旅游行业营销方案范文

时间:2024-01-08 17:47:47

导语:如何才能写好一篇旅游行业营销方案,这就需要搜集整理更多的资料和文献,欢迎阅读由公务员之家整理的十篇范文,供你借鉴。

旅游行业营销方案

篇1

关键词:大数据;旅游管理;应用

大数据的应用,可以帮助旅游企业快速地整理出客户信息,汇总分析客户的旅游喜好,根据不同客户的不同需求,制定出最适合客户的旅游产品,提高客户满意度,进而促进旅游企业的发展。要想促进旅游企业的快速发展,就必须合理利用大数据,将大数据应用在旅游管理发展中至关重要。本文就大数据在旅游管理中的应用进行探讨。

1将大数据应用在旅游管理中的目标

信息技术快速发展,从根本上影响了人们的生活理念,人们生活方式的不断改变,信息化也快速地应用到人们的生活中,人们的生活随时都在产生信息,发现信息,并快速地将这些信息集成整理,旅游业可以通过这些数据快速地分析出自己的优势和不足,并快速地整合多种方案,满足客户多元化的需求,提高旅游业自身的发展水平。(1)提升旅游行业的服务质量传统的旅游方案已经不能满足人们的需求,所以,旅游业要顺应时代的发展,更新推出新的旅游方案来满足客户的需求。大数据对数据的全面分析,有助于建设旅游行业的景区公共服务体系,进而迎合客户的多元化需求,做到一对一服务,提升旅游行业的顾客满意服务度。(2)改善旅游行业的管理模式传统的旅游模式,掌握客户的信息量较少,不能根据客户需求合理的安排方针对策。将大数据应用在旅游企业,可以将顾客的喜好需求集成分析,为不同的顾客制定不同的旅游方案,并根据数据分析企业自身的存在的不足和特点,及时改进,全面掌握旅游企业的服务特点和客户需求,才能有效地促进旅游企业的快速发展。(3)应用大数据,更新企业的营销模式传统的旅游企业销售中,营销策略太过单一,营销方向模糊不清,企业不能顺应市场需求进行转型升级。将大数据应用在旅游企业,可以有效地帮助企业分析出目标方向,将消费人群进行分析,将分析出来的数据进行深入分析,将不同的消费群体根据消费需求进行划分,合理制定营销方针策略。通过分析市场,做出精准的预判,促使旅游企业在竞争激烈的行业占主导地位。

2现有的旅游平台存在的问题

(1)旅游数据太单一,并且没有关联数据库现有的数据。旅游平台现有的数据主要有:旅游者的信息、旅游企业的管理人员信息、入住酒店信息、出入交通工具的信息、景点游客的信息等等,这些数据组成了旅游平台,但是却很难将这些数据有效地统一起来。(2)旅游企业重点关注旅游计划,而没有将旅游过程中顾客的真实行为记录存档,单单根据旅游企业制定的旅游计划,是没有办法分析出游客的行为数据。(3)旅游平台的数据和公共平台数据关联单一,无法获取有效地信息。旅游企业想要分析数据,只能根据不同阶段的不同数据进行查找,费时、费力、给出的数据太过单一。

3大数据在旅游管理中的应用探讨

(1)大数据在省级旅游和5A旅游的应用将大数据应用在升级旅游和5旅游中,充分结合信息技术的优势,让旅游产业成功从传统旅游中脱颖而出,成功转型,通过对大数据的分析,可以研究顾客的心理需求,以及旅游产业为不同顾客制定的个性化服务。同时也可以分析出,什么类型的景区最受顾客喜爱,游客最关注的是景区的哪个景点等等,旅游企业可以根据这些数据,不断更新企业个性化服务策略,增强营销推广能力,推动可视化数据服务的快速发展。(2)将大数据应用在旅游企业,促进市场营销信息化社会,人们每天在社交平台发出成千上万条信息,这些信息来源广泛,主要包含人们的个人喜好、对产品的体验感受,消费能力等等。通过对这些数据的集成分类,形成强大的数据信息网,这些信息,预示着市场发展方向和目标,将这些信息合理分化利用,可以挖掘出有效地旅游行业市场信息、行业需求等,有助于旅游行业对现有的旅游方针及时地根据顾客需求做出调整。旅游企业利用这些有效地信息网,可以快速地了解客户需求,给出客户满意的旅游策略,提升自身产品特点,提高旅游行业服务水准,这样,旅游企业才可以在竞争激烈的市场中蓬勃发展,快速成长。

4结束语

互联网的快速发展,让信息采集更加方便,更加快速有效,各行各业已将大数据应用在自己的工作中,旅游企业更是紧跟时代步伐,运用大数据,对客户需求信息进行归纳、分析、整理,提升旅游行业自身的产品特点,并带动旅游行业成功转型,为不同的顾客提供不同的旅游策略,提高旅游行业的经济效益,旅游企业通过对大数据的分析,结合大数据提高自身营销策略,提升顾客服务满意度,进一步促进我国经济水平的快速发展。

参考文献:

篇2

近年来,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逐步提升,旅游成为人们放松的一种新手段。旅行的解压方式也在我们的日常生活中越来越受到人们的欢迎。因此我们可以看到在新?r代背景下,旅游行业快速地发展起来,所以旅游行业服务质量的提升也变得十分重要。智慧旅游就是在这个大背景之下应运而生的。在旅游信息服务视域下智慧旅游概念的探讨在一定程度上能够提升旅游行业的服务质量并促进服务行业的快速发展。

1 旅游信息服务视域下的智慧旅游概念、内涵及作用

1.1智慧旅游的相关概念

旅游信息服务视域下的智慧旅游模式主要指的是旅游者在旅游的过程中所接收到的旅游信息服务,所以智慧旅游实际上是隶属于旅游信息服务的,不过这并不是意味着只要是旅游信息服务都能被称为智慧旅游,只有个别游客才能够感受到智慧旅游。其基本内容就是旅游信息服务,一般由机构借助手段来实现信息服务。智慧旅游不仅仅是改变了传统的旅游形式,还改变了旅游机构的内部组成[1]。

1.2内涵

智慧旅游的主要内涵要从三个方面进行分析,第一是以人为本。智慧旅游的核心就在于游客是否拥有良好的旅游体验。智慧旅游相较于传统的旅游而言更加注重人性化体验,游客在旅游的过程中能够通过各种方式享受到全面的信息化服务。在智慧旅游的服务设计内容中主要会以游客的感受以及需要为重点考查对象。比如当游客有任何合理需求时要在第一时间为游客服务。在整个旅游过程中,获取服务的方式也是多种多样的,在很大的程度上使服务更加完善[2]。第二是创新力。旅游行业需要在保证业务规范的同时不断地对自己的行业内容进行创新。最后是建立完善的管理方式。从建设体系和监督环境着手,增强价格和服务的透明化,比如可以在旅游过程中将旅游价格明码标注,承诺无任何隐性消费,从而给人们带去更好的旅游服务体验。

1.3作用

智慧旅游的产生和发展离不开社会生产力以及科技水平的显著提高,智慧旅游不仅能够保留传统旅游行业的优点,还能够随着时代的发展逐渐形成新型的旅游信息服务,所以在整个旅游业中都发挥着巨大的作用。目前为止,以下几个方面都展现了智慧旅游的具体作用。第一就是对人们的消费方式的影响。智慧旅游可以通过互联网技术来实现旅游资源、旅游服务以及旅游购物的集合,具体的步骤主要是人们运用互联网平台搜索与旅游相关的信息,然后通过各种不同的网络手段完成交易,这样的方式就是旅游经济发展随着时代改变的产物,并且在根本上也转变了传统的旅游企业的融资发展方式,即通过现实交易的方式来进行融资,耗时耗力。直接加速了旅游产业的更新升级[3]。第二就是智慧旅游中的人性化信息服务。在传统旅游服务业之中,一般是采用旅游企业制定出游计划的方式,在整个的过程之中,游客会一直处于被动服务状态,多多少少会让游客感觉失去了自主选择权并且还受到了限制。而智慧旅游则会为游客提供多种旅游选择方式让游客自行选择自己所中意的,游客还可以自己制定专属于自己的旅游路线。并且互联网操作的简洁,也使游客节约了许多本可以不浪费的时间,为人们的旅游提供了以前所不敢想象的便捷。总而言之,传统旅游信息服务业与智慧旅游最为本质的区别体现在以下三点。其一是智慧旅游会给游客带来更大的旅游选择自主性;其二是智慧旅游的选择更加多元化;其三是智慧旅游的涉及面更为广泛,包括线下和线上两个方面。

2 智慧旅游的主要特征

2.1服务智慧化管理

智慧旅游所展现出来的主要特征就是服务智慧化管理,智慧旅游使传统的旅游信息服务直接过渡到新型智慧服务。智慧旅游可以将游客在旅游过程中所涉及到的一切事物的信息资源通过多种途径和方式展示给游客,游客只需要通过点击的方式就可以轻松享受到免费的智慧服务[4]。现在智慧型服务的内容远不止如此,其中还包括预定车票、酒店、餐厅等众多人性化服务,从根本上建立起了旅游服务行业的综合服务理念,使得旅游行业不断发展。

2.2旅游信息资源管理

旅游信息资源管理也是智慧旅游的主要特点。在传统型的旅游信息资源管理之中,一般是以人工管理为主,通过旅游行业各个部门的工作人员按照游客的实际需求对这些信息资源进行整合并逐一管理,所以旅游行业的信息资源交流往往十分困难,这就直接影响了旅游行业的快速发展[5]。而智慧旅游就将这个问题完全解决了,因为它是通过网络技术来增进旅游行业之间的沟通的,从而使旅游行业之间保持基本的信息资源畅通,并且它还是十分智能的,能够依据不同行业的客户数据来为旅游行业制定发展方向。不仅能够节省人工成本,还能够提升其服务效率,使得游客的旅游动向得到了更好的把握,智慧旅游的广泛运用使旅游信息管理趋向智能化与系统化,通过提升旅游行业服务效率的方式来促进我国旅游行业的发展。

