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技创新的现状及问题范文
时间:2024-01-08 17:47:38
导语:如何才能写好一篇科技创新的现状及问题,这就需要搜集整理更多的资料和文献,欢迎阅读由公务员之家整理的十篇范文,供你借鉴。
篇1
关键词:大学生;创新人才;培养
在人类文明的发展进程中,科学技术突飞猛进,新的发明、新的技术、新的材料、新的工艺层出不穷,社会在科技的带动下飞速发展,而创新又使这个速度不断加速。毫无疑问,科技创新已经成为当代的主旋律。可以预见,在今后的发展历程中,我国将会在更高的层次和更广泛的领域直接面对国际竞争的挑战。因此,大力推进创新驱动战略,努力培养广大青年学生特别是大学生的创新意识、创造能力和创业精神,造就一代适应未来挑战的高素质人才,已经成为实现伟大中国梦的时代要求。
一、我国大学生科技创新人才培养工作的现状
1. 大学生科技创新人才培养工作得到重视
随着高校改革的不断深化,国内大部分高校纷纷转变教学模式,将鼓励创新、科学发展、全面实施素质教育和努力提高教育质量作为新时期高等教育的重要突破口。结合国内高校高水平研究型大学的战略定位,大学生科技创新人才的培养工作被提升到空前的高度。不少学校都在教学体制和培养方式上做出了较大的调整,在“量身定制”创新人才的新型培养模式方面都做出了有益的尝试。大学生的创新精神、创新思维和创新技能的培养不断地融入到传统的专业教学领域,为更多的具有科技创新潜力的学生提供了人性化的个人发展通道,较好地实现了传统学位教育与新型创新培养之间的有机结合。
2.大学生科技创新人才培养环境得到改善
近年来国家对高等教育事业的持续投入在客观上大大改善了大学生科技创新人才的培养环境。众多高校积极争取,将学科建设、实验室建设和学生创新人才培养放到一个有机的系统中,大力推动,齐头并进。部分高校将实验教学与科研课题相结合,将毕业设计和发明创造相结合,鼓励学生较早地参加到科技创新活动中去,为大学生科技创新人才的培养提供了有力的保证。部分高校通过保送研究生、硕博连读、直接攻读博士学位等优厚的条件吸引更多的大学生积极参与科技创新活动,在培养大学生科技创新兴趣的同时也为学校选育了又培养潜力的科研人才。
与此同时,许多高校注重产学研一体,注重和外部科研院所及企事业单位的合作,在推动科技成果转化的同时,也加强了科技人才培养的合作。与社会更加紧密的联系,建立大学生实习实践基地,积极组织学生参加各类科技创新竞赛活动。很大一部分学生在各类竞赛中脱颖而出,其中不乏成功将参赛作品转化为市场产品的项目,产生了明显的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在大学生中起到了良好的示范作用。
3. 大学生科技人才培养体系基本形成
目前,我国高校在科技创新人才培养工作方面稳步推进,已基本形成了创新型人才培养的体系。首先是大力加强了重点学科的建设,并以教学带动科研,加强了科技创新基地的建设;其次是加大创新人才的引进和培养的力度,通过高水平创新型师资的教学经验和培养示范,突出创新人才及教育队伍的建设;第三,围绕科技创新人才的培养,推进高校的体制创新。尽管我国教育体制的改革还处于探索阶段,但在科学发展观的指导下,国内高校均已积极开展各类创新型教育教学,经过近几年的探索,已取得了阶段性的成果,已初步形成了创新型人才培养体系的基本框架,充分发挥了示范效应,基本形成了以点带面,点面结合的格局。
二、我国大学生科技创新人才培养工作存在的问题
1. 固有教育体制的制约
虽然我国的高等教育事业在过去三十年的改革进程中取得了较大的成果,然而在核心的高考制度和学位制度方面,还缺乏更大的突破。以传统科目成绩为主要导向的高考制度限制了大部分学生的创新思维,使之进入大学学习后也难以转变固有的思维模式,创新思维难以形成。另一方面,现行的高校学位授予制度也仅对大学生的专业学科学习成绩进行了要求,并未考核大学生的创新精神、创新思维和创新技能,致使大学生在疲于应付繁重的专业课程学习的情况下,无暇锻炼自身的创新素质和能力。
2.创新师资队伍的不足
目前国内高校对高水平师资的引进和评价标准大都停留在教师自身的科研水平上,而对教师育人观念、育人本领缺乏有效的考核办法。从而致使大部分教师始终坚持传统的教学方法,将学生作为教育的对象和科研的助手,并未给学生充分的空间和必要的机会进行创新尝试。当前我国高等教育在教学内容方面改革创新的力度不足,旧有知识不能完全适应当前日新月异的科技进步和蓬勃的知识经济时代的步伐,以教师、教室、教材和考试为中心的传统教学模式还仍在高校的教育教学中占统治的地位,以致现代信息和传播的技术不能较好地得到运用,无法充分提高优质教育资源的利用效率,传授知识与培养学生的实践创新能力不能较好地结合,帮助学生学会学习、学会思考,增强研讨科技的兴趣和能力也没有得到充分的体现。大学生科技创新人才失去了创新的文化氛围和外部环境,只能被动地吸取知识。
虽然近年来国家通过宏观层面的政策支持引导高校引进了大量海外高水平科技创新人才,但是由于师生之间缺乏良性的交流和互动的通道,或者新进的高水平师资缺乏国内教育经验,使得对科技创新人才培养的优势始终没有得到充分的发挥。
3.创新活动形式的单一
实践性是高等教育的重要特征,其对巩固理论教学的成果,培养学生的探究能力、思考能力、分析能力和知识的转化运用能力等创新素质都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然而,我国高校现有的创新活动形式大多形式单一,如“挑战者杯”之类的创新竞赛,和“提前进入实验室”之类的科研能力培养,并未充分考虑到学生自身的特性,未能将学生拥有的创新素质和创新能力充分考虑,尚不能“量身定制”地为学生打造具有针对性的,与其职业生涯发展通道相一致的创新培养方案。
三、我国大学生科技创新人才培养工作的对策
1. 加快体制改革和制度创新
要彻底解决大学生科技创新人才培养工作的问题,关键在于要推动切实可行的高等教育体制改革。应该建立和完善高校自身的自我发展、自我约束机制,推进学校的可持续发展,为科技创新人才的培养创造良好的生存环境。在办学体制方面,需要在积极学习发达国家和地区先进经验、引进国内外优秀教育资源的基础上,重视结合本土特色,探索一条符合我国国情的实践道路。与此同时,要坚持锐意进取,不断创新大学生科技创新人才培养的模式及手段,建立大学生科技创新人才教育培养的体系,即:培养目标与内容体系、途径与方法体系、管理与评价体系及其具体实施方案。
2.重视师资引进和队伍建设
目前国家和各级地方政府都在大力推进高水平科技人员和研究人员的引进工作,高校应该借此有利条件,结合实际需要和学校自身优势,选聘适合的人员作为创新师资。注意将学校的办学理念、人才培养定位、学生特点等于新进教师交流沟通,鼓励新进教师突破传统,将先进的教学理念注入到传统的教育文化中,按照“重基础、宽口径、多方向、强应用、个性化”的指导思想,培养学生独立获取知识能力,科学分析能力、设计制造能力、工程应用能力、组织管理能力、沟通能力和协调能力等并制定培养方案实施的主要措施和人才培养质量保障体系,确保大学生科技创新人才的培养质量和培养特色。
3. 优化教学内容和培养形式
新时期的大学生科技创新人才培养工作要坚持以问题为导向,树立问题意识,加强学习型组织建设,在老师和学生之间形成良性互动、教学相长的和谐关系。肯定并正视传统教学内容的不足,着手改善,不断优化。包括从教材建设和课程配置两个方面优化创新教学内容,在教学过程中开放性地选择教学场地和教材,强调理论联系实际,重视用实践检验真理,充分发掘每位学生的创新素质能力,结合学生自身的职业生涯规划,为学生制定人性化、个性化的创新人才培养方案。
