德考核结果及体检结果等确定拟录取名单,并在网站上公示,公示无异议后上报学校研究生院进行最终审核。
四、招生纪律
整个考核过程严格遵守公开、公平、公正原则,严格执行《教育部关于进一步加强考研辅导活动管理的通知》(教学〔2008〕1号)规定,除考试大纲外,不得以其他任何形式划定考试范围,任何人不得举办任何形式的考研辅导班;在岗教师不得以任何形式参加考研辅导活动(包括社会上的考研辅导活动)。
对在招生工作中违反有关规定、有舞弊行为或给招生工作造成损失的人员,有关部门将视情节轻重给予处理或处分,直至追究刑事责任。
对在报考中违反有关规定、弄虚作假或有舞弊行为的考生,有关部门将视不同情况分别给予批评教育直至取消其报名、初试、复试、录取、入学资格或学籍的处理。
五、联系方法
联系部门:资源环境学院办公室
联 系 人:吕卉
学院网址:geoscience.lzu.edu.cn/
联系地址:甘肃省兰州市天水南路222号兰州大学盘旋路校区观云楼1409室
邮政编码:730000
联系电话:0931-8911843
六、其他
篇8
关键词:低碳;旅游;发展
1.低碳旅游发展的必然性
作为一种最为新型的旅游发展模式,低碳旅游目前尚未形成统一的标准,很多人将低碳旅游归纳为低能耗、低污染、低排放的旅游活动,也就是在开展相应旅游活动的同时,将碳足迹和温室气体排行控制在最小范围内,使得旅游与社会经济和公共环境效益处于一个同等的高度上。笔者分析,低碳旅游的方式是可持续社会发展的一部分,它的发展具有一定的必要性,因为低碳旅游发展具有以下几方面的优势:(1)与传统的旅游相比,低碳旅游突破了以往纯消费、纯损耗的模式,它可以利用各种新技术手段,优化旅游行业的产业结构,降低旅游产品的生产、经营成本,促进旅游模式朝着绿色环保方向发展。(2)低碳旅游将在旅游者、交通和资源三方面进行突破,在旅游活动的全过程注入减少能源消耗的理念,譬如减少温室气体的排放等,其鉴定的指标清晰明了,具有广泛的发展范围。(3)从实现的手段分析,低碳旅游的手段重在“维持”和“保护”,在开发有限资源的基础上,将遗弃的资源再回收,实现局部可持续发展,既不加重自然资源的承载力,还能够创设低碳的环境,促进其他行业的发展。
2.低碳旅游的发展前景分析
我国旅游行业引入低碳旅游理念之后,相关的基础设施得到了完善,使得旅游低碳模式更具市场的空间和潜力,其他发展的前景也越具可观性。首先是我国具有旅游资源丰富的优势,旅游类型多种多样,可为低碳旅游发展提供坚实的资源基础,随之我国内需的扩大和相关结构政策的调整,低碳旅游可最大限度减少能源损耗,为相关产业发展提供更多的就业岗位,为扩大内需提供一定的基础条件。其次是在我国居民收入提高之后,旅游行业进入了发展的黄金阶段,如果单单依靠传统的旅游方式,将会使得旅游资源被不断消耗,因此地区间的经济发展也开始倡导自然和谐的理念,低碳旅游也将应运而生,在相关政策的倡导下,为经济发展提供更具发展前景的支撑。再次是低碳旅游以生态文明的姿态出现,超越了工业文明和农业文明,控制污染和恢复生态,形成高效循环的产业体系,另外,低碳旅游还通过资源节约机制的建立,形成较为合理的空间开发机构,实现旅游行业可行配套体制的全面建设。由此可见,低碳旅游的发展从单纯的旅游领域升华到生态文明的高度上,缓解了旅游行业与自然资源进展的局势,提高生态环境质量和维护生态环境安全,实现旅游产业的可持续结构调整,具有较大的发展空间和发展潜力。
3.低碳旅游发展的建议措施
3.1低碳理念推广和政策措施的制定