2.3智能分析

智慧旅游通过信息化管理模式掌握游客发展动向,并通过信息数据的形式来对其进行智能化分析,从根本上使得旅游信息资源得到了综合利用,最终达到了智慧营销的目的。智慧旅游主要是通过对数据智能化的整理分析引导未来的发展趋势,将挖掘游客旅游的兴趣点作为着力点,不断促进旅游行业的发展和创新,使旅游信息服务模式在整个发展过程中逐渐趋向大众化和个性化发展,这样一来就直接提升了旅游产业的核心竞争力,实现了旅游产业的转型升级。通过智能分析的方式直接将原有的传统旅游模式转变成符合时展的新型旅游模式,在这个过程之中,对用户数据的智能分析起着关键的作用,所以智能分析作为智慧旅游的主要特征之一,对智慧旅游服务模式的发展还是起着十分重要的推动作用的。

3 智慧旅游为旅游行业带来的改变

3.1旅游机构的转变

现代旅游的各大机构的主要目的就是提高办公效率,尤其是十分看重工作形式与时展的一致性,所以在很多机构中已经逐渐应用了现代化办公模式,此类办公模式使得大量的信息技术被运用到旅游业务的各项管理活动之中,从而提高了旅游机构的整体工作效率,在抛弃了传统旅游管理方式中的不足之处后,现代旅游服务更加具有针对性并且十分人性化。通过网络信息的反馈,旅游主体整体动态就一目了然了,并可以对服务质量实行有效管理,如果在其中发现了问题或者是不足之处的话,可以直接进行调整。那么就直接提高了智慧旅游的整体旅游服务水平。除此之外,智慧旅游的相关应用还能够依据不同旅游主体进行不同的定制,主要就是对他们的综合情况进行分析之后定制方案,这种营销策略可以很大程度上提高制定质量。现今的各大旅游机构都会使用很多信息技术吸引顾客,并且借机推销旅游产品和周边商品,这样的传播方式不同于以前存在的单一营销模式,通过一些符合如今消费者口味的方式进行旅游宣传,这样的方法能够更加有效地吸引更多的客户,甚至可以发掘出许多潜在客户,直接扩展了旅游产品的市场[6]。并且智慧旅游还通过手机软件得到了快速推广,通过网络的传播途径使得更多的群体融入到智慧旅游的模式之中,促进智慧旅游向多元化方向发展。

3.2旅游主体的转变

因为旅游行业是在不断的发展过程之中的,所以现代旅游主体的具体旅游表现行为在一定程度上也发生了转变。在传统的旅游过程中,一般是通过旅游公司指定的方式来进行旅游流程,内容不够丰富并且不能发挥出主体的意识,但是如今智能化的现代旅游直接改变了原先的旅游方式,旅游主体能够依据自己的想法来规划自己的旅游线路,所以受旅游公司的限制程度也在逐渐缩小。一般而言,现今的智慧旅游完全是按照旅游主体的意愿进行的,无论是食宿还是景点都是旅游主体自己的选择。并且智慧旅游还会对不同的旅游主体提供不同的旅游行程安排,如果旅游主体的情况有变的话,通常也会按照旅游主体的具体需要在第一时间更改行程。不同于传统的旅游模式,智慧旅游的更改手续更加简单,更改速度也很快。并且旅游主体还能够从更加丰富的渠道实现旅游体验,旅游主体可以运用电子设备全记录的方式在社交网络或者是社交软件上进行实时的分享。甚至在未来的发展中,科学技术的快速发展还能够在旅游主体进行旅游景点选择之前通过三维虚拟实境的方式来体验旅游的乐趣,那么旅游主体在做出旅游选择时也会更加准确。

4 旅游信息服务视域下的智慧旅游评价

评价智慧旅游的内容主要有四个方面。首先就是智慧旅游表层含义的分析和评价。主要指的就是提升旅游行业的整体工作效率,并且在此基础之上要以良好的服务态度来满足游客的具体需求,现代旅游行业作为服务行业,主要依托的就是服务的质量以及便捷度。智慧旅游本质的发展目的就是在领悟游客的本质意愿的基础上进行信息服务工作,切实解决游客所面临的的问题,提高游客对于旅游服务的满意率。其次,智慧旅游是不能等同于智能旅行的。智能旅行是通?^人为操作的方式处理旅游事项,并且依靠智能技术以及功能的灵活性来实现互利,而智慧旅游是通过技术功能来扶持人员操作,比如在对待同一个旅游主体时,智能旅行通过旅游服务人员人为制定旅游方案的方式给游客提供旅游方案,而智慧旅游则是通过线上路线规划及线下人员的综合规划给游客提供旅游方案。所以在智慧旅游的开展过程中,坚决不能一味地强调操作投入,而是应该把重点放在通过技术功能来扶持运作之上,但是这并不意味着智慧旅游的重点完全在信息的收集、展示以及系统的开发之上。智慧旅游虽然是通过智能的角度来发展旅游行业,但是服务才是他们的主要目的。再者,西方国家较早兴起发展智慧旅游的有关概念,通过在发展过程中对自身体系的不断完善来使其不断地发展壮大。所以,我国在汲取了国外的相关经验并且结合了我国的实际国情之后开展了智慧旅游,我们的主要目的与西方国家是一致的。所以,智慧旅游以可持续发展战略为主要的指导方针,从发展的角度直视旅游事业经营以及运作中存在的实际问题。现在世界各国都形成了智慧旅游观念,我国也不例外。通过对于旅游行业的不断研究,我们的智慧型旅游模式使得旅游事业不再仅仅局限于形式之上,而是通过智慧的角度和方式来促进经济的发展。智慧旅游在信息服务视域下进行了具体的智慧旅游评价。可以预见的是,在未来的旅游行业的发展过程中,智慧型旅游作为一种新型的发展方式将彻底改变我们对于旅游的看法,在不断的创新和发展的智慧型旅游方式之中,我们已经看到了旅游行业未来的发展方向,这对于社会和经济的发展都起着十分巨大的促进作用。

篇3

什么样的课程体系才更适合高职教育?这已经成为教育部和高职院校关注的问题。然而,纵观高职课程体系的设计,大部分高职院校的课程体系注重的是到底设置什么样的课程,要实现什么样的培养目标,将目标设定为统一的、死板的规格,而忽视了对学生个体优势和行业、岗位对学生能力需求的培养。特别是旅游管理专业的人才培养,旅游行业的特点决定了其专业课程体系的设计更应注重学生职业技能的培养,学校人才培养和行业需要实现零对接。

一、基于职业技能培养的课程体本文由收集整理系设计的理念

将职业技能培养与职业标准紧密融合则是旅游管理专业课程体系设计的核心。高职旅游管理专业课程体系的设计应注重与行业、企业专家的合作,与行业、企业专家共同研讨并确定学生实习与就业的主要岗位群,分析岗位群的工作任务与能力需求情况,归纳出典型工作任务与主要岗位知识与专业能力及素质,确定行动领域,将其转化成学习领域。在设计的同时,应考虑到岗位职业技能的训练和旅游管理专业学生的不同特点,融入“岗位对接、因材施教,发挥优势”的理念,让不同类型的学生在后期有一个方向的选择。

课程体系中课程的选取要针对高职学生的特点,常规课程以外,根据不同企业特点,校企共同开发企业特色课程融入旅游管理专业课程体系。

二、旅游管理专业课程体系设计的依据

(一)基于旅游管理人才培养的目标

高职旅游管理专业人才的培养目标是,培养道德高尚,具备旅行社运营、景区策划及酒店管理等基本知识和沟通协调、营销策划、团队协作、开拓创新的职业能力,面向旅游管理、景区管理和酒店管理等行业,从事导游、旅行社计调、旅游产品设计与销售、会议旅游策划、酒店服务等工作的精服务、懂管理、善策划的高端技能型专门人才。课程体系的设计应将人才培养目标中的内容作为主要的着眼点,将目标分解,确定课程内容。分解来看,旅游管理专业的人才培养目标是让学生能够具备较高的道德,较强的技能,较好的心理素质与较高的创新能力,因而,课程的选取应充分考虑这几部分的有机结合。

(二)学生就业岗位工作要求

高职旅游管理专业学生未来从事的岗位的工作任务对学生素质与能力的要求有相同之处,又有各自的特殊需求。旅游行业是窗口行业,各工作岗位都十分注重员工的道德情操与方法能力,员工的形象代表的就是企业的形象,企业希望从业人员能够以企业为家,讲诚信,应变能力较强,能够灵活处理问题。然而,每一个工作岗位对员工又有相应的岗位要求,如导游员岗位要求员工有较高的文化内涵,熟知旅游地理,表达能力强,有较高的审美水平,周到热情,身体素质也要好。旅游营销人员要求员工熟悉旅游产品,心理素质好,思维灵活,口才好,有较强的抗挫折能力。而星级酒店服务人员则要求员工热情有耐心,