参考文献:
[1]吴贻春,刘花元.论创造型人才的培养[J].南京师大学报(社会科学版),1985.2:21
[2]庄寿强,戎志毅.普通创造学[M].徐州:中国矿业大学出版社,1997
[3]刘宝存.创新人才理念的国际比较[J].比较教育研究,2003.5:6-11
[4]王晓阳.大学社会功能的比较研究[M].北京:北京师范大学,2000
[5]顾建民.整合教育:美国研究性大学重建本科教育的新范式[J].教育研究,2002.5:57
[6]教育发展与政策研究中心.发达国家教育改革的动向和趋势(第2集)[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1987
[7]刘澎心.创新素质结构分析及其在现代人才结构中的地位[J].湖南师范大学教育科学学报,2006.5(3):107-110
[8]王莉芳.创造型人才的特征及其培养途径[J].山西高等学校社会科学学报,2002.5:104-105
篇2
关键词:科技创新;基层技术机构
引言
科技创新是我国社会经济和科技高度发展的历史条件下的必然要求,更是质检机构全体人员的责任和义务,面对日益繁重的质检工作及紧迫的发展形势,要求广大科技工作者,必须在科技创新上有新突破、新发展。质监系统基层技术机构是依法设置的法定技术机构,担负国家产品质量安全监督检验、公正性评价、仲裁检验检测和其他检验检测工作,在授权范围内向政府、社会及时准确的提品质量信息。因此,如何顺应经济发展的需求,科学准确高效的为地方政府及人民提品质量的技术检测数据已成为基层质检机构工作的要务之一。笔者认为:质检科技创新是质检技术机构自我发展、自我提高及实现质监事业可持续发展最基本的支撑。因此,通过对质检系统基层技术机构科技创新进行分析,针对有待整合的状况,提出相应的措施,使“科技兴检”在基层得以有效的实施,进一步加快质检基层技术机构的快速发展。
1科技创新中基层技术机构的现状及所面临的问题
质检系统技术机构经过我国改革开放的发展,特别是近十年的内强素质,外树形象的作为,在社会经济的快速发展中树立了质量技术监督的权威,得到了政府和人民的认可。随着我国社会经济的不断转型,工业、农业以及社会技术的不断发展,对质检技术机构提出了新的、更高的要求。基层质量技术监督部门隶属的质检所,履行的是国家授权的部分产品质量安全监督检验、仲裁检验以及为企业提品质量委托检验服务。然而,基层质检技术机构的现状是人员力量薄弱,用人机制和市场管理体制不适应质检机构发展的要求,甚至严重的阻碍了基层质检机构的改革与发展。作为基层产品质量检验机构,一直以来的业务仅限于单一的产品质量检验,未曾以人才的引进或利用自身拥有的人才资源与其他具备的资源整合进行技术创新及科研探讨。或是人员专业技术薄弱,从而也就创造不了自己的知识产权和拥有核心竞争力,因此,人员素质的偏低是首要原因。二是检验仪器设备老化和技术含量低。实验室的仪器设备是质检机构生存和发展的基础,尤其是科技高度发达的今天,丰富的物质和高科技产品,决定了检测手段必须是自动化和高效运作的仪器设备。而当前基层技术机构的仪器设备老化、科技含量低、不确定度高、自动化水平低,且很多机构仪器设备不完善,因此在产品检验中做不到关键项目的准确检验,或做不到产品全部项目的检验。三是长期形成的单一工作模式,致使机构活力不强。虽然近年来通过国家的资金投入和机构的自身发展,质量机构发生了巨大的飞跃,但基层质检机构由于长期形成的单一检验模式,如仪器设备陈旧、人员素质偏低,更突出的是检测人员安于现状,专业技能不高、知识面窄以及科研资金、项目严重滞后,以至于创新意识、创新能力很薄弱。再就是内部管理的适宜性,竞争意识、危机感、紧迫感、服务等方面意识薄弱。提出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不强。部分检验机构,向社会提供公正数据的检验程序、管理水平尚不规范。各方面的问题严重制约了基层质检机构科技创新的步伐。由于质检技术机构的创新涉及产品质量、计量、标准化和特种设备安全等方方面面,内外因素复杂,若技术机构创新无活力或方式单一,特别是综合资源的整合不佳,将会严重制约基层技术机构的科技创新及未来的发展。
2质检基层技术机构科技创新人才是核心
“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而人才的合理有效利用又是重要的动力。笔者纵观近二十年来的社会经济发展,认为人才是科技创新的核心。作为肩负产品质量安全重任的质检机构,人才的引进,合理人才机制的建立就尤为重要。近几年,国家质检总局提出了“科技兴检,人才强检”,人才是科技创新的关键,质检技术机构不仅要重视高学历、高职称、高素质人才的引进,更要注重科技创新型人才的培养,特别是青年科技专家的培养。要对担当重大课题负责人和项目骨干等方面加大支持和扶持力度,积极为青年科技者搭建施展才华、实现自身价值和事业抱负的平台,真正做到人尽其才。其次要变人事管理为人力资源管理,在人才培养当中引入竞争机制,在科研创新面前,应不分长幼,机会均等,不搞照顾,能上能下。遵循公开竞争的原则,只要具备特定岗位的任职资格均可竞聘岗位并建立严格的考评制度和淘汰制度。应采用灵活多样的人才政策,用事业聚焦人才,用项目吸引人才,用爱关心人才,用优惠措施留住人才,这样才能做到人才辈出,人尽其才,才尽其用。以人才吸收及良好的用人机制作基础保障,使科技兴检有效实施。
3加快质检基层技术机构科技创新的措施
3.1解放思想、强化意识、加强科技创新人才队伍建设
这就要求我们有广博的知识,开阔的视野和多方面的能力,要学习业务,熟悉标准及检验方法,学习先进的思维模式和理念,要学会发现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要增强质检科技创新的责任感、使命感和紧迫感,专心致志进行科学创新,一心一意求突破,全力以赴出成果,科技创新人才是根本。当前我们所面临机遇与挑战并存,要努力担起重担,完成好各项工作和任务,确保质检技术机构科技不断创新,实现自身价值,展示自我的能力,发挥自我的才干。通过不断积累新知识、新经验、新方法,攻克新的技术难关,要着力加强对技术机构检验检测规范、技术标准、分析过程保证与质量控制、标准化体系、分析方法和实验室管理等方面的深入分析和研究。
3.2加大投入,完善检测设备,改善管理体制,增加检测产品类别及项目
要通过各种途径,加大质检课题的深入研究,增加项目资金的投入。由于基层技术机构检验检测技术相对落后、设备老化、专业人才缺乏,开展检测的项目上范围窄、检测水平低、检测能力弱的特点,省级以上技术机构应加强对基层技术机构进行帮扶,对科技创新进行引导,加快和完善人才培养力度,要建立走出去请进来相结合的创新模式,不断改进工作作风,推陈出新,扩大产品的检验项目,并对关键产品完成全部项目的准确检验,进一步扩展检测领域。总之,质监系统广大科技工作者,必须在科技创新上有新突破、新发展,重视和深入分析当前我们所面临的新形势、新任务、新方法、新挑战,积极转变观念,提高质检科技创新能力,促进质监事业全面可持续发展.
参考文献:
[1]罗雷.浅谈基层技术机构管理方向与目标[J].科技探索,2010(07).
[2]郭艳丽.浅析基层质检技术机构现状及发展改革措施[J].商品与质量•学术观察,2013(10).
[3]孟令刚.加强基层检测机构建设对策[J].科技传播,2011(06).
[4]李爱国.基层质检机构工作质量的改进对策[J].商品与质量•学术观察,2014(02).
