可持续农业的内涵范文

时间:2024-01-08 17:47:14

导语:如何才能写好一篇可持续农业的内涵,这就需要搜集整理更多的资料和文献,欢迎阅读由公务员之家整理的十篇范文,供你借鉴。

可持续农业的内涵

篇1

关键词 农业现代化;农业持续化;集约持续农业;持续发展

科学理论是实践变革的指导。本世纪以来,先后出现了四种全球性与农业有关的思潮,即农业现代化、绿色革命、自然农业与可持续农业。作为一种思潮,往往是狂风般的蜂拥而来,也可能是落潮般的悄然而去。各种思潮中科学性强的理论能经受历史的考验推动生产力的发展而经久不衰。也有部分科学性不强或反科学的理论只能热闹一时而自然地退出历史的舞台。当代受各种思潮冲击的人们,必须保持冷静头脑,分析思潮产生的背景、实质性内容、利与弊,进而辨认其科学的真伪,从而从本国本地的情况出发,取其精华,去其糟粕。任何对农业思潮的盲从或“拿来主义”都会导致行动或决策中的失误。

一、农业现代化思潮--二十世纪的主旋律

从原始农业转变为传统农业,再从传统农业转变为现代农业,实现农业现代化,这是世界上任何国家或地区农业发展的必由之路。

十九世纪工业与科学技术发展为农业现代化准备了条件。1892年第一台拖拉机问世,1840年李比希营养归还学说出台,再加上达尔文杂种优势理论与摩尔根遗传学理论等,促进了农业现代化思潮与行动的产生与发展。其主要内容是以现代工业装备农业,实行机械化、电气化、化学化、水利化;以现代科学技术武装农业,用杂交玉米等高产新品种与新耕法替代老品种老经验;以现代经济管理理论和方法经营农业,用开放式的商品经济替代封闭式的自给性传统经济。

农业现代化思潮有力地推动了现代农业的发展,世界农业一反过去几千年老牛破车的步伐,取得了突飞猛进的成就。本世纪四十年代美国率先实现了以机械化为主要特征的农业现代化,到六十年代占世界耕地面积40%人口24%的工业化国家先后实现了传统农业向现代农业的转变。从本纪初到八十年代中期,世界人口增加了2倍,但谷物增长2.3倍,农业产值增加24倍,用事实否定了马尔萨斯关于人口增长快于粮食增长的悲观预测。劳动生产率空前提高,美国一个农民人均产粮已达110吨,产肉101吨,可养活80个人。目前,由于发达国家已经实现了农业现代化,加上粮肉生产过剩而将注意力转向环境,因而作为一种思潮的农业现代化已经不再受青睐,但实际行动仍在继续,而且进一步向现代化迈进。发展中国家正在进行的绿色革命实际上也是农业现代化思潮的影响而衍生的一种行动。

现代农业在产生奇迹般增加产品与效益的同时,由于曾对资源环境的忽视而带来某些负面效应。例如能源消耗急剧增加,从1950年的0.36亿吨增加到1985年的2.6亿吨石油当量,因而有人贬称之为“石油农业”;农药、除草剂等化学品对环境与食品安全构成威胁;有人还担心大量施用化肥会不会破坏地力和污染地下水;有人还将主要是工业化引起的水、空气污染也归咎于现代农业。这些问题正引起人们的广泛注意,近来已将资源环境良化纳入并作为农业现代化的一个重要内容。

二、自然农业思潮——一次超凡脱俗的尝试

作为一种对农业现代化的逆反,七十年代西方出现了企图替代现代农业的第一次尝试,即自然农业思潮。其派别与口号多种多样,如生态农业、有机农业、生物农业、替代农业、再生农业、自然农法、超工业农业等等。形成了在学术界颇有影响的农业思潮。较有名气的英国真菌学家霍华德提倡的“有机农业”, 1971年美国土壤学家艾希瑞克发起的“生态农业”,日本的福冈正信写了一本《绿的哲学》,提倡无施肥无耕作无农药无除草的“自然农法”等。这股思潮在哲理上提倡归朴还真,与自然和谐一致,尽量减少人类对自然的干预,主张低投入;在技术内容上强调传统农业技术,提倡堆肥、轮作、豆科作物、生物防治等,排斥现代农业科学技术中的人工合成化学品(化肥、农药、除草剂、饲料添加剂)与生物工程技术;在管理上主张小型,自给自足,强调农户(场)内闭合式物质循环而排斥农户外的投入。这股思潮对农业生产的影响不大,但受生态至上的环境保护主义的推动,在学术界曾一度时髦。然而就是在西方也争论甚大,提倡者认为这是一种农业的“理想国”,反对者认为是“复古”,是“神话”。

自然农业思潮有其积极与消极的方面。它强调崇尚自然,对唤起环境保护意识起了积极的作用,纠正了现代农业只强调产品与效益而忽视资源环境的不足;它所强调的某些传统农业技术仍有其积极的作用;生态农业、有机农业等作为一种农业的特殊模式,在某些情况下少量应用(如旅游景点、安全食品)也是不足为怪的。另一方面,这股思潮又极端地强调自然而走向否定人的能动作用,反对投入,反对人工合成品,企图返回古代式传统技术而否定现代科学。在理论上,违反最基本的能量转换与散逸定津,企图实行自我封闭式的物质循环模式,而滑向科学上的倒退。因此,作为一种农业的整体战略是不足取的,在实际生产上,由于它只强调保护自然资源环境而忽视生产与经济,因而不能广泛地被农民与政府接受。在欧美试行的各种自然农业模式,比重极少(占耕地千分之几)。八十年代中期以后逐渐衰落下去而被可持续农业思潮所代替。

三、可持续农业思潮——当前的热点

本世纪中后期,为抵制工业化所产生的消极影响,环境保护主义风起云涌席卷全球,罗马俱乐部悲观主义的代表作《增长的极限》译成了几十种文字,“生态危机”、“粮食危机”、“资源环境危机”、“经济滞胀”,以至于“世界末日”等说法震撼人心。在农业上,鉴于自然农业尝试的失败,八十年代中期在西方发达国家出现了可持续农业的思潮,企图以此作为替代现代农业的第二次尝试。

在吸取现代农业、自然农业优缺点及成败教训的基础上,可持续农业思潮既强调粮食安全与发展农村经济,又强调保护资源环境,实现生产、经济、生态三个持续性的统一。既强调发展当前的农业而又不破坏资源环境,兼顾当前与长远,促使农业与农村的可持续发展。

篇2

关键词农业现代化;农业持续化;集约持续农业;持续发展

科学理论是实践变革的指导。本世纪以来,先后出现了四种全球性与农业有关的思潮,即农业现代化、绿色革命、自然农业与可持续农业。作为一种思潮,往往是狂风般的蜂拥而来,也可能是落潮般的悄然而去。各种思潮中科学性强的理论能经受历史的考验推动生产力的发展而经久不衰。也有部分科学性不强或反科学的理论只能热闹一时而自然地退出历史的舞台。当代受各种思潮冲击的人们,必须保持冷静头脑,分析思潮产生的背景、实质性内容、利与弊,进而辨认其科学的真伪,从而从本国本地的情况出发,取其精华,去其糟粕。任何对农业思潮的盲从或“拿来主义”都会导致行动或决策中的失误。

一、农业现代化思潮--二十世纪的主旋律

从原始农业转变为传统农业,再从传统农业转变为现代农业,实现农业现代化,这是世界上任何国家或地区农业发展的必由之路。

十九世纪工业与科学技术发展为农业现代化准备了条件。1892年第一台拖拉机问世,1840年李比希营养归还学说出台,再加上达尔文杂种优势理论与摩尔根遗传学理论等,促进了农业现代化思潮与行动的产生与发展。其主要内容是以现代工业装备农业,实行机械化、电气化、化学化、水利化;以现代科学技术武装农业,用杂交玉米等高产新品种与新耕法替代老品种老经验;以现代经济管理理论和方法经营农业,用开放式的商品经济替代封闭式的自给性传统经济。

农业现代化思潮有力地推动了现代农业的发展,世界农业一反过去几千年老牛破车的步伐,取得了突飞猛进的成就。本世纪四十年代美国率先实现了以机械化为主要特征的农业现代化,到六十年代占世界耕地面积40%人口24%的工业化国家先后实现了传统农业向现代农业的转变。从本纪初到八十年代中期,世界人口增加了2倍,但谷物增长2.3倍,农业产值增加24倍,用事实否定了马尔萨斯关于人口增长快于粮食增长的悲观预测。劳动生产率空前提高,美国一个农民人均产粮已达110吨,产肉101吨,可养活80个人。目前,由于发达国家已经实现了农业现代化,加上粮肉生产过剩而将注意力转向环境,因而作为一种思潮的农业现代化已经不再受青睐,但实际行动仍在继续,而且进一步向现代化迈进。发展中国家正在进行的绿色革命实际上也是农业现代化思潮的影响而衍生的一种行动。