因而,为了培养旅游行业适用人才,应以旅游管理专

业岗位能力分析为基础,对接职业标准,根据旅游管理专业主要职业岗位(群)的任职要求和工作任务,创建人才培养方案,构建课程体系。

三、“树形”课程体系设计和实施

所谓“树形”课程体系,即把对高职旅游管理专业学生的培养比作树的成长,打好根基,丰富养分,明确方向,最终实现枝繁叶茂。

(一)夯实根基

“树形”课程体系的根基主要着眼于学生入学的第一和第二学期,这两个学期里,要为未来旅游从业人员打好旅游知识文化基础,培养高尚的职业道德与职业素养。因而,在这两个学期主要设计知识文化与素质培养课程。

除了教育部要求的必修公共课程之外,应加入服务礼仪、旅游职业素养等课程,这些都是对学生道德与素质的培养。旅游从业人员,应具有较高的文化素养与审美水平,因而,在这两个学期里要加入中国旅游地理、旅游基础知识等文化课程,为了学生考取资格证书的需要,还应融入资格证书考试课程。

(二)给足养分

第三学期,在打好根基的基础上补充养分,并注重学生实践能力的锻炼这个学期里,应设计专业技能课程,包括旅游计调业务、旅游市场营销、会展策划等课程。这些课程的设计主要目的是锻炼学生的操作技能,更重要的是,这些实践性较强的课程,在教学过程中采取任务驱动的教学模式,这更容易将学生身上的特点与优势显露,为下一步发挥个体优势,进行职业定位,做好准备。

(三)方向明确

第四学期,通过第三学期里的课程,专业教师会根据学生在技能课程上的表现发现学生的不同特点。教师会结合学生的特点,将学生进行分类,这是一个教师指导,学生自行进行选择的过程,学生根据自身优势,在第四学期选择分方向课程进行学习,此时的就业方向也渐渐明晰。

(四)开枝散叶

篇4

关键词:创业教育;创业潜力;创业能力;评价体系

中图分类号:G72

文献标识码:A

大学生旅游行业创业能力评价体系是在创业教育初建时期,充分了解旅游行业创业的市场特征、市场现状及创业大学生创业能力基础上建立的。通过该体系对大学生在旅游行业创业能力的形式、内容及效用进行综合评价。同时,通过专家的参与,可以解析、规范创业内容,从而科学合理地预测学生的创业能力。构建大学生旅游行业创业能力评价体系是为了更好地进行创业教育,为大学生进入创业型社会做好准备。文章基于《世界文化遗产地丽江旅游行业大学生创业实训模块构建研究》课题的创业能力问卷调查,分析旅游管理类、工商管理类、市场营销类学生创业能力。

目前,云南旅游企业发展进入转型期,由资源密集型向资金和技术密集型转化,创业大学生可借助二次创业契机进行创业。在大学生进行创业前,通过创业能力评价体系客观、正确地评判学生创业能力,将学生的创新个性和社会需求相结合,完善学生的价值观、创新能力;将学生的专业知识、创新成果转化为旅游行业需要的实用型创业成果,增强学生进入社会的创业能力,增强学生灵活运用创业知识的实际操作能力。

一、大学生旅游行业创业能力评价体系的目的

云南旅游二次创业,智慧旅游呼之欲出。云计算、物联网、互联网、移动互联网,借助便携的终端上网设备,旅游资源、旅游经济、旅游活动等的获取甚为便捷,这大大增加了大学生在智慧旅游中的创业机会,同时也能加强大学生思维创新能力、旅游创业规划能力的培养,传统的创业能力评价体系不符合现代智慧旅游的需求。智慧旅游需要大学生在旅游行业创业的形式、内容、效用上进行创新,与之相应的大学生旅游行业创业能力评价体系的建立就显得甚为必要。大学生旅游行业创业能力评价体系的目的如下:

第一,明确创业教育的培养目的,有效利用各类资源,提高创业能力的培养效果。

第二,将学生的个性潜能与培养目标相结合,挖掘不同层次学生的个性潜能,培养学生的创新潜能,激发学生自主创新、突破自我、不断创新的意识。

第三,通过创业能力评价体系客观评价学生的创业能力,抽选出部分创业能力较强的学生,进行创业能力评价体系的客观评价及检验,选拔适合创业的学生进行创业教育资源的配置:做到合理配置资金,合理配置师资资源,节约成本,降低培育风险。

第四,将所有参加测评体系的学生分类,因材施教,进行多样化的教育模式,学生创业兴趣得到培养,也合理配置了资金、时间及教师资源。

综上所述,评价体系的构建是为了建立学生创业战略体系,节约时间、资金、教学资源的模式,有利于培养多样化的管理类、市场营销类高层次创新、创业型管理人才。

二、大学生旅游行业创业能力评价体系的构成

根据云南旅游市场发展现状、客源市场消费需求、旅游资源配置需求,结合旅游行业创业内外环境的分析,大学生旅游行业创业能力评价体系是由创业素质、创业能力、基层评价和特殊能力评价四部分构成,创业素质、创业能力是大学生在旅游行业创业能力评价体系的核心。其中,创业素质包括心理品质、专业知识掌握能力、法律意识等指标;创业能力包括决策判断能力、经营管理能力、组织协调能力、团队协作能力、专业技术能力等指标;基层评价包括教师评价、参与创业项目综合评价、企业创业管理专业人士评价等指标;特殊能力评价包括创业潜能评价、创新思维评价等指标。

运用创业能力评价体系的指标分值,根据层次分析法分析大学生在旅游行业中的创业素质、创业能力、基层测评和特殊能力。根据分析结果将参加测试的学生进行分类:通过测评的创业能力优秀的学生、通过测评的创业能力普通的学生、没有通过创业能力测评的学生。最后根据分类,分别培养三类学生的实际操作能力和动手能力。

三、大学生旅游行业创业能力评价体系内容和指标

(一)创业素质测评体系

如图1所示,创业素质测评体系包括心理素质、知识技能掌握水平及法律意识指标评价,在未进行层次分析法评价前,运用优秀(5分)、良好(4分)、中等(3分)、较差(2分)、差(1分)五个标准进行评价。心理素质包括情感、信心、意志力、韧性。知识技能掌握水平包括知识理论水平、操作技能水平。法律意识包括法律认知水平(针对旅游行业法律认知水平)、创业企业法律认知水平、金融保险类法律认知水平。

(二)创业能力测评体系

如图2所示,创业能力测评体系是通过不同层次环境下的测评,客观分析创业学生创业能力的测评体系。测评体系包括决策判断能力、经营管理能力、组织协调能力、团队协作能力、专业技术能力。

决策判断能力是创业学生根据旅游行业的行业信息制定战略计划进行客观决策的能力;经营管理能力是根据创业企业所在地域和创业领域正确制定创业企业发展方向、目标、组织计划实施方案的能力;组织协调能力是创业学生在创业团队中人力资源管理组织协调的能力,是组织团队、节约人力资本的能力;团队协作能力是分析判断组织团队合作的能力,是开拓团队潜能的能力;专业技术能力是指创业学生的综合专业能力,是组织优化资源,核算、分配、使用资源的能力。诸多能力未来会转化成创业学生的社会责任感,提升其合作精神。

创业能力测评完毕后,对学生的创业责任感和创业合作精神进行测评。

创业能力评价体系是大学生在旅游行业创业能力评价体系的重要部分。创业能力测评体系测评题目的制定者要求具有创业教育经验、创业能力测评经验和旅游行业企业创业经历。此体系也可以借鉴国外国内已经成功运行的创业能力测评体系进行测评。

(三)基层测评体系和特殊能力测评体系

如图3所示,基层评价指标包括教师评价、参与创业项目综合评价、企业创业管理专业人士评价。特殊能力评价包括创业潜能评价、创新思维评价。其中,创业潜能评价可以是心理测评、人格测评及创业抗挫折能力测评、创业管理能力测评。创新思维评价是智力结构中所学知识及创新能力的评价。

(四)根据测评分析大学生创业能力

把创业素质、创业能力、基层测评体系和特殊能力测评体系的分值叠加,再按以下公式计算,就可以分析出大学生的创业能力:总分=(创业素质得分÷100)+(创业能力得分÷100)+(基层评价、特殊能力评价得分÷100)。平均分在6.0以上为合格,高于8.0创业能力评价属于优秀,9.0以上创业能力评价是可参与创业比赛和实际创业项目的评价。当分数定量后,便进入创业能力培养中的运用环节——对学生进行分类教育,提高学生的创新、创业能力。

四、创业能力评价体系在大学生旅游行业创业能力培养中的运用

大学生在旅游行业中创业能力的培养建立在创业素质评价、创业能力评价、基层测评评价和特殊能力测评评价基础上。结合创业市场环境、企业内外环境的分析,融合专家建议形成创业前的创业观念、创业素质、创业能力、基层组织能力、特殊能力激发。从创业学生的个性发展需要出发,结合学生特点、全球旅游行业需求,合理构建创业商业计划书,并在高校创业教育平台中利用有效时间进行创新思维、创业能力的培养,培养出创新驱动创业的高素质管理类人才。

主要体现在:对通过创业能力教育课程培训过的所有学生进行创业能力评价。对通过测评的学生和没有通过测评的学生进行分类教育:

第一,通过测评的优秀学生,通过后期培训,提高和完善学生的能力,继续激发和挖掘其潜能。

第二,通过测评的普通学生,通过后期创业教育,挖掘学生的个性能力和创业潜力。

第三,没有通过测评的学生,通过后期创业教育课程,培养学生的实际操作能力和动手能力。

篇5

旅游行业对旅游人才培养的定位需求主要表现在三个方面:第一,旅行社要求旅游管理人员不仅要具备较强的外部联系、计算调节以及营销策划的能力,还应该掌握时展所要求的电子商务、虚拟导游以及旅游咨询等业务能力;第二,景区需要大量的经过中高等级专业培训和学习的导游员、解说员和旅游策划人员;第三,与传统的旅游酒店服务人员相比,社会对旅游酒店的管理人才的要求向综合化转型,他们必须具备服务、管理、外语、人际交往等综合服务能力。传统的旅游管理专业人才培养模式所存在的弊端制约着旅游管理专业高素质人才的培养,推进校企合作,加强职业院校旅游管理人才培养模式的改革和创新是满足旅游行业适应社会经济发展对旅游专业人才要求的关键。