篇3
关键词:文化产业;基本含义;科技创新能力;现状研判;革新路径
文化产业的概念建立在2000年左右,其在国内早期的使用主要是以娱乐产业为主,即歌舞厅、网吧等公共场所的娱乐性质活动,常常与文化事业发生概念性的混淆。在党的十六大会议中明确地对公益性文化产业与经营性地文化产业进行了区分,主要体现在文化体制的相关改革中,极大程度上拓展了文化产业的娱乐范围,使其作为一种独立性的产业进行发展。文化产业作为一种新型的产业形态,虽然于2004年被纳入了国家产业的统计体系,文化产业发展也得到了大幅度的提高,但在其试行过程中,国家颁布的统计标准里并没有牵涉到文化产业的科技创新能力,创意文化产业的发展较为落后,社会生产程度较低且文化产品的生产规模小。故如何提高文化产业的科技创新能力,增强其在社会市场中的经济实力,成为了现阶段我国政府与文化产业经营者急需要探讨与解决的问题。
一、文化产业科技创新能力的基本含义
根据近些年来国家颁布的文化政策与文化产业发展情况来看,文化政策中包含科技创新的相关词汇数量较多,与科技创新方面有关的政策达到40项以上,体现了我国政府对文化产业科技创新能力发展的高度重视。科技创新,实质上是一种“人为创造型的加工与破坏”,其中科技创新与技术创新存在着明显的不同,技术创新作为科技创新体系的主要体现,技术创新能力也是科技创新能力的重要点,简单来说,科学创新能力与技术创新能力相互融合,才产生了科技创新能力,也是现代科技技术条件下展现的科技观。文化产业科技创新能力主要指,有效融合科技创新、文化创新及其他一些多元化创新因素后产生文化产品与文化产业新生态的能力。其主要包括三个层面,微观、中观与宏观。微观层面主要指,文化产业科技创新能力下文化企业的科技创新能力,包含了文化企业对于科技创新的经济投入力度、对于文化产业科技人才的投入力度、文化企业内部的科学技术研况与科技创新产品的生产情况,这些都属于文化产业科技创新能力中的关键因素。中观层面主要指,文化产业科技创新能力下文化产业任一行业中把科技创新的要素与文化创造、文化产品生产、文化市场运行、文化生产及产品销售等产生融合、渗透,这都属于文化产业科技创新能力中的外部因素。宏观层面主要指,文化产业科技创新能力对社会文化资源、科学技术资源、文化政策资源及文化产业内部资源的有效运用,这些属于文化产业科技创新能力中的影响因素。将这三个层面进行有机融合,便建构起一个从整体到局部、由外部到内部及由上下到左右的文化产业科技创新能力体系。
二、文化产业科技创新能力的现状分析
根据我国文化产业的发展情况来看,社会市场中文化产业的科技创新能力呈现出持续上升的状态,但因各地文化差异、经济基础与地理资源上等影响因素的不同,导致了我国文化产业科技创新能力存在了大量的问题。1.良好趋势:文化产业科技创新能力有所提升近几年来随着我国社会发展水平的快速提高,一方面国家对于文化产业的发展提出了一系列政策,扶持力度不断加大,另一方面随着文化企业对于科技创新意识的日益提高,一定程度上推动了我国文化产业科技创新能力的总体发展。主要体现有:文化产业科技创新花费时间缩短,文化生态的日益显现。科技创新速度作为科技创新能力的关键,其创新速度越快,则产生新陈代谢功能的能力也愈来愈明显,文化产业的发展进程愈来愈快。以时间纬度为参考指标,我国文化产业的科技创新花费时间由起初的30年不断缩减到现如今的1到2年,如此不但带动了社会市场中网络游戏与动漫、数字出版、网络试听等文化新生态的发展,而且最大限度上提升了科技创新能力的水平与效率。除此之外,文化产业科技创新能力还表现在文化产业科技产业园的层出不穷,文化产业中集聚效应与协同效应的不断增强。文化产业科技创新园自身具有独特的科技创新特点,是文化产业科技创新能力的主要基地。从2004年起,我国社会市场上已建立了两批34所国家级的文化产业科技融合示范研究所,以此不仅能够加强文化科技产业链的深化功能,提快文化产业科技创新水平与科技创新的速度,有效缩短了科学技术的改革时间,优化与整合了文化产业中科技创新的整体环境,而且在最大限度上推动了网络游戏、网络动漫、数字信息出版与移动互联网文化等其他行业在文化产业科技创新园内的生存与发展。2.存在问题:文化产业科技创新能力陷入困境与文化产业发展水平高、速度快的国家进行对比,发现我国现阶段的文化产业科技创新存在着多方面的问题,如科技创新水平不高、文化科技创新产品在社会市场中的竞争实力不强、文化产业科技创新设施与制度相对落后、科学技术滥用现象明显、文化产业中盗版问题与侵权形象严重等。具体分析如下所示。(1)文化行业中科技型市场占有成分较低,文化企业内部结构不够合理规范。虽然我国文化产业科技创新能力整体的发展水平较高但与文化产业发达国家相比仍存在着明显差距。如国外的文化产业结构合理规范,其发展重点主要集中在互联网、动漫及电影等这些科技水平含量高、创新思维丰富的全新领域,文化产业的发展方向为,知识密集型、科技密集型及内容创意型。反之我国社会市场中的文化企业虽然关于科技创新的能力与水平高,但从事内容生产的文化企业数量较少。再加之我国文化产业发展的主要优势集中在传统型新闻出版、广播与电视、文化产品、生产文化设备等领域,但是针对科技创新而言,互联网与传统文化产业进行整合的结构仍停留在表层,一定程度上陷入了文化产业的原创水平不足,企业生产规模小、社会市场竞争能力差且文化资源分散的困境,也阻碍了文化产业竞争力的整体提升。(2)文化企业创新动力不强、国家对于文化产业科技创新能力的扶持力度不够。促使文化产业科技创新动力不足的原因,主要在于文化产业科技创新制度的不完善与缺陷。首先,文化产业科技创新制度的落后,制约了科技创新的发展步伐及文化产业的整体发展。国家制定的文化产业相关政策法规没有跟上科学技术创新的前进步伐,也无法做出调整,这样便导致了文化产业的旧制度无法与科技进步进行融合,而新制度存在的缺陷也使得文化产业科技创新能力无法更进一步的提高。举例说明如,科技创新虽然推动了数字化出版与网络出版的发展,但若没有设置针对性的网络版权制度,不但使原创作者的相关经济利益无法获取到一定的保障,而且极大程度上降低了原创作者进行创新工作的积极性与创新热情。除此之外,现阶段的文化产业政策扶持重点在于大型文化企业,忽略了中小型文化企业的发展,这样导致了文化市场中85%的中小型企业对于风险系数高的科技研发产生了漠视心理或者是无能为力,对于科技研发的资金投入力度不足,也使得文化企业对于科技创新能力较低的问题无法采取有效的措施。
三、文化产业科技创新能力的革新路径分析
文化产业进行科技创新的过程中,逐渐涌现了多元化与个性化的创新主体,并且以较快的创新扩散速度作为呈现状态。在这样的背景下,提高文化产业科技创新能力体力与建构一套文化产业科技创新能力的体系已并不是一项单一化与独立化的文化企业科技创新问题,也不是政府制度设计的单向问题,而是作为一个多元因素共同参与下的系统化、合理化与科学化的科技创新体系,一方面需要以顶层文化科技管理的体制作为基础,优化整合文化产业科技创新能力的环境,另一方面也要推动文化企业生成技术创新与拥有知识产权文化产品的发展,要求文化产业科技创新园区及文化行业协会构建并不断完善文化行业科技资源的共享平台,以此能够整体提升文化产业的科技创新能力。文化产业科技创新能力的革新路径,主要有以下。1.提升文化产业科技管理的制度创新水平,构建一体化网络平台。因科技创新与科学体制创新本身带有的不协调性,需要不断加强文化管理体制的改革,提升文化产业中关于科技管理的制度创新水平,最终构建一体化网络平台。首先,国家相关部门应不断推动科技创新能力和制度的整合优化,可制定出多元化符合文化产业发展规律的文化科技政策,引入规模更大、数量更多的社会力量来参与到文化产业科技创新能力的整体工作中。与此同时,还可以提升建造文化产业科技创新能力的培育速度、关注文化产业自主知识产权的核心技术。其次,文化产业可以以国内高校的科技创新能力为依托,借助高校内部科技人才的作用,与文化产业不断融合统一,最终构成以文化企业科技创新为核心,其他高校与科研机构为辅助,覆盖广播与电视、新闻出版与网络文化等多个领域,实现文化资源相互整合的目的,最终促进文化产业与科学技术不断进行融合与协同发展。2.引入高效性与复合型文化科技人才、提升科技创新的整体能力。文化产业科技创新能力主要是以创新为核心,本身带有复杂性与多重性特点的能力组合,人是一切生产活动与生活活动的主体,故文化科技人才便是推动文化产业科技创新的决定所在。引入高效性与复合型文化科技人才,能够全面提升科技创新能力。主要途径有:一,以高校与科学研究所为根本立足点,以文化企业的需求为基本出发点,培养出一批具有多门学科背景、多门学科技术,同时还具有丰富创新能力与经营管理能力的高效性与复合型人才。二,文化企业应该加强对创新型人才的引进与培育,使自身成为重视并鼓励科技文化人才发展的企业,以此能够更好更快地适应不停变化与激烈竞争的市场需求。
四、结论
总之,本文主要是对文化产业科技创新能力基本含义做出阐述,对文化产业科技创新能力的现状进行研判分析,在最后对文化产业科技创新能力提出了革新路径。除此之外,还需要求国内的文化企业积极探索出科学化与合理化的文化产业运营形式,借助网络媒体的优势来实现文化产业蕴含高科技含量的发展模式,同时还需不断提高企业自身的综合实力,增强其在竞争市场中的文化软实力。
参考文献:
[1]解学芳,臧志彭.制度、技术创新协同与网络文化产业治理———基于2000—2011年的实证研究[J].科学学与科学技术管理,2014,03:31-41.
[2]本刊编写组.新思想新观点新论断新要求———系列重要讲话综述[J].职业技术,2014,Z1:5-73.
[3]刘志迎,俞仁智,何洁芳,何菁.战略导向视角下组织文化变革与双元能力的协同演化———基于科大讯飞的案例研究[J].管理案例研究与评论,2014,03:195-207.
[4]刘明福,王忠远.民族复兴大战略———学讲话的体会[J].决策与信息,2014,Z1:8-157+2.
[5]黄家镇,朱涛.附件欧盟研究、技术开发及示范活动第七框架计划[J].科技与法律,2014,04:674-731.
[6]刘学文,王铁军,鲍枫.文化创意产业发展现状及对策探析[J].云南民族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3,06:20-23.
[7]王宁,薛维梁,韩灵翠,赵洪丽.节能环保产业科技支撑体系研究———论山西省生态文明建设的保障措施[J].技术经济与管理研究,2013,07:117-122.
[8]汤启萍,段吉安,张昊.我国研究生创新能力培育的现状、问题与对策分析———基于22所“985工程”高校的问卷调查与访谈[J].研究生教育研究,2013,03:41-46.
[9]余菲菲,黄永春,张颖.“文化-技术”融合视角下科技型中小企业创新转型“三维动态”对策研究[J].科技进步与对策,2012,20:94-98.
