保护湿地生态系统的有效措施范文

时间:2024-01-08 17:47:51

导语:如何才能写好一篇保护湿地生态系统的有效措施,这就需要搜集整理更多的资料和文献,欢迎阅读由公务员之家整理的十篇范文,供你借鉴。

保护湿地生态系统的有效措施

篇1

关键词:湿地;生态系统;环境影响评价

中图分类号:X820.3 文献标识码:A DOI:10.11974/nyyjs.20170632012

良好地进行湿地生态系统开发是一项非常有意义的工作,但前提是不诱发生态环境问题。而事实证明,湿地生态系统开发中诱发较多生态环境问题。对此,应当加强湿地生态环境影响评价,以便提出切实可行的措施斫饩錾态环境问题。这充分说明了湿地生态环境影响评价的研究与实施是非常重要的。

1 湿地生态系统特征及其开发中产生的问题

1.1 湿地生态系统特征

湿地是位于陆生和水生生态系统之间的过渡地带,它分布在世界各地,拥有强大的生态净化作用,是地球上一种独特的、多功能的生态系统。对于湿地的概述,目前还没有统一的定义,但其有一个非常明显的特点,即湿地是一个特殊的生态系统,介于陆地生态系统和水生生态系统之间,多表现为生物多样性、生态脆弱性、生产力高效性、效益的综合性、生态系统的易变性等特征。

1.2 湿地生态系统开发中产生的生态环境问题

1.2.1 湿地资源面积持续萎缩

通过相关资料的查阅,确定近些年我国湿地生态系统开发的过程中并没有采取切实有效的措施予以保护,致使湿地资源持续受损,大大减少了湿地资源面积,相应的湿地的调蓄功能降低,无法对周边环境进行调蓄,导致干旱洪涝灾害越加严重。

1.2.2 生物多样性受到挑战

相关调查显示,我国农业湿地有动物410种,植物361种,其中有许多濒临灭绝的珍稀物种。在湿地生态系统开发的过程中,相关负责人及工作人员没能做好环境保护工作,致使环境污染日益严重,破坏了生物的生存环境,使其生存受到威胁,更为恶劣的是有些物种因此而灭绝。

1.2.3 湿地气候发生变化

湿地还具有调节气候的生态功能,但是因为人们肆无忌惮的开发,致使湿地的这一功能受损,引发气候异常,造成当地气候变化,不利于调节和保护生态环境[1]。

2 湿地生态环境影响评价分析

2.1 湿地生态环境影响评价指标和方法

因湿地生态环境具特殊性,与一般环境不同,相应的所进行的湿地生态环境影响评价不能运用一般的环境影响评价,而应在以湿地功能为核心的湿地环境影响评价指标体系下,对湿地功能的影响程度进行衡量,也就是用一套功能指标对区域湿地的生态功能进行量化,产生描述湿地功能现状和变化的功能指数,再通过功能指数在外来影响作用下的变化,判断湿地生态环境影响程度。

2.2 湿地生态环境影响评价的程序

参考相关资料,确定目前湿地生态环境影响评价实施的过程中,遵循的评价程序是:湿地类型资料查阅资料收集(土壤调查、土地利用图、动物调查、地下水调查等)湿地类型及现状分析湿地功能分析和工程分析影响原因分析影响程度分析减缓措施及代替方案规划。

2.3 湿地生态环境影响评价存在的问题

目前,我国在湿地生态环境影响评价方面的研究还处于初级阶段,存在很多问题尚待解决,具体表现为:适宜于湿地资源开发EIA(环境影响评价)的生态监测。作为EIA的基础性工作,生态监测的有效实施,可以在时间上或空间上观察、测定特定的湿地区域,了解湿地区域内生态系统或生态系统聚合体的类型、数量、结构、功能等。但目前并没有形成适用的生态监测系统,需要相关研究人员加强这方面的努力;可持续的EIA理论与实践尚未成熟。开展湿地资源开发EIA,除了对大气、水、土壤、动植物资源等进行单一的影响评价外,还要尽可能在此基础上进行综合评价。但因为可持续的EIA理论与实践尚未成熟,致使影响评价难以有效实施。

3 结束语

在湿地生态系统开中产生诸多生态环境问题,大大降低了湿地功能的发挥。为了解决这生态环境问题,应当有效落实湿地生态环境影响评价,评价生态环境影响程度,以便制定切实可行的减缓措施,改善生态环境。经过本文的分析,确定湿地生态环境影响评价的实施是非常必要的,但因其研究还不够深入,致使其缺乏适合的生态监测系统、可持续的生态环境影响评估理论与实践经验等,生态环境影响评价实施效果不佳,需要相关研究人员持续努力。

参考文献

篇2

滨海湿地是海岸和近海生态系统中很重要的一环,具有如净化水质,生产食物,支撑生物多样性,鱼虾的重要育幼场,飞禽及野生动物的栖息地,休闲旅游,稳定岸线及作为沿海风暴潮的缓冲带等多种服务功能。滨海湿地的围填海开发又能为人类发展提供海洋养殖,运输、港口等服务功能。可以看出,这两组服务功能之间有一定程度的互排性。因此,要达到人类对海洋可持续发展的目的,必须充分考虑海洋生态系统、目前经济利益和长远社会发展三方面的目标,以规划海洋空间资源的开发利用。

在修编海洋功能区划的框架下,需充分考虑到海洋空间资源的多重贡献和不同用途之间可能存在的矛盾。在有充分的科学依据下,制定全国和区域性围填海规划,确定全国围填海规模的中长期和年度总量控制目标。在具体实施围填海项目时,还要对有关海岸带和海区进行有针对性的、更细致的科学调查研究,对与项目有关的海洋生态环境保护和渔业、生态损失补偿进行充分论证后,方能按照有关规定措施严格执行。

将海洋功能区划纳入国民经济规划和计划

近年来,围填海形成的土地游离于全国宏观管理计划之外,未纳入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年度计划。给经济建设和结构调整带来冲击,也为海洋的可持续发展带来困难。因此,只有将海洋功能区划纳入国民经济计划,围填海指标按照国家宏观政策要求制定,才能有效控制围填海规模,规范用海秩序,促进海洋空间资源合理利用,推动沿海地区经济社会的可持续发展。

加强国家级海洋自然保护区的保护

为保护海洋生物资源和特殊生境,我国政府高度重视海洋自然保护区的建设。截止2007年底,已建立各种类型国家级自然保护区32个,省(市)级122个。实践证明,建立海洋自然保护区是避免和减少人类活动干扰,保持局地海洋生态系统完整性的有效途径。

当前,有不少地方拟在海洋自然保护区范围内开展围填海活动,国家级和省(市)级海洋自然保护区面临着受冲击的危险。如果不能对海洋自然保护区实施有效保护,不久我国就很难看到自然的海洋面貌了。

加强围填海的科学技术支撑研究

对滨海湿地生态系统及其服务功能的研究是滨海湿地开发利用的基础工作。目前我国对滨海湿地的海洋生态系统的研究还相对薄弱。远远不能满足评估人类用海活动对生态系统服务功能影响的需求。建议围绕以下与围填海有关的四方面问题深入开展科学技术研究:

1)滨海湿地生态系统服务功能的研究。除红树林外,我国对滨海湿地生态系统的研究工作不足。必须对全国的主要河口、重要海湾和其它重要的海岸带等的生态系统进行调查研究,尤其是利用这些湿地的经济鱼类、一些重要海洋生物和野生动物等的生活史研究。

2)围填海对滨海湿地的其他服务功能的影响和围填海总体效应的研究。如海湾内外集群围填海工程对海湾的水动力、沉积物和湾内水体自净能力的变化,对海湾生物群落结构、经济鱼类和候鸟等物种多样性产生的影响等。建立围填海对生态系统服务功能及其价值损益的评估体系,将其纳入围填海规划、海域使用论证报告编制。

3)围填海工程技术研究。重视围填海工程设计和施工技术研究,关注海洋空间多目标利用的综合技术,将围填海工程与海岸生态保护、滨海景观建设和旅游相结合,尽可能地降低对海洋生态与环境的影响。

4)围填海对海洋生态环境影响的后评估研究。围填海工程的后评估研究是纠正工程错误和总结经验的必要工作,重点开展围填海前后的水动力环境变化,岸滩变迁,海洋生态系统变化,以及环境地质灾害的研究,包括建立适合我国沿海海洋生态环境过程的综合模型。

篇3

一、湿地现状

临朐弥河湿地公园南起冶源水库大坝以下,北至弥河临朐县与青州市交界处,由南向北贯穿县城,以水碧草丰的弥河河道为主体,包括河岸两侧的坑塘、粟山、朐山等部分沿河景观资源。现状湿地面积445.8公顷,湿地率达58.3%。临朐弥河湿地公园内湿地类型主要有河流湿地和人工湿地两大类(如表1)。

临朐弥河湿地公园湿地生态系统和森林生态系统环境良好,公园内现有维管植物65科150属280种,脊椎动物35目65科171种,水草丰茂、林木蔽日,鹰飞鱼跃,野生动植物资源相对较为丰富。

但是因为临朐弥河省级湿地公园穿城而过,周边的企业运营、生活区发展会导致部分湿地的退化,湿地的生态功能难以充分发挥,湿地生态系统尚不稳定,其生态脆弱性较为明显,随着水文、土壤、气候等的改变,都或多或少地导致生态系统的变化,特别是水文因素,当它受到自然或人为活动干扰时,生态系统稳定性受到一定程度破坏,进而影响生物群落结构,改变湿地生态系统,造成难以恢复的后果。

二、湿地保护的思考

临朐弥河湿地对改善区域生态环境,特别是改善水质、野生动植物栖息地发挥着重要作用。在其建设过程中应将湿地的保护和珍稀鸟类的保护放在首要位置。通过实施一系列湿地保护工程,可有效地保护湿地的水体、土壤和动植物资源,维护湿地生态系统的完整性。

1、湿地保护原则

1.1 完整性、系统性

保护的核心和关键就是在于最大限度地保持临朐弥河湿地公园的完整性与系统性,使尽量多的生物种群按自己的生态定位、代谢类型和种性去充分占领相应空间,充分发挥湿地公园的综合调控功效和生态自然修复功能。

1.2 多样性、协调性

湿地的资源利用和保护,应坚持维护其多样性特点,须从协调性原则出发,充分考虑各因素间关联关系的协调性,以取得最佳的经济效益和生态效益。

1.3统筹规划、分期实施

湿地保护要根据湿地公园区域内现状进行统筹规划,根据不同区域的地域特点和保护目标,合理布局;根据轻重缓急、难易程度,分步实施;更要定位全局、着眼常态、综合治理,搞好规划衔接。

2、湿地保护的主要措施

2.1水系、水质保护

一是加强拦水坝管理。目前区内已建成6座拦水坝(水库大坝、三里庄、朐山、兴隆、粟山、榆林店),用以控制水位。在管理拦水坝时,要根据河流用水量,适时适度地调度河流用水,确保湿地公园人工生态用水的要求,维护湿地生物多样性。二是规范河道内的人为活动。湿地保育区实行严格保护,严禁在保护范围内进行规划外的任何开发性经营活动,如畜牧养殖、取土采砂等破坏河道的活动。恢复重建区内,通过河道清淤、垃圾整治和回填土等措施,实现水系畅通,河道整洁,有效改善防洪功能及湿地环境。三是保护和恢复植被。加强对重点保护区域植被和生物多样性保护,一方面大力植树造林,保持水土,涵养水源,严禁乱砍乱伐,保护自然环境和自然资源,禁止捕杀珍贵、有益的野生动物,维护生态平衡。另一方面积极推广乡土植物,禁止有害外来物种的引进。四是加大外源污水排放治理力度。湿地公园水体与周边水系及其流域的连通性决定了湿地公园内水质的保护与流域内整体水质保护密切相关,临朐弥河中的污染物主要来源于外部各种废水的排放,从源头上阻断污水排放是治理临朐弥河污染的根本措施,是临朐弥河水环境整治的重中之重。因此地方政府需协调环保、水利、农业等部门,关停违法排污企业、取缔河道内畜牧养殖企业、堵塞排污口,从源头上解决弥河水质污染问题。五是内源污染控制。施工过程中做到边施工边保护,杜绝施工对环境的进一步污染,严格管理施工中产生的废水,保护湿地水环境质量。运营期由于一些生产生活会产生污水,为了保护湿地的生态环境,经营期的污水需要处理达标。

2.2水岸保护

目前个别地段存在硬质驳岸,原本蜿蜒曲折的河道变得平直、生硬,原本形成的河汊、河漫滩和植物根系被破坏,鱼、青蛙、河蚌等湿地动物栖息环境消失,湿地系统生态效益大打折扣。综合考虑弥河的防洪排灌功能,对需要恢复和重建的湿地岸线进行软化改造工程或者驳岸修复工程。对于坡度缓或腹地大的河段,采用原始缓坡型自然驳岸;河岸坡度相对较陡、冲蚀较严重,或者有步道的河岸,在自然式土岸基础上,采取一定的人工措施以增强防洪能力。对于防洪要求较高,在必须建造重力式挡土墙也要采取台阶式的分层处理。在自然型护堤的基础上,再用钢筋混凝土等材料,确保大的抗洪能力,以发挥此类驳岸调节洪水、过滤污染物、防止水土流失、以及保护生物多样性的多种生态功能。

2.3护岸植被选择

根据护岸的不同建设模式,以及湿地公园的实际情况,选择相应的乡土沉水植被、挺水植被、湿生草丛、湿生灌木、观赏灌木、乔木和攀援植被进行修复建设。

2.4栖息地生物环境保护

篇4

当以维持湿地生态系统健康和支撑区域社会经济可持续发展为研究目标,面向湿地生态系统管理方向补充评价内容,完善评价体系,强调人为活动干扰对湿地生态系统服务的影响及反馈分析,重视人类社会对服务功能需求的评价,并详细阐述干扰评价、需求评价和服务功能供需平衡分析的主要内容、方法和难点,总结湿地管理的意识和手段在服务功能评价各环节的体现。

关键词 湿地;生态系统服务;评价模式;人为干扰;管理

中图分类号 X24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2-2104(2009)06-0023-07