2职业院校旅游管理专业人才培养模式改革的有效策略

2.1专业对接产业,突出专业特色加强旅游行业岗位人才需求预测,切实做好旅游管理专业的市场调研,深入行业、企业,掌握行业、产业的发展动态以及旅游服务和管理岗位对旅游专业技术技能人才的需求,实现旅游管理专业建设与旅游产业结构调整的对接。旅游行业人才的培养与行业发展之间关系紧密,旅游管理专业的办学理念强调专业教育以促进学生就业为指导,教学工作以行业的需求为出发点,培养学生的职业能力,满足旅游业的迅速发展对高素质技术技能人才的需求。职业院校不仅要注重学生专业能力的培养,还应该提升学生的综合素质,教学模式的改革要突显职业院校旅游管理专业教育理念的特色,课程安排要与职业岗位要求紧密相连,旅游人才的培养应该坚持“特色”、“精致”、“精品”的原则,突出旅游专业特色。

2.2课程内容与职业标准对接,制订严格课程标准职业院校旅游管理专业要认真分析技术技能型人才成长规律及旅游行业用人岗位能力的构成,按“实际、实用、实践、实效”的原则,制订严格课程标准,实现课程内容与职业标准的对接,优化调整课程结构,重构课程内容。课程标准以旅游职业标准为基础,以市场对旅游人才的需求方向为准,开发具有旅游专业特色的专业课程;通过职业标准和课程标准的融合,根据旅游职业资格的鉴定标准,针对旅游行业发展的个性需求,开发出符合旅游企业发展的企业文化、职业素养、企业岗位培训等课程;根据旅游行业的职业岗位群的实际,以空间教学常态化为推手,深化课程体系改革,构建以能力为本位、与旅游行业发展和用人需求相适应的职业教育课程体系。

2.3深化校企合作,实行订单培养实行校企深度融合,充分发挥校企双主体育人的作用,是改革职业院校旅游管理专业人才培养模式的重大举措。旅游企业将自己所需人才的培养触角延伸到职业院校,而职业院校旅游管理专业以企业的生产实际来引领教学,明确人才培养目标与规格;校企双方在合作过程中通过共同制订和实施人才培养方案、共同开发教材、共同考核和评价人才培养质量、不断深化订单培养的内涵、共同加强实践教学环节的管理与创新等实现双方“共赢”;职业院校安排学生到企业进行专业实习,利用假期安排教师下企业进行专业实践,聘请旅游行业的资深管理人员进行来校专题讲座,或参与教学工作,不仅可以优化旅游管理专业的教师团队,还可以加强实践教学,提高教学质量,提升旅游专业人才培养质量。

2.4推进“工学结合、顶岗实习”的教学模式职业院校旅游管理专业人才培养模式改革要推进“工学结合、顶岗实习”的教学模式,将理论教学和实践教学相结合。教师在进行理论教学时,进行职业性情景教学,实现“教、学、做”合一,学生将在旅游企业顶岗实习过程中遇到的困难带回学校请求教师的帮助;在实际的岗位操作中,教师引导学生将理论知识与岗位操作相结合,促进学生专业动手能力的全面提高。

2.5完善人才培养质量的考核评价机制职业院校旅游管理专业人才培养模式改革的效果最终体现于旅游专业的人才培养质量,职业院校要建立相应考核评价机制来加以保障。要组织旅游行业专家与院校合作开发完善旅游管理专业技能抽查标准,强化抽查结果的运用,切实提高学生技能水平和职业能力;要依托旅游管理部门、企业开展学生职业技能大赛;完善自我监控机制,建立旅游专业人才培养质量年度报告制度;要认真按照国家教育部相关文件精神完善人才培养工作评估制度,创新人才培养模式,提升人才培养质量。

3结束语

篇6

《旅游市场营销学(第2版)》一书具有诸多优点。第一,书中对旅游业的发展分析细致,书中认为互联网在很大程度上带动了旅游业的发展,而旅游目的地的分销渠道也因此更加多元和网络化。当这些变化对分销结构、关系和功能造成影响时,旅游者的主导地位也会随之增强。相应地,旅行社在旅行中的作用则会被削弱。《旅游市场营销学(第2版)》也让我们了解到,网络在青年人的世界中占据着非常重要的地位,而随着信息技术的普及,网络成为寻找和传播信息的重要工具。

第二,这本书还介绍了互联网时代旅游市场营销的特点。这些特点表现在旅游业发展的方方面面。首先是交互性的特征,这种交互性是“一对一”的,对于旅游目的地而言,每个旅游企业都可以实时地在网络上本企业的服务信息或者企业所提供的项目。其次是效率性。互联网相比传统的促销方式效率要高出许多,而对于旅游企业而言,旅游信息的精准度得到了保障,同时,网站的内容可以不断地修改,这样能很好地调动了参与者的积极性。同样,《旅游市场营销学(第2版)》也从个人的角度出发做了分析。作者认为,对于旅行者而言,他们有手机等智能设备,这使旅行者可以抛弃传统的报纸、电视、杂志等了解信息的方式,只需借助这一便携设备,就能轻松出行。再次是经济性。从成本的角度考虑,互联网传播的方式将成本降到了最低,大量的广告费用通过这种方式都有效减少。最后是口碑性。和许多网络购物相同,旅游者也可以对自己所购买的旅游产品进行网上评价,口碑效应也由此而生,但也有很大一部分旅游者会将自己的旅行经历、所购产品、摄影作品等上传到微信、微博等社交平台上,和好友进行分享。社会舆论口碑对于旅游业的影响非常巨大,而这也正是互联网在其中发挥的重要作用。

《旅游市场营销学(第2版)》具有很高的学术价值,书中讲述了互联网给旅游业带来的影响,有数据显示,中国网民已经超过三亿,对于中产阶级而言,有着高收入和高学历的他们更热衷于休闲和旅游,而这也导致中国旅游市场有近半数位置被中产阶级占据,90%的中产阶级会在互联网上搜集旅行信息;书中还提到,学生群体假期长,空闲时间多,许多现代父母更倾向于支持他们开阔眼界,因此,在互联网营销模式中,学生群体也扮演着重要角色。早在20世纪90年代,就有人预测互联网将会成为一个集服务、营销和广告于一体的场所,信息密集的特征也决定了旅游行业必然会借助互联网来发展壮大。而书中所显示的这一系列数据和成果,都将为研究旅游市场营销提供了更好的学术参考。

篇7

从目前旅游行业的人力资源情况来看:一方面,行业中、高层管理人员缺乏,管理队伍学历水平不高,我国旅游行业基层员工包括一些中高层管理人员多数都是职高毕业,只有高中或中专文化水平靠操作技能突出得到晋升的。另一方面,大量旅游管理专业的高校毕业生对旅游行业认识不够,就业定位不准,往往有很高的热情,但不愿吃苦,起步就想做管理人员,在工作中频繁跳槽,无法稳定工作,加之我国高校旅游管理专业毕业生在工作中不如职高生的操作能力强,无法适应工作岗位而使相当多的旅游企业在用人上不愿考虑聘用高学历学生,使旅游管理专业高校毕业学生处于无法就业的尴尬境地。这说明,在旅游管理专业高等教育中还存在着问题。分析其原因如下:

第一,部分高校开设的旅游管理专业其培养方案、课程设置与市场需求脱节,过分偏重理论知识,对实践环节重视不够,导致学生动手能力差,学生的知识水平、专业技能与旅游企业用人的需求错位,而造成学生无法在本行业就业。

第二,高校师资队伍建设缓慢与行业高速发展不相适应。我国旅游高等教育起步较晚,多数高校的旅游管理专业是由经济管理、地理、历史、外语类专业转轨而来的,相当多的教师是转行来教旅游。所以在教学过程中不可避免地带有原专业的痕迹,使理论教学过多而缺乏实用性。

第三,高校旅游专业与旅游行业联系不够,目前高校旅游专业与旅游行业的联系较少缺乏长期协作,论文学校的教学实习计划,由于缺乏旅游企业的有力支持,往往流于形式。

二、培养可持续发展高素质旅游管理人才的路径选择

(一)制定人才培养模式,设置课程体系应以市场需求为导向

课程体系的设置,培养方案的制定必须来自于旅游人才市场需求,应充分听取各层次旅游企业人力资源部门的意见。学校在制定教学计划时应深入旅游企业现场研究,建立由旅游行业专家和学术带头人组成的“专业指导委员会”,共同参与对该专业的指导、咨询、审议和协助活动,从而真正做到教学计划的针对性,培养人才的目的性;使教学计划、课程体系符合行业发展的需要,建立专业岗位群,使培养的学生岗位明确,定位准确。所开课程应充分考虑旅游管理专业特色,突出专业技能培训课程,所选教材必须是实践环节充分,技能性强,符合高校办学特色的教材。

(二)用“嵌入式”实践教学体系强化理论实践结合

在旅游管理人才的培养上应注重理论实践并重,建立理论实践充分结合的嵌入式实践教学体系,使学生在理论教学的同时与实践学习紧密结合,培养出的学生既懂理论又懂操作,在旅游企业中“下的去、上的来、留的住”。笔者在长期旅游管理专业教学与建设工作中,构建了以下理论实践嵌入式实践教学体系。

