健康教育学学习心得范文

时间:2024-01-08 17:47:42

导语:如何才能写好一篇健康教育学学习心得,这就需要搜集整理更多的资料和文献,欢迎阅读由公务员之家整理的十篇范文,供你借鉴。

健康教育学学习心得

篇1

一、在小学语文教学中进行心理健康教育的原因

现在的学生,由于社会上的因素和自身的因素,造成很大程度上的心理特征,如活泼好动,自理能力较差,想象力丰富,分不清现实与想象的界限,容易受到社会不良环境、不良因素的影响。加上他们大多数是独生子女,受到父母及老一辈的溺爱,心理素质较差,会出现以自我为中心,厌学、忧郁、恐惧等心理问题。再加上离婚率过高,让孩子的精神上也大受打击,更会出现偏激的现象。所以,必须对其进行爱国主义、政治、道德等方面的教育,让他们树立起正确的人生观,树立集体主义观念,懂得文明守纪,懂得礼貌待人,为此就要加强对他们的心理健康教育。

二、如何在小学语文教学中实施心理健康教育

1.让语文教材中的人文素养得到发扬

语文课程标准明确规定:“语文是最重要的交际工具,是人类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工具性与人文性的统一,是语文课程的基本特点。”课程标准的这段话意思明确:语文课程的性质就是工具性与人文性的统一。语文课程的工具性是源于语文的交际功能,而其人文性是因为语文是人类文化的组成部分。由此可知,工具性与人文性是语文的两个基本性质,二者统一于语文教学之中。因此,对于语文课程的认识不是有没有工具性和人文性的问题,而是在教学中能否自觉地将培养语文能力和培养人文素养有机地融为一体。一句话,没有人文素养培育的语文不是真正的语文课程。

那么什么是人文素养?小学生的人文素养体现在哪些方面呢?所谓人文素养是指做人的基本品质和基本态度,包括按照社会要求正确处理自己与他人、个人与集体、个人与社会、个人与国家,乃至个人与自然的关系――也就是如何做人的问题。而小学现阶段的语文教材都是由一个个板块组合而成,而一个个板块当中又有着不同类别的内容,真可谓丰富多彩、包罗万象。大多数文章都反映了作者对社会、对人生、对名俗、对情感的理解,蕴含了丰富的内涵。

2.丰富学生的情感,培养学生高尚的情操

情感教育从内容上来看,包括理智感、道德感和审美感。对于一个小学生而言,笔者以为道德感尤为重要,能让其知道何为民族的自豪感,何为社会集体的荣誉感,何为国际主义情感??例如,笔者在讲解《长城》一课时,首先让学生找出描写长城的语句,让其体会到长城的美丽壮观。接着又让学生找出想象劳动人民是如何修筑这万里长城的句子,让学生体会到我国古代劳动人们的智慧和才干,增强学生的民族自豪感。

而对于学生的审美感,那是由美、丑现象所激起的一种高级社会情感,笔者在教学中也加以教育。如在教学课文《九寨沟》时,笔者让学生通过阅读,通过课件的演示,体会到九寨沟的神奇而美丽,让学生从美好的事物中树立积极的人生态度,热爱生活、热爱一切美好的事物的情感。

3.通过教材中的榜样来培养学生的健康人格

现在的教材内容广泛,不但选入了大量优美的优秀篇章,更塑造了很多榜样的人物形象。在教学中,笔者注重让学生认识这些人物高尚的品格的同时,也让其把这些形象作为自己学习的榜样。为了让他们有一个正确的认识,情感得到陶冶,笔者在课堂上加以渗透。例如课文《一只贝》,通过讲解这只贝的外表丑陋,体会它的可怜;再逐步升华,体会它用自己的血和肉默默地研制出一颗珍珠,体会它的可敬。在此基础上,让学生体会到什么才是真正的美,更让他们在心里埋下一个这样的想法:只有内在的修养才是真正的美。让他们不但受到了教育,心灵得到了净化,更让他们形成了健全的人格。

4.让学生永远保持一份阳光的心境

现在的家长对孩子普遍溺爱,什么事情都亲力亲为,生怕孩子受一点点的委屈。但是他们不知道,在这样的教育下,当孩子遇到一点点的困难,遇到一点点的打击,遇到一点点的挫折就退缩的真是举不胜举。更有甚者,步入极端的事例也举不胜举。为了让他们有耐挫能力,对挫折有正确的认识态度,在教学中,笔者都会让他们以遇到挫折不气馁、战胜困难取得成功的主人公为榜样,培养他们克服困难的顽强毅力。如在学习课外阅读《钢铁是怎样炼成的》《艰难的抉择》等文章时,让学生深深地体会到困难并不可怕,可怕的是没有战胜困难的决心和勇气。

篇2

1.以学习者为中心的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课程

设计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课程内容设计要以学习者为中心,这缘于人的心理现象的特殊性.心理现象是一种精神现象,是在经历、体验人生发展不同阶段的事件与生活事实的基础上,受文化环境、教育及社会发展的影响经过大脑的分析与加工而形成.以大学生心理健康发展过程中的经历、体验等人生实践为基础,帮助学生通过回忆并预设未来事件情境中的心理体验,积极探索构建健康心理素质的影响因素,同时指导学生学会客观分析环境因素的影响力与主观体验之间的合理链接,从而提升大学生的心理健康素质.美国学者古德莱德认为存在着五种不同的课程分别是:1.理想的课程;2.正式的课程;3.领悟的课程;4.运作的课程;5.经验的课程.从课程层面来说,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课程的定位是以经验的课程为基础,在教师指导下,与学生共同互动过程中,领悟到课程内涵的知识,促进大学生心理健康素质持续潜在的变化过程.也是教师与学生共同参与的真正能够促进教学相长的人生成长课程.

2.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课程内容设计的原则

大学是一个人一生中社会性迅速发展的阶段,在其成长过程中常见的心理困惑主要有:适应问题、学习发展问题、职业生涯规划、人际关系与恋爱问题、压力管理与人格健康、自我意识的发展、心理咨询与关爱生命等.因此,课程内容设计遵循以下原则:

2.1社会化需求与大学生发展需要相统一原则

培养适合社会需要的人才与健康的心理素质是高校教育的目标之一.个体总是在一定的社会中实现自己的发展的,社会的发展也必须以个体发展为基础.由于个体发展基础的多样性,在大学生成长过程中,社会责任感与社会规则的学习与掌握是在学生发展需要的基础上培养出来的.特别是关于心理健康的标准中“,社会适应性”是其中一项重要标准.因此课程内容设计中,要充分体现出社会化需求与大学生发展需要相统一的原则.