现代农业在产生奇迹般增加产品与效益的同时,由于曾对资源环境的忽视而带来某些负面效应。例如能源消耗急剧增加,从1950年的0.36亿吨增加到1985年的2.6亿吨石油当量,因而有人贬称之为“石油农业”;农药、除草剂等化学品对环境与食品安全构成威胁;有人还担心大量施用化肥会不会破坏地力和污染地下水;有人还将主要是工业化引起的水、空气污染也归咎于现代农业。这些问题正引起人们的广泛注意,近来已将资源环境良化纳入并作为农业现代化的一个重要内容。

二、自然农业思潮——一次超凡脱俗的尝试

作为一种对农业现代化的逆反,七十年代西方出现了企图替代现代农业的第一次尝试,即自然农业思潮。其派别与口号多种多样,如生态农业、有机农业、生物农业、替代农业、再生农业、自然农法、超工业农业等等。形成了在学术界颇有影响的农业思潮。较有名气的英国真菌学家霍华德提倡的“有机农业”,1971年美国土壤学家艾希瑞克发起的“生态农业”,日本的福冈正信写了一本《绿的哲学》,提倡无施肥无耕作无农药无除草的“自然农法”等。这股思潮在哲理上提倡归朴还真,与自然和谐一致,尽量减少人类对自然的干预,主张低投入;在技术内容上强调传统农业技术,提倡堆肥、轮作、豆科作物、生物防治等,排斥现代农业科学技术中的人工合成化学品(化肥、农药、除草剂、饲料添加剂)与生物工程技术;在管理上主张小型,自给自足,强调农户(场)内闭合式物质循环而排斥农户外的投入。这股思潮对农业生产的影响不大,但受生态至上的环境保护主义的推动,在学术界曾一度时髦。然而就是在西方也争论甚大,提倡者认为这是一种农业的“理想国”,反对者认为是“复古”,是“神话”。

自然农业思潮有其积极与消极的方面。它强调崇尚自然,对唤起环境保护意识起了积极的作用,纠正了现代农业只强调产品与效益而忽视资源环境的不足;它所强调的某些传统农业技术仍有其积极的作用;生态农业、有机农业等作为一种农业的特殊模式,在某些情况下少量应用(如旅游景点、安全食品)也是不足为怪的。另一方面,这股思潮又极端地强调自然而走向否定人的能动作用,反对投入,反对人工合成品,企图返回古代式传统技术而否定现代科学。在理论上,违反最基本的能量转换与散逸定津,企图实行自我封闭式的物质循环模式,而滑向科学上的倒退。因此,作为一种农业的整体战略是不足取的,在实际生产上,由于它只强调保护自然资源环境而忽视生产与经济,因而不能广泛地被农民与政府接受。在欧美试行的各种自然农业模式,比重极少(占耕地千分之几)。八十年代中期以后逐渐衰落下去而被可持续农业思潮所代替。

三、可持续农业思潮——当前的热点

本世纪中后期,为抵制工业化所产生的消极影响,环境保护主义风起云涌席卷全球,罗马俱乐部悲观主义的代表作《增长的极限》译成了几十种文字,“生态危机”、“粮食危机”、“资源环境危机”、“经济滞胀”,以至于“世界末日”等说法震撼人心。在农业上,鉴于自然农业尝试的失败,八十年代中期在西方发达国家出现了可持续农业的思潮,企图以此作为替代现代农业的第二次尝试。

在吸取现代农业、自然农业优缺点及成败教训的基础上,可持续农业思潮既强调粮食安全与发展

农村经济,又强调保护资源环境,实现生产、经济、生态三个持续性的统一。既强调发展当前的农业而又不破坏资源环境,兼顾当前与长远,促使农业与农村的可持续发展。

与自然农业受到冷落的处境不同,可持续农业思潮一出现,国际社会即刮目相待。许多国际机构,联合国粮农组织、开发计划署、环境署、世界银行以及许多国际性农业研究机构都纷纷以此作为发展农业的指导思想,有的国家政府或议会还通过相应决议与法律措施。1992年巴西里约热内卢的“发展与环境”世界首脑会议上通过“21世纪议程——可持续发展”的宣言,成为一个里程碑。1993年在北京召开了“国际持续农业与农村发展学术讨沦会”,1994年4月中国国务院通过“中国二十一世纪议程——人口、环境、发展”白皮书,其中将农业与农村的持续发展作为重要内容之一.

作为一种农业发展的战略方向,可持续性获得了国内外各界的广泛赞同。强调农业的当前与长远的结合,重视持续能力的建设,这是具有重要理沦与现实意义的。当然,由于时间尚短,对于可持续农业究竟是什么,仍然仁者见仁、意见各异。可持续性究竟只是一种思路或农业的属性,还是一种策略与模式等问题尚在争论中。至于可持续农业的定义、内涵、技术体系等更是众说纷坛。一些西方国家专家简单地将环境保护技术或自然农业提倡的某些传统农业技术移花接木就作为可持续农业的技术内容,有的甚至以传统技术排斥现代科学技术,或只强调环境而排斥发展。这些观点招致了一些发展中国家的异议与批评。越来越多的人倾向干将可持续发展作为一种农业的思路与战略,而不是一种具体操作的模式,更不能将某些西方生态农业、有机农业等模式嫁接在可持续农业的头上。也有人认为可持续农业内容空洞难以操作,以至在1996年底在罗马召开的世界粮食安全首脑会议上,粮农组织尽管仍强调可持续发展的基本思路,但已转而将农业与粮食安全的突出地位让给了“新的绿色革命”。

至于农业现代化与可持续发展的关系,我们的认识是,这两者不是对立或相互替代而是互为补充的关系。农业现代化与可持续化是从不同角度上反映了农业发展的方向与战略,可持续性强调了农业发展的态势与后续能力,弥补了原有农业现代化的不足,但它不能替代农业现代化中有关物质装备现代化、技术现代化、商品化、市场化等各项内容。对大多数发展中国家来讲,今后的任务,是将传统农业转变为在可持续发展基础上的现代农业,实现农业现代化与持续化。

四、绿色革命思潮——发展中国家振兴农业之依托

本世纪六十年代,在发达国家基本实现了农业现代化的同时;在发展中国家开展了有声有色的绿色革命。这一思潮与行动的主要内容是通过推广高产新品种(如矮秆小麦、矮秆水稻、杂交稻)带动农业的全面发展,但只改变品种而不改变生产条件收效甚微。因此,在实际推行过程中,形成了种子十化肥+灌溉三驾马车一起上的局面,故有人又称之为“肥水农业”。其实质是农业现代化的一种衍生与前奏曲。由于多数发展中国家经济弱、劳力多、规模小,因而与发达国家不同,其强调的重点不是机械化而是投资少见效快的新品种与化肥、农药等,水利对多数地处热带、亚热带的发展中国家十分重要。绿色革命在亚洲、拉丁美洲取得了积极的效果。六十年代以来,整个发展中国家农业发展快于发达国家。以1961~1965年作为100%,1992年发达国家农业生产指数149,而发展中国家为238(中国280)。八十年代后期与1950年相比,农业总产值发达国家增加0.86倍,而发展中国家达1.64倍,发达国家与发展中国家农业总产值之比也由2:1变力1:1。

可惜,作为一种思潮,绿色革命在七十年代后遭到厄运。一些来自发达国家的专家批评绿色革命造成了农村两极分化,贫苦农民困无力购置新品种种子、化肥、农药等而难以从绿色革命中得到好处。随后自然农业、可持续农业思潮又接踵而起,这样,绿色革命思潮就沉寂了下来。但是,这一思潮指导下的行动却在发展中国家继续开花结果。其中,中国与印度被认为是绿色革命的典范。

最近,在沉寂了1/4世纪以后,绿色革命在罗马世界粮食安全首脑会议上重新被提了出来。出乎许多人的预料,联合国粮农组织并未将当前世界的热点——可持续农业——作为农业发展与粮食安全主要手段,而将“新的绿色革命”放在突出地位。重新肯定了新品种、化肥、灌溉、农药在农业发展中的巨大作用,特别强调化肥与灌溉是“新的绿色革命”的重要部分,也是可持续发展的基础。