理论与实践充分结合的嵌入式实践教学体系

该体系在课程体系设置上避免了目前一年级纯理论教学,二年级才刚接触专业,三年级完全没有理论教学的理论实践环节在时间上脱节严重的弊端,该体系在第一学年由于学生理论必修课多,采用第二课堂,节假日到旅游企业认知实践的方式,培养学生对专业的学习兴趣,使学生一进入高校学习就能接触到专业实际;第二学年,通过校企互动的专业核心课程开设,校内实训与校外短期定岗实习结合,职业资格学习,使学生能深入旅游企业的实践,参加企业活动,培养学生职业技能与职业素质。第三学年,深入旅游企业的顶岗实习与专业综合知识培养的毕业论文结合,真题真做,使学生在顶岗实习中不仅仅是技能训练,他们必须在实践中去观察发现企业出现的问题,查阅大量资料,用所学知识提出解决的方案,培养学生专业综合素质,敬业乐业精神,可持续发展能力。理论与实践充分结合的嵌入式实践教学体系建立,使学生在三年学习中实践不断线,不仅能培养他们较强的理论知识而且使他们具有过硬的实践能力,创新能力和可持续发展的能力,能在毕业后的短时间内成为企业认可的行业骨干。从我校旅游管理03—06的4个年级毕业学生反馈情况看,该实践教学体系得到了企业的认可。

(三)理论教学应以职业能力为主进行教学

在理论教学内容,教学组织,教学设计等方面应以能力为本位。以职业能力为主线划分出知识能力、技术能力、素质能力等不同的能力群组,每一群组由不同的具体项目组成,每一项目落实到具体的课程章节中,形成统一的规划和优化的体系。在教学内容上与旅游行业发展动态紧密结合,应根据发展调整充实教学内容,使学生学到行业先进的理念与技能,激发他们的学习热情和创造性思维的能力。

在教学中发挥学生为主体与教师为主导的作用。强调学习的主动性,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这种能力不仅是学生在校学习的一种能力,同时还是学生离开学校进入社会以后终身学习的一种基本要求。因此把教师角色和学生角色重新定位,使教师由知识传授者向教学活动的设计者、组织者、指导者转变;使学生由知识的被动接受者向知识的主动探寻者转变。在我校开设的“旅游市场营销”课程中就能较好的体现这种转变。在该课程中教师主要以讲座形式展开教学,根据旅游企业实际营销案例,让学生设计解决方案为企业策划,学生分小组讨论企业情况,探索解决企业问题的方法,教师给予指导,案例分析与讨论能充分调动学生的学习兴趣,培养他们的创新思维。

(四)设立校园旅游实训中心培养学生职业技能与职业素养

学校应在校园内采取“自建”的方式建立旅游实训中心,如导游模拟讲解实验室、饭店客房操作室、模拟中西餐实训室、酒店吧台操作室、旅游景区设计实训室等小型的实习场所,一方面可以进行技能实训、展示;另一方面可以对外营业让学生参与管理与经营,学生可通过真实的担当服务员、管理员、客人等角色更好的培养服务意识,掌握专业理论,他们能及时对所上课程进行实践,使课堂理论与实际运用充分结合,达到提高学生实践能力培养其爱业乐业精神的教学目的,这为学生的高素质就业与职业生涯的可持续发展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五)校企合作,顶岗实习强化职业技能训练

1、科学建立多层次实践教学基地,使学生与企业紧密结合,实现高质量、高比率的就业

实践教学基地的科学性和实用性是学生专业技能培养与就业顺利与否的关键,以我校旅游管理专业实践教学基地为例,2003年以来,我们以上海、北京、广州、苏州、成都等地多家酒店以及旅行社、景区等众多旅游企业作为实习基地,分为低星级酒店—高星级酒店;星级酒店—经济型酒店;国内股份制酒店—国外先进的酒店三种类型,学生可根据自身特长、将来的就业方向,灵活选择实习基地。以我校学生在某五星级酒店顶岗实习情况来看,这家酒店的来宾几乎都是外宾,管理人员一半都是外籍人员,酒店就是一个国际社区。因此酒店对实习学生的要求不仅是服务意识、能力,还有外语水平,以及灵活快捷的反应、与客人沟通的能力、紧急情况应变能力等。该酒店对学生的实习培训非常重视,培训计划完善,除了职业理念教育、操作技能训练外,还有非常重要的成长发展教育和企业文化教育。到国际知名品牌管理的酒店实习让学生更自信。实习完后学生能很轻松的就业,这对于学生的职业成长很有好处。

2、“顶岗实习2+1模式”强化实习过程管理

顶岗实习是职业技能训练的关键阶段,其教学实行过程控制很重要,抓好基础管理:做好实习前的教学准备,实习计划大纲、实习指导书完善;做好实习前的培训动员、安全教育、专业思想教育工作;提前将实习安排、达到的目标等情况告知学生家长,并签订学生、家长、学校三方实习安全保证书,得到家长对顶岗实习的认可;建立实习生档案,学生每周填写实习日志,撰写实习报告;采用教师现场指导与跟踪指导两种方式,每位实习生指定专业教师指导实习、指导论文;使学生与实习指导老师及旅游企业管理人员的信息畅通,保证实习顺利进行。将旅游企业职业培训与高校教育相结合,学校参与旅游企业对学生的培训,提出人才发展规划,帮助企业进行科学的人才管理。教师指导与旅游企业操作能手指导相结合,使学生的职业技能得到充分提高,使他们在就业时相比其他学生更具有择业优势。学生实习岗位技能学习与毕业论文结合。学生在实习工作中能第一时间发现旅游企业中的问题,根据生产中的具体问题撰写出毕业论文,真题真做,强化了所学专业知识,培养了他们的创新思维,分析处理问题的能力,从而培养了学生可持续发展的综合能力。

篇8

一、改革的背景

毕业论文既是高校对学生进行本科教学过程中最后阶段综合训练的重要教学环节,也是学生毕业前的最后一项学习任务。同时,也是衡量一所高校办学水平和本科生培养质量的一项重要指标。毕业论文是培养学生创新意识,提高学生综合运用所学基础理论、专业知识,分析和解决实际问题能力的重要步骤。其目的应该是全面考察学生的知识面,掌握知识的深度以及运用理论处理实际问题的能力。但是作为实践性和应用性较强的旅游管理专业,在实际的人才培养环节中却存在着学生的动手能力较差,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较弱,学生毕业后不能适应旅游行业的需要等问题。究其原因,很多院校的学生在毕业论文环节中的实践能力、创新能力以及分析问、解决问题等方面的能力,没有得到充分的锻炼。因此,需要对传统的旅游管理专业毕业论文进行改革。四川师范大学文理学院针对这一现象和问题,参照理工科院校的毕业设计思路,结合旅游管理专业的特点和本校的实际情况,对2009级旅游管理专业学生的毕业论文写作改为旅游线路产品设计进行了大胆有益的尝试。

二、改革的目的与意义

(一)符合应用型本科院校旅游管理专业的人才培养目标

应用型本科院校其主要的特点是应用。与研究型本科院校的区别在于,其人才培养的目标是应用型人才而非研究型人才。因此应用型本科院校的实践教学比重比普通本科院校大,而且强调学生的理论知识与实践的统一。实行毕业论文改毕业设计本身就是应用型本科院校构建完善的实践教学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其次,旅游管理专业具有明确的行业指导性,是一个应用性非常强的专业,主要为旅行社、旅游景区以及旅游行政单位等培养旅游管理基础理论知识扎实,适应能力和动手能力较强以及专业操作技能熟练和外语沟通能力较强的高素质应用型和创新型管理人才。传统的毕业论文写作,由于学生参与社会实践活动较少,与企业行业接触的机会少。因此,导致很多学生在毕业论文撰写时出现理论为主,论文选题比较空泛,既没有自己的观点而且毕业论文的实际价值也比较小。而毕业设计则是要求学生在进行专业实习之时,充分运用自己的专业理论知识与自己的实习工作经验,将理论与实践进行统一,完成自己的线路设计与营销。

(二)满足社会与企业发展对旅游人才的需要

二十一世纪社会竞争越来越激烈。社会对于人才的需求,不仅仅是需要掌握大量的理论知识,而且要有较强的创新能力与动手能力。在我国的《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中也明确提出:“着力提高学生的学习能力、实践能力、创新能力,教育学生学会知识技能,学会动手动脑,学会生存生活,学会做人做事,促进学生主动适应社会,开创美好未来。”旅游企业面对日益纷繁复杂的市场变化,急需能够直接参与和适应旅游企业经营活动的高素质人才。因此,旅游管理专业毕业论文改毕业设计,在学生毕业之前就能够将自己的专业知识与旅游企业的实际问题进行联系,并且自己动手参与整个线路设计与营销过程,既可以加深对理论知识的理解,又可以开拓思维,增强实际动手能力,同时也更好地锻炼了社会与企业所需的素质与能力。

(三)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与能力

传统的毕业论文写作,很多学生因为毕业实习监管不严,并没有真正到旅游企业中进行实习,而是找个相关单位在实习鉴定表上盖章了事。由于没有在旅游企业中的实习经历与前期的准备和训练,再加之现在网络资源与报刊杂志的便利,毕业论文写作就会出现两种情况。一种是理论与实际相脱离,形成空泛之说,既无针对性又无实际价值。另外一种是毕业论文的抄袭和拼凑现象较为严重。毕业论文答辩环节主要是对学生的毕业论文进行就题论题式的提问,学生通常背一背论文就可以应付,对于学生的实践能力和就业竞争力的提高并无太大帮助。毕业设计把学生的创新能力、动手能力和实际操作能力放在首位,它要求学生不仅要掌握扎实的理论知识,而且必须将所学知识进行灵活运用,这就需要学生富有创新精神和创造能力。学生要完成一条旅游线路产品设计与营销,涉及旅游管理专业所学的旅游市场营销、导游业务、旅游社经营管理、景区管理、旅游资源学等核心理论课程,而且学生通过实地考察、调研获取第一手资料,然后进行资料分析团队分工运作,再到整条线路的市场宣传与营销,极大调动了学生的自动性与积极性。这一过程不仅培养了学生的写作能力,而且学生的创新能力、动手能力、实际操作能力、团队协作能力以及营销能力等等都得到了充分的展示与提高。