循环经济讲究的是资源的内在发展,低碳旅游要在旅游行业发展的过程中不断提倡低碳消费、绿色保护和回收利用等理念,作为低碳旅游的执行主体,旅游单位要在旅游者旅游的过程中,加大力度进行宣传,改变以往旅游过度消费和损耗的模式,譬如旅游饭店、景区、商场等方面,一方面是倡导节能和减排环保意识,另一方面是为旅游者提出环保消费的建议,最终形成全产业链的循环经济模式。在政策措施方面,我国相关的旅游行业部门和主体要予以积极的配合支持,创建合作模式的联动机制,各县区的政府和旅游主管部门通过创设有利的宏观旅游环境以及内在调整机制,为低碳旅游的健全发展提供政策条件,也能够快速引导公众参与。而事实上,无论是低碳理念的推广,还是政策措施的扶持,都必须以科学的规划作为指导,促进环境的优化和提供人文的关怀,激励和引导旅游主体参与低碳旅游的建设。
3.2建设低碳旅游设施
为了营造良好的旅游环境,笔者建议纳入“筹资渠道、合作方式和经营发展多元化“的模式,吸引更多的投资者参与低碳旅游开发发展当中,譬如交通、环保、卫生等基础设施的建设。通过建立和健全低碳旅游发展和生态环境保护法律制度的建设,并利用先进的科学手段,在综合考虑旅游环境质量、容量和承载力发展的基础上,提供更加有力的资源、环境的利用和保护措施,形成内外兼修的旅游发展模式。在建设低碳旅游设施的同时,笔者认为还有必要融入以下三种旅游低碳模式:首先是景区环境卫生的加强管理,目前的旅游景区很多环境死角没有进行清理,降低了旅客对景区的满意度,因此,进行定期的清理,譬如每周一次或者每月一次,可以减少垃圾的污染,为了减少环境卫生清理的人力资源成本支出,要鼓励景区周边学校学生为景区进行义务清理,在与学校交流的同时,将低碳理念也融入到学校当中。修葺损坏的卫生设施,要增加垃圾箱等配套设施。其次交通方式的选择也要鼓励低碳化,譬如选择铁路、公共交通、环保型骑车、步行,尽量减少自驾游,在某些景区限制自驾车辆,以减少自驾车辆产生的含碳量和气体排放量。最后是减少一次性旅游用具,譬如瓶装水、袋装食品等,鼓励旅游者自带水果和食用当地的应季蔬果,以减少大量的资源消耗。
3.3旅游人才的培养
低碳旅游是一种特殊的旅游方式,具有发展的潜力,但其发展最终需要大批的专业性管理人才和服务人才。为了培养适应低碳经济发展的旅游人才,笔者建议通过开展旅游院校、培训班和专题讲座等模式,加强对低碳旅游理念的研究,将相关的规划研究落实到人,为低碳旅游的可持续发展奠定坚实的人才基础。
4.结束语
综上所述,在经济发展的大背景下,目前的旅游行业体系需要进行调整和健全,鉴于低碳旅游发展的可持续性,要从低碳环保的角度完善旅游产品结构和配套设施,取代以往损耗性的旅游模式,促进低碳旅游尽快成为旅游产业发展的主流方式。
参考文献:
篇9
1理论内容相关争议的辨析
1.1有关旅游地生命周期理论核心概念的争议
巴特勒旅游地生命周期理论的基本概念是争议的焦点之一,但国内外争议的内容略有不同。国外学术界对核心概念的争议主要有两点。第一,旅游地生命周期理论借鉴了生物学领域的物种进化理论,很多学者探讨借用生物学领域中达尔文的物种演化(evolution)理论表述没有生命的旅游地发展是否恰当[15]。有学者认为旅游地发展比较符合生物进化论奠基人拉马克提出的遗传的“突变”特质,而非达尔文的“渐变”,这种突变理论更符合文化和技术的发展规律[16]。但也有学者(包括巴特勒)认为旅游地的发展过程是渐进的,且必须不断调整才能在充满竞争的环境中生存下去,所以借用达尔文的物种进化理论也无可厚非[15];另外一个曾在概念上引起争议的是巴特勒最初提出的理论中用的是旅游地(touristarea),而非旅游目的地(touristdestination),尽管两者含义相近,但两者在空间范畴和统计意义上都有很大差别。空间上,旅游地不仅包含旅游目的地,而且还有其地区(satellitedestination);统计上,前者的接待人次只计量过夜游客,而旅游地的接待人次则包括不过夜的一日游游客[17]。