所谓“新”主要有两点。一是绿色革命的四大技术手段必须与社会经济环境相适应,采取相应的政策与科技进步并增加投入。二是将绿色革命的各项技术建立在可持续发展基础之上,重视对资源环境的保护。也曾有人主张将新的绿色革命建立在生物工程基础之上,但鉴于来自生态保护主义的强烈反对与抵制,联合国粮农组织采取了十分审慎的态度。总的认为生物工程是有前途的,但它“是国际争论的焦点,发展中国家要在10~20年后才能理解到它的好处”。

五、中国农业现代化之路——集约持续农业

以上四种思潮各有所长与所短,各有它的背景与适应性,农业具有极大的地域性与差异性,发达国家与发展中国家在发展农业的思路、目标、内容、技术体系都不尽相同。发达国家人均占有谷物750公斤,肉类60公斤,而发展中国家却分别只有250公斤与12公斤。因此,前者已将关注的热点放在环境上,而后者仍将发展生产增加农民收入放在首位。在最近的罗马世界粮食安全首脑会议上与会的60位首脑中,来自发达国家的仅有一位,说明了立场与爱憎的分明。因此,我们在努力吸收世界各种农业思潮与理论精华的同时,一定要冷静地加以辨别,关键在于“中国化”。

1949年以来,中国的农业生产、农民生活与农村生态环境获得了持续的发展与改善。但是目前农业生产与环境形势也日趋严峻,怎样养活养好十多亿中国人已成为世界注目的焦点。在罗马世界粮食安全首脑会议期间一位美国记者提出:“你认为中国真的能够达到粮食自给吗?”我的回答是“在今后一二十年内,如果我们真正去努力搞好农业,而且按适合中国国情的方向道路去进行的话,做到粮食

基本自给(95%)不是不可能的”。那么什么是中国式的农业发展的方向道路呢?

首先,我们要力争在30~50年或更长一点时间内实现中国农业现代化。尽管当前发达国家已经实现了农业现代化而不再将这口号作为他们的目标,因而国际学术界农业现代化的声音已甚为微弱,西方已将现代农业称之为常规农业,但对发展中国家来说,仍有待于完成从传统农业向现代农业的转变这一艰巨的历史任务。它的主要内容是:第一,在物质上用现代工业装备农业,实现水利化、化学化、机械化、电气化、信息化。这是农业现代化的物质基础,没有它就谈不到农业现代化。第二,在技术上用现代科学技术装备农业,实现高产化、良种化、耕作制度与农业结构优化、栽培技术规范化、资源利用高效化、节约化。第三,在经济上,用现代的经济管理科学指导农业,实现商品化、市场化、产业化、土地或经营规模化、社会化。第四,资源环境良化。保护资源,减少污染,净化美化农田与农村环境。最后,中国的农业现代化还必须与农村工业化、城镇化同步进行,以转移农村剩余劳动力,提高农业劳动生产率,大幅度增加农民收入,缩小城乡差别。农业农村现代化的最终目的是持续地提高生产力实现农村农民的富裕化。那种匆忙将农民真实的人均年收入还不足200美元时就拔高为“小康”的做法是值得商榷的。

篇3

1.1立法过于原则化

我国《农业法》中涉及生态农业的规定仅是原则性要求而已,而《环境保护法》等单项资源法及一些农业法规中涉及的农业环境保护限制,仅是与生态农业发展有一定关联,并没有针对生态农业的特点与发展做出相关具体的规定。1.2 缺乏具体可操作性从现有涉及生态农业的相关法律规定看,对生态农业的保障都只作原则性的规定,并没有明确生态农业的内涵,没有规定相应的法律责任,更没有具体可行的发展生态农业的实施细则,在法的适用上明显缺乏具体可操作性。

1.3“以政代法”现象严重

长期以来,我国的环境保护强调以行政管理为主导,政策起决定性作用。生态农业建设及管理主要还是以各级政府的红头文件、工作报告和会议文件作为宏观政策的引导。比如2006年颁布的《全国生态农业建设技术规范》是指导生态农业建设的主要依据。

2国外生态农业法律制度保障的特点和经验

20世纪70年代国外提出了发展生态农业,并在法律法规上进行了许多有益的实践,取得重大成效。本研究探究了生态农业处于世界领先水平的瑞典、以严谨生态农业著称的德国、与我国农业发展条件有许多相似的日本等3个国家生态农业法律体系建设的特点和经验。瑞典、德国、日本这3个国家在发展生态农业上的同时都建立起了相对健全和完善的生态农业法律保障体系。瑞典于1999年1月1日出台了《农业环保法》,对农药、肥料、水的使用进行了规定,明确了污染者补偿原则、节省原材料和能源的“生态环境原则”,被许多国家视为农业环境保护领域最为完善的法律之一。德国农业有一套较完善的法律法规,一般农产品种植必须遵循的法律法规有《种子法》、《物种保护法》、《肥料使用法》、《自然资源保护法》、《土地资源保护法》、《植物保护法》、《垃圾处理法》和《水资源管理条例》。除此之外,德国根据欧盟规定分别于1991年和1994年公布了种植业和养殖业的生态农业管理规定。2001年12月15日德国的《生态标识法》正式生效,实行生态标识制度对于生态农业发展是非常有意义的一步。2002年的《生态农业法》对农业生产过程中的肥料使用,土壤松土的深度、轮作、休耕等方式、期限都有严格规定,避免不良的耕作导致环境污染和资源浪费,把清洁生产模式从工业领域扩展到农业生产领域,还规定了已注册的生态农业企业的经营活动及其产品的监测、检查或检测,以及对违反法律经营者的处罚,确保法律能够得到充分的实施。日本生态农业立法具有超前性和可操作性,除《食物、农业、农村基本法》、《可持续农业法》、《堆肥品质管理法》、《食品废弃物循环利用法》等4部法律外,围绕生态农业的法规还有《农药管理法》、《家畜排泄物法》及《肥料管理法(修订)》等。其中,1999年7月28日颁布实施的《可持续农业法》针对可持续农业生产方式明确规定了农业生产者使用堆肥和其他有机质生产肥料,使用农林水产省规定的高效减量的农药化肥,各都道府县根据《可持续农业法》规定,酌情制定实施细则,包括生产方针、实施措施、其他必要事项。

3完善我国生态农业法律制度保障的思考

3.1确立生态农业的法律地位,明确相关制度及法律责任

《农业法》作为我国农业领域的根本大法,是其他涉农法律的依据和指导。因此,要想建立起一个完备的生态农业法律保障体系,首先要在《农业法》中确立生态农业的法律地位。建议对《农业法》进行修订,明确规定生态农业的内涵、相关制度及法律责任。一是对生态农业的内涵予以明确,继而与生态农业有关的一切活动所产生的有关资源循环利用和农业生态环境保护的社会关系均列为法的调整对象。二是对促进生态农业发展的相关制度予以明确,如生态农业补贴制度、生态环境税收制度、农业生态补偿制度等。三是对破坏生态农业发展行为的法律责任予以明确。如果法律法规对违法行为缺少法律责任的规定,就会造成执法中“无法可依”的局面,因此,应对破坏生态农业发展的违法行为所产生的民事责任、行政责任和刑事责任(包括各类从重处罚的情节)做出详细和明确的处罚规定。

3.2完善配套立法,出台《生态农业规范实施细则》

在《农业法》明确生态农业的内涵、相关制度及法律责任的前提下,需要对现有的涉及生态农业的法律进行相应补充完善,强化立法配套性,填补法律漏洞,消除重叠冲突。同时,为了增强法的可操作性,在《农业法》及相关单行法的基础上,建议制定《生态农业规范实施细则》,详细规定具体的实施办法与措施,明确生态农业相关的各种影响因素和具体技术标准。要尤其注重同类生产产业的代表性、具体操作方法的规范化、监测评估操作的可行性、限制行为的权威性、鼓励方向的有效性。

3.3加强地方立法,制定《福建省生态农业发展条例》

篇4

生产发展

随着改革开放和市场经济的逐步完善,农民思想得到了解放,日出而作、日落而息的小农经济已成为历史,农民利用农闲时间,走出田野,走向城市,成为了农民工,土地的收入加上从事二三产业上的收入,农民的腰包逐渐鼓了起来。由此,农民对于赖以生存的土地也有了新的认识,科学种田得到了认可,小型农业机械已经不能满足经济发展的需求,大型农业机械正将发挥着不可替代的作用,加上政府对于具有推广价值的大型农业机械补贴力度不断增加,购买大型农业机械对于他们来说已不再是奢求,以至于他们购买大型农业机械的热情空前高涨,大型农业机械正以迅速发展的态势,在农业生产中发挥着重要作用,小型农业机械正在逐渐被大型农业机械所替代。