生态系统服务是指生态系统与生态过程所形成及所维持的人类赖以生存的自然环境条件与效用,强调人类的需求及在生态系统中的获益[1,2]。湿地作为对人类贡献最大的全球三大生态系统之一,却遭受着日趋强烈的人为干扰,特别是城市及其周边的湿地,长久以来不合理的开发活动始终没有得到控制,开发目的也从满足人类生存需求转化为满足社会经济发展的需求,致使湿地成为伴随城市化过程消失最快的成分之一[3,4]。导致上述结果的根本原因在于人们对湿地资源的认识存在误区,并引发湿地利用、管理、保护方面一系列的不协调现象[5]。因此,正确认识并合理评估湿地生态系统服务功能,是实现湿地生态系统有效管理及可持续利用的前提。目前,湿地生态价值的重要性已经获得普遍认同,并形成了以经济价值量化为主要内容的湿地生态系统服务评价,然而湿地生态系统服务评价的最终目的是为湿地环境决策和湿地生态系统管理服务。在新的社会经济发展形势这种价值量化的评价模式却逐步暴露出多种弊端[6,7],已有学者从经济学的角度分析了该评价模式所面临的发展困境8]。然而,湿地生态系统服务功能评价体系是一个融合了社会、经济、自然的复杂系统,需要多视角、综合性的观点和方法来解决现在评价模式的局限性。本文简要回顾了湿地生态系统服务功能评价研究的发展历程,结合社会经济发展对评价研究的现实需求,总结了现状评价模式中存在的主要不足,提出评价研究框架的改进应当以维持湿地生态系统健康和支撑区域可持续发展为目标,加强人为干扰分析和生态服务功能需求分析,形成面向生态系统管理的评价体系,以期为合理解决现状湿地生态服务功能评价研究中存在的主要问题提供科学支持。

1 湿地生态系统服务功能评价研究概况

生态系统服务功能的全面科学表达和经济评价研究始于20世纪70年代,现已逐渐发展成为生态学和生态经济学的重要分支之一[2]。湿地生态服务功能评价则以水的娱乐价值估算为早期研究的典型代表[9,10],后来又经历了从单一湿地要素到复合湿地系统、从特定服务类型到全部服务类型的发展过程。评价模式也逐渐从定性描述发展到使用量化手段对湿地生态系统服务进行经济价值估算,目前已形成较为公认的价值构成体系和一些相对成熟的经济价值评估方法[11~13]。应该说,这种以经济价值估算为主要内容的评价模式是湿地生态系统服务功能评价的主流方式,其推广应用也积极促使人们认识到湿地重要的生态效益,推动政府、组织在环境决策中加强湿地保护的意识。

随着对湿地生态系统及其服务功能的理解不断深入,特别是对服务功能与生态功能概念的辨析和对不同湿地生态系统服务功能之间相互关系的认识,湿地生态系统服务的社会属性在评价研究中的意义逐渐突显出来。近年来的研究大多开始强调综合社会科学与自然科学的知识、方法和技术手段对湿地进行复合评价,加强经济、环境、规划、自然保护等不同部门制定政策的连贯性和一致性[14]。2005年千年生态系统评估(Millennium Ecosystem Assessment, MA)项目的实施更推动了评价研究的重点逐渐转向服务与人类福祉的相互关系探讨,以及服务对社会经济可持续发展支撑能力的评判上来[15,16]。这些要求都对以经济价值量化为主要形式的湿地生态系统服务评价模式提出了挑战。

2 现状评价模式的主要不足

2.1 评价研究定位不准确

现状湿地生态系统服务功能评估以服务的经济价值构成和估算为主要内容,该评价结果通常直观展示湿地生态系统对人类的巨大贡献,以及服务价值量的时序变化趋势。然而,在湿地管理和决策中,最受关注的问题往往是湿地提供的产品和服务能否满足发展需求[16],该评价结果却并不能提供这样的信息,难以满足社会经济发展对评价研究的要求。产生问题的根源是缺乏对评价研究的正确定位,对评价工作要解决的问题认识不够深刻。当前,湿地生态服务对人类社会存在和发展的贡献已经获得广泛共识,评价工作在现阶段的主要任务已经演变为深入考查湿地生态系统服务与人类社会经济系统发展之间的相互关系及动态反馈,评判湿地生态系统服务供给现状能否满足区域可持续发展需求,在评价结果与湿地生态系统管理之间建立支撑关系,通过工程技术、政策约束等手段协调湿地生态系统服务供给和需求的平衡动态。

实质上,湿地生态系统服务的供给和需求平衡反映的是湿地资源开发利用与保护之间的协调问题。一方面人类社会经济的可持续发展需要湿地系统生态服务的长久支持,另一方面自然变化和人类开发活动干扰会直接或间接地影响湿地生态系统服务功能的供给能力。社会经济系统的革新和创造能力以及湿地生态系统的更新和演化能力都必须维持,二者的变化都是绝对的,寻求其间动态平衡的关键是通过分析它们之间的相互关系和变化趋势,判断平衡支点的移动方向和移动幅度,探求平衡被打破的征兆和证据,从而及时做出有针对性的调整,以保持生态系统服务供需动态平衡,为湿地生态系统管理提供可参考的对策依据。

2.2 评价内容过多局限于经济价值评估

随着生态系统服务概念的引入,尤其是在Costanza等人[17]文章的巨大影响下,我国的学者纷纷尝试在国家[18]、区域[19]、湿地保护区[20~22]等不同尺度就湿地生态系统展开价值评价案例探讨,沿用国外的方法,针对不同的服务价值类型选择相应的评价手段,最终获得湿地生态系统服务的总经济价值。在实践研究中,我国学者也提出了动态价值[23]、理论服务价值和现实服务价值[24]等一些具有一定创新性的概念,但总体上,仍然没有脱离经济价值的基础,没有拓展新的评价内容。不可否认,总经济价值的概念已经成为确定和量化生态系统服务对人类贡献大小的一种普遍采用的方法,然而由于湿地生态系统服务本身的公共物品属性和不可消除的外部性,非市场部分难以实现货币化,单纯价值量化结果的科学性和现实有效性很容易遭受质疑[7,8,25]。而且,生态系统服务区别于生态功能,更加强调人类的需求和收益,强调人的价值体现,具有显著的社会偏好和空间差异。这些非市场、非经济的因素带来的影响的确很难以准确量化的形式纳入评价过程。再者,价值评价的结果表现为一系列数值,虽然直观展示了湿地生态系统服务的贡献大小,但并不能反映不同服务功能的需求程度与紧迫性,服务功能对区域发展的支撑作用,以及服务功能恢复与发展需求之间的协调等现实问题,从而难以有效指导湿地生态系统管理,也就削弱了湿地生态系统服务功能评价对湿地保护和管理的理论支持作用。

2.3 评价过程欠缺人为活动干扰分析

随着全球范围内的城市化扩张以及由此引发严重的湿地退化和丧失,湿地生态系统服务功能评价越来越重视人为干扰因素。湿地生态系统服务功能的供给和需求也恰恰以人为干扰活动为中间联系点,因此干扰抢价是湿地生态系统服务供需平衡分析的重要环节,必须纳入评价体系。现有的评价模式通常只将城市化过程作为研究背景,并没有真正讨论人为干扰活动对服务功能的影响和反馈。我国的湿地生态系统研究基础薄弱,缺乏长期、连续、详细的监测数据,城市化过程对湿地生态系统过程的干扰影响研究也十分欠缺[26],今后的评价工作应包含更多干扰影响及反馈分析,同时应加强遥感、GIS等新技术手段的应用,扎实基础研究。城市化地区也正是未来湿地生态系统服务功能评价的重点研究区域[27]。城市及其周边的湿地由于独特的地理位置和丰富的服务功能而承受最剧烈的人为活动干扰,且保护成本高昂。生态系统服务与人类社会经济系统发展之间的关系更复杂,干扰的影响和反馈更显著,因此迫切需要开展人为活动干扰下的湿地生态系统服务功能评价。

2.4 服务需求评价研究重视不够

湿地生态系统服务区别于湿地生态功能的核心在于强调人类的需求和收益,具有明显的指向性。这一属性决定了评价结果要回答的问题是现有服务功能是否满足发展需求,而不是仅停留在提供的服务有多少。现状评价模式在内容上偏重经济价值评估,方法也多从供给的角度出发,不能全面评价人类社会发展对不同服务功能的需求程度,降低了评价结果对湿地生态系统管理有效性的支持力度。[KG)]服务需求具有显著的地域性和阶段性。地区风俗、生活习惯、价值取向以及社会发展水平都会影响服务的需求类型和程度,评价工作必须结合研究区的特点深入分析才能准确认识服务的供需关系。服务需求的量化研究则是评价工作的一个难点。除了实物性的产品供给,多数服务来源于正向外部收益。目前仅有条件价值评估法(contingent valuation method,CVM)通过问卷调查的方式能够在一定程度上揭示被调查者对环境物品和服务的偏好[28],但在我国,公众并未广泛认识湿地生态系统服务作为公共物品的性质和特征,对湿地服务功能的了解也存在空间限制,CVM等非市场价值评估手段很难推广应用[6],亟需开发适合我国目前发展阶段和制度环境的公众参与方式,加强服务需求的评价研究。

2.5 缺乏系统完整的评价体系

我国的湿地生态系统服务功能评价在理论和方法论研究层面还较薄弱,更为常见的是案例探讨,缺乏规律总结和系统研究,尚未有效组织研究领域内的各部分内容形成有机的整体。这一缺陷集中地表现在以下两个方面:(1)评价基础不扎实:生态系统服务功能评价的最终目的是为环境决策和管理服务[6],管理的对象是人类与湿地生态系统之间的相互关系,即通过对这种相互关系的调控来实现社会、经济、生态的共赢和可持续发展。但这些都需以研究湿地生态系统本身的生物、物理、化学特征和各种生态过程、深入探讨人类活动对湿地生态系统服务功能造成的影响及反馈为评价基础。然而现有的评价工作大多没有体现这部分内容,直接影响评价效果。(2)评价与管理的衔接不连贯:管理由规划、协调、调控等多个环节构成,评价是渗透于管理各环节的一个必要成分,是决策和管理的信息供给源。湿地生态系统服务功能评价不是一个终极目标,而是湿地管理的基础。必须在评价和管理之间建立良好的衔接和反馈关系,针对具体管理环节中的问题来安排评价内容,才能实现湿地生态系统服务功能评价的有效性。遗憾的是,大多数案例研究没有做到这一点,导致评价工作对管理工作支撑没有得到充分体现。综上所述,现阶段湿地生态系统服务功能评价的紧要问题已不是计算各种服务功能的经济价值,而是评判人为活动干扰的影响和反馈、服务的需求程度及紧迫性、不同类型服务功能的供需动态和平衡分析。我国相当普遍的地区尤其是城市及其周边,对湿地资源仍在实行掠夺性的经营方式,致使区域社会经济的可持续发展和人民生活质量的提高方式出现畸态,危及区域生态安全。因此,亟需从维护湿地生态系统服务与当地社会经济发展的协调、实现区域可持续发展的目标出发,建立面向湿地生态系统管理的新评价研究框架。

3 现状评价模式的改进思考

基于对现有评价模式存在诸多不足的论述和剖析,湿地生态系统服务功能评价研究的改进方向已经比较明确,应当重点加强人为活动对湿地生态系统服务的干扰方式和干扰强度辨识,重视人类对湿地生态系统服务功能的需求评价研究,以服务功能的供需变化和动态平衡分析为中心内容,面向湿地生态系统管理展开服务功能评价。从湿地生态系统服务功能在社会生活中的作用和地位来看,评价研究应当从社会经济发展出发,考察其对人类活动和人类获益的影响及其对干扰和需求造成的压力,详细展开多时空尺度的干扰评价和需求评价,根据干扰方式、强度辨识及服务供需平衡分析结果制定湿地生态系统管理策略方案,调控人类活动,增强湿地生态系统服务与社会经济发展之间的协调性,最终再落实到促进区域社会经济可持续发展的目标。改进的评价模式在内容上要求从湿地生态系统服务功能的干扰和需求两方面入手。通过考察湿地生态系统形态、结构、要素、过程等变化,辨识各种人为干扰活动可能引起的湿地生态系统服务功能变化及反馈,分析驱动因子及其作用机制;反映与湿地生态系统服务利益相关的各方立场和需求意愿,进而评估合理保证人类生存和社会经济可持续发展所必需的服务功能需求,包括需求的数量、结构和程度,评价湿地生态系统服务的供需平衡动态。

3.1 加强干扰评价

人为干扰活动通过改变生态系统结构、过程影响湿地的生态系统服务功能。MA项目研究结果显示,引起湿地退化和丧失的主要直接驱动力是基础设施建设、土地开垦、引水、富营养化、污染、过度捕捞、过度利用以及外来入侵种地引入;主要间接驱动力是人口增长以及日益增多的经济开发活动。干扰评价应以此为切入点。纳入评价的人为干扰活动可以归结于:人口特征变化、经济行为、土地开发活动、水利建设改造和污染五大类,其对湿地生态系统服务的干扰则不同程度地体现在供给、调节、文化、支持四个功能方面,既有正面影响,又有负面影响,关系错综复杂,在具体的研究区有不同体现,影响程度的评判可以采用两级模糊评价法[29]。干扰方式和干扰强度的差异性分析以半定量的形式表现,用于湿地恢复建设优先顺序与方案选择的指导。本研究并未将自然干扰过程纳入评价体系,是由于一方面诸如气候等自然干扰的影响过程相对缓慢,在较小的时间跨度内相比人为干扰的影响是可以忽略的;另一方面,诸如地震等灾害性自然干扰具有偶然性,往往不可预见,因此不宜纳入评价体系中。干扰评价需要进行多尺度综合分析。首先,人为活动干扰在不同尺度上对不同的湿地生态系统服务功能产生影响,逐层深入了解干扰驱动是评价的基础;其次,人为活动对同一种服务功能的干扰在不同空间尺度上的方式和程度是不一样的,需要区别对待;最后,干扰行为对服务功能的影响可能产生空间转移,干扰效应的流动性要求多空间尺度综合管理,其间还涉及湿地服务的贸易交换等问题[30]。因此,不存在一个单一的理想尺度能适合所有的综合评估,多尺度的综合分析是干扰评价研究的必要手段。而评价尺度的选择往往依靠评价的空间范围、评价研究目的以及可获得资料的实际情况;选择的方法通常是基于经验判断,或者是选择符合进行决策的尺度[31]。

3.2 重视需求评价

人类获益包含维持生命的基本物质、保障生命健康和安全的条件以及高质量生活所需的精神享受和价值满足。三类需求有逐层递进的关系,随着社会的发展进步而升级演化,且每种获益需求在不同的社会经济发展阶段具有不同的内涵和形式,所以,需求评价具有显著的阶段性和地区差异性,必须结合研究区实际情况区别对待。进行需求评价的一个重要前提是分析多空间尺度之间湿地生态系统服务功能的差异和协调统一。①同一湿地生态系统在不同空间尺度下产生或侧重的服务功能存在类型差异,某些服务功能也只在特定的空间尺度上才会体现得完整而充分,这种服务功能的多样复合性才能更全面地满足社会经济发展需求; ②同一尺度上的服务功能可能由于需求程度的差异而产生开发与保护在用地上的矛盾,此时需要权衡利害关系,确立优先维持的服务功能;③不同尺度间的服务功能也可能存在矛盾,不能为了维持较大区域某种特定服务获取的可持续性就忽视特殊地区的独特贡献[32]。协调的方式是在不同尺度上进行湿地生态系统服务的利益相关者分析。通常,由于文化背景、教育程度、服务等因素对他们收入或者居住环境的影响存在差异,不同尺度上的利益相关方对同一种湿地生态系统服务有不同理解,也将进一步影响生态系统管理的方式[31,33],评价工作要在全面整合需求差异信息的基础上判断各种湿地服务需求的优先度,为不同尺度上管理措施的制定提供信息。服务功能需求的定量研究是需求评价的难点。维持基本生命活动的物质产品较易实现量化分析,但高质量生活所需的精神享受与价值满足多以体验的形式呈现,且其对于社会经济发展水平具有较大弹性,空间差异显著,量化的难度极大。或许,利用湿地生态系统服务功能的外部效益特征,将审美感受需求转化为湿地生态系统健康要求,将是一个可以尝试的研究思路。