2.2适应性和超越性相统一的原则

课程目标既要适应现实,又要超越现实.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课程目标的设置要立足于大学生所处的社会现实之中,以大学生常见的心理困惑为课程目标的重要内容之一.但另一方面,现实的发展并不代表未来的发展,未来的发展有赖于对现实的超越.在现实中学会认识自我,探索自我,并超越自我,有助于把握心理健康发展的规律与走向,学会求助与自助,调整自我身心,促进潜在素质的发展与提高.

2.3外显性和过程性相统一的原则

心理学研究以是外显的行为与生理的变化为基础,但促进心理发展与变化既可以是外显的,也可能是潜在的.提升大学生心理健康素质既有外在行为的明显改变,也要渗透积极心理元素,为学生心理健康发展提供潜在的预期情境,促进学生体验过程与反思相结合、通过检验他人及自己的外显结果,掌握心理变化的规律.这也是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课程设计需要深入思考与遵循的原则.

3.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课程资源的多样化

课程资源既包括心理科学知识的研究成果,更要丰富这些研究成果过程剖析,通过社会化行为及个体预设与经历过的体验进行领悟,对心理活动每个环节的反应进行反思,内化为自己心理构建的资源.为此,笔者参与并主编了由教育科学出版社出版的、二十一世纪普通高等院校规划教材《自助与成长———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一书.该教材针对该门课程的特点,除了设置了以知识讲授的“心理课堂”版块以外,还设置了丰富的心理活动环节———心海俱乐部,其中包括“心理剧场”、“心理影吧”、“点歌台”、“加油站”、“心理训练营”、“户外拓展训练”以及“心理测试”.课程资源的丰富性与趣味性极大地降低了教师们搜集课程资源的枯燥工作,提高了教师组织心理活动的能力及分享指导的针对性.

4.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课程教学对课程教师的要求

心理学课程的科学性、抽象性与动态发展性是每位学习者的重点与难点.在心理学理论研究的基础上,根据大学生心理问题呈现的现象及大学生心智发展的阶段性,开发的以应用体验性为主的《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课程,对课程教师的要求有着更为特殊的要求.在实践教学过程中,笔者认为,胜任该门课程的教师应具备以下几方面的素质.

4.1用“共同感受”研究大学生的心理需求

心理问题与心理体验的变化与心智发展阶段及时代和环境背景有关.所谓共同感受,是指人们用以解决日常生活问题的工具.包括从外界获取信息,结合已有的经验,提出问题和假设,进行推理,得出结论并加以验证等一系列过程.做为教师要在这一系列的思维过程中,发现当代大学生的心理需求,从而有针对性进行客观指导.

4.2对资源使用到灵活配置的思考

课程资源的丰富性与课堂问题的随机性相统一.在课程教学过程中,运用多样化的教学方法,让大学生们参与其中,组建团队,沟通协调完成各项以课程活动任务.但在活动过程中,多数学生还会以完成教师任务布置为导向,当出现一些疑问时,需要教师积极引导,熟练运用课程资源,启迪学生主动合作完成团队任务.

4.3人本主义的学生观

真正树立以学生为本,促进大学生心理潜能的开发,建立良好融洽的师生关系,提供给学生资源,对团队完成各项心理活动的大学生提出问题,促进思考,学会合理评价自我及他人的表现,给予学生变化的过程,真正学会包容学生,等待其成长,促进学生身心健康发展.

4.4开阔的视野与广博知识面

影响大学生心理健康发展的因素与客观多变的环境有着密切的关系.掌握环境变化与人的社会化进程在心理健康发展中的作用,需要教师具备广博的知识面,特别是大学生群体是时代的先锋,向学生学习新新人类的知识,开阔的头脑与视野会使学生更加尊敬教师,促进教学相长.

4.5具备良好的社会责任心

大学生心理健康素质的发展与构建,是以围绕其社会性的发展为主题.教师角色在社会上的定位就是良好社会责任心与精神文明发展的群体.挖掘有效的积极的心理元素,鼓励大学生奋发向上,学会承担社会责任是大学生人生发展的目标,切忌过度宣扬心理现象的消极性,为大学生造成不必要的心理负担.同时帮助学生树立遇到人生困境时,学会求助,才能发展自助能力的意识,为大学生的健康成长营造良好的心理氛围.

二、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课程创新模式的实效性分析

笔者根据课程资源配置,采用“讲授+活动体验+分享+反思”促成长的教学方式,增加了课堂教学的趣味性、应用性、体验性与情境模拟分析的特点,以组建学习小组为团队建设的雏形,指导团队目标实现中的同学之间的沟通,发挥集体的智慧感受他人的心理变化,从而提升自己认识与探索的能力,并与传统教学模式的课堂变化相对比,其实效性的分析从如下两个方面进行.

1.授课教师的主观感受

通过教师课堂上的主导作用,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是促进人才素质全面发展的重要原则之一.在课程模式的创新过程中,教师有了如下的体验与收获.

1.1讲课时间减少,但备课动脑时间增多

心理活动的增加,需要教师课后更多的工作量.在准备课程的过程,教师更多需要思考如何指导心理活动的合作性,促进学生社会性的增强,通过心理拓展活动促进了教师进行反思与动脑,激励教师的教学不断向着创新方向思考.

1.2教师的教学效能感得到提升

教师的教学效能感,是指教师对自己影响学生学习行为和学习成绩的能力的主观判断.由于课程模式的创新,大学生们通过活动认识了自我,并有部分同学主动向教师敞开心扉,积极进行咨询与自我认知,能够帮助学生解决心理发展中的困惑,会极大地提升教师教学效能感.

1.3促进教师内涵发展

由于心理活动是模拟学生生活与学习和社会现实情境为主线,需要教师充满教育机智,灵活准确处理各类问题,真正让教师体会到课上一杯水,课后一桶水的重要性,课堂上学生们活动的智慧与处理问题的与时俱进,促进了教师教学反思,真正实现了教学相长.

2.学生学习行为的变化

2.1学生活动参与度与互动性提高

由于团队活动的合作性与竞争性,学生们参与活动的积极性与互动性明显提高.一改往日上课睡觉、听音乐、看闲书等状态,激活了学生们的学习动机.

2.2团队活动创意增加

由于同学们在团队建设活动中以沟通、讨论方式进行行动目标的确定,并在观察其他团队活动的过程中,产生创意,增加活动的趣味性与效率性.

2.3遵守课堂纪律,提升职业素养

与以往传统教学模式相比,大学生们会因课程过分枯燥而选择逃课或小事请假.因此,课堂要求学会对自己负责任,要求学生有事请假,事不过三,严格执行学生守则,培养学生良好的社会职业素养.