三、改革的思路与实施方案

(一)改革的思路

在学院领导的大力支持与校企合作单位四川康辉国际旅行社的鼎力合作之下,四川师范大学文理学院旅游管理专业毕业论文改毕业设计工作与2012年正式启动。本次毕业设计改革以推动学校教学改革进程,着力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实践能力与知识运用能力等多方面综合素质与能力,依托校区合作单位,充分发挥学校、企业、教师与学生的优势与能动性,形成产学研相结合一体化形式的思路。要求学生以团队方式运作完成以成都出发至周边2-3日游的旅游线路产品设计与营销方案。所设计的旅游线路产品可是观光旅游线路,也可以是专项旅游线路,包括吃、住、行、游、购、娱六大旅游要素。而且要求旅游线路产品应具有创新性与实用性,必须是旅行社常规经营线路以外的产品。

(二)实施方案

1.明确目标,统一认识

对我校2009级旅游管理专业实行毕业论文改毕业设计,最初很多同学与老师不是很能接受。学生觉得毕业设计与毕业论文相比,需要实地考察,花费时间与资金。而且是团队运作方式,协调容易出问题。教师方面,有老师认为毕业论文改设计增加了自己的指导工作任务与难度。因此,在实施在具体实施过程中,学校专门成立了旅游管理毕业论文改毕业设计工作小组,由学校领导、院系领导、企业代表、指导教师代表与学生代表共同组成。并且与师生进行多次会议与座谈,让大家明确此次改革的目的与意义,统一思想与认识。

2.学生分组,下达任务

在统一认识的基础上,2009级旅游管理专业64名同学按照8人一组自愿组合的原则分为8个小组。每个小组设小组长一名,负责该小组线路产品的总体方案。其余小组成员依次负责旅游线路产品的可行性分析、旅游线路产品的构成要素分析、旅游线路产品的费用核算与市场报价分析、旅游线路产品的旅游行程、旅游线路产品的市场营销方案、旅游线路产品的途中导游词、以及景点导游词。指导教师对自己负责的小组下达具体的设计任务。每位小组成员可以根据自己的实习工作经历以及自己所擅长的领域选择任务。

3.实地考察,设计线路

每个小组内部的同学充分发挥自己的主观能动性与积极性,围绕以设计成都出发至周边的2-3日的短途旅游线路的要求,结合自己的旅行经验、实习经验以及相关书籍与网络资源等等,初步拟定出本小组旅游产品线路。然后由组长率队分赴成都周边进行线路的实地考察。在完成实地线路产品踩点、踩线等的实地考察之后,将资料进行汇总分析,然后每个同学根据自己的分工完成任务,再由小组长提交总体方案。

4.优选线路,统一营销

在8个小组提交定稿以后,学校邀请旅游行业的专家、旅行社的企业家以及学校旅游管理专业的教师,对8条线路根据线路产品的完整性、创新性、可操作性以及市场潜力等方面进行综合考核和答辩,最后优选出一条旅游线路产品。再根据这条线路产品的营销方案,由64名同学通过我校的实践教学基地师大校园旅行社以及校企合作单位四川康辉国际旅行社这些平台,共同实施完成该营销方案。

5.组团游览,综合考量

学生在规定的时间内进行宣传营销结束后,通过师大校园旅行社组团进行游览。而且被选出线路的小组成员具体负责整个旅行团的具体运作与安排,如旅游团的计调工作、导游工作以及市场协调工作等。最后每位同学的毕业设计成绩按照项目评选和营销业绩,以及个人在小组中承担的工作量与任务难度等因素进行综合考量。

四、改革的启示

篇9

关键词:导游员;旅游审美;重要作用;综合素质

旅游行业是我国的重要支柱产业,其对于促进国民经济的发展以及满足人们日益增长的精神文化需求有着重要作用。随着旅游行业的快速发展,导游员的需求量也开始逐渐加快。而与此同时,为了更好的推动旅游行业的发展,人们对导游员的专业素质要求也在不断提升。导游员在旅游活动中发挥着重要作用,如何利用导游员的专业素质,加强游客对当地旅游行业的理解和审美体验,丰富游客们的精神生活,是我国旅游行业发展过程中必须重点关注的问题。本文就导游员在旅游审美的重要作用以及导游员的专业素质提高相关知识进行了简要分析。

一、导游员在旅游审美中的重要作用

1.能够满足游客的精神文化需求

导游员可以满足游客的而精神文化需求,同时也能够为游客展示自身的良好形象。首先,从导游员的外在特征来看。一般的导游员在外在特征上有一定的要求,例如身材良好,外贸较为突出等。从这方面来看,当游客看到外在形象较为优秀的导游员时,游客们的爱美之心能够得到满足,导游员也将成为游客在旅游过程中的审美对象,有利于满足游客的审美需。之所以要强调导游员的外在形象主要是因为导游员有较好的外在形象包括性质等可以较好的产生光晕效应,让游客能够对导游员产生喜爱之情和亲近、信任感,从而增强游客对旅游的信心,帮助游客更好的融入旅游环境中。此外,导游员除了外在的条件之外,还要注意自己的穿着。导游员的穿着应该以美观和得体为主,展现出自己较高的审美情趣。虽然部分导游员可能并没有先天的外在优势,但是得体的穿着和谈吐可以帮助导游员树立良好的内在气质形象,同样可以达到提高审美情趣的作用。一般来说,导游员的衣服和着装必须要根基自己的年龄和形象气质来选择,年龄较小的可以选择比较为轻便、活泼的服装,而年龄较大的导游员则可以搭配端庄、整洁的俯视,这样可以更好的突出自己的性格和年龄特征,给游客们耳目一新和舒适的感觉。当然,导游员在化妆和其他配饰方面的安装板也必须要相应游客的审美需求。根据大众审美使用时尚流行的妆容和配饰可以获得游客更高的认同,有助于拉近游客的导游员之间的距离,树立导游良好的形象,满足游客的审美需求。

2.能够发挥对游客的言行示范作用

良好的外在形象和气质可以给游客带来较好的视觉体验,但是如果导游员的内在气质不足,游客对导游员的喜爱和认同感也会下降。因此,导游员在旅游过程中不仅需要重视自己的外在形象,还需要不断丰富自己的内在气质,重视自己的言行举止规范和谈吐规范,向游客展示自我的教养和品质。导游员对内在修养的重视可以通过言行举止和谈吐等多方面表现出来。例如,导游员坐、立的姿势,陪说话的语气和态度以及说话的方式等均会给游客留下深刻的印象。因此,导游员在旅游过程中要严格规范自己的言行举止,走路时应该将腰板挺直,说话语气要温和或者活泼,要始终面带微笑,注意但是不可以,让游客能够切实感受导游气质的自然流露,带给游客更好的审美体验。导游员良好的言行举止不仅能够让游客获得更加舒适的体验,还能够有助于带动游客进行旅游消费,为游客提供更加优质的旅游服务,促进旅游行业的更好发展。

3.能够让游客感受到导游员的贴心

导游员不仅要重视自己的外在美和言行美,还需要重视心灵美的体现。心灵美指的是导游员在旅游过程中能够从游客的角度出发,真实的为游客们着想,为游客们提供更加贴心和优质的服务,让游客们能够切实感受到导游员对自己的关心和爱护,满足游客的审美需求。导游员工作并不是简单的旅游景点讲解工作,在这些本职工作之外,导游员还需要锻炼自己的心灵美,保持内心的商量和真诚,真诚对待所有的游客,以游客为宗旨,为其提供必要的旅游服务。审美体验不仅包括视觉上的审美,还包括感觉上的美。当导游员能够从日常的小事中对游客进行帮助,例如在炎夏为游客多带一瓶凉水,在旅游途中提醒游客注意脚下的石子时,游客就能够感受到导游内心的商量,审美需求也絮叨较好的满足。因此,具有心灵美的导游员不仅能过给游客带来外在形象和气质的美感,还能够给游客带来心灵的美感,帮助获得游客的好感,推动旅游活动的更好发展。

4.能够熟练地为游客讲解景点知识

讲解旅游景点的知识是导游员必须具备的业务能力。我国国土资源较为辽阔,历史发展也较为悠久,这就决定了我国的旅游行业发展较为迅猛。旅游地点各地,旅游类型也较为丰富。不同的地区可以发展自己独特的地域文化,丰富的旅游类型也能够为游客提供自然景观的辽阔和古代遗迹的雄伟。而要对不同地区的景点进行详细的景点知识解说,对导游员来说不可谓不是一项艰巨的任务。尤其对于各少数地区的旅游行业来说,导游员不仅需要了解当地景点的特色,还需要充分了解各民族的特殊文化和风俗习惯,以便更好的为游客提供丰富的知识储备,帮助游客对旅游景点有更加系统和形象的了解,以更好的满足游客们的审美需求,推动旅游行业更好的发展。对旅游景点的解说不仅需要导游员能够了解当地的文化习俗或者景点特征,还需要导游员能够具有较好的语言表达能力,能够灵活运用所指的文化知识、历史和地理知识等进行巧妙的结合,增强语言表达说服力,更好的吸引游客的注意。当然,在导游员进行言语表达过程中,导游员还需要重视对语言的灵活使用,只有当导游员能够做到信、达、雅三者的合一,才能够确保旅游审美信息的传递,满足游客的审美需求。