3.3 进行服务供需平衡分析

当前评价工作要解决的核心问题之一是判断湿地生态系统现有的服务供应能力是否满足社会经济发展需求,进而评判湿地生态系统服务辐射范围内区域的可持续发展能力。改进的评价体系希望在湿地生态系统服务功能动态变化分析,以及干扰和需求评价结果的基础上进行服务供需平衡分析,利用两级模糊评价[36]获得的干扰强度和需求程度的等级评价结果,对比研究供需缺口,确定各种湿地服务保护的紧迫程度。供需平衡分析的重要前提是对平衡状态的理解。服务的供给和需求都处于动态变化中,决定了供需平衡不可能要求服务在量上的精确对等,也不是一种预期的终极状态,而实际上是一个系统自我调节的阈值,是一个不断讨论、寻求湿地服务可持续的过程。这种过程就包含了适时适度的各种调整。因此,供需平衡分析的重要研究内容之一就是认识平衡失调的征兆,确认湿地生态系统服务功能供需平衡失调的主导方,从而有针对性地调整湿地生态系统服务与人类社会经济发展之间的关系。

3.4 面向管理整合评价体系

从我国国情和现实发展趋势看,解决当前所面临的诸多生态和与此有关的其他问题的根本出路,在于更新观念,改善生态系统的经营管理,稳定并提高生态系统向人类社会提供服务的能力。湿地生态系统服务功能评价模式的改进立足于湿地生态系统管理,从管理需求的角度设置评价内容,在评价的各个环节渗透管理意识,为公众和决策者提供相关信息。管理的对象是人类社会与湿地生态系统之间的关系,但策略方案最终要落实在对人类行为的调控上。干扰评价直接揭示了对服务功能造成影响的各种人为活动,需求评价则显示了服务功能承受的压力来源,其评价结果都指向人类社会,可以直接为调控手段的选择提供决策依据;服务功能供需平衡分析则用于湿地保护的功能区划及生态修复的优先选择。这些非工程性质的指导信息在湿地管理中将发挥越来越大的作用。同时,社会经济的发展也会提高管理技术手段,增加管理资本投入,优化管理策略和方案措施对人类行为的调控。管理策略方案的实施还涉及评价单元的选择问题。在我国,湿地保护和管理的实施主体多为政府,管理策略的实施范围也多以行政边界为单元;然而,湿地生态系统构成要素的分布并不受行政空间限定,流域作为水文响应的基本单元是湿地生态系统研究的理想空间尺度,所以在评价过程中应兼顾两方面的要求。

4 结 语

我国的湿地资源已经面临严重的环境压力和生态风险,湿地生态系统服务作为一种重要的自然资本正在逐渐成为制约区域社会经济发展的瓶颈之一。以湿地管理为导向,以提高湿地生态系统服务对区域可持续发展的支撑能力为目标,针对强烈人为活动干扰下的湿地生态系统展开服务功能评价的具体研究,是当前我国湿地生态系统服务研究领域中最迫切的任务之一,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因此,必须打破服务功能评价研究现状只侧重经济价值估算的单一局面,重点讨论湿地生态系统服务与人类社会经济系统发展之间的动态关系,加强人为活动对服务功能的干扰影响及反馈分析,重视人类社会对湿地服务的需求评价,从干扰和需求两方面建立评价体系,进行多尺度的综合分析,考察服务功能的供需动态平衡。同时在评价过程中体现管理意识,在评价结果与湿地管理之间建立有效联系。湿地生态系统服务在尺度间的协调、服务需求的量化以及服务的供需平衡判断是未来评价研究中的难点,需要在理论和方法论上的补充完善,也需要在具体的研究不断实践,是今后湿地生态系统服务功能评价研究的努力方向。

参考文献

[1]Daily G C. Nature's Service: Societal ependence on Natural Ecosystems [M]. Washington D C: Island Press, 1997.

[2]欧阳志云,王如松,赵景柱. 生态系统服务功能及其生态经济价值评价[J].应用生态学报,1999,10 (5): 635~640. [Ouyang Zhiyun, Wang Rusong, Zhao Jingzhu. Ecosystem Services and their Economic Valuation [J]. Chinese Journal of Applied Ecology, 1999, 10 (5): 635~640.]

[3]王建华,吕宪国. 城市湿地概念和功能及中国城市湿地保护[J].生态学杂志, 2007,26(4): 555~560 [Wang Jianhua, Lv Xianguo. Urban Wetland: Its Concept, Ecological Services and Protection [J]. Chinese Journal of Ecology, 2007, 26(4): 555~560.]

[4]Holland C C, Honea J E, Gwin S E, et al. Wetland Degradation and Loss in the Rapidly Urbanizing Area of Portland, Oregon [J]. Wetlands, 1995, 15: 336~345.

[5]崔保山,杨志峰编著. 湿地学[M]. 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 2006. [Cui Baoshan, Yang Zhifeng. Wetlands [M]. Beijing: Beijing Normal University Press, 2006.]

[6]赵军,杨凯. 生态系统服务价值评估研究进展[J]. 生态学报, 2007,27(1): 346~356. [Zhao Jun, Yang Kai. Valuation of Ecosystem Services: Characteristics, Issues and Prospects [J]. Acta Ecologica Sinica, 2007, 27(1): 346~356.]

[7]杨光梅,李文华,闵庆文,等. 对我国生态系统服务研究局限性的思考及建议[J]. 中国人口.资源与环境, 2007,17(1):85~91. [Yang Guangmei, Li Wenhua, Min Qingwen, et al. Reflection on the Limitation of Ecological Service Studies in China and Suggestion for Future Research [J]. China Population Resources and Environment, 2007, 17(1):85~91.]

[8]刘向华.生态系统服务功能价值评估困境的经济学成因分析[J]. 安徽农业科学, 2007, 35 (26):8328~8329. [Liu Xianghua. Analysis of Economic Causation of Valuation Predicament of Ecosystem ervices [J]. Journal of Anhui Agricultural Sciences, 2007, 35 (26):8328~8329.]

[9]张晓云,吕宪国. 湿地生态系统服务价值评价研究综述[J]. 林业资源管理, 2006,(5): 81~86. [Zhang Xiaoyun, Lv Xianguo. Overview of Research on Valuation of Wetland Ecosystem Services [J]. Forest Resources Management, 2006, (5): 81~86.]

[10]Wilson M A, Carpenter S R. Economic Valuation of Freshwater Ecosystem Services in the United States: 1971-1997. Ecological Applications, 1999, 9(3):772~783.

[11]徐中民,张志强,程国栋. 生态经济学理论方法与应用[M]. 郑州:黄河水利出版社, 2003. [Xu Zhongmin, Zang Zhiqiang, Cheng Guodong. Ecological Economics: Theories, Methods and Applications [M]. Zhengzhou: Yellow River Press, 2003.]

[12]张志强,徐中民,程国栋. 生态系统服务与自然资本价值评估[J]. 生态学报, 2001, 21(11): 1918~1926. [Zhang Zhiqiang, Xu Zhongmin, Cheng Guodong. Valuation of Ecosystem Services and Natural Capital [J]. Acta Ecologica Sinica, 2001, 21(11): 1918~1926.]

[13]傅娇艳,丁振华. 湿地生态系统服务、功能和价值评价研究进展[J]. 应用生态学报, 2007, 18 (3) : 681~686. [Fu Jiaoyan, Ding Zhenhua. Research Progress on Wetland Ecosystem Service and its Valuation [J]. Chinese Journal of Applied Ecology, 2007, 18(3): 681~686.]

[14]Turner R K, Jeroen C J, Soderqvist T J, et al. Ecologicaleconomic Analysis of Wetlands: Scientific Integration for Management and Policy. Ecological Economics, 2000, 35(1): 7~23.

[15]Millennium Ecosystem Assessment. Ecosystems and Human Wellbeing: Wetlands and Water Synthesis. World Resources Institute, Washington, D C, 2005.

[16]殷书柏,吕宪国. 湿地功能快速评价中的若干理论问题[J]. 湿地科学, 2006, 4(1):1~6. [Yin Shubai, Lv Xianguo. Discussion on Some Problems of Rapid Assessment of Wetland Function [J]. Wetland Science, 2006, 4(1):1~6.]

[17]Costanza R, d'Arge R, de Groot R, et al. The Value of the World's Ecosystem Services and Natural Capital [J]. Nature, 1997, 387:253~260.

[18]欧阳志云,赵同谦,王效科,等. 水生态服务功能分析及其间接价值评价[J]. 生态学报, 2004, 24 (10): 2091~2099. [Ouyang Zhiyun, Zhao Tongqian, Wang Xiaoke, et al. Ecosystem Services Analyses and Valuation of China Terrestrial Surface Water System [J]. Acta Ecologica Sinica, 2004, 24 (10): 2091~2099.]

[19]辛琨,肖笃宁. 盘锦地区湿地生态系统服务功能价值估算[J]. 生态学报, 2002, 22(8):1345~1349. [Xin Kun, Xiao Duning. Wetland Ecosystem Service Valuation―A Case Researches on Panjin Area [J]. Acta Ecologica Sinica, 2002, 22(8):1345~1349. ]

[20]崔丽娟. 扎龙湿地价值货币化评价[J]. 自然资源学报, 2002, 17(4): 451~456. [Cui Lijuan. Assessment on Zhalong Wetland Value [J]. Journal of Natural Resources, 2002, 17(4): 451~456.][21]辛琨,谭凤仪,黄玉山,等. 香港米埔湿地生态功能价值估算[J].生态学报, 2006,26 (6): 2020~2026. [Xin Kun, Tan Fengyi, Huang Yushan, et al. Valuation of Ecologic Services of MaiPo Marsh in Hong Kong [J]. Acta Ecologica Sinica, 2006, 26 (6): 2020~2026.]

[22]王欢,韩霜,邓红兵,等. 香溪河河流生态系统服务功能评价[J]. 生态学报, 2006,26(9): 2971~2978. [Wang Huan, Han Shuang, Deng Hongbing, et al. A Preliminary Assessment on the Xiangxi River Ecosystem Services [J]. Acta Ecologica Sinica, 2006, 26(9): 2971~2978.]

[23]粟晓玲,康绍忠,佟玲. 内陆河流域生态系统服务价值的动态估算方法与应用[J].生态学报, 2006, 26 (6): 2011~2019. [Su Xiaoling, Kang Shaozhong, Tong Ling. A Dynamic Evaluation Method and its Application for the Ecosystem Service Value of an Inland River Basin: A Case Study on the Shiyanghe River Basin in Hexi Corridor of Gansu Province [J]. Acta Ecologica Sinica, 2006, 26 (6): 2011~2019.]

[24]王伟,陆健健. 生态系统服务功能分类与价值评估探讨[J].生态学杂志, 2005, 24(11):1314~1316. [Wang Wei, Lu Jianjian. An approach on Ecosystem Services Classification and Valuation. [J]. Chinese Journal of Ecology, 2005, 24(11):1314~1316.]

[25]谢高地,甄霖,鲁春霞,等. 生态系统服务的供给、消费和价值化[J]. 资源科学, 2008, 30(1): 93~99. [Xie Gaodi, Zhen Lin, Lu Chunxia, et al. Supply, Consumption and Valuation of Ecosystem Services in China [J]. Resources Science, 2008, 30(1): 93~99.]

[26]余国营.湿地研究的若干基本科学问题初论[J].地理科学进展, 2001, 20(2): 177~183. [Yu Guoying. Views of Some Basic Problems on Wetland Researches [J]. Progress In Geography, 2001, 20(2): 177~183.]

[27]孙广友,王海霞,于少鹏. 城市湿地研究进展[J]. 地理科学, 2004,23(5):94~100. [Sun Guangyou, Wang Haixia, Yu Shaopeng. The Advance of Urban Wetland Study [J]. Progress In Geography, 2004, 23(5):94~100.]

[28]陈琳,欧阳志云,王效科,等. 条件价值评估法在非市场价值评估中的应用[J]. 生态学报, 2006, 26(2): 610~619. Chen Lin, Ouyang Zhiyun, Wang Xiaoke, et al. Applications of Contingent Valuation Method in Evaluation of Nonmarket Values [J]. Acta Ecologica Sinica, 2006, 26(2): 610~619.]

[29]袁军,吕宪国. 湿地功能评价两级模糊模式识别模型的建立及应用[J]. 林业科学,2005, 41(4):1~6. [Yuan Jun, Lv Xianguo. Development and Application of a Dual_Grade Fuzzy Pattern Recognition Model on Functional Assessment of Wetlands. Scientia Silvae Sinicae, 2005, 41(4):1~6.]

[30]郭中伟,甘雅玲.关于生态系统服务功能的几个科学问题[J].生物多样性, 2003, 11(1): 63~69. [Guo Zhongwei, Gan Yaling. Some Scientific Questions for Ecosystem Services [J]. Chinese Biodiversity, 2003, 11(1): 63~69.]

[31]张宏锋,欧阳志云,郑华.生态系统服务功能的空间尺度特征[J].生态学杂志, 2007, 26(9):1432~1437. [Zhang Hongfeng, Ouyang Zhiyun, Zheng Hua. Spatial Scale Characteristics of Ecosystem Services [J]. Chinese Journal of Ecology, 2007, 26(9): 1432~1437.]

[32]Daniel P L, John S G主编. 王建龙译.水资源系统的可持续性标准[M]. 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 2002. [Daniel P L, John S G. Sustainability Criteria for Water Resource Systems [M].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 1999]

[33]Tacconi L. Biodiversity and Ecological Economics: Participation, Values, and Resource Management [M]. London: Earthscan Publications, 2000.