2.4“旁听”学生增多

篇3

关键词:心理健康;德育;整合

小学阶段是学生身心健康发展的关键时期。积极关注每个学生的心理健康状况,端正他们的行为道德规范,才能培养出健全、拥有良好品德的人。在实际教学中,只有将心理健康教育与德育有机整合,才能体现德育工作以人为本的原则,才能最大限度地发挥德育与心理健康教育的作用,共同促进育人目标的实现。

一、德育与心理健康教育整合的必要性

德育是21世纪教育的灵魂。在新课程改革背景下,越来越多的教育工作者尝试着把心理健康教育与德育相结合。心理健康教育与德育在学校教育实践中各自起着独特作用,实现两者之间的整合,使其相辅相成,符合现代教育工作整体实施的发展趋势。

1.心理健康教育为德育提供必要的支持和补充

首先,心理健康教育为有效实施德育夯实了基础。个体道德内化所需要的良好心理素质是通过心理健康教育来培养的。所以,心理健康教育为德育的有效实施提供了良好的心理背景,打好了心理基础。其次,心理健康教育在一定程度上扩展和完善了德育的目的和内容。学校德育目的着眼于学生的思想道德问题,重点在于提高学生的品德素质,从而形成良好的品德行为;心理健康教育的目标则是着眼于学生的心理健康问题,旨在塑造学生健康的人格。学校的德育内容侧重于认识社会、学习社会规则,力图使学生正确分辨是非、善恶、美丑等;而心理健康教育则偏向于认识自我,强化学生自控、自助、自立的能力等。最后,心理健康教育能够为德育的有效开展提供新途径。在教学过程中,德育一般采用传统的知识传输型教育模式,对学生进行自上而下的教导和灌输,通过谈话、宣传和榜样示范等方法向学生传输德育内容,让学生产生内化;而心理健康教育则是通过情绪调节、情感体验、心灵沟通、团体辅导等活动,努力促使学生自我反省,积极思考。

2.德育为心理健康教育指明方向

德育为心理健康教育指引方向,其决定着心理健康教育的走向。因此,学校心理健康教育应采用德育的“视野”和“思考方法”,主动在心理健康教育实践中(如小学心理健康课、心理咨询与辅导等)渗透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从而使学生的心理朝着健康的方向发展。

二、心理健康教育与德育整合的策略

心理健康教育与德育的整合,关键在于如何整合才能切实提高德育工作的有效性。德育一直是中小学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在基础教育中占有重要地位。孩子是祖国未来的希望,加强其心理健康教育,提高心理素质,使他们健康成长,是历史赋予每一个教育工作者神圣的历史使命。因此,小学心理健康教育与德育的整合已成为大势所趋,寻找两者之间的最佳契合点,双向借鉴教学方法与教学内容,将为学生提供更贴合其心理需要、更有效的教育服务。

1.全面提升教师的综合素质

教师作为崇高的教育工作者,其行为举止均对学生产生重大影响,因此教师自身的综合素质是对学生开展德育和心理健康教育的首要条件。为了培养学生的良好心理素质,保证小学德育和心理健康教育的有效运行,学校首先应该加强教师队伍建设,建立健全管理制度,还应通过心理健康主题班会、队会、民主生活会、教师思想交流会等活动来提升教师的思想道德素质。

2.提供良好的班级生态环境

班级环境是班主任、科任老师和不同家庭背景、不同性格爱好的学生组成的群体。班级环境的优劣直接影响学生的心理情绪及对环境的适应能力。良好的班级环境可以让学生感到在自家一样的安全、轻松。同学之间友好往来、相互关心、相互理解,使学生获得良好班级环境的积极体验,尽快适应学校环境。

3.尊重学生的主体地位,注重学生的创造性培养

德育工作者应更新观念,吸纳心理健康教育的相关理念,改变德育过程中学生被动受控的尴尬局面;借鉴心理健康教育中的活有钥纬棠J剑高度重视学生的主体性、学生的情感体验及自我践行,消除他们对单调说教的反感和抵制心态,缩小师生双方的心理距离。品德心理的形成,归纳起来包括四个方面,即知、情、意、行,这四种心理成分相互影响、相互联系、相互渗透。只有教会学生创造性地把握思想道德原理,才能让学生在新的道德演变中减少迷失,从而不断融入社会的变革中。

4.协调社会、学校和家庭教育的一致性,注重学生的实践性参与

学校与家庭是学生成长活动的两大阵地。因此,对学生进行完善的德育与心理健康教育必须要求学校与家长密切配合,掌握学生在家里的生活、学习情况,了解学生的家庭成长环境等,共同促进学生的整体发展。同时,个体的发展离不开社会的培养。学校和家庭应该与社会形成一股合力,多方面促进学生的角色体验和实践,为学生的道德社会化提供正常渠道。

三、心理健康教育与德育整合的注意点

学生思想道德素质和心理健康素质的培养绝对不能少,也不能互相代替。实现德育与心理健康教育的双向整合,不是两者的简单相加或相互替代,而是两者在教育目标、内容、过程中的联系融通、相互渗透。因此,在教育过程中,要注意避免出现“心育问题德育化”或“德育问题心育化”的倾向。

总之,加强小学生心理健康教育与德育的有效整合,有利于学生身心的健康发展。只有把学生的心理健康教育和德育真正结合起来,才能提高学生的心理素质和综合素质,才能完善教育教学的育人目标,为社会培养更多的可造之材。

参考文献:

[1]李绪臣.将心理健康教育融合在小学德育教学中[J].教育教学论坛,2012(S4):277-278.

[2]叶一舵.论德育与心育的双向结合[J].思想教育研究,2002:6.

篇4

关键词:小学数学 心理素质 健康教育

学科教学渗透心理健康教育,是指教师在学科教学过程中自觉地、有意识地运用心理学的原理和方法,在授予学生一定的知识、技能、发展他们的智力和创造力的同时,维护和增进他们的心理健康,形成学生健全人格所采取的各种积极措施。《小学数学新课程标准》指出:义务教育阶段的数学课程,其基本出发点是促进学生全面、持续、和谐地发展。它不仅要考虑数学自身的特点,更应遵循学生学习数学的心理规律,……使学生获得对数学理解的同时,在思维能力、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等多方面得到进步和发展。

一、创设生动有趣的情境,激发学生的乐学情感

学生的情感对其身心健康影响非常大。保持积极向上,乐观愉快的学习情绪是心理健康的重要标志。数学学科中具有较多抽象的概念、生硬的法则、一成不变的定理、乏味的数的运算等,相对于语文等学科来说比较枯燥。因此,教师有必要选取富有儿童情趣的学习素材和活动内容,创设生动、有趣的情境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促进学生更积极主动地投入数学学习,使学生在数学活动中做数学,体验快乐。比如,在教学100以内的加、减口算时我借助教材设计的运送鲜花情境提供的资源,让学生提出整十数加、减整十数的问题,组织学生讨论,探讨计算方法。把整十数加、减整十数的计算置入有事物情境、有情节的探索中,使计算含丰富、生动的具体内容,既有利于学生理解和掌握计算方法,又激发了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除此,教师还要充分利用儿童的生活平台,使教学内容更富有趣味性。小学生,尤其是低年级的学生,对故事、童话、动物等非常感兴趣。把教材中的问题编成小故事,用小动物来做主人翁,能让学生产生身临其境的感觉,增强课堂教学的趣味,有效调动学生的积极性,保持愉悦的学习氛围。比如,在教授二年级上册的“ 分桃子”这一课时,我创设了这样一个故事情境:猴哥猴弟俩上山摘了8个桃子,却因如何分桃子产生了争吵,弟弟说它最小应该多吃,而哥哥说它力气大应该多吃。这时,猴妈妈回来了,引出问题,如果你是猴妈妈,你会怎么分呢?小学生因此对新知识产生了求知欲望,注意力处于高度集中状态,有效地激发了学生的兴趣和自信心,使学生心理产生了我要学的积极情感体验。