2 促进增产增收

与小型农业机械相比,大型农业机械在农作物的耕种和收获上,给农民节约了时间、节约了成本、降低费用、增加收入。大型农业机械通过各个作业环节,对各种劳动对象施加作用,实现了精耕细作。如采用小麦精量机械播种,可以节约种子45 kg/hm2以上,比小型机械种植播量减少30% ~50%;使用大型农业机械还可以减少粮食损失,如谷物收获,小型机械收割作业时,割、捆、拉、脱和扬场等多道工序的总损失量可在6% ~10%,而大型联合收割机,一次可完成所有的工序,损失率只有1.5% ~2.0% ;另外,还可以解放生产力,替代农村青壮年劳力,增加从事二三产业收入。

3 利于改善农田

由于长期使用小型旋耕机耕作,土壤下形成了很坚硬的犁底层,雨水不能下渗,加上化肥农药的大量施用,导致土壤表层板结,蓄水能力大大降低,肥料大量流失,进而使作物根系不发达,甚至造成作物倒伏,严重影响着作物产量。如果改用大型农业机械耕作,由于机械的功率较大,可实现翻土、松土和混土同时进行,有利于土壤形成团粒结构,调整“三相”(固、液、气)比例,增强土壤蓄水、保墒功能。另外,在深耕过程中,可翻埋地表草、秸秆和肥料,促进土壤熟化,有利于消灭杂草和病虫害。经过深耕深松过的土壤,既利于蓄水又利于排水,使土地既透水又透气,既利于养分的释放和贮存,又利于作物根系的穿扎与固定,为作物的生长和发育创造适宜的土壤条件,从而实现农业的增产增收。

4 利于可持续发展

农业机械化是保护和恢复农业生态环境的重要手段。1988 年,联合国粮农组织提出了持续农业的概念,中国的农业科学家也提出了具有中国特色持续农业的内涵,提出以发展农业生产力,对传统农业进行技术改造,将封闭的、低效的和劳动密集的手工操作逐渐转变为开放的、高效的以及机械化与自动化的作业,大幅提高土地的产出率和资源利用率。可持续农业发展离不开机械化与自动化,而机械化与自动化正是寄托在大型农业机械基础上的。近年来,农机部门通过节本增效工程的实施,消除或降低了机械作业对土壤、水及空气等环境的污染,保持了农业的可持续发展;农作物秸秆机械化还田,既增加了农田的有机质,又在一定程度上减少了秸秆焚烧,这就是应用农业机械实现环境保护和农业发展良性互动的具体体现。

篇5

【论文摘要】:高效环保的治虫技术是发挥生物种群间相互制约,相互依存,而达到自然调控的策略措施之一。既有悠久历史,成功经验,又有新科技新发展新成就,更有建设生态城市的新导向。如能在行业内外被关注,进一步推行,必将取得更大成效。

如今,绿色农业的概念被提出来。充分运用先进科学技术、先进工业装备和先进管理经验,以促进农产品安全、生态安全、资源安全和提高农业综合经济效益的协调统一为目标,以倡导农产品标准化为手段,推动人类社会和经济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的农业发展模式。利用生物、生态和物理机械等治虫技术来防治病虫害,已成为可持续农业的重要手段,也是绿色农业生产工作中病虫害防治的必然选择。高效环保的治虫技术是发挥生物种群间相互制约,相互依存,而达到自然调控的策略措施之一。既有悠久历史,成功经验,又有新科技新发展新成就,更有建设生态城市的新导向。如能在行业内外被关注,进一步推行,必将取得更大成效。

1.生物防治

生物防治的特点是对人畜安全,无污染,不形成抗性。

1.1虫治虫

以虫治虫利用天敌昆虫防治害虫称为以虫治虫,其中包括益螨的利用。利用天敌昆虫是生物防治应用最广、最多的方法。按天敌昆虫取食的方式可以分为两大类:

⑴捕食性天敌:捕食性天敌种类很多,其中效果较好。常利用的有瓢虫、草蛉、食蚜蝇、食虫虻、以及捕食螨类等,这类天敌一般食虫量大,在其生长发育过程中,必须吃掉几个、几十个甚至几百个虫体才能完成发育。因此,在自然界控制害虫的猖獗作用十分明显。

⑵寄生性天敌:这类天敌寄生于害虫体内,以其体液和内部器官为食,使害虫死亡,主要包括寄生蜂和寄生蝇。

1.2生物农药防治

生物农药是指利用生物活体或其代谢产物,以及通过仿生合成具有特异作用的农药制剂,是今后农药产业中的朝阳产业。生物农药包括:微生物农药、农用抗生素、植物源农药、动物源农药和新型生物农药等几大类。

⑴物农药:指利用具有繁殖能力的活体微生物或活体微生物的代谢产物制成的真菌制剂、细菌制剂、病毒制剂、昆虫病原线虫、昆虫病原立克次体等。

⑵抗生素:如春雷霉素、农抗120、中生菌素、浏阳霉素、链霉素等,已经广泛应用的产品有防治水稻纹枯病的井冈霉素,高效、广谱的杀虫、杀螨剂阿维菌素等。

⑶物源农药:植物性药物源有鱼藤、烟草、除虫菊、鸡血藤、雷公藤、苦树皮、黄杜鹃、百部、艾、穰、蒜、葱、韮、、牡菊、苍耳、芫花、巴豆、苦参、附子、茶叶等。随着人们对生态环境的重视,植物源农药的开发也成了时尚,是绿色生物农药的首选。

⑷物源农药:指动物体的代谢物或其体内所含有的具有特殊功能的生物活性物质,主要包括动物毒素如蜘蛛毒素、黄蜂毒素、沙蚕毒素等,以及调节昆虫的各种生理过程的昆虫激素、昆虫信息素如棉铃虫性诱剂、甘蔗条螟性诱剂及天敌动物农药等。

⑸新型生物农药--转基因农药:指利用转基因技术培育的抗病、虫、草转基因作物。

2.生态控制

病害虫的生态控制,是指通过栽培、管理措施,创造有利于农作物生长发育,而不利于病害虫繁殖、蔓延的环境条件,从而达到避免或控制病虫害的目的。

⑴适时播种:病虫害的发生与危害都有一定的最适时期和环境条件,在不影响作物生长发育的前提下,适当改变播种期,可避开病虫害侵染和为害的最适时期,从而减轻病虫危害。

⑵合理布局及轮作:合理品种布局可以限制病虫害的蔓延与扩散、推迟或减轻病虫危害。轮作不仅有利于作物的生长,而且可以减少土壤里的病源积累和单食寡食性害虫食源,特别是水旱轮作效果显著。

⑶抑病士利用:对许多病害的研究表明,抑菌土在自然界普遍存在,开发利用抑菌土是病害。

⑷生物多样性控制病虫害:栽培品种的多样化,能发挥天然防护壁垒的重大作用,不仅节省了土地,而且也牡绝了害虫与传染病的大规模侵袭,使农作物免遭灭顶之灾。

⑸稻鸭共育(共作)技术:稻鸭共育是利用鸭在稻田中不断觅食活动,起到捕虫、吃(踩)草、耕耘且刺激水稻健壮生育等多功能效果。3.物理机械防治

⑴物理机械:常用的是人工用简单机械如竹竿、扫把、网兜等,利用害虫的假死性、群集性等习性来消灭害虫。

⑵套袋栽培:套袋蔬菜无病虫为害、无农药污染,品种优良,产量高,效益好,如果品、黄瓜套袋,可直接阻隔病虫为害,有利于维生素C的形成,保鲜期长,耐储藏,且增产10%以上。

⑶诱杀技术:主要利用害虫的趋性将害虫诱到一处,集中杀灭。

⑷覆盖防虫网、薄膜等直接阻止害虫为害:覆盖塑料薄膜、遮阳网、防虫网,进行避雨、遮荫、防虫隔离栽培,减轻病虫害的发生。蔬菜覆盖防虫网后,基本上能免除菜青虫、小菜蛾、甘蓝夜蛾、甜菜夜蛾、斜纹夜蛾、棉铃虫、豆野螟、瓜绢螟、黄曲条跳甲、猿叶虫、二十八星瓢虫、蚜虫、美洲斑潜蝇等多种害虫的为害,控制由于害虫的传播而导致的病毒病的发生,还可保护天敌。

⑸人工防治:人工防治是最古老、沿续至今仍在采用的有效病虫害防治办法,是一种省工、省钱、无污染、切实可行的途径,包括人工捕捉、摘除病虫枝及清扫田园枯枝烂叶等项措施,以压低病虫害发生基数。

4.结束语

发展绿色农业可以保障农业生产能力、保障食物安全、缓解生态恶化、缓解就业压力、提高农产品国际竞争力、提高农民收入,是当前形势下的中国农业现代化进程的可行之策。随着人们对化学农药弊端和发展可持续农业重要性的进一步认识,改善生态环境,提高环境质量,促进社会、资源、环境的协调发展,使农业生产的各个环节均有符合人们要求的标准,推广和加强有害生物无污染治虫技术势在必行。"绿色农业",随着时间的推移,空间的扩展,科学技术的发展,将赋予新的更加丰富的内涵!