篇4
针对目前大学生就业形势困难这一问题,分析其存在现状及其形成的原因。在调查研究中发现,以提高大学生科技创新能力为切入点,可以有效增强大学生就业竞争力。基于大学生科技创新能力培养不足的现状,可以通过加强对大学生实践创新精神的培养,大力营造科技创新的环境,以及充分发挥思想政治教育在科技创新教育中的作用等来提高大学生科技创新能力,进而增强其就业竞争力,缓解就业形势。
关键词:
大学生;科技创新;创新能力;就业竞争力
大学生就业问题一直是困扰各高校的一大难题,也一直备受社会各界关注。已有的调查显示,在影响大学生就业竞争力的因素中,大学生科技创新能力有着重要影响,且越来越受到学生自身以及用人单位的重视。所以,如何通过提高大学生科技创新能力为切入点,来增强大学生就业竞争力已成为急需研究和解决的问题。
一、当前大学生就业形势和科技创新能力的关系
伴随着高等教育的迅猛发展和招生规模的不断扩大,大学生就业问题日益得到社会各界的高度关注。可以说,当前大学生就业问题不仅直接关系到学生个体自我价值的实现,而且关系到我国高等教育的有序、健康发展以及整个社会的和谐稳定。大学生就业竞争力的主要影响因素依次为:实践动手能力、科技创新能力、解决问题的能力和自我提高的能力。大学生普遍感到其科技创新能力急需提高,用人单位也对毕业生的科技创新能力提出了强烈的需求。
二、当前大学生科技创新能力发展现状
在大学生就业竞争力对科技创新能力提出高要求的同时,大学生的科技创新能力发展现状却并不容乐观。
1.参与科技创新人数较少,学生参与面不广。由于我国长期以来的“应试教育”模式,强调书本知识的传授,忽视了学生个性品质发展和创新能力的培养。这在一定程度上制约了大学生创新素质的提高,影响了更多的大学生参与科技创新。调查显示,虽然大多数学生有参加科技活动的意愿,但却有80%的学生对学校开展的科技创新活动知之甚少,甚至有的连参加的途径都不知道,这说明科技创新活动对于大学生的宣传还不到位。调查结果还显示,参加过科技创新活动的大学生,在科研中更多的是在执行老师的想法,被动地完成老师安排的任务,很少主动思考问题、解决问题,缺乏自己的观点和见解。
2.大学生普遍缺乏冒险精神和创新素养。在传统习惯的影响下,大多数大学生怕吃苦、求稳定,因此在能力培养和实际就业中形成了一些思维定式和认知误区。一是相当多大学毕业生局限于经济发达的地区,对于有巨大潜力和需求的欠发达地区及其行业缺乏热情和远见。二是大学毕业生把所谓的“白领、金领”行业当成就业首选,而对其他行业冷眼相看。三是大学毕业生热衷于大公司、名牌企业,而对中小企业或民营企业漠然置之。此外,由于刚毕业的大学生缺乏资金、项目等物质基础,加之人际关系缺乏、心态不够积极、承受挫折能力较差等原因,造成大学生创业之路艰难。这都反映了我国应试教育模式下培养的大多是应试人才,缺乏冒险精神和创新素养,无法适应发展迅速、关系复杂的社会。
3.科技创新相关的制度建设力度不够。虽然社会对科技创新人才的需求急剧增大,但是我国目前对于大学生科技创新大部分还停留在政策支持上,真正有利于大学生科技创新的因素还很缺乏。要抓好大学生科技创新活动,促进创新人才培养,制度建设是基础。要抓好大学生创新活动必须大力加强制度建设,才能确保学生科技创新活动经常化、制度化和科学化。目前有关学生科技创新活动的规章制度还很不健全,有些规章制度因过于陈旧,已不适应科技创新活动管理需要,现有的制度不利于充分调动学生和指导教师的工作积极性和主动性,不利于发挥他们的创造性。此外,现有的某些规章制度执行不力现象也不同程度存在。因此,加强高校大学生科技创新活动制度建设是当务之急。
三、以提高科技创新能力为切入点增强就业竞争力
针对当前大学生就业的现状以及当前大学生科技创新能力发展中的问题,急需通过以下切入点来提高大学生科技创新能力,进而增强其就业竞争力。
1.加强对大学生实践创新精神的培养。在科技活动中真正体现学生的主体地位。科技创新活动的中心应该是学生,教师的职责主要在于对学生鼓励、鞭策和引导,为学生创造条件、提供帮助,使学生的设想得以实现。具体如何去做,应当放手让学生实践,明确“自己选题、自己设计、自己完成”的原则,教师决不能包办代替,从而培养学生科学方法和创造精神。同时,丰富科技创新活动的开展方式:开展各类科技活动,切实提高学生的实践创新能力;加强课程实践环节;认真组织学生参加各种竞赛等。
2.大力营造科技创新的环境,促进大学生就业创业。科技创新素质的培养取决于宽松的、有利的环境,这是科技创新能力培养的重要外部条件和保障。有了宽松的、有利的环境,才会有自主的学习,才会有创新的意识,才会有创新的能力,才能营造培养大学生科技创新能力的良好氛围环境,从而在根本上保证大学生科技创新教育的实施,促进大学生就业创业。比如充分利用校内资源,加强学生科技实验实践基地的建设,特别是对学生社团的建设;加强学科专业介绍,提高学生的认知和兴趣,调动其投身科技活动的积极性;开展科技讲座并注意加强科技活动的连续性。
3.充分发挥思想政治教育在科技创新教育中的作用。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对培养大学生科技创新素质,造就科技创新人才起着主导作用。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应该引导大学生认识到培养创新素质的重要性和紧迫性,认识到只有创新才有进步,惟有创新才能取胜;帮助大学生树立的科学世界观,形成与时俱进的思维方式,树立为国家、为民族、为人民而不断创新的思想,增强创新的内动力;通过各种活动,培育大学生形成正确的价值观与社会态度,从而影响与指导创新行为及其成果作用力方向。
四、结语
以提高大学生科技创新能力为切入点,增强大学生就业竞争力,进而促进学生就业创业是一项长期的、系统的工程。在实际工作中,应当注意引导其创新意识,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不断创新学习、更新观念,充分发挥高校优势,充分整合利用资源搭建就业创业平台,促进大学生尽快走上合适的工作岗位,实现自我价值和社会价值。
参考文献:
[1]周夏.独立学院毕业生的就业竞争力分析及对策研究[D].西南大学,2010.
[2]于蓬勃,成桂兰.大学生科技创新工作现状与对策研究[J].长沙铁道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14(01):309-310.
[3]牟静.“四元”定位法在大学生科技创新教育中的运用[J].实验技术与管理.2014(07):176-179.
[4]孙景福,杨然兵,王德国,等.以提高就业竞争力为导向的大学生科技创新教育研究与实践——以农业机械化专业为例[J].农业工程.2016(02):107-109.