二、注重过程体验,训练学生的心理素质

1.从情绪体验,培养学生情商

我们对教学方法的选用,不仅要看它能否有效地开发学生的智能,还要看它有效地作用于学生的非智力因素,让学生从学习本身体验到学习的快乐和满足。赞可夫说得好“教学法一旦触及学生的情绪和意志领域,触及学生的精神需要,这种教学法就能发挥高度有效的作用。”教师一定要树立让每个学生都享受到学习的快乐的教学观,让每个学生都兴趣盎然地参与知识的发现过程,都体验到克服学习困难的“精神满足感”;“让大多数学生在一门学科中都有少量的高峰体验”,都享受到成功的欢乐,“都寻找对自己的价值的积极认可”。如教学“千克的认识”时,要让学生了解千克和克的关系,对一年级的学生来说是比较抽象的,为了学生更好掌握这知识,在教学过程中老师可以把学生分成6个小组,每个小组配有天平称,秆称,以及2分硬币1枚,细沙1千克多,小石子若干,500克食盐两袋。在老师的引导下,各组学生分别称出1枚2分硬币约14克,不同分量细沙的重量、小石子的重量……在老师的点拨下,通过称2袋食盐的重量,接着每人用手掂一掂500克与1千克各有多重,再通过称细沙的重量,学生很快理解了1千克=1000克。这些知识的发现是学生亲自动手而自主获取的,远比教师讲学生听的效果好得多。从上述的教学过程中不难发现学生主动参与学习的积极性比较高,人人都有动手的机会,学生没有感觉到学习是一种负担,而是在轻轻松松地“玩”来‘玩”去的情绪体验中,发现了知识,理解巩固了知识,提高了能力。

2.从原生经验,发展智商

学生认知最根深蒂固的部分就是生活中经常接触和经常用到的知识,有些已经进入了他们的潜意识。苏霍姆林斯基说得好:“教给学生能借助于已有知识去获取新知识,这是最高教学技巧所在。”因此,原有的知识与经验是发展智力的关键。如果教学中能利用现代化的教学手段让现实生活中的现象类比再现或模拟于课堂之上,给学生呈现一个或多个生活中的现实问题,就能使学生在对问题的数学化操作过程中,既获得数学知识,又习得数学方法和数学思维,而且更加生动、有趣,学生更加喜闻乐见。如,教学“面积单位”时,当教学完“平方厘米、平方分米的认识”后,先布置学生一个动手操作的练习:“用1平方厘米、1平方分米的小纸片分别量书本、课桌的面积”。接着又给学生布置了一个动手操作的练习:“用1平方厘米、1平方分米的小纸片分别量教室的面积”。在新的练习情境中,学生感受到了困难,产生了“有没有更大的面积计量单位”的想法,接下去进行“平方米的认识”的教学变成了水道渠成的事了,学生急于解决这一认知冲突的欲望也成了推进课堂教学迈向更高层次的动力。

三、搭建表现的舞台,鼓励学生展现自己的风采

未来的社会,良好的竞争氛围、勇于推销自己、有独当一面的能力与魄力……这些都是必不可少的。新课程标准也提出“动手实践、自主探索与合作交流是学生学习数学的重要方式”,结合新课标标准,我们将心理健康教育的渗透也建立在了这样一种新型的学习方式上,让教师为学生服务,搭建一个展现学生各方面能力与才华的舞台,让学生来唱数学这部“大戏”的主角。例如,在数学课堂上,教师可以多创造机会让学生进行辩论。辩论是相互公平竞争,激烈角逐的唇枪舌剑的口舌运动,它能培养人一种临场发挥的能力,应激能力,敏捷的反应力,缜密的逻辑思维能力,严密的语言组织能力等等多方面的能力,可以说,辩论是一种思维的高级运动。小学生尽管还没有那么严密的逻辑,那么锋利的语言,那么详实的材料能证明自己的观点的正确性,但通过互相指出对方的纰漏之处,能更有效地帮助学生掌握一些知识,在掌握知识的同时,也锻炼了学生各种不同的能力,可谓是“一举多得”。

四、充分挖掘教材蕴含的心理教学内容,有的放矢地进行渗透

篇5

教师心理健康教学效果教师队伍建设推动了教育的不断前行,教师作为特殊职业群体,因为其职业的特殊性,教师心理健康不只是影响到正处于个性养成和发展阶段的学生,同时对教学产生更深远的影响。了解教师碰到的困难,分析教师心理健康方面的问题,增强教师的心理健康素质,这同教育教学的质量及发展有着密切的关系。

一、教师心理健康对教学效果的影响

1.教师的人格魅力影响教学效果

在教学的时候,教师的心理素质和人格特点是一股不能小看的力量,它对学生的非智力因素有着直接的影响。例如,兴趣、情绪、动机、性格、意志等,并进一步影响课堂教学成绩。教师满怀激情地工作,对教学抱有极大的兴趣,不但让他们愿意主动地和学生接近、沟通,钻研教学的规律,还可以凭借各种方法让学生产生浓厚的求知欲望,发自内心地喜欢学习。

2.教师的启发技巧影响教学效果

教师提问、学生作答在课堂教学过程中很常见。教师要找到教学环节中在哪里设疑最合适。在学生思维受到限制,难以突破的时候;在学生充满问题,身心疲惫的时候;在学生意见不统一,无法判断对错的时候,在学生无法突破自我接受新知识的时候,教师应当在难点、重点的地方设疑。教师设疑可以引导学生质疑,学生质疑就会集中注意力,对学习产生更大的兴趣;思维受到启发,使思维向更广、更深的方向发展,提高学生的知识面和能力。

3.心理健康利于更好地进行教学活动

心理健康和生理健康有着密不可分的关系。无论是谁所表现出生理或心理的状态,都影响到他身体和心理的两个方面。生理健康和心理健康是彼此相长,相互转换的。心理健康会使教师的机体免疫能力增强,更好地防病抗病。教师要凭借加强心理健康,使得生理更加健康,体质有所增强。假如心理是健康的,就算身体生病了,也容易更快治愈。