中国学者对于旅游地生命周期基本概念的争论,则是着眼于巴特勒的理论究竟是表述为“旅游地生命周期”还是“旅游产品生命周期”更为恰当。认为应表述为旅游产品生命周期理论的有杨森林、许春晓、张立生等,综合起来理由有四:第一,从源头上讲,Butler理论受营销学的产品生命周期理论的启迪,是产品生命周期理论在旅游学中的应用[12,13];第二,旅游产品可以分为旅游地产品、旅游线路产品、旅游节庆活动产品等类型,旅游地生命周期应该是旅游地产品生命周期的分支或者类型,旅游地是旅游产品的空间载体,只有旅游产品才有生命周期,仅因为旅游产品生命周期研究中实际操作的便捷性,旅游地产品生命周期才以旅游地产品替代了更广泛意义上的旅游产品[13,18];第三,一些知名学者(如申葆嘉等)也使用旅游产品生命周期一词[18]。认为应表述为旅游地生命周期(如余书炜、阎友兵等)的证据有两个:一是从翻译学的角度,国外包含Butler在内的学者的研究对象都是旅游目的地、旅游度假地或者旅游胜地,并始终以旅游地生命周期为名;二是在旅游地的构成要素中,包含了旅游活动的参与者———当地居民,而旅游产品的研究通常不包含这一要素[19,20]。还有潜在的第三种观点,认为两种概念都可以,因为旅游地生命周期和旅游产品生命周期密切相关,没有严格差别或者区分的意义不大。笔者认为出现激烈争议的原因主要有:第一,旅游地生命周期理论属于舶来品,由于文化和发展背景的差异,中英很多词汇在外延与内涵上都无法完全一一对应,一些概念必须经过修正才能适应我国的客观情况,这有待进一步厘清和完善。第二,巴特勒于1980年发表的文章虽然是写旅游地在时间维上的演化,但“S”曲线图模型所能展现的信息较为简单,只直观地描述了旅游者数量在时间维上的变动。很多学者在引入这个理论时只详细介绍了“S”线图,与产品生命周期的销量和利润在时间维上的变动相似,让很多学者误以为是旅游产品的生命周期。巴特勒(2010)也认为,模型图吸引了学者过多的关注[5],以至理论的整体内容被曲解或忽视。第三,巴特勒旅游地生命周期理论也可以用于指导旅游产品演化的研究,这也是很多知名学者基于巴特勒旅游地生命周期理论研究旅游产品管理的重要原因。笔者认为,巴特勒的理论还是翻译为旅游地生命周期更恰当。主要原因有:第一,尽管旅游产品依附于地方的特性使其包含了地方特征,但旅游产品与旅游地的概念在内涵及外延上仍有很大差异。旅游产品是旅游地提供给游客的吸引物与服务的总和,是一个经济学概念;旅游地是提供游客旅游产品的区域或地方,包含与旅游相关的社会、经济、环境等要素,是一个地理学概念。再看巴特勒在1980年发表的文章中,研究对象是包含一定地域内以旅游要素为显性特征的人文、自然等地方综合要素,符合旅游地的概念。第二,尽管巴特勒勾勒的“S”曲线图只用游客量变化这一数量指标作为阶段识别标志,但文中详细阐述了旅游地社会、文化、经济等要素在各个阶段的变迁规律。如游客与当地居民的交流程度、当地居民对游客态度、当地居民生活受影响程度、自然人文环境的变化等社会、经济、文化等要素的变迁,尽管这些要素性质的改变无法或很难量化,也很难以图形的方式展现出来,但可看出文章表述的是旅游地域综合体的演变,且在空间进程上存在核心-的地理特征转变[5]。第三,巴特勒旅游地生命周期理论可用于指导旅游产品演化,更可用于分析如国家、地区、省、市、县、乡、村等不同空间尺度上旅游地域综合体的演化研究[5],而旅游产品生命周期理论则无法做到这一点。第四,最重要的依据是,原作者巴特勒认为旅游地生命周期理论根植于地理学的土壤,在对概念的补充解释里重点提到了旅游地演化具有核心地区到地带的空间扩散的特性[21,22]。