篇5
军需产品创新的现状及存在的主要问题
一、创新体制不够完善。随着军需产品生产企业多元化,军需产品筹措市场的改革也在不断深入.军需产品的生产也逐渐趋向多元化。军工企业作为军需产品生产的主体还处在相对独立的经济体系之中.军地结合被片面地认为是针对军工企业的指导方针,有限地定位于军工企业依靠自己的力量发展民品做到自养.其他行业和地方所能给予的支持非常有限。封闭的体制隔断了经济社会中各个要素问的联系.致使企业成本增加、效率不高、竞争力不强,不能适应市场经济的要求。军工企业民用产品的投资重点仍主要是外延式发展,没有形成军民之同技术层面和工业基础层面的融合。
二、创新环境欠佳。目前,军需产品生产的创新虽然具备了一定的科技实力。但现有的科技资源离做好军民结合促创新的要求还有一定的差距。地方企业虽然具备军地沟通、协调和合作的动因,但对军民两用技术开发等关键问题的支持和调控力度还不够,军民兼容程度较低。政策措施出台难度较大。配套较少,长期稳定的产品联合创新制度体系及运行机制尚不完善,适宜军民结合促创新的宏观环境还有待优化。
三、创新人才队伍建设有待加强。军需产品的研发主要靠人才队伍的建设和发展,目前军需产品的研发还主要依靠少部分科研院所。大部分军需生产企业缺乏相关专业的人才,不能有效地实行自主研发。创新过程缺乏激励机制.不能够很好地调动科研人员的工作积极性.部分相关但较为冷门产品的研制,往往无人问津缺乏有针对性的对相关专业人才的培养和教育。
对于提高军需产品创新能力的几点思考
一、建立适应军民结合、良性互动的科技创新体制。虽然我国军民结合起步较早,但真正能够有效促进军民结合自主创新的科技创新体制尚未建立起来。军民分割、封闭运行的问题仍然存在。因此,国家相关部门应该对我国各类军品企业发展现状进行认真排查、研究,在对各军品企业技术、设备、生产能力等综合问题充分分析的基础上,建立一整套有利于军民结合自主创新的科技发展体制,包括建立健全“军民结合”推进的组织机构、自主创新基金启动机制、自主创新激励制度、完善军民两大研发体系的合作机制等。
二、强化“三科技大平台”这个基础环节。广泛吸收军队院校、科研院所和军工企业的科技资源,进一步加快三大公共科技平台的建设。在研究开发平台建设方面,要以重点高校,科研院所和大型企业为依托,采取政府扶持,企业、高校与科研院所联建,单位自建等多种模式,建成一批设备设施国内一流,能为重点行业、优势行业技术创新提供服务的研发基地。
三、强化“军民两用技术”这个核心环节。目前需要我们做的是在军民科技成果共享的基础上,继续鼓励军地企业发展军民两用技术。国家制定政策时,要切实考虑促进各产业高新技术和制造力的有机结合,满足地方经济竞争力和国家安全的双重需要,健全产业的整体功能。支持军民结合、双向互转,推进科技成果的产业化。简化军民两用技术产品的高新技术产品认定程序,鼓励军民两用拘束企业申报高新技术企业。
篇6
【关键词】人才培养;核心竞争;科技创新;就业
2015年两会政府工作报告倡导:“大众创业,万众创新”,将创业和创新提到了中国经济和社会发展的战略高度[1]。党的十以来,在多个场合论述了科技创新对中国发展的重要意义。充分说明了科学技术人才对经济社会发展具有极其重要的作用。因此,作为科技人才的重要输出端口,高校在为经济社会培养科学技术人才方面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同时,经济社会对人才的技术能力要求逐步细化,以此为导向,企业对人才的就业能力也逐步明确和细化,使得高校对科学技术人才培养工作对科技创新的要求逐步提高。
近年来,第二课堂作为高校人才培养工作的重要环节,作用逐步被认可与重视。大学生科技活动作为第二课堂建设的要点之一,对提升学生创新实践能力,增强学生就业竞争力作用明显。
1 当前大学生科技活动开展现状及问题
1.1 平台建设单一化
在大多数高校院系的学生课外科技创新平台建设方面,一般都将主要资源投向单一方向。过度的注重投入与产出,而忽略院系学科交叉方向和部分产出较少或不易产出成果的学科方向。例如,部分院系仅仅围绕特色和特产增加投入,导致其他基础学科投入被压缩,出现同一院系的学生所能使用的科技创新平台两极化的结果,进而导致部分学科的学生科技创新能力弱化,学科交叉运用能力不强,根据木桶效应,这种平台建设方式既无法提高学生整体的科技创新能力,也不利于学生综合发展。
1.2 创新平台建设定位不准
很多高校的课外创新平台建设中都偏离了原来的目标,通常单纯的“以赛来建”,忽视学生自身素养水平参差不齐的问题,使得平台定位存在定位偏狭、定位过高、定位没有特色、定位忽视根基等问题,阻碍了推进学生工程实践与创新能力普及培养进程。
1.3 能力培养单一化
目前,高校的学生课外科技创新平台过于单一的注重学生的创新能力和工程实践能力,主动或被动的将平台的作用限定为培养科技创新型科研人才,而忽略对学科行业普通从业人才就业能力的课外补充,更加忽略了对懂技术的管理型人才、懂技术的销售人才等的培养,人为的限制了学生的就业面。
1.4 创新平台对创业孵化作用不明显
在很多高校的课外创新平台的建设中,过于单一的注重学生创新实践,忽视了创新与创业之间的转换,缺少创业孵化相关的引导,导致学生将科研创造的成果转化成创业成果的意识薄弱,实际实现科研成果与创业成果转换的更如凤毛麟角。
2 普遍提升学生就业能力的科技创新活动开展方式探索
2.1 统筹学院资源,开放实验室,构建多元化学生科技创新实践平台
立足于学院学科特色,充分利用教学资源,开放10个本科生开放实验室吸纳优秀学生长期入驻,涵盖学院机械设计制造及其自动化、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机械电子工程和电子封装技术4个本科专业。开放实验室主要依托本身专业基础开展创新训练和学科竞赛,逐步形成具备专业特色的创新实践平台。开放实验室的过程中,开放实验室内学生的引领作用明显提升,对学生原所在行政班级的同学带动性强,逐步提升本专业学生整体的创新实践水平,普遍增强学生就业的专业竞争力。
2.2 明确平台建设定位,分层次培养创新实践人才
学院在现有各专业开放实验室平台的基础上,作为面向专业的开放实验室平台的补充,组建院级学生科技协会、3D协会、机器人中心三个社团模式科技创新平台。三个平台各司其职,分层次培养:学生科技协会主要承担学院学生科技活动开展,以开展讲座、组织基础竞赛等方式面向基础年级(大一新生及部分大二学生)的进行培训,培养创新实践人才的基数;3D协会、机器人中心主要以承担大学生创新训练项目、学生科技竞赛、科教协同育人项目等方式培养创新实践人才。分层次、分类别培养,层层递进,提升学生对学科的交叉融合能力。
2.3 加强组织管理,构建团队开展自我管理
学院统筹开展开放实验室、学生科技协会、3D协会、机器人中心的管理,配备相应的指导老师团队,指导老师根据实验室发展需要,组建学生团队开展自我管理。逐步形成学院领导小组――指导教师团队――学生团队的管理格局。通过指导团队的构建,逐步以团队为核心组织开展内部管理和外部协同工作,注重学生科技创新团队中的学生干部培养,突出对“懂技术的管理型人才”和“懂技术的销售人才”等的培养,尽量发挥出学生自身特色,做到物尽其用,人尽其才,提升非科研型学生的就业竞争力。
2.4 推进协同育人,促进创新创业联动
学院在学校相关政策下,积极开展协同育人的探索,鼓励师生团队一体化,推进本科生进导师科研团队,促进师生互动。以创新创业竞赛为切入点,导师引导学生开展创新与创业活动,促进创新到创业的转换,培养学生的创业意识。
3 结语
本文结合当前大学生科技创新活动开展现状和大学生就业核心竞争力的需求,提出了当前大学生科技创新活动中面临的问题的解决办法和路径,主要结论有:
(1)普遍提升大学生的就业竞争力,需要在大学生科技创新实践平台建设中有点有面,层次清晰,各层次应该定位明确、特点突出,凸显人才培养的特色。
(2)开展科技活动对人才培养的定位不能局限于培养科研型人才,应该同时加强“管理型”、“销售型”、“创业型”各类不同层次的技术人才培养。
【参考文献】
[1]周侠,朱力.“大众创业,万众创新”背景下的高校就业教育新思路[J].企业导报, 2015(17):122-123.
[2]张学军,崔涛.基于第二课堂的大学生就业竞争力提升路径探析[J].当代教育实践与教学研究,2015,06:196.