因为教师职业的特殊性,导致教师心理处于深浅不一的亚健康状态,让良好的心理健康状态得以保持成为重中之重,对于教师来说,心理健康的意义是举足轻重的。身为新时代的教师,我们尤其要重视自己身心两方面的健康状态,让自己以最佳状态投身到日常的教学教育工作中,努力培养出身心俱佳的现代化的接班人。

二、影响教师心理健康的因素

1.角色责任的扩展性

因为教学成果的展现具有延时性和无形性的特点,所以教师不太好判断是否实现了教学目标,也不容易预测自己什么时候顺利完成了任务。这种成就动机不能及时得到满足,导致教师育人身份的责任范筹大无边际,这是和满足教师的成就感相互矛盾的。

2.角色期望的冲突性

致使角色冲突的基本原因是角色的性质。对于教师这一角色期待,很大程度上是理想主义的,人们认为的合格教师、好教师、优秀教师,在某种程度上与现实脱离了,同教师从根本上是普通人的观点产生矛盾。所以,教师是基本的自然人与社会人统一体,而被理想化了的教师形象却与其有所冲突,产生压力。

3.角色身份的多重性

多重角色不仅容易导致角色混乱,而且对教师的角色扮演和转换能力的要求更加严格。于是,导致教师角色负荷超重,角色要求太多,这是教师能力所不能及的,还有在角色中,教师自身价值体系所默认的角色和社会要求扮演的角色没办法一模一样,有的还会相互矛盾,就导致了角色内冲突。因此,让教师认知失调,也是心理问题出现的重要因素。再者,社会公众认可的教师形象对教师本身的产生了无法取代的影响。他们的价值系统中也以此为目标,因此完美教师角色不易实现的特点和教师人性决定的实现程度形成了矛盾。

4.角色身份的易混性

社会各界现在还没有对教师的标准达成一致的看法,针对教师的角色期待和理想模式,人们看法各异,导致教师的角色扮演无法定位,对自己的确定角色期望不知道怎样获取,就像教育理论强调学生要全面发展,可是教育现实看重的是升学率。

另外,这么多的教师角色中,不少角色是不统一的,也就是两个或两个以上的角色一起提出相对立的或无法融合的角色行为要求,像是朋友角色和权威课堂掌控者角色。

三、加强教师心理健康培养的建议

1.教师应注重自身发展

尽管大部分教师学历和知识水平都不低,可是缺乏自我调节诀窍和心理健康知识的教师不在少数,使得心理问题出现甚至严重。心理学家认为,我们本身对周遭事物认知的不同,是导致心理压力最关键的因素。故而教师要重视自我修养,对心理调适技巧有所了解,如自我暗示法、肌肉放松法、想象放松法、调息放松法等。

2.发展以人为本的管理体制

教育和管理体制的改革进一步深化,尽可能地减少教师的工作压力,保证休息时间和场地更加充裕,营造平等民主、团结友爱的学校心理氛围;增加教师收入、提高福利待遇,教师的后勤服务要保障到位,为教师创造接受再教育的机会;要定期进行针对教师的心理测验和调查,有目标有计划地举办心理咨询和辅导,增强教师心理免疫力和素质。学校心理健康教育的工作关键除了继续强化心理辅导教师队伍的组建,更紧迫的是对教师进行心理健康知识的培训,包括心理健康教育的基础理论、教师心理健康与保健、学生心理健康教育以及教育教学中的心理健康教育知识。不但注重增强教师队伍的整体素质,而且要提高职教师的社会地位、福利待遇、生活水平,让更多人认同教师职业。

3.健全教师的社会保障体系

教师职业和医生、律师、警察等职业相对比来说,它的权利面和社会延伸面不是很宽,获利的能力和机会没有那么多。要把为教师的学习、工作和生活等各个方面提供服务的社会支持系统,搭建起制度化的模式。同时,让教师职业发展为一个开放的职业系统,与社会各个系统共同发展,杜绝教师趋向功利的现象。

四、结语

近年来,教师的各方面待遇有所提高,可是依然不能满足目前社会迅速发展的需要,教师这一职业的薪资收入还是比较低。所以,大力进行教育投资还是国家政府部门必须重视的目标,只有教师生活和工作的物质条件真正得以提高,教师拥有了良好的尊师重教的精神氛围,才能让人们都仰慕教师职业,并且愿意投身其中,奉献自己的热情。

参考文献:

[1]鲁挥.高职教师心理健康状况的调查[J].吉林医学,2007.

篇6

一、加强对学生心理素质的培养

体育运动能促进身体发展,为心理健康发展提供坚定的物质基础。通过体育运动,可以促使身体正常、健康地发展,为心理发展提供坚实的物质基础。这是心理发展的重要条件。

体育运动的新需要与原有心理水平的矛盾,成为推动心理发展的一种动力体育运动,与日常自然的身体运动相比,无论内容和形式都不尽相同。所以,原有的心理水平往往不能满足所学习的运动项目的需要。几乎任何运动项目,都要求运动员有勇敢、坚持、自制、不怕困难等良好的意志品质和乐观、友爱、愉快、同情等多样的感情。体育运动的新需要与原有心理水平的矛盾,推动了心理的发展。

体育运动能推动自我意识的发展。体育运动有助于学生认识自我。体育运动大多是集体性、竞争性的活动,自己能力的高低、修养的好坏、魅力的大小,都会明显地表现出来,使自己对自我有一个比较符合实际的认识。体育运动还有助于自我教育。在比较正确地认识自我的基础上,便会自觉或不自觉地修正自己的认识和行为,培养和提高社会所需要的心理品质和各种能力,使自己成为更符合社会需要的人。

二、合理设置课堂情境

(1)竞争型课堂结构,激发以表现目标为中心的动机系统。竞争激发学生用社会标准进行比较,而社会标准充分地提供了关于一个人的能力信息。在这种情况下,唯独最有能力、最自信的学生的学生动机得到了激发,而能力较低的学生,明显感到将会在竞争中失败,他们通常回避这种情境。一般来说,他们所采取的回避竞争的方式,是选择极为简单或极为困难的学习任务,而回避中等难度的学习任务。然而,在实际教学情境中,中等难度的学习(即具有挑战性的学习)是最恰当的学习任务,可以使学生在已经掌握的知识基础上提高更快。

(2)合作型课堂结构,激发以社会目标为中心的动机系统。合作情境涉及为共同目标而工作,因此,在合作情境中常常出现帮助行为。帮助既是援助他人,也是承担合作学习中的工作,帮助和合作是不可分的。研究发现,取得成功的合作小组成员,都认为同伴的帮助是取得成功的关键因素。合作情境的另一明显特点是共同努力。学生之间存在着积极的相互依赖关系,他们共同努力,共享成功的奖励。在合作情境中,每个成员都尽全力为集体的成功而工作,积极承担集体义务。