所以,综合以上内容,巴特勒的理论表述为旅游地生命周期理论更为恰当和严谨。另外,即使不考虑文章的出处,有三个背景仍然值得关注:第一,巴特勒一直接受的是系统的地理专业教育,长期在大学的地理系任职[23],而旅游地演化也是自18世纪后期到20世纪地理学界研究的热点问题;第二,巴特勒文章中的参考文献多来自当时比较著名的地理学家,且研究对象都是旅游地;第三,完善和使用旅游地生命周期理论研究的学者,多将其用来研究旅游地发展的问题[24]。所以从背景上看,巴特勒理论表述为旅游地生命周期也更符合逻辑。
1.2有关旅游地演化阶段特征的研究
有关旅游地生命周期的演化形态,也是产生争议的热点问题。阶段划分争议的范畴里,各学者认可旅游地的演化呈现相同的起点和终点以及相似的逻辑进程和演化路径,旅游地生命周期呈现开始、兴起、衰退的单一曲线形态,但在阶段划分上有所不同,大致有将旅游地生命周期划分为三、四、五、六、七阶段的说法。三阶段说主要是早期探索旅游地发展规律时提出的,将旅游地演变分为发现、发展和衰退三阶段[7,25],并且三阶段旅游地主要吸引异我中心型、中间型、自我中心型3种性格的游客[26];也有学者在验证巴特勒旅游地生命周期时发现,尼亚加拉瀑布起步阶段与发展阶段无明显界限,停滞、衰落与复兴阶段并存,即尼亚加拉瀑布发展也呈现了三阶段态势[27]。四、五阶段划分法是各国学者在巴特勒旅游地生命周期研究的基础上,对不同个案地进行实证研究后,发现旅游地在发展中呈现出不同于巴特勒旅游地生命周期的演进特征。旅游地演进呈现四阶段,与产品生命周期基本一致,包括引入、发展、成熟和衰退阶段[28],有的旅游地在经历探索、参与、发展阶段之后,长期呈现稳定阶段[29],或者旅游地直接进入发展阶段,经历短暂的巩固和停滞阶段后进入衰退阶段。当前研究中也有呈现五阶段发展的个案地,如有学者对美国乡村兰卡斯特进行了持续研究后发现,该旅游地的发展呈现了探索、参与、发展、成熟和衰退五阶段[30,31]。六阶段说受到包括巴特勒在内的多位学者的支持,发现很多旅游地的发展支持了经典的旅游地生命周期理论,尽管各个案例地由于自身特征或外在因素干扰,各阶段呈现出不同的时间跨度,但历史数据证明旅游地经历了探索、参与、发展、巩固、停滞、不同程度的复兴或者衰退[1,32,33]。七阶段说认为旅游地在经历停滞阶段后,必须对其发展进行重大调整,也就是所谓的“再定位”或者“重构”这一阶段,如果干预成功,旅游地才能进入复兴阶段,如果干预失败,旅游地则彻底步入衰退阶段[34,35]。由于旅游地衰退后会出现经济凋敝、人口失业严重、社会治安恶化、旅游设施废弃,所以如何实现经济转型,即如何“退出”旅游发展也是一个需要考虑的重要问题,所以鲍姆(Baum,1998)等认为应该在旅游地衰退阶段之后加入“退出”阶段,这样旅游地生命周期的演化进程才更加完整[36]。就其实质而言,早期的三阶段说是学者们为了突出旅游地的动态性,在时间轴线上呈现一定规律性的演进而提出的分法。巴特勒旅游地生命周期理论正是基于以上研究,对旅游地的演化进程进行了更加细致的划分,提出了所谓的六阶段说。至于四阶段、五阶段说,是各国学者依据巴特勒旅游地生命周期理论,结合各个案例地的发展数据,发现旅游地的演化并不是完整的依次呈现六个发展阶段,某些阶段因为旅游地的特殊性而没有出现。所以严格意义上,对三、四、五、六阶段说并没有产生争议,真正产生争议的是旅游地经典演化模型到底应该是六阶段还是七阶段。毫无疑问,巴特勒的六阶段模型提出早、传播广、受众多,现在世界各地的学者以巴特勒的六阶段模型作为旅游地演化进程模型的最多[37]。