篇7
【关键词】高校;科技文化竞赛;指导;创新实践;教学改革
一、引言
同志在2006年全国科学技术大会上明确指出:“科技竞争成为国际综合国力竞争的焦点。当今时代,谁在知识和科技创新方面占据优势,谁就能够在发展上掌握主动。” 在2011年4月24日庆祝清华大学建校100周年大会上的讲话时又强调我国高等学校要“坚持以人才培养为根本任务,强化厚基础、重实践、求创新的育人特色,大力培养高素质、高层次、多样化、创新型的人才”。高校创新实践教学改革关键在大学生科技文化竞赛的指导,高等学校大学生科技文化创新的关键在人才的培养,而一个系统有效的培养机制无疑会使工作的开展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二、大学生科技文化竞赛的现状及存在问题
1、大学生参与课外学术科技活动的氛围不浓,意识较为淡薄
许多学生还没有从中学时代的“接受”型学习上转变过来,还没有意识到“创造”型学习的重要性。据统计,有近75.2%的学生把课余的学习时间都用在复习功课上,只有11.5%的学生进入实验室参与科研或者参加学校组织开展的各种课外科技创新活动(以德州学院为例)。对于大多数学生来讲,考试取得优异成绩才是最关键的,这才是提高综合测评名次及获得奖学金以及日后保送研究生、就业的唯一途径。由此,大学生参加课外科技活动的意识还比较淡薄,氛围还不浓厚。
2、课外科技创新活动的影响面还不够,广泛性不强,普及率不高
通过调查发现,参加课外学术科技活动的总是集中在一部分大学生身上,这些学生对参加科技活动有足够的兴趣,而且也在实践创新中尝到了甜头。尽管这部分学生参加各种竞赛取得了优异的成绩,也给学校争得了荣誉,但冷静地看,这部分学生在大学生中所占的比例微乎其微。究其原因,多数学生觉得课外科技创新活动离自己还比较远,自己还不具备这样的能力,有的学生想参加,因缺乏正确的引导,无从下手,因而就放弃了参加科技文化竞赛。归根结底,其主要原因在于学校动员的力度还不够,没有很好的使大学生真正认识科技文化竞赛。
3、学校内缺少一套良性的鼓励及奖励机制
许多学校对大学生科技文化竞赛缺少规划,把科技文化创新当成一种随性活动,缺少一个系统的培养机制,缺少经常性的培训过程及相应的鼓励制约措施,大学生参与科技文化创新完全取决于自身的兴趣爱好,这样就使工作的开展非常被动,以至于造成组织者找不到学生参于,参与者缺少组织的局面。再者,许多高校没有出台关于科技文化竞赛的鼓励及奖励制度,无论从政策上、经费上、保障上都没有达到应有的重视程度,许多高校大学生课外科技活动都受到多方面的限制,致使大学生科技文化竞赛难以开展。
三、引导大学生参与科技文化竞赛的必要性
同志也曾多次强调:“科技创新,关键在人才。”高等学校是培养高素质创新性人才的基地,必须把培养大学生的创新意识、创新精神和创新能力作为自己重要的工作目标,为创新人才创造更为宽松的成长环境。大学生科技创新活动既是大学科技创新体系和科技创新活动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国家创新体系中最具活力的组成部分。学生参与科技活动,可以促进对所学知识的理解和掌握,也为应用所学知识提供了条件。通过开展科技创新活动,培养学生的科技意识和创新精神,使学生完善知识结构,提高实践能力,缩短了课堂教学与社会实践的距离,从而可以充分体现教学的内在规律与目的。
四、高校实践教学改革培养大学生科技创新意识、提高科技创新能力有效措施
1、合理开展各种形式的科技活动,强化青年大学生科技创新意识
学生参与科技文化创新需要一个长期、持续不断的引导过程,使他们充分认识到科技创新能力对于他们成人成才的重要性。当前,大学生创新意识淡薄、竞争意识不强的现象在一些高校中普遍存在。针对这种情况,应该加大宣传力度,通过举办各种形式的科技活动,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鼓励学生积极参加省、国家级科技创新比赛和各项学术活动,广泛涉猎不同领域的知识,进行不同学科之间的交流,从而不断拓宽视野,强化创新意识。
2、进一步课外科技创新的指导,设立专门的指导教师队伍
目前,在大学生课外科技创新中的一个较为突出的问题就是缺乏相应的指导。由于学生自身能力有限,所学的专业知识和经验相对缺乏,使得学生在从事科技创新活动时显得力不从心,虽然有好的想法和较高的热情,但是在实际创新过程中会经常遇到困难。同时,由于学科专业的局限,使得一些跨学科、跨专业的创新项目很难开展。比如,今年德州学院第一次参与的首届山东大学生工程训练综合能力竞赛,由于只有机电工程系学生参加,所以,在技术上受到了很大局限。所以,建立相应的教师指导体系以及跨学科专业的协调体系成为一个重要而又紧迫的任务,要想作品上层次,没有指导教师参与指导是很难完成的。造成这一情况的原因主要是,当前学生课外科技创新活动的教师指导体系尚未真正建立。教师对学生科技创新活动的指导还基本停留在自发阶段,缺乏相关政策的规范及保障。这需要相关部门早日出台措施,为建立教师指导体系提供政策上的保证。目前,德州学院机电工程系已经把教师指导学生参加课外科技创新竞赛纳入到了学院年终老师的绩效考核当中,并对指导学生科技创新活动取得成绩的教师给予奖励,鼓励教师参与到学生的科技创新当中去。
篇8
一、青海藏区概况
青海是除以外全国最大的藏族聚居区,全国10个藏族自治州中有6个在青海,面积占全国藏族自治州总面积的58%。青海藏区包括青海省海北州、黄南州、海南州、果洛州、玉树州5个藏族自治州和海西蒙古族藏族自治州。藏区总面积69.6万平方公里,占青海全省总面积的96.6%;人口181.85万,占青海全省总人口的32.8%。
青海藏区是长江、黄河、澜沧江的发源地,素有“江河源”之称,自然条件恶劣,生态环境脆弱。平均海拔3000米以上,其中玉树、果洛两州大部分地区海拔在4000米至5000米之间。属典型的高原大陆性气候,寒冷、缺氧、干燥、多风,昼夜温差大,长冬无夏,四季不分明。年平均气温-6℃~4℃,年平均降雨量300毫米。
青海藏区的资源优势突出。矿产资源特别是水电、盐湖、石油天然气、有色金属等资源储量可观。已探明的129种矿产资源中,有54种的储量居全国同类储量的前十位,有23种矿产资源的储量占全国前三位,有9种矿产资源的储量占全国首位。具有鲜明高原特色的动植物资源及旅游资源也十分丰富。
青海藏区经济近年来有了较快发展,2008年国内生产总值达到434.03亿元,人均23867元。但由于特殊的历史、地理条件,青海藏区经济发展仍然十分落后,除海西州外(人均GDP 62583元),其余5个州人均GDP只有11194元,不足全国平均水平的1/2。农牧民人均纯收入2848.4元,比全国平均水平低1912.2元,不足全国的2/3。
二、青海藏区中小企业科技创新现状及问题
(一)科技创新意识淡薄,科技创新主动性较差
青海藏区中小企业起步较晚,许多中小企业是由传统的民族手工业发展而来,属于传统型中小企业,所处行业及生产产品对技术需求不是很大,科技创新压力较小,科技创新意识淡薄。管理者尤其是高层管理者受传统文化影响较深,惧怕科技创新风险,害怕失败,求稳怕乱,图个安稳日子;部分中小企业小富即安,不谋做大做强,不注重创新,科技创新的主动性较差。据调查:已开展科技创新活动的中小企业创新动力主要是由于市场需求和竞争压力。
青海藏区中小企业有77.3%开展了科技创新活动,但只有11.4%的企业有专门的研发机构。据对青海藏区中小企业2006~2008年在保护知识产权方面采取的措施调查:38.7%的企业只是进行了企业技术秘密内部保护;只有13.7%的企业申请了专利,31.8%的企业注册了商标。由于青海藏区中小企业知识产权保护意识不强,在知识产权保护方面采取的措施不够完善,一些科技创新成果不能得到很好的保护,被别的企业或个人“搭便车”,挫伤其创新积极性,影响科技创新水平的提高。
(二)科技人才总量少,高层次人才匮乏
2008年青海省全省科技活动人员为11519人,科学家与工程师8465人,科技活动人员中科学家与工程师的比重为73.49%,万人专业技术人员数为208.64人;万人 R&D 科学家和工程师数3.80人,企业 R&D 科学家和工程师占全社会 R&D 科学家和工程师比重33.63%。青海省每万人拥有大专及以上受教育程度人口为331人,低于全国的354人;青海藏区更低,平均为207人,最低的玉树州仅为77人。青海省2008年平均受教育年限为6.15年,低于全国的7.62年;青海藏区为4.74年,最低的玉树州仅为2.13年。
以上数据说明青海省科技人才较缺乏,青海藏区科技人才更加匮乏。同时青海藏区中小企业职工素质普遍偏低,缺乏科技创新人才,尤其是高素质的科技创新人才。据调查:青海藏区中小企业中本科以上学历的职工只占企业职工总数的18.20%;企业科研人员只占到总人数的7.46%,科研人员中本科以上学历只占科研人员的47.70%,甚至有许多企业就没有专门的科研人员。
(三)科技资金投入不足,企业融资困难
青海藏区中小企业科技资金投入严重不足,2008年财政科技拨款占地方财政支出总额的比重仅为0.44%,低于青海省地方财政科技拨款占地方财政支出总额的比重1.09%的水平,并且各州差异较大,最高的果洛州为0.74%,最低的黄南州仅为0.18%。