篇5

前言

湿地公园是指以水为主题的公园。以湿地良好的生态环境和多样化的湿地景观资源为基础,以湿地的科普宣教、湿地功能利用、弘扬湿地文化等为主题,并建有一定规模的旅游休闲设施,可供人们旅游观光、休闲娱乐的生态型主题公园。

“湿地系指不论其为天然或人工、长久或暂时之沼泽地、泥炭地或水域地带,带有或静止或流动、或为淡水、半咸水或咸水水体者,包括低潮时水深不超过6m的水域。”因此,湿地不仅仅是我们传统认识上的沼泽、滩涂等,还包括部分河流、湖泊、鱼塘、水库和稻田。

1.湿地的破坏

近几十年来,全国乃至全世界多数湿地遭到了严重破坏,湿地面积大幅减少,造成湿地面积退减的原因主要有自然因素和人为因素。自然因素主要是指全球温室效应造成的影响,全球气候变暖,高温干旱,使降雨量减少,地表水面积减少,进而使淡水湖面积减少,甚至发生干枯现象,而自然因素中有些也是人为造成的,所以人为因素是湿地退减的主要因素,主要包括以下几方面:

(1)由于人们盲目开垦耕地,过度利用水资源,导致湖泊面积减少,甚至消亡,尤其是沿海地区,人们为了经济发展,为了解决土地供需不足现象,填海造地,兴建厂房,加剧湿地面积急剧减少。如“千湖之省”湖北的1000多个湖泊已锐减为300多个,速度之快,使人无法想象。

(2)水污染、环境破坏。由于人们只重视眼前的利益,只看重GDP,过度用农药、化肥,发展重工业,对污水处理方面又缺乏管理、资金投入和部门检测,污水渗入地下、排入河流,湿地的水质量下降,湿地的生物生存空间消失,湿地逐渐淤积退化。

(3)湖泊截流,修建水库。虽然说这样可以洪水时拦截蓄水,干旱时灌溉庄稼,对农业生产有很大帮助,但是部分地区却为了发展经济,完全切断下游湿地与上游水源的联系或者在湿地里取水,造成下游水分蒸发过快,水源供应不上,所以湿地逐渐消失、减少。

由于人类与湿地相互依存的关系,1971年2月2日在伊朗的拉姆萨通过的《关于特别是作为水禽栖息地的国际重要湿地公约》(简称《湿地公约》),旨在认证、保护并促进合理使用全球范围内具有重要生态意义的湿地系统。因此湿地保护刻不容缓。

2.湿地的保护与恢复

保护湿地以及湿地生态的恢复,对于改善人们的生存环境,保持生物多样性,提高生活质量,促进经济可持续发展,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一个系统的面积越大,该系统内物种的多样性和系统的稳定性越有保证。因此,增加湿地的面积是有效恢复湿地生态系统平稳的基础。严禁围地造田,对湿地周围影响和破坏湿地生境的农田要退耕还湿,恢复湿地生境,增加湿地面积。

根据湿地的结构构成和生态系统特征,湿地的生态恢复、保护技术措施可概括为以下五个部分:

(1)建立湿地保护圈

把未被破坏的湿地列为保护区,并划分为三个功能区域,即“中心区-过渡区-试验区”,在中心区内禁止擅自开垦、围垦等改变湿地用途或者占用湿地;禁止在湿地周围建立厂房,排放污水。在保护区的过渡区和实验区对湿地采取有效地、生态的技术手段恢复建设,最大限度地恢复湿地生态系统的自然性、完整性,促进区域生物多样性,维护生态系统平衡。

(2)构建湿地生态水网体系

①连通城市内河水系。湿地所在城市片区规划有环形水系,毗邻场地,可将场地与规划水系联通,以此将湿地纳入城市绿地水系生态网络。

②采取生态补水。根据湿地自身情况采取不同的补水方式,如蓄洪补水、湖泊连通等生态补水方式,以保障湿地内水量得到长期的、有效地供给。并且要严格控制地下水开采,避免地下水位下降。

③完善内部生态水系统。 增加湿地内部生物多样性,构建多条食物链,完善平衡内部水生动、植物群落系统;采取人工技术净化水质,完善湿地生态环境。

(3)丰富湿地生物多样性

①植物多样性营造。避免用单一的植物或引入外来侵略性的植物,植物多样化才能相互依存,从而构建植物群落,外来侵略性的植物会打破现有植物群落平衡,因此植物选择原则上宜选用多样性的乡土植物。

②动物多样性营造。湿地是鸟类、鱼类、两栖动物的繁殖、栖息、迁徙、越冬的场所,要科学的投放动物,丰富内部动物多样性,构成动物群落,从而和植物群落共同构建起丰富、完善的食物网系统。

(4)完善湿地监测与管理机制

①监测―人为干扰、水文变化、生物群落。②管理―确立“保护优先、科学修复、合理利用、持续发展”的基本原则。开展湿地监测、资金管理与科研工作,加强公众意识及保护力度。

3.湿地景观设计

(1)保持原有湿地生态系统的完整性

首先就是要尽量利用原有的地形、植物、动物、水体等景观元素,在此基础上进行生态设计,这是最简单、最重要、也是最经济的设计手法,可以最大程度的保持湿地生态系统的完整性。

其次对于重要湿地,或湿地生态系统较为完整、生物多样性丰富的区域,规划为重点保护区,不允许游人入内。在不影响或影响小的生物栖息、繁殖的区域设置观赏、体验、游览、科学研究区,兴建人工设施时,要以最小破坏性为原则。

(2)植物的配置设计

植物是构成生态系统的重要元素之一,因此植物设计是湿地景观设计的重要手法,在植物设计方面,首先要选用乡土树种,其次是对植物品种选择要多样性,植物多样能发挥各自的生态特型,且能相互弥补,植物多样还能构成优美的景观画面。维持本地种植物,就是维持当地自然生态环境的成分,保持地域性的生态平衡。另外,构造原有植被系统,也是景观生态设计的体现 。

(3)生态驳岸的环境设计

对驳岸最生态、最经济的设计就是保持原有的自然式状态,在此基础上按照景观设计要求配合种植植物,由植物的根系稳固土壤,达到保护河岸的目的,植物可选择耐水的水生植物,植物品种要多样化,由植物营造一个适合动物栖息的空间,从而构成一个生态系统。

另一种新型的生态驳岸形式是蜂巢网箱式驳岸,是用特殊防腐处理的低碳钢丝由专用机器编织生产的六边形双绞合钢丝网,经过裁剪组装成的钢丝网网箱。网箱内填充碎石、种植土、肥料及草籽等。具有柔性、自透水性、环保性、生态性、耐久性等特点。它适合于较陡的或雨水冲刷较严重的驳岸,它结合了土工网和植物护坡的优点,在坡面上构成了一个适合植物生长的稳固空间,有效地防止雨水冲刷,植物的根系可以穿过网孔向下生长,达到固土作用,使钢网、网内土壤、原有坡地土壤和植物牢固地结合在一起,形成一个绿色植物坡面,达到了生态功能。

结语

篇6

关键词:自然保护区;生物多样性;就地保护;贡献

Abstract: The nature protection area construction protects the biopersity most efficient paths. By the end of 1993, our country altogether established various types nature protection area 763, total area 66,180,000 hm2, approximately composed the land area 6.8%. This article in summarizes in our country nature protection area construction achievement foundation, outlined the nature protection area to each kind of natural ecosystem, the wild biology, the domesticated species, the wild blood relationship to plant and the idioplasm resources conservation present situation, including has constructed the nature protection area for protection biopersity various components quantity, the area, the distribution and the management; Has appraised the nature protection area to the biopersity various components protection effect; Has analyzed the existence question and proposed that strengthens measure which the biopersity protects.

key word: Nature protection area; Biopersity; Protection; Contribution

1. 前 言

一般而言,保护生物多样性的措施分为“就地保护”(in situ conservation)和“迁地保护”(ex situ conservation)两种方式,前者是主要措施,后者是补充措施。普遍认为,生境的“就地保护”是生物多样性保护最为有力和最为高效的保护方法。就地保护不仅保护了所在生境中的物种个体、种群或群落,而且还维持了所在区域生态系统中能量和物质运动的过程,保证了物种的正常发育与进化过程以及物种与其环境间的生态学过程,并保护了物种在原生环境下的生存能力和种内遗传变异度。因此,就地保护在生态系统、物种和遗传多样性三个水平都是最充分、最有效的保护,它是保护生物多样性最根本的途径。

就地保护措施就是建立自然保护区,通过对自然保护区的建设和有效管理,从而使生物多样性得到切实的人为保护。自然保护区建设在全世界得到普遍的推广,至l993年,全世界已建与生物多样性保护有关的自然保护区8619个,面积达79226.6万hm2,约占全球土地面积的6%[1]。中国自然保护区始于l956年建立的广东鼎湖山自然保护区,经过近40年的努力,全国已建立各种类型的自然保护区763个,总面积6818.4万hm2,约占国土面积的6.8%[2],其中,与保护生物多样性有关的生态系统类和野生生物物种类自然保护区717个,面积6607万 hm2。中国自然保护区建设对生态系统多样性、物种多样性和遗传多样性的保护发挥了巨大的作用。

2. 中国自然生态系统的保护现状与评价

中国自然生态系统分为森林、草原与草甸、荒漠、内陆湿地和水域、海洋和海岸等5个类型[3],已建自然生态系统类自然保护区共433个,面积4703万hm2。

2.1 森林生态系统的保护

森林生态系统是陆地上生物多样性最为丰富的生态系统。中国地域辽阔,森林类型很多,分布很广,森林面积13370万 hm2。据研究,我国陆地生态系统共分27大类460个类型,而森林生态系统就占了16大类,约185个类型[4]。我国森林生态系统的保护工作开展最早,50年代和60年代建立的自然保护区多半是森林生态系统类型。至1993年底,全国共建立森林生态系统类型自然保护区371处,面积1429万hm2;另建有森林生境野生动、植物物种类型自然保护区l80个,面积337.8万 hm2。两者面积合计1766.8万hm2,占全国森林总面积的13.3%。森林生态系统类型保护区的建立不仅有效地保护了大量的森林资源,更重要的是保护了各种具有典型性和代表性的森林生态系统,在科学研究和改善生态环境方面具有极其重要的作用。我国已建的森林类型保护区不仅数量较多,为全国自然保护区主体;而且分布较广,遍布全国所有林区和生物地理区域,代表着各种森林植被类型。比较典型和重要的有:保护寒温带针叶林的黑龙江呼中保护区;保护温带针叶、落叶阔叶混交林的黑龙江丰林、凉水保护区,保护暖温带落叶阔叶林的辽宁白石砬子、医巫闾山,河北雾灵山,河南老君山等保护区;保护亚热带落叶、常绿阔叶林的河南鸡公山、安徽马宗岭等保护区;保护亚热带常绿阔叶林的安徽古牛降、清凉峰,福建梅花山,江西井冈山,湖南公山、壶瓶山,广东鼎湖山,广西大明山,四川缙云山,云南哀牢山,西藏察隅等保护区;保护热带雨林、季雨林的云南西双版纳,海南尖峰岭、白水岭、五指山等保护区。此外,我国还建立了一批保护山地森林垂直分布带谱的保护区,如吉林长白山、陕西太白山、湖北神农架、贵州梵净山、云南高黎贡山、哈巴雪山等自然保护区。我国森林类型自然保护区已初步形成全国性网络,具有一定的基础,但与我国森林资源和森林生态系统多样性保护的要求相比,尚有一定差距,虽然自然保护区面积已占森林面积的13.92%,但与我国林业用地面积相比,仅占林业用地面积的6.72%。在保护区分布方面也尚有不合理的地方,如亚热带常绿阔叶林分布比较集中的福建、湖北、浙江、广东等省,自然保护区面积与其森林资源拥有量还不相适应,有待加强。此外,大兴安岭林区和黄土高原、太行山地区水源涵养林区的自然保护区建设也有一定差距。

2.2荒漠生态系统的保护

我国荒漠面积约192OO万hm2,占国土面积的30%左右[6],主要分布在西北内陆地区和青藏高原。主要类型有草地荒漠、典型荒漠、极旱荒漠以及高寒荒漠。我国荒漠生态系统类型自然保护区建设始于1983年建立的新疆阿尔金山自然保护区,到1993年底,全国共建立此类型自然保护区7个,面积3006.7万 hm2;另建有荒漠生境野生动、植物物种类型自然保护区7个,面积560.2万hm2。两者面积总计3566.9万hm2,占我国荒漠总面积的l8.58%。其中比较典型和重要的有:保护原始高寒荒漠生态系统和珍稀野生动物的新疆阿尔金山自然保护区;保护高寒荒漠2.3 草原与草旬生态系统的保护

、高寒草甸和珍稀野生动物的西藏羌塘保护区;保护极旱荒漠生态系统的甘肃安西自然保护区,等等。我国已建的荒漠生态系统类型自然保护区虽然数量不多,仅占保护区总数的1%,但面积很大,占全国自然保护区总面积的45%。这些保护区的建立对维持和改善我国西北地区的自然环境、保护野生动物和植被资源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由于荒漠地区自然条件恶劣,荒漠生态系统十分脆弱,一旦破坏,很难恢复,特别是西北地区将是21世纪我国能源和经济建设的重点区域,因而当前更要注重荒漠类型保护区的建设,尽可能多地划定一些保护区。另外,由于荒漠保护区面积大,难以封闭管理,因而要采取特别措施,加强对已建保护区的管理,禁止在保护区乱捕滥挖野生动、植物资源,特别要阻止保护区内非法采矿活动。

2.3 草原与草旬生态系统的保护

我国草原资源十分丰富,现有草地约17300万hm2,占国土面积18%[5],主要分布在东北西部、内蒙古、黄土高原北部、西北地区以及青藏高原。草原类型主要有典型草原、草甸草原、荒漠草原和高寒草原4大类。我国草原和草甸自然保护区建设起步较晚,发展也较缓慢。至1993年底,全国共建立草原与草甸生态系统类型自然保护区14个,面积 137.8万hm2;另建有草地生境野生动、植物物种类型自然保护区2个,面积4.4万hm2。两者面积共计142.2万 hm2,约占我国草地面积的0.82%。其中比较典型和重要的有:保护草甸草原的黑龙江月牙湖、吉林腰井子等保护区,保护典型草原、草甸草原和沙地疏林草原的内蒙古锡林郭勒保护区;保护干草原生态系统的宁夏云雾山草地保护区;保护山地草原和草甸的新疆天山中部巩乃斯草甸、金塔斯山地草原等保护区。我国拥有广大面积的干旱和半干旱地区,草原与草甸生态系统类型众多,并孕育了比较丰富的生物多样性。然而,已建的草原与草甸生态系统类型保护区不仅数量偏少(仅占保护区总数的2%),而且面积也很有限(亦仅占保护区总面积的2%),有些典型的草原和草甸生态系统至今尚没有建立自然保护区。另外,从草地资源保护的角度看,现有保护区也远远不能满足我国草地资源保护与持续利用的要求。