而七阶段说的阿贾瓦尔(Agarwal,1994、1997、1999、2002、2006)是持续对巴特勒理论和案例地研究之后提出的[6],认为停滞之后必须加入“再定位”阶段,才能决定旅游地是否走向复兴。这一说法不但有其他学者支持[34,38],巴特勒也对阿贾瓦尔的这一建议给予了高度肯定[6]。从演进方向上看,这五种阶段划分法都描述了旅游地从初期的发现到最终的衰落,呈现出一致的逻辑进程和演化路径。三阶段说对演化过程的划分比较粗略,而四、五阶段说则是不同个案地的演化实证,是对六阶段说的验证和具体表现。六、七阶段说才是对旅游地演化规律的一般性抽象,虽然六阶段说知名度高,应用最广,但综合考虑巴特勒一再强调其提出旅游地生命周期理论的主旨是强调只有通过人为的恰当干预,旅游地才有机会重新走向复兴,因此,加入“再定位”阶段,更能体现出旅游地生命周期理论服务于旅游地管理实践,追求实现旅游地可持续发展的理论价值。因此,不同于张立生先生的说法[13],笔者认为阿贾瓦尔的七阶段说更加经典、完整,也更加体现了生命周期理论服务于旅游地发展管理的价值。另外考虑到旅游地彻底衰退之后可能出现严重的经济、社会等问题,所以如何选择恰当的“退出”路径,也是旅游地开发中的重要课题,因此,在旅游地衰退后考虑如何平稳“退出”旅游业,也是非常合理而有必要的。
1.3有关理论价值的争议
巴特勒提出旅游地生命周期理论模型后,有两处备受争议,即模型的真伪问题和模型的价值问题。
1.3.1模型的真伪之争旅游地生命周期理论表述的是旅游地长期演进的路径,所以收集完备的数据和资料进行实证研究不易。尤其是旅游地处于探索阶段和参与阶段时,各地很少关注和收集旅游发展的一手数据,所以有关游客数量、特征的资料很难找到。巴特勒也承认由于历史数据的缺失,使得旅游地生命周期理论在实践验证时存在较大的困难[2]。旅游地生命周期引进到中国后,杨森林、阎友兵等学者据此相继质疑其理论价值,认为实践中难以找到完全符合理论表述的旅游地[10,17],这是巴特勒理论提出后早期学者们争议的焦点问题之一[27]。各国学者用不同案例地的实证研究支持了巴特勒旅游地生命周期理论,尽管各案例中旅游地发展中呈现各自的特点和差异,但其演化方向和路径基本符合巴特勒构建的模型[1,5,33,37,39,40]。后期,借助多学科视角,许多学者用数学等多学科方法对巴特勒旅游地生命周期进行模型拟合,证页81第第4期祁洪玲等:旅游地生命周期理论争议再辨析实了巴特勒理论可以用于旅游地发展的分析与预测。如贡萨尔维斯和阿瓜斯利用三阶多元回归方程,结合葡萄牙的阿尔加维省旅游业的发展数据,证实了巴特勒模型的正确性[41]。伦德托普(Lundt-orp,2001)及我国学者吴江等发现作为描述事物生长方程的Logistic模型,能够较好地模拟巴特勒旅游地生命周期的“S”型曲线[42,43]。张骁明等对Logistic曲线模型和Compertz模型比较后,发现Logistic曲线模型在我国省级旅游地的发展中,能较好地拟合旅游地生命周期理论,而Compertz模型则比较适合研究旅游城市和旅游景区的发展[44]。沈苏彦从社会-生态系统视角构建了系统动力学模型,发现50年内的时间尺度下,系统稳定发展时旅游地发展规律符合巴特勒模型[45]。有关理论真伪的争议渐微,但是有一点质疑仍然没有很好地解决,即是否如巴特勒最初在文中断定,此后也一直坚持的那样,所有旅游地最终一定会走向衰退[2,6]。至于衰退的原因,有4种观点:第一,旅游地发展超过了其承载力水平,自然、社会环境发生改变,旅游地走向衰退[2];第二,旅游地衰退是由于对潜在市场开发不利,无法继续保持其吸引力;第三,旅游地技术革新不利,旅游地因老化而退出市场;第四,无法保持良好的竞争力,旅游地被新兴旅游地超越[6]。但无论有关衰退的影响因子为何,有关旅游地是否一定走向衰退的质疑从未消退。笔者认为,尽管现在的确有很多旅游地出现了衰退,也依然无法对“衰退必然论”给出充分的证据。但巴特勒的这一论断有其价值和意义,即使不完全正确,也可以对旅游规划者和管理者起到很好的警示作用,提醒决策者旅游地要追求合理而不是无度的发展,才有可能实现旅游地的可持续发展[46]。