自有资金缺乏、融资困难是中小企业普遍存在的现象,青海藏区更加严重。青海藏区中小企业科技创新资金主要以自筹和银行贷款为主。据调查:青海藏区中小企业科技创新资金69.10%的企业是自筹;64.30%的企业是通过银行贷款;只有38.20%的企业得到过地方政府的资助。
(四)产学研合作困难,科技创新风险较大
青海省目前共有研究与开发机构49个,其中有40个集中在西宁市及海东地区,而藏区只有9个(其中海北州2个,黄南州2个,海南州1个,果洛州1个,海西州3个),占22.5%。青海省仅有的8所普通高等学校均在省府西宁市。这对地处偏远的藏区中小企业,在很大程度上增加了产学研合作的困难程度。据调查,青海藏区中小企业在科技创新模式选择中52.80%的企业选择了自主创新,29.85%的企业选择模仿创新,只有17.35%的企业选择了合作创新。合作创新最大的优点就是组合资源、分散风险,而青海藏区中小企业因产学研合作难度大而较多地选择自主创新模式增大了科技创新的风险。
(五)信息资源短缺,科技创新盲目性较大
外部信息是中小企业认识技术和市场机会的重要基础。中小企业受到资金、人力等因素影响,搜集信息的广泛性、准确性和及时性较差。青海藏区地域辽阔,资源丰富,为中小企业提供了广阔的发展空间;但是,青海藏区地处偏僻,交通不便,信息闭塞,自然条件差,中小企业分布较广,又限制了中小企业及时获取有关科技创新信息及市场需求信息,不能很好抓住市场机会,科技创新盲目性较大。
三、促进青海藏区中小企业科技创新的对策
针对青海藏区中小企业科技创新所面临的问题,应采取相应的对策以促进其发展。影响青海藏区中小企业科技创新的因素较多,既有企业内部因素,也有外部因素,因此应从政府层面及企业层面分别采取相应的对策。
(一)政府层面
1、制定和完善政策法规体系
政府应鼓励中小企业成为科技创新的主体,根据青海藏区中小企业发展规模、技术水平等实际情况,为发展科技创新制定和完善相应的政策法规,如财政政策、金融政策、知识产权保护政策及相关的法律法规,对中小企业科技创新实施引导和保护,调动中小企业科技创新的积极性。
2、搭建中小企业科技创新平台。
“企业、科研机构和高等院校是科技创新的‘三驾马车’。”中小企业科研力量相对较弱,科研机构和高等院校科研力量相对较强,但科技成果难以转化,市场需求难以满足,因此,政府应积极搭建科技创新平台,促进科研机构、高等院校与青海藏区中小企业的长期科技合作,相互依存、相互促进、共同发展,真正做到产学研相结合,资源共享,实现优势互补。
3、加快培育科技服务中介机构
科技中介机构是科技创新服务体系的主要力量,通过开展技术扩散、成果转化、科技评估、资源配置、决策咨询等服务活动,有效降低科技创新风险,加速科技成果转化,对增强中小企业科技创新能力具有一定作用。因此,应加快培育科技中介服务机构,切实发挥科技服务中介机构在促进科研与生产、技术与市场相结合方面的作用,为青海藏区中小企业科技创新提供服务。
4、建立和完善金融体系
针对青海藏区中小企业的特点,在加大对中小企业财政资金支持的同时,加强中小企业资本市场建立,特别是灵活有效的风险投资市场的建立,拓宽中小企业融资渠道;为中小企业提供信用担保,解决中小企业因财产抵押实力不足、信用不达标而造成融资困难问题;逐步放宽对中小企业直接融资的限制,允许经营状况良好的中小企业面向社会发放融资债券,直接融资与间接融资相结合,保障科技创新的资金需求。
(二)企业层面
1、加强科技创新内部管理
加强科技创新内部管理是保障中小企业科技创新成功的有效手段。从科技创新项目的选择、实施到科技创新成果的转化等整个过程都要加强管理,以期实现预期效果,获取经济效益。在科技创新项目的引进上尽量选择与企业自身科研能力相匹配的项目;在实施过程中主动寻求与科研机构、高等院校的合作,积极与其他企业合作,联合攻关,减少风险;在创新成果保护上通过申请专利权、注册商标权及技术保密等措施切实保护企业科技创新成果。
2、拓宽资金来源渠道
中小企业应拓宽资金来源渠道,多方筹集资金,为科技创新提供资金保障。在积极争取政府科技创新的财政支持和优惠政策的同时,积极申请创新基金;在资本市场上寻求适合自身状况的融资途径,如吸收风险投资等;加强自身信用建设,获取银行贷款。
3、改善人才引进、激励机制
在人才引进上出台相应优惠政策,引进高素质人才, “不为所有,但为所用”;还可以聘请本地科研机构和高等院校的专家、学者到企业做顾问或者咨询人员。在引进的同时注重自我培养 ,引进与培养相结合,加大员工培训力度,提高员工素质;同时构建有效的激励机制,调动科研人员的积极性,留住人才。
4、注重市场调研,加速科技成果转化
通过充分的市场调研,及时获取和掌握市场信息,发现市场的现实和潜在需求,抓住市场机遇,使科技创新活动“有的放矢”。科技创新是一种商业活动而非单纯的技术活动,通过市场调研、选择创新项目、实施科技创新取得创新成果并不一定就等于成功,关键要看科技成果能否推向市场转化为企业利益。因此要组建“营销团队”,制定有效的市场营销策略,同时依托科技服务中介机构,使科技创新成果能快速推向市场并迅速转化为企业利益。
篇9
【关键词】 创先争优;科技创新;提升;核心竞争力
在党的基层组织和广大党员中开展创先争优活动,是党的十七大作出的重大部署,是深入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活动的延展和深化,中铁二院昆明公司党委结合实际,在完成“推动企业科学发展”目标的道路上,通过制定和实施科技创新战略,努力提升企业核心竞争力。
2007年,中铁二院昆明公司第一次党代会提出了公司的发展战略:依托中铁二院,立足云南,面向全国,走向东南亚;巩固铁路市场,加大公路、市政市场份额,拓展城市轨道交通市场,将昆明公司建设成为省内一流、国内知名的现代型、创新型、和谐型企业。创建科技型企业是昆明公司始终坚持不懈追求的目标,在实现公司发展战略的征途中,公司深入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通过开展“创先争优”,不断建立健全管理制度,调整生产组织机构,引进高端技术人才,积极承担长大铁路干线设计,营造科技创新氛围,迈出了坚实的一步。
一、科技创新是提升企业核心竞争力的根本
企业的核心竞争力是企业在长期生产经营过程中的知识积累和特殊的技能(包括技术的、管理的等)以及相关的资源组合成的一个综合体系,是企业独具的,与他人不同的一种能力。科技创新是一项复杂的系统工程,它既包括发明、创造的研究和形成过程,也包括发明、创造的应用和实施过程,还包括了新技术的商品化、产业化的过程。培育企业核心竞争力的关键在于创新,创新是培育核心竞争力的根本途径。只有通过不断创新,尤其是在科技创新上培育企业的核心竞争力,才能为企业持续快速发展提供不竭的动力。
科技创新对企业的发展具有重要的意义,具体体现在:
——科技创新具有催化效应。企业是科技创新的主体,也是发展高科技,实现产业化的重要前提。随着一项技术创新成果在一个企业内部的运用,成为核心技术,以至成为企业新的核心业务,企业将逐渐形成自已的新的核心竞争力和技术模式,能够在一个较长的时期内获得高额垄断利润和规模经济收益。所以,由科技创新能力带来的竞争力超越了具体的产品和服务,将企业之间的竞争直接升华为企业整体实力之间的对抗。
——科技创新具有扩散效应。科技创新成果在企业内部运用是实现科技创新规模经济性、增加创新收益的主要手段。在企业经营中,由科技创新成果构建成的新技术尤其是核心技术在不同产品或产业中的渗透,使企业技术产生“收益倍放”效应。如果企业将其核心技术广泛应用到产品中,可以使同一技术同时在不同的产品市场上获得巨大的创新收益。
——科技创新具有增强效应。由科技创新能力构建成的企业核心竞争力可增强企业在相关产品市场上的竞争地位,其意义远远超过单一产品市场上的胜败,对企业的发展具有更为深远的意义,即更关注企业长远发展的需要,追求的不仅是如何在当前的市场做得更好,而是如何获得在未来市场上的竞争优势地位。
由此可见,科技创新是企业核心竞争力的源泉,企业核心竞争力能有效地促进科技创新。企业在市场上的竞争短期内主要体现为产品价格与性能的竞争,从长期看,这种竞争实质上是核心竞争力的竞争。核心竞争力通过经营决策过程支持科技创新活动,科技创新能帮助企业培育和提升核心竞争力。培育企业的核心竞争力要从创新投入能力、创新产出能力、创新实现能力和创新管理能力方面做起,只有这样才能体现科技创新对核心竞争能力的催化和增强效应。
二、昆明公司在科技创新方面的现状及取得的一些成效
作为知识密集型企业,中铁二院昆明公司成立伊始,就一直紧密结合公司实际,致力于推进科技创新,提升公司核心竞争力。在提高创新管理能力、创新实现能力、创新投入能力和创新产出能力方面做出了不懈的努力。
1、制定发展战略规划,建立健全科技创新管理机制
昆明公司结合自身的发展,通过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和创先争优活动,重点解决了几方面的发展问题。一是进一步明确了公司科学发展的思路和方向,通过修订完善公司中长期发展规划战略目标,颁布了公司《战略发展与规划》、《人才发展规划》和《科技发展规划》,为实现把“昆明公司努力建设成为省内一流、国内知名的现代型、创新型、和谐型企业”的目标提供了坚实的保障。二是进一步分析了昆明公司在科学发展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和难点。通过学习实践和创先争优活动,进一步查找了影响和制约公司科学发展的问题,为整改、落实提供了科学的依据。三是进一步修订完善了公司管理体制和机制,夯实了公司科学发展的基础。颁布或修订完善《中铁二院昆明公司科技管理若干激励机制奖励办法》、《中铁二院昆明公司注册师管理办法》、《中铁二院昆明公司计算机软件管理办法》、《关于公布〈研究生学费报销管理办法〉的通知》、《注册工程师激励机制奖励实施办法》等一系列管理办法,从制度上保证了对职工通过学习提升自身素质的鼓励。