2.4 内陆温地和水域生态系统的保护

内陆湿地和水域包括湖泊、河流和沼泽。我国湖泊、河流众多,主要分布在长江中下游平原、东北三江平原、青藏高原、蒙新地区和云贵高原;沼泽主要分布在东北山地、三江平原和川西若尔盖高原等。内陆湿地和水域总面积3800万hm2,占国土面积的4%。我国内陆湿地和水域生态系统类型自然保护区的建设始于70年代后期,目前已建自然保护区16个,面积91.6万hm2;另建有内陆湿地和水域生境的珍禽、候鸟、水生野生动植物类型自然保护区64个,面积675.4万hm2。两者面积合计767万hm2,约占我国内陆湿地和水域总面积的20%。其中,比较典型和重要的保护区有:保护原始沼泽生态系统及珍禽的黑龙江洪河保护区;保护高原湿地的贵州草海保护区;保护湖泊生态系统和珍禽的内蒙古达赉湖、吉林查干湖、云南茨碧湖、泸沽湖等保护区;保护河流生态系统的海南文澜江、四川通江诺水河等保护区。湿地生态系统具有滞纳洪水、抗旱排涝、净化水质和调节气候等功能,并且还是许多珍禽和水生野生动植物的重要栖息与繁衍场所。但湿地生态系统也具有脆弱易变的特点,易受自然条件制约和污染影响。目前,由于乡镇工业污染日益严重,许多湖泊和河流都受到不同程度的污染,甚至影响到人体健康。因此,应加强湿地生态系统保护区的建设,而目前湿地类型保护区的数量和面积都偏少。我国河湖众多,类型丰富,流域面积在100km2以上的河流有5万多条,面积在1km2以上的天然湖泊有2800多个,此类型保护区的发展潜力很大。2.5 海洋和海岸生态系统的保护

我国濒临太平洋,拥有丰富的海洋资源,近海水域纵跨暖温带、亚热带和热带,有渤海、黄海、东海和南海四大海区。面积达470多万km2。大陆岸线长达1.8万余km,近海有5100多个岛屿。我国近海因地域差异形成许多不同类型的生态系统,如河口、港湾、红树林、珊瑚礁、岛屿和海流等多种生态系统类型。到1993年底,我国已建立海洋和海岸生态系统类型自然保护区25个,面积37.8万hm2;另建有海洋野生动、植物物种类型自然保护区31个,面积336.3万hm2。两者面积374.1万hm2,分布于从鸭绿江口到北仑河口的海岸沿线和近海海域。其中,比较典型和重要的保护区有:保护珊瑚礁生态系统的海南三亚、临高角等保护区;保护红树林生态系统的海南东寨港、青澜港,广东内伶仃岛——福田,广西山口、北仓河口、福建龙海等红树保护区;保护海涂湿地等保护区;保护岛屿生态系统的海南万宁大洲岛、浙江南麓列岛等保护区。我国是一个海洋大国,近海海域面积相当于陆地面积的l/2,随着海洋国土意识的不断加强,对海洋资源的开发利用将逐年增加,海洋环境的污染也日益加剧。与其要求相比,海洋和海岸生态系统类型自然保护区建设存在较大差距,无论在数量上还是在面积上都有待于进一步发展。

3.中国野生生物物种的保护现状与评价

中国是世界上物种资源最丰富的国家之一,动植物种类约占全球动植物区系的10%左右。由于我国特殊的地理环境和气候条件,特别是自第三纪后期以来,我国大部分地区未受冰川覆盖的影响,保存了许多在北半球其它地区早已灭绝的古老孑遗种类,特有种、属也很丰富。加强中国野生生物资源的就地保护将对全球生物多样性保护作出巨大贡献。我国野生生物自然保护区建设始于60年代,在80年代得到充分发展。至1993年底,全国共建立野生生物类自然保护区284个,面积1904.1万 hm2。国务院公布的《国家重点保护野生动物名录》中257个动物种和类群以及国务院环委会公布的《国家重点保护野生植物名录》中354个植物种的大多数都已得到有效的就地保护。

3.1 野生植物的就地保护

我国已建立野生植物类型自然保护区70个,面积104万hm2。其中:

——保护珍稀濒危植物的代表性保护区有:保护原始水杉林的湖北利川、湖南洛塔保护区;保护洪桐的湖北星斗山保护区;保护银杉的广西花坪等保护区;保护桫椤的贵州赤水、四川金花、邻水等保护区;保护金花茶的广西防城上岳保护区;保护苏铁的四川攀枝花、云南普渡河保护区;等等。

——保护珍贵用材树种的代表性保护区有:吉林白河长白松保护区;福建罗卜岩楠木保护区;福建三明格氏栲保护区;等等。

——保护珍

贵药用植物的代表性保护区有:黑龙江五马沙驼药材保护区;广西龙虎山药材保护区;等等。虽然绝大多数国家重点保护植物已在自然保护区得到保护,但由于有些物种种群不集中,在保护区内的种群量比较有限,而种群的相当部分散生在保护区之外,这些种群极易遭受威胁,应以建立自然保护点的方式加强对保护区外种群的就地保护。有些经济药材植物极易遭受人为破坏,即使在保护区内,也遭到偷采偷挖,如人参、杜仲、天麻等植物,对此,需要采取特别的保护措施。此外,以往的植物就地保护比较偏重于大型木本植物,常常忽视对草本及灌木植物的保护,而草本植物往往因生活强度弱,对环境改变特别敏感,常因人类影响而更易走向灭绝。在今后的保护区发展规划中,应注意这些方面。

3.2 野生动物的就地保护

在284个野生生物类保护区中,有214个为野生动物类型,面积1800.l万hm2。其中:——保护陆栖哺乳动物的代表性保护区有:保护大熊猫的四川卧龙、唐家河,甘肃白水江、陕西佛坪等16个保护区;保护金丝猴的陕西周至、西藏芒康等保护区;保护东北虎的黑龙江七星粒子保护区;保护亚洲象的云南南滚河保护区;保护长臂猿的海南坝王岭保护区;以及陕西牛背梁羚牛保护区,海南大田坡鹿保护区等。

——保护水生哺乳动物的代表性保护区有:湖北长江新螺段和天鹅洲两白暨豚保护区;广西合浦儒艮保护区;新疆布尔根河狸保护区;辽宁大连斑海豹保护区等。

——保护以爬行动物和两栖动物的代表性保护区有:浙江尹家边扬子鳄保护区;广东惠东海龟保护区;新疆霍城四爪陆龟保护区;江西潦河大鲵保护区;辽宁蛇岛保护区等。

——保护珍禽及候鸟的代表性保护区有:黑龙江扎龙、吉林向海、辽宁双台河口、江苏盐城、西藏申扎、云南会泽、甘肃尕海等鹤类保护区;山西运城、山东荣城、新疆巴音布鲁克等天鹅保护区;山西庞泉沟、芦芽山等褐马鸡保护区;陕西洋县朱鹮保护区;江西鄱阳湖、青海青海湖鸟岛、内蒙古达里诺尔、甘肃苏干湖等侯鸟保护区。

——保护珍稀鱼类和其它珍贵水产资源的代表性保护区有:黑龙江呼玛河、逊别拉河保护区;福建宫井洋大黄鱼、长乐海蚌保护区;辽宁三山岛海珍品保护区;广东海康白蝶贝和海南临高白蝶贝保护区;等等。我国野生动物资源就地保护已取得很大成就。但仍有相当数量的野生动物种处于濒临灭绝的危险之中,如华南虎、东北虎、白颊长臂猿、白掌长臂猿、朱鹮、赤鹤等种群数量均在100只以下。而且以往的保护主要集中在珍稀濒危动物种,而忽略了一些常见野生动物种的保护,继而使这些种类也走向濒危,如黄羊、狼、黑熊等。另外,以往的保护偏重于脊椎动物,特别是大型哺乳动物,而忽视了无脊椎动物,如昆虫、贝类的保护。对水生动物的保护也重视不够,这些物种都是生物多样性的重要组成部分,应该得到重视。

4. 中国遗传资源的就地保护

遗传资源是指驯化家畜动物、栽培作物的品种资源及其野生亲缘种。我国农业历史悠久,遗传资源极其丰富。随着外来品种的引进、推广和高产品种的种子专业化生产,使家畜和作物的遗传多样性发生深刻的变化,我国特有的一些地方性古老、土著品种已逐渐消失。随着自然生境的不断缩小,一批农作物野生亲缘种正遭受生存威胁,有些已经消失。这些野生亲缘种对改良作物品质具有不可代替的作用,应当得到有效的就地保护。在我国已建的自然保护区中,以遗传资源为主要保护对象的不多,主要有:保护栽培果树野生亲缘种的新疆巩留野核桃保护区、塔域巴旦杏保护区等;保护野生花卉资源的湖北保康野生腊梅保护区、黑龙江老山头荷花保护区等;保护淡水鱼类种质资源的江西鄱阳湖鲤鲫鱼产卵地保护区等。遗传资源保护是生物多样性保护的一个重要方面,受到国际社会的日益关注。中国是世界作物的重要起源中心之一,据统计,在我国栽培的600多种作物中有237种起源于本国。而我国在遗传资源就地保护方面差距较大,甚至尚未起步,很多工作有待于开展。例如,我国是水稻的起源地之一,分布有3种野生稻,但至今尚未建立野生稻生境自然保护区,随着农业开发,野生稻生境将日益缩小,不久将会消失,造成重大经济损失。遗传多样性的保护与利用已成为国际性关注的热点,在联合国《生物多样性公约》中,遗传资源的保护与利用是一项关健内容,涉及到国家的利益。因此,加强遗传资源的保护是生物多样性保护的战略问题,应给予特别的重视,在自然保护区规划中,应十分重视遗传多样性的就地保护,力争多建立一些保护区。

5. 结 语

我国生物多样性就地保护已取得很大成就,但与国际先进水平相比还有一定距离。随着《生物多样性公约》的生效和实施,对生物多样性的就地保护将提出越来越高的要求,中国是该《公约》的缔约国之一。我国政府已将生物多样性保护列为90年代和21世纪环境保护工作重点,制定并公布了《中国生物多样性保护行动计划》,在《中国21世纪议程》中也将生物多样性保护列为重点项目。为了切实加强生物多样性的就地保护,国家计委已委托国家环保局编制《1994 - 205O年中国自然保护区发展规划》。该规划目标在2000年,全国自然保护区总面积达国土面积10%;到 2050年达国土面积l5%。然而,真正实现此项宏伟目标还须付诸十分艰巨的努力。

参 考 文 献

国家环保局.《1993年全国环境状况公报》公布.中国环境报,l994年6月4日.

薛达元,蒋明康.中国自然保护区类型划分标准的研究.中国环境科学,1994,14(4):246-251

陈灵芝主编.中国的生物多样性椣肿醇捌浔;ざ圆撸本嚎蒲С霭嫔纾?993

篇7

1. 前 言

2. 中国自然生态系统的保护现状与评价

3. 中国野生生物物种的保护现状与评价

4. 中国遗传资源的就地保护

5. 结 语

提 要 自然保护区建设是保护生物多样性的最有效途径。至1993年底,我国共建立各类型自然保护区763个,总面积6618万hm2,约占国土面积的6.8%。本文在总结我国自然保护区建设成就的基础上,概述了自然保护区对各类自然生态系统、野生生物、驯化物种、野生亲缘种及种质资源保护的现状,包括为保护生物多样性各组分已建自然保护区的数量、面积、分布及管理;评价了自然保护区对生物多样性各组分保护的效果;分析了存在问题并提出加强生物多样性就地保护的措施。

关键词 生物多样性 自然保护区 就地保护

1. 前 言

一般而言,保护生物多样性的措施分为“就地保护”(in situ conservation)和“迁地保护”(ex situ conservation)两种方式,前者是主要措施,后者是补充措施。普遍认为,生境的“就地保护”是生物多样性保护最为有力和最为高效的保护方法。就地保护不仅保护了所在生境中的物种个体、种群或群落,而且还维持了所在区域生态系统中能量和物质运动的过程,保证了物种的正常发育与进化过程以及物种与其环境间的生态学过程,并保护了物种在原生环境下的生存能力和种内遗传变异度。因此,就地保护在生态系统、物种和遗传多样性三个水平都是最充分、最有效的保护,它是保护生物多样性最根本的途径。

就地保护措施就是建立自然保护区,通过对自然保护区的建设和有效管理,从而使生物多样性得到切实的人为保护。自然保护区建设在全世界得到普遍的推广,至l993年,全世界已建与生物多样性保护有关的自然保护区8619个,面积达79226.6万hm2,约占全球土地面积的6%[1]。中国自然保护区始于l956年建立的广东鼎湖山自然保护区,经过近40年的努力,全国已建立各种类型的自然保护区763个,总面积6818.4万hm2,约占国土面积的6.8%[2],其中,与保护生物多样性有关的生态系统类和野生生物物种类自然保护区717个,面积6607万 hm2。中国自然保护区建设对生态系统多样性、物种多样性和遗传多样性的保护发挥了巨大的作用。

2. 中国自然生态系统的保护现状与评价

中国自然生态系统分为森林、草原与草甸、荒漠、内陆湿地和水域、海洋和海岸等5个类型[3],已建自然生态系统类自然保护区共433个,面积4703万hm2。

2.1 森林生态系统的保护

森林生态系统是陆地上生物多样性最为丰富的生态系统。中国地域辽阔,森林类型很多,分布很广,森林面积13370万 hm2。据研究,我国陆地生态系统共分27大类460个类型,而森林生态系统就占了16大类,约185个类型[4]。我国森林生态系统的保护工作开展最早,50年代和60年代建立的自然保护区多半是森林生态系统类型。至1993年底,全国共建立森林生态系统类型自然保护区371处,面积1429万hm2;另建有森林生境野生动、植物物种类型自然保护区l80个,面积337.8万 hm2。两者面积合计1766.8万hm2,占全国森林总面积的13.3%。森林生态系统类型保护区的建立不仅有效地保护了大量的森林资源,更重要的是保护了各种具有典型性和代表性的森林生态系统,在科学研究和改善生态环境方面具有极其重要的作用。我国已建的森林类型保护区不仅数量较多,为全国自然保护区主体;而且分布较广,遍布全国所有林区和生物地理区域,代表着各种森林植被类型。比较典型和重要的有:保护寒温带针叶林的黑龙江呼中保护区;保护温带针叶、落叶阔叶混交林的黑龙江丰林、凉水保护区,保护暖温带落叶阔叶林的辽宁白石砬子、医巫闾山,河北雾灵山,河南老君山等保护区;保护亚热带落叶、常绿阔叶林的河南鸡公山、安徽马宗岭等保护区;保护亚热带常绿阔叶林的安徽古牛降、清凉峰,福建梅花山,江西井冈山,湖南公山、壶瓶山,广东鼎湖山,广西大明山,四川缙云山,云南哀牢山,西藏察隅等保护区;保护热带雨林、季雨林的云南西双版纳,海南尖峰岭、白水岭、五指山等保护区。此外,我国还建立了一批保护山地森林垂直分布带谱的保护区,如吉林长白山、陕西太白山、湖北神农架、贵州梵净山、云南高黎贡山、哈巴雪山等自然保护区。我国森林类型自然保护区已初步形成全国性网络,具有一定的基础,但与我国森林资源和森林生态系统多样性保护的要求相比,尚有一定差距,虽然自然保护区面积已占森林面积的13.92%,但与我国林业用地面积相比,仅占林业用地面积的6.72%。在保护区分布方面也尚有不合理的地方,如亚热带常绿阔叶林分布比较集中的福建、湖北、浙江、广东等省,自然保护区面积与其森林资源拥有量还不相适应,有待加强。此外,大兴安岭林区和黄土高原、太行山地区水源涵养林区的自然保护区建设也有一定差距。