篇7

关键词:小学数学;学习;兴趣;心理健康

《数学课程标准》指出:“人人学有价值的数学;人人都能获得必需的数学;不同的人在数学上得到不同的发展。”因学生学习差异是客观存在的,在教学中既照顾学生的个体差异,又要避免不分对象“一刀切”的弊端,就要求教师要针对教学内容和学生实际学习能力,对学生实现“目标分层、施教分层、评价分层”。让每个学生都能在适合自己实际水平的层面上学习,坚持“下要保底,上不封顶”的原则。充分保护学生的自尊心,真正为学生营造出安全的心理健康氛围和学习环境。

一、创设情境,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动机

学习动机是与满足学习需要有关的活动力,是激励学生学习的理由结合学生的心理特点、生活经验,创设问题情境,为学生提供充分的数学活动和交流的心理空间。这就要求教师将要学习的知识放回到生活的某个事件中,形成一个含有数学问题的原始生活情境,让学生在这个情境中对事件进行观察、分析、提出数学问题,让学生感受数学与生活的紧密联系,构成学生已有知识与解决现实问题之间的“冲突”,激起学生探究学习新知识,解决新问题的欲望,消除对学习内容的陌生感和畏惧感,让学生在不断解决矛盾的数学活动中,逐渐地克服学习中的心理障碍,引导和帮助学生在数学学习上获得成功,不断提高学习的自信心。

二、以健康的心理,营造宽松良好的课堂氛围

教师是学生学习的榜样,其行为举止往往影响着他身边的一大批学生。一个老师心理健康、情绪稳定,以一种亲切、信赖的目光;一句热情而饱含激励的话语,给学生以勇气,就会使他们产生一种乐观的学习态度,以此感染带动学生的积极情感,则可使学生在一种心情平静、愉快而活泼、民主的课堂氛围中学习,学生会从老师的身上学会真诚待人,认真做事;相反,教师情绪失控,对学生的行为不满,火冒三丈,严加训斥,不仅会使课堂气氛骤然紧张,而且会令学生望而生畏,产生厌学情绪。心理健康的数学教师往往具有良好的心理修养和师德修养,有较强的心理调节能力,不断完善自己的个性品质,能真诚地接纳学生,理解与尊重学生,为学生创设一个健康向上的学习环境。用其健康的心理,引导和感染学生,发挥潜移默化的作用。

三、让学生在合作交流中学会协作,体验成功的乐趣

在数学教学中要大胆鼓励学生自主探究,小组讨论,倡导团队协作,不同学生间互交朋友,形成积极向上学习的集体气氛。教给他们交往的技能,让那些相对缺少同伴,性格孤僻、胆小的学生,在大胆的交流、沟通等中,既学会与同学交流与沟通,又在对学习内容的探究中理解知识的发生和发展,来龙去脉,从而在数学建模的过程中,有效地使学生学会学习、学会发展、学会创造。

四、用自身的行为,进行健康心理渗透的良好渠道。

孔子曰:“其身正,不令而行;其身不正,虽令而不行。”教师就像是学生的一个样板,教师怎么做,必会引导学生也这样去做。有时候,千百遍地说教不如一抹暗示性的眼神、一个示范性的动作、一句不经意间的话语。可以这么说,学生的许多良好的道德品质都是教师在潜移默化中教给的。因此,只要我们用心去做,我们一样能从公式、概念、例题中“抠”出我们需要的心理渗透的材料来。

五、重视课堂评价,应用“皮格马利翁效应”,培养学生的自信心。

在数学课堂上,我们如果也能像皮格马利翁那样将我们全部的爱都倾注在我们的学生身上,对不同层次的学生,确定不同的要求,从而对他们的也许不是很完美的回答给予真诚的肯定,对于那些被别人视为“差生”的学生身上的任何缺点,我们都能一分为二,从中找出一些“闪光点”而加以肯定,使学生从心理上将老师视为朋友,能够心悦诚服地听从老师的劝勉,同时也从教师的劝勉中找回自信心,这样的课堂就必有助于学生健康心理的形成。