1.3.2模型的应用价值旅游地生命周期模型自提出以来,其应用价值的大小也是学者争论的焦点之一[6,47]。许多学者指出其不但无法准确判断旅游地所处的具体阶段,更难以精确判断何时出现阶段拐点,旅游地生命周期模型的分析功能不强。“S”型曲线模型是一个描述性模型,所以定量预测功能欠缺也是其一大弱点。而且由于旅游统计的滞后性,模型只能对旅游地演化进程进行一般性描述,分析、预测功能欠缺,对旅游规划与管理的指导价值不强。因此,对于如何准确判断旅游地所处阶段及转折点,各国学者进行了积极尝试,在发掘模型的判别指标和预测指标方面做出了大量工作[48],有更多学者则提出了预测部分阶段的指标和方法,如利用当地社区对旅游态度转变作为旅游地生命周期阶段转折的指标[49],或者利用旅游地利润、游客百分比的变化等[6]。我国学者也试图建立各种指标体系,精确判断旅游地究竟处于生命周期的哪一阶段。如许春晓提出了旅游地生命力指标法判定旅游地演进阶段[15];杨春宇等提出了旅游地阶段预测模型,即用游客量增长速度的“加速度”变化定量划分旅游地阶段,并利用相应数理统计回归分析方法进行游客量预测[50],该方法不但可以判断阶段拐点,而且开发了旅游地生命周期的预测功能,较之前众多学者采用的数学模型更加符合旅游地发展的实际;杨振之等提出了旅游地发展时间、游客接待人数、年接待量及增长率、外来投资规模、社区居民态度及就业等八方面的因素,综合判断旅游地发展阶段[51];唐代剑提出了旅游地经济力的复合指标判断旅游地是否到达需要复兴的第二曲线拐点[52]。随着各国学者研究的深入,不断产生新的旅游地生命周期阶段及拐点的判断方法和手段。同时,不断有学者将旅游地生命周期理论应用于指导旅游地规划和发展。如我国著名旅游地理学者保继刚、吴必虎、陆林等分别探索了旅游地生命周期指导旅游规划实践的方法,唐代剑探索了延长旅游地生命周期的路径[52]。这些研究成果大大提升了旅游地生命周期理论的实践应用价值。而且,旅游地的发展空间有限,只有合理的发展,才能避免旅游地走向衰退,这为旅游地可持续发展提供了理论指导,旅游地生命周期被越来越多地引入到旅游规划和旅游可持续发展研究[53]。孙根年利用旅游地生命周期理论,提出了更加科学合理的评估危机对旅游影响程度的方法[54],进一步提升了旅游地生命周期理论的应用价值。需要提及的是,近年来,欧洲南部一些旅游地出现游客量下滑,旅游收入减少,尽管企业和政府都加大了营销力度,结果仍然差强人意。由于这些地方经济对旅游业依赖较强,所以旅游业的衰退引起了强烈关注,巴特勒的旅游地生命周期理论也受到了当地学者和旅游管理者的重视。因此,笔者认为,随着时间的推进,旅游地生命周期理论的应用价值有待进一步发掘。考虑到对旅游地可持续发展的重视,其在旅游地管理和规划实践的应用也会不断推进。当然,要想更加深入地发掘旅游地生命周期的理论价值,需要进一步探索模型的内部机制,系统科学的相关理论、地理学空间相互作用理论都将重点聚焦在研究推进旅游地演化的内在规律和影响机制上,这对提升旅游地演化理论水平和应用价值有着更积极意义[55]。
2总结与展望
- 上一篇:保护湿地生态系统的有效措施
- 下一篇:水稻种植培训心得体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