二、我国导游员的专业素质现状

1.导游员流动性强,人员素质参差不齐

目前我国导游员的发展现状是,人员流动性较大,专业素质参差不齐。虽然近年来我国旅游行业获得了快速的发展,但是由于导游工作的辛苦,很多导游员将导游工作当成跳板或者临时的过渡,经常从事导游工作一年或者几年就会离开工作岗位,稳定性较差,不利于促进旅游行业的长远和稳定发展。而从我国导游员的专业素质发展来看,虽然近年来我国导游员的专业素质在整体上有了质的飞跃,但是从横向上来比较,我们依然可以发现,导游员的专业素质参差不齐,各级导游职称的发展比例严重失调,主要表现为,初级和中级导游的人员占据较大的比重,而高级和特级导职称的人数却较少。此外,导游员在带领游客进行旅游的过程中通常不会重视细节问题,例如穿着打扮较为随意,对游客的关心不足等,均会导致游客在旅游过程中无法获取更好的审美体验,影响旅游行业的长远发展。

2.导游员的自主服务意识较差

目前我国导游员在旅游工作中只看重本职工作,服务意识较差,这种服务夏装不利于提高游客对旅游服务的满意度,严重影响了我国旅游行业的稳定发展。尤其,随着经济全球化的快速发展,越来越多的外国朋友选择来华旅游,此时导游员的服务态度和意识直接决定了外国友人对我国的整体形象和审美观念。较差的服务意识会导致旅游景点的吸引力下降,还会影响我国在国际上的印象,对行业发展和国家发展均十分不利。

三、提高导游综合素质的对策和建议

1.建立专门的培训机构,提高导游员的业务技能

旅游行业的发展以及游客审美需求的满足均离不开导游员的专业素质,因此,要求旅游行业负责人应该充分重视对导游综合素质的提高,采取有效措施切实提高导游员的综合素质。首先,要求能够建立独立的培训机构,该培训机构主要负责培训导游员的专业技能。要满足游客的审美需求,不仅需要依靠当地的景点特色,还需要导游员能够结合景点特征采用合适的语言进行表达。因此,培训机构需要帮助提高导游员的口语表达能力以及文字能力。文字能力指的是导游员可以采用适当的、唯美的文字对景点进行再述,让游客在观赏景点的同时能够配合导游员的文字叙述,获得更加完美的审美体验。此外,培训机构还必须要提高导游员的应变能力。不同的游客所处的生活环境、思维习惯以及家庭文化背景均较为不同,如何正确处理好各种文化之间的联系,在尊重不同文化的基础上增强灵活应对各种旅游突发问题,尽量为游客争取更加完美的旅游体验,满足游客的审美需求。

2.提高导游员的道德修养

道德修养是导游员必须具备的专业素质。导游员在工作中需要面对不同的游客,这些游客在身份背景、个人修养以及文化习惯等方面均存在较大差异性,要妥善处理好相关关系,满足所有游客在旅游中的审美需求必须要求导游员能够具备较好的道德修养。只有当导游员具备较好的道德素质,导游员才能够切实从游客的角度出发,更好的为游客提供满意的服务,带给游客更好的审美体验。除此之外,导游工作是一项比较辛苦的工作,因此导游员必须全程带领游客爬山涉水,走过漫长的旅游景点,途中还需要为游客进行必要的讲解。这就要求导游员必须具备较好的身体素质,要求导游员在日常的生活中要加强锻炼,不断提高身体素质,促进自我体能的发展。当然,考虑到经济全球化背景下,外国游客也有可能会来华进行旅游,导游员在提高得到修养的同时还需要提高自己的外语能力,以便能够更好的推广旅游产品,推动中国旅游行业的国际化发展。

3.加强导游员和其他部门的联系

导游员在旅游行业的发展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导游员个人素质的提高可以加深游客的审美体验,满足游客的审美需求,继而推动旅游行业的发展。但是,旅游行业的发展不仅仅需要依靠导游员的服务和讲解,还需要依靠多个部门的相互配合。例如,旅游行业的发展离不开卫生管理部门、服务部门、营销部门等的配合。而导游员在带领游客进行旅游的过程中必然会由于各种各样的原因与这些部门产生冲突和误会,这时就需要导游员能够具备较好的协商能力和沟通能力,以大局为重,与部门负责人进行友好和适当的沟通,争取将问题以最合适的方式进行处理。当然,冲突和矛盾的发生也可能给游客带来心理上的影响,导游员在与各部门进行协商之后还需要采取有效措施,先控制游客的愤怒情绪,然后对游客进行引导和沟通,尽量提出能够让游客双方都满意的解决方案,保证游客的审美体验。

四、结语

综上所述,导游员在旅游审美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首先,导游员能够满足游客的精神文化需求;其次,导游员能够发挥对游客的言行示范作用;再次,导游员能够让游客感受到导游员的贴心;最后,导游员能够熟练地为游客讲解景点知识。这说明,导游员的专业素质与游客的审美体验有着直接的联系,因此,要求旅游行业在发展过程中要充分证实对导游专业素质的提高,建立专门的培训机构,提高导游员的业务技能,重视提高导游员的道德修养并加强导游员和其他部门的联系。

参考文献:

[1]谢丹,朱斌.导游员的素质及形象塑造在旅游审美中的作用[J].旅游纵览(下半月),2014,04:13-14.

[2]李炯,李勇.基于中国古典园林景观的旅游审美文化探讨[J].太原城市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14,12:60-61.

[3]李银芳.新时期导游员的审美价值取向内涵与重构[J].洛阳师范学院学报,2016,01:19-22.

[4]江新燕.浅析提高中职旅游专业学生导游词讲解水平的有效途径[J].当代职业教育,2012,10:73-75+7.

篇10

在线旅游行业的“钱景”

先来看去哪儿所定位的在线旅游行业。

据中国国家旅游局数据,2012年,中国旅游行业收入高达2.57万亿,比2011年增长了14.2%。据艾瑞咨询估计,到2016年中国旅游行业收入将达3.76万亿。这意味着2013至2016年这个行业的复合增长率将是9.7%。尽管携程、去哪儿是媒体关注的焦点公司,但其实在线旅游占旅游行业市场份额不过6.6%(2012年)。据艾瑞咨询估计,在线旅游的收入2016年将达到4440亿元,占旅游行业整体收入比例为11.8%,2013年至2016年复合增长率为26.7%。

相比美国,中国在线旅游市场也显得非常吸引人。2012年,中国旅游行业占GDP的比例约为5%,而美国旅游行业占GDP为10%,是中国两倍。同时,美国在线旅游的市场份额已经达到40%。世界旅游组织的研究表明,当人均GDP达到3000美元,旅游需求会出现爆发性增长;而当人均GDP达到5000美元时,步入成熟的度假旅游经济、休闲需求和消费能力日益增强并会出现多元化趋势。 2012年中国人均GDP为6000美元,进入了多元化旅游发展时期。

美国市值最高的在线旅游公司Priceline市值高达620多亿美元,排名第二的在线旅游公司Tripadvisor市值也超过130亿美元。显然,中国庞大且快速增长的在线旅游行业给去哪儿网提供了足够的想象空间。事实上在线旅游行业已经成了兵家必争之地,BAT都已经在积极布局:百度2011年将去哪儿收归麾下;阿里巴巴推出了淘宝旅游;腾讯则投资了艺龙网、同程网等。

去哪儿的商业模式

既然在线旅游已经成了互联网巨头们觊觎的是非地,去哪儿凭什么吸引投资人呢?首先不得不提去哪儿本身就背靠着中国的搜索巨头百度。2005年创立的去哪儿,一开始定位于旅游行业的元搜索服务。2009年10月,艾瑞咨询的报告称去哪儿的季度总访问次数以33.7%的份额在同业排名第一。2011年6月,去哪儿获百度战略投资3.06亿美元。百度成为去哪儿第一大机构股东,占比62.01%。

美国旅游行业的垂直搜索引擎公司Kayak2012年以18亿美元被Priceline收购。被收购前,Kayak已经实现持续盈利,而如前所述,美国在线旅游市场已经非常成熟,市场规模远大于中国。有人难免据此质疑在中国同样做旅游行业垂直搜索的去哪儿凭什么能获得比Kayak并购价更高的市值。确实,去哪儿起步时与K一样是做垂直搜索的,但根据中国市场的特殊情况,去哪儿的商业模式有重大的改进。简单说,去哪儿是元搜索+SaaS的一站式旅游服务提供商。

美国的OTA(在线旅行社)发展比较早,旅游行业的垂直搜索引擎发展则比较晚,但因为旅游行业属于目的性非常强的一种消费,以比价为卖点的垂直搜索引擎总有其存在的价值。这也是Kayak能够获得发展空间并最终成功将自己高价卖给Priceline的原因。对于旅游行业这个特点,去哪儿网CEO庄辰超早年在一次小型聚会上有过很精彩的分析:“我们发现,其实在线旅游的用户虽然绝对数量很多,但同一个瞬间的绝对数量是很少的……很多门户很容易就达到数千万的UV(独立访问量),甚至有一天数亿UV的,但我从来没有看到在线旅游网站可以达到这个规模的……但是,在线旅游网站有一个特点,每个月的覆盖率和每个季度的覆盖率是非常非常高的。一般一个在线旅游网站一个季度可以覆盖互联网人群的30%至40%……绝大多数消费者有旅游计划都会上(旅游)网站。”