2、调整生产组织机构,大力提高设计水平
篇10
关键词 科技领军人才 培养模式 作用发挥
国势之强弱,系乎人才。胡总书记明确指出,要把加速培养高层次创新型科技人才作为一项紧迫的战略任务抓紧抓好。《国家中长期人才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明确提出,围绕提高自主创新能力、建设创新型国家,以高层次创新型科技人才为重点,努力造就一批世界水平的科学家、科技领军人才、工程师和高水平创新团队,建设宏大的创新型科技人才队伍。国内各省市纷纷围绕加强高层次科技人才培养采取一系列举措,例如,广东省加大“博士后”的培养力度,上海市实施留学人才集聚工程,河北省着眼拔尖科技人才的培养,四川省全力集聚和培养高层次科技人才,湖南省实施科技领军人才培养计划,浙江省加强高层次专业技术人才队伍建设等。
院校虽然在科技领军人才成长的制度机制建立方面没有优势,但在科技领军人才培养方面应充分发挥作用,不断探索既能体现院校的办学优势,又符合科技领军人才成长规律的培养(训)模式,为科技领军人才培养做出应有的贡献。
1 科技领军人才的培养现状及其特殊素质要求
当前创新人才主要是在科研环境中自然成长起来的,专门大规模培训很少。通过征求院士意见,对培养对象进行问卷调查等方式,发现培养对象普遍存在对重大战略性科技问题把握不够,不了解现实社会对科研创新的需求,缺少开阔的国际视野,不太了解国家科技发展战略需求等问题,甚至有自主设立课题、自己研究;有的科技干部因受不良风气影响,贪恋官位,心浮气躁,不愿在一线做艰苦细致的科研工作等。对科技领军人才培养也存在重专业知识培训,忽视创新思维的培养,重学历层次拔高,忽视创新能力的锤炼,重人才团队的组合,忽视合力优势的发挥等现象。
从这些现象,我们不难分析,科技领军人才不能仅像一般的科技创新人才那样,具有创新意识、创新精神、创新思维、创新能力,还必须具备一定的特殊素质要求。一是要具有高尚的思想道德品质和科学精神。科技领军人才首先要具有强烈的民族责任感,要像钱学森等老一代科学家那样把“强国之梦”当作一种理想、一种责任,只有对国家、对民族有着强烈的责任心的人,才能把个人命运与国家和人民的命运紧紧地连在一起,才会渴望国家富强、民族振兴,并以此作为自己从事科学研究的不竭动力。二是要具有广博的知识文化素养。包括深厚的专业造诣,战略性、前瞻性的视野(远见卓识),高尚的人格品质和艺术修养等。深厚的专业造诣是科技领军人才内在的基本要求,它体现在科技领军人才具备其研究学科领域系统的、高水平的专业知识,在解决有关科研技术的疑难问题时,有新思路、新创意。战略眼光和前瞻性视野,保证能带领整个团队始终走在同一科研领域的前沿。三是要具有强烈的团队意识和卓越的领导协调能力。荀子说“人,力不若牛,走不若马,而牛马为所用,何也?曰:人能群,彼不能群也。”21世纪是一个合作互利、强强联合的时代,只有合作才会共赢,这种合作既包括团队内的合作,也包括团队外的合作,而能否形成强大的合力,是与科技领军人才的领导协调能力分不开的。这些素质是作为科技领军人才所必不可少的,加强科技领军人才培养要注重从提高这些素质入手。
2 院校在科技领军人才培养中的模式选择
2.1 顶级专家高端帮带引领学员开启创新思维的大门
据国家有关部门统计,当前中国两院院士年龄偏大,结构不合理,断层现象比较严重;有的老院士感言,最大的遗憾是没有把接班人培养出来,因此,加强科技领军人才培养的首要一环是要注重发挥老院士的作用,通过总结学术思想、传承科学精神、指导科研创新等方式,坚持好接力培养,促进年轻优秀科技人才的快速成长。在创新型科技人才培训过程中,我们通过专家、院士高端授课与座谈帮带的方式来启迪学员思维,从学员反馈情况和研修效果来看,学员对聘请顶级科学家授课辅导反响强烈,感到院士、专家的授课“站位高,信息量大,内容前沿,方法科学,经验务实,问题分析透彻,启发深刻,启迪作用强”,“阐明了科技创新的精髓,拓展了科技创新的视野,推动了创新思维模式的转变,激发科技创新动力和活力”。“每一次与专家院士面对面交流,都有一种豁然开朗、茅塞顿开之感”。这充分证明了顶级专家、院士在科技领军人才培养中的地位无可比拟,不可替代。
2.2 灵活运用讲坛与研讨交流拓展科技视野,促进多学科交叉融合,激发创新灵感
当前,科学技术发展呈现出一个明显趋势,就是多样性与交叉性并存,学科专业分类越来越细,融合度越来越高,实践证明,大量的学术技术成果和发明创造往往产生在多个学科专业的交叉点上。但从当前科学研究的现状看,很多科技人才囿于自己眼前的“一亩三分地”,不关注科技发展前沿动态,不关注其他学科领域的发展状况,科学研究思路不畅。因此,在科技领军人才培养中要引导科技人才在科研创新实践中,要坚持联系的观点,自觉运用大跨度交叉、整体性把握、综合集成掌控的方法,努力在学科交叉融合中寻求解决问题的思路和办法。学员讲坛与研讨交流在科技领军人才培训中就是一个很好的方法。从培训效果来看,学员讲坛“开拓了知识面,启动了交叉综合思维”,研讨交流“碰出了阵阵思想火花,使科技创新思路更加清晰”。学员们普遍反映,学员讲坛与研讨交流为学员们“提供了一个多学科、多领域交叉融合的学习环境,纵向学习的同时,横向也萌生了创新灵感”,这种教学方式“符合现代科技综合集成的特点和规律,达到了多学科领域充分融合的目的”。院校应在科技领军人才培养中加强学员讲坛与研讨交流,不断创新发展培训模式。
2.3 采取科研学术考察增强团队意识,学习团队建设经验
现代科学技术正朝着既高度分化又高度融合的方向发展,靠个人力量单打独斗很难取得重大创新成果,必须凝聚不同类型人才、汇集各方面智慧,才能出大成果、有大建树。这就要求科技人才必须牢固树立团队意识,善于运用社会思维模式开展科技创新,不断提高信息获取能力、组织协调能力、沟通交流能力、集思广益能力、合作攻关能力。这就启示我们,要引导科技人才不断强化团队意识,注重发挥群体优势,在充分吸收团队智慧中寻求创新火花。通过考察科研院所的科研成果,参观高科技企业的科研实践和产品转化过程,并与其科研团队进行学术研讨交流,吸取各团队集智攻关的先进思想与方法,通过考察,学员们感到“每一次与一流团队零距离接触,一下子就打开了科研创新的思路”,同时学习到了很多科研团队集智攻关的先进经验,在考研考察与学术研讨活动中,学员交叉思维得到释放,创新灵感得到发挥,仅在科研考察过程中,学员之间便达成科研合作意向160余项。科研考察与学术研讨的培养(训)模式充分得到验证。因此,应该进一步拓展科研考察范围与交流环境,到国内、甚至国外一流科研院所开展考察与学术交流。
2.4 开展联合科研攻关培养领导科研能力和集智攻关能力
人才培养的规律之一是与工作实践结合进行培养,对于科技领军人才来讲,要融入国家信息化建设大环境,依托国家重大科研和工程项目,通过对重点课题的攻关、研发和推广,使领军人才在科研实践中得到锻炼与升华,从而逐渐成长为站在各个学科最前沿的科技领军人才。院校有着众多的先进学科、重大科研项目,与国内有关单位有着密切的科研合作与联系,完全可以在领军人才培养中通过与领军人才开展联合科研攻关,让科技领军人才在这些项目中担任主要角色,甚至是项目领头人,以起到提高领军人才科研领导能力和集智攻关能力的目的。
3 院校在科技领军人才培养中的作用发挥
3.1 桥梁纽带作用
院校中创新型科技人才培养中,为科技领军人才提供一个交流创新体会的平台。发挥这个桥梁纽带作用,主要是要通过设计好科技领军人才培养方案与实施计划,提供既符合科技领军人才培养规律又灵活新颖的教学方式方法,要综合运用重在启迪思维的名家授课,没有“标准答案”的互动研讨、紧扣创新要素的科研考察、开阔科技视野的学员讲坛与展现学习成果的大会交流等灵活多样的教学方式方法,充分开挖学员的创新思维,开拓学员科技创新视野,为学员提供一个多学科充分交叉融合的成长环境,供科技领军人才交流科研创新经验。要继续探索更为有效的方式方法,保持与这些领军人才的经常流,建立科研合作服务站,将桥梁纽带作用不断延伸到平时的科研合作中,跨系统跨部门进行资源整合,跨学科跨专业进行知识融合,以达到互学相长的效果。
3.2 引领示范作用
目前,院校在教学科研过程中,已经形成了一批高水平的创新团队,这些团队都承担着国家或省部级重大科研项目,其先进的团队经验和科学精神一直得到了比较好的传承与发扬,不断出创新成果,在国家科技领域发挥着举足轻重的作用。这对于参加培训的领军人才来讲,通过考察先进的学术成果,与院校一流的创新团队面对面的交流,深刻感受到发挥集思广益、合作攻关的团队优势对科技创新的重要性,对提高科技领军人才的团队意识和领导科研的能力将有着巨大的引领示范作用。
- 上一篇:教育信息化基本情况汇总
- 下一篇:对家政行业的服务看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