六、用真诚的爱心促进学生心理健康

篇8

张仲豪 李文涛 河南科技大学

心理健康是当今社会人才需求的基础,以培养高素质人才为

首要任务的高校,更要重视大学生的心理健康教育,要切实做好

大学生的心理健康教育。当代大学生存在一些普遍的心理问题,

正在影响着大学生的健康发展及高校培养目标的实现。因此高校

应通过各种途径,大力加强大学生的心理健康教育,提高大学生

的心理素质水平。

一、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的意义

大学期间,学生们的心理发展趋于成熟,了解更多的心理健

康知识,掌握基本的心理调节技巧,保持自我心理健康发展,对

培养学生们良好的性格和心理调试能力,注意防御心理障碍和心

理疾病,促进他们的学习等都具有重要的意义。大学生心理健康

教育的意义,不但体现在大学生个体的意义上,而且对于群体和

整个社会都具有一定的意义。

二、加强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的重要性

加强和贯彻执行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是培养高品质、高素质

合格人才的迫切要求。新时期的高校肩负着培养高素质人才的坚

强使命。在新时期,真正的高素质人才,不仅要有良好的思想道

德素质、科学文化素质和身体素质,而且要有良好的心理素质。

深入开展大学生心理健康素质教育是当今时代时展的客观

需要,是社会主义全面发展对培养全面素质创新人才的必然要

求。它对于增强大学生积极适应社会生活的能力,培养大学生良

好的品行,促进心理素质、文化修养、专业技能和身体健康的协

调发展,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提高现代高等学

校教育的时代性、针对性、实践性具有重要作用。多年来有关详

细的调查和分析表明,有很大一部分大学生心理健康存在适应能

力差和不良反映,心理健康方面的疾病发生率呈快速的上升趋

势。所以,在当今时代,在高等学校进行大学生心理素质教育的

核心任务是在贯彻执行心理素质教育过程中,不仅要关注开展心

理健康教育,更为根本的是应将其作为挖掘大学智力资源的必要

途径。

三、践行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的途径与方法

(一)深入细致地开展大学生心理咨询工作

心理健康咨询是有效帮助大学生消除心理障碍、解疑释惑的

科学合理方法。充分有效地开展书信咨询、电话咨询、网络咨询

等,从而能帮助大学生,提供高品质、高质量的心理健康帮扶指

导与服务。提高大学生消除心理困惑的能力,增强大学生承受挫

折、克服困难的能力,教会大学生要珍惜生命、宽待他人。认真

做好新报道学生、即将毕业的应届毕业生、家庭经济贫困学生,

尤其是学习上困难的学生、恋爱问题的学生、违纪违规的学生、

言行表现异常学生的心理咨询和辅导工作,增强他们抵抗心理压

力,经受心理障碍。

(二)充分利用课堂理论教学在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中的作用

理论课堂教学是开展和贯彻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主渠道,

同时也是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的重要平台。在人文社会科学课

中,尤其是大学生的思想政治理论课中有关心理健康教育课程,

同时相配套的开设相关选修课程,对加强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

增强大学生心理健康素质,具有重要意义。大学生理论课堂心理

健康教育教学活动必须联系实际,不断从广度上拓展教学内容,

循序渐进的改变教学方法,通过多利用案例教学、亲身的体验活

动、行为表现训练等形式,进一步提高心理健康教育的时效性。

(三)以课堂教学与课外活动相联系的心理健康教育

新时代的大学生是一个智力高、知识丰厚的的高密集群体,

相应,各方面的心理特点相比较而言比较统一,因此,开展心理

健康教育要把课堂理论教育和课外活动教育相联系的方式,课堂

理论教育已经成为目前心理健康教育的重要途径,但同时我们也

要看到,由于高校素质教育时间相对有限,主要的大学生心理健

康教育需要在课外实践活动中进行。课外实践活动教育可以以多

种多样的形式开展,例如开展心理健康知识普及宣传、开设一系

列与此相关的讲座;同时要充分利用学生组织,如团委学生会,

积极地建立与学生密切的联系,从而针对大学生进行有效健康心

理指导。

(四)科学有效地构建出完善的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工作机制

开展心理健康教育是由于新时展的客观要求所决定,因

此,及时有效地建立科学的工作机制,是非常必要的。一是要建

立心理健康教育测评体系,规定出与我国社会主义现实条件相符

合、同时适应当代中国大学生心理健康素质的测评标准,要仔细

践行组织测评工作。建立大学生心理健康素质跟踪档案,提高教

育的目的性、针对性和工作的预期性和预见性。二是善于扑捉心

理健康存在问题人员的防范和处理干预体系,做到早发现、早处

理、科学有序地处理因心理存在严重障碍引发的自杀或着是损害

他人事件的可能发生。三是要因地制宜,完善心理健康教育工作

的体系,通过学生各个工作的不同系统设立不同的部门,配备与

此相适应的专业咨询员,分工有效地负责起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

的开展和心理咨询问题的工作,促成课内理论教育与课外实践活

动、理论教育与实践指导、外部咨询与内部自助相联系的心理健

康教育工作机制。

(五)有效开展加强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的队伍建设

从某种程度上说,是否能有效地开展心理健康教育重要的是

取决于心理健康队伍人员的素质。坚持质量、精干的原则,配备

一批专门从事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的德育老师。与此同时,认真

仔细地加大学生咨询工作专兼职教师和心理健康教育的培训知

识,同时按照国家相关部门的专业心理咨询人员相关要求和规

定,循循渐进的使专业心理咨询人员和心理健康教育人员符合上

岗持证的基本要求。高等学校同时还要重视与大学生直接相接处

的辅导员和班主任的培训,促使他们有效地掌握心理健康教育的

基本规律和基本方法,提高心理健康教育的实践性和有效性。

总之,在新的形势下,高校必须充分认识到大学生心理健康

的重要性,遵循大学生心理发展规律和教育规律,动员和整合各

种力量和资源,以务实的态度、有效的办法切实做好大学生心理

健康工作,为培养高素质人才做出贡献。

参考文献:

[1]朱锦.《加强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 培养大学生良好心理素

质》[J].科技致富向导,2011,(10).

[2]张秀敏.《高校弱势群体心理健康训练模式的构建》 [J].阿

坝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06,(01).

篇9

【中图分类号】 R 395.6 B 844.2

【文章编号】 1000-9817(2007)06-0545-02

【关键词】 性别特征;精神卫生;对比研究;学生

性别一直是决定个人身份及其与他人交往关系的主要因素[1]。传统的性别角色模式认为,拥有男性特质的男性与拥有女性特质的女性具有最健康的心理[2]。随着妇女解放运动的蓬勃发展、社会的不断进步,上述的传统模式受到越来越多的质疑。为研究性别角色类型与心理健康的关系,考察哪一种性别角色类型的心理更健康,从而为人们提供更为理想的性别角色模式,笔者对某高校的537名学生进行了调查,报道如下。

1 对象与方法

1.1 对象 选取江西省某高校在校大学生580名进行测试,得到有效问卷537份,其中男生274名,女生263名。

1.2 方法 性别角色评定采用钱铭怡等[3]编制的学生性别角色量表(CSRI),共100题,要求被试在“完全不符合(-2)”到“完全符合(+2)”5个等级逐项评定量表中选择符合自己的程度。

心理健康状况采用症状自评量表(SCL-90)[4]进行评定。量表含有90个项目,采取1~5级记分,1~5分别表示无、轻度、中度、相当重、严重,得分越低表示心理健康水平越高,得分越高表示心理健康水平越低。此量表包含9个因子,分别是躯体化、强迫症状、人际关系敏感、抑郁、焦虑、敌对、恐怖、偏执和精神病性。

2 结果

2.1 不同性别角色类型大学生的心理健康状况 见表1。

由表1可见,4组被试在SCL-90的9个因子上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双性化类型、男性化类型各因子得分都显著低于女性化类型、未分化类型各因子的得分。

2.2 不同性别角色类型大学生心理健康水平比较 见表2。

4种性别角色类型中,双性化类型无症状占的比例最高,达84.85%;未分化类型中无症状比例最低,为67.38%。

3 讨论

双性化类型、男性化类型SCL-90各个因子的得分均显著低于未分化类型。这表明了未分化类型的学生心理健康水平显著低于双性化类型、男性化类型的学生,这与国内外的研究结果[2,5]一致,认为未分化类型的个体心理健康水平最差,这可能是由于未分化类型拥有男性和女性负性的、消极的特质较多,而拥有男性和女性正性的、积极的特质较少;自信心不强,不能正确认识自己、评价自己,自己否定自己,有的表现出过分自责,爱自夸,同时对他人抱不信任或反感的态度;有的表现出易冲动,容易出现人际关系不和谐,以至于在学生中不被理解而被排斥。其中一部分人便独来独往,不与他人接触,久而久之就产生一种受冷落感或性格孤僻,很容易导致孤独、抑郁、压抑、焦虑及其他不良的心理健康状况。

双性化类型、男性化类型在强迫症状、人际关系敏感、抑郁、焦虑、偏执、精神病性6个因子的得分显著低于女性化类型。可能是因为女性化类型拥有男性正性的、积极的特质较少,这种类型的个体天生比较敏感,体验到的心理冲突比双性化类型、男性化类型的个体要多,同时考虑问题比较细腻,较在乎别人的评价,一些小的事情也容易引起消极的情绪反应,主动性不强,性格不开朗、不外向,易引起人际关系紧张、焦虑、抑郁等不良心理状况。

双性化类型的敌对因子得分显著低于男性化类型,可能是由于男性化类型拥有男性正性的、积极的特质,相对于双性化类型来说,缺少女性优势的一面。男性化类型的个体粗心大意,无耐心,不善于表达情感,对自己的心理问题不愿意向人倾诉,通常以敌对行为表现出来。而双性化类型由于具有耐心、善良、和气、对人宽容的良好特质,所以在敌对方面不象男性化类型表现那么突出。

研究结果显示,在4种性别角色类型中,双性化类型无症状人数所占的比例最高,其次是男性化类型,女性化类型的无症状比例较低,未分化类型中无症状比例最低。这说明了双性化类型的个体心理健康水平最高,其次是男性化类型。从以上可以看出,双性化类型是最理想的性别角色类型,在心理健康教育中,应该鼓励个人在自身发展的过程中,多吸收异性的优点,做到双性化发展。

4 参考文献

[1] ROBINSON J P,SHAVER P R,WRIGHTSMAN L S.性格与社会心理测量总览.台北:远流出版公司,1997.