因此即使只做垂直搜索服务,去哪儿也会有生存的空间,而且如果只做垂直搜索,去哪儿应该早就实现盈利了(2010年也确实曾经实现了非公认会计准则意义上的盈利)。

然而,去哪儿进入中国在线旅游市场后发现市场还处于初级阶段,在线旅游在整个行业占比不到10%。这种状况可能激发了管理层更大的野心或说抱负,不再满足于提供比价信息,而要深度介入交易环节。因此去哪儿2010年开始推出SaaS平台,给线下的旅行社或者旅游产品供应商免费提供SaaS服务。SaaS是Software-as-a-Service的缩写,即把软件作为一种服务。去哪儿为线下旅游产品供应商免费提供SaaS平台软件,并免费为他们提供服务,然后根据给这些供应商带来的业绩表现收费(P4P收费)。P4P收费方式又分两种:一种是按点击(CPC),一种是按最终达成的交易(CPS)。

除了在线旅游在中国渗透率较低之外,中国碎片化的旅游市场也为去哪儿提供了发展一站式旅游服务的机会。据国家旅游局数据,2012年中国旅行社有超过2.4万家,其中传统旅行社占据61.6%的市场份额(艾瑞的数据)。中国酒店市场则更加碎片化,据Euromonitor的数据,截至2012年中国有31万家酒店,其中2.7万家连锁酒店,7.5万家独立酒店,21万家其他住宿单位。其中前五大酒店集团拥有12.3%的市场份额,远低于美国的54.3%。而且,中国超过50%的酒店是独立的、非星级酒店。中国的旅游服务提供商(TSP)非常传统,其中的绝大多数都没有运用网络营销的能力。

如果没有去哪儿网这种公司出现,随着消费者的生活场景日益网络化和移动化,OTA公司将不断侵蚀这些传统旅游服务提供商的市场份额。去哪儿的出现,无疑是这些传统TSP的福音。据说使用去哪儿Saas平台的成本只有使用OTA成本的30%至50%。去哪儿上市之后,希望通过两年时间的努力,将中国三分之二的独立酒店都吸引到自己的SaaS平台上来。因为上述的价格优势,这似乎并不是不可能完成的任务。

不过,为了服务这些传统的TSP,去哪儿必须投入大量的人力。现在它一定程度上是个技术服务提供商,工作量不小,比如为TSP提供SaaS平台的教育、培训和技术支持服务,因此不像做一个垂直搜索引擎只需要几百个技术人才就可以了。对比Kayak和去哪儿的员工数量,二者的区别就很明显了:2004年成立的Kayak到2012年年中只有185个全职员工、61个合同工;而去哪儿2013年年中员工数为1,699人,2014年一季度更是达到3,869人。显然,上市后的去哪儿应该是增加了在线下推广SaaS平台的力度。

从以上分析可知去哪儿完全突破了垂直搜索引擎的商业模式,通过搜索+SaaS为消费者提供一站式服务的同时,它也为TPS提供一站式服务。用去哪儿的语言说即TTS(Total Travel Solution),直译为“全面旅游解决方案”。更直接点讲,去哪儿实际上为线下TSP提供了一个绕过OTA做网上直销的渠道。

这种做法好的一面是:从消费者直观感受角度看,从去哪儿订旅游产品价格一般会比通过OTA便宜,确实给消费者带来了实惠。我对比过北京市区和郊区酒店在去哪儿和另一家中国主要OTA网站的价格,去哪儿总能比OTA便宜十几元或几元。因此,对在价格上敏感的旅游者,去哪儿的吸引力不言自明。坏的一面是,去哪儿将不得不面对中国主要OTA的激烈反击。2013年二季度,两家主要OTA一度拒绝与去哪儿合作。虽然它们很快与去哪儿达成了妥协,但其实对去哪儿的戒备之心有增无减。迄今为止,在无线端去哪儿也无法与这两家主要的OTA达成合作。这使得去哪儿必须自己去干OTA已经干过的脏活苦活,即一家家地与线下TSP签约。这种线下落地工作去哪儿能否执行到位仍然是个问号。

承认也罢,否认也罢,去哪儿事实上已经成为中国最大OTA携程网的主要竞争对手。今年一度传出两家公司合并的传闻,最终不了了之。两家公司的CEO都郑重其事地在公司内部或向媒体发表了对合并传闻的看法。我推测两家公司合并的传闻并非空穴来风,事实上,它们有不少共同的投资人。对投资人而言,两家同一行业前沿的竞争对手合并无疑是他们非常乐意见到的局面――虽然成功的并购不多,但高盛不是已经指出,产生行业寡头的并购是最好的吗?

背后的巨人百度

百度不仅是去哪儿的大股东,上市后仍持有54.1%股份,同时也是最紧密的合作伙伴。上市前去哪儿与百度达成了合作协议,名为“知心合作协议”(Zhixin Cooperation Agreement)。它直接导致去哪儿在2016年之前不可能实现GAAP(公认会计准则)意义上的盈利。鉴于对知心协议的质疑颇多,我们且来看一下协议的主要内容。协议规定,合作期从2014年至2016年,具体包括:

独家经营权:百度同意去哪儿对“合作平台”旅游相关搜索结果的独家经营权,包括链接到各种旅游产品如机票、酒店和其他旅游产品。根据协议,在合作收入达到基准金额(协议初始期限的基准为19亿元人民币)之后,对超过基准部分收入,百度将获得76%。

流量保证:百度同意保证2014年和2015年每年最小浏览量为21.9亿,2016年浏览量不低于21.96亿。而如果去哪儿达不到基准收入,或者百度达不到所保证最低流量的90%,则对授出的可转换B级普通股的认股权证进行相应调整。

授予百度的认股权证:去哪儿网同意发行B类普通股给百度,百度通过认购认股权证获得它们,计算方式是将百度相当于2.29亿美元的广告费按照去哪儿IPO时每ADS 15美元的价格转换为去哪儿1530万的ADS。百度在2015年1月15日可行使25%认股权证;在2015年1月15日可行使35%认股权证;在2017年1月15日可行使40%认股权证。所有认股权证将在2019年12月31日到期。

与百度的协议保证了去哪儿在PC端的流量。去哪儿上市之前,百度也曾给它导量流,但并没有收费。与百度合作之前,去哪儿的访问量已经是行业内第一名。合作之后,进一步拉大了与竞争对手的差距。有人据此指责去哪儿就是靠着百度这棵大树才有今天的地位,去哪儿CFO孙含晖对此也进行了反驳。据孙透露,目前去哪儿PC端来自百度的流量不到20%,而移动端都是去哪儿自有的流量,今年一季度来自移动端的收入已经占到公司整体收入的30%以上。

对去哪儿的股东来说,与百度的协议不好的一面是,如果去哪儿股价上涨,公司发给百度的认股权证的价值就会上升,导致这一块的费用上涨,最终会使得公司按公认会计准则计算的利润下降。今年一季度业绩会之后,孙含晖在投资者社区雪球上对此专门进行了解释,认为将这部分费用看作对公司股份稀释12%至13%比较合适。

争夺移动端

近两年来,移动互联网从以前的概念,渐渐变成互联网巨头们越来越重要的实质性竞争领域。无论腾讯、百度还是阿里,都对此保持高度关注,动作频频。去哪儿较早看到移动互联网对于在线旅游产业的重要价值,在移动端处于先发的优势地位。截至2014年一季度,去哪儿移动端用户已经达6030万,同比增长86.1%。而且去哪儿的移动端在今年一季度已经贡献了31.7%的收入。根据CNNIC 2012年9月的一份调查,去哪儿无线客户端的下载量居行业第一,下载比例达到54.8%;携程排名第二,下载比例为44.2%;淘宝旅游的下载量居第三,下载比例为25.0%。

我认为对在线旅游行业而言,未来移动端会越来越重要。手机终端似乎特别适合旅游行业,因为一方面它有位置信息,另一方面又可以随时随地使用。旅游产品是有时效性的,二者非常契合。而且,旅游产品一般也不需要立即付费,因此一定程度上降低了使用手机预订的门槛。我相信随着用户生活场景的变化,他们会越来越多地通过智能手机预订旅游产品。这一点,中国的在线旅游供应商应该也都认识到了,因此在移动端推广上不遗余力。庄辰超最近接受采访时说,未来3年,去哪儿应该有80%的收入来自于移动端。他认为交易转向移动主要受用户场景驱动,很多应用在无线上更加适合。

互联网的投资逻辑

最后,总结一下去哪儿这家亏损公司凭什么市值150亿人民币。首先,它定位于一个极具想象空间的在线旅游市场;其次,它已经在用户规模上取得了领先地位;第三,它的商业模式独特,在中国碎片化且在线旅游渗透率低的旅游行业有一定优势;第四,在无线互联网市场,公司已经取得先发优势地位;第五,其管理层展现出对行业的深刻认识、远见,以及较强的战略执行力。

除了上述去哪儿本身的因素之外,互联网行业一个独特的规律也不得不提。这个行业有个常见的现象,就是赢家通吃,某个领域经常只有一个赢家。而一家互联网公司在用户端的市场地位经常是竞争胜负的先行指标,尤其为投资人所看重。因此,很多互联网公司不惜以长年亏损换得在用户市场的绝对领先地位也就不足为奇,这种思维方式用到极致就是根本不考虑盈利问题,只考虑如何在用户市场获得领先地位。在市场地位稳固之后,才开始将优势变为胜势,开始为股东赚钱。互联网行业投资的这种特性,被人称为“先交钱、后收货”的模式,当然最大的风险则是交了好多钱,最后却没有收到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