参考文献

[1]王爱军,袁丛英.绿色生物农药研究现状及发展,河北化工,2006.

[2]刚毅.生物农药研究进展,邵阳学院学报(自然科学),20O3.

[3]世平,产祝龙.诱导抗性在果蔬采后病害防治中的研究与应用,植物病理学报,2004.

[4]刘雄.应重视农业防治在农业生产上的重要作用,农村实用技术与信息,2006.

篇6

关键词:可持续发展 农业经济 生态农业

当前,我国农业经济的发展存在很多问题,要解决这些问题就必须在充分发挥农业基础性作用的前提下,既需要国家宏观政策,也需要微观的技术方法。走农业经济走可持续发展的道路是基于当前我国农业发展现状来决定的。

一、我国农业经济可持续发展的目标

(一)保证我国的粮食安全

实现我国农业的可持续发展,就是要在保证我国粮食安全的基础上,既要保持我国农业生产效率的稳定又要保证农业产品的质量。我国农产品要想进入国际市场就必须提高农业产品的质量,只有我国的农业经济与国际接轨,才能充分发挥农业经济在国民经济中的基础性作用。

(二)改善农村环境面貌和农业生态,促进农业产业化

农业经济的可持续发展,保证了农村农业资源的合理有效利用,保护农村生态环境,促使农业资源和环境推动农业经济的持续长久发展。农业经济的可持续发展,解决了人口、资源和环境之间的问题,作为一种新的农业发展模式推动优化了农业产业结构,达到农业生产集约化和生态化,促进农业产业化。

(三)实现农业经济发展与环境保护的双赢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农业的发展取得了很大进步,但是,资源短缺、环境恶化、人口增多等问题严重制约了我国农业经济的发展,所以,走农业经济的可持续发展道路就必须由依靠消耗大量资源、破坏环境的粗放型农业向依靠科学技术的集约型农业发展,实现农业发展与环境保护的双赢。

(四)大力发展循环经济

循环经济有利于提高农业资源的利用率同时减小了污染,是农业经济可持续发展的必备条件。农业经济的可持续发展要求农业资源由粗放型向集约型转变,减少对资源的一次性利用,增加他们的重复使用。同时,对农业生产中产生的废弃物,进行回收利用,比如农业的生活垃圾可以用来建立沼气,这样不仅保护了农村的生态环境也减少了资源浪费,节省了资源。

二、我国农业经济可持续发展面临的问题

(一)农业人口、资源与环境的矛盾

近年来,城镇化的发展推动了我国农村人口的快速增加,这就使得农村资源的人均占有量大大减少,农村的教育、医疗环境面临压力越来越大,这就导致农村劳动力素质低下,就业困难,造成农村经济发展停滞不前,资源环境恶化,不利于可持续发展。另外,农业生产中大量使用化肥农药,带来了严重的环境污染,围湖造田、毁林造田、私自开发土地等现象严重破坏了农村生态平衡。

(二)农业结构不合理

由于农村信息传递之后,信息传播途径有限,虽然很多地区农民不停扩大经济作物生产来提高收入,带动农村经济的发展,短期来看能起到一定作用,但是从长远看就会导致农业结构的失衡,有些产品会出现供过于求,而一些产品会供小于求。着不仅不利于市场经济的稳定发展,也减缓了农村经济的发展。

(三)农民素质较低不利于先进农业技术的推广

正如前文所提,目前农村人均资源不足,尤其是教育资源缺乏,导致部分农村孩子没法上学,农村文化水平总体偏低,没有一定的创新精神,也很难接受新鲜事物,尤其是一些先进的农业技术难以推广应用。

三、推动我国农业经济可持续发展的策略

(一)大力宣传可持续发展的意义和内涵

农民是农业发展的主力,在农业经济发展中起着关键性作用,国家应该对可持续发展的意义内涵进行大力的宣传,让农民读懂并接受这一发展新模式,从而保证农业经济的可持续发展能够顺利实施。

(二)保护好农村经济发展的资源

土地资源和水资源是农业经济发展的基础,近年来,由于乡级土地规划建设不合理,许多企业工厂违章扩建,严重的占用了农村的耕地资源,耕地资源的减少直接导致粮食减产。还因为农民生产过程中滥用农药化肥,导致土地盐碱化严重,耕地资源减少。国家应加大农业科技投资,帮助建设绿色生态农业。修建水库、灌溉渠等公共设施保护农业生产用水。

(三)保护农业生态环境

良好的农业生态环境是发展农业经济的必备自然条件,政府应加强对农村排污企业的治理,健全农村基础设施建设,植树造林,做好对农村水资源的保护和管理。

四、可持续农业的发展方向

(一)生态农业

生态农业就是要充分利用当地的生态环境对农村经济发展做出总体规划。再满足主要发展方向的同时结合农、林、牧、副、渔业协调发展,共同形成一个完善的生态系统,从而实现农业可持续发展。

(二)绿色农业

以生态农业为基础发展绿色农业,利用先进的生产技术,生产出无污染、五公害的绿色农产品,随着人们对食品营养价值新的认识,绿色农产品得到广泛认可,经济效益迅速提高。

(三)网上农业

现代网络发展无处不在,可以利用网络对农产品进行推广销售,也可以通过网络学习最先进的农业生产技术,降低了生产销售成本,大大提高经济效益。

五、结束语

在现代经济发展的过程中,农业经济作为我国国民经济的基础,对国民经济的水平产生着巨大的影响,要推动农业的长久发展就必须走农业经济的可持续发展道路,始终要坚持可持续发展理念,大力发展农业技术,提高农产品质量,同时要加强环境保护,实现我国农业经济可持续发展,进而推动我国经济的可持续发展道路。

参考文献:

[1]万宝瑞.发展生态农业是现代农业建设的必由之路[J].中国食物与营养,2010(7)

篇7

关键词:土肥基础;持续农业;作用;建议

随着人类文明的不断发展,我国政府顺应时代需要提出了科学发展观,努力建设节约型农业,发展土肥事业。在这项巨大的艰巨工程中,我们必须正视存在的问题,同时努力提高认识,迎接更大的挑战。首先我们需要抓住发展粮食的机遇,促进地力建设,提高耕地质量建设。其次必须全面落实好测土配方施肥的时机,努力提高肥料利用率,加强土肥先进技术的投入。同时还需要全力抓好现代农业的机遇,应用先进的技术,促进土肥科技创新工作。最后,还需要以肥料登记为主,提高土肥质量的管理工作。

1 土肥基础与持续发展农业的基本内涵

这些年,不少地区往往在大力发展经济的过程中,忽略了对农业的统筹规划,造成了对土肥基础的投入和保护不足,造成了农业持续发展的瓶颈问题,进一步制约了经济的健康发展。我们必须坚持科学发展观,统筹经济发展过程中农业生态系统,加大农业投入,提高对土肥基础的重视程度,最大限度保证整个农业稳定、持续、协调发展。

1.1 土肥基础具有双重属性

首先是量性,也就是必须首先保证具备一定数量的土地面积。没有足够的土地面积,我们也就无从谈起保证农业生产持续稳定发展。但是仅仅具备数量还不行,我们还必须重视农业的质量,也就是质性。我们这里强调的是具备一个不受污染,生态得到保护、土壤物理化学性能协调、水肥气热协调、肥力较高、植物必须的营养元素丰富、适宜农作物生长的土壤资源。因此只有土肥基础具备了这双重属性,才能被称为土肥基础牢固,努力协调其它诸多因素的作用,我们就能确保整个农业生产的持续发展前景。

1.2 土肥基础与持续发展农业的特征分析

首先要强调土肥基础的整体性。土肥基础,不能简单地理解为一块土和一把肥料这样的小事。拿土来说,这包括有砾、砂粒、粘粒,还包括各种微生物菌群以及细小动物等,甚至还包括有机物质以及植物需要的各种微量元素和营养元素,还有水分、热量和空气等。它们作为一个有机整体,互相紧密联系在一起,密不可分。农业生产也是作为一个有机整体而存在的,忽视了任何一部分都不行,都会对持续发展农业的进程产生不利影响。农业作为一个整体,能否持续地发展,土肥基础作用的发挥至关重要。没有良好的土肥基础优势,农业的持续发展将会面临众多难题。当然,失去了良性的持续的农业生产活动,土肥这个基础必然会受到制约。另一方面,协调性也是非常重要的一个特性,需要引起我们的重视。诸多因子相互作用,产生合力,才能促进农业的整体协调持续发展。土肥基础也具有协调性特征。指的是土壤中的水、肥、气、热、微生物、化学、物理诸因素相互协调在一起,这样才能称得上良好的土壤环境。在土肥基础建设的过程中,一旦各个因素不能协调有序,组成合力,将会对土肥基础作用的发挥,产生不利影响,甚至会制约整个农业生产的持续发展。