[2] BEM S L.Gender schema theory:A cognitive account of sex typing.Psychol Rev,1981,88:369-371.

[3] 钱铭怡,张光健,罗珊红,等.大学生性别角色量表(CSRI)的编制.心理学报,2000,32(1):99-104.

[4] 汪向东,王希林,马弘,编.心理卫生评定量表手册:增订版.北京:中国心理卫生杂志社,1999:31-35.

篇10

关键词:心理健康教育学科渗透

课堂是对学生进行心理健康教育的主渠道。教师通过科学、合理的教学手段、教学情境及教学组织形式,有意识地在学科中渗透心理健康教育,能有效地促进学生心理健康地发展。

一心理健康教育学科渗透的内涵

所谓心理健康教育的学科渗透,是指教师在学科教学的过程中,自觉地、有意识地运用一系列心理健康教育的原理和方法,帮助学生提高课堂学习活动的认知、情感与行为技能,在授予学生一定学科知识的同时,开发他们的智力和创造力,提升和促进学生的心理健康水平。

二心理健康教育学科渗透的必要性

1.受教学活动内在本质所决定

从学生的角度而言,他们在教学过程中是学习者,而学生在求知和学习的过程,实质上就是一种不断发展的心理活动过程。教学活动提供给学生的所有学科文化知识,只有在学生的筛选、内化的前提下,才能被学生吸收和利用,转化为属于自己的知识。与此同时,学生在学习活动中还必须适应教师的教学特点,掌握科学的学习方法,更要应对各种考试,这就必然会给学生带来一定的压力、挫败感,甚至心理障碍。因此,学生不仅需要教师在学习方面的指导,更需要教师在心理方面给予帮助和支持。

2.受教学活动目标所要求

教学活动是教师向学生传授学科知识、培养能力和道德品质、促进其人格发展的过程,其最终目标是使学生形成良好、健康的人格品质。完整的教学活动不仅包括学生的认知活动,还应包括情感、意志、个性等心理活动,只有当学生的这些心理活动都参与到整个教学活动中,才能取得良好的效果。因而,教学活动在完成对学生知识、技能的传授和智力、品德培养的同时,还要完成对学生心理素质的培养,教学活动与心理健康教育是有机统一的整体。

三心理健康教育学科渗透的策略

1.针对教学活动角度,展开心理健康教育学科渗透

(1)教学设计的制定侧重学科渗透。教学目标设计是教学设计的关键环节。传统的教学目标是以学科知识为基础,目标就是向学生传授知识,而当前的教学目标,还应考虑情意和行为目标,最终目标是促进学生全面发展心理素质,帮助学生形成健全的人格。在教学设计中要注意挖掘教学资源中蕴藏的心理健康教育内容,根据学科的具体内容寻找与心理健康教育相关的渗透点,对学生进行心理健康教育。教学内容的选择要符合学生的认知规律,突出重点,但也不忽略难点;教学方法则要选择能够激发学生学习兴趣、调动学生学习积极性的方法。

值得注意的是,并不是任何内容、任何时间都能够渗透。

(2)教学活动的开展注重心理辅导。教学活动的开展是在课堂这个特定的空间进行的。学生在课堂上的优劣表现会影响其情绪、行为以及人格的形成,对学生心理产生重要的作用。教师应建立平等、民主、合作的师生关系,从而带动课堂良好活跃的气氛。只有这样,才能帮助学生端正学习动机,使教学活动真正发挥其应有的功能。

(3)教学效果评估的标准实施人性化。考试和考查是评估教学效果的方法和途径。在传统的应试教育下,题海战术、频繁考试以及分数至上的评价标准给学生带来了巨大的心理压力,导致许多学生产生了心理问题,影响了他们健康成长。为此,在素质教育的大背景下,要打破传统的评价标准,减轻学生的课业负担,对学生的考查不再是单一的以学习成绩为标准,而是更多地关注学生在学习过程中表现出来的态度、情感、价值观等;不再只关注学生的学习结果,而更多地关注学生在学习过程中获得的体验与收获。

2.针对学生发展角度,展开心理健康教育学科渗透

(1)引导学生形成学习的正确归因。归因理论及相关研究发现,个体的行为可以归纳为许多种可能的因素,在众多因素当中,能力和努力是两个最主要的因素。如果将失败归因于努力因素,则会有利于维持学生学习的自信心,并能激发他们保持高度热情投入到以后的学习中去,以改变失败的情况;相反如果将失败归因于能力因素,就会使学生丧失自信心,从而缺乏努力的动力。因此,在教学过程中,引导学生形成积极进取的学习归因是非常必要的。

(2)缓解学生学习焦虑。适度的焦虑对学生的学习可以起到良好的促进作用,而过强或过弱的焦虑则会导致学习效率降低,甚至产生厌学的心理。据调查显示,我国的大部分学生是属于学习焦虑过度类型。对于这类学生,首先要帮助他们纠正片面的思维方式,告诉他们暂时的失败不能说明问题,要重新树立自信心,切勿对前途悲观失望。其次,要帮助他们客观评价自己的能力,每个人都有长处和短处,关键要扬长避短,发挥自身的优势。最后,帮助他们提高对失败和困难的心理承受能力。除此以外,学校教师和家长要共同配合,给学生创造一个既轻松适宜,又严肃认真的学习气氛,减轻学生的心理压力和超负荷的学习负担。

四心理健康教育学科渗透的局限性

1.授课人数的局限

为了使心理健康教育学科渗透发挥更好的作用,需要开展各种活动来辅助教学,这就对班级人数有了限制。如果人数太多,教师势必没有充足的精力照顾到每一个学生,往往达不到预期的效果。

2.课堂时间的局限

由于在学科教学中增加了心理健康教育内容,必然会挤占学科教学的时间,而一节课的时间是有限的,因此,课时不够用,便导致了教学进度跟不上教学计划。

3.客观条件的局限

由于我国心理健康教育起步较晚,目前心理建康教育方面的教学资料和配套设施尚不完善,因此,学科教师自觉学习心理健康教育理论并运用到教学之中的技巧和方法还需要在实践中探索与研究。

参考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