2.2 草原与草旬生态系统的保护

我国草原资源十分丰富,现有草地约17300万hm2,占国土面积18%[5],主要分布在东北西部、内蒙古、黄土高原北部、西北地区以及青藏高原。草原类型主要有典型草原、草甸草原、荒漠草原和高寒草原4大类。我国草原和草甸自然保护区建设起步较晚,发展也较缓慢。至1993年底,全国共建立草原与草甸生态系统类型自然保护区14个,面积 137.8万hm2;另建有草地生境野生动、植物物种类型自然保护区2个,面积4.4万hm2。两者面积共计142.2万 hm2,约占我国草地面积的0.82%。其中比较典型和重要的有:保护草甸草原的黑龙江月牙湖、吉林腰井子等保护区,保护典型草原、草甸草原和沙地疏林草原的内蒙古锡林郭勒保护区;保护干草原生态系统的宁夏云雾山草地保护区;保护山地草原和草甸的新疆天山中部巩乃斯草甸、金塔斯山地草原等保护区。我国拥有广大面积的干旱和半干旱地区,草原与草甸生态系统类型众多,并孕育了比较丰富的生物多样性。然而,已建的草原与草甸生态系统类型保护区不仅数量偏少(仅占保护区总数的2%),而且面积也很有限(亦仅占保护区总面积的2%),有些典型的草原和草甸生态系统至今尚没有建立自然保护区。另外,从草地资源保护的角度看,现有保护区也远远不能满足我国草地资源保护与持续利用的要求。

2.3 荒漠生态系统的保护

我国荒漠面积约192OO万hm2,占国土面积的30%左右[6],主要分布在西北内陆地区和青藏高原。主要类型有草地荒漠、典型荒漠、极旱荒漠以及高寒荒漠。我国荒漠生态系统类型自然保护区建设始于1983年建立的新疆阿尔金山自然保护区,到1993年底,全国共建立此类型自然保护区7个,面积3006.7万 hm2;另建有荒漠生境野生动、植物物种类型自然保护区7个,面积560.2万hm2。两者面积总计3566.9万hm2,占我国荒漠总面积的l8.58%。其中比较典型和重要的有:保护原始高寒荒漠生态系统和珍稀野生动物的新疆阿尔金山自然保护区;保 护高寒荒漠、高寒草甸和珍稀野生动物的西藏羌塘保护区;保护极旱荒漠生态系统的甘肃安西自然保护区,等等。我国已建的荒漠生态系统类型自然保护区虽然数量不多,仅占保护区总数的1%,但面积很大,占全国自然保护区总面积的45%。这些保护区的建立对维持和改善我国西北地区的自然环境、保护野生动物和植被资源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由于荒漠地区自然条件恶劣,荒漠生态系统十分脆弱,一旦破坏,很难恢复,特别是西北地区将是21世纪我国能源和经济建设的重点区域,因而当前更要注重荒漠类型保护区的建设,尽可能多地划定一些保护区。另外,由于荒漠保护区面积大,难以封闭管理,因而要采取特别措施,加强对已建保护区的管理,禁止在保护区乱捕滥挖野生动、植物资源,特别要阻止保护区内非法采矿活动。

转贴于

2.4 内陆温地和水域生态系统的保护

内陆湿地和水域包括湖泊、河流和沼泽。我国湖泊、河流众多,主要分布在长江中下游平原、东北三江平原、青藏高原、蒙新地区和云贵高原;沼泽主要分布在东北山地、三江平原和川西若尔盖高原等。内陆湿地和水域总面积3800万hm2,占国土面积的4%。我国内陆湿地和水域生态系统类型自然保护区的建设始于70年代后期,目前已建自然保护区16个,面积91.6万hm2;另建有内陆湿地和水域生境的珍禽、候鸟、水生野生动植物类型自然保护区64个,面积675.4万hm2。两者面积合计767万hm2,约占我国内陆湿地和水域总面积的20%。其中,比较典型和重要的保护区有:保护原始沼泽生态系统及珍禽的黑龙江洪河保护区;保护高原湿地的贵州草海保护区;保护湖泊生态系统和珍禽的内蒙古达赉湖、吉林查干湖、云南茨碧湖、泸沽湖等保护区;保护河流生态系统的海南文澜江、四川通江诺水河等保护区。湿地生态系统具有滞纳洪水、抗旱排涝、净化水质和调节气候等功能,并且还是许多珍禽和水生野生动植物的重要栖息与繁衍场所。但湿地生态系统也具有脆弱易变的特点,易受自然条件制约和污染影响。目前,由于乡镇工业污染日益严重,许多湖泊和河流都受到不同程度的污染,甚至影响到人体健康。因此,应加强湿地生态系统保护区的建设,而目前湿地类型保护区的数量和面积都偏少。我国河湖众多,类型丰富,流域面积在100km2以上的河流有5万多条,面积在1km2以上的天然湖泊有2800多个,此类型保护区的发展潜力很大。

2.5 海洋和海岸生态系统的保护

我国濒临太平洋,拥有丰富的海洋资源,近海水域纵跨暖温带、亚热带和热带,有渤海、黄海、东海和南海四大海区。面积达470多万km2。大陆岸线长达1.8万余km,近海有5100多个岛屿。我国近海因地域差异形成许多不同类型的生态系统,如河口、港湾、红树林、珊瑚礁、岛屿和海流等多种生态系统类型。到1993年底,我国已建立海洋和海岸生态系统类型自然保护区25个,面积37.8万hm2;另建有海洋野生动、植物物种类型自然保护区31个,面积336.3万hm2。两者面积374.1万hm2,分布于从鸭绿江口到北仑河口的海岸沿线和近海海域。其中,比较典型和重要的保护区有:保护珊瑚礁生态系统的海南三亚、临高角等保护区;保护红树林生态系统的海南东寨港、青澜港,广东内伶仃岛——福田,广西山口、北仓河口、福建龙海等红树保护区;保护海涂湿地等保护区;保护岛屿生态系统的海南万宁大洲岛、浙江南麓列岛等保护区。我国是一个海洋大国,近海海域面积相当于陆地面积的l/2,随着海洋国土意识的不断加强,对海洋资源的开发利用将逐年增加,海洋环境的污染也日益加剧。与其要求相比,海洋和海岸生态系统类型自然保护区建设存在较大差距,无论在数量上还是在面积上都有待于进一步发展。

3.中国野生生物物种的保护现状与评价

中国是世界上物种资源最丰富的国家之一,动植物种类约占全球动植物区系的10%左右。由于我国特殊的地理环境和气候条件,特别是自第三纪后期以来,我国大部分地区未受冰川覆盖的影响,保存了许多在北半球其它地区早已灭绝的古老孑遗种类,特有种、属也很丰富。加强中国野生生物资源的就地保护将对全球生物多样性保护作出巨大贡献。我国野生生物自然保护区建设始于60年代,在80年代得到充分发展。至1993年底,全国共建立野生生物类自然保护区284个,面积1904.1万 hm2。国务院公布的《国家重点保护野生动物名录》中257个动物种和类群以及国务院环委会公布的《国家重点保护野生植物名录》中354个植物种的大多数都已得到有效的就地保护。

3.1 野生动物的就地保护

在284个野生生物类保护区中,有214个为野生动物类型,面积1800.l万hm2。其中:——保护陆栖哺乳动物的代表性保护区有:保护大熊猫的四川卧龙、唐家河,甘肃白水江、陕西佛坪等16个保护区;保护金丝猴的陕西周至、西藏芒康等保护区;保护东北虎的黑龙江七星粒子保护区;保护亚洲象的云南南滚河保护区;保护长臂猿的海南坝王岭保护区;以及陕西牛背梁羚牛保护区,海南大田坡鹿保护区等。

——保护水生哺乳动物的代表性保护区有:湖北长江新螺段和天鹅洲两白暨豚保护区;广西合浦儒艮保护区;新疆布尔根河狸保护区;辽宁大连斑海豹保护区等。

——保护以爬行动物和两栖动物的代表性保护区有:浙江尹家边扬子鳄保护区;广东惠东海龟保护区;新疆霍城四爪陆龟保护区;江西潦河大鲵保护区;辽宁蛇岛保护区等。

——保护珍禽及候鸟的代表性保护区有:黑龙江扎龙、吉林向海、辽宁双台河口、江苏盐城、西藏申扎、云南会泽、甘肃尕海等鹤类保护区;山西运城、山东荣城、新疆巴音布鲁克等天鹅保护区;山西庞泉沟、芦芽山等褐马鸡保护区;陕西洋县朱鹮保护区;江西鄱阳湖、青海青海湖鸟岛、内蒙古达里诺尔、甘肃苏干湖等侯鸟保护区。

——保护珍稀鱼类和其它珍贵水产资源的代表性保护区有:黑龙江呼玛河、逊别拉河保护区;福建宫井洋大黄鱼、长乐海蚌保护区;辽宁三山岛海珍品保护区;广东海康白蝶贝和海南临高白蝶贝保护区;等等。我国野生动物资源就地保护已取得很大成就。但仍有相当数量的野生动物种处于濒临灭绝的危险之中,如华南虎、东北虎、白颊长臂猿、白掌长臂猿、朱鹮、赤鹤等种群数量均在100只以下。而且以往的保护主要集中在珍稀濒危动物种,而忽略了一些常见野生动物种的保护,继而使这些种类也走向濒危,如黄羊、狼、黑熊等。另外,以往的保护偏重于脊椎动物,特别是大型哺乳动物,而忽视了无脊椎动物,如昆虫、贝类的保护。对水生动物的保护也重视不够,这些物种都是生物多样性的重要组成部分,应该得到重视。

3.2 野生植物的就地保护

我国已建立野生植物类型自然保护区70个,面积104万hm2。其中:

——保护珍稀濒危植物的代表性保护区有:保护原始水杉林的湖北利川、湖南洛塔保护区;保护洪桐的湖北星斗山保护区;保护银杉的广西花坪等保护区;保护桫椤的贵州赤水、四川金花、邻水等保护区;保护金花茶的广西防城上岳保护区;保护苏铁的四川攀枝花、云南普渡河保护区;等等。

——保护珍贵用材树种的代表性保护区有:吉林白河长白松保护区;福建罗卜岩楠木保护区;福建三明格氏栲保护区;等等。

——保护珍贵药用植物的代表性保护区有:黑龙江五马沙驼药材保护区;广西龙虎山药材保护区;等等。虽然绝大多数国家重点保护植物已在自然保护区得到保护,但由于有些物种种群不集中,在保护区内的种群量比较有限,而种群的相当部分散生在保护区之外,这些种群极易遭受威胁,应以建立自然保护点的方式加强对保护区外种群的就地保护。有些经济药材植物极易遭受人为破坏,即使在保护区内,也遭到偷采偷挖,如人参、杜仲、天麻等植物,对此,需要采取特别的保护措施。此外,以往的植物就地保护比较偏重于大型木本植物,常常忽视对草本及灌木植物的保护,而草本植物往往因生活强度弱,对环境改变特别敏感,常因人类影响而更易走向灭绝。在今后的保护区发展规划中,应注意这些方面。

4. 中国遗传资源的就地保护

遗传资源是指驯化家畜动物、栽培作物的品种资源及其野生亲缘种。我国农业历史悠久,遗传资源极其丰富。随着外来品种的引进、推广和高产品种的种子专业化生产,使家畜和作物的遗传多样性发生深刻的变化,我国特有的一些地方性古老、土著品种已逐渐消失。随着自然生境的不断缩小,一批农作物野生亲缘种正遭受生存威胁,有些已经消失。这些野生亲缘种对改良作物品质具有不可代替的作用,应当得到有效的就地保护。在我国已建的自然保护区中,以遗传资源为主要保护对象的不多,主要有:保护栽培果树野生亲缘种的新疆巩留野核桃保护区、塔域巴旦杏保护区等;保护野生花卉资源的湖北保康野生腊梅保护区、黑龙江老山头荷花保护区等;保护淡水鱼类种质资源的江西鄱阳湖鲤鲫鱼产卵地保护区等。遗传资源保护是生物多样性保护的一个重要方面,受到国际社会的日益关注。中国是世界作物的重要起源中心之一,据统计,在我国栽培的600多种作物中有237种起源于本国。而我国在遗传资源就地保护方面差距较大,甚至尚未起步,很多工作有待于开展。例如,我国是水稻的起源地之一,分布有3种野生稻,但至今尚未建立野生稻生境自然保护区,随着农业开发,野生稻生境将日益缩小,不久将会消失,造成重大经济损失。遗传多样性的保护与利用已成为国际性关注的热点,在联合国《生物多样性公约》中,遗传资源的保护与利用是一项关健内容,涉及到国家的利益。因此,加强遗传资源的保护是生物多样性保护的战略问题,应给予特别的重视,在自然保护区规划中,应十分重视遗传多样性的就地保护,力争多建立一些保护区。

篇8

关键词:湿地景观;现代园林景观;景观设计

现代园林景观设计中的湿地景观是现代园林学的一个组成部分。近年来,随着我国社会经济的发展和人们环保意识的提高,城市建设更加受到关注和重视,再加上城市大园林理论和实践的不断深入,也为湿地景观设计奠定了良好的基础。在这种社会环境下,城市湿地绿化景观的价值主要表现为:使城市环境更加优美、和谐,使城市的生态保持平衡,以及推动城市社会和经济的全面可持续发展等方面。

1 湿地及城市湿地景观

从广泛意义上来说,天然的或者人工的水域地带、沼泽地或者泥炭地,带有流动或者静止的水体区域都可以被称为是湿地。湿地都是由于水生环境和陆生环境相互作用而形成的,是融合自然、景观、文化等要素的绿色空间,在世界各地都有广泛分布。在这个生态系统中,自然界的生物表现非常丰富,并且种类也很多,因此,湿地可以说是人类发展最重要的一个环境资本,保护和合理利用湿地对于人类的生存、繁衍、发展来说具有非常深远的影响意义。由于湿地所处的水文、土壤、气候等环境条件比较特殊,因此,在这一环境下所形成的湿地生态环境也具有明显的特点。当然这一环境所创造的特殊生境也是丰富多彩的湿地动植物群落生存依附的一个重要生态系统。从生态特征来说,湿地主要具有生物多样性、环境的过渡性、生态平衡的脆弱性、生态系统的双重性以及自然环境的调节性等特征。从动植物群落的组成特点来看,湿地的组成非常丰富,其中不仅有两栖动物、爬行动物等,同时还有沼泽植物、盐沼植物、底栖植物、挺生植物、浮游植物和红树植物等。从功能上来说,湿地不仅具有观赏功能、游憩功能,同时还具有生态功能以及科教功能等多种功能。从作用上来说,湿地能够调节区域内的小气候,也可以有效维持物种多样性。由此可见,在湿地生态系统中,陆生生境和水生生境之间没有明显的界限,两者共同作用,创造了具有特殊功能的生态环境,这也是湿地具有生物多样性和很高生产力的原因所在。