2 土肥基础对持续发展农业的重要作用

2.1 重视土肥基础作用是发展低碳农业,促进持续农业的必然要求

土壤贮存的有机碳量一般会占整个生物圈总碳量的75%,其主要的有机质储存在土壤里。土壤有机质含量作为土壤肥力的主要指标,同时也是土壤碳汇的关键指标。经研究得出结论,优良的耕作方式可以大大改善土壤有机质的含量,从而促进土壤碳汇容量的改善。据有关专家估算,如果我国1.2亿hm2耕地的耕作层土壤有机质含量能够提高1%,那么土壤大概可以固定27亿t有机碳。有研究表明,增加土壤有机质的含量对提高土壤保水保肥能力有很明显的作用,能够促进肥料的利用率,降低化肥用量。反之,采用不当的农业耕作方式,比如过量使用化肥,就会促进土壤中有机碳的矿化,继而将会向大气中大量排放甲烷和二氧化碳等温室气体,加速温室效应。联合国粮农组织曾指出,由耕地这块排放的温室气体,超过了全球人为温室气体排放总量的39%。因此,发展低碳农业势在必行,建立优良的农业生产系统,这样能够大大缩减农业温室气体的排放量。大力推广土壤肥料技术,努力提高土壤有机质的含量,逐步实施生态农业,既能大大降低化肥的使用量,又能降低化肥生产以及化肥施用过程中产生的各种排放污染。

2.2 可持续发展观和科学的发展观是土肥基础重要性的科学理念

土肥基础的重要性体现在可持续发展观和科学的发展观等科学理念。科学发展观强调全面、协调可持续的发展,土肥工作正好体现了科学发展观的内在要求。测土配方施肥作为当前我国农业生产的工作重心,同时也是我们土肥工作重中之重,受到人们的普遍重视。测土配方施肥根据的就是土壤测试结果,结合田间试验,综合考虑农业生产要求和作物需肥规律等,确保合理使用有机肥的前提下,合适搭配氮磷钾等各类肥料数量和配比,选择适宜时间合理施肥。农业八字宪法里把“土”、“肥”放在首位,足以显现其重要性。农业作为国民经济的基础,土肥又作为农业最底层的基础。农作物的载体在于土壤,在很长时间里,人民群众依靠的衣食住行等都需要从土壤这个载体来获得。一定程度上而言,土肥基础的好坏,和农作物的品质、产量、经济效益和生产成本等都息息相关。它直接制约着农业的可持续发展。

3 对加强土肥基础重要性的建议

3.1 健全土肥机构,加强专职土肥人员的素质培养

基层单位也需要提供专职的土肥人员,最大限度抓好土肥工作。通过定期对土壤营养进行诊断,用来指导生产,确保因土施肥。土肥站努力定期加强对耕地的营养诊断,做出适宜的配肥计划。而肥料公司根据土肥站提供的计划向生产单位提供优良的化肥。为了更好的保证土肥效果,土肥机构和肥料公司必须相互配合,确保更好地协作和配合。

3.2 调整化肥结构,努力确保化肥利用效率

确保化肥总量的稳定的前提下,优化结构,确保优良的品质,努力从生产源头上调整化肥品种结构,满足肥料发展方向,实现“高浓、复合、专用”的目标。在资源利用方面采取有效的宏观调控,充分借助市场的调节作用,帮助农民制定购肥计划,实现科学用肥,最终实现优化施肥品种结果、促进增长增收的效果。

3.3 大力开发有机肥料,培养地力

农业生产发展离不开有机肥料的广泛参与,总结起来,可以用五个字概况“种、养、积、造、还”,指的是种好绿肥,养禽积肥,积累农家肥,实施秸秆还田。其次,还需要大力发展绿肥。在寒冷的冬季,更是需要重视发展水田绿肥,果园和棉田等可以套种豆科绿肥。不仅可以取得一定的经济效益,而且还可以培肥地力。再次,我们还可以充分利用沼肥。借助农村替代能源建设的契机,充分利用沼渣和沼液的肥料功能。不仅如此,我们还可以借助商品有机肥的应用。一般来说,商品有机肥含有20%以上的有机质和养分。在农作物使用商品有机肥,既能增产增收,又能提高土壤肥力。

3.4 建立健全有关法规

因为地力面积的大小直接关系到地力的高低,更是直接关系到持续发展农业。所以我们必须加大力度保护土地资源,确保耕地不被其它用途所占,另一方面要鼓励农民提高对土地的投入。这些年,各地制定了一系列保护基本农田的措施,这对保护土地资源起到了积极的作用。但是这还远远不够,有关部门必须制定和完善相应的法律法规,把土地保护纳入法律的范畴内,从根本上保障土地资源,促进农民改良土壤进程,确保土肥基础的地位。

参考文献

1 何丹.发展农业经济 促进农业的可持续发展[J].吉林农业. 2010( 8)

篇8

1发展农业循环经济遵循的基本内涵与原则

1.1农业循环经济的基本内涵发展

循环农业是传统农业发展模式的出路和未来,循环农业的核心是生态农业的建设,而生态农业推行的是农业生产废弃物的深度开发与循环利用。农业循环经济主要以低投入、高新科技应用、高效高循环及规模产业化为基本要素,在继承传统农业发展模式的基础上,融合生态农业与可持续农业发展理念而成的新型农业发展模式。综合分析循环农业的基本特征,可以概括为:首先,循环农业是循环经济理念在农业领域的一个体现;其次,循环农业强调资源的节约与高效利用的一种农业经济增长方式;最后,循环农业的产业链条不仅是紧密关联的,还是往深处延伸的。

1.2发展农业循环经济的基本原则

循环农业是强调资源的高效利用与环保低碳的一种生态农业发展模式,因此,在推动循环农业建设时,需要因地制宜,结合当地的自然生态与社会条件,通过规划设计,优化组合循环农业的结构系统,使系统平稳高效运转,达到节约投入、高效产出的目的。发展循环农业有4个方面的基本原则,包括资源投入最小化的低投入原则,生产废物再利用的资源化原则,污染最小化的无害化原则以及致力于农业生态系统功能优化运行的高效性原则。现代农业的发展需要投入大量的生产要素,这在提高农业生产水平的同时,也增加了农业生产的各项资源的消耗,增加了农业生产的成本投入。因此,发展循环经济,应以减少投入为原则,从生产的源头控制资源投入,实现低碳环保节能以及高产出的目的。农业生产中的废弃品可以通过回收,循环投入到生产中,这样不仅可以延长整合农业生产加工链,还可以提高农产品的附加值。发展农业循环经济不仅应强调回收再利用的理念,还要注意延长产业链,推进对农产品的深度开发,提高经济效益。同时,应注重不同条件不同方式的原则,因地制宜,加强产业主导与技术创新支撑的原则,逐步推进农业生产模式的创新发展。

2发展循环农业经济存在的普遍问题

首先,循环农业作为一种新型农业发展模式,对其宣传力度不足,使广大农村地区的农业从业人员对其缺乏明确、清晰和全面的认识,不能在实践中予以有效地领会和贯彻,农业经济依然停留在传统的高投入低产出高污染的道路上。其次,国家尚未建立起完善的循环农业经济发展制度规划,近年来,虽然环境能源问题引起国家重视,推出了以下关于环境保护与能源节约的法律法规,但由于缺乏系统规划或法律条款不完善,无法与实际相结合的问题,不能完全体现当前循环农业经济发展的要求;同时,法律制定也相对滞后,难以形成有效的政策扶持和激励的作用。再次,市场反应迟钝,循环农业经济建设与市场联系紧密,但现实情况是消费者尚未对循环农业产生清晰、明确的认知,导致循环农业经济发展与市场缺乏联动机制,不利于循环农业经济的发展。最后,农业科技创新能力有待进一步深入加强,建立起完善的循环经济科技创新体系,重点在于节约资源、废物利用以及清洁生产等技术的研究上。

3发展农业循环经济的建议与对策

3.1加强规划制定与宏观指导

首先,制定科学的农业循环经济发展规划,以科学发展观作为宏观指导思想,制定循环农业发展规划,对循环农业的发展进行战略部署,包括目标任务、建设重点、发展原则等要点,对循环农业的发展予以有力支持。其次,因地制宜,根据生态功能区划对农业循环经济模式进行宏观指导。发展生态农业、生态旅游业为特色的农业循环经济模式,因地制宜和适度发展高效农业循环经济模式,促进经济生态社会可持续发展。

3.2完善体制机制与政策法规充分

发挥政府在发展农业循环经济当中的指导监督作用,推动与循环农业发展相适应的环境资源方面的制度创新,大力发展农业循环经济信息与服务体系,加快建设循环经济科技服务体系。进一步规范循环经济发展相关的法规,明确相关主体的责任与义务,形成较为完善的服务循环经济发展的法律法规体系。

3.3建立长期的激励机制,推动循环经济发展

首先,完善推动资源回收利用的各项制度,明确责任义务主体;其次,建立生态环境保护补偿机制,完善农业生态环境的政策补偿机制;最后,支持、鼓励开发新能源,监督落实国家有关支持循环经济发展的用电、税收等方面优惠政策,使企业发展循环农业经济享受到实际的支持。

4结语

篇9

 

世界农业发展具有辉煌的文明历史。19世纪中叶,废除封建土地制度、推行资本主义商品经济和发展现代工业,极大地解放了农业生产力,为农业的腾飞提供了必要的基础条件。到第二次世界大战以后,和平与发展成为世界主题,各国都在致力于经济建设、社会与科技发展,农业环境保护也迎来了发展的黄金时期。

 

在世界农业现代化进程中,尤其是西方发达国家实现高度工业化模式的农业,主要是依靠石油为动力的大规模机械化作为发展现代农业的基本方式与发展途径。这是一种依赖大量的工业产品(化肥、农药、杀虫剂、机械、燃料、灌溉电力等无机能量)从农业外部投入,用高耗能量来换取高产量的农业生产方式与增长模式。由此人们把这种现代农业称为石油农业,又叫现代常规农业、黑色农业等。石油农业没有或很少考虑生态问题,其较高的投入相对于比较价格(与工业品比较)较低的农产品来讲,经济效益也不是石油农业的追求目标,它主要追求的是农产品生产数量的最大化,以满足人类对食物等数量的迫切需求。

 

随着石油农业发展进入鼎盛时期,它危害生态环境及其经济和技术上的弱点也暴露得日益明显,必然促使人们寻找新的农业生产方式,来克服石油农业模式的负效应,以期采用新的先进农业生产方式代替石油农业模式。于是从20世纪60年代以来,形成了各种各样的农业发展模式思潮,世界各国不同程度地试行了多种多样的新的农业生产模式,这些模式被统称为“替代型农业”发展模式,其中较有影响的有:有机农业、生态农业、持续农业等。20世纪末至21世纪初,在全球经济一体化、市场经济规则逐步完善的大背景下,农业生产的可持续发展原则得到国际社会的广泛推行,主要是亚洲等地区的一些发展中国家,越来越认识到发展“农业产业经济”对本国国民经济发展的重要性,提出了增强农产品国际市场竞争力等关注农业经济效益的目标,这就对农业和农产品提出了新的要求,例如产品的标准化、有害残留物质的限制等等,一些新的农业发展思路逐步萌芽,绿色农业作为一种先进的、代表生产力要求的、符合农业发展方向的生产模式出现了。

 

在中国,“绿色农业”是中国绿色食品协会在2003年10月召开的“亚太地区绿色食品与有机农业市场通道建设国际研讨会”上首次提出来的,同时建议建立区域性“绿色农业”组织--“亚太地区绿色农业联盟”,开展国际合作,推动“绿色农业”的理论研究和实践。这一倡议得到与会各国代表和联合国亚太经社理事会的赞同。 会后,中国绿色食品协会和中国绿色食品发展中心成立了《绿色农业基本理论的研究与探讨》课题组,由中国农业科学院、中国科学院、中国工程院、中国社会科学院以及中国农业大学等单位的有关学者参加,列入中国社会科学院软科学重大研究课题和中国科学院农业项目,开展了“绿色农业”的研究。

 

关于绿色农业与农业资源节约、环境保护

 

绿色农业的内涵,是指在总结传统农业、现代农业以及诸如有机农业、自然农业、生态农业、可持续农业等系列替代农业的成功经验和弊端的基础上,以促进农产品安全、资源安全、提高农业综合效益和改善整体农业生态环境为目标,汲取人类农业历史文明成果,遵循循环经济的基本原理,依靠先进科学技术,达到人与自然协调,实现生态环境效益、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三者协调统一的新型农业发展模式。因此,绿色农业与农业资源节约、环境保护是相互关联有机统一的。

 

1.绿色农业是一种采用“资源节约型”的利用方式。一方面,受多种因素制约(例如:气候、土壤、水、地形等自然条件,动植物品种的产量水平,要素投入的多少以及科技水平和经营管理水平等),单位面积的土地产出率是有一定的限度的。另一方面,工业化、城市化也需要占用农业生产用地、用水和用能等。绿色农业能够最大限度地维护土地、水和动植物等自然资源的利用,不以掠夺自然资源为代价,并且在生产方式上具有公平、协调、和谐的可持续性,即当代人的财富积累不危及后代的生存与发展。

 

2.绿色农业是一种采用“环境友好型”的生产方式。生态系统中的能量流和物质循环在通常情况下总是平稳地进行着,与此同时生态系统的结构也保持相对的稳定状态,称为生态环境平衡,通常叫生态平衡。生态平衡的最明显表现就是系统中的物种数量和种群规模相对平稳。绿色农业通过改善整体农业生态环境、强调植物、动物和微生物间的能量自然转移,能够最大限度的保护环境,维持生态完好,实现农业与生态和谐共存与发展。

3.绿色农业生产的是生态型、环保型、营养型的优质安全农业产品,农产品无公害、无污染和无残留是其重要特征,包括了“有机食品”、“绿色食品”、“无公害农产品”等。

 

4.绿色农业是一种在节约使用自然资源和保护生态环境的同时,更注重科学技术、管理体制和制度的创新、提高农业综合竞争力的可持续的新型农业发展模式。

 

5.绿色农业是一种达到人与自然协调,实现生态环境效益、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相互促进的农、林、牧、渔、工(加工)综合发展的施行标准化生产的新型农业发展模式。

 

发展绿色农业是农业资源节约

 

环境保护的必然选择

 

1.发展绿色农业是实现农业“资源节约型”利用的最有效方式。绿色农业不以掠夺自然资源为前提,能够最大限度地维护土地、水和动植物等自然资源的利用,并且在生产方式上具有公平、协调、和谐的可持续性,发展绿色农业是实现农业“资源节约型”利用的最有效方式。

 

2.发展绿色农业是实现农业 “环境友好型”生产方式的最佳路径。绿色农业采用“环境友好型”的生产方式,能够最大限度的保护环境,维持生态完好,是实现人与自然、农业与生态和谐共存与发展的最佳路径。

 

3.发展绿色农业是提高农产品质量、确保农产品安全的重要举措。农产品质量和安全问题所导致的食物中毒事件时有发生,造成食品中毒的重要原因之一是不当使用农药、兽药等农业投入品,致使农产品药物残留及有害物质超标。发展绿色农业首先强调的无公害、无污染和无药物残留的安全农产品,发展绿色农业是提高农产品质量安全的重要举措。

 

4.发展绿色农业是促进农业科学技术运用和管理创新的催化剂。发展绿色农业是复杂的系统工程,从育种、栽培、加工、仓储到运销等各个环节要求严,成本高,仅靠农民自身的投入是不够的,而且,绿色食品加工也需要先进的工艺和设备。目前绿色农产品生产的配套技术研究和运用还存在许多问题,缺乏全面的质量管理,营销网络和市场体系滞后,物流、资金流、信息流不畅,加之政府的扶持力度不够。但全社会都认识到了发展绿色农业的重要性,而且不少地方发展绿色农业所带来的实实在在的好处,必将催化农业科学技术积极运用、管理体制和制度的创新,促使绿色农业的健康、快速发展。

 

5.发展绿色农业是突破绿色壁垒、增强农产品出口创汇能力的重要手段。农产品质量问题成为我省农产品出口难以跨越的绿色壁垒,通过发展绿色农业是突破绿色壁垒、提升农产品国际竞争力,增加农产品出口创汇收益的重要手段。

 