城市湿地现在主要是指分布在各个城市或者城镇的湿地。近年来,我国对城市建设的进程更加关注,城市中湿地环境的建设对城市环境景观的质量有着直接的影响作用。在这种情况下,就要求我们对城市湿地景观进行合理有效地规划布局,使其更好地为建设全面生态园林城市以及城市可持续发展目标的实现服务。在城市湿地景观的建设中,湿地的生态功能是利用的一个关键点,但在利用的过程中,还必须要注意在建设辅助设施的时候,尽可能避免对湿地生态系统造成破坏,使其最大可能地保持接近于自然景观状态。通过这种方式不仅能够维持系统内部不同动植物种的生态平衡和种群协调发展,同时还可以将湿地的生态保护功能、旅游功能以及教育功能统一在一起,进一步推动合理开发自然资源和改善生态环境这一目标的实现,这也是“天人合一”、人与自然和谐相处以及我国可持续发展的最终体现。

2 现代园林景观设计中湿地景观的设计原则

2.1 生态系统保护原则

湿地景观要想充分发挥自身的生态保护作用,在设计中就必须要做好以下几个方面的工作:一是要注意湿地生态系统与周边自然环境的一致性和连续性,使两者能够自然地融合在一起,共同发挥生态功能和作用,相互促进、相互协调。与此同时,还要尽可能地减少人工设施的干扰。二是确保湿地环境的完整性,在设计中,要同步处理和协调水生环境和陆生环境,在保证两者自然融合的前提下,确保两者的完整性,避免水生环境和陆生环境之间出现明显的分界线。除此之外,在湿地景观的建设中为了有效减少城市化进程对湿地生态系统的过渡干扰,还要在湿地与明显的城市界限处设立缓冲保护地带,并积极配合采取其它有效措施,以维持和保护湿地生态循环体系的自我良性运转。三是保护湿地生物的多样性,在湿地景观的建设中,要注意避免较大程度地改变生物生存环境,并且还要通过一定的途径来进一步扩大和优化生物的环境空间和生存空间,与此同时,还防止外来有害物种的侵害。四是充分利用湿地场地条件和天然优势,完善生态系统。

2.2 协调与建设原则

为了使现代园林景观设计中湿地景观的整体风貌与湿地特征相互协调,在设计中要尽可能地模拟自然湿地生境,同时还要全面考虑到湿地环保生态的要求,在生态材料和工艺技术的选择中要以有利于保护环境为标准和基础要求。与此同时,为了提高湿地景观的观赏功能,在设计中要使建筑设施风格应与湿地内部环境相协调,在局部建筑风格的设计中可以有效融入一些具有代表性的地域文化。除此之外,对于开放观光游览的城市湿地:一方面要严格限定湿地中管理服务设施的数量;另一方面还要严格限定其规模和位置,这主要是为了维护湿地生态环境的完善和可持续发展。

2.3 合理利用原则

充分发挥湿地景观的社会功能和生态功能,这是现代园林景观设计湿地景观设计的主要目的。湿地景观建设之后,一方面要适度开发休闲观光产业,科学、合理地利用其观赏价值,在这个过程中需要注意的是不能破坏湿地生物圈自然循环,通过这种方式可以有效促进城市经济的增长和发展,另一方面也要正确掌握湿地内栽植物的生态、经济价值,并在此基础上对湿地中的水生、陆生及矿产等各种资源进行科学、合理地利用,在这个过程中要注意平衡各种资源的数量,避免单一资源缺失。

除此之外,湿地景观还具有科教和科研价值,通过开展多种研究探索和发现湿地的文化内涵,并利用研究结果来开展科普活动以及科研活动,使其更好地推动教育事业的发展,从而进一步发挥湿地景观的教育价值和科普价值等社会功能。

3 现代园林景观设计中湿地景观的塑造

在城市湿地公园景观建筑中离不开水,水以及其相关因素是城市湿地公园景观的主要特色。自然生态环境下生成的水是城市湿地公园景观的设计依据,在设计中一般根据城市景观的主体思想来设计动态的水景,满足现代城市人对自然的内心渴望,也能为水生植物提供生存环境。

3.1 湿地景观中的水生植物塑造

植物以及其相关因子同样是构成城市湿地公园景观的主要事物。在植物设计中需要充分考虑物种多样性原则,在植物的选取中尽量选择本土植物,这类植物有更强的适应性,也能避免外来物种的入侵可能出现的大肆繁殖情况,保持当地的生态平衡目。在植物的搭配中不仅需要保证多样性,还需要注意植物搭配的层次性,采用不同植物色彩的搭配,重视植物层次性搭配,突出景观特点,在植物的搭配中可以采用一些茎叶比较发达的植物阻挡水流,减少污染。在植物的景观布置中,注意平面植物景观配置避免等距离重视,为植物倒影留下位置,一些水生植物根茎会漂浮在水面,也可能扎根在水中,在设计中需要保证整体依然以水作为主体,水生植物不可无限制占领水面,避免各类植物连成一个整体,需要留下空间,在立体设计方面可以体现由浅至深原则,形成高低错落的空间美感。

3.2 湿地景观中的水景塑造

水景是城市湿地公园必要的景观设置,滨水景观是最重要的位置之一。我国传统园林设计,将各种设置的位置以及材料等都纳入到了景观设计中,增强景观的层次性,提高园林的欣赏价值。驳岸是湿地系统与其它生态系统的隔离带,在设计中需要精心考虑,要求整体驳岸景观的设备及符合水体流动的自然规律,驳岸在形态上一般与水边形成带状结构,尽量保持自然弯曲,提高驳岸的艺术性。驳岸景观设计遵循和谐原则,增强水系的特征。湿地驳岸设计包括自然驳岸和生物工程护岸等,自然护岸常采用植物和山体增强稳定性,贴近自然状态。若是岸坡坡度不稳定,就需要采用生物功能护岸,台阶人工护岸也是常采用的一种形式,适合使用在水流比较急促,坡度较陡的环境中。

在城市湿地公园景观的设计中需要注意水质的维护,在设计中需要充分利用水循环改善地表水和地下水之间的关系,在景观设计方面可以采用喷泉的形式增加水的流动性。针对人工湿地一般采用预沉淀池的方式有效去除掉较大悬浮颗粒。道路交通设置是城市湿地公园景观的基本设置,在设计中需要包括游步道、桥等,结合公园的整体景观进行设计,保证游客能够感受到公园内的自然生态之美。

篇9

关键词:湿地;湿地景观;景观规划设计;分级规划;拟自然化

中图分类号:TU984.199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8-0422(2010)04-0068-02

1、前 言

在近几年的工作中,越来越多的接触到与“湿地”有关的项目,“湿地”俨然已经成为时下景观设计的一种风尚,似乎只有与“湿地”一词挂钩,才能充分体现出设计的生态性、先进性与科学性,而对于是否具备保护和营建湿地的基础条件,是否需要以牺牲更高的生态代价和社会成本来换取一处“人工湿地”,则鲜有异议。在这样一个有困难要造“湿地”,没有困难创造困难也要造“湿地”的时代,提出减少“人工湿地”,保护现有湿地、恢复原生湿地的观点似乎有些不合时宜,但是如果因此能引起有关人员对“人工湿地”深入的关注与思考,给热得烫手的“湿地热”降一降温,本文的目的也就达到了。

2、湿地基本概况

我国湿地类型丰富、数量多、分布广、区域差异显著、生物多样性丰富。国家湿地自然保护区总面积达1600多万公顷,青海湖的鸟岛、湖南洞庭湖和香港米浦等7处湿地已被列入“国际重要湿地名录”。

2.1 湿地的概念

湿地是地球生态环境的重要组成部分,与森林、海洋一起并称为全球三大生态系统。《湿地公约》规定:“湿地是指不论其为天然或人工、长久或暂时性的沼泽地、泥炭地或水域地带、静止或流动、淡水、半咸水、咸水体,包括低潮时水深不超过6m的水域”。具有讽刺意味的是,这个由地理学和生态学内涵构成的名词为公众熟知的主要途径却是商业炒作和地产宣传。

2.2 湿地的类型

湿地包括多种类型,珊瑚礁、滩涂、红树林、湖泊、河流、河口、沼泽、水库、池塘、水稻田等都属于湿地。它们共同的特点是其表面常年或经常覆盖着水或充满了水,是介于陆地和水体之间的过度带。

2.3 湿地的作用

湿地在抵御洪水、调节径流、控制污染、调节气候、美化环境等方面起到重要作用,它既是陆地上的天然蓄水库,又是众多野生动植物资源,特别是珍稀水禽的繁殖和越冬地,它可以给人类提供水和食物。湿地与人类息息相关,是人类拥有的宝贵资源,因此湿地被称为“生命的摇篮”、“地球之肾”和“鸟类的乐园”。

3、湿地景观规划设计

3.1 景观规划设计(LandscapeArchiteclure)的概念

景观规划设计是一门关于如何安排土地及土地上的物体和空间来为人创造安全、高效、健康和舒适的环境的科学和艺术,以协调人与自然的相互关系为目标,规划设计对象是人类生存居住的环境。

3.2 湿地景观规划设计概念的形成

针对湿地系统的特点,以景观规划设计的策略与方法,应用于湿地的保护与营建,建立稳定的区域生态系统和近自然的公共空间,即为湿地景观规划设计。国外在上世纪70年代就有相关理论提出,至上世纪末进入实践阶段,而我国相关研究则是从本世纪初刚刚起步,目前仍然处于初级阶段。

3.3 湿地景观特征

湿地结构的独特性表现在水文、土壤和植被特征上,这种独特的结构使其在水分、养分的循环上形成了特有的生态过程。湿地景观具有明显的植被、土壤、水位和水的盐度的梯度变化和斑块变化,其中水位、水流、潮汐、洪枯等有规律、有频率地变动在维护区域生态平衡和环境稳定方面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

3.4 规划设计理念

湿地景观规划设计是以湿地的自然复兴、恢复湿地的土地特征为指导思想,以接纳大量的动植物种类、形成新的群落生境为主要目的,在特定区域内营建人类游憩活动空间。因此,规划应加强整个湿地水域及其周边用地的综合治理,保护与恢复湿地的自然生态系统并促进其更新、发育,提高生物多样性程度。

3.5 规划设计方法

3.5.1 基础资料的调查、分析

区域内各要素原始资料的调查获取,如地下水位、土壤结构、生物活动情况、地形地貌特征,以及周边的绿地、林地、农田、城市、乡村等各类生态系统原始状况,作为下一阶段制订准确、科学的保护与恢复方案的依据。

3.5.2 景观分级规划

景观分级规划是指根据前期景观因子的分析数据综合叠加,按照分类体系标准。如基地条件、干扰因子等将整个湿地划分为不同等级的区域,如核心区域、一般区域和缓冲区域,再根据分级情况,确定相应区域的保护力度和开发强度。香港湿地公园的规划就是很好的案例。

3.5.3 拟自然化

上世纪70年代中期,德国进行了“重新自然化”(Naturnahe)的尝试,如拆除被混凝土硬化了的河道,将河流恢复到接近自然的状况,取得了成功。

为使生态修复周期缩短,通过适度的人工干预措施,模拟自然生态体系发展的外部生境,加速湿地生态系统的自然恢复进程,这种方式称为“拟自然化”。

3.6 人工预湿地技术

3.6.1 土壤结构改造

土壤结构对湿地生态系统非常重要。不同土质条件、配比对生物生长孕育影响很大,砂土营养物含量低,植物生长困难,而且容易使水体快速渗入地下,所以不宜设在最下层。而粘土矿物有利于防止水体快速渗入地下,并可限制植物根系或根茎穿透,故通常采用粘土构筑湿地下层。湿地土壤的改良可以说是整个湿地系统能否运行良好的基础。

3.6.2 围堰堤坡

湿地水陆交界地带的围堰堤坡十分重要,如用混凝土砌筑堤岸会破坏湿地与周围环境问的过滤和渗透,应以自然升起的湿地基质的土壤沙砾堆积,并在水陆交接的过渡地带种植湿生植物,这样既能加强湿地的自然调节功能,发挥湿地的渗透及过滤作用,又能为鸟类、两栖爬行类动物提供理想的生境,同时也在视觉效果上形成自然和谐而又富有生机的景观。

3.6.3 湿地基床

湿地基床的设计应从整体出发,与周边水系统形成大循环,确保水资源的安全、合理与高效利用。基床采取可渗透的材料,通过与地下水的相互渗透来调节湿地的水域与水深。

3.6.4 湿地植物

湿地植物种植,一方面,应尽可能地在水陆过渡地带保持一定的自然湿地生境作为缓冲区,采取适当的生态管理措施确保其自然演替和自然恢复过程:另一方面,植物群落的物种和组成应与湿地生境的自然演替过程相符合,以便有效地促进并加速其恢复过程,必要时可采取分阶段种植的模式,先营造先锋植物群落,待生境特点与立地条件改善后再构建目标植物群落。

3.6.5 动物、昆虫的规划

动物也是湿地生态系统重要的组成因素,除了其在生长发育过程中与植物界进行能量的转化外,维持生态系统平衡和稳定外,它们还

具有很高的观赏和社会生产价值。在湿地景观规划恢复或重建的过程中,以人工手段影响动物、昆虫的数量、生长发育进程,促进区域内生态系统的恢复和建立。

3.6.6 湿地生物净化

目前城市中的很多湿地项目是为了处理净化污水,当富营养化的污水流过湿地时,其中不溶性有机物通过湿地的沉淀、过滤作用,可以很快地被截留,进而被微生物利用:可溶性有机物则可通过植物根系生物膜的吸附、吸收及生物代谢降解过程而被分解、去除,使水质得到净化。净化后的水不仅大大降低了对生态系统恶化的影响,同时又成为湿地水系统平衡的重要补充来源。目前城市中的一些湿地基本都是以水处理净化设备来实现水体净化的,存在维护成本高,稳定性差,净化效果不理想等问题。

4、现状与反思

4.1 湿地现状

由于我们对湿地的认识还停留在表面上,利益即得者一味夸大其社会效益,而忽视其生态功能,以致对湿地盲目开发,加剧了湿地生态系统的恶化,湿地退化甚至消失,生物栖息地遭到破坏。例如我国60%的近海岸由于围海造田和浅海养殖,使自然的海岸湿地不复存在,增加了赤潮、管涌、海水倒灌等生态灾难的机率。

4.2 反思一盲目跟风、决策武断

跟以往的“广场风”、“草坪风”、“大树进城风”过程一样,这一轮的主角换成了“湿地”,各方为了不同的利益来共同炒热它,往往是在缺乏基础资料深入调查与论证的情况下,就相互攀比,拍脑袋盲目建设,挖一片水塘,种几丛水生植物就说是“湿地”,这样的“湿地”建再多有什么用,又有什么生态功能可言呢?