6.发展绿色农业为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奠定良好的基础。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必须是以“绿色农业”为前提,不能是以牺牲资源与环境为代价的“社会主义新农村”。发展“绿色农业”能大力促进农业生产、加工、销售的一体化(包括建设绿色生产基地、兴办绿色加工企业、建立绿色流通通道等),提高农产品加工率和加工业产值与农业生产值的比率,建设整洁的村容和文明的乡风,加强管理的民主,增加农民收入,加速现代农业、生态农业及生态农业产业化的建设进程,从而为全面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奠定良好的基础。

篇10

【关健词】现代林业;持续林业;持续发展

Abstract: Modern forestry sustainable development is an important work, it is to improve ecological conditions, and promote harmony between man and nature protection. The author expounds the concepts and principles of sustainable forestry, analyzed the forestry sustainable development principles and modern forestry sustainable development strategies.[Key words: modern forestry; sustainable forestry; the sustainable development of

中图分类号:S71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2095-2104(2012)02-

1.林业的持续发展

笔者认为可持续发展的一个根本的策略是科技的发展,因为可持续发展的内涵包括经济的发展和对资源与环境的再发展能力的保护。

工业、农业和林业3个行业构成了人类的主要经济活动,同时也是对环境影响最大的3个行业。20世纪80年代中期开始,我国先后将持续发展的本质内涵引人了农业、林业和工业,不仅提出了可持续农业,还提出了可持续林业和可持续工业。《联合国环境与发展大会文件佚于森林问题的原则声明》中指出:“林业这一主题涉及环境与发展的整个范围内的问题和机会,包括社会经济可持续发展的权力在内。”这充分说明林业与可持续发展关系密切。

2.持续林业

2.1概念

持续林业是现代林业发展的战略目标,是现代林业发展的必由之路。对持续林业的研究是近几年的事,目前尚无统一的定义,但其内涵的中心思想是一致的,符合总的持续发展定义。关于持续林业,美国的Boyle定义为:“既满足当代人的需要,又不对后代人满足其需求能力构成危害的森林经营。”这样定义可持续林业意味着不仅森林的生态潜在能力的持续,同时还必须是我们以及我们的社会所依赖的森林为基础的产品和服务产出的持续。美国的Jeff Remm教授认为森林与林业持续发展应包括以下几点:(1)造良好的外部条件,不断地提高森林质量;(2)多森林利益集团开展贸易与合作;(3)在林业不同层次及规模的管理部门进行相互补充;(4)为将来的森林进行投资;(5)创新意识。

上述对持续林业所下的定义,都有几个共同点:即满足当代人及后代人类的需要;需要包括与之有关的其他部门的各种服务和物品;能提高人类的生活质量,并能为所支撑的生态系统所承受。广义的解释着眼点在持续福利的增长水平,认为资源的可持续性只是关心的一个方面,最终关心的是一个发展系统的福利持续能力。当然,资源是其物质基础。

持续林业并不意味着采用传统的天然更新、使用低效过时的林业技术,而是寻求现代生态林业,即运用现代科学知识,设计与实施在林业上可行、在生态学上合理的林业技术及相应的林业的技术措施。

2.2原理

持续林业的原理可以总结为如下几个方面。

(1)林业生产组织与林业资源的管理方式应与自然关系相协调,而不是相互冲突,但这并不意味着要减少人工合成资源的使用,如各种人工林。

(2)通过规划多样性来优化林业生产(最优不一定是最大)。

(3)以可更新森林资源为基础,通过维持高的林地地力优化生产。

(4)在深人了解和认识森林生物系统的基础上,在森林生态环境稳定的前提下,设计规模小的新技术。

(5)使主要林产品质优量大(如木材),维护森林资源基础,控制采伐,提高资源利用率,发展资源产业,建立永续利用资源体系。

(6)因地制宜地发展林产品加工及市场销售系统,使产品在国家之间合理地流通,并建立木材国际贸易体系。

3.林业持续发展的原则

3.1保护效益原则

基于地球生态环境继续恶化,地方、国家和全球都应认识各种森林在维持生态平衡中的重要作用,特别是在保护脆弱的生态系统、水域和淡水资源方面的作用。而要使森林持续生存与发展,必须首先保护森林内部的生态关系,即森林生态系统的保护,力求达到对复杂生物量结构的最大持续,同时要对工业“三废”进行统一治理,把大气污染程度降低到森林能承受的程度,否则森林和林业都不复存在。

只有遵循保护效益原则,森林才能可持续发展,社会才能可持续发展。

3.2顺应自然原则

这是实现林业与森林生态保护的兼容,是在确保森林结构关系自我保存能力的前提下遵循自然条件的林业活动。有人解释为它既是顺应自然的,又是在森林生态结构关系所允许的情况下偏离自然的。根据这一原则,德国提出了林业的新方针:林业通过顺应自然向生态目标转变,要求加强森林的稳定性、自然多样性,要求为森林多种用途的利用保持自然力,要求促进原料的经济利用。具体实施为:①划定自然保护区,包括几乎绝迹的原生天然林地;②人工林天然化,有的是故意放弃经营的人工林,以便使它们进人自然演替状态,有的是人工林天然更新,实行生态基础上的造林。用目标树定向培育理论代替适于人工林的法正林理论。德国为了“近自然林”的推行,提出了森林的质量指标―森林群落生境覆盖率和群落生境值,填补了长期以来只有班盖率一个指标评价的缺陷。

一些有识之士提出了在我国发展生态林业的观点,可以说这才是适合我国林情、遵循顺应自然原则的林业经营模式,是我国林业发展的必由之路。

3.3公益性原则

森林具有明显的生态、社会效益,它与人类的生存发展密切相关,具有社会福利性质,或称为公共。林业的外生效益,林业的跨越人寿命的长期效益,都由社会享受,因此也必须由社会承担责任,由社会支援发展;森林的社会、经济、生态、文化和精神方面的作用,大部分是社会共享的,属于一种公共财富。在当今的经济体制下,传统的市场经济与林业公益性原则相悖,正如有人说这是市场失灵,需要研究确立新的适应生态社会的市场经济体制。

(1)森林已成为社会生活不可缺的公共设施,它的生态、社会效益外溢,很难得到回报,而同时森林还要忍受着工业和社会生活污染对其损害却无补偿,因此林业不应独自承担经营的经济责任。

(2)森林作为自然资源是有限的,且受生态规律和保护性原则的制约,林业的经济地位比其他任何行业都薄弱,即使短周期的经济林的经济效益比较好,但经济林在整个森林中占极小的比重。

(3)森林作为林业的主产品不能进人市场,或不能完全进人市场,林业不走纯市场经济之路。德国有人提出应把森林作为林业的“生态产品”“道德产品”和“精神产品”凌驾于木材产品之上,这种为公众享用的产品不可能进人市场流通。

遵循公益性原则,可以动员全社会的力量保护森林资源,使森林持续发展。

4.现代林业可持续发展的对策

(1)依靠科技发展林业。既要发展经济又要保证资源与环境的发展力,最有效的解决办法就是依靠科技来发展经济,改变传统的以牺牲环境和自然资源为代价的粗放式经济发展模式。因此,在林业发展上,实施科技兴林,不断提高林业建设的科技含量是林业可持续发展的关键。

(2)建立林业科技创新体制,建立以企业为主体、以市场为导向、以科技为核心、以效益为目的的林业科技创新体系,以促进林业生产力提高,推动林业经营和管理的精确化、科学化,加快实现林业的现代化。

(3)深化林业科技体制改革,坚持科研成果从实践中来,到实践中去,指导林业的发展,从根本上解决科研与生产建设脱节的问题。要鼓励科技人员通过技术承包、技术转让、技术服务、联合开发、创办经济实体等形式,加快科技成果的转化。

(4)加强基础研究和应用技术研究。一要加强森林生态系统的研究,开展森林生态系统的监测;二要抓好良种壮苗和树种结构调整,充分利用先进的技术,提高良种苗培育水平;三要研究高新技术改造传统的木材加工、制造、利用技术,尽快提升木材工业总体技术水平,增加木材和林产品的经济价值,增强市场竟争力。

(5)优化林业经济结构,促进林业的可持续发展,林业经济的可持续发展调整优化林业经济结构,促进林业产业的发展,是实现林业可持续发展的物质保证。调整生产力布局,淘汰落后产业,改造传统产业,培育新兴产业,推动产业重组,解决林业产业结构不合理的问题。调整林产工业产品结构,大力发展精深加工产品和优势产品,努力开拓木材林产品的新用途,延伸产业链,增加产品附加值,解决林产品结构不合理和产品缺乏竞争力的问题。调整企业布局和资产结构,实施大集团、大公司发展战略,共同开发新产品、新技术和新市场,提高企业专业化程度和产品技术含量,提高市场的竞争力。

参考文献

[1]王立杰,王金.林业持续发展浅析[J].林业科技情报,2009( 3 ).