4.3 反思二温室效应加剧

不管天然湿地,还是人工湿地都有副作用,会向大气释放温室气体――甲烷。当水和土壤结合后,会释放出大量的甲烷气体,尤其是当湿地里的水加深以及种植的植物越来越多后,就会出现水底缺氧,微生物会产生厌氧反应释放硫化氢、氨气、甲烷等有毒气体,这类气体将加速水生动植物的死亡,还会加剧温室效应。

因此在规划设计中通过技术措施、控制湿地的水量、水深,一般保持在50-60cm的深度,促进植物正常生长代谢,减少甲烷气体的排放,在种植植物时要经过仔细挑选,从毛果苔类到小叶章类保证多元性,从而降低其不利的副作用。

4.4 反思三建设思想的两个误区

当前湿地建设存在两个误区:一是纯自然修复,完全依靠湿地保护范围内自然修复的能力,反对人为干预,湿地需要经过数十年的自然调整才能达到稳定的生态平衡,在城乡一体化的进程中要做到完全不受干扰是不现实的,而且完全可以通过成功的措施对湿地进行人工干预,促进其自我修复进程加快,建成和完善稳定的生态体系;二是完全人工化,通常是以传统园林景观设计的方式来营建湿地,弊端在于过于注重景观的舒适度与美化、艺术品位,而忽视了湿地的生态功能,中看不中用,甚至对生态平衡造成负面影响。

4.5 反思四管理体系滞后

由于管理体制的滞后,低估了生态系统恢复的巨大投入和较长的周期,许多“人工湿地”建成后一两年就因为资金短缺、缺乏必要的人工干预而难以为继,湿地变臭、干涸,美好的栖居愿景成了肥皂泡,造成无法挽回的损失。我们应清醒的认识到,保护和恢复湿地是一个任重而道远的长期工作,绝不会一蹴而就的。

5、结 语

“湿地保护与恢复”是人类对我们生活的美好家园及自身的救赎。我们必须认识到自己所肩负的责任,为了人类更好的生存与发展,为了使我们的地球家园有一个美好未来,让我们时时思索这样一句话:“湿地是文明的血脉,湿地滋润文明,而文明却正在消灭湿地,我们关注的是湿地,应该思考的是文明”。

参考文献:

[1]徐化成,景观生态学[M],北京:中国林业出版社,1996

[2]邬建国,景观生态学:概念与理论[J]生态学杂志,2000,19(1):42-52,

[3](美)约翰西蒙兹著,俞孔坚等译,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

[4]王紫雯,景观文化与景观生态学初探[J],建筑学报,1995,(8):34-38,

[5]张永泽,王亘,自然湿地生态恢复研究综述,生态学报[J]2001

篇10

关键词:两河口;湿地公园;植物资源;脊椎动物;生物多样性

中图分类号:X825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49944(2013)08007603

1引言

河南两河口国家湿地公园位于河南省信阳市平桥区境内,北枕中原,南襟荆楚,左轭两淮,右控汉江。这里有丰富的生物资源,又有深厚的茶文化底蕴,是科学研究的天然实验室,是进行科普宣传教育的博物馆。平桥区位于中国亚热带和暖温带的地理分界线(秦岭—淮河)上,具有明显的季风气候特征。这里气候温暖,光照充足,降雨充沛,四季分明,温度随海拔的升高而降低,降雨随海拔的升高而增加,适宜多种亚热带和暖温带的动植物生长繁衍。

2研究地概况

平桥区位于河南省南部、大别山和桐柏山北麓、淮河上游,东连罗山县,北接确山县、正阳县,西界桐柏县、湖北省随州市,南邻浉河区。湿地公园主要包括平桥区的东双河、杜河、浉河、南灌渠、七龙溪及其周边部分地区。总面积752hm2,地理坐标为:东经113°42′~114°25′,北纬32°02′~32°37′。

3现状生物调查

植物多样性调查分为物种与群落两部分,物种调查采取全面调查与重点详查相结合的方法;群落调查采用取样方法,在各个典型样地内随机选择 10m×10 m的大样方,按对角线取9个1m×1 m 的小样方,分别记录群落特征。动物调查采取GPS地面辅助取样,结合实地路线调查和重点调查相结合的方法。鸟类调查主要采取样线法,辅以样方法,共调查了浉河、东双河、杜河、南灌渠和七龙溪5条样线,保证生物调查的全面覆盖和可靠性。

3.1植物资源

湿地内环境独特,是动植物资源的天然“基因库”,森林覆盖率高达80%,森林植物景观良好,季相变化丰富,种类繁多。初步统计,境内有维管植物113科、377属、781种,其中蕨类植物有14科、19属、41种。裸子植物有4科、9属、14种。被子植物95科、349属、726种。在科的组成中,含1种的科27个,占全部科的24.1%,含2~9种的科68个,占全部科的60.71%,含10种以上的科17个,占全部科的15.2%;其中禾本科含74种,菊科含64种,豆科含53种,蔷薇科含31种,莎草科含37种,上述5科含259种,占全部种的33.1%。在属的组成中,含1种的属201个,占全部属的53.3%,含2~5种的属156个,占全部属的41.3%,含6~9种的较大属18个,占全部属的4.77%,含10种以上的大属2属,分别是莎草科11种,蓼属18种。种子植物特有属7个,银杏属、杉木属、水杉属为栽培品种,翼朴属、枳属为该区常见木本植物,地构叶属、星毛芥属是该区的草本植物。

该区位于江淮之间,属我国北亚热带范围,水热资源丰富,自然条件优越,山地乔木主要分布有栓皮栎、马尾松、枫杨、麻栎、化香等。灌木主要有杜鹃、白鹃梅、算盘子、黄荆群落、酸枣、胡枝子。草本植被主要有五节芒、黄背草、隐子草、荩草、蒿类等优势品种。河滩地和浅水湿地沼泽分布有香蒲、芦苇、菰草、菖蒲、水蓼、水花生、酸模。水域分布有莲、野菱、狐尾藻、沮草和黑藻。栽培的人工植被主要有水稻、小麦、花生、红薯、豆类、棉花、芝麻、油菜等农作物及板栗、梨、桃、葡萄等果树和茶园;在村旁、路边、河堤、渠岸还有欧杨、河柳、泡桐、水杉、湿地松等乔木树种以及水竹、毛竹、刚竹、桂竹等竹类。两河口湿地内生长着基本与陆地一样的植物群落,物种丰富。存在着以狗牙根、莲子草为主的草本植物;两岸多以成片的竹林及高大的乔灌木为主。陆地部分的覆盖率均在90%以上。水生植物有20余种,主要是斑块分布的芦苇、菱角、菖蒲、阔叶蓼等,鸭跖草、稗草、苔藓植物伴生其间。根据吴征镒主编的《中国植被》(1980)“中国植被区划图”,以及《河南省植被》的划分,该地区植被划分属于亚热带东部常绿阔叶林区域亚热带常绿、落叶阔叶混交林地带淮扬山地丘陵落叶栎类、青冈栎、马尾松林区。

3.2脊椎动物资源

两河口湿地公园内水栖类动物种类繁多。在调查时,GPS样点是卫星遥感影像判读各类景观类型的基础,根据室内判读的环境类型初图,现场核实判读的正误率,并对每个GPS取样点作以下几方面的记录:海拔表读出测点的海拔值和经纬度;记录植被、地貌和人类活动状况;记录样线观察到的动物及相关信息;拍摄动物群落生活环境和典型环境外貌。在调查过程中,确定规划范围内动物种类及资源状况,珍稀濒危动物的种类及生境等。针对优势种和常见种这些非常熟悉、数量又多的物种,利用其外形和生态环境就可以辨别,并利用实地计数和统计丰度断定数量;少见种和偶见种这些大部分动物群体,分布广,遇见率高,但是数量较少,针对这类动物,除利用外形和生境进行判别外,还参考其他因素,特别是利用专用设备记载和辨别其形态特征,最后加以判读,定出其名称和数量。如果还有疑问,利用数码相机和摄像机进行拍摄,返回基地后再进行室内综合分析,判断其种类。对于数量很少的稀有动物,处理用上述方法进行辨别外,主要是采集标本,进行传统检索判断和利用分子生物学手段进行室内鉴定。 经统计,区域内脊椎动物共有5纲34目63科300种。其中,鱼纲9目15科76种;两栖纲2目5科13种;爬行纲2目7科27种;鸟纲16目43科165种;哺乳纲5目9科19种。

4公园生物多样性保护

生物多样性是生物的基因库、全人类的共同财富,是人类赖以生存的物质基础,所以必须保护生物多样性。根据《生物多样性公约》,所谓生物多样性就是地球上所有的生物体及其构成的综合体。它包括遗传多样性、物种多样性和生态系统多样性3个层次,保护生物多样性就是在基因、物种和生态环境3个水平上的保护。

4.1生物多样性保护原则

4.1.1生态学原理

采用生态学方法来治理环境污染和解决生态破坏是一条非常有效的途径。因此,项目团队在进行天然植被恢复、生态环境的改善中所采用的手段和方法要按照生态学的原理,尊重科学,尊重自然规律,按照自然演变规律开展生物多样性保护,促进人与自然的和谐相处。

2013年8月绿色科技第8期

尹春,等:河南两河口国家湿地公园生物多样性调查研究自然与生态

4.1.2系统学原理

河流是两河口湿地公园生态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区内水域、陆地植被生态系统交错分布,既相对独立又密切联系,各系统内为不同物种的生存提供了多样化的栖息环境,蕴藏着丰富的物种。因此,在加强森林植被保护的同时不能只是水域生态环境的保护,而是要从维护湿地生态系统的整体功能与平衡的高度出发,全面保护湿地生态系统。

4.1.3岛屿生物学原理

岛屿上栖息的物种种类和数量与岛屿面积的大小有关,在生物多样性保护中,要尽可能地扩大适宜生物栖息繁衍的环境,达到保护区内新物种迁入与原物种迁出之间的平衡,从而丰富保护区内物种资源。

4.1.4就地保护原则

保护区内的现存生物是在长期地质和环境演变的过程中,适应本地气候、土壤、生物等环境因素的产物,开展就地保护更有利于生物种群的繁衍和发展,更有利于生物多样性保护;在保护区内生存的野生动物的活动范围有时会超过自然保护区,栖息的最佳环境不一定在保护区内,因此在保护区内采取就地保护措施的同时,也需要加强自然保护区以外的就地保护。

4.1.5可持续利用原则

发展必须以保护为基础,必须保护好物种赖以生存的自然生态系统的结构和功能的多样性,在保护的基础上持续有效地利用自然资源[1]。

4.2公园生物多样性保护措施

生物多样性保护策略有广泛的领域和规模,这个过程通常分成3个基本部分:抢救生物多样性,研究生物多样性,持续、合理地利用生物多样性。从更广泛的视野来看,保护行动必须通过多层次的合作才能进行。河南两河口湿地公园的生物多样性保护采取了以下措施。

4.2.1健全保护管理体制

由于两河口国家湿地公园面积较大,对生物多样性保护处于起步阶段,湿地公园内的动植物资源统计还不全面,因此建立珍稀动植物物种的档案管理是首要工作,应坚持档案的延续性。另外根据生物分布情况和生长繁殖习性,建立健全生物多样性保护管理体制,制定和落实相关的保护措施,依法加强管理。

4.2.2建立生物资源监测网络

对珍稀濒危物种,及时展开抢救性的保护行动,建立生物资源监测网络。通常恢复前和恢复后的都进行一定强度的监测。对受干扰物种进行恢复前监测可以为恢复提供有效的基础数据,同时恢复后长期的监测对于评价和理解生物恢复技术的有效性也是非常重要的,恢复后的监测在前期保证了数据的精确和有效性,按月为周期进行监测,等生物群落逐步成长和稳定之后可以按低频率如3个月或1年进行继续监测,直到系统进入自然循环状态。监测应该记录的是恢复后长期的自我持续状态。

4.2.3积极开展生物多样性保护活动

通过国际合作,促进保护生物多样性活动的开展。保护物种、种群和遗传多样性,提高在自然生境中保护生物多样性的能力;加强迁地保护[2]时的建设以保护生物多样性教育民众并为可持续发展做贡献。扩大人类保护生物多样性的能力,增加对生物多样性价值和重要性的正确评议和了解;帮助公共机构传递保护生物多样性及发挥其效益所需的信息;改进生物多样性保护的基础研究和应用研究。

4.2.4栖息地保护

针对野生动植物资源,对其栖息地进行保护。按照两河口国家湿地公园的分区分级保护区域,设置相应的界桩,明确区域的范围并设置标志牌。对两河口湿地特有的珍稀濒危植物加强管理,必要时在相应区域设置隔离保护设施。严禁在公园范围内捕鱼,同时开展特有鱼的保护工作,在实地调查的基础上进行方案论证,避开保护鱼类的产卵区域以及鱼类的洄游路线。建立野生动物救助站,及时对湿地公园内伤残、病害动物提供必要的人工救治,待其康复后放归大自然[3]。

4.2.5栖息地恢复

一个正常的生态系统富有弹性,能自我维持,能承受一定的环境压力及变化,其主要生态因子能在一定的自然变化范围内正常运转。湿地恢复是恢复退化的湿地生态系统的生物群落及其组成、结构、功能与自然生态过程,湿地公园的生物栖息地恢复采用自然恢复法和人工促进恢复法消除导致湿地退化或丧生的威胁因素,从而恢复湿地的功能和价值。

4.2.6建立湿地宣传、展示园

在湿地走廊的岸边,结合南灌渠生态柔性护坡工程,采用图文并茂的形式结合音响系统展示两河口湿地文化、水利文化和农耕文化。游客在湿地文化长廊中游览时,一方面体验湿地自然植物景观、生态群落景观,一方面通过沿路的宣传资料增强生物保护的责任和认识。在河州榭地域建立了湿地植物园。河州榭属于两河口的分水嘴,区域湿地类型多样,湿地植物种类繁多,鸟类资源丰富,植被覆盖率高,地势平坦,在此建立鸟类文化展示平台、湿地植物收集与展示区。湿地植物园一方面展示两河口湿地丰富的植物景观和优美的生态景观,打造以湿地植物为特色的田园风光,让游客学习湿地植物的相关知识[4]。

5结语

两河口湿地公园的生物多样性保护做到逐步改善、持续增长,把严格的科学分析和能为广大公众所确认的社会、经济和精神上的价值结合起来。做好豫东南生物多样性保护,不仅有利于豫东南地区按照科学发展观的要求,建设生态文明,促进社会经济可持续发展,而且有利于河南履行国际公约、树立国际形象,为全省乃至世界生物多样性保护探索和积累经验,有利于河南省“生态立省”和“绿色经济强省”战略的实施。 参考文献:

[1]孙建忠,柴文运.永昌东大河自然保护区生物多样性保护对策[J].甘肃科技,2008(1):17~18.

[2]徐广,李萍.张掖黑河湿地资源现状与生物多样性保护对策[J].甘肃林业科技,2010(12):52~5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